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报道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3 22:03:04

反腐报道

反腐报道范文篇1

1.反腐报道突出“桃色新闻”

在一些腐败案件中,不少贪官一方面招权纳贿;另一方面大搞权色交易。部分媒体为了追求所谓的“卖点”,把贪官们的所谓“桃色新闻”进行娱乐化报道甚至夸大或编造也就大行其道了。

2.主题思想粗俗肤浅

受当前娱乐化大潮的影响,部分媒体和记者不愿意分析腐败案件的具体案情和原因,总是肤浅地死盯着腐败分子的“情妇”、“私生子”不放,津津乐道、眉飞色舞于这些腐化堕落的丑事。

3.“软包装”下的硬新闻

新闻有“硬新闻”和“软新闻”之分。舆论监督类新闻理应属于硬新闻,在制作方法上也要严肃认真。

但当前形势下有的媒体为了追求趣味低下的“卖点”,不惜牺牲舆论监督的严肃性,一味地对此类新闻“软包装化”,即用娱乐化的编排手段进行报道。2000年6月11日,《法制日报·世风一瞥》栏,刊发了一位作者的文章《赖昌星“红楼”迷局》。原文本是揭露批判,南京有两家报纸于6月19日从网上下载,转刊了这篇文章,一家给它安上了“远华案‘红楼’暗藏佳丽”的标题,仅是摘取文中关于“红楼”藏着从江浙一带选出来的40多名风尘佳丽的名字。另一家既不署作者名,又不注明来源,一字不动地加以转发,但是编者给它换了题目,主标题用大号粗黑体,为“豪宅暗藏着数十风尘女子”,还加了一个肩题:“远华案主犯赖昌星‘红楼’揭秘”。海南某报刊发这篇文章时也将标题改作:肩题“远华案‘红楼’揭迷”;主标题“赖昌星豪宅暗藏着十佳丽。”如此摘引和标题制作突显的是传播者猎艳、猎奇的趣味,迎合着低俗的阅读趣味。

二、反腐报道娱乐化原因的三维分析

反腐报道出现娱乐化倾向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新闻的整个传播过程中来看,新闻媒体、新闻记者、社会受众是这个过程的主要参与者,本文着重选取这三个因素对产生这种倾向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

1.新闻媒体:商业化环境中的新闻报道

在利润最大化的驱使下,把舆论监督这样的严肃话题加以娱乐化也就有可能成为部分媒体经营者的选择。当娱乐化与文化工业相结合,文化生产与经济利润相一致的时候,真正意义上的新闻已被市场所改写,曾被重视的新闻观念被扔进市场的熔炉里重新烧铸出来的是经媒体策划的、有可能畅销的新闻商品。只要具有娱乐因子,芝麻大小的事也可以炒得沸沸扬扬。部分媒体中的这股娱乐化潮流,既带有转型时期媒介市场化、大众化的必然性,又带有媒介发展脱离社会的畸形特征,如何应对这种变化,必须引起新闻界的足够重视。

2.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和业务素养的缺失

新闻工作者要站在很高的思想层次上去描绘生活的真实面貌,去反映时代的风云变幻,去呼唤社会的良知,从而正确揭示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尤其是舆论监督这类新闻报道,关系到党和国家对新闻工作者的信任,更应该成为我国新闻工作者重要的使命。

此外,良好的调查研究和文字驾驭能力是一个新闻工作者不可缺少的素质之一,纵观这些反腐败报道,从尚军“以色谋权”事件到《红唇咒吻》的出炉都是在原事实的基础上加以夸大乃至造成失实。2006年3月29日安庆市中级人民检察院因涉嫌受贿逮捕原安徽省卫生厅副厅长尚军(女)。2006年8月湖北省《前卫》月刊撰文称尚军依靠色相傍上两位省级高官后,才在不到6年的时间里,完成了从副科级到副厅级干部的升迁;然而《南方人物周刊》派记者赴阜阳、安庆采访调查后发现,有关尚军“以色谋权”的桃色事件是一起在无确凿证据的情况下被夸大了的新闻。2005年12月20日株洲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布了对“黄石山案”的一审判决结果后,武汉国内某知名期刊撰文称黄石山在狱中完成自传体小说《红唇咒吻》,希望能够协助警方抓拿其“情妇”归案,该文报道了黄石山与“情妇”王湘妮的情感纠纷和斑斑劣迹。

针对这种报道,潇湘晨报记者于2006年10月14日在湘东某监狱采访了正在服刑的黄石山,然而采访的结果是:黄石山在服刑期间从未写一个字,文中的“情妇”王湘妮却是他的合法妻子等,据黄石山称:该报道有80%的内容失实。

这些记者在追求时效和“卖点”的压力下,根本就不曾对整个事件进行调查取证就急于发稿,以真实性为生命的新闻理念也就无从谈起。

3.新闻受众:娱乐化背后的受众需求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这一心理是受众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人们的动机心理活动的一种特殊现象。凡是第一次出现的、罕见的、反常的或突然发生的,强烈变化的事物,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产生好奇。这种好奇对媒体和新闻工作者产生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可以促使记者积极采写具有新鲜特质的新闻,如卖大饼的青年考上了大学研究生,农民包机等等一大批具有新鲜特点的新闻满足了受众好奇和求知的欲望。而另一方面的作用则可以导致媒体和记者盲目的猎奇,以受众的“眼球”为出发点采写新闻,于是也就出现了《红唇咒唇》、“以色谋权”之类的新闻报道。

由此可见,尽管受众处于传播过程的终端,处于接收地位,是一个相对被动的角色。但是受众并不是带着一个空荡荡的脑袋来接收新闻信息,相反,他们是一个个充满能动性的主体,他们总是根据以往的经验以及迫切的需要对新闻信息和媒介进行选择。

然而,大众传播的受众是无组织的,他们在接收信息时表现出来的求知、求新、求奇等心理倾向势必会影响到媒体对信息的选择和加工。这样,受众表面上的被动地位就演变成潜在的主动角色,新闻传播也就以媒体为中心转向以受众为中心,但以受众为中心并不是上述的以部分受众的“眼球”为中心。而是从受众的普遍兴趣出发。如果背离了这个原则,就有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各种问题,反腐报道娱乐化就是其中的一例。

三、反腐报道娱乐化取向的危害

1.对媒体自身公信力的损害

新闻媒体是以社会责任为己任,通过大众传播的渠道提供客观、全面、及时、权威的资讯而获得公众的普遍认同的。

因此,对舆论监督这样严肃的新闻题材进行轻浮的娱乐化报道,大搞噱头,一味地追新猎奇,用“性”这样的新闻填充报纸的大量篇幅,用煽情的编排手法来吸引读者,除了会引起一小部分受众的阅读兴趣的同时,也会招致更多读者的反感。根据霍夫兰“可信性效果”理论,信源泉的可信度越大,其说服效果就越大;可信度越低,其说服效果就越小。那么以传播信息为第一目标的媒体一旦失去了公信力,对其自身发展的负面影响是可想而知的。

2.削弱了受众对社会深层问题的关注

反腐报道大搞桃色报道,把内容大量集中在色、情上,很难让读者从贪官的斑斑劣迹中得到警示和启发,相反,媒体这种畸形的价值取向模糊了受众对社会深层问题关注的视线。这些报道只让读者感觉到现实生活的物欲横流和道德沦丧,让读者对社会丧失信心。

退一步来讲,即使确凿地存在着“以色谋权”和“性贿赂”之类的问题,媒体和记者也不该投入这么多的兴趣,因为贪官们首先是职务犯罪,对他们的批判应该首先关注他们的腐败轨迹,并对其作出制度性的反思。如果将反腐问题给娱乐化和八卦化了,很容易掩盖腐败问题的实质,有悖于党和国家反腐败的初衷。

四、传媒角色的审视与期待: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

德国思想家马克斯·韦伯将人类理性区分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而工具理性,是指由功利目的所驱使可以能够计算和预测后果为条件来实现目的的行动,它主要回答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问题,它探求规律并能动地运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价值理性则着眼于“为什么”,侧重于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性。工具理性注重的是手段对目的的作用,而价值理性关注的是目的的效用和意义。

