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督导团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3 16:23:03

教育督导团

教育督导团范文篇1

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

一、学习、宣传、贯彻《教育督导条例》。总结各地教育督导工作好经验、好做法,提出贯彻落实的指导意见,研究制订实施的配套文件,指导各地结合实际制订或修订地方法规和规章。

二、开展全国教育工作示范县认定工作。省级教育督导机构在省域内开展对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的基础上,根据标准和有关要求向国家教育督导团申报全国教育工作示范县,国家教育督导团通过组织国家督学督查等形式审核认定。

三、继续做好“两基”督导检查工作。对提出申请并符合条件的省(自治区)进行“两基”国检;对

未实现“两基”的部分省(自治区)进行过程性督导检查;指导各地“两基”巩固提高工作的督导复查。

四、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指标体系。重点研究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标,开展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试点工作。

五、建立和完善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普通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制度。研究制订中小学校督导评估标准和试行方案,鼓励各级督学及具有学科督学能力的督导工作人员深入学校参与教学活动,总结有关经验,及时发现违背教育规律、片面追求入学率、加重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等突出问题和错误做法。

六、开展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研究和实验。完善学生数学学习和心理健康状况监测标准与指标体系。

开展语文、科学学习质量的实验性监测。

七、研究制订中等职业教育督导方案。开展中等职业教育督导工作的调研,总结各地中等职业教育督导工作经验,指导部分地区和学校开展督导评估试点,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八、继续开展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专项督导检查。重点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工作督导调研,确保新机制的顺利实施。

教育督导团范文篇2

一、开始新的一轮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省级督导评估和考核工作。根据党的十七大报告“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的要求和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关于建立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和考核制度的通知》(苏教办〔2005〕23号)精神,开展第二轮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和考核工作,进一步推动县级政府健全教育职责,提高对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考核工作的效能。在县(市、区)自查、市级复查的基础上,对35个左右的县(市、区)政府教育工作开展省级督导评估考核。改进对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考核的工作方式,采取以省辖市为单位,集中对市辖所有县(市、区)政府教育工作进行督导评估考核,并向市政府作出反馈,推动市级政府进一步发挥统筹作用,更好地促进辖区内县级政府积极履行教育职责,确保教育投入法定增长,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深化素质教育。会同省委组织部表彰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省级督导评估考核先进单位。

二、开展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地方教育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情况的专项督查。针对部分地区教育费附加等征收不足、预算不透明、使用不规范的突出问题,根据国家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央教育费附加支出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教〔2006〕325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财政厅等部门江苏省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地方教育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苏政办发〔2003〕130号)精神,对2008年教育费附加等是否按政策足额征收、实际支出使用情况和管理情况,以及2009年教育费附加等征收计划和预算安排使用情况进行专项督查,促进有关县(市、区)将教育费附加等全部用于教育事业发展。

三、开展以落实公用经费、建立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为核心内容的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工作专项督导。开展2009年“以落实义务教育公用经费、建立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为核心内容的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专项督导,就是要推动各地按照《义务教育法》、国务院和教育部、财政部有关文件要求,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确保2009年县级财政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中小学公用经费达到省(小学350元、初中550元)和市规定的基准定额,建立健全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安排校舍维修专项资金,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四、开展贯彻落实《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情况专项督导,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根据新的形势需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贯彻落实《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的省级督导指标体系。继续组织省督学和教育教学专家,重点围绕贯彻落实《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开齐开足课程,减轻课业负担、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提高教育教学设备使用效益、不组织征订规定之外的教辅报刊、书籍等内容,对40个左右县(市、区)进行省级抽查,督促中小学校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切实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从而进一步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五、开展中等职业教育情况专项督导。一是督查职业教育战略地位落实、事业发展、布局结构、骨干学校建设、实习基地建设、校企合作等情况;二是督查地方政府落实职教经费、职业教育助学金等情况。

六、开展回访督导工作,进一步推动县级政府、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认真贯彻教育法律法规和各项方针政策。对2006年以来县级政府教育工作接受过省级督导评估考核以后的整改情况和2008年接受过贯彻落实《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省级督导抽查的县(市、区)整改情况进行回访督导,进一步提高教育督导工作效能。回访督查工作仍然主要采取随机督查方式,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

七、进一步加强教育督导队伍和教育督导制度建设工作。认真实施即将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督导条例》,贯彻执行《江苏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工作规则》。召开省督学换届暨全省教育督导工作会议,认真总结前一阶段全省教育督导工作成绩和经验,部署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的教育督导工作,完成省督学换届工作。对新一届省政府督学、市县(市、区)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督学分阶段、分层次进行培训。继续组织部分督学接受国家教育督导办培训。

教育督导团范文篇3

教育督导,顾名思义,就是对教育的监督和指导。不同的社会、时代和文化背景,人们对教育督导的理解和把握不同。我国古代就非常重视对学校教育的视导和督察,但这种教育督导在本质上与现代教育督导有所不同。在“官师合一,政教合一”的我国古代社会,统治者为维护自身的统治,历来重视教育问题,直接干预教育活动,教育督导是其控制教育的重要手段。特别是隋唐以后,教育督导制度直接同科举制度联系在一起,主要是帮助帝王“督率教官代导诸生”和监督弹劫考试中的舞弊行为。简言之,我国古代的教育督导重在“监督”,主要是为统治者服务的。而现代教育督导特别是西方教育督导主要重视对学校教育的指导,旨在提高教育的效益和质量,促进学生的发展。就美国而言,18-19世纪时把教育督导看作是一种“监督”(Inspection),2D世纪以来则把督导理解为“视导”(Supervision),并且不同的时期对“视导”的理解与把握也不同。如2D世纪60年代主要强调教育视导在课程方面的作用;70年代则重视教育视导在管理方面的作用;80年代,教育视导所关注的是对教学的管理,以适应教育法治建设和社会公众对教育的需要。这说明把握教育督导的概念要考虑社会和经济因素,其内涵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

