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讨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4 19:11:50

教育研讨论文

教育研讨论文范文篇1

搜集令父母伤心的典型事例专题展览、感恩歌曲演唱比赛、感恩诗歌朗诵比赛、感恩名言警句展示会、我心中的感恩故事;

2.为指导行为实践,相继开展了:

今天是母亲的生日、我最想为母亲做的一件事、今天请说感谢你;

3.为增强教育的时效性,举行了:

孩子我想对你说、妈妈我想对您说联谊活动。

其实,感恩不需要我们付出太多,不用我们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要我们在父母劳累后递上一杯热茶,在他们生日时递上一张贺卡,在他们失落时奉上一番问候与安慰;只要我们每天平安回家、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交出一份让自己和家长都满意的答卷,做一个高尚、正直的人,就是对父母、亲人和老师最好的回报。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学生感恩意识增强了,文明用语多了,学生之间的矛盾减少了,家长也普遍感到孩子“少爷”、“小姐”脾气改了不少,长大了不少,懂事多了。一位家长感慨的地说,看着孩子给自己洗脚,她禁不住流下了眼泪。

在前苏联著名的巴普雷什中学一进校门的正面墙壁上,挂着一幅标语:“要爱你妈妈!”有人不解其意。校长苏霍姆林斯基解释说:“一个学生连他的妈妈也不爱,还能爱别人、爱家庭、爱祖国吗?”感恩,不仅是一种情感,也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人生境界。永怀感恩之心,才能从各个方面获得更大的情感回报。惟有学会感恩,感谢生活,感谢父母,感谢一切给予自己帮助的人,才会更加热爱生命,关爱他人,收获平和与快乐。也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和谐。

学会感恩,才懂得珍惜。因懂得自己生活中拥有的一切都来之不易,才会去珍惜它。学会感恩,才懂得回报。因为感恩,才懂得回报父母;因为感恩,当别人需要帮助时会义不容辞地付出。

然而,要让孩子真正领悟感恩的意义,学会感恩,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它需要长期的思想渗透,不断地实践参与进行强化,才能最终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因此,感恩教育还任重而道远。

教育研讨论文范文篇2

[关键词]学校管理;学生发展;德育

学校无琐事,事事皆育人。在学校教育中,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细节,尽管细小,却往往能折射出整个教育世界,能导致事情、事业的成败。教育事件、教育情境都是由很多的细节组合起来的,因此学校应关注教育中的细节,从教育中的细节处着眼,以此管窥教育真谛,提升教育智慧,最终解决教育问题,提高教育效益。

如今学校里大都是90后的一群孩子,相对而言,这一代的成长是平稳而幸福的,独生子女、小皇帝是属于他们的称谓;经济改革带给全社会的财富,使他们的童年和少年时期不再像祖辈和父辈那样坎坷,使他们的生活看上去富足而充满希望,这也养成了他们目空一切、心浮气躁的不良心态。他们对于责任、道德这些基本的做人准则并不重视,而做老师的正是要教会、引导学生怎样做人、怎样处事。作为庄桥中心小学校长,我在多年教育教学工作中深切体会到:责任感、道德观不仅是课堂上的事情,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教育的课堂。

一、细节使德育充实具体

反思学校的德育,为什么主观上如此重视。花费的精力也不少,收效却不好?学生的行为习惯、道德意识、人格素质总是遭到质疑,这与长期以来学校德育没有将目标转化为明确的操作性的定义有密切的关系。我们只有赋予目标很强、很明确的操作性,才能从目标着手;否则只能留下美丽的希望或只是一些陈词滥调而已。《弟子规》、《三字经》就是这样的可操作语言的范本,诸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孩子们不能只会背诵这些条条,更重要的是要落实于具体的行为,对其进行实际的评价。尊敬师长、爱护环境、遵守秩序等都要有具体可操作的行为语言进行界定,不能空喊口号。

庄桥小学是排球项目的浙江省体育特色学校,每学期都要进行班际排球赛,以往都是两个球队上来就打,打完了赢的欢呼,输的垂着头离开。自从学校提出“以球促德、以球增智、以球健体、以球审美”的口号后,参赛者关注了比赛中的细节,融和谐教育与体育比赛之中,真正体现“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体育精神,增加了比赛进场退场时双方队员握手交流的仪式等。比赛是激烈的,赛前赛后的气氛是那样的友好融洽,培育了队员以及观赛学生的美好情感,提升了他们团结、互助的意识。这不能不说是德育渗透在细节中所产生的精彩。

又如,我们平时上课常见的师生问候形式一般是:老师走上讲台喊“上课”,学生起立,齐喊“老师好”,之后老师回答,极少有老师会发现这一行为中所隐藏的教育意义。学校某位老师却敏锐地发现并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细节,将其转化成为一次良好的德育契机。在走上讲台后,他没有像以前那样喊“上课”,而是微笑着说:“同学们好!”学生则坐着喊:“老师好!”然后,他立正站好,先向学生标准地鞠了一躬,再喊“上课”,这时学生自觉地起立、鞠躬,然后端正地坐好。他随即问学生:“刚才老师先向大家问好、鞠躬,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很自然地感悟出:要想人敬我,我必先敬人。于可观、可感的细节之中,学生自觉地明白了道理。

二、细节促习惯潜移默化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一直是学校的重要教育目标。我们也总是看到并感慨:学生在学校不乱扔纸屑,可一出校门,包装袋、餐巾纸就随处乱丢;离校时一边在彬彬有礼地鞠躬说着“老师再见”,一边趾高气扬地冲着奶奶把书包扔到老人手中。是孩子们的行为认识不够,是家校的教育没有形成一股合力,还是我们社会成员尤其是家长的综合素养有待提高?这些都可能是原因,但需要学校迫切落实的还在于提出习惯的要求,在细节的示范和强化中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老师看到教室地板上的垃圾,拣起来,学生也会跟着这样做,这比反复强调要学生捡起地上的垃圾的效果好多了。如:在门口值岗或学生集会出操时,旁边的地上有小纸屑,我便会走过去随手拾起来,放进垃圾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告诉学生要养成爱护公共卫生的文明习惯。现在令人欣慰的是:常常在我弯腰的时候,会有学生跑过来抢着捡起,或者会有学生在另一边捡起更小的碎片。

我们有时看到国外的课堂,学生坐姿自由松散,师生关系融洽,其实他们在某些细节上却有很严格的规定。比如:德国学生的课堂,学生要发言一定要先举手;美国的教室里学生可以有各种样子,但是有严格的一条“不准打搅别人”,学生没有提意见老师不管,学生若提出受到了别人的影响,老师必须得管。在相对自由的地方有更严格的细节规范着学生的行为,使他们形成了良好的习惯,也造就了高素质的群体。

在管理令人头疼的“问题”孩子时,老师不妨向获得迪斯尼美国优秀老师奖的克拉克先生学两招。他从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总结出了55个细节,涵盖了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小到餐桌礼仪,大到积极心态的培养,并针对这些细节提出自己独特的教育方法。其中有几条是这样的:打喷嚏或咳嗽时要用手捂住嘴巴,然后说“对不起”;有人掉了东西,如果你离得近,要帮他捡起来;有人不小心碰到了你,你也应该说“对不起”;全班一起念课文时,要看着正在念的一字一句。每一个人都是由细节构成的,细节折射出人的涵养和品格,细节做好了,良好的习惯还会没有吗?三、细节助教学活力灵动

课堂不仅赋予学生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一种品格。作为老师,我亦深感教学无小事。例如:每道例题的分析、板书的顺序,看似小事,却能在循序渐进中培养一个人的逻辑性。曾教过我的初中数学老师并非科班出身,而是一个技术员,从校办厂转过来教书的,但是他的教学清晰严谨,板书工整流畅,总是从黑板的左上角开始写,分成三四栏,一节课下来往往正好写满一黑板,好像一页数学杂志,就从那时起我学着老师的样子做笔记、算题目,渐渐地养成了认真、严谨学数学的习惯,学生时代的数学学习很顺利、也很享受。

教学实践中,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一节课、一段教学中,使课堂闪动灵气、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不是预先精心的设计,而是师生的课堂智慧和细节。有时,老师善于依托学生生活中的细节,于细节处巧妙设计活动,将教育教学渗透其间,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有一次,一个小女生因为不忍心夺去蚂蚁的食物而没有扫掉地上的鸡骨头,结果自己所在班的卫生分被扣掉了。发现这件事后,我有意依托“小女孩不忍心扫垃圾”这样一处细节,在全班学生中开展了一次“女孩和蚂蚁”童话故事征集活动,要求每个学生围绕“女孩手拿扫帚,她的面前是一群蚂蚁正在忙碌地搬着一根鸡骨头……”这一情节展开想象,用自己的灵气和智慧编织成一个童话故事。结果,学生们个个都变成了面对鸡骨头不断进行“思想斗争”的“小女孩”,完全和弱小的蚂蚁形成了一个共同的“生命场”“情感场”。依托这样一个细节——一个小小的童话故事征集活动,学生学会了关爱生命,同情他人,关心、帮助弱势群体的情感得到了升华;依托这样一个细节,学校将德育的目标与要求深深地融入学生内心世界,由此而获得的教育效果会因为教育的“及时、入境”而更加长久。

