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机制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6 12:11:41

传递机制

传递机制范文篇1

关键词:国际金融;金融危机;传递机制

研究国际金融传递机制,对于防范国际金融风险,建立有效防范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国际金融传递可分为正常传递与非正常传递两种类型。正常传递指在维持各国汇率稳定和金融市场正常运行的条件下国际资本的流动和影响,非正常传递指引起各国汇率剧烈波动和金融市场秩序混乱的国际资本流动,它不仅由一国的金融危机影响到另一国,而且造成各国和地区之间的连锁反应,即危机“传染”。本文所讨论的国际金融机制,主要指后一种类型。

一、传递源与被传递对象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国际环境下,由于种种原因首先爆发金融危机的国家(地区)称为“传递源”。受传递源影响,同样的危机很快出现在其临近或周围的国家或地区,这些国家或地区称为“被传递对象”。一般情况下,国际金融危机的“传递源”多发生在区域经济链条较为薄弱的环节上。那些被传递的国家或地区,往往与传递源国家在经济类型、金融体制、发展模式等方面有相似之处,具体来说,可大致分为两种情况:

(一)经济一体化区域内高度相关的投资贸易关系。以这次东南亚货币危机为例,东盟五国较为全面地进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阶段是在1976年2月五国签署《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以区内实行特惠关税区时算起。当时东盟各国为了迅速发展经济纷纷实行50出口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由于当时美、日、欧占东盟进出口总额的60%,使得东盟各国经济极易受到西方经济波动的影响。为此,东盟决定采取扩大区内贸易的政策,政策的实施使得东盟五国的内部贸易、投资比重迅速上升,各国经济命运由此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同时对东盟的这些经济总量相对较小的国家来说,对外部波动极为敏感,加上各国在产业和进出口结构上有很大的相似性及竞争性,那么一旦某国货币受到投机者冲击而汇率发生大幅波动和下跌时,自然也会迅速影响到其它国家的外汇市场,从而造成货币危机的传递。

(二)国家之间存在某种货币一体化安排。1992年欧洲外汇市场波动的背景正是国际投机势力看准了欧盟货币体系中,成员国虽然安排了相互间汇率浮动上下不超过2.25%的界限,这种货币一体化安排客观上要求各国一致的货币政策和利率水平。但由于当时东西德统一不久,德国政府对赤字融资的需要要执意维持马克较高的利率,最终以英镑为首的其它低利率货币遭受投机者抛空而跌破限界,退出欧洲汇率机制,整个西欧经济也陷入衰退。在这种一体化的货币安排下,任何一种薄弱的货币受到攻击都可能引起整个区域的市场动荡。

二、传递媒介、传递途径与传递过程

在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资本市场自由化的国际环境中,货币政策传递机制越来越依赖于市场价格即汇率和利率等竞争性变量。区域金融危机发生,汇率和利率成为国际金融传递的主要媒介。特别是汇率变动直接对国际和一国经济发生作用。在上述两个例子中,作为传递源的国家都因过去的刻板的盯住汇率政策不能应付国家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变化,并都改变了汇率制度,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从而引起货币大幅贬值而发生金融危机。既然国际金融的传递媒介是利率和汇率,那么样国际金融市场特别是外汇市场和资本市场就自然成为主要的传递途径。

国际金融危机传递的过程可概括如下(以东南亚金融危机为例):由于泰国周边国家的货币大多与美元挂钩,当泰铢贬值后,泰国的出口竞争力便得到加强。与泰国出口结构相似的周边国家为了维持本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也会竞相使本国货币贬值。正是基于这种预期,国际投机者必然要对这些国家的货币做空头,而投机性的抛售就会对这些国家的货币产生巨大的贬值压力。另外,心理因素也会加速金融危机的传递。由于经济类型的接近,东南亚国家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与泰国类似的经济问题,如汇率制度缺乏必要的灵活性,不良债权、经常项目逆差等,投资者也害怕当地会发生金融危机,于是干脆把资本从新兴市场撤走,从而导致其它国家的金融危机实际发生。公务员之家

三、现代国际投资组合理论———金融危机传递机制的一种理论解释

投资组合理论是现资组合行为的基础理论。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随着各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当前分散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已经由证券的种类构成转向证券的地区构成上来了。马克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认为,每一种资产组合的风险可以用其收益的方差来度量,整个资产组合的风险大小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组合中各资产的风险大小、各类资产所占比重以及不同资产之间的相互关系。那么在分散投资时,在既定收益下必须尽量减少资产之间的相关度,从而降低总体风险。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由于长期的经济往来和一体化发展,其证券之间的相关系数已经变得很大,仅限于发达国家的投资组合已经无法很好地削减风险。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的投资组合必然会把部分投资换成回报。而这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往往被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投资板块加以管理,一旦其中某一国的货币风险上升,国际投资组合即对自身做出修正,这种修正行为就是把属于该地区板块的证券和货币抛出,从而引起该板块对应的整个地区的货币动荡。

四、传递力度与传递中止

传递机制范文篇2

关键词:国际金融;金融危机;传递机制

研究国际金融传递机制,对于防范国际金融风险,建立有效防范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国际金融传递可分为正常传递与非正常传递两种类型。正常传递指在维持各国汇率稳定和金融市场正常运行的条件下国际资本的流动和影响,非正常传递指引起各国汇率剧烈波动和金融市场秩序混乱的国际资本流动,它不仅由一国的金融危机影响到另一国,而且造成各国和地区之间的连锁反应,即危机“传染”。本文所讨论的国际金融机制,主要指后一种类型。

一、传递源与被传递对象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国际环境下,由于种种原因首先爆发金融危机的国家(地区)称为“传递源”。受传递源影响,同样的危机很快出现在其临近或周围的国家或地区,这些国家或地区称为“被传递对象”。一般情况下,国际金融危机的“传递源”多发生在区域经济链条较为薄弱的环节上。那些被传递的国家或地区,往往与传递源国家在经济类型、金融体制、发展模式等方面有相似之处,具体来说,可大致分为两种情况:

(一)经济一体化区域内高度相关的投资贸易关系。以这次东南亚货币危机为例,东盟五国较为全面地进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阶段是在1976年2月五国签署《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以区内实行特惠关税区时算起。当时东盟各国为了迅速发展经济纷纷实行50出口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由于当时美、日、欧占东盟进出口总额的60%,使得东盟各国经济极易受到西方经济波动的影响。为此,东盟决定采取扩大区内贸易的政策,政策的实施使得东盟五国的内部贸易、投资比重迅速上升,各国经济命运由此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同时对东盟的这些经济总量相对较小的国家来说,对外部波动极为敏感,加上各国在产业和进出口结构上有很大的相似性及竞争性,那么一旦某国货币受到投机者冲击而汇率发生大幅波动和下跌时,自然也会迅速影响到其它国家的外汇市场,从而造成货币危机的传递。

(二)国家之间存在某种货币一体化安排。1992年欧洲外汇市场波动的背景正是国际投机势力看准了欧盟货币体系中,成员国虽然安排了相互间汇率浮动上下不超过2.25%的界限,这种货币一体化安排客观上要求各国一致的货币政策和利率水平。但由于当时东西德统一不久,德国政府对赤字融资的需要要执意维持马克较高的利率,最终以英镑为首的其它低利率货币遭受投机者抛空而跌破限界,退出欧洲汇率机制,整个西欧经济也陷入衰退。在这种一体化的货币安排下,任何一种薄弱的货币受到攻击都可能引起整个区域的市场动荡。

二、传递媒介、传递途径与传递过程

在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资本市场自由化的国际环境中,货币政策传递机制越来越依赖于市场价格即汇率和利率等竞争性变量。区域金融危机发生,汇率和利率成为国际金融传递的主要媒介。特别是汇率变动直接对国际和一国经济发生作用。在上述两个例子中,作为传递源的国家都因过去的刻板的盯住汇率政策不能应付国家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变化,并都改变了汇率制度,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从而引起货币大幅贬值而发生金融危机。既然国际金融的传递媒介是利率和汇率,那么样国际金融市场特别是外汇市场和资本市场就自然成为主要的传递途径。