依据我国国家教委1991年颁布的《教育督导暂行规定》,近年来出版的教育督导著作大致这样来解释教育督导的概念:’‘教育督导实质上是一种行政监督和管理的重要职能,是国家对教育实行监督和指导的有效机制和有力手段,也是现代教育管理体系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特定涵义是指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授权给所属的教育督导机构和人员代表本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对下级人民政府的教育工作、下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和学校的工作,依据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按照督导的原则和要求,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监督、检查、评估、指导,并向本级和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报告教育工作情况,提出建议,为政府的教育决策提供依据。”对这一定义,笔者认为过于偏狭。因为它过分强调了教育督导的行政性,易忽视其专业性;重视.‘督政”,易忽视“督学,’;重在‘.监督”而非“视导”,且缩小了教育督导组织存在的范围,并把督导的目的局限在‘.报告建议,为政府的教育决策提供依据”上。笔者比较赞同黄藏在其所著《现代教育督导引论》中给教育督导所下的定义:教育督导是由教育督导组织及其成员根据教育的科学理论和国家的教育法规政策,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教育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以期促进教育效率和教育质量提高的过程。笔者所理解的教育督导是一种行政性和专业性并举,但以专业性为重,“监督”和“视导”职能兼具,但以“视导”为主,督政与督学相结合,奉行民主、科学、法治的工作方式,以提高教育效率和教育质量为旨归的专家式管理支持系统。它对上能起到“参谋”和’‘反馈”作用,对下能起到“监督”和.‘指导”作用;既在政府或行政领导身边,又扎根于教育行政和学校之中;既在教育行政部门之内,又能够跳出教育行政部门之外;既明上义,又知下情;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既能掌握教育现状,又能前瞻教育的发展和变化。并且,教育督导不仅是指各级政府设立的教育督导机构,也包括学校内部建立的督导机制。关于建立学校内部督导机制,湖南未阳一中对此已经作出了很好的探究和实践。

教育督导古而有之。我国西周时就有“天子视学”,随后视学制度沿袭发展,又扩至“王亲视学”、“学官视学”,但真正建立起教育视学制度是在宋代。宋代设立了专门的官职与机构,设有提举学事司,“岁巡所部,以察师儒之优劣,生徒之勤惰”。元代设提督学校官,明清时中央任命各省提学官(清称提督学政、学政),民国时(1996年后)改称视学人员为“督学”。新中国成立初期也在各级教育行政机构设立督导室或视学室,但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教育督导工作被削弱停滞;1997年9月,邓小平提出恢复重建教育督导机构,教育部设立了视导员,着手恢复教育督导制度;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原国家教委设立了督导司,全国教育督导机构随之建立起来;1991年4月,原国家教委颁布了(教育督导暂行规定》,各省市也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教育督导规章,教育督导工作逐步规范和发展;l卯7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依法治国、加强监管部门,教育部在机构改革中将督导办独立设置,以后中编办又批复原国家教委教育督导团更名为国家教育督导团,带动各级政府在机构改革中普遍成立了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强化了督政职能。就国外主要是西方的教育督导而言,其教育督导制度是在18世纪后才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机器大工业生产引发了个人和社会对教育的极大需求,而由社会团体和个人经办、处于自然发展状态的教育不能适应工业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国家介人教育,加强对教育事业的管理和投人,由此,教育督导制度得以建立。该制度旨在强化国家对学校教育的监督和指导,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由于各国的政治和文化不同,因此教育督导制度也不尽相同。相对而言,笔者比较推崇英、美的教育督导制度。英国是率先建立现代教育督导制度的西方国家。英国政府自1939年首次任命皇家督学,到现在已形成了相对稳定、比较成熟的中央和地方两级制度并行的全国教育督导网络。女皇督学团和地方教育督导机构并非从属关系而是合作关系,二者相互补充。中央督导不负直接的管理责任,而地方督导组织则重视视导后的改进工作以及对教师的指导与帮助、校长的提拔与任命、教育资源的分配等非视导性工作。女皇督学团面向全国,向教科大臣负责。地方督导机构主要负责本地区教育督导工作,向地方教育局和教育委员会负责。这种两级并行的教育督导网络将宏观督导与微观督导统一起来,可以将“督政”和“督学”落到实处。

英国教育督导的职责和范围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现在教育督导的范围已扩大到初等教育、中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整个教育事业,涉及学校管理、课程、教学生活、师资培训等各个方面,对整个教育事业产生巨大影响。英国的教育督导工作是相对独立的。女皇督学团虽设在教科部内,但有其业务上的独立性,督学提出的报告内容教科大臣不得搜改,督学团决定自己的工作程序和方法,不受教科部干预。英国的学校教育具有自由、自治等特性,所以,英国的教育督导机构形成了传统,即教育督导人员不仅是官员,更重要的是专家,是给教育管理部门提专家建议的人。其性质在很大程度上是专业性的,教育督导组织及其人员对教育工作没有直接的权力,但因为信誉及其评价的准确性、建议的适用性、对教育情况了解的透彻性,使之权威性极强,从而能对学校教育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我国1卯7年后教育部将督导办独立设置,并改原国家教委督导团为国家教育督导团,在这一点上似乎与英国的教育督导制度趋同。

因此,笔者认为英国教育督导组织的专业性值得我国教育督导机构借鉴和学习。美国的教育管理中没有教育督导概念,教育督导一般称为教育辅导。虽然辅导工作遍及各级各类教育,但是没有一个统一的教育辅导制度,也没有一个全国统一的教育辅导机构。就教育辅导范围来看,州和学校承担着大部分辅导工作,联邦的作用相对较小。笔者认为这和美国地方分权的教育制度相关。在近2印年的历史进程中,美国的教育督导形成了合作、民主、全面并富于哲学性的特点,强调辅导人员之间、辅导人员和被辅导人员之间相互合作;重视被辅导人员的积极参与;督导范围广泛且注意从教育问题的研究中发现一般教育规律和原则,用以指导教育督导工作和教育活动。总的来说,美国的教育督导不重权力,主要重视专业性,重视教育指导的效果,重视微观方面的视导。因此,美国的教育督导制度值得我们注意,可借鉴之处在于:教育督导组织不仅是指政府设立的专门督导机构,同时学校也承担着大量的教育辅导责任,教育督导工作强调合作、民主、全面,这就使得微观督导尤其是督学更实在。另外还有一些全国性的学术团体,如美国教育协会下属的辅导及课程发展协会以及全国学校评估研究会等都以推动教育辅导或实施教育辅导为宗旨,开展教育辅导工作,这说明除了政府和学校,不妨大力发挥民间学术团体的教育督导作用。无论是督政与督学的偏重之争,还是视导与辅导的称谓之变,论及教育督导的作用,笔者认为可以用以下十六.个字作一个较为全面的概括,即“监督检查、考核评价、调查研究、指导服务”。教育督导是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管理是教育决策、教育执行和教育监控三部分的整合。教育督导是架设在决策与执行之间的桥梁,使教育管理系统处于动态平衡之中。管理系统如果奉行“决策一执行一监督”单轨运行模式,决策部门或行政机构既管决策、执行,又管监督评价,无异于让其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决策是否正确,执行是否得力,显然难以获得一个准确、真实的结论。管理系统如果奉行“决策一执行”、“监督一评价”双轨并行的模式,则决策正确与否,执行得力与否,就不再是决策或行政机构说了算,“监督一评价”系统可以提供客观、真实的反馈和指导,从而是管理更加科学有效。

