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结构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2 23:15:35

汉字结构

汉字结构范文篇1

一个汉字,不论它有几个字符,也不管这些字符是通过什么途径与相应语素结合的,一旦成了语素的书写形式,它就成为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是“能指”,而相应的语素是“所指”。作为“能指”的字,是既有音,又有义的,因为语素是音义结合体。因此,说到音化意化时,不能着眼于作为语素书写符号的汉字。在这一点上,中西文是一样的。例如我们不能说英文“sun”这个字只有音,而中文“尖”这个字只有义,但可以说“sun”字所使用的字符“s”“u”“n”只表音,而“尖”字所使用的字符“小”“大”只表意。

第二,应着眼于汉字字符的实际运用。我们知道,在记录语言时,一个汉字有时记录这个语素,有时记录那个语素;有时表示本义、引申义,有时表示假借义。汉字记录的语素不同,所表示的意义不同,汉字所使用的字符表音表意的情况就有所不同。所谓表音、表意,实际上是指在汉字实际运用过程中字符与相应语素的结合方式,而不是指在创造汉字之时字符与相应语素的结合方式。例如古文字中的“来”,就其来源而言,是表意的;而就其运用讲,是表音的。当然,这两者有时是统一的。例如古文字中的“日”,当它表示本义时,是表意的;而就其来源说,也是表意的。

纵观几千年来汉字发展的历史,我们发现,汉字的结构依次有三个不尽相同的发展方向,换句话说,汉字结构发展的方向是因时而异的。

一、在完整的汉字体系形成的过程中以及这种体系形成的初期,汉字结构发展的方向是音化。

完整的汉字体系是在原始文字的基础上形成的,而原始文字(包括文字画和图画字)都是表意的。汉字的文字画材料,至今还未发现。而图画字的材料却有一些。例如《金文编》843号,是一幅画,像手里拿着刀杀猪,它的意思应该是杀猪祭祀祖先。从这类材料来看,图画字中已有可以反复使用的单体符号。这些符号,或者是代表有形事物的,或者是代表概念的。

当汉字完整的体系开始形成时,图画字中的许多单体符号被吸收进来;此外人们还仿此创造了许多类似的符号。然而光凭这些表意符号,还不能做到按照词序无遗漏地记录语言,这是因为,语言中的许多词(如虚词)是无法以形表义的。要想全面地记录语言,只有走假借的道路。完整的汉字体系形成的过程,就是假借字不断增加的过程。

汉字完整的体系形成的时间,大约是在夏商之际。殷代距离夏商之际相当近。在殷代的甲骨文里,假借字占了74%左右。〔2〕属于西周早期的《利簋》铭文,假借字的比重也大抵如此。

这时文字里假借字的比重如此之大,超出了一般人的想像。在原始汉字里,可能也有一些假借字,但是其比重肯定很小。与原始汉字比较起来,殷商时代和西周早期文字里的假借字急剧增加。假借字是由音符构成的,这种字占大多数,那就是音符占大多数。这就是说,从原始汉字到殷代甲骨文、西周早期金文,汉字结构的发展方向是音化。

二、从西周时代起,汉字结构的发展方向是音意化。

从用字这个角度来看,自西周时代起,假借字逐渐减少:

西周前期的《大盂鼎》铭文,共有291个字,假借字约70个,约占总数的24%;西周中期的《史墙盘》铭文,共有284个字,假借字约60个,约占20%;西周晚期的《毛公鼎》铭文,有497个字,假借字约有70个,占16%;〔3〕春秋时代的《栾书缶》铭文,共有40个字,假借字5个,占12%强;战国时的《鄂君启节》,总字数164个,假借字3个,仅占2%;秦汉时的帛书《老子》乙本共有5500个字,假借字320个,占6%;帛书《经法》约5000字,假借字320个,也占6%;现有的《老子》假借字30多个,不足1%;现有的《荀子》首三篇,共有5700多个字,假借字54个,占1%弱。

上述统计说明,时代愈晚,假借字越少。

若从造字角度来看,自西周时代起,形声字迅速增加。甲骨文中的形声字,仅占20%左右。自西周时代起,形声字大量增多。到了春秋时代,形声字的数量已超过了表意字。秦国的小篆,依据许慎的《说文解字》,共有9353字,形声字有8057个,占82%。南宋郑樵分析过23000多个汉字的结构,结论是形声字已超过90%。清代的《康熙字典》,形声字也占90%。与形声字在全部汉字中的比重逐渐增大相伴随,汉字的数量也逐渐上升。汉字的数量和形声字的比重成正比地增加,说明西周以后增加的新字主要是形声字。

前面讲过,自西周时代起,假借字在全部汉字中的比重逐渐减少,这就是说,西周以后形声字在运用过程中,基本上是用来表示本义或引申义的。一般说来,当表示本义或引申义时,形声字中的音符有表音作用,意符有表意作用。

形声字是由意符和音符构成的,这种字数量逐步增多,也就是音符和意符逐渐增加。这种现象,既不能说是音化,也不能说是意化,而应称为音意化。

所谓音意化,并不是说音化和意化平列,而是有主有从的。应该说,音化是主要的,而意化是辅助的。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形声字的最主要来源是在假借字上加意符。这样做的目的,是区别同形同音的字。例如,“辟”的本义是法,但是被借来表示躲避、开辟、邪僻等意义。当多义的“辟”在语句中出现时,有时就分不清它是什么意思。为此,当表示躲避这种意思时,就在“辟”上加“走”旁;当表示开辟义时,就加上意符“门”(繁体);当表示邪僻义时,就加上“亻”旁。这样就不容易混淆了。由此看来,意化是在音化遇到困难时的补救措施,它是为音化服务的。

其次,形声字中的意符所表示的,一般只是相应语素的意义类别,而不能确切地指出其意义;而音符则通过表示语素的音,确切地表示出语素的意义。

认识到音意化中音化的主导地位,就可以把后期的音意化与前期的音化联系起来,笼统地称汉字结构的发展方向为音化,但在这样概括的时候,要意识到汉字前期的音化和后期的音化是有差别的。

三、现代汉字结构的发展有记号化趋势。

所谓记号,是指跟文字所代表的语素在语音和意义上都没有联系的字符。记号化就是指记号这种字符在汉字体系里逐渐增多。

汉字体系里的记号,有一些是原来就有的。例如甲骨文中的“五”“六”“七”“八”等等。但绝大多数是在汉字演变过程中产生的。时代愈后,记号越多。

有些记号原是意符。意符都是表示意义的,其意义大别有二:一是形体意义,即用图形所显示出来的意义,所谓图形,是指实物之形或抽象、象征之形;二是语素意义,这是字符最初所记录的那个语素的意义。意符凭其意义与语素的意义沟通。具有形体意义的意符,当汉字变得不象形以后,它的意义丧失了,它跟相应语素的意义沟通被阻断了,变成了记号。这种变化过程,其实自殷商时代起就已经开始了。例如甲骨文中的“有”为什么写成“ㄓ”,“亡”为什么要写成“”?对这样的问题,不用说一般人,就是古文字学家也回答不好。到了隶楷阶段,汉字形体笔画化了,具有形体意义的意符绝大多数变成了记号。有语素意义的字符,当它的意义与语素意义的联系被切断时,也就变成了记号。这种联系为什么会被切断呢?主要原因有三条:一是字符形体发生讹变,二是字符独立成字时的意义发生变迁,三是相应语素的意义有了改变。

有些记号原是音符。音符跟相应语素的结合都是“再婚”,它的声音就是它最初所记录的那个语素的声音。音符凭它的声音与相应语素的声音沟通。当这种声音联系的桥梁被拆掉时,音符也就变成了记号。声音的联系为什么会被阻断呢?主要原因有四条:一是字符形体发生讹变,二是字符原来所记录的语素已被人遗忘,三是字符独立成字时的声音有了改变,四是相应语素的声音发生变迁。

由于在汉字体系里记号大量增加,所以现代汉字里的记号字和半记号字所占的比重已经很大。

我们曾对2500个常用汉字的结构做过分析,分析时所用的字形是现代楷书规范字形,所用的音义,是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音义。当这些汉字表示相应语素的本义或基本义时,它们结构类型的情况如下:

第一,单意符字,共19个,占总数的0.76%;第二,多意符字,167个,占6.68%;第三,变体音符字2个,占0.08%;第四,多音符字,有3个,占0.12%;第五,意音字,有1321个,占总数的52.84%;音符有义的意音字有30个,占1.2%;第六,记号意音字,5个,占0.2%;第七,记号意符字,286个,占11.44%;第八,记号音符字,131个,占5.24%;第九,记号字,有536个,占21.44%。

记号意音字、记号意符字和记号音符字,都可以称为半记号字。如果把记号字、半记号字统计到一块,则占总数的38.32%,数量仅次于意音字(形声字)。

有人曾以《新华字典》(1987年重排本)中的“又、冫、刂、鱼”四部字作过抽样测查,结果如下:〔4〕

部首总字数理据字半理据字无理据字

又276417

冫24789

刂64292510

鱼8868164

总计2031105340

上表中的半理据字相当于半记号字,无理据字相当于记号字。如果把表中半理据字和无理据字合起来,则有93个,占总数的45.8%。

应该着重指出的是,上面的统计都是站在一个文化水平比较高的汉族人的立场上进行的,而且是依据相应语素的本义或基本义而进行的。谁都知道,汉字除了表示本义或基本义外,还表示为数众多的引申义。若据其表示的引申义进行统计,含有记号的汉字比重会更大(当汉字表示假借义而其本义或基本义又被一般人所了解时,它就是假借字。这种字在汉字运用过程中占有一定数量)。

上面的统计说明,现代汉字的结构正朝着记号化的方向发展。目前,在汉字体系里记号虽然不占优势,但是数量已相当可观。估计在不久的将来,含有记号的字很可能赶超意音字,成为汉字的主流。

早在40年代,唐兰先生就指出:“图画文字和记号文字本是衔接起来的,图画演化得过于简单,就只是一个记号。”但是,他认为“截至目前为止,中国文字还不能算是记号文字……还是形声文字。”在这两段话里,唐兰把记号文字看作是文字的一个独立发展阶段,认为它与图画文字、形声文字是相衔接的,这都是正确的。

我们的汉字已经走完了原始文字、假借文字和形声文字三个发展阶段,如果不被废弃,它将迈进记号文字(在文字体系里记号这种字符占大多数)的大门,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注释:

〔1〕自建国以来,许多学者持“音化”说,例如梁东汉(《汉字的结构及其流变》,上海教育出版社1959年)、蒋善国(《汉字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年)、黄伯荣等(《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近年来,一些学者持“意化”说,例如申小龙(《文化的语言视界》,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万业馨(《略论形声字与汉字表意性》,载《徐州师院学报》1992年4期)、苏瑞(《论汉字的义化》,载(香港)《语文建设通讯》1992年12月)。

