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贷款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20:51:52

高校贷款

高校贷款范文篇1

「关键词」高校;高校贷款;风险;监控

高校贷款具有期限长、金额大、利率低以及贷款保证形式单一、还款资金来源渠道窄等特点,高校使用贷款资金要承受宏观方面的政策风险、经济风险、自然风险以及微观方面的市场利率变动风险、贷款规模过大风险、高校内部管理失控风险等多方面的风险[1].为了确保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提高高校贷款风险防范意识,采取有效措施监控高校贷款风险。

一、提高高校贷款的风险防范意识

1、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

高校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从国情实际出发,从有利于高等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出发,从扎扎实实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出发,既要敢于开拓进取,积极利用银行贷款,实现高校的快速发展;又要正确处理好眼前与长远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事业发展需要与实际经济承受能力的关系,提倡厉行节约,坚持量力而行,确保稳健发展。特别要摒弃“银行是国家的,贷款是银行的”、银行的贷款“不用白不用,用了也白用,白用谁不用”的错误思想,反对一切追求奢华、超标准的浪费行为,防止脱离实际大搞建设。

2、必须坚持科学、民主的决策程序

贷款高校必须制订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学科与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校园建设规划。以高校总体规划为基础,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和高校实际偿债能力确定贷款项目及适度的贷款额度。贷款项目和额度必须经过严格、科学的可行性论证,充分征求广大教职工意见,经高校最高决策机构集体研究决定。贷款额度不得超出预期偿还能力,贷款前应制订切实可行的还贷计划和措施,以保证高校事业健康、平稳发展。

3、必须坚持“谁贷款,谁负责”的原则

高校在民事活动中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贷款高校作为贷款主体,必须承担还贷责任。高校的校(院)长是高校的法定代表人,对偿还贷款负有法律责任。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完善高等学校经济责任制加强银行贷款管理切实防范财务风险的意见》明确规定:“在今后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高校对银行贷款资金的管理情况将作为重要考核指标”。高校领导要本着对国家高等教育事业认真负责的态度,提高风险意识,完善决策程序,增强法制观念,树立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的诚信观。

4、必须坚持效益第一的思想

高等教育发展需要巨额资金投入,政府不应也不可能全部包揽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多渠道筹集高校建设发展资金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十分必要的[2].但高等教育是准公共产品,高等学校是非盈利性质的教育实体,高成本、有偿性的贷款资金只能作为高校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的必要补充,而不能成为高校筹集建设发展资金的唯一渠道。各高校必须充分认识到贷款的高额利息支出对现有教育资源产生的负效应,应始终坚持效益第一的思想,切不可把利用贷款作为融通资金的主要方式,要在切实加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上动脑筋、想办法,充分挖掘内部潜力,整合现有资源,合理调度资金,通过自有资金的有效运作,减少贷款额度,降低贷款成本。

二、完善高校贷款的风险管理机制

1、加强高校贷款的预算管理

(1)应将高校贷款资金纳入预算管理。《高等学校财务制度》明确要求高校预算编制必须遵循“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即高校编制预算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不能超越财力可能安排预算,不得编制赤字预算。在高校无贷款业务的情况下,经费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和事业收费,没有其他资金来源弥补收不抵支的资金缺口,这时规定高校不得编制赤字预算是有道理的。这种预算收支平衡的关系是:预计收入数=预计支出数。在这种关系式下,当高校向银行贷款时,银行贷款投资的项目只能在借入款项、暂付款和自筹基建科目中反映,在财务综合预算中得不到体现,违背会计核算的客观性和及时性原则,不能对基本建设支出做出客观、及时的反映,这种当年支出、以后年度反映的会计核算方法也严重影响高校财务报表的质量[3].实际上,制度上的规定和实践上的运作结果是有差异的。虽然编制预算要求收支平衡,但在实际预算执行过程中,收入绝对等于支出是很少见的。年度收支数不等才是普遍现象。在财务决算中,年度现金支出数额并不一定等于财务决算支出数额。它们之间的数量平衡关系是:年度支出数=暂付款期初数+年度现金支出数-暂付款期末数。将高校贷款资金纳入预算管理,既是实际操作的需要,也是保证高校财务信息客观、真实的必然要求。

(2)预算的收支平衡不等于决算的收支平衡,编制赤字预算是违规的思想应该突破。由于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通过对暂付款数额的调控达到对支出数的调整,财务决算所显现的收入与支出的大小关系是可以改变的。如果出现年度收入大于年度现金支出的情况,就可以通过减少暂付款而造成收入小于支出的“赤字”现象;同样,当年度收入小于年度现金支出数额时,也可以通过增加暂付款数而出现收入数大于支出数的“正常”现象。只要高校预算是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未超过高校财力编制的预算都是合理的。在目前高校普遍向银行货款融资办学的情形下,可以根据自身的财力(含国家财政补助拨款)和借款规模合并编制综合财务预算,其编制原则可以采用“现金流量平衡”原则,即现金流入量与现金流出量相平衡。这种编制实际上仍坚持了“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只不过“量入为出”的“入”不能仅理解为收入,而应理解为现金流入:“收支平衡”中的“收支”应理解为现金的流入量和流出量。这种平衡关系可表示为:预计收入数+预计贷款数=预计支出数+预计还贷数。通过这个平衡关系,可把贷款资金纳入高校预算管理范围,及时、客观、真实反映高校当年的借款规模和支出需要,实事求是地反映高校财务状况。贷款与还贷的资金差额体现在高校负债的变化上,贷款数大于还贷数则负债增加,贷款数小于还贷数则负债减少。收入与支出的差额体现在事业基金的变动上,收入大于支出则事业基金增加,收入小于支出则事业基金减少。另外,除将年度贷款本金变动情况编入预算外,年度贷款利息预计支付数作为财务费用也必须编入预算。且在利息支出上可做适当区分,用于已建成项目的贷款利息可计入预计的高校财务费用内,用于在建项目的贷款利息则可计入预计的自筹基建经费内。

2、合理确定高校贷款的额度

(1)以高校偿债能力核定贷款规模。高校作为独立法人向银行贷款,是弥补高校建设发展资金不足,实现高校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但高校贷款作为筹措高等教育建设发展资金的新渠道,与传统的财政拨款、学生学费收入在性质上有着资金是否需要偿还的本质区别。财政拨款和学生学费收入资金是高校自有资金,无需偿还,不存在资金成本和财务风险;而高校贷款是高校借入资金,是一种负债,必须按贷款合同约定偿还本金、支付利息。高校过去长期使用财政拨款,习惯于无偿使用资金,对贷款资金的有偿使用性质认识不足,缺乏资金成本观念和财务风险意识。为了有效防范和监控高校贷款风险,应从高校综合偿债能力出发,全面评价高校资产负债情况,科学测算贷款需求的额度及还款年限,适度举债。只有这样,才能一方面积极筹资,自求发展,加大对高校各项建设事业的投资力度;另一方面又能实事求是,安全稳妥地降低和规避贷款风险[4].能否规避高校贷款风险关键要解决好贷款额度问题,而贷款额度的测定,关键是要对高校的偿债能力有个科学评估,科学测算高校的贷款偿还能力是核定合理贷款规模的前提和关键。

高校偿债能力是指高校在借款期限内偿还借款本金和利息的能力,偿债能力的高低可通过对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负债自有资金率、速动比率、长期资产与长期资金比率等指标的测算加以核定。需要注意:1)流动比率指标反映的是高校的短期偿债能力。一般而言,流动比率越低,短期偿债能力越差,财务风险越大;流动比率越高,短期偿债能力越强,财务风险越小。但是这个指标并不是越大越好,合理的限度应该是学校在流动资金清偿流动负债后仍有余力支付正常的教育事业支出,满足日常事业活动的资金需求[5].一般来说,2/1的流动比率被认为是令人满意的。流动比率过高,则表示拥有过多的闲置资产,学校的资金利用率不高或未能及时核销应收款或应收款太大,应收款数额大导致坏账准备大。2)资产负债率指标一方面反映学校利用债权人提供的资金开展业务活动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反映高校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对学校而言,资产负债率指标不应太高,一般以30%-50%为宜,国外高校资产负绩率一般在40%左右。资产负债率太高则表明高校要承担较大的财务风险,太低则不能达到负债办学的目的,因此,高校必须在负债办学获取收益和承担风险之间作出权衡,确定对学校适宜的最佳资金结构。高校资产负债率是体现高校偿还债务综合能力的指标,其计算是否准确直接影响高校最佳贷款额度的确定。3)负债自有资金率指标是用于衡量学校借入资金与自有资金配比情况的。一般地说,该比率应维持在1左右或更低,这表明高校的借入资金有相应数额的自有资金作保证,高校有偿还债务的能力,财务风险不大[6].4)速动比率是高校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例。一般而言,1∶1的速动比率是合理的。如果速动比率大于1,说明有能力偿还债务;如果小于1,则需要举借新债偿还到期债务[8].5)长期资产与长期资金比率是从高校的资源配置结构来反映高校的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的。高校长期资金的筹集渠道有两个,一是所有者投入,二是长期债务借入。一般来说,高校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应由所有者权益与长期负债来支撑。长期资产与长期资金的比率应低于100%;高于100%,则说明长期资产的一部分是由短期债务支撑的,将影响学校的短期偿债能力。

(2)以承受资金成本的能力控制贷款规模。贷款是有资金成本的,高校财力能承受的资金成本是控制贷款规模的重要依据。由于高校每年都必须支付贷款利息,所以,预算中能用于支付利息的资金额度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它决定了高校贷款规模的最大极限。预算中确定自筹基建经费的额度是在扣除维持高校正常运转的基本支出后能用于发展的建设资金。编制预算时又将正在建设中的项目所用贷款总额的利息的费用安排在自筹基建经费中支付。因此,正在建设中的项目所用贷款总额的利息不能超过年度预算内安排的自筹基建经费。同样,已建成项目尚未偿还贷款总额的利息不能超过高校预算安排的财务费用。如果高校财力连支付利息都困难的话,显然就是贷款规模过大,债务负担过重。

(3)以高校筹资能力制约贷款规模。首先,贷款是要偿还本金的,除从资金成本角度考虑贷款规模外,高校还必须从偿还贷款本金角度考虑贷款规模,高校贷款规模受到高校筹资能力的制约。偿还到期债务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借新还旧,或将贷款展期,这种方式总负债没有减少;另一种是用自有收入偿还,真正使负债减少,同时高校资产也将减少。高校偿还贷款能力最终取决于高校获取收入的能力和增加净资产的能力,贷款运用得当,可以促进高校的发展,增加高校的创收能力,为偿还贷款提供资金保证。其次,贷款建设项目必须有经济效益。高校贷款的投资方向应该是优先解决高校扩大办学的“瓶颈”问题,建设高校教学基础设施,改善办学硬件条件,而不是教职工的福利和日常运营问题,高校日常运营经费不得使用贷款。增加校舍建筑面积,可以直接扩大办学规模,招收更多的学生。学生数

的增加可以相应增加国家财政拨款和学费、住宿费用收入,为偿还银行贷款提供资金保证。

3、加强高校贷款的项目管理

(1)加强贷款项目的投资方向管理。在贷款投资有关项目时,事先应深入进行市场调查和可行性论证,充分利用高校丰富的信息资源与人才资源,为领导决策提供准确、全面、动态的财务信息,决不能因财务信息失误导致决策不当而造成损失。既要做到敢于贷款,更要善于贷款。高校贷款资金应用于解决制约高校当前和未来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以及对高校事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项目,严格限定于改善办学条件(不含学生宿舍、食堂、教职工住宅等要求社会化的建设项目)。为了确保专款专用,应该对项目资金流量信息进行科学分析,加强对贷款资金投向的监控,确保贷款资金百分之百用于既定的建设项目,贷款资金不得用于对外投资(含对校办产业投资)、科技开发、捐赠、支付罚没款项以及平衡预算抵补日常经费开支的不足等,严禁用贷款资金提高或变相提高人员待遇。

(2)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慎重选择投资项目。首先,高校选择投资项目时要谨慎论证,坚决杜绝无效益投资的现象,做到“四个不贷”:贷款项目未定者不贷,资金投向不明者不贷,另有无偿性资金来源者不贷,还贷无保障者不贷[8].即使有些项目在经过可行性论证后是非贷不可的,也应该把沉淀资金减少到最低限度。其次,高校建设必须量力而行,自觉控制建设项目和建设规模,避免基建战线过长造成“半拉子”工程和无效投入。

(3)必须建立项目管理责任制。高校应按管理层次逐级建立贷款资金项目管理责任制,成立以校(院)长为组长、主管财务副校(院)长为副组长,财务、基建、监察、审计、工会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贷款资金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组织贷款项目的论证、贷款资金的使用、管理与监督。高校校长是贷款项目总负责人,对全部贷款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负责,对确保按期偿还贷款本息负责。各项目负责人必须严格按照项目建设计划使用资金,确保项目建设质量。财务部门必须配备专门人员做好贷款资金的管理工作,确保贷款资金专款专用。

