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物质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6 07:30:54

化学物质

化学物质范文篇1

关键词:城市生态环境;化学物质;环境污染

化学物质涉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使世界丰富多彩。据美国统计,约有4万余种化学物质在商品中流通,每年约有500—1000种物质投入使用。另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发展中国家每年约有50万人遭受化学物质危害,有近5000人死亡;而全世界每年约有75万人死于空气污染。在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中,大量的化学物质经各种途径排放到环境中:印度博帕尔农药厂甲基异氰酸盐的泄露,深圳化学品仓库爆炸,吉林石化双苯厂爆炸等,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危害。随着社会进步,绿色、和谐和区域生态保护,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因此,减少化学物质的排放,保护环境,就显得极为重要。

一、城市生态环境中的化学问题

1.1能量供给中的化学问题

目前,我国城市能源消费结构组成中70%为煤,而其中的80%用于工业生产,且利用率低于30%。2000年因燃煤排放的SO2为2000万吨。供能过程中产生的SO2、烟尘(主要是颗粒物、飘尘)以及NOX等造成城区烟雾弥漫,环境污染严重。二十世纪30-70年代,引起世界重大的大气污染事件的主要污染物质,均为SO2和烟尘。2006年,我国都市空气粉尘量为87.8ug/m3,位列亚洲倒数第三位。SO2、NOX在环境中能进一步发生化学反应,行成危害更大的第二次污染:SO2+O2=SO3SO3+H2O=H2SO4(酸雾)NOX+H2O→HNOX(酸雾)

1.2车辆能源供给的化学污染

世界发达城市的车辆密度最高约为每平方公里近1万辆;我国大中城市的汽车保有量正在逐年增加,石油产品的消耗量与日剧增,随之而来的是城市生态环境中有害化学物质的增加。汽油、柴油在发动机中反应的共同点是燃烧不完全,产生大量的含有NOX、CO、CO2和其他的含炭化合物。据河南日报报道,郑州市大气污染的主凶是机动车,尾气中CO的排放量日均近500T,年排放量约为22万T,占市区CO总量的70%;NOX年排放量约7000T,占总量的40%。在未来的若干年中,我国家庭轿车和农用机械车辆将有更大幅度的增加,燃油生成的NOX、CO、CO2、粉尘、颗粒物、含炭有机物及由此引发的光化学烟雾等有害物质必然会大量增加,生态环境被污染的程度必将加大。

1.3金属污染物

城市金属污染物主要来自化石型燃料的不完全燃烧和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排放。原煤燃烧后的大气烟尘超过10%;油料约1%。矿石的加工、烧结;水泥的煅烧、运输、使用;各种矿物的开采、筛选、冶炼;有色金属加工;焦碳的烧制等都产生大量的粉尘和含有多种金属微粒的有害气体,如Pb、Hg、Gd、Ba、As、Se、Fe及其氧化物。粉尘吸附NOX、SO2、CO2,在金属及氧化物的催化下发生氧化反应,再与H2O形成含有H2SO4、HNOx的高毒性酸雾。金属、金属氧化物的粉尘,使大气生态的成份发生改变,对生物群产生危害,尤以人和动物受害明显。甘肃徽县有色金属(铅、锌)冶炼公司周围居民血铅严重超标,近300人住院治疗。10年间,该公司周边的土壤、水体、植被均遭受Pb、Zn的严重污染。据专家预计:污染作用将持续近30年。

1.4生活中的污染

化学物质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也给我们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家中用的灭蚊、蝇、蟑螂、臭虫的杀虫剂中含有机氯杀虫;多氯联苯用于电器制造;阻燃剂用于塑料、纺织、小家电生产;氟化物用于不粘锅、防水服、防水家;人造麝香广泛用于化妆品、清洁用品的芳香剂;三氯生用于肥皂、个人护理品生产;双酚A常用来制造食品容器(如奶瓶等)、饮料容器、CD、DVD、镜片及环氧树脂的添加剂,……事实上,现代家庭生活中使用的各种物质材料,都与化学物质紧密相联,并有致癌、致突变、致畸变的严重危害。

1.5汽车装潢的化学污染

轿车装饰中的贴膜、胶合剂、装饰布、防虫剂等,,以甲醛、苯、甲苯、二甲苯、丙酮、氯仿、乙苯、苯乙烯、醋酸乙烯、芳香烃类为代表形成污染。甲醛,对中枢神经和视力有强烈作用,会诱发鼻咽癌,支气管炎;造成育龄妇女月经紊乱,甚至胎儿畸变。现代调查显示:甲醛超标地域,幼儿患白血病比例明显上升。苯进主要存留在骨髓和腹腔脂肪中,能抑制血细胞的制造和血机能,破坏白细胞,破坏人体免疫机制,危及生命。

1.6塑胶运动场地

城市许多学校都建造的塑胶运动场地,材料都含有溶剂C6H6、C6H5-CH3、CH3COCH3等,主要基质是以二异氰酸甲苯酯(TDI)为主的软质泡沫材料。TDI它不溶于水,易溶于丙酮、醋酸乙酯、甲苯等有机溶剂,有特殊气味,挥发性大;具有明显的刺激和致敏作用;高浓度接触表现为咽喉干燥、剧咳、胸痛、呼吸困难,并能引起肺水肿、肺炎;长期低浓度接触,呼吸功能严重受损。据涂料协会统计,97年涂料年产量为11万吨,而今更高。涂料的80%用于城市建设,家装也占大部分。

二、化学污染的危害作用

2.1特点与途径

化学物质与环境体系中个体的作用有以下特点:a、低浓度;b、长期性;c、多因素;d、复合性。化学污染物与生物群落的循环(以人类为例)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进行:1、以空气为媒介,由呼吸道吸入后经肺血液循环侵入人体。2、经空气、水、接触物(如衣物)为媒介,经皮肤、毛囊被皮脂腺吸收侵入人体,但不同种类的化学物质其溶解性不同,经人体皮肤吸收侵入的量亦不相同,如苯胺属水溶性物质,易于皮肤吸收,而苯经皮肤吸收的则较少。3、以各种食物为媒介,由消化道侵入人体,常见的有各种超标的食品添加剂及非法添加剂,如苏丹红、瘦肉精、亚硝酸盐、吊白块、水发食品中的甲醛等。公务员之家:

2.2作用

各类化学物质侵入人体后,经血液、淋巴液输送到各器官(称为靶器官),以器官组织为底物结合并发挥作用,干扰受体的正常配体过程,影响细胞膜的正常功能,最终导致生物细胞中毒或引起肌体组织变异而受害,甚至死亡。化学物质作用的靶器官各不相同:如:Pb,90%沉积于骨骼中;DDT、六六六等有机氯化合物多积聚于脂肪中;Hg:沉积在脑组织和肾小管中,虽然量小但属蓄积性物质;TDI,主要作用于肺部。

