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视野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8 04:59:23

国际视野

国际视野范文篇1

大众传媒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影响及其表现

第一,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及方式具有制约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反映的是一定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的需要。主流意识形态一方面通过大众传媒予以阐释和散播,另一面也要通过大众传媒进行反馈和调整。因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大众传媒所处环境不同,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选定相应的目标、内容和方式方法与之相适应,以保持与主流意识形态一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大众传媒环境发生了巨变,从经济角度看,经由传媒时代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正是通过大众传媒捕捉到了这样的信号,及时地将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因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发挥了积极的效用。第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具有双向影响作用。大众传媒是一把“双刃剑”。因为“数字化世界是一片崭新的疆土,可以释放出难以形容的生产能量,但它也可能成为恐怖主义者和江湖巨骗的工具,或是弥天大谎和恶意中伤的大本营”。[5]积极健康的舆论环境具有正面引导、感染熏陶的作用,它所表达的主张、意见、倾向,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任务是一致的,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那些反动宣传、陈规陋俗、封建迷信、歪理邪说等不健康的舆论氛围,对社会的发展和稳定造成极大的危害。这既是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巨大挑战,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优化大众传媒环境,排除不良传媒信息的干扰或攻击,营造健康的大众传媒生态,才能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实际效果的显现。第三,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评估具有参照作用。评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评估要有参照物,但是无论是教育的过程还是教育的主体、客体,都时刻处于变化当中,很难直接从其本身找出参照的标准进行评估,再加上主体(教育者)和客体(被教育者)因为趋利避害等主观因素影响,使评估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因而也影响到了整个评估的全面性、客观性和有效性。而大众传媒为教育者提供了一个观察人们心态和面貌的动态窗口,“通过观察社会舆论环境的变化,从舆论环境所反馈的各种信息中,教育者就可以较为准确地评估教育的各种效果”,[6]从而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率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反馈及提升工作。基于大众传媒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影响,当前世界各国牢牢抓住大众传媒这一重要载体和手段,为本国的国家利益、政党利益和社会利益服务。当然,这也说明了当下加强我国大众传媒思想政治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国家、社会和大众传媒界必须从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社会利益出发,进一步做好大众传媒思想政治工作。

增强我国大众传媒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国际视野范文篇2

1.1教材中相关内容和知识点的缺少

一是在教材内容上,各专业教材的内容适用性不强。各专业编写和选取教材时存在内容、编排体系的固化,缺乏结合司法考试、会计类、经济类资格考试所需的实用法律知识。各专业就其本身而言,选用的教材都不够贴近其特殊设置的培养目标及课程教学的要求。二是在学理阐述上,多是具体的、基本的法律、法规及制度的罗列。较少在国际性视角下对经济全球化背景进行回应与构建。同时,中国经济法原则的协调与整合,及经济法基本制度的变革与创新,经济法实施的更新与完善等方面内容较为缺乏,忽视了经济法主体已经在全球化背景下变化和扩张的现实趋势。

1.2国际性视野在传统教学实践中缺失专业性结合

伴随当今世界科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国内经济日渐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对外经济关系已成为一国经济法不可回避的法律调整内容。具体而言,“所有国家如今都受到跨国的货物、货币、信息、劳工流动的渗透”。“由于经济法主体、主体的行为或者行为的效果,都可能会跨越国境”,从经济法的适用看,税法、反垄断法、金融法等部门法均会产生“域外适用”的问题。中国的成功“入世”使我国经济法“国际性”与经济全球化紧密相连。鉴于国内尚无统一经济立法体系,现存经济法理论又多元化,与一体化、法制化的国际经济规制相接轨,必然要求制定反映当前国际经济秩序的共同法律规制及理念的立法内容,及保障市场经济高效运作的法律治理与实施机制。在入世承诺期,我国已在贸易法、外资法、国际投资法、国际税收、国际环境保护、国际金融等领域进行具体制度建设,以实现国内经济法规和政策与之间的协同性。如国内学者指出2004年《对外贸易法》的修订,“充分遵守了WTO的各项规则和《加入议定书》中所作的承诺,实现了国内法和WTO国际法的衔接。”但这些与时俱进的最新立法内容及理念并没有及时反映在教材的编写和选择中。无疑,这种经济法理论与实践渐趋“国际性”已对我国经济法教学的理念及内容提出挑战。教师在设置教学内容上普遍存在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千篇一律地讲授相同的法律内容,缺乏结合各专业学生丰富的背景知识,及其对不同章节经济法知识需求的侧重点及差异性灵活设置重点,有选择性补充法律法规、国内外案例的现象。这种单纯解读法律、法规,不仅会使他们感到经济法律既枯燥又难懂,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国际性视野更是遥不可及之事。

2经济法教学过程中国际性视野缺失的困境分析

2.1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的国际化需求与师资人才缺失的冲突

一面是国际化需求对经济法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改革的拉动,一面是具有国际经济法教学理念的人才队伍匮乏的拖拽,形成了明显的冲突。目前,经济法教学尤其是在西部地区,其师资力量的薄弱极为明显。受限于经济发展和地理区位,西部高校普遍缺乏综合性的法律人才团体和教师队伍。现有的高校教师自身缺乏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的针对性训练,仅凭借局限的单纯的教材内容讲授,缺乏相应的案例分析、法律思考和具体阐释,其教学实践和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2国际性特征与经济法传统课堂教学方法的冲突

经济法作为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与当前经济法理论与实践的国际性发展趋势密切联系。然而,从当前教学实践中发现,经济法日益突显的国际性特征,与高校仍以教师课堂讲授理论为主,学生听、记笔记的灌输式传统教学之间发生冲突。国际性视野下经济法教学要求不是狭窄知识面的传授,而是及时把全球化、信息化中不断更新的国际性特征反馈给学生。然而,传统经济法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教师一味在课堂教学中单一依赖经济法教材为主讲授经济法理论内容,缺少视觉的冲击,强调学生记笔记、背笔记的被动学习。这种教学方式面临信息化条件下现代大学生转变的学习方式和知识获取途径的挑战。在数字化环境中成长的他们保持注意力很困难,倾向碎片化的内容,喜欢简洁、清晰、精炼的信息。这种缺失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实例的融合运用教学模式,不仅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不利于理性分析的培养。

3国际性视野下经济学教学改革之路

3.1教材编选及教学理念的与时俱进性

中国的入世意味着国内市场融入国际市场,这使得我国经济法在理论与实践上向国际化靠拢成为必然趋势。当前经济法应通过不断修订与WTO协定要求存在差距的法律制度,保障国内外市场参与主体的权益,实现涉外经济权利之目的。针对在编选教材和教学理念中存在的“国际性”因素融合不足的现状。一是我们必须接受相应的国际商贸法律规则的客观变化,着眼于国际经济法律环境,必须积极、谨慎选取具有国际化的、前瞻性经济法律法规的修订版本。二是教材中抽象理论比较多,尤其对非法学专业而言,教材内容编纂不精简,大量经济法律规范、条文使其生畏。相对于在经济法教材中选择、增加反映出国际化立法理念、国际市场经济共同法律规制内容,更关键也更艰难的是贯彻落实经济法“国际化”的教学理念。由于中国无市场经济的传统,“决定了当今的中国立法不是对传统与现实习惯的总结与提炼,而是理性建构的‘制度化’过程”,其“内容主要来源于对有市场经济传统国家法律的借鉴或模仿。”对于中国经济法的未来,有学者认为“参与世界经济体系等必然是其核心内容”,“价值追求必须和国际经济发展趋势的基本要求保持一致”。中国应“使经济法更多地融入了国际经济法的制度因素,这也是法律开放化与国际化的表现。因此,除在经济法教材各章节增加、更新相关国际制度规范的抽象理论外,以“开放”、“借鉴”视角,传达国际经济法的价值目标和基本原则,培养学生具备经济法的国际主流意识当为首要。

