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能力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06:44:13

读写能力

读写能力范文篇1

那么,如何进行报刊阅读,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呢?

1.布置任务,分组进行。由于学生英语基础不一,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水平,按照文章的难易程度给他们分别布置相应的目标任务进行阅读。以《21世纪中学生英文报》为例,第7、8两版文章难度不大,故事类文章较多,可以布置给英语水平较低的学生去读,这样有利于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而对于学优生,则要求他们通读整份报纸。这样能使学生在报刊阅读过程中读有所获,让他们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2.读法指导,培养技能。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注意控制阅读时间,以求实效。在限时练习中,教师应向学生传授正确的阅读技巧和策略。纠正学生不良的阅读习惯。首先,就是要使学生养成按意群去读的习惯(即掠读)。通过快速浏览了解文章的大意,发现文章的主题句。其次,要指导学生如何带着问题去快速寻找信息,如查找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名称等,让他们掌握“寻读”这一技巧。再次就是“细读”,如对文章的难句、长句,必要时要进行认真仔细地推敲、分析,正确地理解句子的意思。还有对生词含义的推测,对文章的深层意思理解以及抓住作者的言外之意、观点和态度等都需要通过细读去完成。

3.借助阅读,创设活动。在阅读报刊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报刊提供的话题,让学生开展一些深入的英语学习活动。例如,就某个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或在英语角活动中进行交流,或组织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通过开展这些英语学习活动,可以让更多学生兴高采烈地参加到报刊阅读这一活动中来,从而使他们在一个浓厚的英语氛围当中更好地学习和应用英语。

4.以读促写,双管齐下。在阅读报刊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优美语句以及一些惯用法。只有在平时的阅读中不断地积累,在英语学习活动中不断深化、提炼,才能使学生对报刊阅读信息的输入和输出达到动态平衡,让学生在阅读和讨论交流中既能提高阅读能力,又可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将在阅读过程中所接受的信息转交成交际实践的内容,不断地充实自己的写作素材。读与写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它们之间无时不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真可谓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写能力范文篇2

一、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性

1.阅读理解能力是学生自学能力的基础。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知识是无止境的,在当今迅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中更是提倡人应该“活到老,学到老”,而一个人在学校受教育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所以长大成人后在知识的海洋里只有靠自学才能进一步吸取知识。而要自学的前提必须要学会阅读,当今各种媒体,书本,报纸,网络等等都是探求知识的渠道,这些媒介就是一个不会说话的老师。有较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一个人来说是终身受益的。

2.阅读可以开阔思路,拓宽知识面,培养学习兴趣。

在初中数学新教材中,每一册都出现了阅读材料,而阅读材料中的内容与教师的教学任务或者说考试要求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各个教师在处理阅读教材时各不相同,有的点到为止,有的索性不讲,而大多数学生如果没有良好的阅读能力与习惯都不会去看的。其实这些材料对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3.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有助于个别化学习。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实际上,一个班里的学生的基础是参差不齐的,教师的授课内容满足不了那些对数学特别有悟性的学生,于是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对他们来说显的格外重要。研究也表明,构成一些学生学习数学感到困难的因素之一是他们的阅读能力差,在阅读和理解数学书籍方面特别无能。因此,要想使数学素质教育目标得到落实,使数学不再感到难学,就必须重视数学阅读教学。

4.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有助于数学教科书作用的充分发挥。

教学过程中,经常有这样的现象,教师上课循循诱导,深入浅出,讲完后让学生翻开课本做练习,把教科书当作习题集,这导致教师讲的精彩而有一些学生成绩不理想。实际上,新课标要求我们的老师必须要注意:“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就是国外也是如此。如法国:“初中数学教学大纲”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指出“教师应该关心学生对数学课文的阅读和理解。”

二、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几点做法

数学阅读过程是一个完整的心理过程,包括语言符号(文字、数学符号、公式、图表等)的感知和认读、新概念的同化和顺应、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等各种心里活动因素。同时,它也是一个不断假设、证明、想象、推理的积极能动的认知过程。但由于数学语言的符号化、逻辑化及严谨性、抽象性等特点,学生阅读数学不会像阅读文艺小说那样轻松有趣,相反会感到枯燥乏味,因而,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要注意以下几点:

1.坚持课内阅读。

课内阅读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对于一些难度不大适宜学生阅读的内容教师都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机会让他们阅读,合理安排出学生阅读的时间和阅读方法。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内容编拟出阅读思考题,让学生有目的的带着问题去思考,根据学生阅读时的情绪,及时进行组织教学,调动学生阅读时的注意力。

2.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数学阅读时,要求学生认真仔细、反复阅读。对新出现的数学定义,定理一般不能一遍过,而要反复仔细阅读,进行认真分析直至弄懂含义。对相近概念的定义要细加仔细比较,辨别异同,对于公式、法则要理顺思路,分清步骤。

另外,学生在练习中的错误多数是概念不清,算理不明造成的。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整理提炼归纳,让他们在演算中注意。在教学中,采用初读、精读两个步骤,特别是对有些句段的精读显得尤为重要。

数学阅读过程指导学生读写结合。如在阅读时碰到重要的或一时难以理解的概念,公式或是其中的一些字、词,可以作一些具体的记号,以示注意。对于一些遗忘的或不理解的概念时要有自己去查书或问问题的习惯,让学生在阅读时做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

3.教师应有选择性地布置阅读内容。

选择阅读内容时,除了选择学生通过阅读能理解掌握的内容之外,主要是为了控制时间。因为学生还没有完全养成阅读的习惯,学生的有意注意坚持的时间不长,容易疲劳。无选择的将每一节课的内容都让学生阅读,并都安排在新课的讲解前,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死板的模式,学生会厌烦。

4.采用读、讲、练三结合的方式。

一般地,在阅读数学概念定义后,要求学生能准确的叙述。阅读公式、法则后,除了能用文字语言叙述外,还要能用符号语言表示。阅读公式、法则、例题、概念、定义后应该多练。

5.推荐课外读物。

读写能力范文篇3

关键词语文读写;课后拓展;能力提高;重要途径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相关理论,从四个方面具体谈谈有效课后拓展行动策略:

一、落实个性化小练笔,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论语》说“学而不思则罔”,所以,教师要千方百计引导学生学会思考。不仅要在有效课堂教学中安排一定的思考时间、思考空间,还要在课后安排一定的思考时间、思考空间,给学生思考的机会,积极培养学生的思考意识,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考的结果以小练笔的形式呈现,小练笔的内容可以是课堂问题对话中未能施展自己的个性,或者对问题解决的结果感到不满意的自己已经构建的、独到见解的完整陈述;也可以是对本次课堂对话问题没有完全理解的疑点的详细阐述;还可以是对课文精彩段落的赏析或仿写。

二、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为了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使阅读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并将课后阅读与语文教材以及学生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主动阅读,乐于阅读,既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首先,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订阅一些优秀的报刊杂志如《语文周报》、《参考消息》、《读者》、《青年文摘》、《中学生天地》等,让他们在广泛的涉猎中拓宽知识面。其次,开展关联性阅读。可以向“原著”延伸,如学了《在烈日和暴雨下》,读一读《骆驼祥子》;也可以向“作者”延伸,如学了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再读一读他的《项链》等;还可以向“主人公”延伸,如阅读课内推荐的名著《格列佛游记》之后,再让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然后分析两位主人公形象的异同点,从而深刻体会作品的主题和风格。课外阅读还应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联系,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爱看的书来阅读。当然,对所选书籍的内容要做到严格把关,方法的指导做到因人而异,效果的检测做到客观公正,激励先进,从而真正做到让每位学生每学期都阅读几本好书。

三、以必读名著为依托,具体指导学生进行读写训练

每一部经过时间的检验和沉淀而流传下来的书籍都是一片海——一片由知识、智慧和思想汇聚而成的绿色的海。教师自身不仅要做一尾遨游深海的鱼,还应把学生也训练成一群能在深海中生活的鱼。不但要教给他们游泳的技巧,还要训练他们捕食的方法。

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采用“四读”法进行训练效果较好。初读整体感知:如阅读英国作家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可提出这样的初读要求:(1)用半个月时间(赶上寒暑假可缩为一星期)读完原著;(2)用100个左右的文字概述你印象最深的一个人物形象(主人公);(3)用300个左右的文字概括出本文的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再读分章节整理笔记:经过初读,学生已经扫清阅读障碍,大体了解全书内容,因此第二次阅读的重点就落在梳理主要情节上。主要情节的梳理需要教师进行方法指导,否则学生会胡子眉毛一把抓,不分主次随处摘抄。因此要求要明确:(1)抓住主要人物的典型事件进行梳理,最好把记叙的六要素考虑地周全一点,并注意分条归纳。(2)语言要简练,概括性强。必要时,教师可提供范例。方法指导和范例展示之后,便放手让学生利用每周一节的阅读课和课外时间进行整理。三读赏析精彩篇章:如《水浒传》最大的成就在于塑造了一批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有武松、林冲、鲁智深、李逵、宋江等等。单就鲁智深来说,就可以通过研读《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岭》等几个精彩片段来逐步完善对这个性格丰富的人物的认识。交流时,尽可能让学生可抒己见,在充分发言的基础上让他们明确要点。四读探究、评论、分析、鉴赏作品:学生从仰视作品到透视作品还不够,教师还应引导他们俯视作品,从全局出发,从小处着眼,探究作品的艺术特征,写出属于自己的文学评论。

