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战略控制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5 23:14:26

国际战略控制

国际战略控制范文篇1

全球化是个确定的趋势、模糊的概念。在没有给全球化以科学的准确的界定之前,必须首先明确这样一个观念,即全球化不应是西方化,不应是美国化,更不应是超级大国在东西方推行“新战略”为所欲为的合法依据。连西方有识之士都认为“科索沃模式是个失败的例证”。人类社会需要有各国平等参与并自觉遵循的国际战略控制,否则,不仅科索沃战争的悲剧会在世界各地重演,而且还可能酿成更大的灾难。作为上世纪的最后一场战争,它不仅留给人们太多的思考,而且对新世纪的国际战略走向都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

在科索沃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用“战争演变”取代“和平演变”,以强权压主权,显示出前所未有的世纪末的狂躁、浅薄、狭隘与短视。由此也可以看出,在千年之交,活跃在世界政治舞台的一些西方政治家和战略家,他们表现得不是更成熟、更睿智,而是更浮躁、更轻率了。这场战争还表明,作为霸权主义新形态的新干涉主义是更富于进攻性和冒险性的国家对外政策,是新战争的原罪。其特点是以“人权高于主权”为标榜,以军事威胁与军事打击为手段,强调使用武力的必要性、合法性与有效性。在北约东扩和科索沃战争中,强化了单极独霸的国际结构,美国可以任意给别国下定义,可以为别国立法,可以操纵西方八国集团主导世界事务。当时联合国在科索活问题上被边缘化了。

科索沃战争提醒人们,当人权成为强权的一种借口时,人权就失去它本来的意义。海湾战争后,伊拉克被“制裁”10年中,已有150万人死于医药缺乏和营养不良,还有更多的人在受着上百万枚贫铀弹爆炸遗留的放射性污染的折磨。而且正是来自外部的高压,才帮助伊拉克领导者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如果西方大国真的关心人道主义灾难,那么它为何对卢旺达的部族大屠杀导致60万人死亡的悲剧无动于衷?说穿了是卢旺达对它们没有直接的地缘战略利益,而波斯湾和科索沃则是兵家必争之地。以人道主义的名义制造人道主义灾难,是20世纪末期最大的怪现象。人道主义就是这样被亵渎的。

科索沃战争,虽然展示了前所未有的高技术战争图景,但也破坏了人类对进入21世纪的和平期盼。在科索沃战争中,西方大国军事集团对一个孤立无援的小国狂轰滥炸了78天,用极不人道的方式进行所谓“人道主义干涉”。北约是打赢了,但并不光彩。南联盟抵抗侵略,虽败犹荣。从战争指导来说,对南联盟进行的残酷空中打击,不仅有悖于战争道德,就是从军事艺术的角度讲,也是平庸之作,在军事艺术史上没有什么地位。北约始终不敢用地面部队进行较量。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所作的《科索沃战争的教训》的报告中承认:“北约在科索沃战争中并未赢得明确的胜利。尽管军事力量一边倒,但战争的最终结果并不明显。”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事集团在这场战争中,军事实力强大,但指挥艺术一般;军事胜利,政治失败;战术胜利,战略失败。如果说科索沃战争能在战争史上留下一笔的话,那就是这场战争开了若干危险的先例:1.置联合国和国际法原则于不顾,肆意干涉他国内政,实行军事入侵;2.公然用武力支持一个主权国家内部的民族分裂活动;3.战争不择手段,袭击目标不受限制,包括医院、学校、居民住宅、热电厂、总统府,甚至中国使馆都成为轰炸目标;4.操纵国际法庭进行跨国司法干预,宣布被侵略国家的领导人为“战争罪犯”,并提出起诉和通缉。如果这场师出无名的战争理由能够成立的话,那么无疑是对侵略一词的最新版本的注释了。

科索沃问题是南斯拉夫国内民族矛盾长期积聚造成的。冷战后在外国的怂恿和支持下,科索沃分裂主义势力恶性发展。从1998年10月以来,科索沃阿族恐怖分子共发动1062次武装袭击,杀害159人,绑架101人。美国专家坦言:“由于从阿尔巴尼亚获得了武器,科索沃解放军的暴力行为愈加肆无忌惮。他们占领警察局,抢夺武器,公然袭击巡警和边境检察站。……南联盟军警忍无可忍,于是开始清剿科索沃解放军。”南联盟为解决科索沃问题做了很大努力,但在作战中,未能有效控制塞族极端势力的过激行为,导致大批阿族居民逃离家园。美国和北约以此为借口,实行军事干涉,但根本没有达成他们所标榜的政治目的,反而留下许多后患。如此轻率地把一个主权国家内局部的种族冲突变成国际政治和军事冲突,势必埋下日后巴尔干乃至整个欧洲冲突的种子。

从战争性质讲,这次战争是世界最强大的军事集团联合对一个弱小的、孤立无援的主权国家的侵略战争。美国和北约的经济实力是南联盟的700倍,军事实力是南联盟的400倍。使用航空兵和导弹进行空中袭击成为达成战争目的的惟一手段。它在组织计划和技术操作上是出色的,但在军事艺术上是平庸的,在道德水准上更是低下的。美国和北约使用了除核武器以外所有的当时世界上最新的高技术兵器,包括国际上禁用的集束炸弹、贫铀弹和石墨炸弹等,进行一场“非接触性战争”。在78天的狂轰滥炸中,美国和北约是0伤亡。南联盟损失惨重,仅和平居民就死亡2500人(其中有81名儿童)。这表明,这场战争是在人道主义名义下进行的不人道的战争。美国和北约依仗其空中的绝对优势,实际上把南联盟的所有人民当作人质,对方如果不屈服,就不断杀伤其人民,破坏其生存条件。这和暴徒、恐怖主义的行径实在没有什么区别。霸权主义就是放大了的恐怖主义。美国受到科索沃战争的鼓励,强化了以武力图霸业的观念。科索沃战争模式可能成为21世纪美国干涉他国内政的主要军事行动样式。从这个意义说,科索沃战争拉开了21世纪战争的序幕。

在科索沃战争中,美国成功地运用了联盟战略,共有19个国家参加,如果没有欧洲空军基地的使用权、飞越领空权和后勤支援,美国无法完成这样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特别是利用俄罗斯1998年8月金融危机后国内出现的复杂而脆弱的政治经济局势,以及无法对南联盟进行直接支援的地缘障碍等软弱地位,使俄罗斯放弃实际援助,而参与外交斡旋,逼迫南联盟就范。但“联盟力量”内部从始至终存在分歧。对是否需要打这一仗、是否投入地面交战、是分阶段逐步升级进行空袭还是一开始就进行大规模空袭等,各国看法不一。美国提出的打击目标常被盟国否决。科索沃战争是二战后欧洲(北约)追随美国最紧密和最不光彩的一次行动,但经过历史反思,也可能是欧洲与美国拉开距离甚至分道扬镳的开端。

南联盟为捍卫自己国家主权,进行了英勇斗争,虽败犹荣。但是也暴露出在民族政策上有失误;在战略指导上存在某些消极保守倾向和战前对建立战略反击力量认识的不足。特别是对俄罗斯的支援抱有过高的期望,战略形势判断失误。由于实力过于悬殊,且孤立无援无法扭转战局,最后不得不接受美国和北约的条件,从科索沃撤军。假如南联盟拥有核武器和中、远程导弹,假如俄罗斯向南联盟提供军事援助如萨姆—10地空导弹,那么就可能是另一种结局。

科索沃战争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从长远看,科索沃战争不仅给发展中国家也给侵略国家自身带来无穷后患。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人民.从科索沃战争中得到警示,不得不认真思考下次轮到自己头上该怎么对付的问题。而超级大国和一些西方的政治家、战略家,则需要对自己的战略理念进行控制和改变:

第一、对战略观念的控制与转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世界上总要出现一个国家或民族想成为全世界的主宰或领导者,但迄今为止没有一个获得成功。它们最终都在这种疯狂的追求中削弱了自己,以给别的民族带来灾难开始,以自己的民族灾难告终。如今美国似乎正在做这种努力。

冷战后,美国的一些政治家、战略家患了“敌人缺乏症”,总想寻找和制造一个敌人,夸大本国所受到的威胁,以便为制定政策提供依据。这种出于政治需要、商业利益,以及为争取国防经费而玩弄的把戏,是冷战思维的继续。伴随制造一个敌人,在心理上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交战准备与交战期望,于是所谓“中国威胁论”、“即将到来的对华战争”便应运而生了。从历史上看,美国和日本除了它们之间相互争斗外,从来没有遇到来自太平洋沿岸其他国家对其本土的威胁,更实在谈不上受到中国的威胁。相反,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受到日本的严重挑战。最后是与中国结盟打败日本的,而战后美国在亚洲的两次重大失利,即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所遭到的挫折,则是与中国为敌造成的。这个历史经验是值得记取的。

肢解中国是列强一个多世纪以来的梦想,至今阴魂不散。一些国冢的反华势力仍在处心积虑地支持“台独”、“藏独”、“疆独”。他们认为,只有肢解中国,才能使中国永远不能崛起,永远丧失东临太平洋,西接中亚能源基地的地缘战略优势,最后使中国成为向西方世界的求乞者。正因为如此,他们才对李登辉、达赖之流情有独钟。李登辉抛出“两国论”、“七块论”,正是适应国际反华势力肢解中国的需严,闹走上分裂的不归路。中国一旦发生局部地区的分裂动乱,霸权主义国家就可能把“和平演变”转为“战争演变”,采取科索沃模式干涉中国维护国家统一的行动。中国不得不认真准备对付东西两面受到的这种威胁。

第二、对战略利益与战略边界的控制。超级大国的所谓“前沿部署”、“前沿存在”、“防区外干预”,都是超越自己边界的军事行动。历史上的侵略战争都是无限扩大自己国家的战略利益和超越战略边界开始的,诸如普鲁士威廉二世——施利芬——小毛奇的战争计划;日本“田中奏折”战略方案、“太平洋战争计划”;德国侵波“白色计划”、侵法“黄色计划”;侵苏“巴巴罗萨计划”等,皆无一例外。可以说,从1888年以来导致世界性或地区性陷入战乱的30多个著名战争计划,都有这个特点。冷战后,北约东扩和日美军事同盟干涉范围西扩,无疑是超越自己应有战略边界的行为。这种东、西对进的全球战略部署,是企图遏制俄罗斯和中国,挟制欧盟和日本,控制中东、中亚石油产地,最终夺取欧亚大陆的控制权。按照西方地缘政治的逻辑,谁控制欧亚大陆,谁就能控制世界。科索沃战争时期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莱特宣称,北约不受地域的限制。德国国防部要人也宣称,德军将来需要更多的走出国门,执行“国际任务”。这就是说,北约新战略二北约东扩(包括武力东扩):北约任务全球化。如果北约的战略边界无限制地扩展,就会走上当年威廉二世企图“统一欧洲征服世界”的老路,那么欧洲注定要再次被拖人万劫不复的境地。

第三、对军事革命和军备竞赛进行控制。当今,在世界范围的军事领域,正由美国带头进行一场适应信息时代的、以高技术战争为内容的军事革命和军备竞赛。单纯从军事角度看,新军事革命无疑是一种进步,但它对和平与发展终究是个不祥之物。如同核军备竞赛那样,新军事革命不会使最发达的国家更安全,但会使世界更不安全。越来越多的国家在新的军事革命中投入军备竞赛,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如果失去理性,人类创造文明的力量也可以变成毁灭文明力量,改造世界的能力有多大,破坏世界的能力也有多大。

在人类社会中,没有一个领域像军备竞赛那样,它的存在本身构成巨:大的浪费,军事技术的创新更孕育着巨大的危险。怎样使科技术的力量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关键在于战略思维的导向。近代史上英国的工业革命和法国的政治革命都带动了人类的进步;而普鲁士的军事革命和本世纪三十年代德国的军事革命,则对20世纪大规模战争起到了先导作用。不论是工业时代的军事革命,还是当今迈入信息时代的新军事革命,如果它能给人们以启示的话,那么第一条就是必须对军事革命进行控制。掌握高技术能力的国家,必须从全球安全出发,避免科学技术力量无限制地向战争力量异化,否则必将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历史上的军事革命,其结局往往与发动者的愿望相反。它能够使战争升级,而对胜负没有产生根本影响,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的失败就是例证。核武器和核战略的出现也是一场军事革命,但现在核讹诈已经走进死胡同,始作俑者同样成为被威慑的对象。如今又出现了信息战,在军事领域创造了新的优势,但同时也为别人提供了不用飞机、军舰、导弹就可以进行越洋攻击的一种思路和手段。战争运动往往不按军事革命设计者的愿望发展,闪击战如此,核战略如此,信息战也必将如此。对高技术战争的反制理论与实践,是这场军事革命的必要组成部分。

第四、对核扩散与核战争进行控制。霸权主义也许是在真诚地反对核扩散,但它的新干涉主义又是实实在在地制造和促使核扩散。一些国家为了自身安全和追赶新的军事革命,而不得不加入军备竞赛,并把发展核武器当作获得国防安全的一种经济而现实的选择。越是常规力量弱,越是在高技术军备竞赛中不占优势,就越依赖核武器的等效威慑的作用,这从俄罗斯国防政策的变化中体现得非常明显。科索次战争后,俄国军方一位高级领导人发表讲话说,“如果受到武力威胁,俄罗斯可能首先动用核武器。”美国企图修改1972年与原苏联签订的《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目的是掌握弹道导弹防御的垄断权,以确保核进攻能力的优势地位。换句话说,核防御垄断权的实质,是核进攻的垄断权。这种破坏核均衡的做法,势必引发新一轮核军备竞赛和增大核战争的危险。人类掌握了极端武器之后,就很难取消它,特别是在关乎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时刻,也很难保证不使用它。有干涉就有反干涉,在大规模杀伤武器、精确制导武器、生化武器不再成为秘密时,霸权主义、新干涉主义也毫无例外地会成为被威慑的对象。今年年初美国两位前政府官员发出呼吁说,“美国该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了”,就是这种现实的反映。所以霸权主义政策不仅不符合世界人民的利益,也不符合自己国家人民的利益,这是一种短视的政策,是与本国人民的长远利益相矛盾的。尊重别国主权才是自己安全的最可靠的保障,也只有停止无端的干涉别国内政,才能使国际社会共同制止核扩散,降低军备水平,一致对付国际恐怖主义和邪教极端集团的危害。

第五、对战争手段和战争规模进行控制。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在决定对偷袭珍珠港的罪魁祸首、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大将的座机进行截击时,还曾考虑是否符合战争道德原则,而在科索沃战争中,对南联盟的总统府和民用设施进行狂轰滥炸竟然无所顾忌。国际社会之所以限制核武器和化学武器,就是因为它的破坏力巨大,会造成许多无辜居民的伤亡。那么人们不禁要问:像科索沃战争这样,使用“常规的”贫铀炸弹、集束炸弹、石墨炸弹进行狂轰滥炸,造成巨大灾难效果就不受谴责吗?使用常规武器就可以为所欲为,无所不用其极吗?难道就不怕别人反其道而用之吗?

