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17:17:24

教育资源论文

教育资源论文范文篇1

一、强化组织领导: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保障

1.加强宣传,统一认识。运用会议、广播、电视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各界宣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大意义,使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工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形成良好的启动氛围。

2.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乡镇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工作领导组,由党委书记、镇长负总责,分管教育的副书记具体抓,并将项目任务分解到部门与个人,从组织上保证启动工作有条不紊,扎实有效。

3.科学制订规划。由于行政区域调整,原有的实施方案已不相适应。我们在教育局的支持帮助下,对教育现状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对照省有关标准,结合实际制订了《汇龙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

二、合理调整布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

以提高基础教育总体水平为目标,增加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稳步做好学校布局调整,做大做强名校,努力改善教育环境,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

1.合理调整学校布局,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高质量完成。学校布局调整是乡镇教育资源重组和重新配置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也是减少投入、增加效益的一项重要措施。乡镇合并之初,我镇规模学校、袖珍学校并存,共30多所。农村和城郊学校普遍存在规模不足、布局不合理情况,局面比较尴尬,一方面教育投资不足,另一方面又因教育规模,布局不合理而浪费了有限的教育资源。为此,联陵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坚持每所学校服务1万人口的原则,按照“整体构思,分步实施,重点武装,形成规模”的调整思路,撤并规模偏小效益偏低的学校。5年来,通过港商捐款、政府投资,自筹经费等途径,共投资1565万元进行了村小撤并,危房改造,中心校规模扩大、部分农村学校改、扩建。

2.坚持政府拨款主渠道,切实改善办学条件,实现教育设施现代化。在“一保吃饭,二要发展”的前提下,我们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千方百计增加教育投入,切实改善育人环境,确保教育机制的正常运行。近三年全镇现代化技术装备投入近300万元。目前,“四中心”均按标准配齐各专用教室,现代化教学设备齐全,并逐步向村小延伸。乡镇撤并以来,镇财政从未拖欠过教师工资,教师的医药费也能如期按规定报支。三、创新学校管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

乡镇学校布局结构重新调整以后,我镇各校教育规模适度,布局合理。但由于行政区域划分的特殊性,汇龙镇依然存在市区学校、乡镇中心校、村小三种不同层面的学校,如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缩小发展差距,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们着手解决的关键问题。

1.学校之间均衡发展——加大城乡挂钩力度。实施市区学校与农村学校联合挂钩制度,充分发挥市区学校及中心小学在学校管理及课程改革中的辐射、管理和指导作用,加强校际之间横向联动活动,即联合研究课题、联合开发校本课程、联合组织专题教研活动、联合组织校本培训等,帮助村小寻找课改的支撑平台和发展抓手。2所学校升格为江苏省实验小学,1所学校升格为江苏省示范初中,4所学校获市以上模范学校称号。

2.领导之间均衡发展一一校级领导挂职锻炼。好学校必须有好校长,学校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校长的发展。为尽快提高村小的管理水平与领导能力。每学年,片上结对学校(市区学校与村小)都会互派一名校级领导到对方学校挂职锻炼,列席各种会议,承担一定课务,履行校级领导的工作职责,全面参与学校的领导决策工作,全方位地感受对方领导班子工作态度、工作思路,工作方式以及工作作风。取长补短,从理念上、方法上获得管理精髓。

3.学科之间均衡发展——薄弱学科优秀教师“巡回走教”。为有效解决校际之间学科教学的不平衡性,我们一方面继续保持联校在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的良性发展势头,另一方面尝试薄弱学科优秀教师巡回走教,从切实的教学实践中批准教学中的症结所在,并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弥补教学漏洞。近年来,联校共派出16位老师到村小巡回走教,涉及英语、科学,综合实践、音乐、美术等多个学科。

教育资源论文范文篇2

论文关键词:知识管理知识共享大学城动因

近几年,我国出现了一种新的高等教育发展形式——大学城。建设大学城是推动地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要,是实现高等教育体制创新,提高高等教育综合实力的有效途径。高等教育的改革是人类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全球性课题,而大学城管理则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1大学城

大学城作为一种高等教育现象,率先出现在英美等一些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我国较为权威的教育大辞典把大学城解释为:围绕大学建立的社区人口一般在5万~10万,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便利的食宿、交通等条件。如意大利的波洛尼亚、英国的剑桥和牛津、日本的筑波等。在国外,自12世纪中世纪大学诞生至今,大学的发展已经走过了约900年的历程,而大学城的兴起则是2O世纪中叶以后的事。伴随着战后西方高等教育的大规模发展,一批以大学为主体、以城市为依托、产学研一体化的特殊区域相继而起,并逐步演绎为自然发展型和规划建设型两种典型的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城发展模式。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国际化及教育发展需求的多样化,高校正面临着改革的历史重任。为了实现高等教育体制创新,提高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大学城的兴建应运而生。迄今,全国各地出现了5O多座大学城。国内大学城建设呈现出建设模式多样化,空间布局的密集化,建设规模超大化的特点…。由于大学城建设的硬件结构在设计时就考虑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互补,从而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实现不同学科的交叉,更有效地实现知识创新创造了空间条件及物质条件。因此,大学城的创建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机遇。

由于大学城是多个具有法人地位的主体,使得目前我国大学城在管理、发展、战略等方面尚存在许多问题,如,大学城的资源共享(尤其是知识共享)与开放性不够、大学城院校之间相对独立导致合作欠缺、设备和人力资源未充分利用,降低教育成本的潜力尚未挖掘,科学思想与人文精神的融合统一有待加强等等。大学城不应该是简单的大学的集合,大学城的发展要聚、要融、更要合,但在我国已建成的大学城中,资源的开放与共享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问,尤其是知识共享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2大学城知识共享

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知识创新和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研究的两个基本方向。知识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资源,只有在企业的最多数员工中得以最大程度地获取和应用后,才能发挥其经济价值,而且知识共享的过程本身即为创造新知识的过程,因此知识共享在知识型组织的知识管理中具有极大的学术意义和实践价值。Ipe(2003)认为,在组织环境下,个体之间的知识共享,就是知识源将其私有知识转化为可被他人理解、吸收和使用的知识的过程,强调共享的结果是知识源与接受方共同占有知识。

大学城是高等学校的集聚,也可以称为大学集群,如从整体上将它视为高等学校的集合体,则大学城是一种典型的知识密集型组织。作为知识密集型组织,其基本特征是:知识是组织运作的核心资源;组织创造价值的核心资产是知识。

大学城知识共享是指在大学城中,各高等学校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知识通过各种交流方式为大学城其他高校的教师或学生所共同分享,从而转变为整个大学城的知识财富。它主要包括以下两个层面的知识共享:一、教师或学生之间个体之间的知识交流,涉及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的转化;二、知识在教师或学生个体和大学城各个层次之间的有效合理流动。大学城知识共享不仅仅包括大学城内各高校组织内的知识共享,更重要的是大学城内各高校跨组织问的知识共享。大学城各高校问的知识流动和共享,是大学城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和中心环节。大学城作为知识传承、传递、扩散和创新的生产源和集散地,实施大学城知识共享,有利于整合大学城内各高校教师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促进知识的采集与加工、交流与共享、创新与增值,提升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的水平,推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增强大学城内各高校对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而且有利于高校教育创新和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3大学城知识共享的外因分析

高等教育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大学城区域集聚的特征为大学城知识共享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是大学城知识共享最主要的外部动力。

3.1高等教育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

高等教育担负着人才培养、知识传承和知识创新的社会使命,是决定国家竞争优势的战略因素。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国际化及教育发展需求的多样化,高校正面临着改革的历史重任。尤其是1999年,我国开始超常规发展高等教育。在高等教育加速发展的同时,却面临着高等教育资源的严重不足。大学城现象为改革高等教育办学体制,为有效重组、盘活高等教育资源,为促进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改革教育体制提供了可能性。

由于高等教育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各高等院校都会根据学校的特点制定各自的发展战略。某些高校由于某一学科特色显著而使得其他学科的发展缓慢,这种情况并不能适应现代高等教育市场竞争的需要,它内在的需要依靠外部的力量来加强本校其他学科的建设和人才培养。大学城中各高校都具有自己特色的专业,充分利用大学城各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必将培养出高层次、复合型、创新性、有市场竞争力的人才,能更好的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功能。因此,高等教育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使大学城各高校充分利用大学城各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成为大学城知识共享的动力之一。

3.2大学城区域集聚的特征

大学城一般是几个高等学校在某些区域聚集,并达到一定的规模,这些高校的地理位置一般都是相距很近。这样大学城地域上、空间上的集聚使各高校之间更紧密合作,双方的程序和惯例形成了具有相对稳定的交易关系,降低了交易的不确定性,减少交易成本。构建大学城知识共享是一种节约知识交易成本的创新。知识的特殊性决定了它是高额交易费用的商品,市场交易并非最佳的选择,所以知识在大学城高校间低成本而高效的转换是大学城知识共享的动力之一。

其次,大学城各高校的地理位置和区域集聚特征使得大学城各高校具有相同或相近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制度环境,这种社会文化特征有利于大学城整体知识的扩散和共享。

再者,大学城区域声誉效应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推动大学城各高校间需要在各方面加强交流合作,加强各高校组织问的知识交换和知识共享,提高大学城整体的核心竞争力。

4大学城知识共享的内因分析

大学城知识资源的特性、大学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和大学城的学科交叉融合是大学城知识共享最主要的内部动力。

4.1大学城知识资源的特性

按知识的可表述程度,可将知识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两大类。一般把编码程度相对较高、能以系统的方式传达的正式和规范的知识称为显性知识;而将编码程度相对较低的、难以形式化和模仿的知识称为隐性知识,或者意会知识或缄默知识。不同类型的知识在转移的媒介、方式、工具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

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等学校的价值在于它是一个独特的知识体。高校所拥有和形成的知识以及知识获取、传播、运用和创新的能力是满足学生、家长和社会需要的首要因素,高校的竞争优势将极大地取决于知识的广度、深度、知识结构和知识创造力的优势。大学城内高校的知识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传授给学生的大众化的知识(教学方面知识);另一类是具有保密性质的核心知识(科研方面知识)。大学城高校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大都以显性知识为主,不具有机密性,不同于企业知识联盟中的核心知识或是涉及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性技术。此外,大学城齐全的学科专业、丰富的知识结构层次等大学城知识资源的特性有利于大学城知识资源在大学城范围内的共享,经过大量的知识创新,产生新的学术思想和科学成果,形成新的知识资本。

