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困境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03:00:29

教学困境

教学困境范文篇1

关键词:德育教学;困境;策略

我国的德育渗透对初中生当前发展和今后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从目前现状来看,初中德育教学情况不容乐观,还面临着较多的困境。学生的个性、品质以及潜能都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就如何突破初中德育教学的困境阐述一下自己的见解。

一、初中德育教学的困境

(一)德育渗透内容与学生认知不符。初中生年龄比较小,身心都处在感知运动阶段,没有较高的认知水平,对于很多事物不能进行正确的辨别和掌握,初中老师在渗透德育的时候应当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的时候都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和认知水平,渗透的内容与学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有较大的出入,导致学生完全不能理解,德育效果较低。(二)忽视了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要想对初中学生进行德育教学,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品质,首先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尤其是初中生,身心都处在快速发展阶段,习惯养成的黄金时期。但是目前初中的德育教学,很少老师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不注重班级学习作风和学习氛围的创建,导致德育教学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三)其他困境。除了上述两种困境,初中的德育教学还存在诸多困境,比如校园暴力问题。无论是报纸媒体上还是电视新闻上,经常看见一些初中校园暴力问题,并且该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话题,人人都比较关注,这也是初中德育教学困境的一个突出表现。除此之外,有些初中老师在德育教学过程中,重视对成绩好的学生进行教育,对于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则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导致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越来越大,而且对后进生的心理也造成了一定的伤害,这也是初中德育教学面临的困境之一。

二、突破当前初中德育教学困境的策略

(一)采取多元化渗透的方式。教育要以德为先,在初中教学中渗透德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想突破初中德育教学的困境,仅仅靠学校老师的教学是完全不够的,必须要采取多元化渗透方式,即号召学生的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校园是初中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但是学生的大多数时间还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因此,学生的家长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对孩子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全方位保护学生的思想不受侵害。(二)开展实践活动。劳动不仅能够让人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还能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和各种能力。初中老师可以以此为出发点,开展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初中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去社区农场开展采摘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人民的劳动成果,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在周末或者节假日的时候,学校领导或者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捡垃圾活动,将德育教学和环保教育有效结合,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环保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三)教师要做好自身的示范作用。作为学生的领路人和指导者,老师的教态、品行、情感和世界观在潜移默化中会对学生的行为和品德造成影响,老师是学生最直接的榜样。因此,初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提醒自己,以身作则,用高度的道德标准去规范自己的行为,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还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困难并给予帮助,工作上一丝不苟,生活上宽仁律己,成为德育教学的活教材。

综上所述,初中生的素质和品德都未定型,如果老师能够加强德育教学,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也就形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样可以有效促进初中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初中老师要正视德育教学困境,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措施,为德育教学的有效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吴静 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梁丰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1]武国森.创新德育模式提高德育的实效性[J].教育革新,2011(6).

[2]李润萍.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的尝试[J].宁夏教育科研,2010(4).

[3]张建荣.初中德育教育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24).

教学困境范文篇2

[关键词]中职学校;语文教学;困境分析;策略探究

中职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应用型人才,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提升是教学关键。语文学科对中职生理解分析能力和文化素养的提升很有帮助,教师必须重视语文教学。现阶段,中职语文教学水平不甚理想,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不均衡,这些都会影响学生今后的就业和发展,所以我们必须要进行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提升中职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中职语文教学面临的困境分析

(一)学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

高速发展的时代中,中职学校扩招趋势明显增强。现阶段,很多中职学校的学生初中刚刚毕业甚至有一部分学生未完成初中的学业就进入中职学校进行学习,这部分学生文化课基础较为薄弱,语文素养严重不足,学习能力和分析能力存在一定的欠缺。很多中职生在初中时期语文考试的成绩不理想,对语文学习丧失了信心,甚至产生了抵触心理,学生不愿意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语文学习中。很多学生对语文学习表现得较为倦怠,再加上中职生的自我约束能力不足,他们很容易被外界事物所吸引,会不自主地将注意力放在新鲜奇特的事物上。还有一些学生不求上进,将自己学习不好归因于教师的教学水平不高和家长的监管力度不足,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这部分学生的语文能力低下,无法发挥语文学科的真正作用,他们难以将语文知识应用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这些都会影响到语文教学的正常开展。

(二)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不足

现阶段很多中职学校的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很少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学习是双向的过程,既离不开老师的教,也离不开学生的学,可是实际教学仅局限于教师的教,互动交流的不足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中职学校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差,他们对学习的热情不足,很多学生只重视专业课程的学习,忽视了基础课程的学习。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不足,学习目标不够清晰明确,未能认识到语文学习对自己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很多学生不愿意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无法正常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大多数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习惯了“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师生互动的重要性,单一的知识讲解导致课堂学习过于枯燥和乏味,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陈旧

在中职教育体系中,语文学科长期被忽视,不仅源自认知上的偏见,更缘于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落后,大多数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会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仅围绕教材编写的顺序或是考试大纲的要求,在一节课四十多分钟的时间里都是教师在讲,很少考虑学生真实的学习需求。这样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在课堂上难以参与进来,教师未能给学生留出沟通交流、互动表达的时间和空间,甚至有部分教师认为给学生留出讨论时间是浪费课堂教学时间,这种错误的观念无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中职语文教学开展的有效策略

(一)注重语文基础知识教学

现阶段,中职学校要认识到开展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教师要认识到阻碍中职学生语文学习的问题,以此为出发点展开课堂教学。中职学生的语文学科基础普遍较差,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课堂讲解的内容要注重基础知识,此外,教师需要深入分析当前所用的语文教材,从中找出一些和学生专业学习联系较大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教学内容的选择,善于发现教材中的闪光点,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进行课前导入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本节课的基础内容,例如一些生字词或者是常见的修辞手法、写作手法等。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确保学生的课堂核心位置,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分析文章隐含的情感,寻找文章的关键内容,进行深入的教学。只有当学生掌握较为全面的语文基础知识,才能适应中职语文学习,语文教学质量才会有所提升。

(二)积极开展课堂互动教学

当前,很多中职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较差,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全面,教师要以问题为出发点,结合学生的实际,不断用问题和学生开展互动交流,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基础知识,为后续的语文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中职生对游戏的兴趣远远高于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关于语文基础知识的课堂游戏,在轻松的游戏中,学生不仅可以感受到语文学科所具有的趣味性,还能发现语文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认识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意义。教师需要立足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活动,不能脱离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此外,在组织活动的时候,教师要认识到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而展开个性化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还能帮助学生更加充分地学习课堂教学内容。例如在学习《师说》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提前布置任务,让学生进行自主预习,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找出课文的重难点内容。预习之后,学生对于内容已经有简单的了解,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有趣的教学情境和课堂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将文章中的古今异义词语或者是通假字用在游戏中,这样学生在娱乐的同时还能对文言知识有深刻的了解,掌握翻译的方法,这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很有帮助。

(三)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形式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进行改革和创新,在教学过程中积累方法和经验,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切实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问题,由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得出问题的答案,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此外,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应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借助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用视频、图片等媒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对语文知识产生兴趣,进而能够充分投入课堂学习中,愿意主动进行探索和思考,这对学生分析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四)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中职学校必须重视对语文教师的培养,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学校可以定期开展专业培训,或者举行业务能力的竞赛,让教师认识到自我发展的重要性,从而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后,需要和其他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切实有效地提升教学能力。中职学校必须要致力于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语文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这才是实现中职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综上所述,进行中职语文教学困境和策略的分析是十分必要的,中职语文教师要认识到教学发展面临的难题,找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不断进行总结和创新,切实有效地提升中职语文的教学质量,促进中职生语文能力的提升,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永婧.中职语文教学困境及应对策略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18):62-63.

教学困境范文篇3

一、还学生以话语权:制约理论空洞的良药

在现行高考体制下,那种更接近写作本质但可能更远离高考作文规范的自由写作,一直被许多中学语文教师认为是学生写作的残缺状态,即使在现在广为流行的话题作文中仍然如此。在中学作文教学中,课堂上讲的最多的是主题要求、写作技巧与写作规定。正如一些研究者指出的:我国的写作学专家绝大多数都将“主旨”“主题”“思想”等列入“写作要素”(写作能力)的首位,而语文教学法专家对写作能力的分析,无一例外地都把“审题”放在最突出的位置,“把它提高到几乎决定文章成败的地步”。[1]诚然,“主题”或“思想”的确是构成文章的主要因素,甚至是第一要素。但这种“主题”或“思想”的来源应该出自写作主体的思考与选择,而不是来自教师事先的规定与外在的强加。这种从书本上硬搬下来由外在理论构成的习惯性的作文要求,使学生在作文中不自觉地处于一种严重失语的状态,写作中没有了心灵的颤音。而教师的指导往往只停留在对那些成功作文优秀因素共性的分析与解读上,使极具个性化的写作活动成为集体工场里的流水装配和批量生产,作文的个性化生命自然是岌岌可危了。

学生的“失语”,或者说学生话语权的丧失,实际上是人的主体性的失落。从本质意义上讲,写作其实是一种自发的交际行为,是人的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天性需要。但在过去应试教育的体制中,学生(人)的这种天性往往很早就被剥夺。有些地方,从学生知道作文是语文考试的最后一道大题时起,作文就与学生的生活和情感产生了分裂。在应试体制下,作文的“器用”被反复强化。可以说,许多学生都是在天性之外痛苦地耕作着这块贫瘠的作文田地。杜威先生说得好:“不调动儿童内在动力而填鸭般地灌输知识,无异于强迫没有眼目的盲人去观看万物,无异于将不思饮水的马匹牵到河边强迫它饮水。这种忽视天性和压迫天性的教育显然是愚蠢的。”[2]

