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2 15:57:22

高校教师

高校教师范文篇1

关键词:高校;教师;法律关系

现阶段,高校教师与高校因为聘任关系发生冲突的事件不断增多,不仅使教师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还进一步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严重影响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平稳发展。民办学校在聘任教师时,会与教师签订劳动合同,教师一旦受到不公平对待,将按照《劳动合同法》对高校进行追究,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而公立学校在处理与教师之间的法律关系时,由于过多的法律文件和法规制约,很容易造成高校和教师之间的困扰,也就违背了平等、自愿为基础的法律关系,从而威胁着双方的合法权益。

一、我国高校与教师之间的法律关系的发展和变迁

(一)教师聘任制度的建立。新中国成立之后,使得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各个高校基本上实行了教师职务任命性和职务工资等级制度。由于教师队伍的不断壮大,各大高校不得不进行管理制度和高校机制的改革。并由传统的教师职务任命制度转变为现在的教师聘任制度,公立学校在进行聘任制度时,由行政部门根据高校的教学工作需求,向高校派遣教师,自此这些教师又多了一个特殊的“称号”即国家公职人员。高等学校作为教育行政机关的附属机构,对教师的管理主要受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和条例约束。也就是教师想要在高校工作或者任职需要经过我国行政部门的审批和备案。同时,1978年教育部《关于高等院校教师职务名称及其确定以及提升的方法暂停规定》的请示报告,经过国务院的同意之后,对教师职务名称进行了确定以及整合,并对教师的考核和奖惩提出了统一的对待标准。这些都充分体现出了教师与行政机关的行政隶属关系。(二)行政隶属关系的存在。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落后的教师职责任命制度已经不能满足当下学生和社会的发展需要。这就加速了教师制度的改革之路,构成了现在高校与教师之间所形成的行政隶属关系,这种关系自然被纳入行政法中。而这种关系的存在,与其他企业或者组织所形成的行政关系不同,这是时代变迁的产物,对我国教育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80-1990年期间,我国实施了教师管理制度的改革,其改革的主要目标就是:尽量减少政府相关部门的行政管理,让更多的高校拥有管理的权力,并对教师的职责和职称等给予了一定的考核标准,促进了高校与教师的关系向平等的方向发展,特别是许多民办学校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不再受行政部门法律条文的限制,从而逐渐转变为现在的教师聘任制度。(三)教师聘任制度内容的确立。教师聘任制度于1986年正式实施和执行。《教师法》和《教育法》分别在1993年和1995年相继推行了教师聘任制度。并在1998年2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中颁布的《高等教育法》中明确提出:高等学校实行教师聘任制,内容包括:任聘的时间、职责、条件等,同时需要遵循公平、自愿的原则,由高校最高管理人员向任职的教师签订劳动合同。(四)增加高校自主办学权利。进入21世纪后,我国人事部门提出了《关于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规范高等学校和政府之间的职责权限,对存在的政事关系进行深化。积极扩展管理范围,让更多的高校享受到自主办学的权益,有效的推动了高等院校的管理制度的改革,为高校校园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环境和良好的教学秩序。同时也为更多民办学校自主办校、自主聘用教师等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另外,这种制度的产生虽然减少了行政部门的管理,但是仍需要国家相关部门的监督。因此,现行的聘用制度需要在政府的依法监督的原则之上,通过双方签订的合同,正式确立人事关系,且受到法律的保护。

二、聘任制度下的高等学校和教师之间的法律关系

现行的高校聘任制度,教师与高校签订的合同与企业签订的民事合同有很大的差别。双方签订的合同需要满足平等、自愿的原则,只有经过教师的自愿才能正式与高校签订合同,这种新的制度将逐渐代替以往的任命制度,让高校和教师在聘任过程中无论是对待薪资还是职责都能满足自身的需求。可见,这种制度更容易让高校根据自身的情况挑选出更优秀的人才。但是,公立学校与民办学校性质不同之处就在于:公立高校绝大部分的流动资金则由国家政府拨款,特别是教师的工资则需要由政府发放。这就也决定了公立教师与外企的雇员存在较大的差距,即公立教师具有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因此,在处理高校与教师的法律关系时,教师的聘任合同与其他民事合同存在明显的不同,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聘任合同的建立。高校与教师在订立合同时,占据着主要的位置,对合同享有主动权,同时,还可以对合同中制定的内容进行变更,如:教师需要履行的义务,教师应该具备职业道德等范围,逐渐使得合同不断完善,最终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首先,高校教师对于合同内的义务没有进行履行时,校方可以依靠自身的职责和权利对教师采取多种的制裁和惩治;其次如果校方并没有尽到相应的义务时,教师只能依照法律的手段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教师却没有直接行使制裁的权利。可见,高校与教师之间还是存在着不平等的法律关系,这种关系正是行政合同关系的主要特征。究其原因是行政合同关系中所提到的自由、平等的内容不同,它主要是在进行行政救济,增加了校方的权利。(二)聘任内容和聘任程序的不同。聘任合同内容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丰富了高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事务,这方面同时也属于高校的公务,其也与民事合同存在差距;聘任程序上的不同,民事合同主要以私法自治为原则,只要当事人没有违法行为就可以享受契约自由的权利。而公立高校在聘任过程中,会受到行政法治原则的约束,只能在法律的权限内进行聘任。(三)形成的行政关系。目前,大部分高校采用教师聘任制度,并根据《劳动合同法》将民办的学校与教师签订聘任合同,属于劳动合同;而事业单位的公办学校与教师在签订聘任合同时,应当采用专门的人事法律和法规性文件。这就为单纯的劳动合同聘用关系增添了更多的复杂性。高校教师在签订合同后就形成了一种人事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具备了行政合同的特征。这也就使教师与高校之间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的行政关系。

三、总结

聘任制度的实施,拉近了高校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我国的聘任制度对于教师和学校来讲,他们之间的聘任关系并不是简单的聘用关系,主要是因为教师的身份存在着双重性,即国家公务人员的性质和雇佣的性质。双方在处理法律关系时,并不能依靠民事合同处理的办法,也不再受行政部门的制约。而是二者的相互制约和牵制,从而构成一种复杂的法律关系。同时,在签订聘任合同过程中,需要遵循平等、契约自由的原则,让二者的法律关系更具私法色彩;在签订聘任合同后,遵循公共优先的原则,让二者的法律关系根据公法色彩。

[参考文献]

[1]宋亚军.论我国高校聘任制教师权益保障机制的完善[J].改革与开放,2018(07):51-52.

[2]朱兵强,曾妍,陈指挥.高校聘任制下教师解聘法律问题探析———由湖南大学教授解聘事件引发的讨论[J].高教探索,2017(07):110-114.

[3]郭文哲.从聘任合同纠纷案例论高校教师的法律主体地位[D].湖南大学,2017.

[4]王琳.教育法律关系变迁下的教育法律纠纷发生机制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

高校教师范文篇2

【关键词】高校教师;高血压;护理干预;防治

高校教师是高血压发病的主要群体,对其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有着严重不良影响,为了更好地控制血压,缓解其临床症状,并提高其依从性,在防治中应用护理干预十分重要[1]。笔者展开本次研究,旨在分析在高校教师防治高血压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现总结研究具体内容。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共观察136例对象,全部为2017年4月-2019年5月单位体检中接受检查的高校高血压教师,按照抽签结果将其分成对照组(n=68)和实验组(n=68)。对照组:男性患者有42例,女性患者有26例;年龄为32到59岁,平均年龄为(44.16±5.15)岁。实验组:男性患者有40例,女性患者有28例;年龄为33到59岁,平均年龄为(44.71±5.09)岁。将上述数据进行互相对比,结果显示没有明显差异(P>0.05)。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降压治疗,医生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用药史、疾病史等信息为患者开具处方,指导患者用药。实验组患者在降压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护理干预,具体措施为:①调查患者的信息,包括年龄、文化程度、性别等,据此对其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本次研究的患者为高校教师,其文化程度较高,理解能力强,因此可更加详细的为其介绍疾病的发病机制、原因等相关信息,以此提高其对疾病的了解和认知,进而提高其重视程度。②为患者介绍药物治疗的目的、剂量、方法,告知其严格遵守医嘱用药的重要性,叮嘱其不可擅自调整药物的使用剂量,严禁擅自停止用药。③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喜好、口味等,为其制定针对性的饮食计划,保证食物营养均衡且易消化,控制患者每天盐分的摄取量,叮嘱患者要多食用粗粮、蔬菜与水果。④了解患者以往的锻炼情况,根据其身体素质为其制定科学的运动计划,如骑自行车、慢跑、爬山、打羽毛球等,告知患者每天要运动半小时。⑤告知患者日常生活中要养成积极乐观的兴趣爱好,学会自我发泄,缓解自身的压力与紧张状态。⑥留下患者的联系方式,定期对其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本阶段的血压控制情况与相关计划遵守情况,回答其问题并对其进行指导。1.3评价标准。①测量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血压情况,对比平均值;②调查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情况[2],包括运动、饮食、用药、睡眠、体重五项内容,遵守三项及以上为依从,反之为不依从。统计依从率以对比。1.4统计学方法。数据对比软件为SPSS19.0,计数资料经过x2检验,形式是(n,%)。计量资料经过t检验,形式是(x±s),P<0.05表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将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血压情况进行对比。对照组:舒张压为(84.37±4.46)mmHg,收缩压为(146.21±5.14)mmHg。实验组:舒张压为(76.42±3.79)mmHg,收缩压为(129.83±3.47)mmHg。将两组患者的舒张压与收缩压进行对比,得出结果提示实验组均更低,且差异显著(t1=11.2010,t2=21.7802,P<0.05)。2.2将两组患者的依从性进行对比。对照组中,达到依从标准的患者有56例,依从率为82.35%。实验组中,达到依从标准的患者有65例,依从率为95.59%。两组患者的依从率对比,提示实验组更高且差异显著(x2=6.0694,P<0.05)。

