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事大学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4 06:50:18

海事大学

海事大学范文篇1

关键词:多媒体;大学体育;游泳教学

在科学发展不断创新的今天,我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更多依靠教师的口述,对技术动作的讲解、示范、练习、反复强调技术的错误动作及纠正方法,很难让学生快速地理解动作的真正要领。如何把传统的教学模式与先进的科技技术完美地结合到一起,是我们现在需要思考的问题。在传统的言传身教基础上,敢于创新,突破思维定式,利用科技发展带给我们的便利,完善我们的教学模式,制作出不同级别的课件,添加分类教学,更加注重理论部分的教学,让学生可以理解最新的游泳技术动作与相关信息,不再局限于基础的理念,让学生全面地了解游泳这项体育运动,提升该校在游泳教学方面的优势。

1游泳课与多媒体

多媒体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各个领域中被广泛应用,面对信息化科技飞速发展的强烈冲击,作为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教育,应当顺应这一时展的趋势,借助现代高科技技术与手段,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为体育教育服务,以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国家教委制定的《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中提出教育改革要走“现代化”道路后,众多体育项目将多媒体教学应用于体育教学中。多媒体,是多种媒体的综合,一般包括文本、声音和图像等多种媒体形式。原有的游泳课教材大多是以文字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利用教师的言传身教指导学生学习游泳技术动作。学生对于进一步了解游泳运动的深刻内涵有所局限。以传统教材的教学重点为基础,集添加图像、录制声音、搜集动画、拍摄视频等多媒体信息于一体,大量丰富了游泳课的知识量。通过视觉、听觉并用,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内容上来,增强游泳项目的感染力和游泳课的凝聚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丰富教学内容,而且有效地、直观地进行游泳技术教学。不仅对学生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对教师加快教学进度、提高教学质量大有裨益。旨在为大连海事大学游泳课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参考,并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经参考文献发现,大学生游泳课的教学方法和普及游泳课多媒体教学模式的文章很丰富。为该文的研究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我国幅员辽阔,地域众多,各地域的体育教学也各有特色,但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把多媒体教学方式作为了游泳课教学改革的方向。这更加坚定了笔者在大连海事大学游泳课教学方面推广多媒体教学方式的想法,建立针对该校独有特质的教学模式,对大连海事大学游泳课的现状进行调查与改革创新的研究,有重要的创新意义。将游泳课视为水上专业必修课的大连海事大学也应该步入多媒体教学研究和开发的大潮中来,将海大游泳课教学质量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2学生对游泳课多媒体课件的评价

实验结束后,对使用多媒体课件对学习的影响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在统计中发现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接受过多媒体形式的技术理论学习。可以说教学多媒体课件对于学生来说仍是新颖的。统计发现,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只有11%的教师使用过游泳多媒体课件进行技术理论教学。由此可见,游泳多媒体课件在体育教学中仍没有被广泛使用。而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正如著名的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所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经调查,使用教学多媒体课件对学生兴趣的影响中发现,57%的学生选择很感兴趣,33%的学生选择一般感兴趣,10%的学生选择无变化。由此可以看出多媒课件的使用对学生的体育课兴趣增加有积极的影响。动作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今后游泳的速度,前期的理论知识教学是重中之重,如果没有对游泳有一个全方位的理解,那在之后的水中实操中将很难把技术动作很好地诠释出来。口述的方式有时难以面面俱到,可能会使学生对身体姿势、腿的动作、手臂动作和配合动作技术动作掌握效果不佳。多媒体教学的模式可以改善这一问题,例如:在向学生指导蛙泳的腿部技术时,学生们就可以通过观看水下录像,更直观地进行学习,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进度,慢放或者截取播放,提升学生对每一个技术动作的掌握能力,使游泳技术教学达到起点高、起步快,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内容上,对于视频课件中水下动作的直观展现,学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多媒体应用到游泳教学中使示范更准确,应用多媒体技术中图像的移动、动作的慢放来表现教学内容,使游泳技术动作更直观、更准确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而且还可以对于重点和难点动作进行反复演示。对有关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显示,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从而达到提纲挈领、融会贯通地掌握有关知识的效果。这样既使学生欣赏了游泳,又增加了知识,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拓展学生的知识量,而且培养了学生主动思维和观察能力,极大地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强度,同时提高了游泳课的教学层次。与此同时,笔者也收到一些学生的反馈,在多媒体课件的技术动作重点阐述部分,一些学生觉得还是看不懂,在动作轨迹和发力点、哪个动作哪块肌肉发力这方面还是有些难点。

3结论

由于课件的清晰度较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游泳技术有更为直观的体验,所以学生对多媒体课件的教学应用比较感兴趣。游泳课教学多媒体课件在体育教学中应用还没有普及,所以有一部分同学不是很适应这种教学方法。针对于教学多媒体课件学习过程中,学生反映,课件的水下视频演示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技术动作。由于课件中对错误动作的提示,很多学生能避免犯错,直接影响到最后的期末成绩,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仔细认真,甚至反复观看很多次。还有学生提出,将课件自己拷贝,课下进行复习,更有助于提升学习效果。

4结语

多媒体课件作为一种教学的趋势,利用高科技电子产品给我们带来了便利,如今已经能在教室中作为一种主导的教学手法,但在体育课中我们还在不断地探索及改进它的应用方法。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方式各自拥有自身的优势,又有着各自的局限性。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是服务于教学的一种直观手段,由于水中自身感官的体验和陆地观看完全不一样,因此不能喧宾夺主,不能完全代替教师的示范和讲解,更多的还是需要结合传统教学的言传身教,理论结合实践去应用。根据学生及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扬长补短,及时做出调整,运用到游泳课教学实践中去。

作者:李淑一 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参考文献

[1]韩大勇,孔繁昌,曹承志.多媒体在大学游泳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民营科技,2009(12):99.

[2]朱飞,郭木坤,汤宁芬,等.多媒体技术在水上专业游泳课教学中的应用[J].广州航海学院学报,2010,18(3):39-40.

