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巧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6 11:07:50

教育技巧

教育技巧范文篇1

关键词:家庭教育课;技巧;实践探究

所谓家庭教育课,就是给家长上的课。怎样才能上好一堂家庭教育课?教师除了精心备课,把握好课堂节点以及掌握一些教学小技巧也是很重要的。

一、打开家长心门

家长心门不开,任你讲什么,他也是人到心不到。怎样打开家长心门呢?教师可以通过做游戏、讲笑话等方式让家长在课堂一开场时便不知不觉将心门打开。如开场游戏《小蜜蜂》:教师说:“伸出你的左手,手掌朝下,再伸出你的右手食指,顶住旁边人的手掌。”教师环顾课堂,说:“那位爸爸怎么不做呀?是不是旁边坐着位美女,你不好意思碰她?”一般情况下,家长会笑起来,一笑心门就打开了。接下来讲游戏规则时可以“欲擒故纵”,故意反复强调规则。等家长觉得教师“烦”“唠叨”“啰嗦”的时候,教师再说:“你平时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是不是也像我今天这样在一遍又一遍地强调呢?你们知道不知道,当孩子不耐烦地说‘我知道啦’就是你们此时此刻的感受?叨唠真的不是一种好的教育方式。”通过一个游戏,不仅让家长开心地笑了,打开了自己的心门,而且在游戏的过程中植入了家庭教育的理念,对家长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收获。

二、说好第一句话

面对台下几百位家长,特别是第一次上家庭教育课,心里难免会紧张。所以,我们一旦站到讲台上,身子一定要站直,这样看起来比较稳重自信,同时要打开自己的身体。开口第一句话不能出错,要讲好,没把握时可以套用句式:“亲爱的家长朋友,大家晚上好,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家长课堂。我是XXX,我今天给大家做的讲座是《XXX》。”一旦把注意力放在讲课的内容上,我们的心就静下来了,也就感觉不到紧张了。

三、适时进行互动

给家长上家庭教育课,最怕的是无趣和冷场。教师掌握一些调动课堂气氛的技巧,就能有效避免冷场。常用的互动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提问

提问有讲究。比如,你问:“孩子的教育跟你的家庭有哪些关系呢?”就要冷场了。因为这个问题是开放性的问题,有很多种答案,家长不知道怎样回答。要在课堂上调动气氛,就要提封闭性的问题。比如问:“各位家长,家庭教育很重要,大家说是还是不是?”“你们都是爱学习的家长,是还是不是?”这种问题的答案看起来是两选一,其实是没得选择的,家长都会按你期望的那样朝正面回答。当你有足够多的提问时,家长肯定会与你靠得越来越近。更重要的是,家长的注意力始终被吸引在教学内容上。

(二)调查

调查也是一种很好的互动方式。比如,教师上场之后,马上就可以做个调查:“各位家长,听过我课的人请举手。”有人举手,教师就可以说:“听过我课的人还来听,说明对我感兴趣。”教师继续问:“没听过我课的人请举手。”教师这时可以开玩笑说:“哇,没听过我课的人也敢来听,说明你相信我,你胆子真大啊。”这个调查一做,就跟家长拉近了距离。

(三)留白

留白,也叫讲一半。教师讲课的时候可以讲一部分,留一部分让家长完成,因为我们有一种完型主义。例如,我们看到别人画了一个圆,但缺了一小部分,我们可能就有一种想去画完整的冲动,这就是完型主义。教师如果讲的是家长耳熟能详的内容,大部分家长是会接替教师讲完的。例如,“酒逢知己……”“话不投机……”就可以让家长将句子填补完整。

(四)跟读

跟读,就是教师读一句,家长读一句。一般对于结论性的内容,或是需要家长执行的约定,比如,《亲子行愿文》可以采用跟读的方式,由教师带着家长读一读。跟读是很容易将气氛调动起来的。

(五)游戏

课上得时间长了,就会出现审美疲劳,注意力就会分散。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和家长做点小游戏,给家长提提神。游戏的设计宜先易后难,游戏中适当提醒家长“要注意力集中,如果注意力不集中可能会做错”,引发家长的注意;也可以在游戏中设计小小陷阱,让部分家长开心地“掉”进去,逗大家乐一乐,以达到调动课堂气氛的目的。如果能将家庭教育内容融入游戏,让家长在游戏时也能学到或感悟到家庭教育知识,那就更好了。总之,要上好一堂家庭教育课,需要教师怀着一颗真诚的心,精心备课,用心雕琢课堂,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提问、调查、留白、跟读、游戏等教学小技巧,方能使家庭教育课有效有益,帮助家长。

作者:吴雪明 单位:江苏省江阴市新桥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教育技巧范文篇2

【关键词】中职教育;钢琴教学;技巧

中职院校教育中的教学对象一般在16~18岁,他们中的许多学生没有钢琴基础,部分学生的钢琴基础较差,由于年龄以及心理等因素的影响,他们无法像儿童学习钢琴一样去学习和弹奏,教学上也不能按照教学儿童学琴的方式进行教学。那么,对中职教育中钢琴教学的技巧进行相应的改进与创新变得十分必要。在当前的中职教学中,钢琴教学的教材存在一定的难度,学生的学习能力偏低等是现在中职钢琴教学中的主要现状,教学中还存在一些其他问题,文章对这些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教学技巧。

一、中职教育中钢琴教学的现状分析

1.教师与教材现状。当前的中职钢琴教学中的教师多数为非师范学校毕业的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虽然有参加或接受过相关的业务培训与学习,但在教学能力方面还存在很大的不足。另外,对于其教学方式还比较传统,主要采取“一对一”的教学形式,不能适应集体式的教学。在中职教育中钢琴教学的教材选择方面,多选择《小奏鸣曲集》《高师钢琴基础教程》等,这些教材所涉及的教学内容较多,且难度较高,需要老师花费较多的时间进行教学,学生也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来练习和学习,我个人认为不适宜用于中职教学。2.学生的学习能力现状。中职院校所录取的学生多数为初中毕业,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多数学生均没有接受过钢琴的基础教育与练习,很多学生是在进入中职学校后才能正式接触钢琴、学习钢琴知识,所以其音乐素质偏弱。在学习能力方面,部分学生在学习时比较急切,会过度追求速度与进度,希望有学习的捷径可走,不能认真去聆听自己所弹奏出来的声音,且弹奏时不能很好地协调自己的手脚,当发现自己弹奏出来的钢琴声音很差,学习很吃力时,便失去了学习的动力,挫败感很强。

