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技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7 23:01:21

高校科技

高校科技范文篇1

高校科技档案处于高校科研创新的末端,也是各高校最容易忽视的一项工作。从整体情况上看,高校科技档案的管理目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科技档案的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认识不够,科研创新重立项,轻管理现象严重,更谈不上重视项目验收后的档案资料的整理问题。二是高校科技档案归档内容不全。科技档案是科研创新、生产等科研活动的全程记录,不仅仅立项文件、鉴定材料要归档,而且在科研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图纸等材料均是科技档案要收集归档的。完整的科技档案应能全面地反映一个高校、一个项目、一个科研人员的科研活动。三是后期利用不够。科技档案的收集整理是为了以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作参考,但更多高校的科技档案是束之高阁,没能充分发挥高校科技档案的作用。

二、加强科技档案建设助推科技创新

(一)科技档案服务于科研创新

科研创新离不开科技档案的服务。对科技档案的查阅可以帮助科研人员了解本校之前报开展的相关科研工作,为现在的科研提供经验借鉴。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科研重复和浪费,少走科研弯路。同时,也可通过科技档案的共享,了解国内、国外科研现状,指导科研人员对开展项目的了解,更好地确定项目研究方向、创新点。科技档案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环节,是科技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科技档案的支持,科研人员可能会走前人走过的路,犯前人已犯过的错。科技档案查阅是做好科技创新的前提。

(二)科技档案服务于知识保护

知识产权保护是高校科技工作的薄弱环节,科研人员职务成果要及时归档,一旦发生知识产权侵权事件,最有力的证明材料就是科技档案。在做好科技档案服务的同时,我们还要注意科技档案服务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在档案的复制、编撰等过程中,对有可能造成单位知识产权泄露造成侵权的部位或环节要加强管理和监督。

(三)科技档案服务于科技工作

科技档案管理是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通过科技档案的分析可以了解学校整体科研发展的方向,了解学校科研人员的主要创新点,从而进一步确定今后学校科研工作方向。科技档案就是一所学校科研活动的一面镜子,可以直观、真实地反映科研现状。可以分析科研投入与产出情况,可以对学校学科发展提供信息,也可以为人才培养、科研团队组建、学生实习实践提供信息服务。

(四)科技档案服务于人才建设

人才队伍建设是高校的重点工作,高校人事档案记录着科研人员的个人信息,但却很少保存个人教学、科研信息,高校科研人员利用学校资源完成的科研成果是职务成果,其知识产权属于学校,同时,这些档案也记录了科研人员在校期间的所有科研信息,对人才的考核、评估,对人才的发展方向、研究目标等项目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和参考价值。在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查阅个人的学历、职称情况,还要了解科研态度、科研成果情况。其对学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学科发展中所处的位置是否适合,都可在科技档案信息中体现。

三、加强科技档案服务彰显档案价值

(一)完善科技档案制度建设

科技档案制度建设工作迫在眉睫,只有完善的制度体系,是提高高校科技档案管理人员意识的首要条件。档案制度要符合高等学校科研工作实际,涵盖科技活动的全过程。从项目的立项到科研活动的开展到验收、结题等过程中对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全部纳入到制度管理体系中来,通过完整、全面的制度来推动和保障科技档案工作的全面开展。

(二)加强科技档案收集整理

在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要将科技档案建设情况作为科研人员考核的重要内容来抓。高校的科研活动一般以课题组的形式进行,科研创新过程中所产生的科技信息、数据、资料等,只有科研人员本人才了解其重要性,要注意将科技档案的收集整理融于日常的科研活动,随时收集,即时归档,待结题或鉴定时,才能保证本项目的科技档案的完整性。科技档案的完整性决定着今后档案可利用价值的高低。

(三)规范科技档案管理

目前,高校科技管理部门人员编制普遍较少,工作人员往往被日常管理工作所束缚。按一所拥有1000名科研人员的高校计算,每年的科研经费一般会在5000万元左右,项目也应在200项左右。所产生的科研档案量相当于一名专职人员工作量。而目前高校基本上没有配备专职的科技档案管理人员。

(四)提高科技档案使用效率

高校科技范文篇2

关键词:高校科技期刊;编辑身份;批判性审稿

2017年2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公示认定我国学术期刊有6449种[1],《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18)》:“2017年底,我国科技期刊已达5052种”[2],2016年,乔家君在《中国高校学报发展的回顾与展望》一文中说,我国高校学报有2508种[3]。从这些数据表明,高校学报是我国学术期刊和科技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校科技期刊指的是科技类的高校学报,也即是高校学报中除去社会科学类的高校学报。但近年来高校学报受人诟病不少,批评了高校学报发展中的一些不足,而陈浩元等人用事实和数据论证了高校科技期刊所具有的功能、作用和影响力来反驳批评者的偏颇{4-5],并引导人们正确认识高校学报:“高校学报是一大类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学术刊物,它固有的特殊功能是其他科技学术刊物无法完全替代的,我们不能机械地用衡量国际化期刊和社会上专业性科技期刊的标准去评判它;不同层次的高校需要水平与各自层次大致相应的高校学报,而这种需要正是高校学报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坚实基础[4]”。在此事实和观点的基础上,尝试论述探索目前高校科技期刊发展的自强之路。

一、把握高校科技期刊发展的革新机遇,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2016年5月30日,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提出:“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6]”。2017年1月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要求“丰富职称评价方式”“下放职称评审权”[7]。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8]。2017年1月24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提出建设“双一流大学”要“坚持以学科为基础,……支持一批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学科,加强建设关系国家安全和重大利益的学科,鼓励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布局一批国家急需、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发展的学科,积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着力解决经济社会中的重大战略问题,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强化学科建设绩效考核,引领高校提高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9]”。应该深刻认识到,这些新时代的方针、政策、思想、理念、意见、主张、方案、举措等等是高校科技期刊发展的革新机遇,它给高校科技期刊的自强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人才、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有助于高校科技期刊一流稿件的回归,有助于高校科技期刊编辑人才的强大,有助于高校科技期刊编辑部在高校各部门中地位的提升,等等,为高校科技期刊自强发展注入内在的正能量,提供丰厚的内容资源,获得更强的发展动力和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高校科技期刊应抓住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充分利用时代与政策给自己的红利,调整办刊理念和发展理念,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借机趁势创新发展,走出高校科技期刊发展的困境,获得新的生机和局面。