海事大学范文篇2

一、航海文化与师德建设融合体系构建因素分析

航海文化与师德建设融合的影响因素是推进融合体系构建的关键,这些因素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影响着二者融合的效果。(一)客观因素。航海文化与师德建设融合的重要中介是航海院校,在二者的融合过程中,学校发挥引导、督促作用。学校关于校园文化建设规章制度的连续性和执行的有效性,对教师特别是新引进的教师人才进行航海文化指导和熏陶特别重要,对教师进行培训的频次、培训内容,文化景观、文化设施的建设情况等学校氛围也在客观上影响教师对航海文化的认识程度,影响航海文化与师德建设的融合效果。(二)主观因素。教师是航海文化与师德建设融合的参与者。教师尤其是新入职教师是否毕业于航海类院校,对学校文化景观、文化设施的认知程度;非航海类专业教师对航海类学科与行业了解情况,进行基础类专业的研究时与学校航海类专业结合程度,在教学中使用航海行业案例和校史校情的讲解次数都会在主观上影响航海文化与师德建设融合效果。

二、航海文化与师德建设融合的现状及存在的关键问题

(一)航海文化与师德建设融合的现状。航海文化与师德建设融合一直是航海类院校工作的重点,学校积极培育蓝色海洋文化,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了《大连海事大学关于加强师德建设的实施意见》《大连海事大学师德考核办法》等一系列师德建设考核办法,不断开创校园文化建设新局面。校园多处放置了郑和雕像等航海文化景观,定期在学校展馆播放校史视频并组织师生进行参观,塑造了良好的航海文化氛围,一定程度上推进了航海文化与师德建设融合。(二)航海文化与师德建设融合存在的问题。本文以大连海事大学各学院教师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航海文化与师德建设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航海类院校推进融合体系建设提供参考。通过“全校教师校史了解情况的调查”可以发现有11.67%的教师对校史了解较少,其中未就读本校或在校年限较少的教师占比重大(图1)。教师中特别是新引进教师中无航海类院校教育背景的教师对航海文化了解少,航海文化与师德建设融合就会受到影响(图2)。调查显示,学校活动、校史馆和领导同事是教师对海大校史的主要了解途径,了解方式以被动为主(被动学习较多,主动学习较少)。其中,未就读于本校的新教师,由于学生时代了解少,工作年限短,与领导同事交流少,对校史了解缺乏(图3)。调查显示,在教学科研活动中与海运强国建设、海洋强国建设关联度很少或未涉及的占比将近百分之五十。一些基础类专业的研究与学校航海类专业融合不够,学科交叉较少,不利于融合体系的构建(图4)。据此,总结出航海文化与师德建设融合存在的问题。1.航海文化未起到凝聚学校教师向心力的作用。文化可以凝聚集体向心力,增强文化自信。航海文化是航海院校校园文化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航海文化与师德建设是相互依存的,我们要准确把握航海文化建设在团结学校教师队伍中的重要地位。但目前,航海文化未得到航海院校教师们的广泛认同,且未能得到学校方面的重视。航海文化的缺失,淡化了教师身上“海大人”的烙印。因此,造成了航海文化未能起到凝聚学校教师向心力作用的结果。2.师德建设未能有效带动教师传承航海文化。航海文化和师德建设互融共生。师德建设是高校重要的基础建设之一,航海院校应当培育具有丰富航海文化的师资队伍,将航海文化融进教师的德行操守。但在《大连海事大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实施细则》《大连海事大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制度性文件中,关于教师传承航海文化方面没有相关规定,是一个缺失。这说明师德建设与学校的使命未能良好融合,导致师德建设未能有效带动教师传承航海文化。3.航海文化与师德建设机制割裂运行航海文化和师德建设互动共进。一方面,航海文化能够推进师德建设的进程。通过发挥航海文化的引导效应,丰富完善师德建设的内容和体系。另一方面,师德建设的发展促进航海文化发展。航海院校教师在将富含航海精神的航海文化传播给学生的同时,也在将航海文化的精髓发扬光大。但航海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师德建设机制往往各自独立建设,导致航海文化价值观的提炼未贯穿师德建设始终。

三、大连海事大学航海文化与师德建设融合发展对策建议

(一)修订相关制度文件及时修订相关制度文件是促进航海文化与师德建设有效融合的前提条件。融合发展的规则和规范要与时俱进,同时将航海文化方面的有关内容引入航海院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实施细则等制度性文件中。建设师德教育实践基地,将带有航海文化特色的师德教育融入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实践,纳入各级、各类教师培训计划,贯穿教师职业生涯全过程。建立和完善有效推进二者融合的工作体制,完善考核评价指标,增加教师教学中高校文化使用情况,配合奖惩机制,发挥制度作用。(二)加强航海文化普及探索新形势下富有航海文化特色的师德建设特点和规律,注重宣传教育、实践养成相统一,建立健全宣传、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航海文化与师德建设融合长效工作机制。做好航海文化宣传,针对教职工关注的航海文化热点问题进行正确引导。将航海文化灌输到课堂教学中,充分展示航海文化与师德建设相互融合的宣传点。普及航海文化一方面要对重点航海事件进行宣传,加强校史校情科普力度,特别是非本校就读、非航海类专业教师,增强其航海文化认知能力;另一方面,做好精神文化产品,组织航海文化活动,组织校庆、校纪念日,增强教师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三)学科发展统筹兼顾依据社会和学科发展的需要,科学合理地制定出航海文化与师德建设融合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以航海院校十三五规划为指导,紧密围绕海洋强国和海运强国战略,加快推进学校航海文化与师德建设融合事业发展。按照“科学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出、鼓励交叉”的原则,统筹专业建设与学科发展的关系,构筑航海文化与师德建设融合平台,汇聚一支航海文化知识过硬、学缘结构合理的航海文化师资培训队伍,实现二者融合质量和效率的最优化,提高融合建设整体水平。航海类院校在重点发展航海类学科的同时,其他学科也要予以重视。同时,加强航海类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项目合作,项目科研多与航海文化、海洋类专业挂钩,增强教师学习契机和动力,为教师打上航海文化的标签。(四)优化教师培训内容加强师德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增加航海文化培训相关内容,提高教师航海文化素养,实现高校文化传承的职能。针对新入职教师做好师德岗前培训与岗后不间断培训,始终坚持对全体教师进行科学有效的航海文化师德培训。第一,召开教师发展研讨谈会,聘请航海文化专家对教师进行指导,帮助教师形成系统、科学的航海文化知识构架;第二,建立、健全名师帮扶结对措施,航海专业的教师和非航海专业的教师结对,促进航海文化在教师队伍中的传播;第三,建立航海文化名师培训体系,通过多种媒介平台,开展航海知识竞赛,航海文化师德成果展示等活动;第四,建立教师成长计划,增加培训投入经费,重点培养年轻教师,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教师对航海文化的认知情况,不断推动航海文化与师德建设融合。

参考文献:

[1]李西田,马建文,李明基,等.航运企业文化与校园航海文化融合体系构建[J].航海教育研究,2018,35(1):108-112.

