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问题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3 11:51:18

监管问题

监管问题范文篇1

会计监管的目的就是为了要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在进行监管的时候通常主体是政府或者是非政府机构,在监管的过程中,要依据相关的法律和规章,同时要通过这些手段对企事业单位的会计行为进行引导和干预。会计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长期积累下来的,同时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可以在法律法规方面不断的进行完善。对会计监管情况进行了解,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来进行分析。

1.1内部监督

在单位内部进行会计监督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单位的财产安全和完整性,同时也是为了更好的保证企业的经营活动是符合国家法律和法规要求,因此,单位内部会计监督能够更好的提高经营管理的效率,同时也能避免出现舞弊的情况。在内部会计监督方面要对出现的风险情况进行控制,因此要采取一系列的制度和方法对其进行制约。会计内部监督的主体是单位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在进行监督的时候,主要是对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

1.2社会监督

社会监督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一些社会中介机构对相关的委托单位进行经济活动审计的一种行为,同时在进行监督完成以后要据实做出客观的评价,社会监督要保证依法进行。社会监督是一种中介性和公证性的形式,因此,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同时在进行监督时,能够将社会公众的力量和社会中介机构的力量进行结合,这样就使得会计社会监督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也是不可缺少的,因此,现在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会计事务所。

1.3国家监督

国家监督是一种政府监督行为,是一种外部监督形式,在进行监督的时候,政府的一些部门要依据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对企业的会计行为和会计资料进行监督和检查。财政部门是进行会计国家监督的主体,在进行监督时主要对企业的会计账簿是否依法设置进行检查,同时要对会计资料的真实性进行检查,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资格进行检查。

2我国会计监管的主要问题

2.1会计机构监管职能弱

企事业是会计监督的基层机构,同时也是会计监督检查的执行者。在经济体制不断改革的现在,企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独立性越来越强的情况,同时在内部监督管理体系方面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一些管理者和经营者还是存在着独断专行的情况,这样就会导致一些违法乱纪的情况出现,同时也会导致一些经济案件的出现。一些经济案件的发生和会计造假是有很大关系的,为此,会计人员一定要保证集体的利益不会受到威胁,对出现的企业管理者不依法进行办事的情况,要进行解决,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会计监督的作用。

2.2社会监督不力

新的会计法在会计监督管理方面建立了新的模式,将企业内部监督管理、国家监督管理和社会监督管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样能够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发展。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国家监督和单位的内部监督出现了管理下降的情况,同时在社会监督方面也出现了监督不力的情况。为了更好的实现监督管理单位的财务活动交给社会,一定要对注册会计师进行很好的管理。不仅要从人员素质方面进行管理,在职业标准和职业环境等方面都要进行管理,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社会监督的作用得到体现。

2.3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在现代制度下,为了更好的维护单位的财产安全,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是非常必要的。很多企事业单位在规章制度方面都是不健全的,因此,在各种监督管理制度方面是非常缺乏的,同时在内部根本就没有设置审计机构和人员,这样就使得内部控制制度非常不健全。即使有些单位在内部控制制度方面是比较健全的,但是在落实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非常容易导致会计秩序出现混乱的情况,或者是出现徇私舞弊的情况。

3解决我国会计监管问题的对策

3.1加快法律体系建设,为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提供法律保障

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离不开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要加强我国法律体系的建设。建立和完善统一的会计制度,满足单位多元化经营的需要;明确会计监督、审计监督的执法职责和权限,以实施清晰明了的监督职能使会计监督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3.2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加强外部监督和会计职业道德观念建设

企事业在进行会计监督的时候更多的只是强调内部监督的作用,这样做是无法取得效果的,因此,在会计监督方面也要加强外部监督的力度,这样能够更好的实现社会审计监督、政府监督和内部会计监督相结合。在加强外部监督方面提高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有效性是非常重要的措施。在单位内部建立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同时将专业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这样此案更好的实现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同时也能为会计人员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确保会计内部监督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3.3明确会计责任主体,加强单位负责人在会计监督中的责任

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要明确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主体地位,因此,单位的负责人要对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真实性以及完整性负责。单位的负责人对会计工作进行重视能够更好的保证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职责得到实现,同时能够更好保证会计机构在工作中不会受到其他部门的指使,因此,会计人员在工作中要依法处理相关的会计事项,同时要加强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这样在工作中能够更好的明确会计监督的职能。

3.4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监督管理,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

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反映出来的会计信息是对单位经营活动的整个过程的总结,因此,会计人员的素质对会计信息的质量是有很大的影响。会计人员在工作中要有非常明确的法制观念,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履行其职责,同时会计人员也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这样在工作中能够更好的进行自我约束,同时也能更好的保证会计工作的信誉。

4结束语

监管问题范文篇2

金融监管的内容应该涵盖有关金融机构从市场准入到市场退出的全部业务活动,其中大量和主要的是日常经营的规范性和风险性监管。但我国目前央行的监管内容主要是机构的审批、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审查及经营的合规性,对金融机构的日常经营的风险性监管尚不规范和完善,机构审批、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审查以后怎样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管则注意得不够,金融检查或稽核也主要是一种合规性检查,而不是现代意义上的金融风险监管。参照《巴塞尔协议》的有关要求,借鉴国际监管办法,结合我国金融业的实际,当前我国中央银行金融业风险监管重点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在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基础上开展风险监管,保证金融业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对上述“三性”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地区金融机构的特点,制订量化监管指标进行具体操作。第二,建立大额贷款的报告制度。严格防止风险集中在少数单个贷款大户,限制贷款过于集中,监管单个贷款比率,并形成风险报告制和备案制。第三,加强重视对表外业务的监管。目前我国金融机构的表外业务有日益增大的趋势,把其纳入金融监管的视野已成为一个迫切的任务,要尽快制定专门的表外业务监控办法。第四,制定出能客观反映我国银行业风险的各类资产风险权重和核算系数,定出贷款集中风险、贷款沉淀风险等风险权重。第五,要建立真正的风险准备金,以增加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尤其对中小地方性金融机构加大提取呆账准备金和坏账准备金的力度,简化手续,强制执行。第六,推行存款保险制度,设立由财政部为主注入资金及各商业性金融机构认缴部分资本金,不以盈利为目的,直属国务院,由中国人民银行管理的政策性存款保险机构,利用强制方式对在我国境内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进行存款保险。至于存款保险费用和赔付比例,可依据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比例,资产风险比例等有关风险监管的重要指标来制定。

二、完善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

当前,金融法制建设应当紧紧围绕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工作重点,做好金融机构风险防范和市场退出等立法研究和起草工作。一是对已出台的金融法规,要抓紧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以增强现行金融法规的可操作性,真正解决当前金融监管过程中有法难依的问题。二是完善金融法律法规体系,重中之重是尽快建立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法律制度。此外,金融机构破产方式的立法也应当提上工作日程,尽早出台,以避免引起社会的不安定。