国际金融危机传递的过程可概括如下(以东南亚金融危机为例):由于泰国周边国家的货币大多与美元挂钩,当泰铢贬值后,泰国的出口竞争力便得到加强。与泰国出口结构相似的周边国家为了维持本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也会竞相使本国货币贬值。正是基于这种预期,国际投机者必然要对这些国家的货币做空头,而投机性的抛售就会对这些国家的货币产生巨大的贬值压力。另外,心理因素也会加速金融危机的传递。由于经济类型的接近,东南亚国家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与泰国类似的经济问题,如汇率制度缺乏必要的灵活性,不良债权、经常项目逆差等,投资者也害怕当地会发生金融危机,于是干脆把资本从新兴市场撤走,从而导致其它国家的金融危机实际发生。

三、现代国际投资组合理论———金融危机传递机制的一种理论解释

投资组合理论是现资组合行为的基础理论。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随着各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当前分散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已经由证券的种类构成转向证券的地区构成上来了。马克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认为,每一种资产组合的风险可以用其收益的方差来度量,整个资产组合的风险大小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组合中各资产的风险大小、各类资产所占比重以及不同资产之间的相互关系。那么在分散投资时,在既定收益下必须尽量减少资产之间的相关度,从而降低总体风险。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由于长期的经济往来和一体化发展,其证券之间的相关系数已经变得很大,仅限于发达国家的投资组合已经无法很好地削减风险。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的投资组合必然会把部分投资换成回报。而这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往往被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投资板块加以管理,一旦其中某一国的货币风险上升,国际投资组合即对自身做出修正,这种修正行为就是把属于该地区板块的证券和货币抛出,从而引起该板块对应的整个地区的货币动荡。

四、传递力度与传递中止

传递机制范文篇3

关键词:国际金融;金融危机;传递机制

研究国际金融传递机制,对于防范国际金融风险,建立有效防范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国际金融传递可分为正常传递与非正常传递两种类型。正常传递指在维持各国汇率稳定和金融市场正常运行的条件下国际资本的流动和影响,非正常传递指引起各国汇率剧烈波动和金融市场秩序混乱的国际资本流动,它不仅由一国的金融危机影响到另一国,而且造成各国和地区之间的连锁反应,即危机“传染”。本文所讨论的国际金融机制,主要指后一种类型。

一、传递源与被传递对象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国际环境下,由于种种原因首先爆发金融危机的国家(地区)称为“传递源”。受传递源影响,同样的危机很快出现在其临近或周围的国家或地区,这些国家或地区称为“被传递对象”。一般情况下,国际金融危机的“传递源”多发生在区域经济链条较为薄弱的环节上。那些被传递的国家或地区,往往与传递源国家在经济类型、金融体制、发展模式等方面有相似之处,具体来说,可大致分为两种情况:

(一)经济一体化区域内高度相关的投资贸易关系。以这次东南亚货币危机为例,东盟五国较为全面地进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阶段是在1976年2月五国签署《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以区内实行特惠关税区时算起。当时东盟各国为了迅速发展经济纷纷实行50出口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由于当时美、日、欧占东盟进出口总额的60%,使得东盟各国经济极易受到西方经济波动的影响。为此,东盟决定采取扩大区内贸易的政策,政策的实施使得东盟五国的内部贸易、投资比重迅速上升,各国经济命运由此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同时对东盟的这些经济总量相对较小的国家来说,对外部波动极为敏感,加上各国在产业和进出口结构上有很大的相似性及竞争性,那么一旦某国货币受到投机者冲击而汇率发生大幅波动和下跌时,自然也会迅速影响到其它国家的外汇市场,从而造成货币危机的传递。

(二)国家之间存在某种货币一体化安排。1992年欧洲外汇市场波动的背景正是国际投机势力看准了欧盟货币体系中,成员国虽然安排了相互间汇率浮动上下不超过2.25%的界限,这种货币一体化安排客观上要求各国一致的货币政策和利率水平。但由于当时东西德统一不久,德国政府对赤字融资的需要要执意维持马克较高的利率,最终以英镑为首的其它低利率货币遭受投机者抛空而跌破限界,退出欧洲汇率机制,整个西欧经济也陷入衰退。在这种一体化的货币安排下,任何一种薄弱的货币受到攻击都可能引起整个区域的市场动荡。

二、传递媒介、传递途径与传递过程

在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资本市场自由化的国际环境中,货币政策传递机制越来越依赖于市场价格即汇率和利率等竞争性变量。区域金融危机发生,汇率和利率成为国际金融传递的主要媒介。特别是汇率变动直接对国际和一国经济发生作用。在上述两个例子中,作为传递源的国家都因过去的刻板的盯住汇率政策不能应付国家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变化,并都改变了汇率制度,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从而引起货币大幅贬值而发生金融危机。既然国际金融的传递媒介是利率和汇率,那么样国际金融市场特别是外汇市场和资本市场就自然成为主要的传递途径。

国际金融危机传递的过程可概括如下(以东南亚金融危机为例):由于泰国周边国家的货币大多与美元挂钩,当泰铢贬值后,泰国的出口竞争力便得到加强。与泰国出口结构相似的周边国家为了维持本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也会竞相使本国货币贬值。正是基于这种预期,国际投机者必然要对这些国家的货币做空头,而投机性的抛售就会对这些国家的货币产生巨大的贬值压力。另外,心理因素也会加速金融危机的传递。由于经济类型的接近,东南亚国家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与泰国类似的经济问题,如汇率制度缺乏必要的灵活性,不良债权、经常项目逆差等,投资者也害怕当地会发生金融危机,于是干脆把资本从新兴市场撤走,从而导致其它国家的金融危机实际发生。

三、现代国际投资组合理论———金融危机传递机制的一种理论解释

投资组合理论是现资组合行为的基础理论。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随着各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当前分散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已经由证券的种类构成转向证券的地区构成上来了。马克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认为,每一种资产组合的风险可以用其收益的方差来度量,整个资产组合的风险大小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组合中各资产的风险大小、各类资产所占比重以及不同资产之间的相互关系。那么在分散投资时,在既定收益下必须尽量减少资产之间的相关度,从而降低总体风险。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由于长期的经济往来和一体化发展,其证券之间的相关系数已经变得很大,仅限于发达国家的投资组合已经无法很好地削减风险。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的投资组合必然会把部分投资换成回报。而这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往往被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投资板块加以管理,一旦其中某一国的货币风险上升,国际投资组合即对自身做出修正,这种修正行为就是把属于该地区板块的证券和货币抛出,从而引起该板块对应的整个地区的货币动荡。

四、传递力度与传递中止

传递机制范文篇4

关键词:国际金融;金融危机;传递机制

研究国际金融传递机制,对于防范国际金融风险,建立有效防范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国际金融传递可分为正常传递与非正常传递两种类型。正常传递指在维持各国汇率稳定和金融市场正常运行的条件下国际资本的流动和影响,非正常传递指引起各国汇率剧烈波动和金融市场秩序混乱的国际资本流动,它不仅由一国的金融危机影响到另一国,而且造成各国和地区之间的连锁反应,即危机“传染”。本文所讨论的国际金融机制,主要指后一种类型。

一、传递源与被传递对象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国际环境下,由于种种原因首先爆发金融危机的国家(地区)称为“传递源”。受传递源影响,同样的危机很快出现在其临近或周围的国家或地区,这些国家或地区称为“被传递对象”。一般情况下,国际金融危机的“传递源”多发生在区域经济链条较为薄弱的环节上。那些被传递的国家或地区,往往与传递源国家在经济类型、金融体制、发展模式等方面有相似之处,具体来说,可大致分为两种情况:

(一)经济一体化区域内高度相关的投资贸易关系。以这次东南亚货币危机为例,东盟五国较为全面地进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阶段是在1976年2月五国签署《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以区内实行特惠关税区时算起。当时东盟各国为了迅速发展经济纷纷实行50出口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由于当时美、日、欧占东盟进出口总额的60%,使得东盟各国经济极易受到西方经济波动的影响。为此,东盟决定采取扩大区内贸易的政策,政策的实施使得东盟五国的内部贸易、投资比重迅速上升,各国经济命运由此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同时对东盟的这些经济总量相对较小的国家来说,对外部波动极为敏感,加上各国在产业和进出口结构上有很大的相似性及竞争性,那么一旦某国货币受到投机者冲击而汇率发生大幅波动和下跌时,自然也会迅速影响到其它国家的外汇市场,从而造成货币危机的传递。

