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工作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7 05:52:05

监管工作

监管工作范文篇1

一、突出风险监管意识,努力维护银行业的稳健运行

1、拓宽监管信息渠道,完善风险评估体系。着重围绕治理结构、内控机制、违规行为、潜在风险、监管意见的整改落实等情况,持续抓好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合作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邮政储蓄、“两非”等六大板块的非现场监管工作。采取约见谈话、机构回访,努力掌握监管对象工作动态,督促建立和完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业务操作流程和系统性风险防火墙,切实提高风险防御能力。要密切关注担保公司的运作,及时提请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强警示,配合打击“两非”和乱集资现象。

2、强化对辖内各机构不良贷款增减变化情况的监测,严防不良贷款反弹。要针对各机构业务特点,深化结构性“抓降”工作机制,加强比较和监测,重点跟踪监管新增不良贷款、违规不良贷款、大额不良贷款和关联性不良贷款,重点防范行业性风险和企业经营者的道德风险。督促做好贷款集中风险的防范工作,指导银行改善信贷结构,优化信贷投向,共同加强对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的监测分析,抓集团客户和关联交易,做好风险判断与提示。

3、正确把握银行新办业务风险,寓监管于发展、稳定、服务之中。要做好票据融资业务的规范化工作,防止信用过度扩张。及时跟踪了解创新业务发展态势,调查了解存在的内控薄弱环节,指导银行建立和完善识别、计量、监测、控制和处理相关风险的管理体系,按照风险可控、成本可算和信息充分披露的原则,正确处理监管与服务的关系,规范、促进创新业务的健康发展。

二、严格监管责任意识,狠抓合作金融机构监管

1、督促提升法人治理水平。积极贯彻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法人治理指引,全面推进法人治理建设,进一步明确董(监)事会的职责和权利,充分发挥董事会各专业委员会的作用,缩短“三会一层”磨合期。加强对董事和高管人员的监管,实施履职行为的持续、动态监管,加强勤勉尽责的考核和问责。促成乐清农村合作银行根据现代公司治理结构要求完善“三会”机制,建立科学的决策体系、内部控制机制和风险管理体制,认真执行报告制度,定期听取高管理、非执行董(监)事履职情况。

2、督促加强内控建设。跟踪检查2006年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中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情况。要在2006年案件专项治理的基础上,对各风险点进行排查、评价,对内控各项制度的实施进行试评价。加强资产管理,完善新增不良贷款台帐,进一步督促对已核销呆帐贷款和“三违”贷款责任追究整治工作。

3、提高非现场监管的有效性。继续按季做好风险评价工作,实施外部审计、三方会谈,落实“三年达标计划”。以非现场监管发现的问题为目标导向,以内控管理薄弱、违规问题突出、风险隐患较大的分支机构为日常监管重点,开展针对性的调查。督促严格执行农村合作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规定,规范股本金管理,提高拨备覆盖面。指导做好贷款五级分类法的推行工作,提高分类准确性,真实反映资产风险。

三、发挥窗口指导作用,提高县域金融服务水平

1、加强监管信息宣传力度。定期召开监管通报会,及时向监管对象反馈提示监管信息和银行业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实时分析辖内潜在的风险隐患。积极引导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密切关注产能过剩和限制类的行业及企业的贷款风险,引导银行加大对小企业贷款力度,支持鼓励国家扶持行业的发展。督促银行防范操作性风险长效管理机制,切实巩固案件专项治理成果。

2、配合推进银行业改革。引导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以改革为契机,网点布局更趋科学化,完善授信授权管理模式,建立高效的贷款审批机制,大力改善县域金融服务和小企业贷款服务,确保信贷有效投入稳健增长。配合做好邮政储蓄管理体制改革,督促加强内控管理。鼓励金融创新,开展理财、财务咨询等业务,增加中间业务收入。

3、深入开展调研活动。围绕履行监管职责中遇到的难点、热点问题,充分利用非现场监管手段,提升调研活动质量,努力向上级反馈辖内经济金融运行动态,发挥调研对监管创新和风险防范的现实指导作用。

四、深化各类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员工素质

监管工作范文篇2

一、加强领导,制定方案

为确保特殊食品市场监管工作取得实效,加强对特殊食品市场监管工作的领导,专门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执法大队和业务科室领导为成员的特殊食品市场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并专门制定了《县市场秩序监督管理局2019年开展特殊食品市场监管工作的实施方案》,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广泛宣传,加强监督

在监管过程中,向广大食品经营户宣传国家关于特殊食品管理的法律法规,宣传不合格特殊食品给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带来的危害。为监管工作顺利进行,向消费者公布市场监管部门的举报电话,方便群众举报和监督。

监管工作范文篇3

一、强化责任管理,进一步提高对动物卫生监管工作的认识。

直接关系到规模养殖业建设和发展。规模养殖场的业主,动物卫生监管工作好与坏。要积极主动创造条件按防控要求搞好防疫,常年实施免疫、消毒和死亡畜禽无害化处理,把综合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各镇乡要把动物卫生监管重心放到规模养殖场,加强领导,要将动物防疫及养殖监管责任落实到岗、人、场,定期进行检查,实行考核奖惩,以确保规模养殖场各项综合防控措施的落实。

二、进一步做好规模养殖场信息登记和法律法规宣传工作

及时、全面掌握规模养殖场生产动态、防疫条件、免疫、出栏报检、病害畜禽处理等基本情况,要认真做好养殖场信息的登记管理工作。按规定建立监管档案,为落实好规模养殖场动物卫生监管工作提供主要基础数据。要通过办培训班、科技赶场、发放传单等多种形式,采取浅显易懂的方法,分场所、分层次对规模养殖场业主加强《动物防疫法》及相关法律的宣传与培训,增强其自觉守法意识。

