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贫困生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4 12:18:57

高校贫困生

高校贫困生范文篇1

一、主要目标与基本原则

(一)主要目标:加大财政投入,落实各项助学政策,扩大受助学生比例,提高资助水平,从制度上基本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

(二)基本原则:加大财政投入、经费合理分担、政策导向明确、多元混合资助、各方责任清晰。

1.加大财政投入。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大幅度增加财政投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2.经费合理分担。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由中央与地方按比例分担。我省承担部分的分担原则是,分级分担,职责明晰;结合财力,区别对待;鼓励支持民办教育。

3.政策导向明确。在努力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公平享有受教育机会的同时,鼓励学生刻苦学习,接受职业教育,学习国家最需要的专业,到艰苦地区基层单位就业;鼓励学校面向经济欠发达地区扩大招生规模。

4.多元混合资助。统筹政府、社会等不同资助渠道,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采取奖、贷、助、补、减等多种方式进行资助。

5.各方责任清晰。中央与地方、各相关部门及学校明确分工、各司其职、落实责任、完善制度,操作办法简便易行,并接受社会各界群众监督,确保各项政策措施顺利实施。

二、主要内容

(一)完善国家奖学金制度。国家奖学金由中央政府出资设立,用于奖励普通本科高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本专科(含第二学士学位)在校生中特别优秀的学生,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8000元。奖励学生名额由省财政厅、省教育厅根据财政部、教育部确定的总人数,以及高校数量、类别、办学层次、办学质量、在校本专科生人数等因素确定。

国家励志奖学金由中央与我省共同设立,用于奖励资助普通本科高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含第二学士学位)中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面平均约占高校在校生的3%左右,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5000元。奖励资助学生名额由省财政厅、省教育厅根据财政部、教育部确定的总人数,以及高校数量、类别、办学层次、办学质量、在校本专科生人数和生源结构等因素确定,适当向办学水平较高的高校,以及农林水地矿油核等国家需要的特殊学科专业为主的高校倾斜。

我省高校国家励志奖学金所需资金由中央和地方按比例分担。我省应分担的部分,根据财政供给渠道实行分级分担,即省级财政供给的学校由省级财政分担、市级财政供给的学校由市级财政分担;民办高校、高职(含独立学院)由省级财政全额承担。

(二)完善国家助学金制度。中央与我省共同设立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中等职业学校所有全日制在校农村学生(含县镇学生)及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普通本科高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资助面平均约占全省普通本科高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总数的20%。具体资助面由财政部、教育部根据我省生源情况、平均生活费用、院校类别等因素综合确定。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左右,学校可分为二至三档。具体由省财政厅、省教育厅根据财政部、教育部确定的总人数,以及高校数量、类别、办学层次、办学质量、在校本专科生人数和生源结构等因素确定,适当向民族院校、以及农林水地矿油核等国家需要的特殊学科专业为主的高校倾斜。

中等职业学校(包括公办和民办的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职业技术学院附属的中专部和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资助所有具有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的在校农村学生(含县镇学生)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500元,资助期限为两年,第三年实行学生工学结合、顶岗实习。

我省高校国家助学金所需资金由中央与省、市按照国家励志奖学金的资金分担办法共同承担。

我省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所需资金由中央和地方按比例分担。我省应分担的部分,根据财政供给渠道实行分级分担,即省级财政供给的中等职业学校由省级财政分担,市级财政供给的中等职业学校由市级财政分担,县(市、区)级财政供给的中等职业学校由省级与县(市、区)级财政按8:2比例分担;民办中等职业学校由省级与所在地市、县(市、区)级财政按7:3比例分担。

(三)进一步完善校内贫困学生资助措施。高校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从事业收入中提取4%-6%的经费,中等职业学校要从事业收入中足额提取5%的经费,用于学费减免、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勤工助学、校内无息借款、校内奖助学金和特殊困难补助等。继续执行并不断完善现有的校内贫困生资助政策,不得因政府加大资助经费投入抵减校内资助。

进一步落实、完善鼓励捐资助学的相关优惠政策措施,积极引导和鼓励各级政府、企业和社会团体等面向各级各类学校设立奖学金、助学金等资助项目。

三、工作要求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针对性强,涉及面广,资金投入大,受益人数多,工作层面多,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各学校要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周密安排,精心组织,扎扎实实地把这件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大事抓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财政、教育、劳动保障等部门要密切配合,按照相关管理办法,结合各自分工,强化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建设,加强工作领导,不断完善我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配套政策。各市、县政府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在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制订具体管理办法。教育、劳动保障部门要将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情况纳入办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各学校要把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摆在突出位置,实行校长负责制,设立专门的助学管理机构,建立完善的学校助学工作管理制度,确保学校助学工作顺利进行。

(二)确保资金落实。各级政府要足额安排、及时拨付应当负担的资金,确保各级政府应当负担的资金落实到位。各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须按规定比例及时、足额从事业收入中提取经费,用于校内贫困生资助。要完善制度,严格程序,细化管理,确保助学资金及时发放、专款专用。

(三)规范收费管理。各地、各校要进一步严格教育收费立项、标准审批、收费公示管理工作,规范学校收费行为,坚决制止乱收费。加大对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的监督力度,切实减轻学生及家长负担。绝不允许一边加大助学力度,一边擅自提高收费标准、擅自设立收费项目。要对教育收费实行严格的“收支两条线”管理,规范支出管理。

(四)按时足额发放。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按国家下达资金次数逐次发放。国家助学金应严格按照国家和省文件规定,采取银行卡形式逐月发放,不得发放现金,不得将国家助学金打入饭卡或校园卡,更不得以实物或服务形式抵顶或扣减国家助学金。

学校要按政策界定资助对象,规范数据统计工作。对于数据统计中出现的错报、漏报情况,由学校自行负责,确保让所有符合资助条件的学生都能及时享受到国家助学金。对于资助对象变动或学生变化而多出的资助指标,不得随意调剂,剩余资金一律不得挪用。学校要及时将发放情况逐级上报,凡隐瞒不报的、违反政策规定的,将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五)加大宣传力度。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各学校要制订宣传方案,广泛利用各种媒介、采取多种形式,向全社会进行广泛宣传,使这项惠民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重要作用,加强舆论引导和监督,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教育、劳动保障部门要认真组织各学校对学生进行政策宣传,使广大学生及其家长及时知晓受助的权利。要及时总结推广各地、各学校资助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推动资助政策全面贯彻和落实。

四、监督检查

高校贫困生范文篇2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国家助学贷款的现状和原因,对于高校贫困生的资助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基于诚信的资助模式,认为通过诚信教育,个人诚信体系的建设等多种方式,促进国家助学贷款的发展。

关于诚信简单的定义就是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诚信,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外发达国家信守的生活准则。然而,在社会文明不断发展的今天,在经过了四年正规教育的贫困大学生中却有越来越多的人违背当初的承诺,没有按诚信归还银行的贷款,这是新出现的一个经济快速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值得全社会进行探讨。

一、国家助学贷款的现状和成因分析

先看一个调查结果,据《中国青年》杂志报道,北京市工商银行从1999年9月开始向各高校贫困生发放助学贷款。当时北京市共有43所高校与工行签订了合同,贷款总金额达4·3亿元人民币。根据合同,学生一毕业就需将分配单位地址及时通知工行,毕业后一年内开始持原有贷款存折按季度存钱还款。但是,当这批贷款偿还期到来时,却有119名学生一毕业,各种通讯方式都不通知银行,原来贷款填写的家庭住址、通讯方式也多有变更或不详。这119名学生借了数百万元,占该还钱人数的10%。这个比例相当之高,说明大学生的诚信急待提高。深入分析其他原因,主要的体现形式是国家助学贷款的形式单一,贷款风险大,仅仅注重学生的贫困程度,而忽略学生自身道德品质的考核。另一方面,贷款不还对于无诚信的大学生潜在的风险根本不存在或者较小。据统计,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中,企业间以及个人的逾期应收帐款发生额约占贸易总额的0·25%~0·5%,而在我国,这一比率却高达5%以上,且呈逐年增长势头。事实上,社会上的失信现象还远不只上面这些,可以说“信用危机”正在向我们逼近已成无可辩驳的事实。

(一)从社会层面分析。我国在经济改革开放后,人们的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年轻人缺乏理想和信仰。有的大学生甚至明确表示其将来的工作就是一切为了钱,追求名利。这可能是创业初期为了生存不得已的想法,但当经济状况发生改变后,大学生应该随时调整自己的世界观,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发展史告诉我们,社会的发展到一定程度诚信是至关重要的,即使迫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不能加入到违背诚信的行列中去。从长远来看,诚信是社会发展的基石,而我们现在的社会诚信制度还不完善,这就造成了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认为缺乏诚信也无所谓,不会对他的事业和前途构成威胁。

(二)从法律层面分析。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轨阶段,各种市场交易制度、规则的建立尚处在逐步探索、发展与完善中。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自然就无法实现社会信息网络的资源共享,对于守信者的保护力度不够,也就使得失信者感觉不到违约的严重后果,事实上,大学生贷款违约后对他本人也确实很少产生影响。这就会造成不少“识时务者为俊杰”的守信者走向失信。

(三)从道德层面分析。在我国目前的制度和经济体制及道德框架下,诚信者并不是受益者,有时甚至是受害者,让人显得有些不知所措,“诚信不能当饭吃”也为不少人所认可。这就容易引起贫困生与非贫困生争讨一顿“免费午餐”·而在发达的美国,一个人如果没有诚信,他就会真的没有饭吃,无法生活。

二、建设诚信框架的高校学生贷款制度及建议

诚信,无论对于社会,还是个人都是一笔可贵的资源。从宏观上讲,诚信对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高校贷款制度的建立首先要建立贫困生的诚信档案。当然,目前社会上信用的缺乏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了我国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了。所以也制约着大学生贷款制度的有序实施。在西方社会,很难想象一个没有诚信的个人可以在社会上立足和发展,正所谓“无信则难以自立”,也就是这个道理。为此,笔者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建立基于诚信的贷款制度。

每个人当没有制度约束时都会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考虑问题,这是人的本性。要使社会有序发展就需要法律和制度。对于高等学校的大学生,首先要把他的诚信和就业后的单位挂钩,如果违约还贷,企业则不能录用这样的学生或者即使企业录用,我们还可以类似美国社会一样,让违约者将来不能有房贷或晋升的机会。也就是说,通过诚信制度所建立的一系列措施,要让无诚信者在社会上无法生存下去。(二)经济上,要尽快建立起一套个人的信用体系制度