二、中职教育中钢琴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教学过程的系统性较差。在中职钢琴教学中,大多数教师教学方式均带有很大的即兴发挥的性质,在选择一首曲子用于教学时,也比较随意,教学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将难点与重点给予全面的突出。因此,学生也很难从教师的教学中掌握其中的学习重、难点。此外,教师的教学也很少采取一定的规律与模式,而是大多采取随意性发挥的方式,而中职院校的学生几乎均是刚刚接触钢琴,所以很难学习其中的弹奏技巧,不利于学生进行学习。另外,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也几乎是要求学生将本次教学的曲目进行弹奏几遍,没有较强的针对性。由于不同学生学习钢琴的能力不一致,钢琴水平也各有不同,教学过程的系统性较差的情况下,学生的全面发展受到很大影响。2.学生的素质教育与基础教学较差。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学生学习能力与水平参差不齐是十分明显的问题,教师也必须重视这个问题。虽然部分学生有一定的钢琴基础,且部分学生学习钢琴的能力也比较突出,但是如果不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与基础教学,学生的演奏技能也不能得到很好的培养。一些没有钢琴基础的学生,其基础教学更加重要,但是部分教师或学生过于急功近利,没有重视对钢琴基础的教学与学习,从而出现后期教学与学习困难或漏洞百出的情况,难以将钢琴技能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3.落后的教学模式。由于钢琴的教学与学习需要学生同时投入手、脑、耳、眼等,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集中力与注意力,这也使得钢琴教学可能需要一定的“手把手”教学的过程。但是,目前的多数教学中均是老师演奏一遍,学生再根据老师的演奏来练习,没有充分学习其中的弹奏细节点,对于弹奏技巧等是采取记忆的方式来完成学习,学生根本不能完全领悟学习钢琴的灵动性,在演奏时也不能让聆听者从中感受到音乐的生机。

三、中职教育中钢琴教学的技巧

1.培养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对于学习钢琴来说十分实用。钢琴的学习难度较大,更需要学生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特别是中职院校的学生,他们中的大多数均是刚刚接触钢琴,对于钢琴比较陌生,因此需要从培养其兴趣来提高教学效果。2.引导学生的钢琴情感。中职钢琴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鼓励学生,帮助学生建立学习钢琴的信心。引导学生的钢琴情感,并培养学生学习钢琴的强烈愿望是十分必要的。钢琴属于艺术类的一门课程,是陶冶学习者以及教学者音乐情操的一门课程,其教学过程中仅对钢琴的结构、曲目的演奏等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的注意力可能难以集中。此外,再要求学生反复、机械性地练习老师教授的乐曲,学生也难以提起学习兴趣。所以,在教学上,采取情感引导的方式,增强学生的音乐情感,增强其对旋律的感悟,从而挖掘学生的感情线路。采取表扬和赞赏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鼓励学生用音乐来积极表达自己,活跃钢琴教学的课堂气氛,从而培养学习兴趣。3.重视学习成果的展现。学生对学习成果的展现是反应教学成果的重要方式,也是教学的一个目的。中职钢琴教学的考核方式需要进行一定的改革,传统形式的一次性钢琴练习来评价学习结果,是比较片面的,这样的考核方式会让学生错误的认为学习钢琴的目的就是为了应付老师的最终考核,不利于学生钢琴兴趣的发展,且对于学生以后钢琴素养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不利影响。那么,在教学的考核上,老师要更加重视学生对于曲谱的即兴表演、表演中的情感输出以及艺术魅力的展现等,还需要考核学生的舞蹈旋律、音乐游戏表现能力等。总之,对于中职院校学生的钢琴考核中,应尽量具有较强的全面性,从而更好地表现学生的综合学习成果。

四、钢琴演练技巧的培养

1.手指练习技巧。因为中职院校学生钢琴学习基础较差,其手指会比较笨拙,因此加强学生手指灵活度的训练,提高学生手指关节的支撑能力与四指的灵活性,提高五个手指的独立性是非常重要的。另外,手指的灵活性需要每天练习,使得每个手指的潜力能够得到充分挖掘。2.先思考,后练习。相对于儿童来说,中职院校学生的音乐基础会较好。因此,在教学或练习之前,应引导学生先默读乐谱,在大脑中预演弹奏的节奏和细节,再开始练琴的效果会更好。3.培养学生视听奏的配合能力。钢琴的学习与演奏均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集中力,对于手上动作、看乐谱与理解乐谱的能力、聆听自己弹奏出来的声音,都需要学生经过一个较强时间来练习和磨合,学生才能具有较快的反应能力。4.练习时要慢。钢琴的学习需要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具有较高的配合度,所以刚开始的时候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慢慢地练习过程,从而使得其中存在的问题能够被显露出来,老师也可以及时纠正学生的问题,从而使得钢琴基础更加稳固。

参考文献:

[1]郑敏.谈中职学前教育钢琴教学方案—分层次教学法[J].科教文汇,2014,(03):137+164.

[2]肖玖一.中职学前教育钢琴教学现状及对策[J].职业,2014,(24):111.

[3]崔赞.中职学前教育钢琴教学现存问题与优化路径反思[J].吉林教育,2016,(18):149.

教育技巧范文篇3

一、要善于抓住幼儿的心理

幼儿还没有形成正确认识自我的能力,在个性表现中也有着千差万别。因此,在平时的活动过程中,很多幼儿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要想让幼儿接受批评,正确认识自我,能够承认错误,接受他人的意见与建议,改正错误,教师首先要走进幼儿的心灵,了解幼儿的思想,并结合个性特点给予恰当的指导,让其不仅知晓自身的不足,也能愿意接受批评,这样才能更好地引领幼儿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教师要善于抓住幼儿的“心”,走进幼儿的心理,尊重幼儿,并友善地提出问题,让他们慢慢接受“批评”。

二、发挥幼儿的榜样示范作用

幼儿群体中,有一部分幼儿成长较快,懂得理解与尊重、关爱与帮助等。教师要利用这一榜样示范作用,为其他幼儿指明方向。教师在面对幼儿的错误时,难免会有判断失误的时候。这时,教师要放下架子,勇于在幼儿面前承认错误,为幼儿树立起知错就改的榜样。尊重幼儿,并以生为本,积极构建民主、平等、互相尊重信任、互相合作的师生关系,通过树立教师与优秀幼儿的榜样示范作用,引领他们懂得自身存在的问题,接受他人的意见与建议,可以让教育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教师还要与幼儿建立起平等的关系,成为他们成长与学习的导师,耐心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要求。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让教师成为幼儿的良师益友,师生在交往活动中相互学习,共同成长与进步。

