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社会实践总结十篇

时间:2023-04-07 23:19:02

环境保护社会实践总结

环境保护社会实践总结篇1

根据市委的统一部署,经局党组研究确定,今天召开市环保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市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精神,对全局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市委第十五指导检查组组长江敦生同志还将作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根据我局的工作实际,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参加学习实践活动的政治责任感和现实紧迫感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从去年9月份,全党第一批学习实践活动全面展开。市委于3月25日召开了全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王兆力市长作了重要讲话,对我市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进行动员并对活动的开展作出了部署。全市动员大会结束后,局党组迅速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了市委领导的重要讲话和有关文件精神,对市环保局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进行了认真研究。全局党员干部一定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深刻认识开展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以高度的政治热情积极参加学习实践活动,努力使我局的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提出五年多来,内容不断展开,思想不断深化,越来越凝聚起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真理力量,越来越得到全党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近年来,市环保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解放思想,深化“三学三创”(三学:学理论、学业务、学先进。三创:创一流工作水平、创一流工作业绩、创一流服务形象)切实转变作风,污染减排扎实推进,生态市建设成效显著,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但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还不够深入,运用还不够自觉,一些党员干部在真学、真懂、真信上还有差距,学习实践还只是初步的。这就要求我们,面对环保工作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必须更加自觉地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真正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让科学发展观在思想深处扎根,贯彻到环保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内容,成为统领全市环保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成为推动环保事业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推动全市环保工作上水平的迫切要求。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新要求。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上,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5次提到了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工作,特别是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并列,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可以说,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标志,是环保部门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要着力推进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全市环境保护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在总量减排、水和大气污染防治、环保基础工作、体制机制等方面都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比较突出。如果不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就难以解决生态环保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难以实现环境事业的科学发展。特别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如何按照市委“保增长、抓项目、调结构、重民生”的要求,担负起保护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双重任务,既为我市项目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环保服务,实现“保增长”这一首要任务;又发挥以环保优化经济发展、促进经济战略转型的作用,防止污染在保增长的名义下反弹,防止“两高一资”项目卷土重来,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可以说,当前做好环保工作存在很多困难和挑战。越是面临复杂多变的局面,越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指针定向”。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提振信心的思想基础,作为保持正确发展方向的工作指南,以环境保护的实践推动我市经济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三)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机关行政效能的重要契机。

近年来,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毫不放松地抓班子、带队伍、强作风、树形象,环保系统干部队伍总体上是好的,是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队伍。但是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特别是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一是思想认识还不适应。有的干部思想不解放,眼界不开阔,工作不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有的同志政治和大局意识淡薄,不能从科学发展的高度来思考问题,指导工作。二是工作作风还不适应。有的同志缺乏工作激情和开拓创新精神,因循守旧;有的工作作风浮飘,敷衍了事,缺乏敢于负责、敢于担当的精神。三是服务水平上还不适应。有的同志业务不精、服务不主动,执法不到位。四是工作体制机制还不适应。工作制度还不健全,基本规章、工作纪律、行为规范还没有全部建立起来。与环境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因此,我们必须抓住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有利时机,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创新,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改革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解决好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增强依法行政能力,使党员干部成为科学发展观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对全党进行的一次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洗礼,必将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是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当前,环保事业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我们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实现新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契机,我们一定要紧紧围绕市委确定的“保增长、抓项目、调结构、重民生”的要求,推动鸡西市科学发展”的活动主题,把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结合起来,与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对我市环保工作的新要求结合起来,与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充分认识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思想和行动迅速统一到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决定部署上来。

二、深刻理解,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扎实推进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根据市委安排,我局为第一批学习实践活动单位,作为环保部门的同志,我们要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和指导思想,把握基本原则扎实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

(一)明确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

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统领,围绕省委提出的“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优化环境、科学发展”的活动主题,紧密结合全市环保工作实际,组织全局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和根本要求,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环保服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干部职工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增强在推进环保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全面提高全市环保工作的监管水平,大力推进环保历史性转变,为鸡西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做出贡献。

(二)明确学习实践活动的基本原则

这次学习实践活动,时间紧,覆盖面广,要求质量高,工作任务重,我们必须要把握好学习实践活动的基本原则:一是坚持解放思想。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进一步提高认识,进一步更新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思路、破解环保服务发展难题、完善体制机制,使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更加符合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律,使环境保护事业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二是突出实践特色。学习实践活动重在实践,重在解决突出问题,重在促进环保服务发展。要学以致用,要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环保历史性转变”和“从我做起,争当环保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先锋”为载体,紧密结合全市环保工作实际,把实践特色贯穿活动中,把查找和解决问题贯穿始终,在解决影响和制约环保工作的突出问题上下功夫,在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最直接、最关心的问题上下功夫,在解决环保队伍建设存在的实际问题上下功夫,确保取得实效。三是贯彻群众路线。充分发扬民主,真诚接受群众监督。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吸收群众参与、接受群众评议,切实把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贯穿学习实践活动全过程,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学习实践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四是正面教育为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要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自觉查找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思想、作风及环保工作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刻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全面总结经验教训,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进一步明确努力方向。查找和剖析问题既要严格要求,又不搞人人过关,注意保护系统党员、干部服务发展的积极性。

(三)明确学习实践活动的目标要求

按照市委确定的指导思想,牢牢把握“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以着力实施穆棱河水污染防治,持续推进生态市建设,认真解决环境民生问题为重点,学习要突出解放思想,实践要突出改革创新,在环保推动经济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方面,努力做到思想更加统一、行动更加自觉、措施更加有力、机制更加完善,使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真正成为“群众满意工程”。

(四)明确学习实践活动的方法步骤

根据市委统一部署,市环保局学习实践活动从2009年3月开始,到2009年8月基本完成,分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3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学习调研阶段,时间从2009年3月中旬至5月中旬。这一阶段重点抓好调查研究、解放思想讨论两个环节。要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中央和省、市委规定的必学内容和必读书目,真正领会和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当前突出环境问题确定调研课题,由局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开展调研,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认真总结经验、全面综合分析、提出对策建议,形成调研报告。深入开展交流研讨,加深对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理解,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上来。

第二阶段为分析检查阶段,时间从2009年5月下旬至7月初。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抓好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和党员专题组织生活会,并形成落实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报告。重点抓好以下两个环节:一是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围绕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干部作风建设,确定专题民主生活会主题。重点查找个人和班子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突出的问题,剖析问题原因,深挖思想根源,落实整改措施。二是形成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充分运用学习调研、解放思想讨论和民主生活会成果,形成高质量的分析检查报告。在分析检查报告形成过程中,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要广泛征求党员、群众的意见。对分析报告和评议结果通过适当方式进行公开。

第三阶段为整改落实阶段,时间从2009年7月上旬至8月下旬。一是制定整改落实方案。以分析检查报告为依据,针对查摆出来的突出问题和需要完善的制度,按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制定整改落实方案。整改落实方案要做到“四明确一公开”,明确整改落实的项目,明确整改落实的目标和时限要求,明确整改落实的具体措施,明确分管领导和科室、单位,并采取适当的方式公布,接受党员和群众监督。二是集中解决突出问题。针对查找出来的突出问题,努力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解决好,特别重点解决好影响科学发展和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环境问题,解决好影响政策执行和发展环境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三是完善体制机制。建立完善环境管理工作机制,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环保部门综合管理、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完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机制,解决我市建设项目分散布点、结构不优、排污强度大等突出问题;完善环境保护投入机制,拓宽环保投融资渠道,形成政府、企业和社会多元化的环保投入格局;健全环保责任激励约束机制,层层落实责任制,严格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

三、真抓实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新时期的环境保护工作

近年来,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环保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环保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但距离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还有较大的差距,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当前,环境保护工作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方面,普遍停留在就环保抓环保、就污染说污染、就问题解决问题的层面上,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环境保护向广度进军、向纵深拓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我们就是要通过学习和实践,在抓机遇中思考问题,在迎挑战中理清思路,在全面提高环保工作水平上下功夫,从而使环境保护工作的路子越走越宽,不断提高环境保护工作的成效。

一要立足发展抓环保。经济发展虽然不是发展的全部内涵,却是发展的核心内涵。环境保护必须立足发展开展工作,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市的影响开始显现,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回落,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的形势下,我们更要坚持环境保护服务和优化经济增长,以战略环评促进产业布局合理有序,以环境准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减排污染促进生产技术换代升级,以环境成本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才能在发展中做到有为有位,才能依靠发展解决环境问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要准确找准环境保护的定位,不能脱离实际,不能为保护而保护,更不能停止发展来保护,环境保护必须服从于和服务于经济发展的大局。

