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摩擦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8 21:53:00

国际贸易摩擦

国际贸易摩擦范文篇1

关键词:国际贸易;摩擦;成因;贸易结算

一、前言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各国为了促进本国经济的复苏和提高本国就业率,逐渐采取以保护国内企业和产业的贸易保守政策,来提振本国经济。2016年后,逆全球化的浪潮在全球肆意,全球贸易保守主义抬头,以西方国家为主的贸易保护主义国家采取单边“高强度”贸易保护措施,不断冲击全球自由市场和经济全球化,加大了市场对于贸易战的忧虑。根据世贸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就2008年到2016年间,贸易补救措施就高达2400项。2016年,全球市场震荡不安,全球贸易保守主义持续发酵,导致2017年上半年全球范围内,就爆发了309项贸易保护措施。就中国而言,中国2017年共遭遇了21个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摩擦,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贸易救济调查的最大国。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共遭遇了75起贸易救济调查,其中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分别为55起、13起和7起,涉及到的金额高达110亿美元。目前,我国面临较为严峻的国际贸易形势,以西方国家为主的经济体在贸易投资政策方面存在不确定性,特别是贸易保守主义、单边主义等严重扰乱了国际贸易投资环境。

二、四种常见的国际贸易摩擦形式

贸易摩擦是指国家间在进行贸易往来的过程中,出现了贸易的失衡,导致一国出现贸易顺差,另一国出现贸易逆差,而贸易参与国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在贸易、投资、汇率和经济制度等领域设置一定的条件,从而产生纠纷和摩擦。国际贸易摩擦有4种较为常见的形式,包括倾销与反倾销、技术性贸易壁垒、相关保护措施和补贴与反补贴等。1.倾销与反倾销的贸易摩擦。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倾销是指一国产品以低于正常价格的方式进入另一国,从而导致了该国已建工业或者生产项目受到威胁或者损失。倾销与反倾销贸易在国际贸易中最常见,根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的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反倾销案例248起。其中,欧美国家启动的反倾销调查数量创历史新高,占到全球反倾销案例的21.8%,反映出欧美国家贸易保护主义非常盛行,已经成为全球头号贸易保护国。2.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贸易摩擦。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规定,成员国有权利和义务来制定技术标准来保护本国的安全利益、保障人权和环境等。这些技术标准包括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等。根据商务部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农产品和食品出口中,近90%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每年的经济损失高达90亿美元,并且在对贸易壁垒国分析中发现,欧盟、美国和日本的、针对中国的贸易壁垒比例最高,占比分别为41%、30%和24%。3.相关保护措施的贸易摩擦。根据《保护措施协议》规定,保护措施是对特定进口产品所采取的紧急措施,其主要是为了避免产品对进口国造成严重的损失或者威胁。保护措施包括暂停关税减让、限制进口数量或者提高关税等。这种措施的实施需要具备较为严格的条件,例如进口产品数量巨增、有不可预见的因素、会对国内企业造成损失或者威胁等。4.补贴与反补贴的贸易摩擦。根据《补贴与反补贴贸易》规定,补贴是指一国政府向生产企业提供财政扶持,包括对价格或者收入等,以增加该企业的产品出口或者抑制进口,从而造成其他企业利益受损,这种措施跟保障措施类似,其实施需要具备严格的条件,例如政府提供资助、资助有特定公共机构提供并且具备授予某种利益等。

三、国际贸易摩擦的新特点和趋势

近几年,全球国际贸易摩擦开始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在贸易保护的实施主体方面。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贸易保护的实施主体有两个深刻的变化,其一为发达经济体贸易保守较为严重。从历史经验来说看,经济欠发达的国家其贸易保守主义会比较严重,这些国家为了保护刚起步的国内企业,为了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不得不实施较为严格的关税等保护措施。但是近几年,以美国、德国和法国等为主的欧美发达经济体采取贸易救济的措施不断增加,升级了国家间的贸易摩擦;其二为新兴市场也开始蔓延贸易保守主义,例如欧美国家作为我国的主要出口国,以往是贸易摩擦的主要国,但是随着我国对新兴市场,例如俄罗斯、印度和墨西哥等出口的增加,每年出口增加率为25%以上,出口贸易摩擦开始呈现出“小问题不断、大问题较少”的情况。2.在贸易摩擦领域方面。从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发达经济体对于贸易摩擦的产品较为集中,主要针对的是金属及其制品;新兴经济体对于贸易摩擦的产品较为分散,针对的产品从化工、机械到纺织原料等都有。不仅如此,从外贸发展的历史来看,贸易摩擦从早期只针对单个产品,随着贸易规模的逐渐扩大和贸易交往的深入,国际贸易进出口的产品结构得到了不断完善,贸易摩擦已经发展到针对产业和产品群。这将导致今后的贸易摩擦,不仅仅是平息贸易争端的问题,而是考验政策和制度的合理性,国际贸易摩擦即将进入全面的、全领域的碰撞阶段。3.在贸易保护措施和摩擦方式方面。随着贸易摩擦在数量和规模上的不断提升,贸易摩擦在强度上也在不断加强,根据WTO的统计数据显示,每七起反倾销调查中,就有一起是涉及到中国。而贸易保护措施的不断延伸,增加了我国贸易摩擦的负担,除了传统的反倾销和反补贴等手段,贸易保护措施已经向更加隐蔽性、不易预测性和监控性等方向发展,贸易摩擦的方式已经从最开始的质量和数量控制,深入到知识产权、技术标准和卫生检疫规定等领域,这些都为贸易保护开通了道路,为贸易摩擦提供了路径。4.在产业领域方面。贸易摩擦已经从传统的商贸领域,逐渐向中高端产品领域蔓延。由于发达经济体在中高端产品和服务上具有绝对优势,所以其对于相应的跨国并购实行了较为严格的管制,例如美国以安全为由否决了中国企业背景私募股权基金收购美国的芯片企业莱蒂斯的决定。导致了国际资本很难吸收优秀的技术或者管理,妨碍了国际资本合理、有效的流动。

四、国际贸易摩擦的成因

1.发达经济体增长速度放缓。随着发达经济体逐渐取消货币刺激政策,发达经济体的增长将放缓。根据世界银行的预测,2018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将达到6.5%,欧洲中亚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将下降至3.2%,美国增长率将达到2.5%,日本的增长率将达到1%。虽然全球经济已经从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走出来,但是经济下行的风险仍然很大,尤其是金融市场的震荡将进一步加强。发达经济体为了在经济下行期保护本国企业的利益,往往会选择增加贸易争端的方式,来赢得发展的机会。2.贸易保护主义的存在。贸易摩擦的根源在于各个国家都在追求利润最大化,希望本国企业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国家利益决定了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过程中的决策、行动和措施,维护本国利益是国家行为的最根本要求。例如美国在针对中国的贸易战中,一方面限制中国产品的进口,另一方面给予其盟友更多的市场份额。其为了保护本国利益,采取了针对中国和美国不同的贸易策略,过度的贸易保护主义增加了中美之间摩擦和冲突。3.贸易摩擦无法完全避免。随着国家贸易交流的扩大,由于贸易参与主体无论在语言习惯、商务规则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别,贸易摩擦的存在就无可避免。各国为了在国际贸易中争取到更多的利益,必然会面临更多的物力、财力和智力的较量和博弈。甚至贸易国为了获得更加可观的利益,人为设置贸易障碍。所以随着贸易交往的频发,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贸易摩擦的存在不可避免。并且,由于贸易摩擦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随机性,所以其不受规律的控制。

