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2 23:38:37

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范文篇1

教育部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出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的总体目标是“高校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显著提升”[1]。围绕这一总体目标,教育部的总体思路是通过艺术专业教育来提升高校的美育工作水平。事实上,这一做法忽视了作为审美教育有机组成部分的文学教育①。近些年国内众多高校开始设立大学语文课程,并将此课程定位为公共通识课。这样的做法既是出于对当下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忧虑,更是受到近年来高等教育界和学术界要求打破学科界限、培养通识人才的主张影响。需要注意的是,按照通行的理解,大学语文这门课程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使用语言工具进行表达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如果从教育形态来分析,第一个目标应属于智育,第二个目标应属于美育。二者的区别是非常明显的:第一,智育是理性教育,主要包括智力的开发与知识技巧的传授。美育是感性教育,旨在培养审美能力和个体的情感生命。第二,在教学过程中,智育的内容是以概念、逻辑为中心的知识体系,而美育则是以形式—情感为特征的审美对象。第三,智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理性认知能力,主要是逻辑思维能力,而美育则要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主要是直觉感受能力。在明确二者的差异后,我们再来分析现有课程在两大培养目标上的问题。大学语文教材内容包括两大板块,即语言与文学。每个版块容纳了众多的知识,包括语法、文字发展史、文学史、文化常识等。这些都是专业知识,属于智育教学的理性知识体系。对于非中文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陌生的,也无必要。学生仍然是以记忆、背诵、理解为主要学习方式,与美育大相径庭,这种智力教育对于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的目标能起到多大作用令人感到怀疑。事实上,我们应该对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这一培养目标做一点细致分析。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为口头表达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口头表达是一种及时性的信息传递与沟通过程,说话者需要符合一定的情景场域,需要熟悉礼仪规则,需要思路清晰、语言明了,需要观察倾听者的反应并做出回应,在口头语言表达之外还要辅助一定的动作语言。总之,口头语言的表达不是仅仅通过知识传授就可以完成的,更需要通过朗诵、复述、说话训练和演讲实践等才可以达到这一目的。就目前的大学语文课程来看,基本上没有针对口头表达能力的相关内容,也没有设置相关的训练。再看书面表达能力,应当包括:修辞手法、语法规则、语言习惯以及文体规范等,尤其要区分文学文体与应用文文体。这就需要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辅之以一定的训练,熟悉不同文体的文体要求以及表达的规范,显然目前的课程设置并未覆盖这些内容。再从美育目标来看,本来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课程实际上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人文素养教育是为了培养完整的人格,本身具有非功利性的特征,旨在以审美的方式把握人生,实现人生境界的转化。因此,这一教育应当是围绕人生的,通过艺术化的方式来体悟世界从而提升人生的精神境界。但是实际上大学语文课程并没有紧紧围绕这一目标,而是采取了近似于智育的方式。例如,多个版本的教材中编有大量的中国文学、外国文学的文学史知识,从源头、演变到内容、风格等。不可否认,这些内容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素材,但需要明确的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核心应当围绕人生展开,要引导学生去审美并以美的方式改造人生。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以文学的、艺术的方式将人生化解给学生,对他们关心的生命之意义、爱情的价值、生死的本质以及心灵的超越等问题给予解答。这些都应当以鲜活的作品为重心,在文字的世界中去陶冶学生。总而言之,如果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应当遵循美育的基本规律,以形式—审美的方式启迪学生,培养学生的感性认知能力。综上所述,目前大学语文的培养目标与课程的内容与教育方式之间存在着脱节现象,现有的课程不能支持培养目标。笔者以为出现这样的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课程设置时“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在大学语文课程中同时承担智育与美育的功能是不妥当的。近年来高等教育界和学术界也在反思这一问题,2018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简称《国标》),规定大学语文课程应该充分重视其工具性中的写作教学,包括传统文体的写作,更包括应用文体和多媒体创作[2]。《国标》颁布后,以清华大学为代表的高等学校针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培养目标,重新思考并设计课程。清华大学的思路是将原本大学语文所承载的智育目标和美育目标分离,设立了写作与沟通和大学语文两门课程来分别承担两个培养目标。从实践来看,这是化解目前大学语文课程困境的一个可能性的思路。

二、为人生的教育

美育也称审美教育,目前通行的辞书与教科书都将其视为“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教育,这一认识实际上有很大的不足。席勒在《审美书简》中阐述了他的理念:美对我们是一种对象,因为思索是我们感受到美的条件。但是,美同时又是我们主体的一种状态,情感是我们获得美的观念的条件。美是形式,我们可以观照它,同时美又是生命,因为我们可以感知它。[3]在席勒看来“美”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首先,“美”是一种对象,审美就是主体对客体的感知、认识。其次,“美”是生命,也就是审美应当是将客体存在的这种形式内化为主体的生命状态。在中国古代以孔子为代表的原儒尊奉周代的礼乐文明,主张以礼乐教化百姓。孔子的乐教实际是建立社会秩序的方式,真正与席勒的思想相似的是庄子。《庄子》中“庄周梦蝶”集中而鲜明地体现出庄子对于“美”的认识。“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4]蝴蝶本是客体的“物”,而庄周则是主体的“我”,在这里蝴蝶是翩翩然的自由的存在,是一种美的象征,而庄周不仅能够认知这种美,还要将此内化,达到物我冥然合一的状态。美育是一种感性教育[5],这与理性教育存在很大的不同,它偏重于对人性、人格与情感的培养,是一种生命和情感的教育[6]。所以美育不仅仅要培养感知美、体验美的能力,更要将“美”内化,实现人生的艺术化。众所周知,美育不同于智育和德育,后两者的培养目标具有功利性特点,而美育是要培养个体的独特个性,这就意味着美育更为关注个体的情感、个性以及生活的方式。智育通过传授,德育通过灌输,而美育则通过浸润,在本质上是感性的教育。教育目标与教育方式决定了美育的特殊性,这是审美教育的规律。大学教育不同于其他阶段教育,这一阶段学生的智力处于较高的水平,世界观与人生观也逐步形成,道德与法律意识也已经相对清晰,而人生的教育在这一阶段就显得十分重要且必须。那么大学的美育应当围绕学生个体的情感、心灵与生活来展开,教导他们审视世界的美,再以美来内化为人生。从基础的层次看,大学语文课程应当引导学生去发现自然的美,面对花开月落心灵当有所感动。应当以古代杰出的文学作品欣赏为主,讲解诗词中那些对自然的描写,让学生静下心来去品读,唤起他们的日常经验,激发他们的心灵。要从他们熟悉的情景入手,比如月夜,可以带他们品读谢庄《月赋》,领略“白露暧空,素月流天”的景象;联系李白《玉阶怨》,品说“玲珑望秋月”的幽思;说到杜甫的《月夜》,体会“遥怜小儿女”的温情。如此,从自然之美延伸到人的情感,将自然的美与人生联系在一起。从作品入手,激发学生的审美感觉,唤起他们的审美经验,培养他们的直觉。而不是将重点放在文学史的描述上,讲解大量流派、文体、风格的知识,这些并不能达到很好的美育效果。再者,大学语文课程要调动学生去体味生命,去体会人生的情感。从《古诗十九首》中“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的浓烈,到李白“明朝散发弄扁舟”的淡然;从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静,到李白“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的快意,学生在先贤的文字中、生命中去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不是活得千人一面。教师还应当从古代先贤的世界中去引导学生,让他们成为有温度的人,教导他们“哀民生之多艰”,不要等闲旁观他们的不幸。最终要让学生将“美”内化为自己的人生。在传统到现代转型中的中国知识分子,诸如梁启超、朱光潜、梁实秋、丰子恺等人都秉持着“人生艺术化”的理念,就是要追求一种超越的、审美的人生。其实这与中国古代士人的追求是契合的,孔子就赞成曾晳的理想:“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庄子所追寻的就是超越功利的“逍遥游”,他的思想成为魏晋士人的生活准则,他们倡导玄心、妙赏、洞见,向外发现了山水之美,向内发现了自我的深情。到宋代以苏轼为代表的士大夫追寻诗意生活,将山水自然之趣带入日常化生活。“人生艺术化”就是采取一种非功利性的态度去对待人生,将人生也视作艺术。因此,我们的大学语文课程应当将古人对生活的态度与方式展现给学生,以供学生去选择。

