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1 17:25:40

教育

教育范文篇1

1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现状

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0)》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的科技期刊出版总量4958种,仅次于美国的12274种和英国的6214种。2010—2019年,全球范围内共有16个国家的数量超过30万篇,美英两个传统科技强国在期刊出版物数量、数量、影响力等方面均居世界前两位,优势明显;中国作者发表的论文数量居世界第2位,中国期刊的发文数量排在世界第5位,期刊引文影响力居第10位[3]。中国科学院院士、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专家委员会杨卫主任在2020年8月召开的第三届世界科技期刊论坛上明确指出,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相对滞后,面临论文收录流失情况严峻、期刊规模化小且数量少、学科分区分散不均、期刊总数量增长率较慢4个方面的难题[4]。中国科学院院士、《科学通报》主编高福认为,我国中文科技期刊的发展与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期刊的服务质量与科技工作者的期望、期刊的作用与其所要承载的社会责任都不完全匹配[5]。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林鹏认为,分散办刊严重制约了期刊发展,造成了目前我国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相对薄弱,缺乏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优质高端品牌期刊[6]。科学出版社副总编辑胡升华认为,市场化不足对我国科技期刊的集团化、规模化发展造成严重制约[7]。《经济学家》编辑部编辑朱文佩认为,与欧美等传统的科技期刊出版强国相比,我国科技期刊在整体质量、国际影响力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科技期刊的传播力远远赶不上我国科研水平的进步与提升[8]。为推动我国科技期刊的高质量发展,改变科技期刊发展严重滞后于科学研究水平的现状,建立进军世界科技强国的有力支撑,近年来,国家有关部委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办法,支持我国科技期刊发展。2006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开始实施精品科技期刊工程;2013年,教育部等六部委共同提出了“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2015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五部委联合《关于准确把握科技期刊在学术评价中作用的若干意见》;2016年,中国科技期刊登峰行动计划启动;2019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财政部、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决定联合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大大提升了我国科技期刊的整体实力和活力。

2引导研究方向

科技期刊引导研究方向的作用由来已久。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中国科学院院长卢嘉锡说过:“科技期刊既是龙头,又是龙尾”。在中国科技峰会———首届世界科技期刊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蛋白质与细胞》主编饶子和提出“科技期刊应该寻找真正优秀的科学论文,以文章发表的导向作用,来引导研究者的研究方向,也同时引导资助机构的资助方向”。科技工作者主要通过在科技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的方式展现其研究成果,科技期刊能够反映出科研状况以及研究主题的发展趋势。以《中国给水排水》为例,该期刊是由国家住建部主管、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国家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水行业“首席杂志”,期刊主要刊载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两类内容,其中上半月的理论研究主要面向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以及企业研发人员,刊登理论研究论文,报道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下半月的工程实践主要为来自生产一线的设计及技术人员提供指导,刊登工程与技术实践方面的论文。该期刊还不定期围绕行业热点问题开设专栏,如“海绵城市”“污泥处理处置”“给水深度处理与南水北调”等。通过这些专栏,读者可以更加方便快捷、有针对性地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11]。

3助力科技创新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原所长李国杰认为,“只有能转化为成熟的产品,实现大规模应用的技术,才是名副其实的关键核心技术。必须充分认识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12]。现如今企业在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尤其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技创新除了要利用高校、科研院所的力量,还要大力支持有科技创新实力和意愿的高新技术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形成合力,助力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通过科技期刊发表相关研究成果,能够指导企业的科技创新,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企业进行自主的科技创新,可以根据具体的目标及需求,通过搜索相关科技期刊的科研成果,以此作为指导对企业进行相关技术的改良和改进,或者通过期刊上显示的联系方式与研究人员取得联系并建立沟通渠道,获得技术指导,进一步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保证企业技术发展符合企业运营需求以及社会服务需求[13]。由此可以看出,科技期刊提供了一个科研成果展示的平台,连接了研究人员与企业,对于促进双方的信息共享、信息交流具有积极意义。

4促进成果转化

科技传播能够助力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因此从某种意义上看,科技传播也是一种重要的生产力[14]。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科研成果转化率大约为25%,而其中真正能够实现商品化的只有不到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转化率。通过科技期刊将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成果推向广阔的市场,可以服务于社会需求,促进科技成果的持续提升。以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例,2018年该公司共刊发学术论文1078篇,其中SCI论文17篇,EI论文90篇,截止到2018年底,通过土地工程科技创新,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实现新增耕地超过267km2,仅2018年上缴陕西省财政资本收益金就达2.1亿元,占省属国企缴纳资本收益金总额的30%,位居陕西省省属国有企业第一位。2019年该公司作为第一完成人申报的“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造田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教育范文篇2

1科研诚信的重要作用

科研诚信是科技工作者的生命,然而科研抄袭、剽窃、学术造假现象屡禁不止,如何消灭学术不端行为,改善学术不端现状,降低论文重复率,提高学术创新性,已迫在眉睫。那么什么是学术不端行为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在《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中对学术不端行为给出了界定:“学术不端行为是指在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中的各种造假、抄袭、剽窃和其他违背科学共同体惯例的行为”。2014年4月3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台了《关于规范学术期刊出版秩序促进学术期刊健康发展的通知》,通知中明确指出,学术期刊要规范编辑出版流程,努力提高学术质量,注重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建设,自觉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禁止由其他单位和个人,杜绝刊发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的文章[1]。2019年7月1日,国家新闻出版署正式我国首个针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行业标准———《学术出版规范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界定》(CY/T174—2019)[2],标准中界定了学术期刊论文出版过程中作者、审稿专家、编辑三方可能出现的学术不端行为,为各类学术不端行为的判断和处理提供了依据。2019年9月25日,科学技术部、中央宣传部、最高人民法院等20多个部委联合颁布了《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规则(试行)》[3],该规则第九条明确指出,中的科研失信行为,的期刊编辑部或出版社有义务配合开展调查,应当主动对论文内容是否违背科研诚信要求开展调查,并应及时将相关线索和调查结论、处理决定等告知作者所在单位,从法律角度明确了期刊编辑部的责任。由此可见,国家高度重视科研诚信的建设,先后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法规,绝不姑息学术不端行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4]。学术期刊是国家科研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繁荣学术研究,推动文化创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4-5]。

2编辑出版过程中的常见学术不端行为及防范建议

《学术出版规范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界定》(CY/T174—2019)[2]将论文作者的学术不端行为划分为剽窃、伪造、篡改、不当署名、一稿多投、重复发表、违背研究伦理及其他学术不端行为共8种类型,每种类型中又包括若干种类,可见一些作者在通过“另类”方式进行着自己的“原创”论文写作,并且可选择的方式多种多样,五花八门,大家为之努力呵护的学术环境正在被这类作者玷污,学术环境的净化工作刻不容缓。一篇论文从作者投稿后要经过多个环节才能出版发行,那么如何在繁杂的工作中有效甄别出学术不端行为,规范出版原创论文呢?作为一名编辑,首先应该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具有敏锐的洞察力,鹰一样的眼力;其次扮演好在编辑出版过程中的角色,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最后善于总结,对于工作中发现的学术不端行为坚决抵制并及时解决。笔者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认为目前期刊编辑出版过程中存在的学术不端行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源头把关不严、一稿多投、更改作者姓名、同行评议等,下面就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2.1源头把关不严

目前,期刊接收的稿件以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撰写的论文为主,主要用于毕业、保送研究生、评奖学金、指导教师课题结题等;还有一部分稿件是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或高校教师为晋升职称、评优、业绩考核等撰写的论文。其中科研人员和教师撰写的论文质量相对好一些,而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撰写的稿件差强人意,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以上情况也是很多期刊编辑部面对的共性问题,目前各编辑部所接受的50%以上的稿件是作者为了达到毕业或晋升职称、评优等目的而为之,而不是纯粹的基于科研创新而撰写的论文。这就难免会出现作者为了达到目的进行“复制+粘贴”,“写出”拼凑文章,出现抄袭行为,文字的复制比偏高。此外,由于有些导师对于自己所带的学生疏于管理,确定完研究课题后所有的研究工作由学生独自完成,论文撰写也完全由学生执笔,在此过程中,导师未尽到严格把关、及时督查的责任,有的导师甚至是在学生论文投出后收到编辑部的审稿通知书才知道学生的研究课题已经结束。这些论文的质量往往较差,重复率也很高。因没有导师对论文的指导、审阅、把关,一些不负责任的学生因急于毕业找工作,时间紧迫,就动起了歪心思,如抄袭同一课题组成员论文中的试验材料、方法等内容,或者对其结果中的数据稍作修改后放到自己的论文中等。为了杜绝此类现象的频发,从高校角度,建议根据我国政府部门颁布的针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系列法规建立高校自己的预防学术不端行为的运行制度,对高校师生在科学研究中的学术行为进行规范,提高高校师生的法律意识;同时建立奖惩机制,赏罚分明,激励教师重视毕业论文的书写,督促学生潜心治学,并对学生的论文给予指导把关。2016年9月1日,教育部并施行了《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6],该办法指出,高等学校应当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风建设方面的作用,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制订本校学术不端行为查处规则及处理办法,明确各类学术不端行为的惩处标准。陈士奇等[7]分析了高校学术不端的根源和成因,并提出了若干解决对策。以上内容均值得高校借鉴。从编辑角度,要提高警惕,决不可发生编辑职能缺位。创新性是一篇论文要遵守的基本原则,重复率不宜过高,《著作权法》中要求重复率不高于10%,期刊编辑部可根据本刊的实际情况稍作调整。编辑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对投稿论文进行检测,如借助学术不端检测软件对投稿论文进行初筛。黑龙江畜牧兽医编辑部已经与中国知网(CNKI)合作多年,所有稿件均通过黑龙江畜牧兽医作者投稿平台投稿,系统自动生成稿号,并自动筛查论文,给出“文本复制检测报告”,编辑可以根据报告中的“总文字复制比”对投稿论文进行初筛。但编辑也不能完全依赖报告结果来判断学术不端和论文是否具有创新性,只能作为参考标准之一,不可一刀切处理,因为个别作者在短期内可能会投来2篇同一研究内容但阐述角度不同的论文,由于第一篇还未发表,第二篇论文的文字复制比就不会很高。建议除了要重视初审稿件重复率检测外,还要重视退修稿件重复率检测,因为退修稿件重复率高于初审稿件重复率的情况时有发生。此外,编辑还要通过给论文中的指导教师发送审稿通知的电子信件,告知指导教师本刊已经受理此论文,避免教师对学生论文不知情的情况发生。综上所述,所有措施的目的是希望从源头扼制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