3讨论

高校教师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除了体育教师外,其他大部分教师多在办公室与教室进行工作,工作繁重且强度大,再加上缺少锻炼的影响,其高血压的发病率较高。高血压疾病会导致其出现疲劳、头晕、心悸、头痛等症状,对其正常生活与身体健康产生很大不良影响[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校教师的高血压发病率也随之增长,受到临床的重点关注。高血压疾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进行控制,同时配合以运动、控制饮食可提高治疗效果,但由于工作繁忙、缺少疾病认知等因素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往往较差,导致其无法遵守医嘱进行相关行为,影响血压控制效果。为此笔者认为可在常规减压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护理干预,通过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了解,使其更加重视;为其介绍治疗的目的与方法,使其认识到用药治疗的重要性;此外对患者的信息进行调查后制定饮食方案、运动计划可使帮助患者更好的遵守医嘱,进而提高依从性,进而提高血压控制效果[4]。为分析在高校教师防治高血压中应用护理干预的具体效果,笔者进行本次对比研究,其结果显示:和对照组患者比较,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更高,其干预后的舒张压与收缩压均更低,均有明显差异(P<0.05)。综上所述,在高校教师防治高血压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理想,可改善患者的血压,且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应积极推广。

参考文献

[1]朱海群.综合护理干预提高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及疗效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2):220-221.

[2]李金梅,王学丽.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6):160+165.

[3]项丽敏,张振芳,赵瑾,等.延续护理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07):151-152.

高校教师范文篇3

目前,我国高校教师文化艺术活动,总体上看处于一种自发的状态,缺乏正规的组织引导和提升,无论是开展艺术活动的规模和水平都不能满足教师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从教师艺术活动本身来看,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的人员十分有限,大多是一些原来有一定基础爱好的艺术骨干分子,而且艺术活动的方式单调,层次也不高。从高校组织和方式看,主要是高校工会或者社区依照每年年度工作计划,开展了一些带有提高性质的辅导活动。然而,高校包括高等艺术院校在内的教育机构却很少参与面向社会、面向群体的艺术教育活动。这种状况对于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人格完善以及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是十分不利的。

二、加强对高校教师艺术教育的途径

加强对高校教师艺术教育重点应从提高领导重视程度、运用各类艺术手段的教育效果等几方面入手。

(一)领导要重视

根据目前教师艺术教育的现状,要努力建立一种以高校领导机构为主导,各级管理部门与工会相结合的教师艺术教育机制,促进教师艺术教育事业有一个较大的发展。高校领导机构要从关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教师艺术教育工作,并适当地投入一定的人力和财力。从事教师艺术教育的机构要与地方的、社区的群众艺术团体加强联系,通过辅导活动来普及艺术知识,提高参与活动的积极分子的艺术素质。同时大力发挥学校电视台、校报在开展教师艺术教育,提高教师文化艺术素质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二)运用各类艺术手段的教育效果

艺术教育比照艺术的门类大致划分为语言艺术教育、实用艺术教育、表情艺术教育、造型艺术教育、综合艺术教育等五类。在实施时要考虑到各类艺术教育的特点,取长补短,配合运用,以收到更好的效果。

1.语言文学艺术

任何事物、任何思想,从宇宙之大到细菌之微,从悠久的历史到短暂的瞬间,从行为的表现到心灵的隐秘,都可以用语言来表现,具有超时空的极大自由。因此在进行语言艺术教育时,要引导高校教师体会语言之美,体会美的语言所构成的美的形象,所展现的美的世界,所提示的美的精神,从而也使自己变得更美些。

2.实用艺术教育

实用艺术,属于表现性的空间艺术,如工艺、书法、建筑等。这一类艺术与生活密不可分,既具有实用价值,又具有审美价值。

3.表情艺术教育

表情艺术,是表现性的时间艺术,主要有音乐、舞蹈等,它直接抒写人的内心情感,也最能打动高校教师的情感。

4.造型艺术教育

造型艺术属于再现性的空间艺术,主要有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的深厚意蕴经过一定的审美引导,就可以引起高校教师强烈的感受和丰富的联想,收到感化心灵、沟通情感的效果。转5.综合艺术教育

综合艺术有戏剧、电影、电视等。由于它吸取了各种艺术手段的长处,并加以综合运用,就能比其他艺术更加灵活地把社会、人生呈现在高校教师的面前,而使他们有身临其境之感,能与剧中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引起直接的强烈的感受,其审美教育作用非常广泛。

(三)与专业艺术教育区别对待

高校教师艺术教育毕竟不同于专业艺术教育,它是通过实践和学习对高校教师的审美获得不同程度的补偿。它的目标是解决在相当一部分高校教师中,其心理状态、审美状态、审美境界、意志程度、人生态度对专业知识不成正比,束缚和制约着他们向高层次的发展的问题,是要改善高校教师的生存质量的问题。高校教师艺术教育不是培养专业艺术家,不是单纯地训练吹笛子、弹钢琴、画画、书法和跳舞的技术,它是要通过这种技能、知识和修养,提高审美境界。

(四)丰富实践活动

高校教师的审美欣赏能力、创造能力的提高,精神境界的美化,只能在艺术实践活动中完成。学习艺术基础知识,懂得一些艺术规律,只能指导艺术实践活动,而不能代替这样的实践活动而且,要真正体会艺术精神,也必须通过艺术实践活动。你要领略自然关,就必须投入自然的怀抱你要想认识社会美,就必须置身生活的潮流你要想欣赏艺术美,就必须进入艺术的殿堂。如果不亲身进入这种令人愉悦的实践活动,就无法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也就无法完成艺术教育的审美教育。首先,要做到制度化,保证艺术教育活动经常持久。如举办一年一度的教师文化艺术节,结合“五一”、“十一”、元旦等重大节日举办文艺庆祝活动第二是要形式多样化,吸引教师广泛参与,如举办美术、书法、摄影、工艺作品展,开展演讲、朗诵、歌咏、舞蹈、器乐、体育、健美等表演竞赛,并组织征文等活动,给教师们提供不同的展示舞台。

(五)发挥文化艺术社团的积极作用

高校教师中间不乏文化艺术活动的积极分子和骨干分子,学校要鼓励他们组织诸如音乐协会、绘画协会、摄影协会、书法协会、合唱团等文化艺术社团并在对其进行正确引导的同时在场地、器材、经费上给予支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社团活动,通过他们扩大文化艺术骨干队伍,把文化艺术活动的种子扩大到广大教师中来,由此构成高校教师艺术教育的整体氛围。

(六)优化社会美育大环境

艺术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培养高校教师的优良素质,还必须优化社会美育大环境。

1.创设美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整洁的街道、绿地草坪、环境雕塑、宣传报栏、绿树如茵、鲜花盛开、洁净的水面泛舟都给高校教师以美的愉悦和陶冶。

2.加强电视传播媒介、文化读物的制作与管理

高品位的电视节目、艺术情趣,优秀的文化读物能提高高校教师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感,从而抵制各种消极、不健康的文化垃圾的传播。

3.加强公共场所的文化设施

如多建一些高雅的音乐厅、展览馆,历史、自然、科技博物馆,让高校教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接受文化艺术的熏陶。学校广场建立伟人雕像和具有激发人向上的雕塑作品,接触象征着人类文明、民族精神、人生楷模的艺术精品,产生对艺术的崇尚和对美好的追求。

总之,在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社会物质比较丰裕,高校教师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的今天,加强艺术教育在客观上已成为高校教师的精神需要和历史的必然。

[摘要]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艺术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现。但是,目前高校教师艺术教育现状却并不乐观。改变这种现状就要从提高领导重视程度、运用各类艺术手段的教育效果等几方面入手。

[关键词]高校教师艺术教育艺术教育途径

深化艺术教育改革,全面提高艺术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培养和造就具有相当艺术素养的高素质人才,是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高校艺术教育在教育观念、教学管理、教育水平等诸多方面,与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还存在着不相适应的方面,特别是教师队伍建设相对滞后。那么,目前高校教师艺术教育现状如何?究竟应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加强对高校教师艺术教育呢?

