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工作经验总结十篇

时间:2023-03-24 06:17:11

分享工作经验总结

分享工作经验总结篇1

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 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教师学期工作经验总结分享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教师学期工作经验总结分享一

本学期,我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本学期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我不仅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任务,还在业务水平上有了很大的提高。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训工作更上一层楼。这半年的教学历程,是忙碌的半年;是充满艰辛的半年;这也是收获喜悦的一学期.现将有关方面总结如下:

1、热爱并忠诚于人民的教学事业,教学态度认真,教风扎实,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2、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 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3、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现在学生普遍反映喜欢上课数学课。

4、每周坚持集体备课,保证每次都有收获,真正为提高高一级的数学成绩而努力。要求所有老师用电脑备教案,尽量并且实现资源共享共同研究、共同进步。在教学上,坚持教学研究,共同讨论,同时,多听课,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

5、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启发式教学,坚持向45分钟要质量。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教学过程重视知识与技能,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精神。

6、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通过互联网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7、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

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8、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目前的考试模式仍然比较传统,这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模式要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次上,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坚持采用分组探究式数学教学模式,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教师学期工作经验总结分享二

今年我担任初三的数学教学工作,面临中考,面对学生现状,我深感责任重大,压力很大。在教学期间认真备课、上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下面我就这一学期中所做的一些工作总结如下:

一、提高教学质量,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1、课前精心备课。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教材内容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2、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所有的练习都进行了重新组合才让学生去做,减轻学生的负担。

二、认真做好总复习工作

1、重视基础

在整个复习过程中,我一直非常关注对基础的夯实。因为只有基础搞扎实了,才能谈得上提高。哪怕是在中考前一天,我仍告诫学生:答题时,一定要先把会做的都做好,而且要确保正确率,在此基础之上,再去钻研哪些自己一时做不上来的问题。

2、注重学生解题中的错误分析

在总复习中,学生在解题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针对出现的错误,帮助学生进行系统分析,强化学生的薄弱点,同时,通过错误来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从而采取措施进行补救。错误从一个特定角度揭示了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学生在学习中对所学知识不断尝试的结果,教师认真总结,可以成为学生知识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生领略解决问题中的探索、调试过程,这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会产生有益影响。

首先,要了解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其次,在复习过程中,提问是重要复习手段,对于学生错误的回答,要分析其错误的原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课后的讲评要抓住典型加以评述。

3、关心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特别予以关心,反复采取措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使他们经过努力,能够达到大纲中规定的基本要求,成为一名合格的初中毕业生。首先,找他们促膝谈心,把教师的爱倾注给学生,通过热心、体贴、耐心的帮助,使学生体会到师生之间真挚情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信心。其次,在课堂教学中,特别在题目的选择上要有梯度,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逐步使他们学习质量有所提高。同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做好课外辅导工作,并在班内开展学习中的互相帮助活动。

三、存在问题

虽然采取了各种措施,各种方法,也尽力去做了,但工作中仍有不少失误和不足之处。比如说:在对待学生时,耐心不足,尤其是到后期,对于一些学困生,更是缺少耐心和细心;还由于初三时间紧,任务重,所以很难照顾到全体学生,只能尽量的去做到面向全体。

教师学期工作经验总结分享三

一本励志书上曾经这样说过,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不在于他的年龄大小,而在于他的意志力、经历和心智.回顾我的20__,如果真的要来一个总结的话,自己真的是感同身受.总觉内心深处时时充盈着感动。是领导的关怀,同事间的互助,师生间的灵犀,让我感到了生活的意义,感到了生命的美好,也给了我在单调机械的工作中坚持下去的理由和信念。我感动着这一切,所以我也努力工作着,回报着。

转眼间,一年过去了,在这一年的工作有成功与失败、有欢笑与泪水。这一年是我人生中最亮丽的一年,是几年教学中收获最多的一年,虽然这一年的工作还有缺憾、还有不足,但绝对是我成长最快的一年,是我经验积累最多的一年。现就这一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师德方面:加强修养,塑造师德

我始终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应把“师德”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因为这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个道理古今皆然。从踏上讲台的第一天,我就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力争做一个有崇高师德的人。我始终坚持给学生一个好的师范,希望从我这走出去的都是合格的学生,都是一个个大写的“人”。为了给自己的学生一个好的表率,同时也是使自己陶冶情操,加强修养,课余时间我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不断提高自己水平。今后我将继续加强师德方面的修养,力争在这一方面有更大的提高。

二、教学方面:虚心求教,强化自我

担任两个班的数学教学的工作任务是艰巨的,在实际工作中,那就得实干加巧干。对于一名数学教师来说,加强自身业务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无疑是至关重要的。随着岁月的流逝,伴着我教学天数的增加,我越来越感到我知识的匮乏,经验的缺少。面对讲台下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睛,每次上课我都感到自己责任之重大。为了尽快充实自己,使自己教学水平有一个质的飞跃,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自身进行了强化。

首先是从教学理论和教学知识上。我不但自己订阅了三四种教学杂志进行教学参考,而且还借阅大量有关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书籍,对于里面各种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尽量做到博采众家之长为己所用。在让先进的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的同时,我也在一次次的教学实践中来验证和发展这种理论。

其次是从教学经验上。由于自己教学经验有限,有时还会在教学过程中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不知如何处理。因而我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力争从他们那里尽快增加一些宝贵的教学经验。我个人应付和处理课堂各式各样问题的能力大大增强。

最后我做到“不耻下问” 教学互长。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学生也是老师的“教师”。由于学生接受新知识快,接受信息多,因此我从和他们的交流中亦能丰富我的教学知识。

为了不辜负领导的信任和同学的希望,我决心尽我最大所能去提高自身水平,争取较出色的完成新高一教学。为此,我一方面下苦功完善自身知识体系,打牢基础知识,使自己能够比较自如的进行教学;另一方面,继续向其他教师学习,抽出业余时间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学习。对待课程,虚心听取他们意见备好每一节课;仔细听课,认真学习他们上课的安排和技巧。这一年来,通过认真学习教学理论,刻苦钻研教学,虚心向老教师学习,我自己感到在教学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在今年的数学基本功竞赛中先后获得张甸区一等奖、姜堰市三等奖,并且被评为”姜堰市教坛新秀”。学生的成绩也证实了这一点,我教的班级在历次考试当中都取的了较好的成绩,所辅导的学生在“江苏省数学邀请赛”中分别获一二三等奖,同时我也获得第五届时代学习报数学文化节“优秀指导教师”奖。

三、 考勤纪律方面

我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有事主动请假。在工作中,尊敬领导、团结同事,能正确处理好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平时,勤俭节约、任劳任怨、对人真诚、热爱学生、人际关系和谐融洽,从不闹无原则的纠纷,处处以一名人民教师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毫不松懈地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四、业务进修方面

随着新课程改革对教师业务能力要求的提高,本人在教学之余,还挤时间自学本科和积极学习各类现代教育技术。

五、不足之处

反思一年多的工作,自己在一些细节工作上还存在着不足,特别是学生对作业本的保管、潜能生作业的书写缺乏指导和严格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充分注重工作中的细节,尽量使自己的工作做得扎实。

分享工作经验总结篇2

关键词:经验积累与分享 AES 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2-0234-01

一、研究背景

“经验积累与分享”(AES, Accumulated Experience Sharing)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独创的一个知识管理新概念,是将该院师生共同参与研发的工程项目设计方案和实施经验建成知识库,包括项目的研究、设计、制作、调试、每一个步骤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等都保存在统一的知识库中,成为项目工作者和师生员工的共享资源[1],是一个“经验积累―分享―应用―再积累”的知识管理系统。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知识成为学校获取与保恃持续竟争优莸闹饕源泉[2]。学校在教育教学中会积累大量知识,专业和课程的知识,学校设有专门的专业、课程资源库,用于学生学习及师生交流。但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无法加入或不能及时加入专业、课程资源库中的知识,这些知识也是学校宝贵的财富,这些知识如不能有效的积累和利用,这对学校而言将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学校提供“经验积累与分享”平台,可以传承这些宝贵的知识,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经验积累与分享”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