二、对进一步完薯我国教育督导制度的几点思考

1.关于我国教育督导机构的定位问题,一直存有争议,人们的认识也很模糊。1卯7年,中编办批复原国家教委督导团更名为国家督导团,带动各级政府在机构改革中也将原有的教育局督导室更名为政府教育督导室。此举意在强化教育督导机构的督政职能,也确为落实我国基础教育依法治教之所需。但据笔者看来,教育督导组织的名称虽然变了,其实质并未有多少变化,各级督导机构似乎处在督政无权、督学又无力的尴尬状态。鉴于我国上世纪80年代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后教育管理权限下放的实际状况,加强对各级政府进行依法办学、依法治教的监督责任重大,因此,笔者赞同教育督导机构在隶属关系上受各级政府的领导和上级督导组织的指导,人员编制、职数、经费单列,但不赞成将其完全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剥离出来,成为一个与教育行政部门并行的权力性行政机构。完全的剥离虽然有利于教育督导主要是督政工作的开展,然而却失去了督导的真正含义,况且与教育行政部门难以协调,也不利于督导目标尤其是督学指导目标的实现。就我国目前的教育管理情况来看,国家和省一级政府的教育督导机构位高权重,应当侧重宏观督政职能;市、县包括学校一级的教育督导机构在督政方面确实勉为其难,应当侧重微观督学指导〕

2从教育督导的范围看,我国各级教育督导机构名义上为政府督导室,但仅限于对基础教育的督导,这与当今终身教育思潮影响下正在形成的大教育格局不相适应。应当进一步拓展教育督导的范围和领域,加强对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种类型教育的督导,督导的内容也应涵括管理、课程、师资培训、教学等教育的各个方面。

3.严格选聘教育督导人员,加强督导队伍建设。教育督导工作比一般的教育行政和学校教育工作更具有专业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其素质要求和任职条件要高于一般的教育行政人员和教师的任职条件。然而长期以来,一些政府和行政部门的领导对此认识不足,把那些工作水平一般或行将退休的老弱病者安排到教育督导机构中。教育部长卸任以后一般就任国家总督学,一些校长或教育局长二线之后就到督导室,从中央到地方,莫不如此。而国外教育督导人员的选聘条件与操作则非常严格,从学历、教育实践经历、规划和组织才能、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活跃程度、个性品质等各方面考察,公开进行选聘,并且对督导人员的年龄也作了严格规定,一般在曳}一49岁之间。相比之下,我国督导人员的任职标准还待提高,特别是专业知识标准和专业能力标准要提高,并且要限定身体和年龄标准,以引}一45岁之间、身体健康为宜,以便能够承担经常深人基层开展督导工作之艰巨任务。应采用公开招聘和选拔任命相结合的方式确定督导人员,并加强对现有督导人员的培训工作,着力打造一支专家型的专业督导队伍,为我国教育督导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人员保障。

4.加强教育督导理论研究,创新督导工作机制。总的来说,我国的教育督导理论研究是比较滞后的,无论是研究人员还是研究成果都较少。在人们对教育督导的性质、任务及其定位等基本问题还模糊不清的情况下,尤其需要教育督导理论研究来帮助人们橙清认识、统一思想,为教育督导工作的开展提供认识基础和理论指导。从创新教育督导工作机制而言,应加强教育督导立法工作,着力健全督导程序、督导报告、督导公报等制度,应用现代技术手段开展督导工作,使得督导程序科学,督导报告、督导公报权威而公正,并且做到经常化。

5.充分发挥学校和社会学术团体在教育督导方面的作用。教育督导并不仅限于各级政府设立的教育督导机构。湖南来阳一中的研究实践告诉我们,在学校内部建立教育督导机制是可行而且有效的,它能够将“督学”落到实处,变重“结果”为重“过程”,教育指导效果明显。应倡导一些教育学术团体发挥其专业、权威、公正的特点,积极开展教育督导研究,象美国的一些教育学术组织一样,以推动教育辅导或实施教育辅导为宗旨,共同参与政府组织的教育督导工作。

论文关键词:教育督导认识思考

教育督导团范文篇4

论文摘要:文章从教育誉导的涵义及其历史沿革、教育督导的地位与作用等既定认识出发,提出了对教育督导的理解和看法,并结合我国教育誉导现状,就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教育督导制度作出了一些思考。

关于教育督导机构隶属所涉及的问题是:教育督导室是直接隶属于各级人民政府还是隶属于教育行政部门?事实上,该命题必然牵涉到教育督导机构的体制、地位、性质及其职能的确立,并直接影响其作用的发挥。印象中的教育督导室似乎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养老机构,总是被一些退居二线或认为不太中用的.‘闲”“老”人员把持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印象?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两点:其一是我们自身对教育督导这一领域的浅白无知;其二是我国现行教育督导制度本身确实有待进一步完善。那么,什么是教育督导?它的历史渊源及其在教育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新时期,我国的教育督导制度如何完善和发展?本文将就以上的问题展开分析。

一、对教育督导及其历史沿革的认识

教育督导,顾名思义,就是对教育的监督和指导。不同的社会、时代和文化背景,人们对教育督导的理解和把握不同。我国古代就非常重视对学校教育的视导和督察,但这种教育督导在本质上与现代教育督导有所不同。在“官师合一,政教合一”的我国古代社会,统治者为维护自身的统治,历来重视教育问题,直接干预教育活动,教育督导是其控制教育的重要手段。特别是隋唐以后,教育督导制度直接同科举制度联系在一起,主要是帮助帝王“督率教官代导诸生”和监督弹劫考试中的舞弊行为。简言之,我国古代的教育督导重在“监督”,主要是为统治者服务的。而现代教育督导特别是西方教育督导主要重视对学校教育的指导,旨在提高教育的效益和质量,促进学生的发展。就美国而言,18-19世纪时把教育督导看作是一种“监督”(Inspection),2D世纪以来则把督导理解为“视导”(Supervision),并且不同的时期对“视导”的理解与把握也不同。如2D世纪60年代主要强调教育视导在课程方面的作用;70年代则重视教育视导在管理方面的作用;80年代,教育视导所关注的是对教学的管理,以适应教育法治建设和社会公众对教育的需要。这说明把握教育督导的概念要考虑社会和经济因素,其内涵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