2.2一稿多投

目前,大多数期刊编辑部都有自己的审稿流程,像《黑龙江畜牧兽医》为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论文自投稿之日起历经初审、复审、外审、终审等环节,需1~3个月才能最终通知作者论文是否被录用,再加上是面向全国收稿,投稿作者相对较多,刊期较长,为9~12个月,个别作者为了使论文能够短期内见刊,或者确保论文能够被录用,或者论文质量一般但还想在影响因子高的期刊上发表,存在兜底心里,往往会广撒网,同时将论文投到多家期刊,造成一稿多投。更有甚者,有的作者明知论文被多家期刊同时录用,却没有进行后期处理,临到发表前才开始提出撤稿请求,对此种情况期刊编辑部也很无奈。一稿多投不仅增加了编辑的日常工作量,而且如果论文在不同期刊上同时发表,还会对期刊造成严重不良后果,影响期刊的质量评价结果。建议编辑在刊发论文前可以借助相关检索系统再次查重,但这无疑会增加编辑的工作量;合理安排录用稿件比例,缩短刊发周期,提高论文的时效性,或考虑进行网络首发;学会质疑,警惕作者的无故撤稿行为,必要时可以电话联系论文中的通信作者核实情况。重视已刊论文的撤稿行为,尤其是在有人对已刊论文提出质疑时,编辑要第一时间了解情况,从中国知网等收录系统中撤销该论文,并刊登撤稿声明,将失信作者拉入“黑名单”,但目前因缺乏配套的法律层面的惩罚措施,很难追责。此外,编辑还要掌握相应政策法规,了解与本刊刊发内容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学术动态,提高自身的辨识能力,擦亮慧眼,对优质论文尽早处理并安排发表。从作者角度,投稿前要认真阅读期刊编辑部的投稿须知、版权协议等相关要求,并参照论文刊登模板规范书写论文,投稿成功后及时配合编辑进行修改,从而缩短修改周期,争取尽早收到录用通知单。

2.3更改作者姓名

正常情况下,在论文上署名的作者都是参与了课题研究或论文写作的人员,以及对上述过程有一定指导作用的导师,并且作者姓名的顺序应按照对研究和论文写作贡献大小进行安排,其中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是最主要的责任者。因此,作者在投稿前应确定好论文中的作者姓名和排序。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更改作者姓名的现象十分普遍,如更改第一作者、补充通信作者、调整作者顺序、删除作者、作者姓名书写有误等。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作者是第一次投稿,对投稿要求等信息没有认真阅读就着手投稿,导致作者姓名漏写、书写有误等;有的作者在未征得指导教师同意的情况下就将论文投到期刊编辑部,未属指导教师姓名;有的可能是为了讨好领导,随意更改或者补充作者姓名;有的是由于需要补充其他人的基金项目来解决本篇论文的版面费问题而补充作者姓名;有的作者为了凸显论文水准,或提高论文被录用的概率,会将本单位的长江学者、院士或院长挂名到论文中;也有的论文是中介文章,需要改为买家姓名,等等。编辑是期刊出版工作的主体,应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善于总结和积累工作经验,注意甄别作者的不正当更改姓名的行为,避免给期刊编辑部造成负面影响。黑龙江畜牧兽医编辑部对于论文作者姓名任何情况的变动均要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总体要求为:说明更改姓名原因,修改前后全部作者手写签名,原第一作者所在单位加盖公章,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论文中的所有作者知情,以及作者所在单位主动自行核实情况的真伪。此外,编辑还要扮演好“联络员”的角色,第一时间掌握一手信息。

教育范文篇3

[关键词]出版传媒;广西民族研究;民族文化传播;社科成果能见度

当今社会,媒介多种多样。出版传媒以“经过审读编校、通过一定物质载体、能够批量复制发行”为特征,其包括图书、杂志、报纸、电子音像和互联网出版等。广播、电视、电影、户外传媒等则属于非出版传媒,但也有将这两者融为一体的互联网媒体平台。广西民族研究及其成果和社会作用的发挥,离不开各种现代传媒。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文化传媒尤其出版传媒是如何发展变迁的?对广西民族研究及其成果的社会能见度有何作用?这是值得广大民族研究工作者和出版从业者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20世纪40年代末以来传媒的发展变迁

“书、报、刊”这几种纸质出版传媒曾长期是人们获取知识、传播文化的主要媒介。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其他传媒兴起,如今更是进入多元媒体时代。具体而言,传媒变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20世纪40年代末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20世纪40年代末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信息交流、文化传播技术还不够发达,人们获取信息资讯、了解文化知识的渠道主要是图书、报纸、杂志。这一时期,人们读书、学习主要依赖教材教辅,若想满足更多阅读需求则需要到书店买书或者订阅报纸、杂志,而日常资讯的获取主要依靠公共广播。

(二)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人们的文化需求迅猛增长,使得图书、报纸、杂志的销量也迅速增长,大小书店遍及城乡各地。这一时期,最大的变化是电视从零星到普及,从人们为了追剧跑到其中一家观看,到大多数家庭拥有私人电视机。电视节目形象、生动、立体化,深受大众喜爱,也改变了人们的文化消费习惯。

(三)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05年

这一时期,电子音像迅速崛起,磁带、光盘、唱片风靡一时,大小书店也经营各种电子音像产品,电视逐渐普及到城乡家庭。此时,“书、报、刊”不再是人们获取知识、传播文化的主要媒介,电视、收录机、数码播放设备被广泛使用,同时电脑开始兴起并逐渐流行。

(四)2005年左右

到2012年这一时期,个人电脑迅速普及,宽带上网取代了拨号上网,海量的网络资讯、丰富的资源、大量的网站和论坛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方式。互联网的崛起导致电子音像产业市场份额严重萎缩,“书、报、刊”等出版传媒受到极大冲击,报纸、杂志的订阅大幅减少。很多出版社、杂志社、报社面临经营困境,不少书店、报刊亭倒闭。

(五)2012年至今

2012年前后,随着移动互联网兴起、智能手机日益普及、社交软件增多,人们的文化生活、社会生活甚至日常工作都严重依赖移动互联网。互联网本质上不是一种媒体,而是一个开放的媒体平台,其他出版传媒、非出版传媒承载的内容均可实现网上传播。目前,在多元媒体时代,各类传媒都在应对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二、出版传媒为广西民族研究做出的重要贡献

民族研究是民族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民族研究的丰硕成果是广西民族文化繁荣的体现,为推动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民族研究及其成果的呈现和传播以及社会作用的发挥依赖于一定的传播媒介。广西的出版传媒发挥自身媒体优势,服务于有关科研院所,为广西民族研究做出了积极贡献。第一,积累、保护、留存大量的民族文化资料。新中国成立后,广西民族学类科研院所陆续成立,包括广西民族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壮学研究中心、广西民族大学民族研究中心、广西民族发展研究会等,以及民族高等院校(如1952年广西民族学院成立,现广西民族大学)等,民族研究的队伍日益壮大。开展田野调查、搜集整理文献实物资料是民族研究的基础性工作。例如,20世纪50年代,广西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对壮族、瑶族、苗族等11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进行大规模调查,内部编印(后由民族出版社出版)《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共145本,辑录了大量珍贵资料,至今仍有宝贵史料价值。传统出版单位对广西民族研究及其成果的传播做出一定贡献。例如,成立于1957年的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了“壮学丛书”系列(包括《侬智高研究资料集》等十多种)、《花山崖壁画资料集》等大量文献资料性图书[1]。另外,广西人民出版社、广西教育出版社、广西科技出版社、广西美术出版社、漓江出版社、接力出版社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等,也出版了不少民族资料汇编方面的图书,留存了许多宝贵的文献资料。第二,大量复制和传播广西民族研究成果,提高学术成果的社会能见度。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广西民族研究形成大量的学术专著、社科著作、学术论文或出版,或发表,进入各地的图书馆、文化馆(站)。在出版单位方面,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的民族学类著作最多,广西人民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类著作次之,广西其他出版社在自身业务范围内也出版了一些民族文化出版物。在学术期刊方面,《广西民族研究》《广西民族大学学报》《中国壮学(年刊)》以及广西区内各高校学报、科研院所的学术期刊,也刊发了大量民族学方面的研究成果[2]。这些研究成果基本厘清了广西各少数民族源流问题、历史发展问题、语言文字问题,回答了民族划分问题、民族区域自治问题、民族经济发展问题等,出版发行之后得到专家学者、民族爱好者和大众的认可。这些研究成果丰富了广西民族文化,启迪了民智,传承了文明。第三,普及民族知识,增强公众民族意识。相较于深奥的学术专著和论文,大众化的民族文化读物、民族团结辅导读本、生活化文章等更受大众喜爱。例如,广西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的《今日的广西少数民族》,广西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的《壮语900句(壮、汉语对照版)》等,发行量都比较大。此外,一些民族类报纸、期刊,如《广西民族报》(壮文版)、《三月三》(壮文版)以及广西各地的普通报纸、杂志,都刊载了大量民族语言文化、少数民族故事,反映各族人民生活和情感的文章[3]。这些通俗易懂的民族文化作品向大众普及了民族知识,增强了广西各族人民的民族自豪感。

三、传统出版对民族研究的贡献度遭遇挑战

图书、报纸、杂志以及电子书刊之所以能够对广西民族研究成果的传播做出重要贡献,得益于其自身特点:能够大批量印刷复制,依靠强大的发行系统,广泛深入城乡的各个角落。然而,进入融媒体时代,这些传统出版产品的社会能见度迅速降低,对民族研究的贡献度有所弱化。第一,手机阅读的兴盛严重挤压传统纸质阅读乃至电子书刊阅读的市场空间。在媒体不发达、娱乐活动不兴盛的年代,人们需要走进书店或图书馆、文化馆(站)选择购书、借书进行阅读,或者订阅报刊。然而,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广播、电影、电视、影音录像等媒体的崛起和生活的娱乐化,文化生活的可选择性增多,大众日益注重娱乐消遣,对纸质“书、报、刊”乃至电子书刊的阅读有所减少。同时,移动互联网兴起,网络资源丰富且简单易得,因而手机阅读占据人们大量的时间。由于民族研究成果属于严肃的社科题材,在整个社会阅读观念、阅读习惯、阅读方式急剧变化的情况下,其受众也在逐步减少。第二,传统出版物印刷复制量、发行渠道萎缩,不利于民族研究成果的传播。受新媒体传播的冲击,目前,我国图书、杂志、报纸的印数下降严重。以图书为例,“走全国市场”的一般社科类图书平均起印数只有5000册左右,能销售1万册以上的图书已算畅销书[4]。民族研究成果通常呈现为学术专著、学术论文、社科图书等,一般不通过市场发行,而是通过全国馆配系统进入各地的图书馆、文化馆(站)。过去馆配“书、报、刊”的采购量比较大,一项成果出来后便能很快出现在全国各地的文化场馆,而如今只有少量的成果有机会进入馆配系统和少数文化场馆中。如此一来,民族研究成果的社会能见度便大打折扣。第三,体制机制变革客观上给民族研究成果的出版或发表带来困难。出版社、杂志社、报社、电子音像出版社是民族研究成果得以出版发行并走向社会的重要平台。然而,近二三十年来,出版单位体制机制改革,大多改制为企业,而民族研究及其成果虽然具有社会价值,但是较缺乏市场价值,因此其出版或发表通常不能给出版单位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20世纪八九十年代,广西的出版传媒单位非常活跃,如今却数量锐减、影响力降低,其中图书出版社8家、杂志社约110家、电子音像出版社3家[5]。出版传媒的减少使民族研究成果的出版或发表变得更加困难;而现有的出版单位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情况下,不得不考虑自身经济效益,导致对民族研究成果的重视程度不够,尤其是图书、音像出版业,近几年国家对书号管控和出版管理较为严格,而民族题材通常较为敏感,且一般涉及送审,导致出版时间有所拉长,因而民族研究成果想要大范围地出版发行的难度越来越大。

