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护士工作总结十篇

时间:2023-04-05 18:45:18

急诊科护士工作总结

急诊科护士工作总结篇1

一.思想政治

作为一名中共党员,我能够时刻以一名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遵守科室各项规章制度的前提下,认真学习各种先进思想,开阔自己的视野,在科室主任和护士长的领导下,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业务水平,认真开展并组织业务学习,用知识把自己武装起来,像一名优秀的急诊科护士迈进。

同时,我也积极地响应医院各部门的号召,踊跃参加医院组织的各项活动,不断提升自己,锻炼自己,如红歌会,义务献血,技能比武等等,丰富自己业余生活的同时,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促进自己全面发展。

急诊科重症监护室是一个无陪护病区,我能够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为病人服务。生老病死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但是我能够换位思考,体会病人的身心痛苦,急家属之所急,忧病人之所忧,把病人当做自己的亲人,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尽自己的全部力量去挽救病人的生命,帮助病人,减轻他们的痛苦,时刻铭记:救死扶伤,才是我们的职责之所在!

二.业务技术

重症监护室对护士的全面素质要求比较高,这就要求我们平日的工作必须更加努力,更加精益求精。思想觉悟要达到一定水平,业务技术更要一丝不苟。吸氧技术,静脉输液,心电监护这些常规技术一定掌握,尤其呼吸机的应用,气管插管术,心肺复苏术更是作为一名急诊科护士必备的技能。

平日里我能够认真巩固课本知识,工作中反复练习各项操作,争取做到熟能生巧,每一个月的业务学习也会准时参加,作好记录,并且积极参加各项技能比赛。在河科大一附院首届职工技能运动会上,获得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二等奖,氧气筒氧气吸入技术二等奖。但是这些成绩只代表过去,我会更加努力,争取成为一名优秀的技术能手!

三.自我管理

管理是一门艺术,是一门终身学习的课程。

在EICU工作期间,我能够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不迟到,不早退,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工作勤勤恳恳一丝不苟,尊敬老师,团结同事,对病人认真负责,真正的承担起一名急诊科护士该做的。无论何时何地,永远铭记,我是一名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

四.实践与思考

人生是一幅多彩的画卷,收获五彩缤纷的同时,难免会有一些差强人意的地方,工作中我也发现自己许多缺点和不足。

1.业务不熟练。

例如呼吸机的应用,气管插管术,各式管路的护理等等,因为自己工作时间短,经验不足,难免会造成一些时间、资源的浪费。以后我会勤学习,多动手,争取样样精通。

2.思想不成熟。

救死扶伤,挽救病人的生命,解除他们的痛苦,是我们每一个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碰到病人及家属的不理解,不支持,我还是会烦躁,不够耐心,细心。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多多提醒自己:要用一颗宽容、博爱的心,对待每一位病人,每一位家属。

3.工作不精细。

急诊科护士工作总结篇2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之间,又到了XX年的年终岁尾。

XX年,是我在急诊科工作的第五年,也是我们在急诊小楼里摸爬滚打的最后一年了,明年,我们就要搬到专为急诊科腾出的门诊大楼里,届时,我们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将会有很大的改观,科室业务工作将会有更快的发展。

做为一名急诊科护士,我们肩负着“120”院前急救、转运、院内急救的任务,以快捷、高效、优质的急救医疗服务,充分保障了辖区内“120”院前急救及院内急诊急救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了我院“120”急救站 “绿色生命通道”的畅通,保证了门急诊工作的正常进行。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急诊科全年门急诊量、累计收住院人次、急诊抢救与往年同期对照均有显着增长,为医院各病区及辅助检查科室输送了大量病源,有力地促进了医院各科室的“两个效益”的增长,提高了全院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营造团结和谐氛围在XX年度,急诊科全体护理人员认真学习各种医疗法律法规,自觉遵守医院和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教育修养,力争文明行医,优质服务,做到小事讲风格,大事讲原则。工作中互相支持,互相理解,人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团结务实、和谐相处、顺利圆满的完成了医院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加强业务技术培训,提高应急抢救能力急诊科护士处处以“质量管理年标准”、“全国医疗万里行”检查标准为准绳,加强急诊科的医疗护理质量建设,以医疗护理核心制度为重点,认真执行了各项操作规程和抢救工作流程,严防差错、医患纠纷等医疗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按照医院及科室制度的培训和考核计划,定期对急救队员进行业务学习及急救技术的培训,在科室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认真钻研业务,互相交流、互相促进,从而使科室人员熟练掌握各种抢救仪器和抢救技术,如心肺复苏术、机械通气、气管插管、电除颤、电动洗胃术、心电监护等操作技术,进一步提高了急救队员的急诊急救能力,对科室医疗和护理质量进行检查、质控、培训、考核、督导,严格医疗护理文书书写规范,严格按照国家卫生部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医疗行为规范开展急诊抢救工作,做到防医疗差错、防医疗事故于未然,杜绝医疗行为过程中的麻痹大意思想。

急诊科护士工作总结篇3

1.1研究工具

1.1.1急诊科护士一般资料调查表

根据研究目的自行设计,包括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护龄、职称、学历、婚姻状况)和相关影响因素(情绪转移、工作暴力因素及工作倦怠)。

1.1.2急诊科护士情绪管理量表

急诊科护士情绪管理量表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大量阅读中外文献并结合急诊科护士的基本情况汇编而成。根据情绪管理的内涵将其分为情绪觉察(条目1~5)、情绪表达(条目6~9)、情绪调整(条目10~13)和情绪运用(条目14~18)4个维度,共18个条目,以涵盖情绪管理理论的完整性和外延性。问卷采用Likert4级评分法,每个条目分别赋值1~4分(1分=非常不符合、2分=不符合、3分=符合、4分=非常符合),总分为18~72分,分值越高表示护士情绪管理能力越强。问卷形成后,由6位临床护理专家对各条目进行评判,测得量表的内容效度为0.886;抽取30名急诊科护士进行预实验,得出该问卷总Cronbach’sα系数为0.835,于两周后重测,其重测信度为0.743,说明该量表内部一致性较好。

1.2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经各医院护理管理部门同意后,由研究者统一发放问卷。发放问卷时使用统一的指导语,让急诊科护士以不记名方式作答,完成后统一回收。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91份,剔除无效问卷9份,回收有效问卷182份,有效回收率为91.0%。

1.3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录入,采用均数、标准差、频数进行统计描述;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进行统计推断。

