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信息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8 17:54:27

公共信息

公共信息范文篇1

信息消费是指消费主体在信息需求引导下,购买和使用信息产品及服务的总和,是信息消费主体将信息需求诉诸信息市场供给,从而实现获取信息、认知信息内容及再生信息需求等环节所构成的社会活动[1]。由于信息消费对于推动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得到了学术研究界和政策层面的高度关注。在学术研究中,众多学者从信息消费的内涵特征[2]、过程结构[3]、环境因素[4]、发展评价[5][6]等方面进行研究,为提升我国信息消费的质量及水平提供理论建议。在政策层面,党中央及国务院多次颁布促进信息消费的政策文件。2013年8月,《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在全球范围内信息技术创新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信息领域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大量涌现,不断激发新的消费需求,成为日益活跃的消费热点”,并从国家层面明确了信息消费对于推动经济增长、促进消费升级、产业结构优化以及民生改善方面的重要作用。2015年11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2015年11月2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2017年5月,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再次提出“聚焦生活类、公共服务类、行业类等消费新领域及新型信息产品,推进信息消费升级”的发展方向①。在理论研究与政策支持的背景下,我国信息消费领域蓬勃发展,已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2016年,我国信息消费规模超过3.9万亿元②,同比增长超过21%。自2010年至2016年,我国信息消费规模的年均增速超过20%。在信息消费规模总量不断扩大的同时,信息消费的质量不断提升,结构不断优化,并呈现由信息消费向知识消费升级的发展趋势,主要特征如下。1.消费受众对象的升级从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来看,自2006年开始,我国产业结构呈现长期优化的发展趋势,第三产业占比持续上升,2013年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16年,第二、三产业占比分别达到39.8%和51.6%。相对于第一产业,第二、三产业为相对技术密集型产业,产业占比提升的动因是劳动力素质结构的不断优化。根据《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相关规划,到2020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要达到10.8年。人口素质的提升不仅扩大了信息消费的受众群体,而且通过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对信息消费的内容和渠道有更高要求。2.消费基础条件的升级从信息消费的发展历程看,伴随着信息基础条件的改变,可划分为文献型信息消费、电子型信息消费、网络型信息消费以及移动互联型信息消费等阶段。两千余年前中国造纸术及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为文献型信息消费奠定了基础,19世纪40年代开始的电气化工业革命开启了电子型信息消费的时代,20世纪80年代起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互联网的产生为网络型信息消费提供了条件。现阶段,伴随着大数据、4G网络、智能终端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消费已进入移动互联时代。随着科技进步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我国地区间信息基础条件差距不断缩小,“数字鸿沟”逐步消失。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使消费者接入消费信息服务的路径不断多元化、便捷化,信息消费的边际成本不断降低。因此,技术进步与区域信息基础设施的完善为消费升级提供了基础保障。3.消费内容资源的升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类需求层次由低到高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五类。而公众对于信息服务的内容资源需求也能够运用需求层次理论进行分析,由低到高分为信息资源层、知识获取层、知识交流层、知识认同层以及知识创造层[7]。其中,信息资源层需求为最低层,对应需求层次中的生理需求,以满足消费者基本层次的信息需求,具体包括图书馆等机构信息服务中信息供给、文献传递等内容;知识获取层是指公众在享有大量信息资源后,通过对知识的有序提取和序化管理而获得知识掌握及心理安全,从而对应需求层次中的安全需求,具体包括图书馆等信息服务机构引导消费者进行的知识获取及管理活动;知识交流层是指推动消费者所拥有的信息得到有效管理,在知识有效运用的基础上形成社交需求,从而对应需求层次的社交需求,具体包括知识消费者之间以及知识消费者与供给主体之间的交流活动;知识评价层是指消费者在知识管理及交流的基础上,获取个人的自我价值,具体对应需求层次的尊重需求;知识创新层是指消费者从知识管理向知识创造转变,通过创造创新实现知识增值,具体对应需求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结合信息消费内容的分层,在信息化网络化发展的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的基层普及以及公众信息平台已完成了信息资源层的建设,现阶段进入由信息资源向知识管理的转变,特点是由普惠性的信息资源普及向专业化知识服务供给转变,由被动式信息获得向主动式知识管理转变,由整块式信息供给向碎片化知识需求转变。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调查,86.7%的消费者表示不会花费专门时间进行信息消费,消费场景也呈现碎片化特征,排名前三的消费场景分别为在家休闲、饭后闲暇以及吃饭期间③。而随着消费场景和行为的碎片化,消费者对消费内容资源的选择也将更加主动化,未来知识消费的特征将进一步加强。4.信息服务应用产业的升级消费对象、条件以及内容资源升级的同时,需求升级也培育了大量的新业态、新模式。消费者对于个性化知识信息服务的需求,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形成了个性化定制的知识供给服务和生产方式。知识付费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传统知识供给模式中,一般由消费者根据自身知识需求,前往图书馆等信息服务部门进行检索查阅。而知识消费的趋势下,结合互联网信息技术,相关市场主体通过整合知识创作者,以产业价值链的形式向受众有偿提供信息服务,从而形成知识付费的新兴产业模式。根据腾讯网调查,截至2016年12月,55.3%的互联网用户进行过知识付费的行为,购买的知识类型包括工作经验型知识、思想情感型知识、文艺修养型知识等,产品形式包括音频点播、在线视频以及语音问答等,其中喜马拉雅、知乎等应用的用户数已超过2000万,调查显示87.7%的知识付费消费者对消费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④,这反映了知识付费服务供给中对用户导向性及消费体验度的重视。由信息消费向知识消费转变过程中,产生了以知识付费为代表的新业态和新模式,这些产业发展速度快,对社会发展具有正外部性且具有绿色经济的特征,对于优化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结合上述分析,现阶段信息消费在规模不断提高的同时,结构和质量也呈现升级的趋势,其中,以受众对象的升级为动力,以科技条件的升级为保障,以资源内容的升级为核心,以应用产业的升级为支撑,推动信息消费向知识消费的升级转变。

二、知识消费升级下传统公共信息服务的问题

1.在信息需求方面,表现为爆炸式信息量与精准化信息需求之间的矛盾。随着互联网及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和普及应用,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各种信息资源呈爆炸式增长,2012年,全世界一天所产生的信息量为1EB(Exabyte),相当于全美国学术研究图书馆藏书信息总和的500倍,而近年来信息仍保持着40%的年均增长率,预计2020年,全球信息量将达到40ZT(Zettabyte)⑤。在大数据的背景下,信息产量处于过剩状态。消费者在收入提升及消费升级的阶段中,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已跨越了生理和安全需求,而进入以社会交往、尊重以及个人实现为特征的消费阶段,在这一阶段,普遍性的知识需求可分为包括资源经验等的工作技能型知识、包括思维方法及哲学心理学等的思想情感型知识、包括文学及艺术等的文艺修养型知识,相对于庞大的信息总量,符合消费者偏好的知识呈稀缺状态。因此,知识消费升级背景下,爆炸式的信息总量与消费者精准化的知识需求之间的矛盾,成为推动传统公共信息服务模式供给侧改革的根本原因。2.在信息供给方面,表现为便捷化知识获取方。式与主流信息供给渠道的矛盾信息获取方式的变革有三个原因:其一,结合前文对技术条件升级的讨论,现阶段我国已进入移动智能终端普及化阶段,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我国即时通信用户数已达到6.92亿,占全体网民的92.1%,移动互联网进入高度普及化阶段⑥。上网浏览与搜索已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知识的主导方式,占比达到82.5%,远高于书籍杂志阅读的方式④,可见,信息消费者日益接受并习惯通过便捷化网络终端进行知识获取。其二,信息技术带动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将使获取信息的单位时间成本上升,要求知识获取渠道的高效性。其三,知识消费呈现由大粒度向小粒度的转变,由整体式消费向分散式消费的转变,即由利用整块时间对知识体系进行系统学习,转向利用零散时间进行分散式知识点的学习,这就要求在知识获取方式上具有实时性。而知识消费中对于便捷性、实时性、高效性知识获取方式的需求,为主流信息供给渠道提供了新的要求,而以移动互联网终端为依托的信息化技术与信息供给服务的进一步融合,将成为推动传统公共信息服务模式供给侧改革的基本动力。3.在市场监管方面,表现为传统监管方式与现。实发展需求的矛盾信息化背景下,知识供给门槛降低,知识供给主体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究其原因,普通社会成员受教育程度提高,在具有专业知识技能以及闲暇时间的基础上,利用认知盈利向社会公众提供知识供给。同时,分享渠道增加及门槛降低,部分企业开始建立包括免费分享—吸引受众—收费平台变现的盈利模式,从而进一步刺激知识供给主体的数量增长。这种新兴发展模式为传统监管方式提出了挑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主体监管。知识供给门槛降低和主体数量快速增长的趋势下,对知识供给主体质量的有效监管是产业良性发展的基础,特别是对于法务、医疗等专业领域,应确认知识供给主体具备相应资质,从而保证消费中的权责关系。二是内容监管,在监管缺位的前提下,以营利为目的的知识供给将导致不良信息的出现,对社会具有危害性。三是过程监管,鉴于知识消费的特征,普遍为事先付费的门槛式消费流程,在缺乏有效过程监督的前提下可能导致消费内容与宣传的差异性,从而损害知识付费者利益。因此,从知识供给主体、供给内容以及消费过程方面强化监管,将成为推动传统公共信息服务模式供给侧改革的前提保障。4.在社会效应方面,表现为知识消费下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兼容的矛盾在知识消费的背景下,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创造后复制及分享的边际成本非常低,激发了具备专业技能的知识供给者通过付费的形式向外分享知识,以获取额外收益的动力,从而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但知识消费的弊端在于:一是有偿知识供给的公益性缺失。知识消费的发展趋势会损害无偿分享者的意愿,同时更具有经济效益的知识将成为供给的主要内容,从而造成公共信息服务中公益性的缺失。二是消费的技术化门槛对社会阶层的分离效应。知识消费推动大量知识信息数字化传播,消费知识需具备相应的技术门槛,特别是对于能够提升社会阶层的相关知识具有更高的技术门槛,这可能导致社会分层效应的巩固和加强。因此,如何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兼顾,从而推动社会整体福利的最大化,将成为新型公共信息模式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原则。综上,知识消费升级为传统公共信息服务带来了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其中,以满足精准化信息需求为前提,建立便捷高效的信息供给渠道为动力,完善全面的监管机制为保障,保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为原则,共同构成了传统公共信息服务模式供给侧改革的目标要求,这就需要结合新的理论视角对传统公共信息服务模式进行分析,厘清改革发展方向,研判现实发展路径,有效推进公共信息服务模式供给侧改革。

三、新公共管理视角下公共信息服务模式供给侧改革的理论分析

结合知识消费升级的发展趋势,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新公共管理理论以公共行政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经济学市场理论,以公平与效率相兼顾的公共服务为重要研究内容之一。从起源演进来看,新公共管理理论对于公共信息服务模式的供给侧改革具有背景相似性和适用性。在知识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新公共管理理论也能够为公共信息服务模式的供给侧改革提供理论分析视角和发展方向。1.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起源及内涵。自20世纪70年代起,西方各国的传统政府管理模式遭遇到理论与实践层面的挑战,伴随着全球化、信息化以及市场化的发展趋势,以英国为代表的部分国家率先进行政府管理改革,并迅速开始在各国普及,成为公共管理领域出现的一种国际性趋势[8],并形成了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实践基础。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起源背景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政府职能的转变。20世纪70年代起,伴随着政府干预理论在宏观经济领域失灵,公共管理学界开始逐步反思政府在经济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小政府、大社会理念的兴起,为政府部门明确公共事业管理机制,优化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提供了重要的思路。二是公民社会的兴起。各类社会组织及市场主体的蓬勃发展,为新公共管理理论发展和实践提供了基础。在公共事业产品由政府包揽向政府主导转变中,社会组织对于承担政府职能的转移起到重要作用。社会组织及市场主体逐步参与到传统公共服务的供给中,通过公共产品供给水平提升,被社会公众接受认可,从而为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提供观念支持。三是公共产品的社会需求不断升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社会居民也对公共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建设完善健全的公共服务系统,是政府的基本职责,也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内涵是以转变政府职能为起点,引入市场机制,改变政府垄断公共服务供给的局面,扩大社会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的渠道,以实现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社会整体福利的目标。具体而言,在供给主体方面: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多元社会及市场主体共同参与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在运行机制方面,重视公共产品供给中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结合政府权力重构,认为应将市场机制引入公共产品供给中,将市场合约与外部管理相结合,以提升公共服务的效率与水平;在供给内容方面,公共服务供给内容和水平应以公民需求为导向,并根据公共服务内容进行供给模式的具体分类,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达到社会整体福利最大化。新公共管理理论不仅在理论起源方面与公共信息服务的供给侧改革背景具有相似性,而且通过将公共理念与市场理念相融合,在重新界定公共部门职能边界的基础上,对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和效率进行研究,能够为公共信息服务模式的供给侧改革提供理论支持。2.新公共管理视角下公共信息服务模式供给侧改革方向。新公共管理视角能够从理论层面为公共信息服务供给侧改革提供发展方向。就发展取向而言,应以提升社会整体福利为改革目标,以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为原则,转变政府职能定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更好的发挥政府的作用,在改革中坚持以公民为本的价值取向,关注社会发展和公民的现实需求,推动公共信息服务供给水平提高、质量提升、结构优化。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供给主体改革方面,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公共产品可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纯公共产品应由公共部门供给,准公共产品应由公共部门与市场主体共同供给。而公共信息服务具有明显的准公共产品特性,多元化主体构成与各主体的职能定位改革是公共信息服务模式的改革方向。二是供给体系改革方面,以多元化供给主体的职能定位改革以及相互协作关系为基础,结合公共信息服务的内容特征,以差异化、精准化为方向,形成内容差异化导向下政府主导、多元化供给主体间协作的一主多元供给体系是未来改革的目标。三是内容渠道改革方面,应重视信息消费者的偏好及效用,关注需求侧结构的变动,通过需求侧与供给侧的协调衔接,优化公共信息服务的内容结构,并强化新技术在公共信息服务中的有效运用,以提升公共信息服务渠道的便捷性和高效性。

四、新公共管理视角下公共信息服务模式供给侧改革的实践路径

公共信息范文篇2

1旅游公共信息服务

随着旅游信息化的发展,近几年来,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在政府部门旅游工作报告中频繁出现,且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各地先后建立了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2010年9月,由桂林市旅游局与多家信息企业合作建立的桂林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正式启动;2011年9月,泉州市旅游局、清源山风景区管委会及福建移动泉州分公司共同建立的旅游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正式启用。2011年12月,《中国旅游公共服务“十二五”专项规划》正式颁布,完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作为中国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建设中的第一条建设任务。各地对于旅游公共服务建设的关注愈加提高,纷纷提出了建设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的任务。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2012年1月颁布的《北京市旅游环境与公共服务体系三年建设指导意见》把完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作为2012年至2014年北京市旅游环境与公共服务三年建设内容和任务之一。虽然政府对于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的关注度和重视度很高,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只有少数学者对旅游公共信息服务进行过探讨。吴露岚等分析了桂林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1];李爽等以厦门市为例,阐述了城市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系统建设[2];徐莉分析了青岛市旅游公共服务系统信息化建设情况[3]。可见,学界对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的研究十分匮乏。

1.1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的概念及内容

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是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部分,是指为满足游客对旅游目的地旅游基本信息、旅游产品促销信息、旅游安全信息、公共环境等相关信息服务的需要,及时将开发加工好的信息产品以游客便捷的形式传递给相关旅游者[4]。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实现了旅游供给者和旅游需求者之间的对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旅游发展。从供给角度看,行政管理、旅游企业等相关部门通过旅游政务网、旅游企业门户网站等网络,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等咨询设施,以及交通引导、接待设施标识等各种旅游标示,提供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促使潜在的旅游者转化为现实的旅游者,而且延长旅游者的旅游时间以及增强旅游者的旅游体验,此外,通过对旅游结束后信息的分析,不仅提高旅游者的满意度,而且改进旅游目的地的服务。从需求角度看,旅游活动异地性的特点,决定了旅游者对旅游信息的需求贯穿旅游活动的全过程。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涵盖的旅游网络信息服务、旅游信息咨询服务、旅游解说系统服务等恰好满足了旅游者对旅游信息的需求。

1.2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的发展现状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各地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已初步建立,纷纷建立了旅游政务网、旅游信息网和旅游海外网站,增设了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旅游信息亭以及旅游信息触摸查询一体机,开通了旅游服务热线。但与高速发展的旅游业相比,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的建设还存在以下不足:

1.2.1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信息化程度低,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旅游网站的建立在工作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信息化程度低,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例如,从政府到各景区(点)的官方旅游网站,主要以旅游新闻和介绍旅游景区(点)的传统媒体功能为主,旅游网站的专业性不强,行业特点不突出,功能单一,缺乏特色和互动。旅游信息化、标准化、数字化相对滞后,大部分旅游企业没有形成网络经营,不能很好地满足旅游者自助游、自驾游的需求。

1.2.2旅游公共信息服务资源整理力度差,数据共享程度低。旅游行政部门以及旅游行业协会、旅游企业等在建立自己的旅游信息网时各系统自成体系,各旅游网站的建设没有相同的设计思路,并且向旅游者提供信息时没有注意整体效果,这不仅导致相互之间信息渠道不畅,极大限制了旅游信息资源的共享,而且也不方便信息的查找。此外,在已开发的旅游信息资源中,不注重网站信息的时效性,“静止”的信息多,不断更新的信息少。

1.2.3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内容及服务方式单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建设已经举得了一定的成绩:一是建立网络信息系统,以最直观的方式为大众提供各种出游信息;二是建立信息咨询系统,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和旅游咨询热线等等,为游客提供面对面近距离的服务等;第三,建立解说引导系统,实现交通、接待的引导,以及环境解说。但是我国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存在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单一等问题。英国的旅游信息中心免费提供至少上百种旅游单页或折页信息,内容涉及旅游生活的方方面面。美国的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提供24小时多种语言的电话咨询服务,并根据每个月的特殊盛事、体育赛事和文化活动更新咨询服务中心的电视节目。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数咨询服务中心还为残障人士提供专门的信息咨询服务。美国国家公园充分利用高科技,建立并适时更新数据库,为游客选择出行时间、准备出游装备等提供详实的参考信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旅游者和公众会对旅游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不断创新、升级,以适应旅游业的发展和游客的需求。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的深刻变革,为我国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

2智慧旅游

2.1智慧旅游的概念

智慧旅游是通过“智慧”的旅游管理平台,利用全国各地的旅游资源,借助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实现旅游的集约化、智能化、统一化的管理,提高国家对分散的旅游资源管理的决策能力,扩大旅游产业所涉及的服务业领域,以旅游业为主导,带动“行、游、住、食、购、娱”相关产业联动式的发展;利用物联网技术,在各类旅游资源中敷设多种类型的传感设备,用于感知旅游资源的ID、属性、状态、位置等各类信息,形成智慧旅游感知体系的神经末梢;采用最先进的无线传感自组网络技术,与互联网结合,用于传递各类感知或控制信息,形成智慧旅游感知体系的传入/传出神经网络;结合GIS技术、信息资源整合技术与商业智能技术,整合各类感知信息,进行数据分析等加工再利用过程,形成智慧旅游感知体系的大脑[5]。“智慧旅游”借力“三网融合”发展契机,实现了“旅游服务的智慧”、“旅游管理的智慧”和“旅游营销的智慧”。该体系让游客在旅游信息获取、旅游计划决策、旅游产品预订支付、享受旅游和回顾评价旅游的整个过程中都能感受到智慧旅游带来的全新服务体验;通过及时准确地掌握游客的旅游活动信息和旅游企业的经营信息,实现与公安、交通、工商、卫生、质检等部门形成信息共享和协作联动,完成传统旅游管理方式向现代管理方式转变;通过旅游舆情监控和数据分析,挖掘旅游热点和游客兴趣点,引导旅游企业策划对应的旅游产品,制定对应的营销主题,从而推动旅游行业的产品创新和营销创新。

2.2智慧旅游的推广完善了旅游公共信息服务

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是满足旅游者旅游前、旅游中以及旅游后的信息需求的一项服务,而智慧旅游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主要包括导航、导游、导览和导购四个基本功能,两者在服务游客信息需求方面目标一致。但现阶段,我国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智慧旅游的出现,将景区、旅行社、酒店以及旅游相关产业的信息资源整合到一起,打造一个统一的智慧旅游中央管理平台和旅游资源数据库,弥补了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信息化程度低、资源利用不充分、服务内容及服务方式单一等问题。智慧旅游的推广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了旅游公共信息服务:

1)建立了完善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与咨询系统,旅游咨询作用愈加强大,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形式多样化。智慧旅游以融合的通信与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游客互动体验为中心,以一体化的行业信息管理为保障,使旅游公共信息全面性、整合性增强;以应用信息技术强化旅游服务业的特色优势,实现自动化服务、柔性化服务、定制式服务,提升服务的准确性、及时性和针对性;以“三网”为媒介,为各类旅游者提供全景式、全天候、个性化的导航、导游、导览和导购等智慧型旅游服务,使得信息查询的便捷性、多样性增强,随时随地完成旅游咨询。

2)满足旅游体验的个性需求。通过近几年的建设,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已经取得一定成绩,目的地资讯网站、目的地移动门户、旅游服务热线、旅游咨询中心等标准化旅游信息服务设施的建立使得信息服务能力显著加强,游客对旅游目的地信息的基础需求得到一定的保障。随着生产生活的发展,在线旅游、邮轮游艇旅游、房车旅游、自驾车旅游等新的旅游方式正在快速发展,虽然旅游消费的内容还是传统的吃住行游购娱,但是自助游比例增加,游客的个性化需求不断增加。旅游业如何去满足这部分新兴需求,同样离不开自身的现代化,从技术层面说,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实现“智慧旅游”。智慧旅游将是从传统的旅游消费方式向现代的旅游消费方式转变的“推手”,同时也是现代旅游者个性化需求的产物。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的普及,使得旅游者更偏向于使用这些个性化、超便携性媒介,实现随时随地上网、随时随地查询。当4G时代到来的时候,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或者其他目前还未知的超便携终端,其普及程度将非常高,届时,游客通过这些媒介满足旅游公共信息需求的要求更大。旅游者通过智慧旅游系统的终端工具,完成网上旅游咨询服务,如查询观光信息、网上预约和网上淘宝服务,还可以订制私人旅游线路,合理安排个人日程,最大化地利用旅游时间,满足游客个性需求。旅游景区的智慧化运用,也将提供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旅游者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性消费,如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导游讲解语种、讲解风格、讲解深度等,旅游者借助虚拟辅助系统能够全面、直观、深入地进行旅游体验。旅游者与智慧景区系统不断地进行信息互动,进而使景区服务形式和消费内容不断创新,旅游者每次到来都有不同的体验和感受,从而乐于重复消费。

2.3提升了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管理水平

智慧旅游将实现传统旅游管理方式向现代管理方式转变。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及时准确地掌握游客的旅游活动信息和旅游企业的经营信息,实现旅游行业监管从传统的被动处理、事后管理向过程管理和实时管理转变。智慧旅游将通过与公安、交通、工商、卫生、质检等部门形成信息共享和协作联动,结合旅游信息数据形成旅游预测预警机制,提高应急管理能力,保障旅游安全。实现对旅游投诉以及旅游质量问题的有效处理,维护旅游市场秩序。智慧旅游依托信息技术,主动获取游客信息,形成游客数据积累和分析体系,全面了解游客的需求变化、意见建议以及旅游企业的相关信息,实现科学决策和科学管理。智慧旅游还鼓励和支持旅游企业广泛运用信息技术,改善经营流程,提高管理水平,提升产品和服务竞争力,增强游客、旅游资源、旅游企业和旅游主管部门之间的互动,高效整合旅游资源,推动旅游产业整体发展。

3浙江省智慧旅游开展的情况

2011年7月,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正式提出,旅游业要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战略部署,走在我国现代服务业信息化进程的前沿,争取用10年时间,在我国初步实现“智慧旅游”。为了实现传统旅游管理方式向现代管理方式转变,各地纷纷开始规划智慧旅游建设方案。2011年岁末,浙江省12301旅游服务热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会在杭州召开。浙江省旅游部门在此次会议上提出,将用两年时间,建设覆盖全省的旅游咨询网络,实现游前咨询顾问、游中实时求助、游后投诉受理,全面提升浙江旅游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浙江正以智慧旅游为抓手,全面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推动旅游业加快建设成为现代服务业。浙江多个市县正以信息技术引领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智慧旅游”建设可谓百花争艳。浙江作为旅游发展的大省,在智慧旅游的推动下,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3.1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提供的途径越来越多在浙江,智慧旅游的推广丰富了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提供的途径。2011年,象山县旅游部门提出了“一部手机带你玩转象山”的口号,“ITravels象山”手机导航目前已正式上线运行,该导航软件可在游客的智能手机上通过多媒体方式展示旅游目的地一切信息,为游客提供导览、导游、导航等服务,并实时更新象山旅游的动态新闻和旅游信息。除此之外象山正深入开展智慧旅游建设,游客来这里不用再翻地图,只要通过手机就能了解如何坐车最方便、哪里的菜最合口味,全面获得免费旅游服务。杭州“智慧旅游”已经初具雏形,近百台旅游信息触摸屏早已在全市四星级以上酒店、旅游咨询中心等地“上岗”。触摸屏可与游客实时互动,比现在提供的静态信息更人性化、个性化。2011年10月,温州推出旅游目的地资讯网,并联合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开发旅游信息查询触摸屏;借助手机终端,和中国联通开发了“乐游游”温州智慧导游软件,和中国电信开发了“温旅通”移动旅游信息服务平台。

3.2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提供的便捷性越来越强舟山、奉化打造的无线网络覆盖,使得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提供越来越便捷。目前,普陀山和朱家尖已完成了“无线城市”的试点建设工作,无线城市的建成,将为这些游客和商务人士在普陀区的所有景区,提供更为便捷而且完全免费的上网服务。奉化将实现主要景区、饭店、车站等公共场所无线宽带全覆盖,游客只需带着一部普通智能手机就可以实现导游、导航、导购、导览。“三网”融合下的智慧旅游,不仅使得游客获取旅游公共信息的便捷性增强,而且也使游客实现旅游的便捷性增强。慈溪依托旅游商务官网的建设推进,搭建的智慧旅游平台,为散客提供游程预订、行程定制、在线支付、查询等旅游信息服务。鄞州区率先在全省推出游客招徕政策网络系统,长三角200多家旅行社来鄞游客统计数据实现共享。各旅游景区(点)普遍建立自动检票系统,绝大部分星级饭店推出网上预订系统,中国国旅等旅行社增加网上旅游预订业务。旅游企业推出“旅游百宝堂”等栏目,在网上提供航班、气象、地图等服务信息,逐步实现景区门票、饭店、旅游线路等旅游产品的网上预订和网上交易功能。

3.3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提供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在智慧旅游的带动下,浙江省在发展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建设时不再仅仅局限于提供传统的导航服务,而是利用新的科技手段,丰富了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的内容。奉化制作了溪口-滕头景区三维可视化虚拟游系统,用手机扫描一下宣传手册上的二维码,就可以看到景点的视频介绍。此外,2012年春节起,奉化又以大佛景区为试点,开通了视频导游。不仅如此,未来几年内,奉化将开发五个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系统,包括自助导游讲解系统、城市自助导览系统、网络虚拟旅游系统、游客招徕系统、旅游投诉和评价系统。鄞州开展“E起旅游”行动,建成首个以“视频导游”为主要特色的旅游资讯推广平台,在景区(点)介绍的过程中运用二维、三维等科技手段,由区到点进行层层详尽介绍,并以“游”为主线,向吃、住、行、购、娱等方面延伸,为游客提供一条龙网上服务。象山的手机导航能够展示旅游目的地一切信息,为游客提供导览、导游、导航等服务,并实时更新象山旅游的动态新闻和旅游信息。

公共信息范文篇3

一、电子证件在政府公共服务信息共享中的应用优势

政府公共服务信息资源管理是一种集成性和综合性的管理活动,是公共部门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政府公共服务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交换、共享、开发利用和服务,对信息活动各要素(信息、组织机构、人员、设施、资金、技术等)进行规划、预算、组织、协调、指导、培训和控制,以实现政府公共服务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地满足公共、政府和社会信息需求的活动过程。…信息共享是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指不同层次、不同部门信息系统间,信息和信息产品的交流与共用。与其他人共同分享信息资源,可更加合理地配置资源,节约社会成本,创造更多财富。信息共享是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避免在信息采集、存贮和管理上重复浪费的一个重要手段。电子证件作为访问政府公共信息的主要身份认证手段和检索对象,可以和政府公共信息系统实现良好的对接,在信息安全和保密的条件下实现公共服务信息资源共享,可更加合理地配置资源,节约社会成本,创造更多的价值,在便利性、协同性、安全性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二、基于电子证件的政府公共服务信息平台的技术框架

电子证件对于解决信息孤岛、重复采集以及信息不一致等问题,对构建跨部门、跨平台、跨语言、跨硬件的无缝集成的信息交换和共享平台都有重大作用,所以建立基于电子证件的政府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是实现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正确选择。《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体系》科学地将电子政务的社会功能、技术关键、管理要素有机组成统一的、动态的整体,并划分为五个部分:服务是宗旨,应用是关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主线,基础设施是支撑,法律法规、标准化体系、管理体制是保障。以此为基础,结合RFID技术的特点及信息平台的建设实践和经验,笔者认为,基于电子证件的政府公共服务的总体技术框架可由六个层次两大保障体系共同构成(如图1所示):六个层次是指:

1.环境层:是指RFID证件的应用环境。包括带有RFID电子标签的证件、读写器、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网络设备、终端设备等RFID证件应用及提供公共服务信息必需的运行环境。

2.信息采集层:基于RFID技术的信息采集,通过读写器读取或者写入RFID证件信息,进行信息预处理,比如解码、防冲撞、多通道信息去重、信息过滤、分类形成基础数据库和业务数据库,并将信息发送到应用支撑层。基础数据库和业务数据库从政府内部数据和信息共享着手,记录各业务环节的服务过程,解决数据跨职能部门传递困难的问题,并推进政府职能部门职责的明晰、业务流程的协同和服务意识的增强。

3.应用支撑层:应用支撑层是一个与网络、应用无关的,能够实现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共享与整合,支撑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开放性基础设施。它以统一的物品编码管理和RFID中间件为基础,由两部分构成:基础组件层和核心服务层。为上层应用系统和门户获取所需的资源提供各类统一的基础支撑服务。

4.应用层:以满足公众、企业、政府对公共服务信息的需求为目标,提供各类公共服务应用系统。电子证件管理应用系统,用来实现电子证件申请、电子证件初始化、电子证件个性化以及电子证件查验四个应用环节的管理,也是应用层的一部分,并与各公共服务应用系统相集成和互动。

5.门户层:也叫做用户界面层。用户可通过政务外网或政务专网访问应用系统,享受系统的服务。

6.访问渠道: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用户可以通过越来越便捷的渠道快速高效地实现证件与政府公共服务信息的互联互通互操作。以上的六层架构,实现了用户展现、业务逻辑处理和物理资源的有效剥离,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同时,把电子证件的应用与政府公共服务信息资源管理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有力地支撑了不同区域和领域统一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建设,满足了区域政府跨部门信息共享、资源整合、业务协同的工作需求。并且,最大限度地保护现有投资,使得政府信息管理系统在变化幅度最小的情况下,可通过升级满足电子证件的应用需求。

三、建设电子房产证信息服务平台的案例

房产证是房屋所有权证的简称,是由不动产登记机关发放的证明房屋所有权归属的书面凭证。由于房屋是重要的不动产,与之相关的交易活动极为普遍,因而房产证在交易活动中得到广泛的运用。但是,目前利用假房产证进行诈骗的案件不断增加。为了防止假房产证造成的危害,亟需提升房产证的防伪特性和弥补房产证的管理漏洞。将传统房产证与RFID技术相结合有明显的优势:

1.防伪安全:每张房产证都是全球唯一的,防止伪造和克隆;物理防伪与数字防伪相结合,安全可靠。

2.精确高效:芯片内保存信息,《房产证》填写信息和《房产登记簿》信息严格控制,确保一致。

3.管理提升:验证方便、信息具备可追溯性,可防止管理漏洞。

2009年,大连房产权交易登记中心建设了一套“RFID房产证信息共享平台”,包含房产证印制、房产登记、房产证发放、房产证保管、使用和查验以及房产证回收等功能,用来对房产证的全生命周期的跟踪管理,提高房产证的安全防伪性能和鉴定能力,规范房产证的发放和使用流程,同时实现司法、金融、房产中介等相关机构可进行脱机或联机查询,促进房产信息共享,有效防止利用假证诈骗、一房多贷等犯罪和不良行为。大连市RFID房产证信息共享平台的系统架构如图2:该系统架构诠释了“基于电子证件的政府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总体框架”在电子房产证上的应用,核心应用系统由“房产证应用管理系统”和“RFID房产证接口认证系统”两部分构成,前者用来实现房产证的业务流程管理,后者用来进行RFID房产证的RFID数据读写接口、安全控制,实现了“结构松耦合、业务紧集成”的目标,充分证明了该框架的普遍适用性和科学性。系统通过开放式的互联网连接到房地产交易中心的后台数据库中,实时进行查询,以向普通公众、房地产交易中心、银行、房地产中介机构等提供最及时的数据。这意味着房地产交易中心的后台数据库会在一定程度上向互联网开放,这对于中心数据库来讲是相当凶险的。对此,充分评估了整个系统的安全风险并制定了网络安全、访问安全、传输安全、使用安全、数据安全的五级安全防护方案,由网络、设备、系统三方面相互配合、共同实现。大连市RFID房产证信息共享平台于2009年8月上线运行。随着大连市房地产管理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房地产数据不断完善,在RFID技术的支撑下实现的电子房产证逐步进行应用和推广,并逐步扩展其远程自助联机查验等高附加值应用。联机查验可以使银行信贷、房地产中介等企业能及时了解指定房产的真伪、数据以及他项权益,从而降低交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欺诈,形成良好的交易环境,提升交易效率。

四、建设基于电子证件的政府公共服务信息平台的制约因素

将电子证件应用于政府公共服务信息平台的优势和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它牵涉面广、科技含量高、整个过程中充满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在建设和推进的过程中,面临许多的制约因素。

(一)技术标准化和信息安全问题

信息标准化作为电子政务信息资共建共享的基石,是电子政务事业成败的关键。但是目前我国信息标准化建设相当落后,在RFID证件方面还有相当多空白,特别是在集成、导航、检索和定位信息资源时,一些信息弱势群体常常缺乏起码的技术支撑。安全性是电子政务的基础保障。我国与电子证件相匹配的电子签名、电子认证等技术的整体研发能力还十分薄弱,信息安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共服务信息共享的生命力。所有信息系统都不可避免地面临与网络设施保护和信息保护相关的攻击和安全威胁问题,这不仅会影响在线公共服务的完整性和有效性,更会影响公众的信心。政府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包含了大量的反映政府活动以及政府与公众之间关系的信息,对公众来说,方便了其获得公共服务;对政府来说,有利于其全面获取各方面信息,提高政府管理效率。

(二)数字鸿沟和信息孤岛问题

由于经济水平的差距、受教育水平和区域特色的不同,公民利用政府公共服务信息资源的能力存在着很大差异,数字鸿沟在一定程度是客观存在的。对政府部门来讲,很多业务必须依靠不同部门的合作才能完成。然而在我国,各自为政的管理体制与电子证件的统一性、开放性和规模经济等产生冲突,各部门出现条块分割、信息共享障碍严重,造成一些政府部门之间缺乏良好的合作基础和合作激励机制。

(三)立法滞后问题

在政府公共信息服务的法制建设上,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在于以规范、明确的法律、法规来保证政府及时有效地提供公共信息服务。我国公共信息服务在立法这一重要环节上相当滞后,许多方面基本上处于空白。同时,现行的各种法律法规已经明显不适应发展,有关网络安全、信息认证、加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没有及时跟进,对网络犯罪的预防、监管、责任追究等也缺乏完整的法律依据。再加上网络安全缺乏行政法律保障,规范化管理制度建设相对滞后,造成网络安全管理漏洞,从而产生了网络信息安全隐患。法律制度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政府公共服务信息共享的发展。

(四)资金不足的问题

利用电子证件实现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是基于强大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上,而我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水平低,信息化建设投入资金少,硬件环境既不能保证其信息资源的质量,也妨碍了信息资源的共享。另外由于“重电子、轻政务”,软件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方面投入相比于硬件投人更少。不仅是投入资金不足,消费资金不强也明显制约着信息资源的共享。

五、推动基于电子证件的政府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立的对策

为有效推动电子证件的推广应用和政府公共服务信息资源共享的深化发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基础建设和安全管理

首先,应进一步扩大政务信息公开范围,促进信息共享。为此,在数据库建设方面,应加强基础性、战略性数据库的建设,建设高速信息网。其次,应加强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可以通过内部监控审核,阻断非法操作。同时,进行一定级别的第三方认证,以防范内部人员对信息资源进行恶意操作。

(二)培养公众参与意识,加强公众参与机制建设

只有以一种务实、公民可以接受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培育和提升公众消费在线公共服务的意识和信心,才能走出一条电子政务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并为公共服务的日臻完善提供外部动力。首先,加强宣传,让更多人知道并了解信息平台建设及其带来的便利和效益,利用群体效应影响公众对移动政务的心理认知,增强公众的广泛参与意识。其次,必须降低服务价格和运营费用,保证广大群众能够接受并愿意主动尝试。

(三)完善相关的法制法规,提高服务的安全性

由于电子证件经常会涉及用户的隐私,这就要求立法规范,在实施电子证件技术时采用更严密的安全设置和安全措施,使用户安心,提高用户的信任。政府立法应从政府信息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政府信息公开方面的法律法规、政府信息获取方面的法律法规、政府信息贮存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四个方面来考虑。必须遵循国家信息化建设纲领、规划和原则,与电子签名、政务信息公开、个人信息保护等专门立法精神保持一致,同时必须就数据重复采集、数据标准不一、交换平台多头建设、信息资源产权不清、公共服务信息资源管理制度不健全等突出问题进行规制。

(四)加大资金投入

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是基于电子证件技术的强大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上。政府应加大在技术平台建设的投入,特别是要加大中西部“信息孤岛”地区的资金投入。在注重投资购买网络基础设施的同时,也要注重对信息资源数据库等软件设施的很好地开发利用。政府在信息资源整合中要宏观调控、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进行引导,同时要遵循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面向有效需求,力争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五)建立公共服务信息资源共享评价机制

公共信息范文篇4

公共领域的建构可以说是欧洲18世纪启蒙运动最主要的成就之一。它"第一次将一般群众突显在历史之中,正当化了民主政治"(Friedmann,1987;夏铸九,1994)。然而,西方社会发展至今,科技理性几乎控制了人类生活的每一方面,这就不能不令人产生一份公共领域之建构尚未完成的乡愁。那么,什么是促使公共领域发生变革的根源与动力?信息时代的来临对这一尚待建构的"现代事业"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公共领域能否借助信息技术而重获新生?信息社会能否因倚重公共领域而获得福祉?信息时代的公共领域与传统的公共领域又有什么不同?对此,笔者将循着批判分析的研究理路,对公共领域在信息时生的结构转换和功能变迁以及这些变迁所产生的社会意义予以阐发。

一、概念探讨

(一)公共领域

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首先是我们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领域,它原则上向所有人开放。在这个领域中作为私人的人们来到一起,他们在理性辩论的基础上就普遍利益问题达成共识,从而对国家活动进行民主的控制"(哈贝马斯,1998)。这是一种特殊的历史形态,它最先出现于17、18世纪的英国和法国,后来与现代民族国家一起传遍19世纪的欧洲和美国。其最突出的特征是私人在阅读报刊过程中自发地聚集在一起,形成一种松散且开放的弹性社团,他们以俱乐部、咖啡馆、沙龙甚至报刊本身为媒介,在市场经济与行政国家之间展开调节(哈贝马斯,1999a)。随着资本主义和国家科层化的发展,国家建立并控制社会生活的权力日益膨胀,

自由的程度日益下降,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就在于振兴公共领域(乔纳森·H·特纳,

1987:219-256)。由此,如何才能使近代西方"得而复失"的公共领域"失而复得"就成为一个令西方学者颇为关注的问题。

当代公共领域研究在理论上的发展和在实践中的运用,大都伴随着将其剥离哈贝马斯所作论述的具体语境,并将之加以移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对公共领域的概念产生众多的歧异是非常自然的。一方面,公共领域是一个具有历史分期的概念,不同历史时期的公共领域具有迥异的内涵--比如,古希腊"城邦型"与封建时代"代表型"公共领域之间就存在巨大差异;另一方面,同一历史时期的公共领域也可以划分成许多不同的类别--诸如"科学的公共领域"、"文学的公共领域"以及"政治的公共领域"等等。但是,如果我们把公共领域放到整个人类的历时空间和共时空间中考察,我们还是有可能把握其普遍性因素的。笔者将之归纳为以下两点:

1.公共领域的存在基础

有价值的社会理论总是同时表现出它的批判锋芒和它对未来的理想,因而流派纷呈的公共领域学说大都指向了共同的终极理想:即通过私人的理性辩论消灭一切统治。而消灭统治则意味着任何一方都不必屈从于其它各方,意味着各方都不再提出统治要求,于是人类社会将实现永远的和谐。可见,公共领域在本质上是要寻求整合而非对抗,它旨在摧毁旧权力且不建立新权力。因此公共领域总是试图以"立法"的方式限制现存权力。但此之前,它却只有通过与旧的统治权力的艰苦斗争,才能赢得一定的"立法权"。因而它本身又免不了带有一定的"强权"性质(哈贝马斯,1999:91)。由此看来,在可以考证的过去和可以预见的将来,任何公共领域都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统治,但真正的公共领域却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权力的非法扩张,从而保持一种相对合理的统治。

在现阶段,公共领域的主要理想是在国家和社会之间进行调节,从而使国家更好地保障社会的整体利益。因而它存在的前提就是:具有一个既独立于国家也独立于社会的"私人领域"。为此,国家与社会必须在一定程度上相分离。因为:其一,只有如此私人领域中的私人才能独立于任何类型的"旧权力",才能建立起超脱个人私利的"公共领域"。其二,在"国家=社会"的情况下,国家与社会之间也不存在自己与自己相协调的问题。尽管国家存在的根本目的都是服务于它所管辖社会的整体利益,但在现实中,国家作为一个最大的"法人行动者",其不受制约的"法人代表"有意或无意的失当行为很可能导致国家所为与社会需求的背离。而这一趋势若得不到及时的控制,那么它将同时导致国家与社会的衰落。事实上,在国家=社会的情况下,社会的末日也就是国家的末日。因此,公共领域的存在必须以国家与社会在一定程度上的分离为基础。

2.公共领域的构成条件

就公共领域研究而言,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变迁,研究者、研究者的研究视角以及作为研究对象的公共领域都会有所变动,因而包括公共领域的概念在内的研究结果就会有所不同。但是,任何时期、任何类型的公共领域都同时具备以下三个要素:⑴(同质或异质的)参与者;⑵(沟通或非沟通的)媒介和⑶(辩论或非辩论的)共识;它们的协同作用决定着公共领域的性质和类型。因为:其一,参与者是社会行动的主体,他们的身份、素质和兴趣决定了公共领域议题的范围、辩论的质量和媒介的使用情况。如果参与者之间过分异质化,那么他们往往会因难以找到关涉他们普遍利益的议题而形成利益竞争的或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其二,公共领域的媒介是一切公共信息的聚会之地,它不但影响到参与者观点的形成和传播,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参与者的数量和范围。其三,不管共识形成的过程和质量如何,公共领域的参与者总是按?quot;共识"行动的。

为了能在有效能?quot;公共领域"和名存实亡的"伪公共领域"之间作出区分,我们仍须对上述三个要素加以限定。笔者认为,真正的公共领域至少应该同时满足与上述三要素相对应的三个条件:

第一,公共领域的参与者必须是具有独立人格、能够就"普遍利益问题"展开理性辩论的"私人"。因为公共领域要与旧权力斗争,它就必须首先独立于"旧权力"。这种独立性要求参与公共领域的私人属于一个独立自主的、不受旧权力制约的私人领域。他们既能够自由地进入或者离开公共领域,也可以自由地选择或更换议题、发表意见或保持沉默。

第二,公共领域具备能够保障参与者充分沟通的媒介。人际沟通需要以信息为载体、媒介为中介。信息是意义的载体、参与者理性思考和辩论的对象;而媒介则决定着信息的数量和流向。单向非沟通的媒介导致信息匮乏也就是导致了意义的缺失:在单面的、甚至是虚假的信息面前,参与者?quot;理性"和"独立"毫无意义。因此,公共领域只有具备了能够保障参与者充分沟通的媒介,才能避免参与者受到上述"选择强制"。

第三,由"私人"组成的"公众"能在充分辩论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因为:其一,公共领域旨在消除所有统治,因而它应该首先保障其参与者之间能进行广泛和深入的自由辩论;其二,公共领域的参与者只有作为一个群体来行庞锌赡芟拗葡执嫒Φ姆欠ɡ┱牛艽偈苟懒⒌牟斡胝咴诜乔恐频那榭鱿陆屑逍卸奈ㄒ欢χ荒苁窃诒缏壑写锍傻墓彩丁?综上所述,本文或许不必为已经十分丰富的公共领域概念增加新的定义,因为本文讨论的重点是公共领域与刚刚开始的信息时代的关系问题,所以采取普遍性视角更有助于我们把握公共领域的历史走向,而上文给出的三个要素及其对应的三个条件已经可以满足我们在普遍意义上界定真、伪公共领域的要求。

(二)信息时代

1、概念的澄清

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正在拉开信息时代的序幕,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目前学界在"信息时代"的起始时间和具体称谓上都存在较大分歧。

在时间上,社会学家詹姆斯·贝尼格认为,"到了1930年代末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的基本转变已经在实质上完成了"。因为在1930年--即在电子计算机开发出来之前十多年--信息部门已经雇佣了全美所有民用工人总数的四分之一。而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则在其名著《大趋势》中明确指出"信息社会开始于1956年和1957年"。其依据是"1956年担任技术、管理和事务工作的白领工人人数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超过了蓝领工人";而1957年"信息经济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6%左右,而占收入所得的53%多"。但是美国夏威夷未来学研究中心主任吉姆·德特(JimDator)教授则在1996年夏威夷太平洋电信传播理事会第19界年会的主题发言中指出:"在对信息社会已经到来的苍白无力的虚构中,经过数十年的冒充和误解,我们才终于开始进入真正的''''信息时代''''"T诔莆缴希壳暗?quot;信息时代"也往往与"网络时代"、"数位时代"、"比特时代"或"赛博时代"等称谓相混同。

时间之流原本是连续的,把它人为的割裂开来--说某日的23点59分是工业时代,而次日的0时0分就进入了信息时代--原本就没有多大意义。而且,尽管网络本身是无国界的,但到目前为止,网络世界与地理世界之间仍然存在边界。网络世界只能随着网路的延伸而拓展。因而不同地区的不同个体进入信息时代的具体时间会有很大差异。因此本文并不拟对信息时代的起始时间做出非常精确的界定。但是概念的混淆却往往导致意义的含混。所以笔者将在下文中努力澄清信息时代的概念。

笔者认为,在上述指称当前时代的林林总总的称谓中,只有"信息时代"这个称呼是比较恰当的。首先,从技术角度看,当代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两个层面:数字技术促进了平等;网络技术则意味着开放。所以"网络时代"或

"数位时代"的称谓并不能涵盖当前时代的基本特征。其次,从词源学角度看,"比特时代"或"赛博时代"作为由"音译"而来的外来语,在汉语中已经完全不能反映出它们在英文中的本来含义--"比特"(bit)是binarydigit的缩略,它在计算机词典中多被译为"二进制位",或简称为"位"。"赛博"(cyber)一词源于cybernetics(控制论),后来"cyber-"成为表示"计算机,计算机的"之义的前缀--因此采用这种完全不符和"信"、"达"、"雅"的原则的外来语来指称当前时代是不妥当的。再次,从使用者的角度看,网络对用户的吸引力显然不是网络本身,而是网上传输的信息流的质与量。尽管这些信息流是以二进制位的方式在网上以光速传输,但对用户(特别是对参与公共领域讨论的用户)来讲,这些二进制位与广播时代的电波一样是不可见的。他们收发的是以可理解的文字、声音或图像的形式呈现的信息。所以,从公众的角度看,把当前的时代称?quot;信息时代"也是比较合适的。因此,本文用"信息时代"来指称当前的时代。