众多证据表明,现代癌症发病率的上升,与生态环境中化学污染物的种类、剂量增加的关系密切。

三、我们的对策

加强宣传,激发公众环保意识,倡导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加大检查的力度,严禁在生产、运输、使用、过程中将化学污染物直接或间接的排放到环境中;严格生产标准,减少有害化学污染物的排放;推广循环生产,变“废”为料,提高原料利用率;严格化工生产和原料运输法规,建立生产运输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安全生产和运输,尽一切可能,减少化学物品泄露到环境中。

参考文献:

1、常元勋编著环境中有害因素与人体健康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一版2004、01,05

2、河南日报2006—12—18第三版

3、杨士弘等编著城市生态环境学北京科学出版社第二版2003、08,17,89,1842、

4、杜海燕科学与生活《2006年环境绩效排名》报告

5、河南日报2006—06—06—06、第七版

化学物质范文篇2

1国外化学物质筛查与风险评估现状

世界各国开展化学物质筛查与风险评估工作情况各不相同,其中发达国家起步较早,相关基础研究较为全面,成果也较为显著。

1.1加拿大国内物质清单

加拿大环境部(EnvironmentCanada,EC)于1975年出台了第一部联邦环境保护法———《环境污染法》(TheEnvironmentalContaminantsAct,ECA),提出“新物质”在引入前应进行“通报”,但在政府部门通过已有信息或者其他来源获悉该物质进入环境的量会对健康和环境造成危险时,会要求企业提交相关资料和进行测试。1988年,ECA被《环境保护法》(CEPA-1988)替代,CEPA-1988提出了对“新物质”在进口和生产前进行通报和评估的要求,同时隐含了系统测试需优先考虑到物质毒性的规定,要求卫生部长和环境部长建立一个优先考虑物质的清单,简称PSL(PrioritySubstancesList),清单中的物质得到最高关注并对这些物质的风险进行评估。PSL-1在1989年2月,包含44种物质;PSL-2在1995年12月,包含25种物质。1999年修订出台《环境保护法》(CEPA-1999)明确要求加拿大政府开展对“国内物质清单(DomesticSubstancesList,DSL)”中化学物质的分类工作,以识别出具有最大暴露潜能的物质以及具有持久性/蓄积性和毒性(PBT、PT、BT)的物质。目前,加拿大已对大约23000种物质DSL中的4000多种完成了分类及风险评估,筛选出包含137种(类)的第一期有毒物质名录(ToxicSubstancesList-Schedule1)。

1.2欧盟高关注物质(SVHC)筛查

欧盟在2007年6月实施《化学品的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RegulationconcerningtheRegistration,Evaluation,AuthorizationandRestrictionofChemicals,REACH),使欧盟在化学品管理中整体引入了风险评估的概念。REACH的主要内容包括: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四个层次。即要求年产量或进口量超过1吨的所有化学物质需要注册,年产量或进口量10吨以上的化学物质还应提交化学安全报告进行档案评估和物质评估。对具有一定危险特性并引起人们高度重视的化学物质的生产和进口进行授权许可,包括CMR(致癌性、致畸变性和生殖毒性物质),PBT(持久性、生物累集性和毒性化学物质),vPvB(高持久性、高生物累集性化学物质)等。如果认为某种物质或其配置品、制品的制造、投放市场或使用导致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风险不能被充分控制,将限制其在欧盟境内生产或进口。REACH已经对市场上在1971年到1981年9月18日间上市流通的大约10万种化学物质实施了安全性评价。REACH明确规定,高关注物质(SubstanceofVeryHighConcern,SVHC)将逐步列入法规附件XIV的需授权物质清单中。一旦某物质列入附件XIV,则其进口、生产、使用等行为都需要得到授权方可进行。SVHC物质是指具有下列特性之一的物质:①致癌,致畸变性和生殖毒性(CMR);②具有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和毒性;③非常持久和生物累积(vPvBs);④严重或对环境或人体健康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破坏荷尔蒙系统的物质。目前,REACH法规SVHC名单已经增加至169种,合计13批;附件XVII限制物质清单物质有64种;附件XIV授权物质清单物质有31种。

1.3日本化审法对有毒有害物质的筛查

日本已经建立了一系列化学物质监管法律体系,其核心是化学物质审查和生产控制法(ChemicalSubstanceControlLaw,CSCL),简称为化审法。目前,化审法控制的化学物质分为4类。①第一类特定化学物质(ClassI):具有持久性、高生物累积性(BCF>5,000),且对人类具有持久的毒性风险的化学品。该类化学物质管理严格,在生产或进口这些化学物质前必须获得许可。②第二类特定化学物质(ClassII):对人类或环境具有持久的毒性风险的化学品,生产、进口被政府严格控制,使用时必须采取防控措施。③监视化学物质(MonitoringChemicalSubstances):被证实具有持久性、高生物累积性,但长期毒性特征未知的化学物质。生产和进口商要向政府每年报告这些物质的实际生产和进口数量,以及预期用途,必要时由政府指导生产商和进口商调查这些物质的危害特性。④优先评价化学物质(PriorityAssessmentChemicalSubstances):具有潜在对人类或环境有持久的毒性风险的化学品。目前,ClassI包含31种(类)、ClassII有23种(类)、监视化学物质包括39种(类)、优先评价化学物质有196种(类)。

1.4国际通行化学物质风险评估框架

通过比较上述发达国家化学物质风险评估工作,可以发现当前国际公认的化学物质风险评估主要包括危害性评价和暴露评价两部分,即化学物质风险评估不仅要考虑化学物质具有的固有危害性(剂量-效应评价),还要评价环境、人类和这些化学物质接触可能性(暴露)。化学物质风险评估流程主要有化学物质危害识别、剂量-效应评价、暴露评价、风险综合表征。

2我国化学物质危害筛查与风险评估方法

我国化学物质风险评估起步较晚,在借鉴基础上,初步形成了化学物质危害筛查与风险评估的技术方法。

2.1化学物质危害筛查方法

我国化学物质危害筛查一般采用“标准比对法”。主要任务是确定筛查指标、制定筛查标准以及综合判别标准。2.1.1筛查指标。主要考虑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系统产生的慢性毒性危害,结合国际通行的关注重点确定了我国筛查指标,主要包括持久性、生物蓄积性和毒性三个方面。持久性判断指标包括半衰期、生物降解性、水解和光解等。生物蓄积性从生物富集系数BAF、生物浓缩系数BCF、正辛醇-水分配系数Kow等予以评价。毒性包括以水生生物毒性为主的生态毒性、致癌性、致突变性、生殖发育毒性和内分泌干扰性等项目。2.1.2筛查标准。我国化学物质危害筛查首先采用单项指标筛查,对每种关注的危害特性分别制定筛查指标。①持久性(P)、生物蓄积性和毒性的筛查采用《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和毒性物质及高持久性和高生物累积性物质的判定方法》(GB/T24782-2009);②内分泌干扰性由于当前国际、国内研究尚不深入,缺乏统一判定方法,故我国暂未建立特定的筛查指标,而是使用各个国家或者国际机构推荐的相关物质名单进行判别。2.1.3综合判别标准。综合判别指标是在化学物质单项危害指标筛查基础上,进一步对化学物质进行筛查,应用该指标优选筛查出高关注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主要从生产使用情况和危害性等两方面进行考虑。2.1.4筛查流程。我国化学物质危害筛查一般的流程分为筛选准备、数据收集、筛选对比和确定高关注化学物质目录等四个步骤。1)筛选准备阶段:制定筛查方案,目标对象的分析、确定等。2)数据收集阶段:危害性数据收集,QSAR模型分析,质量评估。3)筛选对比阶段:筛查标准应用和Filter筛查。4)确定高关注化学物质目录:通过应用综合判别标准确定需要进行进一步风险评价的高关注化学物质。

