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物流客服年中总结十篇

时间:2023-04-08 10:13:57

外贸物流客服年中总结

外贸物流客服年中总结篇1

摘 要:外贸服务供应链是一个新兴行业,它以低成本高效率,专业服务外贸企业非核心业务,使外贸企业或者生产企业专门从事其核心业务。本文分析外贸服务供应链企业岗位设置的特点和人才知识与能力要求,研究外贸服务供应链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嵌入NIIT BPO教学模式,开展人才培养,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紧缺急需人才。

关键词:外贸服务供应链;外贸综合服务;岗位分析;教学做一体化

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是指为国内中小型生产企业出口提供物流、报关、信保、融资、收汇、退税等服务的外贸企业,在现实中,又叫外贸服务供应链企业。这是一个新兴的外贸企业类别,它与传统的外贸公司和传统的物流企业有明显的区别,它为广大的中小企业提供外贸业务流程服务、多种融资服务、外汇结算服务、信息服务等,是促进中小企业出口的有力助推者,是中小企业与银行的粘合剂,是中小企业风险管理者。因此,有必要认识这类企业,并研究这类企业的人才结构特征和培养模式,教育部门研究如何尽早为这类企业培养专业人才。

一、外贸服务供应链企业业务特征

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又称外贸服务供应链企业,它是外贸企业,它拥有进出口经营权,但它与专业的外贸公司不同,它从事的是为中小企业进出口业务,是在原来专业进出口公司中分离出来的新的业务公司,基于该类公司具有的核心竞争力,它专门从事报检、报关、运输、制单、结算等外贸流程业务,同时也代中小出口企业办理退税、外汇风险控制,还能帮助银行对中小企业进行信用审核,作为银行与企业融资的审核者、担保者、管理者。

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与传统外贸公司的区别是:

1.服务对象不同。专业外贸公司的直接服务对象是国外客户,为客户在合适时间、合适地点提供符合合同的外贸产品。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服务对象是国内的中小微出口型企业,该类企业可能是专业小外贸公司,但大部分是是生产性企业,由于其外贸业务量不是很大,对外贸流程处理不是很多,而外贸流程处理必须专业化知识,中小企业没有必要安排一个专门的岗位来处理外贸流程,而把这些业务外包给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所以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是中小企业外贸业务流程外包的接包者。

2.工作流程不一样。专业外贸公司开拓业务通常采用参加交易会、拜访外商、与外商谈判、签订合同、联系生产、报关、发运、结算等业务,其重点在与外商交流沟通及外贸合同的谈判与业务履行。而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主要是开发中小企业,集成保险、商检、货代、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外贸流程服务,重点在国内流程服务。

3.工作平台不一样。专业外贸公司一般基于互联网络,采用MSN、电话、传真与外商联系沟通,内部管理采用ERP系统进行信息交流。外贸综合服务企业采用供应链管理信息平台,客户能够通过该平台实时查询业务流程的进展以及结汇退税状态,该信息是与中小企业共享。

4.专业人员具备的知识结构不一样。专业外贸公司专业团队是由外销员、跟单员、单证员、质量管理员构成。外销员负责开发国外客户,获取订单,业务助理即跟单员最主要维护已有国外客户,并管理国内供货商的流程;QC主要是协助跟单员监控外贸业务中产品生产的质量、进度以及交货期;单证员是对每笔业务应该提交的文件进行正确、及时的缮制,并从有关外贸服务单位获取相关单据,及时提交银行进行结算,或者提交买方要求付款,这个团队的正常有序运转,才能为客户提供满意的商品。

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是由市场开发经理、客户管理员、跟单员、货代员、报关员组成。市场开发经理负责开发中小企业服务需求,客户管理员跟进维护服务,跟单员对每一笔外贸出口业务进行跟踪,货代员负责该货物的订舱与发货,报关员对该笔业务进行商品归类审核、税费计算、提交报关单、现场报关等服务、客服员提交单据结算,是一个围绕国内企业出口的流程提供服务。

二、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主要业务岗位分析

如前所述,一个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主要是为中小企业进出口提供流程外包服务,它所设置的主要业务岗位,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是分析的重点。本文以一达通企业服务有限公司为例进行分析,一达通外贸服务公司创立于2001年,主要业务是为国内的中小企业提供包括报关、物流、金融等“一站式”的进出口外包服务。2010年为阿里巴巴收购,2013年一般贸易出口位列全国第五位,进出口总额达到40亿美元。

1.市场部

主要工作职责:第一,做好公司产品和服务的推广及销售工作,扩大地区市场的品牌知名度;第二,指导客户熟练使用一达通所提供的各类产品及服务,确保客户问题第一时间得到有效地解决,提高客户满意度;第三,根据客户情况制定合适的服务方案,并保质保量地完成客户拜访工作,与客户建立紧密良好的合作关系;第四,及时反馈客户对一达通产品和服务的意见及建议。

销售岗位人员工作技能和能力要求:第一,具有优秀的表达能力和学习能力饱满的工作热情,诚实务实的工作态度,团结创新的工作精神;第二,具有业务工作经历,有通过网络、展会或独立开发客户和渠道成功的经验;第三,具有国际货运业务经验或报关行业务经验;

2.客服部

客户服务员的主要职责:第一,接交好销售部交接过来的企业,跟企业建立操作联系;第二,根据企业情况制作出口相关单据;第三,跟相关部门配合安排企业报关、货运、结汇等事宜;第四,收集企业出口退税所需材料。

客户服务员要具备沟通能力、职业能力、客户服务能力,主要的知识结构式英语、外贸、报关、物流、结算、供应链管理、服务外包知识。

3.通关部

通关部主要职责是负责核准出口货物的编码,填报报关单,办理清关手续,配合物流部出运货物。

通关部主要岗位人员工作技能和能力要求:要有与海关、客户沟通的能力和反应能力,通关知识和技能素养良好。主要知识结构是商品编码知识、报关知识、报关单制作等。

4.物流部

物流部主要工作职责是掌握各条国际物流线路,及时掌握运价动态,针对客户的货物重量核算运费,及时安排拖车到公司指定现场上货,并及时发运国际货物,跟踪货物运输情况。

通关部主要岗位人员工作技能和能力要求:良好的沟通能力,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的知识和操作技能。主要知识结构是物流知识、货代知识。

5.财务与融资部

有的企业专门设立财务部和金融部,有的则合二为一,本文按照后者处理。财务部主要工作职责是内部财务管理、企业贸易融资申请的审核与申报、银行结汇办理、出口退税办理、远期外汇买卖等。

这里主要分析融资部就业岗位,该岗位就业人员需要外贸知识、供应链金融知识、外汇风险知识、信贷知识、退税知识。能够有良好的外汇风险操作技能、融资技能及退税操作技能。

三、外贸综合服务人才培养方法

根据以上分析,为了做好外贸综合服务人才培养,先必须针对具体岗位确定岗位知识结构,培养岗位所应具备的能力。

1.设计合理的课程结构

根据职业岗位群的调查和分析,主要职业岗位的课程体系如下。

表1 外贸综合服务主要岗位知识结构

2.课程体系体现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全面素质教育培养

外贸综合服务专业学生要达到培养目标,一方面要使学生拥有从事国贸专业工作或专业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更要使其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所需的通用能力。其中,从事某项工作的熟练技能,,即职业岗位技能属于“硬技能”,职业素质和职业通用能力则主要是指“软技能”。硬技能是指求职者本身在某专业领域从事工作、进行研究应当具备的必要能力,国贸专业的硬技能是语言应用能力、单证制作能力、跟单能力、国际市场开拓能力。

软技能即英文的soft skills,是近年来传入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术语,它是相对于“硬技能”( hard skills) 而言的。比软技能则是除了这些专业知识和技能外,所能为企业和个人发展带来额外附加利益的能力。这些能力主要包括时间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现在不少企业对于求职者的要求, 比起专业知识本身,更看重应聘者的职业软技能,也就是说,现代企业所需要的是职业化的人才。通过实践环节的教学,学生不仅掌握硬技能,软技能也要有显著提升。

3.教学做一体化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就是将教学场所直接设在实训室,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真正变成了学习的主人,而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或答疑解惑者,可以培养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施中把课堂教学转向工作情境,课堂由教师为主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把外贸服务业务的流程分为五大模块:市场开发、客户维护、物流货代、报检报关、结算与融资。每一个模块所涉及的课程再根据具体的工作场景,按业务流程分别制定不同的项目实施教学。每一门课程都有若干个以工作流程为导向的多个子项目组成,各子项目又细分成若干个小任务。教师上课时,首先布置清楚课堂要完成的工作任务,这些任务由老师事先根据外贸实际案例设计好内容,然后让学生分组操作,自己去分析问题――搜索知识――制定方案――具体实施。每个任务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师针对性的作个别指导,任务完成后由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自己的观察及经验分析难点,演示讲解,点评总结,查漏补缺。学生再继续做,如此反复,按计划完成后再进行下一个任务。课后学生根据要求上网搜集相关素材,自己再去演练,在下一堂课时相互进行心得体会的交流,老师给予点评鼓励,这样学生能充分理解和掌握课堂知识,真实体会每一个外贸服务流程的相关工作。

在教学做过程中要加强创新训练。创新要求的是用自己的独立思考、表达对工作对象改进、设计的一种能力展现。开设创业项目设计、毕业论文课程。活动竞赛主要通过课外活动开展,如创业大赛、技能竞赛等。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沙洲职业工学院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设立服务外包方向,专门培养承接服务外包的人才,在熟悉外贸业务各个流程的基础上,为中小企业除国际市场业务的开发和生产以外的业务流程提供高效快捷便利的服务,为日益成长的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提前培养人才。

参考文献:

[1]利丰研究中心.供应链管理:利丰集团的实践经验(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9.

[2]王子先.深圳市供应链管理行业发展报告(2012)[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

[3]郑艳玲.供应链增值[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13.

[4]王爽.基于供应链融资业务的职业技能体系.物流科技,2011(11).

外贸物流客服年中总结篇2

外贸升级重在服务

一达通创始人、总经理魏强将外贸分成三个要素:一是产品,二是市场,三是服务。“这里的服务主要指金融和物流服务。”

在魏强看来,“中国制造”的海外竞争之路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拼价格。改革开放的前十多年,由于我国劳动力成本和环境成本比较低,相应我们的产品价格也非常低廉,尽管质量还难与欧美成熟产品竞争,但低价为我们来带了大量的订单。“那时候,我们的价格是西方的十分之一。美国企业制造能力高,成本也高,它们的外贸出口超过75%是做赊销,货到付款,而且75%~80%是到岸价格,充分的金融和物流服务支持着它的高价位。”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制造业的成本也在不断提高,现在我们的成本只有欧美的一半左右,同时,配套的性能和技术也在提高,中国外贸走到了第二个阶段:拼市场。

但是,这个阶段很快就发展过去,现在,我们已经走到了第三个阶段:拼服务。

“中国外贸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超过90%是款到发货,超过80%是离岸价格。如果一个日本人,同时向美国人和中国人买货,承担的资金风险和物流压力不同,感受自然天差地别。原来成本只是人家十分之一的时候,自然不需要你的配套服务。随着中国制造成本不可逆地提高,金融和物流的重要性也日益提高,这对中小外贸企业形成了新的门槛。现在我们的价格没有越南、印度低,质量和技术又不及美国,如果服务跟不上,中国外贸就煮成了‘夹生饭’。”

在我国的市场和学界有一种倾向:外贸一发生问题,就在生产上找原因,认为只有主流外贸企业出口的都是科技含量比较高、利润比较大的产品,“中国制造”才能强大而自豪。

魏强却认为,这是一种错觉。

“箱包、鞋帽、日用品,这些都是刚性需求,是‘中国制造’的主流。产业链配套是围绕大众产品的,从市场来说,是人永远需要的。中国外贸应该是‘中国制造’和‘中国服务’的结合体,但现在,‘中国制造’是一个强悍的成人,‘中国服务’却只是一个婴儿。所以,中国外贸转型升级,不在产品,而在服务。”

一枚硬币的两面

历史和国情导致了我国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存在天然壕沟,中小外贸企业很难得到金融支持。但任何事情都是两面的,外贸发展受制于服务,这对中国的服务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机会,一达通正是应此而生。