2.信息时代的特点

海量的信息开始采取数位形式在分布式结构的网路上以光速传输标志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尼葛洛庞帝认为数字化世界的四个特质是"分散权力、全球化、追求和谐和赋予权力"(尼葛洛庞帝,1997:269)。笔者接纳了上述"分权"与"赋权"的观点。但笔者认为,全球化和追求和谐并不能涵盖数字世界的特征。首先,当代的信息技术已经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的四维时空观:当人与信息的相对速度为光速时,所有人都可以同处一个虚拟的共时空间。所以,相对于"全球化","消灭空间"更能反映数字世界的特点。其次,"追求和谐"是人类从古至今一以贯之的期求,而信息社会与传统社会相比,其"平等开放"的特点更为突出。第三,尽管这四个特点相互联系、互为因果,但相对而言,"消灭空间"和"平等开放"是信息技术的固有特征:数字技术促进了平等;网络技术则意味着开放。而"赋权"与"分?quot;则是信息技术的上述特征对人类社会的权力结狗⑸跋焖斐傻暮蠊K裕收甙凑杖缦滤承蚪畔⑹贝奶刂矢爬ㄎ合鹂占洹⑵降瓤拧⒏秤枞头稚⑷Α?/p>

首先,数字技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着平等。其一,数字技术把所有的信息数字化为由二进制位组成的"数据包",保证了各种信息之间的地位平等。其二,被数字化的信息可以被无限复制、长久保存和以光速传递,这就意味着信息的成本可以无限降低,从而使人们获取信息的机会更为均等。其三,在数字世界,IP地址是确定个体位置和身份的唯一标识,因而在数字世界中人们的地位是平等的。

其次,网络技术采用的分布式结构设计在本质上就是与传统的科层式中央控制思想背道而驰的。分布式的交互通信网络先天具有的无数个节点,它们之间可以进行平等的交互通信,而具有无数个信息源和无数个接收点就意味着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面向全世界发言。因此尽管网络所依托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的推动,但网络空间却赋予无权者以发言的权利,甚至使之成为无政府主义者最易得的宣传阵地。"赋权"的结果是"分权",它弱化了中央权威:网络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或团体,它帮助多种多样的势力行动,不论它们是好是坏(埃瑟·戴森,1998)。

此外,当代的信息科技已经完全消融了空间的三维概念--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用"天涯若比邻"来描述这种境界。但是,在笔者看来,"比邻"与"天涯"仍然是隶属于前信息时代的思想。因为尽管网民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时间"的限制,但现在的网络已然消融了"空间"--在由网络使用者、网络和以光速传递的海量信息所营造的网络空间中,你完全可以同时和身处异国的朋友、就在身边的家人甚至是正在南极或太空的科考探险队员们交谈。也就是说,尽管人们拥有不同的IP地址,但大家处于同一个虚拟空间,所以在网络空间里已经无所谓"比?quot;或"天涯"了。

综上所述,消灭空间、平等开放、赋予权力和分散权力既是信息时代的外显特征,也是它的内在本性,信息时代将与这些有助于瓦解旧权力的特征一起同进退、共存亡。

二、信息时代重构公共领域

海量的信息开始采取数位形式在分布式结构的网路上以光速传输标志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尽管现在的信息技术仍处于飞速发展的"幼年时期",但它的重要性已经突显,以致于人们更多地将此次"信息革命"与历史上的"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相并列。种种迹象表明,晚近的信息科技革命不仅正在改变着人类的沟通习惯和行为方式,而且正在重塑着人类社会的权力结构和文化生态。它将在"创造一个新文明"

的同时重塑公共领域。

1.晚近的数位革命将使公共领域重新具备它所赖以存在的基础--国家与社会的分离。

哈贝马斯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科层制的发展和国家权力的膨胀导致了近代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衰落。但种种迹象表明,晚近的数位传播革命不仅正在逐步颠覆传统的纵向金字塔式中央集权统治结构,而且正在直接导致"国家"与"社会"的再度分离。但这次"分离"与近代资产阶级国家与其对应社会的"分离"不同,那时的"分离"鼋鍪侵冈诘乩砩现睾系墓矣肷缁嵩诠δ苌嫌兴鸲选6畔⑹贝墓矣肷缁嵩诠芟降赜蚝统械9δ苌隙冀兴钜臁?如前所述,当代的信息科技已经完全消融了空间的三维概念。在由网络使用者、网络和以光速传递的海量信息所营造的网络空间中,尽管人们拥有不同的IP地址,但大家处于同一个虚拟空间。显然相对于传统的"地理国家"和"区域社会",信息时代的公众所面对的社会将日趋国际化。这样,在"社会国际化"的趋势中,"国家地理化"的特征相对明显:以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传播方式一方面促进了经济的全球化,从而使各大跨国集团的商业利益再度与国家利益分离;另一方面也使网络使用者得以接触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从而有可能动员起多元的参照系。因而信息时代的国家将像前信息时代的个人或团体面对国家一样面对国际社会。现在这种新的、国家与社会相分离的趋势仍在发展之中。2.信息时代将为公共领域三个基本条件的实现提供恒久的外部保障。

第一,信息时代将提升公共领域参与者的"私人"特征。

"消灭空间"的信息技术不但使人们能够调动起世界范围内的信息资源,而且这种"自助式"的信息获取方式也有益于公众独立人格的构建。而信息时代"平等开放"和"赋予权力"的特点,则使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的选择加入或退出某个论坛、可以听我之想听、言我所欲言。这样,特定的论坛在增加参与者数量的同时不但没有增加参与者的异质性,而且消融了传统大众媒体所固有的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差异。更重要的是,相对而言,在网际论坛中出场的个人,既不是作为某种职业的从业者也不是作为某种物品的消费者出现的。因而他们往往是具有独立人格的"私人",而这些私人一旦就普遍利益问题达成共识,那么他们的共识就不再是普通心理学意义上的"个人意愿",相反,这些共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学意义上的"公意"。

当然,不是所有由"私人"构建的网际论坛都关心"普遍利益"问题,但关心"普遍利?quot;问题的网际论坛却可以使参与者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不受干扰地公开他们的私人观点和主张。总之,由"赋权"与"分权"所导致的集权统治的弱化,将保证公共领域的参与者不再受单一的原则或规范的局限,从而有能力动员起多元的参照系、进而对能各种问题提出自己的"私人"观点。

第二,国际互联网是迄今为止公共领域最理想的沟通媒介。

首先,网络传输中相互屏蔽的分层协议不但保障了各类信息的平等自由流动,而且保证人们能够得到最及时、最充分的信息交流和反馈。网络在融合报刊杂志、影视广播以至私人信函(E-mail)等迄今所有媒体的同时也超越了这些传统媒体:它以光速把全世界连在了一起,任何人、在任何时间既可以在各种公共数据库、图书馆、专业论坛和愿意提供帮助的私人中间检索自己需要的资源,也可以向他们提供资料、信息或提出建议。简言之,网络空间是"一个与思考等快的世界"(比尔·盖茨,1999)。

其次,网络不但性能稳定而且使用方便。互联网是一种诞生于冷战时期、被设计为军事用途的特殊媒介。其设计焦点在于:⑴实现不同型号主机的远程通信和资源共享;⑵保证信息在部分网络通路或节点机被摧毁的情况下仍能被传送到目的地。这种多路可及的设计从根本上回避了因部分故障导致系统全面瘫痪的风险。尽管早期网络的界面不够友好,但它还是以其空前稳定和强大的沟通能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专业和非专业用户。众多用户的加盟迅速改变了互联网的面貌:在一片"读图时代"来临的感叹声中,网络的界面已经友好到"一目了然"的程度。

再次,网络将因费用低廉而满足更多人的、以及人们更多的沟通需要。国际电联1998年底的有关报告指出,横跨大西洋光缆每话路分钟的建设成本不到1%美分,即使运营成本较高的国际通信卫星每话路分钟的综合成本也不超过1美分。在合理利用的前提下,传输的单位成本可以说随容量的扩大将趋近于零。因此,互联网不仅是一种能够保障公共领域参与者充分沟通的理想媒介,而且其用户?quot;人口结构将越来越接近世界本身的人口结构"(尼葛洛庞帝,1997:213)。

第三,网络空间为公共领域的参与者提供了更为理想的论辩环境,从而有助于"辩论共识"的达成。

信息时代的公共领域将以网络为媒介,因此信息时代的公共领域将更多地存在于网络空间。与其他场所相比,网络空间为公共领域的参与者提供了更为理想的论辩环境。

首先,网络空间的特征充分保证了参与者的匿名权。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网民可以完全自主的选择并决定自己以何种方式、身份甚至容颜加入或退出哪些讨论组。因而在网际论坛中,肤色、种族、国籍、年龄和性别等先赋性的个人信息就被完全的屏蔽,从而有助于消除既定社会中既有的偏见和歧视。这样网际论坛就为参与者提供了一个更为平等的辩论环境。其次,网络管理员将为网民的辩论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和平台服务。因为网站的生存依赖于网民的点击次数,所以网管人员总是希望更多的人访问自己的站点。因而身处特定地域的网络管理员面对消灭空间的网际论坛只是在征得被管理者同意、或在其要求之下才会对其实施管理。显然,这种不受干扰的论辩环境将有助于"辩论共识"的达成。总之,一方面,信息时代正在导致"地理国家"和"区域社会"的分离,而国家与社会的分离恰恰是公共领域存在的必要基础;另一方面,网络空间的特质还非常有助于公共领域三个基本条件的实现--事实上,现在不计其数的BBS、Newsgroup、NetMeeting或MUD/MOO等形态各异的网际论坛已经遍布网络空间。尽管这些讨论组与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理想模型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但它们作为全球网民公开辩论的网上论坛不但已经具备了公共领域的基本特征。因此,笔者认为信息时代将重构公共领域;并认为这种全球化的"网际公共领域"是继古希腊"城邦型"、欧洲中世纪"代表?quot;和近代西欧"市民型"之后公共领域的第四种类型。

三、信息时代公共领域的结构变迁

网络的使用已经无处不在。因而网际公共领域正日益成为当代公共领域的主要形态。网际公共领域在使用媒介、参与者构成和共识的达成方式上都与传统的公共领域有所不同。也就是说,与传统的公共领域相比,网际公共领域的基本结构已经发生改变。

(一)微观分析--信息时代公共领域之论辩结?/p>

过去发生在广场、沙龙和咖啡馆等场所中的论辩是建立在特定时空中的面对面互动的基础之上的。而目前发生在网际公共领域中的讨论主要是借助于文字进行的。这种借助于文字进行的网际辩论与传统的公共领域辩论相比具有突出的特征。

1.从"线性"到"网状"

在传统的公共领域中,无论当时的讨论多么热烈,人们的发言都必须一个一个地交替进行。因为在特定的时空中,人们显然不能同时听取一个以上的人发表言论。因而那时发生在公共领域中的论辩都呈明显的"线性"结构。

而发生在网际公共领域中的论辩结构则与此不同:在网际公共领域中,特定的话题由一个特定的人物引起;如果这一话题也为其它参与者所关心,那么该话题就会引起其它参与者的回应,该话题也就由此上升为公共领域中的议题;随着参加讨论的人数的增加,讨论以同时发生的多路对话的形式蜿蜒前进。于是整个讨论形成为一个网络,话题的发起者从此成为一个普通的节点,淹没在论辩之网中。同时,讨论还有可能在任何一个节点分叉,从而引起新的议题、形成新的网络。

可以预见,随着网络的延伸与普及,信息时代公共领域中的论辩将更多的呈现出"网状"结构。

2.被中介的论辩:"误解"抑或"理性"?

与古希腊城邦中的广场、近代西欧的沙龙、咖啡馆相比,当前发生在网际公共领域中的讨论明显地表现为被文字和网络所中介。

经过这样的中介,信息的某些方面可能会被屏蔽--据R.L.

伯德惠斯戴尔估计,在两个人的互动场合中,大约有65%?quot;社会含义"是通过非语言的方式传送的;而后来一位专门研究非语言沟通的学者艾泊特·梅热比甚至提出了这样一个公式:相互理解=语调(38%)+表情(55%)+语言(7%)(周晓虹,1997:296)。--尽管在网络中网民也可以使用所谓的"电子表情",但是"电子表情"是一种被符号中介的"表情",它与直接作用于视觉的真实表情有着天壤之别:与真正的表情相比,这些表情符号不但数量有限,而且过分标准化。正确的理解必须基于网众间的相互默契才能达成。因为人们只有经过对符号的识别、理解和联想等多个环节才能还原出这些符号的意义、理解这?quot;表情"。因而,使用它们,就像是在使用"第二语言"--随时存在着误解的可能性。

然而,笔者认为,抽象的符号具有一种特殊的"缓冲"作用--正如历史所表明的那样,文字的发明提升了人类的抽象思维能力、使人类的行为更加"理性"。对公共领域的参与者来说,相对于直接的"面对面互动",用户在接触这些被中介的信息时将较少地受到暗示、煽动和情境压力等无关因素的干扰。--在前信息时代,"大多数处于暴力之外的政治行动都是通过言辞来实施的,所谓行动就是在恰当的时候找到恰当的言辞,至于言辞本身所传达的知识或信息则完全是另一回事"(汉娜·阿伦特,

1998)。因此,与前信息时代相比,网际公共领域的参与者最为独立。尽管由于论辩被文字和网络所中介,他们之间存在着相互误解的可能;但在网络上,即便是误解,也是理性的误解,它们应当比非理性的误解容易纠正。因而,在信息时代,网际公共领域的参与者之间的论辩将更多的表现为理性的"思想交锋",而不是用"伟辞"回敬他人、操纵他人。

(二)中观考察--信息时代公共领域参与者之结构:由层级到全民

在古希腊的城邦,公共领域的参与者是贵族和自由民,他们有数倍于其数量的奴隶供养着。在17、18世纪的欧洲,公共领域的参与者是作为"私人"的资产阶级。最近,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率先"触网"的"电脑新贵"们似乎已经代替了过去的"资产阶级"成为公共领域的主要参与者。但是,笔者认为,对整个信息时代来讲,这种由"电脑新贵"们主导的公共领域只是一个非常短暂的瞬间,它正在成为过去--网络用户的数量一直在呈指数(ax)增长。以中国为例,我国自1994年接入互联网络以来,用户数量每隔半年就增长一倍:截至2000年6月,我国网民数已超过1600万。而且据有关部门估计,到2003年,我国用手机无线上网的网络用户将达2亿5千万(即超过美国人口总数)。由于网际公共领域的参与者基本等同于互联网络的用户结构,而互联网络的用户结构又将"越来越接近世界本身的人口结构"(尼葛洛庞帝,1997:

213);所以,网际公共领域的参与者最终将由特定的阶层扩展到全球公民。

(三)宏观讨论--信息时代公共领域之类型结构

1.由一元到多元

尽管"财产"似乎与"理性"、"论辩"或"真理"无关,但是无论是古希腊"城邦型"的公共领域还是17、18世纪资产阶级的公共领域,其参与者都是拥有一定数量财产的"私人"。这并非出于偶然。在那时"财产"与"教育"具有非常强的相关关系:那时只有拥有财产的人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而相应较高的教育水平和有产者对私人财产的推崇也给当时的公共领域创造出极高的协调性。所以,在前信息时代?quot;财产"不但是私人参与公共领域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而且该公共领域的类型也由其参与者所拥有财产的性质所决定。

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以网络为媒介的公共领域已经忽略掉了参与者的许多私人信息--如果说还有可能通过一个人在网上发表的言论来推测其教育水平、信仰和个人旨趣的话,那么他的财产状况、种族、国籍等个人信息却是被完全地屏蔽掉了。显然,忽略了财产因素的公共领域将更多的围绕参与者的个人旨趣来建立。于是,与前信息时代相比,其参与者正由特定的阶层向全球公民扩展的信息时代的公共领域正呈现出空前多元的特点--在网络中,资产阶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的、政治的、科学的、艺术的、女权主义的以及宗教团体的等几乎所有类型的公共领域都共处于同一时空。

2.弱势群体的崛起

在上述新近兴起的林林总总的公共领域中,以弱势群体的公共领域的崛起最为醒目。

在前信息时代,弱势群体的意见很难进入公共领域。这是由于:一方面,掌握在强势群体手中的报刊、广播、影视等媒体很少能反映出弱势群体的呼声。另一方面,这些传统的单向传媒总是使受众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加上它们所强调的意见具有公开性和广泛性,因而易被认知为社会上?quot;多数意见",而由这种认知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和不安全感又会引起人际传播中"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王恬,1997)。因而前信息时代的公共领域总是由强势群体主导的公共领域。