三、科学合理运用教育策略

在使用“批评”教育手段时,教师要注意在适当的时机,采用合理的教育策略,让幼儿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爱。禁止在批评教育幼儿时,仅仅依靠单一的言语说教,而要在特定的场合下,给他们善意的提醒,让他们懂得这样做会有怎样的后果,不能这样做的原因。如果单一依靠批评教育,会给幼儿心理造成阴影和障碍,导致幼儿产生恐惧心理,不仅失去教育的意义,还影响幼儿后续发展。教师可寓批评教育于游戏故事之中,让他们在游戏活动中感受到是与非,并将自身的行为举止与之比较,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还可以在设计的情境活动中,引导他们去选择好的道德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要在情境活动中为幼儿创建良好交往的氛围,使他们在这种情境氛围中树立交往的意识,提高分辨是非对错的能力。在实践中,教育幼儿发现自身错误的行为,勇于承认错误,并将之化为以后的行动指南。这样,不仅避免了相互间的冲突,而且提高了自身的文化修养。

四、让幼儿在“批评”教育中快乐健康成长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幼儿更是如此,他们认知能力有限,在活动中经常会犯错。教师要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批评将幼儿一榔头砸下来,使他们瞬间被砸成了一个闷葫芦,对学习与生活失去自信;还有些教师的批评像不着边际的风,幼儿听了入耳不入心,并没有从思想上教育他们。所以,教师对于幼儿的批评,应该如和风细雨,不仅驱散幼儿心头的阴霾,还应该让他们受到教育与启发,开开心心地反思自己的行为,心甘情愿地改正错误。因此,教师在使用批评这一教育手段时,一定要注意批评的“艺术”,不能挫伤幼儿的积极性,让他们失去自信,形成心理阴影,而要给他们自我更正错误的机会,让他们收获自信,感受快乐,获得发展,健康快乐地成长,这也是实施“批评”教育的最终目的。

总之,批评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方法,对引导幼儿形成正确认知,培养幼儿明辨是非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心理承受能力与抗受挫能力等都具有积极意义。教师要敢于使用“批评”教育这一手段,将其与鼓励教育手段有机整合起来,让幼儿愿意接受批评教育,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敢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在健康和谐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树俊.论幼教中的安抚、批评与惩罚[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1).

[2]曹中评.幼儿教育心理学[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李紫阳.幼儿教育中批评的现状与分析[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1).

[4]刘承.批评教育的价值及其实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12).

教育技巧范文篇4

一、学前教育中家庭教育的必要性

家庭教育是幼儿的第一课程,每个儿童从出生到进入社会,约有百分之六十的时间是家庭度过的,家庭教育在儿童早期发展中影响极大,这是因为家庭教育对儿童的思想品质,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发展,具备着社会其他群体所不具备的优势。据专家分析,幼儿有如下方面的表现优势:①天然的早期化:②巨大的感染性:③强烈的针对:④间接的传递性。如果家庭教育的优势发挥很好,这对幼儿早期的成长发展是十分有利的。反之,就会阻碍儿童的发展和成长。由于幼儿在家里受到父母的第一教育,他们幼小,纯洁的心灵中就会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性。例如:受过家庭礼貌教育的幼儿来到幼儿园后,他会向老师问好,离开幼儿园时会向老师说谢谢。在智力上,这类幼儿也明显比没受过教育的幼儿强,他们反应敏锐,动作轻快,能完成教师安排下的作业,其质量很好。老师要经常配合幼儿家庭进行教育,帮助纠正其不良的习惯。例如:特别幼儿爱吃零食,老师要结合家庭教育,使家长做到在幼儿上学前,让其能吃好早餐。此外,不要给孩子零花钱。培养其从小注重节俭的习惯。

二、幼儿进行情商教育的必要性

幼儿到四、五岁时,脑会长至成人的2/3,其精密的演化是一生中最快的阶段,最重要的学习能力,尤其是情感学习能力,也在这个时期得到最大发展,6岁以后的情感经验对人的一生具有恒久的影响。一个儿童此时无法集中注意力,性格急燥,猜疑、易怒、悲观,具有破坏性,孤独、焦虑,有各种恐惧的幻想,对自己不满意等,以后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将很难把握机会,发挥潜力,可以说他这时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所以,在幼儿阶段进行正规系统的情商教育十分必要,这是奠定人生成败的基础。

三、学前教育的方法

(一)善于掌握幼儿的心理特征

幼儿与成人是两个不同范畴的群体,两者在心理上差异是很大的,只有真正认识这些事实,才能对幼儿进行卓有成效的教育,达到预期目标。幼儿的心理特点有如下几个方面:①活泼好动:②好奇好问:③认识具体形象:④模仿性强:⑤无意性大:针对幼儿以上的心理特征,就不能长时间地让幼儿单纯而枯燥地进行活动。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应该热情地、耐心地给予解答。在教育幼儿时,要注意将抽象的东西化为具体、生动的东西〔比如概念和道理〕。便于幼儿理解和接受。要让幼儿多模仿文明的语言和优良的行为。例如:我校幼儿园全部幼儿都出生在。所接受到的东西不如城里的幼儿多。农村中好多庸俗、无聊的话语容易被幼儿带入园内传诵,行成顺口溜,久而久之,就容易行成难改口语而流传下来。至于某些下流式的动作。有些幼儿也会模仿。甚至在老师面前也胆做作。因此。加强对幼儿文明语言和优良行为教育十分必要。要经常组织幼儿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这些活动应尽量考虑幼儿兴趣,要有必要地对其进行教育,才能收到良好成效。

(二)智力开发要进行

智力是在外界环境中锻炼的结果。专家认为,它是由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共同决定的。对于平常人来讲,后天因素的作用更具有决定性意义。心家认为,人类的大脑发育与成长大部分是在幼儿阶段进行的,一般可以结合如下几个方面来开放幼儿的智力。①训练幼儿的动作发展:②促进幼儿观察力的提高:③丰富幼儿的语言观念:④提高幼儿记忆力:⑤培养幼儿思维能力:⑥鼓励幼儿的创造力。专家认为,要为幼儿提供广泛的生活经验和内容。让幼儿的智力在吸收了形式多样的生活经验后得到发展。例如:在语言传授中。可结合礼貌进行。可让幼儿学习“我爱祖国,又爱人民”。“我爱爸爸,有爱妈妈”这样既学会了语言,又培养了个性和思想感情。为了提高对幼儿的直观教学,可以配合用直观的教具进行。比如:用一个三层式的书架,上面放小玩具:中间放书本:下面文具盒等。让孩子先观察,接着让孩子们说,然后由老师来规范。只有运用形式多样的教法,才能提高其兴趣,激发起其情感,以达到既教书又教人的目的。