四、阅读自然和社会,为读写训练提供广阔的生活背景

读写能力范文篇4

读。笔者认为,每节语文阅读课要保证学生有10分钟以上的阅读时间,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的方式方法很多,如朗读、默读、泛读或者领读、齐读、自由读、分角色读等等。它们既互相联系,又各有侧重、各有特色,教学时要因文而异,因人而异,根据教学目的选择读的方式方法。比如,在教学《丰碑》一课时,我安排阅读过程是:首先自由通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然后要求一边默读,一边动笔圈画,理清文章脉络;接着抓重点段落精读,围绕思考问题研读重点段;最后再指导感情朗读全文。当然对一些重点语句或重点段落要及时指导,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有的段落则要求熟读直至背诵。

疑。质疑问难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学习方法。任何教学过程都离不开问题,教学过程的重要项目之一便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安排质疑问难,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大胆质疑,主动探究。

质疑,实际上从问“是什么”到问“为什么”,体现了由浅入深的探究过程。在课堂教学时,首先要恰当地把握学生好奇、好动、好胜的心理,充分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其次要做到相机诱导、有的放矢,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会从解题、抓关键词句,或从文章结构、写作等方面质疑。比如教学《丰碑》一课,紧扣课题质疑,学生提出:丰碑是什么为什么称为丰碑在学习最后一段时,学生提出了:“那声音”指的是什么脚步声为什么沉重而坚定为什么说胜利一定属于这样的队伍这是怎样的一支队伍我再根据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阅读、探讨。

议。学生一旦自己提出问题,便已经处于学习的主动位置,他们嗷嗷待哺地渴望教师解答。教师不应急于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而立即予以回答,应留出时间,鼓励并引导学生思考的火花继续闪烁,在亲自动脑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理解知识。这时,采用“互助小组”组织学生讨论,则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读写能力范文篇5

新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往往对课本爱不释手,他们津津有味地翻看一页页精美的图文。那一双双明亮的眼睛分明告诉我们:他们多么希望自己会认,会读啊!因此我们紧紧抓住这个最佳求知期,识读同步,引发兴趣。

我们在实验初始,即摒弃独立识字,提出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的方法,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识中有读,读中有识。

首先识读词语,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词语后,即识读句子。一年级第一节语文课新授之前,老师拿出1分钟时间教学生认读1-2个词,词以卡片形式出现。这些词语,大多贴近学生生活,他们潜意识里已有了模糊记忆,基本属于再现巩固。领读3-4遍后,老师将词卡贴入“识字天地”栏目。一周后,老师马上用这些词语连成句子出现,如:“我是小学生。”“我爱老师。”指导学生读句。在教学中我们很快发现,有些出现频率极高的词如“在、着、啊、哪、呀”等,即使以词的形式出现,学生也感到陌生无趣,而如果将它们融入句子,教学将事半功倍。在教看图学词学句时,我们就补充了这样的一些句子:这山可真高啊!你爱画画吗?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通过范读、领读,学生既学会了读句的语气,又认识了标点符号,还识记了“可、啊、之、在于”,可谓一教三得。

二、多种形式,发展兴趣

1.识字快车。

低年级学生识字学得快,忘得也快,尤其是大量识字。为及时巩固,防止遗忘,我们新学期开学就让学生准备一辆识字快车,即一个铅笔盒大小的小纸盒,外壳上画上车窗、车轮稍作装饰,车顶打20个小方格。每天识记的词先让家长帮助写在纸片上,慢慢地由学生自己学写,写好后认读几遍,投入快车。学生可随时随地打开车厢复习。老师每周检查一次识记情况,最少15张,多多益善。老师在小方格中记录识词数量,表扬激励,比一比谁的小车载得多,跑得快。有了识字快车,学生的好胜心、求知欲被极大地激发起来,他们千方百计集卡识字识词。每学期学生都能集卡300多张。打开小快车,看看自己的学习成果,他们笑在脸上,甜在心里。

2.吟诵诗文。

小学生正处于记忆的黄金时期,而古诗词又极富韵律,读起来琅琅上口,所以每学期我们精选20首古诗,由易到难,指导学生背诵。每周一诗,贵在坚持。自由读写课上,我们经常进行背诗接力,表演背诵,学生兴趣浓厚。部分学生课外又自选了很多诗歌自觉背诵,丰富了学生的语言,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3.书海竞帆。

每学期,同学们都能看到教室墙壁上悬挂着一张设计精美的“书海竞帆”评比台。评比台的底部写有全班同学的名字,名字上一只只金色的小船正整装待发。船上依次画着20个小船。老师告诉同学们,读一本好书,小船向上行驶一格。大家可随时将自己读过的好书交给老师抽查,然后由老师在小方格中登记书名,记录字数。期末各班累计阅读量,评选小书迷。课间,我们经常看到同学们围在评比台前,他们议论着,交流着,沉浸在读书的欢乐之中。

4.勤写巧练。

新学期,学校给每个学生发一个精美的日记本,我们统一命名为“自由读写本”。这个本子写的类型包括三部分,即听记、摘抄、写话。每周每个类型老师指导学生完成一次,按词、句、段循序指导。

(1)悉心指导,听记摘抄。

第一,指导格式。每次写前都让学生按日记格式在第一行写明日期、星期、天气情况,另起一行写“摘抄”或“听记”一词,表明写的类型,再起一行具体写内容。第二,精选内容。学生摘抄老师听记的内容大多来自自读课本和课外书。自由读写课上,老师利用自读课本,先教学生识字,粗略理解课文内容,然后指导学生精选好词佳句,用铅笔在书上将其画出,最后摘抄到自由读写本上。第三,明确要求。听记、摘抄时要求字迹工整,无错别字,标点符号正确。听记时难写的字老师在黑板上提示。

(2)图文结合,学习写话。

细心观察不难发现,低年级孩子对绘画兴味浓厚,不仅喜欢集各种画片,更喜欢涂涂抹抹。如何把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引到写的兴趣上呢?我们的做法是集图——说图——贴图——写图。首先我们鼓励学生从废旧书报上、广告上剪取自己喜欢的图片,积累起来,夹进旧本中,就成了一个集画本。每星期学生从中选取最美丽的一幅,仔细观察。自由读写课上,老师精心指导学生说图意,然后小组交流,学生自由练习说图,老师巡回指导,最后贴图说话。当然也可以自己亲手画图写话,图文结合。学习写话的训练顺序是写词——写句——写段。如一年级学习看图写词写句时,我们就指导学生进行这样的写词统习:学生可任意剪贴或画一幅大山、白云、小鸟等图画,在画下老师指导学生写“一座大山”“一朵白云”“一只鸟”。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有了写词、写句的积累,老师悉心指导学生按顺序观察,抓住图画的主要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连句成段。

(3)观察生活,学写日记。

有了看图写话的积累,我们鼓励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中有趣、有意义的事,指导学生写日记。为丰富学生的生活,我们举办了一系列少先队活动,如春游、体育比赛、放风筝、做实验等。教室里还建了生物角,种植了美丽的植物,饲养了可爱的金鱼。有了愉快的生活体验,学生的日记内容丰富、活泼有趣。学生的自由读写本,老师每周只批阅一次,平时发给同学,大家课余时间可广泛传阅。学校定期举行优秀“自由读写日记”展评,在橱窗中陈列展示,鼓励同学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每学期期末,家长打开满满的一本日记,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三、开展竞赛,巩固兴趣

为进一步巩固学生识字、读写的兴趣,更好地培养其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我们组织了一系列语文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1)我当小小播音员。

实验班展会时间安排2名同学或朗读精选的诗歌,或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每人l-2分钟。由学生主持,全班同学参与评优,优胜者获当日小小播音员称号,老师授牌表扬激励,巩固读的兴趣。

(2)佳作欣赏橱窗。

我校每个教室外墙壁上都有一个宣传橱窗,实验老师每两周选取一批佳作张贴到橱窗里,让学生观摩学习,巩固学生的写话兴趣。

读写能力范文篇6

(一)语文技能的培养有利于巩固就业能力大学语文课程最基本的教学效果就是能够不断完善和巩固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不仅是大学生应掌握的基本语文素养,也是应不断提高的语文能力。“听”就是能够理解相应的话语,并能够通过听进行相应的想象和联想;“说”的能力就是要表达清晰、得体;“读”的能力就是能理解相应的文字内容,并能够指导其中的重点;“写”的能力是指能够用合理的文字内容表达出自己的需求和真实情感。通过听说读写,人们既能够了解他人,也能够表达自己。听说读写能力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就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听说读写能力能够帮助大学生在生活中与他人进行有效地沟通和交流,也能够加深彼此之间的理解和关怀。其次,听说读写能力对大学生进行其他课程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大学生的专业课程和其他课程的学习都需要有良好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这不仅有利于其能够在学习中理解和掌握相应的学习内容,还有利于其通过相应的语言和文字表达和呈现出自己对相应内容的学习情况。最后,大学生只有具备相应的听说读写能力,才能在择业过程中充分理解用人单位的要求和想法,也才能够表现出自己的能力和实力。而工作中的很多职位也都需要大学生对相关文字材料进行分析或写作。只有具备扎实的听说读写能力,才能适应相关就业岗位的需要。

