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8 01:16:21

护理安全论文

护理安全论文篇1

1.1一般资料

2010年5月~2011年4月我科共收治患儿3057例,其中1个月~1岁1058例;1~6岁1892例;6岁以上407例。2011年5月~2012年4月共收治患儿3428例,其中1月~1岁1472例;1~6岁2056例;6岁以上524例。主要疾病包括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肠炎、脑炎、川崎病、过敏性紫癜等。

1.2方法

自2011年5月我科被确定为“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以后,为了切实落实优质护理服务,履行医务人员职责,首先转变了观念,在以往安全管理的基础上更加细化和规范了相关内容,将具体措施更加落到了实处。

1.2.1成立了护理安全管理小组

自我科被确定为“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以后,成立了由护士长为组长,另外2名理论基础扎实、工作经验丰富、有责任心和警惕性高的护士作为组员的护理安全管理小组,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并制定了工作标准。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学习优质护理相关知识及护理安全相关制度,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法》等,学习《患者安全十大目标》,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从思想上和理论上强化安全管理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加强安全教育和宣传工作,强化安全意识。

1.2.2建立健全护理安全制度

启动了非惩罚性不良事件上报制度,鼓励护理人员主动上报不良事件,达到≥10%/100张床,对瞒报和漏报者进行处罚,并定期对存在的和潜在的护理缺陷进行讨论、分析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杜绝再次发生。只有规范和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才能提高临床护士的护理安全防范意识,保障患儿的安全,达到管理标准化,从而进一步降低病房护理意外事件的发生,推动优质护理的发展。

1.2.3安全隐患、高危患儿的管理

在护理活动中,对于高危、坠床跌倒、压疮风险以及精神异常的患儿,预见性的启动高危、坠床跌倒、压疮风险评估表,根据情况制订相关的预防措施并积极干预,增设安全提示语:如“小心地滑”、“小心跌倒”、“小心烫伤”、“小心坠床”等警示牌,让患儿及家属有一个安全的就医环境,让患儿得到更全面、更安全的护理。对于有纠纷苗头的患儿家属,除了与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外,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防患于未然,把护理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实践证明,与开展优质护理工作以前相比,护理不良事件及投诉明显减少。

1.2.4对工作人员的管理

对于资质较浅、服务态度欠佳、理论及操作能力较差的护士,除了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外,更应加大培训和考核力度,从而提高其综合素质及业务能力,降低不安全因素。强化优质服务意识,儿科护理既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护理工作,也是一项综合性的服务工作,是技术和服务的统一,通过学习,教育、培训等方式,不断引导护理人员转变观念和优化流程,从理论及技术方面让他们感到就医过程的安全,自觉地以病儿及家属医生的要求为导向,以他们的满意为宗旨,提供优质专业的护理服务。

1.2.5加强医护和护患沟通

强化沟通意识,要求护士在执行医嘱时多与医生沟通,启动应急情况下口头医嘱及疑问医嘱执行流程,发现疑点及时与医生联系,确保医嘱执行无误,保证了患儿的用药安全。同时,责任护士必须遵循优质护理服务的要求,加大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对患儿家属从入院到出院各个环节都有责任护士进行健康指导,包括疾病知识、病情变化、治疗过程、各种检查目的、饮食及护理效果等,及时解决存在的各种护理问题,让家属参与到医疗活动中来,保证护理工作安全,对保障医疗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进行护理时主动与患儿及家属沟通,改变以往做得多说得少的缺点,倡导主动问候,首问负责,增加病人对护士的信任度,有利于患儿的疾病康复,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从而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工作效率。

1.2.6重点环节的安全管理

细化管理流程,创建安全文化氛围。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在采血、给药、输液、实施各种诊疗时,必须有两种以上识别患者的方法,不得只以床号作为识别患儿身份的唯一标识,认真落实患者的安全目标,执行腕带识别标识制度,完善关键流程的识别措施,从最大限度保证患儿的生命安全。节假日进行安全检查,消除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加强物品管理,按管理标准进行管理,达到“一专二及时三无四定”。加强药品管理,要求熟练掌握常用药物的名称、剂量、方法及常见不良反应,盒装存放,专人负责,标志醒目。强化院感意识,严格消毒隔离制度及遵循标准预防原则,切实落实手卫生,加强耐药菌管理,减少和杜绝院感的发生。

1.3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开展优质护理前后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开展优质护理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开展优质护理之前。

2.2随着护理安全文化的开展,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3讨论

对于医院的安全文化一直是整个医院的核心,也是体现医院整体和医护人员的素质与内涵的重要表现,健全相关的安全文化管理制度是医院发展的重点,同时也是提高医院的整体水平的重要指标。开展以“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以“病人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为目标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是2010年全国护理工作会议的重要内容。因此,强化护理安全管理是开展优质护理工作的重点,而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开展,对护理安全工作的起到了促进和推动作用。

3.1自2011年5月优质护理服务工程在我科全面展开,优化了护理工作流程,公示了优质护理服务项目,切实落实了责任制整体护理,为患儿提供全面、全程、主动、专业、人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

在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护理人员转变了观念,优化了工作流程,改变了排班模式,简化了护理文件书写,健全了绩效考核机制,为患儿提供了连续、无缝隙的护理,夯实了基础护理,提供了满意服务,为全面实施安全管理更新了理念,提供了保障。