2结果

2.1急诊科护士一般资料

本研究调查的182名急诊科护士中,男性10名(5.5%)、女性172名(94.5%);年龄25岁及以下87名(47.8%)、26~30岁64名(35.2%)、31~40岁25名(13.7%)、41岁及以上6名(3.3%);已婚60名(33.0%)、未婚122名(67.0%);中专学历2名(1.1%)、大专学历83名(46.2%)、本科学历92名(50.1%)、研究生学历5名(2.7%);护龄1~5年142名(78.1%)、6~10年22名(12.1%)、10年以上18名(9.9%);初级职称170名(93.4%)、中级职称6名(3.3%)、高级职称6名(3.3%)。

2.2急诊科护士情绪管理得分情况

本调查中急诊科护士情绪管理总分为(49.59±4.83)分,均分为(2.78±0.27)分,4个维度均分及排序见表1。

2.3急诊科护士情绪管理的单因素分析

本研究显示不同性别、年龄、学历、婚姻状况的急诊科护士情绪管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护龄、职称、是否遭遇过工作暴力、工作倦怠及情绪转移情况的急诊科护士情绪管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急诊科护士情绪管理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以急诊科护士情绪管理能力为因变量,护龄(≥10年=0、<10年=1);职称(初级职称=0、中高级职称=1);暴力因素(未遭受过=0、遭受过暴力=1);情绪转移[以有过情绪转移为参照设置哑变量,X1=可能有过情绪转移(0,1)、X2=没有过(0,1)];工作倦怠[以很有价值为参照设置哑变量,X1=没什么特别的感觉(0,1)、X2=变得麻木(0,1)、X3=没有成就感(0,1)、X4=感觉压抑(0,1)]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最终情绪转移与工作倦怠两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

3讨论

3.1急诊科护士情绪管理得分状况分析

情绪管理是个体面对一系列情绪发展变化时,依照社会认同或容忍的方式,采纳的一种灵活的反应或根据具体情境而做出的延迟反应。急诊科的工作以急为特点,面对诸多繁杂的护理工作及各色各样的就诊患者,要求急诊科护士要采取更快、更有效的措施来管理和驾驭好自己的情绪,从而不被情绪左右。本研究显示急诊科护士情绪管理总分为(49.93±4.87)分,各维度均分为(2.78±0.27)分,结果表明急诊科护士自我报告的情绪管理水平处于中等水平,这与张磊等的研究结果相似。从各维度排序来看,情绪调整、情绪觉察及情绪运用3个维度得分较高,提示在日常护理工作或生活中,急诊科护士对自身及他人的情绪都能做到很好地察觉与运用,这可能与急诊科护理队伍中以女性居多,而女性的情感相对细腻,对自身及周围的变化较为敏感有关;但情绪表达这一维度的得分相对较低,说明目前急诊科护士在对自身及引导他人情绪表达方面能力有所欠缺;徐睿峰等在对情绪表达与情绪认知一文中提出了基于“刺激认知-反射输出”的机制,主要认为个体如果负性情绪不能得到正确及时的表达或区分管理,将会产生个体冲突。由此可见,急诊科护士的情绪管理仍有足够的提升空间,护理管理者应采取相应措施,增强其正性情绪体验,学会理性地管理情绪和表达情感,从而更好地适应临床护理工作。

3.2急诊科护士情绪管理影响因素分析

3.2.1工作倦怠影响急诊科护士情绪管理

工作倦怠是个体在工作中伴有长期的情感和压力源的应激反应,所表现出的一种情感耗竭、去人性化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症状。国内学者研究显示:急诊科的护士的工作倦怠水平较高。本研究发现,通过对急诊科护士的工作自评,变得麻木和没有成就感两项得分较低,这可能和急诊科护士对自己的职业期望与现实状况相差甚远有关。从一般资料可以看出急诊科护士的主力军多在30岁以下,其中25岁以下的护士约占总人数的47.8%,这些年轻的护士怀揣着美好的理想进入工作岗位,由于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开始感受到角色与期望间大相径庭,极易对工作失去热情,对患者漠不关心;而相对于资历年浅的护士来讲,本研究也发现护龄超过10年,以及中高级职称的急诊科护士情绪管理得分要高于低龄和低职称的护士,可能是由于其生活、社会阅历不断积累以及业务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能在紧张的工作中通过自我调节、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来维持身心平衡;也可能因为职称较高的护士多在科里担任着行政职务,其个人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自我调控能力相对较好,个人成就感往往高于低龄、低职称的护士,因此,发生工作倦怠感的情况要相对低一些。

3.2.2情绪转移影响急诊科护士情绪管理

本研究回归分析中可以看出,急诊科护士情绪转移对情绪管理有着负向预测作用,它随情绪管理能力的增强而减弱,或许是急诊科护士长期处在充满压力源的工作环境中,精神高度紧张,既要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和护理各种患者,又要面对家属的不理解与责难,容易产生情绪不稳,此时若不能管理好情绪,易产生不适当的情绪表达,将负面情绪转移到患者或家人身上,影响到工作甚至家庭和睦。本研究还发现,在工作中遭遇过暴力行为的急诊科护士其情绪管理能力得分水平要略低于没有遭遇过暴力行为的护士,而急诊科作为暴力行为的高发科室也得到了众多国内外研究结果的支持。因此,

急诊科护士工作总结篇4

[关键词] 急诊;护士;生活方式;工作压力;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16-0024-04

护士是医疗卫生工作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疗卫生事业的主力军。护理工作属于科学性、技术性、服务性行业,集高风险、人文关怀于一体。护士的工作往往责任重大,但目前也存在着社会不重视、待遇不公平的情况。轮流值班、超负荷的劳动强度均可导致护士身心疲惫。护理人员虽然掌握丰富的健康知识,但有研究显示,护士的不良生活方式较多,而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可能会降低护士的工作质量,也影响护士的生活质量[1]。急诊作为医院的一线科室,具有工作强度高、高风险性、高应激性、无规律性、多学科性、暴力事件多等特点,护士的工作任务紧张而繁重,对护士人员的要求更高。过大的工作压力会影响护士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本文主要调查急诊护士的生活方式与工作压力、生活质量的相关性。以期为改善护士的生活方式、减轻工作压力、提高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2012年6~8月,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择我市5家医院的急诊科护士为调查对象。入选标准:①毕业院校及专业为全日制中等医学院以上的护理专业,包括中专,并已经取得护士执照;②在急诊科从事护士工作超过1年;③年龄≥18岁。排除标准:①孕期或者哺乳期的急诊科护士;②目前不在岗位、休假或者进修的护士。最终纳入调查的护士共190人。本调查已经征得相关医院急诊科临到同意,在自愿参加的情况下进行调查。发放调查问卷190份,收回190份,有效问卷190份。

1.2 调查方法

1.2.1 一般资料调查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收集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工作时间、婚姻情况、人事关系、职称、居住情况、、夜班情况、月收入情况等,以了解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生活质量、工作压力、生活方式等情况。