4、加强贷款资金的财务管理

(1)加强贷款资金的使用管理。首先,财务部门应加强贷款资金的日常管理,严格按照高校会计制度进行正确的业务处理,建立贷款台账,详细记录贷款银行、贷款时期、贷款金额、贷款利率、贷款到期日等;快到期的贷款应及时报告相关领导,筹措资金,按时归还;对于贷款项目在执行过程中所发生的异常情况,要及时向相关领导汇报,及时研究处理[9].财务部门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合理配置高校资源,从由单独管理资金扩大到管理整个学校的办学资源。财务部门要做好资金预算,保证合理的现金持有量,一方面能及时筹措所需资金,尽力减少间歇资金;另一方面按照资金来源利率的高低合理安排资金,将低利率的资金优先安排到位,节约财务费用。其次,应建立健全内部监控制度,充分发挥审计、监察、工会等部门的监督作用,对贷款项目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控。另外,贷款资金管理领导小组应定期对贷款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对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的项目及时整改、纠正,造成贷款资金损失或浪费的部门或个人应追究法律责任。

(2)科学规划、合理安排不同种类贷款的组合,优化负债结构。应认真研究资金市场的供求情况,根据资金市场利率走势和项目建设进度对资金的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资金使用方案,优化贷款资金结构,降低贷款成本。贷款按期限可分为流动资金贷款和固定资产贷款。流动资金贷款期限较短,有三个月、半年、1年期贷款;固定资产贷款期限较长,有3年、5年、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贷款种类。高校切不可将贷款资金全部安排长期贷款,尽管长期贷款财务风险小,但由于银行贷款期限越长,付出的利息就越多,加大了资金成本。若从银行一次性贷出数额较大的资金,短期又不需要支付出去,滞留在账上,必然会多付利息,造成资金浪费。高校也不能将贷款资金全部安排短期贷款,短期借款虽然能减少资金占用成本,若高校短期内不具备偿还能力,就会出现财务风险。因此,高校应对一定时期的固定资金、流动资金需要量进行预测,注意研究债务结构和国家信贷政策,根据项目计划、工程进度、收支情况分期分批贷款,合理安排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之间的最优组合。另外,银行贷款还可按信用分为信用贷款、担保贷款和抵押贷款。银行对不同贷款的审查要求不完全相同,高校办成贷款的难易不同。长期信用贷款在银行内有额度限制,在无法争取到信用贷款的时候,可让校办企业作为担保单位申请办理担保贷款,也可以考虑有限的抵押贷款。

(3)建立高校偿债基金。应制订切实可行的还款计划,按照贷款本息归还的时间、额度要求,合理安排调度资金,避免因准备不足、资金周转困难而出现延期还款损失。对于短期负债,理财者应搞好现金调度;对于长期负债,重在建立充足的偿债基金。建立偿债基金的关键是按期提取偿债基金。有两种方法进行计提:第一种是平均计算法,将负债总额按整个借款期平均分摊,每期提起等额基金,这种方法是贷款到期时有足够的资金偿还本金;第二种是比例法,每年按一定比例和当年高校收取的学费数额为基数提取偿债基金,这种方法要根据每年实际收取学费的数额来确定合适的计提比例,通过不断调整计提比例来确保偿债基金能够清偿到期债务[10].如果还债的确有困难,也要及时做好贷款的展期,或贷新还旧,以维护高校的信誉。

三、加强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对高校贷款的风险监控

1、加强对高校贷款的风险监控是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

高校既是独立的财务主体,同时又是国家预算的基层执行单位,是一个财政主体,高校贷款风险的终极承担者是国家。因此,加强对高校贷款的风险监控是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一是组建贷款项目专家组。建议由省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建贷款项目专家组,为贷款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技术咨询和指导意见,协助政府部门对贷款项目的执行进展及完成效益情况进行监督,向有关部门定期提供项目进展情况评价报告。二是建立高校财务预警机制和预警提示制度。负债办学不能作为高校长久的经济工作策略,负债作为一种资金运用的技术手段,只能满足高校发展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需要。高校可参照教育部、财政部共同组织开发的“高等学校银行贷款额度控制与风险评价模型”的方法和思路,研究确定本校合理的贷款控制规模,随时掌握和了解自身的财务风险状况。主管部门应加大对高校贷款管理的宏观监控力度。对于个别已超出偿债能力、财务风险达到预警线的高校,主管部门应及时发出预警通知,要求其调整建设规划、停止贷款;主管部门发出预警通知后,如有关高校仍无视财务风险、继续盲目扩大贷款规模,主管部门可会同财政部门通过扣减专项资金拨款、暂停财政专项资金申请资格等方式对其实施处罚,高校的法人代表要接受主管部门领导的质询,主管部门还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对主要责任人员进行严肃处理。三是建立、健全贷款资金核算制度、贷款资金使用情况年度报告和项目年度执行进展、完工总结报告制度,全面、真实地反映贷款资金的运行情况。四是建立大额贷款备案制度和银行审批制度。为便于全面掌握高校的贷款规模和风险状况,凡累计贷款余额达到本校近三年平均总收入10%的高校,必须将所有贷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分年度贷款额度方案、具体还贷计划和措施等相关材料报送教育主管部门备案。各省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会同财政部门结合本地实际,根据“高等学校银行贷款额度控制与风险评价模型”测算所属高校的贷款风险指数,贷款风险指数已大于06或新增贷款后风险指数将超过06的高校的新增贷款均建立银行贷款审批制度,纳入审批范围;凡新增贷款后贷款风险数低于06(含06)的高校贷款,按教育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实行备案制度。

高校贷款范文篇2

我国制定了加速发展教育的战略目标,高校经过连续五年的扩大招生量(以下简称“扩招”),很多人认为已经完成了“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任务。扩招需要新增大量的基础设施,增加大批合格师资。但是,政府对高校的投资本来就严重不足,扩招后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并没有明显增长(除教育部属高校和个别地方属的高校外),大多数地方属高校的生均拨款还大幅度下降。准公共产品没有投入也能得到丰裕的产出,肯定隐藏着其他问题和风险。

教育主管官员也承认:“从1998年至今,中国高教毛入学率从9.8%增加到17%,如此迅速的增加,办学资金肯定有缺口。”[1]实行“非义务教育阶段”的“缴费制”向学生收费,实际上就是为了弥补生均拨款不足采取的措施,或者更宏观说是为了缓解教育发展需求超过了经济发展现实水平的矛盾。[2]这是引致“乱收费”现象的根本原因。师资数量不足与平均质量下降则成为整个高等教育质量降低的重要原因。当然,这不是我们要讨论的内容。

我们关注的是扩招所需投入的来源及其引致的风险。全国公立高校近年来普遍扩展校园或建设新校区,保守估计的贷款总额不低于2000亿元。巨额的扩校费用显然不能来自学生缴费,也不是来自政府投资,而基本是来自贷款。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即使没有扩招,公立高校也必然甚至必需适度负债。[3]但是,尽管教育用地是低价征收甚至无效划拨,一个高校(甚至城市重点中学)动辄征地数百亩甚至三五千亩,新增建筑面积几十万平方米,投资数亿至数十亿元,即使不论由此带来的农业问题和失地农民问题,这么大的投资最终如何消化,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强烈关注。

扩校从根本上说是政府行为,教育主管部门实际上正是通过“办学条件评估”,规定高校学生的生均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下达远超过学校承担能力的“招生计划”等方式,诱导和迫使高校扩校。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会最终为教育投资的巨额沉没成本“埋单”,一旦偿债风险凸现,政府和高校将面临极其复杂的尴尬局面。风险估计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进行贷款规模控制,本文即探讨贷款的财务约束条件。

二、扩招前的高校财务成本结构

管理会计以量本利分析为中心,其重点是分析成本结构。最重要的原理之一,是企业产品销售价格低于完全成本但高于变动成本时,仍然可以继续生产,因为固定成本是以前投资形式的,已经是沉没成本。近年来,研究教育成本的科研立项课题、论文数以百千计,测算出的高校生均成本从七、八千到一两万,而几乎没有哪个学校的国家生均拨款加上学费,能够达到或补偿这么高的(完全)成本,但是没有哪个学校破产,甚至还在拼命扩招,秘密就在于固定成本不需要进行成本分摊。

高校的固定成本内涵为何?某些学校有上百年的历史,国家投入和社会注入的各种存量性质的资源,包括校园及其基础设施、建筑物、图书仪器设备等,按照现行的高校财务制度,不必进行成本分摊,都属于固定成本,且通常以“专项经费”形式拨款。与企业不同的是,虽然高校的固定成本看起来很高,但既然无须折旧,也就无须补偿。

与企业相比,水电费、交通通讯费、实验材料费、教具费、招生费、出版印刷等刚性支出,以及图书设备费、维修费、绿化费、招待费、办公费等半刚性支出,明显属于变动成本(大约占学校总支出10%—20%左右),可以称为基本支出。按国家统一标准发放的工资、津贴、社保、引进人才、住房补贴、科研补贴、学生事务支出等人事费用,也是刚性支出(虽然短期内,学校可以使教师大量缺编和冻结经费),但大体上应视为变动成本。这样,高校的变动成本由基本支出和基本人事费用两部分组成。

高校是非赢利组织,“股东”只有一个即国家。扩招前的高校普遍现象是教职工收入低,办学条件差,也基本上没有其他收入,所以按当时的预算会计制度,高校的学校收入仅限于政府拨款,而财务结余应当为零。要注意的是,虽然有指定用途的专项经费也包括在学校账面收入中,但一般情况下这类经费不能挪用,所以应从学校收入中剔除。

用W0和P0分别表示学校收入与变动成本,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

假设I:高校扩招前的学校收入等于变动成本,即:W0=P0.

三、扩招后收入与支出的结构变动

拓展校园或建新校区应以满足完成学制为限(例如大学本科一般为四年学制,则每年增加等额学生,四年后拓展校园或建新校区刚好填满),所以扩招期为常数,以后不能再增加学生数量,这样,一个扩招期末的生均拨款为固定数(不考虑很多高校扩招生均拨款递减的情况);同样在物价管制和社会压力下,学费收入也不会变化(收费标准事实上已经冻结)。因此,扩招期末的学校收入和主要成本即已固定。为简化分析,设高校扩招期末即贷款扩校完成后的当年为基年(一般为扩招开始后的第四年)。基年及以后的学校收入、其较扩招前的增加量都可以视为一个常数,分别用符号W、R表示。

扩招后的新增的变动成本由基本支出和基本人事费用(随规模扩大需要新增教职工)以及贷款利息组成。考虑到规模效应,除贷款利息外,前两项支付不会按学生增加的比例增长,但是却会随时间增长。按照教育部的生均建筑面积等考核指标,每增加一个学生,需要的土地、宿舍、教室、食堂等随之增加,所以银行贷款形成的固定资产表面上应归入变动成本;但是扩校新增的固定资产又是一次性形成,而不是多一个学生就多建一个床位教室,即并非严格的“随产量变动而变动”,所以扩校的投资实际上属于沉没性的固定成本。

这种一次性支出的固定成本有两个特点:一是需要维修保养以及更换设备等等,新增支出只能由学校自己支付且随时间推移而增加;二是高校随规模增加将出现效率损失,我们没有约束高校管理者偏好和树立个人形象的欲望的机制,筹资越多,用于锦上添花的、随意决定的事项越多(例如一部分收入用作他途,增加差旅费、招待费等),这类事项也几乎与固定成本偿还无关,即便企业也不乏这方面的实例[3],此外,行政化的高校还存在资金管理能力问题,资金规模越大,管理效率越低。因此,肯定会使变动成本逐年增大。

为简化分析,设基年的变动成本为P1,贷款后每年的变动成本以固定比率f增长(f>1,称为增长系数),设基年开始第n年(n≥1)的新增变动成本为Pn,则有:

Pn=P1fn-1

高校扩校和扩招后需要有基金节余。基金节余的意义之一是“股东”节约了开支且实现了社会目标。为避免岐义,把基年以后第n年学校收入减去基年的变动成本后的余额称为留存基金,用Un表示。

留存基金的第一用途是偿付贷款本金。从理论上说,贷款风险应由政府承担(这就是一些大学校长说的,只要银行敢借我就敢用,反正最后国家埋单),但是高校贷款的原因又恰好是政府不能或不愿承担巨额的扩校投资,更谈不上替高校还贷,这显然是一个悖论。即使考虑到其他因素,财政最终要为一些学校部分还贷,政府也拥有一个反制条件:经营者即学校将承担责任并蒙受直接利益损失,例如校内津贴被完全取缔。这种情况肯定会使学校“停摆”(例如优秀教师纷纷调离),所以应是一个较强的借款规模约束。当然,在干部任期制的体制扭曲下,学校决策者可能会采取“短期行为”,从而使之变为一个软约束。软约束也是约束,在大学的行政化体制下,学校决策者在还贷责任信号明确时,会考虑个人风险,所以假定由学校偿还贷款更符合实际,这当然也应从留存基金中支付。

留存基金的另一用途是支付随着招生规模扩大而增加的其他人事费用。由于教师的负担在加重,而总收入的增加又使“改善待遇”成为可能,几乎每个学校都对教师发放了工资补贴性质的课时费(由于体制原因,非教学人员的津贴也“水涨船高”),这类支付是扩招带来的附加效应。目前的现状是,高校教职工的工资外收入已经远远超过工资内收入,也就是说,其他人事费用大于基本人事费用。

这样,留存基金的结构是:偿还每年债务的固定的本金,支付其他人事费用Qn.在制度因素的作用下,高校肯定有增大内部分配的其他人事费用的倾向,其特征是没有规范且“能上不能下”,所以也可以假设其他人事费用按大于1的一定比率t增长,即Qn=Q1tn-1.