依据我国国家教委1991年颁布的《教育督导暂行规定》,近年来出版的教育督导著作大致这样来解释教育督导的概念:’‘教育督导实质上是一种行政监督和管理的重要职能,是国家对教育实行监督和指导的有效机制和有力手段,也是现代教育管理体系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特定涵义是指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授权给所属的教育督导机构和人员代表本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对下级人民政府的教育工作、下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和学校的工作,依据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按照督导的原则和要求,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监督、检查、评估、指导,并向本级和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报告教育工作情况,提出建议,为政府的教育决策提供依据。”对这一定义,笔者认为过于偏狭。因为它过分强调了教育督导的行政性,易忽视其专业性;重视.‘督政”,易忽视“督学,’;重在‘.监督”而非“视导”,且缩小了教育督导组织存在的范围,并把督导的目的局限在‘.报告建议,为政府的教育决策提供依据”上。笔者比较赞同黄藏在其所著《现代教育督导引论》中给教育督导所下的定义:教育督导是由教育督导组织及其成员根据教育的科学理论和国家的教育法规政策,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教育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以期促进教育效率和教育质量提高的过程。笔者所理解的教育督导是一种行政性和专业性并举,但以专业性为重,“监督”和“视导”职能兼具,但以“视导”为主,督政与督学相结合,奉行民主、科学、法治的工作方式,以提高教育效率和教育质量为旨归的专家式管理支持系统。它对上能起到“参谋”和’‘反馈”作用,对下能起到“监督”和.‘指导”作用;既在政府或行政领导身边,又扎根于教育行政和学校之中;既在教育行政部门之内,又能够跳出教育行政部门之外;既明上义,又知下情;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既能掌握教育现状,又能前瞻教育的发展和变化。并且,教育督导不仅是指各级政府设立的教育督导机构,也包括学校内部建立的督导机制。关于建立学校内部督导机制,湖南未阳一中对此已经作出了很好的探究和实践。

教育督导古而有之。我国西周时就有“天子视学”,随后视学制度沿袭发展,又扩至“王亲视学”、“学官视学”,但真正建立起教育视学制度是在宋代。宋代设立了专门的官职与机构,设有提举学事司,“岁巡所部,以察师儒之优劣,生徒之勤惰”。元代设提督学校官,明清时中央任命各省提学官(清称提督学政、学政),民国时(1996年后)改称视学人员为“督学”。新中国成立初期也在各级教育行政机构设立督导室或视学室,但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教育督导工作被削弱停滞;1997年9月,邓小平提出恢复重建教育督导机构,教育部设立了视导员,着手恢复教育督导制度;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原国家教委设立了督导司,全国教育督导机构随之建立起来;1991年4月,原国家教委颁布了(教育督导暂行规定》,各省市也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教育督导规章,教育督导工作逐步规范和发展;l卯7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依法治国、加强监管部门,教育部在机构改革中将督导办独立设置,以后中编办又批复原国家教委教育督导团更名为国家教育督导团,带动各级政府在机构改革中普遍成立了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强化了督政职能。就国外主要是西方的教育督导而言,其教育督导制度是在18世纪后才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机器大工业生产引发了个人和社会对教育的极大需求,而由社会团体和个人经办、处于自然发展状态的教育不能适应工业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国家介人教育,加强对教育事业的管理和投人,由此,教育督导制度得以建立。该制度旨在强化国家对学校教育的监督和指导,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由于各国的政治和文化不同,因此教育督导制度也不尽相同。相对而言,笔者比较推崇英、美的教育督导制度。英国是率先建立现代教育督导制度的西方国家。英国政府自1939年首次任命皇家督学,到现在已形成了相对稳定、比较成熟的中央和地方两级制度并行的全国教育督导网络。女皇督学团和地方教育督导机构并非从属关系而是合作关系,二者相互补充。中央督导不负直接的管理责任,而地方督导组织则重视视导后的改进工作以及对教师的指导与帮助、校长的提拔与任命、教育资源的分配等非视导性工作。女皇督学团面向全国,向教科大臣负责。地方督导机构主要负责本地区教育督导工作,向地方教育局和教育委员会负责。这种两级并行的教育督导网络将宏观督导与微观督导统一起来,可以将“督政”和“督学”落到实处。

英国教育督导的职责和范围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现在教育督导的范围已扩大到初等教育、中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整个教育事业,涉及学校管理、课程、教学生活、师资培训等各个方面,对整个教育事业产生巨大影响。英国的教育督导工作是相对独立的。女皇督学团虽设在教科部内,但有其业务上的独立性,督学提出的报告内容教科大臣不得搜改,督学团决定自己的工作程序和方法,不受教科部干预。英国的学校教育具有自由、自治等特性,所以,英国的教育督导机构形成了传统,即教育督导人员不仅是官员,更重要的是专家,是给教育管理部门提专家建议的人。其性质在很大程度上是专业性的,教育督导组织及其人员对教育工作没有直接的权力,但因为信誉及其评价的准确性、建议的适用性、对教育情况了解的透彻性,使之权威性极强,从而能对学校教育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我国1卯7年后教育部将督导办独立设置,并改原国家教委督导团为国家教育督导团,在这一点上似乎与英国的教育督导制度趋同。

因此,笔者认为英国教育督导组织的专业性值得我国教育督导机构借鉴和学习。美国的教育管理中没有教育督导概念,教育督导一般称为教育辅导。虽然辅导工作遍及各级各类教育,但是没有一个统一的教育辅导制度,也没有一个全国统一的教育辅导机构。就教育辅导范围来看,州和学校承担着大部分辅导工作,联邦的作用相对较小。笔者认为这和美国地方分权的教育制度相关。在近2印年的历史进程中,美国的教育督导形成了合作、民主、全面并富于哲学性的特点,强调辅导人员之间、辅导人员和被辅导人员之间相互合作;重视被辅导人员的积极参与;督导范围广泛且注意从教育问题的研究中发现一般教育规律和原则,用以指导教育督导工作和教育活动。总的来说,美国的教育督导不重权力,主要重视专业性,重视教育指导的效果,重视微观方面的视导。因此,美国的教育督导制度值得我们注意,可借鉴之处在于:教育督导组织不仅是指政府设立的专门督导机构,同时学校也承担着大量的教育辅导责任,教育督导工作强调合作、民主、全面,这就使得微观督导尤其是督学更实在。另外还有一些全国性的学术团体,如美国教育协会下属的辅导及课程发展协会以及全国学校评估研究会等都以推动教育辅导或实施教育辅导为宗旨,开展教育辅导工作,这说明除了政府和学校,不妨大力发挥民间学术团体的教育督导作用。无论是督政与督学的偏重之争,还是视导与辅导的称谓之变,论及教育督导的作用,笔者认为可以用以下十六.个字作一个较为全面的概括,即“监督检查、考核评价、调查研究、指导服务”。教育督导是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管理是教育决策、教育执行和教育监控三部分的整合。教育督导是架设在决策与执行之间的桥梁,使教育管理系统处于动态平衡之中。管理系统如果奉行“决策一执行一监督”单轨运行模式,决策部门或行政机构既管决策、执行,又管监督评价,无异于让其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决策是否正确,执行是否得力,显然难以获得一个准确、真实的结论。管理系统如果奉行“决策一执行”、“监督一评价”双轨并行的模式,则决策正确与否,执行得力与否,就不再是决策或行政机构说了算,“监督一评价”系统可以提供客观、真实的反馈和指导,从而是管理更加科学有效。