中央银行金融监管应有直接人事处理权。中央银行金融监管对违规问题处理时对事对人的处理要对称,做到“两结合”:一是对事对人处罚结合,也就是既要纠正违法违规问题,又要对责任人进行处理,使其吸收教训,也教育他人。二是经济处罚和行政处分相结合,让违法违规金融机构集中共同承担经济损失,达到相互制约的作用。而且要改变中央银行只有审查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的现状,对被监管金融机构享有人事处理权,通过法律形式确定。

监管问题范文篇3

当今全球金融体系主要受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影响,美国以IMF为工具,以美元为手段,维持其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各种主导利益。目前的国际金融货币体制主要由IMF及世界银行主导,其决策机构由数个发达国家控制,通过向欠发达国家及地区输出国际资本的同时,要求资本输入国接收相关贷款附加条件(conditionality)⑤,从而在该国政•10•治或经济领域谋取更多利益。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间在IMF结构治理与机构决策和资源分配权密切相关的“不公平”配额制度等领域一直存在严重分歧⑥。对于配额制度,笔者认为各成员国只有平等地享有投票权且均等地持有资金份额,才能实现全球经济可持续平稳发展的目标;然而,以上对称性的两项IMF主要机制中,即使各成员国得到均等的最低基本投票权,少数发达国家通过所缴基金份额得到的特别提款权而形成的加权投票权在IMF理事会议事机制中也占绝对优势。可见,IMF话语权依然受少数经济强国主导,其机制本质是保护少数发达国家政府利益,牺牲其他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利益。WTO自成立以来对“国际组织所制定的相关规则在规范主权国家的国内政治经济行为与国际领域的主权行为两者界限及两者如何互动”这一类似问题也是感到困惑⑦。不可否认,IMF在金融危机期间提供援助贷款协议中,各种附加贷款条件如债务底线、资金供应、公共开支规模等,均违反一国主权及国内事务自主原则。一国政府考虑是否接受IMF的贷款援助,更多因素是来自于IMF的各种压力,而非考虑接受援助的后期效益,笔者从IMF宏观预警机制和援助接受国的汇率政策及一揽子援助条件可以得出以上结论。IMF曾于2005年在针对土耳其和阿根廷的援助协议中明确提出有关预算、社会保险、养老金制度以及经济自由化等一系列限制性贷款条款。然而,笔者发现,目前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均无法对国际组织干预一国国内经济事务的国际认同标准给予清晰的界定。另外,由于国际利益具有长期性和间接性的特点,而一国国内利益具有短期性和直接性的特点,我们很难在两者之间做出均衡考量⑧。事实上,对土耳其和阿根廷的贷款援助已经让IMF触及到了各国国内贸易、社会保障、经济私有化、养老金制度改革等关乎国家经济命脉的问题,而这些领域往往在国际法实践中属于国家主权事务范畴。由于目前各国还未就全球资本流动性监管问题提出可行性方案,导致全球金融系统性风险无法控制。以证券投资领域为例,1998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从全球角度展示了一国金融动荡所引起的全球多米诺骨牌效应;同时也从实证经济学角度验证了国际资本迅速外逃的系统性风险。对各主权国家而言,目前无任何个体政治及经济主体有能力处理国际收支平衡和货币危机等大规模市场失灵现象。以阿根廷为例,全球性证券投资流入该国资本市场和银行业后,其资本并未转化为该国实体工业投资,并未带动本国经济增长。笔者认为,该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是各国在规范国际资本流动方面缺乏有效的协同监管规则。在历次金融危机中,国际储备资金通过IMF和世界银行发挥其金融安全阀的作用,以保护各国及债权人利益。倘若我们能够构建一套有别于当前的全球金融体系,并且该体系能够通过完善的法律手段和市场工具对所有投资者行为进行规范,那么所有这些全球性的金融风险将可能被化解。基于IMF一贯开放的政策,凭借巨额的国际收支平衡援助基金,危机中的各国金融市场可以得到暂时性金融救助。但如果数个国家同时发生金融危机,则并非每个国家都可以获得救助机会。那些经济实力较弱的国家则会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其结果往往是在对其本国经济实体产生巨大冲击的同时,也会对该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产生重创。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马来西亚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表现不俗。该国在接收IMF救助资金后,该国政府并没有遵循IMF金融改革建议,而采取了其他手段对国际流动资本进行了临时性管制,同样使得该国从金融危机中快速复苏。这不仅说明IMF开出的“国际药方”并非适合所有国家⑨,更需要我们关注的是,面对拥有国家主权地位的借款方成员国,IMF尚无有效且低成本的贷款条件实施监控手段,且借款方成员国也不将贷款条件违约视为一种信用威胁。笔者认为,以上种种原因导致IMF的相关制度及规则在东道国的执行力度势必会被减弱。

