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品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05:52:16

公共艺术品

公共艺术品范文篇1

关键词:公共艺术;中国古代艺术品;非公共性

1公共艺术的概念

“公共艺术”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国外的60-70年代,源于美国提出的百分比艺术。但是公共艺术这一行为早在上世纪20-30年代壁画运动等活动中出现了。公共艺术概念可分为几个层面:1、泛化的、广义的公共艺术:有其自身的理论基础:西方对公共社会、公共领域或者是通过社会与政治的现代化,达成了人们有一种作为公民的这种意识和相对自由的、民主的这样一种状态,在此基础上能产生的对艺术的要求。2、相对狭义的公共艺术:我们一直在这方面有进行实践,如过去中央工艺美院,中央美院的壁画、城市雕塑等。指在城市公共环境,公共空间里布置的人们可以触到、看到的公共艺术品。这一层面的公共艺术依附于泛化的、广义的公共艺术,前提是是民主的,公民需要的;也可能是艺术家自己的创作需求,其创作出的作品并非是迎合公众的,但是从狭义的角度去看,当一件作品呈现在一个公共空间的时候,其公共艺术的属性是存在的,人们可以看到,享受到并进行评论的。诸如高校的公共艺术院系与相关专业就属于这一范畴,它更多的是针对于公共环境,城市的功能需求来进行的一种行为,如通过这一公共艺术品的存在来提升环境品质、美化城市空间,提升人们对于美,对于艺术的一种修养,一种意识。3、非典型公共艺术:现在的公共艺术是复杂的,扩展到称之为非典型公共艺术,指不以具体的作品,特别是不以造型的、美术的作品放在公共空间,而是通过一种行为,一种观念的表述,一个场所的秀场,通过几个人一起产生的人们可以相互接触的产生效应的一种活动。谈到“公共艺术”这一词,我们可以从大的范畴去认识它,但更本质的是从造型与美术的角度去认识可能更加符合我们的要求,其要求具有:1、公共性(公共空间性),是否放在公共空间里面,是否具备公共性;此外,公共性里面包含着空间属性这一特点,如有些艺术品具有探索性,放在美术馆是一个好的艺术品,放在其他公共空间并非协调与对应,那就不是一件好的艺术品,所以公共性涉及到作品的场所性质的关系。2、公众性,取决于公众是否喜欢,是否认可,如果不认可就不一定是好的公共艺术品,具有公民的参与性。只有具备这两个要求,作为一个公共艺术品才具备好的一个本质。公共艺术的功能除了使得环境更加富有文化气息,更加有品质,还能够使人们可以享受到艺术品,这些艺术品的创作就像是给公民的一种福利,通过国家或者企业的投资去美化环境,提升公民的审美,使心灵得到满足。

2公共艺术与中国古代雕刻及壁画

中国古代的公共艺术是伴随着当时社会的主要建筑活动的发展而发展。由于封建社会制度的局限性,古代公共艺术更多的是围绕王官贵族的口味情趣、迎合上层社会的需要、用来为统治阶层服务的,与人民大众拉开了距离。而中国古代的雕刻与壁画恰好是最具代表性的,它在中国古代的公共艺术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可以说公共艺术是由雕刻与壁画这两个重要部分组成的。因此,谈到中国古代艺术品是否是公共艺术这一论题,今天这个主题的焦点在于对“中国古代的雕刻与壁画”这一中国权力艺术的历史性回溯,以论证中国古代“公共性”的阙如。2.1公共艺术与中国古代雕刻。中国古代的雕塑与石刻主要围绕在历代陵墓中的一些明器、墓室内的雕饰和陵墓外的石兽、石人,一些石窟寺院宗教造像和祠堂内的祖先、圣贤像,以及中国皇家,衙门大门口的石刻作品等;而涉及到普通百姓的仅为一些家常用品。在中国古代,人们对墓葬的建造相对于现实生活中的生存是同等重视的,原因在于:①、在现实生活的逝去,灵魂进入了另一个生存的世界,在冥界中继续,是生命的又一段延续。因此陵墓条件相比于死者生前所处的环境还要好。基于这种观念的生命观,陵园以及墓室的建造都趋向于永生愿望以及现实生活的方向发展。陵园墓室出现大量满足于王官贵族审美情趣和个人标准的随葬明器,神兽石刻等。如:南京的明孝陵神道的石像雕刻,那些石兽形象体现了皇家陵寝的礼仪要求,各有寓意:如狮为百兽之王,显示帝王的威严,具有皇权的象征。②、对生命本质的探索归因于对宗教的信仰,这决定了古代帝王对神灵的崇拜。这在汉代以及魏晋南北朝表现的极为突出,墓葬出现大规模的神灵偶像,这些都体现了人们对神的崇拜与信仰,认为这可以给陵墓带来吉祥,在冥界中的生存能够得到神灵的庇护。如:陵园神道两侧都摆放着石雕天禄辟邪,墓室里陈放着陶塑的镇墓兽等,包括之后唐代宋代的陵墓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的。而这种陵墓的建造方式起到了镇魔辟邪的作用。不难看出,这些石雕是服务于君王的衍生品,其中物力人力的大量消耗只为了满足皇族的一种心理需求,并没有公共性与公众性:其一,大量的雕刻作品仅出现在陵园,而陵园并非是普通老百姓可以随意进入的地方;其二,这些作品的建造脱离了群众的心理需求,陵墓石雕的制作过程可能有得到参与,但是其中的思想理念是否满足于与大众并没有考虑,仅仅只是为了服务于皇室,加强其集权的统治,一切都是朝向王官贵族的利益。再谈到中国的石窟寺院的宗教造像等,从上文提到墓葬中对神灵的崇拜不难看出,这些宗教造像也是为了满足于皇室的需求。隋唐时期,中国古代的雕塑艺术发展到如火如荼的地步,中国大规模的开窟造像,石窟遍布北方、西北等地区。如龙门石窟的造像,在当时达到了唐代的顶峰,其形象的塑造:①实际上是对统治阶级的神圣化,大佛的构造俨然就是封建君主,把佛教的幻想世界与现实世界联系在一起;②对永生吉祥幸福的向往,古代帝王都希望自己可以长生不老,除了去炼制丹药,还会在建造佛像上去下功夫,以显示对神灵的崇敬与仰慕。这些也都表明了,皇室通过开窟造像,以加强对自己中央集权的统治,让平民百姓受制于王权,佛即是君王,君王即是佛,对佛的崇敬既是对君王的崇敬;再者也是君王对生命延续的一种欲望,满足心理的需求。从这个角度去看,实质上这些佛像的建造也没能达到公共艺术的要求,更多的是统治阶级将其自身的思想强加于或者说灌输给老百姓的,不符合公众性。在古代,衙门或者宫廷的大门左右两边都会各列置一个神兽形象的石雕,它是一种权威的象征。代表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宫廷律例,是向君权统治的一种致敬。老百姓在其中充当的角色是卑微的,而非抱着一种舒坦的心理去欣赏的艺术品,它并不是以一种平等的身份去看待这种艺术品的,这就决定了这类石雕仅仅只是为了给公民营造或者是树立一种君权不可侵犯的氛围或气势,缺乏公共性与公众性。2.2公共艺术与中国古代壁画。我国古代壁画的传播形式主要有宫室壁画、墓室壁画、石窟壁画和寺观壁画。实质上壁画的原始形式是古代的岩画,中国最早的岩画出现在约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期,也是中国最早的绘画形式。当时这种绘画形式仅仅是人们用来记事或者施行巫术的图形,它反映的是当时先民的生产生活以及思想意识。随着我国历史进入文明阶段,史前岩画以及原始壁画被更为成熟的壁画取而代之。中国传统壁画的基本功能是纪念和宣教,其大多为统治阶级服务,并未与平民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对话,除了占有公共空间这一特征外,传统壁画并不具备当代意义上我们所说的公共性与公众性。正如宫室壁画,历代的宫室壁画同古代雕刻一般更多的是去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以及宣传教义:如周代,中国宫室壁画真正意义上开始的时期,在天子宣明政教的明堂周围都画有壁画,描绘着古代圣明君主尧、舜等人的画像,古代残暴君主桀、纣的画像,每个人具有善恶不同的形态,这是对于国家兴亡的警诫。墙壁上还画着贤德的周公辅佐成王,怀里抱着幼主,背后排列着手执斧钺的仪仗队伍,正在面向南方召见各地诸侯的情景等等这种形式的壁画。这些壁画是君王对大臣们的一种教化。大臣们通过观察人们的形象,从过去的历史中可以认识当今以及事物的发展趋向,可以学会正确处理当今面临的各种事情。这便是当时绘画壁画的目的,这种方式有利于国家的团结与兴盛,有利于中央集权的统治;但这也意味着这些在朝堂上的壁画是百姓没有办法接触到的,唯一能够接受到的是上层阶级对其思想的灌输,没有办法去参与到壁画的探讨以及观赏。到春秋战国时期,壁画从朝堂延伸到了各公卿祠堂及贵族府第,题材多为历史故事、圣贤肖像、神灵怪异,现实性的东西比较少。虽然制作地域范围变大了,但依然是王官贵族独有的一种高端艺术。包括汉代的宫殿中,壁画多是功臣、列女等供教化之用的人物画。总体上看,这一时期仍然流行用壁画宣传封建道德观念的风尚。到后来的五代以及元明清同样是这样的发展趋势,甚至壁画创作开始走向下坡,但依然没有改变壁画的性质和场所,依然是与大众没有联系,为中央集权为王官贵族服务。墓室壁画它实质上是宫廷壁画的衍生品,与宫廷壁画相比,它更具有隐蔽性。它在当时存在的价值:一方面是为了显示主人的等级高贵,用以张扬墓主人的身份以及相关人士等功绩,表达生者对逝者的敬慕怀念之情;另一方面,是墓主人对信仰的表达及死后祈求灵魂升天、能够继续享受人间欢乐等的思想。如:西汉推崇厚葬之风,墓室壁画极为盛行,以梁王墓和南越王赵昧墓为代表,其中的梁王墓内绘制了青龙、白虎、朱雀等方位神,以及莲花、云朵等图案;唐代墓室中频繁出现的表现上层人物生前身份和生活题材。中国的石窟壁画以及宗教寺观壁画是随着东汉末年佛教传入后兴起的艺术形式。它主要是为了去宣传佛教教义。如敦煌壁画,以佛、菩萨为主,描绘其本生故事等。相比前两者的宫廷壁画与墓室壁画,其广泛性以及公共性要多一些,能够让大部分的公众观看到体会到,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满足大众的精神需求。但是这种艺术传播形式依然不是为了平民老百姓,甚至历代的王官贵族利用宗教壁画施压于大众以达到自己的统治目的。通过对这四种中国传统壁画形式的描述,不难看出,它们的共性:创作的初衷都是为了统治阶级以及宗教等团体的利益。没有真正的公共性,大部分的作品是一般人没办法看到的;也没有达到真正的公众性,平民对这些创作根本就没有喜不喜欢可不可以这样的说法。这些艺术形式更多的是把统治阶级以及其他团体的思想和观念去灌输给百姓的,老百姓是一种被动的状态。

