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育学范文10篇

时间:2023-06-25 16:59:17

化学教育学

化学教育学范文篇1

探究学习在观念上的平等、开放、民主,在过程中的自主、体验、个性,在形式上的生动、多样、有趣,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探究学习”是在50年代美国掀起的“教育现代化运动”中,由美国著名科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J.J.Schwab)倡导提出的。他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因此,学生应像“小科学家”一样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同时受到科学价值观、科学方法等的教育,并发展自己的个性。“探究学习”强调科学概念、科学方法、科学态度三者的综合和对科学研究过程的理解。它所具有的这些特点,使其成为美国教育改革中较有影响的教学方法。在美国的科学教育改革中,以科学探究为核心是支撑《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的课程理念。

一、探究学习的基本步骤探究学习的基本步骤

步骤

目的

学生活动

需要考虑的问题

明确问题

在情境中面临、发现或产生问题

设置情境、实地考察、新闻媒体、图片分析、案例研究、角色扮演、戏剧小品等

为什么我们要研究它?我们想发现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决定探究方向

预测产生问题的可能原因,结合过去的经验,选取关心的焦点,确定几个可能的研究方向

头脑风暴

可能的原因有哪些?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我们选取哪几个为中心来进行探究?

组织探究

保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探究制定探究

方案:分组、确定任务、制定时间表

需要分成几个组(Who)?每个组的任务是什么(What)?如何完成(How)?需要在哪里完成(Where)?什么时候完成(When)?

搜集资料

获得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

参观和实地考察、调查和采访、实验、查阅文献、个案追踪分析等

我们需要哪些信息?在谁那里、什么地方搜集这些信息?

整理资料

分析、处理信息,评价信息的有效性

分类、制作图表、分析、评价

如何整理获得的信息?可做哪些分类?这些信息的异同点?有什么联系?能得出什么结论?

得出结论

证实或否定预测与假说解释获得的信息,形成并修正判断,证实、抛弃或改变假说与预测(如果结论与预测不吻合,应重新确定探究方向,拟订方案,组织探究)

用各种形式表达小组或自己在探究过程中形成的见解,并和他人进行交流——进行一次角色扮演,或完成一份报告、撰写一篇论文、进行一场辩论、创作一个故事、举行一场比赛、组织一个展览等

我们得出了哪些结论?这与先前的预测是否一致?有哪些证据支持我们?结论与预测不一致,我们下一步做什么?

社会活动

要求学生根据结论积极参与有关问题的社会决策在条件适宜的情境下运用自己调查的结论,采取相应的社会行动

社会行为、社区服务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能做什么?我们怎样才能使其他人了解我们的行动?我们怎样才能有助于或影响社区和社会决策?对于这个问题应该做什么?

探究学习是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展开的。

从纵向看,包括科学探索的基本活动,即提出问题、确定研究方向及计划、搜集资料并整理资料、得出结论,以及根据现实条件灵活运用科学结论等等。在参与这一系列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获得探究活动所指向的知识,而且能学习和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具体方法。从横向看,探究学习的每一个步骤都包含许多具体的活动形式。在这些生动、多样、有趣的活动中,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发展自己的个性。他们会视学习为乐趣,主动而轻松,并富有创新精神。探究学习事实上是一种双重的学习过程。既是探究者对所研究的课程的学习,同时也是对探究过程的学习。探究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既是系统的,又是灵活的,其系统性在于开展了一整套活动,而其灵活性则在于活动可以增减、替换,活动的顺序可以变换。

二、探究学习的特点

探究学习强调参与和过程:探究学习要求所有学生都参与学习过程,把学生视为“小科学家”,让他们通过一系列的科学探索活动去发现科学结论,而不是将现成的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这些从实践中获得的知识,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并更容易被应用到实践当中。

探究学习强调平等与合作:探究学习中,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取得成功,学习的成果是学生合作的结果。同时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是学生的朋友、伙伴。因此,探究学习是一个合作的过程,而不是竞争和对立的过程。

探究学习鼓励创新:在由学生负责决定做什么,怎么做的探究学习中,教师鼓励学生自由想像,提出各种假设和预见,充分尊重他们的思想观点,使学生敢想敢干,富有创新精神。

三、探究式学习的主要活动形式

(一)小组活动

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交往的技能及分享、合作态度是一项重要内容。与个体单独活动和集体活动相比,小组活动对实现这方面的目标具有独特的作用。探究式学习的各个环节几乎都可以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展开:从小组协商制订调研计划,到小组分工合作搜集和整理资料,再到小组研讨澄清认识,得出结论。在这些目标不同、内容各异的小组活动中,学生一方面可以学习如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以使他人采纳自己的主张;另一方面,他们也可以学习如何倾听他人的见解,借鉴他人的观点提高自己的认识。此外,他们还可以尝试以宽容的态度与同伴求同存异,携手合作以实现小组的行动目标。根据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成果,有效的小组活动须具备如下特点。

1.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从小组的构成看,每个小组的4~5名成员在性别、个性特点、家庭和社会经济背景、学业成绩、能力水平等方面需有明显的差异。每个小组都成为整个班级的缩影,各小组之间力量均衡,便于对各个小组的工作成效进行公平的比较和评价。同时,由于组内各成员在各方面的差异,因此他们可以有效地展开互助合作,最终促进每个成员在认知、情感、个性和社会交往等各方面的提高。

2.小组目标的设立。在活动中,小组是一个整体。目标的达成是以小组每个成员的成就来衡量的。也就是说,只有当小组的其他成员都达到了目标时,自己才达到目标。在共同目标的作用下,各组员结成“利益共同体”:成绩好、能力强的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后会积极地去帮助其他同学;而成绩较差,能力较弱的学生则会出于集体荣誉感和自尊心,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学习,以保证自己所在小组不会因为自己失败而失败。

3.个人职责的明确。为了实现小组目标,保证每个组员都能对小组成绩有所贡献,小组活动应对组内成员作明确的职责分工。在分头搜集资料后,小组成员一起分析和处理有关信息;在小组研讨推导结论的过程中也强调每个人都发表自己的见解,并把大家的意见综合起来,得出一个小组的研究结论。

4.均等的成功机会。由于每个小组的构成大体相同,因而学生无论在哪一组,只要自己努力,并有同伴之间的相互帮助,那么都会有成功的机会。同时,由于是以小组目标实现与否作为衡量各个组员工作成效的标准,因而无论单个组员的背景和能力如何,也都有均等的机会享受成功。

(二)头脑风暴

从形式上看,头脑风暴有点像讨论,是把与某一主题相关的人员集中起来,让他们充分发表观点,以集思广益。同一般的讨论相比,头脑风暴更加自由,更加灵活。它试图创设一种宽松、自由的环境,让每个与会者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它的主要规则包括:当有人发言时,其他人必须仔细地倾听;任何人都不许对他人的发言作评价;只要没有其他人发言,你可以随时发表任何见解。由于与会者不必考虑自己的见解是否正确是否恰当,因此可以保证每个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在这种完全自由的情况下,一个人所提出的哪怕是很不成熟的观点也可能激发其他人的思维,产生一系列新的想法。

在探究式学习的第一步,即提出问题的阶段,运用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把集体所要探究的问题和方向确定下来。

(三)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活动具有特殊的作用。当学生通过观察、阅读、实地调查、测量、访问等活动收集到有关化学问题的素材,并经过整理和分析之后,他们可以就某个化学问题,分别扮演相关的角色,以体验不同机构、不同个体在解决化学问题中的不同职责和不同作用。角色扮演要求学生转变角色,真正从所扮演的角色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并采取行动,因此,它可以使学生逐步学会站在他人立场思考问题,想他人所想,急他人所急。这对于培养学生对其他人的尊重、关心和爱护的情感是非常有利的。

四、探究学习对教师提出的挑战

在探究学习中,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为确立教学目标,创设教育情境,引导学生对活动的兴趣,对学生的自主活动给以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以伙伴身份参与学生的调查、发表、分享、交流等一系列活动。这使习惯于传统角色的教师面临挑战,他们需要适应探究学习对他们提出的要求。

1.转变教学观念。教师要走下讲台到学生中去,重新调整自己的角色和与学生的关系,尊重学生的想法,与学生平等合作,为学生创造宽松、自由的活动空间,引导他们对化学问题产生兴趣,并围绕这些问题去观察和思考。这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保证。

2.在探究学习中,教师面对的不仅仅是依靠本门学科就能解答的问题,对教师在知识方面的要求是多学科的。这需要教师不断丰富、提高自己,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3.探究学习需要开放的课堂,因此,教师的组织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如活动材料的投放方式、学生小组的分工配合、对学生提问和指导的时机和方式等等,以保证学生的探究活动能井然有序地进行。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的易静老师为本文提供了部分资料,特此感谢。)