国际战略控制范文篇2

在科索沃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用“战争演变”取代“和平演变”,以强权压主权,显示出前所未有的世纪末的狂躁、浅薄、狭隘与短视。由此也可以看出,在千年之交,活跃在世界政治舞台的一些西方政治家和战略家,他们表现得不是更成熟、更睿智,而是更浮躁、更轻率了。这场战争还表明,作为霸权主义新形态的新干涉主义是更富于进攻性和冒险性的国家对外政策,是新战争的原罪。其特点是以“人权高于主权”为标榜,以军事威胁与军事打击为手段,强调使用武力的必要性、合法性与有效性。在北约东扩和科索沃战争中,强化了单极独霸的国际结构,美国可以任意给别国下定义,可以为别国立法,可以操纵西方八国集团主导世界事务。当时联合国在科索活问题上被边缘化了。

科索沃战争提醒人们,当人权成为强权的一种借口时,人权就失去它本来的意义。海湾战争后,伊拉克被“制裁”10年中,已有150万人死于医药缺乏和营养不良,还有更多的人在受着上百万枚贫铀弹爆炸遗留的放射性污染的折磨。而且正是来自外部的高压,才帮助伊拉克领导者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如果西方大国真的关心人道主义灾难,那么它为何对卢旺达的部族大屠杀导致60万人死亡的悲剧无动于衷?说穿了是卢旺达对它们没有直接的地缘战略利益,而波斯湾和科索沃则是兵家必争之地。以人道主义的名义制造人道主义灾难,是20世纪末期最大的怪现象。人道主义就是这样被亵渎的。

科索沃战争,虽然展示了前所未有的高技术战争图景,但也破坏了人类对进入21世纪的和平期盼。在科索沃战争中,西方大国军事集团对一个孤立无援的小国狂轰滥炸了78天,用极不人道的方式进行所谓“人道主义干涉”。北约是打赢了,但并不光彩。南联盟抵抗侵略,虽败犹荣。从战争指导来说,对南联盟进行的残酷空中打击,不仅有悖于战争道德,就是从军事艺术的角度讲,也是平庸之作,在军事艺术史上没有什么地位。北约始终不敢用地面部队进行较量。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所作的《科索沃战争的教训》的报告中承认:“北约在科索沃战争中并未赢得明确的胜利。尽管军事力量一边倒,但战争的最终结果并不明显。”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事集团在这场战争中,军事实力强大,但指挥艺术一般;军事胜利,政治失败;战术胜利,战略失败。如果说科索沃战争能在战争史上留下一笔的话,那就是这场战争开了若干危险的先例:1.置联合国和国际法原则于不顾,肆意干涉他国内政,实行军事入侵;2.公然用武力支持一个主权国家内部的民族分裂活动;3.战争不择手段,袭击目标不受限制,包括医院、学校、居民住宅、热电厂、总统府,甚至中国使馆都成为轰炸目标;4.操纵国际法庭进行跨国司法干预,宣布被侵略国家的领导人为“战争罪犯”,并提出起诉和通缉。如果这场师出无名的战争理由能够成立的话,那么无疑是对侵略一词的最新版本的注释了。

科索沃问题是南斯拉夫国内民族矛盾长期积聚造成的。冷战后在外国的怂恿和支持下,科索沃分裂主义势力恶性发展。从1998年10月以来,科索沃阿族恐怖分子共发动1062次武装袭击,杀害159人,绑架101人。美国专家坦言:“由于从阿尔巴尼亚获得了武器,科索沃解放军的暴力行为愈加肆无忌惮。他们占领警察局,抢夺武器,公然袭击巡警和边境检察站。……南联盟军警忍无可忍,于是开始清剿科索沃解放军。”南联盟为解决科索沃问题做了很大努力,但在作战中,未能有效控制塞族极端势力的过激行为,导致大批阿族居民逃离家园。美国和北约以此为借口,实行军事干涉,但根本没有达成他们所标榜的政治目的,反而留下许多后患。如此轻率地把一个主权国家内局部的种族冲突变成国际政治和军事冲突,势必埋下日后巴尔干乃至整个欧洲冲突的种子。从战争性质讲,这次战争是世界最强大的军事集团联合对一个弱小的、孤立无援的主权国家的侵略战争。美国和北约的经济实力是南联盟的700倍,军事实力是南联盟的400倍。使用航空兵和导弹进行空中袭击成为达成战争目的的惟一手段。它在组织计划和技术操作上是出色的,但在军事艺术上是平庸的,在道德水准上更是低下的。美国和北约使用了除核武器以外所有的当时世界上最新的高技术兵器,包括国际上禁用的集束炸弹、贫铀弹和石墨炸弹等,进行一场“非接触性战争”。在78天的狂轰滥炸中,美国和北约是0伤亡。南联盟损失惨重,仅和平居民就死亡2500人(其中有81名儿童)。这表明,这场战争是在人道主义名义下进行的不人道的战争。美国和北约依仗其空中的绝对优势,实际上把南联盟的所有人民当作人质,对方如果不屈服,就不断杀伤其人民,破坏其生存条件。这和暴徒、恐怖主义的行径实在没有什么区别。霸权主义就是放大了的恐怖主义。美国受到科索沃战争的鼓励,强化了以武力图霸业的观念。科索沃战争模式可能成为21世纪美国干涉他国内政的主要军事行动样式。从这个意义说,科索沃战争拉开了21世纪战争的序幕。

在科索沃战争中,美国成功地运用了联盟战略,共有19个国家参加,如果没有欧洲空军基地的使用权、飞越领空权和后勤支援,美国无法完成这样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特别是利用俄罗斯1998年8月金融危机后国内出现的复杂而脆弱的政治经济局势,以及无法对南联盟进行直接支援的地缘障碍等软弱地位,使俄罗斯放弃实际援助,而参与外交斡旋,逼迫南联盟就范。但“联盟力量”内部从始至终存在分歧。对是否需要打这一仗、是否投入地面交战、是分阶段逐步升级进行空袭还是一开始就进行大规模空袭等,各国看法不一。美国提出的打击目标常被盟国否决。科索沃战争是二战后欧洲(北约)追随美国最紧密和最不光彩的一次行动,但经过历史反思,也可能是欧洲与美国拉开距离甚至分道扬镳的开端。

南联盟为捍卫自己国家主权,进行了英勇斗争,虽败犹荣。但是也暴露出在民族政策上有失误;在战略指导上存在某些消极保守倾向和战前对建立战略反击力量认识的不足。特别是对俄罗斯的支援抱有过高的期望,战略形势判断失误。由于实力过于悬殊,且孤立无援无法扭转战局,最后不得不接受美国和北约的条件,从科索沃撤军。假如南联盟拥有核武器和中、远程导弹,假如俄罗斯向南联盟提供军事援助如萨姆—10地空导弹,那么就可能是另一种结局。

科索沃战争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从长远看,科索沃战争不仅给发展中国家也给侵略国家自身带来无穷后患。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人民.从科索沃战争中得到警示,不得不认真思考下次轮到自己头上该怎么对付的问题。而超级大国和一些西方的政治家、战略家,则需要对自己的战略理念进行控制和改变:

第一、对战略观念的控制与转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世界上总要出现一个国家或民族想成为全世界的主宰或领导者,但迄今为止没有一个获得成功。它们最终都在这种疯狂的追求中削弱了自己,以给别的民族带来灾难开始,以自己的民族灾难告终。如今美国似乎正在做这种努力。

冷战后,美国的一些政治家、战略家患了“敌人缺乏症”,总想寻找和制造一个敌人,夸大本国所受到的威胁,以便为制定政策提供依据。这种出于政治需要、商业利益,以及为争取国防经费而玩弄的把戏,是冷战思维的继续。伴随制造一个敌人,在心理上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交战准备与交战期望,于是所谓“中国威胁论”、“即将到来的对华战争”便应运而生了。从历史上看,美国和日本除了它们之间相互争斗外,从来没有遇到来自太平洋沿岸其他国家对其本土的威胁,更实在谈不上受到中国的威胁。相反,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受到日本的严重挑战。最后是与中国结盟打败日本的,而战后美国在亚洲的两次重大失利,即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所遭到的挫折,则是与中国为敌造成的。这个历史经验是值得记取的。肢解中国是列强一个多世纪以来的梦想,至今阴魂不散。一些国冢的反华势力仍在处心积虑地支持“台独”、“藏独”、“疆独”。他们认为,只有肢解中国,才能使中国永远不能崛起,永远丧失东临太平洋,西接中亚能源基地的地缘战略优势,最后使中国成为向西方世界的求乞者。正因为如此,他们才对李登辉、达赖之流情有独钟。李登辉抛出“两国论”、“七块论”,正是适应国际反华势力肢解中国的需严,闹走上分裂的不归路。中国一旦发生局部地区的分裂动乱,霸权主义国家就可能把“和平演变”转为“战争演变”,采取科索沃模式干涉中国维护国家统一的行动。中国不得不认真准备对付东西两面受到的这种威胁。

第二、对战略利益与战略边界的控制。超级大国的所谓“前沿部署”、“前沿存在”、“防区外干预”,都是超越自己边界的军事行动。历史上的侵略战争都是无限扩大自己国家的战略利益和超越战略边界开始的,诸如普鲁士威廉二世——施利芬——小毛奇的战争计划;日本“田中奏折”战略方案、“太平洋战争计划”;德国侵波“白色计划”、侵法“黄色计划”;侵苏“巴巴罗萨计划”等,皆无一例外。可以说,从1888年以来导致世界性或地区性陷入战乱的30多个著名战争计划,都有这个特点。冷战后,北约东扩和日美军事同盟干涉范围西扩,无疑是超越自己应有战略边界的行为。这种东、西对进的全球战略部署,是企图遏制俄罗斯和中国,挟制欧盟和日本,控制中东、中亚石油产地,最终夺取欧亚大陆的控制权。按照西方地缘政治的逻辑,谁控制欧亚大陆,谁就能控制世界。科索沃战争时期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莱特宣称,北约不受地域的限制。德国国防部要人也宣称,德军将来需要更多的走出国门,执行“国际任务”。这就是说,北约新战略二北约东扩(包括武力东扩):北约任务全球化。如果北约的战略边界无限制地扩展,就会走上当年威廉二世企图“统一欧洲征服世界”的老路,那么欧洲注定要再次被拖人万劫不复的境地。

第三、对军事革命和军备竞赛进行控制。当今,在世界范围的军事领域,正由美国带头进行一场适应信息时代的、以高技术战争为内容的军事革命和军备竞赛。单纯从军事角度看,新军事革命无疑是一种进步,但它对和平与发展终究是个不祥之物。如同核军备竞赛那样,新军事革命不会使最发达的国家更安全,但会使世界更不安全。越来越多的国家在新的军事革命中投入军备竞赛,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如果失去理性,人类创造文明的力量也可以变成毁灭文明力量,改造世界的能力有多大,破坏世界的能力也有多大。

在人类社会中,没有一个领域像军备竞赛那样,它的存在本身构成巨:大的浪费,军事技术的创新更孕育着巨大的危险。怎样使科技术的力量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关键在于战略思维的导向。近代史上英国的工业革命和法国的政治革命都带动了人类的进步;而普鲁士的军事革命和本世纪三十年代德国的军事革命,则对20世纪大规模战争起到了先导作用。不论是工业时代的军事革命,还是当今迈入信息时代的新军事革命,如果它能给人们以启示的话,那么第一条就是必须对军事革命进行控制。掌握高技术能力的国家,必须从全球安全出发,避免科学技术力量无限制地向战争力量异化,否则必将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历史上的军事革命,其结局往往与发动者的愿望相反。它能够使战争升级,而对胜负没有产生根本影响,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的失败就是例证。核武器和核战略的出现也是一场军事革命,但现在核讹诈已经走进死胡同,始作俑者同样成为被威慑的对象。如今又出现了信息战,在军事领域创造了新的优势,但同时也为别人提供了不用飞机、军舰、导弹就可以进行越洋攻击的一种思路和手段。战争运动往往不按军事革命设计者的愿望发展,闪击战如此,核战略如此,信息战也必将如此。对高技术战争的反制理论与实践,是这场军事革命的必要组成部分。第四、对核扩散与核战争进行控制。霸权主义也许是在真诚地反对核扩散,但它的新干涉主义又是实实在在地制造和促使核扩散。一些国家为了自身安全和追赶新的军事革命,而不得不加入军备竞赛,并把发展核武器当作获得国防安全的一种经济而现实的选择。越是常规力量弱,越是在高技术军备竞赛中不占优势,就越依赖核武器的等效威慑的作用,这从俄罗斯国防政策的变化中体现得非常明显。科索次战争后,俄国军方一位高级领导人发表讲话说,“如果受到武力威胁,俄罗斯可能首先动用核武器。”美国企图修改1972年与原苏联签订的《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目的是掌握弹道导弹防御的垄断权,以确保核进攻能力的优势地位。换句话说,核防御垄断权的实质,是核进攻的垄断权。这种破坏核均衡的做法,势必引发新一轮核军备竞赛和增大核战争的危险。人类掌握了极端武器之后,就很难取消它,特别是在关乎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时刻,也很难保证不使用它。有干涉就有反干涉,在大规模杀伤武器、精确制导武器、生化武器不再成为秘密时,霸权主义、新干涉主义也毫无例外地会成为被威慑的对象。今年年初美国两位前政府官员发出呼吁说,“美国该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了”,就是这种现实的反映。所以霸权主义政策不仅不符合世界人民的利益,也不符合自己国家人民的利益,这是一种短视的政策,是与本国人民的长远利益相矛盾的。尊重别国主权才是自己安全的最可靠的保障,也只有停止无端的干涉别国内政,才能使国际社会共同制止核扩散,降低军备水平,一致对付国际恐怖主义和邪教极端集团的危害。

第五、对战争手段和战争规模进行控制。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在决定对偷袭珍珠港的罪魁祸首、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大将的座机进行截击时,还曾考虑是否符合战争道德原则,而在科索沃战争中,对南联盟的总统府和民用设施进行狂轰滥炸竟然无所顾忌。国际社会之所以限制核武器和化学武器,就是因为它的破坏力巨大,会造成许多无辜居民的伤亡。那么人们不禁要问:像科索沃战争这样,使用“常规的”贫铀炸弹、集束炸弹、石墨炸弹进行狂轰滥炸,造成巨大灾难效果就不受谴责吗?使用常规武器就可以为所欲为,无所不用其极吗?难道就不怕别人反其道而用之吗?