曹流浪从大学毕业后就在中国银行任职,一干就是十几年,被业内称为“金融金童”,也是中国银行“中小企业外贸通宝”的设计者之一。2012年,他转身来到一达通,出任金融总监一职。

回忆起这个电子供应链产品的设计初衷,曹流浪说,他们当时并没有想太多。“我们发现,在一达通平台上的活跃客户有几百家,很多都是中小企业客户,而中国银行刚刚成立中小企业部,需要扶持中小企业,银行有很多人都到一达通调研过。”

通常情况下,中小企业的贷款金额很小,且无法提供抵押、担保,这样的贷款申请根本就批不下来。就算银行有贷款意愿,还需要对企业进行调查,核实营业执照、生产状况,对往来账单,现场拍照,针对订单还要进行单笔订单审批,检查订单原件、往来邮件、网银账户等。整个流程完成,往往错过了市场机会,企业眼睁睁看着订单飞走。

基于真实交易背景的供应链融资产品则为企业与银行搭建了合作桥梁。

以一达通客户申请最多的退税融资为例:

客户通过一达通出口并收取外汇货物,也就是说,首先是该平台的物流客户,那么,在通关环节已经进行了各项审核;一旦客户提出融资申请,在“两单一票”(核销单及报关单、收汇水单、客户开具增值税发票)齐备的情况下,3个工作日内,中国银行即可向其放款,企业组织正常运营;退税款返入一达通账户后,还给银行,平台收取退税款的4%作为手续费;一达通还与中信保及中银保合作,为进出口企业提供保险服务,降低企业的资金风险。

曹流浪说:“未来我们和金融机构的合作分成3个层次:100万元以下小额分散的贷款,中国银行给额度,一达通自己做;100万~300万元,与保险公司或者小贷公司合作,分担风险;300万元以上,我们会推荐给中国银行,成为他们的客户,直接发放贷款。由于我们的客户群越来越大,加上完善的风控体系和小额分散的原则,即使出现风险,也能够被完全覆盖。”

只能自证的经济题

信息网络使得一达通的客户不局限于深圳,就像阿里巴巴的客户不局限于杭州。在经济及外贸欠发达地区,这样兼具金融与物流的服务平台对于中小企业更有吸引力。

被阿里巴巴收购后,一达通建立了成熟的HR系统、财务系统、风控系统,这些都确保了企业在高速发展过程中,内部稳定及有序。同时,客户量的急剧增长对平台的服务与内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1年,中国银行给了一达通8亿元授信额度,这些额度是可以滚动的;2012年上半年,中国银行给予的额度提高至30亿元,同时,中国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等也参与进来。根据魏强的规划,2012年在库客户总数将达到1.2万;2013年达到3~5万;5年内,交易额突破1000亿美元—2011年,华为销售收入324亿美元,居于我国外贸企业首位。

重要的是,这个销售量将不是一个企业取得的,而是一个群体,一个对我国经济、社会都非常重要但目前仍在苦熬的群体:中小企业。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魏强提前进行了100多名员工的人才储备,财务总监尚乐雅则盯紧内控系统。“一定要把资金的提前量打出来!”

外贸物流客服年中总结篇3

关键词:物资贸易;财务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1-000-02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内经济持续低迷的内外部环境,物资贸易公司面临的压力很大,与此同时国务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激励政策,也使物资贸易公司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物资贸易公司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除随时应变复杂的内外部环境调整管理理念、组织方式、预算和预案外,还必须通过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帮助企业提高企业管理能力和运作效率,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一、广珠铁路物流开发有限公司经营现状

广珠铁路物流开发有限公司是珠海市国资企业珠海交通集团旗下的一家综合性公司,公司注册资金2.7亿,主要经营建材批发、零售和多式联运、仓储配送、库存管理、保税物流、供应链管理和物流信息服务等,公司目标是成为一个集等多功能于一体,立足于珠海,服务珠三角,辐射华南、西南的区域性物流贸易中心。因公司占地3100亩的珠海西站物流园正在陆续开发建设当中,目前主要业务还是经营建材批发、零售。

作为成立时间较短的新兴企业,公司依托珠海交通集团,围绕珠海及中山、江门、汕头周边城市,围绕中交、中铁、各省属大型国企等集团所属重点企业开展了相关物资贸易采购配送服务,由于具备较强的物资贸易管理团队、先进的企业财务控制能力和强大的集团实力支持,目前公司已经挤身于珠海物资贸易的先进行列,主营的钢材、水泥和沥青物资贸易业务规模和实力已在珠海名列前茅。经过近几年对物资贸易市场的开发经营,广珠铁路物流开发有限公司财务内部控制采取的多种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公司的有效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销售业绩每年20%以上的稳步增长,未发生一笔坏帐。

二、广珠铁路物流开发有限公司财务内部控制采取的措施

(一)加强资金集中调度管理,提供了强大的资金保障

为提高集团的偿债能力和经营资金的使用效率,广珠铁路物流开发有限公司的母公司――交通集团于2011年底成立了集团财务中心,统一资金集中调度和内部管控,实现了整个集团的资金供需平衡,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广珠铁路物流开发有限公司的物资贸易资金来源,增强了企业的融资能力和信用扩张能力。由财务中心统一内部信贷管理,对集团所属企业实现内部贷款制度,合理调节集团内部资金流向,为集团内部各企业提供了高质量的贷款支持,同时保证了闲置资金的保值增值,其内部贷款利息保持与商业银行贷款同期利息相同水平。除内部资金调度外,公司根据发展需要,向商业银行办理贷款,统一由母公司珠海交通集团提供对外担保,强大的集团实力支持,大大降低了资金成本和信贷风险,提高了公司的筹资效益。

(二)不断增强风险意识,培育企业风险管理文化

因市场瞬息万变,物资贸易企业的财务经营风险较大,必须树立风险管理意识,以降低经营风险。公司除了建立各项风险管理制度外,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强化了财务管理风险控制。

1.实行全员风险意识教育

使风险管理得到全员的支持,通过经常性的市场分析、会计收支分析和经验交流,不断增强全员职工的风险管理认同度,将风险管理意识转化为员工的共同认识和自觉行动,在整个公司内部营造风险管理文化氛围。

2.成立公司风控小组

及时研究处理经营中的风险问题,加强了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广珠铁路物资贸易业务开展之初就成立了由董事长担任组长的公司风控管理小组,对经营出现的管理风险、财务风险等逐一进行研究和决策。风控小组成员分别由公司总经理、分管物资贸易的副总经理、物资贸易营销总监、财务经理、主管会计、物资贸易部主管、核算部主管和相应的物资贸易营销人员组成。

3.加强员工法制和道德教育

规避员工违法违纪风险。公司制定了详细的物资贸易采购销售内部控制制度,强调了互相审核牵制。同时公司根据党支部正在进行的“八项规定”和“三严三实”教育,与公司各部门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形成人人讲诚信、合法合规经营的风险管理文化,对违法违规和不遵守公司规章制度、、渎职不作为、做人不实的行为进行了严厉的处罚规定,并将其与薪酬制度和人事制度相结合,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员工的违法违纪风险,减少了财务风险。

4.加强员工风险知识培训,提高风险控制能力

公司人力资源部每年制定培训计划,适时增加企业风险管理方面的知识培训,特别针对物资贸易和财务风险控制的培训,增强了企业员工的风险管理理念和实际风险控制水平,提高了企业财务风险控制能力。给企业的内部控制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大大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和技能。

(三)全面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加强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控制

应收帐款的管理是物资贸易企业会计非常非常重要的控制内容之一。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下行,物资贸易企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各企业应收帐款都居高不下,大额应收帐款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形之下,企业能否及时收回应收帐款是公司能否在激烈竞争中生存下来的关键。广珠铁路物流开发有限公司对应收帐款十分重视,制定了严格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制度。

1.事前

由物资贸易部对客户进行实地考察,并负责收集客户的信誉、经济实力和经营状况等资料,建立了客户的信用台帐,评估客户的信用风险,按公司有关制度针对性地授予一定的信用额度,杜绝了客户蓄意欺骗,有力地加强了风险预控。

2.事中

除供销合同条款对应收帐款进行严格的规定外,还有专人跟踪货物的收货地、用途和使用情况,防止客户违反合同骗货倒货,加强对风险的掌控。

3.完成供货后

公司财务部根据核算部提交数据,每周及时更新应收帐款台帐,并每周一定期反馈到公司分管物资贸易的副总经理、营销总监和物资贸易部,物资贸易部相应的销售人员根据合同条款相关规定及时催收。未能及时收回的应收帐款,公司财务部会对营销总监和物资贸易部及时发出应收帐款催收的提醒通知。某个客户应收帐款超过其信用授信额度或应收帐款逾期超过二个月,公司财务部及时通知物资贸易部停止对该客户的一切供货,并由公司总经理带领营销总监等人员组成专门催收小组,专门负责对该客户的催收工作,跟踪客户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减少风险的扩张。

(四)建立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制度,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

内部审计是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作为企业财务运作的一种有效监督方式。广珠铁路物流开发有限公司的母公司--珠海交通集团于成立之初就组建了审计法律事务部,该部门只对集团董事长负责,独立于集团其他各职能部门和二级公司,且独立于被审计单位。审计法律事务部主要对集团各二级公司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财务收支情况、公司管理情况、经营管理者任期内经济责任审计和离任审计等专项审计,同时加强对重点业务、重点问题的审计,并向集团董事长及时提交审计报告,评价公司制度建设、财务风险,评估经营管理风险,实现反馈控制向事中实时反馈以及事前反馈,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管理政策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加强了企业内部会计控制。

(五)推行零库存,减少资金占用和财务风险

在实际销售中,公司推选零库存销售,由客户下单后直接由生产厂家运抵客户,节约了库存成本,减少了库存损耗,加速了资金流通,同时把次品、退货的风险转嫁给了供应商。

三、广珠铁路物流开发有限公司财务内部控制的改进措施

公司物资贸易业务开展以来,逐步制定了一套有效的制度、流程,财务内部控制取得了明显效果,但也有一些不足,容易引起财务内部控制风险的发生,必须采取以下相关改进措施。

(一)进一步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良好的内部运作环境是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日臻完善的重要基础,包括有效的组织机构、严格规范的规章制度、良好的文化氛围。公司财务内部控制还应进一步完善组织架构,建立科学规范的经营决策机制,坚决杜绝个人超越制度的特权,特别要做到权责分明、相互制约和监督,减少各种内部控制风险。

(二)加强对商品采购环节的供应商选择,减少质次退货等引起的财务风险

公司在销售环节制定了事前、事中和事后跟踪的相关制度,但在对供应商的选择方面应逐步做到好中选优,优先选择那种价廉物美、信誉高、实力强的优质供应商。在商品采购环节,建立供应商信息系统,对供应商的商品质量、价格、交货及时性、供货条件及其资信、经营状况、市场业绩等指标组织风控小组进行打分,根据打分结果对供应商进行合理选择和调整。供应商预付货款审核,应严格做到有客户书面确认的下单计划,对于大额的预付款必须落实财务人员专人实行定期追踪核查,及时核对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付账款等往来款项,实行严格的付款分级审核审批制度。另外,公司在零星小额采购方面,也做到向三家或三家以上的供应商询价,力保商品采购质高价优。

(三)严格控制担保行为,减少货款风险

因市场经济的复杂性,经常出现公司互相提供担保的现象。目前广珠铁路物流开发有限公司对外的物资销售合同中,对货款担保现象越来越多,但担保合同或担保函是否能真正有效且能最终执行到位,需要加强对专门审查控制,把回款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因公司前期主要客户为大型国企或省内优质企业,虽然有担保也有个别逾期现象,但也及时收回了货款,没有产生严重的坏帐损失。为减小公司经营风险,公司应制定详细的担保制度,明确担保审查责任制和决策程序,加强对担保人资格、财务实力和书面承诺的审查,尤其是担保人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防止担保人无法提供真正的担保,避免风险引起的财务资金损失。

四、结语

综上所述,物资贸易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既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中心,同时也是一个综合服务中心,对内要为各业务部门服务,对外要为客户服务。所以,采取有效的财务风险防范措施并实时改进,对企业财务进行真正有效的内部控制,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是促进物资贸易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和保障。

参考文献:

[1]英双蓉,王东岗,黎子民,庞丽佳.高级会计实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4:233-280.

