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领导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17:41:41

高校领导

高校领导范文篇1

第一条*大学城高校主要领导联席会议(下称:联席会议)是*大学城所有高校主要领导参与的议事平台,各高校在平等自愿的原则上共同遵守联席会议各项章程。

第二条联席会议以促进大学城发展,加强高校之间交流与协作,协调处理大学城校际事务及各种关系,充分发挥大学城高等教育教学资源优势,提升高等教育办学水平、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为宗旨。

第三条为实现上述宗旨,联席会议致力于:

一、加强同大学城内各高校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推进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促进高校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二、促进大学城高校和谐发展,维护大学城安全稳定。

三、协助大学城驻地政府与省、市各级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为及时解决大学城行政与市政管理中的困难和问题提供桥梁与纽带作用,促进大学城运行机制和后勤保障体系的创新,并协助维持其顺利运行。

第二章组织机构

第四条联席会议为大学城高校协调管理及联合议事最高组织机构。联席会议成员由大学城各高校校长(书记)组成,原则上不超过12人。

第五条联席会议设主席1人,联席副主席1人、秘书长1人。联席会议推举产生联席会议主席,联席会议主席轮流担任,任期为一年,可连任。联席副主席由联席会议提名或通过教育行政部门推荐人选,联席会议任命,任期三年;秘书长人选由主席提名,联席会议任命,任期为一年,可连任。

第六条联席会议下设以下执行机构:大学城高校主要领导联席会议教学工作委员会、后勤工作委员会、学生工作委员会、保卫工作委员会。各委员会的成员由大学城各高校主管校(院)领导或相关处室主要负责人担任。委员会设主任1人,副主任若干人。

第七条联席会议必要时邀请*市属地政府、省教育行政部门或有关领导出席。

第三章职责

第八条联席会议主席的职责是:负责召集联席会议、主持修订章程和相关制度;推举下届主席人选,推荐秘书长人选;任命下设各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协调为达成联席会议宗旨而开展的各项工作。

第九条联席会议副主席的职责是:协助主席工作,向联席会议提供技术和信息咨询,承担主席委派的其他工作;秘书长的职责是:负责联席会议日常工作,制定工作计划,报告决议执行情况。

第十条联席会议教学工作委员会的职责是:协调大学城各高校之间的教学管理、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的具体操作;协调大学城各高校之间教学资源共享,定期向联席会议报告教学管理方面协作情况。

第十一条联席会议后勤工作委员会的职责是:协调大学城各高校后勤工作,对各高校的后勤工作提出建议;协调各高校后勤资源共享工作,定期向联席会议报告各高校后勤管理中的运作情况。

第十二条联席会议学生工作委员会的职责是:协调大学城各高校学生工作,对各高校的学生工作提出建议;组织协调大学城各高校学生课余活动与社会活动,定期向联席会议报告各高校学生政治思想工作和社会活动情况。

第十三条联席会议保卫工作委员会的职责是:协调处理大学城各高校保卫综合治理工作,对各高校的保卫与综合治理工作进行指导;协调处理大学城各高校重大事件、突发事件的处理,定期向联席会议报告各高校综合治理工作和大学城安全稳定情况。

第十四条联席会议各工作委员会推荐其委员会主任、副主任人选,报联席会议审批任命。

第四章议事规则

第十五条联席会议不定期召开,每学期最少举行一次全体会议。主席认为有必要或经三分之一以上成员提议,即可召开会议。联席会议决议事项,在出席者达成员总数三分之二的前提下,须经出席会议的三分之二成员通过,以会议纪要的形式下达给各工作委员会予以落实。各工作委员会要定期召开会议,每学期举行会议两次以上,研究落实联席会议决定的事项,并向联席会议提交相关报告。

第十六条联席会议及各工作委员会运作经费由大学城各高校共同承担,联席会议协商解决。

第五章附则

第十七条联席会议章程经联席会议全体成员会议通过,自通过之日起生效。

高校领导范文篇2

关健词:民族高校干部教育工作作风领导艺术

高校领导干部必须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同志“三个代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全面把握其科学体系,准确领高校领导干部的标准是社会主义的“政治家、教育家,民族高校的领导是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在民族高校的贯彻者和执行者,笔者认为要成为社会主义的政治家、教育家,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民族高校中贯彻落实,必须从以下七个方面去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

一、高标准,严要求,重学习

对于高校领导干部来说,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学习邓小平理论,是提高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根本途径。邓小平说:“不注意学习,忙于事务,思想就容易庸俗化”,放松了学习、思想落后于形势,就会丧失先进性;不学习,政治上就不可能成熟。领导干部只有坚持不懈地学习和实践邓小平理论,从根本上提高自己,才能成为合格的领导者。

高校领导干部必须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同志“三个代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全面把握其科学体系,准确领高校领导干部的标准是社会主义的“政治家、教育家,民族高校的领导是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在民族高校的贯彻者和执行者,笔者认为要成为社会主义的政治家、教育家,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民族高校中贯彻落实,必须从以下七个方面去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

在学习方法上,学习理论要在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上下功夫,在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指导自身的工作实践上下功夫,解决好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就能排除错误思想的干扰,避免或减少工作的失误。要联系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联系西部大开发带来的机遇,联系所从事领导及管理工作的实际来学习理论.在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努力钻研业务,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现代科技知识、法律知识、教育教学管理知识,力求全面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学会“弹钢琴”的工作方法。掌握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把握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打好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的思想功底。必须经受得起各种政治风浪及权力与金钱、名誉与地位、成功与挫折、恭维与批评的考验。

二、解放思想,理清思路,抓大事,懂全局

在工作中,既要吃透校情、实事求是,又要解放思想,大胆改革,锐意进取,处理好学校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坚持“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带领广大教职工思发展、求发展,抓住西部大开发带来的历史机遇,本着眼界要宽阔、思路要清晰、定位要准确、目标要明确、指标要可靠、措施要有力的原则,组织力量编制学校发展计划。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人事改革、后勤改革,增加办学的生机与活力;全面落实邓小平的教育理论及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业务身体、心理等素质,进一步促进学校事业的发展。

三、树立政治、责任、服务意识,从严治校

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民族高校担负着为四川省、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师资和建设人才的重任。高等学校培养的学生必须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人才。对高校领导干部来说、必须努力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三观”的正确树立,只能在长期的革命理论学习和革命实践中得来,只能在不断抵制错误、落后、腐朽东西的影响中得来,在不断自我“改造”中得来。自己如果不努力改造世界观,不自觉抵制消极落后的思想侵蚀,就难以在复杂的环境中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作为学校的领导于部,必须树立政治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自觉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从严治校,以改革精神和科学态度研究新情况,探索新路子,制定新办法,解决新问题,从而使学校工作在新的起点上有较大的发展。坚持为实现党的基本路线服务。讲求工作效率,提高服务水平。用高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从严治校、从严治教、从严治学,努力把学校办成甘孜藏区的师资培养培训中心、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现代教育技术示范中心。

四、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

群众观点是我们党的基本政治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基本路线。领导于部要作好工作,必须走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必须善于动员和组织群众一道奋斗。衡量一个领导干部的工作是否称职,不能仅仅看本人的工作是否积极,更重要的看他是否能把广大群众动员和组织起来,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团结他们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而共同奋斗我们搞事业,必须紧紧依靠群众,目的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人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

只有密切联系群众,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才能在推动两个文明建设和学校改革发展的实践中,经受锻炼,积累经验,提高素质.增长才干,才能有所作为。作为高校领导,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牢固地树立群众观点,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把自己的工作同学校事业的兴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想间题、办事情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时刻牢记并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摆正自己同群众的位置,真心诚意为师生员工服务。通过建立校务公开制度等措施,向教职工介绍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情况,介绍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工作方面的情况,认真听取群众的建议和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把教职丁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群策群力办好学校。把学校办成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让教职工敬业、让学生成才,担负得起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重任的坚强阵地。

五、认真学习党建理论,加强学校党建工作

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学习贯彻党建理论。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制度,按照党员领导干部的标准来格要求自己。坚持党委在学校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党总支的政治核心、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围绕学校的根本任务.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根据教学、科研、行管、后勤工作的特点和党员的实际,加强对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教育和管理。努力提高党员的思想素质,抓好干部队伍建设、组织力量进一步完善干部的选拔、培养、考核、奖惩等为一面的管理制度。力求形成科学规范的干部队伍建设与管理的机制。认真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按照“三讲”和“三个代表”的要求,提高领导班子整体素质,进一步树立领导班子的好形象二在工作中坚持贯彻“四个服从”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重大间题民主决策,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既下允许个人专断、搞一言堂,也要防止议而不决、缺少集中的倾向;贯彻决策上大胆指挥,敢于负责;努力搞好班子成员间的团结、协调,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主动谈心、交心,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注意消除不利于团结的因素,增强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学校的全面贯彻落实。

六、加强党性锻炼,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领导于部的党性和思想作风,直接关系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的贯彻执行,关系到党群关系和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干部的党性锻炼首先要增强全局观念,坚决维护中央的权威,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中央保持一致。不折不扣地执行中央确定的方针政策,正确处理学校局部和国家全局的关系,使局部服从全局。其次,要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党员领导干部也必须以普通党员的身份接受党组织的管理、教育,遵守党的纪律、制度,服从党的决定,目及从领导班子的决定和所在基层组织的决定,决下允许凌驾于党组织之上。再次,要有良好的思想、工作、生活作风,处处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表现出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和人民公仆的本色。“班长”的形象在学校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学校领导更要带头加强廉洁奉公自律,自觉接受监督。认真学习加强党风廉洁自律的文件精神,时刻牢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要求.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二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的关系: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把握住白己。管好家属和下属。凡是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凡是要求别人去做的.自己首先做到,使自己的言行完全符合党对领导干部的要求。