3.2教学实践中贯彻国际性视野

在当前经济法教学改革重视对国际性因素的关注时,强调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具有国际性视野尤为重要。首先,在教学内容上要及时增添符合经济法国际性特征的知识点。在入世后,我国经济法在保险法、证券法、金融法、票据法、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环保法等各部门法均涉及国际性视野,如在立法及实践中跨国主体、部门法监管、具体规范等与相关国际法律制度衔接问题。这要求经济法教师必须利用多种形式的数字化资源,及时翻新教学内容,给学生传达最新、准确、精炼的信息。其次,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要不断创新和多样化。经济法培养学生分析中国经济法理论,提高解决经济法问题的能力。这要求学校和教师应根据职业所需设置课程及教学内容。老师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老师总结等具体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和实施,通过组织学生案例讨论、互问等方式,调动学生真正理解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市场经济运作中法律问题,深浅适宜地启发学生认识将经济法前瞻性、国际性的学习与专业所用所需结合的重要性和趣味性。最后,教师的考核方法应多元化。传统经济法课程考核方法以闭卷考试为主,导致了学生重记忆轻能力,重期末轻平时的错误意识和行为。可要求学生运用和发挥自己的经济法知识,对比国内外一些前沿的经济立法及实践资料或案例,完成一份有创新观点的法律实务作业与论文,依据质量评定最终成绩。

4总结和讨论

国际视野范文篇3

关键词:国际化;高校;教育目标;设计;人才培养

现阶段,高校的教育目标设计上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不利于为国际化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优质人才,高校要提升教育目标设计的科学性,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必须以国际化为视角,探究高校教育目标设计的方向。

一、国际化视野下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进一步加速,国内经济已经越来越多的受到全球化发展的影响,各行各业也在积极探索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策略,积极进行产业转型,与此同时,也在不断提升行业的人才素质,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需要。目前,国内人才市场对于国际化的高素质人才需求十分旺盛,且这一趋势还在不断增长,人才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需要进一步改善,这就需要高校在教育中,发挥高等教育的育人目标,为我国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实现有效发展奠定人才基础。当前,国际化的发展需要人才市场提供更多的具有专业技能、掌握一定水平的外语、社会实践能力强、对于不同文化具有一定的了解的特质,因此,高校在制定教育目标时,需要站在国际化视野下,进行教育目标设计,确保培养出更多能够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二、国际化视野下高校教育目标设计现状和发展方向

1.注重人才专业素养提升

针对高校内的国际化专业学生,高校要给他们设定具有教育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在课程教学中,注重人才的专业课程教学,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素养,确保人才的专业性。例如,针对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针对他们要设计教育目标,应该着重在教育中要提升学生的商务英语基础性知识,掌握基本的商务礼仪,能够进行商务谈判,促进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打造商务英语人才。

2.注重人才实践能力提升

当前高校要认识到实践能力的提升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和内容。为更好地贯彻国际工程教育理念,完善经常性的校企沟通协调机制,实现人才培养和用人需求的双赢。高校要将校企合作的教学形式加入到教育目标的设计中,让企业和学院发挥各自在信息、产品、设备、资金和人才、团队方面的优势,讲求实际,在科学研究、产品研发、人才培养、就业创业等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加强合作,久久为功,取得更好成绩。高校要一如既往地在政策、经费、人才调配等方面加大对校企合作的支持力度,特别是支持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合作领域、合作项目。在国际化环境下,高校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学生实习就业、人员培训和科研合作等开展交流共同探讨高等教育如何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促进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基础上,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及就业创业新模式,实现校企无缝对接,共同发展。

3.注重复合型人才培养

当前,很多高校在教育目标的设计中,对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理解过于片面,认为只要引进很多外交,和谐国际课程,就是为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了有效的基础,而实际上,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并不能切实提升高校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效果。新时期,高校必须站在“跨文化教育”的高度上对外语教育工作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超越外语语言学习,直击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培养精英的方式方法有很多种,但最关键的环节一定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优质的课堂,一定是基于学生生命成长的课堂,强调学生主体意识的课堂。随着跨文化教育的逐步深入,作为创新教育重要阵地的学校尤其是国际学校,势必要打破传统学科的壁垒和界限,采用学科融合的模式,使课程资源和课程要素产生聚焦效应,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高校在对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上,要以复合型的应用人才为目标,注重在教育中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通过有效的课程教学创新和国际文化的深入教学,促进学生不断成长进步,逐渐向着教育目标迈近。

4.进行文化渗透教学

在开展对于高校大学生的教育活动中,要时刻关注文化的渗透教学。对于他们的文化渗透,不仅是要渗透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还要对不同国家的文化进行渗透教学,让学生明确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加深对于文化的理解,帮助他们在今后的就业和生活中,能够更快的适应文化的差距,积极融入到不同的文化环境中,提升人才的文化基础和背景。

三、结论

国际化视域下,高校要结合自身的教育现状和人才市场需求,积极探索国际化育人目标的实现途径,以新时期的教育目标为依据,开展教学目标设计,促进人才的国际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邓一,高学浩,赵亚南,屈芳.基于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继续教育评价模型研究——以气象部门教育培训评价为例[J].继续教育,2018,32(03):50-52.

[2]杨萍,高学浩.面向质量目标的课程设计概念模型研究——以气象行业继续教育为例[J].继续教育,2018,32(03):58-60.

[3]叶柯,张一吟,裴雯.课堂观察报告——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对高中英语阅读课的启示[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3):48-49.