信息经济学告诉我们,信息不对称是市场经济必然的特征。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与交易的效率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与交易相关的重要信息之一就是交易相对方的信用状况。应当指出,信用体系的建立是一套社会系统工程,其具体内容和架构设置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但针对高校贫困生的人群毕竟是少数,所以可以建立他们的数据库,定期评估他们的信用度。

(三)拓展高校贫困生的经济来源

我国贫困生资助资源有限·基本上包括政府,高校,银行等多种形式,但相对高等教育的花费以及贫困生支付能力的缺口来说,贫困生的资助来源还有限。现在很多高校给贫困生提供一些让他们自立的一个机会,如勤工助学等·再者要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实现多种项目相匹配的多元化的贫困生资助模式·这样既实现了贫困生经济来源的多元化,也缓解了国家贫困生资助的压力,还有利于调动社会上的企事业单位参与高校贫困生资助的积极性,实现高校贫困生资助基金的长远发展。

三、结束语

新的规则需要在实践中完善,它本身就是社会系统工程,在许多方面学校不承担风险和责任,但学校应该承担更多的管理责任。目前由学校来认定资格,还是比较客观、公正、可行的。学生品行、学习成绩、信誉达到什么程度,学校最清楚。未来制定什么制度,只能在实践中磨合。但基于诚信的高校贫困生贷款应该是解决目前助学贷款困境的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徐孝明·国外高校学生资助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财会研究,2003,(4)·

高校贫困生范文篇3

1.1调查对象

选取来自河南省6所高校的本科生为调查对象,抽样比例考虑在校生的男女、年级、专业、生源、籍贯等的实际分布,以使样本结构有充分的代表性。获取有效问卷1488份,其中贫困生728人,非贫困生760人,贫困生和非贫困生在年级、专业等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1.2调查的方法与程序

由课题组成员分别与被试所在的学校联系,向被试讲清调查的意义和需要注意的事项,然后由被试根据问卷要求作答,限时45分钟,要求当场回答完所有的问题。

2结果与分析

2.1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比较

由表1可得出,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相比较,除了躯体化和敌对维度外,其它七个维度分值都高于非贫困生,其中恐怖、偏执维度差异显著(p<0.05),强迫、敏感、抑郁、焦虑维度差异十分显著(p<0.01)。结果显示,特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比非特困生差,其中抑郁、焦虑、强迫和敏感、精神病性尤其明显。

2.2贫困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特点

由表2可见,前4种方式的使用程度两者一致。但贫困生在“寻求工具性与情感性社会支持”、“心理与行为解脱”上的得分显著低于非贫困生(P<0.05)。

注:*P<0.05

2.3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用贫困生在各种应对方式分量表上的得分与SCL-90的各因子分作相关分析。从表3可以看出,不同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存在着选择性的相关,说明应对方式的使用与某些心理症状的形成存在内在的联系。

2.4心理健康状况对应方式的多元回归分析

用SCL-90总症状指数作为评定贫困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的指标,求其对应对方式的多元回归。结果显示,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对心理健康影响较大的应对方式主要(标准回归系数、逐步回归)是寻求社会支持(0.458,0.486)、心理与行为解脱(0.468,0.452)、逃避与否认(0.216,0.178)和克制忍耐(0.172,0.146),其中只有寻求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具有较明显的积极性评价意义。

3分析讨论

第一,因学习压力较大而产生的焦虑和紧张心理。贫困大学生把取得高学历作为日后提高就业水平,从而让家庭和自己摆脱贫困的有效途径,他们希望通过发奋学习而努力成才,彻底改变现实命运,所以在求学过程中承载着比非贫困生更大的期望和更大的心理压力。

第二,自卑心理严重,自尊心强烈。自卑是一个人对自己的不满、鄙视等否定的感情,是对个体的得失、荣辱过于强烈的一种心理体验。面对经济贫困的现实,由于自卑缺乏承受挫折的忍耐力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从心理上采取了逃避、退缩的应对方式。具体表现为很少与同学交流,不常参加集体活动,消极地对待人生,看待生活中的一切。自卑与自尊的矛盾性是贫困生的心理特点。

第三,因人际交往困难而产生的抑郁、孤僻心理。在目前教育体制中对一个中学生的评价主要依据的是学习成绩。这样,无论是城市贫困生还是农村贫困生,都完全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优异的成绩,从而赢得同学的羡慕和老师的喜爱,得到较高的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然而步入大学后,评价标准的多元化让贫困生的成绩相应地失去了明显的优势,且社会的贫富差距在校园中凸显,而同学间的人际交往、感情的沟通,常伴随着一些物质联系,对于家庭经济情况较好的同学可能出手阔绰,交际面广泛,而贫困生由于经济匮乏难以支付这类额外开支,如果不能另外开辟人际交往空间,易导致一部分贫困生索性采取“自我封闭”,失去与他人交往的热情。

第四、虚荣、嫉妒心理。少数贫困生好攀比、讲究衣着打扮,追求享乐与高消费,生活上不勤俭节约,也不愿参加稍微艰苦的勤工助学劳动,他们虽然也属于贫困生,但却由于图虚荣,往往打肿脸充胖子挤入阔人之列,想让大家刮目相看,常用资助的钱或者父母辛苦借来的钱大肆摆阔,而对家庭经济困难视而不见。还有些贫困生自尊心极强,且心胸狭窄,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和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从而因不满、不服气或者羡慕对他人产生嫉妒情绪。

综上可见,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当强烈的自卑感,极度敏感、脆弱的自尊心,拘谨压抑的性格,尴尬的人际关系,因期望值过高而产生的学业压力等因素共同作用的时候,就会引发问题行为。因此有必要一步加大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王涛.高校特困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与对策.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版),2002,(3).

[2]吴幼珍.高校德育工作必须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中南林学院学报,2003,(6).

[3]张亚林.精神挫折后不同人群应对方式的比较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3,(1).

[4]杨贤君.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构思与实施.教育导刊,1998,(2).

[5]冯德纯.学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21.

高校贫困生范文篇4

关键语:贫困大学生资助对策

前言

2009年末的上海女硕士自杀事件将人们的目光凝聚到高校中的贫困生群体。高校贫困生问题已成为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普遍关注,家长操心,学校担心,学生忧心的带有社会性的问题。教育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是国家兴衰的标志。由于教育是以一定的经济条件为基础的,因而贫困家庭的子女往往会因贫困而难以完成学业,甚至失去受教育的机会,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不公平的。高校贫困生的问题不仅是贫困生的个人问题,更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什么是高校贫困生呢?所谓的高校贫困生是指高校里经济上比较困难的学生(通常月消费在200元以下),他们的经济支付能力不能完成其大学学业。他们在上学时负担不起学校所规定的各项费用,有的在上学后难以维持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费用,情况突出者(通常月消费在90元以下)为特困生。

一、高校贫困生产生原因分析

高校贫困生问题是如何出现的呢?在我国计划经济时代,高校一直实行的是“单轨制”的全国统一的“免费+人民助学金”模式,公有制的计划经济时代和较小的高等教育规模,使国家成为高等教育的单一投资者,受教育机会成为面向特定群体的公共产品,群体内每一个成员不仅不需要履行投资责任,而且在生活上享受福利,毕业后也有国家包分配,因此也就不存在高校贫困生问题。高校贫困生问题开始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公费生和自费生并存的“双轨制”,并开始实行对一部分学生免收学费,而另一部分学生收费的政策,贫困生问题就此产生了。我国高校自1994年实行招生并轨、交费上学、自主择业政策以来,高校学生开始支付每年几千甚至是上万元的学费,高校贫困生问题便成了一个热点问题。1999年开始的高校大扩招也使贫困生人数迅速增加。

高校贫困生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其家庭的贫困,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父母双亡,单亲家庭或父母丧失劳动能力,经济来源少,甚至没有经济来源;(二)学生家庭处于偏远落后地区,经济不发达,自然条件差,经济困难;(三)多子女上学,家庭收入偏低;(四)转型期出现的新贫困家庭,父母为城市中因企业效益差而下岗的职工,靠低保维持家庭生活;(五)家中有危重病人,昂贵的医疗费用造成了家庭的经济危机;(六)家庭所在地遭受重大灾害,失去经济来源等等。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群体的比例一直呈上升趋势。《中国教育报》2006年9月15日第一版中相关数据显示,到2005年我国高校贫困生人数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占到了高校学生总人数的20%,而且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二、高校贫困生资助现状研究

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实行并轨招生以来,高校贫困生问题日渐突出,从某种意义上说,高校贫困生问题已经涉及到了教育公平问题,影响了部分贫困学生公平受教育的权利,能否积极、妥善、有效地解决贫困生教育救助问题,已成为事关我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大局的一件大事,责任重大,不容忽视。围绕贫困生教育救助问题,国家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多个政策,各级政府及院校也想了很多办法,以“奖学金、助学贷款、困难补助、勤工俭学补贴、学费减免”为主要组成部分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逐步得到确定。国家、社会、高校等对高校贫困生给与了大力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贫困生的经济困难。但是由于受到思想观念、管理体制、经济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各高校在贫困生资助的具体实践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贫困生认定标准缺乏合理机制

如何区分贫困生,各省市都制定有自己的标准,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有很大的难度。学校管理部门无法准确掌握学生家庭的实际经济状况,家庭能否承担得起大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用,学校更是不得而知。现在通用的办法是由生源地的民政部门出具贫困证明。姑且不去考虑各地对贫困状况的理解,单就贫困证明本身,又有多少可信度而言呢?国家缺乏权威、可行的资助评审体系,高校很难确定谁应该接受国家助学金,谁应该享受学院助学金,谁应该享受无偿资助,谁又只能获得助学贷款。有的学生在填报家庭收入时尽可能的少报或不报,然后拖欠学费不交,申请学费减免或资助。贫困生认定由下而上,仅凭一纸证明评定,缺乏科学可行的评审体系。