(二)国家之间存在某种货币一体化安排。1992年欧洲外汇市场波动的背景正是国际投机势力看准了欧盟货币体系中,成员国虽然安排了相互间汇率浮动上下不超过2.25%的界限,这种货币一体化安排客观上要求各国一致的货币政策和利率水平。但由于当时东西德统一不久,德国政府对赤字融资的需要要执意维持马克较高的利率,最终以英镑为首的其它低利率货币遭受投机者抛空而跌破限界,退出欧洲汇率机制,整个西欧经济也陷入衰退。在这种一体化的货币安排下,任何一种薄弱的货币受到攻击都可能引起整个区域的市场动荡二、传递媒介、传递途径与传递过程

在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资本市场自由化的国际环境中,货币政策传递机制越来越依赖于市场价格即汇率和利率等竞争性变量。区域金融危机发生,汇率和利率成为国际金融传递的主要媒介。特别是汇率变动直接对国际和一国经济发生作用。在上述两个例子中,作为传递源的国家都因过去的刻板的盯住汇率政策不能应付国家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变化,并都改变了汇率制度,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从而引起货币大幅贬值而发生金融危机。既然国际金融的传递媒介是利率和汇率,那么样国际金融市场特别是外汇市场和资本市场就自然成为主要的传递途径。

国际金融危机传递的过程可概括如下(以东南亚金融危机为例):由于泰国周边国家的货币大多与美元挂钩,当泰铢贬值后,泰国的出口竞争力便得到加强。与泰国出口结构相似的周边国家为了维持本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也会竞相使本国货币贬值。正是基于这种预期,国际投机者必然要对这些国家的货币做空头,而投机性的抛售就会对这些国家的货币产生巨大的贬值压力。另外,心理因素也会加速金融危机的传递。由于经济类型的接近,东南亚国家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与泰国类似的经济问题,如汇率制度缺乏必要的灵活性,不良债权、经常项目逆差等,投资者也害怕当地会发生金融危机,于是干脆把资本从新兴市场撤走,从而导致其它国家的金融危机实际发生。

三、现代国际投资组合理论———金融危机传递机制的一种理论解释

投资组合理论是现资组合行为的基础理论。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随着各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当前分散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已经由证券的种类构成转向证券的地区构成上来了。马克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认为,每一种资产组合的风险可以用其收益的方差来度量,整个资产组合的风险大小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组合中各资产的风险大小、各类资产所占比重以及不同资产之间的相互关系。那么在分散投资时,在既定收益下必须尽量减少资产之间的相关度,从而降低总体风险。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由于长期的经济往来和一体化发展,其证券之间的相关系数已经变得很大,仅限于发达国家的投资组合已经无法很好地削减风险。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的投资组合必然会把部分投资换成回报。而这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往往被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投资板块加以管理,一旦其中某一国的货币风险上升,国际投资组合即对自身做出修正,这种修正行为就是把属于该地区板块的证券和货币抛出,从而引起该板块对应的整个地区的货币动荡。

四、传递力度与传递中止

传递机制范文篇5

关键词:国际金融;金融危机;传递机制

研究国际金融传递机制,对于防范国际金融风险,建立有效防范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国际金融传递可分为正常传递与非正常传递两种类型。正常传递指在维持各国汇率稳定和金融市场正常运行的条件下国际资本的流动和影响,非正常传递指引起各国汇率剧烈波动和金融市场秩序混乱的国际资本流动,它不仅由一国的金融危机影响到另一国,而且造成各国和地区之间的连锁反应,即危机“传染”。本文所讨论的国际金融机制,主要指后一种类型。

一、传递源与被传递对象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国际环境下,由于种种原因首先爆发金融危机的国家(地区)称为“传递源”。受传递源影响,同样的危机很快出现在其临近或周围的国家或地区,这些国家或地区称为“被传递对象”。一般情况下,国际金融危机的“传递源”多发生在区域经济链条较为薄弱的环节上。那些被传递的国家或地区,往往与传递源国家在经济类型、金融体制、发展模式等方面有相似之处,具体来说,可大致分为两种情况:

(一)经济一体化区域内高度相关的投资贸易关系。以这次东南亚货币危机为例,东盟五国较为全面地进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阶段是在1976年2月五国签署《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以区内实行特惠关税区时算起。当时东盟各国为了迅速发展经济纷纷实行50出口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由于当时美、日、欧占东盟进出口总额的60%,使得东盟各国经济极易受到西方经济波动的影响。为此,东盟决定采取扩大区内贸易的政策,政策的实施使得东盟五国的内部贸易、投资比重迅速上升,各国经济命运由此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同时对东盟的这些经济总量相对较小的国家来说,对外部波动极为敏感,加上各国在产业和进出口结构上有很大的相似性及竞争性,那么一旦某国货币受到投机者冲击而汇率发生大幅波动和下跌时,自然也会迅速影响到其它国家的外汇市场,从而造成货币危机的传递。

(二)国家之间存在某种货币一体化安排。1992年欧洲外汇市场波动的背景正是国际投机势力看准了欧盟货币体系中,成员国虽然安排了相互间汇率浮动上下不超过2.25%的界限,这种货币一体化安排客观上要求各国一致的货币政策和利率水平。但由于当时东西德统一不久,德国政府对赤字融资的需要要执意维持马克较高的利率,最终以英镑为首的其它低利率货币遭受投机者抛空而跌破限界,退出欧洲汇率机制,整个西欧经济也陷入衰退。在这种一体化的货币安排下,任何一种薄弱的货币受到攻击都可能引起整个区域的市场动荡。

二、传递媒介、传递途径与传递过程

在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资本市场自由化的国际环境中,货币政策传递机制越来越依赖于市场价格即汇率和利率等竞争性变量。区域金融危机发生,汇率和利率成为国际金融传递的主要媒介。特别是汇率变动直接对国际和一国经济发生作用。在上述两个例子中,作为传递源的国家都因过去的刻板的盯住汇率政策不能应付国家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变化,并都改变了汇率制度,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从而引起货币大幅贬值而发生金融危机。既然国际金融的传递媒介是利率和汇率,那么样国际金融市场特别是外汇市场和资本市场就自然成为主要的传递途径。

国际金融危机传递的过程可概括如下(以东南亚金融危机为例):由于泰国周边国家的货币大多与美元挂钩,当泰铢贬值后,泰国的出口竞争力便得到加强。与泰国出口结构相似的周边国家为了维持本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也会竞相使本国货币贬值。正是基于这种预期,国际投机者必然要对这些国家的货币做空头,而投机性的抛售就会对这些国家的货币产生巨大的贬值压力。另外,心理因素也会加速金融危机的传递。由于经济类型的接近,东南亚国家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与泰国类似的经济问题,如汇率制度缺乏必要的灵活性,不良债权、经常项目逆差等,投资者也害怕当地会发生金融危机,于是干脆把资本从新兴市场撤走,从而导致其它国家的金融危机实际发生。

三、现代国际投资组合理论———金融危机传递机制的一种理论解释

投资组合理论是现资组合行为的基础理论。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随着各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当前分散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已经由证券的种类构成转向证券的地区构成上来了。马克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认为,每一种资产组合的风险可以用其收益的方差来度量,整个资产组合的风险大小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组合中各资产的风险大小、各类资产所占比重以及不同资产之间的相互关系。那么在分散投资时,在既定收益下必须尽量减少资产之间的相关度,从而降低总体风险。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由于长期的经济往来和一体化发展,其证券之间的相关系数已经变得很大,仅限于发达国家的投资组合已经无法很好地削减风险。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的投资组合必然会把部分投资换成回报。而这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往往被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投资板块加以管理,一旦其中某一国的货币风险上升,国际投资组合即对自身做出修正,这种修正行为就是把属于该地区板块的证券和货币抛出,从而引起该板块对应的整个地区的货币动荡。

