教育人才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06:42:29

教育人才

教育人才范文篇1

论文摘要:艺术教育的发展,对教育机构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我们应当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艺术教育,将科学与人文知识作为艺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当代教育与艺术实践,建构科学可行的高等设计教育体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艺术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艺术教育,就是通过有关的艺术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传授,通过专业能力、专业意识的培养,通过艺术专业方法、专业技能的训练.以职业技能培养为目标的教育,是一种建立于感性与理性协调发展的人格教育的基础之上,以人的创造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的教育。

一、艺术教育的目标培养

教育的目标培养或培养目标是教育最根本的方向问题。它可以分成总目标和具体目标。总目标是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来确定,这是纲领性的标志。但各类高校的艺术专业如何实现国家规定的教育总目标,目前教育界在认识方面不尽一致。对于高等教育自身来说,当务之急是调整和把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的方式和途径,努力使培养出来的人才符合和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在市场多元化的今天,对艺术人才和人员的需求也向多元化和多样化发展。

二、如何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

如何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呢?

首先,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批判精神是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前提。创新思维不同于简单的重复与掌握了基础知识与技能,而是在此之上对前人及习惯善于否定。

其次,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丰富的想象力是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源泉,是一切发明创造的前提。创新活动没有现成的固定的答案。这就要求创新思维能超越一种障碍,自由地、流畅地在现实与幻想间不断往返。

最后,培养学生捕捉创新灵感的能力。善于捕捉灵感是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关键。灵感是创新思维过程中认识飞跃的精神状态,是以已经拥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在意识高度集中之后产生的一种极为活跃的精神状态。

三、专业和课程设置上突出特色树立品牌形象

加强学科建设,完善课程体系,树立品牌与特色意识,是艺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各高校在教学创新的同时不要忽略在教育体制上的创新。教育行政部门应该根据社会实际情况,适当给高校放开一些专业设置自主权,让学校根据自己教育资源和社会需要拓展专业方向。也就是说“高校应当面向社会、面向市场,根据人才的需求及其变化情况,灵活机动地自主调整招生计划、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同时,每个大学应当根据自己的条件,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在专业和课程设置上有所侧重,突出艺术教育的特色,树立与众不同的品牌形象。”各院校根据自己的角色及地方区域特色准确定位,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的设置,使之适应市场的需求,整合学科专业优势,优化课程布局,尝试学分制,建立评价体系,不断探索新的艺术教学管理模式。

四、建立更科学的艺术教育方向

(一)艺术服务的价值

艺术服务的价值在于为他人、为集体和为社会造物、造境、传信和传情。服务的道德、才能、热情和勤奋,一样都不能少。没有道德的服务是卑鄙的,没有才能的服务是愚昧的,没有热情的服务是僵死的,没有勤奋的服务是空洞的。惟有高尚服务的艺术才是真正人性化的艺术。古往今来,真正成功的艺术者都有一个崇高的服务精神在支撑,因此我们说:服务是艺术的生命。

(二)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培养模式

建立起与地方经济紧密结合的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培养模式,使学院教育更好的融入经济环境中。高师艺术教育必须完善我们的教育功能。高等教育应该具有教育、研究、服务三重功能,但我国目前高师艺术教育更多的是注重教育本身的教育职能,忽视了学院教育的社会职能。在教育的研究领域,忽视了对技术型科学和行业指导性理论的研究,特别是针对产业发展的理论研究,科研成果的市场转化非常欠缺。因此,对学院教育和行业发展的帮助并不大,这就使得我们的教育不能很好的溶入产业发展的链条之中。其次,高师艺术教育应该加强同区域经济之间的横向联系,当艺术教育对自己的服务对象有了很清晰的认识以后,就应该与这种经济建立很密切的横向联系,及时地转化为经济成果。

五、艺术教育的创新发展

(一)专业教育要看市场需求

在市场经济中,高校艺术教育既要遵循自身的规律,又要适应市场。按照传统艺术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所培养的专业人员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合格的高等艺术教育只有在千变万化的市场面前,把握自我、不失本性,才能更好地接近市场,为市场提供优质服务,甚至可以调动市场、决定市场走向。当今社会,市场一般不会迁就高校,而高等教育却往往被要求适应市场。

(二)培养创新艺术教育的模式

中国的艺术教育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表现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基本功的训练,而忽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然而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向艺术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高校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能力的培养包括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创造性思维是用创造性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创新实践能力是保证创新活动顺利进行并实现创新目标的综合性能力,包括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表达和表现能力,掌握和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等。对学生以上各种能力的培养,应体现于广泛的课堂教学、课外教学及社会实践之中。

教育人才范文篇2

一、结构清晰,内容全面

该书以专科起点升本科的法学与教育学复纲为依据,通过对涉及的理论、考试题型和试卷结构等多种内容进行详细解读,为读者全面掌握法学教育学理论知识提供了科学指引。随着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量不断提升,加上法治中国建设不断完善,大量学生希望通过接受成人教育,来提升自身法律素养,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与技巧。但是从目前成人法学教育人才培养现状看,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其一,多数法律成人教育工作者,侧重法律知识理论的系统化解读,忽略了法律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由于忽略了成人教育学生法律实践思维培养的重要性,影响了学生法律素养及法律实践技能的培养。其二,法律成人教育对象相对复杂,增加了教育难度。与普通教育相比,成人教育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步骤,随着大众对终身学习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成人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学生的专业性、知识背景逐渐复杂,增加了有效开展法律成人教育的难度与压力。其三,法律成人教育方法过于单一,影响了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由于成人教育学生的基础相对薄弱,学习时间相对分散,为做好法律成人教育,需要探索合适、匹配的教育方法。但目前多数教师对法律成人教育的重视度不够,缺少专项、匹配的教育方法。

二、论述权威,构思严谨

该书严格依据考试大纲进行叙述,其中所提出的观点、内容及教育理论严谨科学,为读者有效备考提供了科学借鉴。在社会需求视角下,培养成人法学教育人才时,要精准把握以下育人导向:一方面,要坚持以实践应用为基础导向。成人法学教育目标是培养一批熟练掌握法律知识条件,具备法律思维和法律素养的实践型法律人才,以满足法治中国建设的实际需要。法律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在培养成人法学教育人才时,要正视法律教育的价值意义,通过加大对现实生活中法律案例的解读,增强成人法学教育人才对法律的理解与认识。通过培养成人法学教学人才的法律思维,真正实现法律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要坚持以职业需要为目标导向。要正视成人法学教育的多元价值,积极打破单一、狭隘的法律人才观。通过将成人法学教育人才的岗位需求、职业特征与法律教育相融合,实现法律教育的最佳效果。要从社会视角出发,针对不同行业人才的法律素质要求,开展侧重点明确的法律教育方案。

