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办法范文10篇

时间:2023-07-05 17:13:36

监管办法

监管办法范文篇1

关于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安全的监管办法

为进一步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严格工程基本建设程序,规范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质量安全行为,保证保障性住房主体结构和重要适用功能安全,结合我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组织领导

为确保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落实,政府决定成立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

二、工作目标

全面深化建筑领域工程质量及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推动全保障性住房建筑施工质量及安全生产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确保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达到优质工程。

三、保障范围

全在建的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和棚户改造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工程项目。

四、工程质量保障措施

(一)工程质量目标:各施工单位施工项目质量目标要合格,争创市级安全文明工地。

(二)参建单位资质及人员资格:各参建单位的资质及人员资格要符合国家要求标准。

(三)项目使用材料:项目建材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而且尽量好中选优。

(四)项目监管:必须具有合法合格资质的单位及个人。

(五)工程质量保证体系:要建立岗位责任制和质量监督制,明确分工,落实施工质量控制责任,各个岗位各行其责。

(六)工程实体质量:工程地基基础、主体结构以及重要使用功能项目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工艺执行,加强工程检验,确保工程质量的合格。

五、工程安全生产措施

(一)安全管理目标

1.年内杜绝死亡和重大伤亡事故。

2.一般事故年负伤率不超过3‰。

3.安全达标率100%,优良率85%。

4.实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优秀红牌工地。

(二)安全检查制度

1、项目部定期对工程中的劳动条件、生产设备、现场管理、安全卫生设施及生产人员的行为监督检查,对查处的安全隐患必须定措施、定时间、定人员进行整改,并做好记录。

2、为增强安全生产意识,增加安全生产知识,有效防止人员不安全行为,减少失误,执行安全教育制度,并做好记录,办理签字手续。

3、脚手架、大中型机械设备实行安装验收制,凡不经过验收的一律不得投入使用。

4、根据安全措施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各级管理人员需亲自进行书面交接。

5、特殊工种必须持有上岗操作证,严谨无证操作。

(三)安全管理措施

1、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安全生产法律与法规,使安全工作形成制度化、标准化、长效化。

2、抓好项目经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实行“一把手”负责制。

3、做好“三保”、“四口”临边防护。

六、监管主体及程序

1、房管局及相关部门为保障性任务质量及安全的监管主体。

2、所有保障性安居工程必须依法进行招投标,由政府责成房管部门具体负责。

3、建筑材料必须有住建部认证且经房管等部门认可。

4、房管部门每个项目都要派专人负责质量安全工作。

5、房管等部门择时按节点进行检查监管。

监管办法范文篇2

第二条开展粮食收购、销售、储存、运输、加工等经营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国家鼓励采用并推行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检验方法和先进技术,不断提高粮食质量管理和检测水平。粮食经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

在粮食经营过程中,严禁短斤少两、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的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检举粮食质量的违法、违规行为。

第四条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积极宣传贯彻国家有关粮食质量、卫生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质量、卫生标准,依法履行对粮食收购、储存、运输活动和政策性用粮购销活动中粮食质量及原粮卫生的监管职责,定期对粮食质量监督、监测结果进行通报。

工商行政管理、产品质量监督、卫生、价格、认证认可监管、财政等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粮食质量管理工作。

第二章粮食质量安全管理与监督

第五条从事粮食收购活动的经营者,应当具备粮食质量检验能力。具体条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公布。

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制订粮食收购经营者检验能力的认定程序,必要时,应到现场考查,也可委托有资质的粮食质量检验机构负责鉴定并出具证明。

第六条粮食收购经营者收购粮食,应当严格执行国家粮食质量、卫生标准和有关规定,按质论价,不得损害农民和其他粮食生产者的利益。

(一)应当按照价格主管部门的规定明码标价,在收购场所的醒目位置公示收购粮食品种、质量标准、计价单位和收购价格等内容。按照国家粮食质量标准对收购的粮食进行检验。

(二)应当及时对收购的粮食进行整理。杂质严重超标、水分超过安全储存和运输技术规范要求的粮食不得销售出库。具体要求由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三)不同收获年度的粮食不得混存;霉变及病虫害超过标准规定的粮食应单独存放,并按有关规定销售或销毁处理;带有检疫对象的粮食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四)鼓励对不同等级和品质的粮食单收、单存。

(五)粮食仓储设施应当符合粮食储存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粮食不得与可能对粮食产生污染的有害物质混存,储存粮食不得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化学药剂或者超量使用化学药剂,粮库周围不得有有毒有害气体、粉末等污染源。

第七条实行粮食入库质量检验制度。

(一)粮食收购和储存企业应当按照国家粮食质量标准对入库的粮食进行质量检验。中央和地方储备粮承储企业还应对粮食储存品质进行检验。

(二)粮食收购、储存企业和其他粮食经营者,应当建立粮食质量档案,内容包括:仓库(货位)号、粮食品种、收获年度、入库时间、质量等级、水分、杂质等项目和指标,属于储备粮的还应标明粮食储存品质指标。

(三)中央和地方储备粮的入库质量应当符合规定的质量等级要求。储备粮承储企业应当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储备粮的入库检验和质量把关,严格执行日常监测制度,合理安排轮换,确保粮食储存安全、质量良好。

储备粮经营管理企业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委托有资质的粮食质量检验机构对储备粮入库质量和储存质量进行定期检查。

第八条实行粮食销售出库质量检验制度。

(一)粮食收购和储存企业在粮食销售出库时,应当出具质量检验报告,销售粮食的质量应当与检验结果相一致;检验报告中应当标明粮食品种、等级、代表数量、产地和收获年度等;粮食出库检验报告应当随货同行,报告有效期一般为3个月;检验报告样式由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统一制定;检验报告复印件经销售方代表签字、加盖公章有效;开展代储业务的储存企业,应当承担粮食入库索证和出库检验义务。

(二)粮食出库检验项目

正常储存年限内的粮食,检验项目主要为国家粮食质量标准规定的各项质量指标;在储存期间使用过化学药剂并在残效期限内的粮食,应增加药剂残留量检验;色泽、气味明显异常的粮食,应增加相关卫生指标检验。

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可根据辖区内粮食可能受到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真菌感染的情况,增设相关卫生检验项目。

(三)正常储存年限内的粮食销售出库,可由粮食收购、储存企业自行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

(四)超过正常储存年限的粮食销售出库,应当经过有资质的粮食质量检验机构进行质量鉴定;检验机构在接受委托检验申请后,一般应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扦样、检验和出具检验报告。

(五)超过以下储存年限的粮食,视为超过正常储存年限(按照收获年度计算),粮食销售出库时应当委托有资质的粮食质量检验机构进行质量鉴定:长江以南地区稻谷2年,小麦3年,玉米2年,大豆2年;长江以北地区稻谷3年、小麦4年、玉米3年、大豆2年;食用植物油(四级)均为2年。其它粮食品种的正常储存年限由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确定。

第九条运输粮食应当严格执行国家粮食运输的技术规范,不得使用被污染的运输工具或者包装材料运输粮食。粮食在运输过程中,要严防污染、雨湿、霉烂变质等质量事故。

第十条陈化变质、不符合食用卫生标准的粮食,严禁流入口粮市场,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不符合饲料卫生标准的粮食,不得用作饲料原料。

凡经指定的检验机构鉴定达到陈化标准的粮食,一律定为陈化粮。对以经营饲料米的名义倒卖、转让陈化粮的,严格执行陈化粮有关管理规定。

第十一条在粮食交易过程中,采购方必须向供货方索取粮食质量检验报告,并对入库的粮食进行验收检验;验收检验结果与供货方检验结果的误差在国家标准允许范围内的,应当认可供货方的检验报告。