学生话语权问题,是一个教学机制的转换问题。理论固然具有指导的价值,但理论的规定性越多,实践的自由度就越小。对写作这种非常个性化的行为,理论的使用是基于学生实践的需要。学生自主话语权的确立,就是主体性的确立。而主体性一旦确立,那些无用的理论废话和过时的道德说教自然会被束之高阁,人的最本真的心灵需要和生活需要就会自动走向前台,人的写作的源本天性就会得以正常地显现和发挥。这时候,也是合宜有用的写作理论发挥其最大功用的时候。

二、立体感受文字:架起写作与感受生活的桥梁

如果说话语权的回归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写作的原动力问题的话,那么对文字的深刻感受能力则是保证写作质量的重要前提。文字感受能力的培养必须仰仗阅读的数量和质量。这似乎是老生常谈。但这些年,我们的写作理论和写作理念似乎又进入了一个新的误区,即把丰富的生活当作提高写作能力的直接源泉。新潮的理念几乎普遍认为:只要学生生活丰富了,写作能力就会自然提高。我们认为,这是对写作教学新的误解。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论的“写作”,主要是指文字符号的组织过程,或者说主要是指书面语言的表达结果,而且偏指文艺(学)性的语言表达活动。人的自然天性的表达欲望只解决了写作的动机问题,而且这种欲望是本能上的一种混沌,它代替不了作文过程,更不是作文的结果。人们通常都认为,写作就是把所思所想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的过程,因此把思想和情感当作写作的直接源泉,这是一种简单化的现象对接,缺少对写作过程的实质思考。不错,写作的确要有思想与情感,问题是思想与情感从哪里来?如果从生活的原生态角度考量,思想和感情自然是从生活中来。但进一步思考:具有同样或相似生活经历的人所写出来的东西为何如此大相径庭呢?其实,语言学家早就告诫我们:语言是思想的实现,而不是思想的表现。从写作角度讲,感受文字才是写作的直接源泉。“其实,学生贫乏的只是阅读和思想,而不是生活。阅读是写作的语言之源,也是写作的思想之源。心灵的丰富主要取决于阅读的丰富,而不是生活的多姿多彩。”[3]试想,一个从未感受过文字的文盲,他就无法用文字表达“高兴”这一情绪,他更无法区别“高兴”“心花怒放”与“喜上眉梢”的细微差别。应该说每个中学生都有自己的情感与思想,问题是写作时需要的不是粗线条的共性的东西,更不是处于生活体验阶段无法言说的情感,而是经过文字的细微区别进一步深化与细化的情感与思想。通过立体感受文字后,思想达到深化,情感得以细化,这样文字对原生态生活中的情感与思想的表达就有了自己独特的存在价值,并且生活的情感与思想也就在这种感受文字的区分度中有了个性与细节。大作家几乎都是生活经验极其丰富的,但不是所有生活经验丰富的人都能成为作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在文字的感受与原生态的生活经验之间存在着双向影响的关系。而对于现在的中学生来说,生活经验几乎是大同小异的,所以对文字的立体感受能对相似的客观原生态生活加以主观上的同中求异,并且可以无限放大主观差别,而主观差别的不断放大可以使写作更多地指向自我,所以对文字的感受方式对写作的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认为,写作的直接来源是对生活整理加工的文字系统,间接来源或终极来源才是生活,应该说写作与生活是以文字为纽带为桥梁的。其实阅读文字就是间接阅读生活,但间接阅读生活与直接感受生活却在文字符号系统中拉开了差别,生活在写作过程中被符号化了。也可以这么说:写作过程正是文字对文字的转化,文字对文字的对话,虽然原生态的生活是处于第一位的,但在写作过程中它却只是经过文字过滤后一个间接的媒介。感受生活最终只有通过感受文字才能产生写作效益,生活再怎么丰富多彩,如果它没有转化为阅读文字的丰富多彩,就不可能在写作中诞生出闪烁个性化色彩的文字。原生态的生活是写作的终极来源,是处于第一位的,但原生态的生活一经文字转换就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色彩,也可以说100%反映原生态生活的作文几乎是没有的,也没有必要。作文或文学作品最有意义和生命的地方正在于对同一客观对象有千差万别的主观反映。现在对写作教学而言,我们不必过分强调原生态的生活是写作的终极来源,而应该强调立体感受文字的重要性。总之,我们认为,立体感受文字十分重要地影响着对原生态生活个性的表达与话语贴近自我实现的程度。

对写作来说,感受文字背后的情感与思想比感受真实生活的情感与思想更加有意义,因为写作中表达原生态生活的思想与情感需要通过文字来实现,而现实生活所感受的情感与思想则更多的是一种情绪体验,它在多数情况下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也就是没有转化为文字的自觉。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部分中学生认为,到目前为止,提高写作水平最有效的途径是自己的领悟与实践,在阅读时会全方位品味思考体会文字,甚至试着模仿。因而我们认为,写作过程中最根本的东西还在于让文字能够触动自己以及隐藏在文字中的情感与思想能与自己所拥有的情感世界与思想空间进行多角度的对话,这样就可以进一步开发自己的情感与思想,从而形成自己思维的敏感与优化以及思想的细化与深化这样立体的内部言语的生成结构,这是写作内功精髓之所在。从深层次讲,思维结构制约着决定着语言的表现力,只有具有较高的思维品质,才能写出有较高表现力的语句。当然要写出高质量的作文,还需要外部言语所提供的词汇积累,文章学所提到的主题等恰当的辅助。可以这么说,培养写作能力,最根本的还在于对文字所传达信息的敏感度如何,在于对文字如何传达信息的感受力如何,这也就从另一个角度另一种深层的意义上揭示了作文写什么与怎么写这两大问题。

因此,阅读必须十分讲究,一定要在有效的尺度之内才能产生阅读的写作效益。正如余秋雨在《现代人的阅读困惑》的演讲中所说:“看书要像挖井一样,只有垂直地挖才会出水。阅读完后,要长时间地体会,努力与作者的灵魂沟通,默默地寻找自己的生命在书海中的轨迹。”[4]只有让自己有所震撼,有所感动,阅读主体的心灵世界才会更加丰富,写作的敏感度才会提高,内心精神资源也才会有充实的积淀。我们提倡的立体式阅读也就是让阅读主体的精神状态与情感指向处于与文字对话状态的一种阅读模式。当然,对于文字的感受度,拥有不同心理品质、不同思想结构、不同情商与智商的学生是千差万别的。所以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能够引起自己感触的文字只能由学生自己解决,也只有学生自己能最好地解决。我们说目标只有一个,但道路却有千万条,关键在于适合自己。总之,一句话,写作的动力首先是对别人文字的冲动,最后又以自己的感情冲动为归宿的。

三、深度模仿:揭开文学言语生成的神秘面纱

理论的探讨固然可以廓清笼罩在写作教学上的许多迷雾,指出写作能力培养的基本方向,但崎岖的写作之路是要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人们不禁要问:写作中体现个性和创新的文字表述能力的培养有没有一个相对可操作的实践切口?这个切口应该建立在怎样的理念层次上?为此,我们提出“深度模仿”作文操作策略,就是突破传统写作的修辞与结果模仿,进入到语言思维过程的模仿,进入到语言运用规律过程的模仿。

我们不妨先分析深度模仿操作的案例。例如下面的句子:“红豆杉上挂着忧郁的记忆,半枫荷坠落了一串串缠绵的话语”“唯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对于这几句话的阅读,我们常常只看到了文句的精彩,内容的抒情,至多也只看到了修辞以及它的表达效果,并且让学生学习这种修辞。我们说这种思考与阅读方式非常保险,但很肤浅。这是一种习惯套语,试想,哪一篇好的文章没有运用修辞,哪一种修辞没有自己的表达效果。学生是无法从修辞及其表达效果中提高自己的写作素养的。所以这种阅读方式很有伪装性,它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但它面对具体个别现象时又无能为力,正如一些研究者所言:“流行的话语具有一种迫使人放弃思考的遮蔽作用。”[5]

