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7 00:45:07

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范文篇1

一、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

我们不能由于自己预设得不充分、目标掌握得不明确,对于课堂即时生成调控不力而浪费时间。在备课时必须多下功夫,熟练把握教情和学情,注意教学中的取舍,努力减少无效劳动,做到“四个到位”:精心备教材到位,准确了解学生到位,预设课堂到位,课后反思到位。备教材主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要研读教学大纲,知道该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该达到怎样的程度,不是课本上所列举的知识都要求学生掌握,也不是每个知识点都要求学生熟记熟背。教学中发现很多教师总是把课本里的点点滴滴琐碎知识点都让学生掌握,生怕遗漏了某一知识点,这样的上课还能高效吗?准确了解学生是实现课堂高效的关键,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才能达到学有所获的目的。课堂的主体是学生不是教师,因此,学生在课堂中有可能出现的一些做法和想法都是教师所要面对的,那么及时解答学生疑问,就非常必要。一方面,要求教师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和机智;另一方面,还需要教师对课堂要有“超前”的预设能力,特别是学生掌握知识能力的预设,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才不会浪费教学时间。做好课后反思,更要备“课后课”,发现问题,就要想一下:为什么会产生这些问题?有没有必然的规律,是自己的问题,还是学生的问题,分析一下,记下来,不管是什么情况,就像拍照片一样。积累多了之后,再来集中总结。这样,通过课堂反思与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一节完整的课才算备好,也才能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

二、重现历史情境,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动力

在教学上,应当运用多种教学方式,真正教给学生“有生命的历史”,还原生动、深刻、鲜活的历史,才能使更多的学生爱学、乐学历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在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坚持情感教育,即在教学中创设能激发学生情感,有吸引力的环境,把学生引入课文内容所描述的情境中,使学生在感情上受震动,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这是很重要的。1.运用挂图、模型等直观教具,增强学生对历史的直接感知。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对于汉唐时期丝绸之路的学习;近代史中,对于国共两党进行的三大战役的学习等,我就借助路线挂图进行教学,变抽象为直观,便于学生理解记忆。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感性认识。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利用多媒体兼容性高的特点,把图片、影片、录像等史料重现,通过历史的原貌的重现,增强学生的感官刺激,进一步加强对历史知识的领悟、理解和掌握。在讲授“开国大典”时,我给学生放映了中国悲壮的近代历史简评,放映了第一届领导集体走上天安门城楼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场景。当时,全班的学生都震撼了,他们更理解了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3.插入历史故事、历史资料使教学更具趣味性。有人称历史课是史话教学,可能有些偏颇,但也体现历史教学的一个特点。在学习义和团运动时,我把当时民间传诵的民谣:“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洋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定江山”跟同学们一起分析。讲鸦片战争的时候,我给同学们讲述了奕山“马桶遇洋兵”的故事,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

三、把课堂还给学生,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关键

传统教育中,我们一直把学生放在客体的位置,强调接受学习。学生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很难有主动探索的机会,一堂课中死气沉沉的气氛可想而知,这种情况下要想实现课堂效果的高效化恐怕很难!目前,实施素质教育人人皆知,但仍有不少的教师还在继续着“填鸭式”的教学,这显然不合时宜。其实,教师应把课堂还给学生,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促进者、引导者。即教师不再局限于向学生问问题,而是引导学生提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去发现问题并能学会解决问题。让学生动起来,让历史课活起来!教师从传统的“神坛”上走下来与学生融为一体,与学生在同一平台上互动研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成为课堂的主体,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这无疑能够使课堂气氛活跃化,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积极化。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播放的影视图片来感受历史,通过学生自己查资料进行演讲、表演加深对所学内容的印象,教师也可以在学生的活动中及时肯定学生,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创造性的发挥。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事件的认知程度得到更大提升,虽然减少了教师滔滔不绝的精彩演讲,教学效果却出乎意料之外。

作者:宋文 单位:重庆市南川区书院中学

参考文献:

高效课堂范文篇2

一、做好课堂导入,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首要前提

对于这一点,我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例如,在教学“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这部分知识时,我首先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了一段视频资料,视频虽然简短,却将我国历史上各个时期所使用的货币一一都展示在学生眼前,像周朝的刀币、环钱和蚊鼻钱,汉朝的五铢钱,清朝的银元以及现代中国所使用的人民币等等。在观看完视频之后,我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货币是自然就存在的?还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并要求他们在自由结合成小组的基础之上,对这个问题展开研究与探讨。如此一来,既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有效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通过课前讨论活动,还充分激发起了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在“揭开货币神秘面纱”强烈好奇心的推动下,积极、主动地将自己融入接下来的学习活动之中,这样,构建高效课堂教学目标自然水到渠成。

二、借助学生生活实际开展教学活动,是落实高效课堂教学目标的必要手段

相较于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高中政治内容无论是在深度上还是广度上都有了显著的提升,这就为学生更好地理解与灵活掌握带来了不小的挑战。鉴于此种情况,《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做出了非常明确的指示:要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把一些较为抽象以及过于理论化的知识点寓于学生的生活主题之中,促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实现对于所学知识点的更好体验、理解、吸收以及最终消化。”新课标的这一精神指示无疑为高效政治课堂教学目标的落实提供了无限可能。如,《哲学生活》这本书主要以哲学理论以及观点为主,内容虽然不难,但是有着极强的抽象性特征;而高中学生由于缺乏一定的哲学修养,在理解某些知识点时存在着极大的困难。鉴于这种情况,我在讲解《哲学生活》这本书时格外重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结合,力求构建起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有机结合的高效政治课堂。在教学“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这部分内容时,我向学生举了这么一个例子“:生活中我们提倡‘废旧电池要单独回收’。因为一节一号电池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失去耕种价值,使600吨水受到污染。可是,污染的是水和土地,跟我们人类又有什么关系呢?有谁知道吗?”“电池中含有汞等众多重金属物质,如果随意抛弃的话,这些物质就会逐渐渗进土壤,并进一步污染到地下水资源。”“我们人类是要依靠土地上生长出来的植物以及饮用地下水源生活的,如果它们遭到了严重的污染,我们的身体健康也将遭到严重威胁。”……学生纷纷表达着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回答得很好,这就是回收废旧电池与保证人们身体健康之间的密切联系。同样,在大自然中存在着无数这样的联系,这就是联系的普遍性特征……”“回收废旧电池”以及“环境保护”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现象,因此,将“联系的普遍性”这一抽象的哲学观点寓于其中,不但有利于学生在熟悉的内容中实现对于知识点的深刻认识以及领悟,而且更为关键的是还可以促使他们逐渐转变以往的“哲学远离现实生活”的错误认识,有利于他们逐渐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而这将为他们日后更好地进行政治哲学具体知识点的学习活动打下坚实的情感基础。新课改的实施与普及,使得“高效课堂”逐渐成为诸多高中政治教育工作者所共同追求的教学目标。以上是我个人对于高效课堂构建策略的粗浅认识,希望能为广大高中政治教学同仁的实践工作提供些许帮助,以便为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切实促进高中学生政治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作者:陈海波工作单位:江苏省淮安中学

