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集聚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5 10:46:51

城镇集聚

城镇集聚范文篇1

一、发展小城镇推进农民工向城镇集聚的基本情况

镇政府所在地大盂村,南距县城13公里,北距忻州市30公里,是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信息中心,也是商业、集市贸易的枢纽和农副产品的集散地,是以建材业为主、农副产品加工和畜产品养殖加工为辅的新型小城镇。2001年进行小城镇规划建设以来,大盂村硬化了两条主街道,凿了一眼深井,扩建了一栋小学教学楼,新建了镇中学教学楼,镇中心卫生院,信用合作社和居民楼,依托深井水建了45栋节能温室。

经济发展的支撑依赖与项目建设,群众增加收入依赖项目建设。大盂镇一手抓现有项目的发展壮大,一手抓新项目的引进落户。全镇的两个支柱企业喜跃发公司、百城钢铁成为全县的亮点企业,喜跃发公司承揽县首邑西路等多项县级重点工程,承揽太佳线等多项省级重点项目,公司业务迈出国门,群众务工到了非洲。百城钢铁成为全县的税收支柱企业,全年上缴税金2000万元,但目前受到金融危机严重影响,面临效益下滑的不利局面。与此同时,经过积极协商联系,投资在千万元以上水泥粉磨站项目即将投产,将成为全镇新的经济增长亮点。

(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近几年随着小城镇建设力度的逐渐加大,交通、通讯、医疗、教育、水利、电力等各项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镇容镇貌得到很大改变。

(二)人口不断聚集,就业结构不断完善。小城镇就业人口不断增加,小城镇人口就业结构呈多元化,主要以商业、服务业为主。

(三)集镇建设对产业化发展的作用日益明显。小城镇基础设施的改善,为民营经济发展和集贸市场扩大提供了平台,二、三产业发展速度加快。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加大,一改过去冷清、沉闷的景象。

二、发展小城镇推进农民工向城镇集聚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及效果

(一)理清思路、科学规划。镇党委、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政策和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揽全局,以加快创新为主题,以项目产业建设为主线,以城效经济为主导,着力构建“一带三产业”,即构建大运经济带,发展林牧、果蔬、生态旅游三个主导产业,显著增强经济实力,富裕农民群众,建设太原北部经济强镇。大盂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是:抓紧抓好太原工业新区规划建设的机遇,用足用好优惠政策,引进建设民营项目,使民营经济成为全镇经济发展的主力;壮大大运经济带,抓紧抓好省市规划建设大运经济带的机遇,依傍大运路的优势,加快项目建设,发展相关产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抓紧抓好国家大力投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机遇,搞好试点,以点带面,建设生态美、实力强、人民富裕的新大盂。

(二)突出重点、壮大龙头。在全县“生态建设年”活动大力促动下,把主要精力放在投产项目即百城钢铁的达产达效上,把税收目标的实现全部寄托在百城钢铁上。通过外部环境的创造和内部企业的努力,对供料系统、除尘设施进行技术改造,在融资、原料、技术、市场等多方面得到改善和开拓,生产效益有效提升,仅百城钢铁一家纳税就达1600多万元,仅次于龙辉、三兴、东铝,连续两年位居全县第四纳税大户,为全县财政税收做出突出贡献。把发展后劲放在研发项目即喜跃发彩色沥青的开发上,新建生产车间,购置稀浆封层和沥青洒布车辆,该公司承建了县城新阳大街改造工程,出资为阳曲公园修建了聚仙阁第一景观,为大盂增光添彩。与此同时,不失时机地争取到并配合好,顺利完成和推进了一批重点基础项目,争取投资800多万元,改造中低产田近20000亩,顺利完成了建于移动新村投资达640万元的富士康敬老院,建于大盂中学投资达400余万元的文物古迹慈仁寺。顺利推进了一期投资700余万元的大盂中学扩建工程,二期投资200多万元的移动新村建设工程,全镇重点工程项目显著推进。

(三)夯实基础、提升功能。从事关群众长远发展的水、路、田入手,下大力气抓好基础建设。积极向市县交通部门争取,年内新修三条乡村路,分别是卷子头――三畛――大盂,大运路――大泉沟――张家沟――李家沟――大盂,大运路――南高庄――大盂——辛庄。至此,大盂镇将形成环形路网结构,群众出行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以此为契机,硬化卷子头、大盂、南高庄、张家沟等村主街道,新建铁猫公园、绿化大盂村主街道,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稳步推进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改造大盂村农田1400亩,新打深井1眼,修整田间路5公里,栽植田间林6000余株,铺设灌溉管道6000米,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四)优化产业,形成特色。巩固优化传统产业,以景庄、北家庄小杂粮专业合作社为带动,在景庄、北家庄、金家岗等村规模发展小杂粮种植,以砂河、棘针沟养猪专业合作社为带动,发展农户规模养猪,以中低产田改造项

关于学校德育工作现状调查报

“认知企业”实践报告

乡镇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工作调

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调查

09年大学生手机市场的调查报

大学生人民广播电台实践报告

入党积极分子社会实践报告

手机市场调查报告

关于白色污染研究性调查报告

城镇集聚范文篇2

城镇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农村与城市之间联系的纽带,城镇的发展状况体现了一个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大盂镇是阳曲县四个建制镇之一,位于县城北部,是阳曲县的北大门,也是省城太原的北大门。全镇辖12个行政村,32个自然村,国土面积14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9600亩,总人口13000人。全镇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完成17002万元,财政税收完成XX.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25元。大盂镇交通便利,设施完备。108国道、大运高速纵贯全镇南北,北同蒲铁路穿行本镇西南部,全镇12个行政村,8个处于大运路沿线,4个处于城贾路沿线,全部通了油路、水泥路;现建有11万伏变电站,有陕京二线天然气加压分输站和省天然气加压分输站设在大盂村南,基础设施较为完善。

一、发展小城镇推进农民工向城镇集聚的基本情况

镇政府所在地大盂村,南距县城13公里,北距忻州市30公里,是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信息中心,也是商业、集市贸易的枢纽和农副产品的集散地,是以建材业为主、农副产品加工和畜产品养殖加工为辅的新型小城镇。XX年进行小城镇规划建设以来,大盂村硬化了两条主街道,凿了一眼深井,扩建了一栋小学教学楼,新建了镇中学教学楼,镇中心卫生院,信用合作社和居民楼,依托深井水建了45栋节能温室。

经济发展的支撑依赖与项目建设,群众增加收入依赖项目建设。大盂镇一手抓现有项目的发展壮大,一手抓新项目的引进落户。全镇的两个支柱企业喜跃发公司、百城钢铁成为全县的亮点企业,喜跃发公司承揽县首邑西路等多项县级重点工程,承揽太佳线等多项省级重点项目,公司业务迈出国门,群众务工到了非洲。百城钢铁成为全县的税收支柱企业,全年上缴税金XX万元,但目前受到金融危机严重影响,面临效益下滑的不利局面。与此同时,经过积极协商联系,投资在千万元以上水泥粉磨站项目即将投产,将成为全镇新的经济增长亮点。

(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近几年随着小城镇建设力度的逐渐加大,交通、通讯、医疗、教育、水利、电力等各项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镇容镇貌得到很大改变。

(二)人口不断聚集,就业结构不断完善。小城镇就业人口不断增加,小城镇人口就业结构呈多元化,主要以商业、服务业为主。

(三)集镇建设对产业化发展的作用日益明显。小城镇基础设施的改善,为民营经济发展和集贸市场扩大提供了平台,二、三产业发展速度加快。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加大,一改过去冷清、沉闷的景象。

二、发展小城镇推进农民工向城镇集聚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及效果

(一)理清思路、科学规划。镇党委、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政策和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揽全局,以加快创新为主题,以项目产业建设为主线,以城效经济为主导,着力构建“一带三产业”,即构建大运经济带,发展林牧、果蔬、生态旅游三个主导产业,显著增强经济实力,富裕农民群众,建设太原北部经济强镇。大盂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是:抓紧抓好太原工业新区规划建设的机遇,用足用好优惠政策,引进建设民营项目,使民营经济成为全镇经济发展的主力;壮大大运经济带,抓紧抓好省市规划建设大运经济带的机遇,依傍大运路的优势,加快项目建设,发展相关产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抓紧抓好国家大力投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机遇,搞好试点,以点带面,建设生态美、实力强、人民富裕的新大盂。

(二)突出重点、壮大龙头。在全县“生态建设年”活动大力促动下,把主要精力放在投产项目即百城钢铁的达产达效上,把税收目标的实现全部寄托在百城钢铁上。通过外部环境的创造和内部企业的努力,对供料系统、除尘设施进行技术改造,在融资、原料、技术、市场等多方面得到改善和开拓,生产效益有效提升,仅百城钢铁一家纳税就达1600多万元,仅次于龙辉、三兴、东铝,连续两年位居全县第四纳税大户,为全县财政税收做出突出贡献。把发展后劲放在研发项目即喜跃发彩色沥青的开发上,新建生产车间,购置稀浆封层和沥青洒布车辆,该公司承建了县城新阳大街改造工程,出资为阳曲公园修建了聚仙阁第一景观,为大盂增光添彩。与此同时,不失时机地争取到并配合好,顺利完成和推进了一批重点基础项目,争取投资800多万元,改造中低产田近XX0亩,顺利完成了建于移动新村投资达640万元的富士康敬老院,建于大盂中学投资达400余万元的文物古迹慈仁寺。顺利推进了一期投资700余万元的大盂中学扩建工程,二期投资200多万元的移动新村建设工程,全镇重点工程项目显著推进。