我国的新闻事业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这是其根本特性。舆论监督一定有利于工作,有利于全局,有利于稳定,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新闻记者不要“猎奇”,不要“出奇”,而是要真正站在公众的利益上,否则就没有社会责任感,没有使命感,只能为吸引眼球而哗众取宠,舆论监督应有的“价值”被当作单纯的揭丑“工具”而使用了。所以要做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首先要求新闻工作者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其主要表现在高层次的理论水平上,尤其表现在像舆论监督这样严肃的话题上,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修养就很难从大局出发考虑问题,也就很容易在报道中出现诸如娱乐化等错误的取向。其次要求新闻工作者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和业务素养,只有具备良好的心态才能在新闻报道中冷静地思考,在进行监督时才能够牢牢地把握着“四能”——以法监督、以德监督、以理监督、以情监督。①

从宏观意义上讲,建立和完善党委和政府领导的舆论监督工作指导体系也非常必要。舆论监督工作是党和政府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党和国家的发展休戚相关。新闻工作者必须站稳人民的立场,要以对人民负责高于一切的精神,该披露的问题就该坚持原则,事实上没有的绝不夸大虚假报道。舆论监督报道不能从媒体的产业化经营方向出发以吸引读者的眼球为目的,而是必须有严格的原则性。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充分认识开展舆论监督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思想上扫除阻碍舆论监督或偏离正确监督取向的各种现象。

对媒体的作为进行监督,在这里我们可以称之为逆向监督,即在媒体对社会公共事件进行监督的同时,也要接受来自社会公众对其自身的监督,包括新闻的选题、采访与刊发等各个环节。完美的组织运行几乎是不存在的,如果只强调监督社会,而不接受来自社会的监督势必会出现滥用监督权的现象。同时,媒体应自觉建立健全纠错制度,对来自社会的正确监督作出积极的反应,该解释的解释,该更正的更正,该道歉的道歉。双方只有怀有这样宽容的心态,舆论监督的质量才能提高。

注释

[1]鲁力:《舆论监督与监督媒体》,《新闻前哨》,2006年第2-3期。

反腐报道范文篇2

1.反腐报道突出“桃色新闻”

在一些腐败案件中,不少贪官一方面招权纳贿;另一方面大搞权色交易。部分媒体为了追求所谓的“卖点”,把贪官们的所谓“桃色新闻”进行娱乐化报道甚至夸大或编造也就大行其道了。

2.主题思想粗俗肤浅

受当前娱乐化大潮的影响,部分媒体和记者不愿意分析腐败案件的具体案情和原因,总是肤浅地死盯着腐败分子的“情妇”、“私生子”不放,津津乐道、眉飞色舞于这些腐化堕落的丑事。

3.“软包装”下的硬新闻

新闻有“硬新闻”和“软新闻”之分。舆论监督类新闻理应属于硬新闻,在制作方法上也要严肃认真。

但当前形势下有的媒体为了追求趣味低下的“卖点”,不惜牺牲舆论监督的严肃性,一味地对此类新闻“软包装化”,即用娱乐化的编排手段进行报道。2000年6月11日,《法制日报·世风一瞥》栏,刊发了一位作者的文章《赖昌星“红楼”迷局》。原文本是揭露批判,南京有两家报纸于6月19日从网上下载,转刊了这篇文章,一家给它安上了“远华案‘红楼’暗藏佳丽”的标题,仅是摘取文中关于“红楼”藏着从江浙一带选出来的40多名风尘佳丽的名字。另一家既不署作者名,又不注明来源,一字不动地加以转发,但是编者给它换了题目,主标题用大号粗黑体,为“豪宅暗藏着数十风尘女子”,还加了一个肩题:“远华案主犯赖昌星‘红楼’揭秘”。海南某报刊发这篇文章时也将标题改作:肩题“远华案‘红楼’揭迷”;主标题“赖昌星豪宅暗藏着十佳丽。”如此摘引和标题制作突显的是传播者猎艳、猎奇的趣味,迎合着低俗的阅读趣味。

二、反腐报道娱乐化原因的三维分析

反腐报道出现娱乐化倾向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新闻的整个传播过程中来看,新闻媒体、新闻记者、社会受众是这个过程的主要参与者,本文着重选取这三个因素对产生这种倾向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

1.新闻媒体:商业化环境中的新闻报道

在利润最大化的驱使下,把舆论监督这样的严肃话题加以娱乐化也就有可能成为部分媒体经营者的选择。当娱乐化与文化工业相结合,文化生产与经济利润相一致的时候,真正意义上的新闻已被市场所改写,曾被重视的新闻观念被扔进市场的熔炉里重新烧铸出来的是经媒体策划的、有可能畅销的新闻商品。只要具有娱乐因子,芝麻大小的事也可以炒得沸沸扬扬。部分媒体中的这股娱乐化潮流,既带有转型时期媒介市场化、大众化的必然性,又带有媒介发展脱离社会的畸形特征,如何应对这种变化,必须引起新闻界的足够重视。

2.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和业务素养的缺失

新闻工作者要站在很高的思想层次上去描绘生活的真实面貌,去反映时代的风云变幻,去呼唤社会的良知,从而正确揭示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尤其是舆论监督这类新闻报道,关系到党和国家对新闻工作者的信任,更应该成为我国新闻工作者重要的使命。

此外,良好的调查研究和文字驾驭能力是一个新闻工作者不可缺少的素质之一,纵观这些反腐败报道,从尚军“以色谋权”事件到《红唇咒吻》的出炉都是在原事实的基础上加以夸大乃至造成失实。2006年3月29日安庆市中级人民检察院因涉嫌受贿逮捕原安徽省卫生厅副厅长尚军(女)。2006年8月湖北省《前卫》月刊撰文称尚军依靠色相傍上两位省级高官后,才在不到6年的时间里,完成了从副科级到副厅级干部的升迁;然而《南方人物周刊》派记者赴阜阳、安庆采访调查后发现,有关尚军“以色谋权”的桃色事件是一起在无确凿证据的情况下被夸大了的新闻。2005年12月20日株洲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布了对“黄石山案”的一审判决结果后,武汉国内某知名期刊撰文称黄石山在狱中完成自传体小说《红唇咒吻》,希望能够协助警方抓拿其“情妇”归案,该文报道了黄石山与“情妇”王湘妮的情感纠纷和斑斑劣迹。

针对这种报道,潇湘晨报记者于2006年10月14日在湘东某监狱采访了正在服刑的黄石山,然而采访的结果是:黄石山在服刑期间从未写一个字,文中的“情妇”王湘妮却是他的合法妻子等,据黄石山称:该报道有80%的内容失实。

这些记者在追求时效和“卖点”的压力下,根本就不曾对整个事件进行调查取证就急于发稿,以真实性为生命的新闻理念也就无从谈起。

3.新闻受众:娱乐化背后的受众需求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这一心理是受众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人们的动机心理活动的一种特殊现象。凡是第一次出现的、罕见的、反常的或突然发生的,强烈变化的事物,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产生好奇。这种好奇对媒体和新闻工作者产生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可以促使记者积极采写具有新鲜特质的新闻,如卖大饼的青年考上了大学研究生,农民包机等等一大批具有新鲜特点的新闻满足了受众好奇和求知的欲望。而另一方面的作用则可以导致媒体和记者盲目的猎奇,以受众的“眼球”为出发点采写新闻,于是也就出现了《红唇咒唇》、“以色谋权”之类的新闻报道。由此可见,尽管受众处于传播过程的终端,处于接收地位,是一个相对被动的角色。但是受众并不是带着一个空荡荡的脑袋来接收新闻信息,相反,他们是一个个充满能动性的主体,他们总是根据以往的经验以及迫切的需要对新闻信息和媒介进行选择。

然而,大众传播的受众是无组织的,他们在接收信息时表现出来的求知、求新、求奇等心理倾向势必会影响到媒体对信息的选择和加工。这样,受众表面上的被动地位就演变成潜在的主动角色,新闻传播也就以媒体为中心转向以受众为中心,但以受众为中心并不是上述的以部分受众的“眼球”为中心。而是从受众的普遍兴趣出发。如果背离了这个原则,就有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各种问题,反腐报道娱乐化就是其中的一例。

三、反腐报道娱乐化取向的危害

1.对媒体自身公信力的损害

新闻媒体是以社会责任为己任,通过大众传播的渠道提供客观、全面、及时、权威的资讯而获得公众的普遍认同的。

因此,对舆论监督这样严肃的新闻题材进行轻浮的娱乐化报道,大搞噱头,一味地追新猎奇,用“性”这样的新闻填充报纸的大量篇幅,用煽情的编排手法来吸引读者,除了会引起一小部分受众的阅读兴趣的同时,也会招致更多读者的反感。根据霍夫兰“可信性效果”理论,信源泉的可信度越大,其说服效果就越大;可信度越低,其说服效果就越小。那么以传播信息为第一目标的媒体一旦失去了公信力,对其自身发展的负面影响是可想而知的。