需要说明的是,从扩招年起学校收入与变动成本都在增长,留存基金也相应地增加,但高校还贷期都在借款的三年以后,所以几乎所有高校都将这一时段的留存基金完全用于其他人事费用。因为讨论贷款规模控制关注的是长期偿债能力,所以可以忽略扩招年到基年的学校收入、变动成本以及留存基金的短期变动。

四、高校负债经营的基本限制

财务杠杆指企业对固定的资本成本筹资方式的利用程度。企业负债后,因债务利息固定而与利润多少无关。于是利润增加时,每一元钱负担的债务利息相应降低,投资者的相对收益更高,这种影响就是财务杠杆。所谓固定的资本成本,对企业而言,包括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融资租赁等各种负债和优先股股本。对高校而言,负债仅指银行借款。在筹资产生财务杠杆“正”的作用的前提条件下,财务杠杆作用的大小取决于负债比例的高低,提高负债比例将增加财务杠杆利益;降低负债比例则减少财务杠杆利益;负债比例为零时则不产生财务杠杆利益。

高校负债如果能够使财务杠杆产生“正”作用,则相当于将营业利润转移支付于社会目标,所以运用负债以发挥财务杠杆作用也理所应当。财务杠杆运用当然与筹资风险相联系,不妨借用企业分析筹资风险的方法。

企业计算财务杠杆系数的公式为:财务杠杆系数=营业利润/(营业利润-借款利息),对高校而言,记贷款总额为M,贷款年利率为r,以上公式变为:

财务杠杆系数=留存基金÷(留存基金-借款利息)=Un÷(Un-Mr)

财务杠杆为正的条件显然是留存基金大于贷款利息,即得:

公式I:Un>Mr即M<Un÷r

扣除变动成本后的留存基金数额极大,因此公式I是一个很弱的贷款基本限制。负债的限制条件还可以从基年起第n年的留存基金与变动成本的关系来分析。由于:

学校收入=扩招前的学校收入+学校收入增长=留存基金+扩招前的变动成本+新增变动成本

由假设I,扩招前的学校收入=扩招前的变动成本(W0=P0),所以基年起的第n年有:

学校收入增长=留存基金+新增变动成本,即R=Un+Pn=Un+P1fn-1

这就是说,新增收入能够补偿新增的变动成本且有节余,否则高校自身便不会产生扩校冲动。以上分析的只是贷款的基本限制条件,显然还应寻找更有效的约束条件。

五、高校负债的第一约束条件

设贷款需在n年内偿还,由于R=Un+Pn=Un+P1fn-1,即可推出:

∑R=∑Un+∑P1fn-1,即nR=(M+∑Qn)+P1∑fn-1=M+Q1∑tn-1+P1∑fn-1=M+Q1(tn-1)(t-1)-1+P1(fn-1)(f-1)-1,得到:

公式Ⅱ:M=nR-Q1(tn-1)(t-1)-1-P1(h-1)(f-1)-1

这是一个贷款规模的约束条件,显然,它取决于新增学校收入、其他人事费用和变动成本的增长系数。换言之,如不能满足这一条件则负债经营不能成立。公式I和Ⅱ显然独立。

举一个例,假设某高校扩招前的学校收入W0=1亿元,以年息7%的贷款扩建新校,从第四年起十年期内还本。扩招期末的学校收入绝对增长数R=2亿元,基年的其他人事费用Q1=1亿元,基年新增变动成本P0为0.4亿元,而其他人事费用与变动成本增长系数分别为1.05、1.04,所以:

M=nR-Q1(tn-1)(t-1)-P1(fn-1)(f-1)-1,即M=10×2-1×(1.0510-1)÷(1.05-1)-0.4×(1.0410-1)÷(1.04-1)=20-0.6289÷0.05-0.4×0.4802÷0.04=20-12.578-4.802=2.62(亿元)

其他人事费用增长系数t<1.04与变动成本增长系数f<1.05,本身就对学校提出了极高的成本控制要求,不用说,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约束条件。

六、贷款的边际资金成本

从公式Ⅱ可看出,成本控制状况对贷款规模的作用很强。但是制度因素的作用使这种控制毫无把握,因而可能导致贷款规模制约失去效用。可见,公式Ⅱ的约束条件尚不完全,为此引入边际资金成本进行分析。

高校现在的情况是银行愿意给贷款,筹资成本似乎不会变化。但是仔细分析就会发现,高校存在另一种增加边际资金成本的动因。

可以断言:高校贷款随规模增加将出现效率损失。首先是管理体制问题,我们没有约束高校管理者偏好和树立个人形象的欲望的机制,筹资越多,用于锦上添花的、随意决定的事项越多,这类事项也几乎与固定成本偿还无关,即便企业也不乏这方面的实例[4].其次是对项目涉及的筹资目标的分解问题,尽管高校的筹资用途与企业不同,但贷款投资与资金回收只是弱相关,因而所贷资金的一部分必然要用作他途(如补充维持费用),即筹资目标分流。此外,行政化的高校还存在资金管理能力问题,资金规模越大,管理效率越低。

一个企业无法以某一固定的资金成本来筹措无限的资金,当所筹措的资金超过某一特定限度时,筹资成本便会升高。边际资金成本就是再筹集一元资金的成本,它在一定条件下随所筹资金的增加而增加。所谓企业无法以某一固定的资金成本来筹措无限的资金,就是说到达某一点时,再追加一元的筹资的资金成本将增加,这个“点”称为突破点。以此类推,如果不断增大筹资额,便会出现一连串的边际资金成本增加的突破点Gi.如果用图形来表示,边际资金成本线即MCC线便是一条连续上扬的曲(折)线。

高校筹资规模增加的效率损失可以视为变相的边际资金成本,因此也服从MCC线连续上扬的规律。高校现有的资金结构大体上由学校收入与贷款组成,所以计算突破点与加权边际资金成本的公式可以简化为:

突破点=保留收益(留存基金)÷该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重

高校上扬的MCC线有没有约束?答案是肯定的。在企业的情形,突破点不能超过内含报酬率(投资净现值为零的报酬率)。虽然已经假定了高校只有一种投资机会(投资目标),但是既然我们认为高校与企业的边际资金成本曲线没有本质区别,那么,边际资金成本曲线不超过投资内含报酬率,就是高校贷款额度的第二约束条件。内含报酬率需要事先设定,由于高校自有资金不需要考虑报酬,只需考虑还贷付息,显然有:

留存基金率=保留收益÷学校收入,即U′n=Un÷W

由公式I,U′n应高于贷款利率r.

仍然举例说明。设某高校原学校收入为2亿元,考虑贷款2亿元用于新区建设,资金成本r1=7%,如果贷款分十年还本,则至少需保留收益0.34亿元。则U′1=0.34÷50%=0.68(亿元),即贷款达到0.68亿元前,边际资金成本都是7%.一旦耗用了留存基金,就必须再贷款,但超过0.68亿元,则产生效率损失,设这时的资金成本为r2=9%,如果还须贷十年期贷款2亿元,负债在资本结构中的权重变为4÷6=0.67,保留收益至少应为0.34+0.38=0.72(亿元),则U′2=0.72÷0.67=1.07(亿元)。当然还有其他突破点。MCC线从7%,9%,…连续上扬,可能超过留存基金率(例如第二突破点时为0.72÷6=12%),这时,应自动中止贷款。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第二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的发言[N].南方周末,2004-8-12.

[2]彭久麒。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动态平衡关系[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8)。

[3]《南方周末》2004年6月3日载:赵新先曾总结三九医药衰败的原因,鼎盛时期银行纷纷上门贷款,资产负债率达90%,钱一多花起来就没有节制;等到出现问题时,银行纷纷上门提,取未到期贷款。

[4]可借用劳动力的边际成本说明企业无法以一个固定成本筹资。如果企业有10个技工,其工资成本可能是每人50元,接下去增加1个甚至两个技工,工资成本表面上可能没有显著变化;但如果试图增加第100个技工,则其边际成本就可以明显感觉到,也许每人要达到80元或更高,因为找到这么多能够胜任而且愿意从事这项工作的人会变得很困难。

高校贷款范文篇3

一、高校的贷款特点

高校属于事业单位,与通过采购原材料、生产产品、销售产品获利的企业有显著的不同,其贷款也有明显特点:(1)贷款期限长。高校贷款大多用于基本建设投资,由于教学楼、实验室、学生宿舍、图书馆等建设周期长,因而具有长期占用银行贷款资金的显著特点。(2)贷款利率低。高校具有长期稳定、可靠的收入来源,因此银行往往愿意主动与高校合作,并在贷款利率方面给予优惠,高校获得的贷款利率一般要低于市场利率。此外,高校主管部门往往还能对预算内项目的贷款给予一定的财政贴息。(3)还款渠道单一但稳定。高校的收入渠道主要有教育经费拨款、以及教育事业可用于还贷的资金(主要是教育事业收入中的学费、住宿费收入等),还款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同时,高校办学的连续性又保证了高校还款的稳定性。(4)贷款保证形式单一。按照《担保法》、《担保法解释》规定,学校、幼儿园、医院等公益性质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得作为保证人;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不得抵押。高校作为教育事业单位,其性质决定了其不得为他人提供担保,其他企业也不愿意为高校提供贷款担保。因此,目前高校贷款主要是靠银行提供信用额度,实施信用贷款。(5)变现性差。高等教育事业是社会公益性事业,高等学校具有非盈利性的特点,高校的资金支出是一种无法通过自我资金循环和周转予以补偿的消耗性支出。当前高校的银行贷款大部分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条件的改善方面,这些项目不具有流动性,变现性差。

二、高校贷款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贷款风险认识不足,缺乏还贷意识。部分高校贷款时并未考虑自身的还贷能力以及潜在的风险,普遍存在学校贷款、政府“买单”的思想,缺乏还贷意识。但事实上,银行贷款是学校筹集资金的一个重要渠道,其与财政拨款和事业收入有所不同,在资金性质方面有着本质的区别:后者对学校来说是自有资金,无需偿还,没有资金成本和偿债风险;而银行贷款属于借入资金,对高校而言是真正意义上的负债,这就迫使学校运用贷款方式筹资时必须考虑贷款的资金成本和偿债风险。目前高校贷款主要是靠银行提供信用额度,实施信用贷款。高校在民事活动中作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如果到期不能偿还债务,不但会承担失去信誉的风险,还会造成后续贷款困难,甚至资金链断裂,给学校的发展造成困难。

(二)资金运作不当,导致产生财务风险。部分高校贷款决策过程存在非理性化倾向。表现在确定贷款规模时,高校通常只以“能否满足项目建设需要”作为第一标准,盲目贷款或超规模贷款,对资金成本和自身的还贷能力考虑甚少。然而,我国高等教育是非赢利性的,高校负债资金也主要用于非赢利性项目。虽然近期内不会出现资不抵债的现象,但其主要从事非营利性的业务活动,资金一旦消耗则无法收回,若资金运作不当,则有可能出现流动资金短缺、无力发放工资、无法维持日常开支、乱收费和财务违规等现象。过度负债所带来的还贷压力势必造成高校正常财务开支的削减,这种非正常的支付削减又将影响高校教学、科研等活动的正常进行,并形成恶性循环,最终陷入财务危机。

(三)高校存在再筹资风险。高校的银行贷款主要用于基本建设,资金使用周期长。在高校资金还款自己来源渠道单一的情况下,高校不得不举借新债偿还旧债。此过程中便可能存在再筹资风险:一是政策风险。贷款要受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影响,一旦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紧缩银根,各银行就会缩小对高校的贷款规模或停止发放新贷款,此时高校筹资风险将会立刻显现,导致高校资金链断裂,在建工程无法按期完成,甚至造成烂尾工程,这将严重影响高校的建设和发展。二是市场风险,主要是利率风险。利率风险包含纯利率风险、通货膨胀风险、变现风险和再投资风险等,每一种风险的变动都影响着利息率的升降。资本市场上的利率是不断变化的,如果存款利率上升,贷款利率不变,或者存贷款利率都上升了,但存款利率上升的幅度高于贷款利率上升幅度,都会使贷款高校遭受损失。我国目前已经进入加息周期,这不仅增加了高校贷款的资金成本,而且增大了高校继续筹集资金发展的难度。三是运营风险。高校贷款的偿还依赖于预期的生源、学费收入、良好的毕业生就业率和办学质量作支撑,如果高校运营不当,实现不了预计生源,会面临巨大的还贷压力。如果不能如期还款付息,则会造成高校再融资发展困难。

(四)现行高校会计制度对潜在财务风险反映不充分。现行高校制度规定,高校不能编制赤字预算,高校利用贷款进行的建设项目不能通过支出科目列支而只能将其作为借款挂账,这使得高校未完工项目挂账成为普遍存在的问题。按现行高校会计制度规定所编制的会计的报表将本应于“在建工程”科目反映的建设项目支出挂在“应收及暂付款”科目下,将应当偿还的债务变成了债权,会计报表表面的平衡掩盖了高校实际存在的赤字预算或负债运作事实,造成高校会计信息严重滞后,潜在的财务风险不能得到充分反映。此外,现行高校会计制度规定高校固定资产不提折旧,这也使得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耗费的价值得不到反映和补偿。

三、降低高校贷款风险的对策

(一)贷款资金使用必须符合教育部的有关规定。财政部、教育部[2004]18号文件明确规定了高校贷款资金的使用方向:高校贷款资金应用于解决制约高校当前和未来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以及应用于对高校事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因此,贷款资金不得用于对外投资(含对校办产业投资)、科技开发、捐赠、支付罚没款、以及平衡预算、抵补日常经费开支的不足等。只有关系到学校发展的重点项目、关系到教学科研发展的项目、关系到学校目前和今后发展大计的问题,才可以通过银行来解决。

