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演变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9 15:11:08

发展演变

发展演变范文篇1

在新石器时代,人类一个划时代的发明就是彩陶,它的出现与使用使人类的生活丰富多彩起来。先民们将他们对自然界和世界的观察、爱好和心理活动等作为装饰纹样运用到彩陶中,充分显示了他们对美的向往和智慧。新石器时代的纹样以简洁、概括、充满活力为特征,总体来说,彩陶纹样多以动物纹、人物纹、植物纹、旋涡纹、几何纹为代表。我们从现有资料上习见的动物纹主要有鱼纹、蛙纹、乌纹。这一时期的纹样与当时人们农业劳动生活和渔猎生活有紧密的联系。有许多动物纹样是彩陶上的主要纹样,也有少数是辅助纹样。植物纹样以写实手法无骨法构成,随意刻画,有的像树叶,有的像小草,还有的像花瓣。人物纹样动态优美,形象概括。几何纹样既是早期陶器中编织物纹印以及渔网、水涡、树叶等图案的延续和变化,也是原始人内心音乐涌动和对视觉美感的精神文化追求的表现。原始社会的人们把自然中的日月星辰、山川河流等可视对象表现在陶器上面或者刻画在山岩上面,形成了新石器时代庄重大方、自然协调的传统纹样。

二、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装饰纹样

夏商周时期,又被称为青铜器时期。夏商周时期的传统纹样主要表现在青铜器上面,并以商周青铜艺术作为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的代表。商周青铜器艺术是继新石器时代彩陶艺术之后美术史上出现的第二个高潮,这一时期的装饰纹样不再是新石器时代那种淳朴、快乐的风格,而是走向了具有宗教性质和神话色彩的世界,变得恐怖凶猛、威严肃穆。青铜器时期的纹样内容以动物纹样和几何纹样较为常见。这段时间通过人们对自然界中一些动物的认识和主观加工,产生了一种神秘的、幻想的、恐怖的动物纹样。其中青铜器比较典型的装饰纹样有饕餮纹、夔龙纹、凤鸟纹。几何纹样比较典型的有方格纹、雷纹、云纹、旋涡纹。在早期,这些装饰纹样和图案显示出一种神秘、肃穆、威严的气氛,凸显和映射出这一时代的精神面貌与文化背景,反映了这一时期古人对图腾的崇拜与信仰。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装饰纹样

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交替时期,奴隶体制已日趋瓦解,人文思想活跃,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社会思潮与文化也达到了空前繁荣的地步。政治体制的变更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手工业分工越来越细,工艺制作、器物造型、装饰造型等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生活方式也随之得到了改进。这个时期的装饰纹样不再像夏商周青铜器装饰纹样那样具有神秘色彩和宗教性质,不再具有恐怖凶猛、威严肃穆的艺术风格,装饰风格日渐活跃起来;装饰内容不再是凶狠、神秘的怪兽,从描写“神”转向人,反映现实生活场景,越来越亲近自然和生活,并且把自然中的动物和生活中的场景运用于不同的装饰中,开始将叙事画作为装饰;构图方式也改变了原来严肃对称的结构,变得活泼。

四、秦汉时期的装饰纹样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制度逐步完善,生产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国家逐渐强大起来。秦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佛教是对中国影响很大的外来宗教,其提倡今生忍受痛苦,虔诚信佛,转生来世得到幸福。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其以“道”为最高信仰,主张修身养性,以求得道成仙。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使得传统纹样的运用范围越来越广。传统纹样的应用不局限于青铜器、建筑上面,在画像石、画像砖、瓦当、壁画中也有大量的纹样,丰富的吉祥纹样也在此时开始出现。这一时期建筑装饰业也大大地发展了.出现了许多新的面貌,如画像石、画像砖、瓦当,其装饰内容有纺织、耕作、宴乐、狩猎、杂技等,其造型、布局、工艺制作都是空前的,形成了汉代浑厚、宏大的装饰风格,代表了这一时期的艺术水平。

五、魏晋南北朝的装饰纹样

东汉末年,三国鼎立,这一时期政治动乱不堪,常年的战争使得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农业的发展都受到了非常严重的影响,经济发展停滞不前,文化发展也处于一个四分五裂的状态。南北朝时期,佛教被统治者接纳并尊崇,长期成为中国的主流宗教。佛教的兴盛促进了文化、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得艺术领域的发展也有了新的力量。此外,佛教还大大促进了古代印度文化和中国文化的交融。古代印度、中亚的雕刻技术、绘画风格、建筑艺术传入我国,使得我国的石窟、佛像、壁画、建筑、雕塑都有了空前的发展。这一时期产生了大量的浮雕彩绘等装饰纹样,其造型有飞天、仙女、祥禽瑞兽;植物纹样也有了新的发展,莲花纹、忍冬纹开始发展和盛行,成为佛教艺术的主流装饰题材。莲花作为佛教的标志,是净土、纯洁的象征。忍冬冬天不凋谢,也被广泛用在佛教上,比喻灵魂的永生和轮回。

六、唐代的装饰纹样

唐代各个民族相互融合,中外文化相互交流,是封建社会大发展、大一统的时期,人民安居乐业,经济快速发展,文化异常活跃。频繁的国际交流对我国当时的装饰内容、风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人们从历代装饰纹样的积累中也获得了丰富的经验。由于思想解放、博采众长,唐代的装饰艺术更加丰富、富丽、华贵。在装饰题材方面,以各种花草为主的植物纹样和祥禽瑞兽纹样是主要装饰内容。在唐代,植物纹样开始发挥主体装饰作人文研究ARTEDUCA下1oNRESEARCH用。唐代的花卉装饰纹样类型多样,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唐三彩及宝相花、折枝花、卷草及团花纹样。乌兽等动物在装饰中成为辅助形象,隐藏在植物中作为辅助纹样,或者植物纹样和动物纹样穿插组合,开创了唐代丰富、肥硕、浓郁、艳丽、富贵的艺术风格。

七、宋元时期的装饰纹样

发展演变范文篇2

汉字是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最迟在殷商时期,就已经有了体系完整的甲骨文,说明甲骨文只是汉字的流而不是源,汉字的起源还应上推一个历史时期。汉字起源的准确时间无从得知,具体过程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结绳契画说,有八卦易符,有仓颉造字说,但不论怎么说,汉字都是中华民族自己创造的,是我们先民智慧的结晶。汉字的发明可以堪称是史上一件非常伟大的史实。

汉字也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表意文字,这与汉字的构字规则或俗称造字法有关。关于造字法,也有很多学说。如“六书”、“三书”、“四体二用”等,现有的学者还把“六书”细分为十种造字法,可谓见仁见智。不过这些观点都始终没有摆脱“六书”的影子,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是这样给“六书”下定义的:“……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拙,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扌为,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一声托事,令长是也……”许慎的解释似乎不是按六书出现次序排列。最早出现的应是象形字,不但汉字如此,其他民族的古文字如苏美尔的稧形文字,埃及的纸草文字,最初也都是象形字。这是人类先民对自然界的共同反应。但能够画成象的文字毕竟有限,后来就出现了指示和会意。这大大扩大了汉字的范围,也使汉字从图形化向符号化迈进了一步。从理论上讲,这三种造字法能造出一切汉字,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的扩大,造字速度远跟不上思维和语言的发展。于是依声托事出现了假借字。假借字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极具挑战的关键。其他古文字在假借字大量涌现后,纷纷转向了拼音文字,惟独汉字英雄不改本色,从此汉字走向了独特的发展道路。解决假借字带来的困扰就是后来的转注字和形声字。因为假借字是借用已有的汉字表达新事物,所以一个汉字就会有数个几乎毫不相关的意项,这很容易造成混乱,转注字就往这些身兼数职的假借字上填加不同的义符把它们区别开来。到后来造字干脆就择取义符和声符拼起来便成为形声字。形声字的出现,使汉字最终定形,使汉字几乎不可能向表音文字发展了。从象形字到形声字,这是汉字构字的特殊思维方式,所谓文字,就是“盍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形声相益,即谓之字”。与此同时,汉字的字体也历经数次变化,一般认为是经过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隶书以前是古文字阶段,其字体非常繁杂,也颇有争议,从隶书起是今文字阶段,意见较为统一。汉字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中举足轻重的一步,它对后世的影响和作用几乎可与仓颉造字相媲美。隶书从秦代开始逐渐形成。秦始皇“六王毕,四海一”,但他最大的贡献应是“书同文”。因为文字的统一,使后世中国基本上处于团结统一的大局面。当然秦国最初统一的是小篆,但小篆的统一直接推动了隶变。隶书使汉字的象形意味大为减弱,却大大增强了汉字的符号性,也使汉字更加整齐统一,更加简化,便于辨认和书写,为汉字的推广和运用作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又对汉字进行了简化,这是继秦始皇后第二次运用行政手段对汉字的整理。简化的方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八种:保留轮廓;部分代整体;更换形声字部件;形声字与非形声字互变;同音代替;借用古体;草书楷化;记号代替。这些方法都是“古已有之”,并不是随意简化的。简化字的作用是明显的,至少在扫除文盲方面有积极意义。不过繁体字在现代仍有很大的市场。秦始皇的“书同文”被历史证明是伟大进步,简化字的意义也将有待于历史的检验。

纵观汉字的发展,总趋势是从繁到简,从图画性到符号性。简化的结果是普及,使汉字从统治阶级的特权中解脱为大众使用的工具。符号化的结果丰富,使汉字能表达记录更加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但不论怎么发展变化,汉字的内在精神是没变的,那就是汉字的表意性。无论是秦汉的隶变,还是当代的简化字,都还保留了表意性质,表意性是汉字与其他文字相区别的本质特点。汉字之美,汉字之神,几乎一切汉字现象都可以从它一脉相传,从未间断的表意去寻根究底。

二、汉字演变中遭遇的种种现实挑战

在古代,中国人虽没有狂热的宗教信仰,但绝对信奉自己的文字,几千年来几乎没人怀疑过汉字。然而到了近代,随着国力衰退,列强侵凌,汉字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然而,倔强的汉字毕竟经受了这严峻的挑战,古老而又焕发新意的汉字依然屹立于东方大地。

汉字所遇的第一次挑战是拼音文字。当晚清被迫卷入世界,大量洋文随着洋货涌入中国时,因汉字是表意文字,在读音方面不如拼音文字那么直观,加之难写难认,汉字一时显得那么手无足措,孤独无援。为了图强救国,不少学者提出全盘西化,包括汉字拼音化。连鲁迅也不可置信地说过“汉字不灭,国家必亡”。汉字拼音化的争论持续了很久,乃至建国后还有拼音化的言论。可是汉字没灭,中国也没有亡。但这场争论确实促进了中国对汉字注音的反思。汉字的单音节虽然和谐,但我们长期缺乏为汉字注音的好方法。所以汉字音韵有受外来语滋乳的传统,东汉魏晋时印度佛教梵文的传入促进了反切的形成和发展,这次西方文字的输入则促进了汉字音韵的更大发展。

当时,受西方拼音文字的影响,曾出现很多种注音方案。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一套“注音字母”,这套注音系统,除了书写不同外,其他都很接近汉语拼音方案,而且与汉字有直接联系,故当时很受欢迎,现在的字典也同时用“注音字母”和汉语拼音方案为汉字注音。1958年2月全国人大通过了《汉语拼音方案》,取代了“注音字母”。《汉语拼音方案》的推行,有力地促进了普通话的推广。从此不难看出,汉字始终处于中心地位,拼音只是辅助认读的手段,我们成功地处理好了汉字读音的问题。

不久,另一个更具威胁的挑战接踵而来,那就是汉字的计算机输入。不能用计算机来处理汉字信息,那就注定要被现代化的浪潮所淘汰。对汉字来说,这几乎是个生死攸关的问题。计算机是为英文输入设计的,制约汉字编码的瓶颈是汉字字数繁多,字型复杂,相似字又很多。可是不可忽略的一个事实是:汉字总量不断增多,但常用字基本保持不变。上世纪80年代国家教委国家语委公布了常用字2500个,覆盖率为97.97%,次常用字1000个,两者共覆盖99.48%,其中最常用的42个字就达25%的覆盖率。由此可见,绝大部分汉字是躺在字书里休闲的,这对汉字编码很重要。经过中国人自己的努力,汉字编码问题很快解决了。不但解决了,汉字输入还有诸多特点,从创新的角度再次表明古老的汉字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总之,所谓传统,“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有个发展的过程”。汉字更是不断发展进步的,汉字有着博大的胸怀,一方面它一直保持着自己的本质,一方面又勇于吸纳其他文字的长处。我们当然不希望看到,汉字仅仅作为艺术品存在于博物馆里的某些真迹或伪迹中,也不希望看到,汉字仅仅作为外国汉学家和中国汉学家研究的对象。正如一位外国人士所说:“世界上有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一字,都是一首优美诗,一幅美丽的画,你要好好学习。我说的这个国家就是中国。”

论文关键词:汉字发展演变现实挑战

论文摘要:汉字是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也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表意文字。纵观汉字的发展,总趋势是从繁到简,从图画性到符号性。但不论怎么发展变化,汉字的内在精神并没有变,始终被一脉相承地继承与发展,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然而,到了近代,随着中国与世界文化的大幅接轨,汉字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严峻的现实挑战下,倔强的汉字正以自己博大的胸怀,一方面一直保持着自己的本质,一方面又勇于吸纳其他文字的长处,从而使汉字作为古老而又焕发新意的文字依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大地上。

参考文献:

[1]许嘉璐.古代汉语[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2]董琨.中国汉字源流[M].商务印书馆,1998.