3.2对科室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干预,是护理管理的重点,也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高低的标准。

通过护理安全管理小组制定健全的病房护理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制定出具有儿科特点的护理质量安全标准,坚持护理质量安全管理,消除了各个环节中的安全隐患,强化了护理人员的理论水平,规范护理人员技术操作,保证了在给患儿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同时,保证了工作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3.3通过对高危患儿、纠纷苗头人员以及重点护理人员的管理

对人力资源相对薄弱的时间段增设了二线班,保证了患儿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护理,预见性的采取防范措施,将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有效地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及投诉的发生。

3.4通过沟通协调工作,达到互相理解,互相支持,让患儿家属能够有效地遵医,主动参与到医疗活动中来,对保障医疗安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时,医务人员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认真落实手卫生,有效地杜绝了交叉感染。只有患儿家属感到就医环境及就医过程非常安全,才会真正满意,这才是我们实施优质护理的最终目标。因此,在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强化护理安全管理,护士对护理安全风险的认识大大得到提高,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对安全隐患的认识,有效地减少了护理风险的发生;由于患者在护理过程中面临的不安全因素大大降低,也就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大大提升;护理风险减少了,病人的满意度提高了,从而护士的心理压力降低了,提高了工作效率,职业认同感和工作成就感大大提升,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得到足够的重视,充分调动了工作积极性,这也是对优质护理的关键点最好的诠释,同时对医院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4结论

护理安全论文篇2

各项规章制度是护理安全的关键由于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完整性,护理规章制度是护理管理中一项重要内容,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及合理分工,是防止差错事故发生的首要,护士长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学习我院护理部下发的多种规章制度,如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病房管理制度及各种操作规程等。再结合护理部、护士长(我院以院科二级护理质量管理体系)经常不定时进行检查、考评,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护理工作中稍有不慎,,粗心大意,都可铸成大错,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要求护士养成审慎、周密谨慎的工作作风,在各种护理工作和操作时都一丝不苟、严格查对、准确无误,切记五个不可,即:不可随意简化操作程序;不可忽视每一查每一对,三查七对要字字查清;不可凭主观经验估计行事;不可忽视操作中的病情变化,不可放手对护生无监督的独自操作;同时我们重视对护理工作中安全隐患信息的反馈,强化护理安全的超前管理意识,狠抓易发生差错的几个环节,如危险时刻:人员少工作忙、节假日、周末、交接班时;危险人员:新上岗的护士、生活中干扰因素大的护士;危险治疗:输血、注射青霉素、氯化钾等,通过遵循五不可和危险因素易发生的管理干预,多次防范了差错事故的发生。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护士一定要审慎负责,把好每一个环节,严格照章办事,准确无误,把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2培养护士慎独素质,落实安全

护理是护理道德观的要求安全护理不但是护理质量的要求,也是护理道德的基本要求。作为护理人员应具备一定的素质水准和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和道德情操,慎独修养尤为重要。因为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行为往往是一个人独立进行,服务的对象是千差万别的患者,尤其是不会用语言表达的小儿和昏迷或麻醉未醒的患者及伴有精神障碍思维紊乱的患者等,他们不能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要求,安全靠护理人员的认真细致的观察和精心的护理,而护理行为的正确与否,好与差,只由医护单方认可,如我科神外的昏迷患者翻身、吸痰、口腔护理、病情观察等;配药剂量的准确;各种操作是否严格无菌技术和操作规程;夜间巡视患者及监测技术的时间性、准确性等,这些工作往往不易被人察觉到,这就要求有高度的道德观念和责任感。为了培养护士平素严格的“慎独”修养,不定时根据临床每个时期的特点开展有关法律、法规及各种安全管理制度的学习,不断提高护士对安全护理的意识,做到警钟长鸣,自觉把职业感贯穿到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做到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忠实于患者的健康利益,无论白天和夜间,有人监督和无人监督,对患者尽职尽责,热情认真,始终如一。另外还应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始终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绪,精力集中,专心致志的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使患者获得安全感、信任感。

3规范安全护理措施,认真观察病情,严格交接班

3.1合理安排工作程序坚持随同主任查房和术前、死亡病理的讨论,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动态变化,及时正确地执行医嘱。对每项医嘱,做到知其所以然。对新入院及危重疑难病例,要详细了解病情,做到心中有数必要时及时交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

3.2认真观察病情巡视病房时要注意全病室的患者情况,观察患者身心的细微变化。如1例脑震荡住院观察的患者,护士首先发现患者出现频繁的呕吐、血压增高、脉搏和呼吸变慢并及时报告医生,后经CT检查证实为硬脑膜外血肿。这说明该护士对颅内压增高三主征和库欣反应有清楚的认识。

3.3严格交接班坚持做到三交、三接、三清。即书面交班,口头交班,床边交班;患者病情交接,治疗情况交接,抢救器械交接;口头讲清、书面写清、床边看清。

4护士长要有安全观念、良好的业务素质和强烈的责任心

4.1护士长是基层的管理者,必须将护理安全管理放在管理工作的首位如护士长必须合理排班,高低年资护士合理搭配,尤其是节假日。通过护士长的督导,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唤起注意力,调动护士积极性。应用管理手段,合理分工,严格质量控制,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技能和经验[1]。

