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策略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3 20:09:22

监管策略

监管策略范文篇1

关键词:广播电视广告;创新发展策略;监管策略

随着我国文化产业和经济产业的不断扩大,广告已经融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了社会中的重要元素。广告不仅促进着经济活动,还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国人民。随着广告业发展,广告出现这多种形式,广告的监管和创新也就成为了热门话题,因此需要加强对电视广告创新发展及监管策略的研究。

一、广播电视广告创新发展策略分析

(一)商业广告。1.创意为先。在广告行业中,创意是核心本质,良好的广告创意是广告作品的生命,要想制作出优良的广告,需要从观众的实际需求出发,广告的创意需要结合社会流行元素,联系社会热点,在一定程度上引领观众的审美,广告需要直奔主题,具备良好的审美情趣,不能以重复洗脑的方式进行灌输。2.内容优质。广播电视广告要想做到新颖突出,不能将内容停留在陈旧的主题上,需要赋予广告深刻的内容和鲜明的情节,需要让广告出现在合理的时间和位置上,同时需要优化广告的艺术手法,让观众能够记住关键点。在广告设计中,需要带给观众正面的引导,传播社会正能量。3.重视商品本身。广告制作需要重视商品本身,以广告扩大品牌知名度,树立品牌形象,广告的本质应该是产品,现在很多商业广告过于重视明星效应,聘请明星作为代言,过度的明星营销,反而会造成观众忽视了产品本身,广告反而没有起到宣传的效果,明星代言应该是广告的一种方式,不能喧宾夺主[1]。(二)公益广告。1.植入电视节目。在综艺节目、电视剧中,植入式广告逐渐增多。例如在热门电视剧《欢乐颂》中,植入广告数量多达五十余条,植入广告让电视剧获得资金创作,电视剧帮助商品宣传,起到了双赢的效果。因此对于公益广告,也需要植入到电视节目中,让媒体肩负起社会责任,让公益广告发挥其引导的作用。例如:在热门节目《极限挑战》中,植入公益广告,《极限挑战》具有庞大的收视群体,植入公益广告,能够提高公益广告的积极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的行为,促进社会正能量的传播。2.邀请公众人物加入。邀请公众人物参与到公益广告制作中,提高公益广告自身感染力。公众人物具有自身特殊的社会效应,观众在心理上会有意无意的模仿信任的公众人物,因此需要邀请形象良好的公众人物参与到制作中来。例如:在《光荣与梦想》的广告中,邀请了三十余名公众人物参与进来,对我国传统的诗词进行诵读,让观众在观看到广告的时候,受到影响,主动参与进传承传统文化的队列里来。

二、广播电视广告监管策略探析

(一)完善监管法律。在我国法律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广告管理办法也陆续出台,监管广告的文件也逐渐被讨论出来,直到2017年止,广电总局已经多次叫停了多条违规广告,让广告市场得到了规整。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广告的形式呈多样化发展,需要继续完善广告相关法律,让广告法律成为广告行业的规范,杜绝任何钻空、打擦边球的行为,需要不断完善广告管理体系,加强对广告的监管[2]。(二)加强对广告制作方的监管。对广告加强监管,首先需要对制作方进行监管,需要建立制作方的身份认证,也就是加强广告在制作阶段的监管,避免出现虚假广告,带给观众损失。例如:在广电总局创建一个广告行业规范,需要加强对广告经营者的管理,让广告经营者能够自觉加入智能标签,履行制作规范。不具备广告制作资质的经营商不能广告,在广告之前需要得到有关部门的审核。广告商同样需要注意雇佣拥有资质的制作商制作广告,在广告产业链中的所有单位也需要共同遵守规范。(三)使用智能识别监管系统加强监管。使用先进的智能系统,对广告的音频和视频进行双重识别,加强智能化监管。例如:在播出机构的某个频道中全部节目作为目标数据,通过智能分析辨别出广告信息和普通节目,使用音频分析的手段,分析出其中的重复内容和片段,加强对广告的审核,在应用智能系统的基础上,对广告展开系统的监管。(四)使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加强监管。加强对广告的监管,需要使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对广告大数据进行分析,加强对广告数据的总结、分析和管理,对同一类型的广告进行整合,深度挖掘数据,分析其规律。例如:对一个频道,将其全天播出广告的时间、数量、名称等信息进行整合,在纵向上进行分析,还要对于不同的频道进行分析,同一个广告播出频道的数量进行分析。

三、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首先分析了广播电视广告创新发展策略,从商业广告方面讲,需要以创意为先,保障广告内容优质,重视商品本身;从公益广告方面来讲,可以植入电视节目,邀请公众人物加入,然后本文研究了广播电视广告监管策略,需要不断完善监管法律,还要加强对广告制作方的监管,使用智能识别监管系统加强监管,也要使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加强监管。

参考文献:

[1]沈芮妃.新《广告法》视野下我国电视广告传播策略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7.

监管策略范文篇2

距我国金融领域分业监管体制成立已有十年,在此期间,监管工作较好地维护了金融市场的安全稳定,基本满足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但仍然有部分早已存在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逐渐成为金融监管体系的沉疴旧病,降低监管效率,有损监管绩效。首先,监管部门以机构为单位划分各自监管范围,面对日益增加的混业经营往往出现监管空白或多头监管,缺乏能够处理监管冲突的协调机制;其次,监管部门似乎对金融机构承担着无限责任却无暇顾及金融消费者,不甚合理的监管理念导致其成为“风险厌恶者”,过于重视事前审批,压制金融创新;再次,现有金融监管制度并不健全,如存款保险机制、信息披露机制、市场退出机制等亟待补充与完善,部分法律法规也需要进一步修改。不只是固有缺陷,面临改革的金融市场也需要从多个方面加强防护。

(一)价格市场化要求全面提升金融监管效率

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其中针对金融市场,《决定》明确指出“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我国资本资源错配现象一直存在,资本要素价格扭曲是主要原因。利率与汇率实现市场化,意味着对内对外双重开放,有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使金融市场更富有弹性。但是,鉴于我国金融系统的脆弱性,价格市场化可谓“惊险的一跃”。利率完全放开首先会对国内的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型银行造成冲击,必须转变经营管理理念,减少对存贷利差的依赖,需找新的增长点。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基本步骤,央行常态式干预的减少意味着外汇市场波动加剧,国民经济面临更大的汇率风险。金融系统能否安全接受市场的洗礼,关键取决于监管体系能否提供更加高效、周到的保护。

(二)民间资本介入对金融监管提出新挑战

2013年下半年,关于民营银行的话题持续火热,许多民间资本对此表现出浓厚兴趣,《决定》提出“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在加强监管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相信市场对此已有充分预期,民间资本介入现有金融体系有望改变金融行业竞争格局,多样化的金融机构可以满足各方需求,为市场带来正能量。但也应当看到背后的一些负面因素,由于股权结构的特殊性,民营银行频繁的关联交易不可避免,加之公司治理、内部风险控制等方面水平较低,民营银行面临的风险以及破产可能性高于其他银行类金融机构。此外,出于对回报率的追求,进入金融领域的民间资本盲目追逐利润最大化,而放松风险管控,民营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力度有限,这样就背离了放低金融门槛的初衷。因此,《决定》为民间资本的介入设立了一个前提———“加强监管”,这不仅是一种约束,更是金融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11月25日,银监会副主席阎庆民表示,坚持“纯民资发起、自愿承担风险、承诺股东接受监管、实行有限牌照、订立生前遗嘱”等原则推进试点,该说法引起市场较大关注,被解读为再次强调自担风险。“实行有限牌照”指未来监管层可能要对民营银行的开展业务范围、区域、合格存款人等予以一定限制,体现对低收入阶层的保护等。“生前遗嘱”原则要求民营银行设立前就要安排好未来破产倒闭的有效处理办法。该原则是欧美监管机构在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时采取的办法。这一办法要求银行作出说明,在没有纳税人救助的情况下,如果银行无力偿债面临倒闭,将如何处理处置。“一行三会”应尽快推出配套机制,发挥监督和引导作用,做好设立民营金融机构的前期准备。

(三)新业态对金融监管提出新要求

为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力图打造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在更加宽松的环境中,包括消费金融、互联网金融在内的新业态迅速成长起来,扩充了消费者群体,拓展了金融服务覆盖面与渗透率,成为金融市场良性发展的有力驱动。金融创新通常具有交叉性或延伸到其他领域,缺乏相应约束措施,造成监管真空。以互联网金融为例,数字化交易平台的一大特点就是虚拟性,双方无需见面、无需金融中介,仅凭数字信息便可直接达成交易,带来信息不对称、数据泄露等一系列风险。此外,互联网金融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监管部门在技术层面难以企及,无法有效监控交易真实性以及资金流动,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由此看来,完善金融新业态监管需要花费一定数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监管部门不能因此而制约金融创新,应以更加宽容的态度引导其健康生长。