二、国际金融货币体系:IMF制度缺陷

国际金融与货币体系或许是经济全球化最主要的助推器,这不仅表现在各种实证数据上,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上对各国经济产生了非均衡的影响,各国为适应全球化的调整压力也处于非均衡的格局。由于IMF的构建框架及其运行机制存在若干缺陷,导致其在全球金融货币市场的监管功能趋于弱化。笔者发现,资本自由流动对各国,特别是经济规模较小的国家的汇率稳定具有负面影响。在新的国际经济背景下,经济强国的各种宏观经济政策中的变量对经济弱小国家的经济稳定具有强烈的冲击效力。(一)系统性风险问题:资本流动性作为布雷顿森林协定产生的主要组织,IMF及其关联机构———世界银行通过各成员国所交资本配额构成其机构资本,通过配额制形成决议及展开相关金融工具的运行。IMF主要关注经常项目调整和流动,《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以下简称“协定”)第六款明确表明其主要目的之一是构建成员国间资本交换的框架;汇率机制以固定汇率为主,在必要情形下实行浮动汇率⑩。然而,笔者发现,IMF并未在其框架内对资本流动性控制及其监管设计任何防范措施,特别是在拉丁美洲和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夕,由IMF主导的陈旧金融体系已经无法防范及解决新的全球系统性风险问题。尽管许多国际机构、政府及学者呼吁改革当前金融体系,共同构建相关金融风险控制机制瑏瑡,但国家间未达成任何官方且具有法律执行力的协定,亦未采取任何实质性改革措施。笔者认为,IMF应当在以下领域作相关制度改革:资本和货币流动性监管、金融危机的“最后贷款人”功能、外汇制度以及治理结构;另外,“协定”中还存在相关条款冲突的现象,例如“协定”第四款和第六款中对资本流动存在完全相反的表述。具体表现为:“协定”第四款将促进各成员国自由资本流动作为IMF的首要目标,第六款则允许资本流动控制,只要该控制不影响经常项目转移,第六款同时又禁止利用IMF资金支持大规模资本流动。同为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国际清算银行(BIS)在过去数十年间,也一直致力于全球金融风险监控制度;在各种国际协定和谈判中不断倡导构建系统性金融机构资本和货币流动信息机制及信息共享平台,呼吁各成员国通过国际金融论坛分享以上信息。由国际清算银行发起的金融稳定论坛(FSF)在金融机构监管标准、行为准则方面达成过多项协议;在诸如金融机构的风险系数等相关重要金融概念的处理,以及成员国间进行官方合作模式构建方面,制定了若干规则瑏瑢。尽管国际清算银行在以上宏观政策、金融监管、会计审计准则、破产及清算的法律体系领域的成果具有全球性实践启示意义,但所有这一切成果未能预见或阻止亚洲和拉丁美洲,以及美国及欧洲当前的金融危机的爆发。如前文所述,IMF的关联组织———国际清算银行在过去数十年中已制定各种旨在规范国际金融机构的行为规范、行业标准、争端处理方式及机构强制执行力等规定。但纵观以上规范及准则的共性,我们不难发现,IMF在任何时候都倡导金融市场自由开放性及货币可自由兑换性原则,以所谓自由开放的金融货币体制为手段,达到资本输出国通过资金援助的方式推行各种限制东道国的政策瑏瑣。事实上,这些监管规范和金融工具却差异化地适用于各资本输出国和输入国。资本输入国往往被迫接受包括主权经济行为受限、选择特定制裁后果等内容在内的附加性义务条款。而这些条款对资本输出国的相关金融机构和投资者毫无约束力。但往往正是这些来自资本输出国的私人投资机构及市场投机主体造成了全球金融资本过快流动,使得本已脆弱的货币及金融体系监管规则不堪重负。笔者认为,与上述资本输出国各投机主体相比,违反附加性义务而接受制裁或各种限制条件的资本输入国处于完全不公平的地位。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上述附加性义务条款已逐渐被IMF纳入其贷款条件。再者,IMF及其关联机构所推行的相关监管规范对各发达国家推行的非一致性货币和汇率政策无任何约束,这显然是对受金融危机冲击的发展中国家施加不对称压力。同时,IMF所推行规则的完全开放性特点必然导致资本输出国不受约束的货币政策及有条件的限制性贷款机制不断影响并渗入资本输入国。虽然各资本输出国之间存在相互冲突的排他性的货币金融政策,但作为发达国家,他们有能力依据其稳健强大的经济规模,消减各自金融政策不连贯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以上措施又恰恰搅乱了经济规模较小的新兴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在IMF所推行的一系列金融货币监管规范的执行力方面,对于资本输出国和资本输入国双方的私人金融机构及私人投资机构的执行力问题,IMF到目前为止也未给出合理方案。(二)IMF“银行的最后贷款人”功能:贷款援助计划缺陷谈及IMF体制改革,首先应当考虑国际货币储备制度,IMF建立之初并无任何货币储备作为基础,机构所有项目最终都由占主导地位的数个成员国形成决议。也就是说,IMF只有作为国际金融货币体系的独立“捍卫者”,才拥有权限提出以多数成员国利益为主的决议,否则IMF体制运转始终存在各种系统性安全隐患。尽管IMF于1968年对“协定”通过了第二次修正案,引入了特别提款权机制,且该机制运作模式在后期不断完善,但特别提款权只占国际货币储备的2%,并未改变美国主导IMF的格局。另外,自建立之初,IMF就无任何自身资产。时任美国副国务卿HarryDexterWhite提出设计IMF配额制度时就提出,该机制设计应当反映“美国理念”,即通过各成员国出资,由占配额多数的国家来控制IMF。笔者认为,新的全球货币金融环境使得IMF在无充足自身资源的窘境中无法摆脱少数主要发达国家政治经济意图的控制,其结果必然是:针对不同国家,IMF所做出的相关决策具有高度的代表某种政治意图的非公平待遇特征。不断频发的金融危机使得IMF这个目前唯一类似超国家中央银行机构的改革更为紧迫。近年来,已有众多组织提议针对“协定”的诸多缺陷进行修订。由于IMF所担任的“银行的最后贷款人”功能不仅仅有资源要求,还应具备对各成员国的强制控制力,而针对“各成员国同时赋予IMF此项特殊权限”能否达成共识还存在很多疑虑。各国对于IMF的功能、国际监管理念变化等问题依然存在较大分歧。另外,IMF“银行的最后贷款人”功能还存在许多制度性问题,例如,不论受灾国是否需要IMF援助资金的情况下,如何完善IMF的预警机制,如何将其推行至所有成员国。另外,技术层面主要涉及的问题包括:反周期政策的运作模型和运作程序、一国金融风险等级测评、依据GDP这一有效尺度来限制一国贷款规模、限制性贷款条件的运用以及涉及私人投资机构的责任等。我们不难发现,亚洲和拉丁美洲的金融危机具有某种相似的特征,即危机爆发多源于国内金融体系性风险。虽然亚洲多数国家不存在宏观经济政策失灵的现象,但在国内市场与国际金融体系互动过程中却出现了金融系统功能失调现象。尤其以银行存在大量坏账为导火索,进而直接导致外汇计价责任(denominatedliabilities)违约,货币危机随即发生,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的净值不断恶化。债权人对国际收支危机事态发展的快速回应以及市场对金融调控机制的关注呼声最终导致该国危机全面爆发,从而导致全球金融体系产生系统性风险,经过与受灾国的谈判,IMF设计的具有“银行最后贷款人”功能的援助计划得以实施。笔者从微观层面分析发现,贷款援助计划存在某些重大缺陷。第一,相关私人金融机构不存在强制性责任,各债权人受邀参与执行救助计划完全出于自愿,以至于其经济效用十分不稳定。特别是涉及大规模私人债务或重大外债责任时,援助计划的最根本构建模式将很难维持稳定。第二,前文已有所论述,IMF在单方强调受灾国的责任同时,忽略了引起金融危机的主要责任主体。考虑到目前既定国际资本市场的整合程度,援助计划忽视了主要发达国家的货币、汇率政策以及财政发展状况及其未来变量。不可否定,正是主要发达国家的相关金融货币政策影响着全球利率水平、国际金融市场风险规模以及与国际收支调整模式紧密结合的跨国资本流动。笔者必须再次指明的是,与受灾国相比,发达经济体更有能力承担危机引起的经济结构调整成本。第三,自由模式救济方案和有选择性的官方评估机制。在东南亚危机中,备受质疑的马来西亚成功复苏主要采取了临时资本流动控制,该手段背离了IMF制定的“万能药方”式的援助计划。第四,在拉丁美洲和亚洲处理危机过程中,受灾国均寻求无限制的贷款援助,IMF也给予了相关要求的支持,但是规模巨大的救助资金的最终主要受益者是私人机构,此类无限制的贷款支持引起的道德风险和危机成本的分配不公问题不容忽视。更确切地说,除非私人机构同意分担因援助计划所引起的成本,否则在无任何针对债权人补偿机制的前提下,无限的贷款支持无法协助债务人实现具有持续偿债能力的目标。长期以往,债务国只能选择拒绝面对以上事实,当然也不须为其违约过错支付任何成本。其后果可想而知,接受贷款援助国的纳税人将是最终还款人。第五,IMF在危机处理中,客观上无需贷款援助的国家却也接受援助的现象显失系统公平。因此,笔者建议,IMF应当制定相关标准以明确禁止或至少限制债务人对IMF贷款资源的获取途径,除非这种援助是借贷组合式的双方分担模式。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目前IMF所实施的贷款援助计划仍未认真关注系统性风险问题瑏瑤。基于以上分析,贷款援助方案需要修改的内容主要包括:国内利率微调、短期资本账户限制措施缺失、债务人借款发放停滞等。(三)外汇市场的调控制度缺失外汇制度和外汇储备体系曾经是IMF在1960年前后的主要议题,历次会议的争论焦点皆是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的两难选择。以固定汇率为基准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1971年12月,西方十国所达成的新的国际货币制度协定———史密森协定(Smithsonianagreement),其主要意图在于修补之前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货币平价制度。其后在1972年,主要发达成员国纷纷采取浮动汇率手段,自行选择汇率制度。IMF于1978年在牙买加通过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第二次修正案》认可了早已出现的黄金非货币化制度、汇率自由浮动制度。然而,该《修正案》第4款未明确阐释各国浮动汇率的预警监管机制,也未对成员国稳定国际外汇市场的相关义务、货币失调判断标准、非IMF贷款资源受益国的强制执行力等问题做出任何说明。这些问题只能留给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者自行解决。另外,二十国集团针对东南亚金融危机所暴露出来的各种全球金融市场监管问题,曾建议在维持原金融体系前提下,实施新的货币平价体系和调整机制。但该建议最终未能付出实施,主要原因是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存在潜在的相互非连贯性和非兼容性,势必导致主要货币失调。笔者认为,在目前国际环境下,多数发展中国家货币依然与主要发达国家三种货币挂钩,必将因相互货币挂钩不协调而威胁本国货币的稳定性瑏瑥;而IMF所提供的解决方案是对少数发展中国家货币政策进行调控,忽略了主要发达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和汇率监控,由此产生了主要货币市场的剧烈波动,从而无法实现浮动汇率倡导者的预设目标,即平稳外汇市场环境、维持外汇储备稳定、保持各经济体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另外,各种衡量汇率波动的统计工具所确定的主要货币真实汇率的不稳定性在浮动汇率体系下被进一步拉高,其溢出效应势必扰乱发展中国家市场,同时对非主导货币国家的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环境带来负面影响。由于缺乏有效的全球金融货币监管法律框架,在过去的28年中,主导货币国家仅仅有过两次协调合作的市场干预行为瑏瑦。回顾国际金融史,我们发现,一旦出现汇率大幅波动的危机时期,主导货币国家从未对市场协同干预和外汇平价制度的争端达成妥协。截至2007年有仅超过半数的新兴市场国家采取固定汇率与可调节的货币挂钩的折中政策,而该政策在1991年前有多达2/3的发展中国家采纳。此货币政策适用范围减小的主要原因在于在主要挂钩货币自由流动的国际环境下,浮动汇率制更有利于各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因此,供各成员国可选择策略如下:自由浮动汇率制度、严格的货币局制度或以上两种手段的折中制度。对于经济规模较小的国家而言,采取浮动汇率已暴露了许多市场风险;而阿根廷及其他经济体采取货币局制度后导致本币高估、国际收支失衡、挂钩货币产生的外部冲击等系列问题也不容忽视。因此,笔者认为,IMF应当结合以上各种市场调控手段,构建一种灵活的货币浮动制度与市场有限干预手段相结合的国际金融监管协作机制。