4.2营造一个团结和谐的工作氛围护理工作是一个群体性工作,具有广泛的联系性,护士之间应精诚团结,互相协作,相互督促,弥补漏洞。护士长要在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妥协处理护士间的矛盾,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维持每位护士主导的心理位置,使护士们能在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内完成好各项工作。

4.3随时将自己的临床经验和预测可能发生的情况传授给护士护士长对每位护士各方面的情况了如指掌,全面了解病区患者的病情,随时对可能发生的事情做出科学的预见,并及时对护士给予提示和指导,将自己敏锐的观察力、想象力和精湛的技术、不断摸索所获得的经验传授给其他护士,真正做到传、帮、带。

5重视护理文书的准确及时和法律效力

护理文书是真实记载患者病情和护理措施的客观资料,是医疗诉讼中的法律依据,护理记录等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明确规定是患者可复印的资料,因此书写必须真实、准确。要做到准确描述必须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病情观察能力,避免对重要观察数值进行改错,避免出现非专业术语及欠科学性的描述,杜绝某部分书写错误时整页重抄的现象。记录内容必须与医生的记录相符。我院护理部制定了护理病历书写规范及考核表准,我科严格按照标准管理到位,从而使护理病历质量得到保证。

6保持护理工作环境布局合理、固定、规范

(1)护士长管理的硬件部分,治疗室的布局,物品、药品、抢救物品及无菌物品的摆放,必须分类放置,标签清楚,并随时保持原位。在进修医生、实习医生、实习护士及工作人员较多的情况下,人多手杂,易放错位置,容易造成错拿错打等差错的发生。(2)护士长要经常检查督促和清理,专人看管,责任到人,避免放错、标签不清、药品过期、变质、失效等现象的发生。我院采取多种形式与措施,切实把“安全第一,安全重于泰山”的理念贯穿于工作的各个环节,不存侥幸心理,不敢丝毫懈怠,从而较好的保证了护理安全。作为科室护士长,必须高度重视安全管理,采取措施消除隐患,避免缺陷,保证护理安全。

护理安全论文篇3

【关键词】体检中心;风险管理;护理岗位;安全管理

医疗风险管理指的是医院系统、组织的减少或消除医疗风险的损失或者危害,经分析医疗风险,探讨防范医疗风险的措施,最大程度避免出现护理风险[1-2]。体检中心应对的受检人群包括各类健康状况、各类文化水平、各类年龄,所以护理的难度较大,风险较高[3]。本研究主要分析在体检中心护理岗位安全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的效果,下文为研究结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体检中心共有护理人员8名,均为女性。以2016年1月为时间界限,在前后各一年时间内随机抽取1000名受检者的体检基本资料,全部受检者的基本资料都没有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1.2.1护理风险识别

组建风险管理小组,通过护士长的领导开展工作,严格按照护理风险管理程序进行,对各个岗位上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分析岗位风险存在的主观以及客观因素。通过头脑风暴法发现护理风险来源于护理人员方面以及体检者方面,护理人员方面主要是由于开单错误或者责任心不强;技术操作层面出现穿刺失败。体检者方面主要包括知识缺乏:项目出现漏检或者非空腹进行体检;另外还有一些特殊体检者体检时出现晕血、晕针情况。

1.2.2强化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

首先必须制定规范的制度章程,比如技能考核、岗位流程、岗位职责等,确保护理风险管理具有科学依据,同时必须在护理人员以及护理科室的学习以及培训中。除此之外,针对已经发生的护理风险事件,必须学会总结教训,及时发现原因制订改进对策,防止不良事件的二次出现。

1.2.3护理风险防范措施的制订及实施

具体分为风险预防以及风险处理两个层面。本体检中心制订了非常完善的护理岗位风险防范措施,囊括了围体检期各类宣教工作以及应激方法。在宣教中,护理人员要运用严谨且通俗的语言,保持端正的态度。导诊护理人员应该对每名受检者进行相关注意事项的指导,保证受检者完全明白体检的项目以及应该配合的事项。护理人员必须熟记全部应急预案,对隐患采取预见性的防范措施进行规避,保证受检者安全、舒适的完成体检。

1.3观察指标

比较管理实施前后护理风险发生情况,包括开单错误、穿刺失败、非空腹体检、晕针晕血、漏检;比较管理前后受检者投诉情况以及受检者对体检服务的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经SPSS19.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进行卡方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风险

管理前各类护理风险发生率均高于管理后,差异均明显,P<0.05。见表1。

2.2投诉及满意度

管理前受检者投诉的有58名,投诉率5.8%,管理后受检者投诉的有8名,投诉率0.8%(P<0.05);管理前1000名受检者对体检表示满意的有802名,满意度为80.2%,管理后1000名受检者对体检表示满意的有992名,满意度为99.2%,差异明显(P<0.05)。

3讨论

风险管理的实质是将原本通过消极态度处理发生后的风险事件,转变成积极预防未发生的风险事件。风险管理要求护理人员积极主动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高危因素以及薄弱环节,把风险隐患消灭于初始阶段[4]。体检中心在护理工作的每个环节都可能出现护理风险,而当护理风险出现后,受检者以及其所在家庭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且体检中心的公信度也会明显下降,长远来看会影响体检中心的发展[5]。所以,对于体检中心,必须做好岗位安全管理,强化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保证每名受检者都能接受最优质的体检服务,通过从细微之处入手,最大程度减少护理安全隐患,保证体检安全[6]。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风险管理后体检各类风险发生率均明显低于管理前(P<0.05);管理前投诉率和满意度分别为5.8%、80.2%,均优于管理后0.8%、99.2%(P<0.05)。综上所述,在体检中心护理岗位安全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能够减少体检护理风险,保证体检能够安全顺利进行,提升受检者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

作者:刘艳 单位:湖北省恩施州中心医院健康管理中心

参考文献

[1]张玉姣.体检中心护理风险管理的因素与分析[J].当代临床医刊,2016,29(5):2598.