晚近的数位革命第一次降低了公共讨论的门槛,网络日益成为一种人人可入的媒介。弱势群体不但能面向全世界的观众发出自己的声音,而且可以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自己的公共领域。在信息时代,弱势群体终于可以在同意别人的时候完全不背叛自己。现在,在网际公共领域的推动之下,生态保护运动、反核运动以及女权主义运动等公益事业正在取得日益广泛的支持。当然,弱势群体的公共领域并不总是积极的力量。网络空间也给某些反社会、甚至反人类的群体提供了空前广阔的活动空间。但是正如迪尔凯姆所指出的:犯罪是一种规则现象,因为在任何社会中都不可能不存在犯罪行为;而且,犯罪对社会来说是必须的,它直接或间接的有助于社会进化(迪尔凯姆,1988)。所以,在信息时代,极端主义分子利用网络建立貌似公共领域的极端主义的"公共空间"并不可怕,因为他们的公开行为恰好可以增加社会的"免疫力";真正的危险在于:过分的社会控制反而有可能促使他们利用网络建立起更加隐蔽的秘密空间。

此外,网络在赋予弱势群体权力的同时并没有削弱强势群体的权力。因此,在网络空间,形形色色的弱势群体的公共领域与形形色色的强势群体的公共领域可以相互交流、合作,也可以彼此博弈。

由此可见,在信息时代,各种公共领域的讨论区内往往呈现一定的同质性;而在整个网络空间中,各种类型的公共领域之间则呈现出高度的异质性。所以,从总体上看,信息时代的公共领域呈现出空前多元的特点。

四、信息时代公共领域的功能沿革

"结构"没有消灭人,也没有消灭主体的活动。事实上,主体的本性就是构成一个功能作用的中心(让·皮亚杰,2000)。信息时代的公共领域是一种全民参与、网状论辩、空前多元新型结构。这是一次根本性的结构变迁。一方面,作为我们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领域,结构更新的公共领域必将具备全新的社会功能。另一方面,健全的社会都是社会的各子系统之间相对和谐的社会。在下文中笔者将从政治系统、经济系统和文化系统--人类社会的三大经典子系统出发,讨论信息时代公共领域的功能沿革。

(一)政治功能

自国家产生以来,"政治"或"行政"就开始对社会的经济、文化等其他子系统产生重大影响,因而大多数学者都把"政治的公共领域"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因此笔者将首先讨论其政治功能。

1.网际公共领域对民主的"反叛":以自主理想僭越民主理念

信息时代空前多元的公共领域具有全民参与的网状结构。"全民参与"使进入网际公共领域的议题前所未有的全面;而其网状的论辩结构则使网际公共领域中的议题更加自由和"随机";因而在信息时代公共领域的参与者们拥有了的前所未有的言论自由。因此托夫勒夫妇认为,生活在信息时代的公民可以借助网络就公共问题直接向政府发表意见或投票表决;因而信息时代将?quot;半直接民主"或"直接民主"代替工业时代的代议制"间接民主"(阿尔温·托夫勒;海蒂·托夫勒,1996)。但是,如果我们对"工具所具有的功能"与当前"工具所能发挥出的功能"加以区分,就会发现至少网际公共领域对实现"直接民主"或"半直接民主"的贡献是非常有限的。

首先,从宏观层面上看,民主本质上是多数人对少数人的统治,其制度依托是国家;而自由则是个人的自由,其实现的一个最重要的制度形式是市场。自由和民主无论在内在价值取向、还是在外在制度上都存在着矛盾(杨雪冬;王列,1998)。然而,以"平等"代替"统治"、因"消灭空间"而超越国界和?quot;全球市场"取代"区域经济"却恰恰是网际公共领域的根本特征。显然,网际公共领域在本质上就与同"国家"、"统治"相联系的"民主"相背离。

其次,从中观层面上看,许多网际公共领域更倾向于寻求自主而不是争取民主。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国家支持的跨国公司借助于信息科技不但赢得了日渐雄厚的经济实力,而且形成了一个新的、跨国的资产阶级,他们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总是不断地向国家(包括其母国和所在国)要求经济自主的权利;另一方面,曾经受到主流社会排挤的弱势群体也更倾向于借助于网际公共领域寻得自主。尽管强势的跨国资产阶级和弱势群体都属于少数派,但由于人们在网络中进行跨国的聚会相当容易,因而无论有无雄厚的经济实力,整合严密的少数派论坛都有可能取得全球性的影响;而这种国际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对少数群体的所在国产生影响,所以少数派在国内也有可能赢得一定的权力。这显然对民主制度一贯标榜?quot;多数同意"原则构成了挑战。

再次,从微观层次上看,网际公共领域的民主蹦芤彩欠浅S邢薜摹5谝唬缜八觯使擦煊蚰诓客氏殖龈叨韧驶奶卣鳎蚨叵到裘艿某稍蓖扌朊裰鞒绦蚨鼋鐾腹钦降南肮呋蚬嬖颍湍芑裰孪嗟庇行У墓娣缎Ч5诙"网民"往往是消极的"公民",他们大多对"民主"不感兴趣。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网民对虚拟世界的过分痴迷必然导致他们与现实世界相疏离:现在许多以"世界网民"自居的人已经淡忘了他们作为某国公民的义务和权利。可见,网际公共领域的繁荣反而有可能在客观上减少积极参与国内民主建设的公众数量,从而削弱了民主的合法性基础。

总之,在信息时代的公共领域中,自主理想似乎已经僭越了民主理念。但是,这种僭越是否恰恰说明:由于前信息时代所设计的民主原则仍存在缺陷,所以一有机会人们就迫不及待的要从中解脱出来?那么,信息时代的公共领域能否有助于建立更为完美的民主原则?我们拭目以待!2.网际公共领域对民主的"改良":作为自主结果的"越级"民主

信息时代的公共领域在新的民主原则尚未确立之前单纯吁求自主的行为似乎对当代的民主政治毫无贡献。但事实并非如此。在信息时代,公共领域将作为一种良性的社会纠错机制而存在。

公共信息范文篇5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局对拟公开网络公共信息的保密审查。

拟公开网络公共信息在公开前均应进行保密审查,未经保密审查的政府信息不得公开。

本制度所称保密审查,是指本局的政府信息公开机构对本机关拟公开的政府信息在公开前,对其内容是否属于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及公开后是否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进行审查,并就是否公开作出审查结论或者提出处理意见的行为。

第三条保密审查应当遵循“全面、及时、准确、规范”的原则,既要保障应当公开的政府信息能够顺利公开,又要确保不应公开的政府信息不被公开。

第四条保密审查工作分两种情况进行:

(一)各科室主动公开的公共信息,由相关科室确定并制作,经本科室负责人初审和分管领导复审,统一由信息中心校对上传。

(二)机关依申请公开的公共信息,按照“统一受理、分别办理”的原则,信息中心负责受理,根据工作职责分流到相关内设机构。相关科室负责办理,经科室负责人审核后,即可由信息中心直接答复;重要或敏感信息报分管领导同意后答复。

各科室在对主动公开或依申请公开的公共信息进行保密审查后,送缴一份由本科室负责人或分管领导签字纸质文档于信息中心,以做备案。

第五条信息中心积极协助并参与保密审查,并负责对本局网络公开信息的保密审查工作进行实时监控和检查。

第六条保密审查依据《保密法》及其实施办法、相关的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规定、国家有关规定以及信息载体上的国家秘密标志。

第七条查涉及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应依据行政机关与权利人的有关约定或者权利人的事先声明;认为需要,应征求权利人的意见。

第八条经审查,确定属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的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应当公开。

第九条经审查,确定属于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及其他公开后会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政府信息,依法不应公开。

但是,经权利人同意公开或者本局认为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可以依法公开。

第十条经审查,对是否可以公开不能确定的,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报省国土资源厅或者*市密局确定。在报审时,应具体指出不能确定是否可以公开的信息内容。

对是否属于国家秘密和属于何种密级不明确的信息,按《保密法》第十一条第二款和《保密法》实施办法第十一条的规定处理。

第十一条在保密审查过程中,对标有国家秘密标志且在保密期限内的政府信息,认为符合《保密法》第十五条规定的解密条件,可以提出解密意见,按法定程序解密后可以公开。

第十二条在保密审查过程中,对含有不应公开内容的政府信息,认为能够作区分处理的,应作区分处理,删除不应公开的内容后可以公开。

涉及国家秘密内容的区分处理,处理结果应交由本局保密领导小组办公室,提请上级领导小组审核确认。

第十三条保密审查必须有文字记载。文字记载应当载明下列内容:

(一)被审查信息的标题及文号或者内容摘要;

(二)保密审查认为不应公开的依据;

(三)保密审查的结论或者处理意见;

(四)保密审查承办人的签名、日期;

(五)所有参与政府信息公开审查人员的签名、日期;

(六)本局认为应当记载的其他内容。

保密审查文字记载自产生之日起,应当保存三年以上。

第十四条在公共信息形成的同时,根据《保密法》及其实施办法、相关的保密范围规定和《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确定其是否属于国家秘密;属于国家秘密的,同时确定其密级、保密期限,并按规定在其载体上标注国家秘密标志。

第十五条定期对本机关确定的国家秘密进行清理,对符合《保密法》第十五条规定的,应当及时按法定程序解密。

前款规定的清理工作,每年至少应进行一次。

公共信息范文篇6

关键词:微信公共平台;机关;物业管理;信息化建设

在城市管理中物业管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也是不可替代的一个行业,物业管理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而在信息化时代下,智慧物业的应用平台为物业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基础,有利于物业公司向业主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为物业管理工作提供可持续发展空间,以居民的健康、幸福生活作为其最终的发展目标[1]。而基于微信公共平台的物业管理主要是利用信息技术与科技手段来建设智慧物业管理平台,提高物业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加强物业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有利于实现智慧城市的总体发展目标。

一、微信公共平台简介

微信是2011年由腾讯公司所提出的一款社交软件,可以发送图片、文字、文档,语音等多种文本,是一种跨平台的实时通信工具,为人们的交流提供了便利。而微信公共平台则是由微信官方运营团队所推出的一种商业模式运营平台,为电商运营和发展提供了空间。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注册个人或企业微信公众号,与关注用户进行后台交流,提高传播平台影响力与知名度。当前微信公众平台主要具有定向推送、多媒体信息推送、多样化开发与智能回复等多种功能,根据功能花费可以将其分为企业号、订阅号和服务号等。其中企业号主要是针对政府、企业或组织等群体进行内部消息的推送和管理,从而协助企业或组织进行日常管理与运营[2]。订阅号则是面向媒体或个人的一种信息传播方式,以折叠的形式对微信端进行信息保存,每天可群发一条消息,对订阅者无限制,订阅号信息可以进行转发与分享,暂不支持高级接口权限。而服务号则主要是针对组织、政府或企业,在服务号使用中,消息可第一时间出现在消息列表首页,同一服务号每月推送消息不可超过4条,用户可以通过查找服务号或是扫码的方式关注,也可对服务号所推送的消息进行转发,支持高级接口。

二、物业管理向信息化方向发展的必然性

随着各个行业的发展,信息化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普及应用,提高了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在物业管理中未来也必然是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而物业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政策导向影响,物业管理的范围广,工作较为复杂,传统物业管理方式是通过人工管理,管理成本较高,与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不相适应。随着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物业管理工作也需要跟随时展的浪潮,将原有粗放式管理模式逐渐向集约化管理发展,对管理成本进行有效控制,降低管理难度,而这就要求管理结构更加紧密,科学,可以充分发挥物业公司凝聚力,使物业管理模式得以创新,对物业公司中的内部资源得到充分利用[3]。在电力公司机关事务中心对于网络消费要求较高,而随着智能化建设的不断完善,其信息服务网络的设施建设也更加完善,为此物业公司需要不断改进其服务化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水平,对机关事务中心的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在物业的信息化管理中需要与机关事务中心的基础配套建设相适应,开发具有多功能智能化的配套系统,改善用户的生活方式,如水电煤气表、安防、消防等自动控制、抄送设施、红外线等设施,均由物业公司配合进行安装与布置,并具备相应的人力管理与组织结构,采用信息化服务,将自身管理和智能化设施协调运作[4]。物业公司在信息化管理和智能配套系统运行中,可以有效提高电力公司资源利用效率,及时发现自身管理不足之处。

三、基于微信公共平台的机关物业信息化建设

1.物业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架构。物业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是对业主信息及物业公司管理信息相连接的系统,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物业入口进入系统,对于部分特殊情况可以将系统分为个人账号、公司账号等两种登录方式,个人账号具有权限限制,只能对权限内情况进行管理,而公司账号可以对与管辖内所有情况实施统一管理。在物业管理系统中包含有多个模块,如报表管理、物业快递管理、房产资料管理、短信管理、物业管理、满意度调查等等,本文重点对快递管理进行分析[5]。快递服务主要包括客户取件、来件登记、快递取件、寄件登记与快递统计等功能,通过摄像头、扫码枪等硬件设施来配合完成,服务人员对快递员快递进行收取,同时告知用户,或服务人员在对业主快递进行收取,最后进行集体基础,从而实现快递驿站功能,通过快递单上手机号对业主进行直接定位,并拍照保存[6]。当前在机关物业管理中已经应用了较多智能化配套系统,如红外线安防设施、三表远程抄送设施和消防自动控制设施等,使当前机关物业管理模式和组织机构发生转变,从而实现机关和各个现代化设施和谐运作,为此应加强对智能设施的配套建设与内部信息化服务,提升内部资源的使用效率。2.微信功能模块架构与实现。当业主在对物业公众号关注后即可实现双方的移动互通和联系。首先,由机关事务中心的物业管理部门负责申请公众号,功能为接受事件推送、接受普通消息、自定义功能菜单,发送消息,高级群发等。其中在自定义菜单界面,为提升业主对于物业公司的认可度与信任度,就需要对自定义菜单内容加以完善,其中主要涵盖公司介绍、服务中心和新闻中心等内容,包括企业及员工生产经营状况、最新咨询、在线客服等,使物业管理中心公众号内容更加丰富,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在企业间接中可以通过信息推送的方式向用户对企业的发展状况及发展历史进行介绍,适当披露企业内部组织管理结构,并选择性的向用户推送公司日常活动,加深用户对公司了解[7]。在增值服务中,出具物业公司提供的物资配送,其他服务等,通过微信转账的方式对相关业务进行处理,为用户提供便捷的服务。在线客服模块为用户与物业公司之间搭建交流的平台,提高了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在微信公共平台上具有服务器配置,可以对服务器所发送的请求进行处理,在获得校验后接入,用户在电击按钮后对所配置服务器进行响应,发送响应格式信息,服务器在后台对所包含文本信息及数据进行解析处理,并将所获得数据返回给服务器,在微信终端显示,完成按钮事件的响应;其次,利用微信公共服务号高级群发接口向业主进行群发消息,这一功能是主动推送消息,如向业主发送快递通知,配置服务器向微信服务器接口发送响应数据,在发送前需确认是否过期,如过期则需再次重新申请数据。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微信公众平台在各个行业及领域中已经得到普及应用,在机关物业管理和信息化建设中也应跟随时代的发展步伐,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搭建物业公司和用户之间沟通的桥梁,推动物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利用微信公共平台有助于拓展物业公司的业务范围,延长服务产业链,有助于提升业主对服务公司的信任度和认可度,充分发挥信息服务的作用,实现业主、物业与服务商之间的协作关系和目标,提升资源利用率,打造良好的物业公司品牌形象。

参考文献

[1]徐男男.浅谈国企自建小区物业的信息化建设[J].中国新通信,2017,19(1):162.

[2]立足本源拥抱变革——中土物业探索物业信息化管理之路[J].中国物业管理,2016,(8):126-127.

[3]砥砺前行,云破天开——记天力物业2015年信息化建设成果[J].中国物业管理,2016,(1):16-17

.[4]鑫苑物业信息化启动“E”模式超能量[J].城市开发,2015,(7):42-43.

[5]谢家瑾.谈IT系统对物业管理行业升级的影响——对长城物业信息化建设的调研与思考[J].中国物业管理,2012,(5):1.

[6]杨艳利,甘淇涌.信息化密码,破解市场竞争难题——记金隅物业信息化建设之路[J].中国物业管理,2012,(5):20-21.