四、传递力度与传递中止

传递机制范文篇6

论文摘要:文章考察了有关借款人信用信息的两种产生机制。一种是对信用信息的直接生产机制,该机制可以减少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一种是通过设置抵押条款,发挥抵押对信用信息的间接信号传递功能。抵押机制并不能直接减少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但可以在贷款合约中起着信号、甄别以及激励等作用,消除或减少由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风险和道德风险。

论文关键词:信贷市场信用信息抵押产生机制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链先生认为,虽然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已经进行了二十几年,但信用体系却远远没有建立起来…。信用关系双方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社会经济关系遇到了巨大的挑战:三角债迅速上升,在很多地区交易成本急速上升,甚至高到了交易无法进行的地步;银行“收息率”迅速下降,企业赖债、拖欠贷款利息、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严重。解决信贷市场上信息不对称,产生信用信息的办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加强对借款人信息的收集和对借款人信用风险和项目风险的分析和甄别,这是信用信息的直接生产机制,但这要求银行具有很强的信息加工能力和贷款监管能力,同时还要辅之以社会信用信息生产机构,比如信用评级机构。另一种方法是利用抵押机制迫使债务人讲真话,通过抵押的设立传递有关债务人信用的信息,这是信用信息的问接信号传递机制。

1信用信息的生产机制

信用信息主要的生产者包括政府相关机构、银行和征信公司,通过信息生产,可以大量减少信贷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状况。个人的信用信息具有公共品的显著特征,主要由政府建立的征信体系提供。我国的个人信用征信体系于2005年正式在上海建立。然而信用信息是历史数据,需要建立起大量的信用信息数据库,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经过多年的充实和完善。而政府机构提供的信用信息只是对历史原始数据的初级整理。银行也是重要的信用信息生产部门,依靠内部的资信评估部门,对贷款申请人进行审查和贷款管理。目前我国的银行信贷部门在授信前对企业信息的搜集能力不足,缺乏独立客观的评价标准和专业的财务分析人员,难以准确地对贷款企业进行资信考察;发放贷款后又对企业的履约行为和偿债能力缺乏持续跟踪管理。由于没有实现信息生产的规模效应,所以信息成本较高,并且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征信公司/信用评级机构是对企业信用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和存储的专业机构,具有专业优势和规模优势。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和对未来经济形势的预测,可以提供更加专业和针对性更强的信用服务。然而,征信公司/信用评级机构在中国刚刚兴起,评级数据的覆盖面还不够广,需要加强与银行的合作,尽快建立信息共享平台,银行提供基础数据,评级机构借助强大的信息资源和专业技能,对企业基本素质做出全面考察分析和持续跟踪,及时调整对企业偿债能力及资信质量的评估。利用评级机构的评级信息对贷款进行管理,获取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的信息,不但可以降低银行的贷款风险,更可为银行节约成本,提高运行效率。总之,综合利用上述三种信息生产机制,可以使贷款人以高效率低成本的方式做出是否贷款以及是否需要抵押的正确决策。

我国1997年建立了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由人民银行集中管理,但很长一段时间银行之间消息闭塞、各自为政,信息登记咨询系统没有发挥到应有的作用。2002年,在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基础上,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初步建成投入运行,该系统采用地市、省市和全国三级数据库体系,主要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采集企业的基本信息、在金融机构的借款、担保等信贷信息,以及企业主要的财务指标,全国各商业银行与该数据库联网查询。截止2005年l1月底,系统收录借款企业452万户,人民币贷款余额l7.36万亿元,约占全国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90%。2005年底,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建成名为“中央金融信息数据库”的全国联网的企业和个人基础信用信息数据库。中国人民银行的征信服务中心也已经在上海设立。从2006年开始,央行上海总部将加大与有关部门的合作力度,争取早日建成包括金融信息以及公积金、社会保障、法院、公用事业等全方位信用信息的中央银行个人信息数据库。

2信用信息的信号传递机制

通过信用信息的生产,债权人可以更多地了解关于债务人信用的历史信息,然而,关于借款项目的信息却往往了解有限。在这种情况下,抵押可以充当识别借款人与借款项目信用信息的重要信号。

斯蒂格利兹和魏斯(sti#tzandWeiss)在他们开创性的研究中论述了信贷配给市场均衡的存在及合理性。论文还讨论了抵押能否消除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信贷配给,他们认为提高抵押要求对信贷市场具有两个方向的作用:一方面,使得留在信贷市场的借款者倾向于选择风险较低的项目,具有激励作用。另一方面,提高抵押要求会将一部分低风险低财富的借款者赶出信贷市场,产生逆向选择效应。如果提高抵押要求所带来的负面的逆向选择效应超过正面的激励效应,那么贷款者会发现,当抵押要求超过某个临界点之后,风险上升了,回报却减少了。韦迪进一步考察了抵押担保的作用,她认为在借款者风险中性假设和项目全贷款融资假设下,提高抵押要求同样会产生逆向选择问题。即在抵押率比较低的时候,抵押发出贷款项目风险较低的信号,一旦抵押额超过某个临界点后,抵押传递的反而是贷款风险较大的信号。由于临界点不可确知,抵押的信号功能难以发挥。然而,上述研究存在明显缺陷:所有这些模型隐含的假设是信贷合约只包含利率条款,即使有抵押条款,也是假定利率与抵押在信贷合约中单独使用——要么只能改变利率、要么只能改变抵押。显然这并不符合实际——银行完全有能力自行安排利率和抵押。正如罗斯柴尔德和斯蒂格利兹(Roth~hildandStiglitz)论述保险市场问题一文中所述,通过使用激励相容的合约可以解决逆向选择问题。设计的合约中包含能提供不同人质量信息的信号,信号的使用可以将不同类型的人筛选出来达到分离均衡。

当信贷市场中存在事前信息不对称时,将抵押和利率结合起来使用,抵押能够充分发挥信用信息的信号传递功能,具有消除或减少逆向选择的作用。塔克尔和贝森科(A.V.ThakorandD.Bes.anko)研究了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不同市场结构中抵押担保在信贷配给中的作用。文中假定抵押有成本的条件下,首先分析了垄断条件下的信贷市场均衡,假定银行在贷款市场中充当制定价格的垄断者,为了榨取借款者剩余,除非抵押物的价值大到足以使银行放贷没有风险,否则抵押不会被使用。接着,他们又分析了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信贷市场均衡,并假定每家银行都面临完全弹性的储蓄供给,且每家银行也像争取储蓄一样为了发放贷款而相互竞争。银行竞相放贷的结果是每个借款者都得到了期望效用最大化的合约,这份合约同时以银行收益持平为约束条件。他们发现,抵押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信贷市场中发挥重要作用。银行通过设计出相关利率和抵押要求反向变化的信贷合约,就能够借此筛选出借款者的风险类型。低风险借款者倾向于选择低利率一高抵押要求的合约,而高风险借款者则选择高利率一低抵押要求的合约。在他们另一篇论文中,考虑了贷款数量、抵押、利率和信贷配给的关系,同样得出了抵押与贷款风险的负相关关系。贝斯特(Bester)认为以抵押和利率反向关系建立的自我选择机制可以消除信贷配给,在此抵押起到了重要的信号作用。他还指出了自我选择机制的两个严格假设:一是要求项目风险和不同借款人的偏好(借款人的风险)单调增,另一个是低风险企业家有能力提供足够的抵押以别于高风险企业家。詹和卡纳塔斯研究了在借贷双方对贷款项目存在不对称估价情况下抵押担保的信号传递功能,他们认为当借贷双方有相同信息但却对项目具有不同估价时,抵押可以提高贷款者对借款者预期收益的评估能力,即在理性预期信号传递环境中,抵押可以充当一种间接的信号源——较高品质的借款者愿意提供更多抵押。如果贷款者的评价过低,借款者就有动力提供抵押,以换取较低的贷款利率。当借贷双方由于信念的差异对贷款项目产生不同评价时,抵押能够对合约的达成发挥重要作用。

3信用信息生产机制和信号机制的结合

共同使用信用信息的直接生产机制和间接信号传递机制,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道德风险。银行通常借助信息生产手段,对借款人的风险状况进行严格审查,对预期违约可能性比较大的借款人要求抵押,如果借款人按要求提供了抵押,相当于借款人向银行传递了愿意遵守履约约定的信号,即他将提高努力程度、减少故意违约等机会主义行为。借款人道德风险下降,从而,银行将满足贷款要求;如果借款人没有提供抵押,则传递了道德风险大的信号,银行拒绝贷款要求。