二要以人为本抓环保。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以人为本,是指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小康全面不全面,环境改善是非常关键的一环。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环境保护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不断改善环境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环境质量需求,切实解决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环境问题,坚持环保工作以人为本。因此,我们要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着力维护和保护好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着力解决影响可持续发展和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重点抓好节能减排、环保“四大行动”等主要工作。通过强化节能减排,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通过开展环保“四大行动”,促进我市环境质量的改善;通过开展环境执法专项行动,妥善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通过打造宜居城市和创建生态城市,营造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

三要跳出环保抓环保。在环境保护中坚持统筹兼顾,就要运用战略思维来思考环保工作,着眼宏观层面推进环保工作。环境保护的过程就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过程,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环境保护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就环保说环保不行,就环保抓环保也不行,应该把环保工作置于人类社会与整个自然和谐相处来思考。如果说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是宏观层面,经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是中观层面,环境保护工作自身是微观层面,那么跳出环保抓环保,就是要从微观层面跃升到中观层面,进而挺进宏观层面。要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深刻认识环境保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地位和作用,自觉地把环保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去思考,放在环保事业发展的大背景中来谋划。

四是全面协调抓环保。全面发展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包括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要求现代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我国是人均资源比较少的国家,资源约束是伴随工业化、现代化全过程的大问题,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和技术政策的选择,乃至社会生活方式的选择,都必须考虑资源约束和环境承载能力。加强环境保护,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既是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需要,更是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需要。中央将“又快又好”调整为“又好又快”,要求切实改变“先污染后治理”的状况,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努力走出一条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正是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的生动体现。

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中央和省委、市委高度重视,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充满期待。我们一定要把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摆上重要议程,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学习实践活动认真扎实、富有成效。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学习实践活动要在局党组的统一组织领导下进行。为加强对全局学习实践活动的领导,我局成立了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由我任组长,赵立波、张玉来同志任副组长,局部分科室、直属单位主要领导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局机关政工科,负责具体协调工作。

(二)领导带头,率先垂范。党员领导干部既要全力以赴抓学习,又要摆正位置受教育,带头搞好学习、带头调查研究、带头解放思想、带头分析检查、带头整改落实,积极参加活动,并结合各自分工建立联系点,深入基层和群众,总结实践经验,发现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三)联系实际,务求实效。我局作为参加全市第一批学习实践活动的单位,要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在深化理论武装上下功夫,在解决突出问题上下功夫,在完善体制机制上下功夫。要紧紧围绕可持续发展,真正把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体现到创新体制机制、解决突出问题、促进环境发展上,用实际成果来衡量和检验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

(四)搞好宣传,营造氛围。按照市委的要求,要充分运用报刊、信息和环保网站等媒体,大力宣传关于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精神、重大部署和重要活动,大力宣传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和基本要求,大力宣传组织学习实践活动的基本情况和主要成效,为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切实把大家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和党组的部署和要求上来。以极大的热情和正确的态度,积极投入和参与学习实践活动中。

环境保护社会实践总结篇2

一、充分认识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自觉性、主动性和紧迫性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继续。全局职工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开展深入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把学习实践活动作为提高认识、拓展视野、开拓创新的一次生动实践,作为推进生态环保事业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切实增强自觉性、主动性和紧迫性。

(一)开展深入学习实践活动,是总体推进环保事业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

环境保护举的是科学发展的大旗,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的题中之义。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环保工作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更是环境保护的理论指南。环境保护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经济社会更好地发展,给人类本身提供持续的物质条件。从当前来看,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是促进环境与经济高度融合,破解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和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难题;环境保护的根本出路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现阶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任务和重要方面,也是结合实际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主要载体。”因此,开展深入学习实践活动,对推进环保事业向前发展具有极为重大和深远的意义。各位同志一定要紧紧抓住和充分用好这次难得的机遇,积极主动地开展好学习实践活动,作出表率。

(二)开展深入学习实践活动,是解决环保突出问题的迫切需要。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新要求。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5次提到了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工作,特别是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并列,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可以说,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标志,是环保部门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要着力推进的一项重要任务。虽然,近年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趋势基本得到控制,环境污染防治能力明显增强,环境质量特别是水环境质量有明显改善。但是,生态环保工作无论是理念上、体制上、方法上都还存在一系列问题,环境质量离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突出的环境问题仍然存在。我们要在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中,着力解决生态环保工作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努力改变一些干部中仍然存在的“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倾向,努力破解环境容量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努力改善环境质量,营造优美的人居环境,努力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努力加强环保队伍能力建设,为建设惠及全县人民的小康社会再立新功、再创佳绩。

(三)开展深入学习实践活动,是提高领导班子能力和干部队伍素质的必然要求。

环保系统能力建设是一项基础性工程,是环保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石,也是提高环保执政能力的基础。这几年,通过加大投入,加强建设,我局环保基础能力、环境污染防治能力、环境执法监管能力以及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明显增强。但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群众环境意识、民主意识、维权意识不断提高,环保队伍素质和执政能力面临新的考验。特别是科学发展观对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通过学习实践活动,认真解决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中妨碍科学发展的直接障碍和严重掣肘,坚持从严治党、从严治局、从我做起,进一步强化领导班子和广大干部职工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准确把握学习实践活动的重点,促进环境保护事业科学发展

关于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基本原则、重点解决的问题以及方法步骤,我们已经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正式下发后希望大家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对学习实践活动,局办公会研究认为,必须紧密结合环保工作,讲究实效,学习成果要体现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为此,我着重结合环保工作,强调一下环保系统开展学习实践活动需要突出的五个方面重点。

(一)突出思想建设重点,明晰环保工作服务科学发展的思路和要求。要着力抓好理论学习,在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环保部门服务大局就是要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观念;必须明白,实现科学发展关键是要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生态环保工作和发展方式转变的良性互动。要善于从宏观层面解决环境问题,努力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高度融合。积极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对经济发展提出基础性要求。强化环境与经济综合决策机制,把环境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注重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在实践当中,要认真研究掌握生产发展方式转变的规律,产业结构调整演变的规律,运用生态环保的理论、方法、措施来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二)突出体制机制创新重点,打造适应科学发展的制度平台。加强制度建设,是做好生态环保工作的关键环节。要把打造适应科学发展要求的环保制度平台,作为环保部门工作创新的重点,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按照政府、企业、广大公众三个不同的环保责任主体,来创设环境保护制度,努力构建环保工作常态化、规范化、法治化的长效机制。提高依法监管的能力。要根据我县的环境特征、产业特点和环保工作需要,要建立层次分明、功能清晰的规划体系,健全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确保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要围绕环境容量也是资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环境与经济双赢这一核心。

(三)突出审批,提高环保服务科学发展的水平。深化改革,是环保系统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水平的重要保障。当前的重点,是要着力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健全完善环评审批、“三同时”验收、和许可证审批颁发等。要通过加强环保准入门槛控制高消耗、高污染的企业,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下一步,要着力缩短审批时限。其他工作包括资金管理、人事制度也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大改革力度,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切实增强环境保护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此外,环保系统所有在职人员在执法稽查、环境整治、总量控制与减排等各项工作中,要多为企业发展出点子、提建议,真正把服务融入管理之中,一手抓严管,一手抓服务,为我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贡献。

(四)突出民生热点问题重点,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环境保护的实质是维护人的环境权益,维护人的生命健康安全。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我们要把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作为环境保护工作价值判断的最高准则,把广大人民群众答应不答应、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最终衡量标准。在具体工作中,要切实加强环境执法监管,坚决打击各类违法排污行为,继续开展行之有效的环保专项行动,着力解决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环境问题;要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着力解决各类环境矛盾和纠纷,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此外,要拓宽环保工作公众参与渠道,确保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要继续加大生态建设以及各类生态创建工作力度。总之,要通过我们的努力,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营造优美的人居环境。

(五)突出领导班子建设重点,提高全系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班子是领导事业前进的核心力量,干部是推进事业发展的决定因素。要以班子建设为重点,以增强宗旨意识、树立务实创新廉洁形象、提升服务大局能力为主要内容,以廉政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为重要抓手,加强队伍建设。作风建设的关键是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着力形成顾大局、讲团结、守法纪、搞民主的良好氛围;能力建设的重点,是提高组织协调能力、依法管治能力、基层基础能力和宣传教育能力;廉政建设是当前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把它作为改善环保系统社会形象,纯洁环保队伍的重要内容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要进一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建设班子思想政治建设、选拔任用优秀年轻干部、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完善决策程序;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认真落实“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十六字要求,进一步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水平。

三、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做到学习实践活动和业务工作“两不误、两促进”