2.2化学物质风险评估

对具有高危害性的高关注化学品,开展全面生态风险和健康风险评估,识别出在不同生产工艺、使用领域、使用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风险,为科学实施针对化学品生产使用的限制、淘汰等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我国化学物质风险评估按以下顺序进行:风险评估准备、危害效应评估及暴露评估、风险表征(包括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两方面风险),最后得出风险评估结论。就风险表征而言,主要包括生态风险和健康风险评估两部分。

3结论与展望

尽管化学工业是我国重要基础工业和支柱产业,对推动经济发展、方便人民生活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化学品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其生产、使用、排放和废弃处置过程中会产生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生态安全产生危害。对化学品进行风险评价筛选的目的是对化学品实行无害化管理战略,做到预防为主、源头控制、全程监管、风险防患,将化学品的生产安全、健康和生态环境危险降至最低限度。

作者:胡玉琢 石运刚 单位:重庆市固体废物管理中心

【参考文献】

[1]马天杰,张淼.潜在风险优先行动,关于《中国现有化学物质名录2009》的分析,绿色和平,2010.6.

[2]矫波.加拿大环境保护法的变迁:1988-2008,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9,9(3):57-61.

[3]中国现有化学物质名录(2013年版),环境保护部,2013.1.

化学物质范文篇3

第一条为加强对新化学物质的环境管理,防止环境污染,保障人体健康,保护生态环境,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生产和进口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活动。

第三条国家对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实行生产前和进口前申报登记制度。

生产或者进口新化学物质的,必须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在生产前或者进口前进行新化学物质申报,申请领取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登记证(以下简称登记证)。

本办法施行前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或者进口的化学物质,不需要进行新化学物质申报。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新化学物质,是指在申报时,尚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或者进口的化学物质。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收录并适时公布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或者进口的化学物质名单。

第五条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制定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标准和技术规范。

第六条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设立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专家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审委员会)。

评审委员会负责对新化学物质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并向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提交书面评估意见。

第七条从事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的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为新化学物质申报人(以下简称申报人)提交的材料保守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

第二章申报

第八条申报人应当在生产前或者进口前向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以下简称登记中心)提交新化学物质申报表、测试数据报告和测试机构的资质证明等资料。

申报表的内容包括所申报化学物质的名称、分子结构、测试方法、用途、年生产或进口量、物理-化学性质、毒理学和生态毒理学特性、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污染预防和消除方法、废弃物处置措施等。

在中国境外完成测试数据的,完成测试数据的境外测试机构必须获得所在国家主管机关的认可。

新化学物质的生态毒理学数据必须包括在中国境内用中国的供试生物完成的测试数据。

第九条申报人对其提交的申报材料中涉及商业秘密或者技术秘密要求保密的,应当在申报材料中注明。

申报人对要求保密的内容予以公开时,应当书面告知登记中心。

第十条对分子结构相似、用途相同或者相近、测试数据相近的新化学物质,申报人可以提出系列申报,按每种新化学物质分别办理登记证。

第十一条两个以上申报人联合申报同一新化学物质的,按每个申报人分别办理登记证。

第十二条已经列入四个以上其他国家或者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现有化学物质名录的新化学物质,申报时仅需提供申报表和在中国境内完成的生态毒理学测试报告。

第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申请办理免于申报手续:

(一)以科学研究为目的,每年生产或者进口新化学物质数量不超过100千克的;

(二)新化学物质单体含量低于2%的聚合物;

(三)为了进行工艺研究、开发而生产或者进口新化学物质数量不超过1000千克的,可以申请为期一年的免于申报,不予延续;

(四)为了在中国境内用中国的供试生物进行新化学物质生态毒理学测试而进口新化学物质测试样品的。

申请办理免于申报手续的申报人应当向登记中心提交免于申报的申请表和有关符合本条第一款所列情形的证明材料,并保存该物质的科学研究、工艺研究与开发、生产或者进口的数量、客户名称等记录。

第三章登记

第十四条登记中心自收到申报人提交的申报材料之日起15日内,根据本办法的规定对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符合规定的,予以受理并书面通知申报人;对不符合规定的,不予受理,并书面通知申报人。

登记中心发现申报人提交的申报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本办法要求的,应当一次性书面通知申报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登记中心对予以受理的,自受理之日起5日内将申报材料提交评审委员会。

第十五条评审委员会自收到申报材料之日起60日内,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关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标准与技术规范的规定,对该化学物质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并将书面评估意见提交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第十六条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自收到评审委员会的书面评估意见之日起30日内对申报材料作出是否予以登记的决定。对予以登记的,签发登记证;不予登记的,说明理由。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将决定通知登记中心,由登记中心将决定书面通知申报人。

第十七条对于办理免于申报的,登记中心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15日内提出处理建议,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审核。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自收到申请材料和处理建议之日起15日内对免于申报的申请做出是否予以免于申报的决定,并将决定通知登记中心,由登记中心将决定书面通知申报人。

第十八条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对于根据本办法第十六条、第十七条作出予以登记或者免于申报决定的,应当将决定和新化学物质环境影响监管通知单通知该新化学物质生产者或者进口者所在地省级环境保护部门。

省级环境保护部门将决定和新化学物质环境影响监管通知单通知该新化学物质生产者或者进口者所在地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环境保护部门。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十九条登记证持有人应当自每次实际生产、进口或者将新化学物质转移到使用者之日起5日内,向生产者或者进口者所在地县级环境保护部门填报新化学物质生产、进口及流向情况备案表。

生产者或者进口者所在地县级环境保护部门自收到备案表之日起5日内报设区的市级环境保护部门,设区的市级环境保护部门自收到备案表之日起5日内报省级环境保护部门,省级环境保护部门自收到备案表之日起5日内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第二十条新化学物质转移出生产或者进口地的,生产者或者进口者所在地县级环境保护部门自收到备案表之日起5日内,应当将新化学物质流向情况及该新化学物质的决定、环境影响监管通知单通知使用者所在地县级环境保护部门。

使用者所在地县级环境保护部门自收到新化学物质流向情况及该新化学物质的决定、环境影响监管通知单之日起5日内报设区的市级环境保护部门,设区的市级环境保护部门自收到材料之日起5日内报省级环境保护部门。

