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机制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7 17:08:08

教育机制论文

教育机制论文范文篇1

[论文摘要]要使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更有针对性,就有必要实行换位思考即分别站在经济社会、国家、基础教育部门以及学生及家长的立场上审视作为素质教育对立面的应试教育,找到倾向应试教育人们思想动机后面的物质根源、制度背景,完整地把握应试教育的形成机制。

近年来基础教育旨在推进素质教育克服应试教育弊端的教育改革成效不够明显:应试教育批而不倒仍未得到有效遏制,素质教育倡而不立未能取得重大突破。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弄清作为素质教育对立面的应试教育的来龙去脉,实行换位思考即分别站到经济社会、国家、基础教育部门特别是学生及家长的立场上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应试教育,找到倾向应试教育的人们思想动机后面的物质根源、制度背景,从而把握住应试教育的形成机制,并以此为据有针对性地规划我们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本文就此做些探讨,以就教于大方。

经济社会——国家双层诱导结构

教育是有功利性的,其功利性可区分为既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三个层次:其一,职业功利性。教育使人获得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及技能,从而具有从事一定工作的职业素质。其二,社会功利性。教育使人在政治思想素质、道德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获得进步,有助于形成基本生活技能和社会交往能力,形成科学精神、民主法制观念、良好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等,对成为合格公民具有重要意义。其三,人自身发展的功利性。教育促使人情感、趣味、特长、爱好、丰富个性的发展,虽就直接意义讲并无明确的功利性,但就其代表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和人自由全面发展未来前景以及这样那样地给予包括职业活动和社会生活以积极影响来说,也在无用外观下有着“无用之大用”的功利性。对于这三个层次的功利性,虽然国家与用人单位(经济社会的微观主体)有明显的态度差异,但综合起来又过分地向职业功利性倾斜,这就形成了应试教育的基本制度背景。

用人单位,无论是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企业,还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为了实现其效率、效益的目标,都必然倾向于片面强调人素质中的一小部分,即与细密社会分工相联系而被高度强化了的人的职业素质,对人才选择持工具主义的立场。其实,工具主义立场对教育的影响是一以贯之的:中国最早的教育家孔子办教育是为实现其社会理想而培养人才,其实就是要把人打造成最好的政治工具;近代西方普及义务教育是为了适应工业革命以来社会生产发展对有文化劳动力的需求;当代出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趋势,从根本上来说也不是出于人文关怀而是满足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对大量高职业素质人才的需求;即便现在人们批评应试教育忽略了人的身体素质、操做技能、道德情操、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也自觉不自觉地受到了工具主义的影响,是在抱怨现实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工具还不够精巧、强大、功能全面、适应性强等等。很显然,在要不要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问题上,用人单位实际倾向于为我所用的片面发展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是社会阶层分化明显并频繁流动的社会,而支撑不同社会阶层定位的主要因素正是从事不同工作人们的职业素质,社会流动的主体则是正在谋取职业的青年一代。对渴望实现向经济收入、政治待遇、工作环境、社会声望、生活质量都更高的社会阶层流动的青年一代来说,最现实的途径是求职,最基本的凭借是职业素质。对于无法以工作经历证明其职业素质水平的他们来说,相关学历就成了最主要的砝码。本来,高学历并不等于高职业素质,但用人单位在有选择余地的场合,都宁愿采用“用人高消费”的策略,其想法是经过教育体系内部有公信力的高考、研究生入学考试以及其他各种考试层层筛选出来的高学历者必将具有超出一般人的职业素质或潜质。不仅国内用人单位这样看,连跨国公司来到中国也会入乡随俗专门挑拣名牌大学毕业生,就是很能说明问题的。于是,青年一代试图跻身于高社会阶层的竞争就被归结为争取进入高职业层次的谋职竞争,谋职竞争又被进一步归结为上大学的竞争、上优质中小学的竞争等等。在经过一连串的竞争、选择、淘汰之后,青年一代各自社会阶层定位的雏形也就显露出来了,配合并支持这一竞争过程的教育模式就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围绕高考所展开的教育教学过程不过是新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争取进入以一定职业素质为支撑的高社会阶层竞争的预演版。

党和国家站在整个社会和全体人民的立场上,要求全面、均衡地实现教育三个层次的功利性,要求尽最大可能实现人全面素质的发展,并为此采取了不少措施。然而,应试教育还是成为久治不愈的顽症。究其根源,从国家这方面讲,在制度安排上存在难以超越的现实局限性不能不说是重要的原因:其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任务使国家举办的教育对人才工具性的考虑不能不具有压倒性的优势。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要顶住来自国内外的各种压力并实现振兴繁荣和走向现代化的目标,迅速发展经济成了当务之急。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要求教育多出人才快出人才要讲求成本效益要首先满足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就成为必然的了。而经济社会发展向教育提出了多层次人力资源结构的需求:最大量需求的是受过义务教育的普通劳动者,接下来是大批接受过中等职业教育及其他形式培训的高技能型人才,再有就是少数接受过大学教育的各类专门人才,最后才是极少数读过硕士、博士的高端人才。国家所构建的学校体系经过层层选拔挑选出“最适合教育的儿童”直到人才培养金字塔顶端这种制度安排,虽然不能将相差悬殊层次分明的以职业素质为支撑的社会阶层完全复制出来,但无疑能给众多受教育者阶层划分以一个大致的轮廓,于是应试升学就有了与社会地位提升相近似的意义。其二,国家举办教育的资源分配向顶端倾斜强化了人们上大学的渴望。在现实中,一个受过大学教育的青年可以享受到他只读过初中的同龄人几十倍上百倍教育资源的支持,让他日后在职场上具有后者无法企及的竞争力从而实现向高社会阶层的跨越。这样如何能抑制住人们不顾一切上大学的冲动呢?其三,国家举办的大多数中小学的现有条件难以兼顾应试与全面素质发展。我们是穷国办最大的教育,这个大主要就大在义务教育阶段。按现在大多数学校的办学条件,离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理想实在还相距甚远。必须承认,应试教育是一种比较“便宜”的教育(尽管存在淘汰过程中浪费大量人才的“外部不经济”现象),而素质教育则是“昂贵”的教育。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有高超的教学艺术和管理水平,要在教会课本知识以外更强调发展动手能力、培养创新能力,要在智育之外强调身体素质提高和道德境界升华,必须以应试、素质两不误为前提。这一切都既需要国家和经济社会直接向学校大量追加投资,还需要国家和经济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间接地向学校提供有利条件。显然,这些都是今天所难以想象的,就如同我们难以想象大批农村中小学连基本教学条件都难以保证的条件下素质教育能有重大进展那样,就如同我们不能设想在社会上就业门路狭窄的状况下能使学生心平气和地接受高考落镑或进入末流大学现实那样,就如同我们不能希望在用人单位只认文凭不给低学历者展示才华机会以及用人单位重用人轻培训做法普遍存在情况下学生能不倾向于通过应试教育考大学那样。

高考——应试教育的导因

上大学尤其是上重点大学、名牌大学的诱人前景对莘莘学子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求多供少、竞争激烈的局面可想而知。而现行高考恰恰是解决矛盾平衡各方面利益关系的有效手段:其一,符合效率的要求。实践证明,高考能将考生中基础知识最扎实、学习能力最强的一部分人选拔出来,从而为高校教育质量提供生源方面的保障。同时,统一命题、标准、考试、阅卷、评分的高考组织形式,也能使大规模人才选拔成本控制在可承受的水平。其二,符合公平原则。在中国这个最讲人情、关系的国度里选拔人才,必须最大限度地压缩主考方的自由裁量空间,必须摒弃一切人情、关系的干扰,把一切交给六亲不认的书面考试,才能保证应试者不因地域、出身、外貌、言谈、贫富、人缘而受到区别对待,从而才有选拔面前人人平等的公平。其三,具有强大的学习动员功能。以高考为核心,中国基础教育才建构起包括高考前的模拟考试、初中升高中考试、期中期末考试等在内的强有力的以考促学的体系,经常不断地督促青少年努力学习。近三十年来,老百姓节衣缩食望子成龙,孩子们起早贪黑无怨无悔,甚至把智力开发延伸到幼儿园、婴儿摇篮,中华民族有史以来还未曾有过如此遍及全民的尊重知识、尊重教育的景象。如果没有1977年恢复并持续举办的高考,这一切难道还能想象吗?

高考的内容仅涉及若干核心课程,在这根无形的指挥棒下,核心课程受到高度重视,其他课程则被冷落。那么,这里有什么道理呢?笔者认为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其一,核心课程是进一步学习各类专业知识技能从而最终形成职业素质的基础,这个基础越深厚越扎实,则大学培养人才的效率就越高。如果过分扩大高考涉及的范围,不仅会削弱这个基础,同时也会更进一步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因此是不可取的。其二,全面素质教育强调的许多内容无法以书面考试加以衡量。比如说我们不能根据考试成绩判断考生是不是道德高尚的人,无法认定他是否具有科学精神,更难以推断他融入社会时是否会发生困难。其三,以少数核心课程为高考范围,一定意义上还是对于经济不发达地区特别是广大农村考生的保护,以免他们落入更加不利的竞争地位。然而,高考决非尽善尽美,它在给基础教育注入强大动力的同时,也引发了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在以若干核心课程为内容、以统一标准书面解答为形式的高考面前,素质不如能力更不如知识,全面素质发展敌不过考试本领高强。于是,应试教育的局面就被现实功利驱动下的人们所共同打开了。

学生及家长的理性应对与基础教育的现实抉择

在现阶段,人的成长与谋生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人们总是根据谋生利益最大化来规划其受教育过程的。既然社会上越来越多被看好的职业岗位设置了学历高门槛,那么必将引导人们选择上大学上好大学来圆自己的人生梦,引导人们在高考前的十余年间,争取上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并力争成为一次次考试成绩的领跑者,如此一来就是片面发展的应试教育而不是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更适合普遍的需要了。上有以不同职业素质为支撑的阶层差异,中有以高考成绩为依据的大学教育资源分配,下有应试学习与应试教育,这是合乎逻辑的。

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素质教育举步维艰,与当今青年一代对通过应试实现人生价值的高度路径依赖密不可分。其一,应试教育成了出人头地的主渠道。与前、中大为不同的是,现在大学招生逐年攀升,已由恢复高考之初的20多万人猛增到2005年的475万人;党提出了选拔使用干部的“四化”标准,大学学历已经成了提拔重用的必备条件;知识分子也不再是被重点改造的“臭老九”,其经济、政治地位已今非昔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规模庞大,要求也越来越高……相形之下,以往通过入党、当劳模、参军提干获得提升等老路子反倒越来越不好走了。其二,应试教育路径透明、公平、速效。在青年一代看来,在高考中胜出,只要靠考分就可以一劳永逸地争取到人生的主动,与其他人生阶段其他形式的竞争相比,高考的成功率相对高、付出相对小、收益相对大。

在以往讨论推进素质教育问题时,有两点经常被忽略:一是提高素质的教育条件,二是实现素质价值的舞台或资格。如果注意到它们就会发现,原来上大学上好大学竟是如此重要:大学能给任何中小学所无法给的发展综合素质的优越环境,特别是帮助人具备专业职业素质的条件,大学能让人获得在有严格学历要求的高层次职业舞台上展示才华的资格和机会。完全离开应试上大学的制度背景来推进素质教育,就会面临“要素质而素质发展不可持续”的窘境。2004年,被公认为素质教育搞得有起色的南京市高考成绩大幅下滑,在江苏省位列倒数几名,其结果是应试教育全面反弹、“县中模式”大行其道,其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最后我们再来看社会广泛关注的中小学。