(二)勤工助学岗位少且报酬低

现在勤工助学的岗位主要来源于校内,校外市场上主要是大学生做家庭教师和在私人企业里打工,但受条件限制,可提供的岗位有限,稳定性差,报酬也非常低廉,往往根本不能满足贫困生的实际需求。再加上高校的扩招和毕业生人数的持续增加,导致了城市富余劳动力的快速增长,在校大学生、下岗职工和毕业生对工作岗位的竞争愈演愈烈。由于在校大学生缺乏专业的劳动技能,导致了社会对其勤工助学的认可度不高,除了做家教外,贫困生只能从事低智力或重体力的劳动,劳动强度大,缺乏必要的社会劳动保障,有时候工作时间还与学习时间冲突,收入也很难保证。另外,一些大学生往往不愿意从事一些比较艰苦,不体面的工作,勤工助学的观念有待于改进。

(三)奖学金获奖学生与贫困生吻合率不高

贫困生由于生活压力较大,包括学习在内的综合表现可能就会受到影响。一部分贫困生来自教育水平较低的地区,学习能力较弱,基础也差,造成贫困生“品学”未必就会“兼优”。而奖学金的设立宗旨是以奖优为目的的,因此贫困生获得奖学金的机会相对就会少一些,通过奖学金进行贫困生资助,无异于杯水车薪。根据教育部教育信息管理中心1999年对全国100所高校5000名贫困生的问卷调查显示:高校贫困生生活费来源中依靠奖学金支付的仅占贫困生总数的2.9%,贫困生获奖学金的人数也仅占其总数的23.8%。这足以证明奖学金的助困功能已十分微弱,奖学金获奖学生与贫困生的吻合率不高,依靠奖学金助贫实现难度较大。

(四)贫困生资助体系单一,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有限

当前国家推行的“奖、助、减、免、补、勤、贷”的教育救助模式体系,是一种单一的国家财政强力支持下的扶贫济困政策,始终没有摆脱单一的国家财政模式。这种模式的推行是建立在两个前提之上的:一是国家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各级政府如期足额拨付贫困资助的有关款项;二是当前贫困生资助政策保持连续与稳定。国家充当了教育救助的主力军,这是无可厚非的,但现实中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参与有限,导致救助的资金也有限,不能满足贫困生的需求。

(五)国家助学贷款缺乏有效地法律和制度保证

目前,由于没有建立独立的助学贷款供款系统,国家助学贷款只能依靠商业银行来进行。而由于商业银行实行的是企业化的运营模式,普遍认为助学贷款成本高,风险大,是作为政治任务来完成的,贷款风险防范机制没有真正建立,银行贷款的积极主动性不高,国家助学贷款扶贫帮困的功能很难得到发挥,勉强施行,效果也不明显。另外,各院校中也确实存在毕业生未能如期还款的现象,这一方面是由于部分贫困生信用意识淡薄,主观上拖欠还款;另一方面是因为贫困生毕业未能及时就业,或者收入很低,客观上无力还款。

(六)注重对贫困生的物质救助,缺乏精神帮扶

为切实解决学生上大学难的问题,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国家实行了“奖、贷、助、补、勤、免、减”的资助政策,诸多高校开通了“绿色通道”、“校园绿卡”等一系列方便快捷的助学措施。这从根本上解决了很多贫困生的经济困难问题,但学生由于贫困引发的精神问题的解决方案尚未完全被纳入以上资助政策实施的具体过程中。高校贫困生除了承担着高额的经济压力,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需要克服的困难和需要调试的心理问题相对于非贫困生,更多、更复杂,但在实践中,对贫困生精神心理方面的帮扶往往容易被忽视。

三、高校贫困生资助对策的研究

贫困大学生所面临的问题需要国家、社会和个人三方积极地加以救助。如何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是高校在深化教育教学体制改革,营造和谐校园进程中无法回避而又急需解决的难题。个人认为在对高校贫困生的救助中应该从贫困生的角度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多层次、多角度的对他们进行救助。针对上述问题,在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贫困生认定机制,加强贫困生的甄别工作

要解决贫困生的认定工作,需要制定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标准,这个标准应根据学生家庭所在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生活水平、家庭成员劳动力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和高校的收费水平等而制定。在具体进行贫困生界定工作时,除了要有硬性的执行标准,还应有弹性的执行计划。在制定上确保合理性,在情感上确保人性化,制定和完善符合国情,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切实可行的贫困认定制度。同时生源地地方基层组织也要强化责任意识,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一旦贫困证明出现问题,要追究证明单位和相关人员的责任。在学校今后的工作中,应严把贫困生认定关,充分利用当今信息通讯发达等优势,加强调查了解,核定相关证明文件,增加公示,举报电话等监督手段。学院也可根据实际情况派遣有关工作人员对申请的贫困生家庭进行抽查走访,从源头上掌控贫困生的界定,使有限的资助资源充分的惠及每一个贫困生。

(二)学校加强与社会合作增加勤工助学岗位,提高学生自助自救能力

随着高校贫困生群体的日益扩大,如何充分发挥勤工助学工作的济困育人功能,使之与学生的学业、能力挂钩,与学生的成才、创业挂钩,创造性的把助困与学校的发展结合起来,是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当前,要使高校勤工助学工作摆脱让学生从事简单的劳务劳动的局面,学校必须加强与社会的合作。学校要帮助学生积极联系社会企业,与相关企业合作,建立起勤工助学基地,制定人才培养机制,使社会各个企业承担起资助贫困生的义务。在短期用工中,考虑使用勤工助学的学生,同时更要加强学生的劳动保障工作。学校通过与企业合作,建立勤工助学基地,将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社会实践、科技创新、服务社会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勤工助学由劳务型向知识型、创业型的转变。这种全新的助学模式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长期的、稳定的勤工助学岗位,使学生的经济困难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又可以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得到较好的创业体验和就业实践。这种将“育人”、“助学”和“创业”有机结合起来的做法可以说是未来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生存和发展之道。

(三)改革奖学金制度,充分发挥奖学金的奖优、助贫、促学功能

高校奖学金制度自实施以来,一直是激励学生成才的重要手段。要充分发挥奖学金的激励、导向和资助功能,首先要大幅度提高奖学金。实行高额奖学金是国际上和国内一些著名高校的普遍做法,是否有全额奖学金不但是各高校之间争夺优秀生源的重要手段,也是家境较差学生选择学校,接受高等教育,奠定自己成才之路的重要方式。其次要扩大单项奖学金的评比,给贫困生带来更多的获奖机会。高校贫困生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获得综合奖学金有相当难度。学校可以通过设立“贫困生奖学金”,仅在贫困生中评选,给贫困生带来更多获奖机会,使生活贫困的学生大都能获得资助,充分发挥奖学金的激励作用和资助功能,以此激励贫困学生通过努力学习来获得经济上的资助。公务员之家:

(四)争取社会支持,建立社会资助网络

贫困生问题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关注和参与。目前,社会参与贫困生的资助,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1.设立捐赠奖学金:学校积极联系社会企业和个人的捐资,以企业、单位、个人的名义在学校捐资设立奖学金。2.在学校成立爱心救助基金:广泛发动学校师生、新老校友及社会力量进行爱心捐助,成立“爱心救助基金”,专门用于对学校贫困学生的救助。3.建立“助学对子”:学校积极联系社会爱心企业、慈善人士,由他们与贫困生组成助学对子,从学习费用、生活必需品等方面给予学生帮助。4.单位提供勤工助学岗位:企业对大学生的救助,应该多为他们提供勤工助学岗位,有条件的单位要利用大学生的文化优势和时间特点,合理安排勤工助学岗位,让他们通过劳动进行自救。

(五)建立学生贷款的监督和信用体系,充分发挥助学贷款的作用

国家助学贷款是解决贫困生上学难问题的主渠道,它具有商业性和政策性并存的双重特性,为了进一步提高国家助学贷款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提高银行真正参与助学贷款的积极性,需要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开办生源地贷款。学生生源所在地的政府比高校更可以直接了解学生的家庭实际情况,在生源地进行信用贷款,比学生入校后集中贷款简单易行,诚信的客观性以及偿还的可能性也更高;2.合理设计还贷期限。助学贷款出现的违约现象,还贷期限设置的不合理是重要因素,而延长还贷期限不失为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3.尽快建立健全全社会的诚信体系,完善监督惩戒机制,这是解决国家助学贷款问题的根本。建立贷款学生个人详细的档案,建立起相应的跟踪系统,并要求媒体参与其中,对不履行还款义务的贫困生予以曝光,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同时学校也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

(六)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理帮扶,提高其自助能力

对贫困生的救助不能只停留在物质方面,贫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心理也有很脆弱的一面,对其加强心理帮扶就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教育活动,举办各种讲座、心理咨询等,使贫困生全面客观的认识自我,消除其自卑心态,引导他们树立“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人生志向,排解他们的自我焦虑感,加强对其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培育贫困大学生完整的人格与健全的心理。对贫苦生进行心理帮扶,可以激发其改善自身贫困状况的积极性,提高其自助能力,从而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的实际需要。

总之,做好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工作,是维护高校稳定的重要保证,是党和国家关心爱护困难群体的重要体现。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我们要拓宽社会参与渠道,充分调动国家、社会、学校参与的积极性,综合各方力量来完善和创新高校贫困生的资助体系,力争把这项工作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中,进而更好的促进贫困生救助工作的开展,也会进一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万茗.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商洛学院学报,2008,22(1)

[2]杨志强.关于医科院校贫困学生资助问题的思考及对策[J].医学教育探索,2008,7(4)

[3]钟仁耀主编.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12

高校贫困生范文篇5

(一)缺乏应有的感恩意识

感恩意识缺乏是当前受资助贫困生表现较为突出的现象。对贫困生的资助,既包括物质上的帮助,也包括情感、心理、精神上的关爱。但很多贫困生在接受资助后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感恩意识。例如:对父母的辛劳付出不知感恩,认为父母这样做事天经地义;对学校的资助不知感恩,个别学生还对资助金额抱怨有加,认为不公平,有的甚至为争取学校资助,造假材料,办假证明,瞒天过海,做出一些违背做人原则、社会公德的事情;不知感恩政府和社会,部分贫困生在接受国家助学金、奖学金、助学贷款等资助时,认为是理所应当,丝毫没有感恩之情;部分学生在接受社会资助时,当时表现得乐观积极,甚至做出诸如回馈社会、回馈他人之类的承诺,一旦资助到手便将承诺抛之脑后,个别学生甚至做出与当初承诺相违背的事情,严重影响了学校教育与学校声誉。