(二)优化贷款资金结构,科学确定最佳负债年限。高校应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划制定负债计划,正确分析财务状况。要合理预计自身的贷款偿还能力,将短期、中期、长期贷款有效结合,确定贷款期限的长短,使债务到期时间均匀分布,尽量与现金流入周期同步,避免未来某一年成为还款的高峰年,避免资金的集中支出和闲置,减轻财务负担。

(三)改进高校预算管理制度和会计制度。现行《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规定,高校现行的预算内容包括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在“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下,高校不得编制赤字预算。高校贷款主要用于投资项目,根据现代财务管理的观点,在投资分析中现金流动状况比盈亏状况更重要,收大于支的年份不一定有多余的现金来偿还贷款。为此,高校应将现金流量预算纳入高校预算管理范畴,把年度贷款额和还款计划编入预算。其财务平衡模式为:“年度预算收入数+预算贷款数=年度预算支出数+预算还款数”。这种平衡关系突破了现行制度对编制赤字预算的限制,建立了一种新的“收支平衡——现金流量平衡”的财务关系。预算编制要提高科学性和刚性,确保预算真实,同时还要将年度预算、中长期预算与学校的长远发展结合起来,有效规避贷款风险,从而保证学校的资金安全和经济秩序稳定;应改革现行高校会计制度,在现行的收付实现制基础上,增设用于核算未完工项目的相应会计科目;改革高校固定资产与固定基金平等的原则,贷款建设项目完工后先增加固定资产,贷款偿还后再增加固定基金;明晰高校产权关系,提高会计核算的科学性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四)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高校应根据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高等学校经济责任制加强银行贷款管理切实防范财务风险的意见》中给出的高校银行贷款额度控制与风险评价模型,建立财务预警系统,确定适度的贷款规模。高校主管部门应加大对高校贷款管理的宏观监控力度,对个别已超出偿债能力、财务风险达到预警线的高校,主管部门应及时发出预警通知并采取相应措施控制贷款规模。同时,政府应加大对高等教育事业的投入,主管部门应采取高校贷款、政府贴息或补息的政策,以有效缓解贷款高校的巨额贷款利息负担。公务员之家

总之,高校要根据自己的偿还能力,适度掌握贷款规模,防范贷款风险,以充分发挥银行贷款对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积极作用,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才旺:《关于高校贷款相关问题的思考》,《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第12期。

高校贷款范文篇4

关键词:公立高校开发性金融公法人公共产品

1999年以来,公立高校伴随着国家扩招政策的贯彻落实,大规模向商业银行贷款,由于约束缺失,出现了公立高校普遍贷款、盲目贷款,甚至部分高校不计承受能力巨额贷款、不计资金成本滥用贷款,致使公立高校出现大面积有问题贷款,其风险之严重已经引起各方面的广泛关注。笔者试图初步提出有问题贷款的化解办法。

一、引入政策性贷款部分置换商业银行贷款

政策性银行之所以能够成为支持公立高校的主要力量,理由:

(一)政策性银行属于公法人

既然我国法律体系在传统上属于大陆法,而我国现行民法对法人的分类又不能涵盖政策性银行这类新型法人,笔者认为,不妨从公法人与私法人划分的角度来分析一下政策性银行的法律性质。笔者认为,政策性银行应属于公法人,其理由如下:

第一,政策性银行的目的和宗旨是服务于公共利益的。政策性银行不以营利为目的,而应追求社会整体效益,服务于公共目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政策性金融业务与逐利的经营性业务常常是矛盾的,也就是说,政策性业务是非营利的或低盈利的。比如,一国落后地区的开发,对该国经济平衡发展、社会安定与进步有很大意义。然而,在经济现代化过程中,若以营利为指向,则相对缺乏的资金不仅不会流向落后地区,而且会出现从落后地区漏出,流向资金盈利率较高的经济发达地区。在此情况下,对商业性金融机构而言,追逐营利的理性行为与宏观经济发展目标是相悖的。这样,只有由政府创设的政策性银行,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服从宏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要求,才能向落后地区输送资金,对于由此而产生的亏损,由政府给予补贴,或担保其债务。但这并非意味着政策性银行忽视经营活动的收益,就必然发生亏损。

第二,政策性银行由国家设立或控制。与商业性金融机构不同,政策性银行绝大多数是由政府直接出全资或部分出资创立,如日本“二行九库”、韩国的政策性银行、美国进出口银行、我国三家政策性银行均是由国家出全资创立的;或是由国家作保证而设立。而不论政策性银行如何设立,它们都是以国家作为后盾,其组织与活动由国家控制和掌握,并与国家、政府保持极其密切的联系,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利益的需要,并为贯彻、配合政府社会经济政策和意图服务。

第三,一些同属于大陆法系传统的国家,如日本、法国,其政策性银行立法中均规定政策性银行为公法人。有学者认为,政策性银行属于公益(事业)法人;事实上,公益法人属于社团法人之一种,而社团法人又属于私法人之一种,因而,这些学者实际上是主张政策性银行属于私法人的一种。笔者认为,这是缺乏充分根据的,因而也是不能成立的。只要承认公私法划分在中国的有效性,政策性银行是公法人这一命题便告成立。

政策性银行公法人的法律地位一经确立,就具备了财政性金融的职能,也就从理论上成为支持公立高校的主要力量。

(二)政策性银行介入使公立高校贷款的担保具有合法性

在国家财力有限,不能对高等教育提供更多财政资金支持,而商业银行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不愿对高等院校提供贷款的情况下,政策性银行和政策性银行资金的作用就凸现出来了。

1、政策性银行的“准财政信用”主体。政策性金融是典型的财政投融资,具有准财政属性,是财政政策的延伸。政策性金融是有助于弥补体制落后和市场失灵、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增强竞争力的一种金融形式,政策性银行是由政府设立的银行类金融机构,其主要任务是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在特定的业务领域专门从事政策性投融资活动,为政府发展经济,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和促进社会进步服务,在经营上不以盈利为最终目标。1

政策性金融与商业金融有完全不同的目标和范围。政策性金融就是要把政府信用运用于市场,发挥政府和市场两个优势;就是要用好用活政府信用,促进经济发展和制度建设,将融资优势和政府组织协调优势相结合,推动经济发展、体制建设和市场建设。政策性银行是准国债性质的开发性金融机构,注重金融资产管理和稳健运营。政策性银行债券是基于政府信用而尚未被市场分化的融资形态,具有准财政、准信贷和准股权性质。

2、开发性金融理论。开发性金融是政策性金融的深化和发展。有助于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增强竞争力的一种金融形式。开发性金融为政府拥有、赋权经营,具有国家信用,体现政府意志,把国家信用与市场原理特别是与资本市场原理有机结合起来。开发性金融的活力来自于政府赋权的法定国家信用,通过把政府信用、政府协调与市场原理相结合,充分运用国家信用的高能量,在政府与市场之间架起了桥梁和纽带,不断在体制建设和完善市场方面发挥独特作用,防止和抑制寻租行为,弥补市场失灵和缺损。

开发性金融不是商业金融,一般情况下它不会直接进入已经高度成熟的商业化领域,而是从不成熟的市场介入,用资金和体制建设来带动市场的发展。开发性金融的特征是,只要有市场缺损、法人等制度缺损,而又有光明市场前景的投融资领域,能够进行制度建设的、以整合体制资源取得盈利的,就都是开发性金融的领域。

3、国家开发银行支持高校的可行性。公立高校是政府投资为主导,其贷款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政策性贷款。就我国目前的情况看,国家开发银行的银行资金是最为理想的高等教育投资资金。在未来的几年中,应当利用国家开发银行的准财政性资金,加大对高等教育这一准公共品的提供力度。只要公立高校贷款是在政府科学控制之下,政策性银行对公立高校贷款是不存在风险的,即使出现风险,也不过是高校财政赤字而已。

政策性银行贷款的财政性金融要求,对公立高校提供贷款只需要政府财政担保,这就使公立高校贷款成为可能。国家开发银行最近提出“政府热点、雪中送炭、规划先行、信用建设、金融推动”的二十字办行方针,而且在广东大学城建设中开行已经主动提出并置换了20多亿的商业银行贷款。22005年,国家开发银行与黑龙江10所省属高校签约,向这些高校提供9.25亿元软贷款,重点用于老工业基地振兴中教育项目的建设。

二、靠政府和高校提前归还化解不良贷款

面对巨额高校贷款,如何保持高校信誉,降低财务成本,帮助商业银行盘活不良贷款,这是政府和高校共同关注并要努力解决的问题。如何解决呢?我认为有两条途径:一是政府补贴高校贷款利息,降低高校财务成本,保证高校正常运行;二是对建设新校区的高校,由政府牵头、银行参与、高校配合转让老校区,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压缩贷款。

(一)政府通过贴息减轻高校负担

从法律上讲,高校与企业都是独立法人,高校无疑也能像企业一样向银行进行贷款,并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虽然《高等教育法》在第30条规定高校可以取得法人地位,但同时又在第38条规定高校只能依法自主使用举办者提供的财产。对于贷款偿还责任,教育部在教财字(1999)10号文件中虽已提出了“谁贷款谁负责”的原则,并明确表示,教育部“不承担此项贷款的还款责任”,但高校并没有独立财产,而且事实上也不可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因此,如果发生重大的财政危机,最后收拾局面的将还是政府,不可能是高校。这是高校贷款风险的最重要特征。因此,政府在加强管理的同时,帮助高校还贷,既是过去疏虞管理的代价,也是帮助高校摆脱困难。

(二)老校区转让收入偿还贷款

盘活存量减轻高校贷款债务。我国高校的贷款直接原因是高校扩招所带来的资金和物力的不足,许多高校为扩大规模将原有的校园的物质资产和设施通过资产置换的方式建设新校园,以弥补教学和生活设施的不足。贷款较少的高校一般都是在原校区基础上建教学楼或购置设备,这样的高校即使贷款即使到期难以归还,也不会形成大问题。关键是要化解贷款数额巨大的问题,帮助购置土地、建设新校区的高校盘活银行贷款。这类高校新校区建设竣工后或基本竣工后,位于市区或市区最佳地段的老校区如何转让,这是归还贷款的重要渠道。但老校区转化单靠高校和银行是难以实现的,需要“政府牵头、高校参与、银行配合”。具体做法:

第一步,改变土地性质。因为公立高校老校区的土地一般属于“划拨“性质,不能用于其他用处。要想能够顺利转让,就必须将土地性质转化为工业用地,最好是可供开发用的“出让”土地。按照土地法规定,土地的性质转化是土地转让和变现的前提。

第二步,公开拍卖。由高校经过政府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批准,委托拍卖单位公开拍卖。

第三步,鉴于高校土地面积相对较大,考虑到房地产公司的实际购买能力,为了确保拍卖成功,向高校贷款的银行应该提前介入,在房地产公司自有项目资金不少于30%的前提下,贷款支持受让高校土地的房地产开发公司。这样可以确保压缩高校贷款,通过土地抵押措施,也是房地产公司贷款有了保障。

面对高等学校巨大的债务负担,很多地方政府是通过出让或转让位于城市繁华区的老校区获得经费,让高校偿还债务,帮助学校摆脱困境的。全国高校的土地置换始于浙江省,2000年当时浙江中医学院首先做了个试验,将原校舍不足5公顷的土地置换给一家房产开发公司,两年后,一个占地27公顷、投资2亿多的新校舍建成。

辽宁省在沈阳有17所高校纷纷出让原来位于市中心的老校区,利用级差地租的原理,到城区边缘建设新校区。基本建设总投资113亿元,其中老校区土地和资产置换34.4亿元,大大压缩了贷款规模。1

2005年下半年,河南省政府“要求已经批准建设新校区而且规划占地面积达到学校事业核定规模需要的高校,或者建设新校区时已经将老校区进行置换的高校,原则上都进行老校区

的土地置换”2。可见,出让老校区土地归还银行贷款是行之有效的措施,部分省份和部分高校的实践已经证明。如果建设新校区的高校都能在政府的支持下进行老校区置换,公立高校贷款问题一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化解。

三、商业银行对高校产业贷款转化一块

高校科技产业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有生力量。近年来,高校科技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销售额和利润有了较大的增长。到2001年底,全国有400多所大学创办了近2000家科技企业,销售总收入达452亿元,实现利润近32亿元;到2003年5月,全国高校已有高校控股、参股的上市公司40家。1高校的许多高新技术企业显示了良好的成长性,已形成一批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的股份制公司和企业集团,它们代表着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方向。高校科技产业虽已取得可喜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如资金严重短缺,支撑体系不健全,政策不配套,管理运行体制还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发展缺乏后劲等。对这些问题和困难的解决,需要技术的进步、管理的改善,需要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需要整个生产经营系统的完善,需要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其跨越式发展。但更重要的是清除高校科技产业的融资障碍,促使其快速发展,实现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及其产业化。

建议高校转让自身在高校产业中的股份,用转让收入归还贷款;商业银行也应该主动与贷款高校协商,通过规范性高校产业贷款和压缩高校股份来实现化解不良贷款的目的。部分高校的实践证明,这一办法是行之有效的。