第十二条从事食用粮食加工的经营者,应当按照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要求,具有保证粮食质量和卫生必备的加工条件,不得使用发霉变质的原粮、副产品进行加工,不得违反规定使用添加剂,不得使用不符合质量、卫生标准的包装材料,不得有影响粮食质量、卫生的其他行为。

销售粮食应当严格执行粮食质量标准、卫生标准,不得掺杂使假、以次充好。

销售中的成品粮和食用植物油的包装和标识,应当符合国家食品包装、标签标准和有关规定,注明生产日期、保存条件和保质期。

第十三条采购和供应政策性粮食(包括军供粮、退耕还林用粮和贫困地区、水库移民、灾民口粮等),必须经有资质的粮食质量检验机构检验合格,不符合规定的质量等级要求的,不得采购和供应。

第十四条建立粮食质量和原粮卫生的抽查、监测制度。

(一)国家和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对中央储备粮、地方储备粮和政策性供应粮食质量状况进行定期监督抽查。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督促解决;情节严重的,给予通报批评并责成其主管上级进行处理。

储备粮质量抽查的扦样、检验方法,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二)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对收购、储存活动中的粮食质量和原粮卫生进行抽查和监测。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制定辖区内粮食质量和原粮卫生抽查、监测工作的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年度抽查、监测计划及结果应及时报送省级人民政府和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

(三)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积极配合工商行政管理、产品质量监督、卫生等部门,对加工、销售中的成品粮食质量、卫生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五条建立粮食收获质量调查和品质测报制度。建立以各级粮食检验机构为依托的粮食质量调查和品质测报体系,由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对当年收获的主要粮食品种进行采样和检测;建立国家、省、地(市)、县各级粮食质量信息数据库,定期粮食质量信息。

第十六条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组织开展的粮食质量和卫生监督抽查与监测、粮食质量调查和品质测报所需的费用,应当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不得向抽查和调查对象收取。

粮食检验收费标准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章粮食质量争议处理

第十七条粮食质量检验争议按以下原则处理。

(一)粮食经营者之间的争议。粮食经营者对对方检验结果有异议的,可由双方协商通过会检解决,也可共同委托有资质的粮食质量检验机构复检。如对会检或复检结果仍有异议,双方可向省级(含)以上有资质的粮食质量检验机构申请仲裁检验,或通过法律程序解决。

(二)粮食经营企业与检验机构间的争议。粮食经营企业如对检验机构的检验结果有异议,可向原检验机构申请复检,如对复检结果仍有异议,可向省级(含)以上有资质的粮食质量检验机构申请仲裁检验,也可通过法律程序解决。

(三)需要复检或仲裁检验的,应当使用备份样品检验。

第四章粮食质量监管机构与职责

第十八条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监管机构,认真贯彻执行有关粮食质量、卫生法律、行政法规、政策及各项规章制度,履行粮食质量、卫生监管与服务职责。粮食质量监管机构的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负责辖区内粮食质量标准化工作。

(二)制定粮食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并监督执行。

(三)规划和指导粮食质量监督检验体系建设。

(四)指定鉴定粮食收购检验能力的机构。

(五)制订粮食质量和卫生监督抽查计划并组织实施。

(六)组织粮食收获质量调查和品质测报工作。

(七)组织培训考核检验人员,推行检验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八)组织推广有关新方法、新技术、新成果。

(九)承担上级交办的其他任务。

第十九条建立和完善粮食质量监督检验体系,实现粮食检验机构的合理布局,改善检验机构的设施条件,提高人员技术水平。

承担粮食质量监督检验的机构应当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设立并取得授权。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粮食行业部级质量监督检验机构的设置与监督管理;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辖区内地方粮食质量监督检验机构的设置与监督管理。

承担粮食质量检验鉴定职责的机构,必须具备相应的检验条件和能力,应当在取得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依法组织的资质认定的基础上,由国务院各有关部门按照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从中选用。

第二十条建立并实行粮食检验比对考核制度。国家和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定期对粮食质量检验鉴定机构进行检验技术比对考核,并督促比对考核不达标的检验机构及时进行整改。

粮食质量检验机构要规范检验行为,严格执行检验规程和检验方法,依法对检验数据和检验结果承担法律责任。

第二十一条粮食质量监督检验人员应取得资格证书,持证上岗。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粮食行业省级(含)以上粮食质量监督检验人员的培训、考核和发证;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地(市)(含)级以下粮食质量监督检验人员的培训、考核和发证。资格证书样本由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统一制订。

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在国家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组织下,承担粮食质量检验人员执业资格实施的有关工作。

第五章罚则

第二十二条粮食收购者有下列行为之一,未执行国家粮食质量标准的,按《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及《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暂行办法》(国粮检[2004]230号)(以下简称《监督检查办法》)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九条的规定予以处罚:

(一)未告知售粮者或者在收购场所公示粮食品种、质量标准,未按国家粮食质量标准进行检验的。

(二)未对收购的粮食进行及时整理,销售出库时,粮食杂质严重超标、水分超过安全储存、运输要求的。

(三)将不同收获年度的粮食混存的、将霉变及病虫害超过标准规定的粮食与正常粮食混存的、将粮食与有毒有害物质混存的。

(四)储存粮食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化学药剂或者超量使用化学药剂的。

(五)粮食仓储设施、运输工具不符合粮食储存、运输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要求的。

(六)粮食销售出库检验报告不符合要求、弄虚作假的。

违反本办法第六条第一款,未按照价格主管部门的规定明码标价的,由价格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三条从事粮食收购、销售、储存、加工的粮食经营者及饲料、工业用粮企业,未建立粮食收购、进货质量档案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予以警告。

第二十四条粮食加工、饲料和工业用粮企业采购粮食未索取检验报告或者未自行检验合格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予以警告;情节严重的,移交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予以处罚。

第二十五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的,由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卫生部门等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六条对超过正常储存年限的陈粮,出库前未按规定经有资质的粮食质量检验机构进行质量鉴定的,按《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及《监督检查办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予以处罚。

监管办法范文篇3

一、机构设置

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以下简称“质监所”)的设置遵循分级设立的原则,全国设置国家和省级质监所,地市以下的质监所设置,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局根据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建议,报当地人民政府决定。

质监所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本着适应需要和精简高效的原则,由旅游局决定。

二、职责范围

各级质监所严格按照委托或授权的职责范围开展工作。

国家旅游局质监所的职责范围是:①指导全国质监所的工作;②受理并处理各类旅游质量投诉案件;③受理并处理中央各部门开办设立的国际旅行社和经营出境旅游业务的国际旅行社质量保证金的赔偿案件;④直接处理重大的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旅游投诉案件;⑤协同有关司指导全国旅游市场检查工作;⑥协同有关司组织实施全国旅游质监员的培训与考核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质监所的职责范围是:①指导本省范围内的各级质监所工作;②直接处理本地区重大的和跨地、(州)、市、的投诉案件及省级各部门的旅游企业的投诉案件;③受理并处理本省(市、区)旅游局收取并管理其保证金的旅行社质量保证金赔偿案件;④根据委托授权开展旅游市场检查工作。

地市级以下质监所的职责范围,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局提出意见报当地人民政府确定。

地方各级旅游局质监所管辖同级旅游局收取并管理其保证金的旅行社的保证金赔偿案件。

三、基本工作制度

1.各级质监所接受同级旅游局的领导和监督;旅游局对其质监所在委托范围内的工作承担法律责任。各级质监所同时接受上级质监所的业务指导。

2.国家旅游局负责制定全国质监所工作的规章制度。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局根据国家旅游局制定的规章制度,制定本地区的具体规定。各级质监所根据质监工作的规章制度开展工作。