监管问题范文篇4

扩大监管范围,减少监管豁免,强调全员监管为降低监管豁免对金融危机的深度和规模的影响,各国金融监管机构已就加强金融监管、扩大金融监管范围达成了共识。美国政府认为,所有可能给金融系统带来严重风险的金融机构都必须受到严格监管。因此,应将监管范围扩大到所有可能对金融稳定造成威胁的企业,除银行控股公司外,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也将被纳入美联储的监管范围。而欧盟则认为,混业经营的银行体系脱离实体经济发展需要的自我膨胀,应对此次金融危机承担主要责任,必须强化对所有金融机构的监管。

改革国际金融监管机构,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成为共识从国际金融监管机构的改革来看,在2009年4月举行的G20伦敦峰会上,与会成员国达成一致意见,同意将金融稳定论坛扩展为金融稳定委员会,并赋予后者更强的制度基础以及促进金融稳定的更宽泛职能。同时国际国币基金组织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一个以G20为重要平台,以金融稳定委员会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主要支柱,以国际证监会组织、巴塞尔委员会、八国集团等为主要辅助的国际监管合作体系正在逐步形成。而在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方面,危机爆发以来,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的呼声高涨。欧盟和美国的改革方案都将金融监管国际合作作为一个重要议题加以强调,加强国际金融监管的密切协作成为各国的共识。

当前中国金融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中国的金融监管也慢慢和国际接轨。在此轮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国经济受到的主要冲击在于外需下滑带来的出口需求下降,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但是这并不能说明我们的金融监管没有问题,相反,为了履行中国加入WTO时的承诺,中国金融市场也需要逐步对外开放。在这种背景下,审视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当前中国金融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下几个方面。

(一)宏观金融监管框架不完善虽然我国金融监管的基本架构已经形成,但面对日新月异的金融环境,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各国调整自己的金融监管体系,何其相比,当前我国的金融监管框架显得不够完善。首先是宏观金融监管执行者的定位问题。央行的目标定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的规定是:央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以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但对于银行、证券和保险的监督又分别由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承担,这种目标与手段不平衡的现象不利于宏观监管目标的实现。其次是宏观金融监管在跨行业维度上的问题。这主要在于一些大型金融机构大规模开展混业经营,同时又有很多金融机构经营业务同质化,金融监管体系的变革跟不上金融市场的变化,导致容易产生系统性风险。三是宏观金融监管在跨时间维度上的问题。主要是我国对金融机构的流动性资本要求缺乏动态性监管和逆周期性监管。

