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实务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2 20:05:45

国际贸易实务

国际贸易实务范文篇1

1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介绍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国贸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国际贸易专业实操性最强的一门课程。该课程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该专业学生就业率的高低、以及学校未来的发展。国际贸易实务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内容覆盖面很多,主要有国贸贸易惯例、术语,外贸合同中商品的品名、数量、质量、包装,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商品的检验,货物的运输与保险,货款的支付,贸易方式等等。

2国际贸易实务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独立院校的国际贸易实务教师,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下。2.1学生英语水平过于薄弱,双语教学效果不佳独立院校的学生大部分英语水平较差,这就使得很多独立院校很难实现双语教学,即便已经开设双语教学模式但由于学生很难听懂,效果也不理想。双语教学沦为一种形式。2.2任课教师理论性强,但缺乏实践经验不少独立院校的国际贸易教师虽然毕业于国内外名校,但他们很多一毕业便到高校任教,没有实践教学经验。以山西某独立院校为例,国贸专业共有5名专职教师,分别来自于山东大学、兰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及韩国东亚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理论知识很丰富,但没有一名老师在外贸公司系统学习过。甚至有不少国内重点高校的国际贸易专业教师也从未到企业系统学习过外贸知识。2.3教学模式和方法上存在不足长期以后,我们一直是老师的教、学生的学,过分注重知识的传输,而忽略了学生的消化、吸收。大多情况下,老师课下辛苦备课、准备充分,课上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而学生们有的不停的做笔记,有的玩手机。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理论教学方式早已不再适应《国际贸易实务》这类实操性很强的课程教学需要。2.4教材内容编排不合理首先,教材更新速度慢。目前比较权威的国际贸易实务的教材是黎孝先的国际贸易实务,目前已有五版,虽在不断更新,然而更新的速度依然远远落后于外贸的发展。其次,内容编排顺序不合理。大部分实务教材在内容等的编排上是根据外贸的流程编写的,术语、合同的签订、运输、保险、货款的收付、争议的处理等,但也存在个别不足。如,黎孝先《国际贸易实务》(第2版)进出口商品的价格确定放在了保险之后,作者认为价格应与品名、品质、数量、包装一起放在第四章。而且,在现实的外贸过程中,有时候并不像我们的教材编写的那样有那么严格的逻辑顺序,似乎告诉学生外贸中他们就该遵循那样的次序进行外贸操作。最后,大多数教材过于理论,具体操作讲述不具体。比如,大多数教材都告诉我们《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共有11种贸易术语,也大篇幅地介绍了它们具体的中英文名称、进出口报关、运输、保险、适用的运输方式等,但却没有一篇具体的英文贸易术语案例、也没有告诉学生如何根据不同的情况具体选择术语。

3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的措施

3.1树立“专业+外语”的专业培养模式“专业+外语”的专业培养模式可以使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在毕业时有所优势,更有利地进入外贸公司。推行“专业+外语”的专业建设模式可以从三个方向入手;第一,加大英文类课程教学。除有外语学院担任大学英语课程外,本专业可通过《商务英语口语》、《金融英语视听》等英文教学课程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第二,组建国际商务特色班。国际商务作为国际贸易专业的分支学科具有较强的社会应用性,通过采取邀请外教进来授课以及交换学生出国学习、联合培养等多种方式,可以极大地提高国贸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3.2培养 “双师型”教师为了大力提高国际贸易实务任课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学校可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方式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一方面学校可组织实务课教师到外贸企业进行集中的参观、学习,通过同外贸人员的交流及相应的培训,迅速提高高校教师的外贸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学校可向高校或企业聘请有经验的教师或专家学者来学校授课,也可招聘有外贸经验的老师来校任教。3.3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变“以老师为主题“为”以学生为主体”,建立“翻转课堂”。在课前,准备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比较简单的、经典的国际贸易实务案例供学生学习讨论,老师也可通过发送教学短视频的形式让学生提前观看。课中,做到“排忧解难”。单纯的理论知识点讲解会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没有兴趣。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把提前准备好的案例或短视频结合本节课内容相互讨论,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3.4把握国际贸易前沿,教学内容做到不拘泥于教材国际贸易瞬息万变,国际贸易实务中的实践也时刻在更新在变动。贸易实务课程教学要充分体现它的与时俱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到教学、科研、实践一体化,教材是基础,但教材内容具有时滞性,甚至有些教材内容是不正确不合理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依赖于课本,尽信书不如无书,应及时补充更新的知识。如,在国际贸易实务中报关环节,2016年之前的教材几乎没有涉及到一体化通关。

4结语

在独立院校中,传统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上严重趋同,教学模式上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毕业生就业前景严峻,专业口碑日益下降。高校及教师只有做到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市场化、师资队伍双师化、课程建设精品化、教材编写应用化、实践教学仿真化、教学管理制度化、教研科研一体化才能在“一带一路”的浪潮下抓住机遇,乘风破浪。

【参考文献】

[1]郭楠.关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改革[J].商界论坛,2012(09).

[2]高静.关于国际贸易教学改革的尝试[J].商情,2011(04).

[3]邵艳红.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探讨[J].经贸实践,2017(09).

国际贸易实务范文篇2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翻转课堂;模式设计

“翻转课堂”的出现引起了教育界的极大重视,2015年总理提出“互联网+”,使这种线上学习,线下知识内化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我国不断发展,很多学校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探索,但就目前而言,我国学者对翻转课堂的概念、特点等进行大量的研究,而对高校具体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研究较少。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深,我国的对外贸易日益频繁,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作为国贸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即以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程为例,探析“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改革。

1“翻转课堂”模式的内涵和特点

1.1“翻转课堂”的内涵

“翻转课堂”模式,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一次革新,2011年兴起于美国。所谓翻转课堂,是指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完成知识的初步吸收,课上通过各种教学形式完成知识的内化。

1.2“翻转课堂”相比传统课堂的特点

(1)角色转变。“翻转课堂”将教师从传统课堂的大量授课时间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教学设计、教学课堂组织、教学引导上;将老师从知识的讲授者变为引导着;将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2)教学方式变化。“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将传统课堂的课上知识讲授,课后知识内化变为课前知识传授,课上知识内化,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3)课堂形式变化。传统课堂的课堂形式主要是课堂学习,即老师讲,学生听,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性较少。“翻转课堂”的课堂形式、课堂学习、课堂讨论以及课堂互动等多种形式,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互动性较大。

2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2.1必要性

首先,在知识传授方面。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利用课堂时间进行知识讲授,由于时间有限,传授的知识也比较有限。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如进出口贸易流程、国际贸易术语、货物运输保险、货物运输方式等,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教师在进行知识讲授时着重对“是什么”进行讲解,而对“为什么”和“怎么样”则涉及较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学效果。其次,在学生知识内化方面。传统教学模式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对知识是被动接受。国际贸易课程的操作性和实用性较强,传统课堂上教材语言和实际的操作相脱节,使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掌握比较困难。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着知识传授和内化掌握两方面的不足,无法完全满足人才培养需求,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具有很强的必要性。“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决定了它非常适合国际贸易实务这样操作性和实用性很强的课程。

2.2可行性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硬件和软件资源的丰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具有可行性。首先,在硬件方面。随着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普及程度不断提高,教师和学生基本都有自己的数字学习用品,学校的计算机房等设施也能随时供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使用,保证了师生都具有满足“翻转课堂”需求的硬件工具。其次,在软件方面。除了免费的学习网站外,还有如课程管理系统等学习系统,以及视频制作软件等工具和技术,这些都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软件支撑。

