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19:00:39

教学研究

教学研究范文篇1

[关键词]乡土资源;农村小学;美术教学

农村具有十分丰富的乡土资源,如民俗文化、自然景观、建筑文化等,这些文化在经过一定的转化以后会变成良好的教学资源,并且将其应用到美术课堂教学中会带来很多惊喜,效果也会出人意料。因此,教师要加强对乡土资源的挖掘与应用。

一、乡土资源的挖掘对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作用

教育主要目的是教书育人,重点就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如何成为一个成功的社会人,换一句话,教育即生活。而对乡土资源的挖掘就是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美,发现美,激发美术学习兴趣,进一步促进其创新思维与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在小学美术学科教学中,农村美术教师对乡土资源要进行充分挖掘,并将其融入课堂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给学生营造一个更加有趣的教学环境,从而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学习美术知识。另外,农村乡土资源不断发生变化,可以将更加丰富的资源提供给农村美术教学,加强教学与生活之间的有效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挖掘乡土资源,丰富美术课堂教学

(一)根据本地特色挖掘乡土资源。农村中存在大量的自然植物、土地资源以及动物,资源丰富多样,同时这也是农村小学美术教学的主要材料,如树皮画、草木编制工艺等,都是美术教学内容。美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另外,还可以将民间艺术,如木雕、编制工艺等引入美术课堂上,让学生感受民间传统艺术与民间美术,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可以感受到自然界的美,还可以感受到民间传统美。(二)利用自然资源,丰富美术教学活动。虽然农村小学不像城市学校一样拥有先进的教学设备,教学资源也比较缺乏,但是农村小学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泥土、动物、松果、稻草、小麦等,都是城市小学所缺少的。这些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就是农村美术教学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农村小学美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利用这些资源,并将这些资源与美术教材相融合。在该教学模式中,教师将乡土自然资源当作是教学材料,将乡村自然环境当作是教学场地,让学生就地取材,开展美术活动,感受家乡风土人情的美。另外,通过这种教学方法还可以使得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意识与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创作出一幅幅乡土气息浓厚的美术作品。如在“农家乐”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到农田中感受农村的乐趣。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在农村的田地间,到处可见农民伯伯在收割麦田,成群结队的鸟儿在麦田上盘旋并歌唱。学生在农田中,不仅可以嬉戏、玩耍,感受农作物丰收的喜悦,还可以体验乡村美,感受美术的乐趣。然后美术教师再向学生进行提问:“艺术来源于生活,在创作中大部分灵感和素材都是生活中的事物,所以你们要认真观察生活,发现其中的美,并思考在你心目中美究竟是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生活,体验农村美,并创作美术作品。在完成该节课的讲解以后,教师组织开展一次探索实践活动,活动主题为“松果变变变”,然后带着学生到树林中捡落下来的松果,并发挥想象摆放成各种各样的造型。有的学生将松果摆成小鱼的造型,有的学生将其摆成自己脑海中高楼大厦的造型,还有的学生将其摆成猫头鹰的造型,并且要求教师为它们拍照留念。(三)挖掘建筑资源,丰富美术教学内容。山东济宁是一个沿海城市,周围遍布河流,鱼台县附近就挨着微山湖,并且在鱼台县还有较多的少数民族,所以在建筑方面样式比较多,并且风格各异,如水乡式民居。这些特色鲜明的建筑不仅是当地的文化遗产、乡土资源,还是珍贵的美术资源,给学生的创作提供素材。农村小学生从小就生活在农村,他们对家乡的建筑有一种“免疫感”,因为他们天天见这类建筑,并且居住其中,所以感觉不到自己家乡建筑有哪些特别之处,也感受不到建筑的美。针对该问题,美术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本地区的历史与发展,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建设房屋。如在“家乡的古建筑”该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水乡式民居的图片,并进行讲解,让学生置身于其中,感受水乡式建筑带来的震撼,这样学生就会慢慢产生创作兴趣。有的学生用青色线条绘制了水乡民居,表现出一种淡然的感觉;有的学生用火红色彩绘画出水乡民居,表现出一种热闹的感觉。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学会了通过美术将身边事物表达出来,还对家乡古建筑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自己的审美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高。(四)用乡土材料,开展特色的美术创作教学活动。1.欣赏家乡景色,创作乡土绘本。生活中充满了美,但是能发现美的人却没有几个。尤其是在农村,存在大量丰富的乡土资源,但是美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经常忽视这些资源。为此,我结合“美丽的家园”一课知识引导学生对乡土绘本进行创作。首先,将班级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让各个小组的学生提前收集家乡景象,收集的内容可以是素描,也可以是照片;其次,小组学生在课堂上整理资料,然后进行讨论,确定乡土绘本的基础框架;最后,根据框架完成乡土绘本。在本次乡土绘本活动中,学生对绘本创作步骤有了充分掌握,为其以后用美术形式表现情感奠定基础。各个小组学生在完成乡土绘本的创作以后,可以将绘本贴在校园文化墙上,让全校同学观赏。2.品味家乡特产,创作海报设计。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特产,如在山东济宁鱼台,特产就有大龙虾、莲藕、大米、大蒜、玉堂酱菜等。因此,教师在“小小食品店”该课的教学中,首先,可以让学生将本地特色加入食品店当中,然后让学生对相关特产进行了解;其次,根据学生所喜欢的特产划分小组,然后让各个小组以自己食品店的特产为主题设计一张海报;最后,让各个小组互评,选出最佳海报并进行展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设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并且激发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3.感悟生活,创作独特手账。在农村,具有各种各样、姿态各异的美景,作为农村美术教师,要加强对农村景物的重视度,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美景,并用画手账的形式记录下来。该方法不仅可以给学生的美术创作提供灵感与素材,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创新能力,使学生创作出更好、更加新颖的美术作品。

三、结语

总之,农村具有丰富的乡土资源与美术素材,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深入挖掘乡土资源,并将其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另外,小学美术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美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积极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各项美术活动,进而满足现代美术教学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春梅.利用乡土资源优化乡村小学美术教学[J].美术教育研究,2018(6):174.

[2]林金鸾.利用乡土资源创新农村小学美术教学[J].教育艺术,2016(2):29—30.

[3]周登强.乡土资源在农村美术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中所具有的意义[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18):81.

教学研究范文篇2

关键词:应用型;园林;快题设计;教学

为了适应时展需求和行业发展需要,增加校企合作和实践教学等方式来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表达和实践操作能力。也为逐步实现大学人才能够走向社会的理念,着力于培养综合知识和社会实践能力提升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是目前园林快题设计课程教学的发展方向[1]。

一、园林快题设计课程的重要地位

快题设计是指设计人员在规定的时间(一般是3个小时或者6个小时)内完成指定的设计内容,最终成果是一套相对完整并能反映设计主要内容的方案图纸。近几年中国进入加速的城市化时期,城市建设加快发展,园林城市逐渐增多。特别是一二线城市不断接受国外的设计模式以及高效的工作节奏,设计师逐渐要具备准确敏锐的设计思维。行业日益竞争的环境下,房地产、设计院等企业开始挖掘高效人才,力求短时间达到质量的保证和创意的突破。快题设计对于拓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发掘多角度并且快速分析问题能力、强化手绘表现和口头表达能力、提高设计评价能力等确实有非常好的指导性作用。

二、园林快题设计的教学研究

(一)教学活动中面临的问题

园林专业是我校重要的农学学科专业,针对国内高校现有教学方法,以及国内园林快题手绘班市场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调研。目前很多手绘班注重“手绘”的表现,而忽略了“设计”才是课程的真正目的。在很多快题训练营的老师都是艺术院校出身,大多注重表现形式和图面的美观,很少关注园林设计本身功能要求和设计规范,这需要具有园林专业从业经验者来结合相关理论辅助教学;多数手绘快题班的老师具有自己一套的手绘模式,经过多年的应试经验,形成自己一套快题框架,当实际应试时直接将框架套入到题目中,快题考试变成了一定特定模式,这种快题失去了设计的个性和创新,会引起阅卷老师的审美疲劳,如何能在众多方案中脱引而出赢得考试,这需要教学方式的转变。园林快题设计课程主要是由园林专业的老师来授课,这不仅需要出色的手绘功底和扎实的专业素养,多数园林专业老师不是专业美术出身,需要教师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手绘能力,勤于动手勤于总结,在吸收课外快题训练营的应试精华加以创新的教学模式结合多年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经验,研究出真正适合园林快题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

