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空间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3 17:02:46

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范文篇1

立式和镶嵌式公共艺术对空间形态的要求有比较大的随机性,它们依托于环境,但可以适应的环境非常广泛,影响的场域的边界是非限定的。悬挂的公共艺术与空间的关联不同之处在于,它的空间是特定的,有尺度和形态的限定。“框架,或称边缘,固定了力场的范围,框架中的力场的意义梯度是朝向中心递增的。”[1]贡布里希对于图案的力场分析同样适用于悬挂的公共艺术,可以说,悬挂的公共艺术都有一个固定的框架,它与空间的图底关系是明确的。

2悬挂的公共艺术

2.1考尔德和悬挂公共艺术的开拓

美国雕塑家考尔德开启了悬挂的公共艺术的先河。考尔德1898年生于美国费城,早先是一位插图画家。20世纪20年代开始用金属丝进行装置创作,他受到构成主义和立体主义的影响,探索抽象的空间构成。考尔德作品的创新之处在于他的动态形式,而之前的雕塑均为固态形态。他的作品是风动的随机形态,通过复杂的结构使之处于动态中的平衡。考尔德雕塑艺术的特殊形式决定了他对空间的特殊要求,“活动雕塑变成了一种大型雕塑的风动机械。它那有力的,而且是很精确的呈均衡状态的圆盘,包容并限定了大片的建筑空间”。[2]考尔德接受过许多公共空间的设计委托。1952年,他为委内瑞拉的加拉加斯大学城音乐厅制作了一件悬挂雕塑,巨大而又色彩鲜明的自由形状似乎是漂浮在半空之中,限定并增强了室内的建筑空间。1957年,他为纽约艾德威尔德航空港(今天的肯尼迪机场)制作的大型活动雕塑还挂在国际到达楼的大厅里。雕塑的结构由巨大的红色黑色叶片组成。这种空间悬挂雕塑的运用与空间结合的恰如其分,增加了空间表现力,为空间艺术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以空间的有机性见长,他借鉴了苏州园林的移步换景的空间处理手法,使馆内空间如同高低起伏的乐章。贝聿铭相信建筑需要其他艺术的支撑,这样才能赋予空间活的灵魂。“不管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贝聿铭已经感觉到抽象派雕塑可以中和自己冰冷的建筑”。[3]贝聿铭请来几位著名的雕塑家来为东馆创作作品。1972年4月,考尔德看了东馆的模型,就决定在紧挨入口内创作一件作品。后来因技术问题,几经反复,最后安装到了东馆大厅。我曾数此到华盛顿国家美术馆参观,发现有两件作品和建筑已经成为一体,一件是外面入口处的亨利•莫尔的《刀刃体》,另一件入口内庭的考尔德的风动抽象雕塑,它们展馆的有机部分,和其他独立的艺术展品是不同的。考尔德的作品悬挂在大厅的顶部,它与空间形成的力场控制了整个大厅。它像一位主人,而其他展品和观众一样是从考尔德的悬挂雕塑可以看到悬挂公共艺术的特征以及与空间的关系。虽然悬挂的公共艺术属于公共艺术,但它们有其独特的形式语言方式和内容,这是它们的悬挂方式所决定的。首先,悬挂的公共艺术适合抽象的形式和装饰性造型,而不适合主题性的写实作品,因为写实作品的形式发挥余地小,难以处理艺术品与空间的有效结合,抽象作品的形态的可能性就灵活得多,可以很好地发挥形式对空间的适应性。即使一些具象悬挂作品,也着重于其中的抽象形式构成,比如西雅图塔马特国际机场大厅的皮特•舍尔顿的作品《云和旧物件(cloudsandclunkers)》,云只是一个引发观众联想的主题,而形式上显然注重抽象的形式排列。(图2)在华盛顿大学图书馆的跨层大厅里的悬挂公共艺术是一群飞鸟,也是把飞翔的鸟群的作为和空间发生关系的整体。

2.2悬挂的公共艺术和空间应用

一般来说,悬挂的公共艺术都处于较为轻松的公共空间里,比如市政大厅、艺术馆、商业中心等。悬挂的形式决定了公共艺术的形式特征是要轻盈的,因为所服务的公共空间的精神属性要求轻松愉悦,而不适合严肃的沉重的主题和形式。装饰性的属性大于作为纯艺术作品的重要性。另外,悬挂的方式也有技术条件的限定,艺术品不能够过于沉重,安装的难度和安全系数也是必要的条件。悬挂公共艺术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空间的装饰。SuperNatureDesign工作室前几年为上海TheNest酒廊设计了一件灯光艺术雕塑作品“FlyBeyond"。设计师将法国伏特加GreyGoose品牌图案里灰雁优美的飞行姿态与轨迹转变成一个带有光影幻觉的有机雕塑结构。雕塑的整体形态是由悬挂于酒廊天顶长11米镀铜主轴上的140片透明亚克力板组成,每片板材均刻有细微而又精美的曲线图案,以达到更好的灯光折射效果。一片片像似羽毛的透明亚克力板,诠释了其雅致的飞翔动态。

2.3悬挂的公共艺术的空间意味

大多的悬挂公共艺术形式没有一个明确的边缘,它和空间是互相渗透的。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中指出,“至此我们就必须开始分析图底关系中的其他方面。当我在上面提到空间位置、轮廓线、密度等现象时,都是把它们当做静止的现象来看待的。然而,本书一开始就一直坚持了所有的直觉对象都是能动的这一观点,这就是说,一切知觉对象都应被看做是一种力的结构。依照这一原则,一个图形并不仅仅是一片静静地停留在基底上方空间中的一个具有轮廓线的区域,实际上,它总是积极地向外扩展着,有时闯入基底,有时越过基底。”[4]悬挂公共艺术通过重复、扭曲、穿插等方式,让形和空间穿插,每个形式元素会产生一个力的方向,使得艺术与空间在多角度多层次相互参与,创造的是整体的有意味的空间。悬挂的公共艺术对于空间的尺度和形态的要求比较特殊。它一定是一个边界限定的空间,空间要求大型化,有较大的广度和高度,二是空间有足够的变化。对一般公共艺术而言,任意的空间的尺度与形态都容易搭配相应体量的公共艺术。人对不同的空间感受是不同的,对与视平线高度接近的物体,可以处在较近的距离;而对于悬挂于头顶的物体,需要较远的距离才会感到舒适。在大型公共空间里,因为需要最大程度地利用地面空间的功能性,而墙壁镶嵌式公共艺术会破坏空间背景的整体性,悬挂的公共艺术越来越普遍,悬挂的公共艺术需要支撑结构,所以主要被安装于室内,当然,也有一些悬挂的公共艺术处于室外空间。但是,它们都有相对固定的虚拟空间。比如西班牙雕塑家齐力达的作品《水之颂》。(图5)、图5齐力达的雕塑《水之颂》这件巨大的水泥雕塑被吊装在包围水池的山崖上,山坳就是这件悬挂公共艺术的对应空间。我们能感受到作品对整个空间形成的力场。2007年2月,美国艺术家珍妮特•艾克曼为在温哥华举行的TED大会打造了一个700英尺长的大型悬空雕塑。(图6)图6珍妮特•艾克曼在温哥华的大型悬空雕塑700英尺长该雕塑将悬挂在温哥华费尔蒙特海滨酒店和温哥华会展中心之间。该雕塑用极其柔软的材料构成,结合科技和艺术,将呈现出星云的效果。她的作品使用彩色网状结构在空中搭建巨大的漂浮作品,材料柔软通透,可随风运动而自由改变形体,再配合灯光效果,炫目如极光。而在悬挂建筑主体之间的空间就是一个虚拟的封闭空间。

3结论

悬挂的公共艺术的独特性在于,其对空间形态属性的特殊要求,需要空间广度和深度超越一般的展示空间,而且是独立的,不适于多件作品的陈列,一般这些空间为公共服务功能的大厅,这使得作品的内容比较倾向于视觉美感本身。造型通过多维、变形、动态使其与空间互渗参与,结合成一个整体。

作者:乔迁 单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英)贡布里希(范景中、杨思、徐一维译).秩序感——装饰艺术的心理学研究[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72

[2](美)阿纳森(邹德侬、巴竹师、刘珽译).绘画•雕塑•建筑——西方现代艺术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384

公共空间范文篇2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特色阅读空间;文化资源分配;社会力量参与;运营模式

近年来,特色阅读空间已经成为公共阅读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形式独特、功能多样及文化服务先进,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新渠道,受到社会的广泛青睐,对其展开的学术研究也方兴未艾。所谓特色主要体现在空间建设、服务业态和服务目标的创新上。从已有的建设经验来看,特色阅读空间主要包括书店、美术馆、民俗馆及图书馆等公共场馆,体现了不同行业之间的联动和组合,同时也具有组织的完整性和独立性,重点强调不同社会群体的精神诉求和价值共享。特色阅读空间日渐兴盛和发展是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体现,对城乡居民的精神家园构建起着重要推动作用。

一、新时代特色阅读空间呈兴起之势

特色阅读空间主要是指由政府或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在社区独自创办或合办,在一定空间范围或区域内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向社会(区)公众提供公共阅读、流通借阅、艺术赏析等文献资源和数字资源公共文化服务以及开展阅读推广、艺术交流、教育培训等公共文化活动的新型开放场所。[1]2014年,北京市西城区提出新时代特色阅读空间建造活动,在公共文化领域作出积极探索和尝试。特色阅读空间建造过程中,政府担当民生义务和责任的同时接受社会开放性监督并逐层放权,各方始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贴近百姓需求、社会效益优先、文化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等原则,充分发挥多方力量的协同整合效应,致力于打造百姓身边随处可及的图书馆,培养公众的阅读爱好和阅读行为,提高公众文化素养。从物理空间设计来看,新型特色阅读空间主题风格多样,或诗意古朴、或童真烂漫、或雅致文艺,提供舒适且富有韵味的文化活动空间和丰富的书籍资源,为读者打造多方位的服务供给模式,满足不同社会群体对于阅读空间的针对性需求和服务,间接地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品质化和专业化,从内涵上间接推动社会民生的不断改进和发展。

