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理念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6 04:53:05

公共理念

公共理念范文篇1

关键词:公共交通;公共理念;全体公众;吸引力

Abstract:WiththerapidincreaseinthenumberofprivatecarsinChina,trafficjaminthecityhasbecomemoreandmoreserious.Therefore,itisagreedthatthepublictrafficdevelopmentshouldbegivenpriority.However,previousdiscussionhasbeenfocusedonhowtolowerthecitizens’travelexpenses,ignoringthefactthatpriorityofpublictrafficisnotthepriorityofwageearnersorlowincomegroup.Toarousethepublic’sconcerninthe“publicperception”andmadepublictrafficthechoiceofeveryone,measuresmustbetaken,basedonthepublicperception,todevelopthepresentpublictrafficinChina.

Keywords:publictraffic;publicperception;public;attraction

当前城市交通发展的状况,可以概括地分为以小汽车为主导和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两种典型的交通发展模式。以小汽车为导向的交通需要更多的土地用于道路和停车,这种交通方式鼓励低密度的城市扩张,即所谓的“蔓延”方式,它增加了人均土地开发量,同时还带来了各种成本开支,包括建设公路设施而增加的经济成本、因道路土地增加导致绿色空间减少而引起的环境和美学成本、因低密度开发而提高的人均市政和公用设施成本。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及城市空间扩展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的同时,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时期”。居民人均收入大幅提高,导致近年来城市机动车数量快速增加并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作为城市人口密集的发展中国家,积极发展公共交通是解决土地资源匮乏、道路面积率相对较低、城市交通污染严重等一系列城市交通问题的最佳选择。于是,各城市试图大力发展公交,推崇公交优先政策,但效果不尽如人意。公共交通的吸引力不强,最主要的症结之一在于忽视了公共交通最重要的理念——服务全体公众。多年以来,改善公共交通条件的探讨比较注重于如何降低居民出行经济成本,以增加公共交通的吸引力。过于强调出行成本往往导致公共交通乘坐的舒适性下降,从而逐渐成为工薪阶层和低收入人群不得已的选择。因此,有必要增强公交出行的舒适性和便捷性,“以人文本”、以全体公众为本,为所有人服务,而绝不仅仅针对普通百姓或者低收入者;有必要全方位建设更具吸引力的公共交通系统,使公共交通具备真正的公共理念。

一、我国公共交通的现状分析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截至2005年底,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4329万辆,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达2365万辆[1],比2000年的1608万辆增长了1.6倍。总体而言,受经济增长推动,随着城镇居民家庭收入的逐步提高,我国机动化将很快由导入期(指标为20辆/千人)步入普及期(指标为200辆/千人,相当于新加坡现有水平,美国1915年为20辆/千人,普及时间仅为14年)。这种趋势的合力影响是巨大的,二战后美国经历的“小汽车导向”的土地增长模式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引起了今人深刻的反思,前车之鉴应当引起我国足够的重视。

由于我国城市空间资源有限,不可能无限持续扩展以满足潜在的小汽车交通需求,城市生活本身对交通便利的要求必将受到交通拥挤的空间制约。因此,要保持和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并避免产生环境和社会等方面的副作用,正确的方法是鼓励人们尽量采用较少占用空间资源的运输方式,保障公共交通出行的主体地位。

所谓公共交通占主体,其承担的出行比例至少在40%以上,这时的城市道路利用率最高,污染最少。而我国大城市目前公交承担的客流比重一般在10%~20%,现实与需要差距甚远,而且主要是服务于中低收入家庭的交通出行,缺乏高效性、便捷性、舒适性,是人们由于经济条件等原因对城市出行的一种迫不得已的选择。对部分城市居民出行情况的调查表明,公交吸引力不大的原因主要是不方便、不准时、不舒适,其比例达到90%以上,而票价等原因只占5%。80年代中期开始,大城市的公共汽车交通相继萎缩,从运营效率到经营管理,从服务水平到经济效益都出现了全面的衰退。1978~1995年的17年间,全国公交车辆和线路长度分别增长了2.5倍和2.8倍,公交车辆达到0.62辆/千人,但公交车辆的运营速度由12~14km/h下降到5~10km/h,新增的运力被运输效率下降所抵消。90年代初,公共汽车在居民出行交通结构中,多数大城市从原来30%下降到10%以下[2],其原因是“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方针没有真正落实到实处,公交普遍存在非人性化、换乘不便、出行时间长、覆盖面窄等问题。公共汽车在整个城市交通客运量中的比重越来越小。可见,提高公交吸引力就是要提高公共交通的方便性、准时性和舒适性,即运行方面的高技术标准以及高质量的服务水平,高质量的乘车环境,高水准的乘客素质等。

二、国外公共交通的经验借鉴

近几十年来各国在应对城市交通问题时采取的公共交通对策成为发展城市交通的有效途径,不少国家出台了专门的城市公共交通法规。在欧美,大城市都建有完善的公共交通设施,形成了以轨道交通为主、多种交通方式相互补充的公共交通系统,各种方式分工明确、联结紧密、换乘方便,构成了高效率的网络体系。日本的国土资源状况决定了其人口的高度城市化,其城市人口的密集程度居世界前列,但是发达的日本公共交通成功、高效地解决了交通问题。公共交通以其方便、便捷的特点成为国外许多城市交通的有生力量。其中巴西的库里蒂巴市就是一个成功利用公交系统的典范[3]。

库里蒂巴市是巴西巴拉那州州府,被誉为全世界公共汽车快速交通技术应用最成功的城市。库市地处巴拉那高原,市区面积为432km2,人口160万。1980年,库市一体化公交网正式启用。库市的公交网包括快速线、直达线、小区间联线和输送线(把各小站的乘客集中输送到网内)以及枢纽站。为区别各种车辆的不同功能,分别涂以不同颜色,并以不同的运载能力和速度运行。在公交网内,乘客可使用其他线路而不需要再次或多次购票。别具特色的管道式车站上下客体系是库市的标志,管道车站入口处建有残疾人车专用升降梯,汽车进站后,液压机将车站与汽车的连接平台板升起来,使得上下车更加快捷和安全,城市公共汽车停车时间大大缩短。与运行在一般城市街道上的公共汽车相比,快速城市公共汽车每小时运送乘客量要多2倍,而且这样的公共交通系统比城市有轨电车和城市地下铁道交通系统的建设便宜得多,不利影响也小得多。

日本东京是约有1200万人口的国际大都市,面积比北京小得多,只有北京的1/8,汽车拥有量约550万辆,每100人中拥有汽车54辆,但每10个有车的人里只有1个人乘小汽车上下班。为缓解交通超负荷现象,多年来东京都和日本其他地区一直以大力发展轨道公共交通为突破口。由“电车”和地铁组成的星罗棋布的电气化轨道交通网由于载客量大,方便快捷,目前已成为东京人最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

日本城市内的所谓的“电车”,实际上就是电气化铁路,可以理解为露天行驶的地铁,但显然比地铁建设投资少。东京都内“电车”和地铁吸引乘客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列车严格按照时间表运行,乘客能非常准确地知道自己从出发地到目的地所需时间。而且列车还分为普通列车、急行列车和特急列车。普通列车每站都停,急行列车在较大的车站停车,特急列车只在大站停车。乘客完全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

与此同时,东京都还努力简化各种轨道公交线路之间以及它们与其他路面公交服务之间的乘换程序。在巨大的“电车”站或地铁站内,一般是每隔不到50米就有乘坐各条路线的指示标牌,每条线路由不同颜色标识,让换乘乘客一目了然,而且大部分路线之间都是互通的,换乘起来十分方便。车站出口,就设有公共汽车站和出租汽车站,整个公交系统连成了一张处处为乘客着想的服务网。

为了吸引乘客,东京都内的公交列车内也为乘客提供了一流的服务:冬天,列车的座椅会自动加温。夏天,列车车厢内不仅设有空调,窗户上还都挂有百叶窗帘,为乘客遮日去暑。此外,由于“电车”和地铁都是电力驱动的,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帮助都市改善了大气环境。三、构建服务公众的公共交通

以服务全体公众为本的公共交通系统建设涉及公共交通运输工具和设施、公共交通规划与运营管理,本文提出以下六个方面的建议。

1.降低单人小汽车的出行和使用

提高小汽车的购买成本、限制小汽车的拥有既不利于汽车产业的发展,又遏制了城市居民改善生活的愿望,因此适度发展私人交通的重点是合理地限制小汽车的使用。如对拥挤道路的通行采用收费方式,即在交通拥挤时段对部分区域道路使用者收取一定的费用,以控制交通出行需求,减少拥挤区域道路交通流量,缓解交通紧张状况。2003年2月伦敦开征交通拥挤费,其标准为每辆车收取5英镑。该计划原定减少市中心15%的交通流量,但通过这一措施后,现在伦敦市中心交通流量减少了16%~17%,大大改善了中心区交通拥挤的状况。同时提高城市中心区域的停车费用、征收城市道路使用税、增加燃油税等都是最简单、最直接而且有效的达到这一目的的措施,这部分收入仍然用于进一步改善公共交通条件。

2.给予公交车辆优先行驶的“特权”

公交运行优先就要给予公交车辆道路优先通行权。建设道路时优先考虑公交设施,开辟公交设施的行人专用通道,在重要换乘点给予行人优先通行权。在空间上,要建立公交专用道网络,保证大容量公交线路,在多数情况下,提供低成本的预留公交专用道。在部分路段采取公交车借用非机动车道、开辟专用道和设立港湾式停靠站等措施;停车系统确保公交停车优先,在城市单行干道上设立公交逆行专用道;对于较大的交通流量,可以采用导向式公共汽车、有轨电车、地铁、市郊铁路等进行分流;信息系统在交通信号控制方面实行公交信号优先,进一步提高公共交通的运送速度。这样在提供相同交通容量的情况下,成本远小于新建相同容量城市道路。

3.全面发展地面公交,完善公交网络

地铁、轻轨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但是由于其投资浩大、工程难度高、面临的矛盾问题比较多,多数城市不具备短时期内的实施能力。常规公共交通系统即地面公交系统投资少、见效快、建设周期短,具有灵活、便捷、覆盖面广的特点,适合中短距离客运,可以深入到城市各个片区内部。地面公交是与轨道交通相匹配的公共交通方式,大力发展地面公交系统可以在短时期内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和运行效率。