国际战略控制范文篇3

在科索沃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用“战争演变”取代“和平演变”,以强权压主权,显示出前所未有的世纪末的狂躁、浅薄、狭隘与短视。由此也可以看出,在千年之交,活跃在世界政治舞台的一些西方政治家和战略家,他们表现得不是更成熟、更睿智,而是更浮躁、更轻率了。这场战争还表明,作为霸权主义新形态的新干涉主义是更富于进攻性和冒险性的国家对外政策,是新战争的原罪。其特点是以“人权高于主权”为标榜,以军事威胁与军事打击为手段,强调使用武力的必要性、合法性与有效性。在北约东扩和科索沃战争中,强化了单极独霸的国际结构,美国可以任意给别国下定义,可以为别国立法,可以操纵西方八国集团主导世界事务。当时联合国在科索活问题上被边缘化了。

科索沃战争提醒人们,当人权成为强权的一种借口时,人权就失去它本来的意义。海湾战争后,伊拉克被“制裁”10年中,已有150万人死于医药缺乏和营养不良,还有更多的人在受着上百万枚贫铀弹爆炸遗留的放射性污染的折磨。而且正是来自外部的高压,才帮助伊拉克领导者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如果西方大国真的关心人道主义灾难,那么它为何对卢旺达的部族大屠杀导致60万人死亡的悲剧无动于衷?说穿了是卢旺达对它们没有直接的地缘战略利益,而波斯湾和科索沃则是兵家必争之地。以人道主义的名义制造人道主义灾难,是20世纪末期最大的怪现象。人道主义就是这样被亵渎的。

科索沃战争,虽然展示了前所未有的高技术战争图景,但也破坏了人类对进入21世纪的和平期盼。在科索沃战争中,西方大国军事集团对一个孤立无援的小国狂轰滥炸了78天,用极不人道的方式进行所谓“人道主义干涉”。北约是打赢了,但并不光彩。南联盟抵抗侵略,虽败犹荣。从战争指导来说,对南联盟进行的残酷空中打击,不仅有悖于战争道德,就是从军事艺术的角度讲,也是平庸之作,在军事艺术史上没有什么地位。北约始终不敢用地面部队进行较量。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所作的《科索沃战争的教训》的报告中承认:“北约在科索沃战争中并未赢得明确的胜利。尽管军事力量一边倒,但战争的最终结果并不明显。”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事集团在这场战争中,军事实力强大,但指挥艺术一般;军事胜利,政治失败;战术胜利,战略失败。如果说科索沃战争能在战争史上留下一笔的话,那就是这场战争开了若干危险的先例:1.置联合国和国际法原则于不顾,肆意干涉他国内政,实行军事入侵;2.公然用武力支持一个主权国家内部的民族分裂活动;3.战争不择手段,袭击目标不受限制,包括医院、学校、居民住宅、热电厂、总统府,甚至中国使馆都成为轰炸目标;4.操纵国际法庭进行跨国司法干预,宣布被侵略国家的领导人为“战争罪犯”,并提出起诉和通缉。如果这场师出无名的战争理由能够成立的话,那么无疑是对侵略一词的最新版本的注释了。

科索沃问题是南斯拉夫国内民族矛盾长期积聚造成的。冷战后在外国的怂恿和支持下,科索沃分裂主义势力恶性发展。从1998年10月以来,科索沃阿族恐怖分子共发动1062次武装袭击,杀害159人,绑架101人。美国专家坦言:“由于从阿尔巴尼亚获得了武器,科索沃解放军的暴力行为愈加肆无忌惮。他们占领警察局,抢夺武器,公然袭击巡警和边境检察站。……南联盟军警忍无可忍,于是开始清剿科索沃解放军。”南联盟为解决科索沃问题做了很大努力,但在作战中,未能有效控制塞族极端势力的过激行为,导致大批阿族居民逃离家园。

从战争性质讲,这次战争是世界最强大的军事集团联合对一个弱小的、孤立无援的主权国家的侵略战争。美国和北约的经济实力是南联盟的700倍,军事实力是南联盟的400倍。使用航空兵和导弹进行空中袭击成为达成战争目的的惟一手段。它在组织计划和技术操作上是出色的,但在军事艺术上是平庸的,在道德水准上更是低下的。美国和北约使用了除核武器以外所有的当时世界上最新的高技术兵器,包括国际上禁用的集束炸弹、贫铀弹和石墨炸弹等,进行一场“非接触性战争”。在78天的狂轰滥炸中,美国和北约是0伤亡。南联盟损失惨重,仅和平居民就死亡2500人(其中有81名儿童)。这表明,这场战争是在人道主义名义下进行的不人道的战争。美国和北约依仗其空中的绝对优势,实际上把南联盟的所有人民当作人质,对方如果不屈服,就不断杀伤其人民,破坏其生存条件。这和暴徒、恐怖主义的行径实在没有什么区别。霸权主义就是放大了的恐怖主义。美国受到科索沃战争的鼓励,强化了以武力图霸业的观念。科索沃战争模式可能成为21世纪美国干涉他国内政的主要军事行动样式。从这个意义说,科索沃战争拉开了21世纪战争的序幕。

在科索沃战争中,美国成功地运用了联盟战略,共有19个国家参加,如果没有欧洲空军基地的使用权、飞越领空权和后勤支援,美国无法完成这样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特别是利用俄罗斯1998年8月金融危机后国内出现的复杂而脆弱的政治经济局势,以及无法对南联盟进行直接支援的地缘障碍等软弱地位,使俄罗斯放弃实际援助,而参与外交斡旋,逼迫南联盟就范。但“联盟力量”内部从始至终存在分歧。对是否需要打这一仗、是否投入地面交战、是分阶段逐步升级进行空袭还是一开始就进行大规模空袭等,各国看法不一。美国提出的打击目标常被盟国否决。科索沃战争是二战后欧洲(北约)追随美国最紧密和最不光彩的一次行动,但经过历史反思,也可能是欧洲与美国拉开距离甚至分道扬镳的开端。

南联盟为捍卫自己国家主权,进行了英勇斗争,虽败犹荣。但是也暴露出在民族政策上有失误;在战略指导上存在某些消极保守倾向和战前对建立战略反击力量认识的不足。特别是对俄罗斯的支援抱有过高的期望,战略形势判断失误。由于实力过于悬殊,且孤立无援无法扭转战局,最后不得不接受美国和北约的条件,从科索沃撤军。假如南联盟拥有核武器和中、远程导弹,假如俄罗斯向南联盟提供军事援助如萨姆—10地空导弹,那么就可能是另一种结局。

科索沃战争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从长远看,科索沃战争不仅给发展中国家也给侵略国家自身带来无穷后患。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人民.从科索沃战争中得到警示,不得不认真思考下次轮到自己头上该怎么对付的问题。而超级大国和一些西方的政治家、战略家,则需要对自己的战略理念进行控制和改变:

第一、对战略观念的控制与转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世界上总要出现一个国家或民族想成为全世界的主宰或领导者,但迄今为止没有一个获得成功。它们最终都在这种疯狂的追求中削弱了自己,以给别的民族带来灾难开始,以自己的民族灾难告终。如今美国似乎正在做这种努力。

冷战后,美国的一些政治家、战略家患了“敌人缺乏症”,总想寻找和制造一个敌人,夸大本国所受到的威胁,以便为制定政策提供依据。这种出于政治需要、商业利益,以及为争取国防经费而玩弄的把戏,是冷战思维的继续。伴随制造一个敌人,在心理上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交战准备与交战期望,于是所谓“中国威胁论”、“即将到来的对华战争”便应运而生了。从历史上看,美国和日本除了它们之间相互争斗外,从来没有遇到来自太平洋沿岸其他国家对其本土的威胁,更实在谈不上受到中国的威胁。相反,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受到日本的严重挑战。最后是与中国结盟打败日本的,而战后美国在亚洲的两次重大失利,即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所遭到的挫折,则是与中国为敌造成的。这个历史经验是值得记取的。

肢解中国是列强一个多世纪以来的梦想,至今阴魂不散。一些国冢的反华势力仍在处心积虑地支持“台独”、“藏独”、“疆独”。他们认为,只有肢解中国,才能使中国永远不能崛起,永远丧失东临太平洋,西接中亚能源基地的地缘战略优势,最后使中国成为向西方世界的求乞者。正因为如此,他们才对李登辉、达赖之流情有独钟。李登辉抛出“两国论”、“七块论”,正是适应国际反华势力肢解中国的需严,闹走上分裂的不归路。中国一旦发生局部地区的分裂动乱,霸权主义国家就可能把“和平演变”转为“战争演变”,采取科索沃模式干涉中国维护国家统一的行动。中国不得不认真准备对付东西两面受到的这种威胁。

第二、对战略利益与战略边界的控制。超级大国的所谓“前沿部署”、“前沿存在”、“防区外干预”,都是超越自己边界的军事行动。历史上的侵略战争都是无限扩大自己国家的战略利益和超越战略边界开始的,诸如普鲁士威廉二世——施利芬——小毛奇的战争计划;日本“田中奏折”战略方案、“太平洋战争计划”;德国侵波“白色计划”、侵法“黄色计划”;侵苏“巴巴罗萨计划”等,皆无一例外。可以说,从1888年以来导致世界性或地区性陷入战乱的30多个著名战争计划,都有这个特点。冷战后,北约东扩和日美军事同盟干涉范围西扩,无疑是超越自己应有战略边界的行为。这种东、西对进的全球战略部署,是企图遏制俄罗斯和中国,挟制欧盟和日本,控制中东、中亚石油产地,最终夺取欧亚大陆的控制权。按照西方地缘政治的逻辑,谁控制欧亚大陆,谁就能控制世界。科索沃战争时期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莱特宣称,北约不受地域的限制。德国国防部要人也宣称,德军将来需要更多的走出国门,执行“国际任务”。这就是说,北约新战略二北约东扩(包括武力东扩):北约任务全球化。如果北约的战略边界无限制地扩展,就会走上当年威廉二世企图“统一欧洲征服世界”的老路,那么欧洲注定要再次被拖人万劫不复的境地。

第三、对军事革命和军备竞赛进行控制。当今,在世界范围的军事领域,正由美国带头进行一场适应信息时代的、以高技术战争为内容的军事革命和军备竞赛。单纯从军事角度看,新军事革命无疑是一种进步,但它对和平与发展终究是个不祥之物。如同核军备竞赛那样,新军事革命不会使最发达的国家更安全,但会使世界更不安全。越来越多的国家在新的军事革命中投入军备竞赛,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如果失去理性,人类创造文明的力量也可以变成毁灭文明力量,改造世界的能力有多大,破坏世界的能力也有多大。

在人类社会中,没有一个领域像军备竞赛那样,它的存在本身构成巨:大的浪费,军事技术的创新更孕育着巨大的危险。怎样使科技术的力量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关键在于战略思维的导向。近代史上英国的工业革命和法国的政治革命都带动了人类的进步;而普鲁士的军事革命和本世纪三十年代德国的军事革命,则对20世纪大规模战争起到了先导作用。不论是工业时代的军事革命,还是当今迈入信息时代的新军事革命,如果它能给人们以启示的话,那么第一条就是必须对军事革命进行控制。掌握高技术能力的国家,必须从全球安全出发,避免科学技术力量无限制地向战争力量异化,否则必将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历史上的军事革命,其结局往往与发动者的愿望相反。它能够使战争升级,而对胜负没有产生根本影响,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的失败就是例证。核武器和核战略的出现也是一场军事革命,但现在核讹诈已经走进死胡同,始作俑者同样成为被威慑的对象。如今又出现了信息战,在军事领域创造了新的优势,但同时也为别人提供了不用飞机、军舰、导弹就可以进行越洋攻击的一种思路和手段。战争运动往往不按军事革命设计者的愿望发展,闪击战如此,核战略如此,信息战也必将如此。对高技术战争的反制理论与实践,是这场军事革命的必要组成部分。