3中国古代艺术品与当代生活

从总体上来看,中国古代艺术品在古代算不上真正的公共艺术,这首先表现为它要进入更广泛的社会交流,承担某种社会职能,因此它不可能以私密的形式建构,所体现的趣味也不是随意与自由的,而一定要得到社会认同的,像古代那种就由统治者的趣味决定的,是完全没有办法符合我们所说的真正意义上的“公共艺术”。但站在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去看这些古代艺术品,我们可能有必要去思考这些艺术品是否属于公共艺术范畴:如今的社会,公众的权利与义务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释放,人民当家做主,社会的包容性相比古代要强烈很多。我们通过去各地旅游,去看美术馆、博物馆等近距离接触大部分前人给我们保留下来的艺术品,但对当今来说这是否具有公共性?具有公众性?属于公共艺术?首先,把古代艺术品放在当代去看是否具备公共性:如今大部分的古代艺术品被视为重点保护文物,大众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去接触到看到这些作品,如看电视、看书、上网、去博物馆、美术馆等方式,所以在交通网络如此发达的现代它是具备一定的公共性的。再谈到公众性:现代人是否会接受欣赏这些艺术品是不得而知的,因为这些古代的“公共艺术”并没有让现代人参与其中,并没有灌注现代人的思维,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中国人,我们更加愿意去接受这些文化,所以总体来说它并不完全具备公众性。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古代艺术品在现代是否是公共艺术还需要进一步的去探讨,在某种程度上讲,算是,但又不是。

4结语

公共艺术创作的前提必须是以尊重公众的意愿为基础,公众是公共空间中首先有资格参与并享用公共艺术的群体,如果一件公共艺术品不能实现其公共性,它就失去了存在于公共环境空间的意义。古代艺术品在古代没有成为公共艺术,在当今依然无法确切的解释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公共艺术。通过对这一课题的研究,需要去明白的是:公共艺术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在创作中,创作者要意识到空间环境的公共性,还要在创作思维上形成公共的开放性,不断创作出公众接受的语言形式,更重要的是必须与公共社会建立联系,使作品能更好的传达出社会的公共价值,并做到最好的公共性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孙振华.公共艺术的公共性[J].美术观察,2004,11.

公共艺术品范文篇2

关键词:公共艺术品媒介

材料作为一种表现媒介,不仅是人们生活和生产的物质基础,从艺术表现来说,更是一种“艺术语言”,是艺术的载体。这里所说的“艺术语言”是指其在被艺术家或设计师放进了某种由它们自己或与别的材料共同组成的艺术环境中,构成某种艺术语境时,它便具有了语言的因素,材料便成为艺术语言,成了艺术家思想及意志的代言者。

在材料的发展过程中,从使用纯天然的材料制造器皿的初级阶段到人们利用火制造材料的阶段,从材料的复合阶段到材料的智能化阶段,艺术家及设计师实现了从意识到观念、从使用到审美意义上的转变,即材料作为一种装饰语言、一种造型要素出现在艺术设计领域。

从材料自身角度来说,纯粹意义上的材料媒介往往会使公共艺术品显得单薄,只有找到公共艺术品的语境与材质美的结合点,才能彰显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体现材质所附加的精神内涵。如何将材料媒介的这种“物质性”转变为具有精神内涵的“文化属性”,真正体现材料媒介的自然美、生态美及带给公众视觉上与心理上的愉悦感,是我们研究材料作为公共装饰艺术品的表现媒介的出发点;如何借助媒介语言来表达公共艺术品的语境与大环境的融合、艺术家或设计师与公众在思想上的交流与碰撞,这是理性与神秘的交织,是我们需置身其中探求的领域。

从材料媒介的发展历史出发,笔者将作为公共艺术品表现媒介的材料分为传统型媒介、新型媒介和超媒介。这种分类有其相对性。依其作为语言要素来分析它的语境意义及与大环境的关系。这种关系是清晰与模糊、是确定与不确定、感性与理性的综合。

传统媒介——感官与直觉的延伸与交融

我们生活在各种媒介交织的世界里,被各种形式及媒介的公共艺术品所影响、所感染。不同材料的公共艺术品带给我们的信息及其所表达的思想内涵千差万别,这不仅是因为不同审美公众的感觉有别,更是他们的感觉与直觉相交融的复杂性的表现。就传统媒介来说,通常情况下软质材料传达给人一种随意、温馨、浪漫等感受;而硬质材料则表达一种庄严、力量等;木质材料传达一种自然、原创;金属材料传达的是冷竣、威严……但这些材料所传递的信息也不是唯一的,要根据具体材料的造型、具体纹理及色彩表现来诠释自身的“内涵”。

传统意义上的材料媒介,是自古以来所运用的如木材、金属、石质、泥料等等,这些材料的使用由来已久并还会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故在公共艺术品的创作设计中,研究如何利用传统材料结合新的观念,把传统材料转化成现代装饰设计语言,将传统材料与技术含量较高的现代材料很好地融合在一件作品中,是公共艺术品设计运用中的重要一环。如何把传统材料成功地运用到公共艺术作品的创作中,借以完成对传统材料所蕴含的文化与社会意义的反思与批判,完成与现代思想的结合,是公共艺术品设计创作领域值得研究的一项内容。

传统媒介作为材料表现在公共艺术品中的运用是较为广泛的,这与传统媒介所具有的性质特点是分不开的,是作为永久性的艺术品而置于城市环境中。传统的材料多种多样,不可能一一罗列,笔者将其归纳为土属类、金属类、综合类三类,来分析说明传统媒介作为装饰语言的特质与表现。土属类包括所有从土地而来的物料如泥质、石质、木质等,土属材料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包容、和谐的特质,具有强烈的亲切感。例如朱乐耕教授的环境陶艺作品,即他在麦粒美术馆前的大厅里制作的一幅七米高,十七米长的杰作——“生命之光”,以瓷材质的美感来追求一种凹凸的光影效果,其视觉上的冲击力使人感到一种生命内在力量的勃发和颤动。他利用火和土的语言,不仅巧妙地表现出了具有音乐节奏般的陶瓷肌理的美感、陶瓷材质特有的色泽美感,同时让人通过这犹如土地、岩石般的肌理得到了人和自然的某种亲密感,使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而金属包括不锈钢、铜、铁等,具有经久耐用的特征,与建筑环境相得益彰。这也是传统媒介一直以来被看好的原因。综合类材料包括所有化纤合成、塑料、硅胶等,基本取自工业应用。

21世纪的今天,公共艺术品在材质的选择上已进入了全新的时代,新媒介、超媒介的出现,使人们驾驭媒介表现的能力愈来愈强,而在公共装饰艺术品表现媒介的选择上,艺术家趋向于传统媒介表现的主要原因,是它既能满足公众的视感又能满足公众的触感。

新媒介——表现介质的多元化

由于现代艺术的蓬勃兴起,引发了材料世界的大变革,艺术家、设计师们开始认识到材料不仅是可视的、可触摸的,而且还是可嗅的。从有形的材料到无形的材料,从客观的具象到主观的抽象表现,个性化、个人化语言的追求,促使艺术家找出与个人独特语言相适应的材料和技术手段,而形成多元化的格局。

当我们面对一种新材料,也许我们会发现其本身就包含的独特意义,我们可以从中解读出不同的艺术信息和文化内涵。比如说设计师为满足公众亲水的心理要求,通过各种设计手法和不同的组合方式,如静水、动水、落水、喷水等不同的设计做出了水的精神,给人以良好的视觉享受。以水为媒介构成的景观小品如景观喷泉(包括与声、光、雾、电巧妙结合音乐喷泉)、景观瀑布(以建筑物、山体等为背景的瀑布)、水池、叠水等,多是利用水的流动直接设计水景,用自然元素作为造型要素,给城市人营造了一种自然和谐的环境。当下新媒介公共艺术呈现出非常良好的态势,其创作领域兼容了声、光、水、电以及多媒体技术,它们在表达上的自由完全打破了陈旧的格局。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新媒介艺术对架上艺术最大的贡献,是尝试在传统媒介的基础上与新的媒介之间建立的一种对话。以声、光、水、雾等媒介作为造型语言的出现,给城市增添了丝丝灵气,也丰富了我们的视域。以光为媒介构成的公共装饰艺术品是利用光作为造型的主要要素,这类艺术品有两种效果:一种是普通光;一种是各种色灯光。它们都是通过光影对比造成的光影效果、光色对比所产生的不同光色效果来营造一种内外不同的空间光环境,丰富的光的色彩及层次给公众一种温馨、浪漫之感。光与传统媒介的巧妙结合,产生了更加丰富的视觉效果。像著名导演张艺谋的《印象刘三姐》,是新媒介综合运用巧妙的典型。《印象刘三姐》可以说是最具魅力的山水实景剧场,他利用晴、烟、雨、雾、水、光、声等作为造型艺术语言,给作品增添了无穷的神奇魅力。作为一部大型的公共艺术作品,它集艺术性、民族性、视觉性、震撼性于一身,是一次视觉上的革新。

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新媒介,如声、光、电、水、雾等,利用这些媒介所创作的公共艺术品的一大特点是其暂时性,所以具有大的灵活性,可以随着时间的变化呈现不同的形态、色彩。这种新媒介的产生符合了现代都市人求新、求异、求变的心理。当下设计师与艺术家利用新媒介所创作的公共艺术品呈现给我们的多数是一种形式的表达,而缺少文化内涵及思想性。

超媒介——寻找个性表现语言

超媒介是在传统媒介、新媒介的基础上,借助于多媒体、网络来接受和传播信息,它是非物质性的表现媒介。公众在接受以超媒介为表现介质的公共艺术品所传递的信息时,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模糊的、不确定的、复杂的关系。与公众的互动关系上一方面表现为真实的呈现,而另一方面又表现为虚幻的,是真实与虚幻的交织。

