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安全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5-05 09:49:24

化学安全教育

化学安全教育范文篇1

关键词:高中化学;安全教育;调查研究

安全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安全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也是逐渐被妖魔化为“不安全”的一门学科。通过化学教学,帮助学生树立安全观念,掌握安全常识,增强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护能力,是化学教学不能回避的任务。综观已有研究,高中化学中的安全教育主要围绕三个方面进行,依次是化学实验安全教育、环境安全教育和食品安全教育。从已有研究成果看,安全教育可谓是雷声大雨点小。定性研究多,实证研究少;理论政策多,实践行动少;法律法规多,自觉意识少。在教育实践层面,外在的安全规范教育多,内在的反思体验少。为了探查教学一线的安全教育现状,本研究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期检阅安全教育的有效性和制约瓶颈,进一步明确化学教学中开展安全教育的任务,推动安全教育的落实。

一、化学安全教育的内涵

化学安全教育是指以化学学科背景为载体,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已有生活经验,以全面提高学生安全意识,系统地掌握安全知识和防范能力,培养正确的安全观念为目标,通过课程、活动、讲座等形式在校园内对学生进行的一种教育。《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涉及化学安全知识的教育内容有:了解食物中毒、生活水污染知识及预防、急救、处理常识;正确使用家用电器、煤气,具备防火、防触电及煤气中毒的知识和技能;了解吸烟、酗酒、的危害。综合以上内容,本研究将安全教育划分为如下五个维度:①安全观念:对安全问题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如:为防治空气和噪声污染,禁止在城市人口稠密区燃放烟花爆竹。学生对此规定能持有认同感。②安全意识:对可能造成伤害的外界环境的一种警戒的心理状态。如:关注食品包装袋上的添加剂成分,代表了一种安全意识。③自我保护技能:面对危险的时候能够通过自我判断而作出的躲避或化解风险的自动化的动作体系。如:实验室中酒精灯打翻起火,能迅速用湿抹布盖灭。④安全常识:知道与安全问题相关的知识和处理办法。如:了解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⑤对安全教育的态度:个体对安全教育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蕴含着个体的主观评价及由此产生的行为倾向性。如:认为安全教育与自己和他人的切身利益高度相关,并愿意从不同渠道获得安全知识。

二、调查工具的设计

(一)教师问卷。通过对高中化学教材的梳理,可以看到教材中对安全常识内容的介绍较多。那么在一线教学中,教师是否能够将教材涉及的内容贯彻到位呢?对于安全意识、安全观念及自我保护技能和学生的态度等方面的教学是否有效呢?本问卷从教师对安全教育的态度、教学策略、教学内容、教学效果及反思4个维度进行编制,结构和题目分配如表1。(二)学生问卷。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学生安全常识的学习情况如何?安全教育的落实情况如何?本问卷从如下五个维度进行编制:安全观念、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技能、安全常识及对安全教育的态度,结构和题目分配如表2。

三、问卷调查的实施与结果分析

(一)对教师的调查。(1)调查实施为了保障问卷的信度、效度,对20名一线青年教师(这些教师均是毕业于化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进行了预测,在答题时间、题目设计、问题表述、与教学实际的符合程度几个方面进行了检验并修订。修订后经专家审阅,投入使用。我们从天津市区、滨海新区及郊区县抽取5所高中的化学教师共66人作为调查对象。问卷发放总数66份,有效问卷回收65份,回收率是98.5%。(2)调查结果①教师对安全教育的态度:较认可安全教育,认为在化学课堂中开展安全教育是有必要的(98.46%),且能够自觉地将生活中的安全热点问题融入课堂教学(80%)。但是,安全教育方面的专门培训仍需普及,30.77%的教师对安全教育一般了解,63.08%的教师未参加过安全教育方面的培训。②安全教育的教学策略:化学教师进行安全教育的主要方式是渗透式与多媒体演示相结合。66.15%的教师会关注社会热点安全问题;78.46%的教师会根据教材内容做相应拓展;56.45%的教师会创设与环境安全教育相关的教学情境。在实验教学方面,只有8.82%的教师选择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其余均采用教师演示实验和播放视频相结合的方式;对于有危险的实验,只有12.86%的教师选择对实验方案进行改进,50%的教师选择了用多媒体演示的方法代替实验;有60%的教师采用了微型化学实验的方式避免污染;55.34%的教师认为杜绝化学实验中的不安全因素的最好方法是确保学生掌握安全实验知识和规范操作后再进行实验。③安全教育的内容:对于教材中出现的关于安全教育的知识,53.85%的教师经常强调;对食品安全(75.38%)、交通安全(21.54%)较为重视,但对实验安全、意外事故和环境安全的重视不足。84.62%的教师会有意识地占用少量课堂时间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知识的渗透;安全实践活动开展较少(22.10%)。④安全教育效果:25%的教师认为学生能够将所学安全教育知识应用于生活。对于制约安全教育的因素,25.13%的教师认为课时不够;7.80%的教师认为是考试中安全教育知识比重小;16.75%的教师认为是教师能力有限和可利用资源有限。对于安全教育的现状,31.36%的教师认为应该开设安全教育相关课程加以改进。综上所述,从教师层面看,态度上重视安全教育,实际中投入不足。主要原因是课时有限、考试不做重点要求、学校条件不足及师资力量有限等。化学实验以及体验式安全教育的开展和学生学以致用的状况都不容乐观。由于在实验教学中设置了安全保障,教师对意外事故的风险意识不强。(二)对学生的调查。(1)调查实施选取20名学生进行了预测,修订后经专家审阅,投入使用。从天津市不同地区的学校分层取样,具体调查学校及年级人数分配如表3。抽取5所高中的三个年级学生共530人作为调查对象。问卷共发放530份,回收有效问卷525份,回收率是99%。(2)调查结果①安全观念:学生的安全观念并不清晰。如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安全隐患时,85.55%的学生选择了将情况汇报给老师,还有6.48%的学生选择不作为;70.42%的学生选择极力劝阻家人朋友酒驾;只有50.48%的学生持赞成;禁止无证经营的小吃摊贩经营;只有68.13%的学生表示赞成为防治环境污染而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可见,学生有一定的安全观念,但一部分学生是指望别人清除安全隐患。①安全意识:做化学实验时,86.46%的学生会将废液倒入废液缸;61.33%的学生知道实验室的灭火器存放位置。在生活层面,仅有17.62%的学生选择每次都看食品包装上的添加剂成分;25.38%的学生经常关注化学与食品安全问题相关新闻。在社会层面,46.56%的学生在使用一次性筷子的时候会想到它给环境带来的后果;28.24%的学生有回收废旧电池意识。这说明学生对于实验室安全防护有一定意识,但对生活、社会中的安全问题关注较少,安全意识急需提高。③自我保护能力:90%以上的学生对于实验意外,能选择正确的处理方法。生活中有关煤气中毒、大气污染等问题,一半以上学生也能采用正确的防护方式。在生活层面,有87.40%的学生表示不同意在火炉旁放水能防止煤气中毒的说法,说明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与技能。④安全常识:25.52%的学生非常了解教材中出现的易燃易爆及有毒化学品标识;对一些具体的安全处理方法,仍然有约10%的学生显示出低能或不关心。⑤安全教育的态度:大部分学生对实验安全比较重视,态度端正。对食品安全和环境安全知识的学习,能提出多种可行性途径。如“对于普及化学与食品安全知识的方法”学生的建议如下:有关部门加强对食品安全的重视、严格把关、加强宣传;在学校多举办知识讲座、专家座谈、开展主题班会和知识竞赛,让食品安全进入课堂;生活中多看新闻,了解食品安全热点问题和安全常识,提高安全意识,自觉遵守和维护食品安全相关条例。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高中学生对安全教育持有端正的态度,但安全观念尚不够清晰,安全意识不够,安全常识和自我保护技能有待加强。高中化学教师较重视安全教育,能够做到有意识地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融入安全教育的知识,但安全教育的方式主要是渗透式,化学实验以及体验式安全教育的开展和学生学以致用的状况都不乐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安全需求不断攀升。政府对安全隐患和安全问题零容忍的态度,表现出对人民群众的高度负责,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各级各类规章制度层出不穷。这使得学校安全问题成为悬在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头上的一把剑。为了不出问题,一些学校和教师选择了规避危险的教育策略,采用宣讲、制约的办法,尽可能消除安全隐患。但我们深知,绝对的安全是不存在的,过度保护学生,会导致学生丧失最起码的安全防护和自救能力。一旦危险来临,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建议:第一,加强安全教育的课程建设。通过学科课程的系统渗透和校本课程的系列强化,使安全教育进入课堂。尤其是安全教育的校本课程建设,可缓解学科课程课时不足的制约。第二,丰富安全教育策略。在安全教育中,进一步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加强体验式的安全教育,在精心设计的情境中,让学生在做中学,在身体力行中养成基本的自我防护能力。第三,增加安全教育硬件设施投入。借助于虚拟仿真技术和实地演练,增强师生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责任感。第四,重视安全教育的师资培训。目前,校园安全的行政命令多于技能指导,教师的安全素养亟待提高。有待于在师资培训中,开展系统化的、科学化的安全教育。

参考文献:

[1]邢兆远,牟宗礼,赵玉祥.山东五莲:安全教育融入孩子们日常生活[N].光明日报,2011-12-29(010).

[2]何国梅.化学实验教学中安全教育的探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3):182-184.

[3]梁杏娟.对新课程下中学化学实验安全教育的思考[J].安徽教育学院报,2005,(3):89-90.

