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德育思想资源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6 12:17:50

传统德育思想资源

传统德育思想资源范文篇1

关于继承优良传统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问题,虽然近代以来一直受到关注,但由于近现代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际遇和革命、建设的任务,这一问题的解决始终同全盘性反传统的“拔根”运动纠缠在一起而未能得到应有的解决。诚如国外一些学者所指出的,自19世纪中期开始直到20世纪末,弥漫于思想文化领域里的思潮和风气主要是对传统文化作不遗余地的“拔根”运动,也许这在当时是必须的和合理的,但并非是绝对正确和善美的。历史发展到21世纪,当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当面临全球化的挑战而必须强化民族化的应战成为一种价值共识,文化的主题自当超越“拔根”而要求“扎根”。

现代新制度经济学在解释制度建构和制度变迁时提出了“路径依赖”的理论。我们的社会演化到今天,我们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民族精神和风俗习惯,历史积淀和民众心理,仍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考虑的根本性因素。我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道德建设,要坚持好继承优良传统和体现时代精神相统一的原则,就必须把向历史扎根和向未来探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扎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化和传统美德的丰厚土壤,才能真正生长出面向世界和未来的思想道德的参天大树。中国传统德育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华夏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做出过(并将继续做出)历史性的伟大贡献,以致使得华夏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的特质常常借助其传统道德来表现。现代德育是从传统德育变革演化而来的,既继承了它的许多合理的内核,又扬弃了其中不适应现代社会、现代人的品德发展要求的糟粕和世俗的东西,并在新的层面和高度上加以发展。

现代中国在面对不同文化、不同种族、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模式的渗透和撞击时,如何既能保持本国优秀的道德传统,又能吸收他国德育的有益成果,从而在全球化进程中占有一席之地,已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严峻课题。因此,我国现代道德教育内容新体系既要具有民族性,又要体现国际性,前者要求新体系具有纵向开放的功能,使中国道德教育内容“一脉相承”,不致于“花果飘零”;后者要求该体系具有横向开放的功能,使中国道德教育内容“兼容并蓄”,在国际舞台上拥有平等的话语权并能独树一帜。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时期,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在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的现阶段,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有助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捉升综合国力。党的十六大报告立足于时代和历史的高度,强调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应该说,报告的这一主张深得党心和民心,反映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意志和愿望。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多民族国家,如果没有振奋而统一的民族精神,国家就很难保持统一和稳定,更谈不上提高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谈不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不仅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新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迫切需要挖掘民族德育思想的源头活水,继承中华民族德育思想的精华。中华民族的德育思想是其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核心,注重成人之道的教育和安身立命的人文关怀,将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有机地统一起来,倾向于把德育生活化、行为化、全面化,浸润着内圣外王和修齐治平的思想光华,把个人的自我完善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等量齐观,从不离开社会的发展进步来谈个人的自我实现。这种德育思想恰恰有助于形成人我兼重、与群为一的民族精神。

其次,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有助于加强我国现阶段的公民道德建设,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论及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时强调指出,要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原则方针,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使公民道德建设既体现优良传统又反映时代特点,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在论及大力加强基层公民道德教育时强调指出,要积极开发优秀民族道德教育资源,利用各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历史和革命传统教育。我们认为,《纲要》的这些论述,从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战略高度和具体措施上凸显了继承优良传统的意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需要全面提高我国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放眼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们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不仅取决于经济的发展水平,而且取决于国民的综合素质。道德不仅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公民的思想灵魂和精神支柱。一个品格高尚的人,既是精神上的强者,也一定能够成为事业上的强者。如果只讲物质利益和金钱,不讲理想和道德,人们就会失去共同的奋斗目标,失去行为的动力和价值源泉,就会从整体上缺乏竞争力和生命力,也很难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为了更好地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道德需要,运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道德教育,创造为人民群众所津津乐道的道德文化氛围,而这就离不开对传统德育和优秀伦理文化传统的开发和发掘。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可以深化我们对德育功能和作用的认识,可以从我们民族内在精神生命中提炼适合现时代的精神品质,强化德育的春风化雨时效,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第三,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有助于全面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建立社会主义新型道德体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时代的精神文明都是前代精神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把前代人的终点作为起点,继往开来,推陈出新,促进精神文明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前进,这是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一般过程。社会主义新型道德体系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它必须以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道德成果为基础,结合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需要进行推陈出新式的创造。因此,我们说社会主义的新型道德体系的建立必然与我们民族已有的道德传统有着内在的联系,离不开对它的批判继承。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中华民族在五千年漫长发展过程中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传统德育思想具有旺盛而不衰的生命力,它积千年之精华,博大精深,根深蒂固,是我们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批判地继承和弘扬这一文化遗产,有助于我们全面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建立起扎根于传统优秀伦理文化之中的具有中国作风和气派的社会主义新型伦理道德体系。我们所建设的社会主义伦理道德是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的有机结合,说到底是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现阶段的伦理道德建设实际及与中国优秀的伦理文化传统相结合的产物,因此它必须正视我们民族自身的伦理文化传统,把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纳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系统之中,并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获得丰厚的土壤和养料,获得民族的认同和民族化的实现形式。

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还是保证改革开放顺利发展的必要条件。我们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它是在当代中国和世界的交叉点上进行的,也是在中国的历史和现实的交又点上进行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改革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充分考虑我们国家的优势和弱点,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心理承受能力,因势利导,努力找到传统和现实的结合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认清改革的实际步骤,找到改革的具体形式,把握改革的最佳时机,建立完善的运行机制。而要做到这些,则一刻也离不开正确对待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道德文化,继承和弘扬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才能保持和增强我们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对外来伦理文化的消化力,增强对西方的腐朽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侵蚀的免疫力。否则,我们就可能对一切外来的东西失去理智的态度,忘却民族的“自我”,散失民族的主体性,丢掉自己的立足点,陷于茫茫大海之中,从而使我们的改革开放背离社会主义的方向和失去中国特色。

总之,我们必须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出发,站在现代化和民族化相统一的高度上,认清民族虚无主义和传统保守主义、复古主义的危害性,这是正确对待中国传统德育资源的基本前提,也是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实现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现代转化的理论使命。

二、中国传统德育思想创造性开发的基本原则

中国传统德育思想在漫长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始终是为培养统治阶级所需要的人才服务的,并且整体上是受制于当时的道德生活需要并随道德生活基本格局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中国传统德育也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依我们今天的眼光看来,它既有民主性的精华,又有封建性的糟粕;既有催人奋进、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积极、进步的一面,又有教人保守、安贫乐道、不思进取等消极落后的一面。在某些情况下,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常常是良莠混杂、瑕瑜互见的。因此,对于中国传统德育,我们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肯定。全盘否定势必导致德育观上的虚无主义,全盘肯定势必导致德育观上的保守主义或复古主义。而这两种观点和态度都是不正确的。正确的观点和态度应当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坚持批判继承、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和古为今用以及综合创新的方针,并给以创造性的发掘与现代化的转化。

批判继承是马克思主义对待人类伦理文化一个总的指导性原则,它强调对人类历史上的伦理文化给予批判性的继承,即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指导下,有批判、有选择、有目的地继承,是以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现代社会发展需要为原则的继承,而不是简单继承或不加批判分析地全面继承。批判继承要求把批判与继承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批判的基础上继承,在继承的同时不忘批判。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是继承文化遗产特别是伦理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批判继承原则的具体化和集中表现,这一原则主张在对伦理文化遗产批判分析的基础上区分精华与糟粕,吸收民主性的精华,抛弃封建性的糟粕。古为今用是马克思主义对待人类伦理文化遗产的一个方向性原则,它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古”和“今”即伦理文化传统和时代伦理精神的关系,既不能盲目地迷信和不加分析地肯定古代伦理文化,也不能割断当代伦理文化与古代伦理文化的历史联系,应当开发古代伦理文化的资源以为当代伦理文化建设服务。研究古代伦理文化,并不是发思古之幽情,更不是食古不化,而是要立足于当代的伦理文化建设去有意识有目的地发掘历史上的伦理文化资源,使古代伦理文化的研究有一种现代的价值关怀,从古代伦理文化中吸取可以为当代社会新伦理建设服务的东西。鲁迅先生说得好:“夫国民发展,功虽在于怀古,然其怀也,思理朗然,如鉴明镜,时时上征,时时反顾,时时进光明之长途,时时念辉煌之旧有,故其新者日新,而其古亦不死。若不知所以然,漫夸耀以自悦,则长夜之始,即在斯时。”我们肯定传统伦理文化对于现代伦理文化建设的意义,并不是认为传统伦理文化与现代伦理文化没有任何矛盾或冲突,可以原封不动地保存下来,也不是主张人们回到陈旧的伦理文化传统中去,更不是要人们去盲目地颂扬传统伦理文化中的封建性毒素,而是要人们正视历史并从历史中去发现有助于或有益于现代伦理文化建设的合理因素。综合创新是继承伦理文化遗产的目的性原则,它要求对人类历史上的伦理文化遗产加以系统的比较、分析与综合,并经过创造性的开拓转化使之成为一种新的符合时代需要的伦理文化。综合创新是在学习、继承“古今中外法”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立足于多维广阔的伦理文化背景,超越中西对立、体用二元的简单思维模式,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展示中国社会主义新伦理文化建设的可供操作的具体思路,体现伦理文化建设的正确价值导向。

根据伦理文化遗产批判继承的上述原则和方针,对中国传统德育思想资源进行具体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几种不同的情况。从整体上看,中国传统德育思想资源经过历史的演化发展也发生着自身内在的分化,其中一部分由于比较深入地洞见了人类德育发展的基本规律,揭示了人类德育的基本定理,在今天依然属于精华系列,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中国优秀德育思想传统;另一部分由于只是反映当时奴隶主义或封建主义的本质要求,随着奴隶主义或封建主义的被推翻而完全成为过时和糟粕的东西,我们可以将其称为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的糟粕部分;还有一部分中国传统德育思想往往是精华与糟粕交织、融合在一起,有些是精华超过糟粕,有些则是糟粕超过精华,有些是精华和糟粕混杂。针对这几种情况,我们应当辩证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对待伦理文化遗产的原则和方针,对主要是糟粕性的部分予以彻底的批判和抛弃,对其民主性的精华予以继承和发扬,对其精华和糟粕混杂的部分予以全面地清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凡是传统德育思想中直接维护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特殊利益的东西,诸如反映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夫妻关系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封建“三纲”以及“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敢不亡”的愚忠愚孝,反映妇女地位和命运的“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封建“三从”以及“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等贞节观,都纯属封建性的糟粕,应当加以彻底批判和坚决清除。凡是传统德育中至今仍保持生命力而具有现实意义的精华,诸如胸怀天下、公忠为国的爱国主义,博爱大众、利人济世的仁爱伦理,刚健日新、自强不息的积极进取精神,克己奉公、清正廉明的风范德操,志向高远、气节凛然的人格独立意识等等,都是我们民族优秀的德育思想传统,我们应当予以好好地继承和发扬。同志指出:“中华民族有着自己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个民族精神,积千年之精华,博大精深,根深蒂固,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成分。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中,历经磨难而信念愈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开发建设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又说:“中国的历史文化,其中有糟粕,但也有许多精华。古往今来,这些民族文化的精华,一直教育着人们。我们的老一辈革命家就很注重对这些精华的继承和应用。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里就引用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我看如果把这几条真正做到了,就相当不简单。又例如:岳飞的《满江红》,我们不少同志都是从小学唱起,一直唱到大学,它对于激励人们的爱国热情也是很有作用的。还有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以及‘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三人行,必有吾师’、‘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等等。应该说,这些都是我们民族文化中富有哲理,教人勤奋、正直、忠贞、有抱负、不断进取的名言。学习和掌握它们,对于自己的立身行事,为国家为人民建功立业,会受用不浅的。”同志的这些论述,启示我们必须珍视民族珍贵的道德文化遗产,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以服务于我们今天的先进文化建设。凡是传统德育中既有积极因素又有消极因素,二者相互混杂的部分,诸如儒家义利观、理欲观,既有“见利思义”、“义然后取”和“以义制利”等积极因素,又有“重义轻利”和“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消极因素,我们更应该依照批判继承的原则方针加以谨慎地鉴别,辩证地分析和科学地扬弃,即吸取其合理性的因素,抛弃其错误的观点和主张,并使积极因素与社会主义先进伦理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以实现创造性的转化。

我们要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正确对待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理论,对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给以具体分析,区分精华与糟粕,然后在此基础上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并结合社会主义先进伦理文化建设的实际给以创造性的转化,使传统德育中的优秀成分成为社会主义伦理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同志强调,“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我们民族历经沧桑,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很好地继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要认真研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善于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中汲取营养,发展自己。我们讲继承、讲借鉴,目的是通过继承和借鉴,使民族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的精华,同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在新的实践基础上不断创新,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在看来,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的文化,必须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必须具有世界眼光,增强感召力。我国几千年历史留下的丰富的伦理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和发展,真正做到古为今用。同时,必须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结合人民群众伦理文化生活的实际需要,积极进行伦理文化的创新,推动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向深入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创造出继承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而又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立足本国而又充分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的社会主义的先进伦理文化。

三、中国传统德育思想资源创造性开发的路径方法

传统德育思想是我们民族世代积累的关于做人和培养优秀人才等的智慧结晶和经验总结,虽然其中有不少不可避免地打上深刻的历史烙印,成为过时了的东西,表现为一种巨大的保守力量,但包含于其中的精华部分,往往能够超越时空的界限,成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新德育的资源或基础,它凝结了我们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是我们民族迎接新时代挑战的历史前提和内在动力。它能够唤起全体人民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激励全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前进。社会主义如果离开了对本民族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弘扬,就会失去历史的根据,失去民族精神的依托,变成一种外在的强加。只有把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一个必要因素本质地包含在社会主义之中,这样的社会主义才是有中国特色的,才能释放全民族的潜力,成为人民群众进行新的历史创造活动的伟大旗帜。

在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的现代转化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尊重传统德育资源与发掘传统德育资源,源于传统德育资源与超越传统德育资源相统一的原则,赋予传统德育资源以新的生命,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和体现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新德育。

1.尊重与发掘

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德育思想,源远流长,内容丰富,义理宏深。从启迪社会成员自觉“立身做人”,到引导为人父母者积善兴家、教子成材;从劝说当权者“修己治人,化民成俗”,到设计一系列具体的伦理规范,先贤们都有许多智慧的思考和熠熠生辉的论述。特别是其中的优秀部分,更是发人深省,引人人胜。例如,前贤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光照人间的千古绝唱,对于激发人们的浩然正气,陶冶高尚情操,培育美好德行,都有永不磨灭的特殊功效。它们如同一股永流不竭的圣泉,滋润着华夏民族的道德之树,启迪着炎黄子孙的理性思维,推动着我们民族的进步和发展。我国历史上一代代先贤圣哲、志士仁人所表现出的高风亮节和道德情操,可以说都同我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的滋养培育分不开。外国的有识之士,曾盛赞中华民族是大智大慧的民族,称誉我们的祖国是名副其实的“礼仪之邦”。这既符合历史实际,也说明我国优秀传统道德在世界上享有独特的地位。因此,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不能数典忘祖。曾明确指出:“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晶。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邓小平同志也要求我们“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他多次强调“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作为人类文明中道德发展的新境界,它必须要批判地继承人类历史上一切优良道德传统。”同志担任党的总书记和国家主席以来,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当作大事来抓,特别重视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教育。1995年,国家教委组织编写的(中国传统道德)出版,同志欣然为该书题词:“发扬中国古代优良道德传统和革命道德传统,吸收人类一切优秀道德成就,努力创建人类先进的精神文明。”1996年,在全国宜传部长会议上,同志指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高尚精神就是指我们党的崇高理想信念、优良传统和作风,就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优良传统和美德。”同年10月,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进一步明确指出:“要继承和发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党的优良传统,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反对封建主义残余影响,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2001年提出“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强调要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的德治思想,为当前的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服务。同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也明确指出: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发扬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积极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明成果,在全社会大力宜传和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使公民道德建设既体现优良传统,又反映时代特点,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所有这些,都体现了我们党一贯重视对传统道德文化特别是传统德育资源及其思想的高度重视。

尊重传统德育资源与发掘传统德育资源是紧密相连的。尊重传统德育资源主要体现在对传统德育资源的发掘整理上,其关键在于发掘出传统德育资源的当代价值。我国的传统德育资源,不仅为我们民族在历代的文明进步中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且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仍然有着不可忽略的现实价值。例如,古代圣贤所提倡的“天下为公”的无私奉献精神,“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见利思义”的道德价值取向,“精忠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居安思危”的民族忧患意识,“仁者爱人”的人道主义精神,“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崇尚自然”的朴素情怀,如此等等,不仅在封建社会受到政治家、思想家甚至平民百姓的重视,而且到了今天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赢得人们的青睐。传统德育资源的现实价值,不仅表现在国内的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而且还表现在它对当今人类文明进步的新贡献方面。我们知道,中国的优秀传统德育思想,特别是儒家德育思想,早巳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尤其在东南亚影响极为深远。所谓“东南亚文化圈”,基本上是以儒家道德伦理思想为主体的文化构成模式。事实证明,它有力地推动了东南亚的社会文明与进步。由于在人类历史发展和文明进步之过程中,资源、环境、民族、宗教、、犯罪等各种问题的凸显,儒家伦理道德越来越受到西方社会的重视和欢迎。针对上述社会病症,西方一些有识之士,主张效法东方,借鉴中华文明成果。这无疑是一种理性的选择。1999年10月,在北京举行的“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名学者,几乎异口同声地称赞儒学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并一致肯定儒学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价值。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孔子思想及其学说,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属于中华民族,而且属于全人类。儒家从“天人合一”的关系来观照人的生存与人的现实,彰显“仁爱”、“和谐”、“秩序”的人文价值和理念,对现代社会,尤其是21世纪人们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好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人类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中国传统德育资源内容丰富,义理宏深,源远流长,其发掘整理是一项规模浩大的系统工程。因此,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批判继承的总方针,有计划、有步骤、有选择性地开发传统德育资源,挖掘蕴涵其中的时代价值,为社会主义新德育建设服务。

2.清源与超越

中国传统德育思想是传统历史文化的遗存。它们都形成于特定的历史环境,有其特定的内涵和外延,并曾经服务过特定的政治和经济。虽然,作为优秀的精神产品,它们都经历过历史的检验和锤炼,具有跨历史、跨地域的特征,可以为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的人们所利用和借鉴。但是,这个利用和借鉴,不是简单的照搬照套,而是一个再创造的有机整合过程。要完成这个创造,必须首先实现传统德育思想的现代转换。因为传统和现代在客观上总是存在着距离和差异,我们只有通过对传统德育资源的发掘、整理、分析、甄别,作出现代性的诠释,才能做到既源于传统又超越传统,最终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共融;并为现代服务。为此,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必须对优秀传统德育资源作出现代诠释。这里所说的“现代诠释”,不是要求我们把古人现代化,将今人的思想作为标签贴在古人的身上,而是要求站在时代的高度,对优秀传统德育资源中所包含的具有积极意义的东西,予以发掘提炼,并赋予其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含义,使它有可能同现实衔接起来。如果我们对优秀传统的东西不进行现代诠释,原封不动地将其搬到现实中来,那样不但于现实无补,而且也是对优秀传统东西的糟蹋,如果对传统的东西“生吞活剥”,难免会“食古不化”。所以,“现代诠释”是古为今用的重要环节,绝不可少。对优秀传统德育资源作出现代诠释,前人早有尝试,顾炎武、孙中山就是其中的典范。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顾炎武,是一位独具慧眼的爱国主义者。他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和时代要求,对古人的“亡国”与“亡天下”概念进行了重新诠释并加以严格区别。他说:“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异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他认为:“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贼,与有责焉二耳矣。”(《日知录·正始》)在顾炎武看来,“国”既是封建统治阶级一姓王朝利益的体现,因此那些享受到“国”之俸禄的“肉食者”,应当尽力去保卫“国”;而“天下”则代表着人民的利益,代表着社会的安定,因此,他以仁义充塞、道德沦丧、世俗浇薄、文明衰颓为亡天下,从而极力强调,对每一个匹夫来说,都对天下兴亡负有重要的责任。这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爱国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梁启超概括)的真正涵义。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曾对传统道德规范中的“忠”作出如下诠释:“古人讲的‘忠’,是忠于皇帝……我们在民国之内,照道理上说,还是要尽忠,不忠于君,要忠于国,要忠于人民,要为四万万人去效忠。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要高尚得多。”短短几句话,清楚明白地对古代忠德作出现代诠释,赋予其时代精神,实现了传统向现代的转换。顾炎武、孙中山的这种方法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第二,要切实找准传统德育资源与当代德育思想的结合点。传统要同现代实现有机结合,首要条件是二者必须具有结合点。所谓“结合点”,指的是被结合的双方具有共同点、相融点。有了共同点、相融点,才能实现二者的结合。如古代的“天下为公·观念同我们今天所提倡的“无私奉献”的观念,就有相同相融之处,二者在“克己奉公”上统一起来了,因而二者可以完全实现有机结合,并通过这种结合,鼓励今人学习前人的“天下为公”的精神,自觉为国家和集体的利益而献身。《论语》中有关为政者道德规范的论述,其中许多与今天的公务员道德建设之要求有共同点和相融点。比如,孔子与他的学生关于“为政”的对话就是鲜活的例子。“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论语·子路》)孔子认为,作为为政者,应该吃苦在先,享受在后;应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些德性规范,对于我们今天加强公务员的勤政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能不知,人其舍诸!”(《论语·子路》)孔子提倡为政者要举贤尚能,决不能任人唯亲。这对于我们当前干部选拔中坚持任人唯贤的原则有深刻的启示。“季康子问玫於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于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子曰:‘苟正其身矣,於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孔子在这三句话中要强调的是:对于为政者来说,要求老百姓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要求老百姓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板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见解令人深思。这对于我们今天强调的发挥党员干部的表率作用,有着不可忽视的教育意义。“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这两句话告诉我们:为政者只有求真务实,干出实实在在的政绩,才能赢得人民的拥护。任凭时光流失,岁月变迁,蕴涵于其中的真理颗粒仍然熠熠生辉。由此可见,只要能找准传统德育资源和当今德育建设的结合点,并对传统德育资源进行现代诠释,就能超越传统;没有共同点、相融点的东西,二者风马牛不相及,就不可能实现结合;强行将其扯在一起,也不过是牵强附会,达不到超越传统的目的。

第三,要深入挖掘传统德育资源的时代价值。传统德育资源内容丰富且糟粕与精华杂糅在一起,即精华中掩盖着糟粕,其糟粕中埋藏着精华。传统德育资源之所以到了今天还有用,就在于它内含着对新时代有积极意义的功能即现代价值。我们用优秀的传统德育为现实服务,从本质上说,就是要充分发挥它的现实价值。因此,在传统德育的现代转换过程中,我们必须把重点放在其现实价值上,要下大力气总结、提炼、发掘包含于其中的时代价值。例如,传统德性规范“仁”、“义”、“礼”、“智”、“忠”、“孝”、“廉”、“耻”等,在剔除包含于其中的封建成分之后,与当前公民道德建设“二十字”(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基本规范的要求有诸多相似或对应之处。以“孝”为例,古人的观点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基本上属于精华部分,于今天仍然有积极意义,有利于当前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要大力继承与弘扬的。如《孝经》在开宗明义第一章中便指出:“子曰:‘夫孝,德之本与,教之所由生。”孔子在《论语》中强调“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弟子,人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孔于和儒家把“孝”看作是道德之根本,看作是践行“智”、“仁”、“勇”诸德性的出发点。在与学生的对话中,孔子进一步对“孝”进行了具体阐述。比如在回答盂懿子关于什么是“孝”的提问时,孔子说:“无违。”为了解释樊迟对“无违”二字的疑问,孔于又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看得出来,孔子认为,“孝”就是“善事父母”,就是要以善意的思想和行为来对待自己的父母,使他们生前能够过幸福的生活,在他们死后给予很好的安葬。在回答学生子游的问题时,孔子进一步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在这里,孔子认为,如果一个人连父母都不能做到孝敬,这与动物有什么区别。另一类是基本属于糟粕的部分,与当前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相背,是要极力批判的。比如,孔子认为:“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孟子强调指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论语·离娄上》)如此等等。我们应该看到,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追逐个人利益的发展,西方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潮不断蔓延,等价交换的原则,正日益渗透到人与人关系的各个方面,甚至在家庭关系中也笼罩着金钱的阴云。为了金钱和私利,不但可以“遗弃双亲”,甚至不惜“杀父杀母”,这种情况,难道还不足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吗?因此,现在是弘扬传统孝文化、大力加强青少年“孝”道德教育的时候了。

传统优秀德育资源及其思想有着超越时空的无穷魅力,尊重和弘扬中华传统德育资源及其思想,深入挖掘传统德育资源的时代价值,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德育服务,是我们理论工作者肩负的时代使命。