[2]郭晓倩.风险管理在体检中心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4):83-84.

[3]耿晓焕.风险管理在体检中心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32(8):125-126.

[4]江秀琴,洪清慧.护理风险管理在体检中心静脉采血中的应用[J].护理杂志,2015,32(11):44-46.

护理安全论文篇4

[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的诸多组成元素及管理对策。方法:将不安全因素分类列出、对症解决。结果:有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措施大大地降低了护理差错的发生率,也大大提高了护理人员护理安全质量的意识。结论:加强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的管理,保证全程、全员、全面质量管理方案的良好实施,使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化。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管理

AnalyzetheManagementStratagyofNursingFactorofDangorousinOperatingRoom

Abstract:ObjectiveAnalyzesomecompositionelementandthemanagementstrategyofthenursingfactorofdangerousinoperatingroom.MethodsTolistthefactorofdangerousandsolvedit.ResultSafetycontainmentmeasurewhichwastoaimdirectlyatcoulddegradeincidenceofthenursingerrormanterially,atthesametimeitcouldelevationtheconsciousnessofsafequalitativeofnursinginnursingstaff.ConclusionItcouldmakeagoodsupervisingsystemonnursingsecuritycontrolwhichtomanagethenursingfactorofdangerousinoperatingroom,andwarranttopracticeinfineaboutqualilymanaoementprogramwholerange、wholemember、overall.

Keywords:Operationroom;Nursing;Factorofdangerous;Management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工作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手术室的安全管理是指病人在手术室内不给病人造成意外的伤害,根据不安全因素种类而采取的各种安全措施。包括有医护人员的医德教育、工作技术提高等,制订严格的规章制度,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并处理之。

1临床资料

我院2004年1月至2004年12月6000多例手术病人。在各科各类手术中容易出现的差错事故归纳起来有以下各种情况。

感染:手术切口感染、输液针口感染;误用未消毒手术器械、物品;接错病人、开错手术部位;用错药物及输入异型血;灼伤、烫伤病人;异物遗留在体腔内;遗失病理标本;不当而致神经麻痹或长时间手术而致组织压伤;病人坠床、碰伤;物、器械管理或使用不当引起爆炸。

2方法与管理对策

2.1强化安全质量教育提高护理安全认识坚持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病人第一、质量第一”的观念。严格执行护理工作制度。护理工作制度是保证护理工作秩序,提高护理质量,防止差错事故的重要法规[2]。坚持严格事前控制,严肃事后处理的原则。做到“三预、四抓、两超”[3],即预见、预查、预防;对容易出错的时间、容易出错的环节、容易出错的部门、容易出错的人,进行超前教育和超前监控。在每月及年终总结中对那些虽未造成病人伤害,但造成负面影响,为事故隐患,给予早会通报及口头警告。对检查中发现违规、违纪现象,视其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罚,并提出整改措施,使护理工作安全警钟长鸣。

2.2重视法制教育、强化法律意识进行法律知识的培训,将成为21世纪护士培训的主要内容之一,护士必须懂法、守法。使广大护理人员学会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同时也自觉为病人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保障病人的合法权益[4]。我们经常组织护士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文件,增强了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使全科护士知法、守法、依法、护法,严格按规章制度开展工作。

2.3重视专业理论和技术操作培训,提高业务知识水平护士不但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而且要有精湛的技术,娴熟的护理操作以及高质量的服务水准。随着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和医疗设备的更新、新技术的开展,护理人员必须不断的充实和更新知识,同时不断的增强自己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提高敏锐的观察力和应急处理能力。鼓励护士参加各种自考、函授,撰写论文、外出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对新毕业护士定期进行基础理论、操作考试。请技术尖子来传授护理经验和技术。

2.4合理调配护理人力资源,缓解超负荷工作状态[3]手术室长期存在护理人员不足、工作量大、时间长的问题,护士长应该合理排班、弹性排班,关心护士生活、解决护士的后顾之忧,精神饱满的、全情投入工作中去,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2.5针对手术不安全因素,制订相应的预防措施。

2.5.1手术切口感染手术室制订各项消毒隔离制度,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手术完全消毒达标,物体表面清洁消毒,使病人在一个无菌的环境下进行手术治疗。

2.5.2接错病人、开错手术部位接病人时要认真核对病人的科室、姓名、性别、年龄、床号、手术部位,特别是接台病人更要加强核对。5岁以下儿童,语言表达能力差的,更要小心核对。不能将两小儿放于同一车床上。手术开始前,再与麻醉师、手术医生共同核对手术部位,或术前在手术部位画―个手术标记。