2.削弱了受众对社会深层问题的关注

反腐报道大搞桃色报道,把内容大量集中在色、情上,很难让读者从贪官的斑斑劣迹中得到警示和启发,相反,媒体这种畸形的价值取向模糊了受众对社会深层问题关注的视线。这些报道只让读者感觉到现实生活的物欲横流和道德沦丧,让读者对社会丧失信心。

退一步来讲,即使确凿地存在着“以色谋权”和“性贿赂”之类的问题,媒体和记者也不该投入这么多的兴趣,因为贪官们首先是职务犯罪,对他们的批判应该首先关注他们的腐败轨迹,并对其作出制度性的反思。如果将反腐问题给娱乐化和八卦化了,很容易掩盖腐败问题的实质,有悖于党和国家反腐败的初衷。

四、传媒角色的审视与期待: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

德国思想家马克斯·韦伯将人类理性区分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而工具理性,是指由功利目的所驱使可以能够计算和预测后果为条件来实现目的的行动,它主要回答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问题,它探求规律并能动地运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价值理性则着眼于“为什么”,侧重于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性。工具理性注重的是手段对目的的作用,而价值理性关注的是目的的效用和意义。

我国的新闻事业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这是其根本特性。舆论监督一定有利于工作,有利于全局,有利于稳定,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新闻记者不要“猎奇”,不要“出奇”,而是要真正站在公众的利益上,否则就没有社会责任感,没有使命感,只能为吸引眼球而哗众取宠,舆论监督应有的“价值”被当作单纯的揭丑“工具”而使用了。所以要做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首先要求新闻工作者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其主要表现在高层次的理论水平上,尤其表现在像舆论监督这样严肃的话题上,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修养就很难从大局出发考虑问题,也就很容易在报道中出现诸如娱乐化等错误的取向。其次要求新闻工作者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和业务素养,只有具备良好的心态才能在新闻报道中冷静地思考,在进行监督时才能够牢牢地把握着“四能”——以法监督、以德监督、以理监督、以情监督。①

从宏观意义上讲,建立和完善党委和政府领导的舆论监督工作指导体系也非常必要。舆论监督工作是党和政府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党和国家的发展休戚相关。新闻工作者必须站稳人民的立场,要以对人民负责高于一切的精神,该披露的问题就该坚持原则,事实上没有的绝不夸大虚假报道。舆论监督报道不能从媒体的产业化经营方向出发以吸引读者的眼球为目的,而是必须有严格的原则性。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充分认识开展舆论监督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思想上扫除阻碍舆论监督或偏离正确监督取向的各种现象。

对媒体的作为进行监督,在这里我们可以称之为逆向监督,即在媒体对社会公共事件进行监督的同时,也要接受来自社会公众对其自身的监督,包括新闻的选题、采访与刊发等各个环节。完美的组织运行几乎是不存在的,如果只强调监督社会,而不接受来自社会的监督势必会出现滥用监督权的现象。同时,媒体应自觉建立健全纠错制度,对来自社会的正确监督作出积极的反应,该解释的解释,该更正的更正,该道歉的道歉。双方只有怀有这样宽容的心态,舆论监督的质量才能提高。

注释

[1]鲁力:《舆论监督与监督媒体》,《新闻前哨》,2006年第2-3期。

反腐报道范文篇3

关键词反腐报道娱乐化舆论监督价值取向

反腐报道是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然而,在当前娱乐化大潮的影响下,有些媒体为了追求所谓的“卖点”,把这些严肃的反腐败报道加以“软化”即用娱乐化方式进行报道,使读者越来越感觉到大众娱乐倾向在逐渐向严肃的舆论监督报道靠拢。经过这种软化的监督报道,呈现受众面前的已不再是严肃的,不再具有威慑和警示作用。令人担忧的是,在这种畸形的舆论监督价值取向的引导下所进行的报道往往伴随着新闻失实,使得媒体本身的这种监督作用丧失以外,对媒体的公信力、受害人的人格尊严也是一种伤害,严重背离了舆论监督应有的社会效应。

一、反腐报道的娱乐化倾向

1.反腐报道突出“桃色新闻”

在一些腐败案件中,不少贪官一方面招权纳贿;另一方面大搞权色交易。部分媒体为了追求所谓的“卖点”,把贪官们的所谓“桃色新闻”进行娱乐化报道甚至夸大或编造也就大行其道了。

2.主题思想粗俗肤浅

受当前娱乐化大潮的影响,部分媒体和记者不愿意分析腐败案件的具体案情和原因,总是肤浅地死盯着腐败分子的“情妇”、“私生子”不放,津津乐道、眉飞色舞于这些腐化堕落的丑事。

3.“软包装”下的硬新闻

新闻有“硬新闻”和“软新闻”之分。舆论监督类新闻理应属于硬新闻,在制作方法上也要严肃认真。

但当前形势下有的媒体为了追求趣味低下的“卖点”,不惜牺牲舆论监督的严肃性,一味地对此类新闻“软包装化”,即用娱乐化的编排手段进行报道。2000年6月11日,《法制日报·世风一瞥》栏,刊发了一位作者的文章《赖昌星“红楼”迷局》。原文本是揭露批判,南京有两家报纸于6月19日从网上下载,转刊了这篇文章,一家给它安上了“远华案‘红楼’暗藏佳丽”的标题,仅是摘取文中关于“红楼”藏着从江浙一带选出来的40多名风尘佳丽的名字。另一家既不署作者名,又不注明来源,一字不动地加以转发,但是编者给它换了题目,主标题用大号粗黑体,为“豪宅暗藏着数十风尘女子”,还加了一个肩题:“远华案主犯赖昌星‘红楼’揭秘”。海南某报刊发这篇文章时也将标题改作:肩题“远华案‘红楼’揭迷”;主标题“赖昌星豪宅暗藏着十佳丽。”如此摘引和标题制作突显的是传播者猎艳、猎奇的趣味,迎合着低俗的阅读趣味。

二、反腐报道娱乐化原因的三维分析

反腐报道出现娱乐化倾向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新闻的整个传播过程中来看,新闻媒体、新闻记者、社会受众是这个过程的主要参与者,本文着重选取这三个因素对产生这种倾向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

1.新闻媒体:商业化环境中的新闻报道

在利润最大化的驱使下,把舆论监督这样的严肃话题加以娱乐化也就有可能成为部分媒体经营者的选择。当娱乐化与文化工业相结合,文化生产与经济利润相一致的时候,真正意义上的新闻已被市场所改写,曾被重视的新闻观念被扔进市场的熔炉里重新烧铸出来的是经媒体策划的、有可能畅销的新闻商品。只要具有娱乐因子,芝麻大小的事也可以炒得沸沸扬扬。部分媒体中的这股娱乐化潮流,既带有转型时期媒介市场化、大众化的必然性,又带有媒介发展脱离社会的畸形特征,如何应对这种变化,必须引起新闻界的足够重视。

2.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和业务素养的缺失

新闻工作者要站在很高的思想层次上去描绘生活的真实面貌,去反映时代的风云变幻,去呼唤社会的良知,从而正确揭示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尤其是舆论监督这类新闻报道,关系到党和国家对新闻工作者的信任,更应该成为我国新闻工作者重要的使命。

此外,良好的调查研究和文字驾驭能力是一个新闻工作者不可缺少的素质之一,纵观这些反腐败报道,从尚军“以色谋权”事件到《红唇咒吻》的出炉都是在原事实的基础上加以夸大乃至造成失实。2006年3月29日安庆市中级人民检察院因涉嫌受贿逮捕原安徽省卫生厅副厅长尚军(女)。2006年8月湖北省《前卫》月刊撰文称尚军依靠色相傍上两位省级高官后,才在不到6年的时间里,完成了从副科级到副厅级干部的升迁;然而《南方人物周刊》派记者赴阜阳、安庆采访调查后发现,有关尚军“以色谋权”的桃色事件是一起在无确凿证据的情况下被夸大了的新闻。2005年12月20日株洲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布了对“黄石山案”的一审判决结果后,武汉国内某知名期刊撰文称黄石山在狱中完成自传体小说《红唇咒吻》,希望能够协助警方抓拿其“情妇”归案,该文报道了黄石山与“情妇”王湘妮的情感纠纷和斑斑劣迹。