参考资料

1.北京师范大学环教中心、华东师范大学环教中心、西南师范大学环教中心编著:《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师培训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版。

化学教育学范文篇2

【关键词】培养;高中化学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化学科目的教育逐渐受到重视。只有当学生有兴趣学习时,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和发展自己的实力。提高学生对教育内容和逻辑的管理水平,学校应该多进行一些教育活动,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主导性和实践性的思维。我们必须不断努力提高我们的教学技能,才能建立有效的课堂体系。

一、创建教学情境,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化学课与其他课的不同在于:化学课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校试图为所有学生提供最大化的积极和激励的环境,在高中化学教育中,教师需要添加一些实际的有趣故事,来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经过各种化学实验的连续分析和研究才能取得成功。高中生可以亲身做一些化学实验,感受不同化学实验反应的奇迹,从而让学生爱上化学课程。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可以在所有课程开始之前进行一些有趣的化学实验,并将它们与课程知识点进行有效结合,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加深记忆。现在许多高中生沉浸在历史长河之中,这与传奇历史本身密切相关,纵观历史我们可以通过悠久的历史知识来总结、思考并提高我们的文化成就,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外课堂所有化学历史的知识,使教师可以充分了解化学历史和课堂的知识方面,使学生获得兴趣和学习动力。

二、做好课前备课工作

引水方知开源不易,就是说化学教师要做好教学准备工作,积极向学生介绍丰富多彩的化学世界,在准备阶段,教师将认真考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科情况。教师应该合理分配知识,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在课堂上引起学生的注意,而且在化学实验中,教师可以较多解释给学生理论知识,使学生提高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并培养学生对课堂的尊重。根据需要教师在课堂准备期间设置游戏步骤,以便在有效时间内有效地执行。

三、有效的开展课堂实验

化学具有感性知识的科目,要加强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与此同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多加思考来加深知识体系。实验可以激发聪明的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艺术语言可以使深层知识变得简单。实验教学应先以学生为主,在我国传统的高中实验班中,经常发生以下现象。在复杂的实验中,通常进行口头陈述步骤。学生只是听讲而不是实际操作,例如,如果您暂时不使用菜刀,它会渐渐的生锈。为什么不涂油的菜刀会生锈?老师讲解慢氧化会在不同条件下发生不同的效果,如果没有试验只是口头讲述对提高学生的兴趣没有多大意义。师生之间的合作与沟通可以引发思想冲突,在教学中通过创建问题情境,组织协作小组独立探索、交流和互动以取得好的成果。在高中化学课上,教师讲授理论知识,学生专注于有效的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在特定课堂教学中的长处,来增加学生对学习的好奇心和兴趣。化学实验可以给人们带来奇怪的魔法效果,可以吸引学生进行不可预测的教育实验。此外,在特定实验开始之前,教师预先配置问题并鼓励学生进行实验中发现找到解决方案,提高学生观察力和培养他们的积极性和责任感的能力。在特定的化学实验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进行有序的实验,合理分配实验组,以便在有效时间内获得最佳实验效果。例如,在氯气类中,首先分析一组自来水的消毒方法,指出氯消毒的方法,并通过学习氯的知识来扩大氯气的使用。

四、采用新的有效教学方法

高中生通常对想要探索新事物有很强的兴趣,他们可以快速吸收和控制新知识,因为学生有一个渐进的化学学习过程,通过教师的教学使知识更加完善。因此,需要在化学课上寻求良好的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对化学知识学习的热情,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化学实验,并鼓励学生敢于演讲发言,学生们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实现信息与资源的整合,扩大知识面和提高自我意识,在小组合作过程中,老师不断引导学生加深理解,帮助他们更容易接受化学知识。

总之,学生能否对化学学习感兴趣和教育效果有着重要关系。目前,许多化学教师的传统教学方法不适应当前新一代教育的发展,教师要不断寻求培养学生对高中化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更多的乐趣和有趣的实验。就需要教师整合自己的教学特色。总而言之,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提高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效果,从而培养学生的兴趣,高质量的教学准备能使学生协作学习,合理使用多媒体加强课堂的学习氛围,化学课堂的优质教学增添了学生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教学的首位,从而真正的提高高中生化学成绩。

参考文献:

[1]段戴平.高中化学课程一致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化学教育学范文篇3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升我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水平;以建设教育现代化为抓手,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用教育现代化理念,着力推进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从教育思想、学校管理、队伍建设、办学条件及教育质量等方面实现教育现代化,提高学校综合办学水平,促进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

力争到2015年,全市60%以上的义务教育学校达到“市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标准;到2020年,全市义务教育学校100%达到“市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标准。

我市现有义务教育学校56所。根据“十二五”校点布局规划,到2015年需要撤并的有7所。对规划设点的49所学校,根据本市学校实际状况,拟在2020年底前分两个阶段完成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达标工作。

第一阶段:2015年达标学校31所;

第二阶段:其余学校在2020年底前全部达标。

三、主要任务

(一)按照《市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评估方案》要求,进一步完善我市学校布局,分两个阶段完成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达标工作。

(二)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规范学校管理,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切实推进教育公平;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提高学校办学质量,不断增强学校办学活力。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成立组织领导机构

为确保我市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创建工作的顺利实施,市教育局决定成立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负责日常具体工作。

(二)科学规划,确保创建工作有序推进。

科学的规划是创建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各学校要根据全市创建工作规划,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创建规划和实施方案。列入2012年创建的学校,创建工作规划和实施方案于月31日前交市教育局督导办公室。

(三)加大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办学条件现代化是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创建的重要基础。一是要扎实推进校舍安全工程,要结合新一轮校点布局调整和学校校园建设规划,修订完善义务教育学校项目建设规划,落实经费和项目,加大工作力度,确保2012年至2015年完成所有无抗震设防能力校舍的拆除重建和加固改造。要统筹实施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班班通工程”等项目,提高综合效益。二是高标准实现生活设施配套和教学设备达标。要以本次创建活动和国家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装备项目为契机,严格执行国家标准,抓好生活设施配套和教学设备达标。三是加快中小学校信息技术装备建设步伐。要坚持以应用为导向,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强计算机装备建设,力争达到生机比:初中8:1,小学10:1;师机比1:1的目标。加快以互联网和交互式电子白板为标志的“班班通”建设步伐,确保2012年实现全覆盖的目标。

(四)加强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在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达标创建过程中,各学校,要加强学习与培训,提高对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工作的认识。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课内比教学”教师继续教育等途径,全面提高学校管理干部和教师的整体素质,全力打造一支思想领先、作风过硬、业务精通、管理到位、思想开拓的生机勃勃的骨干教师队伍。保证每所义务教育学校都有学科分布均衡、年龄结构合理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队伍。一是要加强校长队伍建设。抓校长队伍建设就是在抓学校未来发展。我们要加大校长队伍培训培养力度,增强校长现代教育意识,提升校长队伍的理论素养和管理水平;要加大校长队伍的管理、交流、考核和监督力度,全面实行校长任期制。二是要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按照“总量控制、动态调整”的原则,完善教师编制管理;建立健全教师补充、退出和援助交流机制,全面深入推进城乡教师援助工程,有效化解教师结构性矛盾。三是要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坚持开展师德教育月活动,着力提升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素质。健全教师培训制度,探索促进教育教学专家成长的制度机制,完善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培养、遴选、考核管理与表彰激励制度;四是要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努力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待遇,保障“教者从优”,激励“优者从教”。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完善教师的津补贴、养老、定期体检、休假疗养等政策,落实农村教师工资、津贴补贴、职务等倾斜政策。

(五)加强管理,全面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各义务教育学校要以创建为契机,狠抓内部管理,提高学校管理水平。进一步强化岗位责任制,提高工作效率,围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标,提高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的幸福度。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规范办学行为,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在创建中找差距求发展。以《市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评估方案》为准则,对教育教学工作实施有效的精细化管理。使学校管理更加科学化、人文化,提高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保证每一位适龄孩子都能完成高质量的义务教育。在具体操作中,要力争实现“四化”。一是制度建设规范化。建立和完善常规管理制度,变经验管理为制度管理。二是管理体系网络化。健全校长全面负责、党总支(支部)政治保障、教代会和家长委员会民主监督的校长负责制,形成完善的学校管理网络体系。三是管理行为民主化。探索以德治校与依法治校有机结合的新型管理模式。坚持校务公开,民主管理,最大限度地调动教职工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四是管理手段信息化。建立校园网站,充分利用网络,对教育教学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和有效整合,提高管理效率和现代化水平。

