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概念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0 07:53:02

管理概念

管理概念范文篇1

1.调节和控制利率的总水平,使其既能反映社会资金的供求状况,又能引导社会资金供求变化;

2.调节和控制利率结构,优化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

利率管理的内涵:

利率管理是指根据客观经济规律和国家的经济政策及利率政策的要求,按照一定的原则、程序和方法,对利率的水平、体系和管理方法进行调整、组织与控制,充分而有效地发挥利率调节经济的功能。

利率管理的原则:

利率作为借贷资金的价格,和税收、价格、信贷杠杆一样,都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与其他经济杠杆相比,利率杠杆具有灵活性、有偿性、间接性的特点,杠杆作用比较灵活,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比较强,更适用于对市场经济的调节。因此,利率管理就是按照国家经济政策通过对利率杠杆的调节,来协调国民经济的发展。

1.确定科学合理的利率水平,强化资金使用成本对借款人的约束力,以加速资金周转,平衡社会总供求,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地发展。

2.理顺各种利率之间的比例关系,合理引导和调整资金的流向和规模,以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

3.要完善利率体系和利率管理体制,疏通资金价格信息的传递渠道,保证信号传递的及时性和真实准确性,以提高宏观金融的实施效果。

4.对利率政策落实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确保利率政策上通下达,顺利运行。

中央银行在利率管理和调节过程中,应坚持以下原则:

1.要有利于既定的货币政策目标;

2.要有利于实现处理宏观经济效益与微观经济效益的关系;

3.要有利于调节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利益,为国家积累资金。

人民银行总行的职责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的职责包括:根据国家利率政策,拟订有关利率管理的法规草案,制定利率管理的基本规章;根据国务院的或授权确定、调整存贷款、同业拆借和各种债券的利率及其浮动幅度,确定、调整利率的种类和档次;领导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的利率管理工作;监督金融机构执行国家利率政策、法规和各种利率的实施情况,协调、仲裁、处理金融机构的利率纠纷和违反国家利率管理规定的行为;宣传、解释国家利率政策、法规和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利率规章。

管理概念范文篇2

会计是从事经济活动的行业,会计管理主要是服务于企业、政府事业单位,通过一定的计算预测,为经济生产活动进行方向上,具体生产行为上的引导。我国经济自改革开放后一直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从事生产活动的企业众多,所以对于这方面人才的需求一直居高不下,会计管理是企业更好发展的保障,其实会计管理概念虽然提出时间并不算长,但是在古代时,就已经存在各种会计管理工作,古代对于国家、军队等的管理,也都依赖于此,利用能够获取的相关信息,将财政与活动结合,但是由于社会各方面的影响作用,会计管理在我国的发展并不乐观,人们往往更加重视财务会计,对于会计管理重视度不够,是会计管理还未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难以对实际的会计管理活动起促进发展的作用。

二、对于会计管理的认识

1.会计管理对于企业的影响。会计管理与企业的结合最为紧密,通过对于企业财务、策略等的信息数据的分析,结合市场环境,为企业寻找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管理方案,是为企业管理者提出管理方案的智慧囊,相当于古代军师般的存在,很多人认为它是一个工具,能够帮助企业规避风险,获得效益,会计管理人员应该做到比企业家更懂企业的运营方式,才能为企业更大更强发展保驾护航。2.会计管理对于政府事业单位的影响。政府事业单位单位实现其社会效益是关键,这一点不同于企业的经济定位,但它也需要会计管理。政府事业单位通过国家控制的资源领域等,获取经济收益,以投入国民生活建设,也需要考虑市场的影响,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进行经济生产,会计管理能够为其提供经济活动的管理引导,同时国家可以利用会计管理手段,管理国有企业,资金走向,避免其出现灰色收入等的贪污行为。3.会计管理对于我们的影响。我们是社会活动中的一份子,经济活动是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既是自然人又是经济人,虽然我们对于会计管理的影响没有察觉,但是会计管理影响着我们在生活活动中的行为选择,我们会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分析出对我们最有利的方案,并且实施这一方案,我们作为经济人,天然具有选择的趋利性,你可能会说我懒得分析,所以会计管理与我无关,但是你在进行这一决策时,就已经进行了管理分析,懒得分析就是你的趋利点,所以说虽然会计管理主要应用于企业和政府事业单位的经济生产管理活动,但是对于我们仍然具有很强的影响力,而且我们未来参与生产活动,会计管理与我们的联系将更加密切。

三、会计管理在当今社会的发展

1.发展进步。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已经处于信息时代,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多样,也更加便捷,会计管理可以结合计算机等信息技术手段,综合更加庞大的数据分析实施更加科学合理的措施,与IT行业的结合是现在会计管理发展的大势,这也对会计管理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一方面信息技术手段帮助下,会计管理走向更加科学,策略更加可行性,另一反面,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催生了很多新兴行业的产生,为会计管理提供庞大服务对象。2.存在问题。我国的会计管理发展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由于很长一段时间经济的野蛮发展,人们对于财会的重视远远超过对于会计管理的重视程度,企业、政府事业单位的发展策略等没有依靠科学的会计管理手段,更多的是管理者拍脑门式的决策方式,企业的不重视,极大的限制了这一领域的发展,使其难以发挥对于经济的影响作用。

四、结束语

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企业等为寻求生产机会,必须进行科学的管理探索。会计管理对于经济的促进作用是相当显著的,但是我国目前会计管理领域发展较慢,不能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我们应该推广这一领域的基本认知,使社会公众认识其重要性,形成对于会计管理概念的简单理解。本文仅作为高中生对于会计管理概念的浅显的再认识研究。

参考文献:

[1]薛杰,乔菲,郭永清.论管理会计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J].会计之友,2017,(04):6-9.

[2]本刊编辑部.中国版管理会计概念框架[J].新会计,2016,(07):1.

管理概念范文篇3

世界著名的《韦氏国际词典》(webster‘snewinternationaldictianary)第三版对“理论”一词解释为:理论是某一研究领域的一套前后一致的假设、概念和实用原则所构成的系统。我国的《辞海》对理论的解释是:理论是概念、原理的体系,是系统化了的理性认识。我国《现代汉语词典》对理论的解释是:理论是人们由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的知识的有系统的结论。不论怎样描述,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总是非常密切并相辅相成的。它们互为对方提供支持和帮助,每一方都有助于纠正对方的缺陷,使它变得更加完善。理论的职能是扩大经验的范围,并深化其含义。凡属科学的理论,必须能完整地、准确地解决两个问题:(1)如何解释实践,即认识世界;(2)如何进一步做好实际工作,即改造世界。

根据上述理论的含义,结合财务管理的特点,我们可以把财务管理理论定义为:财务管理理论是根据财务管理假设所进行的科学推理或对财务管理实践的科学总结而建立的概念体系,其目的是用来解释、评价、指导、完善和开拓财务管理实践。

理论研究的深度,是衡量一门学科成熟与否的标志;首尾一贯的理论,则是评估实务正确与否的指南。财务管理实务已有较长历史,但财务管理理论的出现则较晚。根据现有资料,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财务管理学,是20世纪40年代前苏联科学院院士费。吉亚琴科教授倡导和创建的。在西方,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形成比较规范的财务管理理论。我国的财务管理理论研究,是从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的。由于种种原因,对于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起点,始终没有进行过充分的讨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财务管理实践已发生了重大变化,急需理论上的规范与指导,以求今后的财务管理实务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现有财务管理理论研究起点的主要观点

研究财务管理理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从何处人手,即以什么作为逻辑推理的出发点。这一问题,长期以来就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主要观点有以下几种:

1.财务本质起点论

长期以来,我国财务管理的理论研究是以“财务的本质”为起点的。从这一起点出发,逐渐阐述财务的概念、财务管理的对象、财务管理的原则、财务管理的任务、财务管理的方法等一系列理论问题。我国著名财务学家郭复初教授认为,这种观点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对财务的存废问题存在很大争议,财务管理理论工作者在形成财务独立论的过程中,从财务的本质研究出发,奠定了财务理论的基石.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一些学者对其进行了系统论证,指出财务质的规定性决定了财务的独立性,财务的种种独特形态,乃是奠定财务独立存在的客观基础。从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学科体系来看,对财务的本质进行科学的定义是必要的,但以财务的本质作为理论研究的起点,只能解决什么是财务、什么是财务管理这些纯理论的问题,不能解决为什么进行财务管理这一与财务管理实践密切相关的问题,也不可能有效地指导财务管理实践。因此,以财务的本质作为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起点,会阻碍财务管理应用理论的发展,不利于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完善。

2.假设起点论

这种观点是近年来人们在借鉴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形成的。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任何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和发展,都是以假设为逻辑起点的,然而,在财务学中却忽略了这一点。”并指出:“假设对任何学科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为本学科的理论和实务提供了出发点或奠定了基础。”财务管理假设是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必须认真研究。但以财务管理假设作为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起点还存在一些问题。这是因为:(1)财务管理假设不是凭空捏造的,也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根据财务管理环境和财务管理的内在规律概括出来的,显然,环境决定假设,而不是相反。(2)即使是过去一直以假设为理论起点的会计学,进入20世纪70年代,也逐渐放弃了这种观点,改用其他范畴作为会计理论研究的起点。可见,并不是任何学科、任何时候都以假设作为理论研究的起点。

3.本金起点论

这是郭复初教授近年提出的一种观点。他认为:“本金是指为进行商品生产和流通活动而垫支的货币性资金,具有流动性与增值性等特点”,并进一步指出:“经济组织的本金,按其构成可以分为实收资本、内部积累和负债等几大组成部分”。[4]同时强调,本金起点理论符合逻辑起点的基本标准,弥补了其他起点理论的种种不足。本金作为财务资金的代名词已成为财务理论的核心概念,是财务理论概念体系中的组成部分。以本金作为基本细胞并从此开始研究,有利于从小到大、层层展开,从而构成完整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但以本金作为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起点,必须解决本金与资金、资本之间的关系。本金起点论却未能圆满地解决这一问题。

4.目标起点论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有些学者提出了以财务管理目标为财务管理理论研究起点的看法。这种观点认为:任何管理都是有目的的行为,财务管理也不例外。只有确定合理的目标,才能实现高效的管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财务管理理论研究应该以财务管理目标为出发点。同时认为,财务管理目标是在考虑风险和报酬两个重要因素的基础上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这种观点突出了财务管理目标在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中的作用,有利于财务管理理论对财务管理实践的指导。但这种观点也存在一些问题。这是因为:(1)从逻辑学的角度来看,任何理论的研究起点都应是其原本点(即原始出发点),显然财务管理目标并不具备这一特点,因为财务管理目标受财务管理环境的影响,不同的理财环境会产生不同的财务管理目标。(2)从财务管理理论体系本身来看,如果以财务管理目标为起点,则很难安排财务管理假设在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中的地位,因为假设是根据环境概括出来的,而不是根据目标概括的。