1.2.2 生活方式 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2]对调查对象的生活方式进行调查。本调查选择其中36个条目进行调查。包含5个分量表:1~9条为自我实现,10~18条为运动保健,19~22条为均衡饮食,23~29条为职业安全,30~36为人际支持发展。从来没有记0分,偶尔如此记1分,时常如此记2分,都是如此记3分,总分0~108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方式越好。

1.2.3 工作压力 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3]对调查对象的工作压力进行调查。共35个条目,包括5个方面的问题:①护理工作及专业;②工作量及时间分配;③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④患者护理;⑤管理及人际关系。每项按照压力程度分为4档,按1~4级的评分方法,轻度压力为1.00~2.00分,中度压力为2.01~3.00分,重度压力为3.01~4.00分,分数越高表示压力越大。

1.2.4 生活质量调查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简表[4]对调查对象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共包括26个条目: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4个维度和2个独立分析的条目。采用1~5级的评分方法。1分为很不满意、2分为不满意、3分为一般、4分为满意、5分为很不满意。得分28~140分。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高。

1.3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描述,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或者方差分析进行比较分析。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见表1。

2.2急诊护士生活方式得分

见表2。

2.3 不同人口学变量生活方式的差异

见表3。不同性别、人事关系、婚姻状况的急诊护士生活方式存在差异(P < 0.05或P < 0.01)。

2.4 工作压力情况

急诊护士工作压力不同维度得分情况:工作压力总分:(15.11±2.12)分;工作量及时间:(3.25±0.44)分;护理工作及专业:(3.24±0.41)分;环境仪器:(3.08±0.68)分;患者护理:3.01±0.42分;管理及人际关系:(2.60±0.54)分。不同人口学变量在工作压力不同维度方面的差异见表4。不同年龄、收入、护龄的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情况不同。

2.5生活质量

急诊护士总体的生活质量得分为(57.88±9.1)2分。其中各维度得分为:社会关系领域(61.01±13.29)分;生理领域(57.88±13.41)分;心理领域(57.68±14.12)分;环境领域(46.48±13.77)分。不同人口学变量护士生活质量差异比较见表5。不同护龄、职称的急诊护士生活质量不同。

2.6急诊护士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及工作压力的关系

2.6.1 生活方式与工作压力的关系 见表6。护理工作及专业、工作量、人际关系、压力总分与生活方式呈负相关,护理工作及专业、工作量、患者护理、压力总分与运动保健呈负相关,护理工作及专业、人际关系、压力总分与人际支持呈负相关(P均< 0.05)。

2.6.2 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见表7。生活方式总分及各维度与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均呈正相关(P < 0.05)。

2.6.3 工作压力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见表8。护理工作及专业与生活质量总分、环境领域呈负相关,工作量及时间与生活质量总分、生理领域、环境领域呈负相关,环境仪器,压力总分和患者护理与生活质量总分、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呈负相关,人际关系与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均呈负相关(P均< 0.05)。

3 讨论

急诊护理学是以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减少伤残率、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以现代医学科学、护理学专业理论为基础,研究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护理和科学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5]。急诊护理学是临床护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急诊护理工作设计的学科多,范围跨度很大,是系统的实践活动。急诊科的护士是专科护士,完成各类危重患者的抢救及护理工作。具有应激性强、不能提前计划、预测急危重患者的就诊数量、实践、病情等。急诊护士在临床工作中需要快速准确地对患者进行评估,并随时进行抢救,因此对急诊护士综合能力要求较高。

生活方式是建立在生活条件和个人欣慰方式互相影响基础之上的一种生活方式,取决于社会因素和个人特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健康饮食、规律锻炼身体、戒烟戒酒、控制体重、提高压力应对能力、定期体检等方面[6]。生活方式直接影响个体的身体健康。健康的生活方式与个体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诸多对护士胜过方式的调查均显示,护士人员的生活方式存在压力管理差、体育锻炼少、健康饮食少等不良生活方式。

工作压力是一种职业紧张。护理工作压力就是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各种需求与护士本身的心理、生理等不相适应的一种状态[7]。由于护士职业的特殊,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通常比其他职业更为突出,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也受到一定的影响。生活质量是一个多维的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定义。生活质量包括了个人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物质生活条件的客观情况及主观的满意程度[8,9]。

在本调查中,急诊护士生活方式总量表的平均得分只有1.7分,说明急诊护士生活方式存在不健康的情况较为普遍。在分量表中,职场安全的得分最高,可能的原因是急诊护理人员因工作的需要及工作的提点,护理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很强有关。其次是自我实现,可能与医院要求及护理人员本真注重自身形象有关,人际关系位于第三,可能是目前急诊护理人员逐渐意识到交流技巧的重要性,以及注重相互协作能力的培养有关。这也说明急诊护士一方面能够欣赏自己,一方面也能够有效与患者进行交流,减少与患者的冲突,发挥健康促进者的角色。而在运动保健科均衡饮食方面的得分较低,这可能与护士的工作性质有关,繁重的工作,三班倒的工作排班方式,加上急诊科室患者就诊的不可预知性,护理人员常常不能按时吃饭。而繁重的工作,业余时间还要继续学习,这就是体育锻炼的时间较少。进一步分析发现,女性、年龄较大、工作时间较长、学历较高、职称较高、正式职工的护士生活方式的得分较高。分析原因,可能是女性本身比男性更注重生活的细节,因此,总体的健康生活方式较好。年龄长的护士通常护龄也长、职称也高,一方面高年资的急诊护士的工作性质会相对轻松一点,健康意识也会较年轻护士强,另一方面,年长的护士多事业家庭稳定,经济收入稳定,更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受教育程度高的护士更容易接受健康的生活观念。合同护士虽然和正式护士从事相同的工作,但是其福利待遇却不尽相同。另外合同护士多为低年资的护士,这也与年龄越小健康生活方式越差相关。

在本调查中,急诊护士平均工作压力总分为(15.11±2.12)分,处于重度压力水平。急诊科患者就诊率高、危重症多,急诊护士的工作量大,同时患者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也导致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急诊科室是医院的一个窗口,急诊科室的护理质量是反应医院综合质量的重要因素[10]。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发展,人们对护理服务的需求在逐渐增加,而医院的护理人员配备却相对不足,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责任、风险均逐渐增加,导致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也逐渐增加。在本次研究中,在工作压力的几个维度中,工作量及时间方面方面的压力最大,这也提示急诊护士人员配备不足,工作量大的特点。其次是护理专业和工作方面的压力。护理人员与同年资的医生相比,福利待遇相对较低,进修及晋升的机会相对较少。急诊护士所服务的对象多是急性危重症的患者,患者的预后往往较差,这也增加了急诊护士在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压力。