3模式设计国际贸易实务“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

按照课前知识传授,课上知识内化的模式设计。

3.1课前知识传授

(1)创建学习视频。创建高质量的学习视频是实现翻转课堂的重要环节。教师将国际贸易实务教材的内容分模块和板块制作成学习视频,每个视频的时间、内容和设计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一是时间上,每个教学视频时间不长于15分钟,时间太长不利于学生吸收掌握。二是内容上,视频的教学内容要侧重“短和精”,一个视频内容可只讲一个知识点,但要将这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讲清楚,可结合相应的案例进行讲解,每个知识点后布置下相应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三是视频设计上,多用动画、动图、PPT、板书等,力求生动形象,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将视频创建好后放在相应的学习平台上供学生课前学习使用。(2)整理上传辅助学习资料。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涉及的知识面较广,教师要搜集整理相应的辅助资料上传至相应的学习平台,供学生学习查阅,加深对该课程的理解和掌握。资料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案例资料。教师除了在学习视频内容上结合相应案例进行讲解外,要在教学平台上放置更多的案例分析,让学生自主学习、理解和掌握。二是延伸学习资料。在学习平台上整理出该课程的延伸学习资料,供学生拓展知识面,加深理解,如各国的经济文化概括,进出口贸易的政策制度和法律条文等。(3)线上练习。一方面,教师在学习平台上布置练习作业让学生完成。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学习系统里通过相应的软件进行国际贸易进出口业务操作,将所学知识加以具体运用。

3.2课上知识内化

课上知识内化让学生更加主动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有效地组织课堂,引导和启发学生。“翻转课堂”对教师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翻转课堂”可以通过以下形式组织。(1)学生进行学习展示。每次课让1~2名学生对课前视频学习的知识点在课上进行8分钟左右的展示,展示形式可为PPT、视频、板书等。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思维方式理解所学知识,拓展思维空间。学生展示完后,教师可以先让其他学生进行点评,最后再由教师进行点评并对相关内容进行讲解。这样的教学形式,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同时,通过展示、学生讲评、教师讲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也能够检验学生的课前学习效果,督促学生自觉完成课前学习和准备。(2)解答学生疑惑。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翻转课堂”课前学习着重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课上完成对知识的内化,着重在于教师与学生进行“为什么”和“怎么样”的探讨和交流。如在课上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类型的公司在进出口业务中应选择哪个贸易术语,什么样的结算方式,投什么样的保险,可以进行怎样的融资等问题,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3)学生角色扮演。国际贸实务课程中涉及到进出口贸易流程和相关当事人,在课堂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身临其境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学生可选择不同的贸易术语、不同的结算方式、不同的运输方式、不同的角色在课堂进行角色扮演完成进出口贸易流程,可以自由发挥,也可以模拟实际生活的进出口业务往来等多种形式呈现。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课前知识传授将传统课堂有限时间变得无限,将讲授知识次数的有限变为无限。线上视频可以重复播放,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便于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掌握后,学生可以进行线上练习,加深对知识的巩固。课堂上通过知识展示、角色扮演等形式不断强化课前学习效果,最大限度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进出口业务中的具体问题,全方位提高教学质量。

4结语

随着“翻转课堂”的出现和普及,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的特点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贸易实务理论课程有实行“翻转课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国际贸易理论实务课程的“翻转课堂”的模式设计:通过创建学习视频、整理上传辅助学习资料以及线上练习完成课前知识传授和通过学生进行学习展示、解答学生疑惑以及学生角色扮演完成课上知识内化。通过“翻转课堂”,能有效地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的相关知识,并能更好地应用于实践,做到学以致用。

作者:吴文平 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2014(7).

国际贸易实务范文篇3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概括为顺应我国时展的需要,我国的企业在日常运行的过程中积极促进国际贸易实务作业的稳步开展,并由此为各类贸易活动开展奠定基础。目前,作为国际贸易实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市场的营销策略往往对贸易实务作业的开展产生较为直接的影响。本文基于此,着重论述国际市场营销策略的内涵,并就其在国际贸易事务中的实际运用进行分析,希望由此促进我国对外贸易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国际贸易实务发展形势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以及完善。在这样的背景下,各企业的国内外竞争压力不断加强。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政府部门鼓励企业走出去,加强对外贸易活动的开展,为此加强了各类扶持作业的开展,目前,我国企业的国际贸易资本投入呈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而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各类资本的全球化运输趋势加强,而这也就为国际贸易实务的进步以及开展奠定了基础,从而实现了其全方位的发展。相关的数据调查研究显示:近年来,我国的国际贸易量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而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也更加活跃,最终导致国际贸易实务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再者,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革新,我国的对外贸易事业朝着网络化的方向发展。现阶段,网络等高新科技逐步走入人们的生活中,并融入到国际贸易实务中,实现了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并由此实现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外贸从业人员需要实现网络等技术的合理化运用,并由此确保企业运行便利性、工作质量的提升。最后,由于各地经济政策以及文化因素差异性较大,故而导致各地的文化状况成为了影响国家贸易事务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事实上,不同于传统的市场经济贸易,国际市场贸易活动在推行的过程中需要国家借助出口、进口等交易活动的开展,促进各国之间的双赢,并由此带动国家交流的增强。一般而言,外贸从业人员在推进国际贸易实务作业的稳步开展过程中,需要对国外文化进行理解、尊重,为了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工作人员还需要加强对于国际消费需求等因素的了解,进而实现产品针对性的提升,从而减少麻烦,促进利益的共赢。

二、国际贸易实务中国际市场营销措施

为了进一步带动我国国际贸易实务作业的稳步开展,外贸从业人员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于国际市场营销策略的分析以及制定,从而促进更高经济、社会效益的取得。关于国际贸易实务中国际市场营销措施,笔者进行了相关总结,具体内容如下。(一)提升营销措施的针对性。目前,我国的相关企业在推进国际贸易实务的稳步开展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依据市场需求,促进市场营销目标以及框架体系的构建,并以此为基础确保各类措施以及手段的科学确定,从而保障营销策略的顺利实行。目前,为了保障我国市场营销策略目标的有效开展,外贸从业人员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需要构建起“STP营销策略”。如图1,在该策略的框架体系中,所谓的“S”指的详细的开展市场划分工作,而“T”则是进一步明确目标市场,“P”则是准确地进行市场定位。总而言之,在进行市场策略目标的分析以及确定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制定详细而又全面的市场定位、分析工作,并通过相关数据构建起完善的营销策略,保障国际贸易实务中市场营销。图1STP营销策略图基于此,为了进一步保障我国国际贸易事务中市场营销工作的稳步开展,工作人员需要加大对于各国家市场行情的详细了解、划分,找出贸易国家的市场需求,掌握客户的消费心理,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经济利益。(二)及时掌握国际贸易的动态。为保障国际贸易工作的稳步开展,工作管理人员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需要积极开展前期准备工作,并对各类国际贸易动态进行全面、有效的掌握。一般而言,该工作的稳步开展才能够确保企业在业务开展的过程中能够对贸易市场的质量、结构进行全面的分析以及构建。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企业往往借助线上、线下的方法对贸易动态进行把握。一方面,工作人员在推进线下贸易的开展过程中,需要在各贸易交流的区域设置信息回收站点,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各类数据的收集分析工作,明确贸易市场的需求与供给关系,最终带动贸易实务工作的稳定运行。再者,线上贸易作业的开展,无非是其实现国际贸易网站平台的构建以及完善,并借助各类网络、媒体平台的构建,加强对于贸易信息的实时了解,从而由此掌握贸易需求。事实上,工作人员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需要借助上述的两大方法对市场信息进行全面的调研,从而由此促进国际贸易实务市场营销策略的构建,保障国际贸易实务的稳定运行。(三)调查消费人员状况。在市场营销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消费者作为主要的参与者,其实际的需求往往会对贸易额等参数产生较大的影响。基于此,企业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于消费者实际需求的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制定科学的策略。在构建国际贸易的营销策略作业时,工作人员需要加大对于消费者的研究,并对现有的消费者群体进行科学的维护。为保障维护作业效率的提升,管理人员需要借助消费者需求反馈分析等手段进行满足消费者需求产品的设计。另外,管理人员以及业务员需要依据不同地区的经济、文化差异性,对各类产品进行优化设计,从而确保产品能够与消费者的实际经济状况相匹配。总而言之,技术人员在策略构建方面需要凸显出这一差异性,并借助不同的规则来接待不同客源,为国际贸易实务的稳定发展做出巨大努力。(四)提高产品和服务的整体质量。一般而言,消费者在产品购买、使用的过程中,其往往注重产品的质量以及销售的服务。基于此,我国的企业在推行国际实务贸易的过程中,需要对产品的质量、服务状况进行把握。在产品质量把握作业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依据IS09000标准对产品质量进行检测,并依据国家的相关标准、规范对对外贸易市场质量进行实质性把握。以纺织轻工业的国际贸易为例,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依据相关标准,对全过程进行管理、分析。如图2图2纺织轻工业的国际贸易质量检测流程再者,企业的工作人员还需要对产品的服务质量进行有效保障。事实上,该类保障作业的稳步开展,往往能够确保服务实质性的增强,并由此实现国际对外贸易企业的整体形象的提升,保障消费者的满意程度,确保企业在国际贸易竞争中脱颖而出。(五)合理拓展市场规模。作为经济贸易的基础,市场规模的大小往往对贸易的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基于此,企业管理人员需要对市场进行分析整理。在此过程中,为了进一步促进市场稳定发展,保障对外贸易作业的提升,企业需要实现对于新市场的开拓,并由此满足国际贸易实务对市场需求的进一步满足。企业在推展外贸市场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于贸易售后服务的进一步完善,并由此带动企业价格的合理化调整,并进一步扩大宣传作业,从而由此增大企业的新市场份额。以出口贸易为主的企业在业务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于这一措施的构建运用。相关的作业实践显示:只有完善自身的售后,保障市场及客户源的稳定,才能够占取更多的市场份额,使得新旧市场共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国际贸易实务稳定发展。