二、金融监管改革的基本前提:明确金融权责边界

任何管制都有成本,金融监管也不例外。理论上说,金融监管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其中,金融监管的直接成本是指对监管设施、组织运行以及人才培养所做的投入;金融监管的间接成本是指由于金融监管力度过大,对被监管机构业务发展、业务创新以及员工激励等方面有所抑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的损失由于金融监管成本的存在,金融监管机构的权力不应该也不可能无限制地扩张,在有限的资源范围内提高监管绩效,基本前提是明确金融监管的权责边界,在金融监管机构与金融机构、金融消费者之间以及金融监管体系内部形成合理分工,厘清职能边界:对于金融机构的监管做到张弛有度,强化宏观审慎监管,放松微观监管;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促进金融市场稳定;完善监管部门间的协调,形成“无缝式”监管;厘清中央监管机构与地方政府的权责边界,构建分层有序的金融监管体系。从而共同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促进金融行业健康发展。

三、明确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的权责边界,完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

近年来,我国金融监管机构的权力范围越来越宽,渗透到金融机构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监管力度也较大。行使监管职能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主观性与随意性,加之配套的反馈机制缺失,金融机构只能听不能说,实际诉求得不到满足,必然不利于我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成长。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金融改革方案,也再次凸显了宏观审慎监管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因此,监管权力必须找到一个合适的界限,向“宏观调控器”的方向转变,由以往的“教练+裁判”双重角色转换为单一“裁判”角色,强化宏观审慎监管,弱化微观监管职能。

1.构建逆周期调控机制,开发有效的监管工具。逆周期监管调控的实践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明晰银行资本监管规则,提升资本质量;加强风险管控,推广银行压力测试及逆周期动态拨备制度;控制实体部门信贷杠杆,防范金融风险;加强监管独立性,提高监管透明度,扩大公众参与度。此外,监管工具的选择对监管结果至关重要,宏观审慎监管工具主要包括杠杆率、资本比率、动态拨备和资本缓冲等,我国对这些工具只是进行简单、小规模运用,亟待进一步开发。不论在设计还是实际应用中,都应兼顾监管工具的目的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使之能够有效缓解顺周期性问题。

2.建立和完善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评估机制。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分析与判断是选择宏观审慎监管措施与工具的前提,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健全评估指标体系。现有评估指标体系只是对宏观经济指标、微观机构指标和市场指标的简单加总,得出的结论过于分散,缺少直接衡量系统性风险的整体性指标。应当设计逆周期系数或金融业景气指数,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做出更全面更合理的评估。同时,应当进一步加强信息公开程度。有关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信息还没有正规的披露渠道,企业和个人投资者无法及时了解,无益于风险的防范与化解,可以利用网络、报纸等媒介扩大信息接收范围。

3.强化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注重宏观审慎监管并不意味着放弃微观监管。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规模大、业务复杂程度高、风险关联性强,一旦倒闭将对地区乃至全球金融系统造成冲击,应当尽快确定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认定标准,设计一套具有针对性的监管规则。在日常监管方面,2011年银监会颁发的《中国银监会关于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中已经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增加了附加资本要求和杠杆率监管;在此基础上,还应当强化对大型金融机构表外业务的监管,做好风险隔离工作,防止风险传播与扩散。在破产处置方面,可以建立股东与债权人的责任分担机制,减少“大而不倒”所带来的道德风险与不公平竞争;效仿欧美“生前遗嘱”计划,保证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有序性。

4.提高民营金融机构存活率。在民营银行问世前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强制覆盖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通过金融机构缴费、财政拨款和外汇储备注资等方法形成存款保险基金,使用基于风险调整的差别保险费率,在银行发生重大危机时对存款人进行限额赔付。民营银行参加存款保险,可以提升消费者信心,减少挤兑的可能性,在发展道路上增添一份保障。此外,金融监管体系应当优化分类监管机制,针对这些新生儿内部治理不成熟、风险防控能力差等特点实施差异化管理,在股东资质、资金来源等方面严格要求,在自主定价方面给予指导,鼓励其服务于新兴战略产业和中小企业,实现金融助推实体经济转型的目标。

5.针对互联网金融设计配套监管规则。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要从“谁来管”问题入手,厘清各种线上金融服务的业务范围,确定监管主体。相关制度法规应尽快出台,一是明确监管原则和界限,善用底线思维,尊重互联网自身发展规律,防止监管过度;二是完善基础性法律法规,设定牌照颁发标准,建立交易主体征信系统、个人信息保护系统、实名登记认证系统等;三是联合计算机行业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大力开发身份验证技术、密钥管理技术、数字签名技术等,提高关键环节的风险防御能力。此外,要根据互联网金融虚拟化的特点注重非现场监管,针对可能发生的非法集资、洗钱等违法行为设计风险预警机制。

6.在监管中引入市场机制。证券行业积极推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改革牵涉法律、制度、中介机构等各方面因素,不可能一蹴而就。专家建议,首要任务是重启IPO,接下来证监会可以将上市公司再融资的审核权下放至交易所,最后再将IPO审核权下放。证监会的工作重心要转移至信息披露监管,保障信息真实、完整、有效,严厉打击虚假信息传播。其他监管部门也应当意识到市场经济的最佳风险管控者就是市场本身,简政放权,适度放弃行政审批、准入限制等直接调控措施,在加强信息披露、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市场退出机制等金融基础设施、发挥行业协会自律功能的基础上,利用市场信号调节各方利益,促使金融机构采取同时符合市场环境要求与自身发展需求的运营模式和维护自身稳定经营的风险防范措施,激发市场活力的同时保障金融市场稳健运行。

7.加强外债和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监管。《决定》提出“建立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下的外债和资本流动管理体系”,取消过多过细的行政干预,完善外汇市场监管。针对外债管理,应当重视外债的期限结构、利率结构、币种结构、来源结构以及投资结构等,由总量管理转为结构管理;应当建立全国性外债管理中心,在财政部、省级及以下政府分别设立外债管理机构来组织协调各部门分工合作,并接受外债管理中心的统一监管,由多头监管转为归口监管。针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审慎监管,需要外汇管理局、“一行三会”及相关部门通力合作。要合理把关金融产品尤其是金融衍生品的市场准入,禁止风险状况不明的产品进入,限制高风险产品交易;尝试基于资本流向的差异化监管,鼓励对战略性产业的投资,利用国际资本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此外,要严防短期跨境资本流动风险,除了使用价格管理工具、限制外资最短停留时间以外,监管部门应当协作成立打击游资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健全短期国际资本动态监测体系。

四、明确监管机构和金融消费者的权责边界,强化金融消费者保护

根据金融“三足理论”,金融消费者保护与金融效率、金融安全同等重要,有必要在金融监管和金融改革中更加重视消费者权益保障,在金融市场上形成稳定的“三足”制衡模式。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存续独立、职能完善的超级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考虑到我国分业监管模式和金融消费者保护处于起步阶段的现实,当前任务可设定为完善各监管机构所设消费者保护局的基本职能,待时机成熟时再将各项保护职能整合,成立综合性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一行三会”已经在金融消费者保护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仍不完善,可从以下方面改进:

1.在监管环节,引入功能性监管。金融创新大多具有交叉性特点,容易出现监管重叠或监管真空,威胁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功能性监管将金融业务类型作为划分金融监管权限的依据,能够有效解决金融创新产品的监管归属问题。因此,应当在金融控股公司和金融创新业务的监管中建立沟通、协调机制,适当使用功能性监管。

2.在金融产品销售环节,引入金融消费者适当原则。金融消费者适当原则要求金融机构所推荐金融产品的风险与金融消费者的实际承受能力相适应,核心在于双向信息披露。一方面规定金融消费者提供真实的个人资料,如财富数量、投资理财经验、风险偏好和收益期望等,使金融机构可以根据其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推荐相应产品;另一方面,要求金融机构及时向消费者提供准确、明了的信息,协助消费者全面了解金融产品,充分保护其知情权、选择权与公平交易权。

3.在纠纷处理环节,设计一套多元化、专业化的金融纠纷处理机制。要督促金融机构建立有效的内部投诉处理机制,形成金融纠纷的第一道过滤网,同时要指导和帮助行业协会加强纠纷调解作用,争取在行业内部消化大部分金融纠纷案件。在监管机构层面,可以设立专门的纠纷调解机构,受理金融机构、行业协会不能自行解决的纠纷,督促金额巨大、性质严重的纠纷案件的处理。