第二十一条登记证持有人应当将新化学物质申报、生产或者进口、新化学物质影响等资料,保存至该化学物质公布之日。

第二十二条环境保护部门在审批生产新化学物质或者用进口的新化学物质从事生产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时,应当将该项目是否取得登记证作为审查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三条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新化学物质进行监督检查,发现新化学物质严重危害环境的,应当责令生产者、进口者或者使用者立即采取应急措施,消除危害,并将有关情况径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同时报告上一级环境保护部门。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接到报告后,应当进行核查,并可以撤销该新化学物质生产者或者进口者持有的登记证。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四条违反本办法规定,申报人在申领登记证的过程中弄虚作假的,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责令改正,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同时公告其违规行为,记载其不良记录,并在三年内不予受理其新化学物质申报。

第二十五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部门责令改正,处三万元以下罚款,并报告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其违规行为,记载其不良记录,并在三年内不予受理其新化学物质申报。

(一)拒绝环境保护部门现场检查,或者在检查时弄虚作假的;

(二)未按规定填报新化学物质生产、进口以及流向情况备案表的;

(三)未按规定保存新化学物质申报、生产或者进口、新化学物质影响等资料的;

化学物质范文篇4

第一条为加强对新化学物质的环境管理,防止环境污染,保障人体健康,保护生态环境,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生产和进口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活动。

第三条国家对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实行生产前和进口前申报登记制度。

生产或者进口新化学物质的,必须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在生产前或者进口前进行新化学物质申报,申请领取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登记证(以下简称登记证)。

本办法施行前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或者进口的化学物质,不需要进行新化学物质申报。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新化学物质,是指在申报时,尚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或者进口的化学物质。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收录并适时公布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或者进口的化学物质名单。

第五条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制定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标准和技术规范。

第六条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设立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专家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审委员会)。

评审委员会负责对新化学物质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并向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提交书面评估意见。

第七条从事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的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为新化学物质申报人(以下简称申报人)提交的材料保守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

第二章申报

第八条申报人应当在生产前或者进口前向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以下简称登记中心)提交新化学物质申报表、测试数据报告和测试机构的资质证明等资料。

申报表的内容包括所申报化学物质的名称、分子结构、测试方法、用途、年生产或进口量、物理-化学性质、毒理学和生态毒理学特性、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污染预防和消除方法、废弃物处置措施等。

在中国境外完成测试数据的,完成测试数据的境外测试机构必须获得所在国家主管机关的认可。

新化学物质的生态毒理学数据必须包括在中国境内用中国的供试生物完成的测试数据。

第九条申报人对其提交的申报材料中涉及商业秘密或者技术秘密要求保密的,应当在申报材料中注明。

申报人对要求保密的内容予以公开时,应当书面告知登记中心。

第十条对分子结构相似、用途相同或者相近、测试数据相近的新化学物质,申报人可以提出系列申报,按每种新化学物质分别办理登记证。

第十一条两个以上申报人联合申报同一新化学物质的,按每个申报人分别办理登记证。

第十二条已经列入四个以上其他国家或者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现有化学物质名录的新化学物质,申报时仅需提供申报表和在中国境内完成的生态毒理学测试报告。

第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申请办理免于申报手续:

(一)以科学研究为目的,每年生产或者进口新化学物质数量不超过100千克的;

(二)新化学物质单体含量低于2%的聚合物;

(三)为了进行工艺研究、开发而生产或者进口新化学物质数量不超过1000千克的,可以申请为期一年的免于申报,不予延续;

(四)为了在中国境内用中国的供试生物进行新化学物质生态毒理学测试而进口新化学物质测试样品的。

申请办理免于申报手续的申报人应当向登记中心提交免于申报的申请表和有关符合本条第一款所列情形的证明材料,并保存该物质的科学研究、工艺研究与开发、生产或者进口的数量、客户名称等记录。

第三章登记

第十四条登记中心自收到申报人提交的申报材料之日起15日内,根据本办法的规定对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符合规定的,予以受理并书面通知申报人;对不符合规定的,不予受理,并书面通知申报人。

登记中心发现申报人提交的申报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本办法要求的,应当一次性书面通知申报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登记中心对予以受理的,自受理之日起5日内将申报材料提交评审委员会。

第十五条评审委员会自收到申报材料之日起60日内,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关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标准与技术规范的规定,对该化学物质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并将书面评估意见提交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第十六条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自收到评审委员会的书面评估意见之日起30日内对申报材料作出是否予以登记的决定。对予以登记的,签发登记证;不予登记的,说明理由。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将决定通知登记中心,由登记中心将决定书面通知申报人。

第十七条对于办理免于申报的,登记中心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15日内提出处理建议,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审核。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自收到申请材料和处理建议之日起15日内对免于申报的申请做出是否予以免于申报的决定,并将决定通知登记中心,由登记中心将决定书面通知申报人。

第十八条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对于根据本办法第十六条、第十七条作出予以登记或者免于申报决定的,应当将决定和新化学物质环境影响监管通知单通知该新化学物质生产者或者进口者所在地省级环境保护部门。

省级环境保护部门将决定和新化学物质环境影响监管通知单通知该新化学物质生产者或者进口者所在地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环境保护部门。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十九条登记证持有人应当自每次实际生产、进口或者将新化学物质转移到使用者之日起5日内,向生产者或者进口者所在地县级环境保护部门填报新化学物质生产、进口及流向情况备案表。

生产者或者进口者所在地县级环境保护部门自收到备案表之日起5日内报设区的市级环境保护部门,设区的市级环境保护部门自收到备案表之日起5日内报省级环境保护部门,省级环境保护部门自收到备案表之日起5日内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第二十条新化学物质转移出生产或者进口地的,生产者或者进口者所在地县级环境保护部门自收到备案表之日起5日内,应当将新化学物质流向情况及该新化学物质的决定、环境影响监管通知单通知使用者所在地县级环境保护部门。

使用者所在地县级环境保护部门自收到新化学物质流向情况及该新化学物质的决定、环境影响监管通知单之日起5日内报设区的市级环境保护部门,设区的市级环境保护部门自收到材料之日起5日内报省级环境保护部门。

第二十一条登记证持有人应当将新化学物质申报、生产或者进口、新化学物质影响等资料,保存至该化学物质公布之日。

第二十二条环境保护部门在审批生产新化学物质或者用进口的新化学物质从事生产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时,应当将该项目是否取得登记证作为审查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三条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新化学物质进行监督检查,发现新化学物质严重危害环境的,应当责令生产者、进口者或者使用者立即采取应急措施,消除危害,并将有关情况径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同时报告上一级环境保护部门。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接到报告后,应当进行核查,并可以撤销该新化学物质生产者或者进口者持有的登记证。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四条违反本办法规定,申报人在申领登记证的过程中弄虚作假的,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责令改正,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同时公告其违规行为,记载其不良记录,并在三年内不予受理其新化学物质申报。

第二十五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部门责令改正,处三万元以下罚款,并报告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其违规行为,记载其不良记录,并在三年内不予受理其新化学物质申报。

(一)拒绝环境保护部门现场检查,或者在检查时弄虚作假的;

(二)未按规定填报新化学物质生产、进口以及流向情况备案表的;

(三)未按规定保存新化学物质申报、生产或者进口、新化学物质影响等资料的;