五、我国应对贸易摩擦的对策

1.加快产业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国际贸易摩擦中,中国总是被冠以“大规模倾销”。这是因为中国的产业较为低端,多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技术含量低,人力成本不高,为了能在国际竞争中保有竞争力,往往会设定一个很低的价格,所以经常被认为倾销产品。所以中国政府应该大力提倡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引导企业依靠科学技术,创新产品和服务,挺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并逐渐规范市场竞争,让市场起到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这需要政府一方面投入资金来扶持本国高新技术企业,强化人才的培养,尽最大的可能鼓励和支持新技术、新商业模式的应用;另一方面政府需要扶持新兴产业,对于新事物和新发现等,提供良好的研究环境,培育新材料和新能源开发。2.扩大内需,提高出口市场的多样性。国际贸易摩擦的增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本国过分的依赖于别国产品,所以在经济独立、有序发展的情况下,扩大内需,提高本国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以及出口市场的多元性,可以增强经济的抗打击能力,减弱外国经济对于本国的不利影响。就中美贸易而言,中国对于欧美国家产品的依赖性较高,欧美国家在中美贸易中具有绝对优势,所以如果中国有很多的出口对象,则会加大改善国际贸易的劣势。我国的出口企业较多,企业的实际情况、特点和优势等千差万别,如果每个企业都可以针对自身资源,结合国家的“一带一路”倡议等,积极寻找全球市场资源,摈弃过分依赖欧美国家的策略,可以在保持经济独立性的前提下,更好的发挥自由贸易的优势。3.积极应对贸易摩擦,提高企业能动性。如果出现了贸易摩擦,作为企业应该积极的应对来保护自身合法利益。首先,做好应诉准备,尤其是面对调查机构取证时,既要积极配合,提供有效证据,也要充分运用国际法律法规的知识为自己争取权益。如果消极对待,可能会面临高额的罚款或者关税;接着,要与贸易对手等相关受益方协作,一起辩护。一般情况下,进口商和消费者等都不希望进口产品被强征关税,不然其成本会上升。如果能联合相关的产品受益方,争取司法支持,则可能会在贸易摩擦中获得胜利。4.加强对WTO和争端解决机制的研究。WTO有较为详细、有效的争端解决机制,可以运用起来,保护自身权益。并且,贸易保护措施的制定需要有一定的条件,其他国家对其审核也有一定的程序,所以在面对贸易摩擦时,需要冷静对待,利用现有规则来反击。不仅如此,我国政府应该制定详细的应对争端的法律法规,并积极参与相关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在面对贸易摩擦时,可以使用法律来保障权益。而且,我国政府应该加大国际贸易法律法规的研究,建立起专业的法律队伍,积极带动相关企业学习和熟知WTO的规定,尽可能的在贸易纠纷中,减少经济损失,在促进企业经营发展的同时,也为国际贸易的和平、友好进行做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婷婷.国际贸易摩擦的类型、原因及化解策略探讨[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7(12):17.

[2]成夏愉.中美贸易的新壁垒及我国应对策略[D].天津:天津商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国际贸易摩擦范文篇2

本文仅以WTO安全保障措施制度为例,分析当代国际贸易“游戏规则”的制度缺陷及其引发的国际贸易摩擦,认为完善WTO制度是减少国际贸易摩擦的关键。

一、WTO保障措施制度的主要缺陷与国际贸易摩擦

保障措施是进入21世纪以来,WTO成员日益频繁使用的一种保护国内产业、避免贸易自由化对各国国内经济造成巨大冲击的例外规则,它同反倾销、反补贴一起构成了三大国际贸易救济措施。WTO现行保障措施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部分:一是GATT1994第19条第1款A项规定:“如因不可预见的发展和一缔约方在本协定下负担包括关税减让在内义务的影响,进口至该缔约方领土的产品数量增加如此之大且情况如此严重,以致对该领土内同类产品或直接竞争产品的国内生产者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则该缔约方有权在防止或补救此种损害所必需的限度和时间内,对该产品全部或部分中止义务或撤销或修改减让;”二是WTO《保障措施协定》(AgreementonSafeguards)第2条第1款规定:“一成员只有在根据下列规定确定正在进口至其领土的一产品的数量与国内生产相比绝对或相对增加,且对生产同类或直接竞争产品的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方可对该产品实施保障措施。”

由于WTO保障措施制度存在诸多缺陷,由此引发的贸易摩擦也最多。主要表现为:

(一)具有太大的灵活性

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一是援引保障措施的条件存在不确定性。如《保障措施协定》中有关进口增加要件,关贸总协定第19条对“大量增加”的判断标准并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在之后的《保障措施协定》中对“增加”虽然作了解释,但对何为“大量增加”尚没有一个确定的数量标准来衡量。此外,一国进口数量“相对增加”在进口数量绝对值不增长的情况下也可能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进口国可以凭此采取保障措施,那么对出口国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这与WTO的宗旨也是背道而驰的。

(二)保障措施实施程序过于复杂

GATT第19条与《保障措施协定》规定实施保障措施实施的程序为:公开调查——临时损害的确定——通知与磋商——补偿与报复——监督与争端解决。但事实上,由于实施程序过于复杂,争端解决的时间过长,使保障措施很容易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如美国的钢铁保障措施案,从2002年3月6日美国对10种钢铁产品采取的保障措施起,到2003年11月10日WTO上诉机关公布对此案的终审裁决,前后跨度为一年半。虽然最后美国败诉,但如此之长的裁决过程,美国已经达到了限制进口的目的,对胜诉方来说,造成的损失巨大而无法弥补。

(三)保障措施实施形式灵活性太大

《保障措施协定》不仅没有对保障措施的形式作出具体规定,而且还规定了在两种例外情况下,进口国实施保障措施时可带有选择性:一是保障措施委员会如果认为某成员国的进口在代表性时期内相对于进口增加总量不成比例时,可违背非歧视原则,有选择地分配配额;二是根据关贸总协定其他规定的措施可以不受这一约束。

二、完善WTO制度是减少当代国际贸易摩擦的基础

国际贸易摩擦范文篇3

本文仅以WTO安全保障措施制度为例,分析当代国际贸易“游戏规则”的制度缺陷及其引发的国际贸易摩擦,认为完善WTO制度是减少国际贸易摩擦的关键。

一、WTO保障措施制度的主要缺陷与国际贸易摩擦

保障措施是进入21世纪以来,WTO成员日益频繁使用的一种保护国内产业、避免贸易自由化对各国国内经济造成巨大冲击的例外规则,它同反倾销、反补贴一起构成了三大国际贸易救济措施。WTO现行保障措施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部分:一是GATT1994第19条第1款A项规定:“如因不可预见的发展和一缔约方在本协定下负担包括关税减让在内义务的影响,进口至该缔约方领土的产品数量增加如此之大且情况如此严重,以致对该领土内同类产品或直接竞争产品的国内生产者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则该缔约方有权在防止或补救此种损害所必需的限度和时间内,对该产品全部或部分中止义务或撤销或修改减让;”二是WTO《保障措施协定》(AgreementonSafeguards)第2条第1款规定:“一成员只有在根据下列规定确定正在进口至其领土的一产品的数量与国内生产相比绝对或相对增加,且对生产同类或直接竞争产品的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方可对该产品实施保障措施。”