公共信息范文篇7

关键词:危机管理;信息沟通;政府;公众;媒体

1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关于信息沟通不畅引起的问题越来越多,虽然我国的信息公开条例早已立法并且生效,它已明确规定了除“例外原则”的信息公开程序与范围,但是由于其单向性的缺点:忽视了民众在信息公开中的权利和作用。对输出信息有相关要求,但对公众信息输入一方则关注较少。美国著名的危机管理学家罗伯特•希斯指出:“在危机管理中,沟通是最重要的工具”。何为沟通,彼此互相通气才为沟通。信息沟通不顺畅,信息者与接受者之间地位和信息交换不对等是信息公开偏离预期结果的主要原因,也往往使得谣言四起、甚至盖过官方信息。

2公共危机管理信息沟通现状

2007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法例》正式颁布,并于2008年5月正式生效。从此,信息公开被纳入法律的范围,成为公民获取信息的有效保证,也促使公众对政府的信息公开程度及速度从原来的被动接受型变为主动需求型,而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都按照《条例》要求纷纷出台相应政策,例如:各级政府建立信息公开网,定期信息公开报告,提供公共信息查询服务等。但根据笔者查证,很多网站都形同虚设,新闻信息陈旧、更新不及时的现象严重,因此,各级政府在信息公开意识和信息传递效率上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从当下情况而言,虽然信息公开情况尚不能令所有公众满意,却也达到了信息公开的基本要求,但对遏制谣言似乎收效甚微。所以出现这番景象,政府作为信息主体难辞其咎,没有考虑其公开信息能被受众接受的程度和效果,但公众作为信息受众也并非毫无责任,比如选择相信政府信息公开,不随意散播谣言等。

3公共危机管理信息沟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存在的问题

3.1.1政府方面:沟通意识淡薄我国提倡民主执政已经很多年,但是由于政府自身的优势和当权者的思想的影响,往往是专断独行的。重大危机爆发时,对于拥有舆情监测的政府来说,往往能首先发现问题,但是由于沟通意识淡薄,他们忽视了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一方面是为了自身形象着想,另一方面担心过早公布会引起公众的恐慌,导致谣言四起,因此总是先捂住消息,解决完毕再进行通报,但是由于现阶段的新媒体发展迅速,消息不仅没捂住,往往扩散得更广泛。3.1.2媒体方面———监督与传播作用不到位在以往发生的公共危机事件中,往往会发生这种情况:网络传播等新兴媒体介入———传统媒体跟进———“主流”媒体最后进入。一方面,“主流媒体”在舆论监督中缺位,另一方面,随着新媒体的快度发展,往往能率先通过各种渠道获得消息,但是由于新媒体具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陷,往往会导致事件被恶意放大,甚至无中生有。在信息公开与传播的过程中,媒体的作用不可缺少,但是在实际中,很多媒体的传播作用都发生错位的情况。有的与政府“同声同气”,听政府的指令,有的报道重点发生了偏移,更多的是描写灾难中的人们的惨况。我国部分记者受“灾难不是新闻、救灾才是新闻”的观念影响,负面事件采取正面报道的方式,很少受灾群众的突出毁灭感、绝望感,而过于大面积报道积极抗灾救灾、集体互助等主题,注重表现英勇斗争的乐观主义和英雄主义气概。3.1.3公众方面———轻信谣言在当前的信息化社会里,危机一旦爆发,各种相关消息将会铺天盖地地扑向民众,对于不在事件中心的群众来说,他们需要获得信息,时时关注情况;而正处在事件中心的人,他们则需要不断获取信息,以保证自身的人生财产安全。若此时官方消息不能第一时间传达,那么在一定范围内的谣言将会占领重要地位,“三人成虎”,久而久之,谣言也会被认为是官方消息,并且会越传越广,直至无法控制。因此,民众特别是那些当事民众,更要有信息辨别的能力,以便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

3.2原因分析

3.2.1我国传统思想的禁锢我国自古以来受封建传统思想影响严重,天下的一切都是皇帝的,都是统治者的,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一人专制的威力一直存在。新中国成立后,受当时国内外环境的影响,我国采取的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民主的力量受到了限制。民众公众参与危机管理的权利被忽视是目前危机信息沟通不畅的最重要的主观因素。3.2.2媒体的“失语”与炒作一方面我国的媒体长期处于“失语”状态,在所谓的“官媒”为主体的传统媒体中,对于重大事件的报道,往往是能瞒则瞒,做好地方政府的咽喉工作,这种现象直至“非典”之后才逐渐被打破。而另一方面,由于新媒体的兴起,媒体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同行之间为抢新闻屡出奇招。在这种“点击率”“阅读量”利益的驱使下,很多媒体都存在着严重的“跟风思想”,某条信息后,往往会有多家媒体快速地、在不辨识的情况下盲目地进行转发和跟进报道。对于确实存在的事件,这种报道满足了公众的求知欲和知情权,但是对于多数不实消息,不仅损害了政府的形象,还需要政府花费人力财力进行澄清,甚至直接导致了危机事件,扩大了危机事件的严重性。3.2.3公众辨别能力低和信息闭塞一方面,目前,虽然我国的文化素质有了普遍的提高,但是公众的受教育程度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严重限制了公众在分析问题方面的能力。特别是在重大的公共危机面前,大多数人还是会“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认为了解的消息越多,才能够使自己及时应变,处于更安全的境地。因此,对于一些没有经过证实的虚假信息业照收不误。另一方面,政府部门的刻意隐瞒导致信息闭塞,而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任何信息也会被曝光。如此,就导致了谣言的恣意横行。

4公共危机管理中信息供应链的构建

信息沟通包括信息公开,政府应通过各种媒介对相关信息进行公开,同时还应积极发挥政府作为信息公开的平台作用,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在信息公开过程中尊重事实,确保公开信息的真实性与及时性,不恶意歪曲事实甚至篡改数据,而公众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需要予以理解,对于存疑问题应及时向政府提出质疑,以求解除疑惑,从而避免谣言的发生。这样的“信息———信息共享———信息接受———信息反馈”的模式,构成了信息沟通的供应链。4.1建立专门的信息管理机构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地方政府尚未建立专门的信息管理机构,公共危机发生后一般通过组建临时信息图1信息供应链的传递模式机构,用于接收上级指示和外部信息,再对信息予以公布,显然这样的信息沟通方式在沟通的专业性和及时性上大打折扣,难以较好地处理突发情况。因此,各地方政府应尽快建立完善的危机管理机构,承担其信息搜集和监测舆情之职,在危机发生后,能及时处理信息接收和任务,起到平息事件、消除公众疑惑的作用,避免以讹传讹现象的发生,也能提高政府公信力。4.2政府把握时机信息危机事件一旦发生,政府应在遵循《信息公开条例》“例外原则”的基础上,及时把信息公之于众,把握时机,争取发出第一手资料,使公众及时了解情况,在源头上阻止谣言的发生,目前这方面,网络媒体做得较好,如“人民网”“平安北京”“共青团中央”等。4.3媒体客观地进行传播目前来说,主流媒体的可信度仍然很高,因此,主流媒体应发挥自身的风向标作用,客观传播各种新闻信息,杜绝出现为追求利益而盲目追风的行为。另一方面,在以网络为主的新媒体来说,更应该把严格要求自身,及时对平台进行监管,删除不利的消息,谣言一旦产生便会迅速传播。4.4公众接收信息并消化在目前的信息化社会中,公众获得信息的渠道有很多,但是大是大非的辨别意识是必不可少的,对于一些未经官方证实的消息,首先要谨记自己的公民身份,以国家利益和形象为主,不大肆传播谣言。4.5政府及时答疑目前,政府的职责开始转换,应致力于为公众服务,而不是命令。对于人民群众的质疑,政府应拿出足够的诚意和耐心,不仅要时时关注舆情动态,更应该及时通过官方渠道信息,以堵住悠悠之口,使谣言扼杀在摇篮中。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稳定社会安定的目的。

作者:朱俊 单位: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陈世瑞.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沟通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147.

[2]王沪宁,竺乾威.行政学导论[M].上海:三联书店,1988:162.

公共信息范文篇8

论文摘要:造成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低效的原因很多,本文试图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造成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低效的原因,旨在为提高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效率提供建议与帮助。

论文关键词:公共信息资源低效经济学分析

1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与现状

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水平作为政府和公共组织发展水平的标志,伴随着信息化社会的纵深发展,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关于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国内学者看法不一。文献[1]认为“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围绕公共信息资源实施全面管理的一种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它以公共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信息政策法规为保障,信息素质的培养为关键。”文献[2]认为“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多元社会行为主体及其网络化组织结构,为了最大限度地促进信息资源的全社会共享和信息资源效用价值的实现,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综合运用各种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技术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在公共参与下实现对公共信息资源的多元管理。”由于公共信息不仅属于公共产品,拥有公共性,同时作为一种信息资源,又具有信息的特殊性和资源的稀缺性,因此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不仅属于公共管理的范畴,还属于信息管理的范畴。笔者认为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中,不仅要解决公共信息资源作为公共产品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效率以满足公共需要的问题,在管理过程中兼顾信息产品的特殊属性,掌握其传播与共享的内在规律也同样重要。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我国近些年来在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与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如公共信息资源的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公共信息资源共享标准的制定以及政府电子政务的推广等。然而伴随进步的同时,相关的问题也开始凸现,例如由于缺少信息保障、信息制度造成的公共信息获取困难;由于责权不明确,监督无力而导致掌握公共信息资源的公权部门失责;由于管理主体单一,市场化程度低,造成公共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低效及浪费等。这些现象不仅严重闲置、浪费了公共信息资源,还加剧了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贫富分化的社会矛盾,让社会公众对管理公共信息资源的公权部门产生了不满与置疑,同时也阻碍了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造成了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低效的局面。对于这些现象,国内学者多从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模式出发进行原因的探析。笔者认为造成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现状的原因虽然很多,但根本症结是由于其内在属性造成的内生矛盾,本文试图从经济学的理论出发,试图找出造成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低效的内生原因,旨在为提高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整体水平提供部分思路与建议。

2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低效的经济学分析

2.1基于委托——理论对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低效的分析

2.1.1“委托——”理论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解释,“委托——”理论,主要是指产权的所有者,通过选聘不是产权所有者的机构或者人员,在法律允许或授权的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在委托一关系中,有3个问题值得注意,一是委托者的授权不当可能造成经营损失;二是方的道德风险可能造成经营损失;三是委托链条越长,风险越大。

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委托——关系中,公众是公共信息资源的所有者,所以可被定义为委托方,依法享有对委托的权限、事项及方式的选择权和决定权。而拥有与掌握公共信息资源的政府行政部门、公共管理机构可看作是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方,通过法律、法规的授权,形成委托关系,依法享有委托权事项的执行权。

2.1.2委托——关系下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低效的倾向分析

(1)过度授权导致者不正确用权造成的低效

者权力的大小及行使方式主要来自于委托者的授权,而这种授权关系主要以现有的法律规定为依据。而目前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行政部门究竟有多大的权,如何行使这些权,对不当行使权该如何处理,国内现行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既不具体也不明确。在者拥有“无限”权力而监督却无法具体和到位的情况下,者极易不当用权。

(2)委托链过长,导致的低效

由于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主要由政府部门承担,而我国各行政管理级从上至下,复杂冗长。公共信息的层从初始委托人公众到达最终人政府所要经过的中间层多达五六个。层级增多,意味着信息的传输更易滞后、失真,过多的委托关系不仅可能造成人对委托人目标的执行扭曲与偏离,还会模糊每一层级委托人与人的责、权、利关系,导致激励弱化。此外,层次越多,信息流越长,使得监督成本不断增加,监督难度也不断加大。

(3)道德风险导致的低效

道德风险的发生常常是在者自身利益与委托者利益产生矛盾,者利用手中的决策权,增加自己福利,而不惜损害委托者的利益。在委托——关系中,委托人经常面临利益的诱惑与选择,在乏力的监督与高额的违规回报的对比中,者不正确行使委托权、以权谋私的可能性增大。如114台出卖优先报号权、高招办出卖高考查分权就是者发生了道德风险的典型案例。

(4)约束、激励及监督体制不健全引发的低效

一方面,在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由于对公共信息资源合理使用与监督的体系不健全,委托人对人的激励与约束基本是靠行政的“收放权”来进行的,激励手段的不明确,导致委托人对人的使用行为几乎没有任何约束。另一方面,由于委托者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利益关联不大,因此公众的监督欲望并不强烈。乏力的约束方式与监督机制;公众的分散性与淡漠意识;相关机构“同盟”事不关己的态度;媒体监督的缺乏效力(如很多不正确用权迫于媒体压力而停止,但者的行为并没有受到相应的处理,也无法保证此类行为不再发生),都使人增加了发生道德风险的可能,从而导致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中的低效。

2.2基于博弈论对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低效的倾向分析

2.2.1博弈论理论

(1)博弈论(gametheory)

博弈论又称对策论,它是研究决策主体在给定信息结构下如何决策以最大化自己的效用,以及不同决策主体之间决策的均衡。博弈论由3个基本要素组成:一是决策主体;二是给定的信息结构,又叫策略集;三是效用,是可以定义或量化的参与人的利益,又称偏好或支付函数。

(2)公共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博弈关系

从参与人的角度来看,公众与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者——政府公共管理部门构成博弈的参与人;从策略选择来看,可能的若干种选择,形成了博弈的策略集;从效用选择来看,溥弈各方都会选择自己效用最大化的策略进行博弈。值得一提的是,在公共信息领域,博弈效用的最大获益者基本都是强势参与者。

2.2.2典型案例分析

(1)松花江水污染事件

以2005年11月13日,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由于有关部门怀疑爆炸可能污染松花江部分江段,地处松花江下游的哈尔滨市为确保市民安全,市政府做出了停水决定,并于11月21日发出了《关于对市区市政供水管网设施全面检修临时停水的通告》。在吉石化爆炸事件发生后一个星期中,由于地方政府采取了消息封锁的办法,并隐瞒了停水的真相,造成了市民恐慌与猜测的心理。哈尔滨当地盛传将发生地震的谣言,短期内造成了市民储藏食物,离家外逃等人心惶惶的局面。

(2)案例的具体分析

从参与的双方来看,作为公共信息管理的主体的政府决策部门因拥有较多的博弈资源,如财政、信息等资源成为博弈中的强势方,而公众作为博弈的另一方,虽然人数众多,却处于无组织状态,由于没有平等的博弈地位与信息资源,很难提出能够保护和发展自己利益的措施和建议,是博弈的弱势方。

从策略选择看,强势政府选择封锁信息作为博弈策略是理性经济人追求个体效益最大化的最佳选择。对于应对突发应急事件,其途径有若干种,选择封锁信息,在于这一方案简单易行。对于政府而言,既不用为承担安抚公众不满情绪烦恼,又不用为损坏政府形象买单;而作为弱势方的公众,在信息不完全对称的被动情况下,反应只能是相信或猜测。

从效用选择看,博弈各方都会选择使自己效用最大化的策略进行博弈,强势政府选择既省事又有效的封锁信息的办法,不是平等博弈的结果,而是强势博弈方自主选择的结果。对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者的政府而言,短期来看这种选择是投入最小,效用最大的一种。而作为公众,由于没有策略的提出并进行充分博弈,只能选择相信虚假信息或半信半疑、私下猜测,任何一种选择,都会造成自己效用的减少。

2.2.3基于博弈论对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低效的倾向分析

如果仅仅认为上例中的哈尔滨市政府的行为与我国2003年非典初期部分地方政府采取消息封锁的办法只是一种偶然或个别现象的话,那么在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大环境下,政府或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部门采取类似的应对办法似乎是必然的。

(1)市场信息不完全

信息经济学理论认为,在信息不完全的市场上,信息分布足不均匀的。市场机制并不能保证相互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的利益主体披露其真实信息,因而,信息流动会受剥刮益阻碍。在一般情况下,信用双方如果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当掌握较多信息的人与掌握信息较少的委托人之问建立合同关系时,博弈的主要表现就是掌握信息较多的一方隐瞒信息。

(2)博弈主体不到位

任何一种管理活动都应该有一个统一的规范作为指导。这个统一的规范,既是管理部门日常工作的行为标准,也是检验其工作质量与有效性的基本依据。为了充分保护和体现博弈各方的要求和利益,规范的制定者应该是博弈双方以外的局外人。而我国,目前有权制定相关公共信息资源管理规范与法规的是各级政府,作为博弈的参与主体,身兼政策制定与行动执行的双重角色,以政府为代表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部门在制定规范时很难做到不偏不倚,完全自律。