三、以财务管理环境作为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

财务管理环境是对财务管理有影响的一切因素的总和。它既包括宏观的理财环境,也包括微观的理财环境。宏观环境主要是指企业理财所面临的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文化环境;微观环境主要是指企业的组织形式、生产、销售和采购方式等。笔者认为,从20世纪财务管理的发展历程来看,应将财务管理环境作为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合理起点。

20世纪是财务管理大发展的一个世纪,在这100年的时间里,财务管理经历了五次飞跃性的发展阶段。

1.筹资管理理财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财务管理的主要职能是预测企业资金的需要量和筹集企业所需要的资金。20世纪初,由于西方国家经济的持续繁荣和股份公司的迅速发展,各类企业都面临着如何筹集扩大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的问题。那时,市场竞争不是十分激烈,各国经济迅速发展,只要筹集到足够的资金,一般都能取得较好的效益。然而,当时的资金市场还不甚成熟,金融机构也不十分发达,因而,如何筹集资金便成为财务管理的最主要问题。在这一阶段,筹资理论和方法得到迅速发展,为现代财务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完善奠定了基础。

2.资产管理理财阶段

筹资阶段的财务管理只着重研究资金筹集,却忽视了企业日常的资金周转和内部控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西方财务管理人员逐渐认识到,在残酷的竞争中要维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财务管理的主要问题不仅在于筹集资金,更在于有效的内部控制,管好用好资金。在此阶段,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项目,如现金、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等引起财务人员的高度重视。在这一时期,企业内部的财务决策被认为是财务管理的最主要问题。而与资金筹集有关的事项已退居第二位。各种计量模型逐渐应用于存货、应收账款、固定资产等项目,财务分析、财务计划、财务控制等得到了广泛应用。

3.投资管理理财阶段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企业经营的不断变化和发展,资金运用日趋复杂,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使投资风险不断加大,投资管理受到空前重视,主要表现在:(1)确定了比较合理的投资决策程序;(2)建立了科学的投资决策指标;(3)建立了科学的投资决策方法;(4)创立了投资组合理论和资本资产定价理论。

4.通货膨胀理财阶段

20世纪70年代末期和80年代早期,伴随石油价格的上涨,西方国家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持续的通货膨胀给财务管理带来了许多问题,在通货膨胀条件下如何有效地进行财务管理便成为主要矛盾。大规模的通货膨胀,使企业资金需求不断膨胀,货币资金不断贬值,资金成本不断升高,成本虚降,利润虚增,资金周转困难。为此,西方财务管理提出了许多对付通货膨胀的方法,企业筹资决策、投资决策、资金日常调度决策、股利分配决策都根据通货膨胀的状况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5.国际经营理财阶段

管理概念范文篇4

关键词:项目群管理信息管理

1.项目群管理理论

项目管理以其面向成果、基于团队、超越部门、柔性和动态管理等特点被企业管理者所关注。项目管理的优势带来了项目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项目数量及规模的不断增加,为项目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多项目管理的研究与实践应用而生,并逐步演化为下列四代项目管理思想,第一代项目管理,第二代群体项目管理,第三代项目组合管理,第四代变化管理。

项目组合管理处在比项目群管理更高的层次,通过它可以总览整个组织所有正在进行的项目,而不是关注单个项目或单独的项目群体。项目群管理是对由多个相关项目构成的项目群体所进行的管理。由于群体项目具有多重性、可测量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它的时间跨度大、项目之间关系及项目运行环境复杂,因而对群体项目的管理需要在多个相关项目之间进行资源调配和进度安排,并监督项目的执行。

1.1项目群管理的概念

“项目管理”是为了达到甚至超越项目干系人对项目的需求和期望而将理论知识、技能、工具和技巧应用到项目的活动中去的过程。由于单项目管理所管理的是单个项目或过程,目标系统比较单一,因此它与项目群管理不同,它不需要在较为复杂的项目运行环境中进行资源的调配和项目间进度的搭接,也不像项目组合管理那样与组织的整体发展战略密切相关。

项目管理是项目操作层面的具体管理过程,它也是进行项目群管理的基础。对单个项目进行项目群总体控制下的有效的项目管理是实现项目群管理成功的重要支撑。

关于项目群管理,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美国项目管理协会提出:"项目群是一组相互关联并需要进行协调管理的项目"(PMI,2000a)。国际项目管理协会认为:"项目群管理是协调管理一个多项目的组合,使其内部项目之间交流顺畅,目的是为了实现一系列确定的业务目标"。"确保项目与预期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保持对多项目环境的控制,确保最终提交的成果质量符合企业运营的需要"。

1.2项目群管理与单项目管理的联系

单项目管理是在假定项目资源得到保障的前提下进行的项目管理,而项目群管理则是在假定存在多个项目的前提下,如何协调和分配现有项目资源,对所有单个项目进行集成管理,以实现最佳利益的管理过程。项目群管理并不仅仅是几个项目的简单叠加,而是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项目的组合,通过对这些项目进行集群管理,可以以最少的人力资源,资金成本等获得比单项目更大的利益以及保证管理目标更好地实现。

项目群管理与项目管理相互联系又有一定的不同,它们的相同点是都是将项目实施的参与者的力量集合起来,共同向着既定的方向前进,都要使用计划和进度控制等项目管理手段和工具。不同之处首先是规模不同,一般来说,项目群规模会大于单个项目。其次是管理的范围和内容不同,项目群管理的范围和内容往往会比项目管理更宽泛一些。另外,项目管理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而项目群管理则是为了达到一系列的目标。还有,项目群管理需要对具有不同目标的单个项目进行协调管理。

2.项目群管理具有以下特点

实施组织的单一性。"项目群"的实施组织可以是单个盈利的组织,如某大型企业或公司;也可以是单个非盈利的机构,如政府部门;甚至还可以是多个组织组成的联盟。但是各个单项目的实施组织都是相同的一个组织。

2.1项目群的组织结构

一般来说,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可以采用指挥部型、直线型、直线职能型、矩阵型等几种。而对于项目群管理而言,一般建立项目群管理办公室的项目导向型矩阵式组织结构。这是由项目群本身的特点决定的,项目群管理既要保持项目管理的优势,又需要发挥学习型组织的特点进行持续改进,还需要规模经济和网络协同效应,使一个有效的基于项目的组织同时构架在传统的组织框架中,使项目群的各个项目都连接到一个持续改进和增效的整体上,建立垂直等级少的组织结构。

项目群组织结构的核心项目群管理办公室是一个组织实体,负责将战略反映到项目群中去,并监控项目群。项目办公室统筹协调所有项目,解决了各项目之间协调困难的问题。在人力资源管理上,项目群管理办公室履行两种职能:一是协调组织所有的团队;二是授权和监督每个项目经理。

2.2项目群的人力资源管理

项目管理办公室的组建是项目群管理成功的关键,而项目群管理办公室需要项目群管理团队来支撑,有效工作的项目群管理团队是项目群管理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项目群管理团队的组建和建设是项目群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与主要工作内容。

项目群管理团队一般具有下面几个主要特点。

(1)以现代信息技术的全面应用为前提。只有在组织内部真正建立起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基础设施,并建立起相应的信息系统,才能说具备了对项目群进行有效管理的基础条件。

(2)组织成员需有较强独立工作能力。

(3)成员既是专家又是通才。在学习型组织的构架下,由于中层管理人员队伍的骤缩,一线员工纵向提升机会减少了,而横向流动却变得更加频繁。频繁的横向流动,使一线员工技能多样化,变专才为通才。

(4)组织边界的模糊性。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和外部企业组成一些各自独立的组织,为了达成一定的目的而暂时组成某种同盟,或松散或相对紧密。这是一种能保持集中和分散活动协调统一的组织形式,组织之间通过网络并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分散的,互利的合作,一旦合作的目的达到,这种合作关系便宣告解除。

(5)基于团队绩效的绩效考核。项目群管理工作的总的目标是群体项目的整体成功,因此项目群的绩效考核是基于整个项目群管理团队的绩效考核。

基于项目群管理团队以上的特点,项目群管理团队成员的选择一般有以下基本原则和特点。

(1)具有相关的知识与技能;这是团队成员完成工作必须具备的最基本条件。

(2)可以完成团队合作。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团队成员,个人必须学会与别人进行合作、交流、沟通,学会面对个体间的差别并解决冲突,学会把个人的目标升华为团队利益。

(3)具有一定的沟通与协作协调能力

(4)精力充沛,容易接受新兴事物。

2.3项目群管理团队的建设

项目群管理的成功需要一个有效的项目群管理团队对项目群各项目进行有效的管理,而项目群管理团队的内部建设同样是项目群管理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项目群管理团队的建设需要全体团队成员参与。项目群管理团队建设不仅应提高项目管理团队作为一个集体发挥作用的能力,增强团队内部凝聚力,也应提高成员个人的能力。

2.3.1项目群管理团队的挑战

(1)停滞不前。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效的团队可能会陷入停滞不前的状态,最初的热情可能会被冷漠所代替。

(2)群体思维。项目群管理团队成员会相信他们能读懂每个人的心态,结果,他们就不愿意再发表自己的看法,也不愿意在进行相互挑战。

(3)固定的活动模式。在项目群管理过程中,团队成员会认为目前的工作方法及流程就是最好的、万能的,因而面对形势的变化不能及时做出正确的反应。

(4)团队人员的更迭。由于项目群管理工作的连续性比较强,在项目群团队成员变更后,如何使项目管理工作进行无缝连接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2.3.2项目群管理团队的建设

项目群管理团队建设的直接结果与意义可以提高项目群管理的绩效,可以提高项目管理团队成员个人的管理与技术技能,使他们能更高效地完成项目管理任务;可以使团队的工作环境和行为得到改善,创造出成员间互相支持、团结一致的环境。项目群管理团队建设的主要方法有下列几种。

(1)开展团队建设活动。

(2)沟通。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增进团队效率的重要保证;

(3)奖励与表彰。

(4)培训与研讨会;

(5)经验总结与分享;

(6)绩效评估。

3.项目群信息管理

3.1项目群信息管理的特点

项目群管理要比单项目管理面对更多更复杂的信息与信息处理,项目群管理者需要对分布于不同地点的项目进行实时的协调和控制,需要对大量的变化的、不确定的信息进行即时判断并做出决策。如何及时准确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传递信息是关系项目群管理能否成功的关键。