必须承认,一切合格的、有良知的教育工作者都会自觉地担当起教育的社会责任,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努力贯彻党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但在另一方面,教育工作者又要担负对一个个学生人生未来的责任,当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将少不更事的孩子交到手里时,他们感受到的定是沉甸甸的托付。近年来,社会竞争加剧、失业率居高不下、贫富差距明显拉大,即便那些学业有成找到不错工作的年轻人都感到成家、买房、治病、养老等来自生存的压力,更别说那些考不上大学在家无所事事的青年特别是农村青年了。在如此背景下执教的教育工作者顺应潮流也就很自然地将应试教育看成了教书育人的题中应有之义。进一步看,先有应试学习后有应试教育,应试教育真正的主导方是学生及家长,把批判应试教育的主要矛头对准教师、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实在是找错了对象。亿万学生及家长接受基础教育最普遍最真实的动机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学习决定考试成绩,考试成绩决定未来命运。学生及家长为了职业理想、经济理想、社会地位理想和家庭生活理想而数十年如一日地苦学、苦熬,付出金钱、人力、情感的高昂代价,很自然地会倾向于选择那种能配合其实现理想的教育形式,选择那些最符合要求的学校、教师,选择那些最与实现理想紧密相关的学习内容。人望幸福树望春。正是来自民间分散而又汇集起来的这种教育价值选择趋向的力量,强制着中小学必须跟着走而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谁要是应试不力,学生及家长就“用脚投票”不再给他经济赞助,学校就没有声誉招不来优秀学生,教育主管部门就脸上无光就不待见他,地方政府就没有政绩就不给他充分的财力支持。应试教育就是这么来的。你可以对应试教育批判、改造、完善、扬弃,但不能对它置之不理,除非你能取消高考并彻底堵住由社会基层向上流动的这条道路。

参考文献

[1]秦纳.透视学历社会[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50.

教育机制论文范文篇2

[关键词]教育均衡;教育机制创新;办学机制;教师调控机制;选择性教育机制

[中图分类号]G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808(2008)07-0011-05

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有学上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上好学的问题成为突出矛盾;数量和规模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质量和结构的问题成为主要矛盾。教育发展的新阶段、新使命要求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结合越城区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实际,我们提出把发展教育的理念加快转变到科学和谐上来,把治教办学的重心加快转移到内涵建设上来,把教书育人的模式加快转变到全面发展上来。而要实现这三个“加快”,我们认为创新教育机制是有效的选择。

一、创新办学机制,经营教育品牌,有效拓展优质教育资源

“文化品牌”是教育发展的无形资产,新办学校需要品牌,以获得足够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普通学校需要升级改造,跨入品牌学校行列;老牌学校需要进行学校品牌诊断,不断创新发展、与时俱进。那么,如何实施教育品牌文化建设战略,理性引领区域教育不断走向均衡、公平、和谐呢?我们的做法是创新多元化、名校集团化办学机制,有效拓展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半径。

(一)办学主体多元化

越城区在推进名校集团化办学的进程中,按照“因校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积极探索教育集团办学主体的多元化:以公办学校为单一主体的同一序列或不同序列的“名校+新校”或“名校+普通校”等办学模式;以公办、国有民办、民办等多种不同性质混合体为主体的同一序列或不同序列的“名校+民校”“名校+新校”等办学模式。

(二)法人资格多元化

为进一步提高教育集团内部管理的有效性、针对性和合法性,结合不同的集团化办学主体,推行三种不同法人资格制度下的办学模式。

1.教育集团唯一具有法人资格

教育集团唯一具有法人资格,下辖学校(校区)作为教育集团的教育分支机构,没有独立的法人资格(类似总公司与分公司的关系)。教育集团内部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管理人、财、物等,各种资源实行高度共享。此种办学模式主要适用于以公办学校为单一办学主体的教育集团。

2.教育集团与下辖学校(校区)按二级法人框架建构

教育集团为一级法人,下辖学校(校区)为二级法人。教育集团对下辖学校(校区)的人、财、物等资源的调控通过签订框架协议的方式加以实施(类似母公司与子公司的关系)。如名校鲁迅小学于2002年向社会独立融资4400余万元创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国有民营学校——鲁迅小学和畅堂校区,2005年又向社会独立融资2000万元创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幼托一体化的民营幼儿园——鲁迅幼托中心。与此同时,借鉴现代企业的有效管理模式,成立鲁迅小学教育集团。在“四独立”的基础上,迅速提升集团下辖不同序列、不同办学性质的新建学校的办学品位,由2002年的38个教学班,发展为2008年的小学86个教学班、幼儿18个教学班的教育集团。从而使鲁迅小学这一优质教育资源的办学半径得到有效拓展,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接受更好的教育。

3.教育集团与下辖学校(校区)混合型办学模式

教育集团与下辖学校(校区)既有按二级法人框架建构的办学模式,也包括所辖学校(校区)只作为教育集团的教育分支机构、没有独立的法人资格的办学模式。此种办学模式主要适用于以公、民办学校混合体为办学主体的教育集团。

(三)运作机制多元化

1.“紧密型”的集团化运作机制

如百年名校北海小学一方面与它毗邻的公办学校胜利小学进行整合,另一方面又把具有一流办学条件但地处新老城区结合部的龙洲双语实验小学纳入北海小学教育集团的管理范畴。整合后的北海小学教育集团按“三个校区、一套班子、六个统一、资源共享”的模式运作,此举迅速提升了集团下辖学校的办学品位,有效拓展了北海小学教育集团的辐射半径,使北海小学的办学规模由2005年的占地23.9亩、45个教学班,扩大到现在的占地85亩、85个教学班。从而让更多的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受到了老百姓的极大欢迎。

2.“名校托管”式运作机制

为有效推动中心城区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到郊区学校,从2006年开始,越城区文教局实施名校托管式服务的试点,具体操作策略如下:

精选托管对象:一方面由城区选出优质品牌学校承担托管职责,另一方面把有办学潜力又地处远郊的学校列入接受名校托管范畴。

明确双方职责:受托管学校的职责——受托管学校作为学校法人,在与文教局原有的隶属关系保持不变的前提下,采用精简高效的管理队伍,为学校的教学班级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环境和条件、相应的后勤生活服务管理及相应的档案资料管理等,全力支持托管学校履行托管职责。

托管学校职责——一是名校作为托管方,借鉴现代企业集团连锁管理的模式,派出强有力的优秀教育教学团队对受托管的学校实行“团队契约式管理”,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整体进驻”。二是在托管期间,不但可以把受托管学校更名为托管学校的附属学校或某某校区,更重要的是争取在较短的时间里与受托管学校教师形成价值认同,以保证双方能够真心实意地合作。三是托管学校依照与区文教局签订的协议享有相应办学自主权,同时,要接受区教育局对其相关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建立托管目标考核机制:一是区文教局与托管方签订名校托管办学目标协议。如为进一步办好投资3000余万、地处城郊结合部的树人小学南校区,区文教局委托名校鲁迅小学托管这所新建学校。在托管期间,区文教局把新学校的管理水平的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家长、学生和社会的满意度,新生招生情况等维度作为考核指标,纳入名校托管协议的目标考核范畴,从考核机制上提高名校托管的有效性。二是根据托管协议,由区文教局向托管方按托管协议支付相应托管费。

通过实施名校托管式服务的试点,我们总结出名校托管凸显的四大价值:第一,有利于突破现行体制下学校的人力资源、资金资源、物资资源等跨学区流动难的困境,实现中心城区优质教育资源有效辐射郊区。第二,有利于引进名校较高水准的教育专业化服务,有效提高被托管学校的管理水平与教育效率,促进郊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第三,有利于学校转变思维方式,塑造符合教育现代化要求的学校文化。第四,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由政府出资购买优质教育管理服务,有效提升公共服务的水平。

3.“名校联盟”式运作机制

区域性教育的均衡发展,优质学校必须起到引领、辐射和示范作用。为此,越城区文教局要求学校的教育管理者必须确立一个正确的学校发展理念:即“借势合作、错位发展、合作谋双赢”。按照这个办学理念,区文教局积极实施“名校联盟、强强联手”办学策略,通过“以多所名校与新办学校联姻,重组教育资源,构建合作办学平台,打造教育新品牌,缩短新建学校的成长周期,保证新办学校的健康良性发展。”、强强联合”办学策略,易地创办东风艺术幼托中心,迅速扩大了地处城区中心的优质园所的办园空间。

“授人玫瑰,手有余香”,这样一句温情而富有诗意的话,已经成为越城教育系统中的一句流行语。它传递的是学校发展中追求的一种境界:在合作中发展,在发展中合作!

4.“嫁接型”的加盟式办学模式

按照“品牌加盟、独立运作”的模式,名校只输出办学理念与管理流程,加盟学校在“四独立”的基础上,使用名校品牌的“配方”(质量标准)和实施名校教育的“流水线”(管理流程),从而提升自身的办学水平。如省级示范幼儿园东风幼儿园依托名园优势,通过品牌加盟的方式,在一所小区配套幼儿园的基础上,成立东风幼儿园清水分园。使这所小区配套幼儿园在较短时间内成为社区居民广为认可的优质幼儿园。

这些举措缩短了新建学校与薄弱学校的成长周期。目前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在市级以上示范学校就读的学生占中小学生总数的78%,其中城区达到88%,为城乡教育资源的统筹发展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二、创新教师调控机制,推行“教师流动转会制”

教育的公平、公正是社会最大的公平、公正,校际间的均衡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均衡,教师资源配置失衡已成为制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但目前的现状是优质师资向强校单向流动,普通学校的名优教师队伍不稳定。前几年,越城区的不少名校就像教师联合收割机,每年都要从弱势学校吸收为数众多的骨干教师,使普通学校教师队伍的稳定和优质教育的均衡发展产生了恶性循环。其结果就是不可避免地形成了教育的“马太效应”,使本来就不公平的教育资源更加倾斜、失衡。如何解决教师流动所带来的问题?完全依靠行政手段显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体育俱乐部的“转会制”为越城区优秀教师的校际流动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一)“教师流动转会制”的主要内容

越城区文教局在建立灵活多样的教师交流制度、支教制度以及学校经费保障一体化的基础上,从2006年起,按照“相对稳定、统筹兼顾、遵循程序、合理流动、利益补偿、均衡发展”的基本原则,在区属学校全面推行“教师流动转会制”的实施办法,具体包括:规定区属中小学在编在岗的骨干教师,要求从一所学校转到另一所学校时,引进名师的学校按引进不同级别的名优教师,均需支付给转出学校2-15万不同标准的教师专业培养费。同时规定了骨干教师流动的“三年服务期制”。由于经济杠杆的调节,目前从弱势完全小学流向强势中心校的骨干教师较往年大为减少,有效稳定了弱势学校的师资队伍,为进一步促进学校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了师资保障。