4.在立法环节,夯实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法律基础。2013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改草案,首次规定了“从事证券、保险、银行业务的经营者”义务,将金融消费者纳入新《消法》保护范畴。但新《消法》容量有限,对金融消费者的全面保护需要其他法律加以配合。首先要做好法规衔接,修改下位法与新《消法》相冲突的内容,保证相关规章切实可行;其次,要添加和细化《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等法律中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有关规定,增强法律条文的可操作性,切实做到“有法可依”;在此基础上,“一行三会”应当与立法、司法、执法部门建立交流、协作机制,可在适当时机制定《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为消费者提供更加细致的法律保障,构建一个安全、诚信、公平的交易环境。

5.在金融消费者教育环节,培育理性、成熟的金融消费者。作为金融市场主体之一,金融消费者应当具有主人翁意识,为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监管机构要帮助金融消费者树立正确消费观念,消除盲目信任或排斥金融机构言行的极端现象,培育理性、成熟的金融消费者。可以利用官方网站、办公场所开辟消费者教育服务专区,主要功能是介绍各种金融产品、揭示各种金融风险、宣传金融方面的政策法规和提供咨询服务,提高消费者的自我保护能力;可以通过网络、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介普及金融法律知识,鼓励公众利用法律武器同金融市场中的违法违规现象作斗争。

五、明确各监管部门之间的权责边界,提升监管协调有效性

中国金融业的现状是分业经营为主,混业经营和金融创新深化发展,跨领域的金融机构、金融业务层出不穷,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又进一步要求加快金融创新的脚步。目前,“一行三会”各管一段,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仅具备原则性框架,缺乏具体的制度保障,银行、证券、保险的交叉领域从而成为监管薄弱环节。监管重叠和监管真空加大了各种金融风险产生与传播的可能性,对整个金融系统的安全构成威胁。因此,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建设任重而道远,应合理分配监管资源,填补监管真空,消除监管重叠,形成“无缝式”金融监管体系。

1.科学划分监管权责,建立“主监管人”机制。“主监管人”机制又称牵头监管机制。金融控股公司和金融创新业务大量涌现,监管归属问题日益突出,应当明确一个监管部门为主监管人,重点负责某一机构或业务的并表监管,同时对其他部门的监管行为进行协调。如果被监管者主业优势明显,主业所属的监管部门就是主监管人;如果业务分布比较均匀,可以由监管部门各派代表组成联合监管小组,承担主监管人职责。

2.建立联合行动机制,形成监管协同效应。在对混业经营的监管过程中,一家监管机构的行为很可能对其他机构的监管效果产生影响,而且仅凭一己之力往往难以解决交叉领域中出现的问题。各监管部门相互协作,形成协同效应,可以节约监管成本、提升监管效率。联合行动的内容应当包括:对混业经营机构联合准入、联合审批创新业务、联合纠偏、联合检查以及互相报告等。

3.发挥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的作用,健全信息共享机制。2013年8月,金融监管领域内工作协调、信息共享的主平台———联席会议制度正式成立,由人民银行牵头,成员包括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发改委、财政部等。应当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完成以下任务:实现金融监管政策与货币政策、财税政策以及法律法规之间的协调;设定金融控股公司和交叉性金融产品的监管标准;协调处置涉及全局的重大金融风险等。此外,联席会议制度应利用其覆盖面广的优势,建立金融综合统计体系,并组织成员定期或不定期进行信息交流,及时更新数据库,扩充各监管机构的信息占有量。

4.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实现国内外协调。对于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热点议题,应当争取更多的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充分表达我国的利益诉求,例如在防御短期资本冲击方面,应当协同各国共同对付投机资本,积极参与和影响有关跨境资本流动国际规则的制定。要在加强与国际金融监管机构合作的同时完善我国现有的金融监管法律,从立、改、废三个层面进行清理,增加金融监管立法的公开透明,使监管标准更好地与国际接轨。此外,应当加强金融监管的双边合作和区域合作,与他国金融监管当局签订谅解备忘录,通过信息共享、技术合作等方式维护本地区金融稳定。

六、明确中央监管机构和地方政府的权责边界,构建分层有序的金融管理体系

近年来,全国各地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等小型金融机构发展迅速,民间金融日益活跃。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会使中小型金融机构数量激增,迎来一个爆炸时代。由于监管资源有限,中央监管机构难以对分散的地方性金融市场实施管控,加之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性,地方政府理应成为监管地方金融市场的行为主体。然而法律依据空白、监管模式落后等因素造成地方政府重视准入审批、轻视行为监管和风险监管,既打击当地金融行业发展积极性又可能形成新的风险积累点。因此,妥善处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关系,确保中央金融监管有效性的同时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动性和灵活性,是实现金融体系全局稳定与局部活力并存的关键。

1.明确地方政府的金融监管权限。中央监管机构应当重新划分中央与地方在金融监管中的职责,将地方金融管理部门纳入整体金融监管框架:牵涉公众利益的审慎监管和跨区域性、全国性金融事件由中央监管分支机构负责;将区域内分散的金融监管职权归口至地方政府金融管理部门,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小型金融机构的常规监管和风险防控由其负责;实行差异化金融监管,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金融政策制定权;由地方政府维护行政区域内的金融市场秩序,查处和打击当地金融违法犯罪活动。事权的划分必须坚持权利义务对等原则,防止出现“上面生病、下面吃药”的状况。

2.规避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地方政府应当根据实际收支情况编制资产负债表,科学评估自身信用规模,防止地方债总量盲目扩张;彻底摸清区域内融资平台负债规模与结构,设计合理的、独立的债务偿还机制;完善融资平台的治理模式,规范举债程序,优化债务结构;减少对银行贷款的依赖,开拓BOT、TOT、ABS等新型融资渠道。中央监管分支机构应当提醒商业银行等债权人采取风险防御措施,严格遵守标准的授信程序,加强对融资平台运营状况的跟踪监督;指导地方政府建立融资平台风险评估、预警体系;督促融资平台增加信息透明度,对有意参与相关投融资项目的金融机构进行风险提示。

3.提高地方金融监管的专业化水平。一方面,规范地方政府金融管理部门的行为。将其工作重点从融资转为服务,减少对地区间正常资金流动的干预,减少对当地金融机构业务操作的干预,更多采用法律和市场化手段治理本地金融市场。另一方面,健全地方政府金融监管体制。要增配专业人员,建立与监管职能相适应的组织结构;设计合理的小型金融机构监管规则;提高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建立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和危机处置机制。

监管策略范文篇3

在当前的改革中,工商工作应保持稳中求进,工商部门应做到有为有位,工商事业应实现持续发展,至为关键的是进一步转变观念,统一思想,提振信心,理清思路,切实做到科学定位、科学谋划、科学管理。

(一)围绕“一个中心”,就是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这个中心应始终把服务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更加自觉地融入大局、更加有力地服务大局,毫不懈怠地履行肩负的各项职责,在服务兰州率先转型跨越发展中体现新的作为。努力把群众所盼、政府所愿和工商所能有机结合起来,紧紧抓住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这个结合点,抓住维护竞争有序市场环境这个切入点,抓住保障经营者、消费者合法权益这个着力点,全面提升工商工作成效。

(二)坚持“一个定位”,就是全省工商工作“五加二”的职能定位工商部门恢复建制三十多年来,历经六次机构改革,确立了现在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职能定位。甘肃省委省政府又赋予全省工商部门主抓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和推动非公经济发展两项职责,形成了全省工商系统“五加二”的职责定位。坚持这个职责定位,就是坚持科学布局,统筹兼顾,找到齐抓共管的最佳结合点,强化市场监管的职能链,具体讲就是要扶持非公经济的发展链,完善非公党建的作用链,突出重点、优势互补,形成互相支撑、互相促进的工作格局。

(三)贯彻“一个理念”,就是“大工商”的理念省局党组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对工商工作的总体部署,立足全省工商工作的发展实际,积极适应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客观要求,确定了构建“大工商”的履职理念。在两年多来的监管服务实践中,“大工商”理念得到了有效的落实,内涵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工商部门适应改革的要求,实现工商职能转变和到位,必须坚持构建“大工商”理念,进一步强化市场监管第一职责、服务发展第一要务、消费维权重要使命、队伍建设组织保障,全力推进大服务、大监管和大维权建设,实现监管服务效能的全面提升。(四)强化“一个保障”,就是打造陇原工商“铁军”的队伍保障推动工商职能到位,实现工作方式转变,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良好市场经济秩序的需要,同时也是体现工商工作地位和作为的需要。工商部门做到有为有位,就必须把任务理清,管理夯实,措施跟紧,按照“大工商”的理念,实现“强工商”的目标,具体讲就是工商职能工作要强化,促进发展的作用效果要强化,维护公平正义、保障民生的手段要强化,至为关键的是干部队伍的保障要强化。应紧紧抓住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两项重点,切实强化改进培训和优化管理两个抓手,努力完善干部管理和绩效考核两个机制,突出提升依法监管和高效服务两个水平,努力建设一支靠得住、过得硬、能力强的陇原工商“铁军”,为推动工商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努力探索服务转型跨越发展的新途径,强化落实职能到位的新举措