(二)园林快题设计教学方式的创新

1.教学方法的改变

在总结了国内外相关教学设置情况和教学理念,应穿插阶段性的手绘快题训练,将大四64学时课程分散开,与大二到大三的专业课结合在一起,通过快题设计进行综合知识考核,首先对快题设计的基础理论指导,主要包括快题设计基本工具、程序方法和技巧;然后根据不同的设计课程展开教学活动,将快题设计作为大二到大三相关专业课的考核方式,如公园设计、居住区景观设计、校园绿地设计、街旁游园设计等相关专题的快题设计;最后进行考核成果分析,将学生的作业在PPT中展示出来,鼓励学生走上讲台,让学生通过介绍设计构思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得到了展示。然后是学生互评,让学生主动提出肯定、质疑、意见和建议。教师再对每个方案进行综合点评,及时和学生传达设计上的不足和优势。主要培养学生在图面表达形式和设计创新能力的锻炼,也将每学期学习的相关专业知识及时与快题设计形成联系,在大四这一学期进行知识汇总和补充,针对不同的考研学校和应试单位进行模拟练结不足[2]。

2.加强创新思维训练

有很多学生一开始往往会误认为园林快题设计课程就是另一种形式的效果图表现课程,并在作业过程中重表现,轻创意,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做法。园林快题设计课程最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表现能力,缺乏好的创意,再好的效果图也不能体现出设计的价值。可以设置灵活多样性的题目,如不同性质的公园设计、居住区设计、庭院设计、滨水设计以及街旁游园设计,或者不同形状的地块和变化的环境进行相应设计。也可以选择真实的设计项目,受到地形、气候、环境、道路等多种限制性因素的制约,明确的设计任务书及具体的要求,进行真题真做;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多给学生看一些创意设计,增加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他们的潜能。

(三)科学规范地制定作业评分制度

一般高校和设计单位考核评分内容主要包含设计方案、图面完整性、手绘表现、创意设计等方面。虽然平面图的设计方案能力主要占90分以上(满分150),但有些高校对于图面效果作为第一印象,往往忽视了设计的重要,也促使课外手绘训练营联系侧重点在表现,而导致方案设计所占分数比规定分值要低。其实在考核中过多的以模式套用在考题,只会使方案过于平淡,反而高分试卷多是在设计创意上凸显出来与众不同,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考核环节上多去提倡学生注重设计思维的活跃,这需要平时的积累,提高自身的综合知识能力,才可以敢于创新,要多体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方法,不是单单注重图面的表现形式,减少图面表现的分值,鼓励设计方案创新的学生,让学生逐渐侧重园林快题设计的创新能力,科学的考核方式逐渐培养应用型人才。以上是对园林快题设计课程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多方面的调查研究后,所作的一些思考和创新的探索,根据与原有教学方案成果进行对比,分析新的教学方案及考核成果与原有方式的差异,发扬优点,改进缺点,使教学体系紧随时代的步伐。

作者:冷凝 单位:三亚学院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教学研究范文篇3

关键词:畲族舞蹈;民族文化;文化传承;教学研究

源于畲族人民日常生产生活而创立的畲族舞蹈是畲族人民表达自己情感的一种方式,其起源结合了祭祀、庆典、丧礼以及生产劳动等活动之上。在新中国成立后,畲族人民在新时代的社会环境下又加入了一些现代社会素材的因素。从艺术价值来看,畲族舞蹈以人体为中介,在舞姿上很好地表达了典雅婉约,雄浑粗犷和激昂矫健的风格特色,它很好地体现了畲族人民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将其作为学校的舞蹈教学研究对象具有很好的可行性。

一、畲族舞蹈的动作起源和特色

畲族舞蹈和畲族文化的山歌的关系密切,两者最早起源于畲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后来经过逐渐的积累和发展成为了专业场合的重要感情表达形式,在唱歌的时候通过扭动自己的身体,让感情的表达更加自然和浓厚。在早期的发展中,畲族人民将感情崇拜的对象主要集中在对巫师的尊重上,后来这种逐渐流行的方式也开始普及到丧葬和庆典的环节中,再到后来,社会更加开化,畲族舞蹈成为了人民生活生产中的一部分。从历史传承来看,畲族舞蹈的起源较长,其体系较为完整,在总的畲族舞蹈风格下,不同场合的舞蹈也有着自己的特色。1.祭祀舞。祭祀舞是畲族舞蹈的主要起源场合,它占据了畲族舞蹈中的很大的比例,其祭祀的对象主要是畲族的始祖盘瓠,该传统最早在唐代就已经成型,如今畲族舞蹈中的一些经典,比如《日月舞》、《龙头舞》、《龙伞舞》和《迎祖舞》等都是建立在祭祀盘瓠的背景上。在进行这类的舞蹈表演时,往往能看到表演者以队形的方式展开,在舞蹈方式上多以行进和原地踏步的方式进行,其舞步较为自由但在节奏感上很强。在乐器伴奏上,多采用传统箫、笛、唢呐等乐器进行,另外配上一些有板有眼的古典,可以说是很好地还原了早期畲族人民的祭祀场景,观看这类舞蹈时,能感受到浓浓的民族特色,其场面也有相当的震撼力。2.丧礼舞。畲族的丧礼舞多表现对亲人的追思和造慰死者的亡灵,或驱除邪气,祷祈子孙平安。丧礼舞在畲族的历史中最先源于举办丧礼的法师的一种舞步,法师一边在跳舞的过程中一边要将杯中的清水洒向大厅的每个角落,称为“洗坛”,含义为清洗和驱邪。在传统的起源上认为,丧礼舞在舞步上应当遵循“九宫”的原则,即是八卦加上中宫,该舞步变换频繁但是刚健而自然,在节奏上也明快而清晰,充满一定的美感。起初,该舞蹈主要是以独舞的方式呈现,后来发展为多人舞蹈,主要为六人,在舞蹈中,这些人佯装驱赶阴兵的使者,在畲族的舞蹈文化中《造水洗坛》、《造坛》、《造井》以及《统兵舞》就是丧礼舞的代表。3.生产劳动舞。一般来说,在各个民族的舞蹈文化中,都少不了反应生产劳动的传统舞蹈,由于这样的舞蹈最贴近实际,所以能得到很好的发扬。在畲族的历史文化中,打猎和栽竹是常见的两项活动,以此发展得到的《猎步舞》和《栽竹舞》广为人知,这些贴近生活的舞蹈在节奏上会根据舞蹈的剧情节奏频繁变化,可以带给观众强烈的畲族传统生活气息的感受,让人体会到畲族人民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将这些充满正能量的舞蹈引入学校切实可行。4.新时期的舞蹈。在新中国成立后,各族人民投入到了大生产的行列中,在这个辞旧迎新的伟大历史时刻,畲族的先进知识分子在传统畲族舞蹈的特点上结合了国家在新时期的社会风貌,发展了一套新时期的畲族舞蹈。这些舞蹈较好地反映了时代精神,拜堂、换灯、献茶、敬酒、送客等礼节都成为了融合新时代的元素主题,其中比较优秀的代表有《婚礼舞》、《丰收舞》。这些舞蹈较好地相比于传统畲族舞蹈做出了一定的创新,在风格上很好地彰显了现代文化的风格特色。

二、畲族舞蹈的传承意义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每一个华夏传人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在全球化的当下,一些少数民族因为文化继承人的不足导致很多优秀的民族文化都面临遗失的边缘,而畲族舞蹈就正是其中之一,对此,国家在文化战略发展的方向上就提出了将优秀民族文化融入到高校教育中的战略方针,以实现对于历史文化精神宝库的传承,由于畲族舞蹈本身体现出一定的美感并且还具备诸多的积极意义,包括以下:1.畲族舞蹈的传承意味着对于文化本身的传承。由于舞蹈是依赖于文化产生的结晶,所以在对民族舞蹈的深入理解中,必然意味着对于民族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比如在进行祭祀舞的表演时,如果理解其起源,理解畲族文化的祭祀流程,那么就能在舞蹈的表演中较好地展现出自然顺畅的表演风格。此外,畲族舞蹈作为一种积极性很高的文化,在融入高校的过程中,可以保证在知识健康性的同时提升高校教学内容的丰富性。2.在整体上为国家文化战略贡献了力量。当下国家提出了文化兴国的战略,将传统文化走出去是对该战略的基本要求。在完成这一目标之前,首先就需要民族本身先能传承理解其精神,然后才会有发扬和宣传这一环节的实现,因此研究传统畲族舞蹈并在国人中加以宣传和了解,让国人首先对自己国家的文化有所认识,才能谈走出国门这一宏大目标。所以从这一点来看,在高校中推广普及不仅仅是传承畲族文化本身这一个小课题,也是在实现文化战略强国的这一大课题。3.传承畲族舞蹈艺术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文化的多元性造就了世界的丰富多彩,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对传统文化进行融合创新是一种高效快捷的创新方式。通过吸收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神和特色,打造出一种符合现代局势的新文化需要创作者拥有远见和足够的审美能力,而这一切的基础又建立在多种类的民族文化之上,而对以畲族舞蹈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传承就意味着为文化的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三、畲族舞蹈在教学中的研究和传承策略

