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大学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1 01:54:00

教育大学论文

教育大学论文范文篇1

《祝愿》指出“一个国家要发展必须靠三个方面:一是靠人、人才、人的智慧和心灵。二是靠能够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活力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三是靠科学技术和创新能力。而这三者都离不开人、人才,离不开现代大学的培养。”[1]这段话乃至整个讲话并没有直接点明人本,但经典地体现了人本思想。《祝愿》在说到人时,特别说到了人的智慧和心灵,这就说到了人之根本,“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2],尤其是人的心灵与智慧。反之,若不说到这种地步,就还说不上人本。

一个国家的发展靠的是什么呢?第一是人,人的心灵;第二说的似乎是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但这里强调的是有利于发挥人的活力的体制,人仍然是中心;第三是科学技术和创新能力,然而,是谁的创新能力?人的!谁掌握科学技术?人!落脚点还在于人。所以,这是透彻地体现了人本思想。

一个国家的发展为的是什么呢?当然还是为了人。在《同文学艺术家谈心》中说道:“为生活而艺术,为发展而艺术,为人民而艺术”,要“坚持以人为本”。他引用一位艺术家的话说:“艺术家在任何时候,都要给人以美、以真、以幸福。”[2]这正是直白地表达,表达了他在教育、科技、艺术等各个方面的根本指导思想。《对同济大学的祝愿》是“同老师和同学们谈心”,《同文学艺术家谈心》更是直白地谈心,常以谈心者的身份与民众沟通,这不仅开了政府首脑讲话风格之新风,也对教育活动提供了启示:用自己的心与人交谈。

大学是做什么的呢?大学的使命是什么呢?上述发展所依靠的三个方面“都离不开人、人才,离不开现代大学的培养”[1]。大学自身的发展当然也靠人,而它的使命也就在培养人,为了人,依靠人,培养人,大学把这一切汇集于自己身上,肩负起自己的使命。

大学在发展科学技术上肩负特殊使命,然而,更基本的任务还在于提高人的“创造活力”、“创新能力”[1],还在于关乎“人的智慧和心灵”[1],大学的使命更在于赋予人以智慧,让人获得美好的心灵。

按传统的叙述,大学的职能是传承文化、发展科学、服务社区。这大约也就是大学的使命。但是,我们可否说得更完整一些呢?比如说,大学的职能是传承和发扬人类文化,在使人更聪明、更智慧的过程中发展科学技术,并以服务社区的途径为他人服务,给他人“以美、以真、以幸福”[2]。三大职能的中心依然是人,人依然是我们大学使命中的关键词。这段话说到了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但是,其独到之处在于,讲话指明了这种体制的性质应当是能保障和“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活力”的[1]。这不仅指明了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也指明了这种改革的立足点、着眼点,或者说指明了改革的方向。传统的高等教育学总在说大学是为经济服务的,为政治服务的,后来,又加上了一个“为人的发展服务”。其实,这三者并不是平行的。经济发展、政治发展的立足点(出发点和归宿点)都还在人的发展和幸福。所以,虽然传统的高等教育学在关注人自身的发展这一点上有了进步,但是它似乎在根本点上还不很清晰。中国的高等教育学如此,西方的高等教育学也只是将其哲学基础定格在政治论与认识论上[3],《祝愿》却超越了这一点。

我们的各项事业都应是立足于人及其发展的,大学亦然,可是大学的使命也有其特殊性。其特殊性就在于它更直接地指向人,并且是“人才”,是“人的智慧和心灵”,是“在培养和造就国家栋梁人才”[1],是使国家“出现更多的杰出人才”[1]。“大学的生命在于它的日新之德”[1]。从这个意义上讲,那就可以更明确地说:大学承担着特殊的使命。

二、大学的学科

大学要“办出特色”[1],但好的大学也有共同的特色,那是高水平前提下的特色。大学所直接显现出来的就是其学科特色。同时,大学的特殊性之一也就在于,它是在学科和专业上来培养人,它的特色亦必应在此特殊性上表现出来。

《祝愿》指出:“没有一流的文科,就没有一流的理科;没有一流的理科,就没有一流的工科。”[1]这是关于大学学科结构与关联的一个论述,当我们知道这种论述竟是出自一位工科出身的人的时候,相信会具有特别的说服力,即使是引用他人而以自己由衷的语言表述出来,也是耐人寻味的。

历史可以充分证明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让我们看看中外两个案例。

哈佛大学以文理为主,基本上没有工科,但它从20世纪以来一直站在世界的最前列。反观MIT,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它只有工科,是一所高水平的工科大学,但它没法站到世界前列,理由很明显。正是在20世纪40年代以后,它大力发展了理科,文科,并拥有了世界级水平的一批文、理学科,此后,它才成为站在世界最前列的大学之一。

另一案例是我们中国的清华。1952年以前,清华不仅是曾经拥有大批数理化生方面著名科学家从而拥有强大理科的大学(数学家如熊庆来、陈省身、赵访熊;物理学家如吴有训、赵忠尧、周培源;化学家如章子高、高崇熙。黄子卿;生物学家入钱崇澍、刘崇乐、陈桓;……),而且清华也曾是拥有大批人文大师从而拥有强大文科的大学(哲学家如冯友兰、金岳霖、张岱年;史学家如陈寅恪、刘崇金、蒋廷黻;中国语言文学家朱自清、杨树达、俞平伯、王力,早期更有大师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等)。

可是,1952年之后清华就只剩下8个工科系,次年石油工程系也调出清华,就只剩下7个纯工科系了。可以说,清华至此是走过了一段与MIT相反的道路,它由一所拥有高水平的文学院、理学院、法学院、工学院组成的结构优良的大学变成了一所纯工学院。直至1978年之后,清华才再次得以摆脱纯工科的状态,毕竟由于它具有优良的传统,因此它于近一二十年来迅速发展起自己的理科和文科来。以最能直接反映一所大学基础理论水平(或理科水平)的SCI数据为例,至十余年以前,清华即使在国内的地位也令人汗颜,但是到了2002年,清华大学SCI数据就已是中国大陆唯一一所超过2000篇的大学。此刻的清华又达到了非同一般的境界[4]。

[摘要]针对的讲话《对同济大学的祝愿》进行解读,由此探讨了大学的使命、大学的学科、大学的灵魂、大学的操守、大学的未来,并论及什么是一所好的大学。

[关键词]大学;使命;学科;灵魂;未来

总理在同济大学百周年校庆时的讲话《对同济大学的祝愿》[1](以下简称《祝愿》),只有两千多字,却凝炼着许多关于大学的理念。对于近些年来关注着热议着大学理念的高等教育学者来说,仅从学术的意义上看,相信这篇讲话也会引起广泛兴趣。

教育大学论文范文篇2

摘要:体育教学伴随着学生的学习生涯,不仅有利于实现学生身体素质发展,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同时也是为了实现素质教育和有利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当代大学体育教学事业的实际情况着眼,深刻分析了目前大学教育事业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并找到一条可实施性的大学体育教育改革和发展之路。

关键词:新形势;大学体育教育;危机改革

1大学体育教育面临的危机

1.1当代大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育技能较差

导致这个结果的最主要因素是现今学生升学压力较大、学习紧张、作业任务繁重,尤其是在高三阶段,大多数高中为了提高学校的升学率,常常让文化课占用体育课甚至取消体育课,以让学生专心学习文化课知识。学生为了拥有优秀的成绩,考上理想的大学,以后过上美好的生活,自身也会倾向于花更多时间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对身体的锻炼。所以,这就造成了当代大学生普遍身体较差,甚至丧失了一些体育技能(比如一些学生对于最基本的打篮球规则都不了解)。以上种种造成大学体育教学得从基本的开始教学,加上学生不理解体育课的目的和重要性,这就加大了大学教师的教学难度。

1.2教学目标定位单一

现在大部分大学里的体育课目标定位仅仅是让学生简单活动,没有过多的技能训练,达不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也实现不了体育教学的真正目标,所以这样的目标定位是不合理的。教学目标简单、太过于单一、没有吸引力,久而久之就造成了教师在课堂上教授的知识技能没有实用性,无法达到体育学习的真正作用。

1.3教学内容包含范围过于广泛

一方面,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有的教师在设定教育教学的时候内容太过于宽泛,看似学生学到了很多东西,但是都不是精通的,只是泛泛了解。另一方面,如果学习内容过于广泛,学生会感觉课程太过于繁重,也容易逐渐丧失学习兴趣,最终造成学生对体育课程产生厌倦情绪,不爱进行体育训练,进而逃避锻炼身体。

1.4无法调动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热情

很多大学生表示对体育课没有兴趣,大部分学生上体育课只是为了得学分应付学校的考试。学生在体育课上表现得不积极,甚至有些同学一上体育课就请假拒绝活动,有的甚至逃课。造成这种现象,当然有体育教学者的原因,如教学内容和方法不当,导致教学课程过于单一和乏味,所以,导致课堂上很难调动学生学习体育技能的积极性。

2大学体育教育改革的建议

(1)在教学任务上突出体育这项学科的重点和特色。在大学体育教学中,一定要从实际问题出发,结合本学科教学综合特点以及现在大学生的学习特点来合理地设置和改进课程内容。体育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能愉悦身心、强身健体,进而学到与体育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所以,大学体育教学的目标定位一定要区别于中小学的体育教学目的。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关心的是学生体育基础的教学,体育从娃娃抓起。而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就需要结合大学生的体质和综合素质的发展,同时要考虑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所以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要来源于生活,贴近生活,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体育教学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展现出学生的个性和风采。(2)体育课程目标应该摆脱原来狭隘的目标定位。现今的体育课程应重新着眼于改善大学生身体综合素质和提高学生体育锻炼意识,这样才能有利于大学体育课教学的发展。如果能让大学体育有更好的发展方向,必须加快对之前的教学理论和教学目标进行合理的调整,可以适当建立综合性体系,目标不再拘泥于增强学生的体质,而是从更远大的视野来建立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和学习的目标体制。(3)在教学内容上,可以尝试进行专项的、有深度的学习方法,在大学体育教学内容上,不能再像之前一样,教学只是追求面面俱到,这样最后学习到的都是很浅显的理论知识。贪多嚼不烂,当真正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时候就会发现根本无法派上用场,纸上谈兵罢了。现今,在中学阶段学生的升学压力负担过重而忽视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造成大学生自身身体素质普遍低下、体育技能水平普遍较差,所以需要在大学重新开始,一步一步来进行体育锻炼。虽然这样做可以让大学生的体育教学重新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但是教学内容会和中学大同小异,使学生没有新颖感,不重视,并且大学的体育教学也会逐渐失去自己的特色。所以,要想让体育教学有新的发展和进步,亟需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革,这样才能激发大学生学习的兴趣。(4)教学形式应该是老师固定,学生不固定,现今大学的体育课程设置就是保姆式的教学过程,让学生渐渐没有了自主性。老师什么都要教,这样做的弊端就是不能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不能有效地发现人才,也造成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厌倦感。所以,合理的体育教学形式上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这样可以更具针对性,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结语

本文结合时代的发展,对大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和漏洞以及如何改进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借此希望对高校的体育教学事业能有所帮助,最终让大学体育教学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等。

作者:李孟 单位:河南牧业经济学院英才体育教研部

参考文献:

[1]许钊,张丽丽.浅析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的阻滞现象[J].山西青年,2017(1):38.

[2]张曙林.科学健身视角下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对策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1):43~44.

第二篇:体验式教学在大学体育教育中的作用

摘要:大学体育教育是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之一。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描述性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以大学体育教育为研究对象,简要地阐述了体验式教学的基本内涵,深入地探讨了体验式教学对大学体育教育的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师地位、教学条件和教学评价手段等方面产生的具体影响,以及在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进行体验式教学时应该注意的具体事项,以期为大学体育教师提供体验式教学方面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大学体育教育;作用

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引入体验式教学模式是适应中国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文化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大学体育教学创新性改革的重要表现。如何正确认识体验式教学在大学体育教育中的作用和影响是各个大学体育教师都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问题。

1拓展大学体育的教学目标

所谓教学目标,指的是通过在学校进行日常教学来争取完成的一个教学任务或努力达到的一种教学境地,与教学目标的具体含义基本相似。大学体育的教学目标有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这两种类型。而教学模式正是为了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应运而生。大学体育教学模式的设计出发点和完成的落脚点都是实现和落实教学大纲里规定的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最优化的大学体育教学模式是根据科学的教学目标、合理的教学内容以及大学生实际的学习发展水平而提出的。体验式教学的重点不在于对知识技能的教授和训练,而在于对学生个体的自我认知、角色定位、学习动机、团队协作和思想品质等方面的培养。这样的体验式教学就突破了传统大学体育教育中的目标范畴,扩大填充了许多全新的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大学体育的教学模式也从描述性的知识技能教授转变为程序式的知识技能体验和感悟。教学重点不仅仅是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转移到了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上。体验式教学的基本程序要求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去探索发现和处理解决问题,在认识发展方面提倡将隐性的教学目标转化为显性的教学目标。这就给予中国各大高校极大的启示,体育运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作为体育教学的任务和目标直接放置于大学体育教育的最前端,而不再只是依附于各类体育项目动作技术教学背后,可有可无的附属品。

2促进体育教学策略的变革

就中国目前的大学体育教育的教学策略来看,最常见也是最基本的3种教学策略分别是“体育技能”教学策略、“发现式”教学策略和“反馈式”教学策略。“体育技能”教学策略也称“三基型”教学策略,指的是一种由体育教师运用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和分解法等一系列的教学手段来完成“建立动作感念—体验运动项目—完整教授知识技术—复习巩固技能”这样一个完整教学程序的教学策略。“发现法”教学策略指的是一种根据人类认识事物的基本思维模式和思考规律而提出的“了解课题—制定假设—提出假设并验证假设—总结规律和发展规律”这样一个教学程序的教学策略。“反馈式”教学策略则是指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尝试来完成发展变式、归纳总结、反馈调节等短期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策略。体验式教学模式所体现出来的教学策略是以体验式为学习圈的一种全面体验式学习模型,按照设计布课—体验分享—总结提升—实践应用的步骤程序实施循环教学。大学体育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体验式教学的时候,应该对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形式和学习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和科学的督促控制,从而有效提升大学体育教学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体育技能的学习效率。以大学体育体验式教学的“电网逃生”这一课程为例,体育教师领导和组织学生在30min之内保证全员身体不触及电网的情况下穿越电网。

3重识体育教师地位和作用

体育教师在大学的教育体系中是学生学习体育相关知识技能的指导者,是挖掘学生智能和启发学生潜能的引导者,而不是体育教学的主导者或只给出答案的领导者。这是大学体育教学在新课标和素质教育双重改革大背景之下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具体体现。体育教师要完成自己角色的转变,就要从教学观念、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彻底的转变。单从思想观念上来说,体育教师应该正确地认识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和学习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中自发地去探索发现、感悟总结和学习创新。而从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来说,体验式教学为大学体育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定义:体育教师是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导学者,而不是体育技能的直接传播者,是体育教学的组织者,但不是体育知识的裁断者,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引导者,而不是学生学习过程的控制者和监督者。简而言之,体育教师是一个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的引路者。体验式教学是当下中国大学教育最常用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

4加快体育教学条件的变化

体育教学模式的实际运用需要具备与之相应的体育教师水平、学生的体育基础、教学设施和设备等教学条件,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出真实的作用和影响。在满足了大学体育教学室内外环境要求之后,体育教师可以采用体验式教学中的演示法、游戏法、试听法、情景模拟法、角色扮演法和案例研究法等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来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大多数时候,这些体验式的教学方法都不会被单个应用,而是以多种方式相结合的综合形式被广泛应用于大学体育的体验式教学课堂。这就对大学体育教学室内外的教学环境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

5推进教学评价手段的发展

中国大学体育教育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把凯洛夫的教学理论作为体育课堂教学的理论基础。前文提到过的“三基”教学策略就是凯洛夫理论最典型的一种具象体现。自2000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大学体育教育面临着5个领域的教学新目标,即扎实稳固的知识技能、积极主动的运动参与、和谐统一的身体发展、健康向上的心理发展和灵活丰富的社会适应。

6将体验式教学引入大学体育教育的注意事项

其一,在大学体育教育的教学课堂上引入体验式教学理念和体验式教学模式,不仅仅将体验式的培训理念和教育模式照搬到大学体育的课堂上去,而是要根据各个大学的实际情况,在体验式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构建起一种适合该校学生的体育教学方式。其二,体验式教学的引入是为各大高校的大学体育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一种全新的拓展思路,并不是完全摒弃原有的教学模式,而是对其进行补充、改进、更新和创造。使得大学体育教育能够更加适合大学生,尤其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其三,传统的体育教学思想较为坚实,在院校领导和体育教师的脑海中根深蒂固。这是制约着大学体育教学模式发展最大的阻力,也是最关键的首要因素。其四,体验式教学影响之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模式改革对实施体育教育的训练场地和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

7结语

综上所述,体验式教学是一种注重教学过程和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对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影响主要有拓展大学体育的教学目标,促进体育教学策略的变革,重识体育教师地位和作用,加快体育教学条件的变化,推进教学评价手段的发展等。

作者:王安大川 单位:广东理工学院

参考文献

[1]陈锦辉.大学体育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方法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5(9):87,89.

[2]周蕤.论“体验式教学”在高职体育教育中的有效运用[J].时代教育,2015(17):246.

[3]常波,刘海英.论大学体育体验式教学设计[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9):191-192.

第三篇:生命教育在大学体育教育的必要性

摘要:在大学体育教育中贯穿生命教育是完善生命激励评价机制的基础,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生命、体验生命的情感,引导学生理解“生命在于运动”,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体育特长与天赋,推进大学体育教育的创新与改革。本文将举例略谈生命教育贯穿大学体育教育始终的必要性,并提出个人见解。

关键词:生命教育;贯穿;大学体育教育;必要性

生命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彰显生命的活力,提高生命的价值,将生命教育贯穿于大学体育教育,可以让大学生深刻认知生命,全面发展体育技能。本文将简析生命教育的意义,论述举例略谈生命教育贯穿大学体育教育始终的必要性,并从创新大学体育教育机制,积极贯穿生命教育因素;加强学生对体能训练和生命保健的正确认知;引导学生在体育实践运动中体验生命的意义等三个方面来探索将生命教育贯穿于大学体育教育的措施。

一、生命教育的意义

从广义的角度来分析,生命教育立足于生命理解教育而重在体现教育的人文关怀,是依据生命的特征,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通过优良的教育方式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开发学生的生命潜力,教导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不断实现生命的价值。[1]大学体育教育理念由“育身”和“育心”统一组成,不仅需要通过有效的体育运动训练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而且要注意融合生命教育,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教导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认知生命的珍贵意义,体验生命的快乐,张扬生命的活力。

二、生命教育贯穿大学体育教育始终的必要性

将生命教育贯穿于大学体育教育不仅可以丰富大学体育教育活动内容,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而且可以从文化理念的角度引导学生认知生命的美丽与内涵,促使学生自主投入体育运动训练中,从而体验生命的活力,学习生命保健知识,更充分、更全面地了解体育理论知识,强化体育技能,在体育运动中彰显生命的活力,不断充实生命的内涵,实现生命的价值。其次,将生命教育贯穿于大学体育教育,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和感悟生命的热情与兴趣,缓解学生的压力,使学生的心胸更加开阔,促进了学生身心素质的双向发展。另一方面,将生命教育贯穿于大学体育教育,可以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个人生命与他人生命、人类生命与动植物的生命以及个体生命与社会群体生命的关系,升华生命的认知高度,在合作性体育运动中营造和谐的关系,唤醒生命的活化意识,发挥生命的光彩和生命的智慧。而且,生命教育理念对于现在的大学体育教学有着很强的适应性,通过深入贯彻生命体育,可以让学生养成坚持参与体育锻炼的好习惯,有效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使得大学体育教学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提升大学的生命与活力。

三、将生命教育贯穿于大学体育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创新大学体育教育机制,积极贯穿生命教育因素

将生命教育成功贯穿于大学体育教育,首先要创新大学体育教育机制,积极融合生命教育因素,推动体育教学模式走向多元化和开放性,同时对于体育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规划。在整个的教学环节,在体育教学内容中渗透生命教育理念,让学生深刻领悟“生命在于运动”,不再由教师做主导,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性学习的过程,教师在学生学习的环节只起到引导作用,这样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增加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唤醒了学生的生命意识,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还减轻了教师的授课压力,同时使学生学习的效果大大增强。此外,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具,在体育视频中融合生命教育因素,例如在让学生鉴赏健美操的视频时,先让学生欣赏各种生命形式,如翩跹的蝴蝶,五彩缤纷的金鱼,美丽的鲜花和焕发青春活力的美少女等,接着,让学生欣赏凝聚着生命内涵的健美操,引导学生领悟健美操精彩的动作时而如同翩翩起舞的蝴蝶、时而仿佛欢快的金鱼、时而好像含苞绽放的花朵,使学生认知到体育活动中所蕴含的生命因素,体会体育的艺术美和生命的美丽。[2]而且,教师在体育实践课中增加教学的方式,如采用游戏法、合作练习法、自由活动教学法等以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实施创新体育教学机制,渗透生命教育因素,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个人生命与他人生命、人类生命与动植物的生命以及个体生命与社会群体生命的关系,升华生命的认知高度,在体育游戏运动中学会与人合作,认知自然界中的生命,学会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二)加强学生对体能训练和生命保健的正确认知

教师应注重加强学生对体能训练和生命保健的正确认知,耐心指导学生在参加体育运动锻炼的过程中熟悉生命教育和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体育技能,强化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和热爱生命的信念。例如在进行篮球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讲解运球、传球、接球、投篮等多种技巧,让学生鉴赏篮球比赛视频,然后,融合生命教育理念,告诉学生在参加篮球运动训练和竞技比赛时,不仅要大胆、勇敢地发挥自身最佳水平,也要尽量避免运动损伤和意外运动事故发生,练习完篮球运动以后,理应平心静气,喝一杯盐水来补充流失的水分和盐分,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保健意识。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教导学生练习体育技能和接受生命教育的过程中掌握体育损伤的早期处理方法,从而维护生命的健康与安全,强化学生的生命保健意识,教导学生呵护生命、珍爱生命。[3]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熟练处理较轻的损伤,告诉学生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冲洗法、冷敷法和照射法。冲洗法是将身体受伤的地方放到活水下,进行压力均衡处理,使得皮质下的血液能够正常的流动,避免在伤口处的淤积,造成出血状况的发生;冷敷法是取一些低于身体温度的东西,如冰块、制冷类药物等,用它们来接触受伤皮肤,从而达到减缓血液的流动速度,防止伤口面积的扩大;照射法是将损伤的部位暴露在较强的光线下,使得该部位的神经、代谢处于比较兴奋的状态,同时,这样做还能减轻患者本身的痛苦,有效防止细菌的滋生。体育运动中所出现的比较严重的损伤有骨头错位、肌肉损伤和骨头重度损伤伴随大量出血。教师应告知学生骨头错位是由于锻炼时动作的不娴熟,使身体碰撞到较为坚硬的器材上,造成骨头的错位,这时先不要进行损伤者位置的移动,而是应该让损伤者自身选择较为舒服的姿势,然后再在损伤者身体下面垫一些有利于固定的东西,如海绵、木板、枕头等,然后等待专业的医疗人员的处理。肌肉出现损伤的主要原因是损伤者在进行强度较大的运动前,没有进行适当的肌肉拉伸,出现腿部、胳膊等由于用力过猛造成的损伤,处理此类情况时以冷敷,减缓血液的流动速度,较少出血,避免血液淤积在伤口处为主。骨头重度损伤伴随大量出血是损伤中最为严重的,处理此类情况时要特别注意,以止血为主,骨头复原为次。先想办法止住损伤处的流血,以包扎、冷敷、冲洗结合的方式,尽快使损伤处的血流降到最低,同时注意消毒卫生,防止伤口发炎状况的出现。

