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6 04:45:16

儿童心理

儿童心理范文篇1

1从专业心理学理论中溯源农村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渊源

从近几年频繁出现的农村儿童的教育、健康、生活等方面的相关报道看,尤其是对农村留守儿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意义不言自明。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要获得解决,从研究人员的角度看,首先要从专业角度对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机制作全面的剖析。作者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儿童健康发展的研究现状,点明了国内儿童健康模式研究的现实意义,并从心理学最经典的理论出发,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放到心理学理论的场域下进行关照研究,分别从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理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理论、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团体动力学理论和增权理论体系出发,尝试对儿童尤其是农村儿童心理问题作全面的理论分析验证。作者并未就哪一派理论更符合儿童心理问题形成机制作出直接回答,而是客观展现各种理论中得到学界普遍认可的部分,并就相关理论作进一步的深入分析,在做到客观、理性的同时,也留给读者一定的思考空间。

2实证案例分析农村儿童心理问题诱因与健康干预效果

农村儿童现实心理问题的产生是多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作者深刻认识到这一点,秉持对新研究领域的学术敬畏,以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从多个层面探究农村儿童心理问题的形成机制,以获取最具说服力、最科学合理的研究结果。作者以浙江省温岭市农村留守儿童为分析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等多样的实证研究方法,对农村留守儿童生理和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社会适应能力状况和影响因素等进行了全面分析。该书在借鉴传统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颇具创新性地探析了家庭角色缺失、家庭教养方式以及家庭亲密度三个因素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在环境适应方面,该书探讨了儿童对环境产生适应障碍的具体表现,并给出了具体的心理调适办法。在上述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作者进一步对温岭市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了健康干预的探索,从“干预前评估—干预中实施—干预后评估”全环节对健康干预进行案例分析,以期为后续农村儿童健康发展对策的提出提供实证支持。

3展望未来农村儿童的健康服务模式

儿童心理范文篇2

一、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情绪问题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产生首先是从情绪改变开始的,当人们受到外界环境刺激或生活发生不良变化时,就会通过情绪的发泄来表现对外界的不满。儿童时期身心发展变化快,还没有形成稳定的心理特质,自我控制、调节能力差,情绪的稳定性差。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缺失了最佳交流倾诉对象,缺少亲情温暖和安全感,也缺乏周全的监护和良好的家教,情绪问题十分突出,主要表现为孤独感、焦虑恐怖感、沉默寡言、喜怒无常、脾气不好、自暴自弃等。有研究发现,留守儿童“认为‘自己脾气不好’‘情绪控制不住’的孩子占68%,与同学、老师、监护人发生争执并次数大于三次的占了27%。”[1]

(二)行为问题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成长具有基础性、潜移默化性、长期性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思想意识、个性特点等都是在家庭教育中逐步形成的。而留守儿童的父母远在他乡,既缺乏亲情关爱,又缺少严格管教,加上监护人监护不力,社会环境负能量影响,学校教育对留守儿童的问题重视不够、措施不力等,导致留守儿童行为问题明显偏多。有人对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行为进行比较研究发现,留守儿童出现抽烟、饮酒、逃课、撒谎、打架行为的概率都高于非留守儿童[2];此外,留守儿童出现铺张浪费、卫生习惯差、不团结同学、不尊重关心他人、攻击性行为、违纪行为等也明显偏多。

(三)性格问题

长期缺乏亲情关爱、严格管教,在期盼与失望、孤独无助、放任自流中成长起来的留守儿童,往往具有我行我素、自私自利、不善分享与合作,敏感多疑、自惭形秽、自卑内向、悲观消极退缩,胆小怕事或放荡不羁、抑郁、叛逆等性格。有研究认为留守儿童在“焦虑、孤独、情绪障碍、自尊等方面的问题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3]这些不良性格都将是他们未来成长的障碍。

(四)学习问题

爱玩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监护人往往比较注意留守儿童的吃穿,注意身体成长,而对孩子的学习不重视、介入过少。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主要是学习主动性差、学习习惯不好、抄袭作业,甚至对教师布置的作业不理睬。有人对留守儿童“学习遇到问题的处理方式”和“完成日常作业情况”的调查分析表明,遇到学习困难时有36%的儿童选择“直接抄袭”“跳过不管”或“没想过”,在日常完成课外作业时有35%的人会选择先“玩一下再写”,近五分之一的选择“有人管再写”。[4]

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家庭支持与亲情关爱缺失

家庭支持与亲情关爱是儿童最初、最重要的外部支持,是儿童获取其他外部支持的基础,在儿童健康成长中具有不可替代性。“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心理氛围是儿童最重要的心理资源,也是他们深刻体验生活、积累经验、构建自我的来源。然而留守儿童却因为长期亲子分离,得不到父母及时有效的关注与支持而丧失或部分丧失了这一重要支持来源。”[5]使孩子在心理上缺乏最温馨的亲情依恋,缺乏最安全畅通的情感与思想交流沟通,也缺乏行为与性格塑造的榜样与监督。因此,缺失家庭支持和亲情关爱是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首要原因。

(二)监护人管理不当

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主要有隔代监护、单亲监护、亲朋监护。隔代监护主要指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监护,监护人往往年龄老化、身体较差、思想观念陈旧落后、文化水平不高、代沟巨大,对孩子一是无力教育管理,二是教育管理方式方法落后,最大的问题是放纵、溺爱。单亲监护指父亲或母亲一方外出打工,一方留在家里独自承担家务农活及养育子女。单亲监护总体上优于隔代监护,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家庭结构不完整、家庭功能不齐全的问题。由母亲监护的留守儿童没有父亲在身边,在成长中就缺乏理性、规则、勇气、刚强等男性阳刚性格特质的陶冶塑造;由父亲监护的留守儿童则缺乏温情、细腻、隐忍、委婉等女性阴柔性格特质的陶冶塑造。而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最佳的性格特质是双性性格特质,既有男性阳刚的一面,又有女性阴柔的一面。所以,单亲监护主要的问题是会导致孩子性格发育的弱点。另外,单亲监护者往往一个人在家承担起全部家务与农业生产的任务,十分忙碌劳累,容易造成没有时间和精力管教孩子。亲朋监护往往使孩子到一个自己相对陌生的环境,不但基本缺失家庭支持与亲情关爱,而且难于适应,更别说融入新环境、新家庭,让孩子有寄人篱下的感觉,一些亲朋监护人对留守儿童与自己的孩子区别对待,有歧视、不公平公正,甚至虐待等态度和行为,这显然不利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

(三)学校教育不足

学校教育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这些年来随着留守儿童问题被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不少学校对留守儿童给予了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对留守儿童的成长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学校教育无法弥补家庭支持与亲情缺失对儿童成长带来的影响。而且农村学校,特别是基点校无论是教育教学设施与设备,还是师资队伍数量、水平与事业心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留守儿童教育上最主要的问题,一是缺少专职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对留守儿童进行有效的心理咨询与辅导,二是没有起到联系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形成教育合力的主导作用。

(四)社会支持不力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社会团体、爱心人士、社区组织都加入了关爱留守儿童的行列,采取了不少关爱、帮扶措施,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如雷沃留守儿童公益计划、春雷计划、春苗营养计划等,重庆市涪陵团区委的“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心理干预志愿服务”项目,通过青商会争取政府购买资金,通过聘用在读心理学研究生志愿者逐一走访摸排后确定受助者,再聘用本地具有心理咨询资质和经验的专业志愿者对受助者进行一对一的帮扶,通过节日家访慰问、电话访谈、互动作业等方式与受助者建立帮扶关系,为受助者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完成心理健康评估报告并总结项目成效。[6]但目前许多团体的关爱帮扶措施往往是任务性、一时性、小范围的活动,缺乏系统性、长期性、全面性,更多的留守儿童没有得到社会足够的关注与支持。(五)政府治理不够近些年来,国家加大了农村教育改革和投入的力度,不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缩小城乡差别,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寄宿制学校的普遍建立,为解决偏远地区儿童上学和流动儿童救护不力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总的来说,政府的投入和监管力度还不够,城乡差异依然较大。首先,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儿童辍学率,特别是隐性辍学率仍然偏高,高中入学率偏低的现象在短期内还难以解决。其次,政府对学校周边的监管力度不到位,黑心商贩为了个人利益,不顾儿童身心健康,网吧、歌厅、游戏厅、垃圾食品等仍然像毒瘤一样在学校周边蔓延。再次,政府也为解决在父母身边的流动儿童入学难正在努力。但由于长期形成的“二元户籍制”依然存在,政府在法律、政策层面改革的不完善,“对农民工的子女教育、社会保障、就业等仍然存在不公平待遇。”[7]不少地方流动儿童入学难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一些在父母身边的适龄流动儿童为了上学不得不无奈地选择办学条件十分差的“打工子女学校”或回到家乡成为留守儿童。

三、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解决对策与建议

(一)满足亲情关爱

父母的亲情关爱是孩子的精神乐园。外出打工父母为了家庭经济、为了孩子无奈选择了自己外出打工,把孩子留在家里。但若忽视孩子的心理需要和健康成长,即使找到了钱也得不偿失、后悔莫及。有研究发现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父母双方在外的留守儿童显著低于一方在外的,隔代监护的显著低于亲朋监护的儿童。[8]因此,外出打工人员若有可能最好把子女带在身边,或留一人在家,有亲朋可以委托监护的最好不要选择隔代监护。留守儿童父母再苦再累再忙也不要忘了加强与孩子沟通联系,尽量每天在固定时间里通过电话、QQ、视频、微信等方式与孩子保持联系,全面关心孩子的学习与生活、烦恼与快乐、担心与期盼;最好是增加回家与家人、孩子团聚的次数。还应该加强与孩子任课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联系沟通,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表现,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努力使孩子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二)履行监护责任

监护人既然接受了孩子家长的委托,就应该担负起监护的责任,了解自己监护的不足,改进监护方式方法,尽力保障孩子健康成长。隔代监护的爷爷奶奶辈,首先要有教育管理好孩子的信心,要与时俱进地了解现代儿童心理和教育的沟通方式,要防止溺爱、放纵孩子,要多与孩子父母、学校教师沟通交流、商量请教孩子的教育管理;单亲监护要尽量减少一些家务和农活,多给孩子的教育管理留一些时间和精力,要了解并尽力改进或弥补自己监护的不足,努力使孩子个性健康成长;亲朋监护者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情感氛围,努力使孩子融入到自己家里,不要让孩子有寄人篱下之感,更不能对孩子有偏见、不公、虐待等不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态度或行为。

(三)改进学校教育

学校要把党和国家对贫困儿童、留守儿童的关心落实到每一个孩子身上,要高度重视留守儿童问题,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引导他们应对各种具体困境,帮助他们克服学习生活中的具体困难,教育他们自立自强,健康阳光地成长。要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跟踪留守儿童成长。要充分发挥学校在形成教育合力中的主导作用,组织、沟通联系、引导、发挥好家长委员会、社区教育委员会、社会各界教育自愿热心人士的作用。特别是要在家校联系中指导、培养、协调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积极配合。如培训指导监护人如何监护好留守儿童;建立并利用好“校讯通”,不要局限于布置作业,要通过校讯通及时与孩子的父母、监护人沟通交流,反应孩子在学校的学习表现情况,指导协调好家庭教育;设置亲情电话,让留守儿童定时与父母沟通等等。