3.转化与创造

创新是一个民族不竭的动力,也是学术研究活动永保生命力之关键所在。不管是尊重传统、源于传统,还是发掘传统、超越传统,关键在于赋予传统德育资源以新的生命。这是因为,中国传统德育及其思想,都是由一定地域、一定时代生活着的、代表一定的阶级阶层利益、有着具体的家庭和人生背景、受某种特定的伦理道德观念所影响的具体的政治家、思想家们所总结、概括出来的,并且是针对一定的具体社会现实的,所以,它们不能不带有一定的具体性、特殊性和时代局限性。然而,一种伦理道德规范和一定的德育思想一经提出,总是内在地包含着一般的和抽象的意义,总要为不同阶级和不同时代的人们所共同应用,在应用过程中还会被不同的人们作出自己的理解和解释,因此,它们又具有一般性、普遍性和超时代性。传统德育思想的双重特性,还通过其内容和形式表现出来。即传统德育及其思想具有精华与糟粕杂糅并存的特点,纯粹属于精华的或属于糟粕的很少见。

首先,对于那些基本上属于精华的传统德育资源我们也应该进行理性的分析。例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所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思想,被人们广为传颂,而且在历史上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严格地分析起来,这一思想也不能说其完全是精华。我们知道,范仲淹毕竟是一个封建士大夫,他所谓的“天下”,在当时是封建君主统治下的土地及其臣民,而这两句话中的“忧”、“乐”,既有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忧乐,又有对宋王朝统治兴衰的忧乐。范仲淹还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意思是,在朝中做官、身居高位就为人民而忧虑,在山野中隐居为民,就要为君王担心。因而,当我们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根据今天社会主义时代的特点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来继承这两句话时,我们所理解的“天下”就应该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而我们所理解的“忧”、“乐”,自然也就和范仲淹所说的忧乐不同了。在中国传统德育资源及其思想中,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如“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等,在继承时都要注意抛弃其在当时所包含的调和阶级矛盾和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方面,弘扬其在今天能更好地调解和理顺人民内部各种矛盾、加强人民之间的团结的积极方面。其次,对于那些较为明显的精华与糟粕相交织甚至融合在一起的传统德育资源,更需要谨慎地加以鉴别和认真地加以消化。以义利关系问题为例,如《论语》中提出的“见利思义”、“见得思义”、“义然后取”的思想,应当说是基本上属于精华的部分,但其中也夹杂着一些维护封建等级的内容。这就需要正确区分古人所说的义和利与今天所说的义和利所具有的不同含义,这样我们才能够很好地抛弃糟粕,吸取精华。这里还有另一种情况,如“君子思义而虑利,小人贪利而不顾义”和“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德育思想,就可以说是精华与糟粕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情况,我们今天在继承时,更应当仔细地加以批判和分析。在中国古代社会,“君子”一般是指统治阶级的成员或者有道德的人,而“小人”一般多指身居下位的卑贱者,有时也指只顾私利而没有道德的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总的看来,包含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内容,即一方面认为,只有统治者才明白大义,而劳动人民只知道小利;另一方面也认为,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明白大义,而道德低下或没有道德的人只知道私利。而在长期的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统治者只强调第一种理解,把他们自身看作是知道大义的,污蔑劳动人民只知道蝇头小利,从而为巩固他们的统治制造舆论。对于这一方面的内容,应当彻底地予以批判,但同时,也可以吸收其强调有道德的人是知道大义的,而没有道德的人是只知道私利的人的合理思想,并加以改造,使其在新的时代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可见,我们在研究中国传统德育资源及其思想时,不能简单地采取“二分法”,即把一部分看成是纯粹的精华,一部分看成是纯粹的糟粕,对自己认为是精华的部分就不加分析地肯定和继承,对自己认为是糟粕的部分就不分青红皂白地加以否定和废弃。人们如此一代一代地做下去,各取其所取,各弃其所弃,最终会把传统德育资源和思想中的珍品抛弃净尽。我们在看到古人、古代有局限性的同时,也要看到自己和自己所处的时代也同样有局限性,要看到自己对传统德育资源和思想的理解和取舍未必是绝对正确的。因此,我们对待传统德育资源和思想的正确态度应该是:要把中国传统德育资源及其思想的每一个组成部分看成是一个具有时代和阶级局限的、由精华和糟粕组成的一个复合体。在精华较多的复合体中,仍然有不可忽视的糟粕;在糟粕较多的复合体中,也有某些可贵的精华。只有看到这一点,才有可能使精华得到珍视,化腐朽为神奇,赋予传统德育资源以新的生命,真正实现传统德育资源的现代转化。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社会主义的新型德育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培铸人心、提升精神、形成整体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伟大工程,也是社会主义教育实力和青少年精神风貌的重要标志。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伦理文化史,又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伦理道德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它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型德育,需要我们发掘民族传统德育思想的源头活水,把根深深地扎在民族传统德育思想的深厚土壤里。“只有首先赢得中国人民的喜爱,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才能堂堂正正地走向世界和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传统德育思想资源范文篇2

[关键词]传统德育;开发与创造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就是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传统美德相承接、与现代法制规范相协调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德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继承优良传统、创造社会主义新德育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创造源于继承,继承是为了更好地创造。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的现代化转化之实现过程,就是中国德育的创新之过程和中国现代新德育的形成过程。因此,在德育创新过程中,坚持继承民族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的辩证统一,既是一个理论创新的问题,也是一个方法创新的问题。

一、历史未竞和时代呼唤的重大课题

关于继承优良传统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问题,虽然近代以来一直受到关注,但由于近现代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际遇和革命、建设的任务,这一问题的解决始终同全盘性反传统的“拔根”运动纠缠在一起而未能得到应有的解决。诚如国外一些学者所指出的,自19世纪中期开始直到20世纪末,弥漫于思想文化领域里的思潮和风气主要是对传统文化作不遗余地的“拔根”运动,也许这在当时是必须的和合理的,但并非是绝对正确和善美的。历史发展到21世纪,当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当面临全球化的挑战而必须强化民族化的应战成为一种价值共识,文化的主题自当超越“拔根”而要求“扎根”。

现代新制度经济学在解释制度建构和制度变迁时提出了“路径依赖”的理论。我们的社会演化到今天,我们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民族精神和风俗习惯,历史积淀和民众心理,仍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考虑的根本性因素。我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道德建设,要坚持好继承优良传统和体现时代精神相统一的原则,就必须把向历史扎根和向未来探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扎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化和传统美德的丰厚土壤,才能真正生长出面向世界和未来的思想道德的参天大树。中国传统德育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华夏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做出过(并将继续做出)历史性的伟大贡献,以致使得华夏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的特质常常借助其传统道德来表现。现代德育是从传统德育变革演化而来的,既继承了它的许多合理的内核,又扬弃了其中不适应现代社会、现代人的品德发展要求的糟粕和世俗的东西,并在新的层面和高度上加以发展。

现代中国在面对不同文化、不同种族、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模式的渗透和撞击时,如何既能保持本国优秀的道德传统,又能吸收他国德育的有益成果,从而在全球化进程中占有一席之地,已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严峻课题。因此,我国现代道德教育内容新体系既要具有民族性,又要体现国际性,前者要求新体系具有纵向开放的功能,使中国道德教育内容“一脉相承”,不致于“花果飘零”;后者要求该体系具有横向开放的功能,使中国道德教育内容“兼容并蓄”,在国际舞台上拥有平等的话语权并能独树一帜。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时期,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在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的现阶段,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有助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捉升综合国力。党的十六大报告立足于时代和历史的高度,强调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应该说,报告的这一主张深得党心和民心,反映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意志和愿望。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多民族国家,如果没有振奋而统一的民族精神,国家就很难保持统一和稳定,更谈不上提高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谈不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不仅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新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迫切需要挖掘民族德育思想的源头活水,继承中华民族德育思想的精华。中华民族的德育思想是其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核心,注重成人之道的教育和安身立命的人文关怀,将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有机地统一起来,倾向于把德育生活化、行为化、全面化,浸润着内圣外王和修齐治平的思想光华,把个人的自我完善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等量齐观,从不离开社会的发展进步来谈个人的自我实现。这种德育思想恰恰有助于形成人我兼重、与群为一的民族精神。

其次,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有助于加强我国现阶段的公民道德建设,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论及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时强调指出,要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原则方针,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使公民道德建设既体现优良传统又反映时代特点,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在论及大力加强基层公民道德教育时强调指出,要积极开发优秀民族道德教育资源,利用各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历史和革命传统教育。我们认为,《纲要》的这些论述,从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战略高度和具体措施上凸显了继承优良传统的意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需要全面提高我国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放眼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们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不仅取决于经济的发展水平,而且取决于国民的综合素质。道德不仅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公民的思想灵魂和精神支柱。一个品格高尚的人,既是精神上的强者,也一定能够成为事业上的强者。如果只讲物质利益和金钱,不讲理想和道德,人们就会失去共同的奋斗目标,失去行为的动力和价值源泉,就会从整体上缺乏竞争力和生命力,也很难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为了更好地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道德需要,运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道德教育,创造为人民群众所津津乐道的道德文化氛围,而这就离不开对传统德育和优秀伦理文化传统的开发和发掘。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可以深化我们对德育功能和作用的认识,可以从我们民族内在精神生命中提炼适合现时代的精神品质,强化德育的春风化雨时效,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第三,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有助于全面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建立社会主义新型道德体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时代的精神文明都是前代精神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把前代人的终点作为起点,继往开来,推陈出新,促进精神文明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前进,这是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一般过程。社会主义新型道德体系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它必须以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道德成果为基础,结合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需要进行推陈出新式的创造。因此,我们说社会主义的新型道德体系的建立必然与我们民族已有的道德传统有着内在的联系,离不开对它的批判继承。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中华民族在五千年漫长发展过程中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传统德育思想具有旺盛而不衰的生命力,它积千年之精华,博大精深,根深蒂固,是我们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批判地继承和弘扬这一文化遗产,有助于我们全面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建立起扎根于传统优秀伦理文化之中的具有中国作风和气派的社会主义新型伦理道德体系。我们所建设的社会主义伦理道德是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的有机结合,说到底是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现阶段的伦理道德建设实际及与中国优秀的伦理文化传统相结合的产物,因此它必须正视我们民族自身的伦理文化传统,把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纳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系统之中,并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获得丰厚的土壤和养料,获得民族的认同和民族化的实现形式。

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还是保证改革开放顺利发展的必要条件。我们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它是在当代中国和世界的交叉点上进行的,也是在中国的历史和现实的交又点上进行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改革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充分考虑我们国家的优势和弱点,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心理承受能力,因势利导,努力找到传统和现实的结合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认清改革的实际步骤,找到改革的具体形式,把握改革的最佳时机,建立完善的运行机制。而要做到这些,则一刻也离不开正确对待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道德文化,继承和弘扬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才能保持和增强我们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对外来伦理文化的消化力,增强对西方的腐朽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侵蚀的免疫力。否则,我们就可能对一切外来的东西失去理智的态度,忘却民族的“自我”,散失民族的主体性,丢掉自己的立足点,陷于茫茫大海之中,从而使我们的改革开放背离社会主义的方向和失去中国特色。

总之,我们必须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出发,站在现代化和民族化相统一的高度上,认清民族虚无主义和传统保守主义、复古主义的危害性,这是正确对待中国传统德育资源的基本前提,也是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实现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现代转化的理论使命。

二、中国传统德育思想创造性开发的基本原则

中国传统德育思想在漫长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始终是为培养统治阶级所需要的人才服务的,并且整体上是受制于当时的道德生活需要并随道德生活基本格局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中国传统德育也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依我们今天的眼光看来,它既有民主性的精华,又有封建性的糟粕;既有催人奋进、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积极、进步的一面,又有教人保守、安贫乐道、不思进取等消极落后的一面。在某些情况下,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常常是良莠混杂、瑕瑜互见的。因此,对于中国传统德育,我们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肯定。全盘否定势必导致德育观上的虚无主义,全盘肯定势必导致德育观上的保守主义或复古主义。而这两种观点和态度都是不正确的。正确的观点和态度应当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坚持批判继承、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和古为今用以及综合创新的方针,并给以创造性的发掘与现代化的转化。

批判继承是马克思主义对待人类伦理文化一个总的指导性原则,它强调对人类历史上的伦理文化给予批判性的继承,即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指导下,有批判、有选择、有目的地继承,是以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现代社会发展需要为原则的继承,而不是简单继承或不加批判分析地全面继承。批判继承要求把批判与继承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批判的基础上继承,在继承的同时不忘批判。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是继承文化遗产特别是伦理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批判继承原则的具体化和集中表现,这一原则主张在对伦理文化遗产批判分析的基础上区分精华与糟粕,吸收民主性的精华,抛弃封建性的糟粕。古为今用是马克思主义对待人类伦理文化遗产的一个方向性原则,它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古”和“今”即伦理文化传统和时代伦理精神的关系,既不能盲目地迷信和不加分析地肯定古代伦理文化,也不能割断当代伦理文化与古代伦理文化的历史联系,应当开发古代伦理文化的资源以为当代伦理文化建设服务。研究古代伦理文化,并不是发思古之幽情,更不是食古不化,而是要立足于当代的伦理文化建设去有意识有目的地发掘历史上的伦理文化资源,使古代伦理文化的研究有一种现代的价值关怀,从古代伦理文化中吸取可以为当代社会新伦理建设服务的东西。鲁迅先生说得好:“夫国民发展,功虽在于怀古,然其怀也,思理朗然,如鉴明镜,时时上征,时时反顾,时时进光明之长途,时时念辉煌之旧有,故其新者日新,而其古亦不死。若不知所以然,漫夸耀以自悦,则长夜之始,即在斯时。”我们肯定传统伦理文化对于现代伦理文化建设的意义,并不是认为传统伦理文化与现代伦理文化没有任何矛盾或冲突,可以原封不动地保存下来,也不是主张人们回到陈旧的伦理文化传统中去,更不是要人们去盲目地颂扬传统伦理文化中的封建性毒素,而是要人们正视历史并从历史中去发现有助于或有益于现代伦理文化建设的合理因素。综合创新是继承伦理文化遗产的目的性原则,它要求对人类历史上的伦理文化遗产加以系统的比较、分析与综合,并经过创造性的开拓转化使之成为一种新的符合时代需要的伦理文化。综合创新是在学习、继承“古今中外法”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立足于多维广阔的伦理文化背景,超越中西对立、体用二元的简单思维模式,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展示中国社会主义新伦理文化建设的可供操作的具体思路,体现伦理文化建设的正确价值导向。

根据伦理文化遗产批判继承的上述原则和方针,对中国传统德育思想资源进行具体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几种不同的情况。从整体上看,中国传统德育思想资源经过历史的演化发展也发生着自身内在的分化,其中一部分由于比较深入地洞见了人类德育发展的基本规律,揭示了人类德育的基本定理,在今天依然属于精华系列,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中国优秀德育思想传统;另一部分由于只是反映当时奴隶主义或封建主义的本质要求,随着奴隶主义或封建主义的被推翻而完全成为过时和糟粕的东西,我们可以将其称为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的糟粕部分;还有一部分中国传统德育思想往往是精华与糟粕交织、融合在一起,有些是精华超过糟粕,有些则是糟粕超过精华,有些是精华和糟粕混杂。针对这几种情况,我们应当辩证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对待伦理文化遗产的原则和方针,对主要是糟粕性的部分予以彻底的批判和抛弃,对其民主性的精华予以继承和发扬,对其精华和糟粕混杂的部分予以全面地清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凡是传统德育思想中直接维护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特殊利益的东西,诸如反映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夫妻关系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封建“三纲”以及“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敢不亡”的愚忠愚孝,反映妇女地位和命运的“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封建“三从”以及“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等贞节观,都纯属封建性的糟粕,应当加以彻底批判和坚决清除。凡是传统德育中至今仍保持生命力而具有现实意义的精华,诸如胸怀天下、公忠为国的爱国主义,博爱大众、利人济世的仁爱伦理,刚健日新、自强不息的积极进取精神,克己奉公、清正廉明的风范德操,志向高远、气节凛然的人格独立意识等等,都是我们民族优秀的德育思想传统,我们应当予以好好地继承和发扬。同志指出:“中华民族有着自己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个民族精神,积千年之精华,博大精深,根深蒂固,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成分。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中,历经磨难而信念愈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开发建设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又说:“中国的历史文化,其中有糟粕,但也有许多精华。古往今来,这些民族文化的精华,一直教育着人们。我们的老一辈革命家就很注重对这些精华的继承和应用。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里就引用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我看如果把这几条真正做到了,就相当不简单。又例如:岳飞的《满江红》,我们不少同志都是从小学唱起,一直唱到大学,它对于激励人们的爱国热情也是很有作用的。还有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以及‘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三人行,必有吾师’、‘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等等。应该说,这些都是我们民族文化中富有哲理,教人勤奋、正直、忠贞、有抱负、不断进取的名言。学习和掌握它们,对于自己的立身行事,为国家为人民建功立业,会受用不浅的。”同志的这些论述,启示我们必须珍视民族珍贵的道德文化遗产,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以服务于我们今天的先进文化建设。凡是传统德育中既有积极因素又有消极因素,二者相互混杂的部分,诸如儒家义利观、理欲观,既有“见利思义”、“义然后取”和“以义制利”等积极因素,又有“重义轻利”和“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消极因素,我们更应该依照批判继承的原则方针加以谨慎地鉴别,辩证地分析和科学地扬弃,即吸取其合理性的因素,抛弃其错误的观点和主张,并使积极因素与社会主义先进伦理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以实现创造性的转化。

我们要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正确对待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理论,对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给以具体分析,区分精华与糟粕,然后在此基础上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并结合社会主义先进伦理文化建设的实际给以创造性的转化,使传统德育中的优秀成分成为社会主义伦理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同志强调,“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我们民族历经沧桑,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很好地继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要认真研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善于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中汲取营养,发展自己。我们讲继承、讲借鉴,目的是通过继承和借鉴,使民族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的精华,同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在新的实践基础上不断创新,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在看来,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的文化,必须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必须具有世界眼光,增强感召力。我国几千年历史留下的丰富的伦理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和发展,真正做到古为今用。同时,必须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结合人民群众伦理文化生活的实际需要,积极进行伦理文化的创新,推动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向深入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创造出继承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而又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立足本国而又充分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的社会主义的先进伦理文化。

三、中国传统德育思想资源创造性开发的路径方法

传统德育思想是我们民族世代积累的关于做人和培养优秀人才等的智慧结晶和经验总结,虽然其中有不少不可避免地打上深刻的历史烙印,成为过时了的东西,表现为一种巨大的保守力量,但包含于其中的精华部分,往往能够超越时空的界限,成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新德育的资源或基础,它凝结了我们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是我们民族迎接新时代挑战的历史前提和内在动力。它能够唤起全体人民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激励全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前进。社会主义如果离开了对本民族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弘扬,就会失去历史的根据,失去民族精神的依托,变成一种外在的强加。只有把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一个必要因素本质地包含在社会主义之中,这样的社会主义才是有中国特色的,才能释放全民族的潜力,成为人民群众进行新的历史创造活动的伟大旗帜。

在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的现代转化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尊重传统德育资源与发掘传统德育资源,源于传统德育资源与超越传统德育资源相统一的原则,赋予传统德育资源以新的生命,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和体现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新德育。

1.尊重与发掘

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德育思想,源远流长,内容丰富,义理宏深。从启迪社会成员自觉“立身做人”,到引导为人父母者积善兴家、教子成材;从劝说当权者“修己治人,化民成俗”,到设计一系列具体的伦理规范,先贤们都有许多智慧的思考和熠熠生辉的论述。特别是其中的优秀部分,更是发人深省,引人人胜。例如,前贤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光照人间的千古绝唱,对于激发人们的浩然正气,陶冶高尚情操,培育美好德行,都有永不磨灭的特殊功效。它们如同一股永流不竭的圣泉,滋润着华夏民族的道德之树,启迪着炎黄子孙的理性思维,推动着我们民族的进步和发展。我国历史上一代代先贤圣哲、志士仁人所表现出的高风亮节和道德情操,可以说都同我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的滋养培育分不开。外国的有识之士,曾盛赞中华民族是大智大慧的民族,称誉我们的祖国是名副其实的“礼仪之邦”。这既符合历史实际,也说明我国优秀传统道德在世界上享有独特的地位。因此,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不能数典忘祖。曾明确指出:“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晶。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邓小平同志也要求我们“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他多次强调“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作为人类文明中道德发展的新境界,它必须要批判地继承人类历史上一切优良道德传统。”同志担任党的总书记和国家主席以来,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当作大事来抓,特别重视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教育。1995年,国家教委组织编写的(中国传统道德)出版,同志欣然为该书题词:“发扬中国古代优良道德传统和革命道德传统,吸收人类一切优秀道德成就,努力创建人类先进的精神文明。”1996年,在全国宜传部长会议上,同志指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高尚精神就是指我们党的崇高理想信念、优良传统和作风,就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优良传统和美德。”同年10月,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进一步明确指出:“要继承和发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党的优良传统,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反对封建主义残余影响,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2001年提出“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强调要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的德治思想,为当前的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服务。同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也明确指出: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发扬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积极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明成果,在全社会大力宜传和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使公民道德建设既体现优良传统,又反映时代特点,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所有这些,都体现了我们党一贯重视对传统道德文化特别是传统德育资源及其思想的高度重视。

尊重传统德育资源与发掘传统德育资源是紧密相连的。尊重传统德育资源主要体现在对传统德育资源的发掘整理上,其关键在于发掘出传统德育资源的当代价值。我国的传统德育资源,不仅为我们民族在历代的文明进步中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且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仍然有着不可忽略的现实价值。例如,古代圣贤所提倡的“天下为公”的无私奉献精神,“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见利思义”的道德价值取向,“精忠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居安思危”的民族忧患意识,“仁者爱人”的人道主义精神,“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崇尚自然”的朴素情怀,如此等等,不仅在封建社会受到政治家、思想家甚至平民百姓的重视,而且到了今天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赢得人们的青睐。传统德育资源的现实价值,不仅表现在国内的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而且还表现在它对当今人类文明进步的新贡献方面。我们知道,中国的优秀传统德育思想,特别是儒家德育思想,早巳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尤其在东南亚影响极为深远。所谓“东南亚文化圈”,基本上是以儒家道德伦理思想为主体的文化构成模式。事实证明,它有力地推动了东南亚的社会文明与进步。由于在人类历史发展和文明进步之过程中,资源、环境、民族、宗教、、犯罪等各种问题的凸显,儒家伦理道德越来越受到西方社会的重视和欢迎。针对上述社会病症,西方一些有识之士,主张效法东方,借鉴中华文明成果。这无疑是一种理性的选择。1999年10月,在北京举行的“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名学者,几乎异口同声地称赞儒学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并一致肯定儒学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价值。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孔子思想及其学说,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属于中华民族,而且属于全人类。儒家从“天人合一”的关系来观照人的生存与人的现实,彰显“仁爱”、“和谐”、“秩序”的人文价值和理念,对现代社会,尤其是21世纪人们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好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人类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中国传统德育资源内容丰富,义理宏深,源远流长,其发掘整理是一项规模浩大的系统工程。因此,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批判继承的总方针,有计划、有步骤、有选择性地开发传统德育资源,挖掘蕴涵其中的时代价值,为社会主义新德育建设服务。

