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良心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0 04:25:26

教育良心

教育良心范文篇1

论文摘要:教育良心是教师在履行教育职责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责任感和道德控制与评价能力,是教师履行职业道德要求、开展教育工作最重要的内在精神因素。教师应重视教育良心的培养。

教育良心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履行教师职业道德义务形成的一种自觉意识,这种意识既是教师对学生、教师集体和社会积极履行教育职责的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又是一种高度自觉的对自己教育行为进行道德控制和评价的能力。教育良心首先表现为教师对自己应当履行的道德职责的深刻认识和理解,从而把对学生和教育事业应履行的责任、义务上升为对自己的责任、义务。这种高度自觉的责任和义务是个人职业道德意识的深刻表现,成为教师个人职业的良心。教育良心在教育活动中还表现为教师对自己教育行为进行自觉的道德控制和道德评价。当教师深刻认识到按照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和要求行动的合理性时,就能按照职业道德的要求去选择和控制自己的行为,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

一、教育良心的特点及其形成

马克思说:“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1]教师在文化水平上处于较高层次,又有着自己独特的职业生活方式,这就决定了教师良心既有着与其他职业良心相同的特点,又有自身特点。

(一)教育良心的特点

1.内在性。对教师个人来说,教育良心在进行自我评价时,作为一种心理过程,表现为一种发自内心的维护自己行为道德性的精神力量,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体现于教师内心的动机、信念和情感的东西。一个教师良心的歉疚和释然,是以他自己所接受的社会道德为标准衡量自己的行为所体验的责任感和满足感。

2.综合性。教育良心是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各种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心理因素分别处在各个不同的层面上,它不仅依靠理性的分析,而且依靠反映生活经验的敏锐的感性,既诉诸于理性的评判,又诉诸于情感,有时起决定作用的往往是当时的激情。它具有直觉性,这种直觉同他的经验、知识、思维想像能力联系在一起。

3.稳定性。教师的道德良心不是转瞬即逝或变化不定的东西,而是以一定道德信念为基础的,一旦形成就会成为稳定的信念和意志,比较持久稳定地发挥作用。

4.广泛性。教育良心的作用十分广泛,渗透在教师的整个教学活动和教师生活的一切领域中,左右着教师道德意识的各个方面,支配着教师行为过程的各个阶段。

5.崇高性。由于教师劳动的崇高性质,以及教师本人对职业及道德要求的自觉认识,教育良心在境界上有着既立于世俗、又高于世俗的特点,表现为强烈的为人师表的自律精神。

(二)教育良心形成的过程及条件

教育良心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是一定的教育关系和道德关系的反映。教育良心的表现形式是主观的,但内容却是客观的。它是以教师内心的道德信念形式而存在的,但受到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关系的制约,是教育活动中的道德关系的反映。

教育活动中的道德关系是客观存在的,只有当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意识到这种道德关系的合理性,并自觉产生遵循教师职业道德要求,以维护这种合理的道德关系时,才会产生强烈的道德责任感,从而自觉地进行道德上的自我控制和自我道德评价与调节。因此,教师只有以社会主义教师道德为指导,自觉认识教育活动中的道德关系和遵守教师道德规范的必要性,才能确立自我道德信念,形成自己的教育良心。教育良心也是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各种道德心理因素,即师德认知、师德情感、师德意志相互作用的结果。师德认知就是认识和理解教师道德规范和要求,并依据这种认识和理解对自我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进行判断评价,以帮助教师个人准确认识道德现实,能动地协调教师个人与外部道德环境的关系。

教育良心的形成总是以一定的师德认知为必要条件,在师德认知上欠缺的人,好比“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是不可能形成教育良心的。师德情感是教师个人在教育活动中对一定行为动机、行为倾向、行为结果的肯定或否定、喜爱或厌恶的感情。它是教师根据职业道德规范来理解现实的道德现象所体验到的情感。教育良心是以教育责任感为基础的融会着理性认知的情感因素。师德情感在教育良心形成与发展中有重要作用。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2]

师德情感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能推动师德认知发展为教育良心。如果缺乏相应的师德情感,即使有了某种师德认知也将停留在口头上。师德意志是把教师师德要求贯彻到底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决心。它能直接驱使教师对教育行为过程做出反映。教育活动是一种高度自觉的劳动,通常是在没有外在直接监督的情况下进行的。这种工作从程序到最后成效,都带有很强的隐含性,既难以规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又不能对工作的效果、质量用具体的数字指标来规定。教师能否做到授业无私、传道无假、解惑无烦,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良心。教师从事大量的超额劳动不是在领导监督下去做的,而是在教育良心支配下自觉自愿去做的。教师在没有外在压力和监督情况下,以强烈的教育责任感激励和鞭策自己自强不息,不断进取,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师德认识、师德情感、师德意志等因素有机统一,互为因果,相互配合。因此,要重视对教师进行道德教育,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客观的教师道德要求转变为自己的教育良心。教育良心的形成,还需要教师自觉进行道德的自我体验和教育,把“外在的必须”变成“内在的应当”。只有经过教师自我内心体察、自我修炼,才能把客体的道德律令转变为主体的道德律令,在此基础上形成教育良心。马克思说:“有思想的人的良心不同于没有思想人的良心。”[1]真正的良心必须经过个人的自我道德教育、自觉道德选择和内心的体验,惟有形成经过主体的思想的道德信念,才能达到良心的境界。

二、教育良心在教师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教育良心在教师道德中有着特殊意义,它是教师人格的守护神。教师人格是教师所表现的有别于其他职业人员独特而本质的心理品质,它包括教师的自我意识、他人意识、责任心、公正品质、情感、意志及能力等。教师的教育行为需要教育良心来指导,教师人格需要教育良心来守护。

第一,教育良心是教师选择教育行为的直接依据。教师对教育行为的选择,既要受到外部条件的影响,更要受到教育良心的制约。在外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教师选择何种道德行为是由教育良心决定的。教育良心不允许自己的行为违背自己所接受的道德要求,它对教师的教育行为动机要做出审视,并按照其所具有的区分善恶的道德判断能力,给教师指明“应当如何”的行动路线,并指令教师以炽热的情感、坚强的意志沿着选择的行动路线前进。

第二,教育良心是教育行为实践善的保证。教师的教育行动意向、情感,往往在选择时或行为之初并不能被充分体悟,而处于潜意识状态。随着教育行为的充分展开,会使原先潜在的意识变得清晰。此时教育良心对教师的行为起着监督作用,并及时清除内心的杂念。当教师的情感、行为在实践中符合教师道德要求的情感、欲念或冲动,予以抑制和克服。闻一多为师一生清白,在反动势力面前拍案而起,大义凛然,表现出了“威武不能屈”的英雄气概;朱自清一身正气,宁可饿死,也不吃外国侵略者的“嗟来之食”,显示了“贫贱不能移”的铮铮铁骨;陶行知鞠躬尽瘁,损己利人,毕生从事劳苦大众教育,以坚强无比的“大丈夫精神”成为“万世师表”。他们的道德行为都是教育良心的凸现。第三,教育良心是教育行为后果的评价法庭。如果说教师人格在教育实践中会变得高尚,那么是教师良心在将教师人格引向高尚。每一教育行为之后的教育良心的评判都会使人受到深刻的启迪、教育乃至震撼。教育良心的评判其实是自我解剖或自我审判,它深藏于内心,集主、客体为一身,表现为内心的平静或不安。当教育行为合乎教师道德要求并在教育实践中产生良好的效果时,教育良心会予以自我的道德肯定,心理上产生自我满足和快慰;相反,教育良心会予以道德上的自我谴责,心理上会产生悔恨、惭愧和内疚。比如,当教师把成年人的世界观、思想感情和行为标准强加在学生身上,一厢情愿地强制灌输,造成学生个性、自信心和自我意识丧失,热情和智慧被抑制,使学生不是进步而是倒退,教师就会受到良心的谴责,而从尊者的地位上走下来,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创造条件使学生发展。郭沫若曾经说过:一个社会最可怕的莫过于正义的沦亡,一个人最可悲的莫过于良心的泯灭。教育良心是教师道德规范自律性的最高体现,是教师内心的道德法庭,它对调节教师的行为始终具有很大作用。

总之,教育良心是教师行为隐蔽的、却是最有力的调节器,它极大地调动着教师的精神潜力,忠实地守护着教师的人格。

三、培养教师的教育良心的对策

当今教育的发展、教育的期待又在以前所未有的紧迫性表明对具有卓越品质教师的渴望。教育良心作为教师道德觉悟的综合表现,是教师的道德灵魂,是教师自觉履行教师道德要求、做好教育工作的最重要的内在道德因素,因此应把培养教师的教育良心作为教师素质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一,充分认识教育良心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在传统观念中,人们对教师素质的关注注重在对外在的社会价值的追求,即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下,通过义务和奉献精神来建构教师的素质规格。关于教师的内在的主体价值取向、内在的职业动机、良心和良知的体悟,并没有受到重视,因此导致教育良心的缺损。教育的改革和转轨,新的教育观念的形成和确立,都需要教师的教育良心作为有力的支持。教材的改革、教法的更新、课程的变化以及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都要通过教师实现。教师素质决定着教育教学效果,决定着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教师素质除了知识、观念、能力、品德外,还包括教育良心。教育良心虽然与教师观念有许多相同的成分,但它在教师素质结构中位于更高的层次,处于更高的水平,对教师素质中的其他成分有更大的影响力。因此,在教师素质培养中,要致力于弘扬教师的主动和自主精神,倡导教师以主人翁的态度来建立以教育良心为主要内容的精神家园,以自尊、自爱、自强不息的精神来建树教师的道德声望,在教育教学中尽心尽职尽责。

第二,教育良心是千锤百炼的结果。教育良心是教师的基本品质,这种基本品质是在掌握规范、体验感情生活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也必然在具体教育教学实践中得以体现。教育良心是在教育认识过程中确立的,并受到这种认识的深度和发展水平的影响。但是,没有包含情感的内心体验,认识是很难形成良心的,而且消极的情感还会阻碍着教师形成正确的认识,并且影响道德认知向道德良心的转化。以自觉能动性和坚持力为特征的意志活动也是教师严格约束自己,确立良心的巨大精神力量。意志薄弱者尽管有正确的认识和情感,但很难排除各种干扰和障碍,坚持所确定的价值取向,产生信念上的动摇。知、情、意等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推动教育良心的形成,教育良心就其生成过程看是一个由不自觉到自觉、由外部规范约束到内部自律自动,再到获得自我幸福的体验的渐进过程,这一过程表明教育良心由初级到高级发展的层次性和阶段性。对教师个体来说,从外部的社会价值目标着手进行约束性和规范性的教育是不应当轻松逾越的阶段,在多数情况下,教育良心是在“不逾矩”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向“从心所欲”方向发展而成的。

第三,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是确立科学的教育良心的内核。教育事业在21世纪将对人类社会、时展具有前所未有的普遍、持久、深刻的基础性价值,因此它要求教师具有明晰和正确的教育理念,使教师能够高度自觉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处在青少年期的学生,他们一方面年轻,缺乏生活经验,需要学习,一方面还处在生命中充满活力和潜力、多方面都需要发展和具有多种发展可能的重要时期。这是人生最集中的一段学习时期,是一个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十分宝贵但自己却并不知晓其价值的时期。教师在这一阶段的作用特别重要,教师不仅影响学生这一阶段的发展,而且有可能对其一生发展产生影响。因此,这是学生最需要优秀教师指引的人生时期,需要懂得生命的整体性和善于开发学生生命潜力的教师。教师应把学生看成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具有多方面发展需要和发展可能的人;把他们看作是具有主观能动性,有可能积极、主动参与教育活动的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个别性,承认学生有不同的禀赋和特征。教师的成功在于相信人的尊严和价值,相信每个学生内在的潜能。教师应在“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学不好的学生”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把开发学生学习潜能、发展学生健康个性、为使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变化所需要的自我教育与终身学习的能力的形成作为最重要的任务。教师确立了与时代需要相吻合的教育观念,就能使教育良心得到巩固、发展和完善。

第四,把教育良心作为教师素质的“软件”来抓。如果把教师素质中的知识、能力看成是“硬件”的话,那么教育良心是教师素质的“软件”。“硬件”需要“软件”管理和支持。教育教学工作经过一定的周期才能显示出成效,因而在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之后,教师的责任心便成为取得教育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条件。教师的职业境界是从低向高逐步发展的,首先是把教育看作教师履行社会角色的活动;然后是把教育看作是践行职业责任的活动;最后才是把教育看作是出于职业良心的活动。只有与教师的内在情感体验相联系的教育良心才是教育活动发展的坚实的基础和永恒的动力。教师只有将教育工作的个人意义和社会意义结合起来认识,并把这种认识转化为稳固的情感体验,才有可能在教育良心驱动下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教育任务和历史责任。

参考文献:

教育良心范文篇2

论文摘要:道德素养是现代教师重要的专业素质之一。而教育良心是教师个体的道德素养,是教师内在的天平,是教师在精神上抵制错误的道德动机,选择正确道德行为的调节器。教育良心作为一种“道德自律”,有其自身内涵与特点,在整个教育活动中有其特殊意义。教育良心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社会和教育实践中的自我修养和自我教育,取决于教师将一定社会对从教者的道德要求,由“他律”变为“自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对传统课程理念和课程体系的彻底变革。而课程改革与教师的关系相当密切,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体,教师的道德素养、业务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本次课程改革的成败。可以说,课程改革将使我国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每一个教师都将在这场改革中被重新“洗牌”,也必须在这场改革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出自己的回应,在改革中促进自己的发展,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在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造就一代又一代的新型公民,而新型公民素质发展的核心在于“品德”。因此,新时期不仅要注重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更要加强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建设,培养和造就优秀的教师队伍。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能否顺利实施,直接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从一定意义上说,关心教师的职业道德就是关心国家与民族的未来。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必须是“人师”。道德素养是现代教师重要的专业素质之一。而教育良心是教师个体的道德素养,是教师内在的天平,是教师对自己是否履行了道德责任和对自己的教育言行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检查和监督,是教师在精神上抵制错误道德动机,选择正确道德行为的调节器。教师的良心,是一种“道德自律”,是存在于教师内心的自我道德信念和要求。具有了职业良心,就能够从内心深处自觉抵制违犯职业道德的任何邪念。

一、教育良心的内涵与特点

1.教育良心内涵。教育良心可以表现在教育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其主要内涵,笔者认为有三个方面:恪尽职守、自觉工作、爱护学生。首先“恪尽职守”实际上就是一种工作责任和纪律的要求。教育工作中的“恪尽职守”表现为两条,第一条要求教师应当遵守工作纪律,按照社会和教育事业对教师的要求尽职尽责。如,认真备课、上课,遵守工作时间及其他工作规范等等。第二条是要求教师不能误人子弟,要尽全力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否则,就会受到职业良心的谴责。其次“,自觉工作”的要求是教师的劳动特点决定的。一是教师的教学行为具有个体和自由的特性。“慎独”的美德十分重要。因为教师的工作多数情况下都是无人监督的。虽然有教育对象的面对,但学生往往没有全面监督教师工作及其质量的能力。二是教师的工作在一定意义上是没有边界和限度。

如教师不仅要完成校内的工作,还应当与家长、社区等方面建立教育联系。这一联系需要教师大量的精力上的投入,怎样才算践行了使命,我们无法有明确的界定。再次,爱护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这种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讲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而且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师爱不是抽象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情动于中而形之于外——由观念转化为外在行动的具体而细微的实践过程,赞扬、褒奖包含着爱;批评、处分也体现着爱。教师对学生的爱,目的专一形式多样,他渗透于学校工作每一个环节,贯穿于教书育人的全过程。教师良心的上述三个方面,分别反映了教师与社会、教师与自身、教师与学生的道德关系。这三个方面的联系是,它们共同反映了教师对教育事业的责任和义务意识、情感等等。教师的良心与教育事业有必然的联系2.教师良心的特点。首先、层次性高,所谓层次性高指由于教师劳动的崇高性质,以及教师本人往往对这一崇高职业及其要求有较高的自觉,所以教师良心在境界上高于一般的职业良心。一是现代教师经过职前教育和继续教育,都有较高的对于教育道德义务的自觉性。二是教育良心的调整范围广泛,要求较高。如,教师的言谈举止,必须力求反映较高的文化和道德修养,否则就不是足以垂范于学生。其次,教育性强。所谓教育性强指教师良心的榜样作用和判断教育良心的最终标准是看良心是否真正符合教育事业的要求。检验教师良心的最终标准当然只能看良心之外所做的判断是否有利于对学生的教育。

二、教育良心的意义

1.良心对教育工作质量的促进作用。教师的职业良心对教育行为的调空作用表现在教育过程的全部环节中。在教育工作开始之前,教师的良心会行使对准备采取的教育行为的“预审权”。教师的良心会问教师自己“:这样的行为合适吗?”“这样的行为有益于学生吗?”“他会受到伤害吗?”等等。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良心则会努力行使“监察权”,它会提问“:预期的行为有应有的效果吗?”如果没有,良心会引导教师采取措施上的调整。教育活动结束,良心会行使“鉴定权”。教育良心对特定教育性或褒或贬,教师也就或者自豪,或者忏悔。教育良心因此就成为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水平提高的最好的导师或学校。

2.教育良心对于职业生活的精神意义。教师的职业良心实际上意味着一种自我评价机制的存在。在实际生活中教师常常会遇到社会、学校、同事甚至学生的不公正的对待,会面临许多矛盾。教师的职业良心一方面抚慰自己,对自己职业生活作出公正的评判;另一方面则要求教师即使是遇到较大的委屈时依然能够按照职业良心的指示行事,做到所谓的“事业为重”。所以教师的职业良心是教师精神人格的保护神,是教师鞠躬尽瘁,积极耕耘的重要精神支柱之一。

三、教育良心的形成与修养

1.社会状况对良心形成的作用。一个正义较多、道德水平较高的社会,会自然对每一位社会成员的职业道德提供涵养上的环境和舆论上的保证,从而有利于职业良心的形成。一个对教师在精神和物质方面都给予恰当的尊重,一个人人恪尽职守的社会氛围,显然也是有利于教师形成较高水平的职业良心。

2.教师的同济群体对个体教育良心的形成作用更为直接。实际上良心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习俗的传承。教师对教育道德关系和道德要求的认知大量是通过工作环境的潜移默化式的影响去获得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教师同济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教育道德传统的质量较低,当然不利于教师的职业良心的形成与提高。

教育良心范文篇3

论文摘要:道德素养是现代教师重要的专业素质之一。而教育良心是教师个体的道德素养,是教师内在的天平,是教师在精神上抵制错误的道德动机,选择正确道德行为的调节器。教育良心作为一种“道德自律”,有其自身内涵与特点,在整个教育活动中有其特殊意义。教育良心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社会和教育实践中的自我修养和自我教育,取决于教师将一定社会对从教者的道德要求,由“他律”变为“自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对传统课程理念和课程体系的彻底变革。而课程改革与教师的关系相当密切,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体,教师的道德素养、业务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本次课程改革的成败。可以说,课程改革将使我国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每一个教师都将在这场改革中被重新“洗牌”,也必须在这场改革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出自己的回应,在改革中促进自己的发展,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在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造就一代又一代的新型公民,而新型公民素质发展的核心在于“品德”。因此,新时期不仅要注重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更要加强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建设,培养和造就优秀的教师队伍。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能否顺利实施,直接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从一定意义上说,关心教师的职业道德就是关心国家与民族的未来。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必须是“人师”。道德素养是现代教师重要的专业素质之一。而教育良心是教师个体的道德素养,是教师内在的天平,是教师对自己是否履行了道德责任和对自己的教育言行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检查和监督,是教师在精神上抵制错误道德动机,选择正确道德行为的调节器。教师的良心,是一种“道德自律”,是存在于教师内心的自我道德信念和要求。具有了职业良心,就能够从内心深处自觉抵制违犯职业道德的任何邪念。

一、教育良心的内涵与特点

1.教育良心内涵。教育良心可以表现在教育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其主要内涵,笔者认为有三个方面:恪尽职守、自觉工作、爱护学生。首先“恪尽职守”实际上就是一种工作责任和纪律的要求。教育工作中的“恪尽职守”表现为两条,第一条要求教师应当遵守工作纪律,按照社会和教育事业对教师的要求尽职尽责。如,认真备课、上课,遵守工作时间及其他工作规范等等。第二条是要求教师不能误人子弟,要尽全力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否则,就会受到职业良心的谴责。其次“,自觉工作”的要求是教师的劳动特点决定的。一是教师的教学行为具有个体和自由的特性。“慎独”的美德十分重要。因为教师的工作多数情况下都是无人监督的。虽然有教育对象的面对,但学生往往没有全面监督教师工作及其质量的能力。二是教师的工作在一定意义上是没有边界和限度。

如教师不仅要完成校内的工作,还应当与家长、社区等方面建立教育联系。这一联系需要教师大量的精力上的投入,怎样才算践行了使命,我们无法有明确的界定。再次,爱护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这种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讲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而且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师爱不是抽象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情动于中而形之于外——由观念转化为外在行动的具体而细微的实践过程,赞扬、褒奖包含着爱;批评、处分也体现着爱。教师对学生的爱,目的专一形式多样,他渗透于学校工作每一个环节,贯穿于教书育人的全过程。教师良心的上述三个方面,分别反映了教师与社会、教师与自身、教师与学生的道德关系。这三个方面的联系是,它们共同反映了教师对教育事业的责任和义务意识、情感等等。教师的良心与教育事业有必然的联系。2.教师良心的特点。首先、层次性高,所谓层次性高指由于教师劳动的崇高性质,以及教师本人往往对这一崇高职业及其要求有较高的自觉,所以教师良心在境界上高于一般的职业良心。一是现代教师经过职前教育和继续教育,都有较高的对于教育道德义务的自觉性。二是教育良心的调整范围广泛,要求较高。如,教师的言谈举止,必须力求反映较高的文化和道德修养,否则就不是足以垂范于学生。其次,教育性强。所谓教育性强指教师良心的榜样作用和判断教育良心的最终标准是看良心是否真正符合教育事业的要求。检验教师良心的最终标准当然只能看良心之外所做的判断是否有利于对学生的教育。

二、教育良心的意义

1.良心对教育工作质量的促进作用。教师的职业良心对教育行为的调空作用表现在教育过程的全部环节中。在教育工作开始之前,教师的良心会行使对准备采取的教育行为的“预审权”。教师的良心会问教师自己“:这样的行为合适吗?”“这样的行为有益于学生吗?”“他会受到伤害吗?”等等。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良心则会努力行使“监察权”,它会提问“:预期的行为有应有的效果吗?”如果没有,良心会引导教师采取措施上的调整。教育活动结束,良心会行使“鉴定权”。教育良心对特定教育性或褒或贬,教师也就或者自豪,或者忏悔。教育良心因此就成为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水平提高的最好的导师或学校。

2.教育良心对于职业生活的精神意义。教师的职业良心实际上意味着一种自我评价机制的存在。在实际生活中教师常常会遇到社会、学校、同事甚至学生的不公正的对待,会面临许多矛盾。教师的职业良心一方面抚慰自己,对自己职业生活作出公正的评判;另一方面则要求教师即使是遇到较大的委屈时依然能够按照职业良心的指示行事,做到所谓的“事业为重”。所以教师的职业良心是教师精神人格的保护神,是教师鞠躬尽瘁,积极耕耘的重要精神支柱之一。

三、教育良心的形成与修养

1.社会状况对良心形成的作用。一个正义较多、道德水平较高的社会,会自然对每一位社会成员的职业道德提供涵养上的环境和舆论上的保证,从而有利于职业良心的形成。一个对教师在精神和物质方面都给予恰当的尊重,一个人人恪尽职守的社会氛围,显然也是有利于教师形成较高水平的职业良心。

2.教师的同济群体对个体教育良心的形成作用更为直接。实际上良心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习俗的传承。教师对教育道德关系和道德要求的认知大量是通过工作环境的潜移默化式的影响去获得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教师同济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教育道德传统的质量较低,当然不利于教师的职业良心的形成与提高。

教育良心范文篇4

论文摘要:教育良心是教师高层次道德的表现,是教师职业道德自律性的体现。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能否顺利实施和整个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教育良心的核心是教师对学生、教师集体和社会自觉履行教育职责的道德责任感,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社会价值得以实现的根本。它对规范教师职业行为起着指导、控制和监督及评价的作用。没有教育良心,教师道德的行为规范功能很难发挥,因此,必须重视培养和增强教师教育良心。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培养和造就优秀的教师队伍,历来为我们党和政府所重视。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育的整个过程是育人的过程,教师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教书育人。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全面地贯穿于学生整个受教育过程的始终,而且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能否顺利实施,直接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从一定意义上说,关心教师的职业道德就是关心国家与民族的未来。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职业所应遵循的与该职业有关的道德规范的总和。它具体包括对所从事职业的情感和责任心、对职业规范的认同遵守等。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对我国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作了明确的规定:“爱岗敬业、诚实信用、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各行各业具体的职业道德是这一总体要求的具体化。

教师的职业劳动是传播、创造人类文化、文明和先进思想,职业特点是以人格来培养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关系到良好校风、教风和学风的形成,影响到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而且对整个社会具有示范作用和推动社会风气的好转以及公民道德建设的作用。这是由于教师所处的社会地位和作用的特殊性所决定的。那么,怎样才能使教师职业道德的价值得以实现呢?笔者认为教育良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社会价值得以实现的根本。

教育良心是指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对社会向教师提出的一系列道德要求的自觉意识,是个人对学生、教师集体和社会自觉履行教育职责的道德责任感,也是对自我教育行为进行道德控制和道德评价的能力,也称为教师职业良心。教育良心是教师高层次道德的表现,是教师职业道德自律性的体现。在教育劳动中,教育良心首先表现为教师自己对学生、教师集体和社会事业有一种高度自觉的道德责任感,对自己应当履行的道德职责,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把对他人和教育事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上升为对自己本身应尽的义务责任。这种高度的、自觉的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是个人的职业道德意识的深刻表现,也就是个人的“职业良心”。其次,表现为教师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自觉的道德控制和道德评价。同时,教育良心又可表现为一种感性情绪体验:教师在感到自己的行为违背了自己的“良知”时,就会有“良心责备”的情感,从而促进自己调整自己的行为。

教育良心是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质的综合表现,是教师的道德灵魂。加里宁指出:“为了真正地进行教育,不仅要很好地熟悉自己的业务,而且要有纯洁的灵魂。乌申斯基把‘灵魂’这两个字理解为教育者的精神面貌,教育者的道德,或者名之为良心。”[1]它在教师职业道德价值的实现过程中有着特殊的意义。