[2]汪旭明,赵宏革,牛小兵,等.新工科背景下航海类教师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J].航海教育研究,2018,35(3):34-37.

[3]齐立石.高校师德长效机制建设思考[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8,34(4):16-18.

[4]关业伟.航海院校航海文化建设的研究与探索[J].航海教育研究,2014,31(3):37-39.

[5]王起超.航海类专业文化氛围营造方案与载体研究[J].世界海运,2015,38(3):56-59.

海事大学范文篇3

【关键词】船员;航海教育与培训;船员培训;培训设施设备;继续教育

航海运输在全球贸易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船员是其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对于保证航运畅通、航行安全、防止船舶事故发生等具有重要作用。建设交通强国,需要一支高素质的船员队伍。船员培训对于提高我国船员素质具有关键作用。2020年,我国注册船员共有170余万人,参加船员培训考试22.8万多人。目前我国一方面急需高素质船员,另一方面培训机构资源有限、培训时间紧、任务重、竞争压力大,船员培训机构在进行船员培训时存在一些相关问题。因此,需要对目前的培训市场进行调查及前景挖掘分析,探讨影响培训市场竞争力的相关因素和扩大船员培训市场的有效途径,为进一步提高上海船员培训中心的船员培训市场提供参考。

1船员教育培训现状分析

2020年海船船员培训机构完成了船长和高级船员适任培训8697人,值班水手、值班机工及电子技工培训21784人;完成海船船员适任考试114540人次,签发各类海船船员适任证书88113本,同比分别为降低37.4%和增长13.7%。从表1可见,2016―2019年海船船员适任培训人数在不断增加,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与2019年相比,2020年培训人数减少了33%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与2019年的35296人相比减少了21.2%。2020年完成内河船舶船员适任考试55905人次,签发各类内河船舶船员适任证书77369本,同比分别为减少28.1%和增长13.4%。目前国内有海船船员培训机构和内河船舶船员培训机构170多家,其中具有较大规模的船员培训机构有50余家。各个船员培训机构在师资力量、设施设备、教学管理等方面均有差异,因而培训能力和效果则有所不同。

2基于蓝海战略的船员培训前景

预测蓝海战略是一种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也是一套比较有效的企业战略管理工具,其为企业适应市场的新变化指明了方向。“蓝海”和“红海”概念是蓝海战略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其中,“红海”定义为竞争激烈的现有产品市场,“蓝海”定义为未被大面积发现的、具有商业价值的潜在市场。在红海战略中,市场竞争主体将超越竞争对手作为标杆;在蓝海战略中,市场竞争主体的注意力集中在发现、创造和获取新的市场需求,创造出崭新的商业模式来满足新兴的市场客户。两者的差异见表3。楚丹丹等[1]基于蓝海战略对福建省高职航海院校船员培训市场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与传统船员培训机构不同的福建高职船员培训战略,创建了海西船员培训新品牌,其特点是以运输船员培训为主体,兼顾渔船和特种船舶船员培训,注重政校学企媒互动。因此,依据蓝海战略理论,可以对现有的船员培训市场进行分析,发现船员培训市场的增长点,寻求无人争抢的新市场,从而摆脱同类培训机构的竞争。当前常见的培训项目主要有船长和其他高级船员适任培训,值班水手、值班机工、电子技工培训。油船、化学品船和液化气船船员,LNG燃料动力船船员和极地航行船舶船员等培训则有较大的市场需求。

2.1油船、化学品船、液化气船船员培训

随着能源贸易日趋频繁,我国船员特殊培训人才十分紧缺。近年来,国家海事局积极配合国家战略,加快组建高水平大型油船、化学品、液化石油气和液化天然气船员队伍。石油、化学品、液化天然气等属于易燃、易爆、有毒物质,对于船舶运输有十分严格的标准和特殊的要求,因此需要培养更多优秀的高素质特殊船舶人才。上海海事大学“吴淞号”组合式液货模拟船是国内外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钢质全功能液货模拟船和实训基地,是全球第一艘集成石油、散装化学船、液化石油气(LPG)、液化天然气等4种货物的货舱及装卸系统的大型教学实验平台。特种模拟船能模拟训练各个运输环节,既能保证操作时间,又杜绝了环境危险,可以开展T01-T05的船员特殊培训项目,包括T01-油船和化学品船货物操作基本培训、T02-油船货物操作的高级培训、T03-化学品船货物操作的高级培训、T04-液化气船货物操作的基本培训和T05-液化气船货物操作的高级培训。

2.2使用气体或其他低闪点燃料船舶船员培训

近年来温室气体排放得到广泛重视,使用可替代燃料是降低船舶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措施之一。国际海事组织针对可替代燃料使用这一新形势发展,于2015年6月3日―12日在伦敦召开国际海事组织海上安全委员会第95届会议,以第MSC.391(95)号决议通过了《国际使用气体或其他低闪点燃料船舶安全规则》(简称《IGF规则或气体燃料规则》),并以第MSC.397(95)号决议通过了关于《1978年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A部分的修正案,规定了使用气体或其他低闪点燃料(包括LNG)船舶船员的基本培训和高级培训的具体适任标准及培训内容。[2]根据《IGF规则或气体燃料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培训合格证书签发管理办法》,并于2019年8月30日起执行。使用气体或者其他低闪点燃料船舶船员的培训规定为基本培训合格证(T11证书)和高级培训合格证(T12证书)两种类型。上海海事大学双燃料发动机实验室于2019年10月建设完成,双燃料发动机实验室主要配备了双燃料发电机组和LNG供气系统。双燃料发动机Wärtsilä6L20DF为6缸低压燃气进气、涡轮增压、中冷、四冲程、直接喷射船用压燃式发动机,既可以使用燃油作为燃料,又可以采用液化天然气(甲烷)作为燃料。发动机可以在燃油和燃气两种模式下进行转换。基于双燃料发动机实验室可以开展使用气体或其他低闪点燃料船舶船员基本培训和高级培训。