参考文献:

高校教师范文篇4

关键词:管理类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策略;人才培养

1引言

面对人才紧缺的市场环境,尤其是高校人才与企业需求不相匹配的情况,很多企业存在招不到满意的人才这样的困扰,同时诸多高校毕业生也存在就业困难等的问题。根据诸多省市2018年度人才市场分析报告可以看出,在人员供求方面很多专业存在着不小的缺口,具体以吉林省2018第一季度供求信息分析结果来看,相较之前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量在增加,市场需求大于市场供给,尤其在销售,娱乐餐饮,业务员等方面缺口较大,在管理类专业方面也存在较大的缺口。人才的输出与企业所需不相符甚至是人才的缺失等问题,这与高校的培育质量是分不开的,也反映出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有待提高。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本科学历、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求职者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很多用人单位变得更加务实,对学历的要求并不是很高,但更加注重应聘者的实用性。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的资料显示2015—2017年管理学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93.6%,93.5%,93.5%,从这个数据来看就业情况比较乐观,但是高校毕业生大部分从事的是基层管理,甚至是作为基层员工,中高层管理者缺乏,而企业恰恰最需要的是拥有中高层管理能力的人才。这一方面原因是学生自身的问题,同时也反映出教师教学能力或者教学模式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如何培养具有实际工作能力的管理类人才,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管理是集科学性和艺术性于一身的学科,需要从业者根据具体环境运用合适的管理方式,因此在校期间需要更多的实践训练,需与实践更为紧密的结合。管理类高校相教于其他学科类大学,在理论知识上学习范围宽泛,需要大量的实训练习,更加需要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管理学也是与现代商业企业结合较为紧密的学科。因此,管理类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势在必行,其中管理类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管理类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不仅关乎高校的教学质量、名声,更加关系到学生的发展,以及企业的用人等等。

2教学能力的定义与构成

对于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理解,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余承海,姚本先指出组成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七要素为:完善的知识结构及知识更新能力;驾驭学科内容的能力;学术研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哲学思辨能力;熟练的操作计算机能力以及有效获取外文资料及较高的阅读理解能力。曾晓进,魏飞跃,周曦认为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几个基本方面包括:掌握专业知识、掌握教学技巧的能力同时要具备教师效能感和“传道”的能力。李朝将教学能力分为基础性教学能力和发展性教学能力两个方面,其中基础性教学能力是由教学和专业理论知识、教学设计的实施和组织管理能力以及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等因素构成,发展性教学能力是由掌握和传递时代前沿信息的能力、协调处理科研和教学的能力以及自我教学监控和发展的能力。对于很多高校教师而言,尤其是从教时间长的教师这些方面大多已经具备,本文在此基础上将教师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以及运用新型教学方式的能力加上来进一步解释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关系到高校的教学质量,影响到学子的将来。

3研究现状和不足

当下我国教师教学能力方面还存在诸多共性的问题,姚则会在其文中指出高校教师在教学时间投入和研究力度方面不够大;双语或全外语教学应用能力弱,国际化有待提高;实践操作性教学示范演示能力薄弱;课堂教学组织设计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当今时代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信息化的教学方式不断被应用到课堂,但很多高校教师仅仅是将“PPT代替板书”,这种不恰当的使用反而让教学质量适得其反。卢倩倩提出从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机制、加强信息化教学管理体制研究、改善信息化教学环境以及激励教师自我提升等四方面提升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能力。共性问题的研究已有很多学者进行了探究分析,然而分学科类别来进行研究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文章不多。管理类学科因其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特点,更加需要学生去实际模拟管控,但是目前很多高校都不能对学生做到很深入的培训。基于这种问题,很多企业迫于形势,提前去学校招聘管理类学生,作为企业的管理培训生培养,使得企业耗费大量的成本在学生培训上,在企期间学生因能力不足同样较长时间从事基层事务。哈静,吴珍梅指出企业对管理类毕业生的一些素质要求:扎实的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持续学习的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探索创新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理论与实践的良好的结合,同样依赖教师教学能力的不断提升。高校教师学历资历很高,理论全面而系统,对于从教时间长的教师而言教学手段也比较丰富。但是很多管理类高校教师都未曾真正的在企业工作过,没有真正的做过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因此虽然这些高校教师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也不乏教学手段,但是缺乏真正管理经验,不能深入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结合企业的实践性进行培养,很难有针对性的培养出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等辅助教学手段,教学平台等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但是很多教师对投影仪、计算机等辅助教学手段的应用只是流于形式,甚至导致学生不能很好的集中注意力,产生厌学心理。尽管研究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方面的文章不少,但是很少从培养人才实用性方面进行研究的,本文着力从培养人才实用性方面进行分析。高校如同培养人才的一个“加工厂”,学生就是输入对象,社会、企业就是接受人才输出的对象,教师教学能力的表现不仅仅局限于学生的卷面成绩,更具实践意义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否满足企业的需求。这样学校培养的人才才能更好的找到满意的工作,同时也有效解决了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人才的难题。

4管理类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

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可以分别从教师自身和校方支持两方面采取措施,提升管理类高校教师教学能力。4.1教师自身。4.1.1建立教学目标。首先教师应该深深的明白,学生最终都要走向社会,尤其是对管理类高校的学生更加具有针对性,管理类高校学生毕业后很多进入企业从事管理工作,而管理不仅需要深厚的理论知识,更加需要丰富的经验来引导,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在一次次的锻炼中培养出来的,因此学生在校期间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教师应该树立相应的教学目标,将学生培养成理论与实践都具备的综合型人才,只有树立了正确的目标,确定了正确的方向,之后的努力才具有有效性和针对性。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得到提升。4.1.2树立合作意识。合作是最快、最有效提升自己能力的一个途径,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东西,在我们时间、精力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合作,寻找良好的合作伙伴,各自发挥自己擅长的东西,团队的合作往往能达到1+1>2的效果。因此高校教师要在相互间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互相取长补短,或者形成合作的小团体,可以多个教师合作讲授一堂课,这样既能节省自己的时间精力,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教学质量。4.2校方支持。4.2.1寻求校企合作。现代社会讲求合作,在教育领域也可以应用,对于管理类高校这种方式更为有效,在教学上也可以寻求与企业合作,高校教师与企业高管携手共同培养学生,高校教师负责理论知识的讲授,企业高管负责实训环节的安排及实践环节的展示。可以采取案例式的教学,企业高管将自己在企业中所遇到的问题,以案例的形式讲述,并将解决方法告知学生,教师运用理论知识进行解释,这样既能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也可以与实际处理情况中所运用的方式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更加有助于培养高质量的管理类人才。将高校教师与企业高管作为一个教学主体,可以彰显各自的优势,这样这个组合整体的教学能力在无形中得到加强。相互的学习,营造共赢的局面,高校教师可以向企业高管学习了解到更多的企业实际的情形,将理论理解的更加深入,可以了解到教学与实际的差别,更好的为学生们授课,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无疑是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提升的重要表现,这也是一大趋势。将高校教师塑造成既知理论又懂实践的综合型教师。企业高管也可以从高校教师那获取更多的理论知识,有了理论的支持工作更加有逻辑有条理。高校教师与企业高管合作教学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上述提到的案例式教学,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论坛式教学,情节演示模拟再现,辩论式教学等等。同时课程检验不拘泥于试卷的理论背诵、理解,不限于试卷的成绩,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可以模拟现实中出现的情况让学生进行处理,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进行评判。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的合理性也是一位教师高超教学能力的体现,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课程将各种方式进行合理的搭配,甚至创新。4.2.2搭建教学网路平台。计算机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诸多便利,计无形中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同时虚拟空间的应用给人们带来了诸多益处,利用计算机在学校和企业间搭建网络平台,教师可以通过平台很方便的就教学实践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与企业进行沟通,企业可以通过该平台给教师提供现实中的案例包括解决的和未解决的。同时教师之间也可以通过该平台进行相互的学习讨论,合作的学习才能快速的提升教学能力。教师也可以通过该平台与学生进行匿名互动,这样有助于将教学成果更好的反馈给教师,教师可以根据反馈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使课堂教学更加符合大部分学生的需求,从而使得学生更愿意主动的去学习。4.2.3引进模拟系统。针对管理类教师在实践方面的不足,学校可以引进安装一些模拟系统,这种系统可以模拟现实中的企业,仿照现实中真实的企业业务进行,就如同汽车类专业有模拟维修,故障检测,汽车美容等等内容的系统软件一样。教师可以作为企业最高的管理者处理企业实际发生的种种事务,甚至系统中可以加入实际案例处理等内容,这样教师可以很方便的进行学习,利用很短的时间就可以体验完成整个企业运营发展,日常事务等等内容,弥补自己在实际经验方面的不足。这样集理论与实践于一身,大大提升了管理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在后期的教学中,可以将这套系统让学生使用,从而增强学生处理问题等的能力,培养出适合企业需求的人才。4.2.4信息化教学。信息化教学也可以称为电子化教学,诸如多媒体,计算机,互联网等的利用,加强教师这方面的应用能力,学校可以聘请这方面的专业人员给高校教师定期的做培训,首先让高校教师可以熟练的运用这些多媒体软件,懂得如何操作。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进行培训让教师掌握可以如何做得更加生动,有吸引力。最后需要教师结合自己所教授的课程制定适合本课程的方式。试用阶段,可以与所授课程相同或相近的教师互相进行试讲并进行互评,改善后,运用到课堂,通过与学生的磨合形成自己独有的授课方式。这样不仅有效提高了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而且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5结论

本文分析得出企业在用人方面更加务实,岗位缺口大,找不到满意人才,而且管理类高校培养的管理人才很多都难以胜任中高层管理工作。人才的培养一大部分取决于教师的培养指导,毕业生能否胜任相应岗位的工作是教师教学能力高低的最直观最现实的体现。本文分析了管理类高校学生及教师的不足,学生学的东西广泛但比较浅显,缺乏实践,教师虽有深厚的理论储备但也未曾真正做过企业管理层。针对此,从教师自身和校方支持两方面,提出管理类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策略:建立教学目标,树立合作意识,寻求校企合作,搭建教学网络平台,引进模拟系统以及信息化教学的使用等。提升管理类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使之培养出更加适合企业的综合型人才,既能解决企业招工难的问题,也很好的解决了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余承海,姚本先.论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结构及其优化[J].高等农业教育,2005,(12):53-56.

[2]曾晓进,魏飞跃,周曦.论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J].教育教学论坛,2019,(3):74-75.

[3]李朝.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构成及影响因素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1):103-105.

[4]姚则会.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现状反思与提升策略[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7,19(3):108-113.

[5]卢倩倩.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20):235-238.