(三)夯实基础、提升功能。从事关群众长远发展的水、路、田入手,下大力气抓好基础建设。积极向市县交通部门争取,年内新修三条乡村路,分别是卷子头?D?D三畛?D?D大盂,大运路?D?D大泉沟?D?D张家沟?D?D李家沟?D?D大盂,大运路?D?D南高庄?D?D大盂――辛庄。至此,大盂镇将形成环形路网结构,群众出行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以此为契机,硬化卷子头、大盂、南高庄、张家沟等村主街道,新建铁猫公园、绿化大盂村主街道,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稳步推进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改造大盂村农田1400亩,新打深井1眼,修整田间路5公里,栽植田间林6000余株,铺设灌溉管道6000米,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四)优化产业,形成特色。巩固优化传统产业,以景庄、北家庄小杂粮专业合作社为带动,在景庄、北家庄、金家岗等村规模发展小杂粮种植,以砂河、棘针沟养猪专业合作社为带动,发展农户规模养猪,以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为带动,在大泉沟等村新发展温室大棚,以上原千亩枣园改造、大运高速山楂经济林景观工程为带动,在上原、砂河等村发展枣树、山楂树种植。特别要响应县委、县政府发展设施蔬菜、建设现代农业片区的战略部署和要求,把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的契机,在大泉沟等村规划建设设施蔬菜示范基地,采取政府组织、干部带头、专家示范、部门服务、农民参与的模式,集中连片,规模发展。有针对性的举办生猪养殖、大棚蔬菜种植等科技培训,提高群众科技水平。

(五)关注民生、构建和谐。努力改善民生,促进民和,尽最大努力解决农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关心困难群众、弱势群体生活生产。竭力抓好事关全局、事关农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稳定、防疫、防汛、防火护林工作,健全制度落实责任,解决问题,清除隐患,全镇全年无安全事故发生、无越级上访、无荒火、无疫情。积极开展文明大盂、平安大盂创建活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镇村文明程度提升,治安秩序好转。全面完成了计划生育各项指标任务,合作医疗收缴任务,加快了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三、当前妨碍小城镇发展和农民工向城镇集聚的体制性矛盾和问题

(一)对小城镇建设的认识还不到位。小城镇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性工程,近年来,一些干部将主要精力放在那些短、快项目上,对小城镇建设这一关系到“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说的多,动的少,没有充分认识到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意义。

(二)小城镇建设的投入不足。由于财政状况较差,能用于搞小城镇建设的钱几乎为零。由于小城镇建设的投入机制不健全,金融支持小城镇建设的投入渠道不畅通等,导致利用社会资金投入小城镇建设的吸引力不强。此外,由于目前土地存量较少,缺乏合理的政策支持,土地出让金比例过高的原因,也让一些人“望而却步”。

(三)小城镇经济中产业缺乏规模化。非公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没有形成大的规模产业。调产形不成规模,农民增收很难。

(四)小城镇土地、人口素质较差。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人地矛盾不断激化;城镇人口大量外流。剩余人口文化素质、技术技能低,大多数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工作,就业面被限制在较小的范围之内;

四、支持小城镇发展推进农民工向城镇集聚的体制政策建议

(一)提高对小城镇建设的认识,加大小城镇发展的力度。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把小城镇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专门领导机构,组织精干力量,推动小城镇建设。二是广泛开展宣传。各级政府要利用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小城镇建设的战略意义和各项政策,创造良好舆论环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小城镇发展献计出力。三是积极稳妥推进。坚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

2、加大小城镇建设投入,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资金问题是小城镇建设的“瓶颈”,在小城镇建设中,财政应大力支持小城镇建设,建立国家、个人、外资等多元投资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一是国家要加大对小城镇建设的投入。二是制定有关政策使金融部门资金向小城镇建设倾斜。三是进一步拓宽民间资本,高效聚集民间资本,加大民间资本投入小城镇建设的力度。

3、合理布局,超前规划。一是科学地对小城镇发展进行总体规划和布局。二是合理制定小城镇建设规模。三是科学确定小城镇发展的方向和速度。要根据当地实际合理确定小城镇发展的方向,循序渐进。

城镇集聚范文篇3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加快城镇化进程,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服务业是扩大就业的主要渠道,是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标志。发展服务业和推进城镇化进程都成为促进城乡经济发展重要推动力,都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因此,认真研究服务业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并以此调整服务业发展思路,使之适应并促进城镇化进程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

一、什么是服务业

服务业就是通常所说的第三产业,它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在2003年5月国家统计局新调整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中,服务业包括15个门类: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

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

二、什么是城镇化

城镇化是指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向城镇集聚的过程。城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人口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比重逐渐提高的过程。二是地域城镇化。是指在地域空间上,农村地域逐渐转化为以人口的高度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城市性地域的过程。三是经济活动城镇化。是指经济关系、经济活动在地理上聚集以及生产方式日趋城市经济特征的过程。四是生活方式城市化。是指随着社会身份、职业、社会角色的变化,人们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道德意识、社会交往、受教育程度、生活习惯、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进步与改善的过程。其作用主要是:

⑴实施城镇化战略,是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一方面,推进城镇化有利于扩大农民消费。大量农民变为城镇居民,将不断提高收入和转变消费观念、消费习惯,可以促进有效需求不断增加,从而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持久的、强大的动力源泉。另一方面,推进城镇化有利于扩大投资需求。城镇化水平提高意味着城镇规模的扩大和一批新城镇的建设,从而创造巨大的城市基础设施和住宅投资需求。

⑵实施城镇化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我国过去二十多年的经验教训表明:推进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推进城镇化可以实现农村大部分人口向城镇集中、乡镇企业向城镇集中、农村土地向少部分种田能手集中,有利于实现土地的规模经营、推广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从根本上消除城乡差别,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⑶实施城镇化战略,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经济发展规律表明,随着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工业向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转变,因此仅靠工业解决就业压力是远远不够的,而多是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业成为安置就业的最重要途径。

⑷实施城镇化战略,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一方面,推进城镇化有利于节约土地和耕地资源。据统计,我国城镇人均建设用地比农村人均建设用地少60余平方米,城市规模越大,人均建设用地就越小。另一方面,推进城镇化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据调查了解,为适应城镇化的发展要求,农民受教育的范围、程度和接受教育的意识都有了较大的改观,而且文化水平越高就越对教育更加重视,从而使越来越多的农民融入现代文明,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有落后的人口意识和文化观念。

三、服务业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

发展服务业与城镇化之间是一种相互联系、互相促进的关系,城镇化是发展服务业的载体和依托,发展服务业是推进城镇化的加速器。具体体现在:

1、城镇化是发展服务业的载体和依托

(1)从服务业的特点看,城镇化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服务业的主要特点是:第一,具有生产与消费在时空上的高度同一性,服务业不会像工业一样在甲地生产,到乙地消费;第二,服务业形成产业要求最低“入门人口”,也就是人口必须集中到一定规模时,服务业才能盈利,才能作为产业来经营。

(2)从城镇化发展历程上看,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加速了服务业的发展。在未形成城镇前,农村仅具有一些简单的商业;在城镇化初期,逐渐形成了商业、卫生、教育等行业的雏形;随着城镇化的大发展和城市的建立,服务需求越来越巨大,商业、餐饮业、教育、科技、交通、文化、卫生、金融保险、信息等各种服务业不断产生和完善,逐步发展成为大规模的产业。因此,城镇化是服务业发展的基本动力。

总之,要加快发展服务业是离不开城镇这个载体的。

2、发展服务业是推进城镇化的加速器

(1)从历史角度上看,服务业的出现对小城镇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小城镇是在村落基础上围绕商品交易的频繁和扩大,伴随着集、市、墟、场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的,是商业服务业的出现使原来的农村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与之相对应的城镇。

(2)从服务业具体各行业角度上看,服务业各行业发展是城镇化的基础并加速了城镇化的进程。如公用事业为城镇化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在道路交通、供水、供电、供暖等基础设施完善了之后,各种生产要素才具备了集聚的条件;农业人口向城镇集聚的过程,离不开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教育事业全面提高了人的素质,为城镇化提供了人才支撑;会展旅游业提升了城镇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文化产业提高城镇居民的生活品味;卫生事业为城镇居民提供了健康保障等。各种服务功能的完善逐步推动了城镇化进程的加速。

总之,随着各种服务功能的完善和就业岗位的增多,服务业的吸引力使得各种要素愈来愈向城镇集聚,进而加速了城镇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国家统计局2003、5