(三)引导学生在体育实践运动中体验生命的意义

教师应注意从多方面引导学生在体育实践运动中体验生命的意义,重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努力为学生创造机会和条件,鼓励学生自主参加体育训练,引导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提升自身的体育技能和生命健康意识,体验生命的活力和意义,感知生命的珍贵。在开展体育训练活动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抗挫折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塑造学生热爱祖国,维护集体利益,遵纪守法,积极向上,顽强、勇敢、乐观、自信,努力进取、团结一致、朝气蓬勃的体育精神,引导学生树立胜而不骄、败而不馁、勇于拼搏、不畏强手、遵守体育规则的优良作风,逐步克服懒散、胆怯、懈怠和病态竞争等不良心态。[4]例如在进行大学标枪教学时,通过方位转法、慢跑、队列练习和有趣的体育游戏来带动学生体验生命的活力,指导学生明确标枪技术教学的内容、任务和技能要求,振奋精神,积极、愉悦地参与投掷标枪的练习,让学生根据自身条件选择“标枪传统技法”“现代技法”“纵轴用力技术”和“满弓技术”等不同的投掷策略。在开展足球教学时,指导学生在尊重自己的队友和对方球员的基础上发挥自身的足球技能和生命的活力,遵守足球比赛规则,正确处理足球运动中的损伤,告诉学生在比赛中不能急于求胜、伤害对方球员或者因为害怕受伤而消极运动。其次,教师可以通过改变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来提升体育教学的开放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促进生命教育和大学体育教育的融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体育技能的学习、生命保健知识掌握能力和主体意识,全面实施考核评分制度,将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体育实践课的表现等综合各方面纳入考试评价标准中。这种多元化的评定方式可以由学生互相评判,通过班级学生的自主评定来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锻炼的热情,增加体育教学的开放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学会互相尊重生命,感知生命的快乐。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体育教育理念由“育身”和“育心”统一组成,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而且要注意融合生命教育,教导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认知生命的珍贵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将生命教育贯穿于大学体育教育不仅可以丰富大学体育教育活动内容,提升体育教学质量,而且可以全面引导学生认知生命的美丽真谛与内涵,促使学生积极投入体育运动训练中,不断升华生命的活力。教师在开展大学体育教学工作中理应大力创新体育教育机制,积极融合生命教育因素;加强学生对体能训练和生命保健的正确认知,耐心指导学生在参加体育运动锻炼的过程中熟悉生命教育和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在体育实践运动中体验生命的意义与快乐。

作者:韦洪雷 单位:广西警察学院

参考文献:

[1]方建新,俞小珍.大学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实践策略———来自江西省上饶市的调查[J].上海教育科研,2014(22):1.

[2]张兰香.大学体育教学中的生命教育课堂教学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13(29):2.

[3]王红英,任书堂,刘雪丽等.上海市部分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探索———以田径训练为例[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19):3.

[4]付慧宇,张景华,刘浩.从体育教学视角浅谈大学生命教育[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3(21):4.

第四篇:体育教育训练学科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摘要:体育教育训练学科在我国已经发展多年,并且取得了很大成绩,在实践训练中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起到了重要影响,但客观来讲在发展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学科建设较为盲目、课程设置缺乏特色等,严重阻碍了体育训练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该文主要对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科存在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体育教育训练;存在的问题;未来发展趋势

体育教育训练学科属于体育学科,是体育下属的二级学科,主要是对体育教学与体育运动训练基本理论与方法体系进行深入研究,指导如何通过体育活动来增强身心健康。当前体育教育学科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不仅肩负为国家培养高素质运动人才的重任,同时还对体育教育学科改革、提升体育教育训练的科学性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体育教育训练学科要想在未来的发展中继续起着重要作用,就要加强训练学科本身的创新与突破,进而推动体育教育训练学科实现可持续发展。

1当前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科存在的实质问题

1.1体育教育学科存在盲目建设问题

当前各大体育院系为了顺应社会发展需求,纷纷盲目地投入到体育训练专业建设的大潮中去,在这一过程当中,对于专门培养专业技能的体育教育人才为教学目标的专业体育院校和师范类体育院系而言,在体育教育学科的建设中起到了非常大的积极作用。但一些理工、法政为主要办学特色的学校为了扩充自身专业体系,也相应盲目建设体育教育训练学科,并且其建设的速度十分迅猛,这势必会使这一学科达到饱和状态,从而出现体育人才过剩的局面发生。

1.2体育教学学科发展参差不齐

从当前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发展近况来看,其发展参差不齐是一大主要问题。尤其是近年来我国不断的推行扩招政策,很多院校不顾实际的教学水平与实际办学条件,不结合实际来对其专业进行大量扩充,并且想在短时间内达到一定成效。这种只是单纯的以人数扩充、没有考虑实际教学内涵的形式,其未来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因此,当前这种以快速形成的体育教育训练专业难以适应未来体育教育训练发展的趋势。

1.3体育教育训练学科建设千篇一律,缺乏亮点

现阶段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科的专业内容整体上过于千篇一律,缺乏新颖的创意与专业特点。各个高校在专业比例设置上,较为常见的运动项目占据多数,例如:网球、排球、体操、田径以及足球、篮球等,这些都是作为体育教育训练专业的建设内容,尤其在体育教育训练理论上没有形成较为集中且独具创新的训练内容。这种缺乏特色的专业建设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学生们未来的就业率,长此下去容易将这一专业推向消亡。

2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科未来的发展趋势

2.1加强体育教育训练学科的综合性

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科是一门专业交叉性较强的学科,并且学科内容需要紧跟体育运动发展走向以及与时代需求相结合。如果体育教育训练学科想要获得长久发展,就必须将其与体育学其他科目进行内部综合。并且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上涨,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其自身的精神文化活动也更具多样性,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休闲体育逐渐在人们业余生活中得到广泛普及。休闲体育不同于专业的竞技体育运动,休闲体育出现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缓解人们工作上的压力、调节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以及丰富人们的生活情趣等,如:当下的高尔夫、瑜伽以及网球等休闲体育已经逐渐被大众所接受并盛行起来。由此可见上述的各类休闲体育必将会成为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科的发展趋势,在实际训练学科中应结合体育运动的发展趋向,积极融入多样化的休闲体育元素,将休闲体育归纳到训练学科体系当中。这一举措不但可以为休闲体育的发展融入更多的理论基础,还可以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输送更多的休闲体育人才。

2.2加强体育教育训练学科的外部综合

目前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科综合了医学、心理学、生物学、法学以及教育学等多项学科,因而具有明显的综合特性,并且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科之所以发展的越来越广泛,主要在于训练学科不断与其他学科进行综合交融,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而在实践教学中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同时当今体育教育训练学科受到其他学科的影响越来越深。例如:心理学的部分内容会对运动员的临场发挥产生着一定的影响;工程力学相关学科内容对于帮助残障运动员的辅助器材支撑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教育学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体育教学训练的改革步伐;生物学与医学则为体育事业反兴奋剂领域提供了理论依据;法学可以作为保障竞技比赛的公正、公平、公开以及维护运动员合法权益的法律依据;社会学则可以为群众体育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理论环境等。因此,体育教育训练学科要想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跟进时代变迁的步伐,凸显出人文主义理念,必须要广泛汲取其他学科优秀的文化元素,进而在实践教学中提升自身的软实力和综合能力。

2.3开创独立的发展模式

体育教育训练学科未来的发展趋势是由时代的变革与社会的文明进步发展所决定的,从上述存在的问题现状可以得出,体育教育训练学科在未来发展中必须要将内、外部学科进行统一综合,从而优化自身的体系结构。但在综合化发展当中,也要创造一定的独立性,因为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科与其他专业学科相比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其发展过程中,很多建设内容需要借鉴其他学科的发展经验来进行。基于此体育教育训练学科在发展道路上如不能体现出自身训练学科的独立性特点,那么必然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被其他专业所取代,甚至出现被淘汰的下场。若想将体育教育训练学科的独立性充分发挥出来,则需要从该专业特有的体育运动形式上着手,大力创造自身的发展模式。同时要将以体育教育训练学科为主要发展目标,以其他外部学科来作为主体的补充,并且在实践教学中要明确认识到体育教育训练学科的基本任务是为体育服务,不能将其作为其他学科的附庸。

2.4体育教育训练学科要向竞技体育提供科技支撑方向发展

自从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国民综合实力不断攀升,可以说我国已经跻身于体育大国的行列当中来。在2008年我国作为东道主承办的北京奥运会上,运动健儿们共包揽了51枚金牌、21枚银牌和28铜牌,总计100枚奖牌。在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后,对于运动员的培养和体育教育成为了国家切实重视的问题,我国已经明确提出了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的战略方针。体育强国战略性建设核心是以改变运动员的培养机制以及培养方式为目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借用高校来培育出高水平的竞技运动员从而推动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因此,需要社会各高校要制定一些学科和相应的专业来作为我国竞技运动员培养模式上的改革,而体育教育训练学科就是其中一项最具重要的学科之一。各高校通过建立体育教育训练学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将体育教育训练出的成果转化为在校体育生的实际成绩,从而为竞技体育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3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教育训练学科在未来发展中,要充分结合我国体育战略与时展的需求,并在实践教学中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新方向来进行实际的学科任务和内容的扩充与改进,不断优化自身的学科体系,促使其学科内部与外部紧密相容。与此同时要严格把握体育教育训练学科自身的独立性特征,并将其特殊性贯穿至学科具体项目中,进而从根本上提升运动员们的专业运动技能,实现其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作者:郑敏 张之扬 单位:西安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赵东.未来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发展趋势分析[J].青年时代,2015(19):167.

[2]谢晓飞.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科的未来发展趋势研究[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5(27):179.

[3]李彦乐.论体育教育训练学在我国的发展趋势[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6(2).

[4]龚宁.体育教育训练学科在我国的发展趋势探究[J].科技资讯,2014(2):145.

[5]马腾.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学科性质与发展趋势[J].体育时空,2013(15).

第五篇:高校体育教育现状及优化

摘要:在国家大力提倡地方高校应用转型及创新创业理念的背景下,该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等方法对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试图找出与转型及双创理念相悖之处,为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育;课程设置;优化

当前,高校培养的人才与市场脱节,许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而单位出现用人荒,以前大学生人人羡慕,被称为天之骄子,而今许多大学生成了人们口中的“啃老族”,于是社会中出现一种声音,即“读书无用”,这些声音对传统的高校教育产生冲击,这对矛盾推动教育改革,基于这样的背景,国家层面倡导高校人才培养向应用转型及创新创业方向发展,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已经加入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并被贵州省教育厅列为贵州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教育部2012年本科就业红牌警告中,体育教育专业名列其中,那么,体育教育专业如何跟上时代步伐,传统体育教育专业主要培养中小学体育教师,课程设置局限于师资培养,专家调查显示,中小学体育教师需求量大大减少,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健康、业余休闲、群众体育健身等有关的专业需求量逐渐增大,同时,国家二胎政策的开放促使幼儿体育需求也会增大,且国家存在大量身残人士,所以特殊体育等也需要受到更多关注,那么,笔者认为,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结合市场需要求,以及加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需要,该文就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核心的内容课程设置进行探讨。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在知网及贵州省数字图书馆查阅收集40多篇文献,其士论文2篇,研究生论文22篇,其他16篇,了解一些该研究相关领域的最新成果,为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1.2.2问卷调查

该文根据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遵循社会科学设计调查问卷的原理和要求,初步制定、设计问卷,并请相关专家及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对调查问卷进行审核、论证并进行必要的讨论、补充和完善,最后定稿,问卷采用封闭型和开放型相结合的方式,设计了《黔南师院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调查》教师及学生问卷。

1.2.3对比分析

该文对09版、13版、15版3个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对比分析。

1.2.4数理统计法

该研究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并对所得数据与相关材料进行归纳。

2相关概念界定

2.1课程概念

目前,关于课程的定义繁多,综合各相关材料对课程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进行理解是较全面的。广义的课程既包括学校所设置的正式课程,也包括学生的课外活动以及对学生起潜移默化作用的校园文化。狭义的课程是学校为实现教学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以及目标、内容、进程等的总和,具体主要体现在教学计划、大纲和教材中。[1]

2.2课程设置概念

课程设置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依据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进行确定的。宏观来讲,把各级各类学校开设的教学科目和如何安排各科的教学时数总称为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的整体规划,是把为达到培养目标所需要的教学科目及内容进度、实现方式等在总体规划中体现出来;微观上,课程设置是指依据为学生建立的完整知识和能力结构,对一门学科课程进行的总体设计或规划[2]。教育学理论认为,课程设置的实质就是人们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按照一定的课程理念,以特定的形式对课程的各种要素或成分进行组织安排,进而形成特殊课程结构的过程,其内涵包括:(1)课程设置就是对课程资源及课程要素进行选择和优化组合;(2)课程设置就是对具体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选择、确定;(3)课程设置就是在建构课程的组织形式和组织结构;(4)课程设置就是形成课程设计结果——课程方案[3]。

3结果与分析

3.1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课程设置现状调查分析

3.1.1课程培养目标与规格分析

人才的培养取决于课程,课程的设置需要依托人才培养,课程设置需要围绕人才培养来进行,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表1对黔南师院09、12、15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分析。3套方案都力图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与技能,能够从事学校的体育教学、训练、竞赛等,前面两套方案注重学校体育管理及民族文化传承,15方案则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幼儿教育、特殊教育的结合。培养规格对于体育教育培养什么人才提出了具体要求,针对思想政治素质层面提高这一模块,开设马列、毛概、大学生修养等课程;针对专业素质层面,开设大量专业理论课及技术科;通过查看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可以发现,体育教育专业就业导向很明确,就是中小学体育教师,对学生个性、批判性思维等重要素质均未提及。

3.1.2课程类型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体育学院课程类型中,09版及13版结构类似,有公共基础课、素质拓展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拓展课、教师教育课、实践教育课;15版方案有通识必修课程、通识选修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基础性实践、专业性实践、创新性实践;由此可以看出,课程类型有较大变化。查看09版、13版、15版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类型包含的课程。公共必修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政策,贵州省情,大学英语Ⅰ、Ⅱ、Ⅲ、Ⅳ,大学语文。专业课划分为羽毛球、乒乓球、民族传统体育学、运动训练学、体育保健学、体育统计与测量评价、学校体育学、民族传统体育竞赛与训练、体育绘图、体育场地设计、体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教学技能方向:普通话、教育学、心理学、体育教学论、体育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专业基础课程:体育学概论,体育社会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心理学田径、篮球。专业核心课程:排球、体操、武术、足球、健美操;教师资格证考试辅导,教师礼仪,三笔字,教育测量与评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研究方法。专业课方向:田径专选、篮球专选、排球专选、足球专选、健美操专选、羽毛球专选、武术专选、民族传统体育竞赛与训练专选。还有方向课程选修课,运动人体科学方向,社会体育方向,休闲体育方向等,最后实践类课程,课程种类繁多,每学期都安排大量课程。

3.1.3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直接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效率与效果,对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教师授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了解,通过调查发现,教师主要采用授受式教学法,也就是传统教学法,而较少采用现代教学方法,学生所学知识忘记快,不能应用于实践当中,无法指导实践。

3.1.4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也就是采用什么手段来考察学生所学知识,通过分析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发现,基础性理论课课程采用考试的方式考核,其他课程不采用统一的试卷考核,技术考核当中,主要对技术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技术当中的理论知识不再进行考试。

3.2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课程设置优化思考

3.2.1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对黔南师院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发现其主要的目标是集中培养体育教师,保守估计毕业生从事体育教师职业的不到40%,一般市区县城一年就招几个,往往是几十个人竞争,用人单位对体育教育专业要求越来越严格,要求学校培养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质量越来越高;其次,市场对体育教师的需求量有限,因此,学校体育教育专业需拓展市场需求点,设置这方面的课程,基于此,笔者依据现实社会需求,为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供思考,第一,思想政治层面,国家在这方面也做出了要求,能够运用马克思、思想、大学生修养等哲学层面指引人生道路,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第二,专业知识层面,掌握扎实的体育基本理论、知识、技能,能够从事中小学校体育教学及课余体育科研与管理工作;第三,专业拓展层面,地方高校的使命主要是为地方经济服务,为地方经济培养所需人才,所以,体育教育培养应用型及创新型人才,针对幼儿体育教师大量空缺,培养部分准备从事幼儿体育职业的学生;针对市场对休闲体育、健康、体育企事业单位和社区需求,培养学生此模块的技能;针对特殊体育需求,现在社会当中残疾人士众多,应培养残疾体育教学人才;针对体育创业,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升,人们迫切需要提高精神层面,给体育产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培养这方面人才也是市场急需的;因此,体育教育专业不仅要培养传统的中小学体育教师,更应该寻找市场痛点,拓宽学生就业面,培养更多应用型与创新型人才。

3.2.2优选课程内容

通过对黔南师院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内容的分析发现,必修课所占比重为85%以上,选修课所占比重较小,专业理论课与专业技术课比重相当。应用型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依托课程内容开展实施,多元的市场需求表明,固守体育教育面向中小学并以培养体育教师为主要目标设置课程显然不合时宜,应加大选修课的比重,以培养目标与规格为导向,设置多个方向供学生选择,主要分为中小体育教师方向,幼师方向、休闲体育健康养身方向、特殊体育教育方向、创新教育方向;对于上述方面,可以设置相应模板的选修课,学生依据兴趣选择方向。其次,专业理论课与专业技术,尤其技术课门数多,运动技能形成要花大量时间练习,过多的运动项目只能是轻轻点水,因此,有必要精选运动技能,使学生能够切切实实学会几项技能。至于专业理论课与专业技术课比重如何来权衡,国内很多学者谈到专业理论过多,压缩专业技术课的学时;同样,一些学者研究发达国家体育谈到技术课占的比重很少,不到理论课的10%,到底专业理论课与专业技术科所占比重多少比较科学,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学校的场地情况,比如学生的情况、教师的情况等。

3.2.3探索科学课程教学方法

周登嵩教授在《学校体育学》一书中提出,教学方法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体育教学目的,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而采用的不同层次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教师如果不能科学地选择和使用教学方法,会导致师生消耗精力过大,学生负担重,教学效果差。所以,正确理解、选择和运用体育教学方法,对于更多更好地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师院体育学院教师教学方法的调查发现,教师主要采用授受式教学方法,技能课主要采用示范、讲解、练习的教学方法。理论课大部分教师满堂灌输,当然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最有效率地传授知识,但学生个性、研究性、批判性、创造性等思维很难得到有效的发展,所以,作为教师要研究国内外最新的教学方法理论及理论的适用范围,理解教法怎么应用,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有启发式教学,合作式教学,自主式教学,问题讨论式等。

3.2.4优化课程评价体系

通过对师院课程评价的调查发现,技术课主要为技能考核,理论课基础性学科采用考试的方式,其他课程采用考查的方式;在技术课评价中,70%是期末技术动作考核,30%由平时考核组成,这种考核存在两个问题,第一,任课教师很难客观评定学生的努力程度,有的学生身体素质较好,学习动作较快,而有的学生尽管很努力,还是掌握不好动作;第二,任课教师单独考核,学生水平高低教师心里有数,容易形成定势思维。关于评判学生,针对技术课考核出现的问题,如下对策可以作为参考,将学习内容与学习过程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合。具体可以如此操作,每门学期成立小组,过程性评价主要由任课教师负责,终结性评价由小组中其他成员负责。对于专业理论课,评价可以多样化,国内青年学者栾著在《高校教学方法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实现》一文中谈到,上课做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这是目前大学理论课考核的现状,的确如此;针对理论课考试评价出现的问题,该文提供如下思路,让学生结合该课程完成研究性的小论文,应用所学理论分析问题。

4结语

该文首先对现行人才培养方案和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现状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课程培养目标与规格,课程类型,必修与选修学时比例,开设顺序,教学方法,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内容,探索科学课程教学方法,优化课程评价体系等建议。

作者:温宇 王兴 吴凡 单位: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龚坚.现代体育教学论[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鲁成.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现状的研究[D].广州体育学院,2011.

[3]韩雪军,谢兰荣.课程论学科中若干理论术语解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3):72-74.

[4]田象迎.对山东省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优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

[5]张丽娟.上海师大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

[6]崔东霞.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10,29(2):101-103.