2.清源与超越

中国传统德育思想是传统历史文化的遗存。它们都形成于特定的历史环境,有其特定的内涵和外延,并曾经服务过特定的政治和经济。虽然,作为优秀的精神产品,它们都经历过历史的检验和锤炼,具有跨历史、跨地域的特征,可以为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的人们所利用和借鉴。但是,这个利用和借鉴,不是简单的照搬照套,而是一个再创造的有机整合过程。要完成这个创造,必须首先实现传统德育思想的现代转换。因为传统和现代在客观上总是存在着距离和差异,我们只有通过对传统德育资源的发掘、整理、分析、甄别,作出现代性的诠释,才能做到既源于传统又超越传统,最终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共融;并为现代服务。为此,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必须对优秀传统德育资源作出现代诠释。这里所说的“现代诠释”,不是要求我们把古人现代化,将今人的思想作为标签贴在古人的身上,而是要求站在时代的高度,对优秀传统德育资源中所包含的具有积极意义的东西,予以发掘提炼,并赋予其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含义,使它有可能同现实衔接起来。如果我们对优秀传统的东西不进行现代诠释,原封不动地将其搬到现实中来,那样不但于现实无补,而且也是对优秀传统东西的糟蹋,如果对传统的东西“生吞活剥”,难免会“食古不化”。所以,“现代诠释”是古为今用的重要环节,绝不可少。对优秀传统德育资源作出现代诠释,前人早有尝试,顾炎武、孙中山就是其中的典范。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顾炎武,是一位独具慧眼的爱国主义者。他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和时代要求,对古人的“亡国”与“亡天下”概念进行了重新诠释并加以严格区别。他说:“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异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他认为:“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贼,与有责焉二耳矣。”(《日知录·正始》)在顾炎武看来,“国”既是封建统治阶级一姓王朝利益的体现,因此那些享受到“国”之俸禄的“肉食者”,应当尽力去保卫“国”;而“天下”则代表着人民的利益,代表着社会的安定,因此,他以仁义充塞、道德沦丧、世俗浇薄、文明衰颓为亡天下,从而极力强调,对每一个匹夫来说,都对天下兴亡负有重要的责任。这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爱国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梁启超概括)的真正涵义。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曾对传统道德规范中的“忠”作出如下诠释:“古人讲的‘忠’,是忠于皇帝……我们在民国之内,照道理上说,还是要尽忠,不忠于君,要忠于国,要忠于人民,要为四万万人去效忠。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要高尚得多。”短短几句话,清楚明白地对古代忠德作出现代诠释,赋予其时代精神,实现了传统向现代的转换。顾炎武、孙中山的这种方法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第二,要切实找准传统德育资源与当代德育思想的结合点。传统要同现代实现有机结合,首要条件是二者必须具有结合点。所谓“结合点”,指的是被结合的双方具有共同点、相融点。有了共同点、相融点,才能实现二者的结合。如古代的“天下为公·观念同我们今天所提倡的“无私奉献”的观念,就有相同相融之处,二者在“克己奉公”上统一起来了,因而二者可以完全实现有机结合,并通过这种结合,鼓励今人学习前人的“天下为公”的精神,自觉为国家和集体的利益而献身。《论语》中有关为政者道德规范的论述,其中许多与今天的公务员道德建设之要求有共同点和相融点。比如,孔子与他的学生关于“为政”的对话就是鲜活的例子。“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论语·子路》)孔子认为,作为为政者,应该吃苦在先,享受在后;应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些德性规范,对于我们今天加强公务员的勤政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能不知,人其舍诸!”(《论语·子路》)孔子提倡为政者要举贤尚能,决不能任人唯亲。这对于我们当前干部选拔中坚持任人唯贤的原则有深刻的启示。“季康子问玫於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于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子曰:‘苟正其身矣,於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孔子在这三句话中要强调的是:对于为政者来说,要求老百姓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要求老百姓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板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见解令人深思。这对于我们今天强调的发挥党员干部的表率作用,有着不可忽视的教育意义。“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这两句话告诉我们:为政者只有求真务实,干出实实在在的政绩,才能赢得人民的拥护。任凭时光流失,岁月变迁,蕴涵于其中的真理颗粒仍然熠熠生辉。由此可见,只要能找准传统德育资源和当今德育建设的结合点,并对传统德育资源进行现代诠释,就能超越传统;没有共同点、相融点的东西,二者风马牛不相及,就不可能实现结合;强行将其扯在一起,也不过是牵强附会,达不到超越传统的目的。

第三,要深入挖掘传统德育资源的时代价值。传统德育资源内容丰富且糟粕与精华杂糅在一起,即精华中掩盖着糟粕,其糟粕中埋藏着精华。传统德育资源之所以到了今天还有用,就在于它内含着对新时代有积极意义的功能即现代价值。我们用优秀的传统德育为现实服务,从本质上说,就是要充分发挥它的现实价值。因此,在传统德育的现代转换过程中,我们必须把重点放在其现实价值上,要下大力气总结、提炼、发掘包含于其中的时代价值。例如,传统德性规范“仁”、“义”、“礼”、“智”、“忠”、“孝”、“廉”、“耻”等,在剔除包含于其中的封建成分之后,与当前公民道德建设“二十字”(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基本规范的要求有诸多相似或对应之处。以“孝”为例,古人的观点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基本上属于精华部分,于今天仍然有积极意义,有利于当前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要大力继承与弘扬的。如《孝经》在开宗明义第一章中便指出:“子曰:‘夫孝,德之本与,教之所由生。”孔子在《论语》中强调“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弟子,人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孔于和儒家把“孝”看作是道德之根本,看作是践行“智”、“仁”、“勇”诸德性的出发点。在与学生的对话中,孔子进一步对“孝”进行了具体阐述。比如在回答盂懿子关于什么是“孝”的提问时,孔子说:“无违。”为了解释樊迟对“无违”二字的疑问,孔于又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看得出来,孔子认为,“孝”就是“善事父母”,就是要以善意的思想和行为来对待自己的父母,使他们生前能够过幸福的生活,在他们死后给予很好的安葬。在回答学生子游的问题时,孔子进一步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在这里,孔子认为,如果一个人连父母都不能做到孝敬,这与动物有什么区别。另一类是基本属于糟粕的部分,与当前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相背,是要极力批判的。比如,孔子认为:“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孟子强调指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论语·离娄上》)如此等等。我们应该看到,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追逐个人利益的发展,西方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潮不断蔓延,等价交换的原则,正日益渗透到人与人关系的各个方面,甚至在家庭关系中也笼罩着金钱的阴云。为了金钱和私利,不但可以“遗弃双亲”,甚至不惜“杀父杀母”,这种情况,难道还不足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吗?因此,现在是弘扬传统孝文化、大力加强青少年“孝”道德教育的时候了。

传统优秀德育资源及其思想有着超越时空的无穷魅力,尊重和弘扬中华传统德育资源及其思想,深入挖掘传统德育资源的时代价值,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德育服务,是我们理论工作者肩负的时代使命。

3.转化与创造创新是一个民族不竭的动力,也是学术研究活动永保生命力之关键所在。不管是尊重传统、源于传统,还是发掘传统、超越传统,关键在于赋予传统德育资源以新的生命。这是因为,中国传统德育及其思想,都是由一定地域、一定时代生活着的、代表一定的阶级阶层利益、有着具体的家庭和人生背景、受某种特定的伦理道德观念所影响的具体的政治家、思想家们所总结、概括出来的,并且是针对一定的具体社会现实的,所以,它们不能不带有一定的具体性、特殊性和时代局限性。然而,一种伦理道德规范和一定的德育思想一经提出,总是内在地包含着一般的和抽象的意义,总要为不同阶级和不同时代的人们所共同应用,在应用过程中还会被不同的人们作出自己的理解和解释,因此,它们又具有一般性、普遍性和超时代性。传统德育思想的双重特性,还通过其内容和形式表现出来。即传统德育及其思想具有精华与糟粕杂糅并存的特点,纯粹属于精华的或属于糟粕的很少见。

传统德育思想资源范文篇3

关于继承优良传统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问题,虽然近代以来一直受到关注,但由于近现代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际遇和革命、建设的任务,这一问题的解决始终同全盘性反传统的“拔根”运动纠缠在一起而未能得到应有的解决。诚如国外一些学者所指出的,自19世纪中期开始直到20世纪末,弥漫于思想文化领域里的思潮和风气主要是对传统文化作不遗余地的“拔根”运动,也许这在当时是必须的和合理的,但并非是绝对正确和善美的。历史发展到21世纪,当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当面临全球化的挑战而必须强化民族化的应战成为一种价值共识,文化的主题自当超越“拔根”而要求“扎根”。

现代新制度经济学在解释制度建构和制度变迁时提出了“路径依赖”的理论。我们的社会演化到今天,我们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民族精神和风俗习惯,历史积淀和民众心理,仍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考虑的根本性因素。我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道德建设,要坚持好继承优良传统和体现时代精神相统一的原则,就必须把向历史扎根和向未来探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扎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化和传统美德的丰厚土壤,才能真正生长出面向世界和未来的思想道德的参天大树。中国传统德育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华夏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做出过(并将继续做出)历史性的伟大贡献,以致使得华夏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的特质常常借助其传统道德来表现。现代德育是从传统德育变革演化而来的,既继承了它的许多合理的内核,又扬弃了其中不适应现代社会、现代人的品德发展要求的糟粕和世俗的东西,并在新的层面和高度上加以发展。

现代中国在面对不同文化、不同种族、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模式的渗透和撞击时,如何既能保持本国优秀的道德传统,又能吸收他国德育的有益成果,从而在全球化进程中占有一席之地,已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严峻课题。因此,我国现代道德教育内容新体系既要具有民族性,又要体现国际性,前者要求新体系具有纵向开放的功能,使中国道德教育内容“一脉相承”,不致于“花果飘零”;后者要求该体系具有横向开放的功能,使中国道德教育内容“兼容并蓄”,在国际舞台上拥有平等的话语权并能独树一帜。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时期,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在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的现阶段,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有助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捉升综合国力。党的十六大报告立足于时代和历史的高度,强调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应该说,报告的这一主张深得党心和民心,反映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意志和愿望。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多民族国家,如果没有振奋而统一的民族精神,国家就很难保持统一和稳定,更谈不上提高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谈不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不仅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新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迫切需要挖掘民族德育思想的源头活水,继承中华民族德育思想的精华。中华民族的德育思想是其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核心,注重成人之道的教育和安身立命的人文关怀,将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有机地统一起来,倾向于把德育生活化、行为化、全面化,浸润着内圣外王和修齐治平的思想光华,把个人的自我完善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等量齐观,从不离开社会的发展进步来谈个人的自我实现。这种德育思想恰恰有助于形成人我兼重、与群为一的民族精神。

其次,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有助于加强我国现阶段的公民道德建设,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论及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时强调指出,要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原则方针,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使公民道德建设既体现优良传统又反映时代特点,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在论及大力加强基层公民道德教育时强调指出,要积极开发优秀民族道德教育资源,利用各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历史和革命传统教育。我们认为,《纲要》的这些论述,从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战略高度和具体措施上凸显了继承优良传统的意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需要全面提高我国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放眼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们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不仅取决于经济的发展水平,而且取决于国民的综合素质。道德不仅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公民的思想灵魂和精神支柱。一个品格高尚的人,既是精神上的强者,也一定能够成为事业上的强者。如果只讲物质利益和金钱,不讲理想和道德,人们就会失去共同的奋斗目标,失去行为的动力和价值源泉,就会从整体上缺乏竞争力和生命力,也很难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为了更好地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道德需要,运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道德教育,创造为人民群众所津津乐道的道德文化氛围,而这就离不开对传统德育和优秀伦理文化传统的开发和发掘。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可以深化我们对德育功能和作用的认识,可以从我们民族内在精神生命中提炼适合现时代的精神品质,强化德育的春风化雨时效,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第三,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有助于全面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建立社会主义新型道德体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时代的精神文明都是前代精神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把前代人的终点作为起点,继往开来,推陈出新,促进精神文明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前进,这是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一般过程。社会主义新型道德体系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它必须以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道德成果为基础,结合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需要进行推陈出新式的创造。因此,我们说社会主义的新型道德体系的建立必然与我们民族已有的道德传统有着内在的联系,离不开对它的批判继承。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中华民族在五千年漫长发展过程中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传统德育思想具有旺盛而不衰的生命力,它积千年之精华,博大精深,根深蒂固,是我们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批判地继承和弘扬这一文化遗产,有助于我们全面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建立起扎根于传统优秀伦理文化之中的具有中国作风和气派的社会主义新型伦理道德体系。我们所建设的社会主义伦理道德是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的有机结合,说到底是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现阶段的伦理道德建设实际及与中国优秀的伦理文化传统相结合的产物,因此它必须正视我们民族自身的伦理文化传统,把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纳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系统之中,并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获得丰厚的土壤和养料,获得民族的认同和民族化的实现形式。

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还是保证改革开放顺利发展的必要条件。我们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它是在当代中国和世界的交叉点上进行的,也是在中国的历史和现实的交又点上进行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改革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充分考虑我们国家的优势和弱点,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心理承受能力,因势利导,努力找到传统和现实的结合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认清改革的实际步骤,找到改革的具体形式,把握改革的最佳时机,建立完善的运行机制。而要做到这些,则一刻也离不开正确对待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道德文化,继承和弘扬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才能保持和增强我们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对外来伦理文化的消化力,增强对西方的腐朽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侵蚀的免疫力。否则,我们就可能对一切外来的东西失去理智的态度,忘却民族的“自我”,散失民族的主体性,丢掉自己的立足点,陷于茫茫大海之中,从而使我们的改革开放背离社会主义的方向和失去中国特色。

总之,我们必须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出发,站在现代化和民族化相统一的高度上,认清民族虚无主义和传统保守主义、复古主义的危害性,这是正确对待中国传统德育资源的基本前提,也是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实现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现代转化的理论使命。

二、中国传统德育思想创造性开发的基本原则

中国传统德育思想在漫长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始终是为培养统治阶级所需要的人才服务的,并且整体上是受制于当时的道德生活需要并随道德生活基本格局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中国传统德育也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依我们今天的眼光看来,它既有民主性的精华,又有封建性的糟粕;既有催人奋进、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积极、进步的一面,又有教人保守、安贫乐道、不思进取等消极落后的一面。在某些情况下,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常常是良莠混杂、瑕瑜互见的。因此,对于中国传统德育,我们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肯定。全盘否定势必导致德育观上的虚无主义,全盘肯定势必导致德育观上的保守主义或复古主义。而这两种观点和态度都是不正确的。正确的观点和态度应当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坚持批判继承、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和古为今用以及综合创新的方针,并给以创造性的发掘与现代化的转化。

批判继承是马克思主义对待人类伦理文化一个总的指导性原则,它强调对人类历史上的伦理文化给予批判性的继承,即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指导下,有批判、有选择、有目的地继承,是以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现代社会发展需要为原则的继承,而不是简单继承或不加批判分析地全面继承。批判继承要求把批判与继承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批判的基础上继承,在继承的同时不忘批判。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是继承文化遗产特别是伦理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批判继承原则的具体化和集中表现,这一原则主张在对伦理文化遗产批判分析的基础上区分精华与糟粕,吸收民主性的精华,抛弃封建性的糟粕。古为今用是马克思主义对待人类伦理文化遗产的一个方向性原则,它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古”和“今”即伦理文化传统和时代伦理精神的关系,既不能盲目地迷信和不加分析地肯定古代伦理文化,也不能割断当代伦理文化与古代伦理文化的历史联系,应当开发古代伦理文化的资源以为当代伦理文化建设服务。研究古代伦理文化,并不是发思古之幽情,更不是食古不化,而是要立足于当代的伦理文化建设去有意识有目的地发掘历史上的伦理文化资源,使古代伦理文化的研究有一种现代的价值关怀,从古代伦理文化中吸取可以为当代社会新伦理建设服务的东西。鲁迅先生说得好:“夫国民发展,功虽在于怀古,然其怀也,思理朗然,如鉴明镜,时时上征,时时反顾,时时进光明之长途,时时念辉煌之旧有,故其新者日新,而其古亦不死。若不知所以然,漫夸耀以自悦,则长夜之始,即在斯时。”我们肯定传统伦理文化对于现代伦理文化建设的意义,并不是认为传统伦理文化与现代伦理文化没有任何矛盾或冲突,可以原封不动地保存下来,也不是主张人们回到陈旧的伦理文化传统中去,更不是要人们去盲目地颂扬传统伦理文化中的封建性毒素,而是要人们正视历史并从历史中去发现有助于或有益于现代伦理文化建设的合理因素。综合创新是继承伦理文化遗产的目的性原则,它要求对人类历史上的伦理文化遗产加以系统的比较、分析与综合,并经过创造性的开拓转化使之成为一种新的符合时代需要的伦理文化。综合创新是在学习、继承“古今中外法”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立足于多维广阔的伦理文化背景,超越中西对立、体用二元的简单思维模式,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展示中国社会主义新伦理文化建设的可供操作的具体思路,体现伦理文化建设的正确价值导向。

根据伦理文化遗产批判继承的上述原则和方针,对中国传统德育思想资源进行具体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几种不同的情况。从整体上看,中国传统德育思想资源经过历史的演化发展也发生着自身内在的分化,其中一部分由于比较深入地洞见了人类德育发展的基本规律,揭示了人类德育的基本定理,在今天依然属于精华系列,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中国优秀德育思想传统;另一部分由于只是反映当时奴隶主义或封建主义的本质要求,随着奴隶主义或封建主义的被推翻而完全成为过时和糟粕的东西,我们可以将其称为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的糟粕部分;还有一部分中国传统德育思想往往是精华与糟粕交织、融合在一起,有些是精华超过糟粕,有些则是糟粕超过精华,有些是精华和糟粕混杂。针对这几种情况,我们应当辩证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对待伦理文化遗产的原则和方针,对主要是糟粕性的部分予以彻底的批判和抛弃,对其民主性的精华予以继承和发扬,对其精华和糟粕混杂的部分予以全面地清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凡是传统德育思想中直接维护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特殊利益的东西,诸如反映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夫妻关系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封建“三纲”以及“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敢不亡”的愚忠愚孝,反映妇女地位和命运的“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封建“三从”以及“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等贞节观,都纯属封建性的糟粕,应当加以彻底批判和坚决清除。凡是传统德育中至今仍保持生命力而具有现实意义的精华,诸如胸怀天下、公忠为国的爱国主义,博爱大众、利人济世的仁爱伦理,刚健日新、自强不息的积极进取精神,克己奉公、清正廉明的风范德操,志向高远、气节凛然的人格独立意识等等,都是我们民族优秀的德育思想传统,我们应当予以好好地继承和发扬。同志指出:“中华民族有着自己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个民族精神,积千年之精华,博大精深,根深蒂固,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成分。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中,历经磨难而信念愈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开发建设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又说:“中国的历史文化,其中有糟粕,但也有许多精华。古往今来,这些民族文化的精华,一直教育着人们。我们的老一辈革命家就很注重对这些精华的继承和应用。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里就引用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我看如果把这几条真正做到了,就相当不简单。又例如:岳飞的《满江红》,我们不少同志都是从小学唱起,一直唱到大学,它对于激励人们的爱国热情也是很有作用的。还有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以及‘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三人行,必有吾师’、‘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等等。应该说,这些都是我们民族文化中富有哲理,教人勤奋、正直、忠贞、有抱负、不断进取的名言。学习和掌握它们,对于自己的立身行事,为国家为人民建功立业,会受用不浅的。”同志的这些论述,启示我们必须珍视民族珍贵的道德文化遗产,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以服务于我们今天的先进文化建设。凡是传统德育中既有积极因素又有消极因素,二者相互混杂的部分,诸如儒家义利观、理欲观,既有“见利思义”、“义然后取”和“以义制利”等积极因素,又有“重义轻利”和“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消极因素,我们更应该依照批判继承的原则方针加以谨慎地鉴别,辩证地分析和科学地扬弃,即吸取其合理性的因素,抛弃其错误的观点和主张,并使积极因素与社会主义先进伦理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以实现创造性的转化。

我们要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正确对待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理论,对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给以具体分析,区分精华与糟粕,然后在此基础上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并结合社会主义先进伦理文化建设的实际给以创造性的转化,使传统德育中的优秀成分成为社会主义伦理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同志强调,“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我们民族历经沧桑,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很好地继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要认真研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善于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中汲取营养,发展自己。我们讲继承、讲借鉴,目的是通过继承和借鉴,使民族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的精华,同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在新的实践基础上不断创新,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在看来,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的文化,必须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必须具有世界眼光,增强感召力。我国几千年历史留下的丰富的伦理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和发展,真正做到古为今用。同时,必须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结合人民群众伦理文化生活的实际需要,积极进行伦理文化的创新,推动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向深入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创造出继承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而又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立足本国而又充分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的社会主义的先进伦理文化。

三、中国传统德育思想资源创造性开发的路径方法

传统德育思想是我们民族世代积累的关于做人和培养优秀人才等的智慧结晶和经验总结,虽然其中有不少不可避免地打上深刻的历史烙印,成为过时了的东西,表现为一种巨大的保守力量,但包含于其中的精华部分,往往能够超越时空的界限,成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新德育的资源或基础,它凝结了我们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是我们民族迎接新时代挑战的历史前提和内在动力。它能够唤起全体人民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激励全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前进。社会主义如果离开了对本民族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弘扬,就会失去历史的根据,失去民族精神的依托,变成一种外在的强加。只有把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一个必要因素本质地包含在社会主义之中,这样的社会主义才是有中国特色的,才能释放全民族的潜力,成为人民群众进行新的历史创造活动的伟大旗帜。

在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的现代转化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尊重传统德育资源与发掘传统德育资源,源于传统德育资源与超越传统德育资源相统一的原则,赋予传统德育资源以新的生命,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和体现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新德育。

1.尊重与发掘

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德育思想,源远流长,内容丰富,义理宏深。从启迪社会成员自觉“立身做人”,到引导为人父母者积善兴家、教子成材;从劝说当权者“修己治人,化民成俗”,到设计一系列具体的伦理规范,先贤们都有许多智慧的思考和熠熠生辉的论述。特别是其中的优秀部分,更是发人深省,引人人胜。例如,前贤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光照人间的千古绝唱,对于激发人们的浩然正气,陶冶高尚情操,培育美好德行,都有永不磨灭的特殊功效。它们如同一股永流不竭的圣泉,滋润着华夏民族的道德之树,启迪着炎黄子孙的理性思维,推动着我们民族的进步和发展。我国历史上一代代先贤圣哲、志士仁人所表现出的高风亮节和道德情操,可以说都同我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的滋养培育分不开。外国的有识之士,曾盛赞中华民族是大智大慧的民族,称誉我们的祖国是名副其实的“礼仪之邦”。这既符合历史实际,也说明我国优秀传统道德在世界上享有独特的地位。因此,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不能数典忘祖。曾明确指出:“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晶。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邓小平同志也要求我们“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他多次强调“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作为人类文明中道德发展的新境界,它必须要批判地继承人类历史上一切优良道德传统。”同志担任党的总书记和国家主席以来,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当作大事来抓,特别重视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教育。1995年,国家教委组织编写的(中国传统道德)出版,同志欣然为该书题词:“发扬中国古代优良道德传统和革命道德传统,吸收人类一切优秀道德成就,努力创建人类先进的精神文明。”1996年,在全国宜传部长会议上,同志指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高尚精神就是指我们党的崇高理想信念、优良传统和作风,就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优良传统和美德。”同年10月,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进一步明确指出:“要继承和发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党的优良传统,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反对封建主义残余影响,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2001年提出“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强调要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的德治思想,为当前的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服务。同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也明确指出: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发扬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积极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明成果,在全社会大力宜传和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使公民道德建设既体现优良传统,又反映时代特点,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所有这些,都体现了我们党一贯重视对传统道德文化特别是传统德育资源及其思想的高度重视。

尊重传统德育资源与发掘传统德育资源是紧密相连的。尊重传统德育资源主要体现在对传统德育资源的发掘整理上,其关键在于发掘出传统德育资源的当代价值。我国的传统德育资源,不仅为我们民族在历代的文明进步中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且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仍然有着不可忽略的现实价值。例如,古代圣贤所提倡的“天下为公”的无私奉献精神,“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见利思义”的道德价值取向,“精忠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居安思危”的民族忧患意识,“仁者爱人”的人道主义精神,“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崇尚自然”的朴素情怀,如此等等,不仅在封建社会受到政治家、思想家甚至平民百姓的重视,而且到了今天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赢得人们的青睐。传统德育资源的现实价值,不仅表现在国内的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而且还表现在它对当今人类文明进步的新贡献方面。我们知道,中国的优秀传统德育思想,特别是儒家德育思想,早巳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尤其在东南亚影响极为深远。所谓“东南亚文化圈”,基本上是以儒家道德伦理思想为主体的文化构成模式。事实证明,它有力地推动了东南亚的社会文明与进步。由于在人类历史发展和文明进步之过程中,资源、环境、民族、宗教、、犯罪等各种问题的凸显,儒家伦理道德越来越受到西方社会的重视和欢迎。针对上述社会病症,西方一些有识之士,主张效法东方,借鉴中华文明成果。这无疑是一种理性的选择。1999年10月,在北京举行的“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名学者,几乎异口同声地称赞儒学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并一致肯定儒学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价值。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孔子思想及其学说,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属于中华民族,而且属于全人类。儒家从“天人合一”的关系来观照人的生存与人的现实,彰显“仁爱”、“和谐”、“秩序”的人文价值和理念,对现代社会,尤其是21世纪人们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好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人类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中国传统德育资源内容丰富,义理宏深,源远流长,其发掘整理是一项规模浩大的系统工程。因此,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批判继承的总方针,有计划、有步骤、有选择性地开发传统德育资源,挖掘蕴涵其中的时代价值,为社会主义新德育建设服务。