三、国际贸易实务市场营销策略中应注意问题

为保障国际贸易实务市场营销策略作业的稳步开展,工作人员需要对相关作业的应用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促进各项作业效率的提升。(一)注重地区经济差异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我国的贫富差距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基于此,企业在对外贸易的市场营销设计作业过程中,需要加大对于各类差异性问题的尊重,并依据经济的发展水平,加强对于营销策略的制定,并借助降价营销方式实现当地市场的进一步巩固,让市场的产业链更加稳定。(二)更新国际市场的营销策略。就市场外贸交易而言,信息的流通成为了企业运行发展的首要资源。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需要依据时展的需要,实现贸易市场的开拓,并进一步完善市场营销。目前,我国的国际贸易企业市场营销工作的开展往往会对客户生活造成较大的影响,并由此实现生活质量的优化。基于时代的发展以及客户需求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市场营销作业在开展的过程中需要为用户提供更全面的国际贸易产品与服务,并由此实现国际市场营销策略的及时更新,确保各项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能够顺应时展的需要,优化国际贸易市场的结构。(三)培养、管理国际贸易人才。为了进一步促进国际贸易实务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企业在实际的业务开展过程中加强对于出口贸易企业的人才资源的管理以及开发。作为出口贸易企业管理作业的稳步开展,工作人员需要实现优人才资源规划工作的稳步开展,并由此实行国际贸易人才利用率的最大化。在此过程中,出口贸易企业往往能够通过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对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并对外贸人才的缺失进行及时补充。总而言之,通过对外贸企业的人才管理工作的开展,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全企业国际贸易专业水平的提升,并促进作业人才的素质以及能力的培养。

四、结束语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国际贸易实务作业的稳步开展,技术人员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加强了对于市场营销策略的开展。本文着重分析了国际贸易实务作业的内涵,并就经营策略的制定进行分析。笔者认为,随着相关措施的落实到位以及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国际贸易必将获得长足的发展,实现各项效益的取得。

参考文献:

[1]王晓昌.论国际贸易实务中国际市场营销策略[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7,(01):126-127.

[2]王庆国.国际贸易实务中国际市场营销的策略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04):237-238.

[3]许杰,曲伟强,韩经建.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S1):81-96.

[4]孟繁华.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内容的探讨[J].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3):111-114.

[5]查贵勇.国际商务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以上海海关学院为例[J].上海海关学院学报,2012,33(05):118-126.

[6]汤洪平.基于“互联网+”的国际贸易实务发展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9(16):91-95.

国际贸易实务范文篇4

1.改变学生对传统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考试的心理依赖

传统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考试学生只要在期末时复习的好,“背”的好就可以通过,这种心理依赖首先要破除掉。要充分发挥考试的多种功能,摒弃参加一次考试就能下定论的不科学的方法,要树立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并重的思维模式,让学生重新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要改变过去以单一指标为多次综合指标全方位的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考试要得到的是一种综合评定,而不简单的只是分数的体现。要明确考试不是目的而只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更好的提高综合能力的一种手段。

2.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考试要与教学目标相一致

社会的需要决定着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方向,培养具有主观能动性,创新能力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就是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目标。考试的结果与教学目标不一致就降低学生专业学习的效率,更不利于学生今后的专业素质的培养且对于学生今后的就业也会产生负面的影响。所以,考试的设计要与社会的需要相一致,要建立一个即能体现学生对于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又能突现学生综合能力的考试模式。

3.考试的内容要具备有效的专业能力的考察点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考试内容要具备明确的专业技能考察点,要与实际的国际贸易实务操作技能相一致,通过考试可以对学生掌握的专业能力有一个较为真实的认识。如要考查学生对于贸易术语的掌握程度,就不能单纯的只是针对贸易术语进行提问,而要设计一个情景,通过这一情景来评估学生对于相关贸易术语的掌握情况,这样即明确了要考查的专业能力还能促使学生主动了解相关知识的动力,提高学生对于专业课学习的兴趣。只有专业点设计的明确学生才会知道要考什么,要学什么。4考试的内容设计要与资格考试内容相挂勾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在相关的资格考试中也占一定的比例,以报关员资格考试为例,国际贸易实务知识占总成绩的20%左右。学生要报考报关员资格考试时,国际贸易实务的内容都要重新学习,主要的原因就在平时授课时所讲的内容及期末考试时所涉及到的内容与资格考试相比重点不明确。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可以把资格考试涉及到的内容放到平时的授课环节,在期末考试的卷面设计上也要有一定的倾斜,让学生对于所学更加明确,更加具体,对于考试更加的用心。

二、传统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考试模式改革

1.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考试由结果考核变为过程考核

传统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考试是在学期期末时进行一次性的终局考试,现为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对技能的掌握水平。应把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按照实际的业务流程进行划分,把每一个阶段看作一个过程实行过程性考核,全部过程通过,此门课程才算合格。学生在平时的课堂学习时就产生了紧迫感,认识到不认真对待每一堂课,每一个过程,难以通过此门课程。这样即达到了考查学生每一个阶段技能水平掌握的情况也让学生对国际贸易实务的实际业务流程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为学生今后参加就业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2.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考试由单一闭卷考试变为多种考核模式共用

传统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期末考试多以闭卷形式为主,学生通过考前的集中复习通过考试,此种形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教学要求,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调整。可以根据教学的不同需要采用闭卷、开卷及上机模拟等方式进行。闭卷考试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基础理论性知识的掌握情况;开卷考试则能考查出学生对问题的深入认识,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上机模拟考试则让学生对国际贸易实务的各个流程有一个更加直观、全面的了解,更能反映出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只有这样多种方式共用才能真正的体现出学生对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学习情况,也更加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主动性。

3.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考试由理论考核变为实操考核

传统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考试主要是对理论知识点的考核,现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的用人需要,要变为对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要把考核建立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上,融合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教育。