(六)深化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在开齐开足各类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要注重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方法的引领,通过有计划地开展研究课、汇报课、展示课、评优课等活动,突出新课程理念,提高教师的授课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施高效课堂,打造优质课堂。一是要坚持育人为本,提升德育水平。要进一步完善德育工作领导管理体系,健全德育工作制度体系,建立完备的学科、社会实践活动等德育课程体系。二是坚持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通过典型带动、样板示范和专家引领,深入开展中小学“高效课堂”创建活动,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着力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三是全面推进小班化教育,均衡教育资源,各学校要按照《湖北省义务教育条例》,推进小班化教学,努力实现小学35人以下,初中40人以下的编班要求。四是坚持搞好教科研工作,强化校本教研。要以课堂为立足点,以教学实际为结合点,以教学中的问题为课题,搞好教学科研工作。五是坚持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完善评价体系。要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质量结合的评价制度,建立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教育质量监测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化学教育学范文篇4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化学;化学教育

一、引导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初中化学让学生对世界的认识初次从宏观层面深入到了原子与分子的微观层面,引导学生形成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化学基本素养。化学中的气体、液体、固体都属于宏观范畴,而分子、原子、离子、电子等都属于微观范畴。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观察化学变化现象时,会引导学生进行宏观辨识,从气体、液体、固体、颜色、气味、温度等宏观角度对现象进行分类与描述,然后进一步从微观层面分析其分子、原子、离子、电子等变化过程,从物质的微观组成和结构解释其宏观现象,培养学生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基本观念。原子交换、电子转移、化合价升降等属于微观概念,而物质性质、化学变化、实验现象等属于宏观范畴,初中化学教育学生掌握两者之间的逻辑因果关系。在“化学式和化合价”课题教学中,学生初次掌握用化学符号和定量计算等方式说明物质的组成及其变化。在“金属的化学性质”课题教学中,教育学生掌握不同金属的性质的变化规律。在“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课题中,教育学生从化学反应方程式来说明铁元素在冶炼过程中的变化。在“酸和碱”单元教学中,教育学生根据酸碱指示剂的现象,来判断物质酸碱性并分别归纳为酸和碱,能从酸、碱、盐物质结构上说明酸、碱、盐各类物质的相同性质以及酸、碱、盐之间性质的差异。

二、培养学生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变化观念是指认识到物质运动和变化是永恒的。初中阶段学生初次学习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认识到物质是不断运动与变化的。在学习了分子原子和电子后,认识到化学变化的实质就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再形成新的分子或分子间发生原子、电子的转移或转换,从而生成了新的物质。在学习质量守恒定理时,学生根据反应物的变化来进行物质质量的计算,认识到化学变化中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在学习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教学中,学生学到了从宏观到微观再到符号的三重表征形式,掌握了化学变化的表示方法。在燃料及其利用的教学中,学生认识到了伴随化学变化的能量变化。在金属与酸碱盐的教学中,学生了解到化学变化的规律性。学生基于物质变化、质量变化、能量变化、变化规律等形成了全新的变换观念。平衡思想是指化学反应到达一定程度会趋于平衡,此时反应仍在继续,并且是相对平衡的,改变外界条件反应就可以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状态。学生在学氧化碳和水反应时,会学习到常温下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达到平衡,在加热或者震荡后,反应平衡改变,碳酸会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学习溶解平衡时,学生了解到溶解是一定限度的,饱和溶液就是在这一限度达到了溶解平衡状态,如果改变条件加热或者降温,平衡就会随之改变,溶液在达到新的溶解平衡过程中,就会进一步溶解溶质或者结晶析出溶质。气体的溶解度与压强也有关系,在一定条件下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达到了平衡状态,如果改变条件加压或者减压,则水可以溶解更多的气体或者无法完全溶解、逸出气体。这些平衡现象帮助学生形成了初步的平衡思想,为高中化学的化学反应平衡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加强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证据推理能力是科学研究必备能力,进行类似于科学家的科学论证推理过程有利于帮助学生提升证据推理能力,深化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初中化学中的许多实验教学都是以实验现象和结果作为证据,经过一定的逻辑推理得到结论。比如分子运动现象实验,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实验,燃烧条件的实验等。现以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实验来呈现证据推理的过程,见图1。图1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来呈现证据逻辑推理的过程模型是按照事物的性质制成的,可以是形象的物体,也可以是抽象的概念或者其他形式,将复杂的事物用更加简易的、可直观感受的模型的形式呈现出来,使人对事物的理解更加容易,学生的模型认知能力对于其认知理解新的事物至关重要。化学式是初中化学最基础的模型之一,用化学符号以及计量数来表达物质的组成,包括具体的分子原子离子数量的比例关系。比例模型直观表现了微粒的形状,如图2。

四、提升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化学实验能为学生验证化学假说提供化学实验事实,帮助学生增强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探究是根据所面临的问题或者根据实际需要所提出的问题,提出假设并由此设计实验方案,然后进行实验操作并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对实验现象作出解释与分析,最终得到探究结果的过程。创新是指对已有的设计方案、现象结论进行反思,提出质疑和新的设想或优化方案。教材中有许多问题,例如探究灭火的原理。先根据灭火的实际案例分析灭火的原因,然后提出灭火原理的假设,再设计蜡烛在不同条件下燃烧的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进行分析,来验证所提出的假设,完成对灭火原理的探究。接下来教材根据灭火原理及上述实验活动的反应原理设计出一种灭火器,这就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材中还有许多增强学生创新意识的内容,例如拉瓦锡测量空气成分的实验用的是加热汞的方法吸收氧气,后面的实验改进成了用红磷吸收氧气,这样一来避免了使用汞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从安全角度优化了实验方案。

五、增强学生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不仅是科研人员的也是公民所必备的基本素养,初中化学对此有着良好的启蒙与加强作用。第一单元带领学生走进化学实验大门,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如实记录实验现象,遵守实验操作规则,严格执行实验方案,初步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其中描述现象时,要求从颜色、状态、气味、声音、温度、气体、沉淀等多个角度全面描述,培养学生对事物全面观察、充分了解、直观表征的科学态度。实验操作规范中药品取用规则、酒精灯的使用规则、仪器的连接与洗涤规则等,规范学生的具体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安全责任意识与严谨的科学态度。初中化学同样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学生认识环境资源的重要性、崇尚绿色化学、注重生产生活与科学伦理道德、自觉抵制网络谣言与伪科学。“爱护水资源”课题教育学生保护珍惜水资源,不随意浪费水和向水中排污,倡导人与环境和谐相处,形成科学伦理道德和绿色化学的观念。“酸和碱”这一单元教育学生保护和改善土壤耕地资源,“盐化肥”这一单元教育学生合理使用化肥,而不要过量使用破坏土壤结构。“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课题使学生认识到直接燃烧秸秆会导致浪费资源和影响环境,应当合理利用秸秆资源,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化学与生活”单元前两个人与化学的课题教育学生合理饮食、均衡膳食,注重人体健康。网上曾有谣言称“肯德基麦当劳薯条被检测出有毒物氯化钠,报告称,长期低剂量接触氯化钠,会出现嗜水、偏头痛和呼吸困难等症状,胸闷和心率加快等”。教材“生活中常见的盐”课题中明确指出“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炒菜时如果不放食盐,菜将食之无味。氯化钠也是人的正常生理活动所必不可少的”。学习了这一部分知识就可以很容易的鉴别出有毒物氯化钠属谣言,从而形成抵制谣言的社会责任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化学教育学范文篇5

科技进步的关键在于开发人才,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教育。化学学会要充分调动广大化学教育工作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传播和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培养高素质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我会不仅人才荟萃,而且有老一辈教育工作者传承下来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学会组织的作用,通过学会组织调动广大化学教育工作者为改革和发展出谋划策,以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同时通过理论研讨促进思想观念的转变,对于改革和推进化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我会工作在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有过一段稳步健康发展的历史,不仅学会组织发展较快,在学术理论研讨方面也取得过一系列的成果,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近年来,学会工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面临很多困难,一方面由于理事会新老交替,一部分理事对于学会工作的性质认识不清,服务意识不强。另一方面有些行政部门对学会工作不认可,如学会的评奖在考评和竞升职称时不算。其次,由于活动经费困难,学术活动受到了一定的影响。针对这一状况,我们召开会议讨论学会工作的发展方向,对学会工作进行了认真的反思,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能做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做?通过讨论,端正了对学会工作的认识,增强了改革和发展的信心,重新确立了学会工作的地位。学会是科技、教育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科技、教育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科技文化传播、服务和转化的载体,是发展科技教育事业的重要力量。同时,学会是一个松散的民间组织,但承担有一定的社会职能。学会工作要树立“三种意识”,即学术意识、服务意识、群众意识。服务和促进中学化学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是学会的宗旨,贯彻“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思想,开展学术交流是我们的中心任务,也是学会树立权威性、增加凝聚力和提高影响力的基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完善的进程中,学会只有为政府、为社会、为学校提供优质的服务,才能赢得认可,获得支持,才有可能生存和发展。研究需求,提供好的服务,应该成为我们学会的一项重要任务。离开了群众性,学会的科研工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会要充分发挥学会人才和智力优势,担当起教学改革主力军重任。同时,要适应市场经济、科技创新和政府机构改革的需要,改革学会活动内容和方式,认真研究符合时代要求的活动内容、活动方式,不断增强学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二、加强学会的自身建设