4.2大学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核心竞争力是普拉哈拉德和哈默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一篇题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论文率先提出的一种管理理论。核心知识是核心能力的本质,但核心知识具有生命周期,若赢得持续的核心能力必须持续地更新知识,通过知识的获取、处理及补充形成新的核心知识,使核心能力的发展呈螺旋上升的态势。

高等学校不仅面临着国内竞争,还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如何培植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成为摆在高校管理者面前的一项不容回避的议题。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知识生命周期日益缩短的今天,大学城各高校应该充分利用已有丰富的知识资源,参照知识联盟的形式,加强各高校间的知识共享,使各高校互相交流最前沿的知识和技术,在知识吸收和知识应用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出新的核心知识,使各高校持续保持核心能力。这样,不仅各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得到很大的提升,关键是整个大学城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提升,有利于大学城持续健康的发展。

4.3大学城的学科交叉融合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一项综合性、长远性的建设工作,是高等学校一项根本性的任务。在学科建设中强调学科建设的全局性,改革过去单纯的学科点建设的概念,把多学科的力量有效的聚集起来,把教育资源合理的配置、整合起来,才能真正推进学科的创新和建设。多学科交叉融合是当今世界一流大学的共识和特征。多学科交叉融合是优势学科的发展点、新兴学科的生长点,也是人才培养的制高点。世界知名大学普遍高度重视文理渗透、理工结合;重视利用本校内的学科知识资源推动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与发展。

大学城内各高校的学科一般都各有特色,门类齐全,并兼具文、理、工、哲、管等学科门类。如果单独利用各自校内的学科知识资源,涉及的学科门类单一,很难在学科交叉融合中取得重大的突破。所以大学城内各高校由于集聚和制度等方面因素使各高校的学科优势共享,经过不断的知识创新,更有利于多学科交叉的融合,从而提升整个大学城的学科创新和学科建设。因此,大学城的学科交叉融合是大学城知识共享的动力之一。

教育资源论文范文篇3

一.从思想上入手,密切家园联系:

家庭教育资源包括对幼儿发展造成影响的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所有内容:家庭文化及成员的职业、经济条件、信息、自身教育水平及观念、家庭成员和幼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家长对幼儿的具体指导、教养方式等。让家长充分挖掘自身潜在的教育资源,发挥家庭教育资源的优势,必须从思想上加以引导。

首先,我们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讲座等多渠道的宣传,让家长认清自身的教育功用,认识到自己本身对于幼儿来说就是一大教育资源,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幼儿模仿的对象,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引导家长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注意让自己的言行发挥积极的教育作用。如:在礼让方面我们引导家长在家对长辈对邻居等主动礼让不争吵,主动关心帮助,带动孩子,从小以礼待人,乐于助人。

其次,通过个别交流、家访等机会与家长沟通,了解家长的育儿方法,改变一些家长的教育思想,使家长和我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如:我们班的某某家长,儿子才五六岁,对"性"特别感兴趣,她感到十分恼火,她听其他孩子说:"某某躲在厕所看女孩子小便。"便不分场合,在集体面前用"以后不准看""羞羞脸"等言语喝斥孩子,而孩子还是一脸迷茫。了解情况以后,我们并没有指责家长,而是故意将孩子支开,请家长平心气和地坐下来,跟她讲:孩子为什么对此感兴趣?怎样正对待孩子初期的"性教育"……还介绍了"家园共享区"内的几篇关于这方面的文章。第二天,家长来时感激地说:"老师,我平时工作太多,对孩子的教育言语能省则省,经常说一些禁止的话,还是您说得对,以后遇事我一定会有意孩子为什么会这样,这几篇文章写得真好,谢谢您。"

二.丰富参与形式,探索家园互动新途径

只有家园互动,我们的课程改革才能得到家长的支持和帮助,才能使家庭教育资源中得到充分利用。这一学年来,我们在挖掘家园互动的方面上做了一些努力。

1.家园联系本:我们让家长为孩子准备一本家园联系本。通过家长与教师双方对孩子的关系,更好的交流,家长们可以记录孩子的言语、感受、书写评析、反馈孩子在家的情况,而教师也能更全面了解孩子,并可针对家长作出的建议改进工作。家园联系方便快捷地联系着我们。

2.资源共享区。经常有的家长问我:"老师,你介绍几本好书吧!""什么书对孩子的教育有益呢?"等等一些问题,为此我班的一角特设了一个"资源共享区",这是专为家长设计的。在"共享区"内,我们提供了幼儿教育专刊,名人成长记录,育儿资料,VCD,优秀网站推荐等,家长们可自行登记借阅,而"共享区"内的资料都是老师和家长共同收集的。

3.家庭小分队:我们将班级的各个家庭,按自愿的原则,三四个家庭组成一组,由家长们推选出一组长,组成家庭小分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的登山,有的郊游,有的参观,还可以邀上老师一块同行。"家庭小分队"增进了家庭与幼儿园,家庭与家庭之间的联系。

三.家园互动,推动课程改革

第一.参与主题的生成:

我们通过家教园地向家长详细介绍了课程改革的动态,主题活动,生成课程.并让家长观察孩子的兴趣点,如有好的想法可在家园联系本上记录。在主题开始前,我们通过家长问卷的形式了解幼儿的基本情况,例如在《开心的笑话》主题开始之前,我们设计问卷让家长填写幼儿对笑话的喜爱程度,对什么感兴趣,还想了解些什么?等等的问题,这样我们就能针对情况进一步调整我们的主题活动。这样的形式让家长了解我们正在做什么,同时有利于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孩子的需要,而且家长的建议也让主题添色不少,如,我们在《开心的笑话》欣赏阶段让孩子欣赏的材料较少,出钺锋的妈妈在家中发现孩子对哑剧《憨豆》的兴趣不亚于动画片,于是向我们建议,增加了活动的内容。

第二.帮助主题的开展:

我们将主题活动的开展设计成一份表格,详细介绍了主题活动的环境创设/区域创设/所需物品等,让家长了解我们需要什么?例如《丰收的季节--秋天》主题,家长们送来了麦苗,水稻等农产品,让这些生活在城市的孩子也亲身感受到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开心的笑话》这一主题中,张子滢的爸爸,苏泾的妈妈等家长送来了漫画书,网上下载笑话等资料……

我们还发挥家长职业资源优势,为活动的开展服务,如有的家长在旅游局工作,我们请他协助联系泉州南少林寺,带孩子们开展郊游活动;有的家长住在部队,我们与其联系,带孩子到部队参观演习,联欢;有的家长在电视台,我们请他协助拍摄录相,参与活动;还请一些在美术、电脑、体育等方面有特长的家长积极参与班级幼儿的活动……

教育资源论文范文篇4

1.拓展、丰富幼儿的活动空间幼儿园内孩子的活动环境一般包括教室和室外活动环境两个部分。一般幼儿教育理念只重视室外活动环境的建设,而忽略了室内环境这一重要因素。教室作为孩子园内学习与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师应加强室内环境建设,以温馨和舒适为宜,制作家庭温馨墙、宝宝风采展示墙、童话故事书角等。而室外活动环境的建设,则以游戏和自然为主题,既要有多个活动设备供孩子们游乐玩耍,也要提供自然的绿化环境,让孩子在大自然环境的陶冶中获得身心愉悦。很多幼儿园由于场地限制,不能提供孩子完整、丰富的室外活动场所,因此结合社会活动环境,挖掘室外活动资源也是幼儿园发展的重要主题。比如组织春游活动,让孩子走进大自然,接受自然的教育;还有公园、游乐场所等场地的利用,既可以用来组织亲子活动,也可以用来开发节日庆典活动,使孩子们在丰富的环境中获得足够新鲜的刺激,促进心智的健全发展与思维的开阔。

2.优化教育资源活动幼儿园的教育实施按年龄划分教育阶段、分班的教育制度,目前幼儿教育大致分为小班、中班、大班三个教育段,每个教育段又具体分为不同的班级。由于上课、室外活动全部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因此各个班级的小朋友之间相互并没有交集。随着全球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儿童也将面临更加丰富开放、竞争激烈、人际关系更趋多元化的社会,如何在幼儿阶段培养孩子的开阔性思维、开放的视野、宽广的心胸与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主题。因此幼儿园教育应避免分班教学对孩子发展的限制,通过实行混班制的活动为小朋友打开交际圈,让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都能在一起交往与活动。

比如在晨间活动、室外活动、艺术特长教学等方面,都可以把不同班级的小朋友集中在一起,实行混班制的活动或教学。加强城乡幼儿园之间的合作、交流。城市与农村之间在生活方式、生活环境、优化教育资源与理念间存在差别,这种差别一方面不利于农村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是城市教育的另一潜在资源。通过加强城市与农村之间教育的合作与交流,使城乡之间的孩子互相交往、互相进入彼此的生活与学习环境,这对孩子是另一丰富、新鲜的信息刺激,使孩子认识到社会的丰富多彩,认识到自己成长的环境外还另有天地。比如开展“城乡娃娃手拉手”的交流活动,邀请农村的孩子来城市幼儿园做客,让小朋友模拟社会待客的方式培养孩子社会性能力的发展;而农村的孩子则通过带来自己家乡的照片、礼物,讲述自己在农村生活的见闻等,丰富城市孩子的视野,还可以通过农村孩子邀请城市孩子去做客的方式,增加城市孩子的见闻,丰富孩子的视野。城乡幼儿园的合作、交流不仅能促进孩子视野的开阔与社会性的发展,对幼儿园的优化教育资源与管理理念的更新也大有好处,通过借鉴不同幼儿园的管理与教育理念,促进自己园内教育理念的更新与发展。