教育大学论文范文篇3

论文摘要: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高校实行合并办学,有些原来单纯培养基础教育教师的高等师范院校与其他专业院校合并组成了新的综合性大学。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合并型综合性大学在教师教育发展问题上,应进行以下战略选择:从学校整体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发展教师教育的重要性;正确处理好师范性和学术性的关系,加强学科融合,实现优势互补;结合学校整体发展状况,深化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发扬教育教学能力培养和师德教育的特色,加强与基础教育的联系。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高校实行合并办学,以学科群为主体建立新的院校,有些原来单纯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高等师范院校与其他专业院校合并组成了新的综合性大学。原师范专业学生按照新的校院体制格局,归并入各学科专业相同或相近的学院中,使师范教育与非师范教育在同一机制下运行。这给教师教育的发展带来良好的机遇,教师教育可以依托综合性大学中多学科、高层次的学术和师资优势,使教师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为培养高水平的教师提供了知识、学术、信息等各方面的基础和条件。同时,又给教师教育带来一些问题和矛盾,即教师教育如何在综合性大学的背景下保持自己的专业特色,营造教师教育的独特环境和文化,使教师教育得到巩固和发展。本文拟从合并型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发展的形势和需要出发,结合湖南科技大学教师教育工作实践,探讨合并型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发展战略的几个问题。

一、合并型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面临的形势

合并型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

在外部环境方面:其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都给合并后的大学举办高师教育带来了诸多机遇。教育部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把“高素质教师和管理队伍建设”作为六大重点工程之一,提出了全面推进教师教育创新,构建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改革教师教育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终身学习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的新思路。

其二,我国提出到2020年要普及高中教育,大力提高教育质量,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高质量教育的关键是高质量的师资,提高师资素质的关键是搞好教师教育。

其三,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非常需要一大批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高水平师资。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依托综合性、多科性大学举办高师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在内部发展方面,合并办学后,传统高等师范学院的封闭性被打破,在全新的、宽广的教育环境中,教师教育具有了扩大专业规模、提高办学层次、改善学术氛围、拓宽学生视野的客观优势依托。但同时,合并型综合性大学的教师教育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一是教师教育办学思路和发展战略要受到大学总体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的制约;二是原来长期形成的教师教育氛围和文化精神要受到合并后的大学校园文化的冲击;三是由于工、管、师等各科人才的培养成本不一样,新生入学时的收费标准不一致而带来的经济收入的差异,都不利于在合并大学内优先发展教师教育,合并后的大学加强并发展教师教育面临着一定的经济困境。

教师教育的现状与未来的需要也存在较大差距。一方面是由于目前我国高师课程体系存在以下问题:学科独立,造成学生知识结构单一;重理论轻实践,缺乏整体优化;各类课时比例失调,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课程内容重复,难以激发学生兴趣;师范性不突出,职业技能训练不足;另一方面的原因在于:我们尚缺乏教师教育的整体观念,对教师行业的师资培养缺乏整体性的制度安排,师资培养并没有把从幼儿园到大学,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的师资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看待,从而导致教师规格不高,培养和培训一体化程度不高,各级各类学校的师资衔接不够,导致教育资源的整合程度不高。教师教育主要针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需要专门的行业内培养;与此同时,高等教育与中小学教育缺乏衔接,综合性大学的学科辐射与职业教育师资的养成缺乏衔接,教师的双专业特征没有能够体现,不利于教师资源的整合。

合并后的湖南科技大学保留了原有的师范专业。学校一方面要提升学科水平、提高教师教育毕业生的竞争能力,因而要追求教师教育专业的学术性和综合性,教学内容向综合性大学靠拢;另一方面,要继续保持和发扬教师教育的传统,依托优势的学科资源,使教师教育办出新的特色。这样,如何在新形势下办好教师教育、教师教育如何发展等战略问题就现实地摆在了学校面前。

二、合并型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发展的战略对策

1.从学校整体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发展教师教育的重要性。尽管合并后的大学内高师教育的社会地位发生了种种变化,但是,“师范教育在我国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变,他们为我国基础教育服务的信念不变。”从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看,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实施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的增大,必然引起中小学教育规模的发展和结构的变化,从而导致教师需求量增加。合并办学的综合性大学应把握现阶段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尚需依托教育人才市场的时机,加深认识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在学校发展中的影响与作用,要从学校整体发展的战略高度,确定教师教育的战略位置。同时,努力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并努力适应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和中等教育结构的多样化需求,把师范生培养成具有高尚的师德、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教育学科专业知识、较强的应变能力和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努力创建学校品牌。

湖南科技大学自合并之始就高度重视教师教育对于学校发展的战略地位,专门出台了《湖南科技大学加强教师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成立教师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和校长任顾问,主管教学工作的校长任组长,另一名副校长任副组长,教师教育工作相关的职能处室和教学院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教师基本技能、现代教育技术、艺术三个研究小组,分别由教务处处长和人文学院、教育学院、艺术学院院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和研究小组组长。

注重加强教师教育理论研究,在学校教研经费中拔专款积极支持教育类课题的立项与申报工作,使教师教育研究常规化并提高针对性,以课题研究带动和提升教师教育整体水平。同时,每年从教学经费拔款中安排专项经费,逐步建设好教师教育所需要的基本技能训练的物质平台。所有这些,为学校教师教育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2.正确处理好师范性和学术性的关系,加强学科融合,实现优势互补。我们认为,传统的教师教育在封闭的体系内完成,师范院校的专业设置较单一,往往只有教师教育一类专业。随着师范院校的合并,教师教育体系逐步开放,师范院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淡化“师范性”和“非师范性”的界限,加强学科融合,实现专业设置多元化,拓宽专业门类,同时注重建设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贴近社会的学科专业体系。这样,教师教育培养途径宽广、基础深厚,除了能不断扩大高师院校的服务范围,增强师范院校的社会竞争力,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般来说,我国现阶段师范院校的合并一共有三种类型:一是相近规模的非师范院校和师范院校合并为新的综合大学,如湘潭工学院和湘潭师范学院合并为湖南科技大学;二是小型师范院校并入相对较大型综合院校,如宁波师范学院并入宁波大学;三是小型非师范院校并入相对较大型师范院校,保留师范大学的校名,如浙江财政学校和金华铁路司机学校并入浙江师范大学。其中,前两种类型的合并为师范院校创造了较大的学科融合的空间,在第三种类型中,由于合并进来的院校的学科水平层次较低,很难和师范院校原来的专业进行合作,师范院校合并后的学科融合困难较大。湖南科技大学开展“大学加师范”的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使教师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在注重教师教育师范性的同时,加强了学科的融合和优化重组,打通专业限制,由相关专业、学科组成18个学院,所有教师教育专业分置于相关学院之中。这样就利于消除传统教师教育中过于封闭的弊端、实现综合性大学背景下的教师资源和学术资源共享,从而提高教师教育的专业水平。一是在学科门类多、办学规模大、学术层次高的综合性大学中进行教师教育,可以依托综合性大学中占优势的学术资源和师资条件,可以大大地增强教师教育的力量和条件,从而扩大教师教育的内容和范围,促进教师教育专业数量的快速增长和教师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二是将原来教师教育中比较单纯的教育性专业融入到现在的学术水平较高、学科空间较大、师资力量较强的学科群之中,师范专业的学生和非师范专业的学生在同等条件下学习专业课和部分专业基础课,打破了传统教师教育中封闭性的教学体系,提高了教师教育的教学层次。特别是学术性发展目标能够开阔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学术视野,增强他们研究问题和创造性思维的意识,增加他们的学习实验和社会实践机会,有利于提高教师教育的学术水平。三是由于学校具有多学科、高水平、强师资的优势和长处,因而综合性大学中的教师教育,容易实现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之间的学科互补、交叉影响和有机融合,既有利于教师教育专业水平的提高,又有利于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综合性知识结构的提高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增强,为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较为宽阔的基础和知识条件。四是由于学校比单纯的师范院校办学规模大、学术层次高,能够为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开设许多适应社会要求的课程和专业,为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提供许多实践和锻炼的机会,帮助教师教育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地调整专业结构和方向,为教师教育专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较大的机会和空间。

同时,为了突出教师教育的管理和特色,防止教师教育“师范性”的弱化和湮灭,学校专门成立了教育学院。作为教师教育工作的重要业务单位,教育学院负责了学校课程教学论硕士点(涵盖了若干教学论方向)和专业教育硕士的管理,并承担教师教育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在办学思想、教育目标、学生培养标准和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等方面,学校重视教师教育的专业化特点,将师范专业的学生和非师范专业的学生区别地对待,按照相应的不同标准、水平和方式进行教学、训练和管理,加强教师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思想的教育,使教师教育的专业化特点得到凸显和发扬。

3.结合学校整体发展状况,深化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改革

首先,拓宽教师培养规格的综合性,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拓宽教师培养规格的综合性,是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环节。教师的职业特点要求其知识结构比一般专业人员更加宽广,蓬勃发展的基础教育改革要求教师具有更高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的能力。综合性大学有齐全的学科门类,有利于在广阔的学科背景下培养师范生,但必须找到多学科优势与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的结合点,运用这些优势有效地拓宽教师教育专业的专业口径,实现学科渗透、文理交融,努力增强教师培养规格的综合性。

其次,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加快课程建设步伐。课程体系改革是加强教师教育建设的关键,必须加快教师教育类课程改革的步伐。其着力点主要是:第一,进行课程结构改革,更新充实课程内容。第二,加强教学设备的更新与科学管理,尽快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第三,要以评促教,变革教师评价模式。再次,改革培养模式,逐步构建新的培养模式。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的培养模式,目前国内有不少学者提出分段培养模式,如“3+l”、“2+2”、“4+1”等,特别是有过合并办学经历的国内各综合性大学,近年来在总结和探索教师教育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时,纷纷把视点落在分段培养模式上,并认为,从现阶段我国高师本科学制的实际出发,以在四年制的前提下考虑不同的分段组合比较适宜。根据学生知识结构形成规律及课程自身的结构特点,借鉴国外综合性大学办教师教育的经验,我们认为,现阶段实行合并办学的综合性大学的教师教育,是否可选择“3+1”的分段制培养模式。

湖南科技大学注重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凸显综合性大学下教师教育的新特点:

第一,创新培养模式,适应不同人才的发展需要。根据教师的双专业性质和学生的不同需求,积极探索教师教育类专业培养方案的“3+l”模式及部分非师范类专业培养方案模块化,努力提高教师质量规格和专业化水准。“3+1”培养模式即前三年在各院系进行专业养成,后一年进行专门的教师技能训练,享受师范生的待遇。培养方案模块化即非师范类专业在第四年都安排一个教师培养模块和专业深化模块供学生选择,以发挥非定向型师范的学科优势,并培养各种类型的师资(尤其是职业教育方面的师资)。

第二,优化课程结构和内容,提高课程内容的实用性。教育类课程主要由教育理论课和教育技能课两部分组成。教育理论课开设现代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哲学、教育经济学和职业道德与教师专业发展等。教育技能课开设教师教学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学科教材教法、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测量与评价、中学生心理咨询与治疗、教师基本技能训练等。通过调整,逐渐使教育类课程达到了总学时的20%左右。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大了师范类专业的师德教育;公共基础课的内容根据不同专业的需要进行了合理的取舍和选择,做到有用和够用;选修课程合理规划,有利于满足专业加深、专业转换或职业适应等需要而系统开设,以利于促使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同时,学校协调好了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建设工作,加强了教师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推进教师教育教学资源的共建和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加强多种媒体教学资源一体化设计,发挥CAI课件和网络等媒体资源的作用,实现多种媒体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综合利用。

第三,加强教育实习,增强实践教学实效。教育实习是教师职前教育中强化实践教学的主要环节,是提高学生实际教学能力的基本途径。为了切实增强实习的实效,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强化教育实习:一是加强实训基地和附属学校建设,建立了30所比较稳定的实习学校,每年投入一定建设资金,使其成为教师教育的实训基地和改革阵地,创造条件保证低年级学生每年都有一定的时间到中小学见习,增加师范生对未来职业的感性认识和归属感;二是增加试教、模拟实习的机会,充分利用观摩教学录像、“微格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丰富和充实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的真实情景感受;三是延长实习时间,逐渐探索10周乃至一个学期的实习模式,让教育实习真正成为培养高素质教师的重要一环;四是采用“校内教师+校外导师”相结合的模式,聘任校外有丰富基础教育经验的教师担任专业发展导师,充分利用校外导师所具备的先进理论和实践经验,指导学生开展专业拓展活动。

第四,改善育人环境,强化职业道德教育。一是充分调动教职员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积极性,尤其要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示范作用。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而且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关心学生的思想状况。二是积极引导师范类学生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学会理性地分析、对待和处理学习和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在生活中养成健康的人格。三是针对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思想特点,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帮助他们认识教育、了解教育、热爱教育,引导他们在生活和学习的实践中逐步养成良好的个人品德、优良的团队精神和求真务实、敬业奉献的职业素养。

4.发扬教育教学能力培养和师德教育的特色,加强与基础教育的联系

师德教育和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使教师教育的重要特征。我国的国情要求我们培养的中小学教师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良好的育人氛围和行之有效的师德培养体系,是我国教师教育的优良传统和特色。开展必要的教师技能培训和教育实践活动,使师范生具备基本的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职前培养不可缺少的内容。目前,在一些合并组建的综合性大学中,对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有所放松,师德教育也有所淡化。这一问题应当引起重视。要积极探索在新的办学模式和培养模式下进行师德教育和教育教学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当然,师德和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也不应拘泥于传统的内容和方式,应该不断改革,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基础教育改革对高等师范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高师应该积极应对这一挑战,加强对基础教育改革的了解、研究和参与。当前,一些合并组建的综合性大学与基础教育的联系有所减弱,师范生与中小学接触的机会有所减少。这种现象不利于培养适应基础教育改革需求的教师,不利于教师教育自身的改革。要认真组织力量研究基础教育改革的动向,积极参与改革实践。要根据中小学课程改革的需要,调整教师教育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增强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适应性。要对师范生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加强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要强化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等实践环节,引导师范生尽早接触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

湖南科技大学的前身湘潭师院有几十年教师培养和培训的历史,它凝集了几代人在教师教育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在社会上也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合并形成的湖南科技大学具有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为创办教师教育提供了更加厚实的学科基础。从全省教师教育的综合实力来看,前湘潭师院作为湖南省第二大师范院校,在全校人才培养的实力方面比较具有优势,具有教师教育的良好传统。这是发展教师教育得天独厚的条件。合并以来,湖南科技大学发挥教师教育专业的传统优势,强化师范性。

第一,学校继续坚持教师教育专业思想教育。进一步发扬长期以来实施的“虚心、安心、放心”为核心内容的“三心工程”,将“立足基层、服务基层”定位为学校办学特色。这里蕴含、积淀着一种独特的教师教育文化,使学生在学习中能获得许多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专业思想得以保证和牢固。

第二,适当安排教育科学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的比重,加强了教育类课程自身内容结构的改造,突出课程内容的理论性、时代性以及对实践的指导性,尤其增加了教育实践课程内容。尝试适当提前教育见习时间,让学生提前接触中小学教育实际,及早地做好适应性调整,树立角色意识,以便有较为充裕的教师素质自我塑造时间;适当延长教育实习时间,让学生比较充分地在实习教师岗位上得到锻炼,为初步积累教育经验奠定工作基础。

教育大学论文范文篇4

大学,按照蔡元培的理解,是指“囊括大典,网罗众家”的综合性高等教育机构,也是一个思想包罗万象、言论百家争鸣的场所。大学应当成为研究高深学问的学府,这是蔡元培办学的指导思想,也是他大学教育思想的出发点。1912年5月16日,他以教育总长身份出席北京大学开学典礼,在演说中就提出“大学为研究高尚学问之地”。蔡元培在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后,目标就是按照现代大学的标准建立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大学,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确立大学理念。北京大学的前身是1898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辛亥革命后,虽改名为北京大学,但由于北洋军阀政府推行封建专制主义统治,坚持以孔孟之道去禁锢人民的头脑。此时的康有为等保皇派,也在上书黎元洪、段祺瑞积极主张将孔教定为国教。当时的北京大学官僚积习很深,校政极其腐败。不少人把上大学作为升官发财的阶梯,对研究学问没有兴趣,读书就是为了猎取功名利禄。教员中也有不少是不学无术的,课堂讲授敷衍塞责。学校里封建复古的陈腐思想泛滥,制度混乱,学术空气稀薄。为了扭转这种腐败的学风,蔡元培在就任校长的第一次演说中明确指出:“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求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今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强调了大学性质在于研究高深学问。他还提出,大学不能只从事教学,还必须开展科学研究,要将学术研究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一个地方若是没有一个大学,把有学问的人团聚在一处,一面研究高等学术,一面推行教育事业,永没有发展教育的希望。”他要求大学教员不是灌输固定知识,而要对学问有浓厚的研究兴趣,并能引起学生的研究兴趣;大学生也不要死记硬背教员的讲义而要在教员的指导下自动地研究学问。为了使大学能承担起教学、科研双重任务,他极力主张“凡大学必有各种科学的研究所”。他在《论大学应设各科研究所之理由》中详列了三点理由:一是“大学无研究院,则教员易陷入抄发讲义不求进步之陋习”。二是设立研究所,为大学毕业生深造创造条件。三是使大学高年级学生得以在导师指导下,有从事科学研究的机会。

蔡元培对大学性质的认识切合了中国当时的国情、北京大学的校情和世界大学的发展趋势,他“从1917年到1919年仅两年多的时间,就把北大从一个官僚养成所变为名副其实的最高学府,把死气沉沉的北大变成一个生动活泼的战斗堡垒”。他在办学指导思想的重大变革,不仅促进了北大的发展,其意义远超出了一所大学的范围,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蔡元培从大学应该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学府这一思想出发,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主要体现在学术和教员两方面。

1.在学术上反对墨守成规,提倡自由发展。学术自由是大学的灵魂。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前,北大是腐败与专制并行,学校像个衙门,没有多少学术气氛,教师不学无术,墨守成规,学生无心学习。蔡元培立足于中国近代教育国情,强调了自己的治校方针是“依世界各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他认为大学应该广泛吸收各种人才,容纳不同学派。如果抱残守缺,持一孔之论,守一家之言,不可能成为真正高水平的大学。“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未达自然淘汰之命运,即使彼此相反,也悉听其自由发展。”在学术上各种派别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应该在相互包容和讨论中吸收精华,促进学术的发展。

2.以学术造诣为主罗致各类人才。由于学说必须由人提倡、宣传和发展,教员又以研究、传授学问为己任,所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在实际中更多地体现在对待教员方面。为贯彻兼容并包的原则,蔡先生首先“广延积学与热心的教员,认真教授,以提起学生研究学问的兴趣”。在聘请教员上,最重要的标准是有无专门学问。只要有真才实学,有研究学问的兴趣和能力,就聘为教员。在担任北大校长后,蔡元培立即请陈独秀任文科学长,随即聘任胡适、刘半农、周作人等为教授,他们和原北大的钱玄同等学者一起致力于北大文科的革新。而对于确有真才实学而学术观点、政治倾向不同的守旧学者,只要不妨碍授课,则不作为取舍标准,仍延为教授,展其所长,对他们一视同仁,绝不歧视。如刘师培,曾参与反清革命,后变节为清探,又为袁世凯称帝效力,但国学造诣极深,故仍聘任为教授,讲授《中国中古文学史》。对于学术水平低下,教学态度恶劣的教员,则不管什么人,坚决辞退。因此,北大一扫往日沉闷保守的气息,教师队伍一时出现流派纷呈的局面,各种思潮学说纷起,形成了各种学术思想新旧交融、百家争鸣的活跃气氛。在文科教师队伍中,既集中了许多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代表人物,如陈独秀、、鲁迅、胡适、钱玄同、刘半农、沈尹默等,也有政治上保守而旧学深沉的学者,如黄侃、刘师培、黄节、辜鸿铭、崔适、陈汉章等。在政治倾向上,有的激进,有的保守,有的主张改良。在新派人物中,有马克思主义、三民主义、无政府主义、国家主义的不同代表。当时的北大,“新潮”与“国故”对垒,白话与文言相争,盛极一时。北大也因此成为新文化运动酝酿发祥的思想摇篮。

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曾起了进步作用,从思想学术上为国人开导出一股新潮流,冲破了旧有习俗,推动了大局政治,使得新文化有了立足之地,使得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阵地,科学民主的思想得以传播。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蔡元培不仅是现代北大的缔造者,也是中国现代大学理念和精神的缔造者。

三、学为基本,术为支干,文理沟通

在学科建设上,蔡元培的基本思路是:“学”为学理,“术”为应用。文、理是学,法、商、医、工、农皆为应用,故是术。“学与术虽关系至为密切,而习之者旨趣不同,文、理学也,虽也有间接之应用,而治此者以非研究真理为目的的终身以之,所兼营者不过教授著述之业,不出学理范围。法、商、医、工术也,直接应用,治此者虽亦有永久研究之兴趣,而及一程度,不可不服务于社会转以服务时之经验,促进术之进步。”J(丹“学为基本,术为支干”,“学”必借“术”以应用,“术”必以“学”为基础,但“学”重于“术”。这一改革思路扭转了当时重术轻学、重工轻理和重应用轻理论的偏向。在北大蔡元培主要进行了如下整顿。

1.扩充文理,改变“重术轻学”的思想。蔡元培认为,没有基础学科的发展,应用学科的发展决不会有后劲,鉴于当时存在“重术而轻学”的现象,蔡元培认为大学为研究学理的机关,要偏重文、理二科。因此在学制的设置上,《大学令》规定,大学以文、理二科为主,须合于下列各款之一,方得名为大学:“一、文、理二科并设者。二、文科兼法、商二科者。理科兼医、农、工三科或二科,一科者。”他保留北京大学文科原有的哲学、中国文学、英国文学三门,增设史学、法国文学、德国文学三门。理科原有数学、物理、化学三门,增设地质学一门。工科并人北洋大学,原有工科两班,毕业后即停办。商科改为商业学门,并人法科。同时扩充文、理两科的专业门类,加强两科的建设。北大遂由原来的五科改为文、理、法三科大学,突出文理两科,强调基础理论的地位,也是蔡元培“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观点的延伸。

2.沟通文理,废科设系。蔡元培认为传统文、理分科的做法已不适应近代科学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发展趋势。文理是不能分科的,文科里面包含着理科,如史学、文学均与科学有关,而哲学全以自然科学为基础。同样理科各学科与哲学有关,自然哲学,尤其为自然科学的归纳。而且,由于学科之间的彼此交错,有些学科不能截然分开。

如心理学从前属哲学,而现在用实验法,应划人理科;理学中有人文、地质、地理,分别偏于文科和理科,很难辨其学科性质,“文科的哲学,必植根于自然科学,而理科学者最后的假定,亦往往牵涉哲学。”为了避免文理科学生相互隔绝,互不沟通,蔡元培主张沟通文理,合为一科。1919年,他在北大撤销了文、理、法三科界限,改原隶属于科的学门为系,全校设立l4个系,废学长,设系主任。

3.改年级制为选科制。为进一步落实文理沟通的思想,在教学制度上,蔡元培主张采用选科制。1917年10月,教育部召开北京各高等学校代表会议,讨论修改大学规程,北京大学文科提出废年级制,采用选科制的议案,会议通过,决定在北大试行。北大选科制规定每周一课时,学完一年为一个单位,本科应修满80个单位,一半必修,一半选修,修满即可毕业,不拘年限;预科应修满40个单位,必修占3/4,选修占1/4。选修科目可以跨系。1919年暑假后,选科制在北大各系陆续施行。

选科制体现了蔡元培“尚自然”、“展个性”的教育思想,同时也是落实他“沟通文理”思想的一个具体措施,为文、理科学生相互选修课程提供了方便。1922年以后,全国其他高校也纷纷采用选科制。

四、教授治校,民主管理

在学校管理体制建设上,以教授治理校务,用民主制度决定政策,以分工方法处理各种兴革事宜是蔡元培的基本思路。蔡元培反对大学校长独断独行,主张民主办校。1912年,他任教育总长时亲手起草的《大学令》中就已确立了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大学校务管理原则,规定“大学设评议会,以各科学长及各科教授互选若干人为会员,大学校长可以随时齐集评议会,自为议长”,但未能切实施行。蔡元培初到北大时,一切校务仍然由校长与学监主任、庶务主任少数人办理,连各科学长也无权与闻其事。蔡元培任校长后,认为这种局面不利于学校建设和教学活动的开展,开始分步建立教授治校的体制。第一步,设立评议会,重新制定了北大的《评议会章程》,规定“大学内部规则”须经评议会通过,始能生效。评议会成员由各科学长和教授代表组成,校长为当然的议长。评议会为全校最高的立法机构和权力机构凡学校重大事务都必须经过评议会审核通过,如制定和审核学校各种章程、条令,决定学科的废立,审核教师学衔,提出学校经费的预决算等。第二步,组织各门教授会。1917年,北大评议会通过了《各学科教授会组织法》,规定各门重要学科,各自合为一部,设教授会。各教授会各设主任一人,由本部会员投票选出,任期两年,其职责是:分管各学门的教务,规划本学门的教学工作。

蔡元培主张教授治校,主要是为了让真正懂得教育和学术的专家管理学校,1920年,北大开学时,他说:“我希望本校以诸教授为各种办事机关的中心点,不要因校长一人的去留使学校受影响。”1922年,在《北大成立二十周年纪念会开会词》中,他说“为沟通文理科及采用教授制起见,将学长制取消,设各系教授会,主持各系的事务。最近又由各系主任组织分组会议,凡此种种设施,都是谋以专门学者为本校主体,使不至因校长一人之更迭而摇动全校。”

经过蔡元培的一系列管理体制的改革,北大逐步革除了原来的“形同衙门”的管理体制,建立了以教授为主体,以评议会、行政会议、教务会议和总务长为基本机构,立法、行政、教务、事务分立的教授体制。体现了蔡元培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思想,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促进了北大的蓬勃发展。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大学产生以来第一个系统地总结、阐述大学观的教育家。他的大学教育理念及其在北大的实践对近现代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他反对把大学作为官僚养成所,认为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机关;重视大学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主张发展学生个性,实行选科制;反对文理相隔,主张文理沟通;反对校长独断专行,实行教授治校的民主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大学教育改革思想,对于当今高等教育所面临的素质教育、高校改革创新以及课程建设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2]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3]高平叔.北京大学的蔡元培时代[J].北京大学学报,1998,(2).