高效课堂范文篇3

读了这篇文章之后,发现自己在教学中也经常出现这样的幼稚、粗糙的现象,这种浅层次的“零问碎答”不仅没有起到提高课堂效率反而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根据这一情况试分析了以下几种情况:

(1)为了相应新课改的要求,但又摸不清新课改的路子,由原来的“满堂灌”教学模式改为现在的“师生互动的满堂问”的教学模式,根本没有真正的领会到新课改的精神。

(2)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起点认识不够,在课前没有认真和学生沟通,随口发问。导致问题要么过于简单,要么太难学生摸不着头脑。

(3)教师课前备课不充分,对教材的把握不准,问题提得凌乱、肤浅。

(4)学生课前没有认真预习所要学的知识,就是老师提出了高质量的问题来,他们也把好问题白白的浪费掉了。

一个好的问题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的坡度上步步升高,连续进行,能较好地展现课堂教学中疏与密、缓与急、动与静、轻与重的相互关系,让课堂波澜迭起,抑扬有致。怎样设计出高效的课堂问题?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把问题权交给学生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远比解决一个问题要重要得多。”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他们对将要学习的相关内容最想知道什么,才是教师最应传授给他们的。

我们把提问权交予学生,当然,有时学生提不出问题,有时提的问题也是过于肤浅,比如在《从铝土矿到铝合金》一节中,学生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什么?(2)氢氧化钠与氧化铝反应的方程式怎么写?(3)氧化铝在熔融电解时为什么加入冰晶石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在教材和一些资料中可以查到,在教材中能查到的问题不是问题,不经思考就提出的问题当然也不是好问题,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的表达出自己所想知道的东西来?这时教师就应对学生做一些引导。

首先,课前先把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给学生,让学生有重点的预习这节课,再发给学生一些将要学习的知识点相关资料,多看多想必然就能发现问题,发现好的问题,把不懂的和自己最想知道的就写在自己的问题本上。

其次,老师就把学生交上来的问题本批阅一下,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给出分类,即可知道哪些是教学的重、难点是学生不会的,哪些是课外知识学生最想知道的,并且还需要怎样进一步的学习,这样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再设计课堂问题就能有的放矢,而且还能起到让学生主动预习的效果。

二、把问题的设计权交予教师

有了学生提供的问题本,作为老师应对学生提供的信息做一下处理,让问题更明确化,更具吸引力。

比如学生问题本上出现这样的问题:浓硫酸和稀硫酸的性质区别是什么?如果把这样的问题直接呈现到学生的面前,可能就起不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不起来学生的思维。这个问题是学生想知道的,又是教学的重点当然必须让学生知道,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把问题的问法处理一下,改为:你能用多种方法鉴别两瓶失去标签的等体积且外形相似的浓硫酸和稀硫酸吗?有原来的较死板的问法改成了灵活、开放的一个问题,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思考的能力,由于这样的问题需要同学们相互合作,才能得出比较全面的答案,这样还能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敢于在课堂教学中形成新问题

当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本,再根据自己认真的备课等等,这一系列的课前的精心的准备,可以说提出了完美的问题,那么在上课时就根据课前精心准备的问题呈现给学生,当然也有了非常好的效果。课堂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教学过程,不可能我们课前是怎么预设的,我们的课堂就会一成不变的跟着,不会超出我们的预设范围,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我们预设之外的东西,而且是学生特别感兴趣的知识,我们应敢于随机设计问题,解决问题。

比如在设计氨气的喷泉演示实验时,当把胶头滴管的水挤进烧瓶内时,竟然没看到预期实验现象,当时心头一惊,但随后计上心头,为何不让学生探究一下实验失败的原因,把原来的演示实验变成探究性实验,于是提出问题:请大家分析一下喷泉实验没有成功的可能原因。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也积极思考,寻找可能的原因,而且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把形成喷泉实验的条件掌握的更透彻了。

化学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冒出意想不到的问题,当然这些都必须建立在教师课前认真备课的基础上,而且要敢于在课堂上形成新问题。可能有的老师认为这是浪费学生的时间,但从学生的长远发展看是很有益处的。

四、课堂中适时使用问题

教师经过的精心的准备,把学生不知道的知识点均设计出很多的问题,把它们全部拿到课堂去展现给学生,这样会造成满堂问的教学现象。

其实,拿到学生不懂的知识点,我们老师也不要都绞尽脑汁设计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出来。应看看教学内容,什么样的知识点需要设计出问题,什么样的知识没有必要设计出问题来。比如: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大多数学生在这一知识点存在疑问,像这样的教学重点,就不能以提问代替讲解。教师在处理时,应重点讲解:第一步怎么做;第二步怎么做;第三步怎么做……要讲深讲透,这对学生掌握知识大有好处。

高效课堂范文篇4

相比于小学的其他学科来说,音乐学科是比较重视实践的,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还要重视实践教学,即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专业的音乐知识,还要教会他们如何运用自己学到的音乐知识,进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音乐教师的素质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小学生对音乐的了解是很少的,他们认为会唱歌、唱得好听就是懂音乐,其实这种理解是很肤浅的,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对他们进行引导,要使他们了解和掌握音乐的真谛和内涵,进而提高他们对音乐的理解能力。活到老,学到老,对于小学音乐教师来说更是如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对教学大纲和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要掌握教学的重点、难点知识以及教学目标;教师要对教材中的曲目进行练习,要保证自己可以完美地进行演绎,因此教师要不断地进行学习,进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重视教学实践