项目群管理的信息管理必须基于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实现。

"点对点"的传统的信息交流方式下,项目经理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处理信息。随着项目数量的增多,项目管理者对多项目的追踪和控制感到力不从心,信息获取不及时、信息处理量大、决策延误甚至错误的现象频繁发生。

3.2基于互联网的项目群信息管理系统

由于项目群本身的特点,因此,项目群的信息管理系统一般来说应该是基于互联网的项目信息管理系统。

项目的参与各方使用E-mail和FTP等通信手段进行信息沟通,难以达到"实时"的要求,各独立的系统也无法将工程项目的文档和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的集成,因而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工程信息沟通的现状。

基于互联网的项目群信息管理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安全地获取、记录、寻找和查询项目信息,并且可以进行实时交流与联系。它相当于在项目群管理实施全过程中,对各项目产生的信息和知识进行集中式管理,即各项目参与方有共用的文档系统,同时也有共享的项目数据库。它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1)以Extranet作为信息交换工作的平台,其基本形式是项目主题网。与一般的网站相比,它对信息的安全性有较高的要求。

(2)基于互联网的项目群信息管理系统用户在客户端只需要安装一个浏览器就可以。浏览器界面是用户通往全部授权项目信息的惟一入口,各项目参与各方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定制来获得所需的项目信息。基于互联网的项目群信息管理系统的用户是参与各项目的所有单位。用户可以在其权限范围内通过统一的WEB页面访问存储着共享信息的数据库。

(3)基于互联网的建设工程项目群信息管理系统不是一个简单的文档系统。通过信息的集中管理和门户设置为各项目以及各项目的参与各方提供一个开放、协同、个性化的信息沟通环境。对虚拟项目组织协同工作和知识管理的有力支持是基于互联网的项目群信息管理系统与一般文档系统和群件系统的最大区别。

(4)由于Internet对于任何一个项目参与方以及社会大众均开放,所以网站的安全管理、信息及数据保密尤为重要。PIS的安全管理包括六个内容:①系统的口令保护;②用户的权限管理;③信息交换的安全;④系统防护;⑤数据备份;⑥系统的物理安全。

基于互联网的项目群信息管理系统应具备的基本功能如下。

(1)信息。

(2)文档管理。

(3)信息交流。

(4)协同工作。

管理概念范文篇5

现代传媒及心理学认为:概念是人对能代表某种事物或发展过程的特点及意义所形成的思维结论。设计概念则是设计者针对设计所产生的诸多感性思维进行归纳与精炼所产生的思维总结,因此在设计前期阶段设计者必须对将要进行设计的方案作出周密的调查与策划,分析出客户的具体要求及方案意图,以及整个方案的目的意图,地域特征,文化内涵等再加之设计师独有的思维素质产生一连串的设计想法,才能在诸多的想法与构思上提炼出最准确的设计概念。

简而言之概念设计即是利用设计概念并以其为主线贯穿全部设计过程的设计方法。概念设计是完整而全面的设计过程,它通过设计概念将设计者繁复的感性和瞬间思维上升到统一的理性思维从而完成整个设计。如果说概念设计是一篇文章,那么设计概念则是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概念设计围绕设计概念而展开,设计概念则联系着概念设计的方方面面。

二、概念设计的思维程序

概念设计的关键在于概念的提出与运用两个方面,具体的讲它包括了设计前期的策划准备;技术及可行性的论证;文化意义的思考;地域特征的研究;客户及市场调研;空间形式的理解;设计概念的提出与讨论;设计概念的扩大化;概念的表达;概念设计的评审等诸多步骤。由此可见概念设计是一个整体性多方面的设计,是将客观的设计限制,市场要求与设计者的主观能动性统一到一个设计主题的方法。

设计概念的提出

首先要进行方案分析。方案分析包括具体的建筑地点分析;建筑结构分析;环境及光照分析;空间功能分析等几个部分。对于商业空间的设计来说地点分析及结论显得犹为重要,例如麦当劳,肯得基等快餐店的选址都在人流量较大的城市中心商业地带,开门,开窗的朝向以及人流路线便是设计时所应当注重的。而诸如酒吧,茶室等则需要相对具有文化氛围的环境,尽量将具有安静,幽雅的室外环境引入室内。

其次是客户分析。客户分析是旨在了解客户的设计需求,针对不同的客户进行不同的设计定位从而体现设计以人为本的思想。具体在家居室内设计来讲家庭成员的数目,各年龄层次,业主的职业及习惯,兴趣爱好都是应进行调查分析的。而业主的身高体态,健康状况则指导着设计人体工学的各个方面,对客户的分析是设计概念定位的一个重要方面。

然后是市场调查。对现有同类设计的分析调查往往能进一步深刻设计师的思维,从而提出别具一格的设计概念创造出独特的空间形象和装饰效果。其中应具有个案分析,市场发展走向的预测,不同设计的空间布局等等,市场调查的深入有利于设计者调整设计思维,加深对特殊空间限定性的了解。

之后进行资料收集。搜集相关的设计资料进行分析有助于设计者对当今设计走向的了解,以及的特殊空间人体工学尺度的把握,使设计的功能性趋于完美。

最后是设计概念的定位及提出。在进行了前面的几点深入分析之后,设计者必产生若干关于整个设计的构思和想法,而且这些思维都是来源于设计客体的感性思维,进而我们便可遵循综合,抽象,概括,归纳的思维方法将这些想法分类找出其中的内在关联,进行设计的定位,从而形成设计概念。

由于我们的想法都是基于方案之上并由此而展开,所以从其归结出的设计概念必定具有相对性和独特性,也就保证了我们设计出的设计作品具有创新和独特的意义。

设计概念的带入和运用

设计概念的运用过程是理性的将设计概念赋予设计的过程,它包括了对设计概念的演绎、推理、发散等思维过程,从而将概念有效的呈现在设计方案之上。如果说概念设计的得出是设计者的感性思维结论,那么概念的运用则需要设计者将概念理性的发散到设计的每一个细小部分。从设计概念运用的一般固有模式中应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空间形式的思考。空间形式及研究的初步阶段在概念设计中称其为区段划分,是设计概念运用中首要考虑的部分。首先应考虑各个空间组成部分的功能合理性,可采用列表分析,图例比较的方法对空间进行分析,思考各空间的相互关系,人流量的大小,空间地位的主次,私密性的比较,相对空间的动静研究等等,这样便有利于我们在平面布置上更有效,合理的运用现有空间使空间的实用性充分发挥。其次是进行空间流线的概念化,例如某设计是以创造海洋或海底世界的感觉为概念则其空间流线将应多采用曲线,弧线,波浪线的形式为主。若是要表达工厂,机械的概念就应多运用直线,折线来进行空间划分。在空间布置这一步骤中,应竭力将设计概念的表达与空间安排的合理性结合起来,找到最佳的空间表达形式。

二是饰面装饰及材料的运用。饰面装饰设计来源于对设计概念以及概念发散所产生的形的分解,由一个设计概念我们能联想到许多能表达概念的造型,将这些形打散,组合,重组,我们就能得到若干可以利用的形,在将这些形变化运用到饰面装饰的每一个方面。对材料的选择也是依据是否能准确有利的表达设计概念来决定的,是选择具有人性化的带有民族风格的天然材料,还是选泽高科技的,现代感强烈的饰材都是由不同的设计概念而决定的。这样不论是大型的公共空间还是小巧的居室设计都会创造出既有变化又有同一特点的装饰形象来,因为这其中有一条线将它们串联了起来,那就是设计概念。

三是室内装饰色彩的选择。色彩调子的选择往往决定了整个室内气氛也是表达设计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室内色彩的性格及运用上已有许多论述,在此不在重复。总之室内色彩调子也是由设计概念所决定的。在室内设计中设计概念即是设计思维的演变过程也是设计得出所能表达概念的结果。概念设计程序是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思维形式,各个部分相互依存,从而设计作品的每一部分都是设计概念的表达。

三、概念设计的思维方法

概念设计需要全面的思维能力,概念设计的中心在于设计概念,设计概念的提出与运用是否准确,完善决定了概念设计的意义与价值。设计概念的提出注重设计者的主观感性思维,只要是出自于设计分析的想法都应扩展和联想并将其记录下来,以便为设计概念提出是准备丰富的材料。在这个思考过程中主要运用的思维方式有联想、组合、移植和归纳。所谓联想即是对当前的事物进行分析、综合、判断的思维过程中,连带想到其它事物的思维方式,扩大原有的思维空间,在概念设计的实际运用过程中便是依靠市场调查,客户分析等实践而得出的结论进行联想从而启发进一步思维活动的开展,设计者的本体思维差异也决定了其联想空间深度和广度的相互差异。组合性思维是将现有的现象或方法进行重组,从而获得新的形式与方法它能为创造性思维提供更加广阔的线索。移植是将不同学科的原理,技术,形象和方法运用到室内设计领中进行对原有材料进行分析的思考方法,它能帮助我们在设计思考的过程中提供更加广阔的思维空间。归纳在于对原有材料及认知进行系统化的整理,在不同思考结果中抽取其共同部分,从而达到化零为整,抽象出具有代表意义的设计概念的思考模式。设计概念的提出往往是归纳性思维的结果。

设计概念的运用阶段在于将抽象出来的设计细分化,形象化,以便能充分的利用到设计之中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所运用的思维方法有演绎,类比形象化思维等几种方法:演绎是指设计概念实际运用到具体事物的创造性思维方法,即由一个概念推演出各种具体的概念和形象,设计概念的演绎可以从概念的形式方向,色彩感知,历史文化特点,民族地域特征诸多方向进行思考,逐步将设计概念这一点扩散,演变为一个系统性的庞大网状思维形象,演绎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决定了设计概念利用的充分与否。类比就是依据对设计概念的认识并使其发展的创造性思维方法。设计概念是将不同的事物抽象出共同的特性进而总结形成的,而类比则是又将概念的可利用部分进行二次创造与发散,产生不同的形式与新事物。形象思维的过程是借助概念演绎及类比产生的形象进行创造的构思方法,运用形象思维将原有得出的图形符号等形象进行思考,展现出三维的空间形象,是将设计概念及其发展立体化,直观化的表达。

在实际的概念设计过程中运用到的思维方式不仅仅局限于以上几种,这需要设计者深入的分析设计运作和策划,进而进行广泛而深刻的思考探索,更需要设敏捷的思维和广博的知识结构来总结和诠释设计概念。

参考文献:

管理概念范文篇6

1.第一次机构改革:主要围绕简政放权和政企分开,扩大了企业自主权。

深圳特区建立的初期,就已经倍感旧体制对经济发展的羁绊,因此,1981年8月开始进行了首次机构改革,主要围绕简政放权和政企分离展开,重点是撤销、合并职能重叠、交叉的专业主管局(办),经过改革,深圳市政府工作机构由原来的53个减少为18个,深圳市委工作机构为8个,群团机构7个。撤销专业经济管理部门,改为企业公司,建立了包括深圳特区发展公司、深圳特区建设公司、深圳市物资供应公司、深圳市航运公司、深圳市对外贸易公司、深圳市商业贸易公司、深圳市旅游公司等为主的数十家企业公司。初步调整政府职能,对经济由微观管理转向宏观调控。这轮改革,到1982年5月才告一段落。通过改革,初步解决了精简政务、党政分开、政企分开等问题,扩大了企业自主权,调动了企业积极性。

2.第二次机构改革:主要围绕加强政府在市场经济下的宏观调控职能、改善宏观调控机制和转变政府职能展开。

深圳特区进入了大规模基本建设阶段后,外向型经济特征日益明显,机构设置已不能与之相适应,1983年底,深圳市委和市政府决定进行第二次机构改革。这次改革,主要围绕加强政府在市场经济下的宏观调控职能、改善宏观调控机制和转变政府职能展开。重点继续简政放权以外,主要是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完善宏观调控机制,同时加强决策、咨询部门。具体做法是在政府行政体系中建立“三委五办”:将深圳市计划委员会改为深圳社会经济发展委员会,增设工业发展委员会、城市规划委员会、进出口委员会;同时成立特区咨询委员会,作为深圳市委、市政府的智囊机构;在市长、副市长直接领导下,分设基建、财贸、交通、农牧、文教等五个精干的办公室,作为协助市长工作的办事机构。这次改革,持续到1985年5月才告一段落。这次改革,增强了政府制定和实施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掌握经济信息和科学化民主化决策的职能,强化了间接调控的职能和手段。

3.第三次机构改革:重点强化特区政府的决策体系和监督职能,政府进一步撤离微观经济领域。

1986年以后,深圳特区的工作重点已从前几年的打基础、铺摊子,转到抓生产、上水平、求效益上来。1986年9月,深圳市委和市政府决定进行第三次机构改革,重点是精减政府管理层次,强化政府监督职能,完善咨询和决策体系。具体方面,设立委员会或领导小组,加强重点工作领导。分别在计划、工业、进出口、城市规划和基建、城管、引进外资、机构编制、经济体制改革等九个方面设立了委员会或领导小组作为决策审议、咨询和协调机构,对有关方面的重大问题进行咨询、审议和协调;下设办公室(局)作为办事机构,同时又是政府的职能部门。撤并和增设部分机构。增设贸易发展局、引进外资办公室,作为深圳市政府主管进出口贸易、引进外资工作的职能机构;为了加强与内地企业联系,在政府办公厅增设正处级经济协作办公室等。这次改革持续到1987年8月。这次改革,强化特区政府的决策体系和监督职能,加强决策、咨询机构的作用,政府进一步撤离微观经济领域。

4.第四次机构改革:重点调整政府经济口和建设口的机构,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和资产管理职能分开。

党的十三大以后,深圳市委和市政府于1988年2月开始进行第四次机构改革,重点调整了政府经济口和建设口的机构。将工业办公室、贸易发展局、引进外资办公室三个单位合并为经济发展局,对全市工业、贸易和外资引进工作实行统一领导;撤销基本建设领导小组、深圳市人民政府基础设施建设办公室、国土资源局、规划局,重组为建设局和建筑工程局,建筑工程局、房产管理局、环境保护局由建设局归口管理;物价局并入工商行政管理局(加挂物价局牌子);成立了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负责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这次改革到当年9月才告一段落。这次改革,将政府行政管理和资产管理职能分开,建立了国有资产管理新机制。

5.第五次机构改革:全面取消企业的行政主管部门,一些政府职能转移到社会中介组织。

1991年2月至1993年9月期间,深圳进行了第五次机构改革时期,之后的几年,又对一部分机构进行调整。这次改革重点是三个方面:一是切断政府与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明确政府与国营企业的资产管理关系,设立了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进一步明确了国资办——资产经营机构——企业三个层次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关系。二是调整了贸易、房地产市场、建筑市场等经济管理部门的机构设置;调整了工商行政管理体制和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体制,两个领域机构实行垂直管理,实现相关领域的全市统一管理。。三是进一步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完善社会自我管理机制。把一些属于社会性、群众、公益性的事务,从政府的职能中转移出去,发挥行业协会、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等社会中介组织在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此后的一段时间,深圳又陆续对政府机构及职能进行一些调整。进一步理顺对能源、社保、税务、招商等政府管理职能,这次改革,全面取消企业的行政主管部门,减少对企业的干预,彻底实现政企分开,加强宏观调控。

6.第六次机构改革:探索大系统大行业管理,加强政府宏观调节能力。

21世纪初,深圳特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框架已建立。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2000年3月至2001年7月,深圳展开了第六次机构改革。改革的突出特点是,按照职能上下对口以及“一件事由一个部门主管”、相同或相近的职能由一个部门承担的原则,通过大系统大行业配置政府各部门的职能,理顺了30个单位22项职能交叉问题;在机构设置上,将港务局与运输局合并,组建交通局,建立大交通运输体系;继续完善大城建、大农业、大文化管理机构;将三个保税区管理机构予以合并,设立一个综合的管理机构等,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了深圳市原有大系统、大行业管理体制。组建经济贸易局,承担原经济发展局、贸易发展局和劳动局的部分职能,深圳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设在该局。组建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原贸易发展局、经济发展局和外商投资局的部分职能划入该局。组建信息化办公室,作为政府的主管信息化建设的部门。从产业发展需要,单设旅游局和驻深工委。2003年7月,为推进深圳市金融发展工作,单设深圳市人民政府金融发展服务办公室。改革之后,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大为加强。

7.第七次机构改革:进一步理顺政府部门间职能,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2001年11月至2004年5月期间,结合深圳市提高国际竞争力,建设国际化城市发展目标,深圳进行了第七次机构改革,提出了建立政府公共行政管理体制的目标。这次改革,一是突出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机构。设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组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提升政府对居民就业、失业、社会保险方面的服务水平,加强劳动力市场监管和依法处理劳动关系力度。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由副局级升格为正局级,强化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力度,确保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安全。强化政府对企业的服务机构,设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和金融发展服务办公室,进一步构建和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和金融服务平台。设立行业协会服务署,以培育、发展、规范行业协会。同时,进一步充实和加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力量,加强和改善社会治安管理。二是加强市场监管机构。组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加强政府对食品安全的协调管理职能以及对保健品、化妆品的监管力度。将知识产权局改为市政府直属的行政机构,单独设置,对专利和版权实行统一管理和执法。三是强化宏观调控和综合管理机构。借鉴“大部制”经验,综合设置机构,进一步完善大系统、大行业管理。组建发展和改革局,强化政府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研究和宏观调控能力,统筹改革和发展规划,体现以改革促发展、在发展中深化改革的思想。组建贸易工业局,统一管理全市工业、国内外贸易和招商引资工作,强化政府对产业发展的支持。组建科技和信息局,统筹科技发展和信息化建设,减少职能交叉重叠。设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作为政府特设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实现管资产、管人和管事相结合。四是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环境资源保护机构。通过改革进一步理顺市政府部门间职能,特别是经济管理方面职能和市场监管方面职能。

8.最近一次机构改革:全面实行“大部制”,提高政府统筹协调能力。

2009年,深圳启动了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与全国其他地方一样,重点是“大部制”改革,所不同的是,深圳本轮改革之前已与其他地方在“大部制”改革后的机构设置基本差不多,当时深圳市人民政府机构总数只有46个。深圳的“大部制”是进一步深入推进,改革后,深圳的政府机构缩减为31个。这次改革的突出特点是,打破现有政府行政架构的局、办的部门模式,按照政府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要求,完善行政运行机制。市政府各机构将统称工作部门,根据部门的职能定位作出区分,其中主要承担制定政策、规划、标准等职能,并监督执行的大部门称为“委”;主要承担执行和监管职能的机构称为“局”;主要协助市长办理专门事项,不具有独立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的机构称为“办”。各委、局对市政府负责。一部分主要承担执行和监管职能的局,由主要承担制定政策、规划、标准等职能的委归口联系。改革后,按照大行业,整合决策、规划职能设立七个委员会,包括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委员会、财政委员会、规划与国土资源委员会、交通运输管理委员会、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人居环境委员会。整合原有的人事局与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成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整合原文化、旅游、体育局为文体旅游局。成立新的市场监督管理局,将原工商行政管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知识产权局的职责,以及卫生局饮食环节的食品监管职责整合划入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圳政府原有直属机构中只有公安局、教育局、民政局、司法局、审计局、口岸办、台办共7个机构暂不作调整。与此同时,文化产业服务办公室、金融产业服务办公室、保税区管理局等从事经济服务的行政管理类事业单位得以保留。通过机构和职能整合,将能够实现从全局上避免政府决策中的部门利益偏好,能够让决策在全市统筹的平台上通盘考虑,这将极大地提高政府的行政运行效率。以产业管理为例,原来涉及产业管理的部门多达5个,现在全部职能整合入科工贸信息委员会,从产业准入审批、项目引进、资金扶持、配套服务等方面工作由一个机构负责;在市场监管领域,以前工商、质监、卫生、知识产权等部门按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进行分工,导致市场监管职责不清、执法资源分散,食品安全、无牌无证、制假造假等现象屡禁不止,现在这些机构和职能全部整合到市场监管局,实现对市场的统一监管。改革后,政府的统筹协调能力和服务功能大大增强,市场监管体制得到理顺。通过上述八次机构改革,深圳政府逐渐从微观领域退出,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能力不断增强,经济效率、市场公平、可持续发展等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得到实现。可以说,机构改革过程也是经济法理想的实现过程。

二、深圳审批制度改革:国家经济管理方式从直接到间接

除机构改革外,深圳还在全国率先启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长期以来,行政审批被作为政府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国家经济管理的重要方式。这种以行政手段直接干预具体经济行为的经济管理方式在全国至今仍普遍存在,羁绊着经济的发展。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较早体会到认识到这一点,从1997年深圳率先在全国进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开始,历经四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目前审批制度改革还在进行中。