(四)增强社会教育

提倡社会团体、爱心人士、社区组织各方力量协助,更加系统、全面、长期地投入关爱留守儿童的事业。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社区教育委员会等组织要协调统一组织发动全社会各种爱心组织、团体、志愿者的行动。首先,要加强社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与投入力度,完善关爱体系、建立长效制度、丰富活动内容,如设立留守儿童之家、亲戚电话、家长等。要丰富社区的文化娱乐活动,如健身场所、文化长廊、图书室等,加强网吧、游戏厅等场所管理,减少不良文化入侵。其次,要联动大型慈善活动机构,计划与当地爱心人士、志愿者、高校团学组织协调统一帮扶留守儿童,尽力做到对所有留守儿童全覆盖,对每个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全面帮扶、长期帮扶,直至义务教育结束或父母返乡不再成为留守儿童。

(五)加强政府治理

首先,要从制度管理、经费投入、教师配备与管理上保障对留守儿童的关心与重视。要给打工子女在城市入学受教育的平等权利与机会,要办好农村寄宿制小学,要保障农村小学心理健康专职教师、生活教师的编制。要加强学校周边环境治理,清扫学校周边的网吧、游戏厅、卡拉ok等场所,严格管理社区等其他地方的这些场所,使青少年儿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其次,要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检查督导,强化落实家长(监护人)与学校的法律责任,杜绝适龄儿童辍学与隐形辍学等现象的发生。要尽力减少留守儿童的产生,一方面要打破“二元户籍制”结构,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使打工人员子女在城市真正有平等受教育的机会;另一方面要加大对“三农”的投入与补贴,发展地方各类产业,吸引外出打工人员返乡置业,以减少留守儿童的产生。

作者:代艳君 刘宗发 单位:长江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雷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

[2]罗天竺.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行为状况比较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4.

[3]陈淑莹,等.留守儿童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5,(2):29-31.

[4]李玉金.留守儿童问题与对策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5.

儿童心理范文篇3

关键词:留守儿童;安全感现状

一、问题提出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因生活所迫外出打工而被长期留在家的不满18岁的未成年儿童。作为未成年的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而造成的种种心理不健全的偏差现象。研究表明社会支持是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拓展,旨在了解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系统和心理安全感的特点,更重要的是探究社会支持系统是否会影响其心理安全感,通过了解这批特殊人群的社会支持系统与安全感的关系,提醒外出务工的父母关注孩子的社会支持系统,以提高其心理安全感。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问卷调查对象为江西省Z市某小学五、六年级的留守儿童,一共发放465份问卷,经整理去除无效问卷,最终获得有效数据439份,回收率是98.2%。(二)方法。采用社会支持系统问卷和儿童安全感量表。正式问卷一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留守儿童个人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是社会支持系统调查问卷,该问卷包括有多少个朋友、与邻居、同学的关系,遇到困难会向哪些人求助等十道题目,从朋友、邻居、同学、老师、父母等多个角度去衡量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系统。第三部分是儿童安全感量表,该量表一共24道题目,每个项目根据实际情况分为5个等级。

三、结果分析

(一)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系统的现状分析。1.在性别方面呈现的区别,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系统呈现明显差别对不同性别的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系统得分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可知p=.043(<0.04),即女童留守儿童得到的分数明显高于男童得到的分数。得到的社会支持也明显不同。2.在不同年级方面,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系统呈现差异不同年级的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系统也有明显的差别,六年级的留守儿童得到的分数明显高于五年级的留守儿童得到的分数,即六年级的留守儿童获得的社会支持比五年级获得的社会支持更多一些。3.与不同的人生活在一起方面的影响,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系统有统计差异对与不同人生活在一起的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系统的得分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与父母一方生活在一起的留守儿童得分明显高于与代养人生活在一起的留守儿童。(二)留守儿童安全感现状。1.在年级方面,留守儿童的心理安全呈现差异对不同年级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安全感的得分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得知p=.000(<0.05),不同年级的留守儿童的安全感有着明显的差别,六年级的留守儿童得到的分数明显高于五年级的留守儿童得到的分数,即六年级的留守儿童安全感比五年级的安全感更足。2.在不同的父母亲出外务工情况方面,留守儿童的安全感呈现差异对不同的父母亲出外务工情况的留守儿童的安全感的得分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可知p=.038(<0.05),不同的父母亲出外务工情况的留守儿童的安全感有显著差异,父母一方出外务工的留守儿童得分明显高于父母双方都出外务工的留守儿童。(三)社会支持系统与安全感。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系统和安全感有着不可改变的关联,即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系统越强,心理安全感越足。

四、分析与讨论

(一)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系统现状。留守女童获得的社会支持明显高于留守男童。这可能跟男女性别角色的社会期望有关,男生被期望成刚强,不轻易坦露自己的内心,女生可以更为示弱,向别人求助,那么得到的帮助会更多,感受到的支持会更强一些,这种性别的差异在老师这个社会支持系统表现明显。孩子对往往对代养的一方不服管教,由于年迈,亲情的距离等,它难以取代或等同父母提供的社会支持系统,跟父母一方生活的孩子比跟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的拥有更多来自跟父亲(母亲)的支持,这也影响了他们的社会支持系统。(二)留守儿童心理安全感现状。六年级的安全感比五年级的留守儿童的安全感更足,这可能与年龄更小的五年级的留守儿童的安全感更多来源于自己身边的人,尤其是父母,父母亲长期不在身边让他们安全感很不足,但是六年级的儿童步入了青春期初期,他们开始强调自我,想摆脱父母的管束,希望自由,更多的想跟同龄人相处,安全感更多来源于自身,以及周围的朋友、同学。父母一方出外务工的留守儿童心理安全感比父母双方都出外务工的安全感更足。一方出外务工,至少还有一方在孩子身边,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弥补,如果双方都在外面,孩子觉得自己很孤单,没有依靠。(三)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系统与心理安全感相应的关系。目前,留守现状无法得到改变的状况下,我们可以对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系统进一步的加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强他们的心理安全感,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留守这一经历对其的伤害影响。心理安全感相对更足的儿童就更愿意向别人寻求帮助,可以让他们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五、结论由此可见社会支持系统的好坏会影响其心理安全感的高低,反过来心理安全感又会反作用于社会支持系统,为两者关系进一步探究提供了新的证据。

五、建议

父母对孩子的成长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父母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父母不在身边,实质上给孩子心理带来的没人要、没人依赖、依靠,没有安全感的内心感受,以致带来自我否定、自我退缩、自我怀疑、害怕外界环境,甚至是人格的扭曲、价值感的迷失等。为了避免和改变留守儿童亲子关系断裂的现状,提高留守儿童心理安全感十分重要。本研究表明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系统和心理安全感显著相关,即我们可以在父母出外务工情况不可改变的情况下,积极帮孩子构筑社会支持,例如多种形式反复传递对孩子的爱,父母出外打工很多孩子会觉得自己不被爸妈爱、不被爸妈喜欢,有种被抛弃、被嫌弃的感觉。所以父母要反复、经常性地表达对孩子的爱,“妈妈很爱你、爸爸很爱你,很在乎你,很想念你”等等。可以通过电话、QQ聊天、网络视频、微信等形式传递自己对孩子的关注、爱和思念,让孩子觉得尽管爸妈不在身边,爸妈还是很在乎自己、关注自己。让孩子知道出什么事情父母都会支持着我。另一方面可以多多鼓励孩子去交新的朋友,让其有很好的朋友圈。再就是和邻居相处友好,让孩子与身边可能提供帮助的人多多接触,让孩子的社会支持更多元化。尽管这些措施可以多少帮助孩子构筑社会支持系统,但是最重要还是父母要多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安全感,多多与孩子沟通,本研究希望可以引起父母对孩子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

[参考文献]

[1]张莉靖,李倩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最新研究进展[J].校园心理,2017(06).

[2]汪春梅,金艾裙.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宿州学报,2013(06).

[3]赵鹏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及教育对策的探讨[J].校园心理,2010(05).

[4]善羽.让留守儿童的成长有爱相伴[N].玉溪日报,2017-08-10(003).

[5]杨晓华,张学洋,李红,刘金同.留守儿童自我意识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1(02).

[6]任宁,沈莉.小学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现状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07).

[7]郝振,崔丽娟.自尊和心理控制源对留守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研究[J].心理科学,2007(05).

儿童心理范文篇4

留守儿童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家庭结构不完整的情况下,孩子完整的家庭教育严重缺失,从而使孩子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方面缺少了正确的指引,不仅对儿童个人的性格、人格、行为习惯等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也会引起整体国民的心理健康和社会稳定的巨大变动。

(一)性格障碍

在儿童个人的心理健康方面,法国克里斯琴•施皮茨博士曾经这样忠告做父母的人:“培养你们的孩子,多和他们在一起,因为亲情的抚慰与关怀有助于孩子的成长。”留守儿童在成长的重要环节上缺少的恰恰是这份亲情的抚慰和关怀,缺少了常人所无法给予的爱,处在身心迅速变化发展的关键时期的儿童,有了烦恼和焦虑却没有了可以倾诉的人。没有了他们至亲至信的人的呼唤,在心灵发展上就会感到无比的空虚,至于他们的看护者或因为年事已高或由于农活太多或由于科学文化水平有限而无暇顾及儿童情感上的变化,他们最起码的与人沟通和交流的机会由此丧失。儿童心里最基本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在性格上就会表现出自卑、任性、悲观、暴躁、行为怪僻、内心封闭、不愿与外界接触等特点。这种特点经过日积月累,对自身心理健康极为不利。

(二)人格发展障碍

留守儿童在成长发育期,随着与父母及外界关系的日渐疏远,在人格的成长发展上也遇到了障碍。一系列的人格缺陷如嫉妒他人、憎恨他人、与他人的交往不真诚、不友好、欺骗老师和家长等问题由此滋生,甚至会做出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来,严重影响了儿童心理素质的提升。一项调查表明,农村孩子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比例高达19.5%,远高于城市孩子的8%。他们对待批评教育往往采取逃学、旷课甚至离家出走等过激行为,这就足以说明留守儿童在人格发展上存在相当大的障碍,实在令人担忧。