三、聚焦应用,符合实际

教育人才范文篇3

[关键词]互联网+管理;校企合作;成人教育;人才培养

随着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及接受再教育人数的增加,成人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时代。但由于成人教育改革还处于初步阶段,因此成人教育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与选择。从成人教育发展的现状来看,单纯的知识传授模式已经不能完全符合时展的要求,应用型人才培养逐渐成了社会需求的主流。成人教育要实现与普通高等教育的相互融合与互补,并在高等教育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必须构建适应当代经济发展需求及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从校企合作的视角探讨成人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和策略,对成人教育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互联网+管理”校企合作模式的特征

(一)信息对称。所谓信息对称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行为的公平与效率取决于交易主体掌握的信息量,即信息越对称,交易越公平,反之亦然。倘若一方掌握的信息多而其他主体掌握的信息较少,通常情况会造成交易某方利益失衡,从而对社会发展和经济效率产生极大的阻碍。“互联网+管理”校企合作模式下,管理主体及合作方能有效获得必要信息,从而促进管理效率的提高以及教育质量的提升。(二)去中心化。由于校企合作管理依托互联网资源信息及技术,因而合作主体、管理主体及教育主体都是该发展模式下的核心,每个个体都是独立的者、监督者及参与者,因而避免了传统管理模式下一些参与主体找不到模式环节中存在感的弊端。(三)资源共享。“互联网+管理”校企合作模式下,由于信息对称和去中心化特征的存在,所有资源均是透明的,存在着高度的可进入性。在互联网的基本特征下,教育服务彰显着互联网思维在管理领域的优越性,因而教育服务定制式、学生学习个性化、校企合作效益最大化等均可得到体现,从而使得成人教育发展突破了传统思维定势,在新的技术平台和合作模式下找到了发展的方向与定位。

二、成人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一)应用型人才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动力。市场经济转型期,社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产业在社会国民经济产业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等领域迅猛发展,应用型人才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这里的应用型不仅要具有理论和实践技能,而且应具备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所以,成人教育中,对于学生群体的职业培训,注重岗位新技能的显著性提高和新岗位的适应性是教育者应关注的根本所在。成人通过接受高等教育,一方面,将促进现有服务经济体的水平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对于学习型社会的适应能力,从而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能够持续发挥自己的价值。(二)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劳动者素质提升的主要途径。成人教育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着积极促进作用,同时也是提升劳动者乃至全民素质的主要途径。在新时期成人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们更加关注教育对于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及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功能。因此,应用型成人教育的发展要以提升人的人文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为出发点,充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特色,关注经济的转型需求,通过校企合作发展模式,结合企业实际的发展需求,注重企业岗位技能要求的多方面培养,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企业人力资源的水平的有效性结合。

三、“互联网+管理”校企合作模式培养启示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设计启示。首先,目标明确。现代人才的培养是基于一定的思想教育过程,并在教育理论的相关指导下实现人才目标综合性培养的。因此,“互联网+管理”校企合作视野下,成人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仅是培养目标的根本确立,也是培养制度的根本完善。因此在整个培养过程中,目标体系的建立是最根本的任务。其次,深度了解。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高校需要深度了解企业所需人才,在此基础上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综合性的确定,以实现人才培养的多方面需求。同时,要注重受教育者技术能力与相关职业素质能力的具体培养目标,并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加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的完善与多元化发展,以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全面战略发展。最后,客观评价。在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和培养内容的确立中,要明确职业素质和综合素质能力的协调性发展,明确职业培养中实际情境设计和开发的协调性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教学质量和学科体系的评价标准,从而通过评价制度的设计实现社会对成人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全面评价。(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设计启示。首先,人才培养的规格化。“互联网+管理”应用型成人教育校企合作模式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而是应突出培养过程中的技术性及数字化特征。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主要应结合相关专业特点,并在人才培养的相关需求中实现人才的规格化培养,并做好教学内容和相关教学方式相辅相成的科学选择。其次,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实现岗位实训特色与教学的实用性相结合模式,保障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全面实现。鉴于成人教育具有灵活的办学形式,教育者要充分发挥短期培训和业余学习的优越性,以全面提升成人教育学员的综合学习能力。基于“互联网+管理”资源共享的现实特征,要注重成人受教育者技术层面和理论知识的对接,不断提高办学层次。最后,人才培养的主体性。在成人教育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主体作用,本着以综合素养提升为出发点,结合“互联网+管理”行业发展状况,不断做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充分发挥教育主体的功能,根据企业需求及时调整和优化教育方案,以不断完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发挥企业主体功能,通过资源整合以实现企业对人才培养的社会作用,加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成为敢于承担、善于创新、乐于服务社会的应用型人才。

四、“互联网+管理”模式下成人教育人才培养策略

在“互联网+管理”应用型成人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中,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契合度,通过人才培养机制的完善逐步实现校企合作的双赢,并在教育过程中,通过满足受教育者发展需求全面性特征,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一)树立“互联网+管理”质量理念,科学制定人才衡量标准。“互联网+管理”应用型成人教育校企合作,首先要保证正确的人才质量观,并在成人教育的发展中,通过不断优化教学模式,开辟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根本路径,以“互联网+管理”为契机,通过技术领先达到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目的,从而全面提高个人能力。其次,在对成人学生的质量评价中,要通过“互联网+管理”背景下对企业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为衡量基准。在职业规划中,结合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需求,不断提高人才的社会适应能力。最后,成人高等教育要通过不同层次能力的培养实现他们的全面发展,通过专业性知识学习提升实际岗位的需求能力,通过学习工作的积极配合促进,全面提高学员的学习和工作效率。(二)着力“互联网+管理”课程建设,不断提升学生实践能力。首先,“互联网+管理”背景下校企合作对人才的培养过程,就是要实现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有效性融合。在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中,结合学员的专业知识,重视对他们专业实践技能的培训,通过合理分配工作时间和学习时间,保证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其次,注重教学的时效性,结合学员职业素养的形成习惯,对成人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和职业使命的培养,以“互联网+管理”发展理念为先导,以坚定他们对职业的热爱和社会的服务意识,通过职业情怀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全面科学发展教育。最后,在课堂体系的融合中,实现课程设置的创新。在基础理论教学中,要实现学科本位思想的全面突破,并在理论知识的系统框架应用中,注重成人学生在“互联网+管理”模式下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以全面突出实践教学的基础特色。(三)遵循“互联网+管理”发展规律,突出校企合作的实训特点。首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中,要努力实现“互联网+管理”平台硬件设施的相关建设。在企业生产分析中,充分突出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重点;而基于生产环境的建设,则需借助于企业设备的现实状况,在技术优势的应用中加强实训平台的基本构建。其次,在成人学生的岗位能力培养中,要注重职业道德的全面培养。而实践能力的培养,则更要加强教材的基本建设和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特征。在学科相关理论体系构建中,要遵循教育规律与学生个性特征的相互结合,从而把教材的编写、教学内容的选择、教育模式、企业现状及产业发展动向充分结合,将“互联网+管理”理念充分纳入教育与科技的同步发展中。(四)提高“互联网+管理”人才质量,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首先,加强现代化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充分认识到人才培养在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应用,在“互联网+管理”校企合作中,加强企业工作的实践应用过程,结合企业的研发,实现现代化企业的生产管理。其次,在对学生进行企业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的培养中,注重教师工程素质能力的不断提高。在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中,则要结合兼职教师队伍和专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协调性发展,以期实现师资力量的现代化和持续性发展,为“互联网+管理”发展趋势注入新生力量。最后,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结合生产技术各个环节的相关性,对专业教学手段进行充实与丰富,通过专业教学手段多元化,对高校和企业之间的人力资源整合进行有效的架构。(五)结合“互联网+管理”发展前景,建立完善的教育评价机制首先,以“互联网+管理”为立足点,重视高校教师教学业绩的提高,形成完善而科学的评价机制。好的师资队伍是教学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评价机制则是对教师质量提高的助推器。其次,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逐渐形成“互联网+管理”社会背景下所需的一套科学规范的评价标准,注重考核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可行性。最后,在校企合作的质量评价中,把教师教学工作的热情与教师教学环境的改善结合起来,把企业的科技革新和社会服务功能结合起来,通过多层次评价机制的建立逐步实现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效率,把人才培养作为一个长期的战略发展规划提高到教育和企业共同的发展平台上来,形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互联网+管理”理念下应用型成人教育校企合作模式是现代成人教育发展的有机组成,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方向所在。高校成人教育发展过程中,要逐步缩小教育发展的微观环境与“互联网+管理”宏观社会环境的契合度,加强教育机制的科学规范建设,以促进高校与企业的互动双赢,通过成人学生应用型技能的全面提升实现人才培养的和谐发展观,从而推进“互联网+管理”背景下成人教育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功能。