(二)大学生言语技巧的提高是就业能力的重要体现大学语文能够在帮助大学生掌握相应的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的基础上,还能够促使大学生言语技巧的提高。言语技巧主要是在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上能够帮助其在言语表达上符合规范,并能够对言语表达进行修饰和提炼。这既能使大学生在表达上清晰合理,又有利于对方接受和倾听,使沟通达到良好效果。良好的言语表达对大学生的就业有着促进作用,这主要体现在沟通方面。首先,在大学生就业初期需要进行面试,良好的言语表达技巧有利于大学生在紧张的面试过程中清晰得体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也能够让面试官看到其自身的才华和优点,从而获得就业机会。其次,良好的言语表达技巧能够使大学生在工作中与客户、同事和领导之间进行良好有效的沟通,这不仅有利于工作交流,也有利于其汇报工作情况,还能促进与客户之间的良好合作。

(三)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能提升其就业能力人文素养是指对人文知识的掌握情况,研究能力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内在修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不仅对自身的价值观和道德意识有影响,也对言行举止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大学语文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文知识,使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受到熏陶和影响,并逐渐形成较为优秀的人文素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对就业有着一定的影响。良好的人文素养能使大学生在就业时表现出良好的个人素质和行为习惯,也能使大学生在工作中表现得体,且具有恰当的言行举止。同时,具有优秀人文素养的大学生在工作中也会表现出认真工作,合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也能谦虚地听取别人的建议。此外,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能够通过相应的行为直观地展现出来,这也是个人综合素质的一个缩影。

二、发挥大学语文在培养大学生就业实力和能力方面的作用

为了能够促进大学生在就业中获得优势,大学语文必须发挥出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和实力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大学语文在大学生就业实力和能力培养中的作用的办法主要有:

(一)重视大学语文教育大学语文是高等院校中的公共基础课程,大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提高其他课程方面的学习能力,对学习能力和专业水平的培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也有利于在就业中获得相应的优势。高等院校的管理层应重视大学语文的教学地位和教学作用,并不断推进其在教学中的发展。与此同时,大学教师和大学生应正视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

(二)不断提高大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听说读写能力对大学生就业有着重要的影响,大学生应在大学语文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能力。首先,大学生应在大学语文的学习中不断巩固自身的听说读写能力。其次,大学语文教学应提高大学生的表达技巧。大学生也要利用相应的课堂学习和其他活动来提高自己的言语表达能力。此外,大学生应不断强化自身的写作能力。大学生应在大学语文的学习中掌握写作技巧,并通过模仿和训练逐渐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

(三)通过阅读教学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其综合素质的有效体现。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需要通过阅读教学来完成。大学语文教学应为大学生提供充足的阅读素材,并使其形成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这样才能使大学生在长期的阅读活动中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掌握阅读信息,还能使其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得到提高,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其自身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与此同时,大学生应运用阅读技巧不断扩大自己的阅读领域和阅读量,以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

(四)提高学生对大学语文的实践运用能力大学生通过大学语文能够学习到相应的技巧和知识,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但大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对大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进行相应的实践活动来提高和锻炼。首先,高等院校或学生社团可以通过组织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其中锻炼自己的语文运用能力。大学生可以参加相应的校园演讲比赛等活动来提高自己的言语表达能力,也可以通过相应的社会实践和调查,通过查阅和写作相应的报告和总结,来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这样的实践活动还能够提高大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

三、结语

读写能力范文篇7

人类在精神文化领域的活动绝大多数都是听说读写活动,但并非都是语文活动。语言只是思维的工具,而不是思维的源泉。一个人只有在面临与其思维能力相适应的内容,却不能对其进行正确有效的听说读写时,才是缺乏语文能力的表现。因此,语文能力应该是能够满足思维运行与发展需要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不是毫无限制的听说读写能力。这就是说,语文能力的培养和发展,需要凭借一定的思维内容,从而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思维能力的发展,但不可能替代和超越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语文学科之所以不是按学问性质划分出来的具有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的学科门类,而只是以文选为教材的教学科目,就是因为它不是为培养学生专门的思维能力,而只是为学生获取字词语汇并借以训练、培养其正确熟练地运用语言而设置的。选文可以部分或全部抽换,其原因就在于选文的思维内容不是直接构成语文能力的要素,而只是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打开语文能力宝库的工具。教学实践早已充分证明,把课文内容看成语文能力结构的要素而使教师对其不遗余力地阐幽发微和条分缕析,是无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的。

阅读学、写作学、辞章学、语言学等等语文知识也不是直接构成语文能力的要素。它们虽有指导言语活动、加速语文能力发展的作用,但这种作用是间接的、软性的、有限的。懂得写作理论,并不见得就会写作,同样,懂得语文知识并不等于就有了语文能力。语文知识只有经过无数次言语活动,积淀成个体自动的言语操作习惯的一部分,才成为语文能力的构成要素。由于语言是自由灵活和富有创造性的,因此,把语文知识看成语文能力结构的要素,从而使学生为学知识而学知识,反而会阻碍语文能力的发展。

因此,中学生的语文能力不是透彻理解和系统掌握课文内容和语文知识的能力,而是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以满足思维运行与发展需要的听说读写能力,它是由语言和对其正确熟练的操作行为构成的。

语言是词汇与语法构成的系统,这是对世界所有语言的最一般概括。但不同语言的词汇和语法的特点及其生成语文能力的作用是不相同的。汉语口语的单音成义和书面语一字一词或一字一语素而字形孑然独立的方块形体,使“汉语语法没有形态学和造句法这样两个部分”,完全“依靠语义、事理逻辑、约定俗成”来编织言语,[1]因而汉语各级言语单位的调配组合极其自由灵活,或者说汉语是有语无“法”的。[2]因此,汉语“运用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汇掌握的能力”[3],“对一个人来说,他所掌握的词汇越丰富,他的认识能力和驾驭语言的能力就越强”[4]。可见,吸纳大量而足够的字词语汇,对中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成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是,要积累丰富的语汇量却不是容易的。这是因为成熟语文能力所需的语汇量不仅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而且必须主要采用读写大量的言语作品这种分散学习的办法来掌握,而分散学习语词因重复率少容易遗忘。汉语的语素又具有强孤离性,更增加了大量积累词汇的难度。

然而长期以来,在语文教育界存在着一种似是而非的观念:3000常用字可以覆盖现代一般读物字汇量的99%,因而中学生已经超越了以积累字词语汇为主的时期。

诚然,小学语文教学是要求小学毕业生要能够识到2500—3000常用字,但认识3000字不等于就掌握了这些字组合的全部语词。汉语几乎每个常用字都是多义的。一个“打”字多达23个义项,可同别的字组成161个复合词。《现代汉语词典》收双音词51419条,但构成这些词却只用了1972个字。何况大多数小学毕业生是并没有识到3000字的,更何况要在广泛的读写中真正够用,不识到五六千字恐怕是不行的。[5]因此,中学生非但没有超越以积累字词语汇为主的时期,相反,恰恰是需要大量积累字词语汇的时期。

中学生成熟语文能力究竟要掌握多少语词量,至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统计数字。这是因为汉语是以单音节语素定型或者说是“字本位”的语言,词与非词的界限不清楚,因而统计不可能准确;而且由于汉字出奇的多义和高度自由灵活而具有罕见的强大构词能力,在识了3000多常用字以后,判定一个词究竟是“熟字熟词”还是“熟字生词”,往往要依赖于一定的语境,因而即使有词频统计也无多大实用。这就是说,对语词的掌握不仅是一个识记过程,而且更是一个组合过程。所以,衡量中学生语文能力的高低,一般不看语词识记量的多少,而要看一定的言语行为的优劣。

今天,听说言语能力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与读写能力同等重要。但是,同等重要的事情并不等于能同步发展。一般说来,母语能力的发展过程是:基础听说能力(生活对话能力)─→基础读写能力─→高层次听说读写能力(长篇独白语听说和研读、著述或创作能力)。就绝大多数人来说,基础听说能力是在学龄时就已成熟了的,而高层次听说读写能力则要在中学毕业以后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中学生作长篇发言时结结巴巴、语无伦次,如果不是要说的内容超越了说者的思维能力,那就是因为基础读写能力太差所致。古往今来能够出口成章的人不为少见,但大都是凭借相当的书面语功底锻炼出来的。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需要和能够发展成熟的主要是基础读写能力。