二、对进一步完薯我国教育督导制度的几点思考

1.关于我国教育督导机构的定位问题,一直存有争议,人们的认识也很模糊。1卯7年,中编办批复原国家教委督导团更名为国家督导团,带动各级政府在机构改革中也将原有的教育局督导室更名为政府教育督导室。此举意在强化教育督导机构的督政职能,也确为落实我国基础教育依法治教之所需。但据笔者看来,教育督导组织的名称虽然变了,其实质并未有多少变化,各级督导机构似乎处在督政无权、督学又无力的尴尬状态。鉴于我国上世纪80年代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后教育管理权限下放的实际状况,加强对各级政府进行依法办学、依法治教的监督责任重大,因此,笔者赞同教育督导机构在隶属关系上受各级政府的领导和上级督导组织的指导,人员编制、职数、经费单列,但不赞成将其完全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剥离出来,成为一个与教育行政部门并行的权力性行政机构。完全的剥离虽然有利于教育督导主要是督政工作的开展,然而却失去了督导的真正含义,况且与教育行政部门难以协调,也不利于督导目标尤其是督学指导目标的实现。就我国目前的教育管理情况来看,国家和省一级政府的教育督导机构位高权重,应当侧重宏观督政职能;市、县包括学校一级的教育督导机构在督政方面确实勉为其难,应当侧重微观督学指导〕

2从教育督导的范围看,我国各级教育督导机构名义上为政府督导室,但仅限于对基础教育的督导,这与当今终身教育思潮影响下正在形成的大教育格局不相适应。应当进一步拓展教育督导的范围和领域,加强对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种类型教育的督导,督导的内容也应涵括管理、课程、师资培训、教学等教育的各个方面。

3.严格选聘教育督导人员,加强督导队伍建设。教育督导工作比一般的教育行政和学校教育工作更具有专业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其素质要求和任职条件要高于一般的教育行政人员和教师的任职条件。然而长期以来,一些政府和行政部门的领导对此认识不足,把那些工作水平一般或行将退休的老弱病者安排到教育督导机构中。教育部长卸任以后一般就任国家总督学,一些校长或教育局长二线之后就到督导室,从中央到地方,莫不如此。而国外教育督导人员的选聘条件与操作则非常严格,从学历、教育实践经历、规划和组织才能、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活跃程度、个性品质等各方面考察,公开进行选聘,并且对督导人员的年龄也作了严格规定,一般在曳}一49岁之间。相比之下,我国督导人员的任职标准还待提高,特别是专业知识标准和专业能力标准要提高,并且要限定身体和年龄标准,以引}一45岁之间、身体健康为宜,以便能够承担经常深人基层开展督导工作之艰巨任务。应采用公开招聘和选拔任命相结合的方式确定督导人员,并加强对现有督导人员的培训工作,着力打造一支专家型的专业督导队伍,为我国教育督导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人员保障。

教育督导团范文篇5

为建立健全教育督导制度,进一步推进教育督导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发挥教育督导功能,加快建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监督保障长效机制,经研究决定建立省督学责任区制度。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要充分认识建立省督学责任区的意义。教育督导要为教育科学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并作为根本任务。要坚持改革创新,积极开展工作,奋发有为,为全省教育事业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建立省督学责任区制度,就是要充分实践科学发展观、发挥省督学在督政、督教、督学中的作用,及时对教育发展中的问题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使教育督导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二、省督学责任区的划分。根据一定的行政区划设立省督学责任区,具体设定和督学责任区的组成人员另行通知。

三、省督学为督学责任区的责任督学,每个督学责任区设组长和副组长。负责组织督学责任区的省督学开展督导和调研活动。组长和副组长的任期与省督学任期同步,必要时可提前和延迟。

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办公室为每一个省督学责任区确定联络员,负责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与督学责任区之间的联络与协调工作。

四、责任督学受省政府教育督导团的委托,持省《督学证》依法行使督政、督教、督学的权力,并履行以下职责:

1.对督学责任区范围内县级政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中等及中等以下各类学校贯彻执行教育法律、法规、规章的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和随机督查;

2.对督学责任区范围内的教育经费投入和使用效果进行检查、督导。

3.对督学责任区范围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协调发展情况进行督查和指导。

4.对督学责任区范围内国家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等贯彻实施情况进行督导。

5.对督学责任区范围内的学校办学标准的执行、学校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配备和使用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6.对督学责任区范围内校长、教师队伍建设和条件保障情况进行调研和督查。

7.对督学责任区范围内危及学校安全、师生合法权益和教育教学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及时进行督查制止,或者责成有关部门坚决制止,并上报处理结果。

8.对省政府教育督导团组织督查后的整改情况进行回访督查。

9.完成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交办的其他任务。

五、督学责任区要在省政府教育督导团的领导下开展各项工作,按照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年度工作要点制定工作计划;并定期向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办公室提交责任区督导工作报告,及时通报工作情况。责任区督学每年要开展调查研究和集体督查活动,并向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办公室递交调研和督查报告。省政府教育督导团每年对督学责任区工作进行考核,考核奖励办法另行制定。

六、建立督学责任区督学学习制度。督学责任区每年至少召开一次省督学的学习或联席会议,交流工作经验,促进省督学提高政策水平和督导能力。责任督学要深入基层,实事求是,注重实效,严明公正,对督导结果负责。

七、督学责任区开展教育督导和调研活动,所需经费由省政府教育督导团予以补助。省督学在当地进行的督导活动所需费用,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承担。

教育督导团范文篇6

一、教育督导工作面临的形势

(一)教育督导工作成绩显著。我区教育督导制度恢复重建以来,在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教育督导部门在保障教育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开展对下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教育情况的督导检查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在开展“两教”工作、实施“两基”攻坚、推进“两基”巩固提高等工作任务方面,发挥了政府督导的重要功能,为推进我区教育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区督导机构基本健全,督学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已经建立了自治区、地(州、市)、县(市、区)三级人民政府(行署)教育督导机构。教育督导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教育督导工作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年,自治区成立了教育督导团,自治区主管教育的领导任总督学。聘任了一批年富力强,熟悉业务的政府督学。全区已经拥有1360多名专、兼职督学和特邀督导员,形成了一支政治上强、业务上精、工作严谨、作风民主、服务基层、管理型与专家型相结合的政府督学队伍,保证了教育督导工作有效开展。

(二)教育督导工作任务艰巨。当前,我区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教育发展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在各级人民政府不断加强教育工作,加大教育投入的同时,人民群众要求享受良好教育资源的愿望越来越强烈;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基础教育既面临着“两基”攻坚和巩固提高的艰巨任务,又面临均衡发展的要求。面对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逐步实现教育均衡化发展的要求和学校安全管理等方面越来越重的工作任务,各级人民政府及教育部门急需建立规范的监督和沟通制度,建立科学的督导评估体系和有效的指导手段。作为政府的教育监督部门,教育督导将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面对教育的新形势和新变化,我区目前的督导工作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地改进、完善、开拓、创新。