(二)金融监管法律法规不健全我国与金融监管有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票据法》、《保险法》、《证券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法律及一些与金融监管有关的部门规章制度。我国没有专门的金融监管法,如果将这些零散分布的作为金融监管依据的法律法规统称为我国的金融监管法律法规体系的话,这个体系也具有巨大的缺陷。首先是法律法规覆盖面不够广泛,如私募基金和产业基金,就没有有关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规范。其次一些法律法规条文过于笼统,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操作起来难度较大。另外,金融立法滞后,金融立法没有能够很好地结合金融市场的发展,立法缺乏前瞻性。总之,我国有关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还有待完善。

(三)金融监管标准与国际金融监管标准差距较大,协调性不够在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加速,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情况下,金融的国际化趋势尤其明显。金融的国际化要求金融监管的国际化。为使金融监管更具公平性,让监管者和被监管者具有同样的约束,以巴塞尔委员会为代表的一些权威国际组织公布了一系列金融监管的指导性文件,这些指导性文件都是被大多数国家所接受的。但是,我国由于金融业发展起步较晚,计划经济体制遗留的问题也较多,使得我国现在的监管机构对一些发达国家监管部门所不能容忍的问题放宽了监管标准。随着我国加入WTO时承诺的金融市场逐步开放时间的临近,提高我国金融监管的标准,争取早日和国际金融监管标准接轨,增强国际监管的协调性势在必行。

提升中国金融监管水平的对策建议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进入后危机时代,世界各国针对在这次危机中发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各自的应对办法,形成了一系列关于金融监管的最新成果。针对我国当前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以解决。

(一)完善宏观金融监管框架体系危机后各国进行的金融监管改革的核心思想均是加强宏观监管的审慎性,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同时,维护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也是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重要目标,因此完善宏观金融监管框架对我国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重新明确央行在金融监管中的定位,扩大央行权限,以监控系统性风险。尽管央行已经依法具有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能,但到目前为止,我国仍缺少一个监测并防范宏观金融系统性风险的专门机构。可以借鉴美国扩大美联储权限的做法,扩大央行权限,赋予央行识别、监控、预警整个金融体系风险的职能。其次,强化逆周期金融监管和动态性金融监管。2010年1月13日,银监会公布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督检查指引》,这是强化逆周期金融监管的一个很好的尝试。而为了强化动态性金融监管,我国可逐步全面采取动态拨备的制度。

(二)完善金融监管法律法规体系强有力的监管体制必须依靠完善的法律体系,《巴塞尔核心原则》明确指出,适当的金融监管法律框架是必要的,法律法规体系是公共金融基础设施的重要内容。首先,要建立健全金融监管法律框架体系。针对缺乏监管的监管对象出台专门的法律法规,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将现行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进行整合,形成金融监管法律框架体系。其次,要加快制订有关法律的具体实施细则。根据金融市场的发展情况,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细则。只有实施细则明确了,金融监管才能落到实处。同时,在建立健全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时,必须提高我国金融立法的前瞻性和适用性。

监管问题范文篇5

一、食品安全监管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通过几年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食品市场秩序多年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已经触及,但仍未得到根本解决,治本的任务仍然繁重。从食品市场违法违章行为发生的特点看,由于受利益机制的驱使,假冒伪劣等不合格食品案件易发多发,变换花样,禁而不止;从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看,市场行为固有的短期型和盲目性的克服,法制观念的增强和诚信意识的培养,市场体系的培育和完善,法制体系的建立健全等,都决非旦夕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将贯穿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全过程;从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来看,不仅仅是中国的国内问题,而是属于全球性的国际问题;从食品自身的安全性能而言,零风险的食品是不存在的。摆在我们面前的是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正如吴仪副总理在总局呈报国务院的《关于2006年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情况的报告》上所作的重要批示:工作抓得不错,望再接再厉。食品安全永远要抓下去,丝毫不能放松。

二、农村食品安全是监管薄弱环节比较突出的地区

从目前的食品安全整体情况而言,食品安全监管,最艰巨的任务及最薄弱的环节仍然在农村。从经营主体来看,农村食品市场经营主体点多分散、涉及人员众多面广、监管任务繁多重大。从查处违法行为来看,去年查处的农村食品安全违法案件占全国的90.46%,查处的不合格食品占全国的52.09%,大量的食品违法案件发生在农村。从执法监管人员数量和执法手段来看,农村执法人员很少,农村基层工商所建设滞后,执法手段落后,还停留在眼看、手摸、鼻闻等一些原始手段上。从各地整治情况来看,工作进展还很不平衡,一些农村食品市场还存在诸多问题,无证照生产经营食品,制售有毒有害、假冒伪劣等不合格食品违法行为在一些地方比较突出,损害了农村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应将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转移到农村。

三、无证无照经营食品的问题亟待全社会关注和治理

从食品安全全局来看,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涉及内容复杂、政策性强,无证无照经营食品的问题成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不到位的难题。从无证无照经营食品问题来看,无证无照经营食品的经营者大多是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农民等贫困人员,其经营收入往往是全家唯一的生活来源,具有流动、分散、隐蔽、随意性的特点,有的检查时或关门或逃走,有的取缔后另起炉灶,有的强行取缔时,则会形成“寻求生存权”与“履行职责权”的对抗,极易导致群体事件的发生,成为困扰各地的一个社会难题,应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积极主动地实施社会综合治理。

四、经营者自律制度的建立是食品安全监管的治本环节

虽然国家有关部门了一系列经营者自律行为的规范性文件制度,但仅仅依靠经营者自己落实自律制度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高度重视引导教育、社会监督和工商督查等外在措施。我们要认识到,目前对不落实经营者自律制度的行为缺乏具体有力的监督、约束和惩戒机制,经营者自律制度行为的社会监督与控制缺乏相应的法律制度保障。必须努力建立教育、倡导、约束、监督、惩戒相统一的机制,鼓励与规范经营者的诚信经营行为,形成工商积极引导、经营者严格自律、社会密切关注与监督的自律制度建设建设格局。这里的关键是:要让广大经营者通过实施自律制度真正体会到与提高其经济效益是正比关系,这是落实企业经营者自律制度的根本原则,只有这一原则得到体现,才能切实把自律制度扶上自觉自愿自律的绿色通道。