1.有利于塑造教师良好的职业形象。教师劳动的好坏,从内在动力来说主要是靠教师自我评价,这种自我评价的准则就是靠教师的职业良心。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对学生的热爱,体现在教育、教学工作上,不是靠领导检查和计算工作量能解决了的,更多的是靠教师的职业良心,教师劳动虽然可以在数量上、实物形态上、指标上作出有形的考核,但是,每堂课知识传授的程度,备课的深度、广度,批改作业的认真程度,对每个学生全面耐心的关怀程度,为学生排忧解难的态度等,这一系列大量工作,主要是教师职业良心支配的“良心活”。任何一位高明的领导都很难定出教师劳动在一个实践、空间之内的质量、数量界限。我们不否认检查、定工作量等办法的作用,但是,在教师工作中有些重要的、大量的超额劳动是没有明文规定,不是靠领导监督的。它是在教师职业良心支配下,自觉自愿去做的。如备课、批改作业到深夜;长年累月地、不分节假日地家访和帮助后进学生;护送学生回家,带领学生勤工俭学,社会实践等等平凡而艰苦的超额劳动,是无法计算的。这些却是靠教师职业良心的作用,而不是任何别的东西可以取代的。只有当教师把对工作的负责、对学生的尊重、关爱转化为具体的行为,表现在教学以及与学生的交往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有深切的体会,老师才能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自身的良好形象。

2.有利于建立起师生相互信任、理解的教育渠道。在学校中,师生之间缺乏有效沟通、难以形成融洽和谐师生关系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教师缺乏应有的职业良心,教育态度、教育方法没人情味,职业道德冷漠,对学生无兴趣,缺乏同情、理解、爱护和应有的尊重。有的教师只管教书,不履行育人的神圣使命;有的老师教育方式呆板、生硬,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甚至采用各种体罚和讽刺挖苦的“心罚”,造成学生心理上的伤害与个性的压抑和扭曲等极为严重的后果,在老师和学生之间造成了不可逾越的障碍。“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只有在觉得老师理解他们、信任他们、关心他们,他们也理解老师、尊敬老师、信任老师的时候,才可能敞开心灵的大门,愿意接受老师的教导,听取老师的见解,把老师所倡导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接受下来,并转化为自己成长、发展需要的内在信念和意志,用以指导自己的行为。学生的自尊、自信是靠他人的尊重来维持的,特别是老师。老师过于严厉、粗暴的批评与训斥,不负责任的冷嘲热讽,首先摧毁的是学生的自尊和自信。一个涉世不深、对人生与社会缺少深刻理解和认识的青年学生,一旦丧失了做人的尊严和自信,对他们自己以及社会意味着什么,每一个有职业良心的教师应该是清楚的。

3.有利于教师建功立业。教师工作是十分辛苦的,工资福利待遇相对比较低,尤其是一些中青年教师,家庭生活负担很重。但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却心甘情愿地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在教育实践中,教师的职业良心日臻完善,愈来愈充实,并激励着教师进一步达到心灵的净化和道德品质的升华。这种职业良心使他们在道德行为的选择上,先为学生,后为自己。有多少人家的子女在教师的辛勤培养下成了专门人才,其主导因素是人民教师在无私的良心支配下,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一心扑在培养学生的工作上的结果。无数事实证明,教师的教育良心,是教师为人民教育事业建功立业的重要精神支柱。

我国长期以来,在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上,宏观性地强调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的境界多,起码的行为规范强调得少,扎扎实实的行为训练更缺乏,使得一些教师不知道如何规范教师职业道德,并具体地转化为身体力行的职业道德实践。因此,社会应努力设法营造有利于教师职业良心形成的环境条件。因为良心是人类在精神上的自律。社会应当使自己的成员在内心确信:德行是获得自身正当利益的最佳途径,即使社会暂时还存有许多缺憾,德行也是人安身立命所不可缺少的;合乎良心的行为,不仅是人性的要求,同时也是可以给自己带来心灵安宁和精神充实幸福的行为。教师的教育良心,是一个教师自觉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激励自己搞好教育和教学工作质量的最重要的内在道德因素,它在规范教师职业行为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第一,在教师选择教育行为之前,教育良心起着指导作用。每一个教师在选择自己的教育行为时,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某种动机,考虑这一行为的目的和后果。教育良心能指导教师为学生或教育利益着想,对教育行为进行思考和权衡,选择合乎教师道德要求的行为。一个已经确立教育良心的教师,常常会自觉地为行为对象着想、思忖:“这样对他是不是真有好处?”“这样做学生会受得了吗?”“要是我处在这个位置上呢?”等等,进行道德选择和心理平衡,从而否定不合乎教师道德要求的动机和行为,选择正确的动机和行为。

第二,在教师的教育行为进行中,教育良心起着自我控制和监督作用。在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的过程中,教育良心对教师自己的行为,能及时处处进行道德上的自觉督促。当教师发现自己的行为在实践中符合教师道德的要求,便予以激励和强化,对不符合教师道德的行为,能自我进行纠正。由于教育劳动的一系列重要特点,对教师工作进行外部监督的力量常常是微小的,教育良心的自我监督作用显得更为重要。当教师发现进行中的行为失当、有差错时,教育良心发出无声的命令,要求教师立即纠正自己的教育行为的方式或方向,以确保学生和教育事业的利益。

第三,在教师的教育行为结束后,教育良心对教育行为起着自我评价作用。教育良心,使教师自己的“道德审检院”,当一个教师看到自己的教育行为合乎教师道德要求,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有益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益于教育事业的利益时,会在道德心理上得到一种自我满足和快慰,从而,对自我道德的肯定。当看到自己的教育行为违背了教师道德要求,损害了学生和教育事业的利益,就会在自我道德心理上,产生内疚、惭愧和悔恨,进行道德上的自我谴责,促使自己改正自己的行为。

总之,教师的一切道德规范要真正转化为教师的行为和品质,最关键的就是要培育出教师对践履职业道德的自觉精神,即“教育良心”,它几乎是教师职业道德完善的最强大的内部动力。所以,必须重视培养和增强教师教育良心。那么,培养和重视教师教育良心应该从那几个方面着手呢?首先,要具有对教育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如果没有教师对教育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教育良心的作用就无从谈起。如面对一个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具有高度负责精神的老师,就会主动地去帮助这个学生,给他补课、答疑等。这样做,教师的良心上就会得到安慰,否则,就会受到良心上的谴责,感到内疚。面对一个不负责任的教师来说,他会认为课上完了,就等于完成了任务,至于学生会不会,那是学生自己的事,与己无关。对于这样一位教师来说,也就无所谓良心上的安慰或谴责。因此,有无责任心,有无对教育工作者高度负责的精神,是培养和增强教师职业良心的前提。其次,提高教师的道德觉悟。教育良心,必须以教师职业道德的自觉自律为基础。从个体的角度看,教育良心是一种“道德自律”行为,而且,这种自律是以道德自觉为前提的。一个对教师职业充满敬意和热爱之情的人,同时具有献身教育的价值观,教书育人、一身礼教的社会使命感,才能把职业道德修养看成是自身的需要,以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等道德规范约束自己,并严格规范自身言行,提高履行职业义务的自觉性、习惯性,使自身素质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有些教师对学生冷漠、对工作不负责任、敷衍了事,恰恰是当前我国经济转型期,社会利益矛盾较为突出、道德行为失范等消极影响的结果。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广大教师的道德觉悟。再次,教师要有知耻心、自尊心、自爱心。知耻心、自尊心、自爱心是教师职业良心中的重要因素。如果一个教师连起码的知耻心、自尊心、自爱心都没有,当然也就谈不上职业良心。知耻心、自尊心、自爱心是培养和增强教师职业良心的关键。

在21世纪,教育在发展社会经济、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公民素质以及对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事业中的作用更加突出。我们相信,既具有热爱和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又具有教育良心的广大教师,将会更好地肩负起民族与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44.

[2]田可俭.良心在道德行为中的作用及良心的形成[J].道德与文明,2004,(1).

教育良心范文篇5

【关键词】贫困生不良心态影响

目录

摘要…………………………………………………………………………1

1、贫困生不良心态对教育发展表现的方面……………………………3

1.1、较强的自卑和封闭……………………………………………………4

1.2、过度的自尊和嫉妒心理…………………………………………………4

1.3、持久的焦虑和内疚心理………………………………………………5

1.4、严重地依赖和攀比心理…………………………………………………6

1.5、严重的偏执心理…………………………………………………………7

2、针对贫困生不良心态对教育发展的影响所提的措施及建议……………8

2.1、加强教育,清除贫困生不良心态,培养健康心理……………………8

2.2、积极引导,利用自身优势,带动家庭脱贫……………………………10

2.3、建立健全多渠道的助困机制和措施……………………………………12

2.4、深化教学改革,健全和推广“学分制”………………………………12

结束语………………………………………………………………………13

参考文献……………………………………………………………………13

国家教育部公布的数字,到上个世纪末,我国高校内的贫困生和特困生分别占到大学生总数的20%和10%,而现在全国大学生中贫困生的比例将近30%,其中特困生比例也达到了10%~15%,大规模的扩招使得贫困大学生的绝对人数也在急剧增多,成为大学生就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群体。

种种原因贫困生中除了个别人学习成绩特别优秀外,其他大多表现平平。加之贫困大学生社会关系少,就业渠道窄,在就业选择上的余地也不多等众多因素,就整体而言,贫困大学生在就业竞争力上普遍弱于一般大学生。

思想包袱过重,心态郁闷不安。职业取向功利,选择范围受限。弱者心理常见,挫折体验明显。求职费用不菲,面试效果欠佳。还贷状况堪忧,信用意识薄弱。等等问题都经常出现在贫困生就业问题中。

1、贫困生不良心态对教育发展表现的方面

1.1、较强的自卑和封闭

心理自卑是一个人对自己的不满、鄙视等否定的感情,是对个体的得失、荣辱过于强烈的一种心理体验。由于家庭经济的困难,使贫困生内心充满愤怒、抑制和痛苦,给学习和生活产生一种无形的压力。在这种心理状态下,会出现:一是通过刻苦功读,以优异的学习成绩来补偿因生活的贫困带来的心理上的自卑;二是在盲目的攀比中产生无助感,认为自己先天不如别人;三是退缩、逃避、离群或悲观厌世或仇视社会和他人,在心理极端脆弱的状态下,少数情绪控制能力差的学生甚至会站在学校、社会、他人的对立面,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产生自卑心理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来源于贫困生对经济上困窘较为强烈的现实,将金钱等物质条件看得过重,不能正确地评价自我。二是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大学校园的“拜金主义”、“攀比风”等不良风气,常常困扰着贫困生。由于自卑,缺乏自信,贫困生多是独来往,怯于参加集体活动和社交活动。有意见不敢表达,有才能不敢发挥,很少与老师、同学接触、交往。即使主动与贫困生交往,他们也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甚至排斥。尤其是贫困生一旦遭受到挫折,就会更加自怨自艾,远离集体,行为孤僻、冷漠,形成心理封闭,甚至会导致信心丧失、自我萎缩、自我拒绝等自我意识的偏离。大学校园的"拜金主义"、"攀比风"等不良风气,常常困扰着贫一种无困生。从而使贫困生内心充满愤怒、抑制和痛苦,给学习和生活产生形的压力。

由于自卑,缺乏自信,贫困生多是独来往,怯于参加集体活动和社交活动。有意见不敢表达,有才能不敢发挥,很少与老师、同学接触、交往。即使主动与贫困生交往,他们也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甚至排斥。尤其是贫困生一旦遭受到挫折,就会更加自怨自艾,远离集体,行为孤僻、冷漠,形成心理封闭,甚至会导致信心丧失、自我萎缩、自我拒绝等自我意识的偏离。从下面的例子就可以看出:很多人可能还印象深刻地记得马加爵.马加爵给人的印象是凶狠和狰狞的。可是,从记述马加爵人生轨迹的报道中,我们或多或少能看到马加爵在狰狞形象掩盖下的可怜和自卑,能明了严重的自卑心理给这个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带来的痛楚和挣扎.

然而不幸的是,马加爵的行为在贫困生中是非典型的,但这个极端个案所暴露出来的高校贫困生心理的自卑和抑郁是比较普遍的。2004年,宁夏大学对在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了一次调查。在有效调查的718学生中,贫困生共有217名。对生活状况不满意的贫困生共有159人,占贫困生总数的73.27%;有140位贫困生体会不到生活的幸福,占贫困生总数的64.51%;有113位的贫困生存在着抑郁状态或抑郁倾向,占了贫困生总数的52.53%。接受调查的一些贫困生谈到:"只要一有同学说自己丢了东西,我就觉得所有人的眼光都在看着我","我觉得老天不公,为什么要把我生下来,生下来又不生在一个好人家"......