对学习实践活动,我们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统筹兼顾、扎实推进。为切实抓好学习实践活动,我着重强调四方面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做好示范表率。为抓好局系统学习实践活动,局10月20日发文成立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由我任组长,在县委领导下,全面负责组织、协调局系统学习实践活动。局班子成员除参加学习实践各阶段活动外,要结合各自分工,加强对分管工作领域实践活动的指导、督促、检查。局属各股室负责人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班子成员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指导,带头参加学习实践活动,为全体党员干部作出表率。针对存在的问题和我们的实际工作,确定各自的调研课题,并把它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有效载体,通过学习调研,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真正推动环保工作。

(二)坚持分类指导,积极探索创新。要坚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强调原则性,注重差异性,讲究灵活性,在坚持学习实践活动总体要求的前提下,针对工作职责和特点,党员领导干部和普通党员等不同层面,提出不同要求,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要注重创新,始终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探索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新思路、新办法,力争学出环保特色、学出环保的做法与经验。

(三)坚持统筹安排,做到两不误、两促进。当前,环保工作任务十分繁重,而学习实践活动将跨年度进行。各股室一定要正确处理好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与做好本职工作的关系,既不能脱离中心工作搞学习实践活动,也不能因为业务工作忙而忽视学习实践活动,要把学习实践活动与推动当前工作结合起来,以学习实践活动推动环保各项业务工作,以各项工作的新成果衡量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真正做到学习实践活动与当前工作“两不误、两促进”。

环境保护社会实践总结篇3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环保事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有利于我们用党的最新理论进一步增强做好环境保护责任感和使命感。

首先,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很大程度上源于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已是国际大趋势,并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国际竞争力、综合实力和经济成长能力的重要标志。这是国际社会吸取工业化过程中历史教训的一种反思。同样,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中,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科学发展观提出的重要因素就是对发展与环境保护深刻而理性的总结和思考。

其次,加强环境保护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总书记在动员报告中把生态文明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放在同样的位置。总理则在报告中强调,节约资源就是增强后劲,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当前,党中央国务院已经把节能减排作为宏观调控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把主要污染物减排作为**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以及考核各级政府的重要依据,提出了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的战略任务。**在讲话中也多次提到资源环境问题,要求把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第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四个率先”的应有之义和基础条件。率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推进改革开放,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中央对**的期望和要求,也是全市上下为之努力的奋斗目标。作为环保部门更是责无旁贷,要下最大的决心,作最大的努力,不断提高环境质量,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推动形成可持续的增长方式和节约、环保的社会风气。

因此,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应当成为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强大思想武器和动力源泉,环保部门和环保工作者更应自觉成为科学发展观的积极倡导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有利于我们准确判断和有效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

近年来,通过滚动实施环保三年行动计划,本市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城市环境质量稳定改善。但是,环境保护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压力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责任越来越重。

一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正处于十分敏感的时期。当前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压力都在加大,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目前,本市一二三产的比例为0.8%、46.6%、52.6%,以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尚未得到明显改变;钢铁、化工、石化等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75%左右,工业能耗占总能耗的60%,钢铁化工能耗又占工业能耗的60%,交通运输能耗占第三产业能耗的60%,重化工发展趋势仍比较明显,COD和SO2等主要污染物的年排放总量虽得到控制但仍较高,分别在30万吨和50万吨左右。因此,环境保护应当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科学发展的动力和手段。

二是当前本市主要环境问题也出现转型期的特征。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及本市已开始集中显现,压缩型、复合型污染特征已相当明显。在全市环保工作总体取得较大进展情况下,局部环境问题仍比较突出,特别是郊区和农村地区环境基础设施和环境管理工作还比较薄弱,部分地区的河道污染、噪声污染等问题仍受到社会高度关注,机动车污染问题进一步显现,各类环境投诉居高不下。另外,在传统污染得到初步控制情况下,大气中臭氧、区域性灰霾以及水体富营养化等复合型污染问题已经凸现。

三是新时期对环保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环境保护工作既相关科学发展,又涉及社会和谐。实现“四个率先”目标、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实践“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年世博会主题,努力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以及人民群众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的期望,都对本市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加强环境保护已成为满足市民生活质量提高和促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和基础条件。市委市政府多次提出,**的环保工作要走在全国前列,这是对环保工作的期望和要求,也是对环保工作成效的重大考验。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有利于我们加强环保自身能力建设和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纵观**环境保护**年的发展历程,环保机构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三废治理办公室”,到**年**月成立**市环境保护局,成为市建委的委内局,到**年成为市政府直属单位,到现在的市政府组成部门。环保地位和作用的提升,环境保护工作内涵的不断拓展,为环保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但是,我们的思想观念、认识水平、基础能力、工作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要求还存在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为:一是思想观念上的不适应。我们对环保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和战略任务的认识还不充分,宏观思维、全局意识缺乏,主动性和进取心不强。二是责任意识上的不适应。我们对推动环保历史性转变的具体措施研究不够,力度不大,工作成效还不够明显。三是自身能力上的不适应。我们在履行“统筹协调,宏观调控,公共服务、监督执法”职能方面的能力还不强,在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及必要的装备能力和工作手段等方面与先进省市还有一定差距。四是工作作风上的不适应。我们对环保违法行为执法监管还不够严厉,对有难度的群众环境诉求还存在推诿拖拉现象,被动处罚较多,主动防治不够的情况尚未明显改变。

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为环保部门进一步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实现新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我们一定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环境保护事业、指导环保工作,用环境保护的实践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二、务实进取,使学习实践活动成为“提高环境质量,促进科学发展,争创全国一流”的强大动力。

根据市委的部署和要求,结合环保工作实际,我们要紧紧围绕全市“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四个率先’”的载体,认真开展好我局系统的学习实践活动。总体要求概括起来是:

突出“一个主题”就是“提高环境质量,促进科学发展,争创全国一流”。

围绕“两个方面”就是围绕“推动环保自身发展”和“以环保促进科学发展”两大方面来思考问题、查找问题、解决问题。

结合“三项工作”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重点要结合污染减排、“创模”和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等三项工作。

坚持“四个原则”就是学习实践活动要坚持解决思想、突出实践特色、贯彻群众路线、正面教育为主的四个原则。

力争“五方面成效”就是在突破阻碍环保事业发展的思维定势方面取得成效,在突破束缚环保事业发展的工作模式方面取得成效,在突破制约环保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方面取得成效,在突破损害环保形象的行风政风弊端方面取得成效,在突破影响环境质量改善和市民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方面取得成效。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市环保工作的重点就是污染减排、“创模”和环保三年行动计划。污染减排是一项全国性的环保战略任务,创模是**结合形势自我加压提出的近期目标,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则是**滚动推进环保工作不断深入的重要抓手。这三项工作既是全局工作的汇聚点,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落脚点。我们能不能做好这三项工作,对实现“提高环境质量、促进科学发展、争创全国一流”的目标非常关键。下面,我想结合当前**环境保护的重点工作,谈一些认识和想法,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关于污染减排

根据国家下达的**污染物总量控制要求,到**年,**的SO2排放量在**年基础上削减26%,控制在38.0万吨/年以内;COD排放量在**年基础上削减15%,控制在25.9万吨/年以内。SO2和COD削减率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分别排名第一和第六。

**年以来,按照“消化增量、削减存量、控制总量”的原则,经全市各方面共同努力,污染减排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总体来说,**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污染减排目标责任制和工作推进机制,污染减排按计划完成了节点目标。到**年底,**COD和SO2排放总量在**年的基础上已分别削减3.16%和2.96%。今年上半年,根据环境保护部核查,本市COD和SO2分别较去年上半年同比削减了2.77%和3.75%。但是无论从今年还是**目标来看,污染减排任务仍很艰巨,特别是SO2减排形势更加严峻。

从完成**减排目标来看,必须着力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在加快削减存量的同时,必须努力控制好增量。以**年为例,人口和经济的增长带来的COD和SO2增量分别达到1.54万吨和0.74万吨,分别约相当于抵消了一个20万吨级污水处理厂和一个50万千瓦机组脱硫工程全年满负荷运行的减排量。二是部分减排设施运行不稳定,影响减排效果。同时,脱硫石膏的出路也是推进电厂脱硫工作的重要瓶颈问题。三是燃煤电厂小机组关停节点滞后也是较大的制约因素之一。根据预测,如果原定**年底关停的一批小机组不能提前关停,**年的SO2排放量将不降反增,完成**减排目标仍存在较大不确定因素。

从长远来看,仅控制COD和SO2减排对整体环境质量的改善程度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用还是有限的。必须抓住当前影响本市环境质量的主要矛盾,进一步拓展减排因子,如大气中的氮氧化物、水环境中的氨氮和总磷等。同时,现阶段污染减排主要依靠污染治理工程性措施,短期内会起到明显效果,但随着燃煤电厂脱硫设施的全面建成和污水处理能力基本到位,污染减排将出现“瓶颈”,需更加注重治本和源头控制。总量控制的重点要逐步向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等方面转移。