关注教学评价中的细节,可以使教学评价更加体现人性的关怀、更有效度。学校语文测试里经常出现“请把你最喜欢的一首诗写下来”这样的题目,这真能反映出学生喜欢这首诗的情感吗?学生往往是挑好写的写。可见,评价中,学校既要关注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又要考察活动的非期望效应。再如,“与父母说说自己心里的秘密”之类的题目,情境不合适就不能体现教育中的公平,还有可能产生潜在的伤害。

四、细节令管理和谐温馨

一次,庄桥中心小学几位领导去参观一个寄宿学校,看了学生宿舍后,很有感触,他们的学生宿舍很干净、很整齐,床上、床下、窗台、壁挂,处处渗透着一种温馨、一种素质,特别是宿舍文化,让人感到教育真是无处不在。该校领导说:“宿舍是学生活动的重要场所,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地方。为此,我们一直非常重视宿舍的管理。”是啊,学校管理本身就是育人的重要途径。

庄桥中心小学从来都不进行上班签到之类的。有的老师偶尔迟到几分钟,也肯定是确有特殊情况,我从来不过问,甚至遇见了也尽量避开走,免得老师难堪。有一段时间,有几位老师上班经常迟到,我就在全校老师例会上说:“最近由于我工作失职,没有很好地抓考勤工作,所以有老师就用‘实际行动’向我提出警告。在此,我认真接受大家的批评,重申校纪,每位老师要自觉遵守学校作息制度。”这样一番幽默风趣的批评不仅展现了自身的内涵、素养,也充分照顾到了老师的体面,更易使老师从中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迅速改正,使批评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学校开展的“教育温馨提示卡”活动,让老师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教育问题及时地提出来,上交给校长室;学校根据实际问题区别对待,有的在集会时进行教育,有的在每周例会上布置,有的进行个别沟通等。这样,观察与反省学校管理细节的眼睛一下子变成了五六十双,人人参与管理,学校的管理向细节深处发展。两年来,学校形成了人人关心学校的改革和发展、人人敢于对学校工作论优议劣、人人勇于为学校献计献策的好风气。

在学校管理上,管理者既要重视硬细节的建设,也要关注那些软细节。比如学校的门卫文化。门卫是一个学校的窗口,除了要营造好简洁合理的门卫环境外,还应该注重新时期所需要的软内容。毕竟,传达室工作不再是简单的看看门、关关门、扫扫地、分分报,除了应该具备的敬业尽职和勤劳热情,更包涵了形象、礼仪、交际、修养等文化在里面。正如著名主持人敬一丹所说:传达室应该是一种“舒服的文化”。

班级管理方面,学校要关注教室细节,让学生成为教室的主人,让教室成为育人的阵地。本学期,学校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全校25个班级各显神通,充分显示班级个性特点的同时融入学校特色文化。全校营造出一个个有形有色、有品位、有内涵的学习环境:有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龙的传人”;有展示学生特长的“我型我秀”;有催人奋进的名言警句;有新颖美观的板报阵地;有体现良好行为的“卫生角”“图书角”“生物角”;有体现温馨互动的“心情树”“策略墙”;更有展示学校特色文化的“诗露花语”“排球小将”“书法天地”……通过这次活动,学校不但提高了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而且激发了他们勤奋学习、努力成才、爱班爱校的热情,使他们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文化浸润中涵养大气、完善自我。

五、细节让老师细腻美丽

优秀的老师都是非常重视细节的,把每个细节都精心打造成光环,环环相扣,就构成了生命的彩虹。有一位班主任看到给学校垒墙的民工中午吃饭,他们的手是那样粗糙,吃的是煎饼和咸菜,却吃得那样香,就让吃厌了大鱼大肉的学生们悄悄路过民工旁边,看看这些风吹日晒的大人在吃什么?回到教室后,他告诉学生:你们每天穿得暖,吃得好,可是想没想过,你们的很多家长,也是这样辛苦和节俭。学生们的心灵受到很深的触动,有的眼里含了泪花。优秀的老师都是细心人,能及时抓住身边各种生动的细节,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唤醒。

庄桥中心小学要求老师要处处为学生做榜样:清晨进校时,学生向老师问好,老师必须还礼;如果老师与学生的长辈交流,老师要谦和有礼;学习雷锋,学生要学,老师也要有行动;要求学生书写工整,老师在黑板上在学生作业本上的字也写得工整;学生在校不能吃零食,老师的办公室就不能让学生看到有零食……老师要用自己高尚的情操、渊博的学识、崇高的人格和良好的师表形象引导和影响学生。

教育研讨论文范文篇3

作为天地万物之灵的人,其生命的生存、成长与发展是一切实践活动的起点与终点,这一理念同样应贯穿于教育活动中。然而,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实践活动逐渐远离了生命,教育的目标被物化了、工具化了,教育不是以唤醒生命的潜能、促进生命的成长为宗旨,而是让生命不断地满足外在的需要,出现了教育的异化。现实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教育问题,可能有其外在的原因,但在深层次上,是缘于我们的教育理念出现了问题。

一、“功利化”的教育理念偏离了生命的航道

随着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越来越看重教育的质量问题,为此培养了许多人才,但同时也扼杀了许多生命。因为这种教育质量的要求只与学生的考试成绩、升学挂钩,致使学生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开始就在为考大学做准备,淡化了对人的生命成长与发展的关注。这种“教育异化”的结果,给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太紧张,太缺乏宽松、缺乏欢乐了,大家都绑在分数的‘战车’上,为分数而奋斗,弄得所有人都很累,大家不会互相欣赏——家长不会欣赏自己的孩子,教师不会欣赏自己的学生,……我们自己不会欣赏我们自己”,以至于在青少年学生中出现了压抑、孤独、冷漠、残忍等人格变异和人性的扭曲现象。

在这样一些教育理念支配下,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被束缚了,他们失去了生机与活力,面对繁重的学业负担,面对激烈的学习竞争,他们苦不堪言。家长、老师都希望他们的孩子、学生考在前面,可是,有前面,就必然有后面相伴随,那就意味着,大多数学生无论怎样努力,都达不到预定的目标。为此,他们要遭受成人世界的责备。他们应当承受这样的痛苦吗?是他们做错了,还是我们的理念有问题?

二、教育要改革,教育理念要先行

值得庆幸的是,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看到:不顾及生命本身发展的内在规律,强迫生命不断满足外在的要求,以牺牲生命的身心健康为代价去换取一张社会通行证,这并不是明智之举。但是,教育的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今天的教育现状是有其深厚的社会背景的,我们不可能脱离现有的环境,盲目地推行自己的教育理想。教育的改革只能渐进地推行。

一方面,我们的教育实践还要符合当前的社会现实,但另一方面,如果我们的教育理念更符合生命成长的内在规律,那就会在现有条件下,给予学生最好的教育。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有人说,只有那种心中看见了好的教育的人们,才可能在他们的实践中显现出好的教育的品质。

有时,当教育出现这样那样问题的时候,我们太愿意从外部找原因,什么竞争激烈呀、社会潮流呀等等,仿佛一切错误皆来源于外部,唯独没有检讨一下自身是否存在问题,是否是我们的教育理念发生了偏移?因为我们所看到的外部现实都是某一种思想的外显。比如,在中学阶段,各个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家长为了让孩子考出好成绩,都在拼命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以致牺牲他们的活动和睡眠时间,这样就能提高学习质量吗?生命的发展是有其客观规律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背离规律的一意孤行,其结果是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他们对学习极度的厌倦,这能是我们所期待的吗?我们成人世界太看重自己的利害关系,太顾及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太强调自我的意志,恰恰对学生生命本身的成长缺乏应有的关怀。作为处于弱势的孩子,当他们生命已经承受不了来自外在的压力时,就会通过出现各种问题表现出来,而当此时,我们又会针对他们的问题去斥责他们,却没有想一想我们在其中就没有过错吗?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把自己的意志、愿望放一放,遵循生命的成长规律,还给学生一个更自由的生长空间。其实,这并不能降低学生的学习质量,因为遵循规律的活动方式是最有效的。是我们心中的观念放不下,促使自己和孩子活得都很累。

因此,在现有条件下,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长,能不能从自我意识着手,不断纠正自己的教育理念,考虑问题的出发点首先是学生的成长,其次是我们的愿望和期望。也许,我们内在的微小变化,都会给年轻的生命带来崭新的面貌。

三、生命的成长是教育的起点和终点

其实,教育的本质应当是促进生命的成长,唤醒生命的潜能。我国学者黄克剑先生把教育的使命归为“授受知识,开启智慧,点化或润泽生命”,点化和润泽生命是教育的核心,也是教育的根本。每个生命都有他成长的最佳点,作为社会有机组成部分,都有他最适合的位置,这个世界本身是丰富多彩的,需要不同的人扮演不同的角色,就像一座金字塔,需要有人立足于塔尖,更需要庞大的人群分布于塔基。我们的教育应当基于生命本身的特点,给以合适的教育,成全每一个健全的生命,使他在社会的坐标系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位置,让每一个生命都得到光亮。然而,我们的教育理念,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推到塔尖上,这并不是基于生命本身去给以合适的教育,而是让生命去符合外在的人为定立的目标,结果出现了本末倒置的现象,生命被扭曲了。“对生命的遗忘是教育的最大悲哀,对生命的漠视是教育最大的失职与不幸。……敬畏生命是教育的伦理起点,也是教育的价值皈依。”