四、广西民族研究成果的出版发展策略探析

如何正确认识和应对上述问题,更高效地传播广西民族研究成果?这需要广西民族问题研究专家学者、职称评定机构或科研成果评价部门以及出版传媒从业者转变观念,积极思考,寻求对策。第一,广西民族问题研究专家学者应摈弃“唯纸质出版(发表)论”,树立“互联网出版(发表)+纸质书刊出版(发表)”的新理念。如今,传统“书、报、刊”式微,大量民族研究专著、社科读物或学术论文出版或发表后,只有少数人阅读。对一些确实优秀的民族研究成果,哪怕只有极少人看,也有其重大价值,但对多数成果而言,如果极少人看,甚至无人问津,则说明其价值较小。而这些优秀的民族研究成果如果通过互联网出版(发表),可能有较多的人阅读、引用,其社会效用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互联网传媒发达的今天,广西民族问题研究专家学者应转变观念,摈弃“唯纸质出版(发表)论”,转而注重互联网出版(发表),从而切实提高广西民族研究成果的能见度,真正发挥其社会作用。第二,职称评定机构或科研成果评价部门要逐步构建“以互联网出版(发表)为主”的成果评价或认证体系。当前,职称评定机构仍看重纸质出版,科研课题的结项也仍以纸质出版为主,一是因为一直以来的出版习惯,二是因为传统出版(发表)规范较为严格,需要经过“三审三校”等流程,所出版图书或要有正规书号、刊号,这意味着需要获得资质认可。出版不同于一般的编印、网络复制传播,其必须经过具有资质的审校人员审读、编校,才能成为思想和内容均合格的产品,从而比较容易获得大众的认可。而目前学术性的互联网出版(发表)在正规审校方面还处于摸索完善阶段,这也就使得其还未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但随着出版形势的发展,互联网出版(发表)模式一旦成熟,广西民族研究成果也将可以直接通过互联网出版(发表),不必仅通过纸质“书、报、刊”这些传统出版渠道出版和传播。另外,广西民族研究成果发网络论文、出网络书也可以评职称和结项。因此,职称评定机构或科研成果评价部门应尽快构建相应的成果评价或认证体系,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第三,出版传媒从业者要向互联网传媒转型发展。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书、报、刊”出版发行了很多广西民族研究成果,其贡献度显而易见,但在当前,其不可再抱残守缺。出版传媒从业者要树立“经济社会发展,教育、文化要先行;教育、文化先行,出版传媒要跟上”的理念。因此,传统“书、报、刊”和电子音像社等要积极转型发展。今后,互联网出版(发表)将是传统出版的发展方向。互联网出版(发表)的本质是将经过严格审校的合格内容先电子化再网络化,这从技术上来说很容易,但其前提是必须解决好网络授权、商业模式等问题。目前,一些出版社、报社、杂志社已尝试进行网络出版,但该出版方式的商业模式尚未成熟,这是整个出版行业共同面临的难题。另外,很多图书出版社、杂志社、报社等将向互联网出版转型,其从业人员也将成为互联网书刊编辑人员。届时,广西民族研究及其成果将顺应时展而呈现新的面貌,更广泛地赢得受众。

[参考文献]

[1]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西通志·民族志(上下册)[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9.

[2]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西通志·出版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

[3]黄健,黄品良.广西期刊的历史、现状及趋势分析[J].出版广角,2005(12):52-55.

[4]马宏武.新媒体传播对民族文化传播与融合的作用:评《民族文化传播研究》[J].新闻爱好者,2018(06):109.

教育范文篇4

关键词:文化消费质量;禅茶家具;创新路径

1文化消费质量与禅茶家具

1.1文化消费质量

简言之,人们通过购买与知识文化相关的物品来丰富自身精神世界的消费方式即为文化消费,具体包括购买文化教育产品与参观展览等等。如今,受高速发展的现代科技影响,文化消费内涵更加丰富,渐向科技化、国际化、大众化方向拓展。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欧美国家便已提出文化消费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各国致力于自身建设与发展,人民消费习惯随之生变,研究者也开始将目光投向消费领域,密切关注消费者消费心理及行为。由于与文化消费结构及水平相比,文化消费质量具备更加丰富的内涵,因而,刻画文化消费质量内涵成为一大难题。2016年,学者何昀,尝试从人均文化消费水平、文化消费占总消费支出比重、文化消费与收入的匹配度、文化消费内部结构、文化消费差距以及问题消费成本与消费效果等六个维度解读文化消费质量的内涵:(1)文化消费质量以人均文化消费水平为基础,因此,要想提高文化消费质量,须先提高人均文化消费水平。(2)文化消费占总消费支出比重能够有效反映居民文化消费水平,要想有效提高文化消费质量,须先提高居民文化消费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比重,避免该指标数值呈下降趋势。(3)除可作为文化消费质量基础,文化消费水平还需与人均收入水平相匹配——居民收入水平越高,其文化消费支出就越高;反之,收入越低,文化消费支出就越低。(4)文化消费一般可以分为基础型文化消费、享受型文化消费以及发展型文化消费三大类型,而其内部结构即指各类文化消费支出构成情况与比例关系,当前宜应在注重多元化发展的基础上,适当提高享受型与发展型文化消费所占比重。(5)文化消费差距具体包括城乡差距与区域差距,此外,不同行业群体间差距现也愈发突出,而较大的文化消费差距会严重影响全国居民文化消费质量。(6)与其他消费相类似,高质量文化消费亦主要表现为低成本与高回报。因此,要想提高文化消费质量,必须努力发展文化产业,使市场能为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的文化产品及服务。

1.2禅茶家具

禅宗起源于印度,汉时传入中国而成为佛教主流,从众多层面对中国文化产生深刻影响。伴随禅宗之起源与发展逐渐形成的一类审美经验即为禅茶思想,是佛教沉寂思想与道家清静无为观念的结合,带有浓厚东方本土文化色彩。运用禅茶思想设计制作而成的各类家具即为禅茶家具,极具生命力及艺术底蕴。禅茶文化提倡“正、清、和、雅”四字精神,推崇自然朴实的生活境界。而我国传统文化三大家也即儒道释:儒即儒家,重养正气;道即道家,重修清气;释即佛家,极讲和气。此外,我国传统茶文化又称雅文化。由此来看,传统文化之有机结合刚好诠释了禅茶文化精神,而禅茶文化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落实到具体日用器物上的体现。从禅茶这一维度看,禅茶家具深具文化属性;而从家具这一角度来看,其又带有功能属性。设计师将禅茶文化中所包含的视觉元素融入家具造型,完美体现禅茶文化精神内核,可以有效提高品牌力,促进品牌经济效益的提升。

2文化消费质量与禅茶家具创新间关系

2008年,张剑锋《文化消费质量论略》,通过对比“俗文化”与“雅文化”,指出我国文化消费结构所存在的两点问题——一是数量不足,二是质量低下;并为提高国民文化消费质量指明方法——一方面,要注重引导消费者提升自身文化素质修养,另一方面,也要监督文化消费品市场,引导有关生产制造商提升文化消费品质量。2014年,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李涛于《光明日报》发表文章,首先点明扩大文化消费所具有的两点积极意义——一为改善民生,二为扩大内需;进而指出国内文化消费市场所存在的问题,具体包括文化供给不足、文化规模结构不合理、文化产品与服务创新力度不够等。最后针对既存问题提出几条建议,包括以融资、税收和财政补贴政策为抓手来提升文化企业创新力及文化产品服务供给水平与结构,通过创新政府管理机制有效提高政府监管能力与水平,以及严厉打击盗版以净化文化产业市场环境等。同年,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研究总监陈智国发文指出,纵然文化消费呈现增长势头猛、新兴发展消费快以及消费平台显现品牌效应等三大亮点,但高品质文化产品短缺却成为限制文化消费质量提升的一个主要因素。而陈宇洁则在其所发论文《文化生产力视域下的居民文化消费研究——以上海市为例》中为文化消费市场的再发展提供有效路径,也即通过拓展文化消费对象来实现文化消费创新。禅茶家具属于文化创意产品,这类消费产品可以有效满足消费者精神需求,提升消费者文化素养与精神境界。将文化创意融入到物质产品当中,可以进一步提升物质产品的消费效用,有效激发消费者观赏兴趣,净化消费者心灵,使其获得愉悦的身心体验。基于文化消费质量的禅茶家具创新设计具备三大属性:经济属性、文化属性以及社会属性。禅茶家具创新设计的最终目标就在于提升中国文化消费质量,并借助文化消费质量的提升带动消费者审美意趣、消费品位的提升。提高文化消费质量有助于推动禅茶家具创新,而品质优良且创新性强的禅茶家具又可以反过来影响文化消费者,推动文化消费质量的进一步提升。禅茶家具设计融合文化理念,能够有效满足消费者精神需求并改善消费者生存体验。在国民物质需求获得满足的当下,以禅茶家具这类高品质文化消费产品来提高大众综合素质与文化消费质量,亦已成为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必然选择。

3基于文化消费质量的禅茶家具创新原则

3.1人性化原则

禅宗思想围绕“人”来展开,强调人之主体地位。因此,设计禅茶家具首先应当做到“以人为本”,从人的主观感受及需求出发。具体而言,在设计过程中应当做到以下两点:(1)注重产品的实用性。家具这一产品首先应当具备使用功能,因此,设计师应当结合人之生理尺寸来设计家具结构,充分考虑其使用功能及安全功能等。(2)注重产品视觉美感。除了满足客户实用性需求,禅茶家具还应具备审美功能。因此,设计师需为家具设计出不失美感的造型,并借助视觉美感传递禅宗精神文化内涵,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3.2生态性原则

“自然观”为禅宗核心思想,认为人来自于自然,亦应回归到自然中去。自然中万物皆有佛性,人应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对当代家具设计而言,该思想具有极大指导意义,生态化家具设计理念应运而生。生态化家具设计理念主张家具设计当以生态性原则作为第一准则,从取材与加工等各个环节维护生态平衡:(1)就家具取材而言,由于实木家具原料为木材,而木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因此,应当结合不同种类木材之特性来选取实木家具原料,确保其可以恰到好处地发挥自身性能,尽量避免资源浪费,助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2)还应竭力避免家具生产加工或可能对自然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采用先进制造工艺,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危害,确保生态环境平衡。