1.建立校企合作、校企信息资源库

为了培养适合社会之需,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人才,我院与多家企业进入深度的校企合作,学校与企业信息、资源共享,学校利用企业提供设备,按照企业的要求,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实现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节约了教育与企业成本,是一种“双赢”模式。校企信息资源库的建立,能促进校企之间的资源共享,学校和企业之间能更紧密的合作,推动校企合作稳步向前发展。

2.建立专业、课程建设资源库

我院各专业、课程都建有专门的课程网站、教学资源库以供学生学习,这些课程网站和资源库都是有多位教师共同建设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有新思路、新想法,或者课程随着时代的发展会有新内容,教师会把这些放到资源库中,让教研室的教师一起讨论,最终形成成熟的方案,然后再更新到专门的专业、课程网站或资源库中。

3.建立项目开发经验知识库

我院实行“项目导入,任务驱动”的教学理念,教师在科研,校企合作中积累了丰富的项目开发经验,其中部分项目直接引入了教学中,但这些项目无法涵盖所有的项目开l经验。教师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将新的开发经验放入开发经验知识库中与其他教师和学生分享,教学和教师、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都可以分享这些经验,可以互相讨论,形成一个良好的项目开发环境,以此促进学院教学质量的提高。

4.建立教研活动、教学经验资源库

教学各教研室会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是搞好教学研究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活动形式。教研活动会产生教师个人总结以及教研室总结,有教学教法的研究,教师的教学经验交流,这些知识的分享,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使教师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我院的新老教师青蓝结对工程加入资源库,更能充分发挥名师、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培养年轻教师迅速成长。

5.建立学生工作室资源库

为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塑造,我院各系部建立多个学生工作室,开展各类创新、创业、竞赛、服务和咨询等活动。活动中产生的各种资料加入到资源库中,不仅可以作为工作室成果展示的窗口,更是新成员更快的融入工作室的快速通道。

6.建立教师培训资源库

学院每年都会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培训,由于各种原因,培训不可能所有教师都去参加,目前我院参加培训的教师将培训的资料及培训心得共享到资源库中,其他教师就能从共享平台上进行学习,促进全体教师共同提高。

7.建立学生毕业设计资源库

每届学生必须完成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从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题目的选定、数据收集和整理、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写作的要求、注意事项,都有一定的标准,学生可以从共享平台上查询这些标准。另外,平台上传优秀的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作为学生优秀毕业成果的展示平台,通过此平台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更好的为学生提供服务。

总之,全院师生应树立正确的“经验积累与分享”理念,不断强化经验积累与分享的意识,提升教职员工思想境界,形成“无界化”的知识、“无界化”的团队,树立正确的“经验积累与分享”观,认识到经验积累与分享是一种利己利人的高境界,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而不是保守主义。基于“经验积累与分享”理念,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形成一个可共享的系统知识库,从而形成一个可通用、可推广的平台。

参考文献

[1]黄天明.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经验积累与分享”之我见[J].现代企业文化,2009.29

[2]陈丽君.学校隐性知识的积累与共享机制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1.3

[3]戴金平.借鉴“经验积累与分享”理念,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3.3

[4]陈军民.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校本资源库建设构想[J].教育教学论坛,2012.26

[5]黄树,杨景波.南洋理工学院经验对我国高职实践教学的指导意义[J].职业教育研究,2012.10.

分享工作经验总结篇3

关键词: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产出效率;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8-0061-03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科学研究不断深入,对于学校实验室来说,大型仪器设备是高等学校的优质资源,是培养高层次人才、发展高科技的重要工具,也是高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与标志[1-2]。如何使有限的仪器设备最大限度地为师生服务,是学校面临的问题也是学校工作的方向,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构建与有效管理,为教师的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与创新能力提供了必要条件。大型仪器设备是指货币价值相对较高且对仪器设备使用的技术要求较严格的仪器设备,由于不同时期不同院校的研究领域不同,对大型仪器设备的界定不同,我校主要是将20万元以上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放置在了共享平台。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建设与优化一直是人们关注和研究的重点问题,如曾晓思[3],韩富[4],解成喜[5],张丽梅[6],周智男[7]等对大型仪器设备平台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可以归纳为,各高校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率较低,而共享平台的构建对于解决这一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如,打破仪器设备保护壁垒,整合学校资源,避免重复购置等,并从理论上提出大型仪器设备共享运行机制与管理模式等,以保证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顺利运行,实现资源共享和效益的最大化,此外,也从实验队伍管理、建立科学的仪器设备评估体系和激励机制等角度对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有效共享提出了建议。现阶段对于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研究更倾向于对其投入与产出的效益评价。如,蔡瑞林等[8]从经济学的角度,依据共享效益和共享成本,构建了仪器设备的感知价值模型,以帮助解决仪器设备共享存在的问题;王晓燕等[9]基于层次分析法,对大型仪器设备管理进行了综合评价,以实现仪器设备管理与使用的科学化;黄涛等[10]通过采用DEA方法从综合效益、纯技术效益及规模效益对大型仪器设备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提高仪器设备使用效率提出了建议。

本研究通过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我校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投入与产出效率分析,并给出提高大型仪器设备产出的政策建议。

二、研究方法与模型

本研究将利用2014年河北农业大学大型仪器平台中的仪器设备使用和科研产出数据分析仪器设备的投入产出情况。大型仪器设备的产出衡量有许多标准,本文主要以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作为衡量大型仪器设备产出的标准。

已有研究中大型仪器设备的产出效率,一般主要指成果的收集与积累,也一直是使用大型仪器设备共享使用过程中关注的重点[11]。一般大型仪器设备的总机时数包括教学使用机时数、科学研究使用机时数和对外使用机时数,认为总机时数越多,教学科研产出越多[12-13],它们之间呈正相关,同样,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必然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比如维修费、耗材费、水电费等等,经费的投入对教学科研产出效率具有促进作用[13-16],所以在产出效率分析中把总机时数和总投入经费作为产出效率的变量来进行分析。另外,学院的管理到位与否也是反映大型仪器设备对教学科研产出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学院管理越到位,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越高,所以学院的管理与大型仪器设备教学科研产出效率是正相关的[17],所以在模型中引入学院管理这个变量,来分析大型仪器设备的产出效率,表1给出了模型中所涉及变量的名称、文献来源以及假设。

根据已有研究,我们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引入大型仪器设备的总机时自然对数和总投入经费的自然对数分析大型仪器设备的产出效率,其中模型中变量的下标i是样本的数量,即本研究调查的样本数量,见模型1:

三、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产出效率分析

大型仪器设备投入产出效率分析。我们首先把大型仪器设备的总机时数和总投入经费对教学科研产出效率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模型1)。在模型1的基础上,我们重新估计引入学校7个学院管理对大型仪器设备的教学科研产出效率模型(回归结果见表2模型2)。本文采用White稳健标准差法修正了标准差,以避免异方差的出现。

模型1的回归结果符号与已有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总机时和总投入经费对大型仪器设备的教学科研产出效率是显著的,说明我校大型仪器的产出效率是多投入才会有产出,其中总机时是在1%的水平下是显著的,总投入经费在5%的水平下显著的。在模型1的基础上我们引入7个学院的管理,构成模型2,其回归结果显示,总机时、总投入经费和学院管理对大型仪器设备的教学科研产出效率都是显著的。新变量的加入使得总机时和总投入经费的显著性没有变化,但模型1中变量的系数在模型2中都变小了,这说明在总机时和总投入经费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其他方法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教学科研产出效率也是可行的。同时,从模型2中可以看出,学院管理对大型仪器设备的教学科研产出效率是显著的,且不同学院对产出效率各不相同,在七个学院中,学院4的管理对产出效率是最显著的,其弹性系数数值为1.731%,学院6对产出效率水平是最低的,其弹性系数数值为0.970%,7个学院管理对教学科研产出效率的显著性为:DUM4>DUM7>DUM1>DUM2>DUM3>DUM5>DUM6,这说明学院管理也是大型仪器设备对教学科研产出效率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结论