[3]何九盈.汉字文化学[M].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

发展演变范文篇3

关键词:丑艺术丑美发展

一、丑之为“丑”

丑有自然丑和艺术处理的丑之分,我们要探讨的丑是指的艺术行为里的丑。丑的定义不是单一的,并没有一个确实的定义,但肯定的是:丑与美相比较而存在。几乎没有一位美学家不把丑放在美面前,以美为前提来解释的。如奥古斯丁“美是绝对的而丑是相对的”;鲍母嘉通以“主体的感性认识的完善与不完善”界定美与丑;叔本华以“主体意志的客观化是否充分”界定美与丑;立普斯以“主体在对象中投射的感情是否有价值”界定美与丑;在苏格拉底那里,与功用目的相违背的便是丑;在休谟那里,不和谐的,引起人的不安和病感的便是丑的;等等,可以说有多少种美就有多少种丑。总之丑的本质与美一样是错综复杂的,可以说丑:“在一切方面都恰好和我们提出作为美的要素的那些品质相反。”

丑的本质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具有不同的内涵。丑在内容方面的特征是违反社会目的,与伦理学领域中的否定性道德价值“恶”相联系;背离客观规律是丑在形式方面的特征,与认识领域中的否定认识价值“误”相联系。从美学的角度来说,丑作为审美范畴,与美相对立,它是美的否定和反衬,是其悲、喜、崇高、滑稽等美感的组成因素。在美学范围之内丑可以定义为“指某种由于不协调、不匀称和不规则而引起非快感的令人厌恶的东西,也反映完美的缺失和不可能性。丑有别于畸形和不美”。丑的本质在于,对象以其形式状貌对主体实践效果的否定,唤起主体情感对对象存在的否定。艺术作品中的丑,可以形成审美价值。

二、“丑”的萌芽

中国文化早期的美丑观处在美丑善恶交混的混沌状态,是丑意识的萌芽。与西方相较,中国人更早领悟到美丑共存的辩证关系,先秦时就形成了对美和丑的独特认知。在儒道互补的文化格局中,形成了不尚思辨而重视社会伦理感情的哲学基调,与此相联系,中国美学重视的不是实体和对象,强调的是对立面之间的渗透与协调,而不是对立与冲突,因而中国美学的最高目标仍然是伦理性的善,对于美却不甚在乎,对于丑也就较能容忍,尤其是道家思想中,“得精神于陋形之里”、“齐美丑”等观点,决定了丑在中国文化中的独特命运。先秦典籍中多将丑作“醜”,许慎《说文解字》里解释为“醜,可恶也,从鬼,酉声。”从字义上说,丑与“鬼”相联系,这里透射出中国文化里的生命意识,丑是恶,它具有人生的负面价值。东汉王符《潜夫论·德化》中有“美考终而恶凶短折”,意思是长寿而终是美好的生命形态,而夭寿,凶死则是丑恶的人生了,这就把生命、生活和美丑观念联系在一起。

无论儒家还是道家的思想,都把形式的美丑与本质的善恶区分开来。从丑的内容来看,它既表现为形式与内容的不统一,又表现为对象的社会内涵对道德规范的违背。美丑没有绝对的界限,只有“无状之状,无物之象”遍布宇宙的道才是绝对的;美丑不过是道的体化而已,只要与道通即是大美。

儒家的美丑观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相比之下,道家“以真为美”的美丑观更合乎美学的认识规律。庄子“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呈示出道家“体道为美”的主张:道是万物的本原,世间事物的美丑只不过是由道演化体变而来的具体形态,因而物体外表的美丑差别没有根本性的意义,美丑是相对的,而道是兼容美丑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文化对丑的宽容态度。

在中国关于丑的概念最早是由庄子提出来的。庄子的《庄子·秋水》中北海若曰:“今尔出于崖溪,观于大海,乃知尔丑。”这里以大为美,以小为丑;在《齐物论》中就已经深刻地论述了美与丑的辩证关系:“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指出美丑的同一性;《知北游》中“臭腐化神奇,神奇化臭腐”则点明了美丑的转化。汉代刘安在《淮南子·说山训》中谈到:“求美则不得美,不求美则美矣;求丑则不得丑,不求丑则有丑矣。”从美和丑的对立与比较中认识美丑的存在,并表现出丑的独立性。可见中国古代对美与丑的态度具体表现为美丑互化,以丑衬美,化丑为美和以丑为美的观点。

三、“丑”的发展

明中叶以后,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市民阶层的壮大,浪漫主义美学思潮的兴起,美与丑的冲突日趋尖锐,丑渐为人所重视。丑被有利地推进了人们的视野,袁宏道在评其弟的诗文时曾说:“其间有佳处,亦有疵处,……然予则极喜其疵处。”这种审美心理是合着寻求不和谐的丑的刺激的时代风尚的。郑板桥将丑引入了绘画美学,这个时期出现了一大批以丑以怪为趣味的画家。

“五四”以来,审美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艺术在相当程度上反映的是对特定社会政治目标的功利性追求。不和谐因素日益增加,丑的问题也更加突出。因此打破了古代美丑交混的状态,丑和美成为了对立面,鲁迅成为那时期的代表人物。

四、“丑”在现代艺术中的繁盛

在现代中国,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艺术的发展停止了脚步,直到经过80年代改革变化的十年,经济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政治上的理想主义期待逐渐被务实的物质消费生活取代,随着多元化的社会经济的发展,艺术形式的多元化时代也随之而来。艺术家们对艺术与社会、哲学、宗教等问题进行了重新的审视与思考。

从星星美展、85美术新潮到今天,中国现代美学受到了西方哲学家、心理学家、艺术家的猛烈冲击,呈现出复杂的局面。“当尼采以一种大胆的反叛精神高呼‘上帝死了’之后,我们的艺术家也同样以一种批判的态度举起了尼采的旗帜。正如舒群在《为北方艺术群体阐释》一文中说:“在这个‘世界’里,人类已有的一切传统已荡然无存,一个全新的、坚固、永恒、不枯的‘世界’将随之建成”。中国大地上呈现出了各种艺术潮流,国人的思想获得了空前的解放。正统与另类、伪正统与伪另类、高雅与低俗、装高雅与特低部俗、深刻与肤浅,故作深刻与实在肤浅……所有的美与丑、伪美与真丑,从没像今天这样如此理直气壮毫无顾虑地同台演出,面对面的叫板。

总之“丑”这一美学思想的发展经历了复杂的历程,至今还是有很多的争议关于丑的存在,但无疑它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柏克.关于崇高与美的观念的根源的哲学探讨.古典文艺理论译丛.

[2]鲍姆加通.美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

[3]东汉王符.潜夫论.三秦出版社,1999.8.

发展演变范文篇4

这里所说的“市井”,乃市街之通称。“‘市井文学’是指在市井细民中流传的,供他们欣赏娱乐的文学。明代李开先曾搜集市井艳词,并撰《市井艳词序》。欣欣子《金瓶梅词话序》曰:‘此一传者,虽市井之常谈,闺房之碎语……’”,许多古代著作都曾提到“市井”,可见市井文学的广泛所在。关于其产生和发展演变过程,从以下几个历史时期的文学样式中就能清晰地勾勒出一个大致的轮廓。

一、汉乐府中的一些民歌

市井文学最早似乎可以追溯到汉乐府中的某些民歌。如《孤儿行》写一个孤儿的悲惨遭遇。因父母早逝,受尽兄嫂虐待奴役而痛不欲生。这首诗暴露了当时地主兼商人这类剥削者的贪暴,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和怨恨情绪,有较大的社会意义。《东门行》叙述了一个城市贫民在生活面临绝境时挺而走险的故事,反映了当时社会矛盾的激化和下层人民被逼反抗的事实。《陌上桑》叙述采桑女罗敷拒绝太守调戏的故事,赞美了罗敷的坚贞和智慧,暴露了太守的丑恶和愚蠢,反映了当时上层社会的荒淫与无耻。汉乐府中的这些民歌都流传于城市中间,反映的是下层人的生活、思想和感情。

二、南朝民歌中的“吴歌”、“西曲”

郭茂倩在《乐府诗集》中说:“盖自永嘉渡江之后,下及梁陈,咸都建业,吴声歌曲,起于此也。”“西曲歌出于荆、郢、樊、邓之间。”“吴歌”产生于长江下游以建业为中心的江南地区,现存歌辞326首,有《子夜歌》、《读曲歌》等20余种,大都是恋歌。

其中《子夜歌》是吴声歌曲中的著名篇章,现存42首,有的虽近于色情描绘,但总起来看还是健康的。“西曲”产生于长江中游和汉水两岸的荆楚一带,包括江陵、襄樊、邓县等城市,现存142首,有《石城乐》、《乌夜啼》等34曲,大都写商贾的水上生涯和商妇送别怀人的。可见“吴歌”、“西曲”大都是市井的产物,而“西曲”的市井特色最为明显。

三、唐宋时期的讲唱文学和话本

市井文学发展到了中唐,其形式主要表现为讲唱文学,如变文和一部分民间词。变文最初以宣传佛教经义为主要内容,在六朝后期已经深入民间。到唐代,“俗讲”就更为流行。随着讲唱活动的流行,其内容也有所扩展,并逐渐扩展到讲唱世俗故事,而其中有一类专讲民间传说。如《孟姜女变文》,通过讲唱孟姜女万里送衣、远道寻夫、哭倒长城、认取尸骨等悲痛场景,揭露繁重徭役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以及古代劳动妇女的悲惨遭遇。而在敦煌发现的曲子词中,民间曲子词题材内容广泛,一些反映市民生活和男女情爱的作品,其市井特色也尤为突出。

在宋代,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发生了一次重大变化,即“话本”小说的出现。“话本”主要反映城市居民的思想和生活,多以爱情、婚姻为题材,反映封建势力对于青年男女的压迫和青年男女对于婚姻自由的渴望与追求。如《闹樊楼多情周胜仙》写大商户之女周胜仙和平民范二郎之间生死不渝的爱情故事,表现了对封建社会的大胆反叛,对自由爱情的执着追求。

四、元代的杂剧和南戏

元杂剧是在北方戏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音乐、歌舞、道白、作工等结合起来表演故事的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以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崭新的艺术形式出现,在中国文学史上取得了与唐诗、宋词并称的地位。

据资料统计,元杂剧作家约有两百人,除了书会才人和伶工艺人外,还有医生、商人、文官、武将以及许多无名氏作者。有的揭露社会黑暗,反映人民的痛苦,如《窦娥冤》,主人公窦娥善良安分,甘守孤苦,竟被残酷杀害;有的歌颂人民的反抗斗争,如《望江亭》写谭记儿降服了不可一世的权豪势要杨衙内;有的歌颂农民英雄,如《李逵负荆》刻画了李逵鲁莽直率又嫉恶妒仇的英雄性格;有的描写恋爱婚姻,反映妇女悲惨命运,如《墙头马上》中李千金与裴少俊相爱,毅然弃家出奔,面对封建势力始终不屈。

南戏是宋元时期,用南曲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吸取了元杂剧的某些优点,到元代后期杂剧趋向衰微时,南戏兴盛起来。元代南戏剧本流传至今的有十多种,其中成就较高的《琵琶记》,塑造了赵五娘敬老怜贫的优秀品格,突出地表现了中国劳动妇女的传统美德,在市民阶层中引起了十分强烈的反响。

五、明代的拟话本、传奇和明、清之际的长篇章回小说

明代文人模拟话本形式写的白话短篇小说即为拟话本,冯梦龙“三言”中的拟话本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反映了封建地主阶级衰落和市民阶层逐渐兴起的时代特征。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歌颂了杜十娘对自由爱情的强烈追求及其善良、刚强的性格,批判了李甲对爱情的背叛,鞭挞了孙富破坏他人幸福的罪行,从而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也是了资本主义因素萌芽时期新思想的反映,是市民意识的表现。

《卖油郎独占花魁》中花魁娘子莘瑶芹之所以看重卖油郎秦重,主要是由于卖油郎是真正的爱她和敬重她,“他们的婚姻是建立在真正相爱的基础之上,是一种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和相互了解的关系”。

在明代中叶以后,传奇进入了全盛时期,许多作品都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作为中国戏剧史上一部杰出的爱情悲喜剧,汤显祖的《牡丹亭》通过杜丽娘因情而死,由情而生的浪漫主义情节,批判了程朱理学“去人欲,存天理”的虚伪与反动,反映了中国资本主义经济萌芽时期,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的渴望和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并歌颂了他们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所做的不屈斗争。

明、清一些长篇章回小说中,关于市民意识的表露也很突出。著名长篇章回体小说《水浒传》,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次起义,从造反开始,写到接受招安,征讨方腊,功成被害为止。它成功地刻画了宋江、武松、李逵、林冲、鲁智深等许多具有鲜明个性的英雄好汉的形象,他们的经历,反映了当时社会上若干阶层的生活面貌。作品虽写农民起义,但描述中浸透着相当程度的市民意识,许多英雄人物是市民出身的,不少英雄是市民理想化的英雄。

《金瓶梅》所描写的官场和城市的现实生活,“特别是它对城市生活场景和社会风情习俗的描写,十分生动而具体。这些描写,为读者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关于明代中后期社会的政治、经济、历史、道德、宗教、民俗、手工技艺等各方面的真实材料。”

清代前期蒲松龄所写的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大胆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种种黑暗现象,同时还讴歌了光明,塑造了他理想中的人物。那些乐于助人富有反抗精神、忠于爱情的花妖狐魅,如红玉、婴宁等,是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

清代的民间讲唱文学也取得了较大发展。其中以弹词、鼓词、子弟书和民歌的成就较高。弹词流行于南方城镇,如《天雨花》、《再生缘》、《珍珠塔》,内容大都是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但极其感人,很受市民群众和广大妇女的欢迎。

综上所述,唐代是封建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等空前繁荣,长安、洛阳、扬州、成都等都成为人口密集的通都大邑。在这里聚集着官僚、地主、文人、豪侠、商贾、手工业者、歌妓等各阶层、各行业的人物,形成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流传着形形色色的奇闻趣事,为市井文学尤其是小说和变文等讲唱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发展演变范文篇5

关键词:自然;发展观;和谐

一、发展观的演变

(一)崇拜自然阶段

在这个阶段,人类刚刚从动物中分化出来,还没有把自己、外在事物以及意识中的产物区分开,人完全依赖于自然,对于自然怀有一种畏惧和膜拜的心态。由于这一时期地球上人口稀少,尽管人类群体采集或狩猎活动会给生物资源造成破坏,也可能引起物种灭绝,但环境问题还不足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此时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且发展缓慢,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较强,人类改造环境的作用十分微弱,因而人类只是消极适应自然,处于“崇拜自然”的无能为力的状态。总的来看,在这一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人类对于自然的既恐惧又依赖的关系,这是一种低生产力水平下的“协调”发展。

(二)改造自然阶段

人类从采集野食到栽培作物,从狩猎动物到驯养家畜,步入了农业文明时期。这一阶段,人类开始从事规模越来越大的改造自然的活动:开发利用土地、水、矿物等资源。随着生产力的进步,耕作和灌溉技术得到发展,人们获得了稳定可靠的食物供应,人口开始迅速增长,与此同时,人类对自然的依附性大大减弱,对抗性增强,环境趋于恶化。可见,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由消极被动地适应自然界转向积极主动地向自然界索取,实现了人类由受动性向能动性的巨大转变,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也开始凸显出来。

(三)征服自然阶段

18世纪以来,世界各主要国家先后走上了工业化道路,人类利用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不断提升着改造自然的能力,试图征服自然,成为自然界的主宰。在这个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人口猛增,为了生存,人类不得不向自然界过度索取,以牺牲自然为代价,积累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全面不协调,矛盾迅速激化。这些不协调或矛盾主要表现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系统日益脆弱、资源消耗加剧,能源面临危机等等。可以说,人类在通过张扬技术理性极大地改善了自身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也造成了人与自然的分离与对立,使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达到了空前紧张的状态,直接威胁到人类发展的可持续性。这是一种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代表的片面的发展观。

(四)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再认识——马克思主义的“人与自然和谐观”

人类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付出了极其沉重的代价。正如恩格斯指出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面对人类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人与自然不协调的问题,尤其是工业化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的负面影响,马克思、恩格斯等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科学的论述。他们认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不过是自然系统中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通过劳动联系起来的;以实践为中介,人类与自然密切联系、相互作用,在劳动中能动地改造世界。人通过劳动实践改变了自然,同时也改变了人类自身,人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使人从自然力的统治下解放出来,由自然的奴隶成为自然的主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但是,随着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不断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将最终不断地趋向融合与统一。

在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和谐观”的影响下,人们逐渐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全新的认识。那么什么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呢?