1.坚持民族文化的特色性。前面说到世界文化因为民族文化的多元性而多姿多彩,所以民族文化的存在价值就在于它的特色性,因此在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上要坚持民族文化的特色性,不能单纯地为了融合而抹去了民族文化本身的特色性,否则民族文化的继承也将变得毫无意义。另外民族文化本身的特色性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所在,缺乏了特色性,民族文化将变得枯燥无味。从畲族舞蹈的特色来看,它在步伐和节奏上具有典型的民族特点,所以在对畲族舞蹈进行教学时,要善于展示其中的艺术魅力,凸显其本土民族特色,从而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在展开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中注入感情色彩,尽量做到以主人公的角度为学生展现丰富多彩的畲族舞蹈。实际教学显示,感情的感染教学效果远比普通的理论讲学方式更能给人说服力,说以坚持畲族民族文化的特色,善于在教学中投入感情,这是对民族文化传承课的教师提出的较高要求。另外在教学中还可以充分利用畲族舞蹈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它本身可以和山歌实现很好结合的节奏性。通过音乐表达内容和情感,更容易实现对于学生的情感感染,从而达到提升舞蹈教学质量的效果,从民族歌舞的发展上来看,在歌声中逐渐形成舞步是主流的发展方向,因此从舞蹈再回到歌声也有很好的可行度。2.明确民族舞蹈教学目的。在进行畲族舞蹈这一类的民族舞蹈的教学中,要明确其教学目的和普通现代舞蹈教学目的的差异性,注重其精神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让学生善于从情感角度出发感受民族舞蹈的美感,从而在此过程中实现对精神文化认识的提升,所以这更像是一门精神方面的艺术熏陶课程,这要和普通的形体艺术舞蹈课程进行分开教学。在打造高质量的畲族舞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将“教”与“学”贯穿于课堂中间,保证课堂内容是形体动作的表象学习和精神文化的传承学习相结合的课程,其中前者的作用是通过动作形态奠定课程的基调,并且通过学生的形体互动加深对于课堂知识的掌握,而后者的学习的课堂意义就在于通过精神的了解做到对舞蹈动作的精髓的把握,从而为舞蹈形体动作赋予灵魂,起到画龙点睛的教学效果。公正客观地说,在通过形体动作的舞蹈表演中为观众展示了民族风格特色的舞蹈才算是真正合格的民族舞蹈。也只有达到这样效果的教学才算完成了对于民族舞蹈的教学。3.大力发展创新。创新是艺术永不衰竭的动力,也是艺术持续发展的必然需求。在对舞蹈的传承上,要善于结合时代特色打造符合现代人审美的新式舞蹈,才能真正让民族舞蹈被更多的人接受。舞蹈的创新和坚持民族文化的特色性并不矛盾,两者所描述的对象分别是舞蹈本身的思想内涵和民族的文化的表现方式,在这样的原则下实现创新是具有很高的可行性的。就拿畲族舞蹈中的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创新舞蹈来说,该舞蹈就是在坚持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得到的产物。从精神内容上来看,新时代的畲族舞蹈很好地反映了新时代的中国下的畲族人民参与劳作发展的积极性,而在表现形式上,依然很好地传承了畲族舞蹈中的舞步和音乐节奏,这不仅让人想起了畲族传统的山歌。在欣赏这样的民族舞蹈时,会有一种推陈出新的惊喜感和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梦幻感,而这也正是传统民族创新的魅力之一。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捷的当下,很多人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并不高,但是信息时代带来的另一个优势就是信息传播的便捷性。因此相关工作人员更需要将注意力放在如何通过创新激发他人兴趣这一要点上,而高校舞蹈教师也应当具备这样的思想才能保证民族文化教育以高质量的标准推行。

参考文献:

[1]张沛.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创新研究――试析以普高生为主体的舞蹈教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6):116-118.

[2]苏京.把民族文化渗透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7(5):93-94.

[3]唐云.原生态民间舞与学院派民间舞分析[J].艺海,2010(1):213-215.

教学研究范文篇4

关键词:中职学校;语文;有效教学;综述

有效性教学(effectiveteaching)是20世纪极具代表性的一种教学理论,并在20世纪80年代形成了一股研究潮流,之后逐渐影响到我国[1]。受此理论影响,教师们开始尝试运用“有效教学”理论,开展教学活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2]。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在新课改背景下,追求教学有效性已成为广大职校教师的共识[3]。有学者将2012年以前的有关职业学校语文有效教学的研究论文进行了详细分析[3],鉴于此,我们搜集了2013年至2017年已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共108篇论文[4]。本文拟对相关研究成果,作初步的梳理和分析。

1研究成果的量化分析

我们将2013年至2017年已发表的108篇论文进行细化分析,按每年的数量进行统计,分为“期刊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三类,统计结果如表1。从表中可知,近5年来,2013年和2014年研究成果居多。自2014年至2016年皆有高校硕士学位论文问世,但数量很少。期刊论文的作者均是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很少涉及高校教师,仅有6篇高校硕士学位论文,博士论文则无成果问世。

2研究成果的内容分析

上文是将近5年的研究成果进行了量化分析,为了更好的说明问题,我们将从论文的内容着手,进行分类论述。2.1教学现状透视。许多教师对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龙丹莉从教材方面进行了分析[5],陈云从对学生评价层面进行了分析[6]。任金秀从学生角度进行了分析[7],谌若云从教师角度进行了分析[8]。其现状主要是:第一,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薄弱,对语文的学习并无太大兴趣;第二,教师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制定的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脱节;第三,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较单一,未建立系统完整的评价体系;第四,语文教材的部分内容超出了学生的理解范围,学生不易接受。2.2学生专业主导下的有效教学的可行性分析。中职语文教学应以人才培养目标、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和学生实际需要为基点,在具体教学内容中积极挖掘语文课同专业课的相关元素,构建同专业技能衔接的语文特色课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升其专业技能及职业素养[9]。孙春娟认为“找准切合点,多方面挖掘教材中潜在的专业因子和职业元素,有序地将学生的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纳入语文学习轨道上,实现语文教学与学生专业职业技能培养的有效接合[9]”。有研究者认为,中职语文教学应依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在充分利用专业设备、器材的基础上,提高有效教学。陈云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和教学案例为依据,探讨了语文教育应契合专业技能的必要性[6]。教师们了解各专业学生对语文教学的所需内容,依据学生的知识需求,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总之,中职语文教学要与学生的专业知识相契合,适应学生职业技能发展需要,使有效教学顺利开展。2.3课堂模式。孙春娟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任务单导学模式”,能较好地进行有效教学。[10]秦友认为,借助“园校互动”平台,实施新课程改革,探索有效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转变教育思想,改革教学内容和评价模式。[11]张诚诚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游戏沉浸式”、“交往教学”三种教学模式。[12]石磊在教学中运用“三段八环”的教学模式。[13]从相关研究看,教师制定教学模式应符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切忌盲目追求教学模式的多样化而失去教学内容的本质。2.4实施策略。相关的研究者是中职学校的教师,他们结合自身教学经历,对中职语文有效教学的实施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策略,从整体上看,可从两方面梳理。2.4.1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施飞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本,教学目标要和学生自身想要达到的学习目标相契合,而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的兴趣点相结合,做到教学目标、内容和教学手段三者有机结合”。[14]林素娟认为“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学内容应符合专业需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和学生有丰富的情感交流”。[15]张奎晶认为,教师需要确定语文教学在中职教学中的正确定位,进而制定合理科学的教学策略和目标,把握中职语文的教学特点,结合学生的专业,确定教学内容,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16]2.4.2课堂环境。陈丽荣认为,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与教学目标来创设优美的学习环境,环境能够影响人的心情,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更有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17]叶晶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积极鼓励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18]