四、商业银行继续支持公立高校经营性项目建设

高校贷款范文篇5

【关键词】高校;贷款危机;化解;对策

银行贷款是高校筹资的重要手段之一。利用银行贷款,适度负债运营对于快速发展中的高校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但是随着高校贷款急剧增加,高校银行贷款已经由合理的历史选择演变成为一个“问题”,特别是2007年3月吉林大学“关于召开征集解决学校财务困难建议座谈会的通知”在网络上公开以来,高校贷款危机问题就成为社会大众、政府、媒体共同关注的焦点。相关文献和政府部门也有了一定探索,形成了浙江、江苏、广东等模式,这些模式对于经济发达省份是适用的,对于西部高校、特别是“经济穷省、教育大省”来说未必完全适用。笔者认为,应建立由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高校多方共同参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高校共同分担的高校贷款化解机制。

一、政府层面

政府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中既扮演着高等学校资金提供者的角色,又是调整、指导各方行动的宏观调控者,因而政府在高校贷款风险化解和解决高校经费投入过程中应发挥主导作用。具体应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充分运用财税手段,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

1.加大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教育投入的转移力度,实现教育经费投入的均衡性

由于教育投入受到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经济水平发展较快的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对教育投入的力度明显高于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以陕西省属高校为例,2007年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和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分别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9.83%和49.73%。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不仅在于地方政府对于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同时也受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校数量和高校规模等因素的影响。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慢、高校数量较多和在校生规模较大的陕西这个“教育大省”来讲,尽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和省均预算内公用经费的增长率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总体排名与其教育大省的身份反差极为明显。单纯依靠地方政府加强教育投入,短期内仍不能实现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转变的目标。因此,笔者认为,在实施教育强国战略的过程中,对于陕西、四川等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教育规模大的“经济穷省、教育大省”,中央政府要充分发挥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考虑地方教育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人均财力以及当地生均培养成本,按照各地标准高等教育支出和各地财力客观承受的高等教育经费缺口来进行高等教育经费均衡性财政转移支付,缩小高等教育经费的地区性差异,逐步使“教育大省”转变为“教育强省”。

2.地方财政改革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加大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倾斜力度

在加大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教育投入转移的同时,地方政府也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一方面,要尽快通过立法方式,落实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比例标准,不断提高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与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另一方面要改进现有高校经费拨款实行的“综合定额+专项补助”的资源约束型分配方式,设立专门机构,在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建立高校财政预算分配模型、高校财务综合业绩评价体系和高校财务危机监控机制,建立一种“高校按需办学、政府按产办学”的需求约束拨款制度,并逐步设立和实行教育基金制,使政府的高等学校拨款、科研项目合同拨款和学生资助拨款逐步向基金制过渡,形成我国的高校竞争机制。

(二)不断优化高等学校的发展环境,建立健全高校融资支持体系,完善教育投入的政策法规

1.优化高校融资环境

基于高等教育投资规模大、周期长的特点,政府应积极发展政策性金融来取代目前的商业性金融支持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减轻高等学校的还款压力和债务负担,并为未来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可持续的融资体系。由此,笔者设想将现有高校贷款统一由政策性银行接管,在接管后既对高校贷款实行优惠利率或零利率,也可实行挂账停息、减免本息等多种方式,待中央或地方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特别是基本建设资金)不断提高后,逐步归还贷款本金和利息。

2.完善高校融资的政策法规

应尽快完善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高等教育领域的税收减免政策和教育捐赠、信用担保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使高校贷款、教育捐赠等活动有法可依,持续发展。特别是要运用税收手段,鼓励企业、个人或社会团体向高等教育事业捐赠或投资,建立教育捐赠免税制度和高等教育事业投资退税制度,进而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高等教育事业,实现高等教育筹资的多元化。同时,也可以在高校招生实行一定特殊政策,以便解决高校筹资困难和目前高校的贷款问题。

3.进行高等教育体制创新,谋求多元化的发展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教育阶段,政府应不断进行高等教育体制上的创新,谋求多元化的发展,以解决新阶段带来的教育经费短缺的问题。一方面,应大力支持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提高民办高校的综合实力和教育质量,打破现有的公立高校占绝对主导的格局,在更大程度上满足我国多层次、多元化的高等教育需求,同时实现高等教育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在这方面可以借鉴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经验;另一方面,可以借鉴国有企业改革的经验,考虑对部分公立高等学校进行股份制改革,提高其自身的融资能力和活力,优化其资产结构,最大限度地降低财务风险。

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层面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作为政府的代表,具有对高等教育发展实施宏观管理和监督的权利和责任。为此,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解决高校贷款和高校融资方面至少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事业规划,以便为政府财政资金投入提供依据

一般来说,高等教育规模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扩大。从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管理来看,中外有关专家经过大量测算和对比研究得出的关系系数为1:0.68。从国际上来看,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一方面,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政府、社会和学生家长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和支撑能力;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水平又是影响社会吸纳高校毕业生的主要因素。在制定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过程中,既要考虑社会大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变化,也要考虑地方社会经济规模和发展水平,制定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吸取以往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超过经济发展水平而产生种种问题的教训,以便高等教育事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二)建立高校财政资金运作的监督机制

1.建立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高校成本核算体系,以便客观、合理地确定高校培养成本,克服现有成本核算之不足。2.要建立起完善的高校财务信息披露制度,以便高校的利益相关方能够获得透明的财务信息,降低高校向外部筹资的成本。3.完善高校财务危机的监控体系,以便尽早发现高校财务运作中存在的风险。2004年教育部与财政部联合制定的《高等学校银行贷款额度控制与风险评价控制模型》可以为高校财务危机监控体系的建立提供有效范本。4.要建立和完善高校财务综合业绩评价体系,以便科学合理评估高校经营业绩。目前已有较多文献对高校综合业绩评价体系的建立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具有一定的可行性。5.实行定期财务资金审计,在目前国家审计机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可通过引入社会中介机构(注册会计师审计等)进行财务审计,以便提高高校资金运作效率,杜绝资金浪费和违法现象的发生。

(三)树立服务意识,为高校融资提供良好的服务

教育行政部门在信息占有上具有独特优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可凭借其独特的地位,为不同高校之间资金调剂、银校合作、企校合作提供融资服务,这对于加强高校资金融通、化解高校银行贷款危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高等学校层面

对于高等学校而言,要充分认识到银行贷款只是其筹集资金的一种方式,而且仅仅是一种辅助性筹资方式。要从根本上解决借贷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关键是要在开源节流的基础上,加强资金全过程管理。

(一)树立财务风险意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高校长期依靠国家财政拨款,对贷款资金的有偿性认识不足,缺乏资金成本观念和财务风险意识。1.高校在运用债务资本时,必须树立风险意识,承担贷款风险责任,这是防范风险的基础。2.必须充分认识到贷款的高额利息支出对现有教育资源产生的负效应,应合理确定贷款规模、贷款期限,加强同银行的合作。3.高校要制定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正确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提倡厉行节约,坚持量力而行,确保稳健发展,摒弃盲目跟风的意识,用好贷款,实现高校发展,防止追求奢华、盲目超前的消费行为。

(二)实施贷款资金全过程管理

首先,贷款前要确定适度贷款规模,防范贷款规模风险。高校利用信贷资金关键要适度,而“适度”要建立在合理贷款规模的基础之上。这是控制高校的举债规模和风险防范的关键。要量体裁衣、适度贷款。不能盲目贷款,不能超过自身能力贷款,必须保证员工开支、教学投入、科研投入等正常教学秩序的运转。其次,要加强贷款的项目管理,提高贷款资金使用效益。高校的贷款具有较强的有偿性,借债就必须偿还,否则是要付出很大成本或损失的。在贷款投资有关项目时,应事先深入进行市场调查和可行性论证,保证项目的合法性、规范性;确保专款专用,加强对贷款资金投向的监控,不得将贷款资金用于对外投资(含对校办产业投资)、科技开发、捐赠、支付罚没款项以及平衡预算抵补日常经费开支的不足等,严禁用贷款资金提高或变相提高人员待遇。高校加强贷款资金的管理,应形成一套“严格审批、专款专用、封闭运行、跟踪监督、考核效益”的贷款资金使用机制。

(三)开源节流,提高资金管理效率

1.要多方拓宽筹资渠道,积极做好增收工作。积极增加收入是高等学校解决自身资金紧张和银行贷款危机的关键,高等学校应在树立市场导向观念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多种筹资渠道,提高自身的筹资能力。

(1)发挥高校在服务社会和科学研究领域的优势资源,扩大高校销售与服务收入,积极进行产学合作,通过举办成人教育、为企业和商业机构提供咨询等多种形式为社会服务,在实现高等学校三大职能的同时增加高校收入;(2)建立大学基金制度,充分重视校友会的建设和社会捐赠在高校发展中的作用,在满足校友和其他捐赠者一定目标的回报的同时,为高校自身发展寻求更多的资金支持;(3)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专项经费投入,包括争取各级各类横向纵向科研项目经费、增加科研经费来源,争取各级各类学科专业建设经费、补充高校学科建设经费。公务员之家

2.要树立成本管理意识,合理控制培养成本。认识高校贷款的本质,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建立规范的经济责任制度,从贷款的审批、使用到贷款的偿还,都必须严格把关,按计划进行,做到“贷款决策要审慎,贷款投资要可行,贷款程序要规范,贷款审计要严格”。此外,要重视成本、效益管理,优化、整合好学校所有资源,充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单位教育经费的投入产出比,形成勤俭治校、量力而行的观念,建设节约型大学,防止由于过分追求高标准、大规模、高档次而造成的盲目投入和重复建设,防止建设华而不实的“面子工程”;应合理安排预算,正确处理短期利益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合理配置学校资源,积极探求办学效益。

参考文献:

[1]陈立,陈威.重庆市高校贷款现状分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1).

[2]刘觅,易传和.我国高校债务危机的形成与化解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4).

高校贷款范文篇6

[关键词]高校贷款风险研究风险控制

一、我国高校贷款的问题

1.贷款增长过快,贷款存量过大

高校向商业银行借款,大多用于基本建设,高校贷款通常是中长期贷款,利息高于一年期贷款,因此,高校实际负担的利息费用要高于上述计算值。而从高校预算执行结果看,学校将总收入中的10%用于还本付息,已经是相当困难,为此,有些高校只好采取“拆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用新增贷款支付贷款本息。笔者曾经对江苏省37所高校的财务人员就贷款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当问及“还贷资金来源时”,有11所高校的财务人员选择了“以贷还贷”方式,占被调查高校数量的30%。

2.还款责任不明确

《高教法》明确规定了高校是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独立法人单位,“在民事活动中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换言之,就是高校向银行贷款应当自己还,国家没有义务替学校还债。另外,教育部针对“银校合作”问题,于1999年在10号文中明确要求:“各校必须本着‘谁贷款谁负责’的原则开展银校合作工作,教育部不承担此类贷款的还款责任”。

但是,仍有一些高校对举债建设的认识不足,认为学校是国家的,现有资金来源仅能够满足维持学校日常运行的需要,并没有扩建校园的能力,学校的基础设施等办学条件的投入应该由国家财政投资解决。在这种错误思想指导下举债建设,很容易出现贷款超出学校偿还能力的问题,造成财务状况恶化,进而影响学校持续健康地发展。甚至有的高校片面认为,现在高等教育是加快发展时期,各级各类高校都在贷款建设,若不能跟上发展步伐今后将难以立足,但对自己的还款责任却认识得不够充分。

3.贷款动机不当

我国高校主要领导一般由上级组织任命,实行任期制,这样容易出现短期行为,一些高校的领导为了出政绩,盲目地扩大学校规模,贷款规模也随之增大,领导层流行的“政绩观”演化为扩大贷款规模的主观意志,而且贷款规模的大小似乎成了学校实力和学校领导能力强弱的代名词。绝大部分高校借款人没有还款意识,恐怕都有“只借不还”的思想,在校长的任期内将借款用完,还款的事由后任去考虑。

4.贷款决策的非理性化,缺乏财务风险意识

高校在贷款的决策过程中通常以项目需求作为首要的考虑因素,不考虑将来的偿还压力,或对未来的收入情况过于乐观,高估自身的还款能力。许多高校对于贷款的态度是争取、争取、再争取。事实上,融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一般缺乏融资专业知识的高校财务人员难以胜任这份工作。根据万青所调查的29所高校情况看,有21所高校在贷款申请的决策过程中,财务部门是主要的责任部门,决策过程偏于简化。从银行等金融机构方面看,17份调查回函中,12份回函认为,高校财务状况及银校合作情况是银行审批高校贷款的最重要条件,当问及高校贷款规模的控制依据时,16份回函将项口的资金需求作为第一或第二重要的依据。由此可见,不论是贷款高校,还是金融机构,对于高校贷款决策都趋于非理性化。

5.贷款的管理和使用缺乏科学性

高校贷款资金的有效管理与合理使用,是这些借入款项取得预期效益的有效保障。要提高贷款资金的使用效益,首先要求对贷款的投向和额度有个科学的规划,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高校利用银行贷款投资建设项目,本身就是一种超常规发展的举措,这种发展模式包含着政策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等若干风险。要规避这些风险,必须在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对投资总额、贷款额度还款计划等进行详细规划。

6.还款渠道单一,还贷负担重

在目前形成的高等教育多渠道筹措资金局面中,政府拨款和事业收入约占普通高校经费收入的90%左右,是多渠道筹措资金中主要的两个渠道,也是高校贷款还款的主要资金来源。但是高等教育本身具有成本高并递增的特点,虽然近几年来连续扩大招生,教育事业收入在逐年增加,财政拨款也年年增加,但平均拨款呈下降趋势,同时由于学生数量的增加,学校必须同步增加对教学设施、师资建设等方面的投入,特别是近年来各高校普遍进行校内分配制度改革,如实行校内岗位津贴、实施人才战略等,加大了人员经费的支出,以及各种公关性的支出、新老校区办学而增加的成本等,使高校的支出呈高增长状况,学校资金的节余不容乐观。尤其是近年来高校规模的过分扩大已经明显冲击了教育质量,这样将会影响到招生的数量,从而使未来学费收入隐藏着不确定的风险。