随着国家对高校投入的不断加大,高校仪器设备的数量也在不断激增,如何使仪器设备能够有效使用与管理也一直是广大实验室工作者不断探究的重点。本文根据我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平台中的仪器数据对教学科研产出效率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说明,仪器设备的总机时数和总投入经费对教学科研产出效率是显著的,投入越大,产出越多,同时在总机时和总投入经费不变的情况下,有效的管理对大型仪器设备的产出效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文通过对我校大型仪器设备对教学科研产出效率分析并结合我校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率较低,一些仪器设备处于闲置状态、共享率低以及维修维护跟不上等问题,认为促进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产出效率应采取以下措施:第一,通过行政手段建立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机制,进一步提高我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有效使用;第二,在购买大型仪器设备时要进行合理规划,科学论证,理性采购,减少重复购置造成的资金浪费,同时可以将购置大型仪器设备的小部分资金用于仪器设备的维护维修,延长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第三,加强管理,并建立健全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的规章制度及效益评价体系,如根据大型仪器设备的实际情况,建立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包括持证上岗制度、仪器操作规程、仪器维护保养规程等,同时定期统计仪器的运行使用数据,以规范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第四,注重培养仪器设备操作管理专业人员,缺乏专业的实验操作人员是影响我校大型仪器设备对教学科研产出的瓶颈,提高并优化实验队伍的整体水平,重视实验操作人员的业务培训,逐步实现大型仪器设备专人专岗管理,对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加强大型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提高仪器设备的教学科研产出效率,是我们每一个实验室管理者的责任与目标,高校应该在对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基础上找寻适合自己学校的一套仪器设备管理机制,提升学校的仪器设备管理水平,促进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黄天常.绩效技术在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J].实验室技术与管理,2004,21(2):157-159.

[2]刘宏波.论高校仪器设备管理[J].经济研究导刊,2009,(11):239-240.

[3]曾晓思.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研究综述[J].实验室科学与技术,2012,10(5):183-185.

[4]韩富,郑福平,田媛.高等学校大型仪设备共享平台建设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6-7.

[5]解成喜,唐军,张正方.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研究[J].实验室技术与管理,2010,27(10):1-3.

[6]张丽梅,刘震.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的探讨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3):292-295.

[7]周智男,李玉霞,王辉.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探究[J].农业网络信息,2009,(2).

[8]蔡瑞林,袁锋,吴小亚.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的经济学分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4):384-388.

[9]王晓燕,范朝阳,李郁雁.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综合评价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1):177-180.

[10]黄涛,李鸿飞,王伏玲,等.基于DEA的高校大型仪器设备效益评价[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1):270-273.

[11]杨树国,黄乐,武晓峰,等.强化评价提高高校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08):179-182.

[12]蓝增全,谢涌,李本德,等.建立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技术与管理,2015,28(7):198-201.

[13]洪霞,韦须祥,周俊,等.提高高校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率的对策研究[J].实验室技术与管理,2013,30(7):232-235.

[14]王晓燕.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利用效率提升机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9):15-17.

[15]刘嘉南,胡今鸿,潘信吉,等.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制约机制因素的研究与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1):8-9.

分享工作经验总结篇4

Abstract: Safety experience sharing is an activity which the enterprises of CNPC actively carry out. Its aim is to raise all staff's healthy safety environmental idea and principle and to realize enterprise safety development utmost. The paper discusses from aspects such as the content of safety experience sharing,realization mode and its importance.

关键词:安全经验分享;安全;HSE

Key words: safety experience sharing;safety;HSE

中图分类号:TE2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7-0016-01

1安全经验分享定义及内容

1.1 安全经验分享的定义安全经验分享[1]是指将本人亲身经历或所闻所见的安全、环保和健康方面的典型经验、事故事件、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态、实用常识等总结出来,在会议、培训班等集体活动前进行宣传、从而使教育、经验、尝试得到分享和推广的一项活动。安全经验分享是以“分享活动”为形式,以“安全经验”为载体,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为最终目的。

1.2 安全经验分享的内容安全经验分享内容很广泛,凡涉及健康、安全和环保方面的文字、视频等案例资料均可以作为分享材料。其中包括:八小时内工作中的HSE经验或教训,八小时以外的经验或经历,书籍或电视或报刊杂志看到安全做法及不安全故事等。

2如何开展安全经验分享

2.1 利用集团公司HSE信息系统管理平台HSE信息系统是集团公司建成的先进、集成、统一和共享的HSE管理平台。HSE信息系统门户专门设置了安全经验分享专栏,包括两个小专栏:每日精选和视频拾萃。其中“每日精选”材料来源于约5万名系统用户录入的有价值的分享材料;“视频拾萃”来源于集团公司及各企业上报的关于交通安全、违章作业、办公室安全等视频,利用形象生动的案例告诫大家如何规范自己的安全行为。

2.2 利用各级安全活动目前,集团公司内部的大型会议、职工大会、安全例会等各种会议将安全作为第一项专门议题,首先要开展安全经验分享,并且这种形式被固定下来。会议一般由主持人或1到2名参会人员将自己亲身经历或所见闻的有关HSE方面的事件以讲故事的方式将其发生的经过,产生的危害,经历人的感受和应汲取的教训与他人分享,参会人员随后畅谈感想。

在班组安全活动、交接班讲话等基层具体活动中,各个员工轮流讲述工作注意事项等,逐步强化和巩固风险防范知识与技能。通过员工的分享,确保同类岗位或相近岗位的人员熟知岗位风险并掌握控制方法,让员工在听故事和分析故事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安全意识并自然地参与安全活动,进一步宣传和普及HSE管理理念,积极营造员工之间互相分享和监督的HSE管理氛围。

2.3 利用宣传栏、板报等方式通过制作宣传栏、办板报、悬挂横幅等多种形式开展安全知识宣传活动,将安全知识、安全经验布设在工作场所内外,提醒员工时刻牢记“安全第一”,充分认识“安全工作无小事”,将日常工作做精、做细,为实现企业安全生产无事故打下坚实基础。此外,还可以在网络、期刊上发表安全相关论文,将自己及本单位的经验传递给更多人。

3开展安全经验分享的重要意义

3.1 强化安全管理,防患于未然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提出的“海因里希安全法则”即 30000:3000:300∶29∶1法则,说明了要预防死亡重伤事故,必须预防轻伤事故;要预防轻伤事故,必须预防无伤害未遂事件;要预防无伤害未遂事件,必须消除日常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只有消除了金字塔的根基,才能达到消除塔尖的目的。在实际生产中,总有很多人对隐患、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可能导致的后果认识不够,造成风险未能及时得到控制。如果一个企业或组织中各级领导和安全管理人员能以身作则,积极开展安全经验分享活动,主动引导员工注意安全,及时进行风险识别和控制,那么身处这种环境的其他人也会被这种强烈的安全文化氛围所感染,自觉提高自身安全意识和觉悟,从而规范自身的不安全习惯和做法。

3.2 改进培训形式,增强培训效果安全培训是安全管理的重点内容之一,最普遍的教育方式就是领导或技术人员在台上给台下员工读文件,讲经验等,方式及内容较为枯燥。并且员工被动参与,被动学习,员工的积极性不高。而安全经验分享活动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它实现了培训角色的转变,由领导讲员工听的“填鸭式”被动安全教育方式,转变为员工自己讲大家听的“参与互动式”主动安全教育方式。

安全经验分享活动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和分享信息的平台,最大程度地激发员工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3 加强HSE管理,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要以开展安全经验分享为手段,以培育组织成员安全价值观和安全理念为主线,以提高安全意识为重点。各级领导必须带头开展安全经验分享,树立良好的作风形象,俗话说的好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各级领导只有通过以身作则的良好个人安全行为,感染和影响员工行为,才能使员工真正感知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感受到领导做好安全的示范性,感悟到自身做好安全的必要性。

开展安全经验分享活动很重要,但是如何成功推行是我们应该慎重思考的问题。开展安全经验分享活动忌走过场,要注重实际效果;忌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有实用性;忌断断续续、半途而废,要长期持续开展。只有真正把安全经验分享活动当作一件重要的事情来干、来做、来抓,才能真正起到提高员工安全意识的作用。

4结论

开展安全经验分享活动,通过形成以HSE为核心的安全管理企业文化,使企业达到安全生产的最终目的。

通过坚持不懈地开展安全经验分享活动,激励员工互相学习,教育引导员工纠正自身不安全行为,树立良好的HSE行为准则,逐步使员工在思想上从“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我会安全”。引导员工积极开展危害因素识别评价、隐患排查治理等工作,使各类危害在萌芽阶段得到有效控制,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推动安全生产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分享工作经验总结篇5