(3)缺乏充分的博弈过程

制度经济学假定个体只有有限理性,每个个体都在他所依存的体制允许的有限范围内,实现自己的效用最大化。也就是说,不同个体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产生个体最优行为解的集合就是规则,规则的集合形成制度。而制度的形成是多方博弈的结果,因为只有多方博弈才能接近博弈的理想状态——即充分兼顾各方利益,同时促成博弈各方自觉自律行为,任何人若想通过违反制度来得到好处,必将从别的方面受到更大的惩罚,从而得不偿失。公共信息管理的制度也不例外,它也应该是一个多重的、多层次的各方博弈的结果。而现行我国的公共信息管理市场化进程缓慢,远无法达到多方博弈的状态,不充分的博弈过程,使得博弈中的强势方违约、失德行为在短时间内成为必然。

2.3基于公共选择理论对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低效的倾向分析

2.3.1公共选择理论

以詹姆斯.M.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理论认为,由于公共物品的生产是政府各级行政机关的职责,因此将各级行政机关统称为官僚,而这方面的理论被统称为官僚经济理论。同时,由于公共物品的生产和管理是政府各级行政机关的职责。政府是由人组成的,政府的行为规则是由人制定,因此也需要人去决策,而执行的人都不可避免地带有“经济人”特征。因此,没有理由认为政府总是集体利益的代表和反映。行政机关也是理性经济人,同样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同样也会犯错误。个人主义、经济人假设与交易政治学构成了公共选择理论的三大基石。

2.3.2基于公共选择理论对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低效的倾向分析

公共信息资源属于公共产品的范畴,因此我们也可以用公共选择的理论来解释公共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效率问题。一般而言,掌握公共信息资源的公共部门(我国一般是政府机构)为了纠正市场失灵、弥补市场缺陷,将履行公共信息产品提供者的职能,常常直接提供市场可能供给不足的公共信息资源,并履行市场秩序的维护者、外在效应消除者等角色,管制自然垄断、处理信息不对称等。但由于公共组织自身的官僚机构的特性,政府根本无法高效地提供公共信息资源,具体原因如下:

(1)垄断导致的低效

首先由于政府部门垄断着大部分的公共信息资源,做为官僚机构的政府,其垄断性质决定了其信息供给活动必然缺乏竞争。而竞争对于激励理性行为人的内在动力、提高效率都具有重要意义。政府的垄断性不仅使其失去了竞争所形成的外部压力,同时也失去了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率的内在动力。公共信息资源的政府垄断,导致了公共信息资源难以及时有效地被供给、利用与开发。

(2)政府公共行为导致的低效

政府公共行为导致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低效可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政府的公共行为趋向于资源浪费。官员花的是纳税人的钱,就像弗里德曼所说是“用他人的钱,为别人办事”。政府官员虽然对公共信息资源有支配、占有、使用权,却无所有权和剩余索取权,因而没有提高效率使得成本最小化的激励。同时,与市场中的企业家相比,由于政府官员行事时无成本压力,因此不计成本的政府行为频繁发生,以上两点都导致了政府公共行为的低效。

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激励动力而导致的低效。一般行政机构中,官员的劳动补偿与其劳动成果和效率联系不大,或者说联系不紧密,不仅因为政府官员的劳动成果和效率缺乏明确的衡量标准;还因为政府给予官员的报酬也并非根据其工作绩效,更大程度上依据的是职位的高低和制度上的硬性规定,而且规定一旦做出就很难改变。

于是,在这两个方面的共同作用下,激励机制难以建立,官员只有争取职位和权力的动力,而没有提高效率和改善工作质量的压力。政府公共行为低效的无法避免,使得同为公共管理范畴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趋于低效成为必然。

无论是用委托——理论、博弈论还是公共选择理论来分析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行为,都表明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无法避免的内生矛盾使得管理的低效似乎难以克服。针对以上的问题,笔者结合现实,认为以下几点建议对提高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效率会有所帮助。

3提高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效率的途径

3.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推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规范化

法律作为对行为责任的强制约束,在实际生活中起到必不可少的作用。尽管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主体为各级政府,但普遍存在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部门的信息寻租、政治创租的行为,都呼唤更有力的法律来保证公共信息资源能够更有效的利用。笔者以为,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立法应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①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②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③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具体程序;④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效果评价与效率评估;⑤行政机关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中的责任以及违反义务所应承担的相应后果等。

只有明确责任,建立对称的责任体系才能有效的限制权力的腐败与滋生,将公共信息资源作为公共产品内在不可避免的低效性降至最低。

3.2探索多元化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模式,提高供给效率

3.2.1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垄断

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领域,我国可以通过探索多元化的管理模式提高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效率。文献[10]指出“随着社会分工的专门化、公众信息意识的强化以及社会公共空间的不断扩展,社会结构也日趋复杂,组织分化程度不断提高,原来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以及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功能等为一身的庞大政府行政结构也面临分化,并在事实上形成了多样化的信息资源管理渠道,为各类社会组织参与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开辟了新的道路。”政府可以鼓励多种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形式如公公合作、公私合作、私人参与等多种形式,打破长期以来政府一家垄断的局面。竞争机制的引进必然会提高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效率。

3.2.2对公共信息资源进行分级分类,积极探索不同的管理模式

根据公共信息的类型,可以探索确立不同的管理方式。如涉及国家安全、军事、外交等方面的信息,完全由政府进行封闭式管理;而对不属于国家机密的并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信息,如政府法律、政策信息、公共灾害的防治信息,则可尝试由政府组织开发、利用,并免费提供给公众;而对于商业信息一能带来直接的经济价值并满足特定个体需要的信息,可以允许商业信息机构在公众信息的基础上开展增值服务,并收取一定费用,而政府可以完全退出此领域的管理,只作宏观调控。

3.3加强对公共信息资源的开发,提高公共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

加强公共信息资源的开发,不仅需要提高基础设施的配套能力(包括软硬件的开发),建立高效的信息公开、共享制度,注重对公共信息资源的协调管理与深度开发也同样重要。

3.3.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政府门户网站、报刊、电视等大众媒体,同时要加快各级图书馆、文化馆、资料馆的建设,为社会公众获取公共信息提供便利,推进政府信息公开进程。

3.3.2建立信息共享制度,加强部门信息共享

要加快建设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和信息安全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建立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支持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推动不同业务部门、不同行业系统之间以及中央与地方之问的信息共享。

3.3.3挖掘公共信息资源的内在价值,做好公共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

目前国内对公共信息资源的开发,大多还只限于对数据的简单统计、罗列和。而对于深层次的分析、预测却涉及很少。很多部门的公共信息,如进出口、旅游业、气象信息等,如果能对累积的资源进行深层次的加工与挖掘,不仅能为更多的企业和公众发挥指导作用,还能为其引进资金、开展国际贸易、更好的参与全球竞争提供机会。

3.4推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参与的公众化,完善社会监督机制

必须保障公众更广泛地参与到信息资源管理过程中。一方面,管理机构受公众的委托,对公共信息资源进行管理,而公众作为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委托人,无疑是最有权利对公共信息资源进行建议与监督的群体。另一方面,公共信息资源管理部门作为公众的委托人,承担着对信息管理效果的回应义务,在信息收集、信息管理、信息利用的过程中必须给予公众了解、参与的过程与机会。国外在保障信息收集的过程中对公众的参与权,都有相关的法律作为依据,如美国的《文书节减法》。该法规定:机关在申请进行信息收集时,还要同与信息收集有关的公众或受影响机关协商,征求其意见,以评估信息收集的必要性、负担、效用等。再例如对于信息公开方面,发达国家也都有诸如《阳光政府法》、《公共信息法》等作为公众合法的获得公共信息的保障。在我国,也应该效仿发达国家的做法,保障公众的知情权与广泛参与,才有可能真正的推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效率的提高。

4小结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领域里,政府做为“理性经济人”和“社会公益人”双重角色,在信息不对称、激励不明确、约束无效率的情况下,对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低效似乎不可避免。但公共信息管理部门如能从法律上加以限定,规范上加以约束,在管理上引入多元化,切实地保证公共信息的共享与利用的推进;另一方面,完善监督与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的公众关注与参与,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效率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杨秀丹,白献阳.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研究[J].图书馆论坛,2005,(12):212一213.

公共信息范文篇9

一、设置局限

全市公共场合、公共设备、建立工地,首要包罗城乡公共交通、市区路途交通、会议(会展)中间、旅行景区(点)、星级宾馆饭铺、社聚餐馆、商场(量贩)、火(汽)车站、飞机场、体育场馆(体育设备)、公厕、病院、加油(气)站、银行、黉舍、电力、电信、邮政、消防设备等。以上设备都必需依照国度规范要求设置公共信息标记。已设立的公共信息标记牌,若有严峻破损、歪曲、污渍、褪色等影响功用性和美观性的,应实时更新维护。

二、职责分工

各级当局有关本能机能部分担任本系统公共信息标记标牌的规划、设置和施行任务。详细责任划分如下:

(一)国道、省道交通标记,市内旅行景区(点)交通指向标记,汽车站、公共汽车站牌指向标记,由交通、公路部分担任。

(二)市内路途交通指向标记、路途交通标记标线、公共交通标记、在市区交通主次干道上设置的泊车场指向标记和各类场合消防设备的公共信息标记,由公安部分担任。

(三)路牌、街牌、门牌公共信息标记,由民政部分担任。

(四)公园、动物园、公厕等公共设备的内部公共信息标记和外部指向标记,由城管部分担任。

(五)藏书楼、影剧院、文娱场合及武侯祠、汉画馆、府衙等首要景点内部公共信息标记和外部指向标记,由文明广电新闻出书部分担任。

(六)星级宾馆饭铺内部公共信息标记和外部指向标记,由旅行部分担任。

(七)超市、商场(量贩)内部公共信息标记和外部指向标记,由工商行政治理部分担任。

(八)火车站、飞机场内部公共信息标记和外部指向标记,辨别由郑州铁路局车务段、南航基地担任。

(九)黉舍、活动健身、竞赛场馆(体育设备)内部公共信息标记和外部指向标记,由教育、体育部分担任。

(十)病院和相关医疗机构、社会(特征)餐馆、医圣祠内部公共信息标记和外部指向标记,由卫生部分担任。

(十一)加油站内部公共信息标记和外部指向标记,由中石化、中石油分公司及商务部分担任。

(十二)各贸易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内部公共信息标记和外部指向标记,由市当局金融办担任。

(十三)电力、电信、联通、挪动、邮政等效劳机构的内部公共信息标记和外部指向标记,由其行业主管部分担任。

(十四)污染物排放口(源)、固体废料堆放(填埋)场合的标记,由环保部分担任。

(十五)质监部分担任公共信息国度规范的宣传推行、技能征询培训任务,会同有关部分对公共信息规范的施行状况进行监视反省。

(十六)各行业主管部分担任本行业公共信息标记规范化设置的监视反省任务。机关事业单元和大型企业的办公场地公共信息标记由各单元自行按规则要求担任落实。

(十七)对城市根底设备项目和严重公共项目、新建体育场馆及宾馆,建立单元应将公共信息标记的设置列入工程项目设计。

(十八)各县市区要实在抓好当地公共信息标记的规划和设置任务。宛城、卧龙、高新三区要参照以上职责分工,在市当局的一致指导下,抓好本辖区内公共信息标记的设置治理和维护任务。

三、设置项目

(一)路途交通指向标记。应依据路途交通状况合理设立相关路途指向标记,在公共茅厕、加油站、商场(超市)、星级宾馆、社会(特征)餐馆、病院、泊车场等公共场合和公共设备之前的绿化带某人行道上应设置指向标记。首要国道、省道及市区骨干道上的旅行景区(点)路途交通指向标记也应标准设立。

(二)路途交通标记。应依据路途的实践需求设立相关的交通标记,包罗主标记、辅佐标记和交通标线。标记的设立可接纳单柱式、双柱式、悬臂式、门式和附着式,标记标线制造与设立应契合GB5768《路途交通标记和标线》。

(三)路牌、街牌、门牌。路牌、街牌可以采用单柱式、双柱式等方式,方式不须固定。其上应标注有:街名、街名的汉语拼音、偏向。门牌应标注有:街名、门商标、街名拼音。路牌、街牌、门牌制造与设立应契合GB17733《地名标记》。

(四)公共汽车站牌。可以采用单柱式、双柱式站牌等方式,方式不须固定。其上应标注有:本站站名(和本站站名拼音)、线路名、沿线各站称号及站号、车辆品种、行驶偏向、票制、票价及始发站、首末车发车工夫等信息。公交站牌的制造与设立应契合GB/T5845.3。

(五)旅行景点公共信息标记。其标记应设立包罗:公共汽车、泊车场、自行车停放处、偏向、进口、出口、楼梯、紧要出口、无妨碍设备、男(女)卫生间、饮用水、脚踏操作、废料箱、商场、医疗点、平安捍卫、票务效劳、问讯、掉物招领、德律风、答应抽烟、制止抽烟、制止通行、紧要呼救、灭火器、餐饮、中餐、集团招待、摄影冲印、商务中间、订餐、歌厅、舞厅、桑拿浴、按摩、游水、乒乓球、台球、保龄球、高尔夫球、健身、垂钓、荡舟、射击、骑马标记等。动物园公共信息标记还应包罗:制止投打、制止伸出窗外、制止跨越护栏、制止入内、制止辱弄、制止喂食、留神落水、留神动物伤人、必需加锁、必需穿任务服、留意消毒、必需集体操作等。

(六)星级宾馆饭铺公共信息标记。其标记设立应包罗:指向标记;泊车场、自行车停放处、偏向、进口、出口、楼梯、主动扶梯、电梯、无妨碍设备、紧要出口、男(女)卫生间、饮用水、脚踏操作、废料箱、商场、宾馆、会议室、片子院、剧院、医疗点、平安捍卫、票务效劳、手续处理(招待)、钱币兑换、结账、邮政、邮箱、问讯、掉物招领、德律风、答应抽烟、制止抽烟、制止通行、紧要呼救、灭火器、餐饮、中餐、快餐、酒吧、咖啡、剃头美容、书报、花草、体育场、高朋、恬静、集团招待、摄影冲印、商务中间、订餐、歌厅、舞厅、桑拿浴、按摩、洗衣、熨衣、电子游戏、、游水、乒乓球、台球、保龄球、高尔夫球、壁球、健身等。

(七)商场、量贩公共信息标记。其标记设立应包罗:指向标记;出租车、公共汽车、泊车场、自行车停放处、偏向、出口、进口、紧要出口、楼梯、主动扶梯、电梯、男(女)卫生间、男更衣、女更衣、饮用水、废料箱、平安捍卫、问讯、钱币兑换、结账、掉物认领、行李存放、邮箱、德律风、快餐、花草、书报、制止抽烟或答应抽烟、制止经过、紧要呼救、灭火器等。

(八)火(汽)车站、飞机场公共信息标记。其标记设立应包罗:泊车场、自行车停放处、出租车、公共汽车、偏向、进口、出口、紧要出口、楼梯、男(女)卫生间、饮用水、废料箱、商场、医疗点、等待室、平安捍卫、票务效劳、手续处理(招待)、问讯处、掉物招领、行李存放、行李手推车、邮箱、德律风、餐饮、快餐、中餐、酒吧、咖啡、书报、制止抽烟、制止通行、紧要呼救、灭火器、集团招待、母婴等待室、行李托运、非饮用水、温度调理、音量调理、电灯开关、盥洗间、脚踏操作等。

(九)体育场合(体育设备)公共信息标记。其标记设立应包罗:泊车场、自行车停放处、偏向、出口、进口、紧要出口、票务效劳、男(女)卫生间、男更衣、女更衣、饮用水、非饮用水、楼梯、问讯、掉物招领、淋浴、商场、平安捍卫、结账、行李存放、德律风、体育场、集团招待、电子游戏、、舞厅、游水、乒乓球、台球、保龄球、高尔夫球、壁球、网球、健身、射击等。

(十)书店、藏书楼、片子院、剧院、文娱场合等公共信息标记。设立包罗:出租车、泊车场、自行车停放处、偏向、男(女)卫生间、恬静、制止通行、楼梯、票务效劳、商场、医疗点、进口、出口、紧要出口、问讯、掉物招领、德律风、制止抽烟、紧要呼救、灭火器等。

(十一)公共茅厕公共信息标记。其标记设立应包罗:指向标记;偏向、男(女)卫生间、答应抽烟或制止抽烟、行李存放、废料箱、非饮用水等。

(十二)病院公共信息标记。其标记设立应包罗:指向标记;出租车、公共汽车、泊车场、自行车停放处、偏向、出口、进口、紧要出口、楼梯、主动扶梯、电梯、男(女)卫生间、饮用水、废料箱、平安捍卫、问讯、结账、德律风、书报、恬静、制止抽烟、制止经过、紧要呼救、灭火器等。