二、不忘创办高校科技期刊的初心,提升高校科技期刊的办刊特色

1906年东吴大学《东吴月报》创刊,是我国最早的高校学报,其创刊号《学桴》的办刊宗旨是:“以表学堂之内容,与当代学界交换知识”[10]。1915年12月创刊的《清华高校学报》发刊词说:“高校学报者,交换知识之渊薮也……苟以此册与各界各校所出之伟著,互相交换,互相观摩,则此后诸君子之学识,日以增进,而本报亦继长增高,益求完备。高校学报之称庶能名副其实欤?”1919年创刊的《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说:“交换知识之机会……释校外学者之怀疑”[11]。1998年教育部在《高等学校高校学报管理办法》中把高校学报界定为:“高等学校高校学报是高等学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教学和科研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12]”。1998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提出“高校学报刊登的稿件2/3以上应是本校学术、科研论文或信息”[13]。由此可见,高校学报被定位为是展现自家学术成果,向外交流学术的最佳平台和工具,这就是高校学报的初心,当然也是高校科技期刊的初心。在这一初心定位引领下,高校学报“在学术发展史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14]”。然而,近年来中国科技期刊(包括高校科技期刊在内)优秀稿件严重外流是不争的事实。在2014年11月召开的第10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上,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尚勇的发言语惊四座:“我国每年产出数百万篇学术论文,90%以上的高水平论文投向了国外期刊[15]”。2018年,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司长李军在一次会上说:“我国SCI和高被引SCI论文的发表量都非常大,但遗憾的是,有95%的在海外期刊上,现实非常严峻”“希望更多高水平在中国期刊上”[2],这是中国科技期刊工作者的心声。就高校科技期刊而言,目前有部分高校科技期刊,发表本校师生的论文的比例还不到30%,如《中山大学高校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全年147篇,第一作者为本校师生的稿件仅39篇,发表本校师生的论文占总发文数的比例还不到30%[16]。陈浩元指出,高校学报当以发表本校师生的论文为主,否则便是名不副实[4]。这就是说,近年来高校科技期刊偏离了初心定位,因此,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要不忘创办高校科技期刊的初心定位,把在高校科技期刊上。令人振奋的是,近年来,相关部门、机构、人士越来越认识到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发表在祖国的科技期刊上才是振兴中国科技期刊的自强之路,例如,“第七届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第二十次会议决定,从2019年起,要求院士候选人10篇代表性著作中,至少应有一篇在中国优秀期刊上发表。”又例如,2016年国家第四轮学科评估,由原来的“限填20篇,其中国内期刊论文不少于5篇”改为“限填30篇,其中国内论文不少于10篇”[17]。高校科技期刊是中国科技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高校科技期刊不忘初心,善于抓住发展的革新机遇,同时编辑要精心组稿、改稿,把本校特色专业的好稿争取发在本校学报上,办出本校特色。由此,高校科技期刊的稿源质量和高校科技期刊的地位就能得到极大的提升,同时结合高校自身的地域优势、科研政策、师资力量和学科特色,从而提升高校科技期刊的办刊特色和影响力,同时也将会改变高校学报“与高校的地位极不相称”[18]的状态。

三、解决高校科技期刊编辑身份的焦虑,培养数字化编辑人才

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前主编鲁宾斯坦(EllisRubinstein)认为,一流的期刊需要一流的人员:高素质的编辑和审稿人是提高期刊质量的重要保证;同时认为,编辑应该是学有所长的科学家,能发现好的稿件并处理有关问题[19]。由此可见,解决高校科技期刊的稿源问题和与高校地位相称的问题的同时,也应注意解决高校科技期刊与其编辑素质相匹配的问题。这就涉及高校科技期刊编辑身份的问题。笔者认为,如果这个问题处理不好,那么高校科技期刊编辑队伍的整体素质就很难得到有效的提升和加强,因而影响高校科技期刊的自强发展。目前,高校科技期刊编辑身份很尴尬,都是高校和新闻出版的边缘人,高校认为是编辑而不是教师,新闻出版认为是编辑但更是教师,因此不能引起两边的足够重视。而高校科技期刊编辑更认同自己是高校教师。但定岗定编制度实施之后,高校科技期刊编辑只能走编辑出版职称系列而不能走教师职称系列,硬生生切断了高校科技期刊编辑原本的专业发展之路,也硬生生切断了其可以的高校教师身份,结果使得高校科技期刊编辑被甩在学术界之外,其学者身份被剥夺。可是,高校科技期刊编辑的工作是学科专业性很强的学者的工作,这就意味着容易被认为是编辑出版的外行做着学术界的内行事,势必得不到学术界的接受和认可。因为高校科技期刊编辑的教师身份的丢失而导致失去了学科专业上的审稿权。事实证明,失去审稿权的高校学报编辑的工作是很被动的,积极性不够高。这些事实和现状都不利于高校科技期刊的工作开展和自强发展。因此有必要重建高校科技期刊编辑的身份,使其身份明朗、清晰,且有相应的地位,这样创造条件才能更好地明确和促进高校学报编辑素质的提高。早在1985年卢嘉锡院士就指出:“对科研工作来讲,科技期刊工作既是龙尾,也是龙头[20]”。可见高校科技期刊的重要。高校科技期刊是为高校师生发表学术成果的平台,这就必然要求高校科技期刊的主编和编辑应是某一学科领域的优秀学者。颜帅早就认为,“编辑不是大学一毕业就能当的,他应是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后才能当的……学术编辑也不是编辑学校或大学编辑专业可以造就的”,并倡议“真正的编辑都应由学者来当……真正意义上的编辑恰恰应是‘半路出家’的”[21]。由此可见,高校科技期刊编辑应该回归学术界,回归高校教师的身份,做学者型的编辑。所谓学者型的编辑,就是高校科技期刊的编辑首先是编辑出版专业之外的某一学科领域的学者。只有这样的学者担当高校科技期刊的编辑,高校科技期刊才有高度,才有视野,才有活力,才能引领学者和学术的发展。同时,从当前互联网信息技术和媒体融合的发展角度看,在新媒体环境下,学术内容的呈现方式和传播渠道都很重要,因此,高校科技期刊编辑应该掌握一定的数字化技术,因此要有信息感知能力,策划能力和技术能力。信息感知能力要求高校科技期刊编辑要有大数据分析意识及能力,对学术信息敏感,对特色栏目相关的信息资源善于分析、开发、利用,从而成就自己的栏目特色。策划能力要求高校科技期刊编辑能够及时关注国家政策热点、时事热点和学术热点,从而主动去约稿与热点有关的稿件或策划相应的特色栏目(比如当前可策划关于肺炎疫情的特色栏目),从而提升刊物的特色及其影响力。技术能力要求高校科技期刊编辑能够熟练运用期刊采编系统、网刊系统、HT-ML语言以及多媒体出版等技术,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进而形成一定的风格与特色,例如,利用数字出版平台的优先出版功能缩短出版周期;利用新媒体技术,分别建立与作者、审稿专家和读者的互动体系;利用技术优势,挖掘、发现好的作者和审稿专家,了解他们的学术动向,调查、了解和及时服务读者的需求。总之,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科技期刊应该顺应时代,与时俱进,紧跟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培养能够与科技期刊发展相契合相适应的高校科技期刊编辑。

四、盘活高校科技期刊生态资源要素,守正创新,批判性审稿编辑以提升论文质量

高校科技范文篇3

关键词:高校企业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对策

高校在技术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统计,目前全国高校科技成果已达到每年近3万项,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占全国近2/3。但由于科研与生产脱节,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不到15%,而发达国家高达70%,同时为国民经济发展做贡献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也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从高校成果向企业转化难的障碍因素分析看,高校除了要注意加强高校知识产权制度方面建设外,还应该以市场需求和企业要求为导向。

一、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因素分析

目前,许多学者把障碍因素分析作为研究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点,大至有如下几种因素:1.管理体制没理顺,缺乏有关政策法规;2.缺乏科技成果推广费用;3.企业对大学科技成果需求能力不足;4.校企合作收益分配不合理;5.知识产权力度不够;6.大学与企业沟通信息不畅通。

在如何解决脱节的问题,目前的对策,主要有加强政策干预,改革宏观管理体制,增加资金投入,加强教学、科研、开发一体化,调整利益分配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等。

除了这些对策外,还需要在方法和手段上进行创新。风险投资机制是一个很好解决转化难的机制,对信息不通、中介机构吸引不过来,要通过一定的手段与方法去解决。高校可以利用自身科技优势,以市场和企业需求为导向,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不再是一个辣手的问题。

二、借助企业风险投资,促进高校技术成果转化

风险投资是高校通向资本市场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一条捷径。典型的案例有:1.深圳发展投资有限公司通过委托管理和建立投资联盟,建立平行合作关系的共同基金,在2005年初出资100万元人民币,设立一个大学科研创业基金“深圳大学创业基金”。2.大连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3年,公司已投资5个项目,其中包括大连职业学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3.湖北省投资集团2004年开始投资高新技术项目,与武汉理工合作开发的汽车厂电气化控制项目,投资当年就创造利润700多万元。利用风险投资有助于缩短大学研究到工业生产的周期,加快科技成果商品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的择优培植机制,为我国高校科技企业的成熟创造了条件,同时我国高校科技企业被市场认可的结果也使风险投资获得了回报。风险投资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对我国高校科技企业的发展起催化作用,这一点可从以下过程看出:

一是选择科技成果。风险投资成败的关键在于投资项目的选择和管理。投资者要对高科技产品的市场潜力和我国高校科技企业的创业者素质进行深入研究,制定若干投资方案并认真评估、筛选。面对投资较少而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较多的状况,投资者当然十分慎重,其重点考虑的是高校科技成果的科技含量和创业者的素质。风险投资的筛选可以有效地促进我国高校科技工作者在科技创新工作中注重科技成果的时效性和市场推广性。

二是投资科技成果。风险投资者选定了投资对象后,就要与我国高校科技企业共同协商投资方式、条件并形成法律文件,安排资金的投放。为了使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风险投资者要我国高校科技企业进行培植,投资者从我国高校科技企业的发展壮大中获得更高的收益。一般来讲,我国高校科技企业在创业初期不具备上市能力,通过风险投资的培植,它们成长起来并具备了上市条件。这样在我国高校科技企业发展的同时,风险投资者通过我国高校科技企业的股票上市使其投入的资金以股权的形式迅速升值,风险投资者出售股权即可获较高收益。从风险投资者的角度看,促进我国高校科技企业迅速成熟,使之及早上市,对于其投资是非常有益的,当然这从客观上也促进了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发展,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高校企业经营者的企业经营能力。因此说风险投资是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催化剂。

当然建立有效的风险投资机制,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还需做很多工作。比如说:还需完善高校科技成果吸引风险投资的市场结构;大力推动高校科技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健康的风险投资接收主体;加强政策、法规建设,提供法律保障,建立健全风险投资发展的激励机制;加快引进和培养风险投资管理人才,为风险投资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等等。

三、结语

可以看出,市场是导向,企业需要是指示灯,两者的有机结合,迎合了高校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需要,不断有利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同时解决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难的问题,成为高校科技成果市场化和产业化的有力助推器。

参考文献:

[1]梁康.高校向企业转移科技成果[J].经济学家,2009,(2).

[2]王宏斌.高校与企业的科技成果连结点[J].河北大学学报,2008,(6).

高校科技范文篇4

我国每年都取得数以万计的最新科技成果,其中高校科技成果每年就达3万多项,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显示出了我国的科技潜力和实力,但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还不到20%、专利实施率不到15%,而发达国家高达70%、80%。同时,在为国民经济发展做贡献方面也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据有关资料报道,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后,能为企业产生经济效益的只占被转化成果的30%,而真正形成产业的还不到5%。国家知识产权局2003年对高校和科研机构知识产权工作的调查资料显示:高校为了独占市场而申请专利的动机比重不足1/3。目前,在高校明显存在专利申请量年年上涨,但成果转化情况令人担忧的现状,这样势必影响到技术进步。面对国际经济、科技竞争的严峻挑战和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相对短缺的国情,加快国民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战略转变已迫在眉睫。

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一定时代的实践主体基于已有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条件,为了提高或扩散技术、促进和发展生产、丰富和改善生活,在研究、开发、试验、生产、营销等实践活动中所实现的已有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和社会化。它的主要特征在于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科技与社会的一体化发展,突出强调已有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应用、产业化生产、社会化普及。

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必须经过技术的研究开发、技术的传播、技术的应用、应用结果反馈与改进等环节,这是一个随时间螺旋式推进的过程。

阶段I是技术开发阶段。主要是研发人员通过创造性的探索活动产生出创新思想和技术设计思路,并通过一定渠道使其广为人知。此阶段可能涉及到研发者和技术潜在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互动。

阶段II是技术推销阶段。同时涉及技术开发方和技术使用者,其目标是通过有效地交流使两者对技术的功能和评价达成某种共识,使技术的潜在使用者能够采纳或至少了解该技术。

阶段III是技术应用阶段。一般而言,这一阶段技术开发方应该仍和用户保持联系,以跟进技术使用状况,提供必要的后续技术支援。

2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基本模式和关联方

成果转化有多种模式,根据成果的性质和类别差异、具体的转化途径、关键因素和过程也有很大差别。在总结大量实际案例和有关文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提炼出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基本模式。

启动阶段(选题立项):发端于高校教师通过对市场或社会需求的把握、或通过申请国家公开招标的课题(纵向课题)、或接受企业委托(横向课题)而确定研究题目或方向。

研发阶段:一般情况下,研发工作在高校中独立进行,企业很少参与。其结果就是产生实验室成果。此阶段,如果技术中介机构开始介入,并在技术供需双方开展双向服务,则可加快对技术的了解和价值评估上的认同度。

中试阶段:在科技成果真正应用到企业生产中前,中试环节非常重要,但在目前,中试却经常是最为薄弱的环节。成功的新技术中试,需要除高校和作为潜在技术使用者的企业之外,中介机构和风险投资机构,应积极介入和推动。

工业化试验和产业化合作阶段:通过中试的成熟技术,就可以在大学和企业的协商下投入工业化试验和生产。在实践中,有时出于分散风险或融资的需要,一些专门的投资机构会参与到产业化的合作中来。

在上述模式中,我们不难发现,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主要的相关方包括政府、高校、企业、中介机构、风险投资机构等。

政府:主要作用是提供一个实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法律环境和条件,同时还直接为高校的科研任务立项并给予资金支持。近年来,政府主导下的技术市场、技术转移中心、科技园等中介机构的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高校:是科技成果提供方,他们逐步认识到科技成果转化的必要性,其内部制定了一些相关的科技政策,鼓励教师和科研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等方面做出成效。

企业:是科技成果需求方,也是体现科技成果最终效益的实现者。在当前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与高校开展科技合作。企业通过向高校提出生产经营中出现的各种市场信息,并提供研发经费实现与高校的科技合作。这也需要企业在引进新技术的同时,注重自身消化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形成可持续的增值创新。

中介机构:是大学与企业间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信息渠道,起到桥梁和催化剂的作用。加快中介组织建设,使之成为技术市场中最活跃的因子。“机构专业化、组织网络化、市场国际化”是我国技术中介组织的发展方向。

投资机构:通过资金投入和合理地参与管理,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帮助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产业化技术,然后再售出股份或最终从企业效益中获利。

从上述科技成果转化的基本模式出发,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总结出一些实用模式:直接技术转让和使用许可;企业出资进行合作开发;企业与高校共建研发中心;高校以技术入股与企业合资合作;通过高校技术中介孵化后与企业共同组建高科技实体;直接成立校办企业;国家创办博士后流动站、国家倡导建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倡导建立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国家倡导建立国家大学科技园等。

3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因素分析

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的因素很多。问题的症结在于“基础理论研究、工程研究、产业化运作实施”三者严重脱节,没有以市场导向、共同的利益为驱动,造成高校科研成果束之高阁,随着时间的推移,科研成果走入“先进→落后→淘汰→重新研究”的命运怪圈。

另外,由于科研开发规律与产业经济规律间的矛盾,科研工作者不问经济效益,在国家经费的支持下致力于创新活动,科研成果大多只能走到鉴定就宣告结题,然后再度进入“申请经费→科研→鉴定”的循环。企业在原有产品中发展,难以推出满足市场的新产品,期盼高新技术产品却寻路无门。而在科研成果与产业化实施之间起着桥梁作用的工程技术人员,他们承担市场风险、生存压力,或因信息渠道不畅或因成果不适应市场需求等原因,很难找到适合的产品进行开发。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三方面:一是目标不一致。研究人员追求先进性,开发人员考虑如何获得开发经费,如何交差,并不真正关心产品。企业关心产品,但是却难以得到适合市场的产品。二是信息不通畅。现在的科技成果与企业的结合基本上是个别科研人员和企业领导个人努力的结果。有的企业希望投资,却找不到投资方向;有的科研人员有好的成果,却找不到资金进行产品转换。即使最终实现结合,也不一定是最佳搭配,或者由于时间的浪费而失去市场商机。三是没有利益驱动机制。产学研三者的利益脱节,没有构成闭合回路,形成不了良性循环的长效机制。