三、结束语

国际贸易实务范文篇5

1、专业核心课程的确立

确立了本专业的定位之后,在与行业专家座谈的基础上,我们结合高职院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学生今后主要的就业岗位,确定了包括《国际贸易实务》、《外贸跟单实务》、《外贸单证制作》、《进出口报关与报检实务》等在内的专业核心课程。在开设时间的安排上,除了考虑课程间内在的先修、后续的逻辑关系,还结合本专业学生的考证需要进行统筹规划。比如之前所提到的《外贸跟单实务》安排在一年级第二学期,《进出口报关与报检实务》安排在二年级第二学期。这样,一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以岗位工作的要求、岗位证书的要求为基础,讲授的针对性大大加强;二来学生在一个学期的学习之后,也可以直接参加有关的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

2、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

1.课程开发的理念与思路

在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专业标准与课程建设的大背景下,进行课程开发,首先要进行的工作就是对有关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在此之上得出任职于该岗位所应该具备的职业能力,进而以原有的学科体系知识形成有关的学习领域。最后,通过学习情境的设计使抽象的职业能力与学习领域具体化。

2.课程整体设计———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为例

《国际贸易实务》是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应用英语、商务英语、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专业的专业课程。本课程在开发过程中,主要注重其基于工作过程的特点,充分体现课程的职业性和实践性。

1课程设计

在课程整体设计方面,《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以职业岗位为基础,典型工作任务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与商品本身相关的模块,具体包括商品的品名、品质、数量、包装、价格和贸易术语等内容;与物流有关的模块,具体包括货物的运输和保险;与资金流有关的模块,具体包括货款的结算工具与结算方法;与业务善后有关的模块,具体包括检验、索赔、不可抗力和仲裁条款;与合同有关的模块,具体包括合同的签订与履行等。为了减缓理论知识的抽象性,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国际贸易中的典型产品,以其为例,结合理论知识的讲授,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具体选择什么样的产品,可以结合当地的经济特色来确定,也可以结合与学院有合作关系的外贸企业的实际情况而定。对于我院来说,结合上述两方面的因素,可以将纺织品等选择为国际贸易的典型产品,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具体的某一种或某几种产品完整的进出口过程。在学习情境的设计方面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反映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需要。比如,选择纺织品为典型产品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在学习情境设计上,应该包括辅料进口、面料出口、成品出口等学习情境。

二是反映学生知识、能力以及职业素养发展的需要。比如在以上学习情境中,既包括与本课程密切相关的国际贸易知识、国际贸易惯例等,还包括市场营销的知识、商品学的知识。要求学生要具备一定的业务处理能力、商务谈判能力、政策理解能力等,更要具备一定的责任感、团队精神和职业道德。

三是反映学生在知识迁移方面的需要。确定了典型的国际贸易产品后,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安排学习情境,使学生先接触辅料、面料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纺织成品的学习,符合一般的认知规律,从而在走上工作岗位后,适应更多的国际贸易产品的业务工作。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同时,可以将学生组建为各个学习团队,在不同的学习情境中,由各个团队分别扮演进口商、出口商等不同的角色,从而使学生设身处地地了解某一种典型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交易环节,以及每个环节的工作要点。我院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已经建成两个国际贸易实训室,其中都包括了业务洽谈、单据处理等相对独立的功能区域。这些可以满足学生在学习合同起草、单证缮制、进出口报关报检等知识的需要。同时,实训室也安装了相关的国际贸易实训软件,力求做到每一个模拟的环节与外贸公司的真实操作基本相同,让学生在校内实训期间对国际贸易业务就能有总体的把握。

2课程评价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围绕典型产品的国际贸易业务进行课程评价,采用阶段性的考核方式。按每个学习情境的阶段考核,占最终成绩的60%;平时的作业成绩占最终成绩的20%;学习态度、出勤率等占最终成绩的20%。

二、高职院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课程体系

我院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有公共基础学习领域(公共课)、职业能力学习领域(专业课)加文化素质延展课(公共选修课)组成。公共基础学习领域的课程各专业的安排相差不大,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计算机应用基础、经济应用数学、大学英语、军事理论课等。职业能力学习领域主要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主要包括经济学基础、管理学基础、电子商务应用基础、国际贸易实、外贸跟单实务、国际结算实务、外贸单证制作、外贸货物运输与保险、报关与报检实务等课程。

三、高职院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标准

国际贸易实务范文篇6

[论文关键词]贸易实务双语教学

《国际贸易实务》是国际贸易专业的一门核心基础课程,它以国际贸易具体流程为主线,系统地介绍了国际贸易各个环节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该课程涉及到国际贸易理论、国际商法、保险、运输、金融、商品检验等诸多方面的知识。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日趋明显,在高校开展《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双语教学具有实际的意义。

一、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实践的模式

在本世纪初全国高校开始普遍开始尝试双语教学之时,就纷纷开始尝试运用双语的方式进行教学。在这期间有成功、有失败,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高校教师们根据自己所教学生的基本情况及自身的知识水平,探索出来几种针对该课程讲授方式的几种模式。

(一)半外语型即使用英文教材,教师用汉语讲授。这是初级形式的双语教学模式,适合于学生外语基础和接受能力相对薄弱的情况。

(二)混合型即直接使用英文教材,教师用英文和汉语交错讲授。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知识,对教师的要求也相对要低一些。

(三)全外语型即直接使用外文(英文)原版教材,教师用外文(英文)讲授,学生以外文(英文)接受所学知识。这是高层次的双语教学模式,对教师和学生的外文水平要求较高。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国学生在普及教育阶段,外语的学习主要是以学生的读写能力为主,这直接造成我国高校在进行双语教学时多不能贯彻全外语型教学模式,而多停留在半外语型和混合型教学模式上。

二、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选择的困难

按照许多学校规定,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材的选用标准为原版英文教材,也有相对宽松些的要求,使用中英对照的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材。就全英教材来讲,目前国内可使用的有两种途径。一个是从外国引进的原版全英教材。由于这些教材与中国的实际国情不相匹配,故很难采用。一个是国内一些知名专家学者所编著的全英的贸易实务教材,如帅建林编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际贸易实务》(英文版)、对外经贸大学周瑞琪主编的《国际贸易实务》(英文版)。但是由于我们高校学生普遍英语程度及专业英语水平所限,纯英文版的外贸书学生学习起来不易全部吸收。需要一些汉语的外贸书籍做参考才好。但是从学生经济状况而言很少有学生为了学习一门课程愿意购买两个教材的。这就需要中英文对照的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材。但是或于客观条件所限,就笔者进行实务双语教学中所见,很多教材的内容还需要充实,编排也还需要完善。

(二)学生学习的困难

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英语的热情上一般要高于其他的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但是纵然有这份对英语的热情,也难以抵挡他们在学习贸易实务双语课程上的畏惧感。直接造成这种心理的原因主要有三个:1、自身水平所限。全英课件看不懂,全英讲授听不懂,全英教材看不懂,这样的现象在贸易实务的双语课程上是很普遍的事情。2、英文专业术语多。国际贸易实务中很多专业性的术语,用汉语讲学生能理清楚其中的关系已经不错,莫说是再转换成英语的术语了。这对于很多学生而言,无疑是难上加难的事情。譬如,IS0、ICC、D/PatSight、hereof,thereto、CustomSfeesandduties等等。3、对于双语课程考试的形式的担忧。笔者平时上课经常会遇到学生问,老师我们这们课究竟怎样考试?是不是都是英语啊。如果双语教学给学生的感觉特别难得话,学生对考试也是充满着畏惧。

(三)教师教授的困难

国际贸易实务本身是专业课,但要开为双语无疑对教师的自身的外语水平也有很高的要求,有的教师迫于学校要求或其他原因,在自身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去开双语课自然是收不到好的效果。但是对于自身外语水平较好的教师教双语课程也是个很大的挑战,怎么让学生既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双语,又能真正地掌握专业知识。全英授课,学生听不懂会抱怨,全汉授课,名不副实。一半英语一般汉语,那一部分应该用哪种语言,也要仔细考虑。教师所要面临的另一个困难是学校对于双语课程的规定,一般学校对双语课程都有较为严格的认定,并且也有严格的教学效果的评定,譬如,教学中英语必须达到50%以上等等。教师面临着是严格按照教学管理制度中规定的英语比例让课还是先放下英语问题先解决学生专业知识掌握问题的两难境地。