2.5.3用错药物及输入异型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手术时用药通常是口头医嘱,要做到重复―次口头医嘱,吸药后与麻醉师核对药瓶后方可用药,用药后药瓶保留。输血时严格执行输血规程,血液需经血库人员、手术室护士、麻醉师核对无误后方可输入。

2.5.4灼伤、烫伤病人常见为电刀灼伤,使用电刀时注意负极板的放置,酒精消毒时不要太湿,电刀不用时固定放置,避免无意中启动开关烧伤病人。防止碘酒、酒精、双氧水等化学药物灼伤。

2.5.5异物遗留在体腔内洗手、巡回护士严格执行清点、核对、登记制度,术前、术后认真清点物品,特别是术中剪下的钢丝,克氏针,注射器针头套等,及时清理手术切口周围的物品,不用时及时回收。

2.5.6遗失病理标本在手术过程中,手术医生在病人机体上切下的任何组织,洗手护士都要认真保存。对护生及进修生单独洗手时尤其注意,做好带教工作。大标本可用治疗巾、弯盘、盐水盒存放,小的标本(淋巴结、囊肿等)用湿纱布包好,用钳夹住,放于弯盆内妥善保管,术后标本连同填好的病理单送到存放标本的地方,用10%甲醛固定,贴好标签。

2.5.7不当而引起的神经麻痹或因长时间手术致组织压伤掌握各种手术的摆放方法及注意事项。摆的原则:保持呼吸、循环功能,充分暴露手术野,使病人舒适,固定牢固。机体的着床支点避开神经走行的部位,避免肢体受压造成神经麻痹。使用气压止血带时严格掌握禁忌证,选择合适的气压止血带,压力适中,记录时间,定时松开。术后检查受压皮肤是否损伤。

2.5.8误用未消毒的手术器械和物品消毒和未消毒物品分开固定放置,使用前检查消毒效果、日期、名称、包装是否松散、潮湿、破损。

2.5.9物、器械管理或使用不当引起爆炸氧气、乙醚等吸入药严格管理,使用电刀时注意提醒。

2.5.10病人坠床、碰伤对于小儿、老人、术前使用镇静药。全麻病人清醒前期出现躁动,侧卧位进行腰麻、硬外时,病人均可能出现坠床、碰伤,要上好约束带或专人看护。

3结果

通过对手术室不安全因素的分析及制订相应的管理对策,我科1a来各项工作指标有显著的提高,手术事故隐患风险大大降低。通过护理安全质量的管理,把手术室不安全因素控制在最低程度。1a来护理差错发生率明显降低。对护士的法制教育,提高了法律意识,增强了工作责任感,也对护士的言行举止起到自律作用,2004年无一例护理纠纷出现。提高了专业技术水平,使手术室护士在器械准备和配合方面有所提高,大大减少了因器械准备不足或不良而延误手术的情况。从2002年有2例电刀放置不当引起轻度烫伤情况后2003、2004年无一例此类事故发生,新护士专业技术及基础护理操作水平也得到显著提高,操作技术合格率由原来的81%提高到90%。科学安排护理人力,使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休息合理搭配,提高了工作质量,减少了差错苗头。有针对性地预防手术常见不安全因素,提高效率,减少了护理缺陷,减少了护理纠纷。

4讨论

手术室工作是―个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风险高的岗位,在繁忙的工作中存在着各种各样不安全的隐患,任何极为简单或看似微不足道的手术过程都带着潜在的风险,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安全质量是患者选择就医最直接、最重要的标准之―,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每―个环节都要严格进行质量监控,引用现代科学手段,坚持科学管理,有效的运用现代质量管理办法,使手术室护理安全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切实为患者提供安全、方便、放心、满意的全程优质服务。

通过对手术室不安全因素的分析,我们体会到,健全的规章制度明确各级人员职责,强化安全质量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加强专业技术教育是防范差错事故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潘绍山,孙方敏,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49.

[2]林菊英.医院护理管理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210216.

护理安全论文篇5

1.1临床资料

查阅近两年内心血管内科患者病例资料,排除病例信息不全者,共收集患者580例,其中2011年11月~2012年10月患者302例,为对照组,2012年11月~2013年10月患者278例,为观察组。对照组男162例,女140例;年龄46~78(63.8±8.6)岁;入院患病情况:心律失常132例,高血压性冠心病122例,心力衰竭48例。观察组男156例,女122例;年龄45~80(64.2±7.8)岁;入院患病情况:心律失常134例,高血压性冠心病106例,心力衰竭3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期间科内共有护士12名,均为女性,年龄19~36(25.8±4.2)岁。12名护士均参与本组研究中患者的临床护理,且无新增或减少护理人员,两组在护理人员方面无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的临床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由1名护士长和3名护士对对照组所有病例资料进行调取与分析,重点研究护理不安全因素的种类、成因及护理风险发生情况,并综合临床医护人员意见,收集患者需求,以提高护理安全性、降低护理风险为目标,对应性制定出施护措施,并于观察组研究时间段内实施于临床。比较两组临床风险事件发生率,并分析护理不安全因素情况。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AS12.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发生风险事件3例(1.08%),对照组16例(5.30%),两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31,P<0.01)。