五、不合格食品的退市问题是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的关键环节

所谓关键环节就是说由牵一发而动全省之功力,或叫做牵一发而影响整体的效果。从目前法律法规赋予工商机关的职能来看,主要是查处市场中食品违法行为、处理市场中不合格食品;从实施的各项监管制度而言,工商机关通过对市场的巡查、质量监测和快速检测等手段,发现不合格食品,确保及时退市。福建省工商局实施的《不安全食品退市工作暂行办法》,新疆塔城工商局推行的“不合格食品电子预警退市”监管方式,达到了以退市促进经营者把好入市关、规范交易行为的自律意识提升的目的。

六、建立突发事件快速应对机制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首要任务

随着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制度的不断完善,经营者自律诚信意识的不断提升,消费者自我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监管者行政执法水平的提高,虽说导致食品安全的因素在逐渐减少,但由于受环境、科技发展等不可抗力条件的限制,人力所能及时发现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产生的概率不会减少,就是说零风险的食品安全是很难存在的。而流通环节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是食品安全事件的高发环节。现代化的生产技术带来的食品数量是很大的,现代化的营销网络带来的食品市场是很大的,生活社会化需求的提高所带来的食品经销者和消费者的数量是很大的,突发性食品安全事件所带来的受害后果是很难估量的。因此,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建立健全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主要建立应急处置的组织指挥体系、物质技术保障体系、问题困难应对体系、成绩责任量化指标评估体系等。重点是如何应对媒体,充分保障民众的知情权;如何控制问题食品,最大限度遏制其传播;如何落实第一现场责任,充分发挥应对者的主观能动性;等等。

监管问题范文篇6

金融监管是近年来讨论得热闹的问题,它使管理层关注,也启发着人们去思考。

国家幅员与监管制度安排

一般说来,国家幅员辽阔容易产生监管的阻力,因为国家大、经济发展不平衡,存在着区域利益、部门利益差别。再说国家大不容易产生监管的规模效应:监管力量不能迅速达到,信息不容易掌握。所以大国的监管要有集中的权威部门,要有比较雄厚的监管力量,要能迅速掌握信息。

日本1998年6月成立金融监管厅,将全部监管从大藏省剥离出来,是因为金融机构的问题多,众多银行、证券公司破产倒闭,这一方面表明必须加强监管,另一方面表明由大藏省监管的弊端。

英国1997年5月成立金融服务管理局专门进行金融监管,是基于降低“声望成本”。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不是一个政府机构。它的管理不能认为是纯粹的政府行为,而更多的是一种行业行为。行业行为体现市场经济的需要,所以英国金融监管独立于央行,不是强化政府行为,而是强化市场行为。

无论日本还是英国,国家的幅员都很小。它们的监管制度安排在较小的范围内能够求得监管与被监管力量和机制的均衡,但在幅员辽阔的大国未必能做到这一点。

混业经营与监管制度安排

一般说来,统一监管要求完备的防火墙制度、高素质的监管人员。这样,容易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发现和处理产生的矛盾,因而在金融业混业经营的条件下,大都选择统一监管的模式。

但混业经营不一定就要统一监管。美国金融业已趋向混业经营,但它的金融监管机构有:通货监管署和存款保险公司——监管银行;证券交易委员会——监管证券;保险监管委员会——监管保险。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混业经营中,通过金融控股公司进行监管的情况,称做双层监管。金融控股公司既起监管作用又起协调作用。

货币政策与监管制度安排

应当说这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不存在金融监管服从于或服务于货币政策,也不存在货币政策服务于或服从于金融监管。它们从不同方面作用于经济增长:货币政策从调节货币供给量去作用于经济增长(侧重于量的方面),金融监管从保障资金的正常运行去作用于经济增长(侧重于质的方面)。但这两者有一个相互配合的问题,特别是在怎样适应经济周期的发展变化方面。货币政策是逆经济周期的,即当经济周期处于繁荣阶段过热时,应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而当经济周期处于萧条阶段,应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而在经济过热时,发生金融风险的可能性大,这时,要增强金融监管力度,在经济下滑时,发生金融风险的可能性小,这时,可以降低金融监管力度,即:

经济繁荣阶段经济过热—减轻货币政策力度—增强金融监管力度;经济萧条阶段经济趋冷—增强货币政策力度—减轻金融监管力度。

进一步说,减轻货币政策的力度要有增强金融监管力度的配合,增强货币政策的力度要有减轻金融监管力度的配合。

分离成本与监管制度安排

监管部门要不要从央行分离出来,必须考虑金融风险带来的损失,政府要不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为社会公众分担一部分损失。如果要,监管部门就不宜从央行分离出来,因为央行代表政府,同时,只有央行才具有为社会公众分摊一部分损失的能力。

从我国的现实看,金融风险带来的损失,主要由中央银行承担。其承担的方式,或者直接拿钱,或者以一种证券去替换另一种证券。从货币供给的角度说,央行供给的内在货币是政府的负债。从债权、债务关系说,央行承担损失,无非是承担负债。有人说,从现有的监管力量和运作情况看,证监会、保监会主要是审批机关,当然审批也是监管,是审慎监管,但难以发挥日常监管的作用。假如某证券公司被股民挤兑保证金,发生金融风险,在这种情况下是靠证监办,还是靠银行?可以说必须靠银行,因为最终要靠银行拿钱来平息。监管部门要不要从央行分离出来,还要考虑“分离成本”。这种成本,除了“另起炉灶”要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外,还要考虑在运作中产生的“摩擦成本”,摩擦成本是一种额外发生的交易费用。

监管从央行分出来,能额外发生什么作用,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是加强监管力量,是提高监督效率,还是避免监督弊端,或者还是“因人设庙”?当前的问题不是分离出来,而是在金融监管方面要有协调机构,信息交换上的协调,法规上的协调,日常监督的协调,处理上的协调。

监管有无宽严之分

监管是政府行为。从理论上说,依法监管,按章办事,统一规范,在法规面前人人平等,没有宽严之分。但在执行过程中,在行为的选择上有宽严之分。因为,约束人的行为的,除了政府行为外,还有市场行为,还有道德因素。如果在一定条件下,市场的因素和道德的因素对约束人的行为更有效,则政府的行为可减轻一些;相反,政府的行为应加强一些。这样,反映在监管上就会有松与紧、宽与严之分。

金融监管的道德风险

金融监管的道德风险会有如下表现:

1.事先不明确准不准你干,事后清理,说你违规;

2.事情的发生涉及两个以上的金融机构,对其中一个金融机构的处理严,对另一个金融机构的处理宽。如某银行贷款给证券公司,证券公司把资金给企业炒股票,监管机构追究银行,说信贷资金进入股市违规,并给予处分,而证券公司没事;

3.央行直接兴办信用社,造成了烂账,信用社兼并为商业银行后,央行从商业银行的账户上直接把钱划走,烂账留给商业银行;

4.央行利用手中的货币供给权、给钱,息事宁人,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要不要兴办民营银行取决于风险由谁来承担