按照加强党风廉政责任制的要求,把廉政建设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长期坚持对党员干部进行廉洁白律和拒腐防变的教育,健全和完善有效的约束机制,做到党风廉洁自津工作与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工作同时布置、同时落实、同时检查、同时考核。

高校领导范文篇3

一、院长行政管理能力的集中表现

行政管理工作是学校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到教学水平和办学效益的提高,对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运转和良好开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促进和保障作用。针对目前我国高校现行的管理体制,院长行政管理能力的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驾驭学院和谐发展的能力

一个学院要和谐发展,院长是关键,作为院长,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带领本学院发展,如何把学院的事业做大做强,使学院实现又好又快的和谐发展。学院院长要具有驾驭学院和谐发展的能力,首先要具有进行学院战略研究和制定发展规划的能力,要围绕高校正在实施的“十一五”发展规划,继续解放思想,更新办学理念,准确定位学院和谐发展目标,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的能力。另外,还要具有“经营学院”的理念和能力,要从国情、省情、校情出发,把握机遇,开拓创新,实施品牌战略,不断提升学院整体的学术研究水平。各学院院长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带头做学院学术管理的支持者和学院和谐发展的推动者。

(二)凝聚人心,培育优秀团队的能力

学院院长是学院人心凝聚的主心骨,是学院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核心。院长的行政管理能力要在凝聚人心,培育优秀团队上下功夫。学院人心要凝聚、学院事业要发展壮大,提高核心竞争力,没有一个优秀的团队是不可想象的,这也正是学院院长为什么要大力加强行政管理能力的问题之一。每个院长都要努力提高团队建设能力,特别是培育优秀团队的能力,包括用人能力、激励能力、执行能力、制度建设能力、创建组织文化的能力、拓展训练的能力。在本学院努力做到目标清晰,职责分明,人员定位准确,氛围和谐,沟通正常,考核公平,组织支持,创造良好的小气候,使本学院各种力量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团结协作共同推进学院各项工作的顺利进展。

(三)提升学院社会声誉的能力

高校要办人民满意的高水平大学,提高学校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创造良好的社会声誉主要还是靠各个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研究水平来支撑,这需要各学院院长不断在管理实践中提升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能力。一是让学生满意。要大力提高教学质量,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使学生学习愉快,学有所成。二是让家长满意。学生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主要是教育是否公平,学校收费是否合理,学生的身心是否健康,学生的就业前途,校园是否安全等等。要采取有效措施经常和家长保持联系和沟通,打消家长的顾虑,努力使学生家长满意。三是让社会满意。要为用人单位提供满意的毕业生,通过学院的科技力量积极为社会提供服务和智力支持,与社会各界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四)改善学院经济条件的能力

提高学院的经济实力,改善教职员工的待遇,是激发学院教职员工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条件之一。学院院长要树立“立足学院、面向市场、服务社会”的经营理念,采取“走出去,引进来,出效益、创收益”的方式全面拓展学院与行业、学院与企业、学院与地方经济的沟通和联系,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特别是在继续教育、研究生班教育上要多想办法,多途径的提高学院的创收能力。这不仅有助于优化学院的办学层次,扩大学院影响,增强学院竞争力,还可以使全院教职员工在享有创收成果的基础上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为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学院的各项建设事业中去。

二、提高院长行政管理能力应处理好的主要关系

院长在学院行政工作中,是一个多面手的角色,要面临的事务繁多而琐碎,当好院长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要提升学院院长的管理水平,要着力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努力实现学院管理工作的规范化、高效化、制度化。

(一)学院管理工作与个人学术研究的关系

就学校事业发展而言,管理工作与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不可偏废。但具体到个人,尤其是在学院担任院长的同志,两者难免会产生冲突。这就有一个正确对待的问题。作为一名干部,是因为受到组织的信任和群众的拥护才能走到管理岗位上来的,因此一旦走上管理岗位特别是领导干部岗位,就应该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到管理工作当中,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这是对一个干部的基本要求。当然,有些同志因为在一些专业领域有很深的造诣,特别是在院系工作的同志本身还要对所在的学科或者研究所、研究中心、实验室等负责,这就要学会统筹兼顾,要求各位院长要比学校的一般管理干部和教师要吃更多的苦,要付出更多。

(二)高效管理与优质服务的关系

管理从本质上来看是一种服务性的工作,在学校管理活动中,只有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相互合作、同心同德,使管理者之间、被管理者之间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相互融洽,才能推进和谐校园建设进程。各学院院长面对的管理对象是教师、科研人员、行政工作人员和学生等,这些人员在年龄、学历、工作性质等方面各不相同,他们心理需求的类型和性质也不完全一样。院长权威的树立、管理任务的处理和安排不是靠行政的命令,而是靠各项规章制度的约束来行使自己的职权,让制度和规则成为院长与被管理者和谐相处的桥梁。同时,除了制度的规范,院长和被管理者也要有真情互动,用真诚的关爱之心培育彼此的和谐关系,在高效管理中践行优质服务,于优质服务中实现高效管理。

(三)学院当前发展与未来规划的关系

正确处理学院当前利益与长远发展的关系,是推动学院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没有成功的当前就不会有理想的长远,没有对长远的科学把握,就谈不上有高度自觉的当前行动,也就不可能实现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各学院院长都要克服私心杂念、摒弃个人喜好,站在对学校事业负责、对学校发展负责、对师生员工负责的高度,努力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问题。要高度重视学院发展战略,坚持科学论证、民主决策,努力把学院当前的需求与长远的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当前工作与长远目标的和谐统一。要树立“不比一时求长远”的战略意识,坚决克服重当前利益、轻长远发展的短视行为,认真权衡当前与长远的轻重缓急,以有利于发展的眼光确定优先满足的需求,努力赢得长远的更大的发展。

三、提高院长行政管理能力的路径选择

院长行政管理能力建设问题,是一项系统而又长期的努力过程,要提高管理水平,院长必须坚持严格管理、民主管理和科学管理。同时,还要具有战略思维和长远眼光、国际视野和前沿意识,又能掌握现代管理理论。这需要高校领导班子和院长的共同努力。

(一)从学校层面上说,要为提高院长行政管理能力创造良好的条件

1.要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

当前,高校都在围绕着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整合行政资源的管理目标,不断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一方面,根据高校事业发展的需要,对内设机构进行功能调整,新组建了一些行政管理机构,以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战略的调整步伐。另一方面,校部机关实行全员聘任制,并进行了分配制度改革,实施了以向教学、科研、管理骨干队伍倾斜为主兼顾其他教职工的岗位津贴和业绩津贴方案。这些改革对于调动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管理效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与我们要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管理新体制的目标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现在,院长要着力对各部门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的情况进行总结,并按照激励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保持目标的激励性,同时也不忽略其现实性和科学性,全面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

2.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加快建立健全现代大学制度

制度是规矩、是规范,是人们各种行为赖以遵循的规则,它的功能在于规范和约束行为。现代大学管理的总趋势是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人性化和民主化。高校领导班子必须创新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要推进管理科学化,使管理工作更加符合学校发展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推进管理法制化,严格依据国家基本法律法规建章立制,真正做到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推进管理人性化,营造促进师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的宽松环境和空间。

推进管理民主化,充分尊重民意,善于广集民智,真正依靠师生员工办学治校。竭力为师生员工才能和潜力的发挥,营造一种“公开、公平、公正”的良好环境和“宽松、宽容、宽厚”的和谐氛围,真正做到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和激励人。

3.要建立以贡献率为内容的考核体系,形成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

根据《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组长武书连先生的大学评价指标体系分析,提高高校的综合竞争力是个全面的考察,高校则侧重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重点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要求学校以贡献率作为评价标准制定和完善学校各种政策,使个人的、单位的业绩与为学校做出的贡献直接挂钩。各院长要根据学校的绩效考核机制,提出提升本学院综合竞争力的有效措施,想方设法带领全院教职员工努力提高本学院的综合实力,为提升学校在国内外的核心竞争力作出贡献。

(二)院长个人层面,要在管理实践中提高院长的行政管理能力

1.调节自控力,树立领导良好形象

自控力是领导干部自我控制的能力,是以党纪国法、政策法规、规章制度实现干部自我约束的能力。自控力既是一种制度规约,又是一种道德体现,是领导干部自身素质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调节自控力要求院长们经常警惕自己,完善自我,做一名懂规矩、守纪律的称职干部。要懂规矩,更不准以权谋私,违法乱纪。要清醒的认识自己的职位,它是人民群众授予的权力,是干事业的,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从而自觉提高自控力。要做到慎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将手中的权力用于服务于全校师生员工,服务于学校改革和发展,要干干净净做官,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干事,不以感情代替政策,不拿原则换取人情,不以职权谋取私利,依法行政,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学院树立良好的领导形象,在群众中拥有良好的口碑。

2.塑造亲和力,凝聚管理合力

亲和力是一个人的无形魅力,亲和力在一个人的性格上具体表现为幽默、谦和、智慧、爽快、诚信等等,在人际关系上表现为与人相处时的一种和谐,一个领导不是用他的权威来服人,而是以理以德服人,你善意的忠告,正直的性格就会造就出你的人格魅力,让你的下属对你心服口服,发自内心的尊敬你。作为院长,要在工作中不断培养自己的亲和力,要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名师生员工;要在师生员工有事无事之时,都以一种平等的、朋友式的、信任式的谈话方式,多和师生员工进行一些心与心的交流,这样,就会不断培养师生员工对自己的亲近感和信任感,自己的亲和力就会逐渐塑造起来,院长和全院师生员工就会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他们也会全力支持和配合院长的工作,从而形成一种强大的管理合力,推进学院各项工作的顺利进展。