与传统媒介、新媒介的公共艺术品相比,超媒介更多的是强调自身语境的重要性,与环境的关系表现得较为模糊。比如城市广场的信息牌、指示牌等,设计者考虑得更多的是画面的广告性、信息量以及画面的装饰性。而在大的环境上、在公众的心理需求上又做了多少努力呢?画面形式、颜色等信息语言与环境的关系如何?画面的造型语言与所处环境的和谐情况怎样?这应是设计师及策划者多多思考的。

今天,我国城市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在缩短与国外先进国家城市发展的距离,城市公共艺术亦然。但在网络技术等多媒体作为超媒介在公共艺术的运用上,在规划的整体性、设计观念的更新等方面尚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说一个城市、一个小区的规划可以说很经典,却缺少具有形象性、象征性的标志;一条街道风景亮丽、极具特色,却唯独不见指示牌,让人难以理解。有人说城市公共艺术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它不仅反映了城市的精神,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所以我们的设计师要综合利用网络、摄像、多媒体等媒介语言来展现我们悠久的民族文化。

总之,不管是传统媒介、新媒介,还是超媒介,媒介本身所带来的信息与表现公共艺术品语境传递给公众的信息是不同的。在公共艺术品的表现上,它融合创作者的思想观念而传达出文化信息。这种信息随着不同创作者的不同观念、不同文化素养、不同阅历、不同表现方法而呈现出不同的语境。故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及用不同的方法去挖掘、发现公共艺术品表现媒介的意义、审美价值以及在作品中传达出的思想,对公共艺术品的创作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翁剑青.城市公共艺术.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2]费菁.超媒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公共艺术品范文篇3

关键词:公共艺术品媒介

材料作为一种表现媒介,不仅是人们生活和生产的物质基础,从艺术表现来说,更是一种“艺术语言”,是艺术的载体。这里所说的“艺术语言”是指其在被艺术家或设计师放进了某种由它们自己或与别的材料共同组成的艺术环境中,构成某种艺术语境时,它便具有了语言的因素,材料便成为艺术语言,成了艺术家思想及意志的代言者。

在材料的发展过程中,从使用纯天然的材料制造器皿的初级阶段到人们利用火制造材料的阶段,从材料的复合阶段到材料的智能化阶段,艺术家及设计师实现了从意识到观念、从使用到审美意义上的转变,即材料作为一种装饰语言、一种造型要素出现在艺术设计领域。

从材料自身角度来说,纯粹意义上的材料媒介往往会使公共艺术品显得单薄,只有找到公共艺术品的语境与材质美的结合点,才能彰显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体现材质所附加的精神内涵。如何将材料媒介的这种“物质性”转变为具有精神内涵的“文化属性”,真正体现材料媒介的自然美、生态美及带给公众视觉上与心理上的愉悦感,是我们研究材料作为公共装饰艺术品的表现媒介的出发点;如何借助媒介语言来表达公共艺术品的语境与大环境的融合、艺术家或设计师与公众在思想上的交流与碰撞,这是理性与神秘的交织,是我们需置身其中探求的领域。

从材料媒介的发展历史出发,笔者将作为公共艺术品表现媒介的材料分为传统型媒介、新型媒介和超媒介。这种分类有其相对性。依其作为语言要素来分析它的语境意义及与大环境的关系。这种关系是清晰与模糊、是确定与不确定、感性与理性的综合。

传统媒介——感官与直觉的延伸与交融

我们生活在各种媒介交织的世界里,被各种形式及媒介的公共艺术品所影响、所感染。不同材料的公共艺术品带给我们的信息及其所表达的思想内涵千差万别,这不仅是因为不同审美公众的感觉有别,更是他们的感觉与直觉相交融的复杂性的表现。就传统媒介来说,通常情况下软质材料传达给人一种随意、温馨、浪漫等感受;而硬质材料则表达一种庄严、力量等;木质材料传达一种自然、原创;金属材料传达的是冷竣、威严……但这些材料所传递的信息也不是唯一的,要根据具体材料的造型、具体纹理及色彩表现来诠释自身的“内涵”。

传统意义上的材料媒介,是自古以来所运用的如木材、金属、石质、泥料等等,这些材料的使用由来已久并还会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故在公共艺术品的创作设计中,研究如何利用传统材料结合新的观念,把传统材料转化成现代装饰设计语言,将传统材料与技术含量较高的现代材料很好地融合在一件作品中,是公共艺术品设计运用中的重要一环。如何把传统材料成功地运用到公共艺术作品的创作中,借以完成对传统材料所蕴含的文化与社会意义的反思与批判,完成与现代思想的结合,是公共艺术品设计创作领域值得研究的一项内容。

传统媒介作为材料表现在公共艺术品中的运用是较为广泛的,这与传统媒介所具有的性质特点是分不开的,是作为永久性的艺术品而置于城市环境中。传统的材料多种多样,不可能一一罗列,笔者将其归纳为土属类、金属类、综合类三类,来分析说明传统媒介作为装饰语言的特质与表现。土属类包括所有从土地而来的物料如泥质、石质、木质等,土属材料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包容、和谐的特质,具有强烈的亲切感。例如朱乐耕教授的环境陶艺作品,即他在麦粒美术馆前的大厅里制作的一幅七米高,十七米长的杰作——“生命之光”,以瓷材质的美感来追求一种凹凸的光影效果,其视觉上的冲击力使人感到一种生命内在力量的勃发和颤动。他利用火和土的语言,不仅巧妙地表现出了具有音乐节奏般的陶瓷肌理的美感、陶瓷材质特有的色泽美感,同时让人通过这犹如土地、岩石般的肌理得到了人和自然的某种亲密感,使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而金属包括不锈钢、铜、铁等,具有经久耐用的特征,与建筑环境相得益彰。这也是传统媒介一直以来被看好的原因。综合类材料包括所有化纤合成、塑料、硅胶等,基本取自工业应用。

21世纪的今天,公共艺术品在材质的选择上已进入了全新的时代,新媒介、超媒介的出现,使人们驾驭媒介表现的能力愈来愈强,而在公共装饰艺术品表现媒介的选择上,艺术家趋向于传统媒介表现的主要原因,是它既能满足公众的视感又能满足公众的触感。

新媒介——表现介质的多元化

由于现代艺术的蓬勃兴起,引发了材料世界的大变革,艺术家、设计师们开始认识到材料不仅是可视的、可触摸的,而且还是可嗅的。从有形的材料到无形的材料,从客观的具象到主观的抽象表现,个性化、个人化语言的追求,促使艺术家找出与个人独特语言相适应的材料和技术手段,而形成多元化的格局。

当我们面对一种新材料,也许我们会发现其本身就包含的独特意义,我们可以从中解读出不同的艺术信息和文化内涵。比如说设计师为满足公众亲水的心理要求,通过各种设计手法和不同的组合方式,如静水、动水、落水、喷水等不同的设计做出了水的精神,给人以良好的视觉享受。以水为媒介构成的景观小品如景观喷泉(包括与声、光、雾、电巧妙结合音乐喷泉)、景观瀑布(以建筑物、山体等为背景的瀑布)、水池、叠水等,多是利用水的流动直接设计水景,用自然元素作为造型要素,给城市人营造了一种自然和谐的环境。当下新媒介公共艺术呈现出非常良好的态势,其创作领域兼容了声、光、水、电以及多媒体技术,它们在表达上的自由完全打破了陈旧的格局。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新媒介艺术对架上艺术最大的贡献,是尝试在传统媒介的基础上与新的媒介之间建立的一种对话。

以声、光、水、雾等媒介作为造型语言的出现,给城市增添了丝丝灵气,也丰富了我们的视域。以光为媒介构成的公共装饰艺术品是利用光作为造型的主要要素,这类艺术品有两种效果:一种是普通光;一种是各种色灯光。它们都是通过光影对比造成的光影效果、光色对比所产生的不同光色效果来营造一种内外不同的空间光环境,丰富的光的色彩及层次给公众一种温馨、浪漫之感。光与传统媒介的巧妙结合,产生了更加丰富的视觉效果。像著名导演张艺谋的《印象刘三姐》,是新媒介综合运用巧妙的典型。《印象刘三姐》可以说是最具魅力的山水实景剧场,他利用晴、烟、雨、雾、水、光、声等作为造型艺术语言,给作品增添了无穷的神奇魅力。作为一部大型的公共艺术作品,它集艺术性、民族性、视觉性、震撼性于一身,是一次视觉上的革新。

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新媒介,如声、光、电、水、雾等,利用这些媒介所创作的公共艺术品的一大特点是其暂时性,所以具有大的灵活性,可以随着时间的变化呈现不同的形态、色彩。这种新媒介的产生符合了现代都市人求新、求异、求变的心理。当下设计师与艺术家利用新媒介所创作的公共艺术品呈现给我们的多数是一种形式的表达,而缺少文化内涵及思想性。

超媒介——寻找个性表现语言

超媒介是在传统媒介、新媒介的基础上,借助于多媒体、网络来接受和传播信息,它是非物质性的表现媒介。公众在接受以超媒介为表现介质的公共艺术品所传递的信息时,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模糊的、不确定的、复杂的关系。与公众的互动关系上一方面表现为真实的呈现,而另一方面又表现为虚幻的,是真实与虚幻的交织。

与传统媒介、新媒介的公共艺术品相比,超媒介更多的是强调自身语境的重要性,与环境的关系表现得较为模糊。比如城市广场的信息牌、指示牌等,设计者考虑得更多的是画面的广告性、信息量以及画面的装饰性。而在大的环境上、在公众的心理需求上又做了多少努力呢?画面形式、颜色等信息语言与环境的关系如何?画面的造型语言与所处环境的和谐情况怎样?这应是设计师及策划者多多思考的。

今天,我国城市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在缩短与国外先进国家城市发展的距离,城市公共艺术亦然。但在网络技术等多媒体作为超媒介在公共艺术的运用上,在规划的整体性、设计观念的更新等方面尚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说一个城市、一个小区的规划可以说很经典,却缺少具有形象性、象征性的标志;一条街道风景亮丽、极具特色,却唯独不见指示牌,让人难以理解。有人说城市公共艺术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它不仅反映了城市的精神,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所以我们的设计师要综合利用网络、摄像、多媒体等媒介语言来展现我们悠久的民族文化。