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以教师的讲解和示范为主,即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教材的内容进行讲解和示范,之后由学生进行模仿和练习,这就降低了他们的学习兴趣,降低了教学的有效性。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进行实践,这样可以使他们更好地了解教学的内容,可以使他们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提高实践教学的有效性。(一)自主性音乐实践活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要由课堂的领导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要将他们作为课堂的主人,要在教学中体现他们的主体性。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这样可以使他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的音乐知识,可以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可以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在讲解《拉萨谣》这一歌曲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性音乐实践学习。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教学资源,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网络中搜集一些《拉萨谣》的演奏视频,并对其进行学习,这样可以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使他们更好地进行实践学习。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一些与拉萨有关的内容,这样可以使他们更好地感受音乐中蕴含的各种情感,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二)合作性音乐实践活动。在小学音乐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要使他们感受到合作的力量。由于生活环境和家庭教育的不同,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分组之前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深入和全面的了解,要了解和掌握他们的原有知识水平,进而保证小组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可以了解和掌握更多的音乐知识,可以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例如:在讲解《三峡的孩子爱三峡》这一歌曲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教师可以让各小组对江南民歌的音乐风格特点以及方言特点进行交流和沟通,可以让他们对音乐的品种和风格等进行交流和沟通,这样可以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歌曲的内容,使他们更好地进行演绎。小组成员之间是有一定差异的,他们对于音乐的理解和表达是不同的,因此通过合作性音乐实践活动,他们可以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三)探究性音乐实践活动。音乐是具有灵魂的。同一首音乐,不同的人带着不同的心情去听就会产生不同的感受。通过音乐人们可以表达自己的各种情感。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教材中的歌曲进行探究,进而使他们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氛围应该是轻松、愉悦、自由的,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各种观点和看法,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讲解《美丽的夏牧场》这一歌曲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新疆哈萨克族的风俗习惯、地理气候等进行探究,这样可以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歌曲的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融入演奏中,这样可以使他们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各种感受,可以使他们体会到音乐的魅力。

结合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知道,目前小学音乐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较低,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等,因此教师要对教学进行反思。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实践教学,要运用多种方式来开展实践教学,如自主性音乐实践活动、合作性音乐实践活动、探究性音乐实践活动等;教师要不断地进行学习,进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隗亚静.浅谈如何构建小学音乐高效课堂[J].中学时代,2013(16):200.

[2]顾茜.小学音乐高效课堂的构建[J].学周刊,2013(20):204.

高效课堂范文篇5

关键词:中职物流;实训教学;建议

1绪论

随着中国物流业在“十一五规划”中被纳入五年计划,更多的高校开设了物流专业,以实现高校和企业之间的无缝对接。学校如何在物流教学中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同学们学会学习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绝大部分高校针对性地开设物流实训教学,让同学们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进行现场的实践演练,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此来增加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强化其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让学生将来进入社会前就能清晰地认识到物流管理的基本流程及所涉及到的各部分知识点,为同学们踏入社会后能够更快地适应社会。

2物流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物流专业在我国发展较晚,且物流专业属于文科类专业,大部分学校依旧采取以学科型教学为主,在实训教学中依旧存在诸多不足。(1)实训课程、人员配置不合理。物流业作为复合型产业,中职院校进行物流实训教学的内容不可能涵盖到所有物流专业,物流实训课程存在不科学性。且参加实训课程时,往往是大批量教学,实训过程通常采用分组教学,使得部分同学甚至不参加实训也能完成考核,导致实训过程中存在懈怠心理,失去了实训教学的意义。(2)设备方面问题。在进行物流实训教学时,所涉及设备往往属于大型设备。基于场地规模、实训室建设费用等方面的考虑,学校无法进行足量的设备采购,导致设备数量无法满足实训教学要求。同时,因为实训室设备仅在开展实训过程中针对性地使用,实训室中的硬件、软件设备仅仅针对某个知识点来进行设计,适用于对应课程,当对应实训完成后,设备通常被闲置。这样一来,不仅设备不能最大化利用,而且学校还得进行后期的设备保养,大大增加学校资金投入。(3)理论教学与实训时间冲突。在进行物流课程教学时,老师们通常先进行理论知识授课,之后再进行实践教学,但毕竟课堂时间有限,老师们需要精确掌握理论教学及实际操作的时间占比,部分老师因为时间调配不当,出现拖堂、赶进度等情况,极大地降低了同学们的积极性。而且,由于课程时间有限,关于物流实训教学的课程安排无法根据实训进度来自主设计,导致实训教学内容无序性进行,甚至出现脱节。导致同学们在实训环节中,不能将实训内容融会贯通起来,只会被动地参照各部分作业流程进行实训,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同学们学习的自主性及思考能力。(4)教师资源匮乏。物流业作为起步较晚的行业,真正从事物流专业教师队伍极少,绝大多数老师都是从其他专业调配过来,如工商管理等。这些老师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尚能满足教学要求,当进行物流实训教学时,因为对行业的了解程度不足,且缺少物流专业实践经验,无法将企业需求技能在实训中进行充分教学,并将课程知识点与实训相结合。另一方面,因为师资力量的匮乏,很多中职院校物流专业的老师往往一人同时教授多门课程,老师们只能把主要精力放在完成教学任务上,没有足够时间进行自我综合能力的提升。

3如何构建高效物流实训教学

为了培养同学们的职业水平及专业能力,很多中职学校针对不同物流专业实训需求,开设了开展了分模块、分形式的的实训教学模式。笔者就如何实现高效的物流实训课堂,提出以下建议:(1)优化人员、设备配置。首先,在实训教学中,老师们可对参与实训的同学采取分班教学,以确保所有人都能参与实训练习,防止同学们在实训过程中有所懈怠,同时还可以培养同学之间的合作关系。其次,可将实训室模块化,将其分为不同的模块,每个模块安排合适的人数进行实训教学,当实训教学完成后,模块间进行互相轮换。这样就能让所有人都能参与所有实训课程的学习,对所学知识也更加清晰明朗。最后,可将参训同学进行分组,可避免实训室设备无法满足人数要求这一问题。(2)坚持理论结合实践,深化教学效果。由于中职物流专业的学生基础知识偏差,相较于学习课堂理论知识来说,他们更加愿意去实训室进行实训操作。然而,光会实际操作是远远不够的,现代物流技术在实际操作的背后都需要依靠理论知识来进行指导。只有将理论与实训相结合,才能在实践中更加轻松地开展实训教学。基于此,同学们需要在实训前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温习,与此同时,老师在实训操作前对同学们进行与实训内容相关的理论培训,达到深化教学效果的目的。(3)合理控制参训时间。为了巩固同学们所学知识,老师们在进行实训教学前,需要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这就要求老师根据实训内容来控制理论讲解时间。(4)强化教师队伍。随着物流行业的迅速发展及扩大,作为物流专业的老师,应当紧跟物流业前进的步伐,通过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培训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同时,学校方面应该不断强化师资力量,可通过组织各院校进行专业知识交流、委派老师到企业实习,直接感受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等。(5)培养学生兴趣,增强实训主动性。因为许多物流实训课程操作难度并不算复杂,部分甚至属于纯机械劳动,导致同学们参加实训的主动性大大降低,有的甚至是因为老师的要求而不得不敷衍了事。为了激发同学们参与实训的积极性,可通过开展实训技能竞赛等活动,让同学们充分感受到所学物流知识的作用,更深入的理解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例如:可以让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及实践技能来进行某一工段的流程设计,从而激发同学们的挑战欲,既可以巩固同学们所学到的知识,增加其手动操作能力、主动学习能力,还可以培养同学们的主动思考的能力,提高其创新性。