3.各级质监所要及时处理受理的投诉;对于不属委托授权范围的投诉案件,要在七日内移交有关部门处理。

4.各级质监所对旅行社质量保证金的赔偿决定,由旅游局负责人核准。

5.各级质监所进行市场检查和行政执法,必须获得依法授权或委托。

6.各级质监所对于重大疑难案件,可以建立专家咨询制度。

7.各级质监所要根据委托授权的职责范围,建立健全内部工作制度。

8.各级质监所实行所长负责制。质监所所长由旅游局党组任命。各级质监所所长的任命要向上一级质监所备案。质监所配备的质监员要逐步实行资格考核认定,质监员的培训、考核和资格认定由国家旅游局有关司室会同质监所组织实施。

监管办法范文篇4

目前海关对使馆和使馆人员进出境物品监管的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关于外国驻中国使馆和使馆人员进出境物品的规定》(**年10月31日国务院批准,**年12月1日海关总署,以下简称《规定》)和《外国驻中国使馆和使馆人员进出境物品报关办法》(**年12月1日海关总署,以下简称《报关办法》)。十几年来,《规定》和《报关办法》在规范海关对使馆和使馆人员进出境物品的管理,以及方便使馆和使馆人员办理物品进出境业务等方面起到了良好作用。但是,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使馆、使馆人员进出境物品的品种和数量均发生巨大变化,海关在对外国驻华外交代表机构及其人员进出境物品的管理中遇到一些新问题。为此,海关总署制订了《办法》,对相关规定予以明确和细化,同时废止了《报关办法》。

二、有关《办法》主要内容的简要介绍

(一)关于《办法》适用范围问题

《办法》适用于外国驻中国使馆和使馆人员进出境公、自用物品。外国驻中国领事馆、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和其他国际组织驻中国代表机构及其人员进出境公自用物品,由海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领事特权与豁免条例》、中国已加入的国际公约以及中国与有关国家或国际组织签订的协议办理。有关法规、公约、协议不明确的,海关参照《办法》有关条款办理。

(二)关于公自用物品进境数量问题

为了增加海关执法透明度,《办法》规定了使馆和使馆人员进出境公、自用物品应当以海关核准的直接需用数量为限。此外,《办法》还参照国际惯例,结合中国国情,对烟酒、机动车辆等重点物品的免税进境实行量化管理,明确了使馆和使馆人员免税进境公自用烟酒及机动车辆的限量。如有关物品超出上述范围,海关将不予批准进境。

(三)关于进境物品转让问题

《办法》规定,使馆和使馆人员免税运进的公自用物品在海关监管期限内不得转让。确有特殊原因需要转让的,应当报主管海关批准。未经海关批准,擅自将已免税进境的物品转让、出售、出租、抵押、质押或者进行其他处置,再次申请进境同类物品的,海关不予同意。对机动车辆的转让,《办法》规定,使馆和使馆人员免税进境的机动车辆,除使馆人员提前离任外,自海关放行之日起2年内不得转让或者出售。超过2年,需转让或者出售的,应当向海关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按规定转让给特定的受让方。其中需要补税的,受让方应当补交税款;受让方同样享有免税运进机动车辆权利的,予以免税,但海关在该机动车辆的剩余监管年限内实施后续监管。

(四)关于外交邮袋的进出境问题

《办法》明确了外交邮袋须以装载外交文件或者公务用品为限,并符合中国政府关于外交邮袋重量、体积等的相关规定,施加使馆已在海关备案的封志;同时明确了各种渠道进出境外交邮袋的具体手续和要求。

(五)关于机动车辆的监管年限问题

《办法》规定公用机动车辆的监管期限为自海关放行之日起6年,自用进境机动车辆的监管期限为自海关放行之日起3年。其中对于使馆公用车辆,采用了与其他免税进口的机动车辆相同的6年的监管年限;对于使馆人员自用车辆,考虑到使馆人员在华任期大多为3年左右,结合国外海关的有关做法,《办法》规定自用车辆的监管年限为3年,方便了使馆人员办理相关手续,也便于海关监管。

监管办法范文篇5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规范改制企业资产处置行为,确保国有集体资产不流失,切实保障广大职工的基本权益,维护债权人的合法利益,促进改制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省、市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本暂行办法适用于全区范围内原国有、集体企业经过改制而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合作制企业和其他形式的改制企业(包括享受政府提供优惠政策进园区的企业)。

第三条区政府成立区改制企业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区监管会),由区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分别担任主任、副主任,负责对全区改制企业资产监管工作的组织领导。

监管会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区监管办),由区改革办牵头,抽调区财政、审计、经贸、建设、劳保、工商、公安等部门人员组成,负责监管改制企业列入监管范围的资产。办公室设在区改革办。

区各改制企业归口管理部门为改制企业资产监管的责任机关,在区监管会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做好改制企业资产的监管工作。

第二章资产监管范围

第四条本办法列入监管的资产范围包括:

(一)企业改制时留在企业的国有(集体)产权、债权和股权;

(二)向上争取的企业扶持资金、技改贴息资金、政府各项奖励资金、返还税金等;

(三)改制批复中明确用于职工身份置换补偿基金,净资产中各项提留、剥离资产;

(四)专项用于职工身份置换补偿的资产,包括现金(存款)、变更使用权的土地、房产拍卖收入,企业拆迁补偿费,通过批准的国有集体债权,废旧设备处置收入等;

(五)提取和应解缴的职工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险经费。

第三章监管机构工作职责

第五条区监管办工作职责:

(一)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省、市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本区实际,指导全区改制企业资产监督管理工作;

(二)拟订改制企业资产监管有关制度和规定,指导企业归口管理部门加强对改制企业资产实施监督和管理;

(三)指导、组织企业归口管理部门对改制企业改制方案的落实情况、职工权益保障情况、国有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情况、企业资产处置使用情况等进行督查和审计;

(四)定期检查、督促、通报企业归口管理部门对改制企业资产管理、改制方案落实、职工权益保障、规范运作等监管工作的开展情况;

(五)对改制企业不落实改制政策行为提出处理意见,报监管会批准;

(六)承办区委、区政府和区监管会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六条企业归口管理部门工作职责:

(一)负责、督促、指导改制企业贯彻实施改制方案;

(二)协助改制企业按有关改革政策规定安置职工,依法为职工缴纳养老等社会保险费,保护职工合法权益;

(三)对改制企业处置资产变现收益的使用情况实施全程监管;

(四)协助、督促改制企业按要求及时办理工商、税务、房产、土地等资产的变更、过户、登记手续;

(五)做好改制企业资产监管相关的协调服务工作;

(六)协助区监管办做好其他工作。

第四章资产监管办法

第七条改制过程中留存在企业的国有集体资产及债权,凡未明确债权关系,改制后企业必须向财政及主管机关重新办理借用手续,并按期归还。如不能按期归还,必须向债权机关申请延期。

第八条改制企业因发展需要,需处置监管范围内资产的,除按程序通过董事会、股东会形成决议外,必须报经区监管会审批后方可实施。

第九条改制企业未按改制方案安置职工的,对其向上争取的企业扶持资金、技改贴息资金、政府各项奖励资金、返还税金等应优先用于解决职工权益问题。

第十条改制企业土地资产等变现收益,必须首先用于补缴职工社会保险、支付职工身份置换补偿费、偿还职工欠款,然后再用于实施搬迁改造、投入结构调整和扩大再生产等,确保用于职工权益和企业发展等合理开支。

第十一条改制企业未按改制方案安置职工或国有集体资产未全部退出之前,应限制其非生产经营性投入或进行高档消费,如建造、装修办公楼、购买高档轿车等。

第十二条改制企业对列入监管范围的资产使用不当,应用于职工安置的资金而挪作它用的,由区审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区监管会的要求对该企业进行审计(其中改制前属集体性质的企业改制后由企业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审计),审计结果在适当范围内公开。

第十三条区监管会每半年组织一次按照本办法的第四条规定相关内容进行督查,督查情况予以通报。

第五章责任追究

第十四条改制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予以处理:

(一)未经批准随意处置国有、集体资产或不按期归还国有集体债权的;

(二)处置资产的变现收益不按规定合理使用的;

(三)未按改制方案安置职工或职工安置没有全部到位的;

(四)职工权益问题未解决,进行高档消费等非生产经营性投入的;

(五)不按《公司法》、《公司章程》规范运作的;

(六)其他应处理的行为。

第十五条改制企业对列入监管范围的资产随意处置或有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行为之一,给社会及企业造成严重后果的,经区监管会认定并报区政府同意,将有关责任人移交区司法机关依法查处。

第十六条企业归口管理部门因不履行职责给工作造成不良后果的,将追究单位主要领导的责任;

监管办因工作不力造成不良后果的,将追究单位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的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十七条区内改制事业单位,涉及本办法管理范畴的,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十八条金融部门在改制企业的国有债权不列入本办法的监管范围。

监管办法范文篇6

一、突出监管重点,强化全程监管

(一)完善备案监管。经营养老机构,必须按照《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到民政部门办理备案。实行养老服务机构备案信用承诺制,备案申请人提交按建筑、消防、食品、医疗卫生、特种设备等法律法规及国家有关标准开展服务活动的书面承诺并向社会公开,书面承诺履约情况记入信用记录,对违反承诺的依法依规实施惩戒。加强备案管理,新设立的养老机构,依法登记后,需在收住第一位老人之日起10个工作日以内提出备案。未在规定时限内提出备案的养老服务机构,自发现其收住老年人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民政部门应会同区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强现场检查,并督促及时备案。

(二)强化质量安全监管。持续推进养老服务机构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引导其主动防范消除建筑、消防、食品、医疗卫生、特种设备等方面的风险隐患。民政部门会同住建部门加强建筑使用安全检查,督促其采取修缮、更换等措施整改消除安全隐患;会同消防、住建等部门抓好消防安全整治,摸清消防安全状况,建立隐患、整改、责任“三清单”,对重大火灾隐患提请政府挂牌督办;会同市场监管部门加强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日常监管,开展风险监测;会同卫生健康、医保、市场监管等部门强化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服务安全、采购使用医疗相关产品的监督管理。

(三)强化从业人员监管。加强养老服务机构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培训,引导其自觉养成良好品行,提升职业道德水平。强化执业行为监管,养老服务机构中从事医疗护理、康复治疗、消防管理等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具备相关资格。加强养老护理员岗前培训和岗位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积极开展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严格末端监督执法,依法依规加强培训评价组织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监管,防止出现乱培训、滥发证现象;依法依规从严惩处欺老、虐老等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对相关责任人实施行业禁入措施。

(四)强化涉及资金监管。养老服务机构要以合法合规方式筹集和使用养老服务涉及资金。区民政部门应联合相关部门加强对申领使用政府奖补资金的监督管理,定期进行抽查核查,依法打击以虚报冒领等方式骗取资金的行为。对涉及使用财政资金的重点建设项目,加大跟踪审计问效力度;加强对政府购买服务的监督管理,依法查处弄虚作假、挤占挪用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大对养老机构医保基金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力度,保障医保基金安全;加强对金融机构开展养老服务领域金融产品、服务方式创新的监管;加强养老服务机构收费行为规范管理,加大养老服务领域非法集资风险排查,加大政策宣传,依法打击以养老服务为名的非法集资活动。

(五)强化运营秩序监管。养老服务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当事方协议约定提供服务。建立入院评估制度,并按照规定开展评估活动。2021年底前,健全完善安全、消防、卫生、财务、档案管理等规章制度。到2022年底前,养老机构各出入口、接待大厅、值班室、楼道、食堂等公共场所和部位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要妥善保管异常事件报告、紧急呼叫记录、值班记录、交接班记录、门卫记录、视频监控记录等原始资料,合理规避风险。建立纠纷协商调解机制,规范服务纠纷处理程序,引导老年人及其人依法维权。严禁利用养老服务机构设施和场地开展与养老服务无关的活动,依法查处向老年人欺诈销售各类产品和服务的违法行为。依法查处养老服务设施用地单位未经批准改变规划确定的土地用途,以及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擅自转让、出租、抵押划拨土地使用权的行为。依法打击无证无照从事养老服务的行为,对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以市场主体名义从事养老服务经营活动的,由区市场监管部门按照《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等有关规定查处;未经登记擅自以社会服务机构名义开展养老服务活动的,由区民政部门依法查处;未经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登记,擅自以事业单位法人名义开展养老服务活动的,由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规定查处。

(六)强化应急处置监管。养老服务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工作机制,应当制定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配备报警装置和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设施;每半年至少开展1次应急知识宣传,每年至少开展1次应急演练,提高处置能力。指导养老服务机构全面落实传染病疫情防控要求,做好老年人和工作人员个人防护。指导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爆发或流行、不明原因群体性疾病、重大食物中毒事件的养老机构,依法依规采取卫生处理、隔离等预防控制措施。

(七)完善服务退出监管。完善养老服务市场主体退出机制,区民政部门指导养老机构妥善做好服务协议解除、老年人安置等工作,切实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加强对民办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退出财产处置的监管,防止因关联关系、利益输送、内部人控制等造成财产流失或转移。

二、明确监管主体,汇聚监管合力

(八)加强政府主导责任。深化养老服务领域“放管服”改革,充分发挥政府在法治建设、政策规划、制度标准、行业管理、行政执法等方面的主导作用。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不必要的行政执法事项。各镇(街道)、各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依法履行业务指导和监管职责,实行清单式监管,明确监管的事项、措施、依据、流程,及时、规范公开监管结果,建立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的协同监管机制。

(九)压实机构主体责任。养老服务机构要坚持党的领导,符合条件的按照应建尽建原则及时建立党组织。养老机构党组织要发挥引导监督作用,通过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引导养老机构依法开展养老服务;养老机构主要负责人是养老服务机构依法登记、备案承诺、安全生产、运营管理第一责任人。养老服务机构应当不断提高养老服务、安全管理、风险防控、纠纷解决的能力和水平。

(十)发挥行业自律作用。养老服务领域行业组织要积极推行行业信用承诺制度,健全行业自律规约,加强会员信用管理,建立诚信档案,制定服务准则,实施信誉评价,引领规范会员生产经营行为,推动行业自律体系建设;制定行业职业道德准则,规范从业人员职业行为,协调解决养老服务纠纷。

(十一)营造社会监督环境。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优化投诉举报受理流程,实现“民政牵头、归口负责”。推进普法教育,提高养老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依法从业意识,增强老年人及其家庭权益意识。定期举办“开放日”活动,鼓励支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监督。完善舆情监测和处置机制,对捏造事实、制造谣言、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宣传报道,依法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三、创新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效能

(十二)强化部门协同配合。制定养老服务监管责任清单,

规范养老服务机构现场检查流程和问题移交处置程序,健全各部门协调配合机制,实现违法线索互联、监管标准互通、处理结果互认,避免多头多层重复执法。民政部门发现养老服务机构存在建筑、消防、食品、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特种设备等方面风险隐患,应当督促其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消除,并书面告知相关部门;对安全隐患突出或情况紧急的,应当依法责令养老服务机构停业整顿或采取紧急措施处置,并通知相关部门到场处理;对应当采取行政强制措施或行政强制执行的,应当通知具备相应执法权限的部门或申请人民法院依法处理。

(十三)建立信用评价机制。依法依规实施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引导养老服务机构诚信守法经营。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标识,整合形成完整的市场主体信用记录,并通过“信用中国()”网站、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或中国政府网及相关部门门户网站等渠道依法依规向社会公开,实现对违法失信行为信息的在线披露和信息共享。探索开展养老服务机构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相关部门要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评价结果相结合,根据养老服务机构信用等级高低采取差异化监管和扶持。