[4]蔡元培.蔡元培全集(第二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8.

[5]中国蔡元培研究会.蔡元培全集(第二卷)[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6]孙培青,李国钧.中国教育思想史(第三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教育大学论文范文篇5

关键词: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文化观念文教兴国

中美音乐教育之比较

美国教育界对音乐教育的认识是不断演化的,上个世纪60年代初它还是主科(如语文、数学等)的“饭后甜食”或“装饰花边”。①当时音乐教育在美国并不是处于核心地位,“它比核心科目低上一二英寸”。②但美国音乐教育的地位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稳步提升。以《音乐教育的基本概念》和《音乐教育的基础和原理》等著作为发端,美国不断进行音乐教育改革,直至1994年3月克林顿政府承袭布什2000年教育战略的几乎所有内容,用立法程序通过了《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该法令对美国艺术教育(包括音乐)给予了史无前例的支持,艺术被法定为六点国家教育目标中第三项所列“核心学科”之一。在这一系列的措施下,美国学校教育已将艺术列为与读、写、算并列的四个基本能力。美国2000年联邦法案已规定艺术为幼儿园至高中毕业的核心课程,而各州大学已将修读高中艺术课程定为大学入学条件之一。

据上世纪90代初的统计,中国的音乐教师至少缺50万人。正统音乐教育的缺乏,自然导致许多学生更多地接受娱乐式、快餐式的流行音乐。虽然音乐讲究多元化,但单一地接受流行音乐会造成“营养不良”。中国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的落后也暴露了中国高等教育文化观念存在着缺陷。人们常说,现在的大学生,学理的就是“一文不染”,而且大部分理科生连论文是什么都不知道,更别说音乐了。形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应试教育;其二则是因为许多大学生视野太狭窄,偏重专业而忽视博览百家之长,尤其缺乏音乐艺术方面的素养。

通过对中美音乐教育的比较可以看出,中国的音乐教育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技能、轻综合素质,是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严重弊端,而伴随市场经济而来的实用主义、急功近利的思想,更是高校人才成长的严重障碍。

中国高等教育观念的文化缺陷

中国音乐教育缺失的现象,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去寻找深层次的原因。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音乐教育始终处于从属地位,直到现在,中国的音乐教育在普通学校教育中还没有取得核心学科的地位。

从文化的起源和演变来看,西方自古希腊文明以来,一开始便是从工商业生产方式所培育出来的理性思维进入其发展历程的,这种文明本身具有一种超越自然之上的人为性;相反,中国农业生产的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因而需要顺应天地自然,重经验而轻理论,重实践而轻创造。我们还可以用哲学上的例子来说明这种文明结构上的差异,古希腊从柏拉图开始就完成了“名实关系”的颠倒,即倒名为实,将语言、逻辑、普遍法则看作比现实事物更为实在的宇宙本体;而中国古代哲学在名实关系的热烈讨论中,没有任何一派是将“名”看得比“实”更重要、更实在的,这决不是偶然的。正是这种文明结构的区别,使古希腊有了研究型的“学园”,中世纪有了超凡脱俗的“经院”,近代以来有了养成人文精神的“大学”;而中国古代除了道观禅院之外,只有民间私塾和书院及通过八股文的考试向世俗官僚爬升的文官体制。这种学习的目标不是追求真理,而是“学以致用”,并且所谓“用”也只局限于狭隘的做官和发财,除此之外则是“百无一用是书生”,这种只盯着世俗功利的教育心理经过长期积累已形成了一种文化心理。可惜的是,至今国人尚未意识到这种文化心理的局限性,从而造成社会精神生活和文化层次的下滑。

反观现在我国的高等教育,突出地表现为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生自主发展之路所需要的人文教育思想和文化建设被严重忽略,大学存在着技能化、市场化、功利化倾向,“大学为什么服务”的观念模糊。因此,营建超越功利关系的大学文化环境是十分必要的,要从培养实用人才转变到培养具有综合文化素质的人才上来。现代大学的文化观念需要新的构建方式,大学不应该只是成为人们追求好的工作或物质生活的跳板,而应当成为当今市场经济时代的文化特区,引领整个社会走向理性、自由和创新,并使之成为现实生活中的精神文化场所。目前,我国仍然存在创造力低、技术落后的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不单单是市场意识不够,而是因为科技人员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的缺失,缺乏对科学追求的好奇心。虽然音乐并非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但许多研究显示了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批判力、反省力及解难能力,并对他们的学业及行为有正面的影响。此外,学习音乐还能增强学生的理解力、想象力和自我表现力。因此,音乐教育对弥补我国高等教育文化观念中存在的缺陷有着独特的作用。

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的文化意义

将音乐融入文化之中,与其他人文学科相结合,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综合能力,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许多音乐教育家认为,“音乐文化应转向文化中的音乐”③,学习音乐是学习人类交流的一种基本形式,学习世界上的各民族的音乐,有利于学生从音乐的角度去了解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可以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正确的思维模式。从社会学角度来讲,一些音乐学家提出了人类音乐文化身份的问题。从社会学意义来说,音乐包含了人们对其文化内涵、语境和形式的把握理解,以及由此形成的集团心理、情感的内聚方式。④目前,音乐教育规划及课程设置已经成为我国政府文化发展策略的重要部分。比如从1986年开始举办,每两年一届的“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促进了中国艺术教育事业的恢复与发展,也受到国家艺教委的关心与支持,音乐教育正在各个层面蓬勃发展。

因此,在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的任务已不是简单地给大学生加一门音乐课,而是树立一种正确的高等教育文化观念。我们可以学习西方大学“为知识而知识”“为自由而自由”的教育精神,激发年轻一代的创造力,用音乐之魂重塑我们大学教育的文化观念。

注释:

①③④《21世纪中国音乐教育展望》,管建华著,百度网

②《音乐教育的哲学》,贝内特·雷默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参考文献:

[1]《世纪之交的美国音乐教育战略〈豪斯赖特宣言〉:前瞻2020年音乐教育的观念与行动纲领》,刘沛著,原载于《中国音乐学》,2001年第4期

教育大学论文范文篇6

一、通识教育简析

目前一般认为通识教育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或博雅教育,强调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作为人的教育。现代真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起源于美国,尤其是两次经济衰退的危机引起西方对教育的深刻反思并竖起通识教育的大旗,为后来近半个世纪西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输送了大量的精英人才,其影响至今更为显著。中国通识教育就其内容、方式而言,从孔子开启教育之后,经几百年发展其实已经有较为完备的通识教育体系。历经各朝的变迁,中国通识教育在民国时期获得较为长足的发展,并培养出了一大批综合性的大师与大学者。古代教育的主要特点是人文氛围浓厚,重文轻实,并且强调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当代著名教育学者李曼丽博士综合国内外学者对通识教育的表述,从性质、目的和内容三个角度对通识教育的概念内涵做了初步构建。中西通识教育相同点集中在源起和早期,比如中国早期教育的六艺和西方早期通识教育提倡的七艺有诸多的相同点,并且中西通识教育的目标均定位为全人教育,以人文素质课程为主体。就中国实际情况而言,大学语文是人文课程中最基础的一门课,也是居于人文素质类首位的课程。目前正值我国高等教育改革高潮,然而无论是在世界高等教育领域还是亚洲高等教育领域,我国高校排名情况都不甚理想。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实际上道出了几千万中国高等教育师生的心声。大师与大学之“大”历来众说纷纭,但毫无疑问又都殊途同归地承认“大”之底蕴是文化体系,或者说是知识体系的问题。哈佛的学生能够站在世界的前沿俯瞰世界,是基于对本国和外国古今文化精华的系统性把握,进而有了精准的判断和引领,便是得益于该校近三十年的通识教育。民国时期我国的教育出现了第一次繁荣,在那个战乱的年代竟然也人才辈出,学术精神令人振奋,究其根本得益于当时母语教育的重视和对通识教育的推崇。在改革开放的近四十年时间里,中国文化遭受的打击和摧残人所共见,当下无论是文学还是文化都呈现荒漠或泡沫状态。曾经民国时期的中国是靠母语教育为民众打开了启智的大门,也是靠语文打开了人才的精神大652017.04教门,而在当今再次面临的精神荒漠阶段,我们能找到的工具依然只有母语教育,高等教育能找到的工具依然只有大学语文这样的综合性人文课程。在中国知识分子集中的高校,能否用通识教育来竖起呼唤民族文化崛起、呼唤民族文学觉醒的大旗,其精神基础与社会号召力实在堪忧。这在众多高校呈现的大学语文教学现状和母语教育中可见一斑。虽然众多的高校都在试图构建通识教育体系,但中国化的通识教育体系首先不是考虑“人”的问题,而考虑的是课程数量和学习的时间搭配,只有极少数高校在通识教育的实施中对学生和教师进行了基本知识的检测并分类施教。由此可见,我国通识教育处于尝试阶段,而利用成熟的大学语文课程的辐射性与开放性特征,立足于大学语文这个核心来拓展通识教育体系则是科学可行的途径。

二、大学语文定位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依据

首先,大学语文作为人文素质课程能适应学生不同层次文化需求,其融汇性特征足以作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教育部《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强调: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可见大学语文可以进一步拓宽学习者的视野与思维空间,树立积极健康的人文精神。另外如何针对不同层次的高校进行不同的通识教育探索,如何满足学生对大学语文的素质需求也是各位教师不断探究的课题,二者其实是高等教育界存在的共性问题。目前国内所有学习西方的通识教育思维,所有引进的西方通识教育的模式,几乎都忽略了或者说在掩盖一个不争的事实,教育的层次性或者说人才培养的层次性问题。美国和欧洲最尖端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是否适应中国所有的教育土壤,这个问题要先弄清楚。不可否认,哈佛、麻省的通识教育效果与经验的确让人钦佩,也的确造就了大量的世界顶尖人才。中国的高等教育明显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不论是本科、专科,还是俗称的一本、二本、高专,这样的现实建立在学生高考之后的自动分层。这种分层不仅是学识,更多的是能力、素质和态度等综合能力的分界。大学语文课程具有古今中外文学与文化知识的融汇性特点,完全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大学生的人文与素质需求,藉此也可以部分地实现通识教育的目标。其次,传承优秀文化传统是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的重要目标之一,其丰厚的文化蕴含足以成为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文化背景的差异也导致大学语文在中国高等院校举步维艰,各类高校的通识教育也因雷同于素质教育而陷入困境。中国地域广阔,所带来的地域文化背景差异必然导致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思想观念甚至生存哲学等方面的极大差异。西方尤其是美国历史相对较短,地域之间的文化差异复杂,但没有中国几千年的根深蒂固以及纵横交错,西方思想上的开放也令通识教育的各类知识易于相互贯通与接受。在中国高等教育中,连基本的日常语言几乎都需要重新学习的大学生,能否在短短的三到四年里塑造为能接受古今中外的各种思想、理念和精神的人,这是不能持乐观态度的。因此中国的高等教育中,尤其是地方性高校是否都必须走西方通识教育中高大上的精英之路,能否结合当地地域文化背景走自己的特色之路,能否利用现成的大学语文的平台塑造通识教育的实用性构建,这些问题都值得深思。加之在中国的中小学教育中语文的内容、层次、结构,已经为大学语文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底子,也为大学语文打下了厚实的文化精神基础,足以让其担负起通识教育提升人格精神的重任。最后,大学语文有助于突破思维定势,这也令其具有通识教育中人格健全的效能。当今教育界,无论是借助网络平台,还是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都大部分违背了通识教育的初衷。在通识教育理念中,第一目的是为了让人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精神健全的人。最早的中西通识教育的核心观念都是两个字:全人。而学做人的基本途径无外乎中国名言所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人需要各种亲身体验,如情感、诵读、演说、写作、心理等。当现代化的教育手段阻隔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人文的本质受到挑战,教育中大量的教育过程被省略、或是被篡改,通识教育的效果必然被弱化被遮蔽,人们自然会失去对通识教育所谓的塑人的信心和等待的耐心。仔细研读有关西方的通识教育经验介绍和教育过程,笔者发现西方通识教育往往采用的是最原始的教育方式。比如大量的原著精读与研习,教师基本上不讲课,多是以学生自学和助教辅导为主。这种原始的教学方式最早用在中国的孔子时代,也是中国教育的启蒙时代。现在的中国高校在语文教学的方式上呼唤返璞归真,做到用简单的方式去挖掘深层的文化和文学精髓,在回归传统中不随波逐流,保持自已得精神追求和文化操守。尤其是关于人性与人类基本问题的思考有助于学生突破常规思维定势,进行人格完善和创新思维培养,这也是大学语文可定位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可行性要素。

三、大学语文定位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教学实践

台湾著名通识教育家黄俊杰先生曾对儒家的教育理念有这样的理解:“儒家式的‘全人教育’更企求提升人的境界,使人能够在有限的生命中创造无限的意义。儒家定义的‘整全的人’,在多层次、多面向之间完成人的连续体,它既是‘身心连续体’,又是‘个人社会连续体’,更是‘天人同构之连续体’。儒家教育理念中的‘整全的人’,是一个有本源而与宇宙大化之流在精神上相往来的人。”由此可见,黄教授在基于对儒家传统精神研究的基础上又整合现代教育的趋势,深刻领会到当前的通识教育不仅要借用西方的教育观念,同时也需要复振儒家的“全人教育”理念。台湾的国学教育及其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效果世所瞩目,通俗地说台湾的国学教育在形式上基本等同于大陆的语文教育。台湾十分重视语文学科的奠基、关联、辐射等功能,其国学教育有一个统一的哲学基础,那就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干。这个经过几千年实践证明适合中国人生活的哲学已经成为台湾学人的共同信仰。在这个统一的哲学基础上,台湾的国学才能帮助学生形成一个比较统一的世界观与价值观,道德、伦理与人格的教育也有了落脚点。就目前大学语文的教学而言,若作为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其教学形式与教材内容和涵括的精神内质与哲学思想,都必须进行适合当代社会发展的重新整合,结合传统文化的精神禀赋进行与当今社会人文素质需求相吻合的调整。为此,笔者所在学校进行了基于生活化的大学语文专题式教学改革探索。首先,大学生的学情现状简析。大学语文课程本身与中小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目标已经有了根本性的改变,而大学生也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根本变化:一是身份社会化。从中学到大学,是大学生真正社会化生活的开始。虽然大学仍然是学校,但已经是半个社会,大学生已经具有了切实的社会化身份。他们开始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而且角色选择极少受到家长、师长的干涉,甚至激烈的社会竞争也会反映在他们的生活中。有的甚至由于岗位的有限性,迫使其由被动竞争转变为大学的主动竞争,致使很多学生出现典型的社会消怠情绪。二是生活独立化。目前许多高中在毕业前夕会举办成人礼,让学生通过成人礼感知自己的成长。但是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是从大学开始的。离开父母,离开家庭,大多数甚至离开家乡,大学求学的日子从思想上、生活上真正启动了独立的模式。在脱离依赖的初期,大学生的心理会出现一个明显的茫然期。大多表现为失去目标、生活失序、沉迷玩乐、心理空虚等情形。其次,大学语文作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教学探索。据上述分析加上目前绝大部分高校课程安排遵循一个一致的程序:公共课程在先,专业课程在后。这样固化排课的后果是,大学一年级、二年级基本上是思政课泛滥,外语课扎堆,大学语文课跟风。对那些刚刚从高考过来的大学生而言,这些课绝大多数都具备了良好的知识基础,因而首先就造成一种重复的感觉,难以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热情。基于我校大学语文公共必修课的地位和本科生普开的现状,教师们进行了基于生活的专题式教学改革探索,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和后期的影响效应。基于生活的专题式教学模式主要依据大学语文的性质及其在通识课程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将大学语文课程大致分为四大块:导言——审美教育——爱的教育——结课讨论。课程将不遵从教材的编订次序和文学史的历程,而是从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探讨一些语文与生活结合紧密的问题,以期达到语文教学的实用性效果,真正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得。在审美教育和爱的教育板块中实行专题式教学,审美教育分为日常生活之美、自然之美、行旅之美、体悟之美、创造之美5个专题,爱的教育大致分成爱家、爱国、自爱、爱侣、爱人等5个专题。这些板块与专题都应用通识教育的思维与理念,一方面侧重人格的健全。如爱人教育将从爱的哲学及爱人的正确方式导入有关经典文学作品的剖析,引导学生将爱建立在尊重与生命的基础上,将施爱与受爱置于正确的三观指引之下。另一方面是大量利用融汇思想,将学生的知识储备调动起来进行创新梳理与组合,形成创造性的思维训练教学尝试。如在体悟之美的专题中精心选用悲、欢、苦、乐四种情绪,分别以音乐、画面、文字、讲述等形式体验情感的触动。在这些情感体验中回忆或结合文学篇目进行共鸣情感感受,尔后辅之以经典阅读,帮助学生寻求智力与精神的乐趣,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品阅与思考。这些教学的方式均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学生们积极探究,深入钻研,在自己感兴趣的文学方向上得到知识与精神的双重收获,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文学是人学,追求美,追求艺术境界,追求精神愉悦。大学语文以其文学性、思想性、文化性、情感性兼备的特点,在通识教育中居于核心课程的地位,其知识性与感悟性的融合特征,彰显了它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根本性差异,也铸就了其在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提升学生思维创新水平及营造良好文化氛围等方面的诸多效能。这些效能正是通识教育的目标所在。在培养一个完整人、一个健全人的目标中,人文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均是极为重要的内容,因此大学语文教学是通识教育中的核心环节。重视并不断提高大学语文教学水平,应该成为我国通识教育乃至高等教育未来一段长时期内的重要和紧迫任务。

作者:李婷 单位:武汉商学院人文教研室

参考文献:

[1]张红霞.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的文化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2):91-96.

[2]陈琦.台湾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模式与特点[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14,(10):156.

[3]李曼丽,汪永锉.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究,1999,(1):96-101.

[4]张亚群,王毓.论高等教育的专业性与通识性[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6,(7):142-148.

[5]刘刚.论通识教育中的大学语文教学[J].文学教育,2010,(12):32-33.