三、进一步细化规模养殖场防疫监管内容

监督指导业主落实常年免疫制度,一是监督指导落实增强强制免疫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按规定程序自主实施强制免疫和二次强化免疫,认真落实防疫管理、消毒清洗、无害化处理、生物安全控制等综合防控措施;二是监督指导建立健全防疫制度和防疫档案,监督指导业主建立健全各种防疫制度,如强制免疫程序、消毒和畜禽无害化处理、疫情报告、动物检疫申报、进出车辆物品及人员管理、引种审批及隔离观察等制度,并上墙公示和严格执行;三是监督指导规模养殖场落实动物调进调出管理和生物安全控制措施,监督指导业主按规定落实检疫申报,引种审批、市外动物调入备案、隔离观察和指定道口检查登记鉴章等制度。

监管工作范文篇4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已施行两年多,粮食依法监管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摸索了一些有效办法,逐步规范了粮食流通市场。但就整体而言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五不”,即:机构建设不健全,人员编制不落实,监管经费不保障,监管工具不具备,监管程序不规范。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上级重视,下级不重视;粮食系统内重视,社会上不重视;粮食行政管理部门重视,粮食企业不重视,导致了粮食依法监管工作难以开展,甚至缺位。因此,笔者就如何加强粮食依法监管工作谈几点建议:一、正确处理知与行的关系,要在行上下功夫。所谓知就是认识,行就是工作落实。目前,对依法监管粮食的认识已基本形成共识,问题的关键是抓工作落实。从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许多单位在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时精力投入不多,工作力度不大,措施不得力,造成了粮食依法监管工作在社会上不被完全认可的被动局面。如何解决工作落实问题,笔者认为,必须做到“三到位”,即:工作责任心到位,工作措施到位,工作精力到位。要把粮食工作当成事业来干,要象抓粮食企业经济效益那样想办法抓好监督检查工作,要象抓粮改那样舍得花力气抓好监督检查工作,尤其是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要把监督检查工作当作“一把手工程”来抓。当作执政兴粮的第一要务来抓,工作上要有韧劲、磨劲,舍得花精力解决粮食监督检查工作中的大事,如机构建设、人员和经费落实等,只有这样粮食依法监管工作才能上台阶,才能向纵深发展,才能全面推进。二、正确处理政企关系,要在履行职能上下功夫。通过调查,有三种现象值得深思:一是产权制度改革后,新组建的粮食购销企业因国有资产所占的比例较大,绝大多数市县粮食局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没有真正分开,许多局领导兼任企业法人,在开展粮食督查时,有意、无意之间就把国有粮食企业当成自己的,不同程度的存在一种袒护心理;二是有些县区在开展监督检查时,把目光往往只盯在个体或民营粮食购销企业,存在着查外不查内现象;三是粮食市场放开后,社会上其它成分的粮食企业创办人大多数是原粮食系统的职工,在熟人熟事面前,监督检查工作也只能走走过场,难以拉开情面较真。造成这三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政企不分和职能缺位,其影响很大,一方面容易给社会上造成错觉,认为粮食监督检查工作可有可无,不被重视;另一方面有损粮食执法队伍形象。粮食依法监管是我们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之一,也是发挥社会职能的主要抓手。可以这样说,监督检查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们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存与亡的大事。因此,我们在处理国有粮食企业关系上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特别是在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时,要从履行职能的高度来把握,要本着“看好自己门,管好自己人”的原则,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先量内再量外,先量国有企业,再量其它企业。对系统内发生的违法经营行为,要按内外一致的原则,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依法追究经营单位和当事人的法律责任,严重的还要追究主管部门的行政责任。三、正确处理经常性检查与专项督查的关系,要在经常性上下功夫。粮食具有流通量大,经营主体多,涉及面广的特点,这就决定了监督检查工作难度大,责任重。近两年来,开展粮食监督检查工作侧重于专项督查多,侧重于抽查多,侧重于查案多,工作上处于被动、应付的现象。原因就是此项工作没有形成制度化和经常化。通过调查,粮食市场放开后,经营主体虽然很多,但分类来讲主要是三种类型。一是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是粮食购销主渠道,储存能力强,收购量大且收购时间长;二是粮食加工企业,绝大多数规模较小,一般情况下是边购边加边销;三是粮食经纪人,多是没有储存能力,无固定场所,流动收购,随收随卖,这就给监管工作增加了难度。由此可见,依法治粮工作要想有效地开展,必须在经常性和制度化上下功夫。一要对辖区内粮食经营户进行摸排、登记、建档,实行信用等级考评制度,进行分级监管;二要进行巡查。在粮食集中收购期间,县区粮食局要组织执法人员面对辖区内粮食流动市场进行全方位的巡视,主动出击,对无照或违规经营者要给予坚决查处,特别是近两年执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粮食监督检查工作更要延伸到每个收购点,延伸到农村,这样既确保了政策的落实,也更体现了监督检查工作的到位。三要坚持监督检查与开展各项业务工作相结合。依法治粮是综合性工作,需要多方努力,在实践中我们感到:粮食监管工作必须与业务相结合,业务工作开展到那里,监管工作就跟到那里,这就有利于构建监管工作平台,不留死角,不挂空档,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四、正确处理监督检查与整体工作的关系,要在协调配合上下功夫。粮食市场化改革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颁布以后,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既要肩负粮食产业经济发展、行业服务的职能,又要承担粮食市场监管的重任。面对这一全新的任务,由于思想认识的不同、执法体系建设的不平衡、现行机关体制的不合理,各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在重视程度、工作力度和执法水平上存在着明显差异,特别是粮食执法工作对外涉及多个部门,对内涉及各个业务环节,如果不妥善协调好各方关系,势必会出现重管理轻执法、错位缺位、推诿扯皮现象。因此,做好粮食行政执法工作,还必须正确处理好监督检查与各方的关系,在协调配合上下功夫,努力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一是正确处理监督检查与行业内部管理之间的关系。监督检查是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管理相对人进行检查处罚,打击违法行为,规范粮食市场秩序。而行业管理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研究和制定行业发展规划,贯彻落实政策,开展行业指导、服务和监督。两者在具体工作中,既相互促进,又各有所侧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坚持监督检查与行业内部管理相结合,加强配合与协作,有利于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提高整体效能。二是正确处理监督检查机构和内设的法制机构之间的关系。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内设的法制机构是专司法制工作的机构,主要承担法制宣传、调研立法、复议听证、案件审核等法制工作;监督检查机构是受粮食行政主管机关委托而组建的专门从事粮食执法检查、督查的机构,主要承担法律、法规授予的执法职能、执法宣传、执法检查、实施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处罚等。这两个内设机构应各守其责,依法行政,相互协作,加强监督。三是正确处理粮食监督检查与其它部门之间的关系。粮食执法涉及面广、难度大,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和部门职责的分工,在违法行为处理上又有局限性和限制性。因此,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法定的职责范围正确行使职权,既不能“错位”,也不能“越位”。要主动协调好与工商、质监、卫生、价格等部门的关系,在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上要学习借鉴其他执法部门的经验,积极争取有关执法部门的支持,适时开展联合执法,有效地维护粮食市场秩序。