3结语

教学研究范文篇5

研究生课程教学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课程教学不仅是传承知识和拓宽基础的途径,也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手段。因而,加强研究生学位课程建设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锻炼研究生科研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措施。目前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课程体系“本科化”、“学术化”色彩较浓,与本科、学术型硕士课程的区分度不高;各高校培养目标雷同,缺乏自身特色,且缺乏可操作性;课程结构不合理,基础性、理论性课程过多,课程内容与中小学教师的职业要求脱节;课程实施方式单一,学生主体性缺失,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课程评价主体单一,以总结性评价为主。[1]鉴于此,研究生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教育部文件《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中明确指出,“教学内容要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过程要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要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2]教育部文件明确课程教学在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性,指出研究生课程要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教育部在2015年5月份出台了教研[2015]1号文件《关于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和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意见》中,为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培养质量,指出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的重要意义,并强调要把案例教学作为专业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的重要内容。研究生能力的培养不仅来源于论文的写作和专业实践,同时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和锻炼。教育部文件明确了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改革中的案例教学的重要性。实践也表明,当今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最直接并最有效的方法即是在课程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

二、案例教学的优势与现状

案例教学法是指把案例作为师生互动和新的教学方法,即由案例作为教学材料,结合教学主题,通过讨论、问答等师生互动的教学环节,让学习者了解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概念或理论,并培养学习者高层次能力的教学方法。[3]也就是说,案例教学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问题为导向,以案例为切入,通过典型而生动的个案的描述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参与分析、讨论,使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采用讨论法,一般包括四个环节,即个人学习阶段、小组讨论阶段、集体讨论阶段和教师点评阶段。案例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历史学习案例的收集、概括、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指导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提高能力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当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对案例教学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学方式上,以教师讲授为中心,教学模式单一。在能力培养方面,仍片面强调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对专业实践环节重视不够。在教学内容方面,专业性和学术性的课程内容不分,多数情况是很多课程合上,教学内容创新意识不强。即使已试行案例教学的单位,案例教学也存在诸多问题:一是从已有的案例教学的情况看,案例教学存在诸多困境,如案例教学重视度不够、本土案例较少且质量不高、案例缺乏系统性、缺少专业案例教学教师等。[4]二是从各专业方向案例教学的实施情况看,案例教学的学科分布不平衡,教育、思政两门学科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语文、英语学科,而历史学科所占比例较低,只有3%,这说明案例教学在学科教学(历史)专业的运用研究较少。[5]三是课程案例库建设严重滞后。目前研究生案例库建设的课程处于起步阶段,相关课程案例开发的教材少;即使有,质量也不高。

三、《中国史前沿问题研究》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案例

《中国史前沿问题研究》是贵州师范大学学科教学(历史)专业硕士研究生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使学生在系统了解中国历史发展脉络和基本史实的基础上,熟悉中国历史的相关研究动态与研究史料,掌握中国历史研究的新观点、新理论和新方法,理解中国历史争论的热点问题,揭示中国历史研究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同时,培养学生搜集、分析资料以及逻辑分析的能力,把握相关领域的研究动态和学术前沿问题,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奠定较为坚实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中国史前沿问题研究》是一门既强调理论又关注实践,既注重历史又联系现实的课程。案例是案例教学法的特色,如何选择案例,就成为案例教学法实施的关键。(一)《中国史前沿问题研究》课程案例选择的原则典型案例的选择是案例库建设的关键。《中国史前沿问题专题》案例库素材的选择应突出以下原则:一是典型性,案例呈现的问题要具有代表性,即关注典型教育素材和有普遍意义的历史问题。二是前沿性,关注历史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案例呈现学科发展最前沿的成果与研究动态。如大数据史学、环境史学、新文化学等。三是区域性,处理好区域性和通史性的关系。我们在选择案例时,关注西南或贵州本土的民族历史文化,精选在全国有影响、有说服力的特色案例进行教学。这样的案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使学生们感到亲切、乐学,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亲和力和吸引力,也有利于配合以后中学乡土历史教学,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和亲切感。四是现实性,将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如生态文明建设和反腐倡廉等。五是实践性,学科教学(历史)专业学位研究生面向中学培养人才,因而《中国史前沿问题专题》案例库素材应紧密联系中学历史教学实际。(二)《中国史前沿问题研究》课程案例的基本类型《中国史前沿问题研究》课程案例包括经验型案例、实践性案例、理论性案例和综合性案例等。1.联系实际古为今用的经验型案例。历史的重要功能是借鉴功能,即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历史经验。案例选择可借鉴历史成功的案例指导当前的社会发展。如当前我国倡导的生态文明建设,在历史上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或教训,这些案例至今仍有现实意义。2.历史发展构成的实践性案例。以精选和优化的中国史具有经典性、代表性的历史事件或现象作为对象,有利于以其案例说明论证理论知识,也有利于从实践中总结和升华理论,并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以指导实践。如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与发展对今天倡导的“一带一路”有重要指导意义。3.史学理论案例。注重对史学理论和方法的案例的选取,为理论知识教学寻找理论依据和理论辨析例证。特别是针对古今中外的一些史学家提出的观点、命题、概念范畴作为教学案例进行分析,亦可针对一些理论问题的讨论热点、学术前沿的理论信息与成果、新出现的一些理论问题作为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这些案例可精选史学名著或名家观点。如美国学者孔飞力《叫魂》为我们了解清代社会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堪称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典型案例。4.综合性案例,即史学活动所构成活动案例。史学研究、批评、传播等活动环节构成的案例。科学发现的过程往往比发现的结果更重要。田野调查作为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展现了问题发现的过程,因此,很多田野调查发现历史或纠正历史记载错误的案例生动而有启发性。(三)《中国史前沿问题研究》课程案例的结构1.引言:介绍案例背景,导入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教学对象,说明案例的个案价值和典型意义,这是理论分析的切入点和突破口。2.案例内容:教师概述案例情节,围绕主题展开描述,将抽象复杂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吸引学生的参与兴趣和热情,启迪和引导学生思考和联想。3.问题讨论: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案例进行阐释和分析,做出实践经验总结和理论分析,提出问题启迪和引导学生思考与联想,这个过程体现案例教学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的教学形式。4.案例解析:教师针对案例和讨论做出总结性的概括归纳,并对相关理论与方法进行阐释。5.教学建议:说明本案例的教学目的和用途以及本案例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6.参考文献:交代案例的来源以及相关成果,引导学生课后阅读。

四、《中国史前沿问题研究》课程案例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历史)专业是培养掌握扎实的历史学科专业知识和基础理论、较强的教育实践和研究能力,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够承担基础教育阶段历史学科教学或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从培养目标看,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突出了专业知识、基础理论、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以及人文素养。事实上,自高中试行新课程标准以来,普通高中历史新课标提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理念,加强“知识与能力”的新要求,同时还有培养“人文素养”的新目标。因此,加强主干课程的案例库建设,实行案例教学,对于作为主要以培养高中历史师资为己任的学科教学(历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至关重要。学术性、实践性、职业性共同构成非学术型硕士的质量特质。[6]《中国史前沿问题研究》作为学科教学(历史)专业的必修课程,实施案例教学,可使学生在专业知识、基础理论、创新能力以及人文素养等方面提升。这些可概况为“学”、“才”、“养”等三方面。“学”指专业知识、基础理论。案例选择的原则是典型性和前沿性,关注学术前沿,关注本学科的学术前沿和发展趋势;其类型包括史学理论案例和综合性案例,这些案例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和方法,增长学识的历史见识,培养正确的历史观。这些案例突出了中国史案例的知识性和理论性。“才”指学生的创新能力。重视能力的培养是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最大区别。研究生课程教学的改革意在培养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拓宽学生的研究视野。《中国史前沿问题研究》课程案例教学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案例教学中,学生是主角,教师是“导演”,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组织课堂、引导讨论归纳。启发性是案例教学的首要特点,也是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源泉。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启发性引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型学习,学生充分表现自己,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最终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养”指即人文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的“德性”或“价值观”。中国历史文化蕴藏着丰富而深刻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思想。《中国史前沿问题研究》课程通过精选中国历史典型案例,使学生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历史智慧,培养各种能力,健全自己的人格,引导学生自强不息。“学”、“才”、“养”等方面的培养贯穿于案例教学各环节。另外,重视课前准备,是案例教学中提高学生能力的保证。教师在课前布置参考书目,学生在课前阅读相关参考资料,对所提供的信息进行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的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写出案例分析的发言提纲。

参考文献:

[1]陈兴荣.教育硕士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第3辑)[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5,5.

[2]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典[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402.

[3]张民杰:案例教学法———理论与实务[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7.

[4]于欣华,王涛.我国研究生案例教学的困境与出路[J].未来与发展,2013,8.

[5]段晓战.案例教学法在高师院校历史专业教育中的运用研究[D].河南大学,2015,3.

[6]高桂娟.打造与职业准入相衔接的专业学位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8(8):39-41.