职能的转变和到位,是一个适应改革要求和形势变化,不断进行自我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推动职能转变,需要工商部门始终保持创新进取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作风,在服务转型跨越发展的进程中不断探索、实践和完善。

(一)突出深层转型,着力增强市场监管效能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是工商工作的根基所在、职责所系,应努力在深层转型上下功夫,在增强监管效能上见成效。一是推动监管理念的转变。坚持用科学的、符合改革发展要求的理念引导监管执法工作,从根本上解决好为什么执法、怎样执法的问题。多措并举推动监管理念的转变,从思想认识层面上,切实树立大监管和强监管的思想,努力营造尽职尽责加强监管、监管就是服务大局的理念;从管理层面上,切实加强法制监督、执法监察、行政监察和纪律检查,促进执法规范,杜绝执法违法;从保障层面上,保证执法办案补助和专项经费供给到位,做到严格管理、规范使用,坚决杜绝执法逐利;从执法方式的层面上,全面加强行政指导工作,制定落实细化的操作规则,把行政指导的开展纳入执法检查和考核,推行行政执法规范化,以行政指导水平的提升扩大监管执法的社会效果。二是推动监管重心的转变。朝着监管社会主义大市场的方向,努力把监管的领域从有形市场、传统市场向生产要素市场、网上交易延伸,扎实推进有序介入、有效监管。兰州市工商局设立了负责生产要素市场管理的专业分局,开展了比较广泛的探索。同时,尽快探索一条网络市场监管的新路子,力争年内形成一套实施网络市场监管的制度体系。对其他生产要素市场的监管,本着积极作为、稳妥介入的原则,加强研究、创造条件。以工商学会为平台,组织各方面力量,主动加强对新型业态、新型市场主体的研究,为市场监管重心转变提供理论支撑,努力保持市场监管工作与市场经济发展同步。三是推动监管方式的转变。积极研究应对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后监管环境的变化,以推行监管工作规范化为抓手,重点推动工商所的日常监管方式转变,制定一套科学实用的工商所网格化监管和市场巡查工作规范,重点规范巡查主体、巡查内容、巡查程序、案件查办以及督查考核等环节,提升市场巡查工作质量,夯实基层监管基础。四是推动监管手段的转变。加大信息化建设步伐,大力推行电子政务,全面推广使用行政执法软件,创造条件改进监管执法信息化装备,提升监管的信息化、网络化、科学化水平,促进市场监管工作的高效开展。

(二)突出机制创新,着力提升服务发展质量一是积极服务市场主体增量提质。紧紧抓住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有利契机,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提高登记效率,营造宽松环境,促进投资创业,激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有效释放改革“红利”。全力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继续实行非公经济主体发展目标管理,大力支持具有一定规模的非公经济转型升级,培育一批骨干龙头企业,努力实现市场主体总量增长、规模扩大、实力增强。充分运用好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创造性地开展股权出质、股权出资、债权转股权、动产抵押、商标权质押等工作,发挥银企合作平台作用,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二是大力推进商标战略实施和广告策略运用。把商标战略作为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任务,一手抓发展、一手抓保护。加大商标梯次培育发展力度,确保今年内培育申报注册商标超千件,继续深入开展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执法行动,有效维护商标持有人的合法权益。积极培育广告产业,同时加大打击虚假广告力度,有效维护广告市场秩序。三是努力建设协会服务新平台。在现行体制下,消费者协会、广告协会、个私协会等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独特的优势,应更加重视加强协会建设,发挥协会作用,按照开展社会化服务的思路,努力把协会建设成为新形势下工商部门服务发展的新平台。

(三)突出平台建设,着力拓展消费维权大格局消费维权是服务民生的重要社会化平台,应努力建立政府主导、工商牵头、企业为主、群众参与、社会监督五位一体的消费维权大格局,全面提升消费维权工作水平。一是完善工作运行机制。应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视角,进一步提升全社会对消费维权工作的重视程度,纳入社会管理工作体系,实施统一组织、推进、考核和保障。二是着力打造12315品牌。围绕提升消费环境的安全度、市场主体的诚信度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大力推进12315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全面加强消费维权行政执法力度,严肃查处各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不断夯实工商所和基层消协分会的工作基础,切实提升有效解决消费者申诉的水平,通过打击违法、保护合法、引导守法,充分彰显工商维权效能。三是努力完善社会化维权体系。着力强化市场主体在消费维权中的主体功能和地位,大力推进企业诚信体系建设,不断强化经营者的自律意识,增强企业维权的内生动力;不断扩大企业和参与消费维权的渠道,广泛动员社会资源关注、支持和参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努力把消费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解在企业、解决在源头。特别是应发挥好消协组织的优质平台作用,协调政府相关部门、公共服务企业共同构筑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坚固大堤。四是提升消费教育引导水平。进一步创新形式、丰富内容、提升效果,及时有效开展消费引导,针对投诉热点消费警示,积极帮助引导消费者自觉有效维权。

(四)突出作用发挥,着力提升非公企业党建的科学化水平开展非公企业党的建设,是甘肃省委赋予工商部门党组织的重要政治任务,也是工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一是抓扩大覆盖,努力加大非公企业党组织的组建工作力度,实现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的有机统一。二是抓作用发挥,以“立足岗位作贡献,同步小康当先锋”活动为主要载体,广泛设立“党员责任岗”和“党员责任区”,有效激发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活力。三是抓机制建设。认真研究非公党建工作的运行机制,紧紧抓住保障和引领非公经济健康快速发展这个结合点,拓宽工商所党建工作站开展非公党建工作的途径,打牢非公党建工作的基础,进一步彰显工商部门开展非公党建工作的优势和作用。

三、紧紧抓住改革带来的新机遇,切实加快职能到位的新步伐

改革使工商部门面临新的挑战,应积极研究问题,开拓思想视野,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法规体系。这些问题的研究和决策,更多需要顶层设计的科学完善,但作为基层工商部门,也应及时做好调查研究,积极应对改革发展。

(一)完善工商法律法规体系无论是职能的调整还是登记制度的改革,都直接牵涉法律法规的修改。特别是商事登记制度的改革,最为重要的是法律制度的修订。国家工商总局已就注册资本实缴制改为认缴制向国务院提交了修订法律法规的建议,并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与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清理行政审批项目的方案。工商部门应该抓住机遇,对市场监管涉及的法律法规进行梳理,奠定工商部门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法律地位。

(二)理顺与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随着商事登记制度由“先照后证”改变为“先证后照”,工商部门在一些法律法规中的责任和地位将发生变化,在一些执法领域与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也将发生变化,这也为工商部门破解一些长期困扰监管执法工作的难题创造了机遇。一是无照经营的综合治理格局将加快形成。长期以来,无照经营的查处取缔一直困扰工商监管执法,特别是涉及前置审批的无照经营,由于综合治理机制建立不起来,彻底取缔不现实,造成法律责任的不落实、不明确。工商部门在这次改革后应积极推动许可审批与登记监管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努力通过法规和政府决定,明确许可审批部门的审批责任及监管责任,形成许可审批部门与监管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及责任体系。二是新型传销的治理工作需要重新认定。“三定”方案明确了打击传销和规范直销是工商部门的法定职责。但在近年来的执法实践中,由于传销活动的深刻变化,其组织主体不局限于公司等经济组织,传销介质也不一定是具体的商品,更多的是以社会团伙组织的、没有具体商品的传销形式,“人传人”、“老鼠会”性质的传销活动,除了其利益分成形式符合传销“金字塔”的结构特点外,其性质已突破了经济行为和违法行为的界限,已经更多地显现出社会组织行为特质。这一类具体的传销活动应纳入社会治安管理的范围,由公安等部门担负主要监管责任。三是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新定位。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后,工商部门对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的行业监管职责将发生改变,更多地履行食品经营主体的登记职责以及运用商标、广告和消费维权职能开展维护食品市场秩序的工作。

监管策略范文篇4

关键词:化工园区;安全生产;消防;环保

近年来随着我国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各地都兴建了大量的化工园区。化工园区是适应大型化工项目而兴起的,合理的化工园区设计可以兼顾各企业的产品特色,使得各企业之间形成一定的产业链,园区的企业可以实现一定的资源共享,实现各企业生产的集约化与最优化,各企业可以实现销售、物流等方面的配套服务,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促进园区内各企业的发展。但是化工园区内各企业都是化工及相关企业,企业内各类易燃、易爆品众多,生产设备也常常是高温高压设备,化工园区内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则极为容易形成连锁反应,造成灾难性后果。化工园区内的各企业不能仅仅做好企业自身的安全监管,还应在化工园区管理部门的统一部署下,建立起一套覆盖所有企业的安全监管机制。