2.3极地航行船舶船员培训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地区部分水域冰层逐渐融化,冰区范围缩小。极地航线具有的商业价值越来越大,但由于自然环境恶劣,与传统航线相比,极地商业航行面临着更大的风险,需要培养更多能够胜任极地航行的高素质船员。国际社会高度重视船舶和船员在极地水域航行的安全,2014年11月21日国际海事组织海事安全委员会第94届会议通过了具有强制性的《极地水域船舶航行国际准则》,即《极地航行规则》。该规则要求极地水域营运船舶船长、大副和负责航行值班的驾驶员应持有基本培训证书,船长和大副还应持有高级培训证书。基本培训课程内容主要有冰的特性和冰区基础知识、极地水域航行船舶知识、船舶航行基础知识、极地水域航行法律与法规知识、极地水域航行准备知识、极地水域环境保护知识。高级培训课程内容主要有极地水域航次计划知识、极地通信导航设备知识、冰区船舶操纵知识、极地水域驾驶台值班知识、极地水域船舶应急知识。上海海事大学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合作基础良好、领域广泛、互补性强,曾多次选派人员参与南北极科考,为“雪龙”号和“雪龙2”号极地破冰船的安全航行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学校与极地研究中心在极地航行船舶船员培训方面可进一步开展实务的合作,为海洋强国、航运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3结语

石油、化学品、液化天然气的贸易日趋频繁,石油、化学品、液化天然气等具有的特殊属性,对于船舶运输有十分严格的标准和特殊的要求,需要培养更多优秀的高素质大型油船、化学品、液化石油气和液化天然气船员队伍。LNG、乙烷等作为燃料已经被许多船舶所采用,对于持有T11证书和T12证书的船员需求量日益增长。极地海域自然环境恶劣,极地商业航行面临着更大的风险,需要更多能胜任极地航行的高素质船员。油船、化学品船、液化气船船员,使用气体或其他低闪点燃料船舶船员和极地航行船舶船员等培训市场需求日益俱增。上海海事大学船员培训中心的特殊培训项目已经全面启动,将培养更多优秀的高素质船员,为上海航运中心建设作出更大贡献,为我国海上运输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楚丹丹,赵山辉.基于蓝海战略的福建省高职航海院校船员培训市场分析,时代教育,2017(23):152-153,167.

海事大学范文篇4

为落实“十一五”全省交通发展规划纲要“八大工程”之一——“科教兴交工程”,继续加大我省交通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强我省交通系统干部职工英语培训和适当组织出国(境)专业培训的要求,省厅向交通部争取了参加交通部第42期英语强化培训班的指标,请根据本单位需要,认真选派人员参加培训。具体要求通知如下:

一、培训目标:通过5个月的英语强化培训,达到BFT水平并通过国务院引进国外智力办公室组织的工商企业出国人员的外语考试(BFT考试)。

二、培训时间:2007年8月27日至2008年1月中旬。

三、培训地点:大连海事大学

四、培训内容:英语听、说、阅读的强化训练

五、参训人员条件: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守省交通厅及大连海事大学有关规定;

2、有一定的语法知识和阅读能力,英语相当于理工科“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所列的二级水平;

3、须具有2500-3000个英语词汇量;

4、具有初级的英语听、说能力;

5、重点培训对象为交通专业技术人员。

海事大学范文篇5

一、责任

“责任就是分内应做的事情,也就是承担应当承担的任务,完成应当完成的使命,做好应当做好的工作。”这是常德传对责任的认识,工作中,责任无处不在:父母养儿育女,老师教书育人,医生救死扶伤,工人生产作业,军人保家卫国,等等,无时无刻不需要责任来支撑。是否具有责任心是能否做好工作的决定因素,内因决定外因,这是马克思辩证哲学的基本观点,敢于承担责任,敢于挑起担子,能承受来自各方的压力,有压力才能更有动力,才能不断鞭策自己努力向前进,随时能保持清新的头脑,做出正确的抉择。

“干国企就是要给国家“打工”干国企,就得吃苦受累我就是“工头”带领员工奔向新小康”。这是常德传又一个观点,是对国企干部的最朴实的,最简单的,而又最深入骨髓的解释。作为国企干部就应对企业负责,把企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一切从企业利益出发,把企业搞活壮大,我们拿企业的工资,就是给企业打工,给国家打工。打工就要像个打工仔,要调整好心态,降低身子,不要高高在上,不仅要企业发展,更是要关注企业职工的现实情况,以人为本,深入工人内部,联系群众,积极听取职工们的意见,才能更进一步了解企业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引领企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大踏步前进。

二、先进的科学理念

海事大学范文篇6

在全国航海院校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教育活动暨首届航海技能大比武活动开幕之际,我代表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筹备领导小组、代表交通部和张春贤部长、翁孟勇副部长表示热烈的祝贺!对支持本次活动的教育部、大连市政府、各航海院校和有关航运企事业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中央非常重视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20*年就决定成立了由交通部牵头、、教育部等部门和单位组成的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筹备领导小组,并以“热爱祖国、睦邻友好、科学航海”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纪念活动。今天在这里举行的全国航海院校首届航海技能大比武活动就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这次活动也是航海院校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具体体现。

600年前,我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历时28年七下西洋,遍及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时间之早、规模之大、技术之先进、活动范围之广泛,堪称十五、十六世纪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先驱。郑和七下西洋,不仅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伟大创举,也谱写了世界航海史上的光辉篇章。郑和下西洋,传播了中华文明,促进了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和经贸往来,架起了中外友好的桥梁,为世界航海事业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600年后的今天,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航运大国。目前全国水上运输船舶超过21万多艘,净载重量8700多万吨;已经拥有了具备世界先进水平的万箱级集装箱船、30万吨级油轮和大型客货滚装船,现代化的大型液化天然气船不久也将投入运营;卫星定位导航、计算机信息采集处理等先进技术在航运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我国拥有万吨级以上泊位近1000个,对外开放港口达130多个,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个港口建立了业务往来;港口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位居世界第一。