(三)行为怪诞

农民工外出务工的浪潮逐年增高,家庭化流动的趋势日益明显,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必然会进一步膨胀。而传统固有的教育方式不更新,被留守的儿童们得不到父母言语和行为的耳濡目染,只是任凭自己的个性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良的心理思想导致了留守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上的不良的行为习惯。在学习上,由于得不到老师和家长的及时点拨与启发,智力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对学习就产生了极大的厌烦情绪,抄袭违纪等情况时有发生,有的学生还把学习当成是最痛苦的事情,而对待批评教育则采取逃学、旷课、离家出走等过激行为。在生活上,打架、谩骂他人、随地大小便、见到客人或长辈不知提前打招呼问好等不礼貌行为屡见不鲜,却无人对其进行正确指导,任其发展。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体现在方方面面,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解决,那么整整一代人的心理素质、身心发展就都会出现问题。这一定会严重影响我国的社会化进程,导致社会发展的不稳定,整整一代人的心理发展水平大大下滑,也必然会直接阻碍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长时期的留守岁月给留守的少年儿童在心灵上造成了挥之不去的阴影,找到原因对症下药迫在眉睫。我认为应该从社会、家庭和学校三个方面来追本溯源。

(一)社会现实的“无情”

从社会整体来看,城乡二元结构所造成的壁垒和大规模农村劳动力流失之间的矛盾是其根源所在。当我们乘坐列车时,在车厢里我们可以看到扛着沉重的行李来往于城市之间打工的农民工数不胜数。农村流动人口的数量日渐增多,但他们无法将自己的子女带在身边,其原因就在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以及与这种户籍制度有关的子女免费或低收费入学,必须在户籍所在地中高考的制度所形成的壁垒。农民工贫穷的生活条件根本就无法承担得起如此高昂的学费,也根本没有能力为孩子解决考试升学问题,最终只得与父母两地居住。长此以往,各种我们想得到想不到的问题接踵而至,给儿童的心理健康造成了很不利的影响。

(二)家庭亲情的“淡漠”

从家庭角度看,家庭环境、家庭教育、家长自身的素质等都会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首先,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一般是他们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上了年岁的人,他们之间的年龄相差至少有50岁,在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上存有巨大的差距,文化知识结构上也有较大的分歧,因此这些隔代监护人根本无法深入他们的内心来真正了解他们的想法,就更别提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了。过分的溺爱和物质满足,使孩子除了向他们要钱以外其他的什么也不会说。其次,还有部分家长在潜意识里就对孩子过早地灌输了一种“读书无用论”的错误思想,认为读书不是挣钱的最好办法,打工也能致富等。这种长时间的潜移默化导致了大部分孩子的逃课、旷课等心理偏差现象,严重的甚至造成了心理畸形。可见,完整的家庭教育的缺失,儿童的第一任教师的“出走”,也是造成儿童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

(三)农村学校发展的“歪曲”

从学校角度看,学校的教育对孩子,尤其是在接受基础教育阶段的孩子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目前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就是城乡教育无论在物质资源的配置上还是师资力量的配置上都存在着不均衡和不公平的现象。农村地区的教师普遍文化素质较低,在现有的考试制度下,老师只管班级前几名优秀的学生,至于成绩稍差的学生老师则不管不问,教师的教育方法和道德修养时刻影响着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成绩稍差的留守子女本来就缺乏学习动力,再加上老师的不予理会,自然也就会没有约束地做任何事情,不论对错,幼小的心灵萌芽日渐枯萎。另外,留守儿童在心理上存在问题是众所周知的,学校应配置相应的老师主动袪除学生的“心病”。可师资缺乏,水平有限,只能任其“心病”发作,无从下手。除上述三大原因外,我认为政策法规的滞后也是造成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原因之一。留守儿童在当今社会上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了,但却没有任何的政策措施来补救,这也就忽视、助长了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产生。(本文来自于《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杂志。《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矫治方案

农村留守儿童现象是城市化过程、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按照现状弄明浪潮的发展趋势,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农民工会继续迁移,留守儿童的数量也会继续增长。因此,在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我们要尽早地找到解决其“心病”的措施,让他们健康快乐地长大。那么,从其产生的原因入手,社会、家庭、学校共同为之努力,再加上政策法规的引导,我们一定会还他们一个清新祥和的儿童世界。

(一)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

从会社会的角度,首先要加强宣传,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献出一份爱心,伸出大家的援手来呵护那片稚嫩的幼芽,为他们搭建一份爱的舞台,让他们自由快乐地成长。同时,要消除对留守儿童的歧视心理,积极推动全社会的力量来关爱留守儿童。相关部门也要切实加强对网吧、游戏厅等的有效管制,切实要求未成年人不得进入诸如此类的娱乐场所,相反,要广泛开展各类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为孩子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娱乐氛围,消除负面信息的影响。乡村基层单位要加强管理,为留守的少年儿童构建良好的监督体系。其次,城乡教育要联合起来,统筹安排,逐步拆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壁垒,使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均衡起来。当然,社会应尽可能多地为农民工提供就业岗位,提高工资待遇,使农民工不要感到挣钱太难,进而减少农民工数量,给孩子们一个完整的家庭。

(二)家庭亲情的回归

作为留守儿童的家长,虽不能和孩子长时间地呆在一起,但也在对孩子的心理疏导上有着关键的作用。家长不能只顾繁忙的工作,要尽可能地抽时间与孩子保持电话或书信联系,了解其内心想法和生活状态,转变过时的“读书无用论”的观念,鼓励孩子努力学习。也要与老师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和在校表现,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其良好习惯的养成。父母要明确,孩子要的不只是物质的满足,心灵的安抚才是对他们最大的安慰。多给孩子一些爱,还给他们应得的那份“丢失已久”的爱,这才是父母最应该做的事。

(三)学校职责的全面履行

儿童心理范文篇5

关键词:儿童舞蹈创编儿童心理适应性研究

儿童舞蹈是儿童艺术教育中一个比较重要的部分。一件好的舞蹈作品,不仅能使儿童受到美的熏陶,而且还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启迪作用,从而促进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而目前,一些不顾实际、忽视儿童心理特征、生搬硬套成年人的舞蹈之现象,致使儿童舞蹈园地这块沃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一些污染。因此,要使儿童舞蹈这块园地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富有个性、富有特色,所有热爱儿童教育事业的工作者,尤其是从事儿童舞蹈创编的工作人员,都应该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把握儿童的心理要素,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儿童喜欢看、愿意演且具有艺术性与观赏性的作品来。

一、研究儿童心理要求,是儿童舞蹈创编的条件

儿童世界,五彩缤纷,斑驳陆离。在这个世界里,儿童舞蹈则以其神奇的想象、美妙的意境、生动的形象、真挚的情感把孩子们带进了一座艺术的殿堂,使他们在趣味高尚的氛围中受到教育、得到启示。作为儿童舞蹈的创作人员,不仅要有一颗纯净明亮的童心和对儿童赤诚的爱心,更重要的是要体验儿童的心灵世界,明确儿童的心理要求,善用儿童的视角来洞察生活、观察社会。只有站在这样一个高度来认识儿童、认识儿童舞蹈,儿童舞蹈的创作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研究儿童心理要求,极大限度地做好儿童舞蹈的创作工作要切实把握好如下三个方面的原则。

1.个体性与整体性相兼顾的原则。当前,一些儿童舞蹈的创作有一个明显的倾向就是忽视儿童整体素质的提高。有些儿童舞蹈教学、创编人员把眼睛只盯在极少数儿童的身上,只注重其中少数“明星”的培养,而忽视了整个儿童群体活泼好动、爱唱爱跳的心理要求。因此,儿童舞蹈教学的课程设置要坚持面向整体,充分体现儿童舞蹈教学的整体性;在培养“明星”的同时,要着眼于全体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心理要求,提高孩子们的整体素质。

2.持续性与阶段性相统一的原则。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指出:一切智力活动的形成过程,可以归纳为以下五个阶段,即:“了解当前活动的阶段”“运用各种实物来完成活动的阶段”“有外部语言参加的、依靠表象来完成活动的阶段”“只靠内部语言参加而在脑子里完成活动的阶段”“智力活动过程的简约化的阶段”。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这一客观规律,分析儿童智力活动的形成过程,同样对儿童舞蹈的创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样我们就可以把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年级的儿童的学习与表演的内容进行设计编创。从而做到知识的获取和能力培养在有序中渐进。与此同时,要重视儿童不同发展阶段的共性与个性,突出重点课程,避免重复,反映不同阶段儿童舞蹈的创编特点,帮助儿童在一定的时限内了解掌握更多、更全的舞蹈知识和技能技巧。

3.先进性与实效性相呼应的原则。儿童无论在生理上或心理上,都是一个迅速成长的时期。儿童从出生时起,在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的制约影响下,经过一系列的发展阶段,从一个幼稚无知的个体,渐渐成为一个有思想观点、知识文化的社会成员。儿童这一心理特征告诉我们对儿童实施健康的、先进向上的文化教育十分重要和必要。同样的道理,儿童舞蹈的创编,在作品主题的设置、技巧的安排、动律的设计等方面都应该坚持先进性与实效性相呼应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更多地创作出有益于儿童健康成长的优秀作品。只有这样,儿童舞蹈的教育教学、创作编排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适应儿童心理特点,是儿童舞蹈创编的基础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对学生采取的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儿童被动学习,求知欲受到压抑,积极性受影响,根本谈不上什么“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儿童舞蹈本是轻松愉快的教学活动,其基本意图是启发儿童自由发挥,用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方式,激发儿童对舞蹈乃至整个学业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引导儿童进行即兴式地创造活动,开发儿童的创造潜能,激活儿童的创新意识,培养儿童的合作精神。但当前,儿童舞蹈的创作,同样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一味地强调赛事与活动的参与,使创作存在舞蹈“成人化”、舞蹈结构“繁杂化”、舞蹈语言“怪异化”、舞蹈表演“模式化”等现象,因此,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做好儿童舞蹈的创作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契合儿童模仿的心理特征,进行儿童舞蹈的创编。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喜欢模仿是儿童的本性。儿童不到一岁的时候,就能模仿简单的声音和动作,到了两岁的时候,能模仿复杂的动作,到三四岁乃至更大的时候模仿能力发展得更快了。解放军与英雄是孩子们尤其是男生最喜爱、最崇拜的形象。“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儿童舞蹈《长大我也要当兵》的创作灵感来源于1998年抗洪救灾中一个真实事件:一个被洪水围困了三天三夜之久的小女孩,被武警官兵顺利营救了。笔者在语汇设计上运用了大量的军人集合、敬礼、列队等操练动作,极大程度地激发了儿童对军人的模仿热情,排练积极性空前高涨,舞台表演生动而成功。

适应儿童好奇的心理特点,进行儿童舞蹈的创编。儿童心理学家们认为,儿童生来是好奇的,五六个月大的婴儿,一听见声音就要转头去寻,一看见东西就要伸手来拿。到了四五岁,好奇动作就格外多了,看见路上的汽车来了,他总要停下看看;听见外面锣鼓声响,他也要去看看。柏拉图说过,“好奇是知识之门”,儿童若不好奇,就不会去接触事物,不与事物接触,就明白不了事物的性质和状况了。所以作为一名创作者,要注重培养儿童爱看、爱问、爱思考的习惯。在创作过程中,在舞蹈构图的设计上要极大限度地满足孩子们的表现欲与好奇感,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适应儿童好玩的心理特点,进行儿童舞蹈的创编。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生来就好动,甚至以游戏为生命。儿童舞蹈的创作必须注意儿童好动的心理要求,用良好的教学方式来使儿童得到充分的运动;利用他们好动的特点,教以健康有益的舞蹈动作。“扬鞭策马”这个词对儿童而言比较陌生,但这种动作对儿童而言并不陌生,充满了游戏性。根据儿童的这一心理特点,笔者创作了儿童舞蹈《耍戏》,表现了一群儿童对京剧中的马鞭由最初好奇,到喜形于色的模仿,再到尽兴尽趣的玩耍这一过程。饶有情趣地把儿童好玩的心理在舞蹈作品中流露得淋漓尽致。