(二)“教师流动转会制”的六大优势

经过三年多的实践,我们认为实施“教师流动转会制”,具有六大优越性。

第一,“教师流动转会制”是对原有人才流动固定模式的一次挑战,它跳出了计划经济的思维,打开用市场交换原则处理教育内部事务的思路,为教师的流动开辟了一条新的渠道。

第二,“利益补偿”机制的实施,有效地遏制了教师的逆向流动。首先,有了转校费的制约,优质学校在引进普通学校的名优教师时会“慎之又慎”,使得普通学校的优秀教师不会轻易流失,从而保护了相对薄弱学校的发展;其次,有了转校费的回报,普通学校也因资金的支持有实力进一步做好师资培训工作,从而保障相对薄弱学校利益,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

第三,师资“绿色通道”机制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有序流动。一方面,本办法明确规定骨干教师三年服务期后,可提出双向选择的要求,从而为师资的合理流动提供了相应的通道;另一方面,本实施办法明确规定由组织派遣名优教师到普通学校或新建学校工作,均不必支付转校费,从而为扶持弱势学校和新建学校引进名优教师提供机制及政策上的保证。

第四,改革成本分担机制的实施,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弱势群体的利益。一是实施办法明确规定接受撤并学校分流教师不必支付转校费;二是本办法的实施,使众多名校一反原来的“拿来主义”,把新教师的招聘引进培养作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名校的教师文化为新教师缩短成长周期提供了重要前提。

第五,“教师流动转会制”顺应时展,增强了优秀教师的光荣感和责任感。

第六,“教师流动转会制”的实施,有利于现代学校制度的构建。

当然,推行“教师流动转会制”的本质是试图缓解教育不均衡特别是师资不均衡的一种尝试,其实施环境、操作环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最根本的举措,还是要花大力气尽量缩小学校间的差距或弥合差距,真正做到待遇留人、感情留人、政策留人。

三、创新选择性教育机制,建立区域性教育超市,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满足每一位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已成为最重要的价值取向。为此,在越城教育中,我们提出这样一种操作思路,那就是:不同学生——不同个性——不同选择——不同教学。在这个操作思路的引领下,近几年来,越城区文教局积极营造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开放式的“教育超市”环境,教会学生自主选择,通过尊重学生的选择,给学生以更大的教育和学习的自主权,求得学习能量的充分发挥,实现教育消费的个性化,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我们实施五大举措,让学生学会选择、主动选择。

举措之一:办好课程超市,开设套餐式课程。具体的做法是:每周安排1~2个下午的时间不开文化课,腾出时间开设“课程超市”。要求各校根据“按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学生的选择,打破年级、班级界限,按程度分层次教学”原则,开出涉及艺术、科技、手工、体育等六大类综合实践选修课程,供学生自由选修。允许学生一学年跨门类、跨学科、跨班级、跨年级自由大流动一次,小范围自由流动数次。此举使学生通过广泛的选择后培养兴趣,发展个性特长,被孩子们称为“快乐的课程超市”。

举措之二:尝试“作业套餐”,推行开放性作业,供学生自主选择。具体做法有:一是“弹性作业,分层评价”,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减轻学生心理负担,树立成功信心的同时,又较好解决了“好的吃不饱,差的吃不了”这一矛盾。二是开展自我发展型作业设计,实行开放性作业。具体包括:探究性作业,让作业成为学习的乐趣;生活性作业,让作业成为生活的向导;尝试电子作业,让作业成为“自我”的张扬。

举措之三:实施“校内留学”的试点。目前,尽管许多学校认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但许多制度和习惯却使其停留在一般的口号上。比如,学生与老师相处的感觉不好或无法适应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时,学生必须“从一而终”,是不能调班、转班的。而我们认为,今天的社会是一个多变的社会,它需要的管理是如何利用“学习+激励”让人更聪明地工作。为此,我们提出了这样一种管理理念,学校应该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营造一个开放的、善于接受的、可选择的学习小环境”。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以鲁迅小学为试点推行了一项“校内留学”制度:在班额允许、理由充分的前提下,假如某个学生与他的老师“不投缘”,在不伤害学生与老师自尊的前提下,学校为那些有强烈转班愿望的学生提供就学的“绿色通道”,允许其到同一年级的其他班试读一周或一月,以便他们在新的学习环境下“东山再起”,获得一个更好的发展。

举措之四:多角度开放教育空间,为学生的自主选择、自主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为了进一步形成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与文化底蕴,学校从环境创设上兼顾学生课堂发展与时间发展。众多学校空间上的灵动感被更多教育内容丰富了:学校的图书馆以一种新的开放方式出现,不少学校的教室外都专门配置开放式的书架和座椅,不仅本班学生可以在课间自由取读,经过这里的其他班级的老师、学生都可以驻足读书;设施完备的美术教室、音乐教室、电脑房、实验室等都是供学生自主使用,课间、放学后,只要学生喜欢,他们都可以进入这些教室练习,除了学生夜晚休息和放假,这些教室的门永远敞开着……在学校,时时处处体现着“学生总是唱主角”的气息。举措之五:开展学校选择制度的试点。纵观世界教育的发展史,教育公平的发展趋势包括两大发展模式。模式之一是源于平等倾向的“同一尺度的公平”:机会的平等+结果的平等,是对平等的教育机会与教育结果的追求。“同一尺度的公平”主要是用于公共教育资源的平等分配。模式之二是源于自由倾向的“多元尺度的公平”:选择的公平+能力的公平。“多元尺度的公平”主要是出于对个体的教育权(人权的一部分)的尊重,以及对个体的个性能力差异的尊重。在对“同一尺度的教育公平”追求达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追求满足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多样化发展的目标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教育公平的诉求,即关注对自由倾向的“多元尺度的公平”的追求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教育公平。从这个角度来说,学校选择制度有可能成为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发展需求的有效选择之一,成为教育公平在实现优质教育的区域性均衡发展之后,进一步推动教育多元发展以及对个性公平追求的一种可能的有效途径。为此,越城区在积极实施区域性特色学校发展战略,形成书画艺术、翰墨文化、国际象棋、信息技术、全纳教育等区域特色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学生个性化选择学校制度的试点。

我们结合越城教育的实际,在成功创办特色学校绍兴市少儿艺术学校和国际象棋学校(培新小学)的基础上,把书画特色学校少儿艺校和国际象棋特色学校培新小学作为满足学生个性多样化发展需要的试点学校,允许对音乐舞蹈、书画艺术或国际象棋富有强烈兴趣并有一定禀赋的学生,就学可以不受区域限制,跨区域自主选择自己喜爱的少儿艺校和国际象棋学校(培新小学),并接受免费的个性化发展的教育。如今的少儿艺校和培新小学已成为闻名遐迩的艺术人才与国际象棋冠军的摇篮。

这种学校制度选择的创新,使教育进入后普及时代,为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的教育需求,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差异,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提供空间,创建适合学生发展的学校,真正实现“多元尺度的公平”意义上的教育公平,提供了一定借鉴。

四、教育均衡视野下的区域性教育机制创新的前景展望

一场理性、建设性和实质性的教育体制、机制的创新,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能的。今后,越城区文教局在扎实推进“四个一体化”——城乡教育管理一体化、经费保障一体化、办学条件一体化、教师编制一体化的基础上,将在以下六个方面力求新的突破:

第一,鼓励试点,建立教育特区。鼓励试点是制度创新的重要机制。在体制难以整体改变的情况下,我们将允许和鼓励一些学校自行探索,取得成效之后再适时地予以评价、总结、提升和推广。

第二,不做“学校人”而做“职业人”——有序推进校长职级制工作。学校硬件条件均衡了,还需要实现师资均衡。一批好校长带领一批好教师,就能办好一批好学校;校际间的均衡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位好校长引领一个好的教师团队。为此,需要改革知名校长长期固定在一所学校的状况,通过校长职级制的实施,保证名校长在区内顺利、有序流动。

第三,加大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政策与制度创新的力度,探索建立灵活多样的教师流动与支教的有效模式,实现优质教师资源区域内高度共享。

第四,在深化特色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基础上,加大个性化学校选择制度的试点力度,是有效推进区域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未来选择之一。

教育机制论文范文篇3

1、校内外结合的德育组织。通常学校的德育组织系统,是“校----团队----班”式的封闭系统。这种系统所组织、指导的德育活动与内容,不可避免地具有某种程度的封闭性,具体表现在内容的确定与形式上的选择上,常常会脱离社会生活实际,其教育效应也会有“隔靴搔痒”之感。学校要着力改变德育组织上的这一弊病,逐步构建校内外结合的德育组织系场U庖豢诺牡掠橹低常吹掠嵋椤K饶芰笛W约旱牡掠橹靶?---团队----班”,也能联系校外社区的家长教育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就一些论题进行商讨,将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如动迁、交通、物价、腐败等等,引入学校教育,提高教育的透明度,增加德育内容上的“活性”成分。

2、“活化”德育内容。即德育内容要反映学生内心的期望、困惑、追求、心向等等,也要反映这些内心活动的认识源----社会生活中的各类问题,如动迁、交流、收入、物价等等。学校的思想品德课、时政课、社会课、信息课等等根据德育联席会议的要求,及时反映学生与社会两大实际状况,不回避,不掩饰、直截了当地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端正认识,改变观念。

3、多样化的德育活动。活动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活化”德育内容决定了必须要有多样化的德育活动。除了通常的一些德育活动形式,如参观、公益劳动、自愿者服务等等外,还应请进来,请厂长经理、工人、个体劳动者、名人、学者等等走进课堂。这样的德育对话,能拓宽学生认识视野,也能改善德行的适应性,使学生品德行为的校内外同一性大大提高。

4、一以贯之的德育系列。“九年一贯制”素质教育中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素质是教育的重要方面。学校根据“幼、孝中”学的特点,制定系列德育目标、要求及内容,用一以贯之的德育影响奠定其思想、信念、理想的基矗(黑龙江建青文)""办好三校两社一台营造良好育人氛围""办好三校两社一台营造良好育人氛围----湖南省隆回县第一中学德育工作纪实湖南省隆回县第一中学积极探索德育工作规律,创办“三校”、“两社”、“一台”,将其作为德育工作的载体,变空洞的说教为具体的活动,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

一、军校团校党校----形成纵向合力

隆回一中特别注重德育工作的系统性,针对中学生各阶段不同的生理心理特点,办起了“三校”,形成了德育工作的纵向合力。

(一)办好少年军校,培养军人作风。

隆回一中把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做为入校第一课,与县人民武装部办起了旨在加强养成教育、培养军人作风的少年军校。他们的具体作法是:初中新生被录取后,在暑期集中训练7至10天,由武装部派人担任教官,学校指定教师担任指导员,除进行必要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外,集中精力从站立行走队列训练等基本内容入手,规定统一着装,统一住宿,统一开餐。让孩子们很快适应军营生活,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军训期间教官和指导员与孩子们吃在一起,不许挑肥拣瘦,严禁乱倒饭菜,养成艰苦朴素的作风。训练期间,一律高标准严要求,在炎炎烈日下摸爬滚打,野营拉练,培养孩子们的吃苦耐劳精神。

(二)办好青少年团校,确保团员质量。

隆回一中少年团校把系统的团的知识学习与各种有益的活动结合起来,尽量适应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开展多种多样的知识讲座和实践活动,让他们在轻松愉快中接受思想教育,端正入团动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少年团校邀请老红军老八路来校讲传统,邀请法律工作者结合案例讲法律,暑假与教育电视台联合举办夏令营,下乡下厂深入了解社会;寒假里组织他们去敬老院慰问,送对联上门。团的知识讲座也尽量化整为零,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制成电视片、幻灯片,甚至灯谜。团校成了隆回一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又一个重要阵地。