1.第一轮审批制度改革:实现审批项目设定法定化

在启动首轮行政审批制度之前,深圳在转变政府职能方面先后有过5次大的改革,但这些改革解决了职能划分问题,却没有解决管理方式问题,行政管制、行政审批仍是政府管理经济和社会的主要手段,重审批轻监管、重收费轻服务是普遍现象,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障碍。1997年,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有审批737项,核准371项,几乎涉及所有的行业和主要的社会经济活动。在少数部门和行业,甚至到了事无巨细都要审批的程度,从企业设立到具体项目投资,都要经过多道审批手续,企业没有多大的自主权。1997年,深圳市委市政府开始对审批制度改革进行调研,清理重定行政审批项目。1999年3月,深圳市政府审批制度改革正式实施。这次改革对审批项目的取舍主要依据三条原则:一是以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文件为标准。二是以邓小平“三个有利于”为标准,符合的保留,不符合的坚决取消。三是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来界定,看是不是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通过改革,政府审批事项由723项减至305项,减少418项,减幅57%,核准事项由368项减至323项,减幅12%。在完全取消的263项审批和核准事项中,有203项涉及到企业的经营行为,极大放松了对企业的管制。改革中,制定了《深圳市政府审批制度改革若干规定》,明确规定以后要增加新的审批项目必须经过立法程序。改革使政府从繁忙的审批业务中解脱出来,转到依法加强宏观调控,制定市场规划,实施监督管理,强化社会服务上来。

2.第二轮审批制度改革:政府从微观经济活动中退出

2001年开始的第二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基本上与第六轮机构改革同步进行。改革是在第一轮的基础上,再取消277项审批事项,减幅41.2%;同时规范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限,改革后,审批时限平均缩短30%左右。这轮审批制度改革成果在第六轮机构改革中一一落实到部门“三定”方案中,有效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这两轮改革共减少审批(核准)事项740项,其中大部分放开由市场调节;对12项经营性指标、配额和经营权等,实行公开招标、拍卖。通过两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圳政府对微观经济直接干预降到了较低程度。

3.第三轮审批制度改革:清理规范行政许可审批

《行政许可法》颁布实施前后,深圳市又进行了第三次审批制度改革。这次改革也被称为“清规”工作。这次改革,2003年1月开始项目清理,2004年4月就有了清理的初步结果,全市当时有行政审批事项701项,其中作为行政许可保留的239项,取消265项,作为其他非行政许可保留的197项。较之于国内其他大中城市,深圳保留的行政许可项目最少。这次改革的另外一个成果是,特别对入世承诺的行政许可进行了改革,彻底清除了地方性法规设立的违反WTO规则的审批项目,并把清理行政审批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把审批事项集中清理变成经常性的改革,成熟一项清理一项。

4.第四轮审批制度改革:非行政许可审批制度改革

在第三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刚结束的时候,深圳已经开始酝酿第四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非行政许可审批和登记事项进行全面清理和逐项规范。当时,通过第三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保留下来的行政审批项目中,非行政许可审批和登记约占45%。由于非行政许可审批不受国家《行政许可法》调整,在实践中不受严格监管,存在许多不规范现象,而且有些部门将一些本属于行政许可的事项转变为非行政许可审批和登记的事项,逃避监督。这一问题严重影响到行政机关整体的行政效率。为了使非行政许可审批与行政许可审批改革配套,完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圳市委、市政府于2006年6月开展第四轮的非行政许可审批制度改革。由深圳市委市政府颁布施行了《深圳市非行政许可审批和登记若干规定》。《规定》强调:凡涉及公共资源配置的审批事项和有营利性指标及额度限制的审批事项,必须改为实行公开招投标、拍卖和抽签等依托市场化办法进行;凡涉及几个部门审批和管理的审批事项应改为由一个部门为主负责审批和管理;市政府及各部门通过规范性文件设定的审批项目、部门无法实施有效监管的审批事项,原则上一律取消;除法律、行政法规明确规定需年检、年审的资质、资格外,其他年检、年审一律取消或实行备案制管理。到2008年3月清理工作基本完成,当时全市697项非行政许可项目,保留348项,取消98项,认定不属非行政许可登记的其他类项目251项,使全市的行政审批彻底、完整地规范化和法定化,并全部纳入电子监察系统予以监察。

5.新一轮审批制度改革:与机构改革配套进行

在2009年深圳政府机构改革同时,将转变政府职能作为这次机构改革的核心。调整后的政府部门共取消、调整、转移284项职责和行政审批事项。其中,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194项(其中涉及经济类的有129项),占当时全市审批项目的31%。

通过多轮审批制度改革,深圳政府职能发生四个方面重大转变。一是从直接干预微观经济向加强宏观调控转变,通过削减企业经营事项的行政审批项目,还权于企业和个人,增强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政府则集中精力于宏观调控;二是从直接配置资源向由市场配置资源转变,通过削减资源配置方面的审批项目,并在土地使用、工程建设等领域实行招投标制度,引入市场机制,实现市场配置资源;三是从政府作为利益共同体向还利于企业和社会转变,通过削减项目立项、配额分配、进出口管理、定价和收费等方面的重复审批和交叉审批事项,使政府从利益共同体中退位,还利于企业和社会;从政府直接进行行业管理向由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管理转变,通过削减资格审查、资质等级评定、行业管理方面的行政审批项目,推动政府从具体的行业管理中退位,还职能予中介组织与行业协会,向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体制迈进,实现政府间接管理。

三、深圳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未来走向:国家经济管理从管制到治理和服务

经历了多次机构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圳市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已经实现较大转变。但是管制型政府的特征并未完全褪去,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在各领域仍不同程度存在,特别是审批制度仍较多用于经济管理;社会组织,特别是行业协会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还未充分发挥。为此,深圳市正在进一步推进改革,一方面进一步清理行政审批项目,规范行政审批程序,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的直接干预;另一方面,加大社会组织培育的力度,重视发挥行业协会在行业发展和市场监管中的作用,努力使国家经济管理从管制迈向治理和服务。

1.新一轮行政审批改革:从行政审批到行政服务

在2009年政府机构改革中,深圳对行政审批进行了大幅精简,但由于时间匆忙,存在一些问题。2010年初开始,为配合“大部制”改革后机构职能的正常运行,达到增效目的,深圳市进行了新一轮全市规模的行政审批清理和规范工作。目前这项工作正在推进中,少数之前保留下来的行政审批项目被取消,同时之前有些被取消的项目受国家整体经济管理方式的限制,可能要恢复。这次审批项目清理规范还有一项重要工作是对工商注册前置审批项目进行清理,计划取消一批不必要的前置审批项目,从而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行政审批项目清理完成后,将对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进行规范,明确审批的条件、程序,并进入深圳市的电子监察系统,由电子监察系统监督审批过程,确保行政审批的规范化和效率性。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过程中,深圳创造性的提出了“行政服务”的概念。所谓的行政服务,是指在经济社会生活中,行政机关在法定职责范围内,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要求,提供帮助或者办理有关事务的行为。一些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转变为行政服务项目。2010年3月,深圳市制定了《深圳市行政服务管理规定》,规范行政服务的设定和提供。明确规定除非国家法律法规有规定,否则可以设定为行政审批也可以设定为行政服务的事项,应当设定为行政服务。依照法定程序取消的行政审批,根据社会的需要,可以设定为行政服务。行政机关提供行政服务应当简化办事程序,不得作为行政审批事项办理,对符合规定的行政服务要求,应当予以提供。目前各部门上报的行政服务项目有三百多项。深圳还将就每一项行政服务制定服务标准,行政服务同样将进入电子监察系统进行监督。深圳本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减少行政审批,增加行政服务,实现由审批到服务的转变。

2.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移:一些经济管理职能转移到社会组织

近年来,深圳高度重视发展社会组织,在政策上方便社会组织的成立,并逐步将一些经济社会管理职能和为企业社会提供服务职能转移到社会组织,2007年,成立了行业协会服务署,2009年机构改革时,又将行业协会服务署与民政局社会组织处整合成立了民间组织管理局,统一行使对社会组织的登记和管理。目前各种社会组织、行业协会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管理中逐渐开始发挥作用,越来越多原来由行政机构承担的事务下放到行业协会和相关机构,经济领域的公共治理格局,已经初现端倪。

当然,政府对经济的管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全消除,社会公共治理也不是短期内能够实现,而且改革中间会有一些反复,在GDP至上的发展模式下,政府直接干预微观经济的企图常常出现。

但是,不可否认,正是深圳政府经济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这种变化,创造了较为公平的市场发展环境,宽松的企业发展环境,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短短的三十年时间里,人均GDP达到13000多美元,相当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深圳也因此多年连续蝉联中国大陆最具竞争力城市。深圳政府在努力通过转变政府职能,进行机构改革和审批制度改革,从宏观上厘清政府、市场、社会的边界,又从微观上改革现行审批制度,突出服务型政府这个特点。市场经济的规制、国家投资经营、宏观调控引导等的具体方式都在发生改变。

管理概念范文篇7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1.1.1研究小组和预咨询专家

研究小组包括1名护理博士生导师,1名博士研究生和4名硕士研究生,负责本研究概念框架的制定,函询问卷的设计和函询结果的处理分析。预咨询专家包括5名具有5年以上护士长工作经验的护理管理专家,负责正式函询前,问卷内容的修订。

1.1.2函询专家

从全国17所三甲医院选取护理管理专家43人,从2所医学院校选择护理教育专家7人,共50人。专家的入选标准:①护理管理专家具有10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年限,以及5年以上护理管理经验;护理教育专家具有10年以上护理教育经验。②中级及以上职称。两轮函询后,有44名专家完成本研究,均为女性,年龄34~60(46.02±5.99)岁;护理工作年限14~40年,护理管理工作年限6~32年,护理教育工作年限14~34年;职务:护士长18人,科护士长6人,护理部副主任3人,护理部主任10人,教师4人,副院长2人,院长1人;职称:中级3人,副高级22人,高级19人;学历:大专1人,本科12人,硕士27人,博士4人。

1.2方法

1.2.1护理风险管理能力的操作性定义和概念框架的拟定

根据文献查阅法、小组讨论法和预咨询法拟定护理风险管理能力概念框架,列举护理风险管理能力的构成因素。本研究参考相关文献,将“管理能力”的含义[8-10],即知识、技能和态度引入护理风险管理中,并将护理风险管理能力定义为护理人员(包括护生、护士和护理管理者)为控制护理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减少护理风险发生时的损失,运用一系列知识、技能和态度,对现有和潜在的护理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处理和评价的能力。根据小组讨论和专家预咨询的结果,护理风险管理知识主要包括护理风险基础知识和护理风险相关知识两部分。护理风险管理技能根据护理风险管理程序[11-13]划分为护理风险识别技能、护理风险评估技能、护理风险处理(预防和处置)技能和护理风险管理效果评价技能。根据态度含义[14],护理风险管理态度划分为护理风险管理的心理认知、护理风险管理的情感倾向和护理风险管理的意向行为。