[4]刘秉仪,张红军.化学实验中的安全教育[J].河南化工,2016,(3):60-61.

[5]李强.国外学校安全教育的主流理念及启示[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4,(5):62-64.

化学安全教育范文篇2

[关键词]化学教育;安全教育;化学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物质的需求的多样化要求越来越高,化工类产品的生产、运输、存储和使用的量都越来越大,因此,在使用、运输、存储和生产化工类产品等环节,其中就存在许多的安全隐患,从而造成的的安全事故越来越多。这些安全事故多数是由于这些相关工作人员对化工产品的化学性质缺乏了解或者是安全意识淡薄所造成的。就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情况来看,除了化学相关专业、职业开设相关化学类课程外,其余的专业、职业教育都不会开设化学类课程(少数院校除外),更不用说专门开设化学安全教育类课程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家比较重视实验室的安全教育,这方面的论述也比较多[1-4]。但是,在化学教育的其他方面研究得不多[5]。所以,我们认为与化学相关的安全教育应该贯穿在化学教育整个过程中,培养、树立未来劳动者的安全意识、最大程度的减少因工作人员的操作不当、安全意识淡薄所造成事故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下面我们就在化学教育过程中,进行安全教育的有关问题作一些论述。

1安全性教育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1.1教训——事故案例及原因

例1:2014年1月18日中午12点15分,河北廊坊燕郊上上城附近一家名为“乡间柴火”的饭店发生爆炸,媒体公布此次爆炸案造成1人身亡,33人受伤。爆炸发生后三河市政府高度重视,公安、消防、卫生等相关部门紧急救援,事故原因初步确定为饭店厨房液化气泄漏遇到明火引发气体爆炸[6]。例2:某石油化工公司的输油管道,发生原油泄漏,进入市政排水暗渠,由于原油中的低沸点组分挥发造成油气积聚而遇火花发生爆炸。在这次事故中造成62人死亡、13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就达75172万元。就其原因是没有重视或是忽略了原油的成分和性质,进行了错误操作所导致[7]。例3:2011年7月16日,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1000万吨/年常减压蒸馏联合装置减压蒸馏塔塔底换热器泄漏引发火灾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87.8万元,未造成人员伤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换热器管箱法兰检修更换的垫片不符合设计要求,且垫片安装不正,经7月13日、14日2次紧固后,垫片局部被“压溃”,造成原油泄漏[8]。泄漏的原油流淌到泄漏点下方的换热器高温表面被引燃。事故的间接原因是设备管理、物资采购管理以及检修质量管理等方面存在漏洞;对垫片保管、领取、安装管理不到位;制造垫片的工艺存在问题,造成垫片存在固有缺陷[9]。

1.2对引起事故的原因分析

根据上面我们的案例,一些因为化学品的使用、运输、生产造成的事故,就其原因分析,都是可以避免的。例如,液化气泄漏引起的爆炸,如果使用人知道液化气的爆炸性质,安全意识较强,事故本可以避免。因此,发生的化学品安全事故,大多都是操作人员没有化学品生产、运输、使用等方面的安全知识、安全意识淡薄所引起的,想要避免在化学类产品的生产、运输、存储和使用等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就必须加强未来的劳动者或劳动者的安全教育,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要达到这些要求,一是加强入职培训,二是在化学教育过程中加强安全教育,我们认为后者比其中前者更加重要。所以,在化学教育中开展安全教育有其自身的必要性与特殊性,是化学教育中必须强调的重要内容。要使未来的劳动者具有较丰富的安全知识、较强的安全意识,避免因化学品的生产、运输、存储及使用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给生命、财产带来损失。无论是中学还是高等学校,在化学教育中进行安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迫切的。

2在化学教育过程中安全性教育的措施及方式

“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这句话在化学教育教学过程中也是适用的。在化学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每一位化学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神圣责任和义务。为了防止各种化学品在的生产、使用、运输、存储等过程发生意外事故,安全防范教育就要从未来劳动者的教育开始,贯穿于从中小学到大学的教育过程中,特别是化学教育过程中,加强安全知识、安全意识教育至关重要,绝不能掉以轻心。

2.1在化学教育中进行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在化学品的生产、运输、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教育,在内容层面上是相当宽泛的,除了化学品性质方面的安全知识以外,还包括国家有关的安全法律法规、日常生活中的安全使用知识、工作场所的相关安全制度、操作规程及相关的应急自救知识等都可以作为安全教育的基本内容。在化学教育过程中教学安全教育的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根据化学教育的实际情况,在教育的相关内容中插入一些安全教育的知识,也就是在讲到某化学物质或某一类化学物质时,将这些化学物质或这一类化学物质的可燃性、爆炸性、毒性以及它们的预防措施进行介绍。因此,在化学教育中进行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化学产品的有关安全的一些性质的知识及其预防安全事故发生一些措施。通过这些教育,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可以同时了解相关的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这对于他们今后的工作是很有益处的,可以避免工作中的一些因人为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

2.2在化学教育过程中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安全意识的措施及方式

关于如何在化学教育过程中进行安全教育及对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办到的,是一个的比较长期的、细致的、有意识的工作,需要化学教育工作者的共同的、长期的努力。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教育。(1)在化学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与所述内容相关的安全知识及事故史料(以前发生过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因为人为原因引起的安全事故),特别是在化学实验课,对使用的化学品、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一定要进行强调,事故的避免以及事故发生时的处理等问题都要进行细致的讲解。由此来提高他们的安全知识及安全意识。例如,在有机化学课程中,在讲烷烃的时,注意讲一讲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的安全使用知识,学生不但要知道液化石油气的组成,还要知道液化石油气的危害、危险性。如,急性中毒:有头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脉缓等;重症者可突然倒下,尿失禁,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停止[10]。对于容易燃烧的物质,如果与空气适当混合可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如遇热或明火就有燃烧爆炸的危险。如与氟、氯等氧化剂接触就可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由于其挥发形成的气体比空气重,能在离地较低的空间扩散到较远的地方,如果遇火源就会着火燃烧甚至于发生爆炸。这些都是与安全生产、运输、存储和使用等紧密相关的知识,学生都应该有所了解。由于这些危险性,因此在生产、输送、存储和使用这些化产品时,就要特别给予注意。如,液化气的管道漏气或阀门未关严实,液化气就会室内扩散,当可燃气体的含量达到它们的爆炸极限时,遇到火星或电火花就会发生燃烧爆炸。为了让使用者,能够及时发现液化气是否泄漏,生产厂家常向液化气中混入少量有恶臭味的硫醇或硫醚类化合物,一旦有液化气的泄漏,使用者就能立即闻到硫醇或硫醚类化合物的特殊气味,从而及时发现气体的泄漏,采取适当的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如果人们怀疑家中发生了液化石油气管(管线)有漏气时,千万不要用火柴、打火机点火测试或打开液化石油气炉,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立即打开门窗通风透气,让泄漏的液化石油气的浓度被空气稀释,使其降低到爆炸极限以下,再查找泄漏点进行维修。如因城市工程建设施工不慎挖断液化石油气管线时,请市民立即关闭家里火源,如管线起火勿冒然灭火,划定警戒线,并尽速报警,管线挖断处附近居民或经过行人应避免吸烟、或发动汽、机车引擎及各种电源开关以免产生爆炸或燃烧,人员则尽可能远离现场[11]。通过这些教育,我们相信在液化石油气的生产、使用、运输等过程中一定能大大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2)利用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有关化学安全知识的讲座、趣味活动或知识竞赛。通过这些活动来巩固化学方面的安全知识、培养其安全意识。(3)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附近的相关企事业单位是参观学习,了解化工企业的一些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注意事项,由此来培养学生安全生产方面的安全意识。(4)建议在教科书中,适当增加安全知识的内容作为学生的阅读材料或者各个学校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编辑有关化学物质的安全知识方面的小册子,作为学生的课外阅读资料。

3小结

综上所述,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化学品在生产、输送、使用、存储等环节中发生安全事故,在化学教育中,重视学生的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至关的,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因此,我们认为在中学教育阶段,是学生吸收新知识的重要时期,作为化学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向学生传授一些化学物质方面的安全知识,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由于他们有了较丰富的安全知识、较强的安全意识,在工作中可有效地避免因为人为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避免人生财产损失。

作者:朱斌 刘林 傅天华 曾淼 任朝琴 冯琳 单位:阿坝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显竹.化学实验中的安全教育[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1,21(5):156-158.

[2]张国林,韩莹,张小兴.化学实验室开放模式下安全管理的探索[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4):89-91.

[3]郝晓达.浅谈高校化学实验室的安全教育[J].世纪桥,2010(9):153.

[4]喻菁.化学实验教学必须重视安全教育和态度教育[J].科技信息,2007(26):172.

[5]史靖华.谈中学化学教育中的安全教育[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9(3):70-72.

[6]www.he.xinhuanet.com/news/2014-02/10/c_119260363.htm.

[7]baike.baidu.com/link?url=SbjTc_sTaNRsELt4SwikziIGMmWJCl8lSCkueTpwFOmtKdxQY7r0XXTCEy5t8W0vF4z9bkqobv9fzsY_1KK74K.

[8]吴德亚.定矩扳手在石油化工装置应用的必要性[J].中国科技博览,2012(30):305-306.

[9]http:://wenku.baidu.com/link?url=VtA0TxNnVk1E8ecECjs5YsynkFunxLKltfMa-ivFyEBOnrMcF5IUxz4zWpC2m0BWTe2A7vrbJSlLwDQ9ims6_E5woLlYs2Mwc3eTyR0Vf1a.