二、教育督导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

教育督导工作的指导思想。我区教育督导工作要坚持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执行法律法规为根本,以积极开展督政督学,督导推进“两基”攻坚和“两基”巩固提高为中心,以理顺督导体制和创新工作机制为关键,以建立一支专业化的督学队伍为基础,不断推进依法治教和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促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科学管理,努力构建适应我区教育发展的现代教育督导制度。

教育督导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督导推进“两基”攻坚和“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根据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规划目标和自治区“十一五”期间基础教育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加强教育督导检查力度,监督和指导各地落实规划目标。

——对“两基”攻坚县实行督导检查。到年底,要完成对28个“两基”攻坚县的督导检查任务。各级政府督导部门要按规定的程序做好这些县(市)的过程性督导、预检、正式验收和两年一轮的复验工作。

——对“两基”巩固提高实施督导检查。年以前完成“两基”的65个县(市、区)人民政府,每年要以县(市、区)为单位,组织“两基”巩固提高自查自评工作,在此基础上,地(州、市)进行复查,自治区进行抽查。已完成“两基”的各级人民政府(行署)要做到“两基”工作机构不撤、人员不少、经费不减、工作不停。

——建立和完善“两基”巩固提高和实施普通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督导检查机制。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针对本地实际,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制定本县(市、区)“两基”巩固提高和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规划和实施意见,每年进行自查自评。各地(州、市)人民政府(行署)教育督导部门要根据各县(市、区)巩固提高规划目标,按照自治区“两基”年检和复查验收程序的规定要求,在各县自查自评的基础上,进行督导检查。自治区将根据情况对各地(州、市)不少于四分之一的县(市、区)进行抽查。

(二)建立督政工作长效机制。根据国务院和自治区的要求,各级人民政府要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启动对县(市、区)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的督导评估,在全区开展创建“教育强县(市、区、)”活动。通过督政,进一步督促各级人民政府(行署)依法履行教育工作职责,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进“两基”攻坚、巩固提高和“双高”(高水平、高质量)普九,保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政策的贯彻执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逐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三)开展同级督政。根据《自治区教育督导办法》的规定,各级人民政府(行署)教育督导部门要逐步建立和开展对同级人民政府(行署)有关职能部门执行教育法律法规和履行教育工作职责情况的督导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切实履行教育职责。

(四)开展对学校的督导评估工作。各级人民政府(行署)教育督导部门要建立健全对中等及中等以下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含民办教育机构和职业教育机构)的督导评估制度。从办学方向、办学条件、教师队伍、教学质量、学校管理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评估、指导”。积极探索和引进先进的教育督导理念、方法,研究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的新型评价模式。

(五)开展教育专项督导检查工作。各级督导部门要积极开展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情况、加强薄弱学校建设情况、教育经费依法增长及税费改革后农村转移支付资金按规定用于义务教育的情况、教育经费管理使用的情况、教育费附加和人民教育基金的征收管理使用的情况、德育达标和学校安全管理情况、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情况及实施“双语”教学的情况等专项督导检查。

(六)开展对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调研活动。各级人民政府(行署)教育督导部门,要积极主动地开展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有关问题的调研,提出合理化意见,为人民政府(行署)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三、加强教育督导工作的措施和办法

(一)依法督导。各级督导机构要依据《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有关规定,认真贯彻落实原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教育督导暂行规定》、《督学行为准则》和自治区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原国家教委《教育督导暂行规定》的实施办法,严格执行《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督导工作的决定》、《新疆维尔自治区教育督导办法》及有关法律法规,依法开展教育督导工作。

(二)实行督政与督学相结合。督导工作要把督促各级人民政府(行署)执行法律法规、履行教育职责作为督导工作的重点。同时,以督学为基本职能。

自治区人民政府及地(州、市)人民政府(行署)的督导工作,要坚持督政与督学并举,侧重督政;县(市、区)人民政府的督导工作,要以督学为主,兼顾督政。各级人民政府(行署)教育督导部门要突出督导工作重点。

(三)建立教育督导报告的公布和使用制度。各级人民政府(行署)教育督导机构的督导报告,依法向社会公布。教育督导机构向被督导单位和有关部门提出的督导评估意见,被督导单位要在限期内认真组织整改,对经复查仍未改正的,教育督导机构要向其上级主管部门提出处理建议,其上级主管部门要将处理结果及时反馈督导机构。督导报告应作为人民政府(行署)和教育部门教育决策及干部考核和评价学校的重要依据。

(四)建立人民政府督学列席会议和教育系统重要奖惩事项的会签制度。各级人民政府(行署)研究教育工作的重要会议和教育行政部门召开的教育工作会议,应有同级人民政府(行署)教育督导部门的主要领导参加。对教育系统的相关奖惩事项应听取同级人民政府(行署)督导部门的意见,并保证督导报告的运用。

(五)建立教育督导检查评估管理制度。各级人民政府(行署)及其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教育督导、检查、评估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加强统筹协调,避免多头、重复检查评估,减轻督导对象的负担,提高教育督导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六)加强对义务教育发展状况的监测,实行“两基”工作统计年报制度。根据自治区《关于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评估验收办法》和《关于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复查评估意见》的要求,建立“两基”工作情况统计年报制度。加强对“两基”攻坚和“两基”巩固提高状况的监测分析,为各级人民政府(行署)和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七)教育督导采取综合性督导、专项督导及随访检查相结合,终结性督导与过程性督导相结合的办法。教育督导工作要积极探索和研究“督政”、“督学”的新理念和新方法,提高教育督导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导向性、预见性”,充分发挥督导工作的“督查”和“指导”功能。

(八)建立教育督导工作激励机制。各级人民政府(行署)要对执行教育法律法规、落实教育方针政策,履行教育职责,实施“两基”攻坚、巩固提高工作成绩突出的下级人民政府(行署)及单位、个人和教育督导先进单位、个人,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予以表彰奖励。

自治区人民政府根据督导结果对教育工作先进县授予“教育强县(市、区)”称号,并给予奖励。

四、完善教育督导机构,加强督导队伍建设

(一)建立各级人民政府(行署)教育督导团,创新教育督导机制。各级人民政府(行署)要成立由分管领导任总督学,教育部门主要领导任副总督学,并组成由专职督学和兼职督学为成员的人民政府(行署)教育督导团(虚设机构),各级教育督导团办公室设在各级人民政府(行署)教育督导室。

(二)落实各级人民政府(行署)教育督导机构的编制和人员。教育督导机构是代表各级人民政府(行署)行使教育督导职能的专门机构,各级人民政府(行署)教育督导机构的人员编制、领导职数要按照自治区编办的有关规定核定。各级人民政府(行署)应在有利于教育督导工作的前提下,确定教育督导机构设置、编制性质。

