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资源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3 07:27:20

地方资源

地方资源范文篇1

1、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各地区都推出了旨在适应新世纪挑战的课程改革举措,呈现出的共同趋势是倡导课程向儿童经验和生活回归,追求课程的综合化。于是,欧美诸国纷纷倡导“主题探究”活动与“设计学习”活动,日本在新课程体系中专设“综合学习时间”,我国台湾省则把“综合活动”作为新课程七大学习领域之一。

追求课程的综合化也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2001年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这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既顺应了世界课程改革的整体走势,又体现了我国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种与各学科课程领域有着本质区别的新的课程领域,已成为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也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传统和优势、学生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这些也为我们开发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资源确立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导向。

3、我校地处苏南太湖之滨的“华夏第一镇”——盛泽,它被”誉为“东方的丝绸明珠”,笼罩着浓郁的丝绸文化氛围中。从1990年起,我校开展了“以丝绸文化为背景,提高小城镇儿童素质”综合实验的研究。该课题被江苏省教科所列为省“八五”、“九五”规划课题。经过三年一轮,共九年的探索,形成了在丝绸文化背景下,苏南小城镇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思路、原则和操作方法,初步摸清了地方经济、区域文化和小学素质教育之间的互相影响、互为促进的关系,初步形成了适应地方经济和文化现代化发展的小学素质教育的模式,闯出了小城镇小学“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教育现代化办学道路。课题成果获得了省科研成果一等奖,使我校从一所小城镇弄堂小学一越成为苏南地区乃至全国科研名校。2001年起,我校又进一步深化丝绸文化课题的研究,把研究重心指向学科教学,开展了《丝绸文化背景下的学科特色教学建设研究》的课题研究,该课题被列为省教科所“十五”重点规划立项课题。经过全校教师的共同努力,该课题研究获得了重大成果,现正准备在四月中旬进行结题工作。“十一五”期间,以丝绸文化为主题的系列研究的重心将指向“综合实践活动校本特色课程”的研究上来。

近三年,在新课程背景下,我校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从一开始就自觉地尝试与丝绸文化地方资源相融合,对丝绸文化进行了初步的开发,精心规划具有地方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开设了“普及篇”、“研究篇”和“精华篇”三个板块80多个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因此,我们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思路逐渐清晰起来,课程逐渐走向开放,教师逐渐理解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参与探究性学习活动逐渐主动起来。这些都为我们深入探索丝绸文化综合实践活动,构建校本特色课程奠定了实践基础,也促成教师们产生了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但是,我们觉得前期对资源开发的研究仅仅停留在操作层面,缺乏理念支持;活动内容缺乏科学归类,不能形成合理体系;开发目标不明确,缺乏对价值的评价判断,因此还很难上升为系统的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还没有形成一套具有普遍意义的资源开发模式。为此,我们在前期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深入开发丝绸文化地方资源,构建综合实践活动校本特色课程》的实验研究,它是我校利用丝绸文化资源深化素质教育研究的延续和深入。本课题试图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理念和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为依据,主要探讨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农村小学如何发挥自己的区域优势,开发和利用本地独特的环境资源,逐步形成具有学校和地方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开展“校本化”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关实践问题。

二、课题研究的基本目标:

1、探索校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和基本策略;

2、通过各主题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形成本校各年级校本实践活动主题系列,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活动课程;进一步丰富和彰显我校的办学特色文化。

3、通过“校本化”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充分发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使他们具有爱的情感,顽强的意志,科学的态度,创新的精神,良好的人际关系等。

4、进一步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教学和教育科研能力;增强对自己教学实践的反思能力,富于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养成教师之间的合作精神;提升教师课程的整体开发、实施和评价的能力。

三、课题概念的界定

(一)开发丝绸文化地方资源:指学校为了使学校教育更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整合、利用、开发盛泽及周边地区与丝绸文化相关的教育资源,并以此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构建校本特色课程的行为。

(二)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兴趣和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它的基本特征是: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

(三)校本特色课程:即以学校为基地,以地方文化为主要资源,根据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需要而开设的富有个性的课程,即与众不同、具有一定创意和特色、符合本校实际体现本校教育理念的课程。本课题研究的是以丝绸文化为主要资源的具有我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四、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

1.针对性的原则。我们的课程开发是针对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求。无论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法的选择、确定都优先考虑是否符合学生的需求,是否有利于学生个性张扬,是否能为学生提供发展空间及必要的保障。

2.实践性原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通过加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和体验,增加学生与生活的联系,主张将“课程生活化,生活课程化”,实践性学习成了综合实践课程有别于其他学科课程的主要标志之一。首先,其选题源于实践,学生在接触社会、认识自然、感受自我过程中,生成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其次,必须让学生进入实际的情境中实践,在实践中感悟、在实践中体验、在实践中发展、在实践中成长。课程资源本身也通过实践不断完善。

3.开放性原则。我们的课程设计是完全开放的。它不受学科的约束,是各门学科的有机整合;不受场所限制,工厂、市场、社区、家庭都是学生的教室;没有确定的教材,只设计菜单式的内容框架,供教师和学生选择性地教与学。课程的目标是全方位的,但也是不完全确定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教育内容的特点确定具体的目标。

4.过程性原则。课程开发是过程,过程本身就是课程。我们的课程开发永远不会定格,而是会在开发、实施的过程中不断修改、充实、完善。

五、研究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措施

(一)基本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自然生成。

1、开发丝绸文化资源,构建综合实践特色课程框架

天时、地利、人和,我校师生作为丝绸文化的负荷体,首先应走进丝绸文化,开发丝绸文化。我们把丝绸文化整合成“三大板块·三十六个主题”。一、丝绸文化普及篇,包括:(1)认识蚕宝宝;(2)体验养蚕生活;(3)家乡丝绸品种多;(4)认识织机家族;(5)了解纺织工人;(7)探寻家乡丝绸古迹;(8)了解盛泽的弄堂;(9)了解绸乡的桥;(10)学习丝绸古诗、楹联;(11)家乡的先蚕祠;(12)了解绸都新貌。二、丝绸文化探究篇,包括:(1)养蚕技术研究;(2)化纤丝绸与人工丝绸比较研究;(3)古代、近代和现代织机比较研究;(4)现代丝绸织工素质要求研究;(5)私营企业家成功经验研究;(6)未来丝绸老板素质要求研究;(7)丝绸生产工艺研究;(8)现代丝绸贸易方式研究;(9)丝绸生产与环境研究;(10)盛泽人民美德研究;三、丝绸文化创新篇

②茶叶的种类、产地;③茶文化服饰的研究;④茶文化诗词的研究;⑤研究茶叶与保健;⑥研究茶具艺术;⑦茶的饮食文化⑧茶的种植、培育、采摘、炒制、鉴别;⑨各地各民族的茶情茶俗:⑩古今茶人的风采和成就。学生依托“十大板块”的文化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身临其境感受茶文化的深远意韵,在体验——自悟——成功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学会探索、研究,提高综合素质。

2、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实施

“以丝绸文化为载体,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融入社会,走向自然,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践,体验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和社会需要的问题为核心,以主题和单元(板块)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以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①突出“问题研究”。在研究中解决问题,用自己的知识、技能、经验解决问题。②突出“课程开放”,问题全部来自学生自己感兴趣或其身边的现实世界,依靠身边的文化载体,学习方法不一,获得结果的方式和形式也各异。③突出“学生自主”,学生靠自己活动,自然而然生成课程,动态的、主动的、多元的。④突出“活动过程”,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感受和体验,获得“探究意义的经历”。在载体建设与学生活动的最佳契合中生成课程。

(二)主要措施

我们将本课题研究作为“十一五”推进课程改革实验的领衔式课题,视为课程改革的前沿阵地,始终保持“先导地位”,引导教师把工作与科研结合起来,不断探索和总结,以提高研究实效。采取措施构建以下机制:

l、导向机制:及时收集引导教师借鉴有关课改实验区利用地方文化资源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的有关理论及经验的文章,组织教师学习,帮助教师认识课题研究前景和意义,引导教师转变教育理念,自觉投身课题研究之中。聘请课改专家,科研专家来校作理论讲座和现场指导,让教师清楚本课题的背景及研究方向。聘请市教育局教科室领导、专家担任课题组顾问,谋划和决策课题研究的思想,适时调整研究策略,及时给课题组人员和教师培训,以保证课题研究科学、规范和有序进行。

2、保障机制: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设制规定,综合实践活动课每周必修3课时,按活动内容和形式的需要,可以定在某一天,也可以某一天单独一节课,还可以是系列周活动,集中时间调换课次,保证活动时间到位。活动地点和场境由学生自由选择,保证来去和活动方便,及时为学生出面联系访问、调查、参观、观察等实践活动的具体事宜,按需要提供必要的交通工具,使访问有对象、观察有事物,活动有地点,保证有安全,可靠有实效。学校根据课题研究的实际,提供必要的经济保障,保证课题研究所需的经费。

3、活动机制:围绕总课题,构建课题研究的网络,招标确立若干个子课题,服务课程改革实验。课题组定期组织课题研讨,科研沙龙,成果展评等活动,推进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具体在三个层面上组织投入:

(1)学校行政领导在课题研究中发挥“护航“作用,以各种形式和手段做好宣传发动,强化课题研究的领导管理,激发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科研凝聚力、开发力、引导力和提升力,使课题研究的过程成为每位教师追求课程效益最大化、最优化的增值过程。

(2)课题组人员在课题研究中发挥“探路”作用,做好“服务工作”,为实验方案的科学规划、操作方法的合理选择开展服务与指导,为各子课题提供技术支撑和背景材料,为一线研究者提供启示,解决困惑。

(3)一线教师和学生在课题研究中发挥“扬帆”作用。教师以弘扬丝绸文化主人翁态度,充当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者、组织者和服务者,带领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始终把自己放在主导地位,成为学生的知已、朋友,成为课题研究的实施者和研究者。

4、运行机制:本课题操作过程中采用“行动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边实践、边研究、边验证、边修改、边总结、边提升。