国际视野范文篇4

反观世界高水平大学的教学,它们在具体活动中所采取的手段虽然丰富多样,但其共同特点是努力促进学生的深层学习。具体来说,世界高水平大学的教学表现出了以下五方面的特点:第一,它们能以多种课堂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课堂讨论、口头汇报、提问等形式,而不是像传统课堂那样只是教师讲、学生听;第二,它们重视课程作业的作用,以课程作业来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其自主寻找增长知识和能力的最佳方法;第三,它们注重通过师生互动来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借此发展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它们强调利用课外实践活动来丰富学生的经验,从而使学生不但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上有所进益,还能促进他们认同多元文化的价值观,拓宽其国际视野;第五,它们在提供传统的图书资源基础上,积极建构网络学习平台,为其深层学习提供有利的学习环境。为了实现“建设高水平中外合作大学”的目标,中外合作大学必然要在教学上借鉴已有的世界高水平大学的经验。这种借鉴不是简单地模仿,而是要结合中外合作大学的特殊性,走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事实上,中外合作大学最大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既不是纯粹的西方大学,也不同于传统的中国大学,而是处于中西文化交界面的具有高度国际性的大学,因此它可以“把跨国界和跨文化的观点和氛围与大学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相结合”[1]。也许有人会说,现今世界上的高水平大学已经具有较高的国际性了,它们有高度国际化的师资,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并几乎代表着国际学术界的最高水平。然而,无论这些大学在世界高等教育界的地位如何,它们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模式都是一种“外向型”的单向度模式,即较为注重将本国的文化和价值观向外推广,以使别国认同和接受[2]。因此,虽然它们对异质文化也保持着开放的心态,但由于西方文化的强势,其最终结果也可能是用西方文化将异质文化的负载者逐渐同化于自己的价值体系中,而不是站在一个平等的立场与对方进行对话与互动,因此其体现得更多的是一种西方化,还未达到真正的国际化的境界。然而,中外合作大学以及其他国家的类似的跨境大学的存在使建立一种真正的国际化大学成为可能。因为中外合作大学的办学者是中外两所大学,这意味着中西方文化至少能够站在同一水平面上进行对话。虽然这些中外合作大学在学术上大都由外方主导,但其毕竟生长在中国的土地上,要接受中国政府的管理,受到中国文化在校园内外的渗透和包围,因此很难说是“西风压倒东风,还是东风压倒西风”。国际化的关键点在于“双向流动”或“多向流动”,而中外合作大学中中西方合作者在法律地位和文化影响力上大体等值的现实,恰恰能够为教育的国际化提供一个平台,反映到教学上就是在促进学生深层学习的过程中渗透国际性,也就是要以国际视野促进学生的深层学习,使学生具备更加完备的国际素养,成为国际化的人才。

二、高水平中外合作大学教学建设的措施

(一)课堂教学引入文化视角

中外合作大学在教学方面一般都会全套引进其外方合作高校的课程,但要成为高水平的中外合作大学,则必须要超越对国外课程的简单复制,从文化的视角来分析中西方在知识体系上的差异,以促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科技文化知识的价值负载性。目前,一些中外合作大学已经以通识课程为突破点,在课程内容中引入文化视角。根据《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应当按照中国对同级同类教育机构的要求开设关于宪法、法律、公民道德、国情等内容的课程。”根据这项要求,一些中外合作大学在成立之后就面向中国学生开设了这类反应中国国情和文化的课程。例如,宁波诺丁汉大学开设了一门《中国文化课》,该课程是在中国一般大学的“两课”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其较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淡化了政治意识形态的灌输,强调从文化的视角来探索中国文化与异质文化的交流互动过程,比较其特色优劣,使学生对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有理性、清醒的认识。

(二)课程作业增加国际问题

就深层学习来说,在课堂上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固然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但要使学生真正实现深层学习的关键还是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他们在课程作业的引导下自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不但能够进一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还能够锻炼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在课程作业中增加国际问题,是实现教学过程国际性的有效手段之一。学生在完成课程作业时需要自主选择学习方法,而学习方法的选择除了要受学生的思维习惯、性格特点的影响,还要受学习任务本身的影响。因此中外合作大学如果在布置作业时安排更多的与国际问题有关的内容,则可以将学生的视野从国内引向国际,让学生在试图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其国际实践能力。在课程作业中增加国际问题的形式可以根据作业形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最常见的形式是撰写论文、阅读资料、做练习题和写研究报告。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论文的形式发表对某一国际问题的看法,而想要提出中肯而又有见地的看法则必须大量阅读相关的图书和资料。有时,教师也可以直接以要求学生阅读推荐书目或文章的形式布置作业,从而为学生日后对相关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对于一些以练习题形式布置的作业,除一些基础理论方面的问题,其他社会文化性较强的问题都可以放在国际化的背景中来呈现,或者让学生比较同一个问题在不同文化环境中所面临的不同境况。对于研究报告或一些以学术研究为基础的论文,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国际问题作为其研究主题,并指导学生选用恰当的研究方法,遵循严格的研究程序从事研究工作,发展其成为国际问题研究者的基本素质。

(三)师生互动提高跨文化性

提高师生互动水平不但有利于改善学生知识学习的效果,还可以让学生在各类项目和活动中促进知识的迁移,发展其实践能力。因此要成为现有的世界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水平中外合作大学,在教学中的普遍做法是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为中国学生提供更多与外籍教师和学生接触的机会,以突出教学的国际性。在实践中,中外合作大学已经普遍做到了师资队伍的高度国际化。以西交利物浦大学为例,这所中外合作大学现有学术教师400多名,其中80%是外籍教师,且所有的学术教师都要持有世界知名大学的博士学位,并具有丰富的教学和科研经验[3]。这样对于中外合作大学的学生来说,只要他们参与正常的教学活动就免不了与外籍教师接触和互动,无形中就提高了跨文化沟通能力。此外,中外合作大学除了让学生与外籍教师在课堂上充分交流,还通过外籍个人导师的形式在课下为学生制造交流的机会。这样,学生不但在有困难的时候能够及时获得帮助,还可以在互动过程中学到与外籍人士的相处之道,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

(四)实践活动渗透国际维度

课外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具体包括社团活动、参与学生管理活动、见习实习活动、社区服务、团队研究项目等多种活动。这些活动不但能够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还可以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通过与不同人的交流和互动促进其深层次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改变。想要建成高水平中外合作大学,必须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这就要求学校在课外实践活动中渗透更多的国际维度,使学生们对国际环境和国际事务有更深刻的理解。例如,许多中外合作大学都成立了模拟联合国协会,该组织是从学术的角度对联合国进行模仿,旨在让参与者了解世界时事,探讨有关国际关系的话题、外交与联合国的议程等。该组织对于扩展学生的国际视野非常有利,它除了能够促使学生关注国际大事,还能够发展学生的国际价值观并锻炼其国际实践能力。[4]除了这种以学生社团活动进行的课外实践活动,一些中外合作大学还与外部企事业单位合作进行实践或研究项目。此外,国外的一些企业也经常与宁波诺丁汉大学的商学院合作,通过有学生参与的商业展览活动或调查活动,来了解中国市场的行情,从而一方面帮助外国企业为进入中国市场打开局面,另一方面也为学生提供了与国外企业的接触机会,使他们了解本专业领域的世界行情,强化其国际意识。总之,中外合作大学和国内一般大学相比拥有更加国际化的校园,与国外高校及社会有着更加深入的接触和合作机会,它更应该有效地利用其国际优势,为学生创造更多有国际维度的课外实践活动机会,使学生不但有国际化的观念,还能够在实践中锻炼国际活动能力,真正成为国际化的人才。

(五)网络平台加强海外联系

与国内的一般大学相比,中外合作大学的特征是它与西方大学保持着更加紧密的联系,其外方合作高校的很多资源都可以直接利用,从而拓宽了这类大学的学生的海外沟通渠道。这些渠道除了学生与外籍人士面对面的交流之外,还包括网络沟通渠道。例如,许多中外合作大学与其外方合作高校以及外方合作高校的其他海外校区共建网络学习平台,从而将分布在不同国家的学生连接成一个整体。以宁波诺丁汉大学为例,该校为了促进师生的教学交流而构建了一个Moodle网络学习平台,该平台除了可以方便教师和学生上传和下载相关资料之外,还可以发挥博客的作用,使宁波诺丁汉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马来西亚诺丁汉大学的学生进行无障碍交流。总之,中外合作大学的跨国网络学习平台可以为建设高水平中外合作大学提供较大助益,它不但能够拓宽学生深层学习所需要的资源,还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较高的国际性,增进中外合作大学教学活动的国际化水平,推动其不断地向高水平中外合作大学的目标迈进。