化学物质范文篇5

第一条为加强对新化学物质的环境管理,防止环境污染,保障人体健康,保护生态环境,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生产和进口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活动。

第三条国家对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实行生产前和进口前申报登记制度。

生产或者进口新化学物质的,必须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在生产前或者进口前进行新化学物质申报,申请领取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登记证(以下简称登记证)。

本办法施行前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或者进口的化学物质,不需要进行新化学物质申报。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新化学物质,是指在申报时,尚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或者进口的化学物质。

环境保护部负责收录并适时公布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或者进口的化学物质名单。

第五条环境保护部负责制定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标准和技术规范。

第六条环境保护部设立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专家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审委员会)。

评审委员会负责对新化学物质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并向环境保护部提交书面评估意见。

第七条从事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的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为新化学物质申报人(以下简称申报人)提交的材料保守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

第二章申报

第八条申报人应当在生产前或者进口前向环境保护部化学品登记中心(以下简称登记中心)提交新化学物质申报表、测试数据报告和测试机构的资质证明等资料。

申报表的内容包括所申报化学物质的名称、分子结构、测试方法、用途、年生产或进口量、物理-化学性质、毒理学和生态毒理学特性、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污染预防和消除方法、废弃物处置措施等。

在中国境外完成测试数据的,完成测试数据的境外测试机构必须获得所在国家主管机关的认可。

新化学物质的生态毒理学数据必须包括在中国境内用中国的供试生物完成的测试数据。

第九条申报人对其提交的申报材料中涉及商业秘密或者技术秘密要求保密的,应当在申报材料中注明。

申报人对要求保密的内容予以公开时,应当书面告知登记中心。

第十条对分子结构相似、用途相同或者相近、测试数据相近的新化学物质,申报人可以提出系列申报,按每种新化学物质分别办理登记证。

第十一条两个以上申报人联合申报同一新化学物质的,按每个申报人分别办理登记证。

第十二条已经列入四个以上其他国家或者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现有化学物质名录的新化学物质,申报时仅需提供申报表和在中国境内完成的生态毒理学测试报告。

第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申请办理免于申报手续:

(一)以科学研究为目的,每年生产或者进口新化学物质数量不超过100千克的;

(二)新化学物质单体含量低于2%的聚合物;

(三)为了进行工艺研究、开发而生产或者进口新化学物质数量不超过1000千克的,可以申请为期一年的免于申报,不予延续;

(四)为了在中国境内用中国的供试生物进行新化学物质生态毒理学测试而进口新化学物质测试样品的。

申请办理免于申报手续的申报人应当向登记中心提交免于申报的申请表和有关符合本条第一款所列情形的证明材料,并保存该物质的科学研究、工艺研究与开发、生产或者进口的数量、客户名称等记录。

第三章登记

第十四条登记中心自收到申报人提交的申报材料之日起15日内,根据本办法的规定对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符合规定的,予以受理并书面通知申报人;对不符合规定的,不予受理,并书面通知申报人。

登记中心发现申报人提交的申报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本办法要求的,应当一次性书面通知申报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登记中心对予以受理的,自受理之日起5日内将申报材料提交评审委员会。

第十五条评审委员会自收到申报材料之日起60日内,按照环境保护部有关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标准与技术规范的规定,对该化学物质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并将书面评估意见提交环境保护部。

第十六条环境保护部自收到评审委员会的书面评估意见之日起30日内对申报材料作出是否予以登记的决定。对予以登记的,签发登记证;不予登记的,说明理由。

环境保护部将决定通知登记中心,由登记中心将决定书面通知申报人。

第十七条对于办理免于申报的,登记中心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15日内提出处理建议,报环境保护部审核。

环境保护部自收到申请材料和处理建议之日起15日内对免于申报的申请做出是否予以免于申报的决定,并将决定通知登记中心,由登记中心将决定书面通知申报人。

第十八条环境保护部对于根据本办法第十六条、第十七条作出予以登记或者免于申报决定的,应当将决定和新化学物质环境影响监管通知单通知该新化学物质生产者或者进口者所在地省级环境保护部门。

省级环境保护部门将决定和新化学物质环境影响监管通知单通知该新化学物质生产者或者进口者所在地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环境保护部门。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十九条登记证持有人应当自每次实际生产、进口或者将新化学物质转移到使用者之日起5日内,向生产者或者进口者所在地县级环境保护部门填报新化学物质生产、进口及流向情况备案表。

生产者或者进口者所在地县级环境保护部门自收到备案表之日起5日内报设区的市级环境保护部门,设区的市级环境保护部门自收到备案表之日起5日内报省级环境保护部门,省级环境保护部门自收到备案表之日起5日内报环境保护部。

第二十条新化学物质转移出生产或者进口地的,生产者或者进口者所在地县级环境保护部门自收到备案表之日起5日内,应当将新化学物质流向情况及该新化学物质的决定、环境影响监管通知单通知使用者所在地县级环境保护部门。

使用者所在地县级环境保护部门自收到新化学物质流向情况及该新化学物质的决定、环境影响监管通知单之日起5日内报设区的市级环境保护部门,设区的市级环境保护部门自收到材料之日起5日内报省级环境保护部门。

第二十一条登记证持有人应当将新化学物质申报、生产或者进口、新化学物质影响等资料,保存至该化学物质公布之日。

第二十二条环境保护部门在审批生产新化学物质或者用进口的新化学物质从事生产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时,应当将该项目是否取得登记证作为审查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三条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新化学物质进行监督检查,发现新化学物质严重危害环境的,应当责令生产者、进口者或者使用者立即采取应急措施,消除危害,并将有关情况径报环境保护部,同时报告上一级环境保护部门。

环境保护部接到报告后,应当进行核查,并可以撤销该新化学物质生产者或者进口者持有的登记证。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四条违反本办法规定,申报人在申领登记证的过程中弄虚作假的,由环境保护部责令改正,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同时公告其违规行为,记载其不良记录,并在三年内不予受理其新化学物质申报。

第二十五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部门责令改正,处三万元以下罚款,并报告环境保护部,由环境保护部公告其违规行为,记载其不良记录,并在三年内不予受理其新化学物质申报。

(一)拒绝环境保护部门现场检查,或者在检查时弄虚作假的;

(二)未按规定填报新化学物质生产、进口以及流向情况备案表的;

(三)未按规定保存新化学物质申报、生产或者进口、新化学物质影响等资料的;