城镇集聚范文篇4

城镇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农村与城市之间联系的纽带,城镇的发展状况体现了一个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镇是阳曲县四个建制镇之一,位于县城北部,是阳曲县的北大门,也是省城太原的北大门。全镇辖12个行政村,32个自然村,国土面积14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9600亩,总人口13000人。全镇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完成17002万元,财政税收完成XX.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25元。**镇交通便利,设施完备。108国道、大运高速纵贯全镇南北,北同蒲铁路穿行本镇西南部,全镇12个行政村,8个处于大运路沿线,4个处于城贾路沿线,全部通了油路、水泥路;现建有11万伏变电站,有陕京二线天然气加压分输站和省天然气加压分输站设在**村南,基础设施较为完善。

一、发展小城镇推进农民工向城镇集聚的基本情况

镇政府所在地**村,南距县城13公里,北距忻州市30公里,是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信息中心,也是商业、集市贸易的枢纽和农副产品的集散地,是以建材业为主、农副产品加工和畜产品养殖加工为辅的新型小城镇。XX年进行小城镇规划建设以来,**村硬化了两条主街道,凿了一眼深井,扩建了一栋小学教学楼,新建了镇中学教学楼,镇中心卫生院,信用合作社和居民楼,依托深井水建了45栋节能温室。

经济发展的支撑依赖与项目建设,群众增加收入依赖项目建设。**镇一手抓现有项目的发展壮大,一手抓新项目的引进落户。全镇的两个支柱企业喜跃发公司、百城钢铁成为全县的亮点企业,喜跃发公司承揽县首邑西路等多项县级重点工程,承揽太佳线等多项省级重点项目,公司业务迈出国门,群众务工到了非洲。百城钢铁成为全县的税收支柱企业,全年上缴税金XX万元,但目前受到金融危机严重影响,面临效益下滑的不利局面。与此同时,经过积极协商联系,投资在千万元以上水泥粉磨站项目即将投产,将成为全镇新的经济增长亮点。

(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近几年随着小城镇建设力度的逐渐加大,交通、通讯、医疗、教育、水利、电力等各项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镇容镇貌得到很大改变。

(二)人口不断聚集,就业结构不断完善。小城镇就业人口不断增加,小城镇人口就业结构呈多元化,主要以商业、服务业为主。

(三)集镇建设对产业化发展的作用日益明显。小城镇基础设施的改善,为民营经济发展和集贸市场扩大提供了平台,二、三产业发展速度加快。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加大,一改过去冷清、沉闷的景象。

二、发展小城镇推进农民工向城镇集聚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及效果

(一)理清思路、科学规划。镇党委、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政策和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揽全局,以加快创新为主题,以项目产业建设为主线,以城效经济为主导,着力构建“一带三产业”,即构建大运经济带,发展林牧、果蔬、生态旅游三个主导产业,显著增强经济实力,富裕农民群众,建设太原北部经济强镇。**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是:抓紧抓好太原工业新区规划建设的机遇,用足用好优惠政策,引进建设民营项目,使民营经济成为全镇经济发展的主力;壮大大运经济带,抓紧抓好省市规划建设大运经济带的机遇,依傍大运路的优势,加快项目建设,发展相关产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抓紧抓好国家大力投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机遇,搞好试点,以点带面,建设生态美、实力强、人民富裕的新**。

(二)突出重点、壮大龙头。在全县“生态建设年”活动大力促动下,把主要精力放在投产项目即百城钢铁的达产达效上,把税收目标的实现全部寄托在百城钢铁上。通过外部环境的创造和内部企业的努力,对供料系统、除尘设施进行技术改造,在融资、原料、技术、市场等多方面得到改善和开拓,生产效益有效提升,仅百城钢铁一家纳税就达1600多万元,仅次于龙辉、三兴、东铝,连续两年位居全县第四纳税大户,为全县财政税收做出突出贡献。把发展后劲放在研发项目即喜跃发彩色沥青的开发上,新建生产车间,购置稀浆封层和沥青洒布车辆,该公司承建了县城新阳大街改造工程,出资为阳曲公园修建了聚仙阁第一景观,为**增光添彩。与此同时,不失时机地争取到并配合好,顺利完成和推进了一批重点基础项目,争取投资800多万元,改造中低产田近XX0亩,顺利完成了建于移动新村投资达640万元的富士康敬老院,建于**中学投资达400余万元的文物古迹慈仁寺。顺利推进了一期投资700余万元的**中学扩建工程,二期投资200多万元的移动新村建设工程,全镇重点工程项目显著推进。

(三)夯实基础、提升功能。从事关群众长远发展的水、路、田入手,下大力气抓好基础建设。积极向市县交通部门争取,年内新修三条乡村路,分别是卷子头――三畛――**,大运路――大泉沟――张家沟――李家沟――**,大运路――南高庄――**——辛庄。至此,**镇将形成环形路网结构,群众出行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以此为契机,硬化卷子头、**、南高庄、张家沟等村主街道,新建铁猫公园、绿化**村主街道,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稳步推进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改造**村农田1400亩,新打深井1眼,修整田间路5公里,栽植田间林6000余株,铺设灌溉管道6000米,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四)优化产业,形成特色。巩固优化传统产业,以景庄、北家庄小杂粮专业合作社为带动,在景庄、北家庄、金家岗等村规模发展小杂粮种植,以砂河、棘针沟养猪专业合作社为带动,发展农户规模养猪,以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为带动,在大泉沟等村新发展温室大棚,以上原千亩枣园改造、大运高速山楂经济林景观工程为带动,在上原、砂河等村发展枣树、山楂树种植。特别要响应县委、县政府发展设施蔬菜、建设现代农业片区的战略部署和要求,把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的契机,在大泉沟等村规划建设设施蔬菜示范基地,采取政府组织、干部带头、专家示范、部门服务、农民参与的模式,集中连片,规模发展。有针对性的举办生猪养殖、大棚蔬菜种植等科技培训,提高群众科技水平。

(五)关注民生、构建和谐。努力改善民生,促进民和,尽最大努力解决农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关心困难群众、弱势群体生活生产。竭力抓好事关全局、事关农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稳定、防疫、防汛、防火护林工作,健全制度落实责任,解决问题,清除隐患,全镇全年无安全事故发生、无越级上访、无荒火、无疫情。积极开展文明**、平安**创建活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镇村文明程度提升,治安秩序好转。全面完成了计划生育各项指标任务,合作医疗收缴任务,加快了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三、当前妨碍小城镇发展和农民工向城镇集聚的体制性矛盾和问题

(一)对小城镇建设的认识还不到位。小城镇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性工程,近年来,一些干部将主要精力放在那些短、快项目上,对小城镇建设这一关系到“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说的多,动的少,没有充分认识到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意义。

(二)小城镇建设的投入不足。由于财政状况较差,能用于搞小城镇建设的钱几乎为零。由于小城镇建设的投入机制不健全,金融支持小城镇建设的投入渠道不畅通等,导致利用社会资金投入小城镇建设的吸引力不强。此外,由于目前土地存量较少,缺乏合理的政策支持,土地出让金比例过高的原因,也让一些人“望而却步”。

(三)小城镇经济中产业缺乏规模化。非公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没有形成大的规模产业。调产形不成规模,农民增收很难。

(四)小城镇土地、人口素质较差。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人地矛盾不断激化;城镇人口大量外流。剩余人口文化素质、技术技能低,大多数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工作,就业面被限制在较小的范围之内;

四、支持小城镇发展推进农民工向城镇集聚的体制政策建议

(一)提高对小城镇建设的认识,加大小城镇发展的力度。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把小城镇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专门领导机构,组织精干力量,推动小城镇建设。二是广泛开展宣传。各级政府要利用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小城镇建设的战略意义和各项政策,创造良好舆论环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小城镇发展献计出力。三是积极稳妥推进。坚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

(二)加大小城镇建设投入,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资金问题是小城镇建设的“瓶颈”,在小城镇建设中,财政应大力支持小城镇建设,建立国家、个人、外资等多元投资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一是国家要加大对小城镇建设的投入。二是制定有关政策使金融部门资金向小城镇建设倾斜。三是进一步拓宽民间资本,高效聚集民间资本,加大民间资本投入小城镇建设的力度。

(三)合理布局,超前规划。一是科学地对小城镇发展进行总体规划和布局。二是合理制定小城镇建设规模。三是科学确定小城镇发展的方向和速度。要根据当地实际合理确定小城镇发展的方向,循序渐进。

城镇集聚范文篇5

关键词:县域经济;县域城镇化;产业集群;对策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单元,是联接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的基本行政区域经济,是建设经济强国的基础力量。河北省县级行政区域数量多、人口众、面积广,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城镇化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智慧社会发展引发的人口和生产要素的一种聚集方式和过程。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是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强调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工业化程度低、支柱产业缺乏、产业关联性不强、城镇化发展相对迟缓是县域经济的基本特征。“郡县治,则天下安”。作为县域经济中心的县城,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以县城为依托,立足资源禀赋优势和比较优势把县城建设成县域经济的龙头和城镇化的经济中心,使县城成为城乡融合的枢纽和桥梁,吸引县域人口向县城聚集。