我们认为,阅读的平面化也在阻碍着写作话语权的生成。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话语权的失落许多时候并不是他们没有说话而是他们找不到更好的方式去说,他们没有具体的操作可以模仿。我们提出“深度模仿”,关注的正是怎样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发现这些特有的表达,而发现它表达的特有之处也就发现了它独特的情感与思想。以自己的方式发现,这也正是找到了自己学写作的途径,而教师的作用既不是让学生在千变万化的形式中找不到方向,也不是让学生在现成抽象的理论中碰壁,而是以自己特有的发现来开发学生特有的发现。所以对学习写作来说,教师不但要看到语言表达了什么内容和信息,更应该关注它是如何传达这些信息的。在上面这些表面看来毫无联系的句子中,我们却可以发现:按照现成的话语,红豆杉上一定挂着具象的红豆,而树上挂着抽象的记忆,这样抽象与具象组合的错位,语言的陌生感就形成了。我们进一步阅读,相思这种情感与忧郁的记忆是相配、相和谐的,这样,在陌生化的表达形式中又有了思想内容的亲切感。进一步延伸思考下去,我们还可以找到这种表达方式的源头,李清照诗曾曰:“唯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她把具体的事物经过想象传递给了抽象的忧愁,这里同样有具象与抽象、现实与真实的换位。如果再延伸下去,李清照名句在表达思维上更是借鉴了李煜的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把静止的愁经过想象传递给动态的东流水,同时把抽象的愁还原为一种具体的春水。李清照与李煜写作中内在的表达逻辑模式刚好相反。应该说以上句子在传达流程的表层上毫无联系,但在深层次上却具有本质的相似性。如果我们在这样的思维层面进行深度模仿的写作实践,那我们就可以看到这样一些精美句子的诞生:“思念在分手之后开始生长,长成伫立在岸边的棵棵杨柳”,“父辈们一生简单的日子里卷在辛劳的汗水里,那几分贫瘠的薄田耕种着一家人的幸福”,“在一个挑灯看剑的夜晚,有一个人把一腔豪迈而又寂寞的悲愤化作了宋词的一种经典”……这种立体式阅读与深度模仿只有是学生自己发现的才是属于自己的,而且这种写作行为也只有当学生自己用起来时才能内化为他们自己的一种写作素养。可以说,如果学生这样的阅读深度与思考品位被我们激活,然后自觉发展下去,他们将在这种意识下不断增强自己的感受力以及模仿力,最终达到创造力品质的提升和优化。我们常常责怪学生的作文缺乏创造力,而我们给过他们创造的途径了吗?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会创造吗?我们用自己的创造鼓励了学生的创造了吗?如果学生能这样带着立体式的眼光去寻找文字的各个侧面,并且能在深度模仿的操作途径中不断深入到有过程的言语实践中优化写作,那我们又何愁他们走不出传统阅读教学的藩篱和写作技巧理论的桎梏呢?

当然,写作从本源上说既然是一种“天性的需要”,它就必须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无的放矢的写作必然会导致无病呻吟,而且必须在一定的氛围和情境下,至少是在一种相应的心灵状态下,写作才会产生真正的效益。所以有的研究者提倡如下四个方面的“真实的写作”是富有借鉴意义的:1.真实的写作任务;2.真实的写作对象;3.真实的写作环境;4.真实的写作成果。但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一个前提上,即真实而有效的言语转换。而探索言语转化的操作途径与内在规律在目前的写作教学中几乎是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

【参考文献】

[1]章熊.中学生写作能力的目标定位[J].课程·教材·教法.2000,(5):30.

[2][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5.

[3]姜广平,于国祥,贺学根.新课程下的写作教学[DB/OL].

教学困境范文篇4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困境;对策

小学数学教学在落实教学改革过程中,按照要求认真设计课堂教学结构、考虑学生能力以及学习环境等,全面进行突破。目前的教学中虽然取得较好的成绩,但是,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需要教师与学校共同努力解决,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实现小学数学高效教学,并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1小学数学教学困境

第一,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学生需求。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枯燥无味、拘谨且过于忙碌,而此时的学生好动、活跃,忙碌的学习氛围致使学生的学习压力加大,完全处于灌输知识状态下,没有主动接受知识,导致学习效率低下,进而影响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同时,受到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联性较差,彼此的信任度较低,且面对犯错的学生教师没有通过勉励等方式,鼓励其改正错误,而是采取强硬的手段管束学生,不利于教师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第二,学生不能完全领悟新知识。由于学生的认识能力不高,对于难度较高的知识点,学生则很难在课堂时间内消化、吸收,长期下去,学生没有掌握的知识点越来越多,最终将会导致学生基础知识较差,对日后学习数学知识造成影响,并影响教学质量。第三,学生缺少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1]。传统教学中,教师通常是以提问的形式强迫学生记忆知识,关注学生听课的效率;而学生则长期处于被动、压迫的模式下学习,逐渐差生厌学的情绪,且学生的思维能力被限制,不利于长远的教学计划。基于以上数学教学存在的不足,应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达到促使小学数学教学走出困境的目的。

2小学数学教学走出困境的对策

2.1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在解决小学数学教学困境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关联至关重要,而良好的师生关联是营造和谐课堂教学氛围的基础,从而促进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并完成教学任务。而小学阶段学生贪玩、好动,繁多的课堂环境会使学生非常忙碌,不利于学生积极学习数学知识,进而对教学产生影响。因此,教师需要积极、主动地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关联,使课堂教学氛围积极向上,且轻松愉悦,并关注学生对课堂教学环境的接受程度,尊重学生。实际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创新,尤其对于能力不强的学生,更加需要鼓励学生,帮助其建立自信心,增加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同时,这样的教学方式也可以使教师和学生的感情更近一步,促使师生形成良好的关联。此外,教师要避免体罚学生,而是要了解事情的真相,勉励学生改正错误,使学生之间的氛围更加简单,这样有利于提升学习效率[2]。2.2教学关联实际生活。对于小学学生而言,数学知识相对复杂,且数学知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与学生本身的实际能力不符,导致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甚至逐渐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但是,学生对生活中的实物比较熟悉,也非常感兴趣,教师可以将数学教学与生活关联,促进教学顺利完成。例如:学习加减法知识时,为突出加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加学生对加减法的兴趣,并能够正确运用加减法,教师可以将提问和计算的形式与超市购物结合。买一支铅笔1元钱,买一块橡皮擦2元钱,那么买一支铅笔和一块橡皮擦一共需要多少钱?等,类似于这样的问题,学生不仅感兴趣、计算速度较快,且了解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用途,也了解运用数学知识的方法。同时,教师利用实际生活关联数学教学,能够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使学生感受到探究数学知识的成功感和喜悦感,增加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热情。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关联,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3]。2.3重视学生的反馈信息。教学中教师要更加关注学生,重视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能力和运用能力,将学生掌握不好的知识点重新讲解,促使学生可以完全理解、掌握新知识,并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不应为完成教学进度而忽视教学质量,忽视学生反馈的信息;相反,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生掌握知识,教师应在教学中思考如何使学生牢固的掌握并运用知识,而后在思考如何按照教学进度要求完成教学任务[4]。例如:教师在教学中,设计讨论环节,增加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促使学生之间交换对数学知识的看法;且学生可以将信息综合整理之后在反馈给教师,便于教师针对学生反馈的问题进行解决,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保证教学质量和效率。同时,学生谈论时可以进行思维交流,有利于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

3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学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都受到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的影响,逐渐变得更加先进;与此同时,也有很多因素限制着数学教学,影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进程。为此,需要利用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关联实际生活以及重视学生反馈信息等方式,促使教学走出困境。

参考文献:

[1]姜继武.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及解决对策[J].中华少年,2017(13):128.

[2]张建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对策初探[J].考试周刊,2016(82):80.

[3]朱雪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及对策的有效分析[J].中华少年,2016(21):196-197.

教学困境范文篇5

关键词:《诗经》;教学困境;教学突围

一、大学语文中《诗经》教学的三大困境

困境之一:学生对《诗经》缺乏热情,兴趣索然。顾颉刚曾总结过《诗经》遭逢的四项厄运:其一,因战国诗失其乐,后人强把《诗经》乱讲到历史上。其二,删《诗》之说起,使《诗经》与孔子发生关系,成为圣道王化的偶像。其三,汉人把三百○五篇当作谏书。其四,宋人谓淫诗宜删,很多好诗险些失传。顾氏所说的这几重厄运从某个角度而言,恰恰证明了《诗经》的备受瞩目。然而,当下《诗经》却新遭遇了顾氏没有料到的一重厄运,即当下民众,甚至大学生普遍对《诗经》敬而远之,有一种隔膜与疏离,更遑论品鉴欣赏。笔者在执教大学语文的过程中发现,若论古诗词,大学生普遍偏爱唐诗宋词,而对《诗经》兴趣淡然。究其原因,大学生认为唐诗宋词海纳百川,通俗易懂,婉转动听,韵味无穷。反观《诗经》就显得晦涩难懂,质朴无华,味同嚼蜡。所以,对于《诗经》的学习,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并没有达到心灵上的审美感受。困境之二:教材内容缺失或低水平重复。在中学语文《诗经》学习中,学生永远记住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等经典诗句。然而,当他们学完了大学语文之后,很多人口中吟诵的还是这几句诗,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就笔者手头近年来的十多种《大学语文》教材而言,竟然有一半教材根本就没有收录《诗经》。这些教材的编撰者其实很多就是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同仁,他们对《诗经》的“一刀切”态度折射出《诗经》在教学上的尴尬处境。即使是收录了《诗经》的大学语文教材其所选篇目也和中学语文教材区别不大,基本集中在《关雎》、《蒹葭》、《氓》、《采薇》这几篇,更多的是一种低水平重复,虽然偶有教材增选了《鹿鸣》、《何草不黄》。由于中学时代面临的升学压力,中学生对《诗经》的认识即使没有上升到审美体悟,至少也达到了熟知的程度。然而,在大学阶段,老师们失去了升学这道天然屏障,如果教材中没有《诗经》,老师理所当然可以不讲授。即使教材选录了《诗经》,如果老师对《诗经》的教学没有突围,那么学生对《诗经》的认识与接受就只能停留在原有水平,并丧失进一步探索的兴趣,更容易形成一种固化印象,以为中学所学的篇目就代表了《诗经》的全部。困境之三:教师师资不一,认知不足。歌德说:“鉴赏能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要靠鉴赏最好作品才能培养成功的。”[1]在诗歌教学中,教师注重讲授经典固然没错,但《诗经》的经典篇章绝对不是囿于有限的几篇。在大学里,大学语文这门课程长期作为入职不久的年轻老师们的过渡期选择。所以,部分老师的工作目标并没有定位在大学语文这门公共课上。有的老师既没有通读《诗经》,又没有想到要在《诗经》上格外下功夫。甚至有的教师对《诗经》都有所拒斥,认为不教或少教一首《诗经》没有任何影响。试想,连教师都无法体悟《诗经》之美,那他如何点燃学生心里的火种呢?所以,教师姑且教着,学生姑且学着。