[2]赵霞.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4,15:123-124.

外贸物流客服年中总结篇4

由于的特殊的地理位置,的对外贸易主要以边贸为主。与对外贸易的国家以越南、老挝、缅甸为主而其中最主要的是缅甸。目前与缅甸商定了九个边境口岸,分别是瑞丽——缅甸木姐、畹町——缅甸九谷、章凤——缅甸雷击、盈江——缅甸拉咱、孟定——缅甸清水河、南伞——缅甸果敢、沧源——缅甸、猴桥——缅甸甘拜地、打洛——缅甸小孟林拉。

全省综合出口量最大,边境贸易最火红的地方是我工作的瑞丽边境口岸,其中瑞丽辖区内设立的“境内关外”接管姐告边境贸易区占瑞丽边境贸易额的90%是瑞丽发展边贸的龙头地区。现在活跃在瑞丽出口边贸市场上的就是五金机电、农机用具、生活必需消费品。虽然在这里总体边贸商品结构还比较单一,从事五金机电生意的一般为个体行业,并且小而分散,形成规模的企业或公司较少。但是因越南、缅甸、老挝均属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不能自己生产一些生活材料,想五金化工、小家电、农机具、建材或日用消费品,纺织品都需要大量从我国进口。所以瑞丽虽然城市不大,连郊区也不足10万人却有林立的商贸大厦、星级酒店、商贸货摊琳琅满目,日渐熙熙攘攘,晚上夜市灯火辉煌。是中外商贾云集的边贸城市!

在服装商城里,一般是下午才开始贸易(这是不同于一般的贸易区的)。上午的工作是清理货物,在服装商城内每天都要清理许许多多的货物。都需要仔细认真的清理,否则会有失误,如果清理失误是很麻烦的事。因为货物很多有时候看的眼花缭乱的,而数字和价位确实非常能够锻炼我的能力的。当然耐心,细心是不可或缺的条件。相对来说,上午是比较清闲的(体力上)但是下午就不同了。下午的繁忙是不能够想象的!

想要应付下午的忙碌,保持充沛的体力是前提(一直都不能休息)!午后客商都像会“如约”而至,真有“人满为患”之感!!非吃苦耐劳之人不能胜任。但是累,苦才是小问题。客商虽然都是毗邻的,但真能说普通话的很少,交流成了我的最大难题。这个巨大障碍使得我在和外商交流时特比困难。有时候甚至只能使用计算器(一般用于讨价还价)和简单的手语交流!!而我深深的懂得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销售员不仅要懂得他们的语言还要懂得察言观色还要想外商之所想忧其忧。当然想要与客商保持长期合作关系,需要每次货物的质量保证。

有时候也去帮忙进货,一般货物来源于昆明。因昆明的货物发往全国各地。但因为没有工厂专门生产服装所以有些也必须从浙江、广州进货。一旦我们要定的货昆明没有我们就必须联系江浙的厂商专门生产。问题是我们的欣赏眼光和外商的差别很大,有时我们进的货也会完全不符合外商的要求,所以就要求和他们交谈是认真观察、准确把握他们的心理!!还要在长期合作时形成符合他们需要的欣赏眼光。因为做的是批发,都需要和一个客户形成长期合作关系所以在过节时会偶尔送些小礼物以表示合作愉快和对他的感谢。不过这也是稳定客户的一个方式。但是在商城里我们做的服装批发并不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对于熟识的客户一般会以赊账的方式交易,这就存在着很大的风险,我们要有收不回帐的心理准备。因为客户不是中国人,交易上也是有点问题存在的。外国客商有些会呆上一段时间等货物进齐全了再运回本国卖,但有的也会大半年不来,没有收回的欠款让人很着急就会打电话催他快点把帐打到位。不过要知道赊账是必须的因为缅币不值钱,好几百缅币才换人民币五角左右。当一次性买货上千或万,当次付账就不方便,他们也更乐意把货物卖完了后把卖出的钱来付账,这也是双方都认同的方式。

边贸服装贸易和普通服装贸易是不一样的,边贸服装的货物销售量都是一般比较大棕的贸易。所谓批发也不是一件件卖的,所以我们常常把两三百件的货物打成小包但四百或上千件就会打成大包。有时候货物包比我还高出很多就需要我站到凳子上去装货,说实话是会害怕摔下来的也算得上危险了。当然,并不是说货物卖出去就完了我们还需要调查外商在本国卖出去的状况以便了解行情好为下次挑选货物做市场分析。

挑选货物需要具有独到的眼光,货物最好具有独特性和唯一性。这样就能很好的销售到外商手里,当然外商也能更好的开发属于他们自己的市场。这样就能把自己的生意做得更好更大。不过因为市场的竞争性,卖家们都会好好保护自己的商品。这一点特别需要注意也是很重要的!因为新货的独特性和唯一性是赢得市场的常胜法门之一。店铺的装修可是独具风格的不像普通的店面那样修得很大很宽敞把各式的服装全摆出来让人尽收眼底,而是修成两格。外面那格放普通的服装里面那格放的全是新货和作为存货之用。而在门外的装饰是玻璃木窗遮住了一大半的服装。

有次我单独一个人看店。来了一些缅甸人看了服装就在那里说但是他们说的既不是语也不是缅甸语,叽里呱啦的说了一大通。没法我只好找邻店的姐姐帮我翻译,在姐姐的帮助下最终我们商定了价格还成交了。不过要是是赊账的话我就不会卖了毕竟我都不认识啊而且我也只是个小小的销售员。看来存在语言障碍是做不了边贸的,那位姐姐说其实缅甸语很容易学习,只要认真在这个地方呆半年就会是缅甸通呢,不像英语我们学了好几年了还不能熟练的和别人交流。

这里的工作到了晚上八点就彻底结束了,八点关门后还是要清理货物和店铺不过只是简单的清理并不会多累了。不过话说下午大量的工作量让人吃不消啊,结束了洗漱了就躺在床上舒舒服服的休息回位今天发生的所有事在心里小小总结一下今天得到的成果。好像可以看见自己的成长呢,高兴啊!!

外贸物流客服年中总结篇5

摘要:跨境零售电子商务是近年来新兴的国际贸易模式,具有发展迅速、准入门槛低,非常适合在校大学生创业。本文通过对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市场现状和需求以及在校大学生如何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开展小额外贸业务创业进行研究,主要分析中国的外贸跨境电子商务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探讨大学生跨境零售电子商务创业又存在哪些问题且如何解决。

关键词 :跨境零售;电子商务;创业

越来越多的人抱怨生意难做了,很多零售门店感受到来自电商的巨大冲击,直接面临着破产、转型的压力。而电子商务总体保持着20%发展的年增速,其中网络购物市场保持的30%左右的年增速。有人惊呼“传统贸易必死,未来电子商务就是生活”、“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发现:网店也难做了。中国网络购物中C2C占比从2011年75%降至2014年25%,未来成长空间有限,而B2C市场中随着国内外众多品牌商、制造企业加入,在信誉和保障方面更能满足网络客户的需求,B2C将成为网络零售市场的主要推动力。

1、选择跨境电商平台

跨境电商从狭义上来说,基本就等同于跨境零售。从广义上来说,跨境电商基本等同于外贸电商。本文从大学生创业角度来分析跨境电商,主要指的是狭义的跨境电商,也就是跨境零售。

跨境零售指的是分属于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借助计算机网络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采用快件、小包等行邮的方式通过跨境物流将商品送达消费者手中的交易过程。跨境电商在国际上流行的说法叫Cross-border E-commerce,其实指的都是跨境零售,通常跨境电商从海关来说等同于在网上进行小包的买卖,基本上针对消费者。

对于国内大学生创业,主要是把中国生产制造商的产品通过跨境电商平台,零售卖给外国网商或直接卖给外国的消费者,海外代购不在本文讨论范围。目前建议的主要平台有:速卖通、敦煌网、大龙网、ebay网、跨境通等。

2、新手选品

对于刚开始创业的电商新手来说,考虑到资金、时间的压力,选择合适的货源是很多在校大学生最为苦恼的事情。首先建议组建起一个创业兴趣团队,4至5个人,大家一起做,胆子大些,思路也开阔些。另外,这里介绍一些找货源的基本方法。

2.1 熟悉外贸电商平台与市场

登录各大外贸电商平台,查看在不同国家地区热销商品以及成功店铺,持续关注,积累起初步的感觉,找到并调整适合自己的目标市场和切入点。

2.2 直接找到生产制造企业进货

直接从生产厂商进货,减少了、批发等中间贸易环节,可以拿到比较低的进货价,是第一选择,但是一次进货的金额通常会比较高,增加经营风险。好处是,如果能与生产厂商直接合作,对于产品质量、换款、退换货等合作都能有很好的保证,尽可能选择找生产厂家直接进货。

2.3 通过B2B网站寻找货源

阿里巴巴、慧聪网、中国制造网、环球资源网等B2B网站上聚集了各类厂家,很多厂商都提供批发团购业务,对应也有网络营销需要的产品说明和图片,很方便大学生开展跨境零售创业活动,只是很多有比较高的资质要求,或是要求保证金、大量进货等。如果前期资金和经验都不足的情况下,建议可以在阿里巴巴或其他B2B网站上找到小额批发区,在那里进货,1000元以下批发、混批的还是有很多。可能进货价格会高些,但是,创业起步,先熟悉门路,积累经验,提升初始销量,先不要考虑太高的利润。

2.4 做生产厂家或网店的或代销

大家在各大电子商务网站上寻找批发业务的时候,包括淘宝的大卖家,可以看到很多提供代销服务的。网代还是很适合跨境零售电商新手的,进入门槛较低,没有进货压货的风险,起步阶段可以通过做代销进行试水。但是,要注意选择,产品和服务比较靠谱的厂商或网店,因为产品出了问题,有问题要找到我们,可能会降低信誉。

2.5 去当地的批发市场进货

去当地批发市场进货也是可以考虑的,这里汇聚了一些当地的土特产和热销产品,多去跑跑,与网上的商品进行品类、价格和质量比较,找到自己合适的商品。批发市场的优势在于可以直接看到货物,而且自己不同品类的商品只需很少量的进货,不需要大的库存,断货直接去批发市场就可以。当然,批发市场的进价一般要比生产厂商出厂价要高些了。

当然,选品要根据自己的特点结合地区货源的优势,不要盲目跟风,尽可能做自己熟悉、感兴趣的商品,也可以有些新、奇、特的创意,用心去做,通过质量、服务和价值吸引和保持客户,而不仅仅是卖东西赚钱,这样才能更好的经营下去。

3、选择合适的物流快递

大学生跨境零售电子商务创业通常可以选择国际物流的方式,主要有:

1)选择中邮小包、香港小包或新加坡小包

中国跨境电商出口业务中,约有70%的是通过邮政系统投递,其中中国邮政占据约一半的份额,香港邮政、新加坡邮政等也是中国跨境电商卖家常用的物流方式。

大学生跨境零售创业选择中邮小包这是目前来看最实惠的发货方式了,速度不快也不算太慢,价格相对于DHL、UPS、Fedex、TNT、EMS来说是非常实惠了。

2)选择国际快递

国际快递主要是指UPS、Fedex、DHL、TNT这四大巨头,其中UPS和Fedex总部位于美国,DHL总部位于德国,TNT总部位于荷兰。国际快递对信息的提供、收集与管理有很高的要求,以全球自建网络以及国际化信息系统为支撑。速度快,价格昂贵,一般不用,除非客户特别要求,也需要另考虑是否加运费。

3)选择国际专线物流

跨境专线物流一般是通过航空包舱方式将货物运输到国外,再通过合作公司进行目的地国国内的派送,是比较受欢迎的一种物流方式。

目前,业内使用最普遍的物流专线包括美国专线、欧洲专线、澳洲专线、俄罗斯专线等,也有不少物流公司推出了中东专线、南美专线。EMS的“国际E邮宝”、中环运的“俄邮宝”和“澳邮宝”、俄速通的Ruston中俄专线都属于跨境专线物流推出的特定产品。