(二)缺少应有的感恩行动

调查发现,虽然多数受资助的贫困生能深切感受到生活的艰辛和不易,理解受到资助的重要意义,但一些学生在实际行动上却不能做到知行合一,使资助的效果大打折扣。一是生活不能节俭如一。部分贫困生过分爱慕虚荣,盲目与其他学生攀比,或怕被其他学生嘲笑,在接受资助后,生活依然大手大脚,铺张浪费。二是不能做到自立自强。为减轻贫困生学习生活上的经济压力,许多高校针对贫困生都设有勤工助学岗位,但部分贫困生碍于面子,不愿、不想通过自己的劳动勇敢担当,有的贫困生对助学岗位挑肥拣瘦等。三是不能做到诚信还贷。为帮助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国家设有助学贷款政策,但部分贫困生在毕业参加工作后,不能按照当时的协议承诺认真履行还贷义务,找各种借口推脱,致使国家遭受损失。

(三)缺少应有的报恩回馈

感恩不仅要有感恩知恩的意识,还要采取实际行动回报施恩者,更应该在思想、心理、行动上永存大爱,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利用各种机会方式,传播爱心,奉献社会,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以此带动整个社会风尚的形成。然而部分高校贫困生在接受资助后,报恩回馈的意识和行动严重缺乏,在别人急需帮助时不能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做到主动奉献、传递真情、回报社会。

二、当代高校贫困生群体感恩教育缺失的成因透视

(一)家庭教育缺失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教师,家庭教育是孩子接受德育的基础。但受多重因素的影响,我国家庭教育严重错位,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造就一大批以自我为中心,性格心理不健全,自立意识、集体协作意识严重缺乏的下一代。一些学生对父母的辛勤付出不知感恩回报,将父母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看成理所应当,种种违背社会伦理道德现象的出现,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家庭教育在对学生感恩意识培养上的忽视乃至缺失。

(二)高校感恩教育的缺失

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高校办学理念的功利主义倾向严重,高校为吸引生源,扩大办学规模,更加注重升学率和就业率,而对学生的感恩教育、心理疏导、思想引导重视程度不够。感恩教育未能在校园得到实质性推广普及,未能激发学生的精神感悟和切身体验,未能真正发挥对学生思想行为等方面的导向作用,高校感恩教育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作用。同时,从高校资助工作开展的实践看,很多高校资助工作还停留在对贫困生物质帮助的表层,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力、顽强品质、担当精神、感恩情怀等“治标”方面,重视不够、措施不多、效果不好。

(三)社会等外在因素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社会结构、价值取向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腐朽堕落的思想逐渐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人际关系随之也变得功利化和陌生化。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身处高校校园的大学生未能独善其身,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受到冲击和影响。部分高校学生在“金钱万能”、“权力至上”等消极思想的影响下,爱慕虚荣、贪图享受、自私自利缺乏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人际关系冷漠、缺失感恩知恩报恩之心。

三、加强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对策建议

(一)创新教育模式,把感恩教育融入到日常教育工作中

1.要积极发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说理性强、影响程度深的特点,向贫困生讲明各种不同关系。通过感恩教育使学生理解父母为自己的健康成长付出的艰辛努力,加深对父母的尊重、感恩和体贴,并将这种感恩之情转化为自身努力学习的动力;使贫困生充分理解国家在发展任务艰巨、财政支出紧张的情况下,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解决贫困生学业问题,理解党和国家的为民情怀;使贫困生充分理解学校和教师为减轻、缓解他们的经济压力,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采取的各种助学措施,付出的大量努力,使之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使贫困生充分体会到社会各界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无私奉献、慷慨解囊,为贫困生战胜困难、成长成才做出的不懈努力,深切感受到人间大爱,增强战胜困难挫折的信心和勇气,将来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回报他人。

2.要加强对贫困生的时代形势教育。结合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理论、新思想、新观点,特别是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通过专题讲座、基地参观、理论教育等方式开展形式内容多样的感恩教育,增强贫困生感恩国家、感恩社会、感恩学校、感恩父母、感恩他人的感恩知恩报恩意识。

3.要积极开展典型示范教育。典型示范在教育人、引导人上具有直观、形象的作用,结合在感恩他人、回报社会方面涌现出的模范人物、先进事迹进行大力宣传弘扬,强化学生的心理认知和行为实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邀请这些典型模范人物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学生中间,通过与贫困生零距离接触、现身说法方式,取得更佳效果。

(二)创造良好的感恩环境,营造浓厚的感恩氛围

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浓厚的文化氛围对培养高校贫困生的感恩意识和感恩情怀具有催化剂作用。要充分发挥校园教育文化主阵地作用,搭建有效载体和平台,探索创新感恩教育模式,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班级板报、学校网站等多种载体,通过开展感恩知恩报恩施恩等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创新感恩教育情境,营造感恩教育真实氛围,使贫困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受到启发、受到教育。同时,高校教师作为在校贫困生成长成才的施教主体,要规范自身言行,发挥模范示范作用。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线工作者,要主动深入贫困生中间,了解贫困生的心理状况、思想动态,加强与贫困生的心灵沟通和感恩教育,在循序渐进中增强贫困生的感恩意识。

(三)开展多种感恩实践,切实转化为感恩行动

开展感恩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把受教育者感恩知恩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在开展感恩教育中,要避免空洞的理论说教,依托有效的活动载体,丰富感恩教育活动形式,增强感恩教育的吸引性、针对性、实效性和感召力。比如,教育引导学生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体会父母生活的艰辛;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多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增强回馈社会、奉献社会的意识;积极参加学校组织发起的志愿者服务行动,增强集体协作意识,学会与他们合作相处的本领与技巧。

(四)建立感恩教育长效机制,打造优秀青年人才队伍

高校贫困生范文篇6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公益社团;管理模式

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2007]23号)以来,国家、政府、高校都逐步加大了对在校贫困生的资助力度。[1]但是,目前高校对贫困生的资助仍然停留在直接的、线性的、单一的无偿注入方式。长此以往,学生容易对此种物质获取方式产生依赖和麻木心理,进而造成感恩意识、奉献意识、诚信意识等的缺失。此外,贫困生由于在经济上处于劣势,在与人接触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敏感、自卑、封闭等不良情绪。资助只是手段和形式,育人才是目的和初衷。因此,探寻经济帮扶、精神帮扶和心理帮扶等多管齐下的有效做法是完善资助体系、实现高校服务育人功能的重要议题。

一、公益社团化管理模式对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意义

高校学生社团是学生根据自身兴趣自愿组成的、按其章程开展活动的群众性组织。社团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包括理论学习型、学术科技型以及社会公益型等等。[2]公益社团强调围绕志愿服务开展社会实践,担任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的角色。贫困生的公益社团化管理模式是加强资助育人功能、解决资助工作困扰、实现资助育人两手抓的重要路径。

1.解决资助工作人力资源短缺与日益增长的贫困生人数之间的矛盾

随着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的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加之近年来国家对贫困生群体的关注和重视,贫困生人数也随之有了井喷式的增长,这为高校的资助育人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以闽江学院电子系为例,2017年贫困生总数为252人次,占全系总人数的22%左右。一方面,高校贫困生人数激增为高校的资助分配工作带来挑战。各高校都致力于做好贫困生的认定工作,力求做到公平、公正、合理地分配资助资源,切实保证国家制定的各项资助政策和措施落实到学生身上。例如,根据文件要求贫困生的认定工作要经过文件下发、材料收集、材料审核、组织认定、小组评议、结果公示等等环节。为了保障资助资源的科学分配,确保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其中每个环节都要求做到严密的监督指导、严格的工作制度和规范的工作程序。资助分配的每一项工作都需要大量人力资源的保障。另一方面,高校贫困生人数激增为高校的育人工作带来挑战。人数的增加使得资助育人工作过去的经验不足以支撑现实的问题。原有的人力物力在完成资源分配上已捉襟见肘,很难再深入细致地开展育人工作。部分高校的活动多为“短、频、快”,缺乏整体设计和有效指导,加之一些工作人员主动意识弱,创新意识淡薄,导致贫困生思想教育的成效甚微。因此,开辟新的教育平台势在必行。公益社团管理模式能够促进贫困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弥补了我国部分高校由于贫困生人数激增所带来的管理人力缺失的问题。师生可以通过公益活动平台相互交流与沟通,更多的了解贫困生,更近的走进他们内心,有利于事半功倍的做好育人工作。

2.解决贫困生自我实现需求与缺乏资源平台之间的矛盾

高校资助工作一方面要帮助贫困生减轻或解决经济问题,另一方面要升华助学目标,提升贫困生群体综合素质,为国家培养更多可用之才。高校是半社会化的氛围,社会存在的对财富、地位等疯狂崇拜的不良风气也会影响到学校环境,贫困生在校容易受到他人异样的眼光。他们面临着来自经济、学业、人际交往、生活情感等一系列复杂的问题,所要承受的压力已经超过一个普通大学生所能承受的范围。如果没有有效的纾解渠道和足够的自我调适能力,很容易导致心理的失衡。贫困生由此容易产生自卑感,由自卑容易导致过分自尊,也就是虚荣心。虚荣心过强表现出孤僻、内向、敏感脆弱、偏执、过激等特征。[3]通过访谈、问卷等方式对闽江学院电子系贫困生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贫困生极度渴望成功、渴望他人尊重、渴望自我实现。但贫困生群体通常受制于各种因素,十分缺乏可以锻炼自己、展示自己的平台。因此,搭建贫困生锻炼自我、沟通外界的平台,正确引导贫困生自我实现对他们的成长成才十分重要。公益社团管理模式一方面为贫困生提供了与社会接触的平台和与他人沟通的有效渠道。另一方面,通过参与公益活动,让贫困生找准自己的定位,积极、准确的看待自己面临的困难和压力。此外,公益社团作为学生的自治组织,为贫困生提供了更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机会,增强了他们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通过公益社团平台鼓励学生开展公益实践课程的学习和研究,培养一批兼具志愿精神和领导能力的青年公益人才,孵化一批学生公益项目,面向社会需求开展专业化公益服务,实现社会公益创业教育。