教学研究范文篇6

近年来,我科常组在学校教导处的悉心关怀指导下,在本组的积极努力下,在合作研究型教研组建设方面,大有改观。本组从以下几个方面回报。

一、以加强科学知识、业务理论学习,武装组员

曾几何,有人说过:“要使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不知过了多少年,又有人说,要使学生一桶水,老师要有一条河。也许若干年以后,又有人会说,要使学生一桶水,老师要有大海那样的深,大海那样的广。可见,老师的知识需要不断更新,不断的发展。一个拥有扎实功底的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得心应手,反之,寸步难行。为此,我组本学期加强了科学知识和业务理论学习。我们学习了美国小学主流科学教材:《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笔记大自然》。我们学习了《教学设计原理》、《小学自然教材教法》等相关业务知识,并利用教研活动时间,作了《加强主题设计,提高教学有效性》专题讲座。通过学习切磋,我们努力突破教学常规,用科学理论业务知识武装自己。

二、以课堂主阵地为背景,开展合作教研活动

1)更新组员教学观念,突破教学常规

多少年来,甚至至今为止,我们大多老师评价一节课时,或多或少去关注,去片面追求一堂课的完整性,如从课的导入到课的结束,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免流行形式,很少去深入思考学生在课堂上解决什么问题,解决几个问题才适度?老师很少去关注学生的思维有没有发展,新概念是否形成等。因此,本学期,我们首先通过美国主流科学和教学设计理念的学习,更新组员教学理念,突破教学定向思维,将新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例如,陈豪老师执教的三年级牛津自然教材第六单元《液态、固态、气态》第二课时--《水的三态变化》。按常规教学将水、水蒸气、冰放在一课时解决,从教学形式上来说,过渡自然,内容环环相扣,但稍作仔细研究发现,整堂课实验操作过多过杂,恰似“蜻蜓点水”,究其原因,由于老师受常规的定向思维影响,因而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深入探究水的三态之间的变化,针对这种现象,我组大胆设想,打破教学常规,将本单元三课时内容,划分成两课时来执教,水蒸气一课时,水和冰为一课时。经过课时调整,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空间去探究水和冰之间的相互转化。

2)发挥组员“绍兴师爷”作用,合作做个好参谋

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不断地修改出来的,同理,一堂好课是需要不断的尝试,不断的改进,借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这种螺旋式上升。例如常晓玲老师执教的《光和影子》一课时,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得知影子的形成后,老师出示多媒体儿歌,全班学生念念儿歌加深理解光和影子的关系,从教学达成度来说,无可非议,但从学生知识习得过程来说,似乎还欠缺,总感觉是老师给予学生的知识结论。为此,我组老师建议能否儿歌的内容,让学生来归纳总结,这样便加深理解光和影子的关系。后来常老师第二次对教案进行了修改,果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许经过教案修改执教后,以为较完善,但事后,我们组又经过非正式的研讨,发现,《光和影子》这部分内容,难道只是让学生识记“光在上,影子在下,光在下,影子在右,光在右-,影子在右--------这些结论吗?老师教学的达成度是什么?围绕这个问题我们科常组再次深入细致的分析,每个组员都在反思同一个问题,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什么?那就是物体挡住光形成了影子。核心内容抓住了,那么黑板上板书的光在上,影子在下,光在下,影子在上-------”能不能进行归纳?老师可以组织学生根据板书可以归纳出,光的不同方向的照射产生不同方向的影子。可见,课堂教学的有效达成,离不开教研组的合作策谋划策,同时也需要多次的尝试改进教法,俗话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三、以多元化的活动,开展合作教研活动

教研活动不仅仅局限于钻研教材

研究教法,更主要的是要促进教师的发展与创新,本学期,我组充分发挥综合人力的因素,将劳技、信息技术、自然融为一体,以“合作互助”活动形式,探索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具体做法是:

第一、合作研讨课

要求教研组教师集体参与课堂教学,由一人上课,其余组员听课,课后研讨教学的得与失,研讨改进的方法

通过“合作互助”形式的教研活动,让每一位教师在活动中得到了启发。将每一位老师的智慧融入到执教老师教学中去。第二,个人尝试与集体相结合。我组打破常规,先给予执教老师广阔的自由空间,自己备课上课,组员集体听课,在此基础上组员针对这节课出谋划策,合作修改教案,让执教老师再次上课,组员再次听课评课。通过这种个人到集体方式的备课上课,达到教师之间的知识结构;教法经验互补。

四、.以项目建设为引领,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

本学期,我组进一步《以规范课前准备工作,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为引领,切实提高教研活动质量。由于学科的特殊性,我们自然、劳技、信息技术频繁的使用到器材、软件。而如何选择合适的工具,如何为学生准备有结构的材料?这些都是我们教研组,在每次教研活动中的必须课。因为合适的器材、合理的多媒体软件为提高课堂有效性提高了有力的保证。例如,陈豪老师执教《水的三态变化》内容时,学生研究水结成冰实验难度较大,因为实验室没有冰箱,如何来突破空间得限制,我们组想出了,取薄薄的类似“太阳神”口服液瓶子,将水装进瓶子,再放在盛有冰块的容器里,这样水结成冰实验很快做成了。再如,卞玉琴老师执教的《衣架》一课,如何引导学生将衣架的弯钩做的圆滑、美观,我们组员出了不少金点子,如用fw528号电池弯、用铅笔弯、用固体胶弯等。还譬如,常晓琳老师执教的《光和影子》,学生先前用粉笔挡住手电筒光,由于粉笔竖着不稳,因而影子会晃动,给学生画影子带来困难,我们听完课后,纷纷出点子,想到了润唇膏、想到了固体胶,想到了小皮球、乒乓球等。所有的这些器材,只是学生探究的途径而已。

教学研究范文篇7

【关键词】物流管理;《物流快递》;课程教学

1我国快递行业面临的机遇

1.1市场化改革进程的逐步推进,物流快递成为市场流通的中间环节。自1979年中国第一家快递企业成立距今已有四十年了,回望中国快递业的这风雨四十年,伴随着邓小平改革开放的春风,1993年顺丰的创始人王卫先是以私人夹带快件的方式奔波于深港两地,开启了民营快递的元年,几乎在同时期素有“民营快递之乡”的桐庐涌现出诸如宅急送的陈平、聂腾飞等创业者,随着中国市场对于快递的需求上涨,中国快递业又经历了低成本快速扩张及市场的优胜略汰的洗礼。1.2政府关于快递物流的顶层设计,形成良性运行循环机制。在中国快递业经历生死搏杀的时候,中国政府为了规范快递行业的运行,从2010年到现在,中国政府相继颁布了《快递暂行条例》及《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在政府的指引下中国快递业逐渐走向规范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

2《物流快递》课程性质及教学目标

为了满足市场对于快递人员的需求,也为了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们能够毕业后与市场精准对接,经济管理系教研室在2015年修订的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首次增加了《物流快递》这门课程。《物流快递》是经济管理系物流管理专业的物流运输方向和物流仓储方向的学生必修的专业拓展课。同时近邻宝于2017年作为物流专业学生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物流快递》是物流管理高职专业学生大三的必修专业课,是学习和掌握快递人员职业道德和快递基本流程的基本理论,为快递及相关物流企业培养全面掌握快递各环节业务的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交叉性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解决与客户沟通的能力及对于快递业的国内外发展历史、网点业务及管理、分拨中心业务及快递运输管理知识的掌握。

3《物流快递》课程基本知识体系

3.1第一部分:快递概述及快递人员应具备的服务理念。这部分主要学习快递的历史、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了解国内外快递业发展的历史,理解近几年国内快递业迅速发展的原因。熟悉国内外几大快递公司的介绍和发展历程。掌握快递人员职业道德和快递服务礼仪的基本要求,同时了解快递行业的基本法律发挥基本知识;是物流快递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部分。3.2第二部分:快递基本业务流程。这部分主要介绍快递业务的基本流程,也是《物流快递》课程的重点部分,同时也是学生进行实训的环节。主要讲授各种物品及函件的受理接单、收取、分拣及派送业务,掌握接待客户查询及处理客户投诉业务,熟悉快递管制品、危险品、脆弱品及贵重物品的特征,通过学习学生能熟练地绘制快递业务的流程图。3.3快递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本部分主要介绍快递企业人力资源的独特性,快递企业对人员招聘的要求和渠道以及快递企业招聘的流程和快递企业培训的流程和方式。这部分是《物流快递》课程的拓展环节。