(十四)推行“互联网+监管”。运用大数据手段实现规范化、精准化、智能化监管,减少对监管对象的扰动。推进养老服务领域政务数据资源和社会数据资源统一开放共享,民政部门依托“金民工程”,及时采集养老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数据信息,分别形成基本数据集;卫生健康部门依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老年人健康管理项目,及时采集老年人健康管理信息,形成健康档案基本数据集;公安部门依托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建立我区老年人基本信息数据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推广社会保障卡在养老服务领域应用,加强老年人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信息共市享。依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互联网+监管”系统推进有关基本数据集共享,推动技术对接、数据汇聚和多场景使用,实现养老服务监管由运动式、单兵式、粗放式、分段式向常态化、协同化、精准化、全程化转变。

(十五)建立健全标准体系。落实《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等国家标准和工程建设、医疗卫生等行业相关标准。建立健全养老服务标准和评价体系,开展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培育星级机构,规范养老服务行为。支持行业组织等社会团体制定养老服务和产品的团体标准,鼓励养老服务机构制定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标准。

四、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落实见效

(十六)强化组织实施。各镇(街道)、各相关单位要认真研究,科学制定配套的具体措施,统筹部署抓好落实。将养老服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纳入年度安全生产考核范围,对监管工作成效明显的镇(街道),加大政策倾斜支持力度。

监管办法范文篇7

第一条为了保障粮食质量安全,维护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加强对粮食质量的监督管理,根据国家有关法律、《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开展粮食收购、销售、储存、运输、加工等经营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国家鼓励采用并推行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检验方法和先进技术,不断提高粮食质量管理和检测水平。粮食经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

在粮食经营过程中,严禁短斤少两、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的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检举粮食质量的违法、违规行为。

第四条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积极宣传贯彻国家有关粮食质量、卫生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质量、卫生标准,依法履行对粮食收购、储存、运输活动和政策性用粮购销活动中粮食质量及原粮卫生的监管职责,定期对粮食质量监督、监测结果进行通报。

工商行政管理、产品质量监督、卫生、价格、认证认可监管、财政等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粮食质量管理工作。

第二章粮食质量安全管理与监督

第五条从事粮食收购活动的经营者,应当具备粮食质量检验能力。具体条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公布。

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制订粮食收购经营者检验能力的认定程序,必要时,应到现场考查,也可委托有资质的粮食质量检验机构负责鉴定并出具证明。

第六条粮食收购经营者收购粮食,应当严格执行国家粮食质量、卫生标准和有关规定,按质论价,不得损害农民和其他粮食生产者的利益。

(一)应当按照价格主管部门的规定明码标价,在收购场所的醒目位置公示收购粮食品种、质量标准、计价单位和收购价格等内容。按照国家粮食质量标准对收购的粮食进行检验。

(二)应当及时对收购的粮食进行整理。杂质严重超标、水分超过安全储存和运输技术规范要求的粮食不得销售出库。具体要求由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三)不同收获年度的粮食不得混存;霉变及病虫害超过标准规定的粮食应单独存放,并按有关规定销售或销毁处理;带有检疫对象的粮食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四)鼓励对不同等级和品质的粮食单收、单存。

(五)粮食仓储设施应当符合粮食储存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粮食不得与可能对粮食产生污染的有害物质混存,储存粮食不得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化学药剂或者超量使用化学药剂,粮库周围不得有有毒有害气体、粉末等污染源。

第七条实行粮食入库质量检验制度。

(一)粮食收购和储存企业应当按照国家粮食质量标准对入库的粮食进行质量检验。中央和地方储备粮承储企业还应对粮食储存品质进行检验。

(二)粮食收购、储存企业和其他粮食经营者,应当建立粮食质量档案,内容包括:仓库(货位)号、粮食品种、收获年度、入库时间、质量等级、水分、杂质等项目和指标,属于储备粮的还应标明粮食储存品质指标。

(三)中央和地方储备粮的入库质量应当符合规定的质量等级要求。储备粮承储企业应当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储备粮的入库检验和质量把关,严格执行日常监测制度,合理安排轮换,确保粮食储存安全、质量良好。

储备粮经营管理企业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委托有资质的粮食质量检验机构对储备粮入库质量和储存质量进行定期检查。

第八条实行粮食销售出库质量检验制度。

(一)粮食收购和储存企业在粮食销售出库时,应当出具质量检验报告,销售粮食的质量应当与检验结果相一致;检验报告中应当标明粮食品种、等级、代表数量、产地和收获年度等;粮食出库检验报告应当随货同行,报告有效期一般为3个月;检验报告样式由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统一制定;检验报告复印件经销售方代表签字、加盖公章有效;开展代储业务的储存企业,应当承担粮食入库索证和出库检验义务。

(二)粮食出库检验项目

正常储存年限内的粮食,检验项目主要为国家粮食质量标准规定的各项质量指标;在储存期间使用过化学药剂并在残效期限内的粮食,应增加药剂残留量检验;色泽、气味明显异常的粮食,应增加相关卫生指标检验。

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可根据辖区内粮食可能受到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真菌感染的情况,增设相关卫生检验项目。

(三)正常储存年限内的粮食销售出库,可由粮食收购、储存企业自行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

(四)超过正常储存年限的粮食销售出库,应当经过有资质的粮食质量检验机构进行质量鉴定;检验机构在接受委托检验申请后,一般应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扦样、检验和出具检验报告。

(五)超过以下储存年限的粮食,视为超过正常储存年限(按照收获年度计算),粮食销售出库时应当委托有资质的粮食质量检验机构进行质量鉴定:长江以南地区稻谷2年,小麦3年,玉米2年,大豆2年;长江以北地区稻谷3年、小麦4年、玉米3年、大豆2年;食用植物油(四级)均为2年。其它粮食品种的正常储存年限由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确定。

第九条运输粮食应当严格执行国家粮食运输的技术规范,不得使用被污染的运输工具或者包装材料运输粮食。粮食在运输过程中,要严防污染、雨湿、霉烂变质等质量事故。

第十条陈化变质、不符合食用卫生标准的粮食,严禁流入口粮市场,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不符合饲料卫生标准的粮食,不得用作饲料原料。

凡经指定的检验机构鉴定达到陈化标准的粮食,一律定为陈化粮。对以经营饲料米的名义倒卖、转让陈化粮的,严格执行陈化粮有关管理规定。

第十一条在粮食交易过程中,采购方必须向供货方索取粮食质量检验报告,并对入库的粮食进行验收检验;验收检验结果与供货方检验结果的误差在国家标准允许范围内的,应当认可供货方的检验报告。

第十二条从事食用粮食加工的经营者,应当按照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要求,具有保证粮食质量和卫生必备的加工条件,不得使用发霉变质的原粮、副产品进行加工,不得违反规定使用添加剂,不得使用不符合质量、卫生标准的包装材料,不得有影响粮食质量、卫生的其他行为。

销售粮食应当严格执行粮食质量标准、卫生标准,不得掺杂使假、以次充好。

销售中的成品粮和食用植物油的包装和标识,应当符合国家食品包装、标签标准和有关规定,注明生产日期、保存条件和保质期。

第十三条采购和供应政策性粮食(包括军供粮、退耕还林用粮和贫困地区、水库移民、灾民口粮等),必须经有资质的粮食质量检验机构检验合格,不符合规定的质量等级要求的,不得采购和供应。

第十四条建立粮食质量和原粮卫生的抽查、监测制度。

(一)国家和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对中央储备粮、地方储备粮和政策性供应粮食质量状况进行定期监督抽查。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督促解决;情节严重的,给予通报批评并责成其主管上级进行处理。