言语能力必须在言语活动中发展,不同环境条件的言语活动必须借助不同形态的言语工具,从而必然要发展出不同的言语能力。口语是轮番单向传递的,书面语则可以同时多向传递。中小学是以课堂班级制为组织形式的学习场所,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要求决定了这个阶段的言语训练必须主要采用能同时多向传递的书面语形式,从而主要发展学生的书面语能力。

一般说来,语汇量的积累同语文能力的发展提高是成正比的。口语是以声传情一发即逝的,书面语是以形达意历久不变的。而视觉捕捉和储存语汇的效率比听觉高30%左右。语文教学以书面语训练为主将更利于语文能力的提高。

当然,这样说并不意味着要在教学中摒弃和杜绝口语活动。复述、答问、讨论、质疑、听记等等,这些早与书面语教学密切配合、行之有效的口语活动,仍会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永传不衰;而第二课堂的朗诵会、故事会、演讲会、辩论会、报告会等等,则更为少数有口语爱好和天赋的同学开辟了大显身手、发展个性的广阔天地。但这些口语活动不应该也不可能与书面语教学平分秋色,却是无可争辩的。

就社会需要和生活中实际使用的读写来说,写作是比阅读更高因而更难掌握的能力。首先,阅读只是对语形的再认,它常常只需扫视字形的轮廊,而可以忽略其内部细节;而写作则是对语形的再现,一笔一画都必须有清晰的内存和一丝不苟的输出。因而会认的字不一定会写,能写一字则能认多字。其次,阅读只是由文到意的单向转化,而且是由显到隐、由多到少、由整到散、由精到粗的“为己”的转化,不必考虑别人的需要与可能的反应;而写作则是“物——意——文”的双重转化,它不仅有类似或等同于由文到意的转化,而且还有由隐到显、由少到多、由散到整、由粗到精的转化,因而必须考虑读者的需要和可能的反应。第三,阅读主要是对信息的筛选与索取,即抓住读物的中心、要点和必要的细节,而不必经常顾及读物的作法和技巧;而写作则是对信息的输送与装载,因而每次都必须根据目的、内容、对象和场合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手段和技巧。第四,阅读只是脑力而非手力的操作,而写作则是脑力与手力并用的操作。可见,写作是比阅读更细致、更复杂、更富于自主性和创造性的能力,因而完全可以说,会读却不一定会写,会写则读一般不成问题。由此不难明白,为什么在生活中人们总喜欢用写作的好坏来衡量一个人语文能力的高低。因此,在中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链条中,基础写作能力的发展是关键的难点环节。

由此看来,丰富的语汇积累和正确熟练地运用语汇的书面操作行为,是中学生语文能力结构的内外两个层面。

语汇的迅速积累需要经过大量而广泛的阅读——速读和熟读。熟读主要适合于从文言文中学习语言。因为文言文行文简省精练、语词密集,熟读背诵浅易的文言文,对中学生来说,是又一次集中积累语汇的机会。而从白话文中学习语言,中学生已经进入了分散积累语汇的阶段,这时只有大量而广泛的速读,才能克服阅读量大而新词新语复现时距长的缺陷。但速读的过程和结果如果不付诸书面表达,笔画繁多、结构复杂的汉字和孤离性强的语词就只是一晃即逝的过眼云烟,而对信息的筛选也常常只是混朦、粗疏、零碎而飘忽的内隐过程。所以,速读需要用写作来加强对字词语汇的强化与加速筛选行为的发展。而写作训练必须有写作材料和写作动力的不断支持才能得以频繁地进行。那么,以课文为写作材料,以写作要求为读写动力,让学生经常写课文提要、阅读体会、单元分析、读书报告以及缩写、扩写、改写、组写、译写等等,就不仅能迅速而牢固地扩充语词积累和解决学生常常无话可写或言之无物的写作难题,从而迅速提高写作能力;而且能多快好省地培养学生快速筛选信息的阅读能力。这样,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就不再是各自独立的封闭领域,而是密切配合、相互促进、节节升高的“伴侣”。可见,用写作带动速读,不仅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需要,也是培养其阅读能力的需要。因此,在白话文教学中采用以写作带动速读的方法,能够使学生读得更加主动活泼积极有效,从而收到一举而读写两得之功。不仅如此,用写作带动速读还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猎取知识的兴趣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自学能力以及认真细致的治学态度,有利于使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其实,早在20年代初,胡适先生就提出要以能作文为中学语文教学的第一个标公务员之家,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准。他认为,“手到是心到的法门”,写作“是吸收的利器”。“吸收进来的智识思想,无论是看书来的,或是听讲来的,都只是模糊零碎,都算不得我们自己的东西。自己必须做一番手脚,或做提要,或做说明,或做讨论,自己重新组织过,申叙过,用自己的语言记叙过——那种智识思想方可算是你自己的了”。否则,一切感想,一切书籍的泛览,一切聪敏的心得,都象天上浮云江中流水,转眼就消逝了。[6]

读写能力范文篇8

阅读学、写作学、辞章学、语言学等等语文知识也不是直接构成语文能力的要素。它们虽有指导言语活动、加速语文能力发展的作用,但这种作用是间接的、软性的、有限的。懂得写作理论,并不见得就会写作,同样,懂得语文知识并不等于就有了语文能力。语文知识只有经过无数次言语活动,积淀成个体自动的言语操作习惯的一部分,才成为语文能力的构成要素。由于语言是自由灵活和富有创造性的,因此,把语文知识看成语文能力结构的要素,从而使学生为学知识而学知识,反而会阻碍语文能力的发展。

因此,中学生的语文能力不是透彻理解和系统掌握课文内容和语文知识的能力,而是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以满足思维运行与发展需要的听说读写能力,它是由语言和对其正确熟练的操作行为构成的。

语言是词汇与语法构成的系统,这是对世界所有语言的最一般概括。但不同语言的词汇和语法的特点及其生成语文能力的作用是不相同的。汉语口语的单音成义和书面语一字一词或一字一语素而字形孑然独立的方块形体,使“汉语语法没有形态学和造句法这样两个部分”,完全“依靠语义、事理逻辑、约定俗成”来编织言语,[1]因而汉语各级言语单位的调配组合极其自由灵活,或者说汉语是有语无“法”的。[2]因此,汉语“运用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汇掌握的能力”[3],“对一个人来说,他所掌握的词汇越丰富,他的认识能力和驾驭语言的能力就越强”[4]。可见,吸纳大量而足够的字词语汇,对中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成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是,要积累丰富的语汇量却不是容易的。这是因为成熟语文能力所需的语汇量不仅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而且必须主要采用读写大量的言语作品这种分散学习的办法来掌握,而分散学习语词因重复率少容易遗忘。汉语的语素又具有强孤离性,更增加了大量积累词汇的难度。

然而长期以来,在语文教育界存在着一种似是而非的观念:3000常用字可以覆盖现代一般读物字汇量的99%,因而中学生已经超越了以积累字词语汇为主的时期。

诚然,小学语文教学是要求小学毕业生要能够识到2500—3000常用字,但认识3000字不等于就掌握了这些字组合的全部语词。汉语几乎每个常用字都是多义的。一个“打”字多达23个义项,可同别的字组成161个复合词。《现代汉语词典》收双音词51419条,但构成这些词却只用了1972个字。何况大多数小学毕业生是并没有识到3000字的,更何况要在广泛的读写中真正够用,不识到五六千字恐怕是不行的。[5]因此,中学生非但没有超越以积累字词语汇为主的时期,相反,恰恰是需要大量积累字词语汇的时期。

;中学生成熟语文能力究竟要掌握多少语词量,至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统计数字。这是因为汉语是以单音节语素定型或者说是“字本位”的语言,词与非词的界限不清楚,因而统计不可能准确;而且由于汉字出奇的多义和高度自由灵活而具有罕见的强大构词能力,在识了3000多常用字以后,判定一个词究竟是“熟字熟词”还是“熟字生词”,往往要依赖于一定的语境,因而即使有词频统计也无多大实用。这就是说,对语词的掌握不仅是一个识记过程,而且更是一个组合过程。所以,衡量中学生语文能力的高低,一般不看语词识记量的多少,而要看一定的言语行为的优劣。

今天,听说言语能力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与读写能力同等重要。但是,同等重要的事情并不等于能同步发展。一般说来,母语能力的发展过程是:基础听说能力(生活对话能力)─→基础读写能力─→高层次听说读写能力(长篇独白语听说和研读、著述或创作能力)。就绝大多数人来说,基础听说能力是在学龄时就已成熟了的,而高层次听说读写能力则要在中学毕业以后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中学生作长篇发言时结结巴巴、语无伦次,如果不是要说的内容超越了说者的思维能力,那就是因为基础读写能力太差所致。古往今来能够出口成章的人不为少见,但大都是凭借相当的书面语功底锻炼出来的。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需要和能够发展成熟的主要是基础读写能力。

言语能力必须在言语活动中发展,不同环境条件的言语活动必须借助不同形态的言语工具,从而必然要发展出不同的言语能力。口语是轮番单向传递的,书面语则可以同时多向传递。中小学是以课堂班级制为组织形式的学习场所,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要求决定了这个阶段的言语训练必须主要采用能同时多向传递的书面语形式,从而主要发展学生的书面语能力。