一、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和县域城镇化现状

河北县城数量较多,城区规模普遍偏小,经济辐射带动功能不足。2018年全国综合经济竞争力百强县浙江占21席,山东占19席,河北仅占2席。2018年河北省GDP为3.6万亿,远远低于7.6万亿的山东、5.6万亿的的浙江;人均GDP4.8万元仅排在全国第20位。河北县域经济呈现非均衡特征,经济实力整体偏弱,其主要原因是县域经济结构单一,特色产业发展滞后,主导产业缺乏,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资源优势未完全发挥。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字,2018年末我国城镇人口城镇化率为59.58%,河北省2018年末常住总人口7556.30万人,城镇常住人口4264.02万人,城镇化率为56.4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15个百分点。河北城市化率在省域尺度上排名第17,远远低于城市化率超过80%的沪、京、津,同人口城镇化率达到了70.70%广东、68.9%的浙江相比差距明显。从京津冀城市圈而言,北京86.5%和天津83.15%的城市化率已达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三地之间巨大的落差严重制约了京津冀一体化的进程。

二、集聚经济与产业集群的作用及机理

集聚经济不仅是一种外部规模经济,还是一种外部范围经济,是一种通过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获得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系统力量。集聚经济的第一个层次是企业生产要素的聚集或企业内部集聚带来的经济性;第二个层次是企业外部、行业内部的集聚经济;第三个层次是多个行业(产业)向城市地区集中形成的集聚经济。集聚经济的近邻效应、分工效应、结构效应、规模效应,可以使企业充分共享信息、技术、知识的溢出,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促进经济增长。通过产业集聚的规模效应、外部效应提高地区的生产率,并带来竞争优势,产业集聚的专业化和多样化能够促进城市增长,提高城市竞争力。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服务供应商、专业化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组成的群体。产业集群包括政府、行业协会、客户、销售渠道、专业化基础设施供应商、辅助产品制造商等利益相关者。企业的集群化生存可有效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减少中间环节,提高产业配套能力,促进资源流动,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如使从事生产交易的集群与提供生活交流的城镇相融合,将有效降低集群内人员的生活成本,从而带来集群总成本的下降。

三、目前县域经济和县域城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县域人口较少,县城人口集聚能力不足。河北省有168个县级行政区(含市辖区),排名全国第二,县级行政区中只有定州市人口超过百万,而山东有25个县级行政区人口超过百万,江苏有28个县级行政区人口超过百万。河北省人口超过50万的只有56个县区,人口30万以下的共有46个县区,县城集聚能力偏弱;常住人口在20万人以下的县城占82.6%。从县级行政区平均人口总数来看,河北省的县、市、区人口普遍比沿海其他地区少,凸显出县域人口集聚能力的不足。(二)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河北省在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中仅占4席,贫困县占比近三分之一。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县城数量多、规模小,产业链短、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缺乏核心竞争力,对乡村腹地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弱。受资源禀赋、地理区位、经济基础以及开放程度多因素影响,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较为突出,在北部的张承地区之间表现得尤为突出。支撑城镇化的产业体系尚未完善,缺乏相应的经济规模和产业体系来维持城镇人口的就业、发展。同时,县城人口集聚能力有限且城镇居民有效需求未得到充分释放,导致就业吸纳力较强的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在聚集人口产业、经济总量增长等方面能力有限,缺乏后劲,增长乏力。(三)基础设施水平存在短板,城镇化发展质量不高。县域经济发展受交通基础设施条件、人口红利和人力资源储备、产业与人才组合水平、优质企业平台支撑、行政运转效率和资源吸纳集聚能力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共同作用造成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县域城市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管理运行效率不高。城镇建设缺乏系统性思维,各类规划自成一体,城市建设规划实施中随意性大;存在基础设施低水平重复建设、职能雷同、层次不清、城市与产业布局不合理、土地集约化程度不高的问题;部分县城存在重城市建设、轻管理服务,重经济发展、轻生态维持的倾向。(四)城乡融合发展不足。县域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方面未实现有机融合,城乡二元结构的藩篱仍未打破,城乡之间经济要素流通不畅,产业集聚与人口集聚不同步,城镇化显著落后于工业化进程,城镇经济对农村腹地的拉动力未充分发挥。在户籍制度逐步趋松的环境下,仍存在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的现象,转移人口尚未在住房、就业、教育、养老、医疗等方面公平享有城镇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城镇内部呈现出新的二元矛盾,农村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问题凸显,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诸多隐患。随着国家相关城镇化促进政策及精准扶贫等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稳步提升,部分地区出现逆城镇化现象。

四、县域城镇化和县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县级政府治理现代化,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现代治理结构是高质量发展对城镇化的要求,在较大程度上体现了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县级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县级政府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发挥着“稳定器”和“平衡器”的作用。实现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协调发展,构建完善的区域治理体系、培育有效的治理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强调公开、公正、民主、法治、责任、服务、效率、有限、多元、协作的理念,积极探索具有个性化的公共服务模式,使治理主体能够通过各种平台广泛参与,将“有限的政府”和“有为的政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加强基础制度建设,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市场体系,打破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通过共建共享特色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提升信息互联互通水平,打造智慧政府,整合提升服务效能。投资环境的稳定可预期、政商关系的合法守信、营商运作机制的稳妥可靠是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根基。(二)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相关制度和政策落地生根。逐步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配套政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行居住证制度,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问题。鼓励和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参加社会保险、职业教育及技能培训,提高他们融入城镇的素质和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提升住房、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养老、文化体育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使全体居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提高农村转移人口在改善生活、促进发展、抚养子女、赡养老人、积累财富等方面的能力。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引导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一旦获得融入感、归属感,就会成为城市发展建设的稳定动力。(三)做好城市发展规划,着力打造特色城市品牌。对县城建设应实施规划引领,重点聚焦公共设施短板、环境容貌整治,打造良好的产业生态。编制县域城乡总体规划,对县城的发展进行总体设计,详细规划县域城镇化的方式、路径。以县域城乡总体规划为龙头,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注重生态,努力建设文明城、园林城、卫生城,全力推进县城建设提档升级,着力完善服务功能,增强承载能力,提升县城品质,打造城市精神、彰显城市魅力、扩大城市影响、提升县城形象、引领县城发展。(四)培育现代特色产业集群,打造主导产业,培育做强支柱产业。以县域龙头企业为引领,壮大产业集群发展动能;延伸产业链条,对链条产品进行深加工、细加工;扩大集群规模,以特色产业集群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着力做大做强做优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新兴产业集群,提质增效传统产业集群,打造高端产业集群,打造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例如,河北香河家具产业集群、霸州钢木家具产业集群、大城绝热节能建材产业集群、文安人造板产业集群都产生了巨大的集聚作用,培育了产品名牌,提升了城市实力。在产业集聚区域同科研院所建立技术研究院,解决企业技术难题,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撑和不竭动力。(五)大力发展服务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现代服务业是培育发展新动能的关键领域,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力支撑。服务业集聚能通过知识溢出效应显著影响城市经济增长,城市的地理邻近能够使知识溢出效应更加明显,从而加大城市外部性。大力发展“大文化、大旅游、大生态、大健康”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推动第三产业扩容、提质、增效。大力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生活性服务业和有利于助推产业升级的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城镇化优化升级的良性互动。要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并重,着力发展新业态、创新新模式、推出新产品、激发新需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参考文献:

[1]冯云廷,城市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2]王耀.县域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制约与突破[J].中州学刊,2008(08):31-36.

[3]汝刚.中国城镇化迟滞的政府行为研究[J].城市学刊,2015(09):19-24.

城镇集聚范文篇6

关键词:吉林省;县域经济;城镇化。

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壮大县域经济,大力发展县城和中心镇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引导非农产业和农村人口有序向小城镇集聚”。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层次,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县域经济的发展不仅是富民兴县的关键,也是地区综合经济实力和水平的体现。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向是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城镇化建设对于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决定意义。城镇化的本质是改变农民的社会关系,是人口经济活动的转移过程,[1]是区域发展问题,它所解决的是区域的增长极问题。大力推进城镇化,就是从城乡二元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转换的过程,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大规模地转入工业部门和城镇就业,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前提和根本出路。

2007年全国县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测评中,吉林省无一县进入全国百强县。全国县域经济强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13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约为5760元,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61·44%、139·15%。吉林省县域经济的平均规模为地区生产总值65·9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08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455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30元。全国百强县(市)人均生产总值约为吉林省“十强县”县均生产总值的2倍。吉林省与全国差距最大的是县域经济,而且这种差距有继续拉大的趋势。[2-3]

一、吉林省制约县域城镇化发展的因素。

1·城镇基础设施功能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协调。

2007年吉林省城镇化率为53·16%,而同期全国城镇化率为44·9%,高城镇化率使吉林省小城镇数量不断增加,2007年底,行政区划乡镇、街道890个,其中建制镇423个,街道269个,乡198个,[2-3]但城镇的经济实力不强,尤其是县、乡工业化发展比较滞后,严重制约经济的正常发展,影响城镇化的推进。存在工业化滞后于城镇化的现象,具体表现在城市设施指标低于全国水平,吉林省城镇内在的功能发展缓步不前,在文化、医疗、通讯、投资方面表现出了城镇人口的生活质量偏低的现象。原因在于城镇的发展缺乏有效的工业化水平做支撑,城镇自身缺乏吸引力。过高地估计了城镇的自我进化能力,相关的管理部门对城镇的发展潜力和处理能力没有正确的认识,没将城镇真正作为企业的生存载体,工业化与城镇化关系完全失衡。