储备粮质量抽查的扦样、检验方法,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二)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对收购、储存活动中的粮食质量和原粮卫生进行抽查和监测。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制定辖区内粮食质量和原粮卫生抽查、监测工作的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年度抽查、监测计划及结果应及时报送省级人民政府和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

(三)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积极配合工商行政管理、产品质量监督、卫生等部门,对加工、销售中的成品粮食质量、卫生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五条建立粮食收获质量调查和品质测报制度。建立以各级粮食检验机构为依托的粮食质量调查和品质测报体系,由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对当年收获的主要粮食品种进行采样和检测;建立国家、省、地(市)、县各级粮食质量信息数据库,定期粮食质量信息。

第十六条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组织开展的粮食质量和卫生监督抽查与监测、粮食质量调查和品质测报所需的费用,应当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不得向抽查和调查对象收取。

粮食检验收费标准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章粮食质量争议处理

第十七条粮食质量检验争议按以下原则处理。

(一)粮食经营者之间的争议。粮食经营者对对方检验结果有异议的,可由双方协商通过会检解决,也可共同委托有资质的粮食质量检验机构复检。如对会检或复检结果仍有异议,双方可向省级(含)以上有资质的粮食质量检验机构申请仲裁检验,或通过法律程序解决。

(二)粮食经营企业与检验机构间的争议。粮食经营企业如对检验机构的检验结果有异议,可向原检验机构申请复检,如对复检结果仍有异议,可向省级(含)以上有资质的粮食质量检验机构申请仲裁检验,也可通过法律程序解决。

(三)需要复检或仲裁检验的,应当使用备份样品检验。

第四章粮食质量监管机构与职责

第十八条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监管机构,认真贯彻执行有关粮食质量、卫生法律、行政法规、政策及各项规章制度,履行粮食质量、卫生监管与服务职责。粮食质量监管机构的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负责辖区内粮食质量标准化工作。

(二)制定粮食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并监督执行。

(三)规划和指导粮食质量监督检验体系建设。

(四)指定鉴定粮食收购检验能力的机构。

(五)制订粮食质量和卫生监督抽查计划并组织实施。

(六)组织粮食收获质量调查和品质测报工作。

(七)组织培训考核检验人员,推行检验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八)组织推广有关新方法、新技术、新成果。

(九)承担上级交办的其他任务。

第十九条建立和完善粮食质量监督检验体系,实现粮食检验机构的合理布局,改善检验机构的设施条件,提高人员技术水平。

承担粮食质量监督检验的机构应当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设立并取得授权。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粮食行业部级质量监督检验机构的设置与监督管理;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辖区内地方粮食质量监督检验机构的设置与监督管理。

承担粮食质量检验鉴定职责的机构,必须具备相应的检验条件和能力,应当在取得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依法组织的资质认定的基础上,由国务院各有关部门按照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从中选用。

第二十条建立并实行粮食检验比对考核制度。国家和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定期对粮食质量检验鉴定机构进行检验技术比对考核,并督促比对考核不达标的检验机构及时进行整改。

粮食质量检验机构要规范检验行为,严格执行检验规程和检验方法,依法对检验数据和检验结果承担法律责任。

第二十一条粮食质量监督检验人员应取得资格证书,持证上岗。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粮食行业省级(含)以上粮食质量监督检验人员的培训、考核和发证;省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地(市)(含)级以下粮食质量监督检验人员的培训、考核和发证。资格证书样本由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统一制订。

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在国家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组织下,承担粮食质量检验人员执业资格实施的有关工作。

第五章罚则

第二十二条粮食收购者有下列行为之一,未执行国家粮食质量标准的,按《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及《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暂行办法》(国粮检[2004]230号)(以下简称《监督检查办法》)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九条的规定予以处罚:

(一)未告知售粮者或者在收购场所公示粮食品种、质量标准,未按国家粮食质量标准进行检验的。

(二)未对收购的粮食进行及时整理,销售出库时,粮食杂质严重超标、水分超过安全储存、运输要求的。

(三)将不同收获年度的粮食混存的、将霉变及病虫害超过标准规定的粮食与正常粮食混存的、将粮食与有毒有害物质混存的。

(四)储存粮食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化学药剂或者超量使用化学药剂的。

(五)粮食仓储设施、运输工具不符合粮食储存、运输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要求的。

(六)粮食销售出库检验报告不符合要求、弄虚作假的。

违反本办法第六条第一款,未按照价格主管部门的规定明码标价的,由价格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三条从事粮食收购、销售、储存、加工的粮食经营者及饲料、工业用粮企业,未建立粮食收购、进货质量档案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予以警告。

第二十四条粮食加工、饲料和工业用粮企业采购粮食未索取检验报告或者未自行检验合格的,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予以警告;情节严重的,移交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予以处罚。

第二十五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的,由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卫生部门等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六条对超过正常储存年限的陈粮,出库前未按规定经有资质的粮食质量检验机构进行质量鉴定的,按《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及《监督检查办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予以处罚。

监管办法范文篇8

第一条为落实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科学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省环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主要污染物,是指需要专门实施总量减排控制的四种污染物,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

国家或者本省新增的主要污染物的减排管理依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以下简称减排)以及相关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减排工作负责。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减排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减排工作的综合协调,组织编制城镇生活污染源减排设施建设规划,并将减排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实施本行政区域内淘汰落后产能的减排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市政、水务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镇生活污染源减排设施的建设、运营、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畜禽养殖、渔业水产等农业污染源减排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机动车注销工作,并提供机动车减排核算的相关数据。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部门负责提供与减排核算相关的国民经济统计数据。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将减排专项资金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有关的减排工作。

第六条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排污单位,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按期完成减排任务。

第七条省人民政府对减排工作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规定予以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减排管理

第八条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家规定的减排指标、区域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实际污染物排放情况和环境容量,综合平衡后,制定各市、州人民政府的减排指标,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市、州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第九条市、州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省人民政府规定的减排指标、区域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实际污染物排放情况和环境容量,综合平衡后,制定县级人民政府的减排指标,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县级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第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减排指标分解落实到排污单位和有关部门。

减排指标可以通过核发排污许可证和淘汰落后产能等方式予以落实。

第十一条燃煤火电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的下达由省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市、州监管的重点企业除燃煤火电厂外,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的下达,由市、州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并纳入企业所在县(市、区)的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内统计。

第十二条市、州及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减排指标,结合实际,科学合理制定年度减排计划,报上一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减排调度、协调机制,落实年度减排计划。

第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建设项目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与主要污染物减排量统一调配,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规定的指标范围内。

第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必须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作为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前置条件。

建设项目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原则上在项目所在区域的总量指标内平衡。建设项目所需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通过采取有效减排措施仍不能满足该项目需要的,可以通过排污权交易等方式取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

第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分解、下达、削减、变化的统一台账,及时调度和动态管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数据。

第十七条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的统计核算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统计、发展改革、工业、住房城乡建设、农业、公安、水利等行政主管部门进行。

第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每年至少向社会公布一次本行政区域减排工作情况。公布的数据应当经上一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核准。

第三章减排督查和考核

第十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减排监测体系和监测预警体系,及时准确地反映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情况。

第二十条排污单位未完成减排任务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通过限期治理等方式,提出整改要求并督促落实。

排污单位在限期治理期间应当限产限排,使主要污染物的排放达到限期治理决定所规定的排放要求,不得新建、改建、扩建可能增加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

第二十一条减排工作实行定期考核制度。

上级人民政府定期对下级人民政府年度减排计划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逐级签订减排目标责任书,定期、不定期检查、调度减排情况以及减排项目建设的进展情况。

第二十二条减排工作的考核结果纳入县级以上人我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约束性指标考核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行政首长工作实绩考核内容。

第二十三条减排工作达不到进度要求且工作明显滞后或者可能完不成年度减排计划的区域,省或者市、州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发出预警通报。