三、精神世界的开拓

美育与德育作为两种教育形式,其间的差别不可谓不大。德育通过灌输社会的普遍规则和行为准则提高个体的精神品质,要突出价值的导向,因此我们说德育是关注“善”的。美育通过浸润的方式感知美、创造美,使得个体的感性生命得到表现和升华,因此我们说美誉是关注“美”的。二者之间存在很大差异,但同时内在诸多地方存在相同之处。具体来说就是美育具有内在的道德养育功能[7]。道德是通过教化和灌输传授给学生的,并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席勒已经指出这一点:“道德的人只能从审美的人发展而来,不能由自然状态中产生”[8]。这实际上指出了美育和德育之间可以转化,通过美育而获得审美的心境很容易达到道德的境界。正如席勒指出的那样,“我们只要给他们以重大的推动,就能使审美的人获得理智和高尚的情操。”[8]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在《新原人》中将人生归纳为四个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与天地境界[9]。美育乃是个体拓展精神世界、提升人生境界的重要途径。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往往以物质的方式来衡量个体的生命,以至于冲击价值观。当下种种的物质化思潮已经将人生的意义建立在物质之上,换言之失去了物质的承载生命将无所归依。世俗中还会以权力来衡量个体的意义,作为自由自觉的人已然失去了本质特征。这些功利的价值观念造成现代人的“异化”,对个体的生命造成伤害。而美育则正视人自由自觉的本质特征,关注人的心灵的秩序,关心生命的尊严,中国众多的文学作品对此有很深刻的阐发。陶渊明出身士族,当他的人格尊严在仕途中被冲击时,他毫不犹豫地辞官而去,歌咏出“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在他看来人格的独立与生命的尊严是首要的,功名利禄并不是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所在。再如读《庄子》,庄子一直追求一种个体精神的超越感,主张人不累于物,他不以“材”“不材”来衡量万物,这超越了功利之境,向人们指出一条获得自由心灵的路径。美育有助于人们看清功利人生的局限,有助于培养个体完整独立的人格。人们在欣赏众多文学作品时往往会出现“以悲为美”的审美现象。比如阅读悲剧作品,面对主人公的不幸和痛苦会心生悲悯,会对社会的不公产生愤怒,会对合道德的人投以欣赏,并由此使心灵得到陶冶和升华。如阅读《悲惨世界》、阅读莎士比亚的悲剧,会对社会的黑暗、法律的横暴发出控诉,而情绪的背后期待的是公平与正义,期待的是善良与正直,这是优秀的道德品质。显然,在审美的过程中你不自觉地向道德靠近,产生了一种向心力。此外,人们在阅读一些古代文学作品时,常常为作者的理想与心胸所感动,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曹操“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等,诗人不以自我的得失为意,即使身处逆境,困苦不堪,他们仍将视线投到广大的社会中,对众生抱有由衷的怜悯。诗人们的人生境界阔大,已然超越了道德的他律,而将这种情怀上升为一种自觉。我们注意到文学作品中的崇高感与德育之间的关联更为紧密。朗基努斯所论的“崇高”由五个要素构成:庄严伟大的思想、慷慨激昂的热情、辞格的藻饰、高雅的措辞、尊严和高雅的结构[10]。前两个要素指的是内容,后三个要素是修辞。我们读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司马迁忍辱负重,继承先人遗志修成《太史公书》,目的在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的人生不可谓不悲壮,其志向不可谓不宏大,其境界不可谓不崇高。崇高感往往给人带来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一种慷慨的激情。比如《孟子》言“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主张在道义面前可以放弃宝贵的生命,这是一种克服人的本能的崇高感,这种崇高来源于一种道德的力量。中国文学史中众多优秀的爱国诗人,他们的诗作饱含着热情,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爱国作为一种自然的情感也具有道德的属性,这些诗歌让人自然升起一种慷慨激昂之情。不难发现,在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过程中,人们经常会激发起崇高感,而崇高感往往来自道德的力量。因此,通过审美教育,教师可以引导大学生克服个体的精神局限,得以开拓精神的深度,提升人生的境界。

四、文学的目的“语文”

一词普遍的理解是语言文学的合称,在中小学教育阶段中应当完成语言知识的学习,高等教育阶段应当着力于文学的学习。那么,我们有必要讨论一下文学与美育的关系。高尔基认为“文学是人学”,钱谷融先生对此论题进行了阐发,认为文学的任务是影响人、教育人,而作品又决定于作家的世界观和创作方法,同时人又是评判作品的标准[11]。这一论点在20世纪80年代得到学界的热烈响应,许多学者丰富并发展了对文学性质的基本认识,文学应当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目的,这成为共识。文学以人为目的,就是说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文学应当以人为反映对象。巴赫金在《论行为哲学》中就说过:“审美观照世界的……中心就是人,在这个世界中一切之所以具有意义和价值,只是由于它与人联系在一起,是属于人的。”[12]文学表现的就是人的本质,包括人的情感、理性、价值与尊严等等。文学的深度往往取决于作品对人性的表达,作品要展现的应当是具体的人,是典型环境中的人。然而文学是人创造的艺术美,这与自然美有所区别,决定了它应当以人为目的。康德就说“人是目的”,受此影响,德国浪漫主义的理论家施莱格尔就指出文学并非功利的手段,它是以人的价值与尊严为目的的,在他看来文学“就是激发、培养并重新统一人的全部价值”[13],从而赋予生活以诗意。文学不是一个封闭的文本世界,它是具有生命形式的,是在人的生命活动中通过审美活动构建的世界,展现的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本质特征。文学的目的也正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完善人格,赋予个体生命以意义,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大学语文范文篇2

关键词:大学语文;现状;对策

大学语文课程不仅注重对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还注重对大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而之所以注重对大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就是因为写作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一种重要表达方式,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可以说,一个扎实的写作基本功不仅能让一个人的写作内容大放光彩,还能更加清楚和透彻的表达一个人的情感和思想,因此,加强对大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在语文写作方面,大学生所具有的能力却相当薄弱,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本文接下来将会做一个详细的探讨。

1.大学生语文写作现状

目前,大学生写作普遍存在着许多状况,首先要说的的就是大学生的基本功。在写作基本功方面,大学生表现的十分不理想,不仅不能正确的使用常用标点符号,还经常在作文中出现错别字,而且有的大学生写出来的作文的连贯性和语言流畅性都很差,根本就无法清楚的表达出作者的意思,更有甚者,竟然大篇幅抄袭、粘贴他人的文章,使得写出来的文章无法表明主体意图,严重缺乏感染力和主体感。除此之外,有些大学生依然在沿用惯用的写作套路和写作模式,不仅在文章内容排版上缺乏个性,还在文章内容上缺乏创新,最终导致整篇文章变得乏味无比、毫无新意。除了写作基本功不达标以外,大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也比较差。例如,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大学生往往不太注意周边事物的变化,缺少对生活的观察和发现,进而导致在实际感知方面缺少经验和积累,不能将生活中的素材很好的在文章中体现出来,所以写出来的文章常常给人一种空洞的感觉。当然,除了这些现状之外,大学生对写作的淡漠的态度也是造成写作水平低下的一个原因。例如,有的大学生天生就不爱写作,对写作持有一种抵抗的情绪,即使老师要求写作,也只是抱着敷衍的心态进行创作,如此情况下写出来的作文完全没有思想深度,没有值得阅读的价值,对大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是没有任何帮助的,而且是不利的。

2.大学生写作能力欠佳的原因分析

2.1教学方面存在漏洞。其实,大学生写作能力的低下,与写作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有着紧密的联系。例如,教材建设落后,教材里的内容和飞速发展的时代相脱轨,无法充分反映时代特点,严重缺乏时代感,加上教材杂乱无序,教学内容陈旧,选文重复率高,使得大多数大学生对授课的内容失去了兴趣,并产生了不想学这门课程的想法,这对学生视野的扩大是十分不利的。此外,由于教师对大学语文知识的重视程度超过了对学习方法的重视,教师往往采用单一的教学手段和歹意的教学方式,忽略小组讨论、课内与课外结合等别出心裁的教学方式,忽略对大学生写作的实践训练,活生生的把写作教学变成死板的程式训练,变成纯纯的讲授课,不仅无法满足大学生的写作需求,还无法提高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

2.2学生自身努力不够。除了教学方面存在漏洞之外,大学生自身也存在一些弊端。例如,有的学生有厌学的倾向,不愿意接受老师课堂上传授的写作知识,久而久之便抵触写作。而有的学生则是缺乏持之以恒的决心,不去长期的进行写作训练,而是什么时候想写就什么时候写,没有养成定期写作、时刻学习的良好习惯,也使得写作能力无法得到提高,无法有质的飞跃。

3.如何提高大学生写作能力

3.1提高大学生写作教学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要提高大学生写作的教学能力,不断提高教学水平,通过引导和教学的方式,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写作水平。因此,要让教学效果达到最好,一定要做到一下几点,第一,要培养大学生的写作兴趣,充分调动学员主动参与写作训练的积极性,只有提高了大学生对写作的热情,才能提高大学生的写作技能。第二,要指导大学生多多阅读经典篇目,让学生更好的吸收阅读的内容,才能丰富他们的写作积淀,促进他们写作能力的提升。第三,就是要注重对知识的积累,要鼓励学生们到网络中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毕竟,没有丰厚的文学知识的积累,写出来的文章是没有吸引力的,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做一些积累,细心采撷精美的语句,认真记录人物典故,广泛猎取语文写作素材,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写作能力和鉴赏水平的提高。当然,除了重视积累外,还要讲积累到的素材巧妙的运用到实际写作中,养成长期坚持动笔写作的习惯,对写作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第四,要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丰富学生的想象力,通过锻炼思维的方式,可以让大学生在反复分析、归纳、综合、升华的基础上,避免单讲理论的枯燥,避免写出肤浅的文章,所以,在写作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3.2大学生的自我努力。要想提高大学生的写作能力,除了要加强对教学方式的改变以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提高大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大学生自己努力改变现状,不断完善自己。而为了提高语文素养,为了提高写作能力,大学生就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多读一些好书,多读一些名著,借鉴别人的写作方法和写作经验,认真研究别人的写作思路和写作手法,结合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创造出具有自己风格特点的文章。此外,还要加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和感悟,深入社会,了解生活,用心去感受生活,只有这样,才能激活写作灵感和兴趣,将抽象的教学理论通过具体的实践过程具体化、详细化、真实化。