二、我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制约因素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资源和能源形势非常严峻,人与自然不和谐的问题十分突出,在我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很多。

(一)人口压力

巨大的人口数量是和谐发展的沉重负担。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数量增长过快,人口对自然资源压力的增大,将会使这些资源仅能起到维持人口生存的作用,难以满足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再加上我国贫困人口众多,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贫困更容易促使掠夺性地开发自然资源,而不是像社会所期望的那样去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这更增加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难度。

(二)技术水平低下

我国长期以来采取的是不计资源与环境成本,高消耗、高污染、高增长、低效益的“粗放”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造成了工业生产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在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的同时,也使得持续发展的技术水平低下。首先,资源利用技术水平低;其次,污染物的处理技术也十分落后。

(三)制度不完善

首先是缺乏明确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如对一些自然资源的产权缺乏明确的规定,致使出现随意挪用耕地,过度放牧,滥砍滥伐等不协调的经济现象。其次是环境保护的监督制度不健全。长期以来,由于部分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对政府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的考核不全面,环境责任追究制度不完善,很多地方政府并没有对辖区的环境质量认真负责。此外,缺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严重制约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进程。由此可见,当前的制度安排上存在不少缺陷,难以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亟待进一步完善。

三、怎样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人口激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人们被迫改变“征服者”的姿态,重新审视自己的经济行为和社会发展模式,人类正在摆脱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走上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互协调的道路——可持续发展道路。我国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这既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定位,也是对社会主义社会特征的一种新认识。

(一)培养和谐发展意识,普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责任观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必须以尊重自然为前提。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紧迫性,辩证地认识人与自然全面发展的关系,积极开展和谐发展、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促进只重视人类发展而忽视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传统发展观念的转变;树立新的价值观、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文明观,从根本上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要正确认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改变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理念。通过有系统、有组织的宣传,提高公众的参与度,增强公众保护生态环境和节约资源、能源的意识,培养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和谐发展意识。

(二)提高人口素质

人口素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群体的身体素质、文化科技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综合表现,提高人口素质能够使一般劳动力转化为人力资本,成为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生产要素。要控制我国过快增长的人口,必须把人口控制在我国水、土等自然资源能够承载的范围之内。同时,考虑到我国当前与落后生产力相联系的人口比重太大,需要大幅度提高我国人口素质。为此,应当加强义务教育的实施,积极开展科学技能培训,注重思想道德教育,全面提高我国人口素质。

(三)以可持续发展为准则,以科学技术为支撑

首先,努力突破制约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过程中的技术瓶颈,借助现代高新技术,以高新技术为依托,发挥高科技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中的作用。重点组织开发有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源利用技术等先进的科学技术。其次,鼓励研发废弃物中心利用处理技术,包括工业“三废”、城市及农村生活污水等的处理再利用技术。此外,应当制定并落实优惠的科技创新政策,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环保型的科技创新,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四)建立和谐发展的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在巩固与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同时,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等消耗低、污染少的现代农业;加快工业产业结构改造和优化升级,降低工业增长对资源的依赖以及对环境的污染;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带动经济结构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加强对循环经济的研究,树立循环经济的观念,加快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行循环节约型的资源利用模式,发展生态经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彻底转变单纯追求GDP的“唯GDP论”的片面观念,要改变GDP的计算方法,建立绿色核算体系和绿色GDP核算与数据制度,树立绿色GDP的新观念。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发展演变范文篇6

关键词:古典奏鸣曲钢琴音乐理论

一、古典奏鸣曲发展的脉络

1.巴洛克及古典前期的键盘奏鸣曲。在音乐史上,最早被称作“奏鸣曲”的钢琴作品应该是巴洛克时期伟大的古钢琴家DemenicoScarlatti,他的作品多半是为古钢琴教学而写作,却为古典奏鸣曲形式的形成,尤其是对后来钢琴演奏技巧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其实他的奏鸣曲原来并不称为奏鸣曲,但因它具备了早期古奏鸣曲式的某些特点,故被称为“奏鸣曲”;至1750年,J-S-Bach离开人世,巴洛克时代结束,音乐创作风格便开始由严肃复杂、深奥理性的复调音乐转向清新精致、典雅愉悦的主调音乐过渡时期,钢琴音乐也开始从严格的多声部复调对位向主调旋律和声转变。这一时期是辉煌的维也纳古典时期的前奏,众多音乐家为古典奏鸣曲的发展和完善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其中最重要的就是J"S-Bach的后代子孙,其中又以其次子C"P-E-Bach在钢琴奏鸣曲方面取得的成就最高,他对古典奏鸣曲式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首次证实了奏鸣曲式表现性格发展和情绪变化的可能性,他将Scarlatti的古奏鸣曲式加以发展丰富,在18世纪中叶的作曲家中,C-P-E-Bach被公认为古典奏鸣曲的真正奠基者。

2.海顿的古钢琴奏鸣曲创作。(JosephHaydn),1732年一1809年,维也纳古典乐派的第一位代表人物,是C-P-E-Bach的直接继承者,他开创和发展了奏鸣曲式,创作了62首古钢琴奏鸣曲。早期的奏鸣曲为前19首(1700年一1767年),基本上都是一种嬉戏曲,以小型、轻快的形式出现,适用于小孩子或初学者,后来才发展成奏鸣曲;中期作品(1768年一1780年),这一时期的作品比较成熟,有深度,不象莫扎特那样具有歌唱性,但他具有乐队的思维以及天生的幽默感,作品具有明朗乐观、充满活力和风趣幽默感、亲切感,至1771年创作(HobxvI:20)c小调奏鸣曲,才开始真正为钢琴而写作(之前都为古钢琴而作),用得较多的为(HobxvI:2023.2731.34.37);晚期作品(1780年一1809年),最后五首((HobxvI:48-52)写作于1789-1794年,是一组出色的终极作品,每一首都有明显的个性特点,曲式变化较多,是他创作经验的一种展示,充满诗意和想象力。

正因为海顿奏鸣曲的整体风格是明朗和欢快的,缺乏强烈的矛盾冲突和深刻的思想内容,长期以来他的钢琴奏鸣曲在钢琴艺术史上的地位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直到近二、三十年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到它的艺术价值,他的奏鸣曲虽然没有太多深刻的内涵,也没有深邃的对人生世界的哲学化思考,更没有对理想和真理不懈追求的伟大精神,但却是对真实的人世间现实的感受和体会,朴实而亲切,在漫长的钢琴艺术史中,他是伟大的贝多芬的前奏,也是从C"P"E-Bach到贝多芬的过渡。

3.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Mozart,WolfgangAmadeus),1756年一1791年,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第二位大师,共创作了18首钢琴奏鸣曲。每个时期的作曲家都拥有特定音乐时期的特征,但都又充满个性,对海顿和莫扎特来说表面难以区别,他们都使用对位织体、添加支撑旋律、有和声感等,但一般认为,海顿开创了这一作曲方法,莫扎特则加以发展;海顿示范了主题对比与调性关系的变化,莫扎特采纳且更将钢琴奏鸣曲的发展推向了纯粹古典主义的极至;莫扎特的钢琴音乐和海顿同样具有明朗乐观的情绪基调,但他更侧重于清新明朗,流畅自然,没有任何刻意雕琢的痕迹;他还自由使用不协和音和一些欢快的节奏,作品中常让人体会到浓厚的人情味。

莫扎特把钢琴奏鸣曲式在海顿的基础上又向前发展了一大步,在曲式结构的探索上更加具有重要意义。和海顿相比,莫扎特在奏鸣曲呈示部中莫定了更加成熟和具有独立性的第二主题,为贝多芬奏鸣曲中第一和第二主题的强烈对比奠定了基础;莫扎特创造性地应用了作曲家DemenicoAlberti最早创建的分解和弦的伴奏音型,即广泛使用的“阿尔贝蒂低音”,他把其音型再加以变化,避免了它单调重复的缺点;莫扎特更大胆而灵活地使用装饰音,他吸收了洛可可风格古钢琴音乐中装饰音的典雅趣味,将一些典型的装饰音改造成长串的装饰音经过句,使得装饰音不仅起装饰作用,同时还成为旋律的一部分,对后来肖邦别具一格的装饰音写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启发。

4.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LudwigvanBeethoven)1770年一1827年,是音乐史上的一位巨人,对奏鸣曲及奏鸣曲式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创作了32首奏鸣曲,被称为“新约圣经”,与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该集被称为“旧约圣经,’)被称为钢琴文献中的史诗性巨著。贝多芬是主调音乐的顶峰,内容以自由、平等、博爱为主题,描绘了斗争和至高无上的美,作品中力度、感情的变化非常有戏剧性,可以从PPfff等等。他的作品中一生都在与命运作斗争,其伟大之处在于通过大胆的音乐改革把理想主义引人到了音乐之中。贝多芬发展奏鸣曲的手法是复杂的,技术手法多种多样且具有原创性;采用调性对比手法是奏鸣曲形式的转折点;对尾声进行扩展,要么对前面的音乐进行评述,要么使之成为全新思想的引子;创造性地使用踏板,把制音踏板加到和弦性音响中,产生出很强的推动力;常用突然的强弱来造成音乐的紧张度和戏剧效果;确立新的记谱技术,用缩写记号来表示表情、色彩、重音等。

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通常被划分为三个阶段:1795年一1800年,1800年一1814年,1816年一1822年,即早期、中期、晚期。

第一阶段作品包括(opt-22)。该时期是贝多芬的创作初期,遵循海顿和莫扎特所发展的奏鸣曲准则,是他奏鸣曲中唯一单纯炫技的作品,但也预示着后期作品中内在戏剧性的出现,他的创作观念在这一时期不断的转变,在古典传统基础上突出其个性发展及创新。

第二阶段包括(op26-90)共16首奏鸣曲,是贝多芬创作的旺盛时期,又分为早中期和顶盛时期,早中期(op26-31),以op27`‘月光”为代表,顶峰时期以ops3“黎明”和。P.57“热情”为代表,之后的几部奏鸣曲与中期风格开始脱离,带有憧憬和感慨的思想意味,预示晚期风格的来临。该时期贝多芬大胆创新,挣脱原有奏鸣曲形式结构的束缚,采用了扩展连接部、展开部和结束部规模的方法,充分展示了贝多芬奏鸣曲多变的风格形式和无畏的创新精神。

第三阶段包括(op.101,106,109,110,111)五首,在这非凡的时期,他在精神上完全战胜了失聪,最后的作品充满力量和远见,大量使用复调对位(卡农或赋格)和变奏段落,预示着浪漫主义的来临,几乎每首奏鸣曲都达到了创作极至,他还充分发挥了钢琴的性能,表现出炉火纯青的创作境界,使奏鸣曲这一自由度有限的体裁形式,在他的手里展现出了无限的创意和思想。

其实对古典时期及音乐家有两种划分:海顿一莫扎特一贝多芬;海顿一莫扎李卜一贝多芬一舒伯特;严格说应是第二种,但我们基本习惯第一种划分。(FranzPeterSchubert)舒伯特,1797-1828,是个极端敏感的人,因贝多芬的伟大.使得他始终生活在他的影子下面.但他有自己独特的气质和才智,他创作了钢琴奏鸣曲十五首,作品抒情并带有诗人气质,常具幻想,整个沉沁在诗意和梦幻的境界,细致而安静,重抒发个人内心的情感,预示着舒曼和肖邦的抒情风格。

二、古典原作版的乐谱版本与曲式结构

乐谱是音乐的主要流传方式不同时期的乐谱版本,反映了音乐的演变历程,我们在选择这些不同的版本作为依据时,都会对作品的理解以及对音乐的处理上出现差异,应该说,音乐作品的准确诊释与版本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无论在研究,还是演奏中对版本的选择都是十分重要的。古典原作版乐谱给我们提供一个学习的基础,对演奏非常重要,钢琴原作版乐谱版本主要有以下一些:(1)海顿:维也纳三卷原作谱版本(ChristaLandon)、李袖珍版四卷本和布达佩斯版二卷本(LajosHernadi);(2)莫扎特:萨尔茨堡莫扎特学会二卷本、F"盖格林等第6版、维也纳版,又叫原作版(Urtext)(3)贝多芬:维也纳原作版(Urtext)、马廷森一C.F.Peters等三大类。

另一方面,掌握音乐作品,要掌握体现共同规律的曲式结构原则。奏鸣曲式是古典主义在音乐结构上最突出的特点,它结构严谨,学习钢琴奏鸣曲首先要了解奏鸣曲式。所谓的结构就如了解滴水何以汇聚成江海,即乐思发展到整体,古典主义基本上以四小节为一个乐句,八小节为乐段,两个对比乐段形成单二部曲式,加上再现就是单三,如果每一部分都扩大为单三就是复二部曲式,这是古典主义结构的基础,要充分了解这一点才能把握大型的曲式结构。

奏鸣曲式:是一种三部性的结构,分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每一部分由若干部分构成,重要的是第一部分要有两个以上的主题构成,即必须是双主题以上,这是标志结构。其基本图示为:(1)呈示部,主要包括主部、连接部、副部(第二主题)和结束部;(2)展开部,发展呈示部材料或插部;(3)再现部,这部分也包括主部、连接部、副部(如果此时调和主部相同就称调性回归)和结束部。如果省略了展开部,就叫没有展开部的奏鸣曲式。海顿和莫扎特的奏鸣曲,其主题形象较单一,对比不够尖锐,而贝多芬却把奏鸣曲发展到了顶峰。