因此,结合这次学习实践活动,我们一定要认真思考如何做好和进一步深化污染减排工作。首先,从认识上,要认识到污染减排,不仅仅是要把SO2、COD排放量等指标减下来,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污染减排,促进发展理念、发展模式的转变。其次,从战略上,必须把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和燃煤电厂脱硝等污染物控制放在重要议事日程。第三,要尽快解决当前影响污染减排水平的突出问题,如污水厂污泥、垃圾渗滤液处置以及脱硫石膏综合利用与处置等工作。第四,要建立和完善污染排放长效监管机制,逐步建立、完善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的污染源管理制度,实现排污许可证制度与总量控制、排污申报、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等制度的有效衔接。第五,要完善污染减排的政策引导机制,充分发挥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的引导支持作用,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淘汰高污染、高耗能的劣势企业;进一步强化“批项目,核总量”制度,努力控制污染新增量;严格实施污染减排问责制和考核制,引导区域科学发展。同时,我们要把更多的精力向农村污染治理倾斜。

(二)关于创模

**提出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目标,是结合城市特点,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迎接**年世博会的内在需要,是**提升自身在国际上的绿色形象、发挥影响力和带动力的重要举措,也是**环境保护能力和水平争创全国一流的必然要求。

**创模可谓“十年磨一剑”。多年的工作积累使**已具备了“创模”的良好条件和基础。但是对照“全国一流”的水平,**的环境质量上还不尽如人意。环境空气质量在国内大城市中次于深圳和广州,处于中上游,在长三角各城市中次于宁波,也处于中上游。据**年城考数据显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医疗废物集中处理率和绿化覆盖率等指标与其他直辖市也有一定距离。环境监测、执法等能力建设与国内先进省市水平差距也在逐渐拉大。对照国家“创模”的26项指标,**仍有8项指标存在差距,如河道水质不甚理想,还有约1000公里左右的黑臭河道;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置能力尚存在一定缺口,特别是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离创模要求还有差距;交通干线噪声要控制在70分贝以下还有一定难度;城郊结合部脏乱差现象也比较普遍。同时,国家还要求创模的城市必须在完成污染减排等重点工作方面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与国内外同等城市相比具有特色和示范作用。

按照创模规划,**要在**年底**年初创模成功,这既是自我加压,又是形势所逼,而且难度很大。需要我们化压力为动力,有效地组织发动和推进实施。一是满足创模的基本要求。进一步加大黑臭河道、交通噪声、机动车污染、生活垃圾、城乡环境卫生等整治力度,加强宣传,营造氛围。二是体现**环保工作的力度。努力争取提前超额完成**污染减排任务,并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淘汰劣势企业上取得突破,提高本市环境建设和环境管理的整体水平。三是体现**环保的特色和示范作用。结合本市实际,在一些**有条件领先一步、在全国起示范带头作用的环保工作方面,如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置、垃圾渗滤液有效处理、循环经济等有重点突破。

从更高的要求上来看,创模是一项全社会的系统工程,要真正保持全国一流的环境保护水平,还要从环保体制机制、能力建设和宣传、执法等方面奠定坚实的基础。一是完善环保的体制机制建设。结合这次机构改革,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率”,增强环保部门的管理和执法力量,理顺市与区、机关与事业单位的关系,完善环保目标责任制,健全领导干部环境绩效评估考核机制,为**环保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体制保障。二是加强环保自身能力建设。着力提高战略性基础性的研究能力、环境应急和管理信息化水平,建立起先进的监测预警体系和完备的执法监管体系。尤其是要强化环境执法能力。环境执法这把环保“利剑”管用不管用,直接体现了环保部门的执政能力和水平。重点要围绕环境执法中的突出问题,从法规设置上增加企业的违法成本;从执法机制上,强化与相关职能部门的联合执法,提高执法的有效性;从执法力度上,形成严厉打击环保劣势企业高压态势,切实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三是加强环境宣传教育。要结合当前“创模”工作,充分整合和利用全社会资源,广泛开展环境宣传教育,营造创模氛围,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发动和依靠全社会参与环保,为环境保护工作增加强大的动力。

(三)关于环保三年行动计划

**从**年开始滚动实施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到今年底,将完成第三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总体而言,这前三轮以推进短缺型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污染治理为主。第一、第二轮重点以解决面上的、感观上的环境污染问题为主,如河道治理、污水厂网建设、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替代、扬尘污染控制、垃圾处理厂建设、重污染工业区整治、绿化建设等;第三轮开始重点有所变化,除了强化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外,增加了节能减排、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崇明生态岛建设、农村环境保护等内容。目前第四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已初步形成初稿,正进一步进行项目协调和资金平衡。

三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污染减排取得突破,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排放强度呈“双降”态势;二是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建成了一大批污水处理、电厂脱硫、垃圾焚烧和填埋等治理设施;三是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显著,苏州河、吴淞和桃浦工业区等重点区域环境面貌明显改善;四是城市环境持续稳定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连续五年稳定在85%以上,中心城区河道消除了黑臭;五是各级领导干部的环保意识逐步增强,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深入人心。这是新时期国家和全市环保政策实施的具体体现。同时,多年的实践确立了环保三年行动计划为推进全市环保工作重要抓手的地位,**市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协调推进委员会的成立,进一步形成了环境保护综合协调推进机制,构建了“责任明确、协调一致、有序高效、合力推进”的环保工作格局。

但是在协调推进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从计划内容来讲,目前,环保三年行动计划政策机制配套不够,政策引导和能力提升不够,环保长效机制建立不够;大多数项目仍侧重于面上污染治理,对非传统污染和特征性污染的治理力度有待加强;另外,区县承担的内容不平衡,根据特点区别指导不够。从工作层面来讲,作为环保协调推进委员会办公室,环保部门统筹规划和综合协调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考核评估力度不够,考核方式有待进一步研究;推进机制在区县层面的落实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结合当前第四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的编制,我们要按照**更加突出“治本为先,城乡一体”,重点领域基本做到“全覆盖,成系统”,治本上要有明显突破的要求,对今后3-5年的环境保护形势与任务有清晰的判断,对推进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的方式方法有创新和提高。在总体设计上,着力要实施五个“转变”。环境战略从传统污染防治向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方面转变;工作重点从注重污染治理向主动参与综合决策、保障城市安全和关注群众健康方面转变;推进机制从项目驱动型向目标政策驱动型方面转变;组织方式从以政府推动为主向以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全社会共同参与方面转变;管理模式从以行政管理手段为主向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方面转变。在重点把握上,突出“四个更加注重”。一是更加注重解决关系老百姓“三最”的突出环境问题,如饮用水安全、噪声、农业面源污染、机动车和扬尘、水体富营养化等;二是更加注重确保城市环境安全,基本建成环境基础设施体系,如进一步完善污水、垃圾、电厂脱硫脱硝以及工业区环境基础设施等;三是更加注重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和污染源头控制,如进一步推进污染减排,完善总量控制和环境准入制度等;四是更加注重环保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并加强全市环境监测、监察、应急和信息化管理能力建设等。在组织实施上,着力完善协调推进机制和提高综合协调能力。除了要进一步完善市和区县环境保护和建设协调推进委员会领导体制外,重点要强化综合协调能力和参与综合决策的能力。一是考虑如何提高综合协调的水平。参与综合协调,对于目前我局以环境监测、环境工程专业为主的干部队伍结构以及各级干部的知识水平和表达能力是一个考验。综合协调水平的提高,既要有扎实的工作基础和研究基础,又要有良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二是研究参与综合决策的抓手和能力问题。一方面,要考虑用好目前实施的污染减排、政策和规划环评等宏观调控手段,真正使之成为各项规划、政策审批的前置条件,从源头把环保的要求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去,真正为**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参与综合决策的能力建设,特别在环境规划、政策、科研、标准、国际合作等方面,要拓展国际视野,加强前瞻性、战略性和综合性研究。有强有力的能力支撑,才有底气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三、精心组织,确保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实效。

根据市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局的学习实践活动从今天起正式启动了。整个学习实践活动按照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三个阶段11个环节展开:10月中旬至下旬,主要是作前期准备;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是学习调研阶段,包括学习培训、深入调研、解放思想大讨论等3个环节;11月中旬至12月底是分析检查阶段,包括召开民主生活会、形成分析检查报告、组织群众评议等3个环节;**年1月初至2月中旬是整改落实阶段,包括制定整改落实方案、集中解决突出问题、完善体制机制等3个环节;2月中旬至下旬主要进行后期总结,到明年2月底结束。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是重点。希望各级党组织、各单位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目前,局党委已成立了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市委指导检查组还将对我们的学习实践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局机关各支部、各单位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切实把学习实践活动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高度重视,认真谋划,落实责任,做到认识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局领导和局属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要做全系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表率,做到带头深入学习、带头调查研究、带头解放思想、带头分析检查、带头整改落实,并确定一至两个分管单位作为联络点,全过程参加学习实践活动,一起解决实际问题。