二、特色阅读空间建设内涵及特征

特色阅读空间作为知识交流、文化传播、休闲交友、社会包容的书香空间和独立的组织机构,兼具“以文化人”“以书育人”和“以情怡人”的文化功能,从创办主体、业态融合、目标追求等方面进行了多元化创新,具有多层次内涵和特征。1.政府、市场、社会协力合作,形成创办主体多元化。文化体系运转中必不可少三大因素是政府、市场资本、社会力量。这些多元行动主体在特色阅读空间建设过程中试图通过文化服务投入产出广泛的社会满足效应,以文化创造性增生范式,积极规避自身局限,发扬资源和功能优势从而达到文化服务的效益最大化。新时代背景下,主体多方合作创办的特色阅读空间在面对社会群体的选择时,能在服务管理效率和服务多样化方面体现较大的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可以避免因某一方失灵而导致的公共文化服务缺位、管理缺失,进而引发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生态系统不均衡。二是引进社会资本,激发和提升社会力量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参与率和贡献率,建立成果共享机制。三是优化结构主体,开源节流,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效率。从各类主体的建设目标和建设路径来看,政府、市场资本和社会力量根据自身定位,形成特色阅读空间管理三角生态系统,共同发挥自身的管理和文化组织功能。政府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守护者,以综合考虑空间均等化、普及化布局,提高文化服务的城乡覆盖率为主要目标;市场资本通过市场机制作用产生,偏重商业盈利,倾向于差异化布局,公众可以根据不同的文化消费偏好自由选择服务类型;社会力量更加具有“社会性”,偏重社会责任,倾向于空间的亲民性、网络化布局,在深入农村基层等特定区域的情况下更加灵活、更具潜力。2.服务内容“业务混搭”,促进特色阅读空间功能多样化增值。目前运行的特色阅读空间,大多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打造概念式阅读体验,其综合设计往往烙上深深的文化烙印;唯美的空间设计,从感官和心理上不断提高文化体验者的愉悦感。比如,坐落于北京宣武门内大街抄手胡同内的“繁星书吧”;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旅游联谊中心创办的集收藏、展示、阅览于一体的美术专业图书馆——金彩艺术图书馆;曾经发现甲骨文的社区文化地标——甲骨文•悦读空间等,这些特色阅读空间是创意思维引导下人文与艺术结合的典范,其主要业务涉及图书免费借阅、新书展销,然而吸引人们的更是阅读分享、主题展演、培训实践等拓展衍生性文化服务,极大提升用户的审美体验和精神上的共鸣;空间重视传统文化价值观的输出,以不同视角吸引各类群体关注,具有高雅艺术性的同时,增添了优雅鲜活的色彩。同时,阅读空间伴有咖啡简餐等生活服务,保证读者身心的舒适度。可见,特色阅读空间的产品不仅仅是商品,也是特殊的公共物品,有较强外部性和衍生性,业务内容从文化到饮食,其范围包罗万象,服务内容的“业务混搭”在提升阅读空间功能多样化方面起到不小的推动作用。3.公益与经营双重价值构建,加强社会与经济发展目标的统一。特色阅读空间建设的目标具有公益和经营双重属性。尽管从特色阅读空间运行情况看,普遍把公益服务放在突出位置,实行公开免费开放、不设门槛限制并提供免费借阅、公益讲座、文化交流等服务;大部分特色阅读空间还配合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组织学校、社区、老年人等各种社会群体参与公益阅读活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果。另一方面,特色阅读空间的建设和发展也承载了文化生产力功能。近年来,随着政府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以及市场机制的调节,公共文化事业服务在社会力量的参与和辅助下,不断激发社会的文化创造力和文化的经济创造力。特色阅读空间的公益和经营双重价值驱动为社会创造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价值,促进社会和经济目标的统一。

三、社会力量参与特色阅读空间建设运营模式

社会力量参与特色阅读空间的运营模式主要从融资渠道、运营管理、业态选择、资源整合、资本分配、营销方式等方面分别体现政府与社会资本在其中分担的责任、发挥的作用。在市场机制调节下,引入社会资本和社会化管理使得特色阅读空间更加充满文化活力和创造力。近年来,政府与社会力量合作创办的特色阅读空间正在逐步增加。在政府监管的前提下,社会资本独立运营和市场化机制作用越来越明显。1.特色阅读空间的融资渠道和资本分配。政府资本和社会资本是特色阅读空间建设的主要资本来源,一般特色阅读空间的融资渠道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模式。一是政府主导模式,政府对空间场所和软硬件设施进行主要投资,通过竞标和委托的方式引入社会资本进行运营和管理。二是社会力量主导模式,在市场机制调节下,将具备实践操作能力与运营治理能力的社会主体纳入公共阅读空间的社会“大循环”,阅读空间建设与运行均以私人为主,政府通过政策支持和一定的经费补贴进行合作和监督。三是政府与社会力量合作共建模式。政府与社会资本就项目进行谈判,通过半官方的组织进行协调沟通,合理分担项目的投资和运营,这种“分权模式”促进了文化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公共文化服务管理权限向地方和民间组织扩展,社会力量参与下的特色阅读空间融资渠道更加灵活、自主。文化基本建设投资和国家投资之比每增加1个单位,城乡物力资源配置的非均衡性降低0.2672单位,[2]社会资本的增加和投入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管理资金的重要筹措来源,是促进公共文化资源均衡配置的有效补充。另一方面,资本分配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此处主要指组织运营盈余的去向问题。文化生产和文化服务领域在加入社会力量之后,其权限开始一步步转向社会,文化市场和大众也开始获取影响文化生产和服务的权利,文化创造力和文化生产力进一步得到解放和提升。以公益性为主要运营原则,在特色阅读空间的运营盈余用于保持组织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将多余资本更好地用于组织再建设,形成资本的良性循环和乘数效应,不但扩大了文化服务效用也为文化经济发展创造了契机。2.特色阅读空间的空间分布和资源整合。社会力量主要包括企业、行业协会、基金会、学校、科研机构、非营利性组织等多种主体。在社会的参与下,特色阅读空间分布呈现分散的网络化结构,弥补了公共阅读空间服务区域和服务时间的短板,使得公共阅读空间广泛存在于社区、街道、公园等居民生活区,不仅仅局限于城市精英、白领,也惠及乡村居住群体,把服务延伸到城乡各个角落,是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有力作为。特色阅读空间的空间建造注重造型设计,具有唯美、现代、时尚、精致的特点,虽然空间不大,但会带给人们心灵和精神上的愉悦,提供高质量的公民整体文化享受,创造和谐美好的人文环境。无论从具象的地理空间还是抽象的精神空间来看,特色阅读空间是社会对于多样化文化需求产生的文化创新服务新业态。长期以来,由于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一,用于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预算编制和政府投入存在客观性差异。特色阅读空间除了政府投入外,还包括来自社会和市场的相关资源。根据组织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把各种资源优化配置,在自我管理、自我成长和自我约束等方面更加具有核心竞争优势,使其能更好地寻找资源和区域社会需求的最佳结合点,不断提高抗风险能力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3.特色阅读空间的业态选择和营销方式一般公共图书馆面对的受众广,主要提供图书借阅业务,知识免费开放获取,业务形态比较单一。社会力量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具有资金优势、人才优势、技术优势等,更加了解用户需求,因此创办和运营特色阅读空间时,往往根据区域环境和社会需求,除了图书的借阅服务外还附加了其他文化活动,进一步推进了公共文化服务复合性发展;特色阅读空间走差异化道路,每个空间均有侧重点,如书法、戏剧、舞蹈、美术、茶道、文玩鉴赏等,空间特点呈个性化定制的“图书馆+”模式,以崭新的方式和差异化手段与公共图书馆进行服务互补和资源共享,共同构建城乡公共文化空间。在不断提高自身服务和产品质量、自身声誉的同时,积极利用组织本身具有的公益性这一特色为组织拓宽营销范围,有效克服资本的逐利性,维护公共文化的公益性、服务性和便民性,进而可以获得更加广阔的市场。

四、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特色阅读空间发展策略

随着多元主体协同机制的构建与发展,虽然社会力量在公共阅读空间建设方面的积极性逐渐凸显,但是由于特色阅读空间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仍主要聚集在城市,农村相对较少,存在同代之间分配不公平问题。有研究者提出一种以社会和文化建设为主体,以建设“低消费、高福利”生活方式为目标的新农村建设思路。[3]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呼唤着文化体验空间的城乡均衡发展,特色阅读空间向乡村蔓延必定是一种趋势,如何在文化资源配置、空间区域分布及群体参与等方面实现均等化,减少由于文化参与机会不足而造成的民族文化精神贫瘠是社会主义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1.文化资源分配均等化,促进城乡文化资源自由流动。目前,城市和农村公共文化资源供给量、供给形态及供给品质结构不均衡,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尤其需要注意农村特色阅读空间的图书购置、场所建造、电子设施等硬件资源的建造和改造升级;加强制度优化,用先进技术和齐全的人力配备保障软件资源的充足;农村需要积极提升自身的资源搜索能力和资本创造能力,发挥自身优势特长,主动走出去、引进来,学习城市特色阅读空间建设的先进经验并引入为农村居民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鉴赏样式和项目,构建富有特色的公共阅读空间发展模式,振兴乡村文化阅读。同时,国家需要研究制定城乡特色阅读空间发展专项规划,建立健全各类决策机制、监督机制、激励机制和评估机制,以科学、公平、合理的原则,加快城乡特色阅读空间的统筹规划和布局,确立特色阅读空间城乡均等化发展的分类分区标准体系,制定准入和考核标准,实行优胜劣汰,走精品化发展道路;创新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建立城乡联动的文化结对帮扶机制,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搭建公共文化资源流通平台,加强城乡文化生产要素流通和分配,形成城市向乡村的辐射效应,保证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回应;探索城乡若干主体间协同、开放和整合的特色阅读空间均等化建设新模式,实现科学有效、精准惠民的公共文化服务。2.阅读空间区域发展均等化,促进城乡文化空间平行发展。目前,特色阅读空间主要集中在人口集中、经济富有活力的城市,而农村的特色阅读空间数量不多,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公共阅读空间分布不均衡的主导因素。因此,首先需积极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农村现代产业发展,不断提升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为特色阅读空间在农村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减少因为资本差异而造成公共阅读空间的“贫富悬殊”。其次要积极推进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与城市接轨,在科学规划指导下,因地制宜不断满足农村居民对于阅读和文化活动的需求,使农村居民摆脱“没文化”的标签。最后要优化城乡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加快农村文化产业与新兴产业科技的紧密联系,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公共文化事业协同发展,解决农村阅读文化建设短板。3.阅读群体均等化,提高城乡居民阅读经历和文化体验。根据群体地域性差异,调查城乡常住群体的年龄、性别、职业、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形成需求导向,创新按需供给的特色阅读空间建造模式;建立需求表达和满意度反馈机制,逐步提升特色阅读空间的实际使用率;通过社会“自治理”和群体“元治理”方式,传递和增强城乡居民的参与意识,实现供给和需求的平衡对接,提供高效率、高质量和高产出的绿色可持续文化服务,构建共生治理的特色阅读空间治理新模式;让每个特色阅读空间最大程度地发挥知识传播和文化交流功能,吸引更多的城乡居民进入空间,汲取文化知识养分,强化群众人文内涵素质培养。国家在调控方面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均等化的制度机制设计,积极引导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关注农村公共阅读空间建设,切实保障城乡居民阅读权利。

五、结语

人类对于生活的满足感取决于外生的客观事实以及其对外生客观事实的内生感受。特色公共阅读空间所拥有的业务功能特性及人文环境的独特创造方式,更加有针对性服务于各类社会群体的不同需求,在公共服务方面使得城乡居民更加具有选择自由度。同时,社会力量以灵活的方式参与特色阅读空间建设,大大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城乡普及率,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且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松.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概念、发展定位和运行机制研究[J].全国商情,2016(32)

[2]杨林,王璐.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非均衡配置的影响因素及其改进[J].宏观质量研究,2017(3)

公共空间范文篇3

【关键词】现代城市;公共艺术;空间造型

一、现代城市公共艺术发展概况

公共艺术是近年来出现在各大城市中的现代艺术形式,其空间造型设计要素对公共艺术的创作具有重要作用。现代城市公共艺术有别于传统艺术形式,它是社会文化艺术多元发展的产物。在造型表现形式上,现代公共艺术没有哗众取宠且繁琐的装饰,注重追求主观形式上的归纳和统一,借助不同的介质特征,采用多样化的表现手法,使艺术风格和形式完整统一。在国外,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较早,许多艺术家将金属、玻璃、木材、陶瓷和石材等介质作为主观形式上的创作载体,在造型表达上增强公共艺术的形式感,将夸张、抽象、分解和组合等多种造型方法对客观物象进行概括和归纳,并结合不同材质的肌理特征,赋予公共艺术强烈的表现效果,传达艺术家对客观精神世界和主观意念的诉求。现代公共艺术表现当代艺术家强烈的艺术风格,反映艺术家对客观事物审美特征综合把握的表现技巧,充分赋予公共艺术综合造型美感。