三、触键

1.弹奏古典钢琴奏鸣曲应考虑古钢琴风格的因素,其风格应较轻,似管风琴;在速度、力度上要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其速度不能过快,力度不能太强,应表现出优美纤巧、古朴典雅的古典风韵。(1)速度:快板,四分音符二126,不要超过132,一般在120左右比较合适;慢板,八分滚夕符}8-50比较合适;注意稳定、统一的节奏;较之更快或更慢的速度较为少见。贝多芬的速度差异幅度较大,有很多参考版本,应多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其基本速度。(2)力度:海顿、莫扎特一般用P一一f(莫扎特在K310里才用了PP-ff,情绪平稳起伏不大,形成一种简朴的风格;在现代钢琴上演奏其作品,最大音量相当于“mf",}轻相当于“PPP’。贝多芬喜欢用sf、sfp}Cresc-iSub.p,或}’PP(突然轻),PP--sf(突然强),力度辐度很大造成强烈的情感对比。贝多芬时代的钢琴比现代钢琴在强弱上要分别低一个等级。(3)弹奏古典钢琴奏鸣曲的力度准则为:PP:最轻柔的触键,带神秘、回声的性质;P:可爱的、柔柔的、安静的,触键需要坚定而有表情地;mp或mf:介于轻与响之间,似平静地说话;f:有限的热情,适度的尊严,有限度的光辉;;ff:最高的力度等级,但必须在“美”的限制内。

2.良好的触键方式。古典钢琴奏鸣曲的触键非常考究,一般以发出优美、圆润的音色为准则,海顿和莫扎特都要用明亮均匀清晰的声音,节奏生动,乐句连贯悠扬极具歌唱性,表现出典雅高贵的气质;音阶、琶音应呈现均匀,具有颗粒性;常以((nonLegato)非连奏为主。贝多芬的触键要变化复杂得多,须仔细研究,他特别强调切分音,弹奏时必须突出;连线在他作品里是一个突出的特点,需要十分的仔细准确。莫扎特的学生胡梅尔写作了《练习曲二十四首》(作品125),包含各种各样的触键方法,对弹奏海顿、莫扎特、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在技术上是个完美的补充。

四、装饰音的弹奏及踏板的适当运用

1.装饰音:要分清楚长倚音和短倚音的奏法、区别,海顿和莫扎特常见的几种装饰音奏法。

(1)长倚音具有留音效果,与主要音符平均分配时值;(2)回音要包括在主要音符时值内,装饰音的第一个音要在拍子上而不是拍子前;(3)“tr’’,一般是从上方二度开始,可以奏成波音或回音,但不绝对,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4)八分音符的前倚音和四分音符的主音仍然对低音,但它很快;(5)所有的装饰音在古典作品里都要弹到拍子里面,对准低

音。注:贝多芬的装饰音比较复杂,演奏时需弄清楚再弹,最好多比较几个版本,选择一个最好又适合自己的。

2.海顿和莫扎特作品中踏板的使用不宜过多。“踏板是钠琴的灵魂”。这是鲁宾斯坦的名言,由此可以看出踏板在钢琴演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海顿和莫扎特作品中踏板的使用始终是有争议的,但最后我们达到这样的共识,弹奏海顿作品时应极少的使用踏板,而弹奏莫扎特作品则几乎不用,依据是他们所处年代古钢琴的性能特点及风格所决定的。但实际上随着对早期钢琴的承认和发展,两位作曲家写作时都开始慢慢考虑到这个乐器,所以在他们的作品里也不是完全不用踏板。无论怎样我们只要始终记住:在海顿和莫扎特作品中使用踏板必须觉察不出来,要运用得巧妙和千净。

右踏板的主要作用之一是给予更多的共鸣和音色,避免声音发干,这一点适用于任何风格的作品,包括海顿和莫扎特,尤其适合出现长音、相对又较慢、歌唱性的段落;在华彩乐段或快板乐段也可以用踏板来衬托,快速音群要学会使用“颤音踏板”,即脚腕轻轻抖动踏板以保持声音的清晰度,它会使音乐音响更加丰富动听;设计踏板使用时,先不用踏板,所有的奏法单独先用手指完成,以后可以为了音色而少量的增加一些踏板,或为使一个难于应付的连奏变得更为容易而短时间的使用。

左踏板是古钢琴遗留下来体现在现代钢琴上的唯一“音栓”,应毫不犹豫地多用。

3.贝多芬是要求踏板使用要达到可以感觉到的程度的第一位作曲家,他倡导更多使用踏板。很多资料显示他使用踏板比他乐谱上标记的要多得多,但这不能成为我们擅自改动的理由,我们弹奏其作品时,对有他亲自标明使用踏板的地方,必须要按照标记去做;同时我们要认识到,虽然他作了大量的踏板标记,但他是为古钢琴而写作的,并不是为了现代钢琴,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我们现在的使用,在实际运用中我们有必要作适当的改动,但无论怎么改,他原来那种朦胧气氛的概念应该保持。

发展演变范文篇7

近年来我州林业产业取得较快发展,但我州林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不高,林地生产力较低,科技支撑能力薄弱,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少,林产品精深加工水平低,投资不足,融资困难,林业集约化和产业化发展的程度低,全州森林资源蕴藏的经济潜力还未得到充分挖掘,大资源、小产业、低效益的状况尚未得到扭转,林业产业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等方面的作用还远未得到充分发挥。为了充分发挥我州森林资源的潜力,有效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绿色经济强州建设,促进全州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州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推进我州林业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黔西南林业产业的历史沿革

黔西南林业产业在解放前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更谈不到林业产业体系建设。新中国成立后,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都高度重视林业生产,州县都设有林业局,乡镇设有林业站,领导全州人民发展林业生产。先后建立州普晴林场、州板坝紫胶场、兴义市丰都林场、兴仁县梨树坪林场、普安县普白林场、册享县秧坝林场、望谟县纳上林场、望谟县岩架紫胶场、望谟县红水河林场等9个国有经营林场开展营林生产,建立州巧马采育林场、州、县木材公司等11个森工企业进行木材采伐和加工,按国家计划对集体林区的木材、竹材实行统购统销。从1958年后到十年“”,由于农村生产关系多变和人口增长,致使森林遭到乱砍滥伐,加之重采轻造、只造不管、毁林种粮、放火烧山烧林,森林保存率和成林率较低。在建国后的前30年里,造林平均保存率只23.69%,据1975年森林资源调查,森林覆盖率已由建国初期的34.09%下降到18.36%,而且林分质量不高,分布不均,森林资源的消耗量大于生长量。

改革开放后,黔西南州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林业事业也进入了一个较快发展时期。全州各县先后办起了一批乡村林场,到1984年底,共有乡村林场308个,经营面积为50.7万亩,有林业专业户1184户,经营面积20.1万亩,林业重点户2343户,经营面积18.7万亩,联户林场90个,经营面积7.9万亩。

1990年贵州省委、省政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作出了十年基本绿化贵州的决定,州委、州政府结合自治州实际制定了十年基本绿化黔西南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的号召。全州各级政府层层签订责任状,落实任务,明确目标,每年实行目标任务考核和兑现奖惩。从1991年至2000年十年间全州共完成营造林556.35万亩,为计划任务520万亩的107%,其中飞机播种造林133.17万亩,封山育林267万亩,育苗3.27万亩。同时还建立了清水河、坡岗、龙头大山、仙鹤坪四个州级自然保护区和一批县级生态保护和治理小区。这一时期,黔西南林业从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林业发展由以获取产品为目的,转为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并重,林业产业结构,林种、树种结构得到初步调整,加大了造林护林的力度,速生丰产用材林和名特优新经济林、防护林比重大幅度提高,望谟县获得“全国油桐之乡”称号,林业科研和技术推广取得明显成效,林产工业向深加工、产业化发展,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

随着国家重点林业项目的投入逐年加大,营造林形成规模推进,森林资源得到快速增长。森林面积和森林覆盖率由1985年的303万亩和12.3%上升到2005年的1025万亩和40.6%。面积净增722万亩,年均增加36.1万亩,覆盖率提高28.3%,年均提高1.4个百分点。针对黔西南石漠化面积大的情况,黔西南在治理石漠化方面进行了探索,创造了贞丰顶坛花椒、安龙德卧金银花生态经济型治理模式,兴义、晴隆车桑子生态治理模式,贞丰县获“中国花椒之乡”称号。同时,放开搞活木材经营加工市场,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有重点的发展林产工业,把兴办林产工业作为脱贫致富的突破口来抓。建成一批小型胶合板、刨花板、细木工板、竹材等林产工业和油料、果、药、茶、松脂等加工业产业,林业产业结构得到初步调整,经济实力逐步加强。国有林场、苗圃开展花卉、盆景、栽培经济作物等多种经营和加工综合利用,第二第三产业有所发展,林业产业向林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方向发展,形成了以山区林业综合开发为主的林业产业发展格局。林业发展步入良性循环轨道,林业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充分体现,逐步朝着建立完备的生态林业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迈进。

二、黔西南林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全州林业产业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但同省内及邻近省区、地区相比,我州的林业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

(一)对林业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缺乏科学认识

长期以来,各级领导干部对森林资源具有多种功能缺乏足够的认识,把林业发展的经济目标和生态目标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对林业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的辩证关系认识不足。

部分县市领导抱着“保住绿水青山也是正绩”的态度,以保护生态为名,不审批采伐木材,甚至砍伐一立方米木材都要县长、书记亲自审批,如此做法,老百姓怎么会有造林积极性,又怎么从发展林业中获得收益?中央提出的分类经营和林权制度改革,让农民通过林改获得责、权、利的想法岂不是要落空。江苏等林业发达地区,放宽对林木采伐的审批程序,林子才会“愈砍愈多”,老百姓甚至用农田造林,为确保粮食安全,国务院不得不下文阻止用基本农田造林。造林(生态建设)和砍伐(产业发展)确实是矛盾的,但从另一角度看它们又是相互促进的,只砍不造会造成生态破坏,而只造不砍同样会影响广大农民和投资者的造林积极性,同样影响生态建设,这需要我们的管理者用辩证的思维去科学认识和正确决策,不要让农民自己造林成材后还要“偷砍盗卖”,要使农民真正从林业发展中得到实惠,使我们黔西南真正实现天蓝、地绿、水青、人和。

(二)林业政策支撑力度不够

目前,林业正处于整体转型时期,林业改革还处于攻坚阶段,林业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已经成为制约林业产业发展的深层次根源。尚未建立起适应林业产业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较厚的计划和行政管理色彩。一是林权制度改革滞后,林农造林、护林的积极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二是国有森工企业和国有场圃改革迟缓,较难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三是鼓励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全社会发展林业产业的氛围还没有真正形成。

(三)“大林业、小产业、低收入”问题突出

主要体现在林业产业总产值偏低,林业第二、三产业不发达,第二产业产值偏低、第三产业刚起步,林业产业链较短,产品附加值低。在用材林的造林树种、林种上,结构简单,虽然近年来作了一定的调整,但还未达到资源充分利用的程度。在经济林品种上,低产品种多,高效品种少;一般品种多,名特优新品种少;鲜果多,干果少。加工业方面,主要还是停留在初级加工阶段,精加工少;在服务业方面,主要是花卉及森林旅游,其它服务业发展滞后。

(四)森林资源偏少,质量不高,总量不足

全州森林资源持续增长,但总量仍然不足,商品性集约化、规模化的产业基地很少,支柱产业基地尚未形成。全州人均占有森林面积仅3.29亩,人均占有森林蓄积仅5.59立方米,低于全省人均4.2亩、9.1立方米和世界人均13.3亩、70立方米的水平。

(五)企业规模小,生产技术水平低,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一是林产工业总规模偏小,带动作用不明显;二是企业生产规模小,目前最大规模的奥森纤维板厂年生产能力只有5万立方米,与全国同行业企业比较,属于小企业;三是生产技术水平低,大部分企业采用相对落后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基本停留在上世纪中后期的水平,相当部分企业的生产设备落后,工业化程度低;四是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由于投入有限,科研力量不强,导致林业技术力量薄弱,产品科技支撑力度不够,产品附加值低;五是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由于观念和经济等诸多因素,企业员工缺少继续再教育和定期培训的机会,即使进行过短期培训,效果也不明显。

(六)林业税费过重,不利于农民增收

国家虽然取消了农林特产税,但仅育林基金和维简费就高达20%,还有增值税、所得税、个人收入调节税等等,累计税费仍然高达30%~40%,在市场价格确定的前提下,这些费用只有由林农来自己消化,降低了农民的纯收入,严重挫伤农民的积极性,不利于林业产业发展。

三、主要政策措施

(一)强化基地建设

本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形成规模的原则,积极争取各级造林项目,落实国家优惠政策,加快低产林改造步伐,大力发展经济林、用材林、原料林、能源林以及野生菌、花卉等林业产业基地,为林业产业发展夯实基础。鼓励各种社会主体应用新技术、新品种、新方法,开展商品林定向培育、集约经营和标准化生产,建立稳固的、规模化的原料生产基地。加快现有人工中幼林抚育间伐和低产低效林改造,提高基地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二)培植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是林业产业发展的火车头,各县市要将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作为林业产业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项目、资金、技术和人才,大力扶持培育一批起点高、规模大、效益好的龙头企业,增强企业对产业建设的辐射带动能力。加大对龙头企业的项目立项、土地征用、税收优惠、贷款贴息、技术改造、质量认证、名牌创建、兼并重组、扩大规模和上市等方面的支持。鼓励林业龙头企业争创州级、省级和部级重点龙头企业,争创省级、部级名牌(商标)。

(三)深化林业体制机制改革

加快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及综合配套改革,积极完善产权处置和收益保障机制,充分挖掘林地、林木生产潜力,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发展林业产业的积极性。推进森林分类经营改革,依法放开放活商品林采伐、运输等相关政策,充分保障经营者的经营自主权和林木处置权;严格公益林的管理,充分挖掘其森林景观、非木质林产品等方面的潜力,大力发展生态旅游、非木质等林业产业。深化国有林场改革,管好用活国有森林资源,释放国有林的产业发展潜力。加快发展非公有制林业,鼓励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发展林业产业。