全员参与开发课程资源,各学科配合,每学期确立一个主题,分解成一个个小课题,形成系列,通过实践活动,获得一个个小成果。

课内外打通,由课堂延伸,由内容延伸,做大做强。年级段打通,师资互补,同一年级确立同一个研究实践课题,多端整合,给学生提供时间和空间,活动形式可以是调查、采访、观察、访问、收藏(实地的、文本的、视像的)。活动人员可以是个性的、小组的,既要合作,又要分工,会交流、会梳理、会整合。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参与社会实践能力、分析处理信息能力,使学生具有爱心和社会责任感,养成合作、分享、进取的个性品质,塑造学生完美人格。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认识丝绸文化,学习丝绸文化;创意丝绸文化,自觉进入“大德育教育”、“大语文教育”、“大数学教育”、“大科学教育”和“大艺术教育”等领域,通过实践活动来活化丝绸文化这部教科书,丰富丝绸文化的资源库。使丝绸文化这些最具本土特征的资源,启发和诱导学生从课本、课堂、学校中走出教室,走进社会,,走进丝绸世界,达到“带着问题走向生活”的学习境界,不知不觉地走进丝绸文化,自然而然地生成校本课程。

(六)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2006.3-2006.7)

1、成立课题组成员,总结前期综合实践活动经验教训,调查搜集相关资料,确立研究课题,拟定实施方案,进行课题论证,学习宣传发动。

2、确定研究的方向,涉足范围,构建依托丝绸文化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分别搜集材料。

3、各学科从本地、本校出发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设计子课题。

4、建立实验基地。

第二阶段:(2006.7-2008.7)

1、校订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启动和开展课题研究,循序渐进探索丝绸文化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途径、方法,收集积累研究资料,不断总结优化整合的要素。在过程研究中获得研究成果,进行阶段性总结和中期评估。

2、循序渐进、开展实践活动。

(1)开发整合丝绸文化。发掘丝绸文化中适合小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资源,进行选择、整合、改造,形成一系列具有丝绸文化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

(2)探索性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根据综合活动主题体系,分年段循序渐进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年级活动、班级活动和小组活动以及个人活动四个个层面相结合,不断地修正、生发活动主题。

(3)编写丝绸文化综合使活动校本特色课程。

第三阶段:(2008.8——2009.8)

1、总结研究过程,分析研究数据,展示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请求上级鉴定。

2、成果展示活动。以弘扬茶文化为主线,展示提炼成果。

(1)成果展示会。(2)有个性的研究成果报告。

3、形成丝绸文化校本课程。将活动开展过程中有价值的专题活动方案纳入丝绸文化课程纲要。

(七)课题成果形式

l、阶段性研究成果以论文、活动案例形式发表。

2、课题实施的整体推进和成果以课题研究报告形式呈示。

3、展示高质量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光盘、电子软件。

4、汇集编辑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案实录。

地方资源范文篇2

一、开发地方德育教材,丰富德育内涵

为了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德育资料,努力构建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宣汉县立足校本德育教研,根据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灿烂悠久的巴人文化、风光秀丽的风景名胜、物产丰富的资源宝库等里面蕴藏着的巨大德育内容,编写了《可爱的宣汉》、《红色摇篮》、《马渡民歌》、《宣汉新童谣》等一系列地方德育教材,从历史、地理、气候、物产、文化、民俗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宣汉,作为德育课程的补充。利用这些图文并茂的德育教材对学生进行心灵的洗涤、启迪和革命传统教育,陶冶学生道德情操,增加了德育内容的鲜活性,激发了学生热爱宣汉,建设宣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同时在编写过程中充分发动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收集资料、图片,鼓励学生参与教材撰写,指导学生参与修改定稿。由于注重学生的全程参与,将德育教材的编写变成学生的深入阅读过程,深刻体验过程,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体现和尊重,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道德认知的积极性,有效的引了起学生的道德情绪体验。

二、开展富有地方特色的德育实践活动,拓宽德育途径

“道德根本上是实践的”。“人才的成长最终要在社会伟大实践和自身的不断努力中来实现”。这些重要论述启示我们,真正的德育认知是在“行动”之中形成的。在实践中形成道德感知和相应的品德,发展一定的道德实践能力。所以,学生在道德形成过程中要完成由知到信,由信到行的转变,其中道德实践环节是必不可少的。为此,宣汉县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着眼地方特色,开展了一系列德育实践活动。

(一)围绕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王维舟纪念馆,切实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

宣汉县是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李先念、许世友、张爱萍、王维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生活和战斗过,孕育了王维舟、向守志等10位将军。

有主席亲笔书赠王维舟“忠心耿耿,为党为国”题词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王维舟纪念馆,有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维舟同志创办的川东名校、川东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的诞生地、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宣汉县清溪宏文学校,其中标志性主体建筑“工”字楼是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面有着极其丰富的德育资源。陶行知说过:“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宣汉县牢牢抓住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王维舟纪念馆、清溪宏文学校是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理想场所和活的“教材”,定期组织学生到王维舟纪念馆、清溪宏文学校参观,开展“学英雄,见行动,树理想”系列教育活动,定期组织开展王维舟、王心兰等革命先烈的故事会,定期组织学生在清明节前后到革命烈士纪念碑、烈士墓为革命先烈献花、扫墓,深切缅怀革命前辈;建立师生共同参与的“宏文学校革命历史采编组”,不断从民间收集、整理有关宏文校历史的故事、遗物、遗迹等,给宏文学校校史增添新的内容;培养训练了一支学生解说员队伍,负责对前来参观王维舟纪念馆和宏文学校的游客的接待和解说工作,每年接待各级领导和各界群众达数以万计,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了解和弘扬红军精神,也培养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开展“追寻王老战斗足迹,缅怀先辈光辉业绩”的体验教育活动。宣汉县每年都要开展一次“模拟行军”活动,组织学生徒步到王维舟当年活动、战斗过的马伏山、毛垭子行军,参观王维舟当年在老君乡万古楼袁家石坝开展地下武装斗争时的兵工厂和王老经常组织进步青年聚会的秘密联络点老君乡万古楼村倪正学家老房子等革命历史遗址,让同学们深深地感受到先辈们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并将着种感受内化为奋发图强的力量。

(二)利用川东北天然气化工基地普光天然气

净化厂和省级风景名胜百里峡,着力加强以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

杨振宁说过一句值得所有中国教育人值得深思的话:“中国留学生学习成绩往往比一起学习的美国学生好得多,然而十年以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原因就在于美国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强。”陶行知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基于这点认识,宣汉县充分利用普光的天然气储量达1.5万亿立方米,位居全国第二这一资源优势中蕴藏着的德育资源,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进行课题研究、社会调查,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图书资料、报刊杂志、走访石油钻探专家等方式,调查了解普光气田形成、开采、利用、产品开发及由此可能引发的环境污染等问题,组织学生到各井场进行采访,并利用用广播、校园网、板报等方式定期的报道天然气开发建设等情况。宣汉的百里峡虽然是遐迩闻名的风景名胜,但是现在依然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开发十分滞后,于是,宣汉县学校积极开展认识百里峡、宣传百里峡、开发百里峡系列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学生撰写宣传、开发百里峡的可行性方案和保护百里峡原生态环境的建议,设计百里峡的最佳旅游线路,争当百里峡游客的义务导游。同时还举办了以上述题材为主题的校园科技节、机器人大赛、电脑制作竞赛、学生综合素质竞赛、手拉手互助活动、爱心募捐活动、青少年志愿者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这类活动不仅有效达到了“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的育人目的,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激发了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兴趣,这种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的教育方法,还更有利于引导学生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教育学生懂得从小要为社会、为国家承担一份责任,履行一份义务,能够有效的修正说与做“两张皮”的现象。

(三)围绕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罗家坝巴人遗址”,大力开展以弘扬先进文化为核心的文艺活动

巴尔扎克说:“艺术乃德行的宝库。”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提高学生的人品、精神境界、生活品味,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达到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目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宣汉县不仅是巴人故里———普光“罗家坝巴人遗址”举国闻名,而且是民歌之乡———马渡民歌,名扬大江南北,还有百里峡厚重独特的土家族文化。宣汉县充分利用这些富有地方特色的德育资源,组织师生开展了以体现巴人文化、土家风情、马渡民歌风格并融入浓郁现代文化元素的巴人文化节、马渡民歌节等校园艺术节,组织师生参加百里峡漂流节、上峡乡庙会,成立了美术、诗歌、舞蹈、歌咏、集邮、体操等课外活动小组,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参加春游、秋游活动,指导学生写生、摄影、采集标本、撰写诗文等,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弘扬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还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审美和创造能力。

三、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校园环境文化,提升德育品质

环境育人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马克思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这句话精辟地阐明了校园环境对人的性格的形成和发展的巨大作用。宣汉县根据地方文化特色,着眼“三个面向”,因地制宜,精心构建校园环境文化,力求达到“要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的教育效果。

校园基础设施凸显育人功能。例如宣汉中学将教学楼、实验楼、图书室等分别命名为致远楼、致知楼、文心阁,清溪镇中心校等学校设计了富有地域特色的校徽、校旗,大多数学校在校园的墙壁悬挂在宣汉这块热土上战斗、生活过的名人名言、名人画像和由师生创作的表现宣汉旖旎风光的美术作品、小装饰等,用宣汉特有的花草树木名称取代传统的班级标牌,给教室一个别致、新颖、鲜活的命名,并题上由师生创作的小诗,设置富有时代气息的校园雕塑……这一切于无声处时刻向学生传递着积极向上的信息,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思想品质、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

学校办学理念彰显办学特色。充分挖掘和提炼体现地方文化内涵,彰显现代育人理念的办学目标、办学理念。例如普光镇中心校以巴人文化为切入点,提出“传承巴人文化,创建巴蜀名校”的办学目标,“崇真、尚美、求精、创新”的校训,“以人为本,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理念,宣汉县宏文学校从宣汉县波澜壮阔的红军文化中提炼出“承王老风范,传红军精神”的校训,“立足革命传统,着力素质培养”的办学目标;宣汉中学秉承百年来的来鹿书院(宣汉中学前身)办学精髓,从宣汉人在恶劣、落后的自然环境中负重爬坡、克难攻坚、敢于胜利的奋斗精神中提炼出“马思边草,雕盼青云”的校训,“厚德、勤学、励志、笃行”的办学目标……还有的学校创作了独具匠心的校歌。这些校训、办学目标、办学理念、校歌融合了乡土特点、传统文化、现代气息,简明精炼,便于记忆和接受,是学校制度建设、文化活动、人际交往的灵魂,有效的激励着教师为人师表,辛勤育人,鞭策着学生勤奋学习,积极向上。