4《物流快递》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1实践性和应用性难以拓展。《物流快递》课程教学目标对于实践性和应用性都有很高的要求,对于快递的知识理解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环节,更注重实践和应用,课程的重点之一就是学习如何处理客户的投诉及结合就业指导课程,如何来进行面试的技巧学习,但因为学校目前只有近邻宝这样一个实训基地,造成其全面的实践性项目较难拓展。4.2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需要相脱节,供需矛盾突出。《物流快递》课程是在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大三的第一学期开设,但是由于学校对于大三学生普遍只安排为期十周,每周两节的课程教学学时,很多老师只能基本讲授完理论部分,而薄弱的基础知识不足以支撑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导致很多学生上手能力差从而不能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4.3教学方式和考核形式单一。由于《物流快递》课程在大三开设,此时部分学生的心思已经不在课堂上,导致部分老师采取单一的课堂讲授模式讲课,枯燥、乏味,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不仅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不能达到基本的教学满意度。而考试形式均以期末纸质试卷为唯一考试形式。

5改善《物流快递》课程教学的对策建议

5.1专业定位目标要与市场需求相一致,提升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物流快递》这门课程的教学重点应该在应用环节。目前市场对于快递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应该根据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情况和人才发展规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实训环节,对于近邻宝校园快递中心的业务应该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传帮带式的实训指导。5.2加强教学方式和课程考核方式的多样化。作为大三的学生,他们面临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所以在课程教学方式上应该尽量的多样化,如:多媒体视频教学、参观及竞赛等多种方式,加强本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程考核方式上也应该多元化,不局限在期末纸质卷面的答题情况,可以通过设计方案的解决问题能力去考核学生的教学效果。如如何提高校园快递的分拣速度的方案设计,如何进行快递员形象设计的方案等。5.3引导学生参加相关的学科竞赛。随着电商平台的大量涌入市场以及无人化和自动化输送设备在分拨中心的使用,市场对于快递员的业务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老师应该多引导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或者创新创业大赛,让学生们能够在比赛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团队协作等素养,以便学生毕业后能够和物流市场无缝对接,更快的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

参考文献

教学研究范文篇8

【关键词】幼师;舞蹈教学;情感;身心合一;形神兼备

在幼师学校的课程设置中,舞蹈作为一门专业必修课,其教学目标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幼儿舞蹈职业教育的技能、适应幼儿园舞蹈教育工作外,还要求对学生开展美育,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在幼师的舞蹈教学中,应渗透情感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领悟舞蹈之美,学会由内至外、从丰富的内心世界出发,带动躯体去展现舞蹈作品。《中国艺术百科辞典》记载:“舞蹈之美,在于运用富于生命活力的人体——即由富有审美价值的动作、姿态造型、技巧、表情和心态所组成的人体运动形式,创造出身心合一、形神兼备、诗情洋溢、饱含乐感的动态形象,是一种富有生命活力、变化万千、转瞬即逝的人体动态美。”由此可见,要想展现舞蹈之美就必须学会“身心合一、形神兼备”,也就是“舞由心生”。美国著名舞蹈家肖恩说过:“真正的舞蹈教育也是人的全面教育——他的身、心、情、感将在舞蹈中得到滋养、熏陶以及锻炼。”在舞蹈课程的设置上,主要从加强学生的舞蹈基本功训练、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和幼儿舞蹈三大教学部分入手。在实际的招生过程中,入校的新生大部分都来自农村乡镇或是县城,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对舞蹈接触甚少,了解不多,且在情感表达上太过于害羞,不敢与老师交流。甚至有些学生因为自身舞蹈素质或身体素质(肥胖、柔韧度不佳等)原因,从而失去信心,这给舞蹈教学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困难。因此,作为一名幼师的舞蹈教师,要从身、心、情、感四个方面来训练和培养学生,使学生在一种愉悦的状态下激发情感,建立自信,让学生内心萌发出对作品或组合的理解,从而达到身心合一、形神兼备、舞由心生。

一、开展基本能力训练教学,调动学生身体的积极性

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它以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来展示人内心的精神世界,表现舞者的审美情感。如细腻的情感、深刻的思想和鲜明的性格。对于舞蹈课程的认识,很多学生在入校前从未接触过真正的、规范的、深层次的舞蹈,不知道什么是古典舞、什么是民间舞、什么是幼儿舞。因此,教师在第一节课的课堂上就要向学生介绍什么是舞蹈,以及舞蹈的种类。如舞蹈分为生活舞蹈和艺术舞蹈两大类。而其中生活舞蹈又包括习俗舞蹈、宗教祭祀舞蹈、社交舞蹈、自娱舞蹈、体育舞蹈和教育舞蹈。艺术舞蹈则根据不同的风格特点分为古典舞蹈、民间舞蹈、现代舞蹈和新创作舞蹈等。并且教师要着重介绍两方面:一是古典舞蹈的表现手段——“身韵”,即“形神兼备、内外统一、身心并用”,通过“身韵”的训练达到“以神领形、以形传神”的目的。二是民间舞蹈的风格和特点迥然不同:温暖的地方,舞蹈韵味委婉、婀娜多姿;寒冷干燥的地方,舞蹈风格粗犷、豪迈凝重;海边的舞蹈,热情娇俏;草原的舞蹈,舒放开朗。因此,在学生入校最初的舞蹈课中,首先,可以通过影像资料和舞蹈杂志的形式让学生基本了解舞蹈的种类。其次,在基本功教学中主要解决学生身体的软、开度以及腿部能力的训练。通过中国古典舞的训练,学生可以认识到什么是含、腆、迎,什么是姿态造型,等等。最后,在上民间舞课时,让学生分组模仿老师所示范的组合进行表演,并互相加以点评,可以通过组合中个别元素动作的重、难点,来让学生进行分析。例如,通过蒙古族民间舞——柔臂的练习,让学生明白手臂动作时发力点应该是由肩发力,然后带动大臂到肘、到小臂、到腕,最后延伸到指尖。通过以上的学习和模仿尝试,学生对舞蹈科目有一定的了解,基本掌握肢体,能控制每块肌肉的力量,并保持有一种探究的心态,提高学习舞蹈的兴致以及积极性,同时建立自信。

二、教学中情绪美的启发,引入学生动作的规范性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身韵课的教学是通过规范的训练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以神领形、以形传神”其中的韵味。例如,在课堂上给学生教授古典舞基训中最为常见的连接动作“风火轮”,在整套动作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动作规范中可对学生提出以下两点要求:一是这个动作由双臂造成身前一个立圆,身后一个立圆,通过腰的横拧、敞仰、倾伏的连贯运动过程综合而成。二是除了横拧、敞仰、倾伏的腰部条件外,弓箭步、扑步和大八字步都要有极好的基础。让学生在明确动作规范的情况下进行“风火轮”的练习。整个练习过程中,有学生只是在耍膀子,表情呆滞,而且手臂动作生硬,没有产生如“风”啸啸、“火”腾腾、“轮”滚滚的动作要求。就以上情况,可对学生提出如下要求:首先,让学生在脑中联想汽车轮子快速转动时的景象;其次,让学生在把自我化作飞速的车轮,飞驰在熊熊烈火之上,使双臂的动作发力猛、速度快,而脚下步位大、幅度深,只要单臂产生“轮”感,双臂才能有“风”和“火”的感觉,并且可以根据不同的节奏和音乐情感表达出不一样舞蹈韵味。通过教师的启发教学,学生在接下来的练习中,从动作的规范性到教学情绪的变化都有较良性的提升,并使动作完美地呈现了“风”啸啸、“火”腾腾、“轮”滚滚的动感形象。

三、实施情感启发法,促进学生建立表演欲望

在中国民族民间舞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使用课堂讲授法外,还可实施情感启发法配套进行教学。所谓情感启发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丰富的直观材料、形象生动的语言,启发学生在学习各种动作过程中努力辨别不同时空变化与着力方式,以及内心深处的心理变化,尽可能通过身体将它完全表现出来,从而达到对某个地域与某个民族舞蹈情感表达的认同。例如,在教授蒙古族民间舞中的“柔臂”动作时,教师首先指出动作规范的要求,是以肩部动作的延续和波浪形伸展,它是整个臂部关节大幅度变化的动作。大部分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会出现手臂肘关节僵直的状态,两臂动作生硬,无肩部动作的延续,更无波浪形的伸展。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让学生联想自己就好比草原上一只飞驰的雄鹰,自由自在地在蓝天上翱翔,从而使得手臂、肩关节得到松弛,使动作更加延续、伸展。而在马步动作的学习中,学生只是单一地进行脚下步伐的练习,而忽略上身人骑在马上的神态,使上下身的动作失去了协调,毫无美感而言。在长跑马步和走马步的练习中,为了更好地区别两者之间的不同,让学生用走马步模仿牧民骑马走在草原上,惬意地欣赏着无边的草原。然后再用跑马步模仿马的奔跑、跳跃的形式来展现蒙古族牧民悍健有力、热情奔放的性格。以上两种方式让学生得到启发,能更好地模仿动作,把情感融入动作中,达到形神兼备的教学目的。