2·产业结构转换缺乏关联激活机制,制约城镇发展的工业基础。

2007年吉林省县域GDP中三次产业结构为26·6∶38∶35·4,与全省GDP三次产业结构比例14·8∶46·9∶38·3相比,第一产业比重过高,第二、三产业比重低,产业结构不合理是由于缺乏农民转产的关联机制,而农民实现转产的县域工业载体与黑龙江、辽宁两省相比明显落后。

其原因在于县域企业的利润结构和收入结构都以农业为基础,而真正发展乡镇工业没有有效的农业关联产业作基础,如吉林省过度依靠以农业为基础的加工业的发展,使相关联产业只局限于农副业的发展,县域工业发展很少,无法激活产业结构转换,使产业结构转换出现了逆向趋势,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同时,各级政府领导和管理部门重视城市大工业、大项目,不惜举债将规划区“做大”以获取土地开发的短期收益,忽视小城镇工业化发展和对农村产业布局的规划和引导。片面认为城镇化的推进就是将农村变成城市,忽视对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改造,使作为城镇发展支撑的工业发展明显滞后。

3·缺乏龙头企业作先导,城镇对劳动力没有足够的吸引力。

吉林省农民收入的结构以农业为主,二三产业的收入偏少,说明工业的发展水平未达到充分的吸引劳动力就业的程度,其关键是缺乏县域主导产业的发展,尤其是龙头企业的发展。吉林省县域企业规模不大,吸引力差,提供的就业机会少,使得农民唯有从事第一产业来实现生存需要,出现了虚高的城镇化率。县域的企业关键不是做大,而是做活,做出特色。依托龙头企业发展来推进城镇化,发展二、三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需要发展主导产业以增加吸引力和吸纳劳动力的能力。

4·县域城镇规模较小,极化中心不易形成。

吉林省县域城镇的吸纳和集聚

能力弱,没有真正地成为城乡边缘区的极化中心。2007年底吉林省行政区划乡镇423个,总人口1179·1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4·8%,市辖镇平均人口为2·3万人,县辖镇平均人口为2·7万人。而吉林省人口在4万人以下的镇多达373个,占乡镇总数的80%,其中2万人以下的镇,如果扣除农业人口,实际镇区的人口不到1万人。2007年吉林全省镇区人口平均约为8600人,而5000人以下的小城镇有262个,占全省小城镇总数的57·7%。[2-3]小城镇人口规模不够,经济实力弱,集聚效应难以产生,这些都从根本上制约了吉林省小城镇对周边乡村的辐射能力。

二、利用县域经济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依据新形势下城镇发展的要求,吉林省在新的利好政策的注入下,充分利用县域经济的优势来推进城镇化进程,以县域的外向型经济来推进城镇化、以集聚型经济升级城镇化、以城乡结合经济逐步推进人口城镇化,通过这三种形式的县域经济的发展,将县域城镇所要求的人口、资源调动起来,实现符合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方式,利用经济的推动力将城镇升级。

1·利用县域外向型经济发展推进城镇化在长吉图开发开放政策的机遇下,吉林省应加大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升经济的外向性。

县域经济作为一种特色经济和灵活性比较大的经济体需要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所以各县域依据“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指导方针,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经济推动城镇化:[4]一是利用招商引资,改变城镇发展的被动方式,为城镇经济发展提供更广的资金来源路径。二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在出口型企业向内需型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实现产业的承接,加强国际合作,发展城镇产业基础。这使城镇化和县域发展可以更充分利用外向化的优势因素,以外向促改革、促调整、促发展。

第一,利用招商引资,改变城镇发展的被动方式。吉林省各县域在充分利用长吉图一体化发展的同时,通过鼓励和吸引外资投资吉林省原有的优势重点发展行业,将集中于大城市的产业发展到县域城镇,通过招商引资的扩展,加快各种生产要素在县域内聚集,促进外资注入县域项目,由单一拓展县域发展产业链过渡到商业利润链,提供激励机制,促进县域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招商引资是实现县域经济外向性发展的重要引擎,以外资企业未来的商业利润来换取县域经济发展的资金,增加了县域城镇融资的渠道,这也改变了城镇的发展被动的局面,增强了自身的吸引力和聚集力。具体要求:一要不断创新招商引资的方式方法,提高招商引资的效果。深入研究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资本流动、产业转移的新特点,积极创新网络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招商引资方式,精心组织参加投洽会和各类专场招商活动,扩大招商引资规模,招商主体由政府为主转向企业、中介组织为主。二要围绕产业链招商,围绕培育支柱产业、骨干企业招商,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发展内拓外联的创汇经济。[5]

第二,实现产业承接,拓展国际合作,发展城镇产业基础。吉林省必须在搞清各县域产业发展的现实格局和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按照县域自身的产业层次和发展条件的优劣,积极扩大外引内联,加强与县外的经济联合与协作,由于有潜在的利润源可以吸引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以出口带动的企业来投资办厂,县域可以进一步增加吸引力和更多的就业机会。这为产业基础处于萌芽状态的城镇注入了活力,并可以充分地吸收和利用承接产业的优势条件,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这对城镇的发展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具体要求:各县域城镇拥有构建与日本、韩国、欧洲的产业协作区的地域基础,可以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大、技术含量高、辐射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为县域提升竞争力,通过产业协同区升级为主体功能区,为城镇集群式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引进项目中,加强与发达地区的产业合作、区域合作,承接国内外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积极主动承接沿海地区和周边大城市的产业转移,利用产业转移契机,拓展发展空间,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深化经济的市场化改革。注重引进一些技术档次高、成长性好、环保和有利于提升本地产业链的大企业和大项目。重点创新合作机制,放大合作效应。创新国际合作机制,构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这是提升图们江国际合作机制的重要举措。要建设与国外接轨的图们江区域更加灵活开放的对话机制、交流机制等长效机制。在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各种国际性高层论坛、商务活动机制。

城镇集聚范文篇7

[关键词]农业产业集聚;农业碳排放;多元回归;广西

十八大以来,国内学者关于农业产业集聚与农业碳排放研究日渐增多,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农业产业聚聚与农业碳排放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李文华等采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分析框架得出我国农业产业集聚与农业碳排放总量呈“倒U型”特征关系。[1](2)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因农业生产类型的不同而不同。胡中应等认为种植业产业集聚有利于降低碳排放强度,但会带来农业碳排放总量的增加,而畜牧业产业集聚的效果则相反。[2]张哲晰等认为对于具有比较优势的高农业碳生产率的农户而言,农业产业集聚的低碳增效作用更加突出。[3](3)农业产业集聚程度的不同,对农业碳效率的作用亦不相同。张俊飚等认为农业产业集聚是造成我国七大农区农业低碳经济效率扩大的重要因素之一。[4]程琳琳等进一步发现农业碳效率在农业高度集聚区随农业产业集聚程度的提高表现为“先升后降”特征,而在处于农业低集聚度区时农业碳效率随着农业产业集聚升级得到明显改善。[5]综上所述,现有关于农业产业集聚和农业碳排放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对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农业产业集聚与农业碳排放的关系研究较少。鉴于我国区域间差异较大、农业产业集聚、农业碳排放之间的关系存在较大的异质性,有必要分区域讨论农业产业集聚与农业碳排放之间关系。目前关于广西农业产业集聚与农业碳排放相关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以广西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元回归模型探讨广西农业产业集聚对其农业碳排放的作用机制,以期从培育或抑制产业集聚角度为广西农业碳减排工作提供参考建议。

一、农业产业集聚影响碳排放的理论分析

农业产业集聚是一个或多个农业主导产业及其经济活动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集、高度集中的动态发展过程。根据产业类型不同,可划分为种植业、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与流通业以及农业科技园等农业集聚类型。农业碳排放主要来自于作物的生命活动和要素投入带来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排放。[6]农业产业集聚可以产生规模经济和技术溢出效应,其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随着农业产业集聚程度的形成,农作物播种面积和生产要素投入的不断增加,农业碳排放总量也会随着种养规模的扩大相应提升;然而受农业产业集聚水平高低的影响,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可能具有区间性。换言之,在农业产业集聚初级阶段,农业产业集聚会带来农业碳排放量的增加,随后得益于中高级阶段农业产业集聚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农业生产效率会得到显著改善,碳排放增速可能会有所下降。第二,随着农业产业集聚的形成和发展,农业碳排放会受到基础设施共享、农业社会化供给等规模经济、知识和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具体而言,农业产业集聚在降低能源消耗和要素投入的同时,能够抑制碳排放。农业产业集聚形成的技术溢出效应有利于催生和推广新的技术发明,从而提高能源和要素的利用效率。第三,随着农业产业集聚的升级,规模化生产会使分工更加专业化,从而提高交易效率,进而降低单位产出的碳排放量。同时,农业产业集聚利于促使产业内企业在节能减排行动上的合作,采用更多的环保生产技术,形成迂回经济助力农业碳减排。