4基于文化消费质量的禅茶家具创新路径

4.1秉持纯粹的家具设计理念

佛教禅宗思想文化提倡人们摒弃尘世中多余的欲望与杂念,追求自心清净,而此即“空灵”之境。现代家具设计往往注重以繁复的装饰纹路去打造家具形态,忽视了“空灵之美”,这也与现代人审美标准不符,实难满足当代消费者审美需求。因此,家具造型设计师可以借鉴佛教禅宗思想,秉持纯粹的家具造型设计理念,单纯地为了设计而设计,立足人之实际需求,去除多余花样纹路,转而采用简单的几何造型元素来打造禅意家具,使之在线条流畅简洁、造型简约大气的同时,更能彰显禅意精神氛围。以“雅静缘”禅椅为例,该座椅造型简约、座面宽适、色彩沉静,与禅宗文化理念——摒弃多余欲望杂念,追求内心纯厚安宁——相契合,体现了和谐宁静的家居生活情态,是文人墨客雅致生活愿景的外在体现。禅意家具之美,可以有效提升人们的家居生活幸福感,使其行住于居所,即可感受到空间动静与韵中生气。

4.2使用天然材质与传统工艺

“自然观”乃禅宗核心思想,主张崇尚自然。此外,禅宗“天人合一”思想更是正确揭示了人与自然间关系,也即和谐共生。虽然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为家具选材提供了更多选择,但现代家具制造往往注重家具选材的原生态特性,倾向于选用竹木质材料,并尽量减少后期加工流程,以最大程度地保持选材本身的纹路与质感。禅茶家具尤其如此,其一般选用天然材质,比如竹木、天然麻以及石头等等。此外,在后期加工过程中,制作者往往采用榫卯及编织工艺。尤为值得一提的便是榫卯工艺,只需将木构件进行简单拼合,即可构成一个能够满足承重需求的整体,俗称“万年牢”。因此可说,禅茶家具即是使天然材质与传统工艺的结合体,充分彰显了东方竹木作品美感与意境。“自然艺匠”座椅即为一例,该座椅以竹子为原材料,不但充分体现了当代社会自然观念,更与禅宗“天人合一”思想相吻合,做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此外,该座椅采用榫卯工艺,各构件连接自然紧密,成品形制简约、浑然一体。

4.3保留淡雅朴素的材质原色

禅宗思想注重空灵,认为安静、静谧的环境方才可以“直指人心”,令禅者身居其中得以放松身心,于清净的思考氛围中“见性成佛”。由于家具本身色调对其所处空间的氛围影响甚大,能够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暗示。因此,在设计制造禅意家具过程中,不仅应当注重实用天然原始材料与传统制作工艺,还应注重妥善处理色彩这一重要的家具设计元素,尽量保留材质原色。目前市场上的禅意家具色调以素色居多,比如樱桃木家具为红褐色,梨花木家具为淡褐色,原竹家具为淡黄赭,而橡木家具为浅黄色。这些家具无不保留所用材质之原色,以此为家具所处空间环境增添一份平和宁静,为人带去清新纯净之感。结合禅宗“天人合一”思想制成的“万物素生”座椅即为一例。该座椅在采用原竹材质并使用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还进一步保留了竹材原色,将竹子“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之风骨与君子“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之风范彰显出来。

4.4传递产品设计理念与精神内涵

禅文化乃佛教主流,后与茶文化结合形成禅茶文化并成为中国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多元文化并存发展格局中,中国禅茶文化具有重要地位及深远意义。其所提倡的“一沙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极具包容思想,充分展现了不同地域国度所包涵的不同文化精神,而这也正与中国提出的相吻合。此外,禅宗文化提出“心性论”,鼓励人们打造空明心境并追求精神升华。在自身物质需求已然获得极大满足的当下,人们转而关注精神世界,注重充实个人思想,而这也正与禅宗思想主张相契合。因此,现代家具设计在满足大众实际生活需求之余,还应注重满足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做到禅宗思想所提倡的“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不再依托文字说明来传递家具产品设计理念,而要支持用户通过切身体验来感受蕴含于产品中的文化理念与精神内涵。

5结语

传统产品创新设计既需要政府政策支持与制度监管,同时也需要社会组织及公众对政府管理行为的理解与包容。本文从文化消费质量角度出发,探索禅茶家具创新路径。首先阐述文化消费质量与禅茶家具这两个概念,继而结合相关研究者所发文章分析文化消费质量与禅茶家具创新这二者间的关系,接着点明基于文化消费质量的禅茶家具创新原则,包括人性化原则与生态性原则,最后,为禅茶家具在文化消费质量视角下的创新提出四条可行性路径,具体包括秉持纯粹的家具设计理念、使用天然材质与传统工艺、保留淡雅朴素的材质原色以及传递产品设计理念与精神内涵等。

参考文献:

[1]张剑锋.文化消费质量论略[J].北方论丛,2008(03):142-144.

[2]肖德荣.基于文化消费质量的禅茶家具创新表征[J].家具与室内装饰,2020(09):25-27.

[3]肖优.“禅茶一味”新中式家具设计[J].传媒,2020(20):103.

[4]杨嘉怡,郭琼.现代多功能茶室家具设计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8(04):16-18.

[5]张振振.高校劳动教育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创造能力的实践路径探究[J].枣庄学院学报,2021(06):116-120.

教育范文篇5

[关键词]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

一、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青年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社会主义的接班人,经历过高考的洗礼,迈入大学的校门,而大学既不是象牙塔,更不是桃花源,大学时期的青年学生思维正进入最为活跃的状态,开始接受各种新思潮、新思想、新观点,容易受不良思想的影响和侵蚀。“蒙以养正,圣功也”,此时,需要给以正确的引导,使其树立正确的思想。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其作用不可替代,而思政课教师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地位不言而喻。

二、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对思政课教师的作用及功能认识不足

社会方面,当今社会对高职院校思政教师的作用、功能存在误区。社会普遍认为,高职院校应当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素养为主要任务,从而忽视了思政课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将高职院校的思政教师边缘化。高校方面,在新时代下高职院校已经认识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但部分院校对思政课教师的功能认识不全面,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方式的认识存在误区。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不同,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办学宗旨,针对市场需求、岗位需要进行课程设置,因此更加注重专业课程建设,着力于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学生方面,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没有意识到高职院校思政课的特殊性,没有认识到思政课作为一堂公共理论课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差异性。高职院校的学生往往以学习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为主要目的,而思政课的教学对高职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工作就业等方面缺乏现实直观、立竿见影的成果。因此,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认为思政课并非专业课,没有实际收效,学习的热情普遍不高。

(二)教师队伍的管理机制尚未完善

1.教师数量配比有待优化。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的师生比例未达标准。《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第七条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应当根据全日制在校生总数,严格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核定专职思政课教师岗位”。2019年5月8日,教育部《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提出“高职扩招百万”的计划。近年来,我国提出了思政课程改革创新的新要求,加之高职院校扩招新政策的实施,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思政课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日益显现。2.教师专业背景有待扩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是从不同角度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内容,需要综合运用哲学、法学、经济学、历史学等跨学科的专业知识。因此,要完善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多学科背景的人才加入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当中来。虽然当下思政课教师大多来自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共党史等马克思主义专业,对经济学、法学等专业人才的吸引力不强,教师的专业背景较为单一,缺少复合型人才。这从某种程度上导致了教学思维、模式的固定化,无法适应新时代多样化的学生教学工作。

(三)保障机制有待健全

1.职称评聘。高校职称评聘目前还主要是依据论文,仍存在唯论文、唯文凭、唯帽子等弊端,仍存在依赖国外机构设置的评价体系等现象。思政专业本身无法在国际期刊上,且高职院校思政教师本身存在科研能力不强的现象,使其成为被价值评价体系排斥的对象,在职称评聘上处于弱势地位。久而久之,某些地方逐渐形成思政专业非学术、无学术等极为错误的观点和氛围,在这种情况下,会影响思政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2.荣誉表彰。思政专业相比其它专业所承担的课题项目比较少。202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3547项中,思政大类项目为485项,比例为13.7%,均为本科院校。202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思政专项151项中,高职院校为4所,其比例仅为2.6%,而2020年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有2740所,其中,本科院校1272所,高职(专科)院校1468所。高职院校思政教师在承担国家思政项目中存在弱势,缺乏相应的高职思政项目平台。3.经济待遇。在新时代下,人们都追求高水平、高品质的生活,但囿于专业限制,思政教师同其它专业教师相比,收入较低。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思政教师基本工资、课时费虽与其它专业教师无差异,但是在高职院校思政课属于公共课,并没有相关学生,因而不能像其它专业教师拥有实习指导、论文指导等项目薪酬;第二,在加快构建高校思政教师队伍的背景下,考虑到思政教师的特殊性,有关部门和省市设置了思政教师专项津贴,但大部分省市并没有实行,或设置人数极少。

三、加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端正对思政课教师作用及功能的认识

首先,要改变社会中对思政教师作用、功能的认识误区,需要在提升思政课教师的重要地位方面下功夫。只有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才能吸引和稳定优秀人才从事思政教育工作。

(二)完善思政课教师的队伍管理机制

教育范文篇6

近年来,辽宁省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调动高校科研团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一方面,加大对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支持与投入。如2021年《辽宁省科技创新条例》明确指出了要健全科技团队评价机制,对产生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创新团队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另一方面,积极开展高校协同创新建设工作。科技发展已进入“大科学”时代,协同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必由之路[2]。辽宁省大力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目前已经形成了以高校平台为载体的高校、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创新联盟,如东北大学牵头的高端医疗影像装备及应用协同创新中心、辽宁大学建立的面向东北亚区域开放创新中心等。然而,随着大科学时代的到来,高校的科研工作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导致辽宁省现行的高校科研团队创新成果评价机制存在着不完善之处,大大影响创新发展效率。例如现行评价机制难以满足跨学科团队研究的评价需要、评价指标选取不全面等,阻碍了高校科研团队的发展,导致高校内部科研团队各成一派,科研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严重阻碍了科研创新成果的产出。

2高校科研团队创新成果评价机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2.1缺乏交叉学科科研成果的评价平台

学科交叉融合是新学科产生的重要源泉,是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有效路径。因此,高校内交叉学科科研团队应运而生,交叉研究成为科研领域的热点。然而,各高校对交叉学科科研成果的评价机制尚未健全。高校内的不同学科一般分布在不同的院系,学科之间存在的知识壁垒增大了交叉学科科研团队共享资源的难度。大多数高校无法为交叉学科科研团队提供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平台,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交叉学科科研团队的创新热情。