价格也相对中邮小包要高,比四大国际快递巨头要便宜,在小包无法到达的时候建议可以选择。

另外,还有海外仓储、国内快递的国际业务、公司等方式。总的来说,我们要根据自己所在地区,在现有条件下做好自己该做的,充分了解市场,选择合适自己的物流方式。

4、吸引和保持客户

实体门面店,可能靠着优越的地势,提供好的产品和服务,就可以做得很好,但是网店仅靠产品和服务是远远不够的。你开了网店,商品上架,坐等客户上门,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肯定是做不好的。所以网店和实体店营销有很大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如何吸引客户、提升客户的体验度两个方面。

一般来说,我们电商零售中,吸引一个新客户需要花费的成本大约是保持一个已有客户的五倍左右。但是,我们把更多的精力与成本都投入到了新客户的开放上,网络广告和推广等方面。

跨境零售创业中,在做好客户开发的基础上,一定要重视客户保持的重要性,在电商用户体验、客户服务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很多做外贸零售电商的商家发现,其产品网络客户的流失率较高,对此我们需要进行分析,找出客户流失的原因,并加以改进。

吸引和保持客户的主要方法有:通过网络推广提高网页流量,提高客户点击率,另外,通过质量、服务、价值等三个维度建立起客户满意,提升客户体验度,增进用户的粘度。

1)跨境零售业务员应该参与全面质量管理。

负责跨境零售的人员应该了解生产厂商的质量管理过程,从而在产品质量之外做好事先控制,提高跨境零售商品的质量。每项跨境零售的活动:策划跨境零售、选择和管理跨境零售渠道、网络推广、在线客服、客户关系管理等都必须高标准的执行。

2)通过跨境零售在线客服增进客户粘度。

跨境零售主管人员应该制定相应的在线客服工作规范,对在线客服人员的业绩、客户开发和维护、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制定量化考核标准,有组织、规范化地开展在线客服工作。对于在线客服过程中有一些具体的控制措施,譬如,聊天记录需要保留,语音客服要有录音,Email等形式的交流、客户资料等也都要有相应分类的记录存档。

每次在线客服中都要在显著的位置标明:投诉电话、公司主管的联系方式、Email地址。

每次一对一的在线客服完成后,要请客户给出满意度评价,并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参考依据。

3)通过提升客户价值增进客户粘度

第一步要把目标客户吸引过来,并转变成首次购买客户,然后,特别把满意的首次购买者转变为重复购买客户,对不满意的客户具体分析原因,加以改进。客户转化率衡量了网络营销的质量,重复购买率是衡量客户“粘度”的关键指标。

增进客户粘度的方法有会员注册,增值服务,譬如根据客户浏览、购买、销售、客服、物流等方面的信息,建立起相应的积分制度,从而对进行客户分类,对不同类型的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和差异化的产品。

5、结论

受到世界经济复苏态势缓慢及国内劳动力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等成本要素上升和贸易摩擦加剧等因素影响,近两年来,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保持在10%以下的增长。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5%左右,年增长率保持在30%,随着国家跨境电商利好政策的先后出台、行业参与者的积极推动以及行业产业链的逐渐完善,预计未来几年跨境电商将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

所以说:20年前的门店,10年前的淘宝,现在的跨境电商,对于个体经营者来说,都是好机遇。

参考文献:

[1] [美] 菲利普·科特勒,[美] 凯文·莱恩·凯勒 著 王永贵,等译.营销管理(第14版·全球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4月出版.

外贸物流客服年中总结篇6

【关键词】 互联网+;陕西;商贸物流

一、陕西商贸物流业现状及问题

现代物流业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商贸物流,是商品流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多项物流服务相关活动,包括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商贸服务业及进出口贸易。市场要繁荣,经济要发展、越有活力,离不开发达的商贸物流。近年来,我国的商贸物流发展重点为完善商贸物流网络布局、加强商贸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商贸物流专业化、一体化服务水平、引导和鼓励商贸物流模式创新、提高商贸物流科技应用水平、深入开展商贸物流发展示范工作、大力推广绿色物流方式、完善应急物流运行机制。并从商贸物流发展的组织协调和引导、商贸物流发展的市场环境、商贸物流发展的政策支持、商贸物流基础工作等方面做了保障。

近年来,全国商贸物流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陕西省商贸物流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主体业不断扩大,特别是第三方物流迅速发展,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应用不断扩大,基于不断巩固的商贸物流发展基础,陕西商贸物流发展迅速。2015年上半年,农业品物流交易总额为390.26亿元,比2014年增长4.9%,流入(含进口)货物物流总额为7690.11亿元,同比增长7.2%,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综合金额为28.24亿元,同比增长25.1%,大大地促进了陕西省消费增长。同时,带动了全省物流相关行业的发展,全省物流相关行业实现总收入1002.7亿元,增长6.2%,较前一季度提高0.4%。但陕西省商贸物流业也存在着一定问题,比如:行业总体发展水平比较低、行业规划布局缺乏一定引导、城市共同配送特别是“最后一公里”问题突出、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企业运行成本偏高等难题。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商贸物流企业在设施建设、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二、陕西商贸物流企业发展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需要采取一定策略,特别是政府在编制城市建设规划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商贸物流的发展需求。在“一路一带”的环境下要充分发挥西安作为第二亚欧大陆桥中心城市的地理区位优势,提升和强化西安国际港务区的港口功能作用,强化集装箱陆港、公路港和西安综合保税区及保税物流中心功能,重视“长安号”货运班列的作用,特别是对国内外货源的中转能力和集聚能力,增加优化列车班次。依托西安咸阳机场和西咸新区空港新城,以打通航空国际枢纽为重点,推动航空物流业的发展,开通航线、增加航班,发展直达运输,特别是美欧等主要经济区域的货运航班,加快设立机场区域保税物流中心或保税区,积极引进或发展国内外知名航空企业、物流快递企业。同时,电商的发展对物流业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

1、搭建信息整合平台,提高商贸物流信息化水平

商贸物流企业要积极引进“互联网+”概念,在政府引导下,以物流行业为核心,推动建设陕西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整合全省物流行业信息和资源,解决物流企业和供应链上下游信息不对称、接口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使物流供应链实现精准化、可视化管理。通过共用信息系统,支持商贸物流企业与供应链生产企业、批发零售等企业实现数据信息、资源共享。要研究信息化技术,建立区域信息共享机制。

2、发展第三方物流,推进物流标准化和城市共同配送

第三方物流指物流服务商代替货物所有者完成物流活动的过程,物流活动至少包括运输、仓储两种以上物流功能的管理与实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指出,第三方物流是由供方和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第三方物流具有以下特征: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个性化的服务;动态性联盟。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动态联盟,与供应链其他物流企业加强合作,提升供应链物流服务能力,更好地为企业客户提供物流服务,保证企业客户物流体系的高效运作,从而降低成本,提高价值。

陕西商贸物流要以信息化平台基础,整合发展陕西物流企业,特别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并全面开展城市共同配送建设,解决城市配送和配送“最后一公里”问题。引导和推进商业企业、物流企业进行供应链模式创新和供应链管理,培育一批商贸物流示范企业,包括商业企业和物流企业,鼓励和支持仓储、运输配送运作的标准化建设。政府和市场要结合本省实际开展商贸物流标准化试点工作,选择培育一些大型物流企业、物流园区和行业标杆企业,加强商贸物流标准化建设,增强其辐射和带动作用。

3、陕西商贸物流业发展战略要变革

在电商发展较快的环境下,发展物流业既要基于国家的总体发展政策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趋势,还要结合电商的发展要求,超前进行战略变革谋划,以服务国家经济发展从而推动物流业更快发展。最近几年,物流业的发展趋势呈现四个特征:跨界整合、集成化、第三方物流和专业化。为了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和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需求,陕西商贸物流业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战略变革。

一是从全供应链管理到柔性化管理。全供应链就是从供应商、生产企业到物流企业的全面管理,这种管理优势在于“大而全”,但其缺点是“全而慢”。目前,越来越多的客户需求强调个性化、多样化,这就要求物流企业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不断调整管理模式,进行柔性化运营,才能适应客户的小批量、多品种、多批次的服务需求。物流企业要能够进行从供应者到消费者的整个供应链的综合运作,根据消费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灵活进行物流作业,使物流服务达到最优化,成本最低而且客户价值最大。

二是从单一服务到综合服务。单一服务是当前陕西大多物流配送企业的特征。仓储运营中商由于中小型B2C、C2C业务模式和规模的限制,仍然倚赖干线物流,干线物流运输资源整合和综合服务模式创新将成为主流趋势。在电商时代中,物流企业配送中心一体化运营不应仅提供仓储和运输两种服务,还应开展配送、流通加工等多种增值服务;推动物流企业由中商到综合物流发展,推动中商分化转型,成为专业化物流服务商,实现多平合运作、 合作供货;推动干线物流进行综合服务创新。

三是从多层次化变革到短距化。我国电商物流当前普遍采取从上到下端对端垂直化配送。而消费者以追求物流效率、价值最大化为主流。物流企业应改变传统的配送方式,强化短距化的服务,提供精准的物流服务。区别传统的电商网络模式,通过短距化物流模式改进,配送人员可以利用对地形熟悉的优势,与客户建立紧密的联系,为电商企业提供差异化的物流服务,提高客户个性化需求。

三、结论

陕西商贸物流企业通过搭建信息整合平台,发展第三方物流,推进物流标准化和城市共同配送,进行战略变革,能够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提高物流相应速度,满足电商环境下客户对物流服务的需求。同时,陕西政府要从企业发展环境、财税、物流基础设施等方面加强建设,并建立信息披露管理制度和激励惩戒机制研究确立物流行业信用评级标准和办法,加强供应链管理,提高个性化服务。

【参考文献】

[1] 姚超英.对陕西商贸物流业发展的思考.陕西传媒网,2015.

外贸物流客服年中总结篇7

[关键词]浙江省;运输服务业;公路运输;航运

[中图分类号]F7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7)01-0076-04

[作者简介]底梦欢(1996-),女,河北石家庄人,本科生,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严泽民(1965-),男,浙江宁波人,经济学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规制经济学。一、引言

浙江省位于我国的东南沿海,东临东海,北靠长江三角洲,拥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在浙江省的服务贸易中,运输服务业一直是省内四大服务贸易之一,同时也是全省服务进出口的第二大产业,仅次于旅游业。2015年运输服务业进出口额超过60亿美元,占全省服务贸易总额的17%,且多年来存在较大的贸易顺差。

近十年来旅客运输量、货物运输量总体呈上涨趋势,但增速不大,与较大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速不相匹配,运输服务业发展遇到瓶颈。随着跨境电商在浙江省及全国范围内的迅速发展,浙江省内邮政业发展迅速,为浙江运输服务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二、浙江省运输服务业发展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后经济不断发展,浙江省逐步形成了沪杭甬和杭宁高速公路沿线地区、温台沿海地区以及浙赣铁路和金温铁路沿线地区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21世纪初期,浙江省已经形成公、铁、水、空各种运输方式齐备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在公路方面,已经形成由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干线公路、县际公路构成的多层次公路网络;在铁路方面,主要由沪杭、浙赣“一纵”和宣杭、杭甬、金千、金温“两横”构成10条干支线。经过15年的发展,浙江省已建成了省内四横四纵的交通网络。

近十年来浙江省货物运输量总体规模呈缓慢上升趋势,在2014年达到峰值。从图1可以看出,运输总量从2005年的126903万吨上涨至2014年的194205万吨,年均增长率435%。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货物运输量下降至近10%,在之后的几年又缓慢增长。2005―2012年旅客量除在2009年下降外,其余年份都有明显增长,但在2013年旅客量明显下降,由2012年的233115万人降至135348万人,降幅达4194%,且在2014年继续下降到2006年以来的最低值。

三、浙江省运输服务业结构分析

(一)公路运输

公路运输是浙江省内贸易运输的主要方式,一直以来公路货物运输量较大。从图2可以看出,公路货物运输量从2005年的81448万吨增至2015年的122547万吨,增长了5046%。公路旅客运输在2012年之前总体呈上涨趋势,但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出行方式的改变,在2013年公路旅客运输量出现了较大的降幅,且在2014年继续下降,创下近十年来公路旅客运输量的最低值112915万人,2015年又稍有回升。表1显示了2005―2015年公路运输量在货物总运输量中所占比重,十年来一直在30%以上,且在2013年突破了40%,但在2014年稍有下降。