三、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教学效果优化策略

虽然在贸易实务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我们仍应看到双语是个大趋势,如能灵活处理,克服其中的问题,我们依然能够探索出一条教学效果较好的途径来。

(一)鼓励贸易实务双语教程的编纂

鉴于前文所提到的困难,我们应该大力鼓励专业知识和英语知识全面的教师编写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程,在编写过程中参考国外职业教育国际贸易实务教材、国际经济法教材、国际商务教材等相关材料,以及我们国内一些权威的汉语版国际贸易方面的教材,去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贸易实务双语对照教材,逐步建立全面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双语教材体系对于一些综合实力比较强的学校甚至可以组成双语教材编写督导小组,以起到督导优化所编教材的作用。这对于我们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是一件大好事。

(二)灵活多样得组织课堂教学

国际贸易实务的双语教学,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为我们每位老师所面临的教授对象不同,所应采取的方式也应该不同。作为双语教师,我们要首先要考虑到学生的英文水平,接受能力,以此为基础再决定究竟怎样来实施双语。譬如,在我国重点本科院校,学生的英文读写能力普遍要高于一般二本院校,这时我们在课件的处理上,就可以大面积使用英语,只对一些术语或较难得词汇予以标注。但是在二本院校,或学生英文读写能力较有限的学校,我们可以使用英文课件,辅之以汉语课件的方式,课堂讲授也要注意对于重点、难点不妨就用汉语来讲,对于比较容易得地方用英语,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就尝试使用此法,实践证明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三)积极探索双语实验教学

目前许多学校的国际贸易专业引入实验软件,进行软件模拟,这其中有北京用友公司的国际贸易模拟流程软件等。这些软件本身的流程中,大量的单据都是英语的。如果教师能够善用这些单据,并在模拟流程中鼓励学生使用英语进行询盘、发盘、还盘的交流,也会起到很好的效果。在实验过程中,还可以有案例讨论,模拟商务谈判等环节鼓励学生用英语来学习。

国际贸易实务范文篇7

实习内容:根据相关的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结合我过的实际情况与国际贸易实践,以出口贸易的基本过程为主线,以模拟设定的具体出口商品交易作背景,针对出口贸易中业务函电的草拟、商品价格的核算、交易条件的磋商、买卖合同的签订、出口货物的托运订舱、报验通关、信用证的审核与修改以及贸易文件制作和审核等主要业务操作技能。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实习目的:培养我们的自学和动手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思维能力。通过进出口贸易模拟实习,让我们能够在一个仿真的国际商业环境中切身体会商品进出易的全过程,能够在实际业务的操作过程中使其全面、系统、规范地掌握从事进出易的主要操作技能。

总结:

经过了两周的贸易实务实习,让我们了解到商务工作挺复杂的,而且在此工作中要有忍心、恒心、信心。

实习中,我们在模拟的商务活动中,有十五个主要业务操作,针对这些操作每天都有不同的心得体会,而且发现了不同的问题,可以说在是受益非浅。

国际贸易的中间环节多,涉及面广,除交易双方当事人外,还涉及商检、运输、保险、金融、车站、港口和海关等部门以及各种中间商和商。如果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整笔交易的正常进行,并有可能引起法律上的纠纷。另外,在国际贸易中,交易双方的成交量通常都比较大,而且交易的商品在运输过程中可能遭到各种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其它外来风险。所以通常还需要办理各种保险,以避免或减少经济损失。

我在此次实习中,了解到实习的具体做法: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在学习本课程时,要以国际贸易基本原理和国家对外方针政策为指导,将《国际贸易》、《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等先行课程中所学到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政策加以具体运用。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对涉及到的内容,可有针对性地带领学生回顾一下,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政策与业务有效地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注意业务同法律的联系

国际贸易法律课的内容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内容关系密切,因为,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成立,必须经过一定的法律步骤,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是对合同当事人双方有约束力的法律文件。履行合同是一种法律行为,处理履约当中的争议实际上是解决法律纠纷问题。而且,不同法系的国家,具体裁决的结果还不一样。这就要求从实践和法律两个侧面来研究本课程的内容。

()加强英语的学习

对于外贸专业人员而言,不仅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必须会用英语与外商交流、谈判及写传真、书信。如果专业英语知识掌握不好,就很难胜任工作,甚至会影响业务的顺利进行。因此,在实习中要求我们加强英语的学习,掌握外贸专业术语基础。

()注意本课程同其他相关课程的联系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与其他课程内容紧密相联。应该将各们知识综合运用。比如讲到商品的品质、数量和包装内容时就应去了解商品学科的知识;讲到商品的价格时,就应去了解价格学、国际金融及货币银行学的内容;讲到国际货物运输、保险内容时,就应去了解运输学、保险学科的内容;讲到争议、违约、索赔、不可抗力等内容时,就应去了解有关法律的知识等等。

()贯彻“洋为中用”的原则

为了适应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国际商会等国际组织相继制定了有关国际贸易方面的各种规则,如《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托收统一规则》、《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等。这些规则已成为当前国际贸易中公认的一般国际贸易惯例,被人们普遍接受和经常使用,并成为国际贸易界从业人员遵守的行为准则。因此,在学习本课程时,必须根据“洋为中用”的原则,结合我国国情来研究国际上一些通行的惯例和普遍实行的原则,并学会灵活运用国际上一些行之有效的贸易方式和习惯做法,以便按国际规范办事,在贸易做法上加速同国际市场接轨。

()坚持学以致用原则

实习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在学习过程中,要重视案例、实例分析和平时的操作练习,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注重能力培养。在培养规模上突出应用性,加强实践性,注意灵活性。

实践的看法:

国际贸易实务范文篇8

关键词:互联网+;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

近些年来,“互联网+”已经改造及影响了多个行业,包括外贸行业和教育行业。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业融入“互联网+”元素,向跨境电商方向发展。教育行业亦是如此,在“互联网+”背景下,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学生获取知识已变得非常快捷,教师已然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引导者。所以,以培育新时代“工匠”为己任的高职院校无论是在相关的课程内容上,还是教学手段上,势必应该改革和创新。

一、“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必要性

(一)基于外贸行业发展现状,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改革。目前,随着“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电子商务极大地渗入到外贸行业,单纯依赖传统销售渠道的外贸企业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企业向着B2B和B2C方向的跨境电商发展。即使依靠传统销售渠道的外贸业务,也在不断地加入新技术、新方法。如运输方式开始走向第三方物流,货款结算方式走向第三方支付平台,形式更加多样化。新入职的外贸人才必须懂得跨境电商,了解行业的新变化,才能符合企业的需求,较快较好地适应外贸行业现状和工作环境。所以,以行业发展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和应用型高等教育,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内容方面应该加以改革。(二)基于培养实用性外贸人才的教学目的,实训项目必须改革。“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注重实际操作经验,实训项目必不可少。特别是在“互联网+”技术和“跨境电商”技术广泛应用的行业发展现状下,学生应该知晓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从业务磋商开始,直到合同履行完毕这一连贯的流程,熟练掌握每个环节的具体操作和一些意外情况发生时的应对技能,所以,传统的割裂、独立的各个实训项目必须整合和串联。此外,既然目前的国际贸易模式具有B2B和B2C两个方向。传统的以B2B为主的实训模式也应该新增加B2C实训,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融入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内容。(三)基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主动性,教学手段必须改革。不可否认,“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所涉及的知识点广、专业知识繁杂,加上大篇幅的英语函电阅读,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常常会产生畏难和厌学情绪,进而影响学习的积极性,降低学习的效率。另有一些同学,因为课堂学习和实训的时间比较有限,因为诸多原因并没有完全掌握和消化全部的知识点,如何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地查漏补缺成了老师和学生面临的另一个问题。还有一些对自己的未来有明确规划的同学,他们希望能够获取对自己未来的就业方向和就业岗位有帮助的知识点,从而个性化地去学习和拓展,而不是在课堂里“吃大锅饭”。综上,提高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成为了授课老师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因此,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普遍使用的现状下,基于“互联网+”载体开展课程教学,提高学生课程学习的主动性,成为教师改革教学手段的一个方向。