(三)加强政府督学队伍建设。各级人民政府(行署)要按照督学任职条件严把入口关,努力建立一支政治、业务素质高,结构合理、勤政廉洁,管理型与专家型相结合,能履行教育督导职责的督学队伍。要建立督导人员培训制度。各级人民政府(行署)要根据督导工作需要,开展法律法规、教育政策、督导理论和业务实践等方面的培训。未经培训的督学要分期分批接受培训。各级人民政府(行署)及其教育行政部门要为督学参加培训、学习考察提供条件。

(四)完善政府督学聘任制度。自治区人民政府总督学、副总督学和督学(专、兼职督学和特约督导员),由自治区人民政府聘任并颁发聘任证书。地(州、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行署)督学(专、兼职督学和特约督导员),由同级人民政府(行署)聘任并颁发督学证书。

五、加强领导,切实推进督导工作顺利开展

(一)教育督导工作要列入各级人民政府(行署)的重要议事日程。各级人民政府(行署)每年至少听取一次教育督导工作情况汇报,研究教育督导工作重大问题。各级人民政府(行署)分管领导要定期指导教育督导工作,参加教育督导活动。各级人民政府(行署)及教育行政部门,要安排专项督导经费,提供必备的工作条件,确保教育督导工作正常开展。

教育督导团范文篇7

20*年度全省教育督导工作会议于12月18日至19日在济南召开。会议学习研究了20*年度教育工作综合督导评估细则,对市、县(市、区)自查自评工作进行了初步部署;各市交流了20*年度教育督导工作情况和2009年度工作打算;省督导室主任刘振鹏总结了全省20*年度教育督导工作,并对2009年度教育督导工作提出了安排意见。各市教育局分管局长、督导室主任,省督导室全体共计40余人参加了会议。

省教育厅总督学*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

*在讲话中介绍了我省20*年度教育事业发展概况,分析了当前全省教育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他提出,教育督导工作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明确新形势下的工作目标和任务,紧紧围绕教育发展战略和政策,围绕阶段性教育工作重点,落实责任,努力推动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

*在讲话中还就认真履行教育督导职责,发挥好教育督导的综合功能,加强教育督导制度和教育督导队伍建设,完善教育督导工作机制,注重教育督导工作调研和教育督导理论研究等提出了要求。他指出,近几年来,我省在教育督导工作中重点抓了督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要注意处理好督政与督学的关系,明确教育督导的责任,努力发挥好教育督导监督、检查、评估、指导的综合功能,在督导活动中既要监督责任、政策的落实,检查存在的问题,作出定性定量评价,又要明确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和措施。要继续加强教育督导的制度建设,不断完善综合督导、专项督导、随访督导、督导责任区和督学责任制等制度。要不断完善教育督导工作机制,教育督导的方式方法要完善,程序要规范,教育督导的方案及指标体系要科学,即要正确、客观、公正、实事求是;要可行,即要具体、细化、量化、可操作、符合实际;要处理好定性与定量评价的关系。要切实重视督导评估队伍建设,建立督学责任区和督学责任制,充分发挥专兼职督学的作用。要进一步加强教育督导工作的调研和理论研究,尤其是各项专项督导的开展,要先搞好调研,确保切实、可行。要处理好教育行政和教育督导的关系。

*还对做好2009年度和今后的几项重点督导工作提出了要求。进一步强调,对市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教育工作示范县(市、区)的创建,以及体育卫生、职业教育等工作的专项督导,都要注重搞好调研,教育督导必须有国家和省的法规、政策作为依据,依法实施。他最后强调,国务院即将出台《教育督导条例》,国家教育督导团即将制定《教育督导工作规程》,届时我省要做好学习和宣传贯彻工作,以此为动力,推进全省教育督导工作上新水平。

教育督导团范文篇8

认真学习贯彻原国家教委印发的《关于印发“普通中小学督导评估工作指导纲要”的通知》和《教育部关于规范普通中小学校检查、评估工作的意见》精神及省市有关教育督导工作文件,提高对政策的理解力,提高对教育督导工作的认识。认真开展督学工作,督促学校对教育法律、法规、规章的执行力度,规范办学行为,保证国家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的得以全面贯彻实施,促进我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积极开展调研工作,为即将颁布的国家《教育督导条例》实施工作做好相应的准备。

二、主要工作行事历

八月份:

与组宣科共同完成《*区校(园)长绩效工资考核与奖励实施办法(试行)》(草案)

九月份:

拟定我区“安徽教育网‘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平台’管理工作”相关制度。

做好对学校工作目标管理督导的前期准备工作。

完成对44中、45中工作目标管理督导工作。

做好我区“安徽教育网‘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平台’”的日常管理工作。

完成市教育督导团办公室和局领导安排的其他工作。

十月份:

完成对部分中学工作目标管理督导工作。

做好我区“安徽教育网‘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平台’”的日常管理工作。

完成市教育督导团办公室和局领导安排的其他工作。

十一月份:

完成对部分小学工作目标管理督导工作。

做好我区“安徽教育网‘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平台’”的日常管理工作。

完成市教育督导团办公室和局领导安排的其他工作。

十二月份:

完成对部分小学工作目标管理督导工作;完成对古城小学等八所地处乡镇学校的工作目标管理督导及城乡共同体学校“捆绑”管理机制督导评估考核工作;做好对区属幼儿园督导工作。

做好我区“安徽教育网‘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平台’”的日常管理工作。

完成市教育督导团办公室和局领导安排的其他工作。

元月份:

撰写中、小学工作目标管理督导报告和城乡共同体学校“捆绑”管理机制督导评估考核报告。

做好2009年全区教育督导工作总结,拟定2010年工作计划。

教育督导团范文篇9

教育督导制度从开始运行以来,其主要任务始终围绕基础教育的范围之内,对下级政府的教育工作、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但对作为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直接为经济建设培养各类中、初级专门人才的职业教育却未能顾及。作为行使国家执法监督职权、宏观调控教育事业发展的教育督导制度,要发挥其在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宏观调控作用,向职业教育领域延伸,是十分必要的,那么教育督导制度如何代表政府行使执法监督检查、规范职业教育行为和教育工作运转机制呢,这是我们研究新的课题。因此,我认为:教育督导要向职业教育延伸,从教育督导制度全方位覆盖教育的执法监督系统的视角,使职业教育督导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与《国家教育督导条例》相一致,让教育督导的同一性、规范性和贯彻实施的互补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督导制度。