教育固然离不开知识,但真正的教育是用知识启迪人的心智,把有限的知识融会贯通,溶入生命,而决不是把人变成贯彻某种知识的工具。教育离不开必要的技术技能的训练,但训练是为了涵养人的整体智慧,是对人生命的成全,而不是把人当作训练的机器,使训练成为与人的生命隔离的异己的活动。因此,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并以提高生命价值为目的的活动。生命是教育的原点,也是教育的终点。

生命的成长有其固有的规律,我们不能无视其生长的内在规律,受功利化目标驱使,揠苗助长。因此,我们应树立这样一种理念:教育是慢的艺术,“即使是知识的获得,经常也是一个困难、艰苦、缓慢的过程;人的成长更是曲折、艰难,有自己的规律,一点也勉强不得……我们要等待一个儿童的成长”。

教育的急功近利,不但不能促进生命的成长,反而会扼杀年轻的生命。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之春,此时的生命纯洁、欢乐、向上,这是生命中最可宝贵的部分,是无价的。然而,功利主义教育观,使年轻的生命为了满足外在的各种需要,背负沉重的课业负担,失去了纯真,丢失了快乐,本应洒满阳光的笑脸,却布满忧愁与疲惫。这一切都是得不偿失的。

在物欲潮流中,我们迷失了方向。以牺牲生命为代价所达到的各种教育目的,都是对教育本质的背离。让我们呼唤回归生命本身的教育,生命的成长与发展决定教育的内容与手段,“让教育成为儿童享受自己生命的最好途径。”

[参考文献]

[1]冯建军:《回归生命的教育》,《中国教师》2005年第2期。

教育研讨论文范文篇4

与会的专家学者对道德教育的超越性本质有比较一致的认识,但在具体理解上又有不同视角。有学者认为,作为现代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把实践的观点作为首要的基本观点。马克思所理解的实践是人自身通过对环境的改造和创造来达成与环境统一的活动。因而,实践就其本质而言就是超越的。道德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必定具有超越性。教育的超越性其核心在于培养主体性的人。有学者认为,道德教育的超越性本质并不排斥教育必须从现实规定性出发。但具有超越性的道德教育不是以现实的规定性来束缚人、限制人,而是要使人树立发展的理想,善于把道德理想赋予现实。还有学者认为,在社会转型期,调节人际关系的手段有多种,道德是人们用以调节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之一,显然它不能从功利的角度出发,其特殊性就是用人的精神性的满足特别是对真、善、美的追求来协调人际关系。市场经济要求道德教育必须化外在道德要求为主体内在“自律”的追求,因此,当代道德教育最显著的特色就是关于主体人格的培养。

在道德教育本质与现实性功能关系方面,一些学者认为,道德作为人类一种精神活动,是对可能世界的把握,所反映的不是“实是”而是“应是”。它并不是人们现实生活的摹写,而是把这种现实行为放到可能的、应是的、理想的世界中加以审视,并且用理想的标准对现实行为作出善恶的评价。这种“应是”与“实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运动构成了人类的道德活动并且推动人类向至善的方向前进。个体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自我完善、自我超越。也有些学者提出道德教育现实性功能与超越性本质的立足点是什么的问题。认为,道德的超越性必须建立在现实性的基础上,应该使超越性追求与现实性规范辩证统一。

道德教育在面向现实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必须回答其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也就是说,在当前社会转型道德的“应是”是什么。学者们认为,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为政治、经济、文化等制约是不容置疑的。市场经济必然要求有文明的人际关系来强化和维持自身模式运行。市场经济必定要求社会具备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的道德规范体系。因此,当前的道德教育及其理论困惑正是这种体系改组转变的阵痛反映。有学者提出,道德问题必须放在社会环境中去考察,没有纯粹的道德。还有学者提出,德育的内容不是自身规定的,它首先取决于社会规定。当前市场经济尤其是转型期环境有很多不利于道德教育的因素必须加以克服。在当今社会背景中,道德教育必须有自身特有的强有力的适应机制。

二、对传统道德教育的批判与继承

有学者提出,在建立当代道德教育体系的过程中,要以民族化为基础,强调民族性与世界性。道德传统是民族文化的积淀,其核心是群体价值观。民族性的道德传统又是在不断发展的,只有在原有的传统基础上不断更新,才能逐步建立当代道德教育的理论体系。离开了传统的现代化是不可能存在的。有学者进一步指出,对中国传统道德教育进行研究,不仅应该重视其内容,更要注意其方法。从总体来看,它与西方的理智主义道德教育倾向有明显的区别。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所走的是情理合一的道路。道德情感的陶冶与修炼在道德人格形成中既作为中介和动力又作为评价机制起着核心作用。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方法上,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思想都具有现代转型的社会价值。如果说跨世纪人才素质培养需要立足于民族和传统这块根基上的话,那么,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精华为这种外在要求提供了内在的根据。历史证明,道德教育如果忽视民族文化的根基——道德传统,那只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如果说上述观点主要是从传统教育思想中挖掘宝藏的话,那么另一种观点则侧重在对传统道德教育的“批判”。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基本上是消极的。它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趋于保守和愚昧,压抑着人的主体精神。尽管传统的道德教育思想对当代道德教育体系的建立有一定影响,但其意义究竟有多大令人置疑,而且对传统的道德教育支离破碎的理解,在研究思路上往往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有学者还通过对传统文化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分析,认为应该现实地、具体地看待传统,诸如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与儒家文化并非极度相关。还有学者认为,几千年来,以儒家为代表的道德体系是依靠政治制度来维持的,与其说是道德毋宁说是一种社会约束机制。因此,我们必须客观地、实事求是地研究传统道德教育,决不能在现代道德及其教育体系中简单位移传统道德教育。

尚有一种观点认为,对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全盘否定或接受都是不妥的。在内容的选择上应考虑现实条件,即便是精华部分尚有现实的可行性以及方式、方法问题。不能因为西方有学者“关注”我国传统文化而“弊帚自珍”,也不能因为有人“否定”而“全盘抛弃”。应该从现实社会条件出发,充分认识到现代社会并不完全排斥传统的道德内容,而且现代道德教育的花朵只会开在由传统道德教育这棵树根生长出的枝条上,关键是“改良”和“嫁接”。此外,有学者提出应该挖掘革命传统教育中的道德内容和方法,其中的合理性因素是不能忽视的。

三、对西方道德教育思想的借鉴

大多数学者认为20世纪以来西方道德教育理论及其研究对我国当前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有学者指出,道德和道德教育是历史性概念,作为历史的是可变与不变的统一。不变的是道德的永恒精神即自律精神,人类自律是超越自然性的自由。而具体的道德原则、规范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是可变的。不同的民族有其不尽相同的道德价值体系。另外,就其可变而言,其变化发展又是有规律可循的,一定的道德价值、规范体系总是社会条件尤其是生产方式、经济体制的反映。我国作为现代化的后发展国家既不可能跳越西方工业化所走过的道路,又应当避免西方现代化过程中的偏差。有些学者研究并阐发了西方道德教育的发展过程,认为20世纪以来西方的道德教育理论是发展变化的,它与社会背景、历史条件相对应。60年代以来,道德理论及其教育中的否定极权主义和相对主义与二战后人们认为道德是相对的有关。而60年代以后的主情道德教育又是与民主化运动、人本主义等密切相关的,出现的反对灌输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微观操作模式研究,也是与之一致的。尤其是最近一二十年来西方道德教育理论中反对价值观念自由,“回归规范教育”的动向特别值得引起注意。

四、关于德育的现实操作与德育学科的理论建设

关于德育的现实操作,有学者提出建立全息大德育模式。从客体的自然条件、社会环境、教育本身和主体的受教育者生理、心理特点以及道德环境,全方位地构建大德育网络。由于道德教育从来都不是孤立的,作为社会巨系统一部分的道德教育与社会各组成部分彼此关联。有学者借鉴罗尔斯社会正义理论,研究、阐释了社会至善与个体从善的关系,认为社会至善是个体从善的前提,互为条件。有学者提出建立一种规范教育模式,认为当前最大的失调是规范的失调,应该培养受教育者的规范意识、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还有学者主张建立主体参与式的德育模式以及强调社会性情感发展的道德教育模式等。