2.2缺乏多元化评价指标

论文、专利、著作等是当前大多数高校对科研团队创新成果的评价指标,但是这些学术创新成果能否真正促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尚未可知。因此,高校应当鼓励科研团队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但是当前大多数高校的评价机制仅仅是简单量化,缺乏评价社会效益的指标,因而一些科研团队只重视论文、专利数量,导致科研成果与社会发展相脱离,无法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3缺乏多方参与的评价体系

大多数高校内部对科研团队存在两种管理方式,即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学术管理,即负责指导科研团队的科研方向,是科研团队管理中最重要的角色;行政管理,则为科研团队提供保障服务,是科研团队管理的次要角色。然而在高校中,由于行政机构负责分配高校科研团队的项目和经费,一些行政机构往往反客为主,变成高校科研团队管理中的主要角色,负责高校科研团队的项目从审批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因此学术管理的权利就集中于行政机构。一些科研团队为了获得更多的科研资源和科研经费,不可避免地变得行政化和功利化,忽视科研成果的真正学术价值,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如薪酬分配不公、激励方式不合理等,严重妨碍了评价制度的科学性和公正性。究其原因是缺乏多方参与的评价体系,高校内部行政机构过分参与科研评价过程,不但阻碍了科研团队创新成果的产出,甚至还可能引发学术道德问题。

2.4缺乏对科研团队创新的有效激励

与单个学者不同的是,科研团队具有更强的目的性、协作性和共享性。只有针对科研团队的特征进行有效激励才能促进其发挥最大的潜能,推动创新科研活动的开展。在当前的创新成果评价机制中,一些高校对科研团队的激励采用的是与激励个人同样的方法,即简单的人事化管理,仅仅运用薪酬激励团队成员,忽视对团队成员的精神奖励。这样的激励方式存在明显的缺陷,如当前高校在评定职称时往往以科研成果的第一作者为考核指标,第一作者以外的其他团队成员就会感到不公,打击了团队成员参与团队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和团队凝聚力,从而降低了成员的创新热情和创新潜能,最终导致高校科研团队难以充分发挥团队优势,进而阻碍创新成果产出。

2.5忽视科研过程与科研质量

当前高校对科研成果的评价过程是依据不同科研成果的特征,综合运用多种计量方法进行统计分析,最终以统计得出的数据作为评价结果的依据。一方面,数据仅仅是反映科研成果的一个静态指标,而科研成果的产生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每一小步都凝聚着科研团队成员的心血。若评价只重视静态指标而忽视动态过程,将无法科学公正地评价科研成果。另一方面,以统计得出的数据作为评价依据的方式忽视了科研成果的创新质量,仅依靠论文所发表的期刊等级和数量作为标准,会导致在评价科研团队时出现使用会议综述等来拼凑数量的行为。这种只以数量为评价依据的方式抹杀了高校科研团队的创新热情,甚至会导致高校科研团队出现急功近利等行为。

3高校科研团队创新成果评价机制改进建议

3.1搭建交叉学科科研成果的有效评价平台

合理评价具有交叉学科性质的科研成果能有效保障交叉学科科研团队的持续发展。一方面,在进行评价之前需解决存在争议的问题。针对交叉学科领域中具有普遍性以及争议性的问题进行提前讨论和解决,不仅便于达成共识,同时能够为后期科研成果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流程打好基础。另一方面,努力降低学科间的偏见和利益冲突。其一,允许交叉学科合作研究成果被不同学院重复提交,对科研成果的评价不看署名先后,评价成果由所有参与者共享,以有效激励不同单位研究者之间的合作。其二,在每个专家组设置两位及两位以上交叉学科评价员。评价员拥有丰富的科研成果评价经验,熟练掌握交叉学科研究的一般规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专家们消除学科偏见。其三,构建一个“交叉学科研究网络”,由所有交叉学科科研团队成员、评价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组成,并按时组织会议推动成员共同学习、相互讨论,克服其在不同学科领域和评价认知上的差异等难题,共同解决评价中的问题。

3.2重视创新成果社会效益,建立多元评价指标

根据三螺旋理论,政府-产业-大学3个组织在创新过程中应当密切合作、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3]。因此对高校科研团队创新成果的评价应当重视社会效益,不单单以论文、专利和著作作为评价指标,要在遵循学科规律的基础上,注重对其带来的社会效益的评价,实施多元化评价指标。建立多元评价指标应以不同科研团队的特点为依据,分类评价基础理论研究型科研团队和应用型科研团队,例如设置理论贡献指标和应用贡献指标。由于基础理论研究型科研团队注重理论知识的研究,研究周期相对较长,因此不应以其、专利、专著的数量为主要评价指标,可以选取一两篇学术代表作参与评价,避免过度量化。而在评价应用型科研团队创新成果时,应以创新科研成果的实用性为主,注重创新科研成果对企业技术进步带来的促进作用和对社会发展带来的积极长远效应。

3.3注重公正,建立多方评价体系

当前,因学术管理的权利过度集中于高校行政部门而导致学术道德问题频频发生。为了尽量避免这一问题发生,应当建立一个多方参与的评价体系。首先,可将部分行政管理的权力下放到各个学院,以有利于制定更适合学科发展的评价标准,并有效避免评价科研成果时行政机构的过度干预。其次,确保每位参与评价的专家都能够拥有独立的建议,并将同行评审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最后,积极引入社会监督力量参与科研创新成果评价的过程,保证创新成果评价者具有多样性,允许任何对高校科研团队的科研活动开展、科研成果应用等感兴趣的研究机构的学者进行评价,同时也招纳利益相关者参与进来,例如工商企业、政府代表等。

3.4建立专门管理制度,完善评价激励机制

科学公正的评价机制离不开对高校科研团队的专门管理制度。一方面,对高校科研团队进行专门的管理,可以明确科研团队的研究方向和进展,确保能够及时提供其研究过程中所需要的科研资源,以更加充分地激发团队创新动力,促进创新成果的产出。另一方面,对高校科研团队创新成果的评价机制还应以合理、有效为基石,以科研团队成员需求为核心完善评价激励机制,评价过程中应当做到目标清晰、奖罚分明、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相补充、团队鼓励和成员鼓励相结合。例如一些高校要求科研团队在发表科研成果时,标注每位团队成员所做出的贡献。这一做法不仅可以有效避免产生著作权的争议,而且成员还能感受到个人成就感和团队荣誉感的统一,加强团队成员的凝聚力,更有效激发每一位创新成果参与者的创新踊跃性和创新潜能。

3.5建立以促进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的评价标准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指出,“要构建协同创新平台与模式,应以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建立以促进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的科研成果评价标准,是对重数量轻质量考核评价方法的革新,以学科建设为根本,重视创新质量,解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第一,要改变对高校科研团队创新成果的评价理念。在评价过程中,从重视数目改为重视论文价值。第二,根据每个科研团队的特点和发展规划,重视科研成果研究的动态过程,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进一步细化评价体系。第三,在评价过程中加强对团队成员团结合作、知识共享等方面的重视,努力建成一个以提升创新能力为核心,包含科研团队成员的合作能力、学习能力、共享能力等多因素的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1]王雅芬.改进和完善高校科研评价体系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7(Z3):51-53.

[2]陈桂香,洪林.我国高校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建设探析———基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14):139-143.

教育范文篇7

【关键词】中医院;肛肠科;护理人力;缺陷现状;管理对策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强调了统筹中医药卫生资源,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的重要性。卫生人力资源是卫生资源的重要组成要素,也是反应医院医疗卫生水平的基础标志之一[1]。中医药护理人力是中医药事业的中坚力量,医院如何通过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案实现人才选拔、合理配置、有效激励等,是中医院可持续发展工作中需要面临的重要课题[2]。中医药护理人力配置合理与否不仅直接影响医疗服务的质量,也影响着中医护理人才的利用效率和中医护理工作的协调发展[3]。鉴于此本文对2020年我院肛肠科在岗护理人力进行调查,并针对缺陷现状提出管理对策,报道如下:

1调查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选取2020年我院肛肠科在岗护理人员14人为调查对象,均获取注册护士资格;接受过中医药护理培训,且考核合格;从事中医护理时间≥1年;知情同意,且表示自愿参与。

1.2调查方法

采用课题组自行设计的“中医药肛肠科护理人力调查表”进行调查。调查表内容:护士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学历、毕业院校性质、职称、工作年限、聘用形式等;护理人力缺陷,从配置数量、职称结构、中医药继续教育、职业认同、人力配置公平性角度进行评价。由课题组专人负责向被调查护士说明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2调查结果

2.1一般情况

共发放调查问卷14份,回收有效问卷14份。男1人,女13人;年龄23~45岁,平均(29.0±6.9)岁,年龄≤30岁8人,31~40岁4人,≥41岁2人;学历为大专3人,本科11人;毕业院校性质为西医类9人,中医类2人,综合类3人。

2.2人力工作信息

护理人员聘用形式为在编8人,合同4人,返聘2人;职称为护士3人,护师8人,主管护师2文,副主任护师1人;护龄2~5年6人,6~10年4人,≥11年4人;接受过系统中医药培训5人;曾外出学习6人;近一年发表中医药论文或进行科研创新5人;获取了中医药专科护士证4人。

2.3人力缺陷

认为人力配置数量不足9人,职称结构不合理7人,中医药继续教育重视度不足6人,职业认同感较差5人,配置公平性不足4人。

3讨论

中医院发展迅速,但起步较晚,且绝大多数属于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性医院。如何在兼顾西医护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中医护理的优势,合理配置中医护理人力资源是中医类医院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医院护理人力缺陷势必导致无法满足资源分布不均匀的矛盾,同时也无法满足患者健康需求,如导致护理缺失问题,患者跌倒、沟通减少等问题的发生率增高。笔者认为,只有明确现存的问题,才能够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指明方向。调查中发现,我院肛肠科护理管理者已经充分认知到“人才是核心竞争力的基础”,管理者希望通过政策与资金支持来吸引和培养更多的中医药护理人才,且已经针对科室现状制定了人才培养战略,且取得了外部信任、内部团聚的良好效果。