总之,不管是传统媒介、新媒介,还是超媒介,媒介本身所带来的信息与表现公共艺术品语境传递给公众的信息是不同的。在公共艺术品的表现上,它融合创作者的思想观念而传达出文化信息。这种信息随着不同创作者的不同观念、不同文化素养、不同阅历、不同表现方法而呈现出不同的语境。故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及用不同的方法去挖掘、发现公共艺术品表现媒介的意义、审美价值以及在作品中传达出的思想,对公共艺术品的创作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翁剑青.城市公共艺术.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2]费菁.超媒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公共艺术品范文篇4

在前述的三种主要设计方法之外,公共艺术设计教学内容还包含三种必不可少的设计元素——能动要素、环境要素和功能要素。公共艺术的这三种设计要素是公共艺术作品除形式之外,与人、大自然和人工环境发生互动关系的主要途径,也是公共艺术作品与纯粹雕塑和景观的区别之处。为艺术品添加上可旋转的枢轴机构,艺术品就有了与风、与大气互动的轻盈;为艺术品添加上喷头、管路和水泵,艺术品就有了与水交融的灵性;将原本服务于形式美的结构在离地45厘米的高度水平展开,就可以为游人提供一方休息的乐土;在作品的结构中融入滑梯、隧道,就满足了儿童甚至成年人游乐探幽的天性;按照预定空间的尺度设计作品的形态,作品就有了更多融入环境的机会;将艺术品设置于高山之上、深峡之中,可以让作品更加高峻、奇伟……几乎没有哪件公共艺术作品能够完全摒弃设计要素而存在,相当多的经典公共艺术作品都身兼数职,一专多能。可以说,设计要素在很多时候是一件艺术作品,之所以能够称作公共艺术的关键,这决定了设计要素在公共艺术设计教学内容中占有的重要地位。能动要素、环境要素和功能要素这三种公共艺术设计要素可以融入或嵌入现成品公共艺术、二维型公共艺术或构成型公共艺术当中,成为整体公共艺术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此外,三种要素也可以自成一体,学习者可以仅针对这种要素的属性展开能动性公共艺术、景观型公共艺术和实用型公共艺术的设计训练。由于公共艺术的设计要素往往要与环境和具体人物产生联系,因此人体工学和相关技术规范的讲授都变得重要。如何使作品顺利融入公共空间,介入公众生活中,既实现设计要求,又不致引起危险和公众的不便,需要设计者的理性思考与分析。如何在表达作品艺术观念的过程中不像塞拉的《倾斜之弧》那样引起巨大的争议,则需要设计者放弃艺术精英的自我认同,时时保持一颗尊重公众的心。

二、教学中的两种公共艺术设计主题

在前述的三种主要设计方法之外,公共艺术设计教学内容还包含三种必不可少的设计元素——能动要素、环境要素和功能要素。公共艺术的这三种设计要素是公共艺术作品除形式之外,与人、大自然和人工环境发生互动关系的主要途径,也是公共艺术作品与纯粹雕塑和景观的区别之处。为艺术品添加上可旋转的枢轴机构,艺术品就有了与风、与大气互动的轻盈;为艺术品添加上喷头、管路和水泵,艺术品就有了与水交融的灵性;将原本服务于形式美的结构在离地45厘米的高度水平展开,就可以为游人提供一方休息的乐土;在作品的结构中融入滑梯、隧道,就满足了儿童甚至成年人游乐探幽的天性;按照预定空间的尺度设计作品的形态,作品就有了更多融入环境的机会;将艺术品设置于高山之上、深峡之中,可以让作品更加高峻、奇伟……几乎没有哪件公共艺术作品能够完全摒弃设计要素而存在,通的全部热忱,所以它们就有了生气。这就是具有人文性的主题在公共艺术设计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公共艺术设计的主题可以分为最基本的两种——幽默的和严肃的。前者能够发现生活中的幽默之处,以活跃人文环境,还能转而以辛辣的讽刺批判社会现实。后者甚至可以重新诠释纪念碑这样历史悠久的艺术形式,令对英雄、对重大事件的纪念以一种更为有效的新方式进入当代人心中。两者互为补充,缺一不可,很多时候甚至互换身份。很多深刻思想的表达需要传统的雕塑造型手法,很多年轻学子对社会认识的程度还有待加深,这也是主题部分不对学习效果和进度作硬性规定的原因。但是,在当今的中国,艺术的自觉、文化的传承、软实力的提升,都是留给年青一代的重任。年轻学子不仅应成为熟练掌握表现技法和相关知识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还不应忘记作为一个人所应当具有的人文关怀。我们设计的作品在为环境提供“有意味的形式”之余,在满足人们休息、获取信息等需求之外,还应体现设计者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对善与恶、对美与丑的分辩。只有这样设计出的作品,才不会轻易被人遗忘。

三、结语

公共艺术品范文篇5

一、公共艺术的概念

公共艺术(publicart),就是以人为主体,以城市公共的设施、艺术对对象,创造出生活空间、生活方式的美感的艺术设计行为。其主要讨论的是人类的生活空间之间的关系,然后用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公共艺术体现的是人们群众的需求,并以此吸引人民参与公共艺术的设计与创作中去,从而提高环境的观赏性和美感。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艺术形式的多样性发展,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变的越来越丰富多彩,它的表现形式可以是壁画、装饰物、雕塑、平面设计、公共设施,也可以是节日活动、表演等等。公共艺术不仅要通过多样的公共空间表现一定的文化理念,还要对自身进行塑造,以满足民众视觉和心理上的需求,给环境增加美感。

二、公共艺术设计中出现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不仅提高了物质上的需求,还提高了在精神方面的追求。所以,人们对现在的公共艺术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人们的审美观也有了很大的改变。这也就使公共艺术的设计出现一些问题[1]。

1、模仿在公共艺术设计中愈演愈烈

“模仿”在公共艺术设计中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这就会使公共艺术的可信度大大降低。比如:广告本来是向人们介绍某种产品,使人们认识这种产品,激起人们购买的欲望的一种宣传方式,但是现在的广告大部分是对产品的功效肆意的夸大,只为了能够吸引人们,但是其真正的功效却远远不如宣传的,这就使人们有“上当受骗”的感受。这种现象在房地产销售方面的表现最为明显,这样的公共艺术没有一定的现实依据,其本身就是一个“骗局”,根本就没有真实性可言。公共艺术的核心是人们的需求,模仿是其变得千篇一律,没有新鲜感,也就越来越不被人们喜欢。

2、公共艺术设计渐渐偏离主题

设计的意义在于,将认知信息通过“包装”、美化等方法传达给人们,就是让人们在认知过程中能够是处于享受的状态,也就是用愉悦的心情和精神去接受。但是现在的设计已经偏离了公共艺术的主题,比如,每天都在电视上重复播放劣质的广告,而且广告占用的时间很长;在公交车上张贴医院的宣传单等等,这些现象的出现使人们对公共艺术越来越厌恶,公共艺术的设计应该是向人们传达积极的信息,并且通过一些形式让人们享受接受信息的过程,但是现在的公共艺术的设计已经渐渐偏离这个主题,这也阻碍了公共艺术的发展。

3、公共艺术设计失去了其本身的价值

公共艺术的价值能不能得到体现取决于设计者对公共艺术的价值观的认知。公共艺术不仅仅是对设计者能力的展示,也表现了他的社会责任感。有责任感的艺术家一般都是先想到人们群众的利益,也就是先考虑到作品的服务性,而不仅仅想到自我表现。但是现在很多艺术家缺乏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最先考虑的是如何展示自己,而不关心人民群众的需求,这样设计出来的作品也就失去了公共艺术本身的价值。

4、公共艺术的设计理念脱离现实需求

现在有很多艺术家知识沉浸在自己的艺术思想里,对自己能力的提高也都是根据自己的设计理念走,这就出现艺术家的设计理念跟不上社会的发展速度,久而久之也就会与社会需求脱轨。这也就会造成在耗费大量人力和物力建造成的作品并不符合现实社会的需求。

三、公共艺术设计与高科技语言的联系

公共艺术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设计者内心世界的具体表现,而高科技则是研究物体本身的性质和其可观的发展规律,公共艺术和高科技语言一个侧重感性,一个侧重理性,但是这两者在设计和创作方面是具有一定的共同点和互补性的[2]。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城市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而城市的不断发展也是对公共艺术的要求不断改革的过程。在高科技语言的推动下,公共艺术的作品的完成速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解决了很多技术难题。

四、公共艺术设计中高科技语言的应用

高科技语言在公共艺术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艺术品的材料、操作方式、两者的结合方式等方面,下面就高科技语言在各方面的具体应用进行简单的介绍。

1、公共艺术品的材料

随着时代的进步,公共艺术的设计者已经不满足于传统的艺术作品的原材料,他们开始考虑对艺术品的原料方面进行创新。现在我们在展览上可以看到很多利用不同材质制成的公共艺术品,设计者在选材上进行了多方面的考虑,这也就可以从基本的制作材料上吸引人们。但是不同的材质在切割时的难易程度是不同的,如果没有特别的方法进行切割,那所做成的艺术品就不完美,也不符合设计者的要求。这时高科技就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现在很多高科技技术被应用到艺术品的创作中,而且设计者可以利用这些技术把比较坚硬的材料,变成自己想要的形状。这样以来就帮设计者们解决了一个很大的问题,而且也能提高公共艺术的创作效率,缩短公共艺术品的完成时间。高科技设备在公共艺术的设计创作中的应用效果也越来越明显[3]。

2、公共艺术的操作方法

当今社会,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计算机是高科技的重要的表现方式,所以在公共艺术的设计中也会有计算机的身影。比如我们生活的房子和所用的家具的最开始的形状就是通过计算机设计出来的。计算机技术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效果也是很明显的,在设计过程中,采用计算机技术能减少公共艺术品模型的制作时间和投入的资金。比如,数码雕塑,也就是雕塑家可以在电脑上进行雕刻操作,从而设计出比较理想的模型,而且制作过程简单,又不需要投入资金,计算机的模拟操作过程实现了科技与人类意识的完美结合。

3、公共艺术设计与高科技语言的结合方式

现在,高科技与公共艺术的联系是越来越密切了,所以设计者也应该与时俱进,利用高科技语言设计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就现在的形式而言,高科技与公共艺术的结合已成为必然趋势,高科技的设备在艺术品的制作和设计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实际的应用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完成高科技和公共艺术设计有效的结合[4]。第一种方式是把公共艺术的语言和意识与高科技语言进行比较完美的结合。因为现在通过平面纸张变现出来的物体已经不能满足设计者的需要,设计者最希望的是把自己的想法通过一个比较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高科技语言就是通过动态演示把原本静止的物体展现出来,这样一来设计者的想法和能够得到充分的表达。第二种方式就是把公共艺术和高科技各自的精神相结合。也可以说是将传统文化与高科技语言相结合,使传统文化展现出现代的美感,让人们更直观更清晰的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比如,在世博会上通过高科技技术将清明上河图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展现出来,供人们欣赏。