(四)完善森林资源流转和林木采伐管理制度

各县市要尽快建立林权流转服务中心,做好资源评估、信息、林权变更、林权登记、法律政策咨询等服务。要规范林权流转程序,鼓励林农通过林权流转服务中心平台,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基础上,实现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的流转。林木的采伐以森林限额采伐制度为基础,积极探索与家庭承包经营林业相适应的林木采伐管理制度,完善林木采伐审批制度,简化审批程序和手续,减少采伐管理上的限制条件,把采伐限额指标落实到符合采伐条件的企业和农户,保障林农商品林的林木处置权和收益权。

(五)加大财政资金投入

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对木本油料林、特色经济林、生物质能源林、花卉基地建设及科技推广、良种选育、林产品精深加工等投入。州、县财政要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加大对林业产业的投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围绕全州林业产业发展目标,多方争取、筹集发展资金扶持林业产业发展,形成发展合力。同时,要整合现有项目,将各级对“三农”的扶持资金和项目向林业产业倾斜,加快发展步伐。对林业龙头企业及各类经济实体的种植业、养殖业、林产品加工业贷款项目等,按照有关政策给予扶持、贴息。

(六)推进林业投融资改革

金融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开发适合林业特点的信贷产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贷款力度和林农的小额信贷力度,并适当放宽贷款条件、简化贷款手续,拓宽林业融资渠道。要积极探索林业贷款抵押、贷款担保的有效途径,开展政策性贷款担保业务,建立多种形式的担保机制,积极开展以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抵押贷款、wu抵押贷款等多种信贷模式。支持保险机构开展森林保险业务,加快建立政策性森林保险制度,引导林农参加投保,降低经营林业的风险,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公务员之家

(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各县市要建立健全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加大改革开放和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引进人才、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投身我州林业产业发展。特别要吸引鼓励国内外资金雄厚、技术力量强、经营管理水平高的大型企业(企业集团)投资造林和发展林产品精深加工业。同时,要做好对招商引资项目的服务,认真落实国家对林业发展的各项优惠和扶持政策,营造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

发展演变范文篇8

关键词:失业保险;变迁;困境;创新

一、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变迁

1951年2月,我国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该条例对职工的生、老、病、死、伤残、医疗等方面的待遇作了具体规定,初步确立了包括养老、医疗、工伤、生育、遗属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险的基本框架。但由于当时理论界不承认社会主义存在失业问题,因此,失业保险便被排除在社会保险体系之外。直到1986年,为了配合国有企业改革,实行劳动合同制,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国务院颁发了《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这标志着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暂行规定》以当时国营企业的四类职工,即宣告破产的企业的职工、濒临破产企业的精简人员、企业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的工人、企业辞退的职工为实施对象;规定保险基金只由企业按全部职工标准工资总额的1%缴纳,救济金按本人标准工资的50%-75%发放,最长享受期为24个月。可见,《暂行规定》虽然对失业保险制度的主要构成要素如实施范围、对象、资金来源、支付标准、管理机构都作了说明,但正如它的名称一样还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其实施范围狭窄,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保障能力有限,保障待遇低,失业救济性质明显。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经济改革的力度加大,国有企业富余人员问题浮出水面。为了进一步发挥失业保险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作用,1993年国务院又颁发了《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以代替1986年的《暂行规定》。但是与《暂行规定》相比,《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的不同之处仅仅表现在:(1)享受对象增加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被撤消、解散的企业的职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停产整顿企业被精减的职工两类。(2)重新规定失业救济金按当地民政部门确定的社会救济金的120%-150%发放。(3)规定失业保险基金实行市县统筹,省可集中部分基金调剂使用。可见,《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并没有对《暂行规定》有大的突破和超越。失业保险原有的问题依然存在,在新的形势下有些问题甚至更加尖锐和突出,从而导致了失业保险在经济改革中没有担当起应有的责任,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改革的进程。

具体地说,90年代中后期,我国经济改革迫切要求失业保险能担当起保障国有企业富余职工进入市场以后的基本生活的重任。但是,由于《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是从失业救济的角度来设计失业保险制度的,不要求个人缴费,不要求失业者履行相应的义务,而作为失业保险金主要来源,企业缴纳的失业保险费总额最多也不得超过职工工资总额的1%,因此,导致失业保险的保障功能十分脆弱。单一的资金来源渠道和有限的保险基金根本无法满足国有企业富余职工进入市场以后的基本生活需要,于是,国家只能通过限制企业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失业保险机构只能通过严格失业保险的享受条件来控制领取失业保险救济的人数,保证失业保险基金的平衡,客观上使得企业的劳动用工制度改革无法到位。1997年,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深化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已成为国企改革的关键,但作为配套措施的失业保险制度又不够健全。所以,再就业工程便成为我国经济转轨时期一项过渡性的社会保障制度。国家通过建立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即“三条保障线”来保障下岗、失业职工的生活。

但是,将下岗职工分流到再就业服务中心,与让他们直接进人劳动力市场,由劳动力市场调节就业毕竟不同。“下岗”是一种“准显性失业”,在规范劳动关系、减轻企业负担、为企业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等方面还显得不彻底。再就业工程也只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过渡性的社会保障制度,只是通往市场就业的桥梁,存在着一些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比如,由于下岗再就业这种调节方式本身的局限性,导致在再就业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隐性就业”与下岗职工“生活保障权利虚置”两种不正常现象。因此,抓住国有企业调整经济结构的有利时机,有步骤地、积极而又稳妥地推进国有企业劳动就业机制的完全转换势在必行。于是,深化失业保险制度改革又提上了议事日程。在这种背景下,为了克服失业保险制度建立以来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改变失业保险严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而无法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局面,1999年1月22日,国务院了《失业保险条例》。

与1993年的《规定》相比,1999年国务院的《失业保险条例》,在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强化失业保险的保障功能、强调失业保险权利与义务的对应、体现失业保险的性质、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方面无疑有很大的进步。这主要表现在:(1)确立了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和促进再就业的基本宗旨。(2)将失业保险的实施范围扩大到城镇各类企事业单位及其职工;(3)建立了国家、单位、职工三方负担的筹资机制。用人单位的缴费比例提高到了工资总额的2%,职工个人按本人工资的1%缴纳;(4)确定了失业保险待遇的享受条件、申领程序。《条例》规定领取失业保险金必须同时符合三个条件:一是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履行缴费义务满一年;二是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三是已办理失业保险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5)重新调整了支出项目和支付标准。在支出项目安排上,强调了失业保险金及其相关支出,增加了职业介绍补贴的开支项目,取消了生产自救费和管理费。失业保险金的标准按照高于当地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原则制定。累计缴费1-5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最长期间为12个月,缴费5-10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最长期间为18个月,缴费10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最长期间为24个月。(6)提高了统筹层次,实行了市级统筹。(7)加强了基金管理,规定失业保险基金必须存入银行的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二、现行失业保险制度的困境

《失业保险条例》的颁布和实施,是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发展的一个质的飞跃,标志着我国具有现代意义的失业保险制度的形成,其影响是巨大和深远的。但是,它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尤其是在新形势下,我国失业保险又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

为了配合国有企业的进一步改革,建立一个独立于企业之外的失业保险制度,我国已确立了在“十五”期间基本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劳动就业体制的目标。下岗职工将不再进入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原来滞留在企业中的下岗职工也将陆续进入劳动力市场,由失业保险为他们提供基本生活保障。这样,三条保障线,就归并为二条保障线,下岗再就业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将退出历史舞台,失业保险制度被推到了前台,它承担起原来由下岗再就业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分担的保障责任。但是在《失业保险条例》实施的几年时间里,各地的实践表明,失业保险制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创新。否则,无法抵御失业保险可能存在的风险,将影响经济目标的顺利实现。现在失业保险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扩大覆盖面和资金收缴阻力重重,基金的存量不多。目前在有的地方,事业单位、三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只有很少一部分进入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扩大覆盖面的工作遇到很大的阻力,即便是已进入覆盖范围的单位,收缴率也不高。但是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失业保险金的需求量却很大,失业保险基金面临巨大的资金缺口。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当前失业保险金收缴困难呢?除了一些无法控制的客观因素,如国有企业不景气,地方财政状况不好,个人经济实力有限等等之外,主要的原因是:

(1)没有针对失业保险的特点来进行失业保险制度的设计,失业保险金的征缴缺乏强有力的手段和激励机制。失业保险较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更具有互济性,因此,一些经济效益比较稳定的国有单位及其职工就不愿意进入失业保险,或不愿意缴费,觉得交这一笔保险费纯粹是为他人作贡献。一些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的领导则认为自己企业员工自愿流动现象频繁,故不存在失业问题,企业也不想参加失业保险。他们把失业保险看成是一种额外的负担。对此,目前既没有根据失业保险的强制性设计出很好的强制征收的方式,也没有针对失业保险的互济性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对投保单位、个人都缺乏有效的激励手段。

(2)各地政府对失业保险的不重视加剧了失业保险实施的难度。现在很多地方的领导还没有认识到失业保险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直接联系,没有认识到完备失业保险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故不愿意在此花精力、花时间,导致相关政策衔接不够、漏洞不少,政策落实也不到位。比如在事业单位缴纳失业保险费的问题上,由于许多事业单位是由政府全额拨款的,但地方财政在做预算时,常常忽略了这一项目,造成事业单位及其职工无法缴纳失业保险费。不仅如此,有部分领导甚至把失业保险与宽松的投资环境对立起来。他们的思维逻辑是这样的,认为发展地方经济最关键的是要引进资金,而要引进资金就必须减轻企业负担,创造一个宽松的投资环境,但交纳失业保险金则会加重企业的负担。由于失业保险是以政府作为主体的,因此在失业保险制度建设中,如果领导不重视甚至认识错误,那么该地区的失业保险是很难发展起来的。

(3)失业保险经办机构的经费不足,给征缴工作带来难度。由于在1999年颁布的《失业保险条例》中,取消了失业保险经办机构按征缴额提取管理费的办法,割断了失业保险基金征缴数额与征缴机构、人员的直接利益联系,失业保险经办机构也由原来的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变成了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因此,失业保险征缴人员的积极性受到影响。加之,各级财政尤其是县一级财政都比较紧张,财政拨付的经费只够维持失业保险经办机构的日常工作需要,结果造成经办人员的工作越主动,工作做得越多,成本支出就越大,经费就越紧张。正是由于失业保险具有很强的互济性,客观上加大了失业保险金征收的难度,而我们又没有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上各地政府对失业保险又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导致扩大覆盖面的速度缓慢,失业保险金收缴不上来,进而增大了未来几年我国失业保险的风险。失业保险面临非常严峻的形势,进行制度创新势在必行。

三、失业保险进一步发展的思路

要摆脱失业保险面临的困境,当然需要相关部门尤其是劳动部门的主观努力,但在既定的制度下,这种努力的效果毕竟有限,更为重要的还是应针对我国现行失业保险制度在失业保险的特点上体现不够这一深层次的问题来进行制度创新。失业保险制度作为一项通过国家立法强制实行、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为因中断就业而失去工资收入的劳动者提供基本物质帮助的社会保险制度,有其自身的特点。由于它与社会经济联系紧密,是培育完备的劳动力市场的必要条件,是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前提,是促进就业和社会稳定的必要措施,故具有直接性、强制性;失业保险待遇不是每个缴费人都必然享受的,不失业者将终生不能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因而具有互济性;与失业救济不同,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人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符合资格条件,所以失业保险更强调权利与义务的对应性。

失业保险的上述特点,正是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完善的基础。因为失业保险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与经济发展的联系具有直接性,因此失业保险的制度创新应该是以政府为创新主体的。在制度创新中要确定政府对资金筹集的最后调节者的责任,要开拓新的筹资渠道;要根据失业保险互济性强的特点,建立起资金筹集的激励机制;要根据失业保险权利与义务对应的特点,重新界定失业保险的责任。为了保证失业保险制度进一步改革的顺利进行,体现失业保险强制性的特点,还必须在管理体制上进行创新,尤其要加强法制建设。

(一)实行失业保险筹资制度创新

1.筹资渠道的创新。由于目前我国失业保险尚处于初级阶段,保险基金没有太多的积累,保障功能还比较弱,但与此同时,由于几十年计划经济造成的企业内部的富余人员又要在短时间进入市场,因此,要解决企业劳动力存量进入市场的问题,必须突出政府在失业保险基金筹集中的地位和作用。政府的这种作用主要从两个方面来体现:第一,规定政府是失业保险的“最后调节者”,并且明确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失业保险筹资中的责任。当失业保险出现收不抵支时,各级政府应按规定通过财政拨款加以弥补。第二,寻求新的资金来源。从目前情况来看,以下来源是值得考虑的。比如可将部分国有企业的股权划归失业保险基金会,以后用股权收益作为部分资金来源。另外,可把部分国家财政对企业的亏损补贴变为失业保险金。对频临破产的企业,国家财政不断注入资金加以扶持是我国的一贯做法。由于国家财政对企业财务缺乏约束力,因此,这样做的结果是,企业就象一个无底洞,资金越丢越多,效益却怎么也上不去,白白浪费了大量资金。如果能从国家财政的企业亏损补贴费中拿出部分资金补充到失业保险基金中去,失业保险基金的保障功能将大大增强。

2.筹资机制的创新。建立资金筹集的激励机制,充分重视经济手段在失业保险基金筹集中的应用。由于失业保险不是人人都可享受的,有些人和企业可能纯粹是在作贡献。因此,在我国经济还是不太发达的情况下,物质刺激在资金筹集中的作用是很大的。激励机制既应包括对缴费者的激励,也应包括对征收者的激励。在对缴费者的激励时主要采取通过一定的方式对按时缴费、并且缴费数量大的企业给予一定程度的返还;对个人也可考虑建立个人帐户,将个人交纳的失业保险金全部记人到个人帐户上,个人帐户的资金只能在失业和退休期间才可以动用。上述做法旨在减轻每一个缴费单位和个人的经济压力,调动缴费者的积极性。同时还将失业保险与养老保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应对即将到来的人口老化浪潮。

不管是采用失业保险税,还是按照现在的管理办法由劳动部门来征收,都应当调动征收者的积极性。为了保证失业保险基金的完整、安全,现在已经割断了征收单位的管理经费与征收数额之间的联系,从而征收积极性受到了影响。因此可考虑财政每年在核定经费时,拿出一块与征收数额挂钩。由于失业保险金共济性强,征收难度也就自然加大,因此这一措施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实行失业保险支付制度的创新