一、建立业务精良的职业教育督导队伍,是开展职业教育督导评估的核心内容。当前,如果要依靠各级教育督导队伍现有人员来承担包括职教督导在内的全部督导任务,显然力量不足、人数有限,业务也不熟,也是不现实的。那么就要在现行教育督导组织的基础上,增加人员编制,从职业教育的性质、特点出发,适当聘请一些经济、劳动等部门的行政领导、办学法人代表、专任教师以及社会有关人士参与,增设职业教育督导专门机构或扩充职业教育督导的内容,行使职业教育督导职权。对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的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等进行督导评估,形成职业教育督导的自身网络系统,这样才能取得督有权威、导有效度的结果。

二、制定细致完善的职业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是开展职业教育督导评估的重要依据。目前,职业教育督导仅对普通教育中的职业班和部分初、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评估验收,不同程度地拟定了评估指标体系或实施方案,也产生了促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效应,但从全面实施职业教育督导的内容与要求来看,也不完善,一是检查评估仅限于职业学校,而没有督导下级人民政府及职业教育主管部门;二是检查评估也只是作为教育主管部门行政管理职业学校的一种手段,缺乏宏观调控和沟通协同的执法作用;三是检查评估以“评分标准”为尺度来划分等次,“项目”代替量化的全部内容,缺少量化的权重系数的校正,直接影响了准确、公正的价值判断和结果处理。因此,要开展职业教育督导工作,当务之急是要以即将出台的《国家教育督导条例》为依据,拟定一个对下级人民政府的职业教育工作、下级职业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指导为内容的较为完整的职业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和方案。督导工作才有客观判断的标准尺度,才能有序地开展活动。

三、探索切合实际的职业教育督导评估验收方法,是开展职业教育督导评估的有力途径。职业教育督导起始阶段,宜先行督导试点工作,突出督导重点,按不同办学体制和学校类型分层推进。以督导职业培训机构为重点,选择曾经进行过“评估验收”的职业学校或职业培训中心为对象,以贯彻实施《职业教育法》为主要内容,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和中、初级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的教育教学情况为主分层次,以“三法一纲”的贯彻落实,提高对职业教育地位与作用的认识,积极促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为近期督导任务,进行专项或诊断性督导评估。采用阶段性、形成性和终结性的督导方式,全面铺开职业教育督导评估工作,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督导评估的执法监督功能,逐步加大职业教育宏观管理的力度,推进职业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四、研究指导性强的职业教育督导理论,是提高职业教育督导评估能力的理论依据。实施职业教育督导,是一项全新的带有开创性的实践活动,随着职业教育督导评估工作的深入,职业教育的实践与理论新课题会接踵而来。无论是专职督学还是兼职督导人员,都面临着熟悉和了解职业教育与督导评估要求的问题,职业教育督导就成为职业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就要求我们加强对职业教育科学研究,逐步提高职业教育督导的理论水平。督导组织建立之后,应尽快筹划督导培训工作,培训要通过职业教育督导评估试点工作,积极总结经验教训,学习《教育法》、《劳动法》、《职业教育法》和教育督导理论等,提高督导人员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要热情鼓励和扶持职业教育督导人员积极总结督导实践经验,开展职业教育督导理论研究,并创造条件建立职业教育督导学术研究团体或创办刊物,扩大职业教育督导应用与信息传播,使职业教育督导发挥理论指导作用。

教育督导团范文篇10

第二条省人民政府督学是由省人民政府聘任的依法执行教育督导公务的人员。省人民政府督学由总督学、副总督学、总督学顾问、督学和特聘督学组成,以在职人员为主、退休人员为辅。根据工作需要,特聘督学由省委统战部从各派成员中推荐,由省人民政府参照督学聘任条件聘任。特聘督学与督学履行相同职责和享有相同权利。

第三条省人民政府督学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热爱教育事业,熟悉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管理能力;

(二)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坚持原则,作风正派,敢说真话,办事公正;

(三)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者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有10年以上教育工作经历;

(四)身体健康,有完成督学任务必须的时间,能够保证履行省人民政府督学职责。初聘督学人选年龄,男性61岁以下(含61岁),女性56岁以下(含56岁);续聘督学人选年龄,男性63岁以下(含63岁),女性58岁以下(含58岁)。

第四条省人民政府总督学顾问从有教育管理经验的副省级以上人员中协商产生,由省人民政府聘任。

第五条省人民政府总督学和副总督学由省人民政府从副厅级以上主管教育行政工作或分管教育督导工作的人员中选聘。

第六条省人民政府督学在下列人员中遴选产生:

(一)熟悉教育工作的省直有关部门副处级以上干部或符合条件的退休干部;

(二)省、州(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督导部门的副处级以上干部和教育教学管理专家;

(三)在全省教育领域工作实绩显著,有积极影响的教育专家、中小学校长;

(四)其他符合督导工作要求的有关人员。

第七条省人民政府督学的聘任实行差额推荐,实聘人数与推荐人数的差额比例为1∶1.2。由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办公室根据工作需要确定聘任人数及名额分配。

有关部门根据所分配的名额、督学聘任条件及相关要求进行推荐,并填写《****省人民政府督学推荐表》,报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办公室。

第八条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办公室根据推荐人选提出拟聘任名单,报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领导和省教育厅党组审核,公示无异议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并聘任。

第九条省人民政府督学因故可向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提出书面申请辞去省人民政府督学职务,由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报请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并通知推荐单位。

第十条省人民政府督学由省人民政府颁发聘书,每届任期3年。任期届满后自动解聘。续聘一般不得超过3届。

第十一条省人民政府督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解聘,报省人民政府备案:

(一)不履行省人民政府督学职责的;

(二)一年内无特殊原因未参加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安排的教育督导活动的;

(三)在督导活动中造成不良影响的;

(四)受到行政处分、刑事处罚的。

解聘省人民政府督学时,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向所在单位通报,并书面通知本人。

第十二条省人民政府督学应当履行以下职责:

(一)检查教育法律、法规以及重大教育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

(二)参加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组织的有关教育督导工作;

(三)对当地的教育情况进行调研,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每年向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办公室至少提交一份高质量的督导调研报告;

(四)参与研究制定教育督导的有关文件;

(五)开展教育督导研究,接受教育督导培训;

(六)完成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交办的其他任务。

第十三条省人民政府督学在教育督导活动中享有以下权利:

(一)听取被督导单位情况报告,查阅相关文件、资料,对有关情况进行调查;

(二)参加被督导单位的教育、教学活动,列席有关会议;

(三)遇到危及师生人身安全、侵犯师生合法权益、扰乱正常教学秩序等紧急情况时,应当予以制止,并责成或者报请本级人民政府责成有关单位立即处理;

(四)向有关部门提出对被督导单位负责人的奖惩建议;

(五)按照规定获得省人民政府督学津贴。

第十四条省人民政府督学参加教育督导工作所需经费及津贴,由省教育厅纳入年度预算安排,确保督导工作正常开展。

第十五条省人民政府督学在参加教育督导活动时实行回避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