二、现代城市公共艺术空间造型表现形式

(一)二点五维是在二维表现基础上创造出的三维空间形态效果。公共艺术通过点、线、面和体的综合处理,在空间造型的尺度和形态连接上注重艺术形式的审美表达,使公共艺术作品每一个版块传达丰富的空间转折和变化关系,使作品表现形式融会贯通,升华公共艺术创作者的核心设计内容和艺术内涵,增强艺术作品的表现张力。(二)三维空间表达是现代城市公共艺术空间造型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对艺术作品全方位的整体塑造。三维空间公共艺术要求创作者具备良好的空间感受和丰富的整体造型能力,不仅能够使作品的设计理念符合城市发展的需要,也要使作品的创作意图和表现形式满足人们审美的需求,使公共艺术空间造型各部分之间的艺术精神和艺术内涵相融合。英国现代艺术大师亨利•摩尔创作一系列骨状艺术作品,将客观事物内在的能量和强烈的生命力,倾注于公共艺术空间造型中,表达艺术作品三维空间巧妙的变化关系。通过主观改造和组合变形手法,以及熟练地应用雕塑形态表现技巧,将作品自身生动的本质特征美妙绝伦地表现出来,让观者感受到作品丰富的节奏感和表现力,暗示人们特殊且强烈的神秘感和空间感。

三、公共艺术空间造型对现代城市环境的影响

(一)对室内空间环境的影响。室内空间是现代都市重要的活动场所,是现代公共艺术作品融入都市生活的重要体现。公共艺术作品的体量、形态、色彩和材质影响室内空间环境。创作者不仅需要考虑不同空间特殊的功能性特征,也要将人文、历史、民族等地域性要素考虑其中,采用现代化的表现形式和科学技术方法,增强室内空间环境的艺术表现效果,使公共艺术成为渲染室内空间环境艺术气氛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给人们带来与众不容的审美视觉感受。(二)对室外空间环境的影响。大多数公共艺术作品置于现代城市室外空间环境,由于室外较易受到外部气候环境的影响,因此该类公共艺术作品的创作材质以石材、金属、树脂和各类人造化工材料为主,并且都经过特殊的加工方式,使作品能够在各种复杂的外部环境作用下保持造型的稳定性。创作材料的稳定性使公共艺术的造型具有较大的延展空间,体量感和设置范围也相对较大,能够更好地体现公共艺术的空间造型优势,与都市生活环境协调统一,和谐融入城市空间且提高人们精神审美品质。日本著名艺术家伊藤隆道创作了一系列自由运动的雕塑作品,在各城市园林、建筑空间和美术馆等场所展出。利用不锈钢的镜面效果和可塑性特征,在艺术表现形式上运用动态曲线造型,制作成各种螺旋形状的金属线条,并在电动马达自然旋转的动力下,赋予作品多种变化形态的表达方式。运动的雕塑不是孤立独行的作品,它们在移动的光影作用下,产生与环境相互协调且交错变化的景象,与城市环境融合互动,代入感极强。伊藤隆道移动的雕塑诠释了公共艺术可以在空气、光影、景观和造型表现上互相流动和共鸣的意象形态,让作品走入现代城市人们的生活空间,感受作品带来的各种变化和表情;在作品的流动性韵律中感受艺术美感,感受到公共艺术作品解构、变形、分解、重构和融合等丰富的空间造型装饰效果和艺术内涵。

四、结语

公共空间范文篇4

【关键词】乡村;公共空间;老年需求;空间设计

1引言

乡村公共空间是村民进行日常交往、参与节日活动等社会性活动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传统文化、民俗风貌、乡规民约的空间载体[1]。然而作为承载着乡村文化传承与凝聚力的重要场所,乡村空间面临着诸多发展困境。要结合乡村主体老人的需求进行优化,令乡村公共空间环境更适老、更宜居。

2乡村公共空间适老化现存问题

乡村公共空间维系着乡村老人的集体认同与归属感,是进行社会化活动的主要场所。城镇化的发展促使乡村从传统到现代快速推进,转变了乡村社会关系的结构,逐渐异化了乡村生活,传统乡村公共空间开始衰退,乡村老人的认同感、归属感逐渐消失。

2.1传统公共空间衰退破败,布局杂乱使用率低如今大部分村庄中,井台、洗衣码头(见图1)、寺庙宗祠等承载了乡村传统公共生活的重要场所正逐渐破败废弃。政府规划延续乡村公共空间的传统面貌设计了新的设施,但失去了特色底蕴与吸引力,导致使用率低下;空间布局杂乱,复合功能降低,老人活动的公共空间被占据或闲置,村内原始设施被严重损坏,需要修复[2]。

2.2公共空间舒适度欠佳,服务设施缺乏当下的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缺乏,无法满足老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例如,活动公共空间没有座椅、照明和公厕,基础设施较差且陈旧,存在基本的安全隐患;缺乏合适的养老服务点,如老年文化活动室、村民卫生诊所、体育健身设施、村民广场等;大量公共空间荒废(见图2),使得乡村老人的休闲娱乐频率逐渐降低,无法保障日常生活品质。

2.3新村改建公共空间趋同异化,记忆情感缺失在自上而下的“新农村”规划建设中,逐渐表现为城市化、简单化的倾向,公共环境的建设盲目模仿城市,使其失去了乡村特有的人情底蕴,变得破碎化、同一化、冷漠化,失去了容纳公共活动、人际交往等社会活动的作用。导致乡村地域特色缺失,价值观迷失,非物质文化被严重忽略,老人的记忆情感无处寄托。

3结合老年需求的必要性

3.1乡村地区老龄化加剧随着城镇化程度加深,乡村“空巢老人”逐渐增多。乡村中大多数青壮年背井离乡外出打工,老人小孩等非劳动力人口驻守在村中,这种人口迁徙模式导致了乡村老龄化加速的局面;再由于计划生育的实行,造成了乡村家庭结构的变化,导致亲属对乡村老人关怀程度下降[3];我国乡村老年人口居于世界首位,却往往受到忽略,乡村发展面临着非常严峻的考验。

3.2乡村公共空间亟待适老化改造乡村环境配套的养老设施欠缺,适老化程度相对落后。许多老人无人照顾,乡村社区服务区能为介助或介护老人群体提供相应帮助;符合老人饮食的公共餐饮空间是对其晚年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基本的医疗室也是关系老人生命安全的重要公共空间;功能性公共活动场地、娱乐用房等有助于提高老人参与公共活动的频率,提高精神和生活质量[4]。乡村公共空间适老化改造空间较大。

3.3乡村公共空间设计改造可行性高现阶段对于乡村空间的改建拥有政策和技术支持。国内外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进行得如火如荼,有乡村空间适老化的成功改建项目作参考,城镇空间适老化设计的经验相对较多,能够帮助乡村地区改善乡村适老环境[5]。加强环境适老化程度,提升老人的生活幸福指数,推进乡村建设美好环境。

4乡村老人对公共空间的需求

4.1生理安全与舒适需求老人身体机能下降,对适老化要求较高,公共空间的设施、尺寸及材质要合理规划设计。老人行动缓慢,视听力逐渐减退,要考虑公共设施的无障碍性,确保活动的安全性;应组织好交通流线,确保活动公共空间的可达性,将老人所需要的服务、保健、娱乐、医疗设施等相结合;老人对光环境、温度等因素比较敏感,冷热变化以及炫光等情况下会造成老人不适[5],设计时要考虑能提供通风采光良好、舒适的环境,并进行绿化美化设计,使老人身心舒适愉悦。

4.2心理归属感与私密需求老人更为依存与信任熟悉的场所空间环境,更具备归属感。乡村老人固守着破旧的乡坝、戏楼空间,喜欢聚集对弈、闲谈[6],普遍存在对旧时记忆的强烈依恋;老人身体机能的下降伴随着孤独、失落、自卑感等心理变化,需要亲友陪伴和医护,需要得到理解。老人需要实现自我价值,以此获得认同感。因此,乡村公共空间要打造为老人信任的有归属感的依存空间。同时,当老人的私密性受到侵犯时,会失去安全感,造成精神不适。要设计舒适、确保安全私密性的休憩空间,提供给老人享受个人空间的活动场地。

4.3交往关怀和参与感需求乡村老人相比城市老人获得的基础条件显然不足,心理素质、身体状态以及社会地位较低,大部分面临着儿女离家外出打工、丧偶等留守遭遇,内心孤独寂寞。因此会更加依赖于家庭、周边的帮助,需要各界的关怀;老人在社会中的参与性也在逐渐降低,然而乡村老人对社会交往有较大的情感需求。合理引导老人的社会需求,建立舒适的社会交往空间,通过在公共场所的娱乐休闲活动能帮助老人进行正常社会交往。设计要充分提升老人的社会参与感,实现自我的价值,降低孤独感。

5基于老年需求的乡村公共空间设计优化策略

乡村公共空间要符合老人特殊心理情况和生理因素,满足老年需求。应该在造型、材料、色彩等元素上符合地域文化符号,布置适老化设计的公共设施,并积极引导形成健康的乡村空间秩序,提高乡村老人生活质量。

5.1完善安全舒适的适老化设施乡村公共适老化设施要结合乡村老人的生活习惯和文化背景等因素。例如,考虑乡村老人文化水平,设计简单熟悉的图案作为文字导向的标志;结合村落本身的空间形态进行无障碍的布局设计,不破坏本身已有的空间秩序;在具有农事劳动行为发生的公共场所内,布置凉亭廊道和桌椅板凳,为老人提供休息设施;考虑村落不同空间老人的行为模式,经常携带农具的老人要给予相应的空间场地;在村落的公共空间内进行老年人的体育锻炼设施布置等。

5.2优化公共空间的布局与功能更新结合乡村老人的实际需求,进行空间的递进与升级。乡村老人需要能够提供多样化活动的集中场所,易接受通俗易懂的传统娱乐活动,而目前大部分乡村都没有休闲活动场地。因此,设置大小合适、布局合理且活动设施完善的广场,以满足老人群体的运动需求,可结合广场空间搭建易拆卸的演出平台,具备灵活性,既可以节约财政,同时能为老人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体验,设置步行距离适中、面积大小适宜,能够提供多样化活动的老年活动场所,可以更好地满足老人的心理需求。

5.3增强空间场所归属与乡土记忆感公共空间的原始风貌和传统文化要予以尊重与保留,乡村老人朴素生活方式和集体记忆需要加以保护,熟悉的场景与空间使老人更具有亲密归属感。例如,利用亭台塔楼、牌坊戏楼等具有集体记忆的乡村节点进行保护和利用,将以往的社会生活与老人群体建立关联,使其获得情感依恋与价值认同。考虑适老化设计的公共设施结合当地本身的色彩体系,多使用柔和色;多使用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当地材料,让乡村老人群体产生归属感与亲近感。采取因地制宜的策略,结合当地地域特征,创造出既满足老年需求又包含地域特色的公共空间[7]。使其从内心接受设计形式,引发老人对乡土的情感共鸣。

6结语

乡村地区的发展离不开主体老人群体的支持,规划设计乡村公共空间要尊重老人的实际需求,结合因地制宜的适老化策略,使乡村公共空间建有所用,发挥场所主体作用与文化价值。使老人老有所依,居有所安,才能推进乡村空间发展,重拾乡村活力,可持续地、有生命地,更好地推进美丽乡村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海林.村落公共空间:透视乡村社会秩序生成与重构的一个分析视角[J].天府新论,2005(4):88-92.