3.增强学习力,创新管理方法

领导的管理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一个人,在他从事领导工作之前所受的教育和培养,从事领导工作之初接受的机遇和挑战,从事领导工作中所经历的磨练和体验,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学习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领导即学习,学习的过程是干部自有资源积累的过程。因此,院长要牢固树立“领导力的核心是学习力”、“竞争就是学习力的竞争”的理念,要认识到学习力是最活跃的创造力,最本质的竞争力,是领导力的核心。在知识经济时代,领导的基本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知识作为一种智力资源,只有有效地获取和利用,才能获得高效果的领导能力。应当看到,我们正处于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信息技术高度发达,无论是多年担当领导的老同志,还是新走上领导岗位的同志,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知识恐慌”和“本领危机”问题。因此,每个人都要切实重视提高学习力,自觉形成学习的动力,把“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当作一种生活方式,要在自己的知识规模和知识结构上,学习的质量、流量和增量上都有长进和提高,不断适应新形势,创新管理方法。

4.提升决策力,拓展管理水平

领导者成功与否首先取决于他能否做出正确的、有前瞻指导性的决策。决策其实是一项流程性极强的领导工作:从引发决策动机到形成决策方案,再到评估决策效果,是一环扣一环的。但是,决策又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从是否需要开始决策到如何评价决策,都会涉及到各方面的问题与利益。提升院长的决策能力,主要是落实民主集中制,正确处理学院党委书记和学院(系)院长、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的关系,集思广益,共同决策。学校各二级学院的书记和学院(系)院长之间、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之间都要有沟通交流机制、协调监督机制。对于重大事项和重大问题,决策前书记和学院(系)院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之间都要进行广泛的交流和沟通,必要时还要先听取教职工的意见。既不能主要领导个人说了算,也不能分管领导个人说了算。沟通过程中有不同意见、有争论是正常的。当前,我国高校还是有少数学院(系)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好,有的党政主要领导之间缺乏沟通,决策前不见面,相互不了解,酝酿不充分;有的各干各的,缺乏有机的协调互助;有的会议不正常,个人说了算的事情时有发生。这些不仅会影响领导班子整体效能的发挥,会影响班子成员工作的积极性,更会影响一个单位的进步和发展,乃至整个学校事业的发展。要改变这种状况,关键在于学院(系)党政主要领导要站在对学校事业负责和对本单位的师生员工负责的大局考虑问题,敢于负责,以身作则,提升决策力,拓展管理水平,促进学院和谐发展。

高校领导范文篇4

关键词:高校领导干部干部素质干部素质养成

近几年来,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校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联系不断加强,高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社会服务等任务不断加重。特别是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有了更多的办学自主权,高校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高校领导干部要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又符合高等教育自身的办学规律,有所作为,有所创新,就必须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其中观念更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观念更新是高校领导干部自觉提升综合素质的基础

“所谓观念,就是人们的思想意识。领导观念是领导者的世界观、立场、观点、方法的直接体现,是领导者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水平、工作、组织和管理能力等等的综合反映。”观念更新是指领导干部具有与时俱进的思想意识。只有观念更新,才能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不断摈弃不合时宜的观念,树立全新的符合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的观念,才会有一种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紧迫感。笔者以为高校领导干部应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实现观念上的更新,并努力实践之,才有可能成为成功的领导,从而也为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奠定基础。

1.人才是高校品牌战略的保证。人才观念,即以人为本,尊重人才、发现人才、爱护人才、重用人才是高校领导干部必须拥有并努力为之的基本观念。吸引考生靠什么?靠学校品牌。学校品牌靠什么?靠高质量人才。要打好高校品牌战略,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必须依靠一支高水平的干部队伍和师资队伍。

高校建设需要大批人才,作为高校各项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的高校领导干部,肩负着选拔人才的“伯乐”工作、培养人才的“园丁”工作和使用人才的“开发”工作。这就要求高校领导干部要有识才的慧眼、用才的气魄、爱才的感情、聚才的方法,知人善任,广纳群贤,以实现高校的品牌战略。

确立了正确的人才观念,高校领导干部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创造一个事业留人、环境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良好氛围。比如,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上下功夫,努力创设一个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和校园环境,用经济手段和政治手段进行双重规范管理,坚持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用人制度,将干部或师资的选拔聘用置于群众监督之下,以史为鉴,惟才是举,任人惟贤。要坚持人才使用与培养教育相结合,绝不能重使用轻教育。同时应坚决避免和克服在用人方面存在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

2.创新是高校提升品位的关健。高校人文荟萃,英才云集,是最具有创新能力的所在,社会的新思想、新观念,甚至新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往往首先源于高校。高校的创新不仅会促进高校的发展,也会推动社会的进步。

教育思想创新是提升品位的前提。教育思想创新的意义远远大于教育发展。要坚持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教育思想,注意研究和解决高等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深人探讨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更新教育观念,提出新思路,创造新方法,开拓新方向。一所创新氛围浓郁、品位较高的高校往往得益于一批创新意识强、敢想敢干敢闯的领导干部。理论创新、观念创新、知识创新、方法创新、科技创新应是高校创新的主要内容。

当前高校存在着诸多影响创新活动的因素,如: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观念,因循守旧;文化熏陶薄弱,学生的人文素养不高;功利主义导向偏重,学生基本技能训练不够;专业设置太窄,学生视野受限等。高校领导千部要确立创新意识和创新观念,克服上述存在的不利因素,努力营造一种创新的氛围,使创新成为每一个师生员工的自觉行动,落实到学校的每一项工作中,落实到每一次奖惩考核中。通过每一次讲座、每一项竞赛、每一个社团、每一本刊物来刺激校园里每一个创新的欲望和细胞,引导学生热爱科学,敢于创新,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创新意识强、创新机制健全的高校,必然是一所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学校,也必然会吸引各方优秀人才,不断提升学校的品位。

3.学习是高校内涵发展的基石。一所注重内涵发展的高校必须是一所学习型的高校。为了促进学校发展,我们不仅要注重学校建筑、设备等“硬件”的建设,更要注重思想、观念、管理、文化等“软件”的建设。纵观世界各国,没有哪所学校是仅以其独特的建筑规模而成为名校的。“学习一般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获取经验并导致行为变化的过程,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培养、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智力和能力的提高。学习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旷日持久,不断深人。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产生、传播、使用成为新的增长点,而知识本身浩如烟海,再加之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因此,学习成为直接影响个人或组织发展的工具。高校领导千部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历史重任,除了要立场坚定,行动自觉,还必须要掌握基础理论,更新传统观念。而要达到这些目标,惟有坚持不懈,不断学习新知识。知识更新是观念更新的基础。有了勤于学习的高校领导干部,学习型的教师、学习型的学生也会应运而生,而高校的内涵发展也就能够顺利实施。

4.开放是高校充满活力的根本。随着国际化进程越来越快,中国加人WTO后经济逐渐融人全球化的浪潮,高校作为文化领域最为前沿的阵地也越来越受到世界文化的冲击。只有开放,只有交流,才是高校充满活力和希望、青春激情飞扬的根本所在,思想解放是学术自由与繁荣的前提。仅以南京大学为例,他们每年在校园里要举行数百场讲座,邀请的专家学者也早已不满足于国内,而是请来了诺贝尔奖的获得者,请来了世界知名的文化大师,请来了世界名校的知名教授,这些人物的到来为南京大学的校园注人了永久的活力,对学生,对教师都是一种思想文化的滋润。开放的内容还包括国际间的校际进修交流、师资流通、合作办学等多种方式。只有将高校置于世界文化的大潮中,我们的眼界才能日益开阔,我们的办学才能日臻成熟。

观念更新可以使高校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始终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不断适应变化的形势,主动研究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情况,努力使学校发展更好地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观念更新对高校领导千部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有较高素质的领导干部的观念相对也较容易更新,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二、提升综合素质有利于促进高校领导干部更新观念

素质的内涵一般是指一个人的品格、知识、毅力、兴趣、能力、气质和风度等。管理者的素质至关重要。国外对优秀管理者素质的界定一般指勤于思考、善于决断、言辞敏锐、宽容大度、公正精干等。作为高校领导干部,面对高等教育和学校事业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只有具备善于学习、勤于思考、积极探索、勇于改革等优良素质,才能不断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确立新观念,弘扬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做到发展有新思路,改革有新突破,开放有新局面,各项工作有新举措。提升高校领导千部综合素质,可以促进观念更新,有利于提升学校管理水平,从而有利于提升学校办学层次和综合实力,实现学校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1.提高政治道德素质。良好的政治道德素质是高校领导干部立身之魂。政治道德素质强调加强党性修养,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增强历史使命感,提高思想觉悟,甘当公仆,勤政敬业,廉洁自律,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领导者的思想道德水准从某种意义上影响着下属的思想道德状况,影响着这个单位的风气。高校是人才聚集的地方,知识层次高,对道德的要求更高,作为高校领导干部,更要以突出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为师生员工示范。高校领导千部要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具有较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能够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要带头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工作;要将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为国家为民族勤奋工作;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光明磊落、正气凛然、科学民主、求真务实的作风;要有奉献精神,淡泊名利,将个人发展、学校发展与民族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位有所作为的好领导,好千部,才能赢得师生员工的信赖。