高校教师范文篇5

一、MOOC背景下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于教育技术的认识不够深刻。对于高校教师来说,对于教育技术的认识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充分认识到了教育技术的重要性,才能在教育实践中进行积极的运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技术较之前相比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此对于高校教师来说,应该积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进行教育技术的选择,从而使传统的高校教育形式不断优化,进而实现教学效率的整体提升。但是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高校教师普遍还存在教育观念陈旧的问题,许多教师的教学观念还一直停留在较为传统的状态,因此对于教育技术的理解不够深刻和具体,认为教育技术的应用是高校教育实践中可有可无的。同时这些教师在实际应用教育技术的过程中,由于缺少相应的教育素质,从而导致无法充分发挥出教育技术的积极作用。(二)教学素质有待提升,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欠缺。教学素质是高校教师运用教育技术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教师的教学素质不高,并且缺乏对于教育技术的理解,要想在高校教育实践中有效发挥教育技术的积极作用,显然是存在诸多问题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具有较强的技术性,所以老师在高校教育实践中应用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时候,必须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技术和应用技巧,能够熟练操作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平台,并且具备一定的搜索知识。但是从当前的高校教师实际情况来看,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知识的并不多,即使有些教师了解诸如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这样的教育技术,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也表现出了诸多方面的不足。因此在教育技术的应用方面,高校教师要想适应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背景下的教育发展趋势,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三)教育资源的整合能力有待提升。在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教育背景下,要想充分发挥教育技术的积极作用,教育资源的整合也是其中比较关键的部分。在高校教育实践中,教师必须能够结合当前教育发展的实际要求,积极整合相关教育资源,切实发挥教育优势,优化现有的教学形式,形成全新的高校教育发展体系,所以在教育技术充分发展的环境下,对于教师的资源整合能力提出了更好的要求。但是由于许多教师还没有从传统的教育观念之中走出来,因此依然会按照之前的教育方式开展高校教育,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对于资源的整合还一直停留在之前的状态,这显然不能符合当前时代的教育发展需要。也就是说,高校教师在资源整合能力方面还需要积极提升。(四)教师教学活动的管理和设计能力不强。在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学生一般是通过在线自学的方式进行学习,在学习完相应的知识点之后,高校教师再通过一定的课堂活动设计,有效检验出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进而完成知识的深度学习,实现预期的高校教育发展目标。但是要想完成这样的教学过程,就需要高校教师具备良好的教学和组织能力,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设计。同时需要在此过程中积极运用各种教育技术,为学生营造出一个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但是从实际的教学活动设计和开展情况来看,多数教师在活动设计方面还存在着一定问题,不能很好的检验出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活动设计水平有待提升。

二、MOOC背景下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教育硬件设施落后,无法适应MOCC的基本要求。由于MOCC属于一种在线教育课程,因此在高校教师运用教育技术的过程中,就需要相应的硬件设施作为支撑。但是一些高校在长期的教育发展和管理过程中,思想观念还比较传统,因此对于在线教育方面的硬件设施也不够关注,从而导致硬件设施根本无法满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基本教育要求。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主要是因为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是近年来才出现的一种全新高校教育形式,而高校的教育设施基本都是几年前甚至是十几年前的状态,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较快,加之高校的教育和管理重点并不在硬件设施之上,因此导致教育设施滞后于时展,满足不了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教育需求。(二)教师缺乏应用MOCC的实践意识,没有形成应用教育技术的良好氛围。实践应用是有效发挥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教育作用的前提条件,如果高校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缺乏对于MOCC的关注,那么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作用就无法得到有效发挥。一项调查显示,在当代高校教师的观念之中,对于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持积极教育态度的还不到教师总数的百分之二十,这对于教师教育技术水平的提升也是非常不利的。由于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应用的时间不长,因此在教育实践中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目前也没有较为成熟的教育经验可供参考。所以高校教师在应用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时候,就需要具有一定的探索精神,掌握基本的应用方法和技巧,以乐观积极的教育态度,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技术能力,这样才能促进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在实践中得到有效实施。但是目前多数高校教师对此持消极态度。

三、MOOC背景下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

(一)营造良好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促进MOCC得到更好应用。良好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和健全的信息化教学基础设施是促进MOCC得到更好应用,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实践教学当中,高校应该在这方面给予足够重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营造良好的信息化教学氛围,优化信息化教学环境,改变教师传统的教育理念,切实发挥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积极作用。对于高校的计算机设备、多媒体教室等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硬件设施,高校应该积极进行更换,确保其能够满足MOCC的基本教育需求。同时积极更新自己的在线教育资源,发挥资源整合能力,完善信息化教学系统。(二)完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评价体系。在信息化教育技术的冲击下,要想有效提升高校教育的整体质量,教师就应该积极更新传统教育观念,积极寻求转型发展的现实路径,接受全新的信息化教育模式。但是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许多教师会形成思想上的惰性,不愿意进行全新的教学尝试,一直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这对于教育技术能力的提升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对于高校来说,应该积极在完善教师教育评价体系方面多下功夫。高校可以把MOCC教育实践纳入到教师的考核与评价体系之中,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教育实践,并且将其作为考核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鼓励教师积极提升自身教育技术能力。(三)转变教育角色,提升现代教育意识。教师的主观因素对于教育技术能力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如果教师缺乏教育技术能力提升意识,就无法在实践中跟上MOCC的发展。所以对于教师来说,应该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良好的教育技术能力提升意识,转变自身教育角色,通过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应用,逐渐将自己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帮助学生整合教育资源,科学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参加教学活动,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和学习,提高独立学习能力,促进教育技术能力不断提升。

四、结语

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教师必须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以MOCC的发展为契机,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树立良好的学习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技术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时,米俊魁.MOOC背景下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调查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0(8):62-66.

[2]田欣,梁贵春,崔建伟,等.谈高校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基于MOOC及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J].理论观察,2015(8):156-157.

[3]孟沙沙.基于”互联网+”视野的管理学课程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颠覆式创新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7):18-19,99.

[4]李娜.教育信息化2.0时代下: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与提升[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4):4202.

[5]赵丹,王倩雯,陈遇春.基于学生发展的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究——以西部X高校为例[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19(3):49-51.

[6]杨帅,白海城.转型期地方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重构与提升——以楚雄师范学院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8(12):80-82.

[7]宋琼,朱晓薇,王春燕.“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研究与实践[J].山东化工,2018,47(17):146-147.

高校教师范文篇6

关键词:高校教师;教学能力;讲课比赛

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前、中、后三个阶段的能力。即,教学的组织与设计能力、教学创新能力、教学调控与实施能力、转化知识技能的能力、课堂随机应变的能力、自我评估测评的能力、教学反思改进的能力。高等院校发展的核心是课堂教学质量,而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是教师本人,教师只有不断的提高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才有教师的发展,进而有学生的发展进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作者认为可以采取如下途径来提升高等院校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

1研究意义

有助于深入理解教师教学能力的概念及构成,有利于促进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理论的繁荣和发展。有助于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此观念的全新诠释。为高校教师发现自己教学能力的欠缺之处并为此进行自我教育提供帮助,为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制定合理且行之有效的政策提供支持,为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提供最根本的措施。

2策略研究

2.1确立提升青年教师的师德修养为最终目标。师德的外在表现就是师风。要想正师风,高校教师必须提高政治素养,端正师德,做到爱校爱生,本分做教学和科研,遵纪守法,坚持对待学生一视同仁。高校教师真正要成长为优秀教师,不但做好教育教学和科研,教育教学理念与时俱进,紧跟新时代的步伐;还要注重自身师德修养,用真心铸师魂,成就学生的求知欲,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的榜样。高校教师应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和教师职业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强化教师自身修养,塑造良好的高校教师形象。2.2多方面提高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目前高校教师的培训主要有岗前培训、入职培训、在岗培训、定期观摩课和网络培训等多种培训模式,多角度提高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第一,针对刚入职的新教师,应加强教育知识和教学技能的培训。第二,针对成长期的教师,应加强学历和实践经验的培养。第三,针对发展期的高校教师,应加强教学和科研“双能力”的培养。鼓励和引导高校教师积极申报或参加部级、省级课题项目,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不仅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执教能力,而且使他们快速成为高校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2.3开展丰富多彩教研活动。为促进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发挥优秀教师的引领和示范作用,高校应定期举办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第二,定期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第三,开展教学名师的示范教学与交流活动。通过校内外教学名师的示范课、集中评教、MOOC课、观摩课等形式向高校教师进行示范教学,知名专家学者进行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专题讲座,定期召开青年教师教学座谈会、研讨会。通过这些形式,使高校教师用心反思、总结教学工作,查漏不足,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尽快找到适合于自己的行之有效的最佳教学路径。2.4举办多样化教学技能竞赛。教学技能竞赛为高校教师提供了提升教学技能水平的机会,也是针对各种常规教师培训活动效果的检验。学校应本着“以赛促教,以赛促训,提升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理念,在现有高校教师讲课比赛的模式下,以赛促教,不断完善比赛机制,开展“赛前指导、赛中点评、赛后总结”,进而真正提升高校教师的教学技能,使高校教师教学竞赛发挥其促进高校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的作用。2.5建立科学评价考核体系。通过加强教学管理来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高,构建多层次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质量监控机制。(1)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由学校、学院、教研室组成对教学的“三级管理”、持续改进提升的闭循环教学质量管理机制,杜绝事故,提高质量。①成立学院教学督导委员会。②加强教学检查与督导工作。成立教学督导领导小组,制定教学督导与检查制度,检查教学各环节的运行情况,调阅各种教学文件、资料,包括教师的教案、讲义等。每学期开学初制定本学期的教学督导计划,落实具体的听课任务,了解教师、学生对实践教学意见,为改进实践教学提出可行性建议,定期研究、分析教与学双方对教学工作的意见,提出解决有关问题的建议。(2)建设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教学质量评价机制主要采用外部评价和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并以定量评价、定性评价、多途径评价方式进行。第一,学生实时评价,随堂随听随评。可以主要采取网上评教和座谈会评教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第二,同行评价、学院督导组评价、校院督导组评价等多评价机制,以对教学质量进行全过程评价、全面性评价和全员性评价。第三,校际间同行互评。成立高校教师校际同行互评组织,筛选本院校每位教师优秀教学视频上传同行互评网站,由其他院校的教师进行观摩和打分,作为高校教师考核的重要参考。第四,自我评价。通过教师撰写试卷分析、教学日历以及学期工作总结的方式让教师本人对自我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与问题的整改。同时利用专业教研室活动的时间,与同教研室老师开展教学法研讨,共同并针对反馈的问题或不足提出改进措施。(3)监控课堂教学与日常教学运行。充分发挥校、院、教研室“三级”管理体系的作用和领导听课、检查以及学生评教、教师互评、专家点评等机制,加强对课堂教学与日常教学运行监控。