4.强化枢纽功能,提供便捷的换乘平台

枢纽规划是公交系统规划关键的组成部分,是保证公共交通便捷的关键环节,它能将独立的交通运输方式“串”起来,形成一个网络,提高城市交通的整体出行效率。建立完善的公交枢纽应根据用地布局和客运交通流向,按照规模大小将换乘枢纽分成不同等级:大型的换乘枢纽一般布设在人员活动集中、交通方式交换频繁的市中心和城市副中心;普通的换乘枢纽一般布设在重要的人流活动场所,或者是多条公交线路汇集的地铁车站。另外按照使用功能将换乘枢纽分为不同类型:一类是地铁与地面公交、地铁与出租车等各类公共交通之间的换乘枢纽,一般布设在城市中心区范围内;一类是地铁与私人汽车、自行车等满足多方式联运的换乘枢纽,一般布设在城市中心区。两类换乘枢纽,前者提高了公交系统内部的运行效率,后者则促进了公共交通与个体交通之间协调发展。枢纽规划的重点在于对客运各方式进行整合,尽可能缩短换乘距离,配置足够的机动车和自行车停车设施,有条件的给予同台换乘,共站运行,以建立良好的停车——换乘模式。

5.公共交通及设施的人性化改造

首先,要对公交客车进行改造,提高舒适性,鼓励采用大型化城市公交车。我国当前生产量和使用量最大的是车身长度10m以下底盘高度500mm以上的中型客车,这种底盘的公交汽车适应性很强。但是,我国城市人口密集、客流量大,特别在客流量的高峰期,拥挤不堪现象就凸显运量不足。最高峰期车内每平方米站立11人之多,乘坐极不舒适。解决办法之一就是加大车身长度增加客容量,使车身长度大型化。

其次,鼓励采用低地板化公交车。对公交客运营指标影响最大的是地板高度,地板高度降低57%,可使乘客上下车的时间节省50%,从而可提高该线平均运输速度7.5%[4]。地板降低无疑可增加平均运输速度,提高运营效率、驾驶平顺性和乘坐舒适性,同时又方便老龄人、小孩及残疾人上下车。道路状况允许时应发展超低地板(地板高度在320~450mm)公交客车。

最后,在地铁站、车站引入人性化设备,考虑残疾人和带着小孩、包裹的旅行者等的出行要求,比如自动扶梯、避风站台、查询系统、与便利店书报亭相结合的公交运输信息和电话、车辆来去的屏幕显示、有暖气及冷气的遮蔽处和等候座位等。

6.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

采用公交车的运行监控系统提供实时信息。以北京422路公交为例,试用的电子公交实时时刻表能提供以分钟为精确度的行车路线、时刻表和车站设施的有关信息,甚至整个系统范围、整个国家范围内的其他出行信息。无论是正在出行的人还是已离开交通系统的人,都可以通过电子牌、电话中心或直接通过因特网获得到达目的地车辆何时进出站等的信息;采用适用于当今信用卡社会的票务系统,同时允许乘客一票或一卡乘坐不同的公交工具,如轨道交通、公共汽车、合用出租车以及停车(小汽车、自行车)换乘公交。

四、结语

国际经验表明,以公众为本的舒适、高效、便捷的公交系统只有成为政府一贯的政策理念并得到政府强有力的支持才能实现,其实现不仅决定着城市未来的机动化道路、城市交通系统的效率和服务状况,而且将对城市整体发展及人民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决定着未来城市布局演化、城市活力与效率、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等。许多大城市,特别是像南京这样的历史文化名城,道路交通条件无论是路网密度、等级结构还是道路标准以及交通管理等都制约着地面公交的有效拓展和运行。在此关键时期,政府的战略选择和政策导向就显得十分重要,要达到先进国家那样优质、高效、舒适并对全体公众具有较高吸引力的公交服务水准,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06-02-28].

[2]周干峙.发展我国大城市交通的研究[C].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1997:3-7.

公共理念范文篇2

针对官僚制,有的学者提出了“企业家政府理论”,主张在公共服务提供上引入选择、竞争、激励机制,提高公共组织行政效率。营销是研究如何让目标受众接受自己的学问。大到国家、小到个人,都需要别人的认同与肯定。本文试图通过对营销理念的梳理,找到可以改善或创新公共管理的方法与途径。将这一思路与大家分享,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1市场营销理论概要

市场营销,是人们在市场中进行产品交换的活动。主要研究消费者需要什么,怎样将其成功地送达消费者手中,如何保持客户继续购买热情等问题,涉及产品研发、售后服务的全过程。而公共管理是行政领域的话题,通过整合社会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经济、管理、法律的方法,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两者都寻求持续的从一方送达另一方某些东西,并渴望获得接受方的认可与忠诚,那么能否运用市场营销中的哲学来进行公共管理活动的指导呢?具体有哪些方面,且如何运用呢?

市场营销过程是一个复杂但是有逻辑的整体。它从市场需求及预测开始,发现机遇;通过顾客与行业竞争分析,明确企业自身所处的微观环境;利用市场细分,评估企业在细分市场的竞争力,找到进入市场的突破口;根据细分市场进行价值定位与品牌决策;产品组合策略设计;根据价值定位与目标市场的特征,进行产品定价;选择销售渠道;选择促销策略;直到售后关系的维护,又是一个新的营销活动的开始。

2营销理论用于公共管理中的创新

2.1顾客分析——民众分析

市场营销中消费者市场购买行为分析主要研究哪些人构成市场,他们购买什么,为什么购买,谁参与购买,何时、何地、如何购买,什么因素刺激消费者作出了什么反应,互联网下消费者行为特点等。以此可以有针对的开展营销活动,达到销售的目的。

企业对顾客进行分析是为了更好地促成交易的达成。但我认为很有必要有一门专门的学科,像研究消费者心理学与行为学一样,研究民众心理与行为。研究在不同刺激或特定场合下,民众如何决策、采取什么行动、受什么影响。比如,聚众哄抢、人肉搜索、冷漠围观等,以及公共部门应该如何有针对的采取教育宣传、政策引导等。这样,将更有利于社会管理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政治学对人的假设是政治人,以公共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公共选择理论以经济人为假设,认为人都是自利的,从自我利益最大化出发。其实民众不是政治人也不是经济人,而是两者的结合,应该是社会人。

2.2价值定位与品牌化决策

价值定位、品牌决策是对企业所提供的标的和企业形象进行策划,通过制定和实施有效的营销组合策略,使其在顾客头脑中建立起独特而有价值的理解与认识。政府作为特殊的组织,需要在国际、国内树立良好的形象,维护国内秩序的稳定、国际舆论的认同。1996年,西蒙•安霍尔特(SimonAnholt)率先提出了国家品牌的概念。我国国家形象的宣传与推广也渐渐提上日程。奥运会以来逐步放宽了外国记者境内采访的限制,借国际媒体的影响力来客观报道中国;2010年年底,CNN亚洲频道滚动播出时长30秒的“中国制造”形象广告,被看成是中国向世界展示“软实力”的开始;2011年1月,国家形象宣传片亮相纽约时报广场,海外专家评论,制作播出“代表中国心、展现中国梦”的系列宣传片对树立良好的中国国际形象具有积极意义。但也有学者认为,在制作手法与创意上,中国形象广告尚有许多亟待改进之处:画面虽然唯美,但构思陈旧老套;从不同领域选出50位杰出华人,力求面面俱到,却使整体形象笼统模糊。如果借助营销创意,使广告形式轻松有趣,将更容易深入人心。这也给国家品牌形象的树立提出了挑战,迫切要求建立一套系统、科学的国家形象识别体系。

2.3产品策略

市场营销理论认为,顾客根据产品、服务的特性和质量,以及合适的价格来判断产品的吸引力。理论上公共产品被定义为:由公共部门生产和提供的,用以满足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需求的产品和劳务。它是政府存在的理由,也涉及被接受、认可的程度,所以,我认为有必要研究公共产品来提高公众满意度。借鉴市场营销中的产品策略,公共政策和服务也要充分考虑到它们的特性与质量。方针政策不仅要以百姓需求为导向,而且要充分考虑产品的层次,除了核心产品(产品存在的目的),产品的形式也不能忽视。如新出台的政策,我们本可以多角度、多形式、多渠道对其加以阐释。如将文件转化成百姓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图片或视频,效果会大有改观,老百姓看起来也不再感到费解。在公共服务方面,要一改公共部门高高在上、难办事、办事难的形象。各部门要根据自身情况设定服务标准,创新考核办法;重视售后服务,对接受公共服务的群众进行电话回访等。以此提高公共部门的服务意识与服务质量。

2.4渠道管理

销售渠道是产品由企业(生产者)向最终顾客移动过程中所经过的一系列环节。本文将公共管理中的渠道定义为,公共产品或服务送达受众者手中所经过的不同路径。从效率角度看,公共部门不适合提供所有的公共产品与服务,需要运用外包、特许经营、委托经营、补贴等方式将民众愿意提供、民众可以提供的产品与服务交由民间提供。渠道管理,首先就是畅通渠道,探索官民合作新途径;再者就是寻求最高的效率和最低的费用。

2.5促销策略

促销是企业与顾客的信息沟通活动,通过向顾客传递企业和产品信息,使顾客了解、信赖企业。促销组合策略就是对人员推广、广告、营业推广、公共关系的最佳选择、组合和运用。今后我们在公共管理方面也可以考虑将社区工作人员训练成营销推广人员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普及人员,利用他们的地缘优势,有针对的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深入群众,做好推广工作。可以采用陈列展示、示范表演或比赛等形式,来带动群众的热情。在公共产品或服务领域,引入折扣、优惠券等方法。如推广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险,可以给缴够一定年限的参保人发放优惠券等方法,吸引他们积极参保。只要不违背成本——收益原则,还有许多灵活的方法可以被创造和运用。

2.6全面营销理论

“全面营销理念”,将众多营销各个理念整合在一起进行研究。国家作为一个庞杂的机构,涉及更多的内部管理与协调、外部关系维护、社会责任的履行、公共产品与服务的提供等,所以更需要运用整合的思路进行公共管理的改进与创新。

2.7组织机构的安排

通过对营销策略在公共管理部门运用方式的思考,本文认为,有必要在国家管理部门设立营销部,主要负责全国公共服务管理、政策宣传策划与实施、国家形象维护与推广、民意调查与维护、渠道管理等工作,如营销部下设服务部、推广部、渠道管理部,将地方社区作为营销部的隶属机构,由其进行落实与具体实施。服务部的职责:负责监督全国各公共部门制定本单位的服务准则,并监督其落实;服务后的回访与考核;接受民众信访,进行民意调查与收集;建立适当的客户申诉、投诉程序和渠道;消除民众与公共管理部门间的误会与矛盾;协调国家机构内部的工作;服务人员岗位培训;定期向相关领导和相关部门通报群众意见、建议,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供参考等。推广部职责:负责新政策方针宣传与推广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公共服务、产品的推广;国家形象的策划与维护等。渠道管理部职责:负责公共部门放权方法的研究与试点;开发新渠道;维护管理旧渠道;制定、实施渠道政策等。

公共理念范文篇3

结合现代公共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政府流程再造的路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1.公众服务导向战略原则