〔2〕参看姚孝遂《古汉字的形体结构及其发展阶段》,载《古文字研究》第4辑。

汉字结构范文篇2

在讨论音化或意化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应着眼于作为汉字构成成分的字符。一个字符若要成为某语素的书写形式或书写形式的一部分,就要实现字符与语素的结合。结合的道路主要有两条:一是用字符所示的意义与语素的意义沟通,这叫表意,这种字符增多就叫意化;二是用字符所示的声音与语素的声音沟通,这叫表音,这种字符增多就叫音化。由此看来,所谓表音表意,所谓音化意化,是就字符与语素结合的方式来说的,是着眼于字符的。字符与语素的结合,有“初婚”和“再婚”两种情况。例如甲骨文中的“日”与语素“日”的结合是“初婚”,而“晴”“马日”中的“日”与语素“晴”“马日”的结合都是“再婚”。“初婚”时字符只有形体意义,它与语素只能沿着意义这条道路走到一起;“再婚”时的字符,已有了它最初记录的语素的音和义,它与新语素结合的途径就可以有意义和声音这两条了。

一个汉字,不论它有几个字符,也不管这些字符是通过什么途径与相应语素结合的,一旦成了语素的书写形式,它就成为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是“能指”,而相应的语素是“所指”。作为“能指”的字,是既有音,又有义的,因为语素是音义结合体。因此,说到音化意化时,不能着眼于作为语素书写符号的汉字。在这一点上,中西文是一样的。例如我们不能说英文“sun”这个字只有音,而中文“尖”这个字只有义,但可以说“sun”字所使用的字符“s”“u”“n”只表音,而“尖”字所使用的字符“小”“大”只表意。

第二,应着眼于汉字字符的实际运用。我们知道,在记录语言时,一个汉字有时记录这个语素,有时记录那个语素;有时表示本义、引申义,有时表示假借义。汉字记录的语素不同,所表示的意义不同,汉字所使用的字符表音表意的情况就有所不同。所谓表音、表意,实际上是指在汉字实际运用过程中字符与相应语素的结合方式,而不是指在创造汉字之时字符与相应语素的结合方式。例如古文字中的“来”,就其来源而言,是表意的;而就其运用讲,是表音的。当然,这两者有时是统一的。例如古文字中的“日”,当它表示本义时,是表意的;而就其来源说,也是表意的。

纵观几千年来汉字发展的历史,我们发现,汉字的结构依次有三个不尽相同的发展方向,换句话说,汉字结构发展的方向是因时而异的。

一、在完整的汉字体系形成的过程中以及这种体系形成的初期,汉字结构发展的方向是音化。

完整的汉字体系是在原始文字的基础上形成的,而原始文字(包括文字画和图画字)都是表意的。汉字的文字画材料,至今还未发现。而图画字的材料却有一些。例如《金文编》843号,是一幅画,像手里拿着刀杀猪,它的意思应该是杀猪祭祀祖先。从这类材料来看,图画字中已有可以反复使用的单体符号。这些符号,或者是代表有形事物的,或者是代表概念的。

当汉字完整的体系开始形成时,图画字中的许多单体符号被吸收进来;此外人们还仿此创造了许多类似的符号。然而光凭这些表意符号,还不能做到按照词序无遗漏地记录语言,这是因为,语言中的许多词(如虚词)是无法以形表义的。要想全面地记录语言,只有走假借的道路。完整的汉字体系形成的过程,就是假借字不断增加的过程。

汉字完整的体系形成的时间,大约是在夏商之际。殷代距离夏商之际相当近。在殷代的甲骨文里,假借字占了74%左右。〔2〕属于西周早期的《利簋》铭文,假借字的比重也大抵如此。

这时文字里假借字的比重如此之大,超出了一般人的想像。在原始汉字里,可能也有一些假借字,但是其比重肯定很小。与原始汉字比较起来,殷商时代和西周早期文字里的假借字急剧增加。假借字是由音符构成的,这种字占大多数,那就是音符占大多数。这就是说,从原始汉字到殷代甲骨文、西周早期金文,汉字结构的发展方向是音化。

二、从西周时代起,汉字结构的发展方向是音意化。

从用字这个角度来看,自西周时代起,假借字逐渐减少:

西周前期的《大盂鼎》铭文,共有291个字,假借字约70个,约占总数的24%;西周中期的《史墙盘》铭文,共有284个字,假借字约60个,约占20%;西周晚期的《毛公鼎》铭文,有497个字,假借字约有70个,占16%;〔3〕春秋时代的《栾书缶》铭文,共有40个字,假借字5个,占12%强;战国时的《鄂君启节》,总字数164个,假借字3个,仅占2%;秦汉时的帛书《老子》乙本共有5500个字,假借字320个,占6%;帛书《经法》约5000字,假借字320个,也占6%;现有的《老子》假借字30多个,不足1%;现有的《荀子》首三篇,共有5700多个字,假借字54个,占1%弱。

上述统计说明,时代愈晚,假借字越少。

若从造字角度来看,自西周时代起,形声字迅速增加。甲骨文中的形声字,仅占20%左右。自西周时代起,形声字大量增多。到了春秋时代,形声字的数量已超过了表意字。秦国的小篆,依据许慎的《说文解字》,共有9353字,形声字有8057个,占82%。南宋郑樵分析过23000多个汉字的结构,结论是形声字已超过90%。清代的《康熙字典》,形声字也占90%。与形声字在全部汉字中的比重逐渐增大相伴随,汉字的数量也逐渐上升。汉字的数量和形声字的比重成正比地增加,说明西周以后增加的新字主要是形声字。

前面讲过,自西周时代起,假借字在全部汉字中的比重逐渐减少,这就是说,西周以后形声字在运用过程中,基本上是用来表示本义或引申义的。一般说来,当表示本义或引申义时,形声字中的音符有表音作用,意符有表意作用。

形声字是由意符和音符构成的,这种字数量逐步增多,也就是音符和意符逐渐增加。这种现象,既不能说是音化,也不能说是意化,而应称为音意化。

所谓音意化,并不是说音化和意化平列,而是有主有从的。应该说,音化是主要的,而意化是辅助的。为什么这样说呢?

先,形声字的最主要来源是在假借字上加意符。这样做的目的,是区别同形同音的字。例如,“辟”的本义是法,但是被借来表示躲避、开辟、邪僻等意义。当多义的“辟”在语句中出现时,有时就分不清它是什么意思。为此,当表示躲避这种意思时,就在“辟”上加“走”旁;当表示开辟义时,就加上意符“门”(繁体);当表示邪僻义时,就加上“亻”旁。这样就不容易混淆了。由此看来,意化是在音化遇到困难时的补救措施,它是为音化服务的。

其次,形声字中的意符所表示的,一般只是相应语素的意义类别,而不能确切地指出其意义;而音符则通过表示语素的音,确切地表示出语素的意义。

认识到音意化中音化的主导地位,就可以把后期的音意化与前期的音化联系起来,笼统地称汉字结构的发展方向为音化,但在这样概括的时候,要意识到汉字前期的音化和后期的音化是有差别的。

三、现代汉字结构的发展有记号化趋势。

所谓记号,是指跟文字所代表的语素在语音和意义上都没有联系的字符。记号化就是指记号这种字符在汉字体系里逐渐增多。

汉字体系里的记号,有一些是原来就有的。例如甲骨文中的“五”“六”“七”“八”等等。但绝大多数是在汉字演变过程中产生的。时代愈后,记号越多。

有些记号原是意符。意符都是表示意义的,其意义大别有二:一是形体意义,即用图形所显示出来的意义,所谓图形,是指实物之形或抽象、象征之形;二是语素意义,这是字符最初所记录的那个语素的意义。意符凭其意义与语素的意义沟通。具有形体意义的意符,当汉字变得不象形以后,它的意义丧失了,它跟相应语素的意义沟通被阻断了,变成了记号。这种变化过程,其实自殷商时代起就已经开始了。例如甲骨文中的“有”为什么写成“ㄓ”,“亡”为什么要写成“”?对这样的问题,不用说一般人,就是古文字学家也回答不好。到了隶楷阶段,汉字形体笔画化了,具有形体意义的意符绝大多数变成了记号。有语素意义的字符,当它的意义与语素意义的联系被切断时,也就变成了记号。这种联系为什么会被切断呢?主要原因有三条:一是字符形体发生讹变,二是字符独立成字时的意义发生变迁,三是相应语素的意义有了改变。

有些记号原是音符。音符跟相应语素的结合都是“再婚”,它的声音就是它最初所记录的那个语素的声音。音符凭它的声音与相应语素的声音沟通。当这种声音联系的桥梁被拆掉时,音符也就变成了记号。声音的联系为什么会被阻断呢?主要原因有四条:一是字符形体发生讹变,二是字符原来所记录的语素已被人遗忘,三是字符独立成字时的声音有了改变,四是相应语素的声音发生变迁。

由于在汉字体系里记号大量增加,所以现代汉字里的记号字和半记号字所占的比重已经很大。

我们曾对2500个常用汉字的结构做过分析,分析时所用的字形是现代楷书规范字形,所用的音义,是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音义。当这些汉字表示相应语素的本义或基本义时,它们结构类型的情况如下:

第一,单意符字,共19个,占总数的0.76%;第二,多意符字,167个,占6.68%;第三,变体音符字2个,占0.08%;第四,多音符字,有3个,占0.12%;第五,意音字,有1321个,占总数的52.84%;音符有义的意音字有30个,占1.2%;第六,记号意音字,5个,占0.2%;第七,记号意符字,286个,占11.44%;第八,记号音符字,131个,占5.24%;第九,记号字,有536个,占21.44%。

记号意音字、记号意符字和记号音符字,都可以称为半记号字。如果把记号字、半记号字统计到一块,则占总数的38.32%,数量仅次于意音字(形声字)。

有人曾以《新华字典》(1987年重排本)中的“又、冫、刂、鱼”四部字作过抽样测查,结果如下:〔4〕

部首总字数理据字半理据字无理据字

又276417

冫24789

刂64292510

鱼8868164

总计2031105340

上表中的半理据字相当于半记号字,无理据字相当于记号字。如果把表中半理据字和无理据字合起来,则有93个,占总数的45.8%。

应该着重指出的是,上面的统计都是站在一个文化水平比较高的汉族人的立场上进行的,而且是依据相应语素的本义或基本义而进行的。谁都知道,汉字除了表示本义或基本义外,还表示为数众多的引申义。若据其表示的引申义进行统计,含有记号的汉字比重会更大(当汉字表示假借义而其本义或基本义又被一般人所了解时,它就是假借字。这种字在汉字运用过程中占有一定数量)。