3.1中医护理人力配置缺陷

我院肛肠科存在中医护理人才引进困难,科室护理人才严重缺乏且流失严重。这一缺陷对中医药护理队伍发展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护理队伍结构反映了一个护理团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护理队伍结构不合理是典型的护理人力缺陷[4]。我院护理人力队伍问题主要表现在护理人员职称结构不合理及性别、学历、工作年限等方面。其一,我院肛肠科护理人员存在明显的性别比例不均衡问题,14人中男护士仅有1人。男护士人才严重匮乏是整个护理领域普遍存在的问题。不可否认的是男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如涉及隐私的护理操作,或涉及体力的护理操作等。因此本研究认为应打破护理行业的角色偏见,改善护士性别偏倚,促进男护士职业大众化。其二,护理队伍年龄偏年轻化,其中年龄≤30岁的护理人员占8/14,护龄≤5年的护理人员占6/14。故而本研究认为,我院肛肠科现有的护理队伍并不完善,服务能力并不高,护理人员的中医药护理综合素质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同时认为造成这一缺陷的本质原因与薪酬制度、工作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其三,本次调查发现肛肠科现有的护理人力中仅有2/14的护理人员最高学历毕业院校为中医类,明显制约了中医药护士的来源,另外,中医护理人员岗位选择、就业压力也是造成护理人员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5]。调查发现肛肠科护理人员的职称主要为护师,仅有4/14的护理人员获取了专科护士证书,也反映出了中医药护理人力职称队伍缺陷,缺乏中医专科护理人才。本研究认为应大力优化护理人力结构,完善护理人员人才梯队,确保中医药护理人才的服务能力能与辐射范围内患者需求相匹配中医药继续教育重视度不足占6/14。肛肠科护理人员学历层次起点较高,发展潜力较好,但仅有5/14的护理人员接受过系统中医药培训,外出学习的护理人员占6/14,另外,仅有5/14的护理人员近一年中医药科研创新或。反映出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参与度低,科研创新力度不足,即管理者对中医药继续教育重视度不足。故而本研究认为应高度重视护理人员的在岗继续教育,落实完善、系统的中医药护理培训计划,注重科研与创新意识培养,为中医药护理队伍增加核心竞争力[6]。

3.2护理人力管理对策

①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数量。管理者应认识到合理配置护理人力对护理工作绩效的影响[7],确保卫生技术人员比例,拓展护理人员数量,提升护患比,以确保护理服务质量;同时还应大力引进专业的中医药护理人才,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为医院的发展奠定人力基础。②完善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医院应转变观点,将“人事管理”转变为“人力资源管理”,促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独立化、连续化、系统化。还应积极借鉴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分析和人才测评方法,提升人才管理质量。③构建合理的培训机制。对新进人员做好岗前培训,确保其早日适应和发挥才能[8]。杜绝因适应岗位而产生的人才流失情况;借鉴其他医院文化建设、内部沟通、危机管理、媒体应对等方面的管理经验,吸收更多的信息;奖励护理人员学习深造的热情,促进护理队伍学历结合和综合素养的进一步提升;从市场、资源等角度论证人才培养方案的适用性,做好培训工作的多方协调,并建立有效的考评标准。④优化薪酬制度。待遇和管理环境是护理人力流失的重要原因,建议管理者深刻认知薪资杠杆的正负激励效应,不断探索适合的薪酬制度,依据环境、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

参考文献

[1]刘晶晶,黄慧敏,杨秀木,等.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现状与管理对策[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8,43(8):1082.

[2]王剑.刍议新医改形势下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J].人力资源,2019(14):76.

[3]李连君,龚小琦,曾妙珍,等.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卫生人才的流动现状与对策[J].海南医学,2020,31(16):2152.

[4]刘春霞,樊孜音,李蕊.唐山市外科护理人员职业认同感现状调查及其影响因素[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19,45(5):384.

[5]赵永辉.人才流失问题之现状与对策[J].人力资源,2020(18):19.

[6]杨光静,马晓林,胥媛媛,等.基于岗位胜任力的重庆市中医外科专科护士培训指标体系的构建[J].护理研究,2019,33(23):4100.

[7]翁艳翎,程立辉,柏亚妹,等.采用集聚度对我国社区护理人力资源的公平性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9,34(11):75.

教育范文篇8

针对上述问题,深圳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学)专业学科点围绕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综合性的改革实践,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和政策机遇,积极开展了研究生教育教学探索。

(一)地缘优势分析

深圳市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在150公里半径辐射圈内覆盖了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总人口超过7000万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6]。深圳大学所处的地缘优势之一便是毗邻香港,而香港已成为全球第三的国际化金融中心,经济上的繁荣为香港的教育事业提供了有力保障,尤其是在高等教育方面。截至2020年,香港有十所法定大学,其中有三所位列亚洲大学五强之中。这些大学的国际化程度总体上均领先于内地的高校。本学科点借助地缘优势,与其中的三所建立了良好、稳定的沟通交流机制,为研究生打开了国际化窗口,为深港两地的研究生提供了交流平台。

(二)政策机遇分析

加强粤港澳产学研协同发展,完善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和深港河套、粤澳横琴科技创新极点“两廊两点”架构体系,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已被写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9]。就深港两地高校科研合作方面,2011年8月,李克强总理在参加香港大学百周年校庆时宣布中央政府有关部门将设立专项资金,每年支持1000名港大学生和教师到内地学习、考察和开展科研工作。2012年6月香港与内地高校代表签署了《香港与内地高等学校关于进一步深化交流与合作的意向书》。2015年3月1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答记者问中指出,中央政府会继续加大对香港的支持力度……使香港、内地在交流合作当中更多受益,进一步深化经贸和文化交流。以上政策背景为学科点与香港高校进行教学、研究合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和机遇。

二、“四维联动”的研究生培养体系构建

当前社会形势下,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应体现“综合性”“学习型”“开放式”“国际化”四个方面的要求[10]。深圳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学)专业学科点结合深圳地缘优势和政策机遇,探索出了一条基于国际化视野的研究生交流、办学思路,以创新型研究生培养为中心,构建了“四维联动”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并取得显著效果。该体系的有效实施,依赖于国际化视野、资源集成、行业融合,三者的有机结合构成“顶天立地”的国际化、创新型高端研究人才培养体系,如图1所示。

(一)一个中心理念

本培养体系的中心理念为: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主线,构建“顶天立地”的国际化高端研究人才。研究生是科学研究与知识创新的主力军,在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下,国际化视野对研究生尤为重要[11-13]。“顶天”指面向全球,培养研究生的“国际化视野”。通过不定期地邀请国际知名专家到校开设讲座和支持研究生赴境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双向推进的方式,为学术提供接触国际前沿信息的平台和获取国际同行人脉的机会。学生在此过程中需要积极规划、认真准备参加国际会议和讲座的论文和材料,并且需要认真准备会议报告。这一系列举措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术能力,完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能促进全面把握全球范围内学科的前沿动态;此外,也可以培养研究生的国际合作意识、独立思考能力和理性批判精神。“立地”是指在实际研究过程中,立足于国情,让研究成果为我所用,体现中国特色。为达到这一目的,通过集成师资、资金以及政策机遇这三方资源,为人才培养体系提供可靠保障。具体做法主要有:第一,鼓励学生在开展研究选题时多关注身边问题,深入剖析研究问题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联系,把握研究方向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有机结合。第二,以管理科学工程研究中的工程问题为抓手,深入剖析关键科学问题,认真制定研究方案,坚持“脚踏实地”的研究作风,杜绝“蜻蜓点水”式的“假大空”粗浅研究。第三,积极开展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对比研究,事实求是地分析我国在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领域与先进发达国家的差距和优势。在深入总结他人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为世界普遍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问题研究贡献中国智慧。

(二)四个基本目标

本学科点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四个基本导向目标为:引导学生探索专业前沿,鼓励学生开拓国际视野,注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扩大学科点国际影响力。培养方案要求研究生应当把目光面向全球,批判性地接受国外的成果,杜绝闭门造车。旨在让研究生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科前沿技术、理论和发展趋势,有助于开阔学术视野,提高学术鉴别能力。通过为学生提供优质的交流平台和良好的实践机会,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与此同时,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交流平台,不断扩大学科点的国际影响力,形成学科点国际化发展的良性循环。

(三)“四维联动”培养体系

1.四维之一:国际交流(平台维)2004年至今,本学科点联合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大学以及香港城市大学,共成功举办了21届“深港学术交流研讨会”,为深港高校研究生提供了可持续的交流平台。内地学生可以借助与香港高校深入交流的机会开拓国际化视野,香港学生也可以借机了解内地的研究状况,开创了协同共赢的局面。此外,自2011年以来,先后选拔、推荐18名优秀学生参加清华大学国际工程暑期学校。暑期学校每一届约有60名来自全球的学生进行为期一周的学习交流。前来授课的老师都是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学生可借此契机进一步开拓国际视野。以上两个有口皆碑的国际交流平台是本学科点为研究生提供的稳定、可持续的学术交流平台,受到研究生的普遍欢迎,实施效果特别显著,成为本学科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一大特色。2.四维之二:互联网介入(技术维)为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技术优势,一方面,学科点开设两个以“工程管理”和“可持续性建设”为主题的前沿论坛,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举行学术系列讲座。研究生可以通过参加论坛交流全面了解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前沿,激发研究创新灵感。另一方面,将课程教学与前沿讲座紧密结合,开设工程管理前沿课,以互联网+Seminar为载体开展线上线下互动式教学。在线上,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优势,鼓励学生互动并全方位收集课程进展、效果、评价等信息,有助于进一步完善课程内容设置、教学效果提升等。在线下,主讲教师课堂讲授之余,邀请专家、学者走进课堂进行专题报告,引导学生了解学科的最新发展状况、分享研究经验。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并参与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学术潜力。3.四维之三:竞赛引领(评价维)为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创新素质,学科点从组织保障和经济支持等多个方面鼓励学生组队参加国内外的相关竞赛,做到以竞赛为抓手,对学科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效果及研究生自身进行评价。其中,本学科点参加的具有代表性的竞赛包括:建设工程与管理创新竞赛、既有工业建筑绿色改造大赛、中国住博会BIM优秀案例作品大赛等。参加比赛既是课堂所学知识的应用过程,也是学生之间的交流过程,有助于开阔研究视野。学生参加国内外的各项竞赛,既锻炼了学生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又反过来检验其科研创新能力及学科点培养效果。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参赛热情,学科点设立“以赛促研、以赛奖学”的评价与激励机制。由学科点提供相应的参赛经费并对获奖团队实行奖励,而且在研究生评优、评奖中优先考虑竞赛获奖学生。4.四维之四:合作共赢(协同维)本着合作共赢的目标,深圳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学)专业学科点努力开创校企、校政、校际合作共赢的格局。在校企合作方面,学科点与多家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实习基地的建立,能够推动研究生实践和创业活动的开展,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有利于最终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与就业竞争力。此外,在2015年至2020年,学科点教师通过校企合作、与政府合作方式获得横向课题共计40余项,合同经费超过1000万元。老师带领学生承担横向课题,能有效帮助学生从实践中提炼科学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学生与行业之间的联系。在校际合作方面,以教师互访为突破口,夯实科研、教学的国际合作基础。老师带领研究生与国内外其他高校的学者联合,加强学生的对外交流,快速提高学生的学术能力。在毕业生论文盲审方面,与国内重点高校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此外,学科点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西悉尼大学、斯文本科技大学等建立了科研合作,共同承担了澳大利亚国家基金项目,还与阿德莱德大学、西悉尼大学等签署研究生联合培养计划的备忘录,为进一步提升学科点研究生培养质量奠定基础。