2.清源与超越

中国传统德育思想是传统历史文化的遗存。它们都形成于特定的历史环境,有其特定的内涵和外延,并曾经服务过特定的政治和经济。虽然,作为优秀的精神产品,它们都经历过历史的检验和锤炼,具有跨历史、跨地域的特征,可以为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的人们所利用和借鉴。但是,这个利用和借鉴,不是简单的照搬照套,而是一个再创造的有机整合过程。要完成这个创造,必须首先实现传统德育思想的现代转换。因为传统和现代在客观上总是存在着距离和差异,我们只有通过对传统德育资源的发掘、整理、分析、甄别,作出现代性的诠释,才能做到既源于传统又超越传统,最终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共融;并为现代服务。为此,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必须对优秀传统德育资源作出现代诠释。这里所说的“现代诠释”,不是要求我们把古人现代化,将今人的思想作为标签贴在古人的身上,而是要求站在时代的高度,对优秀传统德育资源中所包含的具有积极意义的东西,予以发掘提炼,并赋予其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含义,使它有可能同现实衔接起来。如果我们对优秀传统的东西不进行现代诠释,原封不动地将其搬到现实中来,那样不但于现实无补,而且也是对优秀传统东西的糟蹋,如果对传统的东西“生吞活剥”,难免会“食古不化”。所以,“现代诠释”是古为今用的重要环节,绝不可少。对优秀传统德育资源作出现代诠释,前人早有尝试,顾炎武、孙中山就是其中的典范。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顾炎武,是一位独具慧眼的爱国主义者。他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和时代要求,对古人的“亡国”与“亡天下”概念进行了重新诠释并加以严格区别。他说:“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异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他认为:“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贼,与有责焉二耳矣。”(《日知录·正始》)在顾炎武看来,“国”既是封建统治阶级一姓王朝利益的体现,因此那些享受到“国”之俸禄的“肉食者”,应当尽力去保卫“国”;而“天下”则代表着人民的利益,代表着社会的安定,因此,他以仁义充塞、道德沦丧、世俗浇薄、文明衰颓为亡天下,从而极力强调,对每一个匹夫来说,都对天下兴亡负有重要的责任。这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爱国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梁启超概括)的真正涵义。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曾对传统道德规范中的“忠”作出如下诠释:“古人讲的‘忠’,是忠于皇帝……我们在民国之内,照道理上说,还是要尽忠,不忠于君,要忠于国,要忠于人民,要为四万万人去效忠。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要高尚得多。”短短几句话,清楚明白地对古代忠德作出现代诠释,赋予其时代精神,实现了传统向现代的转换。顾炎武、孙中山的这种方法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第二,要切实找准传统德育资源与当代德育思想的结合点。传统要同现代实现有机结合,首要条件是二者必须具有结合点。所谓“结合点”,指的是被结合的双方具有共同点、相融点。有了共同点、相融点,才能实现二者的结合。如古代的“天下为公·观念同我们今天所提倡的“无私奉献”的观念,就有相同相融之处,二者在“克己奉公”上统一起来了,因而二者可以完全实现有机结合,并通过这种结合,鼓励今人学习前人的“天下为公”的精神,自觉为国家和集体的利益而献身。《论语》中有关为政者道德规范的论述,其中许多与今天的公务员道德建设之要求有共同点和相融点。比如,孔子与他的学生关于“为政”的对话就是鲜活的例子。“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论语·子路》)孔子认为,作为为政者,应该吃苦在先,享受在后;应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些德性规范,对于我们今天加强公务员的勤政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能不知,人其舍诸!”(《论语·子路》)孔子提倡为政者要举贤尚能,决不能任人唯亲。这对于我们当前干部选拔中坚持任人唯贤的原则有深刻的启示。“季康子问玫於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于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子曰:‘苟正其身矣,於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孔子在这三句话中要强调的是:对于为政者来说,要求老百姓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要求老百姓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板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见解令人深思。这对于我们今天强调的发挥党员干部的表率作用,有着不可忽视的教育意义。“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这两句话告诉我们:为政者只有求真务实,干出实实在在的政绩,才能赢得人民的拥护。任凭时光流失,岁月变迁,蕴涵于其中的真理颗粒仍然熠熠生辉。由此可见,只要能找准传统德育资源和当今德育建设的结合点,并对传统德育资源进行现代诠释,就能超越传统;没有共同点、相融点的东西,二者风马牛不相及,就不可能实现结合;强行将其扯在一起,也不过是牵强附会,达不到超越传统的目的。

第三,要深入挖掘传统德育资源的时代价值。传统德育资源内容丰富且糟粕与精华杂糅在一起,即精华中掩盖着糟粕,其糟粕中埋藏着精华。传统德育资源之所以到了今天还有用,就在于它内含着对新时代有积极意义的功能即现代价值。我们用优秀的传统德育为现实服务,从本质上说,就是要充分发挥它的现实价值。因此,在传统德育的现代转换过程中,我们必须把重点放在其现实价值上,要下大力气总结、提炼、发掘包含于其中的时代价值。例如,传统德性规范“仁”、“义”、“礼”、“智”、“忠”、“孝”、“廉”、“耻”等,在剔除包含于其中的封建成分之后,与当前公民道德建设“二十字”(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基本规范的要求有诸多相似或对应之处。以“孝”为例,古人的观点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基本上属于精华部分,于今天仍然有积极意义,有利于当前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要大力继承与弘扬的。如《孝经》在开宗明义第一章中便指出:“子曰:‘夫孝,德之本与,教之所由生。”孔子在《论语》中强调“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弟子,人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孔于和儒家把“孝”看作是道德之根本,看作是践行“智”、“仁”、“勇”诸德性的出发点。在与学生的对话中,孔子进一步对“孝”进行了具体阐述。比如在回答盂懿子关于什么是“孝”的提问时,孔子说:“无违。”为了解释樊迟对“无违”二字的疑问,孔于又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看得出来,孔子认为,“孝”就是“善事父母”,就是要以善意的思想和行为来对待自己的父母,使他们生前能够过幸福的生活,在他们死后给予很好的安葬。在回答学生子游的问题时,孔子进一步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在这里,孔子认为,如果一个人连父母都不能做到孝敬,这与动物有什么区别。另一类是基本属于糟粕的部分,与当前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相背,是要极力批判的。比如,孔子认为:“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孟子强调指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论语·离娄上》)如此等等。我们应该看到,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追逐个人利益的发展,西方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潮不断蔓延,等价交换的原则,正日益渗透到人与人关系的各个方面,甚至在家庭关系中也笼罩着金钱的阴云。为了金钱和私利,不但可以“遗弃双亲”,甚至不惜“杀父杀母”,这种情况,难道还不足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吗?因此,现在是弘扬传统孝文化、大力加强青少年“孝”道德教育的时候了。

传统优秀德育资源及其思想有着超越时空的无穷魅力,尊重和弘扬中华传统德育资源及其思想,深入挖掘传统德育资源的时代价值,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德育服务,是我们理论工作者肩负的时代使命。

3.转化与创造创新是一个民族不竭的动力,也是学术研究活动永保生命力之关键所在。不管是尊重传统、源于传统,还是发掘传统、超越传统,关键在于赋予传统德育资源以新的生命。这是因为,中国传统德育及其思想,都是由一定地域、一定时代生活着的、代表一定的阶级阶层利益、有着具体的家庭和人生背景、受某种特定的伦理道德观念所影响的具体的政治家、思想家们所总结、概括出来的,并且是针对一定的具体社会现实的,所以,它们不能不带有一定的具体性、特殊性和时代局限性。然而,一种伦理道德规范和一定的德育思想一经提出,总是内在地包含着一般的和抽象的意义,总要为不同阶级和不同时代的人们所共同应用,在应用过程中还会被不同的人们作出自己的理解和解释,因此,它们又具有一般性、普遍性和超时代性。传统德育思想的双重特性,还通过其内容和形式表现出来。即传统德育及其思想具有精华与糟粕杂糅并存的特点,纯粹属于精华的或属于糟粕的很少见。

首先,对于那些基本上属于精华的传统德育资源我们也应该进行理性的分析。例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所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思想,被人们广为传颂,而且在历史上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严格地分析起来,这一思想也不能说其完全是精华。我们知道,范仲淹毕竟是一个封建士大夫,他所谓的“天下”,在当时是封建君主统治下的土地及其臣民,而这两句话中的“忧”、“乐”,既有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忧乐,又有对宋王朝统治兴衰的忧乐。范仲淹还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意思是,在朝中做官、身居高位就为人民而忧虑,在山野中隐居为民,就要为君王担心。因而,当我们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根据今天社会主义时代的特点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来继承这两句话时,我们所理解的“天下”就应该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而我们所理解的“忧”、“乐”,自然也就和范仲淹所说的忧乐不同了。在中国传统德育资源及其思想中,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如“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等,在继承时都要注意抛弃其在当时所包含的调和阶级矛盾和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方面,弘扬其在今天能更好地调解和理顺人民内部各种矛盾、加强人民之间的团结的积极方面。其次,对于那些较为明显的精华与糟粕相交织甚至融合在一起的传统德育资源,更需要谨慎地加以鉴别和认真地加以消化。以义利关系问题为例,如《论语》中提出的“见利思义”、“见得思义”、“义然后取”的思想,应当说是基本上属于精华的部分,但其中也夹杂着一些维护封建等级的内容。这就需要正确区分古人所说的义和利与今天所说的义和利所具有的不同含义,这样我们才能够很好地抛弃糟粕,吸取精华。这里还有另一种情况,如“君子思义而虑利,小人贪利而不顾义”和“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德育思想,就可以说是精华与糟粕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情况,我们今天在继承时,更应当仔细地加以批判和分析。在中国古代社会,“君子”一般是指统治阶级的成员或者有道德的人,而“小人”一般多指身居下位的卑贱者,有时也指只顾私利而没有道德的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总的看来,包含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内容,即一方面认为,只有统治者才明白大义,而劳动人民只知道小利;另一方面也认为,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明白大义,而道德低下或没有道德的人只知道私利。而在长期的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统治者只强调第一种理解,把他们自身看作是知道大义的,污蔑劳动人民只知道蝇头小利,从而为巩固他们的统治制造舆论。对于这一方面的内容,应当彻底地予以批判,但同时,也可以吸收其强调有道德的人是知道大义的,而没有道德的人是只知道私利的人的合理思想,并加以改造,使其在新的时代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可见,我们在研究中国传统德育资源及其思想时,不能简单地采取“二分法”,即把一部分看成是纯粹的精华,一部分看成是纯粹的糟粕,对自己认为是精华的部分就不加分析地肯定和继承,对自己认为是糟粕的部分就不分青红皂白地加以否定和废弃。人们如此一代一代地做下去,各取其所取,各弃其所弃,最终会把传统德育资源和思想中的珍品抛弃净尽。我们在看到古人、古代有局限性的同时,也要看到自己和自己所处的时代也同样有局限性,要看到自己对传统德育资源和思想的理解和取舍未必是绝对正确的。因此,我们对待传统德育资源和思想的正确态度应该是:要把中国传统德育资源及其思想的每一个组成部分看成是一个具有时代和阶级局限的、由精华和糟粕组成的一个复合体。在精华较多的复合体中,仍然有不可忽视的糟粕;在糟粕较多的复合体中,也有某些可贵的精华。只有看到这一点,才有可能使精华得到珍视,化腐朽为神奇,赋予传统德育资源以新的生命,真正实现传统德育资源的现代转化。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社会主义的新型德育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培铸人心、提升精神、形成整体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伟大工程,也是社会主义教育实力和青少年精神风貌的重要标志。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伦理文化史,又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伦理道德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它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型德育,需要我们发掘民族传统德育思想的源头活水,把根深深地扎在民族传统德育思想的深厚土壤里。“只有首先赢得中国人民的喜爱,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才能堂堂正正地走向世界和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传统德育思想资源范文篇4

[关键词]传统德育;开发与创造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就是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传统美德相承接、与现代法制规范相协调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德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继承优良传统、创造社会主义新德育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创造源于继承,继承是为了更好地创造。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的现代化转化之实现过程,就是中国德育的创新之过程和中国现代新德育的形成过程。因此,在德育创新过程中,坚持继承民族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的辩证统一,既是一个理论创新的问题,也是一个方法创新的问题。

一、历史未竞和时代呼唤的重大课题

关于继承优良传统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问题,虽然近代以来一直受到关注,但由于近现代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际遇和革命、建设的任务,这一问题的解决始终同全盘性反传统的“拔根”运动纠缠在一起而未能得到应有的解决。诚如国外一些学者所指出的,自19世纪中期开始直到20世纪末,弥漫于思想文化领域里的思潮和风气主要是对传统文化作不遗余地的“拔根”运动,也许这在当时是必须的和合理的,但并非是绝对正确和善美的。历史发展到21世纪,当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当面临全球化的挑战而必须强化民族化的应战成为一种价值共识,文化的主题自当超越“拔根”而要求“扎根”。

现代新制度经济学在解释制度建构和制度变迁时提出了“路径依赖”的理论。我们的社会演化到今天,我们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民族精神和风俗习惯,历史积淀和民众心理,仍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考虑的根本性因素。我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道德建设,要坚持好继承优良传统和体现时代精神相统一的原则,就必须把向历史扎根和向未来探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扎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化和传统美德的丰厚土壤,才能真正生长出面向世界和未来的思想道德的参天大树。中国传统德育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华夏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做出过(并将继续做出)历史性的伟大贡献,以致使得华夏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的特质常常借助其传统道德来表现。现代德育是从传统德育变革演化而来的,既继承了它的许多合理的内核,又扬弃了其中不适应现代社会、现代人的品德发展要求的糟粕和世俗的东西,并在新的层面和高度上加以发展。

现代中国在面对不同文化、不同种族、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模式的渗透和撞击时,如何既能保持本国优秀的道德传统,又能吸收他国德育的有益成果,从而在全球化进程中占有一席之地,已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严峻课题。因此,我国现代道德教育内容新体系既要具有民族性,又要体现国际性,前者要求新体系具有纵向开放的功能,使中国道德教育内容“一脉相承”,不致于“花果飘零”;后者要求该体系具有横向开放的功能,使中国道德教育内容“兼容并蓄”,在国际舞台上拥有平等的话语权并能独树一帜。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时期,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在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的现阶段,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有助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捉升综合国力。党的十六大报告立足于时代和历史的高度,强调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应该说,报告的这一主张深得党心和民心,反映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意志和愿望。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多民族国家,如果没有振奋而统一的民族精神,国家就很难保持统一和稳定,更谈不上提高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谈不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不仅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新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迫切需要挖掘民族德育思想的源头活水,继承中华民族德育思想的精华。中华民族的德育思想是其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核心,注重成人之道的教育和安身立命的人文关怀,将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有机地统一起来,倾向于把德育生活化、行为化、全面化,浸润着内圣外王和修齐治平的思想光华,把个人的自我完善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等量齐观,从不离开社会的发展进步来谈个人的自我实现。这种德育思想恰恰有助于形成人我兼重、与群为一的民族精神。

其次,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有助于加强我国现阶段的公民道德建设,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论及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时强调指出,要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原则方针,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使公民道德建设既体现优良传统又反映时代特点,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在论及大力加强基层公民道德教育时强调指出,要积极开发优秀民族道德教育资源,利用各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历史和革命传统教育。我们认为,《纲要》的这些论述,从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战略高度和具体措施上凸显了继承优良传统的意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需要全面提高我国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放眼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们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不仅取决于经济的发展水平,而且取决于国民的综合素质。道德不仅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公民的思想灵魂和精神支柱。一个品格高尚的人,既是精神上的强者,也一定能够成为事业上的强者。如果只讲物质利益和金钱,不讲理想和道德,人们就会失去共同的奋斗目标,失去行为的动力和价值源泉,就会从整体上缺乏竞争力和生命力,也很难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为了更好地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道德需要,运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道德教育,创造为人民群众所津津乐道的道德文化氛围,而这就离不开对传统德育和优秀伦理文化传统的开发和发掘。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可以深化我们对德育功能和作用的认识,可以从我们民族内在精神生命中提炼适合现时代的精神品质,强化德育的春风化雨时效,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第三,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有助于全面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建立社会主义新型道德体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时代的精神文明都是前代精神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把前代人的终点作为起点,继往开来,推陈出新,促进精神文明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前进,这是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一般过程。社会主义新型道德体系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它必须以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道德成果为基础,结合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需要进行推陈出新式的创造。因此,我们说社会主义的新型道德体系的建立必然与我们民族已有的道德传统有着内在的联系,离不开对它的批判继承。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中华民族在五千年漫长发展过程中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传统德育思想具有旺盛而不衰的生命力,它积千年之精华,博大精深,根深蒂固,是我们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批判地继承和弘扬这一文化遗产,有助于我们全面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建立起扎根于传统优秀伦理文化之中的具有中国作风和气派的社会主义新型伦理道德体系。我们所建设的社会主义伦理道德是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的有机结合,说到底是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现阶段的伦理道德建设实际及与中国优秀的伦理文化传统相结合的产物,因此它必须正视我们民族自身的伦理文化传统,把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纳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系统之中,并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获得丰厚的土壤和养料,获得民族的认同和民族化的实现形式。

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还是保证改革开放顺利发展的必要条件。我们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它是在当代中国和世界的交叉点上进行的,也是在中国的历史和现实的交又点上进行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改革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充分考虑我们国家的优势和弱点,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心理承受能力,因势利导,努力找到传统和现实的结合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认清改革的实际步骤,找到改革的具体形式,把握改革的最佳时机,建立完善的运行机制。而要做到这些,则一刻也离不开正确对待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道德文化,继承和弘扬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才能保持和增强我们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对外来伦理文化的消化力,增强对西方的腐朽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侵蚀的免疫力。否则,我们就可能对一切外来的东西失去理智的态度,忘却民族的“自我”,散失民族的主体性,丢掉自己的立足点,陷于茫茫大海之中,从而使我们的改革开放背离社会主义的方向和失去中国特色。

总之,我们必须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出发,站在现代化和民族化相统一的高度上,认清民族虚无主义和传统保守主义、复古主义的危害性,这是正确对待中国传统德育资源的基本前提,也是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实现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现代转化的理论使命。

二、中国传统德育思想创造性开发的基本原则

中国传统德育思想在漫长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始终是为培养统治阶级所需要的人才服务的,并且整体上是受制于当时的道德生活需要并随道德生活基本格局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中国传统德育也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依我们今天的眼光看来,它既有民主性的精华,又有封建性的糟粕;既有催人奋进、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积极、进步的一面,又有教人保守、安贫乐道、不思进取等消极落后的一面。在某些情况下,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常常是良莠混杂、瑕瑜互见的。因此,对于中国传统德育,我们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肯定。全盘否定势必导致德育观上的虚无主义,全盘肯定势必导致德育观上的保守主义或复古主义。而这两种观点和态度都是不正确的。正确的观点和态度应当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坚持批判继承、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和古为今用以及综合创新的方针,并给以创造性的发掘与现代化的转化。

批判继承是马克思主义对待人类伦理文化一个总的指导性原则,它强调对人类历史上的伦理文化给予批判性的继承,即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指导下,有批判、有选择、有目的地继承,是以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现代社会发展需要为原则的继承,而不是简单继承或不加批判分析地全面继承。批判继承要求把批判与继承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批判的基础上继承,在继承的同时不忘批判。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是继承文化遗产特别是伦理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批判继承原则的具体化和集中表现,这一原则主张在对伦理文化遗产批判分析的基础上区分精华与糟粕,吸收民主性的精华,抛弃封建性的糟粕。古为今用是马克思主义对待人类伦理文化遗产的一个方向性原则,它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古”和“今”即伦理文化传统和时代伦理精神的关系,既不能盲目地迷信和不加分析地肯定古代伦理文化,也不能割断当代伦理文化与古代伦理文化的历史联系,应当开发古代伦理文化的资源以为当代伦理文化建设服务。研究古代伦理文化,并不是发思古之幽情,更不是食古不化,而是要立足于当代的伦理文化建设去有意识有目的地发掘历史上的伦理文化资源,使古代伦理文化的研究有一种现代的价值关怀,从古代伦理文化中吸取可以为当代社会新伦理建设服务的东西。鲁迅先生说得好:“夫国民发展,功虽在于怀古,然其怀也,思理朗然,如鉴明镜,时时上征,时时反顾,时时进光明之长途,时时念辉煌之旧有,故其新者日新,而其古亦不死。若不知所以然,漫夸耀以自悦,则长夜之始,即在斯时。”我们肯定传统伦理文化对于现代伦理文化建设的意义,并不是认为传统伦理文化与现代伦理文化没有任何矛盾或冲突,可以原封不动地保存下来,也不是主张人们回到陈旧的伦理文化传统中去,更不是要人们去盲目地颂扬传统伦理文化中的封建性毒素,而是要人们正视历史并从历史中去发现有助于或有益于现代伦理文化建设的合理因素。综合创新是继承伦理文化遗产的目的性原则,它要求对人类历史上的伦理文化遗产加以系统的比较、分析与综合,并经过创造性的开拓转化使之成为一种新的符合时代需要的伦理文化。综合创新是在学习、继承“古今中外法”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立足于多维广阔的伦理文化背景,超越中西对立、体用二元的简单思维模式,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展示中国社会主义新伦理文化建设的可供操作的具体思路,体现伦理文化建设的正确价值导向。

根据伦理文化遗产批判继承的上述原则和方针,对中国传统德育思想资源进行具体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几种不同的情况。从整体上看,中国传统德育思想资源经过历史的演化发展也发生着自身内在的分化,其中一部分由于比较深入地洞见了人类德育发展的基本规律,揭示了人类德育的基本定理,在今天依然属于精华系列,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中国优秀德育思想传统;另一部分由于只是反映当时奴隶主义或封建主义的本质要求,随着奴隶主义或封建主义的被推翻而完全成为过时和糟粕的东西,我们可以将其称为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的糟粕部分;还有一部分中国传统德育思想往往是精华与糟粕交织、融合在一起,有些是精华超过糟粕,有些则是糟粕超过精华,有些是精华和糟粕混杂。针对这几种情况,我们应当辩证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对待伦理文化遗产的原则和方针,对主要是糟粕性的部分予以彻底的批判和抛弃,对其民主性的精华予以继承和发扬,对其精华和糟粕混杂的部分予以全面地清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凡是传统德育思想中直接维护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特殊利益的东西,诸如反映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夫妻关系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封建“三纲”以及“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敢不亡”的愚忠愚孝,反映妇女地位和命运的“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封建“三从”以及“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等贞节观,都纯属封建性的糟粕,应当加以彻底批判和坚决清除。凡是传统德育中至今仍保持生命力而具有现实意义的精华,诸如胸怀天下、公忠为国的爱国主义,博爱大众、利人济世的仁爱伦理,刚健日新、自强不息的积极进取精神,克己奉公、清正廉明的风范德操,志向高远、气节凛然的人格独立意识等等,都是我们民族优秀的德育思想传统,我们应当予以好好地继承和发扬。同志指出:“中华民族有着自己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个民族精神,积千年之精华,博大精深,根深蒂固,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成分。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中,历经磨难而信念愈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开发建设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又说:“中国的历史文化,其中有糟粕,但也有许多精华。古往今来,这些民族文化的精华,一直教育着人们。我们的老一辈革命家就很注重对这些精华的继承和应用。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里就引用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我看如果把这几条真正做到了,就相当不简单。又例如:岳飞的《满江红》,我们不少同志都是从小学唱起,一直唱到大学,它对于激励人们的爱国热情也是很有作用的。还有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以及‘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三人行,必有吾师’、‘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等等。应该说,这些都是我们民族文化中富有哲理,教人勤奋、正直、忠贞、有抱负、不断进取的名言。学习和掌握它们,对于自己的立身行事,为国家为人民建功立业,会受用不浅的。”同志的这些论述,启示我们必须珍视民族珍贵的道德文化遗产,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以服务于我们今天的先进文化建设。凡是传统德育中既有积极因素又有消极因素,二者相互混杂的部分,诸如儒家义利观、理欲观,既有“见利思义”、“义然后取”和“以义制利”等积极因素,又有“重义轻利”和“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消极因素,我们更应该依照批判继承的原则方针加以谨慎地鉴别,辩证地分析和科学地扬弃,即吸取其合理性的因素,抛弃其错误的观点和主张,并使积极因素与社会主义先进伦理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以实现创造性的转化。

我们要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正确对待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理论,对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给以具体分析,区分精华与糟粕,然后在此基础上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并结合社会主义先进伦理文化建设的实际给以创造性的转化,使传统德育中的优秀成分成为社会主义伦理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同志强调,“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我们民族历经沧桑,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很好地继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要认真研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善于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中汲取营养,发展自己。我们讲继承、讲借鉴,目的是通过继承和借鉴,使民族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的精华,同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在新的实践基础上不断创新,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在看来,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的文化,必须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必须具有世界眼光,增强感召力。我国几千年历史留下的丰富的伦理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和发展,真正做到古为今用。同时,必须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结合人民群众伦理文化生活的实际需要,积极进行伦理文化的创新,推动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向深入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创造出继承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而又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立足本国而又充分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的社会主义的先进伦理文化。

三、中国传统德育思想资源创造性开发的路径方法

传统德育思想是我们民族世代积累的关于做人和培养优秀人才等的智慧结晶和经验总结,虽然其中有不少不可避免地打上深刻的历史烙印,成为过时了的东西,表现为一种巨大的保守力量,但包含于其中的精华部分,往往能够超越时空的界限,成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新德育的资源或基础,它凝结了我们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是我们民族迎接新时代挑战的历史前提和内在动力。它能够唤起全体人民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激励全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前进。社会主义如果离开了对本民族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弘扬,就会失去历史的根据,失去民族精神的依托,变成一种外在的强加。只有把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一个必要因素本质地包含在社会主义之中,这样的社会主义才是有中国特色的,才能释放全民族的潜力,成为人民群众进行新的历史创造活动的伟大旗帜。

在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的现代转化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尊重传统德育资源与发掘传统德育资源,源于传统德育资源与超越传统德育资源相统一的原则,赋予传统德育资源以新的生命,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和体现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新德育。