四、游戏与音乐融合,拉近师生关系,使学生“舞由心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舞蹈学习的教学质量,如果师生关系融洽,就可以把单调、枯燥的课堂学习变成一种美的互动和享受;反之,则可能使整个课堂变得枯燥乏味,使学生感到厌倦和不耐烦,甚至可能产生抗拒心理。对此,可尝试把游戏与音乐融合在一起,以此来优化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跳舞时产生舒畅、愉悦的心情,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教学状态。课余期,闲暇时融入学生生活学习,寻找共同兴趣爱好,谈论话题,了解学生喜欢的舞蹈,等等。拉近师生关系首先使学生厌倦、抗拒等不良心理得到放松,使师生间产生心理共鸣,由此可让学生情不自禁地投入到教学当中。由“心”生出舞蹈。在课堂教学中,仅仅采用生动、形象、直观的方法向学生讲述最基本的练习技巧是不可能达到良好效果的,而更多的应是循序渐进地通过一些难度较小、旋律优美、蕴情丰富的舞蹈组合学习尝试来培养学生,建立良好的舞蹈“内心感觉”,这不但能培养学生具体认识舞蹈之美,并且通过感受简单的基础训练和良好的心理状态相结合,由此让学生学会用肢体表达感情,用情感带动动作,用音乐感化心灵。例如,在古典舞身韵元素——含、腆、迎的短句训练中,首先在音乐上可选用民乐《春江花月夜》作为伴奏。授课前先让学生欣赏音乐,并引导学生把情绪溶入音乐中,想象自己漫步在湖边,用含蓄的身形欣赏着美丽的倒影,抬头迎风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然后再学习元素动作。经过这样的练习,学生能很好地根据“内心感觉”在音乐中用情感带动肢体来表现短句的训练。在幼师的舞蹈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把学生的身体通过训练使之能达到一定的柔软度、开度,从而能更好地完成动作的规范性,还要教会学生学会从内心领悟舞蹈的含义,对动作、音乐要有自己的见解。

总之,学生要在舞蹈时抒发自己的情感,不管是对舞蹈风格还是韵律都要有自己的认识,把自己对舞蹈动作、韵律的理解与音乐融合在一起,用心去支配肢体,这样才能将感觉融入其中,发自内心地释放,只有这样由心的摆动肢体,跳出的舞蹈才能吸引观众眼球,甚至撼动观众的心,由此达到身心合一、形神兼备、舞由心生。

【参考文献】

[1]民间舞蹈[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2]艺术卷[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6

[3]中国艺术百科辞典•舞蹈卷[K].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4]舞蹈知识手册[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5]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6]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教学研究范文篇9