3.1借款人的履约能力与抵押信号

贷款合约生效后,借款人得到了贷款并进行投资。在项目实施中,借款人的努力程度与项目的收益是成正比的:而项目的收益又直接影响到借款人的履约能力。在一定条件下,当借款人选择偷懒作为他的最优策略时,就产生了道德风险。针对这种道德风险,银行通过设置抵押来激励借款人采取适当的“行动”提高履约能力(项目的期望收益和成功概率),从而降低项目风险,提高银行的效用。

通常,研究者把这样的行动称为努力。虽然,提高项目成功的概率也同样提高了借款人的效用,但是努力本身却需要借款人付出成本,反过来又减少了借款人的效用。只有净边际效用大于零时,借款人才会提高努力程度;反之,借款人会降低努力程度。抵押激励的最佳值应该使借款人努力的边际效用等于边际成本。

沃特森(Watson)认为由于不同的借款人努力的成本不同,信贷市场可能存在分离均衡。通过抵押,可以得到帕雷托最优的努力水平。对于借款人来说,抵押限制比利率限制更容易导致无效率的努力水平。换言之,抵押要求比利率要求对借款人努力的激励作用更大。詹和塔克尔(Chan和Tha.kor)考察了道德风险、私人信息和抵押的关系。他们认为所有的借款人会最大限度的使用抵押。向银行传递自己将付出最大努力提高项目成功概率和履约能力的信号。布特、塔克尔和尤德尔(Boot,TnakorandUdeU)研究了担保贷款与违约风险的关系,得出了高风险借款人提供更多抵押的充分条件,即同样的努力对高风险的借款人比对低风险借款人效用更大。即高风险的借款人更需要通过抵押传递履约能力信号。

3.2债务人的履约意愿与抵押信号

经过一个周期的项目实施,当借款人得知项目收益后,即使有履约能力,也会面临是否如约还贷的选择。由于努力程度和还贷意愿同样是私人信息不可观察,银行就需要在贷款合约中设定相应的激励条款,而抵押条款往往会被优先考虑。

抵押可以解决不对称信息导致的期末收益状态证实成本过高问题。当存在关于借款人期末实现收益值的事后不对称信息时,借款人即使有能力归还贷款,并不表明就一定会归还。如果没有抵押,他完全有动机隐藏信息少报自己的实际收入来达到不还或少还贷款的目的。抵押具有鼓励借款人如实向银行报告项目收益,提高借款人还款意愿的作用。

因此,较多的抵押可以向银行传递借款人具有较高还款意愿的信号。由于一般情况下借款人在好状态时违约的激励和事前的失败概率成正比,抵押的约束效果对高风险项目更有效。因此高风险项目的融资中用到抵押条款的比例更大。

针对事后不对称信息,抵押可以传递借款人具有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的信号。通过对高风险借款人要求较多的抵押、对低风险借款人要求较少的抵押,银行可以降低总的信贷风险。不过,如果要准确判断哪个借款人是高风险的、哪个是低风险的就需要银行对信用信息预先进行生产和加工。因此,如果银行主要面对的信贷风险来自道德风险,那么,银行必须同时使用信用信息的生产手段和抵押的信号机制。

传递机制范文篇7

关键词:国际金融;金融危机;传递机制

文章编号:1003-4625(2000)01-0049-02中图分类号:F821.5文献标识码:A

严兵(厦门大学国际贸易系,福建厦门361005)

[收稿日期]1999-10-20

[作者简介]严兵(1977-),男,湖北荆门人,厦门大学国际贸易系在读硕士研究生,攻读国际经济贸易专业。

研究国际金融传递机制,对于防范国际金融风险,建立有效防范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国际金融传递可分为正常传递与非正常传递两种类型。正常传递指在维持各国汇率稳定和金融市场正常运行的条件下国际资本的流动和影响,非正常传递指引起各国汇率剧烈波动和金融市场秩序混乱的国际资本流动,它不仅由一国的金融危机影响到另一国,而且造成各国和地区之间的连锁反应,即危机“传染”。本文所讨论的国际金融机制,主要指后一种类型。

一、传递源与被传递对象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国际环境下,由于种种原因首先爆发金融危机的国家(地区)称为“传递源”。受传递源影响,同样的危机很快出现在其临近或周围的国家或地区,这些国家或地区称为“被传递对象”。一般情况下,国际金融危机的“传递源”多发生在区域经济链条较为薄弱的环节上。那些被传递的国家或地区,往往与传递源国家在经济类型、金融体制、发展模式等方面有相似之处,具体来说,可大致分为两种情况:

(一)经济一体化区域内高度相关的投资贸易关系。以这次东南亚货币危机为例,东盟五国较为全面地进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阶段是在1976年2月五国签署《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以区内实行特惠关税区时算起。当时东盟各国为了迅速发展经济纷纷实行50出口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由于当时美、日、欧占东盟进出口总额的60%,使得东盟各国经济极易受到西方经济波动的影响。为此,东盟决定采取扩大区内贸易的政策,政策的实施使得东盟五国的内部贸易、投资比重迅速上升,各国经济命运由此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同时对东盟的这些经济总量相对较小的国家来说,对外部波动极为敏感,加上各国在产业和进出口结构上有很大的相似性及竞争性,那么一旦某国货币受到投机者冲击而汇率发生大幅波动和下跌时,自然也会迅速影响到其它国家的外汇市场,从而造成货币危机的传递。

(二)国家之间存在某种货币一体化安排。1992年欧洲外汇市场波动的背景正是国际投机势力看准了欧盟货币体系中,成员国虽然安排了相互间汇率浮动上下不超过2.25%的界限,这种货币一体化安排客观上要求各国一致的货币政策和利率水平。但由于当时东西德统一不久,德国政府对赤字融资的需要要执意维持马克较高的利率,最终以英镑为首的其它低利率货币遭受投机者抛空而跌破限界,退出欧洲汇率机制,整个西欧经济也陷入衰退。在这种一体化的货币安排下,任何一种薄弱的货币受到攻击都可能引起整个区域的市场动荡。

二、传递媒介、传递途径与传递过程

在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资本市场自由化的国际环境中,货币政策传递机制越来越依赖于市场价格即汇率和利率等竞争性变量。区域金融危机发生,汇率和利率成为国际金融传递的主要媒介。特别是汇率变动直接对国际和一国经济发生作用。在上述两个例子中,作为传递源的国家都因过去的刻板的盯住汇率政策不能应付国家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变化,并都改变了汇率制度,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从而引起货币大幅贬值而发生金融危机。既然国际金融的传递媒介是利率和汇率,那么样国际金融市场特别是外汇市场和资本市场就自然成为主要的传递途径。

国际金融危机传递的过程可概括如下(以东南亚金融危机为例):由于泰国周边国家的货币大多与美元挂钩,当泰铢贬值后,泰国的出口竞争力便得到加强。与泰国出口结构相似的周边国家为了维持本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也会竞相使本国货币贬值。正是基于这种预期,国际投机者必然要对这些国家的货币做空头,而投机性的抛售就会对这些国家的货币产生巨大的贬值压力。另外,心理因素也会加速金融危机的传递。由于经济类型的接近,东南亚国家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与泰国类似的经济问题,如汇率制度缺乏必要的灵活性,不良债权、经常项目逆差等,投资者也害怕当地会发生金融危机,于是干脆把资本从新兴市场撤走,从而导致其它国家的金融危机实际发生。

三、现代国际投资组合理论———金融危机传递机制的一种理论解释

投资组合理论是现资组合行为的基础理论。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随着各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当前分散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已经由证券的种类构成转向证券的地区构成上来了。马克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认为,每一种资产组合的风险可以用其收益的方差来度量,整个资产组合的风险大小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组合中各资产的风险大小、各类资产所占比重以及不同资产之间的相互关系。那么在分散投资时,在既定收益下必须尽量减少资产之间的相关度,从而降低总体风险。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由于长期的经济往来和一体化发展,其证券之间的相关系数已经变得很大,仅限于发达国家的投资组合已经无法很好地削减风险。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的投资组合必然会把部分投资换成回报。而这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往往被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投资板块加以管理,一旦其中某一国的货币风险上升,国际投资组合即对自身做出修正,这种修正行为就是把属于该地区板块的证券和货币抛出,从而引起该板块对应的整个地区的货币动荡。