参考文献

[1]袭雅楠.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

[2]李太平.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

[3]唐景莉.关注高校青年教师成长:青年教师怎样站稳讲台[N].中国教育报,2007-08-18.

[4]秦小智.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及其培养研究[D].湖南大学,2006.

[5]姚利民,綦珊珊,郑银花.大学教师成为教学学术型教师之路径探讨[J].大学教育科学,2006(15):41-45.

[6]吴晓.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与提升路径[J].长沙大学学报,2016(1):140-142.

[7]王丽丽.提高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思考[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4(2):98-100.

[8]田守雨.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及其培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29):65-66.

[9]马强.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机制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2(9):57-58.

[10]高瑾.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长效机制的构建[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13(12):83-85.

[11]赵菊珊,马建离.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与教学竞赛[J].中国大学教学,2008(1):58-61.

[12]王贵成,张明雷,夏玉颜.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研究的历史、现状与趋势[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5):39-42.

高校教师范文篇7

关键词:高校;教学研讨合作文化;问题;培育策略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教学研究型组织,教师作为学校组织的主体,其思维和行为方式、教育教学价值观的培养和塑造深受学校文化的影响,有人认为:“教育改革对教师以及教师文化的忽视是造成各种改革项目表面化和低效率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文化是最深层次的东西,具有很强的导向、凝聚和教育功能。以个体劳动为特征的工作模式和分化主义倾向的教师文化已难以满足和适应高校学科发展和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而教学研讨合作文化的形成将有助于推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学研讨是教师个体在自我发展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集体研究、集体讨论形式,以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间题,揭示教学规律,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的活动。而教师的教学研讨合作文化是在教师进行教学研讨的过程中,逐渐积淀或凝结的稳定的价值观和相应的行为方式,它的形成与发展将会对教师持续成长产生决定性影响,也从深层次制约学校的长远发展。然而,近些年来高校在扩招和发展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教学工作的地位日益被边缘化,致使教研合作文化的形成、发展缺乏有利的环境和相应的激励机制。

一、当前高校教师教学研讨存在的问题

(一)趋于功利

目前高校管理中“重科研、轻教学”的制度与政策导向,以及职称评聘与相应利益机制的影响与制约,教学常常被视为非学术活动和教师职称评审的点缀。因为教学不具有科研成果的高功利价值,部分高校教师则较为明显地反映出对科研尤其是科研成果数量的过分注重,而作为教学者的责任意识则逐渐淡化。即使有为数不多的教学研讨活动存在,也多为追求功利目的。例如各级教学成果奖的评选、各种重点精品课程的申报与建设等,往往更多地是为了获取和科研成果相媲美的金钱与名利,而大多并不是纯粹基于对教育教学研究本真价值的追寻。实质上,教师对教育教学的研究应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它反映的应是教师日常的工作状态,体现的是教师的强烈教学责任感和对待教学的热情。

(二)流于形式

从高校的教学管理制度上看,一般都有关于教师教学研讨的相关规定与具体形式,但教研活动的真正开展一般需要依靠学校或院系制度规定强制式地推动。同时,由于教学研讨制度的确立和活动的开展缺乏对教师主体需要的了解、唤醒和满足,也很少建立起教研合作文化与教师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而作为教学合作研讨本可依托的基层组织—高校教研室,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组织涣散、功能弱化及缺乏凝聚力等问题,使高校教师之间的合作研讨失却了赖以生存发展的土壤和环境。教研活动的形式主义和行政意味的浓烈很难吸引教师的充分关注和投入,也失去了通过教学改革与研究推动学科建设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再加上教师自身对教学合作研讨的价值缺乏深人理解,使高校教师的教学合作研讨常常流于形式。

(三)迫于任务

目前高校教师的教学合作研讨活动一般是围绕学校或院系的特定任务和要求展开的,例如修订教学计划或教学大纲.、编写教材、申报重点课程或课题、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的参赛选拔、为了完成院系规定的教师之间听课及学生实习之前的听评课等。类似的教研活动一般都规定了显性的短期可达成的具体目标,一旦完成教研活动也随之终止。教师的教学合作研讨并没有成为教师日常的职业生存方式和重要的专业发展途径。这种“任务”取向在无形中窄化了教学合作研讨的内涵,造成合作研讨价值的萎缩,难以形成丰富而完整的教研合作文化。

二、阻抑高校教师教学研讨合作文化发展的原因分析

(一)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评价使高校教师的合作研讨文化的发展空间萎缩

国家对高校的办学水平评估存在重量轻质、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它诱导一些高校去追逐物质化、可量化的科研目标,偏离了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教学为主要任务的轨道,弱化了评估对高校教学改革应有的导向功能,也难以产生促进高校教师教学研究与创新的动力。其片面导向也影响了高校对教师评价的激励功能的发挥。一些高校为了达到规定的评估指标要求,赚取更多办学经费与相应权利,在教师评价制度中不断强化对科研的硬性要求及奖励,如数量及获奖情况、课题立项、刊物级别等,而与教师教学相关的工作态度、职业道德与教学水平等软性指标,却几乎未被纳人评价体系,评价内容难以体现对教学和学术研究长期性、迟效性和创新性的支持与鼓励。评价的功利价值取向驱使高校教师根据利益多少及相关度来决定工作付出和投人程度,导致行为方式上对名利的极度追逐和心理上的严重失衡;也使高校教师教学创新与研究的激情逐渐消退,作为教学者角色的职责意识弱化,高校教学研究的地位也日益边缘化,这也是教研合作文化难以生成与培育的重要制度根源。

(二)高校教师对教学学术内涵和合作研讨价值理性认识的匾乏阻抑了教研合作文化的发展

在美国学者博耶的倡导下,国内外学者对学术概念进行了新的诊释,认为教学属于学术的一种类型,赋予了教学学术性的内涵。“教学学术”提倡以新的学术视角看待教学活动,给予它和高校科研活动同样的地位,目的在于实施有效教学,提升高校教学质量。但现实中一方面高校教师对教学的学术性缺乏充分认识和理解,仅认为高校教师的教学工作只是在对本学科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基础上的自觉迁移运用过程,无需保持对教学敏感的问题意识和对教学本身深人细致的研究,教学研究的功用与价值常常被漠视。实际上高校教学工作是一项环节复杂和效果迟显的工作,对教学的研究既需要多学科综合的学术基础,还需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且研究难度较大都钳制了其学术性的凸显。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制度环境的支持,缺乏对教师作为教研合作主体意愿和需要的充分把握,合作文化并没能够真正成为高校教师的主流文化,合作研讨的价值未被教师充分理解和悦纳。由于评价制度的片面导向、学科之间本身存在的疏离及高校教师不坐班工作制等因素的影响,个人主义的教师文化在高校教师间更为盛行。个人主义的教师文化虽然具有不可否认的优势,但它却易于使教师形成封闭的心态,教师之间的知识分享与思想交流严重匾乏,不利于教师的主体性成长和获取外界积极的情感支持而加剧了高校教师的职业孤独感。

(三)高校教师的工作环境与工作性质不利于合作研讨文化的生成与发展

教学研讨合作文化实质是一种自觉的人为合作文化,而高校教师的工作环境、工作性质不利于教师合作文化的生成与发展。首先是高校科层制的组织结构和相应管理模式约束了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学校内横向的组织结构是一种以分割和阻隔为特征的蜂窝状结构,教师们被分隔在一个一个独立的教室或教研室中;学校纵向结构是具有等级明显、分工明确特征的科层制,教师仅限定于狭窄的工作岗位上。这种相对封闭与隔离的特征限制了教师之间的知识分享。目前高校实施的是强调严格的规章制度、明确的职责分工、严厉的奖惩措施的管理模式,驱使教师之间围绕名利展开激烈角逐,要在竞争中获胜,必然不愿坦陈自己的教学感悟与经验以及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势必淡化通过合作研讨改善教学的热情,也日渐丧失了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进一步加剧了高校教师之间孤立、封闭的现象,使高校教师之间缺乏合作共事的习惯与相应文化氛围;其次,高校教学工作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并且高校教学工作的迟效性相对于中小学教学更明显。因为中小学教学成效还可以用学生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去衡量,而高等教育教学成效却难以用眼前现实功利的标准去评判,因此高校教师很难体验到教学的即时成效所带来的成功感与愉悦感,却常被一些消极情绪所困扰,为了维持专业自尊和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和满足感,一般不情愿向同事公开自己的教学并乐意接受同行评价,当然也限制了教师通过同行合作吸纳新鲜思想和交流有益的教学经验。再次,教学工作也缺乏诸如医生律师等专业性很强的职业一样的公有文化的支持,使教师们很难相互分享具有普遍意义的教学经验和知识体系,很难运用一些“公共技术术语”来进行相互之间的批判反思。劳蒂对此曾断言:“教学公有文化的缺失,造成了教师之间的孤立,这就是代价之一。……由于教学工作私人化和‘成败靠自己’的社会化准则,个人主义、教师文化被强化了。