(三)办好业余党校,提高政治素质。

隆回一中把提高学生政治素质放到首位,在高中阶段办起了业余党校。业余党校每期从踊跃报名的学生中择优录取50名,按年级编班,由县委组织部、宣传部的干部和校党总支成员担任辅导老师。学习内容分为党的知识、小平理论和报刊重要文章。每个学员结合实际写出心得体会,党校学习档案装入学生个人档案作为高校招生、参军入伍的重要参考依据。业余党校创办两期以来,已有100多名学生领取了结业证,有70多名学员向党组织郑重地递交了入党申请书。隆回一中军校一团校一党校,环环相扣,伴随着学生的整个中学阶段,形成了一种纵向合力。

二、文学社爱心社----拓宽德育领域

隆回一中为了不断拓宽德育领域,把较高层次的教育学生追求美创造美的美育活动,把学会关心他人,营造爱的氛围的爱心教育列入德育内容,创办了“红杏文学社”和“松坡爱心社”。

(一)“红杏文学社”----把作文与育人结合起来

“红杏文学社”自1984年成立以来,始终把育人放在首位,既重出作品,更重出人才,发挥其在德育工作中的特殊作用。首先是引导学生读好书。文学社在社员中提出了“读百部好书,做四有新人”的活动,经常请名家名师来校做辅导报告,提高学生辨别香花与毒草,增强免疫力。

红杏文学社在提高社员的文化层次、审美情趣的基础上,把文学创作与德育活动结合起来。一是组织社员深入社会,调查研究,撰写社会调查报告,进行评比,择优在《红杏报》上发表。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亲自感受改革开放的成果,加深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二是利用文学创作反映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展示中学生的风采,探讨中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疑点,澄清模糊认识,使之健康成长。三是组织多种征文活动,把德育工作目标与创作实践结合起来。仅今年上半年,文学社就配合中心工作举办过“环保杯”、“回归杯”、“尊师杯”征文大赛,把广大文学爱好者吸引过来。

(二)松坡爱心社----校园里的希望工程

在自发互助的基础上,由校团委出面,一个旨在弘扬民族传统,营造爱的温馨的松坡爱心社于1995年诞生了。自成立第一天起,学校就明确提出要把爱心社做为教育人、培养人的重要阵地,通过各种有益活动教育特困学生自立自强,教育青少年从小学会关心他人,报答社会。

松坡爱心社首先从号召学生“少吃一根冰棍,奉献一片爱心”做起,成立三年来共收到师生捐助3万多元,先后有64名特困生得到及时救助,完成了高中学业。受到资助的学生亲身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大多从心灰意懒中摆脱出来,他们也用自己的努力去报答社会,或关心公益事业,或辅导成绩差的同学学习,而且大多已考上了高等学校。

三、校园电视台----营造文化氛围

松坡校园电视台自1994年10月创办以来,积极参与学校管理,举办学科教学讲座,播放爱国主义影视片,成为德育工作的又一课堂。在养成教育活动中,电视台的小记者对好坏典型及时采访曝光,哪个班的内务管理搞得好,教室布置有特色,或开展有益活动都能及时上荧屏,同时少数学生乱倒饭菜,乱丢纸屑,做操懒懒散散,夏季穿拖鞋,在校园打赤膊的不文明行为也被----摄入镜头,促使他们自觉改掉不良习惯。

教育机制论文范文篇4

“文化品牌”是教育发展的无形资产,新办学校需要品牌,以获得足够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普通学校需要升级改造,跨入品牌学校行列;老牌学校需要进行学校品牌诊断,不断创新发展、与时俱进。那么,如何实施教育品牌文化建设战略,理性引领区域教育不断走向均衡、公平、和谐呢?我们的做法是创新多元化、名校集团化办学机制,有效拓展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半径。

(一)办学主体多元化

越城区在推进名校集团化办学的进程中,按照“因校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积极探索教育集团办学主体的多元化:以公办学校为单一主体的同一序列或不同序列的“名校+新校”或“名校+普通校”等办学模式;以公办、国有民办、民办等多种不同性质混合体为主体的同一序列或不同序列的“名校+民校”“名校+新校”等办学模式。

(二)法人资格多元化

为进一步提高教育集团内部管理的有效性、针对性和合法性,结合不同的集团化办学主体,推行三种不同法人资格制度下的办学模式。

1.教育集团唯一具有法人资格

教育集团唯一具有法人资格,下辖学校(校区)作为教育集团的教育分支机构,没有独立的法人资格(类似总公司与分公司的关系)。教育集团内部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管理人、财、物等,各种资源实行高度共享。此种办学模式主要适用于以公办学校为单一办学主体的教育集团。

2.教育集团与下辖学校(校区)按二级法人框架建构

教育集团为一级法人,下辖学校(校区)为二级法人。教育集团对下辖学校(校区)的人、财、物等资源的调控通过签订框架协议的方式加以实施(类似母公司与子公司的关系)。如名校鲁迅小学于2002年向社会独立融资4400余万元创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国有民营学校——鲁迅小学和畅堂校区,2005年又向社会独立融资2000万元创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幼托一体化的民营幼儿园——鲁迅幼托中心。与此同时,借鉴现代企业的有效管理模式,成立鲁迅小学教育集团。在“四独立”的基础上,迅速提升集团下辖不同序列、不同办学性质的新建学校的办学品位,由2002年的38个教学班,发展为2008年的小学86个教学班、幼儿18个教学班的教育集团。从而使鲁迅小学这一优质教育资源的办学半径得到有效拓展,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接受更好的教育。

3.教育集团与下辖学校(校区)混合型办学模式

教育集团与下辖学校(校区)既有按二级法人框架建构的办学模式,也包括所辖学校(校区)只作为教育集团的教育分支机构、没有独立的法人资格的办学模式。此种办学模式主要适用于以公、民办学校混合体为办学主体的教育集团。

(三)运作机制多元化

1.“紧密型”的集团化运作机制

如百年名校北海小学一方面与它毗邻的公办学校胜利小学进行整合,另一方面又把具有一流办学条件但地处新老城区结合部的龙洲双语实验小学纳入北海小学教育集团的管理范畴。整合后的北海小学教育集团按“三个校区、一套班子、六个统一、资源共享”的模式运作,此举迅速提升了集团下辖学校的办学品位,有效拓展了北海小学教育集团的辐射半径,使北海小学的办学规模由2005年的占地23.9亩、45个教学班,扩大到现在的占地85亩、85个教学班。从而让更多的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受到了老百姓的极大欢迎。

2.“名校托管”式运作机制

为有效推动中心城区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到郊区学校,从2006年开始,越城区文教局实施名校托管式服务的试点,具体操作策略如下:

精选托管对象:一方面由城区选出优质品牌学校承担托管职责,另一方面把有办学潜力又地处远郊的学校列入接受名校托管范畴。

明确双方职责:受托管学校的职责——受托管学校作为学校法人,在与文教局原有的隶属关系保持不变的前提下,采用精简高效的管理队伍,为学校的教学班级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环境和条件、相应的后勤生活服务管理及相应的档案资料管理等,全力支持托管学校履行托管职责。

托管学校职责——一是名校作为托管方,借鉴现代企业集团连锁管理的模式,派出强有力的优秀教育教学团队对受托管的学校实行“团队契约式管理”,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整体进驻”。二是在托管期间,不但可以把受托管学校更名为托管学校的附属学校或某某校区,更重要的是争取在较短的时间里与受托管学校教师形成价值认同,以保证双方能够真心实意地合作。三是托管学校依照与区文教局签订的协议享有相应办学自主权,同时,要接受区教育局对其相关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建立托管目标考核机制:一是区文教局与托管方签订名校托管办学目标协议。如为进一步办好投资3000余万、地处城郊结合部的树人小学南校区,区文教局委托名校鲁迅小学托管这所新建学校。在托管期间,区文教局把新学校的管理水平的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家长、学生和社会的满意度,新生招生情况等维度作为考核指标,纳入名校托管协议的目标考核范畴,从考核机制上提高名校托管的有效性。二是根据托管协议,由区文教局向托管方按托管协议支付相应托管费。

通过实施名校托管式服务的试点,我们总结出名校托管凸显的四大价值:第一,有利于突破现行体制下学校的人力资源、资金资源、物资资源等跨学区流动难的困境,实现中心城区优质教育资源有效辐射郊区。第二,有利于引进名校较高水准的教育专业化服务,有效提高被托管学校的管理水平与教育效率,促进郊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第三,有利于学校转变思维方式,塑造符合教育现代化要求的学校文化。第四,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由政府出资购买优质教育管理服务,有效提升公共服务的水平。

3.“名校联盟”式运作机制

区域性教育的均衡发展,优质学校必须起到引领、辐射和示范作用。为此,越城区文教局要求学校的教育管理者必须确立一个正确的学校发展理念:即“借势合作、错位发展、合作谋双赢”。按照这个办学理念,区文教局积极实施“名校联盟、强强联手”办学策略,通过“以多所名校与新办学校联姻,重组教育资源,构建合作办学平台,打造教育新品牌,缩短新建学校的成长周期,保证新办学校的健康良性发展。”

2008年,我们把二所名牌幼儿园——东风幼儿园和新风幼儿园进行资源重组,实施“资源重组、易地迁建、强强联合”办学策略,易地创办东风艺术幼托中心,迅速扩大了地处城区中心的优质园所的办园空间。

“授人玫瑰,手有余香”,这样一句温情而富有诗意的话,已经成为越城教育系统中的一句流行语。它传递的是学校发展中追求的一种境界:在合作中发展,在发展中合作!