二、结语

教育资源论文范文篇5

很多单位反映,廉洁从业教育资源少,仅有几名纪检监察干部在从事反腐倡廉教育工作,力量薄弱,方法单一,设施陈旧,教育效果不够明显。其实单位本身就是一个教育资源宝库,就看能否慧眼识珠。如果目光短浅,仅仅把教育资源局限在教育书籍、教育器材、纪检监察干部身上,自然就会感到资源匮乏、力不从心;如果视野开阔,把一切有利于反腐倡廉的资源都视为教育资源,就会感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此,整合运用廉洁从业教育资源,既要充分运用显性教育资源,也要深入挖掘单位内部的隐性教育资源。不拘一格选才授课,实现局部人才全局使用。授课讲座是开展廉洁从业教育的重要手段。讲授好廉洁从业教育课及讲座需要方方面面的知识,而每个纪检监察干部的素质都有局限性。怎么解决廉洁从业教育要求全面与教育者素质相对单一的矛盾呢?主要是发挥整体的合力弥补个体的不足,也就是说什么人讲的好,就请什么人讲;哪一堂课讲的好,就来讲哪一堂课;能在多大范围内发挥作用,就在多大范围内授课。比如,可以探索开展“廉政教育协作区”活动,让优秀党风廉政教育工作者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流动授课,以通俗的道理、生动的语言、熟悉的事例和真挚的感情进行授课,以求良好的廉洁从业教育效果。在这个问题上,还可以考虑制定一个廉洁从业教育资格认证制度,不论什么人,纪检干部也好、其他干部也好,业务干部也好、政工干部也好,都可以报名参加,由纪检监察部门规定一个时期内的反腐倡廉教育重点,广大党员干部参与授课,哪种课讲的合格了,以后就可以进行哪种内容授课,用硬指标规范廉洁从业教育授课队伍,通过充实教育者队伍提高教育效果。挖掘干部职工自身潜能,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从教育规律上看,干部职工是廉洁从业教育的主体,既是教育对象也是教育者。每个干部职工自身都拥有丰富的教育素材,应该努力开发和运用,提高干部职工自我教育的效果。比如,可以广泛收集基层干部职工进行自我教育的做法,编写一本《廉洁从业教育百种常见问题自我疏导指南》,在一个单位进行试用,准备完善后在整个系统进行推广使用;还可以在基层单位开展“每月一个话题”活动,鼓励干部职工互相辨论、互相启发、互相教育,达到廉洁从业教育的效果。加强廉洁环境建设,实现外部建设内化入心。人生活在现实环境中,环境时时处处都在影响人、改变人。应发挥环境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不断加强环境建设,树立“干事、干净”理念,巩固教育效果。结合单位特点,可以重点强化四种教育氛围:一是通过标语牌、宣传板宣传党的理论、介绍党的政策,营造一个坚定理想信念的环境氛围。二是通过开展工作竞赛、广播宣传等办法,介绍热爱本职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典型,营造一个爱岗敬业的环境氛围。三是通过丰富图书资源,开展读书活动,激发干部职工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营造一个学习成才的环境氛围。四是大力加强的风气建设,督促教育者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努力为廉洁从业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诚信氛围。通过加强环境建设,营造一个干部职工人人、时时、处处、事事受教育的良好教育氛围,增强廉洁从业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2加强覆盖渗透,广纳社会资源

社会家庭影响是引发干部职工思想问题的重要因素,廉洁从业教育脱离社会家庭的支持,就会空洞乏力;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厚,廉洁从业教育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就能事半功倍。因此,整合运用教育资源既要充分运用内部资源,也要积极借助外部资源。着眼透彻说理,请进专家学者。受理论水平、知识视野的局限,一些政策理论、法律法规等理论性、专业性强的问题,相当一部分基层干部职工搞不清、吃不准、讲不透。这些内容,应尽量邀请专业人士上课,给干部职工答疑解惑。比如,在党和国家重大政策出台时,可以聘请当地党委、政府政策研究室及党校的同志进行授课、举办讲座,解除困扰干部职工的思想问题,坚定干部职工的理想信念。着眼感性印证,拓展教育基地。感性与理性相结合,能够加深廉洁从业教育效果。应根据不同的教育内容选择相应的廉洁从业教育场所,进行参观学习或是开展实地授课,使教育环境与教育内容交相辉映,赋予形象化、增强感染力,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可以组织外出学习活动,使干部职工在参观廉政书画展、烈士纪念馆、英模先进事迹展等活动中受到教育。着眼情感影响,借助家庭力量。干部职工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家庭有着无法割舍的情感,运用社会关系把握干部职工思想动态、运用家庭影响配合廉洁从业教育,在当前社会条件下对于提高教育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中笔者感到,家庭和社会关系是做好干部职工思想工作的巨大能量宝库,要想很好发挥它的功能,就要真正把干部职工的家庭情况和社会关系摸清楚,通过耐心负责地工作,与干部职工的亲朋好友形成共识,把与干部职工家庭与亲朋沟通作为一项制度长期坚持。这样家庭社会就会成为反映干部职工思想动态的温度计,成为廉洁从业教育的助力器,成为预防职务犯罪的好帮手。

3追踪时代前沿,开发“网上”资源

时展和科技进步不断为廉洁从业教育提供新的资源和平台。因此,整合运用教育资源既要充分运用传统资源,也要潜心开发新兴资源。当前尤其要在建好、用好局域网上下功夫。使网络成为学习上级精神的园地。以往,各级反腐倡廉教育计划通常采取书面文件的形式下发,每个单位只有一份。学习时,受传达人表述,被传达人理解、记录等因素影响,容易产生遗漏,影响教育效果。同时,因为只有一份,借阅不方便,影响各级对上级精神的理解。可以在不违反保密规定的基础上,各单位在局域网上刊发反腐倡廉教育计划,易于基层单位全面学习、准确把握廉洁从业教育精神。使网络成为汲取教育经验的课堂。教育方法影响教育效果,方法单一,教育效果就差;方法丰富,教育效果就好。丰富教育方法既要潜心探索,也要开门借鉴。应充分发挥局域网的桥梁作用,按时优选刊发各类廉洁从业教育经验做法,供各级纪检监察干部学习借鉴;有针对性地选取、下载经验做法,作为新任职纪检监察干部的培训内容;定期采取个例分析的办法,点评、剖析典型经验做法,推进廉洁从业教育改革创新活动。使网络成为领导答疑解惑的平台。领导干部“上一线、上讲台”答疑解惑,是提高廉洁从业教育质量的有效办法。可以依托局域网进行领导干部答疑解惑,请干部职工把疑惑和问题在局域网指定的栏目中,领导干部定期上网答疑,能够有效克服时间束缚,扩大教育面。使网络成为掌握干部职工思想的渠道。准确掌握干部职工思想动态,才能增强廉洁从业教育的针对性。当前基层单位普遍反映,很多干部职工不愿意暴露真实思想,有的怕说实话,给领导留下消极印象,影响个人成长;有的怕说真话,暴露个人隐私,被人笑话,类似的情况很多。在这种情况下,仅靠面对面谈心、思想汇报、纸上问卷调查等传统途径,难以完成掌握干部职工真实思想的任务,应创建一种能够打消干部职工思想顾虑,保护个人隐私的渠道。局域网恰恰符合了这一要求。在网上开展各类调查,不会暴露到具体人,更容易打消干部职工的顾虑,掌握真实思想,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廉洁从业教育打下基础。使网络成为宣传先进典型的阵地。局域网在宣传先进典型方面具有很多优势。可以在网上开展先进典型评选、刊发文字事迹和新闻图片、发表干部职工学习体会文章等办法,增强典型宣传的生动性、持久性、群众性。可以在局域网上设立先进典型园地,全面展示先进个人和先进群体的事迹,依托科技阵地,把廉洁从业教育活动引向深入。

教育资源论文范文篇6

关键词:合理;远程教育;语文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教媒体正逐步走入课堂,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它五彩缤纷的生动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旁白,悦耳动听的音乐,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以它灵活便捷的交互性,资源储存的丰富性,为语文教学开辟了一条嵌新的道路。在情境营造、时空转换、情感渗透、思维创新等方面显示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为语文课堂教学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在近几年的课题实验研究实践中,我更切身体会到现代技术教育为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提供了崭新的天地。可是教师怎样利用电教媒体既可以改善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建立起新的现代教育体系,又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素质的提高,令学生更加喜欢语文课,更能让语文课消尽浮华把根留住呢?为此,我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对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的整合做了如下尝试:

1重启发,突破难点,促进语文与相关学科的整合

在教学设计时准确地估计学生的思维障碍,正确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技能,是教与学获得成功的关键一环。因而我在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进程中,在确定教学难点的同时,有针对性的了解各学科中的相关知识,并较为充分地估计学生的掌握程度。然后,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引导学生把各科知识联系起来、结合起来,运用信息技术这个学习工具和所掌握的知识技能让学习自行去探索解决问题,突出教学的启发性。因此,在课程整合时,我能体现课件要为教学活动服务的思想,重点考虑如何激发学生兴趣,突破教学重点。

例如在学习《詹天佑》一课时,我估计到“为什么‘人字形’线路能使火车爬上陡坡”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因此,设计了这样一段课件:八达岭的‘人字形’线路和蜿蜒的盘山公路。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观察火车沿‘人字形’铁路上坡的情形,说一说火车是怎样爬上陡坡的;接着设问:“为什么必须沿‘人字形’才能爬上坡?”在学生感到困惑时,演播这段课件,并启发他们联系自然课中关于“斜面”的知识。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懂得:修建‘人字形’线路与盘山公路的道理是一样的:都是利用斜面原理达到“省力”的目的,因此能爬上陡坡。最后,再让学生读课文中有关句子,根据自己的理解,用笔画一画——‘人字形’线路是什么样的?用模型做一做——“火车”是怎样爬上陡坡的。这个过程,学生在一段直观、简单的课件的启示下,把自然知识联系了起来,体会了詹天佑设计‘人字形’线路的科学性;同时又应用“简笔画”技能,在“画画、做做”中领悟到了“火车爬上陡坡”的情形,体会了当时线路设计的合理性。

在此整合的过程中,学生在课件的“帮助”、教师主导作用“启发”下,融合了自然、美术等学科知识、技能,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有趣,通过看、想、做、讨论等形式,对学习资源进行了分析、归纳、评价,激发了学生自己去揭开科学的奥秘。

2重“真实”,提供场景,促进相关学科和语文科整合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是学好各相关学科的重要保障。“具有工具性”,这使语文课能涉及到几乎所有的知识领域。语文科有其相对独立的一面,又与其它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我经常与其它学科的老师交流,来熟悉各学科教材体系,把相关学科与语文有机地融合起来,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在教学《看月食》时,要让学生真正了解月食,就必须突破时空限制,要把浩渺的太空呈现给学生。因此,我组织学生上因特网的自主学习,借助搜索引擎,查询月食有关图片及说明,引导学生探索“月食成因”,再教学“日食成因”:

(1)联系课文,说一说“月食”时作者看到月亮有什么变化?