1.2、过度的自尊和嫉妒心理

自尊心理是一种个体的心理品质,是个人对自己的心理品质的肯定性的评价,是个人要求得到别人尊重的一种心理状态。作为贫困生,经济上的窘迫是他们不愿提及的,也是最怕同学怜悯和看不起的隐痛,出于自尊,贫困生容易导致自我保护,表现为偏执和过激。对涉及到与自己相联系的事情,总会引起强烈的情绪和情感反应,处理问题偏执,易浮躁激动,与同学相处难以掌握分寸,给人一种难以接近,拒之于千里之外的感觉。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是脆弱的,只能接受成功,不能经受失败,当自己不能成功时,就会对别人的成功产生嫉妒心理。

嫉妒是与他人相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人而产生的一种痛苦或不满自责的情绪体验。贫困生的嫉妒之情主要针对于同学而产生的,一方面他们认为自己不论是学习,还是智力、能力等自身条件都不落后于甚至超出其他同学,仅是因为家境贫寒,所以感到心理不平衡、不服气。另一方面由于贫困生面对丰富的物质诱惑,而又不能享受,产生的由羡慕而生的嫉妒。第三个方面是富裕学生表现出来的优越感和傲慢,刺激了贫困生,使其心生不满,因此而往往会诱发其它恶性心理。

由于他们认为自己不论是学习,还是智力、能力等自身条件都不落后于甚至超出其他同学,仅是因为家境贫寒,所以感到心理不平衡、不服气。而且由于贫困生面对丰富的物质诱惑,而又不能享受,产生的由羡慕而生的嫉妒。此外富裕学生表现出来的优越感和傲慢,刺激了贫困生,使其心生不满,因此而往往会诱发其它恶性心理。这些都会导致贫困生对于同学而产生的的嫉妒之情。

1.3、持久的焦虑和内疚心理

焦虑是由心理冲突或挫折引起的复杂的情绪反应,通常由忧虑、紧张、失望、不安、恐惧、羞愧等感受交织在一起,贫困生家庭困难,负担重,思想压力大,精神往往处于一种焦虑状态。一是家庭无法为他们提供足够的生活和学习费用,使贫困生生活和学生没有稳定可靠的保证。二是贫困生特定的家庭困境,干扰其学习和生活。他们或担心家庭欠债增多,或担父母多病的身体,或担心家庭再出现其它意外的事故等,造成贫困生心理长期焦虑。贫困大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往往承载着家庭和个人对未来更多、更高的期望,他们希望通过发奋成才来彻底改变自己、家庭的贫困境遇和现实命运。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现实问题是难以通过他们自身的努力和拼搏得到解决;同时他们每年还要应付对贫困生来说高昂的学杂费和生活费,加之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竞争剧烈,一些社会的不公平导致了贫困生发展机遇的不平等性,造成贫困大学生心理失衡,这样容易产生对个人生存和未来生活危机的持续焦虑心理。表现为行为的无所适从、无法正确评价和认识自己。由于自卑和焦虑,贫困大学生很容易产生封闭和沮丧心理,进而怨天尤人,自暴自弃,在学生和生活中情绪低落,意志消沉,遇到一些小小的挫折就感到困难重重,过度否定自我,过分夸大自身不利因素,从而丧失学习的热情和兴趣、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由于家庭的困境,贫困生家庭不得不省吃俭用,甚至让其他子女辍学,外出打工等来供养贫困生生活和学习,再加上部分贫困生因为学习方法不当,成绩欠佳,既不能分担家庭的重担,又不能以优异的成绩慰藉父母和家人,而深感内疚、不安,故而羞愧、焦急。贫困生过度或过于持久的焦虑体验,损害了他们正常的心理活动,导致心理疾病,从而严重地影响其学习和正常生活。往往贫困生家庭无法为他们提供足够的生活和学习费用,使贫困生生活和学生没有稳定可靠的保证。另外贫困生特定的家庭困境,干扰其学习和生活。他们或担心家庭欠债增多,或担父母多病的身体,或担心家庭再出现其它意外的事故等,会导致心理冲突或挫折引起的复杂的情绪反应,使忧虑、紧张、失望、不安、恐惧、羞愧等感受交织在一起形成焦虑,贫困生家庭困难,负担重,思想压力大,精神往往处于一种焦虑状态。造成贫困生心理长期焦虑。

1.4、严重地依赖和攀比心理

近几年来,国家和教育主管部门及高校非常重视资助困难学生工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确保每一个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失学”,为贫困生顺利地完成学业提供了有为地保障。正因为如此,导致了一些贫困生产生“等、靠、要”的心理,只依赖从学校领取困难补助款,缺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有的贫困生家庭经济并不十分困难,却夸大困难程度,上学只带几十元甚至几元钱,“反正不交学费,学校又不会让我退学”。现实表明,高年级特别是毕业班交学费率最低。另外受市场经济和消费水平的影响,有些贫困生不能正确地认识自身环境,一味地进行“攀比”,追求物质生活条件,增加学校和家庭经济负担,甚至有些贫困生获得助学金和助学贷款后,不用在正常地生活和学习上,而是游山玩水、吃喝玩乐,“人穷志短”,严重地影响了贫困生的形象。有些学生对自己的贫困和寒酸感到羞愧,在行为方式上出现与自己条件不相符,甚至是相反的举动,极力“包装”自己,这种自欺欺人的心理,往往会导致其更大的心理压力和痛苦。

1.5、严重的偏执心理。

由于贫困带来的挫折感,使贫困生对他人都存在着一种戒备心理。看问题容易以偏概全,以点概面,认为同学和老师只看自己的不足之处,而忽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会形成消极的自我评价,这种错误认知,使他们表现出较强的狭隘心理,遇事不理智。

贫困存在的问题给教育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并不是全部的,下面这个例子就可以说名贫困生的不良心态是可以转化的,仍然可以给社会做出贡献的!陶登峰不是一个幸运的孩子,从小父母就离开了人世间。他又是一个极其幸运的孩子,二十二年的人生历程磨砺了他对生活的勇气和面对人生的豁达态度。著名的作家余华在《活着》中这样写着:用哭的方式笑,说的是一个不幸的人要用几乎悲悯的态度面对残缺的人生,而他则认为在这个世界上只要你勇敢的面对人生,一定可以创造一个精彩的未来……

苦难的童年

如果在词典上搜寻一个恰当的词语来形容他的童年,是苦涩,是痛苦、是迷惑、是黑暗、是苦难的碎片。这样一种语言,只是在生命的词眼里寻找焚烧的语言符号。他的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因病离开了他和妹妹,那年他才年仅三岁,而襁褓中的妹妹仅仅才出生一个月。父亲因为经受不了丧妻的打击,离家出走,远走他乡打工。那个时候幼小的他和年迈的爷爷相依为命。五年后他的父亲从河北回来接他,他才得知父亲在那里成家立业。更为不幸的是去河北两年后父亲因种种原因又离开了人世间,那个时候他的童年就开始了重重的阴影。他只好跟着年迈的爷爷从河北回到老家继续和爷爷、叔伯一起生活。而妹妹一直寄养在姥姥家,为了照顾妹妹他忠厚老实的舅舅一生未婚,现在已经五十有余。而他自己在二十二年的生活中先后经历了许多生活上的辛酸与苦楚。坚强的他用自己二十二年的人生历程诠释着一份在困苦中挣扎、不服命运的人生交响曲。

父亲去世以后幼小无助的他先后跟着爷爷、叔伯生活。十四岁那年,由于大伯子女多,家庭困难,无力供养他继续读书。初二那年暑假他就踏上了异乡打工的征程,去了湖北一个蜂窝煤厂干了一个月的活,在一个月里他单薄的身体又瘦了很多,每天搬着四五十公斤重的搬板上山运送。当时好心的人家就会在吃饭的时候让这个年仅十四岁的小孩子吃上一些。那个时候他就开始感觉到社会给予的温暖,热心人的善良与淳朴深深的感动着他。一个月后他拿着挣来的三百多元钱坐上了西行的列车。

寻梦的历程

望着远去的故乡,心里很不是滋味。当时想着到新疆去捡棉花,便感觉自己可以独立支撑自己的生活了。到了新疆以后在叔叔和婶婶的劝说下重新走进校园。先后在昌吉、阿克苏读书,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初中升高中那年考取了地区重点高中,但是由于叔叔一家在农村种地,要照顾在县城读小学的妹妹,成为当年全校考取重点高中唯一一个没有去就读的学生。高二那年婶娘因故去世,叔叔家的两个孩子便被北疆的姥姥接走了,而叔叔也因为精神打击离开了他读书的地方,一度失去了联系。

从此他便开始了独自一人生活的经历,在南疆比较偏僻的小县城里读书。在此期间得到过学校领导的关心和帮助。自己也在星期天以及节假日通过捡棉花、干农活、当小工、打一些零工以及在戈壁滩打井、做家教等各种活动争取生活和学习上的费用。记忆犹新的是在戈壁滩打井的那段时间,每天很早就必须起床,由于赶工程,晚上的时候还在微弱的灯光下做工。有的时候很瞌睡,便睡到在工地上。当时是高二的暑假,面临着高三,学习任务也很严峻。还要在打工期间抽空学习。所以每天都到火车隧道里的一个涵洞里看书。一个月下来,回到学校脸上、身上都退了一层皮,很多同学几乎认不出他了,当时的班主任是个年轻的女教师都感动的哭了起来。终于通过社会的帮助和自己的积极进取顺利通过高考,于2004年进入石河子大学。圆了当年父亲遗留的夙愿,圆了自己的大学梦。

生命的开花

升入大学以后,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当时的学费没有着落,到处借钱才筹集到当年的学费。现在还欠同学和一些同学父母的很多钱。他也深刻的认识到了自己肩膀上的负担很重,便开始了半工半读的大学生涯。当面对庞杂的大学各项费用和没有家庭经济后盾的支持的时候。通过到大街上找活,做各种促销、家教、家政、帮一些公司跑业务等筹集下学期的书费和生活费。在脚踏实地地做了很多事情的同时也阅读了大量的名人传记和管理书籍,培养了自己经受困难的韧性和面对生活不低头的性格,同时也达到一种自我教育的作用。

在大一期间担任班长一职,积极为同学们服务,工作做到认真负责,学习刻苦努力。并带头参加了许多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去社区的孤儿院和敬老院、植树、爱校护校的卫生劳动、下团场支持三农建设的捡棉花活动等。在此期间曾自动地放弃申请国家助学金的机会,把机会让给班里更需要的同学。曾筹备“爱心活动”并与北大爱心社取得联系,想帮助团场困难职工的子女,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带动班级同学关爱社会弱势群体,培养大家的社责任意识。也曾为一些贫困学生介绍一些家教并悄悄的把中介费用掂上。并光荣加入青年志愿者,积极参加各项志愿者活动。在学习之余还与食品学院一学生创办了“石河子大学集邮协会”,这一协会的创立填补了大学的一个空白。此协会还在2005年度获得“全国集邮风采奖”。

大二寒假期间,留校带领二十多名贫困生通过扫雪等活动为贫困生创收三千多元。自己也在零下三十多度的街道上清扫积雪,做各种家政、家教、发传单、跑电信业务、卖新疆干果等服务。寒假期间挣得下学期的书费和部分生活费。记忆深刻的是那次在大学食堂跟前卖干果,当时零下三十多度,一个人站在外边守着从小贩那里贩卖来的新疆特产。路上的行人稀少,也无人问津。身上能穿的厚衣服都拉扯上了,还有舅舅在临行前给的一件旧毛衣。到吃饭的时候人才逐渐多了起来,当时一位师姐看着他辛苦就悄悄的打了一份热饭给他端了出来,由于人多没有顾上吃。干了一整天,收入了六十多块。晚上睡觉的时候冰冷的双腿开始疼了起来,一个晚上他一直翻来覆去的没有睡着。

他有自己的道德观念,他在长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怀和帮助下认为道德也就是互相帮助、坚持正义和自我牺牲,生命的意义也需要吸收更多的情感和意志扩散出去,所以他一直以来都有一个想法――做一个为贫困生服务的平台。因为他通过自身的不断成长和自我教育发觉当代贫困大学生有着不容忽视的心理问题和社会压力。在大学校园内贫富差距的扩大化、人际关系交往的不适应化、梦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等造成他们的失落和郁闷。贫困生问题也是高等学校和社会各方面近年来一直关注的问题。他自己本身也在经由着人格的塑造的过程中经历了一些心理上的不适应,于是便决定为贫困生这方面的问题寻找一个途径。在大学学工部部长杨卫华教授的支持下,创办了一个属于贫困生的社团――自强社。自强社由学生自发组织在新疆还是首创,他们旨在提高贫困生自强自立的意识和能力。目前自强社正在积极筹备“感动石大”首届十佳自强标兵的评选活动,并联系一些老师开展一系列帮扶贫困生的心理讲座、人生讲座、职业讲座,组织社员在课余时间通过自己的努力回收易拉罐、旧书、废纸、卖信笺纸等活动勤工助学。并计划深入到社区孤儿院与他们建立一种长期的帮扶机制。

06年5月份,他运用他和同伴们勤工助学所得的资金,设置“自强基金会”,初步确立帮扶医学院05级的两名女贫困大学生。虽然自己现在也很贫穷、虽然自己现在也需要帮扶、但是他更深切的认为爱心需要传承和全社会的帮助。他说:我们的启动资金不多,涉及面不是很广泛。但是我们相信只要我们脚踏实地的做,我们会一步比一步向前迈进的。目前他们也正在积极筹备“保护塔里木母亲河”的一个环保活动,他们正是想通过大家的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大学生关心社会,常怀感恩的心理。

自强社的成员在进入社团以后,比以前更懂得生活,也多了一些对人生积极的态度。丢弃了许多“约定俗成”的旧观念、转变了自己的想法、乐观进取。许多陌生的电话多了对自强社的关怀和帮助、也有更多的贫困生主动和他联系、聊天,探究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生活中的不景气。通过交流大家都建立了一种更为亲近的关系。一位同学这样告诉他:人生中的坎坷相互扶持,我们淌过激流必然会在人生的另外一个河岸起航。五月份他又多方筹集资金开通了石河子大学自强社网站,他期待着更多的人一起关注贫困生、正视贫困问题、也希望可以提供更多的平台和途径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在担任院学生会副主席期间,积极引导新生班级同学做人生规划。跟主席一起做有关人生策划系列的讲座。有效的矫正了一些学生的不良心态,使他们积极投入到大学四年的学习和生活当中来。