3.解决国家高度重视高校资助工作与资助体系不完善之间的矛盾

党和国家十分重视高校的资助育人工作,以实现教育公平和公正为目标做了很多努力。但长久以来高校对贫困生的资助都以经济支持为主,精神帮扶和思想帮扶还存在缺失。一些贫困生在获得资助后,容易产生“等资助、靠资助”的不良心态,甚至存在挥霍和浪费等现象。同时也有部分贫困生出现拖欠校内借款、拒交学费等失信行为。感恩、诚信、奉献精神的教育既是理论,更要体现在实践活动中,两者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地内化入心。而部分高校的隐性育人缺少活动的支撑,仅停留在理论上的教育效果差强人意。公益组织管理模式丰富了高校现有的资助体系,有助于培养贫困生的感恩、奉献、诚信意识。公益活动使大学生在实践中把友善、利他内化为道德品质,形成基本的道德认知,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简单公益行为的长期积累可以显著改变大学生的感恩水平。公益管理模式让贫困生有机会、有义务、有责任参与到公益活动中,是知恩图报、诚实守信等中华美德教育的有效方式。公益组织管理模式有利于贫困生的心理援助。公益活动指向对象往往是社会弱势群体,学生参与其中能够推己及人,唤醒内心的感恩意识、奉献意识等。当学生看到自己所帮助的弱势群体正用顽强的意志力与生活做斗争,能够激发他们自立自强的正能量。公益社团管理模式丰富了高校现有的资助体系,有助于更好的实现资助的育人功能。

二、公益组织模式促进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实施路径

1.出台制度,保障社团科学有序发展

贫困生公益社团化管理体现了自主性、自发性和志愿性。然而,无限制的自主和无规矩的自由容易导致社团陷入“杂、乱、散”的困境。完善制度,加强管理,营造发展新氛围是社团健康发展的必要措施和规范化运行的根本保证。首先,社团管理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自主管理,同时更要发挥系院、学校在社团的成立审批、服务登记以及内部组织协调等方面的宏观管理功能,为社团的良性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第二,要实现公益社团模式对贫困生“实践育人”的功能。“实践育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着眼于贫困生群体。公益社团化管理模式可以将社团发展的宗旨、理念和内容内化到每一位成员的身上。常规化、计划性的组织成员开展学习,让学生领略志愿服务的精神内涵、掌握公益服务的基本技能,才能更有效地开展社会实践,传递互助精神,传播社会正能量。第三,创新管理形式,规范会员准入制度。严格规范的准入程序是社团工作健康有序发展的保障。公益社团的成员普遍存在着两种特征:报名积极性高和活动参与率低。刚实行公益社团管理模式时大部分贫困生都踊跃参与其中,但多次活动后部分成员出现积极性低的现象。因此,创新管理模式,规范会员日常管理是社团后继有人、持续发力的有力保障。以闽江学院电子系为例,对贫困生公益社团采取会员制管理。由勤工中心干部和贫困生里管理能力强、思想觉悟高的同学担任骨干会员,他们是负责社团具体工作的管理人员。这些同学是经过综合考核个人能力素质、活动参与经历,以及服务项目开发和管理经验等方面选拔出来的,他们不仅享有社团成员的全部权利,同时负有积极做好管理工作,保证参与社团重要活动的义务。其余贫困生为会员,平时自愿参与社团组织的公益活动,对会员实行公益积分制管理。这种管理模式有利于在活动中使骨干与会员形成合力,有益于社团组织目标的实现。

2.搭建平台,确保公益活动的常态化和持续性

公益活动的常态化、持续性能够为贫困生提供为公益奉献的渠道和可行性。高校资助部门要积极为贫困生搭建多元化、持久性的公益服务平台。要充分利用同学们的专业特长、性格特点等努力探寻适合的渠道和平台。一是要创造性的利用学校的资源,结合校园文化,做好校园公益活动。学生会、团委等是大学生自我管理、开展活动的重要组织。要充分认识到这些学生组织的优势,了解开展各种公益活动的契合点,切实有效的开展各类校园活动。让贫困生得到锻炼的同时,打造温暖、奉献、正能量的校园文化。二是要积极发掘社会和政府资源、寻求各方帮助,为公益服务拓宽渠道。贫困生的公益活动要不断社会化、普及化和渗透化,需积极发挥各种参与主体的力量,形成联动效应。闽江学院电子系充分利用专业特点,与省、市科技馆合作,组织贫困生利用专业知识为科技馆观众做志愿讲解服务,充分挖掘可实现、有实效的公益服务平台。同时,这也是让贫困生尽早接触社会、适应社会的锻炼机会。三是随着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以“微公益”为代表的网络公益随之兴起。网络公益是一种新型的公益形式,它是网络与公益事业结合的产物,具有形式灵活、互动性强、富于创意等特点,在高校中得以迅猛发展。相比于传统的公益活动,网络公益更易为大学生接受和参与。发挥网络公益的作用,是适应这种新形势发展的需要。高校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网络公益活动。同时社团也要注重自媒体的建设,提升会员的网络素养和技能,计划性的建设社团自身的官方媒体,通过网络工具扩大公益活动的影响效应。最后,吸收社会力量,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提供保障。各高校应通过联络校友、社会企业、社会公益团体等社会资源,多渠道、多方位筹集资金,并指导公益社团建立稳定持久的社会支持系统,确保志愿服务经费的基本来源以及志愿服务活动稳定发展。

3.培育精品,实现公益活动的品牌化和项目化

所谓品牌,是指能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资产,它的载体是用以和其他竞争者的产品或劳务相区分的名称、术语、象征、记号或者设计及其组合,增值的源泉来自于消费者心智中形成的关于其载体的印象。[4]品牌不仅仅是一个高校社团形象的载体,也是确保社团计划性、完整性和良好运行机制的保障,更是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重要抓手。公益社团的品牌化有利于提升社团的整体水平,激励社团成员不断进步。此外,提升公益活动质量、打造公益活动品牌,对于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资助育人工作的落实、实现社团社会价值都有着重大意义。贫困生公益社团的品牌建设尤其要立足于学生的成长,尤其要发挥其育人的功能。高质量的公益实践活动,既是在为社会培养深具公益精神的高素质公民,更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增强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贫困生公益社团的良性发展最终要走向品牌化道路,其增值的源泉来自受众对其服务项目的认同感。因此,贫困生公益社团的品牌化应该在逐渐沉淀、时间积累中实现,并进一步内化为大学生内在的精神。在公益社团建设中整合公益资源、提升服务质量,拓宽服务平台方面做出的提升和改善,就是公益实践活动走向品牌化建设的过程,尤其要重视服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贫困生进行公益服务项目的提升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树立自己的品牌。一是结合学生的专业特色和性格特点,打造具有系院特色、专业元素的品牌公益项目。高校的资助育人工作要注重了解贫困生,帮助他们发掘自身优点,引导他们利用自身价值实现自我。例如,闽江学院电子系充分利用学生的专业特长,组织贫困生开展“义务家电维修进社区”、“手工电器制作传爱心”等活动。组织贫困生走进高校、走进社区、走进养老院,通过自己的双手和专业技能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二是关注时事热点问题,用实际行动践行公益理念。服务项目作为社团品牌的载体,必须凸显其即时性和动态性。活动的即时性要体现在内容、主题、形式上。让贫困生可以通过参与其中,了解热点时事,养成关注热点、关注时事政治、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三是以世界公益日为契机,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公益服务项目。如以世界森林日、世界读书日、世界无烟日、世界艾滋病日等节日为契机,通过游园会、行为艺术、特定人群服务等方式,广泛开展主题鲜明、效果显著的公益服务活动。

4.考核量化,促进公益服务意识的内化

为提高公益服务质量,增添社团成员兴趣点,可以对贫困生公益社团活动采取登记认证措施,如以服务小时为单位设置的公益反馈机制。中国的大学生已普遍进入“95后”时代,学生的社会意识不断增强,高校应进一步探索志愿服务在学生社会实践中的重要作用。目前,高校的公益活动仍然存在活动分散、缺乏创新、激励机制不合理、培训体系不完善等系列问题。要解决现实的问题、保障服务的质量、提高活动参与率,就需要制定合理的制度和可行的措施,让学生将感恩他人、回报社会的情感逐步内化为自身品质。严密的考评制度和有效的监督机制一方面有助于调动学生参与公益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公益社团的内涵建设、品牌创设。以闽江学院电子系为例,在奖惩制度上构建了以精神激励为主、物质激励为辅的模式。在监督考评机制方面,采用公益积分制度。[5]广州大学自2012年也开始实施公益积分政策与贫困生接受资助相结合的方式,力争使高校贫困生在解决经济问题的同时实现身心健康发展,实现经济与身心的“双脱贫”。闽江学院电子系公益积分制度实施细则中规定:获得奖助学金资助的学生(非毕业班)本学年度参加公益服务活动时间累计不少于72小时,毕业班学生当年不少于48小时。目前,系院给每位贫困生发放“公益存折”,每次服务结束后由活动主办方对参与者的活动时长和表现进行客观评价,每学年的公益服务时长和质量将作为下一学年申请各类助学金评选的参考条件之一。此外,将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学生打造成标兵,提供公平让他们分享服务公益的历程和心得体会,通过具体的形象来展示公益服务标兵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内驱力。综上,公益积分制度对督促学生参加公益活动,提升学生能力有巨大的正面影响。而通过公益活动对贫困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励志教育,能力提升可行且效果显著。通过公益积分制度的督促和辅助帮助学生明确公益活动的意义,从自身出发、由外而内、将公益内化为习惯。

三、结语

贫困生的资助是实现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贫困生群体。探索更具科学性和实效性的贫困生资助模式,帮助贫困生经济脱贫、心理解困和能力提升是每一个资助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和长期努力的中心。在新形势下,公益型社团模式是贫困生教育和管理的新载体、新渠道、新阵地。一方面要大力提倡、鼓励贫困生组建公益型社团,增强贫困生自我教育和管理的能力,让社团成为培育和践行贫困生群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平台。同时,发挥公益社团在提高贫困生综合素质、丰富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等方面的重要效用。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目前贫困生公益社团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继续总结经验,攻坚克难,砥砺前行,为实现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不懈努力。

作者:曾诚 单位:闽江学院

参考文献:

[1]黄建美.论我国高校助学体系理念与机制的转变[J].湖南社会科学,2012(6).

[2]韩萌.我国高校学生社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法制与经济•学术争鸣,2014(12).

[3]张晓玲.高校贫困生感恩现状的积极心理学视角解读[J].继续教育研究,2014(9):87-88.