3讨论

护理安全论文篇6

关键词:安全文化;手术室;护理管理

手术室具有较大医疗风险、复杂工作等基本特征,一旦在手术过程中发生细小的错误,则会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较大的威胁,手术室在医院诊疗科室中具有较大的特殊性[1]。所以,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全面实施安全文化,对确保患者手术的安全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我院手术室全方位应用安全文化进行护理管理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手术室洁净手术室共有13个,3个普通手术室。其中,50名护士,年龄22~45岁,平均年龄(30.1±2.5)岁。护士的护龄在2~28年,平均护龄为(15.3±0.5)年。本科5人,大专38人,中专7人。

1.2方法

1.2.1加强安全教育的力度 手术室护理管理全面实施安全文化中,相关管理人员应该通过分析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工作能力、职称、年限等将培训计划分阶段进行制定,确保有着多元化的培训方式,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通过开放式教学的方式培训管理人员,加大培养管理能力、管理思路、管理理念的力度;②如医护人员有着较长的护龄,则应该较大培养观察力的力度;③如医护人员有着较短的护龄,那么应该重视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安全态度的教育工作,使其提高自我职业素养。

1.2.2护理风险防范对策的制定以及识别 通过分析现代管理思想得知,安全管理工作应该是以预防为主的思想进行全面贯彻。护理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应该以相关文件作为主要工作依据,且制定针对性的规章制度规范手术室管理工作,将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找出,对出现安全隐患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并探讨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例如,手术室手术以及麻醉出现的安全隐患;清洗器械出现的安全隐患;输血,用药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等。

1.2.3加大与患者沟通、交流的力度 由于手术过程具有较大的复杂性,与消毒供应中心、放射科、病理科、血库、外科等均有着一定的关系,手术室护理管理应用安全文化时,应该加强与医院临床科室的沟通与交流工作,给患者手术的安全性提供保障。手术过程中通过病理科医生应该以传真的方式向手术室护士传递快速病理切片,避免出现误报、误听等情况,从根本上消除手术室的安全问题。另外,还应该在家属以及患者之间全面延伸协作关系,通过手术前、手术后对患者进行访视时,合理的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以及交流,让患者与家属积极参与到实施安全文化的工作中,对强化安全防范措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2.4构建完善的护理差错报告体系 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缺乏反馈系统、差错报告制度时,则会无法控制安全隐患的发生。因此,针对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出现的不良事件,应该构建报告机制,报告制度相关流程与要求体现如下:①手术室中出现不良时间后,通过本人将"护理不良事件通知书"认真舔着,对发生不良事件的过程、地点、时间等详细的进行记录,同时认真填写采取怎样的措施进行应对;②护士长在出现不良事件后,让全科护理人员积极参与到讨论工作中,对事件的管理、影响因素、原因等进行全面分析。通过构建针对性的报告系统不但能够使患者的安全性得到增加,同时给全科护理人员顺利开展护理工作提供总结经验以及分享经验的平台,使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能够满足持续质量改进需求。

1.3统计学分析 本组研究数据处理分析工作通过SPSS15.0统计包进行,通过χ2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以P

2 结果

2.1对比实施前后抢救危急患者情况以及患者、医生满意率 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实施安全文化相关措施后,抢救危急患者情况以及患者、医生满意率明显提高,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

2.2对比实施前后发生护理纠纷以及护理差错的概率 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在全方位应用安全文化过后,护理纠纷、护理差错发生的概率与实施前对比,获得较为明显的下降,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

3 讨论

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全方位应用安全文化,适应性较为良好。由于手术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较高,要想使治疗安全性有所提高、发生意外的概率得到降低,针对性的应用安全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能够从根本上转变医护人员的护观念,从根本上提高医疗工作的安全性,对改善手术室护理管理成效有着较大的帮助,使医疗服务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另外,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安全文化的覆盖率较为良好,在护理工作的相关环节中全面渗透安全文化,使安全护理的细节得到有效提高,给手术室顺利开展护理管理工作提供便利。

研究表明,手术室护理管理实施安全文化,获得的效果较为明显,降低医疗纠纷、护理差错的发生率,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护理安全论文篇7

1.1制定施工安全合同,使安全意识树立牢固

在生产过程中,施工单位一定要将安全意识树立牢固,并在每一个岗位,甚至每一个员工中贯彻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施工单位进行施工的前提就是已经申请和办理了《施工许可证》,而这项工作的基础就是《施工合同》与《施工安全责任合同》的签订。因为农民工在养护施工的人员中占了很大比例,在进行道路养护时缺乏一些基本的施工经验,其薄弱的安全生产意识、法制观念以及较低的技术水平导致施工质量没有很好的保证。因此,施工单位将相关的手续都办理完整后,要加强教育养护人员,使其安全生产意识得到提高。对于施工中的相关工作人员,施工单位不仅要组织其进行安全培训,同时还需要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其对象包括施工负责人与专职的安全员。