监管问题范文篇7

金融监管是中央银行的重要职责,央行金融监管到位程度、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央行威信和权威的树立,关系到央行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

一、建立以风险监管内容为核心的金融监管

金融监管的内容应该涵盖有关金融机构从市场准入到市场退出的全部业务活动,其中大量和主要的是日常经营的规范性和风险性监管。但我国目前央行的监管内容主要是机构的审批、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审查及经营的合规性,对金融机构的日常经营的风险性监管尚不规范和完善,机构审批、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审查以后怎样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管则注意得不够,金融检查或稽核也主要是一种合规性检查,而不是现代意义上的金融风险监管。参照《巴塞尔协议》的有关要求,借鉴国际监管办法,结合我国金融业的实际,当前我国中央银行金融业风险监管重点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在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基础上开展风险监管,保证金融业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对上述“三性”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地区金融机构的特点,制订量化监管指标进行具体操作。第二,建立大额贷款的报告制度。严格防止风险集中在少数单个贷款大户,限制贷款过于集中,监管单个贷款比率,并形成风险报告制和备案制。第三,加强重视对表外业务的监管。目前我国金融机构的表外业务有日益增大的趋势,把其纳入金融监管的视野已成为一个迫切的任务,要尽快制定专门的表外业务监控办法。第四,制定出能客观反映我国银行业风险的各类资产风险权重和核算系数,定出贷款集中风险、贷款沉淀风险等风险权重。第五,要建立真正的风险准备金,以增加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尤其对中小地方性金融机构加大提取呆账准备金和坏账准备金的力度,简化手续,强制执行。第六,推行存款保险制度,设立由财政部为主注入资金及各商业性金融机构认缴部分资本金,不以盈利为目的,直属国务院,由中国人民银行管理的政策性存款保险机构,利用强制方式对在我国境内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进行存款保险。至于存款保险费用和赔付比例,可依据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比例,资产风险比例等有关风险监管的重要指标来制定。

二、完善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

当前,金融法制建设应当紧紧围绕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工作重点,做好金融机构风险防范和市场退出等立法研究和起草工作。一是对已出台的金融法规,要抓紧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以增强现行金融法规的可操作性,真正解决当前金融监管过程中有法难依的问题。二是完善金融法律法规体系,重中之重是尽快建立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法律制度。此外,金融机构破产方式的立法也应当提上工作日程,尽早出台,以避免引起社会的不安定。

中央银行金融监管应有直接人事处理权。中央银行金融监管对违规问题处理时对事对人的处理要对称,做到“两结合”:一是对事对人处罚结合,也就是既要纠正违法违规问题,又要对责任人进行处理,使其吸收教训,也教育他人。二是经济处罚和行政处分相结合,让违法违规金融机构集中共同承担经济损失,达到相互制约的作用。而且要改变中央银行只有审查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的现状,对被监管金融机构享有人事处理权,通过法律形式确定。

监管问题范文篇8

金融监管是中央银行的重要职责,央行金融监管到位程度、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央行威信和权威的树立,关系到央行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

一、建立以风险监管内容为核心的金融监管

金融监管的内容应该涵盖有关金融机构从市场准入到市场退出的全部业务活动,其中大量和主要的是日常经营的规范性和风险性监管。但我国目前央行的监管内容主要是机构的审批、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审查及经营的合规性,对金融机构的日常经营的风险性监管尚不规范和完善,机构审批、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审查以后怎样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管则注意得不够,金融检查或稽核也主要是一种合规性检查,而不是现代意义上的金融风险监管。参照《巴塞尔协议》的有关要求,借鉴国际监管办法,结合我国金融业的实际,当前我国中央银行金融业风险监管重点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在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基础上开展风险监管,保证金融业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对上述“三性”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地区金融机构的特点,制订量化监管指标进行具体操作。第二,建立大额贷款的报告制度。严格防止风险集中在少数单个贷款大户,限制贷款过于集中,监管单个贷款比率,并形成风险报告制和备案制。第三,加强重视对表外业务的监管。目前我国金融机构的表外业务有日益增大的趋势,把其纳入金融监管的视野已成为一个迫切的任务,要尽快制定专门的表外业务监控办法。第四,制定出能客观反映我国银行业风险的各类资产风险权重和核算系数,定出贷款集中风险、贷款沉淀风险等风险权重。第五,要建立真正的风险准备金,以增加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尤其对中小地方性金融机构加大提取呆账准备金和坏账准备金的力度,简化手续,强制执行。第六,推行存款保险制度,设立由财政部为主注入资金及各商业性金融机构认缴部分资本金,不以盈利为目的,直属国务院,由中国人民银行管理的政策性存款保险机构,利用强制方式对在我国境内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进行存款保险。至于存款保险费用和赔付比例,可依据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比例,资产风险比例等有关风险监管的重要指标来制定。

二、完善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

当前,金融法制建设应当紧紧围绕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工作重点,做好金融机构风险防范和市场退出等立法研究和起草工作。一是对已出台的金融法规,要抓紧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以增强现行金融法规的可操作性,真正解决当前金融监管过程中有法难依的问题。二是完善金融法律法规体系,重中之重是尽快建立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法律制度。此外,金融机构破产方式的立法也应当提上工作日程,尽早出台,以避免引起社会的不安定。

中央银行金融监管应有直接人事处理权。中央银行金融监管对违规问题处理时对事对人的处理要对称,做到“两结合”:一是对事对人处罚结合,也就是既要纠正违法违规问题,又要对责任人进行处理,使其吸收教训,也教育他人。二是经济处罚和行政处分相结合,让违法违规金融机构集中共同承担经济损失,达到相互制约的作用。而且要改变中央银行只有审查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的现状,对被监管金融机构享有人事处理权,通过法律形式确定。

监管问题范文篇9

金融监管是中央银行的重要职责,央行金融监管到位程度、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央行威信和权威的树立,关系到央行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