(二)铁路运输

随着我国铁路近十年来的快速发展、浙江省内“四横四纵”铁路建设目标的实施以及铁路服务质量的提高,省内外旅客出行方式有了较大改变。从图3可以看出,铁路客运量近十年来增加了8423万人,涨幅高达13196%,且在近三年来每年以近两万人的人数增长。铁路客运量的提高不仅意味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显示出省内流动人口的增加,流动人口的进入会带来更优秀的高技能劳动力人才和不同行业的高端人才,有利于全省经济的发展。

(三)海运运输

浙江省由于其临海的地理位置,使得省内海运运输业具有较好的发展优势。省内有许多开展对外贸易业务的企业,所以其国际航运业务也发展较好,不论客运还是货运都有着良好的发展优势。

在货物运输方面,浙江省内有着我国境内最大的深水港――宁波舟山港,散货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货物运输周转量在全国乃至世界居于较高地位。货物海运一直是其省内对外运输服务业的主要方式。从图4中可以看出,海运货物运输量在2005―2011年总体呈上升趋势,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2009年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降,其余年份都在上涨。2011年海运货物运输量达到7亿万吨,货物运输发展缓慢且在2014年出现了下降,较2013年下降了3825万吨,2015年货物运输量又稍有上涨。

在旅客运输方面,浙江省的宁波、舟山群岛和上海由于其繁忙的客运业务被称为海上客运“金三角”,浙江省的海运旅客运输量在全国总客运量中起了很大的作用。由图4可以看出,2005年―2008年期间浙江省海运客运量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在2009年、2010年两年连续下降,降至3155万人。在随后的几年里曲折上升在2015年达到近十年来的最高值3841万人,十年来海运客运量增长了53%。

(四)民航运输

浙江省有杭州萧山机场、宁波栎社机场、温州永强机场、金华义乌机场、舟山普陀山机场和台州黄岩机场。其中货物运输量排前三的机场是杭州萧山机场、宁波栎社机场和舟山普陀山机场。从图5中可以看出,2012―2015年民航货物运输量从2012年的40053万吨增至2015年的50232万吨,增长了2026%。其中杭州萧山机场从2012年的3384f吨增至2015年的4219万吨,四年运输量分别占浙江省民航运输总量的84%、85%、84%和85%,是浙江省民航货物运输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宁波栎社机场从2012年的617万吨增至2015年的771万吨,年均增长1548%。近四年来舟山普陀山机场货物运输量不断下降,2015年稍有回升。

相对于公路运输和铁路运输而言,民航运输在浙江省旅客运输总量中占比较少,但近几年持续上涨。从图5中可以看出,民航运输量从2012年的248461万人增至2015年的358542万人,年均增长13%。在浙江省三大机场中,杭州萧山机场的客运量一直占76%以上,近四年来占比仍在持续上升。宁波栎社机场客运量占比维持在24%以上,但自2012年以来持续下降,从2012年的2755%降至2015年的2418%。舟山普陀山机场客运量呈上升趋势,2015年达940%。

(五)邮政业运输

由于近啄昀吹缱由涛裨谡憬及全国的兴起,浙江省内的邮政行业发展迅猛,除2011年业务额略有下降外,其余年份都有较为明显的增长。2005年邮政运输业业务额仅为3144亿元,经过十年的发展邮政运输业业务额增长到53875亿元,增长了16倍。

四、浙江省运输服务业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一)优势

浙江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东临东海,港口岸线资源丰富,海岸线长达6696公里,是全国沿海省份中拥有最长海岸线的省份;北边紧靠长江三角洲,省内拥有世界第二大货物吞吐量的港口――宁波舟山港,还有温州港、海门港、乍浦港等5个一类开放港口和12个二类开放口岸。全国共有航线70多条,省内内海港口105个,主要港口有杭州港、嘉兴内河港、湖州港、绍兴港和兰溪港,其中杭州港为全国内河主枢纽港。

地理位置优越使浙江省不论国际航线的运输还是内河航线运输都存在外生性的比较优势。2005年12月20日宁波舟山港开始实行一体化,致力于将浙江省建设成为海洋经济强省,这十年时间在一体化的战略引导下,宁波舟山港快速发展成为国内第二大港口。战略支持让浙江水运同时具有内生性比较优势,外生性优势和内生性优势为浙江海运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1杭州――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2015年3月7日,国务院批准在杭州设立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杭州成为首个跨境电商特区。成为首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有其独特的优势。首先,我国最大的跨境电商集团――阿里巴巴集团的总部坐落于杭州,使得杭州有着发展跨境电商的丰富经验、完整的跨境电商产业链结构和大批跨境电商高素质人才。其次,杭州近些年来经济发展势头较好,金融信贷行业发展迅猛,为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还有一个优势是,不论杭州市内还是整个浙江省,从事电商行业的人员数量之多,表明杭州人对跨境电商的发展有着很大的热情,因此杭州作为首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国家对跨境电商的支持,以及邮政运输业的快速发展,为浙江省内运输服务业带来新机遇。

2舟山――自由贸易区。2013年1月1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并提出“条件成熟时探索建立自由贸易园区和自由港区”。2016年年初,国家“十三五”规划纲中更明确指出“探索建立舟山自由贸易港区”。除了国家宏观政策上的支持,早在2012年6月浙江大学就在舟山市建立了浙江大学本部的第六个校区――舟山校区,并于2015年9月投入使用,该校区主要设有海洋生物、海洋科学、船舶建造等五个涉海专业院系。浙江大学舟山校区的建立是为舟山海洋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高素质人才。

(二)劣势

1.周围港口制约宁波―舟山港再发展。2006年1月1日,位于浙江东部的两大港口宁波港和舟山港合并为“宁波―舟山港”,成为浙江省内最大的港口,也是国家和浙江省内优先发展的港口。宁波―舟山港在近年来发展速度很快,2008年在国内港口排名中跻身前五。在这五年里集装箱吞吐量一直呈快速上涨趋势,港口货物吞吐量在2011―2015年间年平均增长1224%。并在2015年首次超过2000万标准箱,货物吞吐量首次超过香港港,成为国内第三大港口、全球第五大港口。宁波―舟山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受到上海港、香港港和深圳港等周围港口的制约。虽然宁波―舟山港在近五年间货物吞吐总量不断增加,但与上海港相比相差较远。如图6所示,2015年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达2170万标准箱,而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3675万标准箱,是宁波―舟山港的169倍。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也一直超过宁波―舟山港。

2运输服务业发展不稳定。浙江省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许多不稳定的因素,而浙江省运输服务业的发展对于省内经济的依赖程度较高,运输服务业会随省内经济的形势而变。浙江省的企业大多为民营企业、家族企业等中小型企业,缺少国际大企业。中小型企业具有规模小、流动资金不足、企业管理经验不足等特点,使得企业发展稳定性差,省内企业又以轻工业为主,亟待转型,使得浙江省经济整体易受国内和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一旦全球经济出现大的波动,中小企业缺少足够资金抵抗经济波动,会导致大量企业破产,浙江省经济必然受到重创。由于运输服务业对省内经济的高度依赖,依赖于省内中小企业的发展,经济波动必然会制约运输服务业的发展。

3运输成本过高。在运输成本中燃油成本几乎占据了运输总成本的30%以上,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浙江省私家车的数量越来越多,城市拥堵现象越来越严重。交通拥堵不仅浪费居民的时间,也浪费了大量的石油资源,大大增加了交通运输成本。浙江省内各城市的公共交通设施健全,但公共交通的分摊率较低,平均不足35%。除了城市交通拥堵导致运输成本的提高外,高速公路收费站点多、收费价格高,使得交通不顺畅,也大大增加了交通运输成本。

五、促进浙江省运输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外贸物流客服年中总结篇8

离岸贸易(Offshore Trade):指本国(地区)或者对外贸易区内的商业机构提供的货物直接由关境外的生产地付运到客户,而不经过该商业机构所在国家(地区)或者对外贸易区。与传统的贸易方式相比,离岸贸易的主要特点是交易所涉货物并不进出贸易商的经营所在地,实现了货物流、资金流和订单流跨境的“三流分离”。离岸贸易作为一种新型的贸易方式,属于服务贸易的范畴,是全球贸易分工进一步细化的必然趋势和结果。离岸贸易实质上是一种中间商贸易方式,中间商主要利用其庞大、发达的贸易网络在交易领域内实现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我国企业发展离岸贸易的现状

由于我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内和区外实施的是不同的外汇管理政策,我国离岸贸易业务的开展主要集中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在国内其他区域还无法开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3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2008年修订),第十四条“经常项目外汇支出,应当按照国务院外汇管理部门关于付汇与购汇的管理规定,凭有效单证以自有外汇支付或者向经营结汇、售汇业务的金融机构购汇支付。”在传统贸易方式下,不管是一般贸易还是加工贸易,货物流、资金流和订单流是“三流统一”的,这些贸易方式下买家可以通过提供进口合同、进口付汇核销单、报关单、运输提单等有效单据向外汇管理局申请外汇,从而顺利完成对外支付。但是,在离岸贸易方式下,由于贸易中间商的存在,导致货物流、资金流和订单流“三流不一”的情况出现,货物不经过贸易中间商所在地,后者无法获得与货物有关的进口单据,故无法完成对外支付,导致离岸贸易业务无法开展。

但是,我国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实施不同的外汇管理政策。根据2007年国家外汇管理局颁布的《保税监管区域外汇管理办法》(汇发【2007】52号),尽管没有直接使用离岸贸易的概念,但实际上允许区内离岸贸易方式的存在,只是区外企业无法享受这种政策。因此,离岸贸易业务在保税区内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2010年10月8日上海正式开展关于离岸贸易的国际贸易结算中心试点(允许试点企业设立专用外汇账户,并简化单据审核程序)以来,先后有两批共20家企业获批试点资格,试点账户贸易额累计50多亿美元(截止到2012年8月),目前正在准备申请第三批试点。

上海的国际贸易企业发展离岸贸易有其特定的优势:首先,可以充分利用全球有效资源,最大限度地获取比较利益,同时也是规避和应对贸易壁垒的有效手段;其次,便利外汇收付,收付汇只需提供合同和发票,无需提供报关单、进出境备案清单等资料(由企业自行归档备查),但要保证该业务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原保税区收付汇政策限制问题基本解决;第三,在上海建立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的大背景下,可获得国家相关的政策支持和扶助。加入保税区营运管理中心,可获得税收返还等特殊优惠,加入保税区新型国际贸易结算中心,可简化收付汇手续(离岸账户);第四,具备全球网络,拥有广泛的贸易渠道,掌握大量的实用商业信息,资金实力雄厚。

三、上海企业发展离岸贸易业务的瓶颈和政策环境

1、发展离岸贸易的瓶颈

首先是外汇支付问题。目前外汇管理局对上海企业离岸贸易各种商业单据的审核程序比跨国公司要复杂得多,其主要原因在于跨国公司一般都是子公司之间的业务,属于生产型离岸贸易,目前外管局对这种ERP系统比较完善的跨国公司(合同的真实性和唯一性),审核上相对宽松。而上海的国际贸易企业大部分属于纯贸易型的离岸贸易,公司内部的ERP系统但对不够完善,有待进一步提升。

其次是贸易便利化问题。其一是原产地证书的签发:普通货物贸易一般由贸促会签发,但离岸贸易货物不是从中国出口,贸促会以此为由不能签发证书。所以,这种情况下通常在香港签发。其二是转运贸易:法定商检的产品(机械类产品),在综保区转运时,货物可能只是在港口卸下来转船后又离境,但是根据商检局规定,这类产品也要进行商检(事实上这种产品跟中国无关),办理进境备案清单和出境备案清单,耗时耗资。

第三是非贸易项下的付汇问题。如定船费用、运费;客户抵扣等费用不能对外支付,主要因为这些费用属于非贸易项目的对外支付,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规定这种情况下无法完成外汇支付。