1.2在日常养护中进行安全管理

日常养护工作中的安全管理工作首先要进行路面保洁。很多养护单位为了使成本减少,一般选择当地的农民对高速公路以分段包干的形式完成日常的保洁工作。因为完成保洁工作的人员安全意识比较淡薄,所以在清洁路面的时候为了对分隔带与路肩处的垃圾进行清理,在高速公路中横穿的行为经常出现。尤其在夏季时,室外温度较高,大部分的保洁人员没有正确的穿着安全防护服,造成驾驶员对前方的人员不能及时发现,引起了一些交通事故。日常养护工作中的安全管理工作还包括日常巡查。而夜间巡查、每日巡查、定期巡查和特殊情况巡查等都属于日常巡查的工作。而必须按时进行日常巡查,一些存在于桥涵、交通安全设施、路基和路面中的病害才能被及时发现。在进行养护和巡查时,紧急刹车、任意停车以及逆行等很多现象经常在存在于巡查车辆中。这些不仅将危险带给了养护施工中进行车辆巡查的人员,还将安全隐患带给了过往的车辆。为了将这种情况解决,施工单位要制定一些规则,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严厉处罚养护施工过程中没有遵守安全管理规定的人员,避免再次发生类似的事故。另外,要将警示标牌安装在施工、巡查的车辆尾部,对其他车辆起到提醒作用,能够及时减速,最大程度的保证人员安全。

1.3处治突发紧急情况的方法

施工单位必须要有完善的预警机制,这样才能够应对突况,如设备事故、安全事故和交通运输事故等,对紧急处理每项事故的措施要提前制定好,使对突况的解决能力提高,使突况产生的影响尽可能的得到预防或减少。与此同时,要对巡查路况的制度与报告紧急情况的制度不断的进行完善。对施工信息与公路路况要及时掌握,收集可能对施工造成影响的路况信息,向上级汇报并进行记录。

2结语

护理安全论文篇8

1.1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2年1月开始将安全管理应用于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同时选取实施安全管理期间的54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45例,女295例,患者年龄最小17岁,最大80岁,平均年龄59.4岁。

1.2方法

对我院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以分析结果为依据制订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同时对安全管理期间患者的意外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定。护理满意度以我院自制的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共包含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

1.2.1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①烫伤。由于部分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伴有感觉障碍,特别是对于伴有局部知觉障碍及昏迷症状的患者,其对疼痛的感知敏锐性下降;加之医护人员缺乏宣教,家属使用热水袋方式不正确等都可能导致患者发生烫伤现象。②误吸。脑卒中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意识障碍、神经肌肉损伤等症状,若患者家属或护理人员喂食不当则极易引起吸入性肺炎发生。③跌倒。由于神经内科患者多伴有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步态不稳等症状,在进行肢体锻炼时患者缺乏对自身能力的正确评估,过量运动等都可能导致患者发生跌倒现象。④坠床。老年患者缺乏陪护,病床无床栏,加之患者意识模糊、情绪躁动等都可能导致坠床现象发生。⑤压疮。由于部分神经内科患者出现瘫痪症状,需长期卧床,从而导致局部因长时间受压而出现压疮现象;同时患者长时间取半卧位引起的剪切力,也会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发生障碍,进而引起压疮现象;另外,患者床单不平整、未及时进行清洁更换,尿管及其他杂物未拿出等也可造成局部皮肤受压,从而引起压疮。

1.2.2安全管理措施

①全面评估。

医疗机构应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医疗环境,且要强化医护人员以预防为主的安全理念。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及时对其具体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并且应建立相应的评估表,明确高危人群,从而加强对其安全管理的重视;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动态追踪评估不同恢复阶段的高危因素,并及时调整护理措施,严格落实各项防护措施,确保安全管理落实到位。

②安全宣教。

医护人员应加强对安全宣教的重视,将安全宣教融入护理管理的各个阶段。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耐心、详细地向患者介绍医院环境,特别是对于体质虚弱,但尚可进行活动的老年患者,应加强对其坠床、跌倒等宣教的重视,并且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护理人员熟练掌握病房内的高危患者,严格落实交接班,同时还应以护理评估情况为依据为患者制订针对性的健康指导措施。

③制定提示牌。

护理人员应以患者需求为依据制定较易理解、易摆放且外形美观的提示牌,比如小心跌倒、防止压疮、防跌倒、防烫伤等,同时应将提示牌置于床头较为醒目的部位,从而引起医护人员及陪护人员的注意及重视。

④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由于神经内科患者具有病情严重、病情发展快等特点,因此,护理人员必须要熟练掌握抢救器具的使用方法及相关专业技能。同时医疗机构还应加强对护理人员法律、法规教育的重视,组织医护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从而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责任意识及安全防患意识。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交流,耐心地倾听患者诉说,并且要认真解答患者的各项疑问,从而逐渐取得患者信任,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另外,护理人员还应对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制订相应的预防措施,比如在冬季,对于需使用热水袋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加强对其家属健康教育的重视,使其掌握相关注意事项,且要加强巡视,认真对患者皮肤颜色进行观察,以防发生烫伤;对于长时间卧床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定时协助其翻身,确保床单干净平整,避免患者发生压疮现象;对于伴有躁动不安症状的患者,应在其病床上增设床挡,且要禁止患者家属上床休息,从而避免患者坠床。

2结果

2.1患者意外事件发生情况

本组540例患者中仅2例患者发生意外事件,其中加错药液1例,跌倒1例,意外事件发生率为0.37%。

2.2患者护理满意度

本组540例患者中非常满意240例,满意233例,不满意67例,其护理总满意度为87.59%。

3小结

护理安全论文篇9

1.1一般资料:

将2012年6月~2013年6月实施护理风险意识教育前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3年6月~2014年6月实施护理风险意识教育后在我院治疗的5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对比实施前后的护理效果。两组患者人数、性别、病情、护理人员配置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实施方法:

①选派护理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使护理人员在实际护理过程中能较为准确地识别风险因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②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并邀请相关专家进行护理风险意识教育等;③定期召开会议进行护理质量反馈及护理风险意识教育,举办专题讲座,举办继续教育学习班供护理人员学习,组织院内培训等方式,使护理人员接受风险管理知识的系统学习,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树立护理风险意识,提高护理风险处理水平;④将护理风险教育的经验和体会制作成内部教材并且分发给医院护理人员。通过以上各种措施来加强护理安全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1.3评价指标:

记录实施护理风险意识教育前后患者投诉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以评价效果。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版本选择SPSS15.0,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风险意识教育实施前后相关指标比较:实施护理风险意识教育后,患者投诉率、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均明显降低,患者满意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护理工作具有风险高、复杂多变等特点。护理风险伴随于护理过程的始终,任何一个环节的差错,都有可能给患者造成不良的影响,同时也会对护理人员及所在医院带来一系列不必要的伤害等。研究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最大程度地降低护理风险,最终达到提高患者满意度的目的,是护理管理者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本研究表明,实施护理风险意识教育后,患者投诉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明显降低,患者满意率明显提高。与实施护理风险意识教育前比较,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由83.3%提升至94.4%。

4结语

护理安全论文篇10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6月为对照阶段,2013年7月~12月为观察阶段。两阶段护理人员的年龄、学历组成及科室基本情况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分别于两阶段内随机抽取45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对照阶段新生儿中男性26例,女性19例,新生儿的年龄为1~5d,平均年龄(2.5±1.7)d;观察阶段新生儿中男性及女性新生儿分别为24例和21例,新生儿的平均年龄为(2.7±1.2)d。两阶段新生儿的年龄、性别比等一般资料比较结果未见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不安全因素分析对照阶段新生儿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可将不安全因素总结如下:①人员素质因素。部分护理人员不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容易出现未及时了解到新生儿需求的现象,导致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共有7例新生儿由于护理人员素质不达标而发生不安全事件。②人员配置因素。护士的排班制度无法很好地满足实际的工作需要,不仅会给护理人员带来较大压力,也会影响工作效率,对新生儿的护理质量造成不利影响。有5例新生儿由于这一原因导致不良事件。③质量管理因素。护理管理者对护理质量监督工作缺乏正确认知,对不安全事件缺乏主动防范意识。共有6例新生儿由于质量管理不当而导致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1.2.2护理管理在观察阶段采取的护理管理措施包括:①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技能及工作责任心,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培养护理管理人员的预见性意识;②根据工作需求优化排班制度,并使交接班工作规范化。③将新生儿的护理工作流程化,并落实工作责任制;④制定科学的质量管理制度,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评比,并做出相应奖惩处理。

1.3观察指标统计两个阶段新生儿在护理工作中,出现手牌丢失、皮肤划伤、发生感染等不安全事件的新生儿数量;同时调查新生儿家属的护理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当P<0.05时,视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阶段45例新生儿发生手牌丢失的数量为2例,发生皮肤划伤及感染的新生儿数量分别为1例、0例,观察阶段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为6.7%;对照阶段新生儿的资料显示,共有5例发生手牌丢失,2例皮肤划伤及1例感染新生儿,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为17.8%。观察阶段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阶段,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阶段新生儿家属的护理满意率为93.3%(42/45),对照阶段的护理满意率为84.4%(38/45)。两阶段新生儿护理满意率的组间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3.1不安全因素分析结果

3.1.1人员的综合素质新生儿的护理工作难度较大,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普遍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护理人员的能力发挥,使新生儿的护理质量下降;且医疗器械的更新速度较快,部分护理人员无法熟练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护理人员出现能力不一现象,导致人员的协作状况出现不和谐现象,不利于新生儿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3.1.2人员配置不合理护理人员数量有限,由于其它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导致某一时段内入院患儿数量的增多,进而出现人手不足现象,增大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几率;且晚间护理人员的数量与白天一致或更少,极易导致晚间护理工作出现纰漏,造成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3.1.3管理制度缺乏科学性管理制度不具有实效性,在工作过程中极易出现责任界限模糊,容易引起争吵。同时,交接班模式的混乱,还可能造成资料丢失,使新生儿的对应资料混淆不清,造成安全隐患。

3.2护理管理加强措施

3.1.1加强培训新生儿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的知识与技能包括:①对新生儿危重病学的相关知识;②护理流程及工作要求;③护理工作的法律责任;④常用的急救技术及输液穿刺技能等。因此,应从以上几个方面对新生儿护理人员加强培训,帮助护理人员形成正确的工作态度和高水平的工作技能,最大限度地控制新生儿发生不安全事件的几率。3.2.2优化排班模式,制定科学制度做好工作调查,根据新生儿的收治特点制定合理化的排班模式,并加强夜间巡视。同时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护士长不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质量评估及监督,并加强对常见问题的预防性护理,有效提高新生儿的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