化学安全教育范文篇3

1职业院校化学教育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在职业院校化学教育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中制度的制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制定好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将每项实验的流程和操作过程落实到具体的人身上,定期对实验室进行检查,提高师生的责任心,为实验室的安全提供保障。目前实验室主要是以老师为主,按照老师的要求和命令,学生进行实验,但由于老师的强制性管理,使学生对实验室充满了害怕和恐惧感,深怕因为自己的原因违反了实验室的规定或者是做错实验、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应该要改善化学教育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1.1严格执行安全责任制

在化学教育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中应该要严格执行安全责任制,保证每一个实验室中配有安全负责人。这样能够在实际的实验操作中,安全责任人严格监督每一位进入实验室的人,将实验室的安全职责落实到具体的人员身上。同时还要加强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一切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实验。

1.2制定相关的安全手册

在化学教育实验室中,为了能够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应该制定详细的实验室安全手册,详细地介绍在实验室中应该要注意的事项,常见事故处理方法、安全技术等。按照化学实验的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手册编写,同时对具体的实验操作进行直观的介绍。保证学生能够认真阅读这些手册,并安全的进行相关实验。

1.3制定相关的培训制度

在实际的安全管理中,还应该制定一定的培训制度。在师生进入实验室之前,对师生进行实验安全的培训,保证师生能够掌握安全的实验技术。职业院校可以开设一些网上课程,使学生能够在实验之前进行学习,保证实验室的安全。

1.4定期对实验室进行检查

在对实验室进行安全管理的过程中,除了制定一些规章制度进行责任落实之外,还应该要定期对实验室的设备、具体的实验技术操作等实验室安全进行检查,保证实验室的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到实处。同时还要从实验室的设备、技术、管理等不同层面进行检查,确保所有的工作人员和实验人员履行自身的安全责任。

2职业院校化学教育实验室的安全教育

在职业院校化学教育实验室的安全保障中,除了进行安全管理之外,还应该要对相关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师生与工作人员在意识和思想上对实验室安全的重视,增强师生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其能够严格地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实验。对师生和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的特点具体体现在:长期性、连续性、多样性。

2.1长期性

职业院校对学生进行化学教育实验室安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要注意到学生对实验具有安全意识并不是一朝一夕产生的,只要是做实验,学生就应该要有这个安全意识。一般情况下,实验室出现安全事故是由于实验人员对实验安全失去了警戒心理,在实验中只重视实验过程和结果,忽视了实验安全问题。因此,对从事实验人员应该要长期进行安全教育,可以在实验室以图片、宣传栏等方式进行安全意识的宣传。

2.2连续性

对于实验室中发生的安全事故,学生应该要从思想上引起重视,要在实验之前对可能出现的实验隐患具有一种安全防范意识,正确面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学会应对实验事故的正确方法。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院校要教育并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在每次实验之前都要进行实验安全的教育,使其能够对实验安全具有连续的学习,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2.3多样性

为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院校可以进行多样性的培训。在进行实验室的安全意识培养,可以对学生进行法规法则、日常的安全常识、实验室安全制度、化学实验技术、实验操作规章流程、应对安全事故的应急反应知识等的教育,通过多种安全教育内容的培训,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同时,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安全事故的应对方法,安全操作技术、实验安全知识的讲解。组织学生对实验室进行安全检查,教导学生如何找到实验室的安全隐患以及如何处理这些隐患的措施。还可以情景再现,模拟之前发生过的安全事故,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室安全事故分析、调查、设计方案,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防止事故发生的方法。对学生的安全意识培训中,老师也可以采取课堂分组实验、事故研讨分析、课堂演示实验以及课外实验等教学方式进行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安全教育和培训,让学生时刻铭记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

3结语

总而言之,为了能够确保化学教育实验室的安全,必须要重视对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培养,保证实验人员学到安全的实验技术。对实验室进行安全管理,制定必要的安全制度和责任制度,定期对实验室进行检查,确保实验室各项设备、技术等安全。除此之外,师生及相关工作人员要养成自觉进行安全实验的习惯,形成安全实验的意识,认真学习实验技术,避免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职业院校的化学科研工作顺利进行。

作者:季树花 单位:松原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鸿飞,王伏玲.高校实验室安全与环保全过程管理工作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03).

化学安全教育范文篇4

关键词:安全教育;在线教育;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安全是高校化学化工类实验室正常运行的基石。然而,近些年来海内外高校仍不时发生实验室安全事故。2019年,以色列理工学院的Gutmanas教授在其实验室因爆炸身故;2018年,印度科学理工学院年仅28岁的青年学者ManojKumar因高压容器爆炸身亡[1]。当前国际顶级高校如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对实验室均以“环境健康与安全”(EHS)为基准,部分高校如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和特拉华大学通过对本校发生的实验室安全事故进行公示,进一步强化师生的实验室安全意识[2-3]。2019年5月,我国教育部的《关于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意见》对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进行了明确要求[4],足见化学化工类实验室的安全保障任重而道远。一方面,国内有《实验技术与管理》和《实验室研究与探索》等专业期刊为高校实验室安全提供理论支撑,另一方面,根据中国高等教育学术研究的演变与发展趋势(1980-2019)[5]和基于14家教育类期刊发文统计的2019年全国高校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统计分析[6],研究热点或高频词却了无实验室安全主题存在。回归到操作层面,高校化学化工类实验室因责任重大、专业性强、安全知识庞杂和实践不可或缺等特点,其有效落实难度不言而喻。通过现代的教学手段向受众提供专业的安全知识则是解决这一矛盾的重中之重。海南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初创于1958年,是海南省一流本科专业,被誉为“天然胶乳行业的黄埔高校”。在本硕博一体化培养过程中,学生将不可避免地接触多种危化品(如高温高压系统,易燃、易爆、有毒或有腐蚀性药品,相关实验也会产生大量三废。)。学生的安全与健康是教学工作的前提,实验室安全教育以学生为中心全方位开展。一方面通过在线实验室安全教育平台向同学们提供内容详实、可靠实用、结构明晰的化学化工实验室安全知识;另一方面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实验室安全教育平台的构建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竞争力得到了提升,更因为深入实践强化了安全意识与具体知识的掌握。本文将介绍在线实验室安全教育平台建设情况和学生参与平台建设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所涉能力培养的影响。

1.在线实验室安全教育平台建设

对于学生安全意识的塑造与安全知识的传授,通过“课堂教学-线上教学-实操演练-考试”立体式方案开展。必修课《新生导学》将化学化工类实验室安全的意识塑造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学期的消防演练着重锻炼学生沉着冷静的心理素质和熟练的操作能力;通过考试是实验室的准入门槛,这也是当前此类实验室同行法则[7-8],而在线实验室安全教育平台所呈现的线上教学则不仅为考试提供了知识准备,而且为学生未来知识回顾与查阅提供了信息来源。可见,该方案充分体现了安全系统工程理论提出的“三E对策”,即Enforcement(强制)、Education(教育)、Engineering(工程技术)[9]。尽管高校化学化工类实验室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国内大多数高校采取的是将相关实验室安全教育融入各个实验教学中,缺乏系统性。显然,学生在开展实验前便掌握化学实验室安全的基本知识并了然于胸、遇到问题不慌乱更有利于实验室的安全的切实建设。传统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多以板报、印刷品、课堂口述、讲座等形式进行,但它们普遍存在受众小、不够直观、重复性工作多等不足。在线实验室安全教育平台为师生提供了便捷的化学化工类实验室安全知识获取途径,受众可通过电脑、手机、iPad等设备随时随地实现“互联网+教育”;其次,对于重要的或者难以理解的学习内容,学习者可经多次重复浏览做到充分掌握,从而满足自主学习要求;此外,平台所呈现的内容会根据该领域的进展及时更新拓展,从而满足工程实践的发展性需求;在当前社会广泛应用线上平台开展教育教学等活动的情况下,因此,线上安全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10-11]。近些年来,国内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在线资源主要有慕课、虚拟仿真实验室和安全教育考试系统[12]。基于以学生为中心准则,我们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体验。根据我国大学生在线学习体验的聚类分析研究,学生对在线教育最为关注的是平台建设情况(含硬件条件)[13]。平台的合理规划、设计和实施是产生良好学习效果的前提,在本实验室安全教育平台中,提供了“通知公告、安全教育、视频专区、政策法规、仪器设备”五个教育版块,并提供了在线考试入口,如图1所示:安全教育版块提供安全标识、安全健康防护、废弃药品的处置、化学药品安全、生物激光辐射安全、化学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理、消防安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我们希望学生在学习过以上知识后,应当熟悉实验室和生活中各种化学安全标识;正确穿戴实验安全器具,如实验服,防护面罩,防护手套等;对于废弃药品,能够正确处理并合理分类放置或排放;涉及到特殊方面的实验,如生物安全、辐射安全、激光安全等时,能够严格按照老师指导及标准要求进行规范操作;对于用水、用电、用火、高温等方面要有足够的防范意识;如果发生事故,懂得应急处置的方法。在掌握这些技能之后,进行大学课堂的常规实验便有了指导,因此发生实验事故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即使发生了实验室安全事故,在采取正确应急处置方式的情况下,也会使事故的危害大大降低。仅通过文字描述向学生介绍实验安全相关知识比较枯燥,会使大家学习兴趣下降。对于消防设备的正确使用、化学品的科学存储、化学品的安全处理等事项,仅通过文字描述难以做到让学生准确的领会。为改善学习体验,我们在平台设立了视频专区,根据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分层次设立了视频教学资源。音像演示不仅生动性强,而且对于操作细节的展示也更为明晰。政策法规由(1)危险化学品相关法规(2)反射性及生物安全(3)环境保护相关法规(4)消防、气体、特种设备安全和(5)其他安全法规五部分组成,较为系统地为学习者提供了遵守依据。此外,平台在规章制度板块列出了学校、学院及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系对实验室安全作出的内部规章制度要求。如图2所示,列出的规章制度使得学生能直接获得校内对实验室安全的最新要求。与当前大多数高校实验室安全平台不同的是,该平台提供了仪器设备的操作教程。这主要基于两方面考虑:(1)化学化工类实验室安全教育平台不应该仅仅是危化品处理、消防知识、水电气安全等知识的展示平台,具体仪器设备的操作与学生的安全息息相关,如高速运转的设备存在将女生头发卷入的危险。再如使用中的平板硫化机存在将学生烫伤的可能性。根据已有仪器设备,提供详细的规范操作步骤,并特别指出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对于保护师生的安全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2)尽管人的安全是化学化工类实验室正常运转的基本前提,但仪器设备的安全维护也是实验室和本科教学管理需要落实的事项,否则不但会影响正常实验教学进程,而且会给国有资产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在此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爱护公共财产的意识。如图3所示,每行前面的字母和数字组合代表该仪器所在实验室房间号,后面的文字表示具体仪器设备。安全考试系统则是对同学们经过较系统学习后能力达成度的具体检验。该百分制考试系统以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等客观题为题型,采用php语言和mysql数据库构建,允许学生多次考试,以考生所获得的最高分计分,当分数超过90分时计为通过考试。