要遵循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坚持只有符合享受条件,履行了义务,才能享受相应的待遇。要从两方面把握上述原则:一方面是严格审核失业保险金领取者的资格,尤其要排除隐性就业者。因为如果隐性就业者也领取了失业保险金,将加重失业保险的支付负担。另一方面是在支付上要灵活和有差别。把促进就业纳入失业保险的责任范围,使失业者享受的权利形式更多样化。同时对履行义务的程度不同的失业者给予不同的待遇。总的原则是鼓励职工积极缴纳失业保险费,增加资金来源,减轻企业负担。为达到上述目的,可进行以下制度创新:

1.建立隐性就业者的鉴别机制。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使对隐性就业的鉴别非常困难。如何在管理成本不高的前提下寻找有效的鉴别方法,劳动管理部门在实践中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目前有些地方从以下方面进行界定,规定只要满足以下一个条件的就认定为再就业。(1)办理了执照;(2)重新签定了劳动合同;(3)续办了社会保险的;(4)在外地打工的。当然上述方法也不完全合理,并且牵涉面很广,还有待于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公务员之家

2.建立贷款基金。对接受安置失业员工就业的企业给予周转金借款,或作为失业人员再就业和从事个体经营的周转金借款;对自谋职业的失业人员,可一次性发放失业保险金,作为再就业启动基金。

3.建立有差别的支付制度。改变目前按固定数额支付失业保险金的做法,建立与缴费的数量、时间适当挂钩的多档次的失业保险金支付制度。个人缴费的数量越多、时间越长,可享受的失业保险待遇就越高。

(三)实行失业保险管理体制的创新

在失业保险的管理体制方面,应按照政事分开、分工协作、收支两条线的原则来进行制度创新。财政部门负责失业保险资金的管理、监督和平衡。劳动部门负责政策的制定和具体行政事务的实施。尤其是为了加强失业保险征缴的力度,有必要开征失业保险税,用税法将失业保险固定下来。税制的设计首先体现税收的一般特征。因此,失业保险税的纳税范围应包括所有不同所有制类型的企业、事业单位及其劳动者,还有个体工商户。如果纳税人是单位,课税对象应为单位的职工工资总额;如果是个人,纳税则应以个人的工资为课税对象,税率可采取比例税率,与目前失业保险收取比例相衔接,单位为2%,个人为1%.从税收的归属来看,失业保险税应为中央地方共享税。考虑到地方政府承担主要的社会保障职责,因此,地方财政要得大头。中央财政所掌握的部分,主要用于在全国范围内的调节。但是,失业保险税毕竟不是一般的税种,它要体现失业保险的特色。与一般税收的无偿性不同,失业保险税是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返还的,因此,可采用与一般税收不同的征管形式,前面所提出的建立个人帐户还是可行的。并且在征税管理中要注意税收、财政、劳动等部门的协调。税务部门负责依法征收,财政部门负责划转和监督,劳动部门负责支付。

开征失业保险税,首先有利于对失业保险基金进行法制化管理,明确收、用、管的责权,使失业保险金能按时征收,依法管理。这是开征失业保险税的主要目的。其次,有利于公平负担。不管哪一个地区,哪种所有制企业都按相同的税率征收。再次,有利于资金的统一调度和调剂,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此外还有利于降低征缴成本,不必重复建立一支收缴队伍。

参考文献:

[1]袁志刚。失业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郭士征,葛寿昌。中国社会保险的改革与探索[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发展演变范文篇9

(一)从“事业型”到“产业型”的转变

我国旅游业发展虽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举世瞩目。改革开放前,旅游业以外事接待为主,只具备产业雏形,不完全属于产业范畴。1978年转换机制,发展产业型旅游业。

1984年中央提出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个人一齐上、自力更生与利用外资一齐上的旅游建设方针,揭开了全方位发展旅游产业的序幕。1986年国务院决定将旅游业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正式确立其国民经济地位。

1992年中央明确提出旅游业是第三产业中的重点产业,之后,中共中央提出的《关于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建议》,旅游业被列为第三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序列的第一位。199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此后,国家计委把旅游项目列入国债项目,铁路部门及时开行了数百列旅游专列。中央和国务院的支持为旅游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发展阶段来看,1980年以前,旅游产业总体规模较小;“六五”计划时期,入境旅游有较大提高,国内旅游开始起步;“七五”计划时期,入境旅游继续发展,国内旅游有较大发展;“八五”计划时期,入境旅游有较大发展,国内旅游迅猛崛起,这一时期是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九五”计划时期,产业基础夯实,稳步发展;2001年受世界旅游业整体负增长的形势影响下,中国的旅游业是在困难中继续前进,但增长速度有所下降;2002年中国旅游业是整体回升,四项旅游经济指标增速均超过10%。

总之,我国旅游业借改革开放之力,20多年持续快速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产业形象日益鲜明,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

(二)从旅游小国到旅游大国

中国是世界上旅游业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1978年中国国际旅游接待人数(180万人)仅为世界的0.7%,居世界41位;2002年接待海外旅游者达到9791万人次,跃居世界第五大旅游吸引国、亚洲首位旅游大国。1978年中国国际旅游创汇(2.6亿美元)仅占全球的0.038%,居世界第47位;2002年增至204亿美元,占全球的4.4%,成为世界第五大旅游创汇国。2002年,中国公民出国(境)人数达1660.2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6.84%,成为亚洲地区令人瞩目的新兴客源输出大国。2002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数达到8.78亿人次,成为世界上数量最大、增速最快、潜力最强的国内旅游市场。

中国的旅游产业规模也不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1年底,中国旅游涉外饭店11000家,其中,已评定星级饭店8018家;各类旅行社超过10000家,其中,国际旅行社1300多家;中国旅游业固定资产值达7000亿元,共有各类旅游企事业26万个;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598万人,间接从业人员约为2980万人;共有开办旅游教育的院校1152所,在校生34万人。

(三)旅游业日益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其综合性、关联性很强的特点表现得越来越充分,在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扩大国内需求,增强经济活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2002年,我国旅游业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566亿元,比上年增长12%,高出国民经济总体增长速度3个多百分点,旅游业总收入相当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5.4%,占到第三产业的16%强,旅游外汇收入已占国家服务贸易创汇额的半数以上。

旅游业日益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成为中国第三产业的主要支柱之一。全国已有2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将旅游业定位为支柱产业,其余省区(市)则分别将旅游业定位为重要产业或优势产业。

二、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机遇与前景分析

(一)发展机遇

首先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推动旅游业再上新台阶。21世纪前10年,我国国民经济年均增长速度仍将保持7%以上,综合国力将进一步提高。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对外开放的发展,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产业结构的调整,都将推动旅游业发展。

其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带来的机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味着我国十几亿人民将向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迈进,旅游需求必然会随之不断增长,旅游消费成为小康的标志和特征之一。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但就是在这种小康水平下,已经形成了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和发展最快的出国旅游客源市场。

第三,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将使西部不少世界级的旅游资源得到开发,从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从而不断提高我国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发展后劲,形成我国旅游业新的增长极。

第四,加入WTO以后,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都将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发展环境将进一步优化,同时也将促进国际商务旅游的增长。

第五,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旅游目的地国。美国“9.11”事件和美伊战争爆发导致全世界旅游下滑,但因为中国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以及中国政府所实施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反而强化了中国作为最安全的旅游目的地形象。

第六,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北京申奥成功、上海成功申办世博会、杭州成功申办2006年世界休闲博览大会以及2003年10月世界旅游组织大会将首次在北京召开,表明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日益增强,对推动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前景分析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供需双向互动作用下,中国旅游业前景辉煌。

1.旅游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人民富裕程度的提高,闲暇时间和可支配收入的增多,将推动国内旅游需求以较高的速度增长。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位人口大国,有着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无与伦比的最大的国内旅游客源市场。2002年,相当于13个中国人里面就有8人进行了一次旅游。我国从1995年5月1日起实施每周40小时工作双休制,1999年开始实施“五一”、“十一”、春节的七天假期,目前中国公民每年所能享受的法定休息日的总量是114天,居民闲暇时间越来越充足。同时,消费结构正从温饱型转向小康型,消费由生存型消费向享受型和发展型的方向发展,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城乡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分别由1995年的49.9%和58.6%降至2002年的37.

7%和46.2%的水平。住房、购车、通讯等消费将逐渐得到满足,而作为精神和物质结合的旅游需求,则会反复产生。根据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达到800~1000美元时,旅游消费将呈现大众化、普遍化的态势,成为生活要素之一。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按每人每年出游两次计算,届时的国内旅游人数可高达30亿人次左右。

2.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中国国土广袤、山川秀美、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民族众多,漫长的历史和辽阔的国土形成了无比丰厚的旅游资源。据研究表明,我国自然类和人文类的旅游资源类型居世界第一位的数目超过美国、西班牙、法国等旅游强国。目前,全国已拥有15000多处旅游景区(点),涵盖了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改革成就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其中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28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51处,国家地质公园44处,国家自然保护区197个,国家森林公园439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99个,国家4A级旅游区(点)360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37个,还有1269处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各类博物馆2000余座。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多姿多彩的城市风光,雄伟壮观的建设工程等等,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基础。

3.从旅游大国到世界旅游强国

按国家旅游局制定的旅游业发展“十五”规划基本思路,到2020年,中国海外旅游人数将超过2100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580亿美元以上。国内旅游将达到29亿人次以上,旅游收入将达20400亿元人民币以上。旅游业总产出将达到2.5万亿元人民币以上,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提高到8%左右。国内外学者一致看好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前景,中国将成为世界旅游强国。包括世界旅游组织(WTO)在内的权威性组织均认定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旅游首位旅游目的地国(见表2)。世界旅游理事会则预测,到2020年,中国旅游业总产出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64%,旅游消费将占总消费的6.79%,旅游投资将占投资总额的8.61%,接近世界平均水平。

三、进一步发挥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

(一)实施旅游经济发展战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味着我国到2020年将基本实现工业化,国土资源综合整治和生态保护建设达到新的水平,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的城镇化进程大见成效,西部大开发战略取得突破性进展,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大提高,这个历史进程,将从各方面和旅游业形成良性互动,共同发展。

投资、消费和出口是保持经济增长的三个主要方面,旅游业在这三个方面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从宏观来看,旅游投资对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保持了较高的投入产出率。国际上普遍认为,旅游业是最优秀的出口产业,就地出口风景,具有换汇成本低的优势。国家推行了多项政策刺激内部需求,例如实施西部大开发、调高公务员薪酬、增加基础设施开支等。在这些政策的基础上,还应借鉴发达国家发展旅游休闲产业的成功经验,采取措施,大力刺激旅游休闲消费,推进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英国在工业化进程中,制定了相应的方案和政策,促进了以产品为中心的工业社会向以服务为中心的后工业社会的转型。可以大胆的预测,在众多政策中,实施“旅游经济发展战略”能起到较好的成效。

为此,需要彻底改变长期以来对旅游业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清理过去一些限制性的消费政策和一系列歧视和限制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法规,明确旅游业作为我国的优势产业地位,实施旅游经济发展战略,全面建设世界旅游强国。

(二)充分发挥国内旅游拉动内需的作用

2001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扩大内需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2003年《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八个方面的重点工作提出了建议,其中第一项就是“扩大和培育内需,促进经济较快增长”。在当前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下,实现经济较快增长的根本之策,是扩大国内需求,进一步形成消费和投资的双重拉动。《政府工作报告》将旅游列为扩大消费的第二个领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旅游业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特点,旅游业包含行、游、住、食、购、娱六大要素,旅游消费不仅与交通、住宿、餐饮、商业、景区景点等行业直接相关,还与工业、农业以及信息、金融、保险、医疗、咨询、环保等产业关联,其直接和间接影响的细分行业多达100余个,因此其拉动经济的作用十分明显。相对于住房、汽车等消费水平,旅游消费涵盖的价格区间从几元钱的旅游纪念品至上万元乃至数万元的旅游线路,产品的可生产性极强,可消费性也极强。2001年中国居民旅游消费支出仅占居民最终消费支出的5.97%,离11%的世界平均水平还有较大距离,发展国内旅游的余地还很大。

因此,在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的同时,要把国内旅游放到更重要的位置,推动国内旅游向广度和深度发展。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国内旅游消费,推行带薪休假制度。要积极指导旅游新产品的规划和开发,积极探索新的经营方式,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维护消费者的正当权益。

(三)积极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

旅游业是一个产业关联度比较大的产业,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升级。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内容,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是衡量经济现代化和综合国力的基本指标,其发展状况预示了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演变的方向。按照“十五”计划的要求,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要适当快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要由2000年33.2%提高到36%。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业对于保持整个服务业的增长速度,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至关重要。应将旅游业作为服务业的核心产业和牵动产业,破除各种思想障碍,进一步扩大产业面、拉长产业链、形成产业群。

加快发展旅游业是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面之一。要把发展旅游业自觉地融入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在促进其它产业结构调整中培育旅游业自身发展的增长点。要加强旅游业与一、二产业及第三产业其它门类的结合,大力发展工业旅游、农业旅游、科教旅游、商务旅游、会展旅游和都市旅游。对于一些发展旅游条件比较好的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在经济转型中可以把旅游业作为接续产业来发展,这方面做的很成功的如焦作市。对于一些老的工业企业,可以通过发展工业旅游,安置下岗员工、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宣传企业产品与形象、扩大影响和增强员工的荣誉感等;对于一些原来依托森林砍伐、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地区,自国家开始实施“天然林禁伐”、“退耕还林”和“退牧还草”措施后,经济发展需要找到新的出路,发展生态旅游是一个不错的替代选择;农村可以通过发展农业旅游,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强化城乡居民的交流、开阔农民眼界等,这对于解决三农问题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旅游业发展也能为其他服务业发展提供更大的新市场和空间,例如商贸流通、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以及信息、金融、咨询等现代服务业。总之,旅游业可以为“加强第一产业,提高第二产业”服务,也可以联动第三产业。

因此,应尽快出台《国家旅游产业政策》,将扶持旅游产业的方针政策予以明确。同时,政府要多渠道增加投入,加大对旅游业的导向性投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重视旅游资源保护,积极支持旅游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等。

(四)充分发挥旅游业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先导作用

旅游资源是西部突出的优势资源,旅游业是西部具有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西部原始纯朴的自然环境,雄奇独特的自然景观,古老神秘的文化遗迹,风格迥异的民族风情,符合世界旅游求新、求异、求知、求乐的需求趋势,具有很强吸引力。西部大开发确定的五个重点方向都是与旅游业发展紧密相关,又互为促进的。