[2]张梦蝶,邓宏.老人行为模式下乡村户外公共空间适老化改造研究——以重庆市城口县沿河乡为例[C]//.活力城乡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8乡村规划),2019:2368-2382.

[3]毕昌萍.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空巢老人幸福感的多维透视及其提升路径[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2(2):155-162.

[4]王一侬.乡村振兴中新型公共交往空间设计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9.

[5]陈舒婷.乡村住宅适老化改建设计方法研究[D].安徽:安徽建筑大学,2017.

[6]严嘉伟.基于乡土记忆的乡村公共空间营建策略研究与实践[D].浙江:浙江大学,2015.

公共空间范文篇5

【关键词】公共空间数字媒介参与感

一、城市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是指在公共空间中用任意艺术媒介进行艺术创作,以建立当代文化沟通交流为目的,与社会公众发生关系融合,秉承开放、交流的新思想,传递文化精神内涵。从空间与建筑实体的关系入手,可将城市分解为两种空间:一种是室内空间,另一种则是建筑物外壳界面与周围自然环境构成的“开敞空间”,即室外公共环境空间。对于公共空间艺术品的塑造,传统艺术表现手法由于交流的“单项性”而无法满足公共空间艺术对公众参与性的要求。作为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公共空间的设计在现代城市居住空间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公共艺术不仅可以用来美化环境,更能展现文化内涵。随着智能互动理念的深入,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着公共艺术设计的概念,意在使公共空间设计更加注重与人的互动交流,贴近生活。因此,公共空间设计以区域中“人”的体验为基础,以适应场景的方式存在,传播区域文化特色,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化概念,才能实现公共空间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二、互动艺术

“互动”一词最早出现在英文词典中,即“interact”,意为互相交互、影响、感应,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情感对流,是人类生命本质的体现。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越来越广泛,以信息技术为艺术媒介的“互动艺术”也逐渐兴起。人对于艺术的体验是活跃的,任何一件艺术作品中必定包含观众对它的感知以及对创作者创作思想的参悟。对于传统艺术来说,艺术家通过对色彩、材质及空间等的认知进行艺术创作,并通过作品向受众传递思想与情感,例如雕塑艺术、绘画艺术等。这样的艺术展现形式是由作品向观众的“单向”传递,创作形式及传播方式单一,受众对艺术品的解读局限于视觉与听觉。而互动艺术则是打造全方位沉浸式的体验,使观众不仅通过视觉看、听觉听,还可以进行气味、触感等的感知,形成更加强烈的审美体验。互动艺术也被称为交互艺术,是一种特别的艺术展公共空间中的互动艺术创作韩淑君现形式,它以现代技术为媒介进行创作并使观众参与其中,建立艺术品与观众之间的双向互动沟通。“被感知的艺术才是具有意义的”,人与艺术作品的良好互动有利于加深人对作品的理解以及对艺术家创作思想的感受。目前互动艺术做为一种艺术媒介已逐渐成为当下主流的创作方式,其互动性减少了人与艺术之间的隔阂,人们在参与的过程中既是欣赏者,也是艺术的创造者,或者说是互动艺术品中的一部分。

三、公共空间中的互动艺术实例

公共空间中艺术设计的本质是围绕室外建筑空间环境展开的,作为环境最终的体验者、享受者,人的需求与感受应当放在首位,因此引出“人景交互”的概念。“人景交互”的概念最早起源于交互设计,是通过运用现代科技,融入新的艺术表现手法,打造出适合环境特点、能与人“交流互动”的环境空间设计;将人的体验、人与环境的沟通作为设计根本,使环境的概念更加丰富,而不仅仅只具有观赏价值;注重“人性的回归”,通过结合人的“安全感”“归属感”“认同感”等不同的心理感受,来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利用现代科技与数字媒介进行巧妙结合,使观众参与到公共艺术作品的创作中来,成为艺术作品中的一部分。

(一)“MessagePillar”信息树“MessagePillar”由东京Teamlab团队创作,作品的主要交互方式是通过最新的AR“增强现实”的技术实现。从外观上看,这件作品就是在广场空旷处的一个毫不起眼的“柱子”,似乎与普通的照明路灯并无不同,但通过特定app,利用镜头观察柱子时,会发现手机屏幕中的柱子周围漂浮着许多发光的文字。而用户则可在app中进行信息编辑,并拖移至信息树上,该信息就会和之前的所有信息一起漂浮在柱子周围,形成“信息树”。参与者越多,“信息树”中的信息愈加密集,信息的种类也就会越多。这件作品的概念是冗杂的信息化社会的一个缩影,作者希望通过这件作品,表达信息化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并结合增强现实的手段提升观众的参与体验,增强艺术作品与人的互动。作品中所有文字都用不同的语言书写着,也寓意着各国文化的交融与沟通。

(二)“盛开的花朵”该作品位于以色列首都亚路撒冷中心区域的广场上,由一系列巨大的花朵组成,整件作品的目的除了为广场提供路灯照明外,也是为单调的城市交通增添一点活跃的氛围。耶路撒冷是一个极度干旱缺水的城市,植被的稀缺使得整座城市缺少生机。为解决这一问题,作者利用花朵的外形并结合遮阳的功能,创造了“盛开的花朵”这一景观装置。“花朵”的常态是收拢的,而当游客走过或是驻足在花朵下方时,花蕊处的感应装置会探测到这一活动,从而使“花朵”绽放,当人离开一段时间后,花朵又会慢慢收拢。夜间,花蕊处会发出淡淡的光,成为广场上方的光源。这件作品通过传感器,达到一种景观装置与人的互动效果,增强实质的体验感,体现出互动艺术创作的多元化,作品不仅仅是遮阳的亭子、路灯,同时也是一种理念的传承。

(三)“发光的音乐秋千”公共空间中的艺术作品种类丰富,除具观赏性之外,作品自身的娱乐性也是增强人与艺术互动的关键。加拿大团体设计了名为“发光音乐秋千”的作品。每个秋千内部都配有红外线传感器,用于及时感应秋千“动态”。秋千荡起,预设音乐便会响起,当不同人以不同频率荡秋千时,不同音乐之间彼此交融,则会创作出与众不同的音乐旋律。这件公共艺术作品不仅让人感受到了音乐旋律的美妙,还使参与者能体验集体音乐创作的快乐。团队的设计初衷是希望为使用者打造一种公共空间归属感的娱乐设施,引导不同年龄、不同职业背景的人一起演奏。人的归属感是一种基本的心理需求,需要通过他人与群体的交往来实现的。而这件作品消除了陌生人与陌生人之间的芥蒂,利用“协同创作”的方式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打造和谐平等的社会氛围,建立陌生人之间的交流互动。

四、结语

公共空间中的互动艺术以技术为媒介,建立与人之间的互动,改变传统艺术创作的单项性传播路径,使艺术传播方式更加多元化,建立人与艺术的双向沟通渠道。艺术与技术的高度融合在某种程度上使公共艺术产生了质的飞跃:人不仅仅是欣赏艺术品的观众,同时也是艺术品的创作者,是艺术品创作的一部分。互动艺术所展现出的包容性降低了艺术与人之间的“隔阂”,成为更加贴近生活、融入生活的艺术。互动艺术丰富了公共空间中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使其不再仅仅局限于观赏性、功能性,而是巧妙的将人的五感融入艺术创作中,增加艺术品的趣味性与互动性。沉浸式的体验也加深了人们对艺术作品的理解,互动艺术的诞生使技术与艺术的融合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参考文献

邹德慈2006《人性化的城市公共空间》,《城市规划学刊》第5期。

张新宇、刘黎雯2010《公共空间艺术中的互动媒体艺术应用》,《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白雪竹、李颜妮2007《互动艺术创新思维》,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公共空间范文篇6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空间;用户黏性;服务效能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种以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利为出发点的制度体系。满足城市常住人口的基本文化需求、保障其基本文化权益,是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目标(胡守勇,2014)。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内容供给不仅能通过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让公众享受到基本文化娱乐权利,而且也蕴含着引导人民通过接受文化产品而接受其背后的文化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目的。①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体系就是为社会公众提供的物质层面的公共文化空间,是培育共有精神家园的物质载体。②由此可见,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空间有其重大意义。本文所指的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在公共文化服务与公共空间的关系范畴中确定。哈贝马斯将所有对公众开放的场合称之为“公共的”,比如公共场所或公共建筑③,这是公共领域的公开性。哈贝马斯还提到公共领域的公众性,人们自由地以私人身份来到一个领域,组成一个群体,由相互之间的对话构成了公众的一部分意义(汪晖,1998),这些都属于“公共空间”的本质属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文化馆一部分“公共空间”的意义与“公共领域”相关。从社会意义的角度,市民在文化馆里面产生的交往形态及组织关系与哈贝马斯提到的交往行动相似,即通过思想碰撞促进市民的文化交流与认同,这也正是文化馆的价值所在。完全面向大众,所有个体能够在自由选择的前提下聚集的,并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或产品的“对公众开放的场合”即本文所指的空间。中国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方面,大多学者关注政府如何有效行驶其文化管理职能以及如何实现市民的文化权利。而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提高不能与公共文化服务空间的建设水平相割离。公共文化服务空间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之一,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建设的公共性、公平性和公益性(马树华,2010),这是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真正体现。公共文化服务空间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二者之间有着不可割裂的、相互增益的关系。“黏性”一词最早用于商业领域,曾一度成为通信企业用于衡量用户忠诚度的常用指标。随着市民自我权利意识的提升,此类带有被动性质的魔弹理论受众观一直在传播学及很多其他的领域受到证伪。公共文化服务空间若想达到理想的服务效果就必须转变传统的产品、空间的使用者是被动的“受众”“观众”的思维定势。虽然绝大部分的学者将“用户黏性”概念用于虚拟网站或产品的服务效能分析,但是当下受众占主导地位,以“主体性”(或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用户黏性”概念或许同样适用于衡量实体的社区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空间的服务效能。不同学者针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研究皆表明没有使用者参与意愿、参与持续性不长、参与频率不高的公共文化服务活动是存活率低且效能不明显的。基于参与式观察实践调研,本文试图采用“用户黏性”概念分析公共文化服务空间的服务效能问题。