2、上海发展离岸贸易的政策环境

(1)外汇监管

目前,国内至今没有专门法律和文件对离岸贸易进行政策解释,但是,根据外汇管理局《保税监管区域外汇管理办法》,汇发【2007】52号文,实际上承认了通常意义上离岸贸易存在的合法性。《保税监管区域外汇管理办法》第九条规定:“区内企业向境外或者境内区外支付货款,有下列形式之一的,应当持证明交易合法、真实的有效凭证和商业单据到银行办理:一是直接从境外进口,或者从区内或者境内区外购买境外企业的货物,可以从外汇账户或购汇对境外支付;二是与境外签订出口合同,货物由境内区外企业报关出境,境外货款可以由区内企业收汇后原币向境内区外企业划转;三是从境内区外企业购买货物,可以直接向其支付,银行按照规定为境内区外企业办理结汇或入账手续;四是其他向境外或者境内区外的支付” 第九条的实质含义是保税监管区域的区内企业获得订单以后,货物可以不经过保税监管区域,只要具有反映货物贸易真实性的有效凭证和商业单据,即可证明交易合法。实质上就是资金流和货物流不一致形成的贸易交易方式,就是本文所讨论的离岸贸易的交易方式。

(2)税收水平及交税成本

我国与离岸贸易有关的税收包括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与同为亚太区的香港和新加坡相比,我国企业开展离岸贸易业务的税负水平明显偏高。以贸易企业为例,从税收种类来看,香港仅征收16.5%的企业所得税,没有营业税,最高个人所得税为17%;新加坡没有营业税,企业的所得税平均水平仅为17%,获得全球贸易商(GTP)资格的企业开展离岸贸易业务仅需缴纳低至10%甚至5%的企业所得税,新加坡的最高个人所得税为20%;而我国贸易企业需缴纳25%的企业所得税、5%的营业税以及最高达45%的个人所得税。

四、上海进一步发展离岸贸易的政策建议

1、政府层面

2013年3月底,国务院总理在上海调研期间考察了位于浦东的外高桥保税区,并表示鼓励支持上海积极探索,在现有综合保税区基础上,研究如何试点先行,在28平方公里内,建立一个自由贸易区试验区,进一步扩大开放,推动完善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目前,上海已经将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方案上报给国务院。因为,未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将给上海离岸贸易的发展提供重要契机。

首先,借鉴新加坡的经验,在上海综合保税区内实施全球贸易中间商计划。该计划的目的是,为进一步发展和推广国际贸易活动,鼓励国内外大型跨国贸易公司以上海作为区域或国际贸易活动基地,进行从采购到分销的一系列贸易增值活动,以拓展区域和全球业务。通过全球贸易中间商这项税收优惠激励计划,不仅可显著提高上海综合保税区的贸易总量和贸易辐射能力,而且可借此打造和建设以跨国公司共享服务中心为基础的贸易平台,加快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进程。获得上海综合保税区全球贸易中间商计划资格的公司,将享受10%的企业所得税。申请上海综合保税区全球贸易中间商计划的公司必须以上海作为它在本区域进行贸易活动的中枢,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商业活动和支援功能。

其次,促进与离岸贸易相关配套服务业的进一步开放和发展。一方面,应抓住上海增值税改革试点的机遇,在2012年交通运输业和航空服务等部分现代服务业率先试点的基础上,争取国家有关部门支持,逐步将试点扩大到会计、咨询、法律等与离岸贸易发展发展密切相关的服务业,与差额征收间接税的国际惯例接轨,降低专业服务业的整体税负。另一方面,应继续用好现代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对带动效应明显、辐射范围大、示范作用突出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以及会计、咨询、法律专项现代服务业项目,通过贴息、补助等方式给予重点支持。

2、企业层面

从事离岸贸易的企业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跨国公司贸易型子公司,另一种是独立的贸易中间商。目前,我国真正意义上的本土跨国公司还比较少,因此独立的贸易中间商居多。但是,事实上能够开展离岸贸易的本土贸易中间商也不多,因为本土贸易中间商的贸易网络总体还不够庞大,远远没有形成全球贸易网络结构。以下的建议主要基于本土贸易中间商如何进一步扩大离岸贸易发展而提出。

首先,战略上要逐步构建和形成全球贸易网络。企业开展离岸贸易的最根本的优势在于贸易网络,这是贸易中间商立足和发展的关键。全球贸易网络一旦成型,贸易中间商很快可以得知哪些国家或地区的客户所需要的产品,可以从哪些国家或地区的供应商处进口,从而实现供需双方在全球范围内的整合配对。

企业构建和形成全球贸易网络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条:一是通过阿里巴巴等电子商务平台寻找国内外客户和供应商;二是通过参加国内外专业展会,逐步发展客户群和供应商群;三是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和办事处,直接了解和跟踪国外的客户和供应商的最新需求和供给情况,实时地将这些信息传递到世界各地。所以,第三条途径是最重要的形式,但企业需要付出较高的固定成本建立和维护国外分支结构和渠道,因此只有资金规模实力较大的企业从具备这种可能性。

其次,组织构架上适合采用产品事业部构架。产品事业部构架主要是以企业所生产或经营的产品为基础,将生产或经营某一产品有关的活动,完全置于同一产品部门内,再在产品部门内细分职能部门,进行生产该产品的工作。这种结构形态,在设计中往往将一些共用的职能集中,由上级业务单元委派以辅导各产品部门,做到资源共享。

大中型国际贸易企业采用产品事业部组织构架,给予产品事业部负责人较高的权限和发展空间,因而可以很好地发挥负责人的人力资本优势,并且可以建立企业在具体产品经营方面的专业化优势,这一点对于从事高、精、细机电设备等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贸易中间商企业而言尤为重要。

外贸物流客服年中总结篇9

一、内地与香港经贸合作概况、特点及趋势

(一) 两地贸易往来态势良好

1.内地是香港最大的贸易伙伴。据香港特区政府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香港对内地进出口总额为23491.62亿港元,比上年增长13.9%,占香港对外贸易总额的46.42%。其中,自内地进口11929.52亿港元,增长13.7%,占香港进口总额的45.89%;对内地出口402.68亿港元,减少9.8%,占香港出口总值的29.93%。内地仍然为香港最大的贸易伙伴、第一大进口市场和第二大出口市场。

2.香港是内地第四大贸易伙伴,内地对港出口持续增长,自港进口增速减缓。据海关总署统计,2006年,内地与香港进出口贸易依然保持快速增长,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661.72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1.6%。其中内地对港出口1553.85亿美元,增长24.8%,自港进口107.87亿美元,减少11.8%,贸易顺差为1445.98亿美元。香港是内地第四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市场和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地,对港进出口总额和出口额分别占内地对外贸易总额及对外贸易出口总额的9.44%及16.03%(见图1与图2)。内地自港进口增速减缓主要在于内地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了一定的进口替代效应,以及宏观调控后投资需求回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港进口需求的减少。同时,香港制造业大量外迁,货物出口能力日渐萎缩。

3.内地对港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2006年,内地对香港出口的前三大类商品依次为机电产品、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光学医疗仪器,分别比上年增长了31.47%、21.78%及12.39%,分别占内地同类产品对外出口总额的16.60%、12.65%及29.64%。占内地同类产品对外出口总额比重最大的为珠宝、贵金属及制品,所占比重约为52.56%。

4.机电产品、贱金属及其制品等自港进口有所减少。内地自香港进口的前三大类商品分别为机电产品、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以及塑料橡胶及制品。机电产品、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分别较上年下降了17.67%、1.40%,塑料橡胶及制品增长了3.72%,分别占内地同类产品自外进口总额的1.39%、7.12%及2.90%。

5.香港对内地的转口贸易持续增长。2006年香港对内地的转口贸易依然保持了较快增长。据香港政府统计处资料显示,2006年,自香港转口到内地的商品货值为11159.41亿港元,较上年增长15.29%;内地自香港转口往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商品货值为14612.92亿港元,增长11.3%。其中,经香港转口的前五项产品主要为:电动机械、仪器和用具,通讯、录音及音响设备,办公室仪器和自动资料处理器,衣物及衣物配件,纺纱、布料及有关制品。内地自香港转出口的主要目的地为美国、欧盟、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内地自香港转进口的主要来源地为日本、中国台湾、欧盟、韩国、美国等。

(二)两地投资平稳增长

1.香港是内地最大的外资来源地。2006年,内地吸收香港直接投资项目15496个,较上年增长4.5%;实际使用港资金额202.3亿美元,增长12.7%,分别占内地直接利用外商投资项目数和实际使用金额的37.34%及32.10%,均较上年有所增加,香港继续为内地吸收境外投资的最大来源地。实际使用港资金额前五位的省份依次为: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及北京市。截至2006年底,内地累计吸收香港直接投资项目数达269555个,实际使用港资2797.6亿美元,分别占全国总数的45.67%及40.82%。

2.香港是内地境外投资的最大目的地。截至2006年底,经商务部核准备案的内地在港设立非金融类企业2700多家,投资存量400亿美元,占内地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存量的57%。内地对港投资行业包括金融、保险、地产、建筑、航空、物流、仓储、餐饮、电子、电讯、商业百货等。相对而言,香港传统服务性行业,如餐饮、零售、旅游等吸引内地投资较少,主要原因在于其成本较高,经营难度较大。

3.香港成为内地企业海外上市的首选平台。近年来,内地企业赴港上市迅速增多,2006年,共有39家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内地企业市值已占香港市值总量的50%。截至2006年底,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公司的数量已达367家,市值6.71万亿港元,占香港市场总值的50%,市场集资总额达3687亿港元。其中,民营企业在香港上市增势迅猛,2001年,在香港上市的内地民营企业只有37家,到2006年年底已达到172家。

(三)经济合作出现一定幅度下降

2006年,内地在香港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及设计咨询合同数共计1083份,较上年增长了9.5%,完成营业额19.73亿美元,下降了48.1%,年底在港劳务人数24649人,增长12.47%。

(四)CEPA实施取得良好绩效

2006年6月29日,内地与香港特区签署了CEPA补充协议三,根据该协议,从2007年1月1日起内地对香港在法律、会展等9个领域,在原有开放承诺基础上进一步采取15项具体开放措施,CEPA对内地与香港的经济一体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对输往内地的香港原产地产品全面实施“零关税”。根据CEPA补充协议二,从2006年1月1日起,内地对所有原产于香港的产品给予零关税待遇。截至2006年底,香港有关机构共签发香港原产地证书19033张,货物离岸价总值为67.7亿港元,涉及货品类别包括:食品、化学产品、药品、塑料及塑胶制品、纸品及印刷品、纺织及成衣制品、电机及电子产品、首饰及贵金属、金属制品、钟表、玩具等。其中,获得原产地证书最多的产品类别为纺织及成衣制品及药物护理用品。2006年,内地进口香港零关税货物货值4.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55.9%,免征关税3.2亿元人民币,增长54.2%,分别占累计总数的51%和52%。截至2006年底,内地累计进口享受零关税待遇香港货物总值8.7亿美元,税款优惠6.2亿人民币。

2.运输及物流服务业是吸引港商最多的行业。CEPA降低了香港服务提供者进入内地市场的门槛。截至2006底,香港有关部门核发香港服务提供者证明书申请1697份,涵盖领域包括法律服务、建筑专业服务、医疗及牙医服务、房地产服务、广告服务、运输及物流服务、分销服务、管理咨询服务等19个项目,其中对运输服务及物流服务业申请最为踊跃,共核发证明书1007份,占核发总数的59.4%,其次为分销服务及广告服务,显示内地的生产业对港商的吸引力较大。

3.金融业合作不断深化。自2004年2月内地允许香港银行办理个人人民币业务以来,截止到2006年底,几乎所有在港从事银行零售业务的银行均已开办了人民币存款、兑换、汇款和银行卡4项业务。截止到2006年底,香港共有38家银行开办了个人人民币业务,在港人民币存款余额共计226亿元人民币。2006年1月起,内地又允许符合条件的内地创新试点证券公司在港设立分支机构,两地的金融业合作深度及广度皆不断扩大。此外,香港银行赴内地进行业务也较为普遍,截至2006年6月,香港银行已在内地开设了50家分行,28家支行,分别占全部外资银行在内地开设分行、支行的27%和54%。