4结论和建议

(1)加强信息沟通,兼顾各方利益,不拘一格转化科技成果。不同特点的科技成果,由于适用的领域和具体的合作者不同,转化的方式也可能不同。应该在兼顾各方利益的前提下,以技术转化效益最大化为目标,鼓励社会多种投资主体发挥作用,并因地制宜地采取灵活多样的合作方式。

(2)成果供需双方的全方位合作思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要成功并可持续,就必须站在帮助企业提高自身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的战略高度上。只有企业能有效地消化、吸收高校的科技成果,才能有意识和能力进行中试和工业化试验的投入,才能保持持续的技术进步需求。科技成果转化的目的不仅是向企业提供技术,更重要的是要全方位地为企业创新系统的建设服务,强化学习主体间的相互作用,推动产学研合作向广度和深度扩展。

(3)高校要通过内部科技资源整合,加强集成单项技术能力,提高技术成熟度。通过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促进专利申请工作,运用专利许可、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等多种方式,鼓励和支持教师兼职创业,处理好相关的知识产权、股权分配等问题,处理好兼职创业与正常教学科研的关系,充分调动教师从事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提高高校开发技术的扩散应用。

(4)高校要进一步完善其科技成果推广体系。要注重和技术需求方或潜在技术需求方进行多方面、多层次地沟通和交流,注意把研发人员、技术需求者以及投资机构、社会科技服务中介机构都吸引到统一的平台中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科技成果的评估、检测、包装和推广。

(5)以中试基地和风险投资机制建设为重点,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配套条件。这需要政府牵头,吸纳企业、高校、市场和技术中介等组织参与并使各方面共同努力。特别是各相关方需要协调利益关系,分担风险,共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配套条件建设。

高校科技范文篇5

1.高校科技发展经费不足,缺乏必要的试验设备

高校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经费,但是高校也需要兼顾教学建设,其办学经费往往无法支付巨额的科研经费支出。而科技开发和研究需要经历理论研究、试验验证和生产实施等三个环节,其中试验研究需要占据大量的经费,高校少量的办学经费无法支撑实验经费的支出。另外高校虽然具有研究开发的环境,但是一旦进入试验阶段就需要投入试验场地、供水、供电、试验设备等基本条件的构建,因此,高校很难真正落实科技研发计划。

2.高校科技发展缺乏完善的政策引导,未形成产业化效应

长久以来,我国高校都将科学研究的重点放在理论研究和论文写作上,高校教师的职称福利、待遇升级等都与数量和科研项目数量挂钩,教师很难将科研的精力投入到科学实验和产业化构建上。教育事业发展政策与科研政策也没有形成合理的激励机制,因此,无法形成具有产业化效应的科研活动,科技人员的研究积极性不高。

二、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下高校科技发展的意义

1.高校科技发展有利于积聚社会资源

推动高校科技发展,并发挥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作用,有利于构建集约化和基地化的高新科技发展区域,推动先进知识、人才、信息和资金等资源的积聚,也有利于推动政策环境的构建与推动先进科学技术的转化,吸引具有科技发展资源的先进企业聚集到高校周围,催生具备科技转化条件和经营环境的先进工业园区。

2.高校科技发展有利于推动地区产业化

高校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与企业的合作能够将先进的高新技术注入到传统产业中去,促使企业更加快速、更加合理的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同时,还能够不断的吸收先进的人才进入院校和企业,及时将成功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引导技术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促使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生物工程产业等大量的新兴产业的建设和发展,推动新技术向大中型企业转移,促使高校所在地区的整个产业升级和改造,从而最终推动地区产业化的构建。

三、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下高校科技发展战略分析

1.借助企业发展资源,建立校企合作关系

高校虽然具有相对丰富的科技资源,但其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试验基地以供科技人员进行试验和研究。高校具有的优势是先进的技术和大量的人才,企业具有的优势是科研的动力和资金设备投入。因此,推动校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是推动高校科技发展的重要策略。国家鼓励企业进行科研开发和技术长信,鼓励企业对先进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但企业能够利用自己的资金建设研发机构、开展研究活动的还是十分有限的。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活动需要能够先进的人才进行技术的攻关。推动校企合作,有利于促进高校科技优势的转化亦有助于及时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真实的生产力。因此,校企之间必须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合作策略,以更好的实现资源的共享和技术难关的攻克。

2.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研成果共享

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共享需要国家、企业、高校的共同推动。国家、高校与企业都需要从制度建设和成果保护等方面入手,以科学完善的制度作为科技产业化的推动助力。首先,高校在企业的支持下进行科学研究,其最终目的是要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高校要引入市场机制,利用多种形式吸引社会资金,通过投资的引入推动研究成果向生产成果的转化。高校可以引入风险投资,利用风险投资的资金支持实现成果的转化。其次,企业要建立专业的成果转化基地,要推动产学研相结合的合作方式的发展。企业可以建立中试基地,以自身的资金支撑高校研究,并以市场需求为引导,开发具有前景的市场项目,将高校研发的科研成果投入到企业生产中去。另外,国家的政策支持和当地政府的优惠政策支持能够推动校企合作的发展,强化校企关系的深化。政府可以制定税收、投资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以推动大学科技园的孵化功能的实现。

3.强化科技咨询服务,建立科研管理机制

在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形势下,高校的科学技术发展需要以企业的需求为导向,将高效科研机构构建成为企业发展的服务咨询基地。高校要以自身的优势为基础,同时建立先进的科研管理机制,为企业提供科技咨询服务,并在研究基地建设、人才引进和激励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完善和发展。高校不仅仅要具备先进的专业知识,还应当具备筹划、组织、管理大型科研项目建设的能力。高校必须要从市场角度出发,从制度的创新和改善入手,建立能与科研产业化机制相适应的先进管理制度,从而推动高校资源的有效利用。

四、结束语

高校科技范文篇6

关键词:科技管理;科技项目管理;信息技术

党的报告不仅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方针,也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既要强化基础研究,也要加强应用基础研究。为促进我国科技发展,在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就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该意见旨在于建立可以适应不同类型科研活动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提高服务水平,提升创新能力,改变在科研上长期陪跑、跟跑的现状。这些为高校科学研究指明了方向:构建新的科研组织方式,引领高校原始创新能力提升。近年来,为了促进科技发展,我国逐步加大了科技研发的投入。根据国家统计局的《2015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2015年全国科技经费支出达1.4万亿元,投入强度为2.07%。虽然科技经费投入已经大幅度增长,科研基础设施条件逐步改善,但我国科研仍存在诸多问题,阻碍了科技创新,其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即为缺少系统高效的创新管理能力。因此,完善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增强创新管理能力,营造创新氛围,已成为促进我国科技创新亟待解决的关键点之一。科技管理是科技创新的基础,指对科技研究过程和科研产出的成果进行综合管理,主要包括科研过程管理、科研人员管理、科研仪器管理、科研成本管理和科研成果管理等,是对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进行优化整合的管理行为,其体制机制包含科技管理机构设置、科技评价与考核、科研队伍组织管理、科教协同与人、科技资源配置等方面。加快高校科技管理机制体制改革,可以为我国科技发展营造创新环境,激发科研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提供科技创新驱动力。因此,本文对当前我国高校科技管理的几个普遍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对这些问题的改革思考。