高校贫困生范文篇7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

贫困大学生资助既是高校学生管理中的一项重点工作,又是一项难点工作。资助工作实施的效果,不仅影响到贫困生的生活和学习,关系到他们的健康成长,还会影响教育公平目标的实现以及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1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国内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现状历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和各大高校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1987年以来,教育部和财政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旨在资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和措施,主要包括“奖、贷、助、补、减”五项内容,自这种体系形成以来,有效地缓解了贫困生求学过程中的暂时经济困难,对顺利地完成学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根据教育部调查统计资料显示,普通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15%—20%,这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面临着心理和经济的双重压力,这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资助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1]。建立健全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即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必然要求[2]。

1.2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①贫困生认定作为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首要环节,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到高校贫困生资助的效益与效率,影响到高校教育机会的公平与均等,甚至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但在资助实际中,贫困生认定方法存在的问题首先是认定标准的动态性大;其次是认定方法的主观性大。②受资助对象缺乏主体意识。目前高校的许多贫困生缺乏主体意识,“等、靠、要”思想较重,自强自立的少,安于现状的多,积极开拓的少。当外来的关怀和资助成为习惯时,人便容易变得麻木。许多贫困生却认为这些资助理所当然,不需承担任何义务,也无需任何回报。从而形成了不劳而获、不思进取的思想。③勤工助学岗位缺乏,不能满足贫困生需求。勤工助学政策是1994年国家教委通过颁布《关于普通高等学校设立勤工助学基金的通知》后开始在高等学校开始大规模开展起来的[3]。目前,我校在勤工助学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有:第一,勤工助学岗位缺乏、报酬较低、在资助体系中的比例有待提高;第二,校外助学岗位开拓不够;第三,勤工助学岗位基本上属于一种简单的体力劳动,没有结合学生的专业优势。④来自于社会方面的资助资金少,尤其是用于奖励贫困学生的社会助学金更少。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经费主要由国家拨款、学校自筹和社会捐助三个部分组成。但在这三部分中,国家拨款和学校自筹所占比例较大,而社会捐助仅占贫困生资助经费的一小部分。⑤助学贷款的信用体系有待完善。商业银行的原则是效益性和安全性统一,实际中又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来保障银行的利益,直接导致银行放贷积极性不高[4]。同时,高校毕业生个人信用体系尚未完善,而学生贷款的回收率是影响学生贷款政策能否持续并健康运行的关键。⑥受资助对象缺乏责任和感恩意识。大部分贫困生具有积极向上的、自强自立、意志坚强的品质;同时贫困生还具有自卑、敏感、内向和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的人格特性,而以上的人格特征则很容易诱使贫困生产生抑郁[5]。在现行的资助体系运行过程当中,我们往往比较注重“物质资助”,而缺乏“精神资助”,这就导致很多贫困生在毕业后没有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回报社会、学校的感恩意识。

2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实施建议

2.1建立贫困生有效的认定机制日常工作中,应从源头控制,明确认定部门的责任和义务,建立起包括政府、高校、社会和学生在内的“四位一体”贫困生认定监督机制;规范认定程序,建立专门的机构,从个人申请、家庭情况调查表以及动态跟踪调查等多方面加强管理和监控;合理科学的认定贫困生,对贫困生应分层次、分重点地进行。如可将贫困生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面临生存和发展问题的,第二层次是面临生活和发展问题的,第三层次是面临发展困境问题,在同一层次上的学生,应从其心理特征、在校表现、诚信意识和参与各种公益活动情况来区分鉴别[6]。同时,应建立贫困生资助过程的监督、考核制度,使资助过程“公开”、“公平”和“公正”。

2.2加强对贫困生教育第一、学校必须转变观念,把加强贫困生的精神扶贫当作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所有开展的奖、贷、助、补、减多元化资助体系必须与教育目标完全合拍,一手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困难,一手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培养其自立意识;第二,要以高度的责任感随时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变化,有针对性的进行疏导、教育、使他们能正确的面对现实,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3发挥勤工助学在资助体系中的主体作用勤工助学是贫困生实现自我解困和自我资助的有效途径,是培养自立自强精神的有效措施,具有助学和育人的双重功效,理应成为资助贫困生的主要形式。[7]勤工助学是个系统工程,必须构建合理体系。第一,广泛开辟校外稳定可靠的勤工助学基地成为解决勤工助学岗位缺乏问题的突破口;第二,进一步拓宽勤工助学渠道,通过学校导师指导,充分发挥其自身特点和专业优势,从以往的简单劳务型逐步向技能型、智力型、实体型转变。

2.4拓展社会资金来源,多渠道筹措经费,促使资助主体多元化第一,要做好校友的联系工作,加强与广大企事业单位进行产、学、研方面合作,争取更多的岗位;第二,建立贫困生专项基金,由受资助的在校生、受过资助的毕业生和杰出校友三方按照一定的比例、规则和章程共同出资,设立专项的基金,使对贫困生的“爱心传递”得以维持和延续;第三,组织大学生创业。利用大学生团体社会实践或创业的部分收入来资助贫困生。

2.5助学贷款与诚信教育的一体化运作要实现助学贷款与诚信教育的一体化运作。加强对贫困生助学贷款的诚信教育,在学生贷款不同阶段突出不同重点:申请时要强调明礼诚信的教育,强化大学生的诚信道德意识;发放时要强调感恩、自强自立和社会责任的教育;离校前要强调金融信贷和法律知识的教育,建立毕业生信用平台,强化助学贷款清还督办功能[8]。公务员之家

2.6培育感恩意识更培育责任意识培育感恩意识更培育责任意识。从社会层面看,助学金体现了保证贫困生受教育权利的社会公平机制,但从个体层面看,助学金体现了资助者对贫困生个人的关爱。因此,应该教育和引导每位受资助者深刻领悟和体味这种情感,通过感恩教育和责任意识培养使他们意识到有义务做出积极的心理回应。

3结语

综上所述,贫困生资助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工作,关系到政府、学校、社会和学生个人的切身利益,在办理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同时它所发挥的功能有着实效性、持久性、师范性的特点,值得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去不断地利用。相信在各级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心和努力下,贫困生的学习和生活将得到有力的保证,贫困生资助体系也会日益完善。

参考文献:

[1]张剑峰,等.高校贫困生的界定[J].江西教育科研,2005,(5).

[2]刘文伟,张锡钦.构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体系刍议[J].学工论苑340期.

[3]李汝宾.高等学校贫困大学生救助体系研究[D].山东大学,2007.

[4]刘溜.国家助学贷款为何大面积停贷[D].中国新闻周刊,2004-05-17

[5]庞衍松,金更欢.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高教高职研究.

[6]刘黎,高朕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探析[J].科学之友,2004年10月.

高校贫困生范文篇8

关键词:和谐社会;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并且把和谐社会的建设放在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这不但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新的方向。和谐社会本质上要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达到全方位的和谐。而感恩意识正是构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全方位和谐的重要因素。

感恩是指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自己的恩惠和方便的由衷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的人文教育。正如马克思所说“人是社会的人,不可能独立于社会和他人而单独存在。”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虽然拥有含蓄、内敛的情感表达特征,但也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古训。学会感恩,对于个人,有助于人格的健康发展,用感恩心来融化人的自私心、冷漠心和自卑心,培养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品德;对于社会,可以密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强人与人的感情交流,形成一个相互理解、相互关爱的和谐社会。

从1999年以来,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使得贫困生人数急剧增加,这为和谐社会的创建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但随着国家对于贫困生资助方式的不断推新和资助力度的不断加大,高校中已形成了一道助困的和谐风景线。虽然国家对于贫困生的助困力度较大,但许多贫困生在受助后却很少表现出感恩意识,甚至出现了忘恩负义的行为,这成为了高校中一大不和谐的音符,这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极其不利的。因此,加强高校贫困生的感恩教育已势在必行。

一、国家、社会、学校应高度重视贫困生

据教育部2004年的统计,在全国普通高校中,贫困生约240万人,占到了在校总人数的20%,其中特别困难学生约160万人,占在校总人数的5%~10%。高校贫困生人数的激增及由学生经济困难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国家、社会、学校都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加大了对贫困生的助困力度。

(一)物质资助力度逐年增强

为了实现“不让一个贫困生因为交不起学费而失学”的承诺,目前各高校都基本建立了以“奖、贷、助、补、减”为核心的助困体系。奖即国家、省政府、学校或社会、个人设立奖学金。贷即国家助学贷款,在校期间贷款利息全部由财政补贴,毕业后1至2年内开始还贷,6年内还清。助是指学校在教学、科研、管理、后勤及校园环境维护等方面,为贫困生设置勤工助学岗位。补是指目前省财政厅划拨出一笔专款用于给贫困生做生活费补助和伙食费补助。减即学费减免,按照国家规定,高校对部分缴纳学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学费全免或半免。

(二)精神层面关注度逐渐提高

在物质资助力度逐年增强的同时,各界对贫困生在心理、精神层面上的关注程度也在逐渐提高。帮助贫困生克服自卑心理,引导他们树立积极、乐观、健康的心态成了贫困生工作的又一大重点。例如优秀教师与贫困生结对子,建立贫困生导师制,为贫困生开设专门的心理辅导课程,举办贫困生勤工文化节,评选十佳勤助之星等都为提高贫困生的精神生活质量创造了条件。

由此可见,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贫困生所得到的资助近年来已大有改善,相当一部分贫困生的经济压力有所缓解,并具备了健康、成熟的心态。

二、不和谐音符呼唤感恩教育

感恩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人与人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只有学会感恩,才会少些仇恨和对抗,多些宽厚和爱心,才能最终形成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对于目前受到全社会高度关注和有力资助的高校贫困生来说,懂得“感恩”才拥有健全的人格,才能达到高等教育的目的。不可否认,在贫困生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品德高尚、自强不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的优秀学生。但却也出现了许多缺乏感恩意识的不和谐音符,具体表现如下:

1.不知恩。对于家庭、社会、国家所给予的各种恩惠全然不知,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给他的,不需要回报,缺乏基本的对“恩”的认识。如怨恨父母,亲情淡漠。某些贫困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从小就自觉低人一等,并产生怨恨情绪,对父母产生不满,进入学校后故意与家人疏远,很少与家人联系。

2.不感恩。虽然知道是恩惠,但心中却很淡漠,缺乏感激之情,没有实现从知恩到感恩的飞跃。在媒体报道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不少受个人资助念完大学的学生从不与资助方联系,连封感谢信也没有。部分贫困生产生了“等、靠、要”的依赖心理,当获得资助时毫不感激,对于学校的各类补助都急于争取,认为应当无代价获得,甚至有“舍我取谁”的想法,却从不曾想到国家、社会、学校为了给予他们补助需要做多少的工作,花多少的心血,不曾想过是否还有更需要资助的同学。