地方资源范文篇3

一、师生互助,从生活入手,寻找有结构的科学探究资源

首先,把握探究性资源的选择方向。探究资源的生活性是保证科学探究有效性的基础。材料的选择脱离学生的生活,一是会分散学生探究的注意力;二是不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三是会加大教师、学生准备探究材料的工作量。而从周围常见的材料入手,易于引发学生思考、便于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并且这些材料经常出现在我们身边,却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思考,从这些材料入手,同时也给学生一种启示:只要你认真地观察和思考,科学就在身边,就在我们熟悉的事物中。其次,让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究材料的获取过程。目前,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探究材料多数是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学生只是“坐享其成”,这样做的弊病是显而易见的。有教师就曾对此提出“有的材料完全可以由学生自己准备”的建议,为此,在教学中,从学生熟悉的周围事物入手,指导学生参与探究材料的准备,使学生搜集材料的过程成为认识身边自然事物的过程,成为学生自我建构和自我完善的过程,同时,教师指导学生把从生活中搜集到的材料按照科学教材编排的体系,分为声、光、电、磁、生命科学类,不光参加搜集的学生可以拿来使用,还可以为下一年级学生的实践探究提供方便,最终达到培养他们科学素养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科学老师对学生获取探究材料的定位不仅仅局限于有形的物体上,还包括对环境的考察、对资料的占有等多方面。在研究过程中,我校科学组的教师能够结合每学期的教学内容,提前做好统筹安排,布置学生利用寒暑假、节假日进行调查、访问,为科学课教学做准备。六年级“环境和我们”单元包括垃圾的污染和利用、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等系列内容,学科组以“运河”为主题,发放告家长书,号召家长们在双休日带领孩子去认识运河,了解运河水的污染现状,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人为的破坏带来的严重后果,并能够从实际行动做起,减少丢弃,还大地清洁。为了让学生了解昆虫的一生,学校特别聘请中国著名蝴蝶专家张松奎老师,为学生作蝴蝶知识讲座,并手把手教学生制作蝴蝶标本,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了配合中年级的科学教学,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学科组在学校的角落开辟了种植园,由科学老师指导学生亲手种下种子(如鸡冠花、扁豆、番茄的种子),并连续用一个学期(春季学期)的时间来观察植物的一生,直观性强,教学效果好。科学组还组织了“寻找秋叶的足迹”系列活动(叶贴画叶标本制作比赛、我为校园植物做名片、我为小树穿花衣),让学生对植物有进一步的认识,拓展了科学课的学习空间。有些科学探究活动,在课堂上很难完成,科学组的老师就积极寻求家长的支持,让学生把在学校中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内容,过程和方法,迁移到课堂外甚至是自己家里,如在教学《制作一个生态瓶》、《绿豆种子的发芽》等课时,大部分学生家长都能够积极配合,帮助学生寻找水生植物,建立生态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寻找科学实践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最佳策略

(一)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组织师生自制教具。由于当前教材改革的速度快,而且各地使用的版本不统一,科学实验室的仪器与教材不配套,不能够满足教学所需,这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创造资源,其中自制教学具,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条有效途径。科学组的教师在学期初根据教材内容,列出本学期需要进行的实验,然后对照实验室已有的实验器材,列出清单,对于没有的器材,教师就和学生一起提前自制。我校的科学组现在已经积累了包括塑料瓶、岩石、贝壳等几个系列的自制教具,有效地提高了科学课的教学效果。

(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开展环境考察和课外研究活动。我校地处城郊,距京杭大运河直线距离仅1000米;学校西面有占地11平方公里的三台山森林公园,植物300余种,野生的动物100多种;再向西3000米即是烟波浩渺的骆马湖,水产资源丰富;距学校2000米的工业园区,厂房林立。这些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都为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进行考察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带领学生到大自然这个“大课堂”去上课,科学课中凡是适合在当地自然环境中教学的内容,如水域的污染和保护、植物与环境、能源矿产、岩石、土壤等等,尽可能让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直接与大自然接触,并注意把爱科学的思想教育和改变当地自然面貌结合起来,把自然课的教学和课外自然研究活动结合起来,从而使科学课取得了综合的教学效益。

地方资源范文篇4

关键词:不良资产行业;资产管理公司;发展模式

一、引言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随着步入“新常态”和“三期叠加”,无论是金融机构还是实体企业,实质形成的不良资产存量压力都很大,实体经济面临的区域性和局部性风险越发的增多。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城市商业银行、中小农商银行等区域性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存量增速加快,金融风险进一步暴露。加之地方政府持续的平台举债模式运营,地方债务风险进一步累积。不良资产规模的迅速扩张、供给结构的不断变化、地方债务问题的逐渐暴露,一定程度的经济和金融风险朝着系统性的风险悄然累积。自1999年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以来,中国不良资产管理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政策性阶段、市场化转型和全面市场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当前的不良资产行业具备三个方面的特点:1.传统的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垄断市场格局下,定价机制不健全,一二级市场割裂,供需不匹配。不良资产管理行业相对封闭,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垄断市场情况下,行业固化严重,未能形成合理的定价机制,导致了金融机构在不良资产处置的一级市场中相对弱势。二级市场与一级市场更是进一步割裂,未能形成有效的价格传导机制,导致了不良资产市场严重的供需不匹配。2.金融机构不良资产供给层面。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银行存贷利差收窄,银行的利润空间下降,导致部分银行将生息资产向收益率和风险较高的贷款倾斜,加之宏观经济环境持续恶化,从而导致了银行系统的不良率和不良贷款规模双升。3.不良资产结构发生了变化。近年来,不良资产整体上呈现出零散化、碎片化的特征,中小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规模迅速增加,非银金融机构面临的不良资产风险更甚于商业银行。因此,仅仅依靠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对这些零散的不良资产进行处理,无疑将提升处置成本。另外,碎片化的不良资产异质性特征明显,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面临着区域市场失灵的现实问题,又无法满足不良资产处置的效率问题。这种情况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急需了解地方、有地方资源协调能力的机构出面来解决地方的问题,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由此顺势而生。不良资产行业进入全面市场化阶段以来,各类资产管理公司不断涌现,处置手法也在不断丰富。截至目前,全国共60余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相继成立,其中有53家已获银监会的正式公布。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所经营的不良资产行业天然具有逆周期的特点,政府宏观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也是基于整体经济的运行状况进行逆周期调节。加之经济和金融周期之间的传导效应、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政策实施效果的滞后效应,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日常经营面临的外部环境异常复杂。不良资产行业面临着重塑与再造,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机遇与挑战并存。

二、理论基础

1.有效市场理论。Bachelier(1990)运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法国商品价格,研究结论认为商品价格波动并未遵循一定的规律,而是呈现随机波动的趋势,且波动的期望值为零。基于这个发现,他提出价格是“FairGame”的观点,即市场是相对公平的,资本市场上的投机者应该不存在利润。这一研究成果在当时并未引起广泛关注,但是却成为了有效市场理论的基础。PaulSamuelson(1965)率先提出了有效市场假说(EMH),EugeneFama(1970)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和总结,正式确立了有效市场理论的理论研究框架。Fama在《股票市场价格的行为》中提出了至今仍被经济学界广泛认可的有效市场定义:有效市场是指证券市场中的价格已经完全反映了所有可获得的信息,证券价格与其投资价值相等,没有超额收益可以让投资者持续获得。有效市场理论证明了资本市场不是无迹可循的,而是遵照其内在经济规律有效运转。在资产管理业务愈发市场化、商业化的进程中,逐步完善的有效市场理论,是其发展的坚实理论基础。2.金融脆弱性理论。金融脆弱性的概念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被提出,起初关注于货币脆弱性,经济学家Marx指出,货币的脆弱性与生俱来。金融脆弱性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金融脆弱性是明斯基(Minsky)提出的“金融脆弱性假说”,认为金融行业的高负债经营模式决定了其高风险的特性,金融脆弱性是其根本弊端的显现。广义的金融脆弱性是指一种金融领域风险积聚的高风险状态,当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发生了金融危机。在中国,金融脆弱性最显著的表现就是银行体系内存在巨额的不良资产,虽然不良资产比例逐年下降,但是总额依然居高不下。如此高的不良资产体量一方面削弱了银行的实力,另一方面也削弱了银行的形象和信誉,尤其在中国加入WTO之后,国有银行的国际竞争力对国民经济的运营起到重要作用。而正是由于金融脆弱性才促进了资产管理业务的产生和发展,稳定资本市场,削弱金融脆弱性成为了资产管理公司的一项重要职能。3.资产定价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AssetPricingModel简称CAPM)是由美国学者夏普(WilliamSharpe)等人提出,其是基于资产组合理论和资本市场理论的研究,核心内容是以无风险资产资本收益为基础,加上风险资产的风险补偿,进而对资本市场中资产的预期收益率进行衡量。此外,在此模型基础上,延伸出对均衡价格的探讨,是现代资本市场定价理论的核心。在公司理财和投资决策方面应用非常广泛,影响巨大。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假设非常多,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依据Markowitz的资产选择理论假设市场参与者具有完全相同的期望收益和方差,同时参与者无借贷限制。确定风险价值与风险资产收益的关系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重中之重,对指定程度的风险加以补偿,风险补偿由投资者获得,即为风险溢价。不良资产处置定价和收购是资产管理业务中技术含量较高的环节,商业化不良资产的收购和处置需经过尽职调查和估值分析,综合考虑市场风险、竞争策略、交易结构、成本费用、投资回报率等因素拟定资产价格。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对不良资产定价具有指导意义,不良资产定价是不良资产处置业务的主要工作程序。4.公司治理理论。1932年,贝利和米恩斯(Berle&Means)合作出版了《现代公司和私有产权》一书,率先提出了两权分离(所有权与控制权)是现代公司制度诞生的标志。公司的控制权不在归属所有者,而是转移到管理层手中。20世纪60年代前后,威廉姆森(Williamson,1963)、玛瑞斯(Marris,1964)和鲍莫尔(Baumol,1959)等人分别提出了委托理论、产权理论、路径依赖理论等众多以管理层主导企业为前提的基础理论,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在现代公司制度下,股东如何通过对管理层的激励和约束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目标。正是这些研究,产生并发展了公司治理这一概念及理论框架。公司治理理论是资产管理公司走向股份制改革的指南针,是资产管理公司做大做强的理论基础。截至2016年底,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均已完成股份制改革,设立三会和各专业委员会等职能部门,实现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现代公司制度增强了国有经济的活力,提高了国有企业的运作效率,增强了国有资本的流动性,克服了原国有独资企业僵化的资产结构。