一、实体空间:传统的公共文化服务空间

深圳市文化馆由成立于1980年的市群众艺术馆更名而来,隶属于市文化局。更名的意义在于文化馆服务理念的拓展延伸,深圳市的群众艺术馆与广东省其他市级区级群众艺术馆一样,职能方面从以前单一的群众文化工作拓展为综合性的文化艺术工作从而改名为文化馆。(一)物理空间:兼具艺术多样性与公共性深圳市文化馆的机构设置按照编办标准,文化馆属下有十大文艺社团。社团主要承担文化馆的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文艺下基层演出等大型文化活动。馆内还有一个加入院线的影剧场,配有先进的技术设备、音响效果佳,可以接待各种文艺团体的专业演出和学校、企业、单位的文艺演出或各种会议。物理空间可以选择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贴近用户的实际需求以提升自己的服务效能。具体做法在于加大对用户实际需求的调研力度,了解用户需要什么、喜欢什么、能够做什么。不断多元化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使用户能够增加艺术品位和鉴赏能力从而在此服务空间中实有所得。与此同时,文化馆是公共文化服务展开的实际载体,在实现其形式上不能影响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性、公正性、公益性,要兼顾其本质上的公共性。(二)社会空间:以空间正义支持社会正义本文的空间正义是指空间建构时,资源的分配上应兼顾各个群体的切身利益,尊重每一位居民的基本权利,创造公平、公正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公共文化服务,提供均等化的发展机会。而社会正义反映的是人们在追求利益关系特别是分配关系时呈现出正直不偏私的合理性价值理念和价值标准。在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庞大的农民工群体是一支做出了巨大贡献的重要建设力量。然而,作为一个在乡城之际流动的特殊群体,他们承受着与乡村疏离、又难以融入城市的巨大的生存和心理压力。根据文化部1992年颁布的《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管理办法》,深圳市文化馆的职能在于组织、指导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培训业余文艺骨干及研究群众文化艺术,性质是全民所有制。文化馆除了活动的开展,还致力群众文化理论研究,编辑出版群众文化刊物,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此外,文化馆不遗余力地搜集、整理、保护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建立了群众文化艺术档案库。当下,外来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的物质生活水平已经得到逐步改善,倍显突出与迫切的是其精神文化的需求。调研显示,深圳市文化馆已经担负起组织全市群众文化工作的重任并且一直在坚持,试图在活动的组织策划方面兼具导向性、示范性、试验性、探索性。(三)组织空间:文化馆联盟创新管理模式深圳市文化馆是深圳市文化馆联盟成员之一,其他同盟深圳市下属八个区域。根据联盟创立之初制定的条例,成员馆之间可以资源共享。即每个成员单位不仅可以把特色的文化资源拿出来共享,同时也可以向联盟馆寻求补充弱势的文化资源。为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调度方式是采购后相互交换。“文化馆联盟”凸显“总分馆制”服务模式,是全国先进的创新式探索,为组织空间的活力提供了有力支撑。面对一个馆、一个团队难以完成的任务时,联盟成员群策群力,相互交流经验教训后,协作一起完成。或许可以在文化志愿者的协助下实现开展全市级的公益讲座、展览、培训等系列性活动。目前深圳市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文化活动,青工文体节、文博会艺术节、读书月等均由文体局牵头,文化馆联盟一起举办。

二、虚拟空间:新媒体背景下的空间拓展

在新媒体时代,文化馆的空间服务由实体空间拓展到了虚拟空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市民在平时日常生活中越来越依赖互联网,逐渐习惯于利用网络资源丰富自己的休闲时间。相对于文化馆传统的实体空间服务,市民倾向于网上互动的直观便捷,服务方式和内容上有了更高的文化诉求,建设虚拟空间正是传统文化馆的一种创新型服务方式。“数字文化馆”的虚拟空间让公共文化服务触手可及。馆长刘兴范解释到,传统文化馆的服务触角受时间空间限制,无法真正深入到基层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而数字文化馆能让市民群众随时随地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同时,数字馆在馆办期刊《文化天地》里增设专栏荟萃艺术精品,统筹呈现各联盟成员馆的品牌节目。各类文艺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内容和形式不断创新之余,数字馆也并未忽略文化产业的建设与发展。在公共文化理论研究板块,以专题研讨的形式从学术性的角度不断探索理论前沿。正如馆长刘兴范所提,数字文化馆的优势便在于服务便利简捷和资源整合共享。文化馆联盟以数字化服务为基础利用新媒体建立统一的数字网络信息服务平台,便于集中成员馆的讲座展览、文化活动信息等。不仅如此,线下传统的活动举办后可以上传到平台上实现供需对等,最大化利用了文化馆的资源。

三、结语

建设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对促进新的文化形态的产生以及新的城市交往形态的成长有重要作用,尤其对边缘人口对城市生活产生正向感受具有加大的推动作用。公共文化服务空间的用户黏性决定其服务效能的发挥水平,本文通过对个案深圳市文化馆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其物理空间格局、组织运作形态、虚拟空间拓展三个方面,发现其用户黏性决定于其相对空间和组织形态的具体运作。均等化是公共文化服务空间提高群众普及率的前提,而组织运作形态体现着决策者针对服务者、服务对象政策、资本的制定和走向。所谓相对空间是指文化馆与周围物理空间、社会组织的实际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越紧密则越能提高空间的用户黏性,数字文化馆的建立于深圳市文化馆的意义在此。联盟使得各成员馆之间合作交流加强,信息平台的启用拉动了广大群众的积极响应,资源统筹可以发挥有限的资金成本的最大化效能。不过在新媒体时代下,随着人们的休闲娱乐活动聚集点转移到网络空间,公共文化服务亦开始由实体空间向虚拟空间进行拓展。如何在用户黏性概念的范畴中,使得公共文化服务的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效能都提高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汪晖,陈燕谷.文化与公共性[M].三联书店,2005.

[2]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学林出版社,1999.

[3]江逐浪.中国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发展中的几个内在问题[J].现代传播,2010(5):11-14.

[4]陈竹,叶珉.什么是真正的公共空间?——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理论与空间公共性的判定[J].国际城市规划,2009,24(3):44-49.

公共空间范文篇7

关键词:情感化设计;光影艺术产品;公共空间

用户体验如今众多光影艺术产品悄然出现在我们的城市公共空间中,如灯光秀、光影隧道、楼体投影、相关艺术展览等。因此在有关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人本因素,发挥情感化设计理论的作用显得越发重要。本文对现有相关产品进行归纳分析,探寻实际策略,实现情感化设计理论和公共空间光影艺术产品设计的联结互通。

一、公共空间投影艺术设计情感化的必然趋势

1.情感化设计的理念。情感化设计,是旨在抓住用户注意、诱发情绪反应(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以提高执行特定行为的可能性的设计。诺曼先生在情感化设计理论中提出了分别以本能、行为和反思三个设计的不同层面为基础,给使用者带来不同的功能体验和情感互动;论述了在现代设计中,情感所处的重要位置及作用;深入分析了如何将情感效果融入产品的设计中。2.公共空间光影艺术产品的情感需求。公共空间光影艺术从字面意义来理解,是通过某种手段让光影在特定空间中变换所营造的艺术效果。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公共空间光影艺术产品除了运用普通照明营造出的视觉效果,更多的是以艺术装置作为本体,以公共空间作为载体,以声、光、电等作为技术与艺术融合的创作媒介,这类光影艺术作品满足的不只是基本的照明功能,其功能更与照明大相径庭,更多的是以多元化的表现形式,促进人与空间的交互,给予消费者别样的感官体验,使消费者为之而买单。如今,消费者要求越来越高,更多的关注产品所带来的精神层面的体验。一个好的设计不仅仅是要求在产品的视觉感受、产品功能上有所建树,对于使用者的心理关注也是必不可少的。而光影艺术产品由其本身的特质更决定了它与“人心”更加贴近。未来的设计必定是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脱离人的目的而产生的产品必定没有适合的产品语境。经过对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交流分析,增进改善人与产品之间的互动关系,一切以用户为出发点,让人们在光影公共空间中的体验更舒适,更有趣,更有益。3.电子信息技术和其他高科技的发展21世纪科技发展信息革命使得产品更加快速更新迭代,光影艺术产品也是应运而生,同很多当代科技产品所表现出的一致,也存在冰冷机械的距离感,使得人们在光影空间中容易产生不适。但是新技术的出现对于光影艺术设计仍具有跨时代的意义,也促使当下的光影创意设计师们更主动去使用心理行为相关法则,使之有效地满足人类需求的同时,能更好地形成自然而然的沟通交互。大众对于产品的期望值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一直改变着,不单只是要求好用、实用的产品,其需求慢慢上升为具有情感色彩,提供情感价值,能够使人融入其中的一种联系介质。

二、国内光影艺术产品的现状反思

现代光影艺术产品设计源自欧美国家,而在这类研究领域里国外的发展也会比国内发展得更早、更为先进。目前我国这类产品处于步发展阶段,新产品的研发相对缺乏。如果这类产品设计用力过猛或不具备创新能力,都容易导致消费者的审美疲劳。比如国内商家都纷纷将自己和teamLab对标,《未来游乐园》被国内各地商业空间纷纷效仿,导致越来越多受众感受到了审美疲劳。而teamLab在从事多媒体创作中更似在借用一套电子语言,述说人与自然、社会、历史、艺术的关系,欣赏过后带给人深切反思。部分商家在技术上麻木跟风,内容上生搬硬套,面对要求越来越高的消费者是行不通的。只有在产品服务和用户之间建立起情感的纽带,才能形成对品牌的认知,培养对品牌的忠诚度,品牌成为消费者情感的代表或者载体,这样产品才会深入人心。此外,随着粉丝经济的发展,而光影艺术产品从产品性质上又是体验式产品,大多以单次消费为主。使得商家在推销这类产品时,麻木地打着科技与艺术结合旗号的情感策略充斥着街头巷尾。这类商家想赋予产品更多的“噱头”来引发消费者好奇心以达到商业目的,而这种将所谓的“噱头”营销做的用力过猛时,反而会拉大消费者与产品之间的距离,让产品缺少了亲和力。面对以上的情况也对我们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情感化在光影艺术设计实际应用中的原则

1.协调性原则。城市的公共空间被各种边界因素划分为不同的空间,公园、商城、广场、博物馆等,每一个区域都具有各自的功能。人们在不同空间中穿梭,空间中交织的光影艺术产品会与人的体验产生联动。光影艺术产品与不同空间的关系是对立又统一的,产品在呈现其艺术性的同时,应尽量避免过度设计的痕迹,融入各自的公共空间设定中。空间与空间的关系亦然,种种功能相互交织,最终会形成了有机的整体。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光影艺术应用既要区别对待这些不同功能之间的层次感,又要充分考虑其空间与空间之间不可割裂的连接性,体现其和谐的一面。2.交互性原则。交互体验感的增强有赖于传感技术的发展。传感技术一般是通过各种传感器如光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测量距离的红外线、超声波传感器等感知外部变化再通过执行装置反馈对产品的形态、状态加以改变井赋予意义。设计师设计时应从人机交互中互动触发、互动方式、互动实时性设置等多方面考虑。除了技术上做到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现实上的互动,本文所指的交互性更多的是强调与消费者思维或情感上的交互,包括产品所带来的心理治愈、功能使用感,以及体验的反馈等。交互性使得消费者在光影空间中更具有融入感与趣味感,这也会大大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好感。3.沉浸性原则。沉浸性是指用户通过光影艺术产品的表达呈现获得了置身于另一空间的感觉。适度的沉浸性有利于让用户由被动的观察者变成主动的参与者,沉浸于虚拟世界之中。沉浸性来源于对所营造的空间氛围带来的多种感知,除了我们常见的视觉感知、听觉感知外,还有力觉感知、触觉感知、运动感知、味觉感知、嗅觉感知、身体感觉等。合理利用沉浸性原则可以增强光影艺术效果,从而在无形中引导人们情感并体现出产品价值,让光影艺术公共空间成为人们情感的寄托。4.通用性原则。罗恩.梅斯(RonMace)提出“让所有人,不论年龄、体型、身体状况是否良好等都能够最大限度地接受、理解以及使用的环境的设计组合。”公共空间体验型产品也是面向全体大众的,应当在使用功能上把“平等、直观、易于理解”的语义附加于产品之上,打破年龄、种族等壁垒,使不同用户都能在艺术的参与下轻松自然、乐在其中,同时带给人们以美的享受。5.创新性原则。创新是公共空间光影艺术产品设计的核心。在公共空间光影艺术产品设计注重情感化设计过程中,要同时强调创新的重要性。以高科技互动艺术展演《清明上河图3.0》为例,它展示了故宫博物院馆藏国宝级文物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博大精深,其悠久的文化历史并没有成为其与先进技术文明融合的障碍,更在公共空间光影艺术的支持下,其独特的神韵让观者得以领略。除了技术上的创新,光影艺术产品设计要抓住不同环境、不同地方本身的特点,深挖各具特色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元素,去呈现出不同地域自身的特色,满足大众差异化的情感需求,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创造新的生活方式。

四、结语

好的设计应当注重产品的视觉体验、使用功能和使用者的心理活动等。公共空间光影艺术产品在不久的将来会应用到城市的各个空间角落,在其中融入情感化设计是大势所趋。运用理性的科技要素与感性的情感需求相结合,进一步提升了公共空间光影艺术产品在大众中的好感度是当务之急。科技只是人类实现更好生活的手段,以人为本才能从根本上推动公共空间光影艺术产品设计的发展,基于情感化设计下的产品创新才是大众喜闻乐见的创新。

参考文献:

[1]诺曼.情感化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李文嘉,李紫薇.品牌提升:新媒体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运用[J].创意与设计,2017(6).