(三)启蒙要有新颖性

上面已经提到,由于幼儿个性好动、好问、好玩等。因此不能让其长时间地进行“读写”训练,要让孩子们多接受些艺术启蒙教育,比如:唱歌、跳舞、画画等。是声音的艺术,他通过美妙的声音,生动形象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音乐的感染力是巨大而不可比拟的。马雅可夫斯基说过:“歌手的声音唤起勇气。”宛转动听的旋律可以使人兴奋,给人带来无比的喜悦,有可以使人黯然流泪。音乐能潜移默化地陶治幼儿的性情,使他们保持良好的情绪,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应多些开辟音乐欣赏课,让孩子们多接触音乐,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老师在教学中要结合一些简单易懂的歌曲进行。比如:教唱《小猫你别吵》。《一分钱》、《蚂蚁搬豆》、《蝴蝶花》等,培养幼儿的原因素养。此外,让孩子们看看一些简单的画册,激发他们对画画的兴趣,让五彩缤纷的画画在孩子们的脑子中留下印象。要有目的地让孩子学会画一些简单事物。如:太阳、月亮、树木等,画成后,再让他们分别涂上颜色,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在教示跳舞时,先让孩子们观看幼儿们表演的各种节目,主要的朗诵、跳舞等,让他们在脑子里形成概念。上面已经提到。孩子们的模仿性很强,老师只要认真、耐心地教、孩子们肯定学得快,演得很棒。专家认为,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它结合音乐的感受,审美的眼光,感情的表达等,对幼儿来说,这不仅可以锻炼优美的体态。培养美好的情感和高尚的情趣,还能开发智力,增长知识,使幼儿变得更加聪明、自信、活泼和健康。

(四)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我国思想家陶行知曾说“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性格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揭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应及早抓起的必要性。幼儿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健时期,家庭教育和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比知识的获得更重要。

1、家园结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同样离不开家庭的熏陶。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阳,对孩子的生活照顾的是无微不至,给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帮孩子做一切需要做的事情,最大限度的满足孩子的要求,从不在孩子面前说一声:不。结果,使孩子养成了自私自利、依赖性强的坏习惯。况且幼儿在生理、心理上都在不断发展变化,其行为习惯尚未真正形成。在幼儿园接受的行为模式,如果家长不配合,孩子回到家后,可能很快便弃之一旁。因此幼儿园的教育是离不开家庭的配合和补充的。

幼儿园和家庭之间用家园联系册、家长园地,幼儿成长手册,使家长了解育儿的知识,对家长提出一些具体要求,要求家长督促幼儿严格执行,积极鼓励有进步的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定期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可以让家长亲眼目睹幼儿在园的表现,了解自己孩子与其他幼儿之间的差距,同时也增加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寓于游戏之中,让家长和幼儿在愉快的环境中,受到教育。

家庭也要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首先,父母要努力创设和保持一种和谐愉快、互相尊重的氛围。幼儿在这样的家庭中才会感到温暖愉快,情绪稳定,得到爱心的熏陶,萌发自信心、上进心;其次,要创设优美整洁的家庭环境,使幼儿从小萌发爱美爱整洁,爱护物品,生活有等良好行为习惯。最后,要将教师的教育模式延伸到家庭教育中来,幼儿园要求孩子怎么做的,在家里同样如此要求孩子。这样,才能巩固良好的行为习惯。

2、榜样激励。幼儿的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但他们对来自成人的表扬和鼓励是非常重视的,家长应该利用幼儿的这种上进心理需求,及时肯定幼儿的良好行为表现,特别是对能够自觉遵循常规的幼儿要及时表扬和鼓励,这样就可以使幼儿对正确的行为而获得的正面强化刺激而使其固化下来,而逐渐养成行为习惯。如:为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解决有些幼儿不愿洗手的坏毛病,老师对已经养成洗手习惯的幼儿讲讲自己对洗手的看法,同时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向幼儿出示两张图片,一张图为脏的小手,一张图为干净的小手,然后组织幼儿讨论:“你喜欢那只小手?为什么?”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能说出脏手上有细菌,吃到肚子里会生病的道理。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幼儿学会洗手,当幼儿洗干净手后,教师及时在班级进行表扬,从而使孩子们逐渐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

3、科学引导。幼儿教育中常有这样的现象,有些教师或者家长很想教育好孩子,养成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但往往事与愿违,这与教育方法不当有关。例如,有一位父母很想教育孩子孝敬老人,但由于爱子心切,吃任孩子挑,钱任孩子花,结果导致孩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自私任性的坏习惯,对老人却不够孝敬。因此,坚持科学的教育方法,对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喜欢听有趣味的故事,而充分利用故事教育的载体,对幼儿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可以产生较好的效果。为培养幼儿爱惜粮食,我们向幼儿讲述了《大公鸡和漏嘴巴》的故事,再组织幼儿讨论故事中的不同角色,启发幼儿爱惜粮食。在故事教育之后的进餐中,扔饭菜的行为明显减少了。

我曾今听过这样一个例子,一天一位妈妈带着自己的孩子出去散步,走到半路时,孩子看到地上有一根羽毛,孩子蹲在地上把玩,妈妈看到了就制止孩子“不要玩,太脏了”,孩子被妈妈拉着走时还不停的回头张望。同样的一件事发生在另外一对母子身上,那位母亲的做法是“你怎么发现这根羽毛的啊?你的眼睛真厉害,可是它太脏了,我们把它带回去洗个澡,让它变漂亮”孩子高高兴兴地带着羽毛回家了,并把它做成了一个小玩具,不仅家长尊重了孩子还让家长和孩子有了一次亲子活动的机会。一件同样的事情却有两种不同的结果,家长朋友们你们觉得哪一种教育机制比较好呢?