五、高科技语言对公共艺术设计的影响

在科技的快速发展过程中,科技对公共艺术的影响是很大的,也不仅影响着公共艺术设计者的设计理念,还推动着艺术风格的发展进程。高科技语言就是一种把人类的意识具体化的工具,在公共艺术的设计与创作中,这种工具的应用会使整个艺术品变得更完美。高科技语言与公共艺术的结合,对公共艺术而言高科技语言是一种可以使艺术品更完美、艺术品的完成时间更短、资金投入更少的方式;而对于高科技语言来说,公共艺术也完美的实现了它的存在价值。高科技语言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效果决定了它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六、结束语

公共艺术品范文篇6

关键词:地域性;公共艺术;地铁空间;介入

经济和信息的全球一体化发展使得城市的地域特征逐渐模糊,城市中许多与其独立品格息息相关的特有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均被快速发展所抹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公众已经对快速、冷漠的“流水线式”的公共空间感到厌倦,他们希望空间能够被赋予更多的特性。地铁作为最富有人气和最能体现城市地域性的轨道交通空间,以其内部丰富多样的公共艺术品成为城市对外展示人文和地理文化的重要窗口。地铁空间内地域性公共艺术的创作和表达实际是对地域性文化与精神的综合表达,对于消除空间特色危机、体现当代城市的风貌、重塑城市文化形象至关重要。

一、地域性文化的形成与特征

地域文化(图1)包含了三个相互关联的因素,一是自然环境,二是人文环境,三是社会环境。这三个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决定了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地域性公共艺术具有很强的专属性。它吸收了本土、民族和民俗的特征,象征着一种精神和力量。除此之外,地域性公共艺术倡导公众的参与性,以反映公众面貌为主张,在作品题材上更多呈现的是该地区市民化、大众化的元素,旨在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增强公众的道德荣誉感,具有很强的识别性。

二、公共艺术介入地铁空间时存在的问题

公共艺术因其突出的地域性、文化性、艺术性、社会性,在提高大众生活质量、展现城市文化、塑造城市品位、构建和谐人居环境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由于对其概念研究和社会惯性思维的局限、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违反规律的过度发展,公共艺术在介入地铁空间时还存在以下四点问题。

(一)商业广告介入过多

地铁空间中商业广告的介入为其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经济支撑。这些商业广告以娱乐和商业推广为目的,为大众提供了高浓缩的信息。铺天盖地的广告成为阻碍城市文化和地域特色凸显的主要因素,使城市的地铁站点因为过度统一而缺少变化。

(二)表现形式和选位单一

我国地铁在建成初期,空间内的公共艺术品数量和种类较少,大多以壁画和雕塑为主,材料上多采用陶瓷、石材、金属等传统材料。例如,北京地铁内的壁画多以装饰性表现为主,材料上采用了传统的陶板、石材、锻铜材料;上海地铁内的公共艺术品也是以壁画为主,表现形式单一,与地铁站点内部空间的融合有待提高。国内公共艺术品在放置的位置上基本集中在站厅的墙面和柱子,而国外地铁空间中的公共艺术品选位的范围就丰富得多。除了常规的界面以外,顶棚、柱子和一些有特色的建筑结构都成为公共艺术品摆放的空间。

(三)对于城市文化和地域特色的彰显不全面

地下空间局促、封闭、构造单一,给人一种压迫感和单调感。而公共艺术品能够给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形成地铁空间的差异性和识别性。地域性公共艺术在地铁空间中的介入对城市文化和地域特色的彰显具有促进的作用。但是由于受城市化进程中对待文化艺术“快餐”式的心态影响,我国很多城市的地铁空间设计模式化、单一化。例如,广州地铁5号线仅通过色彩区别各站点。这种设计手法虽然简洁、现代,但是由于过度强调功能而导致地域性文化的缺失,公众在空间内情感麻木,很难对所生活的城市产生归属感。

(四)开放性与趣味性的缺失

公共艺术是一种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现实生活与精神世界平衡的艺术,注重大众的自由参与和认同,并非是艺术家自我表现的主观艺术行为。我国早期地铁空间中公共艺术品的题材多以自然风光、历史故事和爱国主义为主,所代表的是政府或艺术家的思想,没有充分地表达出开放性。地铁空间发展到现在,已经被公众赋予了很多情感,是能够唤起人们回忆和产生故事的场所,但是其中大部分公共艺术品缺乏趣味性,与公众互动性差,一些公共设施的材质和造型在选择上过于理性、古板,让大众在使用时心理上会产生排斥感。

三、地域性公共艺术在地铁空间的介入

(一)地域性元素的提炼

地域性公共艺术作品在某一层面上象征着城市、民族、国家的精神,体现了城市、民族和国家的历史、现在以及未来,唯一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其最大的特征。很多城市地铁站点内的公共艺术作品的建设就充分体现出该城市或地区的地域性元素。例如,俄罗斯莫斯科各个地铁站的公共艺术的创作题材选择的是民族特色、爱国主义和历史事件等元素。莫斯科地铁革命广场站陈列了以苏联红军反法西斯战争和“十月革命”胜利为主题的雕塑;基辅站内的壁画描绘了迷人的克里米亚和黑海风景,美丽的乌克兰姑娘和充满民族风情的舞蹈等,这些都生动、鲜明地向公众展现了乌克兰的民族传统和生活习俗。公共艺术创作者在对地域元素进行提炼时,为了保证创作者信息传达的准确性、更多的反映大众的声音,应该尽可能深入地挖掘地域文化所包含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背景,得到更丰富的创作题材。例如,青岛地铁3号线8个站点内所设的公共艺术作品就是融合了青岛“山、海、城、岛、湾”的自然环境特点和近现代的人文背景,展示了青岛东西交融的城市文化和欢乐旖旎的海洋文化。其中,青岛站内由中央美术学院创作的浮雕《纹脉》使用了指纹印记的造型元素,并组合成青岛老建筑、船等剪影式的造型,体现出青岛独特的地域性及历史融合性,将青岛百年文化表达得淋漓尽致。地域性公共艺术对城市的地铁空间建设有着指导性的作用,创作者常常通过对不同城市的生活场景、民风民俗和民居建筑等地域性元素的提炼来展现城市的生活与历史文化。北京地铁6号线的公共艺术作品就通过对老北京的历史、民俗、建筑、生活场景等地域性元素在建筑空间、材料与结构上的展现来体现“老北京”的特色。还有一些站点公共艺术作品的创作以民间艺术、传统纹样装饰和具有地域性特色的手工艺品等物质形态,提炼出抽象的地域性元素符号,并以现代的设计手法将这些传统的符号整体地运用在地铁空间中。

(二)介入位置的选择

地铁空间主要由站点出入口建筑单体、出入口、步行通道、站厅、站台和列车车体等组成。目前,公共艺术在地铁空间介入的位置除了常见的顶棚、地面、墙面、地铁站点出入口、上下楼台阶、设施以外,还有一些站点由于建筑本身结构的原因,在柱子、天窗、穹顶等展出公共艺术品,这些位置的介入往往会给公众带来意想不到的视觉感受。我国台湾地区高雄地铁美丽岛站的玻璃公共艺术作品《光之穹顶》以祈祷为主题,在大厅的穹顶和柱子表面融合了传统镶嵌玻璃、手工吹制古典琉璃、高温热熔琉璃和威尼斯水晶圆盘等各类玻璃经典制作工艺,展现了水、土、光、火四大主题板块,反映了宇宙与生命的诞生、成长、荣耀与毁灭。公共艺术在地铁空间中介入位置的选择甚至可以利用艺术品取代抽象的文字信息,将引导信息以更加简洁明了和人性化的形式传递给大众。美国纽约地铁大自然博物馆站的地面设有不同石材构成的鱼群,引导人们走向自然博物馆的入口。车站的墙面嵌入了巨大的恐龙化石和由马赛克拼贴的各种昆虫以及爬行动物的壁画,人们一出车厢便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到达的站点。公共艺术的多元化使其在地铁空间中介入的位置已经不仅局限于建筑空间,地铁车体内部也有所涉及。南昌地铁1号线目前开通运行了“荷塘印象”和“海洋世界”2个文化主题的专列地铁。其中,“荷塘印象”清廉文化主题列车以“入莲境,品莲韵,思莲境”为创意出发点,运用3D彩绘工艺,对地铁内部进行全景包车,将荷塘的生态环境在车厢内三个界面以全景模式呈现出来。除此之外,列车上还配备了原创作品“荷塘印象”反腐倡廉系列动漫宣传片,以轻松易懂的方式对公众进行清廉文化的普及。

(三)介入的形式

随着公共艺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共艺术品已经从对纯粹意识形态的宣传纪念,逐步转向对空间艺术、地区文化及艺术形式语言的探索。地域性公共艺术在地铁空间中介入的形式也从传统单一的浮雕壁画向形式多样的现代艺术作品转变。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使得地域性公共艺术在地铁空间中介入的位置和形式越来越多元化。北京地铁8号线内部空间使用了奥特板、玻璃和搪瓷钢板等新型装饰材料,并采用先进的丝网印刷技术将表现地域性公共艺术的元素符号在地铁空间中的重要位置呈现出来。一些新锐艺术家在地铁空间中大胆地尝试运用声、光、电综合表现的装置艺术以及新媒体等虚拟空间来丰富艺术品,形成与公众的互动交流。北京地铁15号线清华东路站的公共艺术品《学子记忆》在地铁站厅墙面的橱窗展示,还原了学子个人记忆中16个最具代表性的情境或场景,这些采用了特殊透视和照明手法的艺术品最大限度地引发了观赏者的共鸣。此外,公众可以扫描作品旁边的二维码,通过学子记忆公众互动平台参与日后新的公共艺术作品的生成活动,实现艺术实体和线上公众平台的对接和延展。

