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进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8 22:22:06

教学改进

教学改进范文篇1

1、改进教学方法,使其适应现代教学模式

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基础是整体办学形式的转变,教学方法的运用与教学模式的构建、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形式的选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中职教育可以构建模块式的课程结构,采用项目式的教学方法,提供多样的学习情境,丰富教学形式、转换师生角色,从而更好的利用课堂完成知识的传递。例如,在电子应用课程中,采用项目教学法,使学生通过项目——音响的制作来实现元件的认知(——知识目标)、焊接技术的应用以及装配工艺(——技能目标)等知识。并且通过项目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情感目标)。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从主导者变成了辅助者,整个过程由学生引导,遇到问题团队合作解决,教师帮助提点。整个项目,学生都积极参与,共同探究,更好的实现了项目中的知识、技能与情感目标。

2、改变考核制度,使其适应新时代的学生发展

中职的学生,学习的目的很明确。他们并不是奔着高考而来,而是冲着就业来的。他们选择中职的目的,就是学习一技之长,可以在就业的时候有一个好的前景。所以中职学生的考核制度就不能照搬高中了。考核制度要适应中职学生的技能培养,就不能简单的用一张考卷来评判,而应该参照平时的项目考核标准。在考核中,不仅要加入知识与技能的考核,还要有情感考核。例如在项目教学——机器狗的制作考核中,教师应考核学生元器件识别是否准确、焊接是否有误、导线连接是否正确、装配是否完整,同时还要考核学生在焊接及装配过程中,团队的合作情况、队员之间的配合情况等。学生之间不仅要能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合作,因为他们面临的三年中职学习之后的就业,必须要在学习之间知道如何学技能,还要知道如何学做人。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做到与时俱进

中职的学生面临的是就业,所以教师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职业责任感以及指教的基本技能的同时,还应该密切关注企业的动态,定期到企业、公司进行锻炼和深造,加强工作经验,以便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使学生提前熟悉企业的运作流程、习惯企业的工作方式。同时教师还应当通过现今科技的发展提升教学质量、优化教学环境。例如,利用微课、云班课等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室古板的教学模式,使用移动教学,翻转课堂。点名用手机、签到用手机、作业用手机、答疑也用手机,平时学生们喜欢用手机玩游戏、看电视,现在用手机玩玩游戏、看看微课视频就可以学到知识,让学生们爱上学习,使学习变得更轻松、更自由、更有趣。现代社会,劳动力需要具备很强的适应性,应该具备适应社会、适应行业和职业的能力。而职教的任务就是培养具备适应现代企业和现代社会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新型劳动者。在教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同时还要教育学生如何做人。教学不应只注重知识的传递,更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改变传统的教育的模式,与时俱进,使学生由被动接受改为主动学习,以便能够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

作者:顾明明 单位:本溪市机电工程学校

参考文献:

教学改进范文篇2

1加强教师学习,提高教学水平

学生对一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师的教学能力密切相关。“欲给人一杯水,自己先要储备一缸水”。要上好物理化学课,就要求授课教师不仅要扎实的专业基础,同时还要有恰当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对于年轻教师,更应该注重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首先是注重备课环节。备课时重点参考一些理论基础强且较为全面的相关教科书,如南京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的傅献彩等主编的《物理化学》课本,也可以通过网络查阅一些有关物理化学的最新进展。从中吸取精华,并进行分析比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使知识变得浅显易懂、生动有趣;其次是在教研室内部通过相互听课的方式,互相借鉴对方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以取长补短;另外,教师还可利用每周的教研室活动安排一些专题讨论,把在备课及教学中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各抒己见以供借鉴和参考。此项活动的开展对提高教师教学水平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2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物理化学理论性强、内容抽象、公式众多且各有其特定的使用条件和范围,因而教学双方对此都感到有一定的难度。很多学生在初学物理化学时就会产生畏难情绪而影响对本门课程的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如能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地变换一下教学方法和手段,常使学生感到知识新鲜有趣,势必能起到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作用。

2.1讲述法—抓住重点,讲清概念和规律与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3门课程有所不同,物理化学不但与中学化学联系较少,而且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讲清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尤为重要。对于新理论的实验依据,处理方法和该理论的应用以局限性都必须讲清讲透,澄清可能产生的各种模糊认识。而对于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前设课程中已有完整论述的内容不讲或略讲,让学生自己阅读巩固提高,再用较少的课时加以引申和提高。例如在无机化学中已经系统地学习过的热力学中的基本计算、化学平衡的基本计算以及电化学中的有关Nernst方程的计算等,在物理化学课程中就可以略讲,甚至于可以不讲。

2.2对比法—强调知识的相关性和连续性任何知识体系都是在旧的较简单的知识体系中发展而来的,不同的知识体系之间往往是相互关联的。物理化学与其他学科的相关性和连续性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一是将已学过的其他学科知识加以应用,如高等数学、物理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讲授这些内容时可以进行扼要的回顾或简单的复习,使学生温故知新;二是与学过的课程进行类比,如在讲授体积功时可与物理学中功的概念进行对比,加深学生对新概念的理解。当教师传授新知识时,如果能够指出即将学习的内容与已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就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理解和掌握。

2.3启发式—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启发式教学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共同发挥,双向互动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2]。一个善于用启发式教学的教师,能从主导作用开始,逐步过渡到主导和引导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状态也逐渐由被动转向主动。例如在“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的教学中,可以列举一些化学反应的实例,并引导学生对这些反应能否进行、进行条件及反应限度等问题进行讨论。同时教师再加以必要的引导和启发,通过知识的扩展和引申,师生共同得到结论———自然界中的一切发展变化过程都是有方向性和限度的。需要注意的是,在启发思考过程中,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使他们不仅从启发中理解知识,还要从启发中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启发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2.4多媒体—加深对重、难点的理解和认识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已经成为教学方式改革中的热点。其中电子教案是多媒体教学的主要工具,一个好的电子教案不仅可以大大提高讲课效率,而且可以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和优势[3],帮助学生更快、更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如热力学中的体积功和卡诺循环等比较抽象的概念。如能应用专用软件和多媒体技术,通过图形、文字、动画等多种形式将其形象而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就相对比较容易。同时,多媒体教学课堂信息量大,解决了课时少、学生多、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多媒体教学只能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物理化学中一些重要公式的推导如能在板书中给出,学生的听课效果会更佳。

2.5开放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扩大学生知识结构,丰富物理化学与医药行业密切联系这方面的知识,教师可以根据课程进度,对于一些理论性较强的基础知识,如药物制剂与化学热力学及动力学之间的关系、表面现象与学生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等,拟定好专题讨论的题目,提前将讨论提纲及具体要求通知学生。学生在学习之余,收集信息资料并作出相应的课题报告。然后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开展讨论,通过各种形式谈出各自的见解和观点。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一些前沿知识;同时还能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锻炼学生的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真正做到一举多得。