由于WTO保障措施制度存在诸多缺陷,由此引发的贸易摩擦也最多。主要表现为:

(一)具有太大的灵活性

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一是援引保障措施的条件存在不确定性。如《保障措施协定》中有关进口增加要件,关贸总协定第19条对“大量增加”的判断标准并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在之后的《保障措施协定》中对“增加”虽然作了解释,但对何为“大量增加”尚没有一个确定的数量标准来衡量。此外,一国进口数量“相对增加”在进口数量绝对值不增长的情况下也可能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进口国可以凭此采取保障措施,那么对出口国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这与WTO的宗旨也是背道而驰的。

(二)保障措施实施程序过于复杂

GATT第19条与《保障措施协定》规定实施保障措施实施的程序为:公开调查——临时损害的确定——通知与磋商——补偿与报复——监督与争端解决。但事实上,由于实施程序过于复杂,争端解决的时间过长,使保障措施很容易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如美国的钢铁保障措施案,从2002年3月6日美国对10种钢铁产品采取的保障措施起,到2003年11月10日WTO上诉机关公布对此案的终审裁决,前后跨度为一年半。虽然最后美国败诉,但如此之长的裁决过程,美国已经达到了限制进口的目的,对胜诉方来说,造成的损失巨大而无法弥补。

(三)保障措施实施形式灵活性太大

《保障措施协定》不仅没有对保障措施的形式作出具体规定,而且还规定了在两种例外情况下,进口国实施保障措施时可带有选择性:一是保障措施委员会如果认为某成员国的进口在代表性时期内相对于进口增加总量不成比例时,可违背非歧视原则,有选择地分配配额;二是根据关贸总协定其他规定的措施可以不受这一约束。

二、完善WTO制度是减少当代国际贸易摩擦的基础

国际贸易摩擦范文篇4

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WTO)以来,我国国际贸易发展持续加快,商品的进出口数量和品种迅速扩大,2015年我国已成为国际贸易进出口总额第一大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位列世界第二。在积累了巨额贸易顺差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也迎来了国际贸易规则的挑战和压力、国际贸易摩擦不断。据有关资料统计,十几年间,我国行业、企业遭遇的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已居世界首位,知识产权争端、技术壁垒、宏观经济政策等方面的摩擦也呈迅速上升趋势,一些国家不断采用反倾销、反补贴、特殊保障措施以及质量、技术、卫生、环保节能等标准对中国出口设限,贸易摩擦不断加剧,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我国企业进行国际贸易产生重大影响。如何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已成为当前的重大课题。为此,认真研究和分析近年来国际贸易摩擦的主要特征,并从多个不同方面采取相应措施,对于推进我国国际贸易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国际贸易和面对国际贸易摩擦的现状

加入世贸组织后,从2002年到2008年,我国国际贸易取得了爆发式增长,年均增速达到26%,进出口总额增长了2倍多。但是,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国际贸易受到了巨大冲击,中国国际贸易发展也陷入低谷。据世贸组织公布的数据,2009年中国国际贸易进出口总值为22073亿美元,同比下降14%;2010-2014年中国国际贸易进出口总额分别为2.9万亿美元、3.6万亿美元、3.8万亿美元、4.1万亿美元、4.3万亿美元;据海关统计,2015年1-11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56万亿美元,同比下降8.5%,贸易顺差0.5万亿美元。我国国际贸易呈现进出口总值平稳增长,个别年份有所下降的趋势并且成为国际贸易进出口总额第一大国。贸易摩擦,是指在国际贸易中,国家与国家之间在进行贸易往来的过程中,在国际贸易平衡上所产生的、一般是一个国家的持续顺差、另一个国家的逆差、或一个国家的贸易活动触及损害另一个国家的产业。历史经验表明,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与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剧呈正相关已是个不争的基本事实。随着我国国际贸易总额占世界贸易份额的不断提升,与其他国家和组织的国际贸易摩擦也日益频繁地发生。反倾销、反补贴、反规避、产业损害、市场经济地位、337调查、301报告……这些名词对中国企业来说大多耳熟能详。中美欧日纺织品贸易争端、中欧鞋业贸易争端、中美欧钢铁贸易争端、中美欧太阳能光伏产品贸易争端等国际贸易摩擦也都被业界所了解。当前我国面对的国际贸易摩擦有如下特点。1.国际贸易摩擦对象不断扩大我国的国际贸易现状和格局决定了国际贸易摩擦主要在我国和发达国家之间发生,其中美国、欧洲和日本占大多数,同时与发展中国家尤其东盟之间的国际贸易摩擦呈上升趋势。2.产生国际贸易摩擦的产品种类和领域增多我国传统的轻工、化工等产品受到国外重点限制,随着机电、高科技产品出口的迅猛增加,成为国际贸易摩擦的新热点。遭遇国际贸易限制的领域由传统的货物贸易扩展到服务贸易、知识产权、投资等多个领域。3.需面对越来越隐蔽的国际贸易摩擦的手段国外对中国采取贸易保护和贸易限制的主要手段是反倾销和反补贴,但新的名目繁多的贸易保护壁垒措施不断出现,如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保护、技术认证与安全标准等技术壁垒和特别保障措施,需进行更隐蔽的贸易保护。

二、我国国际贸易摩擦产生的主要原因

随着国际贸易的深入进行,贸易摩擦的产生也是必然。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往与贸易日益增多,面对的贸易摩擦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我国国际贸易摩擦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新贸易保护主义泛滥贸易保护主义是贸易摩擦产生的根本原因,世界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在经济不景气时尤为严重。一个国家在参与国际贸易时,首要目标是使自己国家的利益最大化。每个国家都希望自己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参与国际竞争,并且对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给予贸易保护,结果必然导致各种贸易保护措施频繁实施。所以,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就会产生激烈碰撞。2.贸易法规、条款不完善由于贸易活动的背后是经济利益,贸易的不平衡发展势必引发不同国家主体之间的彼此冲突,且不匹配的产业结构提供了发生贸易摩擦的客观物质基础,同时,全球国际贸易自由化过程中相关法规不完善,各WTO成员对国际贸易条款理解存在差别,也是引发争端的原因。3.我国自身因素我国是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现阶段我国企业产品的比较优势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而且企业缺乏行业自律和国际贸易经验,协会统一协调不足,低价竞争现象严重,这将对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产生冲击。某些产业忽视产业布局、地区性重复投资,导致产能大量过剩,只能用低价在国际市场消化,从而损害进口国产业发展。出口市场过于集中且出口量大又急剧增加势必冲击进口国市场,从而被指责产生贸易摩擦。