2.平台建设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所涉能力培养的影响

化学安全教育范文篇5

关键词: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体系构建

美国著名的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指出,一切安全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导致[1]。为预防事故的发生,安全系统工程理论提出了“三E对策”[1],即Enforcement(强制、法制)、Education(教育)、Engineering(工程技术),其中的Education就是利用各种形式的教育和训练,使员工增强安全意识、掌握必须的知识和技能,从而规范人的行为,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实验室安全教育和培训,是保障实验室安全的有效手段,是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2-3]。

1高校实验室安全培训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实验室安全培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4]:(1)安全意识淡漠,对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重视不够。对安全教育和培训的重要性普遍认识不到位,特别是对学生的实验室安全培训,没有认识到其必要性,培训往往流于形式,简单地用消防安全、防盗安全等常识性的安全教育代替专业化的实验室安全教育,部分学生没有经过必要的培训就进入实验室,无知从而无畏,导致一些不应该发生的事故发生。(2)安全培训方案不甚科学,内容缺乏针对性。优质的培训方案可以使安全教育工作事半功倍,有效地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安全操作技能、突发状况的应急处理能力。但是,目前高校缺乏规范的实验室安全培训方案,培训目标不清晰、培训内容不全面、培训计划不系统,专业性、实用性、操作性不足,存在虽经过培训依然无法处理实际问题的情况。(3)安全培训队伍薄弱,影响培训效果。高校安全培训多由保卫处、国资处等部门的管理人员承担,他们对于专业实验室的情况并不了解,对于实验室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突发状况没有经验,也没有专业知识作为支撑;有些学校的安全培训由实验技术人员承担,往往简单强调实验过程中要注意的具体问题,安全知识的培训没有系统性,缺乏政策法规介绍。(4)缺乏制度保障,无法保证覆盖面和长效性。目前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大多由保卫处、国资处或装备处共同负责,但是对于安全培训由谁来牵头和负责,缺乏明确的职责指向。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归口不同部门管理,其中本科生由教务处管理,研究生由研究生院管理,教师、博士后、聘用人员由人事处管理,多部门管理的情况下,缺乏制度的保障和部门之间的协调。

2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内容

系统而规范的安全培训体系应当具有完善的培训内容、专业的培训队伍、多样的培训方式,同时营造浓郁安全文化的氛围,巩固和促进安全教育的成效。2.1化学实验室必备的安全知识。化学实验室由于存储和使用许多易燃、易爆、对人体有毒害的化学品,因此在实验中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同时,化学实验还需要使用各种仪器设备、水电、气体钢瓶等。培训内容应当包括消防安全、用电安全、化学安全、生物安全、辐射安全、设备使用、规范操作、应急(急救处理)等多方面的知识[5]。(1)消防安全:必备的消防知识,如火场逃生与自救、火灾报警、常见消防设施的使用,以及针对实验室不同类型的火情如何选择合适的灭火器材等。(2)用电安全:化学实验室中有各种电器、设备以及反应装置,需要用到的有交流电(三相和单相)、直流电和弱电,工作人员应当掌握基本的电学常识和实验室用电的常规注意事项,了解实验室存在的电气危害、触电的预防、触电后的处理和急救及电气火灾的扑救等。(3)生物安全:化学学科与生命科学的交叉研究领域涉及到部分生物安全问题,应当知晓由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给人类健康和自然环境可能造成的不安全以及初步的防范,知晓现代生物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学会基本的处理措施,并树立生物安全的概念以及自我防护、环境保护的意识。(4)辐射安全:化学实验室会用到具有放射源的仪器、用作标记物的放射性物质,应学会如何对辐射进行防护及辐射性废弃物如何处理,并建立职业健康思想,知道需要定期对场所进行辐射监测、定期进行工作人员的身体检查。(5)实验室常见设备:化学实验室用到的设备类型很多,如高温、高速、低温、加热、压力容器等。压力容器如带压反应釜、高压灭菌锅、气体钢瓶,属于特种设备,需要定期检查,有特定的操作要求,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电炉、马弗炉、干燥箱(烘箱)等高温设备,大多功率较高,不能超过实验室用电的额定功率,不能将多个大功率设备插在一个接线板上同时使用,并应定期检查温控部件。(6)化学品安全: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化学品。由于其危害性,在采购、存储、使用、回收等各环节都有相关的规定以及特殊的规范要求,实验者掌握并遵守有关规则才可以达成化学品的闭环管理。对于剧、易制爆、易制毒化学品,公安部门颁发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实验者必须了解并强制执行有关规定。(7)应急处理:学会如何处理实验室突发事故,学会简单处置实验中的小伤害,如烫伤、割破手指、化学品溅入眼中等事故。2.2防护措施。进行化学实验时必要的防护可以使工作人员减少或免受伤害,首先应当采取自我防护的措施,如穿棉质工作服、戴防护眼镜及防护手套、穿不露脚趾的鞋子等。同时,应当在实验室硬件条件上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营造健康和安全的实验室环境,比如良好的通风以及配备必要的急救设施,如洗眼器、紧急冲淋器、医用急救箱等,确保实验者的身心健康和安全。2.3环境保护。在实验工作中学会做到“三不伤害”,即不伤害自己、不被别人伤害、不伤害别人。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同时,不能影响环境和他人。应当了解化学实验产生的“三废”如何处理及在实验室如何遵守环保规定,例如实验的废弃物不得随意抛弃、生活垃圾与实验垃圾要分开收集、实验垃圾进行分类收集等。2.4规范的实验操作。据统计,大部分的实验室安全事故是由于操作而引起的[6]。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有其特定的要求和专业的规范,不按照规程进行操作可能引发事故。例如:蒸馏和回流时,不能是密闭回路,否则会引起冲料甚至爆炸;在加热液体时应加入沸石以防局部过热而爆沸。虽然在教学实验中已进行过实验操作的培训,但是学生真正步入科研实验室独自开展工作时,依然会有遗忘和疏忽,在安全培训中再次强调单元操作的规范性,可以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预防科研实验中错误和疏漏的发生。2.5事故案例分析。有针对性地选择发生在高校实验室的典型安全事故,对事故原因进行深入而专业的剖析,可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警示作用和教育价值[7],可以避免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面对一个个发生在校园里的鲜活案例,也可能就是身边发生的事情,让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比机械地灌输安全知识,具有更好的培训效果。2.6政策法规解读。初步统计关于安全、环保的国家、地方的政策法规多达30余种,并且随着形势的发展,法规条例也在不断修改、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对现行法规进行解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执行和遵守各项安全环保的规定。

3专业化的培训队伍

规范健全的安全培训体系必须具有专业化的培训队伍。实验室安全涉及的专业知识较多,可以由具备某方面专业知识的人员共同组织成一支培训队伍,各自承担部分培训内容,比如教师承担安全知识、操作规范的讲解,管理人员解读政策法规,消防工作者介绍消防安全知识等,这种由多层次、多类型专业人士组成的培训队伍,才能更具专业性和权威性;同时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对培训人员的再教育,鼓励他们参加各种培训和研讨,促进培训人员自身水平的提高,优化其自身的知识结构、更新安全环保理念。