适应儿童合群的心理特点,进行儿童舞蹈的创编。儿童喜欢群居,常与同伴游玩,到了五六岁,这个合群心理就发展得更强烈。儿童舞蹈的创作要积极利用这一特点,选择良好的舞蹈题材,编排适合他们心理状态的集体舞蹈,以安慰孩子的寂寞,促进儿童诚恳、忠厚等优良个性品质的发展。舞蹈《拔萝卜》就是笔者根据童谣创作编排的一个舞蹈。庞大的拔萝卜的队伍,符合儿童合群心理特点。孩子们在排练时简直是欣喜若狂。朴实的生活实践与活泼的舞蹈语汇的巧妙转换,不仅教育了学生要热爱劳动,更培养了他们从小就乐于助人、乐于奉献的良好品德。实践证明,儿童对这类型的舞蹈特别感兴趣。

适应儿童好强的心理特点,进行儿童舞蹈的创编。儿童做事喜欢成功,所以给儿童所做的事不可太难。太难,使其灰心,以致下次不愿再做而且阻碍其进步。儿童舞蹈的教学、创编人员应创造条件,充分培养儿童表演的兴趣及自信心。通过良好的创作,带动孩子们的积极参与,通过舞蹈的成功演出满足孩子们好强的心理,激发学习兴趣。三、把握儿童心理状态,是儿童舞蹈创作的关键

所谓儿童心理状态,是指儿童在心理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形态。儿童舞蹈题材是儿童舞蹈创作的源泉。因此,我们要把握儿童的心理状态,挖掘和选取能体现审美体验价值与创造性发展价值的儿童舞蹈题材。

选择的题材,要合“童心”。儿童舞蹈的创作编排,要从确定主题入手。孩子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任何一件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都对他们有一定的启示,这就成为了我们构思一部作品的素材。儿童舞蹈的选材应始终追寻儿童思维的奇特性,从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心理状态中,所想所做的形态中选材用材;在追求主题的新颖性及教育性的同时,依据“求童心,唤童趣”的原则来选材用材。在诸多素材中,我们最常见的是直接从儿童本身的形象中或从儿童本身的生活片段中来选择,再经过提炼、加工,让其成为反映儿童热爱劳动、助人为乐、尊老爱幼等主题作品。或者通过拟人化的形象来体现人的思想形象。如:儿童舞蹈《可爱的企鹅》,借“企鹅”表现出可爱、笨拙、滑稽,等等。这些题材符合儿童心理状态,儿童易理解,好模仿,也喜欢表演。

选取的音乐,要合“童意”。音乐是舞蹈的灵魂。儿童舞蹈的音乐选取要注意曲调明朗、简单、形象化且节奏感强,歌词要顺口、好懂、押韵且富有感染力。这样,孩子们听后就能展开想象的翅膀,从而产生想跳、爱跳的欲望。屠洪刚一曲响彻云霄的《中国功夫》较好地体现出了中华民族以武强身,顽强不屈的精神。虽然是成人歌曲,但这首歌歌词通俗押韵,琅琅上口,正好符合孩子们好动的心理状态。笔者在《中国娃》的创作中,选取了此音乐。当音乐响起时,孩子们便即兴舞蹈起来,一招一式有板有眼,兴趣极浓。

选用的动作,要合“童趣”。儿童舞蹈的动作应从儿童心理、生理、年龄、兴趣等特点出发,不应过于繁琐,过于复杂。也就是说要尽可能地适合孩子们的心理状态,尽可能地适应孩子们的接受能力。根据这一要求,在儿童舞蹈动作的选用上应该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可以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加工、美化动作,可以从民族、民间舞中提取动作,可以借鉴中国古典舞蹈或其他与舞蹈艺术有共同之处的一些艺术门类的动作。这些天然宝藏都是我们创作儿童舞蹈的极好素材。《龙舟乐》在创作中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点,整个舞蹈从舞蹈形态上,首先从稀稀拉拉、散散漫漫的观龙舟开始,再到嘻嘻哈哈、拉拉扯扯的嬉龙舟,进而到整整齐齐、认认真真的赛龙舟为止。这其中的动作大都取之于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动作。从而让孩子们在由散漫到拧成一股绳的动作表演过程中,体会到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会胜利的重大意义。

四、开发儿童心理宝藏,是儿童舞蹈创作的目的

研究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及其规律,不仅对儿童教育、儿童医保、儿童文艺等社会实践领域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而且对于开发儿童心理宝藏,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同样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此,儿童舞蹈创作要在研究儿童心理的特点及其规律上下工夫,不断吸收世界各民族舞蹈的文化精髓,不断拓宽儿童舞蹈文化的视野,超越自我舞蹈文化的传统。站在开发儿童心理宝藏的高度,极大限度地开启儿童心灵的窗户,拓展儿童思维的空间,达到提高儿童智商的目的。

开发儿童的兴趣,让儿童热爱舞蹈。兴趣,是儿童学习舞蹈的基本动力,是儿童与舞蹈保持密切联系、用舞蹈美化人生的前提。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认为:“兴趣是能力的源泉,教育者的根本是使受教育者产生爱好。”但是,如何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呢?在儿童舞蹈创作中,要根据儿童好幻想、好奇心强、好提问等心理特征,设计好趣味性多样的教学活动,利用多种形式来激发孩子们对舞蹈的兴趣。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学到舞蹈的本领,在玩乐中享受舞蹈的美感,在愉快的心境与环境中与舞蹈建立密切联系,并用舞蹈美化自己的童年生活。从而在愉快的舞蹈学习中提高艺术素养,在舞美的阳光沐浴下,不断完善自己人格的建构,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调动儿童的情绪,让儿童热衷舞蹈。儿童的情绪体验非常丰富。儿童心理学家们认为,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成年人能体验到的情绪,学前期儿童就基本上已能体验到。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增加,高级情绪活动也进一步发展。因此,儿童舞蹈创作的工作人员,要着意遴选一些能体现儿童风貌的优秀舞蹈作品,特别是一些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耳濡目染的优秀歌曲、地方戏曲、曲艺、民歌、童谣、民间故事、民间乐曲,以及人们熟知的舞蹈故事、享誉国内外的优秀舞蹈作品等。让孩子们在感受这浓浓舞美的氛围中,调动心理情绪,加深对舞蹈艺术的了解,对人生的热爱,不断营造健康向上的思想情绪。

启发儿童的思维,让儿童热心舞蹈。就思维来说,儿童的思维在不同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孩子在三岁以前,思维是通过实物,伴随着动作来实现的。心理学上称之为动作思维。三岁以后,随着经验的积累,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了,借助物体形象或表象来思考。到了学龄前末期和学龄初期,孩子的抽象思维开始萌芽和发展。这个时期,儿童往往有丰富的想象力,能对事物做出直观、具体的概括,能对生活中经历的事物进行正确的推理和判断。因此,儿童舞蹈创作,要注意掌握孩子们的思维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和教育。要从绚丽多彩、生灵飞动、淳厚幽远、积淀丰厚的文化中寻找启发儿童思维的突破口,使他们能尽情地展开思维的翅膀,飞向蓝天,塑造辉煌的人生。

参考文献:

[1]李伯泰,燕国材.教育心理学[M].武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皮亚杰,傅统先.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

[3]高玉祥.个性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朱智贤.儿童发展心理学问题[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

儿童心理范文篇6

关键词:儿童;等候区;心理学;手术室

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中国0~14岁儿童占全国人口的16.60%,约为2.23亿人[1]。作为社会上特殊的群体,他们代表着未来、代表着新的希望,具有变化快、可塑性大的特点。但儿童无论生理、心理承受能力相较成人有明显差距[2]。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不仅关注儿童的生理方面,其心理层面也越发得到关注。医院作为保障儿童健康发展重要载体,在儿童成长的经历上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为儿童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手术作为一种应激源,相较其他医院部门手术室带给家属或患儿的压力较大,容易引发儿童脆弱的心灵产生不良的心理反应,进而有紧张、害怕等心理,甚至出现哭啼、抗拒等反应[3],导致手术的进行遇到一定的阻碍,甚至影响手术的效果,因此手术室儿童病人等候区的设计势在必行。1882年德国心理学家WilliamThierry.Preyer出版《儿童心理》[4],为儿童心理学出现奠定了基础。21世纪以来,儿童心理学理论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从儿童教育方面[5-6]到身心健康[7]、保健[8]等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心理方面的依据。现阶段,对于手术室儿童病人等候区设置的研究较为少见,虽然许多医院手术室开设了儿童病人等候区,但缺乏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儿童心理学就是研究儿童时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学科[9]。本研究基于儿童心理学概念对手术室如何设置儿童病人等候区进行解析,并总结出设置儿童病人等候区的作用和意义,以期为其他医院手术室儿童病人等候区的设置提供实践参考和理论指导。