第四、对核扩散与核战争进行控制。霸权主义也许是在真诚地反对核扩散,但它的新干涉主义又是实实在在地制造和促使核扩散。一些国家为了自身安全和追赶新的军事革命,而不得不加入军备竞赛,并把发展核武器当作获得国防安全的一种经济而现实的选择。越是常规力量弱,越是在高技术军备竞赛中不占优势,就越依赖核武器的等效威慑的作用,这从俄罗斯国防政策的变化中体现得非常明显。科索次战争后,俄国军方一位高级领导人发表讲话说,“如果受到武力威胁,俄罗斯可能首先动用核武器。”美国企图修改1972年与原苏联签订的《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目的是掌握弹道导弹防御的垄断权,以确保核进攻能力的优势地位。换句话说,核防御垄断权的实质,是核进攻的垄断权。这种破坏核均衡的做法,势必引发新一轮核军备竞赛和增大核战争的危险。人类掌握了极端武器之后,就很难取消它,特别是在关乎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时刻,也很难保证不使用它。有干涉就有反干涉,在大规模杀伤武器、精确制导武器、生化武器不再成为秘密时,霸权主义、新干涉主义也毫无例外地会成为被威慑的对象。今年年初美国两位前政府官员发出呼吁说,“美国该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了”,就是这种现实的反映。所以霸权主义政策不仅不符合世界人民的利益,也不符合自己国家人民的利益,这是一种短视的政策,是与本国人民的长远利益相矛盾的。尊重别国主权才是自己安全的最可靠的保障,也只有停止无端的干涉别国内政,才能使国际社会共同制止核扩散,降低军备水平,一致对付国际恐怖主义和邪教极端集团的危害。

第五、对战争手段和战争规模进行控制。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在决定对偷袭珍珠港的罪魁祸首、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大将的座机进行截击时,还曾考虑是否符合战争道德原则,而在科索沃战争中,对南联盟的总统府和民用设施进行狂轰滥炸竟然无所顾忌。国际社会之所以限制核武器和化学武器,就是因为它的破坏力巨大,会造成许多无辜居民的伤亡。那么人们不禁要问:像科索沃战争这样,使用“常规的”贫铀炸弹、集束炸弹、石墨炸弹进行狂轰滥炸,造成巨大灾难效果就不受谴责吗?使用常规武器就可以为所欲为,无所不用其极吗?难道就不怕别人反其道而用之吗?公务员之家:

国际战略控制范文篇4

摘要:置身于当代知识经济浪潮中,我们无时无刻不感受到时代变革对经济运行和企业管理的深远影响。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兴产业层出不穷,顾客需求个性化、多变化和企业产品多元化和独特化,从而使企业国际化趋势日趋加快,全球性竞争愈演愈烈,企业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程度加深,迫使企业为了争夺市场和生存发展空间,在经营管理中将短期目标转向长期目标,由专业化职能性经营管理转向全局性决策和管理,将管理活动提高到战略层次,形成战略和战略管理的理念。

关键词:社会经济;经济背景;现实意义;战略成本;成本管理

一、战略成本管理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

从50年代起,世界进入了一个更新的时代(有人称为后工业时代或突变时代)。进入50年代后,顾客的需求有了很大的变化,企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自然环境与过去相比竞争更加激烈,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从而使企业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和许多难以预料的突发事件。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是:(1)需求结构发生变化。基本消费品的需求已经达到饱和,社会已从对生活“数量”的需要转向对生活“质量”的需要,需求发生了多样化的转变。(2)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推动和加速了产品和制造工艺的发展,生产了许多属于“创造需要”性的产品,同时,也加强了企业间的竞争。(3)全球性竞争日益激烈。资本输出、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既给企业提供了新的机遇,也给企业带来巨大风险。(4)社会、政府和顾客等提高了对企业的要求和限制。由于经济波动、通货膨胀、垄断行为、环境污染等,引起了社会、政府、顾客对企业的不满,从而提高了对企业的要求,并提出了许多对企业的限制。(5)资源短缺,突发事件不断出现。这些特点,使企业外部成为一种特别庞大的、复杂的、不熟悉的、变化的、难以预料的环境,企业面临着许多生死攸关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界必须对环境进行深入分析,采取新的管理方式,谋求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强化企业经营战略等战略管理势在必行。随着管理观念的变化,许多新的管理技术出现了,如质量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等。

正是由于时代的变革导致了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经营环境的变化推动了管理科学的发展,顺应这一发展趋势,战略管理就应运而生。战略管理的核心是要寻求企业持之以恒的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是一切战略的核心,它归根结底来源于企业能够为客户创造的价值,这一价值要超过该企业创造它的成本。价值是客户愿意为其所需要的东西所付的价款。超额价值来自于以低于竞争厂商的价格而提供同等的受益,或提供的非同一般的受益足以抵消其高价而有余。竞争优势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成本领先和别具一格(标新立异)。一个企业要获得竞争优势就需要做出抉择,即企业要就争取哪一种优势和在什么范围内争取优势的问题做出选择。“万事都要领先,事事都要每人满意”的想法只会造成战略上的平庸和经济效益的低下,因为这往往意味着一个企业根本没有竞争优势可言。

企业管理观念和管理技术的上述变化,对传统的成本管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要求成本管理更新观念。变革技术。成本管理专家和学者必然面对这样的事实:(1)战略管理要求获得具有竞争优势的成本资料,如果成本管理者不能提供相关信息,则生产主管、营销经理就会去扩展自己获得的信息系统,如果这样,必将引起企业管理的混乱。一个组织只能有一个成本信息系统。(2)在新的管理环境下,传统成本管理会计自身的缺陷(如管理观念、管理方法、管理对象等)显露无疑,要改变这些缺陷,必须寻求新的管理思想、技术和方法。为了适应战略管理的需要,一方面将成本管理会计导入企业战略管理并与之相融合。另一方面,在成本管理会计中引入战略管理思想,实现战略意义上的功能扩展,从而形成了战略成本管理(StratehicCostManagement,SCM)。战略成本管理最早于80年代由英国学者提出,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在《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两书中列专章探讨“成本优势”。成本优势是企业可能拥有的两种竞争优势之一。成本对于别具一格战略也极为重要,因为别具一格的企业必须保持与其竞争者近似的成本。除非由此而得的溢价超过别具一格的成本,否则别具一格者就不能取得出色的业绩。企业管理者认识到了成本在竞争中的重要地位,许多战略计划都把建立“成本领先”(costleadership)或“成本削减”(costreduction)作为目标。如果一个企业能够取得并保持全面的成本领先,那么,它只要能使价格相等或接近产业的平均价格水平,就会成为所在产业的佼佼者。当成本领先的企业的价格相当于或低于其竞争厂商时,它的成本地位就会转化为高收益。然而,一个在成本上领先地位的企业也不能忽视产品的别具一格,一旦成本领先的企业的产品在客户眼里不被看作是与其他厂商的产品不相上下或可被接受时,该企业就不得不削减价格,使其售价低于竞争者,以增加销售额。这就可能抵消了它有利的成本地位所带来的好处。在波特研究的基础上,美国学者于1993年出版了《战略成本管理》(J.K.shank等)的专著,使战略成本管理更加具体化。近年来,在英美日等发达国家战略成本管理已成为企业加强成本管理,取得竞争优势的有力武器。日本学者又进一步将战略成本管理推广到企业界(夏宽云,1998)。

不难看出,战略成本管理的产生一方面是为了适应企业战略管理的需要,另一方面则企业传统成本管理体系自身缺陷、自身变革的需要。

二、战略成本管理的内涵和特点

战略成本管理指管理人员运用专门方法提供企业本身及其竞争对手的分析资料,帮助管理者形成和评价企业战略,从而创造竞争优势,以达到企业有效地适应外部持续变化的环境的目的。战略成本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关注成本战略空间、过程、业绩,可表述为“不同战略选择下如何组织成本管理”。即将成本信息贯穿于战略管理整个循环过程之中,通过对公司成本结构、成本行为的全面了解、控制与改善,寻求长久的竞争优势。正如波特所讲的取得“成本优势”(Porter,1985)。成本优势是战略成本管理的核心。而传统的成本管理是要实现“降低成本”。不难看出,“降低成本”与“成本优势”是两个有着不同内涵的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通过分析比较传统成本管理和战略成本管理,可以总结出战略成本管理的特点:

1.长期性。战略成本管理的宗旨,是为了取得长期持久的竞争优势,以便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立足于长远的战略目标。而传统的成本管理则立足于短期的成本管理,而未从长远的持续地降低成本的策略上考虑,属于战术性的成本管理。比如企业进行人工成本管理,按“降低成本”,企业宜雇佣年龄相对较大、技术熟练程度高的员工以便降低人工成本。以“成本优势”标准衡量,企业宜从长远出发雇佣对年轻、文化程度高的员工,利用学习曲线,以获得较长时期的成本优势。

2.外延性。战略成本管理的着眼点是外部环境,将成本管理外延向前延伸到采购环节,乃至研究开发与设计环节,向后还必须考虑售后服务环节。既要重视与上游供应商的联系,也应重视与下游客户和经销商的联结。总之,应把企业成本管理纳入整个市场环境中予以全面考察。只有对企业所处环境的正确分析和判断,才能预测和控制风险,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确定和实施正确适当的管理战略,把握机遇,主动积极地适应和驾驭外界环境,在竞争中取得主动,最终实现预定的企业战略目标。而传统成本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企业内部的生产过程,而对企业的供应与销售环节则考虑不多,对于企业外部的价值链更是视而不见。

3.全局性。战略成本管理以企业的全局为对象,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而制定的。它把企业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综合起来,企业的价值链贯穿于企业内部自身价值创造作业和企业外部价值转移作业的二维空间,价值链不同于价值增值,它是更广阔的外在于企业的价值系统链,企业不过是整个价值创造作业全部链节中的一部分,一个链节。因此,战略成本管理从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出发,其成本管理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的价值链分析,而且包括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和企业所处行业的价值链分析,从而达到知己知彼,洞察全局的目的,本文来自范文中国网。并由此形成价值链的各种战略。而传统成本管理的“降低成本”则是站在某一企业的角度,加强成本管理使其成本最低,成本最低并不表明企业能够在竞争中获得成本优势。如为了降低成本,采用代用材料,可能使产品质量有所下降。而进行技术改造和更新,可能导致企业的成本略有上升,但同时可以使产品质量大大提高,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实现最佳的成本效益比,从而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成本领先。

4.抗争性。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成本优势,是关于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如何与竞争对手抗衡的基本竞争战略之一,同时也是企业针对来自各方面的许多冲击、压力、威胁和困难,迎接这些挑战的行动方案。它与传统的较少考虑竞争、挑战而单纯为了改善企业现状、增加经济效益的成本管理方法不同。只有当这些成本管理工作与强化企业竞争力量和迎接挑战直接相关、具有战略意义时,才能构成战略成本管理的内容。正如前文所述,战略成本管理之所以产生和发展,就是因为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严峻的挑战,企业推行战略成本管理就是为了实现成本领先,取得竞争优势,战胜对手,保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三、战略成本管理的现实意义

战略成本管理的实质是寻求成本优势(或成本领先)。研究和推行战略成本管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战略成本管理的形成和发展是现代市场经济和竞争的必然结果。前文已述,近二十年来企业环境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全球性竞争日益激烈,为了适应这种竞争的需要,战略成本管理应运而生。不言而喻,成本是决定企业产品或劳务在竞争中能否取得份额以及占有多少份额的关键因素,而影响竞争成本的核心是企业的战略成本,而非传统的经营成本。在战略成本管理中,波特为我们提出了战略分析的方法:即首先分析企业的产品所处的市场生命周期和市场份额等,然后确定其应采取的战略。对于不同的产品应采取不同的市场战略,是以产品差异战略取胜(在成本差距不可能拉大的情况下生产比对手更优、更独特的产品以显示差异,吸引顾客),还是以成本领先战略取胜(在产品性能与质量不可能会有差别的情况下努力降低成本、降低售价来取得竞争优势)。采取产品差异战略可以通过培养顾客对品牌的忠诚度,优良服务,产品设计等方法实现;而成本领先战略则可以通过大量生产、学习曲线效应,严格的成本控制等方法来实现。

2.是建立和完善现代成本管理体系,加强企业成本管理的必然要求。现代成本管理是企业全员管理、全过程管理、全环节管理和全方位管理,是商品使用价值和商品价值结合的管理,是经济和技术结合的管理。在现代成本管理中,战略成本管理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突破了传统成本管理把成本局限在微观层面上的研究领域,把重心转向企业整体战略这一更为广阔的研究领域,诸如生产关联、采购关联、技术关联、财务关联、竞争对手关联中的成本分析等,有利企业正确地进行成本预测、决策,从而正确地选择企业的经营战略,正确处理企业发展与加强成本管理的关系,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

3.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与实施,有利于改善和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战略管理在理论研究上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国内外已出版了许多著作,发表了许多研究文章。在实践中,许多大公司设立了诸如“研究开发部”“战略研究部”等企业战略研究机构,而在实际运用中更多的着眼于战略等经营战略管理方面,较少涉及战略成本管理。企业管理作为一个完善的系统,战略成本管理是不可或缺部分,如何正确引进和运用战略成本管理是我国会计管理值得深思的问题。

企业资产重组与并购是当前我国企业界的热门话题,我们从战略成本管理的角度来简要分析一下四川峨铁重组的价值链给企业带来的成本和竞争优势。

川投集团通过电冶结合的方式整体兼并峨铁厂从而控制四川峨铁(现更名为“川投控股”)一举带动搞活了嘉阳电厂、嘉阳煤矿和峨铁三个国有企业,这样将几家劣势企业重组从而发挥出整体效应的办法,在我国资产重组中具有典型意义(见《四川金融投资报》1998年10月29日)。重组后对峨铁而言,占生产成本60%的电价将大幅降低,每年由此可节约成本几千万元,同时通过调整,峨铁的铁合金产量可以上一个台阶,实现规模经济,单位固定费用大为降低。对嘉阳电厂、煤矿而言也有一个稳定的销售市场,使其销售费用大为降低。同时川投集团还购并了长钢股份,也为峨铁的铁合金销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不难发现,这一系列重组并购的内部价值链可以简化为:嘉阳煤矿——煤嘉阳电厂——电峨铁厂——铁合金长钢厂等,上述价值链中每一作业消耗资源,导致成本和产出效益。