化学物质范文篇6

关键词:石油化工;防火技术;研究

1石油化工企业火灾因素分析

石油化工企业在运行中,易燃品过多,非常容易引起火灾。根据近些年的新闻报道,我们不难看出这些事故背后的因素,基本上可以归为三点。(1)易燃物较多石油化工企业中存在着很多易燃的化学品,而这些化学原材料通常都是易燃的,在生产过程中极易造成事故,就连衣服上经常会产生的静电也在危险的因素之中。静电的产生极易造成明火,在全都是易燃物的厂房中,明火是导致事故的一大原因。(2)产业链排列问题企业运营产业链上的机器等设备相连较为紧密,在这样的排列方式下,如果生产过程中的液体石油等化学物质产生泄漏,危险程度更高,如果出现了火灾隐患则会引起连环性的事故,危害也很大。(3)厂房、装备设计不符合安全准则部分企业中的厂房、装备设计不符合消防安全准则,有些器械的使用年限超时但依旧还在应用,一旦发生超负荷现象,装备极易爆裂,内部物质随即流出,造成一大火灾事故。(4)防火技术不够健全一旦发生火灾等安全事故苗头,不能有效做到良好的预防及解决,事态会发展地越来越严重,在厂房中一旦发生事故,极其容易大面积的蔓延,如果没有相关的防火措施,例如缺少灭火器、报警器,安全出口设计不够规范等,对人员的生命则会产生威胁。而且有些工作人员对化学知识与安全知识了解并不多,在发生危险时势必会异常慌乱,这对事故的预防都起着消极的作用。

2石油化工企业的防火技术设计

(1)原材料配比与投放要科学

石油化工企业中的生产产品大部分为石油化工产品。在制作这类化工产品时要注意原材料的配比问题。原材料皆为化学物质,在化学物质合成时,比例稍有差错都不会产生想要的结果。除此之外,化学物质在产生化学反应时有时也会应用到催化剂这类的物质进行反应催化,这类催化剂可以是化学物质也可以是空气中的氧气亦或是水。也就说明,虽然配比不够精确,但在混合时未产生反应这类情况也会时有出现,如果不够重视的话一旦接触空气或是常用的水,有可能产生爆炸、火灾等安全事故。此外,在合成化学物质进行生产的时候,要仔细按照生产顺序进行,每一项化学原材料都会与其配对的化学物质进行反应,反应得出的新物质还会与其他化学物质进行反应,一旦次序混乱,不仅会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严重时则会导致原本可以避免的火灾事故。

(2)强化生产环境与机器材质的安全设计

首先来说生产环境,各类化学物质都有着其溶解度、沸点等温度的要求。例如水的凝结点在0℃,我们要想保存冰就必须在0℃以下的环境里。同样来说,我们在生产石油的时候对各个化学原材料的反应温度有着极高的要求,所以我们要根据反应过程设置生产环境的温度。当然,严格的化学反应不仅要考虑到温度,还要考虑到湿度、氧气含量等细节问题。在生产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反应模块进行分类,并且调节出适合这个反应的温度等因素,可以最大化防止火灾等事故的产生。第二,我们可以改变生产机器以及生产室中的材质。同时,我们可以设置一些逃生出口,以防火灾发生时工作人员无法逃出。我们还可以将各类设备以及墙面替换成高熔点、高密度的防火材质,一旦一个部分出现问题,不会导致大面积的传导,工作人员得以及时控制住火灾。

(3)安装报警器

预防火灾的基本设施便是报警器,报警器能够感应到人无法感应的化学物质的含量。可以将普通报警器替换成传感器的报警器。安装多元化传感器报警器,测量任何一个可能导致火灾的化学元素的含量。并且将测量得到的数据上传到与之连接的电脑上进行计算。工作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看到生产环境中的气体含量,为安全提供了一份保障。同时当报警器感受到空气中的危险时及时报警,可以有效疏散人群,也可以让消防人员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抢修,不仅可以保护人员的人身安全,还可以做到对环境的保护。

(4)加强对工作人员消防知识与化学知识的培训工作

人员是距离危险最近的人群,一旦发生火灾,如果工作人员的素质不过硬,那势必会将自己陷入危险的境地。对此,我们可以经常举办防火演练,安排工作人员做到有顺序地从安全出口逃脱。不仅如此,我们还应该加强工作人员消防知识的培训,以及对化学物品危害的须知,让工作人员能够仔细工作,避免因化学物品运用不当而产生不必要的危害。而且,进行消防知识培训还可以让工作人员在危险之中沉着应对,运用生产厂房中放置的消防设施有效率地进行灭火,一旦发现危险立即逃离,切勿逗留。

(5)建立其他安全防火措施

首先,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工作流程进行工作,万万不可投机取巧,也许在投机取巧的过程中,失去的是安全的保障。第二,在生产机构中要设立多处自助消防设施,灭火器与高压水枪都应该存在。但在应用时要注意,有些化学反应过程中引发的火灾是不可以应用高压水枪的,有些反应一遇到水会更加剧烈,要有选择地运用高压水枪进行灭火。而且,在运用灭火器时,要注意向火源的根部进行扑灭。第三,建立安全隔离带。一旦发生火灾,人员可以在隔离带后面进行灭火。第四,消防设施一旦应用,要及时补缺,以备下次使用。

作者:张瀚予 单位:石家庄市公安消防支队桥西消防大队

参考文献:

化学物质范文篇7

情境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很多学校为了适应新的教学要求,都对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进行了创新,实现了对情境教学的广泛应用。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应用情境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的课程标准中,对教学要求作出了改变,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对学生创造力的挖掘,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创设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根据教学要求自己进行不断的探究和实践。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问题分析和处理能力,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可以促进学生不断地深入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2.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高中化学教学的主要目标,并不仅仅是教会学生一定的化学知识和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化学基本技能,而是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认识到化学知识的重要作用,了解化学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密切关系,把已经掌握的化学知识和基本技能转化到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做到这一点,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而情境教学模式,用特定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氛围让学生亲身经历、感受到化学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更能实现教学目标。

二、高中化学教学对情境教学模式的应用

1.情境教学的创设原则。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学习的课程教材中包括了很多的化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情境素材主要是来源于实际的生活、科技知识、化学实验、社会问题和历史知识等。在创设情境教学的过程中,坚持一定的创设原则,是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需要。学生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的情境对学生学习内容的认知和理解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教师在创设化学教学情境的时候,一定要以学生已有的化学知识和化学经验作为基础;明确教学目的,以学生的化学学习目标作为导向;保证创设情境的启发性特点,让学生具有真实的情感体验;坚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2.情境教学的应用方法。应用情境教学模式具有很多不同的情境创设方法,教师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创设情境的原则,采取有效的方法实现对情境教学模式的创建。(1)运用图片和文字等教学材料。化学学科是一门知识性比较强的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会感觉到比较枯燥和乏味。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的时候,可以应用大量的图片和文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讲解《物质的分类》的时候,除了要对不同的物质进行讲解,还可以收集这些物质的相关图片和文字说明,让学生对这些不同的化学物质有一个比较清晰和明确的认识,才能更好地掌握不同化学物质的特点,实现对这些化学物质的分类。教师可以让学生对O2、H2O、干冰、Al(OH)3、MgO这些化学物质进行分类,在讲解了这些化学物质的特性之后,还可以让学生观看这些物质相关的图片,然后根据不同化学物质的特点进行分类。(2)组织学生做化学实验,进行课堂讨论。高中化学实施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可以运用已经学过的化学知识和基本技能,所以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的时候,应该多组织学生进行化学实验,进行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化学实践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过氧化钠的性质》的时候,就可以实现对情境教学的创设。首先,教师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告诉学生要在课堂上用水点火,然后在提前准备好的包有Na2O2的脱脂棉上滴入水滴,可以发现脱脂棉立即燃烧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地调动,开始关注教师提问并且互相讨论。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水滴可以让脱脂棉燃烧?然后,组织学生自己进行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猜想判断燃烧的条件和原因。最后经过讨论,得出结果之后进行分析,教师公布正确的答案,并且进行详细讲解。(3)应用多媒体技术,进入实际生活。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寻找实际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让学生进行化学知识学习和化学技能训练。例如,教师组织学生观看我国制碱工艺的发展,向学生讲解碱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比如,洗衣粉的制作和糕点发酵剂中的化学物质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化学的重要性,提起学习兴趣,更好地学习化学知识和化学技能。