参考文献:

[1]黄明达.高等应用型成人教育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构建[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1,(02).

[2]任倩,高荣发,王英全等.破解应用型本科院校成人教育困局的策略———以商洛学院为例[J].商洛学院学报,2014,(01).

[3]舒志定,方芳.推进校企合作中政府管理责任的诉求——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例[J].成人教育,2013,(08).

[4]李海宗,杨月明.企业大学的办学经验对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启示[J].成人教育,2011,(12).

[5]李琴.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在成人教育中的运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5,(06).

教育人才范文篇4

1.民办学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质评价工作的重要性民办学前教育一般是指由国家机关以外的个人或者私人团体自行筹措经费开展、开办、组织、管理、经营的学前教育机构。民办学前教育机构一般包括私立幼儿园、中外合资或合办幼儿园、外商独资幼儿园等。笔者通过研究发现,民办学前教育机构发展极不均衡,人员数量各不相同,学历水平有的偏低,专业水平也还有待进一步提升,这些方面都制约着民办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因此,需要构建一套民办学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质评价模型,促进民办学前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2.民办学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质评价实证研究缺乏有限的一些研究多集中在民办学前教育师资现状的调研、相关问题的理论探讨等方面,但对民办学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质的相关研究较少,缺少相关的理论基础和实证研究。笔者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通过进行文献梳理,初步构建民办学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质评价的模型,再通过访谈、问卷调查学前教育的相关人员,对模型进行调整,具有广泛代表性和适用性。

二、理论研究依据

1.理论依据学前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是教育的起始阶段,我们国家非常重视学前教育事业,2012年,教育部就了《教育部关于印发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通知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更为详细地指出了学前教育事业的重要性。民办学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质就是指能够胜任民办学前教育领域内的工作所应该具备的最基础的能力、品格等。然而,如何在民办学前教育阶段开展人才基本素质评价尚未有相关研究。2.研究目的开发民办学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质评价工具能够更好地帮助民办学前教育机构选聘相应的人才,同时,也便于各级组织了解民办学前教育人才的相关队伍建设状况,促进幼儿智力发育与身心健康成长。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两个研究目的:①构建民办学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质评价工具;②验证评价工具的适用性、科学性等。3.研究意义实践证明,进行民办学前教育人才的基本素质评价能够更好地引导民众科学、客观地看待民办学前教育行为。从理论层面讲,开发、构建民办学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质评价可以填补国内相关研究的空白,推动不同研究者开展相关的研究,促进人们关注民办学前教育的人才建设。而从实践层面上来讲,民办学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质评价工具的开发与构建可以帮助民办学前教育机构更好地选聘人才,也可以帮助相关大学更好地针对民办学前教育人才需求的特点进行针对性培养。此外,还可以促进民办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工作,促进民办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

三、研究过程及研究探索

1.做好前期培训工作为了保证本研究的科学性与严谨性,我们邀请学前教育领域内的不同专家开展相应的理论与技术指导,从而更好地了解民办学前教育的前沿理论、最新进展、相关实践案例等。笔者通过学习在开展研究中所需要的一些方法,比较各种方法的优劣、应用的效果,提出在采用不同方法时应当注意的事项。2.构建民办学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质评价工具(1)收集资料,对指标进行编码定义。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笔者提取与民办学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质的相关关键词,然后,对相关关键词进行合并、概括,初步提取出民办学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质评价的相关要素。(2)收集问卷数据,实施有效性验证。根据访谈和文献资料确定的关键指标,笔者编制了关于民办学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质关键指标有效性验证的问卷调查,并将问卷发放给不同绩效等级的幼儿园教师,以搜集相关数据。综上所述,笔者经调查统计分析发现,民办学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质评价工具模型的构建符合民办学前教育领域内人才的典型行为特征,对相关关键指标的界定能够很好地区分不同绩效的人群;开发的民办学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质评价工具经过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信效度检验等,证实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可以推广使用。

四、研究结果及结论

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的检索、关键词提取,初步确定了民办学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质评价的主要方面,在最开始的关键词提取中,涉及的词条有一百多个,后来,通过对语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条进行合并,对存在包含关系的词条也进行合并,逐渐浓缩到了7个:职业道德、专业水平、文化素养、教学技能、沟通能力、科研能力、学习能力,并统一命名为民办学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质评价7要素。随后,笔者对民办学前教育机构的人员进行行为事件访谈、焦点小组访谈,并对访谈结果进行编码分析,提炼出关键指标。结果发现,访谈提取的关键指标与文献资料分析提取的关键词大部分重合,这相互印证了民办学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质评价的7要素是科学、客观、合理的。后来,笔者又再次让专家对这7个要素进行相关的独立评价,衡量这7个主要因素是否能够反映或代表民办学前教育领域人才的基本素质全貌,专家的认可度如何。结果发现,专家的认可度高度一致,专家的一致性信度达0.94。在确定了民办学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质评价的相关维度后,笔者尝试以这7个维度去衡量、区分区域内的民办学前教育人才,并验证了这7个因素可以把优秀的人才、良好的人才和胜任的人才等区分开来。在专家的指导下,笔者分别对这些关键指标进行了操作性的概念界定和行为水平界定,形成人才素质测评的部分数据。最后,依据这7个维度,在专家指导下,笔者编制了民办学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质评价问卷,时隔一年左右,又进行了两次独立的调研,以期通过对调研数据的分析,来验证相关模型,分析工具的信效度状况,最终形成民办学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质评价工具手册。经过专家评定、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本研究开发的民办学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质评价工具具有较高的专家一致性信度,工具的结构效度和内部一致性信效度也比较高。本研究认为民办学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质评价主要体现在七大方面,包括文化素质、艺术素质、专业素养、语言能力、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组织管理能力等。编制的民办学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质评价工具包含了这七大方面,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标准,具有较高的信效度。本研究开发的民办学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质评价工具所采用的人才素质测评维度和体系的构建分析是针对具体的人群来解决问题,通过在民办学前教育机构中定位不同行为表现人群的典型行为特征来确定测评的维度与标准,具有一定的外部生态效度,可以推广到相关群体中进行测评。