第二十四条对未完成年度减排计划并严重影响减排工作或者经预警通报后仍未达到预警要求并严重影响减排工作的区域,省或者市、州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暂停该区域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其他材关职能部门不予办理项目相关审批手续。

第四章行政问责与法律责任

第二十五条违反本办法规定应当予以处罚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第二十六条减排工作实行行政问责制。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负责人,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实行诫勉谈话、通报批评、责令公开道歉、停职检查、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等问责。问责方式视情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合并使用:

(一)对政府关于减排的重要决策、决定和部署敷衍塞责、执行不力,造成较大负面影响的;

(二)工作不力,导致年度减排目标任务未完成或者减排工作达不到进度要求且明显滞后的;

(三)受到预警通报或者区域限批后,不认真落实预警调控措施,整改不到位的;

(四)减排工程建成后管理不到位,导致运行不正常,影响减排任务完成的;

(五)不及时处理和解决群众对有关减排问题的反映、投诉和举报,造成较大负面影响的;

(六)不提供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统计核算数据的;

(七)其他不认真履行减排工作职责,造成重大损失或者较大负面影响的。

监管办法范文篇9

第一条为发加强对进口品质量的监督管理,维护对外贸易关系人的合法权益和消费者的利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进口审批、签订合同、仓储运输、验收检验和对外索赔等各个环节都

应当加强对进口商品(包括利用处资和各种贸易方式进口的商品,下同)质量的监督管理。

第三条国家进口商品检验局(以下简称国家商检局)统一负责全国的进口商品检验、认证和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设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及其分支机构(以下简称检机构)负责管辖本地区的进口商品检验,认证和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进口药品的检验,食品卫生检验的检疫,计量器具检定,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以及船舶的检验的监督,由有关监督、检验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章检验和监督管理

第四条国家对进口商品的检验和质量监督,实行统一管理、分工负责。

一切进口商品都必须地规定期限内进行检验。未经检验的,不准安装投产,不准销售,不准使用。

第五条列入《商检机构实施检验的商品种类表》(以下简称《种类表》的进口商品和对外贸易合同规定由商检机构出证的进口商品到货后,收用货单位(包括

订货单位,下同)或者外贸运输单位(包括对贸易运输公司等接运单位,下

同)应当立即向到达口岸或者到达站的商检机构报验。

第六条国家对涉及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劳动保护和检疫(以下简称“安全”)的商品,实行进口商品质量许可制度,《实施质量许可制度的进口商品目录》(以下简称《目录》),由国家商检局和有关监督、检验机构和主管部门于实施前六个月公布。

对《目录》内商品检局和有关监督、检验机构和有关监督、检验机构按照国家“安全”法规和标准进行检验和考核;经检验和考核合格的,批准发给《安全标志》或者准予注册未获得《安全标志》或者注册的商品,不准进口。

国外厂商首次向我国出中列入《目录》的商品时,应当直接或者通过人向国家商检局及所属机构或者有关监督,检验机构申请《安全标志》或者注册,接受审查。并按规定交纳费用。

《目录》内商品到货后,由商检机构和有关监督、检验机构实施强制检验。经检验不合格的,应当监督有关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理,或者现令退货,或者销毁;经检验两批不合格的,吊销《安全标志》或者注销注册。准予或者吊销《安全标志》,准予或者注销注册由国家商检局和有关监督、检验机构的主管部门公告。

第七条《种类表》和《目前》以外的进口商品到货后,收用货单位应当向所在地区商检机构申报后自行检验,或者委托指定的单位检验。经检验合格的,凭检验结果单向商检机构销案;检验发现问题的,应当保留现场,并及时申请商检机构复验。

第八条对某些重要的进口商品,可以地不违反出口国有关法律的情况下,根据合同的规定,到出口国进行装运前预检验、监造或者监装,但是应当以到货后的检验为准,并做好国内外检验和验收的衔接工作。

第九条国家对时口商品实施商检标制度。国年厂高或者人可以向商检机构申请商检标志。经检验和考核合格的,准予加附相应的商检标志,进口时商检机构根据不同情况,实行监督抽验或者免验。

第十条国家对从事进口商品检测的实检室实施认可制度。

(一)国内外的实验室(包括检验机构)可以向国家商局及其所属机构申请实验室认可证。被认可的实验室承担指定的检验工作,出具检验结果。商检机构对被认可的实验室的检验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不具备认可条件时,应予吊销认可证。

进口商供国内销售的,其收货单位的检验机构必须取得商检机构的认可。

(二)属于其他有关部门管理的认可工作,按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一条国家商检局负责管理进口商品质量信息工作。外贸经营单位,收用货单位,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银行和外汇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将进口商品质量及国外理赔情况通知商检机构,由商检机构综合分析后,将有关信息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

有关部门对某些重要进口商品实行质量跟踪制度。

第十二条所有进口商品都应当向海关申报,由海关实施监管。对列人《种类表》的进口商品,海关凭商检机构地进口贷物报关单上加盖的印章验放。

第十三条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负责进口商品在国内流通领域的监督管理,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在国内市场流通;

(一)列入《目录》的进口商品,无《安全标志》或者注册标记的;

(二)《目录》以外的进口商品,无商检机构或有关检验机构的检验合格通知单的,或者无生产厂商合格标记和收用货单位的检验结果的。

在国内市场出售的进口商品,由各销售单位负责包修、包换、包退。

第十四条国家对进口商品质量实行社会监督。审批单位、外贸经营单位、仓储运输单位、收用货单位、商检机构和有关监督、检验机构应当广泛听取用户和消费者对进口商品质量意见,并接受质量查询。

第三章质量责任

第十五条审批单位应当严格执行进口商品审批制度。对涉及“安全”的进口商品,经审查符合国家有关“安全”法规和标准的,方能批准进口。

第十六条外贸经营单位负责寻外签约,并对所签的合同负责。接受委托进口时,技术条款部分经收用货单位确认的,由收用货单位负责。

签订进口合同前,外贸经营单位应当会同收用货单位了解国外厂商的资信和产品质量情况,共同研究进品商品合同、检验标准和质量保证条款,择优进口。

进口商品合同(包括进品旧设备合同),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订明质量、包装、检验、索赔、质量保证和仲裁条款。必要时应订明卖方提供检验标准等有关技术资料的预留部分货款于索赔有效期满后支付等条款。凡是有技术标准可循的,应当按照国内标准或者国际标准订货。凭样成交的,样吕要经过检测,成交后由买卖双方或者由商检机构及指定的检验机构签封。

第十七条交通运输单位应当地运输合同规定期限内,把进口商品安全地运到交接、储存地点。严格执行交接制度,对外表残损、短少商品做好商务等记录,并分别堆放,妥善保管,报关地的外贸运输单位要及时向收用货单位和商检机构提供进口商品到货通知单,对残损货物应当及时向商检机构报验。

仓储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做好人库验收,保管和出库发放工作。

第十八条理货单位应当按照运输单据批次清点进口商品的件数,做到数字准确,分清好、残货数量。并及时向商检机构及其他有关部门提供理货残短签证。

第十九条收用货单位应当建立验收组织,落实检验措施,严格按照合同和国家有关规定做好验收工作。经检验不合格的,一般应当地索赔有效期(包括延长的索赔期限,下同)满前一个月向商检机构的有关检验机构申请复验。

商检机构和有关检验机构对实施检验和申请复验的进口商品应当及时进行检验,并于报验后二十日内出证。

第二十条外贸经营单位和外贸运输单位负责进口商品索赔工作。进口商品经检验在质量、重量、数量和包装等方面不符合对外贸易合同和国家有关“安全”等规定,或者地运输中发生货损、货差,属于国外关系人责任的,外贸经营单位或者外贸运输单位应当在索赔的效期内按照下规定对外提出索赔;