三、文献综述

由于金融业高风险的经营特性,资产管理业务在金融业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虽然我国资产管理业务发展时间较短,但是已成为金融业中的重要一部分。国内对于资产管理公司业务模式的研究繁多,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归纳和阐述分析。1.资产管理业务与可持续发展。关于资产管理公司的发展问题,国内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研究。有从发展目标角度论述的,认为“管理规模越大、增值越快越好”不再是资产管理公司的发展目标,其运营原则已愈发多样化。如在《中国金融战略2020》一书中,作者夏滨(中央银行货币委员会委员)和陈稻复(国务院金融研究所主任)指出,金控集团才是资产管理公司的发展方向,才是保证资产管理业务盈利水平稳定增长的重要途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央和地方应明确原则、调整制度、厘清权责。同时,实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为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市场化发展扫清障碍,剥离滞后资产,引入社会资本和先进的管理制度,改善企业的动力机制、制约机制和风险机制。此外,增加部分金融机构的资本金,扩大企业规模,提高国有金融企业在国际业务中的核心竞争力。也有从不良资产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的,如《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处置模式及策略探讨》一文中,作者庞晓凤以新环境、新形势、新政策为背景,分析了资产管理公司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障碍来自于不良资产处置的问题,包括处置模式单一、处置难度较高、处置期限较长。资产管理业务的创新以立足于产业,以产融结合为思路,通过产业链整合及优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同时提高处置收益,实现超额收益,保证国有金融企业的健康良性发展。2.资产管理业务与最优金融结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让世界瞩目,虽然截至目前市场化程度依旧不高,尚不具备完善的条件提供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其作用,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开辟了区别于西方国家的发展路径,为资产市场理论研究提供宝贵的历史经验。区别于传统金融结构研究普遍认为金融结构的决定因素是外生,而非取决于市场自身的要素禀赋的观点,林毅夫在其工作论文中指出,一国的金融结构决定于该国的要素禀赋,两者应相互适应,并不存在适用于所有经济体的统一的最优金融结构,而且同一经济体内,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金融结构也会随着要素的变化而变化,金融结构的影响因素是内生的而非外生。此外,2017年郭致国和贾富春也在不良资产处置问题研究中提出,国有金融机构应与时俱进,根据经济形势和市场变化调整金融产业结构,以适应经济发展。同样,作为金融业中的重要一环,资产管理公司在创新发展的过程中,也应顺应实体经济变化,拓展和提升业务范围,优化业务模式。3.资产管理业务与商业银行关系。中国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创立背景,均是为了化解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这也是资产管理公司的首要任务,因为资产管理公司的业务模式与商业银行有着紧密的联系,资产管理业务创新应以商业银行业务为基础。2014年,施齐武和许姗姗深挖不良资产形成原因,发现伴随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不断进行,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等制度性行政干预对不良资产形成的影响越来越小,反而是商业银行自身经营管理及内部控制水平对其呈现出愈发重要的作用。他们还指出,即使拥有增信、抵押、担保等方式,信贷风险评估仍应以第一还款来源作为主要把控标准,这点对于业务模式一脉相承的资产管理公司也同样适用。2014年,陈序东等人利用实证方法以货币政策为切入点从宏观层面分析了不良资产的周期性,结果显示,基准利率上升会导致信贷利率下降。除了不良资产成因和周期性等角度。因此,通过梳理过往的研究成果,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问题及思路相对清晰了:资产管理业务的创新应以商业银行信贷主业为基础,与金融同业资源整合、寻求合作,同时与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建立行之有效的运营管理及内部控制制度体系,通过优化企业整体经营能力,发挥企业协同效应,提高不良资产的处置回报,实现处置溢价,保证资产管理业务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中国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发展路径探讨

地方资源范文篇5

满足监管部门、国有股东日益严格的合规监管要求银保监会于2019年出台的《关于加强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银保监办发〔2019〕153号)明确规定,银保监会负责制定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的监管规则,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履行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监管责任,各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具体负责对本地区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的日常监管,该文件首次明确了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为地方金融机构且正式纳入地方金融监管局(或金融办)监管。此外,为加强对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的合规监管,银保监会还陆续出台了《关于规范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收购业务的通知》(银监办发〔2016〕56号)、《关于适当调整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有关政策的函》(银监办便函〔2016〕1738号)、《关于开展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的通知》(银保监办便函〔2021〕26号)等规范性文件,对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的展业和业务类型、资产转让、鼓励与禁止等进行了明确,监管日趋严格。各省(区、市)也陆续出台了加强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的文件。可见建立完善的法律合规管理体系是满足监管要求的应有之义。

有效防范已知和未知的经营风险

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围绕不良资产批量收购处置与处置、受托收购业务、配资合作业务、重组与重整、困境企业托管、破产管理、特殊机会投资等开展业务,其使命与定位决定了业务特质:一是非标性。金融机构转让的不良资产包括不良贷款、应收账款等均为非标资产,没有统一的标准、定价、转让场所等。二是特殊性。不仅是资产本身特殊,为银行等机构穷尽诉讼、仲裁等手段无法收回或者收回存在极大难度的不良资产,更有着债务人破产、不诚信、逃废债的现实困难,与正常类资产的债务人诚信度区别明显。三是周期性与损失风险。不良资产受经济周期性波动与企业经营生命周期的影响,其数量与金额存在明显的周期性特征,而其收购与处置工作顺利与否也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银行等机构掌握大量有关不良资产纸质、电子档案以外的信息,而资产管理公司收购不良资产的尽调时间短、获取资料有限的特点决定了信息不对称,在收购资产后往往面临着信息少、处置难、易亏损的风险。因此行之有效的合规管理体系可以在不良资产尽调、估值、内部审批、转让与公告、资料交接、处置等各环节发挥作用,规范业务行为,控制人为因素与干扰,降低决策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道德风险,即是“合规创造价值”的体现。增强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的竞争优势建立科学的法律合规管理体系,对资产管理公司与员工在日常经营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当行为进行预防、应对、监督、评价,从而实现体系化与制度化的自我监督与管理的目的。开展有效的法律与合规管理,使企业行为由被动合规转向主动合规,形成合法合规经营的良好氛围,可以系统性避免监管与合规风险,有助于资产管理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口碑与优势,有效提高竞争力。

构建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法律合规管理体系的原则

保持法律合规管理的相对独立性,从“轻内重外”转向“内外兼修”资产管理公司的法律合规部门通常是公司法律合规管理的牵头部门,也是日常合规管理的办事机构,因此保持法律合规管理的相对独立性一定意义上指合规部门的独立性,明确其第二道防线职能。该部门不仅承担着法律管理、合规管理、内控管理、反洗钱任务,还承担着对接监管、应对检查的职能,因此一个独立运转的法律合规部是保持法律合规管理相对独立的重要体现和必然要求。资产管理公司有经营指标和业绩压力,往往存在“重经营轻管理”“重业务轻合规”的现象,公司存在违规的问题未及时发现或者已经发现但轻信可避免的心理,最终被监管处罚导致经济损失、声誉损失。要以合规风险管理为本,以内规外法为准绳,为各项业务设定红线、划定底线,依托现有的资源开展合规排查、政策宣导等,使各项合规政策在全体成员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行动指南。与风险管理、财务管理、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有效衔接与统一资产管理公司法律合规管理部门与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并非孤立的无关联的个体,而是各司其职的有机统一体。要在顶层设计下,做到厘清边界、互不交叉、职责清晰,既能各司其职、独立运行,又可互相统筹、助力协同,实现公司资源的集约与共享,建立健全大合规的内部支撑与保障体系,实现整体协同,助力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突出不良资产管理的业务特点,既要全面覆盖,又要突出重点一方面,根据《中央企业合规管理指引(试行)》的要求,建立法律合规管理体系,坚持全业务、全组织机构的原则,覆盖决策、制定、监督的全流程,强化责任意识,独立客观的履行职责。另一方面,要结合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的定位与业务特点,其具有重资产、诉讼(仲裁)多、周期长的特点,因此要重点加强资产尽调、收购、转让、动产、不动产与无形资产评估、债务减免等环节的法律合规管理工作,要对有关人员加强有关主营业务所涉法律与合规方面的培训,提高业务技能,同时要重点加大合规底线的内部检查与处罚力度,做到正向引导与反向教育相结合,在内部培育形成主动合规的文化氛围。法律合规管理体系的顶层设计与组织架构建立一个运作良好的合规顶层设计与组织体系,是确保日常性合规管理体系有效发挥作用的必要保证,是发挥业务部门第一道防线、法律合规管理部第二道防线、内部审计(含纪检监察部门)第三道防线的基本前提。在一家建立了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合规组织通常包括四个层级:一是董事会下设的合规管理委员会,二是首席合规官(或者总法律顾问),三是法律合规部门,四是公司下设部门或分支机构的合规部门或合规专员(联络员)。其中,合规管理委员会要由董事长、公司高级管理团队担任其成员,对合规管理负有最高责任;首席合规官(总法律顾问)应具有较高的行政层级,一般应当是公司副总经理及以上人选担任。公司可以根据合规要求以及子公司、分公司的发展规模与人数,在子公司、分公司设置对应的合规部门。而对于人数、业务较少的分支机构,至少要设置合规专员或者联络人员,以便于对接总部和属地监管、履行内部合规职能。

法律合规部的日常管理模块

法律合规部作为公司法律合规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合规管理的牵头部门,其日常管理模块具有自身的特殊性,需要根据资产管理公司的特点进行分解与划分,既要管理、控制合规风险,又要促进公司业务稳健发展。设置法律合规部日常管理模块的具体指导思路有利于案件管理、诉讼清收与法院执行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以不良资产收购、管理和处置为主营业务,在法律合规模块部分,需要体现出行业特点和法律工作重心,将管理模块中的案件管理、外聘律师管理、诉讼清收以及法院执行等内容体现出来,提高诉讼(仲裁)管理效率与数据准确性。充分反映地方金融合规监管的特点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接受地方金融监管局的直接监管,各地地方金融监管局每年都会对地方资产管理公司进行一次及以上的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同时监管部门还要求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按月或者按季度报送数据以及非定期数据报送。因此,在管理体系中,要重点体现定期、不定期数据,监管定期检查、不定期检查(包括检查通知、底稿、检查意见与反馈、整改报告)等内容统计和归档内容,以便于形成历史资料和应对后续检查。合规文件学习与培训并重地方资产管理有关的监管规定不断更新和出台,在合规管理体系中,除了需要将《民法典》《民事诉讼法》《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以及有关司法解释,最高法的关于资产管理的会议纪要,有关担保纠纷、远期收购承诺、差额补足、资产转让等经典案例收集归类,还应当将《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管理办法》(财金〔2012〕6号)、《加强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银保监办发〔2019〕153号)、《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开展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的通知》(银保监办便函〔2021〕26号)等银保监会以及所在省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的规定、通知等整理、归类。同时,加强自身学习与向全员提供培训也必不可少,因此培训视频与课件在模块中应当清晰列示。