4多样化的培训方式

为了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必须采取多种培训方式[8],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不断强化、不断重复,以期在思想意识中牢固树立安全的观念。(1)增加实践环节。安全知识的传授,更多是纸上谈兵,在实验室中面对出现的各种情况,必须经过演练和操作,在实际工作中才会真正应对。因此,消防器材的实训操作、消防演练、事故逃生演练、化学泄漏处理演练等,应当作为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实验安全事故的实际应对能力。(2)多管齐下提高培训效果。将安全培训纳入课程教学,使安全培训成为强制性的环节,例如北京大学化学院将安全教育作为本科生的必修课,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将安全教育作为本科生的选修课、研究生的必修课,或以讲座报告形式拓宽学生的视野,邀请学者、环保、消防等专业人士,开展不同方向的专业讲座,可以接触到各方面的最新动态,又或者编写安全手册,让学生在进入实验室前进行自学,将自学与讲学结合起来。(3)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广和强化安全培训。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推广安全教育和宣传:在网页上开设安全园地,介绍各种实验室安全的知识和规定;制作安全教育慕课课程,开展网络学习,北京大学以及中国科技大学化学实验中心均制作有网上开放课程,供大家学习;利用虚拟仿真技术、VR技术对实验操作规范进行培训,当出现错误操作或违反操作规程时,危险状况通过虚拟画面呈现,给人带来视觉的冲击、留下深刻印象,操作培训效果更加直观。(4)安全文化氛围的营造。营造实验室安全文化的氛围,可以提高师生的安全素质、强化“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意识,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实验室安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9]。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营造氛围:实验室门口张贴安全警示以及潜在的安全危险,做好预防提示;将实验室安全制度张贴在实验室,明确规范要求;充分利用墙报、校刊、标语牌的作用进行安全宣传和安全气氛烘托;举办实验室安全知识竞赛、开展实验室安全月活动,进行安全实验室表彰等活动,形成与制度约束相适应的氛围,达到比制度约束更为有力的效果[10]。

5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体系的构建

5.1安全培训应当与安全管理制度相结合。构建规范的安全教育培训体系,必须有相应的制度进行保障、有手段促进执行、有机制激励完成,才能实施推行、达到效果。(1)建立考评制度,用考核来检验培训效果,并与实验室准入制度相联[11]。经过课程学习或自学后,参加网上的安全测试并与门禁系统联动,通过者颁发合格证书,合格者方可开通门禁进入实验室。通过强制的手段,使每一位进入实验室的人员都经过安全测试,达到初步培训的效果。(2)通过安全检查制度,查找实验室危险因素[12],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培训。因为课题研究方向不同或改变,以及各实验室潜在的危险因素不同且随时变化,所以要以检查促进针对性的培训、以检查促进个性化的安全管理。5.2以学生为本,建立学生参与机制。建立课题组安全员制度,课题组安全员是由导师指定的学生。首先对安全员进行培训,再由他们将安全管理的具体规定和安全知识向导师和同学传达;来自实验室的安全员,也可以将实验室存在的安全问题反映出来,大家共同商议解决。安全员同时参与安全检查,可以发现其他实验室存在的问题,并提醒自己课题组注意。通过学生参与制度,使学生从被教育、被检查的角色,转换为教育者、检查者,真正成为实验室的主人,增加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6规范化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体系的优势

6.1全员覆盖。随着高校科研任务的加重,科研合作者、科研助理、博士后、联合培养的学生也越来越多,而研究生导师、实验技术人员以及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虽然长期在实验室工作,但是对于日益严格的安全要求及环保规定,并不了解或观念落后停滞,都需要不断地学习。通过教务处、人事处、国资处、保卫处的多部门联动,在新生入学教育、新教师入校教育、教学课程体系等各环节中,加入实验室安全教育内容,真正实现全员覆盖。6.2分层次具有针对性。进入实验室的人员情况各有不同,对于不同的对象,应当分层次进行教育和培训。对于理工科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实验室安全应作为应知应会的知识,纳入课程体系。不同的学生需要因材施教:对于大一学生,应当掌握通识的安全知识、实验室的基本操作和防护手段;对于大二、大三的学生,应当掌握涉及专业方面的实验技能以及安全知识;对于大四学生及研究生,开始进入科学研究的领域,应当全面了解和掌握涉及到的各种安全问题和规定,并在实际工作中学会解决问题和自我保护。对于新进教师以及博士后等人员,以政策法规解读为主要培训内容,培训的方式以自学为主。同时,根据各类型实验室常发生的问题和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培训教育,分层次、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才能具有更好的效果。

7结语

化学安全教育范文篇6

一、食品安全概述

食品安全(foodsafety)主要是指食品无害且无毒,能够与应有的营养要求足相符合,对于人体的健康并不会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的危害。针对食品安全,可以说是在当今社会上出现的“食物中毒”、“有害物质影响人体健康”等公共卫生问题出现基础上而产生,当前已经成为了一门对食品加工、存储、销售等过程保障食品卫生以及安全食用的专门领域。良好的食品安全能够有效防范食物中毒,并且能够降低疾病隐患,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以及社会和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谓食品安全,其标准的定义为:食品(食物)的种植、养殖、加工、包装、储藏、运输、销售、消费等活动均要符合国家强制标准和要求,不存在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以导致消费者病亡或者危机消费者以及其后代的隐患[1]。由此可见,食品安全包括的范围比较广,既包括现实的,又包括未来的。加之其与人体健康存在密切关联,与生物化学之间亦存在一定关联,为此,可以将其与生物化学本科教学相互结合。

二、食品安全教育现状

(一)国外现状

对国外食品安全教育现状进行阐述,主要从美国和日本两个国家入手。首先,美国可以说是全球范围内最早提出进行食品安全教育的国家,因此其现今已经具备了比较系统的和齐备的培训、教育体系。与此同时,美国的食品安全教育已经成为了消费者以及食品安全体系防御措施的重要内容。其为了提高全国人民的食品安全意识,采用了广泛的、深入的全民教育,以此提高全民的食品安全意识和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在校大学生更是其重点教育的对象。其次,日本在二战以后尤其重视对消费者进行教育。为此,日本成立了食品添加物协会、食品卫生协会、食品安全协会等。各个组织在每一年均会展开比较大型的学术交流,对食品安全和卫生问题进行探讨,并且对食品安全情况进行通报。此外,日本亦创办了食品安全教育类的培训班,对食品生产、流通的相关从业人员和消费者等进行食品安全教育。当前,日本的食品安全教育已经成为了在校大学生必学的课程内容。

(二)国内现状

与国外的食品安全教育相比较而言,我国由于经济水平较低,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方面并不完整,使得当前的食品安全教育并未完全进入到高校教育当中。但是,受经济全球化、信息化以及绿色和平组织的影响,使得我国逐渐将食品安全教育与高校教育相结合。在网络宣传、消费者保护协会、相关立法文件等方面亦不断完善,已经初步具有了一定影响力和规模。在食品安全问题方面,我国主要体现在食品生产企业准入市场的门槛比较低,缺乏专业的食品安全技术人才,并且不能够拥有比较先进的、严谨的食品检测技术和监督手段[2]。生命化学主要对生命的化学造成进行研究,与食品安全教育之间存在一定关联,若二者能够有机结合,在本科相关专业教学当中将发挥积极作用,有效增强学生食品安全意识,增强教学效果。

三、生物化学本科教学与食品安全教育的结合

(一)生物化学本科教学与食品安全教育的相关性

生物化学本科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与食品安全教育存在着比较密切的相关性。例如,在《生物化学》第三版上册中的第一章和第二章教学内容以及下册的第29章教学内容当中,涉及到的知识内容主要介绍了生命的构成,其中包括了核酸、糖类蛋白质和脂类等生物大分子[3]。同时,生命具有比较重要的生理功能,其中的每一项生物大分子均能够为生命的活动提重要能源,不同的分子之间又会通过脂类水解和糖酵解等产生相互的转化[4]。该部分与食品安全教育之间便存在着密切关联。与其相关的食品安全教育内容主要为脂肪肝、肥胖症以及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主要由于现今时代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身体内摄入的营养过剩,与此同时便会引发上述疾病。在生物化学本科教学当中进行该内容教学时便可以与其相互结合,使同学们了解到过度使用油腻食物和甜品的危害,以此促进学生极其家庭成员更加合理的饮食,并且能够积极进行体育锻炼。

(二)生物化学本科教学与食品安全教育的结合实践

生物化学本科教学内容与实际的食品安全教育进行结合实践前,必须要调动学生在此方面的学习积极性,并且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以便能够具有更加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具体的结合实践当中,例如第11章的维生素与辅酶教学结合食品安全教育。从维生素的发现入手,引用英国生物化学家普霍金用饲料喂食老鼠的试验,喂食的若为纯化饲料,其中仅含有脂肪、核酸、矿物质、糖和蛋白质,则此时老鼠并不能够存活,但是,在该饲料当中加入极微量的牛奶,则老鼠能够正常生长[5]。通过该教学内容可以向学生提问:试验说明什么?事实上,该实验主要展现的便是牛奶当中存在着动物体所需要的食物辅助因子,即维生素。由此可以联系到现实生活当中的食品安全内容,对学生进行食品安全教育:日常生活当中并非使用越多维生素越好,具体的维生素补充需要因人而异,一定不能过量补充,可以列举生活当中为了长高盲目补充维生素以及为了养颜过度补充维生素的案例。据此,在生物化学本科教学与食品安全教育相互结合的情况下,学生能够更好的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当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结论:综上所述,生物化学属于本科生物技术本科专业的重要教学课程内容,食品安全则成为了现今时代社会十分关注的,与人体健康存在密切关联的话题。生物化学本科教学当中的部分内容与食品安全教育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联,将二者进行有效结合,能够促使学生在实际的学习当中不断提高自身的食品安全素养,并且树立正确的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观念。该举措亦能够促使我国的食品安全教育体系早日完善和成熟,促使我国逐步加强对全民的食品安全教育,进一步保障全民的身体健康,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稳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作者:张智 单位:临沂大学

参考文献:

[1]方勇,杨文建,陈悦等.重金属铅的化学形态及其食品安全[J].中国粮油学报,2013,06(11):123-128.

[2]李浩林,刘箐,杨珏萍等.生物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最新应用[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3,06(08):163-168.

[3]陈巧林.论食品安全事件对化学教育的启示[J].广州化工,2013,15(03):300-301.