(2)观察课件,讨论交流,从月亮形状变化的过程中,你认为月食是怎样发生的?

(3)借助有关“月食成因”的教学仪器,配合学生自己动手试验,让学生了解“月食成因”。

(4)演示动画课件,并联系课文,让学生说一说“月食是怎样形成的”。

(5)用迁移学习法,让学生自己动手研究“日食成因”。

这个教学设计,主要应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联想、推理的思想基础,让学生通过观察、推理、实验,主动去探索宇宙的奥秘。同时,课件的演示为学生创设了一种虚拟化情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为学科新旧知识的联系起了“链接”与“接入”的桥梁作用,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实践,模拟情景,促进活动课程和语文课程的整合

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相辅相成,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重要“媒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模拟情景”,利于学生启发联想,融合学生“所学”、“所会”;在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中,促进新旧知识技能的不断磨合。尤其是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使活动课程与小学语文课程有机地融合起来。

在教学《黄山奇石》的课前,我做了两方面的准备:

(1)把能够上因特网的同学组织起来,让他们去网上浏览有关黄山的资料。

教育资源论文范文篇7

[关键词]城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教育资源配置实际上也就是把整个教育资源视为一种稀缺资源,既然教育资源也是稀缺,那么人们就必须做出选择,也就是如何更好地利用已经既定的教育资源去发展教育事业,提供教育服务产品,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同样这种选择也就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生产什么样的教育产品”、“如何生产这些教育产品”、“为谁生产教育产品”。第一个问题可以理解为生产什么样的教育产品,各生产多少是合理的,也就是社会应该提供什么类型的教育产品、各提供多少才能更好的满足教育需求?第二个问题也就是用什么方法来生产市场需要的教育产品,实际就是如何对资本、劳动、土地、企业家才能等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组合,这几种生产要素如何合理投入?第三个问题就是生产出来的教育产品如何分配,按照什么原则分配给社会成员?正确理解经济学意义上的资源配置内涵,是进行城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分析的基础。

一、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现状

分析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现状,实际上就是要分析为什么要进行城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教育资源如同其他经济资源一样也是稀缺资源,所以必须对稀缺的教育资源进行选择。目前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现状可以从总量和结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城乡教育资源总量短缺、结构失衡。

第一,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总量短缺。可以说教育投资短缺是个全球性问题,但在中国由于人口众多,“穷国办大教育”的事实使教育投资短缺问题更为突出。可以从两个方面论证这个观点:首先,可以从公共教育经费总量得到说明,据杨东平的研究,近些年我国年度公共教育经费一直维持在170亿美元左右,约占世界公共教育经费总数的1.5%,而这1.5%比例的公共教育经费,却用于培养占世界20%的教育人口,即大约2.4亿全日制在校学生的教育。因此从世界角度来看,我们不可以不说我国是在以极不对称的经费维持着众多的教育人口。其次,可以从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得到说明,这一指标更能反映出一个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整体水平。1993年制定的《中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纲要》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本世纪末达到4%”,而实际情况是,据杨明研究,1992年发达国家除日本和西班牙外,公共教育经费占GNP的比例都在5%以上,其中挪威等均在7%以上,发展中国家平均为4.2%,最不发达国家平均为2.8%。而我国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为2.0%。另外根据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的研究,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1991年为2.86%,此后持续下降,最低为1995年的2.41%,2002年回升到3.32%以后,又开始下滑,2004年下滑到2.79%(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调高了2.3万亿元)。教育资源配置总量严重短缺是当前城乡教育发展的一个关键性的制约因素,现在我们出发点就是在这样的资源配置总量短缺背景下来考虑城乡教育资源的协调与优化。

第二,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结构失衡。这里讲的结构是指城镇与农村二元体系结构,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结构失衡表现为重城市、轻农村的城乡分治模式。重城市、轻农村的城乡差异具体反应在城乡教育经费差距、城乡师资力量差异、城乡升学率差异、城乡辍学率差异、城乡教学仪器设备条件差异、城乡开课率差异等诸多方面。根据袁振国的研究,2001年生均教育经费的城乡差异,我国城镇小学的生均经费平均为1484元,农村为798元,城镇是农村的1.86倍。初中的生均教育经费城镇平均为1955元,农村为1014元,城镇是农村的1.93倍。还有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城乡差异、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的城乡差异,城镇均为农村的1.6—3.4倍之多。另外结构失衡也表现在初等教育(小学)、中等教育(包括中学、中专、技校、职中)、高等教育(大学)三级体系结构下的失衡,具体表现为这三级教育中重高等教育、轻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主要集中在城市,而基础教育按人口比例来讲大部分在农村,这样也就间接的造成了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差异。

二、城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途径

探讨城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途径的实质,就是在政府与市场对教育资源的配置中找到一种均衡,靠单一的配置模式是行不通的。

世界各国经济改革的共同属性,就是强调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但是在教育资源配置方面,尤其是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在现阶段我们依然强调政府应该对教育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教育、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协调与平衡,尤其是对实现城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强调政府对教育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就是赋予政府更多的权利支配教育资源,这主要是通过政府的政策、法律、法规、条例等宏观调控手段来实现的。

明确了政府在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以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具体措施,促进城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1)加大农村教育经费投入

在全国有限的教育经费中分配给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比例要进一步加大,加大经费投入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解决城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最有效措施。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是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因。而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又主要是因为体制上的原因。我国基础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而县、乡两级政府公共财政困难,特别是一些贫困山区和贫困县、乡财政更是困难重重,却要承担基础教育的筹资重任,县乡财政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拨款微乎其微。再加上2000年农村税费改革后,取消了农村教育费附加、教育集资、教育“口子费”(即为弥补农村教育费附加不能满足教师工资发放而余下的资金缺口,而向农民收取的费用),目前农村学校的经费来源就只有勤工俭学收入,其他渠道很难筹集到资金,这些微薄的经费来源导致每年出现巨大的经费缺口。因此中央财政和省财政应该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投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加强农村师资力量建设

在改革开放的经济大潮中,原本师资数量少、学历低;职称低的中小学,一部分年轻教师离开了教师工作岗位,下海创业、经商、甚至打工去了,农村基础教育师资雪上加霜。剩下的教师基本上是年龄偏大的老教师,年龄严重老化、知识老化,所以要想尽千方百计加强农村师资力量建设。要从数量、年龄、学历、职称等多方面优化农村基础教育师资队伍。

(3)改善农村教育办学条件

农村基础教育办学条件落后,设施设备老化,或者干脆就缺少设备,这主要表现在硬件上,比如房屋简陋、桌椅破烂、音体美等教学设备缺乏、现代化教学设施设备奇缺等等。这都需要政府投入财政经费改善农村基础教育办学条件。

(4)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共享

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其实是改善办学条件的手段之一,可以通过大学生教育实习、大学生援教、现代远程教育、多媒体软件教学等多种方式,把城市高等教育的优质资源,通过这种手段间接输送到农村基础教育中,弥补农村学校资源的不足。

(5)深化城乡教育体制改革

深化城乡教育体制改革,首先就是要改革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即改革目前的大学教育中央管、中学教育省市管、小学教育县乡管的管理体制。基础教育,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是农业人口脱贫致富的根本保障,涉及到国计民生和国家长远利益,属于公共产品。中央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投入,这是解决农村教育存在的一切问题的根本办法。其次,就是农村学校要从人事方面激励教师积极性,从招生方面扩大生源,从教学方面改善教学质量。公务员之家

教育资源论文范文篇8

[关键词]薄弱学校;教育资源;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在新《义务教育法》精神的推动下,各地开展了通过教师下派、交流以均衡教师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教育公平的实践,一些省、市还制订了包括教育资源统筹的城乡教育统筹规划。这些活动,从理论(特别是法理)和实践上看,都有其合理性与实效性。但在实践中也出现了如下问题:从优秀学校派遣教师导致了教育资源均衡中的“削峰”问题,薄弱学校的复杂性导致了“削峰”资源难以“填谷”。此外,城乡教育统筹视野局限在中小学,忽视了高校的教育资源供给功能。

城乡教育统筹不应是优秀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的“削峰填谷”,而应是二者的双赢共进;城乡教育统筹不是区域内学校间的“简单拉平”或“城乡混合”,而是初等教育与中、高等教育之间的资源整合、融合和良性互动。因此,在城乡教育统筹中,既要“造峰”,促进优秀学校可持续发展,又要“扬谷”,促进薄弱学校良性发展。其中,从实现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和谐角度讲,关键是解决薄弱学校教育资源供给问题。本文试图就如何多渠道解决薄弱学校的教育资源匮乏问题提出几个对策。

一、互动式:城乡强、弱学校之间的教师交流

2006年,沈阳市2000名城市教师被派往农村学校任教,拉开了城乡教师交流、促进教师资源均衡的帷幕。这种把城市学校优秀教师派往农村学校支教、把薄弱学校教师派往城市学校进修的“互动式”教师资源均衡,正在逐步发挥作用:农村薄弱学校得到了教师资源支持、上派教师得到了学习机会;下派教师也得到了教育锻炼,了解和认识了薄弱学校及教育发展的失衡。因此,在解决薄弱学校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上,这种“互动式”的教师资源交流应当是继续保持的教育资源均衡手段。