三、创新点分析和效果评价

(一)“四维联动”的创新点分析

首先,本学科点充分利用地缘优势,构建了国际化、开放式的研究生交流平台,并形成了制度化的交流机制,为研究生及时把握全球范围内学科前沿的最新动态、拓展学生国际化的研究视野、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次,本学科点创建了“国际交流(平台维)-互联网介入(技术维)-竞赛引领(评价维)-合作共赢(协同维)”四维联动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在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同时,深圳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学)专业学科点的国内外学术影响力不断扩大。

(二)培养体系推广应用效果评价

第一,学生学术兴趣和学术追求显著提高。由于学科点与境内外多所高校保持着良好、稳定的交流合作关系,扩大了学科点的国际影响力,为广大学生继续深造创造了更为广阔的选择机会。截至目前,先后有9名毕业生被密歇根理工大学、阿德莱德大学、香港大学、同济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录取为博士研究生,选择赴国外(境外)知名大学继续深造的毕业生显著增多。第二,学生学术创新能力的国内外认同度显著提高。学生在读期间,发表学术成果丰硕。在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本学科点的研究生发表了一系列高质量的学术成果,近五年研究生发表优秀期刊论文共计6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多项。每年学科点研究生都能够在工程管理类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如在第十四届住博会·中国BIM技术交流暨优秀案例作品推荐会上荣获“最佳BIM教育实践应用奖”一等奖;在清华大学主办的“建设工程与管理创新竞赛”中,连续四年获奖等。此外,学科点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学生的论文多次在会议中收获奖项。第三,为社会输送大批优秀人才。经过学科点三年的培养,研究生在科研、实践等方面得到长足的发展。近年来,研究生的就业情况很好,毕业时签订就业协议、劳务合同的比例达到90%以上,进一步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占10%左右。在历届毕业的学生中,产生了大批优秀校友,成为所在单位的技术骨干或负责人。

四、结束语

教育范文篇9

[关键词]创新实践型人才;虚拟仿真;安全工程;产学研用

创新是高校本科教学改革的第一动力。虚拟现实是继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之后在教育教学中应用广泛的新型技术,旨在提供沉浸性互动体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虚拟仿真技术所呈现的实景感受和交互体验,与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不谋而合,也是陶行知做中学思想在科技时代的灵活运用。正因如此,虚拟现实技术正成为新工科教育背景下助推本科专业教学改革实践的重要驱动力之一。2012年3月,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规划建设1500套虚拟仿真实训实验系统[1]。2017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17—2020年开展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的通知》要求“各高校应将建设和使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作为推进完善现有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2]。2018年8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积极构建面向实践、突出应用的实践实习教学体系[3]。安全工程是应用实践性较强的工科专业,但是部分实验和企业生产实践涉及高危或极端环境、高成本、高消耗和事故风险问题,在真实实验条件下较难开展现场实践教学。因此,基于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打造虚拟仿真教学空间,创新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应用模式,推进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对于切实锻炼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安全工程专业本科实践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根据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安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根据现代经济和技术的发展要求,培养能从事安全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风险评估、监察与监管、检测与监控、组织管理、教育培训、应急救援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江苏海洋大学地处江苏省北部沿海城市连云港,当地化工和医药产业聚集,拥有全国知名的石化产业基地和医药生产基地。安全工程专业根据地方产业特色,结合自身优势,凝练学科方向,确定了化工安全、危化品安全与应急处置、火灾爆炸防治、安全评价和海洋安全应急技术5个培养方向,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化工安全科学和技术,能从事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科学与研究、安全监察与管理、安全健康环境检测与监测、企业安全评价、安全设计与生产、安全教育与培训、化工生产与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为己任。近年来,安全工程专业以工程教育认证为契机,通过优化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提高师资队伍水平、改善实践教学条件等,使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稳步提升,然而在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方面与其他院校同类专业存在一些共性问题。

二、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体系创新实践环节相对薄弱

分析相关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培养方案可以发现,安全工程专业创新实践环节大致分为创新创业环节和实践环节2部分。其中创新创业环节包括发表学术论文,开展科研实践,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参加课外作品竞赛,参加学术交流,获得专利、软件著作权和职业资格证书等。高校都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环节,但未在课程学分上给予充分体现。实践环节主要包括专业实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与设计(论文)。虽然有明确的学分和考核要求,但是绝大部分实习实践都是在校内完成的,与企业生产衔接不够,应用针对性不强。例如,江苏海洋大学安全工程专业明确规定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4个创新奖励类学分和6个社会实践类学分方可毕业。其中创新奖励类包括参加创新创业活动、参加学科竞赛且获奖、与其他作品、参加各类考证考级等方面。社会实践类包括在学术创新、实习创业、技能培训、道德修养、文体艺术、身心发展、社会工作、志愿服务等方面。尽管如此,课程体系中的创新创业环节在总学分(180分)中的占比仍然很小,约为5.6%;而专业实践环节共26.5学分,仅占总学分的14.7%。

(二)大学生专业实践基地和平台相对欠缺

专业实践能力是大学生从业的必备能力和重要考核指标。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专业实践环节是有效提升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措施。各高校都十分重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并通过各种渠道加强专业实验平台和“政校院企”合作实践基地的建设[4]。这些传统的实践基地和专业实验室基本上可以支撑大部分专业实践教学,但是部分涉及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或高温高压仪器设备的安全工程实验环节因存在事故风险而难以在现场开展。此外,出于对学生实习安全的考虑和根据实习企业生产零事故要求,部分高校的认识实习和一线作业实践仍以参观和座谈学习为主,学生在动手实践方面浅尝辄止,其实践应用能力锻炼不足。例如,化工企业火灾爆炸事故的应急处置演练等实习实践,因具有较高风险和较强破坏性而难以在现场开展。

(三)大学生自主创新实践意识不强

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及创新创业大赛是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对于引导学生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起着重要作用[5]。但是专业课程体系创新实践环节相对薄弱以及大学生专业实践基地和平台相对欠缺,就会导致大学生自主创新实践的意识不强和能力不足问题的出现。例如,对2016—2019年江苏海洋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竞赛情况进行统计发现,4年内学生共申请本专业相关创新训练计划项目8项,年均2项,年均参与人数仅占该专业学生总数的4%。学生参与安全工程实践与创新大赛1次,参与人数3人,占当时学生总数的2%。通过分析发现,这些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或比赛项目的研究方向,100%来源于指导教师的科研或教改项目,学生自主创新意识不强。此外,项目成果多以发表基础理论研究型的科研论文为主,鲜少涉及能够促进地方产业发展的新产品、新专利、新工艺和新管理模式,项目成果转化率较低,与产学研用的初衷有较大距离。

三、虚拟仿真赋能的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一)多渠道建立虚拟仿真实验实训基地和服务平台

火灾、爆炸等事故是威胁企业生产的主要灾害类型,培养应用型安全工程人才的现场隐患排查能力以及事故预防和处置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相关高校在现有实体基地和平台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产学研用合作,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沉浸式实践教学。例如,中国矿业大学建设了“安全工程虚拟实验室”辅助相关理论教学。常州大学依托化工安全事故应急3D虚拟仿真与应急实训系统,开设了安全风险分析与模拟仿真技术课程。福州大学采用资源共享、自主研发、校企合作等多种渠道建设了“三层次”“四模块”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6]。江苏海洋大学通过购置、引进和自主研发等多种渠道积极构建校级虚拟仿真平台。2016—2019年,安全工程专业“化工智慧安全”教学团队获得连云港市科技局科技项目资助,建设了连云港市智慧安全科技服务平台。2017年至今,该团队在江苏省发展改革委资助下,建设了江苏省智慧安全工程实验室,并以此为基础建设了包括消防安全、个体防护等主题的体验式安全教育实训基地。2020年疫情期间,安全工程专业加大对国家和江苏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共享平台的推广和应用,引进了“高层建筑防火设计与消防疏散虚拟仿真实验”等一系列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并自主研发完成“化工企业火灾风险防控及应急处置演练虚拟仿真实验”,多渠道建设了虚拟仿真实践课程教学系统,极大地改善了安全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条件。

(二)开展虚拟仿真赋能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根据《2017—2020年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规划》,教育部2020年遴选安全科学与工程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0项[7]。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研发和应用,有助于达到实验成本、风险控制与教学需求的平衡,完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以此为契机,江苏海洋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化工智慧安全”教学团队依托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共享平台、省级发展改革委实验室建设项目和市级平台建设项目,开展“仿真实践教学在大学生消防安全通识课中的应用研究”和“虚拟仿真赋能的新工科专业教学方法创新实践研究”,建成省级智慧安全工程实验室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一流课程1门,市级智慧安全科技服务平台1个,校级在线开放课程1门,自主研发完成“防患于未燃”隐患排查软件等6项教学辅助软件,打造了“软硬兼顾、虚实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所谓“软硬兼顾”,是指通过仿真软件和硬件的有机结合,为学生营造出逼真事故场景,使他们能够身临其境地体验事故现场灭火、逃生和救援过程。所谓“虚实结合”,是指所设计的事故隐患排查实践环节,既有实地隐患排查实践,也有虚拟场景排查实践。“软硬兼顾、虚实结合”的实践教学设计,可以将多家企业、多个事故中暴露出的隐患形式共同呈现在虚拟工厂中,弥补了到单一企业实地考察可能无法发现的共性问题,达到充分锻炼学生事故隐患辨识能力的目的。上述教学改革实施以来,效果良好,取得一系列成果,受到同行和学生的广泛好评。2019年,“火灾防患辨识”微课获得江苏省高校微课比赛二等奖。2020年,“防火与防爆技术”微课程荣获江苏省高校微课比赛微课程类三等奖。2021年,“化工企业火灾风险防控及应急处置演练虚拟仿真实验”入选江苏省一流本科课程,“融合创新,学思悟践,基于生活教育论和虚拟仿真技术的《防火与防爆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荣获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学生对“防火与防爆技术”这门课程给予5星好评,并且普遍认为虚拟仿真赋能的课程教学“内容充实”“有趣生动”“形式丰富”“引人入胜”“受益匪浅”。