1.2.2问卷函询

函询问卷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向专家解释说明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形成概念框架的依据。第二部分列举概念框架的构成,包括3项一级因素和10项二级因素。专家运用Likert5等级评分法选择“很不重要”、“不重要”、“一般”、“重要”、“很重要”5个等级对以上各级内容进行打分,并在相应位置填写修改意见。第三部分为专家基本情况调查表、判断依据评分表和熟悉程度评分表。问卷发放采用亲自发放、电子邮件和邮寄的形式进行。2013年12月至2014年3月进行第1轮函询,问卷回收后,研究小组讨论专家函询结果,形成第2轮函询问卷,于2014年4~6月进行第2轮函询。

1.2.3因素的筛选

各级因素的筛选标准为:重要性均数>3.50,满分比>0.20,变异系数<0.25,参考护理专家的函询意见,最终由研究小组讨论后进行筛选。

1.2.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9.0、Excel2013软件统计分析函询结果的各项内容,包括各级构成因素的重要性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满分比、权重、专家函询的权威系数(Cr)和协调系数(W)。一级因素的权重值由优序图法测得,二级因素的权重值由重要性均值法得出。

2结果

2.1专家参与情况

2.1.1专家积极性第1轮发放问卷50份,有效回收47份,有效回收率为94.00%;第2轮发放问卷47份,有效回收44份,有效回收率为93.62%。2.1.2专家权威程度专家的权威系数(Cr)由专家的判断系数(Ca)和熟悉程度系数(Cs)的算术均数计算得出,大于0.7代表专家权威程度较高。本次专家Ca=0.860,Cs=0.796,Cr=0.828。2.1.3专家意见协调程度协调系数(W)是指函询专家对各级因素的评判意见的协调程度,范围为0~1,数值越大表示专家对概念框架的认同程度越高,结果越可靠。两轮函询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及其显著性检验结果,见表1。

2.2专家意见及修改情况

第1轮函询中,2名专家表示,护理风险管理知识的划分较模糊,另有2名专家建议将护理风险管理知识划分为护理风险知识和护理风险相关理论知识。护理风险知识主要包括直接影响护理风险管理效果的相关知识,如风险概念、风险种类和风险理论。护理风险相关理论知识主要指具有间接影响作用的相关知识,如沟通理论、心理学知识和伦理学知识。研究小组同意采纳此建议。有3名专家建议将二级因素的各项护理风险管理“技能”改为“能力”。研究小组讨论认为,护理风险管理能力是本研究的主题概念,技能是能力的一部分,若将“技能”改为“能力”,将会存在含义重复,并且与二级因素的“知识”、“态度”不平衡。所以,此建议没有被采纳。有4名专家询问本研究概念框架的依据,研究小组进一步修改问卷内容,将文献查阅、小组讨论和专家预咨询的过程进行说明,并列举管理能力含义、态度含义、风险管理程序和风险知识范畴的来源。经过反馈,第2轮函询时,专家表示无异议。第2轮函询结束时,专家意见趋向一致,函询专家对于护理风险管理能力概念框架的二级划分结构给予支持,各项因素都达到保留标准。

2.3护理风险管理能力各级因素的函询结果

各级因素的重要性均值为4.091~4.932,变异系数为0.052~0.157,满分比为88.7%~100%,说明专家意见较集中。结果见表2。

3讨论

3.1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参与本研究的函询专家来自全国17所三甲医院及2所医学院校,管理及教学工作经验丰富,职称、学历都处于较高水平,能够代表国内护理理念的先进水平。两轮函询问卷的回收率分别为94.00%和93.62%,说明函询专家参与本研究的积极性高。专家权威程度0.828,大于临界值0.7,说明专家可靠程度较高。专家意见协调系数由第1轮的0.197增加至第2轮的0.320,说明经过两轮函询,专家意见逐步趋向一致。本研究结果可靠性较高。

3.2护理风险管理能力各级因素分析

本研究护理风险管理能力概念框架的一级因素包括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护理风险管理知识是掌握护理风险管理技能和转变护理风险管理态度的理论基础,护理风险管理技能是护理风险管理知识与态度的外在表现,护理风险管理态度是护理人员改进护理风险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内在动力。函询结果显示,护理专家对这一因素的合理性给予肯定。各构成因素的权重由大到小依次是护理风险管理态度(0.410)、护理风险管理技能(0.390)和护理风险管理知识(0.200)。函询专家的意见表明,护理风险管理态度与技能的重要性大于护理风险管理知识。参考这一结果得出,重视护理风险管理态度的能动作用,在这一作用下,运用护理风险管理知识完善护理风险管理技能,是有效培训护理风险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

3.2.1护理风险管理态度

有研究表明,态度能够反映管理者的信念水平[15],决定主体是否“应该”处理风险,以及是否“能够”控制风险[16],最终影响到护理风险管理决策。另有研究证实:从改变护理人员护理风险管理态度入手,把改变传统的认知、情感、行为作为培训的重点,有效减少了护理风险,不良事件上报率降低[17-19]。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风险管理态度的重要性均值为4.886,满分比为100%,权重值为0.410,说明其是最重要的一级因素。这可能表示,提高护理风险管理能力的重点在于改变护理风险管理态度,态度是驱使护理人员掌握相应知识和技能的动力。在护理风险管理能力的培训中,可通过改变护理人员的风险认知,调节护理人员的行为倾向,达到提高风险意识、责任意识的目的。

3.2.2护理风险管理技能

护理风险管理技能的权重为0.390,处于较高水平。护理风险管理技能是能够显示工作目标的行为,也是护理风险管理态度和知识的外在体现,能够直接作用于系统环境,影响护理绩效。所以,护理风险管理能力的培养效果最终体现在护理风险管理技能是否提升。此外,在护理风险管理技能中,权重组合最高的是护理风险识别技能和护理风险预防技能,均为0.082。护理风险识别是护理风险管理程序的第一步,识别的风险越多,风险被消除或减轻的比例就越大;风险识别的越早,就越便于早期实施干预方案[20],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护理风险的数量。Vincent[21]提出的风险和安全分析框架指出,护理风险能否发展成为不良事件的关键在于护理风险是否被成功预防;完善的护理风险预防技能能够从制度背景、组织管理、临床工作环境、团队、工作人员、任务、以及患者自身7个方面阻止护理风险转变为不良事件,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3.2.3护理风险管理知识

护理风险管理知识是提升护理风险管理能力的理论保障,理解护理风险管理知识是护理人员正确管理护理风险的首要步骤[22]。本研究中,护理风险管理知识的权重为0.200,满分比为100%,护理风险管理知识的权重虽然低于护理风险管理态度和技能,但却是概念框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构成因素。Simonsen等[23]的研究表明,目前护理人员并没有充足的护理风险管理知识,以至于护理风险事件时有发生,并阐明了这一知识体系对于有效管理护理风险的重要性。所以,认识到护理风险管理知识的作用,并以护理风险管理知识作为理论基础,护理人员才能够正确转变护理风险管理态度,并掌握相应的护理风险管理技能,合理应对护理风险。

4小结

管理概念范文篇8

摘要:本文从企业管理的软化和人性化趋势出发,首次提出了企业概念管理的概念,并分别从企业组织形态、企业管理对象和企业管理方式等角度对企业管理的概念化趋势的内涵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概念管理;虚拟组织;网络组织;概念化

伴随着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均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管理学科作为一门仅有百年历史的新学科其发展却尤为突出。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伴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管理理论和实践也在不断创新。由于企业日益重视人性化管理,企业的管理重点、方式、手段等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管理正在以硬管理为主走向以软管理为主,企业管理出现软化的趋势,而这种人性化的、软化的趋势的出现实质上预示着以实物管理为主的传统管理方式正在向以价值、概念为主的现代管理方式过渡。

一、企业概念管理的内涵

1、概念管理的定义。概念管理是指在社会经济、企业组织日益虚拟化的条件下,将管理对象、管理形式、管理手段以及管理组织形态本身等从客观实体上升到一种代表各自价值去向的观念,通过对观念的管理来实现组织的各自目标的一种管理方式。概念管理不同于依靠投入强制性的制度和物质手段的传统管理,它主要依靠思想的灌输和在同一组织中价值观的认同以及感情的互动而形成的一种理念来使企业形成强有力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概念管理实际上是一种虚拟化的管理,但它仍要以传统的组织结构和形态为载体,以某种有形和无形的产品为依托,并要借助于现代化的科学和信息网络技术,不过这种无形或有形的产品在消费者的心目中事实上只是一种“概念”产品。

2、企业管理概念化趋势的内涵。

(1)企业组织形态的概念化。传统的企业组织形式在促进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以及企业组织与社会之间的矛盾。网络组织作为一种企业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型企业组织模式,不仅使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企业组织与社会之间的矛盾问题得到合理解决,而且改变了传统管理的刚性思维,实施开放式的柔性战略,这使得企业在知识经济中的战略视野开拓更加开阔。所谓企业组织的概念化是指企业借助于INTERNET设立虚拟橱窗、虚拟展销会、虚拟经销商等,使企业组织由实体走向概念化,并不断完善其内在功能。企业组织形态的日益虚拟化、网络化,形成虚拟组织、网络组织。虚拟组织(VirtualOrganization)是指为实现对某种市场机会的快速,通过互联网技术将拥有相关资源的若干独立企业集结以及时的开发、生产、销售的多样化、用户化的产品或服务而形成的一种网络化的战略联盟经济共同体。至于网络组织(NetworkOrganization),则是一种适应知识社会、信息社会与组织创新要求的新型组织模式,它能使组织更好地适应复杂、不确定的环境变化,是与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组织外界环境日趋复杂、变化日趋迅速的要求相适应的。网络化运营的跨国公司、虚拟国家、战略同盟都是网络的形式,小企业网络是中小企业赢得协作竞争、多营优势的模式选择,新兴的虚拟组织、WEB公司都具有网络组织的特征。网络组织作为一种概念公司,将会随着技术发展日趋成熟,人们对企业组织的认识也将从实体化本身向概念化转变。