四、结语

公共艺术品范文篇7

【关键词】公共空间数字媒介参与感

一、城市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是指在公共空间中用任意艺术媒介进行艺术创作,以建立当代文化沟通交流为目的,与社会公众发生关系融合,秉承开放、交流的新思想,传递文化精神内涵。从空间与建筑实体的关系入手,可将城市分解为两种空间:一种是室内空间,另一种则是建筑物外壳界面与周围自然环境构成的“开敞空间”,即室外公共环境空间。对于公共空间艺术品的塑造,传统艺术表现手法由于交流的“单项性”而无法满足公共空间艺术对公众参与性的要求。作为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公共空间的设计在现代城市居住空间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公共艺术不仅可以用来美化环境,更能展现文化内涵。随着智能互动理念的深入,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着公共艺术设计的概念,意在使公共空间设计更加注重与人的互动交流,贴近生活。因此,公共空间设计以区域中“人”的体验为基础,以适应场景的方式存在,传播区域文化特色,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化概念,才能实现公共空间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二、互动艺术

“互动”一词最早出现在英文词典中,即“interact”,意为互相交互、影响、感应,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情感对流,是人类生命本质的体现。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越来越广泛,以信息技术为艺术媒介的“互动艺术”也逐渐兴起。人对于艺术的体验是活跃的,任何一件艺术作品中必定包含观众对它的感知以及对创作者创作思想的参悟。对于传统艺术来说,艺术家通过对色彩、材质及空间等的认知进行艺术创作,并通过作品向受众传递思想与情感,例如雕塑艺术、绘画艺术等。这样的艺术展现形式是由作品向观众的“单向”传递,创作形式及传播方式单一,受众对艺术品的解读局限于视觉与听觉。而互动艺术则是打造全方位沉浸式的体验,使观众不仅通过视觉看、听觉听,还可以进行气味、触感等的感知,形成更加强烈的审美体验。互动艺术也被称为交互艺术,是一种特别的艺术展公共空间中的互动艺术创作韩淑君现形式,它以现代技术为媒介进行创作并使观众参与其中,建立艺术品与观众之间的双向互动沟通。“被感知的艺术才是具有意义的”,人与艺术作品的良好互动有利于加深人对作品的理解以及对艺术家创作思想的感受。目前互动艺术做为一种艺术媒介已逐渐成为当下主流的创作方式,其互动性减少了人与艺术之间的隔阂,人们在参与的过程中既是欣赏者,也是艺术的创造者,或者说是互动艺术品中的一部分。

三、公共空间中的互动艺术实例

公共空间中艺术设计的本质是围绕室外建筑空间环境展开的,作为环境最终的体验者、享受者,人的需求与感受应当放在首位,因此引出“人景交互”的概念。“人景交互”的概念最早起源于交互设计,是通过运用现代科技,融入新的艺术表现手法,打造出适合环境特点、能与人“交流互动”的环境空间设计;将人的体验、人与环境的沟通作为设计根本,使环境的概念更加丰富,而不仅仅只具有观赏价值;注重“人性的回归”,通过结合人的“安全感”“归属感”“认同感”等不同的心理感受,来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利用现代科技与数字媒介进行巧妙结合,使观众参与到公共艺术作品的创作中来,成为艺术作品中的一部分。

(一)“MessagePillar”信息树“MessagePillar”由东京Teamlab团队创作,作品的主要交互方式是通过最新的AR“增强现实”的技术实现。从外观上看,这件作品就是在广场空旷处的一个毫不起眼的“柱子”,似乎与普通的照明路灯并无不同,但通过特定app,利用镜头观察柱子时,会发现手机屏幕中的柱子周围漂浮着许多发光的文字。而用户则可在app中进行信息编辑,并拖移至信息树上,该信息就会和之前的所有信息一起漂浮在柱子周围,形成“信息树”。参与者越多,“信息树”中的信息愈加密集,信息的种类也就会越多。这件作品的概念是冗杂的信息化社会的一个缩影,作者希望通过这件作品,表达信息化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并结合增强现实的手段提升观众的参与体验,增强艺术作品与人的互动。作品中所有文字都用不同的语言书写着,也寓意着各国文化的交融与沟通。

(二)“盛开的花朵”该作品位于以色列首都亚路撒冷中心区域的广场上,由一系列巨大的花朵组成,整件作品的目的除了为广场提供路灯照明外,也是为单调的城市交通增添一点活跃的氛围。耶路撒冷是一个极度干旱缺水的城市,植被的稀缺使得整座城市缺少生机。为解决这一问题,作者利用花朵的外形并结合遮阳的功能,创造了“盛开的花朵”这一景观装置。“花朵”的常态是收拢的,而当游客走过或是驻足在花朵下方时,花蕊处的感应装置会探测到这一活动,从而使“花朵”绽放,当人离开一段时间后,花朵又会慢慢收拢。夜间,花蕊处会发出淡淡的光,成为广场上方的光源。这件作品通过传感器,达到一种景观装置与人的互动效果,增强实质的体验感,体现出互动艺术创作的多元化,作品不仅仅是遮阳的亭子、路灯,同时也是一种理念的传承。

(三)“发光的音乐秋千”公共空间中的艺术作品种类丰富,除具观赏性之外,作品自身的娱乐性也是增强人与艺术互动的关键。加拿大团体设计了名为“发光音乐秋千”的作品。每个秋千内部都配有红外线传感器,用于及时感应秋千“动态”。秋千荡起,预设音乐便会响起,当不同人以不同频率荡秋千时,不同音乐之间彼此交融,则会创作出与众不同的音乐旋律。这件公共艺术作品不仅让人感受到了音乐旋律的美妙,还使参与者能体验集体音乐创作的快乐。团队的设计初衷是希望为使用者打造一种公共空间归属感的娱乐设施,引导不同年龄、不同职业背景的人一起演奏。人的归属感是一种基本的心理需求,需要通过他人与群体的交往来实现的。而这件作品消除了陌生人与陌生人之间的芥蒂,利用“协同创作”的方式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打造和谐平等的社会氛围,建立陌生人之间的交流互动。

四、结语

公共空间中的互动艺术以技术为媒介,建立与人之间的互动,改变传统艺术创作的单项性传播路径,使艺术传播方式更加多元化,建立人与艺术的双向沟通渠道。艺术与技术的高度融合在某种程度上使公共艺术产生了质的飞跃:人不仅仅是欣赏艺术品的观众,同时也是艺术品的创作者,是艺术品创作的一部分。互动艺术所展现出的包容性降低了艺术与人之间的“隔阂”,成为更加贴近生活、融入生活的艺术。互动艺术丰富了公共空间中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使其不再仅仅局限于观赏性、功能性,而是巧妙的将人的五感融入艺术创作中,增加艺术品的趣味性与互动性。沉浸式的体验也加深了人们对艺术作品的理解,互动艺术的诞生使技术与艺术的融合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参考文献

邹德慈2006《人性化的城市公共空间》,《城市规划学刊》第5期。

张新宇、刘黎雯2010《公共空间艺术中的互动媒体艺术应用》,《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白雪竹、李颜妮2007《互动艺术创新思维》,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公共艺术品范文篇8

关键词:公共艺术;城市;景观环境

一、公共艺术形体要素与城市景观环境

公共艺术品的形象实指其“形体”,任何物质都是以各自不同的形体特征与其他物质进行区分。不同特征的“形”具有不同的精神和情感内涵,“几何形”表现冷静、理性,“有机形”象征生命、自然,因此公共艺术的“形”直接关系到作品的表现风格和情感;“体”指物质所占客观空间的形态,即物质体量的空间形态。公共艺术作品以形的特征,与以有着体量感的具体物质形式所占据的空间进行结合,共同达到以物传情的效果。公共艺术造型的基本语汇具有不同的形体特征,在此主要以具象形体和抽象性体两种类型进行分析。1)以自然物象为公共艺术作品的表现形态,其形体特征与自然物象相似。由于具象形态的公共艺术品题材和造型以描述、模仿自然形态为主,因此容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明确通俗的主题更能在作品和人之间产生情感与共鸣。这里所指的具像除了写实的手法外,还包括通过整体归纳、夸张等表现手法对自然形态进行主观化和艺术化的处理。2)以抽象的形态和体积进行的形态创作,一种是将自然对象通过提炼、概括和总结的艺术手法呈现出非自然的现象,用诙谐和幽默的形式表现出独特的愉悦性,给过于理性化的生活和空间环境增添轻松的调剂与补充;另一种是以圆、方、三角形等几何形作为纯形式的形体语言,以此展现冷静理性的选择、强烈的动感与张力,带来视觉冲击。两种表现都是以非现实的形体来强调空间与形体的构造和组合,用象征和隐喻地手法塑造城市景观环境,并产生场所感和美学精神。公共艺术的表现手法并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经常相互渗透、融合。同样类型的景观环境中使用不同表现手法的公共艺术,或相同表现手法的公共艺术采用不同形态,都会呈现出迥异的效果,表达不一样的情感。

二、公共艺术材质要素与城市景观环境

材质是公共艺术肌理最直接的表达,不同民族因为地域、环境等方面的原因对材质的使用皆有不同侧重和取舍。古代欧洲偏爱石头而中国古代更多使用木头,最初由于便于取材,但在长期身处环境的感情积淀后人们逐渐对熟悉的材质产生了依赖和亲近之情。正是由于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民族和区域对材质特别的喜好便被更深入地挖掘成对材质自身的审美趣味,长久凝结称特殊情感的材质本身才能具有足够的号召力,形成对材质所在场所和环境的记忆。比如木质材质原始朴质、石材坚硬而稳重、金属或者粗狂或者精致;不同材质在环境中表现力各不相同,在过分硬质的空间环境使用软质材料,它的审美表达仅仅是点缀却不能产生深刻的共鸣,相反过分硬质化的材质会让软质环境对比变得更加脆弱。除了传统材料的运用,很多工艺简单的人工材料经常被使用,例如树脂复合材料俗称“玻璃钢”,以这种质轻、轻度高、可塑性强、着色方便的造型材料制成的公共艺术,可以模仿任何自然材料的质感,并通过附着各种颜料和油漆,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在现代公共艺术中,新材料日新月异,人们不仅利用单一的材质进行艺术表现,而且更多综合利用像纤维、皮革、金属、木材等多种软硬质材料材质组合来丰富公共艺术的表现力。事实上,公共艺术品对不同材料的质感、造型和色泽的处理,融合美学原理,通过材质肌理、结构对比等造型语言呈现出来,达到理想的视觉和心理效果才是对材质最好的运用和把握。