2、增强业务技能素质。优良的业务技能素质是高校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业务技能素质强调不断拓宽视野,勤于学习、善于观察世界,正确把握时代要求,坚持理论武装和理论创新。列宁说过:要管理就要成为内行,就要懂得现代化的生产技术,就要有一定的科技专业修养。作为高校领导干部,就要努力学习、勇于实践,要有真才实学,要树立现代高等教育管理理念,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富于创造性,熟悉高校现代化的管理技术、管理方法和管理程序。管理本身就是一门科学,要以科学研究的态度对待管理工作,在自己研究的领域有所建树,成为本专业范围内的专家学者。

高校领导干部还必须了解新兴学科知识,掌握多媒体网络技术,对社会学、哲学、历史学、法学、科技发展史等学科也要有所涉猎。这样的领导者必然在具体工作中更有前瞻性、针对性,更能及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也更能得到基层人员的理解与支持。

3.培养综合能力素质。杰出的综合能力素质是高校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要求。综合能力素质强调战略思维能力,主要指领导干部深人实际调查研究,加强实践锻炼,不断研究解决现实重大问题的能力。综合能力素质可细化为领导干部的组织指挥能力、观察思辨能力、信息捕捉能力、创新开拓能力、自我调控能力、协调统筹能力等。这些能力是领导干部开展领导活动,完成领导任务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和重要保证。

综合能力如能在高校领导干部观念更新的基础上落实到具体实践,就会起到更好的效果。高校管理中最常用的研究方法就是实证调查,即“就某一研究对象,通过对高校管理的有关现状进行的广泛、深人和细致的实际调查,得到有关实际数据和调查资料,从中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所表现出来的规律性,并进而对症下药,提出相应的对策性措施。具体的调查方法有观察法、案例法、抽样调查法、测验法、座谈会法、文献法等。这些方法无一不是从实践出发,强调实际情况的客观性和准确性。高校领导干部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最有效最准确的数据往往都是亲自实践得来的。

高校领导范文篇5

一、高校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方面的问题

高校领导干部出现了不求上进的问题,在管理学校的时候缺乏创新精神,有很多高校领导干部认为自己的工作没有太大的晋升空间,于是在工作中就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不求上进。在管理学校的过程中缺乏主动性,不能够主动的学习一些管理方面的知识,有时学习到的管理知识与实际的管理脱节不能应用到实际的高校管理工作中。高校领导干部将自己过多的精力都用在如何晋升上,而不是将精力投入到钻研管理中来,在学术上也出现了混乱的问题。

(二)工作作风存在问题

现在,高校领导干部在工作的过程中,不能从细节入手,好大喜功,缺乏责任心,有的干部直接将工作推脱,在处理工作中比较拖沓,工作效率不高,没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很多领导干部在高校管理的过程中喜欢做表面文章,在管理中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在制定出方案后,很多管理方案都不能得到落实,不能够切实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

(三)领导作风存在问题

高校领导干部在管理的过程中,官僚主义盛行,而且不会站在学生和老师的立场的思考问题,制定出的管理方案也呈现出“假、大、空”的特征,不能进行民主决策,不能听取老师和学生的意见。很多高校领导干部在领导的过程中不能合理的使用领导的方法,工作方法比较单一,而且不能统筹全局,领导班子的管理能力比较弱,没有凝聚力。高校领导干部不能深入到老师和学生的群体中,他们在制定工作内容时不能结合实际。

二、强化高校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方法

(一)从严从实完善高校领导干部的思想教育

应该强化党的宗旨,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而且要坚持群众路线的方针,让领导干部都能够听取学校教职工和学生的意见,完善管理的方针,确保高校领导干部能够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完善自己的利益观,强化自身的服务意识,树立全局的意识。在高校领导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克服消极的思想,在管理中传递一些好的思想,可以运用一些新兴的媒介,如微信和微博等,传播一些积极向上的思想,也可以通过宣传一些先进人物,促进高校的管理,为高校的管理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在高校的管理中,还有发挥出警示的作用,要运用一些反面的例子加以说明,使高校在教育等方面能够发挥出良好的效果。

(二)从严从实完善制度的保障

要对高校领导干部存在的思想作风问题加以纠正,完善对领导干部管理的方针。在管理制度完成后,应该将其具体应用到实际的管理中,发挥出制度的约束力度,同时确保制度的权威性。在制度执行的过程中,应该实事求是,而且要严格按照制度执行,坚持运用制度来管理。在日常生活的管理中应该革新机制,坚持校长负责制,建立起完善的制度,从财务部门到教育部门,应该起到良好的衔接,而且应该将领导干部的作风贯彻到具体的管理中,注重制度的创新,能够运用制度解决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三)完善监督体制

高校领导范文篇6

论文摘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就高校而言,就是以思想理论建设为核心,不断提高学校领导班子整体理性思维和决策的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谋划学校发展的能力、培养造就干部的能力、延揽高端人才的能力等。只有不断加强这五种能力建设,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才能得以充分体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才能在高校得以具体落实。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对高校而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就是要以思想理论建设为核心,着力在学校领导班子的能力建设上下功夫。

一、以理论建设为切入点,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的理性思维和决策能力

高等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主要阵地,是传播先进的思想文化和科学知识的前沿,也是国内外各种文化思潮汇聚交锋的舞台。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形势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地位,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是我们必须面对并需要重点解决的理论问题。2002年12月,教育部对我校领导班子做了部分调整。学校党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从理论建设入手,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了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采取专题集中学习研讨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践行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把理论学习与学校的教学、科研等中5,I作紧密联系在一起,查找问题,寻找差距。两年来,我们先后组织校领导班子成员到大庆接受铁人艰苦创业精神教育,到八一农垦大学、大庆石油学院等兄弟院校现场了解和感受这些学校惊人的发展速度,到肇州县、鸡西矿业集团、孙吴县等地进行实地“一对一”帮扶。通过理论中心组的专题学习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践行活动,使学校领导班子对国情、省情、校情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新时期如何办学治教也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为了更好地发挥学校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的辐射作用,学校党委还组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宣讲团,由学校领导和人文学院的专家教授巡回到各个学院和直属单位进行宣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几年来,党委理论中心组以专题学习的形式认真组织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同志“七·一”讲话》、《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等重要文件。通过这些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及时学习和研讨,学校领导班子的理论素养,以及理性思维和决策能力明显得到提高。比如学校在大庆市是否建立分校的问题。由于大庆市委、市政府非常希望东北林业大学到大庆建立分校,并且给予了一系列非常优厚的条件和政策,这使得学校领导班子起初在选择外延办学地点上意见不够统一。通过理论学习和实地考察,班子成员都能静下心来,理性分析在大庆建分校的利弊得失,最后决定在大庆建立一个生物技术研究院,依托学科专业优势为地方经济服务,而放弃了在大庆建立分校的办学设想。这一决策就是学校领导班子理性思维和决策能力提高的具体表现。实践证明,这~决策也是正确的。

二、未雨绸缪,沉着应对,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在大学里,因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就业压力、家庭贫困以及食品安全、校园治安等问题所引发的各种突发事件越来越多,如何处理这些突发事件是对学校领导班子能力的一个考验。几年来,学校党委一班人本着“未雨绸缪,沉着应对”的原则,在敏感时期、国内外重大政治事件发生之时都能以“稳定压倒一切”为出发点,加强对各种突发事件的预防工作,保证学校的安全稳定。比如2003年,在抗击“非典”的初期,学校领导班子针对我校有近500名学生在广东、北京等地实习和找工作的实际情况,迅速作出决定,将学生一号楼全部腾空,在全省高校中第一个建立了医学隔离区,使当时返校的学生及时与在校学生隔离,较好地稳定了在校学生的情绪;再比如2004年6月份欧洲杯足球赛期间,由于各场比赛大都在晚上11点以后进行,与学校正常的教学发生了冲突,为此,学校领导班子极为重视,先后两次开会了解情况,提出预防措施。在部分学生不能充分理解,仍然在楼内、楼外鼓动滋事的情况下,学校党委主要领导亲临学生宿舍楼区,带领全体政工干部一道做说服劝解工作,对带头起哄滋事的同学及时进行了处理,使整个事件比较平稳地得到了解决。还有2004年上半年有个别毕业生在外找工作时被社会的传销组织所控制,学校得知这个情况以后,迅速组成专门队伍与当地公安部门一道进行解救工作,使这部分学生迅速摆脱控制,安全返回学校。另外,2004年上半年,我校有一名学生跳楼自杀。在处理这个学生后事的时候,学校领导班子统一思想,既能从理解家长的心情考虑,也能从维护学校利益出发,做到有理、有利、有节,比较好地解决了这些棘手的突发事件。通过这些突发事件的妥善处理,既保证了校园的稳定和平安,也提高了领导班子整体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保证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审时度势。抢抓机遇,不断提高领导班子谋划学校发展的能力

谋划学校发展的能力是学校领导班子能力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加强这一能力建设,必须审时度势,抢抓机遇。2003年5月下旬,在学校抗击“非典”工作进入相对稳定的阶段以后,学校党委根据当时校领导、专家教授、中层干部不能出差的有利时机,及时提出了一手抓防治“非典”不放松,一手抓学校发展不动摇的工作要求,同时作出了集中全校智慧、制定学校发展战略规划的决定。为了搞好学校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工作,学校党委下发了《东北林业大学关于制定发展战略规划的指导意见》,对制定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导思想和原则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说明,引导全校师生将注意力集中到学校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上。接着全校上下开展了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学校定位问题的大讨论,并先后召开7"20多个座谈会,广泛听取教职工对学校发展战略规划的意见。当学校将发展战略规划的草案拟定出来以后,学校再次召开不同层面的座谈会,继续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经过近两个月的讨论、座谈和反复征求意见,在“非典”防治工作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后不久,我校就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通过了学校的发展战略规划。我们感到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过程也就是广大教职工统一思想的过程。而完成这个过程恰恰又是在防治“非典”这个最困难的时期进行的。这也是学校党委抓住时机推进学校重点工作的一个典型事例。谋划发展的能力还体现在学校领导班子能够抓住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里的一些重大战略举措来实现学校的快速发展上。比如国家重点学科评审,我们精心准备,认真谋划,从而一举获得了6个国家重点学科;2003年国家进行博士后流动站和博士点学科评审,我校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不仅获得了一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一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使我校博士点数量增:29个,而且还增加了2zi,-博士后流动站,使我校博士后流动站增加到5个。2004年我校一位青年教师的博士论文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的荣誉,标志着我校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目前,学校正全力进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与申报工作,力争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上实现零的突破。