同时他还热爱文学,在大学校报担任学生记者和编辑。先后在《散文诗》、《乡土诗人》、《新疆日报》等校内外多家杂志发表文章60余篇。记得鲁迅先生曾经说过:遥远的地方、无数的人群、都与他有关。他把其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他的同伴们一起努力、践行着、前进着、成长着。

他说他只是一个很平常的在校贫困生,正是由于社会给了他关爱,才促使他有了作为一个爱心传递使者的信念与想法。他愿意在大学里继续与那些贫困的兄弟姐妹们一起走过人生的低谷,一起经历风雨。生活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籍,他相信他和他的同伴们都可以读懂,更相信他们可以在自己的天空里飞翔。

2、针对贫困生不良心态对教育发展的影响所提的措施及建议

2.1、(一)加强教育,清除贫困生不良心态,培养健康心理

1、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由于贫困生特殊的生活体验,常常会使他们陷入对物质利益的过分早熟和狭隘理解之中,把“金钱”看作价值尺度,久而久之形成种种消极心态。因此,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尤为重要。要教育贫困生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只有将个人的需求和崇高的社会责任感联系起来,才能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只有树立远大的理想,才能真正做到“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2、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咨询

贫困生是心理疾病等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学校教育中必须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来教育引导贫困生,用发展性咨询来解决贫困生由于暂时困难所造成的心理压力。指导贫困生学会运用积极有效的心理防卫机制,避免一些有害情绪对人的心理造成进一步伤害,用乐观向上的情感来对待暂时的困难,鼓励贫困生自立自强、奋发向上。

3、优化校园环境,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高校应加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力度,形成艰苦朴素的校园舆论环境,形成抵制和克服各种腐朽落后思想和社会丑恶现象的风气,营造开拓创新、拼搏进取的良好局面,优化校园环境。同时,在日常的教育管理中,注意发挥班、团组织和辅导员、班主任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鼓励贫困生积极参与,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克服消极心理,增进理解,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2.2、积极引导,利用自身优势,带动家庭脱贫

高校招生并轨之后,家庭成了学生学费和生活费的主要来源,大学生贫困实际上就是指大学生的家庭贫困,这才是源。家庭不能摆脱贫困,仅靠资助,大学生的贫困是很难从根本上摆脱的。无论国家还是学校,为了贫困生而去资助他的家庭使它脱贫致富,那肯定是不现实的。但我们常常会看到这种现象,一个大学生的出现,往往会带动一个家庭走向富裕。促使家庭摆脱贫困的往往不是大学生的经济收入,而是他们带回的思想和观念、知识和信息。因此高校应引导贫困生充分利用思想新、信息灵、知识宽的自身优势,去影响和带动他们的家庭,实现家庭脱贫致富。只有家庭富裕了,贫困生的贫困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同时也减轻了国家和学校的负担。

2.3、建立健全多渠道的助困机制和措施

1、全面启动以助学贷款为主要渠道的助学保障

为了使贫困生能顺利地完成学业,我国从!%&''''年起就开始了助学贷款的试点工作,近年又推出了“无担保信用助学贷款”,在最大程度上解决贫困生的后顾之忧。但由于没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以及操作上的畏难情绪和贫困生的信誉度不高,呆死账多等主客观原因,使得这项工程没有全面启动。为此,必须加强和改进助学贷款制度建设,加强监督和制约机制,加强助学贷款的管理。一是延长贷款期限,降低利息,使学生贷得起还得上。二是采取国家和学生家庭共同担保的办法,在贫困生及担保人因意外而无力偿还的条件下,国家应承担起贷款债务。三是在生源地贷款,便与银行跟踪贫困生去向,确保贷款按期收回。四是高校要加强贫困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明礼诚信,提高贫困生的信誉度。五是在银行贷款中划定一定的助学贷款比例,指令银行贷款,并把助学贷款工作作为考核银行业绩的一项内容,促进银行积极开展此项工作,保证助学贷款的长期实施。

2、完善和改进奖助学金制度,加大助困力度

随着缴费制度的实施和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的经费收入也随之增加,高校一方面加大从学费中提取奖助资金的额度,扩大资助贫困生的覆盖面,增加资助金额。另一方面设立贫困生优秀学生奖学金,使优秀贫困生通过自己勤奋学习获取较高额度的奖学金。第三,积极争取社会的支持,设立奖助学基金和建立定向委培制度。贫困生、委培单高校共同签订定向培养协议,贫困生在校期间的学费由委培单位支持,毕业后到协议单位工作。第四,根据当地生活水平,建立贫困生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确保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

3、组织开展勤工助学活动

高校应建立健全各种勤工助学机构,加强勤工助学的管理办法、联系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及奖惩等制度建设,组织贫困生多渠道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勤工助学活动。一是开辟社会渠道,寻找社会的支持。二是学校提供临时劳动岗位。学校让出部分临时工岗位,为贫困生开展勤工助学提供机会。三是由劳务型向智力型转变。组织贫困生开展科技发明,科技创新与服务及家教等活动。通过勤工助学活动的开展,既有效的缓解了贫困生的经济压力,又培养了贫困生自立奋发的品质,磨练了意志,增强了能力,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2.4、深化教学改革,健全和推广“学分制”

根据《高等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在校大学生修满相应学分,可提前毕业也可延长修业年限,参加社会服务和勤工助学活动。当前高校大多都实行了“学分制”,但只是形式上的“学分制”,学生不能自由支配学习时间和学习课程。只有实行完全意义上的“学分制”后,学生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体,可自由支配时间和选课,贫困生可边打工边学习。经济特别困难的,可以申请修学一年或更长时间,这样既解决了贫困生的经济困难,又不耽误其学业的完成。同时贫困生也可以通过勤奋地学习,提前修完学业毕业,早日走上自立之路。由于贫困生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决定了此项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因此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进一步的加强调查研究,加大工作力度,帮助贫困生健康顺利地成长,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早日实现“科教兴国”的战略目标。

结束语

贫困给教育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全面发展,这里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而是一群优秀青年的健康成长问题,是我们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的健康发展问题。"倾情栽培木千章,参天高枝出前堂。十年铺筑成才路,玉成寒士作栋梁。"希望贫困生们在自助和人助的同时健康成长,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教育良心范文篇6

[关键词]教育良心;仁爱心;责任心;公正心

[中图分类号]G64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717(2007)01-0031-04

EducationalConscienceandItsThreeConnotation



XUXin

(CollegeofPoliticsandAdministration,CentralSouthUniversity,Changsha,Hunan410083,China)

Abstract:Educationalconsciencemeansthataneducationistobservesconscientiouslyintheeducationalpracticeandacceptsemotionallythemoralrequestwhichareproposedbythewholesociety.Hewillembodythehighsenseofresponsibility,themoralregulationabilityandthemoralappraisalabilityashepractisestheeducationalobligation.Thispaperexpoundsthreeconnotationsofeducationalconscience.Thefoundationaldiscussionmayimpelthemoralintrospectionandselfdisciplineforeducation.

Keywords:educationalconscience;senseofkindheartedness;senseofresponsibility;senseoffairness

教育良心是人的良心在教育活动中的反映,它既能对教育和人类其他活动做出标示,也能为社会个体在教育中的行为立下规矩,是社会、教育和个体走向文明的指向标。教育从本质上讲是培养人的活动,是长辈为了下一代的幸福而献的一种爱心,教育本身是责任和爱的象征。再有,教育良心还包括维护教育的公正,公正本质地关涉到教育的合目的性和合理性,这是所有理性存在物之间的关系在教育中的反映。本文的宗旨,仅限于从教育良心的涵义以及它所蕴含的仁爱心、责任心和公正心三层内在价值维度,对教育良心的基本理论做出初步的也是基础性的探讨,以求推动教育本身的道德反省与自律。

一对教育良心的理解

良心一词源于《孟子•尽心上》:“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1]这里以木来比喻良心,劝导人们不要放失了良心。孟子把良心看成“仁义之心”;朱熹讲“天理良心”;陆九渊讲“发明本心”,只要充分相信先天赋予的本心,行为自然就合乎道德;王阳明讲“致良知”,宣扬人天生就有分辨是非善恶的“良知”。在心性论儒者看来,悟得良知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趋进圣贤人格,完善“内圣”的过程。在西方,“良心”(conscience)是一个古老的伦理概念。斯多亚派(StoicSchool)关于良心的朴素观念是:道德法则在我们心中,根据这一法则知道我们在道德上的行为是善的还是恶的。在托马斯•阿奎那(ThomasAquinas)那里,良心建立在天生的因素上,也建立在习得的因素之上,在良心中人拥有上帝的法则。卢梭(Rousseau)则认为,良心是上帝赋予我们的关于正义和道德的内心法则。我们做出于良心的事,就是根据内心的道德法则去行动。较之前人,黑格尔(Hegel)深刻地揭示了良心的本质,他把良心同义务紧紧地联系起来,从而为玄妙的良心找到了坚固的现实基础。在西方,良心的意义在于判断善恶正邪,使人们的行为合乎道德。

历史的视野使我们能够获取深厚的历史经验支撑和思想资源供应。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来考察良心,良心不过是社会的客观道德义务,经过道德规范从他律向自律的转化过程,而在道德主体的内心深处,以自律准则(内心的道德法则)的形式积淀下来的人的道德自制能力[2]。因此,我们可以将良心理解为人的行为准则在履行义务时所体现出来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它来源于社会习俗和理性思维在内心的结晶,它通过自我培育、自我完善而获得,通过调节主体道德行为而展现。换言之,良心是道德义务的内化形式,是道德规范自律性的最高体现,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是自我的道德评价。

教育观照中的良心无疑与哲学的良心概念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使之与其他事物现象区别开来。因而,教育良心有自己的倾向性:首先,教育良心关注的是个体的自由发展。教育把人看作是唯一目的,而不是手段和工具,衡量教育良心的主要标尺是个体身心的健康发展,教育良心也正是体现在对受教育者自由和谐发展的全面观照上。其次,教育良心具有教育意义。它有利于教师个人人格的提升,进而对学生本身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意义。由于教育是人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作用和影响的活动,因而具有一定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他们就是教育良心的主体。当然,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不仅仅是指教师,还包括学校中的管理者及教育的决策者。据此,我们将教育良心理解为,教育者在教育实践中对社会提出的道德要求的自觉意识和情感体认,是在履行教育职责时体现的高度责任感及对自我教育行为的道德调控和道德评价的能力。事实上,教育良心是一种能使教育者担负起其教育责任的自觉意识,是教育者充分实现其教育潜能的原动力。

二教育良心的三层内蕴

许慎《说文解字》中解释教育:“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3]。可以理解为“上对下、成人对儿童的一种影响,目的是使儿童成善,手段是模仿”[4]。为什么要教,要使儿童成善?前人的教育道德起源论研究表明,教育起源于长辈对下一代人的爱和责任。事实上,没有对后代的爱和责任,教育将会沦落为无目的的、冷漠的、无效的活动。再有,教育公正是教育伦理的重要原则,它是正义的价值理念在教育世界中的渗透,并内化为教育良心,指导和约束教育行为及教育活动,使之趋于公正。教育良心蕴含着仁爱心、责任心和公正心。它们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教育良心的丰富内涵。

1仁爱心

教育家夏尊丐先生说得好:“教育上的水是甚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5]失去了爱的教育是机械的、冷漠的教育。在教育体系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对社会生活的适应性和成熟度方面是有差异的,二者是相互分离的非一体存在,这种分离和差异正是教育活动存在的前提,爱是促使教育过程得以顺利进行,促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亲和的能力,教育的本质可以理解为以爱为中介的文化传递。在教育活动中,仁爱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分离的关系变成“我们”的关系,共享精神、知识、智慧、意义等,成为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的心意贯通的关系。事实上,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影响人的社会活动,只有把爱倾注进去,个体的发展才有可能,教育良心本质地蕴含着仁爱心。遗憾的是,在教育现实中,违背仁爱初衷的事仍不胜枚举:言语漫骂、肉体体罚、心灵虐待、分数主义、歧视差生等等,作为教育精神的爱被深深失落了。这既严重伤害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更违背了教育善的本质。事实上,作为教育管理者和决策者,作为国家和政府的代言人,他们的仁爱心应该表现在对教育投入的加大,对教育资源质量的保障,对教育舆论导向的调整,以及对教育制度的完善上。他们这一主体的仁爱是教师仁爱实现的有力保障。与此同时,教师仁爱心的实现还有些主观的条件:首先,要有崇高的教育理想。坚定的教育理想是教师的教育实践指南,是教师“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不竭动力。其次,做关怀型的教师,这需要对学生生命尊重,对学生心理世界关注。最后,对于教师来说,爱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理智的爱、积极肯定的爱、激励学生奋发的爱。教育者把仁爱作为一种习惯、信念,并持之以恒地践行,这既是教育者实现自身价值的条件,也是教育良心生成的首要前提。