1高校科技管理问题

1.1科研项目管理欠缺可调整性。高校科研管理的主要参考项目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大幅提高了科技项目管理的计划性,并强化了项目管理中的过程控制,满足了管理者通过项目计划提高管理效率和效果的意向。但是科研项目不同于工程项目,存在诸多不可预见性,这是由于科研项目本身的探索本质与长周期性质所决定的,例如研究手段的更新、研究方案的调整甚至人员的变动等,然而由于在科研管理层对科研项目具有高度强化的计划管理,削弱了项目执行层在研发过程中的决策裁量权力,导致科研人员为了满足计划管理的需求而抑制自身的创新理念和探索精神,阻碍了科技创新。因此,科技管理会因为过分强调阶段性成果,使科技管理与项目工作之间存在不一致的步调,科研管理难以根据项目计划的改变而做出适时调整,导致科技管理效能不高。科研项目在探索、创新过程中存在突发问题与不可预见的困难,往往导致项目在时间预期、成本预期或者是工作量预期上都难以确定,而这些可量化指标总是目前科技项目管理的要求,如何协调二者需求成为有效科学管理的关键方面。与一般项目管理不同的也包括科技管理的对象,一般项目管理的对象是事件本身,主要是控制时间和投入,降低损耗,所以可以采用较为刚性的计划性管理。但是科研项目管理的对象主要是科研团队,因为越来越多的实践表明,人才是科研成果创新的关键因素,所以在管理过程中应更多采用柔性管理,充分发挥科研工作人员的聪明才智,鼓励他们不断创新。然而目前很多科研管理政策严字当头,严密的管理制度,加上强烈的外部干预与管理要求,致使科技人员感受到对外部对自己的信任感不断减弱,削弱了工作的主观能动性,抑制了探索意愿。1.2缺乏科学的评价考核体系。一些高校并没有根据学科差异和岗位差异对科研项目进行细分,而仅仅是简单地将其分为自然科学类和人文社科类。这样不仅有损科技评价考核的公平性和准确性,同时也使部分高校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受到压制,最终抑制高校科技的发展。在进行科技评价考核时,一些高校盲目追求成果量的指标,致使许多科研工作者忽略了研究积累的长期过程,追求成果上的“短平快”,以期在量上满足科技评价考核要求,或追求在学校科技考评中名列前茅,获得更多科研资源分配。这些过程导致许多高校科研成果产出虽然多但质量普遍较差,影响高校研究成果的转化率。当然,这两年由于国家对科技成果质量重视度提高,高校科研成果过分求量的行为得到了一定程度抑制。另外,一些高校在进行科技评价考核时,采用了较为单一的统一量化指标,例如在成果量化时,仅仅考虑文章数量、项目数量、项目经费等可以量化的指标,缺乏对不同专业的细分,导致一些成果产出较低但投入较高的应用型专业的研究人员在科研考核评价时较为不利,抑制了这部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导致学科发展不平衡。除此之外,目前的科研评价考核体系还过分注重成果产出的科研人员排位,重视第一位但忽略了其他位次的工作贡献,这样必然会削弱科研工作团队合作精神,影响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产出。1.3科技管理协调工作进展较难。高校科技管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管理工作需要的专业知识,并且许多科技管理工作者并没有在科技管理中发挥实质的作用,仅仅起到上传下达的中介作用,管理过程程序化。通常的做法是接收上级下达的文件并将文件发到不同的部门,然后收集科研人员的课题申报材料后进行简单汇总,等待上级主管部门进行项目审批。很明显,这种管理方式不具有科学性,效率较低,科研人员和科技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缺乏有效沟通,抑制了两方的工作积极性。有些科技管理工作者将自己定位为管理者,仅仅对科研人员提出各种管理要求而无视科研项目的实际情况,条条框框的约束加上缺乏沟通协调的繁琐程序,致使科研人员的科研积极性下降,严重影响了高校的科研进步。1.4科技管理的信息化工作待提高。当前,我国高校的科研管理活动虽然使用了信息化管理的平台和方法,但是大多平台应用面较窄、设计不完善,且配套服务严重不足。科研管理平台除了在固定化的项目申请程序和个人成果收集等方面有所应用外,缺乏其他实际效用,难以充分发挥信息化所能带来的综合分析能力,以利于科技工作的统筹安排,节约人力、物力与财力,优化资源配置,同时也没有发挥信息化可引入的公众监督作用,提高科研成果的宣传,以及科技资源配置的公平性。

2高校科技管理的改革对策

2.1减少科技项目实施过程控制。针对科研项目的不可预见性,坚持以成果导向,减少项目实施的过程控制,减少外部干预。保障项目科研团队稳定性,保证项目投入和仪器设备等基本资源,以满足项目成功的基本条件。事实上,只要是科技项目取得预期成功的,则可以认为实施过程的执行计划都是合理的,而管理也是有效的。2.2完善科学管理考评体系。在科学管理考核评价体系中,避免简单粗暴的单一评价体系,建议按学科进行细分,增加科研成果量化指标之外的科研投入成本考虑,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各学科平衡发展。同时,为促进团队合作建议对科研成果贡献进行综合评价,建立对应指标,避免因简单第一责任人的评价体系而损伤其他参与者的工作激情。2.3提高科技管理者的服务意识。为了有效提高科研管理人员服务水平,可以增加相关管理基础知识统一培训,使其了解并熟悉科研管理的目的、流程与关键点,善于与科技工作者沟通,提升科技项目管理的有效性。同时建议转变科技管理者的服务意识,从管理者的定位转移到服务者的定位,增加在科研项目管理中柔性部分,加强与科技工作者沟通交流,避免因管理要求对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的抑制,有效解决科研工作者在项目管理上存在的各种问题,从整体上促进科研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为促进科研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还可以通过建立合适的项目管理奖励机制,使管理者与科研项目执行者之间存在正向关联,让管理者与项目执行者共同努力,促进科技事业的发展。2.4提升科技管理信息化服务水平。一方面,提升科技管理信息化服务是适应当代科技管理的需求,改变当前单一的数字化信息汇总模式,引入当下流行的大数据相关技术,利用大数据的特点:数量大、种类多、价值高、速度快,发挥其在决策支持、战略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推动作用。事实上,在大数据时代,科技管理已经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即运用有效的管理科学手段,对科研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各种资源,以数据形式进行存储、综合利用与关联分析,达到科技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另一个方面,提升科技管理的信息化服务是提高科技信息的开放程度,利用信息平台向公众宣传科技成果及相关科技信息,这样既有利于发挥公众的监督作用,提高科技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也可以提高科研工作者的诚信度,从本质上提升科技成果质量。同样,有利于其他科研工作者应用科技信息,增加相互交流和合作,促进我国科技创新发展。参考文献

1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N].新华每日电讯,2012-09-23.

2李博,李光文,张明.大数据环境下的科技管理方法研究[J].天津科技,2017,44(8):21-23.

3黄俊彦,吕建秋.高校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现状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7(3):129-132.

4朱东华,张嶷,汪雪峰,等.大数据环境下技术创新管理办法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34(4):172-179.