教育大学论文范文篇7

1当今大学生诚信的状况

当今大学生中存在着很严重的诚信危机,这已经越来越成为所有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严峻的课题。高校毕业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还贷或是有意拖欠贷款,据几家商业银行数据统计,不少高校毕业生的“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率超过了20%,有的高校甚至达30%~40%!有一份调查表明在校大学生中未说过假话的只占0.48%。调查显示有88.39%的同学认为诚信在当今社会很重要,诚信的意义、价值不容忽视,但在实际行为上却不能做到这一点。还有28.57%的同学明确表示,“诚信”两字只是纯粹的理想,难以真正实践,比如说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自己为了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得到一份好工作,也就不自觉地会夸大简历、伪造获奖情况等。“人无信而不立”,这是每个大学生都知道的箴言,诚信也是每个大学生应有的道德基础,虽然在他们主观意向上觉得诚信很重要,但社会竞争迫使他们选择了投机取巧。虽然同学们签过“不作弊”的承诺书,但一旦到考试时还会有人选择铤而走险。另外,不少同学承认自己迟到旷课、作业论文抄袭、简历灌水等等不诚信的行为。还有诸如餐厅吃饭或乘公交车时插队,用大量的时间玩游戏或上网,抄别人的作业蒙混过关,论文剽窃、买假证书、虚假简历、大学生中出当“”等这些多发生在大学生身上的现象。凡此种种现象在当今大学生中是确实存在的。2诚信危机形成之因

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学生诚信危机并不是在短时间内所形成的,我想应来自以下方面:

2.1社会因素

政治、经济领域的阴暗面、使得高校学生受拜金主义等思想的腐化较为严重,人际交往中的不信任等都强烈的预示着诚信意识的弱化和丧失,这无形的也影响了尚未踏入社会但渴望了解社会的大学生的诚信品质。从计划经济体制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场重大的历史变革。这个变革过程,给我们带来了蓬勃生机,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我们的社会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生产力迅速发展,分配方式日益多样,人民逐步富裕,生活丰富多彩,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和实现个人价值的广阔舞台。而另一方面,市场也有其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商品交换的法则容易侵蚀到人们的精神领域,引发见利忘义、道德失范。虽然做人要讲信用是我们中华的传统美德,但“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这类的古训也未曾少见。我们的社会在诚信建设方面还存在种种问题,信用缺失引发的矛盾经常发生。从市场反映出的情况来看,无照经营,商标侵权,制假售假,合同欺诈,虚假招标,骗税逃税,伪造假账,恶意拖欠,变相传销……这种种行为像“病毒”一样侵蚀着社会的肌体,像“沙尘暴”一样吞噬着信用的“绿洲”。不讲诚信、欺骗欺诈已成为人人痛恨的一大公害。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当今大学生的诚信观念,此为造成大学生诚信危机原因之一。

2.2学校教育的弊端

在我们的教育体制上也存在很多漏洞。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只要把成绩搞好,成绩好的学生就是好学生,其他一概不论,更谈不上什么素质教育了。而且在我国因为诚信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一种传统美德,无须再去进行系统的教育,从而导致诚信教育淡化。另外,科研浮躁,高校老师到处兼职,诚信教育大多停留在表面,诚信教育者只有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信服。当前社会的信用缺失,既与诚信教育不够有关,也与法规的滞后、政策的不完善和制度的不健全相连。完善而合理的制度可以有效遏制各种无诚无信行为,有利于诚信美德的巩固和弘扬;比如有的学生通过不正当手段找到了工作等等,这些都给学生造成一个直观的感觉—不诚信反而得到了便宜。在大学生思想还未完全成熟的时候,这些个例往往直接冲击着他们,令他们心理转变进而效仿。此为造成大学生诚信危机原因之二。

2.3家庭教育的缺失

当代大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长期处于家庭的百般呵护之下。不少在娇纵中长大的大学生,这种小太阳似的教育造成的结果就是当今大学生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许多不诚信的做法,他们常常不认为是错误的。“这是独生子女一代人身上普遍存在的通病”,这也是导致学生诚信观不强的一个主要因素。另外家长是孩子的最好的老师,家长的做法不尽人意,使孩子在家庭教育中缺少榜样的示范引导。沧州师专大一新生体检时,发现了几例该校招生章程上明确规定不得报考该校的“病号”。细问才知,其实,学生对自己的病情早就完全知道,且一直都在吃药控制。但在整个过程中,家长一直都在自己孩子的面前演绎着“失信”伎俩—先是借助各种社会关系弄来假冒的身体检查单,然后教唆学生隐瞒病情。从家长在大学生诚信问题上所扮演角色中,我们不难看到大学生诚信问题与家庭教育的关系。此为造成大学生诚信危机原因之三。

3大学生诚信教育之措

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德能兼备的合格人才,已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当务之急。大学生如果丢掉了诚信的美德将会给我们社会以及我们的事业带来无法估量的巨大损失,所以诚信教育势在必行!.1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加强宣传导向,在全社会开展诚信教育,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宣传功能,在全社会倡导和弘扬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批判各种不诚信的行为和观念,最终在社会中形成健康的道德评价体系。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建设,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学校的诚信教育中倡导的“谁诚信谁光荣”,通过正确的教育导向、舆论导向、制度导向、利益导向的推动,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教育,让诚信深入人心,让诚信成为时尚。只有建立全社会的诚信风尚,只有建立了一个完备的人才平价体系,诚信问题才能真正的得到解决。通过广泛、深入、持久的诚信宣传教育才能使诚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3.2创建和谐的校园风气和育人环境

和谐、健康、高雅、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呼唤诚信,文明守纪,共建和谐校园”的学生文明诚信教育活动,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公民道德规范,增强大学生文明守纪、诚实守信意识,营造和谐校园环境的意义和重大的诚信教育工程。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高校自身要树立良好形象,按章办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教师要以身作则,严谨治学,实事求是,保持良好的师德,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要牢固树立“教书育人、育人

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观念,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学校工作的全过程,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高校还应致力于建设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生活,把诚信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加深学生对诚信这一基本道德规范的理解,使学生能渐渐学会宽容和尊重,寻求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真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教育大学论文范文篇8

摘要:文章具体阐述如何加强新建本科高校内部管理机制建设,有效促进大学生廉洁教育顺利开展

高校廉洁教育是国家廉政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大学生开展廉洁教育是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党中央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将反腐倡廉关口前移,确保大学生健康成才的重要举措。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是大学生廉洁教育得以规范有序、富有成效开展的基础性工程。针对当前市场经济的某些消极因素对大学生正在形成的人生观、价值观造成的负面冲击和对大学生树立廉洁思想构成的潜在威胁,当务之急是要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内部管理机制,通过严密的组织和科学有效的管理,解决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思想认识问题,体制、机制问题,使大学生廉洁教育运行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紧密配合,互动协调,形成整体合力,促进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顺利开展。为此,新建本科高校纪检监察部门应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积极有益的探索。

一加强组织领导机制建设,发挥职能部门在大学生廉洁教育中的作用

对大学生进行廉洁教育,是一项具有前瞻性的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系统工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政治保证,是一项功在长远的基本教育。在对大学生进行廉洁教育的过程中,新建本科高校应遵循构建纵向有领导、横向有沟通的立体教育网络的思路,按照教育部《廉洁教育试点工作的意见》的要求,努力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思政教育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及相关工作部门各负其责,广大干部师生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高校党委对学校的党风廉政建设负总责,应高度重视对大学生开展廉洁教育,每学期都应安排时间对这项工作召开会议进行专门部署。校纪委负责协助党委抓廉洁教育工作的具体落实,应牵头召开多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定每学年或每学期廉洁教育活动的实施计划,并对廉洁教育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和考核。宣传部门要负责将廉洁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运用校园网、校报、宣传栏、广播台等媒介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思政教育部门也要不断探索廉洁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的有效方法,在“两课”教学过程中着力强调大学生所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自律和道德规范,并结合法律基础课的教学,灌输大学生履行支持廉政建设的公民义务。高论文格式校团委也应有意识地把廉洁教育融入学生社团活动,组织学生举办形式多样的、具有吸引力的廉洁演讲比赛、辩论赛、专题报告会、漫画展、图片展等,并将廉洁教育列入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各系党支部也要抓住学生入学教育、毕业教育、期末考试等关键时段和助学贷款、奖学金评定、学生干部选举、推优入党等事关学生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廉洁理念教育。通过整合各方教育力量,落实各部门工作职责,新建本科高校才能形成一个有利于大学生廉洁意识和行为养成的良好氛围,从而保证大学生廉洁教育能够顺利进行并取得实效。

二加强队伍保障机制建设,促进大学生廉洁教育顺利开展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生长发育期,他们的心理和思想尚未成熟,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定型,他们的内心世界还比较单纯,思想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廉洁教育,必须符合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的要求,必须进行系统的正面的教育、引导和训练。建立一支专兼结合、功能互补、素质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和师德高尚、教学水平强的专业教师队伍,是实施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重要保障。许多高校领导都深深懂得教育者要先受教育的道理,能够持续不断地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党和国家有关反腐倡廉的理论以及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和教育部《廉洁教育试点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引导教职工正确认识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提高教职工对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同时注意把反腐倡廉教育纳入师德建设的各个环节,进一步规范教职工的廉洁从业行为。要求广大教师必须充分认识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增强使命感,不断提升自身的师德素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廉洁观。尤其是对近几年新加入教师岗位的青年人,应特别加强上岗教育和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强调要塑造高尚的人格和品德,要爱岗敬业,廉洁自律,坚决杜绝学术腐败和“钱学交易”、“权学交易”行为,不断增强青年教师尤其是学生工作第一线的辅导员的个人人格魅力对大学生进行廉洁教育的影响力,进而有力地推进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健康开展。

三加强多途径的教育机制建设,提高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实效

对大学生开展廉洁教育,可以采取课堂教育、外部环境教育、学生自我教育等多种途径和方式。新建本科高校应注重建立起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互相渗透、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互相补充的多管齐下的廉洁教育机制,切实提高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实效。

(一)课堂教育“课堂教育”指的是在课堂上进行的系统的廉洁理论和政策教育。它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面向全体大学生开展的普及型教育,包括“两课”和其它学科教学中涉及的反腐倡廉教育。“两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是大学生德育的主阵地。当前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反腐倡廉理论教育,既是大学生接受新知识的教育,也是高校思政教育新的着力点和着眼点。事实上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政治思想品德的教育与对大学生进行廉洁教育是相一致的。教育部《关于在大中小学开展廉洁教育试点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大学阶段,主要安排学生学习我们党反腐倡廉的理论与实践、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理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方面的政策法规以及我国古代廉政思想等”。新建本科高校的思政教学部应结合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特点,组织思政理论课教师认真制订开展廉洁教育的教学计划,把对学生进行廉洁教育穿插于思政理论课教学的过程中,把腐败的危害性与反腐败的知识引入教材,通过有说服力的说理、丰富的案例讨论、充分的学习交流等形式,从理性的层面确立廉洁在大学生的思想中的不可动摇的地位,使学生能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腐败现象的成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反腐败问题,使大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明辨是非,端正人生价值取向。课堂教育的第二个层次是指面向学生中的先进、骨干分子进行的提高性教育,主要是指学校党校开展的廉洁教育。积极要求进步的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是党组织培养和发展的对象,是国家未来的核心建设力量和领导力量。高校对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的思想道德素质提出的要求更高,对他们开展的廉洁教育也更为深入。当前有不少高校党校已经把廉洁教育的相关内容列入对考察对象、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进行教育培训的必修课程,同时还发放廉政文化资料给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学习,鼓励他们在带头自学的同时,带动全体同学学习。通过加强对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不断扩大廉洁教育骨干和主体的范围,增强其影响力和辐射作用,带动其他学生廉洁教育的深入开展和取得实效。

(二)外部环境教育外部环境教育是指课堂教育之外的校园内、外廉洁文化氛围对大学生产生的教育影响。现实的反腐环境是廉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这个关键环节才能让接受廉洁教育的大学生信服。外部环境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校园文化环境,二是社会实践环境。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高校应高度重视校园廉洁文化氛围的营造。高校宣传部门要注重从现实生活中选择“廉”与“贪”正反两方面的案例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精心选择宣传教育内容,一方面通过在学生宿舍区开辟宣传栏、在校园网开辟影视资源库等渠道大力宣传廉政的正面典型,如“孔繁森”、“任长霞”、“郑培民”、“牛玉儒”等先进人物的事迹,另一方面注重结合大学生未来职业生涯规划和职前教育,通过举办毕业生座谈会、专题讨论会等形式传授反腐倡廉的实际经验,如对财会专业的学生教导“实事求是,不做假账”,对商务管理的学生强调“诚信为本,拒收回扣”,并对大学生感兴趣的热点问题如腐败低龄化的“26岁现象”等开辟专栏进行讨论,引起大学生的广泛关注和警觉,让同学们充分认识到对年青人而言,廉洁的收益将大大高于腐败的收益,以腐败行为获取收益无异于饮鸠止渴,亲手毁灭自己美好的前途。校园廉洁文化氛围的形成和巩固必将有力地推进大学生廉洁教育进一步取得实效。大学生正确廉洁观的形成不仅要靠学习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必须亲身参加社会实践。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大学生才能更多地接触社会,对社会的复杂性才会有更多的感性认识。社会实践不仅是培养大学生社会活动能力,提高实际技能的过程,而且是进行自我教育与传播先进文化的过程。高校党、团组织应高度重视使廉洁教育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每年要有意识结合校园科技节、文化节活动以及暑期大学生“三下乡”活动等,有目的地组织大学生参观农村、工厂、革命纪念地,走访勤政廉政的模范人物、优秀领导干部,参加社会服务、志愿服务、生产劳动、勤工俭学等公益活动,使大学生更加深入社会、了解社会,了解国情,明确廉洁教育的具体要求,进一步增强廉洁教育的实效性。

(三)学生自我教育对大学生进行廉洁教育,光靠外部的说教远远不够,关键还是要靠学生自己的努力,进行自我教育,增强自律能力,将廉洁的思想内化为自己内心不可动摇的信念,形成良好的拒腐防变的行为习惯。高校各相关部门在对论文格式大学生进行廉洁教育的过程中,应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要求,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调动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积极性,着力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和行为自控能力。高校基层党支部要积极支持和引导大学生开展廉洁自律为主题的自我教育。如可以引导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广泛收集反腐倡廉资料,汇编印制《学生党员廉洁教育读本》;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廉洁教育影视片并撰写学习体会文章;可以组织召开班级座谈会深入探讨廉洁教育的时代意义,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增进大学生自觉加强自我修养,树立牢固的廉洁自律观念,实现廉洁教育从“知”到“信”的转化。四加强监督机制建设,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廉洁意识大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能力和自我意识,对社会现象有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在学校中大学生虽然处于被管理的地位,但这并不等于说大学生的一切行为都是消极被动的。学校行政管理要在阳光下运行,离不开广大群众的民主监督,而学生群体正是群众力量和舆论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应该积极发挥作为群众的监督职能,对学校的行政管理环节实施有效监督,以促进校务公开、系务公开的深入开展。高校管理部门应积极采取措施为学生参与校务公开监督创造条件。通过开辟校长信箱、校务公开信息栏、校领导接待日、校园网络论坛等手段加大学生对学校决策、管理、教学、科研、发展等重大、重要问题的监督力度,使大学生在参与监督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自身的廉洁自律意识,使廉洁意识和诚信思想成为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督促、相互教育的互动过程,使大学生廉洁教育得以在更高的层次上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徐荃.试析高校廉洁文化教育中的协调机制[J].唯实,2007(21):186-188.

[2]夏云强.构建高校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管理机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7(1):67-69.

教育大学论文范文篇9

一、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

音乐专业人才培养,不应局限于校内的培养,只有通过具体的职业实践,才能够培养出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能力的专门型人才。专业化校外实践教学模式指学生参与真正的职业实践,除在校内参与实践之外,还应发掘校外优质资源,到院团中去,到中小学中去,实行校外导师指导,采用研究性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相结合的方式,重点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高校需要在政府的支持下,构建稳定长期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实践基地是联系学生、学校和用人单位的纽带和桥梁。学生通过实践基地的实习与实践参与,丰富了知识,拓宽了视野,积累了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为今后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学校通过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与用人单位保持长期密切的联系。用人单位及时地向学校提供反馈信息,学校根据信息做出相应调整,以确保人才培养能够顺利进行,从而积累宝贵的经验。另外,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在实践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既培养了创新能力又取得了创新成果。可见,建立稳定校外实践基地对大学生审美人格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培养要围绕办学特色、科研实力进行管理运行创新,认真组织科研团队,整合学校内部资源,建立专业培养指导及问题解决机构。同时,鼓励参加工作的学生毕业后回校举办座谈会,与师生交流经验与体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针对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学校需要定期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及时地做出规划和调整。学校要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合作的主动性,进一步加大合作的投入,进一步提高合作的质量。学生参与实践教学对自身的提升不仅具有显性的效果而且也具有隐性的结果,学校指派学生参与校外实践的同时也要保证为实践单位提供理论上的服务,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及艺术发展规律传递到用人单位中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互动,保证实践单位的用人热情,使他们的投入产生丰厚的回报。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一方面需要训练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将实践单位课程纳入教学中来,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为提前步入社会做好准备;另一方面需要学校与实践单位展开理论上的互动,开展合作研究,在理论与实践的交互过程中完成事务质的飞跃。通过这种方式,学校不仅与实践单位建立友好关系,而且提升了学校的理论厚度与影响力。

二、校外导师制度建设

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模式应结合自身专业的实际,找准自身定位,在创新理念的指导下,实现实践教学的品牌化、特色化和实用化,切实提升学生自身专业能力,有效利用校外的一切人才资源。建立与专业应用相关的校外导师联合培养,模拟实践,是提升专业能力的直接的、有效的方式。因此,在培养过程中应积极吸纳在本专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教育工作人员与本校专业指导教师一同参与高校实践的课程教学中来,促进与校外高水平音乐专业的交流;也可邀请校外具有深厚音乐表演和舞台实践等经验的实践导师参与高校的课程教学,从专业角度指导教学中的实践环节;高校导师与用人单位派出的具有实践经验的导师共同参与学生课题、音乐会及论文指导,既实现优势互补又拉近学生与社会之间的距离。与此同时,也可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智力资源及社会服务等方面进行更好地交流与合作。

三、对实践教学的反思与思考

在专业实践环节的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的质量是保证学生能力提升与否的根本,在保障基本实践教学环节得以实施的基础上,学校应加大在人、财、物等方面的投入,以实践环节为依托,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保证培养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能够迅速进入工作状态,节约用人单位的时间成本,提升工作效率。用人单位的理论基础相比于高校相对较为薄弱,高校的先进理念可以通过校外导师传入到用人单位中来,同时通过实践环节将高校中优秀毕业生吸引到工作岗位中来,双方共同合作,达到双赢。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必须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坚持以学生的培养质量为根本,实行规范管理,加强质量监控,确保实现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的高效衔接。这样能使学生培养审美人格。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www.moe.gov.cn/srcsite/A22/moe_826/200903/t20090319_82629.html,2009.03.19

[2]张大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

教育大学论文范文篇10

一、理工科大学文化教育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一)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理工科大学文化教育的评价要准确全面反映大学文化教育的核心内容,其指标体系设计应遵循四个基本原则:一是目的性原则。大学文化教育必须基于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实际情况,突出学校特色,服务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二是科学性原则。大学文化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在对大学文化内涵深入理解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构建。三是主体性原则。大学最主要的职责就是立德树人,开展大学文化教育评价必须坚持以大学生为评价主体。四是可操作性原则。指标体系操作要简单易行,便于观察、测量、评价;指标数量和内容要做到少而精、便于采取和后期统计;文字要通俗易懂,同时也方便评价者深入思考、做出选择。

(二)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建构

按照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在借鉴各高校和有关专家人文素质教育效果评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大学文化教育的内涵和影响大学文化教育效果的因素进行整体地分析、研究,结合部分高校的教育实践,建构了大学文化教育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由五个一级指标(即MC、SC、IC、BC、AC)、十七个二级指标构成。物质文化教育(MC):包括对学校整体规划布局的认可度,对学校学习环境的认可度,对学校生活环境的认可度三个二级指标。精神文化教育(SC):包括对学校办学理念的认知度,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认知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度,对科学精神的认可度,对人文精神的认可度等五个二级指标。制度文化教育(IC):包括对大学各项规章制度的认可度,遵守与执行学校规章制度的情况两个二级指标。行为文化教育(BC):包括学生课程学习行为情况,人文社科类讲座参与度,科技文化活动与社团活动参与度,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参与度及实践能力的提升程度四个二级指标。学术文化教育(AC):包括学术观念,学术道德水平和学术风气,借阅文化类图书资料、参与科研的情况三个二级指标。

二、理工科大学文化教育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从大学文化教育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内容来看,各级指标应该配以一定的权重,方能更加准确的反映其区分度。采用专家调查的方法,结合学校情况,用AHP法对指标体系的权重进行计算,得到了大学文化教育有效性评价的因素权值,如表1所示。

三、理工科大学文化教育有效性评价实例分析

大学文化教育有效性评价是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于一体的综合评价,评价工作的进行需要结合理工科大学的特性和实际情况,为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与可靠性,以调查问卷形式为主,结合采用查阅资料、访谈等方法,收集相关数据资料,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以石家庄铁道大学文化教育效果评价为个案,进行实例分析。

(一)调查问卷设计

石家庄铁道大学是河北省一所典型的理工科大学。对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运用Liskert五级量表法,统一采取量化打分的模式。问卷调查采用电子邮件和纸质问卷两种形式进行,共发放240份,回收225份,回收率为93.8%,有效问卷为201份,问卷有效率达89.3%。

(二)调查结果数据分析

采用克朗巴哈Cronbachα系数法,利用SPSS17.0对所得的201份问卷进行了信度分析,得到调查问卷整体的Cronbachα系数为0.863,5个潜在变量的Cronbachα系数均大于0.7,问卷信度良好,数据可信。利用因子分析进行量表结构效度分析,得出KMO值为0.787,表明适合对量表进行因子分析,各变量因子的特征值均大于1,各公共因子在相应测量指标的载荷量较高,均大于0.5,以0.7以上居多,且累积解释变量为72.051%。问卷设计满足相关效度要求。结合指标权值矩阵,从而得到最终文化教育最优评判集合为:B=WR=(w1,w2,…,wn)r11r12…r1mr21r22…r2m……rij…ri1ri2…r熿燀燄燅nm=(0.0187810.1438410.3371590.3658560.075781)显示该校文化教育综合评价结果良的隶属度高。各项指标细化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

(三)调查对象文化教育效果各项指标分析

1.物质文化教育评价隶属度为0.487883,等级为中。学校依托铁路行业背景,围绕“重大工程施工技术,重大结构设计理论,重大装备制造技术”,形成了以工为主,文、理、经、管、法、艺术独具特色的学科体系,办学层次涵盖本科、硕士、博士。学校建有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逾200万册。校园内“志在四方,精心育人”的巨石雕刻,詹天佑、茅以升的铜像,“铁道兵八零广场”;公共场所悬挂的反映学校各个时期发展的图文资料、以及优秀校友图片;以“青藏、秦沈”等铁道线路命名的校园道路,都彰显了学校独特的部队院校、铁路高校的历史背景文化。由于校园面积不大,建筑相对比较紧凑,宿舍条件不够好,活动场所较少,学生认可度不高。2.精神文化教育评价的隶属度为0.391089,等级为良。学校明确了“质量第一、内涵发展、特色取胜、追求卓越”的基本办学理念,提出了“培养基础扎实、适应性强、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人才培养定位。经过60余年办学实践,学校形成了“军魂永驻、校企结合、育艰苦创业人”的办学特色和“严谨治学、勇于创新、精心育人、志在四方”的优良校风。学校始终将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作为大学精神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艰苦奋斗精神在毕业生身上得到最显著地体现。京九、秦岭、青藏,哪里艰苦,哪里就有石铁大学子的身影。学校始终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放到育人工作的首位,坚持以“两课”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从1991年开始,就把“两课”实践教学的课堂建在西柏坡,用西柏坡精神感染熏陶学子,学生的理想信念较为坚定。3.制度文化教育评价的隶属度为0.492002,等级为良。学校学生教育、管理制度涵盖学籍管理、学业保障、学术活动、思想建设、日常教育和管理、奖励处分、评优评先、家庭经济困难资助、团学活动、安全教育等方面。一方面学校将制度汇编成《学生手册》,人手一册,通过入学教育、知识竞赛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解读、宣传;另一方面学生在学校制度制定过程中参与度较高。学生普遍认为学校规章制度完善,并能自觉遵守,违反制度的行为较少。4.行为文化教育评价隶属度为0.412081,等级为良。学校建立了班级导师制,开展学长计划,设立自习教室和考研通宵教室。学生学习风气浓厚,不及格率低,每年考研率在15%以上。学校每周都举办人文、社科类讲座。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建模、结构设计、智能汽车等国家、省部级科技类竞赛并屡获大奖。学校校园文化活动氛围浓厚,搭建了校内外全方位的社会实践活动平台,积极推进青年志愿者服务体系。不足的是,学校人文社科类选修课程数量不多,教学水平需要提升;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中价值教育的内容偏少。5.学术文化教育评价隶属度为0.412093,等级为良。学校科研水平高,在隧道施工新技术及环境控制、国防交通应急工程、地质超前预报、大型结构健康诊断、虚拟现实技术等研究方向具有国内领先水平;主持承担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等各级各类项目800多项,科研经费达7.5亿元。获国家、军队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80余项,在河北省独占鳌头。教师求真、求实、严谨的治学态度影响和熏陶着学生。学生尊重知识产权,反对抄袭剽窃,树立了学以致用的学习态度和求真求善的学术精神。考试违纪率低,毕业论文原创性、独创性较高,试点院系学术不端系统一次性通过率达到85%。综上所述,石家庄铁道大学文化教育整体效果较好,但是各项指标的隶属度偏低,文化教育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四、提升理工科大学文化教育有效性的对策