3加强习题训练,巩固所学知识

在物理化学的教学中,除了课堂讲授之外,加强习题训练也是至关重要的。这一点,相信每个物理化学教学工作者都深有感触[5]。在物理化学的学习过程中,一般学生即使上课听得很明白,教材也能看懂,但拿到习题时却无从下手,这种情况极为普遍。因此,在课堂上精选一些有启发性的典型例题进行分析讲解就显得十分重要。由基本概念到计算公式,再到每一个计算公式的适用条件,引导学生自己进行逻辑推理。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做一些改错题练习,引导学生从错误中探索知识,辨别是非。布置学生作业时,要采取少而精的原则,尽量布置一些综合性较强的习题。为此,教师在课后习题的基础上编写了与教材相适应的难易适当的习题册,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改进范文篇3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一、鼓励自主阅读,实现有效互动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就决定了学习语文的过程是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则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那么,阅读就应该成为学生自主性阅读。1.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学贵有疑,在阅读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引导学生会质疑问难,鼓励他们大胆提问。刚开始,学生提的尽是些“鸡毛蒜皮”的问题,许多问题都停留在表面上,所提的问题一下子学生就能找到答案,没有谈论的价值,尽管如此,我还是认真倾听,给予肯定,同时表扬一些问题提得好的学生,引导他们围绕课文重点来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起初,由于问题提得多又零散,在课堂的把握上会受点影响。为了避免问题重复或过于简单,我让学生先在小组中质疑释疑,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由组长记录下来,由小组代表在班上汇报,再由大家进行讨论。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提问水平提高了,往往能紧扣课文重难点提出问题,提高了教学效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所学作品质疑问难,带着问题阅读,通过自主阅读和互相探究逐渐扫清阅读障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高效,从而提高了阅读的能力。2.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作为生命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有着不同的理解方式,有着不同的感受和见解,学生的个性要充分地发展,教师应给予肯定并适时地引导,把学生主动学习与教师的指导有机结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记得在教学《一只小鸟》,让学生在充分读文后,围绕主题“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鸟?”展开讨论。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学生说:“这是一只快乐地小鸟。因为它每天都在树上唱歌。”有的学生说:“这是一只可爱的小鸟。”有的学生说:“这是一只可怜的小鸟,因为它从树上掉下来。”我再顺学而导,理出教学的主线,感受“小鸟的快乐与伤悲”?使得内容集中,重点突出,实现“教学相长”的境界。当然,由于学生的个性特征情感体验,生活经历不同,对于同一事物自然也会有不同的感受,为了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让学生能够尽情地发表自己的想法,我让学生在文中深有感触的地方作旁注,写上自己读后的点滴感受与想法。有的同学是这样写的:“我们要爱护小鸟。”“不仅是人,动物也有亲情。”“爱小鸟就不要伤害它”,“树下的孩子爱小鸟,但方式错了,要让小鸟回到大自然的怀抱。”课本成了孩子们表达情感的舞台,记录下了自己此刻最真实的感受。

二、优化教学设计,有效延伸课外

1.优化教学设计。现在的语文教学更应该重视教学环节的设计。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深入研读教材,研究学生,设计教学情境,查找各种相关的资料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并充分预设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及应对的措施,使得语文课程的资源优势得到发挥。同时,优秀的课外资源是必要的补充,能使语文教学课堂更加丰富,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相关的课外书,让学生去阅读。低年级学生可以是《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小王子》能文质兼美的故事。中高年级可以是语言精炼简洁,富有诗意和哲理的散文、小小说,如《往事依依》、《甜甜的泥土》、《多一些宽容》,结合课文教学注重扎实有序的名著推荐与阅读安排,如教学冰心《雨后》一课,可以以推荐学生阅读她的《小桔灯》《寄小读者》等,教学《一只小鸟》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养鸟须知》等,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拓展学习空间。还可以组织开展故事会、美段欣赏会、朗读擂台赛等阅读活动,营造浓厚的阅读气氛,强化阅读习惯。2.学以致用,注重语言的运用。语文作为一个实用性很强的科目,生活中无处不在,活学活用,学以致用是语文学习的宗旨。日常所学不仅应让学生理解积累,还应让学生尽可能地去运用,才能形成自己的知识。如《桂林山水》一文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搜集、阅读有关桂林的资料,让学生当“导游”,写一段解说词,并向“游人”解说,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丽精致;学了冰心的《诗三首》,让学生在领略其丰富而深刻的哲理,风格细腻。清新、俏丽、淡远而又不乏深沉的意境基础上,鼓励学生阅读并摘记《繁星》《春水》中自己感兴趣的诗行,深入体会其中的诗味,并且学会记录自己的灵感,学写此类哲理小诗。这不仅是学生语言再次积累的过程,更是运用积累的语言进行实践,提高语文素养的过程。在学习中坚持实践运用与语言积累的有机结合,会启发学生养成自主积累的良好习惯。总之,教无定法,学无定法,作为一名语文教学工作者,只有不断去发现问题,并积极改进,从我们神圣的讲台上走下来,以生为友,由“课堂权威”转变为“课堂民主”,创设适合学生的教学,充当好“平等中的首席”,就能真正落实学生阅读的自由权利。

【参考文献】

[1]李国栋.阅读教学的理论困境[J].语文教学通讯,2007年第5期

[2]张金保.遵循阅读规律,提升阅读效率[J].语文教学通讯,2007年第3期

教学改进范文篇4

关键词:教学模式改进对策以人为本学生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50年代以来,受苏联体育教学理论的影响,体育课的结构一般采用四个部份划分的结构形式,即开始部份、准备部份、基本部份、结束部份。70年代后,随着体育学科的教学改革,专家和学者对课的结构提出了新的见解和认识,认为课的结构还应从课的总体结构的细微结构两方面进行研究,既要符合人体活动能力变化的基本规律,又要研究体育练习对机体影响的“后作用”规律,以及教与学相互作用的连续性。

因此到八十年代就出现三段式结构(开始与准备部份、基本部份和结束部份),但这部份的结构形式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教学内容、要求与时间分配得过于死板,束缚了教师和学生的能动性;同时,三部份的结构形式仅强调了基本部份的教学作用,往往忽略了其它部份的教育、教养作用。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体育教育改革的发展需要,因此,在现代体育教育理念影响下和新课标出台的大背景下,如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寻找改进策略,是摆在广大体育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迫切问题。

二、传统教学模式浅析

1、运动技术教学成为体育课程关注的中心。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中,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是体育教学的终极目标。在这一思想的驱使下,教学实施者更多地考虑到人体活动的基本规律和技术动作的形成规律。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是在学科中心课程理论指导下制定的,并主要为运动技能教学服务的,划分结构的主要依据是练习强度和学生的生理承爱能力。这样出现三段式模式也是情理之中的。但是作为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运动技能、技术却成了课程的唯一目标,无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还是大大小小的考试,运动技能是唯一的内容,学生只不过是运动机器而已。在这种课程模式下,健康成了体育的基础面不是体育的目的,健康状况差的学生甚至可以免修体育,因为他们的体能状况不能适应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学生的健康状况、体育态度和行为的改善以及情感、能力的发展都不是体育教学的目标。

2、过分强调课堂结构。

受传统习惯的影响,体育教师一般都采用“开始部份—准备部份—基本部份—结束部份”的结构模式。这种结构对课的几个部份限制过死,从形式和内容上过分突出了基本部份的作用。教师在实际操作中也被限制了手脚,一味的追求时间在各部份的合理分配,以达到整节课在结构上的平衡,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只注重完成教师“教”的任务,而忽视了学生“学”的过程。

无论是四段式还是三段式,都仍是站在教师的立场上来进行设计的,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主体的需要;从理论高度来进行设计的教学课的结构模式,也只能是一种总体的框架,它的每一步都以它的前一步作为依据,因此缺乏个性化,这种结构也仅限于传习式的教学模式。以往一节体育课中,教师教的多,而学生学的少,而且学的被动,学得枯燥,学生真正参与活动的时间不多,有些课上学生活动的时间还不到30%,这表明学生在一节课中只能有12—15分钟的活动时间。教师一手调控着整堂课的进程,教师处于完全主导地位,学生却始终处于僵化的被动地位。而教学的价值体现却与之相反,评价一堂体育课,不是看教师教了多少,而是看学生真正学到了多少。