三、高校教师教学研讨合作文化的培育策略

(一)高校应逐步建立激励教学研讨合作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评价机制

教师的教学研讨合作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需要一定的外部动力机制,以保证教师参与合作研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持久性。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认为:“只有用激励因素来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才能提高生产效率。真正的激励因素就是工作本身以及职工对完成工作的感觉。”因此,高校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教学与科研的需要及教师的主体需求,摈弃影响教师长远的潜在发展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评价机制,积极构建激励教师教学改革与合作研究,能促进教师持续成长的发展性评价制度,将学校评价重点放在引导教师对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创新与教师之间的合作研究上,增加教学合作研究与教学创新在教师评价体系中的权重,充分体现学校对教学工作这一高校中心职能的足够重视。只有教学研究在职称评定、专项奖励、年终考核等教师评价体系中举足轻重,其价值能被充分认可,才能激发教师教改探索的自由或自主的激情,也才有利于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的不断提升和教学实践精神的培育;在确定评价指标体系与标准时,应充分考虑被评价教师的理解和接纳程度,应赋予基层教学研究组织和教师教学改革的相应权利。只有逐渐建构起具有正确导向的评价机制才能有助于教研合作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二)高校教师应深化对教学学术内涵的理解和追求教学合作研讨价值的实现

学术视野下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研究,将对教学问题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以体现教学的学术性,即教学的研究性、成果的创新性与可交流性以及实践的有效性。大学教学除了知识的传授以外,还须通过与学生间的交流对话,扩展完善知识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品质,促进教师新知识的发现与创造。高校教师教学的学术性表现在对不同学生的清晰了解和研究,对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需要及个性的深人分析与认识基础上的尊重、理解与关注;在熟练掌握运用已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更能结合教师个人特点、条件以及学生实际选择教学方法及在教学实践中创造新的教学方法;最后高校教师还需要加强课堂管理研究,运用自己的教育机智和课堂管理技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增进课堂效能。教学学术的发展对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成长具有重要意义,而教师之间的合作研讨既是一种有助于教学学术发展的形式,也是强调“合作与同事关系有助于教师成长”的思想观念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教师只有从思想观念上形成对教学学术价值的理性认识,明确合作研讨有助于促进教师之间思想的碰撞与信息的交流、给予教师缄默知识适当表达的机会和场合和促进教师专业研究的深度;通过合作研讨也能不断激发与增强教师主体发展的意愿与能力,提高教师反思能力以及促进学校组织优良文化的形成发展,从根本上确立教学的学术地位,形成重视教学合作研讨的文化氛围。在教师同行的相互关怀与信任、支持的合作文化背景下,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情感,坦诉教育教学中经历的失败与不足,通过合作分享交流彼此的教学理念与经验,实现资源共享,改善同事间的人际关系,通过教师之间的观摩教学、课题合作研讨、教学学术沙龙及网络共享协作空间等形式,为教师之间合作提供交流的多元化平台,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高校教师范文篇8

关键词:高校;教学研讨合作文化;问题;培育策略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教学研究型组织,教师作为学校组织的主体,其思维和行为方式、教育教学价值观的培养和塑造深受学校文化的影响,有人认为:“教育改革对教师以及教师文化的忽视是造成各种改革项目表面化和低效率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文化是最深层次的东西,具有很强的导向、凝聚和教育功能。以个体劳动为特征的工作模式和分化主义倾向的教师文化已难以满足和适应高校学科发展和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而教学研讨合作文化的形成将有助于推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学研讨是教师个体在自我发展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集体研究、集体讨论形式,以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间题,揭示教学规律,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的活动。而教师的教学研讨合作文化是在教师进行教学研讨的过程中,逐渐积淀或凝结的稳定的价值观和相应的行为方式,它的形成与发展将会对教师持续成长产生决定性影响,也从深层次制约学校的长远发展。然而,近些年来高校在扩招和发展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教学工作的地位日益被边缘化,致使教研合作文化的形成、发展缺乏有利的环境和相应的激励机制。

一、当前高校教师教学研讨存在的问题

(一)趋于功利

目前高校管理中“重科研、轻教学”的制度与政策导向,以及职称评聘与相应利益机制的影响与制约,教学常常被视为非学术活动和教师职称评审的点缀。因为教学不具有科研成果的高功利价值,部分高校教师则较为明显地反映出对科研尤其是科研成果数量的过分注重,而作为教学者的责任意识则逐渐淡化。即使有为数不多的教学研讨活动存在,也多为追求功利目的。例如各级教学成果奖的评选、各种重点精品课程的申报与建设等,往往更多地是为了获取和科研成果相媲美的金钱与名利,而大多并不是纯粹基于对教育教学研究本真价值的追寻。实质上,教师对教育教学的研究应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它反映的应是教师日常的工作状态,体现的是教师的强烈教学责任感和对待教学的热情。

(二)流于形式

从高校的教学管理制度上看,一般都有关于教师教学研讨的相关规定与具体形式,但教研活动的真正开展一般需要依靠学校或院系制度规定强制式地推动。同时,由于教学研讨制度的确立和活动的开展缺乏对教师主体需要的了解、唤醒和满足,也很少建立起教研合作文化与教师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而作为教学合作研讨本可依托的基层组织—高校教研室,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组织涣散、功能弱化及缺乏凝聚力等问题,使高校教师之间的合作研讨失却了赖以生存发展的土壤和环境。教研活动的形式主义和行政意味的浓烈很难吸引教师的充分关注和投入,也失去了通过教学改革与研究推动学科建设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再加上教师自身对教学合作研讨的价值缺乏深人理解,使高校教师的教学合作研讨常常流于形式。

(三)迫于任务

目前高校教师的教学合作研讨活动一般是围绕学校或院系的特定任务和要求展开的,例如修订教学计划或教学大纲.、编写教材、申报重点课程或课题、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的参赛选拔、为了完成院系规定的教师之间听课及学生实习之前的听评课等。类似的教研活动一般都规定了显性的短期可达成的具体目标,一旦完成教研活动也随之终止。教师的教学合作研讨并没有成为教师日常的职业生存方式和重要的专业发展途径。这种“任务”取向在无形中窄化了教学合作研讨的内涵,造成合作研讨价值的萎缩,难以形成丰富而完整的教研合作文化。

二、阻抑高校教师教学研讨合作文化发展的原因分析

(一)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评价使高校教师的合作研讨文化的发展空间萎缩

国家对高校的办学水平评估存在重量轻质、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它诱导一些高校去追逐物质化、可量化的科研目标,偏离了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教学为主要任务的轨道,弱化了评估对高校教学改革应有的导向功能,也难以产生促进高校教师教学研究与创新的动力。其片面导向也影响了高校对教师评价的激励功能的发挥。一些高校为了达到规定的评估指标要求,赚取更多办学经费与相应权利,在教师评价制度中不断强化对科研的硬性要求及奖励,如数量及获奖情况、课题立项、刊物级别等,而与教师教学相关的工作态度、职业道德与教学水平等软性指标,却几乎未被纳人评价体系,评价内容难以体现对教学和学术研究长期性、迟效性和创新性的支持与鼓励。评价的功利价值取向驱使高校教师根据利益多少及相关度来决定工作付出和投人程度,导致行为方式上对名利的极度追逐和心理上的严重失衡;也使高校教师教学创新与研究的激情逐渐消退,作为教学者角色的职责意识弱化,高校教学研究的地位也日益边缘化,这也是教研合作文化难以生成与培育的重要制度根源。

(二)高校教师对教学学术内涵和合作研讨价值理性认识的匾乏阻抑了教研合作文化的发展

在美国学者博耶的倡导下,国内外学者对学术概念进行了新的诊释,认为教学属于学术的一种类型,赋予了教学学术性的内涵。“教学学术”提倡以新的学术视角看待教学活动,给予它和高校科研活动同样的地位,目的在于实施有效教学,提升高校教学质量。但现实中一方面高校教师对教学的学术性缺乏充分认识和理解,仅认为高校教师的教学工作只是在对本学科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基础上的自觉迁移运用过程,无需保持对教学敏感的问题意识和对教学本身深人细致的研究,教学研究的功用与价值常常被漠视。实际上高校教学工作是一项环节复杂和效果迟显的工作,对教学的研究既需要多学科综合的学术基础,还需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且研究难度较大都钳制了其学术性的凸显。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制度环境的支持,缺乏对教师作为教研合作主体意愿和需要的充分把握,合作文化并没能够真正成为高校教师的主流文化,合作研讨的价值未被教师充分理解和悦纳。由于评价制度的片面导向、学科之间本身存在的疏离及高校教师不坐班工作制等因素的影响,个人主义的教师文化在高校教师间更为盛行。个人主义的教师文化虽然具有不可否认的优势,但它却易于使教师形成封闭的心态,教师之间的知识分享与思想交流严重匾乏,不利于教师的主体性成长和获取外界积极的情感支持而加剧了高校教师的职业孤独感。