在实践中。这种“互动式”的城乡强、弱学校间教师交流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难以派出优秀教师。因为升学竞争,派出学校不愿意选派优秀教师(通常是派出非骨干教师)。二是派出教师作用发挥尴尬。这些派出教师如果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恐被别人笑话;如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又恐派出学校因竞争学校水平得到提高而不悦。三是派出教师使用不科学。薄弱学校因不需支付派来教师费用,就尽可能多排课、多使用,缺乏与教师的心理沟通。此外,还缺少对教师的生活关照,这些派出教师生活不便,他们到农村学校后,从住房、生活节奏、人际交往到资料收集等都感到不便。无疑,这些问题会影响互动式教师交流中下派教师作用的发挥。因此,为了使“互动式”城乡教师交流发挥作用,需要解决好下面的几个问题。

第一,“捆绑”城市优秀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为了克服不“派优”的走过场、派出教师作用发挥尴尬等现象,应当合并对口支援的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的校领导班子,将两个学校的发展“捆绑”纳入考核范围,探索“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互动发展模式,从资源共享、捆绑发展角度试行两个或多个法人单位、一个法人代表、一套领导班子的一体化管理体制。同时,建立在中小学校干部选拔中向有农村教育经历者倾斜的制度。

第二,建立中小学教师的农村教育履职制度。为了解决派不出教师的问题,一方面要规定所有新人职教师必须有一定(如3-5年)年限的农村教育履职经历;另一方面还要规定在职城市教师补履农村教育经历(例如:根据入职时间规定,2000年前入职的教师补履农村教育经历1年,2001年人职的教师补履农村教育经历2年),并将此作为教师聘任、职务晋升的基本条件。

第三,制订向农村教师倾斜的待遇政策。为有利于优秀教师的派出,可规定:同等条件下,农村教师享受浮动一级工资的津贴、补贴的政策;或模仿日本经验,在统一城乡教师基本工资水平的基础上,每年多1个月的奖励工资待遇向农村教师倾斜。同时,改造薄弱学校的教师工作与生活环境,使下派教师与原校教师都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第四,在交流中努力提高农村教师的水平。可以设计“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根据农村交流教师较为年轻、教学水平较低等情况以及新课程改革理念实施的需要,有针对性设计农村学校交流教师的学习计划,切实提高其教育水平。

二、生成式:薄弱学校输血式的教育资源供给

“互动式”的城乡教师交流也有其局限性:一是派往薄弱学校的教师资源有限,难以满足薄弱学校对优秀教师的大量需求;二是交流到优秀学校的薄弱学校教师有限,许多农村学校普通教师难以通过这种方式实现提升。同时,这种“互动式”教师交流有“劫富济贫”之感,而且还存在拆散优秀学校的优秀教师资源组合、影响优秀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对薄弱学校而言,这种“互动式”的教育资源供给方式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薄弱学校的教育资源匮乏问题。所以,在保留“互动式”教育资源供给方式的同时,农村薄弱学校要探索具有“造血”性质的生成式教育资源供给途径。

第一,营造薄弱学校生成教育资源的环境。利用政策优势为薄弱学校造就获得教育资源的条件,包括:一是利用城乡办学条件均衡的“物质保障线”,加大对薄弱学校的经费投入,使薄弱学校在场地与校舍、设备与设施、经费保障及教师编制等方面获得政策的倾斜性支持;二是利用城乡师资配置均衡的“人事编制线”,配备齐全教师队伍,并根据年级、班级、学科类别实现合理的师生比;三是利用管理水平均衡的“干部水准线”,引进优秀校长、建立优秀领导班子,在校长定期交流轮换、城乡学校“捆绑”发展中,通过统一调配、统一管理、统一考评,实现理念、资源、方法、成果、利益共享;四是利用教育质量均衡的“质量标准线”,在优质(初)高中招生指标切块分配中,获得升学竞争的生存空间,并挖掘学校优势,办出特色。

第二,增强薄弱学校生成优质教育资源的功能。薄弱学校如何立足自身情况,生成更多优质教育资源是薄弱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具体方法是:一是实施“走出去”战略,既包括如上所述,要在“互动式”交流中努力提高薄弱学校交流教师的教育水平,也包括下文将要探讨的薄弱学校教师在师范院校进修中的教育能力提升,借助外界力量实现薄弱学校教师水平的提高;二是实施“请进来”战略,不仅邀请在岗的优秀城市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示范、指导、兼职、任课,而且聘请经验丰富、身体健康的城市退休教师到农村学校指导、示范;三是实施“内发式”战略,建设学习型校园,组织教师学习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促进教师教育转变观念,通过“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的校本教研,促进教师教育研究与教学水平的提高;四是实施“信息化”战略,加强以网络为核心的多媒体基础建设,打造信息化平台,加强学校计算机配备和校园网建设,同时调动师生开发、交流、共享多媒体教育资源的积极性。

“输血”性的“互动式”教师资源交流,“造血”性的“生成式”教育资源开发均有其合理之处,应当值得保留。但这种局限于中小学之间的教育资源统筹视野需要得到扩展,要从教育系统观出发,在中小学与高校之间探索薄弱学校教育资源的其他供给途径。

三、联动式:师范生顶岗实习与教师轮岗进修

十余年来,一些师范大学实施了师范生顶岗实习的实践,它在解决师范生的实践教学基地、创新师范生实践教学模式、促进职前教育与在职工作沟通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创新性意义。这种方式不仅对师范生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解决薄弱学校教育资源匮乏问题也具有重要价值:大量师范生到农村学校顶岗实习,为农村学校提供了大量师资,缓解了薄弱学校的教育资源匮乏问题。

此外,这种方式对促进薄弱学校教育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可以有序地组织薄弱学校教师培训、促进教师持续发展;二是薄弱学校教师到高师院校学习新理念,可以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水平。而且,这种方式的可行性非常高。师范生顶岗实习有培养经费保证,薄弱学校教师培训是专业持续发展所需,这种方式又不影响优秀学校教育资源的原有组合态势及其可持续发展问题。所以,它是解决薄弱学校教育资源匮乏问题的重要手段,薄弱学校要以此为契机,把教师有组织地输送到高师院校接受培训,实现薄弱学校教育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在利用“联动式”解决薄弱学校教育资源供给问题时,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针对师范生顶岗实习中暴露的问题,科学制订培养计划,精心设计顶岗实习进程,加强顶岗实习指导;二是科学设计薄弱学校教师的轮岗进修计划,在保证正常教学秩序下,对进修教师在年龄层次、学科门类、水平差异等方面做好组合,有序地组织薄弱学校教师轮岗进修;三是切实解决薄弱学校进修教师的进修困难,特别是培训经费方面的困难,可以通过设立专项资助经费的办法支持这些长期在农村学校艰苦岗位T作的教师进修;四是提高培训质量,特别要针对农村教师的智能基础与接受偏好、教学水平与业务需要、教学研究的困惑与问题等因素,设计适合于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的培训。总之,师范生的顶岗实习为薄弱学校教育资源获取提供了难得的机会,薄弱学校应当抓住这个机会,通过教师培训实现薄弱学校“造血式”的教育资源建设。四、资助式:高师院校对薄弱学校的资源支持

在探索农村薄弱学校的教育资源供给问题时,不能忽视高校对薄弱学校的教育资源支持功能,要探索高校对中小学资助式的教育资源支持方式。

高校尤其是高师对中小学的教育资源支持有许多工作可以做。在师资支援方面,有派出实习师范生支教、派出青年到中小学支教、选派专家指导中小学教学及研究等形式;在资料支持方面,有编写与赠送图书资料、录制与赠送影音教学资料、向薄弱学校流动/巡回式开放实验室/科学馆,博物馆、提供教师教研资料等;在提供途径上,可以采取高校一中小学直接对口式的支援、高校一地方教育行政一中小学间接式的支持。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高校在对中小学资助教育资源时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第一,资助性原则。长期以来,高校对中小学的培训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基本上是高师教育学、心理学的重复;二是培训形式单一化,基本上是“教师独白、学员静听”;二三是培训方式单调,基本上就是课堂讲授,缺少合作探究、指导自学等形式;四是培训没有落到实处,一些学员报名注册后缺席,没有参加培训,但之后缴纳一定费用就可以拿到培训部门颁发的证书;五是培训费用较高,农村教师接受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可见,高校需要树立真心支持、有效服务的思想。

第二,适切性原则。高校对中小学的支持不适合中小学需要是一个常见现象,例如:一是赠送的图书内容陈旧,不符合中小学需要;二是培训内容不符合中小学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能力需要,培训方式不能有效激发、调动中小学教师的积极性;三是派遣实习生时“就近避远”,因为经费等问题,往往就近派遣实习生,不愿意向偏远农村学校派遣实习生;四是派遣非骨干教师支教。派出高校因为怕影响本校的工作,就选派非骨干力量前往支教。总之,高校对薄弱学校的教育资源资助应站在城乡统筹、均衡、和谐发展的高度来考虑到对薄弱中小学教育资源支持的适切性。

五、多媒体式:薄弱学校教育资源的信息化获取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资源获取提供了新的途径,薄弱学校可以利用光盘、网络等多媒体方式获取教育资源。这种方式有其独特优势:基于信息传播的增殖原理,教育资源输出学校在向薄弱中小学输送资源时,不会失去教育资源,仍可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而薄弱学校也因教育资源的获取而获得改革与发展的资源基础,这对于解决薄弱学校的教育资源匮乏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这种多媒体式的薄弱学校教育资源获取方式,具有薄弱学校与优秀学校共享教育资源、共同发展的“共享性”特征。它不以减少优秀学校教育资源、放慢优秀学校发展为代价,在实现优秀中小学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能促进薄弱学校因为教育资源问题的解决而加快发展,是“双赢性”的教育资源“均衡”,体现了公平意义的均衡。相比单纯的教帅交流,它在不削弱优秀学校教育资源及其优势组合下,优势较为明显。所以,在未来的基础教育资源均衡实践中,不妨将其作为重要的手段加以运用。

当然,薄弱学校还要研究这些多媒体教育资源的“校本化”利用问题。已有研究表明,薄弱学校使用多媒体教育资源时,如果简单移植,就会出现教学内容的信息容量、呈现架构、教学内容与教师的教学风格、学生的学习风格是否匹配等适应性问题,容易出现教学氛围低迷、教学信息反馈弱化、教学秩序维持难度加大等现象。因此,基于“校本”就是以学校为本,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进行。薄弱学校对多媒体教育资源校本化利用时要注意解决好以下问题。