1.我国化工园区管理现状与不足

在世界范围内,随着化工产业生产的集约化、运输便捷化以及对资源利用率提高的要求,早在二战结束后,西方发达国家就着手建立统一的化工园区。大型化工园区的建立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还有效的提高各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增强了各企业在安全和环保方面的处理能力。我国的化工园区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才开始逐步进行建设的,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建成了以部级化工园区为主干,省级化工园区和地市级化工园区协同的生产模式。全国目前已有工业生产总值超过千亿的超大型化工园区八家,而其它部级化工园区工业生产总值也均在五百亿以上。省级化工园区和地市级化工园区虽然单一园区工业生产总值无法与部级化工园区相媲美,但是省级化工园区和地市级化工园区集中了我国均大部分的中小型化工企业,数量众多,产品种类齐全,是我国基础化学品的重要来源,而此类化工园区数量众多,其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我国的化工园区与西方发达国家化工园区相比,建设时间相对较短,其在规划、设计、生产运行、物流、仓储等方面还有一定的改进空间。我国化工园区在进行建设初期,对于园区入驻企业是按照原料上下游关系进行设计的。对于生产相关的企业,按照企业就近的原则进行安排和设计,这样可以减少物流的压力,有利于企业原料产品的调度,可以集中对相关企业的“三废”进行集中处理,有利于园区管理部门对企业危险源进行监督和管理。但是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除了国家大型化工园区外,各省级化工园区和地市级化工园区在设计和规划过程中,受到企业入驻时间不同、各企业产品相关性小等原因,常常是园区内最后入驻企业与规划有一定差距,园区内企业互补性小,不能形成稳定的产业链。我国在建设化工园区时,出于对运输和经营方面的考量,很多化工园区都建在交通便利、人员较为聚集的地区,有的化工园区更是靠近河流水系,一旦造成污染,则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而近年来所建设的化工园区,尤其是在省级和地市级化工园区的建设上,园区建设方对于园区规划并没有很明确的主导方向,园区内入驻企业一般就是各类化工企业,企业之间无序竞争,化工园区内对于环保措施缺失,园区内对于易燃易爆产品的仓储和运输安全考量不足。而很多化工园区本质上是经济开发区单独为化工企业开辟出来的,其本质上就是一般的工业园区,并没有专门为化工企业规划和设计,这样的化工园区存在先天不足,没有废物的处理设施,也没有专门设置对于危化品的存储、运输设施,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我国化工园区的安全监管一般实行的是属地监管的原则,行业监管与园区管理机构联合办公的监管方式。化工园区在建责园区的建设、企业入驻、相关设施的配套、危化品设施的建设等。管委会其本身是地方政府的派出机构,在化工园区进行招商引资的初期,管委会更注重地方发展的经济利益,而对于园区设计上的合理性、安全性、环保性则不能给予应有的重视。而在园区设立之初,一般的园区管委会人员少、任务重,园区初期需要完成的事物也很多,管委会分身乏术,很难对园区的安全和环保加以重视。园区管委会在成立初期时的人员一般都从地方政府调配,政府中具有安全和环保专业背景的人员较少,这也直接导致园区管委会无法对园区内安全生产进行专业性的指导。而园区内的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和环保部门一般都是在园区企业入驻完成后才进行运作,此时的安全生产监督只能按照现有园区设计进行管理,安全生产的管理效能大打折扣。而从目前我国化工园区的安全执法体系上看,园区内的安全和环保部门一般都是园区管委会的内设机构,其在执法过程中受到多方掣肘,在执法过程中存在较大阻力。而化工园区内企业的内部安全管理水平层次不齐,部分地方化工园区入驻企业的安全意识较为薄弱,很多企业的安全及环保设施只是在检查时才会予以重视,设施老化严重,企业内部安全人员配备不齐全,具有专业背景的安全技术人员更是缺乏。企业内安全监管手段落后,企业内相关从业人员缺乏相应的专业背景,企业管理层的安全意识淡薄,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园区管理者不能对企业进行良好的引导和管理,园区内的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就无从谈起。

2.我国化工园区安全监管策略

监管策略范文篇5

(一)定点医疗机构的基本情况。自2001年起开始实施医保制度,根据方便参保人员看病应医的原则,减少医保基金不合理支出,同时引入竞争机构,至2013年12月,建水县医保中心报经州、县人社部门审核,确定定点医院28家,定点零售药店54家,极大地方便了广大参保人员住院治疗、持卡购药。经过多年的努力,以连接医保心各科室局域网和连接定点医疗机构广域网为依托的医保管理信息网络已全面建成。

(二)对“两定”管理措施。定点医院和定点零售药店,目前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管理1.服务协议管理。一是医保中心为了加强管理,制定了定点机构考核办法,严格按办法进行管理,每年年初与定点机构签定当年的医疗保险服务协议,并逐年对协议进行补充和完善。2.费用结算管理。费用结算支付根据“以收定支、差额拨款、超支分担、结余共享”,对定点医院逐年确定“均次费用指标”量化考核,对较特殊病种如精神病实行单病种指标考核,明确医、保双方职责,严控统筹基金支出,确保医疗保险基金不出红书,并将日常考核意见反馈定点医疗机构,督促定点医疗机构加以改进。3.服务质量管理。定点机构要加强对医务人员思想教育,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和医疗信誉,提高医护质量,改善服务态度,切实为参保人员提供有效、优质的医疗服务。

二、医疗机构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医疗机构的服务行为不规范。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服务机构普遍采用医疗费收入与医疗服务直接挂钩的管理方式。医务人员在执行医疗保险政策和自身利益的选择中,很自然地以个人经济利益为重,医疗消费过程中,医疗机构作为医疗服务的提供方,处于相对的垄断地位,医疗服务中滥检查、滥用药、开大处方、不合理收费等现象也普遍存在,如“以药养医”“冒名顶替”和“挂床”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不合理的医疗费用的支出及个人负担,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并且容易加剧医、患、保这间的矛盾,制约着医疗保险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二)参保人员的不合理医疗需求,是导致医疗服务机构不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发生的重要因素。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随着医疗服务行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促使医疗服务机构不断调整其服务性质及方式,以尽量满足顾客的需求而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医疗保险参保人员作为医疗服务机构服务对象的重点,其不合理的医疗需求,对定点医疗服务机构服务行为的提供有着微妙又不可忽视的影响力。一方面,因为参保人员缺乏医学知识和缺少正确引导,对“因病治疗、对症开方、合理用药”没有正确的认识,盲目提出一些不合理的检查和用药要求;另一方面,参保人员仍受原“公费医疗”影响,缺乏费用节药意识,存在“一人看病,全家吃药”的现象。此外,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保健的需求日益加大,也在很大程度上诱导了参保人员超前消费行为的发生。

三、对定点机构管理采取的主要对策和措施

(一)完善政策措施,加强“两定”管理。定点医疗服务机构是医疗服务的行为的提供方,其行为直接关系到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和医疗保险基金的支出,在医疗保障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要加强定点医疗服务机构管理,必须做好以下四个方面:1.是加快推进医疗卫生、药品生产流通体制和医疗保险制定“三改并举”步伐。三大体制改革是互为条件,密切相关,应做到同步建立、综合互动,才能实现“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服务”的目的,满足城镇广大职工基本医疗服务的需要,真正扭转医保制度改革在“三改”进程中孤军奋战的局面.只有三方配合、协同作战、同步推进,才能互相促进,才能摒除以药养医、药品虚高定价和回扣促销等不正之风,使参保人员受益,降低医保基金的过重负担和风险,使管理走上正轨。2.是加强对医疗服务机构的协议管理。在审定定点医疗服务机构时,要严格定点条件,充分考虑到备药率、服务能力、规模等条件,按照方便职工就近就医、购药和促进充分竞争的原则,将达到条件的各类医疗机构逐步纳入定点范围,同时让定点医疗服务机构在相互竞争中提高服务质量,并获得实惠。对审定的定点医疗服务机构要全面签定协议,实行协议管理。协议要细化服务内容、质量等指标,要明确双方责任、权利和义务,对不按照协议提供服务的“两定”机构,实行退出机制,取消定点资格。3.是加强“两定”管理,建立定期、不定期监督考核机制。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作为定点医疗服务机构服务行为的管理方,应当要加强同定点医疗服务机构的合作和沟通,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争取工作上的相互配合与支持。并应定期召开定点医疗服务机构负责人例会,交流履行定点协议的经验和做法,分析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群策群力,帮助和促使定点医疗服务机构改进管理,规范服务。还可以组织定点医疗服务机构开展义诊和宣传咨询活动。由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牵头“搭台”,让定点医疗服务机构“唱戏”,这样,既可以将各自的医疗技术、专长、服务承诺展示出来,在相互交流、学习中得以提高,还可以为参保人员提供方便,优质的医疗服务,使广大参保人员充分认识医疗保险政策的同时,吸引他们更加支持医疗保险工作。4.要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的局域网,对参保人员就医和定点医疗服务机构医疗服务行为进行全程监控。要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组织工作人员对“两定”服务行为进行定期与不定期检查,不仅要深入病房接受参保患者咨询,耐心解答有关医疗服务政策,还要检查、核对有无“挂床”、“冒名顶替”等现象,并将参保患者的意见及要求向医疗机构反馈。还可以在定点医疗服务机构设置举报箱、就医服务程序栏,鼓励参保人员参与监督,发挥其监督作用。