(三)高校教师的工作环境与工作性质不利于合作研讨文化的生成与发展

教学研讨合作文化实质是一种自觉的人为合作文化,而高校教师的工作环境、工作性质不利于教师合作文化的生成与发展。首先是高校科层制的组织结构和相应管理模式约束了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学校内横向的组织结构是一种以分割和阻隔为特征的蜂窝状结构,教师们被分隔在一个一个独立的教室或教研室中;学校纵向结构是具有等级明显、分工明确特征的科层制,教师仅限定于狭窄的工作岗位上。这种相对封闭与隔离的特征限制了教师之间的知识分享。目前高校实施的是强调严格的规章制度、明确的职责分工、严厉的奖惩措施的管理模式,驱使教师之间围绕名利展开激烈角逐,要在竞争中获胜,必然不愿坦陈自己的教学感悟与经验以及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势必淡化通过合作研讨改善教学的热情,也日渐丧失了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进一步加剧了高校教师之间孤立、封闭的现象,使高校教师之间缺乏合作共事的习惯与相应文化氛围;其次,高校教学工作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并且高校教学工作的迟效性相对于中小学教学更明显。因为中小学教学成效还可以用学生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去衡量,而高等教育教学成效却难以用眼前现实功利的标准去评判,因此高校教师很难体验到教学的即时成效所带来的成功感与愉悦感,却常被一些消极情绪所困扰,为了维持专业自尊和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和满足感,一般不情愿向同事公开自己的教学并乐意接受同行评价,当然也限制了教师通过同行合作吸纳新鲜思想和交流有益的教学经验。再次,教学工作也缺乏诸如医生律师等专业性很强的职业一样的公有文化的支持,使教师们很难相互分享具有普遍意义的教学经验和知识体系,很难运用一些“公共技术术语”来进行相互之间的批判反思。劳蒂对此曾断言:“教学公有文化的缺失,造成了教师之间的孤立,这就是代价之一。……由于教学工作私人化和‘成败靠自己’的社会化准则,个人主义、教师文化被强化了。

三、高校教师教学研讨合作文化的培育策略

(一)高校应逐步建立激励教学研讨合作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评价机制

教师的教学研讨合作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需要一定的外部动力机制,以保证教师参与合作研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持久性。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认为:“只有用激励因素来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才能提高生产效率。真正的激励因素就是工作本身以及职工对完成工作的感觉。”因此,高校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教学与科研的需要及教师的主体需求,摈弃影响教师长远的潜在发展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评价机制,积极构建激励教师教学改革与合作研究,能促进教师持续成长的发展性评价制度,将学校评价重点放在引导教师对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创新与教师之间的合作研究上,增加教学合作研究与教学创新在教师评价体系中的权重,充分体现学校对教学工作这一高校中心职能的足够重视。只有教学研究在职称评定、专项奖励、年终考核等教师评价体系中举足轻重,其价值能被充分认可,才能激发教师教改探索的自由或自主的激情,也才有利于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的不断提升和教学实践精神的培育;在确定评价指标体系与标准时,应充分考虑被评价教师的理解和接纳程度,应赋予基层教学研究组织和教师教学改革的相应权利。只有逐渐建构起具有正确导向的评价机制才能有助于教研合作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二)高校教师应深化对教学学术内涵的理解和追求教学合作研讨价值的实现

学术视野下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研究,将对教学问题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以体现教学的学术性,即教学的研究性、成果的创新性与可交流性以及实践的有效性。大学教学除了知识的传授以外,还须通过与学生间的交流对话,扩展完善知识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品质,促进教师新知识的发现与创造。高校教师教学的学术性表现在对不同学生的清晰了解和研究,对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需要及个性的深人分析与认识基础上的尊重、理解与关注;在熟练掌握运用已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更能结合教师个人特点、条件以及学生实际选择教学方法及在教学实践中创造新的教学方法;最后高校教师还需要加强课堂管理研究,运用自己的教育机智和课堂管理技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增进课堂效能。教学学术的发展对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成长具有重要意义,而教师之间的合作研讨既是一种有助于教学学术发展的形式,也是强调“合作与同事关系有助于教师成长”的思想观念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教师只有从思想观念上形成对教学学术价值的理性认识,明确合作研讨有助于促进教师之间思想的碰撞与信息的交流、给予教师缄默知识适当表达的机会和场合和促进教师专业研究的深度;通过合作研讨也能不断激发与增强教师主体发展的意愿与能力,提高教师反思能力以及促进学校组织优良文化的形成发展,从根本上确立教学的学术地位,形成重视教学合作研讨的文化氛围。在教师同行的相互关怀与信任、支持的合作文化背景下,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情感,坦诉教育教学中经历的失败与不足,通过合作分享交流彼此的教学理念与经验,实现资源共享,改善同事间的人际关系,通过教师之间的观摩教学、课题合作研讨、教学学术沙龙及网络共享协作空间等形式,为教师之间合作提供交流的多元化平台,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高校教师范文篇9

关键词:教学;激励机制;高等学校

高等院校学生上课的情况与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密切相关的,如果教师教学水平高,则很难想象上课时学生会打盹或迟到。因此,对于高校教师来讲,将教学的激励机制提上议事日程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很多高校教师,人浮于事,对教学效果不以为然,这必将导致高校学生也是心猿意马,得过且过。名师出高徒,如果高校教师自己的教学水平不行,又怎么能培养出合格的学生呢?“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不在于教师所在学校的名望怎么样,只有将高等学校教师的讲课水平切实提高了,才可以真正做到使学生学有所成。以往有研究者提出了一些教学激励机制[1]-[3],比如认为要提高讲课水平在评价教师水平中占有的比重、完善高校教师教学评估制度管理、完善教学奖励办法等措施,都是很不错的想法,但是看上去很难将高校教师的教学激励机制做到关键点上。高等院校的教师重研轻教的根源是什么?其实是源于职称评定的标准。历来评定职称都是以认可科研论文或者科研课题等成果形式为基础的,如果有很多高质量的科研成果,要想升一级的职称就肯定没有问题。由这样的职称导向指引,高等院校的教师们必然趋之若鹜、争先恐后地追求科研成果的多少,而不会在意教学成果怎么样。如果还是将科研成果视为职称评定的标准,自然教师就不会将教学的效果真正落到实处。然而,历年来将科研成果作为评定职称的标准还是有其合理性的,但是完全免去教学这一方面对评定职称的影响,也是甚为不妥的。现在已经有一些学校将评职称区别对待,将教师分为三类:教学型、科研型、教学科研型,但实际上很多教师还是只能归结为教学科研型,在同一学校中很难同时有上述三种分类的教师。于是,这种规定就形同虚设,显然达不到重教的预期效果。因此笔者建议:

一、只有“教学名师”才可以考虑升职称

高校每年评定一次“教学名师”,能被冠名教学名师可以有这么几个规定:教师在上课时脱稿讲课,不依赖教学课件,不读教学课件,这是评选教学名师的首要条件,可以由听课者的反映记录查得;学生听课反应很好,愿意听课,并且知识掌握得很好;同行教师听课,能感到讲课教师水平的确很好;领导听课,能感到教师对于教学准备得充分而丰富。通过学生、同行老师和领导们的无记名评价,去掉最好的几个分数和最差的几个分数,以便避免打分不负责的现象,然后得到平均成绩。计算出来的平均成绩如果排在前几名(例如前8%),那么才可以被评为教学名师,这是评选教学名师的实施办法。在评定职称时,教学名师对职称应该有与科研成果等同比重的决定性。即评为教学名师才有资格评定职称,在已经是教学名师的教师里再确定应该升职称的是谁。教学名师是评定职称的前提,没有成为教学名师,就提不到升职的可能性。试想,在这样的职称评价体系号召下,还有什么教师会轻教重研呢?教师,首先是教书育人,“传道、授业、解惑”,其次才是出成果的科研者,这本来就应该是教师需要做到的。有了这样的职称导向,教师必然会沉下心来好好备课,争取课课精彩,上课时旁征博引。学生在听到这样的教学内容时,认真听课,仔细学习,还有什么会使学生上课玩手机或者打瞌睡呢?只有这样实行了,教师才可能会将工作重点放在教学上,才可能以教好每一节课为最重要的事情。

二、提高教改成果在教师成果里的地位

这是教师成果评价体系的问题。教改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在教师成果里的地位需要提高,只有这样才能激发教师重视教学过程的理论性,才能写出更多更好的教改论文,才会有更多教师愿意思考有关教学的各种现象和问题,愿意花更多时间解决这些教学难题。这个举措肯定会对整个高等院校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有更大促进作用。因此,建议教改论文和教改课题等成果形式可以成为高校教师评选“教学名师”的条件之一。综合地说,教学名师由综合的条件评选出来,每个条件在这个评选体系的权重可以由各个教学单位根据本校具体情况自己定,例如理论教学的效果和教学成果的比重可以各占一半。

三、改善教师的发展空间也应该以“教学名师”为候选对象

。教师,很重要的一点是要与时俱进、不断进取。如果本身已经是博士了,是不是就可以高枕无忧、坐吃山空了呢?当然不是。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之后再没有什么培养或者培训等措施,恐怕就不能有更大的学术进展。而且很多高校教师关注在高校里工作有没有发展空间,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此,继续培养教师作为教学激励机制的组成部分显得尤为重要。考虑培养的方式可以有:到兄弟院校去学习、到重点高校去学习、到科研单位去学习、到国外高校去学习等。其实,这些方式在很多高校里都有,问题是到底挑选什么样的教师学习,这个挑选教师的标准对于教师努力的方向有很重要的导向作用。建议挑选培养教师的标准还是应该以教学名师为条件,即只有成为教学名师,才可以有资格进行竞争选拔。那么,在这样的规定之下,还有谁会轻教重研呢?自然就会把高校这艘大船的重心和方向调整。所以,把教学作为高校教师最重要的部分并不是不能做到的,关键是导向要对。只要大家都开动脑筋,必然就会得到很好的方法。本文只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能够激发大家在解决轻教重研这个问题上的智慧,想出能够很恰当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这无疑将是以后上大学的青年们的福祉。

作者:李海虹 单位:淮海工学院

参考文献:

[1]邓大松,友.我国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23):46.