一般说来,语汇量的积累同语文能力的发展提高是成正比的。口语是以声传情一发即逝的,书面语是以形达意历久不变的。而视觉捕捉和储存语汇的效率比听觉高30%左右。语文教学以书面语训练为主将更利于语文能力的提高。

当然,这样说并不意味着要在教学中摒弃和杜绝口语活动。复述、答问、讨论、质疑、听记等等,这些早与书面语教学密切配合、行之有效的口语活动,仍会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永传不衰;而第二课堂的朗诵会、故事会、演讲会、辩论会、报告会等等,则更为少数有口语爱好和天赋的同学开辟了大显身手、发展个性的广阔天地。但这些口语活动不应该也不可能与书面语教学平分秋色,却是无可争辩的。

就社会需要和生活中实际使用的读写来说,写作是比阅读更高因而更难掌握的能力。首先,阅读只是对语形的再认,它常常只需扫视字形的轮廊,而可以忽略其内部细节;而写作则是对语形的再现,一笔一画都必须有清晰的内存和一丝不苟的输出。因而会认的字不一定会写,能写一字则能认多字。其次,阅读只是由文到意的单向转化,而且是由显到隐、由多到少、由整到散、由精到粗的“为己”的转化,不必考虑别人的需要与可能的反应;而写作则是“物——意——文”的双重转化,它不仅有类似或等同于由文到意的转化,而且还有由隐到显、由少到多、由散到整、由粗到精的转化,因而必须考虑读者的需要和可能的反应。第三,阅读主要是对信息的筛选与索取,即抓住读物的中心、要点和必要的细节,而不必经常顾及读物的作法和技巧;而写作则是对信息的输送与装载,因而每次都必须根据目的、内容、对象和场合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手段和技巧。第四,阅读只是脑力而非手力的操作,而写作则是脑力与手力并用的操作。可见,写作是比阅读更细致、更复杂、更富于自主性和创造性的能力,因而完全可以说,会读却不一定会写,会写则读一般不成问题。由此不难明白,为什么在生活中人们总喜欢用写作的好坏来衡量一个人语文能力的高低。因此,在中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链条中,基础写作能力的发展是关键的难点环节。

由此看来,丰富的语汇积累和正确熟练地运用语汇的书面操作行为,是中学生语文能力结构的内外两个层面。

语汇的迅速积累需要经过大量而广泛的阅读——速读和熟读。熟读主要适合于从文言文中学习语言。因为文言文行文简省精练、语词密集,熟读背诵浅易的文言文,对中学生来说,是又一次集中积累语汇的机会。而从白话文中学习语言,中学生已经进入了分散积累语汇的阶段,这时只有大量而广泛的速读,才能克服阅读量大而新词新语复现时距长的缺陷。但速读的过程和结果如果不付诸书面表达,笔画繁多、结构复杂的汉字和孤离性强的语词就只是一晃即逝的过眼云烟,而对信息的筛选也常常只是混朦、粗疏、零碎而飘忽的内隐过程。所以,速读需要用写作来加强对字词语汇的强化与加速筛选行为的发展。而写作训练必须有写作材料和写作动力的不断支持才能得以频繁地进行。那么,以课文为写作材料,以写作要求为读写动力,让学生经常写课文提要、阅读体会、单元分析、读书报告以及缩写、扩写、改写、组写、译写等等,就不仅能迅速而牢固地扩充语词积累和解决学生常常无话可写或言之无物的写作难题,从而迅速提高写作能力;而且能多快好省地培养学生快速筛选信息的阅读能力。这样,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就不再是各自独立的封闭领域,而是密切配合、相互促进、节节升高的“伴侣”。可见,用写作带动速读,不仅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需要,也是培养其阅读能力的需要。因此,在白话文教学中采用以写作带动速读的方法,能够使学生读得更加主动活泼积极有效,从而收到一举而读写两得之功。不仅如此,用写作带动速读还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猎取知识的兴趣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自学能力以及认真细致的治学态度,有利于使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其实,早在20年代初,胡适先生就提出要以能作文为中学语文教学的第一个标准。他认为,“手到是心到的法门”,写作“是吸收的利器”。“吸收进来的智识思想,无论是看书来的,或是听讲来的,都只是模糊零碎,都算不得我们自己的东西。自己必须做一番手脚,或做提要,或做说明,或做讨论,自己重新组织过,申叙过,用自己的语言记叙过——那种智识思想方可算是你自己的了”。否则,一切感想,一切书籍的泛览,一切聪敏的心得,都象天上浮云江中流水,转眼就消逝了。[6]

恐怕可以说,以写作带动速读,或者说以写作为中心科学地组织语文教学,是多快好省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必由之路。因为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不管什么事情,都会有而且只能有一个中心,只要也只有致力于抓住和解决这个中心问题,其他环节的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然而,1978年有人对以写作为中心科学地安排语文教学的主张,却加以彻底否定。其理由是语文教学目的任务的“多中心”论。这一“多中心”论是根据语文学科杂多的性质得出来的。这种把“学科性质决定教学目的”机械地套用于语文学科的做法,加上根据“阅读和写作是两种相对独立的行为”的认识,轻率地认定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必须各自单独培养,使得阅读教学等同于“教学生懂得课文的教学”。再加上“标准化”的盲目推广,于是便产生并发展出这么一个公式贯彻于语文教学的大部分教时:语文教学=语文学科教学=教学生懂得课文的教学=学生听教师讲课文=把课文拆烂成无数字、词、句、段的孤立繁琐却又只是在字母中挑挑选选的练习。因此,传统语文教学的精华——多读多写、读写结合却被弃如敝屣,写作不但没有成为语文教学的龙头,反而成了学究式、猜谜式或文字游戏式的所谓“阅读教学”的附庸。结果大多数学生虽会做一些孤立繁琐的语文习题(有的甚至能拿高分),却词汇贫乏,不会写作和真正的阅读。许多初三的学生甚至连抄书也错漏迭出。尽管国家教委多次发文强调中小学要加强写字教学,但中学毕业生能把祖国的文字写得工整清秀的却为数寥寥。不仅如此,这种多中心的教学目的还使语文教学思想出现了空前的盲目和混乱:学生读写能力不过关,便认为是没有把听说与读写并重;教师讲课文时喋喋言作法、言技巧,便认为是没有转变重写轻读的观念,于是便指责那个事实上从未出现过或实验过的“把阅读当作写作附庸”的做法;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便认为应该到课外去找出路,并美其名曰“大语文教育”;学生语文素质低下,便认为是“没有跳出应试教育的怪圈”,似乎只有放弃对考试成绩的追求甚至取消语文考试,学生的语文素质才会提高……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今天,当多中心即无中心的语文教学用几十年的时间把十八般武艺都用尽了而前进的路子却越走越窄的时候,是否应该以实事求是的眼光和博大无比的胸怀对“写作中心”说投以回眸一笑呢?

据上所述,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应编写两套教材。一套为写读课本,以思想内容为单元选编中外古今适合中学生阅读的文质兼美的白话文,不考课本,以使其具有足够的使用弹性,每册起码在50万字以上。教学时以写作带动速读,考试时考适合学生思维能力的写读题。另一套为诵读课本,选编短小、精美、浅易的古典诗文,每册在2万字以内,当然也要允许有一定的使用弹性。教学时要求学生每篇都能译写和熟读背诵,考试时背诵、默写题出自课本,理解、分析题则出自课外。

注:

[1][3]张志公:《汉语辞章学》,《语文学习》1993年第3期。

参阅申小龙:《语文的阐释》,第412、462页。

[4]张静主编:《现代汉语》下册,第2页。

[5]张志公:《谈字的教学》,《语文学习》

读写能力范文篇9

关键词:外语磨蚀;关键期假说;年龄小优势论

Abstract:whatistheoptimalagetostartEnglishlearninginChineseschoolisoneofthehottestissuesunderdiscussioninthefieldofforeignlanguageeducationTheargumentsusuallyfocusonwhetheracriticalperiodexistsintheprocessofforeignlanguageacquisitionAccordingtotheempiricalinvestigationonthefactorsinfluencingforeignlanguageattrition,itwasprovedthattheArgumentfortheSuperiorityofYoungerLearnersinforeignlanguageacquisitionisaonesidedviewThen,basedonthecriticalperiodhypothesis(CPH)incombinationwithactualities,twosuggestionsareoffered,ie,theinitialEnglishprogramshallstartfromelementaryschoolratherthanjuniorhighschool,andthestartingtimeforchildrenEnglishlearningisnotasearlyaspossibleMaybethechildren9or10yearsoldaremorepreferable

Keywords:foreignlanguageattrition;criticalperiodhypothesis(CPH);theArgumentfortheSuperiorityofYoungerLearners