三、我国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策略

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3驾马车,国际贸易摩擦的恶化将严重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应对国际贸易摩擦是人们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具体应对策略应包括以下几点。1.加强政府的参与及调控首先,加强区域合作,如“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提出,推动多边贸易谈判,如中国韩国、中国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让中国参与到国际贸易规则的制订中来。其次,增强政府的调控能力,加快某些产业落后产能的淘汰速度,注重加强供给改革,长痛不如短痛,放弃短期利益坚持可持续发展,青山绿水蓝天白云也是金山银山。这些战略的实施可以减少国际贸易摩擦的发生。2.调整产品结构,鼓励创新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鼓励创新和高科技发展。我国几乎所有的出口产品都遭遇过技术贸易壁垒,其原因是这些产品技术附加值低,在质量、服务、差别等方面缺乏竞争力。高科技产品、特色独有产品、世界著名产品基本没有贸易摩擦,如苹果公司等世界名牌产品。增加高科技产品研发和产品的升级换代,给“中国制造”增加高科技因素,如中国LNG船、中国高铁、中国大飞机等。紧跟时展,推进“互联网+”万众创新,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3.提高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风险防范意识和处理国际贸易摩擦的能力在国际贸易交往中,风险无处不在。我国企业应注重培养这方面人才,加强国际贸易规则的收集和研究,逐步熟悉国际市场的相关法律,依法保护其合法权益和解决贸易摩擦争端。企业间应加强行业合作、交流与沟通,充分利用行业组织和协会,人多力量大,团结一致,避免企业间的相会压价和诋毁。当遭遇国际贸易摩擦时,一旦涉案,应积极应诉。

四、结语

只要国际贸易存在,国际贸易摩擦就不可避免,面对摩擦时,必须加强政府、行业协会以及企业的多方面联合协作,积极解决摩擦,使我国从国际贸易大国转变为国际贸易强国。

作者:马成华 单位:辽宁省城市建设改造项目办

国际贸易摩擦范文篇5

关键词:国际贸易摩擦问题

所谓国际贸易摩擦就是指在国际贸易中,国与国之间在进行贸易往来的过程中,在贸易平衡上所产生的,一般是一国的持续顺差,另一国的逆差,或一国的贸易活动触及或伤害另一国的产业。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国际环境的变化以及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融入经济全球化、参与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竞争日渐激烈,当然就会产生摩擦。因此,贸易摩擦数量增多并不奇怪,这是贸易增长的必然反应。但应对贸易摩擦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我们一方面要冷静对待、看清本质;另一方面要有积极的应对措施。

一、应努力转变出口增长方式,尽可能提升我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开辟更广泛的国际市场

我国几乎所有的出口产品都遭遇过技术贸易壁垒。“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BarrierstoTrade,TBT),是现代国际贸易中商品进口国在实施贸易进口管制时,通过颁布法律、法规,建立技术标准、认证制度、检验制度等方式,对外国进口商品制定过分严格的技术标准、卫生标准、商品包装和标签标准,从而提高产品技术要求,增加进口难度,最终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由于这类壁垒大量地以技术面目出现,因此常常会披上合法外衣,成为当前国际贸易中最为隐蔽、最难对付的非关税壁垒。如2009年,可以说是玩具壁垒提升最为频繁的一年。包括欧美在内的主要玩具出口国纷纷修改或推出新的玩具检测法规指令,使玩具生产企业出口风险不断加大。加拿大以往是我国第五大玩具出口国,但随着贸易壁垒的不断增加,我国对之出口的玩具数量也在急速下滑。自2009年8月起,加拿大已降至我国主要玩具出口国第六位。

技术性贸易壁垒在实质上反映的是国与国之间在技术上的差距,发达国家凭借自身在技术上的绝对优势,不断制定和修改各种标准,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如何缩小与发达国家在技术上的差距,是我们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关键。

首先,企业应适时地了解各国产品的各种技术标准,从原有的出口增长过多依靠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的局面,转变为提升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主。

其次,企业在开辟更广泛的国际市场方面,应积极“走出去”,规避和转移冲突。

从战后日本产业国际化发展历程来看,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开始大规模对外投资;从8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对外投资的重心转移到了美国。我国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市场也开始加大“走出去”的力度:1999年,海尔决定在美国建厂,为此,海尔成为中国制造业中第一个在美国建厂的企业;浙江万向集团先后收购美国舍勒公司和UAI公司,利用本土品牌和渠道成功地获取美国市场;上海广电集团和日本三井物产株式会社组建合资销售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推进自己的SVA品牌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这些成功的案例使我们更加坚定了“走出去”的决心。“走出去”可以绕过贸易壁垒,减少贸易摩擦,巩固和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道路虽然崎岖不平,但前途还是光明的。美国人有句俗语:“推到水里的人,能很快学会游泳。”跨国之旅总是深一脚,浅一脚,最后才能稳住。我们只要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逐步适应、不断发展、谋求共赢,相信最后终究能取得可喜的成果。

二、要建立完善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三者分工合作的贸易摩擦应对机制

2007年2月23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就关于无汞碱锰电池专利侵权调查(337电池调查案)作出公告,宣布中方企业不构成侵权,结束了337电池调查案历时四年的重审。本次337电池调查应诉案在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统一组织协调下进行,得到了有关部门的支持,得到了全国电池行业的积极配合,保护了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中方企业取得应诉工作的阶段性胜利。我们应对贸易摩擦的经验表明,政府应加大交涉、磋商和法律抗辩力度。通过政府间的双边对话机制加强沟通,要求有关国家取消不公平、不合理的保护措施。作为具有协调同行、避免过度竞争以及自主对外沟通功能的行业协会,在获取信息、提供外贸咨询和协助政府和企业开拓并调整对外贸易关系,缓解对外贸易摩擦等方面,应充分发挥管理与服务、监督与协调的作用。企业应该积极、主动地与行业协会取得联系,遇到情况向行业协会反映,行业协会有义务帮助企业适应新的壁垒。

三、进一步完善贸易摩擦和行业预警机制

我国部分企业的自我防范意识差,出口企业欠缺敏锐、通畅的信息捕捉、分析和传递系统,不能做到根据国外不同市场的特点采取切实可行的竞争手段及营销谋略。因此,管理手段先进、信息渠道广泛、资料传递迅速、调查研究充分、立案反应及时的预警机制非常关键。它不仅可以把有关工作的重点由事后处理转向事先预防,亦能把可能出现的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四、从长期来看,要大量培养应对贸易摩擦的专业人才

人才在一个信息社会中的价值,远远超过在一个工业社会中的价值。在国外对华反倾销、反补贴等案件的应诉中,涉案企业不了解应诉的重要性、不知道如何应诉的情况很普遍;进口产品对国内同类产品的产业造成损害时也不知道利用世贸规则进行合理保护,没有大批懂得WTO规则的专门人才参与国际经贸活动,要提升我国的对外经贸的竞争力和形成竞争优势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就要尽快形成一套有利于人才快速成长的机制,用多种形式培育和造就WTO问题各个层面的专门人才,让优秀的人才能成团涌出并在对外经贸中发挥其特有的作用。

我们本着平常的心态,以共赢的原则、积极的行动,一定能游刃有余地处理好国际贸易往来中的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国际贸易摩擦范文篇6

“贸易摩擦”是指在国际贸易中,国与国之间在进行贸易往来的过程中,在贸易平衡上所产生的,是一国的持续顺差,另一国的逆差。或一国的贸易活动触及或伤害另一国的产业。在技术层面来说,贸易摩擦主要有以下几种: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包括反倾销、反补贴、配额、许可证制度和技术壁垒等。

总得来说,贸易摩擦的发生由于两方面原因导致:(1)外部原因: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一体化的到来,货物,资金,人力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这就对各国的贸易制度和规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这些要求不可能很快实现,随着双方贸易关系的日益密切,双方贸易摩擦不可避免。(2)内部原因:我国自身的贸易中也存在诱发贸易摩擦的原因。我国与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相似,国内企业的无序竞争导致大量项目重复,产品存在很大雷同。国内企业对发展中国家提起的贸易摩擦起诉的应诉积极性不高。