4.“嫁接型”的加盟式办学模式

按照“品牌加盟、独立运作”的模式,名校只输出办学理念与管理流程,加盟学校在“四独立”的基础上,使用名校品牌的“配方”(质量标准)和实施名校教育的“流水线”(管理流程),从而提升自身的办学水平。如省级示范幼儿园东风幼儿园依托名园优势,通过品牌加盟的方式,在一所小区配套幼儿园的基础上,成立东风幼儿园清水分园。使这所小区配套幼儿园在较短时间内成为社区居民广为认可的优质幼儿园。

这些举措缩短了新建学校与薄弱学校的成长周期。目前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在市级以上示范学校就读的学生占中小学生总数的78%,其中城区达到88%,为城乡教育资源的统筹发展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二、创新教师调控机制,推行“教师流动转会制”

教育的公平、公正是社会最大的公平、公正,校际间的均衡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均衡,教师资源配置失衡已成为制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但目前的现状是优质师资向强校单向流动,普通学校的名优教师队伍不稳定。前几年,越城区的不少名校就像教师联合收割机,每年都要从弱势学校吸收为数众多的骨干教师,使普通学校教师队伍的稳定和优质教育的均衡发展产生了恶性循环。其结果就是不可避免地形成了教育的“马太效应”,使本来就不公平的教育资源更加倾斜、失衡。如何解决教师流动所带来的问题?完全依靠行政手段显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体育俱乐部的“转会制”为越城区优秀教师的校际流动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一)“教师流动转会制”的主要内容

越城区文教局在建立灵活多样的教师交流制度、支教制度以及学校经费保障一体化的基础上,从2006年起,按照“相对稳定、统筹兼顾、遵循程序、合理流动、利益补偿、均衡发展”的基本原则,在区属学校全面推行“教师流动转会制”的实施办法,具体包括:规定区属中小学在编在岗的骨干教师,要求从一所学校转到另一所学校时,引进名师的学校按引进不同级别的名优教师,均需支付给转出学校2-15万不同标准的教师专业培养费。同时规定了骨干教师流动的“三年服务期制”。由于经济杠杆的调节,目前从弱势完全小学流向强势中心校的骨干教师较往年大为减少,有效稳定了弱势学校的师资队伍,为进一步促进学校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了师资保障。

(二)“教师流动转会制”的六大优势

经过三年多的实践,我们认为实施“教师流动转会制”,具有六大优越性。

第一,“教师流动转会制”是对原有人才流动固定模式的一次挑战,它跳出了计划经济的思维,打开用市场交换原则处理教育内部事务的思路,为教师的流动开辟了一条新的渠道。

第二,“利益补偿”机制的实施,有效地遏制了教师的逆向流动。首先,有了转校费的制约,优质学校在引进普通学校的名优教师时会“慎之又慎”,使得普通学校的优秀教师不会轻易流失,从而保护了相对薄弱学校的发展;其次,有了转校费的回报,普通学校也因资金的支持有实力进一步做好师资培训工作,从而保障相对薄弱学校利益,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

第三,师资“绿色通道”机制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有序流动。一方面,本办法明确规定骨干教师三年服务期后,可提出双向选择的要求,从而为师资的合理流动提供了相应的通道;另一方面,本实施办法明确规定由组织派遣名优教师到普通学校或新建学校工作,均不必支付转校费,从而为扶持弱势学校和新建学校引进名优教师提供机制及政策上的保证。

第四,改革成本分担机制的实施,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弱势群体的利益。一是实施办法明确规定接受撤并学校分流教师不必支付转校费;二是本办法的实施,使众多名校一反原来的“拿来主义”,把新教师的招聘引进培养作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名校的教师文化为新教师缩短成长周期提供了重要前提。

第五,“教师流动转会制”顺应时展,增强了优秀教师的光荣感和责任感。

第六,“教师流动转会制”的实施,有利于现代学校制度的构建。

当然,推行“教师流动转会制”的本质是试图缓解教育不均衡特别是师资不均衡的一种尝试,其实施环境、操作环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最根本的举措,还是要花大力气尽量缩小学校间的差距或弥合差距,真正做到待遇留人、感情留人、政策留人。

三、创新选择性教育机制,建立区域性教育超市,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满足每一位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已成为最重要的价值取向。为此,在越城教育中,我们提出这样一种操作思路,那就是:不同学生——不同个性——不同选择——不同教学。在这个操作思路的引领下,近几年来,越城区文教局积极营造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开放式的“教育超市”环境,教会学生自主选择,通过尊重学生的选择,给学生以更大的教育和学习的自主权,求得学习能量的充分发挥,实现教育消费的个性化,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我们实施五大举措,让学生学会选择、主动选择。

举措之一:办好课程超市,开设套餐式课程。具体的做法是:每周安排1~2个下午的时间不开文化课,腾出时间开设“课程超市”。要求各校根据“按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学生的选择,打破年级、班级界限,按程度分层次教学”原则,开出涉及艺术、科技、手工、体育等六大类综合实践选修课程,供学生自由选修。允许学生一学年跨门类、跨学科、跨班级、跨年级自由大流动一次,小范围自由流动数次。此举使学生通过广泛的选择后培养兴趣,发展个性特长,被孩子们称为“快乐的课程超市”。

举措之二:尝试“作业套餐”,推行开放性作业,供学生自主选择。具体做法有:一是“弹性作业,分层评价”,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减轻学生心理负担,树立成功信心的同时,又较好解决了“好的吃不饱,差的吃不了”这一矛盾。二是开展自我发展型作业设计,实行开放性作业。具体包括:探究性作业,让作业成为学习的乐趣;生活性作业,让作业成为生活的向导;尝试电子作业,让作业成为“自我”的张扬。

举措之三:实施“校内留学”的试点。目前,尽管许多学校认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但许多制度和习惯却使其停留在一般的口号上。比如,学生与老师相处的感觉不好或无法适应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时,学生必须“从一而终”,是不能调班、转班的。而我们认为,今天的社会是一个多变的社会,它需要的管理是如何利用“学习+激励”让人更聪明地工作。为此,我们提出了这样一种管理理念,学校应该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营造一个开放的、善于接受的、可选择的学习小环境”。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以鲁迅小学为试点推行了一项“校内留学”制度:在班额允许、理由充分的前提下,假如某个学生与他的老师“不投缘”,在不伤害学生与老师自尊的前提下,学校为那些有强烈转班愿望的学生提供就学的“绿色通道”,允许其到同一年级的其他班试读一周或一月,以便他们在新的学习环境下“东山再起”,获得一个更好的发展。

举措之四:多角度开放教育空间,为学生的自主选择、自主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为了进一步形成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与文化底蕴,学校从环境创设上兼顾学生课堂发展与时间发展。众多学校空间上的灵动感被更多教育内容丰富了:学校的图书馆以一种新的开放方式出现,不少学校的教室外都专门配置开放式的书架和座椅,不仅本班学生可以在课间自由取读,经过这里的其他班级的老师、学生都可以驻足读书;设施完备的美术教室、音乐教室、电脑房、实验室等都是供学生自主使用,课间、放学后,只要学生喜欢,他们都可以进入这些教室练习,除了学生夜晚休息和放假,这些教室的门永远敞开着……在学校,时时处处体现着“学生总是唱主角”的气息。

举措之五:开展学校选择制度的试点。纵观世界教育的发展史,教育公平的发展趋势包括两大发展模式。模式之一是源于平等倾向的“同一尺度的公平”:机会的平等+结果的平等,是对平等的教育机会与教育结果的追求。“同一尺度的公平”主要是用于公共教育资源的平等分配。模式之二是源于自由倾向的“多元尺度的公平”:选择的公平+能力的公平。“多元尺度的公平”主要是出于对个体的教育权(人权的一部分)的尊重,以及对个体的个性能力差异的尊重。在对“同一尺度的教育公平”追求达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追求满足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多样化发展的目标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教育公平的诉求,即关注对自由倾向的“多元尺度的公平”的追求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教育公平。从这个角度来说,学校选择制度有可能成为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发展需求的有效选择之一,成为教育公平在实现优质教育的区域性均衡发展之后,进一步推动教育多元发展以及对个性公平追求的一种可能的有效途径。为此,越城区在积极实施区域性特色学校发展战略,形成书画艺术、翰墨文化、国际象棋、信息技术、全纳教育等区域特色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学生个性化选择学校制度的试点。

我们结合越城教育的实际,在成功创办特色学校绍兴市少儿艺术学校和国际象棋学校(培新小学)的基础上,把书画特色学校少儿艺校和国际象棋特色学校培新小学作为满足学生个性多样化发展需要的试点学校,允许对音乐舞蹈、书画艺术或国际象棋富有强烈兴趣并有一定禀赋的学生,就学可以不受区域限制,跨区域自主选择自己喜爱的少儿艺校和国际象棋学校(培新小学),并接受免费的个性化发展的教育。如今的少儿艺校和培新小学已成为闻名遐迩的艺术人才与国际象棋冠军的摇篮。

这种学校制度选择的创新,使教育进入后普及时代,为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的教育需求,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差异,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提供空间,创建适合学生发展的学校,真正实现“多元尺度的公平”意义上的教育公平,提供了一定借鉴。

四、教育均衡视野下的区域性教育机制创新的前景展望

一场理性、建设性和实质性的教育体制、机制的创新,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能的。今后,越城区文教局在扎实推进“四个一体化”——城乡教育管理一体化、经费保障一体化、办学条件一体化、教师编制一体化的基础上,将在以下六个方面力求新的突破:

第一,鼓励试点,建立教育特区。鼓励试点是制度创新的重要机制。在体制难以整体改变的情况下,我们将允许和鼓励一些学校自行探索,取得成效之后再适时地予以评价、总结、提升和推广。

第二,不做“学校人”而做“职业人”——有序推进校长职级制工作。学校硬件条件均衡了,还需要实现师资均衡。一批好校长带领一批好教师,就能办好一批好学校;校际间的均衡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位好校长引领一个好的教师团队。为此,需要改革知名校长长期固定在一所学校的状况,通过校长职级制的实施,保证名校长在区内顺利、有序流动。

第三,加大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政策与制度创新的力度,探索建立灵活多样的教师流动与支教的有效模式,实现优质教师资源区域内高度共享。

第四,在深化特色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基础上,加大个性化学校选择制度的试点力度,是有效推进区域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未来选择之一。

第五,进一步创新优质教育品牌学校孵化机制,加大名校托管试点的力度,开展名校教育广场的尝试。

第六,建立义务教育经费动态分配机制。义务教育经费以学校之间的教育质量、办学水平的优劣(绝对质量)和办学业绩提高的程度(进步幅度)这二大维度为分配依据,打破经费分配保障的大锅饭,有效地促进学校之间的良性竞争。

教育机制论文范文篇5

[论文关键词]公共部门有效实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切关公共部门发展的命脉,在当今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公共部门的运作和管理,归根到底要取决于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人力资本投资。”诸多学者已经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考核、人力资源管理所面临的一些问题等进行了一些探索和研究,但总的来说,少有的学者就如何有效地进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进行论述,本文将试图从这方面着手,对这一问题进行剖析。

一、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公共部门如何科学地开发与管理人力资源,不仅对自身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对垒社会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公共部门人才素质的高低以及公共行政部门人力资源能否得到合理利用和开发,直接关系到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成败。“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在许多国家已经成为具有战略高度的问题。”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上,很多学者和公共部门的管理者已经有所认识。大体说来,公共部门人力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力资源本身在公共部门发展中的核心地位

我们知道,在整个社会发展中,人的地位都是不可忽视的。人力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天赋的自然资源优势已不再成为一种竞争要素,因为现代产品所耗费的自然资源越来越少。同时,随着世界资本市场的发展,融资渠道的多元化,资本优势也不再成为一种竞争要素。而知识与技能正作为比较优势的来源而凸现出来,掌握知识与技能的人力资源成为社会发展的核心资本。因此,“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在公共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人力资源的使用过程也是开发过程。使用与开发具有统一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任何一种使用都可以达到开发的目的。”

2人力资源管理在公共部门的重要性

在重视人力资源的前提下,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重要性便得以突显出来。在公共部门中,很多资源都是可以共享和模仿的。而惟有人力资源在一定程度是具有隐蔽性,是不可替代的。即便它不公开,竞争对手也难以模仿。由于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相互关联的系统,一个特殊的人事功能只有在配合其它人事功能的情况下才可以成功。但是在公共部门所具备的人力资源并不是一层不变和不可流走的,比方说招聘到优秀的人才,并不意味着能够保住他和有效地利用他;即使能够保住他,也不意味着他对组织有高度的承诺。所以,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和一套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在公共部门中尤为重要。公共1人力资源管理,既是当今服务竞争时代公共服务管理的客观需求,也是我国公共部门人事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向。