二、农业产业集聚影响碳排放的实证研究

(一)变量选择与模型设定

本文主要分析广西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碳排放水平的影响,借鉴EKC理论构建如下模型:E=α0+α1lq+α2lq2+μ(1)其中,E为农业碳排放水平,以农业碳排放总量(tc)和农业碳排放强度(cl)表示,lq为农业产业集聚水平,用区位熵表示,其公式为:lq=(Yi/Yj)/(Yɑ/Y)其中,Yi表示广西农业总产值,Yj表示广西所有产业总产值,Yɑ表示全国农业总产值,Y表示全国总产值。由于农业经济发展是影响农业碳排放的重要因素,因此引入人均农业总产值这一解释变量,以此反映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与农业碳排放之间的关系,得到模型(2):E=α0+α1lq+α2lq2+el+μ(2)城镇化有利于我国开展碳减排工作,这在中西部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7]因此将城镇化(ur)作为控制变量引入模型中,以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来表示,得到模型(3):E=α0+α1lq+α2lq2+el+ur+μ(3)农业碳排放水平与农业产业结构密切相关,考虑此种影响,在模型(3)中加入种植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pp)和畜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bp)两个指标,以此观察农业产业结构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E=α0+α1lq+α2lq2+el+ur+bp+pp+μ(4)为了进一步探索有利于开展农业碳减排工作的农业产业集聚类型,设置交叉项lq*pp和lq*bp,以此判断增加种植业(或畜牧业)比重对农业碳排放影响,见模型(5)。E=α0+α1lq+α2lq2+el+ur+bp+pp+lq*bp+lq*pp+μ(5)

(二)数据来源及说明

本文所用变量数据来自于历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及广西农业农村厅等相关部门的政府统计公报及相关统计资料。其中农业碳排放强度以每万元农业总产值引发的碳排放量表示,农业总产值、种植业总产值和畜牧业总产值均以2005年为基期,采用GDP可比价,剔除价格因素。

(三)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1.变量平稳性检验变量是否平稳是判断模型设定是否科学的重要依据,也是检验模型是否存在伪回归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依次对各变量进行了平稳性检验后发现,各变量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不存在“伪回归”现象。2.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表2给出了因变量为农业碳排放总量的估计结果。在5%显著性水平下农业产业集聚程度平方项系数(lq2)为负数,说明农业产业集聚与农业碳排放总量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这与理论分析相一致。在农业产业集聚初期,碳排放总量随着农作物或畜产品数量的增加与农业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而上升,伴随着农业产业集聚的形成,农业生产效率、技术效率和流通效率会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经济效应开始体现,农业碳排放总量达到拐点后开始下降。就产业结构对碳排放总量的影响而言,种植业比重和畜牧业比重系数均显著为负数,即种植业比重与畜牧业比重的增加会降低碳排放总量,种植业比重系数大于畜牧业比重系数,说明广西农业碳排放的贡献主要来自于种植业。种植业比重与区位熵系数(lq*pp)交叉项高于畜牧业比重与区位熵比重系数(lq*bp),意味着与种植业相比,通过增加畜牧业比重来完成产业集聚更有利于温室气体减排工作。表3给出了因变量为农业碳排放强度的估计结果。农业产业集聚程度的二次项平方系数(lq2)、一次项系数(lq)均为负数,说明农业碳排放强度随着农业产业集聚程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后减”趋势。这表明在一定的农业产业集聚水平下,农业产业集聚的规模经济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才开始发挥作用。农业经济发展水平(el)、城镇化水平(ur)的影响系数均显著为负,说明发展农业经济、提升城镇化水平可降低农业碳排放强度。其中,人均农业农产值每上升1%,农业碳排放强度将下降0.781%;城镇化水平每提升1%,农业碳排放强度将下降2.404%。就农业产业结构而言,种植业在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系数(pp)大于畜牧业在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系数(bp),且为负数,说明增加种植业比重相比增加畜牧业比重更有利于降低农业碳排放强度。原因在于种植业生产过程产生的温室气体相对于畜牧业而言更容易通过规模经济和技术溢出效应降低碳排放强度。种植业的温室气体主要来自化肥、农药等要素投入,与化肥、农药要素的施用数量密切相关,存在规模报酬递减现象;而畜牧业的温室气体更多来自动物本身的生命活动,受到养殖数量的影响,规模养殖对照明、保温条件要求更高,因此消耗的能源反而更多。但种植业比重区位熵交叉项(lq*pp)的系数为正,且高于畜牧业比重与区位熵交叉项系数(lq*bp),这与理论分析不一致。可能因为体现农业产业集聚减排效应的能源及要素投入为粗放式投入,且占总投入比重太低,从而限制了种植业集聚的减排效果。

三、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1.综上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农业产业集聚与农业碳排放总量及强度之间存在“倒U型”特征关系;农业经济发展显著增加了农业碳排放总量,但有利于降低农业碳排放强度;城镇化水平提升会显著降低农业碳排放总量和强度;畜牧业产业集聚相比种植业产业集聚更有利于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2.基于本文研究结论,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合理进行农业产业集聚,发挥规模经济效应。根据广西经济发展进程、内部产业结构、农业发展阶段、农业基础设施等现实情况,适度集聚农业产业,优化资源与要素配置,逐步推动集聚由“数量”向“质量”转变,有序推动农业产业集聚转型升级。(2)就农业碳排放效率而言,农业经济增长能有效降低碳排放强度,但会带来地区农业碳排放总量的增长,因此需转变以资源环境破坏换经济增长的模式,向生态、循环、绿色和低碳农业发展模式转变。(3)践行“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建设方针。在城镇化进程中,协调好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的关系,统筹城乡发展,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积极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顺利转移。(4)畜牧业是实现农业碳减排的重要突破口,需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减少资源消耗大、化学品投入较大的农作物种植面积,推动绿色养殖、生态养殖业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李文华,周倩,陈永强.农业产业集聚与碳排放:我国省际层面的实证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8(24).

[2]胡中应,胡浩.产业集聚对我国农业碳排放的影响[J].山东社会科学,2016(6).

[3]张哲晰,穆月英.产业集聚能提高农业碳生产率吗?[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9(7).

[4]张俊飚,程琳琳,何可.中国农业低碳经济效率的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碳投入”视角[J].环境经济研究,2017(2).

[5]程琳琳,张俊飚,何可.农业产业集聚对碳效率的影响研究:机理、空间效应与分群差异[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8(9).

[6]旷爱萍,胡超.广西农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和趋势预测[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0(2).

城镇集聚范文篇8

关键词:城镇化现状问题城镇建设多元化用地需求

1城镇化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20世纪90年代,随着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亦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人口户籍政策导致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土不离乡,造成农村城镇化进程明显滞压于经济发展水平。

1.1城镇化水平较低

由于特殊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区位和观念等诸多方面的原因,特别是作为一个灾害频繁的贫困县,造成城镇化水平低,城镇发展比较缓慢。城镇化发展仍处于初级集聚阶段。到2000年底,只有8个建制镇,城镇化水平为16.8%,比全省平均水平低,6.4个百分点,非农业人口比重为10.9%,比全省平均水平低7.4个百分点。

1.2城镇的量少,人口规模小

全县33乡镇中,仅有8个建制镇,其中城关镇、黎集镇、蒋集镇、郭陆滩镇、往流镇、陈淋子镇等六个镇为老城镇,由于大多数乡的经济实力较差,乡改镇的步伐较慢。城镇分密度2.7个/千平方公里,远低于全省4.1个/千平方公里的平均水平。城镇不但数量小,而且规模小。县城作为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工业和第三产业滞后,尚不能很好地直到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经济功能薄弱,总体规模偏小,建成区面积只有19.6个/千平方公里,人口只有17.73人,占全县总人口11.63%。与160多万人口大县地位很不相称。多数乡镇基本以单一的行政中心为主,并有传统农产品加工的乡镇企业和小规模的集市贸易,集聚能力和服务功能薄弱,职能单一,处于低层次发展阶段。城镇规模小影响了城镇职能作用的发挥,难以承担带动全县发展的重任。

1.3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一是道路狭窄,建设标准低,交通拥挤;二是自来水普及率低;三是排水设施不完善,下水道普及率低,很多建制镇未铺设排水管道,污水排放及处理问题严重;四是环卫、通讯、环保设施、广播、电视、教育、园林绿化设施、消防、防震等综合防灾设施及停车场地等配套设施不完善,难以吸引企业和农民向小城镇集中。

1.4沿公路布局的不合理性。

许多小城镇主要是依托过境公路发展后,形成了“要想富,占公路”的观念,使得许多小城镇的建设沿路拓展,公路不仅有小城镇内部道路和过境交通的双重功能,而且沿路形成商业市场,难以形成小城镇的完整形态和合理布局。