二、发展中国家与我国贸易摩擦的现状及分析

1.发展中国家对华贸易摩擦的现状。综合1980年~2005年期间的世界对华的贸易摩擦数据时,可以分析得出:上个世纪的80年代,对华提起反倾销指控的国家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如美国,西欧等。而到了90年代,一些发展中国家也纷纷加入到对华反倾销的行列中,如印度,土耳其,巴西,希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世界各国对华反倾销案件剧增,短短三年就有151件,发展中国家发起了99件,占到65.6%,发展中国家发起的反倾销调查已经远远多于西方发达国家,并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发展中国家与我国的贸易摩擦呈现出以下的一些特征:贸易摩擦程度较浅,在我国与发展中国家发生的贸易摩擦中,贸易摩擦形式比较单一,常常表现为“反倾销”;涉及的领域主要是集中在纺织,化工产品,金属制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贸易摩擦涉及中国的案件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执行反倾销的力度大,发展中国家对我国的反倾销执行率超过了世界的平均水平。而在反倾销税率上,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常采用敌视性的超高反倾销税率,带有明显的恶意性。

2.贸易摩擦特征分析。(1)发展中国家执行反倾销的力度大的原因。一方面我国的政府和企业把大部分的注意力放在欧美市场,对发展中国家提出的反倾销诉讼案件不太重视,造成了这些国家得寸进尺,另一方面是由于发展中国家法制不太完备,反倾销法律和诉讼程序透明度低,行政机关拥有过多的影响力,中国企业在信息极不充分的情况下不知道如何应战。(2)涉及领域不广的内在原因。由于历史的客观原因,很多发展中国家的人均GDP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这就导致了其居民的消费购买力较弱,同时由于发展中国家贸易政策不透明,政治环境不太稳定等各种原因,影响了企业间进行贸易来往的想法。到目前为止,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量在我国整个对外贸易的份额中所占的比例不到20%,决定了我国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摩擦领域不会很广。

3.涉及中国的贸易摩擦案件越来越多的原因。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公司纷纷把注意力投向亚、非、拉等第三世界。这就造成了中国大量“价廉物美”的产品的大量的涌入,给当地的相关行业带来很大的冲击,且从宏观来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法制并不健全,保护主义思想在其国内也比较盛行,从而导致我国与这些国家的贸易摩擦越来越频繁,各种贸易摩擦屡见不鲜。

三、我国应对贸易摩擦的策略

国际贸易摩擦范文篇7

关键词:国际贸易;中美贸易;税收

一、对母国国际收支的不利影响

1.最初资本转移的不利影响:影响母国资本形成。由于与投资有关资本转移规则的本质在于转移方与被转移方之间的自由化与管辖权的争夺,因此,转移方与被转移方之间存在天然的矛盾。而转移方与被转移方(即外来投资者与东道国)之间又存在明显的南北分野,这就致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就这一问题形成代表各自利益的两大集团。时至今日,两大集团之间虽有合作,但始终无法就与投资有关资本转移自由问题形成略具规模的多边架构。美国企业作为中国的主要外来投资者,将主要在本国形成和累积的原始资本向中国进行投资获取收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美国的资本形成,造成大量资本流失的“假象”。而国际上针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本转移自由利益需求保护又使美国在转回投资收益上受到国际规则限制。比如,1985年6月拟定的《国际技术转让行动守则(草案)》之中,对资本转移的规则是:跨国公司有权自由移转法律上到期之所有支付,但这种自由权要遵守东道国立法要求之程序并服从东道国国际收支平衡困难之需要而采取的必要的限制。因此与中国的贸易中对美国资本形成上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不利影响。2.逃避税收和税收优惠。如果东道国对跨国公司收入的征税水平比跨国公司母国国内收入征税水平低,就会刺激跨国公司向国外投资。同时,跨国公司可通过操纵转移定价、经营“皮包公司”及利用避税港等措施来逃避母国税收。跨国公司也可将东道国提供的免税期和其他财政优惠当作逃避国内税收的手段。中国一直以来针对外商的投资一直给予巨额的税收优惠政策,因此吸引了以美国为主的大批外商到中国投资。此外,著名的爱尔兰——荷兰三明治现象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税收优惠及宽松的税收政策对跨国企业母国的吸引力。3.利润及特许费等的汇回。2017年12月2日,美国参议院以51票对49票通过特朗普税改法案。美国征税体系由全球纳税制+递延税制变为属地纳税制。在特朗普税改前,美国企业要想将在中国的投资利润回流,需要交东道国和母国两道税,但若将所得利润留存在中国,根据中国的征税政策则只需要遵从中国税制纳税。两相考虑之下,美国企业大多选择不将投资利润汇回。据瑞士银行统计,微软在境外持有的利润高达1240亿美元,苹果紧随其后,为1098亿美元。特朗普税改将汇回税率从35%降至15.5%以下,实行属地纳税制,使得美国企业税更具竞争力,鼓励美国公司将境外利润带回美国。税改后,美国企业只需要在利润产生的国家交税,而无需向美国政府交税,大幅降低了境外利润回流成本。企业所得税率的大幅降低,将增加企业盈利,促进美国国内投资,进而为美国创造就业,从而促进美国经济增长。事实上特朗普的税改也确实效果显著。2018年1月,苹果公司宣布一系列举措,以迎接根据上年底通过的税改法案即将到来的减税。该公司还承诺,将创造2万个新工作岗位,并建设一个新园区用于客户支持。苹果表示,计划将囤积在海外的现金遣返回国,预计将为此缴纳约380亿美元的税款。而美国后续考虑的问题是能否让回流的巨额资金在美国本土高效流转起来产生新的价值。

二、母国高端制造优势的减弱

高端制造业的显著特征是高技术、高附加值、低污染、低排放,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在以往较高的生产率不能抵消高工资的情况下,发达国家通过产业转移,旨在利用国外廉价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获得高额利润,用以发展高利甚至暴利的国家高端制造行业及服务业。但技术进步是国际分工及产业转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变量,会不断重塑这种分工边界。例如,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服装工业的典型分工模式是:面料产自美国,危地马拉切割缝纫。这是因为纺织环节高度机械化,但布料切割还严重依赖人工。20世纪90年代这个分工变成了“美国纺织切割,危地马拉缝纫”:因为在此期间,美国成功开发了激光切割技术,从而实现了布料切割的精准自动化。整个行业的分工边界因此得以重塑。奥巴马上台后的“再工业化”意在利用美国在高端制造领域的技术积累,采用新的、先进设计,通过生产率优势抵消工资劣势,以招徕部分制造能力向美国本土的回流。但美国没能考虑到的是,中国拥有庞大的产业链上游。“四三方案”解决了农村生产要素;“一五”计划苏联援建150余个项目;还有建立的可以大体量供应工业人才的高等教育体系(高校建设重视理工科),使得中国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依靠劳动密集型的工业特点承接了大量发达国家的低端制造业,但在基础化工领域并不处于绝对劣势,反而通过向西方学习和借鉴逐步缩小了差距。与此同时,美国越来越意识到第二产业才是一个国家强大的支柱,没有哪个国家因为服务业而成为发达国家。因为工业贡献了更多的技术进步,所创造的实际价值也更高,而服务业只是从工业中分支而出,过去能够产生暴利依靠的是信息不对称。中国经济以制造业为主,美国经济集中在以服务业为主的工业化上,中国经济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结构正好适应美国国内市场需求,而中国对高端制造业的重视却又正与日俱增。《中国制造2025》这一文件在美国发起贸易战时多次被美国官方引用,被其作为中国在制造行业崛起的标志。根据文件,中国要在2025年从“制造大国”迈入“制造强国”,2035年迈入制造强国中等水平。美国给出的停止贸易战的四个条件之一就是中国终止该计划,足以见得在高端制领域优势的逐渐丧失是美国发动此次贸易战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就业机会损失