教育研讨论文范文篇5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后备军,他们正处于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人生经历、社会经验还很不成熟。在虚拟现实计算机网络信息爆炸的时代,西方文化无孔不入,透过虚拟现实网络传播媒体系统,他们只看到外面的世界真精彩的表面现象。当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面对变革、转型的现实,机遇与挑战并存,成绩与素质相左,怎样勇敢地面对现实?怎样把握机遇?怎样迎接综合国力剧烈竞争的挑战?怎样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文化相互激荡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大部分大学生们还茫然不知所措。由于大学生的认知能力有一定局限,对我国国情的历史和现状的真实性了解不深,对外来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就更分辨不清,因此他们很难将西方价值观与我国传统价值观进行比较,进行筛选,进行去伪存真的选择吸收。在势不可挡的外来文化的诱惑下,中国几千年的传统价值观念受到冲击。在中西价值观并存且相互冲突的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大学生很难根据他们现有的知识经验,合理而准确地选择和认同某一社会价值观念,从而使他们陷入无所适从的境地,造成部分意志薄弱的大学生道德滑坡,价值失落。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大学生产生信仰危机、道德失范、文化贬值,导致无理想、无抱负、无追求、自暴自弃的精神滑坡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古到今,她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价值观、道德观,这种道德观、价值观一直在炎黄子孙的血液中流淌。将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的历史文化、优秀卓绝的传统道德观与当代高校虚拟现实网络文化活动融为一体,使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活动更为丰富多彩,学子们在学习专业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能领悟到人生价值的真谛。

山雨欲来风满楼,在进入虚拟现实的网络信息时代的21世纪,信息高速公路的诞生,高校虚拟现实网络文化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社会之间的交往更加广泛、更加便捷、更加频繁,使正在成长中的大学生通过虚拟现实计算机网络看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五颜六色。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新旧交替的过程中,新的价值观念还未理顺和形成的阶段,随着社会的开放,市场商品意识的渗透,由于受商品经济的负面影响,学子们通过虚拟网络环境看到无数政府高官见利忘义,人格沦丧,在金钱美色的诱惑下,置传统道德于不顾,纷纷成为金钱的奴隶,石榴裙下的风流贪官,沦为人民的罪人的社会现象,强烈地影响着他们对人生的追求,更为严重的是这些腐败堕落现象猛烈地冲击着中国几千年优秀传统价值的根基。面对社会的种种腐败现象给高等院校学子们的心理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他们在关心、观察、思考社会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现象和问题时,迫切希望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中得出正确答案,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为人处事;当他们在研究、思考自己对社会认知的过程中,看到最多的是贪官的腐败,道德的沦丧,进而又发现社会人心狡诈险恶,人情世故复杂纠葛,狡辩诡诈,是非颠倒,黑白混淆,在这种社会环境中,高校学子们感到无从得到满意的答案,反而觉得“清廉”与“现实”格格不入,传统道德观念与现实道德现象严重失衡,在严酷的现实面前导致传统价值观、道德观变得越来越淡薄,甚至怀疑在中国传统价值观中能有什么样的理想人格提供给他们作为处世的参考呢?当今的世象,好像一切都变得平庸、媚俗和无所谓,激情和崇高已退避三舍,伪道德、伪权威和算计充斥其间。这些都给高校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产生了不良影响。

道德理论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项社会实践。作为一门科学,它是研究人们的品德行成、发展和进行道德理论教育规律的科学;作为一项社会实践,它是一个国家根据国情形成的道德体系、道德观念对国民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道德规范,使人们形成符合国家所要求的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虚拟现实计算机网络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网络信息资源交融,由于国情与地域的差异,道德理论与现实社会现象的差异,形成了不同文化、不同习惯、不同的道德准则,使道德理论与道德实践存在严重的冲突,如在我国出现的“廉洁自律”与“腐败成风”、“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与“中饱私囊”、“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与“侵吞国有资产”等等现象,从理论上怎么样也联系不到一起,而这些反其道而行之的,竟都是口口声声称其为人民公仆的大大小小的政府官员,他们陶醉于灯红酒绿之下,却忘记了做人的基本规范。从2007年7月26日中共中央、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决定对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原上海市长陈良宇以权谋私,利用职权进行权色交易执行双开除的处分以及震惊中外的厦门赖昌星走私案、《三联生活周刊》披露的福州首富陈凯案等触目惊心的案件来看,其拜金主义、金钱至上、惟利是图的精神浊流早已将道德理论抛到九霄云外,一些人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正在发生令人担忧的裂变、畸变。

这些现实社会的丑陋现象,通过虚拟现实计算机网络信息高速公路及各种媒体的传播,使本来纯净的高校校园受到严重侵蚀,不可避免地对当代学子产生了巨大影响。现实中出现的道德困惑,道德迷茫乃至道德失范、道德沦丧的现象使大学生对现行的道德理论产生了怀疑。有些院校对于道德理论教育不是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不是采取去粗取精的古为今用、去伪存真的洋为中用的引导性、实用性的教学,而是从某种政治需要出发,一味地采取完成任务似的灌输方式。在严酷在现实面前,对照校园内的道德理论教育,大学生立刻产生一种本能的心理反应,发现教师所讲授的道德理论严重地脱离社会实际,究竟谁说的是正确的?正在成长的大学生也无从做出正确判断,于是大学生权衡利弊的砝码便移向了校园外的一端,此时如果学校的道德教育工作不能真正做到他们的心坎上,他们就会反其道而行之,有些学生甚至认为教师给他们讲授的道德理论教育不但是纸上谈兵,还因此而产生了认为教师在说假话的想法,于是对学习道德理论课产生厌烦心理,这是当代高等院校道德教育的又一现状。

无论是教育哪一类的学生,无论是进行哪一方面的教育,无论要把学生教育成什么样,教育工作者所必须做到的一条,也是至关紧要的一条就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为学生做出表率,做到“行胜于言,行在言前”。

对于大学生的德育工作是否能做到彻底,从根本上和整体上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最为关键的是看教育工作者表率作用。德育活动中,学生是客体,而师长们是主体,担负教诲大任,要学生做到明晰事理、德才兼备,首先要看师尊的言与行。言行一致是最低的要求,说到做到,不欺不诈,才是诚信的根本,学生只有在体会到师长的言行一致时,才能从心里接受这个榜样,诚服这种理念;对于行在言前,用高风亮节来形容做到这一点的教育工作者并不为过,这会让学生看到德育之核心的理念:不是看你说了什么,而是看你做了什么,亲身行德,才是大德。从2004年发生的中央音乐学院和北航的招生事件中,师德的堕落对高校学生的负面影响是深远的。

知与行脱节还体现在大学生的犯罪中,比如南京大学学生集体案、清华大学学生向公园黑熊泼洒硫酸案、南京某大学学生抢劫杀人案、云南大学生马家爵杀人案等。这些学生都是二十多岁的青年,却置法律法规于不顾以身试法,给社会和个人造成的危害令人发指,令人担忧、令人深思。谴责他们的同时,教育工作者应该扪心自问,想想原因,不要怪罪社会科技发展的速度、硬件设施的先进,也不是道德本身的问题,而是道德的知与行脱节的问题。孔子说:“有才无德是小人。”中国历来重视培养人的道德精神,然而拘泥于书本过多,积习恒远,成了书本上的礼仪之邦。现在我们所要做的其实很简单,就是把书本上说的拿到人身上,让知与行相统一。德育的核心就是这么简单。

在虚拟现实计算机网络信息时代,我们摒弃了一些旧东西,又加进了一些新东西在道德体系中,道德是在一定社会经济关系中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反映着人类社会发展的需求,反映着特定的阶级利益,应当承认社会经济关系对道德的内容、特征、发展和演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必将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生产工具的改进,促进社会不断的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这样就导致包括道德在内的精神文明的不断进步。要搞好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必须认真落实党中央总书记提出的“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扩大宣传思想工作的阵地,有利于扩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辐射力和感染力,有利于增强我国的软实力。我们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切实把互联网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

如果一个国家的道德教育落后于时代,那么这个社会必将停滞不前。所以加强高校学生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是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朱永康.中外学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2](美)A.斯波内洛.世纪道德:信息技术的伦理方面.中央编译出版社.

[3]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人民出版社,2001.

教育研讨论文范文篇6

我国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许多新思想、新问题不断出现,社会的负面影响抵消了学校德育的正面教育。时代要求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既能适应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又要有较高的文化品德修养。这就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和改进中学的德育工作。

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和部分人心目中的德育定位落后于社会变革中的学生的教育要求。长期以来,部分人的心目中,德育工作被视为“虚功”,可有可无,特别是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致使德育工作投入多而产出少。开放的社会环境冲击着学校筑起的道德信念大堤。当代中学生在社会、家庭环境中耳闻目睹的是许多纷繁复杂、光怪陆离的社会现象;而在学校接受的是共产主义的理想前途教育,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受到的是愉悦的道德情操的熏陶。因此,当学生一旦接触社会或走向社会时,他们就会深深地感到学校和老师灌输的理想信念、道德价值观念,只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学校苦心筑起的道德信念大堤,在社会现实面前显得那么单薄和脆弱,这严重地影响了学校的德育工作。学校的德育教育必须持之以恒,放到最重要的位置。

二、要求和道德行为重合成为现实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于首要的地位。在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德育的外延扩大了,德育与其他各项教育活动的联系更密切了,但如果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把素质教育单纯地理解为搞一些活动,进而用这种所谓的“素质教育”取代学校德育工作,那么,学校德育就有可能被淡化。德育教育是中学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用科学的原理分析,道德知觉就是人们对道德的整体认识。这种知觉的结果表现为道德意识的形成。它不仅包括一定的道德知识、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同时还包括对于道德精神的理解以及道德感情和道德习惯。道德知觉是引导行为道德化的心理机制的基础,具有内在驱动力和行为指向的双重功能,道德知觉的形成是遵循个别到一般,又从一般到个别的道德反映过程。道德倚同,即随着道德知觉的深化而产生内心确信。道德倚同表明了道德目标和价值,已成为人们所追求的目标和价值,从而使道德的知觉变成人们内在驱动力,并从道德的目标和价值实现中而获得满足。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特别注意提高中学生对社会主义道德目标价值的认同感,增强中学生实践道德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强化中学生道德同化过程。要使中学生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道德规范,并将其纳入自身价值的组成部分,作为指导、协调、评价行为的客观依据,从而使中学生思想行为与道德要求和道德行为重合成为现实。