1.尊重与发掘

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德育思想,源远流长,内容丰富,义理宏深。从启迪社会成员自觉“立身做人”,到引导为人父母者积善兴家、教子成材;从劝说当权者“修己治人,化民成俗”,到设计一系列具体的伦理规范,先贤们都有许多智慧的思考和熠熠生辉的论述。特别是其中的优秀部分,更是发人深省,引人人胜。例如,前贤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光照人间的千古绝唱,对于激发人们的浩然正气,陶冶高尚情操,培育美好德行,都有永不磨灭的特殊功效。它们如同一股永流不竭的圣泉,滋润着华夏民族的道德之树,启迪着炎黄子孙的理性思维,推动着我们民族的进步和发展。我国历史上一代代先贤圣哲、志士仁人所表现出的高风亮节和道德情操,可以说都同我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的滋养培育分不开。外国的有识之士,曾盛赞中华民族是大智大慧的民族,称誉我们的祖国是名副其实的“礼仪之邦”。这既符合历史实际,也说明我国优秀传统道德在世界上享有独特的地位。因此,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不能数典忘祖。曾明确指出:“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晶。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邓小平同志也要求我们“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他多次强调“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作为人类文明中道德发展的新境界,它必须要批判地继承人类历史上一切优良道德传统。”同志担任党的总书记和国家主席以来,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当作大事来抓,特别重视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教育。1995年,国家教委组织编写的(中国传统道德)出版,同志欣然为该书题词:“发扬中国古代优良道德传统和革命道德传统,吸收人类一切优秀道德成就,努力创建人类先进的精神文明。”1996年,在全国宜传部长会议上,同志指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高尚精神就是指我们党的崇高理想信念、优良传统和作风,就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优良传统和美德。”同年10月,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进一步明确指出:“要继承和发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党的优良传统,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反对封建主义残余影响,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2001年提出“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强调要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的德治思想,为当前的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服务。同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也明确指出: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发扬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积极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明成果,在全社会大力宜传和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使公民道德建设既体现优良传统,又反映时代特点,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所有这些,都体现了我们党一贯重视对传统道德文化特别是传统德育资源及其思想的高度重视。

尊重传统德育资源与发掘传统德育资源是紧密相连的。尊重传统德育资源主要体现在对传统德育资源的发掘整理上,其关键在于发掘出传统德育资源的当代价值。我国的传统德育资源,不仅为我们民族在历代的文明进步中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且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仍然有着不可忽略的现实价值。例如,古代圣贤所提倡的“天下为公”的无私奉献精神,“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见利思义”的道德价值取向,“精忠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居安思危”的民族忧患意识,“仁者爱人”的人道主义精神,“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崇尚自然”的朴素情怀,如此等等,不仅在封建社会受到政治家、思想家甚至平民百姓的重视,而且到了今天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赢得人们的青睐。传统德育资源的现实价值,不仅表现在国内的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而且还表现在它对当今人类文明进步的新贡献方面。我们知道,中国的优秀传统德育思想,特别是儒家德育思想,早巳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尤其在东南亚影响极为深远。所谓“东南亚文化圈”,基本上是以儒家道德伦理思想为主体的文化构成模式。事实证明,它有力地推动了东南亚的社会文明与进步。由于在人类历史发展和文明进步之过程中,资源、环境、民族、宗教、、犯罪等各种问题的凸显,儒家伦理道德越来越受到西方社会的重视和欢迎。针对上述社会病症,西方一些有识之士,主张效法东方,借鉴中华文明成果。这无疑是一种理性的选择。1999年10月,在北京举行的“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名学者,几乎异口同声地称赞儒学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并一致肯定儒学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价值。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孔子思想及其学说,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属于中华民族,而且属于全人类。儒家从“天人合一”的关系来观照人的生存与人的现实,彰显“仁爱”、“和谐”、“秩序”的人文价值和理念,对现代社会,尤其是21世纪人们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好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人类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中国传统德育资源内容丰富,义理宏深,源远流长,其发掘整理是一项规模浩大的系统工程。因此,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批判继承的总方针,有计划、有步骤、有选择性地开发传统德育资源,挖掘蕴涵其中的时代价值,为社会主义新德育建设服务。

2.清源与超越

中国传统德育思想是传统历史文化的遗存。它们都形成于特定的历史环境,有其特定的内涵和外延,并曾经服务过特定的政治和经济。虽然,作为优秀的精神产品,它们都经历过历史的检验和锤炼,具有跨历史、跨地域的特征,可以为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的人们所利用和借鉴。但是,这个利用和借鉴,不是简单的照搬照套,而是一个再创造的有机整合过程。要完成这个创造,必须首先实现传统德育思想的现代转换。因为传统和现代在客观上总是存在着距离和差异,我们只有通过对传统德育资源的发掘、整理、分析、甄别,作出现代性的诠释,才能做到既源于传统又超越传统,最终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共融;并为现代服务。为此,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必须对优秀传统德育资源作出现代诠释。这里所说的“现代诠释”,不是要求我们把古人现代化,将今人的思想作为标签贴在古人的身上,而是要求站在时代的高度,对优秀传统德育资源中所包含的具有积极意义的东西,予以发掘提炼,并赋予其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含义,使它有可能同现实衔接起来。如果我们对优秀传统的东西不进行现代诠释,原封不动地将其搬到现实中来,那样不但于现实无补,而且也是对优秀传统东西的糟蹋,如果对传统的东西“生吞活剥”,难免会“食古不化”。所以,“现代诠释”是古为今用的重要环节,绝不可少。对优秀传统德育资源作出现代诠释,前人早有尝试,顾炎武、孙中山就是其中的典范。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顾炎武,是一位独具慧眼的爱国主义者。他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和时代要求,对古人的“亡国”与“亡天下”概念进行了重新诠释并加以严格区别。他说:“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异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他认为:“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贼,与有责焉二耳矣。”(《日知录·正始》)在顾炎武看来,“国”既是封建统治阶级一姓王朝利益的体现,因此那些享受到“国”之俸禄的“肉食者”,应当尽力去保卫“国”;而“天下”则代表着人民的利益,代表着社会的安定,因此,他以仁义充塞、道德沦丧、世俗浇薄、文明衰颓为亡天下,从而极力强调,对每一个匹夫来说,都对天下兴亡负有重要的责任。这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爱国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梁启超概括)的真正涵义。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曾对传统道德规范中的“忠”作出如下诠释:“古人讲的‘忠’,是忠于皇帝……我们在民国之内,照道理上说,还是要尽忠,不忠于君,要忠于国,要忠于人民,要为四万万人去效忠。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要高尚得多。”短短几句话,清楚明白地对古代忠德作出现代诠释,赋予其时代精神,实现了传统向现代的转换。顾炎武、孙中山的这种方法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第二,要切实找准传统德育资源与当代德育思想的结合点。传统要同现代实现有机结合,首要条件是二者必须具有结合点。所谓“结合点”,指的是被结合的双方具有共同点、相融点。有了共同点、相融点,才能实现二者的结合。如古代的“天下为公·观念同我们今天所提倡的“无私奉献”的观念,就有相同相融之处,二者在“克己奉公”上统一起来了,因而二者可以完全实现有机结合,并通过这种结合,鼓励今人学习前人的“天下为公”的精神,自觉为国家和集体的利益而献身。《论语》中有关为政者道德规范的论述,其中许多与今天的公务员道德建设之要求有共同点和相融点。比如,孔子与他的学生关于“为政”的对话就是鲜活的例子。“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论语·子路》)孔子认为,作为为政者,应该吃苦在先,享受在后;应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些德性规范,对于我们今天加强公务员的勤政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能不知,人其舍诸!”(《论语·子路》)孔子提倡为政者要举贤尚能,决不能任人唯亲。这对于我们当前干部选拔中坚持任人唯贤的原则有深刻的启示。“季康子问玫於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于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子曰:‘苟正其身矣,於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孔子在这三句话中要强调的是:对于为政者来说,要求老百姓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要求老百姓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板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见解令人深思。这对于我们今天强调的发挥党员干部的表率作用,有着不可忽视的教育意义。“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这两句话告诉我们:为政者只有求真务实,干出实实在在的政绩,才能赢得人民的拥护。任凭时光流失,岁月变迁,蕴涵于其中的真理颗粒仍然熠熠生辉。由此可见,只要能找准传统德育资源和当今德育建设的结合点,并对传统德育资源进行现代诠释,就能超越传统;没有共同点、相融点的东西,二者风马牛不相及,就不可能实现结合;强行将其扯在一起,也不过是牵强附会,达不到超越传统的目的。

第三,要深入挖掘传统德育资源的时代价值。传统德育资源内容丰富且糟粕与精华杂糅在一起,即精华中掩盖着糟粕,其糟粕中埋藏着精华。传统德育资源之所以到了今天还有用,就在于它内含着对新时代有积极意义的功能即现代价值。我们用优秀的传统德育为现实服务,从本质上说,就是要充分发挥它的现实价值。因此,在传统德育的现代转换过程中,我们必须把重点放在其现实价值上,要下大力气总结、提炼、发掘包含于其中的时代价值。例如,传统德性规范“仁”、“义”、“礼”、“智”、“忠”、“孝”、“廉”、“耻”等,在剔除包含于其中的封建成分之后,与当前公民道德建设“二十字”(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基本规范的要求有诸多相似或对应之处。以“孝”为例,古人的观点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基本上属于精华部分,于今天仍然有积极意义,有利于当前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要大力继承与弘扬的。如《孝经》在开宗明义第一章中便指出:“子曰:‘夫孝,德之本与,教之所由生。”孔子在《论语》中强调“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弟子,人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孔于和儒家把“孝”看作是道德之根本,看作是践行“智”、“仁”、“勇”诸德性的出发点。在与学生的对话中,孔子进一步对“孝”进行了具体阐述。比如在回答盂懿子关于什么是“孝”的提问时,孔子说:“无违。”为了解释樊迟对“无违”二字的疑问,孔于又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看得出来,孔子认为,“孝”就是“善事父母”,就是要以善意的思想和行为来对待自己的父母,使他们生前能够过幸福的生活,在他们死后给予很好的安葬。在回答学生子游的问题时,孔子进一步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在这里,孔子认为,如果一个人连父母都不能做到孝敬,这与动物有什么区别。另一类是基本属于糟粕的部分,与当前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相背,是要极力批判的。比如,孔子认为:“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孟子强调指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论语·离娄上》)如此等等。我们应该看到,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追逐个人利益的发展,西方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潮不断蔓延,等价交换的原则,正日益渗透到人与人关系的各个方面,甚至在家庭关系中也笼罩着金钱的阴云。为了金钱和私利,不但可以“遗弃双亲”,甚至不惜“杀父杀母”,这种情况,难道还不足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吗?因此,现在是弘扬传统孝文化、大力加强青少年“孝”道德教育的时候了。

传统优秀德育资源及其思想有着超越时空的无穷魅力,尊重和弘扬中华传统德育资源及其思想,深入挖掘传统德育资源的时代价值,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德育服务,是我们理论工作者肩负的时代使命。

3.转化与创造创新是一个民族不竭的动力,也是学术研究活动永保生命力之关键所在。不管是尊重传统、源于传统,还是发掘传统、超越传统,关键在于赋予传统德育资源以新的生命。这是因为,中国传统德育及其思想,都是由一定地域、一定时代生活着的、代表一定的阶级阶层利益、有着具体的家庭和人生背景、受某种特定的伦理道德观念所影响的具体的政治家、思想家们所总结、概括出来的,并且是针对一定的具体社会现实的,所以,它们不能不带有一定的具体性、特殊性和时代局限性。然而,一种伦理道德规范和一定的德育思想一经提出,总是内在地包含着一般的和抽象的意义,总要为不同阶级和不同时代的人们所共同应用,在应用过程中还会被不同的人们作出自己的理解和解释,因此,它们又具有一般性、普遍性和超时代性。传统德育思想的双重特性,还通过其内容和形式表现出来。即传统德育及其思想具有精华与糟粕杂糅并存的特点,纯粹属于精华的或属于糟粕的很少见。

传统德育思想资源范文篇5

[关键词]传统德育;开发与创造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就是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传统美德相承接、与现代法制规范相协调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德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继承优良传统、创造社会主义新德育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创造源于继承,继承是为了更好地创造。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的现代化转化之实现过程,就是中国德育的创新之过程和中国现代新德育的形成过程。因此,在德育创新过程中,坚持继承民族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的辩证统一,既是一个理论创新的问题,也是一个方法创新的问题。

一、历史未竞和时代呼唤的重大课题

关于继承优良传统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问题,虽然近代以来一直受到关注,但由于近现代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际遇和革命、建设的任务,这一问题的解决始终同全盘性反传统的“拔根”运动纠缠在一起而未能得到应有的解决。诚如国外一些学者所指出的,自19世纪中期开始直到20世纪末,弥漫于思想文化领域里的思潮和风气主要是对传统文化作不遗余地的“拔根”运动,也许这在当时是必须的和合理的,但并非是绝对正确和善美的。历史发展到21世纪,当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当面临全球化的挑战而必须强化民族化的应战成为一种价值共识,文化的主题自当超越“拔根”而要求“扎根”。

现代新制度经济学在解释制度建构和制度变迁时提出了“路径依赖”的理论。我们的社会演化到今天,我们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民族精神和风俗习惯,历史积淀和民众心理,仍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考虑的根本性因素。我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道德建设,要坚持好继承优良传统和体现时代精神相统一的原则,就必须把向历史扎根和向未来探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扎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化和传统美德的丰厚土壤,才能真正生长出面向世界和未来的思想道德的参天大树。中国传统德育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华夏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做出过(并将继续做出)历史性的伟大贡献,以致使得华夏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的特质常常借助其传统道德来表现。现代德育是从传统德育变革演化而来的,既继承了它的许多合理的内核,又扬弃了其中不适应现代社会、现代人的品德发展要求的糟粕和世俗的东西,并在新的层面和高度上加以发展。

现代中国在面对不同文化、不同种族、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模式的渗透和撞击时,如何既能保持本国优秀的道德传统,又能吸收他国德育的有益成果,从而在全球化进程中占有一席之地,已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严峻课题。因此,我国现代道德教育内容新体系既要具有民族性,又要体现国际性,前者要求新体系具有纵向开放的功能,使中国道德教育内容“一脉相承”,不致于“花果飘零”;后者要求该体系具有横向开放的功能,使中国道德教育内容“兼容并蓄”,在国际舞台上拥有平等的话语权并能独树一帜。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时期,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在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的现阶段,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有助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捉升综合国力。党的十六大报告立足于时代和历史的高度,强调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应该说,报告的这一主张深得党心和民心,反映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意志和愿望。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多民族国家,如果没有振奋而统一的民族精神,国家就很难保持统一和稳定,更谈不上提高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谈不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不仅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新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迫切需要挖掘民族德育思想的源头活水,继承中华民族德育思想的精华。中华民族的德育思想是其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核心,注重成人之道的教育和安身立命的人文关怀,将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有机地统一起来,倾向于把德育生活化、行为化、全面化,浸润着内圣外王和修齐治平的思想光华,把个人的自我完善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等量齐观,从不离开社会的发展进步来谈个人的自我实现。这种德育思想恰恰有助于形成人我兼重、与群为一的民族精神。

其次,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有助于加强我国现阶段的公民道德建设,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论及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时强调指出,要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原则方针,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使公民道德建设既体现优良传统又反映时代特点,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在论及大力加强基层公民道德教育时强调指出,要积极开发优秀民族道德教育资源,利用各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历史和革命传统教育。我们认为,《纲要》的这些论述,从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战略高度和具体措施上凸显了继承优良传统的意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需要全面提高我国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放眼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们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不仅取决于经济的发展水平,而且取决于国民的综合素质。道德不仅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公民的思想灵魂和精神支柱。一个品格高尚的人,既是精神上的强者,也一定能够成为事业上的强者。如果只讲物质利益和金钱,不讲理想和道德,人们就会失去共同的奋斗目标,失去行为的动力和价值源泉,就会从整体上缺乏竞争力和生命力,也很难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为了更好地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道德需要,运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道德教育,创造为人民群众所津津乐道的道德文化氛围,而这就离不开对传统德育和优秀伦理文化传统的开发和发掘。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可以深化我们对德育功能和作用的认识,可以从我们民族内在精神生命中提炼适合现时代的精神品质,强化德育的春风化雨时效,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第三,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有助于全面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建立社会主义新型道德体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时代的精神文明都是前代精神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把前代人的终点作为起点,继往开来,推陈出新,促进精神文明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前进,这是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一般过程。社会主义新型道德体系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它必须以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道德成果为基础,结合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需要进行推陈出新式的创造。因此,我们说社会主义的新型道德体系的建立必然与我们民族已有的道德传统有着内在的联系,离不开对它的批判继承。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中华民族在五千年漫长发展过程中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传统德育思想具有旺盛而不衰的生命力,它积千年之精华,博大精深,根深蒂固,是我们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批判地继承和弘扬这一文化遗产,有助于我们全面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建立起扎根于传统优秀伦理文化之中的具有中国作风和气派的社会主义新型伦理道德体系。我们所建设的社会主义伦理道德是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的有机结合,说到底是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现阶段的伦理道德建设实际及与中国优秀的伦理文化传统相结合的产物,因此它必须正视我们民族自身的伦理文化传统,把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纳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系统之中,并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获得丰厚的土壤和养料,获得民族的认同和民族化的实现形式。

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还是保证改革开放顺利发展的必要条件。我们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它是在当代中国和世界的交叉点上进行的,也是在中国的历史和现实的交又点上进行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改革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充分考虑我们国家的优势和弱点,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心理承受能力,因势利导,努力找到传统和现实的结合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认清改革的实际步骤,找到改革的具体形式,把握改革的最佳时机,建立完善的运行机制。而要做到这些,则一刻也离不开正确对待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道德文化,继承和弘扬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才能保持和增强我们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对外来伦理文化的消化力,增强对西方的腐朽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侵蚀的免疫力。否则,我们就可能对一切外来的东西失去理智的态度,忘却民族的“自我”,散失民族的主体性,丢掉自己的立足点,陷于茫茫大海之中,从而使我们的改革开放背离社会主义的方向和失去中国特色。

总之,我们必须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出发,站在现代化和民族化相统一的高度上,认清民族虚无主义和传统保守主义、复古主义的危害性,这是正确对待中国传统德育资源的基本前提,也是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实现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现代转化的理论使命。

二、中国传统德育思想创造性开发的基本原则

中国传统德育思想在漫长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始终是为培养统治阶级所需要的人才服务的,并且整体上是受制于当时的道德生活需要并随道德生活基本格局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中国传统德育也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依我们今天的眼光看来,它既有民主性的精华,又有封建性的糟粕;既有催人奋进、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积极、进步的一面,又有教人保守、安贫乐道、不思进取等消极落后的一面。在某些情况下,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常常是良莠混杂、瑕瑜互见的。因此,对于中国传统德育,我们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肯定。全盘否定势必导致德育观上的虚无主义,全盘肯定势必导致德育观上的保守主义或复古主义。而这两种观点和态度都是不正确的。正确的观点和态度应当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坚持批判继承、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和古为今用以及综合创新的方针,并给以创造性的发掘与现代化的转化。

批判继承是马克思主义对待人类伦理文化一个总的指导性原则,它强调对人类历史上的伦理文化给予批判性的继承,即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指导下,有批判、有选择、有目的地继承,是以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现代社会发展需要为原则的继承,而不是简单继承或不加批判分析地全面继承。批判继承要求把批判与继承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批判的基础上继承,在继承的同时不忘批判。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是继承文化遗产特别是伦理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批判继承原则的具体化和集中表现,这一原则主张在对伦理文化遗产批判分析的基础上区分精华与糟粕,吸收民主性的精华,抛弃封建性的糟粕。古为今用是马克思主义对待人类伦理文化遗产的一个方向性原则,它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古”和“今”即伦理文化传统和时代伦理精神的关系,既不能盲目地迷信和不加分析地肯定古代伦理文化,也不能割断当代伦理文化与古代伦理文化的历史联系,应当开发古代伦理文化的资源以为当代伦理文化建设服务。研究古代伦理文化,并不是发思古之幽情,更不是食古不化,而是要立足于当代的伦理文化建设去有意识有目的地发掘历史上的伦理文化资源,使古代伦理文化的研究有一种现代的价值关怀,从古代伦理文化中吸取可以为当代社会新伦理建设服务的东西。鲁迅先生说得好:“夫国民发展,功虽在于怀古,然其怀也,思理朗然,如鉴明镜,时时上征,时时反顾,时时进光明之长途,时时念辉煌之旧有,故其新者日新,而其古亦不死。若不知所以然,漫夸耀以自悦,则长夜之始,即在斯时。”我们肯定传统伦理文化对于现代伦理文化建设的意义,并不是认为传统伦理文化与现代伦理文化没有任何矛盾或冲突,可以原封不动地保存下来,也不是主张人们回到陈旧的伦理文化传统中去,更不是要人们去盲目地颂扬传统伦理文化中的封建性毒素,而是要人们正视历史并从历史中去发现有助于或有益于现代伦理文化建设的合理因素。综合创新是继承伦理文化遗产的目的性原则,它要求对人类历史上的伦理文化遗产加以系统的比较、分析与综合,并经过创造性的开拓转化使之成为一种新的符合时代需要的伦理文化。综合创新是在学习、继承“古今中外法”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立足于多维广阔的伦理文化背景,超越中西对立、体用二元的简单思维模式,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展示中国社会主义新伦理文化建设的可供操作的具体思路,体现伦理文化建设的正确价值导向。

根据伦理文化遗产批判继承的上述原则和方针,对中国传统德育思想资源进行具体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几种不同的情况。从整体上看,中国传统德育思想资源经过历史的演化发展也发生着自身内在的分化,其中一部分由于比较深入地洞见了人类德育发展的基本规律,揭示了人类德育的基本定理,在今天依然属于精华系列,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中国优秀德育思想传统;另一部分由于只是反映当时奴隶主义或封建主义的本质要求,随着奴隶主义或封建主义的被推翻而完全成为过时和糟粕的东西,我们可以将其称为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的糟粕部分;还有一部分中国传统德育思想往往是精华与糟粕交织、融合在一起,有些是精华超过糟粕,有些则是糟粕超过精华,有些是精华和糟粕混杂。针对这几种情况,我们应当辩证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对待伦理文化遗产的原则和方针,对主要是糟粕性的部分予以彻底的批判和抛弃,对其民主性的精华予以继承和发扬,对其精华和糟粕混杂的部分予以全面地清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凡是传统德育思想中直接维护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特殊利益的东西,诸如反映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夫妻关系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封建“三纲”以及“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敢不亡”的愚忠愚孝,反映妇女地位和命运的“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封建“三从”以及“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等贞节观,都纯属封建性的糟粕,应当加以彻底批判和坚决清除。凡是传统德育中至今仍保持生命力而具有现实意义的精华,诸如胸怀天下、公忠为国的爱国主义,博爱大众、利人济世的仁爱伦理,刚健日新、自强不息的积极进取精神,克己奉公、清正廉明的风范德操,志向高远、气节凛然的人格独立意识等等,都是我们民族优秀的德育思想传统,我们应当予以好好地继承和发扬。同志指出:“中华民族有着自己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个民族精神,积千年之精华,博大精深,根深蒂固,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成分。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中,历经磨难而信念愈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开发建设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又说:“中国的历史文化,其中有糟粕,但也有许多精华。古往今来,这些民族文化的精华,一直教育着人们。我们的老一辈革命家就很注重对这些精华的继承和应用。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里就引用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我看如果把这几条真正做到了,就相当不简单。又例如:岳飞的《满江红》,我们不少同志都是从小学唱起,一直唱到大学,它对于激励人们的爱国热情也是很有作用的。还有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以及‘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三人行,必有吾师’、‘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等等。应该说,这些都是我们民族文化中富有哲理,教人勤奋、正直、忠贞、有抱负、不断进取的名言。学习和掌握它们,对于自己的立身行事,为国家为人民建功立业,会受用不浅的。”同志的这些论述,启示我们必须珍视民族珍贵的道德文化遗产,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以服务于我们今天的先进文化建设。凡是传统德育中既有积极因素又有消极因素,二者相互混杂的部分,诸如儒家义利观、理欲观,既有“见利思义”、“义然后取”和“以义制利”等积极因素,又有“重义轻利”和“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消极因素,我们更应该依照批判继承的原则方针加以谨慎地鉴别,辩证地分析和科学地扬弃,即吸取其合理性的因素,抛弃其错误的观点和主张,并使积极因素与社会主义先进伦理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以实现创造性的转化。

我们要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正确对待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理论,对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给以具体分析,区分精华与糟粕,然后在此基础上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并结合社会主义先进伦理文化建设的实际给以创造性的转化,使传统德育中的优秀成分成为社会主义伦理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同志强调,“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我们民族历经沧桑,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很好地继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要认真研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善于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中汲取营养,发展自己。我们讲继承、讲借鉴,目的是通过继承和借鉴,使民族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的精华,同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在新的实践基础上不断创新,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在看来,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的文化,必须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必须具有世界眼光,增强感召力。我国几千年历史留下的丰富的伦理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和发展,真正做到古为今用。同时,必须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结合人民群众伦理文化生活的实际需要,积极进行伦理文化的创新,推动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向深入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创造出继承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而又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立足本国而又充分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的社会主义的先进伦理文化。