四、传递力度与传递中止

传递机制范文篇8

关键词:国际金融;金融危机;传递机制

研究国际金融传递机制,对于防范国际金融风险,建立有效防范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国际金融传递可分为正常传递与非正常传递两种类型。正常传递指在维持各国汇率稳定和金融市场正常运行的条件下国际资本的流动和影响,非正常传递指引起各国汇率剧烈波动和金融市场秩序混乱的国际资本流动,它不仅由一国的金融危机影响到另一国,而且造成各国和地区之间的连锁反应,即危机“传染”。本文所讨论的国际金融机制,主要指后一种类型。

一、传递源与被传递对象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国际环境下,由于种种原因首先爆发金融危机的国家(地区)称为“传递源”。受传递源影响,同样的危机很快出现在其临近或周围的国家或地区,这些国家或地区称为“被传递对象”。一般情况下,国际金融危机的“传递源”多发生在区域经济链条较为薄弱的环节上。那些被传递的国家或地区,往往与传递源国家在经济类型、金融体制、发展模式等方面有相似之处,具体来说,可大致分为两种情况:

(一)经济一体化区域内高度相关的投资贸易关系。以这次东南亚货币危机为例,东盟五国较为全面地进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阶段是在1976年2月五国签署《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以区内实行特惠关税区时算起。当时东盟各国为了迅速发展经济纷纷实行50出口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由于当时美、日、欧占东盟进出口总额的60%,使得东盟各国经济极易受到西方经济波动的影响。为此,东盟决定采取扩大区内贸易的政策,政策的实施使得东盟五国的内部贸易、投资比重迅速上升,各国经济命运由此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同时对东盟的这些经济总量相对较小的国家来说,对外部波动极为敏感,加上各国在产业和进出口结构上有很大的相似性及竞争性,那么一旦某国货币受到投机者冲击而汇率发生大幅波动和下跌时,自然也会迅速影响到其它国家的外汇市场,从而造成货币危机的传递。

(二)国家之间存在某种货币一体化安排。1992年欧洲外汇市场波动的背景正是国际投机势力看准了欧盟货币体系中,成员国虽然安排了相互间汇率浮动上下不超过2.25%的界限,这种货币一体化安排客观上要求各国一致的货币政策和利率水平。但由于当时东西德统一不久,德国政府对赤字融资的需要要执意维持马克较高的利率,最终以英镑为首的其它低利率货币遭受投机者抛空而跌破限界,退出欧洲汇率机制,整个西欧经济也陷入衰退。在这种一体化的货币安排下,任何一种薄弱的货币受到攻击都可能引起整个区域的市场动荡。

二、传递媒介、传递途径与传递过程

在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资本市场自由化的国际环境中,货币政策传递机制越来越依赖于市场价格即汇率和利率等竞争性变量。区域金融危机发生,汇率和利率成为国际金融传递的主要媒介。特别是汇率变动直接对国际和一国经济发生作用。在上述两个例子中,作为传递源的国家都因过去的刻板的盯住汇率政策不能应付国家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变化,并都改变了汇率制度,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从而引起货币大幅贬值而发生金融危机。既然国际金融的传递媒介是利率和汇率,那么样国际金融市场特别是外汇市场和资本市场就自然成为主要的传递途径。

国际金融危机传递的过程可概括如下(以东南亚金融危机为例):由于泰国周边国家的货币大多与美元挂钩,当泰铢贬值后,泰国的出口竞争力便得到加强。与泰国出口结构相似的周边国家为了维持本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也会竞相使本国货币贬值。正是基于这种预期,国际投机者必然要对这些国家的货币做空头,而投机性的抛售就会对这些国家的货币产生巨大的贬值压力。另外,心理因素也会加速金融危机的传递。由于经济类型的接近,东南亚国家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与泰国类似的经济问题,如汇率制度缺乏必要的灵活性,不良债权、经常项目逆差等,投资者也害怕当地会发生金融危机,于是干脆把资本从新兴市场撤走,从而导致其它国家的金融危机实际发生。

三、现代国际投资组合理论———金融危机传递机制的一种理论解释

投资组合理论是现资组合行为的基础理论。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随着各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当前分散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已经由证券的种类构成转向证券的地区构成上来了。马克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认为,每一种资产组合的风险可以用其收益的方差来度量,整个资产组合的风险大小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组合中各资产的风险大小、各类资产所占比重以及不同资产之间的相互关系。那么在分散投资时,在既定收益下必须尽量减少资产之间的相关度,从而降低总体风险。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由于长期的经济往来和一体化发展,其证券之间的相关系数已经变得很大,仅限于发达国家的投资组合已经无法很好地削减风险。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的投资组合必然会把部分投资换成回报。而这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往往被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投资板块加以管理,一旦其中某一国的货币风险上升,国际投资组合即对自身做出修正,这种修正行为就是把属于该地区板块的证券和货币抛出,从而引起该板块对应的整个地区的货币动荡。

四、传递力度与传递中止

传递机制范文篇9

KeyWords:Thetransferefficiencyofinformation;Organizestructure;Bankefficiency

一、引言

银行效率是银行在业务活动中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对比关系,是银行及其体系的资金资源配置和风险管理功能发挥的集中反映。银行组织本身的产权结构、组织结构和治理结构等因素是影响银行效率的内在因素。组织结构源于银行经营资金保值增值目标下不同人力资源的分工、分组和协调合作,它规定了银行人力资源的责、权、利及其结构①。组织结构对银行效率的影响依赖于组织结构对信息传递效率的影响,有利于改善银行信息传递效率的组织结构有利于银行效率的提升。

本文以提高银行组织的信息传递效率为主要目标,探讨银行组织结构适应信息传递效率提升所需进行的调节和优化。首先分析银行信息传递效率的基本原理,然后以信息传递效率的改善为主线分析银行组织结构的演变,最后在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信息传递的缺陷的基础上,提出银行组织结构适应信息传递效率提升所需进行的优化措施。

二、银行组织的信息传递及其效率

银行的信息传递机制可以描述为:银行围绕本身的经营目标、结合可利用资源状况,从市场接受价格信息后,以人为主要的信息载体和媒介,通过管理信息系统传递价格和非价格信息,不同层次对信息流进行不同的处理和使用,从而组织生产要素,为市场提供商品和服务,再通过商品和服务的竞争性检验信息传递、处理和使用的有效性,并以此反馈调节下一个传递过程。银行组织信息传递的过程就是控制和降低银行组织活动的不确定性、整合资源以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银行的经营管理和信息活动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实现银行效率的过程从信息传递的角度来看就是实现银行组织的纵向和横向信息流动的均衡结构②,确保信息传递、处理和使用的有效性的过程。[1]

银行组织结构决定了银行组织的信息渠道、信息结构和信息效率,直接影响到银行能否适应市场和实现自身的经营目标。银行组织的高效运转以银行内部信息的及时、有效的传递为前提,而银行组织结构决定信息传递的路径。由信息路径和信息节点联结成信息渠道网络,网络中节点信息之间的差异构成信息结构。在信息传递路径一定的情况下,信息网络的阻力系数越小,信息传递的保真度越高;在信息网络的阻力系数一定的情况下,信息传递路径越短,信息传递的保真度越高。保证组织运营所需的信息传递的时效性和保真度就要求信息传递的渠道、节点尽量的少,尽可能简捷的信息渠道体系可以提高信息传递效率。同时,由于生产的连续性和团队产出的整体性,个体努力的信息往往难以从整体信息中细分出来,团队信息与个体信息的边界模糊,从而造成激励和监督的困难,从而容易产生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信息失真(这种失真就是信息网络的阻力的后果)。

信息在组织内部传递存在自然失真和人为失真。自然失真是由人们的可知觉范围、心智能力和接受信息时的环境、心理、生理状态决定的。与此不同,人为失真则是由信息接收者的主观造成的,这可能缘于自我效用、部门效用、不同的价值观或不同的判断与预期等。减少自然失真主要在于员工素质的提升和信息渠道体系的简化,减少人为失真则需要通过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的构建与完善。一个信息节点输出信息的保真度取决于节点本人和他的部门与整体组织目标利益的一致性。