(二)认真学习,结合实际。

学好文件是搞好这次活动的前提。局机关各支部、局属各单位要采取有效形式和载体,认真学习领会文件精神,为查找问题和整改落实打下良好的理论和思想基础。学习实践活动每推进一步,理论学习就要深化一步,要自觉把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转化为指导工作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转化为工作能力和实践成果。同时,要坚持结合实际,统筹兼顾,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与贯彻党中央和市委关于环境保护的一系列重大部署紧密结合起来,与污染减排、创模和推进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等各项工作任务结合起来,把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体现到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各项工作上,用各项工作的实际效果来衡量和检验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真正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三)解放思想,集思广益。

局机关各支部、局属各单位要围绕“提高环境质量,促进科学发展,争创全国一流”的主题,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围绕如何强化环保统一监督管理职能、如何突出“治本为先,城乡一体”、如何运用环保手段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如何推进污染减排、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和创模工作、如何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如何解决环境执法偏软的顽症等专题,寻求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改善环境质量的新方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举措。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还要坚持群众路线,充分发扬民主,把学习实践活动的过程变为发扬民主、集中民智的过程。尤其要注意广泛听取各区县政府和环保部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服务对象的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推动环境保护工作上新台阶。

(四)狠抓落实,务求实效。

环境保护社会实践总结篇4

解振华说,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反过来,良好的环境也会促进生产,改善生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解振华说,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概念是随着人类社会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水平不断深化逐步形成的。经过30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国际社会普遍认识到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由于发展不足和发展不当造成的,解决环境问题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992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200多处提及包含环境友好涵义的“无害环境的”(EnvironmentallySound)概念,并正式提出了“环境友好的”(EnvironmentallyFriendly)理念。随后,环境友好技术、环境友好产品得到大力提倡和开发。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际社会又提出实行环境友好土地利用和环境友好流域管理,建设环境友好城市,发展环境友好农业、环境友好建筑业等。2002年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对“环境友好”的认同程度进一步提高。同时,世界各国开始以全方位的视角认识环境友好的理念,涉及的范围涵盖了生产、消费、技术、伦理道德等众多领域。日本政府2004年发表《环境保护白皮书》,明确提出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

解振华说,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对于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把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扩大内需的重要内容,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关闭了十五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小企业,将城市基础环保设施、生态保护与治理作为国债支持的重点,实行工业污染源限期达标排放,强化了环境保护对经济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二是积极开展循环经济理论和实践探索,努力寻求环境与经济的内在统一。三是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从更高层次上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协调,促进可持续发展。

解振华说,中国的环境保护与世界同时起步。从1972年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和全国人民共同努力,我国环境保护取得长足进展。但由于长期积累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20多年里集中出现,呈现结构型、复合型、压缩型特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危害群众健康,影响社会稳定和环境安全。未来15年,我国人口将继续增加,经济总量将再翻两番,资源、能源消耗持续增长,保护环境是难度很大而又必须切实解决好的一个重大课题。

解振华说,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需要,也是我国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实践经验的理论升华。1995年以来,全国各地陆续开展了创建环保模范城市、生态示范区、生态省(市、县)、环境优美乡镇、环境友好企业、“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一系列“绿色创建”活动。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核心,以转变发展方式为出发点,是从不同范围、不同层次实践可持续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先进典型。“绿色创建”已经在我国各地蓬勃开展起来,向社会各个层面延伸,起到了巨大的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绿色创建”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具体实践。

解振华说,“十一五”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国环境与发展矛盾最突出的时期。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末期降低20%左右,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将越来越大。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势在必行。

解振华说,当前,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应突出解决六大关键问题:

一是大力倡导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伦理价值观念。

理直气壮地宣传我国传统文化中那些优秀的环境伦理观,反对不符合国情、大肆铺张浪费的思想观念。要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运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发展观,使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渗透到所有一切社会管理工作之中。

二是建立健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决策体系。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新型的社会发展状态,要创造向新的社会发展阶段转型的必要的政治保障条件,特别是建立领导干部环保政绩考核制度、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公众参与制度。

三是建立以循环经济为重要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具体体现。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实行清洁生产,在产业和工业园区进行生态化设计与改造,努力实现废物的循环利用,实行环境标识、环境认证和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继续开展“绿色创建”试点示范活动。

四是积极倡导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

大力倡导适度消费、公平消费和绿色消费。通过环境友好的消费选择带动环境友好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同时,通过生产技术与工艺的改进,不断降低环境友好产品的成本,形成绿色消费与绿色生产之间的良性互动。

五是大力发展和应用环境友好的科学技术。

立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应用环境友好的科学技术,形成资源消耗少、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高、废弃物排放少的生产和消费体系,使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能够控制在生态环境可自我更新的范围之内。

环境保护社会实践总结篇5

关键词 环境法学 总论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During the course of teaching of general theory of environmental law, the teacher is expected to help students with forming a necessary knowledge hierarchy, apply the interactive educational methods, and enhance students' capability to apply theories to analyze practical issues.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law; general theory; teaching methods

环境法学的课程内容一般由“总论”和“分论”两部分构成。总论部分是环境法的基本原理,一般包括环境法的概念、环境法的理念基础、环境法的演进、环境法的体系和渊源、环境管理体制、环境法的基本原则、环境法的基本制度、环境法律后果、环境纠纷及其解决等方面;分论部分一般包括污染防治、自然保护和资源保护等方面,有教材也包括国际环境法的基础知识。总论部分是环境法学的理论基础,在环境法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应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系统、完整、深入地掌握这部分内容。

1 构建必要的知识体系

鉴于环境法具有广泛性、综合性、科学技术性、科学上的不确定性等诸多特点,①学习环境法学,特别是环境法学总论,应至少具备如下四方面的知识基础:

其一,法学理论知识基础。学习环境法总论,需要扎实地掌握法哲学、法理学、各相关部门法(如民法、行政法、刑法、诉讼法等)的知识。例如,关于正义、秩序、效率等法价值的基本原理,是深刻理解环境法律政策和制度的基础;民法上的侵权理论则为环境法律纠纷的解决提供了重要法律资源;众多环境法律制度,如环境保护许可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等,均以行政法理论和制度为基础;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的相关理论和制度在环境法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其二,环境法学理论和实践知识。环境法学总论部分不仅要深入理解环境法的价值追求、目的和原则,而且要将这些理念基础与环境法律制度相结合,并应用于环境法各领域的学习和研究之中。同样重要的是,环境法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为实践服务的学科。因此,要培养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环境法律实践的能力。

其三,环境科学知识基础。与其他学科相比,环境法学因其产生和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具有显著的科学技术性特点,涉及大量的技术规范,并且其实施需要科学技术予以保障。②为了更好地把握环境法学总论的内容,应理解和掌握环境法学的一些基本原理。这些知识包括但不限于:当代世界和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其发展趋势;生态学基础;能源、经济与环境;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海洋污染;大气污染和全球气候变化;噪声污染;危险废物及其越境转移;我国环境保护相关的国家标准等等。

其四,相关学科知识基础。环境法学具有综合性特征,特别是涉及诸多的相关学科。掌握这些学科的基础知识,是深入理解环境法学总论相关内容的必要条件。例如,社会学方法在环境法学研究中被经常采用;③经济学对环境问题日益关注,④并且逐步发展出环境与资源经济学,⑤相关理论和方法对环境法学习和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环境伦理学逐渐成为伦理学的重要分支,并且不乏经典著作问世;⑥甚至心理学也对环境问题给予了充分的关注。⑦掌握这些相关学科的重要知识,有助于深入理解环境法学总论部分的论证与结论。

2 运用互动式教学方法

互动式教学法的认识论基础在于,教学过程既是教与学的统一,也是教养与教育的统一,还是认识过程与知识掌握过程的统一。⑧在互动式教学法中,教师是“平等者中的首席”,⑨抑或一个组织者或者引导者,而不是“权威”。互动式教学法特别适用于环境法总论部分的教学。基于前述环境法学总论部分的内容和特点,授课过程中应更加强调思辨性和探讨性,适合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同时,学生在掌握环境法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具备了与教师互动的基本知识储备,亦有条件运用互动式教学方法。