三、结语

国际视野范文篇5

摘要:对于财务管理专业建设,各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上仍然存在很大差异。首先明确了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市场定位,进而探讨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扩大学生的国际视野以及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等问题。

关键词:财务管理专业市场定位课程体系

财务管理专业自1998年被教育部列为管理学下的二级学科以来,许多高校尤其是财经类大学,陆续开始招生,目前已经有几届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走向人才市场。经过几年的发展,财务管理专业虽然在学科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各高校在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异。究其原因,主要是对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清晰,进而导致教学计划、课程体系设置没有充分体现出财务管理的专业特色。因此,有必要进行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以便更好地满足社会对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

一、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市场定位

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归根到底取决于人才市场的需求。如果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被人才市场接受,那么这个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就存在问题了。硕士论文那么,财务管理专业应该培养什么样的财务管理人才呢?在2000年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财务管理专业的指导性教学方案中提出,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具备财务管理及相关的管理、经济、法律、会计与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工商管理高级专门人才。

笔者认为,上述培养目标不够明确,过于抽象。结合目前人才市场对财经类大学生的需求,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可以定位为成为未来的工商企业的财务总监(CFO)、证券公司的财务分析师(CFA)以及金融部门的财务策划师(CFP),其中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CFO为主要目标。

财务总监、财务分析师与财务策划师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呢?虽然这三种职业服务于不同的单位和行业,但是都要求掌握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会计以及资本市场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熟悉国际财务管理惯例。也就是说,虽然这三种职业的实务工作有很大不同,但是知识结构却是基本相同的。以CFO的知识体系与业务技能来说,一位合格的CFO要有四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资本运作(投融资)、内部控制、纳税筹划与财务分析。这些知识和技能也是CFA与CFP所必备的。这四个方面的知识要分别与相关的课程一一对应,而技能则主要通过案例教学与开展财务管理竞赛等手段来培养。有了清晰的人才市场定位,在制定或修改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计划、选用教材等具体教学工作中,就可以有的放矢。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计划要根据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人才市场定位来安排专业课程体系,具体来说,应当根据CFO、CFA和CFP需要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来制定教学计划和安排专业课程体系。

二、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现状与课程体系建设

自从1999年高校开设财务管理专业以来,对于财务管理专业建设,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做法。财经类大学往往将财务管理专业设置在会计学院下面,这样财务管理专业就被打上会计学的烙印,课程设置以会计学系列课程为主,再加上高级财务管理等课程。综合类大学和理工类大学往往将财务管理专业设置在管理学院(或商学院)下面,与会计学专业并列,比如复旦大学设置财务金融系,招收财务管理专业学生。

培养模式和思路的不同具体体现在专业基础课与专业主干课的设置上。笔者通过对上海财经大学和复旦大学的对比来研究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上海财经大学的专业必修课包括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公司财务(上、下)、审计学、电算化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复旦大学财务金融系的专业必修课包括管理学导论、财务管理、营销管理、管理信息系统、运营管理、财务分析、财务会计、金融市场、金融计量分析、投资学、国际财务管理、创业投资。从这两所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来看,上海财经大学是在会计学的基础上培养财务管理人才,而复旦大学是在企业管理的基础上培养财务管理人才。笔者吸收这两所大学设置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经验,结合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人才市场定位,提出财经类大学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建议(详见下页表)。

在表中,笔者将必修课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两类:专业基础课是所有一级管理类学科专业的学生都必修的,课程安排在大一和大二学年;专业主干课安排在大三和大四学年的上半年。医学论文将选修课也分为两类:一类是类别选修课,是专业主干课的延伸或补充,为达到限选的目的,给出不多的可选项供学生选修;另一类是专业选修课,有较多的可选项,供不同兴趣的学生选修。

三、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对于财务管理专业如何进行教学改革,不同的院校甚至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思路,存在较大争议。主要争议有:如何在教学计划中明确区分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学专业、金融学专业的区别,体现财务管理专业的特色;财务管理课程与高级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的划分以及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国际视野;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否应该专门开设职业道德教育课程。

1.如何体现财务管理专业的特色。财务包括公司理财或者财务管理、投资学、金融市场学三个部分。财务管理专业侧重于公司理财,金融专业侧重于投资学和金融市场学。对于财经类大学来说,由于财务管理专业往往设置在会计学院下面,因此要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CFO为人才培养的市场定位。在市场定位明确之后,还要设置比较灵活的教学计划,为不同兴趣的学生提供一份可选菜单。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主要围绕培养未来的CFO而设置,但是考虑到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学专业、金融学专业相近,可在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设置会计学专业、金融学专业的部分主干课程,比如中级和高级财务会计、投资学等课程,为一部分喜欢会计学或金融学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份可选菜单。总之,财务管理专业的特色一方面体现在人才培养的市场定位上,另一方面体现在教学计划和专业课程设置上。

2.财务管理课程与高级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的划分。不少院校借鉴会计学专业的主干课程设置经验,开设财务管理原理、中级财务管理和高级财务管理课程,目的是使学生的学习能够循序渐进。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财务管理原理课程与中级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的划分很难泾渭分明,存在很多重复的部分。因此,笔者建议将财务管理原理和中级财务管理合并在一起,开设财务管理课程。另外,还要对财务管理课程与高级财务管理课程的内容进行划分。对这一问题的处理,可以将教学内容和教材使用结合起来考虑,首先制定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大纲,可以考虑以注册会计师考试用书财务成本管理课程中的财务管理内容为基础作为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

关于财务管理课程的教材使用,建议采用国际经典财务管理教材的译本。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又克服了学生的语言障碍,便于学生更多、更有效率地学习财务管理知识。国内翻译比较好的国际经典财务管理教材主要有两本:一本是吴世农、沈艺峰等人翻译的《公司理财》(StephenA.Ross等著);另一本是方曙红、范龙振等人翻译的《公司财务原理》(RichardA.Brealey等著)。由于这两本教材内容充实,足够一学年使用,所以可将其中与国内财务管理教材内容大致相同的部分,作为财务管理课程内容讲授,剩下的内容作为高级财务管理课程内容讲授。在这两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一方面,鼓励英语基础好的同学对照英文原版教材学习(机械工业出版社同时出版了这两本书的英文版本),培养学生直接阅读英文文献的能力,提高专业英文水平;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可有意识地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一些财务案例进行分析,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如何培养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都很重要。但是由于财务管理专业建设时间比较短,缺少历史经验积累,教学实践环节比较薄弱,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点力不从心。留学生论文再者,不同的财务主体,其财务活动有很大不同,强调在学校里培养出较强的实践能力也不太现实。因此,在教学中还是着重利用案例教学以及财务管理知识竞赛等手段,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案例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结构性思维习惯。