三、中国传统德育思想资源创造性开发的路径方法

传统德育思想是我们民族世代积累的关于做人和培养优秀人才等的智慧结晶和经验总结,虽然其中有不少不可避免地打上深刻的历史烙印,成为过时了的东西,表现为一种巨大的保守力量,但包含于其中的精华部分,往往能够超越时空的界限,成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新德育的资源或基础,它凝结了我们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是我们民族迎接新时代挑战的历史前提和内在动力。它能够唤起全体人民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激励全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前进。社会主义如果离开了对本民族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弘扬,就会失去历史的根据,失去民族精神的依托,变成一种外在的强加。只有把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一个必要因素本质地包含在社会主义之中,这样的社会主义才是有中国特色的,才能释放全民族的潜力,成为人民群众进行新的历史创造活动的伟大旗帜。

在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的现代转化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尊重传统德育资源与发掘传统德育资源,源于传统德育资源与超越传统德育资源相统一的原则,赋予传统德育资源以新的生命,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和体现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新德育。

1.尊重与发掘

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德育思想,源远流长,内容丰富,义理宏深。从启迪社会成员自觉“立身做人”,到引导为人父母者积善兴家、教子成材;从劝说当权者“修己治人,化民成俗”,到设计一系列具体的伦理规范,先贤们都有许多智慧的思考和熠熠生辉的论述。特别是其中的优秀部分,更是发人深省,引人人胜。例如,前贤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光照人间的千古绝唱,对于激发人们的浩然正气,陶冶高尚情操,培育美好德行,都有永不磨灭的特殊功效。它们如同一股永流不竭的圣泉,滋润着华夏民族的道德之树,启迪着炎黄子孙的理性思维,推动着我们民族的进步和发展。我国历史上一代代先贤圣哲、志士仁人所表现出的高风亮节和道德情操,可以说都同我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的滋养培育分不开。外国的有识之士,曾盛赞中华民族是大智大慧的民族,称誉我们的祖国是名副其实的“礼仪之邦”。这既符合历史实际,也说明我国优秀传统道德在世界上享有独特的地位。因此,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不能数典忘祖。曾明确指出:“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晶。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邓小平同志也要求我们“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他多次强调“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作为人类文明中道德发展的新境界,它必须要批判地继承人类历史上一切优良道德传统。”同志担任党的总书记和国家主席以来,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当作大事来抓,特别重视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教育。1995年,国家教委组织编写的(中国传统道德)出版,同志欣然为该书题词:“发扬中国古代优良道德传统和革命道德传统,吸收人类一切优秀道德成就,努力创建人类先进的精神文明。”1996年,在全国宜传部长会议上,同志指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高尚精神就是指我们党的崇高理想信念、优良传统和作风,就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优良传统和美德。”同年10月,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进一步明确指出:“要继承和发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党的优良传统,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反对封建主义残余影响,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2001年提出“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强调要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的德治思想,为当前的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服务。同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也明确指出: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发扬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积极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明成果,在全社会大力宜传和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使公民道德建设既体现优良传统,又反映时代特点,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所有这些,都体现了我们党一贯重视对传统道德文化特别是传统德育资源及其思想的高度重视。

尊重传统德育资源与发掘传统德育资源是紧密相连的。尊重传统德育资源主要体现在对传统德育资源的发掘整理上,其关键在于发掘出传统德育资源的当代价值。我国的传统德育资源,不仅为我们民族在历代的文明进步中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且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仍然有着不可忽略的现实价值。例如,古代圣贤所提倡的“天下为公”的无私奉献精神,“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见利思义”的道德价值取向,“精忠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居安思危”的民族忧患意识,“仁者爱人”的人道主义精神,“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崇尚自然”的朴素情怀,如此等等,不仅在封建社会受到政治家、思想家甚至平民百姓的重视,而且到了今天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赢得人们的青睐。传统德育资源的现实价值,不仅表现在国内的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而且还表现在它对当今人类文明进步的新贡献方面。我们知道,中国的优秀传统德育思想,特别是儒家德育思想,早巳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尤其在东南亚影响极为深远。所谓“东南亚文化圈”,基本上是以儒家道德伦理思想为主体的文化构成模式。事实证明,它有力地推动了东南亚的社会文明与进步。由于在人类历史发展和文明进步之过程中,资源、环境、民族、宗教、、犯罪等各种问题的凸显,儒家伦理道德越来越受到西方社会的重视和欢迎。针对上述社会病症,西方一些有识之士,主张效法东方,借鉴中华文明成果。这无疑是一种理性的选择。1999年10月,在北京举行的“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名学者,几乎异口同声地称赞儒学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并一致肯定儒学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价值。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孔子思想及其学说,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属于中华民族,而且属于全人类。儒家从“天人合一”的关系来观照人的生存与人的现实,彰显“仁爱”、“和谐”、“秩序”的人文价值和理念,对现代社会,尤其是21世纪人们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好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人类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中国传统德育资源内容丰富,义理宏深,源远流长,其发掘整理是一项规模浩大的系统工程。因此,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批判继承的总方针,有计划、有步骤、有选择性地开发传统德育资源,挖掘蕴涵其中的时代价值,为社会主义新德育建设服务。

2.清源与超越

中国传统德育思想是传统历史文化的遗存。它们都形成于特定的历史环境,有其特定的内涵和外延,并曾经服务过特定的政治和经济。虽然,作为优秀的精神产品,它们都经历过历史的检验和锤炼,具有跨历史、跨地域的特征,可以为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的人们所利用和借鉴。但是,这个利用和借鉴,不是简单的照搬照套,而是一个再创造的有机整合过程。要完成这个创造,必须首先实现传统德育思想的现代转换。因为传统和现代在客观上总是存在着距离和差异,我们只有通过对传统德育资源的发掘、整理、分析、甄别,作出现代性的诠释,才能做到既源于传统又超越传统,最终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共融;并为现代服务。为此,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必须对优秀传统德育资源作出现代诠释。这里所说的“现代诠释”,不是要求我们把古人现代化,将今人的思想作为标签贴在古人的身上,而是要求站在时代的高度,对优秀传统德育资源中所包含的具有积极意义的东西,予以发掘提炼,并赋予其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含义,使它有可能同现实衔接起来。如果我们对优秀传统的东西不进行现代诠释,原封不动地将其搬到现实中来,那样不但于现实无补,而且也是对优秀传统东西的糟蹋,如果对传统的东西“生吞活剥”,难免会“食古不化”。所以,“现代诠释”是古为今用的重要环节,绝不可少。对优秀传统德育资源作出现代诠释,前人早有尝试,顾炎武、孙中山就是其中的典范。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顾炎武,是一位独具慧眼的爱国主义者。他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和时代要求,对古人的“亡国”与“亡天下”概念进行了重新诠释并加以严格区别。他说:“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异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他认为:“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贼,与有责焉二耳矣。”(《日知录·正始》)在顾炎武看来,“国”既是封建统治阶级一姓王朝利益的体现,因此那些享受到“国”之俸禄的“肉食者”,应当尽力去保卫“国”;而“天下”则代表着人民的利益,代表着社会的安定,因此,他以仁义充塞、道德沦丧、世俗浇薄、文明衰颓为亡天下,从而极力强调,对每一个匹夫来说,都对天下兴亡负有重要的责任。这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爱国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梁启超概括)的真正涵义。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曾对传统道德规范中的“忠”作出如下诠释:“古人讲的‘忠’,是忠于皇帝……我们在民国之内,照道理上说,还是要尽忠,不忠于君,要忠于国,要忠于人民,要为四万万人去效忠。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要高尚得多。”短短几句话,清楚明白地对古代忠德作出现代诠释,赋予其时代精神,实现了传统向现代的转换。顾炎武、孙中山的这种方法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第二,要切实找准传统德育资源与当代德育思想的结合点。传统要同现代实现有机结合,首要条件是二者必须具有结合点。所谓“结合点”,指的是被结合的双方具有共同点、相融点。有了共同点、相融点,才能实现二者的结合。如古代的“天下为公·观念同我们今天所提倡的“无私奉献”的观念,就有相同相融之处,二者在“克己奉公”上统一起来了,因而二者可以完全实现有机结合,并通过这种结合,鼓励今人学习前人的“天下为公”的精神,自觉为国家和集体的利益而献身。《论语》中有关为政者道德规范的论述,其中许多与今天的公务员道德建设之要求有共同点和相融点。比如,孔子与他的学生关于“为政”的对话就是鲜活的例子。“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论语·子路》)孔子认为,作为为政者,应该吃苦在先,享受在后;应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些德性规范,对于我们今天加强公务员的勤政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能不知,人其舍诸!”(《论语·子路》)孔子提倡为政者要举贤尚能,决不能任人唯亲。这对于我们当前干部选拔中坚持任人唯贤的原则有深刻的启示。“季康子问玫於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于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子曰:‘苟正其身矣,於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孔子在这三句话中要强调的是:对于为政者来说,要求老百姓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要求老百姓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板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见解令人深思。这对于我们今天强调的发挥党员干部的表率作用,有着不可忽视的教育意义。“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这两句话告诉我们:为政者只有求真务实,干出实实在在的政绩,才能赢得人民的拥护。任凭时光流失,岁月变迁,蕴涵于其中的真理颗粒仍然熠熠生辉。由此可见,只要能找准传统德育资源和当今德育建设的结合点,并对传统德育资源进行现代诠释,就能超越传统;没有共同点、相融点的东西,二者风马牛不相及,就不可能实现结合;强行将其扯在一起,也不过是牵强附会,达不到超越传统的目的。

第三,要深入挖掘传统德育资源的时代价值。传统德育资源内容丰富且糟粕与精华杂糅在一起,即精华中掩盖着糟粕,其糟粕中埋藏着精华。传统德育资源之所以到了今天还有用,就在于它内含着对新时代有积极意义的功能即现代价值。我们用优秀的传统德育为现实服务,从本质上说,就是要充分发挥它的现实价值。因此,在传统德育的现代转换过程中,我们必须把重点放在其现实价值上,要下大力气总结、提炼、发掘包含于其中的时代价值。例如,传统德性规范“仁”、“义”、“礼”、“智”、“忠”、“孝”、“廉”、“耻”等,在剔除包含于其中的封建成分之后,与当前公民道德建设“二十字”(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基本规范的要求有诸多相似或对应之处。以“孝”为例,古人的观点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基本上属于精华部分,于今天仍然有积极意义,有利于当前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要大力继承与弘扬的。如《孝经》在开宗明义第一章中便指出:“子曰:‘夫孝,德之本与,教之所由生。”孔子在《论语》中强调“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弟子,人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孔于和儒家把“孝”看作是道德之根本,看作是践行“智”、“仁”、“勇”诸德性的出发点。在与学生的对话中,孔子进一步对“孝”进行了具体阐述。比如在回答盂懿子关于什么是“孝”的提问时,孔子说:“无违。”为了解释樊迟对“无违”二字的疑问,孔于又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看得出来,孔子认为,“孝”就是“善事父母”,就是要以善意的思想和行为来对待自己的父母,使他们生前能够过幸福的生活,在他们死后给予很好的安葬。在回答学生子游的问题时,孔子进一步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在这里,孔子认为,如果一个人连父母都不能做到孝敬,这与动物有什么区别。另一类是基本属于糟粕的部分,与当前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相背,是要极力批判的。比如,孔子认为:“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孟子强调指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论语·离娄上》)如此等等。我们应该看到,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追逐个人利益的发展,西方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潮不断蔓延,等价交换的原则,正日益渗透到人与人关系的各个方面,甚至在家庭关系中也笼罩着金钱的阴云。为了金钱和私利,不但可以“遗弃双亲”,甚至不惜“杀父杀母”,这种情况,难道还不足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吗?因此,现在是弘扬传统孝文化、大力加强青少年“孝”道德教育的时候了。

传统优秀德育资源及其思想有着超越时空的无穷魅力,尊重和弘扬中华传统德育资源及其思想,深入挖掘传统德育资源的时代价值,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德育服务,是我们理论工作者肩负的时代使命。

3.转化与创造创新是一个民族不竭的动力,也是学术研究活动永保生命力之关键所在。不管是尊重传统、源于传统,还是发掘传统、超越传统,关键在于赋予传统德育资源以新的生命。这是因为,中国传统德育及其思想,都是由一定地域、一定时代生活着的、代表一定的阶级阶层利益、有着具体的家庭和人生背景、受某种特定的伦理道德观念所影响的具体的政治家、思想家们所总结、概括出来的,并且是针对一定的具体社会现实的,所以,它们不能不带有一定的具体性、特殊性和时代局限性。然而,一种伦理道德规范和一定的德育思想一经提出,总是内在地包含着一般的和抽象的意义,总要为不同阶级和不同时代的人们所共同应用,在应用过程中还会被不同的人们作出自己的理解和解释,因此,它们又具有一般性、普遍性和超时代性。传统德育思想的双重特性,还通过其内容和形式表现出来。即传统德育及其思想具有精华与糟粕杂糅并存的特点,纯粹属于精华的或属于糟粕的很少见。

传统德育思想资源范文篇6

关于继承优良传统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问题,虽然近代以来一直受到关注,但由于近现代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际遇和革命、建设的任务,这一问题的解决始终同全盘性反传统的“拔根”运动纠缠在一起而未能得到应有的解决。诚如国外一些学者所指出的,自19世纪中期开始直到20世纪末,弥漫于思想文化领域里的思潮和风气主要是对传统文化作不遗余地的“拔根”运动,也许这在当时是必须的和合理的,但并非是绝对正确和善美的。历史发展[/url]到21世纪,当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当面临全球化的挑战而必须强化民族化的应战成为一种价值共识,文化的主题自当超越“拔根”而要求“扎根”。

现代新制度经济学在解释制度建构和制度变迁时提出了“路径依赖”的理论。我们的社会演化到今天,我们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民族精神和风俗习惯,历史积淀和民众心理,仍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考虑的根本性因素。我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道德建设,要坚持好继承优良传统和体现时代精神相统一的原则,就必须把向历史扎根和向未来探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扎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化和传统美德的丰厚土壤,才能真正生长出面向世界和未来的思想道德的参天大树。中国传统德育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华夏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做出过(并将继续做出)历史性的伟大贡献,以致使得华夏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的特质常常借助其传统道德来表现。现代德育是从传统德育变革演化而来的,既继承了它的许多合理的内核,又扬弃了其中不适应现代社会、现代人的品德发展要求的糟粕和世俗的东西,并在新的层面和高度上加以发展。

现代中国在面对不同文化、不同种族、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模式的渗透和撞击时,如何既能保持本国优秀的道德传统,又能吸收他国德育的有益成果,从而在全球化进程中占有一席之地,已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严峻课题。因此,我国现代道德教育内容新体系既要具有民族性,又要体现国际性,前者要求新体系具有纵向开放的功能,使中国道德教育内容“一脉相承”,不致于“花果飘零”;后者要求该体系具有横向开放的功能,使中国道德教育内容“兼容并蓄”,在国际舞台上拥有平等的话语权并能独树一帜。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时期,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在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的现阶段,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有助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捉升综合国力。党的十六大报告立足于时代和历史的高度,强调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应该说,报告的这一主张深得党心和民心,反映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意志和愿望。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多民族国家,如果没有振奋而统一的民族精神,国家就很难保持统一和稳定,更谈不上提高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谈不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不仅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新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迫切需要挖掘民族德育思想的源头活水,继承中华民族德育思想的精华。中华民族的德育思想是其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核心,注重成人之道的教育和安身立命的人文关怀,将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有机地统一起来,倾向于把德育生活化、行为化、全面化,浸润着内圣外王和修齐治平的思想光华,把个人的自我完善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等量齐观,从不离开社会的发展进步来谈个人的自我实现。这种德育思想恰恰有助于形成人我兼重、与群为一的民族精神。

其次,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有助于加强我国现阶段的公民道德建设,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论及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时强调指出,要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原则方针,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使公民道德建设既体现优良传统又反映时代特点,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在论及大力加强基层公民道德教育时强调指出,要积极开发优秀民族道德教育资源,利用各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历史和革命传统教育。我们认为,《纲要》的这些论述,从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战略高度和具体措施上凸显了继承优良传统的意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需要全面提高我国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url]文化素质。放眼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们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不仅取决于经济的发展水平,而且取决于国民的综合素质。道德不仅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公民的思想灵魂和精神支柱。一个品格高尚的人,既是精神上的强者,也一定能够成为事业上的强者。如果只讲物质利益和金钱,不讲理想和道德,人们就会失去共同的奋斗目标,失去行为的动力和价值源泉,就会从整体上缺乏竞争力和生命力,也很难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为了更好地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道德需要,运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道德教育,创造为人民群众所津津乐道的道德文化氛围,而这就离不开对传统德育和优秀伦理文化传统的开发和发掘。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可以深化我们对德育功能和作用的认识,可以从我们民族内在精神生命中提炼适合现时代的精神品质,强化德育的春风化雨时效,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第三,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有助于全面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建立社会主义新型道德体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时代的精神文明都是前代精神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把前代人的终点作为起点,继往开来,推陈出新,促进精神文明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前进,这是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一般过程。社会主义新型道德体系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它必须以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道德成果为基础,结合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需要进行推陈出新式的创造。因此,我们说社会主义的新型道德体系的建立必然与我们民族已有的道德传统有着内在的联系,离不开对它的批判继承。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中华民族在五千年漫长发展过程中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传统德育思想具有旺盛而不衰的生命力,它积千年之精华,博大精深,根深蒂固,是我们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批判地继承和弘扬这一文化遗产,有助于我们全面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建立起扎根于传统优秀伦理文化之中的具有中国作风和气派的社会主义新型伦理道德体系。我们所建设的社会主义伦理道德是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的有机结合,说到底是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现阶段的伦理道德建设实际及与中国优秀的伦理文化传统相结合的产物,因此它必须正视我们民族自身的伦理文化传统,把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纳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系统之中,并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获得丰厚的土壤和养料,获得民族的认同和民族化的实现形式。

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还是保证改革开放顺利发展的必要条件。我们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它是在当代中国和世界的交叉点上进行的,也是在中国的历史和现实的交又点上进行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改革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充分考虑我们国家的优势和弱点,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心理承受能力,因势利导,努力找到传统和现实的结合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认清改革的实际步骤,找到改革的具体形式,把握改革的最佳时机,建立完善的运行机制。而要做到这些,则一刻也离不开正确对待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道德文化,继承和弘扬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才能保持和增强我们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对外来伦理文化的消化力,增强对西方的腐朽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侵蚀的免疫力。否则,我们就可能对一切外来的东西失去理智的态度,忘却民族的“自我”,散失民族的主体性,丢掉自己的立足点,陷于茫茫大海之中,从而使我们的改革开放背离社会主义的方向和失去中国特色。

总之,我们必须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出发,站在现代化和民族化相统一的高度上,认清民族虚无主义和传统保守主义、复古主义的危害性,这是正确对待中国传统德育资源的基本前提,也是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实现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现代转化的理论使命。

二、中国传统德育思想创造性开发的基本原则

中国传统德育思想在漫长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始终是为培养统治阶级所需要的人才服务的,并且整体上是受制于当时的道德生活需要并随道德生活基本格局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中国传统德育也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依我们今天的眼光看来,它既有民主性的精华,又有封建性的糟粕;既有催人奋进、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积极、进步的一面,又有教人保守、安贫乐道、不思进取等消极落后的一面。在某些情况下,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常常是良莠混杂、瑕瑜互见的。因此,对于中国传统德育,我们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肯定。全盘否定势必导致德育观上的虚无主义,全盘肯定势必导致德育观上的保守主义或复古主义。而这两种观点和态度都是不正确的。正确的观点和态度应当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坚持批判继承、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和古为今用以及综合创新的方针,并给以创造性的发掘与现代化的转化。

批判继承是马克思主义对待人类伦理文化一个总的指导性原则,它强调对人类历史上的伦理文化给予批判性的继承,即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指导下,有批判、有选择、有目的地继承,是以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现代社会发展需要为原则的继承,而不是简单继承或不加批判分析地全面继承。批判继承要求把批判与继承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批判的基础上继承,在继承的同时不忘批判。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是继承文化遗产特别是伦理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批判继承原则的具体化和集中表现,这一原则主张在对伦理文化遗产批判分析的基础上区分精华与糟粕,吸收民主性的精华,抛弃封建性的糟粕。古为今用是马克思主义对待人类伦理文化遗产的一个方向性原则,它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古”和“今”即伦理文化传统和时代伦理精神的关系,既不能盲目地迷信和不加分析地肯定古代伦理文化,也不能割断当代伦理文化与古代伦理文化的历史联系,应当开发古代伦理文化的资源以为当代伦理文化建设服务。研究古代伦理文化,并不是发思古之幽情,更不是食古不化,而是要立足于当代的伦理文化建设去有意识有目的地发掘历史上的伦理文化资源,使古代伦理文化的研究有一种现代的价值关怀,从古代伦理文化中吸取可以为当代社会新伦理建设服务的东西。鲁迅先生说得好:“夫国民发展,功虽在于怀古,然其怀也,思理朗然,如鉴明镜,时时上征,时时反顾,时时进光明之长途,时时念辉煌之旧有,故其新者日新,而其古亦不死。若不知所以然,漫夸耀以自悦,则长夜之始,即在斯时。”我们肯定传统伦理文化对于现代伦理文化建设的意义,并不是认为传统伦理文化与现代伦理文化没有任何矛盾或冲突,可以原封不动地保存下来,也不是主张人们回到陈旧的伦理文化传统中去,更不是要人们去盲目地颂扬传统伦理文化中的封建性毒素,而是要人们正视历史并从历史中去发现有助于或有益于现代伦理文化建设的合理因素。综合创新是继承伦理文化遗产的目的性原则,它要求对人类历史上的伦理文化遗产加以系统的比较、分析与综合,并经过创造性的开拓转化使之成为一种新的符合时代需要的伦理文化。综合创新是在学习、继承“古今中外法”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立足于多维广阔的伦理文化背景,超越中西对立、体用二元的简单思维模式,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展示中国社会主义新伦理文化建设的可供操作的具体思路,体现伦理文化建设的正确价值导向。

根据伦理文化遗产批判继承的上述原则和方针,对中国传统德育思想资源进行具体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几种不同的情况。从整体上看,中国传统德育思想资源经过历史的演化发展也发生着自身内在的分化,其中一部分由于比较深入地洞见了人类德育发展的基本规律,揭示了人类德育的基本定理,在今天依然属于精华系列,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中国优秀德育思想传统;另一部分由于只是反映当时奴隶主义或封建主义的本质要求,随着奴隶主义或封建主义的被推翻而完全成为过时和糟粕的东西,我们可以将其称为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的糟粕部分;还有一部分中国传统德育思想往往是精华与糟粕交织、融合在一起,有些是精华超过糟粕,有些则是糟粕超过精华,有些是精华和糟粕混杂。针对这几种情况,我们应当辩证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对待伦理文化遗产的原则和方针,对主要是糟粕性的部分予以彻底的批判和抛弃,对其民主性的精华予以继承和发扬,对其精华和糟粕混杂的部分予以全面地清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凡是传统德育思想中直接维护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特殊利益的东西,诸如反映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夫妻关系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封建“三纲”以及“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敢不亡”的愚忠愚孝,反映妇女地位和命运的“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封建“三从”以及“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等贞节观,都纯属封建性的糟粕,应当加以彻底批判和坚决清除。凡是传统德育中至今仍保持生命力而具有现实意义的精华,诸如胸怀天下、公忠为国的爱国主义,博爱大众、利人济世的仁爱伦理,刚健日新、自强不息的积极进取精神,克己奉公、清正廉明的风范德操,志向高远、气节凛然的人格独立意识等等,都是我们民族优秀的德育思想传统,我们应当予以好好地继承和发扬。同志指出:“中华民族有着自己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个民族精神,积千年之精华,博大精深,根深蒂固,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成分。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中,历经磨难而信念愈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开发建设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又说:“中国的历史文化,其中有糟粕,但也有许多精华。古往今来,这些民族文化的精华,一直教育着人们。我们的老一辈革命家就很注重对这些精华的继承和应用。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里就引用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我看如果把这几条真正做到了,就相当不简单。又例如:岳飞的《满江红》,我们不少同志都是从小学唱起,一直唱到大学,它对于激励人们的爱国热情也是很有作用的。还有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以及‘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三人行,必有吾师’、‘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等等。应该说,这些都是我们民族文化中富有哲理,教人勤奋、正直、忠贞、有抱负、不断进取的名言。学习和掌握它们,对于自己的立身行事,为国家为人民建功立业,会受用不浅的。”同志的这些论述,启示我们必须珍视民族珍贵的道德文化遗产,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以服务于我们今天的先进文化建设。凡是传统德育中既有积极因素又有消极因素,二者相互混杂的部分,诸如儒家义利观、理欲观,既有“见利思义”、“义然后取”和“以义制利”等积极因素,又有“重义轻利”和“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消极因素,我们更应该依照批判继承的原则方针加以谨慎地鉴别,辩证地分析和科学地扬弃,即吸取其合理性的因素,抛弃其错误的观点和主张,并使积极因素与社会主义先进伦理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以实现创造性的转化。我们要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正确对待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理论,对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给以具体分析,区分精华与糟粕,然后在此基础上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并结合社会主义先进伦理文化建设的实际给以创造性的转化,使传统德育中的优秀成分成为社会主义伦理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同志强调,“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我们民族历经沧桑,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很好地继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要认真研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善于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中汲取营养,发展自己。我们讲继承、讲借鉴,目的是通过继承和借鉴,使民族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的精华,同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在新的实践基础上不断创新,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在看来,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的文化,必须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必须具有世界眼光,增强感召力。我国几千年历史留下的丰富的伦理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和发展,真正做到古为今用。同时,必须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结合人民群众伦理文化生活的实际需要,积极进行伦理文化的创新,推动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向深入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创造出继承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而又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立足本国而又充分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的社会主义的先进伦理文化。