监管工作范文篇5

××集贸中心是我县最大、最繁华的农贸商品集散地,这里的农贸市场是全县的龙头,几乎全县的农贸商品都是从这里销售出去的。集贸市场因为日常商品流通量大,销售种类多,销售商品的各种商标侵权仿冒纠纷和投诉更是时有发生,这让市场的开办经营者和管片分局都十分头疼。集贸市场的安定与否直接影响到全县人民的日常生活,针对集贸市场商品管理上存在的诸多问题,县局党组和基层工作人员经反复研究后以集贸中心为试点,开始了一系列改革,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和摸索出了县局的“三位一体”商标监管制度。

刚开始的时候,各别业户因为对我们改革工作的内容以及改革目的不了解,认为“又是瞎折腾”而有些抵触情绪所以市场开办方对“改革”犹豫不决,经过县局领导和管片分局负责人的耐心讲解及沟通,集贸市场开办方终于同意开始在市场试行这项监管制度并积极配合我们的各项工作。在实际运行中我们是这样做的:

一是针对集贸市场建立了全县农贸商品的入市商品商标数据库。分局的全体工作人员集体行动对集贸市场内所有商品的商标情况进行了采集,并将其中的注册商标基本信息依法查实,然后在县局信息中心的指导和协助下以最快的速度全部录入商标数据库,并通过网络实现了全局商标信息资源互通共享。

二是具体明确了三方责任,以此作为集贸市场各种商品商标监管机制改革落实的重要保证。

_、集贸市场的管片分局与市场的开办者签订了《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责任书》,明确了分局依法履行对市场和经营户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管执法,实行商标审查备案的责任。集贸市场开办方在管理中,需要对市场内销售的商品商标建档备案,并开通商标信息网;并有对在其市场内经销的所有商品商标实行索票索证的责任;同时有协助分局对在市场内查获的假冒侵权商标商品实行下架退市的责任。

_、集贸市场开办方和市场内所有经营商户签订了《不经销假冒侵权商标商品责任书》,明确了经营户不得经销假冒侵权商标商品责任,以及购进商品时索票索证的责任。

三是落实五项制度,并以此作为商标监管机制改革的重点。这五项制度的具体做法是:

(_)入市商品商标审查备案制度。市场内的经营户将经销的商品的商标报市场开办方和分局备案,分局对商标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后录入商标数据库。

(_)假冒侵权商标商品退市制度。分局在商标审查和市场巡查中对发现或查处的假冒侵权商标商品,有权责令市场开办方和经营户下架退市。

(_)入市商品商标信息公示制度。市场开办方要开通商品商标信息网络,公示相关商标信息,并为消费者提供相关查询服务。

(_)分局监管巡查制度。分局组织监管执法人员开展对集贸市场的定期检查,对发现或消费者投诉的各种违法行为及时进行查处。

(_)商标专管员联系制度。分局和集贸市场开办单位分别设立了商标监管员,定期召开会议,互通情况,确保市场内无假冒侵权商标的商品入市。在分工上分局的商标监管员负责协助本单位的监督管理员查处商标侵权行为,市场开办单位的商标监管员则负责受理市场内商标的咨询和投诉。

今年上半年,××集贸中心商标监管员接到群众反映,称其购买的“××”牌味精和其以往食用的有差别,于是××集贸中心负责人找到分局商标监管联系人反映问题,在我局商标监管联系人的共同组织下,与××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进行了联系,并共同对集贸市场内销售的××味精进行了专项检查,共检查出质量分别为_kg、___g、___g谷氨酸钠含量为__﹪、__﹪的假“××”味精_类___袋。厂家工作人员经鉴定对收缴的假“××”出具了“鉴定证明书”。天顺集贸中心也对出售假冒××牌味精的业户作出了“限期整改,否则清除出场”的处理决定。

在县局和市场开办方的共同努力下,“三位一体”的商标监管制度经过一段时期的运行和相应调整,集贸市场的购销秩序有了很大的改观,销售中的纠纷与投诉明显减少,先前有抵触情绪的经营商户也衷心的称赞起这项制度,市场主办方更是先后到分局和县局表示了感谢,并积极配合分局在集贸市场进一步全面推行了三位一体的商标监管制度。

二、重拳出击,全面完善商标监管新模式

在配合“三位一体”制度实施的基础上,县局专门对饮料、调料、食用油、米、面商标侵权易发各类食品市场进行了全面整治,加大商标监管力度,开展了食品、饮料、酒类产品等多项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各种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并以“三位一体”商标监管机制为依托对重点品种、重点区域、重点市场和消费者反映比较强烈的重点问题,进行全面梳理,抓住批发、加工、购货、仓储、销售等重要环节,实施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整治,严厉打击各种侵权假冒等违法行为。对“两节”市场上出现的侵权假冒“××”“××”“××”等注册商标的葡萄酒、“××”、“××”注册商标的啤酒,以及侵犯驰名、著名、和涉外商标的食品、饮料等,加大执法力度,实施重拳出击,查源头、断窝点,从根本上消除注册商标专用的违法行为。