这是政府流程再造路径选择的最基本原则,要求始终把公众服务作为政府工作第一要务,始终把公众看成政府服务的起始和终端,将公众服务贯穿于政府流程再造始终;要求政府的职能、行为、改革等都围绕公众展开,一切以公众为中心,并以公众的满意度作为政府运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求政府作到公众至上,了解公众需求的变化,并根据需求生产和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以公众的价值取向作为公共政策的重要基础与互动原则,并依据反馈信息改善公共服务产品及质量,为公众服务创造利益和价值最大化。

2.渐进性和整体性原则

政府流程再造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政府机构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等许多国家改革发展的核心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它的再造路径必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该坚持以点带面、从试点到推广、从局部到整体、由表及里逐步推进的渐进性原则;政府流程再造的路径选择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建设过程。

再造过程中,各职能部门之间、各业务流程之间、各实施阶段之间、各再造元素之间都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绝不能孤立地分析和研究各个环节和步骤,而需要我们对政府流程进行整体的、全面的把握,以免出现以偏盖全现象和对问题的片面性分析,导致过程和结论的严重偏差。

3.简化便捷、效能提升原则

精简服务机构、减少服务层级、简化办事程序是政府流程再造的实质要求,需要在组织构造中进行优化可行的重塑性建设,在业务流程中提供简化便捷以及高效有力的公众服务,实现程序简化、办事快捷、效率提升的服务效果,以达到提高政府效能的目的,实现公众满意度的不断提升。

4.整合资源、集成服务原则

政府流程再造同时也是一个资源再整合的过程,它包含了信息、权利、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重新利用和再分配。应该首先对政府流程中各种资源进行优化和整合,再将整合后重配的资源结合公众需求进行集成化处理,形成一个良性、协作、高效的服务体系,以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电子化政府的需要和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实现服务到位、服务到点、服务到家的集成化服务。

二、政府流程再造的路径选择

根据设计的政府流程再造的路径选择体系及其应遵循的原则,本文创建了政府流程再造的路径选择理论框架,如图1所示。图1中,路径选择体系的八项措施和步骤组成政府流程再造的路径体系,共同支撑起政府流程再造的整体性再造体系,政府流程再造路径选择的四大原则保障再造体系沿顺时针方向稳定运转。理论框架的基本运转原理是:根据作用和影响程度的不同,路径体系被大体分为内部路径和外部路径两个层次。其中资源重配、组织重塑、制度创新和流程优化组成内部路径,发挥内在核心作用,通过内部合理的搭配与设置产生驱动政府流程再造发展和前进的剧烈化学反应效果;意识再造、环境诊断、绩效驱动和技术安全保障组成外部路径,发挥外在驱动作用,通过外部有序的安排与营造,产生驱动政府流程再造发展和前进的顺时针运动轨迹的强烈物理运动效果。在内部合理和外部有序的基础上,整个路径再造运转体系必然会产生强大的再造能量,而路径选择的四大原则可以控制好这一能量在理想范围内健康、稳定、持续运转。

(一)意识再造——解决政府流程再造的思想问题

政府流程再造首先必须在意识形态上根本改变以往传统的、落后的思想观念,牢固树立符合时展要求、电子政府服务需要、满足公众服务需求的新思想。主要是六个方面(如图2):1.服务意识再造。政府流程再造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打造一个公众满意的政府,这就需要政府为公众提供高品质的服务。没有高品质的服务,公众就不会满意,政府公众满意度降低,就绝对不能说政府流程再造成功。因此,加强政府服务意识,进行政府服务意识再造,打造服务型政府,就成为政府流程再造顺利进行的必备条件。

首先,必须明确公众服务作为政府流程再造的核心地位,树立“以民为本”的服务型政府根本理念。公众服务既是政府流程再造的起点,又是政府流程再造的最终落脚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以为人民服务、满足人民需求为己任,真正将“群众答应不答应、群众高兴不高兴、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我们工作好坏的衡量标准。

其次,必须树立“顾客至上”的服务型政府理念。顾客至上是市场经济的最高原则,因为顾客是企业的生存之本、利润之源。而人民是政府财政和税收的源泉,政府拿了纳税人的钱就必须提供最好的公共服务来回报人民。政府服务应当体现“顾客至上,民众优先”的原则,人民的需求决定政府服务的内涵与方式;人民的满意度是衡量政策执行效果的最高价值标准;人民的评价决定政府政策的基本走向。政府工作人员必须牢固树立责任意识,体察民情、关注民意,发挥人民群众在行政决策中的参与作用,推行阳光政府,增强政务公开的广度和深度;制定为民服务标准,规范为民服务流程,保障为民服务品质;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推行“一站式”服务,建设廉洁高效政府;提供具有人文关怀的便民服务,塑造政府的亲民、爱民形象。

第三,必须树立工作就是服务、服务就是工作的理念。在政府流程的前台,政府服务于公众;在政府流程的后台,政府内部、部门与部门之间同样是一种服务的关系,这种服务直接关系到公众服务的服务质量。

公共理念范文篇4

关键词:公共艺术设计;原生态设计理念;渗透

大量的城市形象工程随着工业社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地涌现出来,也要由此而产生了许许多多的公共艺术作品。当人们所居住的空间环境遭到破坏之时,他们对生活状态的考虑就会更多,会更崇尚返璞归真。那么显然,对公共艺术设计而言,原生态设计理念的重要性就更加得以凸显出来,从这一角度看,公共艺术设计所推崇的就是自然和物的一种完美结合。

一、公共艺术的基本概述

1、公共艺术的概念

公共艺术是一种在公共场合下介入,并展示于公共场合的,并且为大众所高度认可的艺术。从大众这一角度看,雕塑、装置、壁画以及环境艺术等都可以被囊括在这一范围内。公共艺术可以说是城市面貌和形象的一种体现,当然同时,其也是城市发展程度的映射。

2、公共艺术的特点

公共艺术的主张是以人为本,其主要是通过对现代设计理念和技术的利用来对大众生活加以创造,用以美化空间的环境,顺应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进而产生情感的共鸣,通常具有公共性、艺术性和长久性的特征,另外,其与环境的关系也非常密切,这主要是因为公共艺术只有能够融入于整个环境、融入于市民大众生活当中,才能够更好地对城市的文化、历史和环境等加以展示。

3、公共艺术的发展

公共艺术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当面,是传统的装饰思想在现代已经有了一定的改变。随着空间环境恶化和生活观念转变而来的是人们思想及其所追求意境的转变,也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之下,装饰所追求的不再是个性和另类,更多的是强调情感性以及民族传统风格等,是用现代思维方式来对传统进行反思,并提取其中的精华,再将其应用到艺术作品当中;另一方面,在进入现代以后,公共艺术是向着多元化趋势来发展的,这主要是因为社会及其主体大众的需求变化要求公共艺术必须要朝着多元化发展。

二、原生态设计的阐述

1、原生态的概念

通俗地讲,原生态所指的就是生存在自然状况之下的,还未经人雕琢的一种最原始的状态,这不仅是对自然,还是对文化传统的一种强烈渴望。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讲,还可以说其是环境等各个方面因素得以协调发展的一种隐喻。

2、原生态设计的概念

原生态设计是一种新兴的设计理念,是在现代城市当前这种文化缺失、环境破坏和生态缺失的状况下所应运而生的一种设计理念,其出发点就是要对本土特色、生态环境以及文化底蕴加以保护,所有的设计都在现存的空间环境中进行,考虑的重点就是对该环境中的资源、材料等进行充分地利用,要表现出设计作品与环境和大众之间的一种共生关系。

3、原生态设计的特征

原生态设计理念可以说是传统文化精髓的一种体现,所以在原生态设计理念当中,最主要的一个特性就是文化特征,除此之外,其还具有自发新、独特性、自然性和民间性。

三、公共艺术设计中原生态设计理念的渗透

1、空间环境与原生态设计理念的融合

空间环境和原生态设计理念的融合具体便现在这二者的交融和沟通这两方面。一方面,空间环境和原生态设计理念这二者的交融对公共艺术设计者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管是在公共艺术作用的创作还是在其展示过程当中,都需要对着重强调作品与环境、与资源的和谐和统一。因此,在设计公共艺术作品时,一定要遵循自然的规律,要在不破坏生态和谐这一原则的指导下,用先进的技术与材料来处理作品设计过程中可能会导致的污染;另一方面,空间环境和原生态设计理念这二者的沟通,要求设计者们要将环境艺术的整体性考虑到公共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展示过程中去,因为只有在环境的整体性不受到威胁的基础之上,作品所表现出来的艺术主题才有可能得到受众的广泛认可。

2、人文情怀与原生态设计理念的融合

人文情怀可以说是一种需要被代代相传的良好文化现象,不仅如此,其还是创作公共艺术作品的精髓所在。设计公共艺术作品的过程当中,除了要体现出当地人的各种生活习俗之外,还需要体现出其文化传统,这不仅是公共艺术设计作品极富人文情怀的一种显著体现,更多的是对当地人文的一种至高尊重。人文情怀与原生态设计理念这这的融合能够使所设计的公共艺术作品本身更具文化气息,这样一来,其就更容易为受众所接受,也能够获得更多的受众的喜爱。无论城市化进程怎么推进,社会生活怎样变化,每个地方的人都会存有一定的人文情节,而对公共艺术设计而言,就是要对这些人文情节进行挖掘,然后再以另一种形式呈现出来,用以展示城市的无穷魅力,与此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受众的情感共鸣。

3、材质与原生态设计理念的融合

放置于空间环境中的所有公共艺术设计作品,都与环境中各种自然因素及其已经存在了的材质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另外,这些艺术作品与这些自然环境因素和材质的和谐统一的实现也是原生态设计理念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一种体现。材质和原生态设计理念这二者的融合除了要对材质将给艺术作品带来的效果加以考虑之外,还需要考虑材质可能会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因此,设计者在设计公共艺术作品时,不仅需要对作品结构及其表现形式加以考虑之外,在设计之前,还需要对材质进行一个科学合理的调查,按照作品的相关要求来选取材质,从而使材质和表现之间能够达到一种完美融合的效果。比如,我国的奥运主场馆——鸟巢,场馆外壳主要材质是气垫膜,在保障防水基础的同时,还能够使馆内草坪接受到更多光照,除此之外,看台还能够根据观众数量的变化需求而发生变化,这也是原生态设计理念与其功能性的一种完美融合。

4、公共艺术设计中原生态设计理念的表现

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原生态设计理念具体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在进行公共艺术作品创造时,最重要的基础就是要节约空间资源,要在这一基础上,充分发挥公共艺术对空间环境的服务作用,而与此同时,空间资源也能够被很好地反映在这些被创作出来的公共艺术作品之上。因此可说,在公共艺术设计中,原生态设计理念在资源的利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指引性作用。很多建筑因为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被拆除或者重建,这既会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又会在一定程度上淡化当地的风俗文化,而原生态设计理念就是要对这些被浪费了的资源加以利用,使其能够再生;另一方面,人们的思想和艺术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得更加活跃,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在原生态的设计理念下,所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是对生态问题的思考和对自然的向往。

四、结束语

原生态设计理念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渗透可以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因此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公共艺术设计本身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被赋予更多的新内涵。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无论这个社会怎样变化,人们对和谐环境、对健康的需求和追求都是永远不会发生变化的。因此,我们可以说,公共艺术设计中原生态设计理念所着力追求的,就是从生态的角度来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公共艺术需求,并以一种和谐的、合理的艺术形式将其表现出来。

作者:王涵 单位:黑龙江东方学院

参考文献

[1]路艳红.农村社区公共艺术设计原生态性探析[J].美术大观,2013,01:136.