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所面临的问题

1将“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混为一谈

目前在我国公共部门,“人事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这两个词使用频率都很高,而且前者还逐渐地被后者所取代。但事实上。很多公共部门管理者以及很多学者都错误地将这二者混淆起来使用,并未清晰地认识到这二者之间的差别所在。所谓人事管理,是以“事”为中心,奉行管理本位,采取标准化、控制式、非人格化管理;而人力资源管理则是以“人”为中心,倡导人本主义,实行个性化、开发式管理。因此,人事管理制度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截然不同。人事管理制度相较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而言,对人的束缚要多,而且在过去的人事制度中,明显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如:多重管理、政出多门、单位缺乏自主的人事权等。“在公共管理部门推行人力资源管理,是传统的人事管理必然发展趋势I也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要求。”

2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不高

公共部门的人事管理或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相比存在绩效不高、活力不足的通病。在这一点上,在我国公共部门中主要表现为:绩效考核标准模糊且主观性强,个人业绩与晋升、薪酬、福利等无直接联系。“中国的政府与公共部门绝大多数已经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但是,由于考核标准主观性强,明确的、定量的标准少,有的单位和领导怕得罪人。从而使考评工作流于形式。”且现行的考核主要在行政机关内部考核、测评,缺乏社会化评价和公众评判。许多单位的考核机制形同虚设。

三、如何有效实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上,很多学者认为可以借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经验。不过尽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无论从起源还是从发展上来看都比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要先进,但是仍不可照搬。“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在价值取向、适用法律规范、对员工能力与性格特征的要求及相关管理技术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我们必须单独地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实施问题进行思考。就如何建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考虑:

1建立并完善与国际接轨的市场化人才机制

由于公共部门的服务对象是社会大众,服务的目的在于满足社会大众的公共需求,所以要想达成这样的目的。必须要求公共部门有才能出众的人才。我国公共部门目前人才制度的落后迫切要求与国际接轨。建立基于市场化的人才机制。“所谓市场化,其本质含义是让价格机制和成本——收益原则进入到公务员和行政管理人才管理体系中。”“建立‘企业化政府’,实现公共行政管理与工商管理互动。”这些都是学者们的观点。另外,还要从传统的人事管理中摆脱出来。“公共部门人事管理机构自身要转变职能、提高素质,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化和现代化建设,要重视人力资源规划。要借鉴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经验,要想方设法留住人才等观点和对策。”除此以外。还要正确对待人才的流动,切实可行地制订相对应的政策。“人才的国际流动是一种世界性的经济和社会现象。人才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是一种普遍现象,发展中国家只要打开了国家的大门,人才外流就是不可避免的。”

2建立与实际相适应的绩效考核体系

建立科学合理的与实际相适应的绩效详估体系,是程序公正性的内在要求,也是发扬实事求是精神的物质基础。“政府绩效考核就是对政府公共部门的工作效率、能力、服务质量、公共责任和公众满意程度等方面的考察,对其管理过程中投入和产出所反映的绩效进行核定。”“绩效测评在私营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受到广泛的关注,在管理实践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对于公共部门。它却成了‘最复杂且最令人头疼的行政事务’。”

在建立绩效考核体系的时候,我们应建立多层次的考核目标,不要仅仅局限于单一的考核目标,而且对考核标准也应该进行量化,根据实际来切身量度。在进行考核过后,针对考核结果还应出炉一系列的薪酬体系和奖惩制度,以此达到激励的效果。

3建立以开发为中心的公共人力资源开发教育体系

公共人力资源开发教育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也非常重要。只有源源不断的开发利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优越性和有效性才能充分体现出来。而建立一个良好的人才开发环境对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也尤为重要。在国外,早已有了对这方面的先行经验。比如挪威政府、公共部门和私有部门都非常重视对劳动力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并将其作为该国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内容。为避免我国公共管理人才流动失衡,我们必须按照国际惯例,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新体制和运行机制。

教育机制论文范文篇6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师评价机制/“发展性”转变

【正文】

当前,我国正处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时期。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一系列……

当前,对中小学教师的总结性评价,将评价结果作为判断教师是否具备奖励或惩罚的条件,仍然是最主要的评价目的。当然,我们并不否认教师评价的鉴定和区分功能,它是进行教育管理不可缺少的环节,但过于强化评价的鉴定功能而淡化其矫正和激励功能则是本末倒置的,这不符合素质教育的目标导向。因为“评价的目的不在证明,而在改进。”[2](P301)应是通过评价结果的反馈,指导激励教师不断探索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逐步缩小与目标的差距。素质教育下的评价应成为教师改进工作和提高素质的重要手段。

(二)评价指标未能全面揭示教师评价的目标,且可操作性较差

评价就是对被评价对象的价值做出判断。教师评价就是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系统描述,并做出相应的价值判断。而能否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完备的、切实可行的指标体系,则是实施评价的关键。所谓指标,即具体的目标,有时也被称为评价项目。指标体系的完备性,“它要求指标体系不遗漏任一重要的指标,指标系统能够全面地、毫无遗漏地再现和反映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3](P79)一般说来,构建指标体系包括四项具体工作:一是分解评价目标选定指标;二是按照每一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重要程度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重,也就是对评价指标进行量化;三是确定评价标准,即对各项指标所应达到要求的程度进行规定,这可以说是评价的最关键要素,对结论的科学性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最后,将指标、权重、评价标准按照评价对象的某种逻辑结构排列组合,便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

教师工作具有全面性的特点,因而教师评价必须注意指标的完备性。目前中小学教师评价,基本是按“德”、“勤”、“能”、“绩”四方面指标综合量化进行考核评价的。这种“指标量化”评价模式并不能全面揭示教师评价的目标,且可操作性也较差。首先,从评价标准来看,这种体系所采用的定性语言,对不同程度的标准区分度不够大,诸如“坚持”、“认真”、“积极”、“努力”等弹性语言由于表述上的含糊和不具体,极易导致参评人员对其内涵或外延理解和把握的不一致,因而难以保证价值判断的客观性和评价结论的准确性。其次,从计分标准看,这一评价模式有强行量化的倾向。尽管定量评价能够大大降低评价标准的模糊性,增大评价结果的区分度,但是并非所有的因素都可以进行量化,在教师的实际工作中,存在着大量不能量化或不易量化的因素。例如,对于“师德”这一评价指标,应该怎样设计具体合理的量化指标呢?指标的绝对量化并不意味着评价活动的科学性,要知道,离开对事物质的把握而单纯追求可操作的量,恰恰违背了科学的基本精神。另外,尽管这一评价体系包含了“德、勤、能、绩”四方面的评价指标,但并未涵盖教师在培养学生过程中所承担的大量隐性工作。且在“升学率”指挥棒的控制下,教师评价的终极标准还是落在“绩”,即“教学成绩”上。当前中小学教师评价实质上仍然是一种单项评价,其惟一标准就是学生的“分数”,其它指标都是软指标。事实上,不少学校都把升学率作为硬指标,如果该教师所教科目成绩高,对其综合评价就高;反之,对其综合评价就低。可想而知,依据这样的评价指标体系,不能保证教师评价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三)评价方法不能确保结论的科学有效

应试教育观下教师评价主要以“他评”为主要方法,如领导评价、专家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等,一般以领导评价最为普遍。近几年,由于对学生主体性的强调,学生评价又受到普遍关注,不少学校已将其视为考核评价教师的最具说服力的方式。不能否认,“他评”作为教师评价不可缺少的手段,是体现民主评价的一种主要形式,但能否做到客观、公正、全面,则是保证其评价结果正确性的前提。当前的中小学教师评价,由于对“他评”的过分依赖,难免产生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评价实践中,很多领导不注意对信息的掌握,常常是道听途说,主观臆断,多凭个人印象行事;违背评价的公平性原则,对评价对象不能一视同仁。同行评价也存在着敷衍、走过场,或由于感情因素而产生的负面影响。较常用的学生评价,也是考核教师教学态度、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但笔者认为,这种评价方式更有其适用范围的限制,在高等院校的学生中尚可进行,但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来说,往往会由于对衡量教师优劣的标准掌握不当,而出现凭个人喜好随意评价的做法,甚至有些学生会以此作为取悦或报复某位教师的手段,因此也难以保证评价的可靠性。另外,由于“他评”更多地依据对教师工作结果的考察而忽视教师的工作过程,更注意教师的显性工作而忽略教师的隐性工作,很难对教师的实际工作做出恰当、公正的判断,结果必然打击被评价者的积极性,产生一系列的消极影响。

因此,为提高教师评价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师评价模式,探索新的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践价值的教师评价方案。

二、构建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评价体系的思路

(一)实现评价目的观的“发展性”转变

素质教育突破传统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弊端,将个体素质的充分发展作为价值判断的最终标准,可以说这是一种着眼于“发展”的教育。相应地,这种教育观指导下的教师评价也不应是“鉴定”、“分等”的工具,而应着眼于教师素质的发展,为他们提供必要的信息反馈,使其及时发现问题,总结成绩,不断改进、优化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也就是说,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教师评价,应成为促进教师发展、提高其自身素质的有效手段。

鉴于此,中小学教师评价应坚持发展性原则,实行对教师工作的动态评价,将平时考核与定期评价结合起来,并要加强平时性考核,把考核结果作为其发展过程中的一次形成性评价和过程评价看待,彻底摒弃那种单纯依据考核结果对教师优劣进行总结的静态评价。从而为素质教育机制的建立定标导向。

(二)突出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备性和可测性

构建新的指标体系应注意以下两点:

1.处理好显性工作和隐性工作的关系,兼顾指标的全面性。从教师的劳动特点和任务出发,全面评价教师,不仅要考核他们在“德”、“勤”、“能”、“绩”诸方面的显性表现,还应该从“使学生获得发展”的角度,对教师的隐性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例如,教学是否只面对几个“尖子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是否忽略了学生智力、能力、身体素质及心理素质的发展;是否注意与学生的交往和沟通,并经常以自身的表率作用带给学生一些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等。教师在培养学生过程中,为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所做的隐性工作,同样是评价教师的重要因素。为此,学校应考虑如何使教师的平时考核制度化、规范化。

2.处理好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关系,增强指标的可测性。由于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要求教师评价既要有定性指标,又要有适当的量化体系。具体说来,在确定评价标准时,对于很难用简单数量来表示的因素,如奉献精神、思想观念等应使用定性的语言描述分析,而且要使用操作性语言来表述,并尽量避免语言的随意性和模糊性,力求使每项指标都具备较大的区分度。由于定性分析具有不够明确、缺少可比性的缺点,对于容易进行数量化处理的教师行为,如工作量、出勤量、批改作业量等应尽量以数据形式做出评价,以便于对评价结果进行数量比较。但必须注意到,定量评价的适用范围较窄,定性评价应居于主导地位,只有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恰当地结合起来,制定的评价标准才能增强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增强评价的可测性与可操作性。

(三)强调“自我评价”为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法

素质教育尊重人的主体性,强调个人的素质的主动发展。素质教育观下的教师评价亦应突出被评价者的主体地位。反映在评价实践中,教师应该既是评价的客体,更是评价的主体。因此,教师评价应该强调以“自我评价”为主体的多元化的评价方法。

所谓自我评价,是指教师按照一定的评价目的和评价标准,对自身工作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通过自我评价,评价对象由被动接受评价变为主动参评,这有利于发挥其主体作用,形成自律机制和激励机制。因此,中小学校应将教师的自我评价作为其自我认识、自我改进、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重要环节和手段。积极采取自我评价,一方面能增强教师的自我激励作用;另一方面,也能大大提高评价的民主性,增进评价内容的客观真实性。绝大多数教师会因为受到尊重和信任而客观、公正地评价和分析自己的工作。当然,自我评价难免有时也会出现自我夸大的现象,因而有必要和“他评”结合起来综合分析。进行“他评”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评价者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即评价者要坚持综合性评价原则,把教师评价作为一个整体,在各项指标逐项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彻底摒弃“惟教学能力和教学成绩是取”的价值观念。

2.评价者要有较高的专业素质。教师评价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复杂工作,要求评价者不但要懂得本门学科的知识,而且还要懂得教育学、心理学以及评价学方面的知识,并且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1](P27)。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消除由于主观因素造成的评价误差。

3.评价者要有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立场。评价过程是否客观、公正,直接关系着评价结果的正确性。这就要求评价者对被评价对象进行价值判断时,要核实情况,尽可能多地收集第一手信息资料,切忌主观臆断。必须坚持公正的立场,不徇私情,不带偏见,对每位被评价教师都要做到一视同仁。

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机制,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调控和改进功能,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和重要保证。只有突破“应试教育”观念的羁绊,对传统的教师评价模式进行彻底的反思和改革,才能真正发挥素质教育下教师评价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肖远军.学校人员评价[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9.