__年_月县局在对驰名、著名商标基本信息进行采集录入时发现,××镇居民××不能提供其销售的“××自动车库门”的一系列有效商标合法证明,商标监管人员对其销售的“××”产品的商标产生质疑。于是展开了认真的调查,经调查了解得知××在××县人民银行家属楼区内共销售安装了十五个有××图形标志及“营口盼盼自动车库门制造有限公司”字样铭牌的自动车库门,总售价为三万七千五百多元人民币。经县局认真查处比对及××集团自动车库门制造有限公司(即××自动车库门制造有限公司)证明,当事人××经销的自动车库门上的××图形和标志与××集团自动车库门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自动车库门上的商标除不一致外,构图相同。而“××自动车库门制造有限公司”是××集团自动车库门制造有限公司的工商核准登记名称,于是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违法行为当事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做出罚款__,___元人民币的行政处罚。

“三位一体”商标监管制度的实施保护了注册商标的使用权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使商标监管工作真正落到了实处,使一系列的监管工作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

三、高度重视,协力打造商标监管新模式

监管工作范文篇6

一、药品监管情况

(一)开展药品经营、使用环节日常监管。结合辖区实际,按照“监管区域无盲区、监管品种无遗漏、监管环节无断层”的整体要求,年初制定了《加强2019年药械化安全监管工作方案》、《关于印发医疗器械日常监管工作方案》等,明确重点,落实责任、细化分工、确保监管工作落到实处。截至目前,我局共出动执法人员378人次,车辆147台次,经营环节,监督检查药品经营企业157家次;使用环节,监督检查药品使用单位107家次。共签订《医疗机构药品质量安全和医疗器械使用管理责任书》40份、《止痛类药品经营使用责任书》、《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经营使用责任书》96份。检查发现,部分经营企业还存在:供货商资质证明文件过期未及时索取新证、质量保证协议书未签字盖章、购进药品未按要求索取发票、拆零药品未集中存放、处方药的销售登记记录不规范、购货票据未按月装订备查等;部分使用单位存在供货商档案不齐、直接接触药品人员未进行年度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档案、调配药品时裸手操作等问题。针对查见的问题执法人员要求相关单位依法进行整改。(二)有重点的开展专项整治。1、开展芬太尼类药品专项检查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甘市监办〔2019〕19号)文件和《药品管理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我局深入州、市6家使用单位开展芬太尼类药品安全检查。重点对货、账、票、款是否一致,购买方资质是否真实,使用流向是否可追踪,是否存在现金交易和第三方转账检查使用记录,药品出入库等情况,是否存在的风险隐患等进行检查。此次专项整治,共检查芬太尼类药品使用单位8家次,下达现场检查笔录2份,出动执法人员27人次,出动执法车辆7台次。2、开展疫苗专项整治工作为切实保障全市疫苗采购、运输、储运、使用等各环节质量安全,积极开展对辖区内疫苗使用单位专项检查,截至目前,已对辖区内2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15家接种单位开展疫苗安全检查,检重点对其是否建立完善疫苗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冷库、储运温湿度监测系统,冷藏运输等设施设备是否进行使用前验证,疫苗储存温度监测数据的记录是否做到真实、完整、准确、有效和可追溯,疫苗冷链运输情况等进行检查。此次专项整治,共出动执法人员43人次,执法车辆10台次。3、开展药品零售企业执业药师“挂证”行为整治为切实规范药品经营秩序和执业药师执业行为,净化药品市场,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根据《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药品零售企业执业药师“挂证”行为整治工作的通知》(甘市监发〔2019〕12号)文件和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要求,5月--9月,共出动执法人员179人次,执法车辆62台次,重点对执业药师配备不到位、不凭处方销售处方药药品分类摆放混乱;部分专柜无标识;部分中药饮片存在清斗不彻底的情况;药品增值税发票、劳务清单等未能随货同行;计算机系统库存数与实物数不相符;有温度要求的药品未无相应设施设备;验收药品时,存在票、帐、货不一致的情况;质量负责人不在岗;药品经营企业环境是否卫生等进行了整治。对查见的问题执法人员当即提出了整改要求。4、开展止痛、镇痛类、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药物专项检查年初至今我局针对止痛、镇痛类药物开展了多次专项检查及日常监督检查,主要检查内容为:1、经营止痛、镇痛类药物备案情况;2、单次销售剂量情况;3、实名销售登记情况等。共检查零售药品经营企业50余户,个体诊所18户,下达现场检查笔录及责令整改通知书20余份,出动执法人员130余人次,执法车辆40余台次。5、对中药饮片检查情况为进一步加强中药饮片市场监管工作,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中药饮片的违法行为,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根据年初工作安排,开展了中药饮片专项整治。检查了40家涉药单位,出动执法人员100人次,执法车辆30台次。通过开展专项整治,进一步落实“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药品安全责任体系,增强行业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使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中药饮片质量进一步提高。6、开展严厉打击互联网违法销售药品化妆品专项整治工作为严厉打击利用网络违法销售药品化妆品行为,整顿和规范药品化妆品市场秩序,规范药品化妆品网络销售监管制定,结合我局工作职责,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严厉打击互联网违法销售药品化妆品专项整治工作,排查了药品化妆品网络销售市场安全风险。通过排查发现,辖区内暂无互联网违法销售药品化妆品的情况,此次专项整治共出动执法人员58人次,出动执法车辆18台次。7、开展购药渠道专项整治为进一步规范药品流通渠道,强化药品可追溯,严肃整治和查处药品流通环节的突出问题和违法行为,防止假劣药品流入合法渠道,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有效。我局针对市场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不足,确定重点单位、重点环节、重点区域、重点品种开展了专项整治,此次整治累计出动执法人员204人次,出动执法车辆47台次,检查辖区内药品经营、使用单位154家次。8、开展了药品使用环节专项整治为了切实加强医疗机构药品管理,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药品使用行为,确保药品使用环节的质量安全,对全市医疗机构的药品渠道和储存条件进行开展了专项整治。根据各单位自查自纠情况,对辖区内基层医疗机构、个体诊所、从省药品(疫苗)集中采购交易系统以外采购药品的医疗机构开展抽查,重点结合人血白蛋白、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用药品种,开展药品渠道追溯和储存管理的检查。共检查使用单位16余家,检查中出动车辆8台次,出动执法人员30余人次。(三)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一方面积极参加州市场监管局组织的药品不良反应培训,并及时将培训内容上传于各上报单位,不断提升上报质量。另一反面,及时对上报情况进行评价,保证其时效性。截止目前,已完成评价审核共计69例。(四)开展药品监督抽样。2019年抽样工作紧紧围绕药品监管工作实际,以问题为导向,加大了对中药饮片、医院、药店的抽样力度,共完成监督抽验54批次,未出现不合格药品。