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在活动中,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结协作精神。没有各项活动,学校德育就只剩下了空洞的说教,根本不可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在这个意义上,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式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爱因斯坦这样认为。所以,必须重视并切实组织好各项活动。开展各项活动,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有可行的计划和步骤,凡是学生自己能独立完成的,要放手让学生去做。老师最好是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活动。活动后,要认真总结经验、不断赋予新义、避免流于形式、长期坚持下去。成功的学校德育,必须和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要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

学校德育工作要相机寓教于各学科教学之中,融会贯通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学科教学离开了德育,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方向和强大的动力,学科教学也就不可能真正搞好。脱离了各科教学这一土壤,德育工作就丧失了根基,成了空中建楼阁。优秀的教师,总是把教书和育人和谐地统一、融合在一起,既让学生很好地掌握了学科知识,又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政治素质的提高产生重要的影响。

三、推动中学德育教育向纵深发展

搞好学校德育工作的前提和关键是教师自身道德的建设。我们要做好德育工作,必须以加强师德建设为前提,必须长抓不懈。一方面,教师队伍在不断的送旧迎新,新同志有待加强师德建设,另一方面,中老年同志有不少也在师德方面程度不同的存在着不能同历史发展相适应的地方。这两方面,我地近两年来是有深刻的教训作佐证的,而且,随着目前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行,师德建设的内涵和标准也在不断升华。

道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把道德教育融于中学生学习生活全过程,落实在中学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各项工作中去,从而增强道德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具体说,一是道德教育要与日常教学相结合。每个教师要树立科学的德育观,把传授知识作为德育的载体,要善于从教材中挖掘道德因素,掌握德育教育的方法,寓德育教育于各科教学之中。二是德育教育要与人格教育相结合。人格是人的性格、气度、能力等特征的总和。要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的特点,加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要帮助学生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增强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三是德育教育要与道德实践相结合。要充分发挥各种道德实践活动的教育引导作用,不断改进德育教育工作方式,采取学生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增强德育教育的时代感、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德育教育更加生动活泼。要把德育教育软任务硬指标化,建立健全一整套德育教育和道德实践的客观、科学的评价体系,推动中学德育教育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俊春.加强德育教育构建和谐校园[J].黑龙江教育,2006.

[2]张延琪.实施德育教育推进素质教育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07.

[3]才晔.中学德育教育的思考[J].新西部,2008.

教育研讨论文范文篇7

1.1信息技术的定义人们对信息技术的定义,因其使用的目的、范围、层次不同而有不同的表述:

1.1.1现代信息技术“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

1.1.2信息技术“包含通信、计算机与计算机语言、计算机游戏、电子技术、光纤技术等”。

1.1.3信息技术就是“获取、存贮、传递、处理分析以及使信息标准化的技术”。

1.1.4信息技术是指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支持下用以获取、加工、存储、变换、显示和传输文字、数值、图像以及声音信息,包括提供设备和提供信息服务两大方面的方法与设备的总称。

1.2信息技术的分类

1.2.1按表现形态的不同,信息技术可分为硬技术(物化技术)与软技术(非物化技术)。前者指各种信息设备及其功能,如显微镜、电话机、通信卫星、多媒体电脑。后者指有关信息获取与处理的各种知识、方法与技能,如语言文字技术、数据统计分析技术、规划决策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等。

1.2.2按工作流程中基本环节的不同,信息技术可分为信息获取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存储技术、信息加工技术及信息标准化技术。

1.2.3日常用法中,有人按使用的信息设备不同,把信息技术分为电话技术、电报技术、广播技术、电视技术、复印技术、缩微技术、卫星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也有人从信息的传播模式分,将信息技术分为传者信息处理技术、信息通道技术、受者信息处理技术、信息抗干扰技术等。

1.3信息技术的特征有人将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特征——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虚拟化,当作信息技术的特征。我们认为,信息技术的特征应从如下两方面来理解:

1.3.1信息技术具有技术的一般特征——技术性。具体表现为:方法的科学性,工具设备的先进性,技能的熟练性,经验的丰富性,作用过程的快捷性,功能的高效性等。

1.3.2信息技术具有区别于其它技术的特征——信息性。具体表现为:信息技术的服务主体是信息,核心功能是提高信息处理与利用的效率、效益。由信息的秉性决定信息技术还具有普遍性、客观性、相对性、动态性、共享性、可变换性等特性。

2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

我们从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计算机教育、科技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关系方面,多视角地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问题作具体分析。

2.1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

2.1.1教育信息化“信息化”一词最早是与“信息产业”、“信息化社会”联系在一起的,其提出源于日本。1963年,梅棹忠夫在《信息产业论》一书中首先向世人描述了“信息革命”、“信息化社会”的诱人前景。此后,“信息化”一词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使用。人们从技术、知识、生产、经济、社会、国家等多角度对“信息化”的定义与内涵进行了阐释。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领域的信息化的简称。关于教育信息化这一概念,有的学者认为其本质是要创设“一种充满信息,而且方便教育者和学习者获取信息的环境。”

也有人说: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过程的全面革新,使学校能够适应信息化对教育的新要求。我们认为,教育信息化应包括如下九个方面的内容:①教育思想的“信息化”。要从工业化社会的班级批量化、“一刀切”教育思想转向信息化社会的个性化、人本化教育思想。②教育资源的“信息化”。要创建分布式的、超链接的、非线性的、多媒体化的、开放的、智能生成式的多种教育信息资源库,使学校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电子化、网络化;要建立教育资源信息系统,使人、财、物、时间、空间等各种资源要素的调控与管理最优化。③课程教材的“信息化”。要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深化课程教材改革;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努力提高各科教材的技术含量,注意培养学习者的信息能力。④教学模式的“信息化”。要注重建构主义、人本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理论的综合运用,构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要将信息的获取、处理、应用、创新等环节的组配作为教学模式构建的基础。⑤教学技术的“信息化”。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教育技术的核心,提高各种软件、硬件、潜件中的技术含量与信息质量。⑥教育环境的“信息化”。创设丰富、多样、美好的教育信息环境,使师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获得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校园环境的熏陶。⑦教学评估的“信息化”。注重计算机与网络在评估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和结果分析中的应用,使评估经常化、自动化、智能化。特别要注重信息导航与实时评估,使教学过程能自动朝教学目标演进。⑧教育管理的“信息化”。以绩效为价值取向改革教育管理模式;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常规管理、人事管理、工资管理、档案管理、设备管理中的应用。⑨教师素质的“信息化”。要注重培养教师的信息素质,提高其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能力。

2.1.2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的关系信息技术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途径,能加快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教育信息化是信息技术教育实施的重要基础,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一句话,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2.2信息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

2.2.1信息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一词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教改运动,现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与实践体系。信息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下述两个方面:①二者的根本目标一致,但出发点不同。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培养人的整体素质,要求各级各类教育都要渗透素质教育思想。信息技术教育强调的是增加信息技术这一教育内容,加强对每个公民信息素质的培养,以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②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可以推进素质教育。同时,推行素质教育,要求加强信息技术教育。

2.2.2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教育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关系。创新教育强调的是教育的目标与教育思想的改革,其核心是培养学生如下几方面的创新素质:

创新意识、精神与品德──具有自觉的创新取向与动机,喜欢立异图新、与众不同;敢于改革一切保守、落后的东西,向传统向权威挑战;具有坚韧不拔、乐观自信的品质;尊重他人,善于合作,乐于奉献,有良好的道德素养。

创新思维与技能──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变通性、新异性、发散性、直觉性、敏捷性、流畅性等方面);能熟练运用一般的创新方法与专门的创新技巧独立发现与解决问题;能通过实践不断提高创新的智力技能与运动技能。

同时,为了实现创新教育,必须抓好信息技术教育。因为创新素质不会凭空产生,它必须在创新环境中通过一定的创新过程逐步培养;创新方法的掌握、创新技能的形成,必须灵活采用多种信息技术。