学会既然是一个群众性的学术组织,那么要加强学会的组织领导,促进学会工作的正常运转,建立健全学会的组织机构,加强学会的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市科协的安排部署,学会于2003年9月召开会员代表大会进行改选,新一届理事会理事长由特级教师、兰州四中校长杨昌文担任,副理事长由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徐大仁、兰州十中校长张德友、兰州二中副校长卢世平担任,理事会由11人组成,他们从高等院校、示范性高中、普通中学、厂矿中学中产生,老中青相结合,并根据学会工作的性质将理事会的理事分为科普组和教学组,使学会工作得以正常运转。近年来教师队伍趋于年轻化,很多青年教师对学会的认识和了解不够,把学会看得很神秘,我们通过学术活动和教学活动增加他们对学会的了解,从而对青年教师产生吸引力。近两年来,加入兰州化学会的青年教师近百人。青年教育工作者朝气蓬勃、思想敏锐,我们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人才,利用人才,引导和组织青年教师开展研究活动,写作活动,调动了青年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产生荣誉感。三年来,有的青年教师被充实到学会理事会中,有的进入兰州市教育局化学中心教研组,有的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有的成为学会热心志愿者。

每年的年底召开理事会,总结前一年的工作,反思工作中的不足,并对新一年的工作计划进行了讨论,酝酿产生新的研究方案。凡是学会的大事,都有理事会集体决定。在学会的不懈努力下,学会工作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两次被市科协评为先进集体,有11人次被评为市科协先进个人。

三、学术活动是学会的立会之本、生命之源

“活动是学会的生命”。学会工作“动则兴,静则衰”。要体现学会工作存在的意义、保持学会工作的活力,就必须积极开展学会的各项活动。我会的任务是团结广大会员,为广大会员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提高广大化学教师的学术造诣和教育教学水平。学会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其主要成员一般又是各单位的工作骨干,有的甚至还是学校的主要领导,因此在工作中,我们注重把学会的活动同单位的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理论同实践紧密挂钩,理论直接服务于实践。

(一)开展学术会议

我会每年组织一次学术年会,通过交流提高认识,提高水平。2002年我会在兰州三十三中主办的“3+X高考研讨会”,使广大中学化学教师对理科综合考试的命题形式、难度、内容、题型、内容比例、复习方法等有了一定的了解,澄清了一些模糊认识,有80余人参加了会议。2003年我会在兰州五中组织了“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会议以专题报告与课堂教学观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使广大中学化学教师对新课程实施的重要意义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使广大化学教师对课堂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有了一定的感受。2004年7月,由我会和甘肃省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04年化学学科创新教育学术年会”在兰州举行,会议正式代表100名,列席代表300名。会议由兰州市教育局、兰州铁路局教育集团、兰州铁路局第四中学协办,采用学术报告与课堂教学观摩相结合的形式,内容丰富、成效显著,反映强烈,受到了全体与会者的支持和赞许。

(二)开展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与交流

在进行课堂教学实施研究的同时,不断总结新课程实施的经验与成绩,我会每年组织一次学术论文评选。通过评选活动,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我们先后组织了“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的资源整合”、“中学化学教学与研究性学习”为主体的学术论文评选活动,三年来共提交论文102篇,提交的论文从素质教育的内容和结构、素质教育实施的途径和办法,教材、教法、学法、课程标准、考试、课程资源、优化教学过程、化学实验中的素质教育、信息技术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性学习在化学教学中的实施、课堂教学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诠释了教师对课程改革的理解,展示了教师在课程改革中取得的成绩。经过我会秘书处组织专家评审,共评出一等奖18名,二等奖40名,三等奖44名,其中有6篇论文推荐参加“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第10届年会”的论文交流及论文评选,获得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有27篇推荐参加市科协论文评选,有3篇获得一等奖,有11篇获得二等奖,有13篇获得三等奖。

(三)开展青少年化学奥林匹克竞赛

化学奥林匹克竞赛是科学教育的一部分,对于培养中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创新能力、发现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分为全国高中竞赛和初中竞赛两部分,高中竞赛由中国化学会主管,初中竞赛由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主管,这两项赛制经过多年的运行,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高度的评价。兰州赛区的竞赛组织工作由兰州化学会承担,化学竞赛影响面大、考试纪律要求严格、对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高,学会工作人员精心组织、缜密安排,从发通知、报名、制卷、安排考场、阅卷、成绩统计、交报表、组织协调等各个环节严把质量关,连年出色的完成了各项任务,多次受到甘肃省化学会、甘肃省省教育学会的表彰。竞赛成绩如下:

2004年——2006年初中竞赛成绩

时间

报名人数

省级一等奖

省级二等奖

省级三等奖

全国一等奖

2004年

3912

107

195

288

15

2005年

3895

80

155

231

12

2006年

3576

72

150

208

12

2004年——2005年高中竞赛成绩

时间

报名人数

省级一等奖

省级二等奖

省级三等奖

全国一等奖

2004年

1921

14

21

29

14

2005年

1677

12

26

27

12

2006年

1819

37

65

118

25

(四)开展教学观摩和优质课评比

青年教师是化学教研的未来,化学教师队伍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青年教师的健康发展与专业成长将成为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兰州市化学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为了进一步发掘、完善和推广成功课堂教学的典型经验,我会充分发挥学会的资源优势,以新课程实施研究为载体,以教学观摩与教学评比为手段,以校际青年教师联合活动为主要形式,给青年教师分任务、压担子,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切实加强对青年化学教师培养。2003年我们在兰州第十四中学组织了初中“优质课”评选活动,2004年我们在兰州第五中学组织了初中、高中“优质课”评选活动,通过教学实践相互切磋与自我反思,提高了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通过教学评比活动,培训了一批教师,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积累了经验、锻炼了队伍。

(五)开展课题研究

2003年新教材在我市开始实施,2005年秋季我市初三学生全面启用鲁教版化学新教材。新教材新在哪里?教师能否用好新教材?怎样用好新教材?很多化学教师有“为难、抵触、担忧”情绪,为了保证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兰州市化学会选择了“鲁教版化学新教材实施研究”课题。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提倡学生积极思维,自主学习,参与实践。为此,兰州市化学会根据课改精神,由我会牵头,联合兰州市化学中心教研组全体成员,在全市开展“鲁教版化学新教材实施研究”活动,其目的是帮助全市化学教师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提高全市化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培养一支既能教学又能研究的化学骨干教师队伍,从而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

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通过专家报告、集体备课、教学观摩、教学研讨、教学反思、教学总结使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得到发展。研究重点在于变革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评价方法,以及课堂探究活动的方法与效果等四个方面。研究的内容有:教学理念、教学目标的叙写、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评价方法、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教学整合等。

我们安排下列学校作为新课程新教材研究试验点:十中、十六中、铁一中、铁四中、五中、四中等,发挥化学试验基地的窗口与示范作用,提升基地化学教研组的教研教学水平。然后组织全市初中化学教师听课、研讨,交流。实验学校要从“教材分析、说课、讲课、经验体会”等方面交流新课程试验的体会,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2005年10月,在兰铁四中召开初三年级第一学期新课程试验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教师约150人;2006年4月,在兰州十中召开初三年级第二学期新课程试验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教师约80人;2006年5月,组织部分初三骨干教师“送教”赴永靖一中,受到永靖一中师生的欢迎。初中新课程在我省实施已有一年,高中新课程即将实施广大中学教师更加关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高中教学中新课程理念还不能深入人心,在升学率的重压下,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在教学中仍占据统治地位.为此,2006年10月19日-25日举办"兰州市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我们采用会常流动的形式,分别在兰州一中、兰化一中、兰州四中、兰州十中、师大附中召开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

研讨会采取优秀课改教师做课、说课、专家点评,与会教师共同讨论的模式举办,研讨会期间,全市化学教师踊跃参与,有不少外地州市的化学教师也赶来积极献言。东风基地中学的化学教师听到消息,连夜赶来,参加了会议。每天都有七八十位化学教师积极研讨,气氛十分热烈。通过研讨,使大家充分领悟新课程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明确了教学改革方向。另外评委们挑选出4节优秀课11月21日在兰州四中面向全市化学教师进行观摩教学,有150多人到场参加了此次活动。