针对这种报道,潇湘晨报记者于2006年10月14日在湘东某监狱采访了正在服刑的黄石山,然而采访的结果是:黄石山在服刑期间从未写一个字,文中的“情妇”王湘妮却是他的合法妻子等,据黄石山称:该报道有80%的内容失实。公务员之家

这些记者在追求时效和“卖点”的压力下,根本就不曾对整个事件进行调查取证就急于发稿,以真实性为生命的新闻理念也就无从谈起。

反腐报道范文篇4

一、特约通讯员的聘请

(一)入选条件。

特约通讯员人选应符合政治立场坚定、文字水平较高、热心反腐倡廉宣传报道条件。

(二)人选推荐。

每个县(市)区纪委、监察局向市纪委宣教室推荐2-3名特约通讯员人选;市直各单位可向市纪委宣教室推荐1名特约通讯员人选;本委局办机关的室(厅)处各推荐1名特约通讯员。

(三)人员确定。

市纪委宣教室负责筛选各县(市)区纪委监察局、市直各单位和委局办有关室(厅)处推荐的特约通讯员人选,并报有关领导审定。经审定后,以市纪委办公厅、监察局办公室的名义向各位特约通讯员颁发聘书。

(四)聘请期限。

特约通讯员每届聘期为3年。

(五)人员调整。

聘期届满后,市纪委、监察局根据特约通讯员年度考评情况对人员构成进行调整。

二、工作目标

(一)宣传报道的内容。

特约通讯员要围绕反腐倡廉理论政策、反腐倡廉形势、反腐倡廉实践与成效等方面进行宣传报道。

(二)投稿的新闻媒体。

特约通讯员在以下新闻媒体的投稿量纳入绩效考评。

1、中央级新闻媒体:新华社、《人民日报》、《求是》杂志、《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国监察》杂志;

2、省级新闻媒体:《日报》、《海峡通讯》杂志和《方圆》杂志;

3、市级新闻媒体:《日报》、《都通讯》杂志。

(三)应完成的稿件量。

每位特约通讯员应根据不同时期的反腐倡廉宣传重点、热点积极采写稿件。一个考评年度里,每位特约通讯员在中央级、省级、市级新闻媒体刊发的稿件应分别不少于1篇、2篇、3篇。

三、工作考评

1、对特约通讯员的工作绩效,由市纪委宣教室每年年终参照市纪委《全市反腐倡廉新闻宣传工作计分考评办法(试行)》予以考评。

2、考评时间段从上年度的12月1日起至第二年的11月30日止。

3、每位特约通讯员应在月、6月、9月、12月初,将前3个月在有关新闻媒体上的刊稿情况报送市纪委宣教室。

4、市纪委将根据考评结果对表现优秀的特约通讯员予以表彰。

四、工作纪律

1、反腐倡廉宣传报道的政治性和政策性很强,特约通讯员要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党的新闻宣传纪律。

2、特约通讯员开展宣传报道活动,要深入调查研究,充分掌握材料,坚持客观、真实的原则;要坚决杜绝虚假报道或抄袭剽窃,增强反腐倡廉新闻宣传的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3、各县(市)区的特约通讯员向新闻媒体投送的稿件必须由各县(市)区纪委、监察局审核把关;市直各单位的特约通讯员向新闻媒体投送的稿件必须由所在单位纪检组、监察室审核把关;市纪委监察局效能办各业务处室的特约通讯员向新闻媒体投送的稿件必须由市纪委监察局效能办各业务处室负责人审核把关。

4、对有争议的问题和把握不准的问题要及时请示。重要稿件、重要评论等重要文章,在发稿前要经采访对象所在单位领导会稿和发稿单位领导审稿。

5、案件报道实行分级负责、归口管理,“谁查处、谁主管、谁审批、谁负责公开披露与宣传”。严格执行中纪办发()14号和纪办()1号文件精神,坚持“适量、适时、适度”的公开披露和宣传报道原则。

五、其他事项

1、市纪委宣教室负责特约通讯员的聘请、管理、考评工作。

2、市纪委监察局每年结合全市纪检监察宣传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一次特约通讯员会议,总结上年度特约通讯员的工作,部署新一年工作任务。每个聘期的第一次会议,举行特约通讯员聘请仪式,向特约通讯员颁发聘书。

反腐报道范文篇5

一、电视新闻节目的特点与优势

1.电视新闻节目。新闻的特性给所有的新闻传播媒介(无论是报纸、广播、电视或是网络)都带来应当遵循的标准:坚持真实、及时的报道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相比之下,电视新闻节目的“电视特性”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更容易使受众获得全方位的信息。电视新闻节目通过电视屏幕,形象地向观众传递新闻信息,既传播图像又传播声音。通过摄像、采访、剪辑、解说词、配音这几个程序,电视新闻系统地、形象地报道事物发展的过程。声画一体的优势充分展现了电视影像独特的张力,因此,通过传播报道信息、解释评论事实,受众感受到了电视新闻节目的真实性、时效性和权威性。作为有社会责任感的电视新闻节目,要以本节目特有的观念选择能充分体现报道主题的画面,使节目播出后能产生积极的社会效果。电视新闻要反映新闻事实的本质真实,而不能只是简单的报道现实社会中的事件和现象。

2.电视新闻节目的特点。电视新闻节目最显著特点是新闻传播性和舆论引导性。受众渴望了解周围环境的迅速变化,渴望获得可靠的、真实的、充分的参考信息,从而更好地为自己提供及时和正确的决策。在这种情况下,新闻性要求电视新闻节目要报道受众最关心的问题和与受众的心理、生活最接近的事情,挖掘和发现与受众的需求最相关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现象。只有这样,媒体的权威性和说服力才能得到展现,受众的眼球才能锁定在贴近受众的媒体上。目前我国正处在变革和探索的阶段,各种不同观点的碰撞,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社会越来越多元和复杂,困惑与迷茫是我国很多受众的共同感受。在这种情况下,电视新闻节目的作用就显得尤为必要。通过画面、同期声、解说词、字幕等多种表现手法,电视新闻节目对重大社会题材和社会舆论关注的重点、热点、难点等问题形成连续或系列报道,从而在一定时段内营造出强大的舆论氛围,形成“轰动效应”。一方面,加强了对社会舆论的反映,使人民群众的各种舆论得到了有效表达、健康发育和顺利整合;另一方面,对群众自发产生的舆论进行了引导和疏导,推动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舆论上升为主导舆论,使电视新闻通过视听既向受众“展示”新闻事实,又能在其中揭示某种深刻道理,凸现电视新闻的引导性。

3.电视新闻节目的优势。电视新闻节目的最大优势在于它综合了所有媒介的符号,这种多元符号不仅是信息和影像的整合,还有文字、图表、声音等多种信息符号,它不是不同媒体符号的简单相加,而是围绕着主体信息的多种要素的多逻辑、多线索的集成,各种要素自身的逻辑才能变得连贯,但是当这些要素整合在一起的时候,却能传递出去准确的信息。在我国,电视媒介的受众面和传播规模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扩大,视觉和听觉双重的信息接收方式促使电视新闻节目精益求精,在新闻节目的时效和深度上挖掘更易于受众接收的方式,使受众不但在事件发生、现象出现的第一时间获得有关事件和现象的最新消息,而且在连续和系列报道中,电视新闻节目通过不同的节目形态设置议题、引发思考。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电视能把新闻现场的实况同步传送至相隔遥远的各个角落,新闻传播的时空距离已接近于零。电视直播的同步传播速度,可以把正在发生的信息变化同步告诉给观众,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取得主动,争夺新闻主动权的制高点。当记者以现场播报的方式作新闻报道时,现场报道与现场直播的特点相结合,具有面对面人际传播交流的特点,能提高观众的参与意识,现场直播的优势就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此外,由于现场直播的报道是连续进行的,因此能给观众展现较为详尽完整的事件全过程,使报道更具真实性,从而使受众不但接收了全方位、最及时的信息,同时也在事件的连续或系列报道过程中找到了发人深省的思考。