二、大学语文中《诗经》教学的突围

叶燮说:“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2]中国是诗歌的国度,无论是《诗经》、《楚辞》,还是唐诗宋词都洋溢着诗意的光辉,充盈着灵动的情韵。然而,在朱光潜先生看来:“若论情趣,中国诗最艳丽的似无过于《国风》。”[3]那么,在大学语文《诗经》教学中如何克服困境,突破重围,让大学生领略到《诗经》的“艳丽”呢?突围第一步:勾连古今,点燃兴趣。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认知本身是一种最令人惊讶、诧异和感到神奇的过程,能激起高昂而持久的兴趣。”[4]这些话意味着兴趣是植根于人内心的探究欲望,任何表面的、外在刺激都不可能真正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兴致,也不可能培养出真正热爱脑力劳动的学生。所以,提升学生对《诗经》的兴趣是教学的突破口。《诗经》是周代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它像一个万花筒,映照出了三千年前华夏儿女的喜怒哀乐。俗话说: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古与今不仅只是时间上的纵向关联,还是横向层面的互为观照。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勾连古今的方法提升学生的兴趣。针对大学生感兴趣的当代生活,教师可以抛出一系列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究之情。比如,联系时下火爆的相亲节目,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三千年前的仲春时节,男女相亲的场景是怎样的呢?时下剩女大行其道,那么三千年前有剩女吗?针对旅游热,可以提问:三千年前的先民春日踏青是怎样的情景?在《诗经》中我们向学生展开一幅流动的生活画卷,其中有先民们劳作的场景,有小儿女的闺房私语,有能者多劳的抱怨等。当这些鲜活的问题以群组形式抛出的时候,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点燃他们对《诗经》的热情。由此,可以传递出一个理念:尽管时代不同,人情物理却相同。历史是真实存在过的生活,只不过《诗经》中的人们已经先替我们活过一遍了。所以,讲授《诗经》时不能只就诗论诗,要让学生知道文字的生命在于与当下的生命发生鲜活的关联,无关于它是不是三千年前的诗歌。突围第二步:纵横交错,拓展内容。虽然大学语文教材所选的《诗经》篇目有局限,但是教师可以灵活变通。诚如叶圣陶先生所言: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优秀的老师不应该被教材所拘束,而应该以例子为出发点辐射开来,以点带面,纵横交错。由于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情感丰富,因此我们可以以《诗经》中的爱情婚姻题材为例。首先,我们可以在《诗经》内部构筑经纬网络。在《诗经》教学中,我们可以把《摽有梅》、《木瓜》、《有女同车》、《桃夭》和《氓》这几首诗串联起来,因为它们从时间上线性讲述了先民的求爱、相亲、约会、结婚和婚后的婚姻生活,构成了一幅完整的婚恋图,这种纵向组合的方式有利于学生对先民婚恋生活的系统了解,让他们在诗歌学习中得到文化的涵养。同时,我们可以取这条纵线上的任何一点进行横向的观照。同样都是青年男女约会的诗歌,我们以《有女同车》为基点,四面辐射开来,将《将仲子》、《静女》、《溱洧》构成一组同心圆。虽然这四首诗主旨都是约会,但是情趣各异。既有约会时飞一般的快乐心情,又有瞻前顾后的忧虑;既有约会的俏皮活泼,又有私订终身的大胆。在这样的纵横拓展中,既注重了《诗经》中诗歌的独立性,又关注了诗歌间的关联性,形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其感染力必将大大增强。此外,我们还可以以《诗经》为原点走出去,构筑《诗经》教学的外部网络。仍然以爱情婚姻为题材,我们选择《伯兮》。《伯兮》被誉为“闺怨诗之祖”。我们以《伯兮》为首,串联起《行行重行行》、《闺怨》、《错误》等古今闺怨诗,让学生既看到了思妇的不修边幅,又看到了思妇的自我劝勉;既体味了思妇的幽恨,又品读了思妇的怅惘。通过这种串联,学生真正理解了《诗经》作为中国诗歌源头的意义,也看到了诗歌自身在发展历程中的继承与发展。《诗经》作为中国诗歌的母亲河,其源头价值不可忽视,在这条纵向教学的网络中教师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提高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让他们找到诗歌之间的有机联系,将其熔铸一炉。突围第三步:凝神关照,返诸本体。诗歌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一种直抵人心灵的审美教育,在于感发人的生命。在影视媒体、自媒体大行其道的今天,视觉冲击、碎片化阅读扫荡了文字语言的内在魅力,一些大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钝化了,没法真正体味诗词的美好意蕴。正如叶嘉莹先生所言:“是因为人不能悟是我们的心死了,我们的心都被外在的那些物质的、死板的东西塞满了。因此,我们都没有一个空灵的心灵接受宇宙万物如此美好的种种生命的迹象。”[5]大学生在阅读《诗经》的篇章时,首先要清空心灵\凝神关照。所谓“凝神关照”就是指你在读诗歌时“让它笼罩住你的意识全部,使你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玩味它,以至于把它以外的一切事物都暂时忘去”[6]。比如,读《有女同车》时,读者不能生发出这是一辆四匹马拉的车之类的联想,因为这些联想一旦产生,你就进入了另一个非诗意的现实世界,这就妨害了作品的诗意。联想必须产生在凝神关照之后。当你凝神关照\细思玩味之余,就会有豁然开朗之感,此时你的眼前犹如霞光万道,心旷神怡,终有所悟。所以,教学时教师要尽量减少主观介入,留下更大空间让学生体悟。木心先生说:“三百篇中的男和女,我个个都爱,该我回去,他和她向我走来就不可爱了。”[7]这句话道出了当代大学生欣赏诗歌的一个普遍问题,即没法感同身受、设身处地品鉴诗歌。如今大学生身处信息爆炸、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往往没法理解《诗经》中蕴含的时代内容与文化价值体系。

新历史主义的文学观特别提出了文学与文化的关系。此种观点认为文学从属于一个大的文化网络。其中,文化人类学的代表格尔兹认为文学就是文化的某些方面。对文学而言,文化不是其外部或背景,而是文本的一种形式。文化是扩展了的文本,文本是压缩了的文化。这种观点无疑有其合理性,有助于学生在漫长的历史叙述中追根溯源,更有针对性地阅读文本。所以,在《诗经》教学中,教师应当向学生传递一种文学历史观,教会学生在历史文化的宏观参照下把握《诗经》,体味原汁原味的诗歌美,就不难理解前文所说的同题材的诗歌为何各有不同的审美内涵。除了文字语言、艺术手法上的不同外,巨大的时代背景、文化体系所赋予的诗歌的面貌也是截然不同的。因此,在讲授《诗经》时,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回到历史大环境中,暂时抛却现代人的身份,这样才能真正返诸诗歌本体,把握诗歌的真实的美。《诗经》犹如一块璞玉,在大学语文《诗经》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当下生活,努力提升学生兴趣,引领学生回归《诗经》的本真,使《诗经》的温润光泽尽皆呈现,让学生真正妙悟《诗经》的大千世界与诗情画意。

作者:李伟 单位: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唐元棣.简明美学教程[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1:225.

[2]叶燮.原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56.[3]

[6]朱光潜.诗论[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68,48.

[4][苏]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72.

教学困境范文篇6

关键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困境;对策 

一、当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面临的困境

1.教师对语文阅读教学缺乏重视。很多中学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往往不能从本质上认识阅读教学。他们要么将阅读教学简单定义为阅读、朗诵,要么将阅读认为是学生自发的一种语文学习,忽视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导致语文教师对阅读教学的不重视,这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2.语文阅读教学理念与方法陈旧。新课改倡导“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语文阅读的自主性,还原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但就当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而言,一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理念影响,依然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将学生阅读束缚在狭小天地,制约了学生语文阅读综合能力的提升,这成为推进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障碍。

3.没能实现课内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学生阅读积累的多少、阅读知识面的宽广程度直接关系其阅读思维的深度,以及学生的阅读水平,这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成败。很多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只注重对课内文本的解读与剖析,忽视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这是当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亟需突破的困境。

4.不善于传授学生阅读方法、技巧。教师应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循序渐进地传授给学生科学、高效的阅读方法,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纵观当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一些教师忙着营造阅读情境,剖析文本深层内涵,挖掘文本的拓展意义,却忽略了“授之以渔”,导致学生在阅读中困难重重。

二、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走出困境的对策

1.更新教学理念,采用高效阅读教学方法。要想走出语文阅读教学困境,中学语文教师无论是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或者教学内容上都要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并采用科学、创新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主动阅读,活化学生思维、启迪学生智慧,让学生体验语文阅读的无限乐趣。教师可采用情境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读写结合教学法等构建高效和谐的语文阅读课堂。例如:《皇帝的新装》是一篇趣味横生的童话故事,教师通过讲授《皇帝的新装》,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作性阅读能力,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采用表演模拟教学法,让不同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困境及对策探讨吴晓鹏(会昌县第四中学,江西赣州342600)摘要: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新课改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应更加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多元化阅读思维与阅读方法,给予学生足够的阅读空间,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个性品质以及审美情趣等。但目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阐述了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困境,并归纳几点有效的解决对策,以供参考。关键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困境;对策酣畅淋漓地体验文本,提高阅读效率。