三、公共艺术色彩要素与城市景观环境

任何物质最表象的特征便是形体和色彩,并且色彩在艺术创作中是一种重要的陈述语言。一方面是挖掘和利用各种类种材料本身所具有的色彩,即便是相同造型若采用不同材料进行表现,材质色彩上的差异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另一方面,在立体造型上附着上色彩可以增加形象的视觉美感,鲜明地表现物象。公共艺术的色彩首先是材料本身的色彩。以大理石为基材的公共艺术品通过材质自身白色的色泽和细腻、光滑的质感带给人们纯净、明快的心理感受;以铜为基材的公共艺术品则通过原始肌理或经氧化处理,传达出浑厚、朴质的艺术韵味。对于单一材质的色彩简明、概括、整体,还可以采用对比的处理方法来丰富造型的变化;集合多种不同类型、不同色彩的材料色彩富有变化,更具装饰性。相反,装饰色彩一般是在公共艺术品的造型表面敷上色彩来掩盖材质本身的色泽,是根据设计师的创作、作品内容以及环境的要求而进行的主观色彩表现,将立体形态和主观因素相结合产生绚丽的装饰效果。由于这种人工色彩在色相、明度、饱和度上都非常丰富,可以无限组合,表现力极强。因此相比材料本身的色彩,公共艺术品的装饰色彩更多的表现出人工的痕迹。在现代城市景观环境中,公共艺术的色彩无论是材质本身的色彩,还是艺术家根据作品主题和内容的要求在造型表面附上的色彩,本质都是通过表现色彩物理特性,符合人们的心理特性,使公共艺术作品本身达到形与色的和谐统一。强调公共艺术色彩的表现性以及色彩与景观空间环境、人文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才能让公共艺术即满足作品主题的表达,又达到人和城市景观环境的需求。

四、结论

公共艺术品为人提供某种视觉参照物,给人以视觉上美的享受,从而装饰、点缀和美化城市景观环境,消除环境对人的压抑。表现在其造型对环境的丰富、色彩对环境的点缀、材质对环境的呼应、尺度对环境的对比等方面。公共艺术品在对城市景观环境的美化主要关注于其表象特征,利用诸如比例、尺度、均衡、色彩、肌理等古典的美学原则,以及与之对应的是强调解构、生动、波普等现代或后现代美学原则。

作者:魏薇 单位:信阳农林学院

公共艺术品范文篇9

一、公共艺术保护对城市文化发展的意义

中国的公共艺术往往表现为通过在城市基础设施的合适场所放置公共艺术作品来提升城市的人文精神。在当代,随着公共艺术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作为城市文化载体的公共艺术已经成为一个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对公共艺术的保护不仅是城市文脉的保留,更应当被纳入文化遗产保护的范畴。通过公共艺术保护的社会合作网络所形成的文化范例和社会机制对城市建设具有重要价值。推动公共艺术发展、加强公共艺术保护有助于构建政府、专业人士和公众的和谐关系,并在交流实践中建立行之有效的合作机制。另一方面,对城市公共艺术的保护也是对文化遗产的更新修复与再利用。在公共艺术的保护中,可进一步凸显所处城市的特色与地域价值观,在对公共艺术作品进行档案收录、保护和修复时,不仅能让艺术品自身的文化价值得到保留和延续,还能对艺术品周边环境的开发保护提供建设性意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城市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的整体保护与发展大有益处。

二、中国城市公共艺术发展及现状概述

公共艺术的概念在中国被广泛接受与使用之前,雕塑作为公共艺术的早期代表就以纪念碑的形式安置在各个城市广场和纪念性空间中,承担着美化城市环境、弘扬地方精神与文化的作用。在改革开放初期,为了提高城市文化建设步伐,批量复制的工业雕塑品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随处可见。此种形式的公共艺术大量堆砌,既没有达到美化环境的目的,也没有艺术的启迪作用,反而阻断了艺术与公众的交流,使城市空间趋于同质化。1982年2月,中国美术家协会提出的《关于在全国重点城市进行雕塑建设的建议》获得中央领导批示。8月,全国城市雕塑规划组在北京成立,成为推动公共艺术发展的关键作用力,拉开了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序幕。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就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起来。2006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关于城市雕塑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这份政策文件在国家层面首次提到公共艺术,并将城市雕塑纳入公共艺术的范畴。伴随着城市发展快速变化,城市公共艺术也在时代前进的步伐中持续发展更新。城市文化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具有人文纪念意义,人文活动及其传颂的人文精神、历史人物的人文升华和后人对其精神的传承,皆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典型的地方文化景观依托名人英雄的事迹得以传扬,源远流长的神话传说和自然山水都为城市公共艺术的诞生和兴起提供了契机和创作素材。城市公共艺术的营造恰恰是表现城市的人文意境和精神内涵、说明其纪念性与精神属性的重要途径。对不同文化空间的营造亦体现出公共艺术的文化遗产特征和其作为人文精神载体的文化共鸣现象。1983年雕塑家潘鹤以开拓进取的深圳精神为题创作的城市雕塑作品《孺子牛》,整体造型以一头老黄牛奋力向前拉起树根,形象地表现了改革开放后,深圳以惊人的速度创造的发展奇迹,代表了深圳经济特区建设所提倡的“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将城市文化精神融入公共艺术作品,引起了公众的集体共鸣。中国社会的快速变革、经济的高度发展以及具有代表性的现代化城市的兴起,都极为有效地推动了城市公共艺术的整体发展,这是我国城市公共艺术得以快速发展的宏观背景。从更微观的角度来看,中国的许多城市都面临着市政设施不完善的状况,通过公共艺术打造具有地方文化特色、传递城市精神的公共空间是快速提升城市形象的极为有效的方式,这与发达国家及地区结合市政设施建设状况推进公共艺术发展的路径有较大差异。中国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以及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使一些西方国家在公共艺术实践中的社会心理理论和公共艺术建设理论无法直接复制到中国。纵观我国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由于幅员辽阔,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城市资源、地理位置优势、历史文化底蕴和发展政策的差异必然导致各地区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水平的不均衡,尤其是中西部与东部地区、沿海与内陆地区以及城乡之间的差异明显,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导致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在时间和空间上均呈现出功能和艺术形式上的差异性。北京在20世纪80年代进行首都机场壁画建设时就开始关注艺术介入城市空间的营造,深圳具有代表性意义的公共艺术雕塑《深圳人的一天》在1999年就以普通市民的生活状态为创作主题,而在发展落后的中小城市的广场活动中心,名人英雄的纪念雕像至今仍是城市公共艺术作品的主要形式。公共艺术是传承城市历史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公众了解和认识城市文化历史的重要渠道。这就要求公共艺术的设计与创作契合城市的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从而打造具有地域文化建设特色的城市空间。当前中小城市的城市公共艺术品缺乏在地性的问题比较突出,我们不难看到在城市的休闲广场耸立着运用现代设计语言创作的抽象造型作品,而该作品与周边环境和居民的生活状态格格不入。当一件公共艺术作品流于表面造型设计而忽略了地域特性和人文属性时,公共艺术就失去了它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也失去了公众对城市文化的认同感。相较于中小城市,在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大城市中,公共艺术呈现出一定的“公共性”问题。不论是公园、广场、街道还是商业空间,大城市的公共艺术作品都能尽量融入周边环境和场域,然而在引导公众参与、交流互动的社会层面上显得乏力。这一方面是因为公共艺术品的趣味性不足和大众化程度不深,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还是公众的审美意识和关注度不够。虽然艺术家已经在努力使艺术品生活化,但是对公众来说,缺乏政策的支撑和艺术教育引导,很难实现公众与公共艺术的直接对

三、多层次的城市公共艺术作品保护制度的建立

城市公共艺术作品惠及整个社会和城市居民,因此对它们的保护自然也应当是一项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公共文化事业,需要各行各业各个岗位的从业者主动扮演相应角色、发挥自身优势并承担相应责任。公共艺术作品保护涉及的参与者大致可分为以下三方:一方是政府,公共艺术作品保护是否能作为一项公共文化事业予以进行,取决于政府的决策,具体保护措施的制订及推进也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息息相关;一方是公共艺术作品保护的专业团队,他们从专业角度为公共艺术的保护提供各项服务;另一方是公共艺术作品的直接受益者——个人与社区。这三方都应当在公共艺术作品的保护工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城市公共艺术保护工作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需要公众积极配合、参与各个环节。同时,创作者应该继续对当地的风俗人情深入研究。管理者应该从城市规划和管理措施及居民的切身利益出发,贯彻落实科学体系。有关部门可以依靠媒体的力量宣传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具体工作和意义,使公众了解和积极配合有关工作,促进城镇的进一步发展。

(一)政府主导城市公共艺术保护

公共艺术作品是公共的文化财产,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城市形象,成熟的公共艺术保护制度能够反过来促进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文化发展,带动城市的整体发展步伐。政府是公共艺术作品保护的权力机关,应在其中发挥主导性的作用。一方面应当担负起监管的职责,积极推进公共艺术作品保护工作和规章制度的建立,使公众广泛认识到其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还应集聚专业力量,对现存的公共艺术作品分门别类,针对不同类别的公共艺术品,制定专业可行的保护措施。此外,政府还应负责建立公共艺术品保护的国家制度,包括法律制度、行政制度和其他公共艺术品保护的专项制度等。通过政策制定、项目指导、财政资助、评估指标等措施,加强对公共艺术作品的保护。

(二)发挥专业团队在公共艺术保护中的力量

在对公共文化艺术进行保护的机制中,档案机构往往容易被忽视。我国的公共艺术保护虽在档案保护上备受关注,但仍存在着档案管理不能由专业的档案人员主导的矛盾。对公共艺术作品档案保护的核心内容是以档案建设的形式保留公共艺术成果。公共艺术的创作者与档案管理人员应被给予一定的权力,从管理、政策、标准、基础特征等方面对公共艺术作品进行分类归档。借鉴文化遗产保护的先进经验,目前的归档方式可分为整体性和要素性两种类型。从整体性视角出发,大致有档案保护框架分析、公共艺术案例阐述、档案资料线上展示等公共艺术档案保护的基本路径。例如:建立由图片和文字资料构成的公共艺术作品档案图书馆、档案馆档案资料的网络展示。同时,还应对某些国家的公共艺术品保护政策进行研究,汲取有效经验。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我国学者根据国外实践,分别提出了从档案多元化理念、区域档案化保护和档案信息化保护实现的方案。考虑到公共艺术的文化遗产属性,这些经验值得参考与效仿。从要素性视角出发,则可以应用数字技术,逐步完善确立建档标准,并推行分类保护、建立全国性的数据库、开展档案开发和利用工作、策划公共艺术品档案线上展览等档案型保护思路。在此过程中,应始终充分发挥专业团队的力量,使其拥有一定的话语权。