公共理念范文篇5

与主要考虑顾客需求的传统设计理念不同的是,绿色设计理念强调设计应从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出发,考虑产品在各个生命周期中周边自然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在产品的生命周期终止后,主要考虑产品如何再生与循环利用,以期把产品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绿色设计理念对于城市公共设施也有着重要的影响,绿色化的公共设施会使人们感到更加舒适,与城市环境也更加相融。

二、绿色设计理念对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的影响

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最大化的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是绿色设计理念的核心内涵。因此我们在进行城市公共设施中,应该使公共设施在设计、制造、流通等各个环节中都要达到生态化、绿色化与经济化。在设计理念上应把对于自然环境的影响放在第一位,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融,同时还要考虑公共设施原材料的可再生性和循环利用率,使材料源于自然又能回归于自然,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1、在进行城市公共设施设计时,应尽可能选择绿色生态、可循环利用的材料,避免选用损害自然、有害人体的工业材料。选材时应注重选择能够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量效率的材料,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还要注重材料的可循化利用率,能够使产品在生命周期结束后,材料可以重新处理并可以作为另一种新产品的原材料使用。材料还应具备一定的结构稳定性,确保材料在使用时不会发生意外的断裂等情况,以保障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同时还应具有一定的化学稳定性,材料可以在生命周期内通过抑制其在使用环境中的自然化学降解来实现其稳定性。生物安全性也是不可忽略的选择因素,要确保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动植物及自然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因素,不会导致人体过敏发炎等,具有很高的生物安全性。材料还要满足一定的人体舒适性,能为人们提供一定的舒适感,还要易于清理与管理,为人们提供舒适和方便。

2、城市公共设施要尽量减小整体体积与重量,以达到节约材料的目的,来避免材料的浪费。同时还要求设施具有一定的可拆卸性,可以方便快速的拆卸与组装。在设计时应注重公共设施零件的标准化、简单化和可循环利用,不仅能够可以在设施之间互相交换使用,还能减少产品的零件总数,易于后期的使用和维护,并能使废弃后的零部件循环利用。

3、在进行城市公共设施工艺设计时,要注重提高整个工艺流程的工作效率。应选用最生态化的材料与最先进的科技手段,来减少废水、废气的排放,减少加工工艺流程,提高加工工艺效率和设备使用效率,也是绿色设计理念的一个重要方面。

4、在城市公共设施的使用功能要注重高效率和节能,在生命周期上要尽量延长使用寿命。公共设施的使用与驱动尽可能使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性能源,这些能源取之不竭、用之不尽,能够很好的达到节约电能等目的,从而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消耗与污染。

三、结语

公共理念范文篇6

【关键词】通识教育;高职英语;对策

1.前言

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education”或“liberaleduca-tion”的中文译名,也译为“普通教育”“博雅教育”“通才教育”等等。自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BowdoinCollege)的帕卡德(A.S.parkard)教授第一次将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后,有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对它进行研究和讨论。当时有不少欧美学者有感于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于是创造出通识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以至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英语作为一门传承西方文化知识的语言工具,它可以传播任何西方文明,包含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类各门学科,高职公共英语可以通过书面语和口语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各种信息,培养学生对比、分析、鉴赏、学习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逐渐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高职公共英语教育教学符合通识教育理念的培养目标。目前高职院校在发展改革过程中越来越偏重自然科学类学科,不断强化突出技能的理工专业课程,弱化了人文教育为主的社科类学科的教学比重,为了迎合这一趋势,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高职公共英语不断进行改革,越来越向专业靠拢,但出现了诸多问题。

2.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现状

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普遍不受重视,课时减少或直接被砍掉这门课程。高职公共英语作为一门人文基础课程,与通识教育理念下注重人文素养,通过英语语言工具展现西方别样的文化,提供不同人生观、价值观的选择,让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健全的人格是一致的,但是,现实中,各高职院校普遍弱化高职公共英语的作用和重要性,认为高职英语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负担,很多院校把公共英语三个学期的课程缩减至二个学期或一个学期,更有甚者直接不开设高职英语课程。显然这一教育教学理念与培养全面的、综合性人才的高职培养目标相冲突。高职公共英语过分强调与专业相结合,即失去了公共基础课的人文功能,过分追求实效、功利性,又但不到专业英语的深度和精确性,最终不伦不类,举步维艰。今年来高职院校在改革发展的道路上突飞猛进,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过分追实效性,尤其突出自然科学为基础的理工学科,为了适应这一改革的需要,高职英语被动进行了改革,不断强调与专业挂钩,服务于专业的行业英语,甚至专业英语,高职公共英语的基础性、人文性不复存在,也失去了公共英语面向不同专业学生的普遍性和公共服务性。高职院校最近一段时间,公共英语只开听说课,摈弃了读写译。英语是一门语言,尽管本质上是一个交流交际工具,但它是文化的载体,承担着传承文化的功能。传承文化,主要有两种方式:口语交际和书面语交际。对于非英语专业的高职学生来说,听说固然重要,但是读写译影响也一样深远。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能接触到的英语主要是书面语为主。高职公共英语的教学模式和内容陈旧。尽管教学方法上取得了一定进步,逐渐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展现出来。同时,很多高职院校依旧坚持教师的传统授课制,满堂灌输,学生学习效率低下。高职英语教学内容上要更加突出人文性,以人为本,注重人性的教育和熏陶,而不单纯追究词汇、语法、句法、听力和口语。要增加西方文化中的积极的正能量成分和西方高雅的传统文化风俗。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洋为中用,不忘初心,方能成为一个全面的人才。高职公共英语评价体系陈旧,需要进一步适应新时代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要求。相对于传统的终结性书面考试,高职英语考评已经开始注重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评机制了,但是在考评内容上仍然拘泥于语言本身的知识,仍然以语法、词汇为主,对于文化传统的直接考核很少,而且过程性考评分数较少。

3.通识教育理念指导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策略

通识教育重在“育”而非“教”,因为通识教育没有专业的硬性划分,它提供的选择是多样化的。而学生们通过多样化的选择,得到了自由的、顺其自然的成长,可以说,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它超越功利性与实用性。之所以要以“大学问家、大思想家”为榜样,是因为他们身上有着独立人格与独立思考的可贵品质,而这正是通识教育的终极追求。因为,教育不是车间里的生产流水线,制造出来的都是同一个模式、同一样的思维。而是开发、挖掘出不同个体身上的潜质与精神气质。因为通识教育是要"孕育"出真正的“人”而非“产品”。英语作为一门世界通用语言,使用广泛,随着全球一体化和各国贸易往来的加强,掌握英语这门交际工具或了解英语所承载的文化知识是必不可少的。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平行教育,不能也不可以忽视和弱化英语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可以在大学一年级两个学期开设面向各专业共同需求的128学时的实用英语,大二上学期根据不同专业队英语的特殊需求开设32学时行业英语。准确定位高职公共英语在高职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目标中的作用和地位,让高职公共英语服务与各种不同专业的共性需求而不是个性需求。不管是本科院校还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本质都是相同的,培养德才兼备,内外兼修,全面发展的人才。高职教育尽管侧重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但首先应该是人的培养和教育,高职公共英语应该与大学语文、大学数学一样,是一门公共基础课、一门人文素养课,通过学习使高职学生既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又有丰富的文化修养。根据英语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非英语专业高职学生要立足于读写,提高听说译的能力,如果个别专业特别强调听说技能,可单独开设实用英语视听说,但是不能抛弃强调人文为主的公共英语课程。课程内容以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实用知识,历史文化,传统习俗,励志故事,人物传记等为主,而不要过分追求与不同专业直接联系的专业英语知识。高职英语评价机制应该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弱化终结性评价。考评内容应该多元化,课堂口语,课下作业,随堂表现,课外扩展,小组合作等,过程性活动占据主要分值,通过期末测评来敦促词汇、语法、句法知识,以及写作,阅读、翻译技能。

4.结语

高职公共英语过分偏重于功利性与实效性,弱化了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文需求。高职公共英语与大学语文、大学数学一样,是一门公共基础课,同时是一门人文素质课,它能在高职专业教学改革和发展中起到良好的补充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王增光 王洁 卢军 单位: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公共理念范文篇7

【关键词】博物馆;公共教育;“艺术同构”理念

一、博物馆教育活动的“艺术同构”教育理念

当前我国博物馆的教育手段主要是由文物着手,把实体文物当做前提条件,博物馆在当前审美教育过程中具备独有的优势条件,各个时代、风格的文物藏品都是艺术的一种载体,各个藏品的美不一,其展现出的艺术性与形象性也不一样。青少年进入到博物馆,如同将人们带入到艺术环境当中。传统型游览讲解没有办法与人们的文化需求相符,特别是对于青少年而言,他们期望学习艺术性更加广阔的内容,使用体验以及参与的手段在和谐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对于艺术本质而言,所有艺术均是心灵与情感等方面的艺术,在我国艺术发展进程当中,多种艺术类型既是独立存在的,也互相关联。对于不一样的艺术方式,在表达情绪以及审美等方面存有共同点。艺术从一种不断转变成另一种,艺术手段在其他形式上可以找到拓展。独立艺术之间的有效融合,可以探究事物根本,此理念便是“艺术同构”,文学、舞蹈以及美术等艺术手段之间的全面整合,让观众可以在各种艺术领域进行熏陶,提升人们的艺术素养。将博物馆的展开内容和音乐之间整合起来,可以增强现场感,一方面提高展品的艺术感,另一方面让文物藏品的形象更加具备感染力,让人们在游览的同时得到熏陶,为人们带来新型体验。