二、医疗器械方面

(一)开展医疗器械经营使用。单位日常监督检查按照总局、全省医疗器械监管工作和全州监管工作要求,继续加强医疗器械经营使用单位的日常监管,结合我市实际,年初制定了《医疗器械日常监管工作方案》,签订了《医疗机构药品质量安全和医疗器械使用管理责任书》。执法人员在供货单位审查、来货验收、贮存养护等环节进行严密监管,细化现场检查要求,做到全面检查不留死角;对经营、使用单位,把着力点放在涉械制度执行情况上,加强制度检查,及时纠正违规或不作为行为,同时对医疗机构是否落实督查机制作为重点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此次专项检查共检查医疗器械经营、使用单位45家次,下达现场检查笔录近20份,出动执法人员133人次,执法车辆37台次。(二)开展各类专项检查。1、开展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专项检查以自查报告为检查依据,开展了医疗器械使用单位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对是否建立进货查验记录制度;是否做好大型医疗器械使用档案及使用、维护记录等;是否做好医疗器械储存场所、设施、条件及温湿度记录等为检点,并与各使用单位签订了《医疗机构药品和医疗器械使用与质量安全责任书》。共检查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经营和使用单位35家次,下达现场检查笔录10份,出动执法人员83人次,出动执法车辆34台次。2、开展医疗器械“清网”行动工作总结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为期5个月的医疗器械网络销售违法违规行为“清网行动”专项整治,对无证或无备案凭证从事互联网医疗器械经营、未在网站主页显著位置标注《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证书编号、经营未注册(备案)产品、提供不真实互联网医疗器械信息服务等几类违法违规行为开展全方位地毯式拉网检查。截止目前,我市已备案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网站0家。此次整治共检查医疗器械经营、使用单位10家次,下达现场检查笔录近3份,出动执法人员35余人次,执法车辆8台次。3、开展打击无证经营与使用医疗器械专项检查结合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对辖区内医疗器械经营、使用单位自查整改情况进行了全面的监督检查。一是对辖区内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和各医疗机构、个体诊所经营、使用医疗器械的自查整改情况进行了全面的监督检查,对在自查整改阶段能够自觉采取有效措施纠正本单位存在突出问题的,一律不追究其法律责任;二是对本单位存在的问题即不自查,对执法人员在监督检查中指出的问题又不整改的单位及个人,都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了处理;三是对无《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经营医疗器械的企业没收了其经营的医疗器械并下发了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四是对个别医疗机构使用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后不进行及时毁形、销毁并建立记录的行为及时反馈给卫生部门处理等。?此次检查医疗器械经营、使用单位31家次,下达现场检查笔录5份,出动执法人员78余人次,执法车辆14台次。4、开展角膜接触镜及装饰性彩色平光隐形眼镜专项整治工作总结在严厉打击医疗器械经营、使用过程中的违法行为在角膜接触镜及装饰性彩色平光隐形眼镜经营、使用单位自查自纠的基础上,重点对器械的购进渠道、验收记录、销售记录、销毁记录、《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上核准的经营范围、执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监测和报告制度、购进医疗器械索要到的合格证明以及从业人员体检等方面进行整治。本次专项整治,共监督检查角膜接触镜及装饰性彩色平光隐形眼镜经营单位8家次,出动执法人员37人次。出动执法车辆7台次。5、开展天然胶乳橡胶避孕套专项整治为进--步加强我市天然胶乳橡胶避孕套市场监管,规范我市橡胶避孕套市场秩序,保障群众用械安全有效,开展了天然胶乳橡胶避孕套专项整治。重点整治了供货单位资质;产品注册情况;产品的经营情况;委托相关证明文件、产品质量证明文件等相关资料;产品的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贮存条件等。此次专项整治共整治零售药店50余家、大型宾馆10家(其中:宾馆天然胶乳橡胶避孕套主要由市疾控中心提供)、超市3家,出动执法人员104人次,出动执法车辆39台次。(三)开展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年初,召开工作会议,与卫健局沟通协商后,制定工作方案,通报上年度工作开展情况,并安排部署2019年工作安排,充分调动医疗机构上报不良事件的积极性。截止目前,共评价不良事件26例。(四)开展医疗器械抽样。2019年抽样工作紧紧围绕医疗器械监管工作实际,以问题为导向,共完成监督抽验3批次,未出现不合格医疗器械。

三、化妆品监管情况

(一)开展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为加强线上线下化妆品经营安全监管,加大化妆品经营秩序整治规范力度,根据相关文件要求。我局重点开展了对网络化妆品交易平台、销售网站、经营单位。化妆品批发市场、美容美发场所、化妆品专卖店、乡镇化妆品经营者等化妆品经营使用单位的育发、染发、烫发、脱毛、美乳、健美、除臭、祛斑(美白)、防晒等特殊用途化妆品;宣称祛痘、祛疤、祛皱、抗衰老等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儿童化妆品、进口化妆品等品种进行了整治。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100余人次,车辆35台次,检查化妆品经营企业80余户。检查发现,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经营的个别化妆品无中文标识;二是经营的化妆品无检验报告;三是未执行索证索票制度。对此,我局执法人员对企业进行了化妆品监管法律法规的宣传,并要求企业对问题产品进行下架处理,严格执行索证索票及进货检查验收制度。(二)开展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一方面积极参加州市场监管局组织的化妆品不良反应培训,并及时将培训内容上传于各上报单位,不断提升上报质量。另一反面,及时对上报情况进行评价,保证其时效性。截止目前,已完成评价审核共计5例。