信息传递的时效性关系到银行组织的市场机会转换为现实收益的程度,只有灵敏的反应机制才能抓住稍纵即逝的市场机会,及时的信息传递为实现这种转换赢得了时间。时效性受到信息传递的技术和距离的影响,到决策层的距离一定时,传统信息传递技术的速度慢、时效性差;信息传递技术一定时,到决策层的距离越短,时效性越强。提高信息传递的时效性可以从革新银行信息传递技术和合理分权着手。[2]

三、信息传递效率视角下的银行组织结构演变

银行组织结构确定了银行组织工作任务的分工、分组和协调合作。银行的组织结构从专业化、部门化、指令链、控制跨度、集权化、正规化等维度加以区分,一般可分为层级组织(高度结构化、标准化、机械模型,一般也称作传统组织)、无边界组织(松散无定性、有机模型,一般也称作虚拟组织)和介于二者之间的中间态结构(兼具层级组织和无边界组织的特点,也称柔性组织)。可以认为从层级组织过度到无边界组织是一种组织结构变迁的大趋势。

1.层级组织。当前,绝大部分银行的组织结构还是各种各样的层级组织结构,具体可分为U型、H型和M型三种基本形式。

U型组织结构(Unitarystructure)是按职能划分部门,各部门独立性较小,管理集中在高层管理人员手中的中央集权式一元组织结构。公司的一切决策均来自于公司的最高领导,信息传递以纵向为主。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分工的日益复杂以及信息量的增加,这种组织结构模式的适应性越来越差,容易出现“管理控制失效”(科斯,1937)。直线制、职能制、直线参谋制、直线职能参谋制属于该类型组织结构。H型组织结构(HoldingCompanystructure)是一种控股公司型、高度分权的组织结构。一家银行可以拥有很多数量的不相关联的产业单元,每个产业单元都是一个利润中心、投资中心和信息中心。信息传递还是以纵向为主,但横向传递因产业单元的独立性而有所改善。银行内部模拟市场运作,市场的信息—决策机制部分替代银行的信息—决策机制。子公司制是H型组织结构的主要代表。M型组织结构(Multidivisionalstructure)是一种集权与分权相结合,更强调整体效益的大公司结构。M型结构一般按产品或区域来设立事业部,各事业部通过下设的职能部门来协调从生产到分配的生产经营全过程,事业部在组织内部类似一个个独立的银行,有着自身的任务和目标,事业部是半自主的利润中心、投资中心和信息中心。信息传递还是以纵向为主,但横向传递的要求因事业部的半自主性仍然较高。与M型组织相对应的组织形态主要是事业部制、分公司制、矩阵制。银行无论是采取U型、H型还是M型组织结构,其信息—决策机制都具有层级制的特点,对信息处理的权利是依节点所处的层次分配的。这种层级制的信息机制的特征是分散收集、纵向传输、分层集中处理。

2.无边界组织。部分银行采用E型无边界组织结构形式。E型组织结构(Ecologicalstructure)是一种为了获取由银行、供应商、消费者、竞争者、中介机构构成的一个“生态系统”或“食物链”中的最大利润而设计的具有生态适应性的组织结构。创造性的、学习性的组织才具有生态组织的适应性,才能整合存在机会利益的每个商业生态系统、协调自己在各生态系统中的活动,实现自己在多个生态系统中的利益。E型组织有若干相对独立的小组,小组成员有充分的自由。如果把工作小组甚至个人理解为组织的网上结点,大多数结点相互之间是平等的、非刚性的。小组和个人有紧密协作、迅速培育并领导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权力与责任。这种形式灵活机动,可以实现全方位的信息化沟通。

3.柔性组织。从运作方式上看,从层级组织到自由化无边界组织之间存在着各种类型银行组织。信息效率影响着银行的组织模式,反过来,银行的组织模式又对信息效率产生反作用。作为银行组织关键生产要素的信息资源,其交易效率的内外比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组织规模变化的模式。未来银行的组织结构将从命令链到网络化、从控制到协调、从职位权威到知识权威、从序列活动到同步活动、从纵向交流到横向交流、从不信任和服从到信任和忠实,通过不断学习、追求创新来适应未来海量信息中把握机会的需要。层级制内部从直线制到直线职能制的演变主要是节约了协调信息渠道(横向信息渠道),而较少节约控制信息渠道(纵向信息渠道),正是这种演变节约协调性信息传递的成本,简化了过分复杂的协调关系,提高了信息效率。从层级制到无边界组织结构的演变在信息渠道方面没有明显改善,有的甚至还有增加,组织结构在事业部制以后的演变主要解决的是激励问题,并以此控制信息传递的人为失真问题。从层级组织到无边界组织的大趋势也是组织信息效率提升的大趋势,但现实的演变路径还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四、我国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的信息传递缺陷

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大都采用“直线—职能—参谋型”的组织结构,现有组织层次一般分为总行—分行—支行—办事处—储蓄网点五级。按地区设立分行,实行独立经营,独立核算,各个分行是半自主的利润中心。总体来讲,总行和分行具有管理权,办事处负责经营。目前,分支行也可以直接从事经营活动,甚至部分银行的总行也建立了营业部。这种“直线—职能—参谋型”组织结构,不能很好地满足客户的需要,不能很好地获取、传递、处理和使用客户的相关信息,信息效率不高。

1.纵向信息传递和横向信息传递失衡,不利于银行组织各部门的协调合作,难以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纵向信息传递层级过多,信息失真严重,总行的控制能力差。内部组织运作是通过职位与部门划分,等级层次设置,职责权限分配等结构性手段实现,横向联系协调主要靠上级行政力量推动,而不是具有持久、连续推动力的经济力量。这样的组织结构行政性质强,经济力量弱,职位的权利与责任、风险脱离。事实上银行的经营目标的实现需要各部门的参与和协作完成,而各部门负责人习惯于对本单位业务负责,内部各部门画地为牢,部门之间很少协调。而一些能够弥补该种组织结构缺陷的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与知识管理、风险管理和顾客管理等部门设置不到位。按照业务种类和产品设置部门,使业务部门之间难以协调,新生业务不易开展,客户多样化需求难以满足。尽管纵向信息流相对于横向信息流占优势,但由于管理层次多,跨度大,加上分支行受自身利益驱动等多种因素影响,使得总行机关对分支机构的控制失灵。

2.客户需求信息传递路径迂回折返,影响信息传递的时效性和保真度,难以满足客户的真实需求。总分行制下的五级层级结构中,分理处和分、支行的营业部直接面对客户,经营存、贷、汇等业务,而信贷资金的审查、审批,资金头寸的调度、调节,结算资金的实时清算、划转却上收到分、支行对应的职能部门,经营权和决策权分置。这种分置超出合理的范围时就会造成客户信息的迂回传递,致使信息渠道网络无效增生,降低了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保真度,使银行对市场反映滞后和某种程度的错位。造成这种信息渠道无效增生的根本原因就是经营权和决策权的过分的分置,这种设置还会降低一线员工业务开拓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对风险防范的责任心,关于客户的边际信息增量往往在故意的疏忽中积累成银行现实的风险。

3.信息流中经济信息和政治信息混杂,往往政治信息的影响超出了经济信息的影响,银行经营目标的实现往往从属于员工政治目标的实现。由于生产的连续性和团队产出的整体性,个体努力的信息往往难以从整体信息中细分出来,团队信息与个体信息的边界模糊,从而造成激励和监督的困难。在经济信息的传递基本稳定、私人信息难以识别或容易识别而没有相应的激励约束的情况下,员工对政治信息的兴趣、对层级的提升和控制权的追求就会成为其行为的主动力。银行作为经济组织的本质就会慢慢蜕变为官僚味十足的行政组织,客户需求也就谈不上有多重要了。[4]