第一,明确使用目的:薄弱学校发展、学生公平发展。要明确使用目标,把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促进薄弱学校发展的功能彰显到极致,改善办学理念、师资水平、办学条件、学校声誉,迅速而全面地提高教育质量。同时,薄弱学校利用多媒体资源的灵魂是“为了学生”,是为了促进学生在多媒体教育资源支持下获得公平的、良好的发展。

第二,明晰使用条件:基于薄弱学校水平、学生水平。这要求薄弱学校在运用多媒体教育资源时。重视自身与优秀学校的差异,具体分析、比较薄弱学校与优秀学校在发展目标、办学目标、领导风格、师资水平、设备条件、文化氛围等方面的类别差异、水平差异,考虑优质教育资源在薄弱学校使用的可行性。同时,薄弱学校使用多媒体教育资源时还要重视、尊重学生在诸如知识与能力、兴趣与爱好、文化与心理等方面的差异,考虑多媒体教育资源使用的必要性、适应性。

第三,掌握使用技术:“在学校中”具体设计网络资源的使用。要精心设计多媒体教育资源的利用技术,特别是建立适合薄弱学校的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包括组建预习网站、指导课前预习、指导课堂多媒体自主学习、监督课后多媒体材料复习。

教育资源论文范文篇9

在过去二十多年间,随着与经济体制的转轨,我国解决了长期存在的“短缺经济”。与此相对照,教育领域的供求关系却仍然十分紧张,一方面教育供给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另一方面教育财政资源的供给不能满足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的需求,尤其是教育经费供给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我们实际上面对着“短缺教育”的现实,许多教育问题由此而生。“短缺教育”(主要是经费短缺)的特征及其成因,寻找其解决途径与策略,成为现阶段教育战略与政策的必要依据,也是我国教育经济学的一个现实课题。本文试图就“短缺教育”条件下教育资源的供给和配置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做初步的探讨。

一、“短缺教育”的发展性特征

作为一个具有超大规模教育人口的发展家,教育供给不能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在我国将会持续一段相当长的时间。这是由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所制约的财力供给和教育发展的客观需求之间的现实矛盾所决定的。不过,不同时期这种短缺具有不同的阶段性特征。一般而言,开始主要表现为满足基本教育机会的资源供给短缺;之后主要是扩大和增加教育机会的资源供给短缺;再后则是接受高水平、高质量教育机会的资源供给短缺。我国现阶段可以说是这三个阶段的教育短缺同时存在,只有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侧重点有所不同。

西部欠发达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尚未实现,资源性短缺首先集中反映在满足基本教育机会方面;中部中等发展程度地区,初步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资源性短缺转移到巩固“普九”成果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方面;东部发达地区,正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资源性短缺集中在高等教育和优质基础教育资源方面。可见,教育资源的短缺会经历一个发展过程,在低层次教育短缺问题没有解决时,高层次的教育短缺必然存在,除非采取逆向发展战略,把有限的教育资源首先投向高等教育和精英型基础教育,才可以暂时缓解高层次、高品质教育的供求矛盾。但是,从长远看,由于缺乏扎实的基础教育的支持,高等教育的发展必然会受到制约,最终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把握“短缺教育”的发展性特征,对于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地区的教育资源配置,教育发展战略重点的选择,具有与实践意义。

我国现阶段教育资源供给的短缺,还具有过渡性的特征,既反映经济发展成熟程度的特点,又反映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的特点,突出地表现为既有总量性短缺,又有财政性、体制性和结构性短缺。总量性短缺是基本的、长期起作用的因素,取决于经济发展是否能够为教育发展提供充足的财政资源。而财政性、体制性和结构性短缺,则是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暂时现象,可以通过有效的市场调节和政府的政策调控得以缓解。因此,从政策研究与战略研究的角度,要把重点放在解决财政性、体制性和结构性短缺上。

教育资源供给的总量性短缺,是我国教育供求关系基本矛盾的反映。例如庞大的受教育人口;居民生活进入小康水平后,教育需求高移,教育消费成为生活消费的新热点;国家确定以信息化带动化,教育必然要实行适度超前发展战略。这些因素使我国社会教育需求持续增长,教育规模不断扩展,仅各类学历教育的在校生就达到2.3亿人。而由于国家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必然制约教育的投入水平。以1998年为例,我国人均公共教育经费为167元(折合20.2美元),生均公共教育经费为945元(折合114.4美元),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995年人均241美元,生均1273美元),这就使教育经费的供给难以满足现有教育规模的需要,更制约了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这就是我国现阶段教育供求关系的基本国情:由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教育资源的总量性短缺,是制约教育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根本解决;而现在的问题是财政性、体制性、结构性短缺,加剧了教育资源供给的短缺程度,因此,现阶段解决好财政性、体制性、结构性短缺,可以缓解总量性短缺的程度。

二、缓解财政性短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与财政支出结构

随着的持续快速,我国财政性经费不断增长,从1990至2000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由569亿元,增加到2563亿元,其中政府拨款由426亿元增加到2086亿元。但是,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20世纪90年代前期逐年下降,从1990年的3%下降到1995年的2.44%,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开始回升,但直到1999年也只占2.78%,并未达到《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2000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4%的要求,也低于1995年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4.9%的世界平均水平。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实行分税制之后,中央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例从38%上升到52%,地方财政收入所占的比例由62%下降为48%,尤其是县、乡两级财政十分困难,严重基础教育,主要是基础教育的发展,因此,提高财政性教育支出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例,是增加教育经费总量的基本途径,需要特别予以关注。

改变财政性教育经费供给不足,从长远说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为教育发展提供坚实的财力基础,而从财政收支而言,一方面是努力增加财政收入,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我国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20世纪80年代连年下降,从80年代初的32%下降到90年代初的10.6%,直到1998年才提高到14%(预算外收入未列入),明显偏低,影响财政对教育的支持能力。改变这种状况,一方面要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减少较为普遍存在的生产性浪费和行政性浪费现象,尽力扩大化税源,足额征税,堵塞各种漏洞,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预算外收入纳入预算内管理,也就是要做大“蛋糕”,增强政府教育投入的财力基础。另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在财政支出结构中真正体现教育优先和适度超前发展的方针。现在国家财政对于亏损的国有的直接或间接的补贴,对于生产性建设项目的投资,仍然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势必影响国家对公共事业的投入。在公共开支中,行政管理费的增长过快,从1991年至1998年行政管理费增加了4倍,而同期预算内教育经费增加了3.4倍,在全国正在实行政府机构改革的情况下,行政管理费的增加幅度超过了教育经费的增加幅度,是很难令人理解的。

这里还没有中央部门的行政管理费与地方政府行政管理费增加幅度的差别,也没有分析政府行政管理费增加的项目。总之,即使在现有财政收入总量的条件下,合理地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也有可能提高教育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进而提高财政性教育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为此,需要完善财政预算的审核制度,实行教育经费在财政预算中单列,增加预算的透明度和教育部门参与预算编制与审核的权力,保证财政支出真正体现国家发展的战略意向。

三、摆脱体制性短缺:扩大政府宏观调控下的市场参与

所谓体制性短缺,是指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造成单一的办学主体和投资主体(政府),限制了非政府渠道的资源投入,其结果一方面政府投入越来越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另一方面非政府的教育资源难以进入教育市场,加剧了教育资源短缺的程度。我国长期来沿袭计划经济同步的单一公办教育体制,政府承担了(主要是城市)公办学校的几乎全部经费(包括高校学生的一部分生活费用),随着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和教育规模的扩大,有限的政府教育投入越来越不能满足公办教育的经费需求。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逐步发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力量办学,开始突破单一的公办教育体制。到1999年止,全国共有民办教育机构(不包括幼儿园)4138所,在校学生140多万人,当年经费收入48亿多元,仅占全国教育经费总收入2949亿元的1.63%;社会捐资和集资办学经费141.85亿元,占教育经费总收入的4.81%,其中农民集资53亿元,占1.8%;学费、杂费收入369.7亿元,占教育经费总收入的12.54%.可以看出,各种非政府的教育投入正在增加,尤其是学费、杂费的收入占教育经费的比例,从1990年的2%到1999年的12.54%,有了明显的增加。但是,与社会教育需求以及居民的支付能力相比,非政府的教育投入比例仍然偏低,现有的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仍然没有为各种民间资本的投入提供宽松的环境,体制性障碍还是教育资源供给短缺勤的重要原因。

既然体制性短缺的根源是办学主体和投资主体的过于单一,那么,改变体制性短缺的出路就在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尤其是改革单一的公立教育和政府投资的体制,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加大市场参与和市场调节的力度。具体地说,政府要改变作为教育资源供给的惟一主体的角色,分别教育的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私人产品的不同属性,保证公共产品的供给,退出私人产品领域的供给,调节准公共产品的供给,扩大社会参与和市场调节,充分发挥市场调节教育供求关系的作用,增加教育资源的供给,缓解教育资源的体制性短缺,实现教育供求的动态平衡。

解决教育资源的体制性短缺,政府与市场要在保证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方面,发挥各自的作用。政府把保证义务教育的经费供给作为主要责任,实现基本教育机会的公平原则,同时把对非义务教育的投入,主要用于帮助处境不利的地区和人群获得公平的教育机会,并运用多种间接调控手段,创造市场参与的法规和政策环境。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探讨市场参与的多种途径,扩大市场准入,从社会吸纳教育资源供给,为社会增加更多的教育机会。