[3]刘光辉.基于情感化设计下的未来产品设计发展趋势[J].山东工业技术,2019,285(7):238‐240.

[4]丁俊武,杨东涛,曹亚东,等.情感化设计的主要理论、方法及研究趋势[J].工程设计学报,2010,17(1):12‐18.

[5]李枝秀.关于公共艺术与城市公共空间的探讨[D].南昌大学,2005.

[6]戚洪瑞,张安震.论消费文化背景下产品设计师的责任[J].工业设计,2019,151(2):81‐82.

[7]庞春旺.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公共艺术的特点[D].中国美术学院,2017.

公共空间范文篇8

[关键词]公共空间;人文;发展;生态环境;美学

一、公共空间艺术的界定及特征

公共空间是城市的重要职能,在英语单词中,“城市”这个单词是“city”,是从拉丁语的“市民”发展来的,这也解释说明了我们所生活的城市与市民之间共同建立了一种物理意义上和文化空间上的“共同体”。城市中正因为有了人的活动,才有了公共空间的需要,城市公共空间的建造具有公众性和开放性,它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指公共空间的活动场所,如广场、公园、车站等人流稠密的室外空间;二是指对于观众而言欣赏艺术品的开放性。公共空间艺术往往是艺术家对于环境、政治、城市以及当下社会的问题或现象甚至自身感受的体现,这就意味着公共空间艺术要面向不同社会群体的审美而作,是沟通环境与人之间的重要的媒介。1.公共空间的艺术形式。公共空间艺术的含义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同时它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同时期的公共空间艺术,体现和表达出不同的文化背景,构建出不同的城市形象,传达出不同的文化理念。公共空间艺术最早是被作为城市环境美学的一部分来加以发展的,早期主要形式为景观艺术,如皇家园林、苏州园林等园林艺术都能折射出古代私人或帝王对景观艺术的追求。而随着所属权发生了改变,这些景观艺术供大众参观游玩,从而具有了公共性质。这种在过去只属于一定阶层的艺术,在今天才真正意义上具有了广泛的公众性。由此可见,公共空间艺术是可以改变的。物理的公共空间,如街道、广场、草地、海滩等是通过城市设计而形成的。公共空间中的雕塑与建筑可诠释出特定的意识形态观念。从古代到当今的许多公共艺术都体现了其艺术形态,如古代时期的雕塑、壁画、史前岩画、雕刻、宗教艺术、陵墓艺术,它们都是意识形态的表现。因为政治和历史文化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所以在文化和美学的语境中,这些艺术可以看作一种处于象征性的公共空间中的艺术。社会的公共空间可以被看作是互动性最强的一种公共空间艺术形式,它存在于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每一种对空间的改变都会赋予城市空间新的意义。在社会公共空间中,艺术家与观众之间交换彼此的价值观,建立一种新的交流方式。装置艺术、灯光、投影、互动艺术、新媒体、表演形式等都是公共空间艺术的新形式。2.公共空间艺术形式的表达。公共空间艺术不仅包含了对传统艺术的继承和领悟,也包含了艺术的创意与想法。公共空间艺术代表着对某个特定地点的理解和文化传承,更是建立在传统文化之上的共通性的审美意识。这不仅建立在个人的喜好之上,更表示了一个社会的小缩影及其对艺术作品的欣赏,既不失生动、新颖和特别,又符合大众的审美层次。公共空间艺术面对的受众群体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并不是特定的人群,他们有着不同的身份背景、不同的教育程度、不同的民族成分、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国籍。因此在公共空间艺术的表达上,要通俗易懂,符合大众审美,与周围环境相融合,从而为整个城市带来新的活力与生机。3.公共空间的综合性。公共空间艺术具有极强的开放性,既包含呈现形式上的多种手段和视觉角度的多种层次,也包含对观众的审美开放性。综合这些不同的切入点,公共空间艺术在选材上也要符合对空间综合功能性的考虑,包括题材选择、对周围环境的包容性以及材质的选择、对观众情感上的分析等。此外,艺术造型的美学考究、材料的美学、光学、环境因素、可实施性、色彩学、宗教信仰等因素也都是公共空间艺术不可或缺的必要因素。

二、公共空间艺术的发展演变

公共空间艺术的发展演变,可以折射出人类文明的演化历史,它与人类文明息息相关。从艺术角度看,公共空间艺术是被美学的认知和人类文明共同创造的产物。公共空间艺术作为一种符号,在各种表现形式下,都与周遭的环境形成独特的对话,并且起到改善这一环境空间的作用,释放出无限的可能。1.我国公共空间艺术的发展。洞穴壁画应该算是我国最早的一种公共空间艺术,再以后,是距今约2000年的汉代标志建筑—石阙。石阙是古代宫廷、寺庙、陵墓建筑上对称分布的建筑物,分布在道路的两侧,起着引导前进的作用。极其符合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色,代表着建筑师对“天人合一”思想完美的体现,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给建筑本身增色。我国的公共空间艺术后来逐渐增加雕塑、石碑、墓纹、壁画、浮雕、园林等形式,艺术表达手法以写实为主,但这些艺术形式出现在中国古代则是权力的象征。所以说,公共空间艺术在发展初期,具有比较鲜明的时代性特征和中央集权制的体现,表达方式较为直白,寓意多为吉祥如意,题材单一。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有许多以纪念碑为主题的公共艺术,如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这些纪念碑式的公共空间艺术,承载着许多古代名人、神话和传说以及近现代的英雄代表,主要表现出人们对自由的渴望与对和平及英雄主义的渴望。因为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人们的生活还很艰难,对艺术的需求很少,所以展现公共空间艺术的风格和材料仍然相对传统,而且无法很好地展示出区域特性。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得到改善,不再局限于追求物质,而是更多追寻精神需求。因此,受发达国家和地区公共艺术的影响,中国的公共空间艺术表现方式开始多样化,主题也更加广泛,娱乐性得到加强,且开始受到重视。公众的参与性明显得到了强调,公共空间艺术表现形式也更加多样化,反映了当代公共空间艺术对公共空间的探究和对区域发展的需求,以及受众对公共空间艺术的参与度和美学感受。公共空间艺术的范围不再仅限于美化城市和政治诉求的目的,公众参与、区域主义、艺术启蒙和娱乐的特征已经开始出现。由于国家重视艺术的发展,所以在每个城市都有标志性的公共空间艺术,在我国的一些一线城市还设有特立独行的艺术专业展区。例如北京的798艺术区,就会经常展出当代艺术家的公共空间艺术装置,每年会吸引大量游客和艺术爱好者的关注。这些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对当今社会问题或环境、材料本身可持续发展性的探索,从而更好地去体现公共空间艺术。2.国外公共空间艺术的发展。同我国一样,国外的早期公共空间形式也是洞穴壁画,在英国发现的巨石阵(stone-henge)也可能是较早的公共艺术。文艺复兴时期,创造理想城市是人们精神感情生活和城市环境的完美融合,艺术家将雕刻、建筑、城市规划都融合在公共空间艺术中。欧洲工业革命以后,人口大规模向城市集中,引发城市空间的巨变,打破了原有的城市格局,随之引起巨大的社会反思,公共空间艺术也带动了整个空间的再生。由于美学的介入,对公共空间产生了新的支配能力和创造性的作用,人们能更好地感知和体验城市。这种改变不仅体现在外表上,更为公共空间注入新的元素,与空间对话、与人对话。现代艺术运动兴起后,人们摒弃了传统的艺术形式,打破了传统的刻板印象和思维模式,注重对环境的思考和对新技术、新材料的探究。人们逐渐意识到公共空间对人文和连续性发展的重要性。3.现代公共空间艺术的发展。现代公共空间艺术的发展注重与自然环境相结合。“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和追求顺其自然的人生哲理,使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意识到,我们不仅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世界,更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1982年卡塞尔文献展期间,艺术家约瑟夫•波伊斯主导的《给卡塞尔的7000棵橡树》公共艺术计划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这一计划由艺术家约瑟夫•波伊斯作为引导,在广场上种下第一棵树,此后数年,包括艺术家、政府工作者、民众都参与在内,先后在卡塞尔的各个角落种下7000棵树。这成为卡塞尔最伟大的公共艺术,基于一种朴素的手法,却缔造出各种含义。它不仅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在公共空间实行的艺术行为,更包含了民众的参与成分,体现了公共性,赋予了时代对艺术的审美和对环境艺术的保护意识。它不仅停留在空间上的开放性,还包括社会民众的参与,体现了分享才是公共性的核心。现代公共空间艺术注重价值观的传递。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全球化经济,使公共空间艺术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艺术家也把艺术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将空间与美学审美相结合,把景观与交互空间相联系,塑造出实用美术与城市空间美学的完美融合。这种“日常生活审美化”代表一种新的美学,艺术家开始使用可回收的循环材料,从材质本身出发,力求保护自然,做到循环可回收,不浪费资源。美国波普艺术家奥登伯格的公共艺术作品,从题材到形式无一不是对日常生活的体现。他将巨型汉堡、羽毛球、衣夹、回形针、唇膏、冰淇淋这些日常生活常见的小物品,通过放大至几千倍甚至数万倍,放置在公共空间中。他的作品在宣誓,公共空间艺术是对物化审美的一种体现,也是对消费主义的一种讽刺。人们在欣赏公共空间艺术的同时,会在作品呈现方式的指引下,去思考更多当今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环境美学、日常生活化的审美,以及对公共空间的定义、对文化的传承和理解都是组成公共空间的重要部分。这种艺术形式不仅追求自己独特的品格,更关键的是能凸显出与整个空间和人的对话。当艺术置于公共空间中,它不仅仅是在做材料、空间上的文章,而且是以和观众、关系、沟通等想法为主,从而体现出“共同价值”。公共空间艺术的出现,衍生出了和观众有互动参与的价值,更体现出人们对公共空间艺术的理解。在其中融入了社会、融入了新的人文景观的美学含义,对公共空间也有了更多元的诠释。将艺术性、社会性与公共性的综合一体性都介入公共空间的艺术,在与环境密切融合的过程中反映出空间的独特性,解构了整体空间的艺术性,促成了美学品质,这也是一场全新的启蒙运动。美国艺术家卡普尔在2007年为美国芝加哥的格兰特公园设计的《云门》,外壳采用了无缝不锈钢塑形,可以映像出四分之三的天空和芝加哥的城市轮廓,与此同时会因其椭圆形的外形而发生扭曲。当游客走近时,映像也会发生变形,被称为哈哈镜。这一公共空间艺术因造型独特很快成为芝加哥的热门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艺术爱好者。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公共空间艺术对城市文化、经济以及旅游业都起到了推动的作用,而这种艺术又激发了观众与作品的互动。因此,公共空间艺术是最富有建设性与革命性的艺术形态。在我们多元的文化背景下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公共空间艺术更能呈现一种新的、敏锐的思考方式和对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思考。