本次调查的结果显示急诊护士生活质量普遍较低,这与既往的一些研究调查结果一致。护士相对于其他职业,更加缺乏社会的支持,工作强度大、经济收入却相对较少,与付出不成比例,职业防护也较差,业余娱乐休闲的时间较少,晋升机会较少,这些均会使护士长期处于高度紧张、高度压力的环境中,很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影响到护士的睡眠质量以及生活质量。在本次的调查中,不同年龄、护龄、职称的护士生活质量存在差异。护龄时间越长,护士的生活质量越好。通常工作6~10年的护士从护理工作的新鲜感中走出,又体会到了护理工作的危险性、艰辛,通常这个时期的护士孩子比较小,家庭负担比较重,加上工作压力大,严重影响到其生活质量。而护龄在16年以上的护士一方面工作经验丰富得心应手,这个阶段的护士家庭负担也相对较轻,其生活质量相对较高。职称越高的护士生活质量越高,一反面是职称高的护士年龄相对较大,护龄相对较长,工作压力也相对较小,生活质量相对较好。而护士职称通常在科室从事一线工作,工作量大、危险性高,加上面临职称晋升问题,压力较大,影响其生活质量。

在相关性分析中发现,工作压力与生活方式呈负相关,反映了护士工作压力越大,健康生活方式越差,而拥有健康生活方式的护士,感受到的压力相对较小。紧张的工作后,护士感到精疲力竭,从而在业余时间宁愿在家休息也不愿参加体育锻炼及娱乐活动,从而影响到了其健康生活方式。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存在正相关性。有健康生活方式的护士其生活质量也较高。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给她身心、社会等各方面的健康发展,自我幸福感就越强,生活质量就越高。生活质量与工作压力之间呈负相关。说明工作压力越大,则生活质量越差。急诊科室工作压力较大,护士在抢救危重患者时身心处于应激状态,容易导致身心疲惫,而长期的高压力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也会导致护士出现经历不足、体力下降等情况,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

总之,急诊护士生活方式、工作压力、生活之间相互影响,管理部门应引起重视,通过减轻压力、改善生活方式从而提高生活质量,从而确保急救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黄惠根,符霞,徐加加,等. 广东省三级医院合同护士与在编护士的生活质量调查比较[J]. 护理学报,2011,18(21):15-19.

[2] 王英蓉,廖小卿,梁桂玲,等. 深圳市某综合医院护士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调查分析[J]. 现代临床护理,2010,9(8):1-3.

[3] 余华. 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信度与效度分析[J]. 护理研究:中旬版,2007,21(8):2090-2093.

[4] 朱军红,王瑛,钟宝亮. 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简表中文版在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患者中应用的信效度验证[J].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11,20(1):58-61.

[5] 崔亚菲,姚梅琪. 急诊护理学进展[J]. 急诊医学,2000,9(5):359.

[6] 许星莹,江秋波. 广州市某社区居民生活方式调查分析[J]. 卫生软科学,2013,27(2):101-103.

[7] 张苏杭. 急诊护理工作压力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33):51.

[8] 黄惠根,徐加加,符霞,等. 不同年龄护理人员工作生活质量状况调查[J]. 中国护理管理,2011,11(10):24-27.

[9] 任海青. 影响护理人员生活质量的因素分析与对策[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7):72-73.

急诊科护士工作总结篇5

(1)层级的确立:N0级:新毕业一年或未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的助理护士;N1.1~N1.3级:毕业一年后轮科的初级责任护士;N2.1~N2.3级:毕业三年后定科的责任护士;N3.1~N3.3级:急诊工作五年以上的高级责任护士;N4级:担任护理组长三年以上,外出进修取得急诊专科护士资格的护士。形成护长-专科护士-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的层级模式。其中在护长中包含急救中心护长,分管院前院内急救的护长与分管院内普通留观观察和急诊重症监护的护长。急诊专科护士中含有儿科急救专科护士,内科急救专科护士,外科急救专科护士与急救技能专科护士。

(2)核心能力内容:根据急诊护士工作内容、工作环境以及我院急救中心护士自身的状况。必须加强以下内容的学习:①基础知识;②急救技能;③应急能力;④沟通能力。

(3)确立各层级护士的级别:通过护士的年资、职称、学历等内容综合评价每个护士的综合素质,来确立级别。根据我院实际情况,每个新毕业护士临床科室轮转三年的要求。新近毕业的护士存在需将理论知识运用于临床实践的过渡期,为期一年为N0级。轮科一年且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后,根据上级综合考评N1.1~N1.2~N1.3升级。定科后两年内,根据上级综合考评N2.1~N2.2~N2.3升级。急诊工作五年后,由护长以及护理部综合考评N3.1~N3.2~N3.3升级。N4级护士分别承担儿科急救专科护士,内科急救专科护士,外科急救专科护士与急救技能专科护士等急诊专科护士的角色。

(4)模式:采取一师一徒制。成立护理小组,由N0~N1~N2~N3~N4五个层级护士组成小组。小组成员根据核心能力培训标准对下一层级护士进行培训。采取笔试与操作技能考核相结合,以评估下级的基础知识、急救技能、应急能力和沟通能力四个方面。

(5)恒定各层级培训内容:①N0级(抢救区跟班)以培训基础知识和急救技能为重点。能够基本掌握各种急救技能,并在上级指导下参与抢救区工作。②N1.1~N1.2~N1.3级(观察区跟班-观察区独立值班-抢救室或监护室独立上班)以加强基础知识和急救技能的同时注重应急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培训。此阶段核心能力的培训,要求能在上级护士的指导下完成观察区的护理工作的N1.1级转向能独立完成观察区护理工作的N1.2级,再到能独立完成抢救室、监护室和急诊手术室的急救护理工作的M1.3级。③N2.1~N2.2~N2.3级(院前急救-预检、分诊-急诊各区域、指导责任护士的操作技能培训)重点培训应急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同时,加强基础知识和急救技能的培训。此阶段核心能力的培训,N2.1级要求能独立完成院前急救工作。N2.2级要求能独立完成预检、分诊工作,能准确分诊,协助院内抢救。N2.3级要求能胜任急诊各区域的护理工作,能承担初级责任护士的培训导师任务,能完成初级责任护士的专科操作技能的培训,参与组织协调各种抢救工作和特殊情况的处理。④N3.1~N3.2~N3.3级(担任护理组长、参与科室管理)基础知识、急救技能、应急能力和沟通能力四个方面全面强化,且重点加强个人应急能力培训,统筹各种应急预案。进入本级别核心能力的培训,要求能完成承担初级责任护士培训教导任务,参与科室管理,配合护士长开展工作,尤其在科室质量管理、制度及流程制定改进与实施方面。⑤N4级(急诊专科护士)基础知识、急救技能、应急能力和沟通能力四个方面融化贯通,且重点加强个人专科护理方面的基础知识知识的培训。完成对下级护士培训教导,参与科室专科知识的培训。