日常管理模块的组成

在日常管理模块的组成上,基于以上思路,同时兼顾模块管理的完整性与逻辑性,应当包括以下具体模块、要素。法律文件审查与咨询法律文件审查与咨询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模块,公司日常的法律文件审查,合同草拟、修改与签订,法律风险防范,法律咨询等均应当通过该模块进行。通常情况,企业的法律文件用印分为类三类:证照类、行政类、业务类。证照类法律文件指向外部提供的盖章营业执照、纳税证明、财务报告、法定代表人身份证信息,为提高管理效率,该类文件可以无须法律审查直接用印。对于行政类、业务类,均应在获得有关审批文件或者批复后,提交法务人员进行审查。对于业务人员的法律咨询,原则上口头(含电话、微信等)咨询口头答复(不作为正式意见),通过法律合规系统书面申请则书面正式回复。法律法规与监管规定将关于资产日常管理与维护、资产处置、资产抵质押、土地与房屋管理、破产与重整重组、税收、诉讼、执行、交易所规定等相关的法律、司法解释,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监管机构的规章、规定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归类到该独立模块,并不断更新。监管报送与检查该模块设立的主要目的是将日常的监管报送、报表报告、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的资料与原始数据、检查底稿、整改报告等整理归纳,保持数据统一和口径统一,以便于应对后续检查与监管抽查,防止出现前后矛盾的情况。此外,统一归类到该模块,还可以避免交接工作造成的信息丢失。内部合规检查金融企业为了防范风险,提高企业管理工作的合规性,通常定期会对公司资产收购、资产管理、处置等业务进行合规检查或者抽查,以发现经营问题及时整改。因此,将内部合规检查设立为独立模块,把检查通知、底稿、整改通知、整改报告收集、整理、归类,有助于查缺补漏、提高员工合规意识,助力业务持续健康发展。法律文件(合同)范本管理一家成熟的金融企业,必然有规范的法律文件或者合同范本体系。独立起草或者委托外聘律师拟定规范的法律文件以便于直接使用,不仅可以降低法律风险、减少差错率,还可以提高法务人员的法律审查效率、节约时间。而科学的、可以反复适用的法律文件范本,能较好地对外展示企业文化与风险偏好,给交易对手或合作方留下专业、规范的印象。

合规培训与课件管理

地方资源范文篇6

关键词:校地联动;法制教育;体制机制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要达到依法治国的目标,就必须提高公民法律素质,培养公民的法治精神。校地联动便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必由之路。校地联动主要是指利用学校教学资源和地方司法机关资源开展公民普法活动。

一、开展公民法制教育体制机制的含义

开展公民法制教育,提高公民法律素质,树立公民法律意识是全社共同的事情,要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就必须借助高校和地方法院、律师以及相关援助等法律机构,实现校地联动、资源共享。在调动校地两方面资源中就要积极构建调动双方开展法制教育积极性的有效体制机制。

二、开展公民法制教育体制机制的内涵

1.建立调动校地法律资源的组织领导体制。用学校资源、公检法等地方资源来为全社会公民法制教育服务,就必须有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制,体制中必须包含成立一个机构或组织,专门领导学校和地方两种法律资源开展公民法制教育,这个机构或组织必须在开展公民法制教育的体制中居于领导地位,成为学校和社会法律资源的领导者。在功能上,能够协调学校资源和社会法律资源在公民法制教育方面的一致性,相互补充,形成合力。2.建立校地法律资源的工作运行机制。所谓工作运行机制。是指校地联合开展公民法制教育系统的结构及其运行机理。重点是理清内在联系、功能及运行原理,这是决定教育功效的核心问题。开展公民法制教育,不仅需要高效统一的领导体制,还需要学校、地方法制教育资源以及受教育的对象——公民,共同构成了开展法制教育的结构,学校借助校外法制资源开展教学实践,校外法律机构可以借助学校的教学资源对公民进行普法教育。当然,这一机制还需要公民养成学法的意识、自觉性和主动性。使三者之间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得益彰形成了开展法制教育的良好格局。3.建立利用校地法律资源开展公民法制教育的工作考评机制。开展公民法制教育所依托的资源在运作时应该是有机的整体,各方运行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状态和目标,要有人或部门来进行考评,建立对参与各方考评的联动机制。这一机制应该有考评的标准、考评的流程、考评的实施。实施考核者应该由校地各有关方组成,按照一定的比例或标准形成考评机构。考评工作机制的运作体现在考评机构对校地各方在开展公民法制教育目标和效果进行评价,进而促进校地联动的效果,促进各方资源参与公民法制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当前公民法制教育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

1.校地公民法制教育体制机制存在壁垒。学校法制教育自然是不言而喻,地方资源如公安、检察院、法院等,还有作为独立行业的律师,都有作为开展法制教育的社会责任,但这三类资源分属不同的领导者,在开展公民法制教育中对工作的目标不一样,在实施中的重视程度就会不一样,实施方法也不一样。造成了两种资源相互交流比较困难,甚至由于管理体制的不顺畅,形成了相互交流的壁垒。2.校地公民法制教育机制相互合作程度不深。学校作为教育单位有建立了自己独特的法制教育系统;地方公安、检察院、法院等国家机关也都设立了宣传教育机构,但两类资源大部分时间都是相互独立运行。学校除了通过常规的法律课堂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外,与地方法律资源的合作也只是仅限于作报告、到监狱、戒毒所学习参观等,这些形式虽然有一定的警示作用和教育意义,但地方法律系统在宣教方面与院校的合作比较肤浅,仅仅表现在需要完成的相应指标任务,没有从社会责任感的高度认识相互合作。3.校地公民法制教育的动力机制尚未形成。开展公民法制教育的实体单位,都有义务有责任联合起来对公民进行法制教育。但是各实体单位又都有除了法制教育之外的其他功能,并且是主要功能。让他们在完成主要工作的同时,联合起来开展公民法制教育,便没有动力,并且这项工作是育人的工作,是培养法治意识和法治精神的工作,见效慢,费时间,远不如办案审案,办结就是政绩,同时鼓励公检法等国家机关和学校开展法制教育的相应激励政策缺失,没有形成工作的动力,导致公检法等国家机关开展法制教育的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4.校地公民法制教育的合作责任不明确。往往学校和地方开展公民法制教育,各有各的系统,各有各的运作方式。他们相互独立,但当校地双方开展合作进行法制教育时,学校从自己的能力出发做什么,怎么做。地方公检法法制机关应该做什么,怎么做?没有明确的界定,就出现了责任不明确,相互依靠,甚至推诿扯皮的现象。

四、构建校地公民法制教育体制机制的主要对策

校地公民法制教育的体制主要表现在是开展普法活动的组织领导、执行过程、质量监控、问题处理和意见反馈等。机制建设主要就校地如何利用对方资源、如何开展公民法制教育、如何创新法制教育形式等展开研究,进而达到教育人的目的。建立校地联动的公民法制教育工作体制就是要发挥学校和地方两种资源开展公民法制教育。1.构建校地公民法制教育的体制保障。首先要成立管理校地双方法制教育小组或领导协调机构。这样的领导机构必须是校地能够接受的并且由双方共同认可的领导协调机构,领导校地双方开展公民法制教育。校地双方自觉接受领导协调机构的领导和监督。一是组织校地双方制定开展“校地联动、共学共育”公民法制教育实施方案,组织实施校地双方开展公民法制教育的活动,激发校地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和潜能,协调校地双方的资源形成互补性工作格局。二是抓好过程实施。校地双方的组织领导协调机构根据形成的计划或方案,有效推动校地公民法制教育的有效实施,从活动的动员宣传、组织开展、效果评价、查漏补缺等各个环节进行有效实施,督促双方认真高效的完成任务。2.构建校地公民法制教育工作机制的举措。机制原指构造和原理。“校地联动、共学共育”校地公民法制教育的工作机制应该包括开展法制教育活动的领导协调机构根据开展公民法制教育的制度保障,组织公民法制教育的实施过程和方法,根据实施的效果进行质量监控与反馈。反馈的对象必须是学校或者地方公检法等组织开展公民法制教育的机关或单位。也就是校地双方如何利用对方资源、如何开展公民法制教育、如何创新法制教育形式等展开研究。要达到良好的工作运行效果,首先,校地双方要提高开展公民法制教育的认识水平。把这项工作放到依法治国和社会进步的大格局中去思考、去认识。要形成全社会遵法、护法、守法的良好意识。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地方,公检法国家机关作为执法机关都有义务培养公民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精神,要把这些义务作为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基本任务。第二,创新法制教育的思路和方法。在“校地联动、共学共育”这一机制下,开展公民法制教育的学校和国家机关工作的思路更加开阔,资源更加丰富,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更加容易成功。学校有较好的法律研究资源、公检法国家机关有现实的案例和真实的普法环境,两者的结合将使原本单调的法制教育变得生动具体。第三,培育法治意识。高等学校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主要是侧重于基本法律条文和我国司法制度的介绍,使学生树立对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参考文献:

[1].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12-05(2).