4.是否需要单独开设职业道德教育课程。针对现代大学教育中存在的“重术轻道”问题,财务管理专业教育毫无疑问应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为减少社会贪污舞弊、提高社会诚信做出自己的贡献,因此有教师建议开设财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这门课程。

笔者认为,职业道德教育应当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教师的言传身教至关重要。首先,任课教师兢兢业业的教学态度,让学生耳目一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都可对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准起到耳濡目染的作用。其次,在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这门课程中,可以对一些财务舞弊案例进行分析,加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观念。基于以上考虑和安排,笔者认为没有必要专设职业道德教育课程。

主要参考文献

①刘淑莲.关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构建与实施的几个问题,会计研究,2005;12

②向德伟.关于财务管理专业学科体系和课程设置问题的探讨,会计研究,2003;3

国际视野范文篇6

[关键词]国际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特征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领导各族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富国强民之路,开创了亘古未有的宏图伟业。在国际化深入发展的趋势下,我们党应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更加主动的精神,积极把握新机遇,沉着应对新挑战,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一、国际化是中国与世界关系发展的重要态势

(一)国际化是与全球化相联系的一种世界潮流,是以经济国际化为主并同时影响到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综合性现象

从超越国家界限而相互联系来说,国际化与全球化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全球化的范围更广,层次更高,更侧重于在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和地区超越政治、经济、文化差异和地理分割,趋于形成紧密联系、相互制约的共同体。每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和适应全球化都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这种参与和适应的过程反过来又会推进国际化进程,这是一种现实和循序渐进的选择。在全球化中推进国际化,在国际化中参与全球化。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世界日益紧密联系的过程。可以说,当今世界的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处在全球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变动和浪潮之中,就其态势来说,是无法阻挡和躲避的。

(二)中国的国家利益已经不仅仅限于自己的国境线之内,而是日益广泛地体现在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之中,需要更多地通过这种联系来谋取和维护自己的利益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而且这种“离不开”的程度越来越高。范围也越来越广。随着对外开放的日益加深,特别是加入WTO之后,中国更加紧密地参与到世界经济的大家庭中,外部因素对中国国家利益的影响也明显增大。突出地表现为对外贸易的规模越来越大、对外人员交往和流动越来越多、文化和科技的合作与交流日益深入等。可以说,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越来越大,在国际舞台上的活动也愈益广泛地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军事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的国家利益已经不仅仅限于自己的国境线之内,而是日益广泛地体现在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之中,包括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军事的联系等,需要更多地通过这些联系来谋取和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并将更多地受到外部世界的影响和制约。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既独立自主、立足国情,又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交流的过程中形成的。中国在继续立足于自身力量的同时,需要有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和市场、资源等条件

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社会主义发展中大国,任何时候都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坚持中国的事情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来办。对于一切国际事务,都要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出发,按照冷静观察、沉着应对的方针和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精神进行处理,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同时,我们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开展交流合作,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紧密结合起来,认真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坚持趋利避害,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共赢方向发展,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地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坚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独立自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立足于中国自身实际,紧密地把握世界发展的潮流和动向,充分利用有利的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和本质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成功开辟的,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作为全面而系统地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丰富而充实的科学内涵。

(一)它是始终立足于中国国情的道路

马克思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也就是说,人们创造历史、发展现实只能在既有的历史基础上进行,要超越或丢弃历史条件,那是不可能的。任何国家确立正确的发展道路都必须考虑本国国情,如果脱离本国国情,再好的发展道路也会走入歧途,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深刻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逐步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二)它是按照党的基本路线发展前进的道路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我党在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根本任务的基础上制定的,集中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愿望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政治稳定。这里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坚决排除各种干扰,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实践证明,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才能统一全党思想、凝聚全社会力量,才能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坚定正确的方向,才能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因此,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三)它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项事业全面推向前进的道路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我们党逐步形成并完善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在经济方面,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政治方面,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文化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方面,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社会。这些制度适合我国国情,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拓展的根本依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经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政治建设提供政治保障,文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环境和条件。这四个方面的建设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缺一不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道路,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项事业全面推向前进的道路。

(四)它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道路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目标,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总体目标的本质要求。其中,“富强”是经济领域的目标,“民主”是政治领域的目标,“文明”是思想文化领域的目标,“和谐”是社会建设的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惠及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目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体现了我们党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的根本宗旨。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我们由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两位一体,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再到今天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始终与我国生产力水平的大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相伴随。我们坚持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位一体”的建设目标,就是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程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更大程度和更高层次上造福于全体人民。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国际化潮流的辩证关系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要正确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国际化潮流的辩证关系,坚持在中国与世界的双向互动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一)始终立足于中国国情,又密切关注和努力跟上时展的潮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从实际出发,始终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注重结合我国实际和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发展思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与时代潮流相随、与世界文明相伴的道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我们随时关注时展的潮流。紧紧瞄准世界生产力、科技、文化等发展的新动向和新趋势,不断吸取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经验,使我们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都能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党的实践经验证明,凡是能够正确地认识国情并深刻理解所处时展的潮流,就能实事求是地制定出切合客观需要的战略方针,并把党的事业推向前进;否则,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和失败。

(二)始终植根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也善于应对世界各种风险和挑战

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是在较长的历史发展中积淀下来的,通过世代传承积淀在人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中,有其稳定性和延续性。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在全球化大变革的今天,需要我们更加自觉地弘扬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将其转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健康发展。同时,我们的文化发展必须面向世界,把历史文化传统和外来文化的引进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社会主义新文化。尤其是国际形势处于深刻复杂的变化之中,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加,我们面对着来自外部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的风险和挑战。在如此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我们必须着眼大局,辩证地认识和处理各方面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问题,始终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局面,扎扎实实地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积极地应对世界上的各种风险和考验。

(三)拒绝照搬国外各种模式,也善于大胆吸收世界先进的文明成果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各国国情的特殊性,即经济、政治、文化的差异性,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同,以及历史和现实的、国内和国际的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社会的发展模式必然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因此,在确定自己的社会发展模式时必须以本国的国情为出发点,不可盲目照搬国外的发展模式。正如邓小平所说:“过去我们搬用别国的模式,结果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脱离本国实际的发展模式不仅难以实现发展,而且最终还会使本国深陷困境。任何一种模式都不是完美无缺和一成不变的,每种模式各有长短。且需随着时代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我党正是立足我国国情,尊重全国各族人民的选择,以实现人民的利益为目标,寻找和确定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此外,还要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我所用。只有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会越来越宽广。

四、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在国际化进程中继续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的形势下,我们必须面向世界,扩大开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开放性的、与外部世界紧密联系和融合的社会主义;同时要不断开阔自己的视野,学会用国际化的视野看事情,理智而全面地分析国际国内局势,在国际化进程中继续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对历经艰辛终于找到的正确道路,必须倍加珍惜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人在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出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为实践所证明的正确道路。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曾指出:“我们在本世纪还要用十几年时间,下世纪还要用三五十年时间,继续向人们证明,我们选择的道路是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在长期的实践中经过艰辛探索而逐步形成的,是一条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幸福安康的正确道路。只有坚持走正确的道路,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志强调指出:“在今后的前进道路上,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风险,我们都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从历史比较和国际观察中,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很不容易;对于历经艰辛终于找到的正确道路,我们必须倍加珍惜。