(一)培育大学精神

大学文化教育成效的提升需加大对精神文化的培育和弘扬。首先,大学精神文化要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要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大学精神文化教育的灵魂和核心。其次,理工科大学要明确办学理念,形成办学特色。要摆脱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教育观的影响,树立培养富有创新精神、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观。第三,要从本校办学历史和传统吸取力量。大学精神文化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通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蕴育发展而形成的,是一种获得性的遗传结果[3]。最后,必须上下联动,凝聚共识。广大师生都要参与,集思广益,在实践中丰富、升华和认同本校的大学精神,最终成为广大师生的精神动力。

(二)加强制度建设,树立优良的校风

无论是“泡菜”理论,还是“熔炉”理论,一所大学的文化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这个学校的师生,左右着这个学校的走向,树立着这个学校的品牌[4]。校风就是这个“泡菜坛”和“熔炉”,对师生起着约束、同化、激励的作用。严谨务实的教风与积极上进的学风决定了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则需要合理的制度做保障。导向明确的科研管理、教学质量评比、保障制度能够极大的激励教师的热情;奖罚分明的学业考核、评优、评先等学生教学管理制度也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构建课内外联动的文化育人体系

1.构建文理相融的课程体系

完善理工科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定位为重要公共基础课程,开设涵盖文、史、哲、艺术、心理等学科的课程,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改善单一的知识结构。特别要重视开发和设立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另外要开设融入人文思想和价值判断内容的专业课程,例如“工程伦理学”、“工程哲学”、“科学技术哲学”等。

2.把握课堂育人主渠道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最主要的途径,教师要创新教学形式,吸引学生,让学生真学。人文教育不能按照科学教育的逻辑原则进行组织,不是单纯地按照知识点的方式进行教学就能完成,因为学生人文素养的获取和形成是多渠道、多方位的,它关联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5]。每位教师、每门课程都要承担文化育人的职责和功能,不仅要传播科学知识还要兼顾文化素养的培育。专业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专业的特点,将价值教育渗透到课堂中去。

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是理工科大学开展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一方面要发扬理工科大学科学文化氛围浓厚的特点,依托学科和专业,开展结构设计大赛、测量大赛、数学建模、机器人设计等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团结协作的科技创新活动。另一方面要依托学生会、学生社团举办人文系列讲座,开展丰富多彩的如高雅艺术进校园、摄影图片大赛、女生节、传统文化展示等文化艺术活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4.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是大学文化育人的一个重要环节,有助于大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是将专业知识和社会经验结合起来的最有效手段。志愿服务是一种饱含浓烈人文情怀的道德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途径。大学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把自我的需求、社会的期望外化为公益行动,有助于提升自身的人文情怀。

(四)打造高品位的文化校园

学校首先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建筑布局要合理,功能划分要分明,建筑既要展现时代气息,也要保留学校历史印记。其次,要加强校园文化景观设计,让校园的建筑、道路、雕塑等都会说话,融入学校的文化特质,体现学校的精神。第三,互联网目前已成为各种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加强校园网络平台和载体的建设和管理,刻不容缓。学校一方面要大力建设以学校官网为主,部门、院系、学生团体网站为辅的网络体系;另一方面学校要加强网络建设和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提高管理和驾驭网络突发舆情的水平,能熟练运用微博、微信、QQ、视频等新媒体传播主流文化,占领网上思想舆论阵地。

本文作者:肖剑工作单位:石家庄铁道大学

第二篇

一、跟随经典

喜爱游戏和动漫的人都知道迪斯尼和皮克斯。皮克斯的《玩具总动员》已经成为一个经典。《玩具总动员》中的那些个性鲜明的角色和各种生动的空间环境在人们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印迹。《愤怒的小鸟》中的角色和场景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一种“家族相似性”。这种家族相似性是否说明跟随策略。《愤怒的小鸟》中的角色设计和皮克斯动画有神似之处,这也是受到《玩具总动员》系列的启迪。小鸟顺应了人们对一种角色设计风格的喜爱,吸收了“皮克斯风格”,因而使原来的皮克斯粉丝转身成为小鸟的粉丝和消费者,这是Rovio公司跟随经典的精妙之处。

二、跟随文化

基于增加用户黏性的考虑,随着《愤怒的小鸟》在全球范围的推广,出现了各种版本。英文版、中文版、手机版、电脑版;季节版—夏日猪;节日版—圣诞、中秋、万圣节、春节版、太空版、里约大冒险、星球大战版等。这些不同的版本跟随了不同的文化,同时也不断地创造出新的细节和情节,正是凭借不断推出新版本,激起用户的热情,吸引更多玩家的眼球和回馈小鸟忠诚的粉丝们。

三、跟随时尚

为了增加用户数量,2009年底Rovio公司选择了苹果APPStore作为《愤怒的小鸟》的首发平台。创始人海德兄弟一方面是看中了苹果APPStore的潜力,另外一方面也希望能够充分利用iPhone的触摸屏等硬件功能,创造令人难忘的游戏角色,锁定所有手机用户。Rovio公司与知名的游戏发行商Chillingo合作,在Chillingo的协助下《,愤怒的小鸟》于2010年2月成功地登上了英国AppStore应用商店当中主打游戏的首页。APPStore是一个为第三方软件提供者准备的既方便而又高效的销售平台,它能够满足手机用户们对个性化软件的需求。《愤怒的小鸟》正是借助了苹果公司的AppStore和iPhone的平台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推广。《愤怒的小鸟》在市场推广阶段,正值人们都以拥有一部智能iPhone手机为时尚的标志,在这个意义上《愤怒的小鸟》顺理成章地实现了跟随时尚。

四、跟随品牌

Rovio公司将这款游戏演变成一个完整的娱乐产业链,同时Rovio公司也在复制迪士尼模式,将愤怒的小鸟塑造成一个响亮的娱乐品牌。其中Rovio公司了解消费者,因为消费者接受独立的,与众不同的形象后,也会认为这个品牌形象的服务也是特别的,无可替代的,这不仅为品牌筑起了防卫竞争者的感性屏障,也为其周边领域拓展提供了支持,这是大家互惠互利的关系。《愤怒的小鸟》制作公司的CEOMikaelHed曾向路透社表示,将准备把《愤怒的小鸟》打造成一个大的娱乐品牌之后,曾有人在纽约曼哈顿的街头看到了“愤怒的小鸟”的毛绒玩偶(2012年大连的麦当劳店就出现过“愤怒的小鸟”玩具),也许这就是《愤怒的小鸟》品牌化开始的前兆。另根据媒体从匿名人士那里获得的消息,这些“愤怒的小鸟”的毛绒玩偶是产品原型,正式的产品将会在2011年发售。Rovio此次进军中国市场的另一个重要目的便是推广“愤鸟”的品牌概念,除了这款游戏本身之外,“愤怒的小鸟”还将与诸多知名品牌进行合作,以此来创造新的盈利模式。比如目前已经与中国最大的网上鞋城“乐淘网”合作推出“愤鸟”各类鞋款。除了鞋之外“,愤怒的小鸟”还将陆续推出更多的其他周边产品,据悉在今后的一年之内,Rovio还会在香港及上海等地开设100家“愤怒的小鸟”专卖店,来为玩家及粉丝提供“愤鸟”周边产品。与“愤怒的小鸟”成功的市场推广经验不同且为大家所知道的江南style的成功,再一次体现了当代艺术文化及其创意的巨大价值,并体现了沉默螺旋效应的价值和协同传播的力量。默螺旋效应是协同论中的一个术语。协同效应是指整体环境中的各个系统间存在着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协同效应原本为一种物理化学现象,又称增效作用。协同效应SynergyEffects,简单地说,就是强强联合效应。沉默的螺旋(TheSpiralOfSilence)描述了这样一个现象: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有时会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一方意见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沉默的螺旋是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大多数人会力图避免由于单独持有某些态度和信念而产生的孤立。“沉默的螺旋”还向人们提示了舆论的社会控制功能。通俗地说,舆论是“我们社会的皮肤”—是个人感知社会“意见气候”的变化,据此调整自己的意见以适应气候变化的“皮肤”。不仅如此,舆论还在维持社会意识形态整合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防范由于意见过度分裂而引起社会性纷争。“沉默的螺旋”形象地说明了大众传播所具有的强大的社会影响。包括了社会公众对“认知→判断→行动”的全过程,也就是说沉默的螺旋是无处不在的,同时也说明大众传播具有“创造社会现实”的巨大力量。2012年8~9月,北京大学网站首页了一篇乐黛云先生的演讲词《中国应向世界贡献思想》,笔者对该文的理解是中国知识分子、学者、艺术家应以独立的思想、独特的经验和方式,为人类文化提供某种新的价值并发挥其影响力。大家都知道印度有一位研究经济的学者叫巴格瓦蒂,他发表了一篇只有五页的论文《悲惨性成长》,在西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影响了西方各国的国家战略和世界战略。乐黛云先生的演讲词给人们的提示是,每一个关心中国未来的知识分子都应了解、研究和实践实现这一想法的现实的可行的路径。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大学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能够代表先进文化的当代艺术(当代设计)文化教育的任务。大学应能真正培养出有艺术(设计)理论素养、敏锐的当代艺术批评眼光和特殊艺术实践能力的综合型人才。什么是当代艺术文化?简言之,是指发生在当今时代的各种具有研究性、前瞻性、实验性的艺术作品或文化(设计)创意产品。也可以理解为当代艺术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在全球文化资本价值输出语境下,重视和加强大学的当代艺术文化教育课题的研究和实践的战略意义也就清晰地显现出来了。发展大学当代艺术文化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不仅可以实现已有文化资源的当代转化,还能带动其他领域的研究,引领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TED演讲集中的很多研究成果都和大学有关。大学拥有良好的研究环境以及专业化的研究人员,大学作为一个国家文化资本价值输出的研究性平台,它与自然资源、知识资源等统一构成了国家可持续发展需依赖的资源系统。在今天看来,这个平台事实上处于资源系统的顶端。因此,大学的当代艺术文化教育方法应与全球当代文化资本价值输出的语境相适应,一方面应加强大学当代艺术文化教育的跨学科研究与实践,另一方面应开展视觉知识及其原理和方法的研究与实践。所谓视觉知识是指以能够被观察和感知的自然形态、人化形态、抽象形态为认知对象,运用视觉心理学、语言学、社会学方法,对各种形态的结构、功能进行多维度研究的知识系统。人们对视觉知识研究的重视,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这位非凡的横跨多个知识领域研究的世界艺术巨匠,是对视觉知识展开实践和研究的开创者,他以科学理性精神和深邃的艺术洞察力,对一些容易引起人们兴趣的事物进行过视觉研究,他可以娴熟地运用可视化的艺术方式科学地说明这些事物的“表现”。视觉知识作为当代艺术创作和当代艺术设计的一种学科基础,必然需要对这些形态进行广泛深入地研究,探究其存在的形式,及其在艺术作品创作和艺术设计作品创作中的指导作用。视觉知识作为当代艺术创作和当代艺术设计需要履行的一种学科基础,在当代艺术创作实践和当代艺术设计实践中,乃至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2000年在德国汉诺威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中,荷兰国家馆的主体建筑设计正是利用了视觉知识中的形态结构和功能转化,完成了“三明治”这个设计概念。2006年美国《时代周刊》以电脑显示器做封面人物,正是利用了视觉知识中的形态语意,让每一个网络游客能够在因特网背景下识别出封面人物就是自己。2005年,日本当代艺术家村上隆在美国曼哈顿举办了一个大型的名为“小男孩”的艺术展览,着实地在美国投放了一颗“文化原子弹”。昔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放的名为“小男孩”的原子弹,在日本长岛投放的名为“胖子”的原子弹,是为了解决政治问题,今日村上隆在美国投放的“文化原子弹”却要触及的是文化冲突与融合的问题,可以说,这是村上隆在当代艺术中展现出的非凡的创意。视觉知识的传播及原理在大学当代艺术文化教育方法研究中,可作为一种值得选择的路径。学习视觉知识是从方法论和发生学意义上,认识和了解那些与人们的视觉经验相关的知识,并能够利用这些知识为当代艺术创作和当代艺术设计实践服务,为促进我国当代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一种理论依据。在中外艺术(设计)史中,有许多案例能说明视觉知识是已有知识领域之外不容忽略的一个知识领域。按照视觉知识“创造—即知识和经验转化”的基本原理,应大力提倡大学当代艺术文化教育在不同学科之间的跨界研究,使每个学生从了解自己熟悉的事物开始,真正能够获得一种通识能力,实现从获取一条鱼的知识和经验到获得对大渔业的系统了解与认识的转变。笔者认为在加强大学当代艺术文化教育实践过程中,重视视觉知识的教育以及视觉知识方法的研究,可避免出现教条主义或概念化教学或研究的倾向;可避免研究格局狭窄、认识问题脱离整体关系的倾向;可避免传统文化的萎缩及其。

本文作者:祝锡琨工作单位: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第三篇

一、森林文化教育的现状

(一)林学诞生的背景

追溯林学诞生的历史不难发现,人类对森林的依赖和需求是林学诞生的本质原因。缘何林学起源于德国?德国林学家柯塔(Cotta)一语中的:“林业这门科学是必需或匮乏(指木材)的产儿。”他指出:“由于缺乏木材,所以我们才有林业科学。”1618—1648年,德国经历了30年的战争,境内森林遭到巨大破坏。德国人民渴望恢复培育了德国文化、科学和精神的日耳曼时代的森林,因为一代又一代杰出的哲学家、思想家、音乐家和诗人是从森林中走出来的[1]。加之当时德国有着极为丰富、成熟的森林经营理论和技术体系,所以林学产生于德国便是顺理成章之事。不过,在以什么样的思想与方法经营森林方面还是产生了两种对立的经营理念:一种理念认为森林是收益的对象;另一种理念认为应把森林看作是产生人类精神与文化、保护身心健康与自然景观的对象,而不仅仅是经济收益的对象。可见,从林学诞生之时起,森林的经济性与公益性就存在着矛盾。森林的公益性因其隐蔽性、外部性、长效性而消隐于功利社会,从而导致通过大量过度伐林获取实物产品的林业生产经营模式成为主导,进而导致地球上的森林面积快速缩减、环境状况日趋恶化。因此,人们不得不在后工业时代重新审视森林的多重效能,特别是对其以森林文化为灵魂的社会公益性和经营技术重新加以反省和认知。

(二)森林文化教育的缺失

近20年来,随着我国林业工作的重心向国家生态建设的转型,林学人才培养的重心也转向了以生态建设和林业可持续经营管理为主;同时,在专业设置上,虽然也分化和整合出一些新兴的学科领域,如生态文化学和森林文化学等[2],但是践行的范围极其有限,多数涉林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依然以传统的理论技术为基调。笔者对部分农林院校林学专业主干课程的设置情况(详见表1)进行总结后发现,根据我国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版)对人才培养的规范要求,林学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迄今未将“森林文化”纳为主要课程。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列入《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版)的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可被视为与人文林学精神初步对接的一个新兴专业。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在10余年的发展中取得了可喜的绩效,目前全国有20余所高校(以农林高校为主)开办了这一专业,并且各校根据各自的教学资源办出了一定的特色。以涉林高等院校为例,所开设的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块(含选修课)都纳入了反映人文林学精神的课程,从而培养了一批兼具生态意识与森林游憩理论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然而,在2010—2012年教育部提出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征求意见稿》中,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的定位显得游移不定;特别是在教育部于2012年10月新颁布的《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专业目录》中,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在基本专业设置中被删除,而只是在林学类特色专业建设中留置了可能设置此类专业的空间。随着我国《国民休闲纲要》的颁布和贯彻落实,笔者认为,“森林游憩”专业(方向)的发展必将是一个依托林学学科、顺应生态文明要求、实现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在森林经营中荷载人文林学的新领域,也将是为21世纪的休闲社会培养相关专业人才的平台。

二、森林文化的内涵

森林文化,是以森林为背景、以人类与森林和谐共存为指导思想和研究对象的文化体系,是人类对森林(自然)的敬畏、崇拜与认识,是建立在感激森林各种恩惠的朴素感情基础上的反映人与森林关系的文化现象的总成。从本质上看,森林文化是人类对森林及其环境的认知以及利用和经营森林的思想与行为的总和。在石器时代以前,人类的家园和命运与森林相生相伴。然而,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到来使人类与绿色的森林文明渐行渐远。森林成为供给人类实物的仓库,成为经济收益的供给体,森林的环境价值和精神文化价值一度被忽略和漏计。如今,当人类社会进入到后工业时代,面对环境的压力、生存的危机,不得不重新审视以繁华都市为代表的现代文明所丢掉的那些不可或缺的绿色森林及其环境。人们重新认识到,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森林及其环境的综合服务功能和绿色能量是不可替代的生态保障和精神家园。因此,充分肯定森林综合服务价值的森林文化,不仅推崇森林经营的技术科学,同时也重视森林及其环境带给人类的文化(含美学)价值。

三、森林文化教育的功能

(一)森林文化教育有助于启迪学生热爱森林,培植生态文明理念

通过森林文化教育,可以有效地让林科学生了解森林既是自然产物又是社会产物的双重特性,同时明了陆地生态系统中的森林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生态保障系统、是人类拥有的必要和美好的生存条件。森林不仅是专业学习和工作的对象,其更以独特的形式美、色彩美、节律美、结构美、意韵美等美学特质而使人们享受美景、情生美感[3]。从本质上说,森林应当是生活在陆地上的所有生命的水分贮藏中心及物质与能源的转换枢纽[4]。森林是自然界最丰富、最稳定和最完善的碳贮库、基因库、资源库、蓄水库和能源库……离开了森林的庇护,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就会失去依托[5]。因此,林学本科人才的培养不应只是培养林科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还应启迪学生热爱森林之情愫、培植学生践行生态文明的理念。

(二)森林文化教育有助于强化学生的生态伦理观,培养生态文明的倡导者

通过森林文化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和强化正确的生态伦理观。森林文化诏示:人类必须深刻地意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主宰与被主宰的关系。人只是宇宙万物中的一个物种,是自然的—部分。人应与自然亲善、共生共存,而不需要去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相反,人类应顺应自然、热爱自然、敬畏自然、皈依自然,形成“平等、尊重、接受、珍惜和保护”的自然观[3]。敬畏自然、热爱森林不仅仅是每年的4月12日去植树,而应是从根本上转变现念。因此,积极开展森林文化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接受了高等林业教育的大学生尤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森林文化传播者、生态文明倡导者和践行者的责任。

(三)森林文化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态素养,增强践行生态文明的能力

人类对森林认识的飞跃,就是从社会科学的视角审视森林,既把森林整体性地视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又把森林视为人类的崇拜对象和审美对象,把森林视为一个文化体系;并从人文的视角理解和感知森林,体验森林给予人类的人文关怀和道德关怀[4]。通过森林文化教育,可以培育学生良好的生态素养。这样的生态素养实则是较高哲学素养的表现,其基于林科学生对生态知识的掌握,又积极地反作用于林科学生生态行为的实践。因此,林学本科人才的培养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应启发学生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角度去深入思考生态问题,增强学生践行生态文明的能力,使林学本科人才能够真正实现柯塔对森林经营“一半是技术,一半是艺术”[6]的定位。就本质而言,中华民族有着亲近自然的文化基因,“天人合一”思想便是国人自然观的典型代表。但是,由于传统科举制度的影响以及当前高考制度和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压力,再加上我国从高中教育到高等教育长期以来一直实行文理泾渭分明的人才培养模式,所以大学生普遍缺乏对自然的亲近感和认同感,在美育和与自己专业有关的文化领域所接受的森林文化教育非常有限,尤其是林科学生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的人文认知远远弱于对科学技术的认知。加强森林文化教育,虽然在短期内无法完全实现林科学生知识结构的改善以及人文素养的提升,但是在其带动下,有利于为新世纪林学本科人才培养注入新的内涵,有利于使所培养的林科学生将文化意识以及健康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和伦理观融入森林经营管理,使林科学生不仅成为未来的林业工程师,还要成为“大地艺术家”。

本文作者:李梅工作单位: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

第四篇

1、普通高校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控制的目标

任何一个组织都有自己的目标,目标越清晰,组织的功效发挥的就越大,普通高校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也是如此。高校优秀运动员应该与学校体育结合到一块,应该在教育的大环境进行运动训练和竞赛活动。高校运动员首先是一名学生,其次才是一名运动员。作为一名学生,文化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所以,普通高校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应该和一般学生的教育一样,而教育的目标也应该和一般大学生文化教育目标一致。即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普通高校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影响因素

2.1、普通高校优秀运动员招生的影响因素

(1)普通高校优秀运动员的招生管理机构。我国普通高校优秀运动员的招生是在国家教育部体育卫生文艺司和国家体育总局的宏观控制下,由各省、市、自治区教委、体育局协同有资格招生的各高校共同具体实施的。虽然国家教育部颁布了一系列的纲领性文件,但并未对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程序、方法等做出具体的统一规定。虽然宏观上受上级部门的监督,但高水平运动员的招收条件、程序及最终的录取权基本上掌握在各高校手里。(2)普通高校优秀运动员的招生政策。2004年,教育部颁发的文件《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的通知》更新了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学生的录取条件:对体育专项测试合格的考生,文化成绩达到考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本科第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少数体育专项测试成绩特别突出,确有培养前途的考生,文化成绩达到考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本科第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60%的;获得一级运动员、运动健将、国际健将证书及武术武英级以上称号并且招生学校对其进行文化考核后认为能够完成专业培养教学任务的考生,经本人申请、生源所在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核准后可免于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从这个文件政策可以看出,我国普通高校对优秀运动员的招生过程中,提供了很大的优惠政策,对文化课成绩的要求非常低,远远低于普通同学。(3)普通高校优秀运动员的资格审查。我国对优秀运动员的报考资格的要求,说的很笼统,只是对学历、运动等级以及年龄做了规定,并没有对文化课进行精确的定位。虽然所有的优秀运动员都要参加全国的高考,但是高校招生的权力很大,再加上我国有没有在文化分数上做统一的要求,所以,各个高校招收的优秀运动员的文化成绩差异很大。(4)普通高校优秀运动员的来源。我国优秀运动员的来源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就是招收国家队、省市体工队的退役或即将退役的运动员;第二种就是招收省市各级业余体校的运动员;第三类是招收普通高中生。而这三类运动员的文化成绩的差异很大,由于省市体工队和业余体校运动员的训练和学习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进行,脱离了大教育的环境,导致这部分运动员的文化成绩和普通高中的运动员有很大的差距。