化学物质范文篇8

[关键词]欧盟REACH化学品注册

2007年6月1日,欧洲议会和理事会第1907/2006条例正式生效。根据该条例,欧盟将对在欧共体领土范围内生产、进口或使用的化学物质实施注册、评估、授权和化学品限制的管理制度,简称为REACH制度。化学物质注册制度作为其重要内容涉及产品范围广、程序复杂且费用高,对中国化工产品,以及含有化学物质的物品生产、出口乃至管理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成为相关产品出口欧盟不得不跨越的第一道难关。

一、欧盟REACH注册制度的特点

根据REACH制度规定,化学品的注册由欧洲化学品管理局全权负责。注册的物质包括欧盟制造、进口、销售或使用单独存在的、配制品中的或物品中的化学物质,但不包括放射性物质、处于海关监管之下的这类化学物质,以及非独立存在中间体。只有通过注册的化学品,才能在欧盟范围内生产和销售。相较于以往的化学品管理制度,REACH注册制度具有如下四大特点:

1.检测的主体由政府转为私人。欧盟放弃了以往由政府主动检测的做法,改为REACH中规定的私人主体提供检测数据,并提出注册申请。

2.适用产品数量巨大。REACH注册制度涵盖了绝大多数化工产品(包括化学原料与制品)及其下游产品,共计三万多种。

3.检测标准更加严格。在实验室的选择上,欧盟规定用于检测的实验室必须达到欧盟良好实验室规范的要求,而我国还没有一所能够达到这一标准。

4.费用十分高昂。据估算,每一种化学物质的基本检测费用达8.5万欧元,每一种新物质的检测费用更是高达57万欧元;产品注册成本是企业要负担的另一项费用,少则3万欧元,多则100万欧元。

二、REACH注册制度对我国企业的影响

REACH注册制度的施行必将对我国化工及其下游产业的发展造成重要的影响,需要各个层面认真加以应对。这种影响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REACH注册制度将严重影响我国化工产品的对欧出口。在欧盟实施REACH注册制度之后,我国至少有730种出口欧盟的化学品需要接受该标准的检验。而涉及的下游产品更是不计其数,而这其中又包括了我国最具竞争优势的纺织、机电、玩具和原料药等产业。

2.REACH注册制度将增加我国从欧洲进口化工产品的成本。欧盟不仅是中国化工产品出口的重要目的地,也是中国化工产品进口的重要来源地。相对我国的出口,欧盟对华出口的多是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依赖程度高的不可替代产品,REACH注册制度在增加了欧盟生产商成本的同时,也必然提高我国进口其产品的成本。

3.REACH注册制度将影响我国化工产品的产业结构。REACH注册制度很可能会在国际上引发提高化学品产品标准的连锁性反应。这将有助于推动我国淘汰那些技术条件差、污染严重的化工企业,推动该产业向较高层次上提升,起到优化产业结构的效果;同时,有些国家的企业为了规避本国制度的约束,也可能会将一部分不符合本国要求的产品转移到我国来生产,对我国的环境保护和人民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

三、我国相关产业应对REACH注册的战略分析

欧盟REACH注册制度对我国相关企业是挑战也是机遇,只要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同心协力,采取正确的应对战略,未尝不能将消极影响降至最低,为我国企业谋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1.政府应主动担负起应对REACH注册的工作。(1)政府应积极整合政府各部门、企业和科研机构,深入研究REACH注册制度,及时准确地向企业提供应对所需的各项信息;(2)REACH注册制度所表达的关注健康与环境的目标与我国产业发展的价值取向并无不同,我们应当以此为契机,稳步提高相关产业的准入门槛,达到环境保护、产业升级和抵制国外污染企业向本国转移的多重目标;(3)我国目前还没有符合欧盟标准的化学品检测实验室,应当早日建立起欧盟的认可的化学实验室,这既可以为我国企业进行检测提供便利,也可以为周边国家提供检测服务,可谓一举两得。

2.行业协会应当积极做好宣导协调工作。(1)行业协会辅助企业的经验丰富,有利于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培训工作,迅速加深企业对REACH注册制度的理解;(2)在对REACH注册制度的认识上,行业协会比政府要专业,比企业要更加宏观,适合在应对的过程中发挥互通有无的协调角色,提高应对的效率和成功率;(3)欧盟REACH注册制度影响的是全国的相关产业,这就需要全国性协会与地方协会互通有无,协同作战,可以更加有效地为企业提供联合注册、预警等帮助。

3.应对欧盟REACH注册关键还是靠企业。(1)企业应当积极了解REACH注册制度,结合自身产品特点抓紧搜集、准备相关技术数据;(2)企业应积极进行REACH注册,充分利用该制度的优惠规定,争取成为第一家注册企业,或者进行联合注册,达到降低注册成本的目标;(3)企业应当积极采用经过注册的产品作为原材料,降低出口成本,规避出口风险;(4)企业应努力开拓新市场,建立新的贸易渠道,以规避风险;(5)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还是靠实力,只有加快自身的产业升级,才是我国企业在成功应对REACH注册制度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欧洲议会和理事会第1907/2006号条例,OfficialJournalL396/1[D],2006.12.30

化学物质范文篇9

关键词:化工安全工程;安全问题;措施

1引言

这些年媒体常常报道化工生产企业出现安全事故问题,这些事故往往都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问题,并且这些年还有上升趋势,因此也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化工生产不同于普通工业生产,化工生产具有高危险性,一旦某一个环节出错,就很容易出现爆炸、起火等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化工生产物质是高危物质,很多化学原料具有高腐蚀、易挥发、难保存的特点,一旦出现化学原料泄露问题,势必对人的安全、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化工安全有着极其严格标准,并且必须符合国家所定制的生产要求,这样才可以有效避免化工生产中出现严重安全事故问题。不过目前化工安全工程仍就存在不少问题,下面就做具体研究。

2化工安全工程特点研究

化工生产工程基本上是保持连续性特点的,这既与化学物质性质有关,也与其安全性有关。整个化工生产将覆盖化学反应、物理变化等复杂过程,每个环节的物质可能有很多特性上的差异,如液态到气态再到固态的变化,不同形态下的物质性质是不同,一旦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可能导致化学原料出现泄露、燃烧、爆炸等风险。很多化学物质都具备易挥发、易燃烧、易爆炸、易腐蚀等特性,不管是对化工原料的管理、存储,还是生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在化工安全工程中出现问题,都将是致命的风险。所以在实际生产作业中,都需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也需要对特殊物质进行特殊处理,既要保障生产的有效进行,也要保障人员生产安全。