航海院校是航海家的摇篮。建国以来,各航海院校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10多万名远洋船员和数十万名专门管理人才,航海教育事业为促进我国航运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98年交通教育体制改革以后,原上海海运学院、武汉交通科技大学、集美航海学院等院校管理体制发生了变化,并脱离了交通部的直接管理。7年来,尽管这些院校相继更名并隶属于不同的部门管理,但是各院校为交通事业培养人才的宗旨没有变,并继续为我国航运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交通部一直关心着航海类专业的学科建设,关注着航海院校的发展。今天,由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集美大学、宁波大学等5所本科院校和12所高职院校选派航海类专业学生代表,共同参加全国航海院校首届航海技能大比武活动,是部属院校管理体制调整后首次开展的大规模学习交流活动,具有特殊的意义。尤其是在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之际举办这次活动,就是要激励广大航海类专业师生弘扬郑和不辱使命、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百折不挠的伟大精神,就是要大力倡导热爱祖国、睦邻友好、科学航海的时念。希望通过开展这次活动,进一步激发广大师生热爱航海事业的热情,增强航海类专业学生的自豪感与责任感,加强航海类院校间的学习与交流,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航海教育事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同学们,未来是科学开发利用海洋的时代。你们肩负着建设航海强国的历史使命。希望你们刻苦学习航海知识,熟练掌握航海技能,以坚强的信念和饱满的热情投身祖国的航海事业,为我国航海事业的发展贡献你们的青春和才华。同时也希望各航海院校在教育部、交通部以及地方政府的领导下,继续发扬艰苦奋斗、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进一步加强相互间的学习、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航海类专业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为促进我国航海事业的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海事大学范文篇7

关键词: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政治理论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情课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提高供给质量为出发点,运用改革的办法进行结构调整,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实现供需平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凯恩斯主义”“新供给学派”不同,不是单纯侧重需求或者供给的改革,而是更强调两者的相互结合[1]。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课程。借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进一步探索“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教育教学,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师讲授与学生参与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后教育相结合、传统教学与激情教学相结合,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方法。大连海事大学“激情课堂”是“概论”课的一部分,充分借鉴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找到学生的兴奋点,经过大胆尝试,探索出激情教学模式。已经在本校、本市、本省乃至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光明日报》《中国水运报》《中国交通报》《辽宁日报》《大连日报》等多家媒体均给予了宣传报道。

一、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教学供给活力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让学生愿意听、听得懂、听了管用,是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近年来一直探索创新的教学方向。2011年,成立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研究”课题组,就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进行研究。通过大量的样本调查,得出“情境共融、点燃激情、同频共振”的解决方案,尝试开创“激情课堂”的教学模式。“激情课堂”是针对“概论”课程的基本内容,通过情境再现,运用“激情教学法”,贴近学生实际,找到学生的兴奋点,呈现90分钟高质量的晚会式的课堂,帮助大学生更加有效地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发展、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为了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学校重点挖掘具有时代特点的歌曲、音乐和影片,运用合唱、舞蹈和朗诵等艺术形式,发挥其历史、德育、美学等教育优势,借助重大节庆日,融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充分参与表演,既做观众,又做演员,并通过教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实现理论教学和激情教学相结合。加深学生对不同时期思想理论的理解,从而更好地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脉络,使大学生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二、践行教学理念,提高教学供给质量

激情课堂根据授课地点和人数,分为激情小课堂和激情大课堂。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进行了个别教师的初次尝试,受益学生有300人左右。2011年和2012年上半年有4位教师在课堂上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每学期受益学生约1000人。自2012年下半年以来,90分钟的激情课堂在全校普遍实施,每学期受益学生有2200人左右。2015年上半年以前均为激情小课堂,每学期的最后一次课,作为课程总结,在教室中进行。2015年下半年在学校体育馆举办2200人左右的激情大课堂。由于馆内屏幕规格和清晰度所限,2016年,利用重大节庆日,将正在学习“概论”课的学生分成两组,每组1000人左右,在学校礼堂举办了“辉煌的历程———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激情大课堂”。总之,激情课堂每学期举办一次,从教室到礼堂,从当初百余人的激情小课堂,到如今千余人的激情大课堂,让每一位学生都亲身经历了一次激情的洗礼,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对政治理论学习的积极性,成为校园中最受学生期待和欢迎的一堂课。在2016年7月1日,利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将激情大课堂的内容进行精选和微调,马克思主义学院“概论”教研室全体教师为全校师生党员上了一堂“激情党课”,这是学校首次在“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上以这种特殊的方式对全体党员进行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准备激情课堂的几年中,开发了大量的教学资源。包括不同时代的歌曲、音乐和影像资料、图片、课件、教案、文本资料等。学校给予“激情课堂”很大力度的支持:提供多媒体教室、礼堂等教学场所;学校教务处和教师发展中心提供视频制作和录制的资金;学校团委允许我们在每年的合唱比赛、舞蹈大赛以及校声乐团、舞蹈团中选节目、选演员,甚至为我们量身定做节目;同时,也获得了相关二级学院负责学生工作的领导和学生干部的支持,保证所需节目万无一失。在激情大课堂筹备和上课的各个环节中,我们充分利用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成立的“校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为激情大课堂做了大量的服务工作。

三、探索教学供给理论,挖掘艺术教育的供给优势

对激情教学法的研究,一直是大连海事大学“概论”课教学方法创新研究的重点。从教学内容上看,举办“激情课堂”的出发点是为了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利用90分钟的时间,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进行概括性的梳理。这堂课应该算作“概论”课的“总结”课。从教学方法上看,这是“概论”教研室五年来一直探索的理论教学与激情教学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受井冈山干部管理学院的启发,主要是想通过发挥多种艺术形式在历史、德育、美学等方面的教育优势,借助重大节庆日,开展“激情教学法”。在课堂上,把“讲课”与“表演”融为一体,学生既做观众又做演员,将抽象的理论同鲜活的文艺形式结合起来,实现师生互动,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找到学生的兴奋点,从而做到入脑入心。艺术作为人们用来表现意识形态的重要方式,主要表现的是人们对真、善、美的感受,是一种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阐述形式。[2]一方面,充分发挥艺术的德育功能和作用。艺术总是以一种生动、直观的感性形式展现出强大的德育功能。首先体现在它有助于培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操;其次,它的社会主义教育的功能是与生俱来的;再次,它的集体主义教育功能与作用也非常突出。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艺术的美学教育功能与作用。艺术是源于生活,富于情感,因而极具感染力。一方面,时代歌曲、舞蹈等艺术形式能够培养正确的审美情趣、提升审美能力。当前,许多年轻人尤其是高校学生崇尚流行音乐、摇滚乐,这本身无可厚非,但问题是由于缺乏正确的审美观念,部分同学从发型、衣着打扮到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都以某歌星、某明星为样板,甚至千里追寻偶像歌星,依某影星相貌整容,这实际是一种迷失审美方向、陷入审美误区的表现。具有正能量的艺术则以其特殊而经典的语境和形式,能够更清晰地指明了当代审美的主流方向与审美情趣。积极向上的歌曲歌唱祖国的大好江山,歌唱人们的真挚情谊,歌唱社会进步的丰硕成果,歌唱为民为国为人类的正义事业、鞠躬尽瘁的英雄人物与英雄事迹。所以,在时代歌曲的学习、传唱和欣赏中,同学们能感知什么是真、什么是善、什么是美,懂得了如何欣赏与评价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从而培养了正确的审美情趣,提高了自身的审美能力,并进而促进了社会主义核心审美价值地位的巩固。另一方面,好的艺术能塑造完美的人格,激发无限的创造力。在审美过程中,审美主体处于自由而激进的状态,其情绪、情感、个性和想象力都得到充分的张扬,心灵更充实、丰富,这种状态能唤起学生对美好、对和谐、对高尚、对实现理想的强烈渴望并激励学生为此克服和战胜一切基于生理本能和非理性情绪的障碍。正如列宁所言,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正是由好的艺术形式激发出的这份情感、责任和自信,激励学生排除一切困难去追求真理、追求科学、追求正义,去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四、点燃理论学习热情,实现教学供给目标