(三)推进产学研用合作,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创新实践

2020年6月11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接受采访时提到4个80%:高校教师的80%是专业教师,课程的80%是专业课程,学生学习时间的80%是专业学习。多年的调查表明,80%的大学生认为,对自己成长影响最深的是专业课和专业课教师[8]。由此可见,学生的创新实践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专业教师的影响。基于此,江苏海洋大学安全工程专业依托连云港市智慧安全科技服务平台和江苏省智慧安全工程实验室,大力开展产学研用合作,达到了既夯实教师工程基础又锻炼学生实践能力以及既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又服务周边企业的“一箭四雕”的教育目标。在校企合作方面,学校鼓励专业教师参与企业横向项目研发和企业生产。安全工程专业仅2018年就有9位专业教师通过校企合作平台与连云港市12家企业签订横向项目合作协议,项目经费累计达421万元;先后有5人进入企业担任科技副总,2人在企业挂职,占教师总数的70%。这些校企合作使教师的工程阅历更加丰富,从而使他们在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时更加得心应手。教学方面,“化工智慧安全”教学团队先后开发了智慧安全教育培训系统、智慧安全教育考试系统、“防患于未燃”隐患排查软件等智慧教学软件,并将其广泛应用于安全工程课程教学中,在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参与智慧安全创新实践。通过广泛接触各类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学生开阔了眼界,自主研发创新的兴趣得到了激发。2019年以来,学生在全国安全科学与工程大学生实践与创新作品大赛、江苏省高校化学化工联盟实验竞赛及校级计算机设计大赛等创新和实践类比赛中斩获奖项,获奖人数达20余人次。2020年,安全工程专业共有8支团队入选江苏海洋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参与人数达到24人,创历史新高。2020年以来,学生参与研发并获得4项软件著作权。2021年,凭借在虚拟仿真赋能的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方面取得的进展,“化工智慧安全”教学团队入选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优秀教学团队。

四、结语

教育范文篇10

关键词:管理科学与工程;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研究生教学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际竞争呈现出崭新的态势。能否迎接新态势下知识经济的挑战,关键在于能否培养出大批具有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的人才[1-2]。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3-4]。目前,受到地域和资源等因素的限制,国内诸多高校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存在一系列突出问题[5]。主要体现在:(1)学生对自身研究领域的学术热点关注热情不足,研究视野狭窄,创新意识缺乏;(2)教师培养学生的手段单一,合作性、开放性不足。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在深圳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供其他高校参考。

一、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实施机遇分析

针对上述问题,深圳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学)专业学科点围绕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综合性的改革实践,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和政策机遇,积极开展了研究生教育教学探索。

(一)地缘优势分析

深圳市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在150公里半径辐射圈内覆盖了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总人口超过7000万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6]。深圳大学所处的地缘优势之一便是毗邻香港,而香港已成为全球第三的国际化金融中心,经济上的繁荣为香港的教育事业提供了有力保障,尤其是在高等教育方面。截至2020年,香港有十所法定大学,其中有三所位列亚洲大学五强之中。这些大学的国际化程度总体上均领先于内地的高校。本学科点借助地缘优势,与其中的三所建立了良好、稳定的沟通交流机制,为研究生打开了国际化窗口,为深港两地的研究生提供了交流平台。

(二)政策机遇分析

按照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不仅要建成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加强粤港澳产学研协同发展,完善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和深港河套、粤澳横琴科技创新极点“两廊两点”架构体系,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已被写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9]。就深港两地高校科研合作方面,2011年8月,李克强总理在参加香港大学百周年校庆时宣布中央政府有关部门将设立专项资金,每年支持1000名港大学生和教师到内地学习、考察和开展科研工作。2012年6月香港与内地高校代表签署了《香港与内地高等学校关于进一步深化交流与合作的意向书》。2015年3月1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答记者问中指出,中央政府会继续加大对香港的支持力度……使香港、内地在交流合作当中更多受益,进一步深化经贸和文化交流。以上政策背景为学科点与香港高校进行教学、研究合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和机遇。

二、“四维联动”的研究生培养体系构建

当前社会形势下,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应体现“综合性”“学习型”“开放式”“国际化”四个方面的要求[10]。深圳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学)专业学科点结合深圳地缘优势和政策机遇,探索出了一条基于国际化视野的研究生交流、办学思路,以创新型研究生培养为中心,构建了“四维联动”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并取得显著效果。该体系的有效实施,依赖于国际化视野、资源集成、行业融合,三者的有机结合构成“顶天立地”的国际化、创新型高端研究人才培养体系,如图1所示。

(一)一个中心理念

本培养体系的中心理念为: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主线,构建“顶天立地”的国际化高端研究人才。研究生是科学研究与知识创新的主力军,在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下,国际化视野对研究生尤为重要[11-13]。“顶天”指面向全球,培养研究生的“国际化视野”。通过不定期地邀请国际知名专家到校开设讲座和支持研究生赴境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双向推进的方式,为学术提供接触国际前沿信息的平台和获取国际同行人脉的机会。学生在此过程中需要积极规划、认真准备参加国际会议和讲座的论文和材料,并且需要认真准备会议报告。这一系列举措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术能力,完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能促进全面把握全球范围内学科的前沿动态;此外,也可以培养研究生的国际合作意识、独立思考能力和理性批判精神。“立地”是指在实际研究过程中,立足于国情,让研究成果为我所用,体现中国特色。为达到这一目的,通过集成师资、资金以及政策机遇这三方资源,为人才培养体系提供可靠保障。具体做法主要有:第一,鼓励学生在开展研究选题时多关注身边问题,深入剖析研究问题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联系,把握研究方向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有机结合。第二,以管理科学工程研究中的工程问题为抓手,深入剖析关键科学问题,认真制定研究方案,坚持“脚踏实地”的研究作风,杜绝“蜻蜓点水”式的“假大空”粗浅研究。第三,积极开展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对比研究,事实求是地分析我国在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领域与先进发达国家的差距和优势。在深入总结他人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为世界普遍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问题研究贡献中国智慧。

(二)四个基本目标

本学科点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四个基本导向目标为:引导学生探索专业前沿,鼓励学生开拓国际视野,注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扩大学科点国际影响力。培养方案要求研究生应当把目光面向全球,批判性地接受国外的成果,杜绝闭门造车。旨在让研究生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科前沿技术、理论和发展趋势,有助于开阔学术视野,提高学术鉴别能力。通过为学生提供优质的交流平台和良好的实践机会,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与此同时,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交流平台,不断扩大学科点的国际影响力,形成学科点国际化发展的良性循环。

(三)“四维联动”培养体系

1.四维之一:国际交流(平台维)2004年至今,本学科点联合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大学以及香港城市大学,共成功举办了21届“深港学术交流研讨会”,为深港高校研究生提供了可持续的交流平台。内地学生可以借助与香港高校深入交流的机会开拓国际化视野,香港学生也可以借机了解内地的研究状况,开创了协同共赢的局面。此外,自2011年以来,先后选拔、推荐18名优秀学生参加清华大学国际工程暑期学校。暑期学校每一届约有60名来自全球的学生进行为期一周的学习交流。前来授课的老师都是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学生可借此契机进一步开拓国际视野。以上两个有口皆碑的国际交流平台是本学科点为研究生提供的稳定、可持续的学术交流平台,受到研究生的普遍欢迎,实施效果特别显著,成为本学科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一大特色。2.四维之二:互联网介入(技术维)为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技术优势,一方面,学科点开设两个以“工程管理”和“可持续性建设”为主题的前沿论坛,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举行学术系列讲座。研究生可以通过参加论坛交流全面了解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前沿,激发研究创新灵感。另一方面,将课程教学与前沿讲座紧密结合,开设工程管理前沿课,以互联网+Seminar为载体开展线上线下互动式教学。在线上,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优势,鼓励学生互动并全方位收集课程进展、效果、评价等信息,有助于进一步完善课程内容设置、教学效果提升等。在线下,主讲教师课堂讲授之余,邀请专家、学者走进课堂进行专题报告,引导学生了解学科的最新发展状况、分享研究经验。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并参与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学术潜力。3.四维之三:竞赛引领(评价维)为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创新素质,学科点从组织保障和经济支持等多个方面鼓励学生组队参加国内外的相关竞赛,做到以竞赛为抓手,对学科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效果及研究生自身进行评价。其中,本学科点参加的具有代表性的竞赛包括:建设工程与管理创新竞赛、既有工业建筑绿色改造大赛、中国住博会BIM优秀案例作品大赛等。参加比赛既是课堂所学知识的应用过程,也是学生之间的交流过程,有助于开阔研究视野。学生参加国内外的各项竞赛,既锻炼了学生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又反过来检验其科研创新能力及学科点培养效果。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参赛热情,学科点设立“以赛促研、以赛奖学”的评价与激励机制。由学科点提供相应的参赛经费并对获奖团队实行奖励,而且在研究生评优、评奖中优先考虑竞赛获奖学生。4.四维之四:合作共赢(协同维)本着合作共赢的目标,深圳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学)专业学科点努力开创校企、校政、校际合作共赢的格局。在校企合作方面,学科点与多家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实习基地的建立,能够推动研究生实践和创业活动的开展,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有利于最终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与就业竞争力。此外,在2015年至2020年,学科点教师通过校企合作、与政府合作方式获得横向课题共计40余项,合同经费超过1000万元。老师带领学生承担横向课题,能有效帮助学生从实践中提炼科学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学生与行业之间的联系。在校际合作方面,以教师互访为突破口,夯实科研、教学的国际合作基础。老师带领研究生与国内外其他高校的学者联合,加强学生的对外交流,快速提高学生的学术能力。在毕业生论文盲审方面,与国内重点高校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此外,学科点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西悉尼大学、斯文本科技大学等建立了科研合作,共同承担了澳大利亚国家基金项目,还与阿德莱德大学、西悉尼大学等签署研究生联合培养计划的备忘录,为进一步提升学科点研究生培养质量奠定基础。

三、创新点分析和效果评价

(一)“四维联动”的创新点分析

首先,本学科点充分利用地缘优势,构建了国际化、开放式的研究生交流平台,并形成了制度化的交流机制,为研究生及时把握全球范围内学科前沿的最新动态、拓展学生国际化的研究视野、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次,本学科点创建了“国际交流(平台维)-互联网介入(技术维)-竞赛引领(评价维)-合作共赢(协同维)”四维联动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在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同时,深圳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学)专业学科点的国内外学术影响力不断扩大。

(二)培养体系推广应用效果评价

第一,学生学术兴趣和学术追求显著提高。由于学科点与境内外多所高校保持着良好、稳定的交流合作关系,扩大了学科点的国际影响力,为广大学生继续深造创造了更为广阔的选择机会。截至目前,先后有9名毕业生被密歇根理工大学、阿德莱德大学、香港大学、同济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录取为博士研究生,选择赴国外(境外)知名大学继续深造的毕业生显著增多。第二,学生学术创新能力的国内外认同度显著提高。学生在读期间,发表学术成果丰硕。在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本学科点的研究生发表了一系列高质量的学术成果,近五年研究生发表优秀期刊论文共计6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多项。每年学科点研究生都能够在工程管理类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如在第十四届住博会·中国BIM技术交流暨优秀案例作品推荐会上荣获“最佳BIM教育实践应用奖”一等奖;在清华大学主办的“建设工程与管理创新竞赛”中,连续四年获奖等。此外,学科点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学生的论文多次在会议中收获奖项。第三,为社会输送大批优秀人才。经过学科点三年的培养,研究生在科研、实践等方面得到长足的发展。近年来,研究生的就业情况很好,毕业时签订就业协议、劳务合同的比例达到90%以上,进一步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占10%左右。在历届毕业的学生中,产生了大批优秀校友,成为所在单位的技术骨干或负责人。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