(2)企业管理对象的概念化。企业传统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实体要素,但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将管理对象只停留在人力、财力、信息等实体本身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对企业传统管理的对象做进一步的研究。事实上通过对人力资源的研究,发现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其实是对人的能力和潜力的管理与开发,对物的管理其实是对物的效能的管理和开发,对财力的管理其实是对投资行为和资金所蕴含的资本属性的管理,这些上升为概念化的能力、知识、功效、属性等所蕴含的无形资产是巨大的,这将不仅在理论界,而且在实业界越来越成为管理和研究的重点。在实践中,企业经营者日益重视声誉、价值、文化等无形资产的管理,这些概念化的管理对象对企业发展越来越重要。以企业管理对象的核心要素“人”为例,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已不满足于“经济人”、“社会人”、“复杂人”的人性假说了,出现了“观念人”、“概念人”等更为虚拟化的人性假说。事实上,以自由、开放为特征的现代经济环境,使一些企业已经意识到,人才的合理流动不仅是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创新和注入活力的需要,企业经营者一味的把心思放到如何留住人才上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经济的,而应当把重心放到优秀人才给企业所创造的人格化的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上。信息资源作为信息社会现代企业重要的管理对象,其概念化的特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总之,管理对象的概念化必将导致管理科学的发展走向一个新的阶段。

(3)企业管理方式的概念化。由于受传统企业组织和管理对象的观点的束缚,一般企业在管理方式的创新和发展方面总是站在传统经济学基础上认识管理方式的变革。笔者认为,传统的管理方式对企业内部环境下或许还有用武之地,但对于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到来的今天,对以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化市场经济主宰全球的时代背景之下,企业组织的外部的管理控制靠传统的经营方式很难取得佳绩。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的网络组织的出现,以及企业组织日益对管理对象无形化、价值化、概念化认识的发展必然导致管理方式的转变。首先是其经济学基础从传统的信息经济学向注意力经济学、虚拟经济学发展,在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信息社会,信息不是真正稀缺的资源,它能通过INTERNET等各种物质的技术的手段获得,甚至会过剩,但人的注意力和虚拟产品却是真正的稀缺资源,这也正是现代企业和一些新兴的电子商务企业越来越重视顾客管理、服务管理的原因所在。目前,以网络为基础的新经济其实质就是注意力经济,在这种社会形态中,最重要的资源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货币资本,而是注意力。注意力正在成为“虚拟经济的硬通货”,与此同时,虚拟产品的市场正在不断扩大。所谓虚拟产品是以传统的产品实体为载体,在此基础上在消费者心目中所形成的品味、潮流、时代感、服务等后续产品,虽然它是传统有形或无形产品的衍生物,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消费结构层次的变化,这种传统产品的衍生物在消费者和顾客心目中的地位逐渐占据中心地位,在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对消费者市场的这一变化不能视而不见,这就要求管理、营销方式与之相适应。

二、企业概念管理展望

概念管理思想虽然还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时期,但它的实践却有近十年之久,自九十年代伴随着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革命时代的到来就已兴起。进入二十一世纪,市场经济全球化和跨国公司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社会产品本身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比以往更加丰富,大多数产品已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同时由于企业间接国际交流加深,技术信息管理方法的传播更加迅速,使得产品差别化越来越少,以传统的产品本身去拓展市场越来越困难,企业只有通过对传统产品的功效进行延续、衍生将产品上升到“概念”层次来吸引消费者和投资者的注意力,扩大企业的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实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组织再造、组织创新。虚拟组织、网络组织作为适应各种环境的新型组织形态,将成为组织再造、组织创新的必然趋势。其次,需要管理对象和组织目标的再造和再认识,无论是对企业内部的人、财物、信息的管理,还是对企业组织内部的产品、市场、顾客的管理都需要重新定位和组织。真正能给组织带来利润的市场的不是管理对象本身,而是这些对象所蕴含着的一些无形的“概念”,这些概念如知识、有效信息、技术、企业文化、价值观、声誉等,一旦借助于其载体,如企业员工、企业组织、企业营销网络等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将给企业带来的利润是巨大的,是其他同类企业无法超越的,要比技术领先而占领的市场制高点更加巩固,这一点已被一些新兴的网络公司首先意识到并取得成功。随着市场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这一点必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另外,还需要营销管理方式的再造和创新。营销方式的概念化趋势将在一些传统组织向现代网络组织转变的过程中表现的更加突出,概念营销方式将成为在未来以知识经济为主的社会中的重要营销方式。当然,“概念”营销的关键在于获得消费者持续的注意力,若企业组织完全脱离其载体,如产品和其提供的服务等,只是搞些文字游戏,或一些虚假的热点新闻来追求其轰动效应,这只会是昙花一现,最终只会导致失败。这些所创造的概念事实上并不是虚拟、虚构出来的,它实质上是企业在探寻组织实体要素的原动力过程中产生的,这些“概念”加深了我们对企业组织实体要素的再认识,从这一点上讲,概念管理的提出将会对未来组织的发展带来一场思想上的革命,将会对企业组织的发展提供一条新的经营理念和思路。

参考文献

[1]丁宁、张金成《企业概念创新的实质》(《企业改革与管理》2001.7.8-9)

[2]孙选中《重塑企业竞争新理念》(《经济管理》2001年第21期)

[3]李显君《论企业竞争力及其培育》(《光明日报》2001.5.22B②)

[4]陈佳贵、罗仲伟《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的影响》(《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1期)

[5]林润辉、李维安《网络组织—更具环境适应能力的新型组织模式》(《南开管理评论》2000年第3期)

[6]孟子飞《虚拟经营:中小企业参与全球化竞争的战略选择》(《企业技术进步》2002年第2期)

管理概念范文篇9

关键词:运营资金;概念重构;管理创新

一、引言

在各个企业的竞争过程中,企业的运营资金管理是其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通过有效管理,不仅影响企业的收益性以及资金的流动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决定着企业的稳定发展。为此,企业相关领导应加以重视,不断加强对运营资金的创新管理,以此来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二、现阶段营运资金概念界定及营运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营运资金概念界定存在的问题。根据相关的调查报告表明,目前我国都是在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的营运方式基础之上,对营运资金进行管理,这样的管理对于相关债权人评价企业的偿还能力以及资金流动性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是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这种方式在运营资金的实际运行方面仍存在些许不足,其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

1.1束缚了企业营运资金的管理范围。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我国企业仍采用传统的方法与模型对营运资金进行管理,其中不仅包含企业的流动资产管理,还包含短期融资、信用评价或消费者信贷方面的业务等等。因此,使用传统的模型与方法无法对现代企业的营运资金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同时,还有部分企业不重视对于长期资金和短期资金的融合管理,因此就使得企业营运资金的管理范围受到限制。

1.2不符合企业运营资金实际管理的需求。目前,受企业管理人员观念的影响,我国企业的营运资金概念仍停留在对流动资金的控制和监管上,但是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中营运资金的管理范围日益扩大,不仅包括对流动资金的监管,还包括对长期资金的监管。由此可见,传统的营运资金概念已经无法适应企业的现代化发展,这样会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不利影响,从而阻碍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1.3导致了企业运营资金管理的短期行为。当前,在我国企业运营资金概念的界定中,对于企业流动资金的监管较为重视。虽然企业流动资金对于企业的运营资金管理十分重要,但是这并不是全部,一个系统、完备的企业营运资金管理还应该包括对企业固定资金以及其他资金的统一管理,同时流动指标在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过程中也有着十分重要作用。所以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就对此更加重视,但是这种片面的重视就会使企业出现“长债短还”或者是“短债长还”的情况,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不利影响。

2.营运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流动资金不足。就目前我国各大企业的发展情况而言,流动资金不足的情况十分普遍,并且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活动的复杂化和多样化,为企业管理营运资金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当前,我国企业在营运资金的管理方面存在着许多的风险和压力,同时以权谋私、贪污腐败这种事情的发生,也使得企业的流动资金出现不足的情况,再加上一些不可控因素的存在,为企业资金的正常运转带来了极大的风险。

2.2营运资金的运营效率比较低。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企业的营运资金运转效率较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企业流动资金的周转速度相对较慢,因此就使得不良资产进一步扩大,从而极易发生相互拖欠资金的情况,为企业带来了许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以及运营风险。第二个方面是企业营运资金的应付款使用率存在差距,这是因为我国的融资渠道以及信用体系尚未完善,因此企业的应付款周转率就会相对较低,从而直接影响了企业资金的利用率。第三个方面是企业资金周转速度较慢,这样就会使企业借入大量的流动资金,从而产生恶性循环,不仅降低了企业的资金利用率,同时还影响到了企业的其他工作。

2.3营运资金管理水平不够高。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水平难以提升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分别是企业对现金的管理相对混乱、应收账款控制不到位、短期借款管理存在风险以及存货相对较多等等。这些情况的发生都会使企业的资金利用率不断下降,从而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管理,为企业的进步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二、关于营运资金概念重构与管理创新的有效建议

1.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企业营运资金的管理过程中,提高相关企业人员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不仅可以使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效率有效提升,还能够不断提高企业资金的利用率,从而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对于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为此企业就应该积极鼓励相关人员,帮助他们树立学习意识,同时企业还应该根据时代的发展特点,对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进行研究分析,向国外的先进企业进行学习,以此来构建适合我国企业发展的营运资金管理模式。此外,企业还可以利用联想或者是各种比例的组合类比,通过一系列的相关培训,挖掘企业工作人员的创新能力。同时还可以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以此来不断提高企业人员的创新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2.深化营运资金概念再造工作。在实际的营运资金管理过程中,要想使企业的营运资金概念界定更加的系统、全面,就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不断深化营运资金概念的再造工作,以此来改善资金利用率低、营运资金概念与企业发展不符、营运资金管理视野狭窄等情况,从而使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并做到有据可依,以此来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帮助企业积极面对发展过程中的各项挑战,为企业今后更好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加强对流动资金的监管力度。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流动资金是企业各项经济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并且在活动过程中企业加强对于现金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保障企业经营项目的顺利实施,以此来进一步提高企业资金的利用率,最大限度避免因一些主观因素影响而为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为此,企业就应该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以及实际资金能力,制定科学、合理的现金支付制度,严格控制企业的现金支付数值范围,同时还要做好一系列的审核工作以及评价工作。此外,政府方面需要规定促进企业融资发展体系建设的专项资金,与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及时解决各类欠款问题,帮助相关企业解决后顾之忧。不仅如此,各大金融机构也应该要不断地提升服务质量以及服务效率,拓宽金融信贷的业务,从而更好的管理流动资金。

4.加强库存管理能力。就目前的发展情况而言,虽然零库存一直是我国企业库存率的目标,但是根据当前的市场环境来看,零库存的目标很难实现。低库存率可以使企业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新产品的开发,以此来使企业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从而保持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为此企业的相关部门就应该不断完善企内部的管理制度,同时还要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引进先进的现代化技术,不断加强在仓储、保管、采购、验收、入库等方面的管理,以此来提升企业的库存管理能力,为企业更好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5.对营运资金进行预算。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对营运资金进行科学、合理的预算可以有效提高企业资金的利用率,同时还可以使企业的营运资金按照相应的计划进行投放,最大限度避免企业运营活动出现不必要的失误,从而进一步优化企业的投资结构。为此,企业应该对营运资金进行综合考虑,通过对筹资方式、成本以及渠道的分析,实现最佳的筹资组合,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率。比如,根据相应的营运资金预算,对应收款项进行合理压缩、控制库存水平等等。由此可见,在近些年的发展过程中,追求单一的市场份额已经无法确保企业的盈利,企业利润也只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衡量标准,而现金才是企业必须要拥有的。为此企业就应该对营运资金进行预算,从而为企业稳定发展带来积极影响。综上所述,就目前的发展状况而言,我国企业在营运资金概念界定以及营运资金管理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仔细分析,通过深化营运资金概念再造工作、加强对流动资金的监管力度等方式,创新了营运资金的管理,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积极影响。

作者:张宇 单位:嘉科米尼采暖制冷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任广迪.基于渠道的营运资金管理与企业经营绩效相关性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

[2]张先敏.供应链管理与经营性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影响机理与实证检验[D].中国海洋大学,2013.