四、立足当前,着眼未来,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培养造就干部的能力

在学校领导班子建设过程中,我们始终把培养造就一批优秀的党政管理干部作为班子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来抓,积极不断地向黑龙江省和林业系统以及其他省份输送高知识层次、高素质的党政领导干部。学校党委一班人在培养造就优秀领导干部尤其是向外输送领导干部问题上态度积极,认识统一。我们认为,这是为地方经济服务最直接的体现,是扩大学校影响力最有效的形式,因此,舍得把学校最优秀的人才输送到省内外。据统计,近年来,我校已向黑龙江省选送副厅级干部4名。2004年,我们还抓住黑龙江省选拔高学历和高知识层次干部的有利时机,积极向省委推荐年轻的处级干部,目前已有6名处级干部到省、市、县任职;此外,我们向北京、上海、天津等地选送了一批处级干部。这些向外输送的干部以其优异的工作成绩,不仅为学校争得了荣誉,也扩大了学校在省内外的影响。

在做好向外输送优秀干部的同时,学校领导班子还格外重视处级领导干部的培养教育工作。学校党委一方面加强了干部选拔任用的制度建设,制定了《东北林业大学处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施细则》和《东北林业大学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暂行规定》,用制度教育和规范干部的行为;另一方面还加强了对处级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除了定期向省委党校、国家林业局党校和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选送于部培训以外,从2004年开始,学校党委加大了干部培训力度。2004年上半年学校党委以“改进工作作风”为主题分三期对全校157名处级干部进行了专项培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比如,在培训中,大家普遍反映今年学校的分配政策调整问题较大,征求基层意见不够,学校决策过于草率,起不到正面的激励作用。培训结束以后,人事部门马上深入到各个学院广泛征求意见,先后召开了1O多个座谈会听取教师、群众的意见,后来根据广大教职工的意见重新调整了分配方案。

五、开发现有人才,广纳优秀人才,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延揽高端人才的能力

高等学校是人才资源十分密集的地方。办好高等学校,没有一大批高素质、高水平的拔尖创新人才是不行的。在当前人才竞争已进入白热化的重要时期,谁拥有一大批~流的专业人才,谁就拥有了办学的主动权。在这一点上,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在实践中已经形成了共识。在具体工作中,学校党委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整合学校人才资源,实施了“名师英才工程”,着力稳定和开发学校现有不同层次的人才资源,同时也加大了人才引进工作力度,不失时机地从国内外引进一批学校发展急需的优秀人才。近3年来,我校从国内外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优秀人才3O多名,其中以李玉花、柳参奎、李斌、王传宽为代表的一批优秀人才已在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尤其是在申请国家863高新技术项目、948引进项目、973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构建实验平台、建设科研基地等工作中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和带头作用。

高校领导范文篇7

高校作为汇聚人才的高地和培养人才的基地,承担着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的重要任务,在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必须全面提高各级领导班子的领导水平。高校领导班子是高校改革发展的决策者、组织者和推动者。深刻变化的国际局势和高等学校的特殊性与重要性,考验着高校领导班子的领导水平。因此,改革创新就应成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的鲜明特色,以改革创新精神切实推进高校领导班子建设也就凸现出强烈的时代价值。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高校领导班子建设,是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重要保证。高校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主力。高等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是中国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标志,高等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只有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高校领导班子建设,加强党对高校发展的领导,充分发挥高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才能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才能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也才能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一批又一批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高校领导班子建设,是应对高校党建工作新挑战的迫切需要。高校是知识分子汇聚之地,是各种思想文化集散之地,也是新思想新观念的发源之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传统的高校管理方式遇到了挑战,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这都迫切需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高校领导班子建设,使领导班子始终保持蓬勃的生机和旺盛的活力,充分发挥领导高校改革发展的坚强核心作用。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高校领导班子建设,是提高高校领导班子办学治校水平的关键所在。目前与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相比,与广大师生员工的期望相比,高校领导班子整体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和办学治校水平尚存在不适应、不符合的地方。进一步提高高校党委的领导水平,更好地把握高校办学规律,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是高校领导班子建设面临的新课题新考验,要求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不断提高高校领导班子的能力,更好地办学治校。

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

第一,要牢固树立执政意识。

执政意识是执政主体对党的执政地位和作用这一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是对执政党为什么执政、怎样执政、执政面临的挑战、机遇及应对等问题的认识。执政意识实际上就是一个责任感、使命感、自觉性问题,是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前提,直接影响着执政能力的发挥。一般而言,一个具有强烈执政意识的领导班子,总会寻求各种途径自觉认识和把握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主动思考问题,在提高自身能力上倾注心血,殚精竭虑,不懈奋斗。因此,推进高校领导班子建设应将执政意识教育置于首位。

第二,要建立健全体制机制。

党的十七大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推进高校领导班子建设,在体制与机制层面上,重在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推进高校领导班子建设,必须把坚持民主集中制作为重要内容,不断加强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建设,保证领导班子的工作程序和议事规则规范健全,学校各项决策民主科学。要健全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工作运行机制,制定完善的贯彻民主集中制的规则和措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民主集中制在高校领导和管理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保证党对高校领导的有效制度。推进领导班子建设,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正确处理“党委领导”和“校长负责”二者之间的关系,积极探索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和办法,不断增强领导班子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第三,要切实提高领导水平。

贴近高校的实际,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高校领导班子建设,应突出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不断提高用马克思主义指导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本领。具体而言,高校要建设充分反映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的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积极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广大师生头脑的工作;按照提高理论创新能力的要求,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高校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和管理;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二是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本领。高校领导班子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来观察世界、认识世界,既要深刻认识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的特征与走向,准确把握国外高等教育的最新变化及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又要深入了解中国国情和高等教育的现状,深刻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对高校发展提出的新任务。既要看到自身发展的优势和长处,又要清醒地看到差距和不足,善于从全局和战略上研究高校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不断提高决策水平和领导能力。

三是不断提高推进高校改革发展的本领。要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抓住发展不动摇,进一步明确思路、强化措施,善于整合校内校外、国内国外各种有利资源,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营造良好的环境,不断推进高校教学体制、科研管理体制、后勤管理体制、人事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把高校发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高校领导范文篇8

一、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大体脉络

我们党成立以来,一直高度重视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在革命和战争年代,同志反复强调要把思想建设放在领导班子建设的首位,提出了按照“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和“德才兼备”的干部标准,总结提出了“三大作风”,探索了整党整风这一作风建设的有效途径,概括了民主集中制的含义及坚持“四个服从”的原则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制定了党在新时期“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以及按照“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思想,强调制度建设是根本等。苏联东欧剧变后,我们党强调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突出位置,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干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强调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等,并在全党组织开展了“三讲”和“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大大提高了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思想理论水平。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把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调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组织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活动,抓住党政机关、高等学校及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三个关键领域,分类推进,大力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成效显著。2008年12月,中央下发了《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意见》,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党的十八大前,中央抓住各级地方领导班子换届的良好契机,大力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要求切实解决领导干部在对待是与非、公与私、真与假、实与虚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强化实现科学发展的能力建设和对领导干部德的考核,增强宗旨教育和群众路线教育,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日益深化[4]。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尤其是1990年以来,按照中央要求,中组部、和教育部党组联合召开了21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有力推动了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为加强高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和可操作的具体办法。1990年第一次全国高校党建会议明确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保证党对高校的领导。1995年,中组部、和教育部党组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对加强高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提出了具体意见。1996年下半年,中组部、和教育部党组分片召开了高校党的建设工作座谈会,明确提出了“高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这一概念和任务。2004年10月第十三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召开,同时召开高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座谈会。这次会议系统阐述了高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性,明确了加强高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各项任务,全国高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按照中央部署,高校组织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学习实践活动,高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在主题实践活动中不断深化。

二、辽宁省高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基本经验

(一)注重理论武装,努力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

一是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主要载体,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009年3月至8月,省属高校集中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活动中,各单位领导班子及班子成员认真阅读规定书目,带头运用科学发展观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普遍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理论教育。二是以党委中心组学习为主要形式,健全和完善理论学习制度。各单位都实行了中心组学习制度。全省各高校都建立健全了个人自学、中心组学习、脱产进修、成果交流“四位一体”的理论学习机制。三是以发挥学科优势开展理论研究为主要途径,推出了一批理论学习成果。各高校注重利用学校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面的优势,组织领导干部参与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和交流,促进了理论武装的不断深化。如,辽宁大学党委主持完成的《知识分子党员永葆先进性及其实现途径》课题受到有关部门好评。

(二)强化教育培训,不断提高领导高校科学发展能力

一是省委组织部每年选派约100名高校领导到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学习进修;二是选派素质较高、有一定发展潜力的高校领导干部到国外学习培训。近五年来,省政府每年组织选派近80名高校领导干部到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美国密西根大学等知名大学进行学习培训。三是各单位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举办各种学习培训。