1儿童心理学与等候区设计研究

1.1儿童心理学对等候区设计的影响。儿童病人等候区的功能不仅仅是满足使用,还具有影响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的作用。研究表明,儿童所处的空间直接刺激到儿童的感知,因此在手术室儿童等候区的空间设计这一独特的空间时要关注其心理及生理的发展。要根据患儿的生理、心理对其所在空间的需求对等候区进行调整[10]。对于儿童来说,对手术室的第一印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之后的一系列情绪和表现,如果儿童病人等候区设计符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的需要,就有利于手术室在儿童心中塑造出积极的形象。1.2儿童病人等候区的特殊性。1.2.1儿童的特殊认知性。儿童时期对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抱着强烈的好奇心,但却没有安全常识。此外,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儿童心理发展不成熟,应对心理压力解决能力低下,在医院容易引发悲观消极的情绪[11]。因此,在手术室儿童病人等候区的设置中要根据儿童的特殊认知性进行空间设计,激发儿童积极情绪。1.2.2儿童的强烈依赖性由于儿童处于神经系统发展育不完善的时期,身体机能仍未达到可以保护自己的水平,他们自己很难适应环境的变化,出于保护自己的天性,会对于周围环境和身边的人产生依赖感,特别是熟悉的人或物有强烈的依赖性。儿童作为生活环境变化的反应者,在应对环境的变化和缓解或消除环境变化带来的压力,相较于成年人低很多。儿童没有能力去预防和消除环境变化带来的压力,儿童只能被动地对这一变化做出反应[12]。所以,大多数患儿在手术时由于人或物的陌生而产生不良的反应,导致出现悲观情绪。1.2.3儿童的年龄特征。随着儿童年龄增长,经历不同的事物可以有效地帮助儿童大脑内神经中枢系统间联系,儿童以此不断学到新的知识。对于儿童来说,外界的所有事物尤其新奇,也使得其成长速度极快[13]。随着儿童生长发育,儿童的生理和心理都在发生变化,不同的空间尺度对儿童的心理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儿童病人等候区的设计中应根据儿童生理的和心理的特征,充分考虑儿童的空间尺度需求,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设置等候区空间。1.3手术室儿童病人等候区空间设计原则。1.3.1符合儿童心理特殊性原则。在手术室儿童病人等候区的内部空间设计时尤其需要关注儿童的感受。紧张、恐惧和不安的情绪,不仅会影响病情的好转,还会直接影响到手术的顺利进行,影响患儿病情。所以,这也要求医务工作者在工作期间要格外关注患儿的情绪,并对患儿消极反应进行疏导和缓解。在进行手术室等候区空间设计时要努力为患儿营造符合儿童心理和生理需求的空间,使患儿在欢乐的感受下进行治疗[14]。1.3.2符合空间功能与性质原则。在进行手术室儿童病人等候区空间设计时要求平面布局、色彩设计及材料运用上符合儿童的心理和生理。所以,等候区空间设计要符合空间的功能需求和性质。使得等候区在达到空间使用需求时也充分迎合了儿童病人对等候区空间的生理和心理需求[15]。1.3.3重视舒适性和治愈效果原则。有调査显示:医院手术室要注重手术室儿童病人等候区为儿童病人服务的硬件设施,此外也需要关注等候区在缓解、慰藉患儿心理软件设施。手术室压抑的空间会使儿童出现不良反应,而等候区空间有缓解患儿紧张不安情绪的作用。因此,通过对手术室儿童病人等候区内空间合理设计,营造一个让患儿满意的治愈空间,对患儿产生良好的康复效果。1.3.4协调统一各元素原则。手术室儿童病人等候区空间中的所有元素都是相互联系的,需确保所有元素协调统一,手术室儿童病人等候区内部空间设计,不可忽视每个元素的作用。色彩设计、材料设计同时也对平面布局有较大的影响,会直接影响儿童的心理感受。协调统一设计等候区中所有元素是手术室儿童病人等候区内部空间设计中必不可少的方面,也是展现空间特质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

2手术室儿童病人等候区设计———以福州市第一医院为例

2.1等候区空间设计理念。儿童是一个特殊群体,不是简单的几句言语就能使其放松下来并消除紧张害怕的情绪。因此,为了更好地完成儿童病人手术,儿童病人等候区设置势在必行。福州市第一医院手术室儿童病人等候区的设计以“等候区内暖人心,方寸之地传真情”作为主题。儿童是带着他的天性来到医院,对医院的环境有恐惧,也有好奇。鲜艳的色彩、动画和玩具都会对儿童产生强有力的吸引力,利用儿童的这一特点福州市第一医院设计出五彩缤纷的儿童专属等候区。2.2儿童病人等候区设置的意义。玩耍是儿童的天性,就算儿童生病需要进行手术时,他们也不曾忘记玩耍,快乐游戏。当患儿愉快的游戏时,可以转移患儿的注意力,不仅使得手术顺利进行,且可以有效地缓解患儿的疼痛,加快患儿的康复[16]。根据儿童的依赖性,允许手术患儿的家长在等候区陪伴,也充分体现出手术室的人性化、个体化护理,增强了儿童的安全感,且有助于儿童以平静、放松的心态度过术前等候期,并消除父母的种种顾虑和忐忑[17]。2.3儿童病人等候区的色彩设计。几乎所有儿童都是带着紧张、恐惧的心情到医院看病。鲜艳的色彩、动画、温馨有意思的墙纸都可以极大地丰富空间环境,更好地转移孩子们的注意力从而减轻对手术的恐惧。福州市第一医院手术室为儿童病人设计了一个色彩缤纷的等候区,有效地缓解了患儿紧张不安、恐惧情绪。此外,因为铝合金会给儿童带来生硬、冰冷的感觉,福州市第一医院手术室的窗户采用便于清洁、装饰的招合金窗套,方便采用彩色的窗帘进行装饰,以增添房间明快的色彩。2.4儿童病人等候区的材料设计。手术室儿童病人等候区内部空间内装饰材料的不同对儿童情绪的好坏产生重要的影响。医院等候区空间设置上挑取合适的装饰材料,不仅重视提高等候区舒适度,一方面也注重引导患儿从悲观的情绪中走出,带着积极的情绪进行治疗,这也有助于加快患儿痊愈速度。此外,由于儿童病人保护自己的意识和能力较弱,因此医院在材料上选择避免尖锐物的出现,以确保患儿的人身安全。2.5儿童等候区人文关怀的注入。在儿童病人等候区中,福州市第一医院布置了温馨可爱的卡通地垫,粘贴了活泼可爱的动物墙纸,并为小儿手术病人精心准备了安全、益智、易清洗消毒的各色玩具,手术室护理组自发地捐出了自家闲置的玩具,作为鼓励小病人的小奖品。小病人在手术前由当台的巡回护士陪伴,通过一系列互动游戏,拉近和孩子们的距离,更好地转移儿童的注意力,从而减轻手术带来的恐惧,使儿童能够配合医务人员顺利进行手术,同时也让家长们能够放心地把孩子交到医院手中。福州市第一医院手术室护理组将人文关怀融入病人及病人家属的服务之中,不仅融洽了护患关系,使优质护理的内涵得到进一步体现,同时也让病人及家属真正感受到护理人员给予的强大护理支持,促进儿童病人更快的康复。

3讨论

儿童心理范文篇7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美术心育策略研究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他们在为城市创造大量财富的同时,也为广大农村带来了我国现时期特有的“留守族”和“留守现象”。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特征

留守儿童在情绪问题、自卑心理、逆反心理三个方面与非留守儿童相比有着较大的差异,因缺少父母的引导、关爱和教育,心理上大致有以下问题:柔弱无助、自卑闭锁、寂寞空虚、逆反心理,对父母怨恨与情感隔膜。这种现象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是非常深刻而复杂的。由于得不到及时的引导、纠正,便形成了留守儿童一些明显的心理与行为问题。

二、美术心育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治疗”

1.美术与心育

美术作为美育的主要实施途径,不仅要进行美术知识的传授和美术技能培训,同时也肩负着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教育任务。美术教学活动,可以消除学生心理上的紧张、焦虑、冲突等精神压抑,使各种心理功能趋于和谐,并获得放松、乐观的心理状态,进而为实现“完整的人”奠定基础,这就是说美术和美术教育同样具有心育治疗作用,同时也为人类治疗心理疾病、保障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了一种方法。通过美术活动及美术心育治疗模式,为我们从事探索、分享与回馈,促进留守儿童在心理、行为等方面健康发展提供另一种可行途径。

2.美术心育治疗对策研究

美术心育治疗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治疗方法,即利用美术媒介、美术创作来帮助个人或团体达到身心整合目的的一种艺术疗法。治疗的重点在于创作中内心历程的探索,通过治疗的过程、方式、内容和联想,显示出个人的人格发展、人格特征和相关的潜意识。作为一种“非语言的心理治疗”,美术心育治疗可以从他们的创作中了解和排除各种心理疾患,并借助创作走进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疏导焦虑情绪,改善儿童的心理状态。

(1)美术创作中的心育治疗

儿童在美术创作中流露出他们内在的潜意识情感,在不知不觉中把内心深层次的动机、情绪、愿望投射在作品中。教师要从中细心观察,通过美术作品深入儿童内心世界。一旦发现了学生的不良情绪应该争取多接触他们,与他们达成心理沟通,在充分尊重其个性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走出心理的隐患,通过自由创作,使内心的冲突投射在作品中,使心灵得到“净化”。我们应该尽可能让这些学生画出心中的恐惧、焦虑和不快,宣泄郁积于他们心里的伤痛。当这些留守儿童表达和宣泄心中的不快时,内心激烈的焦虑能通过绘画宣泄和释放,以维持心理的平衡,从而矫正异常心理。

(2)团体活动中的美术心育治疗

在团体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对留守儿童加以引导,通过团体生活,使他们学习如何与同伴交往及进行各种美术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要融合游戏的竞赛机制,培养他们的个性化审美趣味和敢于尝试的精神。通过手工制作、构建等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创造力,在合作中形成尊重、关怀、友爱等品质,使他们的能力和人格都得到和谐发展,以达到协调、整合其身心的治疗目的。

采取不同的方式让留守学生融入生活,如激励和引导他们参加各种形式的社区活动、美术展览、美术兴趣小组、校园美化活动等,增加学生交往、协作的机会,有助于学生增强群体意识。在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中,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平等、信任、爱心、责任感等社会性情操内容得到极大扩展,学生之间产生感情上的共鸣。研究表明,在实践中进行团体治疗有很多优势,当事者在活动中宣泄潜意识,取得成功的体验,教师可以在活动过程中获得心理活动信息便于引导和治疗,当事者在活动中不知不觉获得了治疗,从而让他们获得稳定的心理支持。

(3)艺术活动评价中的美术心育治疗

信心是孩子社会性发展的一种重要品质,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非智力因素。美术心育疗法提倡从表现性评价和档案夹评价两方面来实施。

在美术情境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发现留守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他们实施适度的鼓励性评价,维护和强化他们学习的内驱力,使教学活动和评价活动高度融为一体;通过激励,帮助他们树立在美术活动中的自信心;教师不仅可以通过学生作业或课堂表现进行评价,还应调动学生的自评和互评的积极性,从多方面、多角度完成表现性评价。

美术活动档案夹评价是一种在学生美术学习全过程中,重视学生自主评价的形成性评价方式,旨在帮助学生成为对自己美术学习历史具有思考评价能力的人。美术档案夹的评价特别注重学生艺术学习的探索过程,注重学生心理与教学活动和艺术实践的有机联系,学生自身就是艺术档案夹内容和形式的决策者和建设者。

通过制定美术成长过程的资料夹,在学习美术的探索过程中,注重学生心理与教学活动和美术实践的有机联系,促进学生美术学科的主体性发展。而美术活动档案夹评价的主要意义就在于留守儿童作为档案夹创造、开发、评估的参与者,使他们能够学会自己判断自己的进步,从而使他们的创造力和自信心得以提高。

结语

美术这种安全的自我表达方式不仅有助于儿童宣泄情感,更有助于提升其独立性和满足感,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和社会。美术教育工作者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从美术创作、团体活动、艺术活动评价三个方面探索消除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培养与增强留守学生的自我调节、自尊、自信等良好的心理,使其焦虑、自卑、偏激等心理得到矫正。因此,渗透美术心育艺术治疗的方法能够进入留守学生的心灵世界,使其达到心理上的完善,能有效地减少留守儿童的不良情绪和行为,提高留守儿童与周围环境相处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陆春燕,张威林.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儿童心理范文篇8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原因;策略