激情是手段、课堂是平台、教育是最终目的。激情大课堂通过感官的刺激到达教育的目的,使学生在一个更加轻松的环境下获得比书本上更加丰富的知识,思想上得到了升华。许多参加过激情大课堂的学生对于这种教学方法给予充分的肯定,用“新”和“实”两个字形容。一些学生认为: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娱乐方式多种多样,单纯的口传心授难免会使学生感到枯燥,这并不是教育本身导致的,教育的种类已经从古时的先贤古典发展到多种学科,教育的方式也应该丰富充实。从这一方面来说,激情大课堂可以作为成功的典型。还有学生认为:印象最深的是激情大课堂的合唱环节,跟随着老师的讲课进度,将时间慢慢拉近,用歌声唱响时代的旋律,细细品味不同阶段的历史带给每个中国人的喜与悲。通过合唱,还培养了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甚至有的学生用诗一般的语言去描述激情大课堂:“有这样一堂课,它的讲师并不是固定的一位老师,也没有高高的讲台,也看不见枯燥的板书,听不到千篇一律的讲说;有这样一堂课,它的讲师会身着精神的礼服,手执文案,放声诵读,身后是色彩斑斓的背景布,头顶是五光十色的影射灯;有这样一堂课,它的学生愿意用心去聆听,会随着讲师进程的推进而欢唱时代的歌曲……这样的一堂课,点燃了学子的激情与探索中国发展历程的动力———这,便是我们的激情大课堂。”学生一致认为,激情大课堂不仅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黑板式教学”的桎梏,而且还在他们的大学生涯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作者:邢文利 关晓光 吕海宁 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参考文献:

海事大学范文篇8

一、经济运行总体趋势: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1-6月份,临港新城完成地区增加值58.8亿元,同比增长64.0%,完成年度计划的47.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亿元,同比减少5.3%,完成年度计划的52.2%;第二产业增加值17.3亿元,同比增长55.1%;完成年度计划的45.5%;第三产业增加值39.8亿元,同比增长74.0%,完成年度计划的47.6%。上半年地区增加值具体数值变化如图1,图2所示:

临港地区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从2006年的4.7:31.7:63.5调整为3.0:29.4:67.6,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了4.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贡献率进一步增大。

二、临港新城经济运行特点

1、临港新城地区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加大

年1-6月份,临港新城完成地区增加值58.8亿元,占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8.6%,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5.6个百分点,具体如图5所示。这体现出新港新城在逐渐产生规模集聚效应,对区的经济总量的拉动效应进一步显现。

2、工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

1-6月份,临港新城实现工业总产值38.1亿元,同比增长55.7%,完成年度计划的54.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9.1亿元,同比增长79.9%,尤其以除港澳台以外的外商投资企业增长较快,实现总产值达15.2亿元,同比增长310.1%。

3、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

1-6月份,固定资产投资72.7亿元,同比增长20.9%,完成年度计划的51.9%,其中基础设施项目1-6月份完成投资16.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41.1%。滴水湖游船锚地工程、花柏路、杞青路、古棕路工程、A3泵站及市政道路、电力排管等续建项目进展顺利;产业区“四纵四横”道路除部分路段受动迁影响外,大部分区域已经完成土路基施工和雨污水管铺设,进入面层施工,重装备区网格道路已经成型;白玉兰大道污水管线全线启动。仓储转运区9条市政道路中纬五路正在施工,其余的道路全面动迁与场地平整工作。22万伏海洋站和重装备区、四镇配套电站加快推进,确保动迁基地建设和投产项目的电力供应。

4、招商引资与产业项目建设同步推进

由于受国家宏观政策调控的影响以及市工业用地招牌挂出让细则和实施办法一直未明确,1-6月份,临港新城引进合同外资1294万美元,同比下降47.2%,批准外资项目3个。随着下半年政策和办法的转变,外资引进会有一定程度的增加。1-6月份审批内资项目11个,投资注册24.34亿元。产业项目进展顺利,稳步推进。芬兰斯贝克玛液压机械()入驻产业区标准厂房,在临港新城设立了斯贝克玛集团亚洲总部,并已实现试生产。电气重装备制造基地建设进入室外总体收尾阶段,沪东重机、船用曲轴设备安装基本结束,抓紧相关调试;汽车冲压、焊接、涂装车间结构封顶;沪临金属主体厂房完工,正进行办公楼等辅助项目施工;电气核电第一机床、电气核电起重设备技改项目抓紧进行结构施工。普洛斯二期D地块开工,物流技术中心装修进入收尾阶段。卡尔码、瓦锡兰柴油机、中集制造等项目上半年实现产值11亿元。

5、社会事业及功能性项目加快落实

1-6月份,临港新城社会事业及功能性项目新开工建筑面积24.8万平方米,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7亿元,为年度计划的39.9%。行政办公功能项目继续推进,区行政办公中心主楼二次结构基本完工;临港新城综合服务楼结构封顶;区委党校结构封顶。社会事业配套功能项目加快推进,中国航海博物馆结构封顶;海事大学二期抓紧施工,三期开工建设,确保今年9月开学新生入驻;水产大学一期加快施工,二期积极准备。生活居住功能项目加快启动,海事大学、水产大学职工配套小区基本完工,绿地30万平方米普通商品房中6万平方米开工建设;港城职工家园一期基本完工,二期开工。商业服务设施积极启动,锦江之星建成挂牌;建设大厦2号,3号楼结构封顶,闵联大厦开工建设。