四、开展宣传培训工作

围绕“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化妆品安全科普宣传周”、“6.26国际禁毒日”及“安全用药月”等主题,开展了以“安全用妆,点靓生活”、“安全用药良法善治”、“人人关心食品药品安全,家家享受健康幸福生活”进社区、学校,对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疫苗管理办法》广泛进行了宣传,让药品法律法规和安全用药知识广泛进行了宣传,提高了农民群众安全合理用药的意识,让安全用药,健康生活活动走进千家万户。现场开展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受理投诉举报、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00余份。充分发挥科普宣传站食品药品安全知识科普、宣传阵地作用。

五、保健食品监管工作

严厉打击违规宣传、销售产品功效、误导和欺骗消费者等违法行为,切实保障了消费者合法权益和消费安全,执法人员对食品、保健食品经营企业认真排查,包括药店、专卖店、超市、孕婴店等努力做到监管全面,不留死角。重点检查不具备经营资质、产品标签标识、宣传材料未经批准声称保健功能、宣称具有疾病预防或治疗功能、含有虚假宣传功效等违法行为。整治行动我局共出动执法人员137人次,共检查经营单位83家次,截止目前暂未查见不合格特殊食品和虚假宣传的情况。

监管工作范文篇7

春节将至,为使全县人民过上一个安乐祥和的新春佳节,确保人民吃上放心的家禽及禽类产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省动物防疫条例》和农业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禽类及禽产品检疫监管工作,切实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检疫监管工作的领导

检疫监管工作是有效防止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扩散,防范人感染禽流感的重要措施。各乡镇场(办事处、管委会)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严格按照《动物防疫法》的有关规定,按照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统一部署,严格产地和屠宰检疫把关,加大对违法经营行为和防疫检疫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构筑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有效屏障。

二、采取措施,加大对饲养、屠宰、贮存等场所防疫监督力度

各乡镇场(办事处、管委会)和有关部门要严格审查和监管饲养、经营、屠宰家禽和生产、经营禽类产品等场所的防疫条件,要集中开展一次全面检查,做好调查摸底、造册登记、组织和宣传发动工作。凡饲养猪20头以上、牛10头以上、羊50头以上、禽类100羽以上(含100羽)的动物饲养场、屠宰场(厂、点)、肉类联合加工厂,以及从事动物、动物产品的储运、屠宰、销售和动物产品加工等活动的场所,应取得县畜牧水产局核发的《动物防疫合格证》,并应遵守有关动物防疫规定,接受县畜牧水产局的监督检查。未取得《动物防疫合格证》的不得开业,一律要立即关停、整改,杜绝疫情发生和传播的隐患,到县畜牧水产局申请,经过培训合格并取得统一印制的《动物防疫合格证》后方可开业;擅自开业的,由县畜牧水产局按《省动物防疫条例》予以处罚。

监管工作范文篇8

一、大力推进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提升食品安全综合监管能力

继续以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为主线,从我县的实际情况出发,以解决群众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为切入点,突出抓好农村食品、保健食品整治和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查处,不断完善食品安全综合监管机制,构建统一协调、责任明确、齐抓共管、运行高效的食品安全综合监管体系。

1.整合监管资源,深化食品安全管理。探索整合监管资源的有效途径,提高整体监管效能,加大联合执法和综合整治力度。一是组织协调县食安委成员单位开展重点品种、问题品种、特殊时期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二是要以农村地区、城乡结合部作为重点,充分依靠当地政府,抓好农村食品安全整治,适时开展重要节假日、特殊时期等节令性专项整治,集中开展肉及肉制品等高风险食品的专项整治,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犯罪活动,进一步净化我县食品市场。

2、提高管理水平,进一步规范我辖区餐饮服务行业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对我县餐饮行业进行规范,严格执行餐饮服务许可制度,做好《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发放和换证工作。帮助不符合许可条件的企业,提高软硬件条件,以达到《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平稳的完成从《食品卫生许可证》到《餐饮服务许可证》的过渡。坚决取缔经整改仍不符合开办条件的企业,全面提高我县餐饮服务行业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为全面执行《食品安全法》,提高餐饮服务行业从业人员食品安全保证能力,将积极协调食品监督所,开展好餐饮服务行业从业人员食品安全保证能力培训,全面提高行业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最大限度的杜绝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3.进一步巩固完善三级监管网络建设。充分发挥县、乡(镇)、村(街)三级监管网络的作用,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健全农村食品安全工作机制。实现药品监督信息员与食品安全信息员的整合,扩大监管覆盖面,延伸监管触角。同时,大力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多种渠道、方式和手段开展宣传,强化企业诚信经营,营造人人关注食品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

4.落实和完善责任体系建设。按照国务院关于“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推动食品、药品安全综合评价体系建设,积极将食品、药品安全纳入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目标考核体系,科学评价政府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推动政府责任的落实。

5.做好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要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集中力量完成部级食品安全示范县的创建工作。通过一年的创建,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强化农产品源头管理,加强食品生产加工环节、流通环节、消费环节监管,强化食品生产流通溯源管理,规范食品安全检测和信息,加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和食品安全应急体系建设,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使我县高质量完成部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目标。

二、巩固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成果,加强和完善日常监管

按照市局整规方案要求,继续推进整顿和规范药品医疗器械市场秩序的深入开展,巩固和深化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成果,大力加强药品、医疗器械生产、流通、使用三个环节的监管力度,净化市场环境。

1.加强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监管。药品生产企业作为质量第一责任人要严把原料、生产、销售质量关,逐步增强第一责任人意识,进一步实施完善药品生产企业gmp监督工作,强化gmp现场检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今年重点加强对物料的供货商和物料质量等方面的检查。继续完善医疗器械生产日常监管体系,加大对关键生产工艺、投料、设备和原辅料供应的监管,加强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运行情况的专项检查。同时,对药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实行月报表制度,全面掌握企业生产动态。