3.不报恩。认识到并且已经感到自身已受了许多恩惠,却还是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奉献,从未想过要报答。从感情上来说,人对家乡的感情应该是最深厚的,但是在广东省的一次问卷调查中,贫困生中只有3%的人愿意回家乡工作,97%的人想要留在大城市或沿海发达地区。远离落后贫穷,追求高薪、高待遇,解决户口问题是他们心中唯一的目标。他们没有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也该为家乡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帮助家乡脱贫致富。

4.忘恩。完全忘记了当初被给予的各种恩惠,甚至“忘恩负义”,给国家社会带来危害。国家助学贷款是一种信用贷款,它的推行完全建立在国家、银行、学校对大学生诚信意识的高度认可之上。但近几年来,部分贫困生却丧失诚信意识,恶意拖欠贷款和利息,严重影响了助学贷款的顺利进行。另外,许多贫困生仇富心理严重,人际关系紧张。因为自身经济困难不愿与周围同学沟通交流,对社会上某些不公平现象产生的原因不能正确看待,渐渐脱离集体,甚至产生走极端的路子。

以上种种行为都是由于感恩意识淡漠甚至丧失所造成的。因此,要把感恩教育作为德育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只有抓好了感恩教育,才能创造良好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才能为和谐社会的建立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础。

三、在贫困生工作中不断渗透感恩教育

感恩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品质,它需要教育的点拨和引导,需要通过教育来帮助人们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并对其回馈以感恩的眼光,从而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品德和责任,进而外化为报恩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贫困生常常处于被施恩的地位,因此对于这一群体的感恩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通过感恩教育可以把这种被动的接受上升为精神动力,并最终转化为主动的行为,完善自我,回报社会,才真正达到了资助他们的目的。

感恩教育不是通过一二次说教就可以达到目的的,它是情感教育、道德教育、人性教育的结合。它需要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逐渐渗透和积累,它需要被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自觉体会和发现。整个教育过程可分为三个层面:通过认知层面认识和了解自身所获得的恩惠和方便,并在内心产生认可;在认知的基础上,通过情感层面衍生出一种愉悦、温暖和幸福的情感,从而转化为一种自觉的感恩意识,一种回报恩情的冲动;通过实践层面将感恩的意识和回报的冲动转化为报恩乃至施恩的行为

,并形成回报恩情、乐善好施、甘于奉献的习惯。

感恩教育需要在工作过程中不断渗透,具体应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社会、学校、家庭要有权责观念。当外来的关怀和资助成为习惯时,人便容易变得麻木。在日常生活中,社会、学校、家庭在关怀和资助贫困生时都是不求回报的,为了减轻贫困生的心理压力在施助时也采取一种“无声”的形式,但是却忽略了要求学生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应该让他们了解家庭和父母的真实的生活情况,让他们懂得他们的父母要比正常人付出更多的艰辛。对于社会各界的各项资助他们也应该有最基本的了解,例如政府排除万难为他们实施各项补助;学校为他们拓展勤工助学岗位;老师们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帮助他们办理贷款和各项补助手续;与他们进行思想交流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树立自信。让他们在享受拥有的同时懂得回报,在看到自身努力的同时,也要看到别人的付出,养成感恩的心态和习惯。

第二,营造感恩教育大环境。良好的氛围和环境是感恩教育的关键。社会、家庭、学校都有责任进行感恩教育,要让他们时刻体会到个人的成长与这三者是分不开的。此外,在母亲节、教师节等特殊的时期可以开展相关活动,营造氛围,让学生参与到感恩活动中,从而增强他们的感恩意识。同时学生自己的现身说法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将发生在身边或自己身上的关于感恩的事情以动人的方式进行讲述,能够使听众联想到自身,激起感恩之情。

第三,引导贫困生正确认识事物的归因。处于成长阶段的大学生其心智和理论分析能力还不够成熟,对事物发展缘由的归因分析往往显得片面和绝对化。例如在对待家庭贫困及一些社会不公平现象时,要逐步引导他们用辩证的方法分析问题,不能简单地把原因归结为父母或社会自身的问题,甚至产生不满情绪,产生仇富心理,应该看到很多问题都有着历史原因,多种因素综合形成的。正确认识事物的归因,端正自己的心态,坦然面对问题和挫折。

第四,为贫困生报恩、施恩创造条件。贫困生中有不少是性格内向,不善表达或不敢表达情感的人,他们想要报恩、施恩却没有机会和勇气。应该创造条件让他们以诚意和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回报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从小事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例如在平时鼓励他们以优异的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激励身边的人;对曾给予他们帮助的人表示谢意;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帮助他人;毕业后支援家乡建设,用自己所学知识改变家乡落后贫穷的面貌。

第五,建立感恩教育长效机制。根据教育心理学原理,要使某种正确的认识、信念不动摇,只有经过连续的、长期的教育才能巩固。感恩教育是不可能靠一次教育来实现的,一段时间的密集教育也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对于思想相对独立、活跃,人生价值观念不断受到冲击,不断更新,并呈现出复杂化、多元化发展态势的当代大学生来说,建立感恩教育长效机制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强化贫困生的感恩实践,通过实践,在报恩、施恩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减轻心理负担,进一步加深对感恩的认识,培养深厚的感恩意识底蕴,起到良性循环。另一方面要把感恩教育同时代特点结合起来,在贫困生传统的感恩意识中融入新的时代特点,加强感恩教育的针对性,实现感恩教育的可持续性。

在和谐社会视域下加强对高校贫困生的感恩教育,是高校对于贫困生的德育教育中需要拓展的一个重要领域。由于对象的特殊性,对于贫困生的感恩教育需要在方式、方法上进一步的探索和创新,同时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彰显合力,一致帮助他们塑造健全人格,全面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2004.

高校贫困生范文篇9

1.1生活节约俭朴,但自立自强

高校贫困生绝大多数来自偏远的农村,家庭的经济困难使他们缺乏生活来源,经济上的紧张使贫困学生在生活上大多比较节约俭朴,他们把有限的费用用在了解决温饱方面,无力承担高昂的其他费用。但是生活的困窘使他们自强自立,养成了艰苦朴素、勤劳踏实的美德。他们懂得生活的艰辛,也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他们希望在贫瘠的物质环境中做精神的富裕者,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变命运,因此他们大都自强自立、励志求学,有着远大的志向抱负和良好的自律自控能力。

1.2学习基础薄弱,但踏实勤奋

艰苦的成长环境,匮乏的教育资源,往往使贫困学生过于重视应试因而知识面较窄,进入大学之后突出表现在外语水平和计算机水平等方面严重落后于其他学生,使得贫困学生在起跑线上就落后一大截,学业上的优势也荡然无存。但是贫困学生往往上进心强,他们普遍具有跳出农门的强烈要求和忧患意识,学习动机更为强烈、持久,学习更加勤奋踏实。

1.3心理脆弱敏感,精神负担沉重

贫困学生在承受物质贫困的同时,更在精神和心理上承受着不同程度的压力。虽然大多数贫困生有着意志坚强、生活独立、踏实勤奋等优势,但他们对自己、家庭和社会缺乏全面客观的认识,在周围环境的对比下,贫困学生往往自觉低人一等,因此他们自我定位较低,易于自我否定和自卑失落。强烈的不自信导致他们与人交往时顾虑较多,不善言辞,行为拘谨,自我封闭,人际关系比较敏感紧张。

1.4社会资源匮乏,综合素质欠佳

贫困生由于成长环境和学习条件的限制,在英语、计算机、学科技能及课外文艺活动或竞赛中与其他学生存在较大差距,而在更加注重综合素质、不以学习成绩论英雄的大学里,贫困学生很可能因为失去成绩优势而在新的环境中只能获得较低的社会评价。另一方面,相对于环境优越的学生而言,高校贫困学生普遍缺乏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等资源优势,他们往往处在信息不对称的不利条件下,容易被限制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没有更多的条件和机会去拓展自身素质。

2建立多位一体的贫困生教育管理体系

针对目前高校贫困生的特征及现状分析,要促进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确保贫困生的健康成长,就要建立经济资助、精神帮扶、学习帮助、素质拓展和人文关怀多位一体的贫困生教育管理体系。

2.1以经济资助为基础,解决后顾之忧

要进一步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我国高校目前已经建立了“奖、勤、助、贷”四位一体的贫困生资助体系,总体运行状况良好,但存在一定的执行薄弱点。“奖”是指奖学金,通过励志奖学金鼓励困难学生发奋图强,但要注意正确引导,以免学生误入“一切向钱看”、“金钱至上”的歧途。“勤”是指勤工俭学,勤工俭学使经济困难学生劳有所得,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自立自强的精神,但一方面现阶段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十分有限,且岗位资源分配不均,部分同学一人多岗,部分困难同学却长期找不到岗位;另一方面勤工助学内容大多还停留在“劳务性”层次,与学生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关联性不强。因此,要大力拓展勤工助学校外实习岗位,勤工俭学连接社会服务,还要与学生的专业知识相结合,提高勤工助学的学习实践功能。“助”和“贷”是指助学金和国家助学贷款,是贫困生资助的主要力量,贫困学生通过国家助学贷款解决学费问题,通过助学金解决部分生活问题。但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困难生数量的增加,国家每年下拨困难生资助经费日显不足,这就需要一方面争取企业、校友、社会捐助等社会各界的关爱、资源和资金支持,另一方面贫困生要合理认定,充分考虑学生消费状况及思想动态,增强有限资源的使用效率。

2.2以精神帮扶为保障,守护心灵家园

首先,要加强教育引导。一要充分发挥辅导员、班导师、学生党员及学生干部的力量,有效依托党团组织、学生社团等载体,采取多种手段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自立自强教育,帮助贫困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正确看待和面对贫困。二要引导他们正确看待资助,既不能认为理所应当,完全的依赖,也不能认为是一种施舍,消极逃避,一味的反感抵触。三要引导他们积极参加公益实践活动,使他们尽可能多地接触社会、拓宽视野、自我锻炼,使他们在社会活动中学会博爱与感恩。其次,要高度重视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工作。要建立校级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院级心理辅导站、班级心理委员的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拓宽贫困生的心理咨询渠道,开设心理健康课程,通过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认识自我、调控情绪,防御、排解不良情绪,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培养学生在出现心理危机时的自助、求助意识和能力。