4.开放“个人游”对香港经济贡献显著。根据CEPA安排,2006年,内地又开放了6个城市赴港个人游。截止2006年底,已允许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江苏、福建等六个省市自治区共44个内地城市居民以“个人游”身份赴香港旅游,覆盖人口超过2亿。这一举措使香港的旅游业成为发展最快的行业。2006年内地赴港“个人游”旅客超过660万人次,占同期内地旅客的49.1%。截至2006年底,内地累计赴港“个人游”旅客达1708万人次。以人均消费5000港元计算,仅此一项就为香港增加了854亿港元的收入。由此带动酒店、餐饮、运输等行业的景气畅旺。

5.专业人员资格互认进展顺利。在CEPA框架下,内地与香港达成了鼓励双方专业人员资格互认的协议。截至2006年底,两地在建筑、证券、会计、法律等领域资格互认取得了进展,具体包括:产业测量师、建筑师、结构工程师、规划师的资格互认,允许香港居民报考内地保险中介人资格考试以及会计领域专业科目互免等。截止到2006年底,两地在建筑业共有1400多人实现了资格互认。

(五)内地与香港经贸合作趋势

1.在积极影响下趋向良好。世界经济与中国内地经济持续增长及CEPA的深化实施,都将对内地与香港的经贸合作产生积极的作用及影响,内地与香港的经贸合作将呈现如下趋势:

一是内地自香港进口的下降速度将有所回落。新增的37种产品已于2006年7月1日起享受零关税待遇,享受CEPA零关税优惠的香港原产货物由2004年的273种增加到1448种(2007年税号),其中包括水产、食品及调味料、化工产品、塑胶及橡胶产品,以及机械及电机产品。享受零关税前,这些产品的关税税率为4%到21%之间,享受零关税待遇后,这些产品对内地出口相应增多。加之对人民币仍存一定升值预期,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内地自港进口的下降幅度有所减缓。

二是两地金融业合作将进一步发展。目前,内地已基本放开香港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允许内地金融机构以试点方式在香港发行人民币金融债券以及正在积极研究香港进口商以人民币与内地直接进行贸易等。2007年,两地在金融业领域的合作还会继续加强。同时,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拥有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优秀人材,随着赴内地执业的香港证券、保险专业人员的增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内地金融业的发展。

三是香港对内地服务行业投资将有所增加。近期内地对出口退税、加工贸易、环保政策及外资企业所得税政策进行了调整,这些政策调整的综合效应可能会对港商投资内地制造业产生一定影响。根据CEPA 补充协议三,从2007年1月1日起,内地在法律、会展等9个领域在原有承诺开放基础上,将进一步对港采取15项具体开放措施,其中四项属于放宽股权限制,两项属于降低注册资本、资质条件等门槛,九项属于放宽地域、经营范围和自然人流动的条件等,市场开放力度的加大,必然会激发港商对内地服务业投资的增加。

四是香港与内地次区域经济合作会有更多成果。“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是一个包括香港、澳门及广东、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与贵州九个省市区在内的区域经济合作形式。CEPA实施后,泛珠三角区域整合成为粤港澳三地的共识,兴建港珠澳大桥、扩大粤港经济合作腹地等粤港澳合作项目的逐步落实,使粤港澳合作的地域和产业结构均发生重大变化。2007年,香港将会继续利用其本身在金融服务、旅游、物流、贸易及专业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促使香港与泛珠三角成员及内地其他省市的次区域经济合作全面展开,实现与内地经济的进一步融合。

2.内地与香港经贸合作中也面临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是内地经营环境的变化,将促使港商采取措施提高竞争力。内地市场的继续开放,利用外资政策的调整,意味着港资企业原先拥有的优惠待遇将逐渐减少。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及国企经营能力不断提高,内地民营企业的日渐壮大,将使港商在内地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全方位的挑战。此外,劳动力成本提高等因素,将促使港商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增强竞争力。

二是港商对加工贸易领域投资会逐渐减少。2006年内地出台了一系列调整加工贸易的政策措施,这对于以加工贸易为主的香港投资商产生了一定影响。一方面,港商将受到退税率降低的影响而增加成本;另一方面,一些加工贸易的厂商可能会因为政策调整及禁止类商品的增加,而面临停产或转产。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港商来内地投资加工贸易预计会有所下降。

三是CEPA的配套措施还有待完善。目前CEPA对服务业的开放只做了原则性规定,各行业具体的实施细则尚未出台,如CEPA允许香港公司在内地提供相关的服务,但并未规定香港公司开设分公司的时间及最低注册资本、申请手续如何办理等,由于缺乏实施细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CEPA可以取得的最大效应。

综合以上分析,在世界经济平稳增长,内地经济持续高速发展、香港经济持续活跃的支持下,两地经贸合作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预计2007年全年内地对港进出口额将增长20%左右。全年吸收港商投资实际金额约增长10%左右。

二、内地与澳门经贸合作状况、特点及前景展望

2006年,内地与澳门经贸合作出现新进展,货物贸易快速增长,服务贸易、投资、工程承包及劳务合作发展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一)货物贸易增长显著

1.货物贸易高速增长。2006年,内地与澳门进出口总额为24.38亿美元,较上年增长30.64%。其中,内地向澳门出口21.81亿美元,增长36.17%,占内地出口总额的0.23%;内地从澳门进口2.57亿美元,减少2.9%,占内地进口总额的0.03%。内地对澳门贸易顺差为19.25亿美元,增长43.9%。

2.进出口商品种类较为单一,纺织品仍是贸易的主导产品。纺织品是内地对澳门进出口的第一大商品。2006年,内地对澳门出口纺织品约8.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6%,占内地对澳门出口总额的37.7%;内地从澳门进口纺织品约1.5亿美元,较上年增长5.7%,占内地从澳门进口总额的57.4%。

(二)服务贸易稳步发展

自2004年CEPA框架下内地居民赴港澳“个人游”活动开展以来,内地与澳门互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主要的客源市场,旅游双向交流成效明显。

1.内地赴澳门旅游稳步增长。澳门统计暨普查局的资料显示,2006年,澳门入境旅客共计2199.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6%。其中内地游客1198.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3.52%,占澳门入境旅客总数的51.9%。以个人游方式进入澳门的内地游客为579.4万人次,占内地赴澳门游客总数的48.3%,增长8.7%。

2.航空货运发展较快。航空运输方面,2006年,由澳门国际机场发往内地的货运流量为13176公吨,比上年增长8.3%,占澳门国际机场货运总流出量的14.8%;来自内地的澳门国际机场货运流量为583公吨,仅次于中国台湾和新加坡,占澳门国际机场货运总流入量的2.4%。转口方面,2006年,经由澳门国际机场转口的货物中,内地与澳门的转口货物最多,达到55711公吨,增长7.6%,占澳门国际机场转口货物总量的51.9%。

(三)双边投资进展顺利

澳门对内地投资项目稳步增长。2006年,内地吸收澳门直接投资项目868个,比上年增长22.77%,实际使用澳资6亿美元,增长0.41%。截至2006年底,内地累计吸收澳门直接投资项目数10697个,实际使用澳资69.4亿美元。

内地对澳门投资进展较快。内地是澳门重要的投资伙伴。澳门统计暨普查局的数据显示,若按股东居住地划分,2006年,新组成公司的资本额中来自内地的为0.98亿澳门元,占新组成公司资本总额的17.6%。在新组成的3110家公司中,由单一国家/地区股东所组成的新公司共2507家,其中内地194家。澳门与其他国家/地区股东联合所组成的新公司数目共470家,其中以澳门与内地股东的组合最多,有212家,占比为45.11%。单纯由澳门以外国家/地区股东联合组成的新公司数目共133家,其中香港与内地24家,占比为18.05%。

(四)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发展状况良好

内地企业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进入澳门承包工程市场,目前在澳注册的承包工程企业有10余家,承揽项目涉及机场、桥梁、道路、港口、疏浚及电力等领域。2006年,内地在澳门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及设计咨询合同数共计2398项,合同金额21.3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0.5亿美元,12月底在澳人数38065人。截至2006年底,内地在澳门实际完成营业额67.6亿美元。随着澳门、酒店的不断建设,未来几年,澳门的工程量还将继续增长,这也将促进内地在澳门开展工程承包、劳务合作及设计咨询等业务。

(五)2006年CEPA实施进展概况

2006年6月26日,内地与澳门签署了CEPA补充协议三,进一步在服务贸易领域扩大对澳门开放,并加强双方在贸易投资便利化领域的合作,双方在CEPA框架下的合作又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1.内地对原产澳门的商品全面实施零关税

从2006年1月1日起,所有原产澳门的货物都可以享受零关税待遇进入内地。截至2006年底,澳门经济局共收到350份要求享受零关税产品待遇申请,已发出323张“零关税原产地证书”。2006年,内地进口澳门享受零关税货物货值110.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2.1%,免征关税126.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3%。截至2006年底,内地累计进口澳门享受零关税待遇货物总值232万美元,免除关税额240万元人民币。自CEPA开始生效至2006年5月31日,澳门经济局共发出了217张“零关税原产地证书”。

2.进一步放宽服务领域的市场准入条件

服务贸易领域方面,2006年6月签署的CEPA补充协议三中规定,从2007年1月1日起,内地在法律、建筑、会展、视听、分销、旅游、运输和个体工商户等领域在原有开放承诺基础上,又采取了放宽股权限制,降低注册资本、资质条件等准入门槛,放宽地域、经营范围和自然人流动的条件等14项具体的开放措施。截止2006年底,澳门经济局已经发出292张“澳门服务提供者证明书”,主要涉及货物、运输、仓储、物流、电信、广告、零售、法律、会议服务和展览服务等。

个体工商户与旅游方面,截至2006年底,内地注册澳门个体工商户共261户,从业人员638人;内地累计赴澳旅客达1525万人次。

金融领域,澳门银行已开始全面办理个人人民币存款、兑换、银行卡和汇款业务。目前,在澳门22家符合开办人民币业务资格的银行中,共有16家银行与清算行签订了清算协议,其中14家已开办人民币业务,主要集中在中国银行澳门分行等几家较大的银行。截至2006年10月底,澳门人民币存款总额共计5.7亿元。

3.加强贸易投资便利化领域的合作

CEPA协议签署之初,双方同意在贸易投资促进,通关便利化,商品检验、动植物检验检疫、食品安全、卫生检疫、认证认可及标准化管理,电子商务,法律法规透明度,中小企业合作,产业合作等7个领域开展贸易投资便利化合作。2006年6月签署的CEPA补充协议三中规定,在贸易投资便利化领域,为支持和配合澳门产业结构向适度多元化的方向转变,双方在贸易投资便利化原有的产业合作领域中增加会展业合作;同时为推动内地与澳门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合作,双方决定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列入《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贸易投资便利化领域。

(七)内地与澳门经贸合作前景展望

1.两地经贸合作面临的发展机遇

内地与澳门经济的高速增长和CEPA的全面实施,促进了内地与澳门经贸合作全方位的开展,带动了澳门经济的全面增长。展望未来,随着CEPA的不断深入实施,内地与澳门经贸合作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首先是内地市场扩大开放为两地经贸合作提供了有利的保障。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和推动内地与澳门在经贸、科教、文化、卫生、体育等领域的交流和合作,继续实施内地与澳门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支持澳门发展旅游等服务业,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2006年6月26日,两地签署CEPA补充协议三,进一步在服务贸易领域扩大对澳门开放,并加强双方在贸易投资便利化领域的合作。2006年6月29日,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内地与港澳经贸合作发展论坛”上又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内地与港澳的经贸合作的几点意见。这些开放政策、措施为今后一个时期两地经贸交流快速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其次,内地与澳门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为两地经贸合作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近期,澳门经济保持了较好的增长态势,2006年经济增长率为16.6%,进出口增长达11.6%。受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和区域经济合作效应的影响,2007年澳门经济还将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同时,2006年中国内地经济增长10.7%,创下11年的新高,外贸也保持了23.8%的较快增速。内地与澳门经济与贸易的持续高速增长将为两地经贸合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使两地的贸易、投资、旅游等在2007年得到更快的发展。