4结语

加强大学生的写作能力对大学语文教育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一定要加强对大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不断改善教学方式,提高大学生的写作意识,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写作能力,改变现在大学生的写作现状。

作者:赵琼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大学语文范文篇3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核心;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校园文化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竭动力,它既能体现出高校的精神风貌与核心价值体系,又能够体现出高校学生的思维方式与处事态度,可以说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所在,所以建设校园文化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需要高校领导、老师、学生三者的完美配合与支持。当然,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的特点更体现出了和谐精神与经典文化,通过对大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改革,能使大学生更好的了解和掌握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这对于校园文化的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从目前大学语文教学现状来看,情况并不客观,往往过于重视教的过程,忽视学的过程,使得思想文化无法得到传承与弘扬,所以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核心改革大学语文教学非常值得探索。

1校园文化概述

1)内涵分析。校园文化是指全校所有师生在校园环境下开展的各种活动,如各种娱乐活动、教研活动、交流活动及学习管理活动等等方面,创造出来的实际与虚拟价值的总和。它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实际价值,一般是指高校校园中常会用到的各种教学科研设施、校园建筑、娱乐设施以及各种确保校园工作顺利推进的行为规范及管理模式等等;第二,虚拟价值也就是精神价值,一般是指高校中整个校园的氛围、风气、师生行为及价值观等等方面。精神价值是每个学校校园文化的最高体现,不是朝夕能够孕育出来的,需要较长的时间来营造和培养,并且发挥出来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通过此种校园文化的长期渗透,能逐渐影响全校师生的思维方式及价值观的形成,具体的现实意义是不可言喻的。2)现状分析。高校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性较强的文化环境,针对的作用对象较单一,但却能很好的完善学生的思维观念及构建完整的价值体系。从目前我国高校校园的构建实情来看,往往存在较多的误区。比如:片面强调教学效果忽视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尤其是在现在教育的激烈竞争之下,大多数高校领导认为只有教学效果好才能说明学校建设的好,不可否认却是存在此种因素,但这并不能成为忽视校园文化建设的合理理由,因为这和目前我国提倡的素质教育完全是背道而驰的,没有将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对于高素质人才的积极培养作用发挥出来,此办学理念支撑下的高校教学,只能使学生成为理论性的人才,缺乏完善的思维观念和价值体系,属于“畸形”人才范围,只会使我国的高等教育步入到死胡同中,后果不堪设想。3)意义分析。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在于为高校全体师生构建统一的思维理念和行为方式,营造出非常和谐与愉快的生活工作环境与文化氛围,有助于师生形成统一的思想价值观与个人追求,让师生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从而使师生在日常教与学过程中产生浓厚的兴趣及积极性,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当然在此种氛围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师生会逐渐产生想要提升自身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想法,这对于校园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无疑有很大的帮助。重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核心目的是为了培养高素质型的人才,需要将之与高校的办学宗旨完美的结合起来,并且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够逐渐实现。鉴于此,不可否认的是大学语文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处于相辅相成与密不可分的状态中。

2合理将大学语文教学和传统文化传承融合起来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与国之间的互动逐渐增多,外国的各种意识形态及思维方式对我们国家人们的思维观念造成了一定的冲突,自然也局限着我国思想价值体系的构建,使传统文化体系与外来文化及价值观产生了强烈的碰撞。大学阶段的学生一般其思维都处于开放性的状态,接受新知识的速度非常快,校园文化受到冲击的几率更高。但某个民族文化的价值并不是体现在相似特点之中,而是体现于那些具有独特特色的内涵中。我国经过了几千年历史的洗礼,传统文化的存在可以说是我们国家经久不衰的根本与象征,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历史,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非常的博大精深,每种思想或者精神的诞生与传承都需要有特定的历史事件来支持,并对民族将来的发展造成各种影响,每种民族精神与文化的出现都与历史某个特定时期人们的思维观念及行为方式有莫大的关系,所以具有的特定历史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这些传统的思想文化对现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及发展仍旧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鉴于此,笔者认为高校想要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就需要对传统精华文化进行有效传承与弘扬,并且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具有传承和弘扬传统思想文化的责任,这对于建设校园文化而言也具有良好的借鉴作用。因此,实际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意识到此点,并要及时迎合与遵循此种发展规律,对教学思想内容、教学方式等等进行革新,既要让学生掌握丰富的文化知识,又要做好对中华民族精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建设真正意义上符合现代价值体系的和谐校园文化。目前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常将历史背景的历史文学作为教学的主线,将代表性较强的历史名篇佳作作为课堂讲解的重点,此种传统的教学过程并不能将大学语文教与学的特征体现出来,同时对于学生而言,即使能将老师所教的知识全部掌握,而此种掌握也仅局限在死记硬背中,既然如此就不必非要让学生学习这些难懂的文言文,可以选择现代文学名篇来教学,效果是一样的。日常教学过程中需要将传统思想文化的历史意义作为教学的核心,对大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进行讲解,让学生在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时,获得良好的情感熏陶,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并理解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现实意义,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3注意对学生审美能力与文化修养的培养与提升

审美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是建设校园文化的有效途径,所以需要对此环节进行合理规划。分析文化知识是对精神美的集中体现,较易被学生接受,并能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文化素养。所以实际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作为教学工作开展的主要切入点,将文化学习与品读文学作品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好的发挥自身的潜能及创造力,将文学作品中的美与感动挖掘出来,提升品位与情操。鉴于此,新时期的大学语文教学要重视对学生生活、学习、文学情趣的培养,在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上构建完整的自我评价体系,更好的发现生活中的美,放松身心实现精神的自由和心灵的彻底释放。比如可以鼓励学生多阅读古诗词名篇,感受诗人的美好生活态度,所以对大学语文教学进行改革是必然的趋势,因为以往教学中总是重视文化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学生独特的体验与感受,更好的对文学作品进行品读与借鉴,而这正是素质教育背景下最为重要的内容,也是重要的教学目标,真正意义上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文学修养,让学生在感受生活情趣之时更好的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为校园文化的更好建设奠定基础。

4注意对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在现代社会形态下的校园文化,不应该在局限于一个学校与一个区域内,需要将优秀的社会文化融入其中,进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确保校园文化有连绵不断的生命力。但校园文化自身的特点注定了它一旦形成再改变的可能性就极小,所以作为校园文化建设核心的学生在此过程中该发挥怎样的作用必须要深思。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发展的必要前提,更是确保校园文化经久不衰的重要前提。所以作为大学语文老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要培养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将课堂设计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核心,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老师只需要适当点拨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即可,要将课堂时间更多的留给学生,并要鼓励学生以辩证的角度看待每个问题,培养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提升其创新思维及能力。如在学习《龟虽寿》之时,课前预留充分时间让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曹操的生活处境及个性等等,课中让学生讲解自己对此诗的理解,更完整的掌握此诗想要传达的核心思想,真正实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目的。

5总结

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核心改革大学语文教学是必然的趋势,需要在明确目前校园文化建设现状的基础上,从结合传统文化,培养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文化修养、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等角度着手,使学生获得属于自己的独特感受与和体会,为校园文化的合理建设奠定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大学语文模块化课程改革提升应用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影响力刍议[J].李学林.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4):85.