这里,仅就正在发展的几种社会参与的形式作些政策性探讨。

发展多种形式的民办教育,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对教育的投入,这是解决体制性资源短缺的主要途径。在我国教育供求关系紧张的条件下,民间对教育的投入有很大的潜力,民办教育应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民办教育的规模仍然有限,学校数和在校生数仅占公办学校数的0.6%,即使这样,现有的民办学校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一方面国家有关民办教育的法规和政策尚不完善,发展民办教育的政策和制度环境还不够完备;另一方面我国有着庞大的公立教育系统,民办教育起步不久,基础薄弱,在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因此,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发展民办教育需要采取多种形式,大体包括:(1)由非政府机构和公民举办的民办教育机构;(2)公办学校改制,即校产国有,民办机制运行,亦称“国有民办”;(3)公办学校举办民办二级学院或按民办机制运行的分校;(4)由混合办学主体举办的民办学校,即一部分由公办学校的校产入股,大部分由民间资金投入,按民办学校机制运作(有的地方把这类学校称之为“股份制”学校,似不准确);(5)中外合作办学的学校,也按照民办机制运作。在各种非政府办学投资中,有国有企业、派、社会团体,也有民营企业、公民个人等,而实际的经费来源主要还是来自学生缴费。因此,不能单纯以投资来源作为衡量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的依据,也就是说公立学校可以吸纳非政府的资金来源,而政府也可以资助民办学校;民办教育既可以由非政府机构和个人新建学校来发展,也可以利用公办教育资源,通过改制来发展;作为非盈利性机构,公立学校与民办学校,可以通过发展多种形式办学,发展出各种混合型的学校。总之,办学体制的改革,要在国家法规和政策的规范下,更多地市场机制,按照有利于增加教育资源供给,有利于扩大教育机会,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的原则,突破现有体制的束缚,发展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多种办学体制,增强教育满足社会多种需求的能力。

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公立学校,实行教育成本由受益者分担的原则,也是解决体制性资源短缺的改革举措。在教育普及程度不断提高教育规模迅速扩大的情况下,政府已经不可能承担公立教育的全部经费供给,非义务教育阶段按照教育成本的一定比例,适当收取学费,既是在教育投资上效率优先原则的体现,也符合教育公平的原则。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在高等学校实行公费生、自费生、委培生制度,对一部分计划外的学生实行收费。20世纪90年代中期限,非义务教育阶段实行收费制度,高等学校实行收费并轨,统一按教育成本的一定比例收取学费和住宿费,义务教育阶段的公立学校收取少量杂费,使学杂费收入占教育总经费的比例由1990年的2%增加到1999年12.54%,成为教育经费各项收入中增长最快的一项。现在的是如何规范公立学校的收费制度,使之既能增加教育供给,又要符合家庭承受能力,并尽可能保证教育公平,这就需要以下问题。

(1)学校收费标准的确定。目前高校收费一般占成本的20%~30%,财政拨款约占50%~60%,从实际需要而言,还要适当提高收费标准。但高等学校的学费已占经常性支出的27%,从家庭支付能力看,现在教育费开支已占家庭消费支出的8%~9%,大多数工薪阶层不可能承受大幅度提高学费的负担,至于广大农民则更缺少支付能力,近几年农村初中辍学率的迅速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高中和高校提高收费标准的消极反应。因此,公立学校的收费标准要与多数居民的支付能力相对应。

(2)如何区别不同的收益和回报制定和调整收费标准,例如某些回报收益率高的热门专业,可以提高收费标准,有的可以按成本收费,而有些关系国家文化发展的基础学科等专业则可以免收学费,或设立国家奖学金。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应用收费政策,调节专业结构和供求关系。

(3)健全法规制度,规范社会捐赠和赞助行为。要设立学校基金,把社会捐赠和赞助规范化、公开化,使之与学校的招生脱钩,并使基金的使用与运作制度化。

在市场活动中,资本运作具有重要作用。近几年来,教育界开始注意资本的注入对缓解教育经费短缺的作用,金融界也开始把教育作为投资的一个新领域。于是,就提出了金融资本与人力(教育)资本相结合的问题。在实际运作中,主要表现为教育系统(包括学校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向银行贷款,或由企业(国有企业或民营企业)贷款建设社会化教育设施,由学校租用或合作共用。这无疑能增加教育投入,缓解教育经费短缺的困难,如果应用得当,也是扩大教育资源供给的新途径。但是,资本市场运作的主体,应该是能自主处理产权关系、自负盈亏的企业法人,学校的财产所有权属于国家,它也不是营利性机构,它同金融机构发生的信贷关系,实际上是政府主管部门承担着信用责任,这就有一个政府、学校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例如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为了加快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不少地方政府用借贷兴建校舍,改善办学条件。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借款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金额约五百多亿元,原来打算用以后几年的教育费附加偿还贷款,如果农村实行费改税的改革,则还款来源没有着落;一部分高校的贷款也有还款来源问题。因此,需要探讨金融资本介入教育的相关领域与政策,从目前情况看,金融借贷一般发生在:一是举办民办学校;一是建设学校后勤社会化设施;一是满足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学与科研的基本建设。前两种借款属于企业和个人行为,应用市场运作的方式与机制处置。而教学与科研的基本建设(除少数大学城由企业贷款建设社会化设施外)多数由学校借贷,数额大,周期长,有的地方提出仿照国家建设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办法,实行政府财政贴息的长期贷款,即把还款期定为20~30年,政府财政付息,学校通过收费、创收等途径,分期偿还本金,这是一种用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的办法,在目前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教育经费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是否可以进行有限度的试验。当然,学校如何运用金融资本运作,需要慎重研究,一方面要遵循国家有关金融的法规和政策,另一方面又要符合教育与学校运行的特点和。

四、调整结构性短缺:强化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调节公平与效率关系的作用

在教育资源供给的短缺中,由于水平的差距,在不同地区和学校之间,存在着生存性短缺和发展性短缺这两种类型的短缺,这可以归纳为结构性短缺。这种结构性短缺反映在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教育与城市教育之间、重点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明显差距。这种差距的存在,一方面是由于和的原因而造成的发展水平和教育基础的悬殊,例如地区之间的生均教育经费的差距,省与省差几倍,县与县差几十倍,乡与乡差上百倍,实际上是跨越几个历史阶段的差距。这方面教育资源的相对短缺,有赖于经济的协调发展,需要较长时间的努力。另一方面是由于政府的非均衡发展政策,教育投资向一部分学校倾斜,加剧了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平等和结构性短缺,仅以生均成本核算为例,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差距,高等学校为3.9倍,中学为7.3倍,小学为8.8倍;城市的“标志性学校”与农村的学校相比,差距百倍以上。在教育的实际运作中,有一小部分学校具有超过当地消费水平的“豪华”设施,而相当多的学校则缺乏基本的办学设施,仅以实验仪器和图书配备为例,尚有约60%的小学和50%的中学未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相当数量的农村中小学教师不能按月发放工资,全国拖欠教师工资达一百数十亿元。这种生存性短缺反映了我国教育资源配置中的结构性失衡的严重性,政府在保证教育资源配置公平性方面的作用,是解决结构性短缺的关键因素。

现阶段我国教育资源配置扣的主要矛盾是:一方面教育的公平性原则要求为所有的学校和学生提供平等的机会和条件,政府应当公平地分配教育资源,保证基本的教育需求;另一方面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为了迎接国际竞争的挑战,保证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需要,又要重点建设一批学校和学科,使之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这样,教育资源就不能完全平均分配。这里的关键在于公平与效率的合理的“度”的现实选择,例如在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关系上,政府的财政资源应当优先保证义务教育的基本条件,实现基教育的机会均等;同时,在此基础上,政府尽可能扩大自身和社会的财力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在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关系上,政府的投资取向和政策选择,首先是不扩大城乡教育的差距,然后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则需要特别增加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投入,解决农村教育面临的严重的生存性危机。在一般与重点的关系上,要在保证一般学校生存基本需要的前提下,重点建设若干学校和学科,通过政府与市场的相互作用,促进学校之间、学科之间的相互和相互竞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重点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产生重点投资的带动效应。在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关系上,既要承认区位优势的客观性和区域差距的长期性,不能用行政手段人为地拉平地区之间的差距;同时又要运用经济的、政策的和行政的手段,使地区差距不再继续扩大,并且通过实行投资和政策适当向西部倾斜的战略,为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创造条件。

教育资源论文范文篇10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SOA;教育资源;整合

1引言

高校信息化建设将会经历系统集成、应用集成、信息集成、社会集成等四个阶段[1]。在实施过程中,集成环境的建设是重中之重,特别是在当前大多数高校还处在应用集成、信息集成时期,作为整个信息化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教育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和开发利用正成为一个关键问题,它必将在提高教育科研质量,挖掘高校的发展潜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开发平台、工具的异构性和紧耦合性导致了大量的教育资源系统之间不能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与软件复用[2],“信息孤岛”现象在高校普遍存在。随着高校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资源类别形式复杂多样、杂乱无序,数量猛增,质量参差不齐,事实上这些资源都还停留在低层次、低效率的重复建设上。如果采用传统方式来整合现有的教育资源系统会造成周期长、投入大等问题,同时又缺乏统一标准,难以充分保证资源整合服务的有序化、精约化、最优化。因此,如何有效地整序[3]、共享、整合、开发教育资源,确保教育信息化建设理性、有序、健康地向深入发展,已成为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2高校教育资源系统现状及SOA工作原理

2.1高校教育信息资源系统现状

教育资源是高校实现教学、科研及科技转化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战略资源,教育资源系统的开发和利用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任务,也是提升高校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从目前大多数高校共有的管理架构和运行机制来分析,现有高校内部教育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大概有以下一些组成: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教学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图书自动化管理系统、网络课程平台等,还有以宣传为主的学校门户,各学院、职能部门及科学研究所网站等等。经过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的不断建设和完善,这些信息系统已经成为保障高校各项工作开展的必不可少的信息服务设施。但这些信息系统也普遍存在着以下不足:

(1)资源信息及系统的规划性不强。高校信息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部门信息系统是整个高校信息系统的局部。但各系统之间缺乏总体规划,往往是学校部门根据自身业务需要来设计实施信息管理系统。对学校整体资源信息的开发挖掘,综合利用认识和规划设计不到位。

(2)资源信息数据的共享性差。每个部门的系统都有相应的数据环境,而由于自身需求量身定制的数据库系统的数据结构、标准不一致。数据转换复杂,增加了数据共享的难度,冗余数据无法同步更新。

(3)软件复用困难。各系统主要是以紧密耦合的方式把模块化的业务逻辑组合而成,这些业务逻辑在其它信息系统中无法被重用,从而导致了重复设计和IT资源的浪费。

(4)异构平台环境。操作系统有基于Unix的,也有基于Windows的,系统架构和开发平台有C/S结构基于Delphi、VB等开发的,也有B/S结构基于.NET、JAVA开发。因此,这样的异构环境增加了集成的难度和成本。