5维克托•迈尔•舍恩,著.周涛,译.大数据时代[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

高校科技范文篇7

关键词:高校科技成果;科技成果转化;途径

当前世界经济已经逐步实现全球一体化,现代科技教育对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国力、经济实力、国际竞争力以及在世界格局中的为,主要取决于高新科技的发展,科技教育工作已经上升为国家的发展战略。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科研力量是高校办学水平的关键环节,也是核心竞争力,只有高水平的科研力量,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才能实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才能引领文化创新,促进多元文化的发展,实现高校办学的重要职能。而高校科研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研究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最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科技成果最终的产业化,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助力。

高校科技成果不同于一般的科学技术活动,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与创新性,既符合科学规律、又能满足社会需求的可实施的知识产品,经过专利审查、专家鉴定或者市场评估等形式的社会确认,具有完整的内容、学术价值、经济价值的创造性实用成果。我们常说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主要指的是将具有创造性的技术成果从科研单位转移到生产部分,经过产品加工、改进工艺等流程,最终促进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既是科研工作的出发点也是终点,已经成为当前世界各国科技政策发展的新趋势。为了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高校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与人才,在跨学科的研究中开展更具有目标导向的应用基础研究。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各个高校相继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并推进产业化发展的尝试,某些重点高校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了具有自身专业特色的科技产业。高校科研成果只有与地方经济充分结合起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才能实现双方的互赢。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形式有多种:1)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产品;2)通过校企结合建立研发平台,合同合作研究或者直接转卖的方式,通过企业将研究成果转化;3)学校通过专门中间结构实施科技成果转化;4)通过科技资讯公司开展科技成果转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多,导致成果转化率比较低,这也是一直困扰高校科技研究工作良性发展的瓶颈,制约因素既有科技人员的人为因素、也有高校或科技成果自身转化条件的限制,还包括市场需要变化较快、政府政策、资金短缺、设备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如果逐步解决这些问题,如何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我们一直都在研究与关注的重要课题。以下就如何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展开分析:1)以满足产业需求为导向,改革高校科技管理制度与职称评定制度,加强对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重视。

由于传统的科技管理中将数量、立项申请与评奖数量作为评审的主要参数,导致很多教师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益并不关心。为此,要对现有的科技管理制度与教师职称评定制度进行改革,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及取得的经济效益相结合,并作为教师科研能力的重要标准,从政策上给予引导与激励,才能逐渐引起教师们对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重视。2)引进多元化资金支持,增强科技成果转化的后续能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同时还需要承担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中所要面临的市场需求等诸多风险,仅仅依靠高校是难以承受的,为此,必须拓宽融资渠道,引来更多的资金支持,建立正常的风险投资机制,保障科技成果转化的后续能力可以有效支撑到可以产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3)建立高校企业科技成果共享平台,促使科技成果市场化服务更加规范。以高校科研管理部门为支撑的平台,将高校的图书资源、人才信息、技术设备等综合资源优势与社会资源优势结合起来,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服务。高校与企业搭建共享平台,为科技成果的开发与产业转化之间提供了一架桥梁,可以促成高校与企业之间共同开展技术创新,有效整合高校相关的技术成果与人才,使高校更加了解企业的需求,有效解决企业需求全面化与科技成果的单元化的矛盾问题。4)让企业参与科研项目的开发与选题,以便增强市场意识。满足市场需求是推动高校技术成果转化的重要保障。高校在科技成果的选题与开发中,必须将市场的需求作为科研项目的选题依据,充分发挥科技成果的潜力与优势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根据市场变化来调整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与指标,从转化机制上确保市场定位的准确性,只有依据市场需求找准方向、抓紧落实才能有利于科技成果的成果转化。5)充分发挥当地政府与企业的作用,为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助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系统性的复杂工程,承担重大风险,若缺乏政府或者相关政策做后盾,单靠企业或者个人是难以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可以说,地方政府是开展科技工作的重要助力,既可以提供良好的政策支付与资金援助,还能真正在科技转化中起到协调与引导的重要作用。政府可以为企业与技术资源之间搭建合作的服务平台,提供产学研结合的相关信息、知识的整合与传递,让科技成果、资本与企业技术需求实现有效对接,减少因信息失误而造成的风险。还要建立科技机构的奖励机制与约束机制,规范科技成果转化程序,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良好的市场外部环境。企业也可以将各个高校作为自身的技术后盾,定期与院校获取联系,让师生获得及时有效的市场需求信息,企业根据生产需求选择技术依托,充分发挥产学研结合的优势。6)增强奖励政策,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科研人员队伍。高校科技人才相对集中,可以利用这一优势,为科研人员提供奖励政策,保证科研人员有足够的精力和宽松的时间来从事科研与技术成果转化工作,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科研师资队伍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保障。科技成果转化中科研人员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利益的划分,为此,政府、学校、企业可以根据收益分配给予科研转化工作人员奖励,还可以针对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人员的岗位要求设定考核方式,将教师为科技成果转化营造的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作为职务晋升的参考条件。通过完善奖励机制以此来提升高校科研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促使科研人员的素质不断提升,促进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7)转变高校教育价值取向,充分发挥高校的优势,正确处理好基础研究、学术研究与科技成果转化之间的关系。高校教师应该开发以知识为基础的科研创新活动,注重科研成果效益的同时,也要重视科技成果知识创新的真正源头在整个转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中,可以在科研中发现很多新思路与新课题,推动基础研究的发展,而科技成果转化获取的经济效益,可以为基础研究提供资金支持。可以说,不论是学术研究还是基础研究,与科技成果转化之间都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要正确看待三者之间的关系也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措施。8)让科技创新与科技进步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主流。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的过程中,企业作为一方的重要主体,可以通过直接信息或者通过中间结构征集所需要的科技成果,也可以联合高校共同研究并推广、转化,当前世界上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公司企业可以转变传统的规模形式,将科技创新与科技进步作为主流来促进企业的生产,增强企业对科技成果的吸纳鞥理论和技术创新能力,以此来促进公司的长久发展。

综上所述,高校开展科研工作主要目的是为了研制出更高水平的科研成果,高校科技成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既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还要承担巨大的风险与责任,只有强化政府职能、获取政府的政策、资金等支持,高校加强与企业、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完善科研队伍,才能提高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为社会的经济效益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陈晓雪,刁云鹏.浅析如何加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J].中国市场,2018(30)

[2]王延明,刘宏生.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与途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8(29)

[3]于宝莲,栗政新.浅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J].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02)

[4]谢小风,钱江.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形式与途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04)

[5]汤伟,袁志敏,王博,冯波.新工科背景下提高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有效途径[J].新西部,2018(06)

高校科技范文篇8

依靠科技进步是气象事业发展的法宝和成功经验,是提升气象业务服务水平的关键。因此,要着力强化气象科技创新驱动气象事业发展,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实现气象现代化的内在动力,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增强科技创新活力、成果转化的能力和中国气象事业的国际影响力。近年来,随着中国特色气象现代化体系建设的积极推进,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也取得明显进展,科技创新对气象事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加彰显,而气象事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也愈加迫切和强烈。目前,我国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与气象大国地位不相称,尚不能满足气象业务服务发展的需求,许多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各类科技资源的效益未得到充分发挥;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的渠道不畅,科研与业务有机结合的政策环境和机制措施有待完善;实质性部门合作、协作机制尚需加强;部门内国家、区域、省级科技力量的布局、分工、合作的格局和机制不够完善;尤其是气象人才培养不足,科技队伍结构不尽合理,领军人才相对缺乏、创新团队建设滞后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阻碍了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制约我们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气象科技创新人才的涵义

总的来讲,科技创新人才具有以下四个特点:首先,有深厚而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稳定的研究方向,精通本专业的最新科学成就和发展趋势,了解相邻学科及必要的横向学科知识。其次,具有极为敏锐的观察力,能够从本源上发现重大问题,准确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及时发现他人没有发现的东西。第三,具有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对事物做出系统、综合分析与准确判断的能力。第四,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敢于创新的勇气和善于创新的能力[1]。气象科技工作必须突出行业特色、立足部门职责,紧密围绕国家发展需求和现代气象业务发展需要,以增强气象业务服务能力为目标,以解决气象业务服务中的重大科技问题为重点,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气象事业发展,着力提高事关现代气象业务发展的核心领域。