2.3以学习帮助为动力,提高专业素养

受中学阶段教育条件的影响,目前贫困生的学习难题大多集中在英语和计算机上,因此高校应对贫困生进行英语及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训,积极探索能够让贫困学生得到更多英语和计算机学习资源的渠道,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英语和计算机技术的能力。同时,学习辅导应因人而异。对基础较差、学习方法不当、自信心不足的贫困学生,应由专业教师集中辅导或成绩优秀的学生提供“一对一”的帮助,力图“授人以渔”,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增强学习能力。对专业基础较扎实的贫困生,要鼓励他们在学习之余积极投身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和学科技能竞赛,以充实他们的课余生活、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加强贫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引导他们准确定位、设立方向、早作计划,合理规划大学四年,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积累更多的资本。此外在就业时,学校也要多方努力,为贫困学生争取更多的资源和就业机会,帮助他们顺利就业。

2.4以素质拓展为载体,增强综合实力

经济发展得不平衡和教育资源分配得不均衡制约了来自贫困地区经济困难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进入大学之后,综合素质方面的差异变得更加显著。因此,学校、社会资助机构应有意识地为贫困大学生提供能力发展的平台。学校应为贫困学生提供各个层次的文体活动、社团活动、科技创新活动、学科技能竞赛、社会兼职和志愿服务等,一方面拓宽他们的视野,增加他们的社会阅历,培养他们的组织、协调、沟通能力,增强他们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以及应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另一方面,使他们在实践活动与能力锻炼中不断挖掘自身潜力,从而帮助他们准确定位自己,理性选择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合理规划时间与学业计划,最后能够在工作岗位上实现自我价值。

2.5以人文关怀为土壤,滋养感恩诚信

高校贫困生范文篇10

高校贫困生在接受物质资助以后,大部分同学都能够常怀感恩之心,努力学习,乐观生活,参加工作以后努力工作能够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国家、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给予的帮助。但是,其中有一部分贫困大学生感恩意识较为薄弱,把国家、学校、社会上给予的资助视为理所当然。高校贫困大学生领取补助根据评定的等级不同从而领取的补助金额也不同,有些学生没有领取到最多金额会怪怨老师做事不公,不会去考虑其他同学的实际情况,觉得所有的资助都得有自己的一份,丢掉了中华民族的谦让美德。还有一些大学贫困生心理失衡,毕业之后好几年对国家的助学贷款不予按期偿还。目前贫困生的学习也是当前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由于感恩意识的缺失,觉得国家、社会、学校很多资助都是理所应当,拿着补助不好好学习,有的甚至成谜于网络游戏,缺乏学习的动力,期末考试多门不及格。有些贫困大学生“等、靠、要”的思想严重,对学校以及社会上提供的一些勤工助学岗位挑三拣四,不能积极地去面对遇到的困难。一些贫困大学生毕业之后生怕档案里留下自己曾接受过资助的相关信息,毕业之后不愿意回报母校,回报帮助过自己的人,更不愿意去帮助需要帮助的学弟学妹。

2高校贫困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原因分析

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原因有很多,笔者通过走访、座谈等形式发现贫困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主要原因有:个消极心理、家庭教育失衡、学校重物质资助轻精神资助。

2.1个人消极心理:高校贫困大学生困难原因主要有:孤儿、单亲、残疾、军烈属、重病、父母离异。出生于这样家庭的学生,生活历经过磨难,有的甚至非常不幸,如果在进入大学之前心理没有得到很好的疏导,没有很好的家庭教育,他们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的心理状态。有些同学会产生自卑、自傲、偏激、冷漠、多疑、仇富等消极心理,这些不良的情绪都会影响到大学贫困生知恩、感恩、报恩的健康心理。

2.2家庭教育失衡:家庭教育在个人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个人的生活习惯、生活态度大多形成于家庭。在贫困大学生家庭中有几种情况较为常见:(1)父母为生计忙碌奔波,有的还在外地务工,父母与子女沟通较少,关系较为陌生。子女体会不到父母工作的辛劳,对父母的付出不能知恩。(2)父母本身的生活态度就存在着问题,不能以平常心去对待生活中遭遇的不幸,将生活的不如意都归结为社会的不公,政府的不作为。存在着仇富心理,认为自己的贫穷是外界原因所致。(3)父母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子女的身心发展。中国父母的传统观念认为自己对孩子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只知道一味的疼爱甚至是娇惯孩子,从不让孩子体会父母的付出和生活的艰辛,更不指望孩子的回报,久而久之,就让孩子形成了只知道索取却不知道感恩的意识。

2.3学校重物质资助,轻精神资助:各高校在开展资助工作过程中,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了困难生认定、发放补助的种类和形式上,有的高校还利用校友资源为在校贫困大学生争取到了更多的资助。然而,物质资助并不是万能的,经济资助并不能从根本上帮助贫困大学生摆脱贫困,资助的真正目的是要达到育人的目标。经济资助只是基础,是开展精神资助的前提条件,没有经济的支持,精神资助只能是空中楼阁。高校有关负责人不去给学生讲解国家相关资助政策的由来以及资助目标,一味地去追求受助学生的数量,受助学生获得的金额,导致贫困大学生觉得获得所有资助都是理所应当,进而弱化了感恩意识的培养。

3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实践多路径探析

鉴于高校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大学贫困生感恩意识的缺失,本文结合笔者工作的单位来重点探讨资助育人工作中的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在资助工作中不仅重物质资助,而且更加重视精神资助,在精神资助的过程中更加重视对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以培养学生成才为根本,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意识,最终实现贫困大学生物质与精神的双脱贫,促进其健康成长。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在学生感恩意识培养的上,进行了很多有意以的探索,笔者根据自身近几年的工作经验进行了简单梳理,并结合个人的思考归纳如下,希望能对兄弟院校提供一些有效路径略做参考。

3.1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辅导:由于经济的贫困以及家庭的变故致使一些贫困大学生产生了自卑、自傲、偏激、冷漠、多疑、仇富等消极心理。要唤起贫困大学生的感恩意识首先要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上海立信会计学院重视对贫困大学生的人文关怀,从事资助工作的老师和带班辅导员们用真爱善行来唤起贫困大学生内心沉睡的意识。辅导员老师通过走访困难生、约谈困难生、和困难生交朋友等行动在精神和心理上给予他们应有的平等与支持。“用真心来换真情”,学校老师通过人文关怀,使困难生放平心态,克服自卑心理,乐观面对生活,逐步培养起感恩意识。老师们用心与贫困大学生交流,讲解资助育人工作的目标使学生逐渐体会到来自父母、国家、学校、社会、同学的各种恩情,这样就会使贫困大学生常怀感恩之心,传递正能量,用实际行动来回报帮助过自己的人,最终使之内化为个人的健全人格。针对贫困大学生脆弱自卑的心理,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为每位贫困生建立了心理档案,经常为贫困大学生举办心理讲座,对重点学生进行摸排,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心理上的辅导,促进贫困大学生健康发展。

3.2组建义工队,开展多种形式的义工活动:如何让贫困大学生在得到物质资助的同时,又能在精神上脱贫,并且养成感恩意识,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在开展常规资助工作的同时探索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这些做法都是坚守在资助岗位上的老师在实践工作中摸索出来的。为了能将感恩教育落到实处,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校党委学工部专门组建了义工队,义工队所有组成人员都来自在库的困难生,组建义工队的目的是让贫困大学生从感恩教育实践活动中去体会感恩,明白资助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同时也使他们明白有些资助是需要通过自身努力方才获得,这样便在贫困大学生中实现了权利与义务的对等,也使他们懂得享受权利同时也需承担一定的义务。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义工队自2014年组建以来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义工活动,主要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技能培训、人文素养提升、心理疏导等成长成才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为感恩教育搭建了很好的实践平台。现将较有成效的一些感恩实践活动分类介绍如下:(1)开展知恩主题教育活动: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义工队是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在库困难生的自治组织,贫困大学生自己管理自己,主要任务就是落实政府、企事业单位以及相关组织、个人对于在校贫困大学生的经济资助,以及开展组织各种感恩实践活动。通过开展有特色的主题教育活动来营造感恩氛围,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感恩。义工队通过在库困难生自我管理,自我组织来营造感恩教育的环境。义工队通过发起一些全校性的志愿服务活动,旨在培养贫困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以及弘扬大学生的志愿服务精神。如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在立信校园内举办的公益策划征集大赛,大赛在全校共收到策划案一百三十余份,总计参与人数四百余人,项目涵盖内容广泛,涉及环保、助老、扶幼、关爱身心健康、关心弱势群体等各个公益领域。通过贫困大学生自我组织的活动不仅在困难生群体中更在广大同学中以浓厚的知恩、感恩氛围感染、启发和教育学生。(2)搭建平台,筑起感恩回馈桥梁:有了知恩意识,下一步就需要增强贫困大学生的感恩意识。经济上贫困的大学生在得到物资资助和参加多次知恩主题教育活动以后,主观上表现为愿意为学校和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和有意以的事。这些贫困大学生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来散播自己所受的恩惠,传承知恩报恩的优良传统。上海立信会计学院通过义工队通过为贫困大学生搭建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感恩活动。例如,义工队组织的爱心捐赠活动,义工队的成员都是学校在库困难生,他们通过自己组织自我管理身体力行地来传承感恩、奉献爱心。爱心捐赠活动主要是在校内回收旧衣物,义工队的同学们把回收到的旧衣服用于帮助贫困地区需要帮助的人,同时还可以解决同学们旧衣服无处处理的问题,在全校范围内营造助人的感恩环境。(3)回馈社会,增强报恩意识:感恩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报恩,报恩不是简单狭隘的回报帮助自己的人,而是在于增强贫困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最终实现资助育人的目的。在校贫困大学生在校期间缺少与外界交流的机会,缺少回报的社会的平台与桥梁。上海立信会计学院通过组建义工队为贫困大学生搭建回馈社会的桥梁,打破了以往资助工作中过多强调“给”的现象。例如,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义工队每年暑期都会开展支教活动,义工队的同学们秉承“助人自助,自立自强”组织宗旨,以家庭经济困难在校受资助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走出校园、深入农村、深入基层,开展参与式观察和服务式体验,进行延续性社会服务,从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在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促进其综合发展。通过开展这样的活动,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助人与自助的深刻内涵,使知恩、感恩、报恩在受助者承担的义务中具体化、实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