化学安全教育范文篇7

关键词:实验室安全教育;新型活页教材;应用

实验室是高校化工类专业学生重要的学习场所,实验室安全教育是学生安全开展实验类课程的重要保障。根据国家对高校教学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的要求,生物与化工学院将《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设置为化工专业学生进入化学实验室的入门课程。经过三年的教学改革,《实验室安全教育》由融入其他课程改革为独立设置的课程,并作为学生开始实验类实训课程的前导课程列入专业必修课,考核合格才能进入实验室。教材是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为提高实验室安全教育的教学效果,学院组织实验室管理及实训教师团队,配套开发了新型活页教材。课程的改革,为后续化学实验教学的安全开展建立了第一道防线,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安全防护能力、安全责任意识。

1《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我国高校独立开设《实验室安全教育》较晚,可借鉴的教材、线上数字资料等教学资料较少。进行《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改革,开发利用《实验室安全教育》活页教材,适应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

1.1国家对高校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提出明确要求

高校实验室具有化学试剂多样性、仪器设备复杂性等特点。根据多年的实训教学经验,大部分学生进入实验室安全保护意识薄弱、缺乏应急事故处理能力。实验室作为高校教学及科研的重要场所,中毒腐蚀、触电、火灾、爆炸、设备损坏等安全时有发生。针对高校实验室多发的安全事故,教育部连续发出多个加强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通知。2017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校教学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通知》,要求高校建立教学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进入实验室的师生必须先进行安全技能和操作规范培训,未经安全教育考核合格不得进入实验室,鼓励高校开设有学分的安全教育课程。

1.2高职《实验室安全教育》教材现状

由于《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在各高校开设较晚,相关教材较少。本科院校多数教材内容以传统实验室常见的危险化学品、水电安全、仪器安全等问题为主。目前,高职院校编制的实验室安全教育教材较少,教学中以使用普通高校编制的教材为主。教材在建设过程中对信息技术利用不够,数字化资源、虚拟仿真实验软件等配套建设需要加强。

1.3国内外活页式教材的应用现状

新型活页式教材区别于传统教材最直观的特征是活页式装订,方便根据教学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增减、取用和替换。活页式教材通过典型代表性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进而学会学习。适应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使教材真正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资料。2019年1月,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倡导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2019年12月,教育部《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倡导开发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新形态教材。由于我国的新型活页教材发展较晚,可以指导借鉴的研究成果较少。我国的活页教材突出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内容对接企业典型工作任务,根据以“工作页”呈现的工作流程组织学习活动,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活页式教材在德国、美国等职教发达国家应用广泛,但多数非正式出版,教学过程中以活页形式发给学生。美国的活页式教材注重学习者能力的培养,图文并茂,内容及时更新。德国的活页式教材具有按需改编的特点,按照工作过程灵活组合知识。

2我院《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的改革

我院《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的发展经历了依托实训课试行,仿真实训室、云课堂建设,活页教材开发等阶段。

2.1依托实训课程,试行实验室安全教育

学院在化工专业群17-19级新生试行了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教学依托“化学基本技能实训”课程进行。化学基本技能实训教师在首次课(4课时)对学生进行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入门培训,并在后续实训中融入安全教育。2019年,学院品牌课题“高职化工类实训(验)室安全教育和管理的研究与探索”结题,成果之一“化工实验(实训)安全教育培训手册”正式在学生中推行使用。经过试行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发现进行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重要性的同时,也发现实验室安全教育如果以传统方式授课无法模拟实验室爆炸、实验室起火逃生等场景,达不到警示和教育效果。化工实验(实训)安全教育培训手册虽然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内容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在有效解决实验室安全教育系统知识的同时,也无法有效满足和“以学生为中心”项目教学改革的需求,需要进一步对实验室安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

2.2云课堂、仿真实训室,助力实验室安全教育

2020年,为了强化教学效果,学院利用智慧职教云课堂教学平台建设了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配套开发了的课件、视频、动画等数字化资源。在化学基本技能实训老师线下讲授4课时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的同时,对化工专业群20级新生进行云课堂线上教学,并进行线上测试,成绩合格后才能进行后续实验,满足教育部要求的实验室安全准入要求。2021年,建设仿真实训室。学院实验室安全设备硬件条件无法满足全部新生安全教育技能培养的要求,利用仿真软件培训是比较可行的办法。实验室安全虚拟仿真软件通过应用3D虚拟现实技术,依据实验室实际布局搭建模型,营造整个实验中心包括化学实验室、仪器室和药品库等16个逼真的实验室环境。按实际实验过程完成交互,可模拟实验室伤害事故、实验室起火和实验室爆炸等真实的实验室安全事故场景和应急处置。整个软件以实验室安全知识学习和安全事故应急处置为主,学生通过操作3D仿真软件,可以学习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安全操作规程,学习安全设备设施的使用,了解个人防护知识,处置实验室常见的安全事故等。同时软件具有考试功能,内置题库,具备汇总学生成绩功能,并具备教师站管理功能。通过运用3D虚拟仿真软件、课程数字化平台等信息化手段,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实现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线上16课时,线下16课时。学生在课前利用线上课程教学平台,根据老师的微课、视频和动画等,学习实验室安全教育理论知识、国家标准和国家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强调知识的学习;课中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和练习仿真软件,注重知识的应用;课后利用课程平台采用其他案例、创新活动等进行讨论、总结和提高,进一步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3新型活页教材和数字化平台、虚拟仿真实训的完美融合

没有新型活页教材的引导,数字化平台资源和虚拟仿真实训是相互独立的,学生不能自主地去平台寻找资源来解决实训中遇到的问题。适应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团队依托虚拟仿真实训建设了新型活页教材,实现了数字资源、仿真实训、活页教材三位一体。活页教材项目通过获取信息、工作计划、进行决策、工作实施和评价反馈等环节,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利用云课堂配套碎片化数字资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新型活页教材的设计

新型活教材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适量配套数字化资源,有机融入思政元素,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资料”特征,有效辅助了实验室安全教育教学。

3.1活页项目设计

活页式教材以“适度、有用”为原则确定教学内容,结合虚拟仿真实训模块,选取设计为9个(实验室安全管理、实验室环境熟悉、个人防护、消防安全、水电安全、化学试剂管理与安全使用、废弃物处理、仪器设备安全使用、事故处理)工作活页项目,并将虚拟仿真实训十六个模块(第一现场、个人着装、个人防护、实验室环境熟悉、灭火逃生、伤害事故处理、试剂洒出、试剂沾染衣物、废弃物处理、水银温度计打碎、试剂溅入眼睛、气瓶使用安全、中毒预防和触电预防、水电安全、仪器设备安全、化学药品存放和取用)进行归类整合,融入各活页项目中。每个活页项目由学习情境描述、学习目标、任务书(仿真实训模块)、任务分组、获取信息、工作计划、进行决策、工作实施、评价反馈几个环节组成,并适时添加“小提示”重点学习资料。

3.2新型活页教材的设计特色

3.2.1基于企业真实场景、吸纳新发展新型活页教材依托虚拟仿真实训项目,将高校、企业化学实验室真实场景进行教学项目化设计,并融入企业新知识、技术和动态。学生在真实情景中运用知识与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现了与岗位的零对接。3.2.2融入课程思政深入挖掘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有机融合到活页项目中。第一现场模块以实验室真实发生的误操作事故、封管事故、实验室爆炸事故事故为背景,生动再现三个实验室安全事故情景,分析事故原因及教训,让学生初步认识到实验安全的重要性,建立安全意识。个人防护模块学习个人防护的身体、面部、手部防护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个人防护意识。废弃物处理模块通过对实验室中的废弃物进行源头控制、分类收集、定点贮存、合理处置等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仪器设备安全模块通过对各种仪器的规范使用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水电安全模块通过及时关水断电等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3.2.3配套开发数字资源,实现“立体化”新型活页教材内容的有限性使数字化资源成为重要的补充。数字化资源是新型活页教材的外延与扩展,是新型活页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二维码实现互联一体。数字化资源主要包括视频、动画、PPT、图片和试题等,弥补了活页教材的不足,作为重要的线上教学资料补充,可以为线上及线下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持。教师可以及时调用资料辅助讲解,学生可以自主调用资源来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数字化资源让活页教材真正实现活学活用的功能。3.2.4适应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活页教材按照行动导向教学“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个步骤来进行设计,除了一些知识点提示外,把传统教材的“知识体系”“教学资源”功能转移给数字化资源,强化活页教材的“学习资料”特征。教师在课堂上任务、学生个人获取信息(学生根据课前线上学习有关内容)、个人制定工作计划、分组进行决策、个人工作实施(练习实验室安全虚拟仿真软件中相应模块)、分组评价反馈;课堂教学中个人学习和团队学习交替进行,既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又能锻炼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每个学习任务既有理论学习又有仿真练习,理论实践一体化,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马上就能应用在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的角色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变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学习效果的检查者和反馈者。

4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评价

借助数字化平台,实验室安全教育实现了课程评价的“自动化”“过程化”和“全程化”。

4.1课程评价实现

“自动化”和“过程化”课程评价由线上及线下两部分组成,所有线下的活动评价通过云课堂今日课堂环节汇入云课堂考核系统,最终成绩由云课堂按照配分权重自动分析生成。建立云课堂线上实验室安全知识测试考核题库,教师可以根据上课需要通过课程平台随时组卷进行考核,包括平时课中测验、期末考核,系统根据系统答案自动评分。线下实验室安全技能实训考核通过实验室安全虚拟仿真软件实现自动评分,成绩录入云课堂作业项目。课程考核实现“过程化”,线上云课堂考核内容包括课件学习15%、课堂活动5%、作业20%、考试60%。

4.2课程评价实现

“全程化”实验室安全考核不是终身制,凡是违反实验室安全规定的学生,将重新进行安全知识和技能学习、测试。在节假日一些容易放松警惕发生危险的时间段,对留实验室科研或备赛的学生,进行实验室安全学习测试,考核合格才能进入实验室。

5结束语

经过多年的改革,生物与化工学院按照“所有实训老师参与安全教育、所有学生全面学习安全教育”的要求,丰富安全教育数字化资源,创新安全教育活页教材,将思政元素融入安全教育,扎实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技能,强化了学生的安全意识,为后续实训课程的开展及学生的长远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艳华.成果导向教育下高职活页式教材建设[J].科教导刊,2020(32):92-96.