教育机制论文范文篇7

过渡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内容建设

过渡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内容建设分1949-1952年和1953-1956年两个阶段,由基本建成到不断完善,主要涉及课程体系结构、类型、教材、教学内容与大纲、课程方案(包括教学时间、学时学分、考核形式)等的确立和调整。1949-1952年间,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基本建成。建国之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就内容来说,首先是新旧体系的破立问题。1949年10月,华北人民政府高教委颁布《华北专科以上学校一九四九年公共必修课过渡时期实施暂行办法》、《大学专科学校各系课程暂行规定》规定,高等学校各院系科要废除反动政治课程,添设马列主义政治课程,主要开设新民主主义论(含中国近代革命运动史)、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含社会发展简史)等三门课程,课程类型为公共必修课。11月教育部成立并多次召开了关于高校政治理论三门课程教学座谈会。1950年5月,教育部颁发《北京师范大学规程》规定,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除原有三门外,新增文教政策与法令课程,课程类型共同必修课,约占本科全部课程的15%。7月,中共中央和教育部颁布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决定,开始执行《共同纲领》精神,废止反动政治课程,开设新民主主义革命政治课程,并拟定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教学重点、讲授提纲、基本参考书等。8月和10月,中共中央和教育部通过政府教育法令,规定教会学校必须设政治课为必修课,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设宗教课为选修课。12月,教育部指示各高等学校开设时事政策教育课程,系统深入进行时事教学,并规定了时事政策教育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和实施方案等。1951年9月,为消除政治课和业务课的对立,教育部指示华北区各高校在拟定的教学计划中把思想政治教育课目作为业务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取消政治课名称,将社会发展史改为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并设为独立课目。1952年10月,教育部在认真总结三年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经验基础上,根据国家今后政治任务需要,《关于全国高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课程的指示》,对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结构、课程方案等作了系统而周详的规定。《指示》规定,综合性大学和财经艺术类学院在一、二、三年级依次开设新民主主义论、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等三门公共必修课程,分别修学一学年,学时依次为100学时,136学时和100学时,工农医等学院和三年制专科学校在一、二年级开设新民主主义论、政治经济学。两年制专科学校或专修科在一年级修新民主主义论,财经类专科学校或专修科则可在一年级同时开设政治经济学。11月的师范学院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师范学院开设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含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新民主主义论(含其他基本著作和中国革命史)、政治经济学等三门公共必修课。至此,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基本建成。自1953年起,教育部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需要,对已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进行逐步修定完善。2月,高等教育部《关于确定马列主义基础自1953年度起为各类型高等学校及专修科(两年以上)二年级必修课程的通知》规定,自1953年度起,除一年专修科外,高等学校要在一、二、三年级分别开设公共必修课新民主主义论、马列主义基础和政治经济学,马列主义基础课学时为136学时。6月,将新民主主义论改为中国革命史。1954年又修订了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计划草案,规定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共同必修课,占总学时的15%强,开设中国革命史、马列主义基础、政治经济学三门课程,语文、历史和教育系加设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授课学年和学时也都较1952年教学计划有所变动。1955年,高等教育部和文化部下发《关于出版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大纲的几项规定的通知》,对高校政治理论课教材、教学大纲逐步实现规范管理。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高等教育部再次对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进行了适时调整。本科类院校各系科在一、二、三、四年级分别开始马列主义基础、中国革命史、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每门课程学时分别为102或68学时、136或102学时、136或68学时、108或68学时,学时数和开课学年可根据学校实际和专业性质适当选择和调整。两年制专科或专修科只开中国革命史、三年制的可根据专业性质开始马列主义基础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课程。授课课型为讲授和讨论相结合,比例可为4:1或5:1,考核形式视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半年修完的课程,考核形式为考试,一学年学完的课程,第一学期为考查,第二学期为考试,也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适当调整。1953-1956年,高等教育部还规定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及教学必须将马列主义理论教学列入计划,政治理论公共必修课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必须在入学后的前两学年修完。至此,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基本趋于完善。总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内容建设是一个在组织领导上由具体向宏观,指令规定向指导自主的转变;体系结构上由单纯规定课目向系统规定课目、课程方案、教学计划、大纲教材等的转变过程,是适应国内外形势,破旧立新、基本建成到逐步完善的过程。

过渡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特点

总结过渡时期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体系建设,可以看出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第一,高度的组织性。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体系建设的高度组织性体现在党和政府对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体系建设领导上。1949年10月通过的《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4]是民主革命胜利后建立起来的新民主主义。中国共产党作为国家政权的领导核心,从1949年起至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通过制定系列文教政策,领导政务院、教育部、高等教育部、各地人民政府、对各级各类高等学校思想政治课程体系建设目标和内容的进行确立和调整。党还领导强化高等院校党员干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责任、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等。因此,党的领导是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体系建设顺利进行的关键和保证。第二,鲜明的法制性。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体系建设的鲜明法制性体现在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体系建设是遵循党的大政方针政策,国家基本大法和教育法律等进行的。如《共同纲领》和1953年的过渡时期总路线,体现党在不同时期的文教政策,对1949-1952、1953-1956年两个阶段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目标和内容建设具有总揽全局的指导性。1950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天主教、基督教问题的指示》及同期颁布的其他相关教育法令等,就对教会学校正确处理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第三,强烈的时代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建设遵循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因而体现出强烈的时代性特征。建国后,结合国内实际和实践,根据《共同纲领》提出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的总目标和总任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确立了自身课程体系建设的总目标。1950教育部召开高等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暑期讨论会,实事求是地认真总结了近一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方针、方法、内容、组织上等存在的“左”倾情绪,教条主义,理论讲授不系统,重点不明确,体系不健全等方面问题,并结合当时国际国内形势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三个重点、三不规定和六项原则,即反帝爱国教育、教育和“五爱”教育等三个重点,不采取斗争方式,不规定并评估教职员的政治课学习,不刺激宗教感情等“三不”规定,明确并完成教学目标、成立政治教学委员会、建立灵活的学生学习组织、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要求、采用教师指导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等六项原则,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结合1953年提出的加强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加深对唯物主义理解,对社会主义认识的要求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又进行了实施调整。还有其他不同时期的调整,都是适合我国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基本国情和任务实施的,体现了强烈的时代性特征。[5]第四,特有的系统性。过渡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基本上是学习苏联经验,按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设立的。但其中也有体现了中国特色的课程,如新民主主义论(后改为中国革命史)、时事政策教育等。总体上来说,过渡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是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程体系,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在逻辑性和系统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

本文作者:许爱凤工作单位:湖北师范学院

教育机制论文范文篇8

关键词:实效领导力校园文化实践活动交流

德育工作是学校的基础工作,是校风、学风的核心,是师生员工的共同责任,更是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基础工作。在当前情况下,德育工作尤为重要。我们认为,如果说学校培养的学生体育不合格,那仅仅是一个人不能正常工作的问题;如果说学校培养的学生智育不合格,那是一个人不能高水平工作的问题:如果说学校培养的学生德育不合格,那就是培养了一个对社会带来潜在危害之人的问题。可以说,只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才能真正服务于社会。因此,我们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如何提高小学德育的实效性,成为摆在我们学校德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关键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我校多年来对此进行了不断的实践摸索:

一、强化领导建设,为德育理顺管理机制

有效的领导力和管理网队建设被视为学校成长、变革和再生的关键因素之一。如何激发全体师生的热情与想象力,共同完成目标,是现代管理必备的能力。为此,我们特别重视加强学校德育领导的建设,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并形成了校级管理、年级管理、班级管理的全方位德育网络。

1、校级管理。形成全方位多渠道的德育管理网络:校长——教导处——班级,党支部——工会——少先大队——少先中队,家长委员会——家长,建立班主任工作档案,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考核班主任工作,德育工作的日常管理由教导处、少先火队部负责,由值周教师、扶助岗监督具体执行。班级的纪律、卫生、文明程度全部纳入教师的量化考核之中。

2、班级管理。各班级依据学校总体计划,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制定本班德育工作计划。班主任根据制定的班级工作计划,开展体现年级特色的班级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晨读、晨训、班会和队会的作用。加强班级日常管理,落实班级值勤制度,强化学生自主管理意识,通过学校开展的各项评比活动,注重每位学生养成教育,规范学生的言行,形成良好的班风。

学校健全了各级德育领导机构,学校德育工作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德育的实效性自然大大提高了。

二、建设校园文化,为德育创造良好氛围

如何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并形成学校特色?重要在于加强审美教育,把美的琼浆灌注到校园文化中去,创造一种积极向上、宽松和谐、静谧优美的审美文化。

1、发挥校训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指导,以培育“四有”新人为目标,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我校以“脚踏实地,志存高远”作为校训,体现了务实、求新的理念。

2、借助美育,促进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所说的人际关系是指校园内的师生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学校行政管理人员与师生之间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交往和联系。这种交往和联系的和谐与否,直接影响到学校发展建设的全局。和谐的人际关系往往表现为互相信任、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互相尊重,从而形成一种心情舒畅、积极向上、乐于奉献的精神状态。形成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不是单纯地促进某一种心理功能的发展,而是通过在内心中达到审美状态而使各种心理功能达到和谐,即通过美育使受教育者具有和谐的心理状态与人格状态。这种和谐的状态,是处理好人际关系十分重要的因素,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特有的功能与性质。

3、建设高品位的物理环境

学校建筑物以及绿化、美化的规划、设计、实施,都必须结合校园实际,按照与建筑物和周边环境相协调的原则进行美化、绿化和硬化:同时根据建筑物和校园的风格点缀有特色的景点。优美的物理环境本身给人以美感,以直观的方式呈现着崇高的审美理想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它能在丰富人们的感官刺激的同时,使人们身心获得松弛、安宁和愉悦,还能起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升华道德、激励向上的作用。