(三)个人负责制与公共艺术作品保护理念的普及

公共艺术品范文篇10

关键词:现代公共艺术;纤维艺术;创作研究

纤维艺术在我国其实是一种又古老又年轻的艺术表现形式,从我国传统的地毯、挂毯等编织品当中都可以发现现代纤维艺术的元素存在。

一、传统纤维艺术与现代纤维艺术的不同表现形态

纤维艺术在我国古代就已经存在,随着时代的变迁纤维艺术的表现形式也一直在演变,直到现在被大众使用更多的现代纤维艺术,其装饰性的表现形式以及根据拓展新的材料都更加符合现代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纤维艺术的应用也从一开始的日常生活所需演变为现在的承载着手工劳动者展现自我价值的艺术品,能够更好体现纤维艺术的社会价值,是可以发扬个体精神的传播艺术,更是现代艺术所有表现形式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随着时代不断演变的纤维艺术的表现形式,人们可以体会到不同时代、不同阶段人群的思想观念以及内涵,感受不同时期的人文情怀。1.传统纤维艺术传统的纤维艺术大多是围绕现实生活需求而展开的,现在来说让我们比较熟知的就是我国古代的丝绸与刺绣,这两者都是非常典型的传统纤维艺术的表现形式,并且丝绸之路的盛兴使得我国古代的这一极具特色的纤维艺术表达形式走向了世界各国。一般来说传统纤维艺术也是分为植物纤维、动物纤维以及后期才发展起来的人造纤维。在人类文明早期,纤维艺术得以展现的材料大多都取材于大自然,因此植物纤维以及动物纤维的运用就相对更加的广泛,首先就是衣物的产生通过植物纤维以及皮毛类组成的简单遮挡物推动极大地推动了文明社会的发展。而随着时代的更替,人们发现通过这些植物纤维和动物纤维用织与秀等技法做成的各类生活用具可以使得人们的生活得到更加的便利,动物宽厚的皮毛则在冬季可以起到十分好的御寒作。纤维制品对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从古至今在西方国家也同样受到人们的关注与喜爱。根据历史上记载,早在17世纪,西方国家对于纤维艺术的需求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西方国家手工艺术的社会价值并一度将手工艺人推到了可以与绘画家相互追逐的高度。手工艺人通过各种五彩斑斓的丝线编织出各种极具艺术特色的图案将当时的纤维艺术水平提到最高,同时纤维艺术品相较于用于展览的绘画而言多了更多的社会实用性,这也是其更加受到人们推崇与热爱的原因,同时也为后期纤维艺术的不断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总的来说,传统纤维艺术其实是结合了美感与实用性的,表达形式上他以实用性为主,装饰感为辅[1]。2.现代纤维艺术在现代公共艺术的发展推动下,人们对于纤维艺术有了全新的思考与突破,不再局限于传统纤维艺术的固有思维以及传统纤维艺术中单一的表现形式。现代艺术家的开放性思维模式对于现代纤维艺术的不断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帮助,直接推动了现代纤维艺术的不断突破与进步。同时互联网的发展,空间思维的发展也使得现代纤维艺术可以由原本的平面表现形式逐步转换为立体表现形式甚至在三维空间也有了更新颖的现代化表现形式,这为纤维艺术注入了更多的奇思妙想与新鲜血液。不同于传统纤维艺术更加注重追求实用性,现代纤维艺术更多的是希望可以给人们带来思想上的情感共鸣以及感官上的直接思想感受,现代纤维艺术的表现形式以及艺术内涵同样也在公共艺术领域得到了更多艺术家的倡导与推崇,其艺术特色不断地进行大胆尝试与突破,传统技法与现代化纤维艺术表现形式的结合可以使得当代纤维艺术作品拥有更深层次的内涵。另外随着新一代艺术家们的崛起,他们的突破性思维以及新潮思路为纤维艺术表现形式注入了非常多的现代化表现形式,全新的表现形式随着艺术家们的不断突破而层出不穷,现代纤维艺术得到了持续不断地开拓与发展。

二、现代纤维艺术的公共性原则

现代纤维艺术之所以可以得到良好的持续不断的发展其实与他的公共性原则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传统艺术当中纤维艺术品的商业化气息浓厚,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会更加急切否定这一传统艺术的意义,想要快速摆脱掉纤维艺术品存在着的商业束缚。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促成了一个开放性的非博物馆艺术运动,这场运动的诉求就是将纤维艺术等艺术表现与生活进行重新结合,摆脱商业化束缚,为艺术注入很多文化内涵与底蕴,让他们可以对人们的精神世界进行熏陶。因为人们在不断地生产发展过程中,发现公共艺术的发展可以对于人们的精神生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这对于缓解人们压力,提高人们精神素养,为人们带去更多的新生活幸福值有着潜移默化的长期作用。也正是因此城市雕塑、立体造型、艺术建筑等公共艺术品应运而生,他们摆脱了商业的束缚,不再局限于实用性的前提,艺术表达形式与生活息息相关,却又与为生活提供便利无关,它们更加专注于做艺术,这在很大程度上为现代纤维艺术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纤维艺术的表现形式开拓了更多的可能性,让艺术家们的潜能得到了最大化地释放。一直以来,纤维艺术也经历了几次重要的变革,从这一开始的壁挂艺术到现在的慢慢走向立体,甚至走向三维空间,无论是在纤维材料上还是在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上都有着重要的变革,这也意味着传统纤维艺术正逐步走向现代化纤维艺术,纤维艺术的发展与由传统向现代实现了质的飞跃[2]。

三、现代公共艺术视角下的纤维艺术发展前景设想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在满足了日常基本的生活需求以及物质追求后,也逐渐开始了精神层次上的追求,对于完全可以丰富精神世界,带来艺术熏陶的纤维艺术发展是十分倡导与推崇的。纤维艺术无论是传统时期还是现展下,其都是承载着不同程度文化内涵与底蕴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公共艺术视角下,纤维艺术始终保持着公共性与艺术包容性,并且,无论是传统纤维艺术的高实用性价值还是现代纤维艺术的高艺术性价值都是时展的产物,都是根据人们的实际需要演变发展而来,都是用于服务人民、服务社会,为社会创造更多艺术价值的艺术创作。另外,针对纤维艺术的发展而言,公共艺术的发展可以直接带动纤维艺术的不断进步,将纤维艺术中的传统手艺展现在更多平台,进而更好地推动现代纤维艺术的发展。

四、现代公共艺术中的纤维艺术表现形态

1.壁面形态在现代公共艺术中的纤维艺术表现形态中,壁面形态是十分常见,也是历史较为悠久的一种纤维艺术的表达形式。在传统行为艺术当中,壁面形态就是其主要的艺术表达,古老的壁挂毯艺术创造出的依附于建筑墙壁上的壁毯在旧时期的西方国家是十分盛行的。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演变,在后现代纤维艺术当中人们对于壁面形态的表现形式进行了非常大的突破与创新,因此现在大家可以看到的纤维艺术中,壁面形态表达形式与传统的壁面纤维艺术有着非常大的区别,其不仅在表达形式、观念意识上形成了崭新的模式,而且在纤维的材料处理上、文化展现上都有了不同的时代特点。在编织工艺中,更是由原本的传统手工艺平面编织演变加入了拼布、刺绣、扎染、堆叠等多种艺术手法,这对于壁面形态的纤维艺术图案以及肌理的整改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可以更好地凸显出它的艺术性,使它具备了公共艺术当中的公共性,由此一来壁面形态的纤维艺术表现形式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与精神所需,更能够在艺术形态上得到人们的情感上的共鸣,触发他们在身体以及心灵上的思考能力,通过全方位的感官来感受现代化壁面形态纤维艺术的独特的时代魅力[3]。2.软雕塑形态雕塑艺术一直以来都是城市环境艺术氛围的重要烘托途径,我们随处可间城镇空地上大大的标志性雕塑展示,在传统的雕塑艺术中,雕塑的构建材料一般都会选择石、泥、木等,由此塑造出的雕塑形象坚硬而有质感,十分受到艺术家的喜爱。但是随着纤维艺术的发展,在后现代艺术表现形式中人们发现,纤维这种具有软性特点的材料同样可以完美地呈现出雕塑的艺术形态,由此软雕塑形态就应运而生了,并且纤维慈材料中包含的树枝棉麻、动物皮毛、天然树脂等均可以使用在雕塑艺术中,这无疑给雕塑艺术们提供了更多的灵感来源与创作思路,为雕塑艺术开创了多样化的表现形式,这与传统雕塑中坚硬的质感十分不同,可以给观赏者带来别具一格的观赏体验与艺术感受,甚至在现代艺术表现形式中,编制物也成了一种具有独特技法与材料特性的软雕塑艺术品。另外,软雕塑形态的材料特性使得它在艺术创作中可以更多地融入三维空间的思维,也更有利于传达艺术家们想到表达的艺术情感,让观赏者更好地感受到情感上的共鸣。3.装置形态现代公共艺术中的纤维艺术表现形态还有一种十分重要的就是装置形态,它是纤维艺术与装置艺术完美融合后的产物,装置艺术的特性使得纤维艺术品在展示过程中将艺术价值、表现力传达得淋漓尽致。装置艺术简单来说就是艺术品的再次利用与成列,将一些现有的具有艺术价值的材料进行重组、改造、安装后形成一个全新的具有更大艺术特点与艺术价值的装置艺术品,装置艺术最大的特点就是其材料是课循环利用的,极具环保价值,这也是装置艺术收到艺术家们喜爱的重要原因之一。纤维艺术的表现形式也可以巧妙地与装置艺术结合在意思,使得纤维艺术的表现形式可以更加丰富多元,这对于公共艺术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让观赏者可以更加直观地发现纤维艺术的不同层面上的艺术特点,这可以很好地突破展览空间的限制,尽可以多的为观赏者展现出更多的优秀艺术品[4]。

五、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公共艺术中的纤维艺术表现形式其实是非常丰富多元的,其在公共环境当中被大量的展示对直接推动公共艺术发展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公共艺术的包容性让艺术家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概念创新、形式创新来赋予纤维艺术更多不同的表现形式,由此产生的纤维艺术品也会更加具有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杨萌.公共艺术视角下的纤维艺术表现形态[J].大观(论坛),2020(08):3-4.

[2]黄鹏.浅谈现代公共艺术设计中纤维材料的使用[J].中国文艺家,2019(05):118+120.

[3]林依凡.论纤维艺术在社区公共艺术中的运用[D].中国美术学院,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