2.2SOA工作原理

SOA(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是一种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是一个蓝图,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重用应用程序中的服务以提高IT适应性和效率[4]。SOA作为一个组件模型,将应用程序中的不同功能单元(称为服务)通过对这些服务之间定义良好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接口是采用中立的方式进行定义的,也就是说它独立于实现服务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5]。这使得构建在各种此类系统中的服务可以用统一和通用的方式进行交互。

SOA的组件包括:①服务提供者。服务提供者即服务的拥有者,负责将服务信息到服务注册者,同时要控制对服务的访问以及服务的维护和升级。②服务消费者。实现服务的查找与调用,首先到服务注册者去查找满足特定条件的、可获得的服务,一旦找到,服务请求者将绑定到服务提供者并进行实际的服务调用。③服务注册者。集中存储服务信息,以便于服务请求者的查找。同时服务提供者可以把它们所要提供的服务在服务注册者这里进行注册。这三种组件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主要的操作有:①:为了被访问,服务的描述信息必须被以便服务消费者发现和调用。②查找:服务消费者通过查询注册中心去定位符合其需求标准的服务。③绑定和调用:在获得服务描述信息之后,服务消费者据此去调用服务。

图1SOA组件间的协作示意图

SOA具体的实现有很多,包括WebServices、SessionBean、JINI等。但随着WebServices技术越来越被重视,其已经成为实现SOA的主要构架技术。它是建立在开放标准和独立于平台协议基础之上的分布计算单元。WebServices用XML进行数据的描述和交换,使用SOAP协议在服务提供者与服务消费者之间进行通信,通过WSDL协议定义服务接口,使用UDDI协议进行WebServices注册和查找。这些特性使得WebServices成为目前实现SOA的最好方式。而WebServices以分散的形式存在于不同的系统中。

所以,SOA最大特点就是有一个灵活而功能强大的服务层,这些服务可以用不同的技术、方法在不同平台上实现,利用服务层中粗粒度的、可被动态发现和绑定的服务,我们可以快速地构建松散耦合的、具有跨平台处理信息能力的应用系统。SOA构建方法位于高校教学资源系统整合业务需求和底层技术之间的抽象层次中,独立地对每一个服务功能模块进行定义,而每一个独立部署的教育资源服务模块不依赖具体的开发平台和系统,各个系统的功能需求通过服务的流程化组织得到实现,从而实现各种异构系统及资源的集成和软件复用。

3基于SOA的高校教育资源系统集成

基于SOA的面向服务软件集成构架,即采用WebServices技术实现教育资源系统的集成,使教育资源系统通过Web服务进行互连、集成和协同,实现集成和软件复用。WebServices为实现高校集成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机制,它为本地和远程服务的定义、和访问提供了一整套解决办法。

3.1传统集成模式

传统的业务系统集成方案,是通过业务功能的专用接口调用,实现资源信息共享。业务方法级集成通过开发业务组件加以实现,实现业务功能的业务组件通常具有一些标准格式的结构和接口,具有较好的集成性能,业务组件的实现常采用CORBA、EJB、DCOM等技术。但专用调用接口方案存在着一些不足。专用调用接口方案是一种紧密耦合的集成方法,这种集成的结果不利于业务流程、资源信息的调整和重组,缺乏可扩展性、灵活性和适应性。其次是实现技术缺乏标准,不同的软件厂商提供了不同的实现技术,当前组件技术存在着多个标准,不同组件技术之间的互操作给集成增加了一定的成本和难度。

SOA是实现高校信息系统之间数据和业务无缝衔接的理想方案,它在服务层中将各业务功能点以服务的形式暴露于系统之外,其它信息系统可以通过服务协约对服务进行访问。这种技术简化了系统集成,可以快捷、容易地对业务需求的变化做出反应。另外,面向服务架构是平台和语言无关的,因此不必考虑实施环境是何种平台系统和设备,与其它的系统集成技术相比,面向服务的集成构架是解决高校信息系统集成的理想选择。

SOA之所以被用于信息资源整合,是因为其具备了标准化、可组装的特性[6]。因此基于SOA资源整合的关键技术,是把原有的信息资源封装为服务;然后将开发的新服务和原有系统包装的服务进行有效组合,共同实现对信息资源的整合。与传统的模式相比,SOA具有如下重要特点:①具有精确定义的标准化接口。②粗粒度、松耦合的服务构架。③完好的封装性和高度集成能力。

3.2基于SOA的资源集成系统构架

SOA提供了标准化的架构,信息资源整合的技术途径:在现有系统不做修改的前提下,将各个教育资源及业务功能转换或封装为服务,这些服务彼此相对独立并且可以进行组合,从而能有效地实现教育资源整合系统架构。为此,高校教育资源集成系统框架如图2所示。

图2基于SOA架构的高校教育资源集成系统框架

从图2中可以看出,不论原有学校教育资源系统的语言、平台、技术、数据结构的异构性多大,只要在对外接口上都用统一的对象模型WebServices进行封装或转换,通过工具或手动定义各自资源系统的WebServices接口描述WSDL文档,并把WSDL文档描述的内容映射到学校UDDI数据库中去进行分类管理,即在UDDI注册中心对各类WebServices进行注册。

当校内外用户通过学校门户网站对资源系统进行统一访问时,无需考虑其内部实现机制。用户登录门户认证系统时,先要在UDDI用户注册中心查找系统提供的用户接口对应WSDL文档,然后根据WSDL文件调用系统的用户管理模块进行用户认证,认证通过后才能访问系统。请求数据共享和业务调用时,首先要到UDDI注册中心访问所需服务的WebServices注册信息,通过注册信息访问相应的Web服务接口描述WSDL文档,并在本地生成对象。以后所需各业务就通过此对象与WebServices进行信息资源交互和业务功能调用。如果WebServices内部结构和实现发生了改变,只要修改WSDL描述,接口保持不变,整个系统就不需要作任何变化。其实现过程大致包括:

(1)服务描述:用WSDL文档描述WebServices功能,包括接口调用方法、参数和返回值。它用types(类型)、message(消息)、portType(端口类型)、binding(绑定)、port(端口)和service(服务)元素来描述WebServices。

(2)服务注册:为UDDI提供和查找服务描述的WSDL文档。它主要定义了4种数据类型:businessEntity、businessService、bindingTemplate和Model。businessEntity提供关于服务提供者的信息,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businessService。WebServices的技术和业务描述,在businessService和其bindingTemplate中被定义。每个bindingTemplate包含一对一或对多个Model的引用,Model被用于定义服务的技术规范。UDDI通过Model和businessService描绘抽象和实现之间的区别。因此,可以通过把WSDL内容映射到UDDI的数据库中去,从而在UDDI中注册服务。

(3)服务发现:一个具体的实现(Service)来自于相同的portType所对应的Model。这样,客户端的程序就可以用ModelKey在UDDI中查找实现了抽象接口的bussinessService,从而查找到所对应的WSDL文件。

(4)实现:根据查询的WSDL文件,服务消费者就可以动态地完成对象的生成,对相应的WebServices进行调用[7]。

4基于SOA的资源集成系统的实现

对于上述基于SOA的教育资源系统的集成方案,Web服务架构包括了三个组件、三种服务操作(服务、服务发现、服务绑定)以及两种服务构件(服务、服务描述),本节通过组件示例此构架的主要实现机制。

1)服务提供者

高校已有的一些信息系统,如教务资源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学生资源管理系统等,都有一些数据或功能需要被共享。通过系统集成,那些需要共享的业务功能和数据在应用集成框架中将以服务的形式被暴露。如需要将“学生资源管理系统”的查询学生信息功能、“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查询教职工信息功能、“教务资源管理系统”的成绩查询功能等设计为Web服务并向外公布。它们在集成体系中担当服务提供者的角色。

2)服务消费者

服务消费者是查找并调用服务,或启动与服务交互的客户程序。当集成服务提供者提供的服务时,就需要在该应用中开发调用服务的客户端代码。在集成框架中,部分参与集成的系统既充当了服务提供者的角色,又充当了服务消费者的角色。如“教务资源管理系统”一方面为其它信息系统提供成绩查询等服务,同时也是学生基本信息查询、教师基本信息查询等服务的消费者。此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学生资源管理系统等也是既担当服务提供者,又担当服务消费者的角色。

3)服务注册中心

它是可搜索的服务描述注册中心,服务提供者在此他们的服务描述。在绑定开发或执行期间,服务消费者查找服务并获得服务的绑定信息(在服务描述中)。当然,服务消费者也可以从服务注册中心以外的其它来源得到服务描述,例如校内本地文件、FTP站点、Web站点等。服务描述可以使用多种不同机制到多个服务注册中心。通常有学校内部应用程序、门户网站等专用UDDI节点。

这些注册中心针对不同的应用类型,根据服务访问者的权限对服务描述进行分类屏蔽访问。如校内私有UDDI注册中心,可将校内所需涉及各部门、学院、研究所的资源和业务功能的Web服务到这类UDDI节点。这些UDDI位于防火墙之内,允许服务者对他们的服务注册中心和它的访问权、可用性以及要求有更多的控制。还有是校外公有UDDI注册中心:由各部门、学院、研究所或个人,可以在互联网上查找和使用的Web服务需到这类公有UDDI节点。它们位于服务提供者的防火墙之外,处于公众网络上,比如IBMUDDIBusinessTest。

5结束语

传统整合高校教育资源系统的集成方式不能方便、低投入地实现异构系统的集成,难以适应现代高校资源业务变化需求。SOA架构具有与软件和平台无关、松耦合的特性,提供了一种解决资源系统之间的“信息孤岛”问题的服务模式。运用SOA构架,实现高校教育资源系统的集成和软件复用,将有利于推进高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进程。因此,基于SOA的集成架构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是未来信息化校园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参考文献

[1]高萍.高校教育信息化体系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NewcomerE,LomowG.UnderstandingSOAwithWebServices[M].徐涵,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3]陈庄.信息资源组织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

[4]袁占亭等.基于webservices的企业应用集成解决方案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一CIMS,第一0卷第4期,2004年4月

[5]LuoMin,etal.Patterns: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andWebServices.http:///redbooks/pdfs/sg246303.pdf,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