三、中国传统德育思想资源创造性开发的路径方法

传统德育思想是我们民族世代积累的关于做人和培养优秀人才等的智慧结晶和经验总结,虽然其中有不少不可避免地打上深刻的历史烙印,成为过时了的东西,表现为一种巨大的保守力量,但包含于其中的精华部分,往往能够超越时空的界限,成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新德育的资源或基础,它凝结了我们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是我们民族迎接新时代挑战的历史前提和内在动力。它能够唤起全体人民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激励全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前进。社会主义如果离开了对本民族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弘扬,就会失去历史的根据,失去民族精神的依托,变成一种外在的强加。只有把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一个必要因素本质地包含在社会主义之中,这样的社会主义才是有中国特色的,才能释放全民族的潜力,成为人民群众进行新的历史创造活动的伟大旗帜。

在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的现代转化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尊重传统德育资源与发掘传统德育资源,源于传统德育资源与超越传统德育资源相统一的原则,赋予传统德育资源以新的生命,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和体现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新德育。

1.尊重与发掘

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德育思想,源远流长,内容丰富,义理宏深。从启迪社会成员自觉“立身做人”,到引导为人父母者积善兴家、教子成材;从劝说当权者“修己治人,化民成俗”,到设计一系列具体的伦理规范,先贤们都有许多智慧的思考和熠熠生辉的论述。特别是其中的优秀部分,更是发人深省,引人人胜。例如,前贤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光照人间的千古绝唱,对于激发人们的浩然正气,陶冶高尚情操,培育美好德行,都有永不磨灭的特殊功效。它们如同一股永流不竭的圣泉,滋润着华夏民族的道德之树,启迪着炎黄子孙的理性思维,推动着我们民族的进步和发展。我国历史上一代代先贤圣哲、志士仁人所表现出的高风亮节和道德情操,可以说都同我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的滋养培育分不开。外国的有识之士,曾盛赞中华民族是大智大慧的民族,称誉我们的祖国是名副其实的“礼仪之邦”。这既符合历史实际,也说明我国优秀传统道德在世界上享有独特的地位。因此,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不能数典忘祖。曾明确指出:“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晶。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邓小平同志也要求我们“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他多次强调“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作为人类文明中道德发展的新境界,它必须要批判地继承人类历史上一切优良道德传统。”同志担任党的总书记和国家主席以来,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当作大事来抓,特别重视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教育。1995年,国家教委组织编写的(中国传统道德)出版,同志欣然为该书题词:“发扬中国古代优良道德传统和革命道德传统,吸收人类一切优秀道德成就,努力创建人类先进的精神文明。”1996年,在全国宜传部长会议上,同志指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高尚精神就是指我们党的崇高理想信念、优良传统和作风,就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优良传统和美德。”同年10月,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进一步明确指出:“要继承和发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党的优良传统,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反对封建主义残余影响,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2001年提出“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强调要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的德治思想,为当前的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服务。同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也明确指出: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发扬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积极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明成果,在全社会大力宜传和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使公民道德建设既体现优良传统,又反映时代特点,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所有这些,都体现了我们党一贯重视对传统道德文化特别是传统德育资源及其思想的高度重视。

尊重传统德育资源与发掘传统德育资源是紧密相连的。尊重传统德育资源主要体现在对传统德育资源的发掘整理上,其关键在于发掘出传统德育资源的当代价值。我国的传统德育资源,不仅为我们民族在历代的文明进步中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且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仍然有着不可忽略的现实价值。例如,古代圣贤所提倡的“天下为公”的无私奉献精神,“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见利思义”的道德价值取向,“精忠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居安思危”的民族忧患意识,“仁者爱人”的人道主义精神,“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崇尚自然”的朴素情怀,如此等等,不仅在封建社会受到政治家、思想家甚至平民百姓的重视,而且到了今天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赢得人们的青睐。传统德育资源的现实价值,不仅表现在国内的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而且还表现在它对当今人类文明进步的新贡献方面。我们知道,中国的优秀传统德育思想,特别是儒家德育思想,早巳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尤其在东南亚影响极为深远。所谓“东南亚文化圈”,基本上是以儒家道德伦理思想为主体的文化构成模式。事实证明,它有力地推动了东南亚的社会文明与进步。由于在人类历史发展和文明进步之过程中,资源、环境、民族、宗教、、犯罪等各种问题的凸显,儒家伦理道德越来越受到西方社会的重视和欢迎。针对上述社会病症,西方一些有识之士,主张效法东方,借鉴中华文明成果。这无疑是一种理性的选择。1999年10月,在北京举行的“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名学者,几乎异口同声地称赞儒学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并一致肯定儒学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价值。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孔子思想及其学说,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属于中华民族,而且属于全人类。儒家从“天人合一”的关系来观照人的生存与人的现实,彰显“仁爱”、“和谐”、“秩序”的人文价值和理念,对现代社会,尤其是21世纪人们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好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人类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中国传统德育资源内容丰富,义理宏深,源远流长,其发掘整理是一项规模浩大的系统工程。因此,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批判继承的总方针,有计划、有步骤、有选择性地开发传统德育资源,挖掘蕴涵其中的时代价值,为社会主义新德育建设服务。

2.清源与超越

中国传统德育思想是传统历史文化的遗存。它们都形成于特定的历史环境,有其特定的内涵和外延,并曾经服务过特定的政治和经济。虽然,作为优秀的精神产品,它们都经历过历史的检验和锤炼,具有跨历史、跨地域的特征,可以为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的人们所利用和借鉴。但是,这个利用和借鉴,不是简单的照搬照套,而是一个再创造的有机整合过程。要完成这个创造,必须首先实现传统德育思想的现代转换。因为传统和现代在客观上总是存在着距离和差异,我们只有通过对传统德育资源的发掘、整理、分析、甄别,作出现代性的诠释,才能做到既源于传统又超越传统,最终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共融;并为现代服务。为此,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传统德育思想资源范文篇7

关键词:教育传播学;德育课程;课程资源开发;初中地理课程

一、德育的内容

2017年8月,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规定了中小学德育的内容,分别是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指出“历史、地理等课要利用课程中语言文字、传统文化、历史地理常识等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因素,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3]。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具有生活性和思想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因此,将生活性与思想性有效融合并付诸教学实践,需要教师充分挖掘地理课程中蕴含的德育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又培养了学生关注人类和社会发展的意识与责任担当。

二、教育传播学

1.基本观点教育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传播活动,“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媒体和教育信息四个基本要素构成”[4]。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伴随着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传递,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依据受教育者的认知特征和学习需求,将特定的教育信息通过多样的教育媒体传递给受教育者。德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围绕课程目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挖掘课程思想内涵,充分利用时政媒体资源,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发展学生道德认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3]。因此,在教育传播学的视角下设计和开展德育课程,教育者必须处理好德育信息和教育媒体之间的关系。依据感官的不同,可将教育媒体划分为视觉媒体、听觉媒体和视听媒体。笔者对蕴含德育内容的时政媒体和资源类别进行了梳理,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般而言,教育信息的传播是在多种媒体共同作用下实现的。有研究指出,通过视听媒体传播的信息能够更好地被受教育者接受。因此,在信息化时代,以激发学生内心情感认同为根本目标的德育课程,应基于德育内容的有效传播,综合设计与选择符合教学要求的德育课程媒体资源类型,要既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又有助于学生的道德实践,促使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2.基于教育传播学的地理德育课程资源开发模型基于教育传播学的地理德育课程资源开发模型(如图1所示),一方面为教师提供了选择德育媒体资源的基本思路和原则,另一方面能够为德育常态化实施提供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参照。结合《指南》与课程标准进行中学地理德育内容的整合开发,是中学地理德育课程开发的前提。在分析整合了地理教材中蕴含的德育课程资源后,教师需要从权威媒体平台(如官方网页,以及“抖音”“快手”等APP中的“央视新闻”“人民日报”“新闻联播”官方账号等)选择不同类型的媒体资源,通过分析与整合德育课时目标与媒体资源中蕴含的认知内容进行教学案例的设计、实施,最后通过教学效果分析与反馈,评价德育课时目标的达成度。

三、基于教育传播学的地理德育课程资源开发

以教育传播学为理论指导的地理德育课程资源开发,需要注意三个基本点:整合初中地理教材中蕴含的德育资源、确定地理德育课程目标、明确德育课程媒体资源的选择与整合策略。1.初中地理教材中薇含的德育资源基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指南》的相关要求,对湘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中的德育资源进行深人挖掘,形成如表2所示的地理德育课程资源体系。从表2中可以看出,湘教版初中地理教材的德育课程资源主要体现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生态文明教育方面。其中,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取向与地理核心素养中的人地协调观相呼应,是开展初中地理德育课程的主要“抓手”,理想信念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则是开展课程的必备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在各个方面,贯穿教育过程的始终。2.初中地理德育课程目标德育课程目标是德育课程的实践方向和德育媒体资源的选择依据,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价值判断力,促进其养成相应的行为和习惯,适应和处理相应的社会化问题。依据《指南》与课标的相关要求,结合湘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中德育课程资源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如表3所示的初中地理德育课程目标。3.德育媒体资源的选择与整合策略不同类型德育媒体资源的整合,不是简单的素材叠加和无认知意义的素材展示。无论是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还是视听媒体,教师均要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具体的德育课时目标,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基于德育媒体资源的认知内容或认知任务,让学生有目的地接受不同类型媒体资源传递的信息,以加深情感体验。在进行德育媒体资源的选择与整合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注重媒体内容与德育内容、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性。将德育与学科教学融合,学科教学内容则成为德育课程实施的载体。因此,教师开展德育课程和选择媒体资源的前提,是分析并梳理学科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内容,进而制订具体的德育课时目标。在此基础上,设计具体的教学环节、任务,并整合出符合教学需求的德育媒体资源。正如前文所述,媒体资源的选择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必须要走出“展示”这一单一功能的误区,教师要明确媒体资源在德育课程实践中的重要意义和认知导向,注重媒体资源“展示前”的导人,“展示中”的情感体验,“展示后”的讨论和发自学生内心的思想碰撞、情感认同。(2)紧密联系时事热点和学生生活经验。德育课程的设计、实施均指向生活。德育目标的达成不能停留在书面表达,否则学生形成的道德观念就会像“空中楼阁”,要以生活为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使其成为生活的开拓者和创造者。因此,体现生活性的德育课程媒体资源必定是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发现生活中德育媒体资源的眼睛、收集德育媒体资源的习惯、整合德育媒体资源的技能,进而引导学生认同和拥护国家政治制度,树立远大的理想。

四、结语

传统德育思想资源范文篇8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就是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传统美德相承接、与现代法制规范相协调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德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继承优良传统、创造社会主义新德育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创造源于继承,继承是为了更好地创造。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的现代化转化之实现过程,就是中国德育的创新之过程和中国现代新德育的形成过程。因此,在德育创新过程中,坚持继承民族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的辩证统一,既是一个理论创新的问题,也是一个方法创新的问题。

一、历史未竞和时代呼唤的重大课题

关于继承优良传统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问题,虽然近代以来一直受到关注,但由于近现代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际遇和革命、建设的任务,这一问题的解决始终同全盘性反传统的“拔根”运动纠缠在一起而未能得到应有的解决。诚如国外一些学者所指出的,自19世纪中期开始直到20世纪末,弥漫于思想文化领域里的思潮和风气主要是对传统文化作不遗余地的“拔根”运动,也许这在当时是必须的和合理的,但并非是绝对正确和善美的。历史发展[/url]到21世纪,当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当面临全球化的挑战而必须强化民族化的应战成为一种价值共识,文化的主题自当超越“拔根”而要求“扎根”。

现代新制度经济学在解释制度建构和制度变迁时提出了“路径依赖”的理论。我们的社会演化到今天,我们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民族精神和风俗习惯,历史积淀和民众心理,仍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考虑的根本性因素。我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道德建设,要坚持好继承优良传统和体现时代精神相统一的原则,就必须把向历史扎根和向未来探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扎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化和传统美德的丰厚土壤,才能真正生长出面向世界和未来的思想道德的参天大树。中国传统德育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华夏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做出过(并将继续做出)历史性的伟大贡献,以致使得华夏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的特质常常借助其传统道德来表现。现代德育是从传统德育变革演化而来的,既继承了它的许多合理的内核,又扬弃了其中不适应现代社会、现代人的品德发展要求的糟粕和世俗的东西,并在新的层面和高度上加以发展。

现代中国在面对不同文化、不同种族、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模式的渗透和撞击时,如何既能保持本国优秀的道德传统,又能吸收他国德育的有益成果,从而在全球化进程中占有一席之地,已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严峻课题。因此,我国现代道德教育内容新体系既要具有民族性,又要体现国际性,前者要求新体系具有纵向开放的功能,使中国道德教育内容“一脉相承”,不致于“花果飘零”;后者要求该体系具有横向开放的功能,使中国道德教育内容“兼容并蓄”,在国际舞台上拥有平等的话语权并能独树一帜。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时期,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在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的现阶段,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有助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捉升综合国力。党的十六大报告立足于时代和历史的高度,强调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应该说,报告的这一主张深得党心和民心,反映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意志和愿望。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多民族国家,如果没有振奋而统一的民族精神,国家就很难保持统一和稳定,更谈不上提高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谈不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不仅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新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迫切需要挖掘民族德育思想的源头活水,继承中华民族德育思想的精华。中华民族的德育思想是其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核心,注重成人之道的教育和安身立命的人文关怀,将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有机地统一起来,倾向于把德育生活化、行为化、全面化,浸润着内圣外王和修齐治平的思想光华,把个人的自我完善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等量齐观,从不离开社会的发展进步来谈个人的自我实现。这种德育思想恰恰有助于形成人我兼重、与群为一的民族精神。

其次,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有助于加强我国现阶段的公民道德建设,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论及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时强调指出,要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原则方针,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使公民道德建设既体现优良传统又反映时代特点,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在论及大力加强基层公民道德教育时强调指出,要积极开发优秀民族道德教育资源,利用各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历史和革命传统教育。我们认为,《纲要》的这些论述,从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战略高度和具体措施上凸显了继承优良传统的意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需要全面提高我国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url]文化素质。放眼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们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不仅取决于经济的发展水平,而且取决于国民的综合素质。道德不仅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公民的思想灵魂和精神支柱。一个品格高尚的人,既是精神上的强者,也一定能够成为事业上的强者。如果只讲物质利益和金钱,不讲理想和道德,人们就会失去共同的奋斗目标,失去行为的动力和价值源泉,就会从整体上缺乏竞争力和生命力,也很难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为了更好地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道德需要,运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道德教育,创造为人民群众所津津乐道的道德文化氛围,而这就离不开对传统德育和优秀伦理文化传统的开发和发掘。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可以深化我们对德育功能和作用的认识,可以从我们民族内在精神生命中提炼适合现时代的精神品质,强化德育的春风化雨时效,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第三,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有助于全面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建立社会主义新型道德体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时代的精神文明都是前代精神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把前代人的终点作为起点,继往开来,推陈出新,促进精神文明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前进,这是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一般过程。社会主义新型道德体系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它必须以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道德成果为基础,结合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需要进行推陈出新式的创造。因此,我们说社会主义的新型道德体系的建立必然与我们民族已有的道德传统有着内在的联系,离不开对它的批判继承。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中华民族在五千年漫长发展过程中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传统德育思想具有旺盛而不衰的生命力,它积千年之精华,博大精深,根深蒂固,是我们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批判地继承和弘扬这一文化遗产,有助于我们全面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建立起扎根于传统优秀伦理文化之中的具有中国作风和气派的社会主义新型伦理道德体系。我们所建设的社会主义伦理道德是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的有机结合,说到底是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现阶段的伦理道德建设实际及与中国优秀的伦理文化传统相结合的产物,因此它必须正视我们民族自身的伦理文化传统,把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纳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系统之中,并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获得丰厚的土壤和养料,获得民族的认同和民族化的实现形式。

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还是保证改革开放顺利发展的必要条件。我们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它是在当代中国和世界的交叉点上进行的,也是在中国的历史和现实的交又点上进行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改革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充分考虑我们国家的优势和弱点,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心理承受能力,因势利导,努力找到传统和现实的结合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认清改革的实际步骤,找到改革的具体形式,把握改革的最佳时机,建立完善的运行机制。而要做到这些,则一刻也离不开正确对待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道德文化,继承和弘扬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才能保持和增强我们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对外来伦理文化的消化力,增强对西方的腐朽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侵蚀的免疫力。否则,我们就可能对一切外来的东西失去理智的态度,忘却民族的“自我”,散失民族的主体性,丢掉自己的立足点,陷于茫茫大海之中,从而使我们的改革开放背离社会主义的方向和失去中国特色。

总之,我们必须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出发,站在现代化和民族化相统一的高度上,认清民族虚无主义和传统保守主义、复古主义的危害性,这是正确对待中国传统德育资源的基本前提,也是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实现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现代转化的理论使命。

二、中国传统德育思想创造性开发的基本原则

中国传统德育思想在漫长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始终是为培养统治阶级所需要的人才服务的,并且整体上是受制于当时的道德生活需要并随道德生活基本格局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中国传统德育也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依我们今天的眼光看来,它既有民主性的精华,又有封建性的糟粕;既有催人奋进、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积极、进步的一面,又有教人保守、安贫乐道、不思进取等消极落后的一面。在某些情况下,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常常是良莠混杂、瑕瑜互见的。因此,对于中国传统德育,我们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肯定。全盘否定势必导致德育观上的虚无主义,全盘肯定势必导致德育观上的保守主义或复古主义。而这两种观点和态度都是不正确的。正确的观点和态度应当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坚持批判继承、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和古为今用以及综合创新的方针,并给以创造性的发掘与现代化的转化。

批判继承是马克思主义对待人类伦理文化一个总的指导性原则,它强调对人类历史上的伦理文化给予批判性的继承,即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指导下,有批判、有选择、有目的地继承,是以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现代社会发展需要为原则的继承,而不是简单继承或不加批判分析地全面继承。批判继承要求把批判与继承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批判的基础上继承,在继承的同时不忘批判。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是继承文化遗产特别是伦理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批判继承原则的具体化和集中表现,这一原则主张在对伦理文化遗产批判分析的基础上区分精华与糟粕,吸收民主性的精华,抛弃封建性的糟粕。古为今用是马克思主义对待人类伦理文化遗产的一个方向性原则,它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古”和“今”即伦理文化传统和时代伦理精神的关系,既不能盲目地迷信和不加分析地肯定古代伦理文化,也不能割断当代伦理文化与古代伦理文化的历史联系,应当开发古代伦理文化的资源以为当代伦理文化建设服务。研究古代伦理文化,并不是发思古之幽情,更不是食古不化,而是要立足于当代的伦理文化建设去有意识有目的地发掘历史上的伦理文化资源,使古代伦理文化的研究有一种现代的价值关怀,从古代伦理文化中吸取可以为当代社会新伦理建设服务的东西。鲁迅先生说得好:“夫国民发展,功虽在于怀古,然其怀也,思理朗然,如鉴明镜,时时上征,时时反顾,时时进光明之长途,时时念辉煌之旧有,故其新者日新,而其古亦不死。若不知所以然,漫夸耀以自悦,则长夜之始,即在斯时。”我们肯定传统伦理文化对于现代伦理文化建设的意义,并不是认为传统伦理文化与现代伦理文化没有任何矛盾或冲突,可以原封不动地保存下来,也不是主张人们回到陈旧的伦理文化传统中去,更不是要人们去盲目地颂扬传统伦理文化中的封建性毒素,而是要人们正视历史并从历史中去发现有助于或有益于现代伦理文化建设的合理因素。综合创新是继承伦理文化遗产的目的性原则,它要求对人类历史上的伦理文化遗产加以系统的比较、分析与综合,并经过创造性的开拓转化使之成为一种新的符合时代需要的伦理文化。综合创新是在学习、继承“古今中外法”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立足于多维广阔的伦理文化背景,超越中西对立、体用二元的简单思维模式,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展示中国社会主义新伦理文化建设的可供操作的具体思路,体现伦理文化建设的正确价值导向。

根据伦理文化遗产批判继承的上述原则和方针,对中国传统德育思想资源进行具体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几种不同的情况。从整体上看,中国传统德育思想资源经过历史的演化发展也发生着自身内在的分化,其中一部分由于比较深入地洞见了人类德育发展的基本规律,揭示了人类德育的基本定理,在今天依然属于精华系列,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中国优秀德育思想传统;另一部分由于只是反映当时奴隶主义或封建主义的本质要求,随着奴隶主义或封建主义的被推翻而完全成为过时和糟粕的东西,我们可以将其称为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的糟粕部分;还有一部分中国传统德育思想往往是精华与糟粕交织、融合在一起,有些是精华超过糟粕,有些则是糟粕超过精华,有些是精华和糟粕混杂。针对这几种情况,我们应当辩证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对待伦理文化遗产的原则和方针,对主要是糟粕性的部分予以彻底的批判和抛弃,对其民主性的精华予以继承和发扬,对其精华和糟粕混杂的部分予以全面地清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凡是传统德育思想中直接维护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特殊利益的东西,诸如反映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夫妻关系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封建“三纲”以及“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敢不亡”的愚忠愚孝,反映妇女地位和命运的“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封建“三从”以及“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等贞节观,都纯属封建性的糟粕,应当加以彻底批判和坚决清除。凡是传统德育中至今仍保持生命力而具有现实意义的精华,诸如胸怀天下、公忠为国的爱国主义,博爱大众、利人济世的仁爱伦理,刚健日新、自强不息的积极进取精神,克己奉公、清正廉明的风范德操,志向高远、气节凛然的人格独立意识等等,都是我们民族优秀的德育思想传统,我们应当予以好好地继承和发扬。同志指出:“中华民族有着自己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个民族精神,积千年之精华,博大精深,根深蒂固,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成分。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中,历经磨难而信念愈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开发建设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又说:“中国的历史文化,其中有糟粕,但也有许多精华。古往今来,这些民族文化的精华,一直教育着人们。我们的老一辈革命家就很注重对这些精华的继承和应用。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里就引用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我看如果把这几条真正做到了,就相当不简单。又例如:岳飞的《满江红》,我们不少同志都是从小学唱起,一直唱到大学,它对于激励人们的爱国热情也是很有作用的。还有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以及‘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三人行,必有吾师’、‘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等等。应该说,这些都是我们民族文化中富有哲理,教人勤奋、正直、忠贞、有抱负、不断进取的名言。学习和掌握它们,对于自己的立身行事,为国家为人民建功立业,会受用不浅的。”同志的这些论述,启示我们必须珍视民族珍贵的道德文化遗产,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以服务于我们今天的先进文化建设。凡是传统德育中既有积极因素又有消极因素,二者相互混杂的部分,诸如儒家义利观、理欲观,既有“见利思义”、“义然后取”和“以义制利”等积极因素,又有“重义轻利”和“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消极因素,我们更应该依照批判继承的原则方针加以谨慎地鉴别,辩证地分析和科学地扬弃,即吸取其合理性的因素,抛弃其错误的观点和主张,并使积极因素与社会主义先进伦理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以实现创造性的转化。们要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正确对待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理论,对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给以具体分析,区分精华与糟粕,然后在此基础上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并结合社会主义先进伦理文化建设的实际给以创造性的转化,使传统德育中的优秀成分成为社会主义伦理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同志强调,“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我们民族历经沧桑,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很好地继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要认真研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善于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中汲取营养,发展自己。我们讲继承、讲借鉴,目的是通过继承和借鉴,使民族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的精华,同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在新的实践基础上不断创新,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在看来,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的文化,必须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必须具有世界眼光,增强感召力。我国几千年历史留下的丰富的伦理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和发展,真正做到古为今用。同时,必须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结合人民群众伦理文化生活的实际需要,积极进行伦理文化的创新,推动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向深入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创造出继承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而又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立足本国而又充分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的社会主义的先进伦理文化。