五、研究问题及研究展望

人才素质的评价还需要与工作岗位结合到一起,受制于时间成本和其他各方面的限制,民办学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质评价未能面面俱到地考察民办学前教育人才各方面的素养情况,人才素质的测评要根据单位的情况来具体实施。此外,本次研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还有很多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探讨,比如,民办学前教育人才基本素质评价中的量化与定性研究,保证测评的全面性、合理性和科学性。学前教育人才的发展同样需要政策的支持与保障,早在2012年2月,教育部就印发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明确提出要大力加强学前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提高学前教育人才的整体素质。民办学前教育人才的发展与人才队伍的建设,最根本的还需要从体制和制度上,加大对民办学前教育领域内的人、财、物等诸多方面的投入力度,健全各种管理制度,积极扶持民办学前教育的发展,不断提升民办学前教育的整体办学层次,才能增强民办学前教育对人才的吸引力度,提升民办学前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晨.民办幼儿园师资管理问题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3.

[2]陈莹.人才素质测评的维度探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

[3]孙琳.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菏泽学院学报,2013,(4):123-128.

[4]郑子莹.民办幼儿园政府规制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

教育人才范文篇5

一、目标管理的对象

被区级及以上党委、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门命名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各级名师、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

二、目标管理的内容

列入目标管理的对象须根据我区教育教学的实际,结合自己的专业和特长,在目标管理期间,确定一个或数个科研课题。科研课题由本人自选,所在单位审核后报区教体局备案。

三、目标管理的考核

1、目标管理考核工作实行动态管理,每年进行一次年度考核,每三年进行一次全面考核。先由被考核对象做好工作总结,将目标管理的情况向所在单位和区教体局做出书面汇报,然后由区教体局组织考核。区教体局根据目标管理工作完成情况,对工作出色的予以表扬和奖励,并享受优秀教育人才的相关待遇;对未完成工作又缺乏发展潜力,或本人自愿放弃参与目标管理的,则不再列入目标管理范围,也不再享受优秀教育人才的有关待遇。

2、由区教研室建立优秀教育人才业务档案。

3、调离*区或教育系统的,相关荣誉称号及奖励待遇自行取消。

四、优秀教育人才的职责

1、市级名师履行的职责

参照*市中小学名师管理办法执行。

2、拔尖人才履行的职责

参照市、区两级拔尖人才管理办法执行。

3、区级名师履行的职责

(1)、敬业奉献,为人师表,具有高尚的师德,同事间协作互助,任期内必须在*区教育系统任教,完成申报学科规定的教学任务并在本职工作中做出表率。

(2)、每年进行全区性公开教学活动(或专题讲座)不少于一次,每学期在本校上示范性公开教学活动不少于一次。

(3)、每年撰写本学科教学论文不少于1篇,并且在市级及以上评比活动中获奖或发表;任期内,撰写本学科专题论文在省级获奖或省级正规刊物发表;每位名师必须建立名师工作室,每年在教育博客上发表日志不少于15篇。

(4)、任期内主持或撰写一项本学科市级以上课题研究。

(5)、充分发挥名师的引领示范作用,必须完成指导和培养本学科青年教师1—2人,每年听学徒课20节以上,任期内所带学徒要求达到:①参加区级及以上课堂教学比武;②撰写论文在区级获奖;③参与区级立项课题研究项目活动。同时要认真完成教体局布置的新教师培训任务。

(6)、完成区教体局分配的有关业务工作。

(7)、加强业务进修,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理论与业务水平。

4、区级学科带头人履行的职责

(1)、敬业奉献,为人师表,具有高尚的师德,同事间协作互助,任期内必须在*区教育系统任教,完成申报学科规定的教学任务并在本职工作中做出表率。

(2)、每年进行非本校的本学科公开教学活动(或专题讲座)不少于一次,每学期在本校上本学科示范性公开教学活动不少于一次。

(3)、每年撰写本学科教学论文不少于1篇,并且在区级及以上评比活动中获奖;任期内,撰写本学科专题论文在市级及以上刊物发表不少于1篇。每年在教育博客上发表日志不少于10篇。

(4)、任期内至少主持或撰写一个本学科区级及以上的课题研究项目并获奖。

(5)、充分发挥优秀教育人才的引领示范作用,热心指导培养本学科青年教师,每年带徒弟至少一人,每年必须听学徒上课20节以上,所带学徒每学年必须做到下列三项之一:①参加校级课堂教学比武并获奖;②撰写论文在区级获奖;③参与区级立项课题研究项目活动。同时要认真完成教体局布置的新教师培养任务。

(6)、完成区教体局分配的有关业务工作。

(7)、加强业务进修,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理论与业务水平。

5、区级教坛新秀履行的职责

(1)、敬业奉献,为人师表,具有高尚的师德,同事间协作互助,任期内必须在*区教育系统任教,完成申报学科规定的教学任务并在本职工作中做出表率。

(2)、每年进行非本校公开教学活动不少于一次,每学期在本校上示范性公开教学活动不少于一次。

(3)、任期内,撰写本专业教学论文不少于1篇,且获区级二等奖或市级三等奖以上,每年在教育博客上发表日志不少于5篇。

(4)、任期内至少参与一个本学科区级及以上课题研究项目。

(5)、完成区教体局分配的有关业务工作。

(6)、加强业务进修,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理论与业务水平。

五、有关待遇另行制订

教育人才范文篇6

关键词:师范专科;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方案

师范专科学校培养的学生是未来的小学老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是未来小学音乐教师,师范专科人才培养质量不仅影响着一批学生的素质,更影响了整个区域的音乐基础教育,所以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成为学校的首要任务和根本使命。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实施方案,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的依据,也是学校人才培养定位和专业特色最为直接的体现。

一、整改原则

师范专科音乐教育专业是招收高中阶段教育的毕业生,培养目标决定着课程体系的设置,不仅要参照《小学音乐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更要结合自身办学定位和实际需求,对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和过程进行总体设计,从而为实现人才培养和质量评价提供基本依据。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立足晋中、辐射周边、面向全国,培养理论知识够用、实践能力突出、专业技能过硬的小学(幼儿园)合格师资和管理服务一线的优秀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坚持内涵发展、转型发展、联合办学“三线并重”,积极探索与专业特点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优化以能力为核心,以知识和素质为两翼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二、师范专科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