(二)坚决走充满生机活力的新路,决不走实践证明是封闭僵化的老路,也决不走改旗易帜、放弃共产党领导、放弃社会主义的邪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的。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活力源泉,是国家和社会发展进步的源泉。改革的实质就是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新体制。通过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联系起来,使中国以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融入世界发展的浪潮之中,全面参与全球化的进程。在与世界各国的交往中。中国尊重世界的多样性,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开展交流与合作,在求同存异中同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形成和发展起来,它不仅拓展了自身的发展空间,也为世界的发展增添了活力。事实证明,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中国的繁荣富强,就没有人民生活的显著改善,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起步与发展。新时期新阶段,我们要坚定信念,排除万难,坚决走充满生机活力的新路,决不走实践证明是封闭僵化的老路,也决不走那种改旗易帜、放弃共产党领导、放弃社会主义的邪路。

(三)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明确地向世界表明,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条件下,中国决心走一条在维护世界和平中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促进世界和平的发展道路。这是一条与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发展道路,是一条通过制度创新实现社会自我完善的发展道路,是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中国的和平发展离不开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共同发展,世界的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也离不开中国的和平发展。从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关系看,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实现互利共赢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障。中国政府和人民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致力于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同时始终不渝地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积极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正是和平发展与互利共赢,把中国人民的利益同世界人民的利益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潮流和自身利益作出的战略选择,符合当代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珍惜和平的崇高追求,符合时展潮流和人类社会前进的方向。

(四)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加注重从国际、国内形势的相互联系中把握发展方向,更加注重从国际、国内条件的相互转化中用好发展机遇,更加注重从国际、国内资源的优势互补中创造发展条件,更加注重从国际、国内因素的综合作用中掌握发展全局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是顺应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是适应中国同国际社会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必然要求,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中国有着十分特殊的国情,处于极为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我们要清醒地把握国际、国内形势,制定出符合本国实际和世界潮流的路线、方针、政策。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各种有利条件,有效化解各种不利因素,真正把握住难得的发展机遇期。要充分发挥国内资源优势并借助国际资源的力量,在国际、国内资源的相互流动中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要充分估量国际因素对国内发展的影响,做到未雨绸缪、趋利避害,有效应对来自外部的风险和挑战,在深刻变动的国际格局中赢得主动。总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我们要把国际、国内两个方面的情况结合起来思考,特别注意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从而制定出既符合中国国情、又符合世界潮流的发展方略,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使我们国家在世界风云变幻中始终占据主动,立于不败之地。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585页。

②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37页,第206页。

国际视野范文篇7

[关键词]大学生;国际视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内容;教学模式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的发展特别需要越来越多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是否具有国际视野对国家的发展尤为重要,也将决定中国未来在世界舞台上的表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以下简称纲要课)是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2018年版纲要课教材注重国际视野、蕴含着大量可开发深耕的国际视野教育资源,应发挥好纲要课教育教学优势,融合国际视野教育的目标要求,帮助大学生成长为具有国际视野的时代新人。

一、纲要课教学目标与国际视野教育的契合点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国际视野教育。2018年9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总书记强调,“我们要抓住机遇、超前布局,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做出总体部署和战略设计,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国际视野教育以拓宽大学生国际视野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旨在引导大学生树立立足现实、胸怀世界的国际意识,能从世界的高度去了解世界历史和当今国际社会,评价本国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并在国际交往中有恰当的行为与态度;其包括国际意识、国际知识和国际能力三个维度。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依据,在教学过程中既为教育活动规定了方向也为评价学习活动提供了参考,具有规范、引领、指导的作用。纲要课国际视野教育目标的设置在着眼中国与世界的同时发挥课程优势,以教材中上编综述“1840年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中编综述“1919-1949年间中国所处时代和国际环境”、下编第十一章中的“21世纪以来百年未有之变局中的中国与世界”等内容蕴含的国际视野资源为基础,明确纲要课国际视野教学目标。一是知识与能力目标。教学的首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贯穿纲要课国际视野教育前后的即是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不同时期的世界发展大势与特征和国际格局及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科技、外交等。在课程教学中,第一,深度认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英美法日等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及其对外扩张以及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的落后;第二,深刻认识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的影响、苏俄社会主义革命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及当今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在教学中,将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和革命、建设、改革同时代特征、世界大势和国际格局相结合,培养大学生以世界眼光观察中国近现代史,进而更好地以史为鉴,解读未来;理性认识国际环境对中国的影响及当今中国与世界之间的重要关系。二是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结合教师讲授的框架知识和教材内容及指定资料,自学、内化,分组讨论、交流,并在全班相互交流,以此为基础,一是培育学生的国际意识;二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国际知识,如深刻认识不同时期的中国和世界形势,了解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和科技等;三是提升学生的国际能力,如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世界与中国。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价值目标是教育教学更深层次的追求,也是国际视野教育最重要的目标。通过认识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做出的巨大贡献,增强学生文化自信;通过世界范围的对比,使学生深刻体会中国人民救亡图存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程的曲折和艰辛,进一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通过了解科学技术革命对世界主要大国崛起的影响,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科学的思想,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力。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历史观以警惕和反对及从纵横向了解中国和世界以拓宽国际视野是纲要课教学目标之一,体现了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不仅与国际视野教育相承接,而且将国际视野教育落实得更具体、更详细,为深度培养大学生国际视野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理清纲要课国际视野教育的内容

与以往教材相比,2018年版纲要课教材增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内容,蕴含了更多与国际视野相关的内容,但教育资源主要分布在上编、中编和下编综述及下编第十一章第二节的第二个子目,概括性强,在教学中还需教师将高度概括的内容做更加丰富、更加具体的展开。综合国64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第34卷第18期总第304期际视野内涵、纲要课教学内容和学生接受模式特点来看,可将纲要课蕴含的国际视野教育内容梳理为三部分:1840年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1919-1949年间中国所处时代和国际环境、新时代中国与世界的历史性变化。

(一)1840年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1840年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发生着巨大变化,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中外横向比较,拓展学生国际视野。如:鸦片战争前夕,中国与世界出现了两个历史性落差的转换:从“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西方‘望尘莫及’”转到“清朝中期中国迅速衰落———西方资本主义迅速崛起”。在讲第一个落差时,讲清楚古代中国在经济、科技、思想、文学、教育、艺术、手工业、建筑、航海等领域的成果及由这些成果构成的辉煌文明是同一时期欧洲‘望尘莫及’的,特别是在科技领域。通过从世界的角度看古代中国的辉煌文明,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进而自觉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讲第二个落差时,讲清楚两个问题,即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阐述中国在清朝中期迅速衰落的原因和同时期近代欧洲迅速崛起的原因。通过中国与世界的对比,引导学生认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必然性及中国落后会挨打的道理,认识到当今实行改革开放的重要性,由此引导学生珍惜新时代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勤奋学习,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以后能报效祖国、担负起肩上的责任打下坚实基础。