创建一个知识共享平台:知识共享,是我们的工作习惯和特色,由书库、题库、软件库、培训资料库组成的知识共享平台,不仅缩短了班组成员获取知识的过程、加快了大家的学习速度,而且还帮助每个人提高工作的成功率,使我们得以独立自主、优质高效地完成项目。

书库:凡是和班组专业有关的资料,都将其收入书库之中。比如《总体设计》系列丛书、《航天器轨道动力学与控制》系列丛书以及弹道制导书籍、手册等等;

题库:这里存放着大家经过多年积淀、在汇总工作之需后编写出的“摸根探底3000题”。这些考题巧妙地将基础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不仅考核新员工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还能启发老员工的创新思维;

软件库:这是我们根据自身工作需要而创建的设计软件共享的技术平台,只要进入这个平台,就能够很快进入工作状态;

培训资料库:无论工作多忙,班组的技术交流、技术培训工作也从没放松过,每一次培训交流的资料、视频都被收集起来放入资料库,方便大家学习。

建立一套管理制度体系:我们遵循一套完备、规范的管理体系,目前包括12项规章制度:《量化考核管理办法》、《全员管理各岗位职责》、《专业培训和学习制度》、《奖惩制度》、《考勤管理办法》、《6S区域清扫制度》、《办公行为规范》、《安全保密管理规定》、《新职工培训管理制度》、《科研生产计划管理制度》、《弹道专业结果分析规范》、《制导专业结果分析规范》。

在12项管理制度中,最重要的是量化考核制度。我们班量化考核法以对工作量的考核为基础,在量化考核中引入了对设计质量、设计能力、主观评价、特别处理办法、奖惩等6个主要部分内容的考核。通过综合考核办法,使得考核结果更加公正、公平、客观、准确和全面。

树立一个永保成功的理念:我们秉承“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工作信条,树立了永保成功的理念。为加强质量制度建设,班组严格执行“双岗制”和“三审制”,确保了设计的正确性。编写和不断更新各专业的《设计要素》、《靶场工作日志》、《设计师手册》、《设计文件模板》、《设计文件规范》等,从技术和管理上提升设计质量。我们还结合型号设计工作与专业发展,积极开展QC小组活动;在型号设计工作中,开展重点项目的复核复算工作;在型号发射过程中,积极开展质量“六个一”活动,即型号出厂前进行一次状态检查、一次工作交接、一次技术培训、一次质量教育,型号飞行后进行一次质量总结、一次技术交流,确保型号研制质量全程受控。

打造一个和谐小家:把余梦伦班组打造成温馨和谐的小家是我们全体组员的共同目标。在几十年的班组建设工作中,我们不断完善和健全“建家”工作机制,制定班务公开实施办法,定期公布各项考核情况,定期对工程组长工作进行评议。

在余梦伦的影响下,我们班组创建的关爱机制平衡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护着班组的和谐、稳定状态,班组长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大家都会用多种形式和方法自然而然地随时交流和沟通感受彼此的关爱,解决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通过开展各种文体拓展活动,增进彼此的理解、信任和友谊。

“三段助推”育人法

加添燃料,助推起飞:刚来余梦伦班组的员工,就像一枚竖立在地球表面的火箭,起飞需要燃料助推。于是,班组便为新员工准备了充足的燃料,如专业小贴士、设计指导体系等,帮助“火箭”起飞加速。

“设计指导体系”是火箭起飞的主要燃料。我们从精细化设计入手,逐步形成以《设计师手册》、《靶场日志》、《设计模板》、《设计要素》为主体的“四位一体”设计指导体系。新员工只要用心学习设计指导体系,就能把握各种设计要素、固化设计经验、提高设计质量与效率。

“专业小贴士”是火箭起飞的辅助燃料。我们将运载火箭总体设计各专业知识的精华和基础部分提炼出来,形成“专业小贴士”,每天计算机开机时会自动弹出“小贴士”,实现日有所学的目的。

导引航向,带领绕飞:完成起飞的员工,具备了一定的速度,接下来就是在有经验的专家带领下,沿着正确的航向边学习边工作。新人进班组后,会在指定的指导老师带领下工作,无论遇到问题还是有了困惑,都可随时请教;指导老师会手把手地将工作经验传授给他,让其迅速实现由学生向工程设计师的角色转变。

班组里还开设了由老员工畅谈工程经验和工作体会的交流互动平台“专家论坛”,传授经验、传承优良传统。“专家论坛”在形式上不断创新,目前,不仅已有33位航天界一流专家在此指导工作,而且还把学有所得的新员工也请上讲台传授学习分享学习中的心得体会。

承担重任,鼓励领飞:就像火箭进入加速、要挣脱地球引力成为绕太阳飞行的行星一样,待新员工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在技术上能独当一面时,就要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培养和历练。主要通过参加靶场发射任务接受磨练、参与国际交流追踪学术前沿、设计新型号弹道制导方案等,让自己逐步成为本专业的专家、技术带头人。

“三步跨越”创新法

第一步重基础,倡导“三共享”:“三共享”是指推导的数学模型要共享,技术成果要共享,设计经验要共享。处在入门阶段的员工,首要任务就是努力学习理论知识,为创新打下扎实基础。班组激励员工积极动手推导理论公式,熟练掌握基本模型,在班组形成了“推公式、记笔记”的优良作风,一旦员工有技术突破,新成果立即成为班组的基础知识,然后,大家就会用“三共享”理念普及这些基础知识。

第二步重效率,要求“四个一”:处在中级阶段的员工,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开发新软件、新工具,提高创新工作的效率。于是,班组对具备扎实理论基础的员工,提出了“四个一”的要求,即员工初次设计弹道,需要一个月时间,再次设计就要求只能用一周时间,第三次设计要求必须在一天之内完成,并且要对高效完成的设计任务进行一次检查,以确保结果的正确性。“四个一”归根结底是要求员工要精通各种设计方法,并且自主开发出具备多种功能、适应多种任务的新设计工具,从而逐步提高工作效率和创新效率。

第三步重突破,推行“五结合”:处在高级阶段的员工,需要天马行空的想象和超越前人的信念。为了启发创新灵感,我们推行“五结合”,即新老结合、学研结合、中外结合、工程应用与理论研究结合、预研与技术应用结合。

“新老结合”即刚进入高级阶段的员工与组内老专家相结合。比如新员工何巍与茹家欣老师共同开展深空探测研究,很快就取得了创新成果,并联合,赢得国际同行赞赏。“学研结合”即学校研究课题与班组研究需求相结合。让高校参与到工程科研项目的研究中,可以给班组提供很多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手段,有利于科研创新。

分享工作经验总结篇6

分享让张钢和小肥牛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而事实上这一理念完全可以用于团队打造和建设。笔者之从事咨询工作以来,曾参加过许多企业的月度和年度会议以及参与这些企业的团队建设工作。在工作过程中,许多企业却不能有效运用这一理念和措施。程序化的会议和呆板的团队建设模式正在成为员工提不起精神的形式,除了领导者要在大会上发奖金和戴红花。管理者在台上夸夸其谈,员工在台下胡思乱想,好不容易集中起来的时间却无法给员工的成长提供有效帮助。

那么企业该如何在团队建设上有效运用“分享”这一理念和措施呢?笔者曾在参加一家企业的月度营销会议上给企业提出了以下做法,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每次会议控制领导和管理者的发言时间,当然除了做培训,腾出一定的时间交给员工演讲。演讲的员工为在工作中能提出有效的模式和办法并被实践证明是有效的员工以及在实践工作认为自己有好的经验和办法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员工。

为了发现每次能在会议上演讲的员工,我建议企业领导和管理者在日常工作和市场走访中,要多留意有创新意识和勤思考并能够在工作付诸于实践的员工,并鼓励这些员工主动在会议上去演讲。

为了有效的收集员工的智慧,企业还把这些员工的发言稿集结成册,作为企业的内训教材。

分享工作经验总结篇7

    这组镜头被剪辑成《一分钟影片告诉你为什么要做知识管理》的开头,尽管带着艺术夸张的成分,但知识管理的重要性已可见一斑。为什么要做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是如何支撑业务的?华为公司的知识管理到底现状如何?未来将如何发展?本报记者为此专访了公司知识管理负责人谭新德。

    公司最大浪费是经验的浪费

    问:公司为什么要把知识管理专门作为一项变革工作来做?背景是什么?