年龄因素对于语言教育方针的制定、语言教学方法的选择甚至语言习得理论的建立意义重大。对学习者的学习速度、效率和最终成就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长期以来,外语学习起始年龄问题一直是外语界所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其研究主要集中在语言学习中是否存在关键期的问题上,由于对“关键期假说”理论至今仍争论不休,因此对年龄因素如何影响语言习得至今无法达成共识。但多数人认为:在外语习得过程中,年龄小的比年龄大的学得好,儿童比成人学得好,低龄儿童比大龄儿童学得好。这一观点被称为“年龄小优势论”[1]。

从“关键期假说”理论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儿童二语习得确实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在中国课堂外语学习中,儿童的外语学习是否也具有绝对优势?本文在适当引用“关键期假说”及国外外语磨蚀理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实证研究,对“年龄小优势论”进行辩证分析。

一、“关键期假说”对儿童学习外语有优势的正面论证

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的观点是:在人的大脑发育过程中,存在一个关键阶段,在此阶段内,语言习得能够自然地、毫不费力地发生。但在超过一定年龄后,大脑便不再具有这种语言输入的能力[2]。

Penfield和Roberts是创立该假说的先驱。但是他们最早提出的是“最佳年龄”(theoptimumage)的概念,即语言习得的最佳年龄是10岁以内。在此期间大脑保持了可塑性,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可塑性开始消失,这是大脑左半球语言功能侧化(lateralization)所造成的结果[3]。

神经语言学家Lenneberg接受并进一步发展了这一观点,提出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人有个生物时间表,其中一段时间人们很容易习得语言,过了这段时间习得语言的困难就增大了。外语习得的关键期在2岁到青春期早期(10~12岁)结束,青春期后人们几乎不能获得像母语者的发音[4]。

众多研究也表明儿童学习外语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儿童比较容易获得母语习说者的语音。

研究表明,年龄因素对第二语言语音的影响最明显。学习者年龄大小与第二语言发音的准确性以及口语理解的准确性有关。通常在二语习得中,儿童的语音比成年人的纯正、地道,更接近母语者的发音。而在青春期后才开始学习第二语言的,则不容易习得纯正的语音[5]。AnnFathman在1975年,Spolsky在1989年分别通过调查和实验得出了相似的发现:就语音体系而言,学习语言年龄越小越好。Long在1990年通过实验发现:在6岁之前开始学习第二语言的,语音一般都没有外国腔;6~12岁之间开始学习,有的有外国腔,有的没有;而12岁之后开始学习,一般都有外国腔[6]。

我国学者陆效用通过对其两个研究生班英语口语的实证研究,也认为:如果孩子从四五年级起学英语,到了成人(大学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相当一部分人的口语能力及综合能力就有可能达到较高的水平。反之,如果学生从初中开始学英语,则这种可能性相对小得多[7]。

由此可见,外语学习的起始年龄对语音的准确性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错过最佳的学习语音的年龄段,以后的语音学习也是费时低效,不易习得标准的语音。因此,仅就语音而言,第二语言开始学习的时间越早越好。

第二,儿童的语言习得比较容易达到更高的终极水平。

如何评价是否是一位成功的外语学习者?笔者认为首先必须把习得的速度和最终的外语水平加以区分,习得的速度与习得的终极水平不一定成正比。

就速度而言,有研究表明,假如学习时间一样多,年龄大的学习者比年龄小的学习者学习效率更高。然而许多研究表明:成年人的速度优势是十分短暂的。例如,Snow和HoefnagelHohle在他们的研究中发现,在外语培训的前3个月,成人(15岁以上)在速度上比儿童(6~10岁)有优势。然而1年以后,成年人的这种优势几乎全面衰退[8]。

Krashen和Scarcella指出,必须区分短期研究和长期研究的结果。短期来看,年龄较大的学习者速度快,而长期来看,年龄较小的学习者学习效果却较好。美国语言学家LarsenFreeman和Long,对外语学习起始年龄这一引人关注的问题,提出了如下看法:不论对(语言习得)关键期或敏感期最后作何种解释,已经有文献证实二语习得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这就表明:如果外语学习的最终目标是接近本族语水平,那么在所有可行的地方,外语课程应该从小学开始。然而将大龄儿童和幼儿作对比研究所获得的数据说明,最佳年龄并非越早越好,而是9岁左右[9]。前文已提及的陆效用的研究成果也表明中国学生从小学四五年级开始学习外语易达到更高的终极水平。

二、从影响外语磨蚀的几个因素分

析低龄儿童外语习得的局限性

和语言习得一样,语言磨蚀也要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学习者年龄、学习动机、读写能力等。下面以我国主要学习的外语英语为例,结合国内外外语磨蚀研究成果,探讨在汉语语境中以上各因素对外语能力磨蚀,尤其是对低龄儿童外语能力磨蚀的影响。

1980年“语言技巧磨蚀会议”(ConferenceontheAttritionofLanguageSkills)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召开。该会议确立了语言磨蚀在语言习得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成了语言研究中的一个新窗口。语言磨蚀是指个人或语言社团(speechcommunity)的某种语言或语言某一部分退化和丧失的现象[10]。本文讨论的是VanEls按磨蚀的语言和环境的四种分类中的第三种:在母语环境中的外语磨蚀,也就是外语学习者在接受外语教学后由于长时间没有使用而产生的外语技能的丧失或退化的现象。

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笔者主要分析年龄与读写能力对外语磨蚀的影响。

1年龄对外语磨蚀的影响分析

年龄对外语磨蚀的作用,其结果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成人与儿童的对比和儿童间的对比。Hansen(1980)发现儿童和成年人的外语磨蚀存在差异。她曾对两个学龄前的美国儿童进行过纵深研究。这两名被试曾三次随父母在印度逗留,学过北印度—乌尔都语。每次在印度,当地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儿童均认为被试的外语水平与他们相差无几。与之相比,被试母亲的外语水平却要差得多。每次回国几个月后,被试的外语却几乎完全磨蚀。20年之后,再对被试和他们的母亲进行调查时,被试的母亲仍能理解大多数北印度—乌尔都语,而被试一个单词也回想不起来。

对于儿童外语磨蚀中年龄的作用,Hansen,Cohen,HansenStrain,Kaufman,Koike和Yukawa曾作过研究,所得的结论基本相似:年幼的比年长的外语磨蚀的速度快。其中,Cohen,Hansen,HansenStrain和Yukawa研究的被试还是生活在同一环境中的同胞姐妹。此外,Olshtain的调查发现:5~7岁儿童外语磨蚀的速度比8~14岁的快。Yoshida等的断面调查结果显示年幼的一组的出错率明显高于年长的一组[10]。

因此,国外研究结果证明:从年龄对外语磨蚀影响的角度来看,外语学习并非越小越好,而至少应该是8岁以后。

2学习动机对外语磨蚀的影响分析

外语学习中的动机是指学习者学习外语的愿望和推动力。可分为综合性动机(integrativemotivation)和工具性动机(instrumentalmotivation)。综合性动机指学习者为了融进所学语言的群体而学习该语言的愿望,它反映出学习者对目的语民族文化的个人兴趣。具有综合性动机的学习者乐于接触外族人,了解他们的文化。此类学习者的动机比较强烈,也能够持久,能获得更多的语言输入(languageinput),因此通常这类学习者都能取得较好的成绩。而工具性动机则是指学习者学习一种语言是为了实用性目的(utilitarianpurpose)。它“反映出学外语的实际价值和有利之处”。在我国,绝大多数学习者持工具性动机,他们学习外语是为了求职、晋升或是通过考试等。无论是哪种动机无疑都对语言学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良好的学习动机对语言耗损有抑制作用[11]。因为强烈的学习动机可以促进学习者主动学习和加强操练,从而避免语言耗损。而笔者通过调查发现无论是综合性动机还是工具性动机,大龄儿童均普遍高于低龄儿童。因此就学习动机对语言磨蚀的影响来说,学习者年龄也不是越小越好。

3读写能力对外语磨蚀的影响分析

关于读写能力对外语磨蚀的影响,Olshtain早在1986年就明确指出:读写能力可有效地防止外语磨蚀。这一现象得到了一些学者的证实。HansenStrain和Olshtain的调查显示:磨蚀前读写能力与外语磨蚀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关系。Hansen曾于1997、1998、1999分别对日语、汉语、韩语这三种具有完全不同书写系统的受蚀语进行了研究。参加研究的被试在这三种语言环境中,通过两年的日常接触分别掌握了目的语言。她发现,被试的目的语读写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异,而且被试者读写能力的高低决定着目的语磨蚀的程度。Kopke认为,8~9岁对于儿童来说是一个临界点,在这个年龄段前的儿童语言磨蚀程度非常大,而超过这个年龄的儿童,其磨蚀的速度和程度均会明显下降,因为该年龄段正是儿童掌握读写的关键时期。