(二)加强对医疗保险队伍建设。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既是定点医疗机构管理政策的制定者,又是监督、服务者,其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管理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对定点医疗机构管理的效果。因此,必须树立管理就是提供服务的思想,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完善服务内容和手段,认真开展行业作风教育活动,争创文明窗口全心全意为参保人员和定点医疗机构服务。在工作人员的学习培训上,着眼于整体素质和能力的提高,要加强对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并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按照“走出去、带进来”的思路,学习借鉴其他地区的先进管理模式,促使工作人员提高整体素质,成长为一批能胜任医疗保险工作,可独当一面的高素质医疗保险队伍。

(三)建立医、患、保三方制约机制。加强对参保人员的就医指导与管理,不仅有利于防止不合理医疗需求的发生和医疗费用的支出,确保医疗保险基金安全运行,也有利于保险医疗待遇,促进对定点医疗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首先加强政策宣传,让参保人员充分了解医疗保险政策,真正明白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从而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行为的监督,支持医疗保险工作。其次,要教育、引导参保人员确立医疗费用节药意识,自觉克服不合理医疗需求,不盲目治疗,不滥检查、滥用药,进而防止医疗保险基金的浪费。再次,要加大对违规就医行为的查处力度,采取一系列措施,防范和杜绝违规就医行为的发生。

监管策略范文篇6

信息技术通常也称信息通信技术,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具备两大主要特点:一是技术性,具体表现为:方法的科学性,工具设备的先进性,技能的熟练性,经验的丰富性,作用过程的快捷性,功能的高效性等。二是信息性,具体表现为:信息技术的服务主体是信息,核心功能是提高信息处理与利用的效率、效益。同时,由信息的秉性决定信息技术还具有普遍性、客观性、相对性、动态性、共享性、可变换性等特性。

而对于现代企业管理而言,信息技术的信息性的作用尤为突出,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大大改善了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企业原来的金字塔式管理结构出现了中空化,企业组织结构中层环节的工作已由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来代替,这都不可避免的引发企业组织的深刻变革。

2、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企业管理

现代管理是指管理思想、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的现代化,它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对企业中的各种信息进行处理和传递,进而作出决策,而这种人机结合的,能够科学、统一的进行信息收集、传输、加工、保存、维护和使用的管理信息系统就是信息技术的核心部分在管理中的集中体现,并能够影响企业组织的方方面面。

2.1对企业组织结构的影响。管理幅度原则是管理学上制约领导管理宽度和广度的重要标准之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普及,领导能够直接了解下属动态的环境得以改善,能力大幅度提高,使得组织对个体绩效的评估能力大大增强,扁平化的层级结构开始出现,即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会带来信息处理能力和效率的提高,从而降低中间管理层的人数。

2.2对企业管理方式的影响。

2.2.1企业管理理论的根本转变。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以信息化为主线实现管理创新、构建新的管理平台成为管理界的主流课题,并应运而生了大量信息技术所支持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企业管理理念和思维方式。企业流程再造BPR(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打破了传统职能分工理论的基础,考虑和改造的对象是企业过程,强调以过程为核心,考察企业过程的发生、发展和终结,确定、描述、分析,分解整个企业过程,重构与企业过程相匹配的企业运行机制和组织结构,实现对企业全过程的有效管理和控制,从而为企业管理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思维模式。

2.2.2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企业实施信息化,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人力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本性资源,具有能动性和可再生性,因此,在实施信息化时要注意分析整体情况、进行系统规划,才能改进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各个流程环节。一般而言,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可为几个步骤: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配置→人力资源开发→评价。信息化管理要求企业要以新的思维来对待员工,要以营销的视角来开发组织中的人力资源,提供精确高效的数据以及信息资源,面向流程,利用先进的管理思想降低内部的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进行流程重组,实现人力资源的保值和增值,提升企业生产和运作的效率,增加盈利。

3、利用信息技术,确立企业竞争战略管理优势

监管策略范文篇7

首先,我国现行《广告法》将广告定义为“商业广告活动”,不能覆盖所有的营销宣传行为,狭义的广告管理难以对一些比较隐蔽的金融营销宣传进行监管。其次,我国对营销宣传行为的管理尚存法律盲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偏重于规范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产品与服务交易,《反不正当竞争法》偏重于规范从事商品经营或营利性服务的经营者的经营行为,《商业银行法》《保险法》等更偏重于规范特定经济主体的行为,对产品与服务的营销宣传行为缺乏完善的法律规定。最后,金融产品与服务是特殊商品,需要专门的法律予以规范。执法权限与执法能力不匹配。依据《广告法》的规定,对包括金融广告在内的广告进行监督管理是市场监管部门的法定职权,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广告管理的相关工作。金融营销宣传专业性强,监管难度较大,市场监管部门在管理上权力与能力的匹配度较差。自2020年11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开始施行,增加了营销宣传罚则,使检查权与处罚权相统一。其他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广告并没有执法检查权和行政处罚权。对违法金融营销行为的判定标准不一。在目前的监管体制下,各监管部门难以形成专业性强、尺度统一的管理标准。同时,金融监管部门针对金融营销行为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缺乏统筹协调,存在问题定性的不一致。

目前的监测处置平台也存在监管标准缺位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对金融违法广告的监管力度。监管能力和借助的监测资源有限。目前,金融营销宣传管理主要依靠管理部门的现场检查和网络监测,由于监测机构人员有限,完成监测工作难度非常大。特别是对于APP内的广告宣传,以及各类网络平台推送的大量广告信息,其隐藏性强,监测难以全部覆盖。另外,监管部门借助的监测资源有限,主要依靠监测人员在网络上主动搜索鉴别,并不能全网监测识别。对于线下营销宣传,也难以做到监管全覆盖。强化金融营销宣传行为监管的对策建议规范金融营销宣传信息。一方面,对信息进行制度规范。在信息前,建立严格的广告审查管理制度,并实行营销宣传报备制。

所有线上营销宣传都必须报备,以确保源头可控。另一方面,在规范宣传行为的基础上,利用技术手段加强对金融营销宣传行为的跟踪监督,做到可查询、可追溯,充分发挥技术驱动监管的高效率和低成本优势。建立有效的金融营销宣传行为信息披露制度。金融监管部门可共建金融广告监测和违法处置平台,帮助市场监管部门弥补其专业性不足的缺陷,借助大数据平台对金融营销宣传进行监管,对非法宣传行为进行披露。同时,市场监管部门可共享监管信息,拓展信息披露的广度和深度。一方面,金融营销宣传主体要定期对在大数据平台的宣传信息等进行说明,让消费者及时准确地掌握相关信息并进行有效判断;另一方面,监管部门要及时对平台的信息进行动态监测、监督,对虚假信息主体进行调查、处罚,联合有关部门制定负面清单。强化监管部门之间的协作。应明确金融监管部门为金融营销宣传的管理部门,同时要细化金融营销产业链条上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监管合力。聚焦重大问题,制订工作方案,开展联合执法,集中进行整治。实现金融监管部门与市场监管部门金融信息的互联互通,赋予金融监管部门相应的处罚权,使得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权与处罚权相统一。

监管策略范文篇8

[关键词]会计监管会计信息问题对策

一、我国会计监管现状

会计监管主要是指政府及非政府机构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目的,依照有关的法律和规章,通过法律、行政等手段对企业的会计行为所进行的干预和引导。会计监管问题由来已久,相应法律制度也不断地完善。我国从1985年《中国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到新修改的《会计法》,其中都对会计监管进行了详细规定。会计监管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内部监督。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是单位为保护其资产安全和完整,保证其经营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要求,有效提高经营管理效率,防止舞弊,控制风险等目的,而采取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制度和方法。内部会计监督主体是各单位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监督对象是单位的经济活动。

2.社会监督。社会监督主要是指社会中介机构依法对委托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并据实做出客观评价的一种监督形式,社会监督以其特有的中介性和公证性而得到法律的认可,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公证性。将社会公众的力量与社会中介机构的专业力量相结合,形成对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是必要的,不可缺少的;也是与会计事务的广泛存在。