(一)育人为本,促进德技并修。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将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培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处理好通识课程教学与专业课程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注重实践教学,注重学生专业发展,促进学生德技并修、全面发展。(二)知行合一的课程设置。师范专科音乐教育培养的教育人才不仅要注重的教师学生基本知识的培养,还要对其教育的职业技能的提高、强化的目的加强。师范专科音乐教育作为一种职业教育,培养良好音乐教师职业道德,就必须要掌握必要的通识课程、教师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实践及活动课程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一定的创业能力的新型人才。这样的培养目标更突出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在课程设置上加强就业技能课程的设置、突出“知行合一”的职业技能,将“知”“行”结合为一体。(三)“通识”的音乐教育。根据人才的培养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立足晋中、辐射周边、面向全国,培养理论知识够用、实践能力突出、专业技能过硬的下的去、用得上、干得好的小学音乐合格师资和教学管理人才。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是教师,这就要求学生不仅仅掌握一门音乐技能,而是掌握能教授小学音乐课程的通识音乐知识。课程的设置应根据我校自身教学发展的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采用有效的手段进行改革与创新。主要有理论知识课程,讲授理论知识为主的学科普及课程。赏析类课程,主要以音乐鉴赏为主的课程。活动类课程,主要以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这些课程都充分体现音乐教育的多元化。(四)就业导向的课程设置根据学生毕业后的就业不同,与社会的实际需求,应调整不同的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最终使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学生能够获得相对精准化的教育。如“教育型”人才培养:这一类学生在三年专科毕业后直接选择就业,也是音乐教育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音乐专业知识技能综合结构与教育教学实践应用综合能力进行有机并重地发展。“学习型”人才培养,这类型的学生三年专科毕业后选择“专升本”继续学习,不仅要加强理论及相关内容的学习,还要提高其专业技能的提高。

三、师范专科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一专多能”的体现

“一专多能”的师范专科音乐教育人才首先要理解“能”指的是音乐教学的能力。“一专多能”不仅要掌握声乐、钢琴、器乐这样的音乐技能技巧的“专”,还要有音乐教学中的多方面能力如:合唱指挥的能力、舞蹈编配的能力等。除了对音乐知识的“一专多能”还要有课堂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堂评价力、组织教育活动能力等。将音乐的专业性与教育的师范性相结合,是对未来音乐教师职业素质和能力要求的体现。师范专科音乐教育人才“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声乐、钢琴、器乐的“一专”教学与训练,同时强化其他技能“多能”的培养,使得每位学生每人可以修得3项专业,也就是“一专两能”以声乐特长学生为例:声乐课一对一授课,选修一门钢琴课、一门小器乐(如竹笛、葫芦丝等)。这样注重音乐教育教学能力的“一专”,同时强化其他教育教学素养的“多能”培养,使学生掌握音乐教育基础理论、学科知识、教学技能和教学研究能力,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不仅总结了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的最新经验成果,还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凸显办学特色,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郭彪.构建双重“一专多能”的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8,09.

[2]蔡梦.普通高校专业音乐教育学科发展相关思考[J].人民音乐,2018,02.

教育人才范文篇7

本研究的分析数据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重庆市2009—2012年学前教育本科、专科、中职的招生和毕业情况,该数据来源于重庆市教委官方统计数据。二是目前重庆市学前教育高层次人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单位较少,故该部分数据主要来源于访谈并结合各高校招生简章、重庆市大中专就业指导中心的数据。目前,重庆市学前教育的人才供给主要来源于高师、高专和中职校培养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2010—2014年分别有5所、6所、9所、10所和11所高等院校招收学前教育专业本专科生401人、855人、1764人和2433人。2009—2013年分别有17所、22所、30所、31所和27所中等学校招收学前教育学生3555人、6201人、14073人、11884人和8258人,招生院校及招生人数逐年增加。学前教育人才供给情况为:2010—2013年高等院校分别毕业学前教育学生588人、484人、404人和438人;2009—2014年中等学校分别毕业学前教育学生708人、1336人、1730人、2995人、5453人和11006人。

二、研究结果分析

(一)学前教育人才供给总量分析

从表1和表2可知,重庆市学前教育人才供给的整体状况为:从招生情况看,2007—2013年招收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总量增长了近6倍。其中:中职校的招生人数增长了6倍多;专科及本科的招生数量变化比较稳定。从毕业情况看,2010—2014年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数量呈逐年增长态势。其中:中职校增长最快接近8倍;专科同比增长近1倍;本科和研究生数量变化较小。由此可见,重庆市的学前教育从2010年开始培养规模增长迅速,总量不断扩大。从五大功能区的学前教育人才供给情况看,供给数量由多至少依次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都市功能核心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区。从纵向比较来看,五大功能区的人才供给呈现不均衡状态,差距达10倍。由于培养学前教育专业的中职校大都在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因此区域内的学生总量较多;而渝东南生态保护区无论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还是中职生的总量均较少。从横向比较来看,2011—2013年除城市发展新区在2011年有少量减少外,其余各区的总量均呈增长态势,特别是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增长最为迅速。

(二)学前教育人才供给类型分析

重庆市的学前教育人才供给类型在学历层次上主要有研究生、本科、专科和中职。在不考虑人才代际流动的情况下,这四个层次被看作是重庆市学前教育人才的供给来源,服务于本市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但从现有数据分析,四类院校的培养规模存在较大差距,研究生比重最小、本科次之,主要以高专和中职为主。可见,学历层次比例严重失衡,高素质人才短缺。从培养目标看,研究生主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学前教育高层次专门人才;本科主要培养掌握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幼儿园具备科研和教学能力的一线教师;高专和中职注重幼儿教师技能的训练和培养,为在托幼机构从事教学工作做准备。然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学前教育人才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需求趋势,国际型、开放性、富有创造性、高层次的复合型学前教育人才更加有利于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当前,重庆市学前教育人才供给类型较为单一,与市场的多元化需求存在矛盾,各类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应不断调整以适应市场需要。但不可否认的是,学前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的速率明显滞后于社会发展的要求,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探寻学前教育人才供给的有效途径。

(三)学前教育人才供给地域分布分析

为进一步提升重庆的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重庆市划分为五大功能区。笔者根据现有数据,从地域分布层面探究区域学前教育人才供给现状。第一,在控制人才代际流动和层次因素前提下,重庆市五大功能区的学前教育人才分布严重失衡。学前教育人才供给主要集中在渝东北发展区和都市功能拓展区,渝东南、都市核心区及城市发展新区近三年的供给数量较少,特别是渝东南生态保护区供给人数与其他四个区相比差距较大。第二,虽然五大功能在区域性学前教育人才供给上存在较大差距,但就每个区域而言,近三年的供给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特别是渝东北地区的增长速率较快。第三,从学历层次上看,高素质人才主要集中在都市拓展区及都市发展新区,渝东北地区虽供给数量较多,但高素质人才较少,以中职生为主,与其他区域相比,其学前教育人才供给的层次普遍偏低。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第一,在学前教育人才供给总量上呈现逐年增长趋势,高专、中职学前教育人才招生数量分别增长了6倍和8倍。但是,随着重庆市经济社会各方面的高速发展,面对多元化的学前教育人才需求仍存在供需缺口,仅2013年的供需缺口就达数千人。第二,学前教育人才层次差距较大、高素质人才短缺。调查显示,目前重庆市学前教育人才类型主要有四个层次,其中:硕博研究生人才供给稀缺;本科人才供给量虽逐年上升,但所占比例较小;绝大多数是高专和中职人才。学前教育人才的文化素质整体呈“金字塔”形,这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是不良的人才供给结构。第三,学前教育人才供给区域性差距较大,五大功能区分布严重失衡。区域性学前教育人才资源开发机制欠缺,这客观上反映出重庆市学前教育人才资源配置问题亟待解决,人才培养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在整体上影响了学前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议