旅游业具有特殊的低重心启动经济的先导性和高度关联的辐射带动功能。这对于旅游资源丰富,但经济基础薄弱,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突出的西部经济的启动,进而循产业链直接、间接地全面带动相关行业,滚动发展,最终促进西部经济繁荣,具有“突破口”意义。大力发展旅游业,有利于提高西部人民的经济收入和社会福利水平,有利于改变地方财政的“输血经济”的模式,也有利于增强西部与国内外发达地区的联系与协作,招商引资。旅游业的发展必然带来客流、人才流、资金流、商品流、信息流的快速增长,使域外流入购买力扩大。也必然会带动餐饮业、旅馆业、商业的发展,促进交通运输和通讯设施的改善。而这些正是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部资金必须做好的前期工作。

因此,旅游业应该成为西部大开发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在条件适宜地区,实施“旅游带动发展战略”。

(五)充分挖掘旅游就业的潜力

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的旅游就业具有增速快、容量大、潜力大等特征。2001年,我国旅游间接就业人数2980万人,旅游就业总人数达3578万人。在20世纪最后10年,我国第三产业新增就业的7740万人中,旅游新增就业占到38%,达到2940万人。我国旅游直接就业人数由1989年的52万人增长到2001年的598万人,增长了12倍。

旅游促进就业容量大、机会多,不少旅游就业岗位门槛低,对各种层次的劳动力都有很大需求,多数就业岗位对文化素质和年龄要求并不苛刻,特别适合于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旅游业已成为创造城镇就业岗位、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渠道。

从增长潜力来看,2001年我国旅游直接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仅0.8%,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其增长的潜力还很大。根据国家旅游局和国家计委共同提出的《关于发展旅游扩大就业的若干意见》,未来10年,我国旅游业要继续保持适度快于GDP的增长速度,新增就业岗位约4000万个,年均增加旅游直接就业约70万人、带动间接就业350万人左右。到2010年我国旅游直接就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的比例约为1.7%,而届时世界平均水平为3.3%,旅游就业仍有很大的增长余地。

为此,当前应充分挖掘旅游就业潜力,以产业规模扩张为基础,实现旅游就业大增长;以加大旅游产品开发为着力点,广泛形成扩大就业的增长点;以改革创新和结构调整为突破口,实现就业人数与企业素质的双提高。

(六)大力发挥旅游的扶贫功能

我国许多贫困地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旅游资源的富集度与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有很高的重合性。截止到2001年,全国592个重点贫困县中拥有100多座部级森林公园,仅西部的307个重点贫困县中就有78个县拥有部级、省级自然保护区,34个县拥有部级风景名胜区。公务员之家

发展演变范文篇10

刑罚是阶级社会用于惩罚犯罪的首要手段。由于社会的变迁、政治经验的丰富、法律文化思潮的演变和刑事政策的调整,刑罚结构也在缓慢的调整。我国现行刑罚体系及刑罚执行体制自建国之初确立以来一直沿用至今,在许多方面已经不完全适应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巨大变革,因而有待于改革和完善。本文试图从刑罚的发展演变趋势来阐明如何进行刑罚体制改革。

一、刑罚的产生和发展

刑罚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阶级利益和统治秩序而使用的惩罚犯罪的一种手段。这种手段限制或剥夺犯罪人的某种权益使犯罪人遭受一定肉体或精神上的痛苦。它是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对犯罪人判处刑罚,是行使国家统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赖以存在的重要条件。

刑罚脱胎于原始社会的复仇习俗,以报应刑为主。罪犯打断他人的手臂,国家就打断其手臂;偷东西的斩手;骂人的割舌如此等等。中国古代的刑罚极为残酷、野蛮,主要以死刑和肉刑为主。最早制定肉刑的是南方的先进部落——苗。据载,苗族的肉刑有四种:劓、耳、豕、黥。公元前21世纪,夏在征服苗族之后,为了统治沦为种族奴隶的苗民,便袭用了苗族原有的肉刑,所谓“抵其意而用其法”①。到了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周朝,奴隶五刑进一步系统化、制度化。五刑是墨、劓、非、宫、大辟。其中墨刑:为五刑中最轻之刑,后世称“二黥”,为额头刺青之刑;劓刑:为割鼻之刑;非刑:亦称刖、髌,为断足或去掉膝盖骨之刑;宫刑:为男子去势,女子幽闭,为破坏生殖功能之刑;大辟:即死刑,为剥夺生命之刑。

上述五刑,除大辟外,其它四种都属于断裂肢体和刻裂肌肤的肉刑。肉刑是奴隶刑罚体系的构成部分,战国、秦朝和汉初依然沿用,它是一种残害人的肌肤肢体,使人致残终身的酷刑。到了汉朝,肉刑已不适应汉朝社会早已由奴隶制转为封建制,奴隶早已转化为自由农民的时代要求。因此,处于上升阶段的汉朝统治阶级,对罪犯的劳动力价值有了重新评价和认识。为顺应历史的发展,汉朝文景两代进行废除肉刑

注:①《吕刑》。

的改革。文帝时,用徒刑、笞刑和死刑代替黥、劓、刖左右

趾三种肉刑;将黥刑改为髡城旦春,即五年苦役;劓刑改为笞三百;斩左趾改为笞五百;斩右趾改为弃市。但是,这次改革“外有轻刑之名,内实杀人”①,这就促使了景帝再次对刑罚体制进行改革,主要是减少笞刑,并制定了棰令,对笞的规格大小,加笞的部位都作了具体的规定。文景帝刑制的改革,使刑罚手段从破坏人的肢体完整到只是使罪犯忍受皮肉之苦。历史发展到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唐朝,统治者对刑罚体制进行了改革,将断右趾改判流刑;改连坐死刑为流刑,真正走上了一条逐渐减轻刑罚的道路,并最终确立了封建制五刑即笞、杖、徒、流、死。其中笞刑:是五刑中最轻的一种,是击打犯人的腿、臀部的一种刑罚方法;杖刑:仅重于笞刑,是用三尺五寸长的竹杖击打犯人的背、腿、臀部的一种刑罚方法;徒刑:是一种让犯人戴枷或束钳,剥夺其自由,强制其服劳役的一种刑罚方法,具有自由刑与奴役刑双重属性的特点;流刑:是将犯人押送到边远地区,并强制其戴枷或束钳服苦役的一种刑罚方法;死刑:在唐律中只

注:《汉书·刑法志》。

规定绞、斩两种。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新兴资产阶级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人权思想,在刑罚上提出了罪刑法定、罪刑等价、刑罚人道的三大刑法基本原则。要求废除封建社会的残酷刑罚,建立已自由刑为中心的刑罚体系。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得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无法继续下去,资本主义的民主、自由、人权思想随之入侵,义和团运动也迫使清政府修改法律。1905年,沈家本改订《大清律例》为《大清现行刑律》,删除与时代截然相悖的落后与野蛮部分,同时参考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律,制定了《大清新刑律》。通过这两部刑律的出台,大清的酷刑被废除,还将原有的刑罚改为死刑、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留、罚金五种。自此以后,我国的刑罚与世界各国的刑罚大体划一。从以上刑罚进化过程可以看出,刑罚的进化具有如下趋势:

1、刑罚体系的中心由死刑、肉刑转向自由刑。在中世纪及以前的刑罚体系中,死刑与肉刑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大量罪犯都被处以死刑或肉刑,自由刑和劳役刑较少适用。古代的城旦、舂、鬼薪、白粲等实质上都是自由刑,主要适用于犯罪行为较轻的犯罪分子。无论是哪一朝代,中国古代的自由刑不但在内容结构等方面远未达到现代意义上之自由刑的完备程度,而且,也不象现代意义上的自由刑一样,在刑罚体系中居于主要地位,而不过是作为生命刑或肉刑的补充而存在。

2、刑罚由重刑向轻刑转化。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统治者奉行法家①推崇的重刑思想,用重刑酷罚杜绝犯罪,对罪犯广泛适用重刑或死刑。在秦朝,弃灰于道要断脚,偶语诗书的要弃市,刑罚极为残酷。到了近代,刑罚向轻刑化发展,其表现为:严格控制、减少死刑;扩大缓刑、假释的适用范围;提高财产权的地位。

3、刑罚由惩罚向预防转化。过去,刑罚以惩罚为目的,刑罚体制充满了恐怖,奉行严刑峻罚,反对缓刑、假释。到了近代,刑罚体制带有浓厚的教育色彩,刑罚的严厉程度较为缓和,并设置缓刑、假释制度,鼓励犯罪分子改过自新。

4、刑罚执行由残酷向人道转化。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对刑罚的执行普遍认为是越严峻越好,受刑人越痛苦越好。例

注:①法家是战国时主张以法治国的一个学派,源于春秋时管子的开发经济的思想,实际创派于战国时期的李悝、商鞅、申不害等。

如,生命刑的执行有车裂、凌迟、火刑、溺死、斩首、绞刑等等;身体刑的执行有断肢体、烙印、挖眼、割舌等等;耻辱刑的执行则有脸上刺字、绑柱示众等等。到了近代,随着人类社会越来越文明,刑罚也向文明化、人道化发展,其表现为:残酷虐待犯罪人身体的车裂、弃市、凌迟等肉刑被废除;侮辱犯罪人人格的墨刑和髡刑等耻辱刑被废除;刑罚法定化消灭了法外用刑;死刑的执行方式较为文明,一般以枪决或其它简便的方式执行。

二、我国的刑罚制度及其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行的刑罚体系是在长期同罪犯作斗争中产生并逐步发展和完善的。1979年刑法参考了各国立法,形成了一个科学的刑罚体系。1997年刑法修订,仍继承了这一刑罚体系,即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

主刑是对犯罪分子适用的主要刑罚方法。主刑只能独立适用,不能附加适用。一个罪只能适用一个主刑,不能同时适用两个或两个以上主刑。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共设有五种主刑:①管制。管制是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在公安机关管束和人民群众监督之下,在原单位或居住地,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或工作,进行改造的刑罚。管制作为一种刑种,是我国的独创,是适用我国的具体情况而建立发展起来的。它主要适用于罪行较轻可不实行关押的犯罪分子。从我国刑法的规定来看,可判处管制的罪名占总罪名的一半以上。②拘役。拘役是对犯罪分子短期剥夺自由,就近实行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由人民法院判决后,公安机关就近执行。③有期徒刑。有期徒刑是对犯罪分子剥夺一定期限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在我国的刑罚体系中占据着中心地位,属于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不管是什么性质的犯罪,也不管罪重罪轻,都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具体适用。④无期徒刑。无期徒刑是对犯罪分子剥夺终身自由,实行强迫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在剥夺人身自由的刑罚中,它是最严厉的惩罚方法,主要适用于那些罪行严重,但不必判处死刑,而又需要与社会永久隔离的严重犯罪分子。⑤死刑。死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罚方法,是我国刑罚体系中最严厉的惩罚手段,主要适用于那些气焰嚣张、罪行特别严重、主观恶性很大、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极少数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除上述五种主刑外,还有附加刑,它是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又称从刑。它既可以随主刑附加适用,也可以独立适用。在附加刑适用时,可以同时适用两个以上的附加刑。根据我国刑事法律的规定,附加刑的种类有:①罚金。罚金是人民法院判处犯罪分子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97年修改后的刑法中,经济犯罪的条文大大增加了,因此罚金刑在我国刑法中的适用范围也比过去有所扩大。刑法分则规定,可以判处罚金的有140个条文,涉嫌176个罪名,占分则定罪量刑条文的41.5%①。②剥夺政治权利。剥夺政治权利是剥夺犯罪分子参加国家管理和政治活动权利的刑罚方法。既可以附加适用于危害国家安全、故意杀人、强奸、放火、爆炸、投毒、抢劫等刑事犯罪,又可适用于侵犯他人民主权利的一般犯罪。③没收财产。没收财产是将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强制无偿地收归国有的刑罚方法。在我国刑法中仅适用于危害较大的图利性犯罪,其适用的范围较为狭窄。④驱逐出境。驱逐出境是将犯罪的外国人或无国籍人逐出我国国(边)境的刑罚方法。它仅适用于外国人或无国籍人。

我国现行的刑罚结构以自由刑为中心,这基本符合改造

注:①梁根林著《刑罚结构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版,第153页。

罪犯和预防犯罪的刑罚目的,但现行刑罚制度存在如下问题:

1、关于管制刑。管制作为一个刑种,是我国的独创,是在我国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当时建国之初,还存在大量既无悔改表现,又无现行犯罪活动的历史反革命分子。对这些人没有必要进行关押,但是不加以控制,又难保他们不进行破坏活动。因此,国家利用群众大生产,由群众来监督管制刑的实施。现在,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工厂、公司等只是经济组织,不是专政组织,它们没有义务对被判管制刑的罪犯进行监督。由此可见,管制刑赖以生存的历史条件早已消失,同时《刑法》第38条—41条规定,管制的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两年以下,数罪并罚不超过三年,其刑期在判决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两日,而被判处管制的罪犯,在司法实践中几乎没有,公安机关的执行力度扩大点讲已明存实亡,管制刑罚的存在已失去了意义,废除管制刑是刑事立法发展的必然。

2、关于拘役刑。根据我国刑法第42条,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而一个案件侦查、起诉、审理的过程,常常超过6个月。按照羁押1日抵拘役期1日,经常是犯罪嫌疑人羁押的时间超过了被判拘役的刑期,导致拘役刑没有意义。从我国刑法的规定看,拘役的适用范围比较广,但司法实践中极少使用,拘役刑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3、关于有期徒刑。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有期徒刑的期限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实践中,对于犯罪情节较为恶劣的罪犯,判15年的有期徒刑大轻,就只能选择无期徒刑、死缓或死刑,而无期徒刑在实际执行至少10年,死缓在实际执行至少12年后,就可以恢复自由,这与他们的罪行严重不一致。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将有期徒刑的最高刑期提高到30年,同时,还要适当提高有期徒刑数罪并罚后的法定最高刑期限制①,使死刑与无期徒刑、无期徒刑与有期徒刑、有期徒刑与拘役有机关的衔接,真正实现刑罚结构的轻重有序。

4、关于无期徒刑。无期徒刑是介于有期徒刑和死刑之间的不可缺少的一种刑罚,对于那些罪行严重但不够判处死刑,而判有期徒刑又不足以有利打击的犯罪分子。实践证明对某些犯罪分子判处无期徒刑,既能打击犯罪又能贯彻少杀政策,减少死刑的适用。但是,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只要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