国际战略控制范文篇5

关键词:商业银行;国际化战略;战略要素

1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产生和发展,商业银行走国际化发展道路是必然趋势。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贸易规模逐步扩大,贸易形式多样,而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市场的核心枢纽,对国际贸易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商业银行国际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商业银行,在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过程中,为了追求自身的最大利润而从事国际业务的过程。银行业国际化作为当今世界开放经济的组成部分,主要是通过信贷、利率、汇率等直接或间接的途径影响着全球的金融市场和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相应的也会进一步影响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稳定。本文主要是研究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现状,进一步总结出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战略。

2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市场发展的重要枢纽,在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规模逐步扩大、金融产品的种类逐步多样化、经营管理技术和风险控制能力不断增强,为我国的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我国商业银行在国际化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以下几种现状。首先,我国商业银行资产布局较为集中。随着近几年的金融行业的改革和发展,我国银行经营的外汇资产逐渐增多,但是增长幅度较为缓慢,据相关数据显示,商业银行的外汇存款的主要来源是境内居民和企业的外汇存款,相对来说国际化业务比较单一,资产分布较为集中,国内外资源的配置较为狭窄。其次,商业银行的机构布局相对较为集中,本土化程度较高,我国商业银行在国际化的发展过程中,其主要的国际业务市场均定位在国内,而国外的分支机构相对较少。三是制度体系和风险控制能力相对较弱,其国际化业务的风险控制目标,风险控制的评价标准以及风险控制的监管模式还需进一步改善。四是金融产品的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其经营范围还需逐步扩大。

3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战略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产生和发展,我国商业银行走国际化发展道路,进一步确定和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目的是发展国际业务,并进一步发展金融市场。商业银行的国际化发展战略是指银行的经营管理要素和营销要素在全球市场的范围内按照一定的战略意图和战略目标进行组合和流动,目的是为了实现产品营销、资金流动、资本配置、客户选择、人员构成、技术构成网络联系、管理规则等方面的国际化。对于我国银行业的国际化发展来说,无论是出于商业银行的自身发展的需要,还是服务于中国企业在国外的发展的需要,我国国内的有关金融服务市场逐步开放,国内市场的国际化竞争不断增强,所以我国商业银行必须走对外开放的国际化发展的道路,并且实施均衡的国际化发展战略,用以推动国际化的发展进程。首先是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国际化的战略,商业银行要拓宽融资渠道,并且适当的引入国内的商业银行先进的技术方法和管理理念以及相关的网络营销管理的方法。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国际化的选择路径包括以下几种,分别是引进战略投资者、海外上市等战略。其次是商业银行机构国际化战略,分别为新设投资、跨国并购等战略。三是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国际化战略,分别是大力发展零售业务、实行综合经营等战略。四是商业银行人才和管理的国际化战略,分别是国际组织管理框架的合理化、风险管理的国际化、人才国际化等战略。

4结语

商业银行作为我国的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是金融一体化的产生和发展,我国商业银行走国际化道路成了必然趋势。对于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来说,最重要的是国际化战略的实施,本文主要是从国际化战略的角度,相应的阐述了我国国际化的发展现状以及对国际化战略的具体分析,主要是从资本融资国际化、商业银行机构的国际化、商业银行经营业务的国际化、人才和管理的国际化战略着手,具体分析了战略的发展方向,目的是促进我国进一步的银行业国际化的发展,进而使得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建敢.银行业国际化与我国金融稳定研究[D].湖南大学,2008.

[2]郑良芳.我国商业银行推进国际化战略研究[J].新金融,2007(2).

国际战略控制范文篇6

关键词:经济环境;发展;战略;策略

自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从未真正经历过一个完整经济周期循环,今天的企业发展正面临着一个严峻的挑战。对内企业竞争乏力,生产成本急剧上升,产能落后,融资困难,管理制度亟待提升的现状;对外竞争同质化,中美贸易摩擦,品牌效应弱,人才流失的危机。为采取正确的应对战略和策略,企业必须在思想上正确认识,有了深刻的正确认识,企业才能清醒应对,从而使企业发展能顺利进行下去。

一、对内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应对策略

(一)企业发展对内的战略。依据所处当前经济环境下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企业想在当前的“逆势”中逆势而上、谋求发展的四种基本发展战略,即低成本领先战略、集中化战略、差异化战略、动态管理战略。1、低成本领先战略,就是企业依据行业和自身特点,以实现更低的成本价格且能持续降低成本的一种企业发展战略。是一种从企业自身出发立足企业长远发展的通用战略,企业领导要动员所有员工参与成本控制的活动里来,须有一个促进持续成本降低的计划,还要有详细、严格的预算审查流程和制度,及实行事后考核和考评。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企业发展融资困难的现实情况下,实现规模经济、实现学习和经验曲线效应、、寻求与其他企业共享机会、垂直一体化和外包、控制能力效用比率、采用电子商务与互联网、利用直销营销方式、只集中于有限产品或服务等低成本方法取得成本领先优势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首选战略。2、集中化战略,就是指企业依据自身的发展特点和发展态势立足于企业具有相对比较有竞争优势的狭小区域或企业转战于顾客有特殊偏好、特别要求或独特需求的市场缝隙,发展独特的能力以满足细分市场的顾客而进行生产经营的一种企业发展战略。企业要想在当前不利的政策、周期下滑的经济态势和行业内部调整的经济环境下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可以选择运用集中化的战略思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产能落后、生产成本急剧上升也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原因,唯有集中手中有限的资源,有针对性的采用集中化战略开拓市场和瞄准未来企业目标,才能让企业又快又好的发展。保持产品的独特性、保持特殊品的单纯性、实现高度个性化服务和体验、控制固定成本的增大。使企业发展更注重于专业化、集中化,实现更高的市场附加值和未来期望值。3、差异化战略,就是指在充分利用企业内部的一切有限资源,适时挖掘企业外部经营环境所蕴藏的各种机会因素,整合各种差异化的特征,使顾客偏好本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为顾客创造价值,开发出特定类型的企业产品,以满足特定的消费群体,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一种企业发展战略。国内大部分企业竞争乏力、产能落后,再加上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周期性下行的影响,其发展的道路更是举步维艰。在这种严峻的经济环境下,企业要想获得生存和持续发展的机会,就必须要综合考虑企业外部的政策与行业环境因素和企业自身的发展特点与发展态势来确定企业自身的比较有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可以通过实施差异化战略,先获取局部小范围的成功,然后积小成多出现累计效应,厚积薄发,逐步地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保持较高的产品售价、建立企业品牌价值,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4、动态管理战略,动态管理战略是指企业在既定发展战略、愿景和战略目标前提下,围绕战略调整的影响因素与环境的变化以及自身的战略资源与能力的提升,所进行的战略实施、战略评估、战略调整和制定新战略等方面的活动;同时运用动态战略评估与调整的方式对原有的战略进行动态管理。在某前“逆势”的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粗放”式管理方式会显的更加“漏洞百出”,企业要保持长远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必须要积极提升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和不断完善企业自我的管理方式。动态管理战略的运用需通过分析企业发展过程中战略调整的影响因素,从而建立动态的管理模式,采取这些方法充分发挥动态管理战略的作用,从而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建立动态战略管理模式主要通过建立竞争情报系统、建立核心能力的动态管理以及建立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工作作为保障。对于企业来说,竞争情报体系的建立与应用将是大势所趋,尤其在某前经济环境下,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凡事需要有预见性和提前性,才能让企业发展立于不败之地。在动态的环境中,企业经营的宏观环境时刻在发生变化,顾客的需求在不断变化,竞争对手的竞争力在不断提高以及不断变化的技术同时在直接影响核心能力的领先性,那么企业就需要动态的核心能力及动态管理能力。在动态战略管理的组织中,人力资源管理的角色已经从传统的行政和操作角色扩展到了战略角色。人力资源部的工作范围不再局限于招聘、培训等工作内容,而是被整合到企业的战略、运营等流程中去,并承担起新的职责。(二)企业对内应对的策略。1、减少投资,放弃固定资产的投资,出售部分资产。主业和非主业重新界定,效益偏低主业转非主业,减少非主业和非紧迫性的投资,砍掉部分投资回收期较长的固定资产投资,考虑产能压缩并将闲置资产进行出售。以确保充足的现金流,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的。2、审时度势,不能仅靠以往“经验”,要做理性的决策和判断。不要盲目抄底,也不要盲目囤积原材料和半成品,要加速周转,快进快出。事实上,现在不少企业就“死”在囤积存货上,因为在经济低谷中周转率比利润率重要。3、压缩人工成本,从高管做起,慎重裁员。近年来,我国企业尽管一直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但在某前经济环境日趋严峻,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正面临最艰难的时刻。产能过剩,融资困难,人力成本不断上升,裁员于是成为企业渡过危机的“首选”。事实上裁员并不是一条真正解决问题的明智之举。企业可以通过培训提高员工劳动技能,考核增强员工劳动效率,着眼于长远发展提高员工生产力和创造力,更多体现“同舟共济”共同渡过难关。4、保证财务安全,务必及时处理债务和保证现金流的不间断。由于受某前大经济环境的影响,企业效益急剧下滑,企业财务能力降低,亏损企业增多,现金流短缺;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资产负债率上升,资产流动性下降;市场开拓乏力,销售数据下降,存货增多;资金占用的比重加大。加快应收账款的回收工作是当务之急,缩短或者取消账期,加强现金流管理和控制,保证资金链不断裂。5、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将不必要的消耗和一般风险消除。粗放型经营的很多企业有许多“顽疾”现象,企业需要通过加强企业内部监控和过程控制及评估,可尽量减少许多不必要的效益流失和风险。6、做好企业计划,做到凡事均有计划,过程须有控制,结果须由评估。精于管理,善于评估。要以预算管理为前提,各项支出管理均需细化和结果化。企业应以一把手和主管领导严格把关,实行财务运作责任制,年预算编制有可能改为月度预算,可控费用要进一步降低。严格实行成本核算,落实成本费用预算控制目标与责任考核,强化成本费用与效益基本对等。事务计划要定性定量定时间,严格执行,进行效果后评估。

二、企业发展的国际应对战略

随着企业实力的不断壮大以及国内市场的逐渐饱和,有更多有远见的企业逐渐把目光投向中国本土以外的全球海外市场。同时,随着近期国际市场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合约国对我本土企业各方面制约的经济环境的大变化及本土企业本身产品竞争同质化、品牌效应弱、人才流失的背景下,本土企业想在此次“危机”中安全渡过,须审时度势,依据企业自身国际市场的资源和能力,综合考虑企业外部的政策、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与行业环境因素和企业自身的发展特点与发展态势来确定企业自身的战略。1、国际战略联盟:国际战略联盟亦称“跨国战略联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中的两个或更多的企业,为实现某一战略目标而建立的合作性的利益共同体。旨在增强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基于当前国际经济环境的突变和严峻挑战,国际战略联盟能为企业的发展实现共同目标、共担风险和合作的长期双边或多边合作,尤其是对于那些需要跨国经营而又需要投入大量资本、技术和其他资源的产品开发、生产和市场营销而签订的企业之间的国际战略联盟,同时也能保持合作企业之间长期合作关系或者进行灵活的转换。在国际经济形势下行和不利的大经济环境下,企业之间能把你死我活的竞争变为以团结合作合力创造价值,通过合作经营使企业取得前所未有的获利与竞争能力显的弥足珍贵。2、国际防御战略,国际经济环境下行势必会造成行业企业竞争加剧,企业更容易受到进攻和挑战。防御战略目的在于降低进攻的可能性,把进攻引向威胁更小的方面或者减少进攻的强度。首先,需要全面了解企业现有障碍,现有发展障碍高度决定了企业受威胁的程度。其次,预见可能的挑战者,企业须对最可能的挑战者有所预料,无论它们是潜在的进入者还是想改变自己地位的竞争者。再者,预测可能的进攻路线和及时封闭,企业须确定向自身地位挑战的最好路线,以便把企业自身的防御投资集中在最易受到攻击的地方,管理者务必多做换位思考及时有效的实行封锁,提高结果障碍或增加可预期报复的防御战略。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利用本土优势进行防御,把目光集中于喜欢本国产品的客户,频繁地调整产品和服务,加强分销网络的建设和管理,以适应客户特别的需求。3、国际进攻战略,国际企业的发展经营战略,取决于两方面因素,即企业所处产业环境和企业的地位及状况,可按企业产业环境和企业状况不同,战略方式做相对应调整。对于产业领先地位企业可采取持续进攻战略和固守战略。对于新兴产业企业需努力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开发有吸引力的产品特性和功能,寻找新顾客进入新地区满足新需求。成熟产业企业进攻战略有减少产品线,注重工艺创新,注重成本降低,增加对现有顾客的销售。衰退产业企业通过确定创造和拓展细分市场,推行重点集中战略,不断提高生产和销售效率。无论企业发展处于哪一个时间段,国际进攻战略均需找到一个定位明确易于防守的市场。不拘泥于成本上竞争,学会从发达国家获取资源。4、国际避强战略,大部分国际企业间的竞争均有实力先后排位,中位企业应采取避强战略,具体做法为与比自身排名高的企业休战,注意市场变化,争取在新领域领先,看准机会向其发起挑战。或者与排名前几位结盟,进攻比自身排名高的企业,与排名低于自身的企业组成集团,使市场不稳定。国际避强战略的基本原则是保存自身实力,发挥共存和共生能力,稳定市场,培养新领域。5、国际转移战略,指企业在国际市场的拓展过程各种中出现销路不佳、市场反应较差,或者市场定位出现严重偏差时,企业进行重新定位和战略转移。国际转移战略的目的在于尽快摆脱困境,使企业获得重新发展的机会。导致出现国际转移战略的原因有很多,除了企业本身国际市场定位失误、国际市场竞争格局变化和国际市场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外,还有各国政府经济政策、政治风险、各地风俗文化等的影响。当企业市场国家的政府经济政策出现大的变动,对企业来说战略的被动的变化远大于主动调整。企业可通过合理运用可移植的优势资源,并以本土市场的成功为平台,向其他市场扩张,寻找在消费偏好、地缘关系、分销渠道或者政府管制方面与本国市场相类似的市场进行转移战略。

参考文献:

[1]钱炎.不确定性环境下企业战略调整策略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06(7):45-46

[2]丁一凡.中国经济:资产泡沫下的理性解读[J].中国经贸,2010(01):54-55.