教育研讨论文范文篇8

1904年,“癸卯学制”产生,语文开始独立设科,称“国文”。在此之前的三千余年里,都没有严格分科意义上的语文教育。古代语文教育非专业化的原因有三:一是语言文字不可能离开历史、政治、哲学、文学等具体的文章而独立存在。就是在今天,虽然把政治、历史、哲学、伦理学等从古代“大语文”中分离出来了,在实际语文教育中,语文教学仍然无法摆脱政治、历史、哲学、伦理学而独立进行,只是各自的侧重点不同。二是古代的语文教育是以传思想道德为本的教育,教学生识字读文的目的重在通过思想道德之教化以立人,凡是对学生成长有益的书籍,无论是历史、政治、伦理还是哲学、文学方面的均可学习。三是古人认识所限,古代的整个文科教育不可能分科进行,语文就必然同政治、历史、哲学、伦理学、文学等各门学科融为一体进行。古代就连最简单、最基本的启蒙读物《急就篇》《千字文》等,都不是简单的识字读本,书中都包含了自然、历史、文学、修身、处世、起居、读书、劳动、祭祀、礼节等十分丰富的内容,蒙童识字是和认识自然、认识生活、认识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启蒙之后的读物,就更是那些能够使学生修身养性,能培养齐家治国能力的,以传儒家思想为主的综合性教材。例如《四书》《五经》《昭明文选》以及解读这些经典必不可少的工具书《尔雅》《说文解字》《四书集注》等。

近代,语文终于从集文字学、音韵学、文章学、文学、历史学、政治学、哲学、伦理学于一体的古代语文教育中独立出来,但是,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内容不是单一化了,而是更复杂了。不仅仍然要与政治、历史、哲学等学问联系在一起,而且还增加了语法、逻辑、修辞(古代讲修辞主要讲比喻、对仗、炼字等,远不及现在丰富)、广义的文学(古代语文教育涉及的文学主要是诗词歌赋和散文,小说、戏剧难登教育大堂)和科技论说文;然而,语文教育的时间与古代相比却至少减少了一半。因此,语文教育的问题特别多。直到今天,语文独立设科马上就到一百年了,而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教育的内容和任务,在理论上仍然争论不休,实践上也有不少问题。因此,十分需要把古今语文教育对比起来,把语文科同其他人文学科联系起来,把现代语文同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联系起来,把中外语文教育对照起来,认真地研究。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教育的内容和任务搞不清楚,语文教时安排不科学,都会影响语文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二、古代语文教育是传“道”的教育

1.文本身就是道

语言是社会实践过程中声音和意义相结合的产物。汉字,是世界上最特殊的文字,字义和字形密切相连,不可分割,基本上一个汉字就是一个词语。许多汉字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可以说一个字就是一部历史,一个社会的缩影,一种观念的反映。学汉字,本身就是在学认字的同时接受一种思想,一种观念,也可以说是在接受一种“道”(泛指各种思想而非专指某些政治理念)。离开了这些“道”,你就无法理解这些字。例如,从“牧”“牢”“豢”既能了解畜牧社会的一些情况,又能理解汉代的一种官员为什么叫“州牧”,监狱为什么古人叫“牢”,收买奴才为什么叫“豢养”;从“刖(断足)”“èr@①(割耳)”“qíng@②(用刀刺脸)”“劓(割鼻)”“剐(凌迟)”等字,可以看到古代刑法之残忍;从“取(割耳报战功)”“伐(断人之颈)”“俘(按住下跪战俘的脖子)”可见战争之残酷;从“女”旁的字有不少是表示邪恶或者卑贱意义的,如“奸”“佞”“妄”“奴”“妨”“妒”“娣”“婪”“婢”“嫉”,从这里又可以看到女性在告别母系社会以后的地位和社会对女性歧视的观念。因为汉字具有上述特点,所以古代解字的书籍都包含着不少古人之“道”,例如著名的《说文解字》。

运用词语,按照作者思想写出来的文章更是无法与“道”分离。思想和语言的不可分割性,决定了语言教育不可能不传道。教书必然传道,读书必然学道;读《论语》就是在理解孔子的思想,看《庄子》就必然了解庄周的主张。教师教一篇文章时可以不传自己理解之道,但是不可能不传书中之道,因为只要教师指导学生读懂了文章,也就是把书中之“道”传给了学生。

2.阐释也是传道

教师在讲学时不可能不表达自己对文章的见解。这个见解也可能合乎文章原意,也可能非常离谱,但是教师的理解不管是否合乎原文,实际上也是“道”。因此从这一点来看,也可以说语文教育是传道教育。尽管教师对同一文章的理解是见仁见智的,但是无论是仁还是智,都是道。教师只要在学生面前阐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他就是在传道。

3.传道是统治阶级的需要

因为语言和思想的依存性,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掌握着教育大权的统治阶级必然要运用教育这个工具来宣传自己的思想和道德观念,要用教育这个工具来教化万民。因此古代的语文教育只能是以传统治阶级思想和道德为本的传“道”教育。无论是奴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官学和绝大多数私学都不例外。只是不同的政治家和教育家宣传的观点和选用的教材有差异而已。百花齐放时的诸子百家,他们的思想和主张虽然在许多方面不同,但是却都抱着“以其学易天下”的宗旨游说诸侯,办学传道。百花齐放的局面结束后,正统的教育就基本上都是以传儒家之道为主的教育了。

进入现代社会,语文独立设科了,但是,语文教育与传“道”的问题以及“道”是什么的问题一直都没有解决好,因此,语文教育一会儿思想性,一会儿工具性,摇来摆去,严重地影响了语文教育的发展。其实,语文和语文教育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育必然包含传道教育。古今语文教育的传道的区别是:第一,古代语文教育的主题就是传封建统治之道,认字、解词、读文、写作等语文活动的目的都是让学生得封建统治之道,语文知识的教育成了传道教育的附庸;当代以及今后的语文教育也必然传道,但是这个道应该是广义的道,它是让学习的人能真正成为人的人文思想和科技思想。第二,传道不是语文教育的主题,语文教育的传道,是非专业性、非系统性的传道,它是语文教材中人文思想与科技思想的影响性传道和教师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的阐释性传道。今天的语文教育是教会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汉语言的教育,是以语文知识教育为主题,通过语文教育活动,使学生接受语文知识以及语文教材所包含的人文思想、科技思想的教育。传什么道的关键在教材,而不在如何教。

三、古代语文教育是偏重读写的教育

我们现在谈语文教育都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来说,但是走进中国古代教育史、字典、辞书比比皆是,却难找到口头语言教育和语言规律研究的典籍。教育的长河中,古代语文教育重视的是书面语言的理解和写作。

古代语文教育的第一个重点是读。因为读是明经(即悟道)和写作的前提。古人特别看重朗读(包括吟诵)、默读、精读与博览。

朗读是培养语感的关键。古人虽然未提出“语感”一词,但是在语文教育实践中却非常看重语感的作用。大教育家朱熹强调说:“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注:《朱子大全·读书之要》)清代在教育方面很有研究的教育家曾国藩,在《家训》中关于读的一段话,对诵读的好处就说得更加形象、透辟。他说:“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读则不得其雄伟之概

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趣。二者并进,使古人之声调拂拂然若与我之喉舌相习,则下笔时必有句调凑赴腕下,字觉琅琅可诵矣。”没有语感就谈不上理解,更谈不上运用——说和写。特别是与口语差异大的文言语感更需要通过朗读培养。几乎所有的古代教育家都强调“熟读成诵”,靠反复读和多读来达到意会的境界。因此,古人不管学生是否理解文章内容,常常是先让学生把教材读得滚瓜烂熟,直到流畅背诵。这种不分年龄,不分文章内容,一味死读死记的做法肯定是有缺点的。其一,古人对记忆力没有科学的研究,不可能懂得科学地运用记忆力,他们只能从实践中体会到了背诵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就一味用加大背诵量的方法来求学习效果。其二,古人读写的内容重在悟道和传道,重在博取功名,因此读背的内容相当狭窄。一般读背的多是宣传儒家思想的作品,民间文学、杂家著述、自然科技的东西多半不入读背之列。因此,古代语文教育虽然懂得利用少年记忆力强的特点,让他们大量读背,但是培养出来的人,除产生了一些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之外,很多人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庸才。很多有建树的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都是在传统学习之外还能广泛涉猎的人。现代语文教育呢,学法上,抛弃了古代少年时多读和多背的传统,不是讲深讲透,就是满堂“讨论”。教材上,不少课文没有几个生字,也找不出几句妙语,思想内容也很简单,没有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富含文学性、哲理性或者科技性的美句美文。小学、初中九年下来,优秀文化的积淀和书面感悟能力都较差。等到这些学生进入高中和大学,理解力增强了的时候,头脑里却没有多少储备与丰富的社会生活和自然现象发生碰撞。这应该说是现代教育的一个失误。我们应该从古代语文教育中吸取其合理部分,在学生理解力弱、机械记忆力强的时候,让他们多记一点“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之类的精美又富含哲理的美句、美文,或者读背一些包含自然科学常识、原理的新韵文,以备将来理解力强时享用。头脑这块阵地,高雅的东西不去占领,粗俗的东西必然乘虚而入。一味强调通俗易懂,不懂的不读不记,使学生失去了储备中华文化的大好时机,将来头脑空空,看不出这种教育方法好在何处。

读,是感悟的前提;读,是理解的过程;读,是继承的开端;读,是写作的基础。传统的文章教学,重视读的做法是有其合理性的。没有读的基础,汉语文的摩天大厦就无法修建。但是,语文独立设科以后,语文教学基本上都是从教育者的角度出发设计教学,只重传道、解惑、学例文,却忽视了另一方面:学生要在大量阅读和写作等语文实践活动中才能积累知识、感悟人生、认识社会。事实上,不管教师多么高明,讲述多么生动,仅凭一本薄薄的教材、屈指可数的几个单元,是不可能让学生掌握丰富的语言文化、社会生活、人文历史等知识的。语文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是由基础知识与认识、思想、情感等有机组合的结果。没有大量具有丰富思想、情感和艺术的语文读物的熏陶,没有生活和社会经验的积累,没有对生活、社会和人生的思考,只靠几篇样板文章的学习,是培养不出语文能力的。