2.加强药品、医疗器械流通监管。全面规范药品经营主体行为,加强企业gsp认证后跟踪检查。重点查处和取缔各种形式的无证经营、挂靠经营等违法经营活动,坚决打击出租、出借许可证和批准证明文件以及药品零售企业出租、出借柜台行为。规范中药材、中药饮片的购销渠道,加强对疫苗流通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违法生产经营疫苗行为。加大对药品分类管理实施情况、药学技术人员在岗情况的监管力度。加大药品、医疗器械广告监控力度,加大对违规广告的移送和向公众曝光力度。零售企业从业人员必须取得职业资格,方可上岗。加强药品零售企业gsp认证的监管工作,特别是对46家五年期重新认证企业的监督,要搞好新开办企业的认证初审和一年期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监督检查,规范经营行为。

3.完善药品、医疗器械使用监管。进一步加强医院药房、农村卫生所、社区医疗服务站、个体诊所和企事业单位医务室的用药监管。实行“审计式”检查,从药品购进来源、购进验收、票据管理、药品储存、过期失效药品和药品使用过程中的处方管理等环节进行一条线的全面检查。同时要将医疗机构购进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外科植入物、冠状动脉支架、血管内导管支架

作为监督检查的重点。完善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监测制度,加强对重点品种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监测管理。

4.深化农村药品“两网”建设。

要深化监督网络建设,一是完善以地方政府负总责,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监管为主,农村协管员、信息员等社会监督为辅的农村药品监管体系,进一步明确监管责任,实现监管与责权的有机结合。二是进一步建立完善农村“两网”联席会议制度、信息报送制度、巡回巡查制度、包干包区责任制度、快速反应制度、绩效考评制度等各项制度的执行,确保各项制度的有效落实。三是巩固农村“两网”建设成果,依靠地方政府,探索农村药品监管工作向基层延伸的工作形式,使农村药品监督工作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

要强化供应网络监管。一是农村药品供应体系建设要把保证农村药品供应安全放在首位,依法加强农村药品监管,突出对农村药品采购、供应渠道的监督检查,防止假劣药品流向农村;二是发展符合乡镇实际需要、形式合法、操作规范的药品供应模式,实现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到村的全覆盖,使农民群众用上安全、方便、价廉的药品;三是各乡镇药品分发站要严格执行药品招标制度。全县分发站要统一实行招标管理,统一标准招标,对被招标单位进行严格把关。结合“新农合”工作,促进农村诊所规范化建设。在加强医疗机构代购分发站规范管理的同时,规范农村药品购销渠道,争取实现正规渠道采购药品率达到100%。不断完善监管网络建设,充分发挥农村药品信息员作用,健全信息员反馈机制,形成群监群管的良好局面。

5.稳步推进信用体系建设。一是进一步明确和强化企业作为药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强化自律意识,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推进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在药品经营企业中开展“诚信药店”争创活动,对有不良经营行为,经教育、警告仍不改的经营企业,除加大查处、惩戒力度外,还要利用我县媒体加以曝光,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二是推进药品使用单位诚信体系建设,建立诚信档案。在医疗机构中开展“争创优秀药房”活动,重点检查设施配置、药品验收、养护设备、温湿度、冷藏设备和人员健康体检等工作。

三、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

1、深入开展“学习型”组织创建工作。强化全员政治理论学习、专业知识培训、法律法规学习、办公技能操作、公务员继续教育等方面的学习,努力提高全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文化素质,以人员素质的提高促进分局办公效率、行政执法、优质服务水平的提高,把开展“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推向一个新高潮。将按季度编制出集中学习时间表和中心组学习时间表,在先学一步的基础上,组织好集中学习。

2、巩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一是针对查找出的问题继续整改提高。我们将按照上级要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使科学发展观活动推进我县食药监管工作的发展。二是结合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强化干部职工的行政纪律意识,提高整体工作水平和综合素质能力,逐步形成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开学发展的工作局面,为食品药品安全提供保障。

3、加强党风政风行风建设公务员队伍建设。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纪检监察工作,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大力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以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加强政风行风建设;以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各项规定为重点,坚决查办违纪违法案件;以机关和公务员履行职责开展工作为重点,扎实推进效能监察工作,为辖区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4.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一是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突出抓好责任分解、责任考核、责任追究。

二是抓好以理想信念、廉政自律为重点内容的学习教育,开展好廉洁自律执行情况自查登记。

三是开展警示教育,用反面典型警示教育大家,要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四是抓好廉政档案建设,定期组织副科级以上及执法人员,按照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进行自查登记,并做为年度述廉的平时考核内容,促进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

五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有效防止权力滥用和以权谋私现象的发生。

六是关注民计民生,大力加强政风行风建设,规范执法行为。深入开展专项治理,围绕维护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深入开展专项治理。采取设立意见箱、召开座谈会、向社会发放问卷调查信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药品安全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会同有关部门继续纠正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

七是完善政务公开制度,认真贯彻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积极推行网上政务公开,按市局安排,定期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考核、评议。

监管工作范文篇9

一、深化许可改革,进一步深化简政放权

(一)严格经营许可准入。按照简政放权的要求,贯彻执行《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食品经营许可审查通则》,对辖区内新办、变更、延续许可的餐饮服务提供者经营场所进行现场核查,符合条件的,做出准予行政许可;不符合规定条件的,做出不予行政许可,并书面说明理由。

(二)协助做好小餐饮备案。贯彻执行《省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及摊贩管理条例》《省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及摊贩管理办法》,协助做好小餐饮的备案工作。研究制定小餐饮的认定标准。

二、强化主体意识,落实经营主体责任

(三)落实业主主体责任。督促餐饮服务提供者认真落实《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要求,强化自查自纠,切实落实原料控制、环境卫生、餐饮具清洗消毒、餐厨废弃物处置等制度要求,自觉规范加工制作行为,防范食品安全风险。

(四)落实校长主体责任。督促学校和幼儿园负责人落实主体责任,全面落实学校原料采购验收、人员健康管理、餐饮具清洗消毒、食品留样等制度要求,自觉规范加工制作行为,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三、加强日常监管,落实餐饮监管责任

(六)开展日常监督检查。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完善“网络化”管理机制。按照日常监督检查要点表和检查结果记录表的要求,对餐饮服务提供者资质、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原料控制、加工制作过程、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及公示、餐饮具清洗消毒等情况进行日常监督检查,确定检查结果。