二、“艺术同构”理念的实践特点

随着时代进步与社会发展,“艺术同构”理念得以出现,与此同时,此理念被广泛运用在我国博物馆的公共教育过程当中,一方面使博物馆的展览主题以及内容更加丰富,另一方面充分运用我国博物馆的多样性资源,让人们在较为愉悦以及自由的环境当中全面掌握博物馆的展览内容,让人们感知到艺术的感染力。中国博物馆和德国三家博物馆之间公共合作举办了“艺术启蒙”活动,其主要是根据儿童实际情况设计的音乐教育活动,其活动表明了音乐和多样性艺术方式以及展览之间的有效融合,为人们带来了更多的新体验,使人们被艺术所熏陶,进而对人们产生迁移魔化的印象概念股,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下面四个方面。(一)形象性与感染性。美术和音乐作为情感方面的艺术看,两者可以将人们的精神世界与生活形态展现出来,并且两者被当做是儿童表达自己情感以及认知的主要手段,对培养儿童的审美素养与能力产生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也是激发儿童内在潜力的主要手段。但是,两者也是不一样的艺术表现方式,两者之间的渗透性十分重要,甚至存有互相借鉴的重要关系。舒曼表明,一个具备教养的音乐家可以在圣母像当中获得许多其是,而美术家也可以在交响乐当中学到更多。(二)游戏性与本土化。在儿童健康成长过程当中,游戏至关重要,儿童经过游戏可以让自己更加愉悦,而趣味性是儿童参与所有活动的基础条件。儿童在感知音乐的时候,应该选择他们喜欢以及熟悉的文化当做是主要素材。比如,绕口令、历史故事以及儿歌等,所以在体验活动当中应该渗透游戏,这样可以调动儿童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儿童团结协作的精神与能力。例如,在“启蒙艺术”活动过程中,可以设置相应的听辨反应游戏活动,让儿童回到欧洲启蒙时代,这样儿童可以紧跟音乐穿过时空,联想自己坐火车与飞机等情景,在旅途过程中,儿童可以听到不一样的声音,在这样的游戏过程中,儿童感到非常兴奋,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儿童辨别音乐的能力,与此同时,儿童也获得了更多的感悟,为之后活动的正常展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三)即兴性与创造性。人们的认知在形成过程中,其感知途径不断增多,这样可以深入且全面的进行理解。奥尔夫表明原本音乐不仅仅是单一音乐,其与舞蹈、语言以及肢体动作之间紧密关联,原本音乐是人们自己进行参与的音乐,也就是说,人们不仅仅是听众,人们也可以左右演奏人员参与进来。在儿童对音乐具备一定程度上感知的时候,儿童便会将舞蹈与肢体动作融入其中,进而展现出儿童心中的实际情感,这样把肢体语言充分渗透到音乐当中的方式被称作是音乐体验。即兴表演是非常自然且古老的音乐表达方式,其是情感真实流露的重要手段,也是对儿童创造能力进行培养的主要原则,所以,在体验互动过程当中,音乐与博物馆的文物藏品、艺术等之间的全面融合,让儿童在感知到愉悦感的同时,变成学习的主人,这样儿童可以自由进行创作,这样的过程主要是深入探究的过程,其对儿童实现自我表现以及提升创新能力产生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四)当代性与多元化。我国我国音乐体验活动当中,应重视音乐教育具备的多元化以及当代性特点,将奥尔夫音乐教育观念渗透到多样性活动当中,此音乐教学手段主要是特殊以及先进的音乐教学方法,其具备的教育观念属于原本教育。原本音乐更加接近自然,其来源与实际生活,可以让所有人进行体验,非常适用在儿童身上,尤其是奥尔夫乐器,其可以让儿童经过乐器展现自身的构想,让儿童自己即兴创作,调动出儿童创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儿童的创造思维,让儿童勇于展现自我,提高儿童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以及表现能力。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进步与社会发展,我国博物馆事业得以快速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艺术同构”理念被广泛运用在博物馆的公共教育过程中,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博物馆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琛.博物馆公共教育中的“艺术同构”理念[J].中国文物报,2016(07):58-59.

公共理念范文篇8

一、以人为本

所谓以人为本,即以人为目的,以人为原则和尺度,一切决策和行动都以尊重人、善待人、成就人为前提。以人为本的“人”这个概念主要是相对于“神”和“物”而言的,“本”则主要是相对于“末”而言的。所以,“以人为本”也就是说,与“神”或“物”相比,人更重要、更根本,不能本末倒置,不能舍本求末。提出以人为本,主要是为了反对或防止人们在决策或行动中,因为“神”或因为“物”而轻视人、蔑视人,而将人异化为工具。我们也进一步强调,“以人为本”所谓的“人”,是指“每一个人”,而不是指某个人或少数人,不是个人主义或利己主义的“人”;是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片面的、“单向度”的人。人的生存与发展无疑离不开世界万物,物的有无成废、物的存在和运动的形式常常决定人的生死祸福。因此,人不能不重视物,甚至因此而崇拜物。人对物的重视乃至于一定程度的崇拜,都是正常的、合理的。但如果因为对物的重视和崇拜而忘却了人本身,而将人置于次要、从属、屈服的地位,而将人完全手段化、工具化,就不正常、不合理了,就应该反对了,就应该强调“以人为本”。这也就是说,物很重要,但在人与物的关系中,以物与人相比较,则人为本,物为末。“神”是由人创造、设想出来的,神并不存在。人因为对其所经验到的许多现象无法确切解释,或无法有效控制,所以设想有“神”。“神”无所不在、无所不能,从而使人所面临的难题可以寄希望于神的帮助而获得解决。因此,相信“神”,对人而言是一种安慰,可以使人们在困难、痛苦中看到希望,树立信心,而不至于惊慌失措、悲观绝望。同时,也因为相信“神”而为人的行为树立了一个监督主体,使人不敢恣意妄为,不敢为非作歹,从而为人的利益福祉增添了一份保障。这也就是说,“神”的“存在”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神”毕竟是由人设想出来的,而并非真实存在,因此,“神”的作用和意义其实又是非常有限的。如果人们将自身的命运完全托付给“神”,完全成为“神”的奴仆,则本末倒置了,是不明智、不理性的,是有害的、危险的。因此,我们要强调“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一种极具普遍性的价值理念,它对所有人的所有行为都具有指导和规范意义。但它尤其是公共行政领域的最重要的(或首要的)价值理念,因为公共行政涉及的是公共利益和公共事务,涉及社会中每一个成员的利害祸福。如果一个社会的公共行政“目中无人”,轻视人、蔑视人,则所有人都将遭受煎熬。也因为在公共行政过程中,更多地要涉及人与“物”的关系、人与“神”的关系,公共行政主体更容易在人与物、人与神的关系中迷失方向,所以更应该强调“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可谓源远流长。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管子即曾明确提出“以人为本”。《论语》也曾记载,孔子从朝廷回来,得知马棚失火,只问了“伤人呼?”不问马(《论语•乡党》)。说明孔子实际奉行以人为本的理念。西方近代史上的“人本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更是强调以人为本,要求承认人的价值和尊严,以人为万物的尺度,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为最高目标①。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中也包含有“以人为本”的思想。马克思曾说:“专制政体的原则总的来说就是轻视人,蔑视人,使人不成其为人”[3]411,“这种制度的原则就是使世界不成其为人的世界”,世界于是成为“庸人的世界”,成为“政治动物的世界”[3]410,419。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思想作了继承性阐释。2003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2007年10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而“以人为本”也正式明确为中国共产党的最重要的执政理念。