2.2、普通高校优秀运动员的培养的影响因素

(1)普通高校优秀运动员入校后的专业选择。很多高校为了让运动员为学校争光,又能顺利的完成学业,就对优秀运动员的专业选择进行了限制,安排了一些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完成的学科,只允许在限定的几个专业里进行选择,还有部分学校直接限制运动员进行专业的选择。我国大部分的优秀运动员很少有选择专业的权力,有部分运动员甚至没有选择的权力,这样违背了运动员的意愿,导致很多运动员不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对文化的学习也失去的兴趣。(2)普通高校优秀运动员文化课程设置以及课程组织形式。我国大部分高校对优秀运动员在文化课的设置上和同专业的普通学生基本上是一样,有部分高校对运动员的课程进行了缩减,减免了一部分的课程。而在课程的组织形式上,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由于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较多,导致很多课程无法进行系统的学习。课程设置过死,课程组织形式单调。

3、结语

普通高校优秀运动员的文化教育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它存在与教育系统和体育系统之中,只有对系统的各个子系统进行有效的控制,制定出明确的文化教育控制目标,分析影响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因素,找出文化教育控制的途径,做出控制效果评价及信息反馈,进一步完善高校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努力提高运动员文化教育水平,提升运动员的综合素质,保证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本文作者:徐小威工作单位:浙江树人大学管理学院

第五篇

一、族群与国家:多元文化里的本位认同

经济上的传统自由与政治上的现实控制,造成新加坡社会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在富含了中华文化、马来文化与印度文化的新加坡,虽然展现出来的是对多元文化的尊重,然而其政治意识形态并非绝对自由主义模式,而是倾向族群主义模式。这种族群本位固然有其益处,但要合理面对族群的互惠与独立性,这便需要找到彼此之间的共通价值观,如对家庭价值的重视、宗教文化正能量的发挥等,并将这些价值观当成一个上位概念,从而型塑人民的道德理念。一方面提供不同种族公民的心灵归属感,一方面也强化不同种族公民对国家的文化认同感。新加坡的这种“共享价值”,不仅是新加坡用以型塑国家认同的指导原则,也显示整体的国家认同在个别文化认同之上。不仅为族群主义推崇的族群“共善”提供了个体行动准则,也标示出作为一个新加坡人与其他国家人民不同的特殊性,更为新加坡人在个别族群、文化认同之外,另外提供一个全体族群的情感联系与归属感。通过全面检视新加坡的多元文化政策,我们发现新加坡正以此作为凝聚国家公民向心力的核心价值,这种融通多元文化的共享价值,不仅描绘出国人的特质,也可作为族群的标示。就新加坡的政治意识形态来看,明显是建立于族群主义的观点,从现任总理李显龙从前提出的四大核心价值,到1991年由新加坡政府正式公布的共享价值,再到公民与道德教育教材内容的规划,无不清楚标明“国家至上,社会为先”的意识形态。基于这样的理由,国家公民必须担负一定的责任与义务,这些责任与义务也包含了维护社会的安定与和谐,据此积极地了解各种族便为必要。新加坡的多元文化教育即是取材于族群本位与国家认同基础之上,这样的多元文化教育也是经历几番周折之后才产生的。1991年,新加坡吴作栋总理在国会上公布了《共同价值观白皮书》,提出“五大共同价值观”:“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同舟共济;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3〕这种价值观融合了各种宗教、传统、道德,又充分挖掘了儒学的现代意义,为新加坡各种族人所接受。曾被称为“新加坡民族”共同价值观的指导准则,是新加坡人经历了几十年的摸索、新加坡政府在整合各种道德资源的基础上,成功地使各种族对本种族的狭隘忠诚转为对新加坡共同忠诚的结果。正如李光耀所说:“我们是汇合了来自中国、印度以及马来世界不同地域的移民,我们必须传授给我们年轻的一代以共同的基本社会行为准则、社会价值观以及道德原则。这些准则、价值观以及教条将能塑造完整的未来新加坡人。我们各个不同人种、文化、语文以及宗教所具有的各种优良特点必须保存下来。东方和西方的精华,必须有利地融汇在新加坡人身上。”〔4〕藉此可见,新加坡的多元文化政策是在族群本位价值观下寻求共通价值,型塑共同的文化传统,从而实现新加坡人对国家观念的认同。

二、双语与华语:语言推广的多元教育目的

新加坡成立于英国殖民地基础上,又是以华族为最的多种族国家,新加坡建立伊始即以英语单语教育为主,多语种教育并存。这种语言教育模式是英语加一个种族母语,双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只是狭隘的语言教育。新加坡政府实行的这种教育模式最初的目的是强调英语的工具性和母语的情感性,使国人既实现与外界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又不忘本种族特性,实现族群凝聚力。一如新加坡首任教育部长陈庆炎所言:“我们双语教育政策的目的是要求每一名儿童都应学会英语和自己的一母语,……儿童学会英语就能直接吸收当代社会的科学和技术知识。另外,他们也必须把母语学好,这样他们才知道他们文化的根在哪里。”〔5〕具体来说,新加坡当时的双语主要指英华、英马、英泰(泰米尔)三种双语教育组合模式。不过,这种双语模式对于型塑国家情感及民族传统来说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族群语言的保留对于族群文化传承来说固然有其益处,但是族群与族群的分离必然会影响到国家的中心地位。另外,一盘散沙状态的母语对于国家文化传统的有续传承也没有好处。新加坡政府地理环境上的危机感促使其越来越着眼于向外发展,但英语只是一个国际交流工具,当自由主义盛行之时,还必须寻求自己文化上的独立性。然而,建国以来的双语模式并不能型塑独立的、能够与外界抗衡的文化传统,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教育模式即面临着改革。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曾说:“如果我们要成为一个国家,我们至少需要有一种共同语言来互相交谈。最终我们将拥有一个共同的文化。”〔6〕这里所谓的共同语言并非指用与外国沟通的英语,而是承载文化传统的本土语言,这就是华语。从1979年起,政府针对华人社会开展一年一度为期一个月的“讲华语运动”,至今已坚持20多年。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亲自主持第一届“讲华语运动”的开幕式,指出“:新加坡华人,由于情感和文化上的需要,将会而且必须继续使用自己的语言来交谈、阅读和书写……如果我们放弃双语政策,我们必须付出代价,使自己沦落为一个丧失自身文化特性的民族。我们一旦失去了这种情感上和文化上的稳定因素,我们不再是一个充满自豪的独特社会。”〔7〕此后“讲华语运动”一直受到新加坡政府重视,每年的9月或10月都由总理、副总理或高级内阁部长亲自主持仪式并讲话。新加坡政府之所以推广华语,主要是因为华族人数在新加坡众多,多数华族人都使用属于中国南方沿海的方言,有福建、潮州、广东、海南、客家等诸多语群,对谈无法互通。新加坡政府通过推广华语运动,削弱方言的地位,模糊地区的界限,削除华人社团之间的隔阂,从而达到建立新加坡国家意识。另一方面,使华人从更高层次来了解中华文化,以抵消日益强大的西方文化的影响。由此可见,新加坡的双语教育经历一定的发展变化,其根本目的是政府期望在尊重族群本位基础上,有效地实现新加坡人的国家认同意识。国家认同的实现,不仅需要从政治视角来审视新加坡民族意识,还需要从经济视角来培养适应社会、能够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社会人才。新加坡政府在实施双语教育的过程中,并没有将母语统一意识介入基础教育过程,最终的华语运动只是一个社会行动,小学基础教育阶段依然实行多元双语教育模式。小学教育阶段分成两个阶段,一是前4年的基础阶段,二是2年的导向阶段。在基础阶段时,学习的重点是基本的识字和数字技能,其是80%的课程是要学习英语、母语和数学。而在4年基础阶段结束时,学生将接受考评并依成绩分至三种的语言分流EM1、EM2和EM3。基本上,分到EM1的学生将学习高级英语和母语;分到EM2的学生将继续学习英语和母语或视校长判断增加课程;分到EM3的学生将学习基础或实用的英语及母语,并视其需要学习高级母语。这种语言分流式小学教育对于因材施教理念或有苟同之处,对于外向型国家发展来说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三等分流的基础是英语成绩优劣,英语成绩或许能够说明个别人的接受能力,但对于国际交流来说一定有其价值。1979年,《吴庆瑞教育委员会报告书》提出因材施教,分流教学的主张,以改革学制,提高教育水准。从小学四年级到考大学的教育过程中,要经过三次分流,学校根据学生的成绩不断选拔优秀学生,学生由于成绩档次不一样,从而进入不同语言层次的班级就读,也减轻了能力偏低学生的负担。双语教育与分流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推动了双语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李光耀总理在1985年国庆讲话中概括地谈了双语教育和“分流制”,“我们推行双语教育,跟着,我们教导他们能操纵一种工作用语——英语,并学习母语,以产生文化认同。最后,我们通过分流制减少辍学率和减少耗损,现在的学生可以和那些进度一样的同学一块儿学习。实行分流教育的结果,我们降低了小学里的辍学率,从每年的20%降低至10%,在中学里,辍学率从25%减少到5%,因此,能进入工艺学院和大学的学生人数双倍增加。”〔9〕藉此,我们可以明了,新加坡的多元教育反映在语言推广层面当折射出宏观与微观两个方向。宏观来看,新加坡的双语教育对于新加坡早期的教育定位来说颇有成效和益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加坡越来越重视独立性国家传统文化的重建,遂提倡或推行“讲华语运动”,在学校语言教育之外推广社会语言教育,其政治目的十分明显。微观来看,新加坡政府即便认识到独立性民族文化的构建,也未曾丢弃多种族族群意识的延续,最初的双语模式在具体的基础教育里一直被使用。

三、背海与靠山:多元教育理念的异域重构

从新加坡的地理位置来看,国土面积狭小,并没有拥有丰富的天然资源。这样的生活环境使得新加坡更看重人才资源,但现实情况是人才资源相对匮乏,不足以提供发展所需,因此,广大人民是最珍贵的资源,它是国家财富建立的基础,新加坡的未来在于人民是否能够对国家忠诚,以及其忠诚度能否超越现在。新加坡教育部网页上明白揭示:教育要达成两个目的,一是发展个体;二是教育公民。新加坡的教育成果并不是来自于简单的口号,而是基于一定的社会形态及长期的不懈努力。1964年7月,李光耀在马来人的一次集会上明确指出:“自己渴望调整和消除各族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如果社会上的一部分人落后于其他人,国家的统一与完整就会受到损害。”〔9〕这一认识显然是出自新加坡成立之初稳定多种族的社会状况,但却指向了新加坡多元文化政策的形成。正是在新加坡最初的多元文化政策影响下,新加坡的教育走向了多元化,教育模式以族群本位与国家认同为趋向,教育理念也趋向多元的政治目的及社会价值。也正是在新加坡经济高速发展的光环下,新加坡多元文化教育成为其他周边国家学习的范式。然而,多数学习者并没有深入了解多元文化教育的精髓,或是复制,或是整体认同,完全忽视本国或本区域地理环境及社会背景的客观条件。就四川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为例,地理环境及社会结构虽然都与新加坡有共通之处,但对新加坡多元文化教育的借鉴及学习也不能照搬全收。首先,我们必须对新加坡多元文化教育有一个概念上的理解。多元文化教育的内涵并没有一致的说法,但大致而言其理念为:不再以规范框住人类的理性,也不再寻求至高无上的统合理性,在哲学思考、自我认同、意识形态上强调弹性、差异、更折衷,多元文化教育也强调各族群文化、人权、多种选择、机会均等的教育过程〔10〕。新加坡的多元文化教育即是在多种族的社会结构下形成,以实现族群本位认同为基础,以实现国家认同为主旨。但我们必须清楚的是,新加坡多元文化教育也有其内在的主导性,实施“讲华语运动”推广华语来构建独立性民族文化传统,无论其目的如何都与一般意义上的多元文化教育有所出入。我们必须认识到,新加坡的多元文化教育独具特色,确有其可借鉴的东西。比如,新加坡以华人居多的多种族的社会结构与四川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结构具有共通性,前者背海缺少物质资源而转向发展人才资源,后者靠山缺乏知识资源同样可以重视人才培养。以语言推广来促进教育发展同样具有类同之处,新加坡的双语教育与华语推广,促进了新加坡教育的勃兴,这与四川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诉求大体目标一致。四川少数民族基础教育中,外语教学始终较为薄弱,教师、教材、学生都存在诸多问题。双语教学是传统的民族教育向现代教育过渡的必然选择和根本途径。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程,四川少数民族地区与世界的交往将会日益增多,具有重要交际功能的外语的互通性显得十分重要。中国今后将更加全面地实施对外开放,愈是落后的地方愈是要加大对外开放,对于语言的沟通要求就越大。此外,四川少数民族地区的普通话推广也与基础教育发展息息相关,普通话推广同样有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其次,我们必须理清新加坡多元文化教育中分流教育与因材施教的利弊,合理借鉴及有效学习。新加坡的分流教育是双语教育在多种族社会结构的基础上实施的一种教育手段,而因材施教既是传承儒家文化的一种教育理念,又是切合多种族多层次教育的一种构想。就分流教育而言,新加坡教育在小学四年级分流后,有学术潜能和语言天分的学生,则修读英语和高级母语,普通学生则读英语和母语,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则读基础英语和母语,。小学课程分配时间是英语占33%,母语及道德教育占27%,数学占20%,其他课程占20%〔11〕。这种分流的确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差异水平教育的难题,但以语言成绩为分流依据则容易造成教育失衡。传统认为,语言优势体现在左脑的使用,那些特殊专长(美术、音乐、舞蹈、体育)则往往体现在右脑的使用上。新加坡小学以英语为分流依据,显然会影响到学生创造力的发现,无疑也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发展。不过,这些利弊并不能成为借鉴新加坡多元文化教育的桎梏。四川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中对双语教学的诉求恰恰需要对分流教育手段进行学习,但同时也不能丢掉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中提到的素质教育。新加坡的双语分流教育与“讲华语运动”分别承担着教育多元化及文化传承的职责,四川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没有必要完全模式化学习,但完全可以借鉴其教育理念,实施外语、汉语、少数民族母语的三语教育。由于四川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条件的限制,目前我们对双语教学的认识还是汉语与少数民族母语的教学,至今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地仍以汉语教学为主,民族语言教材则是汉族地区统编教材的编译,外语师资及教学环境也急待完善。此外,新加坡多元文化教育中的因材施教同样值得我们学习,这不仅是传统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传承的必然选择,更是当前应试教育的改革思路之一。最后,新加坡多元文化教育对四川少数民族地区国情教育的启示。新加坡多元文化政策的主旨是实现族群互通与国家认同,依托共享价值理念实现新加坡人的国家意识,在国家层面上,整合主流思想与少数族群思想,倡导儒家文化,弘扬东方价值观,树立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种族层面上,宽宏地看待同处这片国土上的其他种族的民族性和文化传统,倡导各种族认同自己族群及文化传统,强调各种族各文化的交流和共处。这种国情教育具体体现在课程、教材的编写上。这与四川少数民族地区的国情教育有着异地同质性。四川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除汉族外,还世代居住着彝族、藏族、回族、羌族等14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三个民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第二大藏族聚居区和唯一的羌族聚居区。这样高度集中的少数民族聚居地,民族种类繁杂,人数众多,族群之间各自保留着自己的民族传统,多种语言混杂不一,并不利于互通有无的经济发展。四川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虽然取得突破性进展,但受经济滞后、地理环境制约以及民族特殊性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与我国东部省份相比仍有不小差距。比如,四川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课程、教材,在基础教育实践中,承载各民族特点的特色文化体现不明显,课程内容比较单一、教学环节略为僵化。思想政治课的内容主要集中于“思想品德”的教育,而忽视“公民道德”的教育,虽有部分教材涉及到有关公民的知识,但篇幅极为有限,内容也不成系统。另外,四川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所用教材的内容编写,教材内容与非民族地区差别不大。这些,都可以在借鉴新加坡国情教育的思考后加以调整和解决。结语新加坡多元文化教育中的双语教育模式,对四川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具有一定的启示,其中因材施教的理念较之分流教育形式更具价值;两区域的社会结构几近相同,多元族群平等及单一国家意识的国情教育目的,可以成为四川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向新加坡多元文化教育借鉴学习的根基。

本文作者:江渝田文红刘佳工作单位:成都师范学院史地与旅游系教授

第六篇

1中医药文化教育的内涵

中医药文化的内涵是指: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在由来已久的中医药文化教学实践中产生的一系列产物,是包括中医药文化的精神、道德、知识、规制、行为等在内的综合体,是指导各中医药院校有效开展中医药文化素质教育的原动力[1]。中医药文化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它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哲学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辅相成。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中华文化中的仁爱精神、和谐发展、人道主义在中医药文化体系中得到了显著的体现[2]。中医药文化涵括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易学、哲学、心理学等诸多科目知识,并且通过阴阳五行学说系统建构,才形成了中医药文化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3]。这种理论体系作为中医药学的特点的同时,又构成了中华文化的精髓。作为当代大学生,在学好自身专业的同时,要加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继承和发扬传统中医药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中医药文化发展的新局面。

2中医药文化教育的目标

2.1提高大学生专业素质

中医药院校作为培养未来医师、药师的摇篮,开展中医药文化教育尤为重要。在帮助学生学习中医药文化的同时,了解、掌握中医药的发展历史进程和演变过程,可培养大学生中医药思维,更好地掌握中医药知识技能。通过对大学生中医药文化教育,提高大学生专业素质,促进中医药文化事业的发展[4]。

2.2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

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许多文化传承蕴含于其中。通过对中医药文化的学习,陶冶了大学生的情操、构建了精神家园、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可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2.3增强大学生综合素养

中医药文化还包含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学校开展中医药文化教育活动,有助于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增强民族使命感和责任感,树立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信念。通过一系列观念的树立,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成为新时代的四有青年。

3中医药文化教育的规律

3.1与中医药专业教育具有互补性

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大学生素质教育密不可分,中医知识伴随文化而传播,出现“不为良相,即为良医”的现象。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文化教育的理论基础和主导思想。另外,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专业教育精神动力和思想源泉的重要体现。因此,中医文化资源只有与教学资源结合才能真正推动中医文化资源的继承与发展。

3.2与人才成长具有互动性

中医药学既具有自然科学和医学性质的属性,又具有哲学性质、思想文化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属性。它充分体现了人文与科学的有机统一,也充分的体现东方文化浓厚的思维和底蕴。中医药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医药人才应当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底蕴。

3.3与社会发展具有同构性

中医药文化伴随着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传承发展,始终是中医药学不断发展的源动力,在中医药发展历史上不断谱写辉煌的篇章。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教育强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点[5]。中医药文化教育,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复兴、繁荣与发展,也是关系到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和经济社会发展赋予文化界和中医药界的重要责任,所以在各高校开展中医药文化教育必须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这一范畴,切实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用中医药文化教育的成效来提升国家文化的软实力[1]。

4中医药文化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人文导向作用

4.1中医药文化教育的医德品质可以帮助学生提升人文素养

中医药文化的发展秉承了祖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自古就有“医德育人,医术救人”之说。医术和医德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对一个合格的中医来说,是必须具备的素质。自古以来,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既重视医学技能水平,又重视医学人文素养的培养。晋代医家杨泉指出:“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答理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提出从医者的资质,应符合有仁爱之心、聪明达理、廉洁淳良的条件,这便是对医学人文素养的要求。中医院校培养出来的医学生应该具有良好医德,又应具有深厚的中医理论知识及丰富熟练的临床实践技能[6]。只有建立在医学人文素养教育基础之上的医学技术教育,才能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才能促进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协调发展。

4.2中医药文化教育的历史沉淀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知识素养

中医药作为上千年中国历史的沉淀,其中蕴含的文化知识是不可估量的。作为医学生,仅仅具备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高尚的情操、渊博的人文知识素养。中国医药文化是中医药千年积累的自然科学知识的外延,具有丰厚的人文科学知识底蕴,涉及社会学、哲学、文学、史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7]。中医药文化的精髓,是整个中华民族长期以来积淀的思想、精神、文化的智慧结晶,也是整个中华文化的重要基石,更是我国医学人文素质得以生发的深厚土壤[8]。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开展中医药文化教育,能够使学生在学习到基本专业知识的同时,又学习到哲学、易学、天文学、气象学、心理学等诸科知识,丰富了知识,开拓了视野。

4.3中医药文化教育的推陈出新具有培养学生探索精神的作用

中医药学科的特点和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医药文化教育和高校人才培养不同于其他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的性质。①注重传承。高校教育人才培养和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的主要形式是师承教育。②注重实践。中医药学的形成、发展的过程,就是人民群众不断与疾病做斗争、不断积累实践经验的过程。③注重创新。中医药学术的一次一次的发展,都是伴随在应对突发、重大疾病发生过程中,不断探索、总结、继承前人教学、临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在汲取同时代先进科技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和完善的结果。探索和进取作为医学工作者的必备的素养,是医学研究的灵魂[9]。只有具备创新和探索精神,中医药文化才会不断地推陈出新,中医药事业才会不断地发展完善。

5小结

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迅猛发展,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高校的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中医药文化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支撑,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智能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具有独特的作用。

本文作者:郭小磊工作单位:河南中医学院

第七篇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对广州市体育舞蹈专业运动员、体育舞蹈教练员和行政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其中专业运动员182人,教练员39人,行政管理人员24人。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

研究共发放问卷245份,回收有效问卷243份,有效回收率为99.18%。其中向运动员发放问卷182份,回收有效问卷180份,有效回收率为98.9%;向教练员发放问卷39份,回收有效问卷39份,有效回收率为100%;向行政管理人员发放问卷24份,回收有效问卷24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2.2访谈法