教育人才范文篇8

关键词:全域旅游;旅游人才;困境;路径

1全域旅游背景下吉林省旅游产业发展新态势

2018年第一季度,吉林省旅游产业实现接待旅游总人数4820.48万人次,同比增长17.18%;实现旅游总收入达到892.30亿元,同比增长22.25%。冰雪旅游、乡村旅游发展态势良好。在全省打造“精彩吉林·温暖相约———冬季到吉林来玩雪”品牌形象的引导下,在省内打造了37大项、140个冰雪旅游节事活动。同时乡村旅游也逐步开展起来,各地区以全域旅游为发展理念,通过赏冰、玩雪、过大年等特色旅游活动的策划与设计,使各地区的特色旅游活动吸引了大批的旅游者。

2全域旅游背景下吉林省旅游人才培养困境

一方面是吉林省全域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全域旅游人才的培养则出现了脱节的现象。传统的旅游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于产业发展对高等旅游人才的需求,出现了旅游人才培养与产业人才需求的较为突出的矛盾。学生在旅游专业学习后进入到行业,却发现所学知识与技能无法适应行业的需求,在职业素养与实践动手能力方面出现了较大的偏差,突出了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匹配矛盾与旅游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结构性问题。

2.1旅游人才培养整体水平不高,目前,吉林省旅游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等方面仍以传统旅游业态为主,所讲授的理论内容落后于行业发展,实践能力训练处于低端的技能培训阶段,培养人才的目标也过多地关注“就业”,忽略了“互联网+”“智慧旅游”及全域旅游发展背景下“旅游+”等产业业态,造成了旅游人才缺少“视野”与“专业情怀”,也因此在专业知识与能力的积累方面处在低水平的状态。通过对吉林省某几家高校的调查与走访发现,目前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培养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均比较类似,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依据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以及2018年《旅游管理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当中新的核心课程进行了调整。但是从整体课程设置来看,多为旅游通用类课程,培养形式均为校内传统课堂授课,并没有设置针对全域旅游发展人才培养需要的课程。

2.2旅游高等教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度不够,吉林省旅游高校已经开始注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式,但是在实施中,合作程度严重不足,合作的形式也较为落后,大多数旅游院校的校企合作仍然是学生在学校,完成相应的理论知识学习后,进入到企业实习,实习的岗位仍是一线服务人员,在有限的实习期限内,学生锻炼的也多是低端的技能操作,培养的学生对产业的认知与管理、策划等高端职业素养与市场需求仍有较大差距。

2.3旅游人才培养模式亟待创新,全域旅游发展背景下,旅游产业的新业态层出不穷。跨界融合、产品复合、线上服务体系完善等新的产业形式已经形成了旅游产业的新格局,而旅游人才培养却仍处于传统的培养模式当中。以旅行社类人才培养为例,目前在线OTA已经占据了旅行服务的半壁江山,传统旅行社的服务模式已经逐渐被淘汰,可是目前旅游高校的相关课程仍是传统旅行社的管理与服务内容,培养模式亟待精准面向产业进行调整。

3全域旅游背景下吉林省旅游高等教育人才供给结构改革路径

3.1人才培养方案与产业需求对接,根据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灵活、柔性调整专业课程体系,以优化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为明确目的,促进人才供给侧结构改革与产业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使人才培养方案对应产业、对应行业、对应职业岗位群或相关技术领域。培养方向为具有国际视野的职业经理人、旅游规划人才、旅游理论研究人才、双师型教育人才、市场营销策划人才等。

3.2根据全域旅游新业态调整培养内容,针对吉林省旅游产业新业态的发展,设立冰雪旅游、乡村旅游、度假旅游、定制旅游策划、管理、运营等新课程,传统的课程如酒店管理与服务相关课程增加民宿类的知识内容,旅行社管理类课程增加OTA运营类内容等,加强市场急需的“互联网+”“旅游+”等课程开发与建设。按照企业工作任务与工作流程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形成涵盖职业素质课程、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岗位职业技能课程、个人发展需求课程(因个人兴趣选修课程)不同模块的课程体系

3.3基于“双创”培养旅游专业对口人才,目前旅游类的职业资格认定也有了相应的调整,例如取消了国际领队证的考试制度,而是改为按照相关的条件申领,所以在人才培养中以职业资格标准、岗位技能需求为切入点,建设“课岗、课证融通”的课程,并融入学生个人发展的兴趣类方向课程。同时根据旅游产业的不断调整与新的发展形势,创造性地开发可以引导、刺激新的旅游消费的设计与策划类课程,着重培养创新型旅游人才,设计引领新的旅游消费热点的旅游产品,突破产业的限制,开拓创新空间,通过创新人才促进创新业态,进一步引领新的旅游消费方向。

3.4构建全域旅游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根据新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设置,从国际视野的职业经理人、旅游规划人才、旅游产品策划人才、双师型教育人才、旅游市场营销策划人才、旅游应用型技能人才六个维度调整旅游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重视学生的动笔能力、逻辑能力、选择能力、知识更新能力和英语能力的培养。同时强调创新精神与工匠精神结合,使旅游人才精化、细化,以人才推进全域旅游的健康有序发展。

3.5塑造地域化特色旅游高等教育品牌,作为吉林省旅游高等人才培养的基地,各旅游高等院校应该依托吉林省旅游产业特征确立地域旅游人才培养目标,如依托吉林省冰雪旅游、乡村旅游、生态养生旅游等产业发展定向培养旅游人才,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制定与吉林省旅游产业发展规划要求与产业结构特点相符合的旅游人才培养标准,着力培养真正能够服务吉林省旅游产业建设的应用型旅游人才。3.6开辟多元实践教学渠道实践教学是最能够精准对接产业需求的重要教学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最不应该浮于形式。首先,在实习单位选择方面,横向上增加实习合作单位的选择范围,要将学生按照其特长、兴趣、特点及职业规划方向分类,除了传统的酒店、旅行社之外,还要增加乡村旅游、冰雪旅游区域、旅游规划策划公司、OTA等实习基地,扩展学生的实习选择范围,真正服务于学生将来的职业定位,从而提高学生实习效率与效果。

除此之外,还要在实习过程中注意与实习合作单位沟通,最大程度转变学生整个实习期间均在一线服务岗位工作的现状,通过轮岗、换岗等方式让学生学习和体验不同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在不影响企业运营的前提下,通过恰当的实习管理方法,形成良性循环的轮岗换岗机制,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实习品质,还有利于旅游企业留住真正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厉新建,张凌云,崔莉.全域旅游———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的理念创新:以北京为例[J].人文地理,2013(3):136-140.