3、传统的授课模式不能和素质教育所要求的教学目标相适应。

传统教学的模式的条条框框,无形中影响了教师的创造性,使课的形式单调,同时也把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无情地限制住了,影响了学生的个性。现代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我们的任务不仅要让学生的身体好,更重要的是把学习和锻炼的方法教授给他们,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正确的身心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发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是在应试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生长并形成的一种固定模式,片面强调了身体锻炼,而忽视了对学生全面培养和教育,这与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任务是不相符的。

三、对现有三种结构模式的评析

1、三部份结构模式,但较以前又略有一些区别,即在当时加强课内身体素质训练的情况下,单纯以这三大部份来划分,显得比较粗糙,因此又在三个部份内,各自划分若干个小部份,主要体现以发展身体素质为主的教学指导思想。

2、以学生身心活动变化规律为依据划分阶段的结构模式。比较通常的是六阶段教学结构,这六阶段是:引起动机阶段、满足运动欲望阶段、适当降低强度并保持活跃情绪阶段、发展运动能力阶段、身心恢复与调整阶段、小结和布置作业阶段。这种划分方法可跟据教学的需要可增可减。因此,它的特点是并不受各阶段时间分配的严格控制,灵活性较大。

3、按学习内容练习顺序安排的结构模式,有些类似于程序教学法,它根据人体机能活动规律和动作技能形成规律来进行安排,由运动负荷和合理休息交替出现,侧重控制学生的心理活动与情绪调节。但其每部份前后联系严密,结构较严谨,程序性太强。

四、改进对策

1、淡化课的结构界线,强调课的目标达成度。

课的结构只是课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一种方法,但是让学生学有所长,提高能力,积累情感体验,完成课的预设目标,才是一堂课的价值取向。因此新课标提出了有效教学目标的概念:“评价时应关注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即教学活动对达成教学目标的有效程度。”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唯一指标。如果教师过于注重课的结构流程,流于形式,为教而教,不从学生的角度来设计教学过程,那么实际的教学质量会受到严重影响。例如在一堂体育课的准备部份中,教师为了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通过一定的启发,学生通过小组的讨论和学生自主动脑实践,、然后推选出动作正确、新颖的学生给大家领操。这样在准备部份就要花更多的时间,但作为教师为了学生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不必过分强调课堂结构,可以打破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的框框条条。

2、创建以人为本的体育教学氛围。

教师首先要转变以往的以教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切实从学生出发,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创造一定的空间。我们在教学中从根本上把单纯的技术传授向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健身的方法转变。把在体育课中学会锻炼身体的方法、学会自我评价作为体育教育的首要目的。使学生在中学阶段的身心发展和终身体育观结合起来。建立新型的师生互动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关注学生,融洽师生关系,注重每一位学生的真实情感体验。

3、合理运用教法,大胆创设教法,走多元化道路。

“教无定法”,现代体育教育提倡课堂教学、结构多元化,根据课的类型、教材内容、组织形式、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人有机体的活动变化规律,合理地安排课堂结构,并在实际操作中灵活掌握和运用。完成一节体育课的各项任务,也要在内容之间巧妙转换,体现体育教学的连贯性,不断发展和突破。新课标的出台,使教师有更多的主动权去选择教材教法,近年来情境式教学、能动性教学、合作式教学、创造性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为我们体育教学开辟了新的天地。随着新思想的不断涌现和教改的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将被突破、改正、替代。

教学改进范文篇5

1.1缺乏专业技能型师资人才

我国的高职院校大部分由中等职业学校升格而成,成立时间不长,专业教师很多由文化课老师转岗来,缺乏基本的专业素养积累,很少有在酒店企业管理或者工作的经历,实验教学方法单一,学生主体地位被忽略,先理论讲解,再技能操作示范,然后让学生照着练习,是酒店管理实验教学中最常采用的方法。这种以演示和模仿为主的实验教学法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不利于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更谈不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训员缺乏员工管理经验和实践经验支持,停留于开门关门,放羊式的由学生自由实训,难以达到实训教学要求。由于实训学生基本功不扎实,缺乏独立应对困难的能力,很难达到酒店的服务要求,虽为酒店管理专业却没有管理经验,也就只能从事基本餐厅客房服务员的工作,导致单位满意率和学生就业成功率不高。

1.2校内实训室功能不健全

目前我国各级各类院校旅游酒店管理专业中,绝大部分学院都有自己的校内实训室。由于酒店行业发展日新月异,新的酒店类型和管理模式不断出现,这要求学校的实训设备用品不断进行更新,适应行业用人需求。一些院校校内实训室在建设过程中,对酒店行业发展的形式认识不足,对后续投入不予重视,导致很多实训室建设完成之时就已经落后、闲置,根本无法满足模拟仿真教学的需要,学生去实训室进行实训,实践的课时量和酒店的工作量有一定的差距,所实训内容与酒店实际严重脱节,学生到酒店工作后无法达到酒店用人要求。

1.3实训内容与酒店实际脱节

一般院校内模拟实训室都是是简单模仿酒店的一个局部功能,没用相应的配套设施,很难与酒店真实情景匹配。许多学校只建了客房和餐饮模拟实验室,保障酒店管理的实验室的基本功能,至于前厅、酒吧实验室等都没有建设。实验室设备陈旧,缺乏维护和更新,也是酒店管理实验室面临的常见问题。有的学校的实验室根本不考虑是否符合酒店工作环境的实际情况,是否符合行业发展现状,这样大实训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仅有几张床和几张桌子就成了客房和餐饮操作实验室。现在各高校都由一年到半年的顶岗实习期,校外实习作为校内实训的延续,是检验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实践指标,由于酒店企业用人的需求与学生的实践工作意向存在一定的差异,酒店中部分岗位稀缺,不能满足全部学生实践实习的要求,所以在实际运转过程中学生和教师对结果均不太满意。此外,在酒店内各岗位实践过程中,由于学生角色介于员工和学生之间,实习学生如何有效管理,既能符合酒店员工要求又实现专业学习的要求,这两者如何平衡有一定的难度。再个,由于实习时间短,学生在酒店实习中只能熟悉一个或两个工作岗位,对于其他工作岗位(如管理岗位)不了解,无法全部达到实训的全部目标。

2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训教学的改进意见

培养学生专业职业技能、职业综合素养,强化学生的职业角色,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使学校与企业之间人才供需和谐统一,酒店管理实训教学的改进便需要大力跟进。

2.1加强实训师资建设力度

高等职业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式决定我们的教学应该是着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培训。实训室师资队伍与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是实训室能否发挥其教学效用的重要保证,因此要求我们有一支科学合理、经验丰富、高素质的实训师资与管理人员队伍。我们的实训师应该是有着深厚的理论根底,丰富的教学与实践经验,掌握最先进的行业技能和发展动态,有一定的酒店从业经验、技能扎实的人才。

2.2加快实训功能室改造速度

学院领导和专业老师、实训员都应该认识到实验室不仅是学生学习技能的场所,同时也是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打造合格酒店职业人才的基地。结合酒店行业发展,每年必要地资金投入,聘请专业酒店管理人员参与设计,整合原有的实训器材用品,对原有的校内实训室进行提质改造,逐步建设能够满足学生实训教学要求的实训室,实现教学设施与外部同步化,管理理念与世界平行化,教学过程现场逼真化。