(六)搭建交流学习平台

通过教师继续教育促进教师发展,我会充分发挥学会优势,积极与全国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甘肃省化学会保持联系,为广大中学化学教师牵线搭桥,提供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对于了解国内外教育改革动态、开阔教师的视野、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2003年9月,由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吉林省教育学院承办的《全国教育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研讨会》在长春东北师大附中召开。来自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的8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有12位代表展示了各自制作的化学教学课件、积件以及化学网络课程等现代教育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实践研究成果,并和与会的国内同行进行了经验交流。兰州四中金燕老师代表甘肃省参加了会议。

2.2004年11月,由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湖北省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承办,海南省教育厅教研室协办的“中南地区课堂教学研究性学习研讨会”在海口市举行。中南地区各省推出的代表做了课堂教学示范,其他各省各有1至2名代表参加观摩研讨。西北师大附中郭大同老师参加了会议。

3.2005年3月,选派兰州七中郭彩霞老师参加了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在江苏无锡主办的《人教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经验交流暨研讨会》。

4.2001年,在甘肃省化学学会的协调下,我会与浙江省化学学会进行了互访。兰州化学会组织从事化学教育、中学化学教学与研究的专家、一线教师共7人对杭州二中、诸暨中学、绍兴鲁迅中学、新昌中学、宁波效实中学等5所中学进行了交流和考察,同年11月,浙江省化学会在浙江省化学会常务理事、浙江大学化学系主任王彦广的带领下,组织杭州二中、诸暨中学、宁波效实中学专家、教师一行5人,分别在我市进行了交流和考察,考察的学校分别是:兰州一中、西北师大附中、兰州三十三中、兰州四中、兰州九中等五所学校。在兰期间,针对高考理科综合考试的命题形式、复习方法、课堂教学方法等做了两场专题报告,2节观摩教学课。

5.2003年,在甘肃省化学学会的协调下,我会与山东省化学会进行了互访交流活动。兰州化学会组织西北师大附中、兰州四中、兰州十二中、兰铁一中、兰炼一中、兰炼二中、酒钢三中等学校的骨干教师共7人对山东实验中学、莱阳一中等学校进行了访问。同年10月,山东实验中学、寿光一中、寿光二中、寿光现代中学、莱阳市教研室、山东师大附中等学校组成的访问团一行8人在山东省化学会秘书长陈志的带领下来我市参观访问。在兰期间,访问团的老师就新课程的实施在兰州五中作了专题报告,并进行课堂教学示范。

学会工作成绩的取得,必须争取各级行政部门的支持,必须依靠全体会员,必须有一批热心学会工作的骨干分子。我会所举办的丰富多采、成绩骄人的教研活动分别得到了市教育局(处)的大力支持,西北师大化学化工学院、省教科所、省化学会、市科协等以及全市众多优秀中学都给予了资助和其他帮助。同时,与各位会员及广大中学化学教师和教研员等同志对学会工作精益求精的追求和不辞辛劳的努力是分不开的。通过多年的实践,我们摸索出了一条成功的办会经验,即联办、承办和协办相结合的模式,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会日常工作和各项学术活动顺利而有效地进行,同时提升活动和会议的档次,扩大影响,增强学会的知名度。

学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建立在一定经济做后盾的基础之上,学会的生存和发展也不例外。但我们都清楚的明白,行政部门早已不在向学会继续拨款,集资也有困难。所以,我们只能自己想办法,来解决自己的问题,维系生计,并让我们的学会不断的壮大、健壮的成长。十多年来,通过参加全国化学竞赛,收取少量报名费,采取以赛养赛的办法,尽最大可能地满足学会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费十分紧张和尴尬的局面。

经验和体会实属来之不易,弥足珍贵,但学会工作也有不少困难,主要体现在:

1.教学研究相对滞后,研究水平依然较低,多数课题的探讨仍处在对某个具体问题,甚至是对一道练习题如何解决等较低层面上,显然,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将教学研究逐步提升到中间层次,如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法选择、教材内容处理、教学过程设计等,进而向高层次的目标迈进,如教材的重新整合、培养学生的创新发展、奥赛选手的培训等。

2.我们学会辉煌成绩的取得与各级行政部门的支持、各级各类学校的配合、每位会员的积极努力和团结协作是分不开的,但有些教育行政部门对学会工作的认识比较片面、支持不够,,沟通不够,对学会评的奖不认账,竞职、考评不算数,挫伤了大多数会员的积极性,使会员对学会的活动没有了热情。有些学校的校长从局部利益出发,担心学生参加竞赛造成生源流失,不让学生参加竞赛。有些学校的校长担心教师参加学会的活动会造成人才外流,不让教师参加诸如“评优课”等活动。导致学会工作在有些学校不能顺畅的开展,使有些教师失去了外出学习和观摩的机会,使一部分优秀学生失去了参加竞赛的机会,失去了挑战和锻炼的机会。

化学教育学范文篇6

1.中职化学教学采用的教材不合理。教材不仅能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影响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成果。一方面,在中职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教育者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入教材,也没有根据实际需求来引入教材。学生虽然学习了这门专业,但是在将来的就业中不能将自己的所学所知实际运用到从事的工作中去,导致中职化学专业学生能力差。另一方面,教材的不贴近学生的发展需求,削弱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中职化学教学教学方式单一,学生缺乏兴趣。大多数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工作中都是按照教案的计划一字不落地传授给学生,忽视学生的化学课程体验,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一味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使学生失去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不能给学生更多、更好、更新奇的教学体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应用情况,不能和学生进行积极的沟通,导致教学过程中出现课堂是教师的而不是学生的这种现象。

3.中职化学引入的生源综合能力较差。随着近几年的教育发展,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着巨大的生源压力。为了解决生源问题,多数中职教育学校降低招生的门槛,忽视生源的质量,高度重视生源的数量,导致中职化学教育生源的质量薄弱,无法满足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质量差体现在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文化水平下降,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缺乏独立解决问题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等,对待化学的学习更是消极怠工,致使化学专业学生的整体水平下降。

二、解决中职化学教学问题的对应措施

1.引入科学合理的教材。在选择教材的问题上,中职教育的相关职能部门应当综合学生、教师、企业、社会等多方面的发展需求,根据学校的教育情况,选用专业性符合企业要求的教材。注重学生的基础学习培养后,依靠学校提供的教材,对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培养,提高学生就业的职业技能和素质。此外,在注重教材质量的同时,也应当考虑到教材的数量和使用周期,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为学生提供新教材,保证学生全面发展。

2.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中职化学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应当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积极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技术。譬如,在做化学实验之前,教师可以播放简单的情境视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我曾利用教学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放映各种神奇的化学现象,激发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班级学生的合作、动手、创新能力,可以把学生分组,通过化学实验的完成情况,表扬学生。对于完成情况较差的学生,提供学习的建议,鼓励中职化学专业的每一名学生积极融入到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来。这样做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而且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了强化。

3.提高化学专业学生的素质。面临生源紧张的这一现状,唯一的解决途径就是收纳学生后,严格培育学生的专业能力。强化基础的教育学习,开设基础课程,强化德育,使学生思想上认识自己的不足。这一阶段的学生仍然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不能放弃对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努力改变学生课堂上不认真听讲的现状,监督学生的课堂学习,对上课态度不端正的学生进行适当的批评教育。

化学教育学范文篇7

科技进步的关键在于开发人才,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教育。化学学会要充分调动广大化学教育工作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传播和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培养高素质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我会不仅人才荟萃,而且有老一辈教育工作者传承下来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学会组织的作用,通过学会组织调动广大化学教育工作者为改革和发展出谋划策,以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同时通过理论研讨促进思想观念的转变,对于改革和推进化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我会工作在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有过一段稳步健康发展的历史,不仅学会组织发展较快,在学术理论研讨方面也取得过一系列的成果,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近年来,学会工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面临很多困难,一方面由于理事会新老交替,一部分理事对于学会工作的性质认识不清,服务意识不强。另一方面有些行政部门对学会工作不认可,如学会的评奖在考评和竞升职称时不算。其次,由于活动经费困难,学术活动受到了一定的影响。针对这一状况,我们召开会议讨论学会工作的发展方向,对学会工作进行了认真的反思,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能做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做?通过讨论,端正了对学会工作的认识,增强了改革和发展的信心,重新确立了学会工作的地位。学会是科技、教育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科技、教育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科技文化传播、服务和转化的载体,是发展科技教育事业的重要力量。同时,学会是一个松散的民间组织,但承担有一定的社会职能。学会工作要树立“三种意识”,即学术意识、服务意识、群众意识。服务和促进中学化学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是学会的宗旨,贯彻“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思想,开展学术交流是我们的中心任务,也是学会树立权威性、增加凝聚力和提高影响力的基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完善的进程中,学会只有为政府、为社会、为学校提供优质的服务,才能赢得认可,获得支持,才有可能生存和发展。研究需求,提供好的服务,应该成为我们学会的一项重要任务。离开了群众性,学会的科研工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会要充分发挥学会人才和智力优势,担当起教学改革主力军重任。同时,要适应市场经济、科技创新和政府机构改革的需要,改革学会活动内容和方式,认真研究符合时代要求的活动内容、活动方式,不断增强学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二、加强学会的自身建设