3化工安全工程存在的问题研究

3.1化工生产中的火灾问题。就目前来说,在化工生产中,大部分化学物质都是可燃性物质,这些物质既容易挥发、且相对燃点也较低,只需要满足空气、相应温度便可能燃烧,这对于化工生产带来了极大挑战,此外这些物质大多可以以三种形态出现如固态、液态、气态,每种状态下的运输存储与生产标准都不一样,并且发生化学反应的要求也存在差异性。因此在整个生产过程,既复杂,也危险。一般说来需要燃烧需要满足三个最基本的条件,首先是化学物质本身可燃,在化工生产中就常看到工业乙醇、硫化物、强酸强碱等物质,这些物质大部分都可以燃烧。其次是需要具备氧气,只要物质与空气接触,就会发生化学反应。不过更为关键的是燃烧需要火源,因此在化工生产中,都需要远离可燃物。一般说来,不同状态下的物质燃烧有一定的特性,如气大于液大于固,液态更容易燃烧,因此在运输存储中可以通过不同状态的处理来提高安全性要求。3.2化工生产中的爆炸问题。爆炸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物理形式的爆炸,还有一种是化学形式的爆炸。在化工生产中,主要以化学形式的爆炸居多,并且威力更强,危害性更大。物理性爆炸一般不会发生燃烧,而化学性爆炸不仅会发生燃烧,还会发生化学反应,造成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如在化工生产出现了化学爆炸,很多人的受伤并不是力的作用,而是高温灼伤或化学腐蚀。因此,在化工生产中出现化学爆炸是极其严重的事情,需要严格做好安全管理,对于那种易燃易爆炸的物质都需要单独保存。3.3生产设备带来的安全隐患。整个化工生产会涉及诸多设备,这些设备不管是功能、作用,还是操作方式都存在不同。因此在使用过程都需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保障设备安全有效。不过在实际生产中,往往一些人员不按照正确工艺流程进行操作,对化学残留的物质处理也不干净,这就容易导致在生产中容易出现安全性问题。如化学物质出现泄露、或者化学设备被腐蚀等现象,都时有发生,一旦长时间不去维护,势必会发生重大安全性问题。

4化工安全工程问题的解决措施

4.1建立科学完善的安全生产制度。化工生产不同于传统行业的生产,各个过程都是高标准、高难度的,一般人员是无法涉足的,因此在整个生产中,就需要完善相关生产制度,这些包括不同化学原料的运输、存储与生产要求。对于一些有高危风险的物质,需要单独存储,单独存放。对于活泼性、腐蚀性、挥发性等较强的物质,需要按照国家标准去执行相关要求。在明确相关物质的管理要求外,还需要提高相关人员的操作水平,对设备的使用,维护都应该按照标准来执行,并确定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要求,进而在人员、管理、存储等方面提高要求,减少安全风险。4.2做好企业生产的防火、防爆工作。此项工作将从人员与生产两个方面入手。在人员管理方面,强化对防火、防爆安全意识的教育,对一些特殊物质、特殊化学反应,以及一些特殊设备操作提高要求,保障这些过程不会出现问题。此外强化生产流程的管理,如做好消防灭火准备,生产过程需要远火源,或者容易发生高温的物质。整个过程要做好防泄露工作,科学化的分类管理,做好日常检查工作,并对一些典型问题进行特殊处理,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化工生产所带来的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毕金程.化工安全工程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化工管理,2019(17):85-86.

[2]朱振尧.化工安全工程存在的问题与采取措施分析[J].化工管理,2018(08):150.

化学物质范文篇10

根据省局工作部署,我所从今年年初开始,在技术人员少,检验任务繁重的情况下,用三个月的时间开展了“抗风湿类中成药非法添加非甾体化学物质”快速检验的科研工作。目前,该项科研工作已圆满结束。通过这次科研工作的开展,我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领导重视,组织得力。在这次科研工作开展初期,所领导班子多次开会专题研究讨论该项科研工作开展的方案,并根据该课题的专业特点和本所的实际情况,在广泛征求职工意见的基础上,公开甄选确定了两位科研课题组组长。课题研究实行组长负责制,使研究工作责任明确,任务落实到人,增强了科研参与人员的责任感。在工作开展期间,所领导多次与课题组成员沟通交流,帮助解决科研中存在的问题,最大限度的对科研人员在精神上、物质上和时间上给予充分支持与帮助。工作后期,所领导还组织所里的老专家帮助课题组审阅相关实验资料,提出修改意见,使该项工作得以按时圆满完成。

二、互帮互助,协作共进。课题组按照《中成药和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物质快速检测方法指导原则与技术要求》确定了科研思路,选定了氨基比林、双氯芬酸钠等十种化合物作为非法添加标的物进行研究。虽然科研时间紧迫,要承担的检验任务又很繁重,但课题组的四位技术人员不畏艰辛,在工作中挤时间甚至利用节假日进行实验。研究人员在科研工作中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在遇到困难和疑惑的时候互相帮助,互相鼓励。科研期间,课题组成员在不影响日常药品抽样与检验工作任务的情况下,克服资料信息不足、试剂及对照品缺乏等困难,通过各种方式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拟定了100余套试验方案,并逐一进行实验筛选,完成了理化鉴别和薄层色谱的摄影250余幅,高效液相色谱图600余幅,整理科研文字材料达10万余字。

三、履行职责,不断创新。中成药中非法添加化学物质不仅使中成药原有的药效可能发生改变,同时也使患者的用药安全得不到应有的保障。通过中成药非法添加化学物质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我们更加体会到在当前药品监管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药检工作者所肩负的责任之重大。在这次科研中,我们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发挥创新精神,精心设计试验方案,使中成药中可能非法添加的化学物质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便捷、最实用、最科学的快速检测方法被检测出来,为强有力打击制假售假违法者提供技术保障和科学依据。我认为,药检工作人员应不断提高检验科研的创新能力,努力探索和研究国家标准以外的检验项目及易掺假掺劣的药品检验方法;要结合市场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高检验和科研应变与创新能力,不断积累经验,更好地为保障广大人民的用药安全服务。

四、加强建设,提升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检验检测能力是药检所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在人民对用药安全有效要求日益增长的形势下,药品检验能力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在这次科研工作中,我们再次深深体会到了能力建设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在目前情况下,我认为应该对以下几方面予以关注:一是要进一步加大对药检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特别是高、精、尖仪器的投入,完善基层药检所的硬件建设;二是要注重人才的培养,确保技术人才队伍的稳定。各地药检机构应结合本地和本所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培养相关学科带头人,形成学科优势和技术优势,不断扩展检验业务,提高检测水平。上级部门应有计划地为下级药检所培训相关的药检科研的创新人才,扶持基层药检所拓展检验新项目,开展药检科研,并拨付相应的科研经费,使药检科研工作能长足、有序的开展。只有通过提升检验能力,加强技术创新,才能不断推动食品药品检验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