上面的统计说明,现代汉字的结构正朝着记号化的方向发展。目前,在汉字体系里记号虽然不占优势,但是数量已相当可观。估计在不久的将来,含有记号的字很可能赶超意音字,成为汉字的主流。

早在40年代,唐兰先生就指出:“图画文字和记号文字本是衔接起来的,图画演化得过于简单,就只是一个记号。”但是,他认为“截至目前为止,中国文字还不能算是记号文字……还是形声文字。”在这两段话里,唐兰把记号文字看作是文字的一个独立发展阶段,认为它与图画文字、形声文字是相衔接的,这都是正确的。

我们的汉字已经走完了原始文字、假借文字和形声文字三个发展阶段,如果不被废弃,它将迈进记号文字(在文字体系里记号这种字符占大多数)的大门,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注释:

〔1〕自建国以来,许多学者持“音化”说,例如梁东汉(《汉字的结构及其流变》,上海教育出版社1959年)、蒋善国(《汉字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年)、黄伯荣等(《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近年来,一些学者持“意化”说,例如申小龙(《文化的语言视界》,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万业馨(《略论形声字与汉字表意性》,载《徐州师院学报》1992年4期)、苏瑞(《论汉字的义化》,载(香港)《语文建设通讯》1992年12月)。

〔2〕参看姚孝遂《古汉字的形体结构及其发展阶段》,载《古文字研究》第4辑。

汉字结构范文篇3

关键词:汉字形态;艺术设计;美学功能

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书面符号,是不同民族和地区的人们进行沟通的纽带,是人们相互交流所必备的准则,是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融合碰撞的结果,其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汉字形态包括中国书法艺术、印章艺术、汉字图案艺术、现代美术字体艺术等,属于艺术表达方式的一种,能够传送各类艺术方法,抒发当前社会背景下人们的情感[1]。在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潮流中,人们越来越强调形式和功能并重的思想。汉字在历史的长河中演化出了丰富的表现形式,为设计师进行艺术创作提供了创意源泉,具有美学功能价值。用理性思维来分析汉字形态在艺术设计中的美学功能,发现其有助于人们在艺术设计中更深入合理地运用汉字形态的美学特性。

1汉字形态的美学特性

1.1汉字形态的图形美及应用

汉字形态的图形美是指汉字的外部形态所表现的美感。这种美感主要体现在汉字的整体形状和个体特点上。这些形态迥异、美轮美奂的汉字形态使人有气象万千的感觉。每个汉字的结构不同、笔画各异,从形态学角度出发来审视汉字后发现:每个汉字都由点和线构成[2]。有些汉字在保留了自然界形态美的同时还具有协调美和风韵美。汉字既有大自然的浑厚韵味又有其形态的美感意蕴。例如“艹”,凡是带有“艹”的汉字都和植物有一定关联,比如“莜”和“蓿”都是草本植物。汉字是一种具有美感和想象力的文字,并非只是刻板地表述某种事物,汉字更包含了物体的精气神。当人们把汉字看成一幅幅活灵活现的画面时,设计作品所传递的情感也就水到渠成地表现出来了[3]。城市名称的字体设计见图1(图片摘自behance设计网站)。城市的名称字体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精神宣传,应与其城市及所在国家的文化历史、生活习惯、民俗风情等相关联,鲜明地体现出城市的代表性。图1中的字体设计以城市建筑为创作原型,将各个城市的代表建筑轮廓剪影融于字体设计中。比如“柏林”两字取自柏林大教堂和铁轨轨道的轮廓,字体结构符合德国人稳重严谨的形象。这几个城市名称的字体设计都体现了汉字形态关于图形美的运用,通过改变汉字的外部形态来传达其想要表达的思想与精神。在艺术设计创作中,运用汉字形态的图形美可以使创作形式具象化,给人们带来直观的画面感,有助于人们感受到作品想要表达的情感。

1.2汉字形态的结构美及应用

汉字形态的结构美是汉字形体结构所表现的美学特征,表现了汉字结构个性鲜明、和谐统一的特点。在汉字形态结构中,不能只看到汉字的对称美和和谐美,如果这样就可能会忽视汉字形态个性鲜明的特点。如果只强调汉字结构的独特性,不遵循一定的美学原则,那么汉字形态艺术的结构美也就不存在了。汉字形态的结构在这种和谐美与冲撞美的对立统一中表现出了恒久的魅力[4]。从汉字的演变过程中发现:陶文符号和甲骨文字都把宇宙万物转化成了视觉二维图形。汉字在图形符号和甲骨文字的结构中体现出了其条理性、质感和重力感等特征。汉字是由形态各异的线条在横竖两个坐标上组合成的形体,能自然地表现出其质感,同时还能产生相应的重力感。众所周知,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的,其作用点是重心,汉字的重心一般在中心或线条的稠密之处。汉字形态充分体现了其重力感,是一个以静为主、动静结合的整体。有些汉字形态结构完美地体现了对称与均衡的形式美,比如,“田”、“大”、“美”、“林”、“中”、“喆”等。《HONGKONG》是一款为庆祝香港回归而设计的海报,见图2(图片摘自深圳新闻网)。海报将英文"Hongkong"分解为"HONG"和"KONG"后再分别旋转变成汉字“喜”,组成常见的吉祥图案“囍”。“囍”字又称双人喜,为左右对称结构,常用于婚嫁等喜庆场合,代表喜庆与祝福。将“喜”字首尾分解为上“壴”下“口”。“壴”与“口”联合起来表示啦啦队,引申为欢乐开心之意。将"Hongkong"组成“囍”的创意来源于文字结构的共性。这款海报设计是运用汉字形态结构美的一个典型案例。在艺术设计中,合理运用汉字形态的结构美不仅能给人们带来美的视觉享受,而且还可以融合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1.3汉字形态的笔画美及应用

汉字的笔画是从上古时期逐渐演化而成的,其演变要追寻书体的变化方向。汉字书体的演化进程可以归纳为甲骨文、篆书、隶书、草楷行书4个阶段。汉字的笔画在演化过程中从单调简单到形态多变,不断被美化,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5]。任何印刷体和书写体的基本笔画都可以归结为点、横、竖、撇、捺、提、折、钩这8类。这些汉字的笔画都是由长短线和点组成,具有线形或点的特点。汉字的笔画走向、粗细、形状的不同,使汉字的字体种类丰富多变,使每一种字体都有其自身的性格特点[6]。点和线组成的笔画就能构成汉字,但这些笔画不仅只具有几何意义,还体现了大自然的灵动,充满了动感和节奏美感[7]。汉字形态艺术的笔画美体现在字体部首和字形整体上。面馆招牌设计见图3(图片摘自logo社网站),由“有”、“滋”、“味”3个汉字组成,这3个字的笔画均做了变形处理。将“有”的最后一笔“亅”和“滋”的“氵”相连,还将“氵”衍生成一个小圆圈,“味”的“丶”直接演变为一碗面,与面馆的主题相扣,使整个店面的招牌活泼生动。这款招牌设计运用了汉字形态的笔画美,重塑了汉字本身的笔画形态,赋予了作品相应的灵性和神韵。

2汉字形态在艺术设计中的美学功能

2.1增强视觉愉悦性

在艺术设计中,字体的选取和设计是至关重要的,这主要是因为字体本身具备一定的感情色彩,可以给人们带来愉悦。汉隶字体:其视觉效果是长方宽扁状,风格多样,笔势生动,让人感觉古朴庄重、气势宽博;草书字体:结构简省,笔画连绵,给人一种自由不羁的感觉;行书字体:没有草书的狂野,缺少楷书的稳重,给人带来丝连流动的感觉;楷书字体:横平竖直,形体方正,让人感到雄壮庄重。在艺术设计中合理选取字体并进行恰当的变化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和崭新的视觉效果。例如,儿童的包装设计可以选择比较趣味的幼圆或胖头鱼字体来完成,给孩子带来较强的视觉愉悦,引起孩子对该物品的兴趣。现代汉字在形式、审美上都在不断地演变,渗透进艺术设计的各个领域,成为一种富有情调和艺术感染力的设计语言。汉字的结构变化、笔画变化、图形变化、风格变化等都会给人带来不同的视觉愉悦[8]。

2.2利于信息传播

在艺术设计领域,每种载体都传达着某种宣传信息。汉字形态在艺术设计中的视觉传达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由于汉字本身是一种具有含义传达作用的符号,因此具有文字和图形的双重特性。汉字经过不断地演变再运用到字体设计中,比纯文本和纯图形更具有直观性和易识别性。纯文本一般用于传播对严谨性与逻辑性要求较高的信息,纯图形常用于传播抽象性与文艺性的信息。“永久”自行车标识是一个家喻户晓的经典标识,上海永久股份公司logo见图4(图片摘自Rologo网站)。把汉字“永久”和自行车的图形轮廓相结合创作出的标识简洁直观、极易识别,比起纯文字或纯图形更能对“永久”品牌起到传播和推广作用。汉字形态的美学特性丰富,在信息传达中兼具了精准性、直接性、情感化、趣味性等特征,具有信息传播的功能。这些特点相互补充印证,使所宣传的信息通过汉字形态本身的字义和美学特性准确、全面地传达给了大众。

2.3促进消费者购买

随着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人们的消费观开始由单纯的物质消费转向精神消费。平面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等艺术设计领域都利用美学功能来迎合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汉字形态渗透进艺术设计的各个领域,对消费者的动员作用不容小觑。例如,购买一款产品时,产品的广告设计、界面设计、包装设计等各个环节都可能运用到汉字形态,其美学功能促使消费者购买此款产品,美学功能对女性消费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字体设计对消费者有直观的冲击,消费者对不同字体有不同的感受,并不由自主地对其进行比较和分析。随着消费者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汉字形态美学的促进消费作用就越明显。汉字形态美学既具有刺激消费者购买欲望的作用,又有着广阔的市场潜力。

3结语

汉字的艺术形态是在汉字与民族审美文化相互交叉的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的[9]。这里先从图形、结构、笔画3个方面论述了汉字形态的审美特性,随后从视觉愉悦、信息传播、促进消费3个方面探讨了汉字形态在艺术设计中的美学功能。其实汉字形态的艺术美感在艺术设计中的功能价值还远不止于此,有的学者还从汉字与音乐的同构性出发探讨了汉字的旋律美,还有的学者从汉字结构与建筑物构造的相似性出发探讨了汉字的平衡美和力学构造美[10]。汉字美学在艺术设计上的理论层出不穷,人们应该把这些立意出新的理论运用到实际创作中,多考虑汉字形态美学与艺术设计表现形式之间的关系,表达出作品想要传达的设计意图[11]。

作者:王茹 单位:天津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孙昊楠.文字形态艺术设计中的情感表达[D].济南:山东轻工业学院,2011.

[2]高聪蕊.汉字美学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14,35(8):92—95.