(三)完善规章制度,切实增进领导班子团结

一是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2007年12月,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省委组织部和省委高校工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辽宁省高等学校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暂行规定》,明确界定了高校党委和校长的主要职责、高校党委决策和校长办公会的主要程序、高校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的主要内容等,为高校领导班子健康顺畅运行提供了制度依据。各高校注意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制度,使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断完善。二是注意提高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质量。省委组织部、省委高校工委加强对各单位民主生活会的指导,各单位结合实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提高了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辽宁中医药大学党委积极探索开放式民主生活会,加强对校、院两级领导班子的教育和监督力度,其做法得到上级有关部门充分肯定,新华社内参报道了他们的做法。

(四)狠抓作风建设,进一步树立务实清廉良好形象

一是切实转变领导干部作风。省委组织部、省委高校工委利用年度考核、平时调研等机会,注意教育引导高校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经常深入基层了解干部职工情况,听取意见和建议,千方百计帮助干部职工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二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各单位按照省委的要求,定期安排以述廉为主题的民主生活会,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各高校注意抓住招生、基本建设、科研立项、职称评定等容易产生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的关键环节,加大预防和惩治力度,取得了良好效果。

(五)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工作机制

一是及时总结经验,推出典型。2009年8月,省委按照分类推进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思想,专门召开了高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座谈会,总结了一个时期以来的工作,明确了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总结推出了一批典型经验,推动了工作。二是突出高校特点,完善相关制度。2010年初,经充分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省委组织部下发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全省高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意见》(辽组通字[2010]3号),用6部分16条内容对高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和全面部署。三是创新活动载体。高校通过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创先争优活动,使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常抓常新。四是强化指导检查。利用年度考核、参加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举办专题研究班等途径,深入高校进行指导,发现和总结好做法、好经验及时推广,指出问题和不足,推动了高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化。近年来高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开展,为我们积累了以下基本经验和启示:首先,必须坚持把理论武装放在首位,不断提高高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领导权和主导权;其次,必须坚持把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作为重点,不断提高领导高校科学发展的能力,努力承担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崇高使命;第三,必须坚持把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作为关键,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着力增进领导班子团结;第四,必须坚持把作风建设作为基础,密切联系师生员工,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第五,必须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动力,不断完善机制,丰富内容,创新办法,提高高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工作水平。

三、进一步加强高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一)进一步加强高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是提升高校核心竞争能力、建设教育强省的迫切需要

辽宁省一共有高校112所,在校学生近百万人,是高教大省。但是,我们的整体实力和综合排名并不靠前,全省仅有4所高校进入国家“211工程”,2所进入“985工程”建设行列;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数量以及获得部级科研项目和重大奖项等方面差距较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学科带头人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紧缺,全省高校拥有两院院士也比较少;学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结构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需要,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亟待加强,等等。改变全省高等教育“大而不强”的现状,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办有特色、高水平大学,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高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使高校领导干部通过更加深入持久地学习,进行新的战略思考,进一步转变办学理念,努力打造品牌学科和特色名校。

(二)进一步加强高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是深化高校改革、确保高校稳定的根本保证

高校改革发展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建设人力资源强省,实现从高等教育大省向高等教育强省迈进,对高等教育调整布局结构、提高办学质量提出了新要求;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高校内部师生员工日益增强的发展意识,对高等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实现教育公平提出了新课题。全省各高校发展也遇到一些突出问题,管理体制、管理方式、培养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待进一步更新;高校科技创新潜力发掘不够;一些高校扩招后的办学定位、办学特色还不够鲜明,债务负担还很重,等等,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同时要看到,高校稳定也面临着新的考验。国际上,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进行渗透活动,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斗争和较量将是长期尖锐的;国内看,经济社会正处在发展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容易给师生带来思想困惑;从高校自身情况看,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和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使广大师生接触的信息更为广泛,选择的自由更加多样,思想的个性更趋明显。高校领导班子必须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才能不断推进改革,提升实力,促进和谐,确保稳定。

(三)进一步加强高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是解决高校领导班子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现实要求

应该看到,与党中央提出的高校领导干部要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的要求相比,与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相比,与广大师生员工的期望相比,高校领导班子整体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和领导能力还存在一定差距,有些问题还相当突出。有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有的领导班子贯彻民主集中制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好,个别学校党政主要领导不团结问题相当严重,班子的整体合力需要进一步增强;有些领导干部管理素质和领导能力有欠缺,办学理校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有的领导干部服务师生员工、服务教学科研的意识不强,作风漂浮,等等。这些问题,都迫切需要通过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思想政治建设加以解决。

四、以改革创新精神进一步加强高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

(一)进一步加强高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需要拓展新思维

高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抓了这么多年,成效是明显的。但是,现有的做法,基本与党政机关及地方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抓思想政治建设在内容、方式等方面差不多,没有体现高校特点,也缺乏聚神凝气的总抓手。要提高高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水平,必须研究新思路,拓展新思维。党中央要求高校领导干部要成为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我们认为,进一步加强高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应该从着力培养选拔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入手。要按照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的要求,来确定高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内容、途径和效果,确保高校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过好政治关、能力关、作风关、廉政关,解决高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思想理论功力、办学理校能力、改革创新动力、勤奋务实效力、团结协作合力和清正廉洁定力等重要问题。用培养选拔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的新思维来推进和统领高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既可以充分体现高校特色,又明确了高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必将推动高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提升新的高度。

(二)进一步加强高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需要倡导新风尚

领导班子必须善于倡导推进社会进步的新风尚,才能引领广大人民群众朝着共同目标前进。党的十八大后,以习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迅速制定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大力倡导新的党风、文风、会风、政风,并率先垂范,各地各部门也积极贯彻落实,引发海内外广泛关注与好评。高校领导直接工作生活于广大教师学生当中,其一言一行都对教师特别是学生产生直接影响。进一步加强高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必须把弘扬优良传统、倡导社会新风列为重点内容。领导班子不仅要立足高校实际,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巩固和发扬以往的优良传统作风,还要针对社会上浮躁、浮夸、浮华漫延和个别干部个人主义膨胀、享乐主义滋长、拜金主义盛行以及慵懒奢散弥漫、学术不端时发等问题,大力倡导团队合作、实干兴校、艰苦奋斗、严谨治学等风尚。同时,还应着眼增强班子整体功能、适应师生对学校事务参与意识日益强烈、消除校内不稳定不和谐因素等,大力营造团结、民主、和谐的社会氛围,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广大教师的师德水平和整个校园的文明程度,通过大力倡导新风尚,努力形成优良党风,并切实以优良党风带校风促学风。

(三)进一步加强高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需要创造新载体

思想政治建设与干部调整配备等工作比较,要相对虚一些,必须通过适当“有形”的载体把这一相对“无形”的工作落到实处。在高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中,各地、各校积极探索,形成了理论武装工程、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中心组学习等各种有效载体,对提高思想政治建设的实效性发挥了良好作用。现在的问题是缺乏牵动和统领整个思想政治建设的有力抓手。在深入研究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中,我们发现,在国有企业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中,中组部、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在全国国有企业中开展了以“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为核心内容的创建“四好”领导班子活动,定期总结表彰,收效甚好。我们认为,借鉴国有企业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做法,将坚定理想信念、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抓好作风建设、促进高校改革发展稳定等要求具体化,在高校开展以“政治素质好、发展稳定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为主题的高校“四好”班子创建活动,或许是进一步加强高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新载体、好载体。

(四)进一步加强高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需要完善新机制

只有建立健全机制,使制度架构真正形成监督和制约,才能确保高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取得实效。一是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组织部门要把思想政治建设列入领导班子建设总体规划,并牵头组织实施,党建机构要把思想政治建设作为重点来抓,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协同配合,形成合力。高校党委主要领导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对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负起全面责任。二是建立高校领导班子分析研判机制。干部主管部门要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对领导班子和“人头”进行经常性的纵向、横向比较,发现问题及时提醒及时解决。三是建立监督检查指导制度。有关部门和机构要定期深入高校,监督检查有关制度和规定的落实情况,加强分类管理,结合实际,对不同高校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有针对性给予指导和帮助。四是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在年度考核、换届考核时,对各高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情况进行深入考核,并及时进行反馈,对问题严重的领导班子要及时采取组织措施。加强高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也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要把高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放在国际国内大背景中去研究,放在党建工作“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来筹划,使之与高校党的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紧密结合,不断增强高校领导班子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把高校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政治坚定、作风优良,善于统筹、精于管理,关爱师生、严于律己的坚强领导集体。

作者:李淑云1蒋兴旺2工作单位:1.辽宁大学组织部2.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

第二篇

1高职院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必须加强大局整体意识

高职院校是国家为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民族复兴大业培养人才,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摇篮,作为高职院校的领导班子,必须站在时代和实际的高度有效地领导组织好全面工作,高职院校领导班子作为各项工作的引导者必须加强自身的建设,打铁必须自身硬,群雁飞必须靠头雁领,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只有加强这方面建设才能把不同的力量凝聚起来,从学院的大局出发制定发展战略,创新发展思路,从国家大局统筹规划学院的发展大局。大局整体意识的增强,各项工作就会很好开展,就会实现育人强校的目的。大局整体意识加强是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出发点。

2高职院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必须加强政治责任意识

高职院校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21世纪应用型人才的历史使命。当前,高职院校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的问题一致是理论研究者所探究的问题,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关键环节,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节环节。高职院校目前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能否适应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新要求,重大的责任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在不同时期探索的关节点不同,不同时代提出不同的要求。高职院校对外学术交流和合作日益增加,西方敌对势力企图通过教育、科研、文化交流对我实施“西化”“分化”图谋,这对高职院校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是一个严峻的考验。高职院校的工作性质事务性工作较多,跟社会企业联系频繁,招生的学生的学苗综合素质不是很高,教师的教学热情和责任心不是很强,各种思潮都会通过各种渠道流入学院,在一定程度上干扰着教书育人的使命。作为思想领域的重要地带必须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思想政治建设必须把政治责任意识增强,只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才能把学院办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社会主义学校,才能把学校办成人民满意的学校。