4、言传身教。幼儿的思想很单纯,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所以对于自己第一个启蒙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尤为上心,父母不雅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可能误导到幼儿。家长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孩子的表率,来影响孩子、教育孩子,平时能够很好地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就往往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如:妈妈看到垃圾桶旁掉了很多餐巾纸,就对正在玩耍的女儿说:“你看,垃圾都掉在地上了,你是想让家干净还是不干净啊?”然后当着女儿的面把垃圾拣起来放进垃圾桶。此后有这种情况出现,女儿都很自觉地把垃圾扔到垃圾桶。

人们常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父母的一言一行就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影响就逐渐成一种人生方式。孩子好模仿,思维具体形象,家长的良好行为习惯是孩子学习的直接范例,家长的行为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如排队、让座、不随地吐痰等到细节都是如此,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做到,要求孩子不做的,父母一定首先不做。

教育技巧范文篇5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特征

现代教育技术以信息技术为主要依托,即涵盖信息技术的教育技术手段组成的系统称之为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信息的产生、选择、存储、传输、转换和分配的过程,而信息技术正是指用于上述一系列过程的各种先进技术的应用,包括微电子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远距离通讯技术等方面。把这些技术引入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大大地提高信息处理的能力,即大大地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二、篮球教学的特殊性需要现代教育技术

篮球运动具有较强的集体性,双方队员既是同场竞技,又是攻守交错,其技、战术的运用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在篮球的教学和训练过程中自然有特殊之处。在篮球技、战术教学中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这种科学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够将教与学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学习途径和学习技巧。

1.篮球技战术的数量多,每个技战术都由几个动作的有机组合所组成

篮球技战术运用的特点是动作与动作的各种组合,动作组合的方法有:同类动作之间的组合、不同类动作之间的组合、真假动作的组合。为了上好篮球课,没有良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就只能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很难有一个质的飞跃。现代教育技术是提高篮球课教学水平所采用的新方法、新手段。

2篮球课教学的基本特点表现为篮球动作具有进攻和防守技术

符合规定标准的篮球动作,必须强调进攻和防守技术的具体分析,在分析时如果单靠教师的讲解,就不能达到最佳效果。在进行篮球战术演练时没有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就很难让学生理解各自的动作技术。另外篮球战术攻防转换是很迅速的,这都会对教师的示范和学生的学习提高难度。因此现代教育技术在篮球课的教学中应用可以带来质的飞跃。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篮球课教学中的应用

1.现代教育技术在篮球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

学生在进行篮球理论课的教学中都会认为枯燥乏味,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肯定不理想。教师在进行篮球理论课教学时可以通过各种软件来制作出教学课件,通过多媒体形象、直观、生动地将教师的教学思想准确地表达出来。这样,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多媒体课件还可以促进学生自我学习或复习,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应用知识。

2.现代教育技术在篮球战术教学中的应用

篮球运动的基本特点决定了篮球战术教学的特殊性。随着各大高校的扩招,就读人数逐年增加,而且又大都在室外篮球场上课,混杂因素又较多,这就增加了教师示范及讲解的难度。在篮球课的教学中更有一些基础战术配合,不仅需要参与的学生在瞬间完成,而且在场上也不能停留或减缓速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制作相应的教学演示课件,一方面可以解决教师示范时的位置选择,为教师节省大量时间来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另一方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可以让学生明确地感知抢篮板起跳时的位置、空中身体的倾斜程度、抢球后落地保护球的动作要领,并能引导学生发展思维,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和难点,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技巧范文篇6

【关键词】高职;体育教学;赏识教育;技巧

体育教学的本质是实现身心健康发展。在当前高职体育教学中,学生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发现学生个性特征与闪光点,运用赏识教育模式,不失时机地进行鼓励,增强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推动教学的顺利开展。

1深入分析赏识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价值

1.1增强学生的竞争观念。在赏识教育的应用下,有助于体育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加快教学内容的传授,对培养学生竞争观念意义重大。体育教学的本质是强身健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具有竞技性的活动,能够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从而增强信心。但是,竞技存在输赢,教师需要合理运用赏识教育,尤其是对于没有取得成功的一方,需要给予肯定与鼓励,即便促使其能够恢复心理状态,重拾信心,以良好的心态看待输赢。也就说,教师需要在赏识教育中注重引导。1.2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精神。赏识教育除了能够增强竞争观念,团队精神也得以构建。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为了得到教师的肯定就会参与竞争,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组建团队进行竞赛,促使学生在竞赛中体会到团队的重要性,意识到团队合作的价值,增强团队观念,对培养合作思维具有重要作用。

2如何提升高职体育教学中加入赏识教育应用技巧

2.1构建师生之间发自内心的相互欣赏与肯定。立足高职体育教学实践,师生之间的互相肯定与接纳是开展赏识教育的前提。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相互接纳需要凭借相互的欣赏、信任以及喜爱来实现的。具体讲,教师对学生的赏识需要是由衷的、发自内心的,这样有利于学生心理上的接受,为学生营造更加轻松的环境,有利于体育技能的传递,同时,也有利于加快实现体育教育目标的实现。2.2强化思想教育在教学中的渗透。在高职体育教学中,一般第一节课采取课堂模式,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实现彼此了解。基于此,教师能够准确掌握学生的体育水平,有利于教学内容的有序开展。对于体育教学的推动,为了激发兴趣,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引导方式,如明星运动、综艺节目等,从而增强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喜爱。2.3在动态观察中发现学生的优势。在体育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善于观察,时刻关注学生的举动,从而掌握学生的个性特征,善于发现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优势,以便给予充分与及时的肯定。另外,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及时的引导,借助多种形式进行鼓励,如手势、语言等,促使学生能够在体育教学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能够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教师的教学实践。基于此,学生形成对教师的信任,教师形成对学生的肯定,彼此配合,共同进步。2.4在赏识教育中渗透个性差异。对于学生而言,其具有差异化的特征,自身条件也各不相同,因此,兴趣爱好也十分丰富。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性地进行赏识教育。据统计,要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促使学生能够在体育运动中得到充分训练,同时,感受来自教师的鼓励与表扬。一般情况下,教师会对学生进行分类,一种是身体素质较好的,对体育课程表现出极大的热情,适应力与接受力较强,他们特长明显,希望得到师生的共同赞誉。一种学生处于中等位置,其积极性稍差,表现不突出。因此,学生的引导至关重要,给予及时的赞赏。第三种是体育技能较为薄弱的学生,但是,教师需要善于挖掘其潜力,不失时机地给予肯定,促使其能够获得信心,结合教师要求,完成体育训练。也就是说,赏识教育适合于各种类型的学生,能够发挥不同程度的作用,促使其能够在鼓励中享受快乐。保证赏识教育的适度性,针对体育教学中的赏识教育,教师需要进行度的把握,保证分寸拿捏准确。在应用过程中,要尊重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结合学生特征,避免盲目夸大,否则很难保证达到赏识教育的效果。