4结语

作为实际操作能力要求较高的物流专业,物流实训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物流专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建立高效的物流实训课堂给出自己的见解,期望能对物流实训有所帮助,以推动行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叶冬妮.中职物流教学课堂授课创新方法分析[J].商情,2016(22).

[2]秋婧,刘凤刚.物流实训实施难点及其解决途径[J].华章,2012(36).

[3]李乐东.浅析物流实训课程的教学模式[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38(5):271-272.

高效课堂范文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四法小学

语文高效课堂建设不跟风,不喊口号,着重以“一次性教学成功”为切入点,以教学效率的提高为目标。全面指向语文学科,改善每一名语文教师的课堂效率。高效的目标不盲目上,从相对性的角度为不同教学水平的教师设置不同的目标。小语高效课堂建设的目的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提高的研究,指引语文教师在各自的起点上进一步走向关注效率、智慧、艺术的专业化道理。如何营造良好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营造和谐宽松的小学语文课堂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新课标中也要求语文课堂要体现人文性的特点。只有在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才能得到激活。那么怎样营造和谐宽松的氛围是教师必须掌握的教学基本功:首先,师生应该是平等的合作者,充分信赖、愉快合作、平等互动是营造宽松和谐的基础。其次,教师应该有父母一样的宽大胸怀,面向全体、不偏爱每一个学生,不藐视每一个学困生是营造宽松和谐的必须。再次,要给学生设置表现的机会和自由的空间,使学生能获得一种宽松、新奇、愉悦的心理体验。高效课堂上更要鼓励学生敢说、敢想、敢质疑的学习品质,更要设置机会让学生放开思维,尽情地自由参与自由表达。

2正确的表扬和赞赏学生

人类本质最殷切的需要就是渴望被赏识。我们都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清代学者颜元也说过:“数子一过,不如奖子一长。”当课堂上呈现一池死水的氛围时,教师的一句幽默,几句夸赞往往就能使课堂氛围和谐活跃起来。针对学生一点点进步,教师说一句:大家鼓励他!全班学生一起拍拍掌,这不仅对该学生是一种亲切地鼓励,也是对全班学生的僵硬氛围的一种调节。“你说得真好!”“你的想法真棒!”教师这一句简单的赞赏足以激起学生的兴趣,成为学生走向成功的力量源泉。课堂上,教师的每一个赞赏的眼神,每一句表扬的话语,每一个亲切的微笑,每一个肯定的动作,都会成为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热情,调节课堂氛围的催化剂。教师的表扬和赞赏不仅要针对一个两个学生,要面向全班,激励全体。同时教师的赞赏要坦诚真实,真真切切,不能参杂半点的虚伪和敷衍,让学生实实在在的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老师的和蔼可亲,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可以说,表扬和赞赏能激发学生的热情,激活课堂的活跃氛围,有了热情和氛围,也就激活了学生的学习乐趣和思维活跃程度,也就迸发了学生的创造力。赞赏是廉价的,也是无价的。正确的表扬和赞赏是达成高效课堂的重要方法。

3科学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

21世纪是信息时代,多媒体参与教学已经成为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教学要素。多媒体技术变静态为动态,有音有影,形象逼真,使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学手段单一,高效课堂目标达成有了保障。如果把多媒体技术和语文教学环节有机的结合起来,不仅在乐趣中解决了重点、突破了难点,也激活了学习情趣,营造了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在乐学、趣学中顺利的完成了教学任务,提高了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燕子》一课时,教师可以制作一组PPT片,利用精美逼真的图片,配以优美的音乐和画外音,让学生在感染和熏陶中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这样的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体验到了语文的魅力。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使教学生动有趣,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爱好,更重要的是能激活课堂教学氛围,营造宽松和谐趣味的教学环境,以达成高效课堂。

4完善学生动手操作活动设计

新课标指出:“语文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这就意味着课堂上设计一些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活动不仅是探索和研究知识的需要,同样也是营造课堂氛围、调动学习积极性的需要。教学中教师设计一些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活动,可以调动学生的肢体感官参与学习,让手和脑并用,思维和动作同时发挥作用,这样不仅激活了思维,也激活了兴趣,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置身于探究盎然、乐趣无限的课堂氛围之中。动手操作可以活化死板的知识内容,生动了僵化的学习方式,为学生的创造性插上了探究的翅膀。例如:在教学形声字时,可以设计一些偏旁部首的卡片,让学生动手拼字;教学会意字时,可以让学生动手制作道具进行组合;教学象形字时,可以让学生动手绘画字义;教学指事字时,可以让学生用动作指示。

总之,高效语文课堂上让学生动手操作不仅活化思维、加深理解,还能激活兴趣,营造宽松活跃的学习氛围,是达到高效课堂的重要手段之一。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若想建设高效课堂,教师就必须给学生创设一个积极好学、宽松和谐、民主互助的课堂教学气氛。这样的课堂应该以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规范具体的教学目标为导向,以扎实的教学内容为载体,以多元的学习方式为中介,以积极的课堂氛围为依托,以科学的教学组织为保障,为学生提供充实、愉悦、可持续发展的学习空间。

作者:杨永艳 单位:吉林省舒兰市法特中心校

参考文献

[1]张爱新.语文课堂追求高效“四法”[J].XueshengZhiYou:xiaoxueBan,2010(12).

[2]刘淑贞.小议小学语文课堂的高效教学方法[J].祖国:教育版,2013(4).