(二)1919-1949年间中国所处时代和国际环境

1919-1949年,世界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战后国际局势均发生巨变;而中国正处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深受国际形势变化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爆发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并建立了由工农联盟组建的无产阶级政权,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建立了一条从西方无产者经过俄国革命到东方被压迫民族的新的反对世界帝国主义的革命战线。受俄国十月革命影响,当时中国的先进分子在国家出路探索中经过多方比较,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一战”后,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成为1919年爆发的导火索,而四五运动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客观实际相结合的首次创造性实践,由此开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教学中,通过对这一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的讲解,引导学生从世界的角度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是日本侵略的最大受害国。从横向看,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战场是开辟最早、结束最晚、中间从未停止过、伤亡人数最多的战场。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引起了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世界形成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对峙。倚仗美国支持,集团毅然发动全面内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以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并取得胜利,最终建立起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在教学中,结合国际环境,引导学生把中国放在世界战争的背景下,深刻认识中国人民的浴血奋战、伟大的抗战精神与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懂得当今和平的来之不易,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基本理念,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通过对国际局势及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的讲解,引导学生把中国放在世界范围内的宽广视野考察和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三)新时代中国与世界的历史性变化

2012年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正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在世界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全球治理观并积极践行,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提出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在教学中,结合具体事例,如“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从国际视域讲解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中国对世界的依靠、对国际事务的参与在不断加深,世界对中国的依靠、对中国的影响也在不断加深;分析中国道路对全球的意义及国际形势的变化对中国发展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中国越来越需要世界,世界也越来越需要中国。正如2017年在日内瓦出席会议时所说:“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由此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理性看待中国的发展,思考与探索中国与世界的良性互动,认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并积极承担起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过程中赋予的责任担当。

三、优化纲要课国际视野教育的教学模式

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提出的对分课堂模式为纲要课开展国际视野教育教学提供了有益借鉴。对分课堂的核心理念是权责对分,通过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分享权力、共担责任,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其把课堂实践在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对等分配,一半课堂时间给教师讲授,另外一半课堂时间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对分课堂把教学过程分为在时间上清晰分离的三个环节,分别为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因此其也可简称为PAD课堂。从类型上看,其主要有三种:当堂对分、隔堂对分和混合对分。不论哪种形式都为深入开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提供了契机。纲要课国际视野教育的教学模式即是在此基础上,组织教学内容,挖掘教学资源,通过“讲授—内化吸收—讨论”搭建出既能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又能了解学生的关注点和疑惑点的教学模式。由于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习了中国近现代史,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因此纲要课运用对分课堂之当堂对分教学模式进行国际视野教育,具体可以这样进行教学设计和引导,以一堂课90分钟共两个小节(每小节45分钟)为例:第一环节:教师讲授。在此环节,教师在第一小节课的前20~25分钟按照“框架讲授—重点难点—任务布置”三个步骤进行。在教学中,从总体上讲清不同时期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从世界的角度认识中国,同时从中国的角度去观察世界,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引导学生学会站在世界的高度去观察、认识、思考问题;然后教师布置相关任务,任务主要由亮闪闪(1~3句话)、考考你(1~3个问题)和帮帮我(1~3个问题)体现出来。其中“亮闪闪”,指学生在听课、阅读教材和教师给出的资料或自己查找的资料后,思考并总结出学习过程中自己感受最深、已经学懂弄通的、最欣赏的内容或问题。“考考你”即学生对已掌握的内容自己感觉有深度且可以回答但认为他人可能觉得有难度的部分提出相关问题来挑战他人;“帮帮我”即学生把通过个人独立思考但仍解决不了的问题提炼出来,给大家共同讨论,寻找问题的答案。接着,进入第二环节。第二环节:内化吸收。内化吸收是学生结合教师讲授环节所讲的内容,在接触、学习其他学习材料时,当已有认识与他人一致时,产生认同、共鸣;当已有认识与他人不一致时,产生怀疑、疑惑并激发自身自觉获得新材料的热情,进而思索探究的过程。该环节第一小节课的后20-25分钟进行,由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和相关指定资料,资料包括文字、图片、音频或视频等,形成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并通过“亮、考、帮”或撰写读书笔记等形式展现出来,作为第三环节的材料和依据。第三环节:讨论。该环节以前两个环节为基础,主要围绕学生“亮、考、帮”的个性化学习成果或读书笔记,以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开展,辅以教师的点评和答疑及引导。首先,在第二小节的前10分钟左右,以4~8人为一个小组,开展小组内部讨论,分享学习体会和成果,找出本小组的亮闪闪、考考你和帮帮我的内容。然后,在第二小节的中间20~30分钟,将小组讨论扩展至全班交流,各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展示亮、考、帮的内容,相互解难答疑,教师点评。根据全班交流情况,如有必要,在第二小节的最后5~10分钟由教师进行引导性总结。如没有必要,可不进行总结。当然,对分课堂之当堂对分并非是我们在纲要课中进行国际视野教育的唯一教学模式,只要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国际视野的教学模式都值得探索。

参考文献:

[1]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9-11(1).

[2]姚福生,王磊,张志伟,谢峰.新时期大学生国际视野教育初探[J].学术论坛,2008(1).

[3]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国际视野范文篇8

一、“人道主义干涉”的界定

“人道主义干涉”,是指在没有被干涉国政府同意的情况下,出于人道主义原因对该国实施武力干涉或以武力干涉相威胁。它包括两类行为:一类是为了人道主义目的而实施的强制行动,它是在出现大规模侵犯人权的情况下,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七章,由全球性或区域性国际组织实施的或者由其授权而进行的集体干涉。另一类是没有授权的单方面的或由多国进行的干涉。后者是一种狭义的人道主义干涉,它是由一国或多国对另一国以武力相威胁或使用武力,旨在中止或预防大规模地、严重地侵犯基本人权。这种以武力相威胁或使用武力的行为,既没有事先得到联合国有关机构的授权,也没有经被干涉国合法政府的同意,本文主要针对后者加以阐述。

二、“人道主义干涉”理论在国际法发展史上的演变历程

(一)“人道主义干涉”在早期国际法学说中的反映根据国际法的权威学者西奥多·默柔(Theod-orMeron)近年来的研究,“1648年威斯特伐里亚和会以前的一些国际法著作表明,人类社会共同利益的概念以及现代人道主义干涉权利在格老休斯(Hu即Grotius)之前就已形成。”川(丹,一”)西班牙法学家维多利亚(1483一巧46)指出,按照国际法,对于拒绝给予本国臣民以基本人权,例如自由从事宗教权利的国家,可以进行干涉。川圣·托马司·阿奎那司(St.ThomasA明inas)也认为,“在某种程度上一国君主有权基于宗教的利害关系干涉另一国的内部事务,如果后者虐待它的臣民超出了似乎可以能够接受的程度。”

国际视野范文篇9

最近几年,随着国家反腐败力度的加大,贪官外逃现象也愈演愈烈,引起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同时贪官外逃成为严重影响中国国际声誉的重大问题,也成为中国法治发展的严峻挑战。余振东、杨秀珠、蓝甫、高严……这是一串熟悉又陌生的名字,他们无一不是敛财数千万乃至十数亿元的腐败分子,他们中有人外逃多年后被引渡回国,也有人至今仍逍遥法外,在国外过着富豪般的生活。根据中国商务部研究院在《离岸金融中心成中国资本外逃中转站》报告中的不完全统计,我国外逃贪官目前有4000多名,卷走的资金约在500亿美元左右。我们必须深刻反思难引渡这种现象背后的制度性缺陷,才能真正从制度上建构起遏制贪官外逃的法治长城。