1.生产替代效应。生产替代效应指纯粹由于生产要素相对价格变化而维持产出不变时,引起的生产要素间的相互替代所形成的效应。中国具有规模最大的劳动力市场,劳动成本降低且技术熟练。中国前30年工业体系、产业基础和教育体系(工科人才)产能惊人,但收入体系却没有大幅提升,因此在中国可以以低廉的价格雇佣中高级人才。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2015)表示:苹果估计将需要8700名工业工程师来监督20万装配线工人。而在2014年,在美国完成大学级工业工程项目的总共只有7000名学生。相比之下,仅在深圳富士康,最高峰时就有24万名技术工人和工程师。相比中国,美国本土无法供应拥有相应技能的劳动力,同时美国国内的劳动力成本高昂,为了满足产品市场需要,大批美国企业选择在中国投资办厂,一定程度上使美国工人损失了就业机会。2.失业率居高不下。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失业率居高不下一直是美国的首要问题。一些美国政客认为问题出现在美国进口各种中国制品导致美国本土企业利益受损上。实际上,中国在美国开设了许多工厂,这些工厂也为美国本土居民提供了很多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中美贸易战提高关税后,将导致各种产品的成本进一步提高,许多工厂只能采取裁员的措施来控制成本,这也将导致美国失业人口变得更多。

四、跨国公司与技术输出

1.知识产权保护。在2004年对研究与开发(R&D)全球化的调查中,发现在发展中国家有84%的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够充分。这些国家通常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不健全或没有有效实施。例如长期以来,我国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与企业间缺少直接有效的教育沟通渠道,导致不少企业在对外贸易中由于法律意识淡薄出现侵权行为,每年我国企业都会遭受美国“337调查”,涉案数量参差不齐,且少有胜诉。因此,美国认为向中国输出技术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存在制度风险,因为较弱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环境会使创新技术的价值受到损失,同时还有侵权及违背承诺的潜在威胁可能性。2.技术转让对母国资本和技术优势削弱。有数据显示,2005-2016年中国的知识产权进口额是出口额的几十倍,知识产权进出口出现很大的逆差,并且逆差在逐步扩大,由2005年的51.64亿美元扩大到了2016年的228.05亿美元;而美国知识产权进出口情况恰恰相反,呈现很大的贸易顺差。在我国不断加大对高新技术引进力度的形势下,美国对中国的技术转让门槛也更加严苛。如果拥有廉价劳动力优势的中国又轻而易举地获得技术优势,美国的资本和技术优势将会被大大削弱,随着美国有关行业的就业和工资受到不利影响,其制造业在全球的国际竞争力会被破坏,制造业部门甚至出现收缩迹象。美国要求中国高新技术领域对美国资本开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希望对中国高新技术领域的发展进行控制和遏制。

综上,在与中国进行贸易往来的过程中,美国在资本形成、企业税收等国际收支领域较为严重的不利影响,同时在本国高端制造业进入一个大的发展瓶颈期,优势不断减弱和中国在高端制造领域不断实现突破的冲突中利润空间受到挤压,普遍较高的生产成本和工业人才供应难度造成的大量就业机会损失及对中国技术输出削弱了其资本和技术优势等都在一定程度构成了美国发动对华贸易战的原因。

参考文献:

[1]程璐.双边投资保护协定中的资本转移自由规则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

[2]杨佳慧.美国两次税制改革的差异分析——基于个人所得税和企业税的比较分析[J].绿色财会,2018(05):49-54.

[3]林明臻,郭真.中美贸易战的根本——贸易失衡问题探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8(09):77-81+88.

[4]薛明皋,薛克兢.跨国公司技术输出与制度风险的关系研究[J].科研管理,2010,31(S1):68-74.

国际贸易摩擦范文篇8

1我国面临国际贸易摩擦的新形势

(1)国际贸易摩擦表现形式多样化。2008年10月以来,我国遭受的贸易救济调查涵盖了“两反“”两保”全部4种形式。除此之外,还涉及了知识产权调查、技术性贸易壁垒、反规避、汇率摩擦等形式。

(2)贸易摩擦涉案产品种类不断增加。目前,我国钢铁、鞋类、玩具、铝制品、轮胎、纺织品等行业仍为“重灾区”,并不断向彩电、电信等产品转移。

(3)贸易摩擦涉及领域广泛。根据商务部的统计,迄今为止,国外对我国发起的贸易调查涉及到纺织、轻工、机电、医疗保健、食品等行业,已从货物贸易领域拓展到了知识产权、投资和服务贸易领域。

(4)与我国发生贸易摩擦的国别范围扩大。据商务部统计,2008年10月以来,全球5大洲有17个国家对我发起贸易救济调查。其中,美洲25起,涉案金额53.25亿美元;欧洲6起,涉案2.5亿美元;亚洲36起,涉案35.05亿美元。

(5)低碳经济将使我国面临新的更频繁的贸易摩擦。现在适逢全球经济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关键期,从保护本国新兴产业出发,发达国家纷纷采取各种形式的技术贸易措施和绿色贸易措施,贸易摩擦发生更为频繁。低碳经济时代,碳关税、碳配额交易、碳审计与信息披露等各种制度层出不穷。

2我国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策略

2.1建立和完善我国贸易救济制度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有关国家肆无忌惮地对我国滥用贸易救济措施,重要原因就是我国缺乏一套完整有效的贸易救济体系,使得外国在对我国产品采取歧视性做法时,不必担心会遇到我国相应的报复。因此,我国应根据WTO规则,进一步完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以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法律体系,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和国际惯例的贸易救济体系。这样可以形成一定的威慑,使国外不敢轻易挑起贸易争端,变被动为主动。

2.2改善外贸出口结构,提高商品市场竞争力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摩擦之所以不断升温,直接原因在于我国外贸出口结构严重不合理。中国出口企业要摆脱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需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首先,充分利用国内劳动力和原材料市场,保持价格优势。除此之外,创立自己的品牌或者通过兼并国外知名品牌,建立自己的品牌优势,改变外贸加工的局面,开拓具有中国品牌效应的市场。改变劳动密集型和低科技含量的商品出口结构,扩大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产品的出口;减少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的出口,加速资源的有效利用。

2.3运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抑制摩擦升级中国已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我们应熟练掌握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规则,为抑制国际贸易摩擦,打赢国际贸易摩擦做好准备。一旦发生国际贸易摩擦,解决争端的一种办法就是拿起世界贸易组织这个武器。

2.4培养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国际型复合型人才目前,我国正缺乏一批熟悉国际贸易相关法律法规的专业人才,这些人必须英语流利,可以与外国进行谈判交涉。拥有这样的复合型人才对于我国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具有重要作用。在反倾销国际贸易摩擦中,由于我国此方面的人才奇缺,企业反倾销应诉不利。所以,政府、企业、教育界应该积极重视这类人才的培养。