二、公共利益

“以人为本”实质上也是以人的利益为本,即我们的一切行为都无非为了实现人的利益,亦即为了创造、获得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事物、条件和资源。公共行政秉承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也就必然以实现人的利益为根本目标。但是,公共行政不可能、不必要、也不应该以人的全方面的利益为目标,而只可能、只需要、只应该以其中的“公共利益”为目标。所以,公共利益是公共行政的仅次于“以人为本”的重要价值理念。所谓公共利益,即具有公共性的利益,亦即满足人的公共需要的事物、条件和资源,或者说,满足人的需要的、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的事物、条件和资源。公共利益是人的利益的一部分,其他部分则为“私人利益”。人的利益之所以有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之分,一方面与人性有关,另一方面则与事物、条件、资源的存在形式即物性有关。人是群居的、社会性的动物,但同时又以独立的个体的形式而存在。作为独立的个体,人不仅能够意识到自己的独立存在,而且有一种自利的倾向,有一种满足自身需要、欲望和目的的强烈冲动。这种冲动最终表现为对外在对象(即事物、条件、资源)的改造和占有。但也正是在对外在对象的改造和占有的过程中,人们意识到了个人力量的不足或者独立占有的不可能性,意识到了联合起来的群体力量的优势以及以群体形式占有的合理性,因此,独立的个体选择了群居的生存方式,形成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形成了,人类在漫长的社会生活中获得了“社会性”本质,但其社会性本质并不因此而否定、而掩盖、而消解人的个体性和独立性。相反,人的社会性本质总是以人的个体性和独立性为前提和基础。这样,人的社会性与人的个体性在现实生活中结成了一幅“对子”,它们存在着冲突和矛盾,但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而它们之所以矛盾冲突,或者相互依存都是因为“利益”。因为“公共利益”,人们结成了社会;因为“私人利益”,处身于社会中的人们又千方百计地寻求独立和自由。这也就是说,因为人有社会性和个体性,也就必然有或者说必须有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区分,没有公共利益不能实现人的社会性,没有私人利益则不能实现人的个体性。事物、条件、资源的存在形式即物性主要是就物的“竞争性”与“非竞争性”、“排他性”与“非排他性”特征而言的。所谓竞争性与非竞争性,是指“物”被人消费时是否因分享者人数的增加而明显减少人均消费的份额,或者是否因分享者人数的增加而导致成本的增长。是,则该物是一种具有竞争性的物品;否,则该物是一种具有非竞争性的物品。所谓排他性与非排他性,是指物被人消费时能否将其他试图分享该物的人排除在外,或者是否因排除其他分享者而花费巨大成本。能不花费巨大成本而将试图分享者排除在外,则该物是一种具有排他性的物品,否则该物是一种具有非排他性的物品。物品的竞争性与非竞争性、排他性与非排他性特征是由经济学家们归纳出来的,他们发现公共物品是一种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而私人物品则是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物品。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区分是与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区分相对应的,物品和利益都是指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二者是同一的,所以,公共物品即公共利益,私人物品即私人利益。这也就是说,公共利益之所以是公共利益是因为它作为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是一种公共物品,是一种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而私人利益之所以是私人利益则是因为它作为一种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是一种私人物品,是一种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物品。人性和物性实际上也是联系在一起的,是相互映照的,没有人的社会性与个体性的区别,物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区分就没有意义、没有必要;而没有物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不同,则人的社会性与个体性区分也没有意义、没有价值。正是因为有人性的社会性与个体性的区分和物性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区分这两方面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因素”的存在,所以,人类不得不将其利益区分为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公共利益之所以是公共行政的重要价值理念,这是因为公共利益只能够通过公共行政的途径实现,而公共行政也正是因为公共利益而产生的,没有公共利益,公共行政将失去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关于公共利益只能通过公共行政的途径实现这一问题,英国哲学家休谟(1771—1776年)在其《人性论》(1739—1740年)一书中即有讨论和回答。休谟从人的自利性出发,证明个人不可能解决公共利益的提供问题。他举例说,两个邻人可能同意在共有的草地上排水,因为他们容易了解彼此的意图,也会理解到自己不参加的直接后果是放弃整个计划,但是谁也不能指望成千上万的人能够在“共有的草地”上采取这样的一致行动。因为人人都倾向于找借口逃避出钱出力,都希望别人来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政治社会能对这种缺憾予以补救,在政府的管理下,“桥梁建筑了,海港开辟了,城墙修筑了,运河挖掘了,舰队装备了,军队训练了。”[4]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1776年)一书中表达了与休谟类似的思想。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在其名著《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应用》(1848年)中,对为什么必须由政府提供某些服务做了进一步的论证。他举了灯塔的例子来说明,他认为像灯塔这样的物品,个人不可能主动建造,原因在于,这类物品的建造者和提供者很难对使用者收费,以补偿建造费用并有所获利。解决的办法只能是,由政府采用收税的办法建造或提供。也就是说,对于收费困难的物品或服务,只能由政府来提供。穆勒所谓“收费困难的物品或服务”,即我们今天所谓的公共物品或公共服务,亦即公共利益。正式提出并严格定义“公共物品”概念的当代福利经济学代表人物之一P.萨缪尔森,他于1954年在《经济学与统计学评论》杂志上发表了《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一文,归纳了公共物品在消费中的两个本质特征: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并同时强调,公共物品要求“集体行动”,而私人物品可以由“市场”提供。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在定义公共物品时也强调公共物品不可能由私人提供:“公共物品是指非竞争性的和非排他性的货物。非竞争性是指一个使用者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减少它对其他使用者的供应,非排他性是指使用者不能被排除在对该物品的消费之外。这些特征使得对公共物品的收费是不可能的,因而私人提供者就没有提供这种物品的积极性。”[5]关于公共行政以公共利益为其产生和存在的理由这一问题,恩格斯曾有过讨论和说明。在《反杜林论》一书中恩格斯指出,在所有的原始农业公社中,“一开始就存在着一定的共同利益,维护这种共同利益的工作,虽然是在全社会的监督之下,却不能由个别成员来担当:如解决争端;制止个别人越权;监督用水,特别是在炎热的地方;最后,在非常原始的状态下执行宗教职能。这样的职能,在任何时候的原始公社中,例如在最古老的德意志的马尔克公社中,甚至在今天的印度,还可以看到。这些职位被赋予了某种全权,这是国家权力的萌芽。”[6]恩格斯在这里要说明的是,国家权力萌芽于维护共同利益的需要。共同利益“一开始就存在着”。因为有共同利益的存在,所以需要有“维护共同利益的工作”即公共管理(行政)。而公共管理的工作不可能“由个别成员来担当”,需要有一个类似于政府的公共组织来担当。有公共组织就需要有公共权力,这种原始社会的管理公共事务的权力就成为国家权力的萌芽。这也就是说,公共组织、公共权力、公共事务以及公共行政都起源于维护社会共同利益的必要。在《论住宅问题》中,恩格斯再次从社会生产和交换的需要的角度,论述了作为公共管理主体的国家的起源。他说:“在社会发展的某个很早的阶段,产生了这样一个需要:把每天重复着的生产、分配和交换产品的行为用一个共同规则概括起来,设法使个人服从生产和交换的一般条件,这个规则首先表现为习惯,后来便成了法律。随着法律的产生,就必然产生出以维护法律为职责的权力———公共权力,即国家。”[7]在人类社会中,先表现为习惯后成为法律的“共同规则”不是凭空产生的,正是因为人类在“每天重复着的生产、分配和交换产品的行为”中有共同利益的存在,才产生了对于共同规则的需要。而共同规则的产生不仅必然产生维护共同规则的“公共权力”,而且必然产生一种行使公共权力的公共组织以及公共管理的行为和过程。

三、行政效率

所谓行政效率,是指行政管理的成果、效益与行政组织和行政人员从事行政管理工作所投入和消耗的各种资源的比值。体现行政效率的因素有两个:(1)行政管理的成果、效益,即行政产出;(2)行政管理工作投入和消耗的各种资源,即行政成本。行政效率的高低与行政产出成正比,与行政成本成反比。行政效率作为一种价值理念,意味着要以较低的行政成本获得较高的行政产出。人们追求自身利益的实现,必然讲求效率,因为只有高效率,才能更充分地实现自身的利益。公共行政追求公共利益的实现,无疑也应该讲究行政效率,因为支撑行政组织和行政行为的各种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空间等,都是有限的,只有以较高的行政效率才能更充分地实现公共利益。所以,行政效率无疑是公共行政的极重要的价值理念。(公共)行政学的创始人伍德罗•威尔逊早在1885年即提出“提高政府效率”的主张[8],1887年威尔逊在其著名的《行政学研究》一文中再次强调提高行政效率是行政学研究的根本任务之一。威尔逊之后,西方行政学家在思考行政管理实践时,尽管各自的理论思路大相径庭,但都始终以如何提高行政效率为基本宗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行政管理实践以及行政管理的理论研究,也将行政效率奉为最重要的目标和尺度。20世纪80年代初,深圳特区建设中喊出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这一口号很快获得了广泛的认同,效率理念深入人心。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甚至将“效率”置于“公平”之前,这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乃至于广大人民深刻认识到效率的重要意义。我国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历次行政改革所强调的“精简机构”、“转变职能”,以及党和政府反腐倡廉的种种举措,也都体现了我们对于行政效率的追求。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公共)行政效率?一般来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识:1.行政效率是由行政组织和行政人员创造的。行政产出是行政组织和行政人员的行政管理工作的结果,而行政成本是行政组织和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工作中消耗的各种资源。因此,行政组织和行政人员无疑是影响行政效率的重要因素。实践证明,行政组织结构合理,行政人员素质优良是确保行政高效率的前提条件。行政组织结构合理,主要体现在机构设置、权责划分、工作流程、行为规范等方面,行政人员素质主要体现在业务能力、道德修养、身体健康等方面。行政效率低往往是因为行政组织结构不合理,如机构庞大、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权责不明、纪律制度不健全、工作流程繁琐混乱等;因为行政人员素质偏低,如贪污受贿、铺张浪费、自由散漫、不学无术等。2.行政效率是对公众而言的,它不是盲目的,行政产出不是越多越好,行政投入也不是越少越好。行政产出必须符合公众的需要,能满足公众的需要,让公众感到满意,才有意义,才有效率可言。而行政投入则应根据必要的、合理的、公众期望的行政产出而定。关于公众的需要我们又应当注意:(1)不是所有的公众需要都要求通过公共行政的途径满足,只有“公共需要”(公共利益、公共物品)才要求行政组织和行政人员提供满足,私人需要可以通过市场来满足;(2)公共需要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而往往因时间、地域、情境的不同而有所不同;(3)公共需要的满足有一个合理的“度”,适度即好,而过犹不及。这也就是说,行政产出必须以公共需要为目标,以公共需要的适度满足为尺度,行政产出不符合公共需要、行政产出不足与行政产出有余都将导致行政的低效率。3.行政产出即行政管理的成果和效益,不能短期化和片面化,因为行政行为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当我们核算行政效率时,不仅要考虑直接的、眼前的成果和效益,还要考虑行政行为带来的长远的、间接的成果和效益;不仅要考虑行政行为的积极的、正面的成果和效益,还要考虑其消极成果和负面效应。只有这样,我们的行政效率理念才是深刻而全面的,才是接近真理的。

四、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是衡量一个国家或社会文明发展的标准。社会和谐、人际和睦,无疑以公平正义为重要条件。而公平正义的创造和维持离不开公共权威,离不开公共行政。如果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及其公共行政不能倡导公平正义、不能奉行公平正义、不能主持公平正义,国家和社会就不会有公平正义。公共行政要做到“以人为本”,要以较高的“行政效率”实现“公共利益”,也必须倡导、奉行、主持公平正义。正如2006年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人们的心情才能舒畅,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和谐,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所以,公共行政也必须以公平正义为目的和尺度,公平正义是公共行政价值理念中的重要内容。公平正义,即公平和正义,与所谓公正、公道也具有基本相同的含义。公平正义,从根本上讲,是指人类在社会交往和社会运作过程中平等、合理地对权利与义务、利益与损害进行分配、交换(包括回报与报复)的理念与行为。公平正义是存在于人类社会的一种现象,只有在人的社会生活中才有所谓公平正义问题。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必然与他人交往、与他人合作,从而必然与他人划分或交换利益,或者分担损失,或者必须回报他人的帮助、恩惠,甚至要报复他人有意、无意的伤害。这是因为,一方面财富是相对匮乏的,另一方面人性中存在自利的倾向,人的慷慨是有限的。所以,在人的世界里存在利害关系,存在“恩怨情仇”。这是社会生活所不能摆脱的,但又必须“摆平”。如果不能有效地“摆平”,则可能导致社会的离散和痛苦。如何“摆平”?只有依靠“公平正义”。公平正义在摆平利害关系以及恩怨情仇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最本质的特征是平等与合理。所谓平等,即:(1)在人际交往中,尊重、尊敬他人,承认他人为人,承认他人与自己享有同样的权利和尊严;(2)在利益交换中,以等量的价值相交换,以等量的损失、伤害相偿还;(3)在社会分配中,一视同仁,给每个人以同样的权利与义务,或等量的利益与损失。所谓合理,即合乎理性,合乎客观规律,亦即合乎真理。客观规律是人们行为所不能违背的,但人们只有通过理性才能真正认识客观规律。感觉、情绪等非理性因素还不足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客观规律。所以,人们崇尚理性,为人处事讲究“合理”。摆平利害关系、“恩怨情仇”最重要的原则是平等,没有平等决不可能有公平正义。但一味的平等、绝对的平等并不一定能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最好的结果,而不平等常常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人类公平正义的理念和行为中也允许有“不平等”的存在。但不平等只是“例外”的情况,它的存在是有条件的,它的存在必须“合理”。人类有关公平正义的观念具有悠久的历史,不同时代人们所主张的公平正义的具体内容是有所不同的。但是,可以说,所有的公平正义观都具有“平等”与“合理”的内涵,都无非要求用平等、合理的原则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关系。西方古希腊时代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柏拉图(约前427年—347年)曾说:“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恰如其分的报答。”[9]7对于什么是“恰如其分的报答”,柏拉图进一步解释说:“就是‘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9]8“假使朋友真是好人,当待之以善,假如敌人真是坏人,当待之以恶,这才算是正义。”[9]13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前384年—前322年)在讨论公正到底是一种怎样的交换或回报行为时曾明确说:是具有均等、相等、平等、比例性质的那种回报或交换行为[10]。罗马帝国时期著名的法学家、曾担任过罗马皇帝的查士丁尼(约483年—565年)认为:“正义是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的这种坚定而恒久的愿望。”[11]欧洲中世纪著名的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也认为正义在于在各种活动之间规定一种适当的比例,把各人应得的东西归于各人。他说:“神由于实施管理和指导,把各人应得的东西归于各人”[12]139,“公理或正义全在于某一内在活动与另一内在活动之间按照某种平等关系能有适当的比例”[12]138。显然,这些伟大的思想家们所理解的公平正义都以“平等”、“合理”为其显著特征。美国20世纪最著名的哲学家、伦理学家约翰•罗尔斯(JohnRawls,1921—)所理解和定义的正义也充分凸显了平等与合理的特征。罗尔斯将正义概括为两个基本原则:“第一个原则:每个人对与其他人所拥有的最广泛的基本自由体系相容的类似自由体系都应有一种平等权利。第二个原则:社会的和经济的不平等应这样安排,使它们(1)被合理地期望适合于每一个人的利益;并且(2)依系于地位和职位向所有人开放。”[13]罗尔斯两个正义原则中的第一个原则被称为“平等自由原则”,第二原则中的第一方面被称为“差别原则”,第二方面被称为“机会公平原则”。罗尔斯强调第一个原则优先于第二个原则,而第二个原则中机会公平原则又优先于差别原则。罗尔斯正义原则的要义是平等地分配各种基本权利和义务,同时尽量平等地分配社会合作所产生的利益和负担,并且坚持各种职位平等地向所有人开放,在这样做以后还不得不对有些利益或价值进行不平等分配的话,则要求这种不平等分配能够给每一个人,尤其是那些最少受惠的社会成员带来补偿利益。这也就是说,罗尔斯“正义”的基调是平等,同时承认和允许不平等的存在,但不平等必须合理,即有利于每一个人尤其是最少受惠者。我国传统思想中不乏公平正义观念,如“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平等追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爱精神,“守和执中”的和谐意识,等等。而这些观念中,也同样呈现出“平等”与“合理”的特征。