[2]蔡跃.职业教育活页式教材开发指导手册[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化学安全教育范文篇8

关键词:生物学教学实验室;实验教学;实验室安全;安全管理

生物学教学实验室是生物学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基本生物学实验技能、综合科研素养及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实验室人员流动大、专业门类多、涉及面广,这些都对生物学教学实验室的管理尤其是安全管理提出新的挑战。随着生物学科的快速发展,大量贵重仪器引进,虚拟仿真等实验技术引入,基因编辑、生物信息学等新的实验课程不断增设[1],这些都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提出新的要求。然而,近年来实验室安全事故多发,火灾、爆炸、病原菌泄漏等安全事故时有发生[2]。鉴于生物学教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现状,教育部及各高校不断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但是多集中于危险化学品、水、电、火等实验室安全共性问题,针对生物学教学实验室特有安全问题采取的管理措施大多不到位。

1生物学教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

1.1实验室专业性强 安全问题各异

生物学教学实验室主要包括与生物学研究相关的实验室[2]。生物学教学实验室相比其他学科实验室,专业门类繁多,各专业实验室都有自己独特的安全管理特点。按照各专业实验室的安全管理特点,可分为以下几大类。1.1.1易传染类实验室此类实验室在实验过程中会接触细菌、病毒、细胞等生物活体,主要进行生物材料的培养、观察、性质研究等实验。实验过程中操作不当或者实验后生物材料处置不当可能会造成传染,危害人体健康。此类实验室主要有:微生物实验室、细胞工程实验室、细胞生物学实验室、发酵工程实验室、病毒学实验室等。1.1.2活体生物类实验室此类实验室以活体生物为实验对象,如线虫、家鸡、巴西龟、龙虾等,主要进行动物解剖、发育观察、生理响应等相关实验。实验过程中存在被动物抓伤而感染的风险,动物尸体处置不当也存在病原传染风险。此类实验室主要有:动物生物学实验室、动物生理学实验室、发育生物学实验室、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室等。1.1.3危险化学品类实验室此类实验室不仅会使用强酸强碱类危险化学品,还会使用大量危害性强的生物化学试剂。这些试剂具有高毒性,有些还存在致癌风险,如甲基磺酸乙酯、丙烯酰胺、溴化乙锭、秋水仙素等。实验过程中操作不当或者实验废弃物处置不当,对人体健康及生态环境都会造成极大的危害[3]。此类实验室主要有: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基因工程实验室、遗传学实验室、生物化学实验室、酶工程实验室等。1.1.4公共实验仪器馆室此类实验室主要是为实验教学中心各实验室提供服务,如精密仪器室、灭菌室、离心机室、天平室、分光光度计室、标本馆等。1.1.5其他类型实验室随着生物学科的快速发展,很多高校建立了一些新兴实验室,如生物信息学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等。此类实验室相对而言安全风险较低。有些以实验观察为主的实验室,如植物学实验室;还有一些野外的实习基地,为动物学、植物学、海洋生物学、生态学等专业提供了教学支持。另外有些高校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科研能力,还组建了一些学生自主管理的实验室,这类实验室往往缺乏专门的实验室管理人员,可能存在安全风险。

1.2安全管理投入不足

当前实验室安全事故多发,各高校加强了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投入不断加大,建立了实验室门禁、危险化学品管理、废弃物回收等安全管理体系。但是对于生物学教学实验室存在的独特的安全管理问题,投入仍显不足[4]。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以下两个。1.2.1实验动物使用监管不到位实验动物是生物学教学实验室必用的实验材料,但是对其购置、使用、处置的监管机制尚不健全。由于经过检验检疫的实验动物价格昂贵,一些经费有限的实验室可能选用未经过检验检疫的实验动物;一些动物生物学实验室尚未配置专业的动物尸体处置装置,或者动物尸体没有交由具有资质的机构进行处置。1.2.2实验室空间设置不合理高校生物学教学实验室由于空间有限,在实验功能区划分上不够合理。生物化学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遗传学实验室等实验室没有设置专门的污染区,一些存在致癌风险的生物化学试剂在公共实验区使用。

1.3安全管理不规范

当前生物学教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中生物安全管理标准和程序不够规范、全面。对生物学教学实验室存在的病原菌泄漏、动物抓伤等安全事故的预案不足[4];活体生物实验材料购置、使用、处置规范化流转程序欠缺;实验过程中对实验动物、病原菌、病毒、细胞等的实验操作缺少规范化流程;实验废弃物处置粗放,基本化学试剂、有毒有害生物化学试剂、具有传染性的活体生物材料甚至动物尸体不能区分处置[3]。

1.4安全教育不到位

当前多数高校对学生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多侧重于危险化学品、水、火、电等常规安全问题,而对于生物学教学实验室独特的安全问题教育培训不足,学生对动物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重视程度不够。同时安全教育方式单一,不能引起学生重视。

2生物学教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对策

生物学教学实验室不仅存在常规实验室的安全问题,还存在独特的安全隐患,因此在制订安全管理策略时需要全面考虑实验室的安全问题,因地制宜地制订适合于各个实验室的安全管理规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2.1加大实验室安全管理资金投入

生物学教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中需要继续加大投入,根据各专业实验室的安全管理特点有针对性地投入。一是加大实验材料购置投入,保证实验材料安全、可靠。购置具有检验检疫证书的实验动物;加强实验期间师生的安全防护,购置防护服、防护面罩、口罩等防护装备;购买危险性低的必需生物化学试剂,尽量不使用易致癌致畸的生物化学试剂。二是加大实验室空间的改造力度,合理进行功能区划分。如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可以将整体划分为核酸电泳区、RNA专区、蛋白胶专区等区域[5];购置生物安全柜等实验设备;依据实验需要建立生物安全一级/二级实验室(BSL-1/BSL-2),实验室的建设高于现在的需求,以期满足将来的需求[3]。三是加大投入,提升实验技术,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将一些具有危险性的实验通过虚拟仿真的方式让学生提前自主学习,在实际操作中减少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6]。四是加大对实验室废弃物处置的投入,实验废弃物分门别类进行处置。实验室废弃物处置是最容易忽视且最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环节。普通化学品、危险化学品、生物化学试剂、病原微生物、培养细胞、动物尸体等分别进行处置,不能自行合理处置的交由具有资质的专业机构进行无害化处理。

2.2加强安全教育

实验室安全不应过分依赖实验室安全设施,绝大多数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安全意识和疏于管理[7]。一是生物学教学实验室要进行全方位、专业性的安全教育。结合各专业实验室的安全管理特点,签订《实验室安全使用责任书》;将安全教育纳入实验课程中,加大安全教育在实验课程中的比重;落实安全教育“一票否决”制度,安全教育不达标,则实验成绩不合格。二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安全教育,使用课堂讲座、在线讲座、微信公众号、悬窗展板、视频、虚拟仿真、安全竞赛等方式对实验室使用人员进行安全教育,采用虚实结合的方式,传授学生安全知识,增强其安全意识。三是建立实验室安全文化,进行生态文明建设[7]。由于生物学实验所用的材料既包括有毒、有害、易致癌致畸的化学品,又包括具有传染性的致病菌,实验后直接排放不仅会污染环境,而且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因此需要引导学生树立生态文明意识[8]。

2.3健全安全管理体制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建立学校、学院、教学中心、实验室的四级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安全责任,制订实验室准入制度、奖惩制度、督导制度等[9]。二是针对各专业实验室的安全管理特点,因地制宜地制订具体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实验室安全手册、仪器设备操作手册、实验操作标准规范,废弃物处置规范等指南性文件,做到实验室运行各个环节有章可循[2-3,10]。三是即使有完善的制度和规章条例,实验人员也可能在实验中会被实验动物咬伤或者抓伤,因此,各实验室必须制订各种安全事故预案,并定期进行安全事故处置演练,让学生意识到对待实验动物要坚持科学、严谨的态度,不能存在丝毫的懈怠[10-12]。四是加强信息化管理。通过网站、公众号、微信群、二维码等方式进行安全管理,建立实验室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给进入实验室的实验动物设置二维码,学生在使用实验动物时要扫描二维码,实验完成后处置人员再扫描二维码,做到全流程监督。

3结语

生物学教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全面、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在实际管理工作中,要全面梳理各实验室存在的安全隐患,加大实验室安全设施的投入,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还需要将安全教育培训与信息化建设相结合,形成了一套以人为本,系统、科学、高效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在圆满完成实验室教学任务的同时,可以有效、长效地防止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

参考文献

[1]杨怡姝,沈思嗣,王小利,等.大学生物学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问题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5):188-190.

[2]李兵,贺占魁,熊国梅,等.生物实验中心安全环保长效管理机制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8,21(6):155-158.

[3]支琴,郭金超.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浅谈[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36(4):280-283.