二、我国在引渡贪官过程中遇到的障碍

在国际法上,引渡是指一国把在该国境内而被他国指控为犯罪或已被他国判刑的人,根据有关国家的请求移交给请求国审判或处罚。在现代国际关系中,引渡制度是一项国际司法协助的重要制度,也是国家有效行使管辖权和制裁犯罪的重要保障。然而各主权国家并没有必须引渡的义务,引渡的法律依据主要为含引渡条款的国际条约、国际公约以及相关国内立法。我国在贪官引渡的过程中遇到各种掣肘,其中主要面临两大障碍。

(一)政治犯、死刑犯不予引渡原则。政治犯不引渡原则是一个很大的障碍。政治犯不引渡是引渡上的一项基本原则,是各国公认的一项国际法原则,即一国对于在其境内的某一外国人因民族、种族、国籍、宗教、参加某一政治团体或具有某种政治观点而遭受其本国或居住地国通缉、审判或判刑而给予庇护,拒绝将其交给其本国或经常居住地国。该原则形成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后西欧一些国家的国内立法和各国间的引渡条约的规定。1793年《法国宪法》中规定:法国给予为争取自由而从本国逃亡到法国的外国人以庇护。这是关于庇护政治犯的立法的开端,也为政治犯不引渡原则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833年,比利时制定了第一个禁止引渡政治犯的法令。后来,在欧洲国家间订立的引渡条约中,大都有政治犯不引渡的规定。这样,政治犯不引渡就逐渐成为各国普遍接受的原则,现在已成为各国公认的国际法原则。中国外逃的贪官往往因为以"政治犯"为由,避免被引渡。

此外,我国经济犯罪的死刑问题是影响贪官引渡的重大障碍之一。在国际社会,死刑犯不引渡是一条传统的原则。有些国家即便没有废除死刑,他们只要断定你要判这个人死刑,通常情况下也不会引渡,以显示他们对"人权"的保护。哪些条件可以引渡,哪些条件不可以引渡,更多取决于其本国法律的具体规定,各国之间法律存在的差异,也会造成引渡的障碍。与此国际潮流所不同的是,我国刑法中目前仍广泛存在死刑。从学理上讲,贪官的确未必都需要判处死刑。但实际情况是,由于出逃贪官的犯罪数额都特别巨大,如果按照既有的法律规定,几乎无一例外地都会被判处死刑。在这一点上,我们与许多国家存在制度上的差异,而且是较为严重的制度分歧。尤其是在特别强调人权保障的今天,死刑问题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许多国家以人权保障为由不向中国引渡或外逃经济犯罪的嫌疑人,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国际视野范文篇10

一、从国外德育的出发点看其形式的可借鉴性

二战以后,日本特别强调素质教育,强调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这在客观上对日本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有人研究,日本的基础教育采取“平等教育”模式,这个平等是政策的平等、制度的平等。从硬件上或宏观上看,他们不设重点和非重点学校,不搞重点和非重点班级,实行校际之间教师轮换制,尽量不出现师资、设施、设备上的差距。从微观上看,更多的也是最重要的“平等”体现在学校、教师的教育活动中。如:他们尽量不将学生序列化;教师不表现出喜爱优秀学生或讨厌成绩不好的学生;成绩通知本人,不在班级公布;不进行类似“三好生”的评比;等等。在教育活动中,他们更强调指导,淡化评价。这种教育的效能有三点:

1.促进学生保持一种上进心。教育社会学认为:教育不仅是知识的灌输的过程,而且是学生之间人际关系相互作用的过程,即社会化的过程。学习成绩固然是教育要关注的,但不是惟一,教育还要关注社会意识的形成。社会意识包括自信心、上进心等,是对各自将来所要达到的社会地位的期待和努力目标。自信心、上进心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显得特别重要。日本的学校教育最大限度地控制学生社会意识的过早分化,让大部分学生不会产生自卑心理,保持着积极向上的良好心理状态

2.强调让每一位学生都努力。日本的“平等教育”不是教育过程中的机会均等,而是结果的平等。这意味着比起培养优秀的学生,提高先天不足的学生的素质要花费更大的工夫。为了达到结果的平等,在指导上,他们不得不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条件选择不同的教育内容和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让每一个学生都必须努力。

3.有利于延续习惯性的上进欲望。日本的上进教育、努力教育,使大多数学生能保持一种上进心,较好地完成学业,具有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同时,由于这种教育使大部分人成人后能延续为习惯性的上进欲望,也使大部分人长期处于“加温”状态,保持上进心,所以形成了日本人特有的敬业精神,并带来了全民素质的提高。

二、从国外德育的过程看其方法的可接受性

德育的效果与德育的过程是紧密相连的,在这个过程中,国外采取的方法值得借鉴。这里主要就德育的渗透性进行分析。

1.德育者自身的渗透。首先,德育渗透在教育者自身的教育中,这就是常说的德育者先育德。德育者自身的德性、德行本身就是德育的可贵资源,表现在德育者的道德境界、责任感、敬业精神、为人处世的方式等等,都影响着受教育者。其次,德育的过程是互动的。有责任感的德育者在施教过程中不但能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提高,而且能在双向互动的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对策、采取新的方法,创造性地开展德育工作。

2.德育目标的渗透。学校德育同样有个全员德育、全过程德育的问题。学校的目标是培养人,整个的教育过程就是培养人。学校的德育应该与学校的文化教育结合起来,还要与成才教育、做人教育结合起来,与建设者、接班人培养结合起来。如果只注重“立竿见影”式的教育、“轰动效应”式的教育,往往导致教育的偏颇,产生负面影响。

3.内容的渗透。一是政治理论的渗透。学校是进行德育的主要阵地,在这个阵地上一定要用我们的价值观去占领。西方在这方面的做法非常周密,有系统,几乎是无孔不入、无时不有。二是倡导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渗透。掌握高科技的人缺失人文精神,不仅不利于个人的完善,而且有可能危害社会。

4.德育措施的渗透。首先,要坚持德育的全员性。德育应当渗透于“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形成全员育人的一体化机制,使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其次,要坚持德育的辐射性。可以从课堂教育中辐射,也可以从课外活动中辐射;可以从校内教育中辐射,也可以从校外影响中辐射。第三,要坚持德育的多维性。学校的教学是育人,管理是育人,服务是育人。不能只重视教的功能,忽视管的效用;也不能只强调管的权威,忽视服务的责任。

5.德育环境的渗透。在世界教育史上,苏格拉底与普罗塔哥拉曾经为美德是否可教可学的问题争论不休,这里涉及到环境育人、环境育德的问题。德育工作要取得成效,必须加大资金投入、智力投入、精力投入的力度,重视环境的渗透,否则,很难取得效果。

三、从国外德育的效果看其举措的可操作性

综观各国德育的发展情况,一个显著的发展走向就是有明确的、体现民族特点的、符合德育规律的德育思路,这给我们的启示较大。新加坡作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始终把德育作为抵制西方负面思想影响、提高公民素质、稳定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他们的德育理性思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