(6)培训方式:①采取一师一徒制,由导师负责监督下级完成急救中心护士核心能力手册并进行考评。②采取专题讲课、技能演示、现场模拟三种形式,以自学、个人专人指导和集中培训三个方式进行加强。由分别承担儿科急救专科护士、内科急救专科护士、外科急救专科护士与急救技能专科护士的N4级护士进行培训,同时邀请专科医生讲授急诊相关新知识、新技术。③临床小讲课。由一定临床经验的护士进行集中授课,讲解急诊现季节性常见疾病抢救与护理常规。④周总结。每周由N3级与N4级护士讨论总结本周常见护理不足,采取晨会时间小讲课传授下级护士。⑤考核。采取自评、导师考评与科室综合考评三种方式。每周自评,每月导师考评,每季度科室综合考评,了解护士的动态能力,以及时改进。

2.调查项目

对在我院急诊中心观察或抢救24小时以上患者,向其发放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每张调查项目为10个问题,满意程度按照0~10分打分,10分是非常满意,0分是非常不满意,总分满分为100分,进行问卷调查,现发现收,由专人负责,将所收的调查问卷进行综合评价。

3.统计学分析

急诊科护士工作总结篇6

关于最新急诊护士工作总结范文   20xx年医院提出“优质服务,发展专科”的工作思路,我科护理人员始终保持着良好的精神风貌,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断努力整改,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创优质服务、培养专科人才的宗旨,逐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在院领导、科主任指导下和全科护理人员的努力之下顺利完成全年的护理工作计划。

  一、全年各项护理工作量及工作达标情况

  1、工作量:急诊人次。参加抢救人次。配合急诊手术例。护理留观病人人次。出车车次。处理突发事件次。

  2、工作达标情况:急救物品完好率达。无菌物品合格率。病历书写合格率。护理综合满意度。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合格率

  二、加强护理人员服务意识,提供优质服务

  1、强化服务理念全科护士参加医院组织的优质服务培训班活动,不断进行礼仪行为培训、规范常用礼貌用语及操作过程中的交流用语,并使用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就沟通技巧方面问题进行学习和讨论,培养护理人员对纠纷苗头的预见性,有效处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分歧,共同构建护患之间互相信任感,全年实现0投诉,综合满意度达99、1%。

  2、以人为本,充分满足病人的就诊需求不断改善输液大厅的环境,安装电视等设施,提供纸巾、水杯、无陪人患者床头一杯水等便民服务。不断优化就诊流程,及时进行分诊,对急危重患者采取使用急诊优先服务卡优先缴费取药等措施,减少候诊取药的时间。并通过环境的卫生督促、护理巡视及健康宣教等工作来提高服务质量。重视三无人员的病情处理、基础护理和三餐饮食、及时了解其情况、帮忙联系家属或救助站,今年救助此类病人达人,通过身份证联系省外家属人。此举措受到了患者家属及其他病人的赞许。对患者的意见及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整改,不断提高服务形象。

  三、科学化、制度化的护理管理,重点监督制度落实情况

  1、通过分组区域管理,进行分组连续性排班,减少交接班次数,有效利用人力资源,通过高年资护士的动态质控,减轻年轻护士的工作压力和减少护理隐患,保证各班的护理质量。

  2、对质控员进行明确分工,专人负责各区域的物品、工作流程等管理,发现存在问题,及时反馈并讨论修订,保证各区域的护理质量。切实履行绩效考评制度,如实反馈人员层级能力,使护理质控落实到位。

  3、通过一年时间调整,护理队伍结构趋于合理,根据急诊区域划分,基本上按个人工作能力定岗,基本实现护士层级管理,达到人员的合理分配使用。

  4、畅通急诊绿色通道,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对于各种急、危、重症病人就诊时,合理利用绿色通道的措施,为抢救赢得了宝贵时间。5、不断完善护理工作应急预案包括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6、制定各区域详细工作指引及各区域工作告知事项,新入科人员工作注意要点等,系统引导新入人员和年轻护士更好地完成护理工作。

  四、急诊专业护士岗位培训及继续教育

  1、全年科室组织业务学习次,病历讨论次,操作培训项。

  2、第二季度组织全科人员按要求完成了急诊岗位技能培训,操作考核人人过关,全科护士业务技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3、全院考核毕业三年内护士急救药品知识,全部合格,达标率为。新毕业生考核岗位技能操作,全部达标。成绩良好。

  4、基本完成全年护士进修培训计划,安排了护士到ICU进修学习危重病人护理,安排年轻护士到儿科注射室进行小儿头皮针穿刺技术,提高小儿头皮穿刺技术水平。外派多名护士外出短期学习,并将新的护理理念带回科室。全年完成了名轮科护士的急诊培训工作。

  5、每季度进行三人、两人配合抢救演练,通过演练不断加强护士的应急应变能力,反复加强急救技能的训练。

  6、根据护理部要求进行微型培训,培训年轻护士的技术操作熟练度及急救仪器的使用能力,要求每组人员利用班上空闲时段进行小组病例讨论及护理查房。效果良好。

  7、制定急诊岗位培训小本子,组织人员对科室人员层级能力评定,指定辅导老师,实施一对一辅导教育。要求每人每季度完成护理病例个案分析一例,通过案例分析培养护士评判性思维,提高护理人员素质,保证护理质量。

  护理实习生带教学生带教工作进一步规范,小讲课、操作示范、教学查房、抢救配合演练等教学工作的实施,取得了较好效果,尤其是抢救配合演练的教学方法收到全体实习生的一致好评。今年顺利完成人次的实习带教任务六、配合医疗开展专科发展调整原办公室建简易监护病房,留观病人逐渐增多,护理方面加强落实留观病人的病历书写、基础护理和健康教育等,同时安排人员到ICU进修危重病人护理,腰穿配合、胸腔闭式引流等管道护理。

  20xx年护理工作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足之处,未能顺利完成护理研究课题,个别人员在培训中存在消极、被动的态度。在为患者服务过程中,个别人员语气较冷淡、生硬容易引起患者的不满情绪等。新的一年我们将面临更大的困难和挑战,医疗市场的激烈竞争,流动人口减少等,我们将不断努力,进一步加强队伍的建设,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养,培养专业护士,提高服务质量,完成新一年的工作计划。