[3]唐巍人.简析汉字的艺术精神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意义[J].青年作家,2010(10):38—39.

[4]张燕.汉字形体美的探讨与汉字教学[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4.

[5]许飞.汉字字形美与汉字美育[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2.

[6]楚晓红.论中国汉字形态构成艺术的线性特征[J].聊城大学学报,2008(2):363—364.

[7]廖振华.浅谈汉字结构的艺术美[J].衡阳师专学报,1985(3):110—115.

[8]代秀芳.包装文化的美学审视[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

[9]罗礼平.论传统汉字的多维形态及其在设计中的运用[J].装饰,2010(12):137—138.

汉字结构范文篇4

一、古汉字的发展

据考证,3300多年前古代人在龟甲上留下用来占卜记事的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能够发现最早能够证实古文字存在的证据,而成熟的甲骨文文字也存在上千年之久,这一阶段被称为文字的史前阶段。除此之外,发现更早几千年的文化遗址虽有类似于语言文字的图形符号,却难以猜测不够完整,并没有证实汉字的物件载体存在,如文字起源的“结绳说”,是目前为止说服度较高的起源说[1]。汉字的演变脉络从较为成熟的甲骨文开始进入可考据范畴,随后逐渐演变成为殷周青铜器上金文,造型上更为饱满。进入西周时期后,大篆的出现使载体成为较轻便的竹简,线条也更为清晰匀称。而在秦国统一实行“书同文”后,小篆成为统一的字体,在大篆的基础上吸收各方文化后更为精炼。汉代时期,隶书开创了笔划文字的新纪元,随着造纸术的发明,书页文字开始盛行,催生出现在广为人知的行书、草书、楷书等汉字种类,中国汉字也由此进入百家争鸣的时代,如图1。

二、汉字字体设计的意义

从历史角度看,汉字承载着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是理解中国历史最直接的工具。汉字具有识别性、统一性、传承性、叙事性、情感性等特征,如《白虎通义》天地卷中记载,“地者,元气之所生,万物至祖也[2]”。先民也以汉字形象符号的组合体现自我,表达内心情感、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汉字作为文化的桥梁来支撑中国历史的轨迹,保持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稳定化,是从古至今各类人文事物的记录者。从设计角度看,汉字是设计的符号,具有文化性,一切有关汉字的设计都源于汉字本身具有的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国字体设计界的基石,无论是从主观思维还是客观呈现,一切的设计都离不开汉字本体。汉字也具有视觉性与装饰性,大到字库小到单独的字体设计,都是从各类汉字本身的美感向外发散的设计结果,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彰显了汉字的影响力。通过对汉字字体进行情感化设计,能够使汉字从繁衍至今的字体种类上再次生根发芽,形成更多不同样式的汉字字体,加强汉字的识别性且拥有更好的装饰感,能丰富大众的审美,满足用户的审美需求。同时在文化和事物的宣传上也能更为便捷,有效地传递所叙信息。信息时代背景下,中国已经迈向国际市场,好的汉字设计可以将中国的文化在世界的舞台上大放异彩,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文化,汉字也顺势而为随多样可持续化发展,符合当今设计大环境的趋势。

三、汉字字体设计中的结构

(一)汉字的结构解析。汉字不同于英文字母,拥有多种结构规则。东汉时期文字学家许慎著作《说文解字》中的“六书”说将汉字的造字构型分为象形、会意、假借、形声、转注、指事六种方法,这是作为早期汉字构成的规范法则,为后世汉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3]。依据现代标准汉字结构的划分,可将汉字层次由高到低解构成为汉字、部件、笔画三个层次,汉字属于最高级层次,是完整的个体,在汉字这个个体中拥有部件、笔画和笔形[4]。部件属于中间层次,分为部首与偏旁,是构成汉字的组合结构,也就是汉字的结构。汉字的结构划分为: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品字形结构以及独体字结构,其中,半包围结构还可细分为上三、下三、左三、左上、左下、右下结构[5],这些结构框架将由简到繁的汉字分类展示,便于人们能够轻松了解并学习汉字的结构,感受汉字中美的所在,如图2所示。(二)结构的作用和意义。1.结构影响汉字字体的美:通过中国独特的造字思想以及沿用传统美学的理念,汉字的结构呈现出一种综合的美,再通过结构传递给汉字字体,由内而外延伸,例如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道,认为中庸为德,天人合一,汉字结构也将这一思想融入自身,多以折中调和、格局中正、区块匀称为主。鲁迅先生曾就汉字感慨“中国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悦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其中的“形美”就是指汉字的结构造型,这是一个相互促进循环的过程,通过形体之美能感受到意境美和读音美,将言、象、意的感受升华,将汉字之美提升到完美的境界[6]。汉字发展中具有的中国传统美学结构是汉字的重要组成部分,汉字结构能够影响整个字体的美感,也同时映射了中国的古典美学和人文思想。2.结构辅助汉字字体设计:合理的结构能够将数以万计的汉字部件清晰划分,是解构汉字的必要基础。字体设计同建筑设计的原理如出一辙,只有先了解建筑结构的荷载、大小、框架体系等因素才能够筑建成功并装饰和拆修。在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中,字体的上方部分的高度小于下放部分,整个字体就会显得较为稳重,反之则头重脚轻,显得较为轻浮。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中,部首在左边,一般呈左紧右松的结构;部首在右边,一般呈左松右紧的结构。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中,包围的部分要占较少面积,以被包围部分为视觉主位。品字形结构和独体字结构以匀称性为主,也可符合黄金分割比例。常规字体设计都应属于正常的结构套用范围内,可依据该结构分类进行设计,如若设计具有另类特色的字体,则可对结构进行相应更改,字体风格会随之变换。3.结构影响汉字字体的识别程度:汉字的笔画和笔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汉字的结构位置,良好的笔画、笔形调节运用能够将结构位置微妙的变化变得更合理,在视觉角度上带来舒适感。此外,结构上的差异还能有效辨别各类汉字字体,在繁多的汉字中提升识别性,便于人们加深各类字体的印象和查找字体。如宋体、黑体,二者都拥有经典的字体结构,识别性强、利用率高,此外在商业角度上,也能在提升字体视觉基础上保证字体的权利。