由此可见,年龄小于8~9岁的孩子读写能力还未得到较好的发展,语言磨蚀的速度快,程度大,因此儿童的外语学习最好是在8或9岁读写的关键期后。

三、汉语语境下学生英语学习与寒假英语磨蚀的实证研究及其对“年龄小优势论”的启示

目前,国内外语学习出现了低龄化倾向。国家教育部规定从2001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有条件的小学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程。基于“年龄小优势论”的影响,沿海一些地区从一年级甚至是幼儿园就开始开设英语课,而一些贫困地区由于不具备条件,仍旧从初中开始开设。针对上述三种现象,笔者选择了三个年龄阶段(A班6~7岁,B班9~10岁,C班13岁)开始学习英语的学生各30名,对他们学习英语一年后的情况,以及在近两个月的寒假(2007年1月14日至2007年3月10日)后是否有英语磨蚀的情况进行考察。寒假前后采用相同的口试、听力以及笔试资料,为求口试的客观公正性,笔者邀请了一位外教统一为学生测口试,并未告之测试的具体目的。表1是寒假前后测试结果(寒假前后口语与综合成绩分别用口语1、综合1和口语2、综合2表示)。

将学生的英语成绩分为优(90分以上)、良(80~89分)、中(70~79分)、及格(60~69分)和不及格(59分以下)5个等级,各个等级的人数与学生的年龄关系通过表1可以显示。

表1的数据十分清楚地证明:从习得的角度来看,儿童的语音确实比青春期后期学习者更容易达到母语者发音水平,C班学生口语和综合成绩方面均远远落后于A和B两班。但6~7岁开始学习英语和9~10岁开始学习英语的学习者的口语水平相差不大,在总体语感流利度上9~10岁开始学习的学生甚至超过从6岁开始学习的学生,而且从英语综合成绩来看B班高于A班;从磨蚀的角度来看,A班口语和综合平均成绩在寒假前后磨蚀分别为117和084,B班为063和047,C班为05和01,虽然受试学生在寒假均没有参加英语培训班,但学生英语成绩磨蚀与否及磨蚀程度的大小与学生寒假在家的个人学习情况如学习时间、学习方法等的不同也有关系。然而从总体来说不影响所得数据,表明在自然磨蚀状况下,学生年龄与英语磨蚀之间关系的总体趋势是:年龄越小的学生其语音、词汇及综合能力等的磨蚀就越大。

四、结论与建议

目前,国内外语学习出现了低龄化的倾向,有些学校从小学一年级甚至幼儿园就开设了专门的英语课程。诚然,有关“关键期假说”的研究提示,关键期前学习外语的优势有二:一是更有可能掌握近似于外语母语者的发音;二是能达到更高的终极水平。然而从年龄、学习动机、读写能力对外语磨蚀影响的角度来看,笔者认为:仅基于以上两点可能的优势就将外语学习的起始时间低龄化,认为越小越好的做法似乎不太明智,理由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外语学习的起点应放在母语习得基本完成之后。学习外语不能以牺牲或削弱母语为代价。在语言习得关键期内首先应确保母语习得的完成。英国著名语言学家Robins明确指出:每一个正常的人,在童年晚些时候,也就是在10岁左右,就获得了一种语言,即他的母语,包括基本词汇、语法和发音[12]。按“年龄小优势论”,孩子从小学习两种语言符号系统,负担过重,也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第二,低龄儿童的外语磨蚀速度快,而且在汉语语境中,课堂外的外语输入量很小,如果没有读写能力其外语磨蚀速度会更快。如果从“外语终身教育观”和外语教育经济学的角度来考虑,学习时间早就意味着防止外语磨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影响外语学习的成果效益。

第三,语音学习并不是外语学习的全部。语音只是外语学习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绝不是外语学习的全部,不能以偏概全。仅因为低龄儿童学习外语在语音方面的优势,就忽视过早学习外语对儿童母语习得和逻辑思维发展方面的负作用,忽视低龄儿童外语能力不耐磨蚀等局限性,而盲目地将外语学习年龄低龄化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因此根据以上理论分析与实证调查,对外语学习的起始年龄问题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外语学习应当从小学开始,不宜推迟到初中;初中时,很多学生已经过了语言习得的关键期,丧失了自然习得语言的若干有利条件,会对外语语音的精确度以及最后能达到的终极水平造成很大的困难。

小学开设英语课不是越早越好,9~10岁开始学英语可能会更好。9岁左右学生的母语习得基本完成,学生的读写能力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学生学习动机增强,而年龄仍处于语言习得的关键期内,大脑的可塑性仍然很强,这时候学习外语无论是在语音还是在终极水平上同样能取得很好的效果,而且其外语能力比低龄儿童更耐磨蚀。

参考文献:

[1]韩红丽对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年龄小优势论”的辩证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5):382

[2]EllisRUnderstanding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ofShanghai,1999:62-136

[3]PenfieldW,RobertsLSpeechandbrainmechanism[M]NewYork:AtheneumPress,1959

[4]BrownDPrinciplesoflanguagelearningandteaching[M]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2:52-66

[5]CookVSecondlanguagelearningandlanguageteaching[M]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0:125-138

[6]彭红利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4):125-128

[7]陆效用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说”和“一条龙”英语教学[J]外语界,2004(1):62-68

[8]梅园多重关键期与大、中、小学一条龙[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4):137-139

[9]LarsenFreemanD,LongMHAnintroductionto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andresearch[M]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0

[10]倪传斌,延俊荣外语“磨蚀”的影响因素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1):50-54

读写能力范文篇10

人类在精神文化领域的活动绝大多数都是听说读写活动,但并非都是语文活动。语言只是思维的工具,而不是思维的源泉。一个人只有在面临与其思维能力相适应的内容,却不能对其进行正确有效的听说读写时,才是缺乏语文能力的表现。因此,语文能力应该是能够满足思维运行与发展需要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不是毫无限制的听说读写能力。这就是说,语文能力的培养和发展,需要凭借一定的思维内容,从而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思维能力的发展,但不可能替代和超越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语文学科之所以不是按学问性质划分出来的具有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的学科门类,而只是以文选为教材的教学科目,就是因为它不是为培养学生专门的思维能力,而只是为学生获取字词语汇并借以训练、培养其正确熟练地运用语言而设置的。选文可以部分或全部抽换,其原因就在于选文的思维内容不是直接构成语文能力的要素,而只是打开语文能力宝库的工具。教学实践早已充分证明,把课文内容看成语文能力结构的要素而使教师对其不遗余力地阐幽发微和条分缕析,是无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的。

阅读学、写作学、辞章学、语言学等等语文知识也不是直接构成语文能力的要素。它们虽有指导言语活动、加速语文能力发展的作用,但这种作用是间接的、软性的、有限的。懂得写作理论,并不见得就会写作,同样,懂得语文知识并不等于就有了语文能力。语文知识只有经过无数次言语活动,积淀成个体自动的言语操作习惯的一部分,才成为语文能力的构成要素。由于语言是自由灵活和富有创造性的,因此,把语文知识看成语文能力结构的要素,从而使学生为学知识而学知识,反而会阻碍语文能力的发展。

因此,中学生的语文能力不是透彻理解和系统掌握课文内容和语文知识的能力,而是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以满足思维运行与发展需要的听说读写能力,它是由语言和对其正确熟练的操作行为构成的。

语言是词汇与语法构成的系统,这是对世界所有语言的最一般概括。但不同语言的词汇和语法的特点及其生成语文能力的作用是不相同的。汉语口语的单音成义和书面语一字一词或一字一语素而字形孑然独立的方块形体,使“汉语语法没有形态学和造句法这样两个部分”,完全“依靠语义、事理逻辑、约定俗成”来编织言语,[1]因而汉语各级言语单位的调配组合极其自由灵活,或者说汉语是有语无“法”的。[2]因此,汉语“运用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汇掌握的能力”[3],“对一个人来说,他所掌握的词汇越丰富,他的认识能力和驾驭语言的能力就越强”[4]。可见,吸纳大量而足够的字词语汇,对中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成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是,要积累丰富的语汇量却不是容易的。这是因为成熟语文能力所需的语汇量不仅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而且必须主要采用读写大量的言语作品这种分散学习的办法来掌握,而分散学习语词因重复率少容易遗忘。汉语的语素又具有强孤离性,更增加了大量积累词汇的难度。

然而长期以来,在语文教育界存在着一种似是而非的观念:3000常用字可以覆盖现代一般读物字汇量的99%,因而中学生已经超越了以积累字词语汇为主的时期。

诚然,小学语文教学是要求小学毕业生要能够识到2500—3000常用字,但认识3000字不等于就掌握了这些字组合的全部语词。汉语几乎每个常用字都是多义的。一个“打”字多达23个义项,可同别的字组成161个复合词。《现代汉语词典》收双音词51419条,但构成这些词却只用了1972个字。何况大多数小学毕业生是并没有识到3000字的,更何况要在广泛的读写中真正够用,不识到五六千字恐怕是不行的。[5]因此,中学生非但没有超越以积累字词语汇为主的时期,相反,恰恰是需要大量积累字词语汇的时期。