2.3瞄准市场发展,丰富实训内容

教学改进范文篇6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大学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大批的硕士、博士毕业生充实到大学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在大学师资中的比重急剧增加。根据教育部的统计:目前大学教师队伍30岁及以下年龄段教师比重占28.4%,40岁以下教师所占比重达到68%,超过普通大学教师总数的2/3[1]。可见,青年教师作为大学课堂教学的主力军,其教学状况直接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未来。为了能更好地了解大学青年的教学现状,笔者对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该研究采取的方法是问卷调查法。样本选取山东和江苏部分大学4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为研究对象,其中985工程大学3所,211工程大学4所,普通本科学校8所。在15所大学共发放问卷600份,收回有效问卷581份。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青年教师的基本信息(见表1)、培训情况、备课形式、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资源、公开课、教学与科研关系、教学反思、教学工作量等17个问题。对问卷结果采用EXCEL2010和SPSS19.0中文版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的分析

1.教师的基本信息2.教师职前知识储备、职后培训内容和所需培训内容的结果统计教师职前知识储备情况调查统计结果:系统学习教育学68.9%、心理学64.5%、教学法37%、教育技术35.6%、教育技能25.3%,参加过教育见习与实习50.7%,以上知识储备都没有的占11.6%。职后培训内容高等教育理论占62.8%、教师职业道德占62%、教育技能与教育技术占55.2%、教育科学研究培训占16%。从青年教师所需培训内容来看,教师要求培训学科专业知识的占50.4%、教育教学技能占46.5%、教学研究占39.6%、教育教学理论占27.8%。总体来看,青年教师职前知识储备、职后培训内容与教师所需培训内容之间还存在一定的矛盾。3.教师备课的情况在备课方式上,青年教师个人单独备课所占比例90%,教研室集体备课25%,带教教师指导备课和专家指导备课不足5%。4.教师教学资源与教学方法运用情况从经常利用的教学资源来看,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教师占83.3%,主要运用教学参考书的占72.6%,利用自己收藏的专业书籍占67.2%,利用学校图书馆资料占52.9%,而利用同行提供的资料占27.1%。在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中,按教师选择比率由高到低排序:讲授(86.2%)、讨论(54.5%)、提问(51.5%)、探究教学(38.5%)、练习(31%)、合作学习(21%)、自学辅导(9.7%)、个别辅导(6.9%)、概念教学(4.5%)。5.教师参与公开课、观摩课情况关于大学青年教师是否上过公开课的调查,调查数据显示没有上过公开课占52.2%;经常观摩其他教师公开课占20.6%;偶尔观摩其他教师课占69.3%;还有教师没有观摩过占7.6%;选择的想观摩有2.6%;学校没有类似教学活动。6.教师科研情况在从事或参与课题研究中最多的是学科专业理论占54.8%,学科专业实践问题占45.9%;学科专业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研究占33.4%;教学学术与教学技能与方法的研究仅占14.7%。7.教师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情况(1)青年教师的反思方式(见表2)。(2)青年教师对教学的反思与对自己教学技能客观评价的相关性分析(见表3)。

三、教学问题的揭示

1.培训的内容与需求之间的差异与矛盾

从入职前的知识储备来看,青年教师系统学过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教育技术、教育技能的百分比整体上都不高。参加过教学见习与实习的占50.7%,以上这些内容都没有学习过的占11.6%,说明青年教师在有关教学的知识储备方面还很欠缺,特别是教学实践环节。从入职后参加过的培训来看,培训内容最多的是高等教育理论、教师职业道德培训、教育技能与教育技术培训。学科专业内容方面的培训占17.4%、教育科学研究培训仅占16%。而在最需要提升的知识能力这一项中,青年教师选择中百分比最高的是学科专业知识占50.4%,与实际培训仅占17.4%形成鲜明的对比。此外,所需提升能力中教学研究占39.6%,而教育科学研究培训的实际情况是只有16%。从这些对比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前青年教师接受的培训与实际需求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应引起学校足够的重视。

2.备课方式与教学方法单一从备课方式的数据可以看出,大学青年教师的备课方式很单一,单独备课占到绝大多数。而代教教师与专家指导备课的比例很少,忽视传统老教师的“传、帮、带”的作用,这对青年教师教学专业发展是不利的。此外,青年教师在运用教学方法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调查数据表明:讲授法仍然是青年教师的主导方法,但突出学生个性与能力发展的方法使用并不理想,个别辅导、自学辅导、合作学习等方法的使用率比较低。这说明大学青年教师在教学方法论方面的知识是比较缺乏的。

3.公开课和观摩课参与率较低

从调查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有近一半的青年教师未上过公开课,经常观摩其他教师公开课的也仅有20.6%,公开课的开设率很低。众所周知,公开课对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有积极的作用。一个青年教师由教学新手走向专家型教师,模仿优秀教师的教学是其发展的重要内容。

4.教学学术研究率偏低

调查表明,青年教师从事教学学术研究的不到15%,严重障碍了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研究表明,教学学术研究也是一种科学研究,它同学科专业研究一样,对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同样起到重要作用。教学学术是大学教师在其学科领域进行教学时,要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为中心,通过教学研究、合作交流、反思实践等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发现、综合、应用的能力。

5.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具有相关性

调查发现占43.2%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经常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如果加上有时反思的占48.7%,那么青年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的比例就占到91.9%。由此可以判断,绝大多数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会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计算数据表明,教师对自己教学技能和教学效果的客观评价、均值为2.27、2.08,标准差是0.346、0.324,且离散程度较低,数据显示大学青年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效果的评价在良好与中等之间,较接近于良好。从反思状况与自评的相关性分析表3发现,经常对自己教学进行反思的青年教师在对自己教学技能客观评价时,更多地趋向于很好,选择很好的占到65.1%,而有时反思、很少反思和从不反思的青年教师在自评时选择很好这一项的加起来的总和仅占34.9%。可以得出结论,对教学进行反思的频率与教学技能的自我评价是成正比。

四、改进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状态的策略

1.充分调研,使培训内容具有时效性

大学青年教师拥有较高学历,这只能说明青年教师在自己的本专业有一定的水平,并不能代表他们在教学这一领域就会有很好地表现,所以在入职前青年教师应该接受良好的教师专业发展相关内容的培训、参加教育见习或实习等。为了解决培训内容与实际需要脱节这一问题,笔者认为今后的高校,特别是名牌大学、有特色的大学,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应开设教师教育课程模块,为将来愿意从事教育工作的研究生提供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职后教师培训一定要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切实解决教师所需要的内容进行相关培训,防止走过场、形式化的教师培训,切实提高职后培训的效果。

2.强化教学技能培育,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1)提倡备课方式多元化,提升备课质量。在备课方式上过多的使用个人单独备课的方式,这表明现在教学依然停留在青年教师个人教学经验的层面,忽视了教研室集体备课、带教教师指导备课、专家指导备课等方式,这对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很不利的,今后要多采用老教师的指导备课、专家指导备课更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2)加强教学方法与教学技能的培训。在教师从事的科学研究中,青年教师从事学科专业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研究占33.4%,仅占1/3,开展教学学术与教学技能与方法的研究仅占14.7%,这与青年教师缺乏丰厚的教育科学素养有关系。因此,在以后的青年教师培训中,要切实加强教师从事教育专业的教育教学素养、技能方面的内容培训。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与教育教学专业技能,才能使青年教师尽快走向专业发展之路。(3)强化公开课、示范课,为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树楷模。公开课已经成为一种与教学相联系的教研制度,并成为教师探究课堂教学的专业方式。调查说明目前大学对公开课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教研活动也很少,有质量并有实效的公开课并不多。当前大学应把公开课、示范课作为教学的日常工作,每学年都要举行,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在老教师的帮助下,使青年教师尽快站好讲台。