3赏识教育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3.1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信心大增。依托赏识教育,学生自信心大增,这对激发潜能意义重大。例如,在一节足球课上,以为学生表现出对足球的不喜欢,但是,表达了对篮球的热爱。此时,教师就与其进行篮球投篮比赛,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对其篮球表现给予赞赏,同时表示,如果能够将对篮球的热爱付诸于足球学习,也一定能够做的很好。而后,在教师的不断鼓励下,学生完成了课程训练。学生在课后也表达了对教师的信任,是教师促使其获得学习足球的信心,引导其取得不断进步,同时,逐步爱上足球。3.2鼓励弱势群体能够积极投入教学实践。对于体育教学,也存在部分弱势群体,由于主观与客观的原因,在完成体育考核方面存在困难。针对这部分学生,未来不影响其信心,避免其自暴自弃,教师需要给予引导,促使其能重拾信心,认真对待体育学习与训练。依托赏识教育,弱势群体也能够逐步参与教学,逐渐完成教学任务,增强体质的同时,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

4结束语

综上,立足新的发展时期,赏识教育的价值深受教育界重视,也成为高职体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因此,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正确认识赏识教育的优势,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技巧,以学生个性为基础,更好服务于教育行为,强化师生互动与配合,在增强学生体育技能的同时,构建优质的体育习惯,为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温伟芳.赏识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继续教育研究,2012(8):167-168.

教育技巧范文篇7

【关键词】审美教育;高中音乐;欣赏教学

前言

音乐以极美的旋律给人美的享受,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能够将所有的事物表达出来,宣泄着人类的思想情感。音乐教育集合艺术教育、情感教育与思想教育为一体,因此在高中教育阶段,相关教师应重视音乐教育,并利用音乐欣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陶冶学生情操,感受艺术的魅力,提升学生的审美品质与鉴赏能力。

1.引入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欣赏兴趣

在高中音乐欣赏课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教学,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阻碍,帮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可借助图像更直观地体会音乐作品中所蕴藏的思想情感,使高中音乐欣赏课更加生动形象,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使学生充分感受音乐中所蕴含的情感,感知音乐的魅力,教师需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由音乐作品联系生活实际,陶冶学生的情操。在高中音乐欣赏课中,导入环节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与热情。因此,教师需设计新颖的导入内容,引导学生主动融入音乐欣赏课堂活动。比如,在教学“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时”这一单元时,教师可在课堂导入环节,借助多媒体播放一些具有民族色彩的音乐视频,如山西民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教师可鼓励学生伴随音乐进行哼唱。利用浓厚西北风格的音乐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愉悦学生身心。另外可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充分体会音乐作品中蕴藏的思想情感,感受山西地区的风土人情。

2.创设良好的情境,引导学生赏析音乐

在审美教育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课堂中选取的音乐直接影响到当节课的教学效果,而传统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以学生的听为主要教学内容,忽视对学生的个性培养,长此以往,学生容易产生厌烦情绪,甚至对音乐欣赏丧失兴趣。为此,高中音乐教师在组织欣赏教学时,应注重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趣味性教学课堂中主动欣赏音乐作品。高中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的教学情境主要为以下几种:第一,表演性,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时,教师引导学生在自我理解音乐作品的基础上,自主进行创编音乐,以此活跃课堂气氛;第二,图像性,教师为学生选取欣赏的音乐作品时,也可搜集相应的图像及视频,双重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以此提升学生音乐感知能力;第三,随性教学情境,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营造出宽松的学习气氛,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及内心变化。例如,在欣赏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这音乐作品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边牧歌曲的表达形式,以及琵琶的演奏特点,随后再为学生播放《草原小姐妹》。学生此创造背景一定的了解,能更容易地融入音乐作品中,之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取情感体验,以及审美要点。

3.引入多元化音乐,丰富学生情感感受

现阶段的学生普遍喜爱流行音乐,高中音乐教师在开展音乐欣赏教学时,应及时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全面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在音乐欣赏课堂中合理融入流行元素,使音乐种类多样化,丰富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进而拓展学生音乐审美的视野。例如,在欣赏西北民歌《花儿》、《信天游》时,为使学生真正弄清楚西北民歌的特点及情感表达方式,教师可为学生播放阿宝与张冬玲的合唱视频,随后为学生播放《信天游》钢琴弹奏曲,引导学生对不同的音乐形式进行赏析。这样,能让学生充分感受中西方音乐结合的魅力,同时可让学生拥有更丰富的音乐知识,以此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欣赏水平。另外,教师也可将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网络音乐、影视音乐引入音乐欣赏课堂,比如,丽江小倩的《一瞬间》,电影《百鸟朝凤》中的唢呐音乐,动画电影《天空之城》中的钢琴曲,以及歌舞剧《钟楼怪人》等,让学生欣赏不同形式的音乐,并引导学生感受不同形式音乐中的美感与情感。以此提升学生的审美品质。

结语

总之,在当前高中音乐教学中,音乐鉴赏是重要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审美品质及审美取向的培养。因此,高中音乐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在开展音乐欣赏教学工作中,有意识地将审美教育渗透其中,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以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对音乐进行鉴赏,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功能性作用,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品质与审美取向。

参考文献:

[1]黄宇红.审美教育中的高中音乐欣赏教学技巧探析[J].艺术评鉴,2017(02):132-133+151.

[2]牛超.让最美的音乐课润化每一颗心灵———谈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的美育[J].中国培训,2016(06):265.

教育技巧范文篇8

[论文摘要]考察近几年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迅猛发展,我们会发现其中存在的大量问题都根源于我们关于艺术教育价值目标缺乏应有的深入思考,以人文教育统领技艺教学,以大众教育取代精英教育,以审芙教育超越功利教育是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近几年来,全国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呈现出巨大的表里反差。在表层次看来,艺术教育的发展是令人乐观的.从生源基础来说,中小学基础音乐的教育的积极广泛开展,为高校艺术教育提供了雄厚的招生来源;从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教育来看,各大音乐(师范)院系的持续扩招,各大综合高校乃至于理工科院校普遍新增艺术院(系或者专业)I从高校艺术教育的推广普及来讲,各级各类高校文艺活动如“艺术节”等节庆如火如荼。以2006—2008年全国的艺术类高考报名人数的增长为例,自2006年全国艺术类高考报名人数过百万以后,艺术类高考热潮迭起,全国每年以约20%的水平递增。高考大省河南2007年更是艺术类高考报名人数创纪录的四成增长,2008年继续递增19.4%。同期,全国2000多所高校中已有逾700所高校新设或则新增艺术类专业。但是,从深层面来看,对于高等学校艺术教育进行全面深入分析和调查的人士都能够体味到,我们时下的艺术教育教学存在着巨大的隐忧。首先是高校艺术类教学水平在扩招形势下出现下滑;在就业形势压力下,许多高校(尤其是新增艺术类专业学校)的艺术专业办学出现萎缩局面,更为危险的是许多艺术类专业教师乃至于教学主管领导,没有把艺术教学的目标确立为开发学生自我创造潜力的独特活动,视艺术教学为校园中令人愉悦的装饰品,把艺术教学的存在看做可有可无;在各种艺术具体教学活动中,艺术类教学的发展为技巧技能的强化训练所左右,教学效果服从和服务于少数人(精英)的成功,教学创造力的培育受困于教学主体——学生缺乏人文精神的理念和对于艺术作品和生活审美感知的淡漠。这些问题最终必将导致我们艺术教育作为美育和素质教育支柱的功能缺位,作为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在自己酌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对这一课题加以思考,并寻求应对之策。