五、民主法治

公共理念范文篇9

后现代公共行政思潮是在当代国际社会“后现代性”话语出现跨领域使用的背景下形成的。对于“后现代”这头大象,不同的领域有着各自不同的解读:IT业将之称为数字化,哲学界将之称为本质直观,心理学家把它概括为行为体验,伦理界称它为自我认同,人类学家则说它是社会资本,物理学将它概括为负熵,化学说它是复杂和混沌,生物学则说它是基因重组……其实,“后现代”只有一个,那就是伴随着哲学的语言学转向而来的,语言(或者说符号)本身的权力(power)的被重视,以及在现代性语境下的结构主义、科学主义、理性主义等传统观念被打破其垄断地位。具体应用到公共行政领域,则是强调“以流程转变为核心”的公共行政改革取向。这种影响主要促使后现代公共行政管理理论朝向三个方向转变:新公共管理理论、政府治理理论以及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

本文主要拟从两个方面来论述后现论对公共行政管理理论的影响和渗透。首先,我将简单阐述一下什么是现代性、后现代话语的产生以及后现代性,其次,我将就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一些基本观点加以初步探讨。

1现代性,后现代话语的产生以及后现代性

“现代性”是一个令人困惑和难以精确界定的概念,而且在当前,对这个概念更是充满着批判与解构的尝试。在关于现代性概念的界定中,有三位学者的观点比较著名:首先是吉登斯,他从社会学的角度,将现代性看作是现代社会或工业文明的缩略语,它包括从世界观(对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态度)、经济制度(工业生产与市场经济)到政治制度(民族国家和民主)的一套架构。他着眼于“从制度层面上来理解现代性”,因此他的现代性概念主要指称在后封建的欧洲所建立、并在20世纪日益成为具有世界历史性影响的行为制度与模式,等同于“工业化的世界”与“资本主义”制度…。第二个是哈贝马斯,他从哲学的角度把现代性视为一项“未完成的设计”,是一套源于理性的价值系统与社会模式设计,它旨在用新的模式和标准来取代中世纪已经分崩离析的模式和标准,来建构一种新的社会知识和时代,其中个人“自由”构成现代性的时代特征,“主体性”原则构成现代性的自我确证的原则。在他看来,现代性的一个最为核心的问题,就是它的自我理解和自我确证的问题。第三是福柯,他同样足从哲学的角度出发,不过他将现代性理解为“一种态度”,而不是一个历史时期,不是一个时间概念。对他来说,现代性从根本上意味着一种批判的精神。

说到现代性,我们就无法绕开欧洲的启蒙运动,因为我们通常把现代性的产生归功于启蒙运动,正是启蒙运动的精神孕育出了现代性的基本观念。这些精神主要包括理性主义的精神、科学的观念以及自由主义思想。这其中,康德作为启蒙哲学的杰出代表,其所谓“先验”的理性主义精神正是对现代性精神的最好诠释。而理性的批判与建构、理性神学、自由的权利以及民主国家的理念等,自然也就成为现代性的应有之义。

随着对现代性概念的不断解读与对现代性理念的不断实践,我们逐渐发现随现代性而来的虚无主义成为一个无法逾越的障碍。现代性的自我确证性在面临“存在”与“虚无”的追问时显然无计可施。同时,随着罗素(BertrandRussel1)、索绪尔(FerdinanddeSaussure)、穆尔(G.E.Moore)、维特根斯坦(LudwigWittgenstein)、卡尔纳普(RudolphCarnap)等人的分析哲学以及随之而来的哲学语言学转向的开始,再加上解构主义领袖德里达的推波助澜,后现代这个概念自然而然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正如“现代性”一样,“后现代性”也是一个令人困惑、众说纷纭、有着多重歧义的概念。作为一种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逐渐在西方开始流行起来的社会思潮,经过分析哲学、符号学、语言学、叙事学、解构主义等等诸多流派和专家的诠释,以及消费社会的兴起与全球化的进程,后现代的思想和内容可以说已经覆盖了文化和社会诸多方面,同时也丰富、庞杂到了混乱不堪的地步。

关于后现代思潮的起因以及“后现代”的性质,有专家将之大致归结为以下几种解释:一是社会动因说,这种解释将后现代思潮的兴起归结为它的社会政治背景,认为一种全新的社会秩序应该被确立。二是后工业化或信息社会说,它将信息社会及其知识状态作为观察问题的一个基本视角。三是消费社会说,它认为后现代社会表现为一种消费文化盛行并支配着社会成员生活的“消费社会”的生活方式。四是文化反叛说,代表人物是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DanielBel1),它从价值体系、宗教和文化的角度来反思现代主义。五是叙事危机说,其代表人物利奥塔(Jean~FrancoisLyotard)以“叙事危机”作为切人点来展开对后现代的阐述,以“语言游戏”的范式来解决后现代思想的核心问题,将追求差异性、多元化作为后现代的游戏规则。上述五个解释中,前三个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后面两个则从文化的角度来探讨后现代话语的产生。

“后现代性”作为一种脱胎于“现代性”的思想与行为方式,无论其理论面临多少对抗与反对,作为其精神实质的“主体去中心化”、多元主义、不确定性、微小叙事、消解权力的中心主义等诸多观念已经被广泛接受,并且正在触及、渗透到各个不同领域,尤其随着信息技术及其手段的普及、经济的全球化,这种影响正在深入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就包括我们社会政治生活领域的公共行政管理。

2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几个基本观点

正如本文开头所描述的那样,后现论在公共行政领域的跨学科繁殖产生了后现代公共行政的概念,这个概念的核心仍然是对现代性的反思、对意义的解构以及对主体中心主义的消解。在现代性的视角中,公共行政被建构为一种科学、一种技术、一种企业、一种阐释,其寻求的是科学性、客观性、效率和确定的意义,而从后现代性的角度来看,公共行政应该是通过对相像、解构、非地域化和他在性的强调来掀起一场变革官僚制的革命。现代公共行政相当于规模生产,它只能对共同的公共利益进行批量化满足,如果非让它去满足公民的个性化要求,就相当于定制,成本太高,不可能实现。

后现代公共行政开始转向流程再造。在批量化满足社会对公共产品的大路货需求(比如安全、义务教育等)的同时,开始考虑响应复杂多变条件下的个性化公共需求,所以要进行流程再造,提高响应速度和响应能力。但作为流程再造成果之一的新公共管理和政府治理理论模式的施行,还是要以正规体制为条件的。这种体制,好像大炮,可以打大象(满足普遍性需求),但不能打蚊子(满足个性化需求)。如果非要在现有体制框架下,解决公共产品需求的个性化响应问题,成本仍然偏高。于是,为了解决对公共产品的个性化需求的响应问题,后现代公共行政管理理论应运而生。转贴于中国论文联盟中国论文联盟-奠定后现代公共行政管理理论基石的,正是戴维·约翰·法默尔(DavidJohnFarmer)所著的《公共行政的语言——官僚制、现代性和后现代性》(TheLanguageofPublicAdministration---Bureaucrary,Modemity,andPostmodernity)这本书。而真正使该理论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内容,则出现在查尔斯·J·福克斯(CharlesJ.Fox)和休·T·米勒(HughT.Miller)合著的《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PostmodernPublicAd-ministration…TowardDiscourse)-书中。

福克斯与米勒在《后现代公共行政》中指出,就符号的层面而言,所谓的“现实”不过是社会的、历史的符号建构的产物,在后现代状况下,符号的能指与所指的脱节导致了“超现实”的出现,后现代文化最典型的特征就是高雅文化或大文化的日趋没落和亚文化的日益强劲,后现代意识的碎片化和关注于超现实的媒体形象的新部落主义使得任何形式的管理都变得困难,因此,需要找到一种新的框架:一方面,它能承受后现代的状况;另一方面,它能提出与民主理想相一致的主张。这就是所谓后现代公共行政的话语理论。

在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角度来看,官僚制在历史中是以决定论的、有意识地控制的术语定义的,同时,这些被软化为控制和理性的术语又逐渐让位于满意、统计意义、趋势等术语,决定论的或韦伯式的官僚制是一个控制的封闭系统模型。这显然与当代开放、多元的社会政治生活环境极不协调。

因此,对官僚制的突破与解构势在必行。公共能量场是话语理论的核心概念,它是现代物理学的能量场理论和现象学的方法相互修正的结果。场是作用于情境的力的复合。场的结构并不遵循固定的公式,而是取决于生活世界正在发生的事情。而能量这一概念则意味着:场中有足够的目标和意图。这些目标和意图使得人们被吸引、被激动、被改变。公共事务就是这样一种能量场,在那里,有着各种能量或力的作用,它们各自有自己的意向性或目的,从而形成一个公共的能量场。