留守儿童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热点现象,特别是其心理方面的问题。他们长期缺乏来自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内心孤独寂寞,长此以往可能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如内心封闭、自卑懦弱、缺乏交流的主动性等,以上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危害社会稳定。

一、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表现

1、自卑心理普遍

所谓自卑,即低估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各方面都不如其他人,是一种异常消极的情绪体现。留守儿童在父母离开后经常看到同龄小朋友对爸妈撒娇,而自己却没有依靠,他们就会生出自己不受父母喜爱、处处不如人的念头,自卑心理就会悄然生出并逐渐增强。他们不敢尝试新事物、面对挑战停滞不前,不敢与同学老师交流。这种心理无形之中给自己设定了一系列不该存在的障碍,本来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也会认为“我不行”而放弃追求,自卑的孩子看不到人生的希望、领略不到生活的乐趣。

2、自我封闭

自我封闭是一种随所处境遇自然产生的对环境的心理防御机制。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吐露心声的对象,但是他们在孩子年幼时就外出长期分开,孩子缺少亲情的滋润,从而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孤独寂寞成为他们的心声。他们没有感情依靠,性格内向,久而久之就把自己与外界隔离开来。除了必要的生活和学习,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家里或一个人独处,不和他人来往封闭自己的内心。长期的寡言、焦虑和紧张,使儿童在人际沟通时会显得不知所措,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

3、逆反心理

祖辈过度溺爱致使孩子养成一系列不良习性,把家长话语当耳旁风,滋生逆反心理。他们常常不按常理做事,对不良倾向持认同情感,对思想教育会抵制蔑视对抗。他们攻击性很强,顶撞老师和家长,与人交流时也会产生强烈的敌意。长时间下来,他们会结交一些不良人群,慢慢地走上弯路,对自己和社会都会造成危害。

4、认知偏差

留守儿童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认知形成的关键时期,需要父母的关注和引导。但是父母外出打工,这些儿童无法得到父母思想认识及人生价值观上的引导与帮助,导致认知偏差。这种偏差主要表现在自我认知和价值观上,自信心不足和享乐功利思想严重。同时受社会上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不少留守儿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偏离正确方向,不能很好的分辨真假、美丑与善恶,学习缺乏兴趣没有目标,甚至对父母产生怨恨情感冷漠。

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并不单是一个由父母长期外出打工常年离家所引起的情感缺失和心态异常的问题,而是家庭、学校、社会以及留守儿童自身等交互作用的结果。

1、家庭教育缺乏,亲子教育方式不当

家庭教育的缺乏,亲情关爱的缺失,是导致孩子产生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1)父母的教育方式留守儿童的父母认为孩子在家只要有吃有喝就行了,给与孩子一切物质上的满足;个别父母把孩子送去寄宿制学校,对家庭和学校教育职责认识不清。他们由于长期不能和孩子在一起而存在“补偿心理”,通过金钱来满足孩子物质上的要求作为补偿,使孩子养成了浪费的习惯。他们不明白孩子需要的是精神心灵上的而非物质。2)监护人的教育方式祖辈文化程度低、思想观念陈旧、自身健康有限能力不足,所以他们对儿童采用溺爱的方式,过分的宽容放任孩子。而亲朋好友以及老师等对不是自己的孩子会有很大顾虑,不会过分的管教,慢慢地使儿童缺乏自我约束力,养成刁蛮任性的不良行为习惯。

2、学校教育缺失

家庭生活的不完善需要学校更多的帮助与关心来弥补。由于农村经济薄弱、教育观念陈旧及教师专业素质低下使学校无法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1)教育基础设施不完善学校基础建设不能满足学生需求,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首先,学校没有一定的教学辅助设备,如教学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等,无法开阔学生的视野。其次,学校也无大型图书馆,让学生不能从书中认识世界。最后,学校还没有足够的体育设施让学生能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更好的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2)缺乏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农村学校缺乏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也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以至于孩子在遇到一些心理方面的问题时不能及时得到解决。老师有时会对学生进行微弱的辅导,但起不到解决问题的效果。资金、人员配备限制不能组织一些大规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不能及时的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辅导。3)教师缺乏职业素养农村学校老师学历整体偏低、专业化程度低下、甚至缺少职业道德。老师只会关心学习好听话的学生,根本就不会关心差生。留守儿童学习生活条件比同龄儿童差很多,老师也就不能给与他们所需要的关爱。所以他们会逐渐性格孤僻,产生心理问题。很多老师缺乏个人素养,认为孩子是别人的自己没必要特别关心他们,只要保证学生在校不出事故就行,由此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

3、社会的不良环境

1)社会上各种不健康信息腐蚀留守儿童心灵社会上存在大量不良青年整天坑蒙拐骗、打架斗殴造成很大负面影响;留守儿童缺少父母关爱、无人管教引导,同时正处于青春叛逆期易受不良分子的引诱,最终误入歧途;其次,各种信息化水平提高,出现众多不良场所比如网吧;祖辈过分溺爱导致其经常逃学去上网。2)政府及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关爱不够农村基层组织监管不力,没有对色情暴力文化市场进行整治。并且农村个人对留守儿童发展认识淡薄,意识不到为儿童的心理发展制定一些措施。社会各界也无专门的机构来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的教育,使其心理出现偏差。

三、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1、家庭教育层面

家庭是留守儿童的精神支持和动力源泉,为了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我们就要从家庭角度出发,加强家庭教育。1)外出务工父母要加强与留守儿童的沟通外出父母应尽自身最大努力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打电话、写信、甚至网络视频等多种方式经常性的与子女交流,多向孩子表达对其关爱思念之情;多了解一下现代的流行趋势,增加与孩子的共同语言;父母还应经常与班主任联系了解孩子学习情况及在校表现,向监护人了解其生活状况及心理情况,以便及时予以正确的指导和帮助。2)留守监护人要多关注留守儿童动态作为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要经常与留守儿童沟通交流,细心的观察及时发现孩子的不良行为,给予必要的正确教育和指导;也可以在家中建立一种自由、民主的和谐家庭氛围,让孩子能够轻松自由的生活。最重要的是,监护人要随时向留守儿童的父母反馈其情况,和学校三方面共同合作,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人文关怀,让留守儿童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2、学校教育层面

学校作为学生成长的摇篮,是留守儿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学校应有针对性地面对这一特殊群体广泛开展工作,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1)创建留守儿童与其外出务工父母档案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关系重大,学校应该给予足够重视。学校要与有关部门密切联系,清楚了解本校留守儿童数量并适时登记建立档案。以班级为单位,学校应详细调查当地留守儿童和外出务工父母的具体情况,详细记录其情况,及时把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思想表现等告知其父母抑或监护人。如留守儿童发生异常情况,学校也可联系家长,双方共同协商帮助留守儿童健康发展。2)引进专业人才,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建立心理咨询室,聘请专业的心理老师,定期的对老师及学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开设心理辅导课程,由心理老师专门讲授或班主任偶尔辅导;定期请具有影响力的心理咨询师来校开设心理健康讲座,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最后,学校应对留守儿童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测试,并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从中进行分析研究,促进心理健康发展。3)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加强教师的素质培训,使老师能够公平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留守儿童享有与其他同龄儿童同等的待遇。教师本身就是行胜于言,要提高自身素质,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榜样,进而成为孩子心中心理健康的表率,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社会环境层面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事关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各方面,不仅需要家庭教育和学校及老师的相互合作,同时还应该有社会的参与。1)优化社会环境,加强正面教育近些年新闻侧重于宣传“问题儿童”,不利于其心理健康,因此媒介应调整报道角度,反映问题的同时大力宣扬其中自强不息的优秀典型,激发他们的自信;对社会各界关爱留守儿童给予积极报道并呼吁更多力量加入到关爱行列中来,大力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打击违法经营的网吧、电子游戏室;净化网络及媒体上不良信息的充斥,为儿童创设一个文明美好的社会,有效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2)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活动开展大型心理健康宣传活动,让人们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利用每年的“5.25”心理健康宣传日,大力普及心理健康教育;联合各大媒体进行宣传,还可以墙绘一些心理方面的漫画,进行渗透的心理健康教育;请知名心理专家定期开展心理讲座,电视上增添心理方面的节目。

作者:李晓洁 单位: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教学部

参考文献:

[1]胡美兴.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09年04期

儿童心理范文篇9

留守儿童问题是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个独特问题。近年来,关于留守儿童的调查研究较多,其中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也倍受关注,本文通过查找近7年研究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期刊论文,并对符合要求的论文进行筛选,在此基础上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以期较为客观全面地了解我国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研究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同时为后绪研究提供参考。

2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

2.1取样

在中国知网上,以留守儿童(包含“心理”)为主题,通过精确查找,搜索“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上的论文,主要分布在2005—2011年间,一共检索到404篇(搜索时间为2012年8月13日),删除文题不符的文章、字数不足1500字摘要类文章,合并重复发表的文章,综述类文章,剩398篇。

2.2编码

对398篇文章从“研究主题”和“研究单位”两个方面进行分类统计。

2.3资料处理

运用SPSS17.0对398篇相关文章按照上述分类标准进行频数统计。

3研究结果

3.1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数量的变化

统计结果显示,2004年以前,几乎没有研究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文章,2005年相关研究开始出现,2005年至2011年的7年间,呈逐年上升趋势。

3.2留守儿童研究主题的特点

将文献资料的研究内容概括为3个主题,相关研究主题的统计数据见表2。在3个研究主题中,改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不良状况的对策最受关注,在398篇文献中,有53.01%的研究者进行了对策方面的探讨;其次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的研究;而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相对较少。

3.3留守儿童心理研究主体的特点

留守儿童心理研究的主体主要集中在四类单位。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现状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留守儿童理健康问题从2005年起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有不少研究者对这一问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留守儿童。何资桥(2006)等[2]人在对湖南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时发现,性别不同的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学习因子和自责上存在差异,女生较男生而言更为敏感,学习焦虑高于男生。段成荣等[3]人(2005)通过对留守儿童比较多的江西省修水县墨田村留守儿童的调查表明:农村留守儿童易出现性格孤僻、胆子较小、缺乏安全感等心理问题。吴承红等[4](2005)研究指出,农村留守儿童由于亲情关怀缺失,导致抑郁、不安、惆怅等情绪问题,与父母之间的沟通障碍致使他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性格孤僻、不合群、敏感,甚至产生过激情绪。刘建波等[5]人(2011)通过对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镇儿童的基本情况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的情感抑郁总分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存在严重问题。也有研究认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并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岳慧兰等[6]人(2006)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测量浙江湖州的留守儿童,结果显示8个内容量表的平均分均在正常范围,表明所调查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是正常的。任运昌[7]认为目前存在人为扩大留守儿童负面特征的倾向,对此他发出呼吁:高度警惕留守儿童的污名化。钱洁、齐学红[8](2011)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通过让留守儿童自我言说来证明这样一个观点:留守儿童并不等于问题儿童,他们中有79.9%的孩子不赞同“留守儿童人际关系差”,62.6%的孩子不赞同“留守儿童性格孤僻”,赞同和不赞同“留守儿童内心孤独”的比例相当,75.6%的孩子不赞同“留守儿童意志薄弱”。参加“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援助研讨会”的代表强调指出,目前的研究对于父母外出对孩子行为的负面影响强调过多,事实上,孩子因为父母不在身边独立性有所增强就是最突出的正面影响。