2.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展知识。在阅读教学中,中学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的提升都离不开课外知识的积累。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经常为学生推荐经典阅读篇目。在日常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推荐一些与文本阅读相关的课外阅读文章。例如:学习《女娲造人》后,教师可为学生推荐类似的神话故事“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等,拓展学生的视野。第二,举办读书活动。如名著阅读活动、课外阅读知识竞赛、读书朗诵会等,培养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与爱好。第三,专门为学生留出课外阅读的时间,为学生提供更宽广的课外阅读平台。

3.教师要传授给中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科学、正确的语文阅读方法能极大地提高中学生的阅读效率。教师的任务不是教会学生解读、剖析一篇范文,而是教会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终身受益。科学的阅读方法除了传统的快读、略读、精读等方法之外,还包括读写结合法、发现式阅读法、研究性学习法、网络阅读法、SQ3R(纵览、发问、阅读、复述、复习)等阅读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基于自身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以取得最佳的阅读效果。在日常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强化学生的阅读训练,使其在阅读实践中掌握科学的阅读技巧,形成自主阅读、高效阅读的阅读习惯。综上所述,阅读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基础,也是学习其它学科的重要前提,语文教师有意识地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关系着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在新课改雨露的滋润下,中学语文教师开始尝试新型、科学、动态、活跃的阅读教学方式,使语文阅读教学逐渐取得突破性进展,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教师只有多途径迎接挑战,走出困境,才是当下中学语文教学的新出路。

作者:吴晓鹏 单位:会昌县第四中学

参考文献:

教学困境范文篇7

[关键词]STEM教育;小学教学实践;宝鸡市G小学

一、引言

《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提出,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众创空间”、跨学科学习(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中的应用,着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养成数字化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信息化面向未来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支撑引领作用。[1]同时,《中国STEM教育白皮书》的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已经开启了STEM教育的新时代。[2]小学作为基础教育的开端,是小学生树立人格意识、建立综合能力的关键时期。STEM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四门学科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STEM教育包括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几大学科的综合知识。[3]STEM教育强调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自主探究知识,从而掌握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小学教学中实施STEM教育,对我国培养综合性、创新性人才起着基础性作用。我国STEM教育在小学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正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本文将基于宝鸡市G小学的STEM教育现状,分析STEM教育在小学教学中面临的困境,提出相应的教学优化策略,以推动我国STEM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STEM教育的实施困境

(一)硬件条件不足

硬件条件是开展STEM教育的物质基础。与科技产品相比,专用教室、各种设备等基础硬件在STEM教育实施过程中很重要。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出台的STEM教育相关政策的实施并没有被落到实处。如STEM教育专用资金方面不明确导致很多学校缺乏STEM教育所需要的各种专业设备,这限制了STEM教育的顺利实施。宝鸡市G小学六年级学生在学习“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课时,由于没有显微镜,学生仅通过观看视频的上课方式来学习显微镜相关知识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另一方面,学校缺乏STEM教育的专用资金使得学校无力开辟专门的STEM教室。宝鸡市G小学没有专门的STEM教室,STEM课程都是在平时上课的教室里实施。但由于教室空间比较小,学生动手操作的活动受到限制,且容易出现安全隐患。

(二)专业的STEM教师队伍不完善

目前,STEM教师队伍不完善是学校开展STEM教育过程中面临的最大瓶颈。一方面,专业的STEM教师人数不足。由于我国STEM教育刚刚起步,学校和教师对STEM教育缺乏深入了解。STEM专业教师的行业标准的不明确也导致从事STEM教育的教师人数不足。另一方面,STEM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大多数现任的STEM教师由学校其他学科教师兼任,这些学科教师学习的都是自己专业的学科内容,平时也更注重自己所教授的单一学科能力的提升,无法满足STEM教育的跨学科性和综合性。例如,宝鸡市G小学的STEM教师由本校的科学教师兼任,他们很难完全胜任STEM教育的综合性要求。

(三)小学生认知发展的局限性

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学生的自身认知发展水平也限制了STEM教育的实施。一方面,处于具体运算阶段(7—11岁)的学生虽然能凭借具体事物进行逻辑思维和运算,但还没有形成抽象的概念,不能进行抽象思维。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也只能听从安排和遵守生活规则,并不会主动做出改变。然而,STEM教育对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另一方面,小学生注意力的稳定性较差,他们集中精力在一件事物上的时间较短,其注意力很容易被偶尔听到或看到的事物吸引。然而,STEM教育主要是项目式学习,需要学生集中注意力完成项目。

(四)课程资源匮乏且课时有限

STEM课程资源匮乏也是其存在的较突出问题。一方面,教材是课程的核心资源,教师上课和学生学习多是围绕教材展开。然而,我国小学当前使用的STEM教材大多是引进版教材,这些教材的部分内容不完全符合我国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因此,本土化STEM教材的匮乏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STEM教育的实施难度。另一方面,STEM课程的课时数量有限且课时较短。大多学校的STEM课程是拓展课程,没有课时规定,很多STEM课程都不能按时、按量授课。例如,宝鸡市G小学在开展STEM课程两年多中,仅上了不到20个课时,这导致STEM课程很难系统、持续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高阶思维。

(五)教学形式单一且教学过程模式化

单一的教学形式和教学过程模式化是制约STEM教育实施的一大问题。一方面,小学STEM教育的教学形式主要是集中教学。STEM教育理念倡导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各种丰富的材料,探究其中的知识,从而学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集中教学并不能满足STEM教育的融合性要求,小学生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在STEM课程中获得发展。另一方面,由于STEM教师缺乏专业素养、STEM课堂时间有限等问题,大多数教师只能按部就班地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授课,不能解决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的发展,也使教师丧失了教学反思的机会,最终影响了STEM教育的效果。

(六)课程评价较为单一

宝鸡市G小学的STEM教育评价主要是教师对教师的表格评价、教师对学生的简单口头评价,这说明其评价形式较为单一,不够多元化。首先,从评价主体来看,评价忽略了学生、家长都是教育活动的参与者,应该积极参与到对STEM课程的评价中的事实。其次,从评价形式来看,评价一般采用填写表格和口头评价的形式,没有相应的标准,且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这导致评价的公平性大大降低。最后,从评价内容来看,评价以学生的最后作品为主,忽视了对学生思想、情感发展的评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单一的评级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STEM教育的效果。

三、STEM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加强STEM教育实施环境建设

STEM教育注重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我国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新视角,而实施环境的建设是保证STEM教育顺利开展的基础。第一,国家和教育相关部门应制订支持STEM教育的具体政策,为学校开展STEM教育提供方向性指导。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应划拨STEM教育的专用经费,以保证学校有经费购买STEM教育实施的硬件设施,如3D打印机等。第二,学校应尽量开辟STEM教育专用教室,为学生开展创造性活动提供空间,如实验所需要的大桌子、长凳子等。第三,学校可以和本地区的各高校积极合作,借用高校的实验室开展STEM教育。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小学STEM实验室数量短缺的问题,还可以提高高校实验室的利用率。第四,社区应积极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促使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从而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如社区可以和学校共同组织调查小区如何处理生活垃圾的活动。

(二)强化STEM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指导者,是实施教育的关键角色,因此,STEM教师队伍建设必须得到加强。第一,国家和教育相关部门应明确STEM教师的地位,制订STEM教师培养方案,形成较完善的STEM教师培养体系,让STEM教师培养有据可依。第二,学校应定期组织在职STEM教师参加相关的系统培训,并完善STEM教师培训考核体系,以此激发STEM教师提升自我的积极性。第三,STEM教师应积极主动学习STEM教育相关的理论知识,掌握STEM教育教学技能,积极参加相关的STEM教育技能大赛或课程作品展,以提升自己的专业化程度。第四,学校可以鼓励多位学科教师联合执教。例如,在上“纸桥承重”这节课时,学校可以请数学、信息技术、美术、科学等各科教师一起进行教研,仔细探讨这节课涉及的各学科内容。这一方式可以有效弥补现有STEM教师专业化程度不足的问题。

(三)合理设置STEM课程

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决定了STEM课程的实施要想达到良好的效果就必须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的规律进行教学。第一,学校可以开设两个以上的STEM课程,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进行学习。这样不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二,教师在选择STEM课程内容时,要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选择贴近学生真实生活的内容。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第三,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的行为、反应,当学生长时间注意力不集中时,教师要以适当的方式给予学生积极的提示。第四,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应根据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引导学生用已有经验引导探索新内容,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地让学生接受新知识,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丰富STEM课程资源

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是STEM课程开展的重要载体。第一,学校可以结合本地生态文化、人文特点和本校实际情况,对STEM课程内容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STEM课程。例如,宝鸡市G小学可以将宝鸡优美的自然环境(如植物园)、特色美食(如面皮)等作为课程资源,再结合本校的特色教学理念和本校学生的需求,开发出具有宝鸡特色的STEM课程。第二,学校在安排STEM课程时,应合理规划,至少一周安排两节STEM课程,让课程内容不间断。同时,学校应要求STEM教师严格按照课程表上课,不能任意占课和调课。课时也可以尝试打破传统的45分钟,可以借鉴高校的授课课时,以两个小时或者一上午为单位开展教学活动,以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完成一个连续的项目。第三,学校可以利用网络共享STEM课程资源。例如,上海STEM云中心平台提供了大量STEM课程资源,教师可以将自己的STEM课程内容、实施案例等与专家、同行进行讨论和交流,这样不仅可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更能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丰富校本STEM课程资源。