一、我国现行的高等学校艺术教育体制分为专业和非专业(公共艺术类教育)两个层次,分别针对于艺术专业学生和广大非专业学生。但是无论专业和非专业教学中,我们都有意无意地把技能训练,技法技巧的强化作为重点。因此无论在教学内容安排、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时数的安排,还是大学生广泛参与的社团文学艺术活动中,只讲求专业性技巧忽视技巧背后对于艺术美、人性丰满的追求。这必将导致艺术教育教学陷入对于技能技巧的无限崇尚,对于时尚艺术的跟风模仿(这对于感知敏锐而又缺乏相应的理论和实践修养的高校学生是具有自身合理性的)。高校学生艺术设计表现出来的无生机的雷同,音乐创作演奏演唱中呈现出来的刻板的“神似”,这可以在如火如茶的高等学校校园各级各类文艺活动中屡见不鲜。在这种教育教学氛围内发展的艺术及其作品必然缺乏对于思想的表达,无力于情感信息的表现,更加无法成为透射大学生人生的信仰、理想、情感、人格追求、审美趋向的强力音符。在这种技能技巧教育主导取向指导下的艺术教育,必然导致“习艺愈勤,修养愈浅”。这种所谓的艺术教育在许多教育学者必然是看来是非人文的,非人性的。

由此,以人文精神统领技艺技巧教育就成为艺术类教育教学的必然选择。当代科学史奠基者萨拉将科学、宗教和艺术视为人类对自身的真、善、美探究的结晶体,将之喻为一个三棱锥体的三个面.从锥体底部的各个侧面看去,它们之间似乎相距甚远,但愈往锥体顶端攀登,它们的距离愈靠近,及至顶端,达到了完整的统一。这就要求我们的技能技巧教学要紧密结合学生对于自我的生活中“真”和“善”的理解,以自我独特视角的审视、统领和构造自己的技能技巧。这些技能技巧也只有在融入自己对于特定对象和作品的创造性理解之中时,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因为只有这样,艺术才具有创造者个体的属性,才具有内在于人自身生命的人文意义,这就是现代意义的人的生存价值和意义的统一。所以,有必要加强艺术史、艺术欣赏、艺术批评、特别是美学的教育,打破以往技能技巧训练占绝对主导地位的局面,通过广泛而深人的人文学识修养教育和引导,实现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这是走出‘‘艺术创造一技艺训练”这一教育教学困境,培育具有创造力的艺术人才的必然选择.

二、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宗旨在于培养和造就“我国21世纪的一代高素质新人”。因此我们的艺术教育应该是大众教育,即面向每一个受教育者,以提升整个受教育群体的艺术素养和艺术创造力为最终目标标,这就是艺术教育在高校内的大众化。但是基于我们传统的艺术教育的目标取向,艺术只能是一部分人的高雅享受,艺术是一部分人天才的创造,艺术教育只能为一部分人服务,无论是闲暇阶层,抑或是天赋异禀者。这种艺术教育的“精英化”实际上否认了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大众化。鉴于此,美国音乐教育学家贝内特·雷默(BennettReier)曾经基于传统音乐教育中五线谱的教学作过这样的论述:“五线谱是非常复杂的,哪怕是单行谱表.如果我们想要普通音乐课上所有的在校孩子们都培养起实际使用它的能力,即使只用于学生们在这样的课上唱歌和演奏比较简单的音乐,那我们也必须花上过量的时间来教读谱技能。事实上,我们已经这样做了大约两个世纪了,结果却是令人羞愧.只有极少比例的学习者的乐谱读写能力真正超出了入门阶段……,这不是我们现有艺术教育教学活动的真实写照吗?特别是面临时下商等学校持续扩招,我们将面对着越来越多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兴趣爱好丰富多样的大学生,我们的艺术教育的对象受到越来越多的置疑。许多艺术教学工作者对于自己的教育教学的工作目标也越发模糊了。高等学校文化艺术活动,无论专业还是非专业领域,总是只有一部分人,而目总是一少部分人愿意和能、够参与的活动。这必然导致高等学校艺术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与宗旨的错位。

以上问题的解决的关键在于我们转变对于艺术教育的“精英化”观念,实现艺术教育的大众化,更需要我们对于艺术教育的内涵上作更深层次的理解。首先在艺术教育教学的对象上,我们的专业教学和公共艺术类教学应该注重发掘大多数人的艺术潜能,善于激发少数优秀者的才智,以多向度的发掘代替单一的技能技巧评比,最终实现艺术教育对于大多数人的本来意义——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其次,在教学内容的丰富化,我们要特别注意将具有表现力的,能够激发起学生活力的各种作品,无论其风格特色抑或是来源地域,都应该引入我们的艺术教育教学。而不是与此相反,以在我们现有许多学校的专业音乐教学中,一味排斥所有的流行音乐和“非主流音乐学习外国音乐的兴趣仅仅局限在欧洲文化圈之内;更没有能够充分尊重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的许多优秀的本土音乐文化,近年来高校专业音乐教学对于青歌赛中原生态唱法的“失语症”的根源就在于此。所以,高等学校应该将艺术教育的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尤其是重视普及,加强公共艺术类教学的师资,改革教学体系和内容,为最广大的高校学生创造良好的艺术潜能发掘展示和培养的环境。

三、高等学校的艺术教育,尤其是专业艺术教育,存在着强大的社会功利性惯性。由于传统社会中的艺术教育是少数人享有,艺术教育强调技能技巧的专业要求,许多人把艺术等同于一种奢侈的享受品。在市场化经济的作用下,人们思考艺术教育的功能时往往与经济利益挂钩。对于许多考生而言,艺术类高考录取分数较低,以后能够获得高薪的期盼,往往是他们涌人艺术类高考群体的重要原因。同样,许多高等院校在艺术专业设置和教学中,片面强调的是投入产出效益比,追求的是艺术类教学的模式化流水线式教学,无不是功利化在艺术教育中的体现。更为令人担忧的是,在许多综合性、理工类院校中,包括大多数艺术教育工作者乃至于高校的教育主管领导在思考艺术教育的基础性地位时,仍然把艺术教育功能的基础建立在以艺修德,以艺开智,以艺促体之上,简而言之,艺术的功能只能够依赖依附于德育、智育和体育,这何尝不是一种更深层次更具惯性的功利化取向呢?这些取向的存在对于许多高等院校的办学理念、行为发挥着强大的导向作用。由此,我们在高等院校看到的艺术教育教学和校园文艺活动的违背艺术发展规律种种表现就不足为奇了。公务员之家:

教育技巧范文篇9

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还可以增强人们对美的认识,使人们拥有更加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音乐教育中,钢琴是最受欢迎的乐器之一。在音乐表现力上,钢琴所能表达的感情十分丰富,素有“乐器之王”的美誉。虽然钢琴音乐广受人们的喜爱,但是学习起来十分困难,除了要掌握各项专业的弹奏技巧,还要理解音乐的本质。近年,越来越多的音乐教育学家针对如何提高学习者的艺术素养和如何快速提高学习者的弹奏能力这两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出版了大量的相关书籍。在这些书籍中,由金莹主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年出版的《钢琴基础教程》一书,因其专业的讲解、丰富的内容而在众多图书中脱颖而出。《钢琴基础教程》从素质教育和技巧训练两个角度入手,将提高素质教育水平作为主线,对钢琴、连音、乐曲等多个知识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介绍,能够帮助钢琴学习者提高综合能力。

《钢琴基础教程》的表达方式丰富多样,论述内容专业全面,既有钢琴入门知识,也有专业技巧讲解,无论是初学者还是钢琴领域的教育学家,都可以使用。本书共包括9个单元,主要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钢琴演奏的基础技能。第一单元对钢琴进行了简要介绍,包括钢琴的演奏特点及钢琴的历史,然后详细介绍了每个钢琴键盘的音调、发声以及适合的演奏方式,接着对乐谱进行讲解,以典型乐谱为例,深入剖析了乐谱的解读方式。在第二单元中,作者在前两节阐述了连音的弹奏方法和练习手段,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解释了非连音奏法和连音奏法的不同之处,并重点论述了连音奏法的特点,然后给出了需要连音奏法演奏的练习曲和乐曲,以儿歌弹唱的方式展示出连音奏法的演奏方式。第三单元是在非连音奏法和连音奏法讲解的基础上,解释音符。作者选取了三种典型音符进行解释,分别是八分音符、附点音符和双音,同时也以练习曲、乐曲和儿歌对唱的方式帮助学习者巩固以上知识。第四单元主要是介绍跳音弹奏方法。相较于非连音奏法和连音奏法,跳音弹奏要更加困难,学习者必须明确临时变音记号,因此作者在介绍跳音弹奏方法后,以独立的两章针对临时变音记号进行深入分析,同样也以练习曲、乐曲和儿歌弹唱等进行强化练习。在第五单元中,作者指出了复调音乐的弹奏方法,阐述了在进行复调音乐演奏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再通过练习曲和儿歌进行巩固,通过弹唱提高学生的弹奏能力。全书的后四单元针对C、G、D、F简易调式音阶进行训练,分别讲述了每一个音阶的使用方法。

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每一个单元都设置了练习曲、乐曲和儿童弹唱三小节,通过逐层强化训练来达到巩固、深化知识的目的,使学习者能够在短时间内以最高的学习效率掌握学到的音乐知识点。在该书中,作者将所有概念化和抽象化的内容都以具体化的方式展示出来,有效降低了知识点的学习难度,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帮助学习者快速掌握,利用经典实例使学习者在短时间内理解学习内容。作者从演奏、表达、讲述三个方面设置全书的内容,使每一个章节内容都充实丰富,这种逐层深入的方式与教学要求完全吻合。与传统的音乐教育图书不同,作者没有以纯粹的艺术形式来展现文章内容,相反,作者展现的音乐审美方式多样,音乐内容丰富,演唱风格灵活且不断变化,学习者即使长期学习也不会产生视觉疲劳和听觉疲劳。

从总体来看,《钢琴基础教程》一书完美地结合了弹奏训练和技巧教学,不仅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以开阔宏观的方式叙述了音乐作品,给读者带来的阅读体验也非常美妙,而且以严密的逻辑和巧妙的表达方式化解了各种音乐难题。对于钢琴初学者而言,本书是最佳选择之一。

作者:李爽 单位:郑州大学音乐学院

教育技巧范文篇10

一、对外英语口语特点

对外英语口语相较于日常口语而言,语句精炼、逻辑严谨、条理清晰,在语言表达和音调语气方面更显正式,一般适用于较为严肃、规范的场合,如外贸商务会议、商品谈判、经贸合作洽谈等。对外英语口语基本特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规范性。对外英语主要服务于对外贸易行业,其口语交流通常会涉及到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及行业规范,由此逐渐构成了一系列约定俗成的专业术语和习惯性用语,既便于行业知识的准确表述,也有利于提高对话沟通效率。二是礼节性。对外贸易交流中往往包括不同地区或国家之间的贸易合作,对外语言交流素质与国家形象,国际关系之间具有紧密的关联性,所以对外英语应当充分体现尊重与礼貌,使口语对话过程保持进退有度、有礼有节。

二、对外英语对话技巧

在对外英语沟通过程中,掌握熟练的对话技巧,有助于合作交流的快速进行与顺利完成。首先,在进行对话交流前应当做足准备,一方面需要对此次沟通对手的语言习惯、行为态度和个人喜好进行初步了解,这样在避免无意冒犯引发误会的同时,还有利于维持对话交流的友好状态;另一方面则要充实完备对话材料,思考对话过程中可能涉及的问题并搜集相关资料,以确保在交流时尽可能实现有问必答。其次,对外英语对话交流应当保持对沟通对手的善意与友好,营造出和谐的沟通氛围,以避免其他事件或情绪对沟通的干扰,与此同时,对话过程中应当随时确认沟通细节,尤其是涉及到相关利益问题时,一定要反复明确时间、金额、责任义务等具体内容,一旦存在疑惑,务必要求对方重复阐述和解释清晰,由此提高对话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最后,在对话沟通时,应当简洁、精炼地表达相关内容,不犹豫、拖拉,以免浪费沟通对手的时间和降低沟通效率,同时对于对方提出的不合理要求,也应该明确拒绝,避免无谓的推拉与劝说,从而提高对外商务洽谈的工作效率。

三、对外英语教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