    答:知识管理的需求最早来自研发。因为研发对知识的共享、获取的诉求和愿望很强。十几年前,我们使用Notes办公平台时,研发内部在Notes有BBS论坛,知识分享做得挺好。很多人可能中午都不休息,就在论坛上讨论技术问题。后来因为信息安全等原因,就关闭了。但是研发对知识的渴求一直在。因此,2008年,公司在研发区做了Hi 3MS。同时在非研发区,知识分享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于是MKTG牵头,搞了一个Connect社区。这个阶段都是鼓励分享,有什么不懂,大家来回答;或者写个博文,大家来读来回复。

    2010年底,软件公司因为业务需要,从机关向一线传递知识的诉求非常强烈。于是就请安永专门来讲怎么做知识管理。他们拿了咨询报告向公司高层汇报,因为牵涉到很多的IT,于是就成立了公司级的知识管理项目群。

    徐总在今年知识管理大会上讲话说:“华为公司最大的浪费就是经验的浪费。”我们十几万人的公司,全面推进知识管理,是让经验和知识能够为华为公司创造价值。而且,今年公司一直提“班长的战争”,要支撑班长的战争,能够让一线的班长快速找到工作所需要的知识,知识管理是必须的。

    知识管理的价值在于用

    问:现在各种信息纷繁复杂,分享平台也很多,大家在论坛上总结、转载、分享,其实也花费很多时间,如何知道知识是在创造价值呢?

    答:这个问题,以前很多人问我,也困扰我很久。但是现在我可以很有底气地告诉你:知识管理的价值不依赖于知识和IT,而是组织成员对知识的应用。这是麻省理工学员知识管理课程里面提到的。

    我可以给你讲一个小故事:英国石油曾经在Foinaven、Schiehallion油田开采石油,在第一个油田开采的时候,花了6亿美金。他们开采第二个油田时决定一定要有所改进,就总结了前面开采的经验和不足,进行了事前学习,结果是在Schiehallion油田开采的第一口井就达到了Foinaven油田的历史最高水平,最终平均成本降到了5亿美金。这个故事就是知识管理价值最好的说明。如果知识只是在分享、堆积,大家都不用,或者跟实际业务没有关系,那就是在浪费时间、浪费成本,对公司来说就是垃圾。

    问:知识管理做了两三年了,它的价值有没有在业务部门体现?

    答:我有两个案例。一是,2012年我们在研发5600T产品团队做试点。年底做总结,发现跟之前的版本相比,衡量质量缺陷的指标大幅度下降;某个测试用例的开发,原来要90分钟才能开发,后来只要10分钟就能开发,效率大大提升。

    第二个是一线试点。2013年,我们与北非主管开了一次会,时任北非地总邹志磊认为一线项目经验的互相分享做得非常不够。比如,中国区有很多好的做法,没有传递到海外,有些知识甚至还在运营商那里。他在北非需要这样的经验,但是没有合法的渠道可以拿到。比如埃塞这么难攻的国家,最后我们到底是怎样成功的,有什么经验和教训,这也是值得其他项目学习借鉴的。我们去年派人去北非,把埃塞的经验完完整整做了知识收割,做总结、拍视频,把项目的背景、如何做的、哪些值得学习的都梳理清晰,这种形式大家非常欢迎。真正以用为主的思路、方法在一线非常受欢迎。

    这两件事也让我找到了知识管理到底如何考核的答案。刚开始总有人质疑我们:怎么量化、KPI是什么,现在我很清晰了:第一,是知识管理的价值在于使用;第二,知识管理没有自己的KPI,它的考核要与传统的业务指标挂钩。比如:知识管理在交付体系的价值,就是交付的成本降低、周期缩短、人员投入减少。我们今年在选优秀知识管理团队的时候,业务指标的改进占了50%的比重。

    我负责点火你负责燎原

    问:在做知识管理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和阻力吗?

    答:2011年底,我接手这个工作后,有个流程IT的同事说:“感觉一个谁都不想接的事情,被按到你头上了。”那时候大家的声音是:知识管理到底有什么价值?我们一边和顾问交流,向业界学习,一边在研发做试点。到了2012年6月,我感觉都要得抑郁症了。各方面都没有支持的声音,好像在隧道里行走,也不知道前面有没有光明。

    但是,我和国内研究所的项目经理、开发主管、对知识管理感兴趣的员工交流的时候发现,第一,大家很需要知识管理来解决问题;第二,大家认同知识管理的价值就是使用;第三,研发这些都在做,只是没有用知识管理的方法系统地做。在南研所,我和主管围着南研所的湖,转了两圈,他说,他的部门一半以上是新员工,版本交付压力大,他们内部提出“两个月上岗”。第一个月正常学习;第二个月把新员工分成5组,负责源代码的调试,把好的代码删掉一些,让员工20天调通,那他们就要拼命地学习,向专家指导,自己讨论学习。20天后调通,他们再做这个模块的开发的话,对代码已经非常熟悉了。发现比经过半年培训的员工上手要快。这件事让我感受到知识管理的重要。他们已经在用土办法学习和提升能力了。

    2013年,我就越来越有信心。很多员工和主管开始认同。一些不认同的也没关系,我们的策略都是小众的,谁愿意,我就和谁一起做。今年我们跟片联的主管沟通,愿意沟通的,就达成合作伙伴。我负责点火,你负责燎原。

    春雨润物细无声

    问:在今年的知识管理大会上,徐总说到知识管理就是“春雨润物细无声”,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答:知识是无形的东西,它在人的脑子里,首先要将它有形化,然后,要在使用中真正转化为每个员工的能力,那么知识的力量才会彰显。知识管理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方法,让每个员工的能力得以提升,在工作中得以发挥,为公司创造价值。

    为了支持班长的战争,今年我们明确提出了重点核心服务对象是研发、交付和销售,也确立了知识管理未来的目标:能够让一线的班长一分钟之内找到工作所需要的知识;简单求助,一天之内有人给他答复;优质交付的项目,一个月内有项目总结。

分享工作经验总结篇8

论文摘要 :新疆大学在十余年的建设过程中.通过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和实践。以“211工程”建设为契机.实现了实验室建设跨越式发展。

实验室是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的重要基地,是办好学校的基本条件之一,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水平体现了一个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如何发挥实验室的作用,加强对实验教学的科学化管理,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疆大学经过十余年的探索,与国内外有关大学积极沟通,广泛调研,以国家“211工程”建设为契机,扎根实际,在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信息化手段,依托校园网,对实验室建设与设备管理信息化、现代化进行了有益探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经过“211工程”一期建设,新疆 大学实验室装备水平显著提高,为教学科研服务的能力显著增强,实验技术与管理队伍经过补充和更新,为进一步建设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构筑了良好的服务平台。

2 在国家“十五”“211工程”支持下。依托地方政府上水平

“十五”期问,新疆大学得到“211工程”专项资金的继续支持,另外,自治区人民政府为新疆大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 4亿元的由政府还本付息的贷款,其中8000余万元用于实验室建设 。

为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促进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共享、共用,资产管理处依托校园网,搭建了基于WEB的仪器设备管理系统(www.gzc.xju.edu.cn)。该系统采用先进、易用的 B/S架构 ,不仅将全校所拥有的仪器设备名称、型号 、单价、厂商、购置 日期、管理单位、使用人等信息公布到互联网上,还实现了跨 3个校区仪器设备信息 网络录入、审核 、查询等。理化测试中心也专门建立了相应网页,将所管理的大型仪器设备的各项信息公布到网上,并附设备照片、设备管理人员联系方式等,校内教职工、其他高校、研究院所的科研人员和企业有关人员 ,可 以通过电话预约或网络预约方式测试样品,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为加强对实验室建设和设备的管理 ,学校于 2005年重新修订了实验室管理制度 ,出台了新疆大学实验室管理制度汇编,内容包括“新疆大学实验室工作条例”、“新疆大学 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新疆大学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关于实验室仪器设备对校内外有偿服务的管理办法”、“新疆大学分析测试基金发放的有关规定”等。 "