四、汉字字体设计中的情感化体现与实践

(一)汉字字体设计中情感化的体现《心理学大辞典》中提到情感是人为了满足对自身的需求产生的主观情绪,也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反映[7],是人通过外界事物的变化而产生的,整个心理变化的过程可称之为情感化。情感化在日常生活事物中随处可见,是伴随人们的心理情感活动产生的,汉字也不例外。当读者用户群体在收到汉字的视觉传递时,心理状态随汉字外在形态与内在蕴意的互相关联从而产生一系列情感波动,这就是汉字带来的情感化体现,利用这一因素对汉字字体进行设计,使设计后的汉字字体的“形”能更符合字体本身的“意”,将各类字体的内在情感属性融入字体的外观,结合并产生联动效应来更符合人的审美要求与心理情感。以最常见的黑体类字体为例,字体笔画横直均匀、沉稳有力、简洁朴素,字体部件整体都十分匀称饱满,较容易辨别。给人带来的情感化感受是简约的、稳重的、大众的字体,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范围广泛,可应用于如广告、文章、封面、logo、商务等大部分场景,或像图3那样运用于书籍封面。黑体类字体在这些场景中发散的视觉线影响到人的心理,认知该字体并产生情感波动,连续的心理活动将字体中的情感化逐一展现,从而展现该字体的价值与意义。(二)汉字字体设计中的情感化设计方法通过情感化的方法进行汉字设计,需要了解人的心理情感活动。人们通过大脑接收外界信息,会过滤筛选掉一部分不重要或者无用的信息,剩下的信息会被再次处理,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人的情感有波澜壮阔有细腻微妙,这是一个或短或长的周期性的变化过程,在汉字字体设计中设计师需要将汉字本身的属性了解透彻,再结合用户的心理,模拟不同的情感过程,通过主观情感、客观事物的结合,达到具有“以人为本”的深度设计理念[8]。其次,将关于字体情感化设计的各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各数据相对字体情感化的规律,从主观能动层面及客观规律层面的共同作用来完成汉字字体的情感化设计。1.数据调查分析。(1)浏览知名度、使用度较高的汉字字体,进行观摩和思考,加深对其印象。对现有各大字库中各结构类型汉字字体进行分类归纳,收集大量优秀的、具有代表性的、大众接受程度较高的汉字字体样本。(2)从情感化角度研究样本字体的字体语意并且进行调查筛选,经鉴定从中产生代表性字体样本组与感性词汇组。使用单向感性词汇组或双向感性词汇组,单向感性词汇组如:可爱的、温暖的、简约的;双向感性词汇组如:可爱的-严肃的、温暖的-冷酷的、简约的-繁复的。(3)对筛选的字体采用SD调查法进行进一步筛选,通过样本字体的外观情感属性对样本字体依次进行打分,得出与感性词汇组情感属性最贴近的字体组。(4)通过专家访谈,选择一批数量适当且在结构上具有代表性的汉字字体样本,此批样本可作为后续汉字字体情感化设计的参考样本。2.字体维度的情感化运用:在汉字字体情感化设计研究方法中,字体本身的结构数据是研究的核心部分。在字体设计界中汉字的结构元素通常可分为五大维度,即:字重、字怀、字面、中宫、重心[9],这五个维度能从综合角度反应汉字字体的结构数据。(1)字重:从字面意思上看字重指的就是字体的重量,用数据分析字重,字重是字体本身的面积指标,随字重的变化,字体笔画的粗细也会相应改变。字重大时,笔画较粗;字重小时,笔画较细。(2)字怀:字怀指字体笔画间的留白部分,类似于国画的留白技法,可在空间上对字体结构来进行评测和调整,图中红色区域代表字怀面积。当字怀面积变大,字体笔画变细,字体整体结构偏松散;字怀面积变小时,笔画变粗,整体结构显饱满紧凑。(3)字面:字面是汉字字体在字面框中的字体占比,通过字面能够对设计对象字体中的各字在字面框中的整体映射范围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图中字体外部的线条构成的轮廓面积就是汉字的字面。(4)中宫:《艺舟双楫•述书下》中提到“字有九宫。九宫者,每字为方格,外界极肥,格内用细画界一“井”字,以均布其点画也。凡字无论疏密斜正,必有精神挽结之处,是为字之中宫[10]。”汉字字面框的另一种形式就是九宫格,框分九格,上部三格称上三格,下部三格称下三格,中间左右两格分别称为左宫和右宫,而中宫顾名思义就是处正中间的格位,是整个九宫格中最具有凝聚力的格位。汉字在字面框的位置可根据中宫进行参考,是否符合字体设计的情感属性,通过中宫也能够判断字体的松紧程度,是字体设计中的评判依据之一。(5)重心:重心是汉字面积质量中心点,可通过设计软件计算得出。汉字结构的改变会导致重心的改变,重心可以反映出汉字的结构是否处于合理的范围内,一款合格的汉字字体其重心不会偏差较大,而是基本维持于字面框中心的位置区域。图中字体中的红点所示位置为字体重心位置,如图4。通过了解字体的维度并将其与调查的字体样本进行结构规律总结,样本字体筛选后以“快乐”二字为例,字体采用的是“华康娃娃体”,以常规字体黑体为参照,字号为对比参照字体,字体尺寸均为1号字,26pt,字面框均采用10mm*10mm尺寸的正方形框,如图5所示。样本字体华康娃娃体字体属性经调查属于可爱、活泼类的感性意向。首先从字重的角度分析,相比较于正式如黑体,在面积上,通过主观视觉评价很明显可以得出“快乐”二字在使用华康娃娃体要比使用黑体偏小,由此可分析得到如果要进行设计属于可爱、活泼类的情感属性的字体,在一定程度上字体的面积可以比常规字体偏小些,字体重量轻,主观感受上较轻的字重在整个字体的视觉感受呈现出轻快活泼的感觉。其次从字怀角度分析,字怀是属于留白部分,和字重呈一个反向关系,在样本字体中能够发现,“快乐”二字在字面框中的留白面积是要大于黑体或一般常规字体,那么在设计上也可以进行字怀面积与字重面积的对比,提供参考依据。第三从字面角度分析,“快乐”二字字面的范围小于黑体或一般常规字体,在字面框中的占比也相对较小,字体有较大的自由活动空间,符合该字体可爱、活泼的情感属性。最后从中宫与重心角度分析,根据对比图,从主观视觉出发,“快乐”二字的结构是分别是左右结构与独体字结构,“快”字部首小,“乐”字上下结构较为匀称,符合一般汉字结构的规则。依据中宫位置,二字都属于笔画向中宫位置靠近,整体结构紧凑,能较清晰感受字体的情感属性。在重心位置的参考依据中,二字重心都是出于中宫范围的中心位置,不偏不倚,属合理范围内。3.笔画与图形元素的运用:在汉字字体情感化设计中笔画与图形也占到了重要位置,对笔画和图形就情感属性进行相应的创新与运用,能让字体的情感化更加突出。汉字字体设计中笔画离不开“点、线、面”三大基本元素,这三大元素都能够以不同的形态来诠释各类情感属性。在笔画的“点”中,圆点代表着聚集、圆满;长方形点代表着均衡、厚重;角度偏圆滑的点稳定;偏尖的点较锐利;不规则的点随形态豪放洒脱;飞白形式的点则有书法、水墨的韵味;粗糙的点具有古朴、老旧的感觉。在笔画的“线”中,直线代表规整,其中细直线简洁、粗直线沉稳,适合运用于大部分字体,尤其是印刷体和商务体;曲线偏硬时锐利,适合于硬朗的字体,偏软时优美,适合柔美优雅的字体;虚线代表着延伸和规律感,给字体带来节奏感;不规则线视觉感突出,有自己独特的情感属性,十分符合个性和独立性的字体;飞白线豪放洒脱,有中国风和书法的味道;粗糙线情感浓郁,隐藏韵味。笔画的“面”由“点”和“线”共同组成,和“点”的情感属性类似,在常见“面”的图形中圆形是饱满的,方形是厚重的,椭圆形是优美的,三角形是尖锐的,梯形是稳定的,而无规律的“面”则具有变化性与随机性[11],如图6。图形元素的设计与运用也包含“点、线、面”的基本元素,在对字体进行情感化设计时,打破传统只使用单纯笔画的枷锁,将图形元素融入字体设计进行创新。图形元素能够代替字体部件来赋予字体情感寓意,选择对应情感的图形元素,能够让字体的情感属性更加丰富。图7中的“归途”二字,可以看出笔画有粗糙与飞白效果,字体带有浓重的家乡情怀,在粗线的笔画部分,将图形与笔画融合在一起,用家乡老旧房子的视觉元素形象来诠释“归途”二字,体现出字体浓厚的思念、怀旧情感属性。4.设计案例:选择万圣节题材进行汉字字体设计,万圣节源于鬼节,如今逐渐演变成带有狂欢互动的节日。分析万圣节的情感属性并结合如今市场,从节日文化与气氛角度进行思考,并进行相关用户调查,得出字体情感属性为惊悚的、互动的。这里以黑体作为设计的对比样本。在笔画上由于惊悚的情感属性可以使用偏尖锐、较细的点与线,如图8所示。考虑到互动性,将图形元素设计为万圣节独特的鬼魂、南瓜、月亮、枯枝等形态,如图9。在字体的结构上遵循基本结构构造,如例字“膝”为左右结构,位置处于合理范围。该字体的情感属性在字体维度上的体现较常规印刷体和书写字体也应有所区别,由于万圣节的环境情感该字体的字重可较轻,字怀留白面积较大,有想象的延伸空间,字面相对偏小,显示出该字体的惊恐情绪,整个字体向中宫呈靠近趋势,重心位置保持稳定的区域范围,如图10。综合各方面,在字体整体的结构、笔画做相应的位置处理与创新设计,将万圣节的节日风格与该字体进行情感因素对接融合,完成具有万圣节情感属性的汉字字体设计,设计流程如图11。案例为该款字体的部分例字,如图12。

汉字结构范文篇5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幼儿入学语言准备整体现状根据样本在各维度的均值与满分的差距可以看出,幼儿在视—动转换、细微差异识别、空间知觉、前阅读技能上面表现较好;在听—动转换、汉字结构意识方面的表现次之;在故事理解以及图画理解与讲述方面的表现最差。(见图1)听—动转换任务(听指令做动作)要求幼儿按照所听到的指令做出相应的手部和上肢动作,以考查幼儿将听觉信息转化为肢体动作的能力。理解指令并能按指令行事是我国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期望与要求,也是幼儿入学适应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是幼儿入学适应重要的预测性指标之一。从心理过程来看,听指令做动作是听—动转换过程;从语言发展角度来看,是幼儿言语倾听和言语理解能力的表现。在本研究中,多数幼儿能够听懂指令,但一半以上的幼儿控制手部动作的能力较弱。细微差异识别任务(形近字识别—找字)考查幼儿对汉字字形结构细微差异的识别能力。笔划、部件、方位等的细微差异形成了汉字之间在字形结构上的细微差异。能够感知汉字在字形结构上的细微差异是幼儿识字、写字的重要心理基础。该任务不要求幼儿能认读汉字,只要求幼儿发现形近字之间的差异。在本研究中,70%以上的幼儿都能正确识别,表明多数幼儿能够注意到汉字在字形结构上的细微差异。汉字结构意识任务(识别缺失部件—补字)是向幼儿呈现不同结构(包括上下结构、左中右结构、包围结构、既有左中右又有上下结构)的汉字,要求幼儿通过比较找到指定汉字的缺失部分。汉字的特点是每个字都具有自身的字形结构。该任务只要求幼儿能够感知和识别汉字的字形结构,不要求认读汉字。在本研究中,约有60%的幼儿能够正确感知和识别汉字的字形结构。故事理解任务(听故事回答问题)要求幼儿在听完一个小故事后回答问题,以考查幼儿的语言理解能力。听力理解是幼儿口头言语能力的成分之一,是幼儿语言能力测验或入学语言准备测验的重要维度。在本研究中,有70%多的幼儿能够回答只需要简单推理的问题,但只有一半幼儿能够根据故事中的线索进行间接推理。空间知觉任务(听指令画图)是要求幼儿按照指令在特定位置画出某种形状,考查幼儿的听力理解和精细动作能力。精细动作能力是读写准备能力的重要构成成分之一。在本研究中,80%的幼儿能够画出正确的形状,但只有30%的幼儿能够在正确的位置画出要求的形状,表明幼儿在理解较复杂的方位语言时存在一定困难。视—动转换任务(记图画图)是要求幼儿先观看图案,然后凭记忆画出看到的图案。对图形的记忆与加工是汉字书写的心理学基础。汉字的特点是写字比识字难,原因在于识字是图形再认的过程,写字是图形识记和再现的过程。本研究将视—动转换(图形识记和再现)作为幼儿入学语言准备的测查维度之一。在本研究中,约70%多的幼儿能够正确画出所看到的图案的结构和形状。排图讲述任务(排图讲故事)要求幼儿将可以任意排列的3张图片进行排序并讲述故事,从句子、讲述的连贯性和讲述的生动性等三个方面以考查幼儿图画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在本研究中,有17.2%的幼儿不会主动讲述;45.8%的幼儿仅能罗列一些个别对象,讲述线索断续、不衔接;只有1.5%的幼儿能够生动、富有想象力地讲述一个完整故事;19.6%的幼儿在讲述中能够加入人物之间的对话,运用拟人的手法展开故事情节,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前阅读技能任务(翻看图书)是要求幼儿会正确拿书、识别书的封面、知道书的书名、会翻到指定的页码;知道阅读顺序等。在本研究中,多数幼儿都能正确判断书名和页码,了解阅读的顺序,但仅有半数幼儿知道封面。相比较其他方面,幼儿对封面的认知较弱。(二)幼儿入学语言准备水平的城乡差异1.总体差异按幼儿的测验总分和各维度上的得分高低进行排序,城市、县城、乡镇和农村幼儿的得分呈依次降低趋势。城市幼儿入学语言准备总分均值为19.65,县城幼儿为17.88,乡镇幼儿为15.34,农村幼儿为12.42。其中,城市幼儿语言总分均值几乎比农村幼儿高出一半。这种随城市、县城、乡镇和农村依次呈递减的趋势存在于每个测查维度上。(见表4)以幼儿园所在地为自变量,以城乡不同地区学前一年幼儿语言总分及各维度均值为因变量,对城市、县城、乡镇、农村幼儿园或学前班幼儿入学语言准备水平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城乡学前一年幼儿在测验总分以及各具体维度上,市、县、乡、村两两之间都存在极显著的差异(P<0.001)。2.具体差异为进一步了解城乡幼儿在入学语言准备上的具体差异,对城乡幼儿在各题目上的得分进行分差分析(见表5),研究结果如下。(1)听—动转换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城乡幼儿在听—动转换任务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P<0.001)。两两比较发现,城市与县城幼儿、县城与乡镇幼儿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但随着行政级别的降低,市与乡、村之间,县与村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由表4可见城乡不同地区幼儿园幼儿均值介于1.22~0.74之间。市辖区幼儿园幼儿均分显著高于县城、乡镇和村幼儿园幼儿。乡镇和农村幼儿园幼儿得分低于总体平均值。农村有较高比例的幼儿在顺序、部位和数量上存在错误,不能按照指令做出正确的动作。(2)细微差异识别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城乡学前一年幼儿在细微差异识别任务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P<0.001)。由表4可见城乡不同地区幼儿园幼儿均值介于1.79~1.36之间。其中,市辖区幼儿园幼儿均分显著高于县城、乡镇和村幼儿园幼儿,乡镇和农村幼儿园幼儿在该维度得分都低于总体平均值。但两两比较发现,乡镇与农村幼儿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城市和县城都有80%多的幼儿能够正确识别,但乡镇和农村幼儿中有70%多能正确找出简单的独体字“天”字,能够正确识别较复杂的“部”字的幼儿不足70%。(3)汉字结构意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县城、乡镇、农村幼儿之间在不同结构汉字的识别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城乡幼儿的得分均值介于1.43~0.96,其中近70%的城市幼儿能够正确识别,但能够完成任务的农村幼儿比例不足半数。(4)故事理解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县城、乡镇和农村幼儿两两之间都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P<0.001)。城乡不同地区幼儿园幼儿的均值介于4.56~2.79之间,城市幼儿的得分近乎是农村幼儿的两倍。在第一问“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城市幼儿完全答对4个小动物的频数比例为44.4%,但接近一半的农村幼儿最多只能答对两个小动物。第三问和第四问考察幼儿对整个故事的理解程度,城市和县城超过一半的幼儿都能正确回答出来,但是乡镇和农村的人数比例都不超过50%。可见,随着问题难度的上升,城乡之间的差异渐趋显著。(5)空间知觉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县城和乡镇、乡镇和农村幼儿在这个任务上的表现不存在显著差异,其他两两之间都存在显著的差异(P<0.01)。城乡幼儿的均值得分介于1.01~0.74。城市、县城、乡镇和农村幼儿中能够按照语言提示找到正确位置的人数比例依次为47%、22.7%、21.2%、9.1%,能够正确画出所要求的圆形的人数比例依次为39.5%、22.0%、26.6%、12.0%。(6)视—动转换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县城、乡镇、农村幼儿两两之间都存在显著的差异(P<0.01)。城乡幼儿的得分均值介于1.54~1.14,其中,城市、县城、乡镇、农村幼儿中能够完全正确画出图案的人数比例依次是46.3%、22.0%、22.0%、9.6%,城市幼儿的人数约是农村幼儿人数的5倍。(7)排图讲述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句子和讲述的生动性上,仅城市和县城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其他两两之间差异显著;在讲述的连贯性方面,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城乡幼儿的均值介于5~2.82,其中城市幼儿得分几乎是农村幼儿的两倍,幼儿在所有子维度上的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排序均是城市、县城、乡镇、农村。(8)前阅读技能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县城、乡镇、农村幼儿之间在识别封面、找到书名、找到页码、了解阅读顺序四个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城乡幼儿的得分均值介于3.11~1.88,城市幼儿的得分显著高于农村,在这四个方面均有80%多的城市幼儿能够正确完成任务,但只有约1/3的农村幼儿能够完成任务。