二、高校贷款风险的控制

1.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贷款风险的控制

高校贷款危机,起因和关键还是在于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因此,高校贷款风险控制首先应从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入手。

2.自身防范贷款风险应做好的工作

由于我国的高等教育长期处于计划经济的运行模式下,习惯于无偿使用资金,财务风险意识相对淡薄。为了更好地防范贷款风险,还应做到如下几方面。

(1)树立风险意识,适度、科学理性举债。建设开发新校区,其特点是资金需求量大,相对集中占用时间较长,教育贷款和政府投入性质不一样,必须按照信贷管理的有关规定按时偿还本息,因此学校在考虑贷款时,必须树立风险意识和效益意识,这是防范风险的基础。

(2)做好财务规划,加强贷款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高校财务部门要在学校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学校未来的财政拨款、教育事业收入、科研事业收入、人员经费支出、教育事业支出、科研事业支出等收支情况进行科学预测,制定财务规划及还款计划公务员之家

在贷款资金管理方面,要实行专款专用的原则,保证借贷资金用到既定的建设项目上,狠抓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分步到位,防止贷款不足、滞后影响建设项目,或者贷款过多、过早而造成资金闲置,以提高贷款资金的使用效率。

(3)多渠道筹措资金,开源节流,增强还贷能力。随着管理体制的改革,高校已成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要充分利用办学自主权,千方百计拓宽筹资渠道,多方筹集资金,寻求自我发展道路。

(4)建立贷款风险预警系统。根据自身财务情况,各高校应对本校的信贷资金使用情况有个比较适合的预警系数,包括累计负债额、自有资金比率、资产负债率、债务帐龄分析等等。有关教育系统讨论此问题时曾提出:生均贷款额度1万元以内无风险区;生均1万元到1.9万元为轻度风险区,风险系数30%,属可承受区;生均贷款额度在1.9万元到2.8万元为中度风险区,风险系数45%;应有黄灯警告;生均贷款额度超过4万元时,风险系数为70%;应属于严格控制甚至禁止区间。当然,这系数仅作参考。

参考文献:

[1]潘懋元,林莉.2020: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前瞻[N].文汇报,2005-04-18.

高校贷款范文篇7

1.贷款增长过快,贷款存量过大

高校向商业银行借款,大多用于基本建设,高校贷款通常是中长期贷款,利息高于一年期贷款,因此,高校实际负担的利息费用要高于上述计算值。而从高校预算执行结果看,学校将总收入中的10%用于还本付息,已经是相当困难,为此,有些高校只好采取“拆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用新增贷款支付贷款本息。笔者曾经对江苏省37所高校的财务人员就贷款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当问及“还贷资金来源时”,有11所高校的财务人员选择了“以贷还贷”方式,占被调查高校数量的30%。

2.还款责任不明确

《高教法》明确规定了高校是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独立法人单位,“在民事活动中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换言之,就是高校向银行贷款应当自己还,国家没有义务替学校还债。另外,教育部针对“银校合作”问题,于1999年在10号文中明确要求:“各校必须本着‘谁贷款谁负责’的原则开展银校合作工作,教育部不承担此类贷款的还款责任”。

但是,仍有一些高校对举债建设的认识不足,认为学校是国家的,现有资金来源仅能够满足维持学校日常运行的需要,并没有扩建校园的能力,学校的基础设施等办学条件的投入应该由国家财政投资解决。在这种错误思想指导下举债建设,很容易出现贷款超出学校偿还能力的问题,造成财务状况恶化,进而影响学校持续健康地发展。甚至有的高校片面认为,现在高等教育是加快发展时期,各级各类高校都在贷款建设,若不能跟上发展步伐今后将难以立足,但对自己的还款责任却认识得不够充分。

3.贷款动机不当

我国高校主要领导一般由上级组织任命,实行任期制,这样容易出现短期行为,一些高校的领导为了出政绩,盲目地扩大学校规模,贷款规模也随之增大,领导层流行的“政绩观”演化为扩大贷款规模的主观意志,而且贷款规模的大小似乎成了学校实力和学校领导能力强弱的代名词。绝大部分高校借款人没有还款意识,恐怕都有“只借不还”的思想,在校长的任期内将借款用完,还款的事由后任去考虑。

4.贷款决策的非理性化,缺乏财务风险意识

高校在贷款的决策过程中通常以项目需求作为首要的考虑因素,不考虑将来的偿还压力,或对未来的收入情况过于乐观,高估自身的还款能力。许多高校对于贷款的态度是争取、争取、再争取。事实上,融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一般缺乏融资专业知识的高校财务人员难以胜任这份工作。根据万青所调查的29所高校情况看,有21所高校在贷款申请的决策过程中,财务部门是主要的责任部门,决策过程偏于简化。从银行等金融机构方面看,17份调查回函中,12份回函认为,高校财务状况及银校合作情况是银行审批高校贷款的最重要条件,当问及高校贷款规模的控制依据时,16份回函将项口的资金需求作为第一或第二重要的依据。由此可见,不论是贷款高校,还是金融机构,对于高校贷款决策都趋于非理性化。

5.贷款的管理和使用缺乏科学性

高校贷款资金的有效管理与合理使用,是这些借入款项取得预期效益的有效保障。要提高贷款资金的使用效益,首先要求对贷款的投向和额度有个科学的规划,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高校利用银行贷款投资建设项目,本身就是一种超常规发展的举措,这种发展模式包含着政策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等若干风险。要规避这些风险,必须在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对投资总额、贷款额度还款计划等进行详细规划。

6.还款渠道单一,还贷负担重

在目前形成的高等教育多渠道筹措资金局面中,政府拨款和事业收入约占普通高校经费收入的90%左右,是多渠道筹措资金中主要的两个渠道,也是高校贷款还款的主要资金来源。但是高等教育本身具有成本高并递增的特点,虽然近几年来连续扩大招生,教育事业收入在逐年增加,财政拨款也年年增加,但平均拨款呈下降趋势,同时由于学生数量的增加,学校必须同步增加对教学设施、师资建设等方面的投入,特别是近年来各高校普遍进行校内分配制度改革,如实行校内岗位津贴、实施人才战略等,加大了人员经费的支出,以及各种公关性的支出、新老校区办学而增加的成本等,使高校的支出呈高增长状况,学校资金的节余不容乐观。尤其是近年来高校规模的过分扩大已经明显冲击了教育质量,这样将会影响到招生的数量,从而使未来学费收入隐藏着不确定的风险。

二、高校贷款风险的控制

1.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贷款风险的控制

高校贷款危机,起因和关键还是在于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因此,高校贷款风险控制首先应从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入手。

2.自身防范贷款风险应做好的工作

由于我国的高等教育长期处于计划经济的运行模式下,习惯于无偿使用资金,财务风险意识相对淡薄。为了更好地防范贷款风险,还应做到如下几方面。

(1)树立风险意识,适度、科学理性举债。建设开发新校区,其特点是资金需求量大,相对集中占用时间较长,教育贷款和政府投入性质不一样,必须按照信贷管理的有关规定按时偿还本息,因此学校在考虑贷款时,必须树立风险意识和效益意识,这是防范风险的基础。

(2)做好财务规划,加强贷款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高校财务部门要在学校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学校未来的财政拨款、教育事业收入、科研事业收入、人员经费支出、教育事业支出、科研事业支出等收支情况进行科学预测,制定财务规划及还款计划

在贷款资金管理方面,要实行专款专用的原则,保证借贷资金用到既定的建设项目上,狠抓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分步到位,防止贷款不足、滞后影响建设项目,或者贷款过多、过早而造成资金闲置,以提高贷款资金的使用效率。

(3)多渠道筹措资金,开源节流,增强还贷能力。随着管理体制的改革,高校已成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要充分利用办学自主权,千方百计拓宽筹资渠道,多方筹集资金,寻求自我发展道路。

(4)建立贷款风险预警系统。根据自身财务情况,各高校应对本校的信贷资金使用情况有个比较适合的预警系数,包括累计负债额、自有资金比率、资产负债率、债务帐龄分析等等。有关教育系统讨论此问题时曾提出:生均贷款额度1万元以内无风险区;生均1万元到1.9万元为轻度风险区,风险系数30%,属可承受区;生均贷款额度在1.9万元到2.8万元为中度风险区,风险系数45%;应有黄灯警告;生均贷款额度超过4万元时,风险系数为70%;应属于严格控制甚至禁止区间。当然,这系数仅作参考。

参考文献:

[1]潘懋元,林莉.2020: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前瞻[N].文汇报,2005-04-18.

[2]孙幼飞.论高校贷款办学风险及其防范[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4).

[3]万青.高校贷款的风险及其控制[J].浙江金融,2004,(5):36-37.

高校贷款范文篇8

一、高校的贷款特点

高校属于事业单位,与通过采购原材料、生产产品、销售产品获利的企业有显著的不同,其贷款也有明显特点:

(1)贷款期限长。高校贷款大多用于基本建设投资,由于教学楼、实验室、学生宿舍、图书馆等建设周期长,因而具有长期占用银行贷款资金的显著特点。

(2)贷款利率低。高校具有长期稳定、可靠的收入来源,因此银行往往愿意主动与高校合作,并在贷款利率方面给予优惠,高校获得的贷款利率一般要低于市场利率。此外,高校主管部门往往还能对预算内项目的贷款给予一定的财政贴息。

(3)还款渠道单一但稳定。高校的收入渠道主要有教育经费拨款、以及教育事业可用于还贷的资金(主要是教育事业收入中的学费、住宿费收入等),还款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同时,高校办学的连续性又保证了高校还款的稳定性。

(4)贷款保证形式单一。按照《担保法》、《担保法解释》规定,学校、幼儿园、医院等公益性质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得作为保证人;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不得抵押。高校作为教育事业单位,其性质决定了其不得为他人提供担保,其他企业也不愿意为高校提供贷款担保。因此,目前高校贷款主要是靠银行提供信用额度,实施信用贷款。

(5)变现性差。高等教育事业是社会公益性事业,高等学校具有非盈利性的特点,高校的资金支出是一种无法通过自我资金循环和周转予以补偿的消耗性支出。当前高校的银行贷款大部分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条件的改善方面,这些项目不具有流动性,变现性差。

二、高校贷款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贷款风险认识不足,缺乏还贷意识。部分高校贷款时并未考虑自身的还贷能力以及潜在的风险,普遍存在学校贷款、政府“买单”的思想,缺乏还贷意识。但事实上,银行贷款是学校筹集资金的一个重要渠道,其与财政拨款和事业收入有所不同,在资金性质方面有着本质的区别:后者对学校来说是自有资金,无需偿还,没有资金成本和偿债风险;而银行贷款属于借入资金,对高校而言是真正意义上的负债,这就迫使学校运用贷款方式筹资时必须考虑贷款的资金成本和偿债风险。目前高校贷款主要是靠银行提供信用额度,实施信用贷款。高校在民事活动中作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如果到期不能偿还债务,不但会承担失去信誉的风险,还会造成后续贷款困难,甚至资金链断裂,给学校的发展造成困难。

(二)资金运作不当,导致产生财务风险。部分高校贷款决策过程存在非理性化倾向。表现在确定贷款规模时,高校通常只以“能否满足项目建设需要”作为第一标准,盲目贷款或超规模贷款,对资金成本和自身的还贷能力考虑甚少。然而,我国高等教育是非赢利性的,高校负债资金也主要用于非赢利性项目。虽然近期内不会出现资不抵债的现象,但其主要从事非营利性的业务活动,资金一旦消耗则无法收回,若资金运作不当,则有可能出现流动资金短缺、无力发放工资、无法维持日常开支、乱收费和财务违规等现象。过度负债所带来的还贷压力势必造成高校正常财务开支的削减,这种非正常的支付削减又将影响高校教学、科研等活动的正常进行,并形成恶性循环,最终陷入财务危机。

(三)高校存在再筹资风险。高校的银行贷款主要用于基本建设,资金使用周期长。在高校资金还款自己来源渠道单一的情况下,高校不得不举借新债偿还旧债。此过程中便可能存在再筹资风险:一是政策风险。贷款要受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影响,一旦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紧缩银根,各银行就会缩小对高校的贷款规模或停止发放新贷款,此时高校筹资风险将会立刻显现,导致高校资金链断裂,在建工程无法按期完成,甚至造成烂尾工程,这将严重影响高校的建设和发展。二是市场风险,主要是利率风险。利率风险包含纯利率风险、通货膨胀风险、变现风险和再投资风险等,每一种风险的变动都影响着利息率的升降。资本市场上的利率是不断变化的,如果存款利率上升,贷款利率不变,或者存贷款利率都上升了,但存款利率上升的幅度高于贷款利率上升幅度,都会使贷款高校遭受损失。我国目前已经进入加息周期,这不仅增加了高校贷款的资金成本,而且增大了高校继续筹集资金发展的难度。三是运营风险。高校贷款的偿还依赖于预期的生源、学费收入、良好的毕业生就业率和办学质量作支撑,如果高校运营不当,实现不了预计生源,会面临巨大的还贷压力。如果不能如期还款付息,则会造成高校再融资发展困难。