6、动迁安置工作有序进行

四镇动迁基地建设和分配工作有序进行,临港集团、泥城、芦潮港成立专门指挥部,加大推进力度。1-6月份,各镇三期动迁房全面开工。芦潮港二期-1进行室外总体配套,二期-2和三期1-5标全面施工。泥城二期-1完成竣工验收,二期-2和三期A全面施工。万祥一期南区8.9万平方米及二期25万平方米正在进行室外装修,预计10月份竣工投入使用。书院一期北块正在进行室外总体配套,计划9月竣工交付使用,三期-1正在进行基础施工。截止到6月底,四镇累计竣工交付使用安置房83万平方米,在建235万平方米。

三、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合同外资引进量降幅较大

由于受国家宏观政策调控的影响以及市工业用地招牌挂出让细则和实施办法一直未明确,1-6月份,临港新城引进合同外资1294万美元,同比下降47.2%,批准外资项目3个,规模相对较小,新项目(沃尔沃遍达发动机项目)由于政策原因审批被推迟,无法在上半年立项。另外两税合一后,对外资的吸引力较以往有所下降。

2、基础设施以及服务管理功能还不健全

产业区的快速发展、海事大学的开学、行政中心的搬迁后对职工交通、住宿、商业、文化、娱乐、办公配套、医疗应急、社会综合管理、外来人口管理等服务管理带来了迫切的需求;农民大规模迁入新居后对动迁小区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然而,目前基础设施以及各项配套服务还未能完全跟上步伐,因此必须加快交通道路、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以满足临港新城发展的需要。

四、下半年经济发展建议

1、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尽快明确临港新城工业用地储备及招标挂牌出让程序的办法,加快预审批速度,尽力为企业创造落地条件。

海事大学范文篇9

关键词:海事法院;海事行政案件受案范围;行政诉讼管辖

一、我国海事法院的性质及优势

根据我国《法院组织法》的规定,海事法院属于专门人民法院。其“专门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设立上的独立性。海事法院的设立是根据特别法设立的,其设立依据不仅包括法院系统组织法中的基础性法律,即《宪法》和《法院组织法》,还包括专门性的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文件。(二)受理案件的单一性。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在沿海港口城市设立海事法院的决定》第二条的规定,“海事法院管辖第一审海事案件和海商案件,不受理刑事案件和其他民事案件”。(三)管辖上的专业性。海事法院的管辖不同于地方各级人民法院,海事法院的管辖范围不依其所处的行政区域而定,而是由专门性的司法解释作出的特殊规定。

二、海事行政案件的概念

海事行政案件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等海事行政管理相对人对海事行政主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采取的行政行为不服,或海事行政管理相对人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请求行政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公开相关信息,而行政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公开或者不受理等,海事行政管理相对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海事行政管理相对人依法律法规的规定提起诉讼,由海事法院立案和审理的海事行政争议案件。海事行政案件是对海事行政争议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审判机关即海事法院立案审理的案件。其具体表现为:当事人对海事行政处罚产生行政争议,向海事法院提起诉讼,请求解决该项行政争议,经海事法院依法立案登记,予以受理或者裁定不予受理,对予以受理的案件依法进行审理、判决或者依法进行调解结案。

三、海事行政案件受理的法律依据

海事行政案件受理的法律依据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五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海事诉讼管辖问题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发生在我国管辖海域相关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发生在我国管辖海域相关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二)》等国内法律法规和我国与有关国家缔结的国际条约、协定及我国根据不损害主权的对等原则所认可的国际惯例。

四、海事行政案件受案范围的具体界定构思

由于海事违法行为涉及的内容广泛,海事案件执法情况复杂、变化迅速,执法队伍法律素质参差不齐,法律、法规不可能对所有情况下的行政处罚都规定得明确具体,从而致使海事行政管理相对人也不能对未详尽规定的海事行政处罚都能提出明确具体的海事行政诉讼,海事行政案件受案范围亦无法具体界定。然而海事行政案件,主要是解决的行政争议是海事行政处罚及相关可诉的具体行政行为等,诉讼请求指向的是被诉海事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可诉性,笔者认为海事法院应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所提起的下列海事行政诉讼案件进行立案登记:(一)对涉海洋或者通海水域行政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污染海水域或者海洋的行为及其情节轻重处污染者以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排污许可证和执照等行政处罚不服的。(二)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不服的。(三)对可能污染通海水域或者海洋的排污许可证申请,涉海行政机关拒绝或者在法定期限内不予答复,或者对涉海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海事行政许可的其他决定不服的。(四)对通海水域或者海洋的涉海、涉渔业的征收、征用决定及其补偿决定不服的。(五)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通海水域或者海洋的矿藏、水流、荒岛、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承包权、规划的决定不服的。(六)认为涉海、涉渔业或者通海水域的行政机关侵犯其涉海、涉渔业或者通海水域的经营自主权的。(七)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政府对涉通海水域或者海洋的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五、总结

海事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既是一个基本理论问题、制度问题,也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具体范围问题。唯有通过立法和司法实践的不断丰富,在具体裁判中不断扩充,采用概括式和列举式相结合的立法语言,才可以准确使立法和实践更好的结合。

[参考文献]

[1]马怀德.《行政诉讼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2]裴兆斌.《治安管理处罚程序与海事行政法》[M].吉林大学出版社,2013.

海事大学范文篇10

关键词:航海类专业;双语教学;职能模块化培训;弹性化课程设计

一、航海类专业及国际公约

本文述及的航海类专业指从事远洋运输服务的航海技术、轮机工程(轮机管理方向)、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这些专业对实施国家海洋强国和一带一路开发战略不可或缺,上述专业也是国家控制布点专业。

二、航海类专业开展专业课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一)国际公约和规则的要求

STCW公约和STCW规则,对航海类专业提出了“以口头和书面的形式使用英语”的适任职能,并满足航行值班安全、与不同语言背景的人员进行工作交流及正确起草、填写或撰写工作报告的具体要求。此外,从2002年1月起,国际海事组织安理会以A.918(22)通过了国际海事组织标准航海通信用语(IMOSTANDARDMARINECOMMUNICATIONPHRAS-ES)。所有这些都要求从业者不仅要有良好的专业技能,还需要有足够的英语应用能力。因此航海类专业开展专业双语教学十分必要,这是我国作为STCW缔约国的履约责任要求。