讨论与建议

(一)学前一年幼儿入学语言准备存在着发展不同步现象本研究发现,无论是城市还是县城、乡镇、农村的幼儿,在细微差异识别能力、前阅读技能、汉字结构意识、听—动转换等维度上的发展水平都优于其他维度,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发展水平最差。这与以往研究结论相符。[12-13]这种不同步、不均衡现象表明,虽然由于教育环境不同,城乡幼儿在每个维度上的均值与发展水平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都遵循同样的发展规律,表现出一致的发展顺序。与其他几个维度相比,幼儿在听力理解、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方面的发展相对较缓。这一现象的产生既有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特征的影响,也有幼儿园语言教育的作用。本课题组在对城乡学前一年班级教育环境质量的评价研究中发现,总体上,许多幼儿园班级为幼儿提供的图书不足;教师较少与幼儿进行个别交流,但在集体教育活动中较少注意倾听幼儿的谈话;教师较少给幼儿阅读图书或讲故事,在阅读和讲故事过程中不注意通过提问等方式引导幼儿进行推理,因此,不利于幼儿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转变语言教育理念,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图书材料,在一日活动中鼓励幼儿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经验,重视幼儿的独立阅读及成人参与的共同阅读,以培养幼儿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早期阅读能力。(二)学前一年幼儿入学语言准备水平存在明显的城乡差距本研究发现我国城市、县城、乡镇、农村幼儿在入学语言准备测查各维度上均存在着明显的城乡差距,乡镇和农村幼儿入学语言准备水平明显低于城市和县城学前一年幼儿。国内有研究发现,87.6%的城市幼儿入学准备状况处于优秀或中上水平,87.7%的农村幼儿入学准备状况处于中、下水平,城乡幼儿之间存在显著差异。[3]城乡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的差距是导致幼儿入学语言准备水平差距形成的重要原因。国外关于托幼机构教育环境质量和幼儿发展结果(包括入学语言准备)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不同质量的托幼机构教育使幼儿入学语言准备状态呈现不同的发展水平。[14-15]本课题组关于城乡学前一年班级教育环境质量的比较研究发现,就总体水平而言,城市幼儿园的语言课程质量优于县城、乡镇和农村。城市幼儿园能提供一些供幼儿阅读的图书,教师在组织教育活动时能注意倾听幼儿并鼓励幼儿表达,并会每周给幼儿讲1~2次故事。但乡镇和农村幼儿园在图书提供、倾听与表达、早期读写等方面都表现较差。“缩小在入学前就已经存在的学习和发展上的差距涉及到后续的义务教育效益、阻断贫困在代际间的恶性循环、种族平等及社会和谐发展等一系列重要的社会政治经济问题”[16]。我国政府应该优先有质量地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推动城乡学前一年教育的均衡发展,有效地缩小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城乡差距,缩小学前幼儿在入学语言准备水平上的城乡差距,以推动教育公平的实现。

本文作者:刘焱秦金亮潘月娟石晓波工作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汉字结构范文篇6

【关键词】对外汉语;初始阶段;汉字教学

一、汉字教学的重要性和发展现状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全世界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近十年来,汉语教学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迅速兴起。为了支持对外汉语教学,每年有不同教师以各种方式被推荐到国外,此外,政府还曾经邀请中外名师,并举办短期培训班,成立汉语教学协会来培训海外教师。因此汉字教学已经形成了至关重要的地位。如今,汉语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一部分,用高度浓缩的语言文字汇集了中国传统文化,想要与中国达成贸易往来通常会学习汉语,从而了解中国文化、外交、经贸、教育等方面内容。所以汉语成为各国与中国在政治、外交、经贸、文化、教育、科技上交流的重要工具和桥梁,这就奠定了汉字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相关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起对外汉语教学,把握汉字教学重难点,从而培养出更多优秀国际交流人才,使其为我国的对外交流工作作出重要的贡献。

二、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汉字教学的难点

随着中国与世界的日益融合,汉语教学在各国逐渐普及。而汉字外形独特优美,还具备丰富历史文化内涵,所以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很多国外人对汉语充满了兴趣,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并非容易,因为汉字种类繁多、复杂难记,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对于一些来自非汉语圈的学生来说汉字完全陌生,首先应该培养这些外国友人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才能调动起学习热情。在教学之前教师应该让他们了解汉字起源并对汉字历史进行学习。比如,让学生认识汉字演变到今天都经历了哪些变化,汉字最初形态是什么样子、汉字表达了什么意思等等,在汉字演变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找到汉字的表意功能,找到一些相关较为鲜明的汉字形旁。比如象形字、形声字、会意字等等。这样能够让学生了解汉字起源后可以降低学习汉字的难度。

三、对外汉语汉字教学攻克难点的步骤及技巧

(一)汉字教学的步骤

在汉字教学中,很多外国学者都因为汉字的外形复杂而感到学习起来较为困难,他们对学习过程做了一些探讨,汉字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教学模式:学习基本笔画。笔画为汉字教学打下了基础,因此要将笔画这部分内容当做学习的重点,在学习笔画之后可以学习独体字,在独体字直接构成的笔画之中可以看出汉字的结构密不可分,通过学习汉字结构可以实现汉字逐步教学,这样就提高了教学质量。1.分解合体字合体字是汉字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部分独体字能够构成合体字,还有一部分不能构成合体字,但是学生在积累了独体字之后,就能对合体字产生一种熟悉感,从而就会减少因为汉字太复杂而产生的畏惧心理,在学习合体字时应该熟练掌握独体字,这样才能够积累众多汉字,在合体字的学习过程中降低难度。2.字词结合一个个汉字结合起来就能够构成词语。而汉字作为句子的基本结构,它和词汇拓展相一致,积累越多汉字就能积累越多词汇,因此学生要形成良好的汉字认知基础,否则拓展词汇就比较困难了。学生通过长期学习已经能够积累一些常见的汉字,但是一个个汉字不能连贯起来,教师可以将汉字和词汇教学联系在一起,从而能够形成对词汇的认知基础。

(二)汉字教学技巧

很多留学生只会说汉语却不会写汉字,所以在汉语教学中不应该采取单一教学方式,要对于每一阶段教学都应采取不同方法,在初始阶段会有很多困难,可以通过趣味性历史背景引导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通过古代象形文字、隶书、楷书独体字进行物象的沟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展示汉字,将汉字字音、字形、字义通过多媒体呈现出来,让学生对所要学习汉字进行感知,也可以让学生按照正确笔画顺序在卡片上写上汉字。教师还可以在黑板上板书识字,将字按照正确笔画顺序写在田字格里,这样学生能够看到汉字结构和笔画位置关系,在写汉字时能够按照书写笔画和汉字结构位置关系进行教学。此外,因为每个汉字都有一定规律,教师应该讲解这些汉字的字音和字形,学生能够对这一部分内容理解和掌握的更好。很多时候学生会遇到象形文字,教师应该重视这些象形文字,如对汉字起源进行解释,让学生产生深刻印象。在教学实践之中可以以形声字为例,让学生通过联想,解释这些形声词意思,在学生回答之后应该鼓励回答问题的学生,然后将学生给予的解释和正确答案进行对比,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了解汉字起源和含义。在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时可以培养学生兴趣,也能巩固所学知识,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解决汉字认读

在汉字的认读过程中就可以发现汉字与读音并非毫无关联,可以利用发音规律记忆汉字,从而解决汉字学习难的问题。因为在英语中也存在声旁表音,可以通过发音认识单词,而在汉语中每个汉字都有特有的读音,其中形声字占比近70%,所以西方人学习汉字时就可以采取发音认字的路径。