高效课堂范文篇7

本学期,根据市教育局“构建高效课堂建设年”的工作意见,伴随着实验小学构建高效课堂建设活动的强势推进,我校认真学习并贯彻市教育局教育教学工作的会议重点,结合本校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课程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打造高效的教学模式。经过半年的努力,我们不断摸索、不断尝试和改革,并付之于实际教学工作中去,其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一、认真组织学习,领会各级文件精神,切实转变教师思想观念。

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市教育局文件《关于印发<开展高效课堂建设年活动的实施方案>》以及《市中心学校高效课堂建设实施方案》,充分认识高效课堂建设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本次活动的指导思想以及实施过程中我们究竟应该做些什么。

二、强化组织建设,倡导全员管理,全面参与,全程监督。

要想全面促进素质教育,须从课堂教学入手。因此,我校建立了一个求真务实的,由校长任组长的高效课堂建设领导小组。采取学校校长统领全局,亲自抓教规教改,并由学校业务校长、教务主任、教科室主任及各科教研组长分包各学科及各年级的教改工作。上至校长,下到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构筑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网络,努力打造高效教学模式。使我校教育教学改革落到实处。

三、规范教育行为,确保各项工作制度化,力求工作有章可循。

为了激励广大教职工,促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长足发展,通过广泛征求教职工的建议,继续完善了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相继制定了一系列高效课堂建设实施细则与方案等,让教师的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让学生树立了自信心,最大限度的提高了课堂效率。

由教务处、教科室牵头负责,根据上级文件精神与实施方案,及我校校情实际,起草了本校高效课堂建设执行方案,校委会针对此方案的科学性、可操作性等方面进行研究讨论后定稿,形成了符合我校特点的可行性较强的高效课堂建设执行方案,并在教师大会上通过。

四、加强校本研训活动,扎实推进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发展

为了促进广大教师的专业成长,使他们尽快适应素质教育和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我们努力打造一支业务精湛、品德高尚、有特长、有能力的教师队伍。

1.有针对性的组织校本培训。

一是集体学习解读了高效课堂的相关理论知识,使每位教师充分了解“高效课堂”的内涵,明确自己在本次活动中的根本目标;二是要求教师通过多种渠道自学他人关于高效课堂建设的相关论文、案例、课例等优秀资源,进一步加深理解,消除畏难情绪,同时为进一步的研讨活动储备理论依据和经验。为此,我校专门邮购了十本关于课堂教学、教师专业技能等方面的专业理论书籍供老师们学习、借鉴。三是积极派出教师外出培训学习。本学期结合上级教育部门培训要求与学校实际情况,加大了外出培训学习的力度。

2.观察反思教学行为,整体把握研究动态。

如何进行高效课堂建设?究竟有哪些因素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作为活动中的教师个体,应该从什么地方入手?……为此,我校从帮助老师们观察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状态方面入手:

一是积极落实并强化我校确立的“教研兴校,科研强校”的观念,教科研活动紧密联系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紧紧围绕“生成课堂、有效课堂、高效课堂”等课堂教学要求,紧紧围绕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获取的经验,紧紧围绕和谐师生关系建立等内容进行教科研活动,应揭开教科研的神秘面纱。树立问题即课题,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和过程即教科研活动,问题得到解决即教研成果的意识。切实把教科研活动当作促进学校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有效杠杆。

二是组织听推门课,主要由校委会成员组织听,也鼓励其他教师随堂听,听后及时交流看法,帮助教师认识平时被自己忽略的影响教学效率的地方。

三是加强教学常规督查活动,促进教学规范。学校严格执行《市中小学教学管理规定》,注重教学工程规范化管理。一是认真制定学校及处室工作计划,做到计划可行、必行。同时督促教师拟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计划,并监督落实。二是加强平时督查,随时抽查教师的备课及班班通“三统一”的情况,对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质量分析等环节进行检查,每月底全面检查每位教师的备课,次月初对检查中发现的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作通报,对违规行为如实记载,通报批评,及时提出整改意见。三是在学期末进行常规工作检查,并用检查结果对教师绩效进行考核,与绩效工资挂钩。常规管理的落实,让教学井然有序,为提高教学质

量奠定了基础。然后教师自查整改,教务处、教科室再组织复查,复查中若发现问题便与年终绩效考核挂钩。

四是教师自我反思教学行为。在老师们充分了解自身教学行为的基础上,分教研组召开专题研讨会。在每组成员的共识下,三个教研组分别确立了本组高效课堂建设研究主题:语文组——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是建设高校课堂的基础;数学组——充分的课前准备是高校课堂建设的第一步;综合组——落实学法指导,打造高效课堂。

五是开展“课堂教学比武”等常规教研活动。一是组织全员参与的“课堂教学比武”活动。二是参与“四优”评选活动。在老师们明确了研究方向,便以教研组为单位,再一次讨论并拟定教研组的具体实施计划,确定更细的研究目标,围绕本组的研究主题开展人人认真上好一节研讨课活动。在4月、5月两个月内上完研讨课,各教研组就活动的开展进行了总结反思。

六是认真组织了联片教研与校际教研活动的开展。一是为支教学校送课活动。二是积极组织教师参与网上教研活动。三是与辖区兄弟学校开展“手拉手”联片教研活动。让老师们在研究中教学、在教学中研究,提高了科研水平和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

七是通过看名家教学光盘,提高广大教师的授课艺术,进行课件制作培训和微机操作培训,使广大中青年教师能熟练掌握课件制作技术并利用多媒体上课,高效课堂的雏形已基本形成。

五、以学习小组建设和导学案编写为抓手,切实进行高效课堂建设扎实有序开展。

1、积极抓好班级学习小组建设工作。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就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存在“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的现象。以及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如何有效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如何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方法上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的问题。我校要求教师在进行小组建设时做到:一是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以4-6人为宜。二是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性别、家庭情况、学科学习状况等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使各组之间达到相对平衡。三是小组成员应是动态的。小组成员应是动态的可以是组间男女生的互换或流动,也可以是组间某些角色的互换或轮换,还可以按活动主题的需要让学生进行自由组合。这不仅使学生有新鲜感,提高合作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可以改变学生在小组中长期形成的地位,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四是分组后做好组员分工与职责培训工作。

2、根据本校实际认真做好导学案编写工作。学案导学是借助学案引发学生的自主学习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不仅对指导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和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是非常有帮助的,还对解决由于教材和讲授本身的问题造成的学生理解困难是极有帮助的,另一方面学案的使用对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缓减心理压力也有一定的作用。