(二)实施国家战略的需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2016年7月印发《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提出“统筹海洋开发和海上维权,推进实施海洋强国战略”。2013年10月,主席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务院发〔2014〕32号文件《国务院关于促进海运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大对海运业科技、教育、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教育水平”以及“完善海运业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加强海员特别是高级海员队伍建设,大力培养专业化、国际化海运人才。”总而言之,要实现海洋强国战略,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员强国是必备条件,培养专业化、国际化海运人才,专业和英语缺一不可。

(三)行业与职业的需要

STCW的各缔约国和相关教育及研究机构为推进船员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做出了相应的努力,目前国际海事组织已有57个示范课程(IMOmodelcourses),而且所有示范课程都以英文编写。远洋运输行业技能培训和培养的标准化和国际化,使航海类专业开展双语教学成为提高战略竞争力的手段。

(四)新技术跟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

2015年12月27日经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五条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船舶建造技术、船舶动力工程技术、航运和航海的自动化及海洋环保技术日新月异,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有差距。对船舶的管理者和操作者,即技术的使用者和维护者而言,对技术及时跟进是必要的;进一步而言,新技术的发明创造也是需要对现有技术有充分的认知和了解。双语教学目标任务之一即是对新技术的及时跟进,并以此为基础开展技术创新。

三、航海类双语教学开展及双语教学师资培养现状

国内多所高校在推进课程双语教学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相关实践活动。赵在理指出教师和学生二者都是双语教学的关键因素,要进行双语教学首先要考虑教师的英语教学能力和学生的英语接受能力,强调学校应组织双语教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培训,比如选送有能力的教师外出培训[1]。廖建斌、蔡振雄强调了双语授课教师的实船工作背景,尤其强调了双语授课教师应该具有外派船舶工作背景[2]。李永鹏指出双语教学教师应具有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授课教师可由从国外进修学习归来的专业教师或者曾在外轮上任职的专业教师担任[3]。张艳指出双语授课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深厚的驾驭英语的能力,同时应具备过硬的课堂教学艺术[4]。此外,还有一些航运院校开展了相关研究和实践[5-8]。国内众多高校航海类专业双语教学的实践,说明航海类专业开展双语教学以促进海运人才的国际化已成为各校共识,同时,论文中也反映出在开展双语教学中也遇到一些实际问题。就师资问题而言,比较集中和突出表现为:1.英语应用能力不足,特别是口头表达和书面应用能力不足以支撑教学(这点和雅思中国大陆考区表现完全一致);2.年轻教师专业知识积累和沉淀不足;3.部分教师英语语音不准;4.年轻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有待进一步提高。就师资培养而言,针对我国海事英语师资现状,为了满足海事英语教学实际,由中国海事主管机关牵头,从2008年开始,对海事英语教师开展过短期培训,此外也有部分高职院校开展过暑期定制短期上船培训或由海事英语教师随船实习培训。但是针对双语教学师资培训,并不多见。大连海事大学自2013年教师发展中心成立以来,先后开展了五批次航海类双语教学师资培训。

四、航海类双语教学培训课程设计

航海类双语教学培训课程设计是在总结前期培训实践经验并听取参培教师反馈意见的基础上进行的。其理念是注重实用、职能分块、弹性教学,综合考评。培训方式理论与实践并重。方法多样,包括理论教学,示范课、说课、课堂实践及讲评等。

(一)注重实用

从实用性出发,针对双语授课中的短板,根据参培教师的反馈,从语音突破、英语应用能力提升和教学能力提升三大模块进行。这种课程设计也是不断总结完善的结果。

(二)职能分块

分如下四个职能块进行:模块I:英语语音发音难点突破及技巧提高(针对易混音,连读及音变等)。模块II:英语应用能力提高。包括双语授课课堂用语、常用工程单位、符号及数学表达式含义及读法等。类似的内容看似简单,但从参加培训的教师的实际能力,及大部分教师的反馈意见看,这些内容仍很有必要。模块III:教学能力提升。包括多媒体课件制作与教学技巧、教学片段的双语授课示范及课堂授课技巧交流、说课等。模块IV:双语授课实践及评议。要求每位参加培训的老师试讲,其他老师及授课老师进行点评。上述职能块设计完全根据实际需要展开。从职能上讲第IV模块可并入第III模块。但是为了培训的弹性化开展,在实施过程中第IV模块可穿插于其他模块。

(三)弹性教学

培训时长可根据班级规模(培训教师试讲及点评时长不同)及职能模块增减在实际培训中动态调整。每个职能块可根据参培教师的实际状况增减授课时数。比如:第I模块,可视具体情况从4学时到16学时不等。试讲及点评可与其他模块穿插进行。试讲时长、频次等可视具体情形调整。不同模块由不同教师授课并准备相应的培训资料,进行培训。授课计划可根据不同授课教师的时间安排动态调整。这种设计既方便在职培训也适于脱产集中培训,培训时间可以是见缝插针,也可以是大块集中。(四)综合考评培训结束后,有7名专家,含国外专家对受训教师综合考评。当然,培训需保证时间,除培训时间外,更需参加培训教师课下下功夫。否则,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综合考评直接与是否给予双语授课资质挂钩,采用(七票中)两票否决制。综合考评是培训效果的质量保证环节,也是参培教师头上的紧箍咒。

五、总结与展望

航海类专业开展专业课双语教学十分必要,且已成为行业共识。双语授课师资需具备扎实的专业能力和良好英语运用能力,特别是口头表达和书写能力,但是针对双语教学的师资培训少有相应的专门课程。本文设计的航海类专业双语教学师资培训课程具有注重实用、职能分块、弹性教学,综合考评的特点。建议教育主管单位、海事管理机构和航海院校,为振兴我国航运,联合在各辖区内开展航海类专业双语教学师资培训,并以此为基础推进航海类专业双语教学的开展。

作者:党坤 路慧彪 姚曼华 赵红 王宝军 许琳 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参考文献:

[1]赵在理,等.关于轮机工程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探讨[J].航海教育研究,2003(1):51-53,58.

[2]廖建斌,等.“船舶辅机”双语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航海教育研究,2010(2):64-65.

[3]李永鹏.关于轮机专业课程双语结合教学改革的思考[J].青岛远洋船员学报,2010(1):16-19.

[4]张艳.高职轮机专业双语教学探析[J].新课程研究,2010(7):18-19.

[5]卓永强.航海技术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9:247-250.

[6]黄俞华.航海类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探析[J].社会科学教学,2011(6):41-43.

[7]齐少江,等.航海专业双语教学探析[J].航海教育研究,2008(3):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