3高职院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必须加强理论学习意识

高等教育的发展是受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所制约,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必然对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产生深刻的影响。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世界的顶峰,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高职院校是为经济建设发展培养人才的摇篮,是弘扬传承本民族文化的阵地,是振兴民族精神坚定信念信仰的家园。作为高职院校领导班子必须加强自身建设,才能坚守住这块阵地,才能守住师生的精神家园,思想政治建设是根本和保证,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途径就是加强领导班子的理论学习的意识,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纪念大会上讲话时强调,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我们的学习应该是全面的、系统的、富有探索精神的,既要抓住学习重点,也要注意拓展学习领域;既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实践学习;既要向人民群众学习,向专家学者学习,也要向国外有益经验学习。这一论述明确告诉我们的理论学习的必要性,只有增强理论学习的意识,才能使我们的领导干部保证思想与时俱进,保证办学方向和宗旨。

4高职院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必须加强能力提升意识

俗话说:“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可以带领大家更好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高职院校肩负着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高素质建设人才,肩负着发展科技、文化、教育的使命,完成这一使命,办好社会主义大学,关键要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新形势对高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道德素养、专业知识深度、文化知识广度、超前预测能力、宏观决策能力、科学管理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建设,提升领导班子的领导能力,从而更加有效的推动高职院校的各项工作的开展,履行自身的办学职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做出高职院校应有的作用,这是社会和人民的要求,也是学院向社会的承诺。领导班子领导能力提高就成为思想政治建设的基础,“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这些观点从一个侧面强调实际领导能力和实干精神。作为高职院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必须把加强能力提升作为突破口,把领导班子成员的能力素质提高,从而影响带领教师教育育人的能力和水平,更好的保证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真正为社会培养能用、好用的实用性人才的摇篮。高职院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作,也是立足长远的工程,建设的内容是多方面的,这些探讨还是不够的,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是我们的责任。

作者:李天香工作单位: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

第三篇

一、抓好民主集中制教育,使高校领导班子不断

增强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自觉性和解决自身矛盾及问题的能力科学的思想认知是正确行为的先导。高校领导班子要通过党委中心组学习、分层次集中培训、组织专题报告、专题研讨、自学等形式,学习领会民主集中制的科学内涵和本质特点,掌握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和方法,要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深刻认识执行民主集中制对加强高校党的建设、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意义,从而不断增强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的自觉性。一是要全面认识民主集中制的科学内涵。民主集中制是由根本原则、基本规范、具体制度构成的一个制度体系。作为原则的民主集中制要转化成为现实的力量,要释放出应有的正能量,只有通过基本规范和具体制度这一物质外壳才能实现。富有实效的、可操作的制度,是有效地执行民主集中制的重要保证。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必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一系列制度,使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应当认识到,加强高校民主集中制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应本着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规范性的、操作性强的制度形式,从而使民主集中的形式更加灵活多样,渠道更加广泛畅通,作用更加强劲有力,效果更加明显突出。二是要正确处理党委领导和校长负责的关系。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中国特色的高校管理制度,是我们党对高校管理制度长期探索和发展的历史选择,是高校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具体体现。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运行的状况和功能的发挥,直接关系到民主集中制在高校的贯彻实施。加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关键是明确党委和校长的职责,使其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党委作为学校的领导核心,要把握方向、确定目标、创造环境,要总揽全局,通过党委会统一领导学校整体工作,对学校的各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校长作为高校的法人代表,要自觉接受党委的领导,认真贯彻党委会的决策,通过校长办公会或校务会实行校长负责制,组织日常行政工作,对高校教学、科研及其他行政事务行使管理权。在工作过程中,校长要尊重党委在重大问题上的决策,党委要支持校长独立行使职权,形成党政分工合作、相互制约、协调配合、共同负责的工作运行机制。

二、增强领导班子整体素质,把民主集中制建设

纳入高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考核评价的内容,提高领导班子考核的科学性和操作性民主集中制的载体是领导班子,领导班子成员思想政治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质量和效果。一是要强化党委书记的民主意识。在高校领导班子中贯彻民主集中制,要靠领导班子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而领导班子中书记的作用尤为重要和关键,书记对民主集中制的认识和执行情况,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和反映着整个班子的总体情况。因此,在贯彻民主集中制上,书记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理论修养,带头遵守和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和规定,自觉接受监督,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树立良好的班子形象。要努力做到既要总揽全局,又要充分尊重班子成员的意见,调动和发挥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做到统揽不独揽、领唱不独唱,不搞个人专断;班子成员既要各谋其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独立负责自己职权范围内的工作,又要积极主动地参加集体领导,切实营造互相信任、互相补台、团结共事的和谐氛围,真正促使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全面贯彻。二是要把经常性地监督检查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的执行情况,把民主集中制建设纳入高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考核评价的内容,提高领导班子考核的科学性和操作性。要经常性地监督检查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的执行情况,使民主集中制得到有力贯彻。凡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等重要问题,必须健全相应的制度保证,经过集体讨论做出决定。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必须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在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时,要考核和评价民主集中制的贯彻执行情况;在使用干部时尤其是使用党政正职时,要注重选拔那些能够严格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干部。对于民主集中制贯彻不好,影响班子团结的,坚决调整;对造成不良后果的,依照党的纪律给予严肃惩处。只有奖罚分明,惩处有力,才能使民主集中制得到有力贯彻。

三、拓宽民主参与渠道,把民主管理思想贯穿到

高校领导班子践行民主集中制的实际工作机制中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仅仅靠领导班子的团结合作是远远不够的,广纳良言,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才能凝结集体的智慧。在高校领导班子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应注重调动各级组织和广大教工的积极性,提高民主决策的实效性。一是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发挥教代会、工会、共青团等组织的作用。高校党委应明确基层各级党组织的职责和任务,制定各级组织的评价考核标准,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使其成为学校工作得以贯彻落实的有效载体。高校领导班子应定期召开离退休老教师、教师代表座谈会,向他们通报学校发展的新情况,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实现全员参与学校建设,关注学校发展。凡是事关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决策和事关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重要工作,必须充分发扬民主,听取教职工、基层党员和党组织的意见、建议。要完善党委会、校长办公会情况通报制度,通过宣传栏、校报、校园网站、会议纪要等形式,对学校干部选拔任免、职称晋升等重大事项及时通报、公示,保证广大师生员工的知情权。要尊重各级委员会的决定。学校的日常工作和改革发展需要专门的工作委员会讨论决议,如职称评定委员会、学科评估委员会等,学校领导班子应尊重各个委员会的决议,不随意否定和干涉。二是要完善调查研究制度。调查研究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是充分了解教职工意愿的重要途径。党委要把决策前的调查研究作为提高民主集中制质量、转变工作作风的关键环节,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和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拿出时间和精力,深入院、系、群众中,深入一线,深入基层,广泛进行调查研究,为党委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在日常搞好调研的基础上,党委对重大问题的决策,还应该组织人员深入基层论证,检验决策的可行性。实践中,要不断推进调研工作的经常化、规范化、科学化,成为切实可行的制度。三是要把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紧密结合起来。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党领导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根本保证,而民主集中制是群众路线在党的建设中的具体运用。在新形势下,在全党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十八大就加强党的建设做出的重要部署,对于我们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促进党员干部做到求真务实、清正廉洁,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要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使全校党员和全体教职员工,特别是领导班子,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努力解决在一些党员干部和教师中存在的党性不纯、为政不廉、脱离群众、作风不实、学术风气不正等问题,切实转变作风,树立良好形象,以优良的党风带校风、引教风、促学风,营造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干事创业、奋发有为的正气场。

四、完善监督制约机制,把加强制度建设作为高校领导班子贯彻民主集中制建设的根本保障

高校领导范文篇9

关键词: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问题;对策

一、高校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情况

1.从审计内容看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1)对学院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情况。高校实行以学校为主体的财权配置模式,二级学院的财务收支由学校财务处统一核算管理,学院财务活动基本不会涉及盈利、负债和投资等问题,因此对学院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多侧重于合法性、合规性和效益性。在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主要对被审计对象任期内预算资金、事业基金、培训班经费、科研经费等财务收支情况,学院资产的使用和管理情况,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完善情况,遵守相关廉政规定情况以及重大经济决策等情况进行审计评价。(2)对党政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情况。党政职能部门在高校中发挥着重要的管理和服务作用,除财务部门外,其他部门涉及的经济活动较少,因此其主要负责人的经济责任较为单一,财务收支由学校财务处统一核算管理。在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主要对被审计对象任期内公用经费和专项经费等预算资金、处基金及其他财务收支管理的真实、合法、效益情况,资产管理情况,内控制度的建立健全情况,落实职责履行情况,重大经济决策及执行情况,本人遵循廉政规定情况等进行审计评价。(3)对校办企业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情况。与高校性质不同,校办企业承担着重要的教学、科研和生产任务,财务独立核算,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在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主要对被审计对象任期内实现本单位管理目标情况,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真实性,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情况,债权债务情况,重大经济决策和内部控制情况以及遵守财经法规情况等进行审计评价。2.从审计程序和方法看高校经济责任审计。(1)根据组织部门委托成立审计组。(2)实施审前调查,了解被审计对象及其所在单位的基本情况,然后编制审计实施方案。(3)向被审计对象及其单位下达审计通知书,要求其提供相关资料及对其真实性、完整性的书面承诺,之后召开审计进点会,通报审计工作的具体安排和要求。(4)审计组成员对收集的会计账表、凭证及其他相关资料进行查证、分析,按照相应的审计规范和审计技术方法实施审计。每位审计人员均配有审计软件,通过审计软件与财务系统实现对接,采集相关数据进行转换,利用审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然后通过查阅原始凭证、询问、分析性复核等方法,对数据分析的结果进行查证核实,形成相应的审计工作底稿。(5)形成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征求被审计对象及其所在单位的书面意见,对审计报告进行审议复核后,出具正式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同时下达审计整改通知书。(6)被审计单位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整改,撰写整改报告,填写整改清单;审计人员对整改情况进行核实,填写核销清单,将问题逐一进行核销。