教育人才范文篇9

关键词:专业音乐教育;音乐教育人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

音乐专业是现在大学的热门专业———几乎各个高校都有此专业。在当前科技高度发展,新兴产业增多,社会需要多样人才的背景下,为响应国家号召与适应社会人才需要,高校的专业音乐教育也必须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各高校音乐教育应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依据产业发展、社会需求以及艺术前沿等促进学科建设并调整专业设置,增强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建设文化强国的契合度,创建协同育人的音乐人才培养模式。以下笔者就结合我省高校音乐教育的实际来谈谈专业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的思考,希望能够给我省专业音乐教育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助益。

一、专业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思路与定位

音乐是一种广受人们喜爱的艺术,因此音乐专业也是一门深受学生欢迎的专业。音乐教育本身是实施美育的一项重要途径,通过音乐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可以说,音乐教育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专业音乐教育应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音乐教育人才作为主要教育目标和理念,找准思路与定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来说,专业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思路与定位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协作。专业音乐教育中涉及很多细化的专业与方向,如音乐表演、音乐教育、音乐史论、作曲理论等,以上几个方向可以分成两个方面,音乐理论与音乐表演。据了解,当前,我省各高校的专业音乐教学中音乐理论的教学与音乐实践的教学有脱轨的情况,理论课上的内容过于侧重理论,即逻辑性思维,过于抽象。而实践课程只针对技术性的教学,侧重于对音乐表演中技术的追求,如器乐演奏技术、声乐演唱技术等。而在专业音乐教育中,应当要综合这些专业的内容,甚至综合文学、史学、哲学、戏剧等不同专业的内容,加强不同专业之间的协作,在提高表演技能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音乐修养,使学生具备系统音乐知识的同时增强对社会、人生、生命等方面更有深度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使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基础上,更好的以积极的态度理解社会,从而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二)丰富艺术实践。人才的培养最终所依靠的是实践,专业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不外如是,如果只注重理论教育而忽视了实践培养,那么学生学再多的知识也只是纸上谈兵。众所周知,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实践应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高校专业音乐教育也要注重对人才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而这就需要通过加强艺术实践来实现。而艺术实践并不单单指“表演实践”,还包括“教育实践”。①各高校应制定和完善各种艺术实践方案,组织学生参与各种艺术实践活动,让其在实践当中获得能力的提升。(三)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通过实行主辅修制、双专业制,增加人才培养的弹性,为学生创造更多自由学习的空间与机会。实施完全学分制,让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由选课,以便使学生能够在音乐专业这个大框架内自由学习自己所感兴趣的内容和方向,从而培养个性化的人才。只有树立这种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分类指导,因材施教,才能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多元化的人才。以上几个方面是笔者结合当前社会需要及我省各高校现状就高师专业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思路与定位的思考。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不是永远恒定的,要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做适时的调整,从而不断完善。

二、专业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措施

(一)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在当前的新形势下,专业音乐教育首先要明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基于现代社会对人才实践能力的要求,专业音乐教育应当以培养实践型人才为主。由于音乐专业学生在毕业后大多数就业方向是中小学音乐教师和社会艺术培养机构音乐教师,所以其既要具备较高的综合音乐素养和技能,又要具备较强的教育能力,还要具备组织开展艺术活动和社团、执导晚会、编导节目等的能力。并且现代音乐教育还要增强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建设文化强国的契合度。只有以此为目标来开展专业音乐教育,才能够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音乐教育人才。(二)制定实践型人才培养方案。高校必须要明确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的意义,提升原本较为边缘化的实践课程的地位。在制定专业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方案之时,必须要以努力实施大教育观为目标,从培养实践型人才为出发点,突破以往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过于细化的专业分类问题和过于强调技艺化的问题,提高对社会需求的灵敏反应和适应积极性,促进学科体系的综合素质教育发展。学校和教师要密切关注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措施,培养实践型人才。1.增加通识教育课程增加通识教育课程后,可以将其学分定位总学分的25%左右。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背景下,为了培养具有综合实践能力的人才,应当要以学科的交叉综合来取代过去的学科分化,而通识教育正反映出了这一目标。并且,通过通识教育,还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强化学生的知识整体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弘扬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这些都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最基本要求。2.合理调整专业设置合理的专业设置是良好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和基础,现代专业音乐教育应当要依据学科建设、产业发展、社会需求以及艺术前沿等调整专业设置。具体来说,专业音乐教育的专业课程设置上,应当要积极关注和反映我国社会发展和现代文明建设的新要求、新内容,充分体现出现代科技文化发展的新趋势。还要满足学生未来就业的需求,尤其是要适当增加一些能够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文化现实和文化发展动态的研讨课程,例如《音乐社会学》《音乐教育发展概况》等,从而通过这类课程来培养实践型与人文型兼并的复合型人才。(三)树立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念。自20世纪后期至今,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了社会经济与文化对教育的影响,这几者之间的联系也日益密切。现如今,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水平,已经成为了昭示其综合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现在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而作为高校,也必须要基于社会实际发展需要和经济文化发展需求来开展教育工作,充分承担起“在教育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的社会文化建设责任,培养能够为社会、经济及文化的建设发展所服务的高素质人才。当今时代,多元文化教育理念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这是因为社会对多元文化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音乐本身就是一种艺术,所以专业音乐教育也要树立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念,在强调建设科学的核心课程体系的基础上,也积极建设民族音乐课程。像民歌、地方戏曲、民间器乐、地区音乐文化研究等,均可以是现代专业音乐教育的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均体现出了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重视。并且,不但要开设这些课程,还要加强相应的科研活动,推动对音乐多元文化的研究和发展。通过组织实践活动,增进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了解和喜爱,使学生由被动到主动地学习民族音乐,形成主动适应、双向参与以及良性互动地为社会文化建设所服务的局面。同时,这也是传承与弘扬民族文化的一项重要举措。

三、结语

教育人才范文篇10

1.1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是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木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应用型人才是相对学术型人才而言的,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将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并将这种生产力运用到社会生产实践中,直接创造出社会物质财富的人才”[2]。体育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是指在德、智、体、美等方而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备系统地掌握体育教育的基木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规律,能胜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一专多能、首岗胜任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1.2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教育部制定的本科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由必修课、选修课、教育实践三部分组成。其中专业课程包括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体育学、田径、体操、球类、武术等,公共必修课包括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等。