一、建立以风险监管内容为核心的金融监管

金融监管的内容应该涵盖有关金融机构从市场准入到市场退出的全部业务活动,其中大量和主要的是日常经营的规范性和风险性监管。但我国目前央行的监管内容主要是机构的审批、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审查及经营的合规性,对金融机构的日常经营的风险性监管尚不规范和完善,机构审批、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审查以后怎样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管则注意得不够,金融检查或稽核也主要是一种合规性检查,而不是现代意义上的金融风险监管。参照《巴塞尔协议》的有关要求,借鉴国际监管办法,结合我国金融业的实际,当前我国中央银行金融业风险监管重点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在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基础上开展风险监管,保证金融业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对上述“三性”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地区金融机构的特点,制订量化监管指标进行具体操作。第二,建立大额贷款的报告制度。严格防止风险集中在少数单个贷款大户,限制贷款过于集中,监管单个贷款比率,并形成风险报告制和备案制。第三,加强重视对表外业务的监管。目前我国金融机构的表外业务有日益增大的趋势,把其纳入金融监管的视野已成为一个迫切的任务,要尽快制定专门的表外业务监控办法。第四,制定出能客观反映我国银行业风险的各类资产风险权重和核算系数,定出贷款集中风险、贷款沉淀风险等风险权重。第五,要建立真正的风险准备金,以增加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尤其对中小地方性金融机构加大提取呆账准备金和坏账准备金的力度,简化手续,强制执行。第六,推行存款保险制度,设立由财政部为主注入资金及各商业性金融机构认缴部分资本金,不以盈利为目的,直属国务院,由中国人民银行管理的政策性存款保险机构,利用强制方式对在我国境内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进行存款保险。至于存款保险费用和赔付比例,可依据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比例,资产风险比例等有关风险监管的重要指标来制定。

二、完善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

当前,金融法制建设应当紧紧围绕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工作重点,做好金融机构风险防范和市场退出等立法研究和起草工作。一是对已出台的金融法规,要抓紧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以增强现行金融法规的可操作性,真正解决当前金融监管过程中有法难依的问题。二是完善金融法律法规体系,重中之重是尽快建立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法律制度。此外,金融机构破产方式的立法也应当提上工作日程,尽早出台,以避免引起社会的不安定。

中央银行金融监管应有直接人事处理权。中央银行金融监管对违规问题处理时对事对人的处理要对称,做到“两结合”:一是对事对人处罚结合,也就是既要纠正违法违规问题,又要对责任人进行处理,使其吸收教训,也教育他人。二是经济处罚和行政处分相结合,让违法违规金融机构集中共同承担经济损失,达到相互制约的作用。而且要改变中央银行只有审查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的现状,对被监管金融机构享有人事处理权,通过法律形式确定。

监管问题范文篇10

一、刑罚执行监督概述

(一)刑罚执行监督的概念与特征

1.刑罚执行监督的概念

(1)刑罚,指刑法规定的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人适用的限制或剥夺其某种权益的强制性制裁方法。根据我国刑法第32条的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仅适用于犯罪的外国人)。

(2)刑罚执行,指有行刑权的司法机关依法将人民法院生效的刑事裁判对犯罪分子确定的刑罚付诸实施的刑事司法活动。目前,我国的刑罚执行主体包括公安机关、人民法院、监狱和社区矫正组织。刑事执行是指国家刑事执行机关将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刑事判决或裁定付诸实施的刑事司法活动。刑事执行包括无罪判决、免除刑事处分和非刑罚处理方法的执行,而刑罚执行不包括上述内容。因此,刑事执行的外延大于刑罚执行,刑罚执行是刑事执行的核心和主体。

(3)刑罚执行监督,指人民检察院对刑罚执行机关执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刑事判决、裁定的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的法律监督。

2.刑罚执行监督的特征

(1)监督职能的广泛性。1)对监狱(包括未成年犯管教所,下同)、看守所、拘役所执行刑罚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2)对监狱、看守所、拘役所管理教育罪犯的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对公安机关管理教育监外罪犯的活动实行监督。3)对刑罚执行和监管改造中发生的“四种案件”进行立案侦查。4)对刑罚执行和监管改造过程中发生的司法人员贪污贿赂、渎职侵权案件进行立案侦查。5)配合有关部门搞好职务犯罪预防,受理被监管人员及其亲属提出的控告和举报等。由此可知,刑罚执行监督的范围包括执行主体对罪犯行刑改造的全部活动。

(2)监督方式的多样性。刑罚执行监督的方法包括一般执行监督方法与特殊执行监督方法{3}。前者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对轻微违法行为提出口头纠正意见;二是对严重违法行为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后者包括:1死刑临场监督方法(刑事诉讼法第212条第1款)。2)对罪犯暂予监外执行活动实施监督(刑事诉讼法第215条)。3)对罪犯减刑、假释活动进行监督(刑事诉讼法第222条)。4)对刑罚执行活动中的违法犯罪案件进行办理。对司法工作人员的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案件进行立案侦查;对被监管人员的犯罪案件,通过办案手段协同有关部门予以打击,维护正常的监管秩序。此外,检察机关还可以根据法律监督的情况和被监督对象的现状,提出完善、改进监管工作的检察建议。

(3)监督形式的特殊性。刑罚执行监督的组织形式主要为派驻检察。派驻检察指人民检察院为履行刑罚执行监督职责,依法在监管改造场所设置专门的检察机构,保障国家法律在监管改造场所的统一、正确实施。其具体形式有:一是派出检察院,即在大型监狱,或在监狱比较集中的地区设置派出检察院,其具有批准逮捕、提起公诉、接受控告申诉、职务犯罪侦查等多项职能;二是派驻检察室,即在不需要设立派出检察院的监管改造场所设置派驻检察室,承担刑罚执行监督的各项任务;三是派员检察,即由人民检察院的监所检察部门派员到监管改造场所进行监督检查。

(4)监督效能的程序性。刑罚执行监督工作中,检察机关的任务是对刑罚执行活动是否合法进行审查,其本身不参与具体的管教活动。即刑罚执行监督权对于执行主体来讲,只是一种程序性的权力,而不是实体处分和惩戒的权力。刑罚执行监督不是具有管理功能的监督,而是一种具有制约功能的监督,是不同主体之间作为一种制约方式,体现权力制衡的监督。检察机关不能直接改变刑罚执行的现状,监督效能的实现主要依赖于执行机关的重新作为。即使是查处执行人员职务犯罪案件,其本身仍不能代替执行行为,纠正错误行为仍需要执行机关依职权作出。

(二)刑罚执行监督的任务与分

罪或漏罪又判处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则只执行新判处的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如果法院对新罪或漏罪没有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则不能再执行原来的附加剥夺政治权利。二是如果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在假释撤销时尚未执行完毕,法院对新罪或漏罪又判处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则按我国刑法关于对新罪和漏罪规定的不同的数罪并罚原则,决定新的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如果法院对新罪和漏罪没有判处剥夺政治权利,或者罪犯是因违法违规行为被撤销假释的,则应执行尚未执行完毕的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

(3)对数罪单独或附加判处剥夺政治权利刑罚并罚的情形作出规定。在决定执行主刑的同时,几个附加刑均须执行,原则是合并执行,但参照刑法的有关规定,应当明确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只需执行一个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即可;二是对判处两个以上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不得超过3年;三是其他情形下合并执行不能超过法定的剥夺政治权利的最高刑期5年。

2.完善驱逐出境刑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