二、电视新闻节目对于此案的关注度

在“中国足球反赌反腐案”的报道中,中央电视台和某些地方电视台的新闻报道展现出了不同的特色。一方面及时详尽地对案情的进展进行报道,另一方面通过深度访谈和评论的方式对案件进行分析和对中国足球展开讨论,这就使新闻报道不仅仅展现“中国足球反赌反腐案”浅层次的事件过程,更将中国足球发展中遇到的许多问题一一展现出来,并在此基础上对问题的解决提出建议,对未来的发展做出展望,使受众的认知上升到另一个高度。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主要关注此次案情的栏目有:《新闻联播》、《朝闻天下》、《新闻直播间》、《新闻1+1》、《新闻调查》、《法治在线》、《东方时空》、《焦点访谈》、《共同关注》等。主要关注此次案情的地方电视台有北京卫视、上海东方卫视、中国教育电视台、辽宁卫视、深圳卫视、安徽卫视、广西卫视、吉林卫视、山东卫视、四川卫视、江苏城市频道等。

1.传播方式。第一,直播方式。电视对重大新闻题材采取同步直播的方式加以报道,代表了即时传播的发展方向。新闻直播是极具电视特性和魅力的报道与播出方式,是电视传播的第一优势。中央电视台以新闻频道为平台,在《朝闻天下》、《新闻直播间》等节目中集中一段时间对“中国足球反赌反腐案”庭审现场进行直播报道,将记者的现场报道和播出同步进行;《新闻直播间》打破常规的播出时段和节目界限,通过最新消息的方式播出了“警方证实谢亚龙等三人被立案侦查”的消息;《朝闻天下》、《东方时空》、《法治在线》、《新闻直播间》、《共同关注》、《新闻联播》等栏目在不同的时段跟踪关注“中国足球反赌反腐案”的进展情况,及时向受众传递最新鲜、最准确的新闻。2011年12月19日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对“中国足球反赌反腐案”第一场庭审进行了现场直播报道。演播室主播长啸同位于辽宁铁岭中级人民法院的记者崔志刚进行了现场连线,崔志刚详细介绍了当天开庭审判的对象为原中国足协裁判委员会主任张建强,并对法院周边聚集的各路媒体和远道而来的球迷进行了介绍。2011年12月2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对裁判陆俊受贿案进行了现场直播报道,记者吴闯在辽宁丹东中级人民法院对陆俊受贿案的庭审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第二,具体报道方式。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新闻直播间》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将庭审现场的记者报道呈现给电视机前的受众,北京卫视体育频道《天天体育》通过电话连线的方式采访当事球员,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采访体育总局副局长蔡振华、《新闻调查》、《足球之夜》对整个案件的情况进行细致调查等,北京卫视体育频道《三言二拍:贩毒新进展》、《天天体育:足坛扫黑七宗罪》等,辽宁卫视《说事拉理》、都市频道《中国足球反赌风暴》,中国教育电视台《体育评书:足坛反赌大事记》等。可以看出中央电视台和地方电视台对“中国足球反赌反腐案”的报道打破了单一动态消息、现场转播为主的模式,通过视频连线、电话连线、调查报道、新闻评论等方式,对新闻事件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立体报道。新闻频道的《焦点访谈》、《新闻调查》、中央一套的《今日说法》和中央五套的《足球之夜》则以特别新闻报道的方式,对“中国足球反赌反腐案”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分析案件产生的深层原因,并对未来中国足球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反腐报道范文篇6

在信息公开不时推进但又缺乏以完全博得大众信赖的转型期,人们的一些猜想想象因为不时获得“印证”而加深,逐步固化为前提反射式的成见。假如这种成见不时发展延伸,理应融洽的社会关系便有被割裂和极化的风险。如许的形式下,媒体应该如何作为,才干遣散非理性的“腐败猜测”?

遣散“腐败猜测”,绝非埋起头来当鸵鸟,无视客观存在的腐败景象。恰好相反,只要充沛正视这一景象,才干遵守新闻媒体客观公平的立场,才干更好地发扬言论监视效果,连合更多人与腐败景象作奋斗。

有人担忧,媒体曝光的贪官,会不会让人发生“腐败越来越严峻”的印象,会不会影响党的形象,消解社会决心?这些担忧虽有必然事理,但现实证实,那种捂着盖着怕揭短的心思,只会令群众绝望。在发明前提让人民监视当局的今日,言论监视曾经成为反腐败奋斗的主要伎俩。现实是,在大众、媒体、纪检监察部分的合力作为之下,一些腐败官员被依法从事,极大地动慑了腐败分子。主流媒体实时精确地报道郑筱萸、赖昌星等大案要案,保证了公众的知情权,标明了我们党“有腐必反”的决计。

反腐报道范文篇7

一、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勤廉”为载体,按照县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县纪委十二届二次全会部署,大力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推进社会各领域廉政文化建设,推动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向纵深发展,为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供坚强有力的思想保障和舆论支持。

二、主要任务及牵头、协办单位

(一)开展反腐倡廉宣传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1、加强反腐倡廉理论政策宣传。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广泛开展党的十八大、十七届六中全会、中纪委十七届七次全会和省、市、县纪委全会、县党代会精神及反腐倡廉政策、党中央领导重要论述的宣传学习,大力开展新形势任务宣传,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提高反腐倡廉理论水平,切实筑牢反腐倡廉思想理论根基。

牵头单位:县纪委监察局、县委宣传部

协办单位:县广播电视台,县新闻信息中心,各功能区、镇、街道,各部门

2、加强纪检监察工作宣传报道。围绕全县反腐倡廉工作重点,明确宣传报道主题,注重反映新一届纪委工作举措和成效,通过重点报道、专题报道、系列报道和经常性报道,充分发挥宣传报道促进反腐倡廉建设的积极作用。强化基层纪检监察信息员队伍建设和业务培训。建立健全信息工作通报、考核、奖励机制,每季度通报各单位信息报送、录用情况。

牵头单位:县纪委监察局、县委宣传部

协办单位:县广播电视台,县新闻信息中心,各功能区、镇、街道、各部门纪检监察组织

3、加强反腐倡廉宣传阵地建设。做好联办电视栏目《聚焦》的编审工作,突出监督内容,进一步提升影响力;完善《今日》“廉潮”栏目和广播电台“楠溪廉潮”栏目,在县域内各单位设置的LED视频和重点地段设置廉政公益广告(各镇街至少投放一个廉政公益广告),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继续办好党校主体班次,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和合作,积极争取中央、省、市上级媒体支持,进一步加大外宣力度。

牵头单位:县纪委监察局

协办单位:县委党校、县广播电视台、县新闻信息中心

4、加强反腐倡廉网络宣传工作。做好“楠溪江廉政网”的改版完善、维护更新工作,努力把网站建设成全县反腐倡廉建设的窗口平台。创新网上宣传工作机制,综合利用网和各单位局域网资源,通过信息、发帖评论等形式,宣传廉政文化,正面引导网络舆论。积极争取温州廉政网等上级网络的支持,加强网络评论工作和网络评论员、通讯员队伍建设,加大与宣传、检察、公安等部门的交流合作,不断提高反腐倡廉网络舆论引导水平。

牵头单位:县纪委监察局、县委宣传部

协办单位:县新闻信息中心、县政府信息办及相关单位

(二)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活动,筑牢拒腐防变防线

1、推进“勤廉”教育活动。结合县委“比学赶超、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和建设“勤廉”部署,按照“创新载体、丰富内容、分层推进、注重实效”的思路,在全县开展“勤廉”主题教育活动,创建一批勤廉机关、勤廉镇街、勤廉站所、勤廉社区(村);在全县开展“勤廉干部”评选活动,树立一批勤政廉政典型,发挥先进示范带动效应。

牵头单位:县纪委监察局

协办单位:县新闻信息中心、县广播电视台及相关单位

2、推进“510思廉日”教育活动。结合总书记提出的“党员纯洁性教育”和“勤廉”主题教育,以“勤廉从政,服务发展”为主题,在5月10日前后开展思廉日集中教育活动,通过读廉文、宣誓言、考条规、写警言、上廉政课、观警示片等内容,提高广大党员干部思想道德素质和廉洁从政意识,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牵头单位:县纪委监察局

协办单位:各功能区、镇、街道和各部门单位

3、推进党员干部日常性廉政教育。突出抓好领导干部廉政教育,组织开展以观廉政警示片、听廉政报告会、读廉政教育书、讲反腐倡廉党课、写读书思廉体会、测廉政知识成绩、谈勤政廉政体会为载体的反腐倡廉教育活动,引导领导干部坚守思想道德防线、廉洁从政底线、党纪国法红线。结合城乡综合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基层站所干部爱岗敬业、党风党纪、宗旨观念、勤政为民教育。联合政法部门健全预防职务犯罪联席会议制度和庭审旁听制度,利用典型案例、警示片以及我县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开展以案说纪教育活动。