环境法教学中采用互动式教学法可以包括启发式授课法、对谈式授课法以及小型研讨会式授课法。在启发式授课法中,教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理解知识,鼓励学生插话、提问甚至打断,⑩从而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参与到讨论中来到。在对谈式授课法(亦称“苏格拉底式授课法”)中,教师是一个“平等的讨论者”。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尽可能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并随着与教师对谈的不断深入,不断修正自己的观点。小型研讨会式授课法一般由导言、分组报告、回应发言人、讨论、总结等阶段组成, 适合用于需要进行全面系统研究并达成一定程度的共识的环境法总论中的重大问题,如关于环境法的价值取向、环境法基本原则等内容。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是“组织者”的角色,对需要讨论的议题进行简要介绍,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并对课程进行评论和总结。

3 提高学生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整体上看,环境法学总论以理论内容居多。同时,环境法的实践性特征又决定着授课过程中不适合采用纯学理分析方法。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应注意提高学生理论应用于实践、通过理论分析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其一,培养发现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能力。环境法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目前尚未形成相对成熟的理论基础。同时,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新的环境问题不断出现。要引导学生形成敏锐的学术嗅觉,提高捕捉具有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应用价值的问题,并进行深入思考。例如,目前广受关注的环境健康、应对气候变化、公益诉讼、环境损害赔偿、农村环境保护等,即属于这些应当及时抓住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其二,培养基于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习惯。在现代社会,任何环境问题的发生或者被显著地识别,均有其深刻的原因。对这些原因进行研究,提出解决方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在环境法学总论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随时关注新的环境问题和近期发生的环境事件,并从适当的理论视角进行解读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

其三,培养及时总结研究成果的意识和习惯。学生在发现问题、思考原因和解决对策的过程中,可能会随时产生“火花”。这些初步的思路起初有些可能较为粗浅,但有可能成为日后提出较为成熟的观点的基础。因此,要引导学生对这些思考要及时记录和总结,并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整理和提升。这种总结可以是对环境法基础理论问题的思考,也可以是在此指导下对相关案例或者热点环境问题的评析。

基金项目:环境保护部2014年课题“国家环境教育立法和重庆环境教育立法推动项目”

注释

① 王灿发.环境法学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21-25.

② 王灿发.环境法学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22-23.

③ 我国目前不仅有学者专门关注法律社会学(如李瑜青等.法律社会学导论.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而且有学者就社会学开展专门研究(如李友梅,刘春燕.环境社会学.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

④ 例如,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在其专著《经济学》中对环境保护问题做了专章研究。参见Paul A. Samuelson, William D. Nordhaus: Economics (17th Edition), McGraw-Hill Co., Ltd., 2000, p.363-384.

⑤ 典型的专著如:〔日〕宫本宪一.环境经济学.朴玉,译.三联书店,2004.〔美〕汤姆・泰坦伯格.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严旭阳,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还有学者对环境经济学的思想发展史进行了专门研究,如〔英〕E. 库拉.环境经济学思想史.谢扬举,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⑥ 例如:〔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杨通进,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美〕戴斯・贾斯丁.环境伦理学.林官明,杨爱民,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⑦ 有学者就环境心理学开展了专门的研究。参见俞国良,王青兰,杨治良.环境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⑧ 〔日〕佐藤正夫.教学原理.钟启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36-248.

⑨ 〔美〕小威廉姆・多尔.后现代的课程观.王红宇,译.科学教育出版社,2001:238.

⑩ 田汉族.交往教学论.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57-358.

陈晓端.当代教学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48-153.

于文轩,王灿发.我国环境法教学模式的反思与探索.当代法学,2009(2):159-160.

参考文献

[1] Paul A. Samuelson, William D. Nordhaus: Economics (17th Edition), Mc Graw-Hill Co., Ltd., 2000.

[2] 〔美〕戴斯・贾斯丁.环境伦理学.林官明,杨爱民,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 〔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杨通进,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4] 〔美〕汤姆・泰坦伯格.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严旭阳,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5] 〔日〕宫本宪一.环境经济学.朴玉,译.三联书店,2004.

[6] 〔英〕E. 库拉.环境经济学思想史.谢扬举,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7] 李友梅,刘春燕.环境社会学.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

环境保护社会实践总结篇6

关键词:环境保护;化学教学;环保实践;环保节日;环保与化学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中小学开展环境教育是贯彻这一基本国策的一项战略任务,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当今世界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环境问题,如温室效应、二氧化碳对空气的污染、酸雨的形成等等,都与化学科学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然而要彻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最终要依靠科技进步,在这方面化学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寄环境教育于化学教学之中是我们每一个化学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在化学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

注意结合化学教学渗透环境教育,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由于工业的发展,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土壤的严重污染,污染的环境会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我们在教学中把社会生活、生产和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同教学内容紧密地联系起来,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环境意识教育,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例如向学生介绍大气污染的典型事例,如伦敦烟雾、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酸雨的危害等;介绍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较贫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人均水资源的四分之一,我国不仅水资源不足,而且工业“三废”、生活污水任意排放,化肥、农药大量使用等也造成了水的严重污染,世界上许多地方也严重“水蔫”,致使一片片土地沙漠化等现象,使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

二、让学生参与环保实践活动

化学课本中都篇幅不同地涉及到环境问题,主要是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要将知识转化为能力,需要反复学习、深入思考和实践的结合。因此,实现环境教育由知识传播向外树立环境意识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转变,只有通过课外实践,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归纳和总结,通过动手做,用眼看,认识和了解环境,以达到提高环境意识的目的。课外实践的方式多种多样,结合我们的实践,主要应开展以下几方面:

1.结合环保节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每年“6.5”国际环境日,正值农村夏收时节,秸秆焚烧现象随处可见,空气污染指数普遍提高。我们宣传秸秆还田、秸秆速腐的好处,倡议所有家庭立即行动起来,禁止焚烧秸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大力宣传节约用水,同时要自觉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通过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环保意识,而且也使社会上更多的人提高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参与环保的自觉性。通过搞这项活动效果显著,学生们自觉地将废旧电池收集起来,统一放到指定的垃圾箱内,而不是像以前那样的到处乱扔、乱放,个个争做环保使者。

环境保护社会实践总结篇7

今年暑假,我院积极响应校团委关于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有关文件精神,在总结历年来社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院专业特点,于6月25日——7月1日开展了“迎奥运、倡环保、促和谐”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活动,策划了一系列围绕构建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环境保护为主题的专题调研、实地考察、文化下乡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

现将本次实践活动的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实践时间:*年6月26日-7月3日

实践地点:*省*市

实践目的:了解国情、增长才干、环保宣传、专业实习

实践主题:本着“迎奥运、倡环保、促和谐”的主题,通过集体组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广大青年大学生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认识自己,提高素质,奉献社会。

实践内容:

1、在几个主要景点及生活小区开展义务环保工作,并进行环保知识的宣传。

2、组织学生到主要的科普教育基地学习,到戚继光纪念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深入景点和社区向市民进行有关环境问题的问卷调查,重点了解*“限塑令”的落实情况。

4、到长城、张裕葡萄酒厂等企业进行参观,对葡萄的种植,葡萄酒的酿造加工、包装以及销售等相关知识进行了重点的认识和学习。

二、社会实践的行程概述

6月25日晚——26日早,乘坐火车从石家庄至烟台。

6月26日上午乘车至*,下午分组到几个主要的生活小区进行调查,宣传环保知识。

6月27日——28日,对长岛几个重要景点进行环保宣传、问卷调查,在长岛博物馆、长岛国家地质馆以及珍禽园等多处科普教育基地进行教育学习,并参观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戚继光纪念馆,通过了解民族英雄的丰功伟绩,使同学们深刻的感受到民族英雄抗击倭寇的英雄气概和爱国主义精神。

6月29日,在街道环保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对*市几个生活小区进行走访和环保宣传,引领市民提高环保意识,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此外还重点在利群超市进行了环保宣传,并对“限塑令”的落实情况进行了调查。

7月1—3日,到长城葡萄酒厂、阀门制造厂和张裕卡斯特酒庄进行了参观学习,了解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支柱产业的发展变化以及相关的专业知识在葡萄酒的酿造、储藏和自动化生产包装线等实践中的应用。

三、实践总结与建议

*位于*省烟台市,自改革开放以来坚持立足“区域经济中心城市”目标,大力实施“抢抓机遇,巧借外力,膨胀总量,跨越发展”战略,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与此同时,面对近年来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旅游业的巨大变化,以及国内、国际的竞争,*是否能顺利完成这一过渡,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我院本次三下乡活动正是以“十七大”及“两会”精神重要思想为指导,重点对*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展开调查,同时坚持“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的指导思想原则,内容有专业实习、知识宣讲、义务环保、问卷调查、红色教育等。