学会既然是一个群众性的学术组织,那么要加强学会的组织领导,促进学会工作的正常运转,建立健全学会的组织机构,加强学会的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市科协的安排部署,学会于2003年9月召开会员代表大会进行改选,新一届理事会理事长由特级教师、兰州四中校长杨昌文担任,副理事长由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徐大仁、兰州十中校长张德友、兰州二中副校长卢世平担任,理事会由11人组成,他们从高等院校、示范性高中、普通中学、厂矿中学中产生,老中青相结合,并根据学会工作的性质将理事会的理事分为科普组和教学组,使学会工作得以正常运转。近年来教师队伍趋于年轻化,很多青年教师对学会的认识和了解不够,把学会看得很神秘,我们通过学术活动和教学活动增加他们对学会的了解,从而对青年教师产生吸引力。近两年来,加入兰州化学会的青年教师近百人。青年教育工作者朝气蓬勃、思想敏锐,我们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人才,利用人才,引导和组织青年教师开展研究活动,写作活动,调动了青年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产生荣誉感。三年来,有的青年教师被充实到学会理事会中,有的进入兰州市教育局化学中心教研组,有的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有的成为学会热心志愿者。

每年的年底召开理事会,总结前一年的工作,反思工作中的不足,并对新一年的工作计划进行了讨论,酝酿产生新的研究方案。凡是学会的大事,都有理事会集体决定。在学会的不懈努力下,学会工作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两次被市科协评为先进集体,有11人次被评为市科协先进个人。

三、学术活动是学会的立会之本、生命之源

“活动是学会的生命”。学会工作“动则兴,静则衰”。要体现学会工作存在的意义、保持学会工作的活力,就必须积极开展学会的各项活动。我会的任务是团结广大会员,为广大会员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提高广大化学教师的学术造诣和教育教学水平。学会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其主要成员一般又是各单位的工作骨干,有的甚至还是学校的主要领导,因此在工作中,我们注重把学会的活动同单位的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理论同实践紧密挂钩,理论直接服务于实践。

(一)开展学术会议

我会每年组织一次学术年会,通过交流提高认识,提高水平。2002年我会在兰州三十三中主办的“3+X高考研讨会”,使广大中学化学教师对理科综合考试的命题形式、难度、内容、题型、内容比例、复习方法等有了一定的了解,澄清了一些模糊认识,有80余人参加了会议。2003年我会在兰州五中组织了“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会议以专题报告与课堂教学观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使广大中学化学教师对新课程实施的重要意义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使广大化学教师对课堂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有了一定的感受。2004年7月,由我会和甘肃省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04年化学学科创新教育学术年会”在兰州举行,会议正式代表100名,列席代表300名。会议由兰州市教育局、兰州铁路局教育集团、兰州铁路局第四中学协办,采用学术报告与课堂教学观摩相结合的形式,内容丰富、成效显著,反映强烈,受到了全体与会者的支持和赞许。

(二)开展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与交流

在进行课堂教学实施研究的同时,不断总结新课程实施的经验与成绩,我会每年组织一次学术论文评选。通过评选活动,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我们先后组织了“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的资源整合”、“中学化学教学与研究性学习”为主体的学术论文评选活动,三年来共提交论文102篇,提交的论文从素质教育的内容和结构、素质教育实施的途径和办法,教材、教法、学法、课程标准、考试、课程资源、优化教学过程、化学实验中的素质教育、信息技术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性学习在化学教学中的实施、课堂教学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诠释了教师对课程改革的理解,展示了教师在课程改革中取得的成绩。经过我会秘书处组织专家评审,共评出一等奖18名,二等奖40名,三等奖44名,其中有6篇论文推荐参加“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第10届年会”的论文交流及论文评选,获得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有27篇推荐参加市科协论文评选,有3篇获得一等奖,有11篇获得二等奖,有13篇获得三等奖。

(三)开展青少年化学奥林匹克竞赛

化学奥林匹克竞赛是科学教育的一部分,对于培养中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创新能力、发现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分为全国高中竞赛和初中竞赛两部分,高中竞赛由中国化学会主管,初中竞赛由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主管,这两项赛制经过多年的运行,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高度的评价。兰州赛区的竞赛组织工作由兰州化学会承担,化学竞赛影响面大、考试纪律要求严格、对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高,学会工作人员精心组织、缜密安排,从发通知、报名、制卷、安排考场、阅卷、成绩统计、交报表、组织协调等各个环节严把质量关,连年出色的完成了各项任务,多次受到甘肃省化学会、甘肃省省教育学会的表彰。竞赛成绩如下:

2004年——2006年初中竞赛成绩

时间

报名人数

省级一等奖

省级二等奖

省级三等奖

全国一等奖

2004年

3912

107

195

288

15

2005年

3895

80

155

231

12

2006年

3576

72

150

208

12

2004年——2005年高中竞赛成绩

时间

报名人数

省级一等奖

省级二等奖

省级三等奖

全国一等奖

2004年

1921

14

21

29

14

2005年

1677

12

26

27

12

2006年

1819

37

65

118

25

(四)开展教学观摩和优质课评比

青年教师是化学教研的未来,化学教师队伍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青年教师的健康发展与专业成长将成为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兰州市化学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为了进一步发掘、完善和推广成功课堂教学的典型经验,我会充分发挥学会的资源优势,以新课程实施研究为载体,以教学观摩与教学评比为手段,以校际青年教师联合活动为主要形式,给青年教师分任务、压担子,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切实加强对青年化学教师培养。2003年我们在兰州第十四中学组织了初中“优质课”评选活动,2004年我们在兰州第五中学组织了初中、高中“优质课”评选活动,通过教学实践相互切磋与自我反思,提高了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通过教学评比活动,培训了一批教师,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积累了经验、锻炼了队伍。

(五)开展课题研究

2003年新教材在我市开始实施,2005年秋季我市初三学生全面启用鲁教版化学新教材。新教材新在哪里?教师能否用好新教材?怎样用好新教材?很多化学教师有“为难、抵触、担忧”情绪,为了保证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兰州市化学会选择了“鲁教版化学新教材实施研究”课题。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提倡学生积极思维,自主学习,参与实践。为此,兰州市化学会根据课改精神,由我会牵头,联合兰州市化学中心教研组全体成员,在全市开展“鲁教版化学新教材实施研究”活动,其目的是帮助全市化学教师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提高全市化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培养一支既能教学又能研究的化学骨干教师队伍,从而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

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通过专家报告、集体备课、教学观摩、教学研讨、教学反思、教学总结使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得到发展。研究重点在于变革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评价方法,以及课堂探究活动的方法与效果等四个方面。研究的内容有:教学理念、教学目标的叙写、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评价方法、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教学整合等。

我们安排下列学校作为新课程新教材研究试验点:十中、十六中、铁一中、铁四中、五中、四中等,发挥化学试验基地的窗口与示范作用,提升基地化学教研组的教研教学水平。然后组织全市初中化学教师听课、研讨,交流。实验学校要从“教材分析、说课、讲课、经验体会”等方面交流新课程试验的体会,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2005年10月,在兰铁四中召开初三年级第一学期新课程试验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教师约150人;2006年4月,在兰州十中召开初三年级第二学期新课程试验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教师约80人;2006年5月,组织部分初三骨干教师“送教”赴永靖一中,受到永靖一中师生的欢迎。初中新课程在我省实施已有一年,高中新课程即将实施广大中学教师更加关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高中教学中新课程理念还不能深入人心,在升学率的重压下,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在教学中仍占据统治地位.为此,2006年10月19日-25日举办"兰州市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我们采用会常流动的形式,分别在兰州一中、兰化一中、兰州四中、兰州十中、师大附中召开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