牵头单位:县纪委监察局

协办单位:各功能区、镇、街道和各部门单位

4、推进纪检干部专题式培训教育。探索开展“纪检监察工作开放日”活动;制定干部培训规划,在加强县本级培训的同时,加强与上级纪委培训中心的沟通联系,选送干部参加各类培训班。

牵头单位:县纪委监察局

协办单位:各功能区、镇、街道和各部门纪检监察组织

(三)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营造廉荣贪耻社会风尚

1、深化廉政文化“七进”工作。深入挖掘我县历史文化、廉政文化资源,打造廉政文化精品项目,着力推进“勤廉文化”建设。结合企业廉洁诚信教育,推进廉政文化进企业;结合“勤廉机关”创建和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建设,推进廉政文化进机关;结合城乡统筹、新农村建设、村监会组织建设等工作,推进廉政文化进农村;结合廉风校园创建,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结合文明县城创建,推进廉政文化进社区;结合家庭助廉和“廉内助”教育活动,推进廉政文化进家庭;结合廉洁工程建设,推进廉政文化进重点工程工作。

牵头单位:县纪委监察局

协办单位:各廉政文化建设牵头单位,有关功能区、镇、街道及有关部门

2、推进廉政文化示范点建设。按照中央廉政文化建设要求和省级、市级廉政文化示范点创建标准,制定《县廉政文化建设2012—2014年工作规划》,大力加强示范点创建工作,并对已创建的县级示范点开展复评、抽查,对不合格的实施摘牌制度。各廉政文化建设牵头单位要对照标准,制定实施意见,建立健全相关组织机构,建立相应领导挂钩负责创建制度,积极发挥廉政文化示范点作用,培育一批省级、市级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和廉政文化示范点,切实发挥廉政文化的引领作用,营造廉荣贪耻的良好社会氛围。

牵头单位:县纪委监察局

协办单位:“七进”具体牵头单位,有关功能区、镇、街道及有关部门

3、开展勤廉文化示范点创建。结合“勤廉”建设和廉政文化示范点创建,以“勤廉文化”为核心内容,积极推进勤廉机关、勤廉村居、勤廉社区、勤廉学校等建设,制定工作标准,丰富工作内容,创新工作载体,建立考核评估机制,营造全县浓厚的勤政廉政文化氛围。

总牵头单位:县纪委监察局

具体牵头单位:县机关工委、县农办(农业局)、县教育局、县文明办等

协办单位:有关功能区、镇、街道及有关部门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全县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作为贯彻落实县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重要内容,纳入全年工作总体部署。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带头学习,带头参加活动,带头接受教育。各纪检监察组织要把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同反腐倡廉其他各项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

(二)完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协调会议制度,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纪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要注重发挥好组织、宣传、文化、广电等部门的作用,努力形成上下联动、横向协调、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反腐报道范文篇8

广播电视作为新闻舆论工具,必须坚定立场,客观真实地行使舆论监督权,珍惜人民赋予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当好反腐倡廉的主力军,唱响风清气正的主旋律。

第一,加强舆论引导功能,当好反腐倡廉宣传的“耳目喉舌”。无论哪个媒体在不同的社会、国家都有自己的价值取向。作为主流媒体,广播电视承担了党和政府宣传战线的“耳目喉舌”和公众舆论风向标的作用,是搞好反腐倡廉新闻舆论引导的重要工具。谈到反腐时明确表态:有腐必反,决不“养虎为患”。对腐败分子发现一个就要坚决查处一个。近两年来查出的这些反面典型,为广播电视宣传提供了宣传素材。众多“苍蝇”“老虎”纷纷落马,振奋了党心民心,也纯洁了党的队伍,体现了党和人民的利益、愿望和意志。洛阳广播电视台作为地方主流媒体,在开展反腐倡廉宣传工作时注重加强领导、集中策划、制定宣传报道方案,对目标发出重火力,当好反腐倡廉宣传的主角。通过对反面典型的抨击,促使党员干部以之为戒,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从而建构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可能有人认为,报道反面典型是一个非常严肃的事情,在形式上不能玩花样。实践证明,艺术地报道反面典型有利于揭示反面典型的本质,有利于把反面典型写出立体感,有利于反映出反面典型的不良后果。例如,洛阳广播电视台在新闻节目中播发的《自主招生腐败丑闻引发信任危机》《新年刚过洛阳市纪委就启动了严肃整治“节日病”工作》《洛阳举报损害经济发展环境和政务形象行为最高奖千元》以及《去年洛阳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问题处理112人》等新闻类节目,通过披露此类重大违纪违法行为,发挥了震慑和警示作用,有力地推动干部作风建设,促进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开展。

第二,加强警示教育,当好反腐倡廉宣传的警钟和镜子。为达到最大的宣传效果,常常采用廉政消息、系列报道、新闻专题片、电视系列短片、电视剧等形式,深入宣传反腐倡廉的深刻内涵。例如,洛阳广播电视台拍摄的《洛阳新安房管局长坐拥千万资产被调查》《洛阳民告官将不再“见官难”》《洛阳近年来组织网络最庞大、涉案人员最多特大传销案审理完毕》等对典型案件的披露,既是对腐败分子的严重警告和震慑,也是对党员干部的告诫和警示。通过形式各异的新闻宣传,揭示腐败之丑和廉政之美,整肃社会风气,让贪者脸红耳热,让腐败分子心惊肉跳。与此同时,广播电视媒体还要对优秀人民公仆的事迹大力弘扬,尤其是对先进典型焦裕禄、杨奎烈等时代先锋大力宣传,将先进典型的事迹变成一种精神符号,一种舆论导向,一种人生偶像,印烙在人们的脑海里,从心灵深处激起一股精神力量,找到学习的榜样。像洛阳广播电视台播发的《我们走在焦裕禄的大道上》等典型报道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产生了强烈共鸣,有效地促进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不断好转,从而不辱时代对广播电视媒体承担更多责任,发挥更大作用的期待。洛阳广播电视台制作大量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公益广告,幽默诙谐,短小精悍,耐人寻味。洛阳广播电视台开办的电视短剧《河洛碎戏》栏目,经常与洛阳市纪委、洛阳市监察局联合拍摄有关反腐倡廉题材的电视剧,其中反响巨大的《天道》于2014年7月24日在洛阳广播电视台科教政法频道播出,片中反映洛阳某村干部非法挪用村里拆迁征地补偿款,纪委干部得到群众举报将挪用公款的村干部依党纪国法进行处理。节目的播出提醒和震慑了腐败分子,为洛阳市反腐倡廉宣传教育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第三,加强宣传力度,当好党内和社会生活的守望者。作为守望者,就要对党和政府履行职责,对其廉洁从政情况勇于监督,通过批评性报道,促使被批评者转变作风、改进工作。另外,还要注重民意,民事舆论在某种程度上显示了政府的治理能力,如何找准突破口,打准反腐倡廉的拍子,广播电视台还要做到积极寻求社会公众的兴奋点,紧扣与社会公众之间的谐振点,抓住受众的疑虑点,强化舆论监督功能。例如,洛阳广播电视台会同市纪检监察机关联合开办的《行风热线》《政府与百姓》新闻访谈栏目,本着为政府分忧替百姓说话,通过对优秀党员、领导干部正面典型的大力弘扬,不仅树立了政府部门和领导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还借助热点追踪、听众观众投诉、热线问答等节目形式,在党、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架构起监督——沟通——理解的桥梁,不仅加强了反腐倡廉,还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强化格局意识,发挥“大宣传”功能,完善反腐倡廉宣传机制