3.加强教学学术研究,促成教师生成教学实践智慧

教学改进范文篇7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初中化学;教学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教育模式的不断创新,初中化学课堂经过了长期的教学实践,最终得出在初中化学课堂中要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教学理念。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好的让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真正的发挥课堂主体的地位进行化学课程的学习,让初中生在初次接受化学课程学习时能够不感觉非常吃力。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能够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使化学课堂的氛围更加活跃,充分调动学生对化学的兴趣[1]。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概念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占有主体地位,教师对学生进行课程的讲解和一系列的检测,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对知识的学习缺少主动性。而任务驱动教学法,这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法,是通过将课堂的内容借助计算机来实现课堂教学,在这种教学法中,教师在课堂中只发挥引导人和课程总结的作用,在学生实际的课堂学习中,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在运用这种教学法进行教学时,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进行分析,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有针对性的提出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适应教师的教学进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时,要根据实际的课程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和完善,以便更好的适应学生的需求。在初中化学教学的课堂中,教师在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时,要结合实际的化学课程,通过分配任务的形式让学生带着任务展开课程的学习。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的进行指导和建议,并且,在课程结束之后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给出合理的评估[2]。

二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教学优势

(一)有效的调动学生对化学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都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获取知识缺少主动性,而且,传统的化学课堂中,课堂氛围压抑,导致学生们失去了对课堂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影响化学课堂的效率。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化学课堂中展开应用,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激发了学生对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而且,这种任务驱动教学法与纯铜的教学方法不同,这种教学法能够让学生真实的体验到学习化学的乐趣,让学生真正的领略到化学的魅力。通过开展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化学反应的过程,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有效的改善传统教学课堂中局限于教材的教学,更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的提高了化学课堂的效率。(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科学素养。随着初中生学习的课程越来越多,化学作为初中生涯接触的最后一门新课程,在进行化学课程的教授时,教师们要进行合理的、科学的备课,如何让学生能够最快的入门,是学生接触并学习化学的基础。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教师们只是简单的给学生传授知识,不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开展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在化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堂任务,并且通过课堂任务的完成,来进一步强化自身科学严谨的思维。在进行化学实验课程的过程中,要对实验课程中所涉及到的化学仪器和器皿,还有一些化学实验的基本技术都要熟练的掌握。学生在接受教师布置的任务的同时,就要展开对课堂任务的思考,并通过自身的努力来讲问题进行解决,这一过程对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极好的锻炼,学生通过这一过程将自身的思想、心理和知识技术都进行了锻炼,并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科学素养[3]。

三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理念理解不够透彻。受到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对于新课标的改革认识不够深刻,在教学课堂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例如,教师对于任务驱动教学法,只是对这一名词有了印象,但是在实际的化学课堂教学中并不能够对任务驱动教学法有深入的理解,在进行教学时,始终没有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还是像传统的教学方式那样,系统的给学生进行讲解,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导致学生失去对课堂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影响课堂质量。并且,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中还包括实验课程的教学,课堂中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需要在实验课程中进行理论知识的落实。而实际的化学实验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少之又少,严重忽略了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培养。这些都能够显示出任务驱动教学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在实际的教学中得到良好的应用,教师缺乏对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深入理解。(二)学生对课堂的适应能力不足。由于我国传统教育博大精深,学生们也是深受其影响,这一点在初中化学课堂中尤为突出。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们都过多的关注考试成绩,忽略了课堂学习的意义。学生们对课堂学习和作业过度的重视,导致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对知识的探究也有所欠缺,对待课堂活动敷衍了事。(三)教学评价指标有待完善。在进行初中化学课程的学习时,化学实验时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化学实验课程和化学教学课程是紧密相连的,因此,进行化学实验课程是十分重要的。同时,在进行每一堂实验课程之后,对学生的实验课程的情况进行合理的评估,教师根据学生实验的情况给同学打分。

四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改进措施

(一)结合实际,提出合理的化学课堂任务。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在实施时,需要教师根据实际的教学课程制定出合理的课堂任务,这项任务的制定要与实际相结合,更好的激发学生对化学课程学习的积极性,然后充分的调动学生的思维,更好的对任务进行理解。教师在制定课堂任务的同时,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制定的任务要有实际的情境让学生来体会。这种情况下能够较好的引出课堂任务,并且这种情况下设置出的课堂任务能够容易的被学生接受。通过合理的任务设置和编排让学生更好的完成任务,并且高效率的完成。通过制定合理的课堂任务能够让学生更加有目的的进行学习,更好的提高化学成绩[4]。(二)通过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在当前的初中化学教学模式中,更多的是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辅助和引导的作用,因此,如何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在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教学时教师要给出学生明确的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完成课堂的任务。另一方面,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之后,要对学生课堂学习的情况和进度有一定的了解,把握好学生学习的情况。教师在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时,要善于对学生进行观察,抓住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然后通过对学生加以鼓励,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看到自身的闪光点,更好的让思维得到发散,得到不同的结果。(三)积极组织学生进行任务总结,自我升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展开,需要学生完成教师在课堂中提出的教学任务。在课堂任务完成之后,教师也应当积极的组织学生进行任务的交流,通过交流意见,更好的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有新的思路和方法。教师通过给学生展开积极的总结活动,让学生对自身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估,然后让学生给自己打分,然后学生能够对自己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总体的描述,找出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改正的方法;另一方面,教师应当给学生课堂完成的任务进行总体的评估,针对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进行认真的批改,然后能够及时的让学生认识到错误并及时改正,及时的让学生做出自我调整,更好的进行化学课程的学习[5]。

五结语

初中化学是初中课程学习中的一项重要课程,它的学习需要学生具有足够的兴趣,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引导教学,让学生能够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更好的展开化学课程的学习。这一教学模式有效让学生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体,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通过完善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对策,更好的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林凡丽.任务驱动教学法融入初中化学教学的探析[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5(8):63

[2]黄岚.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环境化学教学中的实践[J].广东化工.2016,43(11):277-278

[3]唐晓旻,傅敏,王崇均.基于微课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课程教改探究[J].广州化工.2017,45(4):134-135

[4]翟庆洋.任务驱动教学法融入农村初中化学教学的探析[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12):250

教学改进范文篇8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规范;新课改

新课改的全新理念给当前教学注入了一股活力气息,但随之而来应相应改变的课堂教学规范却让很多教师措手不及。纵观课堂教学,大部分还没跳出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一些问题:老师讲解多,学生思考少;一问一答多,研讨交流少;操练记忆多,鼓励创新少;强求一致多,发展个性少;照本宣科多,智力活动少;显性内容多,隐性内容少;应付任务多,精神乐趣少。总之就是过于重视传授系统书本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的好奇心、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因此,为了能更好的实现新课程的价值追求,走在教育基层的我们更应努力对课堂教学规范进行改进与更新!