中学生成熟语文能力究竟要掌握多少语词量,至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统计数字。这是因为汉语是以单音节语素定型或者说是“字本位”的语言,词与非词的界限不清楚,因而统计不可能准确;而且由于汉字出奇的多义和高度自由灵活而具有罕见的强大构词能力,在识了3000多常用字以后,判定一个词究竟是“熟字熟词”还是“熟字生词”,往往要依赖于一定的语境,因而即使有词频统计也无多大实用。这就是说,对语词的掌握不仅是一个识记过程,而且更是一个组合过程。所以,衡量中学生语文能力的高低,一般不看语词识记量的多少,而要看一定的言语行为的优劣。

今天,听说言语能力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与读写能力同等重要。但是,同等重要的事情并不等于能同步发展。一般说来,母语能力的发展过程是:基础听说能力(生活对话能力)─→基础读写能力─→高层次听说读写能力(长篇独白语听说和研读、著述或创作能力)。就绝大多数人来说,基础听说能力是在学龄时就已成熟了的,而高层次听说读写能力则要在中学毕业以后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中学生作长篇发言时结结巴巴、语无伦次,如果不是要说的内容超越了说者的思维能力,那就是因为基础读写能力太差所致。古往今来能够出口成章的人不为少见,但大都是凭借相当的书面语功底锻炼出来的。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需要和能够发展成熟的主要是基础读写能力。

言语能力必须在言语活动中发展,不同环境条件的言语活动必须借助不同形态的言语工具,从而必然要发展出不同的言语能力。口语是轮番单向传递的,书面语则可以同时多向传递。中小学是以课堂班级制为组织形式的学习场所,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要求决定了这个阶段的言语训练必须主要采用能同时多向传递的书面语形式,从而主要发展学生的书面语能力。

一般说来,语汇量的积累同语文能力的发展提高是成正比的。口语是以声传情一发即逝的,书面语是以形达意历久不变的。而视觉捕捉和储存语汇的效率比听觉高30%左右。语文教学以书面语训练为主将更利于语文能力的提高。

当然,这样说并不意味着要在教学中摒弃和杜绝口语活动。复述、答问、讨论、质疑、听记等等,这些早与书面语教学密切配合、行之有效的口语活动,仍会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永传不衰;而第二课堂的朗诵会、故事会、演讲会、辩论会、报告会等等,则更为少数有口语爱好和天赋的同学开辟了大显身手、发展个性的广阔天地。但这些口语活动不应该也不可能与书面语教学平分秋色,却是无可争辩的。

就社会需要和生活中实际使用的读写来说,写作是比阅读更高因而更难掌握的能力。首先,阅读只是对语形的再认,它常常只需扫视字形的轮廊,而可以忽略其内部细节;而写作则是对语形的再现,一笔一画都必须有清晰的内存和一丝不苟的输出。因而会认的字不一定会写,能写一字则能认多字。其次,阅读只是由文到意的单向转化,而且是由显到隐、由多到少、由整到散、由精到粗的“为己”的转化,不必考虑别人的需要与可能的反应;而写作则是“物——意——文”的双重转化,它不仅有类似或等同于由文到意的转化,而且还有由隐到显、由少到多、由散到整、由粗到精的转化,因而必须考虑读者的需要和可能的反应。第三,阅读主要是对信息的筛选与索取,即抓住读物的中心、要点和必要的细节,而不必经常顾及读物的作法和技巧;而写作则是对信息的输送与装载,因而每次都必须根据目的、内容、对象和场合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手段和技巧。第四,阅读只是脑力而非手力的操作,而写作则是脑力与手力并用的操作。可见,写作是比阅读更细致、更复杂、更富于自主性和创造性的能力,因而完全可以说,会读却不一定会写,会写则读一般不成问题。由此不难明白,为什么在生活中人们总喜欢用写作的好坏来衡量一个人语文能力的高低。因此,在中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链条中,基础写作能力的发展是关键的难点环节。

由此看来,丰富的语汇积累和正确熟练地运用语汇的书面操作行为,是中学生语文能力结构的内外两个层面。

语汇的迅速积累需要经过大量而广泛的阅读——速读和熟读。熟读主要适合于从文言文中学习语言。因为文言文行文简省精练、语词密集,熟读背诵浅易的文言文,对中学生来说,是又一次集中积累语汇的机会。而从白话文中学习语言,中学生已经进入了分散积累语汇的阶段,这时只有大量而广泛的速读,才能克服阅读量大而新词新语复现时距长的缺陷。但速读的过程和结果如果不付诸书面表达,笔画繁多、结构复杂的汉字和孤离性强的语词就只是一晃即逝的过眼云烟,而对信息的筛选也常常只是混朦、粗疏、零碎而飘忽的内隐过程。所以,速读需要用写作来加强对字词语汇的强化与加速筛选行为的发展。而写作训练必须有写作材料和写作动力的不断支持才能得以频繁地进行。那么,以课文为写作材料,以写作要求为读写动力,让学生经常写课文提要、阅读体会、单元分析、读书报告以及缩写、扩写、改写、组写、译写等等,就不仅能迅速而牢固地扩充语词积累和解决学生常常无话可写或言之无物的写作难题,从而迅速提高写作能力;而且能多快好省地培养学生快速筛选信息的阅读能力。这样,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就不再是各自独立的封闭领域,而是密切配合、相互促进、节节升高的“伴侣”。可见,用写作带动速读,不仅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需要,也是培养其阅读能力的需要。因此,在白话文教学中采用以写作带动速读的方法,能够使学生读得更加主动活泼积极有效,从而收到一举而读写两得之功。不仅如此,用写作带动速读还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猎取知识的兴趣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自学能力以及认真细致的治学态度,有利于使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其实,早在20年代初,胡适先生就提出要以能作文为中学语文教学的第一个标准。他认为,“手到是心到的法门”,写作“是吸收的利器”。“吸收进来的智识思想,无论是看书来的,或是听讲来的,都只是模糊零碎,都算不得我们自己的东西。自己必须做一番手脚,或做提要,或做说明,或做讨论,自己重新组织过,申叙过,用自己的语言记叙过——那种智识思想方可算是你自己的了”。否则,一切感想,一切书籍的泛览,一切聪敏的心得,都象天上浮云江中流水,转眼就消逝了。[6]

恐怕可以说,以写作带动速读,或者说以写作为中心科学地组织语文教学,是多快好省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必由之路。因为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不管什么事情,都会有而且只能有一个中心,只要也只有致力于抓住和解决这个中心问题,其他环节的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然而,1978年有人对以写作为中心科学地安排语文教学的主张,却加以彻底否定。其理由是语文教学目的任务的“多中心”论。这一“多中心”论是根据语文学科杂多的性质得出来的。这种把“学科性质决定教学目的”机械地套用于语文学科的做法,加上根据“阅读和写作是两种相对独立的行为”的认识,轻率地认定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必须各自单独培养,使得阅读教学等同于“教学生懂得课文的教学”。再加上“标准化”的盲目推广,于是便产生并发展出这么一个公式贯彻于语文教学的大部分教时:语文教学=语文学科教学=教学生懂得课文的教学=学生听教师讲课文=把课文拆烂成无数字、词、句、段的孤立繁琐却又只是在字母中挑挑选选的练习。因此,传统语文教学的精华——多读多写、读写结合却被弃如敝屣,写作不但没有成为语文教学的龙头,反而成了学究式、猜谜式或文字游戏式的所谓“阅读教学”的附庸。结果大多数学生虽会做一些孤立繁琐的语文习题(有的甚至能拿高分),却词汇贫乏,不会写作和真正的阅读。许多初三的学生甚至连抄书也错漏迭出。尽管国家教委多次发文强调中小学要加强写字教学,但中学毕业生能把祖国的文字写得工整清秀的却为数寥寥。不仅如此,这种多中心的教学目的还使语文教学思想出现了空前的盲目和混乱:学生读写能力不过关,便认为是没有把听说与读写并重;教师讲课文时喋喋言作法、言技巧,便认为是没有转变重写轻读的观念,于是便指责那个事实上从未出现过或实验过的“把阅读当作写作附庸”的做法;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便认为应该到课外去找出路,并美其名曰“大语文教育”;学生语文素质低下,便认为是“没有跳出应试教育的怪圈”,似乎只有放弃对考试成绩的追求甚至取消语文考试,学生的语文素质才会提高……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今天,当多中心即无中心的语文教学用几十年的时间把十八般武艺都用尽了而前进的路子却越走越窄的时候,是否应该以实事求是的眼光和博大无比的胸怀对“写作中心”说投以回眸一笑呢?

据上所述,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应编写两套教材。一套为写读课本,以思想内容为单元选编中外古今适合中学生阅读的文质兼美的白话文,不考课本,以使其具有足够的使用弹性,每册起码在50万字以上。教学时以写作带动速读,考试时考适合学生思维能力的写读题。另一套为诵读课本,选编短小、精美、浅易的古典诗文,每册在2万字以内,当然也要允许有一定的使用弹性。教学时要求学生每篇都能译写和熟读背诵,考试时背诵、默写题出自课本,理解、分析题则出自课外。

注:

[1][3]张志公:《汉语辞章学》,《语文学习》1993年第3期。

参阅申小龙:《语文的阐释》,第412、462页。

[4]张静主编:《现代汉语》下册,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