大学语文范文篇4

1少数民族地区高职大学生审美情怀培养的必然性

1.1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塑造大学生的审美情怀。我们使用的教材是王树青主编的最新版大学语文教材,兼顾主题教学模式,把审美情怀穿插建构于主题教学中,是笔者教学的核心理念和课程的价值观。教学中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推行现代化教学手段,组合使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完成教学中审美情怀的培养。通过启发式教学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实践法完成教学牵引和审美情怀建构,在审美追求上力求燃烧自己的同时点燃别人,闪耀着主题之智。如《道德经三章》《滕王阁序》属于历史学领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李白《月下独酌》苏轼《水调歌头》属于民族经典,是我们解读出那邦家之光的密码。张若虚、李白、苏轼都占站到了诗词的巅峰地位,以古为镜,以引导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高雅的审美情趣,综合的人文素质,最终达到打造理想自我的目的。每一篇文章,都可以将它们归属到各自的文化领域,同时通过阅读这些文章我们可以获得审美上的享受,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大学语文的教学具有文化、审美价值。但同时,任何一篇文章它承担着一种传递的功能,或者传递一种文化,或者传递一种信息,从这个意义上说,更具有媒介、社会职能价值。教学中审美情怀的培养渴望“超越”的理念:立足课堂,超越课堂;用好教材,超越教材;受教于教师,超越予教师。这三个“超越”以简明的语言,道明了传统与现代、课内与课外、教材与资源、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通过大学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要注意塑造美的心灵、陶冶美的情感、提高美的感受能力、培养美的实践能力。同时,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审美修养,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熏陶和艺术感染。于学生而言,在大学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世界观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1.2高原情怀孕育高原之美———学生创造的美。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中笔者选择笔者所在的大理,大理位于云南省中部偏西,总面积29459km2,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山川秀丽,四季如春,是祖国大西南一块正开发的宝地。全州辖1市11县,是一个居住着汉、白、彝、回、傈僳、藏、纳西等26个民族的地区,少数民族人口约占50%,其中白族居多,是一个以白族为自治民族的自治州,是闻名于世的电影“五朵金花”的故乡,这里有着多民族的气息,更有着浓郁独特的白族风情。大理历史深远,素有“文献名邦”美名。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给大理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四季花常开,自然风光绮丽多姿,苍山如屏,洱海如镜,蝴蝶泉深幽诡秘,风、花、雪、月四大奇景等等,无一不深深吸引着古今中外的游客,深深吸引着立足于古城中的莘莘学子,也孕育着他们的高原情怀,高原情怀孕育高原之美,最美大理造就最美情怀。从范仲淹的“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景、情、美皆融也,到当今的“充满才德的人类,诗意的栖居在这片土地”。从古到今,“审美”一直是人类无意识下不变的话题,可以说审美活动是人类文化创造的重要形式,也是人类自由精神的一种表现。在校级、州级、省级的各项活动中,我们的学生穿着自己用废纸设计的时装,自信的闪耀在舞台;专注地给宠物美容、给动物看病、解剖;巧夺天工使普通的材料变成色香味俱全的佳肴;把花卉植物在手下呈现鬼斧神工;用艺术之美传承我们的大理魂韵等等。他们的创美之能力一次次的折服了我们,也使他们走出了学校,走出了大理,一次次的站在了领奖台上,笔者期待着他们将走向更高的平台。在美的世界中,用审美的维度,了解审美是如何生成的,去明白人生的意义,从而让生活的意义自身显现出来。作为大学生,社会流动的新生力量,我们更应该正确的培养审美观审美情怀,用美的眼睛去发现生活的美好,去看待周围发生的一切,用积极向上的态度去对待未来的挑战。1.3大理之美孕育职业素养之美。古老的小镇,大理石铺成的小路,镌满了千年光阴的故事;悠悠古韵里,风吹过雨落下,抑扬顿挫都盛满了岁月的浮沉,城墙鼓楼,白墙青瓦,任凭春秋更迭、花开花落,却丝毫未打破古镇里生活的静谧;这就是大理的古镇,这里有述说不尽的光阴的故事……这民族气息浓厚的小城不经意中感染着我们的学子,使民族情怀在自然浑成中深深的注入学子的幽思情怀,大理情怀给予每一个学子一份不折不扣的民族情怀。今天知识经济时代,又是创新的时代,所以要求我们的学生提升自己审美素养,确立正确的三观,学好知识,培养好技能,塑造好职业素养,以便于将来投身于时代大潮。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只有不断努力,在职业素养中塑造最美自己,对未来充满信心,并决心为之奋斗,充分发挥自己所学,挖掘自己,开发自己,在发展中成长,在过程中检验,才能完成从一个学生到合格职业人,到优秀职业人之间的转变,从而在未来人生路上成就自己美丽人生蜕变。

2少数民族地区高职大学生审美情怀培养的必然性的个人反思

现状:教学中,教师的出发点是为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怀,现实中,多数学生学学语文的目的也不仅仅是为了拿一个学分。结合二者的出发点来看,教师结合时代所驱,学生迎合了时展所需;由此我们的教育目的却是为了培养面向社会具有高素养、强技能、政治思想坚定,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时代感和服务意识的高技能最美职业人。在大学语文审美教学中,我们不应该只是教给学生一些枯燥无用的理论,或者只是教师审美观念的一个简单传授。更重要的是要我们的就是要善于引导学生自己能够认识美、发现美且能创造美。只有这样,我们的大学语文审美教育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完成,我们的大学语文教育才算得上是全面而成功的!从大学语文教育的内容来看,只有那些客观真实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对象,才具有审美教育的价值。换句话来说,在语文教学内容上,并不是所有的课程内容都具有审美教育的价值。如何选取具有审美价值的内容,这要求我们的教师具有辨别的能力。作品审美意蕴的最高层次,它不是由作品的形式和内容直接流露和显示出来的,而是由读者超越作品的感性形象的表层涵义,对其意蕴的寻觅和追求而得到的。思想的解放,也带来了审美意识的觉醒。反之,审美意识的觉醒会进一步促进人的创造,也会促使人的进一步创新。从审美的根本问题来看,审美是为了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大学语文审美教育的目标是在不脱离国家大的教育方针的基础上,培养打造最美职业人、优秀职业人。

3结语

教学中审美情怀培养希望是一支火把,点燃了教学改革之火和教师创造之火。在能力范围内尽量做到继承国学,弘扬民族文化,丰富大学生的校园文化意识,增强高职教大学生的民族意识和审美意识力求做到创新。

参考文献

[1]杨周伟.朝圣魂归———南诏大理国[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2011.

[2]克罗齐.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07.

[3]金春平.审美情怀与人文精神的双重观照———浅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文学教育[J].语文学刊,2015(2):148-149,151.

大学语文范文篇5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语言艺术运用

正确的语言是教师的必备素养之一,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对语言要求更为严格。语言不仅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门艺术,它的正确运用既能积极引导学生们的学习,又能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语言艺术在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1]。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教师认真把握语言艺术。

一、大学语文教学中语言艺术的重要性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语言艺术的把握决定着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一个教师的教学素养,需要通过教学中所运用的语言艺术来体现,这直接决定了教学的质量。大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艺术影响着教师的课堂效果,也影响着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2]。(一)教师的语言艺术直接影响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一个教师如果没有较好的语言组织能力,就无法清楚明了的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也无法向学生表达生动形象的情感,更无法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一个高大的形象。学生的语言能力也并非形成于一时,而是通过平时教师在课堂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讲述和熏陶逐渐提升的。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对语言的运用技巧和习惯影响着学生的语言能力。这种潜移默化的语言艺术影响,会慢慢使学生对语言的应用和表达更加熟练,对语言的学习更加感兴趣,从而逐渐掌握语文中语言的技巧。相反教师对语言艺术的不熟练、不精通也会直接造成学生对语言学习的不重视,从而影响对语文的学习。(二)教师的语言艺术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语言的表达能力和技巧直接反映了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而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对语言的运用则反映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学生可以在课堂上细致的观察和分析教师的语言艺术,在课下进行总结和思考,了解教师在语言艺术上的思维方式,认真思考和学习。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在课堂以外的语言艺术和思维方式,进而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通常情况下,教师的语言艺术形式会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比如,理性的逻辑分析讲究语言的缜密性和严谨性,可以开发学生的抽象思维,而故事之类的讲解则讲究生动性和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课堂幽默的语言艺术则能够激发学生对语言运用的灵活性。作为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思维方式,因为在将语言艺术传达给学生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式可能会受到禁锢,失去独立的判断能力。因此,教师的语言艺术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三)教师的语言艺术影响学生的审美取向。美好的东西无处不在,而在语文教学中,语言艺术的魅力也会成为学生追求的一种美,学生可以在语文教师的讲解中感受到语言艺术的魅力,提高自身的语言审美意识,让自己的审美能力得到提升。

二、大学语文教学中语言艺术的特点

语言不仅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门艺术[3]。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运用是以传授知识,培养学生为目的,讲究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其中语言特点必须生动形象、清晰明了、通俗易懂。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艺术具有一般事物所具有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一)科学的语言艺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大学语文教学是为学生传授知识、传播文化、交流情感的过程,也是为社会培养人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因此大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科学授课的素质。大学语文教师作为教学工作者、知识和文化传播者、情感传达者,必须合理运用语言艺术。教师是教学中语言的主导者,其对语言艺术的运用直接影响学生对语言艺术的掌握。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语言艺术的运用上要用词用语缜密、准确、合理、规范、符合逻辑,即语言艺术的运用要讲究科学性。(二)语言艺术的运用要有针对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日常交际用语讲究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而大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运用也很有针对性。大学生虽然不同于初中生、高中生,有一定的判断力和分析能力,但是缺乏一个规范、系统的知识结构,有的大学生甚至还存在着叛逆心理。鉴于此类问题,大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语言的运用要讲究技巧,考虑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听课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例如进行故事的引入,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或者进行情景的模拟,让学生融入到教学课程中。对于一些掌握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加以简单引导教学;对于一些比较难的课程,教师在教学时语言的使用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理解并掌握学习内容[4]。(三)启发式的语言艺术。时代在发展,教学也在进步。传统的一言课堂式的教育方式已经逐渐被时代淘汰,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已经登上教育的舞台[5]。当代教育中,学生已逐步开始成为教学中的主体。因此,大学语文教学的内容不再是简单的书本内容,而是更加注重引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的创作性思维,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四)口语化的语言艺术。语文的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更加注重语言艺术的运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将复杂的知识内容口语化,讲课时要求声色俱佳,只有这样才能使语文知识更容易理解,才能使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感兴趣。对于语文知识的教学,大忌就是教师只会拿着书本开始念书,而不是将知识转化成自己的语言,使得很多的名词定义难以理解。只有将书本内容口语化,使内容通俗易懂,才能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口语化的语言艺术融合了语音、语速、语调,加以情感的渗透,能够将复杂的文字语言转化为生动的口语表达,使语境的表达更加生动传神。大学语文教学中,口语化的语言艺术已经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模式,不仅便于教学工作的开展,还有利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但是语文教学中的语言口语化并不是将一些口头禅或简单的日常口语用于教学,而是将语文书本内容和口语相结合,使语文更具有语言魅力[6]。(五)生动形象的语言艺术。与其他学科一样,语文教学也讲究语言的准确性和逻辑性,语言的运用要求严谨。除此之外,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追求语言的生动形象,有吸引力,教师的语言艺术要生动形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7]。之所以具有此特点,原因在于语文的文学特点,语文中的很多文章来自于各个名家作品赏析或者节选,而名家作品的最大特点就是生动形象。因此,教师在名家作品赏析时的语言特点必须把握生动形象的特点。而在诸多的名家文学作品中,其内容又多注重情感的表达和流露,在教学过程中,这种情感的表达和流露无形中增加了语言的生动性。对于散文类的作品或者情感类的作品,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语言艺术的运用则要注重情感的流露,将文章中作者或者主人翁的情感清晰的传达给学生,让学生体会到作品的动人和可贵之处。情感的交流才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拉近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彼此之间的沟通才能更顺利。如果语文教师在语言艺术的运用上只注重文章内容本身的教学,忽视情感的表达,则只会降低课堂效率,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不能够真正理解和感悟作品的情感,教师和学生的距离就会变得越来越远。从整体来说,大学语文教学,语言艺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语言艺术要讲究科学合理、要有针对性,能够启发学生,能够通过口语化的方式生动形象的传达情感。语言艺术能够使教学工作变得轻松而不压抑,使学生能够在无尽的变换之中体验语文文学的魅力[8]。