古代语文教育的另一个重点就是写。隋唐兴起科举之后,考试主要凭写文章论成败,语文教育中的写就成了重点之重点,读就成了为写服务的附庸。

古代的写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练习写字,二是练习写文章。

就汉字的字形和字义来说,都只有通过反复书写才能增强识记和理解,也只有书写流畅,才能思维运动与手书运动同步,适应作文的需要。因此古代语文教育十分重视字的书写,也因此产生了无数的优秀书法家。今天,社会已经进入了电脑时代,有人就认为,汉字认识就行,没有必要练习写字了。这种思想是不正确的。第一,学生只有通过练习写字才能增强对字的识记和理解;第二,练习书写汉字能够促进人的多种思维发展;第三,如果对汉字结构不熟悉,电脑处理文字同样不会得心应手。因此,今天仍然应该要求学生认真书写汉字。

文章写作方面,从史料来看,汉代就有了明确的写作教学。古人在四五岁启蒙时就一面读《急就篇》《三字经》《千家诗》等识字课本,一面炼字、炼句、属对、叶韵,进行写的基本训练。这种训练,类似于今天小学的造句和写话,但比今天的训练层次高得多。七八岁开始学文章时,作文与阅读就同步进行了。方式由抄写和模仿开始,随着阅读的深入逐步过渡到独立创作。写的内容和形式随历史的发展日趋丰富,小到民间的简单契约、碑志,大到诗赋和策论,应有尽有。汉代语文教育已比较重视汉字书写和文体写作训练了。隋唐开科举之后,教学生应考的写作指导书也就应运而生,也就是说真正意义上的作文教学开始了。如唐代的《diāo@③玉集》《类林》,有点像今天的作文材料参考书。书中分类摘编了若干经史典故,供习作者写作时取材使用。再一类则是供习作者作样板的范文集,类似于今天的优秀作文选,例如《兔园策府》。但是,科举产生之后,应试作文训练就成了作文教学的主流,读也只好服从于写的需要。到了清代,应试写作教学就走入了学八股文的死胡同,教条的写作方式和没落的统治思想,限制了力图以学人仕者的思维发展,害了无数本可能大有作为而又一心科考成名的青年。

古作教育虽然因封建科举和统治者传道学经思想的影响,形式上重八股,思想上重写儒家“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策论,把作文教育引上了畸形发展的道路,但是古人重视读为基础,以读促写的宝贵经验仍然值得今天的语文教育借鉴。今天的作文教育也有八股教育之遗风,重人格训练,轻知识和生活积累,加上左倾思想的束缚,写作教学常常走入形式死板、内容空洞、思想僵化的新八股道路。其实,学生作文难不是难在格式上,学生写不出作文和写不好作文,往往是因为思维不开阔和内容缺乏所致。思维不开阔和内容缺乏,是教育只重如何写作而忽视了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命题不切合学生实际造成的;学生对教师命题缺乏生活感受,只好胡编乱造,销差了事。思想僵化,是对学生的写作缺少宽容,写作之前就在命题上加框、讲评上再给学生加框,使得学生不敢写自己真实的感受。因此,何来情文并茂、有血有肉的文章。现在正提倡创新教育,如果学生连写一点真实感受都不行的话,创新思维怎么培养。当然,我不是说教学生抒写真情,就是让学生随便乱说,而是要让学生在正确思想指导下,在健康文学的熏陶感染中认识社会,改造自己,发展自己。另外,学生的生活圈子小,因此,只关注身边的生活还不够,广泛地看书、读报,把视线投向全国、全世界,投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广阔领域是写好文章的前提。平时多读、多记一些精粹的文句,到写作时,眼前之景、事、人、物才会与记忆中储存的妙词佳句发生联系,产生出新的连珠妙语。

关于听说教育。从社会发展史来看,听和说的教育是先于读写教育的。没有文字以前,人类的交际活动和文化的传承都只能靠听说进行。有听说的活动,就必然有听说的教育,只是这种教育是融合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进行的潜语文教育。有了文字以后,书本的读写教育同样是离不开听说的。但是,却没有教育家专门研究过听说教育的问题,也没有哪个教育家专门把听说作为一门课来传授。在古代,听和说的教育同逻辑教育、语法教育等一样,都只能是一种相互影响、自我感悟式的潜教育。奇怪的是,千百年来,虽然没有专门开设听说教育课,我们的古人,无论是工匠、农民、商贾还是官吏,似乎还没有出现多少听不懂话和说不来话的人。相反的是,现在的语文教育花了不少时间去教与听说密切相关的语法知识、听话要领、说话方法和如何表情达意等听说要义,然而“听”“说”的效果却不见明显,这倒是值得大家深思的问题。其实,人类习得母语与环境潜移默化的作用密不可分。婴儿的听说器官和功能是与语言学习同步完成的。当婴儿把语音与语音所反映的事物联想起来,形成概念的同时,听说器官和功能也逐步完善。因此,母语的听力和表达力,是在母语环境的相互交流中形成的。但是,我们也不否认有意识教育在听说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社会交际全球化、通讯现代化的今天,把古今语文教育联系起来思考,认真研究语文教育如何抓听说能力培养,肯定是十分必要的。问题是听说能力的培养,要认真分析,把任务列出来,具体划分到相应的年级,并提出具体的教育目标和要求。不要像“语文”本身一样,虽然独立设科,却又常常和政治、历史、哲学、逻辑等纠缠不清,搞到现在,一个世纪过去了,“语文是什么?”“语文教育该做哪些事?”都还是一笔糊涂帐。如果搞不清楚语文教育在听说能力的培养方面该做哪些工作,而是盲目地把有关听说方面的内容都揽起来,但又“什么学段教什么”,“什么内容有什么要求”都搞不清楚,在语文教育方面本来就糊涂的教师心中再加一笔糊涂,语文教育改革就不会有很大成效。

【参考文献】

[1]张隆华、曾仲珊:《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第2版。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月加刂

教育研讨论文范文篇9

论文摘要:从健康教育的起源,自我保健、行为干预、新型护患关系、社区健康教育中心工作、老年护理、家庭护理教育研究的方向及健康教育学科发展等方面阐述了21世纪护理健康教育发展趋势。

近年来,全球性的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正迅猛发展,一个以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医疗服务正逐步形成。新世纪健康教育的4大发展主题:平等、权利、环境、经济是护理人员探索的新问题。21世纪人们将在民主、自由、福利等方面享有越来越多的社会平等,健康也将成为人们所追求的更高的目标,社会发展的需要,护理专业自身不断完善和发展,使护理工作者将承担更重要的责任,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1开展健康教育,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新的健康观念的提出,护理学已进入健康促进的时代[1],护理工作由过去的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护理工作逐步扩展到对人的全部生命过程中的健康问题的照顾。护理健康教育作为整体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护理工作中,并提到了学科发展的日程。如何做好护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好地发挥护理专业的独立功能,是护理工作者21世纪努力的方向。

健康教育作为一种理论应用于人类健康事业,起源于本世纪初。美国1925年最先兴起健康教育,经过反复探讨,在实践之中深化提高,至今已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在社会学和医学知识中占据重要位置[2]。20世纪之初,随着西方医学知识的传入,健康教育理论开始引入我国。

纵观健康教育发展史,我国古代就有许多关于健康教育的思想及论著,就非常注重疾病的预防和养生保健。1909年中华护士会及1925年中华医学会的成立,1930年中华教育学会的成立都对我国健康教育发展做出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933年陈志潜在《中国医学杂志》发表“定县乡村教育实验”,可谓我国社区健康教育的雏形。1934年陈志潜编译的《健康教育原理》一书,是我国最早的健康教育论著。1935年由胡安定、邵象伊等发起组织“中国卫生教育社”,同年成立“中华健康教育研究会”,这两个全国性的健康教育群众性团体的成立,为当时的健康教育事业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939年在上海成立的中华健康教育协会与中华医学会合办了《中华健康杂志》,注重宣传普及卫生知识,并注重心理、社会和环境的健康教育。20世纪80年代中期,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促进理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出的社会动员理论使我国的健康教育理论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当医学模式转变为心理生物社会的模式后,卫生发展的新观点、新理论不断涌现。健康教育事业日新月异。随着社会的需求和群众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我国健康教育事业发展很快。我国在参加第13届世界健康教育大会的报告中,提出了从单纯的卫生科学知识的传入改变为传播与教育并重的新观念。在1990年的全国健康教育工作会议上将“卫生宣传教育”改为“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工作领域和服务范围不断拓展。1997年间中共中央提出的“卫生工作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健康教育是全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十分重视健康教育”,把健康教育提到了重要的位置。展望未来,护理健康教育事业将会成为世纪所关注的学科,定会以更快的速度蓬勃发展。