综上所述,公共空间艺术的发展与演变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的,无论是从空间艺术的象征权利性演化到公众性,还是从政府集权性到现代的公众参与性,都折射出人类文明进程的演化。当今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环境与城市美化程度也在不断地完善和提高。作为艺术家或研究公共空间艺术的人,如何把握时代的脉搏,跟上时代的步伐,将自己的艺术创作真正用于社会、服务于社会,为我们的城市环境与公共艺术发展做出贡献,在当下应该是所有艺术家共同思考的问题。公共艺术作为最能贴近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更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为我们的社会文明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岚.浅谈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趋势.大众文艺,2016

2.杨文会.论现代城市中的公共空间艺术.河北大学学报,2004.4

3.李建盛.公共艺术与城市的文化空间建构.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7.1

4.孙欣.基于互动的公共艺术.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论文,2010

公共空间范文篇9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活力要素应用方法

一、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现状

1.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

城市公共空间的一般概念是指“那些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它包括街道、广场、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园、体育场地等。城市公共空间的广义概念可以扩大到公共设施用地的空间,例如城市中心区、商业区、城市绿地等”。城市公共空间可以进行交通、商业交易、表演、展览、体育竞赛、运动健身、消闲、观光游览、节日集会及人际交往等各类活动。

2.存在的现状问题及其原因

有观点认为:在现代科技的促进下,过去需要发生在公共空间领域的一部分社会及市政功能已经转移到了私密领域(如娱乐、资讯获取以及消费过程可以依靠家庭中的电视和互联网来完成),曾经只能以集体和公共形式出现的活动也在逐步转化成为更加个人和私密的形式(例如城市中的各种缴费手续,过去必须到指定的公共场所完成,而现在则可以通过网络甚至通讯手段就可以在私密领域完成),公共空间对于城市的重要性愈趋减弱。但对于目前我国的城市现状而言,公共空间的使用仍然在城市社会生活中占主流地位,只是由于设施陈旧、设计不当以及人们的意识水平不高等原因,造成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相对低下,服务能力有限,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3.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性

城市公共空间是体现城市风貌与特色的重要场所,是城市的魅力所在。它不但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提供了开放的空间环境,而且在城市的演变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记录着城市历史与文脉的积淀。

凯文·林奇(K.Linch)的“城市意象理论”、简·雅各布斯(JaneJacobs)的“城市活力分析”以及扬·盖尔(JanGehl)的“交往与空间”等理论,都对营建个性突出、富有活力的公共空间的意义作出了积极探讨。从本质上看,公共空间应该是一个自由的环境——人们可以随意使用它们,但也可以自主选择到其他的地方。在此,我们可以通过优化城市公共空间的要素设计,丰富人们相互交往的场所,满足公众多样化需求,提高城市公共空间质量,以此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城市公共空间的活力要素。

成功的公共空间是以富有活力为特点,并处于不断自我完善和强化的进程中的。要使空间变得富有活力,就必须在一个具有吸引力和安全的环境中提供人们需要的东西,即如何在公共空间中营建和应用“空间与尺度”、“可达性与易达性”、“混合使用与密度”、“环境质量”、“公共设施”、“街道家具”和“公共文化活动”等要素。

1.空间与尺度公共空间首先是一个“空间”的概念。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客观形式,由长、宽、高等量度和范围表现出来,是物质存在广延性和扩张性的表现。但形成具有实质意义的公共空间应该是具有地域文化和内涵的,并赋予空间涵构意义的“场所”。

“场所”概念常强调“归属感”和与场地的情感联系。荷兰建筑师奥尔多·范·伊克(AldoVanEyck)在他著名的场所描述中强调:“不管空间和时间的意义是什么,场所的事件只会有更多意义。这是因为在人的意念中,空间表现为场所,时间表现为事件。”然而在当前营建场所感的规划设计中,场所的形态意义常常被过分渲染,甚至超越了更为重要的人之活动及空间的功能意义。

尺度,既是空间设计的手段,也是空间设计的原则。“人体尺度”是人类在长期生活积累形成的一种适度的标准和视觉印象。尺度存在于城市形体空间设计的每个环节。虽然在整个城市的形体空间设计中并不一定遵循唯一的尺度概念,但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创造有意义的、适合人们需求的尺度效果。有时,“超人尺度”是为了某种特殊的使用功能或取得某些特定效果而不得不采用的(例如北京天安门广场的设计)。但近年来,在我国很多城市新行政中心的设计中,往往采取巨大的尺度来取得“宏伟”的效果,这显然是没有必要的。凡是接近人的地方,特别是在城市的公共空间中,都应该注意体现“宜人性”,因为所谓的“人性场所”首先是空间应具有“人体尺度”。

2.可达性与易达性

城市中目的地与交通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正因为有了吸引人们的目的地,于是才产生了交通;因为有了交通,才使得人们到达目的地变成可能。因此,城市的公共空间具不具备活力是受到其可达性与易达性的影响。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城市的公共空间是由于人们长期以来在某一场所相互活动形成的,包括街道、市场、码头等,由此也反映了公共空间的可达性与易达性的重要性。因此,在创造新的城市公共空间时,必须考虑公共空间与其他区域的交通联系(包括车行交通和步行交通),这是实现公共空间富有活力的重要保证。

3.混合使用与密度

创造活跃和良好的公共空间的另一个关键就是不同的土地用途和人的活动在空间与时间上的集中,而足够的人群和活动密度又常常被认为是空问富有活力的先决条件,也是实现空间混合使用的先决条件。为避免国外许多城市开发实践中被功能分区理论影响而出现的孤立的城市公共空间现象,混合使用已经成为现今一个被广为接受的城市设计目标。

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的使用而言,适当的密度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位于城市中心区的公共空间,由于现状条件限制较大,往往形成高密度的区域。尽管高密度有时意味着较低的环境质量,但对于公共空问的使用,适当的高密度意味着将增加人流的接触度——当各种各样的活动和不同类型的人们在同一公共空间中相遇,就大大地激发了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发生的可能性,从而使公共空间变得复杂多变、富有生机。4.环境质量

根据扬·盖尔的交往与空间理论,人们的每一种活动对环境的要求都不相同,其中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都特别依赖于户外空间的质量,当条件不佳时,这些具有特殊魅力的活动就会消失,而在条件适宜的环境里,它们就会健康地发展。由此可见,户外空间的环境质量对空间活力营建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此外,适度强度的接触是进一步发展成其他交往形式的起点,但在没有纷繁户外活动的情况下,最低限度的接触就不会出现,交往也就无从谈起。与环境质量良好的公共空间相比,质量较差的空间影响了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此限制了人与人之间适度强度接触的发生,从而制约了空间活力的体现。反之,我们试想一下,在环境质量良好的公共空间里,无论是在市中心、商业广场,还是在公众娱乐场所,产生人的停留与活动,而人及其活动总是吸引着另一些人,当人们或在一旁观察,或聚集在其周围,或互相讨论,于是新的交往活动就这样自然地展开了。

5.公共设施

作为城市的公共空间,它的基本功能就是必须满足人们各种活动的需求,因此,健全的公共设施是营建良好公共空间的基本条件。相关的基本公共设施包括:灯具、座椅、邮筒、垃圾箱、站牌、路标、城市地图栏、电话亭、售报亭、候车亭、治安亭、公共卫生问等。

建筑与规划设计应为残疾人士及老年人等行动不便者创造正常生活和参与社会活动的便利条件。应该结合残疾人坡道与盲人路引等设施,消除人为环境中不利于残疾人士的各种障碍,创造出平等使用的公共场所,使全体成员都能共享社会进步的成果。

6.街道家具

街道家具指的是城市中的环境小品,是街道空间和景观组织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是体现城市特色与文化内涵的重要部分。彼得·波土曼(PeterBosselman)认为,街道家具能直接影响行人对场所的感受,提出通过对街道家具的设计,可以增强场所的特色,丰富空间的内涵。

除了有助于突显公共空间的个性外,街道家具的组织质量也是衡量城市公共空间品质最基本的标准之一。街道家具同样也能为地区的发展设定质量标准和期望值。但目前由于多方原因,街道家具设计与选择的重要性往往被忽略,无数的街道家具是按照不顾及城市整体空间特色和街道景观的方式进行配置的,结果形成了街道景象视觉和功能上的混乱。

7.公共文化活动

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活动是营建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重要载体。如同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民风习俗一样,城市公共空间也同样需要各种艺术活动的感染和熏陶。从城市自身的角度看,各种有益的公共文化活动不但丰富了城市居民的精神生活,而且是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塑造城市文化形象的重要方法。例如重庆市沙坪坝区三峡广场的“黄桷树下龙门阵”,每每都能吸引大量的人参与,不仅丰富了市民的生活,而且也给原本商业化的步行街注入了文化生机。

三、案例评析

1.重庆市解放碑中心区

重庆市解放碑中心区北起临江门,南临较场口,西至七星岗,东达小什字,占地0.95平方千米,是重庆市CBD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其独特的历史背景以及成熟的配套设施,解放碑成为重庆市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辐射源,成为最具魅力和品位的现代都市标志。

从现状来看,解放碑中心区用地布局复杂,并且多数区域为混合用地,但总体而言兼具商贸和商务两大功能。虽然用地混合带来了使用和经营上的一些问题,但也正因为其功能的多样性与混合性以及常年持续不断的消费人群,保证了解放碑地区持续旺盛的活力。

以“十字金街”著称的解放碑中心区有比较完善的步行系统,不仅沟通了整个中心区的步行联系,而且适度地引进轻轨、巴士等公交系统,解决了中心区复杂的公共交通需要。但中心区整体车行系统的技术指标偏低,道路用地比例仅为15.2%,远低于大城市中心区20%~25%的指标,加上路网格局、线形设计不合理,造成了车行交通的易达性进一步降低,从长远来看,这是保持解放碑中心区旺盛活力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从空间与尺度上看,解放碑中心区的建筑密度与建筑高度偏高,高楼林立的整体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心区的空间尺度和视觉效果。虽然设计考究、使用方便的街道家具和公共设施给公共空间注入了应有的活力,但是总体绿化容量的严重不足影响了中心区的环境品质和质量。不过,时常举行的公共文化活动以及商家开展的商业活动对于解放碑中心区的活力营建起了重要作用。特别是每逢节日庆典的时候大量人群聚集在解放碑欢呼雀跃的景象成了重庆繁华兴盛的象征。