[3]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公司与研发活动的国际化[R].联合国.2005.

[4]黄兆银.新兴市场跨国公司的优势与战略.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385-391

[5](美)戴伊.(美)雷布斯坦因编着.孟立慧.顾勇.龙炼.译.动态竞争战略.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SBN:9787313031174.2003年1月1日

国际战略控制范文篇7

一、企业战略与财务管理

1、战略是指企业最基本的长期目标

战略决策有以下一些重要的特征:①战略决策涉及企业主管人员关于企业发展方向的观念和想法;②战略决策要帮助企业处理好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使其尽量与外部环境的预计变化相一致;③战略决策必须考虑到企业本身的资源,并协调好经营活动和资源之间的关系;④战略决策涉及企业经营方式上的重大变化;⑤战略决策极为复杂,不确定性程度高,要求企业根据不完全可靠的信息对未来事件做出预测;⑥战略决策要求采取一体化的方法管理企业;⑦战略决策着眼长期性发展,涉及的范围大,影响长远;⑧战略决策涉及企业主要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观和期望;⑨战略决策涉及企业的资源和经营,将会影响企业的资源基础,带来大量的管理低层的决策。

2、企业战略对手财务管理的影响

企业是处于不断竞争的环境中的。抓好战略管理,必须首先确定企业竞争的地位,而产品生命周期为竞争战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①推出阶段。②发展阶段。③成熟阶段。④衰退阶段。

二、新会计准则与税务筹划

新会计准则将投资按照目的不同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

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和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新准则将长期债权投资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包括企业持有的对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的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

企业所得税分立模式下的弊端:1.内外资企业税负差异巨大,以致削弱内资企业竞争力、危及内资企业生存。原因即在于以往两套税制在税收优惠、税前扣除等政策上对外资企业偏松、对内资企业偏紧,使得内资企业的实际平均税负远远大于外资企业的实际平均税负,这一问题在我国未加入世贸组织之前,由于外资企业尚受到其他相关法律的限制、内外资企业竞争并不激烈,因此并未突现,但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外开放的力度日益加大,外资进入的种种限制,诸如地域限制、市场准入限制、股权份额限制等等逐步被取消,上述问题使得内资企业将真正面临严峻的生存挑战。2.税收优惠政策存在漏洞,以致扭曲企业经营行为、造成财政收入减少。比如,有相当一部分外资企业在优惠期结束前不是撤资就是改头换面,注册新企业,将原企业业务注入新企业,照常享受政策优惠,继续钻政策的空子,并让原企业“亏损”歇业或直接注销;[2]而另一方面不少内资企业大肆效仿外资企业避税,许多假外资企业也应运而生,比如一些内资企业通过将资金转到境外再投资境内的“返程投资”方式,从而享受外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3.普惠制税收优惠政策影响我国利用外资结构的优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由于我国以往在涉外税收上实行以区域性优惠为主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这种具有普惠制性质的优惠政策,一方面加剧了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另一方面由于其更多体现的是规模刺激、而缺乏规模结构引导力,使得其并没有对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产生明显的引力作用,反而为那些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不高的投资项目带来大量利润,甚至一些外国企业把污染重、能耗高的产业转移到我国。

三、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1、中国企业风险管理的监管体系架构已具雏形

(1)、20**年以来国内监管部门相继对其所监管对象提出了风险管理的要求——分散监管格局形成

风险古来有之,但对风险实施管理不足百年的历史,对企业风险提出全面的管理还是近年来的事情。虽然导致百年老店巴林银行倒闭的“李森”事件震惊了世界,但真正引起国人瞩目的则是与之异曲同工的“陈久霖”事件,由此,国内监管当局开始制定指导性文件要求被监管的企业对风险进行管理。20**年以来,上海证券交易所制定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深圳证券交易所制定了《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中国保监会《保险公司风险管理指引(试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等,各监管部门均出于自身的要求颁布了约束其监管对象的风险管理指引,对企业风险分散监管的格局形成。

(2)、20**年国家监管开始联合发文对企业风险进行管理——集中监管体制形成。

20**年6月28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该基本规范共七章五十条,各章分别是:总则、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和附则。规范体系除基本规范外还包括具体规范和应用指南等。此次基本规范的印发,标志着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基本规范要求自2009年7月1日起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非上市的其他大中型企业执行。至此,开启了对中国企业风险实施全面监管的序幕。

2、中国企业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将全面展开

(1)、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开始融合

从由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共同制定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被专家称为“中国版的SOX法案”,它的标志着对中国企业风险管理实践开始从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方面取得突破,并将对公司、证券以及国有资产管理等相关制度产生深远影响。基本规范规定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基本要素、基本原则和总体要求,是制定具体规范和应用指南的基本依据。基本规范在形式上借鉴了COSO报告内部控制5要素框架,同时在内容上体现了其风险管理8要素框架的实质,构建了以内部环境为重要基础、以风险评估为重要环节、以控制措施为重要手段、以信息沟通为重要条件、以内部监督为重要保证的5要素框架。赛迪顾问认为,风险管理要素管理与内部控制体制建设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整体,其构成一个统一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

(2)、专业的风险管理咨询中介机构将成为企业长期依赖的伙伴

为了配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施行,财办会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草拟了《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鉴证指引》等三个指引文件分别对战略目标、经营管理的效率和效果目标、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目标、资产安全目标、合法合规目标等单个或整体控制目标的实现进行评价;对货币资金、采购与付款、存货、对外投资、工程项目、固定资产、销售与收款、筹资、成本费用、担保、合同、对子公司的控制、财务报告编制、信息披露、预算、人力资源政策、计算机信息系统等17部分的关键控制点及控制措施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对企业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鉴证提出了具体要求和规范。对鉴证报告的格式、鉴证结果的使用等提出了明确要求。赛迪顾问认为,接受专业的企业风险管理咨询机构的服务,是中国企业落实《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必经之路。

(3)、信息化是企业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必要支撑

四、相关知识

所谓公允价值引起了连锁反应,笔者不敢苟同。市场价格在金融企业应用公允价值后的确进一步下跌,但市场价格的下跌是对企业不良业绩的反应而不是对应用公允价值的反应,只要企业的不良业绩是真实的,就应该正视这种价格的下跌,否则会计的信息传递作用何在?所以说公允价值只是真实反映了企业的风险,从而对利益相关者进行一种风险警示,并通过积极的措施(管理改进与业绩提升)或消极的措施(重组或破产)得以释放。如果摒弃公允价值,那么企业业绩下滑将在会计信息中得不到反映,风险就会不断聚集而导致价格泡沫的产生,一旦泡沫破裂,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国际战略控制范文篇8

石油作为一种资源,近年来,世界石油年产量为33.02亿吨左右,主要分布在中东、北美、东欧和独联体国家,其产量分别占世界的29.6%、16.9%和13.8%左右,石油在全球的地区分布具有不均衡性,同时它又是当今世界重要的能源和战略物资。石油工业又是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这就决定了石油的勘探、开发、炼制与销售必然是国际性的。资源和市场分布的不均衡性决定了各石油公司只有走国际化的道路,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才能求得生存与发展,取得相应的经济利益。因此,国际化经营已成为当今世界石油公司的发展趋势。

根据对我国能源需求的分析、研究,在全社会大力节约用油的情况下,我国有可能将2020年的石油消费总量控制在4.5亿吨以内。原油对外依存度将从2004年的42%提高到2020年的60%,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越来越大,中国石油公司走出去的迫切性也越来越强。

一、国际化经营存在巨大挑战

目前,我国石油公司在海外的勘探开发、炼油、化工、油品销售业务刚刚起步,与之相关的人才培训也较少,国际化经营的相关经验也较缺乏。总体看来,我国石油公司国际化经营基本处于初级阶段。

与跨国一流公司相比,我国石油公司的整体实力尚存在一定差距。国际市场竞争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技术竞争”,也就是说这种市场的竞争,不但要依靠大规模的资金和人力的支持,还需要靠技术水平和以技术为核心形成的综合实力。从我们的装备和技术水平来看,目前我们与世界大石油公司尚存在一定的距离。

作为战略物资,石油是各种政治力量博弈的延续,石油公司面临更多的风险。作为当今世界能源主体的石油,对工业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被人们称为现代工业的“血液”,因而成为世界各国竞相争夺的主要目标。1991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和随后爆发的海湾战争,以及最近美国侵略阿富汗和伊拉克,背后都有石油的影子。难怪有人说:“许多地面上进行的战争,起因都是地下的石油。”

二、国外石化公司发展的启示

埃克森美孚、壳牌、BP、雪佛龙德士古、道达尔菲纳埃尔夫五大公司,其营业年收入均在1000亿~2000亿美元,跨国经营程度较高,业务分布在100个国家和地区以上,油气储量、产量、炼油能力的50%以上在海外,营业收入的50%以上来自海外,资本支出的60%左右投向海外,海外员工比例也接近60%。这些大型石油石化公司正在实施以增强全球资源和市场控制力为特征的国际化战略,将会促使世界石油石化工业的格局发生新的变化,竞争也会随之加剧。

纵观国外大型石化公司国际化经营取得的成功,其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球石油资源供需不平衡,石油资源争夺激烈

国际大石油公司对全球资源的控制力增强。近年来,世界大型油气田发现数量锐减,储量发现越来越集中在深海、边远和极地地区,中亚、非洲和环里海地区已经成为国际大小石油公司共同角逐的目标地区。国际大石油公司凭借规模实力、战略联盟和各种非股权安排,增强对全球有潜力前景资源的控制和影响。例如在1990年~1999年全球新发现的76个巨型油气田,绝大多数项目的作业权已被国际大石油公司及其联盟控制。为了控制资源,各大国积极采取多种手段争夺控制权,产生了一定影响:例如,“911”事件后美国借反恐插足中亚,试图控制中亚地区的油气资源;伊拉克战争是美国强化对中东产油区控制的手段;超级跨国石油公司已经形成了对世界优质石油资源的控制。

(二)重视零售业务,积极抢占零售市场资源

大石油公司通过积极占领市场资源,带动炼油和化工业务的发展。例如1995年沙特阿美公司在希腊购买了300个加油站和其他相关资产50%的股份,此外,沙特阿美占50%股份的星企业公司负责在美国的石油炼制和油品销售业务,还经营了50个石油分配终端和1000多个加油站。

2001年中国石化、埃克森美孚和沙特阿美三方合资达成协议,建设福建炼油化工一体化项目。根据合作协议,中国石化、埃克森美孚和沙特阿美三方还将成立石油产品营销合资公司,在福建省范围内批发和零售合资公司生产的石油产品。沙特阿美将通过该合资公司,进入中国成品油销售市场。

此外,TOTAL在北京、天津、河北和辽宁四省市开发约200座加油站的零售网络;Shell与中石化在江苏共建500座加油站;BP在广东和浙江合资经营500座加油站;ExxonmMobil在福建经营600座加油站和一些油库。

(三)通过资本运作及结成战略联盟等多种方式拓展自身业务范围和发展空间

BP通过兼并阿莫科、阿科、嘉实多后成为世界最大的乙酸生产商和全球第二大聚丙烯生产商,全球70%的乙酸生产能力均采用BP技术,其润滑油占全球份额的5%,占欧洲市场的13%,成为继埃克森美孚、壳牌之后的世界第三大润滑油生产商。实施兼并联合重组后的BP公司在1999年节约费用21亿美元。重组后的BP公司年销售额达到1268亿美元,净利润达91亿美元。拥有炼油能力1.70亿t/a,石油产品销售量2.50亿t/a,化学品年销售额71亿美元。EXXON公司与Mobil公司的合并也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四)充分利用有利的宏观环境和发展的时机,把握市场机会

BP公司充分利用认购中国石油公司的股票的机会,加大自己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2000年,BP支持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的海外上市,认购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2%的股权和中国石油股份公司2.2%的股权。为此BP在中国的发展得到了政府的支持。BP的合作企业上海赛科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投资金额高达27亿美元。该石化联合企业的核心部分是兴建一个规模为90×104t/a乙烯以及生产其它化学中间体的生产装置。这将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乙烯生产装置。同时,BP还投资近4亿美元在珠海合资建设了一座精对苯二甲酸生产厂。

在油品营销方面,BP的独资和合资企业以东南沿海各省市为依托,辐射全国,经营包括航空油料、液化石油气、加油站和优质润滑油。BP公司利用支持中国公司海外上市获得了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并在抛售中石油股票中,获得了超额的利润回报数十亿港元。

(五)深化基础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工作,注重投资项目的前期论证

国外石化公司注重对基础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工作,对于可能进行投资的业务和行业发展动向反应敏锐。通过决策支持系统对所获取数据的有效的分析和整理,以科学的方法进行对项目的相关因素进行深入评价反复论证,决策的速度快,质量高。

(六)政府参与

例如日本政府为了获得稳定的石油供应,除了提供本国公司到国外勘探开发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支持外,日本政府还从非洲国家购买石油资源储量,企图从中获得一定的产品支配权。为了从非洲国家获取更多的石油资源,日本通过淡化政治、突出经济、提供财经援助、发展经贸关系等手段,发展与非洲国家的关系。日本首相在东京举行的第三届非洲发展国际会议上发表演说时称,日本将在今后5年内无偿向非洲国家提供总额为10亿美元的援助,并计划放弃对非洲重债务贫困国家总额约30亿美元的债权。三、中国石油国际化经营建议