再者,澳门特区政府正在实施的经济政策将为两地经贸合作带来新的活力。2007年澳门政府还将继续实施多元化政策,全面配合旅游休闲暨会议展览这一核心产业的有序转型,有目标、有策略地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化,催生符合澳门实际的市场发展模式,同时还将兴建包括连接澳门半岛与仔的新路,增加填海地,兴建轻便铁路及扩建机场和珠澳跨境工业区等在内的多项大型工程,这些都将给内地与澳门的经济合作带来新的活力。

2.两地经贸交流中应关注的问题

一是CEPA配套实施细则尚待完善。自2003年CEPA签署以来,内地与澳门政府陆续签署了三个补充协议,但是同服务业相关的一些相关配套措施及实施细则仍有待完善。由于缺乏配套措施和相关细则对CEPA具体运作的规范,可能影响CEPA实施效果的充分发挥。

二是澳门对内地出口结构需要调整。2006年内地与澳门的货物贸易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实现了30.64%的高速增长。但是,两地贸易规模较小,2006年为24.38亿美元,仅占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1.9%。由于澳门出口商品结构较为单一,竞争力较弱,导致澳门长期处于逆差地位。显示双方尤其是澳门在优化商品贸易结构,拓展优势互补商品等方面亟待做出调整。

三是旅游业服务水平有待提升。在“个人游”政策的带动下,内地赴澳门旅游的游客增长迅速,2006年内地赴澳门游客达1198.6万人次。内地游客数量的迅速增加,拉动了澳门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暴露出澳门旅游业中的一些问题。首先是服务水平有待提高。澳门从事旅游服务行业的人口文化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根据澳门统计暨普查局的数据,2006年第4季度澳门就业人口中,初中及其以下教育程度占57.8%、具有高中和高等教育水平的仅有24.4%及17.7%。其次是旅游配套设施难以适应快速增长的内地游客需求。休闲、度假、购物条件不足,导致旅客住宿率偏低,CEPA的扩散效应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外贸物流客服年中总结篇10

[关键词]:国内贸易 品牌 构建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国内贸易量快速增长,为开展国内贸易融资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积极推进国内贸易融资业务发展,对于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促进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转变,实现某银行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贸易融资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分层管理原则。选定核心企业分层次、分区域试点,即二级分行组织选定在本区域内的核心企业,省分行选定在全行范围的核心企业。二是交易风险和客户风险控制相结合的原则。从以企业资信为核心的主体准入控制转变为对交易风险和客户风险控制相结合,注重对第一还款来源(贸易所衍生的未来现金流)的分析和对交易过程中物流、资金流的有效监控。三是效率原则。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简化流程,提高效率。

一、国内贸易融资产品介绍

国内贸易融资业务包括国内保理、发票融资、国内信用证和国内信用证项下打包贷款、卖方融资、买方融资、国内订单融资、商品融资、应受租赁款保理、退税应收款融资等10类产品。

(一)国内保理业务

国内保理业务是指境内销货方(债权人)将其因向境内购货方(债务人)销售商品、提供服务或其他原因所产生的应收账款转让给某银行,由某银行为销货方提供应收账款融资及商业资信调查、应收账款管理的综合性金融服务。

(二)国内发票融资

国内发票融资是指境内销货方(借款人)在不让渡应收账款债权情况下,以其在国内商品交易中所产生的发票为凭证,并以发票所对应的应收账款为第一还款来源,由银行为其提供的短期贷款。

(三)国内信用证

国内信用证是指开证行依照申请人的申请开出的,凭符合信用证条款的单据支付的付款承诺。国内信用证为不可撤销、不可转让的跟单信用证。

(四)国内信用证项下打包贷款

国内信用证项下打包贷款指银行应卖方(国内信用证受益人)的申请,以其收到的信用证项下的预期销货款作为还款来源,为解决卖方在货物发运前,因支付采购款、组织生产、货物运输等资金需要而向其发放的短期贷款。

(五)国内信用证项下卖方融资

国内信用证项下卖方融资是指银行有追索权地对延期付款国内信用证项下应收账款进行的融资。卖方融资业务分为议付和非议付两种类型。卖方融资(议付)是指银行在单证一致、单单一致的条件下,扣除议付利息和手续费后有追索权地向受益人给付对价的行为。卖方融资(非议付)是指在信用证及其项下单据存在不符点或不能确认单证一致的情况下,在受到开证行(保兑行,下同)的到期付款确认书后,有追索权地对国内信用证项下单据进行的融资。

(六)国内信用证项下买方融资

国内信用证项下买方融资指银行应开证申请人要求,与其达成国内信用证项下单据及货物所有权归我行所有的协议后,银行以信托收据的方式向其释放单据并先行对外付款的行为。

(七)国内订单融资

国内订单融资是指银行为支持客户(卖方)按期履行订单项下业务,向符合条件的客户发放短期融资,用于满足其在货物发运前支付原材料采购款、组织生产、货物运输等的资金需求。

(八)商品融资

商品融资是指基于银行委托第三方监管人对借款人合法拥有的储备物、存货或交易应收的商品进行监管,以商品价值作为首要还款保障而进行的结构性短期融资业务(不包括期交所标准仓单质押融资)。

(九)应收租赁款保理

应收租赁款保理是客户(出租人)与承租人形成融资租赁关系的前提下,客户将融资租赁合同项下未到期的应收租赁款债权转让给银行,由银行收取租金并向客户提供融资、商业资信调查及应收租赁款管理的综合性金融服务。

(十)退税应收款融资

退税应收款融资是指银行为满足客户因出口贸易或国内贸易中产生的退税款未能及时到账而出现的短期融资需求,以退税应收款为还款来源,向符合条件客户发放的短期融资。

二、国内贸易融资与传统流动资金对比分析

国内贸易融资业务区别于传统信贷管理的三个转变:一是从客户层面深入到交易层面。二是将贷前风险控制延伸到对贷款操作环节及单据的控制、贷款发放后对物流、资金流的跟踪监控。三是从对单个企业的考察转向对上下游交易对手、整个交易链的考察,更加全面地、动态地把握和控制风险。

三、国内贸易融资业务市场分析

国内贸易快速增长为银行开展贸易融资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据商务部统计,2010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5.45万亿元,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为36.1万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4%、19.6%。随着传统信贷市场竞争日趋饱和,贸易融资成为中外资银行争相切入的市场热点,谁能尽快抢占这一新兴市场,就能取得未来业务发展的竞争优势。

四、国内贸易融资业务竞争对手分析

国内主要银行均开办了国内贸易融资业务,各行各有特色,有相同的产品也有不同的产品。

(一)中国建设银行

供应链业务(国内贸易融资业务)产品:金银仓融资、应收账款融资、国内保理、法人账户透支、动产质押融资、订单融资、电子商务融资(e贷通)、仓单融资、保兑仓融资、保单融资。

(二)中国农业银行

贸易融资业务产品:仓单质押短期信用、应收账款融资、提货担保、订单融资、国际保理、打包放款等。

(三)中国银行

国内贸易金融产品:授信开立国内信用证、国内信用证议付、国内信用证买方押汇、国内信用证卖方押汇、国内商业发票贴现、国内综合保理、国内信用证打包贷款、国内信用证等。

(四)深圳发展银行

国内贸易融资产品:商票贴现、标准仓单质押融资、保理、动产抵(质)押、贴现、经销商融资产品、未来提货权质押、先票后货等。

(五)招商银行

贸易链融资产品:保兑仓业务、仓单质押担保信贷业务、动产抵押(质押)贷款、国内保理业务、鉴证贷款和鉴证承诺、买方付息票据贴现提前兑付、买方信贷卖方付息业务、卖方信贷买方付息业务、汽车销售商融资业务、商品提货权融资业务、他方代偿业务等。

(六)民生银行

贸易金融产品:应收账款融资、物流融资、信保融资、国际保理、国内信用证、应收账款池融资、国内保理等。

五、国内贸易融资业务swot分析

swot分析即强弱危机综合分析法,是一种企业竞争态势分析方法,是市场营销的基础分析方法之一,通过评价企业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竞争市场上的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用以在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前对企业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以及竞争优势

中国 的定位。

转贴于中国

swot分析方法是一种企业内部分析方法,即根据企业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企业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之所在,从而将公司的战略与公司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结合。其中,s代表strength(优势),w代表weakness(弱势),o代表opportunity(机会),t代表threat(威胁),其中,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按照企业竞争战略的完整概念,战略应是一个企业“能够做的”(即组织的强项和弱项)和“可能做的”(即环境的机会和威胁)之间的有机组合。 中国

中国  国内贸易融资swot分析

优势(strengths):

结算基础:最大的结算银行(人民币结算市场占比40%以上)。

客户资源:最大的人民币贷款行(6万户公司信贷客户,其中小企业客户3.3万户)。

存量优势:改造传统流动资金贷款,存量替代潜力巨大(一般流动资金贷款约1.2万亿元)。

渠道优势:机构网点分布广,可随供应链延伸提供全过程、一体化配套服务。

科技优势:信息科技领先,贸易融资电子化服务和管理具有较好基础。

产品优势:基础产品体系日渐形成。

弱势(weaknesses):

认知度:企业对国内贸易融资认知度不高,认为与传统流动资金贷款和银行承兑汇票相比,需提供的资料多,手续繁琐,不可背书转让,不实用、便捷,主观上不接受国内信用证结算。

价格:各行的核心竞争客户,企业询价,例如去年底对云铜股份营销我行:开证0.5‰,融资利率2.35‰(总行设定);光大:开证1‰,融资利率1.3‰(还有议价空间)我行无价格优势

产品:国内贸易融资是一项新业务,遇到的问题较多。

机会(opportunities):

全国有2300户国内贸易融资客户,6万户公司信贷客户,300万公司客户,超过1500万户工商企业。

威胁(threats):

交易风险:交易不能实现,导致贸易融资出现风险。

企业资信风险:融资主体不愿意和不能偿还融资的风险。

单证风险:信用证结算方式下的融资面临信用证下单证的风险。

法律风险:属于新兴业务,面临较多尚待明确的法律问题。

市场风险:市场环境变化,商品价格波动导致交易履约意愿下降。

关联风险:利用内部的关联交易,虚构贸易背景套曲银行融资。

六、国内贸易融资产品的核心价值

从以企业资信为核心的主体准入控制转向交易风险和企业信用风险控制相结合,注重对第一还款来源(贸易所衍生的未来现金流)的分析和对交易过程中物流、资金流的有效控制。

区别于传统信贷管理的三个转变:

(一)从客户层面深入到交易层面;

(二)将贷前风险控制延伸到对贷款操作环节及单据的控制、贷款发放后对物流、资金流的跟踪监控;

(三)从对单个企业的考察转向对上下游交易对手、整个交易链的考察,更加全面地、动态地把握和控制风险。

银行的营销、调查、审查、审批、贷后监控要适应贸易融资业务的要求,实现由关注客户信用风险为主的风险控制到关注操作风险管理为主的转变。

对于银行:1.开拓新的信贷市场。2.逐步替代一般流动资金贷款。3.深化信贷结构调整,减少经济资本占用。4.丰富融资产品,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和收益水平。5.依托交易链拓展客户群。6.与企业交易过程结合紧密,有利于及时进入和退出。

对于客户:1.克服资信准入门槛的约束。2.利用银行信用支持的杠杆效应,小企业可做大生意。3.减少资金占用,节约资金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4.可向交易对手提供更优惠的交易条件,有利于竞争客户和业务5.依托供应链关系帮助核心企业稳定上下游客户关系。6.流程简化,业务办理效率较高。

七、国内贸易融资业务品牌定位及延伸策略

品牌定位:打造国内第一贸易融资银行。

延伸策略:

(一)加大激励考核力度:纳入分行绩效考核、灵活的规模管理、继续降低经济资本占用系数、让利和优惠。

(二)明确贸易融资的政策:将试点政策、加快发展意见、项目供应链等政策进行整合;改变业务不均衡的现状。

(三)加大传统流动资金的分流改造力度:营运资金贷款10%、周转限额贷款20%、临时贷款30%、小企业周转贷款的30%的转化比例要求。

(四)加快业务创新:基础产品、子产品、组合管理、第三方合作、联动机制的建立。

(五)加强风险控制:规范业务操作、加强监督检查、单证集中管理、系统功能开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