公共能量场是表演社会话语的场所,公共政策在这里制定和修订。这一制定和修订的过程同时也是各种话语进行对抗性交流的过程,是具有不同意向性的政策话语在某一特定的实践环境中为获取(或实现)其意义而相互斗争的过程,换句话说,公共能量场就是“回到事务本身”的那个“具体”场合,也就是所谓的“现场办公”。在这里,没有一个意义先天地是真的或者说是本体论地确定的,意义就是为了被抓住而确立的。换成我们熟悉的语言,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此,有两点尤其重要:首先,为了避免陷入后现代话语的无政府主义状态,我们必需对话语意义的真实性或者说真实话语的条件做出严格的限定。其次,为了避免陷入官僚制民主模式的独白性言说,我们期望在话语中看到的是意义之战,是争辩、论证、反驳,而不是和谐的异口同声。参与对话的双方应该是一种结构性的关系,他们之间既是平等的,同时又是对抗的、相互斗争的。因而从理论上来说,它所设想的是一个所有人都参与的民主前景。但是从实践的方面而言,它强调了自主参与的重要性,只有那些积极投身于公共事务的人才能通过其有意义的、切合情境的话语对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发挥作用,才能切实地利用他们真实参与的责任来加强民主。

公共理念范文篇10

[关键词]生本理念;高校教学;公共体育

1生本理念下高校公体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1新时代教育发展需要。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适应教育革新及社会发展需要,必须紧随时代步伐,进一步明晰“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生本教育理念下新时代赋予学校体育发展的新要求,体育教学要以“健康第一”“个性化发展”“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继续扩大开放,加强合作,不断创新和优化[1]。尤其“互联网+”背景下,慕课(MOOC)、金课(精课)、视频公开课等线上课堂教学的兴起,为广大学习爱好者获取知识提供了更为便捷、更为广阔的学习渠道,给高校的教育发展以及教学改革带来更大冲击和更高要求。1.2和谐课堂氛围需要。教育的过程其本质就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动态过程,需要师生双方相互配合、齐心协力。实践证明,和谐的课堂氛围更易于营造一种具有感染性、催人奋进的教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师生关系,放松心情、愉悦身心,强化教学效果[2]。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是体育课堂教学区别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教学中教师需要不同角度的身体示范和动作讲解,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各种身体动作练习,在反复的教与学、学与练以及巩固与提高的学习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频繁的交流互动对和谐课堂氛围更加需要。1.3师生自我实现需要。自我实现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是马斯洛需求理论关于人的五种需要层次中最高层次的需要。在公共教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认真教学其目的就是把课上好,得到领导、专家、同行及学生的认可,而学生因身体素质以及对新事物的认知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在学习过程中对技术动作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有快有慢,但他们都有一个展示自我的共同需求。虽然师生在课堂教学上扮演的角色不同,努力表现的方式也不竟相同,但想呈现自己最美好一面的需要却是相同的。

2高校公体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2.1项目设置难以满足学生需求。目前池州学院公体课程开设的项目主要有:田径、篮球、足球、排球、软式排球、网球、羽毛球、健美操、瑜伽、体育舞蹈、武术、散打、跆拳道、轮滑、跳绳等项目,所有的课程选项都是学生根据兴趣、爱好、体育基础等自身情况和校园网公布的信息实行网上选课。学生选课呈现的特点主要有:第一,按照特长、兴趣或爱好选;第二,按照课程运动量小,考核易通过选;第三,按照同寝室在一起,便于上下课时间同步选;第四,按照授课教师授课风格选。选课系统开放时间集中在一个星期内,先选先得,当某一门课程项目选满后,只能改选其他项目直至所有学生选好为止,此方法虽然高效便捷,但也受学生获取信息的速度、网络系统以及电脑、手机等设备的影响,时常造成获取信息动作较快的学生很快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完成心仪课程项目的选择,而动作慢的学生因为心仪课程项目选满了只能被动选择,其最终局面便是同一课程项目的课堂教学学生参与积极性呈现积极、无所谓和不积极的多种态度。2.2师生的课堂期望不相一致。体育教学是按一定计划和标准进行的有目的和有组织的教育过程,其任务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增强其体质,培养其道德、意志、品质等。笔者随机对该校16级、17级两个年级各个公体课堂选项学生问卷调查时,发现学生对体育课程选项的目的非常明确,89.7%学生把体育课运动量小且容易考核通过获得学分放在第一位,至于能学到什么知识、技能等并不是很关注,相反,在对公体授课教师进行调查时,每位老师每次课都按照人体接受新事物的规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设置课堂教学目标,且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设置了一定运动量和一定运动强度的身体练习方法,这与学生选课的初衷不相一致,削弱了学生课堂参与主动性,影响了教师上课的积极性,降低了教学效果。2.3场地设施难以满足教学需要。一定数量的体育场地设施是学校体育课堂教学、课余体育活动和日常体育训练的基础保障[3]。我国《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第二十条规定: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当按照国家和地方指定的各级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备标准,有计划的逐步配齐。通过对该校公体课教师访谈得知,74.3%的教师认为影响公体课堂教学开展较大的因素主要是场地设施的限制,特别是当几个班在同时段上同一个项目选项课的情况下,能利用的场地设施非常有限,再加上高校的场馆对外开放,社会体育爱好者的加入不仅使得原本就很有限的场地显得更加拥挤,而且加剧了场地设施的损坏程度。此外,不同课程教学项目的安排,时常也由于授课教师之间疏于沟通出现教学上相互影响甚至安全隐患,比如当同时段进行的投掷项目练习与足球项目教学因场地局限而存在安全隐患等。2.4传统观念仍在左右课堂教学。体育教学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它是学校体育实现的基本形式,是体育目标的实施途径之一[4]。在该校实际的体育课堂教学中,仍然难以脱离传统体育教学观念影响,虽然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有所改观,但大部分时间主要还是以教材为中心、以技能为中心,以教师的讲解示范,学生练习,教师纠错再反馈再练习为课堂教学主线,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个性发展以及不同个体或者师生间的学习交流。在课堂评价中,由于课堂考核的评价标准相对比较统一,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其结果直接造成了身体素质好的同学因为获得高分甚至满分很轻松,导致学习缺乏挑战而没有动力,而身体素质差的同学因很难达到合格而缺乏努力的积极性。

3生本理念下高校公体课堂教学改革对策

3.1积极发掘资源,丰富课程内容。调查表明,课程项目是影响学生课堂积极性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学生内部动机激发的源动力,丰富课程内容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首先,提前做好学生体育课堂教学选项的摸排,除合理有效的使用现有的校本资源外,还应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开发和整合贴近时代的课程资源,如积极引进社会流行的、时尚的,有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体育项目,稍作适当的编排后为课堂教学服务,对学生喜好的运动项目可以多排班,压缩学生兴趣不大的课程项目;其次,尽管学生“被动”地选好了课程项目,但在实际教学中针对兴趣差异较大的群体,授课教师要合理评估学生适合课程,积极联系学校教务管理部门人工服务渠道进行微调,针对少数“被动”选课的学生,以组建课外兴趣小组的模式,教师指导或者安排体育专业专项学生协助指导;最后,加强师资队伍的技能学习培训,鼓励教师外出学习交流,特别是年轻教师,尽可能做到“一专多能”。3.2加强课堂沟通,促进全面发展。公体课学生与体育专业学生对待体育课的课堂目标是不一样的,对体育专业的学生而言,课堂内容很可能就是他们未来就业的方向,对个人的职业规划有很大影响,而对公体课学生而言,体育课不过是大学所有公共课程的其中一门,而不是所学专业的必须方向,与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关联不大。为此,针对公体课学生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首先要深入学生群体,加强课堂沟通,主动研究公体学生体育课堂目的,做到“想学生之所想”,促进全面发展的同时也要关注个性发展,针对不同课堂目的的学生,教学中适时地调整方式方法;其次,目标的设置应该是参与者经过一定的努力绝大数都能实现,也就是说“跳一跳能够得着”而不是望尘莫及;最后,实现课堂目标,不是无原则无底线地满足学生无理要求,而是在公平合理的原则和规定下,对因身体条件、技能基础等弱势特殊个体,可以适当降低考核评价标准。3.3高效利用设施,灵活编排课表。高校扩招,虽然解决了不少高校的生源问题,同时也为高校的办学带来新的问题,学生多,教师少,特别是高校公体课教学一对多的超大额班级频频出现。场地设施有限是目前高校体育课堂教学的共性问题,短时内很难得到解决。在这种情况下,高效利用有限设施,灵活编排课表方为上策。第一,增加单元教学,多设专项,改变原来固定上午第三、四节课和下午的体育课时间,从而达到分流学生人数,缓解上课时间过于集中的问题[5];第二,严格教学场地划分,绝不混淆场地使用,做好场地对外开放的时段及区域的限定,并安排专人管理;第三,课程项目的教学编排,要分开时段,分好组别,错开教学,避免器材使用重复,教师间要做好课前沟通,课中灵活安排,课后总结思考,避免相互干扰;第四,在教学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同一时间段应力求同时开设男生、女生窗口,避免出现如散打等项目男女同班教学不利于学期教学进度与课堂教学组织的安排等问题[6]。3.4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学观念。高校的公共体育课堂教学需要一支教学理论过硬,教学观念与时俱进的师资队伍。一是加强理论学习,积极报名参加课堂教改培训,观摩其他教师的课堂教学;二是定期开展教学研讨会,团队或者部门都要讨论,特别是相同教学项目的小组更要经常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探讨课堂教学改革提升策略;三是建立公体教研室集体备课制,形成公开课常态化模式,根据课堂评价状况,打造“金课”,淘汰“水课”,逐渐形成有特色的体育课堂教学;四是鼓励教师积极“走出去”,通过各种渠道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尤其年轻教师在本专项的基础上再具备胜任1到2门副项的教学能力,主动学习优秀教师的经验分享[7];五是研究学生体育课堂实际需求以及接受知识技能的方法,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的有效学习为目标,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变化教学手段和组织教法。

4结束语

高校的公体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受课程项目设置的局限,一部分学生很难选到心仪的课程项目,师生对待体育课的课堂期望不一致,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鉴于此状况,需要教师加强课改理论学习,转变教学观念,提升业务素养,积极研究学生兴趣爱好以及体育课堂目的,主动发掘体育选课项目资源,丰富课程内容,优化课程设置,高效利用体育教学场地设施,灵活编排课表,积极贯彻生本理念,深入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周瑞英.合肥学院体育俱乐部教学实践与发展策略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5):83-84.

[2]王元翠.试论大学舞蹈教学中和谐课堂气氛的重要作用[J].北方音乐,2017(3):228-229.

[3]刘海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选修课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18(28):79-80.

[4]李凤玲,谭万生.以俱乐部制教学模式开展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9(1):107-108.

[5]王兴.高校公共体育俱乐部模式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学术论坛,2008(12):222-223.

[6]张得保.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应考虑的几个问题[J].中国学校体育,2007(6):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