三、高校气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

针对切实加强气象人才体系建设这一问题,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指出,一要加强人才培养管理政策研究,制定更适应新形势发展、更具针对性、更科学合理的气象人才体系建设体制机制;二要注重人才培养,重视现有人才的分类管理,为人才发展提供宽松良好的环境;三要加强与相关高等院校的沟通合作,实现人才培养端口前移,既培养业务服务发展急需的专业人才,又注重培养更适应事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由此可见,高校在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注重对气象人才特别是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

1.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和方式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首先要建设优秀的教师队伍,通过建立相应的管理提高教师的水平,将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结合、营造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及科技创新人才国际化培养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模式。在对学生的培养中加强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设计能力、实验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技能技法等等。在世界科技水平总体领先我国的形势下,采用国际化培养方式是快速培养造就大批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高校可以访问学者、兼职教授、客座教授、博士后等形式,邀请或接收国内外相关气专家学者进行科研合作,提升教师科研、教学水平,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2]。

2.分化人才培养层次,培养复合型气象人才

气象事业的发展不仅需要以科学研究、发展气象学科知识为取向的高层次学术型气象人才,同样也需要大量以气象业务实践工作为取向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理论的突破和技术的进步集成合力才能推动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3]。如高校在进行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应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既需要尊重研究生学术研究的纯粹性,也要保证人才培养的适用性,从而满足现代气象业务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为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提供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科技成果的支撑。气象事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不同层面的需求。发展公共气象服务、提高服务能力和天气预报的专业化、精细化服务水平是气象事业发展亟需解决的根本问题[4]。因此学校在人才培养的时候还应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3.产学研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产学研相结合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和企事业单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结合点,使高校教育由高校向社会延伸,实现专业教育与行业需求的兼顾的契合点。根据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的需求,结合院校气象相关学科的建设实际和发展需要,加强部级、省部级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的培育和建设工作,进行气象基础、气象应用基础研究,为气象科技创新夯实基础。高校除承担研究、教学等工作外,还应加强气象科技创新推广示范等方面的工作。

4.加强科技服务型人才培养

高校科技范文篇9

从总体上看,民办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处于一个较低水平徘徊的状态,难以适应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的要求。同时,科技档案本身的特点对档案管理又提出了一些特别的要求:第一、专业性是科技档案最突出的特点之一。科技档案的专业性特点集中表现在档案形成领域和档案的内容性质两个方面。科技档案的专业性特点,不仅使之区别于一般档案,而且不同专业形成的科技档案彼此之间互相区别,比如产品研发档案和城市规划档案虽然同属于科技档案,但是两者之间有着根本的区别。因此,科技档案管理具有强烈的专业性要求,体现在管理机构上,就是出现了许多不同种类的专门档案馆(例如:城建档案馆、通讯科技档案馆、电影档案馆等)。第二、种类的多元性和类型的多样性,是科技档案的又一明显特点。在各个档案门类中,以科技档案的种类最为繁多、类型最为复杂,呈现出多样化的鲜明性特点。以种类而言,由于科技、生产活动的多专业性,导致了它的伴生性的科技档案在种类上的多元化①。以类型而言,科技档案是所有一切档案种类中,类型最为丰富多样的一种。可以说,科技档案包含了各种载体、各种形式的档案内容。这就要求我们管理科技档案必须要具备相应的技术和设备,以便全面管理好科技档案中的各种内容材质。第三、科技档案具有成套性的特点。科技档案都是人们在围绕一个独立的科研项目或生产活动的进行,规律性地形成的一系列相关的科技文件整体。成套性是科技档案相对于其他档案最鲜明的特点②。对科技档案的成套性认识不足,常会造成档案收集不全、档案分散保管等不利于科技档案管理和利用的错误。第四、科技档案具有时效性的特点。科技档案的时效性特点是指它具有较强的现实使用性,相比于其他档案,如政务、人事档案,科技档案的时效性在归档时就已经显现出来了。

有些民办高校的档案管理员本身不是档案管理专业出身,档案利用意识不强,对档案管理的看法仅仅就是保管好档案,对于档案利用及其价值漠不关心,长此以往,空守档案“金山”而自不知③,使档案的价值及档案工作的社会认可度都会下降。针对民办高校档案管理的特点及科技档案自身的这些特点,作为民办高校的档案管理者,如何在充分利用自身条件的基础上提高对科技档案的管理水平并实现科技档案的充分、有效利用呢?首先,档案管理者自己要转变观念。坚决抛弃陈旧的档案观念,树立现代化档案管理理念。把档案管理从单纯的“保管”转变到主动调查、主动参与、主动服务的现代管理方式。作为民办高校档案管理者,要主动与学校科研单位及个人联系,了解科研工作的情况,提供力所能及的档案资料,并主动帮助他们收集保存科研过程中形成的第一手资料。在实践中,应该努力使整个科研开发进程与立卷建档进程结合起来④,包括:下达项目计划应与明确科研材料归档任务同步提出,对项目进程的检查与科研相关材料归档规范性检查同步进行,项目成果的鉴定、验收与科研材料归档鉴定、验收同步实施,确保科研材料规范有序以及在归档后的完整性。通过积极参与社会科研与生产活动,主动提供档案支持,同时也可以进行档案利用宣传,提升档案馆(室)的知名度,提高公众利用科技档案的兴趣和热情。其次,档案管理部门要合理利用有限的经费。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有计划、分步骤地购进必备的档案管理设备。作为民办高校档案管理机构,经费可能不如公办院校那样充足,尤其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学会“精打细算”,把有限的经费用到必须的地方,保证科技档案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加快科技档案的数字化建设,实现最广泛、更便利的服务是民办高校科技档案提升水平的必然趋势。科技档案的数字化建设不仅可以使有限的资源能在最大的范围内得到利用,更能够有效避免重复建设重复投资,既有效地解决好当前民办高校科技档案管理资金欠缺的问题,也最大限度地提供了科技档案的服务,促进了科研的发展以及科技档案的开发利用,切忌一味地追求“大而全”的传统管理模式。再次,民办高校的档案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科技档案价值的时效性,极力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利用。人类进行科学活动,获取科技成果,其最终目的是为社会服务。如果科技档案长期搁置,就会“藏”而不“用”,造成科技档案价值的自然流失。科技档案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价值的时效性:即其对社会的有用性,是有很强的时限性的。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科技活动前所未有的频繁,科技档案的积累速度快速增长,这个时限是越来越短暂了,因此,科技档案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加大对科技档案的开发利用力度,催化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快速转化,实现最大限度地利用其价值为经济建设服务。在国家教育十二五规划的大背景下,全国高校必然会掀起一股科研热潮。

如何在这股浪潮中激流勇进而不是被浪潮吞没?这就需要科技档案管理者具备高超的技能、专业的知识以及超前的意识,不断学习科技档案管理专业知识,更多地涉猎相关学科的一般常识,这样才能管理好科技档案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民办高校的档案管理者在科技档案利用过程中,还要注意知识产权保护。健全科技档案分类管理制度是有效保护的依据⑤。只有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工作特点与知识产权的分类,制定出具体可行的保护制度,知识产权保护才能最终落到实处。这些制度必须规定本单位具体的每项知识产权权属如何确定,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保护时限,采取何种保护方法,确定转让利用的条件等;同时,为了加强保护工作的系统性,这些制度还必须与科研、人事、及利用部门的管理制度相联结,使知识产权保护得到全方位的支持。保护知识产权还必须做好对科技档案的密级确定工作。档案管理者要多多听取档案形成者的意见,并结合档案管理专业知识科学定级,严防科技秘密在档案管理和利用的过程中泄密。事实证明,在过去很长的时间内,我国的档案管理部门或档案管理者不注重对档案价值的鉴定,对档案密级确定不准确,造成了很多核心技术或生产工艺泄密的事件,给单位和国家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所以,作为主要科研基地的高校,档案管理者一定要高度重视对秘密档案的保护。如果民办高校档案机构本身不具备鉴定能力或保密条件的,可以与档案形成者合作进行鉴定和档案保密工作。总之,随着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逐步推进,高校科研工作必将再上一个新台阶。高校科研工作的发展对于档案管理部门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民办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应深感责任重大,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以最专业的管理、最周到的服务为社会公众利用科技档案,使科技档案发挥出自身最大价值。