1、*概况

*码头

*是著名的海滨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境内有以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的*阁为代表的多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是全国优质酿酒葡萄、优系红富士苹果的主要产区,尤其是葡萄种植及葡萄酒加工享有盛名;*海珍品养殖业发达,也是全国最大的菱鲆养殖生产基地;同时境内矿产资源丰富,黄金、石灰石蕴藏广、储量大、品位高,是全国第三产金大市。

*的发展不仅有着先天的资源优势,也有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境内有港口*个,拥有*万吨级泊位*个、万吨级以上泊位*个,港口年吞吐量*万吨以上,成为连接华东地区与东北地区距离最短的“黄金水道”;有206高速公路等*条高标准国省道穿越境内,东距烟台机场、火车站70公里,南剧情岛机场、青岛港200公里;*航空公司在*建有飞机场,形成了海陆空全方位交通网络。

2、葡萄酒相关知识的讲解

对葡萄酒产业的认识和学习

葡萄酒的包装

葡萄酒的生产线

*位于*半岛的北海岸,受海洋影响较大,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凉爽,光照充足;地势南高北低,葡萄成熟季节,南部群山挡住太平洋南来季风,空气中湿度较小,气温下降平缓,成熟期持续时间长,且成熟期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这对于发展世界顶级葡萄酒产区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区位优势,是世界七大葡萄海岸之一。近年来*依托这一优势,大力推进葡萄标准化种植、规模化生产和葡萄酒品牌化经营,积极倾力打造中国“葡萄酒名城”,力使葡萄产业成为当地的富民产业。

在景区展开环保调查

结合我院的专业需要,我们参观了长城葡萄酒厂和张裕卡斯特酒庄,酒厂负责人不仅向大家详细介绍了*葡萄的品种、分布、生长等情况,还带领我们参观了葡萄酒的发酵、罐藏、包装等主要生产车间,使同学对葡萄酒的生产工艺了有了深刻的了解和学习,大大开拓了同学们的视野,也积累了同学们的专业知识。

3、有关环保问题的调查结果及建议

通过对景点和生活小区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开展服务和调查,我们发现,*作为一个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之一的城市,客流量很大,旅游景点的环境维护有很大难度却又十分重要,同时生活生产的废弃物也需要处理得当,因此环境问题作为*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很值得关注,而这也是我们此次活动的重点。

最后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和实地考察所得的资料,我们认为以下几个要点必须注意:

长岛输向大陆的塑料品废弃物

(1)要严格保护生态环境。从源头抓起,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的相关制度,控制新污染源产生,杜绝重污染源产生;全面推进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等各类污染治理,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推广应用污染治理新技术、新设备;加强环境监理,扩大在线监测,严厉查处偷排、漏排等环境违法行为;严格*阁景区、沿海观光带等风景旅游区和生态保护区的保护与开发,确保生态良好。

(2)要全面开展绿化建设。加大绿化建设投入,整体推进荒山绿化、经济林果绿化、沿河沿海沿路绿化、打造海岸防风林等绿化亮点,突出历史文化名城特色。

有关“限塑令”的调查

(3)要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努力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倡导绿色消费,依靠科技进步,降低现有企业的资源消耗,发展占用和耗费资源少、环境污染低、附加值高的项目、产业链项目、资源再生和废物综合利用项目。

(4)要确保“限塑令”的有效实施。一方面要宣传教育,提高市民对环保的自觉性,真正从内心珍惜资源、减少浪费。另一方面,还是要找到既能兼顾百姓生活便利,又环保的有效途径。通过在*利群超市及其周边生活小区的调查走访我们发现:群众对"限塑令"的知晓率和支持率比较高,消费习惯也在逐步发生改变;市区内大部分超市"限塑令"执行情况较好,也对国家实施的“限塑令”表示支持。可是,同时我们也了解到“限塑”并不等于“禁塑”,任何人在生活中都不可能不用到塑料。因此,“限塑”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不仅需要每个人去自觉地执行,还需要合理的实施方案。

4、文化发展要走自己的特色

活动期间,我们到长岛博物馆、长岛国家地质馆以及珍禽园等多处科普教育基地进行了教育学习,并到戚继光纪念馆进行了红色教育,增强同学们的责任意识和爱国主义意识,此外还在景点附近开展红色旅游和文化调研,了解*文化发展的现状。作为一个海滨旅游城市,*的发展突出了自己的文化特色,可是通过调查我们认为*在文化建设平台上还有很大的潜力。

*海产纪念品

(1)全面普查全市的城乡文化遗产,细致研究,深度挖掘,全面推广。(2)发展文化产业。全面推进文化旅游、演艺、出版、广告等文化产业发展。突出抓好以八仙传说、民族英雄戚继光等内容为题材的影视动漫业开发,扩大*文化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推动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结合,提高文化产业的竞争力。(3)扩大文化交流。加大文化外宣力度,依托*文化积淀,有针对性地面向国内外集中宣传,提高*知名度和文化影响力。(4)提升城市文明。把城市精神作为推动*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加快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普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不断提高城乡文明程度。

四、实践收获与体会

1、此次**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更好的锻炼了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丰富我们的暑期生活。同学们不仅在实践中深化了知识,而且受到了深刻的教育,积累了很多的社会经验,此外在这次实践中,通过亲身所感、亲眼所见、亲耳所听,对*的现状有了一定的认识,从而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2、通过此次活动,引导青年学生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学们在为民服务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宣传和实践了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还激发和调动了同学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环保意识,使广大学生加深了对社会、对群众的了解,提高对国情的认识,从而增强拥护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巩固和深化了课堂知识,锻炼和增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本次活动重点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走访相关部门等方式,对*的环境进行了调查,同时做了实地的环保科普宣传活动。活动中同学们宣传热情高涨,还踊跃向游客们进行有关社会环保问题的调查,游客们大都积极配合,有的还向同学们提出了自己对环保问题宝贵的意见。通过这次活动,不仅向游客和景区工作人员宣传了环保知识,还对景区的环境问题做了细致的调查和深入的了解,并准备向有关部门提出相关的建议。

环境保护社会实践总结篇8

作为一名现代大学生,我也懂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当然也懂环卫工人的心酸。所以,在寒假期间,我也在为保护好环境奋斗。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举动,但对我来说也还是很有意义的。

我的实践地点是在一家公司,因为将近年末,公司比较忙,每天都有人加班以至于没有人及时主动地清理垃圾。这是我每天经过发现的,所以决定帮这家公司清理一周的垃圾。每天的快餐盒,饮料盒以及一些杂碎的垃圾都会占满整个垃圾桶,我把快餐盒和饮料盒另外放,每餐吃完我就及时地把它们扔掉以免滋生细菌,另外一些垃圾会等一天的工作结束后再清理。第一天干的时候也会嫌脏嫌累,但是以想到那些不怕脏不怕累的环卫工人我也就没有放弃。就算再脏再累答应别人了的就不能退缩。

实践的时间过得很快,一下子一周就过去了。一周前后真的有很大的区别,大家也没有像之前那样不注重环境卫生,也加强了自己的环境意识。看到大家都能更加注重环境了我真的很高兴,看到自己的付出有回报了我也很高兴。这真的只是一件小事,但每个人都努力了,都知道要保护环境了,都不会乱扔垃圾了,加起来就不只是一件小事了,对环卫工人来说更是一件令他们欣慰的事。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我们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在实践中成长;另一方面,我们为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表现出了经验不足,处理问题不够成熟、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我们回到学校后会更加要珍惜在校学习的时光,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识,并不断深入到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锻炼自己的能力,为今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我们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拿出百尺竿头的干劲,胸怀会当凌绝顶的壮志,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与社会的接触过程中,减少磨合期的碰撞,加快融入社会的步伐,才能在人才高地上站稳脚跟,才能扬起理想的风帆,驶向成功的彼岸。

1.大学生个人的大学社会实践报告书

2.XX年暑期医院社会实践报告

3.关于大学生建筑工程暑假社会实践报告书

4.大学生暑期自己创业社会实践报告

5.XX关爱老年人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6.XX大学生进出口公司社会实践报告格式

7.XX大学生暑假三下乡四风建设调查社会实践报告

8.暑期食品药品安全宣传社会实践报告

9.暑期匹克专卖店导购社会实践报告范文3000

10.大学生暑期饭店打工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11.XX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1500字12.高中生寒假社会实践报告范文XX

13.寒假社会实践总结范文

14.初中生寒假实践报告范文大全

15.大学生暑假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范文总结XX

16.大学生暑期灯具公司社会实践报告格式XX

17.暑期城市生存体验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18.暑期护士的社会实践报告范文19.XX暑期关于公司文员实践报告范文

环境保护社会实践总结篇9

关键词:工科院校;《环境保护》课程;教学问题;改革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6-0211-02