按照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的要求,7月份,我们要写出研究课题的阶段研究报告。暑假期间,我调来了各个实验学校的所有材料——实验的数据统计、学生的作文、老师的实验心得笔记。然后,我坐在电脑前,开始写实验的阶段报告。从学校做的一些数据统计、学生的习作和教师的心得体会来看,我觉得,研究性作文的实验嘴然时才起步半年多,但是,学生的写作兴趣、习作质量、老师的观念等方面,还是发生了预想中的变化。于是,我按照开体报告的思路,整理出了研究的阶段报告。“小学研究性作文教学”研究报告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教育局小学教研室高启山内容提要:“小学研究性作文教学”基于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将“提出问题、观察、读书求知、实践探索、产生生活与情感体验”与学生作文时“主动搜集、积累作文素材和体验、产生写作冲动与书面交际需求”统一;将“主动探究新知、有所发现、产生新体验后主动进行表达交流、展示成果”过程与“主动作文运用书面语言进行‘真实的交际’”相统一;使“作文”成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工具,有效培养学生“关注生活、探究生活的意识”,发展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关键词:学研究性作文教学研究性学习写作真实的交际课题的提出: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当前的小学作文教学不能适应社会和教育形势的发展要求,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作文教学观念上,我们的作文教学存在“文学性写作”倾向,“训练文体单一,不重视实用文体的写作,使作文变成脱离社会需要的教学”(祝新华《从学生作文心理角度开展作文教学改革》原载《课程.教材.教法》2001、3p21)。在对待作文的态度上,我们的教学仍然停留在一种“为写而写”的层面,教师的教学为了学生“写好作文”;学生的“写”——包括观察、实践、体会生活、文字表达、读书学习等,都是为了一个“写好”的目的。作文教学没有能够为学生创设“真实的交际情境”,学生的“作文”也没有真正成为“交际的工具”——用语言文字的表达来交际、学习的工具。课题假设“小学研究性作文教学”能够切实为小学生创设真实的、需要书面交际的情景,激发起学生书面表达欲望,促使学生在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同时积极主动地、自主从事写作交际实践,切实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同步发展。课题的界定“小学研究性作文教学”是一种基于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作文教学;是将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提出问题、观察、读书求知、实践探索、产生生活与情感体验”的过程转化为学生“主动搜集、积累作文素材和体验、产生写作冲动与书面交际需求”的过程的作文教学;是将“研究性学习的主动探究新知、有所发现、产生新体验后主动进行表达交流、展示成果”的过程转化为“小学生写作需求产生的环境和主动作文运用书面语言进行‘真实的交际’”过程的作文教学;是不但发展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还切实将“作文”转化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工具、有效培养学生“关注生活、探究生活的意识”,发展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作文教学。与本课题相关的国际国内研究现状及其分析:国外:美国的小学作文教学理论提出:“写作教学要让学生由为自己写逐渐转化为为读者而写作”(《美国小学作文教学一瞥》张良田),提出了学生习作要考虑读者、考虑对象的生活化要求。美国还兴起了一种新的写作实验方案“为学习而写作”,(《美国小学作文教学的一些特点》张孔义)把写作作为其它课程的学习工具。该方案认为,写作不但是写作课上的一种练习,而且是学习其它课程的一种手段。日本语文教学界“生活作文”思想代表人物村山俊太郎提出了调查作文的概念:即作文不仅在于观察自然,还应以社会为对象。他指出:儿童的生活作文必须是使学生科学地认识生活现象、因而应重视观察、调查、分析、比较、考察等方法。具体包括:自然观察、.生活调查等,以社会科学的方法,调查农村和现实社会的关系,从中取得认识。野村芳兵卫从课程的角度考察学科教学,把生活作文的思想和方法扩展到整个学科教学,认为通过生活学习,就是要让学生写出“我们的理科”、“我们的算术”、“我们的地理”、“我们的历史”等等的书,这是学生自身体验、自我思考、自己掌握而产生的记录。(《日本教育中的“生活作文”思想》方明生《外国教育资料》1996)国内叶圣陶老先生早就在《叶圣陶论语文教学》中指出:“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强调了作文的两个前提:一是有所积蓄,打算发表;二是交际环境的需要。魏占峰在《真实的写作:作文教学改革的根本出路》中强调:作文时“学生为真情而写作,为兴趣而写作,为交际而写作,为实用而写作。上海、江苏、浙江、山东、辽宁等地研究性课程的开发与研究,从理论到实践都已经探索出成功的经验。其中,书面表达交流是重要环节之一。实验的基本思路在单元教学之初,先安排基于学生兴趣、指向学生生活问题解决的“小学生研究性作文学习”活动。在活动当中,指导学生观察探究生活、解决问题,积累写作素材、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指导学生为表达交际而完成作文。实验的阶段性成果:一、探索出了小学生“研究性作文学习活动内容”的基本类型。我们组织学生开展的研究性作文学习活动的内容类型如下:对感兴趣事物现象基本情况的了解、把握。如:“我们的长辈住什么样的房屋?”等。这类问题多以“是什么样的?”的问题形式出现,需要学生通过观察、访问、查阅资料等方式来完成。对感到新奇、疑惑的各种自然、社会和生活中各种现象的解释。比如“彩虹为什么是圆的?”等,问题多以“为什么”的方式出现,研究的结果是对“疑问”的解释,具有一定的知识探究性,一般可以通过查资料的方式来完成。对自然、社会和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的解决。比如“怎么样才能去掉铝壶里的水垢”等,问题一般以“怎么办才能达到某一目的”的方式出现,研究的结果是解决了自然、社会或生活中的某个问题,有一定的功利性。对自然、社会或学生生活中所遇到的多种对象之间关系的解释。本类问题需要对多个(至少是两个以上的对象进行观察、甚至反复试验、经过探求多方面的原因才能得出结论)如“怎样才能让爸爸妈妈高兴?”等。知识产生背景与过程探究。如:“是谁发明了造纸术,他是怎样发明的?他为什么发明造纸术?”等。这类问题多源于课堂知识,随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也逐渐产生于学生的课外阅读之中。专门知识实践应用。这类内容有几种情况:a、学生学了课外内知识,由于对其感兴趣,自觉地运用知识进行课外的试验、制作;b、教师在引导学生学过了某些知识以后,以“实践应用的作业的方式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从所布置的多项作业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来完成。”c、学生所学知识诱发了学生对解决过去问题的兴趣。这几种类型的学习结果有一定的成品性。综合类型。学生要解释的现象、要解决的问题、要探求的知识背景、要应用某种知识在某一次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可能是一种甚至几种类型的综合。二、探索出“小学研究性作文学习活动”基本模式流程。教学过程中,我们一般选择学生能够在短期(一般两周)完成的“项目”,并按照分四个阶段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进行指导。进入问题情境阶段。按照研究性学习活动要求,在教学开始,通过开设讲座,组织学习参观访问、进行信息交流、介绍案例等方式,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提供研究范围,激发研究动机,选出全班同学或小组同学共同感兴趣、有能力开展研究的问题。解决问题,进行实践体验、获取作文素材阶段。引导学生学生自主地查资料、阅读、书籍、实地考察、参观访问、调查、动手操作实践、记录、比较、思考、想象、交流讨论,与所制定的目的计划进行对照,解决问题,总结整理资料,形成纪录实践过程的文字、音响、制作等多种形式的作品。书面作文,整理自己的研究心得或成果。将自己或小组经过实践、体验所取得的收获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实物和书面材料。全班交流展示阶段。包括:研究报告或研究体会的张贴(在班内墙上的固定位置)、固定时间的宣读交流、出版学生个人、小组和班内的研究报告与研究体会专辑、推荐发表等。三、摸索出了比较有效的小学研究性作文学习活动的指导方法。1、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发挥合作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个人的观察、资料查阅、试验、操作、思考要以笔记的形式做好记录,小组内各成员定期围绕共同的专题,进行研究过程中的交流研讨。2、教师对学生的“笔记”进行随机性的“检查”,针对笔记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进行指导,这样,笔记成了“求得教师指导”的一种凭借。3、针对学生完成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写的困难’,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写作技能训练”和个性化的指导。。具体操作时,我们重点采取以下方式:(1)在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资料笔记,与学生进行交谈,挖掘学生活动过程中没有记录的闪光点,指导学生记录下来。(2)针对学生笔记出现的“内容与问题单一性”问题,指导学生换个角度思考。如学生过于单一地记录试验的现象、数据等,教师题是学生记录以下研究过程、如何操作、态度、情感变化等。(3)在学生进行成果加工的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进行写作指导。4、采用多元评价的方式,注重过程评价,使每一位学生都产生成功感。(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学生作文的评价者有教师、学生个人、学生小组,也有家长,还有与研究性学习开展内容相关企业、社区或有关部门等。(2)、评价内容的丰富性和灵活性。学生作文过程中,评价的内容通常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参与研究性作文活动的态度;在研究性作文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研究和作文学习的方法、技能掌握情况;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3)、评价手段、方法的多样性。学生的作文评价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对小组的评价与对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四、学生作文能力提高较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逐步形成。第一:丰富了学生习作的内容,作文使学生有话可说。以小学语文第六册《记一种小动物》。教学为例。实验班学生用研究性作文教学的方法县组织学生开展了研究性活动,然后写研究报告;对比班只布置学生观察,然后课上指导学生作文。(两个班均为50人)。结果,实验班学生人均观察笔记7篇,查资料1.8篇,对比班人均记观察笔记0.6篇,查资料0.4篇;作文字数,实验班在600以上的12人,400-599的26人,200-399的12人;对比班,400-599的6人,200-399的,15人,200以下的29人。第二、丰富了学生的个性体验,激发了学生的习作欲望,学生习作表达了真情实感。四年级实验班教学《写一种工具》,教师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一种工具进行调查,邱江同学专门回到农村老家调查“镐头的变迁”。在调查笔记中,他有这样两段话:“(4月13日)听说我要调查镐头的变迁,老叔马上对我说:‘现在谁还用这个,都用拖拉机了!’是啊,农村的变化可真实太大了——镐终于可以进博物馆了!”“(4月14日)我不知道全中国的农村究竟有多少镐头,在我的老家,我发现了三种:窄刃镐、双叉镐、宽刃薄镐。他们各有个的用途。这不能不说明我们的农民祖辈是那样的能发明,值得自豪。但是,自豪之余,我想到了它们在种地方面的作用越来越被现代化的机器取代——我们的自豪将被外国人的发明取代。这又不能不感到一点心酸。我想对我们的同辈说——我们有责任呢!”我们对三所学校五年级实验班共160学生进行了这样一项调查——从实验开始到第六次研究性作文实验中,作文课前,哪些学生能够先将作文写下来。结果如下:第一次:0;第三次,20;第六次;108。以上数字说明,仅仅经过几个月的实验,在研究性作文教学中,“写”已经成了全班大半数以上的学生想做、愿作,能主动来做的事情。第三、激发起了学生读书、探究生活和写作的兴趣。下面一组数据是以所实验学校小学三、四、五年级五个试验班实验前期和实验四个月后几项调查数据对比:平时自觉主动坚持写日记:34:158;平时自觉、主动坚持坚持读课外书:94:166;平时总能在生活中发现一些问题:68:128;发现问题以后,能够主动思考并想办法解决:67:123。在实验班级,学生写日记的习惯、读书的习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正在以良好的势头发展。而且,我们所期待的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也随着研究性作文教学的开展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参考文献: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钟启泉等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2《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3《素质教育在美国》黄全愈,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124《科普作文:作文教学的奇葩》李昌斌,原载《小学语文教师》2001、4p465《小学作文教学与素质教育》高启山,原载《小学语文教学》1998、6p266《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高启山,原载《中小学教材教学》2000、3-47《研究性学习在美国》张人江原载《教育与发展研究》2001、8p47-488《关于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张文周原载《上海教育科研》2001、8p5-69《真实的写作:作文教学改革的根本出路》魏占峰10《美国小学作文教学一瞥》张良田11《美国小学写作教学的一些特点》张孔义网载12《单元作文的全程指导》高启山原载《小学作文教学漫笔》高宗达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3《小学中高年级作文序列化训练的实验介绍》高启山,《河北教研》1993、914《日本教育中的“生活作文”思想》方明生《外国教育资料》1996、615《从学生作文心理角度开展作文教学改革》祝新华《课程.教材.教法》2001、3p答辩还是比较顺利的。报告还被系里评为了优秀论文。[1]

教学研究范文篇10

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与改革实践中,阅读教学一直处于主要地位,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对小学语文阅读的研究无论是教学理论、教学模式,还是教学内容等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然而其不适应性也日渐明显。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技巧等。”但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一篇课文一篇课文地按照“讲词、分段、概括段议、归纳中心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方法”的程序教,学生沿着上述程序学习并背诵现成标准答案,语文教学中的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使阅读能力和技巧的培养经常不能落实,学生一学期学习十几节课文,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学习上百篇课文,还是不一定能有效的独立阅读。

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对阅读能力包含哪些内容,如何培养它们并对之进行测量和评价,教学实践中学生表现在阅读上的某些障碍是由哪一方面阅读能力的缺陷造成,教学中应该采取什么样对策等并不了解,在教学中也就很难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培养。我们在三十所小学调查了300名语文教师,请他们写出至少五十条描述阅读能力的项目以及学生相应能力欠缺在学习中表现的障碍,大部分被调查教师的问卷表明他们对阅读能力及其在学习中的表现并不十分了解。

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技巧的培养得不到实现,将影响写作能力的培养,以至于造成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花费两千多学时学习本国语言而不能学好的局面。

我们把阅读定义为从词、句、段、篇中提取意义的过程,从而将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按照词、句、段、篇的序列与阅读过程中理解、概括、推论、评价等认知因素结合分解为(1)理解词语的能力:正确认读词语的能力、正确理解词语的能力、辨析词语的能力、鉴赏词语的能力;(2)理解句子的能力:建立句子概念的能力、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理解复句成份间关系的能力、理解句子深层含义的能力、理解句子结构的能力、鉴赏句子的能力;(3)概括段义的能力:概括自然段义和概括逻辑段义的能力;(4)理解篇的能力:抓住主要内容的能力、概括中心思想的能力、理解逻辑关系的能力、鉴赏文章思想感情和文艺形象的能力;(5)推论能力:依据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得出某种论断的能力;(6)评价能力:对文章进行分析比较,提出个人看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