如何从教师的“教”入手让课堂规范顺应时代要求呢?我的见解是:两准备、两更新、两切实和一反思。

一、两准备

1、课堂教学准备之一——深入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都有着不同的认知特点,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也会因为个体差异而与众不同,老师在课堂上不能盲目的一致对待,否则就违背了新课改中所倡导的因材施教理念。准确、深入的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那么从纵向角度考虑,我们可以这样做:

(1)小学低年级(一、二年级)教学

学龄初期的儿童,其心理特点是:感知事物还不够精确,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较低,注意力还不够稳定,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因此,低年级小学生的学习,主要靠教师的讲授。以教师的教为主,学生则处于教学过程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

教师要认认真真地训练儿童的学习常规,要在入学后,天天要求,天天训练,使学生懂得学习的基本规范,逐渐形成习惯,并且为学生独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小学中年级(三、四年级)教学

此阶段为学生的半独立学习阶段。经过低年级的学习训练,中年级小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学习常规,初步学到一点学习方法,这时就要逐渐减少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成分。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生,知识面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因此,数学中的各项训练都还离不开教师的具体指导。不过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有变化,在讲、读、示范各方面都要略低于低年级,要适当增加提问及其难度,适当增加独立学习的因素,适当增加对学习方法的指导。

(3)小学高年级(五、六年级)教学

高年级小学生要以学生的独立学习为主。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直接教的分量上、时间上就要减少,而是在启发学生、提问的深度上加强,提高学生的思维训练难度,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横向的角度看,中高教学水平的学生比低数学水平的学生更具逻辑推理性及思维集中与发展的转换性,低数学水平的学生往往只能运用模仿、强化的方法进行巩固,因此,老师不管是在课堂提问中还是练习的设计中都应考虑层次性,因人而异,使每个学生都能保持学习数学的热情。

2、课堂教学准备之二——具有准确的教学表达能力

大家都知道,数学教师语言的准确、严密、精练且富有逻辑性,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受到教师语言表达的重要影响,在学生的潜意识当中,教师的形象、言行往往会很自然地成为他们学习的榜样。因而教师的语言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表达与思维的培养,这就对教师的语言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注重以比较规范的语言去感染学生,特别是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更要准确,否则会带来负面的影响,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举个典型的例子,如一教师在讲解圆柱的侧面积时,他左手举起一个圆柱的模型,右手沿着圆柱体的侧面摸了一圈,然后告诉学生说圆柱的曲面部分就是圆柱的侧面积。实质上侧面和侧面积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前者是“形”,后者是“量”,量通过度量才能知道它的大小,怎么在这就能断然定义圆柱的曲面部分叫圆柱的侧面积呢?可以说,这位老师无形中使学生混淆了数学概念,对于日后要如何培养学生的深层理解更是无从谈起。由此可见,加强老师自身的准确数学表达能力是多么迫在眉睫的任务。

二、两更新

1、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变主为导。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从这可以看出,传统教学的理念与其是截然不同的。前者的教学给予学生的是直接的结果,而后者是让学生先经历过程才得出结论,理解了之所以的原因,体验了探究、合作、自主、接受等多种学习方式,在经历学习的过程中学习了知识、提高了能力、掌握了方法、陶冶了情操。

效果是事半功倍的。所以说,是否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课改的成败。比如在上统计这一课时,我们利用变主为导的方法,就可以做的非常棒:

(1)创设情境:今天我们班要开一个班会,想买一些西瓜、香蕉、苹果、梨。不知道同学们爱吃什么,请一部分同学做代表进行选择。请选上的同学把自己爱吃的水果(图片)贴在黑板上。——引导进入情境。

(2)进行归类:黑板上这些杂乱的图片能看出哪种水果多吗?如果不能看出,应该怎样摆?——引导把统计对象归类,归类是统计的第一步。

(3)进行比较:能不能一眼看出哪种水果多或少?可以怎样摆?——引导学生把对象放在同一起点上(比较的一般方法,也是统计图的主要要素)。此时如果把这四种水果一个对一个摆好,就很容易看出哪种水果多哪种水果少。(对应的思想在统计图中的应用)。

(4)了解统计图的应用与制作统计图的要点(这是本课的主要知识与技能目标)。从统计图中,你能看出什么?哪种水果多?比另一种多几?从这个统计图中,我们可以决定我们的班会怎么买水果了吗?——引导统计图的作用之一在于帮助人们了解事物之间的比较,并指导人们的行为。此时教师再可以引导:为什么能够轻松地看出多与少及相差数?为什么统计图能够清晰的反映这些信息呢?统计图主要有哪些特点?——引导学生重新对刚才统计的过程进行反思回顾,认识制作统计图要注意的地方。

这样的引导过程,学生很容易就了解了统计的作用及制作的方法,而且觉得轻松,有趣。接下去如果再引导学生对自己身边的其他事物进行统计,那么数学教学就将实现质的飞跃。

2、更新教学过程的互动模式,注重多向性。

教学过程是生动的、富有生命力的,它需要老师和学生的人人参与,需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并不是单一存在的。在前有的基础上,我们需要更新,达到多方互动,可以这样做:

(1)选择恰当的激励语,鼓舞学生的信心

小学生的心灵象荷叶上的露珠,需要教师悉心的加以呵护,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教师应该多给学生一些激励性、鼓励性的评价,让学生在鼓励中唤起自尊、树起自信心。巧妙地运用激励语,无疑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润滑剂。一句“会提问的孩子,就是聪明的孩子!”能迅速转换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一句“你们真能观察,有信心揭开这个谜底吗?”能让学生之间积极合作,共同解决,可见激励语的魅力真是非同一般啊!

(2)让学生学会倾听,积极发言

课堂是师生或生生交流对话的场所,提供了互动与生成的机会。因此,学生在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首先要学会倾听。静观热闹的课堂,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现象:在老师的激励的话语下,学生的小手如林,争先恐后地表现自己,可当老师指名一个学生回答时,有的学生脸上露出失望的表情,有的学生则仍高高的举着手,期盼着下一个表现的机会。而至于别的同学回答什么,答得怎样,似乎和自己毫无关系,这样一来,还达得到相互交流、丰富自己的见解、拓宽思路的目的吗?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在倾听的基础上才能积极发言,主动发言,也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人的意见与自己的意见在碰撞中呈现出新火花,达到多向互动。

(3)让学生学会质疑,学会赞赏

互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通过抉择来获取知识。在这环节中,必然要让学生先学会质疑,古人说得好“学贵有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看来敢于质疑问难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互动的表现。教师要力所能及的创设宽松环境,激发质疑兴趣,指导质疑方法,培养质疑能力,让学生勇于质疑,乐于质疑,善于质疑,为自主探究学习插上腾飞的翅膀。如在执教“摸球游戏”一课时,我就是这样设计的:在一个盒子里分别装了10颗白球与2颗红球,女生代表摸白球,男生代表来摸红球,各摸5次,比比谁的运气好,结果,成绩一出来,很多学生就开始质疑:“为什么会这样?太离谱了!”转之,马上有同学开始思考:“白球的个数可能本身就比红球多。”……这样一来,不仅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而且还是积极主动的。当然,在课堂中,我们还应不忘引导学生以赞赏的眼光评价学习同伴,肯定同伴优点,指出不足或诚恳地提出不同的见解,以营造良好的课堂互动学习氛围。

三、两切实

1、切实追求形式与效果的统一

《数学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有的老师便把小组合作交流当成了法宝,好象一节课没有合作,没有小组讨论便不是一节完整的课,弄得小组合作满堂飞。比如:一位老师在教“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时,布置了让学生沿一条高把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的任务,实际上这个数学活动学生个人完全能够完成,老师却让学生小组合作。我想,这样的合作不仅不能让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反而让大多数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与自主动手操作的机会。因此,我们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而应切合实际的追求形式与效果的统一。