注:①《刑法学教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现,就有可能实际执行至少10年徒刑恢复人身自由。无期徒刑和死刑之间的刑罚幅度差别显然过大。由于当前的社会治安较混乱,严重的刑事犯罪还比较猖獗,为了贯彻从重从快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的刑事政策,司法机关就只能更多地选择死刑,而舍弃选择无期徒刑,以避免“打击不力”的指责。如果刑事立法在设计刑罚制度时,注意缩小无期徒刑与死刑之间刑罚幅度过大的落差,就能够从制度上防止司法机关滥用死刑,同时又确保刑罚的打击力度。因此,笔者建议应当将无期徒刑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以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假释前实际执行的刑期分别提高至20年。

5、关于死刑。在新刑法典中,45个条文中直接规定了46个最高刑为死刑的法定刑,如果将选择性罪名和并列性罪名分别计算,涉及的罪名为65种。即使按照选择性罪名和并列性罪名均以一种犯罪论的原则进行保守的统计,可以判处死刑的罪名竟多达50种①。这一数字显然比学者们对新刑法典期望的死刑罪名数要高得多,说明在总体上新刑法典规定的死刑适用范围还过于宽泛。《刑法》条48条规定,对于应

注:①梁根林著《刑罚结构论》。

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两年执行。死刑缓期两年的制度,对于贯彻少杀的方针,促进犯罪分子的改造,打击和分化犯罪分子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正确贯彻和落实不废除死刑又严格限制死刑的刑事政策,既能保证对最严重的犯罪适用最严厉的刑罚方法,又避免了死刑的泛化和死刑威慑效能的贬值。

6、关于罚金刑。修改后的我国刑法中经济犯罪的条文大大增加了,因此罚金刑在我国刑法中的适用范围也比过去有所扩大。但司法实践中,罚金刑并没有广泛的适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新刑法典对贪利性犯罪采用普通罚金制和比例罚金制,无疑是我国罚金制度的一个重要进步,但新刑法典同时对其它贪利性犯罪和故意犯罪也不无遗憾地规定了无限罚金制。笔者认为,无限罚金制违反了新刑法典明文规定的罪刑法定原则。罪刑法定原则不仅要求犯罪行为必须有法律明文规定,而且要求对犯罪适用的刑罚的种类和内容必须在法律上有明文规定。如果只是对犯罪笼统地规定处以罚金,而不对罚金的数额做出任何限定,实际就等于是绝对不确定的罚金刑。这为法官任意自由裁量提供了广泛的余地,显然不利于标准、有效地惩罚犯罪,也不利于保障罪犯的人权。

7、关于资格刑。我国刑法规定的资格刑制度相对比较落后,正式入典的资格刑仅有剥夺政治权利一种。由于我国人民的民主意识不强,而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至多只是与常人在政治生活方面有所区别,不会给罪犯的再社会化造成大的障碍。因此,我国人民不是很重视剥夺政治权利这一刑罚方法。为此,我们应加强人民的民主意识,当家作主地责任感。

三、现行刑事执行体制的现状、弊端和改革

1、我国现行刑事执行体制的现状。

从现行体制上看,我国的刑事执行任务并非由统一的主体承担,而是由多个机关分担,呈分散制和多轨制。根据我国现行刑法、刑事诉讼法和监狱法的有关规定,目前我国的刑事执行主体有下述三种:第一是监狱和未成年管教所,监狱执行对象是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成年犯,未成年管教所执行的对象是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未成年罪犯;第二是公安机关,其负责执行被判处管制、拘役、单处或并处剥夺政治权利、单处或并处驱逐出境以及缓刑、假释、监外执行等刑罚制度的执行;第三是人民法院,其负责单处或并处罚金刑、没收财产刑及死刑(立即执行)的执行。

2、我国现行刑事执行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行的这种刑事执行体制在过去惩罚与改造罪犯、实现刑罚功能的刑事司法活动中发挥了应有的巨大历史作用,然而,随着现代刑罚理论、行刑思潮的兴起和社会客观现状的变迁,这种出于某些传统的、现成的、便利的或者其它诸多原因形成的刑罚执行权能的分析格局所带来的弊端日益显现,刑罚运行机制难于顺畅,刑罚功能未能得以充分发挥,具体言之:

首先,从法理上讲,公安机关和人民法院承担刑罚执行功能有悖于“分工责任、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原则。我国在不同刑事司法环节上实行“分工责任、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原则。公安机关是侦查机关,应当主要执行犯罪刑事侦查以及与此相关的职能。而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其行使部门刑事执行权与其在司法过程中消极的仲裁者的身份不符。

其次,公安机关和审判机关职能不顺、不利于法制的统一和刑罚效益的实现。公安机关、审判机关兼负着行刑职能,行使部分刑罚的执行权,而这仅是其“副业”、“兼职”,居于次要的份量。但这居于次要位置的“兼职”和“副业”,有碍公安机关和审判机关完成法律赋予其的主要职责。

第三,刑事执行机关设置交叉不利于统一管理。“墙内”的死缓、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由监狱负责执行,而拘役及“墙外”的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缓刑、假释等由公安机关负责执行,不利于统一管理、教育、改造和调查研究制定法规等工作①。再如,看守所是依法关押被逮捕、刑事拘留的犯罪嫌疑人的场所,而依有关规定,某些有期徒刑犯也由看守所监管②,实践中,不少地方都没有单独设置拘役所,而拘役所与看守所合二为一,或者与行政拘留所合二为一,既是看守所又可以是执行服役刑的场所,这种执行机构设置交叉、刑事与行政不分、已决犯与未决犯不分的体制,不利于对违法犯罪人的分类教育、管理和改造。而公安机关治安任务繁重,

注:①郑可娣《刑事法律执行体制改革初探》,载《司法研究》1998年第一期。

②参见1990年3月17日国务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条例》第2条;

人力有限,因而实践中刑事执行是由基层公安派出机构或罪犯所在的单位或基层组织负责实施,导致这些“非监禁刑”的服刑罪犯极易失控脱管,使行刑活动形同虚设,刑罚效果无从体现。

3、对我国现行刑事体制改革的想法。

目前,我国刑罚执行在总体上存在的问题是刑罚执行主体的多元化导致刑事执行工作的分散与不协调,宏观统筹较差。而这种分散执行是同现代行刑科学化、规范化和法治化要求背道而弛的。其根本解决有赖于刑事执行司法体制的改革和行刑权统一的实现。这一过程就是不断健全和完善刑事执行司法体系的过程,这一过程的目标取向就是刑事执行的一体化。

所谓刑事执行一体化,即在刑罚执行实行统一的刑事执行规范调整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行的刑事司法组织体系,逐步建立专门、统一、健全的刑事执行、行政司法体制,以实现对基本性质一致、价值取向相同(即刑罚实现的)的行政司法活动统一规范、统一管理。“一体化”的意志就在于对有关行刑问题进行科学系统的、完整的、全方位专门化的研究和统筹规划,以形成刑事执行的最佳整体效益。刑事执行一体化首先要求,在统一的较为完备的行刑法律规范调整的基础上,刑事执行权由一个统一的专门的国家机关行使和负责。

行刑权①是刑罚权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使刑罚由立法机关创制的规范形态和审判机关适用时的宣告形态转化为行刑中的现实形态,是实现刑罚权的最后一个环节,对刑罚效益的达成最具有实践意义,是现实的刑罚权。行刑权作为一项相对独立的基本刑罚权能,是刑罚权运用的最后一个环节,最具有实践性和现实性意义。从刑罚权运行的准确、合法、合理、有效,尤其是刑罚权实现的达成等方面考察,都要求逐步建立专门、统一的刑事执行或行刑司法体系。具体而言,行刑权的统一是现代刑事司法活动客观内在必然的要求,有其必然性和可行性:

第一,在我国刑事司法活动中,客观上存在着若干个专机关创制的规范形态和审判机关适用时的宣告形态转化为行刑中的现实形态,是实现刑罚权的最后一个环节,对刑罚效

注:①张绍彦《刑罚权与行刑权的运行机制探析》,载《法学评论》1999年第3期。

益的达成最具有实践意义,是现实的刑罚权。行刑权作为一项相对独立的基本刑罚权能,是刑罚权运用的最后一个环节,最具有实践性和现实性意义。从刑罚权运行的准确、合法、合理、有效,尤其是刑罚权实现的达成等方面考察,都要求逐步建立专门、统一的刑事执行或行刑司法体系。具体而言,行刑权的统一是现代刑事司法活动客观内在必然的要求,有其必然性和可行性:

第一,在我国刑事司法活动中,客观上存在着若干个专门的、相对独立的环节:即发现、揭露和证实犯罪的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检察机关对罪犯的审查和提出公诉活动、审判机关对罪犯进行审理并做出裁判的活动、行刑机关对罪犯依照生效的刑事裁判执行刑罚的活动。侦查、起诉、审判与执行相互独立、相互依存、相互密切联系,共成构成一个有机完整的刑事司法活动,整个司法活动的各个相互独立的环节分别由相应的不同国家机关承担,这无疑遵循了“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基本原则。但是,遗憾的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第3条又规定了,侦查由公安机关负责,起诉由检察机关负责,审判由人民法院负责,而执行由谁负责则未做明确规定。立法上的这种不完善,使刑罚的执行机关,特别是监狱的法律地位和作用得不到正确的、实际的反映,实践中形成了“小机关大实体”、“小马拉大车”的现象。行刑权由司法、公安、法院等不同的部门行使,给刑事执行活动带来了混乱,有悖于现代行刑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第二,刑罚实现的客观内在要求。在整个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活动中,刑罚的实现具有某种终结和汇集的意义,刑罚权运用机制的合理建构是其制度的保障,刑事执行一体化即行刑权的统一是刑罚实现的制度性的选择。从理论上分析,刑事执行一体化使整个刑事执行活动有着统一完备的法律规范和调整;有着专职的行刑部门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目标一致、统筹兼顾、协调有力,形成整体最佳效益,使刑罚运行机制畅通有序。从多年的行刑司法实践的经验教训上分析:作为国家专门的行刑机关——监狱是不完全的行刑主体,因为徒刑之外的多数刑罚并不是由监狱实施,而是公安机关和审判机关分而治之,这种现状带来的实际后果不仅使监狱在国家权利(司法权)分配及相应的法律地位、活动原则的确立中处于劣势(如监狱的法律地位具有某种依附性、从属性的现实),更重要的是对监狱行刑效益进而整个刑法改革成果和刑事司法活动效益带来不可忽视的阻碍,进而也影响了刑罚的实现和刑罚效益的提高,造成了国家刑罚资源和司法资源的浪费,威胁刑事法律整体效力的发挥。

第三,行刑权的统一是刑事执行司法活动基本原则的内在要求。刑事执行活动基本原则即行刑基本原则是根据行刑目的而确立的贯穿于整个行刑司法活动的对罪犯执行刑罚时必须遵循的并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基本准则,是行刑专门活动客观规律的总结和反映。一般认为,这些基本原则主要包括:注重改造原则、人道主义原则、个别化原则、社会化原则、经济化原则等。行刑基本原则要求行刑活动应成为一种专门化、相对独立性的司法活动,要求各刑种的执行与各种刑罚制度的运用遵循共同的基本原则,具有相一致的价值目标,要求行政主体对刑事执行活动统筹兼顾、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各种资源效益,即要求行刑权行使的统一化、科学化和规范化。而现行的分散式行刑体制下,由于执行刑罚是某些机关本职工作以外的任务,执行刑罚对其而言只能是一种附属性的活动,实践中也处于一种“盲然”状态——仅仅是一种客观事实实际地或想当然地存在着,行刑目的的达成或刑罚效益的实现对其而言可谓一种“意外”的收获,其也很难用更多的精力去研究和探讨解决在刑罚执行过程中发生的问题,行刑基本原则难以体现和贯彻。

第四,从国家权力科学分配原则的角度看,行刑权的统一符合这一重要的政治学理论。在政治学原理上,国家权力整体必须根据一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进行科学有序地再分配,这种分配必须遵循效率原则和制衡原则,效益原则即遵循专门化要求,将性质与要求相同或相似的国家职能交由同一系统的机关或人员负责,在单位时间内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有限的人、财、物等社会资源之功用。制衡原则即权利制衡是权力制约的基本模式,是指将国家权力分为苦干系统由不同人员机关掌握,使之相互独立、互相牵制和互相平衡的一种制约原则或政府体制①。对于国家权力,必须调动权力本身的控制机制,权力不加制约便会被滥加使用,任何权力都必须受到制约,这是历史实践反复证明了的一条重要的政治规律②。遵循这些规律,现代社会司法独立已成为不争的真理与事实。在刑事司法领域,源于其自身的特征,刑事司法活动依照刑罚权实际运作的进程可以分为苦干相对独立的环

注:①林哲著《权利腐败与权利制约》,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160页;

②傅兆龙著《国家权力制约论》,南京出版社1991年版,第11页。

节,即侦查、起诉、审判和执行方式。每个环节无不密切关涉到公民的人身自由以及财产性利益,刑事司法既要有力有效地打击、预防犯罪,也要切实保障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罪犯在内的合法权益,刑事司法权力在司法机关既要合理有效配置又要相互制约监督以实现上述之目的,在侦查、起诉、审判环节,公、检、法依法遵循“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基本符合上述要求,而惟独在执行环节,由于司法权力配置的欠缺合理,刑罚执行机关未能与上述司法机关就刑事司法行为体现“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要求,这无疑有悖于国家权力分配的基本原则,结果是不利于刑罚的实现。为此,遵循国家权力分配的基本准则,从科学和全局出发,在现行司法机构框架的基础上,在刑事司法领域对刑事司法权力的分配进行“微调”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鉴于此,笔者对刑事执行一体化的思想是,在最高行政司法机关——司法部内设立刑事执行局,专门负责刑事执行工作,在刑事执行局中再设立三个处:刑事执行局一处(原监狱管理局),负责死缓、无期徒刑、有期徒刑和拘役刑的执行;刑事执行局二处,负责执行管制、拘役、单处或并处剥夺政治权利、单处或并处驱逐出境以及缓刑、假释、监外执行等刑罚制度;刑事执行局三处,其负责单处或并处罚金刑、没收财产刑及死刑(立即执行)的执行。这样,可使行刑权统一,保证刑罚的执行。

参考资料:

《刑法学教程》作者:周振想,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第一版;

《刑法分解适用集成》作者:刘家琛,人民法院出版社第一版;

《中国法制史》作者:叶孝信,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一版;

《刑法学》作者:高铭暄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一版;