(四)现行高校会计制度对潜在财务风险反映不充分。现行高校制度规定,高校不能编制赤字预算,高校利用贷款进行的建设项目不能通过支出科目列支而只能将其作为借款挂账,这使得高校未完工项目挂账成为普遍存在的问题。按现行高校会计制度规定所编制的会计的报表将本应于“在建工程”科目反映的建设项目支出挂在“应收及暂付款”科目下,将应当偿还的债务变成了债权,会计报表表面的平衡掩盖了高校实际存在的赤字预算或负债运作事实,造成高校会计信息严重滞后,潜在的财务风险不能得到充分反映。此外,现行高校会计制度规定高校固定资产不提折旧,这也使得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耗费的价值得不到反映和补偿。

三、降低高校贷款风险的对策

(一)贷款资金使用必须符合教育部的有关规定。财政部、教育部[2004]18号文件明确规定了高校贷款资金的使用方向:高校贷款资金应用于解决制约高校当前和未来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以及应用于对高校事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因此,贷款资金不得用于对外投资(含对校办产业投资)、科技开发、捐赠、支付罚没款、以及平衡预算、抵补日常经费开支的不足等。只有关系到学校发展的重点项目、关系到教学科研发展的项目、关系到学校目前和今后发展大计的问题,才可以通过银行来解决。

(二)优化贷款资金结构,科学确定最佳负债年限。高校应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划制定负债计划,正确分析财务状况。要合理预计自身的贷款偿还能力,将短期、中期、长期贷款有效结合,确定贷款期限的长短,使债务到期时间均匀分布,尽量与现金流入周期同步,避免未来某一年成为还款的高峰年,避免资金的集中支出和闲置,减轻财务负担。

(三)改进高校预算管理制度和会计制度。现行《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规定,高校现行的预算内容包括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在“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下,高校不得编制赤字预算。高校贷款主要用于投资项目,根据现代财务管理的观点,在投资分析中现金流动状况比盈亏状况更重要,收大于支的年份不一定有多余的现金来偿还贷款。为此,高校应将现金流量预算纳入高校预算管理范畴,把年度贷款额和还款计划编入预算。其财务平衡模式为:“年度预算收入数+预算贷款数=年度预算支出数+预算还款数”。这种平衡关系突破了现行制度对编制赤字预算的限制,建立了一种新的“收支平衡——现金流量平衡”的财务关系。预算编制要提高科学性和刚性,确保预算真实,同时还要将年度预算、中长期预算与学校的长远发展结合起来,有效规避贷款风险,从而保证学校的资金安全和经济秩序稳定;应改革现行高校会计制度,在现行的收付实现制基础上,增设用于核算未完工项目的相应会计科目;改革高校固定资产与固定基金平等的原则,贷款建设项目完工后先增加固定资产,贷款偿还后再增加固定基金;明晰高校产权关系,提高会计核算的科学性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高校贷款范文篇9

关键词:适度贷款;政策性贷款;商业性贷款;担保基金

Abstract:Thekeytosolvingtheproblemofpublichighschool’sobtainingloansfrombanksistosetupanewinstitution,normalizingthebehaviorsofhighschools,banksandgovernmentsonhigh-schoolobtainingloans.Thisnewinstitutionismainlycomposedoffouraspects:moderateloan-grantinginstitution;bankingloan-grantinginstitutioncombinedplannedpolicyloanwithconditionalcommercialloans;bankloanriskmanagementinstitutionandbankloanguaranteeinstitution.

Keywords:moderateloan;policyloan;commercialloan;guaranteefund

一、公立高校适度贷款制度

关于公立高校适度贷款制度,我认为所谓适度就是“需要”和“还得起”的结合。虽然需要,但还不起,那不是适度;还得起,如果不需要也不会贷款,因此,适度贷款是“需要”和“还得起”同时作用的结果。具体到高校贷款来说,需要是高校申请、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的行为,需要多少或者还得起的贷款数字是经教育主管部门审批、高校申请、贷款银行同意的贷款额度。高校中出现的贷款规模过大、高校基本建设支出随意性大、资金使用效率低、浪费严重等问题,是我国公立高等学校事实上拥有的财务自主权过大所致。并且,我们在扩大高等学校财务自主权的同时,没有及时地建立相应的监督制度。因此,既要确定高校的贷款规模,又要从制度上限制高校贷款自主权,公立高校适度贷款制度包括:教育部门内部申请审批制度,财政部门监督制度,银行审批制度。

(一)公立高校银行贷款规模控制

贷款办学存在风险,因此,高校必须适度控制贷款的规模,降低负债给学校造成的财务风险。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高校贷款行为的规范和管理,防范财务风险,确保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颁发了教财2004第18号文《关于进一步完善高等学校经济责任制加强银行贷款管理切实防范财务风险的意见》这一重要文件。文件就高校贷款的指导思想、贷款资金的使用方向和贷款资金的管理作了明确的规定,并给出了高等学校银行贷款额度控制与风险评价模型。该模型对高校控制贷款规模,防范财务风险提供了量化的指引。但该模型没有考虑不确定性因素对高校未来现金流量的影响,其测算的结果可能会误导高校的财务决策。笔者试图在分析影响贷款规模因素和控制方法的前提下,引入肯定当量系数的概念对该模型作出某些调整和完善。

1.构建模型的前提。

前提一:以一定时期高校在归还长期贷款本金和其他长期性开支后,可用于偿还银行利息的净资金来源与同期贷款利率的比例关系为模型构建的基础。

前提二:主要以偿付利息的净资金来源为测算内容。一是利息来源形成渠道。主要由国家教育经费拨款、学校教育事业收入、校办产业(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等其他收入构成。二是净利息来源应扣除的因素,一项是高校经常性成本支出,另一项是清偿长期性借款,包括社会集资、债券类借款本金支出。

前提三:以长期资金来源与长期资金运用的前三年标准差系数为模型预测值的修正系数。

前提四:由于高校所在地区不同,不同的地区又存在不同物价水平,在全国高校实行统一收费标准的情况下,给高校带来收入上的差异。因此,在高校经常性成本支出前应乘上一个物价指数,使模型净利息来源情况更加准确。

前提五:由于学校学生的生源地不同,如果贫困地区的学生较多,就会影响学费的收缴情况,较高的拖欠率会使学校的正常收入水平受到较大的影响。学校的实际收入与理论值之差距由拖欠率来测定。

2.模型构造。为了建模的需要,笔者设定:A为国拨教育经费;B为教育事业收入,其中,n1为在校本科生人数,n2为在校硕士生人数,n3为在校博士生人数;m1为本科生学费,m2为硕士生学费,m3为博士生学费;C为校办产业(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等其他收入;D为除利息外其他财务支出,E为高校经常性成本支出,F为偿还贷款本金;M为净偿息资金来源;R为贷款利率;K为修正系数;Q为物价指数;S为学费上缴率;G为安全贷款规模;T为时间参数。根据前提一,得下列定义方程:

G=M/R(1)

M=(A+B+C)-(D+E+F)(2)

根据前提4和前提5,经过物价指数和学费上缴率修正过的偿息资金来源M′为:

M′=(A+SB+C)-(D+QE+F)(3)

B=n1m1+n2m2+n3m3(4)

那么G=[A+S(n1m1+n2m2+n3m3)+C-(D+QE+F)]/R(5)

此贷款安全规模的测定,既测定现在的安全规模,也预测今后的安全规模,加之采集上列公式数值为连续累计值,为准确显示预测期年度值,在此应将时间参数纳入公式内,由此得:

G={∑[Ai+S(n1im1i+n2im2i+n3im3i)+Ci-Di-QEi-Fi]×Ti}

/∑Ti/R(6)

(6)式的计算结果是贷款安全规模的临界值,根据前提三的要求,引入修正系数K,得:

G=公式(6)×K(7)

(7)式为模型完整构造。另外,如在上列模型中把归还贷款F去掉,可形成债务陷阱的检测模型:

G={∑[Ai+S(n1im1i+n2im2i+n3im3i)+Ci-Di-QEi]×Ti}

/∑Ti×K/R(8)

当模型测定的贷款规模小于实际贷款量,反映了借款人偿息净资金来源在未归还贷款本金的条件下,仍不能清偿全部贷款利息,进而使非主动性债务(欠息)伴随时间延续不断增加,即借款人步入了“永远还不清”的债务陷阱。

3.贷款规模的敏感性分析。这是检测某一贷款规模对待定假设条件变化的敏感度。对贷款规模进行敏感性分析,主要由于在测算出某一高校安全的贷款规模后,高校的实际贷款并不一定要达到理论安全临界值,那么,就需要知道当改变贷款方式时,或某一特定变量发生变化时,可贷的资金是怎样变化的。

总之,只要正确认识高校的贷款偿还能力,使高校贷款偿还能力的测算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才能解决高校怕担风险不敢贷款的顾虑,限制那些不顾财务承受能力盲目追求贷款规模的现象,并为高校贷款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公立高校的贷款审批监督制度

1.教育部门内部高校贷款审批制度。

(1)贷款申请。公立高校贷款须按照管理权限进行申请,申请报告包括:第一,贷款项目的申请报告与可行性研究报告,其中可行性研究报告又包括贷款项目名称,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贷款用途,贷款必要性,分年度贷款额度方案,分年度偿还贷款本息计划和措施,学校拟贷款期间内分年度非限定性净收入测算等;第二,学校发展战略规划、学科与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校园建设规划;第三,学校拟新增贷款后,按“高等学校银行贷款额度控制与风险评价模型”自测贷款风险指数表。

(2)审批程序。分为五步:第一步,由学校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校内决策程序,科学确定贷款额度、期限及还款计划等,向主管教育部门提交贷款申请报告等有关材料;第二步,审批工作原则上在教育主管部门收到学校完整申请资料后的20个工作日内,给予明确回复意见或完成审批工作;第三步,经教育主管部门审批同意后,由教育部门向财政部门报备;第四步,经财政部门审查没有异议,教育部们通知有关学校方可与合作银行签订贷款协议;第五步,有关学校将正式签订的贷款协议的复印件报主管教育部门备案。

(3)审批原则和内容。银行贷款审批的基本原则是充分考虑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及学校的收入状况、贷款需求与实际偿债能力,做到量力而行;贷款期限适当。评审的主要内容包括:贷款必要性;贷款预期用途的合理性和效果;分年度贷款计划和偿还计划的合理性;偿债能力;贷款风险程度等。

(4)审批结论与权责。教育主管部门将根据评审的结果,对高校的贷款申请做出同意或不同意贷款的审批结论,凡纳入审批范围但未得到教育主管部门审批同意的贷款项目,公立高校一律不得贷款。未经批准擅自向银行贷款的,一经发现,将追究学校及有关人员责任。

审批结论主要用于控制高校财务风险。高校对送审数据和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按照“谁贷款、谁负责”的原则,高校作为贷款主体和还款主体的地位不变,承担贷后管理和偿还贷款的一切责任。

(5)贷款方案的调整。在教育主管部门批复的贷款额度内,高校可以自主减少贷款规模,或在不改变基本用途的情况下作适当调整。但是,若将非基建类贷款用于基建项目支出时,必须重新办理报批手续。

2.财政部门高校贷款监督制度。财政部门应该加强对高校贷款进行监督,主动从高校财务自主权方面进行约束。首先,严格界定高校财务自主权的范围,公立高校从银行贷款的权力应该受到严格的限制和管制,原则上高校不能拥有自主从银行贷款的决策权。高校的基本建设规划应该由政府来参与制定并监督高校实施。高校向银行借款或者通过其他方式从市场融资,必须经教育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批监督。其次,切实贯彻《高等教育法》的规定,“高等学校的财务活动应当依法接受监督”。高校财务情况必须公开透明,财务自主权应受到严格监督,财务运作情况必须接受审计。建立严格的高校财务问责制,依法追究那些随意贷款、随意支出给高校造成损失的学校决策者的责任。再次,高等学校财务预算必须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总原则。收入预算坚持积极稳妥的原则;支出预算坚持统筹兼顾、保证重点、勤俭节约等原则。同时应分清高校各任领导的责任,硬化预算对学校和学校领导的约束。

3.银行对高校贷款审批制度。无论是商业银行还是政策性银行,都要按照贷款申请受理、贷前调查评估、贷时审查审批、贷后跟综检查的步骤进行贷款,对高校贷款也不例外。在高校贷款调查时,要特别注意教育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的审批文件,通过分析高校几年来的收支情况、招生情况,认真研究贷款用途,合理确定贷款额度,科学确定贷款使用时间。

二、建立公立高校“有计划政策性贷款、有条件商业性贷款”相结合的制度

笔者认为,对公益性建设项目或称难以有资金回报的项目,进一步说就是靠政府拨款和学费的增量来偿还贷款本息的项目,实施有计划的政策性银行贷款;对经营性项目或者说项目自身经营有资金回报的,实施有条件的商业银行贷款。

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一)公立高校进行有计划的政策性银行贷款

1.明确政策性贷款主体。目前,我国有三家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进出口银行业务范围比较明确,只有国家开发银行业务范围较广,而且业务触角已伸向高校贷款,由其承担对高校进行贷款支持比较合理。也有不少学者建议组建政策性的教育发展银行,认为,组建教育银行不仅符合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原则,而且将极大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持续发展。还有学者认为,以外汇储备设立“中国教育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承担对高校建设和大学生助学贷款的职能。从学者们建议可见,认真进行高校银行贷款研究和制度管理非常必要。但是,我认为,为此新成立一家政策性银行必要性不大,只要明确由国家开发银行承担公立高校贷款和高校大学生助学贷款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因为,一是高校银行业务量并不是很大,不足以自上而下成立一个专门银行提供服务;二是国家开发银行无论从性质还是机构设置看都基本可以满足对高校的金融服务,关键是要重新明确国家开发银行的职能。