通过重点投入,进一步改善教学科研条件,截止2005年底 ,学校单价 800元以上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74亿元,生均占用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达到教育部优秀标准;通过进一步建立健全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地利用实验室和仪器设备,实现了校内资源开放和共享;结合重点学科建设和仪器设备购置,建立了校、院(系)两个层次的仪器设备共享系统,并逐步建立重点学科 的信息、环境、名师名课等共享资源体系,形成了学校的优质资源共享机制,为自治区的社会繁荣、各民族共 同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3 以“211工程”三期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

为进一步提高大型设备的管理水平 ,我校参与了高等学 校仪器设 备和优质 资源共享 系统 (China E—quipment and Education Resource System——简称为CERS)项目进行 的 CERS“十一五”调查及预申请,其中新疆大学 申请入围大型设备 7台套 。如 申请 成功 ,将极大地提高本校大型设备的利用率,增强对新疆地区高校的辐射带动作用 ,促进与周边地区高校、企事业单位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并争取到一定的项 目建设经费及设备维持费。

4 结束语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新疆 大学在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 ,与许多一流大学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们要在 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和实践,扎扎实实抓建设 ,促管理。当前我校要以“211工程”三期建设以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为契机 ,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资源建设 ,全面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和实验室使用效益,使我校的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水平迈上一个 新的台阶。

[2]王国强,赵月琴,朱永飞.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建设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6):155—159.

[3]徐洪民.加强条件平台建设,促进资源开放共享[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9);154-156.

[4]章奕晖.加强大型仪器设备采购的监督与管[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7(3):93—95。

[5]夏春阳,袁欲彬,王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享机制新探[J]科技管理研究 ,2005(3):18-19.

分享工作经验总结篇9

关键词 高教园区 实验室 资源共享 保障体制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A

The Research in Security System for Laboratory

Resources Sharing of Higher Education Zone

LI Tao, XU Jianfei, SUN An'long

(Zhangjiagang Campus,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hangjiagang, Jiangsu 215600)

AbstractUniversity laboratory resource sharing is not only one of the main purposes to build the Higher Education Zone. The paper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of the University laboratory resource sharing, discusses how to build a security system of University laboratory resource sharing in the following four sides: organizational, institutional, management, and positioning, and Provides a useful reference for University laboratory resource sharing.

Key wordsHigher Education Zone; laboratory; resources sharing; security system

0 引言

“高教园区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在实现高等教育扩展的同时,通过探索建立园区高校实验室及仪器设备、师资等软硬件资源的共享机制,构建开放互通的发展格局,提高高校的办学效率和办学质量。”①其中实验室资源的共享又比校际课程互选、教师互聘等资源共享工作涉及面更广,情况更为复杂,因而实施难度也更大。而从资源投入比重来讲,以教学仪器设备投入为主要内容的实验室资源是高校最大的资源。若能较好地实现实验室资源的共享,将不仅有利于提高实验室的建设水平,促进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而且能促进实现高校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互补,减少重复建设,显著提高高校办学效益,因而其意义也更加深远。②③

1 高教园区实验室资源共享现状

目前高校对实验室资源的共享还处于探索阶段。有些高校做了一些尝试,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相对于高校大量的实验室资源来说,其共享的形式和内容都还远远不足。④⑤2008年“浙江省高教园区高校实验室资源共享问题调查研究报告”曾得出结论:“实验室资源向社会开放的对象主要是各类高校,而且开放的实验室比例非常低,在10%以下的高校占64.29%,在10-30%之间的占19.05%,两者之和为83.34%,也就是说有83.34%的高校对社会开放的实验室比例在30%以下。在共享的实验课程占学校实验总课程的比例上,有50.95%在5%以下,有31.37%在5-20%之间,两者之和为82.32%,也就是说有82.32%的高校实验课程的共享率在20%以下。在开放共享机时数所占总机时数的比例上,在10%以下的高校占55.77%。从统计结果看,我省在实验室共享上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问题也是非常明显的,有非常大的提高的余地。”这不仅体现了浙江省高教园区实验室资源的共享状况,也基本体现了全国的普遍现状。而限制实验室资源共享进一步深入的原因不仅有体制和认识上的因素,更重要的是缺乏完善的保障体制,从而导致很多探索难以持续和深入。

高校实验室资源共享,既是我国高等学校提高办学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求,也是目前我国高校实验室改革和发展的大趋势,更是我国在高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⑥因此建立完善的保障体制,促进实验室资源共享工作的广泛深入开展,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2 实验室资源共享保障体制

高教园区是高校聚集的区域,这为园区内高校的实验室资源共享提供了便利条件。但是高校实验室资源的共享也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它既涉及到各校的管理体制、发展规划等宏观因素,又与各级参与者的个体利益息息相关,因此实验室资源共享的保障体制必须既能协调各方的工作,又能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使参与各方形成合力。本文从组织、制度、管理、定位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建立一个完善的实验室资源共享的保障体制。

2.1 实验室共享的组织保障――建立共享实验室的联合管理体制。

高校实验室资源的深度共享,不仅需要教学环节的协调一致,更需要参与各方在建设规划、管理制度、人事安排、经费划拨等方面的协调,这种协调涉及到学校工作的各个重大方面,因此必须由学校最高层来决策。所以为了保证实验室资源共享的顺利开展,必须有一个由各参与高校的校长组成的联管会来负责重大事项的决策。在联管会之下应成立一个由各校实验室主管部门领导构成的实验室工作管理委员会,并常设办公室,直接面对各个共享实验室,负责实验室资源共享工作的日常管理和协调以及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和考核。为了辅助实验室工作管理委员会的工作,可以建立一个实验室资源共享专家委员会,由相关方面的专家组成,负责为实验室资源共享工作提供咨询和建议,以及实验室资源共享的日常监督和量化考核工作。实验室共享体制的组织结构图示如下:

图1实验室共享管理体制的组织结构框图

2.2 实验室共享的制度保障――加强实验室人事、劳资、运行管理制度建设,实现一体化管理

实验室资源共享的理想状态是各实验室均依托于一所实力较强、基础较好地学校建立,整合原有各校的设备、人力资源,统一分工,共同为参与共享的各高校提供同质的服务,即实现规划、运行上的一体化。但这种一体化必然需要系统完善的运行管理制度的约束,才有可能持续。而且在实际运行中,共享实验室虽然依托于一所学校建立,但人员均来自各校,实验室工作也要服务于所有高校,此时难免产生人心所向与工作面向的异位,若不能很好解决,就可能导致工作矛盾,甚至严重影响实验室共享工作的开展。这个问题的彻底解决不仅需要在思想上统一认识,更需要从制度上加以疏导,建立有利于共享工作开展的一体化的管理制度。

因此在实验室资源共享之初就应该由园区联管会统筹负责,建立统一适当的人事、考核、分配和运行管理制度,淡化人员隶属关系意识,鼓励实验室人员一视同仁地为各校服务。考虑到共享实验室的工作较为复杂,为吸引人才、激励实验室人员的积极性,对实验室人员的分配政策应相对比较灵活,可以略高于各校同等人员的分配水平。对共享实验室人员应制定统一的考核标准,考核形式可以包括领导考评、同事互评以及用户考评,用户可以从接受服务的所有各校师生中按一定比例抽取,考核内容要体现出公正的面向各学校服务、对所有师生负责的要求。考核由联管会实验室工作管理委员会组织,考核结果与分配直接挂钩。实验室人员的工作和考核情况在各校的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工作中都与各校内部工作同等认可。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3 实验室共享的管理保障――实行实验室主任负责制,确保日常工作高效运行

为加强共享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共享实验室实行主任负责制。每个共享实验室设专职实验室主任一名,较大的实验室可以再设副主任1-2名,辅助实验室主任工作。共享实验室的工作任务由联管会实验室工作管理委员会统一下达。实验室主任具体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和运行、教学科研计划的落实、实验室建设项目的实施等。