1.5农村城镇化的表面性。

一是小城镇职能仍处于发展的初级水平,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其主要职能仍停留在为周围农村地区提供商品交换、物资集散、行政及文教服务的初级阶段,经济的主体仍然是农业,小城镇集聚要求的第二、三产业还处在资要地位。二是土地松散,小城镇人均建设用地普遍偏高,居住用地占城市建设用的比例较大,“一户一楼,一家一院”的传统农村型居住方式仍是目前小城镇居民普遍采用的居住形式,从而导致土地松散,人口松散。三是规模偏小,集聚功能偏弱。80%的小城镇人口规模在5000人以下,起点低、规模小,难以形成集聚效应,制约了二、三产业集中区的形成,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小城镇的就业机会不多。

2城镇发展趋势

2.1城镇发展步入快车道,城市建设成为带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柱产业。

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为: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农步扭转。城镇化发展速度加快已成必然趋势,是经济高速发展的结果,城市化已提升到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

当前县域经呈出一主两副四重点的城镇体系分布格局,即形成以县城为中心,段集、三河尖为二翼,以黎集、蒋集、胡族、往流为支撑,以一般乡镇为节点的职能结构完善,组合有序,功能互补,层次分明的城镇体系网络,县域经济的发展正处于起飞阶段,城镇的发展处于极化过程,县域内各种经济资源要素都在向县城集聚,城市处于快速膨胀过程。

2.2城镇建设投资呈现多元化

建设小城镇的关键是解决好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问题,但基础设施的投资较大,资金从何处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已走出一条成功道路:即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实施经营城市战略来推动小城镇发展,走以地建城、以城养城的市场化路子。对经营性土地一律实行公开拍卖制度,几年来通过拍卖土地,积累资金上亿元,有力的支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通过盘活存量资产,运用市场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建设设施的使用效益,以存量资产吸引增量资金,大胆引进外资。通过有偿转让道路、公厕等城市公共设施经营权,对城市道路、路灯的广告进行招标,出让公益设施冠名权,获得城市维护资金。县城建设已形成企业,民间投资,政府等多元投资机制。公务员之家:

;2.3城镇规划成为指导城乡建设良性发展的有力支撑

规划是城镇建设的龙头,全县33个乡镇都已委托具有规划资质的单位完成新一轮的整体规划(2000—2020年),城镇规划编制的完成,避免了小城镇低水平重复建设,明确了小城镇的功能定位,突出了自然及人文特色,充分发挥各地的种种优势,为小城镇健康有序发展指明了方向。

3用地需求预测

2000年底城镇化率只有16.8%,城镇人口25.62万人,按照规划到2020年如果城镇化水平达到45%,全县人口180万人,城镇人口70万人,那么全县将有55万人由农村迁居城镇,按照人均占地100平方米算,还要新建、扩建城镇建设用地55KM2,其中县城人口由17.7万人增加到35万人,建设用地将增加到24KM2;乡镇镇区居住人口将由8万人增加到38万人,建设用地将增加到69KM2。扩建城镇建设用地55KM2盯当于又要占用土地8.25万亩土地,这的确是个很庞大的数字。城镇化、工业化需要占用地,一方面靠城市内部挖掘与改造老城区,提高建筑高度,充分利用“三维”空间。另一方面要通过科学规划,尽量利用山坡地、填谷造地来解决重大工业项目、基础设施、占用耕地问题,特别是盘活农村老宅基地。

参考文献:

[1]张秋琴,周宝同,孙婷,犍为县城镇化发展趋势及其用地需求分析者[J].建筑大学学报,2006.7.

城镇集聚范文篇9

关键词:生态文明;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盘锦市

一、引言

人类诞生300多万年以来,经历了原始的狩猎文明、农牧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目前正在向生态文明时代挺进。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我国城镇化经历了一个起点低、速度快的发展过程,出现了产业升级缓慢、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提出新型城镇化战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将“生态文明,绿色低碳”作为未来我国新型城镇化推进的基本原则之一,强调将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进程。可见,推进新型城镇化,需要与生态文明建设同步。盘锦市地处辽河流域,位于辽河、大辽河入海汇处,拥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湿地自然保护区———辽宁双台河口(即辽河口)部级自然保护区,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约占市域面积的80%。2014年6月,辽河流域被列为国家第一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盘锦市地处其中。早在2009年,盘锦市被确定为辽宁省城乡一体化综合改革试验区。盘锦市是湿地城市的典型代表,是“生态文明”、“新型城镇化”先行先试区的集合体,对其研究不仅有利于理论方法的创新,同时对于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模式意义重大。

二、盘锦市新型城镇化现状特征与存在问题

(一)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进入城镇化成熟阶段

2014年年底,盘锦市户籍城镇化率达79.39%,城镇化水平在辽宁沿海经济带、辽宁省乃至全国均处于较高水平。根据城镇化阶段理论,城镇化水平超过70%后增长趋缓,处于稳定发展,进入成熟阶段。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表明,该阶段重点是推进城镇化由量的提高转变为质的提升,统筹兼顾城乡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就业和社会保障以及社会管理服务的融合,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城镇建设加速推进,城镇化重要

载体的作用凸显近年来,随着盘锦市城乡一体化工作的推进,以及辽宁省推进城镇化加快县城建设等战略的实施等,大洼、盘山两县县城及县域范围内的榆树镇、田庄台镇、石新镇、陈家镇等城镇积极推进安置回迁新居工程建设,使得小城镇尤其是县城建设快速推进,作为新型城镇化重要载体的作用更加明显。同时,辽东湾新区发展建设迅速,产业不断集聚,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对盘锦市城镇化的带动作用日趋明显。

(三)城镇规模较小、功能不强,对乡村的带动能力有限

鉴于发展基础、城市功能、设施配套等均较为完善,多年来中心城区一直是盘锦市城镇人口的主要集聚区,截止2014年底市区户籍人口64.21万人,大洼县城人口近10万人,盘山县城约5万人,绝大多数建制镇人口不足1万。显然,盘锦市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呈现中心城市首位度高的特点,且县城及一般建制镇规模较小。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的不合理以及城镇规模较小,均不利于城镇辐射带动作用的发挥和城乡一体化的整体推进。

(四)城镇化与工业化不相协调,城镇化后续动力不足

盘锦市是我国传统的重化工业城市,石油化工、装备制造作为全市的主导产业,对经济发展贡献突出,但鉴于该类产业属于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产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引能力有限。同时,盘锦市、各县及乡镇存在产业同构、园区遍地开花等问题,产业集群效应未能凸显,对城镇化的带动作用未能很好地发挥。近年来,虽然盘锦市旅游业、物流业等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但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相对滞后,对城镇化的带动能力有限。

(五)土地产权国有为主,农业生产个体居多

盘锦是我国重要的农垦区之一,全市有87.4%的土地面积属于国有。国有农场在盘锦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尤其是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农场的土地产权属于国有,一般地仅有基本田部分为农工自己经营,经营田则由农场进行统一管理。但多年来,盘锦市国有农场作为生产主体的作用并未充分体现,土地集约化经营的程度不高。调查显示,盘锦市农业耕作方式仍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耕作方式为主,规模化程度不高;已有部分村镇开始土地流转,但流转规模较小。

三、盘锦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

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辽宁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盘锦市作为辽宁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等重大发展机遇,充分依托盘锦市发展的良好基础与独特优势,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按照“重点集中、有序分散、差异指引、循序渐进”的思路,促进人口等要素向中心城市、新市镇、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集聚,将盘锦市建成以生态湿地、湿地农田为基底,以组团式布局的城市带和散布的新市城、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为点缀有机交融的现代田园城市,成为辽宁省乃至全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区。

四、盘锦市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一)人口向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集中

国内外城镇化推进的经验证明,农民向居住区集中不仅能有效集约利用农村土地资源,带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城镇公共管理水平,而且通过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又可解决城乡发展用地瓶颈问题,带动产业集聚发展。盘锦市绝大多数土地属于国有土地,且作为辽宁省城乡一体化改革试验区,具有开展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的独特优势。未来,应按照市域中心城市—县域中心城市—新市镇—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城镇体系结构集聚人口,通过“撤村进镇”、“撤村并点”等模式,实现农村建设用地的整合,提高规划建设标准,改善村镇风貌,建设人居环境良好、服务功能完善的新型村镇。

(二)产业向经济区和工业园区集中

城镇化的基本特征是要素集聚,而集聚经济也是城镇化的基本动力。目前,盘锦市有辽东湾新区、辽河口生态经济区、辽宁北方新材料产业园、辽宁盘锦精细化工(塑料)产业园区等多个产业集聚区,且已纳入辽宁沿海经济带重点园区。未来,应进一步提高省级产业园区的设施配套水平,增强产业引导和集聚力量,强化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同时,应撤并主导产业雷同、规模较小、设施配套水平较低的产业园区,鼓励乡镇在省级园区内建设“飞地型”产业园区,避免盲目竞争和重复建设,集中优势力量蓄积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

(三)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

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是将农民从土地束缚中解放出来,是实现农民生活方式转变的基础,也是实现农民市民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目标的前提条件。盘锦市应充分发挥自身土地产权国有为主、土地分布集中连片、地形地貌平坦等优势,在农民向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集中、工业向经济区和园区集中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基本农田规模经营集中、宅基地整理经营集中和其他用地整理经营集中,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进程。

五、结语

立足生态文明,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和重要保障。盘锦市拥有我国面积最大的芦苇滨海湿地,地处国家第一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是辽宁省城乡一体化综合改革试验区,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对其至关重要。盘锦市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走集中型城镇化道路,城镇建设应尊重自然、突出特色,产业发展应坚持绿色低碳、减量排放,土地整合应发挥资源优势、分类引导,打造我国沿海城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样板。

作者:王越 单位:辽宁省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

参考文献:

[1]李春才,王东华.第四种文明:生态文明[N].韶关日报.2010-08-07.