三、中国传统德育思想资源创造性开发的路径方法

传统德育思想是我们民族世代积累的关于做人和培养优秀人才等的智慧结晶和经验总结,虽然其中有不少不可避免地打上深刻的历史烙印,成为过时了的东西,表现为一种巨大的保守力量,但包含于其中的精华部分,往往能够超越时空的界限,成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新德育的资源或基础,它凝结了我们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是我们民族迎接新时代挑战的历史前提和内在动力。它能够唤起全体人民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激励全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前进。社会主义如果离开了对本民族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弘扬,就会失去历史的根据,失去民族精神的依托,变成一种外在的强加。只有把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一个必要因素本质地包含在社会主义之中,这样的社会主义才是有中国特色的,才能释放全民族的潜力,成为人民群众进行新的历史创造活动的伟大旗帜。

在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的现代转化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尊重传统德育资源与发掘传统德育资源,源于传统德育资源与超越传统德育资源相统一的原则,赋予传统德育资源以新的生命,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和体现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新德育。

1.尊重与发掘

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德育思想,源远流长,内容丰富,义理宏深。从启迪社会成员自觉“立身做人”,到引导为人父母者积善兴家、教子成材;从劝说当权者“修己治人,化民成俗”,到设计一系列具体的伦理规范,先贤们都有许多智慧的思考和熠熠生辉的论述。特别是其中的优秀部分,更是发人深省,引人人胜。例如,前贤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光照人间的千古绝唱,对于激发人们的浩然正气,陶冶高尚情操,培育美好德行,都有永不磨灭的特殊功效。它们如同一股永流不竭的圣泉,滋润着华夏民族的道德之树,启迪着炎黄子孙的理性思维,推动着我们民族的进步和发展。我国历史上一代代先贤圣哲、志士仁人所表现出的高风亮节和道德情操,可以说都同我国优秀传统德育思想的滋养培育分不开。外国的有识之士,曾盛赞中华民族是大智大慧的民族,称誉我们的祖国是名副其实的“礼仪之邦”。这既符合历史实际,也说明我国优秀传统道德在世界上享有独特的地位。因此,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不能数典忘祖。曾明确指出:“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晶。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邓小平同志也要求我们“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他多次强调“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作为人类文明中道德发展的新境界,它必须要批判地继承人类历史上一切优良道德传统。”同志担任党的总书记和国家主席以来,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当作大事来抓,特别重视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教育。1995年,国家教委组织编写的(中国传统道德)出版,同志欣然为该书题词:“发扬中国古代优良道德传统和革命道德传统,吸收人类一切优秀道德成就,努力创建人类先进的精神文明。”1996年,在全国宜传部长会议上,同志指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高尚精神就是指我们党的崇高理想信念、优良传统和作风,就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优良传统和美德。”同年10月,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进一步明确指出:“要继承和发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党的优良传统,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反对封建主义残余影响,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2001年提出“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强调要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的德治思想,为当前的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服务。同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也明确指出: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发扬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积极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明成果,在全社会大力宜传和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使公民道德建设既体现优良传统,又反映时代特点,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所有这些,都体现了我们党一贯重视对传统道德文化特别是传统德育资源及其思想的高度重视。

尊重传统德育资源与发掘传统德育资源是紧密相连的。尊重传统德育资源主要体现在对传统德育资源的发掘整理上,其关键在于发掘出传统德育资源的当代价值。我国的传统德育资源,不仅为我们民族在历代的文明进步中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且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仍然有着不可忽略的现实价值。例如,古代圣贤所提倡的“天下为公”的无私奉献精神,“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见利思义”的道德价值取向,“精忠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居安思危”的民族忧患意识,“仁者爱人”的人道主义精神,“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崇尚自然”的朴素情怀,如此等等,不仅在封建社会受到政治家、思想家甚至平民百姓的重视,而且到了今天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赢得人们的青睐。传统德育资源的现实价值,不仅表现在国内的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而且还表现在它对当今人类文明进步的新贡献方面。我们知道,中国的优秀传统德育思想,特别是儒家德育思想,早巳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尤其在东南亚影响极为深远。所谓“东南亚文化圈”,基本上是以儒家道德伦理思想为主体的文化构成模式。事实证明,它有力地推动了东南亚的社会文明与进步。由于在人类历史发展和文明进步之过程中,资源、环境、民族、宗教、、犯罪等各种问题的凸显,儒家伦理道德越来越受到西方社会的重视和欢迎。针对上述社会病症,西方一些有识之士,主张效法东方,借鉴中华文明成果。这无疑是一种理性的选择。1999年10月,在北京举行的“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名学者,几乎异口同声地称赞儒学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并一致肯定儒学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价值。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孔子思想及其学说,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属于中华民族,而且属于全人类。儒家从“天人合一”的关系来观照人的生存与人的现实,彰显“仁爱”、“和谐”、“秩序”的人文价值和理念,对现代社会,尤其是21世纪人们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好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人类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中国传统德育资源内容丰富,义理宏深,源远流长,其发掘整理是一项规模浩大的系统工程。因此,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批判继承的总方针,有计划、有步骤、有选择性地开发传统德育资源,挖掘蕴涵其中的时代价值,为社会主义新德育建设服务。

2.清源与超越

传统德育思想资源范文篇9

关键词:高校德育;创新;现实要求;实施路径

我国面临着经济转轨、社会结构转型以及由此引发的思想文化领域的相互激荡,使多元化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事实特征和价值存在。能否实现高校德育创新,关系到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和成果,关系到我国人才培养的大计。

一、高校德育创新的现实要求

1.社会现代化转型时期多元化和价值导向是高校德育创新必须面对的社会现实。社会转型相对于变化缓慢的社会变迁是“惊险一跳”,我国面临着全面深化改革的现代化转型。改革意味着社会结构的转型、经济的转轨和利益格局的调整,因而是各种矛盾和冲突的凸显期。[1]而经济的转轨和社会结构的转型以及由此引发的思想文化领域的相互激荡,使多元化思潮成为现代中国的一种客观存在,这种客观存在必然导致差异性的价值取向[2],而所有这一切,将直接影响尚未定型的大学生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矫正必须通过德育来完成,德育工作者如何及时回应并正确引导大学生看待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问题,达到多元共存、消除差异、凝聚共识,促进现代化转型的顺利实现是高校德育必须面对的社会现实。2.新时代实现中国梦和民族复兴的独特德育环境是高校德育创新的现实基础。新时代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国梦和民族复兴的重任,这是一种独特的德育环境——国家对人才的渴望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而作为人才培养和储备基地的高校,却面临着种种困境。[3]高校德育的首要目标,是帮助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对自己的道德行为和价值取向作出正确的定位和选择[4],而目前的高校德育无法适应新时代的德育环境,无法针对新时代的国家需要、大学生群体自身的新变化及其对德育的新期待开展具有实效性的德育工作。因此,高校德育未能因时而新,因势而进,其思维和方法的滞后、老套已严重阻碍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进行制度、模式、内容以及方式方法的创新。3.互联网普及和自媒体发展对大学生的影响是高校德育创新的客观要求。互联网普及和自媒体发展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大学生作为在互联网环境中成长的“数字原住民”,其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均受到互联网和自媒体的严重影响[5],其中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就积极影响而言,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学习的便利,为获得各种信息提供了新的渠道,“家事、国事、天下事”尽在网络中,因而拓展了大学生的思路和视野;网络特别是自媒体中的微信朋友圈和微博为人们提供了互相交流和沟通的平台,有利于大学生与教师以及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网络还方便大学生生活,并为大学生的就业提供便利和帮助。就消极影响而言,网络虚拟世界交流的隐匿性,使大学生可以时刻扮演着自己非现实的理想角色,容易使大学生的道德行为规范失准,社会责任感降低;网络的交互性、开放性极易使大学生身心受到危害,网络上不良信息的泛滥,如封建迷信、色情暴力、造谣中伤、反动言论等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将产生重要影响;网络文化的多元和自由,容易让大学生产生思想上的迷茫,容易导致道德意识的弱化。互联网和自媒体条件下的高校德育创新包括德育理念、德育模式、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形式以及德育队伍建设等的全面创新。[6]高等教育,以德为先,高校不能培养具有专业水平的道德、操守、品行低下者,不能为社会制造危险人才。因此,高校德育创新已迫在眉睫,时不我待。

二、高校德育创新的实施路径

1.转变德育理念。教育理念决定教育的成败,德育理念的先进与否将影响教育的效果。德育理念作为高校德育创新发展的风向标和先导,是高校德育整个创新系统中的关键因素。没有德育理念的创新,就不可能有德育内容、德育方式和德育模式的创新。转变德育理念,一是要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理念,改变重专业轻德育、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育,积极开展综合素质教育;二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生命化的德育理念,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基本权利,以学生为中心、立足生命立场开展道德教育,让大学生作为道德生命主体参与道德教育实践,培养大学生学会发挥自主教育的能力[7];三是要树立开放式、全球化的德育理念,以互联网、自媒体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开启了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开放性、广泛性和共享性,这一方面拓展了大学生的全球视野,另一方面使教育资源的获取更加容易,原来一直处于主体地位的德育教师不再是德育知识和信息的垄断者,因此开放式、全球化德育理念是时代对高校德育提出的要求;四是树立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德育理念,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构成了高校德育大格局,这种不留死角、连续不间断的全程式德育能够切实达到帮助大学生“修身”“立德”的目的。2.革新德育内容。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一是融合优秀的传统文化。高校德育内容中体现了大量的儒家思想以及其他的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说,儒家文化和其他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高校德育的根基和源头,但在高校德育内容体系中,却没有系统性和专业性的传统文化知识。因此,要将高校德育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进一步融合,以更加精练、简洁、系统的方式进行整合、梳理和概括,以增强德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达到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目的。二是挖掘德育课程源泉。通过挖掘社会资源和校园资源,进一步充实德育内容,以形成一个有序、系统的高校德育内容体系。每个大学都有自己的杰出校友,对其现象进行研究,就会形成各自的独特文化品牌,将校园德育资源充入德育内容,不仅富有感染力,而且学有榜样,不觉得高不可攀。三是实现高校德育内容和网络的融合发展。吸收并整合全球优秀道德文化,并使之与我国传统道德文化相融合,以此来丰富我国的道德文化,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时,通过自媒体这个平台将我国的传统道德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全世界传播,以不断提升我国人民的文化自信、道路自信和价值自信。3.构建德育模式。在高校传统德育模式中,教育者具有绝对的权威,处于主导地位,他们在向受教育者传授德育知识时,毫无例外地采用填鸭式的灌输方式,根本不顾及受教育者的心理感受和自身发展的需要。由于德育知识的垄断,只能是老师讲学生听。在这种单向传输过程中,二者之间的身份被固化,心理距离拉大,受教育者对德育的逃避和抵制情绪由此而生。[8]网络的普及、自媒体的发展,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地位和相互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由于开放的网络环境,知识获取变得异常方便和容易,教师已无法垄断教育资源,因而其权威性和主导地位日益受到来自学生方面的挑战;另一方面,利用自媒体的互动性,教育者可以了解受教育者的内心世界及真实想法,并尊重其在自媒体中的主体地位,帮助其解决学习上、思想上和生活上的实际困难,从而增强了德育的渗透力。教师权威和主导地位受到挑战及其德育渗透力的增强,使自媒体环境下的高校德育模式的重构变得十分必要和迫切。构建高校德育模式的关键是要处理好自媒体虚拟空间教育与现实德育环境的融合。其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自媒体环境下的课上和课下资源共享和交流互动是构建高校德育新模式的基础,而高校德育实现自媒体环境下的学校与社会、家长、学生四位一体的立体德育模式[9],则是以现实德育为基础、以自媒体德育为拓展构建高校德育新模式的有效路径。构建高校立体的德育新模式,无疑能充分发挥德育的合力效应,提升高校德育的效果。4.优化德育环境。高校德育环境是德育活动实施的外部条件,在德育这个大系统中,高校德育环境制约着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因此,优化德育环境是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的保证。[10]自媒体的发展为个人话语权的实现创造了条件,大学生作为自媒体使用的主体享有充分的话语权,这使得我国高校的德育环境日趋复杂。目前我国德育环境既有网络虚拟环境,又有社会现实环境;既有德育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生态环境,又有校园环境、社区环境、家庭环境,而且每种环境还可以细分,形成许多德育小环境[11],其共同作用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大学生思想工作的方方面面。因此,要想实现德育目标,高校就应该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德育环境。一是要建立立体化与开放性的德育环境,面向现实、面向未来延伸,重点抓好社会空间、校园空间、网络空间和精神空间的治理与优化,营造全国性、地区性优良的高校德育环境,实现高校德育环境在空间、渠道、资源等方面的开放和协同。二是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健全的网络环境,进而构建良好的德育环境,高校要加强网络监管,对网络信息要组织力量进行筛选,剔除不良有害信息。网络平台上的信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有害信息不仅混淆了大学生的价值判断,造成大学生认知偏差,道德水平下降,而且还扰乱了德育工作的正常秩序,对高校德育危害极大,必须坚决清除。开放性是互联网和自媒体的根本特性,因此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德育环境的优化,必须以开放的心态,着力挖掘和拓展内源性和外源性德育资源,并对其进行优化重组,以形成德育合力,构建无边缘的德育生态环境。[12]

参考文献:

[1][11]谢守成,徐杨巧.高校德育工作创新发展的挑战及趋势[J].北京教育(德育),2016,(11).

[2][4][5][12]陶银鹦.新时代下创新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对策研究[J].知识经济,2018,(2).

[3][8][10]张倩,李赐平.论高校德育创新——基于自媒体的视角[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6,(2).

[6][9]陈龙国.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德育创新研究[J].社会科学家,2014,(4).

传统德育思想资源范文篇10

1互联网使高校德育工作视野更开阔。互联网的发展和在高校的普及应用,给高校德育工作的主体、客体、内容、手段、效果乃至教育价值观带来全新的变化和新的拓展。互联网将成为高校德育的新途径、新阵地、新载体。由于互联网特有的信息高度集成性、共享性、即时性,使社会上成功的演讲、报告、德育专家辅导、电视教育专题片均可上网,共同进入“虚拟课堂”、“红色网站”、“理论园地”。大学生只要坐在电脑前点击所需教育信息,就可受到教育。现有的宣传教育媒体,如报刊、广播、电视、户外广告等,形式上相对独立,互联网则可以把所有传播媒体的信息通过计算机处理后移到网上,实现教育信息与大众媒体的结合。网络已经具备了传统媒介的所有传播特征,事实上无论是书籍和报刊,还是电话、传真、收音机和电视都已经成为网络的内容。

2互联网使高校德育工作功能更扩展。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网上即时交流、现实虚拟、视频新闻、信息检索、游戏娱乐、网络会议等功能越来越多。互联网在高校的普及应用必将拓展高校德育工作的功能,从而扩展到教学、科研、管理、教室、宿舍等各个方面。由于网络遍及校园的各个角落,涉及所有师生,在这种条件下,全球热点很快转化为国内热点、高校热点、师生热点。这种内外热点的同向反映和同步交流,为高校德育工作的及时引导提供了便利条件。另外,互联网还使家庭与学校对学生的德育工作连为一体。通过网络,学校可随时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做到家校结合,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真正意义上形成合力,进一步促进社会大德育体系的形成。

3互联网使高校德育工作空间更广阔。传统的高校德育手段因受制于场地和时间等因素,其覆盖面有限。而互联网的全天候贯通、全世界漫游,则开辟了高校德育工作的广阔天地,主要表现在:一是德育由课内延伸到课外。高校德育工作者可以随意安排工作时间,而不必拘泥于“两课”课堂教学。二是由校内延伸到校外。德育不再局限在学校的小范围内,而是走出了校园,更加快速了解学生中存在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三是由国内延伸到国外。过去做思想工作仅局限于国内的信息,互联网的出现使高校德育工作者可以放眼全球。如此,使得原先相对狭小的教育空间,变成了全社会的、开放性的教育空间,增强了高校德育的辐射力。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信息网络空间有多大,高校德育工作的空间就有多大。

二、互联网有利于高校德育观念的转变

1互联网有利于由灌输方式走向引导方式。传统的高校德育普遍采用以教师、课本、课堂为中心进行灌输的教育方式。互联网时代,世界变化日新月异,大学生通过网络离这个“精彩的世界”越来越近时,高校德育工作如果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简单灌输方式,即停留在告诉大学生对与错、是与非、真与伪、美与丑的事实,要求他们简单服从这个层面上,就不会有什么生命力可言。虽然教育者“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并不会消失,但是,如果仅仅局限于这一作用,教育者很可能落伍,成为一个不合格甚至不受欢迎的人,教育者必须承担起“向导”的角色,发挥“引路者”的作用。

2互联网有利于由等级身份走向平等身份。互联网上人人平等,它具备了实践现代民主教育的环境。网络空间不是面对面的,甚至是不知名的,这就提供了师生平等交流的条件,老师以专家或朋友的身份出现,给学生真诚的关心,就能赢得学生的信任。相反,在网络上开展德育,如果仍然抱有“等级”的观念,摆出一副师道尊严的样子,学生可以不理会你,甚至只要知道你是老师的身份,他们就避而远之。一旦连交流的对象都难以找到,还谈什么教育呢?即使是匿名的,只要让学生察觉出你在说教,他们就会偷偷溜走。因此,从内心深处把学生视为具有平等地位的“人”,尊重他们的思想认识过程,尊重他们的生命体验,就成为网络环境中开展高校德育工作的必须。

3互联网有利于由封闭思维走向开放思维。由于历史的原因,高校德育工作者长期以来处于相对保守、封闭的状态,这是德育工作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从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进程,各国经济发展的相互依赖使世界建立了普遍性的联系,由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地的人民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相互面对着。高校德育要以西方国家个体价值的无限膨胀所引发的各种危机作为参考和借鉴,克服狭隘的文化和价值偏见,使“共同”、“共融”的价值思维成为高校德育思维的基本特征。

4互联网有利于由单向交流走向双向交流。传统的高校德育教育者往往凭借自己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单向的传授式的教育,教师是“蓄水池”,学生无非是“装水的罐子”、“盛物的袋子”。今天,当学生能通过网络获得比教师更丰富、更前沿的知识时,当学生比教师更熟悉新的生存空间,更具备在新的生存空间生存的能力时,德育所具有的传递道德文化的功能就不会也不再是单向的了,师生互动双向交流才能促进教师和学生群体的共同发展。互联网为高校师生提供了双向交流的新形式,使得双向交流成为互联网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观念。

5互联网有利于由集体对象走向个体对象。以往的高校德育工作所采用的基本教育方式是集体教育,如升旗仪式、校会、班会、党团活动、社会实践等。互联网对其参与者——社会中的个人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要求。在任何时代,个人的道德都不只是个人的事。在互联网时代,各种各样的东西传播起来更容易,个人的不道德行为对社会发生的影响空前增大。马卡连柯所倡导的“在集体中通过集体和为了集体进行教育”的长处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今天的学生上网浏览信息、选择信息、下载信息纯属个人的自主行为,由此发生的学生思想问题也越来越趋于个别化,这样一种现实必然要求高校德育工作注重因材施教,更多地关注个体。

6互联网有利于由他律约束走向自律约束。传统的高校德育模式讲求教师的言传身教、社会规范的监督,对学生的约束以法律为特征。而在网络这个“虚拟社会”,人们可以摆脱现实生活中的社会角色、制约,揭掉“面具”,充分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甚至完全无所顾忌。这意味着,在传统社会中形成的道德及其运行机制在网络社会并不完全适用,传统道德的规范作用显得比较弱化。所以,网络社会更需要人们的自律。网络道德是一种以“慎独”为特征的自律性道德。“慎独”意味着人独处时,在没有任何外在的监督和控制下,也能遵从道德规范,恪守道德准则。要建立一个“干净”的网络空间,需要法律和技术上的不断完备,更需要网络中每个人的自律和自重。因此,传统的以法律为特征的高校德育模式必须向以自律为特征的教育模式转变,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习惯和道德信念。

三、互联网推动了高校德育手段的现代化

1互联网使高校德育工作手段更丰富。随着互联网在高校的普及应用,过去常用的一些形式,如讲课、听报告、读书会、看电视、听广播、开会、谈心等,效率明显偏低,而互联网使高校德育手段更为灵活多样。互联网给高校德育工作注入的活力体现在:一是形象;二是生动;三是逼真。计算机模拟现实,使人如身临其境,得到切身体验,使事与理、情与法、形与声、形与神等有机地交融在一起,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形式给德育工作对象造成鲜明清晰的视觉印象,这是其他德育工作的载体所不能比拟的。

2互联网使高校德育工作速度更快捷。巨大的速度优势是互联网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信息高速公路所架设的四通八达的方便快捷的网络,使高校学生不必按传统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到规定的场所接受教育,而是可以在任何一个设有终端的地方都随时获取所需的知识,“聆听”老师的教诲,迅速了解国内外正在发生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信息。互联网没有时间上的限制,无论何时大学生都可以上网获取各种知识,这就为高校德育打破了时间上的限制,拓展了时间上更加广阔的范围。互联网没有地理空间上的界限,不同学校、不同地区乃至不同国家的学生都可通过网络共享德育资源。高校德育工作的反应速度和交流的快捷是前所未有的。

3互联网使高校德育工作预警更及时。高校德育工作中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发现学生中存在的消极的情绪倾向是十分重要的。互联网为高校德育工作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预警装置。当某一个话题在网上有越来越多的人发表情绪化的意见时,当有人在网上提出过激的行为要求时,只要德育工作者密切关注网络,这些表现都可以成为有效的信号,提醒注意问题的出现与事态的发展。与现实世界相比,网络中发表言论与抒发情感更无障碍,现实中的一切矛盾和内心深处的一切想法都可以在网络中无所顾忌地表达。对此,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充分重视,从中发现问题,及时引导,使问题在萌芽状态得到解决。

4互联网使高校德育工作联动更方便。互联网为高校德育工作的网上网下联动提供了方便有效的技术平台。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因势利导,利用互联网积极实施网上网下德育联动,以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如依靠学生的主动参与,成立各种“工作室”,定期邀请专家学者通过网站聊天室与学生进行交流,开展网上德育,举办网络文学作品大赛、Flash大赛、网页制作以及电脑绘画大赛等,引导学生广泛地参与。同时,还可建立虚拟的“网上社区”,在网上组织网友“虚拟联欢会”,进行组织生活和政治学习,开展民主评议、交流谈心和心理咨询等活动,在网下可组织网友“现实联谊会”,以及各种学习交流和科技竞赛活动,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优势,形成网上网下联动的局面。

四、互联网为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提供了条件

1互联网使高校德育工作内容更充实。互联网使教育内容的形态从平面性走上立体化,从静态变为动态,从现实时空趋向跨越时空,这是以往无法比拟的。学生只要拥有一台联网电脑,既可方便地获取校内校外、国内国外,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的各种信息,又可与外界自由地交流思想,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和想象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获取信息的主动性、自由性和参与性,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德育主体。利用互联网可以将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联系起来,使学生交往面扩大,交往层次增多,交往方式多样,促使持不同文化形态、思想观念的个体在网络上相互了解、相互沟通、相互交融或相互冲突,极大地刺激人们的创新意识。

2互联网使高校德育工作信息更丰富。传统的信息和知识主要来源于图书和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所含信息容量少并具有滞后性。相比之下,互联网具备信息的丰富性、专门性和更新的快捷性。从信息的容量来看,互联网的网上信息可谓丰富多彩、浩如烟海。据有关资料表明,1983年全球数据库总容量是3.1亿条,1984年达到10亿条,1995年达到81.6亿条,2000年已达到100亿条以上。这些信息无所不包,内容几乎涉及人类活动的所有方面,上至天文地理,下至衣食住行,都可以在网上占有一席之地。海量的信息客观上为大学生拓宽视野、了解世界,吸纳世界优秀文化遗产,用开阔的眼界看待中国和世界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互联网使高校德育资源整合更有效。互联网有利于打破条块分割,充分整合现有资源,极大提高各地区、各类别德育网站使用效率,有效避免高校德育工作有限资源的浪费。“中国大学生在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该网站是由国家教育部主导并推动,全国大学生参与,全国高校依照“共创、共建、共管、共用、共享”的原则,以“信息交互、栏目共建、活动联办”的方式合作共建的公益性、综合性中国大学生主网站。目前第一批参加深度共建的高校已达95所。它充分发挥全国高校各自的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充分调动各高校及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高校特色和创新意识的网站建设之路,大大提高了高校德育工作力量的联合、协同作战能力。

4互联网有利于不同道德的融合。异彩纷呈、多姿多彩是世界的本质属性之一。世界各国在不同的发展进程中各自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留下了弥足珍贵的道德教育的思想,闪烁着真理的、人性的光芒。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时空界限,促进了东西方伦理文化、德育思想的汇流、激荡,为世界不同道德资源的融合提供了可能。如果高校德育工作措施得力,就能正确地引导学生吸取各民族的先进文化、良好的道德品质。当然,由于国情不同,社会制度与文化传统的差异,中国和西方存在着不同的伦理思想与价值观念。我们要坚持“扬弃”原则,一切有益于中华民族发展振兴的先进思想文化我们都要“拿来”和吸收,一切有害于社会主义事业的腐朽思想、没落观念,我们都要坚决予以批判和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