2.上海市新天地广场

新天地广场位于上海市中心区淮海中路南面,以其上海石库门弄堂的独特海派文化风韵和格调时尚的中外餐厅、茶坊和艺术展廊等,成为上海最吸引人的~个文化休闲场所。

从区位和交通上看,它地处上海繁华的卢湾区,东临黄陂南路,南临自忠路,西临马当路,北临太仓路,当中一条兴业路把其分为南里与北里两个部分。在太仓路上的主入口离淮海中路最繁华的地段及地铁出入口只有170米,因此交通的易达性保证了新天地广场成为上海一个重要公共场所的可能性。此外,它在区位上得天独厚的优势就是上海最重要的革命历史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位于兴业路上,大批中外游客都会借此机会而顺便将新天地广场游览一番。

从空间形态上看,通过对原有狭窄、拥挤的里弄空间进行疏通整合,形成步行街、广场等开敞空间,使得整体空问格局疏密有致、收放自如,同时,还着重把具有石库门文化特征的建筑与部件保留下来并加以利用,使整个公共空间富有浓厚的地域色彩。此外,宜人的尺度是新天地创造舒适的公共空间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由于里弄空间本身的尺度是比较宜人的,在改造的过程中注重对尺度的把握,形成了不同于城市中心区大型商业街的空间尺度。比如里弄小巷宽度为2~3米,主要街道宽度也不超过10米。

与其他休闲场所不同,新天地广场设置了众多的露天茶坊和咖啡座等公共设施,淡化了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界线,大大地激发了不同人群之间交流的可能性,丰富了公共空间的活力。同时,健全的公共设施以及设计新颖的街道家具也给新天地广场营造了良好的休闲气氛,精心的环境设计以及良好的施工质量保证了高品质的环境质量。在广场南面还设置了一个露天广场(时尚广场),时常在此举行的音乐会以及各种公共文化活动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

无疑,新天地广场作为上海旧城公共空间改造中的一种模式是成功的。它既有效地保留了旧城区的历史风貌,又通过各种规划设计手段,满足了现代生活的需求,创造了良好的城市公共空间,实现了保护与开发的有机融合,同时也突出了上海文化的个性和内涵。

四、结论

通过对城市公共空问营建的探讨以及实际案例的评析,可以看出活力要素对城市公共空间营建的重要作用。但对于不同地段、不同类型的公共空间而言,各个要素的影响力不同,着重处理的力度也应有所区别:针对较大范围的城市公共空间(如城市中心区等),应着重考虑“空间与尺度”、“可达性与易达性”、“混合使用与密度”以及“公共设施”的合理规划设计;而对于较小的城市公共空间如小型广场等),则应精心处理好“环境质量”和“街道家具”的设计以及组织开展各种“公共文化活动”。

总之,通过合理把握公共空间活力要素,在实际规划设计中着重处理好各个要素的关系,一定能创造出真正具有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简·雅各布斯(JancJacobs).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5。

[2]凯文·林奇(K.Linch).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华夏出版社,2003.

[3]扬·盖尔(JanGehl).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5]MatthewCarmona,TimHeath,TanerOc,SteveTiesdell.城市设计的纬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6]邹德慈.城市设计概论[M].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2003.

[7]王鹏.城市公共空间的系统化建设【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公共空间范文篇10

【关键词】公共艺术;外部空间;内部空间

公共艺术空间是艺术家用特定艺术形式营造出的一种空间,它能够代表一座城市的文化思想潮流,体现出当代文化的进程。公共艺术空间精神由外部空间与内部空间二者共同作用,唤起公众对空间的认知,并使其了解公共艺术的精神所在。其中,外部空间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的、人文的空间,它是对城市身份的一种外在标识,能够带来视觉冲击力。内部空间则是一种精神取向,能够体现出艺术家的情怀,并承载着城市的内在精神,更加注重观者的感知与反映。

一、公共艺术外部空间

公共艺术是指艺术家利用城市外在空间将艺术创意传递给公众,并将作品镶嵌在城市的公共空间里,以达到传递思想、美化城市的目的。所谓公共艺术的外部空间,就是公共艺术的外部造型,它是创作者思想与城市空间的有机结合。艺术家利用作品的外部空间对城市空间进行解读,同时构成艺术形式与公共空间的对话。公共艺术外部空间是一种相对的空间概念,它是公共艺术赖以生存的前提,是公共艺术带给人们最为直观的感受。公共艺术既有静止的艺术形态,又有动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绝对的空间表现与相对的空间表现。其中包括写实、抽象、具象、另类等不同艺术表现形式。公共艺术的创作形态与外界空间相辅相成,表现形式与外部空间紧密联系,艺术家利用城市的现有空间,创造出具有艺术内涵的人文空间。公共艺术外部空间的艺术表现形式十分多样,无论是抽象的还是具象的,或是具象与抽象结合的表现形式,都能够带给公众直观的视觉冲击力。让笔者印象比较深刻的公共艺术作品是来自美国芝加哥的《云门》(图1)。这件作品位于芝加哥著名的千禧公园内,是英国雕塑家安尼施•卡普尔的作品,其造型设计简约,灵感来自于液态水印。整座雕塑由168块不锈钢板焊接而成,长20米,宽13米,高10米,拱底最高处距地面约4米,重100吨。这件作品以憨态可掬的造型吸引了众多游客,由于曲面的造型,很多人将其称为“豆荚”。除了造型之外,这件作品的材质同样带给观众较强的视觉冲击力。这颗“银豆子”表面十分光滑,可以在表面看到被反射之后变形的城市轮廓。作品表面完全看不到任何接缝,过往路人除了惊叹精湛的工艺之外,也被《云门》上反射出变形的城市和自己所吸引。靠近《云门》,人们仿佛走进了另一个神奇的空间。站在《云门》中间,弯曲的“银豆子”表面使得周围的影像变形、重叠,形成多个神奇的异形影像,如入奇幻之境。可以说每时每刻每分每秒,《云门》上面呈现的景致都是独一无二、转瞬即逝的。城市形态和千禧公园是《云门》生存及产生变化的客体,正是由于城市空间的变化,再加上作品独特的材质,给人们带来了视觉上丰富的变化和奇妙的艺术感受。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到,艺术家结合城市空间,利用富有想象力的造型、材质等手段,将直观的视觉冲击力传递给观众,使其从整体的外部空间上感受艺术的独特魅力和艺术家的精妙创意。

二、公共艺术内部空间

如果说公共艺术外部空间是直观地将艺术家的作品展现给公众,那么其内部空间则表达了艺术家对作品的深层次诠释,使作品通过外在表现形式,传递出内在的寓意。公共艺术内部空间蕴藏了艺术家创作的思想和对外部空间的表现。从某种角度来说,公共艺术内部空间的创作是艺术家借助外部空间的表现形式,传递自身对当今社会的理解、对城市文化的解读。简言之,公共艺术内部空间是一种精神性的空间。公共艺术内部空间引导着公众探寻艺术家的内心世界,从而感受一座城市的精神内涵,它能够体现出城市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底蕴,并提升公众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水平。如深圳的园岭社区有一组占地面积不大的公共艺术作品,名为《深圳人的一天》(图2)。这件作品历经17年的风风雨雨,表面看来只是一组普通的雕塑作品,然而它却影响了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是一件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公共艺术作品。这件作品的创作思路来源于一个平民化的构想,设计师和雕塑家在20世纪末的深圳随机选择了一天,并在路上随机选择了他们认为最具代表性的18个行业或领域的人,包括教师、外来求职者、工人、中学生、公司职员、退休干部、企业家、设计师等。这些模特并没有按照传统典型化的方式挑选,而是遵循陌生化和随机化的原则。在没有任何预设的情况下,创作者从园岭社区出发,只要遇到愿意合作的人就可以邀请其成为模特。这一特殊创作方式,开启了公众参与艺术创作的先河。这些随机参与的市民,无意中走进了这座城市的历史,《深圳人的一天》可以说是20世纪深圳市民生活的纪念碑。设计师和雕塑家除了将模特翻制成一比一大小的青铜像之外,还以一比一的尺度制作出与他们身份相关的各种道具,如清洁车、自行车、电话亭等。在这组群雕中,还有4块镜面一样的黑色磨光花岗岩浮雕墙,上面复制了1999年11月29日这天的城市生活资料,包括城市基本统计数据、报纸版面、天气预报、空气质量报告、股市行情等。这些信息跟18位市民一样,被永远铭刻在城市的记忆中。当人们走进艺术家内心,认真聆听和感受创作者的内心世界,并探索创作背后的故事时,才能真正解读出公共艺术的精神。在《深圳人的一天》中,雕塑技术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作品的创意与过程。老百姓的生活在大多时候是平凡的,而这件作品打破了传统的纪念碑雕塑的模式,让平凡人和普通事件成为纪念碑的主角,让大众真正成为公共艺术的主人。艺术家用这样的方式向市民展现了深圳这座城市的精神内涵。在这个案例中,可以领略到公共艺术所传递的精神力量。公共艺术内部空间通过外在形象,传递文化内涵,使作品既具有外在的视觉冲击力,又能够使人产生心灵的碰撞,外在与内在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对公共艺术空间精神的完美诠释。公共艺术内部空间的精神表达需要一个被公众理解的过程,其中最重要的是沟通。只有了解了公共艺术内部空间,才能真正体会一件作品存在的价值。艺术家创作时的思想、理念,以及希图2城市公共艺术雕塑群《深圳人的一天》局部望通过作品传达的精神,是由公共艺术的外部空间与内部空间共同演绎的。

三、公共艺术空间精神的探索

公共艺术的外部空间与内部空间二者在创作过程中相辅相成,共同诠释出艺术家对公共艺术空间的精神性表达。笔者在研究生期间创作过一件名为《漫步》的公共艺术作品。这件作品外部空间形态非常简单,以一个黑色拱形隧道廊为主体,上面布满了各种色彩的画,在主体下方安置一面镜子,可以反射出拱形隧道中所有的画作。在构思这个作品的时候,笔者更加注重内部空间精神的表达,因此减弱了外部空间的形式感。这件作品上面形状不一的画作来自许多人,有专业学过绘画的,也有没学过绘画的,以及各种职业和年龄的参与者。这些随性的画作,能够反映出参与者当时的心境。每个人对人生的感悟都不尽相同,笔者希望通过这样一种有参与感和互动感的方式,让大家共同完成这件作品。通过画作的色调、风格、肌理等不同表现手法,反映出每个人对生活的理解和自身生活状态,而笔者做的就是将这些独具特色的画作用艺术手段组合在一起。可以说,这件作品不仅是属于笔者的,更是属于这些参与者的。当参观者初次看到这件作品时,可能无法深刻感受到什么,只是对主体下面安置的镜子表示好奇。镜子的本意是想反射出上面拱形隧道中所有的画作,通过了解笔者创作背后的心理历程,大家的感受是:在镜子中看见别人的画,也会看见自己的,很显然所有画作无一雷同,这正说明,尽管人们所赖以生存的环境大都一样,但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独一无二的。环境就是拱形隧道,社会就是镜子,既反射出别人,也反射出自己。环境是大家的,也是自己的,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也都有着不同面貌的自己。公共艺术的魅力在于,让人置身其中能够进行丰富的联想和深层次的思考。表面上看起来平淡无奇的作品,在深入体会之后才能感受到更多内涵。《漫步》这件作品很好地诠释了公共艺术所具有的艺术性、公众性和文化性的特质。结合社会、生活、文化于一体,笔者希望运用一种公众参与的艺术方式来表达作品的内涵,除了展现作品的外在美,同时也诠释出作品内在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