  关于最新急诊护士工作总结范文

  在急诊科的实习已近尾声,马上就要离开了,还真舍不得。回顾一个月来的点点滴滴,着实是五味杂陈,急诊就像是一个万花筒,各色的病人,各样的疾病,刚进科的时候,感觉自己好多余,什么都帮不上忙,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仿佛与实践根本脱离,找不到切入点,随着时间的流淌,老师的悉心教导,几项常见的操作也算是比较熟悉,动作也不再那么生疏。能在工作中发挥些作用,也没有当初刚进科里给人帮倒忙,乱添麻烦的想法,自信心一天天地增长,工作也一天天地顺利。

  在急诊工作印象最深的无疑还是那次的抢救工作,每天都会有很多急诊病人,但那天那个59岁的男人在不过十分钟的时间里,任我们作出何种努力,他的心电图也固执地变成一条直线不肯再跳跃,看着他的儿子在旁边默默地红了双眼,那一刻,生命是那么的脆弱;那一刻,看着那样鲜活的生命在你的眼前凋零,却怎么也抓不住,恍然觉得自及好无能;那一刻,我才体会到医生的职责与患者的生命是如何纠缠不清的;那一刻,我知道了作为一个医生,高超的技能,临危不惧的坦然,时刻清醒的头脑,迅速冷静的判断是多么地重要。

  记得刚进科时,主任就要求我们(1)有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人道主义精神(2)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旺盛的抢救意志(3)保护医疗制度(4)善于总结急诊与抢救经验,熟悉各种临床症状,具有鉴别急诊,传染病以及急诊抢救措施能力,经过这件事,这四条刻骨铭心。

  急诊的老师都很好,给了刚进入医疗行业的我很多鼓励,也告诉了我很多学会保护自己的理念,老师中有一个是我老乡,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总感觉很亲切,哦,还有一个保安,也是,每天都来巡查呢。有一点很难过,就是被病人骂,有的病人真的好野蛮,晚上还有酒疯了闹事,打架的,更甚者那天120出诊接回来一个癫痫病人,那么大的雨,没有一个家属,可是我们老师接回来清醒后居然胡闹,真的很过分,那天被那个女人疯骂,真的很打击我的热情唉,好几天都缓不过劲来。

  现在自己还是一腔热血,能力和经验都少的可怜,希望自己的医德和凉心不要被某些东西掩盖或磨灭,实一个月,最大的体会就是:当医生真的很辛苦,当医生真的需要真本事,当医生真的与患者纠缠不清,历史的车轮不可倒退,我们只能尽量控制速度。

  关于最新急诊护士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真的过的很快,两个月的外出学习就这样结束了,我非常感谢医院和科室给了我这么一次好的机会,能够到杭州大医院去学习,虽然两个月的时间很短暂,上班很忙,很累,夜班上的也很多,但这短短的两个月,让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收获很大。

  市中医院的急诊主要分四块区域,包括抢救室、输液室、急诊病房和监护室,我主要在抢救室和输液室上班,就谈一下这两块的工作流程和好的方面。

  一、抢救室工作情况

  1、先预检分诊给予挂号牌后挂号,对入院病人做到认真、细致的分诊,对急、危、重症患者能迅速及时处理。

  2、进抢救室的病人,根据情况一般都进行心电监护、吸氧、测血糖、开通静脉通路等措施。

  3、抢救病人填写急诊重症病人护理记录单,保证抢救记录的完整、及时、准确。

  4、护送危重病人时,携带急诊抢救箱(备有肾上腺素、阿托品、多巴安、注射用具等抢救用物),心电监护仪等。

  5、护士抢救经验丰富,技术熟练,对病情观察比较细致,出现异常情况能及时处理,对重症患者经处理病情稳定后在送病房进一步治疗。

  6、建立住院病人回访制,以了解病人对急诊工作的满意度,听取意见、建议,使急诊工作做的更好。

  7、遇危重病人抢救时,各科室医生互相帮助,互相协助,共同抢救病人。

  8、新老护士搭班,传帮带精神比较好。

  二、输液室方面

  1、工作量很大,每天有两三百个病人,但护士只有3人,因此很繁忙,没有空闲时间。

  2、人手虽然比较少,但查对制度很严,医嘱经两人核对无误后再执行。每做的一步操作(配药、注射,巡视等)都要用掌上机扫描确认后,才能执行,以防差错。

  3、消毒无菌很严,注射时都是一人一巾一带,止血带用后浸泡消毒,送供应室塑封包装。

  4、药物现配现用,避免失效。

  5、输液最后

  一袋液体贴上红色标签,防止漏挂液体。

  三、其它方面

  1、皮试液配置,用原液配置,消毒用新洁尔灭(取新洁尔灭5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或酒精。

  2、皮试过敏史盖章,家属签字,严格执行询问制度,更好的保护自己。

  3、收费方面:凡进抢救室的病人都收床位费、等级护理费、危重病人抢救费等,费用收的比较细,不漏收。

  4、科室的学习气氛很好,科室组织的操作训练,业务学习等,不管新护士还是老护士都认真参加,认真训练。

  四、新技术

  1、口咽通气管的应用。

  适应症:

  (1)意识不清患者由于呕吐反射减弱或颌部肌肉松弛引起的气道梗阻。

  (2)昏迷患者通过其它方式如头后仰-托下颌或下颏前伸等方法开放气道无效时。

  (3)患者经简易呼吸皮囊给氧时,口咽通气管能托起咽后软组织,有利于肺通气及防止胃胀气。

  (4)防止经口插管者咬气管导管。

  (5)需要吸除患者咽部分泌物。

  2、抽血气(2ml注射器抽取肝素钠1ml-打在针套内-抽动脉血后-针头套上针套-送检)。

急诊科护士工作总结篇7

关键词:情景模拟演练;急诊;护士;急救

急诊科是医院急危重症病人最集中、抢救任务最繁重的科室,且具有复杂性、多变性、关注度高、易引发医疗纠纷等特点[1]。在突发事件应对中护士良好的心理素质、灵活的应变能力、熟练的急救技术、默契的医护配合,是保证急救护理质量、影响抢救成功的关键因素[2]。情景模拟演练是在无风险的环境下用以训练、评估和改进流程,其可有效提高急诊护士的业务水平和急救综合能力,提高抢救成功率[3]。本研究探讨了应用情景模拟演练在提升急诊护士急救综合能力中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急诊科所有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7月—2018年12月对其开展情景模拟演练。其中男10人,女20人;年龄22~30(25.0±1.3)岁;工作≥3年9人,<3年21人;专科26人,本科4人;护师16人,护士14人。

1.2方法

1.2.1研究工具迷你临床演练评量表(Mini-CEX)[4]是美国内科医学会发展并推荐的一种用于评价医学生临床能力的测评工具。其中共7个评分项目,分别为护患沟通、护理观察、卫教咨询、操作技能、人文关怀、组织效能、整体胜任。考核按有待加强(7~21分)、合乎标准(28~42分)、优秀(49~63分)3个档次予以总评。