(四)汉字实际操练

学生接触拼音文字时首先应该解决好读写问题。汉字书写起来常复杂,如果将汉字看成一个整体,就会在教学中增加难度,汉字分为偏旁部首,在书写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偏旁部首来理解记忆,不是机械操练,学生在学习汉字初期掌握了正确笔画顺序后,还应该在明确汉字的偏旁部首之后,通过书写达到对汉字的整体理解。教师可以选择描红本,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通过手机进行书空,或者边写边读出声来,可以加强对汉字的理解。并且通过大量练习能够积累较多汉字,可以为学生布置适当的教学作业,能够提升学习效果。其次,因为偏旁部首都有多个组合,不仅仅可以通过偏旁部首查找字典。因为偏旁部首都具有一定的意义,因此记住这些部首更容易记住新汉字,对于认识新词具有一定提示意义。

(五)利用甲骨文的办法

甲骨文和现代汉字之间的联系密不可分,在教授对外汉语时,教师应该引入甲骨文相关知识,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汉字起源,开拓学生学习的思维,让写生的思维不局限于教材上。尤其在学习汉字的初期阶段,学生会遇到很多和甲骨文形态相似的汉字,比如,天、地、人、大、夫、女等等,这些汉字看似毫无关联,却可以通过甲骨文联想起来。比如,“人”字外形像人的两只腿,头顶上顶着天空,就是“天”字。而在头发上插上发髻就是“夫”。这样就能够从文字讲解到中国传统文化,比学生死记硬背笔顺要好。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将每节课要学习的汉字制作成动画形式展示出来,这样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积极投入到汉字学习之中。但是在对外汉语汉字的教学过程中提及到甲骨文并不是要深入研究它的出处,是为了将它作为教学手段,引出一些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学生理解汉字,从而形成良好汉字意识。也就是说甲骨文在教学中不必每节课都引用,在一些典型的字上可以引入甲骨文作为抛砖引玉的作用,在使用过程中如果频繁讲解就会增加教学难度,就本末倒置了。

(六)增强教师的专业技能

对外汉语教学面对的主要内容是汉语,其特点决定了对外汉语教学与其他教学有所不同,这一特点使汉字教学在形式上难度较大,所以需要教师具备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高校应该向外汉语教师提出要求,引导教师全面地掌握现代汉语语音、语法、修辞等理论知识,调整自身知识结构,掌握一般教学原理,同时进一步了解对外汉语教学体系,这对开展教学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随着中国国际事务日益增多,对外交流日益广泛,汉语作为一种广受欢迎的语言在国际贸易往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汉语承载了中国优秀历史文化,学生仅仅能够说出流利的汉语远远不够,还应该通过不断学习和探究,做一个会书写汉字、汉语的学习者。高校对外汉语教师应该不断更新自身教学观念,改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质量,为我国国际交流事业输送源源不断的人才。

参考文献

龚剑超2020《基于汉字国际传播东盟国家汉字教学推进策略研究》,《文化创新比较研究》第35期。

曾琦2021《“析形、释义、阐文”:汉字文化阐释作为一种对外少儿汉字教学方法探究》,浙江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汉字结构范文篇7

关键词:书法小学语文教学价值

1书法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

我国书法艺术凝聚着数千年以来中华儿女的智慧,书法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先秦时期。在中国古代,书法是一门综合性的学问,是古代教育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从西周开始,书法是当时教育内容“六艺”中的“一艺”,到唐朝时,书法作为最正统的教育被传承光大。在现代社会,国家对书法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也是非常重视的。在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对书法(写字)教育有具体要求。但是,近年来受到信息技术发展的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流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电脑和手机中的输入文字功能取代了很多手写任务,使得从社会到学校都对书法艺术渐渐漠视了。有不少社会人士甚至是教师,都有“提笔忘字”的现象。书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渐少,加上应试教育体制之下,“考高分”是家长和教师对学生的主要期望,而书法并不是中考高考的考核范围,自然也受不到重视。在很多小学里,书法课程很多时候都被主科目给占用了,甚至部分学校没有开设书法课。虽然大部分语文老师都会向学生强调书写要美观,但终究只是蜻蜓点水,并没有让学生受到正式的书法教育,真正有效地提升书写的质量。不少学生对汉字结构和笔画都不甚了解,字迹潦草,格式也不正确,连最基础的语文素养都没有建立好又谈何学好语文呢?学生的书写能力如此不被重视,身为教育工作者,应当对此现象反思并积极改善。

2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与价值

2.1中华汉字文化的认同价值

在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之下,教育变得功利化,其有效性也受到了限制。我国的青少年及儿童对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少,传承不够。而继承传统民族文化对一个国家发展的未来却有着重要作用。将书法教育融合在中小学语文教育中,不仅能教会学生写出工整、规范、美观的汉字,也能体现出与中文一样对中国语言文化的认同价值。

2.2书法的过程加强学生对汉字的理解

书法教育过程中,学生会认识横、竖、撇、捺、点、提、勾等汉字笔画,了解上中下、左右、左中右、包围、半包围等汉字结构,理解汉字结构布局,将了解汉字深层内涵,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利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吸收和理解。长期练习书法,将对学生个人气质的形成、人格塑造等都有积极的影响。书法教育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因为书法的创造性和特殊性,将全部的力量和精神集中在笔下,写出带有自己个人特色和有感情色彩的汉字,这个看起来简单的过程,却能悄无声息地让学生精神得到升华。

2.3书法教育体现中文的美育价值

书法教育中,当学生看到书法作品时,能产生来自于视觉感官的第一美感,对字体、字形的感知。其次,学生有一种情感反应,对自己的书法作品,学生能产生一定成就感,从视觉和从情感上都能起到美育的目的。

2.4书法教育体现出语文的德育价值

中国自古有“作字先做人”的说法,在现代也有“人如其字”的说法。关于书法与人的品性的关系,历代都有文人学者论述。古代大文学家苏轼就有言论说:“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德育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利用与语文教学有关联的书法教育来促进小学生思想品质和自身素质的提高,也是书法教育的重要价值和功能体现。在德育价值中,最突出的功能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例如,被小学生们经常临摹的“颜体字”是出在著名书法家唐代的颜真卿,他的楷书有“外满紧凑、字形端正、线条浑厚、端庄雄伟、气势磅礴”等特点。就如同颜真卿人格一样大气凛然,渗透着书法作者刚正不阿的性格和强烈的爱国情感。学生在临摹作品时,作品的灵魂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道德观产生积极影响。除了书法艺术本身,所临摹的内容也同样对学生有巨大感染力。当学生临摹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时,会受作者伟大胸襟胆魄的感染,当学生写着梁启超的“少年富则中国富,少年强而中国强”时,会被这样正能量话语所激励……这样的爱国诗句在书法临摹作品中比比皆是,增强了学生民族自豪感,培养了其爱国主义情怀。

2.5增加小学生的文化深度

书法作为一门传统经典的艺术,不仅具有汉字文化内涵还涉及到史学、美学、哲学等学科知识。我国著名的书法家中有很多都在其他方面也“大有所成”。例如,古代的颜真卿是统兵将领,王羲之是文学家。近代的在取得巨大军事成就的同时,也能写得出一流的毛笔字。学识渊博、通晓古今的名人们往往也对书法颇有钻研。在中小学语文及书法教育中,应当注重学生在各方面知识的积累,领悟书法艺术的真谛,获得多方面的提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文化视野被拓宽,文化层次也得到提升。

2.6锻炼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生在临摹古人之书法时,虽然使用的是其字体的笔法,也加入了个人特色在其中。需要学生在临摹的基础上充分地去想象,推陈出新,才能练出具有个人特色的一手好字。在这个过程中,可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而小学生的想象能力对语文的学习效果有很重要的作用。

3结束语

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巨大,写得一手好字也是传承我国优秀民族文化最好方式之一。各学校应当注重书法教育课程,让书法对语文教学的价值真正得到发挥,也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格修养。

作者:朱兆明 单位: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

参考文献:

汉字结构范文篇8

关键词:榫卯;玩具;积木;儿童书

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带动了经济的进步,根据我国现阶段家庭收入的增涨现状,而且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开放与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对儿童性格心智的培养,如今对儿童的教育投资也在不断增加,家长们也越来越重视孩子智力开发等方面的问题。现如今引导孩子进行智力开发的主要工具就是玩具。它陪伴孩子们度过童年的时光。目前来看益智类玩具在学龄市场上占比很重,当前市场上流通的益智玩具多种多样,主要以积木玩具,智力拼装玩具,遥控玩具,拼图玩具等为主。孩子们在玩具中既获得玩耍的快乐,又培养了他们的思考能力。

一、汉字儿童玩具设计形态与现状

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承的载体,同时也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仓颉以日月星辰,山川河流,世界上存在的万事万物为客体,创超出大能记录江河湖海,春夏更迭,小能记录衣食住行,所思所想的载体———汉字。数千年来,汉字形体不断发展演变,不同的历史阶段汉字的外部形态和总体风格特征呈现出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变化①。随着这一切的不断发展,汉字的字形,笔画,笔顺也就固定了下来。确定以“点,横,竖,撇,捺”为主体,附带大约32种笔画结构来组成各种汉字。在构成的定义中,我们知道,将一定的形态元素,按照视觉规律,审美法则进行创造性的组合称之为构成。而在汉字的组成中,我们同样将笔画结构看作组成各个汉字的元素,正是这些元素通过一定的组合而形成我们所见到的这些汉字。中国汉字数量超过9万个,能够全部认识9万汉字的人几乎没有,哪怕是博学鸿儒,因此老师叫不出来学生名字,播音员读白字,大可不必惊诧万分,但是通过汉字使用频率统计,历代常用字在三千到六千之间②。这些庞大的汉字数量,成人掌握起来尚且困难,更何况儿童,所以,培养儿童的识字兴趣和帮助他们掌握基础汉字是我们急需做到的事。