二、基于“互联网+背景”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的意义

(一)能够提高有志于从事外贸工作的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就业单位无不希望新员工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更快更好地为企业创造价值。所以,顺应行业发展现状,在校内学习阶段就让学生接触和了解“互联网+”下的外贸业务实操技能,培养符合企业需求和行业需求的人才,不仅能有效地帮助毕业生在求职阶段拥有足够的自信心,也能在就业阶段尽快适应相关岗位,提高就业能力。(二)“互联网+”教学方式能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相对枯燥且又有一定难度的课程。如果采取“满堂灌”或“一刀切”的形式,不仅因为教学时间有限,无法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学习情况,教学效果差强人意,也不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定位诸如单证员、业务员等有重点、有方向地学习。所以,采用微课、移动学习平台、一体化实训等多种开放式学习形式,既能引导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让他们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和职业规划有选择、有目的地学习。(三)能够让学生增强跨境电商的创业意识。大学生创业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互联网创业则是大学生创业的热点。但是面临着国内电商行业竞争激烈且趋于饱和的现状,引导学生向跨境电商创业发展就显得很有现实意义。而“互联网+”下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内容如果能改革传统教学内容,结合跨境电商创业的新鲜血液,恰好吻合这一目标。(四)能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师工作效率。作为一名工作负责的教师,总是希望能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动态,然后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互联网+”教学恰好能满足教师的这一需求。在开放式的学习平台上,教师经过后台数据分析,能轻易地掌握每个学生的网络签到、学习任务、课后作业、微课浏览的数据,还能通过实时考试,给每个学生客观公正的学习评价,这也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授课教师批改作业、调查问卷、学情分析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基于“互联网+”背景“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策略

(一)教学目标融入“创新创业”元素。从高职教育的目的来看,除了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引导和鼓励学生创新创业,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是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因此,作为课程改革,必定需要融入“创新创业”元素。国际贸易行业在飞速发展的互联网背景下,不断吸纳新技术、新方式,本身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不具备创新创业意识,可能被行业所抛弃。因此,课程的教学目标中应该融入“创新创业”元素,作为教学的指导性纲领。就“创新”来讲,个人认为可以细分为“产品”的创新、“服务”的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需要教师结合实际案例,在课程内容讲授中利用具体的情境适时地启发学生去“创新”思考,乃至“创新”实践。就“创业”来讲,“互联网+”下的外贸创业主要是在跨境电商平台上的个人店铺开设。各个跨境电商平台以门槛低、投资少、风险小而适合学生创业者。教师可以以工作室的方式,也可以以团队的方式,选取操作简单、口碑良好的平台带领有兴趣的同学走向“国际贸易”的创业。(二)课程内容与“互联网+”结合。传统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体系一般以企业与企业间的进出口工作流程为主线,从交易磋商开始,经过样品的寄送、洽商、合同条款的拟定、签订合同、履行合同,结束于跟单工作的完成。但是,在“互联网+”背景下,外贸业务不再仅仅依赖于原有的销售渠道,更主要的是利用互联网资源开拓销售渠道。所以,既有的课程体系下,应该多关注“互联网+”下外贸业务网络营销的开展,第三方支付结算,国际物流的方式,包括商品在互联网展示的平台、展示的方法和技巧等。从宏观来看,互联网下的国际贸易方式不仅包括“B2B”业务,即企业与企业间的业务,还有一块来自于“B2C”业务,即企业与个人之间的业务。就目前跨境电商的发展形势来看,B2C有后来者居上的趋势。所以,整个课程体系内容不能再拘泥于传统的企业与企业间的业务,应该调整为“B2B”和“B2C”两大模块。“B2B”模块按照贸易流程,可以具体分解为B2B跨境电商平台信息、业务磋商、签订合同、合同履行、跟单处理五个子模块。“B2C”模块可以参照跨境电商平台的业务流程,分解为注册店铺、营销推广、接受订单、物流跟踪、货款结算、售后处理六个子模块。实训是专业技能的演练和深化,也是实际业务的模拟。随着行业业务的发展和课程内容的大幅度调整,实训模式也将随之改变,更多地融入“互联网+”元素。从基础实训到高阶实训大致可以分为三步走。一是模拟单个贸易环节的实训,可以是一次成本利润的核算,可以是一笔出口的报关。环节模拟实训完成后进入第二阶段,即业务模拟阶段,教师设置各国货币、汇率、国际运费、进出口相关税费、产品价格等业务信息,学生模拟经营一家贸易公司,在国际贸易实训平台寻找交易对象,搜索产品、供应商、采购需求,完成业务磋商、成本利润核算和合同签订,并在业务流程图的指引下,履行合同并缮制各类单据,直到合同全部完成。每位学生应对自己的模拟公司的成本利润进行总结分析,得出经验教训,撰写一笔业务完整的实训报告。第三阶段是实战阶段,在教师的指导和带领下,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在跨境电商平台尝试注册店铺,产品上传,并试着与国外客户开展交易,在实践中锻炼专业技能。(三)教学方式与“互联网+”结合。一直以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属于难度较大的课程,专业术语多,知识范围宽,流程复杂,对授课教师来讲是一大挑战。从历年学情来分析,“课堂讲授+实训”的模式的学习效果差强人意。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对课程存在畏难情绪,高职类学生本身基础并不太好,一接触大容量、高难度的课程,短时间无法适应的情况下,渐渐失去学习的积极性;二是“课堂+实训”的模式让学生产生了疲劳感,因为大部分的专业课程都是属于此种教学模式,所以,教学模式需要注入新的血液;三是在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考虑将零散的时间化零为整,能让学生根据自身学习状况,有选择、有目的地去查漏补缺和课外拓展,而不是一味地吃“大锅饭”。高职类学生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为代表的移动终端普遍使用,改变了国际贸易行业的交易模式,也使得碎片化学习和移动网络学习成为可能,这引导着教师尝试着利用“互联网+”教学手段,让学生根据自身学情,有目的、个性化地去学习,特别是在2020年全球“疫情”爆发,学校大规模停课的现状下,也迫使教师动用远程教学模式开展互动教学。首先,教师首先应该把课程内容按照业务流程贯穿起来。就课程来讲,融入新的“互联网+”跨境电商课程内容后,整体的课程B2B部分主线就变成了:出口商注册及信息、寻找商机、洽商、成本利润核算、拟定合同、履行合同、跟单操作;B2C部分主线变成:注册及信息、产品信息上传、产品推广、订单处理、确认收货、货款结算;实训部分主线为环节实训、整体业务模拟和实战演练。其次,为了方便学生有效地检索利用和消化吸收教学资源,教师必须对整体的课程体系进行切割,切割后的学习资源必须是小块的、松散连接的,同时又必须是系列化、专题化的。显然,“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应该有3个专题:B2B专题、B2C专题和实训专题。B2B专题下可以切割成出口商注册及信息、寻找商机、洽商、成本利润核算、拟定合同、履行合同、跟单操作七部分。B2C专题切割成注册及信息、产品信息上传、产品推广、订单处理、确认收货、货款结算六部分。而实训专题包括了环节实训、整体业务模拟和实战演练三部分。然后,教师把切割完成的三个专题及相应的子专题于移动学习平台,并对每个子专题进行具体的知识点的补充和学习任务的安排,组班完成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兴趣方向检索知识点,完成学习。每次授课或者自主学习,学习平台上的后台数据库能清楚地分析出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帮助教师更加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任务。

四、小结

“互联网+”背景下,外贸行业向着B2B和B2C跨境电商蓬勃发展,“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势必进行改革和创新。教学内容的更新能培养出切实符合市场需要的毕业生,让志于从事国际贸易行业的毕业生打好专业基础,充分提高就业竞争力,更好更快地适应实习和就业。教学方式的改革则能克服课堂教学的局限性,提升在校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更加主动积极地根据自己的规划和需求有选择地去学习和拓展。当然,也应该看到,这种改革和创新并不能一蹴而就,在改革的过程中亦会有诸多问题和困难,因此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实施。

参考文献:

[1]周慧丽.“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翻转课堂在《国际贸易实务》中的应用[J].鄂州大学学报,2019(3):85-86+98.