高效课堂范文篇8

提到高效课堂,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提高课堂效率,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制约,把课堂真正的归还给学生。如果说原来我们老师就像领头雁,那么我们领到哪儿,学生就要飞到哪儿。当学生飞不到我们指定的位置时,就会受到我们的指责。高效课堂中,老师要把这种“带”变为“推”,把学生推到学生的舞台上,我们要甘愿退居幕后。下面我想谈谈自己对高效课堂改革的一点认识和体会。

首先,老师们应该从心理上尽快接受并适应我校高效课改的现实。我们在课堂中的角色将发生变化、在课堂中的作用也有所不同、甚至作业、备课都有较大的改变,我们要有信心去迎接挑战。同时还要做好被质疑的准备。

其次是老师要让学生尽快的适应高效课堂。一开学,学生会发现教室的环境布置变了、座位变了、作业变了、老师也变了,这些变化会引起孩子的好奇,老师们应该发挥我们的作用,使学生尽快的适应老师、适应课堂、适应学校。公务员之家

作为一个经常与家长打交道的班主任老师,我想很多家长对改革还是持支持态度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会有个别家长发出不一样的声音。在这种情况下,面对质疑、面对困惑,老师们,我们要耐心解释,及时沟通,不要让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影响到我们的课改。胡校长讲话时说过这样一句话让我非常感动,他说这次改革,他有信心,再大的困难他都会挺过去的。我想我们每一位老师也应该充满信心,一定要相信我们能行!

高效课堂是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我想,如果把基础知识当做牛奶和面包的话,那么当学生解决了温饱问题,来到我们的课堂,可以进行有选择的学习,这才是对生命的尊重,这才是生命的狂欢。面对这样的课堂,我很期待。什么时候我们喋喋不休、疲惫不堪的讲解可以变为春风化雨、画龙点睛式的指导、点拨、推动。我坚信,我们全体教师在胡校长的带领下,统一思想,鼓足信心,坚定不移的把高效课堂改革推行下去,我们一定会在最后的时间创造高效课堂改革的奇迹,让我们一起加油!

高效课堂范文篇9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的生活情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距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例如,教学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第4课《认识“我的电脑”》时,由于“文件”和“文件夹”这两个概念相对抽象,如果只是简单地向学生解释“文件夹是用来存放文件的”,作为小学生很难深入理解其概念,因此在教学时,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展示两组物品:一组是学生平时的练习卷、照片、光盘,另一组是文件夹、相册、CD包,请学生来整理这些熟悉的生活用品。学生很自然地把练习卷放到了文件夹中,照片放到了相册中,而光盘放进了CD包内。接着,再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要这样整理”,学生很快得出结论:文件夹、相册、CD包这些像空箱子一样的东西是用来存放物品的,此时我顺势引出了“文件夹”的概念,像这种用来存放物品的东西在计算机中叫做文件夹,我们把放在文件夹中的物品叫做文件,想一想,刚才整理的文件是什么?学生马上想到了练习卷、照片、光盘,此时再引入文件的概念“文件是什么”,学生经过交流讨论后得出,文件就是那些存放音乐的光盘、存放影像的照片、写有文字的纸张,而计算机中的文件也有图像文件、音乐文件、文档文件等。这种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不仅了解了文件的概念——用来承载不同的信息,又了解了文件夹的功能——用来分类整理文件、存放文件的功能。实践证明,在信息技术知识的教学中,把抽象的概念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拉近了课堂和学生生活的距离,促使对新知的学习融于生活情境中,有效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积极性,使潜在的能力得到了充分发展,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自觉性也得到了提高,课堂效率自然更高效。

问题情境,启迪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既是积极思维的表现,又是探索问题的动力。教学过程中,巧妙设置与学生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又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激发思维,让学生在带着疑问、渴求答案的求知情境中学习,从而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索”的情感转化。例如,教授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第9课《填充颜色》一课时,可先向学生讲述“用颜色填充”工具的使用方法,再让学生上机去实践,给画好的房子涂色。随后创设这样一个情境:请一名学生到教师机上演示,分别给三个图形(矩形、圆角矩形、圆)涂色,其中圆是有缺口的,其他学生在学生机上仔细观察。通过操作学生发现,给矩形、圆角矩形涂色很顺利,而给圆涂色时遇到了困难——不仅圆涂上了颜色,背景也涂上了相同的颜色。于是重新请学生来操作,接连几个学生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教师顺势引导学生思考,并通过广播功能将圆放大,让学生仔细观察,并提出问题:为什么同样是“用颜色填充”工具涂色,给圆形涂色时怎么会把颜色涂到圆形的外面去了呢?学生通过观察与讨论,会发现圆形上有一个小缺口,不是一个封闭图形,此时学生很容易发现“用颜色填充”工具只能对封闭图形进行涂色这一知识点,并能顺利掌握。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设置问题情境,可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并经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又如,讲授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第7课《初识画图》时,课前可先准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电脑绘画作品,课伊始就给学生展示,激起学生对电脑绘画的浓厚兴趣,同时也使他们对“画图”软件的功能有一些直观认识。由于学生初次接触“画图”软件,教师可以采取精讲的方法,让学生知道怎样打开“画图”软件,了解了窗口组成后,再引导学生去发现:①工具箱上的工具各叫什么名字?你能找到名字后自己来试一试吗?②你知道书上的《山清水秀》这幅画是用工具箱里的哪些工具画的吗?你会画吗,试一试有什么技巧呢?创设这一情境来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激发学生自己去尝试、去发现,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竞赛情境,精彩生成

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是争强好胜的,都渴望表现自己,作为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这种心理,有目的地从多个角度,采用不同的方式为学生营造合理的竞赛情境,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舞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增强竞争意识,让信息技术课堂更精彩。例如,在教授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第3课《操作计算机》时,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掌握鼠标的五种基本操作,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竞赛情境:运用“七巧板”、“拼拼看”等益智小游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使他们在一种紧张的竞赛情境中学习,最大限度地调动其学习主动性,让他们充分投入到“玩中学,学中玩”的状态之中,以便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又如,教学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第12课《复制与粘贴图形》时,我安排了“争做护绿小标兵——看谁植树多”的竞赛,竞赛过程中小组分工明确,突出了团队合作精神,同学们在参与竞赛的过程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无时不在,这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竞赛意识和合作精神。通过小组竞赛,学生不仅强化了对“复制与粘贴”技能的运用,而且参与意识更强,也更好地构建了课内外知识。