1.2.2干预方法演练前使用Mini-CEX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测量,再对其进行培训,然后模拟演练,最后进行考核。①培训:先确定1名经过Mini-CEX系统化学习的临床带教老师,职称为护师,对研究对象进行Mini-CEX相关知识培训,然后相互组队模拟演练,最后进行模拟临床考核演练。整个演练过程、项目、内容、实景与临床抢救尽量一致。②考核:由带教老师随机设定情景,护士在带教老师的直接观察下执行护理工作。带教老师根据护士对病人实施的临床护理工作进行评价,就护士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反馈内容主要包括护士此次表现、不足之处和改进措施等,考核总时间为20~30min。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3.1提高急诊护士急救综合能力

情景模拟演练创造真实场景[5],是一种通过对急诊案例现场模拟,进行护理人员急救能力训练的方法,具有可重复性和可控性的特点[6-8]。在演练过程中可通过发现问题进行改进,以此持续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急救综合能力和业务水平[9]。本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高年资护士还是低年资护士,在情景模拟演练后其考核评分均优于演练前。本研究还显示,急诊护士在护患沟通、护理观察、卫教咨询、操作技能、人文关怀、组织效能、整体胜任方面的能力在情景模拟演练后较演练前均有所提高。由此可见,情景模拟演练不仅可增强急诊护士的应变能力、团队间的协作能力、风险防范意识、社会责任感以及强化心理适应能力,有效增强急诊护士综合能力,还持续优化现有的急救流程,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及效率。

急诊科护士工作总结篇8

【关键词】急救护士;整体素质;提高

随着医学知识的不断更新以及整体化护理、健康教育的广泛开展,加之急诊和创伤病人的增多,急救医学迅速发展,对护士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作为一名急救护士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心理素质,掌握熟练的急救知识和技能,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快速灵活的应急应变能力,在紧急情况下,对急、危、重病人实施迅速有效的救护,这对提高抢救成功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 培训对象

我中心急救科现有护士12名,其中主管护师2人,护师6人,护士4人;学历结构:中专3人,占23%;大专7人,占59%;本科2人,占16%。

2 培训内容

2.1 良好的职业素质和道德修养是提高护士整体素质的前提。护士的道德修养和道德信念,直接影响着护士对护理工作的看法,决定护士对病人的态度,影响和制约护士的行为和工作质量。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将职业道德理论培训融于科室政治学习中,定期组织学习《医德医风的建设》、《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全面了解作为一名护士应遵守的社会公德和医疗道德等个人行为准则。在科内开展“每天感动一位病人”的活动,以助人为乐的精神为引导,培养爱岗敬业,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急病之所急,一切为患者着想。

2.2 优良的业务素质是提高急诊护理质量的关键。随着急救医学的迅速发展,各种检测技术,复苏技术,检测手段和高尖技术广泛开展,对急诊护理工作提出更高要求。由于年轻护士占多数,工作经验不足,专业知识掌握不够,科主任及护士长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急救理论知识的学习计划,制定了系统规范的急救护理技能培训标准,定期组织培训学习,每月学习培训及组织抢救技能演练,由资深护师及医生讲课,学习时间相对固定。每周进行理论考核及操作考核,要求每人达标过关。制定了急诊科常见疾病的抢救程序,并严格执行各项程序。每季度统一考核,年终进行总结考核。

2.3 培养急救意识及团队协作能力是抢救成功的重要保障。急诊科护士不仅要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还必须具备急救意识,急救意识是护士对患者所特有的病情时刻保持警惕和对患者抢救过程时间性的一种特殊反映。面对种种急诊病人,急诊护士必须敏锐准确判断,及时施行适当的救治措施。由资深护士进行带教,联系工作实际进行讲解,使她们在工作中不断总结摸索,提高她们的综合能力。团队精神是保障护理质量的必须条件之一。急诊护理人员与医生配合,齐心协力抢救患者,及时沟通,分工合作。急诊科是风险最高的科室,患者及其家属多有情绪激动,甚至有医护人员的安全受到威胁,在危急时刻,医护人员应作为一个整体,积极做家属工作,说明利弊,说明病情的危险性和重要性,使家属和患者情绪得到控制,患者得到及时救治,脱离危险,医护人员也免受伤害,合作关系更加密切。

2.4 培养沟通能力是构建和谐医护、护患关系的纽带。语言是人际关系的有效黏合剂,急诊护士需具备丰富的相关知识,较强的沟通能力,才能满足患者的新要求,适应新形势下的护理质量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不断的提高。急诊护士在抢救患者的同时,还必须与患者及家属做好沟通,对患者及家属的疑问做出耐心的解释,以取得理解和配合,不仅如此,还要与各医院沟通协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工作中,我们严格要求所有护士必须文明礼貌用语,尽可能使用普通话,提倡“多说一句”,使患者有家人般的温馨和细腻,增强患者的信任感。要求护士加强与医生、各协作医院的沟通协调,使急诊绿色通道更加快捷畅通。

3 结果

经过近3年严格的综合素质培训,急救科12名护士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普遍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由2009年的93.6%提高到2011年的98.1%,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由2008年的85%提高到2011年的95.6%,护理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被授予“省巾帼文明示范岗”、“市青年文明号”等光荣称号,在此同时也树立了服务品牌效应,提升了急救科的自身形象,为中心赢得了口碑和良好的声誉。

参考文献

1 赵爱兰,陈风莲,曾惠洁,等.急诊科年轻护士应急能力培养方法和探讨.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6):418-419.

急诊科护士工作总结篇9

[关键词] 急诊护理;护患纠纷;护理质量

[中圉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1)13-0123-02

急诊科是医院救治各种急危重症病人的重要场所,具有病种多样、伤情复杂、重症病人集中、人员流动性大等特点。随着国内急诊急救水平的不断提高,急诊医学在多专科门诊的基础上,强化了院前急救的院内危重症监护治疗,因而对护士的整体素质及急诊护理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分析和总结了国内急诊护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的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1、急诊护理存在的问题

急诊医学的特点是涉及多学科参与救助,急诊护理面对的病人常常涉及到内、外、妇、儿等多个学科和专科,这就要求急诊护理人员掌握各种医疗救护知识相对其他专科要更全面。同时,急诊科作为医院面向社会的“窗口”是医疗活动比较集中的场所,是接待急、危、重症病人的前沿阵地。由于人员流动性大,急诊护患关系建立时间短、病人起病急,情绪不稳定,容易引发矛盾和纠纷。目前,我国急诊护理工作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整体护理理念欠缺;护士接诊、分诊理念落后,专业技能不够熟练,抢救物品管理不完善;护士院前急救意识不强,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淡薄护士长期超负荷工作,护理队伍年轻化,处理问题的能力相对薄弱经验不足,缺乏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能力缺乏处理特殊事件的应急能力等。