五、我国商业银行组织结构优化的措施

1.以比较优势重整价值链,通过劣势业务外包引进市场的信息—决策机制。每一个银行选择间接融资过程中自己最擅长的业务环节来经营,通过经营为资金的有效转移提供有效的延伸,原来的非优势环节通过市场来实现。集中经营优势环节的银行因为规模经济和专业化可以有效提高信息的传递效率,包含外包环节的价值链也因为市场决策—信息机制对企业决策—信息机制的有效替代而更具信息效率。

2.建立客户中心,实行客户经理制。客户中心由客户经理组成,客户经理负责全面获取客户的需求信息、调用银行组织现有资源满足客户需求。客户中心是银行组织各个部门联系的纽带,信息和市场调研部门及时把情况反馈给客户中心,由客户中心去开发市场机会。客户中心把客户需求中暂时无法满足的需求信息反馈给研究发展部门,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发一些新型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业务。客户中心的设立加强了银行组织内部的横向信息交流,客户经理相对于客户具有银行信息优势,由客户经理与客户对接,提升了银行与客户沟通的信息效率。当然也因此节约了满足客户需求的交易成本。同时对于重大的项目,可以由相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项目组,以项目组任务的实现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分享带来的持续激励替代非项目组结构状况下行政命令的间断约束,实现部门间的自觉性协调合作。

3.合理分权,简化信息渠道网络,减少信息传递的路径。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市场瞬息万变,银行前台工作人员在获取客户的需求信息后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面满足客户的需求是银行把握市场机会、赢得市场竞争的要求。前台工作人员接到客户的贷款申请后会有相关的信用调查,对贷款申请人的信用调查后会有一个能否放贷的基本判断。如果拟同意发放贷款,就会根据信用状况商定贷款条件。至此,贷款合约即可进入实施阶段。但是,由于贷款权利的过度集中,相关的贷款文件还得层层报批,而审批人未必具有信息和知识优势。此时的层层报批只能是一种时间和资源的浪费、对客户的一种怠慢。层层报批在现有的银行制度框架内确实可以避免一些风险,但是审批权所在层次离前台和客户的距离可能太远,特别是在银行规模较大地国有银行,这种权利的配置避免的不仅仅是风险。况且,层层报批不是风险控制的唯一和最佳措施。现有银行制度下的支行和分行有相应的风险控制机制,应当享有部分贷款审批权。③[5]办事处和储蓄网点成为贷款申请的接待前台应当是银行竞争加剧和贷款利率市场化后的一种趋势。

4.革新信息技术,加快信息传递速度,增强信息传递的时效性。信息技术是完成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再生和使用等功能的一类技术。构建银行决策和研发中的专家支持系统、管理信息系统、银行营销信息系统和对各系统的完善和升级,无疑将极大地加快信息地获取、传递、加工、再生和使用的速度,并因此增强信息传递的时效性。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采用,可以压缩现有金字塔式组织结构中的部分中间层级,使组织结构扁平化,减少信息传递的层级,提高信息保真度。

5.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完善银行的激励约束机制,减少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人为的信息失真。报酬机制、控制权机制、声誉机制和市场竞争机制是银行组织的四大激励约束机制,而这四大机制发挥良好的激励约束作用是以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为基础和前提的。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完善银行的激励约束机制,才能减少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人为的信息失真。①March&Simon(1958)将组织结构定义为组织成员之间的等级关系,Hall(1987)认为组织结构是一种将员工之间互动关系、信息传递以及内部权利关系等方面进行界定并制度化。此处借鉴Robbins的定义。

传递机制范文篇10

关键词:国际金融;金融危机;传递机制

研究国际金融传递机制,对于防范国际金融风险,建立有效防范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国际金融传递可分为正常传递与非正常传递两种类型。正常传递指在维持各国汇率稳定和金融市场正常运行的条件下国际资本的流动和影响,非正常传递指引起各国汇率剧烈波动和金融市场秩序混乱的国际资本流动,它不仅由一国的金融危机影响到另一国,而且造成各国和地区之间的连锁反应,即危机“传染”。本文所讨论的国际金融机制,主要指后一种类型。

一、传递源与被传递对象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国际环境下,由于种种原因首先爆发金融危机的国家(地区)称为“传递源”。受传递源影响,同样的危机很快出现在其临近或周围的国家或地区,这些国家或地区称为“被传递对象”。一般情况下,国际金融危机的“传递源”多发生在区域经济链条较为薄弱的环节上。那些被传递的国家或地区,往往与传递源国家在经济类型、金融体制、发展模式等方面有相似之处,具体来说,可大致分为两种情况:

(一)经济一体化区域内高度相关的投资贸易关系。以这次东南亚货币危机为例,东盟五国较为全面地进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阶段是在1976年2月五国签署《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以区内实行特惠关税区时算起。当时东盟各国为了迅速发展经济纷纷实行50出口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由于当时美、日、欧占东盟进出口总额的60%,使得东盟各国经济极易受到西方经济波动的影响。为此,东盟决定采取扩大区内贸易的政策,政策的实施使得东盟五国的内部贸易、投资比重迅速上升,各国经济命运由此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同时对东盟的这些经济总量相对较小的国家来说,对外部波动极为敏感,加上各国在产业和进出口结构上有很大的相似性及竞争性,那么一旦某国货币受到投机者冲击而汇率发生大幅波动和下跌时,自然也会迅速影响到其它国家的外汇市场,从而造成货币危机的传递。

(二)国家之间存在某种货币一体化安排。1992年欧洲外汇市场波动的背景正是国际投机势力看准了欧盟货币体系中,成员国虽然安排了相互间汇率浮动上下不超过2.25%的界限,这种货币一体化安排客观上要求各国一致的货币政策和利率水平。但由于当时东西德统一不久,德国政府对赤字融资的需要要执意维持马克较高的利率,最终以英镑为首的其它低利率货币遭受投机者抛空而跌破限界,退出欧洲汇率机制,整个西欧经济也陷入衰退。在这种一体化的货币安排下,任何一种薄弱的货币受到攻击都可能引起整个区域的市场动荡。

二、传递媒介、传递途径与传递过程

在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资本市场自由化的国际环境中,货币政策传递机制越来越依赖于市场价格即汇率和利率等竞争性变量。区域金融危机发生,汇率和利率成为国际金融传递的主要媒介。特别是汇率变动直接对国际和一国经济发生作用。在上述两个例子中,作为传递源的国家都因过去的刻板的盯住汇率政策不能应付国家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变化,并都改变了汇率制度,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从而引起货币大幅贬值而发生金融危机。既然国际金融的传递媒介是利率和汇率,那么样国际金融市场特别是外汇市场和资本市场就自然成为主要的传递途径。

国际金融危机传递的过程可概括如下(以东南亚金融危机为例):由于泰国周边国家的货币大多与美元挂钩,当泰铢贬值后,泰国的出口竞争力便得到加强。与泰国出口结构相似的周边国家为了维持本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也会竞相使本国货币贬值。正是基于这种预期,国际投机者必然要对这些国家的货币做空头,而投机性的抛售就会对这些国家的货币产生巨大的贬值压力。另外,心理因素也会加速金融危机的传递。由于经济类型的接近,东南亚国家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与泰国类似的经济问题,如汇率制度缺乏必要的灵活性,不良债权、经常项目逆差等,投资者也害怕当地会发生金融危机,于是干脆把资本从新兴市场撤走,从而导致其它国家的金融危机实际发生。

三、现代国际投资组合理论———金融危机传递机制的一种理论解释

投资组合理论是现资组合行为的基础理论。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随着各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当前分散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已经由证券的种类构成转向证券的地区构成上来了。马克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认为,每一种资产组合的风险可以用其收益的方差来度量,整个资产组合的风险大小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组合中各资产的风险大小、各类资产所占比重以及不同资产之间的相互关系。那么在分散投资时,在既定收益下必须尽量减少资产之间的相关度,从而降低总体风险。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由于长期的经济往来和一体化发展,其证券之间的相关系数已经变得很大,仅限于发达国家的投资组合已经无法很好地削减风险。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的投资组合必然会把部分投资换成回报。而这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往往被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投资板块加以管理,一旦其中某一国的货币风险上升,国际投资组合即对自身做出修正,这种修正行为就是把属于该地区板块的证券和货币抛出,从而引起该板块对应的整个地区的货币动荡。

四、传递力度与传递中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