4.1.2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

综合学者的研究成果,认为以下因素是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①性别:崔丽娟[9]的研究认为,男性和女性留守儿童只是在自尊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在社会适应性各个方面并没有显著差异;岳慧兰等[6]的研究认为,男留守儿童的孤独感要高于女留守儿童,而在恐怖倾向、学习焦虑、对人焦虑与自责倾向方面女生比男生更加突出。在对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上,主要有以下观点:王东宇等[10]的研究也认为留守男孩的心理健康水平要高于留守女孩。②年级:崔丽娟的研究得出了年级影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结论,认为在自尊水平上低年级留守儿童要高于高年级留守儿童,在社会适应性上,在人际关系和情绪控制上,高年级要好于低年级留守儿童;殷晓旺等[11]通过对江西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发现,不同年级的留守儿童在强迫症状因子、偏执和抑郁因子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在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焦虑、学习因子、心理不平衡和人际关系紧张或敏感及健康总均分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即高年级学生的问题更加严重。③留守时间及与父母联系频率:崔丽娟的研究表明,留守半年的儿童在自尊水平上、情绪控制方面与非留守儿童存在着显著差异。王东宇等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与父母分离时间不同的各组留守孩的心理健康状况均存在显著差异,与父母分离时间越长,留守孩的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各种心理问题越突出。申继亮等[12]运用质化和量化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得出:留守时间在5年以上的儿童的心理失衡得分显著高于留守时间为1~2年、3~4年的儿童,而后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崔丽娟的研究认为与父母经常联系的留守儿童在自尊上具有明显的优势。殷晓旺等的研究认为,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的沟通情况对心理健康造成的影响最为显著,即经常与父母进行沟通的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偶尔和从不进行沟通的孩子。④监护人情况:王东宇等的研究认为监护人教育能力低、教养方式不当、监管不力是导致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高亚兵[13]的研究认为隔代监护和上代监护的留守儿童的问题较多,这与监护人教育内容狭窄、文化水平低、与留守儿童不能做到及时和有效的沟通有很大的关系。郑同刚等[14]的研究也证实了上述观点。李永鑫等[15]的研究认为照看人不同的留守儿童在心理弹性方面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照看人为母亲的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最高,照看人为爷爷、奶奶等亲戚的留守儿童次之,照看人为父亲的留守儿童最低。

4.1.3改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不良状况的对策

已有的研究大多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角度提出改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不良状况的对策,但具体方式上存在差异。兰燕灵等[16]运用实验的方法,证实了团体心理辅导对于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抑郁水平,提高其自尊有良好的效果。古吉慧等[17]提出要创造条件促进留守儿童同伴之间的交往,促使他们结成同伴群体,从而获得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促进留守儿童自我概念的建立、人际交往技能的提高。王希海等[18]运用问卷法调查出留守儿童更易受生活压力事件的影响,因而建议学校尽量创设良好的环境、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干预等。张佩云[19]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提出要从做“减法”转向做“加法”,即重视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从而抑制心理问题的发生。段宝霞[20]认为要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政府要加大投入,探索农村办学新模式,净化学校四周文化环境,构建农村社区教育监护体系。周宗奎等[21]建议务工人员要携带子女进城上学,认为这是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重要措施。

4.2建议

儿童心理范文篇10

[关键词]父亲缺位;留守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

古语云:“养不教,父之过”;“父当以教为事”;“父者何谓也?父者,矩也,以法度教子”,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早已为古人所重视。尽管我们有注重父亲教育的传统,但在实际生活中,承担教育子女重任的往往是母亲。随着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男性把大多数精力投放在供养家庭,逐渐淡出教育子女的中心,这种现象在留守家庭体现得尤为明显。长期与子女两地分离的居住生活模式,使得成年男性很难完成作为父亲的教育职能。事实上有父亲,但在实际生活中没有父亲的陪伴,这种困境对处在快速发育阶段的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父亲缺位(fatherabsence)”(又译“父亲缺失”、“父亲缺席”)是指由于分居、离婚、死亡等原因而导致的儿童缺少父亲的关怀,缺少父爱的现象[1]。父亲缺位可以分为两种具体情形:一是躯体层面的缺位,即父亲“身”的不在场,包括外出工作、离婚或去世等情况;二是心理层面的缺位,即与儿童情感疏远,无法尽到父亲职责的功能性缺失。本文主要关注第二方面,留守家庭中父亲因外出务工无法实现教育功能的缺位,对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留守儿童,即“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2]心理造成的影响。上世纪中叶二战结束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开始重视父亲参与家庭教育领域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1995年瑞典《父亲法》生效,它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对父亲在教育子女方面的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作出明确规定。近二十年来,国内研究人员着手对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和作用进行探讨,开始关注父亲缺位对儿童成长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但研究对象多为全体儿童,没有观照父教贫瘠的留守儿童群体。备受关注的留守儿童领域的成果虽然丰富,但与父亲缺位现象相关的已有研究中,大多为针对其影响留守儿童某一方面心理或行为的量化实证探索,尚未出现关于父亲缺位对留守儿童心理产生的影响进行系统梳理的研究。截至2018年8月底,我国共有农村留守儿童697万余人,其中96%的儿童由祖辈监护人照顾[3],在成长过程中父亲缺位现象严重。因此,本文聚焦于留守家庭中的父亲缺位现象,重点探讨其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层面产生的影响,具有理论研究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父亲缺位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性别角色意识

性别角色,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模仿学习获得的一种与自身性别相适应的行为规范[4]。个体的性别角色意识与文化密切相关,其获得与认同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对社会或文化所认可的价值观念的内化。Biller等人将性别角色划分为性别角色定位、性别角色偏爱以及性别角色采择三部分,分别对应个体对自身性别的认知评价、情感态度以及行为取舍等方面[5]。由于社会分工和角色期待的差异,父亲和母亲在儿童性别角色意识形成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尽相同。已有研究发现,相比父母双全的家庭,离异家庭中单独抚养子女的母亲大多表现出更多的男子气概,她们的日常行为中传统意义上女性的性别角色行为较少。留守家庭中,由于父亲的长期缺位以及日常抚养者的相对高频接触,不同的行为模式和榜样示范作用势必会对儿童的性别角色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父亲缺位对留守男童性别角色意识的影响。在农村,男性劳动力被视为家中的“顶梁柱”和权威,承担养家糊口的重任的父亲在很多方面都是男童模仿和学习的对象。1.长期与母亲或祖辈共同生活,弱化留守男童的男子气概由于居住地和工作地路途遥远,出于节省开支的考虑,进城务工的父亲往往很少回家。一年或几年回家一次,每次相聚时间十分短暂,种种因素使得大部分留守儿童对父亲的记忆比较模糊。无论是与母亲共同生活,还是由祖辈隔代抚养,“父亲”角色的长期缺位以及“阴盛阳衰”的家庭气氛,导致部分留守男童缺乏阳刚之气,形成内向阴柔的个性,攻击倾向下降,暴力行为减少,男子气概弱化。因为父亲外出工作,家庭原有的平衡结构被打破,留守儿童生活方面的一切事物都需要交给母亲打理安排,日常频繁的互动极大提高了男童对母亲的依赖和信任程度。与此同时,女性情感细腻、温和内敛等性格特质逐渐对男童的个性产生影响,母子联系空前紧密。随着年龄的增长,男童不再满足于母亲的安排和掌控,母子关系又会陷入紧张和矛盾状态,短暂的平衡再次被打破,这种亲子互动模式也会对男童的性格造成负面影响。2.父亲外出务工,强化留守男童的家庭责任感父亲依靠自身辛勤劳动,改善了家庭原有生活水平,为子女提供了更为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和更多接受教育的机会,这些好处被留守儿童切身感受到。因此,父亲进城工作给整个家庭带来的积极变化值得肯定。农村地区“重男轻女”思想根深蒂固,家族中的男孩往往被寄予厚望。从小目睹父辈为了提高家庭生活质量,外出艰辛打拼,母亲含辛茹苦操持家务,照顾幼子侍奉老人,会激发男童的家庭责任感以及改变现状的信念。在成长的关键阶段,虽然没有父亲的陪伴,但他用实际行动为自己树立了榜样,男童尚且年幼时便会形成家庭观念,将父亲的做法作为自己日后的选择,待到成年时同父亲一道肩负供养家庭的重任。总之,长期与父亲分离的确对留守男童的个性发展产生了一定消极影响,但同时也会促进其家庭意识的萌发,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二)父亲缺位对留守女童性别角色意识的影响。父亲作为女儿生命中接触到的第一个重要异性,会对其身心成长等各方面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父亲对女儿性别角色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对女性的认识层面,还体现在对男性的定位和偏好方面。1.繁重的体力劳动,消减女童的女性个性特质成年男性是农村家庭中的主要劳动力,他们的缺席使得与祖辈或母亲共同生活的留守女童往往要承担一定的体力劳动以及照顾老人的任务,与同龄非留守女童相比,她们得到的呵护较少,生活的磨练使其易形成刚强的个性。因此,她们具有某些男性化的人格特征,例如较强的攻击性和控制欲。研究发现,留守儿童中,女生较男生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偏执等四项症状因子得分高[6]。女孩多愁善感,心理较为脆弱,在情感上更依恋父母,心境易受环境改变的影响。父亲缺位造成的家庭结构失衡对女童的影响更大,她们容易产生情绪障碍,进而出现攻击行为。小学阶段是儿童强化各自性别意识的关键时期,父亲在这一阶段具有母亲不具备的独特作用。他们可以帮助儿子加强对男性的理解,同时辅助女儿区别男性与女性的不同。而这一时期农村家庭中的父亲大多选择外出务工,无法陪伴子女成长。父亲的缺席使得女童无法得到来自异性的足够呵护,繁重的体力劳作又迫使她们不得不扛起生活的重担,种种因素都影响留守女童女性特质的形成。2.父亲缺位影响女童成年后的择偶偏好研究发现,女儿的理想择偶偏好和实际择偶偏好会受到父亲在位与缺位的影响,父亲高在位的女儿在择偶时会更加偏好与父亲长相相似面孔,父亲中等在位、低在位以及缺位被试没有表现出这种偏好[7]。面对父亲长期离家务工的现实,部分留守女童选择理解并体谅父亲的辛苦和不易。如若母亲适时向儿童灌输父亲对她们的牵挂,以及为了全家打拼的观念,女童们年幼时便会形成对父亲的崇拜,同时在内心勾勒出男人的形象。她们认为养家是男性的职责所在,父亲的做法是极具家庭责任感的体现,待到成年,女童们便会偏爱并选择和自己父亲具有相似外貌或品质的异性。另一部分长期与祖辈或母亲生活的女童,因为长期无法获得缺失的父爱以及受到现实生活的磨砺,可能会产生相反的想法。她们更青睐“顾家”的男性,认为陪伴家庭的男性才会提供足够的安全感和支持,这些女童日后可能更倾向于选择和父亲相似度较低的男性作为伴侣。