反腐报道范文篇9

一、站稳舆论立场,发挥功能优势,当好反腐倡廉宣传的主导

广播电视作为新闻舆论工具,必须坚定立场,客观真实地行使舆论监督权,珍惜人民赋予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当好反腐倡廉的主力军,唱响风清气正的主旋律。第一,加强舆论引导功能,当好反腐倡廉宣传的“耳目喉舌”。无论哪个媒体在不同的社会、国家都有自己的价值取向。作为主流媒体,广播电视承担了党和政府宣传战线的“耳目喉舌”和公众舆论风向标的作用,是搞好反腐倡廉新闻舆论引导的重要工具。谈到反腐时明确表态:有腐必反,决不“养虎为患”。对腐败分子发现一个就要坚决查处一个。近两年来查出的这些反面典型,为广播电视宣传提供了宣传素材。众多“苍蝇”“老虎”纷纷落马,振奋了党心民心,也纯洁了党的队伍,体现了党和人民的利益、愿望和意志。洛阳广播电视台作为地方主流媒体,在开展反腐倡廉宣传工作时注重加强领导、集中策划、制定宣传报道方案,对目标发出重火力,当好反腐倡廉宣传的主角。通过对反面典型的抨击,促使党员干部以之为戒,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从而建构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可能有人认为,报道反面典型是一个非常严肃的事情,在形式上不能玩花样。实践证明,艺术地报道反面典型有利于揭示反面典型的本质,有利于把反面典型写出立体感,有利于反映出反面典型的不良后果。例如,洛阳广播电视台在新闻节目中播发的《自主招生腐败丑闻引发信任危机》《新年刚过洛阳市纪委就启动了严肃整治“节日病”工作》《洛阳举报损害经济发展环境和政务形象行为最高奖千元》以及《去年洛阳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问题处理112人》等新闻类节目,通过披露此类重大违纪违法行为,发挥了震慑和警示作用,有力地推动干部作风建设,促进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开展。第二,加强警示教育,当好反腐倡廉宣传的警钟和镜子。为达到最大的宣传效果,常常采用廉政消息、系列报道、新闻专题片、电视系列短片、电视剧等形式,深入宣传反腐倡廉的深刻内涵。例如,洛阳广播电视台拍摄的《洛阳新安房管局长坐拥千万资产被调查》《洛阳民告官将不再“见官难”》《洛阳近年来组织网络最庞大、涉案人员最多特大传销案审理完毕》等对典型案件的披露,既是对腐败分子的严重警告和震慑,也是对党员干部的告诫和警示。通过形式各异的新闻宣传,揭示腐败之丑和廉政之美,整肃社会风气,让贪者脸红耳热,让腐败分子心惊肉跳。与此同时,广播电视媒体还要对优秀人民公仆的事迹大力弘扬,尤其是对先进典型焦裕禄、杨奎烈等时代先锋大力宣传,将先进典型的事迹变成一种精神符号,一种舆论导向,一种人生偶像,印烙在人们的脑海里,从心灵深处激起一股精神力量,找到学习的榜样。像洛阳广播电视台播发的《我们走在焦裕禄的大道上》等典型报道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产生了强烈共鸣,有效地促进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不断好转,从而不辱时代对广播电视媒体承担更多责任,发挥更大作用的期待。洛阳广播电视台制作大量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公益广告,幽默诙谐,短小精悍,耐人寻味。洛阳广播电视台开办的电视短剧《河洛碎戏》栏目,经常与洛阳市纪委、洛阳市监察局联合拍摄有关反腐倡廉题材的电视剧,其中反响巨大的《天道》于2014年7月24日在洛阳广播电视台科教政法频道播出,片中反映洛阳某村干部非法挪用村里拆迁征地补偿款,纪委干部得到群众举报将挪用公款的村干部依党纪国法进行处理。节目的播出提醒和震慑了腐败分子,为洛阳市反腐倡廉宣传教育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第三,加强宣传力度,当好党内和社会生活的守望者。作为守望者,就要对党和政府履行职责,对其廉洁从政情况勇于监督,通过批评性报道,促使被批评者转变作风、改进工作。另外,还要注重民意,民事舆论在某种程度上显示了政府的治理能力,如何找准突破口,打准反腐倡廉的拍子,广播电视台还要做到积极寻求社会公众的兴奋点,紧扣与社会公众之间的谐振点,抓住受众的疑虑点,强化舆论监督功能。例如,洛阳广播电视台会同市纪检监察机关联合开办的《行风热线》《政府与百姓》新闻访谈栏目,本着为政府分忧替百姓说话,通过对优秀党员、领导干部正面典型的大力弘扬,不仅树立了政府部门和领导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还借助热点追踪、听众观众投诉、热线问答等节目形式,在党、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架构起监督——沟通——理解的桥梁,不仅加强了反腐倡廉,还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强化格局意识,发挥“大宣传”功能,完善反腐倡廉宣传机制

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舆论监督。负有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职责的新闻媒体,要想发挥更大的作用,对消极腐败现象进行批评和揭露,必须强化“大宣传”的格局意识,从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第一,强化对反腐倡廉宣传的领导。广播电视媒体要想顺应时展的大趋势,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检、改革尖兵”的作用,必须强化反腐倡廉“大宣传”格局意识,把反腐倡廉宣传纳入党风廉政责任制,加强领导。只有广播电视媒体的“一把手”真正重视了,才可能带动分管的主要领导和各部门宣传栏目制片人的重视,打造好“一把手工程”。具体来说,要在每年工作安排部署时,在做好任务分解的基础上,落实具体实施方案,把各部门、各栏目要重点抓好的反腐倡廉宣传工作任务明确化。力争办出反腐倡廉类的明星节目和专栏,通过对弘扬主旋律的广播电视新闻作品的大量创作,丰富和改进舆论监督的宣传渠道。第二,形成与纪检监察机关的工作合力。随着反腐倡廉宣传的不断深入,电台、电视台指定业务能力强的编辑、记者,通过主动沟通,主动上门,主动联系,加强同纪检监察、政府纠风办、公检法等部门的工作联系,联办、合办节目,掌握报道线索,共同策划,采写、摄制和播发。近年来,由地方广电媒体揭露的大案、要案实属凤毛麟角,新闻舆论监督宣传比较被动。所以,主动出击,建立长期有效合作,显得尤为重要。像洛阳广播电视台开办的《行风热线》《百姓问政》以及其他相关栏目,在不断的磨合运作中,节目质量年年提高,宣传效果越来越明显。拍摄、采访的新闻评论《规划路?房管局?开发商?到底还有没有管的?》《我们现在还缴费,“你们”怎么看?》等节目,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切实要求,抨击了营私舞弊的官员,警醒了有可能滑向腐败深渊的人们。第三,完善反腐倡廉宣传的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宣传是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常态性工作,必须要有一定的制度给予充分保证。广播电视台应依据自身特点,不断挖掘潜力,调动多种力量,采用多种形式,不断完善反腐倡廉宣传的长效机制。制定对重大反腐倡廉广播电视节目选题的报批制度和奖励制度。使编辑、记者深刻认识到创作的新闻作品,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引起的重大影响。鼓励大家敢碰硬,会碰硬,充分彰显地方广播电视台在舆论监督方面的作用。同时,台内部也要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对编辑、记者予以奖励,从而坚定其对夺取反腐败斗争胜利的信心,为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物质和精神的保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此外,要舍得投入,办好弘扬反腐倡廉主旋律的名牌栏目。众所周知,经费是办好节目的重要保证,为了取得比较高的收听收视质量,需加大经费投入,提高节目质量,打造反腐倡廉品牌栏目,并逐步形成品牌栏目效应。像《百姓问政》《行风热线》这类有重大影响的栏目,就是舍得下本钱、花工夫打造出来的,可见要保持品牌的生命力,不仅广播电视台要增加经费及专业人员投入,相关政府部门也要大力支持。总之,广播电视台作为地方主流媒体,肩负着引导舆论的重任。应该不辱使命、积极作为,不断弘扬时代主旋律,传播社会正能量,为反腐倡廉当好舆论宣传工具,充分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

作者:朱欣英 单位:洛阳广播电视台

反腐报道范文篇10

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是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长期的重要的工作。过去的一年,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县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力度不断加大,成效更加明显。特别是通过“点”、“面”结合地宣传反腐败形势和工作成效,充分发挥查案的治本功能,不断对党员干部进行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提高了全社会对反腐倡廉工作的认可度。通过扎实推进廉政文化“五进”活动,在全县初步营造出了“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氛围。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薄弱环节:比如,有的地方工作思路不够清晰,重点不够突出,特色不鲜明;有的组织协调作用发挥不够好,阵地意识不强,宣传声势不够大;有的不善于创新,宣传教育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入耳入脑的效果不够理想等等。对此,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增强信心,锐意进取,使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更加有声有色,更加深入人心。今年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希望大家再接再厉,不断努力,切实把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各项工作任务抓紧抓好抓落实。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反腐倡廉宣教工作的重要性,自觉增强抓好宣教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同志强调:思想教育是反腐倡廉工作的关键环节,是拒腐防变的基础性工作。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加强宣传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落后思想观念的影响,对于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首先,宣传教育工作是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基本前提和基础。开展反腐倡廉工作,不论是部署任务,还是推动、总结工作,都离不开宣传教育。否则,难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凝聚力量,营造舆论氛围,推动工作深入开展。与此同时,抓好宣教工作还是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第一道防线。一方面,通过加强理论灌输、党纪政纪条规教育,对党员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起到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有利于提升思想境界,激发进取精神;另一方面,通过查处案件,剖析反面典型,能对党员干部起到警戒防范作用,使他们吸取教训,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因此,反腐倡廉无论是治本策略,还是治标措施,思想教育都是其中的基础性工作。