2、护理对策

2.1 树立并强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

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系统化的工作模式。其是一种护理行为的指导思想或护理理念,是根据护理对象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各个方面的需要,提供适合个体的最佳护理。护理专业更重视人而不是疾病;重视人对健康问题的身心反应而不仅仅是器官或组织的改变。急诊护理由医院延展至院前,围绕“以救治病人生命为中心”开展快速识别协调多专科综合抢救,使危生病人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救治。同时,护士要学会体恤病人的痛苦,同情病人的困难,尊重病人的想法;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积极创造条件,尽可能地满足病人多方面的需求;杜绝见病不见人,治病不治心的医疗态度,满足现今病人“生理-心理-社会”及急诊整体护理模式的需求,给病人提供全方位的优质医疗服务。如果护理服务得不到医务人员的普遍认同遵守,再好再先进的服务理念也不能发挥实际作用,服务质量也就难以真正得到提高。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对以病人为中心服务理念的宣传教育,另一方面,通过制度建设将这种服务理念具体化日常化,以制度的强制性来保障先进理念的落实,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考。

2.2 提高急诊危重症的护理水平

急诊护理工作具有复杂性、快速性、准确性、流动性大等特点。对护士的专业技能具有较高要求。根据急救的工作流程与急诊环境和病人特点,针对急救护士的素质要求、技术要求、急救医护人员需要思考和重视的实际问题进行相应的学习、实践。由急诊门诊延伸到加强危重症监护治疗,建立完善的临床生理学监测和抢救治疗设施及严格的管理方式,来提高急诊危重症的救治和护理水平;由单纯被动式护理转为积极主动的护理,体现出早期识别、快速反应和决定性救治的急诊特点。因此,合理、科学地量化管理,严格规范各种操作规程,规范护理行为与护理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建立相应的专业基本技能和专科护理能力的培训计划,采取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方法,培养年轻护士的应急处理、常见急诊病种的抢救配合;激发高年资护士的工作热情,协助完成重大抢救、新技术及设备的培训与应用、紧急突况处理,提高护士的专业技能,从而提高急诊危重症的救治和护理水平。

2.3 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提高护士的自我防范意识能够有效提高急诊护理质量,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护士自我防范意识可采取如下的措施:加强业务培训,保障护理质量安全;加强急救物品的管理,确保急救过程安全;加强法律法规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急诊紧急抢救时,避免手忙脚乱、在家属面前大喊大叫或谈论与抢救无关话题。增强证据意识,危重病护理记录要及时、准确、完整、真实,对病人家属拒绝接受的救治,要求其及时签字。如发生医疗纠纷的隐患。同时,通过宣教提高护士的法律意识,知法懂法,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

2.4 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为一名急诊护士,工作中遇到的危重病人多,应急突发事件多,抢救仪器复杂,急救技术、新技术、新理论多,护士的角色多元化,其不仅要具备自然科学、生物科学等边缘的知识,还要具备评判性思维和求异思维等各种思维能力。

2.4.1 评判性思维评判性思维是指个体在复杂情景中,能灵活地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选择,在反思的基础上加以分析推理,作出合理的判断,在面临各种复杂问题及各种选择的时候,能够进得正确的取舍。评判性思维的培养使护士及有效的救护,为治疗和抢喜新厌旧救赢得宝贵时间。合理利用评判性沟通技巧,安抚家属,给予及时的心理疏导及沟通,避免了护患矛盾的发生。

2.4.2 求异思维求异思维是指对某一研究对象通过多起点、多方位、多层次、多结局的思考和分析,寻求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法。求异思维的培养把护士的思维从狭窄、封闭、陈旧以及定势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在急诊护理过程中,对于一些危重症病人,护士运用求异思维及时发现问题,可以为病人争取抢救时机。同时提高了护士实际运用、灵活掌握护理知识的能力,扩充了知识段,提高了急诊预检分诊正确率同时也提高了处理特殊事件的应急能力有效进行了护患沟通。

3、小结

随着急诊医学的不断发展,国内现行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仍需不断完善,急诊护理的理念需要不断更新,高素质护理人才的培养仍有待加强。可通过将人性化管理与人性化服务相结合,实时地调整与转换护理模式,促进“院前式,以提高急诊救治一重症监护病房”三位一体的急救模式,以提高急诊危重症的救治和护理水平,创造良好的社会效应。

参考文献

[1]唐月琴,新时期急诊护理工作的隐患及对策[J].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6(1);30

[2]杨瑞萍,加强法律意识重视急诊抢救护理记录存在的问题[J].吉林医学,2010,31(6):816-817

急诊科护士工作总结篇10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院急诊与重症科的联系越发紧密,甚至部分医院出现将两科合并成一科的情况。急诊和重症科的医疗护理工作一直是整个医院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护理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决定患者的生命安全。但目前国内急危重症专科护理的培训工作并不多,传统的临床护理模式往往无法直接用于急诊和重症科,因此多数医院急诊或重症科会出现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断层的情况[1]。我院从2015年起引入急诊-重症科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旨在有目的性地培养专科护理人员。本文就此问题作出的研究,现将具体的研究过程和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5年1月,从我院现有的急诊和重症科专科护士中,选取急危重症专科护士的培训对象共30例,包括护师24例,主管护师6例,科室为急诊科10例,重症科20例,年龄25~42岁,平均(30.1±1.2)岁。

1.2研究方法:

在我院建立起急诊-重症科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并根据急诊-重症科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对急危重症专科护士进行培训,比较培训前后急危重症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情况。

1.3评价标准[2]:

急危重症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情况采用问卷的方式进行评价,问卷是由我院护理评估与培训管理委员会制定,主要包括护士考核的理论成绩(30分)、护理技术(30分)以及临床护理综合能力(40分)三个方面,满分为100分。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15.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数据对比采取X2校验,检验标准??=0.05。

2.结果

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培训后急危重症专科护士的专科护理理论、护理技术以及临床护理综合能力等方面均要好于培训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目前,国内对急诊、重症科专科护士培养模式尚处于较低级阶段,培养的方法一般普遍且分散,多是专科护士的在本科室中应具备的专业素养以及业务技能,而未考虑到急诊和重症科应对专科护士具备更多的要求,如两科室间存在较多的交叉内容,而现今的培养模式中缺乏系统和共通性的护理核心技能的考察。因此,若能建立起一套急诊-重症科一体化的护理管理模式,必将有利于重症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帮助其快速成长,满足当前急危重症护理专科护士大量缺乏的情况,同时还可以有效地提升重症专科护士的核心护理能力,从而适应国内护理业的发展[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