高校教师范文篇10

高校教师的教学内容反思必须与科研紧密结合,形成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目前高校教师的岗位类型一般分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三种。不管哪种岗位类型,高校教师都必须具备科研能力。之所以分成三种岗位类型,不过是工作有所侧重。因为我们所面临的21世纪已进入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科学技术创新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高等学校作为知识传播与知识创新这两大支柱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国家大量的科研任务,高校教师已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对建设创新型经济、创新型社会、创新型国家起着举足重轻的作用。就教学型高校来说,同样需要有科研创新牵动。因为教学型高校肩负着培养有技术专长的能够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使命。知识经济的日新月异的发展,要求学生学习的知识必须与社会需求无缝接轨,教师如果不能随时跟踪知识更新,就无法传授给学生新的知识以面对社会挑战。这一点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是高校领导都有明确的认识。但是,我们却遗憾地发现,高校教师中存在着科研与教学内容相脱离的现象。至于教学反思与科研紧密结合更是无从谈起。其中主要原因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科研功利化。部分教师把科研只作为晋职的敲门砖,不重视科研与教学关系;另有不想参与晋职比拼的教师,科研只是为了完成学校规定任职期间的科研任务,保住职业饭碗,至于是否与教学挂钩,了无挂怀。第二,科研游离化。许多高校教师研究方向远离所教学科,尽管取得科研成果,但却与提高学科教学质量无补,与教学反思无补。第三,科研投机化。部分高校教师科研处于一种投机化状态,既不考虑自身知识体系的建构,也不考虑研究方向的统一性,只是什么方便写什么,什么冷门写什么。东一头,西一头,研究方向模糊,研究思维模糊,根本谈不上以科研引领教学。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是否具有创新性是高校教师教学反思的重要方面,要使这种反思真正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助于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就必须与科研紧密结合。在教学内容反思中遇到问题,通过科研可以发现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直接用于教学;通过撰写科研文章,进行创新研究,也可以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学中又可以发现科研某方面的不足,反过来促进对某一专题的深化研究,形成教学科研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促进这种良性循环的措施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政策上规定高校(尤其是教学型高校)教师的科研必须与所教学科内容密切结合,使科研成为教学内容反思的行为延伸,使科研成为更新教学内容、拓展教学内容的先导。第二,科研必须为教学跟踪学术前沿服务。高校教学内容脱离实际,已经成了高校培养适用型人才的瓶颈。有的教师一本讲义讲几年甚至十几年,如果没有科研跟踪学术前沿,必然造成教学与实践脱节。第三,科研必须为教学内容创新服务。教学内容创新要建立在充分了解学术前沿成果基础之上,建立在科学鉴定新学术成果基础之上,建立在教师对新成果的充分内化有效把握基础之上。只有将科研真正置于教学内容反思延伸位置,才能使教学内容反思与科研形成良性循环。教学内容反思给科研提供研究专题,研究专题解决教学内容反思的问题,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二、高校教师的教学方法反思

高校教师的教学方法反思必须与教学研究紧密结合,搭建起师生共同建构知识的快速通道。教学方法的反思,必须要以课堂教学为核心,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过程来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理论认识。教学与反思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反应,在反思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课堂反应、接受效果中来反思自己教学方法的得失。目前在校的大学生是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大变革而成长起来的一代新人,中国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的大众文化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大众文化多元化取向,培养了学生个性化的审美需求;大众文化的娱乐性特征,培养了他们习惯借助于形象化媒介感知世界;大众文化的功利性引导培养了学生以功利主义眼光判断知识价值。如此诸多的变化,要求高校教师必须通过教学方法不断反思,搭起现代师生共同建构知识的桥梁,而这个桥梁的搭建必须与高校教师的教学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但我们同样遗憾地发现,这个结合并不理想。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研论文选题并不是来自教师自己的教学反思,而是一般意义上就理论谈理论,或者生搬硬套教育新理念,或者翻版成功经验。了,只是雨过地皮湿,根本解决不了自身教学反思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第二,教研课题多由上级主管部门统一命题,教师自己命题往往很难通过。统一命题的结果是教师搞教研课题实际上等于在做命题作文,只要按题作答,做好启承转合就算完成任务。至于教师在教学方法反思中遇到的个性化问题,要么搁置,要么自行解决。第三,教学方法反思限于肤浅化、琐碎化,而教学研究往往不能及时使之上升到理论高度,使教学方法反思陷于一事一议的窘境。解决以上问题的对策有如下几方面:第一,教学方法研究选题必须来自教师的教学方法反思,解决教师教学中遇到的个性化问题,并且在用于教学实践时,具有实效性。第二,抓住“两头”,改变教研课题主管部门的工作。一方面取消教研课题主管部门的具体命题,只划定范围,把具体命题权回归一线教师;另一方面转变目前官僚式单一纸制材料案头课题验收方式,辅以抽样实地考察验收。第三,鼓励教师将教学方法反思上升到理论高度,使教学方法反思问题的解决步入科学化、理论化、规范化的轨道。

三、高校教师的教学反思

高校教师的教学反思必须与内化教育新理念相结合,以便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要坚持终身学习。在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教师的专业成长,必须在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不断追求至善的大文化背景下得到实现。所以有人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大约需要一生的时间,是言之有理的。教育新理念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推进器,因为教育新理念是渗透于教师观念形态的思想意识,它一旦在教师的心灵中扎下根,就会直接制约教师的教学动机、教学方法、教学风格、教学行为等等,也会对教师职业化道德人格产生直接影响。所以,高校教师的教学反思必须与内化教育新理念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高校教师的教学反思必须与内化教育新理念相结合,才能不在纷繁多样的教学改革中迷失自我。目前指导和影响基础教育进行的新课改的“三大理论”支柱是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和有效教学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认识不是被动地通过感官接受的,而是通过大脑根据自己的经验加工建构的;知识不是对本体论意义上的客观世界的发现,而是人经验世界的一种建构,一种创造,是人创造的产物,知识是生成性的;认识是主观的,而不是客观的;认识不能准确无误地表征客观世界,没有绝对正确的认识,知识的功能是适应世界,并为建构经验世界服务的。它为我们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新的知识建构,提供了理论支撑。而多元智能理论则为我们全面评价学生,发现学生自身所具有的个性智能,并加以准确的肯定、鼓励和引导,认定学生个个是人才,个个能成才,给予了原则性指导。有效教学论则给我们如何提高教学效率,提供了方法论的支持。这“三大理论”支柱所形成的教育新理念,同样适用于高校教学改革。教学反思隶属有效教学论理论范畴,但是必须有“三大理论”的融会贯通才能使教学反思获得理论支撑,才能使教学反思的问题解决,具有理论纵深。以“三大理论”构成的教育新理念延伸为教育改革的一系列探索:问题式教学、案例式教学、情境式教学、开发非智力因素教学、加强师生互动式教学、学生自主体验式教学、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教学评价主体由教师走向多维,评价形式由单一转向多元等等,纷至沓来。教师在教学反思中,如果没有在宏观上、深度上内化教育新理念,极容易迷失在一个个具体琐细的问题之中。高校教师的教学反思必须与内化教育新理念相结合,才能涵养出具有个性化的教育观与方法论。教学反思根据不同需要可以划分不同类型,上文是以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划分教学反思类型。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反思划分为单元反思、单项反思、创新反思等等。单元反思是在进行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教学内容后的教学反思,这种反思的目的是对单元教学中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完成情况、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风格等多方面教学实践进行综合性反思,从中总结提炼出成功的经验,找出不足,为下一单元教学提供良好的思想准备。单项反思,是教学反思实践中运用较普遍的一种反思方式,即教学中的某一单项内容进行反思,便于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如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贯彻情况,问题式教学实践情况、师生课堂互动情况等经验与不足的反思。创新反思,是一种以素质教育为目的深化教学改革的教学反思,这种反思没有成例,需要教师逐步探索,积累经验,所以更加弥足珍贵。不管哪一种类型的教学反思,都离不开教育新理念的指导,都必须在教育新理念的关照之下进行。否则教学反思必然陷于肤浅化、碎片化。因为就人的认识规律来说,教师掌握了教育新理念,只能说完成了对教育新理念的初步认识,这个新理念是否管用,是否能达到素质教育目的,还必须到教育实践中检验。每个教师在实践检验中,由于原有的学识水平、情趣爱好、表达习惯、教学风格的不同,必然使教育新理念的落实打上个性化的标签。这种标签是独一无二的,是不可复制的。西方有句名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得正是这个道理。这就需要每一位教师在教学反思中,从肩负的历史使命出发,从承担的社会责任出发,从自身专业化成长出发,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升华到理论高度。充满激情地主动内化教育新理念,使之成为自己个性化的教育观、方法论组成部分。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教师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职业生涯的不断完善,生命价值的不断提升。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