其次,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是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关键环节。中共中央在《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中,提出了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新理念,把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摆在了与制度、监督同等重要的地位。没有教育先行,党员干部的素质不会提高,法纪观念和接受监督的意识不会增强,再好的制度在执行中也会因此打折扣,甚至流于形式。我们要立足于教育,着眼于防范,按照《实施纲要》的要求,首先从宣传教育上破题,为抓紧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创造良好的条件,打下坚实的基础。

再次,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是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组织一项经常性的重要工作。当前,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执政环境越来越复杂,利益诱惑越来越直接,权力考验越来越严峻。从查处的违法违纪案件看,一些党员干部以权谋私、钱权交易、腐化堕落,正是信念丧失、思想蜕变、道德滑坡的结果。因此,我们只有经常性地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帮助党员干部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才能使广大党员干部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思想更加纯洁,情操更加高尚,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二、突出工作重点,不断增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在全社会的影响力

20*年我县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要按照《实施纲要》的要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把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纳入党委宣传教育工作的总体部署,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性作用,采取综合措施,形成强大合力,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氛围。按照中央、省、市纪委全委会的安排部署,结合我县实际,今年要突出以下重点,面向全社会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

(一)切实开展党章宣传教育活动。同志在中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要始终把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作为全党的一项重大任务抓紧抓好。按照上级的要求,我县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组织要迅速掀起学习领会、宣传掌握和贯彻落实党章的热潮,认真组织广大党员从国际与国内、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深入学习党章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

(二)认真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3月4日,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明确提出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抓住了当前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抓住了促进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的关键。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也是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在工作中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三)深入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廉政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今年要从以下方面推进廉政文化建设:一是组织传唱好廉政歌曲。各地各单位要集中力量,采取多种方式,重点唱响《牢记“两个务必”》、《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唱响正气歌》等廉政歌曲。二是深入开展廉政文化“五进”活动。各地各单位要结合实际,通过设立廉政文化专栏、廉政文化知识竞赛、创作演出有地方特色的廉政文艺节目等形式,力求活动抓出特色,抓出“亮点”。三是要加强配合协作。宣传、文化、新闻、教育等单位、部门和工会、团委、妇联等群众团体,要按照职责分工,发挥职能优势,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保证廉政文化建设深入推进。

(四)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反腐倡廉教育。一是要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反腐倡廉教育。纪检监察机关要会同有关部门,健全完善并坚持好党政主要领导讲廉政党课等制度。各级党政主要领导今年至少要讲一次关于遵守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和组织人事纪律的党课。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今年至少要安排一次反腐倡廉的方针、政策及理论专题学习。二是加强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教育。要以学习党章为主题,把理想信念和从政道德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党纪条规和法律法规教育进一步引向深入。三是加强对新提拔干部、后备干部的廉政教育。特别是对重点行业、重点岗位领导干部的党风廉政专题教育。四是充分发挥党校等干部培训机构的主阵地作用,把反腐倡廉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开设专门课程,提高反腐倡廉教育的质量。

三、改进方式方法,增强宣教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宣传教育工作的活力和实效,重在提高针对性,增强感染力。必须探索宣传教育工作的规律、特点,抓住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的思想实际和关注的热点、焦点,把握节奏,创新形式,推动工作深入开展。

(一)坚持三个结合。一是坚持经常性宣传和集中重点宣传相结合。宣传教育要收到实效,首先要坚持做好经常性工作,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对人们的思想心灵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要循循善诱,强化舆论引导,经常性地加强正面宣传,使群众切身体会到党委政府反腐败的决心及其工作成效,提高对反腐败工作的认可度,取得宣传教育最佳的社会、政治效果。其次,要高度重视宣传教育的震撼力,既利用党内各种组织生活加强教育,又围绕重点工作、中心工作,适时集中宣传报道,营造反腐倡廉的浓烈氛围。二是坚持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相结合。开展示范教育,尤其要推出一批勤廉兼优的先进典型,善于发现勤廉兼优的先进人物和优秀事迹,充分发挥示范带动和激励引导作用。开展警示教育,要善于抓住违纪违法典型特别是顶风违纪违法的人与事,深刻剖析原因和教训,并通过摄制、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形式,使广大党员干部举一反三,引以为戒。三是坚持突出重点与整体推进相结合。反腐倡廉宣教工作头绪多、任务重、涉及面宽,其中有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又有面向社会的宣传,还有干部培训任务。这就要求突出重点、整体推进,集中力量,精心组织实施,努力面向全社会,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

(二)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电化教育和网络宣传。要不断充实反腐倡廉电化教育工作力量,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要在提高电教工作水平上下功夫,制作一批高质量的电教片,充分反映我县反腐倡廉、源头治腐取得的成效。认真组织观看中央、省纪委制作的电教片,把观看电教片作为制度长期坚持下来,使反腐倡廉电化教育经常化。充分发挥计算机信息网络的优势,围绕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围绕我县反腐倡廉重点工作,围绕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加大反腐倡廉网络宣传工作的力度。要建立健全网络宣传工作的相关制度,充分发挥网络在反腐倡廉宣传和评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要建立网评队伍,组织力量积极开展网络评论,针对网上党风廉政舆论中的热点问题,主动应对,及时发帖、跟贴,宣传党委、政府反腐倡廉的措施和成效,澄清事实,批驳谬论,疏导舆论。要加强对舆情的监控,要加强对网络宣传的管理,及时删除有害信息。

(三)不断拓展宣传教育领域、创新宣传教育形式。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宣传部《关于做好反腐倡廉工作宣传报道的意见》,整合资源,凝聚力量,大力营造良好的反腐倡廉舆论氛围。要建立完善新闻通气制度、新闻制度,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联系,适时通报反腐倡廉重要工作。各类新闻媒体要办好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栏目,要自觉担负起反腐倡廉宣传教育责任,集中优势栏目,组织专题报道,形成反腐倡廉的宣传强势。反腐倡廉宣传教育要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既要运用好过去的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手段和方式,又要大胆创新,精心策划,积极探索新颖活泼、寓教于乐、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形式。通过创作反腐倡廉题材的文艺节目、制作反腐倡廉宣传品、发送公开信、开展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形式,使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深入人心。要紧扣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抓住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以正面宣传为主,引导广大群众正确认识反腐败形势,增强反腐败信心。要坚持和完善新闻通气和新闻制度,要严肃宣传纪律,认真执行《关于规范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报道工作的规定》,加强腐败案件报道的审批工作,按照分级负责、归口管理的原则审批把关,保证宣传报道的政治和社会效果。

四、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反腐倡廉宣教工作扎实有效

一是加强组织协调。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反腐倡廉“大宣教”工作机制。要把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纳入宣传思想工作的总体部署,整合资源,凝聚力量,进一步完善党委重视、纪委协调、部门配合、上下联动的“大宣教”格局,营造良好的反腐倡廉舆论氛围,提高全社会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认可度。纪委、宣传、组织部门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继续办好本级新闻媒体的反腐倡廉专栏、专题。党报党刊、电视台、电台等新闻媒体,要自觉担负起反腐倡廉宣传教育责任,加强及时报道、热点追踪和深度挖掘,形成反腐倡廉的宣传强势。要认真落实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协调小组会议制度,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协调会议,通报工作情况,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任务;要不断提高组织协调能力,争取领导支持,争取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赢得工作主动权。同时,各职能部门要搞好沟通协商,加强配合,优势互补,共同营造良好的宣传舆论氛围。

二是加强管理和督查。实行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坚持具体抓,抓具体,抓紧抓实,一抓到底。要搞好任务分解,压力传递,明确目标要求,制定具体措施,做到责任到单位、到部门、到个人。要加强督查,推动工作扎实开展;要注意总结,以总结谋发展,以总结求进步,以总结促提高。要健全激励机制。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考核评比制度,认真落实反腐倡廉新闻稿件奖励制度,充分发挥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特邀通讯员和网络评论员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