3.国家监督。国家监督也称之为政府监督,也是一种外部监督,主要是指政府有关部门依据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部门的职责权限,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行为、会计资料所进行的监督检查。财政部门是实施会计工作国家监督的主体,是各单位会计工作监督检查部门。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的内容包括:监督各单位是否依法设置会计账簿;监督各单位的会计资料是否真实完整;监督各单位的会计核算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监督各单位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是否具备从业资格。

二、我国会计监管的主要问题

1.会计机构监管职能弱。企事业单位是会计监督管理的基层机构,也是会计的执行者。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企事业单位独立性越来越强,这时虽然有的单位内部监督管理体系健全,但也有一些企业的经营者、领导者独断专行,进行以权谋私甚至违法乱纪损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活动。有些经济案件,如美国爆出的安然事件让会计造假成为中外关注的焦点。除此之外,我国也出现了蓝田集团以及科龙集团的会计造假事件。此类事件中,由于会计人员的双重身份使其向集体利益倾斜,单位领导人的打击报复使其不能依法办事,弱化了会计监督管理。

2.社会监督不力。新《会计法》构建了单位内部监督管理、国家监督管理及社会监督管理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管理模式。当前,不仅国家监督管理、单位内部监督管理也下降,而且社会监督不力。根据国际惯例,管理企业的财务活动要交给社会,即交给那些具有“经济警察”作用的注册会计师进行监督管理。但是,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由于体制原因、职业标准、人员素质、职业环境等问题,使社会监督管理作用无法正常发挥。

3.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为维护企业财产的安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是很必要的。有些企事业单位规章制度不健全,尤其缺乏各种监督管理制度,连起码的内部审计机构或人员也不设置,有时连简单的内部牵制制度也不要,即使有,而且较健全,也存在不落实、不执行、不考核的问题,使制度形同虚设,以致会计秩序混乱,徇私舞弊现象经常发生。

4.法制观念淡薄,执法不严。多数人的意识中只有《刑法》才是法,而对《会计法》并不以为然。这造成财会人员有意或无意的违法。由于监督机制不健全,一些企业经营者、领导者无视法律屡有越权行为,企业会计人员虽有监督管理职能,却无力监督管理。执法不严也是造成会计监督管理下降的原因。

三、解决我国会计监管问题的对策

1.加快法律体系建设,为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提供法律保障。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离不开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要加强我国法律体系的建设。我国已颁布了新《会计法》,应尽快出台《会计法》实施细则,提高《会计法》的可操作性;建立和完善统一的会计制度,满足企业多元化经营的需要;明确会计监督、审计监督的执法职责和权限,以实施清晰明了的监督职能使会计监督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2.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加强外部监督和会计职业道德观念建设。我国企业在会计监督中单纯强调内部监督是不够的,也必须强化对会计工作的外部监督,也就是加强社会审计监督和政府监督。加强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的有效性,是提高会计监督力度的外部基础之一。我国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督、保险监管等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职责,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会计监督检查,进行宏观调控。这样在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基础上,规定单位外部监督层次,将专业监督和群众监督结合起来,使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配合协调一致,为会计人员创造了良好的会计工作环境,为确保会计监督的有效性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3.明确会计责任主体,加强单位负责人在会计监督中的责任。明确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主体地位,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的关键。作为单位负责人,他应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应当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这样就加强了单位负责人为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的地位,为会计工作者明确行使会计监督职能提供了保障。

4.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监督管理,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由于会计人员出具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整个过程,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会计的输出结果。首先是要有较强的法制观念,这样才能在国家会计法律体系下真正履行会计人员的职责,其次是要具备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有一定的行为规范来自我约束,遵守公共道德,保持良好的信誉。这是会计职业本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

参考文献:

[1]商敏.我国会计监督体制的弊端和完善[J].有色矿冶,2005,(6).

监管策略范文篇9

关键词:会计监督;政府监督;问题;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行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会计工作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它的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由于会计信息属于公共产品,往往涉及公众利益,并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公众难以识别其质量,而且所有欺诈、舞弊与腐败等行为都有财务后果,这使得会计监督成为为整顿会计工作秩序、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不可或缺的手段。然而,直到1999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下简称《会计法》)的颁布,会计监督体系才逐渐清晰。《会计法》对会计监督进行了重新界定,构建了一个包括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的“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其中,政府监督作为最高层次的经济监督,具有强制性和威慑力,权威性、公正性较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政府监督不仅是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促进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有效进行的重要保证。可以说,政府会计监督是我国会计的一大特色。目前,政府会计监督工作已经成为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打击会计造假行为、保护国家和投资者利益的重要保障,成为服务宏观调控、促进财政管理改革、确保财税政策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

一、政府监督当前存在的问题

以财政部自1999年开展的全国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为例,1999年~2009年十年间,会计监督取得了明显成效。财政部连续了16期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累计检查企事业单位44580户,查出违规问题金额3386.9亿元,处理处罚企事业单位13562户,处理处罚会计师事务所757家,处罚注册会计师1306人,依法查处了一大批重大会计造假案件①。面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监督取得成绩,我们有理由感到欣慰,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我国政府监督面临的任务的艰巨以及政府监督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目前,我国政府监督主要存在以下几大软肋:

1.职能分割——多头监管,协同不畅。会计监督作为一种权利安排,其监督效果的好坏,取决于监督权安排是否得当。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会计监督权来源于政府的行政权以及股东和社会的转移监督权。而我国现实的会计监督权力安排,在诸多部门中都有体现,而这一权利安排源自《会计法》的规定。根据《会计法》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和第三十三条规定,《会计法》除了规定财政部门行使会计监督的权利和范围外,同时也赋予了审计、税务、人民银行②、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部门各自相应的实施会计监督的职能。《会计法》对会计监督各个职能部门的监督检查职能的划分都源于特定的角度,各自有其侧重点,都在不同程度和不同方面对被监督主体起到了监督检查的作用。但在实际行使会计监督权利的各职能部门中,由于相关的法律法规并没有对监督权利进行层次上的合理划分与安排,这种职能分割的不合理势必造成多头监管。多头监管导致的结果是管理分散,缺乏横向信息沟通和相互协调,造成重复检查和资源浪费,不能形成有效的监督、管理,更有甚之,可能导致不同监督主体各自为政、各取所需、滋生部门利益的现象出现。此外,由于缺乏横向信息沟通和协调,也给被监督主体带来了监督空隙,使被监督者在面对不同的监督主体时,有针对性的提供有利于自身的信息。

2.根基弱化——会计监督监督手段少、违规成本低。监督作为一种权利,常常与利益相伴,即监督与奖惩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有效的奖惩结构,监督作用和效力就随之削弱。近年来,对于各种监督部门的力度和效力,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财政部的会计监督和检查效力远远落后于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税务局。以下我们就从目前法律法规中对实施监督的手段和处罚的力度来做一个简单的比较。从目前可以在监督过程中可以实施的手段来说,证监会的手段最多、最全面,与在刑事侦查阶段可以使用的手段基本相同;审计监督的手段也相对丰富;只有财政部的会计监督手段最为单一,效力最差,势必影响监督效力的发挥。只有各种手段的综合运用,才能有效地提高监督的效力。从另一个角度讲,事前的监督将减少损失,促进公平,维护社会经济的稳定,其更体现了监督的本质。此外,如表1所示,当前违法成本较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会计监督效力的发挥。

3.本末错位——重视监督检查,忽视制度建设。政府监督作为财政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从一定程度上讲,政府监督是我国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通过其职能作用的发挥,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为国家经济安全提供有效的防范和纠偏保证。然而长期以来,我国政府监督方式比较单一。财政部门对企事业单位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督仍然以事后检查为主,难以将问题发现和解决在萌芽状态,未能实现事前调查审核、事中跟踪监控和事后专项检查相结合。就目前财政部监督检查局已经连续公开披露了十六期的检查结果(可以查到七期)来看,我国政府监督的范围还十分有限,而且,每年存在的问题基本相同,并未得到实质性改善。另外,监督部门并未对上期结果作继续跟踪和回访监控,使监督检查的警示作用没有显现出来。

4.导向误区——利益驱动,效率低下。目前,我国政府监督面临的被监督对象数量大,经济业务多,任务非常重,但监督力量却十分有限。据统计,我国行使会计监督的人力资源,财政部约2000人,其中专员办专门从事监督的1000多人。虽然从2006年起,地方财政的力量逐渐充实到会计监督中来,扩大了监督的范围,加强了监督作用的发挥,但是相对于全国的会计监督工作来说,政府监督的力量仍是相当薄弱。因此,政府监督对象的选择应当主要围绕在一定时期的工作重点。然而,各省市等基层监督部门,由于利益驱动等因素,在被监督单位选择上具有随意性。而这种随意性经常表现为选择效益好的企业作为监督检查的对象,而将效益差的企业排除在外。这种选择监督对象的错误导向是与监督的目标相背离。现实中,效益差的企业往往存在更多的问题,更需要对其实施监督检查。