三、大学语文教学中语言艺术的提升措施

语言是一门艺术,而艺术水平越高,其影响力和魅力就越大。所以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语言艺术要提高,就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提高朗读水平。朗读在语文中的意义十分重要,朗读能有效提高教师的讲课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提高教师对文章的理解和领悟,进而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其次,创造新的语言艺术。社会不断向前推进,社会文化与文明也在不断进步。社会中的新鲜用语也在不断更迭,大学语文教师要认真关注这些新的语言形式,并细心总结,加以灵活运用,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创造自己独特的语言教学方式,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再次,学习优秀的语言艺术。语言艺术要想提高,教师就必须不断学习优秀的语言艺术,从中吸取精华,然后转化成自己的语言艺术。学习的过程不是照搬照抄,而是与自己的语言艺术相结合,形成自己的语言艺术,提高教学水平。

作者:张彬 单位: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王俊霞.大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艺术探析[J].语文建设,2013,(01):68-69.

[2]王影.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艺术[J].读与写杂志,2012,9(11):55.

[3]雷艳.试论大学阶段语文教师语言教学的艺术表达[J].语文建设,2014,33(31):17-18.

[4]吴杨春.浅析大学语文语言教学的艺术表达[J].中国教育,2012,(19):25-27.

[5]曹永军.谈谈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艺术[J].学科建设,2012,(02):176.

[6]马传美.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语言艺术探析[J].吉林教育•教研,2014,(13):52.

大学语文范文篇6

一、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进行衔接的必要性

语文是以我国母语为蓝本的教育学科,从历史上来看,不论是民国时期还是新中国以来,中学语文、大学语文都是学生在各学习阶段必须掌握的基础性课程。从本质上来说,中学语文、大学语文是一脉相承的,其都是对学生语文知识、人文素养的培养,都是一种认知型的国民教育。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学模式不断调整,大学学科已经开展不断的融合,大学语文在高等教育中不再是基础性的教育,而是渐渐被学校、教师、学生们忽视。所以,我们必须要加强中学语文、大学语文的有效衔接,确保大学语文教育仍然在基础性教育的轨道上有序发展,而非仅仅是众多选修课中的一门。

二、如何有效衔接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

1.注重课程性质、课程目标上的设置。大学语文本质上还是一种语言文学,是一种通过鉴赏、锤炼语言的方式来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增强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学生人文情怀的一门课程。语文教学不论是在中学、大学、甚至是中文专业学习阶段,本质上都是一种文学语言学习,我们在大学课程设置的过程中要精准把脉,立足大学生的需求,提供与中学语文相互衔接的课程内容,确保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是紧紧围绕“语文”这个核心的,并保持始终不变的。中学阶段的语文教育往往带有启蒙性质和应试性质,很多中学语文教育都是基于中学生的年龄状况、心智程度来综合开展的。因此,大学语文的教育总目标应该精准定位在对语言修炼和对文学素养培养上,通过提升大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增强大学生的文学素养来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应该充分地引导学生阅读、体悟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和中国文字的语言魅力,引导学生创新性的开展大学语文学习,激发大学生的丰富创造力和想象力,致力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社会博爱意识。教师也可以鼓励大学生转换视角,通过阅读文学作品、美学史、历史史记等来增强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从而培养起自身人文精神和终身学习的思想理念[1]。总的来说,大学语文教育课程设置目标要适合大学生心智发展状态,要保证大学生继续学学语文的积极性,要将中学语文知识升华,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大学语文教育。2.注重不同学习内容之间的衔接。语文有两个方面的内涵,即语言和文字。与此相对应,语文课程就是从语言和文字两个方面入手,通过教学和训练,培养学生在掌握汉语语言能力的同时,陶冶情操、培养人文主义精神的一门课程。因此,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应当在语言文字学习训练的基础上,追求对学生人文主义精神和人格养成等较高层次的追求。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需要有科学有效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与之相适应。大学语文的课程分为必修与选修两部分。必修课包括口语训练、文学作品鉴赏以及应用文写作等三部分内容。其中,口语训练又进一步细化为普通话学习与应用、演讲与朗诵等方面,这部分课程注重学生的学以致用,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文学作品鉴赏识通过精读一部分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经典作品,以解读和赏析的方式,深刻领会经典的人文精神,借以提升学生的文学水平和素养。应用文写作则将重点放在“笔杆子”上,通过模拟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应用文、公务文书以及学术论文的写作。选修课则以引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为主,可以适当多开设一些选修课程。由于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同,因此,生活中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内容都可以作为语文课程的选修课,比如影视作品鉴赏、新闻传播相关理论、各大文学流派、乃至书法写作等课程[2]。除了课堂学习之外,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开展自学,将课程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这样既能做到学以致用,又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广义上的大学语文还包括针对大学生的认知能力,着重从人文精神的角度启发和引导学生发展,最终实现学生在文化素质上的提高和人文精神的养成。

三、结语

大学语文教育的意义不言而喻,如何走出当前语文教学的困境,如何真正发挥语文教学的作用是我们必须正视的一个课题。要想真正繁荣母语教育,我们必须真正做到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的有效衔接,从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方面狠下功夫,突破大学语文教育的瓶颈便指日可待。

作者:熊北雁 单位:中北大学朔州校区

【参考文献】

大学语文范文篇7

随着我国有关部门对大学语文的日益重视和各高校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的蓬勃开展,我国大学语文教材建设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有媒体认为进入21世纪,我国大学语文教材建设如同一场轰轰烈烈的“复兴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启[2]。有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大学语文教材出版已经达到2000种之多[3]。面对琳琅满目的大学语文教材,不少教育专家和从事大学语文的教师对当前高校大学语文教材建设问题进行了积极思考和研究。刘年喜在《大学语文教材的世纪变革》一文中对现行的几套大学语文教材的特色进行了评介。文章指出上海交通大学夏中义教授主编的《大学新语文》是人文主题的弘扬,东南大学王步高教授主编《大学语文》是文学史编排体例的新探索,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主编的《高等语文》是文化专题讲座形式的尝试,南开大学陈洪教授主编的《大学语文》是美文荟萃与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导入[4]。这些教材的编撰出版彰显了编写者锐意变革精神和勇气,对创新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有着重要启发和示范意义。李小琼在其硕士论文《中国大学语文教材选文问题研究》中对我国大学语文教材选文现状、影响因素、编选原则等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阐述[5]。

姚莫诩则从大学语文教材建设的方向阐述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21世纪大学语文教材的建设方向要注重人文性、时代性和地域性,要坚持“文学思路”与“人文思路”的统一,坚持传统文学文化与现当代文学文化的统一,坚持总体规范与文化特色的统一[6]。李康德对大学语文教材的地位及价值追求进行了探讨,他认为大学语文教材与文化之间是一种双向建构性的天然存在关系,而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这种双向建构性关系是文化不断地建构教材,教材不断地建构文化,教材与文化呈整合方向发展,当代大学语文教材的定位是由“实体性”“关系性”到“建构性”的转变[7]。对于我国大学语文教材的编撰体例问题,乔根在《对大学语文教材编写模式的思考》一文中做了较好的归纳,“大学语文教材,其编写模式大致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主题•文选模式。以徐中玉主编的大学语文为代表,体例上强调以主题为线索,较为全面地介绍我国语言文学的知识、理论与方法。第二种是专题•文选模式。以温儒敏主编的高等语文、夏中义主编的大学新语文和周金声主编的大学人文语文为代表,体例上以不同专题来编排文选,较之前一种模式更为细致,从不同角度增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第三种是作家•文选模式。以钱理群主编的大学文学教材为代表,体例上完全突显个人化的语文主张,以文学替代语文,创新性极强。第四种是文史•文选模式。以王步高主编的大学语文和彭光芒主编的大学国文为代表,体例上打通文史,回归传统。第五种是对象类型•文选模式。以温儒敏主编的中国语文为代表,体例上根据学生、学校、专业等对象类型来确定文选,因材设教,适应性广,选文难度较大”[8]。在众多的大学语文教材中,广西师范大学黄伟林教授主编的《大学语文》是一部值得关注的特色教材,该教材分为《大学语文》(大学版)、《大学语文》(高职高专版)两种版本,教材“教材中植入了大学教育、中国文化、广西元素、通识理念、语文技能五个元素,力图使大学语文名副其实,以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的需要”[9],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将本土文化中最优秀的因素提炼出来融进教材建设中去,让学生在感受学习汉语言文化魅力的同时树立爱国、爱乡、爱人的美好情怀”[10]。