(一)要积极参与海外原油业务

中国石油公司应积极参与海外的油田勘探开发业务,增加可控原油产量的能力,同时还可以考虑以国内市场换海外原油资源,实现战略扩张,将国内巨大的市场资源与开发海外原油资源相结合,与战略伙伴的双惠双盈,将主营业务做大做强跨越式发展和投资价值最大化。

(二)要加强与政府的沟通

石油作为一种战略物资,作为国家之间政治博弈的一种延续,在当今石油作为一种稀缺资源,石油是政府间进行能源外交的最有效手段。因此在国外经营石油业务,尤其是上游的勘探开发,需要以政府作为后盾,在一些重大的决策上需要及时与政府沟通,在某些时候需要政府出面进行与国外政府进行交涉。

(三)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开展国际化经营,必须树立国际化经营的战略意识,这种战略意识就是指要创造优势战略,例如创造管理优势,人才优势,信息优势,技术优势等,以谋取绝对利益和相对利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中国的石油企业在国内已经发展多年,也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例如已经拥有一定的资金等,这是中国石油企业走向世界的基础。

(四)加强国内石油石化公司整体协调,共同发展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苏丹一条长1380公里的石油管道招标项目,成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石油)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石化)在海外石油工程市场竞争厮杀的战场。几个回合下来,中石化国际石油工程公司在中石油苦心经营了10年的地盘上上演了一回“夺宝奇兵”,以总报价低于中石油管道局6000多万美元参与竞标,拿走了这个项目的部分承包权。其后,中石化与中石油在苏丹的邻国利比亚再次拉开了架势,准备再打一场竞标争夺战。国内企业在国际承包市场竞相压价竞争在损害了企业自身健康发展的同时,也极大损害了国家利益。对外承包工程商会“走出去”企业的指导思想是:找准定位,一致对外,强强联手,打造共赢局面。这是国内企业应该遵循的原则。

(五)加强国际化经营风险分析

与在国内经营相比,在国外经营不可控因素增多。经济风险,包括价格风险、汇率风险和债务风险等需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仔细考虑;在现有条件下,政治风险往往会对经营造成致命的影响。因此,在跨国经营的时候,应该认真考察研究,综合各种因素,把风险降至最低。

目前,中国石油公司在国外已经进行了尝试,部分大石油公司在国外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成长,政府更加重视充足、安全的石油的获取。在可预见的将来,在国家的鼓励和支持下,中国的石油公司必然能够取得更大的成绩。

参考文献

[1]中国石油规划总院,《中国石油国际化战略研究》;

国际战略控制范文篇9

对于中国的能源安全战略而言,俄罗斯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政治局势来看,俄罗斯国内政局相对稳定;从地缘政治角度来考虑,中俄油气管道将使中国得以避开波斯湾、印度洋、马六甲以及南中国海等战略风险地区。无论是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战略还是从公司经济利益角度出发,中国石油公司都应高度重视俄罗斯能源市场。如果单从俄罗斯国家经济对能源产业的依赖程度和自身的油气勘探技术水平及资金储备来考虑,引进国际大型石油公司的先进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从而保证稳定的油气增产应该是俄联邦政府希望看到的局面。然而,国际石油公司在俄罗斯的投资却面临着从国家到地方、从体制到法律法规的重重障碍。因此,从俄罗斯油气政策入手,结合具体实例研究分析俄罗斯油气投资环境的风险因素并找出风险根源,对拓展中国石油公司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具有重要的指导借鉴意义。

2俄罗斯油气政策变化

自前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油气工业发生了一系列以国家政策为导向的变革,极大地影响了国际石油公司在俄罗斯油气领域的投资。俄罗斯油气政策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第一阶段以实现大规模私有化及鼓励外资为特点,贯穿整个20世纪90年代,并一直延续到普京第一个任期的末期;第二阶段始于2003年,以尤科斯总裁霍尔多夫斯基的逮捕为信号,标志着俄罗斯开始加紧对油气资源的控制;第三阶段从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结束后持续至今,俄罗斯开始实行“总体控制,部分放开”的油气政策。

2.1私有化和贷款换股份阶段(1991~2002年)前苏联解体后,亲西方的叶利钦和总理盖达尔对俄罗斯实行了“休克疗法”,开始了大规模的私有制改革。1991年9月,俄罗斯燃料能源部被重组为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Rosneftegaz)。1992年,叶利钦签署命令,天然气部被重组为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俄罗斯政府随后拍卖了俄罗斯石油公司的大部分股份,并且对油气工业实行“贷换股份计划(Loansforshares)”,使一系列股份制石油公司从国有资产中脱离出来,如卢克石油公司(Lukoil)、尤科斯石油公司(Yukos)、苏尔古特石油公司(Surgutneftegaz)、秋明石油公司(TNK)、西丹科石油公司(Sidanko)、东方石油公司(EasternOilCompa-ny)、西伯利亚石油公司(Sibneft)和斯拉夫石油公司(Slavneft)等[1]。这个阶段俄罗斯急于完成市场化改革以扭转低迷的经济,俄政府对外国投资者持鼓励态度,而其自身并未取得对油气工业的绝对控制。但在整个私有化及国有资产的拍卖过程中充斥着大量暗箱操作,大部分石油公司被牢牢控制在了具有政治背景的金融寡头手上。

2.2再国有化和国家严格控制阶段(2003~2008年)不满于持续低迷的经济和日渐下滑的综合国力,再加上金融寡头对其自身政治地位的挑战,普京上台后开始加强国家对油气工业的控制。2003年尤科斯石油公司总裁霍尔多夫斯基的逮捕标志着俄罗斯开始加紧对油气工业的控制。2005年7月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从Selkupneftegaz购买了34%的股份。2006年,尤科斯公司因资产冻结无力偿还巨额债务而宣布破产,在俄罗斯政府的干涉下,尤科斯最大的子公司尤甘斯石油公司最终被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拍得。2007年,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收购了尤科斯其他剩余资产。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及其子公司则于2005~2007年成功地参与了一系列公司并购。2005年5~6月,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分别收购了俄罗斯Tambeyneftegaz25%的股份和Northgas51%的股份。同年10月,又以131亿美元的价格购得西伯利亚石油公司69.66%的股份。2006年末,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与Shell、Mitsui和Mitsubishi达成协议,购得萨哈林能源公司(SakhalinEnergy)50%的股份。2007年10月,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增加了其与雪佛龙的联合企业NorthernTaigaNeftegaz中的股份(从先前的30%增加到75%)[2]。国家对油气工业的控制取得了显著成效,国家控股石油公司的油气产量在2004~2008年短短4年中从23%一跃飙升至近40%[3]。

2.3政府严格控制下的选择性开放阶段(2009年~)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能源需求下降、油价下跌。对严重依赖石油出口的俄罗斯来说,此次金融危机重创了其国家经济。金融危机过后,随着油价的逐步回涨,俄罗斯政府通过减税优惠等政策部分放开了对外资进入能源行业的限制,希望借助外国石油公司的技术和资本提高其油气产量,以重振国家经济。国际石油公司在这一阶段大规模进入俄油气领域。2008年,印度国家石油天然气集团(India′sOilandNaturalGasCorporation)以21亿美元的价格,成功收购了在俄罗斯拥有大量区块的帝国能源公共有限公司(ImperialEnergyPlc.)。2009年,俄罗斯总理普京分别会见了法国道达尔和皇家荷兰壳牌石油公司相关人士,希望与他们合作开发北极地区的天然气田。除了提供优惠的财税条款,俄罗斯政府还表示愿意通过互换股份的方式增进合作。2010年,英国BP石油公司与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达成协议,联合开发俄罗斯北极地区的油气资源。作为交换条件,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将得到BP公司5%的股份。2010年下半年,俄罗斯政府宣布了一项价值320亿美元的私有化计划,对11家国有石油公司实行股份制改革,以达到部分私有化。据该计划,俄政府将于2011~2013年间出售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15%的股份(由于BP俄罗斯股东的反对,此项计划于2011年10月宣布流产)。

3俄罗斯油气资源投资环境风险分析

综合俄罗斯油气工业和油气政策的变化,对其油气资源的投资风险分别从政治、经济、体制和法律法规4个方面进行分析。

3.1政治风险

石油公司国际勘探所面临的政治风险主要是指资源国政局或政策突然变动给投资者带来的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其主要形式有:政府强制没收或国有化外资资产、政策变动、恐怖袭击、社会动荡、政权更迭等。就俄罗斯目前的国际国内政治形势来看,政策突变和恐怖活动是国际石油公司面临的最大政治风险。①政策突变是国际石油公司在俄油气领域投资所面临的主要政治风险。从俄罗斯油气工业及政策的三个阶段来看,始终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油气政策。造成俄罗斯油气政策不稳定的根本原因,在于俄罗斯政府需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经济形势和外交战略而相应地调整油气政策。当油价下跌产量下滑而影响俄罗斯国家经济时,政府往往会适度降低外资进入门槛;而当认为外资将影响到俄罗斯的经济和政治利益时,政府往往会动用行政手段直接干涉投资项目,从而导致国际投资者成本上升、经营难度增加。国家外交战略也是导致俄罗斯油气政策不稳定的因素之一。前苏联解体后,在亲西方的叶利钦领导下,俄罗斯开始了西方民主化的改革。然而,改革并未带来俄罗斯经济的好转。相反,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却趁俄罗斯国力衰退之时大举东扩。基于对民主改革和北约东扩的失望,在俄罗斯经济、军事实力大幅下滑的情况下,普京上台后开始加紧国家对油气资源的控制,以期利用“石油武器”达成俄罗斯的外交战略目的。此外,在俄油气政策的形成过程中还掺杂了不同寡头集团的利益,更加剧了其油气政策的不稳定性。②恐怖活动、地区冲突和极端民族主义是国际石油公司所面临的另一类政治风险。俄罗斯的恐怖活动和地区冲突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严重威胁着外资资产的安全。在这些恐怖事件和地区冲突中威胁较大的包括2000年的车臣危机,2004年的莫斯科地铁爆炸事件和北奥赛梯的恐怖袭击事件,2008年与格鲁吉亚的战争,2010年莫斯科卢比扬卡和文化公园地铁爆炸案以及2011年俄罗斯首都机场的恐怖袭击事件。此外,俄罗斯的排外情绪与极端民族主义日趋严重,在俄罗斯远东地区近年来就发生了排华的暴力事件,从而增大了中国石油公司的运行风险。

3.2经济风险

石油勘探开发的经济风险主要来自地质风险和金融风险两个方面。地质风险主要是未知的地质条件给勘探开发带来的成本风险。在俄罗斯对外放开的油气资源中,大都集中在地质条件恶劣或勘探难度较大的深海地区,因此会给国际石油公司的勘探开发带来巨大的经济风险。金融风险主要是指由于东道国税收政策、外汇政策或对外商投资企业中股权政策的变动,从而给外来投资企业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如通货膨胀、汇率下跌、禁止汇兑等。俄罗斯单一的能源经济和脆弱的金融机构在面对诸如全球性金融危机时缺乏抵抗力,从而会给国际投资者带来极大的金融风险。以亚洲金融危机为例,俄罗斯GDP从1997年的4280亿美元下跌到1998年末的2820亿美元,国家无力偿还巨额债务,导致大量外资撤离;在汇率方面,卢布贬值高达70%,致使外资严重缩水。与上年同期相比,1999年上半年国外投资额下降了44.5%。在国家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严重依赖石油出口的俄政府常常会施以严格财税政策,从而增加了国际石油公司的生产成本。

3.3管理体制风险

管理体制风险指的是俄罗斯“联邦政府-公司-地方政府”混合型的油气资源管理体制极大地制约了国际石油公司在俄油气领域的投资。①油气输送管道国家垄断与行政干预影响了国际石油公司的利益。一方面,俄罗斯通过对油气输送管道的国家垄断实现国家对油气资源的控制。俄罗斯国家石油运输公司(Transneft)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垄断了俄境内所有石油和天然气运输管道,使得国际石油公司处处受制。2007年,在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拒绝提供天然气输送管道后,TNK-BP被迫以低价向其出售了在西伯利亚Kovytka气田的股份,从而使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取得了绝对控股权。另一方面,俄罗斯通过动用行政手段来达到国家对油气资源的控制。2003年的尤科斯案就向国际石油公司清楚地传达了一则信息———俄罗斯的国家行政手段是凌驾于司法体制之上的。此外,2006年俄政府还以违反环境法规为由,迫使壳牌将其控股的SakhalinEnergy公司一半的股份低价转让给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2]。②俄罗斯石油公司对外资的抵触情绪制约了国际石油公司在俄油气领域的投资活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俄罗斯政府为吸引外资、提高油气产量,出台了产量分成协议法。相对于许可证办法,产量分成协议为外资资产和利润分成,以及明确资源所有权提供了保障,从而使得所有权不随政治风向的改变而变化,因而深受国际石油公司青睐。然而,俄罗斯石油公司却对此持抵触情绪。首先,俄罗斯石油公司已拥有大量油气资源的开采许可权,相对于国际石油公司而言,产量分成项目并非俄罗斯石油公司的优选目标。此外,产量分成协议法对分成比例、油气产量、税率制度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使得俄罗斯石油公司暗箱操作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以往俄罗斯石油公司常采用瞒报产量或以低于市场价格的内部交易价格进行石油交易,从而达到在固定税率制度下降低纳税金额的目的[4]。因此,俄罗斯石油公司对待外资常持消极态度。③俄地方政府力图参与利益分配,增加了国际石油公司的运营成本。根据《俄罗斯联邦地下资源法》,地方政府享有部分石油法律管辖权,参与所辖地区油气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利用[5];根据俄联邦税法,地方特别是油田所在地政府有权根据地方特点和实际需要,制定和实施特定的税费缴纳规定。在很多俄罗斯偏远地区,地方经济对油气开发的税收收入依赖度相当强,因此不时出现地方政府利用税费做文章,向国际石油公司征收额外税费。2004年,俄罗斯联邦阿尔汉格尔斯克州税务局和涅涅茨自治州政府就以道达尔虚夸2001~2002年勘探花费为由,拒绝向其退还高达3.4亿卢布的增值税。此外,国际石油公司还面临着当地其他法规和相关制度的限制,如环保规定、用人规定等。