本文作者:熊建文户丽萍工作单位:宿迁学院

高校科技范文篇10

关键词:精准扶贫;高校;农业科技创新

一、精准扶贫视域下高校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

(一)推进高校农业科技创新有助于为精准扶贫工作提供智力支持

高校作为知识密集型组织,汇聚了各类学科,拥有着众多人才。每年中央“一号文件”的都倾注了“三农”领域里高校专家学者的集体智慧。他们关心农民生活疾苦、农村环境卫生建设、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全国人民更要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精准扶贫工作需要发挥高校的智囊团作用,根据不同的贫困区域和贫困户情况,立足区域农业生产特色,加强农业科技攻关,采取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帮扶策略,提供智力支持。

(二)推进高校农业科技创新有助于为精准扶贫工作培养专门人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贫困地区的农业产业基础薄弱,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文化知识水平和科技水平不高成为精准扶贫工作中面临的困境,而摆脱这一困境需要通过教育帮扶,尤其要抓好高等教育。许多贫苦农户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对农业的前沿技术和先进知识接触非常少。有的农户仅凭传统农业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开展小农生产经营,还停留在靠天吃饭的状态,缺少技术指导和培训。农村学子考上大学之后,虽然有一部分能够返乡创业就业,但人数并不是很多。通过发挥高校的人才培养作用,推进高校农业科技创新,能够加快培养不同类型的农林专门人才,不断提高乡村振兴人才素质水平。

二、精准扶贫视域下高校农业科技创新的现状及问题

(一)精准扶贫中高校农业科技创新的现状

“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高校作为引领创新发展、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做好精准扶贫工作,是其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使命。近年来,我国不仅初步构建了高校科技创新体系,而且正在持续推进和大力加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作。教育部副部长宋德民在2021年3月3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的会上,强调要在“十四五”期间加快构建高质量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全面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一些农业高校为准确把握农业科技推动精准扶贫工作的关键点,积极主动对接地方农业产业发展需求,以地方农业产业问题为导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有效整合校内外一切可利用的农业科技创新资源,加大协同创新力度,开展许多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形成自己独特的精准扶贫模式。例如,山西农业大学围绕“富碳农业”产业链,积极组建山西省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循环富碳作物学科群”,并实施科技创新“六大工程”。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精准扶贫模式、南京农业大学“科技大篷车”精准扶贫模式、华中农业大学“6+1”精准扶贫模式、河北农业大学“太行山道路”精准扶贫模式以及吉林农业大学“1+N”(一个产业发展和“科技+合作社+贫困户”)精准扶贫模式都具有很好的示范推广作用。

(二)精准扶贫中高校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第一,农业科研经费投入不足。“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2008年~2020年期间,尤其从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强调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以来,我国持续加大对科技总投入和农业科技投入经费,然而“十三五”时期投入增速比“十一五”时期明显偏低。国家农业科研资金投入仅占全国农业GDP比重的0.71%左右,都没有达到1%,这不仅低于全国所有行业平均2.14%的投入强度,而且远远低于发达国家2%~3%的财政投入水平。高校科研项目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有的农业科技项目研究周期长,因为科研经费短缺被迫在中试阶段中止研究,可见财政对农业科研经费投入不足将直接削弱高校农业科技基础研究工作,影响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无形中造成农业科技资源的损失。第二,部分高校并未能将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形成有效对接。高校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必须围绕市场需求,以农业产业问题为导向。在精准扶贫中,要找准农企农户的问题所在,对症下药。然而一些高校没有考虑到农企和农户的现实需求,开展的农业科技创新活动与经济建设、产业发展融合度不紧密,并没有重视市场应用价值和成果转化价值,仅仅为了做学术而做学术,只体现出了学术价值或理论价值。第三,部分高校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推广的渠道不畅。农业科技市场发展正在迈向智慧农业领域发展,市场前景广阔。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推广离不开高校科技工作者、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农业推广中介机构的参与。目前,一些高校更多地依赖于政府主导推广,缺少灵活的运作机制,部门间协调难度增加,没有充分调动众多参与者的积极性,成果转化率低。第四,高校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未能有效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人才资源这一战略性资源。长期以来,涉农专业是学生填报大学志愿的冷门专业,为了鼓励学生报考,国家向涉农专业给予招生优惠政策支持。大学生在毕业就业择业时,并没有对农业产业产生极大的兴趣。无论是农业大学,还是综合性大学,涉农专业学生毕业时大多选择城市就业,去贫困地区创业的学生还为数不多。因此,虽然农业科技人才数量在持续增加,但并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在精准扶贫的关键时期,贫困地区人口流失现象严重,农业科技创新缺少知家乡、爱家乡、建家乡的人才做有力支撑,必然发展动力不足,务必高度重视。

三、精准扶贫中高校农业科技创新的对策

(一)加大农业科研经费投入,多渠道筹措农业科研经费

高校作为精准扶贫战略中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力量,以申报教育部、农业部、发改委等国家部委级项目和教育厅和科技厅等省级项目为契机,争取获批纵向课题,增加政府财政经费。此外,高校要拓宽农业科研经费来源渠道,善于主动探寻与企业、金融机构、农户等取得合作的途径,积极开展横向课题合作,针对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及应用性强的研发项目,做好协同研发和创新。

(二)以农业产业需求为导向,有效推进高校农业科技供给侧改革

精准扶贫中高校不能脱离生产生活实际开展农业科技创新,而是要走进现代农业园区、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及贫困农户家里,深入农村基层开展调研,获取真实需求。结合高校现有技术优势,对农业科技创新资源进行优化布局,敢于突破科研攻关项目。例如,研发高效安全的节水灌溉技术,让农民掌握新技术;选育、改良新品种,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挖掘区域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工艺技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推进高校农业科技供给侧改革,加快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提高农业科技竞争力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三)加快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推广

要想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快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建设,不断加强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良性互动。贯彻落实好国家和省市关于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政策,通过科技赋能引领农业行业产业创新发展。高校通过打破学科壁垒,促进不同学科交叉融合,加强科研攻关合作。充分借鉴斯旺西大学宝贵经验,不断优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组织结构,建立科技成果转化融资机构,引入社会资本参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并共同创办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基金。通过举办农业科技成果对接活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

(四)紧密对接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育

高校要做好推进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便更好地为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发展服务。随着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农业生产正迈向智能化、网络化及精准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对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加快培育全产业链需求的复合型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势在必行。高校教师要引导青年学子树立正确的农业农村观,在教学和科研中不断引导学生认识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以及未来农村的发展潜力,激发学生学农之后学有所长、学以致用的热情,成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的通知〔EB/OL〕.

〔2〕李金祥.创新农业科技驱动精准扶贫〔J〕.农业经济问题,2016(6):4-8.

〔3〕赵春明.地方农业院校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的实践与探索———以山西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17(1):1-5.

〔4〕程华东,尹晓飞.农业高校精准扶贫模式创新探究———基于四所农业高校的案例〔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72-78.

〔5〕贾海刚.共享发展理念下高职院校科技精准扶贫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8(2):21-25.

〔6〕钟智利,贾可.增强农业科技服务和创新能力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21(5):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