在高校大学语文教材中,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高职高专院校与重点大学和普通本科院校相比,其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高职高专院校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为目标。高职高专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在很大程度上是着眼于对学生的“通识教育”,是为了学生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素养。因此,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建设也是以适应高职高专的“职业性”、“实用性”基本特征。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在教材的命名、编排体例、作品的选择等方面也凸显出了自身的独特性。如很多大学语文编写专家为区别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与本科院校大学语文教材的区别,将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取名为“大学语文”(高职高专版)、“高职语文”、“实用语文”等;在教材编排体例上打破传统以“文学史”或“文学体裁”为教材编撰逻辑的惯例,而是选择以“人文主题”或“文本模块”为编撰体例;在教材作品的选择上,其内容和难度也尽量契合高职高专学生的实际和水平。对于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建设问题,不少研究者也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如彭新竹在硕士论文《高职大学语文教材建设新思路——与专业相结合》中较为全面的分析了目前高职高专教材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材与专业相结合具有必要性以及高职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原则、编写体例、内容选择等问题[11]。周文在《对高职语文教材编写的反思》一文中,从高职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的理念、体例、选文等方面进行的思考,认为高职大学语文教材编写应以培养高职学生语文操作能力为主线,以模块组合为框架[12]。舒立辉则指出了当前高职高专大学语文编写存在着“重古轻今”、“重经典轻发现”、“重共性缺个性”等问题[13];韩向阳从教材编写的原则、体例、内容设计等方面探讨了高职《大学语文》教材的改革问题[14]。

二、大学语文课程性质与定位研究

有关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定位问题,一直以来是我国学术界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也是大学语文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不少研究者结合自身的学科背景和教学实践体会,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定位问题做出了深刻学理阐释。南开大学的陈洪教授对目前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性质和定位的研究境遇,曾这样描述到:“目前开展大学语文教育还遇到一个困难,甚至是尴尬之处,就是其学科归属问题。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理方面的,即就其学术内涵而言,‘大学语文’无疑要提高学术水准、教学水准,但朝哪个方面努力,似乎比较模糊,没有定论。二是从实际处境来说,一位高校教师,如果没有一个‘法定的’学科作依托,似乎就没有明确的专业归属感。”[15]徐中玉先生指出,“大学语文”决不是大学中一个可有可无的课程,更不是中学语文的“补课”课程。“大学语文”课程是大学人文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不可或缺的课程,它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品格素质与人文精神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他强调在注重大学语文工具性的同时更应该“兼顾文学性、艺术性、审美性、创新性乃至深刻的人生哲理性”,“大学语文课程在大学阶段应是重要的‘通识’性课程,贵在以学生的需要为中心,力求引导学生,使他们确立自觉、积极学习的态度”[16]。北京大学的温儒敏教授则强调大学语文教育重在培育大学生的语文素养[17]。

朱恒则认为学术界将大学语文学科定位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为目的的“能力说”和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人文说”,都是不准确的,“前者看轻了大学语文的应有作用,后者又过于沉重,大学语文无法承受,真正的定位是在这两极之间取其中,即以提高大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为主要目标”[18]。李景强认为,根据《大学语文》的改革趋向和大学课程设置原理,当前高校大学语文教学应淡化“语文”的工具性,突出文学、人文或文化的理论知识性,“《大学语文》应以人文思想为学科基础,以人文基础理论为课程定位”[19]。贾莹对大学语文课程定位问题进行了多维度的全面研究和思考,她认为从大学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位来看,大学语文具有基础性、工具性、人文性和审美性;从大学语文的课程类型定位来分析,大学语文应既是一门公共基础课也应是一门必修课;从大学语文的功能定位来考察,大学语文不仅传承中国文化和延续民族精神的桥梁,而且也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培养学生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的重要工具,也是启迪智慧,实现感性与理性平衡发展的重要途径[20]。

对于我国高职高专院校而言,大学语文课程性质与定位问题也是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杨定明在《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问题研究》一文中认为,由于长期以来大学语文在高职高专院校课程体系中并未有明确的定位,导致了当前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程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尴尬地位,并从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程在整个语文学科教学体系、职业教育体系、不同学科专业素质培养体系、公共课程体系以及在高职院校教育功能上的定位等五个方面全面阐述了高职高专大学语文地位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21]。陈嫣嫣则认为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程应该具有人文性、职业性、母语性等学科品质和复合型教育功能[22]。纵观学术界对大学语文课程性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通识性、工具性、人文性、母语性,职业性、综合性等性质特征的探讨与研究;对大学语文课程定位的论述,研究者主要认为大学语文是培养学生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的“通识教育课”、“公共课基础”、“公共必修课”、“母语教育课”等。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大学语文课程性质与定位问题进行多维度的探讨与研究,对进一步深化大学语文的学理研究和学科建设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三、大学语文教学策略问题研究

“教学策略是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特定教学情境中为适应学生学习需要和完成教学目标而诊察作出的、并随情境变化而进行调整的教学谋划和采取的教学措施。教学策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学策略既包括教的策略,又包括学的策略;狭义的教学策略仅指教的策略。”[23]大学语文的教学策略问题就是探讨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朱媛指出随着我国国际地位和经济实力的日益提升,国外的“汉语热”也日益兴盛,然而在当前全球化语境的冲击下,我国学生对语文学科的重视度却呈现出日益下降的趋势。在我国大学教育中,大学语文教学面临着课程定位模糊不清、教材建设质量悬殊、师资构成参差不齐、学习主体过于功利等多重困境,面对“母语教学”日益式微的窘境,他认为当前我国大学语文教学要走出困境首先要明确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功能和定位,完善大学语文教材建设,积极革新与整合大学语文教学方法,加快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改革力度[24]。

吴素萍认为在当前网络文化语境下,高校大学语文教师要重新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更新教学理念,注重网络语言文学和规范的语言文学的比较分析,适时改变授课模式,丰富学生文学课堂形式,进而推进高校大学语文的有效教学[25]。蔡继莲针对理工科对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现实,认为大学语文教学应该从目标的确定、习惯的养成、学法的优化、阅读引领的角度来提高高师院校理科大学生人文素养[26]。杨坤道在硕士论文《论当前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中认为,当前高校大学语文教学存在着学科边缘化、师资力量薄弱、教材陈旧缺乏特色、教学时间不足、教学方法陈旧、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教育质量滑坡等问题,要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大学语文教学重要性的认识;组织权威专家、资深学者和优秀教师重新编写教学大纲、配套教材和教辅资料,做到教学大纲规范化,教材经典化,教辅资料科学化;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做到教师学者化;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改革考查办法,促进大学语文教学的良性发展。赵卓则认为大学语文教学应该立足于语言文学的基点之上,在知识积累、能力培养和素质育成三个层面实施教学策略,三个层面协调发展,大学语文才能完成教学使命[27]。大学语文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和必修课,具有人文性、工具性、职业性等特征。因此,如何在高职高专院校有效开展大学语文教学也是众多研究者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刘春芳认为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应该做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效统一,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程应该走知识性和素质性平衡的考核之路[28]。

大学语文范文篇8

关键词:大学语文;传统文化;文化素质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民族传统文化,是当代大学语文教育改革创新的需求,也是当代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发展的关键。高校语文教师应该结合当前语文教学实际情况,合理融入民族文化,进而提升传统民族文化在当代的发展,全面促进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