3.4法律法规风险

法律法规风险是指俄罗斯法制建设的滞后性和脆弱性给国际投资者带来的经济损失的可能性。从前苏联解体后俄能源法律法规的发展来看,俄罗斯政府不时调整或出台新的法律法规,以加强对油气资源的控制。俄罗斯最新修订的《地下资源法》规定,国际石油公司参与战略性原材料(石油储量超过7000×104t的油田或天然气储量在500×108m3的气田)开发时,在合资公司中所持的股份不能超过50%。2006年新修订的《俄联邦外国投资法》则对国际石油公司参与战略资源开发做出了更加严格的限制,如外国公司收购战略公司股份超过25%或获得地下资源区块使用权份额超过10%均需获得政府批准[6]。俄罗斯2008年最新出台的《有关外资进入对国防和国家安全具有战略性意义行业程序》,将俄天然气工业公司、卢克石油公司、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苏尔古特石油天然气公司、鞑靼石油公司、TNK-BP石油公司列入俄罗斯国家战略性企业,外资对此类公司的控股权不得超过25%~50%。对于一个油气勘探项目来说,周期大都超过6年,长的达到几十年,法律法规突变将大大缩短国际石油公司的风险预警时间,从而严重影响国际投资者在俄罗斯的经济利益。

4总结与建议

以上对俄油气政策变化的分析表明,国家油气政策导向直接决定了俄罗斯油气资源投资环境的开放程度。俄罗斯私有化改革失败后,越来越注重政府对油气资源的控制,并以此作为振兴俄罗斯的重要手段。但受其经济、人口、技术条件的制约,俄罗斯又不得不在政府总体控制下对油气资源实施有选择性的开放,特别是对勘探难度大的深海地区和自然条件恶劣的远东地区,从而满足其经济增长和外交战略的需要。通过对俄罗斯油气资源投资环境的风险分析不难看出,国际石油公司在俄投资所面临的最大风险源于俄罗斯油气政策的不稳定性。俄罗斯的油气政策是服务于其经济和外交战略的工具和手段,并且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俄罗斯经济、资源管理体制和法律法规的形成和变化。与中东、非洲的资源国不同,作为曾经的世界一极,俄罗斯一直都在重塑其大国地位。而且,这种大国理念已深深根植于俄罗斯的民族文化和政治环境中。然而,随着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双双下滑,俄罗斯唯有使用能源武器来达成其经济和外交战略目标。因此,俄罗斯经常调整其油气政策以适应不同时期经济发展和外交战略的需要。这是造成俄罗斯油气政策反复变动的根本原因,也是国际石油公司在俄油气资源领域投资所面临风险的根源。对此,中国石油公司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相应地调整和变化。

4.1加强多边合作,尤其是加强与俄国家控股石油公司的合作

中国石油公司在俄罗斯油气领域的直接投资困难重重。2002年,中石油欲以30亿美元竞购俄罗斯斯拉夫石油公司,遭到了从俄罗斯石油公司到政府上上下下的反对。2002年12月5日,俄罗斯杜马以255票赞成63票反对通过决议,“禁止政府占股超25%以上的外国石油公司参加竞标”。作为唯一一家政府控股的外国石油公司,此举被看作直接针对中石油收购案。在各方压力下,中石油只得无奈退出,最终斯拉夫石油公司被西伯利亚石油公司和秋明石油公司以远低于中石油竞拍价的18亿美元拍得。此后,因俄罗斯政府的干预,中石油还先后在对尤甘斯和斯基姆尔石油公司的收购中败北。以上案例告诉我们,在投资方式的选择上,要谨慎采取直接投资的方式。俄罗斯政府视油气资源为国家战略资源,对外国投资者介入本国油气田勘探开发实施了限制,特别是对外国控股本国石油公司的限制更严。对此,中国石油公司应加强与俄罗斯国家控股的石油公司的合作,以联合参股的形式减少俄政府的戒心和直接行政干涉。2006年,中石化与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联手完成了对俄罗斯乌德穆尔特石油公司股份的收购。在此次竞标中,中石化成功击败了自己的竞争对手———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与俄罗斯伊捷拉公司组成的战略同盟。相比自己的竞争对手,中石化的得胜之道就在于选择了俄罗斯国家控股的石油公司为合作伙伴。

4.2加强资产交换合作,以中下游资产换取上游勘探开发项目

通过在国内与俄罗斯石油公司开展合作,协助其进入国内炼油化工或销售市场,并以此为筹码,进入俄罗斯油气勘探开发市场。从近期俄罗斯能源战略走势来看,它希望实现油气业务的全球化、垂直一体化,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与壳牌达成战略联盟以及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与BP的互换股权计划,就是俄罗斯希望借自身的油气资源以拓展其全球业务的表现。实际上,中国石油公司曾多次采用此种方式进入门槛较高的国外油气市场。中石油通过与俄罗斯石油公司在一系列零售、炼化项目上的合作,换得了其对俄罗斯部分油气资源的购买权。2007年,中石化与沙特阿美公司达成了在福建建设1200×104t/a乙烯的炼油乙烯项目和包括约750个加油站在内的成品油营销合资项目,并由此成功拓展了在沙特的油气开发和石油工程市场。

4.3利用自身勘探开发技术优势和俄优惠政策实现有效合作

虽然俄罗斯还将继续实行国家对油气资源的控制,但是合作的大门并未关闭。一是俄罗斯现有油田大都已经成熟,产量开始下降。长远来看,俄罗斯的石油产量若想保持持续增长,避免石油峰值的过早出现,就不得不依赖于国际石油公司先进的技术、雄厚的资金以及成熟的管理经验以提升老油田的产量,同时重点开发资源丰富但自然环境恶劣、对勘探开发技术要求高的北极大陆架和远东地区。为吸引国际石油公司在西伯利亚地区的能源合作,2006年俄罗斯出台了“矿采税级差税制”,在老油田和条件恶劣地区实行税率优惠。二是出于自身能源安全战略的考虑,俄罗斯希望出口渠道多元化,特别是加强与亚太地区的能源合作。中国石油公司往往在精细勘探开发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在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过程中,应注重加大宣传我方相关技术优势对俄罗斯增储上产的重要作用。鉴于此,中国石油公司应组织相关人员,研究俄罗斯在不同油气勘探开发领域中的不同问题及相关技术对策;通过多渠道的合作方式(包括科技研究领域),形成由表及里的战略合作策略,逐步打开油气资源的合作通道;同时,要充分利用好俄罗斯的优惠税费政策,选取最佳投资区域,特别是不能低估老油气田和生产条件恶劣地区的油气田的经济效益。

4.4坚持两条腿走路———勘探开发与工程技术服务

并行在俄罗斯紧缩的油气政策面前,中国石油公司应坚持两条腿走路,利用自身在工程服务项目上的技术和价格优势另辟捷径、打开局面。除上游直接投资外,承揽俄油气工程服务项目也是有效规避投资风险、实现投资增效的重要措施。近几年,俄罗斯在油气领域再国有化、排斥外资的现象愈来愈严重,而凭借中国石油公司拥有的先进设备和技术、丰富的人力资源以及较低的工程报价优势,利用俄罗斯加快油气资源开发、急需工程作业队伍的有利时机,承揽其油气工程服务项目,则可能获得相对较为稳定的收益并借此赢得勘探开发项目的机会。事实上,中国石油公司在其他资源国就取得过类似的成功案例。中原石油勘探局于2000年进入也门和沙特的钻井市场,凭借其优质的技术服务,为随后中石化成功收获也门S2区块和沙特B区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7]。

国际战略控制范文篇10

一、充分认识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意义。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影响的不断加深,企业的经营风险最终将转变为财务风险。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继续保持企业平稳健康发展,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对于确保我国经济平稳运行、实现中央提出的宏观调控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企业财务管理处于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企业经营成果最终都要反映到财务成果上来。因此,越是在特殊困难的时候,越要重视和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始终把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各类企业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财务制度规定,强化财务管理,切实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防范企业财务风险,保持企业和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二、积极稳妥地推进企业并购重组。并购重组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举措,也是企业实施国际化经营的有效途径。在国际金融危机日益加深的形势下,企业既要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参与全球资源配置、实施跨国并购,也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制定出台的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按照市场化原则,积极稳妥地开展并购重组工作。应根据企业发展战略、财务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分析研究并购重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避免因盲目扩张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树立和强化风险防范意识,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严格履行内部决策和审批程序,审慎开展并购重组。加强对被兼并企业的整合力度,优化调整业务流程,扩大并购重组协同效应。开展境外并购重组的企业,要高度关注国际市场汇率变化等经济风险,深入研究被投资国的政治、法律环境及社会状况等因素,规避境外投资风险。

三、切实加强企业金融衍生品投资管理。借鉴和运用金融衍生品工具,是企业积极参与市场竞争、规避市场风险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企业应加强对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市场等形势的分析判断,掌握金融创新产品,熟悉市场运行规则,合理运用金融工具,重点加强对金融衍生品投资的管理。重视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充分发挥专业人才优势,按照市场监管要求开展交易活动,有效控制金融产品投资风险。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健全企业内部金融衍生品投资控制制度,完善管理和决策程序,杜绝金融衍生品投机行为。根据企业主营业务发展需要,审慎从事套期保值等金融衍生品投资,合理选择交易品种,控制交易数量和交易期限,严格遵守交易规则,敏锐应对市场变化。要加强外汇资产管理,减少汇兑损失。

四、改进和加强企业对外担保业务管理。国际金融危机的日益加深,使企业开展对外担保业务的风险增大。企业应加强市场调研,了解被担保方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稳妥地开展对外担保业务。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企业内部担保业务工作规程,加强企业对外担保业务的管理。健全企业担保业务审批管理制度,严格履行审批程序,从严控制企业对外提供担保、抵押、质押等业务。慎重评估被担保方的资产状况及偿债能力,制定完备的风险控制预案,把担保风险控制在最低程度。

五、切实强化企业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管理。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多变,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骤增,特别是外贸出口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更大。企业应当高度重视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管理,强化合同订单管理,提高预收账款比例,减少预付款金额。加强货款回收管理,落实催收责任,提高应收款周转速度。强化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风险预警预报,采取必要的保险或再保险办法,降低坏账比例。密切关注进口国政治经济形势,认真研判进口国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适时调整出口策略和方式。重点加强国外客户授信管理,客观评估国外客户信用状况及支付能力,及时调整出口销售结算方式,严格控制因出口带来的坏账风险。

六、着力加强企业成本管理和控制。市场需求萎缩,企业面临营业收入下滑、成本费用刚性支出、盈利能力下降等多重困难。严格控制企业成本,是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重要举措。进一步优化业务和管理流程,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强化各项预算定额和费用标准的约束力。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强化精细管理,推进挖潜增效,降低企业成本费用水平。重点加强对原材(燃)料及辅助材料的采购管理,妥善处理集中采购与分散采购的关系,努力把原材(燃)料及辅助材料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内。大力倡导节俭意识,尽可能减少非生产性支出,努力降低管理费用。规范企业员工薪酬管理制度,合理确定企业管理人员薪酬水平,避免拉大经营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薪酬差距。

七、积极缓解企业库存压力。经济减速和外需乏力是企业库存压力不断加大、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重要因素。应采取综合措施,有效缓解企业库存压力,不断提高企业产销率。坚持以销定产,准确把握产品市场发展态势,加强市场形势预测,科学合理组织生产,适时调整产品结构。对涉及国家战略安全及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要主动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加大国家及商业收储力度,减轻企业库存压力。充分发挥现有营销网络优势,拓展国际国内营销区域,消除营销盲点,努力扩大区域销售份额,不断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重点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等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培育和发展新的外贸增长点,扩大外贸出口。紧紧抓住家电、汽车下乡等政策机遇,更加重视农村市场开发,完善企业农村市场营销网络体系,努力开辟农村消费市场。

八、重视加强企业现金流管理。稳定充足的现金流,是企业应对危机、稳健经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全面树立以资金管理为主导的企业财务管理理念,强化现金流管理意识,高度重视企业现金流管理。妥善处理资金集中管理与分散管理的关系,倡导资金集中管理,降低资金成本,增强资金保障能力。强化资金计划管理,增加现金流入,控制现金流出,保障资金安全。努力缩短资金循环周期,防范资金风险,保障资金运转安全。健全企业现金流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管理信息系统,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对现金流的动态监控,确保企业资金链不断裂。

九、调整完善企业财务战略。企业财务战略决定着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范围和方向,也是企业开展财务工作的基本纲领。应根据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及企业发展战略,适时调整企业财务战略,增强企业财务战略的指导性、实效性和约束力。充分发挥企业财务战略的统领作用,科学安排企业年度筹资、投资、经营、收益分配等现金流计划,调整完善企业资本营运、资产管理及收益分配等财务管理事项,推动落实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不断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十、注重加强企业财务风险分析和预测。财务风险分析和预测是企业控制未来财务风险的重要方法,也是企业进行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准确把握宏观经济形势和市场发展变化,高度关注宏观经济运行信息及重要指标,主动调整企业各项财务指标和目标任务,对企业未来财务活动和财务成果作出科学预判,当好企业战略决策的参谋助手。加强经济、财务、市场、政策等信息体系建设,强化财务风险分析和预测与企业发展战略的相互衔接,合理运用财务风险分析和预测方法,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的战略决策能力。注重发挥企业财务信息的预警作用,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监测预警工作,发现重大经营风险或财务风险,要及时向主管财政机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