2.5开征碳税,降低中国在贸易摩擦中受损风险一些发达国家已在讨论开征碳关税,如《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规定,美国有权对不实施碳减排限额的国家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但如果我国已在国内征收碳税,其他国家再征碳关税就涉嫌双重征税,违反WTO协议。因此征收碳税可以降低我国在国际贸易摩擦中受损的风险,并增加我国的税收收入。

国际贸易摩擦范文篇9

论文提要:本文结合温州中小民营企业的特点,提出如何利用电子商务手段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入世”使温州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但在这个过程中,温州经济面临着新的压力和挑战,即频繁地遭遇贸易摩擦。面对多发的贸易摩擦现状,温州中小民营企业因自身条件限制往往无法从容应对,那么如何应对贸易摩擦,企业急于有自己力所能及又行之有效的思路与方法。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20世纪九十年代前后,温州大批中小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并在各行业中各领风骚,发展后劲十足。据统计,温州有10余万家中小民营企业,他们对温州经济贡献率高达90%。可以说,民营企业是温州经济发展的风向标,是温州活力之所在。近几年来,温州民营企业出口增长迅速,已成为温州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但是国际贸易摩擦一直是困扰温州企业的一个重大问题,尤其自我国加入WTO后,温州许多拳头出口产品在国际间连连遭遇来自民间和官方的国际贸易冲突,如打火机行业,最近日本拟出台打火机CR法案;印尼涉及有关安全法令草案;欧盟过去提出打火机CR技术壁垒,近期又提出一些附带要求;韩国已出台打火机新规等。眼镜行业,土耳其眼镜特别监管;印度、阿根廷、巴西反倾销调查等。另外,还有欧盟劳保鞋、皮鞋反倾销、西班牙焚烧温州鞋、俄罗斯查扣温州鞋、美国的337调查,等等。一直以来,我国政府和温州企业共同致力于应对这些贸易摩擦,但是这种贸易摩擦的应对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尴尬境地,从长期看,企业要寻求避免贸易摩擦的最佳方式。

二、温州民营企业遭遇国际贸易摩擦的原因

一般认为,国际贸易摩擦的产生,有几种外因,即:1、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和我国外贸的高速增长;2、我国自身的经济结构、经济体制和外贸体制中存在的问题;3、我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

温州民营企业遭遇国际贸易摩擦,除了以上三点外因外,最主要的是其在国际化经营中表现出来的低素质,即内因。主要表现为:以家族企业为主要形式的温州民营企业规模小、档次低,其对现代国际贸易规则、反倾销知识及国际反倾销发展趋势缺乏足够的了解;一些出口产品的档次不高,造成其产品在国外市场的竞争力不强;大多数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缺乏长期战略,习惯沿袭以往的套路,靠低价竞争维持或扩大出口规模,假冒伪劣现象仍有一定的生存空间;企业质量体系不健全,质量、计量、标准化等基础工作薄弱等。

三、温州民营企业如何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现状

贸易摩擦不仅涉及诸多技术问题,而且涉及行政管理问题,技术性、政策性很强,需各方配合,形成合力。2002年至今,温州民营企业应对所遭遇的国际贸易摩擦,大都积极应诉。2004年企业积极应诉、全社会热情支持公平贸易工作的氛围已初步形成。随着案件数量的逐年增加和各类贸易壁垒的成功突破,温州市公平贸易工作也在探索中走出了政府、行业、企业积极配合的新路子。

此外,有些企业通过直接在境外设厂和收购国外企业,这样可有效规避国外对我国产品设限。如,温州哈杉鞋业有限公司2005年8月成功收购意大利威尔逊制鞋公司,为我们提供了规避贸易壁垒的样板。早在2001年土耳其眼镜保障实施案后,温州明明光学有限公司在土耳其投资建厂,成为该国第三大眼镜生产企业,带动温州出口400万美元,也成功绕过了“贸易壁垒”。

但对温州中小民营企业来说,出口金额往往不是很大,一旦涉入贸易摩擦,应诉负担过重,处于异常被动地位或只能不得不放弃应诉。以中小民营企业的实力,更不可能通过直接在境外设厂和收购国外企业来规避“贸易壁垒”。因而,如何轻松有效地了解、避免、应对贸易摩擦成了当务之急。

四、温州中小民营企业如何利用电子商务手段应对贸易摩擦

(一)温州中小民营企业与电子商务活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全球化和网络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国际电子商务应用必将成为我国外贸效率的重要手段,为我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贸易中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也给温州中小民营企业带来新的机会,这些企业正不失时机地开展电子商务。但大部分企业虽已拥有自己的网站,却并没有及时积极地对网站进行完善,更谈不上对网站进行商务化。不少企业的网站只是一个门面,仅限于发挥形象宣传作用和有限的交流,或者只限于对企业的产品进行介绍。这是因为温州中小民营企业主要是家族企业,企业领导虽对新鲜事物有足够的敏锐度,却因为自身的文化程度不高,在认识上难以有根本的转变。

但是,在外贸领域中,企业往往聘用相关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全权由他们来操作。他们通过因特网搜索国外买家,把本企业的信息通过各类渠道放到因特网上,以供外国客户寻找;通过电子邮件与买家进行沟通与交流;利用网站进行新产品推介,通过网上产品建立买家对企业的初步印象,并在第一时间将新产品通知客户;有的企业借助于一些专业的贸易网站,成为他们的会员;有些还经常访问专业的贸易网站,查询同类产品的生产商在做什么,等等。可以说,在外贸领域,虽然企业并没有真正开展电子商务活动,却正在有效地利用各种电子商务手段。

(二)如何利用电子商务手段了解贸易摩擦。以家族企业为主要形式的温州中小民营企业,其对现代国际贸易规则、反倾销知识及国际反倾销发展趋势缺乏足够的了解。有些中小企业为了出口不顾一切,当发生遭遇贸易摩擦时,根本不知道贸易摩擦是什么概念,怎么应对贸易摩擦更是无从谈起。所以,对温州中小民营企业来说,面对现在多发的贸易摩擦现状,要想有效应对贸易摩擦,首先要从了解贸易摩擦入手。企业如何利用电子商务手段了解贸易摩擦,即企业如何通过电子商务手段了解自己所需要的关于贸易摩擦的信息。

首先,INTERNET本身具有开放性、全球性、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企业可以随时利用INTERNET了解与自身有关的贸易摩擦信息。无论是GOOGLE还是百度等搜索引擎,只要输入“贸易摩擦”四个字一按回车键,就会跳出无数条相关信息。要了解相关行业的关于贸易摩擦的最新信息,可以输入自己产品名称及“贸易摩擦”四个字;企业还可以输入自己企业目标出口国名字及“贸易摩擦”四个字了解目标国家与贸易摩擦的最新动态,等等。也就是说,利用搜索引擎搜索自己所需的信息,是一个非常简便而又有效的方法,但是面对如此多的信息,企业如何取舍成了关键。

其次,要了解自己相关行业的贸易摩擦。企业可以从自己行业的相关协会、商会等的网站入手。如,生产鞋革的企业可以登录温州市鞋革行业协会网;生产眼镜的企业可以登录温州眼镜网,等等。这些商会、协会的网站,一般都有对各自行业遭遇贸易摩擦的详细介绍。同样,这些商会、协会等的网址,企业可以利用任何一个搜索引擎找到。