一、大学语文教材要体现传统文化精神,彰显传统文化的魅力

就大学语文教学来说,教材占据了整个教学的重要位置,因此,在大学语文教育改革中对教材进行建设尤为重要。想要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将传统文化进行传授,首先要保证大学语文教材中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才能将传统文化的魅力充分表现出来。目前,我国大学语文教材中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占据了大部分,再加之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可以让学生掌握语文教学重点内容的同时,还能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大学语文教材中这些关于传统文化的内容都是语文教育中的典范,并且含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因此,在对大学语文教材进行编辑时,一定要选择一些较为突出的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语文内容,这样才能将传统文化的内涵表现出来,使其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更好地传承。以我国徐中玉先生编辑的《大学语文》教材为例,该教材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表达的淋漓尽致。首先,在文选阅读部分,一般会选择一些可以将传统文化精神体现出来的作品,并且在每篇文章教学后都进行相关的学习提示及附带思考题,这样的安排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找到文章中的重点。其次,在语言实践部分中,一般会选择一些关于语文文体的写作和例文进行欣赏,这样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最后,在中文知识部分,则选择一些中国古代的文化,并对其进行介绍,其中的内容要包含古代传统文化的各方面,将我国古代传统文化内容充分发挥。可以看出,徐中玉先生编辑的《大学语文》教材,将传承传统文化的目的表现的非常明显。在大学语文实际教学中,教师将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传授给学生,就可以有效达到传承传统文化的效果。根据学校教学的具体情况,大学语文教师在教材的编订方面对其进行了改革,使大学语文教材更贴切本校语文的教学,并且将该教材应用到教学中后,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首先,该教材在教学上可以让学生掌握该学习的语文内容,其次,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可以将我国的优良传统进行体现。在编订的过程中,大学语文教师也遵循兼顾古今中外的原则,同时在教材中选择一些学生所喜欢的影视类欣赏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每节文章后都安排了课后练习、知识链接及自学提示等内容,其目的也遵循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课后自己进行学习。在该教材中很多内容都和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在课上接受教师的引导后,学生可以与日常生活情况相结合,在传统文化传承的过程中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优秀的语文教材不但汲取了语言文学知识的精华,还能将丰富的传统文化体现出来。因此,大学语文教材在建设的过程中,不但要保证学生语文素质的教育,还要注重传承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的魅力充分发挥,提高大学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二、大学语文教师要提高传统文化素质,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大学语文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扩充自己的知识层次和理论水平。在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占据了课堂的主导位置,想要有效将大学语文教学目标实现,就需要大学语文教师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因此,大学教师务必要跟上时代的脚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丰富自己的知识。另外,大学教师一定要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其作为终生学习的理念,不仅要给学生传授传统文化,教师自己也要经常欣赏名家名作,不断提升自己的欣赏水平,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精华。通过这样的做法,才能将大学语文教学更好地开展。(二)加强大学语文教师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培训,提升教师素质。在高校教育中,大学语文教育是不可缺少的一门教学。因此,各高校必须要对其重视。现阶段的大学语文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较为年轻,一般都是刚毕业或教学经验相对较少,因而在教学方式及教学水平上较为薄弱,经常在教学中会忽视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针对这样的情况,各高校必须要加强大学语文教师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大学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及教学水平,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三)建立高素质、多层次、多梯队、稳定的大学语文师资队伍。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师资队伍占据了整个教学的重要位置,并且直接决定了大学语文教学的成败。因此,各高校应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建立高素质、多层次、多梯队及稳定的大学语文师资队伍,从而有效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第一,学校可以聘请一些资历较深的教师到大学担任语文教学,让他们将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进行发挥。因为这些资历较深的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时间也相对较长,所以,在教学经验及传统文化素养方面也都较为出众。聘请这些教师到高校内进行大学语文教学工作,不但可以有效将传统文化内容进行传承,还可以有一定的带动作用,将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也教授给年轻的教师;第二,学校可以引进一些高层次的语文专业人才,来建立大学语文师资队伍。专业人才一般都接受过专业的语文教育,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也受到一定的熏陶,因而可以胜任大学语文教学,虽然是专业人才,但是在教学经验等方面可能存在不足的情况,这样就需要专业人才向教学中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讨教,从而在不断的学习中充实自己的经验;第三,在建设好大学语文教学的师资队伍后,一定要具备稳定性,这样才能使整个团队发挥出更好的优势。

三、大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

(一)教学篇目的讲授和欣赏要以提升学生语文素质和弘扬传统文化精神为目的。想要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素质和弘扬传统文化精神,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选择那些包含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为教学重点进行欣赏,让学生从教学内容中认识到传统文化中思想和道德的重要性。例如,辛弃疾的《水龙吟》、陆游的《示儿》及杜甫的《登高》等内容,都将爱国主义进行了诠释,李密的《陈情表》是我国忠孝思想的充分体现;李清照《醉花阴》、陆游的《沈园》等作品中将古代的爱情理想表达得淋漓尽致;陶渊明《归园田居》及苏轼的《前赤壁赋》则将田园生活及作者悠闲自然的生活情趣进行了充分表达,使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充分展示出来[1]。另外,在先秦诸子散文中也有大量内容包含对人生短暂等的感慨。以上所说的这些作品中都包含大量传统文化的精华,能够让学生对其进行深刻地思考,从而认识到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因此,大学语文教学中想要将传统文化进行传承,教师务必须在作文欣赏等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传统文化中的精粹,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实现传承传统文化的目的[2]。(二)结合学生关注热点传授传统文化。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传播传统文化,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首先,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其次,明确学生关注点,以此为契机进行传统文化教学,提高传统文化的传播效果。比如,在教学著名女词人李清照《醉花阴》这首词时,教师可以结合大学生当前比较关注的感情观进行教学,很多高校大学生都处于异地恋的状态中,如果能够将这些现象结合到教学中,势必能够激发学生真情实感,进而对这首词中蕴含的相思之情的理解更加深刻;同时,在传授这首词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爱情观,使其能够正视自己的感情,积极面对未来。又如,苏轼的作品《前赤壁赋》,教师可以将其生动的故事情节作为切入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所倡导的帮助他人、爱自己、爱他人等精神传递给学生。也可以播放一段视频,视频中的老人在雨中摔倒了,此时定格提问如果是你,是否要去搀扶?通过这样的社会热点问题,抛砖引玉。激发学生的思考激情,进而引出诗词。在这个基础上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和思想进行讲解,相信会给学生带来更大触动。(三)使用现代课堂教学新模式,生动形象地传承传统文化。1.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探索现代教学新模式,使传统文化教育更生动形象。在现代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微课教学等,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与趣味性,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将枯燥的文字转化为图片、音乐、视频等形式,使文化传播的方式更加多元化,这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比如,在进行《垓下之围》的教学中,为了将项羽悲壮的一生及其英雄气概更好地传递给学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认同感,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事先铺垫项羽的生平和事迹,并通过视频短片形式来展现项羽的勇猛无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中国历史文化英雄人物所具备的特点。这样一来教师在讲解课文的时候,学生对人物、文章内涵、中华民族文化的认知就会更加深刻。2.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深刻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尤为重要,如果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互动,那么,教师就不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而学生也不了解教师教学的目的,所以,想要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就一定要重视师生之间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传统课堂转化为开放式课堂,学生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向教师进行提问,而教师也可以在教案中设计一些相关的问题,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提问,也可以与学生进行探讨等。通过师生之间有效的沟通交流,让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及鉴赏的过程中更加轻松[3]。

四、结语

通过研究能够发现,借助大学生语文教育平台,可以提高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力,促进大学生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让民族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袁昌明.大学语文教育中引入茶文化教学研究[J].福建茶叶,2018,40(3):450.

[2]农朗诗.基于民族文化的高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探索[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1(2):140-142.

大学语文范文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在线教学

大学语文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起着重要作用。而我国的高职院校以实践型人才培养为教学目标,对具有人文性的大学语文往往不够重视,教学实践中也存在重理论、轻实践,教学内容陈旧过时,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提高,课堂参与度和学习兴趣较低等问题。在线教育以互联网为媒介,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局限,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鉴于此,我们应该对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在线教育路径展开研究并进行实践探索,以切实提升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实效,促进高职语文的现代化进程。

一、在线教育的概念阐释及特点分析

在线教育也被称为远程教育,是一种运用多媒体、互联网、多种交互手段进行系统化教学的新型教育模式,基础网络设施、计算机、教学内容、教学平台和学习者都是这一模式的基本构成要素。在线教育具有如下几方面的特点。1.现代性。在线教育并没有直接颠覆和完全替代传统教育,而是充分利用了互联网思维和技术在人与人之间随时随地地建立多向联系,使知识传递更为快速、便捷,推动教育全方位互联互通的实现。2.高效性。高效是以互联网为依托的在线教育最重要、最突出的优势。在线教育在内容、时间和空间上都与传统教育有所不同:在内容上,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的资源都可以作为课堂教学内容,对青年学生来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在时间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进行学习安排;在空间上,不再受限于固定的学习地点,通过智能移动终端在任何地点都可进行学习。3.共享性。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教育资源大多只面向学校的学生开放,这一方面使其他学习者不容易获得教学资源,另一方面也使得学校的教学内容难以随着时展和社会需要及时更新。在线教育存储能力强大,信息传播快捷,且具有很强的共享性,可以连接全球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实时在线共享,将最新的知识成果吸收为教学内容。4.多元性。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课堂教学以一对多的形式进行,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选择权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其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得不到满足。在线教育打破了这一局面,通过互联网教学平台为学习者提供了多元化的学习选择,使个性化学习得以实现。