就体育舞蹈专业运动员的文化教育现状、文化素质及其影响因素等问题对体育舞蹈专业运动员、体育舞蹈教练员以及行政管理人员进行了访谈,并对广州市范围内的5所开设体育舞蹈专业的院校(广州体育学院、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广州市艺术学校、广东舞蹈学校、广州红蕾艺术学校)进行调研,旨在了解体育舞蹈专业运动员文化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2.3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s17.0软件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

2结果与分析

问卷的调查内容主要从六个方面进行设计:(1)体育舞蹈专业运动员对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认识;(2)体育舞蹈专业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模式;(3)体育舞蹈专业运动员文化教育的课程设置;(4)体育舞蹈专业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师资现状;(5)体育舞蹈专业运动员文化学习的时间保障;(6)体育舞蹈专业运动员的长期疲劳状态对文化学习的影响。

2.1体育舞蹈专业运动员对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认识

体育舞蹈专业运动员自身对文化学习的重要性认识是提高其主动学习文化课程的主要动力。在对广州市的体育舞蹈专业运动员进行调查时发现只有21.4%的运动员认为文化素质的提高对体育舞蹈的学习和提高有帮助,并在文化课堂上认真的学习,但是这样一个比例太小。50%的运动员认为重要性不强,28.6%的运动员认为学习文化课不重要,这两部分运动员认为在学习专业的舞蹈技术过程中只要多花时间练习就可以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没有认识到好的文化素质是自己更深层次理解和体会动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可以在学习和练习中节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也能更快、更好的、甚至更加完美的完成技术动作。如何让体育舞蹈的专业运动员认识到文化素质在自己的舞蹈学习和以后工作发展中的重要性是当前教育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

2.2体育舞蹈专业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模式

广州市体育舞蹈专业运动员接受文化教育的形式主要是在学校的文化课堂上进行的,很少接受其它方面的文化教育。广州市的专业体育舞蹈运动员(以广州体育学院、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广州市艺术学校、广东舞蹈学校、广东红蕾艺术学校五所专业院校为例)从小学都是在体育舞蹈俱乐部进行体育舞蹈的启蒙学习,到中学阶段进入专业体育舞蹈学校,到高等教育阶段依然在专业的体育舞蹈院校进行学习和深造,在整个的中学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由于不间断的训练和比赛,运动员学习文化的时间较少,同时自主学习文化的控制力、对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这也是长期以来造成体育舞蹈专业运动员文化素质不高的原因之一。

2.3体育舞蹈专业运动员文化教育的课程设置

长期以来的体育舞蹈专业运动员的课程设置,从初级教育阶段到高级教育阶段都是以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地理等传统课程为主,这些课程的设置虽然保证了运动员的基本文化知识的培养,但是缺乏相应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填鸭式的教学也无法调动运动员的学习积极性,从长远来看阻碍了中国体育舞蹈事业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在我国积极倡导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根据运动员自身的特点和需要,设置适合其文化教育的课程,是提高其综合素养的又一要求[2]。针对体育舞蹈专业运动员的专业特点应该设置一些符合体育舞蹈项目的相关课程,例如:体育美学、体育艺术学、音乐节奏处理课程等。因此,体育舞蹈专业运动员文化课程的设置必须要考虑体育舞蹈专业运动员的自身特点和体育舞蹈项目的专业特点。

2.4体育舞蹈专业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师资现状

经调查发现,体育舞蹈专业运动员的课程内容设置也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同时文化课教师在授课时主要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3],只要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而不考虑学生的兴趣和接受情况,这就造成了体育舞蹈专业运动员对文化课老师所讲的内容不感兴趣,没有学习文化的动力,上课也只是走过场,只要人到了教室就完成任务,甚至不知道老师讲了什么内容。另外,很多文化课教师担任了多个班级的课程教学,教学量大,教学任务重,也使得文化课教师的教学效率大打折扣。教学激励机制的不完善,教学过程缺乏针对性和监督性,使文化课教师在教学上缺乏积极性和规范性,从而影响教学效果,无法充分调动体育舞蹈专业运动员的文化学习积极性。文化课教师是体育舞蹈专业运动员文化教育引导者,文化课教师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直接影响体育舞蹈专业运动员文化层次和高度。

2.5体育舞蹈专业运动员文化学习的时间保障

表3体育舞蹈专业运动员文化学习和训练时间表由表3所示,广州市范围内的5所开设体育舞蹈专业的院校(广州体育学院、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广州市艺术学校、广东舞蹈学校、广东红蕾艺术学校)文化学习时间都是每周20至24个学时,运动训练的时间是每周20个学时,这对运动员来说,文化课程的学习时间已经非常少;此外,由于体育舞蹈项目的特点,需要经常外出比赛和培训,这使得文化课学习的时间经常被占用,事后所占用的文化学习时间得不到补充,文化课程学习的时间和系统性都得不到保证。文化学习的时间是体育舞蹈专业运动员提升文化水平的保证,体育舞蹈专业运动员训练时间、外出比赛时间、文化学习时间的分配问题是当前学校教育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2.6体育舞蹈专业运动员的长期疲劳状态对文化学习的影响

表4运动员训练疲劳状态表由于长期进行专业的体育舞蹈训练,甚至周末也要进行比赛和培训。在这种训练模式下,运动员的机体长期处于大负荷状态,运动员的心理也处于疲劳状态[4]。由表4可以看出75.3%的运动员感觉自己始终处于疲劳状态,只有2.7%的运动员认为自己不疲劳,在进行文化课课的学习时,绝大多数运动员经常感到精力不够,思绪不稳,甚至有的运动员大脑处于休眠状态,许多运动员把文化课的课堂当成了他休息和睡眠的地方。因此,如何建立合理的训练系统,科学安排运动训练计划和文化课程学习,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影响体育舞蹈专业运动员文化学习的关键。

3对策

3.1提高运动员对文化学习的重要性认识

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回归教育[5]。对体育舞蹈专业运动员进行职业规划,让其设定自己将来的职业目标,认清文化素质在将来退役后所从事的职业中的重要性,即使自己将来从事体育舞蹈的训练和教学工作,文化素质也是影响训练结果并取得好成绩的重要影响因素。

3.2寻找和建设与体育舞蹈职业教育相匹配的教育

模式和课程设置对体育舞蹈专业运动员进行符合其专业特点和群体特点的文化课程设计,改变传统的文化课程教学模式,设计适合体育舞蹈职业教育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3.3协调处理好训练竞赛与文化学习之间的矛盾

经常组织体育舞蹈专业运动员进行文化交流,让其认识到文化在当前社会中的重要性,改变其“训练第一,文化无用”的观点,加强舞蹈学习和训练的效率,加快运动后的恢复,保障运动员文化课学习的时间和精力。

3.4改善师资状况,加大对运动员文化教育的资金投入力度

加强文化课教师的职业责任感,增进文化课教师的对外交流,并时常进行教学考核,以保证教学任务和目标的达成。在教学中要采取非常规的教学方法、手段,引进更先进的教学设备仪器,让运动员更加直观、灵活的学习文化知识,让运动员具备“文舞双全”的能力。

本文作者:何佳莉工作单位:湛江师范学院

第八篇

既然这是一种文化现象,那它就不是一层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每个国家中的每个阶段,每个血缘群体,每一代人都有不同的性文化。不同的文化现象反映出不同阶段人们的性观念。我们要对大学生进行性文化教育,首先必须了解我国当代文化中性观念的现状。在大的文化背景下,我国的性观念总的趋势是从传统的落后的保守的禁锢的观念中走出来,走向开明、开放、科学。受西方性解放、性放纵观念的影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院校中,年轻的学子们开始奉行恋爱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这反映在性行为上。在1991年3月和1995年11月,潘绥铭教授对北京地区的全体大学生的“性念与性行为”[2]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发现10%的大学生已经有过直接的性行为[3]。随着社会的发展,进入21世纪,80、90后的年轻大学生们的思想更加开放,尤其是2005年废除“禁止大学生结婚的制度”使得大学生的性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对婚前性行为更加随意。2010年广东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广东省性学会、华中师范大学、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等单位专家和学者组成课题组,在大学城10所大学发放1000份问卷,开展《广东省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状况调查》,此次调查发现有48.02%的大学生赞成“恋人间发生婚前性行为”,这组数据表明,当前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发生率与90年代相比大大提高了。调查还发现,中学期间早恋并已付出‘第一次’的人接近一成。1.25%在15岁以前就有过性行为,8.16%大学生第一次发生在15岁之后。”这也意味着婚前性行为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接受。尽管大学生在性生理上已经成熟,但他们的性心理并不成熟。其心理不成熟有如下表现。首先表现在性知识的相对贫乏。在对学生的随访中,有许多学生不知道如何科学避孕,即使知道,但安全避孕意识也不强,而且在男女生中对此的态度也不一样,在婚前性行为中会使用避孕套的男生不足五成,女生比例相对较高,为近七成,这表明男生在此方面的社会责任感较为欠缺,而女生更具有自我保护意识;但还有部分学生意外怀孕后也不知道如何科学处理,还有很多学生不知道不健康科学的性行为会带来哪些疾病。我国当前的性教育状态是家长不敢讲,老师不肯教。具体来说,学校有性教育教材,但老师不好意思教,性教育教材往往被放在一边,任由学生自己看,缺乏指导。另外性教育教材还存在观点老旧、跟不上时代的特点,对于高中生,还是教育月经、遗精等生理知识,比较落后。所以当前绝大部分大学生的仅有的、或一知半解的性知识大都来源于网页,而非父母,更不是学校课堂,在中国的家庭中,绝少父母会和孩子就性知识方面的问题进行沟通,而在各级学校教育中性知识教育也是严重缺位的。然而网络上各种信息庞杂,容易误导大学生偏离科学的性教育,在此现状下,当前大学生们大胆开放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入21世纪,80、90后的年轻大学生们的思想更加开放,对婚前性行为更加随意。在校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发生率大大提高,因为草率的婚前性行为导致的伤害个案也在不断地增加。尽管大学生在性生理上已经成熟,但他们的性心理并不成熟。当前大学生们大胆开放的性行为与高校滞后的性知识、性文化教育导致了他们身心健康受到极大的威胁,为此高校开展广泛有效的性文化教育尤为重要,我国高校不仅要加强性知识教育,以解决大学生存在的性生理与性心理因素,更要加强性文化道德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性观念,以开启大学生的美好人生。的性行为与他们相对贫乏的性知识导致他们身心健康受到极大的威胁。其次是不正确的性观念下产生的性罪错感。在青少年时期,我们的学生就缺乏必要的来自家庭与学校的严肃科学的性知识教育,家庭教育中长期忽视和漠视性教育,以及封建社会残存的思想潜在地影响大学生的性观念,有的大学生无法将高尚的爱情和“低级”的性联系起来,产生与年龄不相适应的“性纯洁”感;由于自慰行为而产生的性罪感;对正常的性冲动、性幻想产生的恐惧、自责甚至是可耻感。尤其是某些女生在青少年时期曾遭受性侵犯,传统思想观念使她们认为自己是“不洁”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由于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引导,这种顽固的“不洁”思想使她们往往走向两个极端:一方面是对正常的性产生肮脏恐惧心理,从此不敢再去接触性;另一方面是认为自己反正已经“不干净”了,于是走向堕落的深渊。

还有性压抑产生的心理困扰。应该说适当的性压抑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健康的表现,但是严重的性压抑则是不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甚至是有害的。这主要表现为异性交往焦虑症,不敢大胆地与异性交往,处于矛盾困惑中。一位年轻的大二男生因暗恋同班一女同学而陷入深深的单相思中不能自拔,当发现自己钟爱的女孩成为别人的女友时,竟选择自杀以示其爱。最后性观念的错位导致性行为的失范。如今许多大学生在性问题上抱无所谓的态度。而且随着当今大学生权利意识的增强,许多大学生认为这是个人私事,认为自己已属成年人,应该享有性权利,父母、学校和社会都不应该加以干涉。还有个别大学生将性错误地认为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优势,缺乏尊严与羞耻心,甚至放纵自己。在大城市里,一些貌美的女大学生为了追求高档的物质享受而不惜出卖自己的肉体去换取金钱。如今,大学生同居现象已成为普遍而不争的事实,校外租房居住的恋人令高校学生管理者处于尴尬境地。这些现状不断提醒我们,高校性教育已不再是可有可无,而是迫在眉睫。由于缺乏性知识和防御措施,更缺乏对人类性特征的理性态度,大学生的性行为的发生很随意,更有一部分大学生把这种行为看成是私权利,甚至有学生认为这是大学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由此造成的后果是少女意外怀孕、堕胎等现象的增加,这种现象轻则影响个人身心健康及今后的婚姻家庭幸福,重则波及和危害社会。在人群里已经屡屡出现大学生的身影,面对这种情况,在校园里向学生发放避孕套能起到的作用充其量是性卫生和行安全。为此,加强高校性文化教育就尤为重要了。作家徐兆寿说:“真正的性教育是一种性文化、性历史、性观念的教育,是贯穿在整个人类生活中的一种精神。它必须让人们了解人的起源,人的本性,人类的性文化史,最后才是性知识。这是一种基本教育,倘若性教育课只有最后一点干巴巴的东西,而没有了前面的性文化,那么人们对性的认识仍然会停留在过去的层面上,仍然对自身和社会没有一个基本准确的认识,这种性教育便是失败”[4]。因此,我们的性文化教育不仅仅是性知识的教育,更应该是一种性道德和性文化的教育。当前高校性教育的任务应该是要让大学生真正认识性文化,了解人类性历史和传统,从而能道德地,审慎地认识和对待性关系,而不是草率、随意地发生性行为,要求人们保持黑暗、神秘、敬畏地对待性行为的传统,明白性行为是与婚姻、家庭道德密切相关的,相反,性放纵则是对人类性关系特征的践踏,同时也是对人类自身的不尊重和践踏。正如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埃米尔•涂尔干曾说:“性教育应该是性知识的教育和性道德教育的紧密结合。”

[3]因为性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是两个人的事情,它与爱情、婚姻、家庭、社会有着觅求的联系。每个人都有享受性的权利,北京师范大学学者赵合俊认为,性是一种私人化的体验,也是一种快乐,任何人的任何性行为只要不妨碍和伤害他人,都被认为具有正当性。但我们必须看到:在追求性快乐的同时,必须准备承担可能的后果和责任,而不应该盲目的追求快乐。正因为性行为不是个人的事情,就更需要道德约束,需要人们自我约束和节制,因为法律对此是无能为力的。同时,教育者必须向大学生阐述性的“正当性”和性权利的正确运用。任何性关系和性行为必须是以“没有妨碍和伤害他人”为前提的,不管对方是你的恋人还是配偶,只要他(她)不愿意,就不该强求,否则就可能构成犯罪。我国高校性文化教育的途径。当前高校性文化教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广泛开展。其一,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影像资料,展现人体奥秘,让学生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以避免学生出于好奇而进行不正当探索;其二,可以开设公选课,向学生讲解性的起源,性的实质,性与人类的发展,性与社会,性与爱情、婚姻家庭等正确的全面系统的知识,由学生自由参与学习,弥补大学之前性教育的不足;其三,可以聘请相关知名人士或著名专家来校开展性知识讲座,传授安全性知识,阐述婚前性行为的利弊,把选择权留给学生,有他们自己抉择;其四,可以组织大学生进行实地调查,去了解那些“三陪”人的真实生活和情感,甚至去采访一些性犯罪者,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让大学生们在实例中去触动心灵,感受震撼,从而引起自我反思,达到自我约束的效果,毕竟大学生是具有一定知识水平的群体;其五,高校里设立的心理健康咨询室,聘请具有专业水准与职业道德的教师或咨询专家来担任辅导者,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信赖,也才能很好地帮助那些有性心理障碍的学生。当前,我国高校不仅仅要加强性知识教育,以解决大学生存在的性生理与性心理因素,更重要的是要加强性文化道德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性观念。此外,各高校还应该建立大学生性心理保健支持系统,这是开展性文化教育的重要保证。高校教育者应该积极转变观念,认真接纳性教育,而不是采取冷漠、忽视,甚至是回避的态度。高校领导者应该从人才培养的高度来认识性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抛却一些不必要的担心,性过失只会因为性无知与性观念的错位,而非性文化教育引起的。在实践中,应该立足现实,循序渐进,探索适合我国国情和各校校情的性文化教育的最佳方式与途径,真正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

本文作者:高杉工作单位: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第九篇

一、当前“90后”艺术生廉洁文化教育的现实背景

1.追求独立的意识较强。根据笔者在所在学校问卷调查分析来看,“90后”艺术生进入大学校园后,普遍存在一种急于摆脱家庭和高中时家长和老师严厉管教的心态,这种心态往往使其追求较强的独立生活意识,反感父母、老师的过多干涉,尤其反对传统式的高调说教,并过分相信他们自己对各类问题的判断能力。但由于大多数学生离家较远,很多事情需要自己处理,使其对父母和家庭的物质依赖较之于高中时代反而有增无减。2.处理问题的韧劲不足。“90后”艺术生具有挑战生活,挑战权威的勇气,甚至在专业学习方面追寻挑战。在很大程度上讲,他们的生活激情更多地来源于各种挑战。“90后”艺术生的这个群体普遍喜欢追求新鲜感,具有比较强的个体意识。[1]据问卷调查表明,近三成的“90后”艺术生在迎接挑战时,往往会呈现盲目性倾向,以至在挑战失败后,承受困难和挫折的能力远远不如接受挑战时的勇气和信心,造成冲劲有余而韧劲不足。

二、影响“90后”艺术生廉洁文化教育的原因分析

(一)在教育内容考量上,减弱了艺术生的主体性地位

部分高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升学率、外语等级考试情况等纯业务标准,至于艺术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尤其是廉洁文化教育工作未给予足够的重视。甚至还有人认为,艺术生的任务只是专业学习,不需要过问其他。在这些思想误导下,部分高校放松了艺术生的廉洁文化教育工作,简化了对艺术生的思想动态考核环节,从而减少了学生接受的可能性,影响了廉洁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二)在教育方式结构上,降低了艺术生的积极性

在传播媒介迅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传播手段对受众的积极性调动不足,传播媒介不符合受众追求丰富性的要求,就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教育效果。目前部分高校的廉洁文化教育方式基本上没有摆脱灌输的教育范式,从事相关教育活动的教师的教学模式没有适时调整,过度依赖课件教学方式,互动效果不明显。对艺术生的教育收效甚微,难以调动其接受廉洁文化教育的积极性。

三、“90后”艺术生廉洁文化教育的基本路径

(一)加强内化引导,实现教学方式及目标的转变

1.加强内化,实现向学生为本的教学目标转变。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言,“造成教育青少年困难的最主要原因,在于教育实践在他们面前以赤裸裸的形式进行,而处于这个年龄期的人,就其本性来说是不愿意感到有人在教育他的。”[2]如果教师在教育引导过程中处在居高临下的姿态,纵然其“不厌其烦”地进行专业宣讲、理论灌输,但其结果也是收效甚微。因为在这样的教育引导语境下,“90后”艺术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专业课程内容,而抹煞了他们本应该拥有的思考空间。特别是当前“90后”艺术生个性独立鲜明,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喜欢挑战与竞争,他们极不喜欢被迫接受某种专业理论或知识。所以高校在教育引导过程中应充分认识这些特点,将教育的主动权尽可能下放,尊重“90后”艺术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在日常的教育引导过程中加强艺术类专业课程教育内容的内化,逐步向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模式转化。2.典型引导,实现向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转变。伴随着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发展,“90后”艺术生进入大学校园后,眼界与视野得以拓展,交往与互动得以增强,其“三观”也在这一过程中初步确立并逐渐呈现差异化特点。因而,高校在教育引导过程中就应充分重视“90后”艺术生在价值取向层面的差异化发展趋势,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类型的“90后”艺术生进行细化分类、教学辅导,积极开展“90后”艺术生之间的相互探讨学习,开展以点带面的典型引导教育活动。

(二)创新教育思路,促进艺术生学习的主动性

1.占领艺术生廉洁文化教育网络基地。“传统的思想教育传播载体显得不够用或不完全适用了,因而需要创造覆盖面广的新载体,如文化载体、大众传播载体、活动载体及管理载体等,以适应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需要,增强思想教育的吸引力、渗透力。”[3]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信息网络对受众进行传播已是大势所趋。通过构建这一平台,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拉近高校廉洁文化与艺术生的距离,比如尝试开设“法制文化教育”、“艺术生思想动态半月连线”以及艺术生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网页,科学构建栏目内容,广泛吸引艺术生参与学习讨论,把其建成艺术生廉洁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战斗堡垒。2.利用媒介吸引全校艺术生参与廉洁文化工作。一般而言,受众在接受思想教育时会有不同的接受态度,这主要是因为受众会依据自身需要能动地选择是否接受教育。在接受过程中,受众占据主体地位,具有能动选择性。所以“要认真了解受众的思想问题,切实关心受众的利益和需要,让受众在明理中受惠,在受惠中明理,这是思想教育方法的最佳体现。”[4]可尝试由高校职能部门如纪委、宣传等部门牵头,通过开展撰写学习体会文章,廉洁文化知识测试,党内法规知识竞赛活动,反腐倡廉公益广告征集,播放廉政防控教育录像片等教育形式,进行廉洁防控警示教育,从而使艺术生时时处处感受廉洁文化的熏陶。

(三)更新教育载体,优化廉洁文化教育平台

1.运用校内外资源,积极拓展廉洁文化教育阵地。受众的某种需要一旦得到满足,这时原先的需要也就不再成为人们积极行为的主要动机。从这个层面解读,加强艺术生廉洁文化教育,应积极尝试在第一、二课堂深入进行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大力宣传廉洁文化,巩固艺术生参与廉洁文化建设成果;通过和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等共建法制教育和社会实践基地,设立法制文化教育基地,组织艺术生现场观摩和模拟教学,用现实案例说法、讲法、传法;与地方政府共建社会实践基地,积极探索社会实践与廉政教育相结合的机制,深入乡村、社区等基层开展廉洁文化教育,发挥各自的功能,形成教育合力,真正提升艺术生廉洁文化的素养,促进廉洁文化意识的内化与提升。2.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不断更新廉洁文化建设。在新的形势下,教育主体应该根据受教育者的情况来预测他们各个发展阶段的需要,不断地更新、完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以积极向上的姿态,大力发扬争先创优精神,将争先创优的精神发扬到廉洁教育中去。紧密联系时代变化和艺术生的生活环境、社会环境引导艺术生理性思考。积极组织艺术生开展新型廉洁文化教育活动:比如学校二级学院以班级为单位,每学期召开一次以廉洁为主题的班会、一次讲廉洁文化故事、述廉政风尚演讲比赛,出一期以廉洁文化建设为主题的校报,积极倡导,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不断强化廉洁文化教育内容的更新。

(四)综合运用显、隐性教育,提升艺术生价值判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