研讨会采取优秀课改教师做课、说课、专家点评,与会教师共同讨论的模式举办,研讨会期间,全市化学教师踊跃参与,有不少外地州市的化学教师也赶来积极献言。东风基地中学的化学教师听到消息,连夜赶来,参加了会议。每天都有七八十位化学教师积极研讨,气氛十分热烈。通过研讨,使大家充分领悟新课程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明确了教学改革方向。另外评委们挑选出4节优秀课11月21日在兰州四中面向全市化学教师进行观摩教学,有150多人到场参加了此次活动。

(六)搭建交流学习平台

通过教师继续教育促进教师发展,我会充分发挥学会优势,积极与全国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甘肃省化学会保持联系,为广大中学化学教师牵线搭桥,提供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对于了解国内外教育改革动态、开阔教师的视野、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2003年9月,由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吉林省教育学院承办的《全国教育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研讨会》在长春东北师大附中召开。来自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的8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有12位代表展示了各自制作的化学教学课件、积件以及化学网络课程等现代教育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实践研究成果,并和与会的国内同行进行了经验交流。兰州四中金燕老师代表甘肃省参加了会议。

2.2004年11月,由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湖北省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承办,海南省教育厅教研室协办的“中南地区课堂教学研究性学习研讨会”在海口市举行。中南地区各省推出的代表做了课堂教学示范,其他各省各有1至2名代表参加观摩研讨。西北师大附中郭大同老师参加了会议。

3.2005年3月,选派兰州七中郭彩霞老师参加了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在江苏无锡主办的《人教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经验交流暨研讨会》。

4.2001年,在甘肃省化学学会的协调下,我会与浙江省化学学会进行了互访。兰州化学会组织从事化学教育、中学化学教学与研究的专家、一线教师共7人对杭州二中、诸暨中学、绍兴鲁迅中学、新昌中学、宁波效实中学等5所中学进行了交流和考察,同年11月,浙江省化学会在浙江省化学会常务理事、浙江大学化学系主任王彦广的带领下,组织杭州二中、诸暨中学、宁波效实中学专家、教师一行5人,分别在我市进行了交流和考察,考察的学校分别是:兰州一中、西北师大附中、兰州三十三中、兰州四中、兰州九中等五所学校。在兰期间,针对高考理科综合考试的命题形式、复习方法、课堂教学方法等做了两场专题报告,2节观摩教学课。

5.2003年,在甘肃省化学学会的协调下,我会与山东省化学会进行了互访交流活动。兰州化学会组织西北师大附中、兰州四中、兰州十二中、兰铁一中、兰炼一中、兰炼二中、酒钢三中等学校的骨干教师共7人对山东实验中学、莱阳一中等学校进行了访问。同年10月,山东实验中学、寿光一中、寿光二中、寿光现代中学、莱阳市教研室、山东师大附中等学校组成的访问团一行8人在山东省化学会秘书长陈志的带领下来我市参观访问。在兰期间,访问团的老师就新课程的实施在兰州五中作了专题报告,并进行课堂教学示范。

学会工作成绩的取得,必须争取各级行政部门的支持,必须依靠全体会员,必须有一批热心学会工作的骨干分子。我会所举办的丰富多采、成绩骄人的教研活动分别得到了市教育局(处)的大力支持,西北师大化学化工学院、省教科所、省化学会、市科协等以及全市众多优秀中学都给予了资助和其他帮助。同时,与各位会员及广大中学化学教师和教研员等同志对学会工作精益求精的追求和不辞辛劳的努力是分不开的。通过多年的实践,我们摸索出了一条成功的办会经验,即联办、承办和协办相结合的模式,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会日常工作和各项学术活动顺利而有效地进行,同时提升活动和会议的档次,扩大影响,增强学会的知名度。

学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建立在一定经济做后盾的基础之上,学会的生存和发展也不例外。但我们都清楚的明白,行政部门早已不在向学会继续拨款,集资也有困难。所以,我们只能自己想办法,来解决自己的问题,维系生计,并让我们的学会不断的壮大、健壮的成长。十多年来,通过参加全国化学竞赛,收取少量报名费,采取以赛养赛的办法,尽最大可能地满足学会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费十分紧张和尴尬的局面。

经验和体会实属来之不易,弥足珍贵,但学会工作也有不少困难,主要体现在:

1.教学研究相对滞后,研究水平依然较低,多数课题的探讨仍处在对某个具体问题,甚至是对一道练习题如何解决等较低层面上,显然,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将教学研究逐步提升到中间层次,如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法选择、教材内容处理、教学过程设计等,进而向高层次的目标迈进,如教材的重新整合、培养学生的创新发展、奥赛选手的培训等。

2.我们学会辉煌成绩的取得与各级行政部门的支持、各级各类学校的配合、每位会员的积极努力和团结协作是分不开的,但有些教育行政部门对学会工作的认识比较片面、支持不够,,沟通不够,对学会评的奖不认账,竞职、考评不算数,挫伤了大多数会员的积极性,使会员对学会的活动没有了热情。有些学校的校长从局部利益出发,担心学生参加竞赛造成生源流失,不让学生参加竞赛。有些学校的校长担心教师参加学会的活动会造成人才外流,不让教师参加诸如“评优课”等活动。导致学会工作在有些学校不能顺畅的开展,使有些教师失去了外出学习和观摩的机会,使一部分优秀学生失去了参加竞赛的机会,失去了挑战和锻炼的机会。

化学教育学范文篇8

(一)有利于解决教学过程中的矛盾。教育学原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与学的矛盾。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通常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向学生讲解教育学原理知识。但是,由于教育学原理知识抽象性较强,学生对教育学原理的学习兴趣有限,部分学生因为教育学原理的抽象性而产生厌学心理,不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导致教与学无法相互转化。而运用案例教学法能让学生接触真实的教学案例,避免抽象理论知识的灌输,且运用案例教学法能加快教与学的转化,解决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矛盾。(二)有利于帮助学生内化知识。学习过教育学原理课程后,学生虽然对教育学原理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并不能深入理解。这是因为学生并没有实际的教学经验,不了解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理论知识。而运用案例教学法,能为学生列举真实的教学案例,进而加强学生对现实教学活动和理论知识的认识,帮助学生内化教育学原理知识。(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创新能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校教学的重中之重,教育学专业也十分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只能完善学生的理论基础,无法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协作能力的培养。而运用案例教学法能加强学生对实际教学活动的分析与探索,强化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协作,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在教育学原理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能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协作能力的培养。(四)有利于增强教育学原理的实践性。教育学原理是教育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其主要围绕教育学领域的相关理论知识对学生开展教学。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一些教师在进行教育学原理教学时,对理论与实践教学比重的把握难免有失偏颇,更多会将关注的重点放在理论方面,而案例教学法的引入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这是因为,案例本身就极具实践性,其可以作为对理论知识的辅助。因此,通过对案例的探究,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二、教育学原理教学运用案例教学法的原则

(一)真实性原则。案例最重要的特点是真实性,这是因为案例来源于现实生活,其是真实存在的。此外,案例是情景的记录,具有客观性的特点。同时,教育学原理运用案例教学法开展教学应遵循真实性原则,使用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案例,让学生接触现实生活中的教育活动,进而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准备工作中,根据教学需要,引入可靠的案例材料,编写有价值的教学案例,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二)问题性原则。问题是案例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案例本身就是对问题的表述,教育学原理教学应遵循问题性原则,保证案例中存在着一个或多个冲突与矛盾。在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进而加强其对知识的掌握。因此,教育学原理教学应重视案例的问题性,选择富含问题和矛盾的案例。(三)典型性原则。典型性原则主要指案例的特殊性和代表性,即案例能够反映教育活动的本质。典型性是案例的关键,如果案例缺乏代表性,学生将无法有效进入情境,进而影响案例教学效果。因此,教育学教师应重视案例的典型性,重视案例与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以使学生能够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四)实用性原则。实用性原则主要指案例符合当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学活动的需求,能为教学活动提供时效性信息。如果案例内容陈旧,无法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将严重影响教育学原理的教学效率。因此,教育学原理教师应重视案例的实用性,选择符合时展和教育发展的案例开展教学活动,并不断更新案例知识结构。

三、案例教学法在教育学原理教学中的应用过程

(一)精选教育案例。在开展教育学原理教学之前,教师应精心选择教育案例,保证案例的真实性、典型性、实用性和问题性。首先,教师应积极关注当前教育界的热点问题,并将教育热点问题制作成案例,提高案例的典型性;其次,教师应深入了解本校的教学实践,开发本土案例,根据本校教学问题和教学现状编写案例;再次,教师可以搜集、整理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报告和相关文献,并向学生展示;最后,应加强与中小学一线教师的合作,共同发掘教育学案例。(二)在课堂教学之前将教育案例发放给学生。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需要将预先准备好的案例发放给学生,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案例的内容。将案例发放给学生便于学生的课前预习,也有利于加强学生对学习重点的掌握。此外,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分析案例教学的主题、教学过程和教学背景,制订完善的教学计划,并对学生在案例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三)组建合作小组。案例教学法需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案例进行分析和探究,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特长,坚持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组建合作小组。首先,教师应充分考虑小组成员的性别,平衡小组之间的性别比例;其次,教师应充分了解小组成员的现实生活,让小组成员扮演类似现实生活的角色,减少小组成员的适应时间;最后,应重视组员的能力和特长,让组员在小组内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激发组内成员的责任感,提高组内成员的参与积极性。(四)案例讨论。第一,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深入探究,深化学生对教育学知识的理解;第二,教师应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及时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指出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不足,并帮助学生及时改进;第三,教师应丰富讨论方式,在小组讨论之后可以开展集体讨论,集中学生的智慧;第四,教师应积极为学生营造平等的讨论氛围,鼓励每一名学生都能主动发言,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五)归纳总结。首先,教师应对学生的案例讨论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回归教材知识,并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构建知识框架;其次,教师要对学生的案例讨论过程进行总结和归纳,找出学生在案例讨论中的优点和不足,并针对不足提出相关改进建议,以优化下一阶段的案例教学。

作者:李向群 单位: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黄卫国.案例教学模式在教育学课中的运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S1):102-103.