拓展情境,回味无穷

高效课堂范文篇10

关键词:核心素养;语文;高效课堂;措施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需要教师结合学生自身的发展特点,进行教学方法策略的改进,再融合一些有效的教学工具,重视对学生的语言构建与运用能力培养,促进学生语言表达的欲望,有效的实现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因此,本文在分析了当前小学语文课堂当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之后,通过顺应核心素养要求,就其具体的改进措施提出了相关建议。

一、当前小学语文课堂存在的问题

(一)忽略语言基础,学习效率较低

语言基础是学生进行学习的第一步,是保证学生语文高效学习的前提,为构建高效率课堂奠定了基础。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教育者往往发现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薄弱,尤其是对于一些基本的字词书写、发音、造句等没有准确的认识和应用,而且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由于受到教学进度的管制,忽略了对学生进行语言基础知识的重新教学,或者是在学生对于基础知识还没有进行完全掌握之前,就进行了接下来的内容教学,让一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越来越跟不上教学进度,不认识的生字生词越积累越多,逐步让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使自身的语言基础积累得不到提升。进而影响了学生的阅读水平发展和后续的写作能力提升,阻碍了高效课堂的顺利构建。

(二)缺乏阅读训练,自主意识偏差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的重点,也是体现语言能力的关键任务,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有一部分教师没有正确认识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忽略了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尤其是一些课本当中给出的经典性文章,也没有得到重复性的阅读指导和思考,导致整个语文教学课堂效率低下,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语言表达能力没有得到发展。另外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在这个过程当中过于发挥自身的指导性作用,忽略了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完全按照教师的安排来进行,没有养成独特的学习习惯。在这样的教学氛围影响下,学生的阅读能力弱化,语言能力得不到提升,也就无法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使得高效课堂的构建难以实现。

(三)教学活动单一,思维表达欠缺

针对不同教学阶段的学生,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也应该有所差异,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教师需要融合核心素养的要求,以学生自身的个性发展为前提,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改进。但是一些教师难以改变自身的教学方法,教学环节当中活动设计也较为缺乏,使得整个班级学生的参与度过低,教学氛围压抑,而且学生一些思想观念得不到及时的解答和启发,即使学生想要表达自身的见解,教师也没有提供合理的机会,教学活动也没有完全按照学生的发展特点来设计和创新,在这样单一式的教学环境下,阻碍了学生的整个思维表达发展,不利于学生对以后语文学习的继续提升。

(四)学习氛围低下,语言素养匮乏

语文教学课堂应该是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共同来讨论和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在实际的语文课堂中出现的另一个问题则是学习氛围低下,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究其原因,我们不能发现教师往往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单一的教学形式,既没有游戏的融入,也没有利用多媒体引入图片等来进行辅导教学,在教师单纯的课文讲解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被调动,失去了学习积极性,在整个课堂学习环节没有参与,思维意识也没有被调动起来。久而久之,这种教学氛围使得学生的言语表达发展受阻,最终导致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语文理解出现错误,语文素养越来越得不到发展,学习成绩越来越低下。

(五)审美教育缺乏,文化传承无效

人文性是语文这门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它主要通过语言文字表达思想和情感,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可以从中发现美、感受美,在多样的情感熏陶中逐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真正从语文中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但是,许多教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没有将审美教育融入其中,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让他们只关注学生成绩的变化,因而在实际工作中也总是致力于提高学生的成绩与分数,找寻更加便于学生掌握的解题思维和答题模板,这样的教学思维虽然可以为学生的升学提供一定的保障,但是对于他们未来的长远人生起不到有效的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很难发现美,也不能通过审美情趣体会多彩人生的乐趣。要想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得到成长,教师就需要带领学生学会发现美,借助丰富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拥有发现美的眼睛和心灵。我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也凝结了多样化的审美和内涵,小学生是未来的建设者,也是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主体之一,我们需要尽早培养他们传承文化的意识,引导他们主动了解文化,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传承文化,才能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断延续下去。但是,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缺乏这方面的理念,没有将文化传承纳入到教学目标中,对于古诗词、地方文化、传统节日等涉及到文化传承的内容的教学中,大多浮于表面,将解读文字和课文结构作为重点,没有对其中蕴含的文化和传统进行挖掘,也没有带领学生去进一步了解这些文字背后的故事。新一代的小学生成长在现代化的社会中,本身就很少经历与传统文化有关的事物,倘若教师在教学中也忽略了这一点,不利于对学生传承文化观念的培养,也不利于我国优秀文化的发扬光大。

二、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措施

(一)重视基础训练,巩固字词运用

要想帮助学生强化学习效率,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教师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在核心素养的要求下,正确认识到教学的重点任务,并通过相关教学方法的改进,逐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面对当前语文课堂当中存在的教学问题,教师第一步要做的事情就是必须重视对学生的语言基础训练,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的汉字构成,学会运用字词来进行句子的仿写,逐步提高写作能力,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在对学生进行基础训练的过程当中,教师一定要保证运用好课本教材,课本教材作为学生进行学习的第一资源,其内容丰富、结构清晰,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必须受到教师的深入研究和改进,挖掘有效信息,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欢庆》这一文章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自主预习,让学生在自主预习的过程当中,标记出文章当中的一些生字生词,并通过结合教学工具来进行字词的查阅,随后和小组同学之间进行互相交流,确保自己标记出来的生字生词都是准确的。比如,有同学标记了“献”、“奏”、“帜”等字,教师在学生进行小组交流之后,对学生标记出来的字词进行重点的讲解,并引导学生进行词组训练,尝试进行造句。“同学们要注意‘奏’这个字,是动词,它和春天的春字形相似,要注意进行巧妙的区分。经常运用到的一些词组有‘演奏’和‘奏乐’,同学们在以后学习当中见到这个字,一定要注意正确的书写。”在基础的字词教学过后,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正确且流利的课文朗读,在朗读到这些关键字词的时候,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眼神提示,同时还应该强调学生阅读时的思想情感体现,注重体现出文章当中所表现出的喜庆欢乐的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意识,逐步实现核心素养的要求。