(十三)加油站公共信息标记。其标记设立应包罗:指向标记;偏向、出口、进口、男(女)卫生间、制止抽烟、废料箱、饮用水、灭火器等。

(十四)黉舍公共信息标记。其标记设立应包罗:泊车场、自行车停放处、偏向、紧要出口、楼梯、上楼楼梯、下楼楼梯、男(女)卫生间、饮用水、废料箱、会议室、医疗点、平安捍卫、德律风、花草、体育场、恬静、制止抽烟、灭火器等。

(十五)银行、保险及其他金融机构公共信息标记。其标记应包罗:偏向、出口、进口、钱币兑换、制止抽烟、废料箱、饮用水、灭火器等。

四、设置重点和要求

(一)设置重点:一是外部提醒导向性标记;二是承办农运会的体育场馆和体育设备;三是便利外来旅客“吃住行游购娱”的城乡公共交通、市区路途交通、火(汽)车站、飞机场、旅行景区、星级宾馆饭铺、社会(特征)餐馆、商场(量贩)、公共茅厕、病院、加油站、泊车场等指向标记。指向标记的首要效果是在公共场合或公共区域内提醒、指引分歧功用的公共场合和效劳设备的地点地位,使需求分歧效劳的人们便利快捷地寻找到功用效劳处。

(二)设置要求:依照国度有关规范要求,外部提醒导向性标记宜采用通俗不锈钢或反光铝制双面板,规格为1m×0.6m;标记牌设置应采用钢质立柱式,装置后地上上净高不低于4米、地下埋入1米,包管平安结实;设置在市区交通主次干道上的公共茅厕、病院、加油站、星级宾馆饭铺、社会(特征)餐馆、商场(量贩)、泊车场之前的绿化带某人行道上;全市外部提醒导向性标识必需依照国度规范要求制造和装置,以到达资料、尺寸、颜色、夜光功能、设置方法和装置高度“六一致”,契合GB/T10001.1等规范的规则。因路途整修、绿化带革新形成指向标记拆移的,施工完毕后由施工单元担任恢复设立。

五、任务步调

2010年10月27日至2011年5月31日,集中7个月工夫,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布置摆设阶段(10月27日———11月20日)。由市当局办公室牵头,召开各责任单元担任人会议,展开发动摆设,明白各责任单元任务义务和目的进度,提上班作要求。增强宣传,发放常用公共信息标记宣传材料,展开公共标识有关司法律例和相关规范的宣传培训,使大众和各责任单元调查施行公共信息标记规范化设置任务的目标、意义和主要性。

(二)具体排查阶段(11月21日———12月20日)。各责任单元依照分工对所辖区域和所属行业的公共信息标记能否契合规范,设置能否精确、标准、合理等,组织展开专项反省,找犯错标、漏标、陈腐、损毁及不契合规范要求的标记,仔细排查梳理,具体把握状况。在此根底上,制订实在可行的方案,提出往后任务的重点偏向,依据任务方案抓好完美整改。各责任单元将制订的设置方案、设置标记牌的数目及详细地位于12月10日前报质监部分,汇总后集中报城管部分审批。相关规范可上岸市质监局网站(网址:《公共信息图形标记效劳平台》查询。

(三)标准设置阶段(12月21日———2011年4月30日)。各责任单元对本单元管辖局限内公共信息标记的设置状况进行自查自纠,催促公共信息标记设置单元根据有关规范,对错误的公共信息标记进行整改、标准,对污损、破坏的公共信息标记实时修复,对应设置公共信息标记而未设置的实时增补到位。

(四)反省验收阶段(2011年5月1日———5月31日)。各责任单元于2011年4月20日前将本部分的公共信息标记规范化设置任务完成状况以书面方式报市质监局。市质监局会同市“六创一迎”批示部办公室、市当局督查室对标记设置状况进行反省验收,对不标准的公共信息标记提出整改定见。市首要新闻媒体对标准公共信息标识相关运动进行跟踪报道和言论监视,实时传递专项反省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对过期整改不力的区域和单元予以曝光,并追查相关指导及责任人的责任。市质监局对全市公共信息标记规范化设置任务状况进行总结,报送市当局。

六、保证办法

(一)深化宣传,进步看法。充沛发扬媒体、行业主管部分的效果,深化宣传公共信息标记规范化任务的主要性和需要性,以点带面,典型引路,普遍发起、准确指导大众参加,构成优越的社会气氛。还,加大相关规范的宣传贯彻培训力度,进步公共信息标记设置单元把握规范的才能,严厉贯彻施行规范。

公共信息范文篇10

[关键词]信息;信息不对称;信息成本;成本

Abstract:Thispaperprobesthefollowingquestion:whatchallengeswillthecomingofinformationsocietybringtopublicorganizations?Howthesepublicorganizationsshouldrespond?Theauthorsholdthatwiththecomingofinformationsociety,thedistributionofheterogeneityofinformationwillincrease,which,inturn,willincreaseinformationcostandagentcostwhenpublicorganizationsaremakingdecisions.Therefore,publicorganizationsshouldrespondtothechallengesfromtechnology,institutionandculturedimensions.

Keywords:information;informationasymmetry;informationcost;agentcost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信息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变得日益重要,已成为个人、组织,乃至一个国家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已经并将继续对人类社会发生广泛而重要的影响。对此,各方面的学者均对此进行了研究。未来学家和社会学者主要研究信息社会的到来对人类包括生活和生产在内的个人方面的总体影响。[1]经济学者在宏观上主要研究信息经济产业的问题,在微观上主要研究信息不对称对经济行为的影响。[2]政治与行政学者也对此进行了研究。其主要视角一是研究信息社会对公共行政的影响如对行政职能、行政组织结构、行政决策、行政信息公开、行政监督、政府绩效评估等的广泛影响,[3]二是研究网络对政治的影响,[4]三是集中研究电子政务对政府的影响。[5]以上研究或多或少涉及到了信息社会对公共组织的影响。但是,上述研究只是探讨了信息社会对公共组织的影响的外在表现,而对信息社会影响公共组织发展的内在机理并没有进行深刻的剖析,这将导致我们对未来公共组织的变化趋势缺乏一个理性而准确的把握。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分析信息社会影响公共组织发展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探讨在信息社会的背景下,公共组织将面临什么样的挑战?而公共组织又将怎样应对这些挑战。

一、信息社会中信息与公共组织的特性

信息社会对公共组织的挑战主要来自于信息特性的改变,而这又与公共组织的特性紧密相关。

(一)信息社会中信息的特性

1.分布性广泛。信息的分布性是指信息为不同的信息主体所拥有,即“我们必须使用的背景知识从来不是以集中或整合的形式存在,而是以不完全的,经常是相互矛盾的知识片断,分散地为分开的个人所占有。”分布性主要导源于社会分工。可以说,人类所取得的巨大的进步,都是与分工的发展分不开的。“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6](5)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发达,“渐渐地成为了社会秩序最重要的基础”。[7](4)公共组织的运行也需要分工,“根据纯粹的技术因素,把任务分配给经过专业训练、在永恒的实践中继续增加其经验的专职人员,在行政中实现劳动分工原则。”[8](350)在信息社会中,社会分工高度发达,每个人都从事不同的工作,每个人也就拥有不同的信息,从而导致分布性增强。

2.异质性增强。信息的异质性是指信息的性质是不一样的。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不同信息之间的异质性越来越强,信息与信息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所拥有的知识,相对于别人而言,都是“特定时间和地点环境下的知识。”诚如哈耶克所言,这种知识对于决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考虑这个因素,实际上每个人都比其他人具有某些优势,因为他具有独特的信息。这种信息的有用之处仅仅体现在,依赖于该信息的决策将由他做出,还是由他的活跃的合作者做出。”[9](30)哈耶克的知识观与西蒙(HerbertA.Simon)的有限理性理论异曲同工。西蒙认为,在知识具有分布性的情况下,每个人的知识尤其是专门信息都是极其有限的。其深层次含义是,知识具有异质性,由此每个人的信息处理能力也是不一样的。由于信息异质性的增强,将导致信息的可传递性减弱,在传递过程中会发生信息内容的改变、模糊或丧失。

(二)信息社会中公共组织的特性

从运行的意义上讲,公共组织就是收集、处理、传递、储存信息的场所。马克斯·韦伯(MaxWeber)在提出官僚制时,就特别重视知识在公共组织中的作用。①在公共组织中,“选举候选人基于技术资格。在最理性的情况下,检验标准是保证了技术培训的测试或文凭证明,或二者兼要。”也就是说,“官僚制的行政管理意味着通过知识进行统治,它的合理性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10](214)因此,从信息的观点看,尤其是在信息社会的条件下,公共组织的实质就是构建信息流,收集、处理、传递和储存信息。

公共组织运行的主要功能是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而获得高质量决策的前提是决策权与信息的合理结合,这在现代组织中特别重要。西蒙等人认为,决策贯彻管理的全过程,是管理的核心和基础。而在“后工业社会”的当今世界里,主要问题不是如何有效地组织生产,而是如何进行决策,也就是如何进行信息处理。这就涉及到信息与决策权的结合,也就是信息和权力的转移。而最优的组织结构能够在既定的环境与信息成本条件下有效地配置决策权,从而形成一定的信息流结构。[11](72)

二、信息社会对公共组织的挑战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有两种基本方式完成信息和决策权的结合。一种是把相关信息传递给那些拥有决策权的人;另一种是把决策权配置给拥有相关信息的人。因此,在进行组织设计时,人们会面临三种基本的选择。第一,领导在缺少相关信息的情况下做出所有的主要决策。在这种情况下,问题是有限的,因而详细的对人的控制系统并非十分紧要。但这样将导致领导的决策很可能出现失误。第二,决策者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信息,以便做出更优的决策。这一选择可以提高决策的质量。但是,收集和处理相关信息会耗费大量的资源和时间。第三,领导将决策权力授权给掌握具体信息的下属。然而,下放权力将引起问题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一套严密的控制系统。在信息和决策权结合过程中涉及的信息成本和成本是公共组织内部配置决策权和构建信息流的依据。也就是说,组织的结构是由信息成本和成本决定的。[12](55)

(一)信息成本加大

公共组织的活动建立在信息的基础上,这就涉及信息成本。信息成本包括了收集成本、交流成本、用于决策的使用成本、储存成本以及恢复成本等等。[13](72)信息成本是信息与决策权采取哪种结合方式的重要决定因素。公共组织的演化与信息成本息息相关,随着信息成本的变化进行调整。在某种意义上说,信息成本的变化是组织机构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信息分布性和异质性增强的情况下,决策者如果坚持由自己搜集、处理信息作出决策,信息成本必将增加。

(二)成本加大

在决策行为中,由利益冲突所导致的成本,通常称为“成本”。“成本”是组织所有权结构的决定因素。[14](305-360)成本的根源在于管理人员不是公共组织的完全所有者。一方面,当管理者对工作尽了努力时,他可能承担全部成本而只得到收益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当他消费额外收益时,他得到全部好处但只承担一小部分成本。结果,管理者对积极工作不感兴趣,而是热衷于追求额外消费。于是,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即为“成本”,[15](47)即所谓的“外部问题”。在公共组织中,由于公共组织在本质上是组织,所有权几乎可以忽略,成本问题就成为必须花大力气才能解决的问题。而随着信息异质性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决策者将选择转移决策权,而不是自己搜集信息作出决策,这就将导致成本增大。

三、公共组织应对信息社会挑战的途径

综合起来,公共组织可以通过三个途径应对信息不对称:技术性途径、制度性途径以及文化性途径。技术性途径主要解决信息成本问题,制度性途径主要解决成本问题,而文化性途径则通过意识形态解决制度所不能解决的问题。(一)技术途径:降低信息成本

公共组织应对信息不对称的技术性途径有三种,一是减少信息量,二是降低信息转移的成本;三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首先,要想降低处理信息的成本,最通常的方法就是减少信息量。而对于公共组织而言,就是减少自身的职能,将更多的事务交由社会或企业处理。其次,降低信息转移成本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对公共组织的影响主要是电子政府的出现,电子政府决策之前的调查研究、发现问题以及确定问题的症结所在等都可以通过网络轻松地进行,这有利于公共组织决策科学化。最后,信息处理能力“取决于观察单元的信息加工能力、信息加工技术以及信息加工活动的努力水平”。[16](99)其中的信息加工能力与公共组织的吸收能力和转化能力有关。[17](89)“吸收能力”指已有的相关知识赋予公共组织认识新信息的价值以及将其吸收、转化的能力。因此,吸收能力是现有知识结构(已有知识存量)的一个函数。吸收能力讨论的是信息跨越空间的转移,而转化能力则是指信息跨越时间的转移。影响转化的因素包括信息的默会性程度、复杂程度以及系统程度等。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对于公共组织的要求,就是要构建学习型组织。

(二)制度性途径:公共组织的委托关系

委托理论的主题是研究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具有理性经济人特征的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即怎样提供一个激励合同,以使人透露出有利于委托人的信息,从而降低成本。现在看来,重复博弈一般会减少信息不对称,而重复博弈的结果往往以制度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减少信息不对称。公共组织是一个典型的组织,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制度设计来克服信息不对称。从信息的角度看,新制度经济学所强调的制度,其基础功能就是有效的传递信息,尤其是关于产权的信息。[18](23)通过有效地传递信息,“制度可以降低社会交换的信息成本——这是较为狭窄地专注于经济过程的制度经济学家所称的‘交易成本’。”[19](188-189)这样,通过判断环境的多变性以及信息成本的大小,就可以设计出有效的制度。最优的制度是能够在既定的环境与信息成本条件下,有效地配置决策权,从而形成一定的信息流结构的制度。

在这样的视角下,制度变迁就与信息成本密切相关,随着信息成本的变化而进行。甚至有的学者认为,信息成本的变化是制度变迁的根本原因。[20](72)制度变迁的含义就是新的制度能够更好地传递信息,更准确地传递正确的信息,减少公共组织中的信息不对称,从而降低社会交易成本和监督成本。“一个更好的制度就是一个能够优化处理信息的制度;一个制度的变迁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建立优化处理信息制度的过程。也就是说,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对制度变迁的启发就在于,要从如何使不完全信息变得更加完全的角度来考察制度变迁的内在动机。”[21](53)因此,通过制度变迁,可以降低决策时的信息成本。

(三)文化性途径:意识形态的功用

由于信息不对称在公共组织中的广泛存在,委托人既无法为其人制定出巨细倍致的、严格意义上的羁束性行为规范,也无法制定出一套严密的、高灵敏度的奖惩制,应对信息不对称的制度性途径有时会失败。这时,就需要通过文化性途径应对信息不对称。从本质上说,意识形态是一种行为方式,这种方式通过提供给人们一种世界观而使行为决策更为经济。本文主要探讨与克服搭便车、偷懒相联系的虔诚和降低信息转移成本的团队精神。

按照古典经济学关于人的行为假设,人都是理性经济人,在行动时严格按照成本收益原则行事,追求自身效益的最大化。这种自身效益既包括物质方面的,也包括精神方面的。在林毅夫看来,这种精神主要是虔诚。当一个革命者为其事业牺牲生命时,他就是在消费虔诚,从而获得某种满足。[22](66)当一个人消费虔诚时,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是通过利他实现的。“自利这一人的生物本性像一根带子束缚着人的行为,使人的行为不可能完全摆脱他的束缚而达到利他主义的完美境界。但这根带子很长,因而使人的社会本性有很大的活动余地,在最终要服从生物学法则的基础上,‘反抗自利的复制基因的暴政’,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利他主义的真正人化。”[23](257)因此,当一个人消费虔诚时,他可能更少地选择搭便车和偷懒。

前面提到,公共组织里存在广泛的社会分工。因此,组织的基本职能就是在成员之间、部门之间进行协调。在信息社会里,这种协调显得更加重要。在社会分工高度发达的前提下,每个人的信息和技能都变得非常有限。要完成一件任务,需要团队成员精诚合作,在彼此之间进行信息转移。如果没有合作精神,团队成员之间的知识转移成本将大大增加,专门知识所具有的价值也就体现不出来。如果具有合作精神,则会降低团队成员之间的知识转移成本,从而使该组织在激烈的竞争中具有比较优势。这就是当今社会强调合作和团队精神的本质所在。团队精神与组织成员之间的信任关系密切。一方面,由于彼此之间相互信任,组织成员就会愿意进行信息交流。另一方面,信任对于信息发送者的可靠性有重大影响。信息接收者之所以愿意接受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出于对传送者的信任。

四、结语:信息不对称与当代行政改革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