二、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发展现状

大学语文是高职院校面向全体学生设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属性,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学习鉴赏及对学生写作能力、表达能力的培养,实现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和人文渗透,有效提升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意见表达能力、逻辑分析能力等语言运用能力,以及包括职业素养、道德品格、审美情操在内的人文素养,同时也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从总体上来看,我国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仍然存在着种种不尽人意之处。1.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不准确,重视程度不够。当前,高职院校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出现了偏差,认为大学语文课程无法使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得到显著提高,片面地追求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以专业技能作为学生学习的唯一衡量标准。在这种认知基础上,高职院校一再缩减大学语文课程的课时安排,不少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只开设一个学期,却安排了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的基本常识、美学特征、精品赏析等多项内容,再加上高职院校的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本来就相对薄弱,使学生根本无法有效学习并深入理解课程知识,有些高职院校甚至根本不开设这门课程。2.不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对学生的考核以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表现为评判标准,但平时表现也只包括出勤率和课下作业等简单内容,所以仍是依据考试分数做出评判。因而,大多数教师将教学重心放在知识传播和学生分数的提高上,而忽视了对学生阅读、写作、鉴赏等能力的培养,有些语文基础较差的高职学生在阅读专业资料时无法理解词句的意思,在写作书面文件材料时存在较大的困难。这也违背了高职教育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帮助其胜任未来工作的初衷。3.教材内容陈旧,教学手段单一。当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材没有统一的版本,有些教材的选文质量不过关,没有重视对学生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且过于陈旧,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及时的更新调整,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前的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也是以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为主,手段单一,师生之间缺乏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都很低。

三、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在线教学的实施路径

1.加强在线教学的基础设施建设。在线教学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而发展起来的,通过AI技术、大数据技术、VR技术等打造鲜活生动教学场景,5G技术的逐渐推广和普及也为在线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在线教学要想增强师生的课堂体验感和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保证教学活动的即时同步、随问随答,就要加大网络设施及网络直播设备的资金投入,建设覆盖全校的可扩展性好、信息渠道多的高速网络,购置影像采集所用的摄像机、信息存储服务器和信息传送输出设备,满足在线学习的硬件设施需求。这是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在线教学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2.构建适合在线教学的大学语文课程内容体系。在线教育的本质仍是教育而不是技术,其核心仍然是教学内容的传递。在对大学语文课程在线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和构建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将传统文化和时展相结合。大学语文课程在进行内容选择时要以“与时俱进、古为今用”为原则,结合时代需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具有永恒魅力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和人文精神。如以“业精于勤而荒于嬉”教育学生要勤学苦读,对现代社会中多种多样的娱乐形式保持戒惧之心,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第二,课程内容要贴合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和现实生活,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本专业知识的理解,还可以从专业视角解读文学作品及相关人物,增强大学语文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第三,重视大学语文课程的实用性。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和交流表达、应用写作应该统一于大学语文的教学实践中,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与此同时,课件形式要符合互联网在线教育的需求,课程内容应具有交互性,使学生和教师可以就某个知识点展开讨论,形成充分且有效的互动;还要加强对课程资源的审核力度,无论是录播、直播,还是点播,都要优质流畅。3.增强在线师资力量,打造教师的个性化教学空间。大学语文教师必须要适应互联网在线教育的要求,通过参加专业培训来增强自身对互联网的应用意识和能力,并借鉴有益经验,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提高自己的在线教学水平。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该依托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张扬教学个性,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达到既定教学目标。4.完善在线教学的考核机制。考核评价体系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不亚于教学活动本身,对教学方向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直接影响。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能说会写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应该加强对演讲、讨论、实用文写作等表达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的考核,并将学习态度、课堂参与程度、团结助人等道德品质纳入考核范围,构建多元化的考核制度。结合在线教学系统,学生的课程成绩由说写测评、在线测评、期末笔试成绩三个部分构成,兼顾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表达应用能力的考核,引导学生的注重阅读习惯的培养和语言应用能力的提升,实现高职院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燕.高职语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探究[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03):65-67.

大学语文范文篇10

【关键词】新媒体;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

根据国家高等教育课程的整体规划,大学语文一直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语言能力提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提升大学生的综合道德素质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受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模式以及新媒体网络技术的影响与冲击,大学语文教学正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与探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创新问题,以期望研究结果有助于改变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有助于提升大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

一、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一)大学语文教学的教材现状。目前,我国高校使用的大学语文教材多种多样,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大学语文教材的内容多数都偏重于古代文学,反映时代气息与主题的篇幅少之又少。它常常给人造成这样一种感觉或印象,学学语文就是学习古代的文学知识。当前,我国时代的主题是不忘初心,实现中国伟大的复兴。如何将这一主题融合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既能让大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提升,又能使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得到提升,并升华爱国主义情感,这是值得研究与关注的课题。此外,现有的大学语文教材更新的速度慢。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应结合时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大学生心理变化与需求,及时更新大学语文教材的内容。(二)大学语文教学的方法与手段现状。从目前高校所开设的大学语文课程状况来看,有的大学以必修课的形式开设;有的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师范类、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大学语文大多数是必修课;其他专业尤其是理工科院校,多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其教学采用大班教学模式。对于教师而言,受教学对象人数众多的影响与制约,很难做到个性化教学;对于学生而言,他们的出发点往往是为了及格获得学分,不影响毕业,根本达不到语言能力提升以及人文素质提升的教学目标。(三)大学语文教学的师资现状。相对于其他学科教学来说,大学语文课的教学具有更高的难度要求,客观上就要求大学语文课老师在知识与能力上要具有高于其他学科的教师的修养水平,否则,难以胜任。大学语文涉及到历史、哲学、文学、教育、伦理等方面知识,教授者不仅是精通大学语文的专家,而且还是了解与掌握包罗万象知识的杂家。然而,当前大学语文的师资队伍能够达到上述水准的却寥寥无几。大多数的大学语文教师对大学语文专业知识比较精通,但他们却不是包罗万象知识的杂家。这就很难将大学语文讲活,讲透。

二、新媒体环境为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创新提供了机遇

新媒体是一种数字化媒体,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基本形式。它为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创新提供了机遇,具体表现在教学内容与手段两个方面。(一)从内容上来看。新媒体环境丰富了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大学语文教学可以将大学生喜爱的,且富有思想教育意义的网络文化以及大众文化吸收进来,“借助兼容并包的精神与准则,选择具有审美性、人文性,同时还能够使得学生心灵有所触动的作品进行教学,以期为学生积极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学氛围和学习境界”。[1](二)从手段上来看。新媒体环境拓宽了大学语文教学手段。大学语文教学不再是单一的传统满堂灌式教学,代之而起的是以教师课堂教学为主,多样化教学手段并存的局面。一是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平台,将大学语文知识与声音、图像与图片、视频融入一体的教学之中,从而增强大学语文知识的可接受性。二是新媒体环境为资源共享与互动提供了平台。比如,自媒体中的QQ群、微信朋友圈以及微信公众号等都是资源共享与师生之间互动最好的平台。

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创新策略

(一)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多元化。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应在原有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吸收那些能够反映时代气息与主题,又被大学生乐于接受的网络文学与大众文学等内容。当然,所选取的教学内容必须与大学生所学的专业一致或接近,尤其是要注重所选的内容能提升大学生的语言能力以及人文素质。在高校,大学生的学习是按专业进行的,不同的专业学习内容是不同的。就大学语文教学来说,专业不同,其教学内容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比如,针对艺术类专业,就可以选取《心灵的镜子》和《最后的常春藤叶》等名篇,网络文学就可以选择《你若懂我该有多好》等;针对师范类专业,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就要与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的大学语文教学内容有所区别。(二)大学语文教学方法与手段多样化。1.充分利用多媒体,改变传统单一的课堂讲授教学模式。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与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一些现代化的多媒体教育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教学中来,课堂教学不再是唯一的、单调的教师语言传授,而是集教师语言、多媒体声像、图片影视资料等于一体的多样化教学模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大学生不再把学学语文看作是一件很无聊的事,这极大地调动了大学生学学语文的积极性,加深了大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促进了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与发展。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要注意两种倾向:一种是只采用传统的“黑板+板书”式的讲授式教学;另一种是完全依靠课件,而从不使用“黑板+板书”。在具体教学中,“黑板+板书”与课件要综合起来使用,具体的应用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来进行。2.充分运用自媒体,进一步拓展大学语文教学传播的空间。自媒体平台主要包括博客、微博、微信、百度官方贴吧、论坛、BBS等网络社区。在上述自媒体平台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当属自媒体QQ群、微信朋友圈及公众号。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也要充分利用自媒体中的博客、微博、微信以及QQ群等手段进行辅助教学。其基本思路就是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博客、微博、微信群、QQ群以及微信公众号,将课后自学的篇目上传至自媒体网络平台,由大学生自学;大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进行讨论,发表感想或议论等。3.开展在线课堂教学模式。受课堂教学时间、人数、教室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大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效率以及效果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在这样的情况下,若想提高教学的效率与效果,就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在线教学。即提前将教学内容录制成视频文件,上传至互联网,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与地点,只要有计算机终端设备,就可以接受学习。(三)改革大学语文考核方法。传统的大学语文考试侧重于学生的写作能力与阅读能力的考核,忽视其他环节的考核。有的大学生平时不学习,在期末时搞突击也能顺利通过考试。为了提高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应改革大学语文考核方法,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大学语文考核方法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平时作业成绩,包括书面作业、感想与议论(通过自媒体来完成);二是在线学习成绩,包括学习课时,回答问题等;三是期末考试。对于期末考试,可以借鉴汉语水平考试的做法,利用考试软件进行考核。大学语文不仅可以补救学习者中学阶段语文学习的不足,而且还可以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2]。因此,高校要重视大学生大学语文的学习。

【参考文献】

[1]熊婕.网络语境下的大学语文教学策略浅论[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9:1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