[3]李文妍.基于营运资金需求保障能力的财务风险评估模型构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

管理概念范文篇10

关键词:档案行政管理角度;档案工作;概念认知

一、引言

档案工作概念的界定需要立足于其具体任务安排和工作内容,但由于所处的角度不同,因此在界定的过程中出现许多分歧。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管理工作之一,档案管理工作为国家社会建设提供了必要的保障,因此在界定档案工作的概念时需要注重从档案行政管理角度出发,以此来提高档案管理活动开展中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通过明确档案管理活动的具体概念,能够更好地开展相关管理活动,进而有助于推动我国档案管理活动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二、档案工作内涵变化的时代历史背景

当前社会对档案工作定义为对档案相关资料的管理,如果具体到一个单位机构,则意味着档案管理工作与单位机构的人事和财务等方面工作都息息相关。就性质定位而言,档案管理活动可以呈现出不同的性质,可以呈现出事务性、服务性和管理性等多种性质。如果立足于档案馆和档案室,由于这些机构在档案管理活动方面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因此在这一环节中呈现出较高的业务性。但如果立足于档案管理中的某个环节,则由于这些环节的开展需要依托必备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要求,因此呈现出较高的技术性。由此可见,档案工作的概念会由于其不同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对象而发生性质转变,这意味着其概念不可以一概而论。在具体分析档案管理工作时,需要立足于某一固定的社会组织单位,这样才能更准确的分析档案管理工作的内涵及其所呈现出的性质。由于档案工作是当前社会组织单位日常业务运营中的重要任务项目之一,因此,在开展档案管理活动时需要组织特定单位人员来进行相关工作。就专门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相关工作人员而言,他们负责进行的档案工作可以细化为一系列具体化的工作项目,其中包含对档案中相关文本信息的记录和对资料的归纳,同时需要负责对档案资料进行整理,这些工作的顺利开展都需要依托一定的技术操作。

三、档案管理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档案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明确其工作的具体业务对象和基本档案资源,这是保障档案管理相关职能得以充分发挥的重要条件。档案资料对象并不是恒定的,而是具有动态的发展变化,通常而言,档案管理活动的变化首先需要初始生成档案相关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向社会组织和单位档案管理机构传递这些档案资料,最后需要构建独立的档案馆来具体开展档案工作。通过了解档案管理工作的历史发展阶段及具体发展路径,可以更好地明确档案管理工作各环节的责任主体和工作对象,进而能够区分不同责任主体和工作对象情况下档案管理活动内容和性质的不同特征。档案工作的概念不可以一概而论,准确定位其概念能够更好地明确各政府部门及单位在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时所需要面对的工作内容和所需要承担的工作职责,进而有助于档案管理工作在开展中实现政事分开和政企分开。由于档案管理活动是一个动态性的发展过程,因此在处理档案管理工作时需要针对不同的实施对象内容开展针对性的档案管理活动,以此来提高档案工作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而实现档案管理活动开展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四、对相应阶段的档案管理活动的定位

1.对档案形成阶段管理活动的定位。大多数人认为档案是通过对文件的归纳整理等一系列转化而形成的,在这一转化过程中需要按照严格的规范和要求开展,因此,从这一层面上讲,档案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技术操作。在归纳整理档案的过程中,需要具备一定的操作技巧来开展相关工作,这项工作通常交给文书部门和业务部门处理。在形成档案的阶段,需要整合相关的文件材料,并通过对这些材料立卷归档来实现档案的整理和管理。从这一层面上理解,档案形成阶段的管理工作具有较高的技术要求,其定位更倾向于技术类工作。2.对单位的档案实施管理活动的定位。部分单位通常将这些档案管理工作等同于档案室工作,因此,在开展档案管理活动时需要构建独立的机构部门。当前大部分单位在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时未建立独立的档案机构,因此难以行使独立的相关职权,这就需要档案室按照相关要求对单位的档案进行管理。如果未能构建在编的档案室独立机构,那么在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时就需要依托其他的机构办公室来行使职责,无法独立行使档案管理的基本职权。单位档案室在进行档案管理活动时,需要将计划分为两项活动,一项活动是档案室所开展的档案管理活动,另一项活动是机关单位就档案资料所实施的相关管理活动。3.内设档案机构对档案实施管理活动的定位。档案室在开展档案管理活动时,首先需要对档案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信息鉴定和保管,以此来完成对档案的高效管理。需要设置在编的档案室机构来实现对档案资料的独立管理,档案室在开展相关管理工作时,其需要面对的主要对象是单位的所有档案资料,这些档案资料通常按照门类进行分类并加以管理,从这一层面上来看,其定位更倾向于业务性。档案室在对单位档案精心管理工作时,需要按照相关标准来展开各环节的工作,而这些工作的展开,同样需要建立在一定的技术要求之上,因此又呈现出一定的技术性。4.机关单位对档案实施管理活动的定位。机关单位除了需要其档案室承担具体管理业务,还需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承担在档案管理方面所需要的建章立制和指导的工作。机关单位在开展档案管理活动时,需要对档案资料进行立卷归档,并在此基础上负责监督指导相关档案管理部门开展工作,在整个监督管理环节中,需要为档案管理工作活动提供必要的人力和资金支持。就档案管理活动根本而言,这一活动的责任主体是机关单位,从这一层面上讲,档案管理活动定位更倾向于事务性。5.对一定区域内的档案实施管理活动的定位。档案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不仅需要档案馆和档案局,还需要区域内所有涉及档案管理活动的各个机构和单位,通过组织协调相关单位机构来开展档案管理活动,能够更好的实现对区域内档案管理活动的定位。(1)对档案馆实施档案管理活动的定位。档案馆作为与档案管理活动具有直接联系的重要机构之一,其在档案管理活动方面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因此可以说档案馆是统一集约开展档案工作的专门机构。档案馆在开展档案管理活动时,责任主体是自身,工作对象是需要进行管理的档案资料,但这些档案实体并不是单一的,它们涵盖整个区域内各个单位所产生的档案资料。档案馆需要按照一定的规范要求来管理区域内各单位的实体档案,在具体的活动工作中,需要按照全宗原则进行管理,因此从这一层面上讲,档案馆实施的档案管理活动更倾向于业务性,而档案馆在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活动时需要立足于相关的档案技术,由此又能表现出技术性。(2)对社会机构为档案管理提供服务活动的定位。档案室和档案馆在开展档案管理活动时,区域内相关社会机构需要为其提供设备设施等方面的硬件支持,而且还需要相关技术咨询和教育培训等的软件支持,这是保障档案管理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之一,档案室和档案馆在对社会机构进行档案管理活动时,其责任主体为相关社会机构,而工作对象则是这些机构的档案,这些档案资料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在具体的档案管理活动中,需要借助软件和硬件支撑来为社会机构提供档案管理方面的服务,因此,从这一层面上讲,档案管理活动更倾向于服务性。(3)对档案局实施档案管理活动的定位。档案局可以借助相关职权来实现对档案的管理工作,档案局在开展档案管理活动时,工作对象是区域内各机关单位,具体的档案管理活动中,需要对区域内档案馆和单位机构等产生的档案进行依法行政管理,主要涵盖的对象包括区域内各机关单位,以及社会服务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单位。由于档案局进行的档案管理活动更倾向于法制性和管理性,因此从这一层面上讲,档案管理活动呈现出一定的管理性,需要对区域内各单位机构和组织部门的档案进行依法管理。(4)对地方各级政府应承担的与档案管理活动相关工作的定位。当前我国《档案法》将“对档案事业的建设”列入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之一,由此可见,档案管理工作对于国家经济建设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另一方面,档案局在开展档案管理活动时,需要负责做好区域内档案相关事业的组织开展和宣传教育等工作,这些工作同样属于档案管理活动中。

五、对档案工作的新认识

通过了解不同责任主体在开展档案管理活动时所需承担的具体工作内容,可以实现对其不同的工作内容的定位,由此了解到档案管理工作的概念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复合性和不确定性。由于各个部门机构在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时其承担的责任内容不同,因此档案管理工作的概念不可以一概而论。通过更好地明确档案管理工作各环节的责任主体和工作对象,能够区分不同责任主体和工作对象情况下档案管理活动内容和性质的不同特征。档案工作需要明确其责任主体和具体工作对象,并在此基础上明确分析工作的具体内容和性质。通过把握这些因素来判断档案管理工作的概念内容,并准确把握其工作含义,能够更好地明确各政府部门及单位在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时所需要面对的工作内容和所需要承担的工作职责,进而有助于档案管理工作在开展中实现政事分开和政企分开。另一方面,通过准确把握档案管理工作的各项含义内容,能够更好的指导档案管理工作,进而有助于档案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

六、结束语

通过了解到档案工作内涵的变化及当前的动态发展,能够更好地剖析档案管理活动的具体内涵,进而有助于立足于档案行政管理角度来重新认知这一概念问题。通过明确档案管理活动的具体概念,能够更好地开展相关管理活动,进而有助于推动我国档案管理活动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龙兴华.从档案行政管理的角度重新认识档案工作概念[J].办公室业务,2016(2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