1 《环境保护》课程教学现状

(1)课程内容综合性强。《环境保护》课程旨在传授环境知识、宣传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培养环保人才,最终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基本知识、最新的科研成果以及全球环境问题等等。该课程综合性强,理论性强,包含的内容很多,学生要掌握这些内容并应用到实践中,需要有多方面的基础知识。

(2)工科院校应用类学生特点的限制。对于工科院校应用类学生而言,要学好这门课程存在一定的难度。一方面,他们对环境保护课程的学习基础、学习动力、理解力都较理科类高校学生稍逊一筹;另一方面,应用类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态度不端正。认为《环境保护》在应用型专业课程中无足轻重,作为工程管理人员和工程设计者,只要会搞设计、懂得施工就行了,而忽视了设计的理念或思维的创新源自于理论的学习,至于环境保护则是政府行政管理部门的事,更是与工程设计者无关;同时,学生认为环境保护理论高深莫测,感到课程内容也枯燥无味等等。这些在无形中增加了讲授该课程的难度。

2 《环境保护》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1)确定科学的教学原则。①科学性原则。各种污染问题以及世界环境问题形势都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进行,尽量从正规的资料中查询,做到较强的说服力。②实践性原则 环境教育应因地制宜,结合社会需要、现实形势要求进行,既不能脱离社会现实,又不能让知识过于成旧,显得平白无趣。③趣味性原则。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无论是材料的选取、内容的阐述,还是表达的形式都要结合工科院校大学生的特点,要让应用类学生觉得学有所值。④创新性原则。新时代的素质教育强调的其中一点就是创新思维的训练。环境教育也要讲创新性,不能拘泥于传统的环境知识的说教,要将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结合起来,将物质环境污染与意识环境污染结合起来,将传统环境教育与现代环境教育结合起来。

(2)教学内容改革。传统的《环境保护》课程教学讲求系统性、理论性,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忽视对拓展学生设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在传统的《环境保护》教学中,多为以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的满堂灌,教师为教而教,学生为学而学,很少考虑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与学是对立的,因此教学效果较差;传统的教学内容繁杂,不能很好的突出重点,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结果理论记得很多,考试结束后就还给了老师,眼高手低,不能将环境保护理论应用于实际设计中去。因此,笔者针对这种情况,每年对旅游管理行业用人标准进行市场调研,并根据就业市场和行业要求的变化,调整教学内容,充实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将整个课程分为若干阶段,每一个阶段自主确立一个主题,这个主题既要服从《环境保护》课程教学服务于工程项目设计的需要,又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生态旅游项目设计思维能力,于是备课时搜集大量的参考书籍和图片资料,并按照学生能接受和感兴趣的方式编排教学环节和程序组织教学,这样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对城市景区的使用情况调研中发现,游人在游览中的个人行为即心理需求对公园环境起着很大的影响。工程项目设计不仅经济、美观、舒适,而且还要符合人们心理需求,只有满足了人们在使用园林空间时的心理需求,人们才会尊重设计,从而保护旅游景区环境。

(3)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是培养高素质园林专业应用人才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随着园林学科内容的不断扩展与更新,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向现代化与多样化改革。①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加强直观性与时代性。环境保护虽有一定的历史,但在高校公选课中依然是一个初现的课题,特别是《环境保护》课程的内容理论性强,需要形象化的教学手段。②案例教学。利用典型旅游景区设计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生态设计思维。通过对省内著名生态景区如衡阳珠晖区白鹭湖农业生态园、耒阳蔡伦竹海避暑山庄及衡南县岐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旅游景区兴建的历史背景、生态旅游开发目的、设计理念、当地文化艺术等对景区建设影响的分析和引导,培养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将人文精神融入生态工程项目设计中。生态工程项目设计不只局限于针对客户和某特定范围的人,更重要的是要关注整个社会,关注未来,不断地创造新的变化来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③实践教学。虽然将多媒体运用到教学中,使得教学内容直观化,但学生对环境保护理论知识还是缺少直观的感性认识。因此需要加强实践运用,鼓励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现实设计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达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熟悉化。根据教学内容,分别组织学生到到各公园、街道绿地、居住区等地进行现场教学,加强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教会学生观察问题,并进行讨论,这样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等课程结束后再与其它的课程一起,组织学生到南岳、江口鸟洲、蔡伦竹海等景区进行课程结业实习。通过实习,学生开阔了眼界,丰富了实践知识,增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实习结束后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这样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4)考核方式改革。考核作为教学过程的终点,既起到检查教学的效果,又起到对教学过程导向的作用。为培养学生的专业创新能力,考核应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过程中进行,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灵活多样,既要有理论,又要有实践,这样才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专业创新能力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通过对《环境保护》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考核方式的改革,改变了学生以往学习的被动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但仍存在诸多不足,如环境保护理论知识在工程项目设计中指导作用的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等仍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还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崔丽娜,苏艳.《环境保护概论》教学内容及方法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科技信息,2006,(10).

[2]石晓枫,张晓燕.在我国高校公选课中增加环境教育内容的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2001,(1).

[3]徐颂.CAI课件在《环境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以“水污染防治”CAI课件为例[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2).

环境保护社会实践总结篇10

关键词: 化学教学 环境保护意识 培养方法

当今中国,环境问题与我们日常生活非常紧密,如雾霾天气严重,中小学和幼儿园要停课。所以迫切需要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这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的衣食住行大多离不开化学,当然有害物质有些是化学物质,如大气污染中的氮氧化物、硫化物、碳氢化物等,致使大众认为化学物质都是有害的。某些污染物是化学物质,经过媒体的放大报道,给人的印象是化学物质都是有毒的,导致有些人走极端,喜欢天然的,如衣服选用纯棉的,其实大部分衣服都是化纤的或含化纤。

教师可能没有能力向全社会宣传环境保护知识,但是可以通过课堂、日常行为,向祖国的未来花朵宣传与渗透环保知识和理念,这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化学教师如何在课堂内外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呢?

一、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所谓科学素养,是指能运用科学原理和方法解释或处理生活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其重点是用科学的态度分析和思考问题,以及用科学的批判精神总结问题。对于中学生来说,科学素养是教学大纲提出的要实现的教学目标之一,指在接受一定科学知识过程中,形成的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类自身完善所需要的基本品质和能力,这些素养必须通过化学教学与学生需要结合起来才能达到目的。为此,我们可以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化学学科意识是人的大脑对化学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反应[1],化学学科思维训练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化学的特点,依照科学的思维规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维训练,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全面性。

例如,通过“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学生了解了有机化合物“三聚氰胺”的组成、结构及性质,很容易知道这件事是人为将其加入奶源,是人错误使用、利用有机化合物造成的,是人们贪婪、丧失良心的结果,“三聚氰胺”本没有错。在教学完硫、氮及其化合物的内容后,可以引导学生分析酸雨中的有害成分是什么,分析酸雨的形成过程、途径,对生态环境和人类有什么危害等,通过提高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学习化学离不开实验。通过观察物质的颜色、状态、晶态等,对物质才会有直观印象。通过实验观察化学变化,认识才能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通过实验,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化学。

对于演示实验,教师除要规范操作外,还要引导学生思考对于实验中产生的有毒有害的物质如何处理,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学生实验,人数众多,化学药品消耗大,可能产生的污染也较多。对于实验课中“少许、少量、适量”等模糊的表述,学生在实验中是不能准确把握的,一般学生加的量较多,这样既会浪费实验药品,又会产生比较大的环境污染。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教师可以先做实验,以实验现象明显为标准,确定实验中药品的浓度和用量,要求学生以这个用量做实验,同时引导和教育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做,实验中产生的有毒有害的气体如何处理,这既是保护学生自己的人身安全,又是保护环境,使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实验以后的废弃物一般由酸、碱、盐及金属单质组成。金属片在实验后可以交到指定点回收再用;酸碱类废弃液要加什么药品中和后,才能倒入下水道或倒入指定点统一处理;含铜、钡、银、铅等重金属离子的废液,可以引导学生如何处理。这样对实验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既可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又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节约资源、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更可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2]。

三、通过环保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仅仅利用课堂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是不够的,还要利用学生校外广阔的生活,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学以致用,增强环保意识。如,与综合实践课的教师合作开展课题“保护梅江河”的活动,让学生到校外去、到自然中去,调查走访梅江河周围的哪些工厂、企业等可能产生污染,与自来水厂和环保局合作,检查污染的成分,并针对污染物,提出解决的方案和措施。通过这些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树立了环保意识,增强了综合实践能力。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是素质教育的要求。通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学生成为环境保护的宣传者、实践者,通过向家庭、向社会宣传环保知识,加速形成人人都有环保意识的社会风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