2责任心

人类的道德生活中,责任和义务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要求。道德责任是个体以理性为基础,主动认同各种道德规范,将之内化为内心法则和信念,并自我控制形成内在规约。道德义务的有效践行,不仅要以道德责任的内化为前提,还要求这种内化上升到良心的水平。教育责任来源于社会对于教育事业的期待,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必须承担的职责和义务。它的意义表现在:(1)有利于教育者在实践中选择正确的教育行为。显然,教育者只有自觉履行责任,严以律己,才能甘之如饴地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出色地完成自己的使命。(2)有利于教育者完善自我人格。责任心使教育者在教育实践中以自我完善为价值目标,通过不断体验和认识责任的必要性,反复实践,转化为一种内心需要,形成较高尚的人格。(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教育者严格履行责任起到榜样作用,身体力行胜过了任何语言。有教育良心的人必定是有责任心的人,曾钊新先生有过精彩论述:“如果一个人对自己所负的义务认识得越深刻,他的道德责任感就愈强,那么他的良心对自己行为的指导和纠正作用就愈大,他的良心也就愈高尚。”[6]

如果说爱的失落更多地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的不当行为上,那么,不履行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则在更广的方面有所反映。近几年教育费用持续攀升,名目繁多的教育费用开始成为中国家长们难以承受之重。日益高昂的教育成本,正使一些农村学生上不起学或面临辍学的境地。教育的问题不是孤立的,教育的责任也不是仅由教师所能负载的,教育作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事业,国家和政府当然是处于责任主体的地位。积极引导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真心实意地为学校和教师解决后顾之忧,改善不合理的教育结构,保障教育资源的质量,努力缩小城乡之间教育资源占有的巨大差异等等,这些都可以看作是政府对教育负责的态度。当然,教育者自身也有责任承担和责任感培养的问题。勇于承担责任,意味着对教育义务的自觉履行。同时,教育者还需培养良好的责任感,这首先要求对教育责任有明确认知。教育者只有主动认识到社会对自己的期待和赋予的义务,才能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去审慎而行。其次,教育者还需明确教育目的,要有在履行责任时战胜困难的毅力和信念。当然,最高的责任境界还是教育者实现教育义务意识向教育良心的转化。教育良心蕴含着责任心,意味着教育者道德义务的真正履行。

3公正心

维护教育公正是教育良心的一贯要求和信念。教育公正既体现在宏观制度层面,又在微观教学过程层面有所反映。制度的公正很大一部分决定着教育的公正,正如罗尔斯所说,正义的主要问题是社会的基本结构,或更准确的说,是社会主要制度分配基本权利与义务、决定由社会合作产生的利益之划分的方式。所谓的主要制度……是政治结构和主要的经济和社会安排[7]。当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分配趋向合理,社会生活的利益冲突适当平衡,教育资源分配基本合理时,教育制度公正便体现出来了。教育公正的理念与要求应当具体化为教育制度,制度化了的公正才是真正的公正。从微观教学过程的层面来看,教师不仅是教育资源的分配者,而且教师本人的素质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如教师的情感资源、专业成熟度、话语权,教师对教材的解读等,因此,教师的公正心至关重要。它首先体现为保障学生的主体尊严;其次,体现在对每个学生的一视同仁上,皮克马利翁效应充分证实,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态度部分地影响学生成就的差异;最后,针对个体的差异性,教师又需因材施教,即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智力程度等方面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施加不同的教育影响。当然,保障学生的主体尊严、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前提,任何偏离以人为目的的交往活动,都不可能真正实现教师的公正。

然而,在现实中,受地理位置和国家政策导向的影响,或者由于一些历史原因,我国出现了区域经济发展严重失衡的现象,经济的区域失衡必然导致教育的区域失衡。以地方财政投入为主要依托的基础教育,城乡的不同学校无论是办学条件还是师资力量都不可同日而语,教育公正因而成了乌托邦式的设想。教育的成败影响整个国家的发展,社会有责任构建教育良心实现的外部保障体系。由此,关注弱势群体利益、建立有效补偿机制、加大投入优化资源、增加教育选拔透明度,尽量使高等教育的模式、招生方式和招生标准多样化,以适应需求大量增加的趋势等等,这些举措都是实现教育公正的必然选择。从教师公正的角度来看,教师公正心的培养有两个方面:一是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教师不仅要有对教育事业的高度责任感,还需坚持公正的勇气;二是要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教师公正的落实与教学素养、管理素养、教育理性和教育智慧联系在一起,要真正践行教师公正,还需在这些方面努力。事实上,教育公正的目标不是追求经济效益,而是通过对正义理念的诉求最终使个体的身心全面发展。公正心的实质是让有个性差异的受教育者充分发挥潜力而趋向自我完善。换言之,追求个体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公正心也是教育良心所坚持的价值取向。

三教育良心的意义

教育良心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对教育工作、对教育者、对教育对象的价值方面:

1教育良心对教育行为起调控作用

教育是系统的社会工程。任何一个教育过程,总包含着各种各样的关系,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因此需要一个调控的机制,教育良心正是发挥着这种作用。在教育者选择教育行为前,教育良心会对行为的动机进行检查,凡是合乎教育实践的道德准则的行为动机就予以肯定。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教育良心会起到控制和监督作用。当行为符合道德准则时,教育良心会予以激励和强化,推动教育者继续这种行为;反之,会制止不道德行为的延续。教育行为结束,教育良心会行使“评价权”——评价教育者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要求,是否有益于教育事业和教育对象。肯定或者否定的回答使教育者自豪或者羞愧,欣慰或者忏悔。教育良心作为一种道德自律机制,使教育者能够理性地认识和评价自己行为的社会后果,对教育工作的质量起到促进作用。

2教育良心提升教育者的内在价值

教育实践涉及人的精神及人生的价值,教育良心承担着帮助和引导教育者进行价值探询、价值判断、价值追求的任务。在教育者选择教育事业的过程中,教育良心起到鼓励和肯定的作用,支持教育者的选择并无怨无悔地坚守信念;在面对挫折和委屈时,教育良心起到抚慰作用,使教育者对自己的工作持一种非功利或超功利的态度。教育者在服务社会的创造性活动中同时也体现了自我的价值。教育良心成为个人幸福生活和内在价值提升的动力。

3教育良心对学生发挥榜样效应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师的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有益于发展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由于教育是造就人的事业,教育对象是性情各异、身心急剧变化的“人”,因此教育者的引导和教育对学生心灵世界有着深远的影响。教育者是学生重要的影响源,在追求善的过程中,教育良心激励着教育者进一步达到心灵的净化和道德品质的升华,这对学生本身起着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1]孟子[A].诸子集成[M].北京:中华书局,1954.46.

[2]罗国杰.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207.

[3](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43.

[4]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3.

[5]夏尊丐译,亚米契斯.爱的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2.

教育良心范文篇7

在《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对“良心”这一概念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他认为在道德世界观中存在着一个二律背反,即义务作为一种道德意识其效准既存在于道德意识的彼岸,又只存在于道德意识之内,在这种观念指导下,不仅非道德的意识成为道德的意识,而且充分条件变成了必要条件,换句话说,旨在使人的感性冲动的统一性得到体现的道德意识却没有实现统一,要使道德意识与感性冲动达到一致就必须达到良心,因为,在黑格尔看来良心是义务的现实[1]。同时,黑格尔还认为,良心既是自在的,又是自为的,是自我意识对自我确认产生的一种普遍物。黑格尔认为良心是合于义务的一种简单行为[2]。义务之所以是义务,不仅表现在行为主体的自我牺牲上,而且还在于其超功利性的特殊规定,而良心履行的是一个绝对的、真实的义务,即绝对义务和道德统一的义务———正义。正义作为一种最高的义务,不仅使良心具有了“不可动摇的确定性”而且还使良心成为对主体主观性的善本身的规定。后期,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将良心看作是“自在自为的善和义务”的自我规定,是受理性支配的个体主观性的善的特殊化,是绝对精神在个体意识中的体现,强调良心的伦理意义和对个体的客观普遍性的超越。

二、黑格尔良心观的特征

(一)良心是对义务的自觉意识。道德主体对义务有没有自觉意识是衡量其有没有良心的主要尺度。黑格尔认为良心不仅是道德的直接性,而且还是道德主体自身存在的一种形式,一旦道德主体对义务具有了自觉意识,义务便不再是自由的负担,履行义务也就成为人们实现自由、履行自由的现实行动[3]。有良心的人只会将义务看作是自己存在的必不可少的内容,是自我发展的直接内容,而不再是自己厌恶的对象和额外的负担。就像一个人在照顾生病的家人时,如果他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怎么减轻或消除家人的痛苦,而是计算着花费多少钱、浪费多少时间,考虑着自己的利益得失,那么他的行为并不是出于对义务的自觉,更不是一种出自良心的行为,尽管他也在履行义务,但这种义务是基于外在压力被动做出的非自愿的行为,所以,此行为不是良心的行为,而非良心的行为不利于实现灵魂自由。因此,对义务有没有自觉意识是判断有没有良心的主要依据,也是衡量道德主体对义务实际履行情况的主要依据,只有出于自觉义务意识的行为才是有良心的行为。(二)对义务的信念是良心不可动摇的稳定性的依据。良心是不同自我意识的公共元素,以对信念的承认为前提,不为其他所左右,只为义务行事,是信念的外化和实现;良心是固守信念的义务和行为,其最有价值的是义务及其对义务的信念,这是良心不可动摇的稳定性的依据。因此,只有以义务为唯一动机目标的行为和出于对义务的绝对服从的行为,才是真正的良心行为,做出这种行为的道德主体才是有良心的人。良心不是对利益的计算和权衡,也不是对外在力量的顺应,更不是对各种利益的自由选择,而是“使人的内心世界服从道德自我法庭”,是对义务的履行,是道德主体在精神世界范围内与不道德动机的对立,也是外在力量受自我的同化,是义务的现实实现[4]。如果道德主体不是将义务看成是最高的行为动机,不是以“对义务的信念”履行义务,那么良心在行为中的意义和价值就会受贬。可以说,良心实质上就是自觉的义务,这是良心的典型特征。(三)良心是对信念的绝对自由。事情的多样性就是义务的多样性。任何义务都不是绝对的,道德主体要想在多样性的义务中作出抉择,要想在行为上体现自由的真谛和真正的自主,就必须坚持绝对义务,因为,只有纯粹的义务才是绝对的。义务有具体义务和一般义务之分,但对于良心来说,它坚持的是绝对义务,它对信念的绝对自由能将义务转化为行为,因而,不管是为个别物尽的义务,还是为普遍物尽的义务在良心这里得到了统一,坚持绝对义务,保持信念不仅使良心获得了自在存在和自为存在、自身确信精神与真理性的统一,而且还使一般义务与具体义务、纯粹思维与个体性得到统一。(四)良心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良心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当道德主体将那些对自身有利的内容当作义务,赋予义务绝对性履行时,这种义务其实不是良心,而是一种利己主义,因而,按照良心办事的结果未必都是善的。正如黑格尔所说,良心主体可以通过赋予纯粹义务以任意内容而使之体现出良心的性质[5]。这种对义务的自觉的良心,只是个体理解的良心,并非社会公认的良心,加之这种自觉的义务的错误,因而,这种在个体看来的良心是不正确的,出于这种良心履行的义务,既不会得到社会的承认和肯定,也不会产生善的结果,其结果不仅是错误的,甚至是有害的。只有合乎理性的、绝对普遍有效的行为才是良心“希望成为的东西”,才是判断良心是否真实的主要依据,因而,黑格尔所说的良心和义务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既是一种超越个体性和个人利益,包含社会肯定性内容的义务,也是一种将个人性消融于社会整体性,趋向社会客观性和普遍性的义务,既是主体以社会内容改变社会,使自我获得客观形式的运动,也是良心主体不断否定自我主观形式,改造和优化客观世界的实践。

三、黑格尔良心观对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意义

“人间最高贵的事就是成为人”。人是有自我意识和道德精神的人,这也是道德之所以能对人的行为产生调控作用的关键原因所在。人是社会的人,社会也是人的社会,人的道德状况与社会的道德风尚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对于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来说,改善人们的良心是促进社会道德建设的根本要求。黑格尔的良心观对我国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指导意义。(一)有助于科学把握良心的界定。从黑格尔良心观可以看出,良心不仅是一种与义务紧密相联的责任心,还是一种羞耻心和同情心。良心是一种道德责任心,有良心的人会自觉地肩负起对他人和对社会的责任。良心作为一种社会感情,是外在义务转化为内心品质的体现,也是社会关系的产物。良心是“自在自为的善和义务”的自我规定,是“与纯粹的义务观念相联系的内心情感”[6],正如康德所说的,旅客对当地人不计得失的救济不是为了名利,而是出于内心的善良,是个体基于道德责任感做出的自愿的有德行为。可以说,没有社会关系就没有社会感情,更不会产生责任心。对个人行为的道德评价是良心形成的基础。“良心是对自己的认知”,良心依附于理性,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羞耻心能使人们对不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产生愧疚和自责感,促使人们“扪心自问”、“自我反省”,产生向善从善的内在驱动力,进而使应当履行的义务变成道德需求。情感是个体道德生发的原点,“恻隐之心”、“怜悯之心”、“同情心”都是良心个性化的表现,也是群体道德孕育的前提。生活实践中的乐于助人、扶危济困都是良心的情感体现。(二)有助于客观认识良心的道德影响力。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道德法庭”。良心作为最古老最隐蔽的调节器,一经形成便会贯穿于个人意识和行为的始终,对个体行为产生道德导向、道德监督和道德激励的作用,这种道德影响力不是社会舆论和法律所能比拟的。在行为之前,道德主体通过自察自省,对行为作出正确的选择,即良心对行为具有道德导向作用;在行为中,良心是“心头的岗哨”,能随时监督主体的行为,促使主体行为符合道德要求;在行为后,良心促使主体对自己的行为作出道德判断,对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给予心灵抚慰,对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产生自责和内疚。在道德建设中,要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就必须在全社会构筑一道以良心为主题的道德防线,使良心成为主体行为有德的内在推动力,逐步提高个体的道德修养,完善其道德人格,使良心成为人的道德自律的最高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说,良心是人的道德良知的外在反映。(三)有助于培养新时期从业者高尚的职业良心。培养广大从业者高尚的职业良心既是个体真正履行社会义务的自觉行为,也是公民道德建设取得成效的关键环节。第一,各级领导干部身先垂范,自觉遵循职业道德,自觉培育职业良心是促使社会风气健康良性发展的关键所在;第二,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健全稳定持久的教育机制以及完善道德激励的感染机制,将社会舆论监督与单位考评监督、行风行规教育与“如何做人”教育、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量化业绩考核指标,强化道德教育内化人的信念,形成强有力的他律氛围,提高组织的凝聚力与向心力,逐步蕴育从业者的为人之德;第三,加强职业理想教育,使每位从业者认识到自身职业的社会价值,勤业爱业敬业,构建合乎社会需要的职业理想,激发从业者的工作热情,创造健康向上的从业大环境。虽说黑格尔的良心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良心作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道德反映和人们自觉的现实生活的义务,在我国公民道德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应依据社会历史发展的现实需要,积极吸收和借鉴黑格尔良心观的营养成分,引导社会成员认同合理的道德义务,树立科学的良心观,使其真正形成和内化于人的内心,共同构建和谐友好的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1]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139