(一)因设计、制造、包装原因、造成进口商品品质、规格、性能不合格,原装残损或者重量、数量短少的,凭商检机构的检验证书,由外贸经营单位向发货人(卖方)提出索赔。

(二)进口商品残损短少,属于国外船方责任的,凭商检机构的检验证书及船方提出索赔;

属于国外勿路责任的,凭商务记录等有关单据,由外贸经营单位、外贸运输单位或者收用货单位向到货站铁路局提出,通过进口国境铁路局对外提出索赔;国际铁路联运进口货物,也可以通过铁路部门对外提出索赔。

属于国外航空、邮运部门责任的,凭航运事故签证或者邮局残短签证及商检机构的检验证书,由民航局或者邮局对外提出索赔。

(三)进口商品残损短少,属于国外保险公司承保。分保或者理赔的,收用货单位可以根据保险条款向池地人民保险公司办理索赔,同时将权益转让给保险公司。

第二十一条各地区、各部门、特别是进口审批、个贸经营、收用货和仓储运输等单位的主管部门,应当对进口商品质量进行严格管理,督促和帮助所属单位建立质量管理责任制度和落实各项措施,定期检查进口商品质量管理工作。

第二十二条由于国内关系人和责任,进口商品发生理问题,按照有关部门的职责公工承担质量责任;

(一)属于外贸经营单位责任,造成合同失误,验收困难,或者在索赔有效期满前收到商检证书,但未及时对外提出索赔而丧失索赔权利,造成经济损失者,由外贸经营单位负责赔偿,并追究直接责任的责任。

(二)属于交通运输单位责任,在运输合同规定的期限内未将进口商品运到目的地,或者由于运输造成的残损、短少,由交通运输部门按照运输合同和有关规定负责赔偿延误罚金或者实际损失,并追究直接责任者的责任。

属于仓储单位保管不善,造成残、短少,由仓储单位负责赔偿,并追究直接责任的责任。

外贸运输单位未及时将到货通知寄送给收用货单位,或者发现残损货物未在口岸报验,而丧失对外索赔权利,造成经济损失的,由外贸运输单位负责赔偿,并追究直接责任者的责任,

(三)属于收用货单位责任,造成合同条款和对外索赔谈判失误,以及由于未及时验收、未及时向商检机构报验、未及时向外贸经营单位提交商检证书而丧失对外索赔权利的,或者自行搬运、保管和使用不善造成残损、短少,由收用货单位自行负责,并追究直接责任者的责任。

(四)属于进口审批、外贸经营、收用货和仓储运输等单位的主管部门管理和监督不力,造成重大损失的,由有关的主管部门追究直接责任者的责任。

(五)属于商检机构和有关检验机构工作失职,延误出证书差错,发生质量问题和丧失索赔权利,造成经济损失的,由商检机构和有关检验机构追究直接责任者的责任。

第二十三条对外贸易关系人在对外索赔发生争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经济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办理;国内有关各方对质量责任发生争议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四章奖惩

第二十四条对一贯重视进口商品质量,认真做好各环节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主管部门予以表扬或者奖励。

第二十五条违反本办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由各主管部门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罚;

(一)擅自进口和销售没的《安全标志》或者未经注册的《目录》内商品的;

(二)擅自销售没有合格标记、检验结果单或者检验合格通知单的《目录》外商品的;

(三)采取不正当手段,逃避商检机构和有关监督、检验机构对商品质量的检验和监督,擅自安装投产、销售和使用的;

(四)因工作失误而丧失对外索赔权利,造成重大损失的;

监管办法范文篇10

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建立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城乡环境卫生管理,努力创建整洁、优美、舒适、和谐的环境。

组织领导

为加强该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决定成立领导小组

管理内容和标准要求

(一)管理内容:镇区内主次干道、背街小巷、住宅小区、居民住宅周边环境卫生及村容村貌。

(二)管理标准要求:

管理办法

(一)管理原则:全镇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工作实行属地管理的原则,各村(社区)按照各自辖区做好环境卫生和管理工作。各村(社区)支部书记是第一责任人,村(社区)主任是直接责任人,各村(社区)挂钩领导、工作队要负责督促落实。

(二)保洁责任区划分:

1、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等单位的所在区域,按“门前三包”规定,由本单位负责,由所在村(社区)负责督促落实;

2、建筑施工工地和未经验收、移交的道路,由建设单位负责;

3、各村(社区)按行政辖区进行管理,行政辖区的接壤地区保洁责任不清或存在争议的,由相关村(社区)提出,镇政府组织相关村(社区)商讨确定。

4、石鼓派出所至石鼓桥人行道、石鼓桥至西安桥主干道人行道、环岛公园、三桃街(桃源电站至石鼓桥)人行道、真武支路(真武桥至南环路交叉路口)主干道人行道、真武支路路口至卿园大桥人行道(南环路二期、三期)由镇政府统一管理。

(三)考评原则

综合检查与日常检查相结合,实行统一领导,适度奖惩。

(四)考评办法

1、考评小组根据《石鼓镇环境卫生考评标准》每个月以巡查方式组织一次以上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详细予以记录(内容包括时间、地点、责任单位),并拍照取证,责令相关单位按要求整改。专项考评:在重要节庆日、重大活动以及上级安排的阶段性整治活动中对各考评对象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考评。

2、检查考评评分办法。年度考评总分设置为100分,每月考评成绩占70%,年度考评成绩占30%,年度考评以市、县、镇考评成绩进行综合计算并结合日常工作情况进行评分。

考评的结果运用

考评的结果与年度绩效考核相结合,作为各考核对象年度评先评优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考核结果,90分以上的(含90分)评为优秀、80至90分(含80分)的评为良好、70至80分(含70分)的评为合格、60至70分(含60分)的评为基本合格、60分以下的评为不合格。

(一)奖励办法:

1、对获优秀档次的奖励2000元,获良好档次的奖励1000元,根据年终考评结果兑现。

2、补助经费(按各村(社区)人口数的80.72%为基数每人每年20元,按季度下拨),主要用于各村(社区)环卫工人工资及垃圾池、垃圾箱等环卫设施建设,购置垃圾运输车等,确保专款专用,没按环境卫生规定标准配套建设垃圾池、垃圾箱、垃圾运输车的村(社区)暂缓下拨。

3、以奖代补经费(以月计算,按季度下拨),每月考评得分在90分(含90分)以上的村(社区)给予当月以奖代补资金的90%,80分(含80分)至90分的村(社区)给予当月以奖代补资金的80%,80分以下的取消当月以奖代补资金。

(二)问责办法:在全年考评中获得基本合格档次的村(社区)在经费中扣1000元,获得不合格档次的扣2000元。在城乡环境卫生日常管理中发现的问题第一次给予通报,责令责任单位限期整改,并组织“回头看”,对未整改的给予第二次通报,同时发出督查整改通知单,对仍未按期整改的,该项目分数全部给予扣除并倒扣分数。对在重要节假日、重大活动中工作不力造成负面影响的,不但要扣分,还要取消其当年评先评优资格,并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通报批评直至给予纪律处分。

接受市、县考评奖惩制度:

(一)、市考评:市考评成绩在全市排名前五名的村(社区)给予所在村(社区)5000元奖励,给予驻村工作队每人500元奖励,市考评成绩在全市排名前六至十名的村(社区)给予所在村(社区)2000元奖励,给予驻村工作队每人200元奖励,市考评成绩在全市排名倒数第一至五名的村(社区)在经费中扣5000元,扣驻村工作队每人500元,排名倒数第六至第十名的村(社区)扣2000元,扣驻村工作队每人200元,同时倒数第一至第十名的暂缓下拨补助经费并要求所在村(社区)主干及工作队作书面检讨。市考评成绩80分以下的村(社区)暂缓下拨该村(社区)当月补助经费,并且取消当季度该村(社区)以奖代补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