[2]袁照稳.“互联网+”背景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探索[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12):59.

[3]白静.“互联网+”时代下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4):116.

[4]刘邦奇.“互联网+”时代智慧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10):51-56+73.

[5]陈一明.“互联网+”时代课程教学环境与教学模式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28-232.

[6]QiujunChi.OntheTeachingReformofCareerPlanningCourseforCollegeStudentsinTheNewSituation[J].InternationalJournalofEducationandEconomics,2020(2):60-61.

国际贸易实务范文篇9

关键词:CDIO理念;日语国际贸易务实;应用探究

一、引言

根据资料显示,目前在高校日语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日语专业教学主要是用汉语进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知识的教授,很难将日语与国际贸易实务结合起来。学生掌握了国际贸易实务的专业知识,但是不能够熟练地使用日语进行贸易洽谈;教学方法与课程要求之间存在矛盾;实践教学滞后;双语教学概念的匮乏;理论与实践失衡。相关研究表明CDIO理念下教学可以有效解决上述几种问题。

二、实施方案

在本研究当中,为了科学的验证将CDIO理念运用到日语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的效果,在教学内容上,本研究将课时分为5大块内容:市场调查、寻找客户;推销产品,进行磋商;签订出口合同;信用证的开立与审证;运输、保险及出口货物报验、报关;在教学方式方法上面,为了达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对该课程实现双语教学的导入教学,在该课程的教学中,以日语进行主体教学的前提下,辅助以汉语的解释、说明。对于难以理解的问题点、要点问题,用汉语进行解释。这样即学习了日语相关术语,又用汉语进行了对应理解,达到了日语与汉语的互译训练。

三、教学运行组织

CDIO培养模式强调的不是专业知识的灌输,而是通过“做中学”培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凡是学生通过自学能够掌握的就可以布置学生自学。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会布置几个课前的案例,让学生自己带着一些问题去查找资料,自及学习,解决相关的问题,然后在课堂上以分组的形式进行小组讨论,并且让学生汇报各自小组的讨论结果。这个模块结束时,教师通常会给学生布置另外一个需要自己独立完成的项目,即要求学生自己成立公司,然后确定自己的主营产品,并找到自己的日本客户,向对方发日文的业务建交函。然后将他们自己独立完成的建交函交给老师。

四、结果分析

(一)平时表现—基于教师的角度

1.学习态度与积极性

就学生学习态度及学习积极性来说,基于CDIO理念教学模式下的学生要好于对照班。首先基于CDIO理念教学模式下的学生的出勤较好。其次基于CDIO理念教学模式下的学生的学生均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各类教学环节及教学活动当中。

2.实践技能

就学生实践技能来说,基于CDIO理念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基本上均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学生的实践技能得到了提高。从实践作业的完成时间来说,绝大多数学生均能按时完成作业;从作业完成的质量上看,基于CDIO理念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可以很好地将课堂上面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且所提交的作业也各具特色,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所提交的作业是千篇一律,没有相关的拓展及创新。

(二)问卷结果—基于学生的角度

1.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影响

基于CDIO理念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的学习主动性更高。基本上有89%的学生在课堂之外主动去查询与本课程有关的学习内容与资料,在课前进行预习及课后复习等,这大大超过以前。这从侧面上说明了基于CDIO理念教学模式下的学生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面更加愿意利用自己的课外时间去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

2.对学生应用意识的影响

基于CDIO理念教学模式下的大部分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上面要明显的强于之前。大部分的学生均表示可以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今后的生活工作及具体的实践中。但是在实际解决实际问题上面,同时学生在实际实践及工作当中遇到实际问题时他们经常会求助计算机网络、老师或其他的手段去自行解决问题。

3.对学生交流能力与实践能力影响

基于CDIO理念教学模式下的学生的实际交流能力及实践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基于CDIO理念教学模式下的学生认为其实际交流能力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同时所有的学生都表明了其实践能力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升。4.学习成绩方面基于CDIO理念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学生及对照班学生学习成绩均由实践成绩(100分)与期末考试成绩(100分)组成,最终按各自的权重(实践成绩40%,期末考试成绩60%)计算总成绩。从成绩上面看,而基于CDIO理念教学模式下的学生的学生学习成绩平均分为82.4,比之前大大提高了,并不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这说明了基于CDIO理念教学模式下的学生教学效果要明显优于常规的教学方法。同时,基于CDIO理念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平均实践成绩也大大提高了。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一结论,即基于CDIO理念下的学生的实践技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五、结论

基于CDIO理念下日语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模式更加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大力宣传这种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另外,由于本研究选取的班级有限,实践的周期较短,本结论是否适用于其他课程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蒋兆凤.基于CDIO理念的高等院校项目制英语教学探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4,(06):163-164.

[2]付立民,樊丽丽.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日语会话课教学模式的探究[J].岱宗学刊,2011,(12):26-28.

国际贸易实务范文篇10

[关键词]FCR运输单据信用证对比分析风险防范

一、FCR单证的含义

FCR:ForwardersCertificateofReceipt(FIATADocument)货运人收讫货物证明,是国际货物运输协会联合会(以下简称FIATA)给其组织内部国际货运人推荐使用的单据。这是FIATA制定的关于国际货运收到发运给指定收货人的货物的标准凭证。国际货运收到货物后,立即将其收货凭证交与发货人,作为对货物负有责任的正式确认书。该收货凭证为非转让单据,且只可以签发一份正本。

二、出现FCR单证的原因

除了正式的海运提单B/L外,为便于贸易操作,现在出现了一些外观类似、也能作为提货依据,但不具备物权证明的提单变形。比如FCR(ForwardersCertificateofReceipt)FTBL(FORWARDERSTHROGHBILLSOFLADING)等。严格说来,这些单据只属于“承运人收据”,即货运人证明已经从发货人手中接收了货物。操作上与货代提单没什么差别,但却有实质上不同。出现这种单据的原因,主要是买家于出口地采购数量大,或者有商采购,或者有分公司直接下单采购的时候,货物集中运送,除可以节省运送时间外,又能够节省运费,因此商或者分公司往往指示出口商,或者供应商将货物交给承运人,由承运人预先向船公司包下若干货柜,而后由承运人负责装柜,待货物运抵卸货港或目的地时,再由承运人负责领柜或分送至不同地区的收货人,如此将可以节省不少时间和费用。在这种方式下,跟船公司签定运输契约的是承运人而不是托运人或发货人(SHIPPER),因此托运人或发货人将货物交给承运人以后,得到的单据是承运人收据而不是海运提单。目前,许多国际超市买家如WALL-MART、K-MARK等,多采用这种方式。

三、FCR的几个特点

(1)FCR一般只出现在FOB条款下;(2)FCR只是收据,而非提单这样的物权证明;(3)FCR如同CargoReceipt似的,谁都可以开具;(4)进口商不需要FCR就能够提货;(5)表面上的风险承担方是承运方