(五)创设多样的STEM课程形式

丰富多样的课程形式有助于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一,教学场地可以不局限于教室,教师可以带学生进行现场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获取知识。例如,在教授与历史知识相关的STEM课程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带学生去博物馆开展现场教学。第二,教师可以采用“先学后教”模式,先让学生自主探究新内容,再针对学生在探究中遇到的难题进行解答。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符合STEM教育理念。第三,教师要深入理解STEM教育理念,把握STEM教育特点,不拘泥于教学活动的固定环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科学地设置教学环节,巧妙地将STEM教育理念渗透在教学活动中。第四,学校可将STEM教育理念融入学校的环境创设,如班级黑板报、学校墙的图画等,让STEM教育理念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

(六)采用多元化的STEM课程评价方式

在日常教学中,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动力,还可以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第一,教师可以采用学生自评的方式,以此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自主意识。第二,教师可以采用小组互评的方式,以此提高学生的评价意识,并促使学生在客观评价他人的同时进行自省。第三,教师可以为每名学生制作档案袋,用以保存学生完成的作品、反思记录等。档案袋不仅可保存学生作品,还为教师评价学生提供了多方面的素材。第四,教师要根据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的结果,对学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表现给予整体评价,其评价内容应注意综合性。第五,学校对STEM教师应采用增值性评价。教育是水滴石穿的过程,STEM教育的成效需要时间的考量。因此,学校对STEM教师的评价要根据学生的长远进步程度来衡量,以此来激励STEM教师的发展。

四、结语

STEM教育作为新时代的产物,对我国培养综合型、创新型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的STEM教育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如何将STEM教育更好地融入小学教学实践,还需要各方的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6(32):52-58.

[2]王素.《2017年中国STEM教育白皮书》解读[J].现代教育,2017(7):4-7.

教学困境范文篇8

一、高职化学教学的困境

1.教师教学观念与方法不合理。近年来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改善,传统教育对学生的影响逐渐减少,但是,在高职院校的教育中,教学资源和环境还没有得到足够的完善,传统的教育观念依然存在。在高职院校的化学教学中,依然沿用传统教学手段的教学观念,没有紧跟教育事业发展的脚步。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高职院校的发展。2.教材与实践安排不合理。化学学科的学习是比较复杂的,涉及的知识也是比较多的,因为化学自身的特点,教材选择尤为重要,教材的选择可以体现出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素质。在高职院校中对化学知识的运用上存在一定的差距。没有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导致化学教学质量没有得到良好提升。3.对化学教学不够重视。化学是高职院校教学的基础性学科,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高职院校为了培养优秀的人才加强专业性教学环节的应用实践,但是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只是对课程的内容进行讲解,缺少对知识的运用,化学学科的地位也逐渐成为辅助学科。4.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性。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质量不高,对知识的掌握水平差距比较大。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大部分的学生学习基础薄弱,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上化学学科的复杂性,很多学生对化学知识产生抵触情绪。化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这种差异性,没有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导致部分学生无法跟上教学的教学节奏,从而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高职化学教学中突破教学困境的对策

1.更新教材丰富教学内容。教材是学习的基础,是教师进行授课的标准,优秀的教材可以提高教学的质量。所以,高职化学教师在选取教材时应当在遵循教学大纲的基础上,选择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和工作的教材。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教材内容应当具有使用性和趣味性,只有教材内容符合广大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简单易懂,才能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说学习建筑类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建筑材料与矿物质相关联的化学教材,同时增加化学实验课的课时数,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并且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喜爱。2.积极创新,改变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很多弊端,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在进行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积极的进行引导,不断的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应当认识到实践对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性,通过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通过实践可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型教学理念的要求下,出现很多适合的教学方法,比如说情感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启发教学法等等,高职化学教学可以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并结合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现在网络教学已经成为流行趋势,高职学校教师认识应当积极的利用网络这一优势资源,制作电子课件,增加声音或者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拓宽学生视野,加强化学学科教学的深度。3.采用多元化教学评价。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可以将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程度、回答问题情况等内容进行全面分析,可以多方面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4.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学习化学学科最终是应用到实践中去,化学教师可以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化学实验产生兴趣,实验可以说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部分,也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与教材或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验,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实验的奥秘。化学教师在进行教学中可以深入教材,对教材内容进一步补充,让学生对化学知识进行全面掌握。

高职院校在进行化学教学方面面临一定的困境,为了摆脱困境,高职院校必须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优化。对于化学教师而言,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优化教学内容,更新教学理念,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在新的时期,不断探索化学教学的有效途径,才能提高高职院校化学教学的质量,从而促进高职院校的健康稳定发展。

作者:植奇明 单位: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索朗德吉.论当前高职院校化学教学中存在的困境及对策[J].教师,2015,05.

[2]张显竹.高职院校基础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化工管理,2013,24.

教学困境范文篇9

[关键词]德育教学;道德认知;道德困境

在社会急剧转型期,社会道德环境日趋复杂化,当代中国社会道德既面临着传统道德思想观念的扬弃和取舍,也面临着新道德内容的丰富与发展,中国社会道德面临严峻挑战。在学校公共基础课程设置中,德育教学不仅包括有关道德思想内容的教育,还包含着受教育者社会意识形态即思想政治等方面的教育。德育教学中的受教育者所面临的道德困境,使德育教学教师肩负更大的时代责任和社会责任。以德育教学中的道德困境这一重点和难点问题为突破口,对于不断增强受教育者道德认知能力,全面提高受教育者道德素养及其道德行为活动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对当代德育教学对象面临的道德困境现状分析

随着中国社会的急剧转型,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转变,社会道德价值取向发生严重偏移,社会价值多元化导致人们价值选择的迷惘,这些在不同程度上导致了道德困境、道德问题的消长,使当下中国人面临道德挑战乃至道德危机。道德问题主要表现在:角色认同与价值认同的失衡,个体应有的道德权利、道德责任与义务模糊化;人生价值观倾向多元化、利益化,道德选择与评价存在多元性;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趋向明显,道德功利性影响广泛;受教育者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脱节,道德的实践精神缺失,这也是受教育者道德困境产生的主要原因。此外,传统的德育教学方式可能导致两种极端化趋势:一种是以自身伦理本位的价值观与道德泛化的思维方式进行施教;另一种是后现代语境中的“去道德化”。在第一种情形下,教育者往往成为道德的评判者和监督者,阻止了受教育者道德认知能力的养成。道德的泛化则可能造成受教育者对其行为活动产生道德束缚、道德畏惧。在第二种情形下,“去道德化”则可能使受教育者失去正确的价值判断,尤其在新媒体信息时代,多元文化的侵袭,传统道德观地位产生动摇,弱化了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功能。在学校德育教学过程中,受教育者对“道德困境”的不同理解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与“道德危机”同义,即社会道德面临失控的境地;二是不同社会道德的相互激烈碰撞;三是社会主流道德与社会非主流道德在社会中的地位发生转换,出现严重的社会失序现象。[1]简而言之,受教育者面临的道德困境就是受教育群体或个体所面临的道德方面的困惑。它既包括群体性的倾向,又包括个体性的倾向。在社会转型期,最基本的社会道德困境表现在传统道德与现代新道德之间的矛盾。此外,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科学技术具有正反两面性所带来的道德困境,已经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而从个体道德层面而言,社会转型过程主体身份、角色的不断扩展,行为主体社会责任担当的多重重负,由于主体道德自觉性可能存在的迟滞,往往产生各种道德困境。尤其道德实践和责任归属上的困境,使社会行为主体产生思想或行为上的矛盾。道德实践上的困境归根到底是道德责任归属上的困境,由于责任承担的模糊性,必将给行为活动者带来实践上的困惑。作为学校德育受教育者,其所面临的道德困境既是成长过程中的“烦恼”,也是未来不断发展的基石和契机。