实验室主任实行聘任制,由高教园区联管会统一聘任。实验室主任对联管会负责,由联管会实验室工作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实验室主任的考核,并制定一定的激励机制,保障共享实验室的高效运行。

2.4 共享实验室的功能定位――条件保障基地

联合管理的共享实验室要服务于高教园区内参与共享的各个学校。不同学校的办学层次不同,专业特色、培养目标、教学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对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要求必然会有一定的差异。有时对同一门课程的教学实验,其内容和要求甚至会有很大的差异。因此要让实验室教师同时承担对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不同教学要求的学生的实验教学工作实在是强人所难,即使承担下来也可能是不经济的,而且教学质量也难以保证。所以共享实验室应定位于单一的条件保障基地,主要负责技术保障、日常管理、实验指导和具体建设工作,为各校的实验教学创造良好的实验条件。这些工作具有较强的相似性和共通性,有利于实验室集中管理,节约运行成本。而实验教学尤其是专业实验教学往往与理论教学紧密相关,可以由各校任课教师承担。若实验室教师可以承担部分实验教学任务,可以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由各校自行聘请,另行结算。

3 结束语

高教园区实验室资源共享是高校资源共享的重要内容,是高教园区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在偿还基本建设债务和内涵提升大投入的双重压力下,各高校都已认识到实验室资源共享的重要意义。⑦但高教园区实验室资源共享不仅仅是实验室的合并、实验技术人员和仪器设备的集中使用,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园区内各高校利益的重新分配,因此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保障体制来保障共享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只有有了完善的保障体制,实验室资源共享工作才可能持续、深入、良好的开展下去。而实验室资源的深入共享不仅将提高实验室的建设和保障水平,也必将提高高校的办学效益,为园区高校的持续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

项目名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注释

①叶秉良,戴文战,杨蔚琪.高教园区实验室资源共享现状与对策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11):1469-1472.

②白忠喜,胡卓君.基于资源整合共享的实验室重构及其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8):110-112.

③邓德胜,盛均全,周芳.高校实验室资源共享的构想[J].当代教育论坛,2008(3):62-64.

④贾让成,林麒,陶燕丽等.高教园区教学资源共享机制设计与分析[J].教育科学,2002.18(2):34-37.

⑤孙健,李平,朱永飞.论高校新校区实验室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对策[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9):109-110.

⑥赵胜年.教学资源共享是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途径――关于学院路地区高校实验教学资源共享的若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1.20(2):69-71.

分享工作经验总结篇10

论文关键词:知识分享;知识资本;组织绩效;计划行为理论

知识管理作为一项管理变革,正日益受到企业的重视,其关键内容之一就是通过有效机制促进员工的知识分享,以达到组织知识资本增值与组织绩效提高的目的。本文以计划行为理论为观察视角,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以及认知行为控制3个维度来探讨酒店连锁企业员工间知识分享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知识资本和组织绩效的影响程度,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性分析,希望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以及实证检验结论能为酒店连锁企业促进知识分享提供参考。

一、知识分享的层次及特征

知识分享是建立在知识主体(知识的权利人、所有者、者和组织管理者等)基础上的知识扩散、吸收、内化和利用的过程,是推进知识管理和知识创新的重要手段,它是指组织的员工或内外部团队在组织内部或跨组织之间,彼此通过各种渠道进行知识交换和讨论,目的在于通过知识的交流、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并产生知识的效用、增加组织的知识资本。组织知识分为员工个体知识、团体知识和组织知识3个层次。因此,知识分享也可分为3个层次。

第一层次:员工个体知识分享。这是组织中员工之间通过一定的途径或采取一定的措施将自己的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传授给他人并获取他人知识的过程。个体知识分享具有3个特征:①个体知识分享的主体是员工个人;②员工个体知识分享的内容包括员工的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但偏重于个人隐性知识;③员工个体知识分享的进行以非正式途径(如个人聚会等)为主,正式途径(如公司培训等)为辅。个体知识分享是其他知识分享的基础和源泉。员工知识分享是团队知识分享和企业间知识分享的基础,企业整体的知识分享行为依赖于员工知识分享的能力和效率。没有员工知识分享,其他知识分享也就无从谈起。

第二层次:团队知识分享。团队间知识分享,是指不同团队通过各种手段彼此共享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着提高各自的工作效率,从而转变为组织的知识财富。

第三层次:组织间知识分享。组织间知识分享是一种合作性的活动,组织通过信息的分享、建立合作意识,共同融合所分享知识来获得更多的价值。成功的组织间知识分享可以提高组织的竞争力,表现为组织间对关系的效率和效果感到满意。

现阶段,我国酒店连锁企业员工知识分享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1)酒店连锁管理和考核的内在眶力迫使相同部门员工之间和不同部门员工之间知识分享的积极性增高。由于酒店的餐饮和客房服务流程都需要班组之间合作完成,班组内任何一位员工的失误都会影响客人对整个饭店服务质量的评价,所以员工为了不断增加自己的经验和技能而乐意向部门优秀员工学习,同时为了提高部门间合作的效率,也需要学习其他部门的工作流程。

2)酒店连锁企业员工知识分享的内容以公司管理标准和服务规范(如班组或者部门培训、小组例会、技能竞赛等形式)为主,个人经验(如个性化的案例示范或“师徒关系制”)为辅;以员工间显性知识为主,隐性知识为辅。

3)酒店连锁行业员工知识分享的途径不同于其他行业。酒店的培训主要依靠上级负责下级、老员工负责新员工的分级培训体系,基层员工知识分享的主要途径为公司培训、班组培训、小组例会、部门会议、服务技能竞赛等正式途径和员工间的经验传授、员工聚会、“师徒关系”等非正式途径。而对不同部门中高层员工而言,知识分享依然主要依赖非正式途径,正式途径仅起辅助作用。

4)酒店连锁企业员工知识分享激励难度较低。作为服务业的酒店连锁企业,更要强调基于标准化规范下执行指令或程序的“团队合作”精神;酒店企业完善的奖惩制度(比如,班组考核、最佳服务班组评选、最佳服务标兵等)也让员工对企业文化有很强的认同感。另外,随着连锁酒店成员的不断增加,员工的年龄结构将以年轻员工为主。年轻人思维较为活跃、行动力较强,对于企业实施的相关激励措施较易认同并认真落实。

本文正是从员工知识分享活动出发,通过对酒店连锁企业中员工间知识分享活动的实证研究,运用统计分析工具,探讨知识分享对知识资本及组织绩效的影响程度。

二、员工知识分享与知识资本及组织绩效的关系

1.计划行为理论视角下员工知识分享的影响因素

计划行为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AjzenMT 1985年提出的,其实质是分析影响行为的各种因素并试图解释人类行为决策过程的社会认知理论,主要目的在于建立影响个人行为的关键因素与途径。计划行为理论认为影响行为的因素可分为3类,即行为态度、主观规范与认知行为控制。

行为态度是指一个人对人、事、物或行为所持的正面或负面的评价,反应了个人对人、事、物或行为的好恶感觉,当个人对某一行为持有的态度愈强烈,则执行该行为的意图会愈强。首先,酒店连锁企业的管理都基于一套统一的规范和标准,这种标准化的规范要求员工工作的协调统一,因而会促进员工之间积极主动地分享公司的规范和标准;其次,企业完善的奖惩制度,特别是严格的惩罚机制(比如,员工犯错按部门处罚)能激发员工之间分享知识的积极性。

行为的主观规范是指个人在执行某一行为时,认为其他重要关系人是否同意他的行为,该理论认为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关系是因为人们通过有意识思考的过程,以决定在某特定的情境下,是否有从事某种行为的意图。首先,作为特殊的服务行业,酒店连锁企业强调基于标准化规范下执行指令或程序的“团队合作”,这就要求同一部门之间或者相关部门之间员工通畅的知识分享;其次,酒店企业完善的激励制度能激励员工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认知行为控制是指当一个人认为自己有足够的能力、机会与资源时,才会从事某特定行为,当个人认为拥有执行某一行为相关的资源或机会越多时,则他对控制执行该项行为的认知会越强,反之,他们就不大可能去执行此项行为。酒店连锁企业有着成熟完善的、标准化的规范,绝大部分的工作程序固定统一、执行难度较低,员工完成工作要求较为容易,因此,员工有能力推进知识分享;另外,目前酒店员工是以学习能力较强的年轻员工为主。酒店为了体现服务的人性化,一贯鼓励员工之间的知识分享,并希望员工能够创造性地完成工作。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本文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认知行为控制3个角度对员工知识分享行为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并提出以下命题:

命题1:员工知识分享的行为态度对员工知识分享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命题2:员工知识分享的主观规范对员工知识分享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命题3:员工知识分享的认知行为控制对员工知识分享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2.知识分享与知识资本的关系

知识资本是组织所“拥有”的知识及知识创造机制的统称,它是指知识的拥有者在知识的产生、传播和使用过程中以取得价值增值的预付价值知识资本通常可分为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

知识分享可以协调员工工作,提高效率,促进员工技能的提升;可以促进企业组织结构的完善、组织人员配置的合理;可以促进企业与外界组织(如客户、采购方、政府、企业等)的交流与协同。因此,企业知识分享对企业知识资本中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产生重要的正影响。因此,我们提出以下命题:

命题4:知识分享行为对人力资本产生重要影响。

命题5:知识分享行为对结构资本产生重要影响。

命题6:知识分享行为对关系资本产生重要影响。

3.知识资本与组织绩效的关系

组织绩效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的一定期间内为实现企业目标所做的一系列工作及其所取得的各种成果的总称,涵盖企业的财务指标、资产经营状况、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等各个方面。知识分享可以使知识资本增值,而知识资本能进一步提高组织绩效。

Bassi和van研究人力资本投资与组织绩效的关系,其研究结果显示,人力资本投资对组织绩效有显着正影响;Pety和Guthrie的研究也表明,人力资本对组织绩效的贡献从解决顾客问题、提出创新构想、改变企业流程表现出来,关系资本对组织绩效的贡献主要表现为:提升品牌形象、巩固客户关系、提高顾客忠诚度、强化营销渠道、增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等方面,关系资本对组织绩效产生显着的影响;Bontls等对加拿大及马来西亚等国进行的知识资本与组织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结构资本对组织绩效有显着正相关。因此,我们提出以下命题:

命题7:人力资本对组织绩效具有重要影响。

命题8:结构资本对组织绩效具有重要影响。

命题9:关系资本对组织绩效具有重要影响。

综上所述,在计划行为理论框架下,笔者构建了关于知识分享行为、知识资本和组织绩效的实证分析框架,如图1所示。

基于上述分析框架,结合前面提出的命题,本文提出如下9个实证检验假设:

假设1(H1):员工知识分享的行为态度对员工知识分享行为具有显着正影响。

假设2(H2):员工知识分享的主观规范对员工知识分享行为具有显着正影响。

假设3(H3):员工知识分享的认知行为控制对员工知识分享行为具有显着正影响。

假设4(H4):知识分享行为对人力资本具有显着正影响。

假设5(H5):知识分享行为对结构资本具有显着正影响。

假设6(H6):知识分享行为对关系资本具有显着正影响。

假设7(H7):人力资本对组织绩效具有显着正影响。

假设8(H8):结构资本对组织绩效具有显着正影响。

假设9(H9):关系资本对组织绩效具有显着正影响。

三、研究方法及实证检验

1.研究对象及样本采集

笔者在2007年以金陵连锁酒店等国内诸多知名酒店连锁企业为调查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方式,抽样对象设定为企业的总经理、知识主管、生产主管、人力资源主管、信息技术主管、财务主管等。共发出问卷146份,收回125分,样本回收率为85.6%。其中,得到有效问卷10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2.4%。

2.变量的衡量

本文所涉及的因素的度量都是“程度”的概念,很难通过定量的数据来表达,只能通过定性的、主观的判断来衡量,因此采用李克特(Likert)5点量表。

(1)员工知识分享影响因素的衡量

在编制员工知识分享影响因素量表时,本文借鉴Ajzen所采用的指标,分别从员工知识分享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认知行为控制3个维度设计量表。

行为态度维度的指标包括:A1.我觉得提供知识给酒店中有需要的人是好的;A2.我觉得提供知识给酒店中有需要的人是愉快的;A3.我觉得提供知识给酒店中有需要的人是有价值的;A4.我觉得提供知识给酒店中有需要的人是有益的。

主观规范维度的指标包括:N1.我觉得主管会喜欢我在组织内提供知识给有需要的人;N2.我觉得主管会赞同我在组织内提供知识给有需要的人;N3.我觉得主管会认为我应在组织内提供知识给有需要的人;N4.我觉得同事会喜欢我在组织内提供知识给有需要的人;N5.我觉得同事会赞同我在组织内提供知识给有需要的人。

认知行为控制的指标包括:C1.在酒店内提供自己的知识给有需要的人;C2.我有能力提供自己的知识给连锁酒店中有需要的人。认知行为控制维度的指标包括:C3.我可以控制自己是否要提供我的知识给有需要的人;C4.我可以自主决定是否要提供我的知识给有需要的人。

(2)知识分享行为的衡量

在编制知识分享行为量表时,本文借鉴田洁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Y1.我很了解酒店内部社会网络中的其他成员工作上所拥有的技能;Y2.我很了解酒店内部社会网络中的其他成员所拥有的专业知识;Y3.我很了解酒店内部社会网络中的其他成员过去的经验;Y4.我很了解酒店内部社会网络中的其他成员工作价值观;Y5.我很了解酒店内部社会网络中的其他成员的人际关系。

(3)组织知识资本的衡量

在编制组织知识资本量表时,本文借鉴孙涛、金峻岭[12J的评价指标,量表主要包括3个一级指标以及9个二级指标,分别是:H1.员工能力:H2.员工向心力;H3.管理者能力(人力资本维度);.s1.创新与研发投入;.s2.业务流程;.s3.制度和文化(结构资本维度);R1.市场能力;R2.顾客忠诚度和满意度;R3.战略伙伴关系(关系资本维度)。

(4)组织绩效的操作性定义与衡量

在编制组织绩效量表时,本文借鉴Kaplan和N0n0n所提出的评价指标,包括:P1.相较于同业最大竞争者,贵酒店拥有较高的营业额;P2.相较于同业最大竞争者,贵酒店拥有较好的获利率;P3.相较于同业最大竞争者,贵酒店拥有较好的成长率;P4.相较于同业最大竞争者,消费者对于贵酒店的产品及服务满意度较高;P5.相较于同业最大竞争者,消费者对贵酒店商店品牌印象较佳。

3.研究方法与模型检验

本文在采用SPSS统计方法对103份有效问卷进行初步汇总统计后,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来检验模型的适配程度,结果如下:

(1)度量模型的检验

本部分采用分项对总项相关系数以及Cronbach’s a系数来检验问卷的信度。其中,分项对总项相关系数以大于0.6为佳,最低不宜小于0.35。Cronbaeh’S口系数介于0.35~0.75表示可以接受;若大于0.75,则表示信度相当高。本文各相关项目检验结果见表1,可以看出指标的一致性是比较好的。

(2)整体模式适配度检验

整体模式适配度是用来评价整个模式与观察资料的适配程度,表2给出了本次检验得到的结果及其理想值,可以看出模型的适配程度较好。

(3)路径系数及研究结论

本文所列的9个假设中,H1、H2、H3、H4、H5、H8、H9这7个假设获得普遍支持;而H6、H7两个假设仅得到部分支持,究其原因,可能在于以下几点:

第一,由于关系资本是企业与组织外部的客户、供应商、政府和合作伙伴等的关系的价值,本文主要通过市场能力、顾客忠诚度和满意度、战略合作伙伴关系3个次要层面进行考察,而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知识分享虽然影响企业的市场能力及顾客忠诚度和满意度,但对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影响较小,可能导致员工知识分享行为对企业关系资本积累的影响程度小于其对人力资本、结构资本的影响程度。

第二,目前我国酒店连锁企业员工学历层次不高,人力资本对组织绩效的影响可能低于组织资本,个人人力资本的积累由于从业时间原因,主要依赖于为数较少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因此,从员工的角度分析,对组织绩效直接影响的效果并不显着,这一结论与Bcnltis[7-8]的实证研究结论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