[2]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50~152

[3]李本书.论良心与道德及爱好之间的关系[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4]周辅成.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资产阶级哲学家政治思想家有关人道主义人性论言论选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6:71

[5]韩东屏.论道德教育的使命与良心的生成[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

教育良心范文篇8

关于全面建立预防中小学生违法犯罪行为和不良心理隐患预警机制的实施意见各中小学: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有效解决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突出社会问题,引导青少年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活、遵守法规、远离侵害,预防和减少全区中小学生违法犯罪行为和因存在不良心理隐患导致重大事故的发生,切实维护学校、家庭和社会和谐稳定。经研究决定从2009年9月1日起在全区中小学全面建立预防中小学生违法犯罪行为和不良心理隐患预警机制,并提出如下实施意见,请遵照执行。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事前预警、提前介入、有效阻断”的工作原则,建立预防中小学生违法犯罪行为和不良心理隐患预警机制,加强教育引导,强化过程管理,预防和减少学生严重不良行为的发生,切实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二、工作目标1.积极探索预防中小学生违法犯罪行为及不良心理隐患预警机制建立的有效途径,努力构建以学校为主体,以基层派出所为共建重点,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分工明确,权责统一,快速、互联、高效的预防中小学生违法犯罪行为和不良心理隐患预警网络。2.健全学校德育工作管理机制,完善学校德育管理制度,丰富德育管理手段,探索学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从源头上保障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3.努力达到建立预警机制的目的,使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不良心理得到有效疏导,违法犯罪行为得到有效控制,学生违法犯罪现象和因不良心理隐患造成重大伤害事故逐步减少。三、工作原则(一)以人为本原则。根据中小学生心智尚未成熟,受外界影响大,可塑性强的特点,立足于保护和预防,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同时注意帮教对象及有关信息的保密工作,切实维护中小学生的合法权益。(二)预防为主原则。建立预警机制的目的在于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一方面要重视教育,立足预防,阻

断源头,防患未然。另一方面要通过构建预警网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预防和减少中小学生违法犯罪行为和不良心理隐患的发生。(三)正面教育原则。青少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那些有问题的学生,应坚持正面教育,及时正确引导,帮助他们认识危害,矫正不良行为。(四)共同参与原则。学生既是学校教育的对象,也是社会人,预警机制的建立和运行离不开社会各方力量的共同参与。因此,既要坚持以学校为主体,又要广泛调动公民、家庭、社区、社会团体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发挥志愿者和社会工作者等社会力量的作用,加强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预警机制建设。(五)注重实效原则。建立预警机制重在制度建设,在充分认识其必要性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预警预防的有效手段,通过制度的健全来保证措施的落实,促进工作的规范化,增强机制运行的有序性和实效性。四、工作实施(一)明确预警机制的内涵和实施对象1.北仑区中小学生违法犯罪行为和不良心理隐患预警机制:指的是以学校为主,对中小学生中的不良行为,尤其是违法犯罪行为提前进行“有效的、阻断性的干预”,及时将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动机和不良心理消除在萌芽状态,进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和因不良心理隐患造成重大伤害事故的发生,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2.预警机制实施对象:以学生中突发性、损他性的严重不良行为作为预警重点,特别关注、关心存在思想困惑、心理障碍、行为不良等现象的学生以及单亲家庭学生、离异家庭学生、贫困家庭学生、留守学生、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学生、职校学生和其他“问题家庭”学生。(二)建立组织领导机构,明确各自职责1.区级工作领导小组:在局党委领导下,由教育局办公室、教育业务科、人事科、教科所、教研室等部门共同组成北仑区中小学生违法犯罪行为和不良心理隐患预警机制工作领导小组。其职责是:明确预警机制运行的领导职责,强化学校预警机制运行的主体地位,建立明确的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定期通报和分析情况。领导小组下设预警机制工作办公室(区教育局教育业务科),其职责一是具体负责预警机制的推广与落实;二是建立全区有严重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苗头明显的“问题”学生总预警信息库,并对其进行动态监控和联系相关专家进行帮教;三是加强对各校心理辅导教师的培养。2.校级工作组:学校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同学、教师是学生接触最多的人

群,因此,建立预防学生违法犯罪行为和不良心理隐患预警机制,应以学校为主体,从本校的实际出发,制定相应的预警制度。各校要在今年8月底前建立以校长任组长,主管副校长、法制副校长为副组长,政教、团队、安全、教务、教科研、总务等各部门相关人员以及校内执有心理辅导上岗资格证书的教师和班主任为成员的学校学生违法犯罪行为和不良心理隐患预警工作组。具体职责一是要在校内对“特殊学生”进行信息收集,并进行汇总、分析与归类,建立重点预警对象数据库,安排和落实人员进行帮教并详细记录相关过程;二是要建立校内各部门间以及社会、家庭畅通的联系渠道和明确的联系方式,加强经常性的联系与沟通,确保预警机制高效、有序运行;三是健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和服务网络,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培养,加强心理健康宣传工作、心理辅导室的建设和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开展,逐步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和学校心理辅导转介机制,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三)科学运转预警机制整个预警机制的运转由预防、预警、应急三个系统组成。1.建立预防系统,预防事件发生。预防系统由教育预防和管理预防两大部分组成,工作重点是强化教育和管理,构筑基础防线,预防事件发生。(1)教育预防。教育预防是预警机制的基础,重点应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要切实落实德育在学校各项教育工作中的首要地位。各校要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强化以班主任为主体,以政教干部、团队干部、心理辅导教师、学生导师以及学科教师为骨干的全员育人队伍。要明确岗位育人责任,对管理薄弱、问题较多的班级,校领导和中层干部要实行蹲点帮扶;对问题较多的学生,要确定导师进行跟踪帮教;对有严重违法犯罪倾向和异常行为的学生,要协同家长实行24小时全方位监管。同时要增强班级之间、年级之间的工作信息沟通,把德育渗透到教学、管理、服务各个环节,确保工作落到实处。二是要加强学生行为规范与法制教育。各校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采用贴近学生实际、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工作方法,强化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训练。要结合“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认真开展法制教育,着力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和自护自救意识,增强学生知法、守法的自觉性和防范侵害的能力。三是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所有学校均要建立心理咨询室和开辟心理咨询热线,配备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高

中段学校特别是寄宿制学校要配1-2名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心理咨询室要定期开放并确保每周10小时的开放时间。各中小学校每月至少安排一个课时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在考试、升学、就业等重要阶段更要加强针对性的指导,做到辅导人员的专业化、辅导手段的多样化、辅导设施的现代化、辅导档案的规范化。(2)管理预防。主要是指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的制订与执行,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达到预防违纪违规、违法犯罪,防止学生产生心理疾病的目的。各校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重要信息登记和通报制度、首问责任制度、出勤日报制度、学生到校离校短信通报家长制度、校门进出登记制度、刀具管理制度、校园巡值班制度、住宿生就寝查铺制度、校园心理咨询制度、不良行为学生定期访谈制等,通过日常制度管理来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2.构筑预警系统,阻断事态进一步发展。建立预警系统的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和制止中小学生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是整个教育预警机制的核心环节和关键所在,其重点是构建监测网络和运转信息网络。(1)监测网络构建。未成年人不良行为信息的提前获取,是预警的关健。只有尽早、尽快、尽准确地获取到相关信息,才能做到“事前预警、提前介入”,把违法犯罪行为“扑灭”在萌芽状态。监测网络构建着重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①监测中心:由区中小学生违法犯罪行为和不良心理隐患预警机制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在各校设立监测中心,形成区级预警信息监测网络。监测中心的职责是管理监测点和监测员,收集监测信息,建立信息档案,提出处理意见,督促有关部门和人员及时处理,重大事件向领导小组报告。②监测点:由校级工作领导小组牵头,设立“预警应急援助指挥中心”,并在学校的重要场所安装红外线电子监测系统,在校内有关部门(如门卫、学生宿舍、心理咨询室等)、校园周边以及社会上的一些重点单位、重点部位(网吧、游戏室)等建立监测点,形成校级预警信息监测网络。监测点的职责是收集监测信息,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监测中心报告。③监测员:校内以班主任、心理辅导教师、生活指导教师、门卫保卫人员、值周教师、班干部、学生等最有可能获取第一信息的人员为主体,聘请监测员,建立监测队伍;校外以家长、社区(乡村)干部、离退休老干部、交往朋友、民警、交警、居住区域的治安管理人员、游戏厅网吧

教育良心范文篇9

关键词:初中体育;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一、凸显体育精神,优化学生心理品质

现代社会中有很多专业的心理辅导工作者,会专门强调运动对于培养人们的精神品质的重要性。因此体育教师也要有目的地强化运动精神,凸显体育项目对培养人的精神意志的重要性,深化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认知,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体育教师还要在深入研究体育课程的前提下,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渗透心理健康教育。800米长跑既是体育项目的必备课程,也是锻炼学生意志力最基础的体育内容。尽管学生在长跑中会出现一些身体不适的情况,但就教师经验而言,这并不是训练强度超过了学生的身体负荷的表现,而是学生身体发出的惰性信号而已。因此,体育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开展一些有利于锻炼学生意志力的体育游戏。通过开展长跑比赛,锻炼学生的意志力,让学生体会到坚持的意义;还有乒乓球课程活动,让学生以小组形式结合,而小组赛需要的是团队合作精神,只有在每个人的相互配合中才能走向最后的胜利,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在类似的体育比赛中,凸显体育精神,逐步让学生在感受体育魅力的同时,提高身体素质,优化心理品质。课余时间,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阿甘》《士兵突击》等影视剧,学习主人公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品质。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努力突破自我,感受超越自我的快感。并在该动力的带领下,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同时内化为自己的优秀品质,更好地指导自己今后的生活和学习。

二、借助学生运动行为,及时纠正学生不良心理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是思想激烈活跃的时期,他们渴望被关注,渴望被尊重,急于摆脱幼稚的标签走向成熟。但在社会的重重诱导下,思想认识极易脱离正轨,再加上一些现实性因素,如傲气、娇气、虚荣等的不良心理影响下,这些特质都会在体育课程中有所显现。因此教师要观察学生的运动行为,探究学生的不良心理,进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不难发现,在篮球比赛中,教师有针对性地组织对抗赛,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在竞技比赛中感受体育带来的激情。但是我们会发现,如果比赛失败,学生会将责任归结于其他人而不在自身找原因;如果比赛成功,又会沾沾自喜,过分炫耀。在这些问题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和竞争关系,希望学生坚持“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锻炼和培养学生正确的竞技心理。要求学生要以集体为主,最关键的是享受比赛的氛围和精神,并及时改正自己的不良心理。教师还可以举行“接力赛跑”体育项目,让学生分组进行比赛,每个学生都会竭尽全力争取比赛的胜利。同时教师要针对取得名次的小组给予表扬,引导没有取得名次的小组分析失败原因并给加以鼓励。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也会逐步增强,密切了学生之间的交流,有利于纠正学生的不良心理。

三、坚持因材施教,保护学生身心健康

体育教学在传授学生体育知识的同时,还能在体育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发挥体育课程的优势,积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会发现,多数学生存在自卑心理,潜意识里总是认为自己不行,极度缺乏自信。因此,要求教师要深入观察每一个学生的表现,积极贯彻“以人为本”和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将关注点放在每一个学生身上,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和个人身体素质的不同设定不同的目标,并在实践过程中适时调整。比如,有的学生跳高强,有的学生跳远好,还有长跑能力强的等。教师要在个性化教育中,充分给予学生展示的舞台,让水平不同的学生都能在体育运动中有所收获,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在学习排球发球技巧中,教师要根据学生臂力的强弱程度展开针对性教学。有的学生力量较强,教师可以对其提出更高的要求;对臂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加强引导,锻炼学生的臂力。在这种相应的针对性训练中,培养学生科学锻炼的意识,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体育优势,以便在日后的锻炼中突出该方面的专项训练。在这种方式下提升自己的运动能力,保护学生积极运动的心理。

综上所述,初中体育教师要注重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借助体育教育,通过优化学生心理品质,纠正学生不良心理和保护学生身心健康等方式。健全学生的人格,完善学生的品德素养,锻炼学生的意志力,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石敬东.浅谈初中体育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29):16-17.