[2]邓云洲.案例教学:一种可供教育学教学移植的范例[J].教育发展研究,2001,(4):40-43.

化学教育学范文篇9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教育,必须贯彻“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通过对学生进行部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等化学基础知识的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为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初步基础。

二、初中化学素质教育的要求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近代史和现代史教育,国情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环境保护意识教育,破除迷信教育,艰苦奋斗、立志建设家乡的教育,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1)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崇高的品德,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推动力。在化学教学中大力宣传我国古代在化学工艺方面对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贡献,介绍新中国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方面的巨大成就。如课本第4页介绍我国是世界上具有悠久文明的国家之一;第111页介绍我国在1800多年前就发现了石油;第118页介绍我国1992年的钢产量居世界第四位;第172页介绍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和他的制碱法等。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树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2)国情教育

在化学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我国虽是世界悠久文明古国,但解放前连煤油、火柴、烧碱都要从外国进口,解放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石油、化学工业和科技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还应介绍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前景。从而使学生树立为繁荣祖国科技,发展经济而刻苦学习的信心。

(3)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是研究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我们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理论进行初中化学教学。利用燃烧、爆炸、缓慢氧化和自燃等知识,教育学生了解内因是物质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能通过内因起作用。运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质量守恒定律等知识,让学生了解量变和质变、对立统一规律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4)环境保护意识

教育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善了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也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学习化学的目的之一,是要用化学知识进行环境治理。在教学中可以结合空气、水的污染和防治,水与人类的关系等内容的讲授,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及防治污染的知识。此外,在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过程中,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废水、废气、废渣,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同时应让学生走出课堂,了解我们生活的环境状况,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积极参与治理环境的活动,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教学中还要结合化学反应产生的现象、反应的本质等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破除迷信的教育,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

2.全面培养学生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初中化学教学中要处理好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关系。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形成能力的基础,而能力是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必要条件,是提高学生科学文化水平的重要因素。在教学中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要重视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既要注意概念的科学性,又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引导学生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要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了解一些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间的联系,加强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学习一些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的基本技能,初步认识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并能引导学生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现象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3.教育学生全面发展,提高身体心理素质

在化学教学中,教育学生要树立自信心,克服自卑感,勇于战胜困难,树立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勤奋善学、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作风,遵纪守法、勤俭节约、团结互助的品德。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点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关心学生的体质和健康,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提高身体心理素质,让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全面发展。

4.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劳动技能素质

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运用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引导学生设计、组装实验,启发学生的思维。实验中要严格要求,操作要规范,科学合理,注意安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学习方法。鼓励和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家庭化学小实验,帮助和支持学生适当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励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探索研究的精神。

三、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1.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要认真学习《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学习和研究教学大纲,真正认识到九年义务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实施素质教育,使初中化学教学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树立素质教育观点。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和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教育目的。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积极参加教育改革,精心组织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

2.研究教学大纲,用好化学教材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学大纲规定了初中化学教学目的、内容和注意事项,新教材体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妥善处理传统知识同现代科学知识的关系,充实学生能够接受的现代科学知识,新教材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选择教学内容,适当降低了理论概念的难度,删去了繁杂的化学计算,加强了实验教学。在教学评价方面列出了“常识性介绍”,“了解”,“理解”和“掌握”四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只有认真学习新的教学大纲,研究新教材,明确和掌握教学内容的深广度,使之难易适度,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负担,真正用好教材,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提高民族素质奠定良好的基础。

3.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的出路在教改。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学习并借鉴一些先进、行之有效的国内外中学化学教学经验,积极参加教学改革,精心组织教学,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真正、彻底改变“满堂灌”、“题海战”、“黑板上做实验”的落后教学方法。教师应由勤奋型向科研型发展,要走:学习—思考—实践—总结的道路,用启发式教学思想为指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将来能够终身不断继续学习,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化学教育学范文篇10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教育,必须贯彻“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通过对学生进行部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等化学基础知识的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为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初步基础。

二、初中化学素质教育的要求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近代史和现代史教育,国情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环境保护意识教育,破除迷信教育,艰苦奋斗、立志建设家乡的教育,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1)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崇高的品德,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推动力。在化学教学中大力宣传我国古代在化学工艺方面对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贡献,介绍新中国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方面的巨大成就。如课本第4页介绍我国是世界上具有悠久文明的国家之一;第111页介绍我国在1800多年前就发现了石油;第118页介绍我国1992年的钢产量居世界第四位;第172页介绍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和他的制碱法等。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树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2)国情教育

在化学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我国虽是世界悠久文明古国,但解放前连煤油、火柴、烧碱都要从外国进口,解放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石油、化学工业和科技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还应介绍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前景。从而使学生树立为繁荣祖国科技,发展经济而刻苦学习的信心。

(3)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是研究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我们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理论进行初中化学教学。利用燃烧、爆炸、缓慢氧化和自燃等知识,教育学生了解内因是物质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能通过内因起作用。运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质量守恒定律等知识,让学生了解量变和质变、对立统一规律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4)环境保护意识

教育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善了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也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学习化学的目的之一,是要用化学知识进行环境治理。在教学中可以结合空气、水的污染和防治,水与人类的关系等内容的讲授,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及防治污染的知识。此外,在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过程中,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废水、废气、废渣,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同时应让学生走出课堂,了解我们生活的环境状况,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积极参与治理环境的活动,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教学中还要结合化学反应产生的现象、反应的本质等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破除迷信的教育,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

2.全面培养学生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初中化学教学中要处理好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关系。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形成能力的基础,而能力是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必要条件,是提高学生科学文化水平的重要因素。在教学中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要重视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既要注意概念的科学性,又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引导学生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要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了解一些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间的联系,加强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学习一些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的基本技能,初步认识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并能引导学生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现象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3.教育学生全面发展,提高身体心理素质

在化学教学中,教育学生要树立自信心,克服自卑感,勇于战胜困难,树立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勤奋善学、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作风,遵纪守法、勤俭节约、团结互助的品德。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点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关心学生的体质和健康,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提高身体心理素质,让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全面发展。

4.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劳动技能素质

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运用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引导学生设计、组装实验,启发学生的思维。实验中要严格要求,操作要规范,科学合理,注意安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学习方法。鼓励和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家庭化学小实验,帮助和支持学生适当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励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探索研究的精神。

三、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1.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要认真学习《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学习和研究教学大纲,真正认识到九年义务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实施素质教育,使初中化学教学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树立素质教育观点。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和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教育目的。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积极参加教育改革,精心组织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

2.研究教学大纲,用好化学教材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学大纲规定了初中化学教学目的、内容和注意事项,新教材体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妥善处理传统知识同现代科学知识的关系,充实学生能够接受的现代科学知识,新教材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选择教学内容,适当降低了理论概念的难度,删去了繁杂的化学计算,加强了实验教学。在教学评价方面列出了“常识性介绍”,“了解”,“理解”和“掌握”四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只有认真学习新的教学大纲,研究新教材,明确和掌握教学内容的深广度,使之难易适度,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负担,真正用好教材,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提高民族素质奠定良好的基础。

3.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的出路在教改。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学习并借鉴一些先进、行之有效的国内外中学化学教学经验,积极参加教学改革,精心组织教学,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真正、彻底改变“满堂灌”、“题海战”、“黑板上做实验”的落后教学方法。教师应由勤奋型向科研型发展,要走:学习—思考—实践—总结的道路,用启发式教学思想为指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将来能够终身不断继续学习,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