2健康教育中一个新概念——自我保健

WHO指出,自我保健正成为一个发展趋势,21世纪的护理实践正向临床护理与个人预防,保健相结合方向发展。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健康认识的不断深化,从50年前没有疾病便是健康到当今健康的三维观念(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性良好的完美状态)。这些使人们意识到健康的自我保健价值和作用。自我保健在维护健康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健康教育后的自我保健,可以恢复人的自我防护能力,掌握自己的健康。健康教育可以使人们“多靠自己,少依赖医生”。

3健康教育中的重要内容——行为干预

21世纪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新型传染病及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均有上升趋势。现代医学证明这些疾病与人们不良卫生习惯有着密切关系,要对这些疾病取得好的治疗效果,最根本的方法是通过健康教育来干预人们的行为,纠正不健康行为,指导健康行为。开展饮食指导、戒烟、戒酒、减肥训练、缓解精神压力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21世纪健康教育是通过护士的健康教育(以临床判断能力和丰富的医学知识为基础),实行护理干预(护理干预的内容包括提供信息、咨询、提醒,增进健康措施以及其他形式的关注),即根据计划指导和督促目标对象,改变行为,维护其健康。因此,行为干预是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4新型护患关系为健康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体现在病人对个人健康权利的重视。病人服从医生、护士这种传统的“主动-被动型”护患关系已不适应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护理模式。21世纪必将在“平等—合作型”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引导-合作型”或“相互参与型”的新型护患关系[3],护理工作一方面让病人了解自己的疾病,参与治疗和护理,另一方面赋予医护有告之实情、尊重病人的意愿权,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其遵医行为的责任。因此,在健康教育实施中,护士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要听取病人的意见,互相配合、商量,制定教育计划,护士根据制定的目标及内容进行系统指导,共同达到预期目标。1995年日本试行公开护理计划,旨在提高质量。美国护理专家A.Davis曾提出:“健康服务对象必须参与自己的护理政策”。在健康教育的实施中,护士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承担起保健提供者、决策者、沟通者、社会领导者、管理者的多重角色,以适应时代变化趋势。

5社区健康教育者的中心工作

1998年,国际护士会提出的主题是“携手共促社区保健”,这正适用于我国,我国的社区保健势在必行[4]。50年来,各省市已成立了三级卫生保健网,但从医疗卫生的资源分布来看,更多的是偏重对大城市。社区中许多贫穷、残疾并缺乏卫生资源和知识的个人及家庭,他们渴望得到更详细的卫生指导。在新世纪,要通过各医院、保健中心、病人家庭及社区间密切配合,建立医疗协作网,创造一个信息相通的社会组织,实现医疗技术共用,医疗资源共享,使医疗延伸到院外,提高病床周转率和使用率,和社区共同承担起促进病人健康教育的目的。因此护理工作范围也进一步拓宽,护士应走向社区,根据人们生命周期和家庭周期主要危险因素进行生命监测和控制,提高人们自身控制疾病和自我保健的能力,帮助他们得到基本的健康服务和援助。开展公共健康事业,推动社区卫生工作进展,这将是新世纪健康教育者的中心工作。

6老年护理、家庭护理教育研究的发展方向

2000年我国老年人已占人口总数的7.3%~8.8%,已成为老年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结构逐渐向小型化发展,家庭照顾老年人的状况随之改变。医院的作用、结构将重新设计,护理工作的范围随之拓宽。医院护理工作将根据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开展面向社会的老人护理、家庭护理、临终关怀。护理还将在多元化场所服务,向社区老人提供长期预防、保健、健康咨询,对慢性病人和康复期病人主动追踪护理信息。为此加强老年护理,开展家庭护理,担负起社会赋予护士新的使命,是21世纪护理工作者需要研究的方向。

7加强健康教育研究,推动学科发展

护理工作者要在不断的实践活动中,系统研究我国健康观,健康教育需求,为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并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教育内容以及适合的教育方法。不断提高健康教育能力,并把健康教育与护理工作如何一体化,健康教育体制如何进一步完善作为研究方向,使护理健康教育不断发展、完善、提高。开展护理健康教育,营造健康氛围,是护理人员努力的方向。护理工作者只有不断充实自己,发挥护理专业的独立功能开展护理健康教育,才能真正体验到护理工作的价值,看到护理学科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李旭.国外护理新动向——临床护理与预防保健相结合[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4,13(1):1-2.

[2]陈静.健康教育的发展及文献分类探讨[M].图书馆建设,2003(4):2.

教育研讨论文范文篇10

【关键词】中学生;德育;令人堪忧;道德;心理健康

一、中学生与德育

学校教育的核心工作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中学生就是未来的主要建设者和接班人,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前途和命运。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其心理生理发展具有不成熟、可塑性强的特点,他们在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时能否全面认识理性分析问题不仅是部分人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

众所周知,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或政治思想教育,它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人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当代青少年面临更多的机遇和史无前例的挑战,只有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他人和社会,才能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取得成功。

二、中学生现状令人堪忧

1.青少年违法犯罪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接二连三发生的暴力案件令人触目惊心。某校两个14岁的中学生因发生一点小矛盾,男孩便有预谋地在放学途中将女孩连勒带砸至死。今年二月在某校均为三好学生的刘某和杨某在家做完寒假作业后,谈到了网上色情,心里产生了躁动,将在宿舍里玩耍的七岁幼女骗至家中,将其猥亵奸污。更有甚者,由于学校考试中四门功课不及格,难以向家人交待,竟将父母和奶奶杀死,然后自杀。

2.厌学队伍日渐扩大。据对部分学生抽查,近20%学生不爱学习、不想学习,他们大部分抱有读书没用的想法,认为只要有钱便可畅行天下。他们整日无精打采或上课睡觉,周末整日泡在网吧,有的甚至猝死在网吧,对老师布置的作业置之不理,甚至有学生逃课旷课长达数周的现象。

3.日常行为极不规范。在校园经常听到学生胡侃,什么社会上的“行话”、俗语如行云流水脱口而出,脏话臭话随口流露,这部分人也不排除女生。长发、染发、穿耳者为数不少,以至常听到社会人员议论“如今的学生有时候真的分不清是否是学生”。

【摘要】纵观教育改革的历史,既有成功的经验又有深刻的教训,在追求理想教育模式和科学教育方式的过程中,各类教育精英、普通教学工作者都贡献出了无穷智慧。时至今日素质教育已成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且日渐被人们认可,作为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对中学生地位、现状有较深刻的认识和分析,并对德育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做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中学生;德育;令人堪忧;道德;心理健康

一、中学生与德育

学校教育的核心工作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中学生就是未来的主要建设者和接班人,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前途和命运。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其心理生理发展具有不成熟、可塑性强的特点,他们在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时能否全面认识理性分析问题不仅是部分人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

众所周知,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或政治思想教育,它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人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当代青少年面临更多的机遇和史无前例的挑战,只有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他人和社会,才能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取得成功。

二、中学生现状令人堪忧

1.青少年违法犯罪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接二连三发生的暴力案件令人触目惊心。某校两个14岁的中学生因发生一点小矛盾,男孩便有预谋地在放学途中将女孩连勒带砸至死。今年二月在某校均为三好学生的刘某和杨某在家做完寒假作业后,谈到了网上色情,心里产生了躁动,将在宿舍里玩耍的七岁幼女骗至家中,将其猥亵奸污。更有甚者,由于学校考试中四门功课不及格,难以向家人交待,竟将父母和奶奶杀死,然后自杀。

2.厌学队伍日渐扩大。据对部分学生抽查,近20%学生不爱学习、不想学习,他们大部分抱有读书没用的想法,认为只要有钱便可畅行天下。他们整日无精打采或上课睡觉,周末整日泡在网吧,有的甚至猝死在网吧,对老师布置的作业置之不理,甚至有学生逃课旷课长达数周的现象。

3.日常行为极不规范。在校园经常听到学生胡侃,什么社会上的“行话”、俗语如行云流水脱口而出,脏话臭话随口流露,这部分人也不排除女生。长发、染发、穿耳者为数不少,以至常听到社会人员议论“如今的学生有时候真的分不清是否是学生”。

4.造成上述现状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社会风气的影响,家庭对孩子的溺爱,父母外出打工缺乏家庭管教,影视音像制品及网络文化的影响等。

总之,中学生表现出的种种现象令人堪忧,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思考,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整个社会都有责任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

三、如何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及学生本人的密切配合,涉及到学校、家庭及社会教育的各个环节。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特殊性与普遍性相结合的原则,做到有的放矢。针对上述情形,当代德育教育犹其应强调如下几点:

1.加强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德育的基本内容,讲道德是做人的起码原则,中学生道德教育主要是进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初步的职业道德教育,具体表现在坚持“五爱”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师在此过程中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是“以身作则,以身示范”,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应以伟大的人格和崇高的精神去感化学生,让学生耳濡目染,最终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紧抓心理健康教育。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二者不可偏废。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往往具有情绪不稳定,意志品质薄弱,性格尚未定型,以及极易受外界因素影响的特点。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关键要做到:增强学生交往能力,培养丰富的情感和健全的情绪,以及较强的自制力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塑造和培养,不是纸上谈兵,重要的是结合社会实践,联系中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挖掘和提炼,正反两方面施加影响,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学会自觉调节情绪、意志坚强、性格良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