对温州中小民营企业来说,了解贸易摩擦最有效的方法,是登录温州市进出口公平贸易网(http:///index.asp)。该网站是市政府搭建的公平贸易平台,通过该网站可以了解各个行业有关贸易摩擦的最新信息;通过该网站的法规信息、基础知识、参考案例等栏目了解贸易摩擦的相关知识;企业还可以通过该网站的统计资料了解历年温州企业遭遇贸易摩擦的明细;而且企业可以在该网站上查询搜索栏进行信息数据的查询搜索;可以进入WTO专题了解各种知识;可以点击国内外经贸、商贸的各链接,等等。可以说,了解温州市进出口公平贸易网上的信息,就等于了解贸易摩擦。

(三)如何利用电子商务手段避免贸易摩擦

首先,了解贸易摩擦是为了有效避免贸易摩擦的发生。企业通过以上手段对贸易摩擦有一定的了解,同时采集这些网络共享的资源信息进行分析,并根据有效信息进行预测,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的情况,调整或改进自己的产品,使自己的产品不至于涉入未来可能发生的任何形式的贸易摩擦中。了解贸易摩擦,就是积累间接经验,有了前车之鉴,企业可以避免重蹈覆辙。

其次,温州市进出口公平贸易网实现了信息互动协作,并且与国外进口商协会建立了良好的预警合作关系,与上海的WTO事务所也建立了合作。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该网的公共信息,主动加入该网的预警机制,及时把握市场变动趋势,防止贸易对象国突然采取某些限制措施而造成本企业的措手不及。

当然,企业也要通过各类电子商务专业贸易网站做好自己产品的对外宣传,让目标客户预先明确我方产品情况,以免出现因我方产品宣传不够的情况下误入贸易摩擦的情况。

主要参考文献:

[1]王若舟.温州民营企业贸易摩擦成因与对策[J].农产品市场周刊,2006.27.

[2]杨衍佐.中国对外贸易摩擦的原因特点及对策分析[J].甘肃社会科学,2009.06.

[3]陈瑜.温州企业应对国际贸易壁垒对策探讨[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8.03.

国际贸易摩擦范文篇10

关键词:国际贸易摩擦问题

所谓国际贸易摩擦就是指在国际贸易中,国与国之间在进行贸易往来的过程中,在贸易平衡上所产生的,一般是一国的持续顺差,另一国的逆差,或一国的贸易活动触及或伤害另一国的产业。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国际环境的变化以及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融入经济全球化、参与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竞争日渐激烈,当然就会产生摩擦。因此,贸易摩擦数量增多并不奇怪,这是贸易增长的必然反应。但应对贸易摩擦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我们一方面要冷静对待、看清本质;另一方面要有积极的应对措施。

一、应努力转变出口增长方式,尽可能提升我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开辟更广泛的国际市场

我国几乎所有的出口产品都遭遇过技术贸易壁垒。“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BarrierstoTrade,TBT),是现代国际贸易中商品进口国在实施贸易进口管制时,通过颁布法律、法规,建立技术标准、认证制度、检验制度等方式,对外国进口商品制定过分严格的技术标准、卫生标准、商品包装和标签标准,从而提高产品技术要求,增加进口难度,最终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由于这类壁垒大量地以技术面目出现,因此常常会披上合法外衣,成为当前国际贸易中最为隐蔽、最难对付的非关税壁垒。如2009年,可以说是玩具壁垒提升最为频繁的一年。包括欧美在内的主要玩具出口国纷纷修改或推出新的玩具检测法规指令,使玩具生产企业出口风险不断加大。加拿大以往是我国第五大玩具出口国,但随着贸易壁垒的不断增加,我国对之出口的玩具数量也在急速下滑。自2009年8月起,加拿大已降至我国主要玩具出口国第六位。

技术性贸易壁垒在实质上反映的是国与国之间在技术上的差距,发达国家凭借自身在技术上的绝对优势,不断制定和修改各种标准,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如何缩小与发达国家在技术上的差距,是我们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关键。

首先,企业应适时地了解各国产品的各种技术标准,从原有的出口增长过多依靠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的局面,转变为提升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主。

其次,企业在开辟更广泛的国际市场方面,应积极“走出去”,规避和转移冲突。

从战后日本产业国际化发展历程来看,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开始大规模对外投资;从8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对外投资的重心转移到了美国。我国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市场也开始加大“走出去”的力度:1999年,海尔决定在美国建厂,为此,海尔成为中国制造业中第一个在美国建厂的企业;浙江万向集团先后收购美国舍勒公司和UAI公司,利用本土品牌和渠道成功地获取美国市场;上海广电集团和日本三井物产株式会社组建合资销售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推进自己的SVA品牌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这些成功的案例使我们更加坚定了“走出去”的决心。“走出去”可以绕过贸易壁垒,减少贸易摩擦,巩固和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道路虽然崎岖不平,但前途还是光明的。美国人有句俗语:“推到水里的人,能很快学会游泳。”跨国之旅总是深一脚,浅一脚,最后才能稳住。我们只要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逐步适应、不断发展、谋求共赢,相信最后终究能取得可喜的成果。

二、要建立完善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三者分工合作的贸易摩擦应对机制

2007年2月23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就关于无汞碱锰电池专利侵权调查(337电池调查案)作出公告,宣布中方企业不构成侵权,结束了337电池调查案历时四年的重审。本次337电池调查应诉案在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统一组织协调下进行,得到了有关部门的支持,得到了全国电池行业的积极配合,保护了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中方企业取得应诉工作的阶段性胜利。我们应对贸易摩擦的经验表明,政府应加大交涉、磋商和法律抗辩力度。通过政府间的双边对话机制加强沟通,要求有关国家取消不公平、不合理的保护措施。作为具有协调同行、避免过度竞争以及自主对外沟通功能的行业协会,在获取信息、提供外贸咨询和协助政府和企业开拓并调整对外贸易关系,缓解对外贸易摩擦等方面,应充分发挥管理与服务、监督与协调的作用。企业应该积极、主动地与行业协会取得联系,遇到情况向行业协会反映,行业协会有义务帮助企业适应新的壁垒。

三、进一步完善贸易摩擦和行业预警机制

我国部分企业的自我防范意识差,出口企业欠缺敏锐、通畅的信息捕捉、分析和传递系统,不能做到根据国外不同市场的特点采取切实可行的竞争手段及营销谋略。因此,管理手段先进、信息渠道广泛、资料传递迅速、调查研究充分、立案反应及时的预警机制非常关键。它不仅可以把有关工作的重点由事后处理转向事先预防,亦能把可能出现的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公务员之家

四、从长期来看,要大量培养应对贸易摩擦的专业人才

人才在一个信息社会中的价值,远远超过在一个工业社会中的价值。在国外对华反倾销、反补贴等案件的应诉中,涉案企业不了解应诉的重要性、不知道如何应诉的情况很普遍;进口产品对国内同类产品的产业造成损害时也不知道利用世贸规则进行合理保护,没有大批懂得WTO规则的专门人才参与国际经贸活动,要提升我国的对外经贸的竞争力和形成竞争优势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就要尽快形成一套有利于人才快速成长的机制,用多种形式培育和造就WTO问题各个层面的专门人才,让优秀的人才能成团涌出并在对外经贸中发挥其特有的作用。

我们本着平常的心态,以共赢的原则、积极的行动,一定能游刃有余地处理好国际贸易往来中的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