三、鼓励参与活动,为德育开辟实践天地

1、组织实践活动,锻炼学生意志

为了增强学生身体素质,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提高克服困难的能力,培养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为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打基础,学校开展了“拥抱自然,挑战自我”的徒步远足拉练活动,野炊活动等。此类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坚韧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锻炼学生强健的体魄,让同学们投入大自然,树立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充分发挥少先队平台,为学校德育服务

为了加强少先队的组织教育,培养队员的组织观念、组织意识,形成团结、向上、快乐的队集体,树立诚实、勇敢、团结、活泼的良好作风,充分发挥队员的自主精神,我们充分发挥少先队平台,学校大队部每学期都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诗歌朗诵会,大合唱,文艺演出,隆重的入队仪式等活动。

3、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做一名热爱祖国的学生

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我校通过坚持每周一举行升旗仪式,进行周旗下讲话;鼓励学生多看新闻,了解国情、校情和身边的典型、模范,激励学生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感和高尚的情操:通过自行布置美化教室;出黑板报、手抄报等,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和熏陶,养成良好的品德。

4、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做一名热爱生活的学生

为了让学生获得生活的真实感受,体验父母工作的辛苦,我们利用重大节庆、假日,引导学生在家里开展“当一天爸爸、妈妈”、“今日我当家”等活动。根据自身家庭生活实际情况,体验打扫房间、整理被褥、买菜、做饭、洗衣服等劳动感受,使每个学生在丰富自身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接受了思想品德教育。

四、重视师生交流,为德育建设保驾护航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只有先施爱于学生,学生才能亲师,尊师。在平日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染学生,一个亲切的微笑,幽默风趣的动作,热情爱抚的目光,都给学生以鼓励,勇气。

教育机制论文范文篇9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免除

1农村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政策的制定

1.1政策制定的主体

党中央和国务院是这次农村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政策制定的主体,正因为有了党和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财政部、教育部等各机构的相互协调与合作,才有了农村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政策的出台和实施。

政府在这方面的努力的具体行动可以追溯到2005年,2005年11月10日,教育部《中国全民教育国家报告》,报告中的措词虽与现在出台的政策内容稍有不同,但也体现了政府对农村教育问题所作的努力;2005年11月16日,全球CEO领袖年会在北京举行期间,财政部部长金人庆透露,中央财政将全面支持农村明年真正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2005年12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正式提出了农村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这项政策,以及总理在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时,决定发出《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随之,此项政策才真正在中国大地上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起来。

1.2政策制定的内容

国务院在2005年底就决定:“一是从2006年开始,全部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2007年扩大到中部和东部地区;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二是根据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的合理需要,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基本标准。三是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校舍维修改造所需资金,中西部地区由中央和地方共同承担,东部地区主要由地方承担,中央适当给予奖励性支持。四是对中西部及东部部分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经费给予支持,确保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按照国家标准及时足额发放。”

1.3政策制定的意义

众所周知,中国的义务教育梦可以追溯到1901年,时任大清头等专使大臣张百熙出使英国归来,被派为管学大臣。此后的百年中,一直努力贯彻义务教育“免费”的观念,只是到真正落实下去的时候,各种名目的收费源源不断,使得百姓仍旧没有享受到义务教育带给他们的优惠,更多的是需要忍受严重的剥削和贫苦的生活。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内,这个现状仍未改变,中间虽有过基本“免费”的时期,但这种好时期很快就过去了。并且,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中,“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可收取杂费”的口子固定下来,从那时到现在,杂费以各种名目在学生们的缴费单上出现,成为农村乃至城市居民的主要开支之一。所以,此项政策的出台,是一个历史的突破和创新,是新中国真正体现人民当家作主,党和政府真正实现为民服务的思想的体现。

同时,农村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政策的制定也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是党和政府根据现实情况,实事求是办的一件惠及广大农民的好事。坚持了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从农民的现状和农民子女的受教育状况的现实出发,使农民真正“减负”了。更重要的是,农民的子女也有了一个公平接受教育的平台。

2农村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政策的执行

2.1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必要性

首先,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改革是实现农村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的关键环节。现要改变过去教育经费由乡镇县承担大部分的现状,到现在的按照国务院确定的“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改革基本原则,使得中央和省市政府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使政策有力地落实下去。

其次,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改革是社会教育公平的体现。由于国情的原因,地区经济的不平衡导致了城乡之间、沿海和边远地区的教育水平的巨大差异,使得贫富差距和全民素质水平参差不齐,这不利于中国整体文化水平、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的提高,也是十分的不公平的。再次,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改革是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把农村义务教育作为新时期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国家出台了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重大决策,大幅度增加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旨在使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接着,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改革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进一步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已经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乃至整个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另外,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改革是推进公共财政建立,减轻农民负担的重大举措。农村义务教育是最大的公共事业,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是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的体现,是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重要方向。

最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将为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新机制建立后,农村学校公用经费将有较大提高,一些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将得到根本解决,广大校长和教师可以集中精力抓好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水平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将向更高水平迈进。

2.2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措施

(1)明确政府责任是关键。在教育经费的数额和用途上,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使中央地方共同负担,并加大中央财政的投入力度。实行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的分担办法,明晰了中央和地方的经费分担责任,确保由各级政府完全承担起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责任。

(2)经费到位。继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会议确定,未来五年各级财政将新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约2182亿元,中央财政的预算资金到达地方后,将进入专门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而设置的专户,实行“专款专用”,地方在使用预算资金时,应先将方案上报国务院,再按照国务院的命令执行。对于地方财政需提供的新增928亿元经费预算能否如数到位,如果地方财力紧张,中央财政会通过资金调拨、转移支付等手段来保证这部分经费到位。

(3)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尤以师资队伍素质和水平的提高为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加快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大力提高农村教育质量。要抓住建立新机制的有利时机,优化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素质。

(4)坚持制止乱收费现象,强化学校的管理。新机制的建立从制度上和源头上为规范农村中小学收费行为,坚决治理乱收费提供了根本保证,并加强对学校的管理力度。

(5)严格管理,使内部制度的程序合法化。要认真做好规划,精心制定工作方案。加强监督检查,对改革资金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确保资金专款专用。>(6)强化外部监督力度。除了有国务院的管理、人大对预算的审核批准以及政协的监督,还应呼吁全社会都参与到对这部分预算资金的使用监督当中。

2.3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存在的问题

尽管如此,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目前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依然是低水平、不全面和不巩固的。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方面,仍然存在着各级政府投入责任不明确、总体保障水平偏低、农民教育负担较重等突出问题。这些都制约了农村义务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另外,一些地方政府不仅对中央部委的相关规定置之不理,连取消教育附加费都在暗中抵制,并且,农村中小学乱收费金额已占涉农乱收费的一半,大大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改革迫在眉睫。

3农村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政策的评估和监控

一项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固然十分重要,但不可避免的会要对它进行评估和监控,特别是对关系9亿多中国农民及其子女的一项政策,它的涉及面之广、人数之多是空前的,如果政策好,执行也十分到位,那么,受惠的将不仅仅是千千万万农村劳苦大众,也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升和社会的安定与团结,这是一个关系人心向背的问题。况且,农村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的制定和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改革也有近两年的时间了,义务教育学杂费的免除也由中、西部的部分地区扩大到了全国的农村地区,因此,政策的实施也该有一定的成果了。现在的任务是不仅要继续贯彻落实此项政策,同时,要加强对它的评估和监控。4结语

教育机制论文范文篇10

1.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总量不足,尤其是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不足,要实现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4%比重的目标仍有一段差距。数据来源: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关于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如表1所示,从2005-2009年,我国的财政性教育经费绝对量呈现不断增长趋势,但是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重却在3%左右波动。从国际水平来看,世界平均水平为4.9%,发达国家为6.2%,发展中国家也约为4%。如表2所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从2000年的919.98亿元增至2006年的2177.27亿元。农村义务教育预算内经费由2000年的597.66亿元增至2006年的1880.57亿元。但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占全国教育总经费比例却呈现出下降趋势。2.义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首先,在省市之间的不均衡。以下选取浙江和贵州两省为例。〔4〕2009年,浙江省在教育投入上,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最高的舟山市达到7841.39元,最低的温州市是4528.68元,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最高的舟山市达到10568.30元,最低的湖州市是5812.68元。而2009年的贵州,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最高的贵阳市为3565.65元,最低的毕节地区只有1800.63元,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最高的是贵阳市3960.09元,最低的毕节地区为2130.64元。此外,中央在对省级的转移支付中,常常为了达到宏观目标,以牺牲落后地区的利益来成全发达地区的要求。下面是1998-2004年,以中央政府对江苏、湖北、贵州、云南四省的教育拨款情况为例:江苏由17.94亿元上升到30.24亿元、湖北由18.68亿元上升到33.99亿元、云南由1.35亿下降到0.49亿元、贵州由0.19亿元上升到0.22亿元。〔5〕由此可见,需要中央大力转移支付的落后地区反而得到的很少,而不需要中央转移支付资助的发达省反而得到很多。其次,在城乡间的不平衡。由于我国长期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农村不仅在经济上落后于城市,在义务教育的教育资源与办学条件方面也低于城市,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据统计,2003-2010年,农村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由810.07元增加到3802.91元,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由86.96%提高到94.78%;农村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由60.91元增加到862.08元,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由72.95%提高到92.71%。〔6〕虽然农村小学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及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呈现上升趋势,但是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重心”过低,客观上拉大了中西部贫困地区与东部富裕地区间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在过去的“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中,明确把县作为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和管理主体。从管理角度出发,由于农村义务教育的地方性公共产品性较强,让地方政府实行管理,有利于贴近和满足群众的实际需求。〔7〕但是,以地方政府作为投入主体,却带来了很多问题。据统计,2006-2010年,全国财政已累计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资金4588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安排2510亿元,地方财政安排2078亿元,总体体现了中央作为投入主体。但是有数据显示:仅2008年一年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支出就达3711亿元,而“新机制”后中央5个年度累积才拿出2510亿元,平均每年拿出502亿元,这尚不足2008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一年支出的14%。〔8〕所以,实施“新机制”后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负担重心仍在地方而非中央,“小马拉大车,大车拉小马”的行为、财权和事权的不合理,加剧了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困境。

原因分析

1.现阶段,我国实行的是由中央、省、县、镇四级财政共同投入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但我国目前的财权与事权关系模糊,存在责任不清的情况。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央财力明显增强,地方财力削弱。但在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支出中,地方政府支出约占总支出的78%,县级约占9%、省级约占11%,而中央只占了近总支出2%。〔9〕对于中西部贫困地区,很多县镇级财政是“吃饭财政”,连基本的教师工资的支付都存在困难,更不用说改造校舍、增添办学设备,改善教学环境了。2.高层次政府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和额度缺乏强有力的制度与法律的规范保障。我国高层次政府的转移支付科学依据不足,常带有一定的随意性。〔10〕通常是高层次政府根据总体发展目标和规划来确定转移支付额度,极易造成资金的实际供给与需求不相符。我们应该根据各地的经济情况、财政能力和发展水平实行区别对待:针对中西部贫困地区,可以适当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并将转移支付的相关程序纳入法制化建设。3.中央、省政府转移支付的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率较低,使用过程不够公开透明化,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部分政府职能混乱、权责不清、不够公开透明化,中央、省级的拨款常常在下拨过程中“跑、漏、滴”,到了县镇级政府往往少得可怜。此外,由于缺乏有效的资金使用和管理监督机制,还存在着资金被挪用、滥用及贪污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