(二)强化阅读指导,合理设置问题

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关键内容,向来是教育者教学的重中之重,它既是帮助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提高学生言语表达能力、强化思想情感体验的途径,也是体现学生语文学习质量的标志之一,是教学环节的中心。在正确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以后,教师需要对教学方式进行合理有效的改进,摒弃传统教学方法上的教师主体观念,真正的将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的发挥自身的主体地位,通过有效的方法掌握,强化阅读能力,促进高质量的学习,进一步完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的过程当中,先是需要帮助学生对文章当中的生词生句进行解决,最后在教学目标的要求下,让学生对文章进行重复阅读,自主探索文章当中的写作技巧和思想情感反射,并融合自身的生活实际来进行情感体验。例如,在课文《触摸春天》学习时,学生第一步需要对文章当中的生字词进行特殊标记,随后开展第一遍自主阅读,即通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大意。在第二遍阅读的过程当中,就需要对文章的结构和优美语句进行标记和总结。第三遍则需要思考文章的思想感情和反应的人生道理。在教师给出阅读指导之后,学生按照阅读步骤来进行自主阅读,并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积极的思考,随后在师生互动交流环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和提问,并进行课文内容的再度总结,正确引导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完成核心素养基本教学目标。

(三)组织话题辩论,提升语言思维

一个激烈生动的教学氛围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堂,并且能够在课堂当中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见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树立学习自信。尤其是随着核心素养要求的提出,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个性培养,发挥学生的个人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在自己所擅长的方面进行高效提升,逐步带动其他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最终实现全面发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也是如此,教师需要通过合理的教学活动设计,让学生意识到语言发展的关键性,培养学生敢于开口表达、勇于创新的精神,提高语言表达思维和能力。在综合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之后,教师可以针对课堂沉默、学生学习主动意识较弱的现象,针对某一个话题让学生进行话题辩论,鼓励学生无论对错,只要能够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就是优秀的,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自信。因此,语文教师可以利用一节课的教学时间,让学生自由发挥,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学生们经过讨论和查阅资料以后,教师给学生总结出话题辩论的主题,即“课堂该让老师做主还是学生做主”。首先教师需要将同学们分为两大组,一组的辩论主题是“课堂上老师做主”,二组的辩论主题是“课堂让学生做主”。在学生分组确定之后,小组成员经过互相商量,确定一辩二辩的选手,以及最后的总结发言选手。此时,教师作为裁判员就可以宣布辩论开始,并及时的进行每一轮的总结,同时还要要求每个小组的每位学生都准备最少两句到三句的辩论主题,鼓励每位同学都进行辩论参与,营造一个互动交流的氛围,让学生大胆进行自我表达,锻炼语言思维,强化语言理解。

(四)设计角色表演,强化情感体验

由于受到小学阶段学生的发育特点影响,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必须依托于学生自身的发展特点,以学生能够以理解和喜欢的教学方式为前提来进行教学改进。尤其是在学习到一些画面感较强或者故事类文章时,学生由于受到思维发展的抑制,对这些文章产生的认识不够深刻,无法运用想象能力来进行场景构建,因此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课堂教学质量得不到提升。在综合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之后,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游戏创新的方法,融入相关的情景表演,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场景下进行知识理解,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丑小鸭》时,教师可以先通过一个有趣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出示一张图片,引起学生观察和讨论的兴趣。“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上的这幅图画,这是什么动物呢?”“鸭子。”“那么这是鸭子小时候的样子,有哪位同学能够想象一下它长大以后会是什么样子呢?是变成了一个更大的鸭宝宝了呢,还是变的我们认不出了呢?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开始对这个故事进行预习,并且边预习边猜测文章鸭宝宝长大后的样子,看看是否和以及想象的一样。”在学生经过自主预习以后,教师也对该故事的整体内容进行了相关的串联,帮助学生准确了解了整个故事发生的起始和结尾,接下来可以邀请几位学生来进行故事角色的扮演,并通过自主创新情景内容等方法,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丑小鸭的努力过程,引导学生做一个善良、乐于助人、有奋斗目标有梦想的人,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强化情感体验。

(五)培养审美能力,引导文化传承

语文教学拥有十分明显的审美教育优势,相较于其他较为抽象的学科,语文可以更加具体而充分地体现出各种各样的美,学生在反复地品读和感受中体会语言美、人物美、风景美等等,形成一定的审美能力,进而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和发现美。例如,在教学《草原》这篇课文时,第一段描写了草原的辽阔,带给主人公愉悦的心情。那么教师便可以让学生根据这段文字的描写将这幅草原美景画出来,这样就需要让学生寻找文字中的重点,才能全面地呈现出草原的美丽,让学生可以积极去发现课文中蕴含的美,不仅仅是文字所体现的美景,还有其中蕴含的主人公的美好的心情。当学生完成了这幅草原美景的画作后,很容易被文字和图画所打动,仿佛置身于大草原中,羊群正在身边吃着青草,天上的白云轻轻浮动,带给他们身心舒畅的感受,使审美教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自然地融入。语文除了在审美教育中的优势之外,在文化传承方面也同样有着很大的价值。再如,在教学《赵州桥》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借此时机向学生渗透我国的桥的文化,包括我国古代各个知名的桥、几种主要的桥的种类、与桥有关的文化故事等等,这样便可以增加学生的认知,让学生在课外知识的延伸中扩大对“桥文化”的了解,达到文化传承的目的。然后,教师再为学生布置课后实践任务: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古代神话故事,根据这个故事的内容来设计一座桥。我国古代神话故事十分丰富,而且涉及的范围也非常广泛,可以让每位学生都能找到与自己兴趣契合的地方,从而点燃他们的创造热情,在兴趣的推动下认真而投入地完成这一项实践活动。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对于文化的认识将进一步扩大,无论是与桥有关的知识,还是与古代神话有关的知识,都可以丰富学生在文化认知积累,对于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有着极大的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打造一个高效的语文课堂成为小学教学的重点任务,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当中,需要正确的认识到学生语言基础较弱、阅读训练缺乏以及教学活动单一等问题,同时需要寻找这些问题出现的深层次原因,并通过强化基础训练和阅读指导,融入话题辩论、情境表演、加强审美教育以及引导文化传承等多种教学途径,将语文的教学推向更加丰富、有趣、精彩的方向,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才能,培养学生乐于思考、乐于探索的习惯,逐步将核心素养的要求贯穿于教学始终,完成核心素养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包淑娅.小学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能力培养探究[J].读与写,2020(30).

[2]刘明贵.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学[J].南北桥,2020(17).

[3]徐尚琼.小学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能力培养策略[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