教育良心范文篇10

关键词:道德意识;道德实践;道德理想人格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1]中国共产党担负着领导全体人民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历史责任。加强党员道德建设,形成党内向上、向善的力量是完成历史责任之需,是新形势下完成从严治党目标的必然要求。

一、党员善的道德意识概述

“人类的善,就应该是心灵合于德行的活动;假如德行不止一种,那么,人类的善就应该是合于最好的和最完全的德行的活动”[2]。这里,亚里士多德实际上是将善理解为行动符合一定的道德规范。作为道德的基本概念,善通常理解为符合一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思想与行为,反之则为恶。善是人对自我本能进行超越的一种自觉规范,它体现为人在造就理想人性的过程中,不断以“应当”来规范自己的一种价值追求过程。中国共产党员除了在社会中个人价值的追求,还有超出个人以外的更崇高的价值,那就是为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服务。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性质决定的。如果说一般人只需使自己思想的出发点符合一定道德原则和规范便是善,那么党员除了使自己的思想符合一定道德原则和规范,还必须始终以为最广大人民服务作为自己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样才可以称得上是善的道德意识。思想决定行为。党员善的道德意识作为其行为的潜在向导,对党员的行为起着规范导向作用。党员善的道德意识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需要一个不断培养和造就的过程。

二、党员善的道德意识的培养

日本伦理学家田几多郎说过:“善就是我们的内在要求即理想的实现,换句话说就是意志的发展完成。”[3]善的“意志的发展完成”需要进行不断地培养和完善。(一)树立正确的道德认知认识论上的道德认知,指的是对道德规范必然性之“真”把握。道德主体在这里体现为认识主体。道德主体的认知过程包括对道德规范所蕴藏的客观必然性的把握,亦即获得真理性认识;包括对道德所具有的满足主体需要价值属性的把握,亦即获得价值性认识。道德主体认知过程的这两个方面内容是辩证统一的。其一,对道德规范所蕴藏的客观必然性的认识是道德意识自觉性的认识论前提;其二,道德规范所具有的满足主体需要的价值属性的认识是推动主体从事一定的道德实践的精神驱动力。党员作为社会道德的一个特殊主体,其道德认知对整个社会的风尚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尤其对党内风气好坏有重要影响。对于党员来说,符合最广大人民利益是有价值的行为。对道德规范的真理性认识是党员自觉选择善的道德意识的认识论前提,对道德规范的价值性认识是党员善的道德实践的精神驱动力。最终在真理性认识和价值性的统一中,党员使自身的道德认知上升到一个新高度。(二)培养积极的道德情感道德意识是一种需要意识。人的需要直接关系到人的情感,一方面情感是人的各种需要欲求地表现途径,并成为人们的行为动机,如不安感、内疚感;另一方面需要的满足也是通过情感来实现,如幸福感、荣誉感。道德情感的具体形式,包括正义感、义务感、良心感、荣誉感、幸福感等。道德情感构成道德生活实践中道德主体在道德选择行为中的直接动因。党员在自身道德实践生活中,作为道德主体有其自身的各种需要,在需要意识的支配下选择自身的道德行为。荣誉感使得党员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良心感使得党员用人民赋予的权利为人民谋福利;公正感使得党员面对诱惑依然坚持底线。部分党员由于缺乏这些道德情感,面对不正当物质利益及其他诱惑,在道德选择中滑下罪恶的深渊。当前,落马的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道德情感的丧失无疑是使之走向不归路的原因之一。失去正义感,才敢大肆卖官买官;失去良心感,才敢用人民赋予的权利为自身谋利益。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4]因此,党员要培养自己积极热烈的道德情感,发挥自己道德情感的感召力。(三)具备坚定的道德意志意志是人所特有的思维活动。恩格斯说过,“一切动物的一切有计划的行动,都不能在自然界打下他们的意志的印记。这一点只有人才能做到。”[5]道德意识中的道德意志,指主体使自己行动服从于道德规范,通过抑制那些同规范相抵触的诱惑,从而克服达到目的障碍能力。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有机细胞体,党员要时刻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使自己的行动服从于道德规范,自觉抵制诱惑,始终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不断增强自身的道德意志。康德认为,人的德性得以生成是因为善良意志的驱动。这里的善良意志就类似于我们所说的道德意志。当党员都具备这般“善良意志”的时候,人民才会更加依赖我们党,信任我们党,支持我们党;党的执政基础才会更加牢固,党的执政果实才会永不丢失,面对世情国情的变化依然能保持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党员善的道德行为的实践展开

道德行为的实践展开是道德观念的外化和付诸实现,也是道德使其自身摆脱纯粹意识和观念形态而实现自己实践特性的唯一途径。在实践中,党员的道德行为必然受一定的社会道德评价影响,这种评价包括外在的社会舆论以及内在的道德自觉。党员道德行为的完善,总要通过道德教育以及自我道德修养的提高来实现。(一)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社会舆论是指一个或几个社会共同体通过思想和观念形式表现出来的对道德生活的事件或现象而持的态度。作为道德评价的一种常见形式,社会舆论常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发挥作用。“人言可畏”这句格言,表明了社会舆论对一个人行为所具有的积极评价力量:通过对一些行为品性予以肯定褒扬,对另一些行为品性予以否定,从而对个体道德行为产生强大的影响力量。党员在其自身的道德实践生活中,必然要受到社会舆论的影响。“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和新兴媒体建设,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6]这里就是在强调社会舆论载体对于社会舆论形成所发挥的一个重要作用。特别是网络在现时代的普及,提供了社会舆论作用发挥的重要载体,社会舆论借助网络平台发挥着超强的道德评价作用。与传统的报纸杂志载体相比,网民的积极广泛参与使得对善或恶的评价瞬间遍布全球,也就是说网络的影响范围更广、时间最快、影响越来越大。无疑,引导好社会舆论,造就良好的社会道德舆论氛围,对党员自身价值观的形成和道德行为选择有重大意义。(二)培植党员自我的良心苏联伦理学家季塔连科认为:“良心是人的心理中理性认识和感性感受的特种融合物”[7]。我们所讲的良心是指“人在履行对他人和社会的义务中在内心形成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形式。”[8]党员的良心则可以理解为在履行对广大人民群众的义务中,在内心形成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方式。党员的良心和一般人良心的不同,在于履行义务的对象的广泛性。一般人的良心指向的义务对象,往往是单一地、具有个别性特征。党员的良心则指向广大人民群众。党员的良心作为道德主体的自觉意识和自我评价,其发展程度、有效程度和稳固程度,受道德个体所处的阶级关系、社会地位等社会因素的制约。“共产党人的良心不同于保皇党人的良心,有产者的良心不同于无产者的良心。”[9]共产党执政党性质决定了党员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良心发展程度、有效程度和稳固程度,都应该强于其他非党员。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党员都具备这种党员应有的良心。良心的缺位是当今有些共产党员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贪污腐化的人性根源。良心不是先天具有的判断善恶是非能力的“良知良能”,而是现实生活中客观的道德关系和规范转化为主体内心道德理想、道德信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主观表现。所以,党员的良心必须经历一个培植的过程。党员良心培植的过程,就是以善的道德意识为前提,将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内化为内心的道德信念、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一个过程。当党员自觉做到以广大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对自己的道德思想和行为赞赏或谴责,严厉要求自己按赞赏的意图行动时,我们可以称之是有良心的。(三)加强党员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无论是在伦理思想史上还是在道德现实生活实践中,始终都占有重要的地位。重视道德教化历来是中国的一个基本的文化传统。孔子从“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基本观点出发,主张“德治”之道。因此他把“不教而诛”列为政德的“四恶”。之后的孟子、朱熹、孙中山等人,都曾讨论过道德教育的问题。亚里士多德认为,既然美德是一种习惯,那么社会就必须通过教育使人们形成这一习惯。东西方思想大家都重视道德教育的问题,说明道德教育对于社会发展的必要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将德治摆在了一个新的突出位置。以德治国,这是新形势下对执政党提出的一个新要求。以德治国的实现,首先要求党员群体必须是有德的。以上率下,形成表率,才可以形成社会正风气。“高级干部特别是中央领导层组成人员必须以身作则;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持率先垂范、以上率下,为全党全社会作出示范。”[10]这样才会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风气。关于解决腐败的途径问题,邓小平曾说过,“我们主要通过两个手段来解决:一个是教育,一个是法律。”[11]因此,新形势下加强对党员尤其是党的高级领导干部的道德教育,成为整治党的队伍的迫切需要。(四)提高党员道德修养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道德修养问题。孔子强调“修己以安人”,重视道德上的自我修养。孟子则探讨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和可能性问题,认为“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西方伦理思想史家也十分重视道德修养问题。亚里士多德说过:理智的德性,是由于训练而产生和增长的;道德的德性是习惯的结果。正如“理智的德性”一样,党员道德修养也要靠训练产生和增长。党员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不仅是其自身的发展需要,更是社会对其身份的应然要求。一般来说,党员道德修养的提高是从内省到立志再到实践的过程,也就是由知到行的发展过程。党员内省是指要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反思自身道德行为的不足之处,在不断地反思中调整自己的行为,不断完善自己。仅仅内省是不够的,内省后还需立志。王阳明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党员成就大事也要立下大志。党员立志就是立下为党和国家人民的事业奋斗终身的大志。立志也还只是党员作为道德主体内心的一种愿望的确立,真正实现还必须付诸实践性的活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2]作为社会生活表现形式之一的道德修养,也必然是一种实践的活动。道德实践是达到道德修养境界的唯一途径。党员道德实践,就是在现实道德生活中以自己的所立之志为基础,做出促进自己所立之志实现的道德行为。

四、党员善的道德理想人格塑造

现实生活实践中,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正是从道德理想人格的精神力量方面讲的。党员善的道德理想人格塑造,指在其善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实践的基础上对自身的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有一个清晰明了的认识,为实现这样一个价值而确立一个理想人格,在实践中为这个理想人格的实现孜孜不倦地追求的过程。党员善的道德理想人格的实现,必须反对圣人式的人格追求,立足并超越现实人格,符合时展的要求。(一)反对圣人式的人格追求现实生活中,圣人式的人格追求会使人格走向虚伪和堕落。正如冯契先生所说,“我们讲的理想人格不是高不可攀的圣人,而是平民化的,是多数人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13]。因此,在现时代,我们对理想人格的追求绝不是成为无私无欲的圣人,而是在协调自我欲求与社会道德规范要求的过程中使自己拥有理想的人格,从而拥有理想的人生。所以,党员在善的道德理想人格的追求过程中,并不意味着把自己的所有欲求都摒弃掉,而是自主有效地保持自身的内在目的与社会道德要求之间的适应关系,使自己现实的需要得到满足,最终达到自我价值实现和自我人格完善的目的。(二)立足并超越现实人格普列汉诺夫在谈及恩格斯的理想时,这样说过:“他也曾有理想,但他的理想从来没有脱离过现实。他的理想,也就是现实,但这是明天的现实,是将要发生的现实。”[14]这说明理想人格的塑造必须是对现实的一种反映,如果脱离了现实,这种理想人格只能是无法实现的人格空想。党员的道德人格理想必须要立足当前中国现实的发展情况,基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样一个现实。同时,理想总是要超越现实。对于道德理想人格而言,它事实上是一种被理想化的人格,一定社会和团体要以这种人格的典型使其成为现实中行为个体模仿的楷模。当前,我们社会涌现出了一批党员典型模范,他们的道德人格所达到的高度及其完善度可以成为社会道德行为个体所效仿的模范和榜样。正是由于现实社会中存在着丑、恶、假,我们才有向善的冲动。党员道德理想人格的塑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项长久的工程,只有立足现实人格并超越现实人格,才能最终实现党员理想的人生目标。(三)符合时展的要求党员善的道德理想人格塑造的实现,必须要符合时展的要求。道德上的理想人格塑造是否符合社会时代的发展,既是衡量理想人格是否合理和进步的唯一标准,也是这种理想人格能否得以实现的唯一现实保障。从人类历史看,任何时代都有完善理想人格追求目标。中国先秦儒家追求的是“仁义”理想人格,墨家追求的是“兼爱”理想人格,西方近代资产阶级追求的是“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人格。这些理想人格的出现,顺应了时代的发展需要,对同时代人们的历史实践活动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对人类社会历史的进步和人性的完善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革命年代,党员的理想人格体现为奋勇争先、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大无畏英雄人物形象;在当今时代,党员的理想人格塑造则是“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坚定自信、担当勇毅、务实亲民、开明睿智的精神品格的培养。”[15]这样一种理想人格的塑造,必将推动全体党员道德素质的提高,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

作者:张柳 单位:江西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汇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EB/OL].politics.people.com.cn/n/2013/1128/c1024-23688474.html,2013-11-28

[2]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287.

[3]西田几多郎.善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07.

[4]列宁教育文集:下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337.[5]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58.

[6]吴绮敏,孙承斌.唱响奋进凯歌弘扬民族精神[N].人民日报,2008-06-21(1).

[7]季塔连科.马克思主义伦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128.

[8]张应杭.伦理学概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195.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152.

[10]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EB/OL].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0/27/c_1119801528.htm,2016-10-27.

[1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8.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8.

[13]冯契.智慧的探索[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