[2]吴殿朝.中国当代大学生违法犯罪原因研究——基于“社会腱”视角的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地方资源范文篇7

2004年《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相对于不同地区、学校和教师,可以开发和利用不同的课程资源,要从实际出发,体现课程的特色,发挥不同课程资源的优势。”2013年新修订的《全日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对地方课程资源的作用进行了肯定,高中思想政治课内容非常丰富,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局限于课本资源,地方资源也是思想政治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地方课程资源与学生生活的环境联系紧密,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果把地方课程资源运用到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更容易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因此,合理地把地方课程资源运用到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可以很好地增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效果。但从实际情况看,更多的还是停留在理论层面,地方课程资源并没有很好地融入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也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基于以上原因,笔者结合多年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实践,积极探讨地方课程资源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旨在为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教学指导意见。

二、高中政治地方课程资源的含义和具体内容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把课程资源定义为:“课程资源就是在课程设计、编制与实施过程中一切可以利用的人力、物力和自然资源的总和。”因此,笔者认为高中政治地方课程资源是指一切有利于高中政治课教学的信息、设置、人物及事件资源的总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对高中政治地方课程资源的分类,具体内容如下:第一,具有地方性文字、图片及视频资源。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电子图书、视频、影响、图片等都是非常有效的地方课程资源。在思想政治课程中许多内容都与实事相关,学生需要许多鲜活的资料才能对思想政治教学内容有比较深入的认识。第二,师资力量和教学氛围。教师对当地文化、信息的了解程度与运用技能等;教师对使用地方课程资源的态度,获取地方课程资源的能力等;还有教师团队的整体素质,在地方课程开发中所做的贡献等。第三,地方性活动资源。课本的知识与实践的结合需要一定的实践活动,比如通观工厂、博物馆、地方性纪念馆及学生集体活动。

三、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地方课程资源运用的优化策略

(一)注重地方课程资源选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调查发现,教师在运用地方课程资源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跑题的现象。从建构主义、人本主义等教育教学理论看,学生的主动学习需要一定的合适的外界刺激。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地方课程资源,一切有助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地方资源都可以被利用到高中政治课教学中,从而增强地方课程资源选择的针对性。地方课程资源的运用目的不是单纯地为了让课堂热闹一些,而是为学生创造更贴近生活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这种环境中将政治课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与运用,从而提高地方课程资源选择的实效性。

(二)注重挖掘地方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对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掌握得比较熟练,但对于地方资源理论掌握的却有所欠缺。部分教师对地方课程资源的理论不是很了解,更不能恰当地运用到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因此,高中政治教师要做有心人,加强对地方课程资源进行全面的研究。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对地方民俗、艺术、人物等进行整理,使这些地方资源更为系统化。这些资料能够恰当地运用到思想政治课当中,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及其他课程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一方面,要善于挖掘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加强学生对家乡文化的了解,把地方特色文化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让学生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同时培养学生爱家乡的情感。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文化活动》中的《传统文化的继承》时,除了课本介绍的中国传统文化之外,本地的传统文化也应该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如本地区的戏曲文化昆曲,饮食文化奥灶面、青团子、万山蹄等,学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亲切感,发现思想政治课内容其实离他们很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爱家乡的情感。另一方面,要善于挖掘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每个地区不缺乏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当地的文人墨客、英雄伟人的事迹已经扎根于当地每个人的心中,他们的精神也在时刻激励着我们不断进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传递正能量。他们的事迹就可以作为地方课程资源融入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激发学生爱家乡和建设家乡的情感。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文化生活》中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一课时,教材中虽然举了一些例子,但学生对“什么是民族精神”的认识还是比较抽象的,这个时候如果把本地文人、英雄事迹融入课程教学中,比如昆山本地区的“顾炎武”、“费俊龙”等英雄人物及其事迹,能够帮助学习进一步认识“民族精神”的内涵,让学生在这些人身上体会到那种自豪与感动之情。

(三)注重校内外课程资源的结合

把地方课程资源与校内的资源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发挥地方课程资源的补充作用。在乡土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地方课程资源并不是全部存在于学生现有经验体系中,学校还要为学生更多地了解家乡创造条件。在地方文化资源方面,学校需要把地方课程资源与校外资源很好地结合起来,提升地方课程资源在思想政治课中的作用。比如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到当地博物馆、旅游胜地、民俗风情、民间艺、文化中心进行参观,让他们对参观内容进行整理,并把这些内容运用到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中,很好地把校外资源与校内资源结合起来,让校外资源在学生的学习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文化生活》中《体味文化》的教学中,我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他们对自己生活的农村自然环境有浓厚的感情,学生的“乡土文化”情感体验融入思想政治课中,会提高他们对思想政治学习内容的认识,也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四)注重地方课程资源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

信息技术的发展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在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所发挥的作用更重要。思想政治课地方课程资源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呈现的方式更丰富,所起的作用更为明显。首先,信息技术使地方课程资源更为形象化。通过视频、图片等媒介,可以把一些地方上的文化、自然景观等非常形象地呈现在课堂上,把课堂教学内容与课程资源紧密地联系起来,给学生更直观的体验。其次,教师可以用信息技术,把更多的地方课程资源形象地展示出来,这比教师的单纯讲述课程内容的效果要好得多。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文化生活》中《我们的中华文化》的教学中,笔者组织观看了《舌尖上的中国》,特别是专门播放了苏州美食篇,如昆山奥灶面,木渎乌米饭,吴江腌桂花,通过视频把课堂教学内容与课程资源紧密地联系起来,可以给学生更直观的体验,这样才能让课程资源以最恰当的方式把地方课程资源与教学内容融合到一起,从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作者:钱方荣 单位:昆山市费俊龙中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Z].北京:教育部,2001:18-24.

[2]朱明光.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34.

地方资源范文篇8

关键词语西部大开发;投资;利益;安全;利益导向;法制准备

在国内有关西部大开发的讨论中,有关“西部怎么干”这个话题,许多论者提出了不少“根本”性的意见。如有人说“人才是根本”,有人说“科技和教育是根本”,有人说“基础设施建设是根本”,有人说“生态环境保护是根本”,等等[1]。

笔者对此有不同看法。吸引人才,发展科技和教育,建设基础设施,都需要投资;而保护生态环境,除了需要投资外,则主要是个立法和执法的问题。因此笔者认为:西部大开发,“利益导向”和“法制准备”才是“根本”。

一、为什么要在西部大

开发中进行利益导向和法制准备

(一)西部大开发最急迫的需求是投资

西部大开发最缺少的是投资。在已经过去的改革开放二十年间,西部地区不仅没有能很好的吸引外来投资,而且在伴随着人才“孔雀东南飞”的同时,本地资金也往外流。现在西部地区不要说搞大开发,连基本建设资金也十分紧缺。西部地区要在这次大开发的机遇中成长为经济巨人,它没有办法在短期内自我供血,而必须从外部引来投资。人类社会经济进步的机制历来是先进“帮”后进、先进“带”后进、先进“促”后进;没有一种经济是在完全封闭的环境中能够全面快速发展的。吸引外来投资就是要在一个开放环境中寻求外来的帮助。

(二)西部大开发的主要投资来源:国外国内的非官方资本

在西部大开发的讨论中,很多人都说现在国家经济实力已大大加强,东部沿海地区也奠定了比较坚实的经济基础,国家有能力将重点转向西部地区的开发,因此要积极争取国家的投入。这个思路不甚妥当,有背于市场原则,是一个计划经济的思路。西部大开发应该是一种市场行为,其市场主体应该是企业而不是政府。更重要的是国家财力十分有限,面对广大西部这条巨龙的“血盆大口”,国家投资可以说是杯水车薪,根本无法解决“大”开发的投资需求问题。现在中央财政一年的收入有6000亿元,而2000年还本付息的债务已高达4000亿元,1999年,中央财政赤字为1797亿元,债务和赤字都达到了历史最高点[2]。因此2000年国务院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了警惕和防范财政风险的概念。若过量增加建设投入,赤字势必继续加大,将容易导致国家的信用危机和还债困难,从而影响国家管理职能的正常发挥,这不仅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相反会给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阻力。有人对财政转移支付抱有相当希望,其实这个转移支付也是十分有限的。因为在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不仅西部要开发,东部沿海地区本身也是处在发展之中,不可能有大量的财政转移。西部大开发作为一个国家大战略,国家肯定会有不断增加的?度耄矣邢薜耐度胫荒芏怨愦笪鞑康幕窘ㄉ柰蹲势鹨桓鲆己屯贫淖饔茫豢赡芙饩龃罂⒌木薅钭式鹦枨笪侍狻R虼宋鞑看罂⒌闹饕蹲世丛粗荒苁枪夤诘姆枪俜阶时尽?nbsp;

目前国外的非官方资本是非常巨大的,国际市场上的游资每年有几万亿美元。国际上的非官方资本主要来自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现在全球的跨国公司已有4万家,国外分支机构有27万家,他们控制了国际直接投资的80%。跨国公司的跨国经营和投资行为为发展中国家引进资金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我国西部大开发要做的关键工作是如何把国外的非官方资本大量吸引进来。吸引外资是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首要内容,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一。

西部大开发的另一个投资来源应是国内东部沿海地区的民间资本。国内东西部地区差距很大,而且这种差距直到1999年都还在扩大。如1999年贵州的人均GDP仅相当于全国的36.3%,1990年与上海的比是7.3倍,1999年扩大到了12倍[3]。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说明东部沿海地区具有比西部地区大得多的民间资本,西部地区在大开发中不可忽视这一投资来源。

(三)利益导向的理论前提:非官方投资趋利论

西部大开发的主要投资来源是国外国内的非官方资本,但这些非官方资本的本性是趋利的,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只有一种生活本能,这就是增殖自身,获取剩余价值”[4]。非官方投资是以利益为本,因此只有利益才能把非官方投资吸引过来。

在西部大开发讨论中,人们常说“人才是根本”、“教育是根本”。其实在大开发的启动过程中,人才和教育都不是根本。比如深圳从前有什么人才呢,可是后来人才都往那里跑;深圳直到现在都没有一所名牌大学,可是名牌大学生占人口的比例在全国最高。最根本的是什么?最根本的是它那里有“利益”和能够顺利获取利益的“市场机制”。我们有许多落后地区,它们并非不重视人才,遗憾的是它那里没有“金矿”,因此“淘金者”不会到它那里去。如果一个地方找遍每个角落都让投资者看不到一点利益,那么它就不要凑西部大开发的热闹,存留任何一丝吸引投资和人才的幻想;即使你怀着多么美好的愿望,市场机制也会无情地粉碎你的梦想。一个地方有利可图,投资者来了,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企业自己会决定,企业自己会根据科研、生产和市场的需要又用利益去吸引人才,不用政府去操心。可见吸引人才、发展科技和教育,归根到底还是一个利益的问题。做好利益导向,投资就来了;投资来了,人才就来了。可以说这是一个“利益——投资——人才”的良性循环机制。大开发没有人才不行,但如果没有利益,没有投资,就永远不会有人才。