(七)开展量化分级管理。按照量化分级动态等级评定要点表的要求,对餐饮服务提供者的食品安全状况进行现场检查,并对照评定内容进行动态等级量化打分。

(八)开展风险分级管理。按照静态风险因素量化分值表和动态评价表的要求。对餐饮服务提供者以风险分析为基础,结合经营的食品类别、经营业态及经营规模、食品安全管理能力和监督管理记录情况,划分其风险等级,并对餐饮服务提供者实施不同程度的监督管理。

(九)开展“明厨亮灶”工程。继续深入开展“明厨亮灶”工程活动,督促和引导餐饮服务提供者积极开展“明厨亮灶”工程。根据《省餐饮服务环节“明厨亮灶”工程实施方案》规定的目标任务,实施并完成的餐饮服务提供者“明厨亮灶”工程。

四、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强化监管

(十)加强学校及周边监管。贯彻执行《国务院食品安全办等6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开展学校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重点抓好春秋季开学后和中高考期间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并与辖区内各类学校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明确和落实各自责任。会同县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开展专项督查。

(十一)加强小餐饮摊贩监管。开展小餐饮、食品摊贩清理普查工作,引导小餐饮改善经营条件,提升管理能力,实现布局基本合理,设施基本齐全,制度基本完善,安全基本保障。

(十二)加强农牧区餐饮治理。贯彻执行《国务院食品安全办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食品安全治理工作的意见》,认真查找和梳理农牧区食品安全问题多发、易发的餐饮服务提供者进行专项治理。加强对农村集体性宴席的指导和聚餐承办者的培训。

(十三)加强重点时段监管。重点加强对节日消费量大、消费者投诉举报多以及群众日常生活必需的食品的监督检查力度。针对夏季以及细菌容易滋生时期食品安全事故易发的特点,对旅游景区、建筑工地食堂等食品安全基础薄弱单位的食品安全治理整顿

五、推进社会共治,提升餐饮治理能力

监管工作范文篇10

一、落实责任

(一)推行三化监管,落实监管责任。

1、推行网格化监管。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市食品药品质量监督所负责市区、高区、经区和工业新区内的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各市(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辖区内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各监管单位要合理划分辖区内监管网格区域,细化岗位职责,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到人的监管网格体系。

2、推行痕迹化监管。各监管单位所有监督检查活动都要通过执法文书、电子资料等方式记录并予以留存和管理,有关监督检查信息要及时录入省保化电子监管信息系统。

3、推行标准化监管。进一步明确监管事项和重点,确定监督检查内容和标准,统一监管尺度和执法标准,形成保健食品监督检查标准体系。

(二)实施三项制度,落实主体责任。

1、实施质量安全公示和承诺制度。组织保健食品生产企业签订质量安全责任书,完成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质量安全承诺书和“八不准”宣传单张贴上墙工作。

2、实施保健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受权人制度。根据省局工作部署,适时启动质量受权人制度实施工作。

3、实施约谈及“黑名单”制度,进一步细化完善相关规定,强化对违法违规企业的监管和问责。

二、深化生产监管

(三)实施重要原料登记管理。对阿胶、蜂胶、明胶、鱼油、珍珠粉、红景天、芦荟、螺旋藻、真菌类、益生菌类、红曲、褪黑素、辅酶Q10、核酸、大豆磷脂、甲壳素、大豆异黄酮、大黄、何首乌、决明子、硒铬微量元素、海狗油、海狗鞭等23种重要原辅料实施电子化登记管理。组织辖区内相关企业完成重要原辅料信息录入工作;6月底前,开展对照检查并完成信息审核整理和上传工作。

(四)组织开展监督检查。

1、加强生产企业日常监督检查。制定、下发2013年度保健食品生产企业日常监督检查计划。除对辖区内所有生产企业至少监督检查两次外,还要对受托生产和委托检验的,生产、质量管理关键岗位人员变动频繁的,间歇生产的,风险监测和监督抽验出现多批不合格或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被行政处罚的企业增加监督检查频次。要及时发现并纠正企业违法违规行为,规范执法文书制作,健全日常监管档案,监督检查情况要及时录入省保化电子监管信息系统。

2、开展跟踪检查和飞行检查。要加强对停产时间较长及委托生产相关企业生产许可情况的跟踪检查,对检查中发现达不到生产许可条件的,要责令企业停产,限期整改。

(五)强化原料和成品检验制度落实。健全生产企业检验设备设施、检验人员及检验项目监管档案,按照国家总局有关要求,督促企业配备必备的检验设备和具备相应能力的检验人员,建立保存原料和成品出厂检验(产品质量标准全项目)的原始检验数据和检验报告记录,有效落实原料进厂查验和成品出厂检验制度。

三、加强流通监管

(六)开展经营单位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各监管单位要以落实索证索票制度、标签说明书规定等为监督检点,制定详细的保健食品经营单位日常监督检查计划和方案,按计划开展监督检查。原则上对重点经营单位(经营保健食品的药品经营企业、商场、超市、专卖店、批发市场以及以往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问题较多的经营单位)每年监督检查不少于一次,对重点区域、重点单位要加大监督检查频次。

(七)组织开展专项检查。组织开展保健食品标签标识和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专项检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整顿市场秩序。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对利用宣讲等方式(包括公益讲座、健康诊疗、学术交流、会议等形式)宣传、推介和销售保健食品的,开展联合执法,加强对产品合法性的监督检查。

四、推进能力建设

(八)组织开展学习培训。要组织开展不同层次的监管业务培训。适时建立保健食品监管实训基地,组织监管人员到企业一线岗位锻炼,实施轮训。

五、做好风险防控

(九)认真做好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对2012和2013年度安全风险监测发现的问题产品,要按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加强监督检查和隐患排查,并监督指导企业整改到位,切实消除安全隐患。

(十)积极开展监督抽检。要落实《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相关要求,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尽快开展本地区监督抽验。对监督抽验发现的不合格产品,要及时组织查处,追根溯源,彻底消除产品安全问题。

六、加强宣传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