2、切实利用课件展示与传统板书

在现代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出现,解决了一些传统教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它的“绘声绘色”,容易吸引学生的眼球;它的“栩栩如生”,容易开放学生的思维;它的“因材施教”,容易照顾学生的差异。但是,并不是所有情况下都适合用多媒体展示而把传统的板书抛弃的。

现实情况中,板书设计是越来越不被老师们重视,认为板书比较浪费时间,于是在课前把应该板书的内容,全部输入电脑里,课堂上则随着讲述的内容而显示过去,不给学生留出思考和笔记的时间。实际上传统教学中的板书,有时能很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因为,黑板加粉笔可以随写随看,重现力强,有利于较好地控制课堂节奏,有利于控制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作出灵活的删减,有利于发挥教学过程中突然而至的“灵感”,这些效果都是多媒体课件无法达到的。由此可见,如何能切实的抉择课件展示与传统板书,包括适时的把它们有机结合也正是教学规范与时俱进的一个重要表现。

四、一反思

我认为教师的教学反思是教师教育以及教学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教育、教学认知活动的始终。对正在成长的青年教师尤其重要,教师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及这些活动背后的理论、假设,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自我调节性的思考,而且在思考的过程中,能够发现并清晰所遇到的教学问题,积极寻求解决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扬长避短,不断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进而达到提高自身教学效能和素养的目的。同样的,更加合理化、实际化的教学规范也是在一次次自我反思中逐步改进、与时俱进的。

数学课堂教学规范的改进与更新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在一线老师的不断反思、促进中成长!就让我们以理性的态度对待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重新审视规范,让它在新课改下与时俱进吧!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教学改进范文篇9

关键词:自主学习;实践操作;小学科学;新课标理念

小学科学教学中,进行实验教学是整个学习环节中的重要部分。它不仅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增强动手能力,并且增加实验环节能够让学生最为直观地了解到所学习的知识点的原理。但是在目前的小学教学阶段,实验相对不受重视,以老师为主,学生更多的为观察者,而非自主实验者。这种教育模式想有悖于实验教育的初衷,故而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对其进行改进研究,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小学科学的概述

小学科学作为在最为基础阶段的自然科学普及知识,其并没有初中高中那样划分为具体的物理、化学、生物的具体学科,而是整体地对自然科学进行宏观的概述。所以理论层面较浅,学习内容较为简单。但是同时,这样的概述也加强了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能够在最整体的宏观视角进行问题的分析和理解[1-2]。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学生深度理解的培养的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实验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让其能够最为直观而生动地理解科学运作的原理,从而更加准确地记忆知识点。

二、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问题

(一)以老师为中心的实验方法。在目前的小学实验教学中,大多以老师为中心。为了保护学生不因实验而受到伤害,老师一般会选择由老师进行操作,学生进行学习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学生并没有亲身实践参与其中,从而导致了学生只是看到了表面的娱乐性内容,而忽视了实验背后所需要的实验原理学习。(二)混乱的实验流程。小学生因为学习内容较少,知识储备不足,所以在实验操作的流程中,实验过程和操作方式错误混乱,并不能很好地做到有条不紊地实验。这样的实验环节不仅容易实验失败,更容易对学生自身造成不良影响。(三)实验内容脱离生活。小学生没有较好的知识储备,对于抽象性问题的理解往往不够深刻。如果实验脱离了实际的生活环节,对于其而言该实验的学习无法联系生活,在实践中应用起来就会导致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学习不够精准,实践操作能力不够强。对于相应知识的记忆程度也不高,实验操作的意义就会大打折扣。

三、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改进策略

(一)学生自主实验,小组协作。首先要改进实验教学,就需要让学生进行自主实验,由老师从旁协助,讲解实验流程和规范实验过程。并且通过小组合作的模式进行实验模拟,尤其进行自主的分配合作,提升学生之间的默契和合作能力。由学生进行自主实验,通过动手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地深刻记忆学习的内容,并且充分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只有勇于试错,在错误中不断地前进,才能够让学生正确地理解实验,培养实验能力。而在小组协作中,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从而降低学生实验错误的概率,提升学生的团队配合能力和团队协调能力。这样更加有利于其核心素养和综合水平的提升。(二)规范实验流程。在学生实验之前,老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辅导,规范学生的整体实验流程,标注学生整体的实验注意事项,综合对实验的整体考查后,允许学生进行正规实验操作,并在学生实验过程中,全程辅导督促。如:进行物理相关实验中,要严格要求。首先进行实验报告的撰写,让学生写出实验的整体过程和实验计划,由老师对其实验过程进行整改。然后进行实验过程和实验细节的背诵考查,保证各小组内有一名成员的实验过程完整无误。实验流程结束后,要求各小组合作撰写实验报告,提交对于整个实验的总结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反思。(三)实验内容贴合生活实际。小学的实验内容不仅要有足够的趣味性,也要足够地生活化。科学实验不一定要完全在实验室进行,也可以在老师的带领下到野外进行安全的户外探索。通过户外探索,找到相关的实验素材进行科学实验。重点需要注意的是,实验的整体设计和实验的结果要符合日常生活中对于科学实验的要求。这样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活动可以通过实验来理解,从而提升其对于生活探索的积极性和进行科学实验学习的欲望,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例如,对于凸透镜的光学实验部分,可以让学生自行观察生活中的细节,然后设计凸透镜,进行相关实验。并将相关实验内容以问题导向的方式提出,最后同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可以生动形象地牢记知识内容。

四、结束语

小学生因为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任务轻,升学压力小,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科学实验等趣味性较强的活动。如果能够在小学阶段充分提升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在初中,高中阶段就会减少相当的学习阻力。故而,通过学生的自主实验活动和正确的实验内容,就能够改进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状况,实现学生学习趣味化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范静.新课标下小学科学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6):12.

教学改进范文篇10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物理;教学模式;改进措施

1引言

在土木工程专业中,因土木工程涉及到众多的物理学理论,故物理学也是土木工程专业中极为重要的分支科目。但观察当前高校中土木工程专业内的物理教学模式可以发现,因高校物理教师和教学资源中存在不完善的状态,于是对应的物理教学效果也十分低迷。而高校培养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根本目的是提升国内建筑、桥建等多个领域的专业性。因此本文以土木工程专业为背景,对大学物理教学的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分析,具备切实的研究价值。

2高校内土木工程专业物理教学参与教学模式改进的必要性分析

物理学的实际范围是非常广泛的,从宏观的力学实践再到简单的电力调试,都可以被归纳到物理学的应学范围内。因此在大学校园中,非物理学的专业也常常会安排一些物理相关的课程,目的在于以专业物理学的角度,提升学生在专业领域中的学识水平。土木工程就是比较典型的一类,土木工程包含设计、施工等多个专业内容,当学生能够拥有完善的物理知识体系和实践经验时,他们所提交的设计图其所含的合理性就越强。建筑或桥梁设计的整体完善程度也就越优秀。但针对此我们不难分析,当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中所设立的物理课程其专业性和教学水平较强时,学生的综合能力就也必然会得到很好的提升。而一旦物理课程难以发挥出预期内的教学效果,学生的物理能力便也不能够在专业内得到完善的发挥。在土木工程专业中,物理学应该在偏实践化的角度得到应用。例如利用物理检验设计图的合理性,利用力学知识巧妙的节省桥梁的物理空间等。这些工作目标的完善都需要学生对物理知识有着实践性的能力。而当下在土木工程中开展的物理课程却多数都以理论教学为主,过于注重对学生物理实力的培养和夯实。于是多数学生即使在大学中修完了物理课程,他们也很难将所学联系到土木工程专业实践中去。这是一种完全负面的教学效果,故针对上述存在于大学物理教学中的问题,笔者认为各个高校若要稳定土木工程专业的就业率和教学水准,就应该以现有教学方式为基础,借助一些外力或增强内在教学因素,来对大学物理教学模式加以改进。