二、道德困境在德育教学中的求解

在学校德育教学中,如何将道德这一具有实践精神特质的命题围绕“道德困境”问题有效诠释并加以化解,是当前德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对学生道德困境及原因的揭示,有助于正确应对受教育者面临的道德冲突。对其道德行为进行合理引导,从根本上改善其道德状况,必须注重以问题为导入,以道德困境解难为导出,有利于促进受教育者的道德养成及其道德实践。(一)道德思维能力培养与德育教学目标相结合,透视道德困境。苏格拉底提出“知识即美德”这一道德哲学命题,认为只有具有了真“知识”,人才能对“美德”理性把握。否则,“无知则是罪恶”,人就可能做坏事。“认识你自己”,反思自我,又成为苏格拉底的基本哲学原则,它将知识与道德内在统一起来。有学者指出,对人类行为的反思正在重新成为正规教育的核心。美国哈佛大学的信条写道:“受教育者应该具有某种对道德和伦理问题的认识能力和思考的经验。我们完全相信,受教育者身上最重要的品质是使其能区分不同的道德选择,做出有见识判断的能力。”[2]随着学校受教育者心理发展的不断完善,提高其道德素养,在认知水平和辨别能力上亟待加强。这一加强关键是教师要从介绍和评价的角度,将学习者带入道德的场景,形成健全的“伦理人格”“道德态度和能力”,有所怀疑,有所省思,有所辩难。这也进一步表明了,道德因人而产生,而非人为道德而生存。当我们仅仅把对或错、是或非、善或恶的事例作为教育的目标时,德育教学只是停留在原初的基点,即一味地让人们知道正确的事情。而具有终极性的德育教学,应当是有关道德方面逻辑思维的提升,培育和造就批判性思维。也就是说,德育教学的关键不是应当知道什么是正确的,而是对道德问题进行有效评价的能力的培育。其中,对于道德思维能力养成的培育,离不开日常思考能力的培育。当德育教学中受教育者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发展,他们才有可能从道德困境的思考中受益。那些道德困境,可能也恰恰是知识传授者面临的难题。只有通过师生多次往复共同的讨论和追问,对于道德困境问题的解答才可以实现。基于以上的理念,学校德育教学应当围绕着道德困境而展开。首先,要在培育德育受教育者的道德认知能力方面着手,熟知和掌握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基本道德原则,诸如义务论、结果论、美德论等一些具有基础性的伦理思想,其中应当包括当代伦理思想研究前沿性的思想或观点,诸如20世纪末《世界伦理宣言》中所包含的一些全球共识基本伦理思想等。同时,应当认识到德育教学也是一个培育和发展道德思维的过程。这也充分体现了德育教学的核心价值,即德育教学试图给予学生做出道德决策的技能和能力,以便他们可以通过相互作用的经验发展出他们自己的道德观点。[3]我国道德教育应当不断拓宽德育教学方法,通过道德移情、道德迁移、道德辩难等方法实现德育教学的实效性。采取道德场景为审美对象,激发道德主体的内心回应,使其通过场景重现、反观自照、策励行动等感染活动,通过感悟崇高、规划人生、勇担责任的道德修炼,进而“继善成性”“积善成德”,达到个体道德人格的完善,促进受教育者德性培养与德行实践两方面的共同提升。(二)明晰德法辩证统一关系,疏解道德之困。在一个道德危机四伏的时代,人们往往在所谓的“道德困境”中裹足不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将法律问题与道德问题相混淆,致使“道德困境”的范围无形扩大化,出现泛道德主义倾向。厘清道德与法律之间的模糊性,明确道德与法律界限,对道德不同层次的理解以及道德的正确评价等方式途径,是走出道德困境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法律的明确规定性以及它的强制性与道德的软约束具有鲜明的区别;而合乎道德的事件不一定合法,反之亦然。守法仅仅做到了社会个体的合乎公民的基本要求,是合格公民的基本条件;而具有合乎道德的行为准则则体现了良好公民的基本要求。道德并非必然以法律为基础,但是,道德早早地立足于社会,法律则是落后于道德而形成。法律离不开道德,法律总是蕴含着道德的关切,法律是道德的支持力量。其中,道德的法律化使道德的社会影响力度更为强烈。同时,法律不能替换道德,道德也不能取代法律。虽然它们之间联系密切,存在着内在的关联性,但二者之间仍然具有明确的界线。譬如,经受法律训练的专业律师必须具有一定的职业道德水准。美国许多州都要求在校期间未能得益于优秀伦理课程的律师,必须修习伦理学进修课程。[4]目前,我国社会生活领域道德问题的凸显,产生的深刻根源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不完善和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不健全造成的极大社会不公平,政府和社会的诚信遭到了极大破坏。只有不断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治建设,才能有效走出社会面临的诸多道德困境。[5]同时,应该认识到法律与道德之间具有相互转化的可能,并成为社会存在的重要支持系统。因为现代社会要维系下去,所必不可少的是“最低限度的道德”,即法律,通过社会有序化需求的道德转化,将“常人之德”与法律相汇通,实现道德法律化。法律所包含的评价标准与大多数公民最基本的道德信念是一致或接近的,故法律的实施对社会道德的形成和普及起了重大作用。同样,缺失了以道德为基本支撑的法律,则是一种“恶法”,必将失去人们的普遍尊重、自觉遵守和维护。而道德又对法律具有补充作用,法律不可能涵盖所有领域,有些对象、领域不宜由法律加以规范、调整。由于立法的相对滞后性,当出现“无法可依”的现象时,道德调节就起到了填补法律功能缺失的作用。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在道德与法律两项约束的界限之外,还存在着规章制度、纪律约束、行业规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正是道德与法律等其他社会规范在本质特征上的区别,对于社会个体的行为评价也就有了不同的行为评价尺度,即属于道德评价的,就不能用法律、纪律等评价代替道德评价。(三)通过科学道德评价以平抑道德困境解蔽之难。道德困境是一种道德难题,但并非所有道德难题都是道德困境,对道德困境的理解应以正确的道德评价为前提。只有科学正确的道德评价,才能正确认知道德困境,进而产生客观的道德选择及其行为活动。而科学的道德评价是建立在科学的德育教学基础之上的,在这一方面,中国德育教学的发展应当以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为基石,并将中国德育教学的发展纳入世界德育教学发展的潮流中去。在当代语境下,对一般道德原则的科学评价问题,诸如诚实、正义等原则,我们如何对这些原则加以准确评价,是一个值得思考的基本性问题。例如,就“诚实”而论,当其为家庭的一个重要原则时,诚实就包含在“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中。这也就是孔子在《论语•子路》中所表明的观点:“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在不同的乡里,一种可认为是诚实的人的作为,是将偷了羊的父亲报告官府;而另一种诚实的人的做法,则是父亲包庇儿子,儿子包庇父亲。对道德中的困境进一步深入研究,我们也会触及法律的道德原则问题。即包庇罪的设立,是否应涵盖“亲亲相隐”这一基本的道德原则。在我国历史上,“亲亲得相首匿”的制度已经延续了不同历史时代,逐步演化积淀为一种中华民族传统的法律文化心理和法律意识,并成为重要的法律思想原则。纵观“亲亲得相首匿”制度的发展过程,不难看出此制度在彰显孝道的同时,又鲜明地反映出“儒法结合”“礼法合治”下的人伦精神。“亲亲相隐”原则在国外的法律中也有所体现,尤其是像日本、韩国等受到儒家传统思想影响的国家,“亲亲相匿”原则显现于这些国家的刑罚之中。为了守法而大义灭亲,事实上从人性的角度来看,是触犯了道德的底线,无论自己的亲属犯了何种罪行,告发亲人就构成了对亲人的背叛,所以这本身就是矛盾的。而在我国现行刑法中“亲亲不得相隐”的规定是一个值得在德育教学中加以探讨的话题,在这一话题中,不仅存在着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承继问题,还存在着家庭伦理道德取舍的根本性问题。2015年新课标I卷高考作文题以“一位父亲在高速公路开车打电话,旁边的孩子一再提醒父亲不要拨打电话,可是父亲不听劝阻,最终孩子选择报警。警察前来后对父亲进行批评教育,此事引起社会争议”为材料,让考生写一封800字的书信,可选择写给违章当事人、报警的孩子、警察。该论题引起热议,它关涉的不仅是道德与法律,也涉及亲情与道德之困。2017年11月份,一则《宁波小男生举报同学带零食反被处罚,网友为啥齐赞老师做得对》的新闻在网上引起热议。该老师认为:“一个班级里最重要的是信任感、安全感……我希望学生们举止文明,班级井井有条,但我不希望通过同伴之间的相互告密来掌握他们的动向。”这位小男生因为威胁同学“不给零食吃就举报”,才受到老师的惩罚。此外,该老师还强调,对学生告状的行为,不能一概而论,“我理解在当下社会,人们更热切地希望一个光明、公正、平等的环境,鄙视告密也正常,只是对儿童来说,他们真的不该承受这么重的一个指责。”作为一名教师,既要尊重学生真实的道德情感,也要客观分析事实情况,给予具体的日常学习生活事件以恰当的道德评价,这对于促进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评价具有现实意义。(四)重视价值澄清,发挥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导引功能。哈贝马斯对现代性道德辩护的核心主旨在于,自由、平等价值原则对现代道德范式的合法性具有基础性作用。他的这一思想为解决现代道德范式何以可能提供了一个基本指向。就学校德育教学而论,其具有体系性特征。它不能仅仅孤立地被局限于学校的学习,德育教学与其他教育相互共存而又彼此影响。德育教学应当建构在大的社会背景下,面对受教育群体或个体生活的分化和变化,着力于实现价值澄清,帮助受教育者获取道德问题的敏感性和价值判断,通过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强化受教育者道德判断能力、道德责任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完善和实现公民教育,乃至于成就世界公民。诚如美国社会研究委员会执行秘书梅里尔•F.哈特肖纳所指出的:“我们学校的一个基本职责就是培育这样的公民——他们信奉自由社会的价值,了解我们的历史并理解我们政府的体系,还要留心国际形势发展的意义。”[6]建构社会核心价值观是重塑新道德规范之维,没有社会认同的价值观为支撑,社会新道德的形成可能成为一种不可企及的虚幻的东西。[7]在全球化的今天,教育的国际化使学校德育教学面临更为艰巨的挑战,中国学校不同层次的德育教学必须加强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导向功能,才能有力地促进人的全面教育的充分实现和发展。(五)社会新道德的建构与道德困境的解构相辅相成。涂尔干指出,社会是具有道德属性的社会,这不仅体现在具有道德特征以共同信仰为基础的社会,也体现在以合作为基础的经济群体社会。而且这两种社会并非天然对立,都以其固有的道德为社会基础。即使在现代社会里,这种道德还没有发展到人们所需要的程度。[8]也就是说,人类在自身所处的社会之中,道德的存在虽然由于人们当时认知的不同或者还存在某种缺陷,但对道德问题的不断探究的目的在于对其具有客观存在性的呈现。因此,学校德育教学应当直面现实的道德问题,尤其针对科技伦理、环境伦理和生命伦理等问题,这些都是现代德育教学必须回答的现实理论问题。此外,传统道德范式失效所导致的道德信念缺失是当前道德困境产生的基本动因之一。传统道德原则、规范的失效,使其失去了具有约束、规范人们社会生活行为和活动的合法性,其以往的权威性也就不能为人们所认同和信服,德育教学赋能成为现实破解的难题。只有确立与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的新道德范式,才能为走出当前的道德困境开辟出广阔的前景。[9]当前,我国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体系迫在眉睫,这里又存在着如何借鉴西方道德价值观念的问题。只有缜密地区分现代道德范式与西方道德类型的异同,才能有效实现“西为中用,古为今鉴”,实现德育从“成材之教”向“成人之育”的有效转化,不断丰富中国新道德的内容,以促进当代中国新道德文明的建构。