城镇集聚范文篇10

关键词:城镇化;空间溢出效应;绿色生产效率;两区制;长江经济带

随着我国农业发展进程的加快,过度追求产量的农业粗放式生产造成了土壤肥力下降与耕地资源破坏,农业绿色发展遭受巨大挑战[1]。工业化和城镇化产生的污染物逐步向农村转移,农业面源污染和农村生活污染逐步加剧,农村环境质量进一步恶化。同时,与农业技术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生产水平不高,农业面源污染正通过大气、水和农产品等途径扩散至劳动力和耕地,导致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率持续下降[2,3]。面对资源枯竭和环境容量约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障碍,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绿色生产效率是实现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之所在。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主要有:农村教育、农业保险、要素禀赋结构升级和异质性人力资本等[2—4]。也有部分文献开始关注城镇化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但是,由于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及样本年限存在差异,城镇化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尚未得出一致结论[5,6]。本文基于长江经济带2008—2017年12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城镇化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同时采用两区制模型检验省域内外的城镇化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非对称效应,深入分析由于地级市所处省域的异质性造成的城镇化溢出效应的差异。

1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城镇的就业岗位缺口和优越的生存环境吸引农村地区人口不断向城镇聚集,大量农业劳动力转移至非农部门,其身份也由农产品生产者逐渐转变成农产品消费者[7],这部分群体衍生出的高质农产品需求会诱导农户改变传统粗放式经营方式向农业绿色生产方式转型,进而推动区域农业绿色发展[8]。此外,城镇化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不断提高,城市建设用地不断挤压农业用地,造成农村可用耕地面积持续减少,但也推动着大量城镇资本逐步回流至农村,改善了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促进农业向集约化生产转型,进而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减少资源浪费,提升了农业绿色生产效率[9]。假设1:城镇化发展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城镇化是工业和服务业集聚的空间载体,不仅能够吸引周边地区人口、资本等要素向城市集聚,城镇化发展成果也会通过回波效应向相邻地区溢出,推动相邻地区的发展。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地区之间存在空间相关性,且由相关性引致的溢出效应和外部性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10]。一方面,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劳动人口的流动深化了城乡间信息、知识和资本的转移和传播,会显著推动相邻地区间农业生产知识的交流,革新地区农业生产观念,激发农业技术创新,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专业生产信息嵌入生产环节,最终显著提高农业绿色生产效率[11]。另一方面,随着中央环保政策实施力度的加强,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的地区环境治理意识会逐步增强,且中央政府将环境因素纳入官员考核体系中,出于相邻地区间官员考核竞争机制的压力,城镇化发展较快的地区会出台较严的环境治理条例,不仅会促进本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升级,也会对邻近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升级产生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从而促进地区间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提高[12]。假设2:城镇化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对相邻地区的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由于地区基础和发展条件不同,我国不同地级市间城镇化发展程度具有显著差异,因此城镇化发展水平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在不同地区也会有所不同[13]。假设3:城镇化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在不同地区存在异质性,即地区间非对称效应显著存在。

2研究设计

2.1空间计量模型

空间计量模型主要有SEM(空间误差模型)、SAR(空间自回归模型)等形式。其中,SAR模型主要用于研究相邻地区的行为直接对整个系统内其他地区产生的影响,其数学表达式为:

2.2两区制模型设定

为了研究不同地级市间由于解释变量变化对其他邻近地区被解释变量产生的影响,本文以SLX模型为基准模型。空间权重矩阵W为经过行标准化处理后的地理邻接矩阵。其中,Ω1和Ω2分别代表省域内相邻地级市和省域外相邻地级市解释变量对本市被解释变量的影响系数。Wij1和Wij2分别为空间权重W1和W2的矩阵元素,wij1=1表示地区i和地区j相邻且位于相同省份,其他则为0;wij2=1表示地区i和地区j相邻但位于不同省份,其他则为0。

2.3数据来源与指标选择

本文的数据为2008—2018年长江经济带124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其中基础性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网站、历年统计公报和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以及EPS数据库,对于个别缺失的数据,采用线性插值法进行补充。(1)被解释变量为农业绿色生产效率(LTE)。本文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将农业碳排放这一非期望产出引入该模型,假设第i个地区在第t年的农业生产中有m种投入,共计r种产出(r1为期望产出,r2为非期望产出,r=r1+r2),本文在参考相关指标的基础上[4,5,14],最终选择的投入产出指标如表1所示。根据式(7)可求出农业绿色生产效率。

3实证结果分析

3.1空间自相关分析

为测度城镇化率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状况,本文使用全局Moran’sI计算其空间相关性,通过计算局部Moran’sI来分析其局部变化趋势和各地市与邻近地区的局部空间相关性。其计算公式为:图1为2008—2018年城镇化率的Moran’sI柱状图,图1表明城镇化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2008—2010年空间自相关程度呈现上升态势,表明城镇化率较高的地级市发挥其溢出效应带动邻近地区城镇化的发展;2011—2013年空间自相关程度稳步回落;2014—2018年,空间自相关程度呈现波动增长的态势,空间集聚逐步加强。本文根据LISA聚类分布图(图略)分析长江经济带各地级市城镇化发展的局部变化趋势,LISA聚类主要分为高-高(H-H)、高-低(H-L)、低-高(L-H)、低-低(L-L)四类集聚区域。2008—2018年长江经济带各地级市的城镇化发展状况发生明显变化,H-H集聚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该地区经济发达,资源禀赋优势推动城镇化水平持续上升,对邻近地区的城镇化发展具有带动作用,呈现较为明显的扩散效应,该集聚类型的地级市数量持续上升;L-L集聚区主要集中在资源匮乏、地理环境较差的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所改善,集聚区分布的地市级数量逐渐减少。L-H和H-L集聚区分布的地级市数量逐步增多,表明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地级市和较低的地级市在分布上较为集中。

3.2回归分析

3.2.1基准回归结果本文首先对不考虑空间相关性的基准模型进行回归,并通过Hausman检验判断使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回归结果显示,Hausman检验的χ=18.93,在1%的水平上拒绝原假设,因此基准回归模型选择固定效应模型更优。由表2可知,城镇化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产生正向影响,农业机械投入强度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产生负向影响,作物种植结构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产生正向影响。3.2.2空间计量模型回归下页表3为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城镇化与农业绿色生产效率之间关系的结果。模型(3)中,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空间反应系数为0.026,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表明相邻地级市间的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模型(4)和模型(6)中,农业机械投入强度的空间反应系数均在10%的水平上显著为负,表明相邻地级市的农业机械投入强度对本市的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存在负向溢出效应。由于空间杜宾模型(SDM)和空间杜宾误差模型(SDEM)估计的参数结果并不能直接反映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的大小,所以本文采用偏微分方程计算相关模型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结果见下页表4。由表4可知,采用SDM模型和SDEM模型时,本市城镇化水平均对本市农业绿色生产效率产生正向影响,这与前文结论保持一致。根据表3的结果可知,SDEM模型与SDM模型的PseudoR2分别为0.014和0.053,说明SDM模型优于SDEM模型。SDM模型的结果显示,本市城镇化水平对邻市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影响程度大小为0.151,且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3.2.3省域间非对称效应分析本文采用两区制的省域间非对称效应检验省域内外相邻地级市城镇化水平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见下页表5。由表5可知,城镇化水平对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在5%的水平上具有正向影响,影响系数为0.046,与前文的估计结果基本保持一致。另外,省域内相邻地级市的城镇化水平对本市的农业绿色生产效率产生正向影响,但不显著。省域外相邻地级市的城镇化水平对本市的农业绿色生产效率在1%的水平上产生正向影响,影响系数为0.081。根据表5给出的区制1与区制2的非对称效应的t检验结果可知,省域内相邻地级市和省域外相邻地级市的城镇化水平对本市的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效果具有显著差异,前者的空间溢出效应小于后者。可能的原因是省域内各地级市由于受到相同省级政府政策管控的影响,会导致省域内地级市城镇化发展模式和进程的趋同性,省域内地级市间相互影响和协调的效果被弱化,部分溢出效应的影响效果会降低。而随着省域外相邻地级市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会对本市迅速产生虹吸效应和溢出效应,受限于不同省域间地级市发展水平的差异,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地级市农业人口逐渐转移至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农业资源的消耗速度和农业面源污染均会持续下降,地级市农业绿色生产效率逐步提升。

4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