东部沿海地区纷纷表示要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但这些地区的决策者都强调:要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只能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参与大开发。不少东部企业界的人士也认为,开发

西部说白了是个经济进程,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在西部大开发中承担着重要角色,但企业必须利字当头,如果无利可图,是不会去投资的。目前浙江商人在新疆从事经营的有8万人,在陕西有12万人,在西南各省有20万人,在西藏地区也有数千人[5]。他们不是政府安排去的,而是自发去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那里“有利可图”。

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正在实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因此西部大开发不能重复过去计划经济时期西部“三线建设”那种以政府行为为主导的开发模式,而应根据投资的趋利本性,利用市场化手段来吸引国外国内广大的民间投资。西部开发急需投资,而投资主要来自非官方资本,非官方资本的本性是趋利的,因此要吸引它必须靠利益作导向。

(四)法制准备的理论前提:投资安全需求论

投资不仅需要利润,而且需要安全。任何一个投资者,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都希望把钱投到一个安全的地方,从而平稳地实现其利润。如果一个地方虽然看起来有利可图,但没有安全保障,那么投资者就会裹足不前甚而断然回首。投资的安全环境靠什么来提供,只能靠法制。在现代法治社会中,一个健康的投资人对法治安全的需求超过其对财富冒险增长的需求。现在的发达国家已经是成熟的市场经济和法治社会,投资利润不是通过原始积累时期那种无法无天的冒险来获取,而是要在有利于投资的立法保障下,在良好安全的法治环境中来合法地获取。因此西部大开发地区要大量引进国外国内的投资,就必须作好法制准备,提供一个让外来投资能安全“图利”的环境。

(五)投资定律

根据以上论述,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不同的投资环境,利益和安全都是一个变量,投资也是一个变量;但投资变量是由利益变量和安全变量决定的。根据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确立这样一个并不表示确切量变但反映量变方向的投资定律——

投资量=预期利益值/非安全系数

这个定律的含义是:如果非安全系数为确定值,则大量投资将涌向预期利益值大的投资环境(即投资量与预期利益值成正比,预期利益值越大,投资量就越大);如果预期利益值是确定的,那么大量投资将涌向非安全系数小的投资环境(即投资量与非安全系数成反比,非安全系数越小,投资量就越大)。如果一个投资环境相比别的投资环境预期利益值要大、且非安全系数又小,那么它需要多少投资就将会有多少投资涌进来。一个最佳的投资环境是一个预期利益值最大且非安全系数最小的投资环境。投资者的预期利益值的确定主要是依赖于真实可靠的利益导向,缩小非安全系数则主要是依靠法制。因此这个投资定律提醒西部大开发地区:如果你的开发主要是需要投资的话,那么你要做的根本性工作就只有两项——“利益导向”和“法制准备”。

就目前来讲,国外国内投资者投资东部沿海地区的利益值和安全系数仍要比西部地区大得多。但随着大开发的推进,西部资源优势的逐渐显露以及法治环境的不断改善,这个差距一定会不断缩小;如果这个差距不会缩小的话,那么西部就永远不会有希望。但这个差距的缩小、甚至消除、甚至反过来西部投资利益和安全系数都超过东部沿海的前提是——要让投资者明白获取较大预期利益及其实现投资安全的极大可能性。要做到这一点,归根到底要十分努力地做好利益导向和法制准备。

二、如何做好利益导向和法制准备

(一)如何做好利益导向

利益导向的含义是: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充分挖掘西部的投资利益,以西部特有的投资利益去吸引国外国内的民间投资。用利益来吸引投资,其实质就是用利益来换取投资。利益越多,换取的投资就越多,因此要善于发掘出利益来。可是利益本身不会说话,不会主动向投资者招手,但利益又必须让投资者了解和相信,这就要善于“包装”和“推销”利益。

第一,利益发掘

西部地区的利益发掘在于西部人要十分重视、不断发现并深化认识其资源优势、发展机会及创业者的事业成就感等。

西部地区多具有丰富的矿产、水能、生物等资源优势。如投资西部办厂,在生产要素的配置过程中可以大量节约资源的获取成本。政府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做好这些资源的勘察工作,将利用这些资源投资办企业与发达地区相比可节约的成本和获取的利润进行尽可能详细的可行性研究,然后运用适当的信息载体包装起来,广泛地推销出去。西部地区具有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可节约大量成本。这对投资者来说是个很大的利益,因为“发工资”始终是办企业的一件大事。西部地区富有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旅游业是西部的朝阳产业,是西部经济的一大特色,完全可以发展成为一个拳头产品。政府要把这种利益发掘出来推销出去,以此吸引民间投资来从事旅游资源的开发。西部地区具有广大的市场。朱镕基总理在1998年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也讲到“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潜在市场”。可以说现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潜在市场”至少有三分之一(按人口比例)是在西部。这对投资者来说也是个很大的“利”。

中国的西部大开发将会更加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经济活力,在未来的二十年、三十年之后,必将使整个国家的生产力和经济布局发生彻底改观,中国将会以一个无比强盛的国家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献身西部大开发无疑是一种空前的壮举,愿意到西部开创一番事业的各地有识之士必定会有一种强烈而特别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也是一种利益。如国家可考虑设立一个“西部开拓者成就奖”,这个奖的意义不在于钱,而是一个崇高的荣誉。利益并不完全都是金钱,要用这种“成就感利益”去吸引那些富有报国热情、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的热血投资者。

第二,利益包装和利益推销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投资的利益是一种客观存在。但并不是所有客观存在的利益都会被外界的投资者所了解和相信。这就需要对真实的客观利益进行加工和包装,然后通过有效的方式推销出去,才能换回投资。

利益包装就是要给原始的利益穿上华丽的外衣,对其形象进行细致的设计和艺术加工。利益包装以利益的状态、渊源、构成、形象为要素,以悦目和动心为核心。利益包装以对利益的全面、深刻发掘和充

分理解为前提。在深刻发掘和理解利益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各种体裁的文字、图形、图片、动画、摄影、录像甚至于演说等各种形式穷尽地包装自己所独有的优势资源、旅游景观、商业机遇、民俗风情、历史文化等各种利益内容。利益经过包装之后就是一种利益产品,每个具有前述优势利益的地区都应该要“生产”出自己的利益产品品牌。要能做出杰出的包装工作,就必须要有一个包括记者、作家、摄影师、广告师、网络主页制作者等在内的具有浓厚市场意识和商业敏感性的利益包装“工程师”队伍。利益经过包装后应具有能打动投资者视觉的美感和心灵的内涵,使投资者心动并产生投资的欲望。

在利益推销方面要充分利用各种传统和现代的传播媒体,报纸、广播、电视、英特网等都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媒体应作为利益推销媒体的重中之重,现在没有一种媒体形式象计算机网络那样能包罗万象、覆盖全球并具有多媒体形式、互动效果和快捷方便的信息下载功能。西部地方政府要舍得在上网工程上花钱,要密切注视信息业带来的各种发展机遇。

(二)如何做好法制准备

法制准备的含义是:要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良好的法治环境并提供完善的法律服务。法制准备是为利益导向服务的。对西部大开发来说,法制准备工作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建立能促进西部大开发的法律体系

对西部大开发,全国人大应至少制定两部法律。一部是基本法,可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西部开发法》,重点是把西部开发作为基本国策之一加以界定,不能因任何领导人的变更而变化,把国家对西部大开发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通过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另一部是投资法,以法律保障吸引国际和国内民间投资并给予政策上的优惠。

西部地区应依据全国性的法律法规和国家开发西部的战略部署,结合本地方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有利于吸引外部投资的政策法规。特别是要把已经发掘出来的利益通过法制“包装”起来,使投资者能看到并坚信,只要拿出钱来投资西部,投资的利益收获是有法制保障的。

西部地区有全国最多的民族自治地方政权,可在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的原则框架内,充分利用《民族区域自治法》所提供的有利因素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所颁布的有关政策,最大限度地行使自治权限,制定出有利于吸引外资和非国有经济发展的法规条例、行政规章和政策措施,对到西部开发的国内外投资者,给予最大限度的优惠待遇。

第二,优化法治环境

优化法治环境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性工作。一是要培育公众的法治意识。公众缺乏法治意识是违法和难以做到严格执法、形不成良好法治环境的根本原因。法治意识的培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严抓、长抓不懈。二是要严格依法办事。政府要严格依法行政,模范带头执法。但不能用搞运动的方式来搞所谓“加强执法”和“严打”。既然是运动就会有终结的时候,搞执法运动会在客观上造成严打时犯法、不严打时不犯法,严打时犯大罪、不严打时犯小罪的状况。法律是神圣、公正而公平的,不能象一年四季的气候那样冷热不同,这样会损害法律的威严。在引资过程中也要严格依法办事,切勿饥不择食,饮鸩止渴。你考察我的投资环境,我也要考察你的资质条件。我们在以前吸引外资的过程中,也引来了一些并不守法的投资者,他们进来之后,靠拉关系、走后门,大行其贿,大行其骗,有的把政府官员甚至高级干部拉下水,获取非法利益,有的把钱骗到手后一逃了之。如果我们引资引来一些不三不四的投资者,结果反会被真正守法的投资者看不起,从而阻塞了引资的正当渠道。三是要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给全体公民和外来投资者提供一个人身和财产得到切实保障的安全环境。

第三,提供完善良好的法律服务

从广义上讲,政府所有部门提供的都是一种法律服务。服务者要热情、周到,服务要完善、即时、优质。政府要树立起执法、服务的良好形象。

狭义上的法律服务仅指由取得合法资格的专业法律服务人员提供的法律服务,这是法律服务的主体。西部地区与国内其它较发达地区的法律服务水平和质量尚有相当大的差距,而且由于国家律师行业准入制度规范严格,西部地区文化落后,能够经过非常严格的全国统一考试进入律师行业的人数极其微小,因此专业服务人员数量严重不足。在市场经济、法治社会、大开发综合背景下,西部地方政府司法行政部门任重而道远,必须加强专业法律服务人员的培养和队伍建设,激励那些具备一定条件的有志者努力加入到专业法律服务的队伍中来,扩大法律服务范围和完善法律服务体系。西部各地的中心城市区应具有能为外来投资者提供公司、金融、证券、国际经济、国际贸易法律服务的高水平律师人才。要欢迎和引进港、澳、台及外国律师事务所进到西部地区开设分支机构,增进法律服务交流,全方位提高法律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与注解]