二、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

1.对“经济责任”定义不清楚,审计内容缺乏针对性。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复杂,审计对象所在单位经济运行模式不同,而且经济责任审计侧重点不同,如果经济责任没有明确的界定,审计内容便会缺乏针对性。有些高校虽然制定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但是审计内容仍然比较笼统,并未根据各部门的不同性质以及领导干部的岗位特点确定相关审计内容及审计重点,审计人员只能根据经验,对财务数据和被审计对象提交的述职报告等资料开展审计工作。2.审计结果未得到充分利用。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普遍存在审计结果利用程度不高的问题,并未完全实现经济责任审计的目标。一方面,高校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往往只报送被审计对象及其所在单位接任领导、主管组织和主管审计工作的校领导、审计项目委托部门,审计结果并未做到公开、透明,高校其他部门的人员、甚至被审计部门的教职工也无法了解审计结果,尤其是与人事部门缺乏沟通,审计结果对干部考核工作影响甚微;另一方面,对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缺乏后续跟踪审计,不能有效监督被审计对象及其所在单位对审计问题的整改。审计结果得不到有效利用,审计的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导致审计工作流于形式。3.“先离任后审计”现象普遍。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多为组织部门在干部离职、换届之后集中委托,经济责任审计成为批量的事后审计。被审计领导干部已经离任,而新任领导干部对本单位各方面情况还不够了解,在资料提供和人员配合上增加了审计难度。高校领导干部一届任期为四年,而且可以连任两届,多数离任领导干部在一个岗位上任职时间长,审计时间跨度大,审计范围广,审计内容多,加上组织部门在委托时要求完成经济责任审计的时间较短,这给审计人员带来巨大的挑战,影响了审计质量,加大了审计风险。在审计报告报出后,一方面,对审计发现的问题难以落实整改;另一方面,经济责任审计开始时,多数被审计领导干部已经到新的岗位任职,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滞后于干部选拔任用、个人考核、部门考核等工作,制约了经济责任审计效能的发挥,降低了审计的权威性。4.审计资源相对缺乏,审计方法滞后。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集财务收支审计、内部控制审计和绩效审计于一体的综合性审计,这对审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高校普遍存在审计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创新性、审计任务重而审计力量不足的情况。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计算机审计和联网审计成为审计方法的发展趋势。目前大多数高校都购置了审计软件,但是由于审计人员缺乏计算机、数据库等专业技能,使审计软件的应用受到很多限制,联网审计的发展也更是困难重重。审计方法和技术缺乏创新,查账依然是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手段,这限制了审计人员对被审计领导干部做出全面准确的审计评价。5.缺乏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截至目前,国内对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的理论研究较少,在理论上缺乏对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工作的支持,而各高校制定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中审计评价部分多为定性描述。缺乏一套完善的、具体的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没有对经济责任的量化界定,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客观上难以操作,仅仅依靠自身经验以及审阅相关资料,审计部门对被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存在一定的难度。

三、完善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对策

1.明确“经济责任”,细化审计内容。根据高校各部门性质的不同,经济运行模式的不同,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也各有不同,所以高校审计部门应分别细化审计内容。具体到不同的部门,应分别明确审计内容的侧重点,如对校办企业负责人审计重点为资产、负债、净资产及收入、成本费用情况;任期内主要经济任务和指标的完成情况;债权债务情况;企业的经营效益等。对财务部门负责人审计重点为学校预算编制、调整及执行情况;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情况;资金管理情况;学校各项收支的真实、合法,是否纳入预算管理等。对大部分职能部门负责人的审计重点应集中于经费和基金使用的合理、合规性。对学院负责人的审计重点为学院经费、基金的使用,其他收支的合法、合规性;专项资金是否专款专用等。2.落实审计结果共享和审计整改,加强审计结果利用。高校应建立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数据库并实现共享。一方面与组织、纪检监察、人事等部门实现资源共享,为干部考核提供依据,同时,纪检监察部门通过研究审计部门提供的审计信息,及时分析研究经济责任审计中出现的问题,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进行。另一方面以备后续审计使用及审计结果的查询和应用。对于审计发现的问题,必须落实整改,对照被审计单位提供的整改清单,逐一进行查实核销,不能让整改流于形式。3.优化审计程序,实行连续审计。“先离后审”的弊端,很容易导致经济责任审计流于形式,而且降低了审计的效能。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应该集任中审计和任后审计于一体,至少在领导干部任期中间进行一次经济责任审计。连续审计是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趋势,连续审计是一种实时审计,它需要一套成熟的审计软件以及互联网系统,及时对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以及时发现问题,防范风险。连续审计可以缩短审计时间,提高审计效率,而且可以将实时的审计结果应用到领导干部离任审计中,在干部离任之前出具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为领导干部的选拔聘任提供依据。但是由于对硬件和软件以及审计人员素质的高要求,连续审计的发展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实践。4.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创新审计方法。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一要加大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力度,不仅要学习财务会计、审计、内部控制等,而且要加强对计算机、数据库、网络等知识的培训,以适应审计信息化的发展,更好地提高审计人员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要加强审计理论研究,对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方法、评价标准等课题进行研究,为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基础。鉴于内部审计独立性差的问题,简单的查账已经很难发现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审计人员创新审计方法,寻找新的审计线索,同时重视师生员工的监督作用。在审计方法的创新上,还要紧紧跟随信息化的发展,推进大数据审计和联网审计等方法的利用。5.探索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体系。对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离不开评价标准,在明确了审计内容和审计重点之后,就要确定出评价范围,然后将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转化为具体的考核标准,建立一套科学、规范、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需要做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尽量将评价指标量化,并赋予一定的权重,从而抓住重点,对重要审计内容相关的指标赋予较大权重,给予更多关注;定性评价多着眼于经济责任履行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时较难把握,需要制定出科学的评价标准。建立一套符合高校实际情况的科学、完整、合理、可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事实为基础,才能对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做出正确、合理、完整的评价。

参考文献

1.杨硕,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探析及防范研究,经济师,2019(02).

2.侯翠婷,新时代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亟须创新,中国内部审计,2018(12).

高校领导范文篇10

高校中各级领导干部的作风直接影响校风、教风和学风,不仅关系着党的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落实,而且还关系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问题。高校中的各级领导干部普遍具有职称高、学历高的特点,大多数人事业心较强,知晓教育规律。但在他们在作风方面往往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有的人思想不够解放,欠缺创新意识。还有的人不够实事求是,没有结合自身实际,没有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工作上不够务实,甚至个别领导民主集中制观念很差,缺乏民主作风。高校中各级领导干部具备良好的作风,是构建和谐校园、和谐高校的有力保障。和谐校园是一个具有民主法治、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和谐发展等特点的文明校园。高校的和谐建设发展是指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塑造具备现代大学精神,尊重劳动、知识和人才,有利于教职工和学生的和谐发展。加强高校中各级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不断提高高校各级领导干部的自身素质,为高校的和谐建设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有了这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必然能牢牢把握高校和谐建设发展的正确方向,不断引导学生勤学善学,成人成才,引导广大教职工爱生爱校,敬岗敬业。

二、构建和谐干群关系

构建和谐干群关系对于和谐校园建设和学校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根据实践经验,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完善。

1.管理制度要完善。高校办学取得成功必须要有章可循。正所谓不立规矩,难成方圆,首先要确立“用制度管好人,用好制度管人”的工作思路,不断用科学、合理的制度来规范和调配各种关系,制度出台要细致,要明确规定教职员工什么事应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事情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应对各项管理工作提出具体、规范化的要求,保证各个校内岗位职、责、权、利相统一,要做到人人职责明确,事事有人接管,克服人浮于事。要从师德建设、专业素质、常规教育教学工作量、常规教育教学成绩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规范的教师管理制度和绩效考核分配制度,充分发挥制度的引领和激励功能,为广大教职员工搭建共谋发展的平台。

2.宣传执行要到位。高校中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思想教育的过程。要采用多种竞赛、问答等丰富的形式对制度进行广泛宣传,不留死角,让大家增强法制观念,深刻认识制度管理的必要性,规章制度是高校中最高的“法”,所以在执行时必须要高标准、高要求,切不可“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作风出现。领导干部带头是执行好、落实好制度的决定性因素。领导干部模范遵守,教职员工就会自觉接受校规校纪的约束。对那些与规章制度持对立情绪或无所谓态度的少数人,必须要做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先提高他们思想觉悟认识,在此基础上来实行制度,教育与领导相结合,监督与惩处相结合,以达到教育人、改造人的目的。3.情感管理要注意。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管理是领导与教师双方心灵的交流,生命的互动。高校领导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抓住细节,创设情境,畅通沟通渠道,形成干群关系良性互动。一是要把开展好活动作为密切干群关系的纽带。二是用谈心作为密切干群关系的滋补剂。三是用关爱搭建干群关系和谐的桥梁。

三、构建和谐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