[4]林燕文,范红英.高校生物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探讨[J].实验室科学,2018,21(2):196-198.

[5]彭颖慧.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实践与思考[J].广东化工,2017,44(12):276.

[6]阮君,胡原,万建,等.新时期生物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9,22(5):205-208.

[7]来琳琳,刘晓辉,崔勇,等.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安全管理体制的建立与完善[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4,12(3):213-216.

[8]范红英,林燕文.高校生物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与文化建设探讨[J].实验室科学,2019,22(3):161-167.

[9]江丽军.动物科学学院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9(1):272-273.

[10]苏益,蔺万煌,胡超,等.生物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3):155-158.

[11]邴杰,郝晓冉,李小蒙,等.高校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安全教育课程建设探究[J].实验室科学,2018,21(2):221-224.

化学安全教育范文篇9

当前,许多学校、教师、家长都缺少系统的安全教育知识,无法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安全教育。学校要整合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常见的安全问题的相关信息资料,为教师、家长、学生提供系统的、优质的安全教育资源。

(1)开发设计系统的安全教育课程,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安全知识技能内容。如结合信息技术课程特点,在指导学生制作网站时,渗透安全知识技能学习,让学生收集游泳安全、应急逃生等安全知识素材;结合物理的电学课程,渗透用电安全、触电急救常识、如何正确使用电器设备、发现漏电情形的正确处理、电器火灾如何扑救等安全知识技能;结合化学课堂,渗透易燃易爆品的使用、保管,有毒化学品危害的处置,化学品火灾的扑救等安全知识技能。

(2)人人参与,构建学校安全教育体系。全体教职工积极主动参与学校安全教育,做到安全教育人人讲,时时讲,有内容可讲,从而形成系统的学校安全教育体系,既能减轻学校的压力,又能使学生学到有用的安全知识技能。在此基础上把各学科、各部门安全知识技能学习的课程进行整合、优化,形成一整套安全教育资源,成本低,效率高,效果好,能极大推进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

二、开发网络知识竞赛平台,检测安全知识掌握情况

教师、家长和学生是否切实掌握安全知识,可通过知识竞赛的方法进行检测。安全教育网络化的背景下,可利用网络知识竞赛管理平台软件,以音频、视频、模拟练习、竞赛题、多媒体等形式,让教师、家长、学生依托互联网参与竞赛。教师、家长、学生凭个人账号和密码可以登录平台自我检测,学校、年级、班级可以以单位形式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时间在家中上网参加竞赛,系统自动评卷并即时公布成绩。通过网络平台开展知识竞赛,有利于学校、教师、家长了解学生安全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促进安全知识进学校、进课堂、进家庭,也方便学生检测自身安全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及时弥补不足,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

三、加强家校联系,实施安全教育

化学安全教育范文篇10

1缺乏安全意识

安全的态度决定安全的行为,安全的行为形成安全的习惯,让安全成为习惯,形成意识。这是每一位高校师生应养成的习惯。然而,目前高校化学实验室仍存在一些安全问题:(1)师生在进入实验室时,存在不穿戴防护用品的现象,如防护服、防护手套、护目镜等。(2)女生存在披肩散发、佩戴隐形眼镜做实验的现象,这是非常危险的。2011年4月,美国耶鲁大学的一名女大学生在化学实验室工作时,长发被卷入车床,颈部被勒,窒息惨死。惨痛的教训告诉我们,在实验室,女生不能披着头发做实验。(3)某些挥发性酸、有刺激性气味的碱,或者应该在通风橱中进行的实验操作,学生为了方便,从不在通风橱内实验,这使得室内充满了挥发试剂气味,对身体造成伤害。[2](4)学生的安全意识十分缺乏,在做实验期间,仍然存在同学之间嬉戏打闹、师生擅自串岗、脱岗的现象,这是对生命、对实验的不尊重,同时也是不严谨地做实验的表现形式。(5)学生存在“事故不会发生在我头上;事故不会发生在这里;安全是安全人员的事,与我无关;有些事故是无法避免的。”的想法,而且存在这种想法的学生不在少数。通过平时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发现多数学生不喜欢学校开设的安全教育课程,也不太喜欢实验教师在实验课时,老是强调实验室安全问题以及应急处理的相关知识。针对以上问题,主要提出如下措施:

2提升安全意识

2.1安全教育。曾说,安全生产必须进行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丝毫放松不得,否则就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3]安全重于泰山,针对高校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师生的安全教育:(1)实验教师需先进行系统、全面的安全教育,待考核合格后,才能持证上岗。在安全教育的培训中,尤其应加强应急处理能力的培养。(2)开学伊始,针对进入实验室的本科生、新入学的研究生开展安全讲座,辅以网络和宣传栏宣传安全教育。(3)每逢重大节假日,均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4)使用安全考试系统,结合学生手机不离身的习惯,开发并运用手机安全考试系统APP,待学生通过安全考试,获得安全考试合格证书后,才发放实验服,允许学生进入实验室,完成实验教学。(5)进入实验室时,填写《实验申请书》,并逐一进行安全教育,开设实验室安全课。(6)在学生进行每一次实验前,实验教师根据此次实验内容进行3到5分钟的安全教育,学生需将安全注意事项写入实验报告。(7)不定期的开展应急演练和消防演练,让学生亲身体会“灾情”带来的危害,了解并掌握灭火器、消防栓的正确使用方法。(8)针对有条件的学校,可邀请专业公司开展具有专业特点的应急演练,学校保卫处、教务处、实验设备处、相关学院实验室的领导和老师进行观摩,提升安全意识。(9)开展化学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演练,并将典型案例拍成视频,供全校各实验室学习。2.2规范实验操作。高校化学实验室是进行实验教学、科研创新的重要场所,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因而,规范实验操作,遵守操作规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下面是一些具体的规范操作:(1)蒸馏和回流时,冷凝水下进上出;(2)蒸馏和回流时,防止形成封闭系统,以防爆炸事故的发生;(3)不同溶剂体系应采用不同的加热方式,比如,水浴、油浴、电热套加热等;(4)加热低沸点易燃溶剂应避免明火,禁止使用敞口容器加热有机溶剂;(5)加热时,应防止局部过热和暴沸,在使用酒精灯加热时,尤其需要注意防止局部过热的现象,蒸馏和回流时应先加沸石或搅拌磁子再开始加热,若已加热,发现还未加搅拌磁子,不可在加热状态或热溶液中补加,需将溶液冷却至室温再补加搅拌磁子,以防发生事故;(6)蒸馏、萃取时,不可使不稳定物质浓度或含量增加,增大危险性;(7)稀释浓硫酸时,需将浓硫酸缓慢引流入水中,切不可交换加入顺序,引起浓硫酸飞溅,造成人员伤害;(8)拿取灼热器皿时,防止烫伤或损坏器皿;(9)在实验过程中,不可无人监管;(10)正确使用高压反应釜、反应罐、反应器等,正确操作气体钢瓶、高压灭菌仪等。2.3加强安全防护。安全重于泰山,高于一切。不要等到事故发生后,才幡然悔悟,才开始做好防护措施,一定要先做好防护,虽不能杜绝隐患,但是却能防微杜渐。实验室安全防护,严格遵循规程,不能“无知无畏”,更不能“明知无畏”。明确实验室安全隐患,做好个人防护,减少高校化学实验室事故的发生。(1)进入实验室之前,穿戴好护目镜、实验服、丁腈手套等,女生的长发需要束起,不穿凉鞋、拖鞋、高跟鞋等;(2)实验室需保持良好的通风;(3)实验室需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护措施,如紧急喷淋器、洗眼器、紧急冲淋、急救医药箱等;(4)搬运气体钢瓶时,要旋上钢帽,使用专用的手推车;(5)气体使用前应先安装减压阀和压力表,各种压力表不可混用。定期检查减压阀。橡胶管路要定期检查,防止橡胶老化;(6)规范用气:确定气瓶有正确的标识,确认气体种类、检测周期等,进行必要的检漏,固定存放使用;(7)气瓶应远离热源、火源和电气设备;(8)特别注意:易燃易爆气体不能与助燃气体放在一起,要分开,远距离放置。2.4提升师生的应急处理能力。(1)组织消防演练、紧急疏散演练,加强师生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2)抓住典型事例,向全院进行通报,分析事故原因、吸取其中教训、教育当事人、提醒所有的师生,安全工作警钟长鸣。(3)发动研究生会的同学,每年在学生中间进行“实验室安全月”活动,印制“实验室安全知识手册”,广泛开展实验室安全的教育和宣传,安全教育工作常抓不懈。2.5树立新的安全观念。改变“安全事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自己身边”的旧观念,对化学实验室安全保持一颗敬畏之心,打从心里认清并接受:安全是每个人共同分担的责任;没有任何工作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我们没有时间去安全的完成;所有事故都是“引发的”,不是无缘无故地发生的;所有与职业相关的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安全地工作是一种工作态度,安全同时又是一种生活方式。安全工作要做到万无一失,否则会一失万无。安全的态度决定安全的行为,安全的行为形成安全的习惯,安全的习惯塑造安全的性格,安全的性格成就美丽的命运。让安全成为习惯,形成意识。

3结语

化学实验室是高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基地,是重大科研成果和科研人才的诞生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化学科学的摇篮,做好其安全管理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4]提升师生的安全意识,是减少和避免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的关键一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驰,席美云,程功臻,等.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体系改革[J].大学化学,2006,21(6):20-24.

[3]尹梦云.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探究[J].广州化工,2019,47(6):139-140.

[2]李恩敬.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调查与分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2):19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