2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建设改革

2.1向实用型、服务型转变。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建设应逐渐向实用型、服务型转变。实用型是建立在应用型基础之上的,实用型课程注重专业技能的发展,是直接能够将技能转化为效益,为社会生产提供服务的课程类别,具有高效性。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在建设和改革时应以这类课程改革为主,旨在提高生产效率,最大化地满足市场需求。党的十七大打报告指出:要“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服务性是应用型人才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应加强服务型理念的传导,研究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如何服务群众等,旨在满足大众多元化的体育需求,为社会提供更多更优质的体育服务产品。2.2体育课程与课程体育。体育课程与课程体育的目的都是育人。体育课程的基本目标包含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而课程体育要求体育教育专业人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体育观。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不能仅局限于野蛮的身体练习,更要从国家的发展出发,在日常的生活、学习、生产中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勇于拼搏、坚持不懈,将实现“体育强国梦”、“健康中国梦”的伟大目标作为课程建设的出发点。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建设中应加强挫折教育、敬业教育、团队精神、规则意识的融合。2.3加强体育文化内涵建设。长期以来,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发展状况存在着以下特点:文化基础和技术技能基础薄弱,兼具文化和技术技能优秀的学生很少[3]。体育文化内涵即体育精神文明建设,体育精神是由具体的体育行为反映的,在参加体育比赛时体现出的公平、公正,奥林匹克精神的更高、更快、更强等,这些都是人们挑战自我、追求极限的具体行为所反映的体育文化,这种文化精神是对自然法则的尊敬,是促进人们不断传承勇敢、拼搏、奋斗、创新的不竭动力。体育精神同时也促使体育行为产生,为了更好地生活,从石器时代人类团结协作共同狩猎到工业时代人们的勇于创新再到我国的解放战争奋勇厮杀再到改革开放的勤劳致富,各类社会生产活动中都体现出了体育精神的存在,高校体育教育加强体育文化内涵的建设不仅仅能够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体育观,还能够促使他们更好地走向社会及理解做人做事的道理。2.4着力打造地方特色体育项目。将特色体育项目与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相结合是促进全民健身、实现体育强国目标的又一重大举措。打造体育特色项目能够充分发挥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技能水平和创造力,将来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地方体育发展。打造地方特色体育项目需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一线工作者的积极探索和勇于创新,以建设“全民健身”和“体育强国”之路为目标,注重金牌的同时更加注重群众体育的发展。

3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3.1现代信息技术全面融合体育专业课程教学改革。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不断建设完善,以多媒体和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也在不断产生并受到社会的认可,高校体育教育正在向现代化逐步转变。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帮助下,高校体育教学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教育课程的积极性得到了改变。如翻转课堂教师可以将要教的内容通过互联网传达给学生,学生通过看视频讲座、听播客、阅读功能增强的电子书,还能在网络上与别的同学讨论,能在任何时候去查阅需要的材料。教师能够获得充分的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等。相比其他课程,体育现代化教学技术能够更加直观地告诉学生做什么、怎么做、做多少。此外,教师可以构建校园阳光体育教学平台,将不同项目的运动进行分类,并编写学习内容、方法、目标及考察办法,而且根据网络学习的考评进行打分等,这样既符合当代大学生的信息化需求,又提高的学习效率,减轻教师教学负担。3.2坚定不移地以学生为中心。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应坚定不移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即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长期以来,我们在高校体育中都是以大锅饭的形式进行教学,从管理到教师再到学生,即便是开设了选修课也不能够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体育发展需求。在高校体育教学中,需要老师做到以人为本,在进行课堂设计时需要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展示或比赛,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提升体育文化素养,惯于抛出问题,发挥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拓展学生体育视野等。3.3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示范、教案、科研、技战术、组织、表达等能力。科学合理的教法能够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标准的示范能够树立良好的榜样及学习目标;规范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加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良好的科研能力能够激发教师的教学改革与创新;较强的技战术是支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创新的基础;全面连贯地讲解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完成老师的教学内容。因此,体育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应当高度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3.4教学评价模式注重技能应用与创新。长期以来,传统的体育课考察办法仍以平时成绩加期末成绩进行考量。那么平时成绩如何更加科学地考察,期末考察是不是遵循以学生为中心为出发点,这都是当下体育教学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体育教学评价模式需要注重学生技能地运用,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要将学习的技能和知识转化为服务于社会生产的技术本领,这就要求学生要求较强的动手能力或操作能力。体育教学评价模式更加需要学生的创新思维,只有创新才能够不断地开发学生的体育潜力,满足学生不同体育健身需求。

4构建高校公共体育服务体系

高校具有一大批优秀的体育人才,全面的公共体育服务配套设施、科学健全的体育发展理念、系统的体育健身方法、一整套的健康发展经验。高校应发挥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主体优势,将自身作为体育教育专业建设实践基地。既能够满足群众多元化的体育需求,有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构建高校公共体育服务体系需从5个角度出发:第一,明确公共体育服务对象,满足群众多元化体育需求;第二,提供公共体育服务内容,改善群众体育水平和素养;第三,构建高校公共体育服务机构,提升高校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第四,制定高校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管理办法,确保科学性、高效性、可持续性并存;第五,合理的的评价及反馈机制,优化资源利用、促进效益增长。构建高校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既能够服务于高校体育专业建设和实践,又能够服务于社会大众,满足社会生产需求,切实把应用型体育人才培养计划落实在实处。

5一专多能型向多专多能型转变

加强体育教育专业建设,培养高技能的体育教育应用型人才,既是时展的需要,也是体育院校适应体育教育专业改革的需要[4]。一专多能型人才即复合型人才,就是在某个专业或岗位上较为突出,而且能够胜任其他专业或岗位工作的人才。随着社会地不断进步,市场的不断改善,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一专多能的培养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日益发展的人才需求。多专多能行人才培养模式是相对一专多能型人才而言的,总体的目标是培养出系统地掌握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学校体育工作规律,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多项专长,能从事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运动训练和体育竞赛裁判组织等工作,具有一定的学校体育科学研究、管理和社会体育指导的应用型体育教育人才【5】。

6结论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要求体育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要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生产、为社会生产创造财富为出发点,向实用型、服务型转变。“体育课程与课程体育”并轨,加强体育文化内涵建设,着力打造地方特色体育项目;将现代信息技术全面融合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中,坚定不移地以学生为中心、重点抓学生实践能力(教法、示范、教案、讲解、科研、技战术、组织、表达等)培养,教学评价模式注重技能应用与创新;体育教育专业建设与实践要以构建高校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为基础,满足群众多元化健康需求;应用型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从一专多能型逐渐向多专多能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最终实现产教融合,助推学生健康成长,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Z].教育部文件,2015.

[2]武常宏,宋伟,王大志,耿海燕,蔡志强,王光光.“应用型人才”理念下对河北省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普修课程考评内容和方法改革研究[J].运动,2017,3(158):76-77.

[3]李正洪.独立学院体育教育特色专业建设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24(6):24-25.

[4]徐烨,刘礼国.凯里学院“十三五”时期体育教育专业改革发展研究[J].凯里学院学报,2016,12(6):15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