二、汉字文化与儿童玩具

汉字在儿童初步开始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以图书的方式出现,当前市场上对汉字玩具并无过多的开发和投放。随着积木类玩具的出现,汉字玩具也有了进一步的开发,积木类玩具与汉字的结合。1.榫卯结构在汉字积木玩具上的拼接。由于中国古代建筑与家具多以木质构件为主,榫卯成为常见的结构。榫卯结构造型多样大多为方榫,圆榫,燕尾榫,企口榫为主要连接方式。它在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改良下,历久弥新,焕发出旺盛的生命活力。榫卯结构一开始应用于在古建筑上,家具中的榫卯结构是继建筑榫卯后又一创造性的应用。中国古典家具的精妙和中国古代建筑一样,令人叹为观止。中国古典家具独特的美除了造型之外,就是结构的科学性。只有了解中国古代家具的基本制作方法,才能真正体会到榫卯结构的精妙之处。(1)积木类玩具现如今在玩具中使用榫卯结构的玩具并不常见,像国内知名的玩具企业“木玩世家”与“小鲁班”也多以积木简单的堆叠为主,较为简单,鲜少有拼接构件。组装类积木中,最知名也最成功的企业,当属“乐高”。乐高通过简单的榫连接组成简单的个体元素,通过儿童自己的想象并加以引导,做出各种创意无限的玩具造型。当前,儿童积木玩具以乐高玩具最为风靡,国内积木玩具缺乏创新,一味地模仿与借鉴,品牌意识不强,而识字类玩具多以图书为主,大多缺乏创意,鲜少能使儿童亲手去触摸感触汉字结构之美。(2)榫卯与汉字玩具设计将汉字笔画作为最简单的积木组成构件,通过榫卯结构,各个笔画可以自由连接,组成多种多样的的汉字,带领儿童学习和认识汉字,根据自己手动的拼接去认识汉字,给孩子们认字的路上带来更多的乐趣,既增强了拼字游戏的趣味性,又能使孩子们了解古明的伟大。进一步了解古建筑与古家具中不费一钉的巧妙之处。分析这种积木生产的可行性,首先汉字笔画有限,作为基础部件并不存在过多而无法批量化生产的问题。而且可以根据汉字笔画使用频率,决定在一套汉字积木中添加各种造型积木的数量,帮助孩子完成多个字的拼接组装。现如今,对于传统的榫卯加工方式由机械化为主,手工生产为次要辅导。在玩具中使用的榫卯结构可以在传统榫卯结构上进行加工和改良,使之难度系数降低,更适合儿童的心智开发,不会因为过于困难使他们失去探索的兴趣。针对有认知能力的低龄儿童,他们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且充满对学习的探索,玩具操作对他们没有较高的难度,处于正在识字阶段的他们正需一款玩具帮助他们增加识字量。在创意上,将汉字与与玩具结合,开发出新型玩具与识字工具,是儿童玩转识字,思考的优型玩具。结构上,以汉字字形作为基础结构,由汉字笔画作为个体,用过榫卯的结合形成。在完成一个汉字的组装的任务后可以将其拆开在组成下个汉字。循环使用不造成浪费。在汉字字形的基础上根据榫卯结构的拼接难易做出些许改变,当然不会改变字体的大概形状。目的是简化玩具的难度更适合学龄儿童的使用。玩具分别有木材和塑料两种材质。实木材料价格略高但是安全环保且具有其独特的纹理,造型美观大方具有珍藏性和收藏价值。塑料材质价格稍低,不易损坏而且更耐摔耐磨。孩子可以根据自身喜好和需要选择产品。2.汉字笔画交互类玩具书设计。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商品种类也越来越丰富,人们的消费观念也由原来的注重产品的实用性逐渐转变为关心自身的需求。在这种观念的转变下,交互类产品有了巨大的市场。交互设计更注重以人为本的用户需求从而使人们获得更好的服务体验。基于现状,传统的书籍也在不断地转型,变化。儿童的书籍从普通的纸质书籍到AR书,3D立体书,概念书的出现。各种书籍类型有利于儿童由被动接受知识到愿意主动去接触书籍信息,增强阅读过程中的参与感和儿童对书籍内容的理解与记忆能力,提高儿童对阅读的兴趣。少儿读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年龄限制,他们的理解能力,观察能力都处于稚嫩阶段③。而玩具作为儿童游戏体验的载体,在玩具中得到学习,扩大儿童的知识储备量,将互动性与娱乐性结合在一起,做到真正的“寓教于乐”。玩具书便是儿童阅读学习与探索发现结合的一种产物,它既有书籍的形态功能又有玩具的属性,书籍翻开,立体的事物便在眼前展开,有的是通过一个个小小的“机关”,需要儿童打开“机关”才能看到里面的内容,目前市场上玩具书的种类多样,有帮助儿童认识事物的,有科普类的,有讲故事的等等。如果将汉字的认识与玩具书进行结合,将识字过程变得更加有趣,让儿童学习汉字的过程更加轻松愉悦。汉字立体书的构想是在对立体书与汉字教学结合的的基础上进行结合,每页由简单的汉字笔画或者偏旁部首组成,再通过书内立体的小折页为这些偏旁部首变换成不同的汉字,由此达到增加识字量的目的。可以说,书籍本身是动静相融,一件好的作品,必须具有强烈的视觉表现力,才能引起读者的强烈好奇,增强印象与兴趣,读着才会有强烈的欲望去翻阅,审视,沟通和交流,享受书籍在传达过程中产生的快乐,以实现书籍设计的目的与意义④。如今汉字艺术多在追求更高的视觉感染力,对一些冷僻字,古文字进行加工再寓意或者在基本的汉字结构上做出变形使它只保留偏旁或笔画做到既是汉字又是图像,通过两者的结合赋予它特殊的美感。这种美感的欣赏不仅只有成人可以做到,儿童也独居欣赏的眼光。将图书封面或者内页中的汉字设计做到富有童趣可爱。将儿童汉字审美不断提高,对于汉字立体书更高阶的设计之道仍在不断的探索。

三、弘扬中华汉字文化与儿童玩具的设计与开发

汉字结构范文篇9

一、汉字及其特征

汉字是汉语书写的最基本单元,从新石器时代陶器刻绘符号朦胧的装饰美化说起,距今已有五六千年。从汉字成熟以后,如商及周初青铜器铭文中的图形文字算起,也有3500多年的历史。其间经过春秋战国以鸟、虫、书为代表的金文字,秦汉及其后的篆、隶、楷、行、草书文字,宋元明清的宋体字到世纪的现代字体设计等等几个发展阶段,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没有缺环的文字艺术发展史。

汉字字体的多样性和生动性,这一优势也必将使其成为设计全球化趋势下的重要创作元素,从而为汉字标志设计注入新的活力。

二、汉字标志设计

(一)汉字标志的形式

汉字作为识别性符号,实用是汉字标志独立存在的意义,由于标志设计的功能需要,所选用的汉字也应具有强烈的代表性和独特的个性,内涵要丰富,以加强文字的精神含义,因为标志是视觉语言,运用视觉形象来表达思想。从汉字字形角度出发,汉字标志的有以下三种设计表现形式:

1、以形写意:即以汉字字形直接反映标志主题。以形写意的汉字标志指通过现代装饰字体和传统书法各体本身的点化和字形结在汉字“好”和“睐”的基础上将笔画共用,构思独特,简明直白,表现出设计者熟谙汉字结构,并能得心应手地运用。

2、藏形现意:字形被隐藏于图形之中,以图形揭示标志的涵义。汉字的形在这些标志设计中似乎已经不是中描绘出一幅长江与运河交汇的盛大画卷,赋有浓厚的地域特色。

3、形意相融:汉字与图形异质同构,通过变形的手体构架,融入了米粉及筷子外形和如意结的意象,体现了餐饮特性和传统文化。

汉字标志兼具视觉、听觉的形式,汉字标志都有一个确定它又是象征着一个符号。在标拟自然”的法则,将物的形简化地融会于方正的字体符号中。

(二)汉字标志的设计

1、汉字标志设计要强调“势”的体现

汉字标志以其文化性、时尚感及表形表义的双重作用在标志“家族”中占据重给人以别开生面的视觉感受。古老的神州文化有无比深厚的底蕴,使汉字成为世界设计的重要元素,进程非常迅速。

汉字结构范文篇10

我们认为,要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首先要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在课内打好识字基础;其次,还要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课外巩固。因此,本月中,我校实验组集中开展了一次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五位教师分别上了一节研究课,全组教师参与听、评课,共同探讨教法,总结经验。通过研究,我们认识到课堂识字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激发识字兴趣,引导学生主动识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的内容是学生感兴趣的,学生自然就乐意去学,即使不教他去学习,他也会自觉去学,主动去学。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们主要采用以下方法来调动学生兴趣。

1.充分利用教材优势,营造轻松愉快的识字氛围。新教材的选文非常富有儿童情趣,为老师的教学创造了很好的条件。蔡兰芳老师执教的《影子》一课、陈祖兰老师、徐宇红老师执教的《比尾巴》一课,陈青老师执教的《比一比》,都是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儿歌形式出现,内容通俗易懂,语调朗朗上口。老师们正确认识短文作为识字载体的作用,教学中都注意充分利用短文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轻松识字。

2.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将识字和生活、识字和认识事物相结合。陈青老师在教学《比一比》一课时,先让学生读“黄牛”、“花猫”、“鸭子”、“小鸟”等词,再让学生观察本课挂图,把词语贴在图中对应的事物的旁边,这一形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巩固了生字。

3.采用直观教学手段,化抽象为形象。采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在生字教学中,简笔画的应用可以很好地表现汉字的象形特点,有效帮助学生记忆生字。蔡兰芳老师在教学“影”字时,根据“景”字的形貌,在黑板上画了一座亭子,亭子在阳光的照射下,投下了影子。学生把图和字比较、观察,发现亭子就像“景”字,地上的影子就像那三撇儿。学生在欣喜之中牢牢地记住了“影”字。陈祖兰老师在教学“鼠”字时,随手在黑板上画出了一只露着尖牙的老鼠,看了图,再来记“鼠”字,既轻松,又有趣。

4.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识字。杨晓军老师执教的是《语文园地三》一课。在本课的教学中,杨老师让学生把生字填入相应的花朵里,她告诉学生,谁填对了,就把小花奖给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立刻调动了起来。之后,杨老师又带大家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空气(看图),边欣赏美丽的景色,边识字,学习的气氛非常轻松。

二、正确传授基础知识,培养识字能力

识字能力是语文的基本能力之一。培养识字能力,能促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由“被动的学”变为“主动的学”,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识字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逐步掌握识字的方法,形成独立识字的本领。

1.重视汉字基础知识的教学。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掌握足够的知识是形成能力的基础。学生具备了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常用偏旁部首、汉字结构等知识,就可以形成能力。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们都能贯彻这一教学思想。

2.灵活运用基础知识,教学生学会分解合体字。有了知识不会应用,是书呆子,有了知识又会灵活应用,就形成了能力。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教会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完成新的学习任务。针对汉字中合体字较多的特点,首先,我们通过各种方式带领学生牢记住汉字的偏旁部首、汉字结构等基础知识,学会分、合“合体字”。如,徐宇红老师在教学《比尾巴》一课的生字时,把“公”和“松”、“巴”和“把”放在一起,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从感性上认识独体字和合体字之间的联系。

3.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汉字,能比较形近字。学会比较形近字,既可以减少错别字,又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记住新字。例如:陈青老师在教学“颗”字时,把已学字“棵”提出来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使学生通过换部件的方法很快记住了“颗”字,同时也记住了他们的不同之处,减少了错别字的发生率。

三、加强写字训练,坚持一个“少”,做到一个“好”

《语文课程标准》中,写字的要求和地位大为提高,特别强调写字能力的培养。第一学段的写字要求突出一个“好”字。要求学生一出手就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要达到这个要求,就必须坚持一个“少”字。同时还应注意:

1.重视对写字姿势的指导。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仅有利于把字写端正,而且有利于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