2.政策性银行贷款的计划性。要强调对高校贷款计划性,表现在:第一,贷款高校的优先发展符合国家整体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其贷款规模须经过教育主管部门和同级财政部门批准;第二,贷款高校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效率有大的提高,并随着政府拨款和学费增加,对长期贷款的还本付息有保证,即使需要展期,也有政府或财政部门提供担保,没有最终风险;第三,贷款高校还款计划性强,建设期满逐年还款计划具有可行性;第四,高校贷款具有政策保证,如贷款期限内招生数量变化、政府拨款的稳定和增长情况、学费收取标准的调整政策等都会影响高校收入;第五,高校贷款用途的计划性,即必须用于高校扩大校园面积、教学用房建设、教学设施设备建设等,强调专款专用。

从现实情况看,虽然政策性银行贷款具有长期性和政府预拨款性,但是,政策性银行的经营亏损并不是国家许可的。因此,认真预测未来若干年招生政策和招生人数的变化,确立发展重点和与招生人数相配套的高校规模是十分必要的。盲目默认高校自主发展,今后必然会造成高校设施闲置浪费,以至于出现新的有问题贷款。

(二)公立高校有条件的商业银行贷款

公立高校在商业银行贷款关键是要讲条件,过去和现在正在出现的有问题贷款就是因为商业银行不讲条件所致。影响高校商业银行贷款的条件很多,如公立高校的贷款资格、产权的特殊性、办学规模的变化、诚信意识和表现、管理水平等,最根本的条件是偿债能力。因此,笔者所指有条件发放商业银行贷款就是指发放有还款能力的贷款。

1.学生公寓建设贷款。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公寓已经难以满足扩招的需要,现有的公寓每间平均住7至8人,且住宿、盥洗条件很差。如果按照人均10平方米的标准,高校每扩招100名学生,公寓建设就需增加1000平方米,按每平方米900元的造价计算需90万元。按此标准推算,学生公寓建设贷款需求规模是很大的。据上海市38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经验显示,人均10平方米的大学生公寓每月收住宿费100元,开发商在13年内即可还本付息(政府有一定贴息和免税),每平方米造价为900元,房屋18年后归校方所有。从上海的经验可以看出,只要是有收入来源的项目,都可以借助银行贷款先行建设,用将来的购买力办好现在的事。

2.教师公寓建设贷款。高校教师的住房普遍达不到标准。1998年全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总数为40.7万人,教职工总数为103万人,约需住房8700多万平方米,而根据目前的典型分析,达标面积约短缺30%。同时,各高校伴随招生规模的扩大,每年需增加教师人数,从而使得住房矛盾更显突出。商业银行支持高校教师住房建设贷款,通过发放按揭贷款归还住房建设贷款。

3.高科技项目风险贷款。全国高校产学研一体化的势头发展很快,科技项目产业化已经成为既定国策,国务院对科技人员创办高科技企业也制定了特殊的政策,如果高科技项目风险贷款面向高校推出,其规模和效益是显而易见的。

4.高校食堂餐饮收入。按在校生规模5000人计算,一所大学一年的餐饮收入约为1500万元,按20%的盈利率计算,税前利润为300万元,因此,餐饮收入是还贷的重要来源。可见,高校后勤设施建设是商业银行支持的重点。

三、公立高校银行贷款风险管理制度

高校既是独立的财务主体,又是国家预算的基层单位,是一个财政主体,高校贷款的终极承担者是政府。因此,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有责任对高校贷款加强管理。贷款风险的防范,直接关系到高校的信誉、形象和发展,关系到商业银行经营状况,甚至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因此,必须加强管理。

1.贷款额度管理。利用银行贷款资金,应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履行节约、量力而行的原则,合理控制贷款规模。贷款规模不能超过学校的偿债能力,高校年度内偿还贷款本金、支付利息的数额不能影响学校的正常运行,这是合理确定高校贷款规模最基本的标准。学费收入是高校还贷的主要来源,而学费的多少取决于学生人数及收费标准,因此我们可以在贷款额与学生人数之间建立适当的对比关系,即制定合理的生均贷款额作为衡量贷款风险、贷款规模的指标。另外贷款期限的结构也要合理安排,将长期借款与短期借款相结合。

2.预算管理。(1)预算的动态平衡。预算动态平衡要求高校在某一特定期间内,在以后年度预期预算资金可以作为偿债保障的前提下,为创造未来预期收益,允许适度举债,特定期间结束,偿还全部债务,收支平衡。(2)预算的现金流量平衡。根据预计的现金流入量安排支出预算,将年度贷款额度和还贷计划编入预算,并实现一种新的“收支平衡”现金流量平衡。学校财务预算的平衡关系为:年度预计收入数+预计贷款数=年度预计支出数+预计还贷数。

3.贷款项目管理。贷款高校应制订严格的贷款资金管理制度与办法,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按管理层次逐级建立贷款资金项目管理责任制,责任到人,各负其责。贷款高校的校(院)长是高校贷款项目的总负责人,对全部贷款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负责,对确保按期偿还贷款本息负责。各级财务人员应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负责。各项目负责人必须严格按照项目建设计划使用资金,不得超标准、超计划使用资金,坚持厉行节约的原则,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凡用于基本建设、基础设施改造、设备购置等方面的支出,必须按国家规定的程序操作,通过政府采购、招投标等方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4.贷款审批管理。为便于全面掌握高校的贷款规模和风险状况,加强宏观管理与监控,及时采取措施防范财务风险,高校主管部门可以对贷款高校实行贷款审批制度。高校、高校二级机构和附属单位须将贷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具体还贷计划和措施等相关材料报学校贷款资金管理领导小组审批,凡累计贷款余额达到本校上年度总收入10%及以上的高校的新增贷款项目,还须送高校主管部门审批。其余贷款高校,也要将学校贷款规模报送主管部门备案。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再向银行贷款:(1)学校资产负债率超过40%;(2)学校累计贷款余额超过前一年的总收入。

5.银行贷款用途的管理。教育部规定,银行贷款资金一般只能用于危房改造及维修、基本建设和公共设施建设,不可以用于日常经费开支,更不可以用于职工集体福利。高校贷款的真正目的是为了高校的长期发展。如果依靠贷款资金来改善目前的教职工待遇,虽然近期可能会使教职工的待遇有所提高,但会给学校的未来背上沉重的包袱。这种盲目的贷款最终也会伤害职工的长远利益,一旦每年没有足够的收入或新的资金引入用于还本付息,就只好依靠借新债还旧账,贷款不断膨胀形成恶性循环。因此,高校贷款不能急功近利,搞短期行为,应严格限制贷款的用途。只有那些重要的急需的并有一定预期收入的投资项目才是高校贷款时优先考虑的项目。

四、公立高校银行贷款担保制度

笔者认为,有必要建立高校贷款担保基金,这样的制度设计可以起到规范高校贷款,防止高校因过度贷款带来的财务风险,从而增加财政的负担,也能为高校解决贷款中的财产担保问题。如何构建高校贷款担保基金呢?

1.担保基金的注册资金和运营资金。公立高校贷款基本上可定性为政策性银行贷款,是借助金融信贷手段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担保基金应该是社团法人性的非盈利机构,其注册资金应由各级政府出资,主要职能是为公立高校贷款提供担保。基金的保值增值主要靠存款利息、担保手续费、社会捐助等。

2.担保基金的组织管理。担保基金的管理隶属于同级教育主管部门,主要有国家和省两级组织。

高校贷款范文篇10

一、高校贷款可能引发的风险

(一)高校财务风险

现实中,高校普遍缺乏风险观念。高校贷款普遍有建设规模大、投资期限长,且多用于购置土地、后勤、教学科研用房,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重点实验室和大型仪器设备的购置的特点。但由于还本付息需要极大的开支,给学校可持续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加上贷款结构的过度集中,在还贷高峰到来时,学校往往还处于建设工程收尾阶段,各项工程和师资力量配比尚未进入正常教学和科研阶段,每年还本付息将存在巨大的财务风险。

(二)银行金融风险

银行一般认为学校是国家的学校,不会倒闭,很多时候在贷款审批过程中未严格按商业贷款条件审查,也不设立担保或财产抵押,这一做法虽极大方便了学校申请和使用贷款,但却造成了学校在贷款上的随意性。因此一旦高校资金链断裂,引发财务危机,势必影响银行贷款的按期收回,将造成大量的呆滞贷款,引发金融风险。

(三)政府财政风险

按照我国目前法律的规定,高校在民事活动中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因此国家对高校贷款没有实施过多干预。但事实上高校大规模贷款的风险最终还将由政府来承担。当高校正常活动因贷款无法偿还而受到影响时,或者银行给政府施加诉讼或者破产压力时,政府不得已要为高校的贷款“买单”。长此下去,如果这种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政府承担的风险会越来越大,必定会造成财政上的重大损失。高校贷款负债越来越多,引发财务风险的可能也越来越大。高校普遍资产负债率偏高,而收入增长空间有限,偿债能力极其弱小,一旦资金链开裂,将可能引发金融风险。在我国目前的国情下,高校的特殊性质决定了贷款风险最终将转化为国家财政风险,加大政府监管控制力度迫在眉睫。

二、防范高校贷款风险的对策

(一)高校要完善贷款的风险管理体制

由于市场经济中的价格机制、竞争机制等作用,高校在人、财、物的消耗上,不能十分准确地计量,但高校对于财务风险一方面可通过市场调查、理论分析来掌握导致财务风险的因素及其程度,另一方面可通过一些技术方法来预测和抑制财务风险的发生,建立高校财务风险的预警机制,对财务风险进行防范。

1.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高校应建立贷款风险防范预警机制,要坚决防止脱离实际大搞建设而形成的债务风险,坚决反对一切追求奢华、超标准的浪费行为。贷款高校必须基于自身财力的可能制订学校发展战略规划、学科与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校园建设规划,在总体规划之下,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和学校实际偿还能力,确定贷款项目及贷款额度。高校不可把利用贷款作为融通资金的主要方式,要在切实加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上动脑筋、想办法,充分挖掘内部潜力,整合现有资源,合理调度资金,力求通过自有资金的有效运作,减少贷款额度,降低贷款成本。在充分研究国家有关贷款政策和资金市场的供求情况,根据国家政策和资金市场利率走势以及项目建设进度的基础上,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资金使用方案;通过优化贷款资金结构,降低贷款成本,减少财务风险,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还款计划,按照贷款本息归还的时间、额度要求,有条件的高校要预提贷款风险准备金,合理安排调度资金,避免因资金周转困难而出现延期还款损失。高校还要建立健全内部监控制度,充分发挥审计、监察等部门的监督作用,对贷款项目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监控。贷款资金管理领导小组应定期对贷款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对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的项目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改进和纠正。

2.合理确定贷款的额度。高校贷款既要考虑学校建设规模、发展规划对资金的需求,也要考虑学校的偿债能力。从理论上说,高校贷款的最大值=年平均还贷能力/年贷款利率,当此值最大时,学校的多余资金将全部用于支付贷款利息。高校合理的贷款规模不能超过学校的偿债能力,学校年度内支付利息、偿还贷款本金时不能影响学校的正常运行,而无偿还本金的能力,这是不可行的。因此,高校可以根据学校历年的结余资金与学校一定时间内将产生的结余资金之和来确定学校贷款的最大值,尽最大的可能来规避风险。

3.加强高校贷款的项目管理。在贷款投资有关项目时,应事先深入进行市场调查和可行性论证,充分利用高校丰富的信息资源与人才资源,为领导决策提供准确、全面、动态的财务信息,做到敢于贷款,更善于贷款。高校贷款资金应优先用于解决制约高校当前和未来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以及对高校事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项目。为了确保专款专用,要对项目资金流量信息进行科学分析,加强对贷款资金投向的监控,确保贷款资金百分之百用于既定的建设项目,不得将贷款资金用于对外投资(含对校办产业投资)、科技开发、捐赠、支付罚没款项以及平衡预算抵补日常经费开支的不足等,严禁用贷款资金提高或变相提高人员待遇。学校在贷款资金使用上必须坚持效益原则,既要努力扩大收入,又要严格控制办学成本,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银行要加强防范风险意识

我国高校目前大致可分为三个基本层次,即“211”工程院校、省级重点高等院校和大专院校,各基本层次的高校在学生生源、分配、财务收支、声誉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这导致高校贷款在不同学校的风险程度及综合回报不尽相同。因此,为控制风险,银行应对各高校区别对待,严格控制高校贷款规模,并将贷款目标重点定位于前两个层次的高校。另一方面,各商业银行要规范自身的行为,有效控制对高校贷款总量,合理调整结构,实行差别政策,综合考虑对高校贷款总量和比例,适度控制高校贷款的规模,在积极优化存量贷款的基础上,严格控制和用好增量贷款。从银行内部来说,要加强内控管理,规范业务操作,严格高校贷款事前审批,完善贷后管理机制,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在放贷前对高校贷款规模、利率高低、还款期限、未来可预期收入和偿还能力等进行科学评估,控制总量、防范风险,使高校贷款从资金源头得到控制,减低贷款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