四、FCR单证与海运提单的区别

FCR是国际货物运输协会联合会(以下简称FIATA)给其组织内部国际货运人推荐使用的单据,从其字面含义看,该单据仅是货运人收到货物后出具的收据而不是运输单证,但根据FIATA出具的FCR样本和FCR的使用情况,货运人均在FCR正面显著位置记载:“我们基于不可撤消的指示将货物置于收货人控制之下或交予收货人。”在FCR仅记载“将货物置于收货人控制之下”时,货运人和收货人之间属委托合同法律关系,货运人根据收货人的指示为收货人收集货物、进行拼箱、租船订舱等,此时FCR仅具有货物收据的功能,不是海上货物运输单证,与提单的区别显而易见。但当FCR记载“将货物交予收货人”。即货运人承诺按照FCR记载的运输要求“运送”货物至目的地时,则货运人实际上处于无船承运人的法律地位。其签发的FCR应视为运输单证,系运输合同的证明,受我国海商法的调整。应属于“提单以外的单证”。我国海商法第八十条规定:承运人签发提单以外的单证是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和承运人接收该单证中所列货物的初步证据。由此可见,货运人签发的FCR和提单有相同之处,均是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证明和承运人接收货物的收据。两者至少存在以下几点区别:

(一)FCR与提单的法律效力不同。提单是物权凭证,谁拥有提单,谁就拥有对货物的所有权。提单的转移代表货物所有权的转移。而FCR不是物权凭证,不代表货物所有权,它仅仅说明货运人接收货物的承运,是签发给托运人的货物收据。

(二)FCR与提单的交付货物约束性不同。提单是承运人保证据以交付货物的单证,而FCR不具有该项特点。我国海商法明确规定,提单中载明向记名人交付货物,或者按照指示人的指示交付货物,或者向提单持有人交付货物的条款,构成承运人据以交付货物的保证。因此,如果是记名提单,承运人应向记名的收货人交付货物,如果是指示提单,承运人应按指示人的指示交付货物,如果是不记名提单,承运人应将货物交给提单持有人。如果承运人未凭提单交付货物则应对根据提单有权提货的人因此遭受的损失负赔偿责任。而我国海商法未规定FCR等提单以外的单证也是承运人据以交付货物的保证,因此承运人不凭FCR将货物交付收货人不违反法律的规定。FCR一般都在正面显著位置明确记载“货物将直接发送收货人”,只要托运人接受了该单据,即应受该项约定的约束。因此承运人不凭FCR将货物交付给收货人也不违反运输合同的约定,可见在用FCR代替提单的运输方式下,承运人直接向收货人交付货物既不违法也不违约,无须对托运人因此受到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三)FCR与提单的采用前提不同。FCR一般只出现在FOB价格条款和EXW(工厂交货)价格条款下,提单的使用则无此局限。在FCR运输方式下,货物买方多为著名的国际超市或大型建筑项目的采购商,这些客户的订单一般具有量大、周期长的特点,一份订单很可能分多次运输,买方为节省时间和运费,在订立买卖合同时常常要求采用FOB价格条款或EXW价格条款,毕竟船公司给大买家的运费要比给普通客户的运费低得多。在上述价格条款下,货物运输由买方控制,买方往往指定卖方将货物交给货运人,由货运人预先向船公司包下若干货柜,而后由货运人负责装柜,待货物运抵目的地时,再由货运人在目的地的人负责领柜并分送至不同地区的收货人。从上述业务操作流程可以看出,和船公司签订海上运输合同的是货运人而不是托运人,因此托运人将货物交给货运人以后得到的单据是FCR而不是海运提单,除非托运人在签订买卖合同时不同意用FCR代替海运提单。而提单的适用一般与买卖合同约定的价格条款无关,只要买卖合同约定凭提单结汇,则货物由承运人接收或者装船后,只要托运人提出要求,承运人就应当签发提单。

(四)FCR与提单被银行接受的条件不同。银行接受提单和FCR的条件有所不同。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600)第1924条规定:无论是什么样的运输单据,必须表明承运人名称,并由下列人员签署:承运人或其具名人,或者船长或其具名人。承运人,船长或人的任何签字必须标明其承运人,船长或人的身份。人的任何签字心须标明其系代表承运人还是船长签字。提单作为承运人签发的运输单据,系物权凭证,属于UCP600接受的运输单据的范畴。而FCR的签发人为货运人,FCR只具有货物收据的作用,仅表明货运人将根据约定将货物发送到目的地,不代表物权,不具有“通过将纸面单据(PAPERDOCUMENT)交给另一方就将在途货物的权利转移给另一方”的功能,所以通常该运输单据不被银行所接受,除非开证人在信用证中明示“FCR是可接受的”。

(五)FCR与提单的可转让性不同。依据我国海商法的规定,除记名提单外,指示提单和不记名提单均可转让,可转让性意味着提单持有人可以在目的地通过提交单证来获得货物所有权,而不论此时的提单持有人是否是和货物托运人签订买卖合同的买方。FCR与提单不同,在目的地交付货物并不依赖FCR的转递,原因在于FCR不具有与交付相关的固有属性即可转让性,FCR是不可转让的单证,货物只能交给FCR记名的收货人。

五、使用FCR单证的风险以及防范

与信用证提单结算方式对比,FCR单证结算的风险是显而易见的。

(一)若客户直接要求使用FCR单证结算,非信用证方式结算。这种情况主要是发生在卖方或发货人的货运是买方指定的,并且该货代是国际货物运输协会联合会的内部会员时,由货运签发给发货人FCR单证,卖方可以直接凭此单证向银行结算货款,无需买方开立信用证。这种情况下,买方省去了开立信用证的费用,并且可以及时通过货代提货。但是对于卖方风险较大,有可能是发货了,而银行不予以结汇,买方却可以先行提货。这显然与信用证结算相比,卖方承担较大风险,有可能会货款两空。

(二)若信用证中规定使用的不是B/L,而是FCR时,这种条款下,虽然是信用证结算,但没有使用正式的海运提单,客户可能通过与货运公司勾结,先行提货。如果是信用证提单结算的话,卖方持提单通过信用证方式结算货款,买方首先要开立信用证,提单才通过银行传递到买方,买方不付款是不可能提货的,提单就代表货物的所有权,买方付款获得提单后,才拥有对货物的所有权。所以,使用FCR的风险仍然由卖方承担。

(三)若采用FCR结算的进口商为信誉良好的著名的国际超市买家时,出口厂商和银行也普遍接受这一条款。因为,在FCR条件下,对厂家来说,往往做FOB比做CFR价格要划算些,毕竟船公司给大买家的运费,要比给普通厂商的低得多(欧基港几乎低1/3,且不受季节波动影响),这对厂商是有一定吸引力的。而且,买家所选择的承运

人都是具实力且关系良好的船代,一般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实际上还是由出口厂商承担风险的。因为超市买家的订单,一般都有量大、周期长的特点,一张订单很可能会分许多次出

货,一年多才出完也很常见。在这个过程中,一旦出现什么问题,买家就会掌握主动权,利用FCR的特点,先行提货,不影响自己的销售,同时随便找个什么理由暂时不赎单不给钱,给出口厂商带来资金周转压力。除非出口厂商与买家撕破脸打官司,但这种情况显然不太可能,劳神费力花钱不说,还有剩下的货物交还是不交?特别是某些产品季节性强,资金占用多,专为某个买家生产的货物,转卖他人往往损失颇大。各项因素考虑下来,出口厂家多半会选择吃点亏,息事宁人。

因此,对于FCR要相当谨慎。特别对于那些容易出问题的单,如原料紧张,价格波动大、订单下得太晚等等的,宁愿承担运费波动风险,也要坚持做CFR或CIF以及信用证提单结算。因为,信用证提单结算在上述情况下的风险都远远低于FCR单证结算,大大保护了卖方的利益。

(四)FCR还有一个常见的法律诉讼风险那就是当卖方结汇失败时,卖方就有可能将买方的货物运输人当作承运人来告。因为通常物流公司有很多服务产品,包括性质相反的人服务和无船承运人服务,如果不注意服务产品风险管理.就有可能被法官认定为承运人.从而产生可能的法律诉讼风险。那么.如何防范FCR下的法律诉讼风险?我认为要从两方面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