三、余论

教学困境范文篇10

高职教育是以理论为基础,培养能够适应生产服务一线的职业技能需要,具备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高职化学教学作为基础课程,侧重于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结合,技能与专业的结合,强化实验课程教学力度,注重学生能力培养,以学习与实际工作中所需、够用为基本教学衡量标准和目标,重点突出,既满足高职化学教育的基本要求,又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

(一)在理论课教学中,以“够用”为衡量标准

所谓的“够用”就是既要满足高职培养目标,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际理解力。高职化学教学课程所涉及的知识范围面较广,涵盖了大量的化学理论,在高职教育培养过程中,教师要对课本进行选择,将知识重组,根据今后工作岗位所需定位培养,删减繁杂且在实际工作中无法应用的化学理论知识。

(二)在实践教学中,以“体验”为教育重点

高职化学是一门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特殊科目,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实验能够将理论知识真正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活化理论知识,让学生在体验中掌握技能,验证和探究理论的合理性。采用实践体验教学模式是高职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举措,所占地位举足轻重。

(三)在学生能力培养上,以“创新”为特点

原子和分子的物质研究组成了化学,它区别于其他学科又与其他学科紧密结合,具有特殊的创新性。高职化学通过实践教学课程训练学生的搜集材料、设计实践方案、进行操作并记录实验结果,对数据进一步分析并进行讨论的综合能力,这一系列的过程是提升大学生素质的重要方法。与此同时,实验需要通过团队合作完成,对实验药品的处理和正确使用,可以培养学生人际交往、团队协作、环保意识、责任担当以及法制意识等。化学教学史的学习能够激发学生对化学的认同感,国家在化学方面取得的成果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科学研究的态度。

二、高职化学教学中的困境

高职化学教学中的困境无法更好地满足高职化学教学要求,总结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忽视高职化学教学的重要地位

高职教学培养学生的目标定位是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强调应用技能,这就强调在教学中要有所偏重,夯实基础是根本。高职化学作为基础学科,具有实践性强,应用范围广的特点,却往往被排挤为次要科目,成为专业课程的辅助知识,没有充分给予化学应有的地位和重视程度,影响了高职化学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减少了高职化学教学的学时配备

高职教育有其特殊性,注重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并强化实际操作技能,这一点无可厚非。但以实训教学为重点的同时,却减少了理论课程的教学,重操作轻理论的现象在高职教育中普遍存在。仅以高职化学一门课程为例,在调查研究中发现,一般高职院校进行化学教学课程设置时,按照18周计算,一周4学时,设定总学时为72学时。单从课时数上看,安排合理,但是与化学课程所涉及到的讲授内容看,却严重不足。

(三)高职学生化学基础弱

高职学生生源主要分为中职升高职的学生和高考没有进入一、二、三本分数相对较低的学生。以高考为指挥棒衡量,考试成绩多不理想,低分段学生占主体,化学基础较弱,学生学习能力差,对学习持厌恶和排斥的居多。少数成绩相对好的学生受到整体学习氛围的影响,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

(四)高职化学实验器具数量不足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多由中职学校改组而成,教育教学所需的设备和仪器多沿用原来的,原本适用于中专教学的实验器材和教学仪器却无法满足高职教学需求,又受到经费的限制,化学科目在高职院校受到冷落,对实验器具更新速度放缓,影响了高职化学教学效果。

(五)高职化学教材实用性不强

在高职化学教学中,教学大纲以教材为基础,教材的选择应该科学合理,选择教材也是对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体现。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高职院校在选择教材时也做了一系列的改革,尽管教材编排中也将实用、适用作为基本原则,现行的高职化学教材实用性、适用性、趣味性和先进性却仍与实际需求存在差距。理论与实践存在脱节,相关联少,与专业课衔接不明显,在实验环节中,要么实验变成书本的实验,要么实验无法引人入胜,无法激发起学生主动探求实验奥秘的兴趣,知识的整体感、时代性和趣味性不强。

(六)高职化学考核评价体系单一

对于高职化学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体系单一。在考核过程中,教师往往看重学生的学习结果,对于学习过程所占比重小。考试所体现的理论知识较多,实践操作只作为辅助教学的一部分,对于能力没有明确的衡量标准,这导致了学生将化学学习作为知识点死记硬背,而真正应用到实际当中的知识较少,没有发挥化学的真正价值,对学生化学应用能力的培养不够理想。要走出高职化学教学的困境,从学生需要、化学教学的基本特点出发,反思并探寻高职化学教学的应对措施,积极地进行教学改革,以便全面提升教学水平,为学生所用,为时代所用。

三、走出高职化学教学困境的应对策略

(一)更新教材,从根本上充实高职化学的教学内容

教材内容的更新应该与时俱进,它作为教学内容的知识载体,是高职化学教学的基础和准绳,也是最为基本的工具。高职课程内容设计要鲜活,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个体发展的需要。在高职化学课程教材选定时要根据国家教育部的大纲选定实用性强、融趣味性为一体、内容精炼、重点突出、技法纯熟、管理规范的教材,适当配合自编教材,更好地联系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实际水平出发,根据专业的不同,做好中高职教学之间的过渡和衔接,学习并借鉴其他高职院校的优秀教材,为我所用。

(二)创新方法,从手段上改善高职化学教学模式

在高职化学教学中,回归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做好导课和设计工作,充分发挥其主导功能。课堂上通过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学生学会知识是课堂教学存在的目标,学会应用是课堂教学的延展,是终极目标。教师思想要跟进时代,对已有的知识体系进行不断地更新,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课程开发,有目的地设计授课内容、教学手段和形式,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求,促进学生愿学、乐学。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先进的教学手段、教学技术,有效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当下,高职化学教育不能再靠一张嘴,一支笔的模式,要将传统教学法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直观形象地刺激学生的感官,通过感性认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在学生对知识熟记的基础上,总结提炼教学重点和难点,上升到理论认识层面,使得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又能够通过现象看本质。但我们必须清楚的看到,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只是辅助教学手段,不能越俎代庖,偏离教学的中心,只能将教学重点通过艺术表现形式展现出来。对于高职化学课时设置与教学内容匹配不足这一现象,可以利用讲座的形式弥补缺憾。比如可以结合当前的时事,讨论一下“化学与人类健康”、“瘦肉精的危害”、“实用色素是否有利于健康”等话题,分组讨论,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又能够与生活紧密相连,使得学生学有所用。

(三)注重实验,从技能上加深高职化学教学体验

高职化学教学以应用为主,其中化学实验占有重要比重。它应该与教材和教法同步改进,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转变学生光是听、看的学习方式,而要亲自动手体验由简到难,从阶段性学习到综合学习,从观察到模仿到演练到创新的过程。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将理论与实验有机结合,并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让教学模式与高职教育相匹配,尽可能地适应高职教育所定位的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建立健全思想素质过硬,专业知识扎实,实验教学出众的有一技之长的实验师资队伍,以最大的投入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将实验教学关注点放在学生主体上,帮助学生打开思维和提高创新能力,通过多方位的展示,使学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学习。要为学生创造先进舒适的实验环境,给学生提供创新的空间和平台。可以利用实验小组申报专利的形式对高职学生进行化学思维的训练,将化学与生活相连接,将实验室教学与改造创新相连接,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实验的重要性、趣味性、实用性。学生可以对原有的实验进行改革,也可以自主创新实验内容。比如学生在进行乙酸乙酯的合成实验过程中,学生分组讨论并进行实验,教师给予安全性指导,将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代替浓H2SO4,放入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溶液中,加热回流后得乙酸乙酯,并与按原方案的合成实验进行对比,分析其优缺点。在这个实验中,学生观察到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代替浓H2SO4,学生懂得了绿化环保,也以创新途径训练了学生的跳跃思维。在实验室的利用方面还可以延长开放时间,以弥补课内实验不足的限制。开放实验要以安全为主要前提,可以由教师选定实验范围,也可以由学生自己确定实验内容。学生可以对土壤、硝酸盐、工业废水铜回收等进行实验设计,亲身体验并通过观察得出相应的结果。实验不仅仅是课程的一部分,它还可以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思维和研究潜能,使学生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动脑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多元评价,从考核上改革高职化学教学结果

高职化学评价要采取多元方法,将教师课堂对学生的观察纳入到考核过程之中,学生听课态度,课堂是否积极,课堂考试及作业完成情况,对化学课的知识量扩展以及课堂笔记记录情况都可以作为期末成绩的一部分。这对学生课堂和课后学习效果是一种正向引导,一旦发现学生存在问题要及时指出并给予更正。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需要,设计问题并对学生进行提问,既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够集中学生听课的注意力,还能够锻炼学生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以及应变能力,一举三得。高职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要体现理论与实验的综合评价,包括实验中的创新和参加实验次数都可以作为考核的依据,均衡理论与实验的分值权重。建立科学、多元、合理、客观的考核评价体系,有利于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