[1]以上观点大量出现在近一年来国内的报刊、电视媒体和西部地方政府的大开发决策文件中,以及西部城市街头的标语口号中。

[2]郝泽华:《“财政风险”离我们还有多远——访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财经委委员吴树青》[N],《中国市场经济报》(北京),2000年3月14日。

[3]包霄林:《西部开发需要新思路(上)——访胡鞍钢》[N],《光明日报》(北京),2000年1月11日。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页260。

[5]《东部沿海地区表示要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N],《光明日报》(北京),2000年3月17日。

InthegreatExploitationofwestchina,

TheBasicWorkistoguidebyBenefitandtoprepareLegalsystem

CHENJia-min

(QianXiNanAdministrativeCollege,Xingyi;562400,China)

Abstract:WestChinalacksinvestmentmostlyinitsgreatexploitation,andthesourceoftheinvestmentismainlyfromtheforeignanddomesticnon-governmentalcapital.Inthesocietyofmarketeconomy,investingofthenon-governmentalcapitalhasthenatureofseekingbenefitanddemandforsafety.Sothebasicworkistoguidebybenefitandt

地方资源范文篇9

1地方广播电视的未来角色定位

1.1坚守本土市场和品牌公信力

维护区域性媒体环境可谓是地方广电传媒的立足点,其正是抓住了地方受众“身边人关心身边事”的心理,通过为地方本土优势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挖掘,为广大地方受众提供一定范围内的生活服务资讯及时政信息等。面临新媒体的冲击和挑战,地方广电应坚持不懈地进行本土市场和品牌公信力的维护,将自身发展多年的地方美誉度和影响力辐射开来。为此,地方广播电视应进行自身节目的调整和优化,将广受欢迎或收视率高的本土节目类型做优做强。

1.2实现新型媒体的转型和探索

传统媒体在地方广播电视的发展中占据大部分的受众份额,但在新媒体时展背景下,原有的忠实受众也逐渐转向了其他媒介,地方广电媒体发展可谓困难重重。首先,地方广播电视应积极适应媒体新环境,打破传统媒体的界限和约束,进行新型的复合型新媒体人才的培养。其次,在新媒体背景下,地方广播电视应积极打造新旧媒体的“生态圈”,实现以“新”带“旧”,以“旧”促“新”,较好地进行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如可根据传统媒体受众所关注的新闻资讯通过进行新型网站论坛社区或公众号推送的形式,将大量的富有特色的新闻素材向传统媒体进行推送,让传统媒体读者在这样的新闻接收方式中成为“网民”,打造新型的新闻生产和传播链条。再次,笔者认为,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地方电视新闻也可以在做强广播电视主业的同时,积极拓展新的发展渠道和媒介。如可实现与其他广电强势媒体的合作,以及拓展门户网站、发展网络广播电视等渠道进行创新发展,互为共生、兼容并蓄,实现良性竞争,这样才能在未来媒体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2发展路径思考

面对网络新媒体发展的冲击和互联网媒体融合发展的机遇,地方广播电视媒体应立足于自身发展实际和地方资源优势,结合传统媒体的发展现状,积极进行开拓创新,探索出一条富有地方特色和鲜明时代气息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1充分发挥地方资源和自身优势

网络传媒集合的多样化的传播方式,为受众进行新闻信息的接收和浏览提供了更为方便和快捷的途径。但与之相比,地方广播电视也具有自身的优势是网络媒体所欠缺的,如权威性和官方性等。网络信息虽然更为多样化,但往往鱼龙混杂,真假难辨,人们在接受信息的同时也会对其莫衷一是的表述不知所措,在冗杂的新闻内容中难以对其真实性进行有效的辨别。地方广播电视可利用此发展契机,对相关的新闻事件进行权威性的报道,给予受众客观、真实的新闻信息,在提高收视覆盖范围的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走向,充分发挥官方媒体的价值和优势。

2.2积极构建网络发展平台

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趋势已日渐明朗,在各大广播电视竞相与新媒体进行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地方广电也需要认清目前的发展形势,积极抓住此发展机遇进行与网络平台的立体化融合。在这种融合创新的发展过程中,地方广播电视不仅可以借此吸纳网络传媒的优点,与自身发展进行优势互补,将两者进行有机的融合,实现“两条腿走路”。另外,网络的优势在于信息资料的存储性,受众可根据自身的喜好进行不同时段相关内容或相近新闻的搜索查询。再者,地方广播电视在发展中也可以借助网络特有的互动平台,实现与受众的联系与交流,将受众的反馈信息进行及时的处理和改进。这样,在提高受众参与性的同时,也能实现自身媒体平台的稳定发展。

2.3加大节目创新力度

传媒业发展的不变定律在于“内容为王”,面临新的传媒发展格局,提高自身节目的质量和收视率,对地方广播电视来说,意义重大。网络媒体虽然在当前的媒体竞争中占据优势,但不同网站对同一新闻内容的报道千篇一律,对深层次的新闻报道和新闻价值的挖掘也尚有不足。地方广播电视可通过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及人才储备进行后续报道和新闻内容的深入采访,努力打造高质量的新闻节目,通过新闻的差异化来吸引更多的受众。同时,地方广播电视进行自身节目内容的创新,也应立足地方受众的收视心理,不能简单地为了创新而创新。如近来颇受欢迎的《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等操作模式,都可以在地方广播电视中进行编排和设计。此外,进行节目创新也应坚守媒体传播的社会责任,贴合大众生活需求进行创新节目的开发,建立创新创优的公共平台,实现地方资源的优化整合。

2.4开创多元经营模式

在当前多样化的媒体市场运营环境下,地方广播电视应积极进行创新经营路径的探索,走多元化经营发展道路。传统的广播电视发展多是依靠广告经营,业务内容单一,已难以时展趋势的需求。基于此,地方广电传媒应扩大自身经营领域,创新盈利模式,积极进行新市场的开拓。如一些地方广播电视为扩充自身产业实力,已逐渐开始尝试多元化发展经营。但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各媒体业务纷纷出现,地方广播电视在开拓市场的同时也应合理把握传媒经济发展规律,回归媒体的本质,避免盲目投资。要以核心资源为中心,打造良好的多元经营格局,实现地方广播电视的良性发展。

3结论

网络新媒体发展环境下,我国地方广播电视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为更好地实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地方广播电视应重新审视自身的发展现状,对未来的发展角色进行准确的把握和定位。同时,也要在立足自身发展实际的基础上,应积极融入新媒体发展的大环境,努力开展多元发展路径和经营模式,实现地方广电传媒新时代的新跨越。

作者:郎雯 单位:贵州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陈静.试论我国广播电视产业发展趋势[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95-97.

地方资源范文篇10

一、高校音乐教学在地方音乐文化传承中的积极作用

(一)促进地方音乐文化发展。地方音乐源于民间,人们在日常生活、生产中,常常会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音乐当中表达出来。学校作为文化传播的集中地,承担着发扬地方音乐的重要责任。近年来,在素质教育改革趋势下,很多高校经过不懈努力,积极开展地方音乐文化教学,对音乐文化形成了更加辩证的认识。每个民族、地方具有特殊性,形成的音乐文化也会有所差别,使得音乐表达方式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地方高校立足于本地音乐文化,并将此作为主要教学内容,融入到音乐教育体系当中,为教学、科研等活动的有序开展提供了极大支持,从而促进了地方经济、文化持续发展。

(二)创新地方音乐文化。与其他事物一样,音乐文化始终处于更新当中,根据不同地方文化的挑战,能够形成很多全新的元素。如果地方音乐不进行及时调整和变化,将逐渐消失在人们实现当中。而高校能够将多元文化融合到一起,接受各类音乐文化,为地方音乐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融合音乐文化。文化具有整体性特点,地方音乐文化是地方文化的一部分,与经济、政治及文化等多个方面存在密切的联系。因此要想获得持续发展,需要教育给予更多支持和帮助。而通过音乐教学,人们能够深层次探讨音乐内涵。地方音乐文化具有的价值,从根本上决定了其自身具有较强的传承意义[1]。增强高校与音乐文化之间的交流,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高校的社会责任、历史使命,丰富高校音乐教学内容,形成独特的音乐教学体系,从理论、实践两个层面上增强二者融合,实现共赢目标。

二、高校音乐教学传承地方音乐文化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与课堂教学的结合。对于地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和掌握当地地方文化,同时运用现代教学理论开展教学。对于地方音乐不同特点,可以尝试开设表演、竞赛及专题讲座等活动,定期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到地方音乐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兴趣,鼓励学生收集图片、视频等资料,为学生创建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得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深化学生对音乐文化的体验。目前,现有教材内容较为单一,缺乏对本地音乐文化的知识。对此高校可以在教材编写中,邀请当地民间艺术家进行商讨,选择出优秀的作品,完善其中的音乐理论知识,促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掌握音乐知识。此外,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够为学生呈现更加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促使学生发挥自身思维,自主探索地方音乐文化,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与鉴赏等综合能力。

(二)重视课外实践。素质教育背景下,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差异,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状态转变为主动学习,调动学生参与性。艺术源于生活,教师对于教学的设计,要积极联系学生实际生活,拉近学生与知识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拓展学生视野。由于教学内容取材于地方资源,为教师选取案例提供了极大的支持,真正意义上实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融合[2]。通过对理论知识的了解,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采风,亲身体验地方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深厚的学习兴趣。当前学校音乐教育中,教学方式、方法依旧停留在传统模式当中,使得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为了改变当前的现状,应积极邀请传承人、艺人到课堂活动中,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关心、保护音乐文化。对于地方音乐文化活动的开展,可以实施激励机制,对取得良好成绩的学生给予奖励,形成良性循环,从而为地方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奠定坚实的智力基础。

三、结论

根据上文所述,高校音乐教学是一门系统性、综合性课程,在促进地方音乐文化等方面占据至关重要的位置。因此在音乐实践教学中,教师要树立现代教学理念,充分认识当前地方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摒弃传统教学方式和方法,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呈现生动、形象的音乐教学内容,不仅如此,还应组织学生深入到社会实践当中,增强学生实践体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对地方音乐文化的传承,从而促进我国地方音乐文化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吴霖 单位:西安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