3多媒体在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物理教学模式中的改进应用

3.1多媒体的改进思路简述。之所以要在大学物理教学中改进多媒体的应用方式,就是因为当下多数的物理教师都将多媒体技术当作是“立体黑板”。仅仅在课堂中播放PPT将课本文字加以展示。于是学生在参与多媒体教学中也无非就是将“低头看书”改变为“抬头看书”,完全不具备教学改良所要求的结果性特征。因此利用多媒体改良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物理教学模式的首要思路,就是改良应用多媒体的固有思路,将多媒体技术“活跃化”处理。例如教师可以使用拟真思路,重视编辑多媒体素材中的动态特性。在课堂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推理思维,重视让学生主动参与操作和学习,这样一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活动性需求便都能被满足。3.2以项目教学法为主,改良物理教学模式。在应用多媒体技术改进大学物理教学模式时,教师若要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就可以使用项目教学法的方式。先将物理教学的前期阶段作为理论基础的铺垫,夯实学生在物理方面的理论基础能力。而后教师就应该以当堂所讲或某一单元的物理课程为主,设定一个相对完整且难度相当的教学项目。对于土木工程的学生来说,他们未来的工作内容就是通过团队合作来创设出一个具有实际建构价值的建筑或道路隧道桥梁等宏观工程。而在设定项目方案的过程中,物理学教师要充分联系学生的专业实际,应尽可能以实体环境作为情境,让学生的准备工作和完善工作都具有实际锻炼的特征。而在初期阶段,也就是学生的理论刚刚成型时,物理教师应该尽可能用直观的方式来为学生讲解物理实践应用知识。具体则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首先,教师可以提前利用多媒体软件,例如flash软件做出一个有关于物理知识的活动状态动画,动画应尽可能做到细致,并且不出现物理错误。教师在课上展示物理结构和实验过程时,条件允许情况下应将室内的灯光关闭或调暗。充分利用视觉冲击来使学生形成一种深刻的联想记忆印象。利用动画软件来改进教学模式,能够将生涩的文字以更加清晰的画面来转化成型,从而让学生直接以建筑和其他基础模型为主对物理知识产生印象。而不是依靠自身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去记忆如何将其应用在土木工程中。这种记忆顺序的调转经过实践后明显能够提升物理专业的教学效果。其次,当教师在讲解力学问题时,就可以选择一些比较出名的依靠力学而完成建设的特色建筑,如猴硐猫桥、澹水情人桥等作为例子。教师可以按照真正桥的照片来制作一幅剖析图,为学生更加直观的剖析桥的结构以及桥成型所借助的物理知识,用实例为学生提供验证物理理论思想的方式。同时,教师可以将原图和剖析图设置为叠加对比的显示状态,先让学生习惯这种阅读方式,而后当学生的理论基础被有效夯实后,教师就可以给出一些其他桥的照片,要求学生按照剖析图的形式,将该桥建筑结构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加以标注。而教师若要在保证教学活动实现效率的前提下对学生的实践质量进行验证,就可以同样将考察内容也绘制出一张剖析图,再要求学生按照正确的思路将自身的所答进行对比,继而完成基本自主的理论基础夯实工作。最后,当学生已经基本能够将物理知识应用在专业范围内之后,教师就可以使用更具有难度的活动项目来组织学生参与教学。例如教师可以设定一个给排水设计的项目工作,将学生分为几个能力均等的活动小组,由学生按照不同的教学楼进行整个给排水的对照设计。因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不属于专业物理学界范畴之内,因此教师在设定项目思路时,就应该以学生的能力为出发点,要达到让学生对物理理论进行实践夯实的目的,但不能超出学生的能力承受范围。在开展物流实践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保证学生能够真的理解了项目任务所要考核的内容以外,也需监督学生随时对物理实验的活动内容进行记录,也就是通俗所讲的实验记录。这样一来教师即使没能在项目活动的过程中完成对每个学生的状态监管,便也能通过实验记录来了解小组活动的思路。从而更加精确地对学生所掌握的物理知识做出正面的引导和改良。

4全实物教学在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物理教学模式改进中的应用研究

4.1全实物教学改进思路简述。全实物教学实际上并不是指完全将课堂变为无理论教学的形式,而是要在理论讲解后,对于能够参与实践的教学内容,教师就应该直接开展实验教学,以减少学生从学习理论到参与实践之中的时间差。这样一来,学生的物理应用能力就会被显著提升。教师可以在开展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先对教学内容进行一个相对完善的理论判定,列出课上可能会使用到的实验工具,将其提前准备并带入到实体课堂中。而当当堂物理学内容与土木工程的应用特征比较明显时,教师也可以使用建筑模式或桥梁隧道模型等缩小型的状态模型,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实体化的应用思路。4.2以全实物教学思路为主,改进大学物理教学模式。在全实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所选用的教学素材一定要高度吻合当堂教学的内容。最好做到所见即所学,直接将物理理论挪动到实体工具或模型中。例如在讲解到磁悬浮列车的轨道设计时,教师就可以制作一个真正具有磁力的缩小版轨道模型,具体可以根据教学用具的难易程度来选择在课前加以制作或直接在课上要求学生进行辅助操作。总之当教师和学生利用线圈和磁铁做出了一个简单的磁悬浮列车轨道模型时,教师就可以将模型作为课堂主讲对象,直接以视觉比对的方式为学生演示磁悬浮列车的工作原理。而后再要求学生按照磁悬浮列车的原理,对桥梁轨道的结构进行自主性研究。在应用全实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意识到教学改进的最终目的在于提升教学效果,而并非突出使用实物进行教学。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实物的过程中,要格外注重实验物品与学生专业的吻合程度。同样以磁悬浮列车为例,教师可以运用磁力装置为学生更加清晰的演示电磁场与场源的相互作用方式,以及电磁场能够生成的能量等。从而为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提供各种科学有效的物理应用思路。在具体授课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重物理理论与工具教学要具有连通感,也就是通俗所讲的要注重“精讲多练。”大学物理当中有很多的公式,这些公式的背后都有着丰富而深刻的物理内涵,或者揭示了某种物理现象以及物理规律,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应该更注重物理图像、物理意义的阐述,而不应把时间大量花在细节的推导上面。教师讲授完之后,应该留出部分时间来组织学生练习,并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做出分析和评价。通过提问、讨论、交流等形式与学生沟通,使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练习相结合,教学相长。土木工程专业的许多学生都表示,自己经常在课上学好了理论知识,却往往没能将其有效应用,这就是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没能高度重叠所导致的,因此在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物理教学模式中,教师应该注重“精讲多练”的教学模式。

5结语

综上,本文以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物理教学的现有模式为思路,分多媒体教学和全实物教学两个思路展开了改进研究。文中内容仅为笔者的浅薄见解,希望能够为相关的教育教学人员提供一些简单的改良思路。

参考文献:

[1]梁玲玉,周小龙,李婷等.基于土木工程生产实习教学模式及改进方法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32).

[2]安巧霞,朱连勇.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与改进措施——以地方性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为例[J].安徽建筑,2017,24(2):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