二、父亲缺位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化发展

社会化是指个体在多元环境中,通过对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学习和内化,逐渐适应社会并不断创造新文化的过程[8]。社会化贯穿毕生发展的全程,只有顺利完成社会化,个体才能形成稳定连贯的人格,从而实现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幼儿阶段的社会化经历对人的一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留守儿童因为家庭结构的特殊性,其社会化过程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一)父亲缺位影响留守儿童社会化发展的表现。作为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父亲缺位对留守儿童的社会化发展产生多方面影响。1.社会适应方面周念丽等人通过研究发现,农村留守幼儿的社会适应水平显著低于非留守幼儿,其中超过九成的留守幼儿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父亲的陪伴,即为父亲缺位状态[9]。大量研究已经证实,父子互动在促进儿童社会适应性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幼儿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父亲长期缺位现象以及造成的深远影响应引起足够重视。国外研究者发现,父亲缺位与在位是影响儿童能否应对不良生活现状的重要因素,童年时父亲缺位家庭的儿童,通常在成年后也不能较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困难[10]。可见,父亲缺位的影响并非局限于某一时期,它将伴随个体的一生。2.抗挫能力方面已有研究表明,农村非留守儿童的抗挫能力与城镇儿童没有差别,但留守儿童的抗挫能力显著低于二者[11]。与同龄人相比,留守儿童失去了父亲的有力庇护,弱势的母亲或祖辈常常无力解决他们遇到的挫折或困难,加之社会支持网络相对单一,导致其不得不向现实妥协。因此,父亲缺位状态下的留守儿童往往无法凭借自身力量战胜挫折。3.情绪调节方面Culpin等人的研究证实,父亲参与家庭教育对防治青少年的情绪问题具有积极作用。童年早期父亲缺位的儿童成长到青春期阶段更易出现抑郁症状[12],他们的情绪调控和管理能力明显低于同龄人。国内学者研究发现,在父亲缺位家庭中,留守儿童的积极情感显著少于非留守儿童,消极情感方面的特征主要是孤独感和烦躁[13]。父亲长期离家在外务工,导致家庭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使得留守儿童难以得到充足的情感支持,因此,他们体验到较多的消极情绪和较少的积极情绪。4.问题行为与犯罪方面出现问题行为乃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是社会化水平不高的直接体现。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家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父亲缺席子女的成长阶段,家庭原有功能弱化,往往导致儿童出现一系列问题行为。研究表明,父亲缺位的青少年犯罪率是普通儿童的三倍,仅与父亲共同生活的儿童的犯罪发生率与正常家庭没有差异[14]。这说明父亲对儿童的不良行为具有母亲所不具备的特殊抑制作用,父亲在位能够有效约束和减少儿童的犯罪行为。(二)父亲缺位影响留守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原因。父亲外出务工,形式上造成家庭原有结构被打破,实质上对家庭功能产生影响,进而阻碍留守儿童社会化的正常发展。1.父亲缺位导致个人权威地位下降父亲在传统的农村家庭中向来被视为权威,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子女效仿和学习的榜样。长期进城务工和亲子两地分离,使其与留守儿童见面和沟通的频率大大降低,物理距离拉开的同时极易产生亲子隔阂,远在家乡的儿童对父亲的信任和依赖随之大打折扣,父亲外出前的核心和权威地位不复存在。与此同时,留守儿童尚且年幼,他们不具备足够的判断力对日常生活中的社会规范和价值问题作出甄别,父亲这一权威人物的缺位极易使其陷入迷茫和困顿,甚至陷入价值标准模糊和混乱的状态。父亲缺位造成留守子女不仅丧失了强大的心理支持来源,也失去了社会化的发展方向和具体参照。2.父亲缺位引起家庭功能弱化赖斯提出,幼儿的社会化是家庭最独特、最一般的职能[15]。父亲长期外出务工,必然引起家庭功能的弱化。首先,监护方面。父亲作为子女法定监护人的地位是祖辈或其他亲属无法替代的,随着父亲的外出,监护职责的被迫转移存在诸多隐患。受限于自身精力体力以及文化水平,祖辈很难对未成年人进行科学高效的监管,其他亲属或朋友对留守儿童的照顾也大多局限在饮食起居和人身安全方面。其次,教育方面。祖辈对留守孙辈的教育往往出现两个极端:过于溺爱或过于约束。老人出于补偿儿童缺失父爱母爱的考虑,尽可能满足他们提出的一切要求;抑或唯恐未成年人走上邪路,对其严加管教。总之,科学的教养方式在留守家庭并不多见。父亲缺位引起的家庭功能的弱化,必然对留守儿童的社会化发展造成不利影响。3.父亲缺位阻碍家庭情感培育家庭情感由各位成员在长期共同生活的过程中逐渐积累而形成,置身其中的子女正是在与父母的不断互动中渐渐对亲情有所体悟。来自父母的关心爱护或批评教育,都是儿童成长阶段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普通家庭而言,父子之间的互动具有频繁连续性,但在留守家庭中,儿童的这一愿望往往很难实现。父亲的长期缺位使得原来完整的家庭结构被打破,起初建立的家庭情感伴随父亲外出时间的增长逐渐瓦解,儿童的家庭归属感也随之减弱。淡漠的家庭情感常常令留守儿童陷入内心孤独的困境,部分内向自卑的孩子选择封闭自我,不利于其社会化的健康发展。

三、父亲缺位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其他方面

父亲缺位不仅影响留守儿童的性别角色意识和社会化发展水平,而且对其人际情感、生活满意度与主观幸福感以及学业成绩等方面都产生影响。(一)人际情感方面。人际情感即个体对自己与他人相处及交往活动进行评价时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是积极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16]。已有研究表明,早期分离、父母营造的家庭氛围与青少年时期的同伴交往状况密切相关。人际情感体验的性质直接影响个体的自我接纳程度。留守儿童尚未建立较为成熟理性的自我意识,处在青春期的未成年人很难对自身进行客观定位,他们的自我接纳程度极大依赖于老师的评价和同学的反馈。父亲在成长关键时刻的缺席,使得儿童在自我意识的迷茫期失去了参照和询问的对象。因此,师生关系融洽、同伴关系和谐的留守儿童往往能够与自己良好相处,他们的自我接纳程度较高。那些因为与父亲缺乏沟通,进而形成内向、孤僻、不自信等人格特征的儿童,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不愿与他人合作,影响自身人际关系的同时,也不利于自我接纳程度的提高。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是儿童在家庭和学校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人际关系。研究发现,留守儿童父子信任、父子沟通的水平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父子疏离的程度高于非留守儿童;师生关系的亲密性、支持性和满意度均低于非留守儿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7]。这一结果说明,相较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亲子依恋、师生关系较差,由此可见,父教缺失对留守儿童的人际关系具有消极影响。Bowlby认为,儿童与外界建立关系的基础是婴幼儿时期的亲子依恋,如果此阶段儿童与主要抚养者成功建立了安全型依恋,那么日后他们容易与他人形成较为和谐的人际关系;如果儿童未能与重要他人建立良好的依恋模式,那么可能会对后来的人际交往产生不利影响。在留守家庭中,父亲迫于生计在子女年幼时外出务工,极大地降低亲子依恋的质量,妨碍亲密关系的建立,进而对其他重要的人际关系产生干扰。(二)生活满意度与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这两个概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生活满意度是个体依照自身确定的标准对一定时期内自身生活状况的总体评价。通常,对生活满意度的测量包含自我和环境两个维度:自我满意度,涉及友谊、家庭、学业及自由等四个方面;环境满意度包括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主观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指个体对幸福程度的主观感知和体验,一般而言,它与外界的标准无关。已有研究结果显示,在生活满意度涉及的自我和环境的各个维度,父亲缺位家庭留守儿童的得分均低于非留守儿童,组间的因子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8]。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的主观幸福感较低,父亲缺位对留守儿童的主观幸福感具有消极作用[19]。父亲缺位、父教缺失影响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原因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父爱不同于母爱。父亲是力量、理性和权威的代表,母亲在家庭中的形象温和、感性而慈爱。儿童若长期无法获得父亲足够的支持和爱护,就可能导致内心无助、不自信以及深深的孤独感,母亲难以替代和补偿因父亲缺位造成的父子感情贫瘠和父子隔阂。其次,父亲远离家乡,留守儿童无论是由母亲照顾还是隔代抚养,在农忙时节或日常生活中,都要帮助分担家中农活及照顾老人的重任,长辈们往往自顾不暇,没有多余精力再去关注儿童的内心情感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留守儿童的生活满意度及主观幸福感。再次,父亲缺位后形成的低水平亲子依恋模式,使得儿童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难以建立或维系健康良好的关系,不利于其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的提升。另外,父亲长期离家令留守儿童失去有利庇护,在学校生活中他们可能需要面对同学的歧视以及不良舆论环境,更多潜在的负性事件也削弱他们的主观幸福感。(三)学业成绩方面。目前,学术界就父亲缺位对留守儿童学业成绩产生影响的性质、程度以及方式和途径等问题存在争议,大致可以分为两派截然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父亲缺位引起留守子女学习兴趣减弱、学习成绩下降。持有这种观点的研究者主要基于以下考虑。首先,父亲长期离家,使得原有的家庭结构不再完整,家庭的教育功能弱化。祖辈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无力对儿童的学习状况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督,更无法开展课业辅导。其次,母亲即使在家,由于操持家务和赡养老人占据大部分时间和体力,对留守儿童的照顾主要关注饮食起居和人身安全,再无心力管理他们的学业,加之多数农村妇女没有能力解答孩子学习方面的难题和疑问。再次,留守儿童对父亲的思念之情以及面对家庭现状的无力感,令其难以将注意力专注集中于学业。长此以往,求知欲和上进心逐渐减弱,面对不理想的学业成绩大部分人走上自我放弃的道路。第二种观点认为,父亲缺位对留守儿童的学业具有促进作用。尽管缺席了子女的教育和成长过程,但父亲外出务工显著增加了家庭收入,能够为留守儿童提供较好的生活条件和更多接受教育的机会,同时有效减轻他们在家务农的劳动压力,从而为儿童全身心投入学业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但这种观点仅仅从理论层面作出推断,尚且缺乏足够的实证数据支持。此外,有研究者提出,随着父母外出状态的延续,留守子女的年龄不断增长,社会交往自由度渐渐增加,缺位父母对青少年的影响力下降,同辈的影响力上升,朋辈群体的互动会对留守儿童的价值取向、心理活动以及外在行为产生更为深刻的影响[20],对学习持消极态度的同伴必然会作用于留守儿童的学习观。因此,外出务工造成缺位后,父亲可能因无法监管儿童的同辈交往,进而对子女的学业成绩产生间接影响。

四、未来研究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