5.阳奉阴违——检查结果不透明,披露信息含量低。从目前能够在财政部监督检查局对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情况的公告来看,虽然近年来,监督检查局对检查结果履行了披露义务,但目前披露的公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披露规范,每年的公告内容均有不同,并且仅只是总体上的描述,而未对被检查单位的情况进行公示,导致监督检查的结果透明度低。可见,目前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形式上的意义更大,由于其信息含量较低,无法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并不能起到很好的舆论监督作用。而且,习惯于权利寻租的惯例,对于没有可比性的模糊描述,反而造成引起更大的负面作用,导致社会不公平的产生。

二、完善政府监督的相关对策

针对前文对我国政府监督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本文相应地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明确会计监督体系层级,搭建公共信息平台。我国政府监督各个职能部门的监督检查有其各自的分工和侧重点,之所以会出现多头监管等问题,根源还是没有形成会计监督协同监管机制。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就是使当前的多个政府监管主体形成有序、规范的协同合作,并搭建起公共信息平台(即政府监督数据库),形成联动效应。应该尽快明确我国会计监督体系的层级,形成以财政部门为主导的整体监督体系。财政部门作为会计工作的主管部门和会计规范的制定部门,应处于监督体系的核心位置,由财政部门牵头定期进行各部门联动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财政部应每年会同金融、审计、税务、证券监督部门等有监督职能部门,根据国家经济运行和保障的总体部署和安排,共同协商制定会计监督计划,确定年度会计监督重点行业与企业名单。在此基础上对名单列示的行业与企业名单,协商确定负主要监督检查责任的监督部门,如对于上市公司的监督检查,优先考虑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进行监督;对于金融机构,优先考虑金融监管机构,银监会、保监会等;其他行业和企业,优先考虑财政部和税务总局。财政部作为统一会计监督主体,从总体负责公用信息平台的搭建,形成政府监督数据库。各专业职能部门检查完毕后,录入数据库,再交由财政部和税务总局从会计基础工作和税收角度进行最终检查,从而形成统一完整的检查信息系统。目前关于信息平台的建立,可以以财政部监督检查局为主导,在已经形成的会计信息检查数据库的数据上,结合其他职能部门的自有数据库,探索进一步的优化和处理技术,解决接口技术、数据对接等问题,早日实现数据库的共享。

2.强化会计监督手段,提高违规成本。手段的不够强硬,配套措施的落后,以及极低的违法成本,使得会计监督的效力日益弱化。而且,由于不同的处罚机关处罚力度不同,势必造成违法主体在违法方面具有选择性,财政部的会计监督是是最基本的保证,而处罚力度较低,势必助长对会计信息的根本性损害,同时也会引起更为严重的后果。此外,监督主体处罚力度的不一致,也将使被监督主体向各不同监督主体产生不同的寻租行为不同,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管理职能的不平稳。直至对整个会计监督体系的重大损害。因此,当务之急是整合各部委的监督职能,统一协调,加大财政部会计监督的检查和处罚力度。这就要求赋予多种手段以扫除工作阻碍,严惩根本性的违法行为,从而在源头上提高违法成本,形成以财政部会计监督为主的多层次协同监督格局,共同构铸会计监督统一体系,提高会计监督效力。

监管策略范文篇10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健康食品的追求越来越高,不合格、有毒食品的存在极大威胁着我国人民的生活与生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发展。与此同时,我国与食品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凸显了监管机构的职能,健全了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是我国食品监管工作中的巨大进步。

建德市餐饮食品监管现状分析

在餐饮食品监管工作中,核心工作内容就是完成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及建德市食安办下达的杭州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检查任务,及时发现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隐患,有效保证餐饮食品安全,确保全市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与身体健康。每年,建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餐饮科都会对所辖区内的餐饮服务企业进行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以2015年为例,全年食品安全监测分6个阶段,共抽检餐饮食品及餐饮具308批次,合格250批次,合格率81.17%。其中监督抽检196批次,风险监测112批次。监督抽检产品类别涉及凉拌菜、餐饮具、自制饮料、粉丝粉条、自制糕点面包、熟肉制品、米面制品、煎炸过程用植物油、调理肉制品、生鲜肉、非发酵豆制品、水产品、新鲜蔬菜、酱腌菜、水果、火锅底料和自制酱料等17个类别的食品。风险监测产品类别涉及凉拌菜、新鲜蔬菜、米面制品、自制糕点面包、餐饮具、熟肉制品和自制饮料等7个类别的产品。全年度完成食品安全检测项目1604个项次,合格1523个项次,合格率为94.95%。主要有8类危害因子,即微生物、食品添加剂、理化指标、食品污染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非食用物质和真菌毒素。

餐饮食品监管中常见不合格项目一览

菌落总数超标

菌落总数超标是食品抽检中最常见的不合格项目,菌落总数不属致病菌指标,不是影响人体健康的高风险指标,但这个指标能反映食品及食品加工环境卫生状况优劣,是反映食品质量和指导食品从业者态度的重要指示性指标。出现菌落总数超标的主要原因可能是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包装、贮运、销售等环节卫生防护措施不足,人员和环境卫生管理不严,造成食品的微生物污染。分布较广,在温血动物粪便和自然界广泛存在。调查研究表明,细菌多存在于温血动物粪便、人类经常活动的场所以及有粪便污染的地方,人、畜粪便对外界环境的污染是在自然界存在的主要原因。粪便中多以典型大肠杆菌为主,而外界环境中则以其他类别较多。是作为粪便污染指标菌提出来的,主要是以该菌群的检出情况来表示食品中是否存在有粪便污染。

大肠菌群

数的高低,表明了粪便污染的程度,也反映了对人体健康危害性的大小。粪便是人类肠道排泄物,其中有健康人粪便,也有肠道患者或带菌者的粪便,所以粪便内除一般正常细菌外,同时也会有一些肠道致病菌存在(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因而食品中有粪便污染,则可以推测该食品中存在着肠道致病菌污染的可能性,潜伏着食物中毒和流行病的威胁,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危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类致病的一种重要病原菌,可引起许多严重感染,主要是食品加工人员、炊事员或销售人员带菌,造成食品污染;食品在加工前本身带菌,或在加工过程中受到了污染,产生了肠毒素,引起人们食物中毒。防腐剂苯甲酸和山梨酸防腐剂苯甲酸和山梨酸是为了防腐、保鲜的需要而加入到食品中的,食用含过量添加苯甲酸的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危害。铝残留铝的残留主要是因为在面食制品的制作过程中为了提高食品的感官质量,保持食品良好的口感,同时也有利于食品的消化吸收。过量食用含有硫酸铝钾、硫酸铝铵等成分的膨松剂,不仅会引起神经系统病变,也会影响儿童骨骼和智力发育。

加强建德市食品安全监督与管理的措施

提高餐饮企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餐饮企业从业人员应逐步提高整体素质,对于加工制作环境卫生应做到及时清洁消毒。首先,餐饮企业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和相应的业务能力,坚持持健康证上岗制度,实行“五病”调离,每年召集所有员工统一进行体检,从业人员均取得健康合格证明。建立健全食堂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落实工作责任制。其次,餐饮企业应做好餐饮具消毒效果的确认,加大餐具消毒的频次和力度,制定餐具消毒的相关规定来确保操作执行到位。对房屋陈旧及工艺流程、布局不合理的餐饮企业进行改造,对老化设施、设备进行更新换代,增加餐饮具清洗、消毒、保洁的设施和设备,使卫生设施与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加强对原材料的安全管理

食品制作应避免采购添加了违禁添加剂的原辅配料,建立进货验收制度,确保可追溯性,从采购环节就加强食品安全控制,应由专人进行负责,充分体现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首先,各种食品应尽可能从固定的蔬菜基地、食品公司进行采购,并与这些供应商签订协议,以最低的价格购入最优质的食品原料,从源头上保障食品质量。其次,在食品储存、运输过程中,应建立严格的购进、储存制度,每天对食品原料的使用情况进行登记,并做好食品保质期的记录,每次操作的时候,要对食品原料的质量进行验收,确保食品材料的安全。

加强抽检力度

为了能使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进一步落实,建议后续开展熟肉制品和餐饮具的专项监督抽检,加大抽检频次和力度,扩大抽检覆盖面。监管部门应制定定期和不定期的抽检任务,每个月度都要进行一次全面抽检工作,并委派专员不定期对各个餐饮企业进行突击检查,对餐饮企业的日常食品安全情况进行了解,对不合格产品进行通报批评,对存在违规行为的餐饮企业实行黑名单及吊销执照等严厉的处罚制度,使餐饮企业主能提高安全意识,自觉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